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骨折的护理措施大全11篇

时间:2023-06-18 10:30:01

骨折的护理措施

骨折的护理措施篇(1)

【关键词】:骨折患者;急救护理措施

现代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伴随而来的是大量现代化交通工具的应用,现代文明提高了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带来了高节奏高压力。在这样的环境下,日益加大的交通压力也带来了较高的车祸发生率,因发生车祸而造成的骨折比率在增多。同时,人们对大自然无节制的索取、开发与试图改变自然规律的作法,也使得地球气候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近年来自然灾害的发生率增加,各种地震、泥石流、雪灾、海啸等自然灾害日益增多,使得骨折发生率有了明显上升。骨折是指由于受到外伤或因病理等因原因使骨质部分或完全断裂的一种疾病。骨折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局部在骨折部会有疼痛和压痛,并会出现肿胀和瘀斑,严重者会发生肢体功能部位缺欠甚至会完全丧失功能。并且骨折会有各种并发症,这些并发症主要有休克、脂肪栓塞综合征、重要内脏器官损伤、重要周围组织损伤、晚期并发症包括坠积性肺炎、褥疮、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感染、缺血性骨坏死等。骨折及骨折并发症已成为创伤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骨折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患者的人数较多,数量大,多发性、复合性创伤,危险性大,易发生较高的死亡率,因此对骨折的急救是否准确、及时对于骨折患者的安危及后续的康复状况有着直接的关系。特别是对严重的骨折患者,特别是对脊髓损伤、骨外露等情况的患者的有效急救特别重要。一些急救措施如临时止血、临时固定和正确搬运等,即可减轻患者痛苦,又可预防并减少并发症,有效降低病死率及病残率。因此对骨折患者进行有效的急救护理,充分利用科学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现代化急救技术和装备的更新来抢救生命,保护患者肢体的健全,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及伤残率,提高治愈率。为了探索骨折患者的急救护理,我们总结并分析了自2011年1月至2011年9月我院收治98例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现将急救护理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中,男60例,女38例,年龄最小为15岁,最大为79岁,平均年龄为39岁。其中交通事故伤28例,化学物品炸伤2例,塌方砸伤12例,高处坠落伤10例,斗殴砍伤21例,其他类25例。主要的受伤部位为四肢骨折,大多血管神经受到损伤,骨盆骨折患者多伴有泌尿系统损伤,脊椎骨折伴有脊髓损伤,肋骨骨折伴有血气胸等。

二结果

本组98例患者中治愈72例,好转19例,截肢5例,死亡2例,截肢率5.1%,病死率2.04%。

三急救护理措施

3.1成立抢救小组。针对于骨折患者的特点,建立起骨科为主的抢救小组,普外科、胸外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等主治医生均为小组成员,一旦发生骨折重症患者,抢救小组成员迅速到位。

3.2启动抗休克预案。骨折患者到达医院治疗室后,即启动抗休克预案。开始对患者进行救治,要保持骨折患者的呼吸道通畅,迅速补充平衡液或等渗盐水缓解患者症状,同时要建立2~3条静脉通道、有效吸氧、对肢体进行有效的固定与保暖工作,对于开放性骨折、伤口大出血的骨折患要进行无菌敷料的加压包扎。护士要做好相关的辅工作,提前做好术前的准备工作,抽血验血型,做药物过敏试验,术前用药等,尽可能缩短时间,为抢救患者赢得时间。

3.3要应用多功能监护仪观察病情。要应用多功能监护仪随时观察骨折患者的病情,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及心电图等情况。如果骨折患者的病情发生变化,休克症状,要立即进行抗休克治疗。如果提示骨折患者呼吸功能发生改变,要立刻调整氧流量或面罩吸氧,必要时要进行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等治疗措施。对于休克或昏迷的患者要进行导尿管协助导尿,避免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

3·4在对骨折患者进行抢救时要有效防止交叉感染。对于多发性骨折患者有开放性的伤口,受伤面积大,环境差,极易发生交叉感染,感染的后果会发生败血症和脓毒血症,这是患者后期死亡的原因之一。在治疗过程中要重视预防和控制感染,在最短的时间内彻底清创缝合伤口,进行无菌操作,采取隔离消毒等措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清创的时间越早越好,不要迟于六个小时。在抢救过程中,要严格控制规程来,避免交叉感染。

3·5对骨折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骨折患者缺乏心理准备,特别是重症患者,身体伤病的急剧变化使得患者身心受到重大打击,导致较大的心理问题,此时医护人员要给患者情感上的支持,体会患者的心理感受及需求,鼓励患者倾诉出内心的不良情绪,给予患者一定的心理辅导,并与骨折患者交流护理知识,帮助他们摆脱悲观、失望情绪,接受现实,重新树立起生活的信心。

四讨论

骨折患者受伤后获得救治的时间,采用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与否,决定了患者在急救过程中的急救效果。在急救护理过程中,正确评估、果断处置,可使患者的治愈率大大提升,有效的降低了伤残率与死亡率。在本次研究中,98例患者中治愈72例,好转19例,截肢5例,死亡2例,截肢率5.1%,病死率2.04%。在急救的过程中,很多医院使用链式流程管理,判断病情-呼吸管理-循环管理-系统查体-采取维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的各项护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由于突发性的变故使得患者易产生不良情绪,要适时的对患者心理进行疏导,解除患者的焦虑情绪,增强患者的治疗效果。

骨折的护理措施篇(2)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医学正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从而证明了情绪对调整身心健康的重要作用。

        对病人来说,保持乐观的情绪尤其重要,一切不良的社会心理因素作用,都可导致并加速病情的发展。因此,加强对病人的心理护理是我们临床护理的重要环节。我院骨外科病房2006年1月至2010年10月共收治骨折患者15例,现将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我们采取的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1  心理护理

