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环境导论科技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2-11-19 11:10:19

环境导论科技论文

环境导论科技论文篇(1)

 

1. 科学技术发展人文环境的界定

科学技术发展的人文环境包括下面几个方面:

(1)人文学科的发展状况。广义的人文学科是指对社会和文化艺术的研究,包括哲学、史学、法学、伦理学、文艺学、语言学等。人文学科的繁荣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起了解放思想的巨大作用。在一个开放的社会里本科毕业论文格式,无论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使社会物质财富如何获得极大的丰富,人们也同样不能忽视伦理、道德、审美、艺术、哲学、意识形态等人文科学在社会文化生活中的支柱性地位。

(2)民族文化传统小论文。民族文化传统是在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随物质条件的改变而演变、沉淀下来的观念形态的总括。民族文化传统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它同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互动的。它是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反映,同时又给予社会的政治、经济以巨大的反作用和深远的影响。民族文化传统主要是通过直接影响科学传统的形成,特别是通过影响科学传统的科学价值观和科学世界图像的形成来影响科学技术发展。

(3)社会价值观念。价值观念是人们关于客体对于主体需要所具有意义的认识,即人们对于事物的好与错、可行与不可行等的认识。它在人们头脑中起着认识向主观意向、向决策观念转化的中介作用,并最终决定着人们的实际行动。社会价值观念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导向作用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的。宏观导向作用集中地体现于国家的科技政策之中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微观的导向作用则体现于科学家个人的价值观之中。

(4)科学技术工作者的人文素养及全民族的人文素质。科学技术工作者的人文素养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其创造能力的大小,能在某些意想不到的方面激起创造热情和灵感小论文。而全民族的人文素质的高低又决定着科学技术工作者人文素养的高低。

上述四个方面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它们共同构成了科学技术发展的人文环境。

2. 人文环境对科技发展的重要性

(1)人文环境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创新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比如,美国的科技和经济发展主要表现在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不断营造和优化有利于科技发展的良好文化氛围。美国文化的积极方向是竞争意识、冒险精神、创业胆识和宽容失败。“二战”后至今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尽管不断受到来自工业化国家的挑战,但美国仍在主要高技术领域保持领先地位。由此观之,文化环境起着潜在的、深层次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2)良好的人文环境能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是先进文化的核心部分。一个有利于科技发展和创新的文化环境一定能够为社会主义物质和精神两个文明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3)科技工作者培养创新思想需要文化环境的创新小论文。科技工作者的科学创新能力是科技发展的最直接动力。这种创新能力的形成,除与自身的科学素质有关外,文化素质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4)文化环境创新为科技的发展获得了人道方向。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创造力本科毕业论文格式,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力,使许多新的伦理道德问题开始显现。为了找回科学的人性,使科学人文化,必须对它们加以引导和制约。文化环境便为科技发展规范了人道方向。对科学方案进行人道主义鉴定,对新工艺进行道德评价,对科学研究进行伦理调节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对科学技术的使用进行人道规范,这些都是文化对科技行为调控的准则。

3. 如何改善科技发展的人文环境

(1)培植适宜于科学生根和发育的价值观念

在不利于科学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里,科学不容易结出能够再生的果实。科学能够顺利地发展,必须社会文化环境与它融合。科学真正能够良好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是把追求真理当作基本价值的社会文化环境。只有唯真时尚成了一个社会文化中大多数知识分子坚持的态度,科学的发展才会得到真正广大的支持小论文。

(2)强化人文涵养对科学工作者的积极影响

科学工作者个人良好的道德品质、个性特征、人文学识等对其科学创造活动有直接的、积极的影响。科学工作者的意志、毅力、兴趣、激情和信念是其科学研究的动力之源。诚实、无私、公正、宽容、协作等品质是科学创造的必要前提。

(3)发挥正确自然观的导向作用

为了持久而广泛地促进科学造福于人类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减少和避免科学的应用给人类带来危害,必须纠正各种有碍于科学造福于人类的自然观和价值观。一是要用以人为本,以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使科学的应用促进自然良性循环发展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长期协调发展。二是要从对功利与非功利和物质与精神等问题的辩证思考出发,引导科学的合理应用,既避免近代以来功利主义一味追求科学的物质功效的片面性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又克服当代新儒家的道德理想主义的空想性。

4. 对构建当代科技发展的人文环境的几点思考

(1)构建当代科技发展的人文环境,必须培育风险意识。科技的发展随时可能遇到技术、市场、财务、管理等多种风险,所以科技工作者需要有“入虎穴” 的勇气和魄力,直面各种风险。构建当代科技发展的人文环境,培育风险意识,应该宣传成功个人的创新事例。

(2)构建当代科技发展的人文环境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必须走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相结合的道路。

工业化以来人类工具理性的膨胀和人文精神的萎缩所造成的当代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分裂与失衡,是工业文明的病根之所在小论文。对此,人们提出了两条基本的途径以促进这两种文化的统一:一是用人文文化唤起科学的人文精神,重建科技理性;另一条途径是借科学发展的自身逻辑使科学从根本上人文化。

(3)构建创新的文化环境,必须改变教育观念,改革教育体制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建立新型的人文素质教育模式。

我国国民人文素质不高已日益成为制约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文化知识的贫乏,人文意识的不足,人文精神的失落,使科技发展的前沿所提出的大量人文社会方面的问题无法得到解决。因此,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建立崭新的人文素质教育模式本科毕业论文格式,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建立人文素质教育模式,必须在继承和借鉴的基础上,适应新形势、新要求进行创新。

(4)构建科技发展的人文环境,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原创性与拿来主义的关系。我们要学会利用市场经济机制来获得知识和成果,但作为科技政策的基点,更要突出原创性科研活动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强化原始创新。我们既反对非理性的民族狂热性,也应摒弃低迷沉沦的民族自卑心理。一个国家或科技经济实体要想掌握自己的命运,必须努力探求原始性创新,走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小论文。

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的关系。在现代国家创新体系中,科技因素和制度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科技界在谈科技创新时,容易出现重技术轻制度、重专业轻管理的倾向。相对于科技创新本科毕业论文格式,通过体制创新完成制度变革的变量更多、作用更大。

个人创新和集体创新的关系。科技创新离不开人的智慧的充分发挥,也不排斥个人的重要作用。但在大科学时代,现代科研活动和创新实践更多的是团队协作的结果。时代欢迎创新方面的团队精神、合作精神和宽容态度,呼唤带领团队创新成功的帅才、将才和领导人才。

总之,面对新世纪新的文化环境和高科技发展的主题,我们全社会应该重视和关注。对此,我们都应自觉地担负起构建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环境的历史重任。

参考文献:

【1】傅正华.科学技术发展的人文环境分析[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3

【2】朱耀垠.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相统一的基本途径[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4(11)

【3】朱晓刚.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人文环境因素[J]. 科学决策,2005(5)

【4】李承宗,邓频声.创新文化环境促进科技发展[J]. 湖湘论坛,2002(3)

【5】陈士俊.科学技术及其发展环境问题的理论思考[J]. 科技管理,2005(2)

【6】徐冠华.大力构建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环境[J].中国软科学,2001(3)

【7】阎树田.创新的文化环境是科技创新的源泉[J].开发与创新,2003(4)

【8】茹春亚.创新的基点和文化环境――兼议创新、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三者关系[J]. 理论与改革,2003(2)

【9】吴海江.正视中国传统文化对科学创新的作用[J]. 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6)

【10】王玲.论科技创新的文化推动力环境[J]. 理论与实践,2002(11)

【11】刘译.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互动[J]. 社会科学,2003(2)

环境导论科技论文篇(2)

石河子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环境工程专业的毕业论文工作安排的时间是第七学期到第八学期。通常安排学生在第七学期期末时进行课题选题,在第七学期的寒假和第八学期的1~2周,要求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相关文献查阅以及毕业论文的文献综述部分,第八学期的3~4周,完成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以及相关的开题报告答辩的工作,随后的时间进行论文中实验方案的具体实施,到第8~9周时进行论文中期检查,而第14周左右进行论文的答辩。在毕业论文的工作工程中,实验的实施阶段大约有8~9周的时间,如果学生全程投入,基本可以保证学生毕业论文的工作的工作量以及质量。但近年来,笔者所带毕业生中在第八学期时,有人需要时常参与招聘会,有人要去签约单位实习,有人要参加研究生复试,有人要参与清考(通常在最后一学期的第8~10周),使得毕业生在第八学期的实验过程,不能保证实验时间,进而导致部分学生毕业论文中安排的实验工作不能完全开展,影响了论文的质量。鉴于此,笔者在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中,探索以结合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提前毕业论文工作的选题以及进行实验的方式,保证学生毕业论文的时间与质量。笔者所在的石河子大学,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一般鼓励学生在第3学期或者第5学期,开始为期一年的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活动结束后,参与的学生会得到2个学分,此外,完成程度比较好的项目,还可能被推荐参与“挑战杯”等科技活动竞赛。这些参与课外科技活动的学生,已经完成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化学以及微生物学等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具备了相应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但因专业课还未开课,故相对欠缺专业知识。此外,学生在前期开设课程的实验中,虽然有一定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单元的训练,但是相对综合能力仍然较弱。鉴于上述学生的特点,笔者尝试在第4学期让学生进行选题,然后进行文献综述的撰写,这样可以让学生提前接触部分环境工程相关研究方向的研究前沿,提前对部分专业课的学习有所认识。在第5学期,让学生利用上述文献综述,结合毕业论文题目,进行“SRP”的申报工作,随后在第5~6学期正式开始实验后,在每次开始测定新的指标时,笔者都会全程指导并跟踪该实验的进行,帮助学生回顾大一时学到的基本操作技能,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完成课外科技活动及毕业论文工作。

