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金融法专题研究大全11篇

时间:2023-06-15 17:03:14

金融法专题研究

金融法专题研究篇(1)

2选题的具体问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2.1研究的具体问题

①地方经济中需求什么样的人才即用人标准;②高职院校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金融人才培养模式

2.2意义和价值

2.2.1意义

有利于实现高职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高职证券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与专业领域方向相适应的文化水平与素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掌握本专业领域的技术知识,具备相应实践技能以及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具备证券专业人员所必须的专业基础知识,具有进行组织管理、了解金融行业运作全过程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证券专业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是用人单位最为看重的。因此,高职金融、证券专业的教育必须实现教育观和人才观的转变,在教育观上,要实现由“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变,突出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在人才观上,必须实现由继承型人才培养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转变,突出个性发展和应变创新能力,确立创新教育观念。合理构建该专业主干课程体系,使之成为实践教学的指导性教学文件;优化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实践教学目标及内容、确定素质教育、目标教学理论及现代教育技术等在该专业教改中的理论指导地位。

2.2.2价值本课题的研究

重点是金融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对接问题,使毕业的专业学生能尽快适应社会环境,与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实现无缝对接,助推牡丹江市地方经济发展。

3课题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动向

国内各开设金融专业的高校都十分注重开展金融专业方面的职业教育,课程涉及国家金融领域运行的多个环节,有明确的培养目标、课程描述和课程大纲,具有极强的针对性,能够使学员有针对性地选择所需课程。目前我国的金融、证券专业专业职业教育主要还是以应试学习为主,虽然大纲里规定有实操技能考试的内容,但是因为受场地、设施等条件的限制,技能考试只是停留在卷面。因而无法培养出高素质的、具有很强适应性的人才。为此,我们就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方面要明确目标,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和双师型教师培养。

4课题研究目标、内容、观点和创新

4.1研究目标

首先金融专业设置方向与牡丹江经济产业结构相结合。其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社会需求和牡丹江经济发展要协调。对于如何设置课程、教学内容以及人才培养的素质目标也要及时给予调整,在课程设置方面要以综合素质和综合技能为核心,最大限度的突出应用型的特色。提高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适应性。

4.1.1指导思想

以全面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以企业需求为基本依据,以就业为导向;适应行业发展,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培养方案;以突出职业技能培养为特色,实行“双证书”教育;以学生为主体,体现教学组织的科学性和灵活性。

4.1.2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现代化社会金融领域第一线需要的,掌握金融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具备顶岗工作和管理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4.1.3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和知识、能力、素质结构(1)思想道德素质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明确的职业理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勇于自主创业;具有不断追求知识、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2)文化素质注重学生英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人际交往基本素质的训练,注重应用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设置一定数量的人文素质教育为主的选修课,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文化修养。(3)身体和心理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有良好的卫生习惯,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心理健康,能够经受艰苦环境的考验和逆境的磨练;有文明高雅的气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4.2研究内容

现在部分院校存在金融人才专业培养方面,服务地方经济意识不足,与地方经济关联度差。人才培养方向不明,忽略了地方经济的特征和发展需要。本课题就是立足这一出发点,来定位金融人才培养方向。根据地方经济发展需要毕业后的学生要能尽快适应工作岗位,具有独立从事工作的能力。教学内容应与社会企业的用人标准相协调,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特点,了解企业的岗位群设置、工作流程,以此为用人标准,通过不断调整教学内容,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不断修订教学计划,把握知识技能、学生素质有机结合,整合专业知识模块。突出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素质培养,以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使学校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形成良性互动。

4.3创新与突破

我市院校在此类课题研究方面的几乎没有,此课题的研究能为这方面的课题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推动相关专业的教学改革。

5课题研究思路、方法、措施、步骤

5.1课题研究思路与方法

(1)技术路线:了解地方经济金融行业人才需求;编写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选取教学班级实施教学;修正完善课程体系设置。(2)实验方案:选取高职金融专业班级作为本项目研究实验班级,首先根据所制定的课程体系授课,学生实习结束,检验学生在企业的实践反馈情况。(3)研究方法:主要方法有实验研究、个案研究、调查研究。

