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网络舆情分析研究现状大全11篇

时间:2023-06-02 15:09:24

网络舆情分析研究现状

网络舆情分析研究现状篇(1)

一、引言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在2014年7月21日下午第34次调查报告的调查显示,截止2014年6月,中国网民总数达6.32亿,手机网民数量达到5.27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6.9%,达到了增速的最大值,三项指标均排名全球第一位。互联网作为新兴的媒体,影响力已经大大超越传统媒体。此外,由于网络的匿名性和随意性,对于热点问题或者重大事件的激烈讨论,往往形成强大的网络舆情舆论,严重影响了有关部门的决策。因此,应该充分的发挥网络舆情在提高公民意识以及反腐倡廉中的积极作用,针对网络中存在的信息良莠不齐以及监管力度不到位等现状,规定网络行为规范,使网民受到法律法规约束,促进网络向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网络的自由开放性特点,使言论实现了最大化的自由表达,个人过去在传统新闻媒体上无法实现的言论得到自由自在的表达,形成了事实上的言论自由。然而,网络舆情的本质是民众与管理者之间的利益的关系,伴随着各种网络舆情危机事件的发展,舆情的主体和客体之间不断进行着利益上的较量和政治观点和态度的改变,往往形成是非不明,相互攻讦,甚至酿成现实中恶性,导致网络舆情信息本身有着很大的不稳定性。如何因势利导,把握网络舆论的正确导向,这就是本文研究的问题。这个问题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能够提供相对完整的、具有说服力的网络舆情理论,能够提供应对和处置网络舆情危机的参考。

二、研究现状

1、国际内研究现状

国内关于舆情危机的研究较晚,起步于2000年前后。“非典”的爆发,使得政府和学者关注到了网络上的集体舆论和其对社会的绝大影响。比较重要和典型的研究成果有:2009年中共中央宣传部舆情信息局出版《网络舆情信息工作理论与实务》系统的阐述了有关网络舆情的应对和控制。[1]2010年国内出版了对网络舆情进行全面研究的专著《网络舆情概念研究》,深入探讨了网络舆情。[2]2011年,人民网舆情检测室著书《如何应对网络舆情》,详细论述了在网络舆情发生发展时如何应对网络舆情,在舆情监测和分析研究领域处于国内领先的位置。[3]2011年的《网络舆情与社会稳定》,针对当时的舆情形势以及当时的舆情热点的典型案例,指导政府管理者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4]总体而言,国内的研究尚处于宏观和概念层面,缺乏对具体问题的深入和细节研究。

2、国研究现状

国外从1980年后开始出现网络舆情的专题论文。以传播学和新闻学为基础研究舆情危机管理,研究透彻且范围深广数量巨大。美国学者提莫斯・库姆从公共关系角度系统阐述了如何应对来自网络媒体的危机,详细分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规避危机的方法。[5]法国法学家Tardy指出了当前社会舆情传播与新闻事件有着重要的联系。[6]美国记者Lippmann关于舆情见解沟通了网络舆情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7]随后又发表了《Public Opinion》一书,最早提出了议程设置的思想,是舆情研究史上的一个里程碑。[8]美国危机管理专家和危机管理大师Heath,在《Crisis Management》一书中提出了危机管理的4R理论模式,对网络舆情危机的成因、危机的危害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9]在网络舆情危机的政府管理方面,学者Pinfold讨论的结果是有人得出政府对网络舆论的管理是“制造网络世界的村庄傻瓜”。[10]网络舆情危机下的影响力研究是综合了各学科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系统化深入。

总体而言,西方学者对的网络舆情危机研究比较全面,几乎上概括了网络舆情危机的所有方面,对我国在网络舆情危机的理论研究与处理技能方面极其具有指导意义,值得借鉴。

三、现阶段网络舆情状况分析

“网络舆情”是指多数人在互联网上对某一公共事件发表的理智的或者非理智的意见或者言论。“舆情危机”是指产生网络舆情后由于各自利益不同而产生利益的分化,逐渐形成态度对比鲜明的舆情双方或更多方,在短时间内形成大量的舆论,这些舆论的矛头直指刺激事件产生的根源,通常是政府部门的某项政策,在网络上的更大范围的民众中掀起范围更大、强度更强的社会反映,形成激烈的观点对抗。[11]如果此时刺激民众情绪的一方不能及时解决,舆情危机就可能立即或很快变成一场观点上的冲突甚至是行动与肢体上的冲突,称为群体性突发事件。

1、网络舆情的基本特征

了解网络舆情的特征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网络舆情的规律。

(1)虚拟身份:网络舆情的主体可以以自己的真实身份出现在网络中,也可以隐藏身份的出现在网络中,后者属于大部分,用昵称、绰号、或者匿名的方式出现在网络上。

传统传播媒体或者社会组织中,个人的言论受限。网络则提供了一个自由空间,在虚拟身份的保护下,摆脱现实社会关系的压力和束缚,更少地考虑自己的言论后果,相对自由地表达观点,释放压力。这一主要特点使得网络舆情变得更加多变,增加网络舆情操控难度。

(2)议题广泛:是指公众评论的对象,即网络上的各种信息的海量性。网络舆情议题包罗万象,各种价值观念、意识形态、道德规范、奇闻轶事都能在网络里找到对应的群体,获得理解和支持。近几年来,“失独群体”、“事件”、“”、“控制房价”、“马航失联”、“同性恋群体”等等话题不断吸引着眼球。

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舆情的议题更加广泛,那些与人们日常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人们感兴趣的以及与人们利益息息相关的媒体或者某个组织或者个人的各种新闻、意见、和观点才会引起关注。

(3)立场从众。舆情通常会在短时间内迅速的形成并急剧的传播,至于事实是否清楚,判断是否正确似乎不重要,重要的是不是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原因在于网民的非理性情绪,宣泄之后会出现一系列的跟风现象,导致有些片面的观点一边倒。如“南京徐老太事件。”

立场从众会产生“意见领袖”,作为网络舆情的一级主体,其意见形成过程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在网络意见转化为舆论的关键时刻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很多学者提出,选拔意见领袖对其进行专业培养,对网络舆情方向进行引导与控制。如各种网络大V,明星微博。

(4)爆炸性传播。在舆情在网络上扩散的过程中,其波及的广度、传播的速度和扩散过程中的影响力呈几何倍数的增长。呈多层次、多方面传播。

网络舆情由小变大的过程中,传播范围扩大,所涉及的领域也是逐渐向其他领域蔓延,变成范围更广、层次更深话题,最终演变为批判国家政治。

2、网络舆情现状

(1)网络舆情危机的现状。

①思想意识和道德伦理。第一,网络舆情危机下的政治网民民主意识。网络时代的到来,民众的民主意识不断提高,经常在网上讨论国家的大政方针,影响着政治方向和政治决策。网络的便捷性和匿名性的特点使越来越多的人愿意通过网络来表达对政府决策和社会公共事件的态度意见和观点。第二,网络舆情危机下的网民道德水准。民众注重个人存在价值是一种社会发展进步的表现,有些人过分注重个人价值和得失,导致对网络中的与自己不一致观点尤其是不公平现象反应过激,产生仇恨强势群体情绪和反应。所以必须注重网络道德的培养和自律,不要受个人为中心的道德观念的驱使。②组织技术和管理监督第一,现阶段网络舆情分析机构。中共中央宣传部舆情信息局是专门负责舆情信息收集、、总结等工作的机构,收集分析具有倾向性的舆论走向以及和可能会爆发的。人民日报社网络中心舆情检测室主要职能是研究网络舆情,监测网络舆情信息、和准确把握最新网络舆情动态、趋势,分析舆情产生的原因对网民的影响,总结网络舆情案例特点并找出规律和建议。第二,现阶段网络技术预防体系。网络实名制度是我国网络技术预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表现,防止网民任意散布与传播虚假信息,受到了一部分习惯网络虚幻的网民的抵制,因此落实网络实名制依然是十分必要的。第三,现阶段网络舆情监督机构。针对网络舆情建立了监督举报的网络信箱,并建立信息分析机制和信息反馈机制,逐渐完善了网络舆情监督机构。

(2)网络舆情危机的发展阶段。网络舆情具有的特点以及参与的低成本性,的舆情信息能够很快的聚集人气,网络舆情发展分为“散布,汇聚,热议,流行”阶段。科学解读网络舆情,引导网络舆情。

①散布阶段。最初信息于网络上的时是没有经过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和策划,零碎的分布于网络信息空间里。其点击量可能非常小,形不成网络舆情。[12]在网络舆情的散布阶段,如果能预料到可能形成网民关注的舆情信息,则能在萌芽状态时对舆情信息的发展加以干预,不但可以引发网民的主动关注,促进舆情的形成和指引舆情的方向,而且也可以让舆情消失在萌芽状态,避免不必要的舆情形成。

②汇聚阶段。到网络上的信息引起部分网民关注,由不同的网民对信息加以转载、评论,使原来处于零碎状态的舆情信息短时间受到大量网民的关注,并引起许多网站转载。快速的扩散信息,使信息和网站的访问量呈几何倍数的增长,甚至刷爆网页造成网络瘫痪。大量的跟帖、转发和评论使原本零碎的信息成为网络信息关注的焦点,形成了网络信息的汇聚。[13]汇聚阶段在关键时刻必须把握住关键信息引导网络舆情,处理不当会加剧网络舆情负面压力。

③热议阶段。散播之后,随着多种媒体的参与其中,使原本零碎状态的舆情信息迅速成为网络媒体的炒作焦点,受到大量网民的关注。传统媒体与现代网络媒体互相跟风,对舆情信息进行大量炒作,深度挖掘当事人,使得舆情持续发酵,和有可能导致现实中的负面。网络舆情危机的爆发是政府的处理的重点和难点。

④流行阶段。将网络事件的人物情节缩略成单词或短语,反复传播强化,造成网民的对社会事物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判断。形象而且比较具体概括的流行语,比如“我伙呆”、“土豪”、“潘俊薄“大妈”、“高富帅”、“白富美”等等,都是在舆情传播过程中以及信息反馈总结或概括出来的语言和特征,简单形象,方便记忆和长时间传播。[14]流行语大多数会成为一代人时代记忆,塑造着人们的看法和观念,不是短时间内可以消除的,必须在长时期的不断纠正或者是逆向传播信息到一定程度才能够弱化这些认知。

3、网络舆情成因分析

掌握网络舆情危机产生的原因,对于更好地研究网络舆情危机以及找到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的有效策略有着重要的作用。

(1)宏观成因。

①社会原因。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存在着、贫富差距、体制缺失等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矛盾和人们的不满引发的对社会焦点事件的传播扩散往往最能够引起了广大网民的注意,并且受相关利益的影响,很多网民就逐渐从旁观者转变成真正的参与者和行动者,网络已成为民众表达言论的主要渠道。

②经济原因。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伴随着的是矛盾的不断增多,导致利益关系多元化现象。利益关系的多元化使社会矛盾激增。民众于是纷纷以网络为载体,表达自己的不满情绪,寻求一种心灵上的慰藉,从而也缓解了社会矛盾;但是一旦民众情绪激动,抒发的不满或矛盾没有及时得到解决,就极有可能引爆一场网络舆情危机和突发性。

③政治原因。敌对势力利用互联网引起多次难以控制的事件,甚至直接质疑政府的管理,矛头指向政府决策各个方面互联网。也是民意的汇集地,形成巨大的舆情危机。如“”。

(2)群体心理和网络行业特点。

网络舆情危机的微观成因时应该注重加强从大众心理学和传播学的角度分析

①群体心理原因。第一,网络个体的主观焦虑。网络这个平台可以抒发自己的情绪,发表自己的意见、态度和观点,然而也会被这些情绪传染,导致莫名地焦虑感的产生,并且随着突发事件的发展有可能会不断强化。因此,他们通过网络散布信息和交流思想,制造网络舆情,从而也可以减轻这种焦虑情绪,甚至是获得一定的安全感。[15]第二,群体理性的迷失。网络舆情是群体的观点。群体的力量使处于群体里的个人倍感力量强大而容易情绪激动做出过激的反应,加剧网络舆情危机的形成与发展。例如在网络中存在着“失独老人”的QQ群,群里人员全部是失独老人,他们在群里找到了精神的归属感和慰藉,找到对政府独生子女政策不满的抱怨群体,在现实中组织串联,要求政府给予补偿,产生了具有持续的影响的网络舆情。如果遇到专业的网络推手的蓄意推动,社会稳定后果很严重。第三,转型时期网民心理失衡。转型期地区间与阶层间的利益冲突逐渐增大,特别是GDP及基尼系数的不断上涨,使民众更加不能接受我国贫富差距的现状,造成心理上的不满和落差,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爆发出来,网络评论、留言等形式提供了宣泄口。

②网络行业原因。第一,网络自身性质和网民分布。首先,网络信息传播迅速可以实现“点-收”信息瞬间完成,网络主体具有匿名特点,发表言论约束相对较小,因此网络信息传播速度极快。此外,网民年龄全覆盖。现阶段网民主力的集中70后到90后,民主自由意识浓厚,个人主义价值观强烈,敢于积极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格外关注网络中一些关于民主问题的事件。[16]第二,网络舆情研究缺乏学科体系支撑。目前的研究比较肤浅,研究内容、研究结果相对比较分散,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还没有明确,基本上照搬国外研究,缺乏独立思考。[17]如“舆情”和“舆论”两个概念不加以区分。此外网络舆情研究主要集中在梳理概念,缺乏与之相关的实证研究,[18]研究结论指导性差,网络舆情危机发生的时候,找不到类似的案例参考借鉴。第三,网络舆情监控手段落后。注重从网络舆情危机的管理机制方面研究,不注重从统计数据分析挖掘。导致网络舆情危机研究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应对策略往往脱离实际。