2以指导教师科研工作为依托,保证毕业论文工作的质量

鉴于笔者所指导的部分学生在毕业后工作时,工作单位要求他们能够迅速使用一些大型分析检测设备,这就要求学生在大学期间对部分分析测试仪器比较熟悉。虽然我校的环境工程专业开设了相关课程,如仪器分析与环境监测,且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新疆高校投入的的加大,学校购买了相应的仪器设备,但因扩招后,学生人数较多,而大型仪器仍然因为属于贵重仪器,使得这部分实验在开设时,仍处于演示实验阶段,学生对大型仪器的使用掌握得仍然不好,这就使得学生的毕业论文工作成为他们在校期间掌握这些仪器使用的一个重要平台,因此学生的毕业论文工作中最好能够涉及一些大型测试仪器的使用。但目前我校的大型仪器使用是收费的,而学校拨付的毕业论文相关费用远低于仪器的使用费,使得教师在设计毕业论文课题时只能尽量减少甚至不涉及大型仪器的使用,这就影响了学生对于大型仪器的使用训练。但笔者在指导毕业论文工作中,很少有这方面的问题,这主要是笔者设立的毕业论文课题,大多围绕自己已经立项的研究课题,可以充分保证研究经费,进而保证学生的科研训练质量及学生的论文质量。此外,教师的在研项目的选题一般是为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或是涉及该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这些研究具有一定的实用或者科学价值,学生毕业论文围绕此类问题开展,也可以使毕业生能够更好的了解目前环境学科的一些前沿性研究或是使学生能够实际了解在环保类企业中工作时的一个流程。

3严格实施过程管理,提高论文质量

石河子大学的毕业论文工作主要包括选题、开题、中期检查以及毕业答辩几个阶段,笔者也主要是以这个阶段对学生的毕业论文工作进行督促。在学院进行检查前的1~2周就开始督促学生完成相应的工作。此外,因为部分学生做论文的过程中,总是喜欢拖沓工作,比如把所有的数据积累到要写论文时才进行数据分析,这有时会因数据处理的拖沓而使得实验进行的不顺利,笔者会要求所带学生在第八学期以前,每月进行一次上一阶段的工作总结和本月工作的规划,在第八学期,这一过程缩短为1周,这样除可以督促学生的工作开展,还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总结习惯。通过此项工作,还可以及时掌握学生在此时找工作、考研以及论文进行的情况。

环境导论科技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

自2007年十七大首次将生态文明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不断推进。2012年,十报告明确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新观点。江苏省委、省政府在 2013年7月颁布了《关于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程 率先建成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意见》,明确地把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随着2015年10月江苏省委省政府颁布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的出台,江苏省推进生态文明与美丽江苏建设的进程更是进入了快车道。

一、生态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关系

生态现代化的概念是德国学者胡伯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来的,其核心内容是发挥生态优势,推进现代化进程,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体现的是一种新的发展理念。该理论是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政府为主导的综合性环境理论。

其实对于该理论要一分为二地看待。生态现代化理论注重对现代化实践领域具体措施的反思与建构,在制度内部消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其理论实质。相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而言,该理论有着非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非中国化的国别背景;从理论的内核层面来看,它与生态文明理论有着相背离的一面;然而,仅从技术层面来考虑,其可以为生态文明理论提供方法论层面的指导。事实上,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发挥的是思想启迪和方向指引的作用,而生态现代化理论则在实践领域更具借鉴价值,它在经济发展方式、社会力量的调控方式和改变传统发展方式等层面都给我以启示。从此角度而言, 生态现代化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多维度的发展观,其内在诸多具有先进性价值的理论学说,对中国生态文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二、美丽江苏建设的现状

首先,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突出。环境与经济的关系问题一直是美丽江苏建设中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从西方国家以及我国自身的实践可以发现,环境与经济似乎相互矛盾,彼此不能共生共存,经济的发展往往导致环境的污染,而要保障良好的环境又常常阻碍经济的快速增长。一个直接的事实来自《2015年江苏省环境状况公报》,该公报显示,苏南地区的城市空气总体上比苏北污染更加严重,区域差异较为明显。事实上,环境与经济都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离不开的要素,光有优美环境,但经济条件落后,这不是小康社会;反之亦然,人人腰包鼓鼓的,但是每天却呼吸着污浊的空气,这也不是小康社会的题中之义。事实上,经济与环境可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经济的发展可以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而良好的环境又可以转化为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

其次,政府产业结构调整困难较多。统计数据显示,环境的好坏往往与政府的产业布局有关:高污染高能耗产业相对集中的区域,环境问题往往越突出;反之,科技密集型企业越集中,往往环境问题也相对较少。而江苏省内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支柱产业,这些高污染产业往往又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税收来源,短时间内很难改变。因此,地方政府一方面要响应中央政府的号召,不断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优化,但另一方面有时又很难下得了狠心,从而导致产业结构调整举步维艰,因此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

再次,科技发展对环境保护的贡献有限。一直以来,有一种观点认为,正是科技的进步导致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如辐射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等,大多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而产生,并随着科技的进步变得越来越严重。而在科技没有发展起来的时候,甚至都不存在这些污染的问题。鉴于此,有学者就片面地认为,科技发展只会使环境变得越来越糟糕。实际上,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其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关键在于如何利用它。从发展的角度来看,科技也可以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有效的方法,科技可提高生产效率,从而解决大量的能源和资源问题。如通过科技创新,人们已经可以利用微生物处理实现有毒有害废水的无害化处理。但遗憾的是,目前科技创新对环境保护的贡献十分有限,换言之,大部分人还没有意识到科技创新给环境保护所带来的巨大机遇,更多的人还仅仅将焦点放在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本身的贡献上。

最后,社会公众缺乏环保自觉。调查数据显示,江苏省大多数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与自身经济发展的水平并不成正比,尤其是在农村地区,这一现象更为普遍。社会公众在生活方式的方便性 与生态性的选择中,仍以方便性为主;在生产方式的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选择中,以眼前利益为主,这导致一些民众一方面参与环保活动的动力不足,缺乏环保自觉,除非牵涉到自身利益,他们一般对环保问题并不关注,认为环境保护跟自身关系不大,这是企业、政府的事;另一方面,民众也没有能力参与环保工作,这主要是由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很难辨别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性,甚至对有些现象已经见怪不怪,习以为常。

三、生态现代化理论对美丽江苏建设的启示

自提出生态现代化理论以来,生态现代化理论本身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并在不同时期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但是无论怎样变化,对政府角色、市场机制、科技创新及社会公众的高度重视,对环境改善与经济发展共赢的不懈追求,始终是生态现代化理论的核心命题。该理论的这些核心思想,完全可以作为方法论的指导思想运用到美丽江苏的建设之中。

1.打造强势推进美丽江苏建设的地方政府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也是一项极为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要有效推动其顺利开展,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政府是社会公共资源的掌控者,是社会公共权力的掌握者,同时又是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在美丽江苏建设中,要明确政府的角色定位,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政府是生态文明政策的决策者和实施者,应制定生态文明的相关法律法规,编写发展规划,进行生态决策,监督生态执法等。其次,政府也是“美丽江苏”理念的践行者、倡导者和培育者,应通过经济、政策和法律制度的惩罚和激励措施,促进企业提高生产效率,控制环境污染,督促企业实现生态转型。第三,政府还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组织者和监管者,应通过宣传教育、经济手段促进整个社会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的生态化转变。

2.发挥市场在魅力江苏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

生态现代化理论一方面强调重视政府的作用,即充分发挥“有形的手”的宏观调控作用;另一方面,仍始终把市场这只“无形的手”作为推进生态现代化的基础力量。对此,美丽江苏建设同样可以加以借鉴。虽然政府在美丽江苏建设的宏观层面作用明显,但却不是万能的,特别是在微观操作层面,还需要市场进行调节;要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制度,如自然资源产权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生态补偿制度等;积极开展碳排放权、水权、排污权等交易试点,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等措施,发挥市场机制在经济主体(生产者和消费者)中的调节和引导作用,让市场经济主体成为美丽江苏建设的自觉践行者。

