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骨折患者护理问题大全11篇

时间:2024-01-25 15:48:08

骨折患者护理问题

骨折患者护理问题篇(1)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3-0195-01

骨折临床发生率较高,且各个年龄段均有较高的发生率,因此临床对其相关研究也较多,其中中青年患者作为骨折中较为特殊的一类,其社会负担往往更重,因此对于骨折的心理应激程度更为强烈,而这对其治疗态度可造成极为不良的影响,因此对其进行干预的必要性较高[1]。本文中我们就个性化护理对中青年骨折患者治疗态度的影响进行研究,具体研究结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6月~2013年10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50例中青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与观察组25例。对照组的25例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10例,年龄20~56岁,平均年龄(36.4±5.9)岁,骨折类型:上肢骨折10例,下肢骨折8例,肋骨骨折4例,其他部位骨折3例;文化层次:大专和以上3例,高中和中专10例,初中和小学12例。观察组的25例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9例,年龄20~57岁,平均年龄(36.5±5.7)岁,骨折类型:上肢骨折10例,下肢骨折9例,肋骨骨折3例,其他部位骨折3例;文化层次:大专和以上3例,高中和中专9例,初中和小学13例。两组患者的男女比例、年龄、骨折类型及文化层次数据比较,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中同种类骨折患者的治疗方式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按照常规的护理程序进行护理干预,主要为根据患者的治疗方式与骨折部位、严重程度等给予护理干预,包括相关健康教育及注意事项告知等,同时给予相应的基础生活与症状体征护理。观察组则以个性化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即不仅仅根据患者的骨折程度与治疗方法进行辅助护理程序的制定,且对患者的个性化心理及疾病辅助需求也进行全面细致的评估,在护理的过程中也将评估所得需求融入到护理细节中,以使患者的护理兼顾疾病治疗效果与相关影响因素,尤其注意对患者不良心理的疏导,另外在护理的过程中对于患者的护理需求的变化也进行及时更新评估,以期达到较佳的且不断改进的护理效果,再者,在护理的过程中对于每位患者出现的个性化护理采用小组解决的模式进行护理对策的制定,即由所有参与护理的护理人员组成护理问题探讨小组,然后针对每位患者的护理问题进行讨论解决,集思广益,采用最佳护理方案进行个性化问题的解决。然后将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与护理干预后第1周与第2周的治疗及护理态度评估结果进行比较。

1.3评价标准

根据ITAQ量表进行针对性改进,将其中问题改进为治疗及护理方面的问题,且经验证适用于临床,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每个方面均最终评估为完全依从(对治疗及护理均完全配合)、部分依从(在督促下对治疗及护理可完成)及不依从(不愿接受或抵触治疗及护理)[2]。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中的男女比例、骨折类型、文化层次及治疗态度评估结果均为计数资料,进行卡方检验,而年龄则为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软件为SAS7.0,P

2结果

2.1两组护理干预前后的治疗态度比较

护理干预前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治疗完全依从率比较,P>0.05,而护理干预后1周和2周观察组完全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均

3讨论

骨折在临床中涉及的年龄段较广,其中中青年骨折的发病率也较高,而临床对其治疗诊断与护理的研究也即较多[3-4]。另外,中青年骨折患者不同于老年及儿童骨折患者,其处于社会功能负担较重的时期,其对于骨折的心理应激反应更为强烈,因此对其治疗态度受之影响,表现出更为异常的波动,而这对于患者治疗效果与预后的改善均十分不利[5-6]。个性化护理是临床中应用价值较高的一类护理模式,其更为注重每例患者的个性化需求,因此患者的个性化护理问题也得到更为全面细致的解决,故更为适用于各类患者的护理干预[7-8]。本文中我们就个性化护理对中青年骨折患者治疗态度的影响进行观察分析,并与进行常规护理的患者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显示,患者的治疗与护理态度明显改善幅度更大,表现为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完全依从率均明显更高,从而肯定了个性化护理在中青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而这些均与个性化护理更为兼顾患者的疾病治疗需求及心理需求有关,且其针对中青年患者骨折发生后的情绪波动进行针对性问题的解决,所以对于不良情绪心理的疏导效果相对更好,对于护理问题的解决效果也即好于常规的护理干预方法。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个性化护理对中青年骨折患者治疗态度的影响较大,更有助于患者治疗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龙先慧.循证护理在髌骨骨折60例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3,24(5):634-635.

[2] 张桂华,谭中宝.综合护理对经皮椎体成形术病人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J]. 全科护理,2013,22(13):1165-1166.

[3] 刘楚霞,许文凝,王君玉,等.健康教育在糖尿病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5):136-137.

[4] 高青房.舒适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0):93-94.

[5] 蔡晓霞,赵景云,黄彦英.个性化功能康复护理在下肢骨折中的效果评价[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4):81-82.

骨折患者护理问题篇(2)

【中国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0-0147-01

髋部骨折是老年人常见骨折之一,相当一部分老年人身体状况差,伤前生活仅能部分自理,长期卧床容易出现肺炎、褥疮、泌尿系统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给患者带来痛苦,甚至威胁病人生命安全。目前,手术是治疗髋部骨折的主要临床手段,可使肢体功能快速恢复,并减少并发症发生[1]。由于老年人自身问题,年龄大,合并症多,术后恢复慢,髋部骨折后病情复杂,护理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风险。本文对我院2009年5月-2011年5月25例经手术治疗的髋部骨折患者,针对护理出现的问题,采取一系列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5月-2011年5月25例经手术治疗的髋部骨折患者,男12例,女13例,年龄61-89岁,平均年龄73.4±11.5岁,其中股骨颈骨折9例,股骨转子间骨折16例。

1.2 治疗方法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13例,人工股骨头置换5例,骨牵引术治疗7例。回顾性分析其护理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护理出现的问题,采取一系列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

1.3 结果

老年髋部骨折护理中易出现的问题包括心理因素、护理人员的素质、健康宣教的困难及并发症的出现等内容,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加强了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干预、护理人员的素质培训、合理用药的监督、健康宣教力度及并发症的防治措施,所有病例均痊愈出院,术后功能恢复良好。

2 护理问题

2.1 心理因素

老年人随着感知觉、记忆减退等现状出现从而易表现出紧张害怕、无用失落及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尤其髋部骨折的老年患者在生理上突然不能自理,短时间内很难接受,易出现悲伤、烦躁、忧虑、恐惧等情绪,既担心自己的病情,又怕连累子女,更有甚者出现严重的自卑心理。

2.2 护理人员的素质

近年来,随着高新尖端技术应用于临床骨科手术,护理人员对新技术的专业知识相对匮乏,年轻护士经验不足,缺乏与患者沟通能力和技巧,对患者病情观察不仔细,护理过程中潜在危险性增加。

