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大全11篇

时间:2023-06-05 15:19:14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篇(1)

质量,对提高治愈率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肾损伤; 护理;观察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6-0222-01

闭合性肾损伤是常见的泌尿系损伤,是泌尿外科常见急症之一。常合并其它脏器损伤,如治疗护理不及时,可危及生命。血尿、腰腹部体征、生命体征、有效循环血量的监测是闭合性肾损伤的观察重点[1],故细致的观察和护理在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

我科从1997年7月―2009年4月共收治98例肾外伤患者,现将观察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男47例,女21例,年龄在8―72岁,平均40岁。所有的病例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血尿,均有明显的伤侧腰痛和叩击痛,肾挫伤73例,肾裂伤22例,肾蒂损伤5例,其中合并肋骨骨折2例,四肢骨折5例,不同程度休克7例。

1.2 方法: 闭合性肾损伤的非手术治疗主要包括:(1)积极治疗休克。(2)生命体征监测。(3)应用抗生素。(4)联合应用止血药。(5)绝对卧床休息3―4周。(6)应用止痛药物。(7)保持大小便通畅。手术治疗包括:肾切除术,肾修补术。

2 结果

本组非手术治疗91例,保肾成功,非手术治疗失败7例,转为手术治疗,其中肾切除3例,肾修补术4例,无死亡病例。本组患者平均住院37天,随访3―24个月,未见远期并发症。

3 病情观察与护理

3.1 一般情况的观查:精神状态、面色、面部表情、有无口渴四肢发凉等情况,严密观察病人每个细小反映,尽早识别休克及其严重程度[2]。

3.2 生命体征观察:腹部外伤易致肝、肾等脏器损伤,容易发生失血性休克,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应该用心电监护仪连续检测血压 、心率及呼吸及生命体征,认真详细记录、发现问题随时报告医生。

3.3 注意观察腹部体征:特别注意有无腹膜刺激征, 腹膜刺激征是肾挫伤后渗血、渗尿刺激腹膜所致,因此腹膜刺激征的观察也有助于对渗血、渗尿的判断。

3.4 血尿后的观察:血尿是肾损伤最明显的和常见的状况之一,也是最敏感的临床表现。本组68例均全部出现血尿,血尿程度与肾损伤程度呈正比,因此临床上可根据血尿变化初步判断病情变化、以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我们分别留取患者血尿进行动态观察,若血尿颜色逐渐加重说明出血加重,反之病情好转。

4 护理措施

4.1 密切观测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做好记录,保证输液顺利进行,防止休克发生。

4.2 为了便于观察血尿情况,应留置导尿,确保 留置尿管通畅,如发现少尿或无尿,或血尿程度加重应立即报告医生。

4.3 防止尿路感染 ,除用抗生素外,应每日做尿管护理,定期更换集尿袋。

4.4 病人绝对 卧床休息3―4周,做好病人心理护理。向病人讲解卧床休息的重要性、得到病人的主动配合,做好病人生活护理,防止压疮发生。病恢复后2―3个月,不参加重体力劳动,注意休息,以免再度出血,定期复查肾功[3]。对于一侧肾脏切除者,指导病人尽量避免服用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出院后如果出现血尿应及时就医。

5 讨论

绝大多数闭合性肾损伤的病人经过系统的非手术治疗,均可获得治愈。但如果患者出现生命体征不稳,血尿不缓解、以及损伤范围较大、肾功能减低时,经治疗观察不见好转又有反复者,应当机立断行手术治疗[4]。在整个治疗观察过程中,护理工作十分重要,全面仔细的观察病人、耐心细致关心体贴病人,如有情况及时向医生报告,这是提高闭合性肾损伤治愈率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 贾文敏.闭合性肾损伤196例观察与护理.齐鲁护理杂志,2005,Vo111 N0.9B.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篇(2)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3(a)-0031-02

椎管内麻醉是临床常用的手术麻醉方式,通过麻醉局部的脊神经来发挥镇痛效果。在手术过程中,患者神志清醒,会受到手术室环境的影响而出现各类负面情绪、并引起生命体征不稳定,进而影响手术的进行。因此,需要在麻醉维持过程中给予相应的环境护理,以保证手术过程的顺利实施。为探讨研究手术室环境护理在椎管内麻醉手术中的应用价值,该研究分析了2010年1月―2012年9月期间手术室环境护理在椎管内麻醉手术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将期间在该院接受椎管内麻醉的患者纳入研究,纳入标准:①明确的原发疾病诊断,符合手术指征;②收住院完善各项检查后给予椎管内麻醉手术;③麻醉方式包括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硬膜外麻醉和骶管麻醉;④无其他合并症;⑤取得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签订知情同意书;⑥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共入组12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给予手术室环境护理的观察组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39例、女性21例,年龄37~57岁、平均(45.2±6.2)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40例、女性20例,年龄35~56岁、平均(44.8±5.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包括摆放、体温维持、环境清洁、监测生命体征、记录出入量等。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室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环境护理措施,具体包括:①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向其交代手术室环境,使其尽快熟悉陌生环境、较少不必要的焦虑;②麻醉诱导及维持过程中,保持手术室安静、亮度适宜,避免噪音及强光对患者的刺激;③保持环境温度与患者体温适宜,及时为患者覆盖被褥。