四、网络舆情管理对策

对网络舆情危机理论、特点、成因等的深刻研究,引出网络舆情危机下的对策研究。

1、法律与制度

(1)新闻发言人制度。 “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主要是作为传播主体的政府,向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传播与公众利益相关的政务信息和重要新闻来实现政府与社会的沟通,它是一种相对稳定和规范的公共信息传播机制”。[19]网络新闻发言人是代表着政府的态度,所的信息具有权威性。政府的网络信息发言人制度应遵循公开透明原则,及时公布事实真相,保障群众的知情权;争取理解、信任和支持,消除网络舆情危机的隐患,构建和谐社会。

(2)网络监督规定。201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规定》,主要内容是出台网络实名制政策,弥补了网络法制的空缺,使得网络监督有法可依。网络实名制是针对互联网用户存在的心理和行为等问题而提出来的一种互联网管理方式,有利于政务的公开和公众的监督,促进网络反腐,减少网络欺诈,保护公民权利;避免青少年免受网络中不良信息的影响。其次,促进网络空间监督主体的多元化使得监督主体扩大到每个公民,健全了网络监督管理制度。

(3)网络责任追究制度。网络责任追究制度是指当事人网络行为受到网民或者政府纪律监督检查机构的监督和约束。前提是形成舆情监管流程:监测网络舆情、跟踪重点舆情、分析目标舆情成因、制定舆情应对策略、记录整理成舆情档案和资料。网络责任追究制度的主要内容:其一,时刻关注和收集网络上的全部舆情信息,分析热点议题,监控影响力较大的网站和意见领袖。其二,密切跟踪网络舆情动态,对造成不良影响的舆情信息的者、发及转载网站,根据其造成的影响进行相应的惩罚。其三,针对舆情信息的监控要给予充分的人才和经费上支持。

2、机制和手段

(1)提升处置网络舆情的反应速度。网络舆情传播由散布到汇聚迅速,一般在六个小时之内便可完成,甚至两个小时内,可以说是瞬息万变。所以必须依靠现代化的新科技,使用网络舆情监控软件,设置专门机构和专业人员,实时监控、提取各网站的新闻、跟帖、论坛、博客、即时聊天软件信等信息源,在关键时刻把握住关键信息,引导网络舆情的方向,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2)网络舆情危机预警。 一般舆情危机的爆发都有迹可循,通过检测这些蛛丝马迹,预判可能发生的舆情危机,将舆情危机消除在萌芽阶段,避免引发破坏程度更高的危机,使得舆情危机化解难上加难。应对舆情危机,应根据提早介入,迅速调查舆情产生原因,实时公布调查进度与结果,缩短事件的持续时间,减轻事件的危机发酵程度。另外,舆情危机舆情需要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经验丰富的专家人才。

(3)建立网络舆情危机联合处置机制。通常地,网络负面舆情的控制难度很大,需要多部门合力应对,单独依赖个人或者部门只能面对失败。建立网络舆情危机处置小组,制定完备应急预案成为应对网络舆情负面效应的有效机制之一。

(4)建立网络舆情危机的反馈与评价机制。网络舆情危机的反馈与评价系统针对舆情危机爆发间、爆发的过程中和爆发后三阶段,通过信息的收集,建设网络舆情分析、研究判断,包括网络舆情收集跟踪、网络舆情分析判断、舆情预案库及实施,整个舆情事件的反馈评价。

(5)开发网络舆情危机管理的技术手段。由于网络参与人数众多,人工监测基本是不现实的,必须依靠各种先进技术手段。网络舆情技术的运用主要涉及网络信息搜集和网络信息分析两个主要方面,涉及多种技术:网络舆情监控系统、智能信息处理技术、网络信息监测托管服务、辅助决策工具、微博政务等。技术手段克服了人工管理网络舆情的繁杂性和不准确性。

五、结论

本文从网络舆情危机的特征、现状、成因等方面出发得出结论:网络舆情危机是网民借助互联网平台,对网络中出现的重大舆情进行、跟帖、评论或转载,形成意见、态度或观点的集合,进而引发现实世界的民众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影响民众的行为和行动准则。所以要探寻网络舆情危机的特征、成因和演变规律,有效的对策引导与控制网络舆情,维护社会的稳定。基于以上结论,本文寻找一种合理的途径从制度层面和策略层面共同作用化解网络舆情对社会稳定的影响,从法律与制度,机制和手段两个角度,提出网络舆情危机的应对策略。

本文由于研究资料和经费有限,缺少对目前社会最新网络舆情危机案例的分析和实际调查,未能对网络舆情危机问题更加深入的进行研究。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深化。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宣传部舆情信息局.网络舆情信息工作理论与实务[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9.

[2] 网络舆情概念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52-53.

[3] 人民网舆情检测室.如何应对网络舆情[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1.

[4] 高红玲.网络舆情与社会稳定[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11.

[5] 库姆(原名:提莫斯・库姆)著,林文益,郑安凤译. 危机传播与沟通[M].台湾:台湾风云论坛出版社,2003.55-57.

[6] Jean Gabriel Tarde.Public Opinion and Public[M]. France:Taylor&Francis,1901.130-133.

[7] Walter Lippmann. Opinion Study[M].New York: Basic Books,1921.

[8] Walter Lippmann. Public Opinion[M].New York: Basic Books,1935.78-82.

[9] 希斯(原名:罗伯特・希斯)著,王成,宋炳辉等译. 危机管理[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1:221-223.

[10] Carolyn Pinfold:Nazis,Pore and Politics: Asserting Control OrerIntemet Content. The Journal of information,Law and Technology,2002(2)44-45.

[11] 丁菊玲,勒中坚,王根生.我国网络舆情危机预警研究探讨[J].情报杂志,2010(10):5-8.

[12] 曹劲松.网络舆情的发展规律[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6)2.

[13] 姜胜洪.网络舆情热点的形成与发展,现状及舆论引导[J].理论月刊,2008(4)34-36.

[14] 孙轶,程瑞芸,刘建明.基于关键词分析的网络舆情变化规律[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5-47.

[15] 唐超.突发型网络影响力演进的实证研究[J].情报杂志,2012(4)58-63.

[16] 郝力耕.网络舆情危机频发原因及对策[J].青年记者,2013(15)18-20.

[17] 曾润喜.我国网络舆情研究与发展现状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09(8)2-6.

[18] 余亮. 网络舆情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177-180.

网络舆情分析研究现状篇(2)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5090

1引言

网络舆情是社会舆论的一种,是公众对现实生活中一些突发事件或热点问题所持的有较强影响力的言论,一般会在互联网上快速传播并产生较强的舆论声势[1]。尤其在高校学生这一特殊社会人群中更是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本文旨在研究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现状,并通过建立二元选择模型提出对于管理现状好坏的评判方法,便于高校有针对性的加强网络信息监管,创造良好的网络信息环境。

网络舆情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较大同时高校的管理也严重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当前该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网络表现特征的研究,如[2]~[4]指出高校网络舆情不同之处在于高校学生网络参与热情高,思想活跃,传播速度快,有较强的趋同性等特点,这就给网络舆情在这一人群里的传播提供了便利;[5]对于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存在定位和目标不明确以及工作机制和规章制度有待完善等问题进行了讨论;[6]给出了一些网络舆情数据搜集、分析方法的建议。但目前的研究没有涉及对于高校管理现状的定量研究,这就给高校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基于这种现状,本文提出了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现状满意度评价模型。本文引用满意度的概念定义了大学生对高校网络舆情的满意状况,然后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了各满意度之间的相关关系。该模型的目的在于探索事物间的因果关系,并将这种关系用路径图等形式表述,是一种包括路径分析、因子分析等专业统计方法的多元统计技术[7]。它的强势在于对多变量间交互关系的定量研究。最后对确定的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评价模型。

本文的研究基于将武汉所有本科高校按高校类别分层后抽样调查来的一手数据。经统计,武汉市75所普通本科高校按批次类别分层的比例大致为1∶1∶2∶3,在不考虑各高校规模的前提下通过在每层产生随机数的方法随机抽取出14所高校进行调查,其中包括2所一本院校、2所二本院校、4所三本院校以及6所高职高专类院校。发放问卷并回收筛选后共计获得558份有效问卷,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持。

2实证分析

我们对发放问卷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录入和整理,采用Likert量表将大学生对高校满意度分为1~5个等级,通过因子分析法提取影响大学生对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满意度的潜在影响因子,分析总体满意度与潜在影响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该模型的拟合效果,对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建言献策。本文以下分析均采用SPSS 190 软件完成[8]。

21提取潜在影响因子

首先,对数据进行信度效度检验,得到信度检验统计量Cronbachs Alpha 系数为0807,说明本文采集的数据内部一致性良好,具有较强的可信度。

其次,为了从众多影响满意度的因素指标中提取少数几个具有可解释性的共同因子,我们先对数据进行了KMO和球形Bartlett检验。从KMO指数0828和球形Bartlett检验显著性均可以看出,该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接着对16个原始问题:Q1(评论匿名)、Q2(平台未实名制的管理)、Q3(者匿名)、Q4(信息人群的限制)、Q5(网络平台对文明用语的控制)、Q6(对过激言论的控制)、Q7(评论的真实性)、Q8(消息的真实性)、Q9(相关部门传递虚假消息情况的控制)、Q10(学校针对热点做出的回应及说明)、Q11(学校平息学生混乱的及时性)、Q12(学校更正信息的及时性)、Q13(学校管理平台的手段)、Q14(学校对散布不良言论者处罚措施)、Q15(学校各官方网络平台管理者的管理能力)、Q16(学校对散布不良言论学生的教育引导措施)构成矩阵Q,由Q=AX+e,从16个外生显变量进行因子分析,提取出外生潜变量矩阵X=(X1,X2,X3,X4,X5),根据因子载荷系数大小给各潜在因子命名,如表1所示。

22SEM模型路径分析图

由上图可以看出,五个潜在影响因子对总体满意度均存在正向影响,其中可靠性和及时性满意度因子对总体满意度影响最大。

23Logistic回归模型

为建立自媒体时代下网络舆情管理现状满意度评价模型,我们对五个潜在影响因子建立二元选择Logistic回归模型,变量的定义如下:

采用Logistic累积分布函数:F(X)=11+e-X(-∞

运用SPSS对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参数估计的结果如表2所示:

由模型可以看出,大学生对高校自媒体网络舆情管理的满意与否跟自媒体时代下高校“对网络舆情信息及删除标准的严格性”以及“对不良舆情信息或传播后针对该情况相应管理或处罚措施的有效性”密切相关,同时严格性满意度因子对于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影响程度最大。

3结论与建议

通过模型,我们可以对自媒体时代下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议。具体实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提高信息标准,严格审核信息内容。消息者采用实名注册制度并进行严格审核,认真剔除虚假消息和不良信息对大学生造成身心上的损害。

(2)建立完善的惩罚制度条例,规范大学生使用行为。并对散布虚假不良言论且造成一定不良影响的学生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

(3)要建立起完善的舆情管理体系。从硬件和软实力着手,一方面通过增强员工对舆情的防范能力和处理应对能力,另一方面加强相关网络监察技术的研发,以便增强舆情管理的有效性和严格性。

参考文献:

[1]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3-4

[2]翟志伟,李晓瑜高校网络舆情现状与对策[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7):90-92

[3]王燕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策略研究[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4(2):76-79

[4]李俊俊中国高校网络舆情探究[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4(1):126-129

[5]徐晓日网络舆情事件的应急处理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89-93

网络舆情分析研究现状篇(3)

    当各种公共危机事件、企业危机事件出现时,由于互联网具有信息传播快捷、参与主体互动等特性,危机信息的网络传播及网络舆情表达对组织危机响应的影响力被极大提升。网络舆情在预测危机事件发展趋势、沟通和调整危机利益相关者关系、制定危机响应方案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危机沟通视角下的网络舆情演变不仅仅是政府组织、商业机构管理者关注的焦点,也是学术研究的重要课题。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分析,发现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在现有研究中对网络舆情研究都有所关注,本文通过对网络舆情演变问题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以期能为危机沟通及网络舆情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提出一些有益思路。

1网络舆情研究:危机沟通的新课题

    在危机管理的视角下,公共关系专业人员需要在危机爆发前期、中期和后期及时与公众进行沟通和对话,以降低组织包括形象和声誉等方面的损失,从改善公共关系角度提出的一系列措施、策略以及其整个管理过程,被称为危机沟通(crisis communication)。有效的危机沟通致力于促进组织和目标公众之间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实际上,评价危机沟通效能的最终落脚点是人们对危机事件的出现以及对危机响应措施的感知(perception),这从危机沟通的文献中可以得到印证。有关实证研究主要聚焦于危机响应策略对利益相关者(stakehoder)的感知的影响上(e. g: dean, 2004; arpan&roskos一ewoldsen, 2005}2};coombs& holladay, 2009 , jeong, 2009 )。鉴于危机事件社会影响的广域性,如果将组织的沟通对象从单纯的利益相关者扩展到更广泛的公众群体上,则可以将危机沟通过程中产生的舆情(public opinion)看做公众对危机响应感知的一种体现。舆情的主体为公众,公众的态度、意见、情绪则构成了舆情内容,其客体为各种危机事件以及其引发的相关危机信息。国外研究者在突发灾害事件的舆情调查、企业危机事件的舆情研究等方面已经产生了相当数量的研究成果。近年来,国内也有多位学者从舆情的视角对危机管理理论进行了研究(刘毅,2005;王来华等,2006}6};陈月生等,2006)。通过对国内外大量危机事件案例的分析研究可以看到,管理者在危机预防、危机处理、危机恢复等各个危机管理阶段能否及时有效地掌握舆情信息并根据舆情信息准确及时地采取响应措施,对于危机管理的效能提升至关重要。