2.3 健康宣教的困难

老年人记忆力、理解力下降,部分患者伴有耳聋眼花,不利于接受手术配合、功能锻炼等健康教育内容。

2.4 并发症的出现

髋部骨折术后使用抗生素,可降低手术切口的感染率,但术口以外其他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仍较高,崔俊华[2]对老年髓部骨折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手术切口感染率最低,主要感染部位为肠道,其次为呼吸道、尿道、皮肤。术后预防感染的广谱抗生素使用时间过长,易打破肠道菌群相互制约的平衡状态,造成肠道菌群紊乱,引起肠道感染,表现为腹痛、腹胀、腹泻等。术后早期卧床,且老年人气道老化、狭窄,呼吸运动减弱,肺活量减少,不利于排痰,痰液积聚肺内易导致下呼吸道感染。大小便护理不当,如放置尿管时间过长,造成逆行感染,易引起泌尿系统感染。患者长期卧床,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易发生褥疮。此外,由于长期卧床,患肢血流缓慢,加之老年人血液粘度高,极易造成深静脉栓塞。术后脱位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常见的并发症,髋关节周围肌肉萎缩,关节束松弛,术后下肢放置在不稳定位均可造成人工股骨头脱位。

3 护理对策

3.1 心理干预

护理人员要经常与患者谈心,安慰、鼓励病人,培养患者乐观的情绪,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决心,配合各项治疗工作。针对老年患者不同的家庭、文化背景及自身病情进行个体化心理护理,向患者及家属耐心讲解手术治疗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克服患者消极态度,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治疗及护理。

3.2 加强护理人员培训

护理人员要随时看医嘱,了解医嘱意图,核对是否有书写错误,对有疑问的医嘱要核实查对清楚后再执行,避免出现差错。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新技能,鼓励其参加与专业相关的学术活动,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综合素质及业务水平,预防护理潜在危险。

3.3 加强合理用药监督

合理用药是国家药物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医院医疗护理质量及临床用药水平的重要标志。尤其广谱抗生素使用时间过长是造成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预防各类并发症的关键[3]。要开展护理全员安全合理用药基本知识培训切实,提升护理人员服务技能和水平,促进安全合理用药,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3.4 加强健康宣教力度

健康宣教是医院维护病人健康的重要手段,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向患者家属进行针对性的,语言、内容浅显易懂,尽量口语化,时间不过长的健康教育,可以增加病人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提高患者手术护理配合度,确保患者的疾病早日康复。

3.5 加强并发症防治

消化系统感染:对于腹痛、腹胀、腹泻患者,观察并记录排便情况,及时留取粪便标本行常规检查并做粪便培养,检出致病菌后对症处理。呼吸系统感染:肺炎是最易发生的并发症[4],教会患者深呼吸等肺部功能锻炼技巧,保持呼吸道通畅,协助自理能力缺陷的患者排痰,必要时吸痰,劝吸烟者戒烟,最终达到有效排痰的目的。泌尿系统感染:密切注意留置尿管患者尿液颜色、性质等,并预防反流,及时清洗会阴,保持局部清洁,嘱患者多饮水,保证充足尿量,以利于膀胱冲洗,必要时给予氯化钠,应尽早拔除尿管,避免尿管留置时间过长。在易发生褥疮部位垫气圈、海绵垫加以防护[5],嘱或协助患者勤翻身,保持床单清洁、干燥。深静脉栓塞:鼓励和指导患者行患肢功能锻炼,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6-7]。术后股骨头脱位:术中注意假体的放置,抗外旋石膏或患足穿防旋鞋,患者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不盘腿、侧卧及负重,注意正确的卧姿,防止脱位。

4.小结

髋部骨折是老年人常见骨折,由于老年人年龄大,器官功能衰退,并伴有多种慢性病,病情复杂,且术后并发症多,若处理不当,手术护理风险大大增加,针对手术护理中易出现的问题,应重视心理干预,加强健康宣教,预防并发症,做好对应的护理干预措施,降低护理风险,促进患者尽快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葛向煜,王君俏等.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的康复护理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6):550-553.

骨折患者护理问题篇(3)

股骨是人体内长度最长、负重最大的管状骨,股骨骨折为骨科常见骨折类型之一,多由暴力事故所致,发生后患者骨折处疼痛感强烈,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明显下降,需要的康复时间较长[1]。长期实践证实早期康复护理对于股骨骨折患者的疾病康复具有重要作用,不仅能够预防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能够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2]。但调查发现一部分股骨骨折患者存在早期康复护理依从性差的问题,导致疾病康复时间延长[3]。为提高股骨骨折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依从性,本课题研究对影响股骨骨折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依从性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现进行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课题研究纳入我院骨科2014年10月~2016年5月收治的94例股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经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为股骨骨折;②未合并重要器官及组织损伤;③不存在认知功能障碍,能够独立完成相关调查问卷的填写;④同意参与本n题研究。排除标准:①存在意识障碍、病情危重;②合并其他部分骨折或脏器损伤;③年龄>75周岁;④拒绝参与本课题研究。本组94例患者的男女比例为57∶37,年龄21~63岁,平均年龄为(38.9±2.1)岁,骨折原因:车辆撞击36例;高处坠跌28例;机械碾压15例;直接暴力打击25例。

1.2方法 我院自制早期护理依从性调查问卷为94例患者发放,评价94例患者对早期康复护理的依从性。该问卷共对患者的依从性做出三级评价,分别为依从、部分依从和不依从。依从为患者能够积极接受早期康复护理,部分依从为患者在医生或家属的劝导下能够接受早期康复护理,不依从为患者拒绝接受早期康复护理。本课题研究为94例患者发放的早期康复护理依从性调查问卷均有效回收,经统计问卷调查结果得出,本组94例患者中,51例患者的问卷调查结果为依从,29例患者的调查结果为部分依从,14例患者的调查结果为不依从,将依从患者设为研究1组,将部分依从和不依从患者设为研究2组。收集两组患者的详细资料,包括年龄、疼痛程度、家庭收入、文化程度、患者家属对疾病早期康复护理的认识等。获得两组患者详细资料后,使用统计学软件对影响股骨骨折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依从性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顾分析对影响股骨骨折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依从性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

1.3统计学分析 本课题研究由专业的数据统计分析人员使用SPSS 21.0版本统计学软件对研究过程中得到的符合高斯分布的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百分率(%)表示计数型指标,采用χ2检验指标间差异,P

2 结果

2.1影响股骨骨折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依从性的单因素分析 使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家庭收入、文化程度、疼痛程度、家属对疾病早期康复护理的认识、家属对早期康复护理工作的认可度均会对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依从性产生影响(P

2.2影响股骨骨折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依从性的多因素分析 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家庭收入、文化程度、疼痛程度、家属对疾病早期康复护理的认识为影响股骨骨折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依从性的独立性因素(P