3.科技创新是推动美丽江苏建设的有效手段

生态现代化理论把科学技术作为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的一把利剑,“看待科学技术时不仅从‘导致环境问题产生’的角度出发,也考虑它们在环境问题的治理与预防中所起的实际作用和潜在作用。”对于中国而言,要实现生态和经济的“双赢”,科技创新无疑是重要的驱动力。通过科技创新,可以实现生产方式和结构、消费方式和结构的生态转向,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督促企业提高生产管理效率,清洁生产、治理污染治理,并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技术支持,从而推动美丽江苏建设的良性发展。

4.社会公众是美丽江苏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美丽江苏建设的出发点是为了社会公众能够体验到更好的生活,其建设过程也需要广大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同时,建设的成果也将由全体社会公众所共享。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层面:首先,美丽江苏建设是为了全体社会公众能够享受到更加美好的生活,让广大民众生活在一个更加优美的环境中,其基本出发点是为了全体社会公众的福祉。其次,美丽江苏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离不开社会公众的广泛接受和认同,需要广大社会公众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主动参与到美丽江苏建设的过程中来。如果公众缺乏生态自觉意识,缺乏自我治理和自我负责精神,如果没有公众的自觉追求和积极主动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就会如同空中楼阁,必将难以实现。最后,美丽江苏建设的落脚点也是社会公众,即美丽江苏的建设成果将由全体社会公众所共享。

生态现代化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化与自然环境的一种互利,是现代化的一种生态转型。伴随着全球化的迅猛发展,生态现代化在更大范围内具有适用性,并成为一股不可阻醯睦史潮流。我们要积极借鉴包括生态现代化理论在内的其他优秀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结合江苏的具体情况,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走出一条具有江苏特点的生态现代化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周 鑫.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与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

[2]刘 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1.

[3]张 剑.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

[4]燕劳敏.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5.

环境导论科技论文篇(4)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毕业设计一方面让学生学会如何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探索知识应用能力的一个重要过程[1]。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学习实践使本科四年学习能力得到升华,同时毕业设计水平的高低已成为高校教学总体水平的直接反映。近年来,本科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使得地方院校本科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环节与就业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学生急于准备研究生考试或者提前毕业上岗,占用大量甚至全部的毕业设计时间,严重制约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的实施,成为本科毕业生设计水平与实践能力提升的桎梏[2]。目前,地方性高校本科毕业设计教学环节亟需改革,如何改进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就业市场适应性,已成为大多数地方高校本科生教育面临的一个十分迫切的课题。本论文选择河南省由代表性的省属本科院校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应用型较强的环境工程本科专业为研究对象,开展本科毕业设计教学环节改革研究。全文旨在深入分析就业市场需求和毕业生反馈信息的基础上,对学生、教师、管理等多个层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出现的新情况进行认真的梳理,并探索有效的解决办法,从而构建行之有效的毕业实践(论文)新体系。

一、地方高校毕业设计教学环节存在典型问题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环境工程本科专业(以下简称“本专业”)开设于2003年,该专业以培养“环境治理应用人才”为办学定位及导向,强化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及工程应用能力为目标,学校秉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质量两手同时抓、都要硬的教学理念,培养了一批在环境污染治理及工艺设计、生态环境质量影响评价以及第一线工程运行调试等理论与实践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实践教学环节,该环节对培养大学生综合运环境工程专业基础理论、工程实践经验和现场运营技能,进而具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然而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在地方性高校中具有共同性,大致归纳为以下两方面:1.博士及硕士青年教师刚从学校毕业就走上教师岗位,他们的理论教学和工程实践经验都不够丰富,其手头的工程设计资料、工艺调试经验非常有限。而本科毕业设计大多是一对多的非精准指导方式,导致这些指导教师列出的部分设计题目类型相似、陈旧甚至脱离实际毕业设计(论文)模式,因此设计(论文)题目中能做到追逐专业应用前沿或行业研究热点屈指可数;2.毕业设计(论文)主要在第7-8学期执行,此时学生的多忙于出国、考研、就业或者签约单位实习上,而毕业设计(论文)成绩不能作为录取学校或的用人单位考评指标,导致学生不重视毕业设计(论文),少数学生在极短时间内突击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从而导致毕业设计(论文)欠缺创新性,研究没深度,设计说明书内容简单,甚至出现抄袭现象。

二、基于就业需求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全过程控制体系的构建

(一)强化毕业生管理和要求

众所周知,毕业设计的主体是学生,指导老师务必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性,对学生的指导方式要用“授之以渔”代替传统的“授之以鱼”[5]。指导教师务必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可为整个毕业设计工作安排合理且较详细的时间计划表,才能真正起到鞭策督促的作用。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各类措施,看似占用了毕业生大量的求职应聘时间或学习时间,但实则大大提高了大学生毕业设计的水平,进而促进高校教学质量的良性循环。从学生角度来看,需要完善学业导师制度,让学业导师、专业任课教师、辅导员等形成组合长效教育机制,加强学生毕业设计的过程教育,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毕业设计对将来工作、学习的重要性,更要使毕业生意识到毕业设计(论文)实践学习过程是对四年大学所学理论知识的一个系统总结,是培养个人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分析问题能力以及解决各类实际应用能力的重要过程,最终帮助学生树立起人生规划的整体和长远目标,从意识深处强化其对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视程度。

(二)提升指导教师业务素质

整合教师资源,采取学科团队负责制。团队培养模式下指导教师学科团队的构建是保证教学质量、实现培养目标的前提和基础[3]。不同于传统单一毕业设计指导方式,基于团队培养的环境工程类毕业设计指导模式转变为团队指导,即由多名环境工程类不同研究方向专业教师组成教师团队对学生进行指导,有利于实现师资的整合与共享。学校应为青年骨干教师到公司企业兼职锻炼创造机会,通过深入生产现场一线,熟悉工艺流程,积累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发现各类实际问题及增强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最终将自身的业务能力及科研水平得到大大提升,指导毕业设计的教学质量的能力也随之加强。另外,学校拓展渠道积极寻求机会建立高校/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模式,构建多元化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团队,聘请行业内富有科研创新能力、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毕业设计企业导师,同时学校组建专业相近的指导教师团队和企业导师联合参与毕业设计指导工作。

(三)基于产出要求的毕业设计选题原则

选题是毕业设计的关键环节。良好的课题,能有效强化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使学生充分发挥其创造力,圆满地完成毕业设计。通过系统分析国内高校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论文选题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让选题与专业培养目标有机结合,并以基于产出教育要求(OutcomeBasedEduca-tion,OBE)作为毕业设计选题的重要原则及依据[4]。1.符合培养目标及基本教学要求原则。开展毕业设计教学环节时,学生已系统学完所有专业理论知识,通过近三年多的专业课学习,大多学生明确自己的专业兴趣及方向。设计指导团队尽可能结合工程应用及理论基础命题,学生根据选题的原则和要求同时结合自身的兴趣选题,另外允许学生自主命题,这些举措将大大提高其毕业设计的自主性、主观能动性。2.选题与就业需求相结合。通过毕业设计教学环节学习达到提高学生就业技能的目的,将学生就业需求与毕业设计选题做到有机融合。鼓励他们到大型环保类公司做毕业设计,让他们接触各种污染控制类、环境评价类课题,在学校教师和环保企业联合导师的全程共同参与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通过毕业设计环节学生可深层次了解或掌握未来就业单位专业核心技术,有效缩短参加工作后的不适应期。而对有考研究生打算的学生来说,尽可能让这些学生参加校内指导老师主持的科研项目或者根据学生研究生阶段的研究方向选定研究课题,把锻炼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该类毕业设计的主要目标。3.选题与各类校园科技创新大赛结合。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教育部及国内高校设立了各类大学生创业创新项目和各种科技创新竞赛,建议将科技创新和科技竞赛和毕业设计选题工作相结合,引导学生参与各类大赛并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将毕业论文选题和科技创新项目相结合。

(四)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环境导论科技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B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07)11-0017-02

环境问题总是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的。在人类文明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中,由于对自然以及科学技术认识的偏差,人类的活动对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正确认识科技以及使科技更好地为人类发展服务是个重要问题。

一、人类在科学技术发展不同时期的认识

1.古代:知识和美德是不可分的统一

在古代,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人类干预自然的能力相当弱,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多地表现为适应关系。随着劳动工具的不断改进,人类了解自然、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愿望也日渐增长,产生了人与自然对立的萌芽,但整体上人与自然的关系基本是和谐的。比如古希腊苏格拉底说过:美德即知识。中国古代《礼记・中庸》中也有“尊德性而道问学”的说法。就是把学问和德性二者结合起来,知识和美德是不可分的统一。也就是说,科学知识都是善的。

2.近代:科技决定论

近代,科学技术与道德逐步地相分离。伴随着人类中心论的形成和确立以及科技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进一步加深,人类开始沉醉于科技的伟大,认为科学可以决定一切、统治一切、解决一切问题,成为一种科技决定论。