        1.1 心理因素分析

        通过我们临床观察,病人的致病因素与心理活动的改变有着直接的关系。护理心理学认为,一个人患病后的心理状态不同于正常人,有着特殊的心理需要和心理反应,但因其疾病类型,病程长短及其性格,经济状况和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而表现出相应的不同特点。所以,加强病人的心理护理对治疗效果是十分重要的。

        1.2 患者入院后心理状态的护理

        患者住院后由于环境的改变,人地生疏,故表现为焦虑和恐惧,担心自己的病治不好,怕成为一个残疾人,特别是一些农村自费患者,常为住院费担心。护理人员在病人面前切忌表现出惊慌、忙乱、烦躁或不屑一顾的轻视态度,应以良好认真的服务态度,从容镇定的神情,熟练准确的操作技术取得病人的信任。及时止血、镇痛,使病人脱离生理痛苦反应,从而稳定情绪。对病人进行有针对性的卫生宣传,简单介绍病情和同类病人救治成功的病例、医院救治的经验及伤病良性转归的可能,使病人建立安全感。

        1.3 慢性病患者的心理状态的护理

        骨外科的慢性病患者多见于一些陈旧性的骨折,骨髓炎或伤口不易愈合的开放性骨折,病情多数较为顽固,容易反复发作,有时药物治疗也不太理想。这些患者入院后会产生一种以希望了解病情为中心的求知欲望,他们盼望医生能对病情做出详细的了解,冥思苦想询查病源,本组患者15例;有的患者由于治疗时间较长,产生急躁情绪,失眠、烦躁、易怒,自觉度日如年。

        2   护理措施

        2.1疼痛护理

        2.1.1针对引起疼痛的不同原因对症处理。创伤、骨折伤员在现场急救时予以临时固定,以减轻转运途中的疼痛,并争取及时清创、整复;发现感染时通知医生处理伤口,开放引流,并全身应用有效抗生素;缺血性疼痛须及时解除压迫,松解外固定物,如已发生压疮应及时行褥疮护理;如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须及时手术,彻底切开减压。

骨折的护理措施篇(3)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医学正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从而证明了情绪对调整身心健康的重要作用。

        对病人来说,保持乐观的情绪尤其重要,一切不良的社会心理因素作用,都可导致并加速病情的发展。因此,加强对病人的心理护理是我们临床护理的重要环节。我院骨外科病房2006年1月至2010年10月共收治骨折患者15例,现将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我们采取的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1  心理护理

        1.1 心理因素分析

        通过我们临床观察,病人的致病因素与心理活动的改变有着直接的关系。护理心理学认为,一个人患病后的心理状态不同于正常人,有着特殊的心理需要和心理反应,但因其疾病类型,病程长短及其性格,经济状况和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而表现出相应的不同特点。所以,加强病人的心理护理对治疗效果是十分重要的。

        1.2 患者入院后心理状态的护理

        患者住院后由于环境的改变,人地生疏,故表现为焦虑和恐惧,担心自己的病治不好,怕成为一个残疾人,特别是一些农村自费患者,常为住院费担心。护理人员在病人面前切忌表现出惊慌、忙乱、烦躁或不屑一顾的轻视态度,应以良好认真的服务态度,从容镇定的神情,熟练准确的操作技术取得病人的信任。及时止血、镇痛,使病人脱离生理痛苦反应,从而稳定情绪。对病人进行有针对性的卫生宣传,简单介绍病情和同类病人救治成功的病例、医院救治的经验及伤病良性转归的可能,使病人建立安全感。

        1.3 慢性病患者的心理状态的护理

        骨外科的慢性病患者多见于一些陈旧性的骨折,骨髓炎或伤口不易愈合的开放性骨折,病情多数较为顽固,容易反复发作,有时药物治疗也不太理想。这些患者入院后会产生一种以希望了解病情为中心的求知欲望,他们盼望医生能对病情做出详细的了解,冥思苦想询查病源,本组患者15例;有的患者由于治疗时间较长,产生急躁情绪,失眠、烦躁、易怒,自觉度日如年。

        2   护理措施

        2.1疼痛护理

        2.1.1针对引起疼痛的不同原因对症处理。创伤、骨折伤员在现场急救时予以临时固定,以减轻转运途中的疼痛,并争取及时清创、整复;发现感染时通知医生处理伤口,开放引流,并全身应用有效抗生素;缺血性疼痛须及时解除压迫,松解外固定物,如已发生压疮应及时行褥疮护理;如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须及时手术,彻底切开减压。

骨折的护理措施篇(4)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医学正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从而证明了情绪对调整身心健康的重要作用。对病人来说,保持乐观的情绪尤其重要,一切不良的社会心理因素作用,都可导致并加速病情的发展。因此,加强对病人的心理护理是我们临床护理的重要环节。我院骨外科病房2006年1月至2010年10月共收治骨折患者15例,现将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我们采取的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1 心理护理

1.1 心理因素分析。

通过我们临床观察,病人的致病因素与心理活动的改变有着直接的关系。护理心理学认为,一个人患病后的心理状态不同于正常人,有着特殊的心理需要和心理反应,但因其疾病类型,病程长短及其性格,经济状况和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而表现出相应的不同特点。所以,加强病人的心理护理对治疗效果是十分重要的。