3 讨论

本课题研究发现能够对股骨骨折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依从性产生影响的因素包括患者的家庭收入、文化程度、疼痛程度、家属对疾病早期康复护理的认识、家属对早期康复护理工作的认可度。上述研究结果与廖灯彬[4]等的研究结果具有高度相似性。本课题研究具体分析发现:①股骨骨折患者对早期康复护理的依从性与文化程度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表现为本科及以上学历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依从性高,分析出现这一状况的原因为不同文化程度患者对骨折后早期康复护理意义的理解不同,文化程度高的患者所掌握的知识更为渊博,能够更加充分的认知到骨折后接受早期康复护理的重要性[5]。②股骨骨折患者对早期康复护理的依从性与家庭收入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家庭收入较低的患者难以承受早期康复护理所造成的经济负担,加之经济收入低易导致患者产生焦虑情绪,继而会对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依从性产生影响[6]。③疼痛程度:股骨骨折患者对早期康复护理的依从性与疼痛程度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研究发现疼痛能够对患者内分泌和心理情绪产生影响,继而会对患者心理、生理多方面产生恶性刺激,导致患者出现早期康复护理依从性差的问题[7]。④家属对疾病早期康复护理的认识、家属对早期康复护理工作的认可度与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依从性存在密切关系,家属对疾病早期康复护理的认识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基础,在良好护患关系基础上开展的护理服务才能获得令人满意的护理效果,相反若患者家属对早期康复护理无正确认知或对护理服务不认可就会影响患者对早期康复护理的认知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继而会对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依从性产生影响[8]。

基于上述现状,本课题研究认为骨科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文化背景的不同、家庭经济条件的不同、疼痛程度的不同等,有侧重点的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尽量减少上述因素对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依从性的影响。此外,护理人员应充分重视患者家属方面对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依从性的影响,做好患者家属的思想工作,使患者家属能够辅助患者配合早期康复护理。

对本课题研究所得结果进行深入分析,认为影响股骨骨折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依从性的相关因素较多,临床应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及其家属正确认识早期康复护理,积极接受早期康复护理,以促进患者疾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王金海.影响股骨骨折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依从性的相关因素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12):48-49.

[2]车加丽,徐红英.早期康复护理对股骨骨折术患者恢复状况的作用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3):505-506.

[3]严素敏,黄少娟,杨延斌,等.早期康复对股骨骨折术后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影响的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07(15):15-17.

[4]廖灯彬,叶霞,刘晓艳,等.股骨骨折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报,2011,18(23):1-3.

[5]吕华.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中西医结合护理[J].河北中医,2014,4(6):909-911.

骨折患者护理问题篇(4)

doi:10.14033/j.cnki.cfmr.2016.5.055

在临床上,骨折是指在直接或者间接的作用下,骨骼的完整性以及连续性受到损害,进而发生了某种程度的病理以及生理上的改变。作为一种躯体的常见性外伤,骨折较为常见,是临床高发型疾病。无论是采取手术还是保守的治疗手段,骨折患者均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康复期。在此期间,考虑到疾病给患者带来的生理疼痛以及心理压力,需要在护理工作中加大投入力度。根据相关的研究结果,针对骨折患者开展完善、细致的优质护理工作,再结合心理护理,有助于缩短患者的康复期,同时对于消除患者焦虑、压抑等不良心理也有一定的帮助作用[1-2]。本文中笔者对收治的骨折患者分别开展常规护理、常规护理+优质护理+心理护理的护理模式,以便对各种护理工作的效果加以分析和比较,进而得出最佳的护理途径,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86例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3例。对照组患者中,男49例,女44例,年龄17~86岁,平均(40.3±6.7)岁。观察组患者中,男47例,女46例,年龄16~85岁,平均(41.3±6.9)岁。两组导致骨折的原因以及骨折的类型,详见表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即常规的对症护理,包括查房、卫生、注意事项说明、生理指标监测等。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施加优质护理服务结合心理护理措施,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2.1 优质护理服务 (1)个性化护理。在骨折患者入院后,首先评估每个患者的状况,进而制定出切实有效的、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护理措施。如饮食注意事项、安全知识、相关医疗器械的操作方法等,要详细地介绍给患者,期间所采用的方式方法以及语言要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来明确。(2)围手术期的护理。如果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护理人员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地说明手术目的、过程以及预后情况,使患者充分了解整个手术过程,有助于消除其紧张情绪。手术结束后,要根据患者自身的情况,如年龄、致病原因等,制定具有个性化的饮食指导,同时要对临床路径进行详细的说明。(3)有效预防并发症的护理。骨折患者在康复期容易发生一些并发症,如感染、血肿及褥疮等[3]。所以要针对这些并发症开展优质化的护理服务,包括要及时地协助患者及其家属对患者的体位进行调整,能够有效杜绝压迫神经或者血管的现象出现;要随时关注患者的伤口引流状况,确保创口敷料的干燥和清洁,一旦发现有感染的情况出现,要及时告知临床医生,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4)康复训练护理。对骨折患者来说,术后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非常重要,其能够加速骨折的愈合,缩短患者的治疗期,使患者早日康复[4]。所以,在优质护理工作中要加强对康复训练护理的关注。护理工作人员要根据每个患者的手术情况、生理指标等,评估出患者的康复能力,从而制定出面对每个患者、具有针对性的机体功能康复计划。在早期,主要协助患者进行一些轻微的床上锻炼,在不对关节造成压力的情况下主要进行肌肉的收缩与舒张锻炼。在中期,要督促患者做些幅度较小的关节与骨骼的活动,在不感到剧烈疼痛的前提下保持适当的运动强度。在后期,除了对肢体的功能加以恢复外,还要进行负重锻炼,帮助患者尽早康复。

1.2.2 心理护理 骨折患者在治疗以及康复期间,受到了生理以及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其会出现诸多的心理问题[5]。如要承受骨折带来的疼痛、经济压力带来的焦虑、手术带来的恐惧、生活不能自理带来的自卑以及其他客观因素所导致的其他心理问题,包括烦躁、悲观、消极、过分敏感、失眠等。上述心理问题对于骨折患者的康复会带来严重的影响,打击其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所以对骨折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具有非常的意义。具体来说,针对骨折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首先,在患者入院时,护理工作人员要持有宽和、礼貌的态度,与患者拉近距离,给患者留下亲切、值得信任的第一印象,便于日后良好的交流氛围的形成。其次,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时刻保持衣着的整洁,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同时要积极主动地与患者进行各个方面的沟通与交流,耐心倾听每个患者的心声及意见,一旦发现患者存在心理问题,要及时地采取必要措施帮助患者消除不良心理。此外,在进行各种护理操作时,如挪动患者、固定患者以及帮助其做康复锻炼时,护理人员要做到技术娴熟、轻柔,避免患者因为害怕疼痛而产生担心甚至抗拒的心理,使患者对护理人员怀有信任和安全感。再者,可以尝试采用播放音乐等手段来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的心情,以便提高患者与医护人员的配合度,缩短治疗期。最后,在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的阶段,适当的心理护理也是非常必要的。在这个时期,患者有可能因为疼痛以及持久性而产生消极、倦怠的心理。护理人员要针对这一情况,向患者详细说明锻炼的目的以及锻炼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同时鼓励患者增强信心,提升意志力,在锻炼中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切实体现功能锻炼的意义。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护理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进行调研,问卷调查为百分制,分数越高表明患者越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