5.2具体措施

(1)加强学生理论基础的讲解,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多接触实际现场情况。(2)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和实际工作中不断结语,以适应各种社会需求。(3)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创造能力。(4)用实例来解释一些较难掌握的理论和技能。(5)完善教师队伍、完善教学体系、加大实训力度等。

5.3进度安排把整个课题研究分为四个阶段

确定研究的每一阶段的工作任务和要求。课题研究的第一阶段即2013年5月至9月(准备阶段):学习,收集资料,进行调研;课题研究的第二阶段即2013年10月至2014年2月(实施阶段):制订研究方案、进行研究实验;课题研究的第三阶段即2014年1月至2014年7月(整理阶段):对调查、研究的结果整理和分析;课题研究的第四阶段即2014年8月至12月(结语阶段):提供课题的研究成果。

6课题研究的依据和条件

(1)人员组织结构:其中2名为副教授1名为讲师,3名教师均担任实践指导与授课工作。另外两人为企业人员,能够为课题研究提供第一手企业需求资料。(2)“多样化”的学习环境为本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实施提供了有效地物质条件保证。

7课题研究成效

①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方面逐步适应地方经济发展;②对学院教学工作的促进

8自我评价本课题有助于理清了高职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设置思路。

8.1明确金融人才培养理念高职院校要加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不仅要注重学生对金融专业知识的学习,还要注重不断培养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高职院校应认识到,金融专业人才只有具备优良道德品质,才可能发展成为是复合型、应用型的人才。高职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模式时,还要兼顾学生个性的发展,充分发挥各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8.2促进师资队伍建设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师资队伍素质高低是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决定因素,对现有师资队伍的培养是实现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和重点。高职院校应鼓励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队,鼓励他们参加各类金融资格证书的考试,接触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获取更多的实践经验。高职院校还可以选派优秀教师到其他高校中交流学习,及时掌握最新的理论动态,还可以选取派符合金融企业条件的教师,定期进入企业学习以更新自己的实践知识水平。

8.3逐步科学设置课程体系

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调整教学计划,体现学有所用。在教学计划的制定上,应区别高等院校金融本科专业培养模式(即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按照基础应用技能教学和专业技能教学两条主线进行。

8.4促使教师采用先进和专业的多种专业教学手段和方法

教学方式有多种方式,教师通过结合传统教学模式,引进新的授课形式,例如视频资料分析、案例分组讨论、网站信息建设等等,都可以把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形象、活泼有趣。此外,教师要加大引导学生的自主课外阅读,并把最新金融信息带到课堂教学中来与学生分享,与学生一起运用所学金融专业知识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

8.5存在的不足在课题研究的过程

中课题组克服了许多困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及缺乏研究经验等问题,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探索的新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检验只进行了一轮,尚需较长时间的实践检验。由于时间的限制,还需在以后入学的金融专业学生教学中逐步完善。(2)由于生源所限,只在本院一个班级进行,应用的范围不够广泛。随着课题实施过程的逐渐深入,学院将动态的进一步调整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这些问题能够逐渐得到解决。

金融法专题研究篇(2)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 (No.13YJCZH123)和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 14JJ3129),2013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基于就业导向的独立学院金融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254-01

在高校金融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整体培养效果却强差人意,培养的重点还是在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在这样的培养模式下,大多数学生停留在“有知识,会操作”的层次,而综合运用知识,能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够对金融问题提出创造性、创新型解决方案的综合型、复合型人才还比较少。如何培养出金融学专业创新型人才是中国高等教育、特别是“大商科”院校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实现国家战略目标所必须解决的迫切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科院校金融专业应建立起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培养模式。培养模式应包含创新型教育理念、创新型知识体系、创新型教育平台和创新型教育手段和方法等构成要素,从而形成“四位一体”的金融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创新金融专业教育理念――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引导

教育理念的转变首先是意识到身份的改变,“师者,传道受业解惑”,教育的价值不仅仅是传授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师作为学生的导师,和学生一起研究、一起学习。德国科学家洪堡认为,学生在学校不仅是一个学习者,而且是一个知识的探索者;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应该是与学生一起来探索真理、发现真理的导师。教育理念的改变,还应强调金融学专业学生的内涵式发展,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对金融专业学生的培养不仅仅要关注起知识技能、专业技能的掌握,更重要的是人文素养的培养,知识自我更新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金融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才会得到更快地提升,同时,人文内涵的培养,也有助于明确学生在工作当中明确金融创新行为的边界,自觉规范其从业行为。