1.2 患者入院后心理状态的护理。

患者住院后由于环境的改变,人地生疏,故表现为焦虑和恐惧,担心自己的病治不好,怕成为一个残疾人,特别是一些农村自费患者,常为住院费担心。护理人员在病人面前切忌表现出惊慌、忙乱、烦躁或不屑一顾的轻视态度,应以良好认真的服务态度,从容镇定的神情,熟练准确的操作技术取得病人的信任。及时止血、镇痛,使病人脱离生理痛苦反应,从而稳定情绪。对病人进行有针对性的卫生宣传,简单介绍病情和同类病人救治成功的病例、医院救治的经验及伤病良性转归的可能,使病人建立安全感。

1.3 慢性病患者的心理状态的护理。

骨外科的慢性病患者多见于一些陈旧性的骨折,骨髓炎或伤口不易愈合的开放性骨折,病情多数较为顽固,容易反复发作,有时药物治疗也不太理想。这些患者入院后会产生一种以希望了解病情为中心的求知欲望,他们盼望医生能对病情做出详细的了解,冥思苦想询查病源,本组患者15例;有的患者由于治疗时间较长,产生急躁情绪,失眠、烦躁、易怒,自觉度日如年。

2 护理措施

2.1 疼痛护理。

2.1.1 针对引起疼痛的不同原因对症处理。创伤、骨折伤员在现场急救时予以临时固定,以减轻转运途中的疼痛,并争取及时清创、整复;发现感染时通知医生处理伤口,开放引流,并全身应用有效抗生素;缺血性疼痛须及时解除压迫,松解外固定物,如已发生压疮应及时行褥疮护理;如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须及时手术,彻底切开减压。

2.1.2 在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动作要轻柔、准确,防止粗暴剧烈,引起或加重病人疼痛。

2.1.3 断肢(指)再植术后病人肢体疼痛应及时判明情况,有效镇痛,防止因疼痛刺激血管痉挛而影响再植肢体的成活。

2.1.4 截肢术后如患肢疼痛,应向病人耐心解释,一般可随时间的推移而自行消失,不须应用镇痛药物镇痛。

2.1.5 采用非侵袭性镇痛方法,如控制焦虑,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利用视觉或触觉分散法分散或转移病人的注意力。另外,利用冷敷、热敷、按摩及皮肤搽剂,也能起到骨折病人 镇痛效果。

2.2 营养失调护理。

2.2.1 尽快纠正病人的悲观、消沉、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建立正常心态,保持健康的心理。

2.2.2 建立规律的生活习惯,定时就餐,定时排便。

2.2.3 鼓励病人进食,伤病或手术早期供给较清淡的饮食;病情稳定后及时调整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

2.2.4 根据病人的生活习惯及口味适当调整饮食,尽可能在病人喜欢的基础上调整营养结构。并保证食物结构多样化。

2.2.5 多食用水果及含维生素多的蔬菜,避免进食易产气的食物,如牛奶、糖等。

2.2.6 注意多饮水,防止便秘。

2.3 功能锻炼。

2.3.1 向病人宣传锻炼的意义和方法,使病人充分认识功能锻炼的重要性,消除思想顾虑,主动运动锻炼。

2.3.2 认真制定锻炼计划,并在治疗过程中,根据病人的全身状况、骨折愈合进度、功能锻炼后的反应等各项指标不断修订锻炼计划,增删锻炼内容。

2.3.3 一切练功活动均须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随着骨折部位稳定程度的增长及周围损伤软组织的逐步修复,功能锻炼循序渐进,活动范围由小到大,次数由少渐多,时间由短至长,强度由弱增强。

3 体会

在掌握了骨折患者的常见心理变化,笔者认为在临床实施心理护理应把握以下几点:要积极做好心理工作,和患者密切交流,关心体贴患者,去的患者的信任;通过交往减少陌生感,了解患者思想情况、家庭情况、爱好及生活习惯,随时掌握患者病情变化和治疗情况。

骨折患者的治疗周期长,情绪波动大,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用美好的语言、周到的服务,全面的知识,合理的指导,对患者进行精神上的安慰、鼓励、疏导,从而缩短病程,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骨折的护理措施篇(5)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医学正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从而证明了情绪对调整身心健康的重要作用。

        对病人来说,保持乐观的情绪尤其重要,一切不良的社会心理因素作用,都可导致并加速病情的发展。因此,加强对病人的心理护理是我们临床护理的重要环节。我院骨外科病房2006年1月至2010年10月共收治骨折患者15例,现将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我们采取的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1  心理护理

        1.1 心理因素分析

        通过我们临床观察,病人的致病因素与心理活动的改变有着直接的关系。护理心理学认为,一个人患病后的心理状态不同于正常人,有着特殊的心理需要和心理反应,但因其疾病类型,病程长短及其性格,经济状况和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而表现出相应的不同特点。所以,加强病人的心理护理对治疗效果是十分重要的。

        1.2 患者入院后心理状态的护理

        患者住院后由于环境的改变,人地生疏,故表现为焦虑和恐惧,担心自己的病治不好,怕成为一个残疾人,特别是一些农村自费患者,常为住院费担心。护理人员在病人面前切忌表现出惊慌、忙乱、烦躁或不屑一顾的轻视态度,应以良好认真的服务态度,从容镇定的神情,熟练准确的操作技术取得病人的信任。及时止血、镇痛,使病人脱离生理痛苦反应,从而稳定情绪。对病人进行有针对性的卫生宣传,简单介绍病情和同类病人救治成功的病例、医院救治的经验及伤病良性转归的可能,使病人建立安全感。

        1.3 慢性病患者的心理状态的护理

        骨外科的慢性病患者多见于一些陈旧性的骨折,骨髓炎或伤口不易愈合的开放性骨折,病情多数较为顽固,容易反复发作,有时药物治疗也不太理想。这些患者入院后会产生一种以希望了解病情为中心的求知欲望,他们盼望医生能对病情做出详细的了解,冥思苦想询查病源,本组患者15例;有的患者由于治疗时间较长,产生急躁情绪,失眠、烦躁、易怒,自觉度日如年。