2 结果

骨折患者护理问题篇(5)

doi:10.14033/ki.cfmr.2017.14.05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14-0103-02

骨科患者疼痛为围术期最为常见的症状,剧烈的疼痛感不仅让患者产生不适感,还会对患者心理健康、睡眠质量造成不良影响,不利于患者术后康复治疗。循证护理是指医护人员以科学的研究成果为证据,提出问题,并寻找证据,利用实证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1]。无痛化护理模式,使得患者在住院期间心理、生理上都得到了极大的安抚,从而有效缓解患者的痛苦。本文对2014年3月-2015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39例骨科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其归纳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3月-2015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78例骨科患者,采用数字随机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9例患者。对照组中,男22例,女17例,年龄21~65岁,平均(43±18)岁,体质量指数(23.17±2.34)kg/m2。疾病类型:股骨骨折12例,髌骨骨折6例,胫腓骨骨折9例,肱骨骨折6例,桡骨骨折4例,尺骨骨折2例。试验组中,男21例,女18例,年龄20~66岁,平均(44±19)岁,体质量指数(23.63±2.41)kg/m2。疾病类型:股骨骨折11例,髌骨骨折6例,胫腓骨骨折10例,肱骨骨折5例,桡骨骨折5例,尺骨骨折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疾病类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

伴有脑血管病、恶性肿瘤、严重心脏病等严重疾病患者,伴有精神障碍无法配合研究患者,排除高血压、妊娠期妇女、糖尿病等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保持病房的舒适、整洁、空气清新,合理设置监护仪报警,并减少不必要的仪器噪声,对患者心电、吸氧进行监护,对患者的呼吸、血氧饱和度、血压和心率进行密切的监护,还对患者有无尿漪留、恶心、低血压、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进行观察。试验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具体的护理方法如下。

1.3.1 询证方法 (1)建立疼痛循证护理管理小组,小组构成成员主要包括责任护士、护士长等9名人员组成,所有成员对疼痛循证护理有着一定的掌握和了解。(2)Y合笔者所在医院骨科临床护理中要解决的问题,将临床护理中难以处理的问题作为需要解决的目标。(3)查阅资料,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进行循证相关问题检索。查阅、分析、总结文献资料科学性、真实性以及实用性,将最优实证进行归类整理,同时与笔者所在医院骨科护理实践经验相结合,分析患者个体化的需求,制定出个性化的护理草案。并将骨折、镇痛、疼痛、抑郁、焦虑等作为循证护理主要目标。

1.3.2 实施 (1)疼痛原因:①物理损伤,肌肉、骨折损伤、骨折手术刺激、患处在手术过程中缺血、牵拉、缺氧、受压、石膏固定等均会导致组织产生释放出化学物质,对神经末梢进行刺激,从而引发患者疼痛感,疼痛时间延长。②温度刺激,过低、过高温度刺激都会让组织释放出组织胺,让神经末梢产生疼痛感。③心理因素,恐惧、悲痛、焦虑、紧张都会让患者血管扩张、收缩产生疼痛感。(2)循证支持:分析疼痛特征及原因,利用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对论据资料的可靠性和实用性进行分析,并制定出相关的护理干预措施。

1.3.3 应用 (1)疼痛评估:待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疼痛强度、状态、性质、因素等疼痛因素进行评估,每天进行2次评估,若VAS评分>5分,则遵医嘱给予患者静脉注射50 mg氟比洛芬酯。(2)疼痛护理:按照骨科无痛病房护理要求,在患者术后静脉注射50 mg氟比洛芬酯,并对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并加强骨折部位固定,科学应用肢体软垫、牵引装置、调整床位角度等方式来缓解患者疼痛。(3)睡眠护理:确保镇痛效果,让患者在无痛条件下进行睡眠。维持病房温度适宜、环境安静和湿度适宜。护理人员在护理时,动作要轻盈,以免打扰患者睡眠。(4)心理护理:护理成员根据循证护理方案并与患者心理状态相结合进行心理干预,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对患者内心活动有着充分的理解,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与患者保持充分的交流沟通,让患者抑郁、焦虑、紧张等不良心理得以消除。

1.4 评价指标

骨折患者护理问题篇(6)

【中图分类号】R27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5-0202-02

在医疗技术日益进步的今天,患者于医院对于护理的质量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优质护理对于患者顺利康复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1]。本研究针对优质护理对骨折患者愈合及功能恢复的作用,对骨折患者的优质护理效果进行了探究,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5月~2014年2月收治的80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人,分别设为对照组与护理组。对照组患者中有22例男性,18例女性,年龄在14~70岁间,平均年龄(35±3.4)岁,病程7d~41d,平均(28±2.3)d。患者骨折部位胫骨骨折15例,股骨颈骨折7例,肋骨骨折5例,手骨骨折3例,桡骨骨折2例,肱骨骨折患者4例,其他骨折3例,其中稳定骨折22例,不稳定骨折18例;护理组患者中有24例男性,16例女性,年龄在13~71岁间,平均年龄(36±4.2)岁,病程6d~40d,平均(27±2.7)d。患者骨折部位胫骨骨折15例,股骨颈骨折8例,肋骨骨折4例,手骨骨折4例,桡骨骨折3例,肱骨骨折患者4例,其他骨折2例,其中稳定骨折23例,不稳定骨折17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骨折部位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包括患者日常饮食、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基础护理,并针对患者的骨折部位进行相关知识宣教,向患者告知注意事项等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护理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要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将患者作为中心,主动地给予患者科学、优质的护理服务。护理过程中要追求人性化,护理人员要充分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并在护理过程中对患者使用礼貌用语,使患者感到优质的护理感受。骨折患者往往容易发生易紧张、抑郁、忧虑等消极情绪,影响骨折的恢复,因此护理人员需要注意对患者的心理开导以及安慰,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并提高其战胜病痛的信心。另外,还要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并注意督促其进行康复锻炼,注意饮食生活习惯的改善,帮助患者更快地康复出院[2]。

1.3评价指标

骨折愈合情况评价指标:痊愈:患者症状消失,功能完全恢复,X光片显示骨骼愈合状况良好。有效:患者症状有所改善,功能有所恢复,X光片显示骨骼愈合状况一般。无效:患者症状没有改善,功能没有恢复,X光片显示骨骼愈合不佳。功能恢复情况评价指标:按照关节功能评定法对患者关节功能进行评分,100分为完全正常,99~91分为优秀,90~75分为良好,50~74分为尚可,50分以下为差。