二、创新金融专业知识体系――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内核

①金融基础知识的夯实。基础知识体系是创新的源泉,基础不扎实,创新也就如没有地基的高楼大厦。这就要求在金融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紧跟市场节奏,更新现有的金融专业知识,使学生能够学到最新的、最前沿的理论知识。②案例分析的设计。金融专业知识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案例知识,生动形象的案例能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兴趣,增强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最新的资本市场运作,银行风险管理、小微金融、网络金融、供应链金融等案例还有待进行深入开发。

三、创新金融专业教学平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

①充分运用网络教学平台,包括网上备课、教学素材建设、网络授课、线上交流、线上考核等多种形式。美国很多高校均引入了Cisco子公司WebEx在线视频会议程序,从而能够解决师生实时交流问题,也可以突破地域限制,解决外地、外校甚至外国的专家、企业家来对学生授课的难题。②注重产学研基地的建设。以往的产学研基地建设过程中,更多的关注在技术型人才培养方面,高校在金融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完善产学研基地的建设,通过产学研结合,推动创新型人才快速成长。

四、创新金融专业教学方法――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途径

①开展研究性学习。1996年美国国家科学院指出“科学研究室科学教育的核心,学校教育要把科学探究作为获取知识和认识世界的一种方法,突出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在整个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2]。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以研究性学习来推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失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实现的重要教学方法。利用外部资源,开展实践性教学。②与各大金融机构开展合作,建立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双向培养和实习基地,聘请专业人才授课或讲座,在可以让学生增强学习兴趣,了解最新的市场行情,市场理念,从而为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构建创新为导向的考核体系。

无论是从金融专业学生的职业胜任力来看,还是从高等教育的自身完善、金融行业的发展、还是从国家的战略层面来看,加快金融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已是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从创新金融专业教育理念、专业知识体系、专业教学平台和金融教学方法等方面来实施“四位一体”的金融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有望取得预期的效果,实现金融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金融法专题研究篇(3)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4.085

1引言及文献综述

随着中国金融改革的日趋深化,金融服务领域的不断拓展,金融产品持续创新,金融产品或服务已与百姓生活紧密相连。人们每天几乎都要进行各种各样的金融决策,比如是否利用信用卡消费,是否通过小额信贷平台缓解燃眉之急,是否参与金融市场、是否进行新车贷款、是否借高利贷等等。那么,人们在面临各种金融产品或服务时该如何避免不合适金融行为对自身造成伤害,并使金融行为符合自身利益?

Hilgert等(2003)研究表明,人们日常的金融决策与其掌握的金融知识存在紧密联系。高的金融知识有利于人们做出正确的金融决策(Kimball和Shumway,2006;Christelis等,2010;van Rooij等,2011;Yoong,2011;Almenberg和Dreber 2011;Arrondel等,2012)。然而,不幸的是,人们普遍缺乏对金融基本知识的了解(Lusardi和Mitchell,2009,2011;尹志超等,2014;曾志耕等,2015),低金融知识的人更容易做出错误的金融决策(Calvet等,2007、2009;Lusardi和Tufano,2009a;Mottola,2013)。低的金融知识对大学生的危害或许更大。因为学生面对过多负债的诱惑时特别脆弱,比如信用卡负债时,低的金融知识不仅会限制他们做出适当的金融决策,大学时期养成的金融习惯将伴随着学生人生的整个生命周期。更有甚者,大学生不当的金融决策,例如由消费行为不当引发的大量债务,会导致他们学业的失败,也造成了他们未来的财务困境(Chen 和Volpe,1998)。因此,大学生掌握必备的金融知识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大部分相关研究都是研究成年人的金融知识水平。例如Lusardi和Mitchell(2009,2011)对各年龄段美国人的基本金融知识调查后发现,美国人的基本金融知识相当低。此外,有些学者也对各年龄段美国人的高级金融知识进行了研究(Lusardi和Tufano,2009a,2009b;Lusardi等,2011;Yoong,2011),所有研究都表明,大多数受访的美国人都缺乏金融知识。专门针对大学生金融知识水平的研究则较少(Chen和Volpe,1998;Shim等,2010),研究同样表明大学生缺乏金融知识。