        2   护理措施

        2.1疼痛护理

        2.1.1针对引起疼痛的不同原因对症处理。创伤、骨折伤员在现场急救时予以临时固定,以减轻转运途中的疼痛,并争取及时清创、整复;发现感染时通知医生处理伤口,开放引流,并全身应用有效抗生素;缺血性疼痛须及时解除压迫,松解外固定物,如已发生压疮应及时行褥疮护理;如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须及时手术,彻底切开减压。

        2.1.2在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动作要轻柔、准确,防止粗暴剧烈,引起或加重病人疼痛。

        2.1.3 断肢(指)再植术后病人肢体疼痛应及时判明情况,有效镇痛,防止因疼痛刺激血管痉挛而影响再植肢体的成活。

  2.1.4

[1] [2] 

截肢术后如患肢疼痛,应向病人耐心解释,一般可随时间的推移而自行消失,不须应用镇痛药物镇痛。

        ..采用非侵袭性镇痛方法,如控制焦虑,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利用视觉或触觉分散法分散或转移病人的注意力。另外,利用冷敷、热敷、按摩及皮肤搽剂,也能起到骨折病人 镇痛效果。

        .营养失调护理

        ..尽快纠正病人的悲观、消沉、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建立正常心态,保持健康的心理。

        ..建立规律的生活习惯,定时就餐,定时排便。 

        ..鼓励病人进食,伤病或手术早期供给较清淡的饮食;病情稳定后及时调整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

        ..根据病人的生活习惯及口味适当调整饮食,尽可能在病人喜欢的基础上调整营养结构。并保证食物结构多样化。

        ..多食用水果及含维生素多的蔬菜,避免进食易产气的食物,如牛奶、糖等。

        ..注意多饮水,防止便秘。

        . 功能锻炼

        ..向病人宣传锻炼的意义和方法,使病人充分认识功能锻炼的重要性,消除思想顾虑,主动运动锻炼。

        ..认真制定锻炼计划,并在治疗过程中,根据病人的全身状况、骨折愈合进度、功能锻炼后的反应等各项指标不断修订锻炼计划,增删锻炼内容。

        ..一切练功活动均须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随着骨折部位稳定程度的增长及周围损伤软组织的逐步修复,功能锻炼循序渐进,活动范围由小到大,次数由少渐多,时间由短至长,强度由弱增强。

          体会

        在掌握了骨折患者的常见心理变化,笔者认为在临床实施心理护理应把握以下几点:要积极做好心理工作,和患者密切交流,关心体贴患者,去的患者的信任;通过交往减少陌生感,了解患者思想情况、家庭情况、爱好及生活习惯,随时掌握患者病情变化和治疗情况。

        骨折患者的治疗周期长,情绪波动大,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用美好的语言、周到的服务,全面的知识,合理的指导,对患者进行精神上的安慰、鼓励、疏导,从而缩短病程,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医学护理模式的转变向我们每一个护理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护士不但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娴熟的专业技术,良好的医风医德,还要有良好的自身修养,把握言谈技巧的方法,以积极的工作态度面对每一位病人,使病人早日康复。 

骨折的护理措施篇(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378-02

跟骨骨折的治疗在临床上一直较难处理,特别是对于位移较重、形状变化较大的跟骨骨折的治疗,临床上一直采取谨慎的态度。临床上目前治疗跟骨骨折的首选方式是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在治疗较为严重的跟骨骨折中得到良好的应用。我院为了探讨促进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切口愈合的临床护理措施,特进行了研究总结,现将整个研究过程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跟骨骨折患者51例,男36例,女15例,患者年龄为26-68岁,患者平均年龄为56岁。51例患者的致伤原因为,35例由于高处坠落致伤,16例由于车祸致伤,所有患者均为闭合性骨折。将患者按照Sanders进行分型,11例换着为II型,20例患者为III型,20例患者为IV型。

1.2 临床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非止血条件下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在患者手术治疗过程中给与了术前与术后的综合护理,对患者进行为期6-26个月时间的随访,对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和恢复效果进行评价[1]。

1.3 临床护理

1.3.1 术前护理

1.3.1.1 心理护理

跟骨骨折的发生均是突然性的,因此,患者突然受到病痛的打击,就会引发一系列的不良心理情绪。恐惧、紧张、焦虑以及抑郁等不良情绪,均会给临床治疗带来不良的影响。因此,护理人员要积极地与患者进行沟通,耐心的为患者讲解跟骨骨折的情况,介绍目前治疗方式的有效性。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促进患者积极配和治疗[2]。

1.3.1.2 术前评估 采取手术治疗前,首先要对患者的病情以及身体综合情况进行评估,积极的选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对患者患处的肿胀进行处理,选择最佳的手术治疗时机。一般来说,患者在发生骨折之后的2周时间左右进行手术治疗为最佳。

1.3.2 术后护理

1.3.2.1 疼痛护理 指导患者使用松弛术分散注意力缓减疼痛,为患者营造洁净、舒适的休养环境,尽量减少外界对患者的刺激,必要时给与镇痛药物进行止痛[3]。

1.3.2.2 用药指导 患者术后要全身应用抗生素,不使用止血药物,患者主要应用的药物以及剂量为,500ml低分子右旋糖酐静脉注射,每日2次;60mg罂粟碱肌肉注射,每隔6小时注射1次;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静脉滴注20%的甘露醇250ml,每日2次。每天为患者进行1次换药,持续换药直到患者的切口干燥没有渗液[4]。