1.4数据处理

研究所的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以频数表示计数资料,并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经过21d治疗后,护理组患者骨折愈合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表1),治疗30d以后,护理组关节活动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表2),P

3讨论

骨折患者护理方式的选择对于骨折患者的康复痊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优质护理对于骨折患者的愈合以及功能恢复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优质护理针对患者的具体特点,采取适合患者和个体化的最佳护理方法,旨在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3]。在优质护理模式中,护理人员积极地对患者治疗做出协助,并及时地对患者骨折后出现的肿胀与疼痛进行发现,并及时地满足患者的生活需求。另外,通过优质护理,可以更好地对患者的营养情况进行调整,以增强患者的抵抗力,加速骨骼愈合的速度。骨折患者的康复过程中,愈合一般不是主要问题,骨折部位功能恢复是康复的难题。通过优质护理服务,可以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康复治疗,并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及时调整护理方法。在患者出院后要告知其锻炼方法,加快骨折部位功能的恢复。

总之,通过对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可以加速患者骨折的愈合,减少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痛苦。此外,对患者功能锻炼进行辅助护理,并通过合理的锻炼方式纠正骨折的残余异位,并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患肢的功能恢复,使患者更快更好地康复痊愈,恢复正常的生活工作。

参考文献

骨折患者护理问题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已确诊为糖尿病骨折患者,抽取资料完整的100例,年龄42~70岁,中位年龄(57.3±6.2)岁,其中男60例,女4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指导,实验组在常规护理指导基础上,采取自我效能理论方式。该次实验的所有患者均积极配合。两组研究对象的相关数据全部收集记录好并作比较。研究组采取自我效能理论方式,包括:

1.2.1 拟定计划 根据自我效能理论,结合实验组患者的实际病况,以及参考各项指标,在主治医生,护士带领下拟定护理计划和健康教育内容,保障计划内容的实用性。拟定计划包含①情志护理;②饮食护理;③疾病控制健康指导。在患者入院后,主管护士给予糖尿病骨折患者详细的讲解。

1.2.2 实施糖尿病骨折患者术前教育护理措施

①情志护理 及时了解糖尿病骨折患者的各种需求,针对性的帮助糖尿病骨折患者缓解疾病带来的不适感、抗拒焦虑等不良情绪,帮助其缓解紧张的情绪,使之更好的配合医生的治疗。

②饮食护理 糖尿病骨折患者饮食方面需要重视,用餐定时定量,清淡为主。而且根据营养学给予合理搭配。五谷杂粮搭配辅食为好,每日饮食控制500~700 g的摄入量。另外,每一餐蛋白质摄取量与脂肪摄入量都需要严格控制。

④健康指导 患者入院第1天?_始,由专门护士给予糖尿病骨折患者作健康常规性指导(简单通俗易懂讲解糖尿病的发病等相关疾病知识,饮食的注意,服药的注意,定时测量血压,血糖,血脂的必要性等)。在此基础上,采取自我效能理论在实验组糖尿病骨折患者术前教育中应用。护士在护理的过程,结合实际情况与患者一对一的沟通,深入了解患者存在的需求,以及希望能够提供的帮助,给予糖尿病骨折患者激励的话语,缓解其紧张的情绪,以及针对性的个性化激发糖尿病骨折患者的潜能,并引导激励患者持续坚持有良好的健康行为。

1.3 观察指标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指导,实验组在常规护理指导基础上,给予自我效能理论方式。根据《自我效能理论分量统计表》(编制者为SCHwarzer等心理学家)。分量统计表问卷共有10条题目,每题目选择有①正确(4分);②比较正确(3分);③有点正确(2分);④不正确(1分)。统计答案得分多者,则自我效能高。分量统计表问卷发放、回收、有效数量共100份。制定调查问卷《护士满意度统计表问卷》,护士满意度统计表问卷共有10条题目,主要针对掌握健康教育知识程度以及对护士满意度进行评价。给予该次参与的所有实验对象,问卷发放、回收、有效数量共100份。

1.4 统计方法

将该次实验所得的所有数据整理且输入SPSS 19.0统计学软件中,计数资料采用χ2校验用[n(%)]表示,P

2 结果

该次实验结果显示,两组的自我效能数据、护理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糖尿病是慢性代谢异常的综合疾病,是由于遗传性和各种生活饮食习惯因素互相诱发而引起的慢性的高血糖特征疾病,属于慢性病。糖尿病骨折是糖尿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随着社会人口发展呈老龄化,生活水平方式等各种改变,以及饮食的不良习惯,糖尿病呈递增性增长,目前,我国的糖尿病患者人口已经列为世界第一名,极为严重地危害着人们的健康。如何有效的防治糖尿病,以及糖尿病骨折等并发症是目前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因此,针对糖尿病骨折患者术前针对性有目的的教育是很重要。

骨折患者护理问题篇(8)

[中图分类号] R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01(a)-0137-02

临床数据调查结果显示,肋骨骨折的临床发病人数呈现逐年递增的发展趋势,成为影响患者健康生活质量的常见性、多发性骨折类型[1]。具体分析肋骨骨折发生的主要因素,包含交通事故、高空坠落伤、挤压伤以及直接性的暴力损伤等[2]。对于肋骨骨折患者来说,其一旦合并2型糖尿病就会增加骨质酥松以及骨折的危险,影响预后治疗效果。对于肋骨骨折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对其实施有效的术前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几率。该文就该院2015年期间收治治疗的80例肋骨骨折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总结常规护理以及联合护理干预在术前实施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实验研究对象,均筛选自该院2015年1―12月一年期间收治住院治疗的肋骨骨折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总计80例。入选患者均进行常规身体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等,且患者自愿加入实验中,了解实验研究的目的以及相关过程。80例患者中包含男性患者49例,女性患者31例;患者年龄在40~72岁,年龄均值为(50.57±6.15)岁;患者骨折原因:高空坠落伤30例、挤压伤10例、交通事故伤35例、另外5例为直接暴力伤以及其他伤。按照具体临床护理方案,将患者分为两组,组间基本资料比较(P>0.05),符合实验研究的科学性标准。

1.2 护理方法

参照组:该组40例肋骨骨折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均行常规护理干预。即在患者入院时对患者进行常规的血糖检测,告知患者手术期间以及手术后的相关注意事项,对患者进行休息上的叮嘱。