1.3 观察指标

1.3.1 两组患者的负面情绪 麻醉诱导前,观察两组患者的负面情绪情况,包括HAMA焦虑评分、HAMD抑郁评分。

1.3.2 两组患者的血液动力学指标 做手术切口时,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液动力学指标,包括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

2 结果

麻醉诱导前,观察组患者的HAMA评分、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做手术切口时,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椎管内麻醉是临床上常用的麻醉方式之一[1],通过将物注入椎管内的某一间隙,来阻断脊神经的传导功能,进而发挥麻醉效果[2]。对于接受椎管内麻醉的患者而言,一方面,当其进入手术室后,处于陌生的缓解之中,加以对手术操作认知不够,会引起紧张、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不利于麻醉诱导工作的进行[3];另一方面,在麻醉完成后,又由于患者神志清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感知医生的手术操作过程,当手术开始时可诱发应激反应并导致生命体征不稳定[4]。因此,需要针对该情况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5]。

目前的临床经验表明,麻醉诱导前的负面情绪情况以及手术切口时的生命体征情况是评价椎管内麻醉患者围手术期状态、反应手术室环境护理价值的重要指标[6]。为此,在上述研究中,我们就从麻醉诱导前的负面情绪以及手术切口时的生命体征两个角度分析了手术室环境护理在椎管内麻醉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旨在为探寻椎管内麻醉患者合适的手术室环境护理方式提供参考和依据。

首先,我们观察了麻醉诱导前两组患者的负面情绪,由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的HAMA评分、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这就说明通过手术室环境护理有助于缓解在进入手术室直至接受麻醉诱导前的负面情绪。进一步分析做手术切口时的生命体征情况可知,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低于对照组。这就说明手术室环境护理有助于控制患者因感知手术过程而产生的生命体征波动。

综上,手术室环境护理有助于缓解负面情绪、稳定生命体征,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璇.椎管内麻醉患者的护理干预[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9):27-28.

[2] 方祝英,陈立萍,畅英才. 综合护理干预对椎管内麻醉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泵患者尿潴留的影响[J]. 护理与康复,2012,11(10):936-938.

[3] 李猜.舒适护理在椎管内麻醉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12(6):108-110.

[4] 杨丽华.手术室护士在椎管内麻醉手术中的配合及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2012,15(2):300.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篇(3)

1.1一般资料

择取本院于2014年10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迟发性脾破裂患者10例,其中有3例为女性患者,7例为男性患者,年龄介于27岁-63岁之间,平均为45.0岁。10例患者汇总,有4例患者为左下胸部外伤,6例患者为腹部外伤;9例患者为脾包膜下破裂,1例为中央性脾破裂;对10例患者分别行以CT检查和B超检查,有7例得到B超证实,3例得到CT证实,对患者行腹腔诊断性穿刺,有3例患者血液不凝固。

1.2护理方法

对患者行严密性急诊观察与护理,主要包括询问既往病史、动态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与腹部症状、记录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基础护理以及术前准备等,详情见讨论。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以及护理满意度。

2 结果

10例迟发性脾破裂患者中,不存在患者出现并发症情况,并发症发生概率为0%,且病死率为0%,临床治疗有效率为100%;在护理满意度方面,10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表示满意,有8例患者表示非常满意,不存在不满意情况,护理满意度为100%。

3 讨论

本次实验过程中,对迟发性脾破裂患者行以严密性急诊观察与护理,10例患者均没有出现并发症以及病死情况,护理效果非常显著,而且护理满意度较好,与张红宇[2]的实验结论基本一致。

急诊观察护理过程中,首先,询问患者的既往病史:由于留观室患者在腹部外伤的基础上,多伴有其它损伤情况,例如,不明显错位四肢骨折、肋骨骨折、皮肤裂伤以及皮肤擦伤等,患者极易因这些损伤造成的不适,或是疼痛转移自身注意力,而且迟发性脾破裂在早期并没有明显的特征,或是腹部症状,极易漏诊。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对患者的损伤原因、损伤地点、损伤时间、外力方向、外力大小、外力性质以及身体着力部位、检查与治疗情况进行详细询问,如果患者为高处坠落损伤,要对患者的着地姿势、坠落高度进行准确把握[3]。

其次,动态观察患者的特征以及腹部症状:一般情况下,留观室患者均接受了详细检查,但护理人员不能因为患者的检查结果呈现为阴性,便不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动态观察。患者要密切观察患者腹痛情况、部位、性质、疼痛是否存突变、疼痛范围、是否存在腹膜刺激症状、刺激程度、刺激范围以及头晕、皮肤湿冷、心慌、心悸与口渴等早期伴随休克症状。