1.3.2.3 饮食指导 骨折患者在恢复期须加强营养物质的摄入,以此来促进骨折的愈合,因此,指导患者多食用富含蛋白、维生素、粗纤维以及高维生素的食物,例如瘦肉、牛奶、鸡蛋、骨汤、水果、蔬菜等。

2 结 果

51例患者中有48例患者得到了随访,随访率为94.12%,患者的随访时间为6-26个月不等,平均随访时间为13.5个月。48例随访患者中,39例患者术后切口愈合良好,没有出现不良症状,术后切口愈合率为81.25%。9例患者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率为18.75%,9例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患者中,有8例患者为切口瘢痕,有1例患者为钢板外露,8例切口瘢痕患者经过临床清创换药处理之后愈合,1例钢板外露患者经过清创换药处理之后,采取了足背皮瓣修复闭合创面处理之后愈合。患者的术后切口恢复状况,采取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的标准进行评价,其得分为54-98分,平均得分为85.6分,总体评价结果为优良。

3 讨 论

跟骨骨折切开内固定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就是切口愈合不良,一旦发生切口愈合不良,就会增加临床治疗的难度。因此,跟骨骨折患者术后切口良好愈合是保证患者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本组研究中,对患者采取了术前与术后的综合护理,在随访过程中,9例患者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率为18.75%,与临床相关文献报道中的数据相比,显著较低。

综上所述,对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的跟骨骨折患者,在术前正确评估病情、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术后给与科学合理的临床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术后切口的愈合率。

参考文献

[1] 俞光荣,梅炯,蔡宣松,等.重建钢板治疗跟骨骨折36例报告[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0,7(8):755-757.

骨折的护理措施篇(7)

人体共分为24部分,多发性骨折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部位发生骨折,常常合并脑、肺、腹腔脏器、神经、血管等其他系统损伤,发病突然、并且容易发生感染、休克等重症,血药及时采取合理护理措施[1]。发生的原因主要为交通事故、压砸损伤、坠落损伤等,导致患者大量失血等,所以合并主要为失血性休克,严重的威胁着患者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因此需要迅速的采取急救措施和护理措施,纠正患者的休克[2]。本文通过收集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60例多发性骨折合并休克患者,探讨急诊室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急诊科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多发性骨折合并休克患者60例,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在19~65岁,平均(42.34±6.79)岁,伤后到就诊时间1~48h,平均(24.56±4.36)h。轻度休克26例、中度休克18例、重度休克16例。骨折原因:交通事故23例、压砸损伤20例、坠落损伤17例。所有患者进入急诊室经过相应的诊断为多发性骨折合并休克,排除患者诊断不明确,以及受伤原因不明的患者,或者患者需要及时手术治疗;再者就是患者同时还有严重的器官方面的损伤的都应排除。

1.2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紧急进入抢救室,根据患者基本病情采取急救护理措施缓解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以配合手术治疗。首先进行全身病情评估,全身检测、及时控制出血和休克治疗。主要的护理措施:迅速建立静脉通路、人工吸氧改善缺氧状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各项生命体征(血压、体温、脉搏、呼吸等)、尿量观测和中央静脉压的检测以及心理安抚等。休克纠正:首先及时止血、根据患者病情确定合适的避免移动,严重者输血,尽量纠正生命体征正常。

1.3研究指标 观察不同性别、年龄段患者恢复率、脏器损害率、死亡率、病残率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取P

2 结果

所有患者均经过严格的急诊室护理60例患者中有44例恢复,占73.33%,10例脏器损伤,占16.67%,4例病残,占6.67%,2例死亡,占3.33%。恢复率、脏器损害率、死亡率、病残率等在男性与女性间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恢复率在≥45岁以上年龄组中为58.33%,明显低于

3 讨论

多发性骨折是由人体受到了严重的打击或者创伤后造成,起病快,危害严重,并发症较多,同时会危害多个器官组织损害,严重的威胁的生命安全,但是抢救过来,也会致残或者留下后遗症[3]。所以及时抢救和严格的护理措施至关重要,主要在创伤后1h是抢救的最佳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及时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是提高成功率、减少伤残率和死亡率的重要环节,主要为创伤性休克和失血性休克[4]。入急诊室最主要的措施不是治疗多发性骨折,而是及时对症治疗,纠正患者休克,改善患者的生命体征,对于患者生命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5]。所以合理的护理措施是现在探讨的重点。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患者均经过严格的急诊室护理60例患者中有44例恢复,占73.33%,10例脏器损伤,占16.67%,4例病残,占6.67%,2例死亡,占3.33%。恢复率、脏器损害率、死亡率、病残率等在男性与女性间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率在≥45岁以上年龄组中为58.33%,明显低于

综上所述,多发性骨折合并休克的急诊室护理及其的重要,并且对于年龄较大患者更重要,老年人创伤后恢复较慢。

参考文献:

[1]张洪波,陈晓安.多发性骨折60例的急诊护理[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13,34(5):S3-S6.

[2]吴凡.多发性肋骨骨折外科手术治疗效果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35(5):773-776.