我国对于金融知识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研究涉及了金融知识对家庭金融市场参与行为及资产选择行为的影响。(尹志超等,2014;曾志耕等,2015)的研究表明,金融知识显著促进了家庭对金融市场、股票市场的参与,并增加了家庭在风险资产、股票资产上配置的比重;尹志超等(2015)研究了金融知识对家庭创业行为的影响,发现金融知识水平的提高可显著推动家庭参与创业活动,并显著促进家庭主动创业。刘丹等(2015)通过对江苏省部分高校进行调查,发现家庭教育特别是家庭金融教育对于大学生良好金融行为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但以上文献都缺乏针对大学生基本金融知识的调查,国内现有文献也没有考察大学生金融知识。

基于此,本文研究目的在于:给出当今大学生中的金融知识现状;并识别大学生中金融知识的影响因素,以便更好地提高大学生的金融知识。

本文结构如下:第二部分是数据来源与变量度量,第三部分是计量方法与结果分析,最后是结论及建议。

2数据来源及变量度量

2.1数据来源

数据来自于2015年5月份江西高校大学生金融知识调查问卷。本次调查对象涉及南昌市7所高校的大学生及研究生,发放问卷4000份,剔除无效及含有缺失值的样本,最终有效样本3119份。其中女性5364%,家住农村的占40.59%,经管类专业学生占1369%。此外,还对大学生年龄、收入水平、工作经历等做了调查。

2.2变量度量

5个问题被用来测量大学生基本金融知识。该5个问题分别测量了利率、通货膨胀、汇率、风险收益及投资风险的基本知识。在这5个问题中,回答正确率最高的是汇率问题,正确率为78.9%;其次是投资风险问题,正确率为71.79%;接下来依次是风险收益问题、利率问题及通货膨胀问题,正确率分别为67.84%、53%及45.14%。

采用因子分析法构建金融知识指数(rooij等,2011),以此来度量金融知识。根据该方法,针对每个问题分别构建了两个哑变量。第一个哑变量表示问题是否正确回答,第二个哑变量表示是否直接回答(这里回答不知道或算不出来即为间接回答)。依据5个问题10个变量采用迭代主因子法进行因子分析。根据KMO检验,全样本的检验结果为0.7115,表明样本适合做因子分析。依据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可以保留一个因子,其比重为71.38%,该因子表示金融知识。最后,依据各变量的因子载荷,计算出本文使用的金融知识指数来度量金融知识。表1列出了金融知识指标的描述性统计。

3.1计量方法

在检验一些大学生为什么会比另外一些大学生拥有更多金融知识时,我们对受访者回答问题的平均正确率进行了分层比较,并通过方差分析的方法对各层之间对金融知识掌握程度的差别进行了检验。在考察金融知识对金融行为的影响因素时,我们采用OLS方法。

3.2各类大学生金融知识的差异分析

表2给出了大学生金融知识回答问题的平均正确率。方差分析也被用于检验不同组别大学生的金融知识水平是否存在不同。

大学生的教育背景会显著影响他们的金融知识。结果表明,经管理专业的学生比非经管类专业的学生拥有更多的金融知识。平均来讲,经管类专业学生回答问题的正确率为79.85%,而非经管类专业的学生回答问题的正确率为61.83%,经管类专业的学生比非经管类专业学生回答问题的正确率高18.02%。方法分析的结果也表明这两类学生在0.01显著水平上存在差别。

3.3金融知识的影响因素分析

4结论与建议

金融知识已经逐步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但是大多学者相对忽视了大学生金融知识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本文致力于大学生金融知识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利用江西高校大学生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我们发现,大学生金融知识掌握程度还比较欠缺,不同专业、教育程度、是否来自城镇、性别、工作经历都会对金融知识产生显著影响。

以上结论的政策含义在于:教育程度对金融知识有重要影响,提高国民教育水平是增加金融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在普及金融知识时,还应适当向女性、农村地区及非经管类专业的学生倾斜,以全面提升大学生金融素养。

参考文献

[1]尹志超,宋全云,吴雨.金融知识、投资经验与家庭资产选择[J].经济研究,2014,(4).