再次,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进行严密监测:如果患者病情无法确诊,需要对其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进行密切观测主要有:间隔20min,测量并对比患者呼吸、脉搏、心率、血压指标;对患者的心率、脉压给予高度重视。早期迟发性脾破裂并不存在失血量过大的情况,相对于血压而言,脉压、心率指标更具敏感性,如果患者血压下降、脉压降低、心率加快,极易出现早期休克;间隔30min,对患者的腹部体征进行检查,观察腹膜刺激症程度与范围;定期检测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量以及血空细胞计数;观察患者出入液量以及尿量变化情况。

又次,患者观察阶段,要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出现不必要活动,并告知患者观察阶段不能使用镇痛药,避免患者实际病情被掩盖,出现误诊、漏诊情况。如果患者的腹痛情况逐渐加重,或是突然减缓;血压不稳或下降;腹腔穿刺血液不凝固;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量、红细胞计数逐渐减少;脉压缩小;心率增快;病况恶化;肠鸣音减弱,甚至消失;腹胀;腹膜刺激征范围扩大等情况,要及时上报医生,准本急诊手术。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篇(4)

[中图分类号] R57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5-188-01

消化道大出血是指食管、胃、十二指肠或是胰胆等部位的出血,临床表现常常以呕血、黑便和(或)不同程度的周围循环衰竭为主要。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及习惯改变等因素影响,消化道大出血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升高的态势,由于该病具有发病急、病情重、死亡率高等特点[1],因此除了积极有效的救治外,合理的急救护理措施对提高疗效及降低死亡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因此现观察与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于2010年2月-2011年1月在本院选取60例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且所有患者均符合《内科学》[2]相关诊断标准,同时对存在以下情况者给予排除:①存在恶性病变者;②因认知功能障碍而影响交流无法沟通者;③口、鼻、咽喉部或呼吸道病变的出血者以及进食引起的黑便者;④未按照本次研究规定执行者。回顾性观察60例研究对象病历资料显示其中男43例、女17例,年龄14-85岁、平均(52.00±1.00)岁;呕血23例、黑便28例、呕血伴黑便21例,存在腹痛、腹胀、上腹不适等消化道症状者32例,无症状者以出血为首发症状19例。

1.2 研究方法 回顾性观察与分析60例研究对象病历资料,同时参考《内科护理学》[3]及目前临床试验设计标准,设计《60例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急救护理观察表》,同时由专业护理人员在护理前后对表中内容进行观察与详细记录,然后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其中表中内容主要含有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消化道出血原因、部位、护理措施和效果及生命体征等相关内容。

1.3 急救护理措施 所有患者均在积极治疗基础上给予相关急救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建立静脉输液通道及相关护理、护理、管道护理及用药护理、心理护理等。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全部数据均利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

2 结果 60例研究对象经过积极急救护理后总有效达100.00%且患者生命体征得以稳定见表1所示,p

表1 60例研究对象生命体征改善情况

3 体会 消化道大出血作为临床较为常见的急危重症,死亡率高达10%左右,而根据出血部位和出血量实施有效、合理的急救护理措施对降低死亡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至关重要。

鉴于此种情况,我们本次对消化道大出血者给予了相关急救护理措施,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此次护理措施有效及可行,因此我们现将此次急救护理措施分析如下:⑴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主要包括血压、呼吸、脉搏、心率、意识状态、记录24h出入量、观察有无尿量减少(

总而言之,消化道大出血原因不同其治疗措施就会不尽相同,因此急救护理措施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及治疗措施而制定适合患者的急救护理方案,这样才能提高护理效果和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同时对促进患者康复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何以华.150例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学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7):63.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篇(5)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4-209-0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发病急、起病快,且病死率高,对临床护理、急救工作提出了巨大挑战[1]。笔者回顾总结了我院2008年10月~2010年11月收治的68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临床资料,现将临床急救及护理要点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8年10月~2010年11月收治的68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为本观察对象。68例患者中男44例,女24例;年龄35~84岁,平均为(56.7±3.2)岁。68例患者中为不稳定心绞痛者43例,为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者15例,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者10例。68例患者治疗期间经急救治疗并加强护理。

2 急救观察

2.1 严密观察患者基本生命体征

严密观察患者呼吸、脉搏和血压等基本生命体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发作后24小时内极易发生各种心律失常,尤其是室性心律失常,故必须对患者24小时进行心电监护。如发现患者有频发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RonT现象等,应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并做好电除颤仪、利多卡因、临时起搏器等紧急设备和药品。同时,密切关注患者血压、尿量变化且做好记录。