在近代,还流行一种技术悲观主义思潮。代表人物是法国思想家卢梭。他在1749年发表了《科学与艺术》的著名论文,把历史上一切卑劣行为和道德败坏的根源都归结为科学和艺术的发展,认为科学产生之后加剧了道德沦丧。卢梭的思想代表了当时对科学技术的批判思潮。这种思潮在我国古代的道家和儒家均有出现。技术悲观主义者仅仅认为技术会扭曲人心,使人见利忘义,对道德只有坏处没有好处,而很少考虑科学和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本身的作用。[1]

3.现代:科学技术是双刃剑

20世纪50年代,维纳在《人有人的用处》一书中提出了“新工业革命是双刃剑”的警告,后来人们用“双刃剑”这一形象的比喻来诠释科技发展对社会、经济和自然界影响的两面性:一方面是利用其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功能而体现其对社会经济发展巨大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是科技也会引发诸多的负面影响:逐渐导致和加剧人与自然关系的分裂状态,随之而出现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问题。

4.当代:科技万能论和科技有限论

20世纪科技观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科技万能论。米切尔・施加格文断言:“90年代将与80年代不同,将由过去的“选择商品”,转到“选择设计”。另一种观点是科技有限论。中山秀太郎提出,以为科学、技术什么都能解决,这是对科学技术的迷信……人类从事技术工作,总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环境,这是无法避免的,技术万能主义对人类安全是一种极其危险的思想。[2]

由此可见,只有在科技应用中考虑到环境的因素,对科技正确定位,才能更好地利用科技,为人类服务。

二、对科学技术的环境价值进行正确定位

在近代科学产生以来的人类社会史中,科学技术在解放人的劳动、改善人类生活状况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然而,由于人类认识世界的局限性和偏见,对科学技术价值缺少正确的伦理定位等因素,使科学技术对环境的负面作用越来越严重。所以我们必须从科学技术的环境伦理角度来找出解决人类困境的答案。

一般说来,人类发明科学技术的初衷有两个:一是把人从被自然奴役的状态下解放出来,二是把人类从物质生活的匮乏中解放出来,满足人类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追求人类的真正自由和人的全面充分发展。然而目前,科学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人类追求幸福生活的初衷,让人类失去了自我、走向了自我的异化。[3]那么,科学技术的价值定位究竟在哪里呢?一般认为,科学技术有经济价值、环境价值、教育价值、医学价值、军事价值、道德价值等,其中环境价值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前,科技发展的一个重大偏差就是片面强调和追求人的物质方面的利益,仅以经济价值来衡量科技的价值,忽视了科技的人文社会和环境价值,而环境价值被忽略往往导致社会和生态环境失去平衡。所以,人类在科学技术活动的开始阶段,应对生态环境进行预测和评价,并且在实施的全过程中始终关注人类生存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和结果,有效预防科技对于当代人和后代人的生存环境和可持续性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三、科技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双重效应

(一)科技发展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人类与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从来都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干预的。但是,人类出现在地球上几百万年的绝大部分时间里,只是局部性地给环境带来破坏性的影响。20世纪以来,人类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对地球的破坏也进入到史无前例的时期。

1.自然资源遭到破坏性开发及过度利用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破坏性开发和利用引起了森林草场面积大幅锐减、水土流失、物种灭绝等严重后果,从而使人类可利用的自然资源的数量日趋减少。同时,由于人类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对生物多样性造成损害。其中的原因,既有毁林开荒、围湖造田、过度放牧和城市化等因素,也有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带来的影响。例如,在培育和推广优良品种过程中,对传统动植物品种等不采取妥善保护措施,使遗传资源遭到破坏;转基因和克隆技术的发展加剧传统物种的消失和变异等。

2.科技的不合理应用加重了环境污染

目前,环境科学研究表明,大气污染,特别是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等环境问题的主要成因是高科技的发展,是科技发展的副产品。一些高新技术产业只是在形式上避免了传统产业的污染,但常常带来新型的、危害程度也更高的污染形式。这些新型污染称为“科技型”污染,其主要表现是:合成化学物质污染、高科技废弃污染物等。

3.科技工程活动加重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工程活动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中一直起着重要作用,但同时工程活动也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突出表现在兴建大型工程导致的环境的变化。以阿斯旺大坝表现最为突出。阿斯旺大坝在上世纪70年代竣工,成为埃及的骄傲。这座水坝结束了尼罗河年年泛滥的历史,生产了廉价的电力,还灌溉了农田。然而近年来人们发现,它也破坏了尼罗河流域的生态平衡,引发一系列灾难。

由此可见,现代科技发展和应用中对环境产生的负面作用,已经发展到了极为广泛并且严重的地步,已经到了我们必须反思、反省并采取行动的时刻了。

(二)科技发展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

科学技术的发展应用有着两面性。有些技术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有些技术却也有利于自然环境的改善。高新技术直接运用于环境保护领域,可以为人类解决环境问题开辟广阔的前景。例如,发展海洋和空间技术,给人类提供新的生存空间;运用高新技术,可以大大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使废物资源化、污染物资源化,以避免或减少浪费和环境污染。

四、科技发展中应遵循的环境伦理原则

科技发展的负面作用,使我们必须思考防范科技对环境危害的基本伦理原则――人文关怀和生态关怀。科学技术的人文关怀原则就是科学技术研究的发展和应用,应当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和可持续性发展。科技发展的生态关怀原则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应该以保护生态系统的和谐为标准。目前对生态平衡影响和干扰最大的已经不是自然因素,而是人为因素,科学技术扮演着突出的角色。生态原则的提出,就是要为人类确立科技发展和应用的方向,为人类在科技发展过程中有效维护生态系统的和谐与平衡提供正确的理论导向和行动规范。

五、制定符合环境伦理的科学技术发展的对策

1.制定全面系统的科技环保法律法规体系

关于科技研究和应用中的环境方面的法律,在立法时应该遵循如下四个原则:权威性,即在科技法律面前,任何人和任何机构,都一律平等;探索性,不断研究新情况、新问题;现实性,就是科技环境法律体系建设必须立足于从现实出发,必须着重考虑科技发展和应用的实际,尤其是我国科技发展与环境的实际;超前性,科技法律体系的建设能够应付科技未来可能发生的重大变化和影响。具体来说,就要加强预测,把握科技发展的趋势和动向。

2.建立可持续发展观,发展绿色科技

为了重建人类的自然家园,在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前提下,我们还必须妥善处理科学技术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而要实现二者的和谐,关键就在于创造一种全新的技术理念,即实现科学技术绿色化。所谓绿色科技就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与平衡发展,追求低消耗,注重对污染的控制,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科技存在与发展的指导原则。

3.树立和培养科研人员的环境价值观和社会责任

科研人员作为科学技术和环境伦理意识的载体,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应用的环境后果,他们的环境价值观在发展绿色技术、推进环境保护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首先,科研人员要在科学研究中坚持“环境正义”,不仅要考虑到短期的局部利益,还要顾及到长期的整体利益,不仅要考虑到“代内利益”,而且要考虑“代际利益”。同时,科研人员必须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要有对社会、对环境高度负责的态度,否则,科技的研发活动就有可能对人类生存或发展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4.培养政府官员等决策者的环境伦理价值观

决策者作为重大事件的决定人,他们的价值观念、工作作风、知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会对所决策的事情起到至关重大的作用。对于科技发展这些前沿问题,需要更多专业知识作为铺垫,一旦失误,后患无穷。所以各级政府及其领导干部,要不断提高环境伦理意识,实行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切实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

5.提高群众的生态安全意识、参与意识

要提高人们的生态安全意识,在全社会开展生态安全教育和宣传,使每一个公民都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是公民的基本义务。要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从一点一滴做起,积极开展环保公益活动,弘扬环境文化,倡导生态文明,在全社会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完善环保公众参与制度,实行环保信息公开,定期公布环境质量状况,公开环保管理规定,公示建设项目环保审查、排污收费等情况。

参考文献:

环境导论科技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01-0004-02

1 概述

进入21世纪,全球一体化的浪潮将我国企业进一步推向了世界市场,跨国公司的加入加剧了市场竞争,全球产业链的整合也促进了企业间的联系和合作,催生了新的创新形式,创新网络、合作创新等形式逐渐兴起。创新环境的变化对企业的技术创新产生了新的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在受到环境影响的同时,也会对环境产生影响,例如产业规则的制定需要企业和政府共同完成。因此,我国转型环境的演化不仅需要企业的积极参与,也为企业主动发挥影响创造了条件,企业必须由被动应对环境转向积极主动地与环境共同演化,而当前研究对这种共演机制缺少分析,难以指导企业的创新活动。

根据共演理论,企业不只是被动地适应环境,也在主动地影响着环境。企业和环境是在互动演化的过程中共同发展的。关于企业技术创新与创新环境的互动演化,以往研究集中于创新能力的发挥受到环境的影响,企业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外部环境,而企业主动影响外部环境、与环境共同演化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分析了技术创新与创新环境的共演机制,为未来研究指明了方向。