[2]尹志超,宋全云,吴雨等.金融知识、创业决策和创业动机[J].管理世界,2015,(1).

[3]曾志耕,何青,吴雨等.金融知识与家庭投资组合多样性[J].经济学家,2015,(6).

[4]刘丹,朱涛,李苏南.大学生金融态度与金融行为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5,(6).

[5]Allgood,Sam,and William Walstad.Financial Literacy and Credit Card Behaviors:A Cross-Sectional Analysis by Age[J].Numeracy, 2013,6(2).

[6]Asaad.Tokar C.literacy and financial behaviora:Assessing knowledge and confidence[J].Financial Services Review,2015,(24):101117.

金融法专题研究篇(4)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金融行业的迅速发展对金融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需要全面掌握经济金融知识,还要能够熟练进行市场运作。因此,如何帮助学生构建扎实的理论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实现学生知识、技能与经济社会的融合是金融学教学担负的主要任务。现阶段,国内高校的教学通常能够完成理论知识的传授,却忽视了对学生研究能力、实践技能的培养,导致金融学专业的学生走入岗位后,所学知识无处可用,业绩不理想,创新意识不强,无法满足金融行业的人才需求。

(二)学科建设不完善,课程设置不科学近年来,为适应社会对金融人才的大量需求,开设金融专业的院校纷纷扩大招生规模并进行专业细分,实际上很多细分出来的新专业都是出于包装需要,在教学内容上与传统的金融学并没有显著差异。然而,专业过度细分反而打破了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的完整性与系统性。简单的细化与分割,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变窄,一些专业基础理论在很多课程中都有涉及,却都讲的不透。金融学学科内涵与外延的划定及学科体系的建设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多数高校金融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仍偏重宏观经济理论、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等核心课程,对数理分析、计算机技术应用重视不够,比如像经济数学、计算机编程、数据库等能够辅助学生进阶的课程并未广泛开设;而公司理财、证券投资、财务分析、金融工程、基金管理、资产定价等与时展联系紧密的课程也未能实现知识与应用的互动。此外,金融学教学对国内外金融发展的动态追踪仍是一个薄弱环节,教材陈旧、内容良莠不齐的问题依然存在。近年来,金融体系一直在发生着新的变化,新问题的出现为教学和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比如,国际上新兴资本市场的崛起、金融危机的爆发、跨国并购、资产证券化等问题,以及国内的资本市场发展、汇率改革、人民币国际化、影子银行等问题,都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如果在教学中不能跟随社会发展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学生的认知跟不上时代变化,如此的教学效果必然是不达标的。

(三)教学方法单调,对研究能力的培养重视不足很多高校在教授金融专业课程时,仍以灌输式教学为主,在这种培养方法下,学生习惯了被动接受,为应对考试而强行记忆,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高。针对学生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是布置课程论文,由学生个人完成或者以小组形式完成。撰写课程论文确实是锻炼学生研究能力的有效方法,但实际效果却参差不齐,难免流于形式。在学生独立撰写论文时,如果缺乏指导,且不存在严格的外部监督,学生可能会在网络上直接抄袭他人已有观点,这不仅起不到促进作用,反而滋长了不诚信的学术之风。而在以小组形式开展学术研究时,往往出现“搭便车”的现象,无法保证每个学生都得到训练,单纯的分工再拼凑也严重损害了研究的完整性。在教学改革中,高校也在积极尝试新型教学模式,如案例教学、课堂讨论、实验模拟等,然而从长期禁锢的思维向发散创新的思维转变仍需要多年的教学摸索,相应的配套措施也需逐步完善。

(四)教师队伍素质仍需提高作为教学的主要参与者与引导者,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是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国内金融学博士培养的跟进与海归博士的引进为高校的教学队伍补充了一大批高学历人才,较大幅度地提高了教师整体素质。然而,高校教师队伍在学术研究、工作经历、教学经验等方面还存在着结构性问题,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的分工与协调也存在脱节。针对教师个人而言,不合理的职称评定制度还会对其教学任务与研究任务的分配造成负面影响。