2.2 密切观察药物使用情况

本研究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10例中有6例患者应用了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该类药物能激活纤溶酶原,水解纤维蛋白,进而将血栓溶解[2],应用过程中必须尤其注意有无出血、便血、血尿等,同时应密切关注患者心律、血压等变化,发现出血及时治疗。

2.3 密切观察患者疼痛情况

密切观察患者心前区疼痛情况,包括疼痛性质、疼痛持续时间、有无放射疼痛及疼痛部位等。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症状不典型患者急救期间一定要注意观察,因为部分患者病情可迅速恶化转为急性心肌梗死[3]。本研究中有2例患者入院时仅诉上腹疼痛而复查心电图发现有急性的下壁心肌梗死。另有1例患者主诉咽喉部疼痛而后确诊有广泛性的前臂心肌梗死。

3 护理

3.1 一般护理

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应立刻卧床休息,给予吸氧;并迅速对患者建立静脉通道,遵照医嘱进行扩冠、抗凝等治疗;持续进行心电监护,做好除颤、抗心律失常等器械及药品准备;动态性监测患者心电图,以掌握患者心梗进展过程;必要时给予患者镇静、止痛等治疗,以解除患者疼痛、焦虑。

3.2 溶栓治疗护理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梗死发生的前6小时内即可开始进行溶栓治疗,护理人员在遵医嘱用药时应当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发生低血压、荨麻疹、发热、皮肤潮红、脉管炎等过敏反应[4]。同时溶栓治疗中可能伴有其他出血,故应当每隔4小时进行一次血常规、血凝等检测。对患者胸痛缓解而后突然发生室性心律失常者,则可能为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应该及时做好电复律准备。

3.3 介入治疗护理

本研究中46例患者选择进行介入手术治疗,术前应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包括对患者讲解手术方法、目的、注意事项等,以消除患者的顾虑及紧张。同时应做好术前准备包括各项术前检查、备皮、术前禁食水、床上大小便训练等。术后应继续24小时心电监护,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并对穿刺肢体进行12小时制动,以防过早运动影响手术疗效。对穿刺部位应密切观察有无渗血、出血等,仔细观察有无皮肤色泽、足背动脉搏动等情况。术后还当遵医嘱进行严格抗凝治疗及注意有无术后并发症等。

3.4 加强心理护理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通常有紧张焦虑等情绪,而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血压升高、心律失常等,而加重患者心肌梗死、心绞痛。故必须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多与患者沟通交流,耐心听患者倾诉,并安慰患者使其情绪放松、焦虑减轻、疼痛缓解。同时护理人员在进行各项医疗操作时应当技术纯熟、沉着冷静,给患者以安全感,增加患者治疗信心。

4结果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生命体征、药物使用及疼痛等急救观察,并加强一般护理、溶栓护理、介入护理及心理护理等。68例患者中3例患者积极抢救后无效死亡,1例患者因冠状动脉多支发生堵塞转院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其余64例患者经积极抢救后均痊愈出院,无1例出现并发症。

5 讨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技术如微创介入手术等发展较快,对临床护理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救和护理当中,密切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是早期发现患者病情变化进展的重要方法,在患者应用各种抢救药物过程中也必须加强对患者药物使用情况观察,以防发生各种不良反应而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同时,加强对患者疼痛治疗对缓解患者焦虑情绪、减轻心肌梗死症状具有重要作用。在这个急救过程中加强一般护理、溶栓护理、介入护理及心理护理等也是保证患者急救成功的关键。总之,做好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生命体征、药物使用及疼痛等急救观察,加强一般护理、溶栓护理、介入护理及心理护等对患者抢救成功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汉青.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急救护理[J].当代医学,2010,16(25):113.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篇(6)

任高征是在妊娠期孕妇有的一种症候群,大部分主要发生于妊娠20 w至产后48 h内,临床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及水肿等,在孕产妇死亡的病因中,任高征的排位是第三位,也是孕妇与围生儿重要的死亡原因[1]。而任高征是致使胎盘早剥的常见诱因,是一种严重的妊娠晚期并发症,有着起病急和发展快特点,若任高征孕妇合并胎盘早剥就会给母婴的生命带来重大威胁,所以加强对任高征合并胎盘早剥的护理,对改善母婴预后意义重大。本文主要探讨综合护理对任高征合并胎盘早剥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入院的任高征孕妇60例,年龄为21~39岁,平均(29.8±1.4)岁;孕周为25~40 w,平均(31.5±2.8)w;初产妇共35例,经产妇共35例;有23例为轻度高血压,26例为中度高血压,11例为重度高血压;入院时孕妇皆有不同程度的腰痛、腹痛、贫血、阴道流血等症状,B超检查发现有胎盘增厚、胎盘后形成血肿等症状;按其有无合并胎盘早剥分成胎盘早剥组与无胎盘早剥组各30例,其一般资料没有明显对比差异(P>0.05)。