    在互联网媒体深度介人危机事件发展的背景下,在危机沟通中利用互联网工具及相应技术已经引起了学者的注意,有研究已经从理论上探讨了互联网在危机沟通中的所起着作用(e. g. esrock &leichty,1999 ;kent, taylor& white, 2003),互联网可以在多方面改善危机沟通的效果。“在危机中,网络在线群体为利益相关者提供的争论、表达各种情感的机会,也使得组织有机会更好地了解他们的需求”( macleod, 2000)。涉及基于互联网的危机沟通主题的研究多是从危机处理者与危机事件利益相关者的互动角度出发的,实践操作关注了组织如何将互联网整合于危机沟通之中(taylor&kent , 2007 ) ,以及如何利用各种网络工具进行修复形象、改善危机事件利益相关者态度等问题(e. g. taylor et al, 2001; jefferson,2006。网络工具可以提供给任何类型的组织以单向及双向的沟通平台,网络这种快速的反应方式,有助于和公众及媒体的沟通。在有关美国“9·11”事件的危机传播研究中,greer&moreland(2003 )通过对美国联合航空及美国航空两家公司在恐怖事件中的危机传播案例分析,指出了互联网在危机传播中的重要作用:网络使公司有能力对突发事件进行快速反应,并且可以同时将组织的危机响应与不同的受众进行沟通。sifra & huertas( 2008 )指出了博客(blog)在事件发生时发挥了劝诱和提供信息的功能,并且可以在危机沟通中获取对舆情有重要影响力的意见领袖的支持。

    从上述文献中可以看到,危机沟通研究主要是从危机处置者向受众传递信息的角度展开,但也不乏对网络舆情的关注。在互联网应用日趋普及的背景下,危机沟通中公众的网络舆情表达对危机管理决策影响越来越大,危机事件本身以及组织危机沟通过程中产生的诸如危机相关事件被媒体挖掘、曝光、沟通措施及新方案实施等刺激性信息,都会激发公众对危机信息的情绪、态度和意见的改变,而由此形成的网络舆情又会对危机事态的发展构成影响。网络媒体可以同传统媒体互动,推动和促成舆论的扩大,网民可以选择在自己感兴趣和关注的网络论坛、博客发表意见,交流看法,进行点评和交谈,这也是网络舆情得以形成、传播的重要基础。“网络媒体环境下,公共关系强调与危机沟通中在线个体进行双向、对称的交流”( kirat,2007) 。在互联网应用普及的今天,受众的意见反馈及这种反馈对危机管理者之间形成的互动关系已经在危机沟通过程中被提升到了一个举足轻重的地位,新的局面要求研究者从新的视角审视危机沟通问题。

    网络舆论是社会舆情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公众在互联网上公开表达的对某种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的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倾向性的共同意见(徐晓日,2007)。现实生活中民众的观点和情绪在网络上反映而形成的网络舆情,已经成为危机管理者了解利益相关者对危机响应感知的重要渠道。网络舆情演变过程可以理解为公众显现于网络媒体且随危机事件发展、危机响应事态变化的危机感知动态变化过程。在本质上,网络舆情则是民众与管理机构之间利益关系的一种复杂体现,其演变有其自身的特征。

    综合相关文献内容,危机沟通中的网络舆情演变行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a差异性:从个体角度看,由于社会公众的文化背景、认识水平和利益立场不同,人们对危机事件的观点和态度会存在差异。从群体角度看,公众针对危机事件释放的刺激性信息形成的多元的情绪、态度,随着危机事态发展,这些观点在整个网络舆情系统中保持着此消彼长的变化状态,而且往往会在“群体极化”的作用下发生分化,形成极具差异甚至对立的观点;b.时段性:在危机发展不同阶段网络舆情具有不同的特征。对危机的研究一般认为,危机可以划分为突发期、扩散期、爆发期及衰退期,一定时间区间内,公众对危机事件的关注程度反映在相应的网络舆情上表现出从平静状态到爆发的升级,随着时间的推移及事态的发展,形成的网络舆情状态在逐渐平息和消逝,同时也可能存在某种震荡、反复的状态。随机性:网络舆情演变由于危机管理者、媒体、受众等多因素参与,其状态变化带有很大的随机性。在危机事件发生后,由于危机事件本身的受关注度,会引发公众在网络空间的激烈讨论,使得网络舆情可能朝着任何一个方向演变,网络舆情随危机事件的发生、发展而不断变化,这会表现为网络舆情演变的随机性。

    “互联网已经成为争议性事件爆发时公众表达舆情的重要场所,网民不再是无形的实体(invisible entities),而已成为了危机管理专家需要认真对待的公众群体。在研究危机沟通的传播机制、响应策略以及效果评价时,不能忽视网络舆情演变过程中公众多元化的意见表达对危机沟通各环节的作用机制。网络舆情演变的行为是危机沟通中政府、媒介和公众为代表的危机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博弈的一种动态表征,利用网络舆情的演变行为对危机沟通进行考察是一个新研究思路。

2网络舆情演变相关问题的研究模式

    在借鉴国内外危机管理、危机信息传播理论的基础上,对网络危机沟通的规律及舆情演变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现有文献中的研究主要可归为以下两类模式:

  2. 1利用抽样统计方法对观测到的网络舆情数据形态变化进行实证研究已有一些文献对社会中出现的热门话题、危机事件的网络舆情演变进行的量化或质化分析,此类研究模式通过获取网络论坛、新闻门户网站的实际数据,以例证的形式分析网络舆情的演变行为,利用统计方法对舆情演变的具体问题进行实证检验。秦州(2005)利用新闻事件在搜索引擎中的页面数的查询、搜索与统计结果来刻画有关某个新闻事件的网络舆情。谢海光、陈中润(2006)通过对某大学一次校园公共安全危机事件在校园网论坛上传播过程的实证研究,提出互联网内容与舆情的热点(热度)、重点(重度)、焦点(焦度)、敏点(敏度)、频点(频度)等十个分析模式。rowe et al. ( 2008 )针对禽流感事件对来自bbc网站的一定时间范围内相关主题帖子的回复信息内容进行分析,以获取公众对政府危机响应的评价意见。针对危机信息传播的网络舆情演变,魏玖长((2006 )通过对sina网站有关危机事件的新闻专题进行统计分析,归纳总结出危机事件的时间演变模型分为4类:指数型、正态型、泊松型、波动型。吕莎莎(2008 ) 基于网络媒体的角度,选取inve,逆曲线增长模式和s曲线增长模式作为新闻报道统计模型以预测危机事件爆发后信息数量的发展趋势,对某大型门户网站的危机信息新闻报道的原始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

  2.2利用舆论动力学(opinion dynamics)及相关仿真方法分析舆情的形成规则及演变的影响因素舆论动力学学者将物理学等自然科学与社会学相结合,并采用计算机仿真模拟,来探讨舆论形成(public opinion formation)的机制。舆论动力学学者认为舆情演变行为是人和环境相互作用的函数,无数个体在特定时间对具体事件的意见,总是在环境与他人的互动中改变的。基于这种研究思路,由于个体在发表意见中的相互影响,可以用协同学分析舆论形成的场,hacken等人根据协同学理论建立舆论形成的随机模型。近年来有多位物理学家将统计物理学的思想、方法和研究的成果应用到舆论研究中,sznajd在2000提出了sznajd舆论模型,其模型演化规则中考虑到了发表言论的个体态度受到临域个体态度的影响,后续的研究者不断对sznajd模型进行调整,并提出了改进的模型和演化规则。以deffuant为代表的一批学者针对舆论观点离散间题进行改进,提出了连续观点有界信任( continuous bounded confidence)模型,关于舆情演变问题,舆论动力学领域已经出现了大量研究成果,值得注意的是,网络舆情作为在特定传播渠道上表现的一类舆情,也有针对其进行的动力学仿真的研究,曾祥平等(2007 )建立了一个基于元胞自动机的网络舆论激励模型,用情感倾向度和情感倾向度门限来确定元胞发表言论的状态,用情感激励描述元胞的移动规则。网络舆情系统中各主体复杂的相互作用表现出单个主体所不具备的特征,这种涌现机制很适合运用多主体系统的建模方法(mufti一agent based modeling),刘常星等(2009)建立了基于mufti - agent的网络舆论传播仿真模型,分析了网络舆论传播中新闻跟帖与bbs传播。

    从相关文献可以看到,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在目前的一些研究都涉及到了危机沟通与舆情演变的主题,各学者研究侧重点不一,这些成果为我们研究网络舆情演化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独特的视角,也为进一步深人探讨危机沟通实践问题和管理理论开启了思路。

3对进一步研究空间的展望

    对于网络舆情演变规律的分析和探讨有利于进一步把握互联网危机信息传播的本质,提升危机管理的水平。现有相关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还存在着很大的探索空间。

    a.国内外公共关系学(public relation)、大众传播学(mass communication)、情报学(infomatics)等领域近年来有多位研究者从各自学科角度出发对危机沟通相关舆情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从目前的研究情况看,多数成果以实验设计及反思的形式对个案进行分材 .较少涉及对网络舆情演变机理的模型研究。危机沟通的网络舆情演变问题由于研究跨越的学科较多,属于交叉学科领域,应开展学科间的融合、借鉴,这有助于丰富危机沟通的研究视角、方法。

    b.舆情演变是个体之间局部交互的复杂过程,舆论动力学的研究思路是针对个体的行为转变及舆情传播环境的特征,提出了不同的舆情演化规则,建立了相应的舆论演化模型。从现有文献可以看到,舆论动力学的研究侧重舆论演化规则的研究,所选取的现实问题大多是常态情形中舆情变化,已有的复杂网络、多主体仿真实验较少涉及到基于现实危机情形下的舆情演变规律的研究,在未来的研究中还可以关注基于危机沟通的网线舆情演变规律,根据网络信息传播的特点将演变规则更加丰富化,将仿真应用在诸如危机事件热点生成机制、网络危机信息议程设置等现实危机管理问题中。

    c.现有的危机管理研究中,对网络舆情演变研究尚未得到应有的关注。由于网络舆情是一种群体意见的自然状态,在危机情形中不可避免地带有较强的自发性和盲目性,有时甚至会产生非常极端的情绪性舆论。网络空间出现的特有的“极化效应”、“从众效应”等传播特征对危机沟通提出新的要求。下一步研究可从舆情演变的角度研究危机管理中的网络信息传播问题,找到网络舆情演变与危机管理的结合点,围绕危机事件产生、发展及危机沟通各因素对网络舆情演变的影响进行深人研究。

网络舆情分析研究现状篇(4)

2王来华.舆情研究概论[M]. 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3:22.

3武大公布全国首份“90后”大学生调查报告[N/OL]. 楚天金报, 2008-10-11[2014-02-21]. .

网络舆情分析研究现状篇(5)

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和遍及,网络正逐步使我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念发生变革,已经成为反应社会舆情的重要载体。2016年8月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10亿,上半年新增网民2132万人,增长率为3.1%。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与2015年底相比提高1.3个百分点,超过全球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超过亚洲平均水平8.1个百分点。我国网民仍以10-39岁群体为主,占整体的74.7%: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30.4%,学生依然是中国网民中最大的群体,占比25.5%,互联网普及率在该群体中已经处于高位,他们是网络的亲历者和推动者。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转型期,各种新的问题与矛盾不断涌现,对于网络舆情的引导已经上升到国家安全与治理的高度。然而,怎样在“互联网+”领域下探索一种新的理念方式来更科学有效地做好高校网络舆情工作,已经成为广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和面临的重要领域和崭新课题。本文旨在通过对“互联网+”视域下高校网络舆情发展脉络进行梳理,明晰高校网络舆情的现状与问题,探寻“互联网+”视角下的高校网络舆情的发展规律,从而为后续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和借鉴。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舆情的研究较早,但是由于英美话语体系中没有用来表达“舆情”的专门词汇,且对于舆论、民意、民情等词也并未进行严格的区分,所以一般都用“publicopinion”表述。19到20世纪,国外公共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民意调查。到20世纪后期,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JeremyLipschultz[1]认为在网络时代,对政治表达自由的最大威胁不是来自于政府的权力,而是对信息的控制和操纵。西方对于网络舆情的研究多是集中于网络舆论方面,且都是与政府、民意相关,其研究成果大多是宏观层面,由于国情的不同,其理论并不能完全符合我国网络舆情的现状,尤其是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笔者通过在中国知网中,对“高校网络舆情”、“高校网络舆情与思想政治教育”为篇名进行数据统计整理,发现关于这方面的论文研究在2007年之前处于空白状态,2007年至2013年间,逐年增多,2014年至今,数量剧增。这说明高校网络舆情等方面的内容越来越受到相关学者的重视。但是,通过分析发现,虽然高校网络舆情的研究已经兴起,并日趋成熟,但是对于在“互联网+”视域下,高校网络舆情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方面的论文占据其中的比例不高,二者的研究目前仍处于相对分离的状态,缺少有深度和广度、有学术价值的创新性理论成果。

二主要研究观点

(一)理论性观点

纵观网络舆情的发展脉络,关于网络舆情研究已初具规模并形成一定理论体系。而在“互联网+”领域下关于高校网络舆情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研究却呈现出零散化、碎片化的特点,并没有形成相应的理论体系。总体而言,“互联网+”领域下高校网络舆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互联网+”领域网络舆情与高校网络舆情的内涵研究

目前,我们无法查证“网络舆情”这个词是谁第一次提出的。谭伟[2]提出“网络舆论就是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焦点所表现出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带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丁柏铨[3]把网络舆情的概念简化为网络环境中形成或体现的舆情即民意情况。网络舆情虽然属于舆情中一种比较特殊的类型,但其本质仍然是舆情,反应的依然是民意状况。随着网络舆情的发展,人们的认识也不断深入。中山大学周如俊、王天琪[4]认为,网络舆情从书面上理解,就是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焦点、热点问题所表现的有一定影响力、带有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的情况。以上定义虽不太相同,但究其本质是一致的:都是以互联网为载体;都与现实紧密相关;都是公众情绪和意见的集合等。从现有文献的整理来看,学界对于高校网络舆情的定义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王健[5]认为,高校网络舆情是特指与高校有关工作相联系的网络评论或观点。吴勇、王玉良[6]认为,高校网络舆情是在高校网络中传播的师生对于某一焦点事件的具有倾向性的看法。这里将网络舆情的载体局限于校园网络,且主体是高校师生。郑苏法[7]认为,大学生作为网民中的特定多数人群,高校网络就是大学生在互联网上对其所关心的特定的中介性事项所持的社会政治态度。综上,学术界对于高校网络舆情理解的差异主要在于对其载体和主体的理解不同。