实验组:该组40例肋骨骨折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均行联合护理干预。即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行心理护理以及饮食护理干预。饮食护理干预: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控制饮食是主要治疗的方法之一,护理人员要在患者入院后对患者以及家属进行饮食上的宣教,告知合理的血糖控制对于术后伤口愈合以及降低伤口感染的益处。另外,告知患者多进食高纤维食物,根据患者血糖控制情况选择是否需要使用降糖药。心理护理干预:糖尿病本身就是一个需要长期治疗的疾病,患者受到精神以及心理上的折磨,另外面对肋骨骨折这一突发性疾病,将直接增加患者的心理情绪问题,患者表现出不同程度上的焦虑、抑郁、轻生等心理状态。要求护理人员要做好与患者日常的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想法和情绪上的变化情况,可以向患者介绍以往成功的手术案例,更好的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还需要告知患者不良心理情绪对于后期治疗的不良影响,常见问题就是术后并发症,影响预后[3-4]。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问题,例如低血糖、脑梗死、伤口愈合效果不佳等。另外,对患者进行术后护理满意度调查,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以及不满意3个等级。

1.4 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P

2 结果

2.1 组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1例,发生率为2.5%,参照组术后并发症7例,发生率为17.5%。经统计学分析,(χ2=5.000 0,P=0.025 3)。两组患者详细并发症情况以及数。

2.2 组间护理满意度情况对比

从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来看,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5%,参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7.5%。经统计学分析(χ2=7.314 3,P=0.006 8)。详细护理等级以及数据。

3 讨论

糖尿病作为临床治疗的多发病,与患者生活以及饮食习惯上的改变有关,患者需要长期服药,但是总体效果还不尽理想,另外加上患者机体代谢紊乱问题,所以加注了骨质酥松的发生情况[5]。另外,加上意外伤害所导致的肋骨骨折情况,患者受到突发性意外的打击(交通事故伤、高空坠落伤以及挤压伤、其他伤等),表现出更为焦躁的情绪状态。很显然,肋骨骨折合并2型糖尿病,多数患者均无法正常接受突发意外,而不良的情绪将直接影响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6-7]。甚至很多患者在治疗期间还会由于情绪未及时调整出现轻生的情况。

有临床相关报道指出,肋骨骨折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对其实施术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8]。结合该文研究内容来看,对两组肋骨骨折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护理方案不同进行了两个组别划分,两组患者实验前的基本资料比较,P>0.05。对实验组患者采取了常规护理联合心理、饮食护理干预,强化了对患者的心理疏导与交流,并在控制饮食的基础上,更好的管理了患者的血糖情况。另外,参照组患者仅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从两组实验后所得数据结果来看,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参照组为17.5%。经统计学分析,χ2=5.000 0,P=0.025 3。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5%,参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7.5%。经统计学分析,χ2=7.314 3,P=0.006 8。直接表明了对肋骨骨折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有效术前护理干预,不但能够成功的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还能提高患者对于临床护理工作人员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对于当前紧张的医护以及医患关系而言,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是对其工作最好的评判标准。

4 结语

肋骨骨折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其术后并发症明显高于单一肋骨骨折患者,想要降低并发症发生情况必须对患者实施术前联合护理干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饮食以及心理上的护理,改善患者的情绪,降低患者术后伤口愈合不佳以及感染等情况。要求护理人员注意与患者之间的沟通,糖尿病患者饱受精神上的长期折磨,肋骨骨折更属于突发性疾病,所以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时必须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状态,更好的去引导患者培养更加积极向上的状态和精神面貌。

[参考文献]

[1] 刘莉美,李蕾,薛鹏,等.2型糖尿病新诊者实施运动和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28):16-18.

[2] 魏梅,陈焕娣,谭静,等.延续性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3,34(9):1473-1475.

[3] 周媛.老年2型糖尿病鼻饲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分析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4(3):248-249.

[4] 肖玲,姜傲,刘丽秀,等.腹腔镜Roux-en-Y胃旁路术治疗2型糖尿病围手术期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4(23):2186-2187.

[5] 秦逸,丁飚.腹腔镜胃转流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个体化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0):905-906.

[6] 王朋朋,应燕萍,高忠兰,等.APP软件在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出院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6,27(12):2057-2060.

骨折患者护理问题篇(9)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2-231-1

骨折大多由意外伤害所致,由于突然遭到伤害,且对愈后不了解,以及骨折需要手术或整复治疗,给患者肉体上带来疼痛,所以骨折患者易出现紧张、恐惧和忧虑心理,这时就需要对骨折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随着医学护理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越来越体现出其特有的能动性。现将对骨折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1骨折病人的心理问题

1.1孤独与焦虑骨折病人由于突然遭受意外事故,预感到身心健康受到威胁,形象将受到破坏以及陌生的住院环境和人群,使自己的生活习惯都要接受新的环境的要求与约束,生活感到非常不便产生一种孤独感与焦虑感,自觉苦恼和不安全。

1.2恐惧由于陌生环境的刺激,不理解特殊检查、手术治疗等,对疾病预后的担忧,甚至面临着残疾或死亡的威胁,从而产生一系列的情绪反应和烦躁不安的表现,感到恐惧不安。

1.3失眠骨折病人中,绝大多数病人存在着严重的失眠症状,其主要是突发的意外伤害,突然遭受疾病的折磨和病痛的刺激,担心疾病的预后等,使病人不可避免地考虑很多问题,尤其疼痛是大多数病人失眠的主要问题。

2骨折病人的心理特点

2.1害怕由于意外伤害,从一个健康的人突然改变为病人角色,病人表现出害怕陌生的就医环境、害怕疼痛、害怕治疗和害怕孤独等。

2.2悲观抑郁骨折病人绝大多数是由于突发事件而突然入院,对入院缺乏心理上的准备,从而产生悲观抑郁的情绪。

2.3情绪不稳定和易冲动由于不能忍受突然的伤害给患者带来的压力和痛苦,诸多因素使多数病人情绪变得不稳定,遇事易激动。

3骨折患者的心理护理

3.1骨折初期患者的心理护理

3.1.1多深入病室接近患者,与患者交流,态度和蔼,语言亲切,消除患者的陌生感。

3.1.2向患者介绍病情及其愈后,让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有初步了解,然后再讲解同类患者治愈情况,使其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感,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1.3做好入院宣教和全程优质护理,让患者了解住院环境和规章制度,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

3.2骨折中期患者的心理护理

3.2.1首先要给患者一个舒适的养病环境,室内安静,阳光温暖,在可行的情况下让患者听音乐或读一些健康的书籍,有益于舒缓情绪。

3.2.2让患者了解不良情绪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在护理过程中我们根据个人所处的情况、神经型、文化程度及等选择适宜的语言方式,多用解释性、暗示性语言,切忌用简单化、伤害性语言。

3.3骨折后期患者的心理护理

骨折后期易出现关节强直,功能锻炼幅度加大,所以要耐心讲解功能锻炼的重要性,认真听取患者提出的问题,耐心如实的做好解答,使患者既不盲目乐观,又有信心积极、勇敢、科学的锻炼。用真诚驱散患者心头的疑虑,使其建立自信。让患者感觉到大家庭的温暖。