1.2方法 ①急救护理:一般收治的任高征与胎盘早剥合并症者都会因失血过多而发生失血性休克,出现体液不足、气体交换损伤、心输出量下降及潜在并发症等问题[2]。因此,对孕妇要采取适当的休克,立即给氧,建立静脉通道至少两条,及时给予吸痰和清除分泌物处理,实施气管插管或者气管切开术。②观察与记录:主要观察记录孕妇的生命体征、产程情况、病情变化、并发症情况、肾功能与凝血功能情况及休克情况等;③用药护理:因对孕妇所使用药物比较多,因此除三查七对,还要注意用药要求,进行规范护理;④产前护理:护理人员要做好妊娠手术终止的术前准备,进行术前宣教,以稳定孕妇的情绪,并完善各种检查,执行必要的插管与皮试;⑤产后护理:?K是产后的生命体征与意识形态的护理,严密观察孕妇产后的生命体征与意识形态情况,观察引流情况、尿量情况、肺部情况、呼吸情况、产褥期的恶露情况及休克情况等,特别要注意孕妇产后失血情况的观察与记录,一旦发现异常及时采取相关处理措施;?L是对产后的其他并发症进行相关的药物治疗和护理,安排安静舒适的环境让孕妇保持充足的睡眠,对于睡眠质量不好的则适当的使用镇静剂;?M是通过心理诱导与传播相关知识来实施疼痛护理,缓解孕妇的疼痛感,若疼痛较严重可适当使用镇痛药物来缓解疼痛;?N是营养支持,鼓励孕妇食用高蛋白、高热量及高纤维素的食物。同时还要注意预防褥疮,加强口腔与皮肤、泌乳护理等,加强新生儿护理,准备充分抢救药物,对孕妇实施心理护理,缓解孕妇不良情绪。

1.3统计学方法 将研究数据用SPSS 13.0软件施加统计分析,组件计数资料用%表示,并用χ2检验,当P

2 结果

对两组孕妇实施相同的护理手段,观察两组孕妇护理后的对比情况,胎盘早剥组的胎儿窘迫、死胎及新生儿窒息等发生率明显比无胎盘早剥组高(P

3 讨论

任高征是孕妇在妊娠20周至产后48小时内所出现的一种高血压、蛋白尿及水肿,甚至发生抽搐、昏迷及母婴死亡等症状的疾病,该病发病率大约是9.4%,是造成孕妇和围生儿死亡的关键因素。当前,对于任高征的病因还没有明确,通常认为其大致为全身小学管发生痉挛改变,各器官组织由于缺氧缺血而遭受损伤,从而致使远端毛细血管缺血坏死,引发管壁的破裂与出血,进而最终致使胎盘早剥的出现,严重危害孕妇及围产儿的生命健康[4]。

综合护理是一种针对任高征合并胎盘早剥的护理手段,本研究结果发现,无胎盘早剥的孕妇在胎儿窘迫、死胎及新生儿窒息等发生率明显比胎盘早剥组低(P

综上,任高征合并胎盘早剥给母婴生命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一旦血液浸入到子宫肌层,引发子宫胎盘卒中,就会使胎儿在宫内发生窘迫而致使新生儿窒息等,严重者甚至危害母婴生命、因此,医护人员必须加强对孕妇的产前检查,尽早诊断和尽早处理,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对胎盘早剥比较严重的孕妇,要正确的评估其是否可以继续妊娠,以免危害自身性命。

参考文献:

[1]孟利,孙婷婷.综合护理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产后护理中的应用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06):138-140.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篇(7)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8-0413-01

在泌尿系损伤中,肾损伤发病率仅次于尿道损伤,居第二位,在每年约5/100000。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多为闭合性损伤,1/3常合并其他脏器损伤。

1 资料与方法

本组16例患者的年龄为10-50岁,均为闭合性损伤,其中4例出现大量肉眼血尿,1例出现休克症状,8例腰部有瘀斑,1例出现肿块,1例孤立肾损伤。本组16例中4例行急诊手术,其余均采取保守治疗。

2 观察要点与护理措施

2.1 观察要点: ①观察患者的心理状况②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及神志情况。③观察并记录患者腰腹部体征、局部肿块进展情况。④注意观察患者尿液的色、质、量及排出血尿的浓度变化。⑤注意观察血红蛋白及血细胞比容的变化及肾功能变化。⑥注意观察皮肤情况,预防压疮及感染等并发症。⑦观察抗生素、止痛、镇静、止血药物的效果及副作用。

2.2 护理措施

(1)术前及采取保守治疗的护理措施:①肾损伤患者要绝对卧床休息,待尿液转清后继续卧床2周以上。②补充血容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③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呼吸及体温变化。④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⑤有肿块者,准确测量并记录大小,以便比较。⑥指导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富含粗纤维的蔬菜、水果,适当饮水,保持排便通畅,避免腹压增高导致继发性出血。⑦尿管保持通畅,妥善固定,预防逆行感染,观察并记录尿液的色、质、量,行尿道口护理一日2次。⑧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树立其恢复健康的信心。⑨做好术前常规检查,术前禁食12小时,禁饮4小时。 10加强生活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行局部按摩预防压疮和下肢血栓形成。