2.关于“互联网+”领域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研究

对于高校网络舆情特点的研究,理论学界对此的看法纷繁复杂.陈喜玲[8]认为,高校网络舆情是在大数据背景下的一种信息的集合,他实际上是一种矛盾的综合体,由于网络本身固有的特征,使得高校网络具有自由性,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可控的;网络信息传播速度较快,高校网络舆情就具有了交互性但也具有即时性;舆情主体的隐匿性但舆情内容却具有外显性。毕宏音[9]认为,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和西方各种理论思潮的冲击,网络舆情中网民心理呈现出渴求新知、猎奇探究、彰显个性、娱乐时尚、减压宣泄、跟风从众、追求平等、渴望创新、自我实现九大心理特征。曾润喜[10]认为,高校网络舆情除具有网络舆情的一般特点外,还具有突发性、情绪化、影响广、易控制的特点。通过对已有论述的总结,虽然学界对网络舆情的特点看法不一,但大多数都是从网络舆情的主体、载体、传播途径、形成过程等方面进行归纳的。

3.关于“互联网+”领域高校网络舆情的成因研究

对于高校网络舆情的形成原因,学者们也有各自的看法。李新萌[11]将成因大致归为两大类,一是常规诉求渠道不畅通,也就是说学校的报纸、意见箱、官方各种媒体等没有给处在敏感年龄段的学生提供良好的诉求渠道,学生在遇到各种困难与利益诉求时只能转向非常规的渠道,即网上的论坛、贴吧等,极易在网上产生共鸣,形成网络舆情。二是学校的各项事物对学生产生的刺激。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教学计划、教学任务等与学生产生各种冲突。一些学生在网络上聚集起来发表意见、表达情绪,就会产生网络舆情。袁富红[12]从三个方面分析网络舆情的成因:一是社会因素:当今社会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并不是很协调,物质的高速发展带来的却是精神生活的相对滞后。高校是社会中思想开放自由的一个领域,高校学生又是在网民中占绝大多数的群体,他们很容易受到社会各种思想潜移默化的影响。二是网络传播媒体因素。当今社会对于传统媒体的监管机制发展较为成熟,但是对于网络媒体,监管难度大,为了达到利益最大化,一些网络媒体忽视道德底线,传播不良思想。三是学生自身因素:当今高校学生多是90后、00后,他们思想开放、张扬个性、期望得到关注,尤其在网络环境中,他们容易忽视网络伦理道德,责任意识淡薄,喜欢放大焦点,加大高校网络舆情发生的概率。通过梳理发现,对于高校网络舆情的成因,学者们普遍认为主要是,国内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影响、高校诉求机制不健全、大学生心理特点、高校网络监管力度欠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落后等。[13]

4.关于“互联网+”领域高校网络舆情的发展规律研究

网络舆情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规律,不同的学者对此有不同的划分。有学者认为,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为大学生对公共事件的筛选与认知、意见的互动与整合、行为示范效果的形成三个过程。[14]还有学者认为,包括四个阶段,一是网络公共事件或公共热议话题的产生,二是网络事件意见产生及其舆论场的形成、三是网民意见在互动中趋同并产生主导性舆论,四是网上网下多方消解逐步释放舆论压力。[15]部分学者还认为可以分为五阶段,一是“议程设置”引发热门话题,二是“沉默的螺旋”引发强势意见,三是网络传播引发“放大效应”,四是负面消息引发“刻板印象”,五是“二次生成”引发舆情扩散。[16]

(二)实践性观点

1.关于“互联网+”领域高校网络舆情影响的研究

对于“互联网+”视域下高校网络舆情影响的研究,通过文献梳理,大部分学者都是持有全面客观的观点,都认为其具有两面性。秦健[17]认为,既要关注高校网络舆情的负面效应,包括热点问题的催生效应、偏激言论的放大效应、社会阴暗面的腐蚀效应,还要肯定其正面影响,包括“安全阀”功能、“监视器”功能、“大熔炉”功能。刘燕、刘颖[18]认为,积极正面的网络舆情能够客观地反映社会的变化,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积极导向作用,大学生在这种网络舆情的影响下会潜移默化规范自身行为。李伟东、刘敏姬[19]认为,网络舆情自身存在的一些特点,如果控制不当对于和谐校园的建设以及高校的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挑战。

2.关于“互联网+”领域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现状的研究

由于“互联网+”领域是一个新兴的领域,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各项工作制度与体系都还没有完善。钟涨宝[20]认为,我国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主体不明确,对于舆情信息的管理基本处于“谁建网站谁负责”的局面,没有建立专门的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构。冼季夏、顾慕娴、吴宏宇[21]认为,我国大多数高校均未建立完善的网络舆情预警、引导与分析研判机制,这样良莠不齐的网络舆情会对高校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带来负面[影响。郑恒毅、王健卉、李学静[22]认为,由于资金、技术设备等问题,国内仅有极少数高校采用网络舆情安全监控系统,大多数仅仅是从制度约束等方面入手,是在舆情产生之后采取的补救措施,而没有在舆情发生的源头就作出预警监控。

3.关于“互联网+”领域高校网络舆情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高效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白璟、安涛[23]认为,高校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两方面的影响,一是网络舆情是学生思想变化的“晴雨表”,关注高校网络舆情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从学生利益诉求出发,适时调整教学和管理工作。二是由于网络舆情自身存在的特点,导致大学生发表言论的隐匿性和自由性大大提高,给学校的管理工作造成负面影响,加之不良舆情的传播,冲击了大学生的人生观和道德观,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大大降低。王昊[24]认为,网络舆情的发展及其自身特点,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极大挑战,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根据其特点和发展规律,提高工作的实效性,避免网络舆情的负面影响,进行有针对性的工作。廖扬平[25]认为,高校的主要功能在于育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有利于网络舆情的形成、发展和传播,同时,网络舆情也蕴含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等功能,其目的在于警示,而不在于惩罚。

三研究评价与展望

“互联网+”领域高校网络舆情研究是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而产生的,高校网络舆情进入学界视野的研究也仅仅只有10年,目前对于高校网络舆情的研究成果也不是很多。以下笔者主要从研究成果及研究中的不足之处来进行较为全面、客观的评价。

(一)已取得的成果

首先“互联网+”视域下高校网络舆情的基本理论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众多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高校网络舆情的相关理论进行系统全面的论述,并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钟涨宝、聂建亮对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产生原因等基本理论方面的阐述恰恰论证了这一点。其实,“互联网+”视域下高校网络舆情多角度研究成井喷式发展。多角度研究主要体现在高校网络舆情参与者的心理特征分析、通过分析网络舆情各个时期的特点与成因,提出有针对性的引导策略等。例如孙静的《网络参与者心理特点与疏导》、陈强和王雅蕾《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泛化现象研究》等。再次,网络舆情的发展对高校管理工作者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最后,新媒体、自媒体、微时代背景下的高校网络舆情的研究也具有时代特色,随着越来越多年轻学者的加入,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辟了新的篇章,同时也为和谐校园的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因此,学术方面的成果是值得肯定的。

(二)研究中的不足之处

第一,对高校网络舆情的概念把握不够明确。通过文献梳理,笔者发现众多学者并没有对高校网络舆情的概念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其争议主要在于主体和载体不够明确。对于“学生主体论”,有学者认为舆情传播的主体在于学生,载体是整个互联网,指出,高校网络舆情是在校学生对于互联网上传播的某一热点问题所表现出来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带有倾向性的意见和言论的总和。还有学者认为,舆情传播的主体虽然是学生,但载体却是校园网络,指出,高校网络舆情是在校学生对于校园网络中传播的发生在校园中的相关事项的看法或意见。对于“师生主体论”,一部分学者认为,是高校师生在互联网上公开表达的对某种校园事件或社会现象或问题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共同意见。另一部分学者认为,是高校师生在校园网络上针对学校发生的各项事件的情绪表达的总和。总体而言,这两大争议矛盾较大,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还需要更多研究与论证。第二,对高校网络舆情的研究视角有待深入。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网络舆情理论本身,近几年会有涉及到教育学方面,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新的要求与挑战。但是单一的研究视角不利于高校网络舆情的深入研究与发展,不同学科都有其独特的视角,为高校网络舆情的发展会提供一种全新的观点。今后高校网络舆情的研究可以和多学科相交融进行,比如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还要将大数据相关知识运用其中,从而促进高校网络舆情的深入研究。第三,对高校网络舆情的主客体建设不完善。目前,高校对于网络舆情管理工作责任主体意识不明确,并没有形成专门的网络舆情监管部门,往往都是在舆情出现之后,尤其是灰色舆情产生影响之后,学校才开始开展工作,但是各部门之间分工不明确,相关部门没有及时把握舆论的话语权,互相推诿现象时有发生,导致应对措施缺少实效性和连贯性。另一方面,高校网络舆情的客体建设也不完善。所谓客体,就是指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观念、方式和体系。目前很多高校管理者并没有对网络舆情的预警、应对和引导形成完善的有体系的管理方式,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传统的“堵”“删”等强硬措施越来越不能适应高校网络舆情的发展形势。

(三)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第一,拓宽研究视角,注意与其它学科相融合。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和特定的研究方向,但是每一门学科都不是独立的个体,只有多门学科相联系,才能避免单一学科研究的狭隘性与局限性。对于“互联网+”视域下的高校网络舆情研究同样如此,我们要积极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再此基础上完善高校网络舆情的相关理论知识,与时俱进,从而形成一个不断地开放、融合与创新的研究领域,以充实和完善该领域的相关体系建设。第二,丰富研究方式,借助大数据技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数据”这一概念应运而生,要求高校管理者要运用网络思维和大数据技术来进行网络舆情的相关工作,做好高校网络舆情的预测、数据监测、收集、分析与研判。在大数据时代,掌握数据抓取能力与舆情解读能力,通过加工实现数据的增值,将是未来舆情分析的必备技能。而当前的大数据技术,为高校实现网络舆情引导工作由监测向预测转型提供了技术保障。因此,高校要加强大数据技术平台的建设,加强与相关科研院所的合作,引进培养大数据处理人才,健全大数据技术人才体系,这将是未来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重点。第三,创新研究平台,顺应“微时代”发展。随着网络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微信已经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沟通交流工具。人们逐渐从QQ、微博等交流平台转向微信平台。大学生永远是体验网络新生事物的主力军,所以高校网络舆情的发展在微信上会有最直观最全面的体现。

微信是“互联网+”领域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又一主阵地,因此,今后高校管理者要牢牢把握好微信舆论话语权,创新传播形式,结合大学生的实际切实做好微信舆论的宣传引导工作,实现此研究的科学性与学术价值性。第四,转化研究范式,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研究范式是一门学科存在和发展的关键所在,它既决定了一门学科的存在价值,也关系到一门学科的发展空间。[26]笔者通过现有的文献资料梳理,发现在高校网络舆情的研究中尚未形成成熟的研究范式,只是在以往经验基础之上的研究,因而提出的对策也仅仅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缺乏有效性措施,对于定性研究方法特别是案例分析法运用较少。因此,对于“互联网+”视域下的高校网络舆情要加强实证主义研究,研究范式多元化,才能为高校网络舆情的分析、管理与引导工作带来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2]谭伟.网络舆论概念及特征[J].湖南社会科学,2003,(05):188-190.

[3]许鑫,章成志,李雯静.国内网络舆情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03):115-120.

[4]周如俊,王天琪.网络舆情: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域[J].思想•理论•教育,2005,(11):12-15+29.

[5]王健.高校网络舆情的监测与引导[J].信息网络安全,2009(3):54-57.

[6]吴勇、王玉良.不确定视域下校园网络舆情管理机制的构建[J].学术论坛,2009(7):186-188.

[7]郑苏法.高校网络舆情研判与控制的若干思考.[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09(9):74-77.

[8]陈喜玲.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网络舆情引导[J].山东社会科学,2016,(S1):276-277.

网络舆情分析研究现状篇(6)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6.11.015

〔中图分类号〕G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6)11-0082-05

〔Abstract〕As network public opinion has obvious characteristics of large data(as a concrete manifestation of the four aspects,namely massive,diverse,dynamic and low value density),using traditional data collection,analysis and presentation method not only has the problem of low efficiency,and is also difficult to find the key information and the potential characteristics behind information.In this regard,visualization analysis technology,originating from scientific calculation,can be used to make things simplified by using easily understandable graphical images to reveal network public opinions distribution,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Therefore,in the network public opinion research,the technology has very significant application value.Based on the difference of network public opinions information present form,the essay respectively discussed the hierarchical information,text information and network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methods application paradigm and the way of realization in the research of the Internet public opinion,in order to promote the network public opinion research in depth.