综上所述,随着医学护理模式的改变,心理护理越来越体现了其特有的作用。护士要根据病情,与病人进行真切、体贴的对话交流,排除骨折病人的思想顾虑,排除可能导致心因性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由于病人伤势还未得到有效控制,这时病人是很敏感的,如果护理过程上护士表现紧张、慌乱、不沉着,会使病人更加紧张、恐惧,甚至对医务人员的医术产生怀疑,变的悲观、绝望、丧失治疗信心。因此,护士在工作中一定要沉着、冷静,熟练操作,让病人感到在这儿做治疗很放心,精神放松、心情愉快地接受治疗。目前,医学护理模式的转变向我们每一个护理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娴熟的专业技术,良好的医风医德,还要有良好的自身修养,充分掌握言谈技巧的方法,以积极的工作态度面对每一位病人,使病人早日康复。

骨折患者护理问题篇(10)

中图分类号:R68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197(2009)06-0170-02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高龄股骨骨折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其中多为意外原因造成的股骨颈骨折和股骨粗隆间骨折。由于老年人心理、生理上的特点,身体遭受的突然打击易使其产生一系列不良心理行为,影响其食欲及药物疗效,甚至导致其它病症,从而不利于骨折的康复[2];同时由于卧床时间长,老年人合并症多,伴随而来的心理问题将直接影响疾病的预后。因此,了解老年骨折患者的心理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在疾病的康复中显得尤为重要。我院骨科2005年3月-2008年2月对58例老年股骨骨折患者采取心理护理策略,取得了满意效果,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58例,男36 例,女 22例;股骨颈骨折32 例,股骨粗隆间骨折 26 例;年龄61―82岁,平均72岁;住院天数28~70d,平均50d;手术治疗 38例,保守治疗20例,除3例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栓塞,其余均治愈出院。

2 心理剖析及护理策略

2.1 紧张、焦虑、恐惧心理

2.1.1 心理剖析

老年股骨骨折患者突然从行动自如到卧床不起,在短期内不适应健康人与患者的角色转换,加之对医院环境陌生,对疾病缺乏正确认识,害怕手术及担心预后不良等,这些都会使患者产生恐惧、焦虑心理。部分患者担心承受不了疾病的折磨以及得不到满意的医疗护理,因而产生紧张烦躁心理。有的患者可因情绪紧张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加重原有的疾病。由于本病病程长,治疗费用高,患者因担心骨折后能否治愈而致情绪不稳定,常因一些小事发脾气而不能自制,出现焦虑不安的心理,影响正常医疗和机体康复。有些患者因担心成为废人,产生恐惧、痛苦心理,惧怕各种检查、治疗和手术,从而拒绝合作。

2.1.2 心理护理策略

首先要给患者有力的心理支持,主动热情与患者交谈,介绍主管医生的技能;介绍医院环境和住院作息安排,使其尽快适应医院生活,熟悉医护人员,在精神上得到安慰,消除紧张心理,避免血压升高引起的并发症。正确引导患者发泄焦虑情绪,耐心细致地向患者及家属解释骨折的部位及程度,简述治疗方法及预后,详细介绍特殊治疗的注意事项;当需要进行手术时应向患者讲清术前术后的注意事项,恰当的评估手术的安全性,介绍手术医生的技术水平,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在与患得谈话时,态度要和蔼,语言要清晰,回答询问要慢,对患者讲的事情要耐心倾听,了解其最担心的问题,设身处地为老年患者考虑问题,解决问题,取得其信任,自然地消除了患者的恐惧心理。

2.2 自责与自卑心理

2.2.1 心理剖析

老年股骨骨折多为突发事件,常由患者疏忽造成。另外,由于病程长,卧床时间长,预后较差,患者生活不能自理,加之经济收入下降,某些老年人甚至没有经济来源,外伤后医疗费和生活费均依靠他人,怕遭人嫌弃,因而产生自责、自卑、郁闷等心理现象。

2.2.2 心理干预与心理护理

护士要了解和理解患者,多关心与开导患者,对他们的遭遇深表同情,告诉患者既然不幸已经发生,就必须勇敢地面对现实,急躁、郁闷都不利于疾病的恢复,只有振作精神,配合治疗,才能使疾病早日康复,减轻经济负担。

2.3 孤独、自怜心理

2.3.1 心理剖析

患者因病住院,对周围环境感到陌生,容易产生孤独感。有的老年患者对自己的疾病认识不够或意识到预后不好时,想到自己以后不能像以前一样行动自如,需要在别人的帮助下生活,会产生一种无能为力、无可奈何的自卑、自怜心理,往往对一些小事大发脾气,或向医务人员发泄内心的怨恨。

2.3.2 心理干预与心理调整护理

护士应谅解、宽容患者,多与患者进行非医疗活动的接触,以真挚的感情与患者交往,以晚辈爱长辈的态度取得患者的信任,时时关心体贴患者,当患者看到医护人员以实际行动向患者所期待的方向努力,病情确有好转时,将鼓舞他们与疾病作斗争的勇气。另外,要鼓励亲友探视,劝告亲友探视时不讲不愉快的事情,亲友的关心、朋友的友情会激起患者对生活的眷念,从而保持良好的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2.4 简单与被动依靠心理

2.4.1 心理剖析

表现为心理和体力上简单与被动依靠他人的倒退行为。老人一旦生病住院,自然受到家人和亲戚朋友的关心照顾,人的依靠性在患病时较正常人要强。增强的依靠性使人变得更加被动,总认为自己是患者,什么都要依靠他人帮助,此时希望得到更多的关心和温暖,否则就会心情沮丧。

2.4.2 心理护理

护士一方面在护理过程中把患者当亲人,主动帮助患者解决其生活问题,更要注意鼓励患者进行生活自理,以体现其自我价值。另一方面也要帮助患者提高战胜疾病的主观能动性,尽量从事一些简单的力所能及的工作。当患者不愿翻身时,应向其讲解不翻身会引起褥疮和其它并发症,并帮助患者翻身,给予正确舒适的卧位,并指导患者进行肢体功能锻炼,促使疾病早日康复。

2.5 抑郁悲观心理

2.5.1 心理剖析

老年人各器官功能退化,常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或肝、胆、胰方面的慢性疾病;加之骨折后长期卧床,如护理不当,可导致腹胀、便秘、褥疮、泌尿系感染、肺部疾患等,往往导致患者对治疗失去信心,产生悲观失望心理,情绪波动大,不愿配合治疗。

2.5.2 心理护理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关心和尊重患者,帮助患者认识骨折治疗、愈合的过程,讲清情绪与疾病的关系,指导患者学会控制感情。在执行护理操作时,先讲清道理,用建议和商量的语气,用亲切的语言与患者交谈,帮助患者培养良好的乐观情绪,使患者心情愉快,主动配合治疗。对不能很好地配合治疗者,要做耐心、仔细的劝说工作,帮助和指导患者进行活动锻炼,对和卧位姿势不正确者,要认真耐心给予纠正。同时帮助患者建立不畏老、不怕病的健康自我意识,因为健康的心理、乐观的情绪是战胜疾病的重要支柱。