(2)需行手术治疗的术后护理措施 ①术后持续低流量吸氧,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每15-30分钟一次。②密切观察伤口有无出血,保持切口敷料包扎完整,无脱落,无渗出。③保持各引流管引流通畅,妥善固定于床旁,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色、质、量。24小时引流量<10ml可拔除引流管。④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⑤加强基础护理,做好患者清洁,定时翻身,预防压疮发生,做好口腔护理,满足患者生活需要。⑥尿管定时挤捏,保持通畅,妥善固定,预防逆行感染,观察并记录尿液的色、质、量,行尿道口护理一日2次。⑦术后禁食;排气后进流质饮食;逐步过渡到普食。饮食要营养丰富,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⑧肾切除患者术后卧床休息1-2天后,可逐步下床活动;肾部分切除患者,绝对卧床休息至少2周。

3 小结

肾损伤的治疗原则是最大限度地保存肾组织及其功能,尽量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所以其主要就在于对生命体征和血尿的观察,而对肾损伤患者加强生活护理、管路护理和相关的常规检查就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篇(8)

1.1一般资料 本组50例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50~76岁,均经血管造影显示颈动脉狭窄,狭窄程度65%~90%。其中18例有缺血性脑血管病史,20例合并有高血压病,12例合并糖尿病。

1.2术前准备 术前3d开始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d和氯吡格雷75mg/d,血压控制在收缩压

1.3术中观察事项 术中进行心电监护随时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要注意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意识、瞳孔和对光反射,监测心律、呼吸、血压等,如出现头痛、意识障碍、心律失常、血压下降、肢体反射异常等立即报告医生并配合处理。

2结果

术中扩张狭窄段和释放支架时密切观察心率和血压变化,发现心率、血压下降13例,给予阿托品及多巴胺处理后缓解,其中8例术后持续性低血压,静脉内持续微泵给予多巴胺或去甲肾上腺素后逐渐恢复;8例术后出现高血压,给予拉贝洛尔、可乐定等降压;13例出现血管痉挛,提醒医师并快速给予动脉内缓慢注射罂粟碱30mg:注意观察患者术中的意识变化,7例出现急性脑缺血症状。表现一过性黑朦、呼吸困难、胸闷;3例出现支架内血栓形成和斑块脱落.给予尿激酶25万单位溶栓:6例出现高灌注综合征.给予脱水治疗、脑保护治疗和清除自由基及高压氧治疗后逐渐好转。

3护理措施

3.1 术前心理护理 护士主动向患者介绍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颅内动脉狭窄的适应证,预期效果,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对恐惧、焦虑患者遵医嘱适当用药。同时让患者及家属了解疾病的性质及支架置入的目的,树立起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以最佳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手术和护理。

3.2 术中护理与并发症处置

3.2.1 颈动脉窦反应 由于行球囊扩张或支架置人后对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刺激引起血压下降,心动过缓,重者可导致心跳骤停。护理人员应严密监测血压、脉搏,尤其在支架通过颈总动脉分叉处和高度狭窄血管预扩张时,及时发现异常。本组在手术中发生5例血压下降、8例心动过缓,经咳嗽或注射阿托品及多巴胺血压上升,生命体征平稳。

3.2.2 血管痉挛 当导管及导丝推送、支架释放和造影剂注射后,可刺激颈动脉血管发生血管痉挛,造成脑缺血、缺氧。临床表现为头晕、头痛、一过性黑蒙,癫痫发作、意识障碍、肢体麻木和无力等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护理人员遵医嘱立即给予罂粟碱30mg动脉内注入,同时撤出导管,暂时停止操作,等待其缓解后再行操作。对癫痫发作、呕吐时,及时将患者头偏于一侧,防止异物吸人,造成窒息。

3.2.3 高灌注综合征见于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或颅外、颅内动脉狭窄的血管成形术中,由于低灌注区脑血流量突然增加超过其代谢需要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其典型临床表现为严重的偏头痛、癫痫发作及颅内出血。当患者出现头痛、血压升高、神志变化、瞳孔异常时应想到术后高灌注综合征的可能,及时通知医生处理。本组3例术后2d出现偏瘫、失语,第三天抽搐、昏迷。头颅CT示左大脑中动脉区高灌注(渗血),左脑肿胀,侧脑室受压,经脱水、降颅压严格控制血压等处理,第五天患者开始清醒,右偏瘫消失,能言语:术后 7d好转,但反应慢。

3. 3 术后护理

3.3.1一般护理 术后患者绝对卧床24h,监测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动态心电图等生命体征,期间护士应做好生活护理,使患者安全度过手术危险期。