二、学术研究在金融学教学中的作用

在金融学专业教学中强调对学生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有助于提高教师队伍的教学与科研能力。

(一)学术研究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准确地理解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多种能力主要表现在:1.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实际运用能力。学术研究活动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成为主角,为他们提供足够的空间展示自己,可以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主动性。在研究过程中,学生将理论知识用于分析现实问题,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大大缩小了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距离。2.锻炼学生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研究过程中,学生既要留心观察经济社会运行,发现问题,又要大量地阅读与思考,从实例中归纳分析出一般性结论,检验已有理论的正确性。通过对金融市场已经发生的或将来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可以启发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交流与讨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国外课堂常采用的小组讨论方式,近年来也备受国内老师追捧。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结合成讨论小组,根据班级的规模,每组可由4~8人组成。挑选经济热点展开讨论,针对不同的观点展开进一步的探讨、辩论。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参与问题的各个环节,教师可以通过适时引导、简单评论来参与学生的讨论与分析。这既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也有助于学生之间互相启发、取长补短,同时学生的表达能力与沟通能力也得到提高。

(二)注重学术研究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水平在引导学生进行学术研究时,教师需要关注专业领域的前沿发展,收集、更新、整理数据及案例,这就对教师的授课水平提出了高要求。要想讲好金融学的课程,与同学形成良好互动,要求教师不仅要有广博而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了解相关业务的实际操作,同时还要密切关注国内外金融市场的风云变幻和理论研究前沿。另外,在科研工作中积累的素材也可用于编写教学案例,实现教学与科研的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可见,提高学术研究在教学内容中的比例,重视学术活动的开展,不仅能使教师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质量,而且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与研究能力。

三、在金融学教学中推动学术研究的途径

为了推进金融学专业研究型教学的开展,一方面,要转变教学观念,纠正师生“重应试轻学术”的观念,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深入开展学术思想的讨论与学习;另一方面,要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完善硬件设施的现代化建设,精心设计教学方法,抓住课堂互动、课外实践和评价反馈几个主要环节,积极推进研究型教学进程。

(一)试验研究型课堂教学与传统的单向传授课堂不同,所谓研究型课堂教学,是指以学生为主体,研究理论形成过程为主的教学方式。金融学作为一种社会科学,与现实联系紧密,很多理论都可以通过观察总结得出,或者放入现实社会进行验证。老师可以通过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索理论知识的产生,还原经济学家们的思维活动,并鼓励学生质疑反思已有理论,发表独立见解。研究型的教学课堂有很多种实现方式,比如案例探讨,头脑风暴,问题情境,正反方辩论,小组讨论等,每种方法都有其各自的适用条件,可以根据具体教学内容进行选择。教师们通过掌握新型教育理念,就可以不拘于已有模式,根据课堂内容和学生特点,自主设计教学方案,借助多媒体和信息技术,开展研究型教学试验,提高教学质量。

(二)完善金融学学术研究方法在传统金融学专业教学中,定性分析往往占主导地位,定量分析比重则十分有限。如果没有精确的数量分析,质的规范性就难以把握;但无视定性分析,单纯定量研究也会失去经济学意义。只有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得到更准确的结论,更好地揭示资金运作的内在规律。现代金融学的量化特征日益显现。定量分析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将理论模型化,即利用数学语言来表达某一理论的基本内容;另一种是实证研究定量化,即运用统计数据来验证理论的适用范围与正确性。近年来,西方国家的金融领域研究多数都是通过运用数学工具来研究。国内的量化分析仍处在起步阶段,可以在借鉴国外成熟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研发,但同时也要防止过度强调数量分析而忽视了经济含义。

金融法专题研究篇(5)