由于健康教育得到落实,帮助患者消除了顾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医生治疗,58例老年患者随着治疗的进行,疼痛缓解,心理状态趋于平稳,取得较好疗效。

护理人员全面细致的心理干预、心理疏导、心理调整与心理护理,能有效解除老年股骨骨折患者的不良心理状况,提高心理应变能力,使老年患者在住院期间保持身心愉悦,树立战胜疾病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减少并发症,促进身心早日康复。

骨折患者护理问题篇(11)

【关键词】盆骨骨折 护理问题 对策

盆骨骨折是骨科一种严重的创伤,多为强大的外力创伤所致,其中以车祸伤、房屋倒塌、高空坠落伤多见。除了局部肿胀、疼痛、功能障碍之外,常伴有不同程度的休克,合并血管、神经、尿道、膀胱和女性生殖器的损伤等,病情变化迅速,病死率较高。因此一定要重视并针对病人的护理问题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59例病人中,男26例,女33例,年龄19-76岁。单纯性盆骨骨折39例,合并其它部位骨折及脏器损伤18例,8例合并失血性休克。

1.2 方法:改变传统的护理模式,运用护理程序,及时发现问题并分析原因,客观地评估病人的需求,根据每个病人的情况和问题考虑健康教育内容及方式,制定医疗、护理计划,然后针对每个问题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

2 护理措施

2.1 体液不足的护理:主要与盆骨骨折失血过多有关,必须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每小时测量R、P、BP一次,严密观察病人的面色、皮肤、粘膜变化;记录尿量,观察尿的颜色、性质,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处理;输血,补充血容量,维持正常的循环血量;给予充足的水分,建立静脉通道;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以保证充足的氧供应;及时做好电解质的测定以纠正电解质不平衡状态。

2.2 疼痛护理:与盆骨骨折或软组织挫伤有关;首先评估疼痛程度,运用放松技术,如听音乐、读书、谈话等方法分散病人的注意力,并使病人掌握一些减轻疼痛的技巧及加强应对机制,护理人员语言柔和,鼓励病人肢体在最佳活动水平,翻身时动作轻柔,有效避免疼痛加重;疼痛难忍时遵医嘱给予止痛剂,以便能有效地控制疼痛,积极配合治疗,以加快康复病程。

2.3 功能锻炼护理:与神经肌肉损伤、骨盆悬吊牵引有关;评估并记录病人活动受限的程度,在必要是时协助病人活动肢体,进行功能锻炼,功能锻炼时应根据病人的总体情况由被动运动过渡到主动运动,先易后难,逐步适应。每日锻炼总量应在2h左右,锻炼过程中应注意心肺功能的变化,一般在伤后或术后6-8周,指导病人扶拐行走,12周后,X线检查显示骨折愈合后方能行走。

2.4 并发症的护理:一般腹膜后血肿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腹膜刺激症,巨大血肿可沿腹膜后疏松结缔组织间隙蔓延至肠系膜根部、肾区和膈下,还可向前至侧腹壁。对腹膜后血肿的患者一般采取非手术治疗,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禁止急诊切开后腹膜,因为后腹膜切开后,压力减低,可引起大出血,可致病人迅速死亡。

骨盆骨折的患者经常合并会瘀血肿胀,下腹部膨隆伴有尿道口出血要考虑坐骨支骨折并发尿道损伤,局部治疗包括恢复尿道的连续性、引流膀胱尿液、彻底引流尿外渗;如下腹部存在压痛及肌肉紧张,导尿为血性时要考虑膀胱破裂,手术治疗包括探查、修补、引流尿外渗及膀胱造口。在内出血时要考虑骨折端刺破直肠导致直肠损伤,以转流粪便、清创、缝合及引流为原则,并可与各相关科室协同处理。

2.5 心理护理:主要与环境改变,自身健康受到威胁、长期卧床有关。要消除病人恐惧、焦虑情绪,关键是做好心理护理,鼓励病人说出恐惧的原因,使其能够区别现实与设想的顾虑对自身健康威胁的不同,并分析目前病情,让患者正确面对现实;用和蔼可亲的态度对待病人,给予可以帮助病人减轻恐惧状态的言语性及非言语性安慰;向病人详细介绍病区环境及有关制度,为病人讲解疾病的有关知识,使病人心理上放心,解除思想顾虑;对需要行手术的病人做好术前指导,以取得病人的配合,消除对手术及预后的恐惧感,同时使病人心情舒畅,与同室病友和睦相处,并告知家属不要大声训斥病人或在病人面前表现出痛苦,以便使病人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及护理。

3 讨论

盆骨骨折是指骨盆壁的一处或者多处连续性中断。发病年龄是两个高峰期,即20~40岁和65岁以后。发病率占全身骨折的1%~3%,是临床上较多见的骨折之一。常见的病因是外伤,如压砸,轧碾、撞挤和高处坠落等;其次是撕脱伤。由于骨盆具有负重,保护盆腔内脏器和传递体力线的作用,因此严重的骨折不但会造成内脏损伤,而且对人体的负重会造成严重的影响。由于骨盆的解剖特点,骨盆是连接躯干和下肢的桥梁,骨盆前部的功能是保持盆腔内脏器,如膀胱、尿道及女性生殖器官等,位于骨盆内的髂内动脉壁支(髂腰、臀上、臀下、闭孔、内动脉)都紧贴盆壁,骨盆内大静脉比动脉更贴近盆壁,盆骨骨折又多由特大的暴力造成,如重物砸伤和严重的挤压伤等,所以盆骨骨折损伤时常合并严重的并发症如出性创伤性休克、尿道损伤、膀胱破裂、腹膜后血肿、直肠破裂、神经损伤等。因此对于此类患者,护士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掌握抢救时机,救治生命;熟悉各种并发症的症状、体征,熟练掌握护理技能,积极配合医生的诊疗工作,细致做好治疗及护理,及时调整护理措施,使患者得早日康复。

由于盆骨骨折创伤重、变化快、病死率高,加上发病多以青壮年为主,所以损伤后患者及家属精神负担大,担心预后及恢复工作能力。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的具体思想动态,做好患者及家属的思想工作,使患者积配合治疗及护理,盆骨骨折康复护理计划进行越早,效果越好,越节省时间和经费。同时,骨科康复护士应与临床医师密切配合和合作,对患者的功能恢复能有更大的帮助。

通过对59例盆骨骨折患者的护理,我们深刻的体会到盆骨骨折后应及时发现和找出患者存在的生理和心理问题,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和护理方案,使护理康复措施与临床治疗同时进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