3.3.2 穿刺部位护理 穿刺侧下肢制动24h,髋关节伸直,患者入睡时可用约束带协助制动。拔鞘前注意观察穿刺部位动脉鞘有无出血、渗血。双侧足背动脉搏动情况、足温及皮肤颜色。并告知家属患肢严格制动4-6h,防止动脉鞘出血,必要时给予患肢约束;拨鞘后压迫动脉30min后用弹力绷带加压固定。穿刺点加压包扎24h,并予.2kg盐袋压迫8h,此8h内患肢完全制动,绝对卧床24h,观察伤口有无出血及血肿形成,2h监测术侧足背动脉搏动一次,共监测4次。密切观察患者穿刺局部有无出血、血肿发生,观察穿刺侧足背动脉搏动及肢体末端血循环等情况,严格交接班,若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趾端苍白时,应及时汇报处理。

3.3.3观察有无造影剂过敏的异常情况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荨麻疹、呼吸困难甚至休克等,并做好急救准备。

3.3.4病情观察支架术后的血压对预后十分关键。支架术后血压过高会导致过渡灌注甚至脑出血,直接危及患者生命。因此要向患者充分解释术后血压严密观察的必要性,常规进行生命体征的监测,2h内每15min测量生命体征1次,使患者血压维持在140/90mmHg范围内。除了生命体征外,全身出血的并发症也是术后观察的重点。因强化抗血小板治疗和抗凝治疗大大增加了术后全身系统性出血的可能,应该随时观察穿刺点有无渗血及皮下血肿形成,观察患者二便的颜色和性状,观察牙龈、咳痰、呕吐物或胃内容物的颜色等,如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并进行实验室检测。同时指导患者咳嗽时用手紧压伤口,以免增加伤口压力,导致伤口出血;饮食方面应指导患者进食稀软易消化的食物,并协助患者床上排二便,大便避免过度用力,必要时给予通便药物处理便秘。

4 患者出院时的健康宣教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篇(9)

【中图分类号】656.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3)12-0165-01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临床表现有转移性右下腹疼痛,体温升高,呕吐和中性粒细胞增多。对于急性阑尾炎的患者,手术和护理至关重要。我们于2013年9月至2013年10月对我院外科治愈的急性阑尾炎患者78例,制定护理程序,完善护理措施,为医师的诊断和处理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保证。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78例,男30例,女48例,年龄24-68岁,平均46岁。致病原因:梗阻60例,感染15例,其他3例。

1.2 护理方法 制定护理程序,完善护理措施,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的心理沟通,保证病人呼吸、循环稳定,对其在治疗过程中进行包括基础护理、生命体征观察、并发症防治等在内的综合性护理干预和护理指导。

1.3 结果 通过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和护理指导,康复出院78例,有效率达 100%。

2 护理干预体会

2.1 建立规范化的护理程序 有计划地做好协调工作,配合默契,边治疗边通知,缩短辅助检查时间。

2.2 生命体征的观察和护理 密切观察意识、心率、心律、血压及脉象的变化,观察腹部症状及体征。

2.3 术前术后护理干预 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指导患者进行床上大小便的练习,术前禁食禁水6小时,做好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伤口有无渗血、渗液,切口敷料是否清洁干燥,正确连接各导管并固定妥善,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防止肠粘连。

2.4 心理护理干预 向患者耐心做好解释工作,使之情绪稳定,主动配合治疗,早日康复。多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向其讲解手术的术式和预后效果,解除家属心中的顾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5 健康指导 指导患者慎起居,避风寒,畅情志。饮食有节,饭后勿剧烈运动,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术后近期内避免重体力劳动。嘱患者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和停止排便、排气时及时就医。

3 小结

急性阑尾炎多由梗阻造成,护理人员应忙而不乱,技术熟练,采取有效措施,以整体护理为指导,熟练的护理技能为基础,提高护理质量为目的的全程护理负责制。精心合理的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篇(10)

Care and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the Indications for Surgery of Children Acute Abdomen/WANG Man-lin,WANG Ai-min.//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2,9(28):043-044

【Abstract】 Objective:Investigate care and the surgical indication of children acute abdomen with clinical observation.Method: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children cases of acute abdomen treatment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2007 to 2011, including 107 cases of conservative treatment,43 cases of surgical patients,observation and nursing including vital signs, abdominal pain and abdominal signs,gastrointestinal symptoms, body posture and change of expression,children with the preparation of a routine examination.Result:All patients received timely and correct diagnosis and treatment,the results were satisfactory.Conclusion:Correct clinical observation and care,timely screening of patients who required surgery,and grasp in timing of surgery,timely laparotomy is important in reducing the complications of acute abdomen in children clin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 Children acute abdomen; Nursing ; Surgical indications

First-author’s address: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inan 250001,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28.025