骨折的护理措施篇(8)

在临床上,多发性开放性骨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骨折[1]。近年来,随着交通和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发生骨折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并且向严重化方向发展,特别是多发性开放性骨折患者最多。由于这种形式的创伤比较严重,因此需要对患者进行手术抢救治疗,一旦在手术室急救中出现延误,则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为此,我院对此次所收治的手术室急救患者实施必要的护理干预,取得显著呈现,以下是详细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此次研究和急救以及护理的50例多发性开放性骨折患者,均为我院在2012年11月——2013年10月期间收治。对患者采用CT或者X线检查,确诊为多发性开放性骨折。患者没有出现凝血或者造血功能障碍,患者不是妊娠或者哺乳期妇女;将这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成试验组25例,对照组25例。试验组(25):其中男性为13例,女性为12例;年龄在18-69岁之间,平均为(44.0±1.0)岁。对照组(25):其中男性为14例,女性为11例;年龄在19-70岁之间,平均为(46.5±1.5)岁。对两组患者的年龄和性别等资料进行比较和分析,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在手术室急救中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

1.2.2试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和急救基础上,对患者实施系统化急救等护理干预措施,如下:

成立相关的系统化流程护理小组,对之前护理过程中所存在的漏洞和隐患进行分析和研究,并且制定相关的手术室急救流程。对手术室相关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熟练度。

在患者住院之后,根据患者的生命体征和临床症状,对患者进行相关的检查,然后由组长迅速做出初步判断,并选择合适的支持措施和急救方法[2]。此外,在移位时要注意对患者骨折部位进行保护。对患者的呼吸道情况进行检查,并且进行吸痰和辅助呼吸等护理。在必要的时候,还需要建立相关的紧急气道,保障患者呼吸道的通畅。要快速建立起静脉通道,对发生休克的患者要立即进行纠正,同时对患者的出血点进行及时的排查,并进行处理。此外,还需要对患者较为隐秘的潜在出血点进行检查,同时组长要指导护理人员进行包扎等,并将心电监护仪开启监护[3]。

在手术室中急救过程中,组长要站在患者的头部位置,同时协助医生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并对患者的呼吸道进行相关护理等。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对出现的异常情况要及时与医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办公室的护理人员要及时与其他相关科室进行交流和沟通,保障患者的检查结果能够及时地传递到所需科室。

1.3观察指标对整个手术室急救过程中术前准备和完成基本支持以及护士交接时间等进行统计和分析。

1.4统计学处理此次研究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χ±s)表示。采用X2或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对两组术前准备和护送交接以及完成基本支持时间等方面,试验组明显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临床上,多发性开放性骨折则是一种十分常见的骨折症状,其具有非常高的发病几率和致死以及致残率[4]。这种疾病的患者病情十分危险,常常会出现休克和外伤等较为严重的症状。如果不对患者进行及时的治疗和控制,则很容易会导致患者发生严重性的代谢功能失调以及生理功能紊乱等情况,进而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所以,需要对患者的早期症状进行及时控制,并且要将患者的危重情况进行缓解,同时还需要稳定患者的内部缓解,避免对患者的内部器官组织造成一些不可逆转的伤害。对患者一般采取积极复苏和紧急处理以及有效止血等处理,能够有效地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

以往的护理工作中都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以及操作不规范等情况,进而导致出现手术室急救紊乱的情况,同时还会出现时间和资源的浪费。在手术室急救中,对患者采用系统化流程护理,其主要是按照先后顺序和事件的重要性来实施,进而能够做到有条理和有计划的进行操作。在护理中,成立相关的流程护理小组,将所有的医护人员集中在一个统一的规划内,最终形成以患者为服务中心,达到最终的抢救目的[5]。在实施急救流程化护理小组之后,能够使得护理人员之间和医护之间以及各个科室之间的协调性提高,缩短了各个流程的时间,赢得抢救的时间[6]。同时护士长可以根据护理期间出现的问题,以及流程方案实施者、患者的反馈,对流程方案进行重新评估并逐渐将其完善,这是一个动态的前进过程,可以将急救护理质量不断的进行提升[7]。经过此次的研究表明,对两组术前准备和护送交接以及完成基本支持时间等方面,试验组明显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在对多发性开放性骨折患者进行手术室急救时,对患者实施系统化流程干预,有效地缩短各个流程的时间,为抢救赢得宝贵时间,进而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值得在临床手术室急救护理中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家文.舒适护理在多发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06:123-125.

[2]刘华.多发性骨折伴休克患者病房的急救护理管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21:304.

[3]王雪梅.多发性骨折并发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护理[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0,03:37-38.

[4]俞海萍.成骨不全致多发性骨折1例外籍患者多元文化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2,26:119-120.

骨折的护理措施篇(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851-01

1 临床资料

选取我科收治的多发性骨折的患者78例进行分析,其中男性患者50例,女性患者28例,年龄在12-88岁,平均年龄为67.29±3.29岁。其中两处骨折的患者33例,三处骨折的患者27例,三处以上骨质的患者18例。

2 急诊的救治

2.1 快速评估病情,观察骨折的部位,做到一问 问外伤史,外伤的因素,受伤部位;二看:看面色、神志、瞳孔、呼吸节律、胸廓有无反常呼吸、受伤部位出血的情况;三测:测量血压、脉搏、呼吸、体温判断是否出现休克;四摸:皮肤温湿度、腹部是否有压痛反跳痛,四肢有无反常活动。

2.2 救治顺序以抢救生命为主 ①抢救生命:多发性骨折往往会合并其他组织或器官的不同程度的损伤,准确观察患者的病情、发现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大汗、窒息出血,立即救治。②止血和包扎:发现伤口时可用无菌纱布包扎,以免伤口更加污染。避免回纳外漏的骨折断端。若创口出现出血、应给予加压包扎或用止血带压迫,并记录时间;止血带应每隔40-60分钟放松一次,放松的时间以恢复局部血流、组织略有新鲜渗血为宜[3]。③固定、制动和转运:对怀疑有骨折的患者,可利用夹板、木板、自身肢体等固定受伤的肢体。对疑有脊柱骨折的患者应尽量减少搬动、避免移动。搬运时应采取滚动法或者平托法,将患者移到担架、木板或门板。颈椎受伤者需在颈两侧加垫固定;多发性肋骨骨折的患者、可用胸带将胸部固定、可产生闭合性气胸和开放性气胸;处理以抢救生命为原则、开放性气胸先将开放的伤口封闭转为闭合性气胸;再行胸腔闭式引流管引流积气、积液。四肢骨骨质的临床急救:复位包括非手术复位、手术复位。多发性骨折的患者要掌握有利的时间进行手术。