〔Key words〕visualization analysis;network public opinion;big data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网民数量的急剧增长,互联网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呈现出不断扩张的趋势。在当今社会,互联网不再仅仅被当作加强信息传递、提升工作效率和促进人际交往的工具,它所具有的匿名性、交互性、即时性和非中介性等特征从技术上突破了传统媒介的局限,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寄希望于通过互联网来改善现实中的公民社会参与和政治民主实践。近些年来频繁进入公众视野的网络事件,如邓玉娇事件、“躲猫猫”事件、瓮安事件、石首事件、郭美美事件等等,都是借助互联网实现广泛与快速传播的。在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难以通过正常的社会通道妥善处理和解决的情况下,网络舆情的此起彼伏成为一项短期内无法消解的社会事实。

在此背景下,网络舆情研究成为一门受到广泛关注的热点研究领域。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可以发现,不同学科的研究者依托各自的学科背景对网络舆情的各个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但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学理的讨论和政策的分析上,比如,从新闻传播学角度进行的对特定网络舆情事件的分析以及从政治学和行政管理的视域开展的网络舆情引导与管控策略的研究等等;就使用的方法或技术而言,当前的网络舆情研究仍然深受传统数据时代舆情分析的影响,与大数据这一时代背景相吻合的网络舆情分析方法上的创新虽然已经崭露头角,比如基于网络日志数据挖掘的隐性舆情分析、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舆情主体关系发现等都被应用到网络舆情研究领域[1],但在方法应用的实用性、契合性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向前推进。为此,本文引入发端于科学计算领域的可视化分析技术,在探讨它对网络舆情信息耦合的基础上,详细阐述针对不同类型网络舆情信息可视化分析技术。

1网络舆情信息与可视化分析技术的耦合

网络舆情本质上是关于某一特定议题的各种信息的集合,这些信息存在于无限延展的网络空间中,并随时间的推进而呈现出动态的变化。具体而言,网络舆情信息的特征可以归纳为如下4个方面:

11网络舆情信息的海量性

相比现实舆情发生发展过程必然面临的时空限制,网络舆情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得极大范围内的讨论,因而在信息存量上得到了极大的改变,比如2014年热度排名第一的“MH370航班失联事件”仅微博发文量就达到了2 500万条,排名第二的“香港占中事件”共计获得超过2 160万的新闻讨论量,与该事件相关的微博数量接近117万条,想要了解关于某一特定事件或议题的网络舆情发展脉络,或者探究其中包含的网络民众意见倾向性的变化趋势,需要对这些巨量化的信息进行妥善的加工和处理。

22网络舆情层次信息的可视化

信息集合的单元之间组成了不同的结构关系,这些结构形式通常可以分为顺序结构、层次结构和网状结构3种类型。上文提到的时序性网络舆情文本信息的可视化所揭示的就是一种顺序结构,除此以外,大量的信息集合都具有严格的层次结构,无论在信息技术领域还是在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信息的层次结构都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对具有层次结构的信息进行可视化分析有助于改善研究者对层次结构数据及数据项之间关系的理解,因此,在信息认知阶段,层次信息可视化技术作为有效的抽象信息展现工具,被广泛应用于辅助理解和分析层次结构数据集。通过对抽象层次信息进行合理美观的可视化描述,研究者能快速准确地发现数据集中隐含的特征信息,并针对任务进行可视化分析,帮助解释现象、发现规律和制定决策[9]。随着可视化技术的发展,能够描述层次信息的可视化方法不断涌现出来,按照它们各自的可视化隐喻,可以将其分为3类:一是使用节点链接的方法构造可视化图形,在这类图形中,节点用于表示数据或内容信息,节点之间的连线则可用于描述数据或内容之间的结构,该类层次信息可视化技术主要有节点链接树、双曲树、径向树等;二是使用空间填充法构造可视化图形,在这类图形中,各种形式的包围框用于内容信息的表示,包围框之间的封装关系可用于描述各内容信息之间的层级,如树图、势力范围图等都属于此种类型;三是使用混合的方法,结合多种可视化分析技术和思想进行可视化图形的构造,其代表性技术有弹性层次图、层次网图等。在网络舆情研究中,研究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关注点选择合适的层次信息可视化技术来呈现信息项之间错综复杂的层次关系,比如想要探究网络舆情信息扩散的路径就可以使用节点链接树的方法来发掘其中的关键节点。图4使用了节点链接树的形式给出了一条微博信息的扩散路径,从中可以看出,该条微博信息的扩散过程并没有经历较多的层级,其影响范围主要来自信息者第一层级的传播以及少量信息转发者第二层级的传播。

23网络舆情关系网络信息的可视化

相较于层次信息,关系网络信息并不具有自下而上或自上向下的层次结构,其中嵌入的是一种更加复杂的网状结构,使用一般的统计分析或图示方法很难对其进行量化的表征和分析[10],随着上世纪末期复杂网络研究的兴起,社会网络分析逐渐成为处理此类信息的主要方法。在具体的分析过程中,社会网络分析以关系的量化为基础,通过绘制网络关系图的形式快速直观的解释和概览网络结构信息,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呈现不同实体间的关系结构;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挖掘隐藏在网络内部的有价值信息。按照Shneiderman等人[11]提出网络节点布局方法,关系网络信息的可视化一般可以按照力导向布局(Force-directed Layout)、地图布局(Geographical Map Layout)、环状布局(Circular layout)、层次布局(Substrate-based Layout)和时间布局(Time-oriented Layout)等5种布局形式加以呈现。就网络舆情研究而言,揭示不同行动者在网络舆情传播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大小,进而甄别其中的关键节点或意见领袖,对于探讨舆情演化规律、引导舆情走向具有重要意义。在现有的以可视化分析技术为支撑的网络舆情研究成果中,社会网络分析是一种最受偏好的可视化分析方法[12-14],比如李彪以最具影响力的40个网络舆情热点事件为研究样本,选取其传播初期的前3个信息节点,运用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分析了网络舆情空间的基本结构,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网络舆情传播的空间结构模型。图5是使用力导向布局中的Hu Yifan布局法[15]进行的社会网络关系图的绘制,其数据来自2010年最具影响的34个网络舆情事件,从中可以看出,天涯社区是当时最主要的网络舆情发源地。

除了上述3种类型的网络舆情信息可视化分析技术,一些常见的统计图形亦可用于展现网络舆情信息的时间趋势、情感倾向、区域分布等特征。伴随着大数据与计算社会科学的兴起,网络舆情虽然包含着较多的半结构和无结构信息,但是这些信息只需经过适当的转换就可以通过具有一定结构的图形形式呈现出来。网络舆情研究是一个涉及多门学科的交叉性研究领域,来自不同学科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都可用于网络舆情信息的分析和处理,可视化作为一种信息分析的方法与技术可以与案例分析、调查研究等传统的社会研究方法相互配合,共同为网络舆情关键信息和内在规律的发掘提供方法和技术上的支撑。

3结论

大数据环境下的网络舆情研究不是仅仅依靠某一学科的理论或方法就能得到理想的研究结果,作为一项综合性图5网络舆情信息前期传播空间的关系网络图(2010年)

社会问题,它涉及数据挖掘、舆情分析、政府决策等多个被有机联系起来的研究领域,因而需要集合传播学、政治学、社会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支持,才能得到富有真知灼见的创新性成果。如果囿于某一学科背景,仅从单一视角出发研究具有极大复杂性的网络舆情信息,其研究结果往往也会受到局限。因此,大数据时代的网络舆情研究应该突破传统数据时代静态化、单一化和片面化的研究思维,进行动态化、立体化和全局化的综合探讨。就此而言,可视化分析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数据表达方式,它能妥善应对网络舆情信息具有的海量性、多样性、动态性和低加之密度性特征,在卷帙浩繁的网络舆情信息中发现其中内涵的趋势、模式及规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可视化分析技术的应用对于推进网络舆情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网络舆情分析研究现状篇(7)

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7.3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3.2%[1]。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深刻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人类社会逐步分化为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现实社会里发生的每件事情几乎都会投射到虚拟社会中产生网络舆情,其中大部分都会很快消失在虚拟社会的信息海洋中,但是也有少部分舆情会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引发网民和媒体的大量关注,并持续较长时间,从而形成网络舆情热点[2]。网络舆情热点的形成具有自发性,且涉及面覆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人们对某一事件共同看法和情绪的集合。如果不及时关注和引导,在某些因素作用下,比如来自网络推手的恶意推动,会使负面情绪占据上风,甚至可能从线上向线下转移,引发,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这就是网络舆情热点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因此,网络舆情热点的研究对于政府部门掌握民意、管理社会、制定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对不同的舆情热点事件进行比较和研究,在这里引入“热度”的概念。热度是指关于某一事件网络舆情的高涨程度,表现为相关舆情量和舆论扩散范围的大小[3]。发现热点,判定热度是网络舆情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国内许多学者都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姜胜洪[4]在分析当前网络舆情热点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网络舆情热点的发生与发展规律,并提出了培养“意见领袖”进行舆论引导的策略。王长宁[5]在分析微博舆情传播特点的基础上,从微博信息、微博者和微博受众3个维度建立了微博舆情热度监测及预警指标体系。王国华[6]从舆情关联的视角出发,分析了网络舆情热点的演化规律。王伟[7]针对传统的一次聚类的舆情分析方法的不足,根据热点簇特征向量对网页进行二次聚类,提升了网络舆情热点分析的准确性。刘勘[8]提出了一种基于马尔可夫链的舆情热度趋势分析模型,实现了由发现网络舆情热点到预测热点的转变。以上学者对网络舆情热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向:一是研究网络舆情热点的形成条件、演化规律,构建热度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应对策略等。二是基于某种算法或者模型,实现对网络舆情热点的抓取和分析,并逐渐向着计算机自动发现与预测的方向发展。该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网络舆情热度评判指标体系,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来获得某时间段内集中出现的网络舆情热点事件的热度值排序,以供相关部门把握主次,根据热度值分级应对。

1网络舆情热度评判指标

在构建网络舆情热度评判指标体系时主要考虑3个方面的问题:(1)该指标要能全面客观反映热点事件舆情变化的真实情况,因此要尽量使用定量指标,避免定性指标;(2)定量指标要方便获取数据,以保证舆情热度分析的时效性和准确性;(3)指标体系要具有普适性。基于以上3点,并参考了网络舆情热度指标体系研究的相关文献,文章采用搜索指数、舆情关注度、网民相关言论数量、网络媒体图文报道数量、事件平均持续时间共计5个指标来评判网络舆情热度。

1.1搜索指数

搜索指数指被搜索引擎检索的关键词在特定的时间段内的网络曝光率及用户关注度,它是一个实时的动态指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关键词所代表事件的网络舆论热度变化趋势。基于百度搜索引擎庞大的用户规模和巨大影响力,文章以百度公司提供的网络舆情热点事件在对应时间段内最高百度指数来近似替代搜索指数值。

1.2舆情关注

度舆情关注度一般用某主题下相关网页的数量来表示[9],包含该主题内容的网页越多,则舆情关注度越大,该热点事件的舆情热度就越高。

1.3网民相关言论数量

网络舆情热点形成后会在网上引发激烈讨论,网民通过发表各种意见和评论的方式参与进来[10],这些相关言论数量越多,表明网络舆情热度值越高。为了方便数据采集与比对,该指标的数据主要来源于新浪微博。

1.4网络媒体图文报道数量

网络媒体是指区别于电视、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运用网络技术进行信息交流与传播的媒介,比如新浪、腾讯、网易等。热点舆情事件发生后网络媒体会发表大量原创或转载的新闻报道,因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网络舆情热度。

1.5舆情持续时间

任何事件引发的网络舆情都有一定的生命周期,该指标值即指相关事件从开始引发网络舆情到基本平息所持续的时间。

2灰色关联分析的应用

灰色关联分析是指对一个系统发展变化态势进行定量描述和比较的方法,其基本思想是通过比较参考数列和若干个比较数列之间几何形状相似程度来判断其联系是否紧密[11]。灰色关联分析法是一种多因素统计分析方法,它的优点在于少量的样本容量就可以满足需求,对无规律的数据同样适用,不会出现量化结果与定性分析结果不相符的情况,这样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损失。文章选取2016年7月中下旬集中发生的5件典型网络舆情热点事件作为研究对象。

2.1比较数列和参考数列的确定

比较数据是指影响系统行为的因素组成的若干组数据序列,记为:00000X(n)(X(1),X(2),X(3),...,X(n))。按照表1中网络舆情热点事件对相应指标数据进行全网采集,得到比较数列的原始数据,如表2所示。参考数列是指反映系统行为特征的数据序列,记为()((1),(2),(3),...,()),0,1,2,...,iiiiiXnXXXXnik文中,选取比较数据每一列的最大值作为参考数列。

2.2原始数据的无量纲化处理

数据的无量纲化处理是指通过某种计算方法将有量纲的系统数值的绝对值转变成无量纲的相对值,主要解决数据的可比性问题以及简化计算[12]。常见的无量纲化处理方法主要有极值法、标准化、均值化以及初值化方法,文中采用初值化法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如表3所示。

2.3求解关联系数()in

关联系数是指比较数列和参考数列在各个时刻的关联程度值。

2.4计算关联度,排关联序

关联度实际上就是各个时刻(曲线中各点)的关联系数的平均值,用来衡量比较数列与参考数列之间的关联程度。

3结语

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和交互的速率极高,现实生活中的任何事件都有可能在网络空间中被“放大”,成为网络舆情热点。这些热点舆情有可能是倾向于正面的,也有可能是倾向于负面的,而且热度值存在很大差异。此文研究工作的意义在于提供了一种比较科学的网络舆情热度排序方法,当热点事件集中出现时,可以为有关部门提供全面、准确的参考信息,对于网络舆情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在于灰色关联分析需要对各指标的最优值进行现行确定,而网络舆情是不断动态变化的,因而各指标的最优值难以确定,需要在接下来的研究中加以改进。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7-01-22).

[2]张润莲,兰月新,王彩华,等.网络演化博弈分析及对策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6(4):24-30.

[3]曹学艳,张仙,刘樑,等.基于应对等级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热度分析[J].中国管理科学,2014(3):82-89.

[4]姜胜洪.网络舆情热点的形成与发展、现状及舆论引导[J].理论月刊,2008(4):34-36.

[5]王长宁,陈维勤,许浩.对微博舆情热度监测及预警的指标体系的研究[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3(1):126-129.

[6]王国华,邓海峰,王雅蕾.网络热点事件中的舆情关联问题研究[J].情报杂志,2012,31(7):1-5.

[7]王伟,许鑫.基于聚类的网络舆情热点发现及分析[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9(3):74-79.

[8]刘勘,李晶,刘萍.基于马尔可夫链的舆情热度趋势分析[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1,47(36):170-173.

[9]王青,成颖,巢乃鹏.网络舆情监测及预警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1(8):54-57,111.

[10]苏国强,兰月新.基于SIR的突发事件网络谣言扩散模型研究[J].武警学院学报,2013(4):90-92.