2 技术创新与创新环境的共演机制分析

根据共演理论,企业不只是被动地适应、服从外部环境,而是与环境共同演进的。在与环境的互动演化中,企业可以更有效地识别并利用机会,充分发挥创新能力,提升创新绩效,同时促使外部环境向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转型环境下制度的不完备性、资源的稀缺性、市场的动态性以及文化、认知因素的影响,对企业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也为企业主动改变环境提供了更大空间。企业可以通过自主创新、技术联盟等各种有效的创新战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同时引导制度建立健全,改变资源和产业格局,促使外部环境符合自己的需求和优势。此外,不同类型的创新环境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了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企业需要针对创新环境的具体特征,选取不同类型的创新途径,提高创新能力,促进创新绩效的提升和竞争优势的建立。

不同的创新环境因素是相互联系的,转型环境下制度的不完备性、资源的稀缺性、市场的动态性相互影响,加上文化、认知的作用,共同构成了创新环境的复杂性。企业创新活动的开展、创新能力的发挥受到环境因素的制约,对创新绩效以及竞争优势产生影响;而企业的创新行为需要创新能力体系的支持,同时创新活动又会反过来促进创新能力的提升,并作用于创新环境的各个因素。

具体来讲,制度转型、经济的高速增长以及全球一体化为企业提供了大量机会,企业可以通过技术创新活动,促使外部环境向着更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例如,制造业经济、环保政策冲突时企业善于识别机会、利用机会进行创新,会促进政策法规的完善;信息产业的技术创新引导着相关法律的建立和健全。这些行为不仅有利于我国正式制度的发展和成熟,也使企业占据了主动地位,先于制度建立获取收益。与制度环境的共同演化,对企业的机会识别能力、学习能力、研发能力等创新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内部的学习、研发可以创造新知识,这种难以模仿的无形资源是创新的基础,也是竞争优势的来源,可以在企业内部产生新的资源,降低资源稀缺性的影响,改变资源环境的格局。

与转型环境下正式制度不完备、不稳定的情况相对应,非正式制度的盛行,社会网络的广泛存在可以帮助企业降低对特定资源的依赖性。例如,管理者关系(商业关系和政治关系)可以带来政府资金支持和充分的市场信息;整合资源、建立外部网络可以使企业受益于组织间知识、技术共享等惯例,有助于企业获取稀缺资源。特别是,在中国多元化主体明显、政府掌握关键资源的情况下,如果企业具有了较强的影响政府、影响行业的能力,就可以在获取资源的同时争取政策法规、行业规则制定方面的主动权。

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往往蕴含着大量机会。通过有效的战略选择,企业可以改变竞争格局、开发新的技术领域或者引导消费者需求,在适应市场环境的同时使市场环境顺应自己的优势。机会识别、风险控制等能力较强的企业,善于发现、利用市场机会,不仅可以为顾客创造价值、使企业获取收益,还可以开发潜在的消费者需求、开辟新的市场,从而改变竞争格局,重构现存的产业模式。企业的技术创新不仅包括依靠内部组织学习、独立研发而开展的自主创新,也包括从外部获取技术知识、提高技术能力的途径,例如技术引进、建立技术联盟进行合作创新。特别是近年来兴起的研发网络,在更大范围内整合资源进行创新,对企业的整合能力、机会识别和风险控制能力、技术管理能力以及网络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借助于完善的创新能力体系,企业可以更好地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建立竞争优势,同时与外部环境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关系,在适应环境的同时进一步促进环境的发展。

可见,企业的创新行为在受到环境影响的同时,也促使了环境的发展和演进。而企业在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过程中,会受到管理者个人认知和情感的影响,其中国家文化又是形成个人认知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其他环境因素的变化和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文化环境也会发生相应的变迁,例如新产品、服务对个体价值标准、消费习惯、生活理念等的改变。

3 对以往研究的贡献

基于共演理论,本研究强调企业创新行为对创新环境的影响。在研发能力、管理者关系、整合能力等创新能力的支撑下,企业通过自主创新、构建创新网络等具体的创新行为,对资源格局、产业竞争、政策法规、行业标准、文化认知等创新环境因素产生影响,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主动地改变环境。对创新行为影响创新环境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揭示企业与环境互动演化的作用机理,为我国企业的创新活动提供指导,有助于创新理论体系的丰富和

完善。

4 结语

本文分析了技术创新与创新环境的共演机制。基于共演理论,本研究认为企业的技术创新会对创新环境产生影响,企业与环境是共同演进的。企业仅仅被动适应环境不利于技术创新,而积极参与环境的演化,主动影响创新环境,有利于提高创新能力和绩效。研究企业技术创新与创新环境的共演机制,有利于更全面地揭示企业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弥补资源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和制度理论等理论视角的不足,完善创新理论体系;同时,对企业与环境共演机制的深入剖析,可以为企业主动影响环境的实践提供理论参考,有效地指导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

参考文献

[1] 赵晓庆,许庆瑞.技术能力评价:理论与方法[J].科

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1,(4):64-67.

[2] 吴佩,陈继祥.自主创新模式下企业技术能力提升机

理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32

(4):127-133.

[3] 吴伟伟,于渤,杨莹.企业技术管理能力提升路径研

环境导论科技论文篇(7)

二、国内外有关学术动态及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80 年代末,可持续发展理论开始提出,但至今对经济发展的环境制约因素研究仅局限于宏观的认识,如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污染物破坏问题、经济技术水平问题等。而对区域经济的环境制约因素,特别是一些微观内在因素研究甚少。作者拟从微观与宏观的结合点上加以探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环境制约因素,并提出一些措施和对策。

三、论文写作提纳

前言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背景、研究的意义、目的、基本技术路线。

一、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制约

(一)环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基础;

(二)区域经济发展对环境产生反作用;

(三)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才能相得益彰。

二、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环境制约因素

(一)失衡增长导致环境制约区域经济发展;

(二)区位资源的不平衡制约区域经济发展;

(三)现有环境管理体制与国际不配套制约环境经济发展。

三、对策研究

(一)中国区域开发管理体制必须创新;

(二)适时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和发展战略;

(三)制定完善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政策。

四、论文工作计划

2001 年 3 月至 4 月 完成论文初稿并请导师修改,完成论文二稿并请导师修改;

2001 年 5 月至 6 月 论文定稿与答辩

五、参考文献

1 .张敦富主编,《区域经济学原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0 年,北京

2 .李京文主编,《中国区域经济教程》,广西人民出版社 2000 年,南京

3 .孙久文,《中国区域经济实证研究——结构转变与发展战略》,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999 年,北京。

4 .叶裕民,《中国区域开发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0 年,北京。

5 .宋璇涛,《寻求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1 年,北京。

6 .李京文主编,《 21 世纪中国经济大趋势》,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8 年,沈阳。

7 .汤爱民,《大整合》,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0 年,北京。

8 .顾介康、储东涛主编,《江苏宏观经济运行态势与规律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年,南京。

9 .薛志平、刘波,《走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理念卷),香港文学报社出版公司 2000 年,香港。

10 .吴兴鹏、董剑南、谢玉平,《走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实践卷),香港大学报社出版公司 2000 年,香港。

11 .国家环境保护局译,《选择还是放弃——荷兰国家环境政策计划》,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5 年,北京。

12 .厉以宁、章铮,《环境经济学》,中国计划出版社 1995 年,北京。

13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组编,《西方经济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年,广州。

14 .陈耀邦,《可持续发展战略读本》,中国计划出版社 1998 年,北京。

15 .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等 6 部门,《江苏省人口资源、环境研究文集》,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1995 年,北京。

环境导论科技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Path and Method of Improving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Master's Engineering Capabilities

CAI Meiqiang, WEI Xiaoqin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Zhejiang Gongshang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310018)

Abstract Training engineering capabilities, the key is to establish an effective training model and seek ways and methods of scienc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fessional Master of Engineering in the field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apacity-building problems and propose specific solutions and improve the path to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 master's engineering capabilities in this field provide a useful reference.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master; engineering capacity; improvement path and methods

0 前言

随着全球经济与科技的迅猛发展,我国高等教育模式也进行了改革。对于以应届本科生为主的全日制专业硕士范围的扩招,意味着正式启动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专业型硕士是与学术型硕士相对,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硕士研究生,所获学位是具有职业背景的学位,以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技术人才为目标。