金融刑法学作为一门边缘学科提出来,是进入90年代末以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健全,特别是金融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为适应惩治和预防金融犯罪的需要,而进入中国法学研究的历史舞台。近几年来,金融系统经济犯罪增加,数额巨大,危害严重,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了巨大损失,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极大关注。从司法机关查办金融系统的各类犯罪案件来看,不仅案值大,发案率高,而且占查处经济犯罪立案比例大,已经成为一个犯罪的热点行业。随着对金融犯罪研究的不断深入,金融刑法已受到立法机关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1997年3月1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公布的刑法,为司法机关惩治金融犯罪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可见,无论从保证正常的金融秩序出发,还是从惩治和预防金融犯罪角度考虑,都有必要将金融法规与刑法规定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全面调整现实生活中的金融法律关系和刑事法律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金融法制的完善,离不开刑法。金融刑法学,是刑法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以金融犯罪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具体地讲,它是以研究金融犯罪及其刑罚的规律为中心,并对金融刑事立法和金融刑事司法的预防进行全面研究的科学。所以金融刑法,就是在金融刑法理论与金融刑事司法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对金融犯罪及其惩治规律,从金融刑事立法、刑事司法和社会控制等方面,进行理论概括和经验总结的一门学科。金融刑法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专业性。金融刑法是指与金融活动、金融经济利益有关的刑法规定。就整体而言,它都是针对金融犯罪形态等而特别制定的刑法,即为金融事项所制定和形成的专业刑法。第二,分散性。在我国,金融刑事法律规范不是规定在一部刑法典中,使得金融刑法明显具有分散性的特点。第三,相联性。金融刑法与金融法规具有密切联系,这种内容和形式上的联系比各种专业刑法之间更加紧密。

二、金融刑法学学科建设和任务

金融刑法具有不同于普通刑法的质的规定性,对金融刑法的研究完全可以深入一步进行拓展,所以将金融刑法作为一门独立的边缘学科来研究,也是完全可行的。这是刑法学研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按照学科建设标准,它具备了以下四个条件:

(一)有自己独立的研究对象。金融刑法学研究的重点无疑是金融犯罪及其处罚,但不排斥研究金融违法行为,甚至还涉及金融合法行为。这种研究对象的相对独立性,自我一体,有别于其他学科的研究。

(二)对社会有重要而独立的理论价值,同相关学科研究的理论相比,具有自己的理论优势。金融是现代中国经济的核心,在国家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状况表明,研究金融刑法学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具有跨世纪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尽管其他法学科也有这种研究对象,但是,此种研究角度不同,意义也不一样,是其他类似研究不能替代的。

(三)金融刑法学有自己独立存在的科学体系和基本概念范畴。金融刑法学分总论和分论两大部分。总论主要是研究金融刑法学的对象、范围、研究方法、与其它学科关系、产生的历史背景、犯罪形态、犯罪构成等基本理论问题,分论部分主要是研究各种具体金融犯罪和处罚。这样就上下联在一起,构成较为完整地金融刑法学理论体系。

(四)在理论的概括程度上,达到较高的水平。法学理论有层次之分。可以有宏观、中观、微观理论之分。金融刑法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它能够概括出金融犯罪产生、发展、规律等具有一般特征的抽象问题,应该属于宏观理论范畴。应当指出,我国金融刑法毕竟是刚刚起步,作为金融刑法学的研究对象,也还有待于今后形成更加科学的结论。在目前情况下,金融危机危及亚洲和世界经济安全,我国金融系统在运作上也存在一些隐患,各种各样金融犯罪案件不断增长,所以,在打击金融犯罪同时,对金融刑法的理论研究应该大力加强,从而促进金融刑事立法和司法的更快发展。金融刑法学是一门交叉的边缘科学,它不同于一般刑法学由国家立法来规定它的任务,恰恰相反,金融刑法学的任务,是通过自身的立法、司法和执法来实现其目的。即根据国家制定的刑法和金融法规及其与之相适应的金融经济规律,运用刑罚、行政、经济和社会控制等多种手段,惩治和预防金融违法犯罪活动,治理金融环境,整顿金融秩序。

金融法专题研究篇(6)

一、课题研究分析

(一)金融事务专业人才现状分析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对社会发展起着第一推动力的作用,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引导和调控作用。总体而言,银行有一些员工经过短期培训上岗,他们的知识面窄、动手能力差,尤其是缺乏计算机、经营理财观念,不能适应现状化的管理要求,另外这些人员年龄偏大、近几年将逐渐离岗,高职毕业生虽然理论知识比较丰富,但实际操作能力较差。

(二)金融事务专业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通过对沈阳市金融行业、相关企业调研,认为当前学校教育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育人观念、教学模式陈旧单一;部分教学与实际需要相距甚远,学生不能在学校形成良好职业素质和熟练岗位能力;偏重理论教学及课堂讲解,传统考核目标有偏差。