网络舆情分析研究现状篇(8)

为了充分掌握现有网络舆情博弈分析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对比舆情研究的整体现状,本文利用万方数据库中的知识脉络分析工具,输入“网络舆情”进行知识脉络检索,得出2005-2015年间网络舆情文献每百万期刊论文的年度命中数,因该分析工具无法进行“关系‘并’”检索,实现基于博弈论的网络舆情分析文献与舆情总体文献的对比,因此本文通过在万方数据库高级检索中输入“网络舆情”“博弈”两个检索词进行“精确”条件下关系“并”的一般检索流程,共产生49条检索记录,因其中仍混有非相关文献,经手动筛选之后,共保留20条检所记录。图1为2005-2015年间两类舆情研究文献的对比统计图。从图1可以看出,我国对网络舆情的研究主要始于2005年,2005-2009年间文献生产量增长率较为缓慢,自2009起到2013年,文献年增长率大幅度提升,约为33.241,这与这段时期内我国互联网技术、移动终端技术、即时通讯App技术等的飞速发展,以及大幅度的社会转型和社会改革密切相关。13年之后,我国网络舆情的研究逐渐趋于成熟,因此14年的舆情文献总量虽有所增加,但增长量已大幅度降低。对比舆情总体研究趋势,基于博弈论的网络舆情研究可以说仍处于起步阶段,截止2015年6月仅发表20篇,每年发表量不超过5篇,但这些研究成果在舆情危机的应对和解决方面具有较好的导向性,所提供的舆情研究思路对未来舆情研究也助益良多。

2网络舆情博弈研究现状分析

本文将网络舆情博弈研究文献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建模两大类,然后对建模文献按照参与主体数量的不同,分两方和三方博弈进行整理归纳。此外,在两方博弈内部又按照主体类别进行了文献划分,图2为文献类别划分路线图。

2.1定性研究将博弈论引入网络舆情研究的早期,学者主要将研究重点集中于舆情事件中相关参与主体及其利益的界定上。相关文献的研究内容见表1。以上研究的主要贡献在于对不同情境下舆情参与主体及各自利益点的识别,站在社会管理者的角度给出相应的舆情危机处理策略。博弈定性分析的方式可以从深层次探究舆情危机产生的原因,把握危机处理的大方向,但其主观性较强,在具体解决方案的提出、恰当的实施时机以及方案实施程度等方面,定性分析的指导意义相对较弱,因此,需要采取数据建模的方式弥补这方面的不足,通过模型的构建和求解提供舆情危机处理客观的依据。

2.2建模研究现有的以博弈建模进行网络舆情研究的文献按照参与主体数量的不同可分为两方博弈和三方博弈。传统博弈理论中对行为人的假设是完全理性、具有共同的知识水平以及博弈双方之间的互相信任。但现实环境的复杂性以及主体的差异性,使得博弈情形不能够满足传统博弈的假设,形成一种非完全理性的博弈。

2.2.1两方博弈参与模型按照参与主体的构成,可将舆情两方博弈模型分为网民内部博弈和网民与政府之间的博弈。a.网民内部博弈。网民以互联网作为意见和态度表达的平台,推动舆情事件及舆情信息传播发展。但其知识结构、价值观的差异及与舆情事件的弱利益关系,使其态度表现出极大的不确定性。同时,群体成员有限的信息拥有程度和分析计算能力使其行为方式呈现惯性、短视的特点。基于此,现有以博弈论研究舆情生成与发展的文献大都基于演化博弈的思想。魏丽萍在探究“沉默的螺旋”与“蝴蝶效应”在网络空间对群体行为影响的基础上,得出网络舆情的形成是有限理性的群体在网上心理博弈的过程。根据网民的政治态度及彼此间的交互作用定义博弈中的收益组合,继而建立网民内部演化博弈模型,以博弈均衡解作为舆情形成的解释。刘锦德等认为舆情是无数不完全信息下的同质个体在面对某一信息时在盲从与分析间策略选择的结果,以信息分析所获得的收益和付出的成本作为博弈动力构建两方对称演化博弈模型,在演化均衡解的基础上,引入博弈方的交互利益、成本系数和记忆长度进行影响因子的仿真模拟。郭东伟,乌云娜等借助传染病模型对社交网络中的个体信息传播状态进行分类,引入传播学中的社会威慑因素构建舆情传播过程中个体与其邻居之间的非理性博弈模型。并分别在无标度网络和小世界网络背景下进行理论分析和仿真模拟。王洋,尤科本等研究同一网络社区内部及不同网络社区间,个体针对某一话题的讨论,在肯定、否定和不确定间的策略选择以及对不同意见个体的说服行为,在求得博弈均衡解得基础上结合传播算法对博弈双方数量、采纳概率、收益差及比对概率进行舆情传播的计算机模拟。魏静,朱桓民等认为舆情信息传递的过程是网络节点间信息增长和积累的过程,采用改进的Brookes知识方程说明舆情信息的网络传播条件,继而构建信息容量存在差异的网民之间的演化博弈模型,并进行模型的求解和仿真实验。宋彪,朱建明等将个体网民行为产生定义为外部感知和内部状态的函数,在群集动力学背景下对个体网民行为特征进行命题假设,结合社会网络背景构建个体间的利益演化博弈模型,通过系统仿真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张芳,司光亚研究人际间的谣言传播机制,认为尽管相信谣言会带来实际的损失,但其重要性和模糊性仍会导致个体偏向于相信谣言。在这一假设条件下,通过对相信谣言和不相信谣言两类策略收益的界定,构建个体间有关谣言传播的演化博弈模型,并进行Agent仿真实验。该研究虽未在网络环境下进行,但仍具有较高的参考性。不同于以上对群体内个体进化策略非此即彼的假设,王元卓,于建业等认为群体的博弈过程会受随机效应的影响,提出在传统演化博弈模型中引入随机效应因子,进而探讨应用这一新模型进行网络群体行为研究的可行性。b.网民与政府间博弈。社会转型的加速和改革的深化使诸多社会矛盾暴露出来,其中公职人员“涉腐”“涉富”“涉权”“涉色”等问题的频发使公权力大、公益性强、公众关注度高的“三公部门”进入民众的关注视野,成为社会矛盾的直接当事者。谌楠,王恒山在BA无标度网络中引入改进的社会福利博弈模型,将政府的社会收益与网民的参与率关联起来,研究政府与网民在某一负面舆情消息传播时的博弈行为选择,通过仿真模拟确定政府在负面舆情传播时的最佳干预时点。刘德海针对突发事件中政府机会主义行为产生的可能性,在Stackelberg多阶段博弈中融入演化博弈思想,指出政府机会主义的产生是基于网民群体策略演进的结果,进而结合均衡解分析其中现实的原因。韩少春等以舆情事件的不知情人(平民百姓)在知情人(政府、专家、利益集团)不同策略下的行为选择为研究对象,构建双方的动态演化博弈模型,分析舆情传播中网民羊群效应产生的可能,进一步通过仿真实验研究羊群效应产生的条件和时间。上述研究均将网民作为参与方进行博弈研究,而张玉亮,张昊苏却将网民衍生的“社会支持率”作为舆情当事人和政府博弈争夺的对象,进行博弈建模研究,由此,博弈方的退化导致博弈类型由群体间的演化博弈转向个体间的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构建舆情两方博弈模型的文献认为是网民群体内部或网民群体与社会管理者彼此间的利益矛盾促成了舆情的形成与发展,这在互联网发展的早期是具有相应的合理性和适用性的。但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利益主体变得越来越多元化,这些新加入的个体会因为自身利益的驱使而加入到舆情的博弈中。以文献[2]定义的六类博弈主体为例,这些利益主体几乎不会同时参与同一舆情事件的博弈,但在某些特定主题的舆情事件中,部分利益主体(>=2)会迅速形成博弈参与方展开利益的博弈。因此,部分学者尝试构建三方博弈模型,以适应特定情境下的舆情生成与演变机理。

2.2.2三方博弈参与模型在以博弈论研究网络舆情的文献中,仅有3篇文献涉及到三方博弈。按照文献发表先后顺序,魏芳芳首次打破传统的两两博弈模型,以网络空间中不法企业为谋求暴利的谣言散播为研究对象,在识别政府-企业-网民各自策略空间及利益关系的基础上,构建三者之间的演化博弈模型,并以三维立体图展示不同策略组合的渐进趋势,得出相应的分析结果。陈福集,黄江玲针对舆情生成与传播过程中网络水军恶意炒作这一典型现象,建立政府-当事人-水军三者之间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不同策略组合下参与方的行为选择,并结合现实给出相应的指导建议。张玉亮,张昊苏认为突发事件当事人与政府除争夺第三方网民的支持外,更需要借助媒体扩大自身的影响效应,但媒体不同于第三方网民的非利益性,作为市场主体之一,它有自身的利益诉求,因此,文献在已经构建的两方博弈中引入媒体作为第三方博弈主体,以研究相关参与者的策略变化。

3现有舆情博弈研究存在问题

我国网络舆情的应对已由最初的围追堵截到积极应对再到目前的常态管理,各项研究方法也逐渐趋于成熟,特别是近年来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使舆情研究与管理进入智能化阶段。但基于博弈论的主体行为研究对把握舆情实质仍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但现存的各项研究还不成熟,有待进一步深入与改进。

3.1理论分析的不足-缺乏交互性现有理论分析文献多将研究的重点聚焦于舆情事件弈主体的识别、主体行为特性和行为方式的分析以及各主体利益点的界定。但却忽视了博弈论所暗含的主体间的交互作用,即同一情境中的参与主体是如何根据其他参与者的行为选择自己的策略,如何在不同的策略间游动、权衡以及对手的策略选择会对自身产生何种影响。这种独立的利益主体分析方式无法将舆情所受的主体合力表达出来,因此也无法体现舆情动态变化的特性,仅能描述舆情某一时点的静态特征。

3.2建模研究不足

3.2.1研究主题不明确现有的舆情博弈建模文献过分强调模型的构建和求解,而对舆情本身的信息关注不足,这使得构建的模型在运用时,要么仅适用于个别情况,要么需要进一步确认其具体的应用范围,分别以文献[20]和文献[8]为例加以说明,文献[20]研究当网络舆情发展存在网络推手时的情形,但其在实际行文中仅将研究的重点聚焦于商业企业的不正当营销行为,大大缩小了网络推手的话题炒作范围,这种对参与主体功能的部分缩减直接使模型运用受到限制;而文献[8]主要研究网络舆情传播时,政府最佳干预点的选择,但其在研究范围的确定时,仅模糊的指出研究对象是有负面影响的舆情事件,这种笼统的概括会使其模型在现实舆情的监控运用中失去针对性,进而失去实用价值。因此,前者的单一性和后者的过度概括性使这两类研究无法形成对不同主题的舆情生成原因和发展动力的深入探析,继而使模型运用受到限制,失去其固有的参考价值。

3.2.2研究阶段不明确作为网络舆情的一大研究分支,舆情演变阶段研究已取得较成熟的研究成果,以四阶段演化为例,包括产生、发展、高潮和衰没等四个不同的状态。因舆情发展的动态性,其在不同阶段的参与主体、利益关系以及影响效力方面都不尽相同,因此,在构建博弈模型时也应有所差别。但在现有的研究成果中,仅文献[19]明确指出构建模型的适用阶段,而其他文献对舆情演变阶段差异的忽视使其模型在理论和应用上的指导意义需进一步界定。

3.2.3部分文献模型选择不恰当在建模文献中,文献[12]和文献[17]均对博弈进行非理性假设,属于混合战略下静态博弈的情形,但现实中的博弈主体均具有知识获取和学习能力,能够根据舆情演变和其他参与者的策略进行策略调整的个体,因此舆情主体的静态博弈分析并不适用于动态的舆情传播现实。此外,在网民与政府的两方博弈研究中,仅文献[9]认识到博弈主体相对于传统演化博弈的差异,即博弈的一方(政府)由由原先分散化行动的群体参与者退化为理性的个体参与者这样一类特殊的演化博弈,进而对博弈模型作出适当的调整,而其他研究者仍沿用传统演化博弈模型进行建模研究,从而与现实产生出入。

4研究展望

针对现有舆情博弈研究文献中存在的不足,本文认为未来的研究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改进。

4.1模型运用的改进

4.1.1结合舆情主题建模模型构建优于理论分析的地方在于其具有较强的现实操作性,但劣势在于对舆情宏观把握的不足。这导致在构架模型时,要么忽视模型构建背景,仅就模型谈论模型,要么是基于某一特定舆情事件进行模型构建,从而使模型适用性受到限制。此处理论与模型理想的结合方式,可以考虑面向舆情主题的建模方式,即,按照一定的主题分类标准将舆情分成若干类,对每一类主题舆情进行博弈模型构建,这样在建模时既具有简要的背景依托,同时又扩大了模型的适用范围。

4.1.2结合舆情发展阶段建模正如本文3.2.2提出的,已有的舆情博弈研究文献都未曾进行涉及整个舆情生命周期的建模研究。若能从利益博弈的角度探讨舆情在不同阶段间的演变机理,将会在很大程度上还原和解释舆情产生与发展的本质,有针对性的制定舆情危机应对策略。

网络舆情分析研究现状篇(9)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8225

随着我国网民的数量越来越多,移动智能设备如手机、电脑、平板也越来越普及,社交网络等新媒体工具更是渗透到人们生活中的每个角落,突发事件在网络上的传播速度也越来越快,人们对突发事件的关注度也随之提高。突发事件一旦发生,相关部门如何快速收集网络上的舆情信息,跟踪事态变化,及时向有P部门通报,是新形势和新环境下急需解决的问题。大数据时代,网络上承载的信息和数据越来越多,给网络舆情的信息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利用大数据技术的优势,网络舆情信息相关部门可以从网上海量的、多样的信息中迅速分析、挖掘出有价值的舆情信息,如何浓缩并解读海量的信息,提高舆情数据的研判能力是大数据环境下舆情分析的重要挑战,大数据技术将在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工作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1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现状分析