环境工程技术人才对于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及国际地位有着决定性的影响,重视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高等环境工程教育的共识和新的趋势。因此,如何切实培养、训练环境专业硕士的工程能力,提高他们对现代社会环保体系的贡献率,使他们成为当今以环保为目标的社会的工程技术人才,是我国环境院校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工程能力①是指对工程的计算、设计、开发、工序创新能力和生产、生活过程中所遇到的经济问题、环境问题、法律问题、政治问题等解决能力。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伴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环境工程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水、气、声、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环境规划评价以及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知识,能在政府部门、规划部门、环保部门、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学校等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教育和科研开发等方面工作的环境工程专业型技术人才。通过与环境工程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的结合,得出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的工程能力培养内容大致包括:大气污染防治工程技术、水污染防治工程技术、固体废物的处理和利用技术、环境污染综合防治技术、环境系统工程技术等几个方面。具体体现在环境功能新材料的制备;水、气、固体废物的污染控制新工艺设计的相关试验;环保工艺设备的开发和生产运营管理能力;评估一个企业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能力;对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规划的能力;废物资源化和清洁生产技术的应用与研发。

1 环境工程领域专业硕士工程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1.1 培养模式单一,专业课程的不合理设置

环境工程专业型硕士的培养模式还未成熟,和一般的学术型实际培养模式大同小异,没有突出表现环境工程专业型人才的特色,使他们在进入社会后没有明显的专业优势,只是泛泛地了解了本专业的知识,而没有系统地、深入地了解,在职场竞争中处于劣势,没有竞争优势。在全国各大高校对于环境工程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大体上是一致的,没有针对性地去培养硕士的科研创新能力,没有提高他们的思维创新能力。各大院校对于专业型课程的设置基本是重理论学习、轻能力培养,完全不符合专业硕士的培养要求。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整体性,学生所学知识相对较为零散,知识层次之间缺少关联性和互相渗透性,阻碍了学生对知识的综合把握和熟练运用。

1.2 导师资源匮乏,缺乏企业导师的实际指导②

由于目前很多高校的导师评选制度存在缺陷,高校普遍以“学术为天”,教师要想在高校中发展主要靠学术,如评职称、争取科研项目都必须看科研论文。只要科研成果佳,就可以得到认可,而不注重实践能力的提升,因此大部分教师在科学研究方面投入较多精力,要求研究生在科研上开展大量的工作,而导致专业学位硕士进行实践研究的机会甚少。对于导师的选拔,主要注重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等,导致那些实践经验丰富、工程能力极强的优秀教师无法成为专业导师,加剧了应用型导师的匮乏。目前导师与研究生比例完全失调,一个老师要带好多个研究生,老师的精力有限,不可能做到与每个学生每天的交流与沟通,每次学术交流都会受制约,影响学生的科研水平的提高。社会迅猛发展,知识体系不断更新与完善,导师如果不及时充电,进修,他们的知识更新速度略慢,导致知识结构体系的落后,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1.3 学生实践经验不足,缺乏实践条件

关于环境专业型硕士的培养,主要是针对硕士的独立思考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目前校内能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教学条件的高校极少,各个高校由于有限的科研经费,实验条件不是很优越,专业型硕士很少有机会接触到实际的科研项目,影响他们的科研能力。因此,很有必要去开拓校外的实践训练基地。但目前对于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形式大于内容,有些单位仅仅在学校挂了牌,而非实质性地对硕士研究生进行实践训练培养,也没有进行联合培养协议的签署,专业硕士得不到锻炼的机会,从而实践能力得不到培养与提高。

2 环境工程领域专业硕士工程能力提高路径与方法

针对这些制约学生工程能力培养的不利因素,我们系统地、全方位地进行环境工程领域专业硕士工程能力提高路径与方法的研究与实践,构建全新的培养模式与有效路径,以培养出更高层次、高素质、适应时代要求的现代环境专业高级工程师。

2.1 培养模式多元化,加强专业实践环节

多元化的世界需要多元化的人才,多元化的人才需要多元化的培养模式。而环境专业型人才的培养模式需要突出本专业的教育特色,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实践训练和管理模式等几个方面。课程设置③要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应用知识和能力的提高为核心。教学内容要注重创新,不能死板地依照教科书进行教学,要突出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针对性地进行案例分析,多元化地进行实验教学,要合理地运用有限的实验条件,创造条件,重视团队协作,积极组织团队讨论,探究新思路,有效培养硕士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应进行半年到一年的实践环节,这是检验自己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相结合的有效手段,要提交实践学习计划,撰写实践学结报告。

2.2 加强“双师型”导师队伍建设

优秀导师应该是拥有完美的工作态度、发挥好教师的表率作用、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团结协作处共赢、教育以育人为本、教育面向每一个学生、展现教学真实性、正视学生的科研成绩、提高自身的教学效率,是人类社会文明的工程师。高水平的“双师型”导师④队伍是确保专业硕士人才培养的另一个重要条件,他们除了要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专业理论知识、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和教师的基本技能外,还需具备较强的应用意识、实践技能和适应市场需要的教学能力。学校应该多聘请一些社会教育经验丰富的、德高望重的、教学独特的老教授组成科研团队,每个团队拥有独特的教学体系,吸收优秀新教师开展新课题,切实提高本课题组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师资教育水平;增加每个课题组、每个研究方向的学术讲座活动,包括国内外优秀的研究者、院士进行学术交流,积极组织优秀青年教师出国进修;改“学为主、用为辅”为“学术与应用并重”,⑤改革教师评价体系与考核方式,鼓励教师进行挂职锻炼,体验教学、生产与应用各个环节,积累实践经验,提升自身工程素养;改革应用型导师遴选制度,选拔优秀导师,从各个实践基地选拔优秀技术人员作为专业型导师,从而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2.3 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拓宽实践基地

学校教学无法提供系统的、真实的、工程化的学习训练环境,而企业的产品设计、生产要素比较完备,能给学生提供贴合生产实际的实践机会,是工程化训练的最佳场所,对学生获取直接经验大有裨益。因此,实践训练基地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和训练专业硕士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也是研究生从理论学习到实践,从校园学习到社会工作之前所经历的独立工作能力培养的过渡提高阶段。实践基地的建设要依托企业,学生参加实际项目的锻炼要依靠企业。企业与院校应大力完善合作体系,互惠互利。在专业硕士入学之后,就进行学生联合培养协议的签订,使院校与企业紧密联系,根据双方的培养资源,全方位、多方面地进行培养。这样让企业直接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既使学校走出封闭办学的模式,优化了人才培养过程,又解决了教学内容脱离实际、实践环节薄弱的问题,从根本上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在培养环境工程专业型硕士的过程中,各大院校应致力于环保科技院、环保公司、环保局、污水处理厂等资质单位的建立与合作,为环境工程专业硕士提供实践基地,使专业硕士能够熟练掌握环境领域相应的技术开发、环境质量评估和环境监测与规划等。

2.4 提高研究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科技创新能力是指创造和应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新服务的过程能力。对于环境专业硕士而言,要求在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上,扩大对书本和文献的阅读量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重视环境专业前言讲座,了解最新科研动态,努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自身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过程去;培养自己的处事能力,挖掘科研过程中潜在的问题;系统地、全面地撰写学术论文、文献综述,对该研究领域有了最新的归纳与总结,可以培养研究生的科研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重视建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更为综合的训练体系,即通过对专业硕士实行分层次、分阶段的训练,形成工程训练的系列化体系,提高其科研能力。

2.5 专业型学位论文体系的改革

学位论文是指为了获得所修学位,按要求被授予学位的人所撰写的论文,是一个硕士科研成果的体现。专业型学位论文强调实践过程中的探索与创新,特有的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实际过程中所要承担的责任与管理能力,而非注重独创性与特殊性。专业型学位论文应体现研究生对环境工程知识的熟知程度、运用环境工程理论、方法的能力,尤其需要重视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论文开展过程中要进行定期考核评价。完成专业学位论文后,由导师和学科带头人协商组织,聘请专家进行预答辩,通过后方可正式提交专业硕士学位申请。论文评审通过后再组织公开答辩。答辩通过后,由学院和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开会审议,通过评定后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3 结语

培养具有工程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是高等工程教育的根本目标。环境工程领域专业硕士培养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应用性人才培养为主,从工程师培养角度制定培养计划,构建新型教学体系及人才培养保障体系,以适应社会发展对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需要。

基金项目:浙江工商大学2013年度校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资助(No. xgyl3089)

注释

① 张学洪,解庆林,曾鸿鹄.大学环境类专业学生工程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高教论坛,2009(4):3-5.

② 刘宏波,刘和,符波.关于当前环境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几点思考[J].大众科技,2012.14(155):218-219.