3 护理措施

3.1 保持呼吸道通畅 多发性骨折的患者往往合并多发伤,常伴有呼吸到梗阻与窒息,迅速开放气道,清理气道内分泌物,血块、异物等,防止舌后坠。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者气管切开,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保证足够的通气量和氧合效果;伴有呼吸困难的患者给予吸氧。

3.2 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快速补充血容量 多发性骨折的患者,无论开放伤还是闭合伤均有失血的可能,应迅速建立静脉通路进行补充血容量。

3.3 促进神经循环功能的恢复 ①预防和纠正休克:密切观察病情按医嘱给予输液、输血;针对大出血的患者及时止血、密切观察血压变化、确保血压在正常范围内。②给予患者保暖、注意室内温度和患者的体温、对肢体进行保暖、以改善微循环。③取合适的,促进静脉回流,根据患者的病情及骨折的部位、程度、治疗方式和有无合并其他器官损伤。

等采取不同。休克的患者取平卧位或中凹卧位、患者肿胀的患者抬高患肢高于心脏以促进静脉回流减轻水肿。怀疑肢体骨折出现并发症骨室筋膜综合征、应禁止患肢抬高于心脏以免局部血供受影响[3]。患者肢体制动应使肢体处于功能位。

3.4 加强病情观察 观察患者的意识、体温、脉搏、血压、呼吸、尿量和末梢循环,如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患者骨折密切观察远端动静脉搏动情况、皮温和颜色、有无肿胀及感觉和运动障碍。对于骨盆骨折的患者注意观察如无排尿骨盆骨折的患者注意观察患者有无排尿、排尿时有无疼痛,应检查是否尿储溜,是否尿道损伤、遵医嘱留置导尿术或者行膀胱造瘘,观察排尿的颜色量和性质、有无腹胀、尤其是血尿量、进行快速补液、做好手术准备;密切观察患者骨折的部位、如发现肋骨骨折限制性呼吸或者出现反常呼吸时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多发性肋骨骨折的患者注意观察胸腔闭式引流管是否通畅,避免打折、受压、牵拉;观察引流量、性质、色;保持引流管处于胸部以下、保持系统密闭、避免倒转、更换引流瓶时应将引流管双钳夹闭,防止空气进入。

3.5 预防感染 ①检测患者有无感染指征和体征、定期测量患者的体温和脉搏。体温和脉搏明显增高时、提示有感染发生、若骨折处疼痛减轻后又进行性加重或呈搏动性疼痛、皮肤发红、肿、热、伤口有脓性渗出或有异味时、应警示有感染发生的可能、及时向医生说明。②加强伤口护理、严格按无菌操作进行、无菌条件下清洁伤口和更换伤口处敷料、保持敷料干燥。③合理应用抗生素、遵医嘱正确使用抗生素、合理安排治疗时间。④、无禁忌的患者可以经常改变、预防压疮和肺炎发生。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将床头抬高三十度。

3.6 减轻疼痛 根据病情及疼痛的原因遵医嘱给药、对不确定的疼痛、不能给予止痛剂、以免掩盖病情。[4]

4 小 结

急诊救治多发性骨折的患者的护理措施要规范化,程序化。急诊的护士要准确的掌握急救流程,要有娴熟的急救技术,掌握急救知识,在抢救过程中动作要迅速轻柔,忙而不乱,护士还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敏捷的应急能力,准确无误的进行各项护理操作。为抢救患者生命赢得时间。

参考文献

[1] 李文涛.多发伤的急救护理[J].现代护理杂志,2010,3(4):455.

骨折的护理措施篇(10)

多发性肋骨骨折是当前临床胸外科较为常见的一种急性创伤性疾病,患者主要表现出局部疼痛、呼吸异常、纵膈摆动等症状,这样会严重影响患者心肺功能,若没有采取及时、有效的治??措施,会大大降低患者的自理能力,严重的话甚至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1]。患者的临床救治效果不仅和临床医师的治疗密切相关,同时和临床护理措施息息相关[2]。临床相关学者研究表明,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良好[3]。为了进一步探讨分析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本文对比分析了2014年9月-2016年8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外科就诊的72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及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所有研究对象选取2014年9月-2016年8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外科就诊的72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现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干预组中男28例,女8例;年龄33~86岁,平均(46.6±10.9)岁。对照组中男28例,女8例;年龄33~86岁,平均(46.5±10.7)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骨折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护理措施如下:(1)心理护理。骨折患者往往伴有剧烈疼痛,会导致呼吸困难,容易出现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详细介绍临床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向患者讲解相关知识,使患者能够积极、主动配合临床治疗和护理[4]。(2)体位护理。协助患者取半卧位,方便引流,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护士还应该结合患者的实际需求不断调整床头高度,可把床头抬高15°~20°左右。(3)呼吸道护理。护理人员向患者讲解咳嗽、排痰的重要意义,必要时辅助雾化吸入协助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根据病情予氧气吸入,合理使用抗生素。(4)血胸、气胸患者护理干预。采用胸腔闭式引流术排空胸膜腔中的积气、积液,护士应密切观察并记录患者生命体征,有无皮下气肿及水柱变化状况,水柱波动正常范围为4~6 cm,确保管道密闭,一旦引流量大于200 ml/h,可能是胸腔内活动出血,一定要及时告知医生处理[5]。(5)早期下床活动。护理人员可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制定科学、合理的计划,妥善规定患者活动范围及活动强度,协助患者坐起,做一些简单的四肢运动,待生命体征趋于平稳后可适当下床活动。