从目前研究舆情的文献来看,舆情的研究经历了传统社会舆情分析、网络舆情分析、大数据舆情分析三个阶段。Facebook、推特、微博等社交网络媒体的兴起掀起了研究网络舆情的热潮,Nathalie Henry通过推特获取了2012年法国大选中网民情感取向数据,并对大选结果进行了预测,证明社交网络媒体确实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喻国明(2013)在文章中指出网络舆情的研究经历了早期简单粗放的研究阶段和当前海量的网络舆情研究两个阶段。孙帅(2014)等用时间序列的分析方法探求网络舆情的进化规则,创立了网络c情变化发展的分布模型,并且发现其适应的分析方法。李弼程(2010)等人创立了多种网络舆情的姿态分析模型来对网络行为进行分析判断。网络舆情的信息工作要适应大数据时代的新特点、新变化,将大数据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应对策略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大数据在网络舆情工作中起的重要支撑作用,既可以推进互联网现代化的治理,还可以提高政府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应急处理能力。

2大数据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应用

应用在网络舆情的大数据技术有很多,目前比较成熟的是Apache 软件基金会提出的 Hadoop 分布式计算系统基础框架。框架包含多个大数据技术开源项目,相关的核心技术主要包括:分布式计算模型(MapReduce)、分布式文件系统 HDFS(Hadoop Distributed File System)、数据仓库工具Hive和分布式数据库 Hbase,其中对大数据网络舆情分析起着关键作用的是MapReduce。Hadoop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MapReduce模型实现其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数据的监测、分析以及舆情的趋势分析、跟踪预警,从而提高数据挖掘与分析能力。分布式文件系统 HDFS还可以有效利用与管理硬件资源和存储资源,提供更高的数据存取能力。Hive可以快速查询数据、挖掘数据并迅速建立索引。基于非结构化数据存储的数据库Hbase的使用,可以兼容不同类型的数据实现分布式存储。

传统的监测工具、方法和流程难以处理现在海量复杂的网络舆情,基于Hadoop的大数据技术因其快速的数据处理能力、数据存取效率极高、灵活的应用平台能力以及可以通用的硬件系统诸多良好的性能,可以在海量数据的环境下完成舆情信息数据的采集、处理、分析及突发事件预警支持、舆情信息报告等工作,满足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相关工作的高标准和高要求。Hadoop是当前学术科研界和企业实务界用来解决大数据存储和数据分析的主流技术,更加缩短了数据处理的时间、降低了综合成本。

3基于大数据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策略

31前期:搭建网络舆情收集、分析平台

搭建具有公信力的网络舆情收集、分析平台,该平台应同时具有网络舆情宣传、评价、报告和处理等功能。通过平台,我们可以及时收集、跟踪网络热点问题,第一时间研判网络舆情事件;通过多种方式引导网络舆情,在收集、分析网络舆情信息的基础上科学合理传播、处置信息;及时反馈处理的舆情信息、作出评价并定期舆情报告。通过平台,可以有效地掌握舆情处理的主动权。

32中期:建立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处理机制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处理不仅适用于事件舆情的前期爆发阶段,也适用于事件网络舆情发展的其他阶段。有效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处理机制,可以把事件的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然后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疏导,从而化解社会矛盾、减小影响,并防止事件矛盾的进一步激化。

33后期:完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事后体系

善后是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策略里必要的步骤,主要协助舆情相关部门恢复网络的正常秩序,防止或控制此事件舆情再次发生,为以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应对和处理提供经验。所以,事后体系应该包括对现有处理方案的评估、总结和舆情数据库的建立。我们需要建立相关的网络舆情数据库,便于以后及时查阅、完善网络舆情的事后体系。

4结论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分析已逐渐成为研究的热门课题。目前来看,国内外的研究大都集中在网络舆情分析算法、舆情监控系统的研究,对基于大数据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分析相关的技术研究相对较少,还不能满足现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需求。确实,现在网络舆情的研究大部分都是情报方面的工作,但是加入大数据的背景之后,我们可以从定性的方法慢慢变成定量研究。本文主要基于大数据对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进行研究,总结了大数据在网络舆情的应用及应对策略,展望下一步研究可以从可视化方面研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等解决网络舆情问题。

参考文献:

[1]Jennifer Bachner,Kathy WHillAdvances in Public Opinion and Policy Attitudes Research:The Policy Studies in New Zealand[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rug Policy,2014,23(1):45-53

[2]Nathalie Henry,Jean-Daniel Fekete,Michael JMcGuffinNodeTrix:A Hybrid Visualization of Social Networks[J].Management Science,2012,46(3):1302-1309

[3]喻国明大数据分析下的中国社会舆情[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3(5):2-9

[4]李艳灵,李刚大数据环境下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分析及应对策略[J].网络通讯与安全,2015,15(11):14-15

[5]汪可大数据路径下铁路突发事件舆情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5

[6]张宁熙大数据在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信息工作中的应用[J].现代情报,2015,35(6):38-42

[7]张倩大数据在突发事件政府决策中的应用[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6):73-79

[8]孙帅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管理机制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4

网络舆情分析研究现状篇(10)

反腐舆情[1]是通过互联网及所引起的社会舆论效应对执政行为的监督和对权力的约束,从而达到有效预防、遏制、惩戒腐败行为的一种方式,是反腐败事业管控的新领域。反腐舆情作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交叉的新兴研究领域,涵盖了新闻学、传播学、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信息技术等多个学科,引发了国家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国内众多领域的专家学者的也开始对其进行关注[2-7]。

1文献来源与研究方法

本文对1999-2013年间公开发表于CNKI的关于反腐舆情的文献进行了检索,分析15年来中国的反腐舆情的研究现状、文献内容、来源等,有助于后期研究反腐舆情的学者作出更加深层次、全面化的研究,也可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健全的法律法规提供预研。考虑到以“反腐舆情”为主题进行精确检索的相关研究论文仅12篇,模糊检索的相关研究论文仅123篇,故本文采取全文模糊检索的方式,对默认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特色期刊、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国际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等进行跨库检索,实施检索结束时间为2013年12月31日,共获得检索结果8 929篇。

2研究现状分析

21年载文量分析

年载文量分析可以有效地探索反腐舆情研究的发展历程。如图1所示,15年来我国对反腐舆情的研究文献一直呈上升趋势,且上升速度较为明显。数据表明,1999年有17篇关于反腐舆情的研究文献,2000-2003年增长缓慢,文献篇数均在100以下,这说明当时反腐舆情还未引起足够重视。2004年十六届四中全会报告明确提出“建立社会舆情制度,畅通民情反映渠道”,同时国家开始重视舆情反腐,越来越多的反腐舆情研究文献也应运而生。2009年中国十七届四中全会又明确表示要“注重分析反腐舆情”,促使了国内反腐舆情研究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尤其是2012年十召开以后,新一届的国家领导班子诞生,对舆情反腐更加重视,国家主席在上任初的2个月内,在公开场合6次提到反腐倡廉。所以从2004-2013年间,关于反腐舆情的研究文献数量迅猛增长,体现了反腐舆情已经受到国内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由于CNKI数据库的更新有时滞性,目前2013年的数据尚不齐全,但是截至12月底统计文献已经达到1 667篇,明显高于去年的同期数据,预计2013年的相关研究文献数量会高于2012年,整体反腐舆情的研究呈现了良好的发展趋势。

本文对著者发文信息进行筛选分析,统计结果见表1,此处仅列出发文量在5篇及5篇以上22位的著者。从发文著者的单位性质可以看出,著者主要可分为3类:(1)是来自国家党政部门的著者,这类学者主要是从政府的法律政策角度对反腐舆情进行研究;(2)是来自国内高等院校的著者,这类学者主要是从学术理论角度对反腐舆情进行探讨;(3)是来自研究所的著者,比如来自天津社会科学院舆情研究所的姜胜洪等。从总体数量来看,目前第一类的著者占据很大的比重。另外通过检索文章的全部作者可以发现经常是多位学者联合,说明已经形成了专门研究反腐舆情的团队,这是我国反腐舆情研究取得进步的标志之一。

23被引频次分析

学术论文的被引频次是评价被引文献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的有效手段。本文列出了被引次数前20名的论文,如表2所示。其中排名第一的是人民日报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总计387次。本文认为该文之所以有如此高的被引次数,一方面是因为于人民日报这一权威平台,使得文献更具参考意义;另一方面,文章涉及的九项重要决定对国家的文化发展起到了指导性作用,故吸引众多领域学者的关注。从被引频次上看,《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构问责制政府:我国政府创新必由之路》、《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7篇文章被引频次都在100次以上,思想政治教育、反腐舆论基础、研究综述、模式模型方面的文献的被引频次均不低,这与目前国内反腐舆情研究的方向比较一致。

3文献内容分析

31关键词分析

通过对文献关键词的分析可以发现目前我国反腐舆情研究重点和研究载体。按照载文量排序,此处列出出现频率最高的前20个关键词,统计结果如图2所示。其中网络舆情、微博反腐、网络反腐、网络舆论、网络、舆论监督、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及网络监督以明显优势排在前列,文献篇数都超过100篇。从这些关键词中可看出,对反腐舆情研究的主要载体为:网络舆论、公众舆论等。其中网络舆情以其独特的优势占据首位,这是由于网络舆情相比传统媒体,其内容涉及面更广更全,传播速度更快,获取渠道便利,更易表民众真实想法的表达。所以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的管控机制,可为反腐舆情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32学科类别分析

对学科类别进行分析可以得到我国反腐舆情研究涉及领域和体现形式。学科类别分析的结果如表3所示,此处仅列出包含相关文献量最高的前20名学科。可以发现,文献大量集中在“中国共产党”学科,共计占到全部研究文献的30%;新闻与传媒因具备了消息准确性高、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等特点,也成了研究反腐舆情的主要学科之一;再次是“行政学及国家行政管理”,“中国政治与国际政治”、“诉讼法与司法制度”、“经济体制改革”等方面也刊载了大量关于反腐舆情的文章。以上为反腐舆情研究的学科发展提供了导向。

33研究层次分析

研究层次分析可以了解我国反腐舆情的研究深度。本文根据CNKI列出了全部的研究层次(前18名),如表4所示。关于反腐舆情文献的研究层次主要集中在基础研究、政策研究、行业指导、职业指导和工程技术等方面。其中政策研究(社科)方面的年载量最多,占到全部研究文献的46%,基础研究(社科)、行业指导(社科)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由此可以看出,目前国内的反腐舆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科领域,这与我国的基本国情、国家政策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等相关。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尝试突破传统上利用经济管理理论研究也具有自然科学属性特征的反腐舆情的内在局限,有助于丰富我国网络舆情管控研究新范式的理论建设。

4来源分析

41文献出版来源分析

通过分析文献出版来源可以了解国内反腐舆情的研究水平。载文量排名前20位的文献出版来源如表5所示,可见国内反腐舆情研究主要集中于报刊、学位论文等类型。从刊物档次来看,发表于CSSCI来源期刊文献的仅305篇,占发文总量的34%。载文较多的CSSCI来源期刊有《情报理论与实践》、《图书情报工作》、《情报杂志》等刊物。说明我国现在对反腐舆情的研究已经引起部分专家学者的重视,但发表于高水平期刊上的文献仍较少。

42研究资助来源

5结论

根据以上分析,我国反腐舆情的研究正处在高速发展时期,并呈现以下特点:

51反腐舆情的研究关注度大幅增加

随着我国民主化建设的不断加强以及网络的不断推广,包括专家学者及政府等在内的处于社会各个层面的相关实践者会越发主动地密切关注反腐舆情;同时国家反腐机制不断完善、反腐舆情机构也不断成熟,例如中国反腐倡廉网、廉政在线、中央纪委室等反腐舆情网站的出现,促进了更多与反腐舆情相关的研究成果的产生。

52正在不断形成专业的研究团队以及权威的研究机构在反腐舆情的研究方面正在出现一批稳定的研究者对其展开系列的深入的探讨,同时也正在形成有影响力的研究机构,他们将在反腐舆情领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53反腐舆情研究需要更进一步的探索

现在关于反腐舆情的研究主要还是基本概念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等这些理论研究,欠缺机理性、规律性以及实证研究。同时需要更多质量较高的研究成果。

综上,反腐舆情研究在我国尚处在发展阶段,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也为广大的研究学者提供了一个更加开阔的平台。

参考文献

[1]叶笃初.中共党建辞典[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

[2]张廷.涉腐网络舆情监测干预的现状与路径选择[J].情报杂志,2013,32(5):11-15.

[3]梁洁,方付建,王国华,等.官员舆情危机事件应对方式研究[J].情报杂志,2012,31(11):5-10.

[4]吕维霞,钟敬红.论信息公开对政府公共服务质量的影响[J].情报科学,2010,28(11):1616-1629.