环境导论科技论文篇(9)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学改革项目《基于企业社会责任培养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选题编号:20121-1)的阶段性成果;辽宁科技大学环境经营优秀教学团队的阶段性成果;辽宁科技大学标志性成果建设项目《工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031-02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促进高校办出特色,探索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制定分类管理办法,克服同质化倾向。根据办学历史、区位优势和资源条件等,确定特色鲜明的办学定位、发展规划、人才培养规格和学科专业设置,……突出学科专业特色和行业特色。”可见,探索专业建设特色和人才培养特色已经成为高校的重要工作。对于工科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如何突出专业特色和行业特色、探索创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显得越来越重要。辽宁科技大学前身是鞍山钢铁学院,是一所具有明显冶金行业特色的院校,学校的办学特色是“立足冶金,校企合作,注重实践,培养踏实肯干、适应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我校的市场营销专业如何凝练专业特色成为市场营销专业必须要探讨的问题。

一、工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的凝练

工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应该根据学校的办学特色,凝练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辽宁科技大学的市场营销专业就是按照这样的指导思想对人才培养的特色进行的凝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依托工科、突出冶金行业特色,创新工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以我校“依托工科、立足冶金”的办学特色为出发点,设置行业特色课程模块,坚持走学科特色与行业特色相融合的专业内涵式发展道路,培养具有行业特色的特色型人才。依托工科、立足冶金主要是依托学校钢铁冶金、材料加工、耐火材料、化学工程等具有明显行业特色的专业,将行业特征与市场营销的专业课程紧密结合,培养具有行业特色的专门管理人才。

2.突出创新创业能力及企业家精神的培养

通过营销技能修炼课、营销特色实训室、各种学科竞赛、创新实践班、创业实践班等途径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通过企业家进课堂、校企协同建设、双导师制等途径加强学生企业家精神的培育。

3.注重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培育

培养环节中设置环境及社会责任课程模块,通过“环境宣传周、环境经营活动月、绿色文化年”等活动,培养具有较高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低碳环保型人才。

二、工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特色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

根据以上的人才培养特色,学校应该在教学团队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实践技能训练、毕业设计、制度建设等环节进行改革,培养基础扎实、应用能力强、具有行业特色的高级营销人才。

1.加强教学团队建设

市场营销教学团队现有教师11人,专业教师全部为硕士以上学位,其士学位3人,在读博士4人,正高级职称3人。2009年市场营销系被评为辽宁科技大学优秀基层教学单位,2010年和2011年市场营销系党支部被评为辽宁科技大学先进党支部。

在队伍建设方面紧紧围绕特色专业建设需要,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努力建设一支以学术带头人为骨干,教学和科研综合水平高、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将优质教学与研究资源用于本科教学,根据教育目标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研究。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①加强能承担优秀课程和精品课程的优秀教师的培养和引进,探索与社会联合培养教师的新途径,努力打造教学名师,完善教师激励机制。②积极引导专业教师到相关产业领域开展产学研合作,每年按计划派遣专业老师下场实习或取国内外访学,提高教师教学科研水平,鼓励青年教师提高学历。③聘请相关产业领域优秀专家、资深人员到学校兼职为本专业学生及教师授课,形成交

培训、合作讲学、兼职任教等形式多样的教师成长机制,建设一支熟悉社会需求、教学经验丰富、专兼职结合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2.改革教学内容

在原有的市场营销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增加具有冶金特色的课程模块、创新课程模块、环境及社会责任课程模块。冶金特色的课程模块开设的课程主要包括:冶金概论、钢铁企业市场营销学、冶金产品市场调查与预测等;创新课程模块包括:创新技法、营销综合技能拓展课程,包括:应用商务礼仪、商务谈判技巧与实务、营销量化工具、顾问式销售技巧、销售团队管理、营销执行力打造等;环境及社会责任课程模块包括:环境经济学、环境经营学、工业生态学、绿色营销、企业绿色供应链、资源配置论等课程,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核心课程群。这些课程模块的设计,充分体现了我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培养与行业特色、创新能力培养、环境意识与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有机结合。与此同时,市场营销教学团队编写了相关的特色教材。

3.改革教学方式与考核评价方法

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方面:理论教学是进行营销基础知识和营销技能传授的主要手段,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理论教学中一改过去那种教师占主导地位的状况,尝试采取案例教学、录像教学、情景教学、任务驱动教学、学生自讲、策划教学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注重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以动手实践为主,以课堂讲授为辅。实践教学主要方式是营销模拟实践,erp沙盘模拟对抗等为主要的授课方法,对提高学生各种能力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考核方式改革方面:对学生学习评价采用“过程+结果”、“知识+能力”的方式,改革考试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考核方式改革的主要课程有:《市场调查与预测》采用实地调研+撰写调研报告形式、《市场营销案例》采用学生按组选案例、课上讲解和答辩形式、《广告学》采用学生按组拍摄广告、编写策划书、课上演示形式、《营销策划》采取市场调研、撰写策划书、课上讲解的形式,《消费者行为》采取调研+撰写消费行为分析报告的形式,《环境经营学》采取课题立项+撰写小论文+撰写研究报告+课题答辩的形式。这些考核方法的改革,真正体现“过程+结果”、“知识+能力”的考核,对学生各项能力的提升起到了很好的助推作用。

4.加强实践技能训练

实践技能训练分为课内训练和课外训练两部分。课内训练主要是通过开设营销技能修炼课程等环节来完成。课外训练中组建了营销沙龙实践协会、erp沙盘协会、环境友好研究会等学生社团。营销沙龙实践协会,承担学生演讲比赛、知识竞赛、市场调研、营销模拟实践、广告设计大赛、营销策划大赛等实践活动;erp沙盘协会承担erp沙盘大赛、挑战杯创业大赛、挑战杯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大赛等,注重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环境友好研究会主要承担与环境、社会责任有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如举行“环境保护宣传周”、“环境经营活动月”、“绿色文化年”等活动,提高学生的环境责任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通过校企协同建设,使学生在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环节走进钢铁冶金企业和环保型企业,与上述几个专业特色紧密结合。

5.实行导师制,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在市场营销专业全面推行导师制,从大一年级开始配备导师。按照教师研究方向对学生进行分组,我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师主要研究方向是钢铁企业营销模式、绿色营销等,体现了我校的“冶金特色”、“低碳环保”的专业特色。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根据研究方向查找资料、撰写论文,每人确定两个实体企业进行调研和比较研究,查找该企业营销方面存在的问题,制定出具体实施方案,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该项活动将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与教师课上案例紧密结合,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学生学习更有目的性。

在毕业设计环节一改以往毕业前临时选题的做法,实行毕业论文先期介入的方式,在选定的研究方向、调查的企业、撰写的小论文的基础上确定论文题目、完成毕业论文,有效地杜绝了学生抄袭、拼凑的现象;毕业论文选题是根据学生到实体企业调研发现的营销问题或者相关企业提供给学生题目进行的,学生根据问题进行调研、思考,研究对策,切实提高应用知识能力。在毕业论文答辩过程中进一步探索论文答辩要由企业人士参加的做法,实

现教师指导理论、企业人士指导实践的目标,提高毕业论文的答辩质量。

6.制定相关制度作为特色人才培养的保障

学院制定了一系列从教学组织、运行、建设、改革到质量监控、考核等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主要包括:①教师岗位职责和工作目标。制定了教学管理岗位责任制和工作规范,职责明确,易于落实;②审批制度严格。建立了教学各环节的审批制度,培养计划修订、主讲教师资格认定、教学任务变动、教师调(串)课等均履行严格的审批手续,确保各项制度得以落实;③监控制度完善。通过实施教学督导、领导听课、学生座谈、教学检查等措施,广泛听取师生对规章制度的落实的意见和建议,及时修订相应的规章制度;④事故追究制度。学院对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的教学差错及事故进行严肃处理,教育本人,警示他人。这些制度的实施能够有效保证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改革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

[2]《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教技〔2012〕6号

[3]zhuxiaolin ,liuhongyu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for marketing in engineering colleges—a case of marketing 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aoning[j].,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science and management engineering (esme 2011) istp检索

[4]朱晓林.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09(7):162-163

环境导论科技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8(c)-0240-02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际上高等教育逐渐形成了一股重视实践教学、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潮流,“应用型本科”也逐步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和办学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议题。教育部2015年工作要点提出:“今年将印发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启动改革试点,有序引导部分有条件、有意愿的地方高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地方本科高校已进去转型发展时期,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业已成为我国众多地方本科院校所普遍追求的办学目标。

从全国范围内来看,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应逐步进行,而不是同一时间所有地方高校全部实现转型;具体到某一个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也应该是某些应用型较强,具备一定基础条件的专业率先转型。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是根据最新《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设置的新专业,培养具备自然地理基础理论并应用于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专门人才,具有典型的“应用型”特征。本文以地方高校湖北民族学院为例,对近几年该校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和实践进行总结,探讨在转型发展背景下如何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培养“应用型人才”,实现 “应用型专业”的转变。

1 人才培养方案创新

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构建起:“7+3+1”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达到“宽口径+应用型+方向分流+有专长”的知识与能力的结构目标。即,以校内基础理论教学夯实专业理论与知识结构,校外多模式实训锻造专业技能,高年级按专业方向分流,以专业技能培养(实验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重点,以专业特长培养为特色的专业教育模式。