小儿急腹症是儿科常见急症之一,器管发育不成熟,或因年龄因素不会或不能正确表达疾病的发病过程,往往很难把握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指征,容易错过最佳的手术治疗时机,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如腹膜炎、梗阻坏死、穿孔和出血等[1]。故临床上密切观察和护理对于手术指征患者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本院自2007-2011年共收治了小儿急腹症151例,其中保守治疗107例,手术患者44例,均得到了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疗效满意,现就临床体会探讨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151例患者,男87例,女64例,年龄0~13岁;其中保守治疗107例,手术患者44例。

1.2 急腹症分类 本组手术患者中急性阑尾炎28例,肠套叠7例,腹股沟疝嵌顿6例,外伤性腹腔内出血2例,急性肠梗阻1例。

1.3 辅助检查 常规检查:均常规行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凝血功能、腹部X线平片、B超,必要时行CT。

1.4 治疗方法 临床上根据患儿病史、体温、脉搏、呼吸等全身状况,观察有无休克、高热、失水、酸中毒;尽快选择必要的检查项目,以求尽早确诊,做好围手术期准备,视腹膜刺激征严重程度及腹部穿刺阳性结果决定是否行剖腹探查术。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篇(11)

资料与方法

我院2007~2009年共收治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77例,男70例,女5例;年龄6~73岁;脾破裂34例,肝破裂6例,肝挫伤2例,肾挫伤15例,肾破裂2例,腹膜后血肿1例,小肠穿孔15例,小肠横断1例,肠系膜裂伤1例。手术治疗59例,本组经抢救死亡1例,其余痊愈出院。有下列情况之一应考虑有腹内脏器损伤[1]:①早期出现休克;②持续性腹痛并有加重趋势;③有固定的腹部压痛和腹肌紧张;④呕血、便血或尿血;⑤腹部有移动性浊音。

护 理

急救护理:①护理措施:使用18号静脉留置针迅速建立2条有效静脉通道快速输液、输血。取仰卧中凹位,经鼻道管给氧,氧流量6L/分,保持呼吸道通畅;严重呼吸困难者,应协助医生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尽早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行心电监护。②术前准备:大部分患者需进行早期手术治疗,在密切观察和积极抢救的同时,做好术前准备,包括备皮、导尿、胃肠减压。

病情观察:①严密观察全身情况:每隔15~30分钟测量生命体征1次,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皮肤色泽、末梢循环、体温、尿量,做好记录。若出现面色苍白、口唇发绀、表情淡漠、烦躁不安、脉细弱、血压下降提示休克的可能,及时报告医生,做好手术准备。本组病例合并休克43例,经仔细观察、及时处理、精心护理,仅1例抢救无效死亡。②密切观察腹部情况,有下列情形之一时立即通知医生决定手术治疗:有明显的腹膜刺激征;腹穿或灌洗阳性;腹腔有游离气体;胃肠道出血;持续性低血压难以用腹部以外的情况解释的。③禁食、禁饮:因腹部损伤患者可能有胃肠穿孔或肠麻痹,诊断未明确前应绝对禁食、禁水、禁灌肠,以防肠内容物漏出增加并加重腹痛和病情[2]。④:绝对卧床休息,禁止随意搬动伤员,以免加重腹痛;协助采取舒适的,如腹部剧痛、面色苍白、恶心呕出冷汗,应让其平卧屈膝,以使腹部肌肉松弛,减轻疼痛。⑤处理:明确诊断后的处理主要有非手术和手术治疗。本组病例手术治疗59例,无死亡及并发症发生,痊愈出院。非手术治疗18例,其护理观察措施:禁食、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失衡;绝对卧床休息;心电监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必要时复查X线、B超CT检查,了解治疗效果。17例痊愈出院,1例死亡。

术后护理:术后平卧6小时后生命体征平稳,麻醉过后取半卧位。尽量让腹腔残留液体流入盆腔,预防膈下血肿及膈下气肿的形成,尽早鼓励病人下床活动,有利于恢复胃肠功能。观察生命体征及饮食护理。

心理护理:严重的腹部闭合性损伤,多个重要脏器损伤,患者病情凶猛,往往导致失血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患者及家属惊恐万分,不知所措。根据其心理特征,我们接诊时,要主动快速安排就诊和治疗,本组病例均安置在抢救室,形成医护人员围着病人转的局面,通过与患者及家属交谈了解其心理状态,帮助解决就医中的问题,向他们详细讲解有关病情和医学知识,帮助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

结 果

经认真细致的观察和护理,76例治愈出院,1例因肝、脾破裂,伤势严重死亡,其他无并发症。

讨 论

经上述分析,腹部闭合性损伤病情变化快,有些症状隐匿、体征较轻,不能及时诊断。如在治疗过程中不能细致观察、及时明确诊断,将给患者带来严重后果。全面细致地观察病情动态变化,能尽早发现内脏损伤的部位和程度,为采取有效治疗护理措施提供合理依据。及时抢救和精心护理,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机体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