网络舆情分析研究现状篇(11)

〔中图分类号〕g20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3)02-0027-05

“社会网络”(social network)的概念由英国人类学家布朗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研究社会结构时首次提出,从此社会网络分析法逐渐发展起来[1]。社会网络分析法主要是通过研究由行动者及其之间的关系构成的网络,得出关于这个网络属性和特点的结论。经过70多年的发展,社会网络分析法走向成熟。作为一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在社会学、心理学、统计学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成果。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在网络舆情中,行为者即网民也构成了社会网络,互联网上的交流取代传统的社会网络中的关系成为连接行为者的纽带。因此,社会网络分析也可以用于网络舆情的研究。

在web 2.0时代,网上信息源已经不单单是大众传媒和各类官方网站,普通网民在网上不再是简单地作为信息受众通过浏览器阅读信息,他们同时也是信息的信息源。2012年7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的《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增长速度更加趋于平稳;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88亿,手机首次超越台式计算机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2]。借助移动终端和个人计算机,网民通过博客、微博和社交网站可以更加简便、自由、随时随地在网上各种消息,并发表个人的言论、情感、意见等等,网络舆情正变得越来越复杂,对社会稳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3]。网民不但通过互联网曝光一些热点事件,为加强对政府的舆论监督起到推动作用;同时也有相当数量的网民通过互联网造谣传谣,对构建和谐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研究分析至关重要。

1社会网络分析法在网络舆情研究中的应用

1.1网络舆情及其特点

舆情是民众关于现实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政治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3],网络舆情就是民众通过互联网对政府管理以及现实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政治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随着因特网在全球范围内的飞速发展,网络媒体已被公认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网络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之一。网络环境下的舆情信息的主要来源有:新闻评论、bbs、博客、聚合新闻(rss)。网络舆情表达快捷、信息多元,方式互动,具备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网络作为一种新兴传播载体,已经成为民众表达舆情的重要窗口,网络舆情的特点与网络传播方式的特征息息相关。网络舆情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发生在网络空间内,带有深刻的网络技术特性,发生快、扩散快、强度大,多数人倾向于在网络中表达内隐在心中的情绪,偏激的声音容易占据主导地位;

(2)网络群体围绕某一话题进行讨论并因此而出现的社会矛盾、突发事件、恶意煽动、个人情绪等是网络舆情生成;

(3)网络舆情是网民流露出来的态度,而不是有形的文字、声音、符号,对网络舆情更重要的是对态度和取向的分析,要关注整体而非特例。

(4)由于发言者身份隐蔽,并且缺少规则限制和有效监督,网络自然成为一些网民发泄情绪的空间。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挫折,对社会问题片面认识等等,都会利用网络得以宣泄。因此在网络上更容易出现庸俗、灰色的言论。

另外,网络舆情与国家安全也紧密相关。网络在提供了下情上达的便捷方式的同时,也对我国政治安全和文化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具体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西方国家利用网络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网上思想舆论阵地的争夺战日趋激烈。二是传统的政治斗争手段,在网上将以更高效的方式实现,利用网络串联、造谣、煽动将比在现实中容易得多,也隐蔽得多。三是通过网络,西方的观念、生活方式可以便捷地

透进来。因此,加强网络舆情的研究和管理引导是十分必要的。

1.2.1社会网络分析及其特点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一般是研究组织中诸如咨询、信任、友谊、情报、沟通和工作流程等关系的网络, 以解释组织内部的决策、沟通和组织冲突等问题。在社会科学中,以社会行为者之间信息互动为基础的社会性研究方法被称为社会网络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研究个体及将个体联系起来的关系,力求揭示这些关系的模式,并通过对关系模式的分析来获得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以及群体的结构、功能和内涵。

社会网络分析作为社会结构研究的一种独特方法,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5]:

(1)它关注于对不同单位之间的关系分析,而不是根据这些单位的内在属性(或本质)对其进行归类。

(2)它把结构看作是网络间的网络,这些网络可以归属于具体的群体。也可不属于具体群体。它并不假定有严格界限的群体一定是形成结构的阻碍。

(3)其分析方法直接涉及的是一定的社会结构的关系性质,目的在于补充——有时甚至是取代——主流的统计方法,这类方法要求的是独立的分析单位。

1.2.2社会网络分析的研究方向

社会网络分析一般分为3个研究方向:

(1)动态分级。研究社会网络的动态变化,并根据结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对网络中的结点进行动态的等级划分。

(2)角色评价。依据社会网络分析理论,网络中的每个结点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角色评价就是着重研究网络中的结点对网络的结构、动态变化等所起到的不同作用。

(3)专家和社群的发现。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社会网络中结点之间的关系,发现其中潜在的“意见领袖”和社区。“意见领袖”是在社会网络中占有核心位置的结点,他能够影响网络中的其他结点对事件的看法,社群则是有相互联系紧密的结点组成。

1.2.3社会网络分析的相关概念

社会网络分析着眼于对关系和联系的考察。它的基本研究要素包括点和线,“点”代表社会网络中的行为者,“线”代表社会网络中行为者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法进行分析,必须要满足两个要素,一是存在参与主体,二是参与主体之间存在联系,即要求必然存在某种现实的需求引导参与主体之间发生联系。社会网络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相关概念[6]:

(1)无向图与有向图:无向图是指节点之间的连线是没有方向的,连线仅仅表示节点之间联系的有无;有向图中,节点之间的连线表示节点关系的方向性,如网络论坛中网民之间的回复关系、组织结构中的任务指派和汇报关系等等。

(2)无权图与有权图:权重表示的是节点之间连线强度,根据图中是否考虑各条边的权重,可以将它分为有权图和无权图。如果将有权图的各边权值都设为1,有权图就称为无权图,无权图中权值仅表示节点之间连线是否存在。

1.3社会网络分析在网络舆情方面的应用

对于网络舆情的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方向:一是对网络传播的信息内容进行研究,发现重要舆情内容;二是对网络中结点构成的网络结构进行研究,发现该网络的特征。因此,如果将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应用于网络舆情研究领域,将有助于实现系统化分析,通过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方法,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得到网络舆情分析结论,进而有效地协助相关部门监控、管理互联网用户的上网行为、维护互联网舆论氛围的健康,及时地控制和规范网络信息的传播是亟需研究解决的问题。

2方法及步骤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实证研究,其通用的研究方法和步骤一般为:选择研究对象、收集数据、数据分析、评估改善。在数据分析时一般通过社会网络分析软件进行定量计算,结合定性分析来提出评估改善措施。根据社会网络分析和网络舆情的特点,本文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网络舆情实证研究具体实施方法和步骤为: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如图1所示。

2.1数据采集

本文的网络舆情实证研究的研究对象是网络中的行为者,因此需要从互联网获取关于行为者及其相互之间关系的信息作为关系数据。主要方法是选定某一社会热门事件或话题,从微博、博客、网络论坛中获取相关的博文、主题帖等等,根据网民之间通过发言和回复形成的交流关系,建立关于行为者之间的关系数据。行为者之间每交流一次,则权值为“1”,交流次数越多则

权值越高。这样行为者之间的关系构成了可以用于社会网络分析的网络,每个节点代表了行为者即网民,节点之间的连线表示网民之间的交流关系,连线的权值表示网民之间交流的次数。

2.2数据存储

按照社会网络分析软件的数据录入方式将关系数据进行存储。根据网民之间互相交流的情况,建立关系矩阵a(i,j)。矩阵元素ai,j代表的是第i个节点与第j个节点的连线即行为者i与行为者j的关系,ai,j的值即连线权值表示两个行为者之间的交流次数,值为0则表示这两个行为者之间没有交流,值为1表示有过一次交流。然后将节点的编号和关系矩阵保存为社会网络分析软件的存储格式。多数社会网络分析软件均能对矩阵进行处理,如ucinet和pajek。例如pajek可以通过特定的数据格式将关系数据存储为文本文档。

2.3数据分析

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社会网络分析指标以得到所研究网络的特征,通过软件定量计算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发掘网络舆情信息,提出舆情研究建议。本文所选取的分析指标主要有以下几种[7]:

2.3.1度

度是复杂网络节点的属性中最简单但也是最重要的性质。一个节点i的度k定义为与它相连的节点的数目,对于有向图,一个节点的度可分为入度和出度两类。节点i的入度定义为指向节点i的节点的数目,出度为被节点i指向的节点的数目。出度和入度之和即位该节点的总的度。因此,从直观上来看,一个节点的度越大就意味着这个节点越重要,在社会网络中意味着这个节点所代表的行为者与其他行为者的联系比较多。

2.3.2密度

密度是社会网络分析中的常用指标,在无向网络中,指的是网络节点间实际连线的数量与可能存在的连线最大数量之间的比值,表达式为2l/[n(n-1)],其中,l为实际存在的连线数量,n为节点数量。在有向网络中的表达式为l/[n(n-1)]。密度越大,表明网络中节点之间连线越多,行为者之间的联系更为密切,信息交流更为流畅;密度越低,则表明节点之间连线较少,行为者联系不多,情感支持少。

2.3.3聚类系数

网络中的一个节点i有k条边将它和其它节点相连,这ki个节点就是节点i的邻居。显然,在这ki个节点之间最多可能有ki(ki-1)/2条边。而这ki个节点之间实际存在的边数和总的可能存在的边数e(i)和总的可能存在的边数ki(ki-1)/2之比就定义为节点i的聚类系数(clustering coefficients)cc1(i),即:

整个网络的聚类系数cc就是所有节点i的聚类系数的平均值。即

其中,n为整个网络的节点数。很明显,cc1≤1。当且仅当网络是全局耦合的时候,即网络中任意两个节点都直接相连时,cc1=1。

2.3.4直径

网络中两个节点i和j之间的距离dij定义为连接着两个节点的最短路径上的边数,而网络中任意两个节点之间的距离的最大值叫做复杂网络的直径d。在网络舆情研究中,直径较短的网络,行为者之间易建立联系,舆情传播较快。

选定分析指标后,具体的数据分析工作要通过社会网络分析软件来实现。近年来,由于社会网络分析的快速发展,社会网络分析软件也在不断升级,如ucinet、pajek、netminer等软件,具有较强的数据处理能力和良好的可视化效果,极大地便利了分析工作。其中,ucinet、pajek是最常用的社会网络分析软件。

2.4分析结论

通过社会网络分析软件计算出以上指标的数值后,能够得到所研究的舆情网络的信息,从而明确应对方法,采取科学合理的舆情管理手段对数据来源网站进行管理。

3实证研究及分析——从人社部拟延迟退休事件谈起网络论坛是网络舆情传播的重要途径和平台,网民通过在论坛中的发帖与回复能够建立联系,随着留言网民的不断增加,关系网络逐渐形成,网民之间的关系的发展便能够反映网络舆情的发展。

2012年上半年,关于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研究延迟退休年龄的话题再次引起人们广泛关注。该话题在多个网络论坛中受到网民热议。本文选取了某网络社区中题为“延迟退休你怎么看”的主题帖及其相关回复作为研究对象,时间跨度为主题帖发表的2012年6月11日至2012年6月14日,共有35人参与留言回复,使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pajek进行分析。

3.1数据收集与存储

首先对所有参与该主题帖的35名网民按照pajek数据格式进行编号,并建立关系矩阵。为最大程度保

证网民隐私,将网民的论坛昵称更改。网民编号如表1所示:表1网民编号

1…………将数据输入pajek软件绘制关系网络图,可以直观的表达关系矩阵和关系数据,如图2所示。11图1pajek绘制的关系网络图11

所有节点中,度值最高的是“小熊猫”和“秋水伊人”,度值分别为24和17。这说明,这两个人在整个网络中是最为活跃的,他们的发言内容容易引起其他人的关注和评论,在整个网络中处于比较重要的位置,需要舆情管理者重点关注。

3.2.2网络密度分析

通过pajek中info/network/general命令,可以计算出网络的密度。整个网络密度为0.05,表明网络中网民之间的关系处于十分松散的状态,没有形成较为紧密的联系。但是,整个事态是一个动态过程,随着事件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参与的网民数量会不断增大,作为网络舆情主体的网民之间的关系会变得越来越密切,网民可能会掀起讨论热潮。这需要舆情管理者密切关注舆情发展动态,加强监督管理。

3.2.3聚类系数分析

利用pajek中的net/vector/clustering coefficients/cc1菜单命令,计算出了网络中的各节点聚类系数的数值,如表3所示:

经过计算得到,整个网络的聚类系数为0.256,属于偏低水平。说明网络中行为者交流对象之间的交流较少,没有形成长期稳定的联系,这与密度分析的结果是一致的。同时也说明在主题帖发表初期,参与者相互之间交流不会很多,随着事件发展和时间推移,参与者针对该主题进行广泛交流后,网络的聚类系数可能变大。

从表3可知,“tse09”、“sjj”、“deldas”的聚类系数达到了最大值1,在这3个行为者及其交流对象形成的局部网络中,相互之间的意见交流比较多。他们之间联系紧密,有更多直接的交流,对网络有一定的影响力,能够引导舆情走向,需要舆情管理者重点关注。

3.2.4直径分析

利用pajek中的net/paths between 2 vertices/distribution of distances/from all vertices的菜单命令,计算得到网络的平均直径为2.68,数值较小,说明行为者之间建立关系比较容易,舆情易在整个网络中传播。管理者需要快速、合理地对网络进行管理,防止事态扩大对社会造成不利影响。

3.3分析结论

经过对研究对象“延迟退休你怎么看”的主题帖及其相关回复的分析,可以发现在该网络中,“小熊猫”与“秋水伊人”是网络中的舆情意见领袖,他们的言论获得较多的评论回复。由于处于主题帖初期,参与评论回复的行为者较少,相互之间的联系也不密切,聚类系数处于比较低的水平。但是,由于事件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相应的网络舆情也会不断发展,参与到该主题帖中的行为者之间联系会越来越密切,舆情会加速传播,因此需要管理者密切关注,防止发生影响社会安定的网络事件发生。

4结束语

本文对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网络舆情实证研究进行的探讨,并以某网络社区中题为“延迟退休你怎么看”的主题帖及其相关回复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深入的实证研究,以度、密度、聚类系数和直径作为分析指标,通过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该研究对象所构成的社会网络,从中发掘出网络的特点和网络中重要的行为者;针对网络舆情的特点提出了舆情管理的建议,有助于正确把握网络舆情的发展,从而科学合理地引导、管理各种网络舆情传播平台,促进和谐社会构建工作的开展。

通过本文的实证研究及分析能发现,社会网络分析不仅可以应用于网络舆情研究,还可以应用于图书情报学科的其他领域:如文献引用分析、知识管理和组织学习、人际网络等方面。通过社会网络分析对相关数据进行定量计算,结合图书情报学的定性分析,能够推动有效地推动图书情报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裴雷,马费成.社会网络分析在情报学中的应用和发展[j].图书馆论坛,2006,26(6):40-45.

[2]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网[db/ol].http:∥cnnic.net.cn/dtygg/dtgg/201207/t2012071932230.html,2011-07-19.

[3]董亚倩,邓尚民.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网络舆情主体挖掘研究[j].情报资料工作,2011,(6):45-49.

[4]林聚任.社会网络分析:理论、方法与应用[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47-49.

[5]社会网络分析——mba智库百科[db/ol].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