即,第1~2学期重点完成大学通识课、科学基础素质教育和学科基础课程(主要包括高等数学、无机及分析化学、地理科学导论、可持续发展概论、环境科学、有机化学、工程数学)的教学;第3~4学期重点完成专业理论基础理论与技术学科课程群(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学、环境化学、人文地理学、资源科学概论、测量与制图、3S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仪器分析、环境监测等课程)的教学,夯实专业理论基础;第5~7学期重点完成专业方向分流课程群,环境评价与管理方向主要包括生态学、环境微生物、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管理法学、环境地理学、环境规划、环境工程、清洁生产、生态修复等,土地整理与规划方向主要包括,综合自然地理、资源环境经济学、土地资源学、土地经济学、水文与水资源、经济地理学、土地保护学、土地管理学、土地利用规划、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等;“3”指,第1、2、3学年暑期小学期教学单元,通过校企、校地合作等多种产业人才培养模式,重点开展专业技能、方法实习实训课程教学,第1学年暑期小学期教学单元以资源环境调查分析社会实践课为主,第2学年暑期小学期教学单元重点开展专业技能训练,包括自然地理学实习、3S技术实习、环境监测见习等课程,第3学年暑期小学期教学单元重点开展专业综合技能训练,按专业分流方向,环境评价与管理方向主要开展环境评价与管理实训课程,土地整理与规划方向主要开展土地管理与规划实训课程;0.5年指第8学期中的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实践环节,要求根据企事业合作单位指定的专业方向,在老师或者专业机构或者企业内部强化提高某一方面的专长。

2 专业教育模式创新

组建阶梯式专业基础与专业技能耦合型课程群,进行分阶段教学,搭建专业核心知识与能力架构,改革专业能力培养方式,专业课理论课程教学同时进行专业技术、能力实训,采取学校教学与企事业单位实践教学相结合、“双师”教学与导师制相结合等方式,确保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确保实践技能训练的系统性、强化性,确保基本学科方法、专业技能、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渐进提高,确保专业理论在实践实训教学中得到强化与升华,确保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

该模式中是采取的阶梯式耦合型培养模式,关键点在于, 专业理论与专业实践能力教育相结合,强化实践技能训练。

该模式在传统分层次教学的基础上,进行调整改革,主要创新点在于一下几方面。

(1)通过耦合进阶式教学模式,将专业理论教育与专业方法技能训练结合,使得学生在掌握专业理论的同时,受到专业方法和技能的训练。(2)实行导师制,学生自由选择指导教师,导师负责指导学生学业规划及其实施,学生参与到导师相关科研课题中,促推学生专业能力的发展。(3)将课堂教育与校企(地)合作教育相结合,推动专业实践技能教学,在生产实践中学习、提高,促使人才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要求。(4)采取“双师”教学模式,专业老师主讲专业课,同时聘请企事业单位技术工程师、一线管理者进课堂讲授部分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5)压缩节约出半年时间,由学生自主选择方向,进相关企事业单位或部门,基于前期培养的基础上在自己喜欢的岗位上培养特长,结合毕业论文(设计),开展专业综合能力训练。

3 实践教学模式创新

整合课程实验、专业技术方法、实习实训,将集中教学与分散教学相结合,校内教学与校企(地)教学相结合,专业基础实践教学与专业方向分流实践教学相结合,确保能因材施教,充分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个人专长。主要体现在一下几方面。

(1)对自然地理学、3S技术、基础化学实验等专业基础实践课程,进行整合,实行校内集中教学;对环境监测、环境评价、土地管理、土地规划等生产实践性强的课程,实行校外实习实训。(2)学生早进课题,选择导师进入课题组,参与教师的科学研究。(3)实习过程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由实习课程负责老师统一安排,并由学生自主选择指导教师(由该专业专任教师或聘请的兼职教师组成)后,分配到本专业固定实习单位,指导教师负责指导学生实习。

4 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模式创新的基本举措

4.1 更新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专业应用型人才育人模式

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并完善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一是突出“宽口径+应用型+方向分流+有专长”的知识与能力目标,构建并完善专业有特色,形成基础扎实、专业技能训练有素、个人专长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二是以专业能力培养(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重点,构建并完善实践教学、社会活动和文化活动等相结合的能力培养体系。三是强化素质培养,构建并完善成人与成才教育有机结合的素质拓展培养体系。

4.2 结合专业人才国家基准和产业人才培养规格需求,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1)参照教育部专业人才培养基准和产业发展对人才的规格要求,科学合理地安排既适用,又简练、精干的课程体系。(2)不断更新和调整各门课程教学内容,充分考虑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做到教学内容少而精、适度基础、重应用和能力。(3)强化实践环节的教学,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适当减少学科性教学内容,增加应用性、实践性教学内容。(4)围绕强化实践这一中心,积极探索各种有效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将理论教学融入问题解决的实践过程中。(5)教学方法上改变单纯的理论知识传授,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中的创造性。

4.3 以专业方法技能训练为核心,调动多种实践教学平台,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突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根据“7+1+3”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加大校内专业基础实验内容,加强校内实践性教学基地建设,引导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参加用人单位的实际项目,申报大学生创新课题,建设、发展校企(地)实习实训基地,多平台综合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学校育才企业用才的有效对接。

4.4 加强、拓展教师队伍建设,为支柱产业人才培养提供智力支撑

按产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校内补强、借力校外优秀专业人才,搭建有效的教师队伍。该专业将在现有教学队伍的基础上,借助学校加大专业骨干教师和优秀人才引进力度的政策,进一步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的力度,提高专业教师队伍整体教学、科研水平。在未来5年内,争取通过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的方法,使专业教师队伍的人数保持一定规模增长,教师队伍的科研教学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同时,通过引进和鼓励年轻教师(特别是无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进行短期实践锻炼,以提高教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环境导论科技论文篇(11)

2认真实践环节

环境科学专业培养方案中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包括:认知实习、课程实验、环境影响评价实践、课程设计、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将这些具体环节进行有机衔接并有序地认真实施,是实现我校环境科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的根本保障。

(1)认知实习:认知实习是在学生即将开始学习本专业理论课程之前进行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也是其他各实习环节的基础。环境科学专业在第一学期安排了20个学时的认知实习,通过认知实习,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使其在学习上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程实验:课程实验是对课程基础理论教学的补充和巩固,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课堂理论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环境科学实践课程的设置过程别注重课程之间的衔接、知识与技能的巩固和拓展、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实验报告的总结和分析,这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总结和表达能力非常重要。

(3)课程设计:设置了3周的环境科学专题课程设计环节,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要求学生运用一门或几门课的知识,通过必要的参考资料的查阅和整理,去解决环境科学相关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深对理论内容的理解。

(4)毕业实习:在大四第一学期学完全部专业课后,组织学生分别到各环保公司、各生产现场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验证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提高思想认识。

(5)毕业设计(论文):毕业设计(论文)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中设置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四年学习基础和知识的系统总结和应用。毕业论文对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效果显著,包括文献的调研总结能力、实验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论文撰写能力、学术论文的演讲能力以及回答问题的能力。

(6)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学生走出校门、了解社会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一条重要途径。2008级环境科学专业学生在暑期进行了“环境科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以及环境人才需求特点分析”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走访环境科学专业毕业生和相关企事业单位,了解环境科学专业特点及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并开展主题班会,增加了同学对专业的了解,明确了学习目标,激发了学习兴趣。

(7)开放性实验、创新实验:开放性实验、创新实验可以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更好地和实际应用联系起来,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新生专业介绍时也介绍学院专业老师的研究方向,鼓励学生从大一开始与专业老师接触,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所感兴趣的实验,也可以跟专业老师共同探讨,选定题目,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够发挥自己特长的教学环境。

(8)其它:在教学体系培养中,专业教师也结合课外科技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勤工助学活动等,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实践环节与理论知识的衔接

实践教学的构建和有效实施,依赖于对实践教学改革内涵的正确理解、实践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实践课程的准确设置、校内外实践教学条件的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整体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专业特色的显现。要真正提高实践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还必须紧密结合理论教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不是主从关系,而是辩证统一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通过实践环节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反过来理论知识又可以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只有在理论和实践的共同作用下才能引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3]。在环境科学专业教学安排上,学生认知实习、课程实验、社会实践等各实践环节由理论授课教师和专业教师指导,以达到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真正结合。

4结语

针对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问题,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已成为时代的主题。对环境保护的迫切要求,导致了对环境科学人才的很大需求,这种需求无论从数量还是从质量上都是潜在巨大的。但在实际环保工作中也暴露出了我国高等环境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诸如学生知识结构不尽合理,专业实践能力较弱,社会适应性较差,就业渠道单一等[4]。浙江工商大学环境科学专业旨在探索一种适合我校环境科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提高途径的模式,配合教学计划,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激发和调动学生参加专业实践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培养的学生适应当代社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在探索过程中,应坚持针对性、实用性、专业技能与综合能力相结合以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原则,保证实践教学的实效。

(1)针对性原则:针对环境科学专业的特点,分析学生未来岗位(群)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确定实践教学的总体框架和具体的技能培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