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措施如下:(1)加强健康宣教。护理人员应印发关于该种疾病治疗基本知识的健康宣传手册,同时应开设相应的知识专栏,定期组织护患交流会,向患者详细讲解预防各种并发症的重要性及相关注意事项,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耐心解释,尽量满足需要,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咳嗽方法,深呼吸,增加肺活量,改善肺功能。(2)指导肌肉放松训练。护理人员可指导患者感受双手放松、紧张的感觉,吸气的时候让患者慢慢将拳头握紧5 s左右,吐气的时候让患者慢慢放松15 s左右,按照相似的方法依次放松患者的头、颈、腹、腰、大小腿及足等部位肌肉,训练的过程中一定要指导患者密切配合自己的呼吸,这样也有助于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6]。(3)音乐治疗法。护理人员可结合患者的个人兴趣爱好、年龄及性别等各方面因素选择民歌、古典音乐、现代舒缓音乐等不同类型音乐,每天早上8∶00、晚上9∶00后可指导患者戴上耳机听自己喜欢的歌曲,每天大概0.5 h左右。(4)合理营养。食用清淡且富含营养的食物,多食水果、蔬菜,忌食辛辣油腻食物,根据患者的爱好制定不同的菜谱。(5)疼痛的护理。胸廓固定,减少肋骨断端活动,在患者咳嗽的时候,护理人员用双手帮助按压患者伤处,以免胸壁震动增加患者疼痛感,必要时给予止痛药物,拉两侧护栏,防坠床,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的医疗环境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胸管留置时间、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等情况,同时统计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自理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胸管留置时间、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比较

干预组患者胸管留置时间、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等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干预组患者肺不张、肺炎、胸腔积液等并发症发生率为11.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患者自理情况比较

干预组患者无法自理率为2.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1%,差??有统计学意义(P

骨折的护理措施篇(11)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指由骨、肌间隔、骨间膜、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神经和肌肉因急性缺氧、缺血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体征和症状[1]。在小腿和前臂掌侧中比较常见, 临床表现主要为肌肉功能丧失、剧烈疼痛、感觉障碍、被动牵拉痛、肢体肿胀等, 是临床中发生率较高的一种严重创伤并发症。本研究主要分析了前臂骨折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护理措施, 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市委保健委员会管辖范围内某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前臂骨折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40例, 其中男27例, 女13例, 年龄27~42岁, 平均年龄(36.1±2.6)岁, 全部患者均诊断为尺桡骨骨折。

1. 2 护理方法

1. 2. 1 术前护理 术前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安慰, 加强和患者的交流沟通, 告知患者切开减压治疗的作用以及延误治疗可能出现的后果, 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 增强患者的自信心, 更好配合治疗和护理。常规备皮, 并给予血常规检查和药物过敏实验。

1. 2. 2 术后护理

1. 2. 2. 1 疼痛护理 前臂骨折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的早期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疼痛。创伤后肢体表现为肢体持续剧烈疼痛, 表现为进行性加剧, 是骨筋膜室综合症的潜在危机, 也是临床护理中的关键。如果发生被动牵伸导致的剧烈疼痛, 则为肌肉缺血的早期临床表现。这种情况下会增加局部组织压力, 可以将其当成切开减压的手术指征。护理人员在实际的护理操作中要对患者患肢外固定解除后的疼痛状况进行认真观察,并认真记录, 及时给予有效处理,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止痛药, 防止延误患者病情[2]。

1. 2. 2. 2 肿胀护理 护理人员在实际的护理操作中, 要对皮肤挫伤、擦伤等导致的局部皮肤变化和患肢肿胀进行有效区分。当患者患肢出现肿胀时, 应将全部固定去除, 并解除敷料, 给予脱水药物抽吸张力性水疱后外涂龙胆紫药水。

1. 2. 2. 3 功能锻炼 护理人员要详细告知患者早期功能锻炼的作用, 能对关节僵硬、患肢萎缩等并发症进行有效预防, 从而充分激发患者的锻炼主动性, 有效提高患者功能锻炼的积极性。在术后第1天护理人员就应对患者进行指导, 让其进行规律性的功能锻炼, 功能锻炼主要为主动锻炼, 同时辅以被动锻炼。最早应进行全关节任意活动, 处理患肢, 30~50 min/次, 3次/d, 之后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对患者功能锻炼的活动量进行调整, 患者在进行功能锻炼时不能出现疲劳感, 通过功能锻炼促进患者的全身血液循环, 改善局部组织的营养状况, 避免肌肉萎缩[3]。

1. 2. 2. 4 肢端循环护理 ①对患者的局部皮肤温度进行仔细观察, 如果患者室内压连续上升会导致血液循环严重障碍, 进而引起患肢皮肤温度低于健侧[4]。②观察患肢远端的脉搏改变情况, 骨筋膜室内压力上升, 关闭供给肌肉血液循环小动脉, 并不会对患肢主要动脉血流造成影响, 所以存在远侧动脉搏动并不是安全的标志。在血液循环存在严重障碍时, 患肢可能出现发绀、苍白以及大理石花纹等, 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给予切开减压, 甚至截肢。

1. 2. 2. 5 神经功能障碍 感觉异常也是骨筋膜室综合症的常见临床表现, 是皮神经受累的一种表现, 早期患者患肢会发生异样和麻木感觉, 同时会随着病情的加剧而加重, 常表现为神经支配区域存在异常或感觉麻木, 如果患者损伤和临床症状不相符, 则表示神经功能存在障碍。

1. 3 观察指标 利用数字评分法(NRS)对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伤口疼痛情况进行评价。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P

2 结果

护理后患者的NRS疼痛评分显著优于护理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