首先,专业课程在设置上相对滞后,教材内容重知识、重原理,知识偏多、原理偏难。其次,教学方法和内容相对陈旧,教学效果不明显。再次,师资队伍建设薄弱。

(三)金融事务专业发展方向及目标

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重点、以课程改革为核心,以创新教学制度为载体,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学生的需求。

就业能力培养,服务社会、服务企业、服务学生。

突出实践能力培养,专业教学与职业资格接轨、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融为一体的灵活开放的新型课程体系,更新教学体系,探索和建立适应企业需求的“订单式”教育和培养模式。即:基本素质+就业能力培训;吃饭、生存+社会稳定。

(四)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范围及岗位需求分析

面向银行、保险、证券司、商场超市等企业,从事收银员、银行储蓄员、保险推销员、保险理赔员、银行信贷员、证券发行员等基层工作。服务其他相关岗位如营业员、导储(导读)服务员、电子商务服务系统电子货币的操作等。

二、课题研究过程

1.研究对象:金融事务专业在籍学生

2.研究方法:本课题将采取文献法、调查研究法、比较法及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与途径开展研究。

三、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

(一)制度建设

1.制定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

2.不断完善修改各项金融专业制度,规范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质量考核制度。

(二)队伍建设

1.制定金融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计划,通过科研课题研究,特色课建设,专业学术交流,课件制作与软件应用等活动,提高教师教研能力、教学水平与学术水平,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金融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形成一支良好的教师梯队。

2.开展多种形式教师培训,送教师下企业实践,参与实训基地建设,提高了专业专任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和专业实践能力。

3.连续聘任金融行业专家作为外聘教师,及时引入与金融事务专业相关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满足金融专业实践教学需要。

(三)实训基地建设

建设金融实训基地,充分利用现代高新技术手段,建立全真、仿真实训室,实现教育、教学、培训、考核、评价一体化、网络化,使学校、教师、学生和企业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使学生在现场岗位环境中完成实训教学要求。

(四)专业发展研究和专业改革

学校建立了由企业、行业专家、有关技术人员及高校专业教授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建立“订单式”教育与培训机制,建立了产教结合机构及运行机制。

课程建设探索课程结构改革,紧紧围绕培养目标,针对职业岗位开发项目课程与校本教材,构建以综合素质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重点,适应金融企业和个性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

积极开展专业技能大比武活动,改进考评方式,实现能力评价社会化,将实训环节与职业资格考核、技能等级考核接轨。

(五)社会服务

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开展银行、保险、证券从业资格培训等,利用资源向企业开放,为企业提供咨询;开展成人教育与继续教育,进行岗前岗后培训、职业资格培训及技术等级考证培训,实现资源效益、效率最大化。

四、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特色与创新之处

(一)课堂教学引入“专业技能大比武”

开展技能大赛,通过竞赛提高学生基本能力和通用能力,加强了对学生的岗位资格培训,实现“两证制”,增强学生的岗位就业竞争能力。

(二)金融事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创新

将课程体系分为基本素质课程、专业课程(实验实训课)、专题讲座三个模块。开设第二课堂,成立微机、珠算、点抄、小键盘数字录入、模拟炒股、投资理财顾问等活动小队,配备专职教师常年对学生进行辅导和训练。经过近几年的不断实践,课程体系不断完善,很好地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规格的需要,形成了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

(三)创新型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

学校实训中心建有保险、银行、证券、投资理财等13个模拟实训室,拥有全国一流的实训设备,包括液晶电脑、打印机、专业装订机、点钞机、验钞机、排队机等,配有先进的FAB校园实训系统、证券模拟交易软件和分析软件及用友财务软件,创建了先进的金融专业信息化资源平台。

(四)高标准的队伍建设

2007年金融事务专业教师“双师型”率已达91.1%,金融专业带头人2人,本专业骨干教师占教师总数的36%。

(五)特色实训教材开发

在充分调研,并参考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学校组织部分骨干教师和行业专家合作编写并出版了与金融实训基地FAB实训系统应用软件配套的系列校本实训教材,有《金融事务实训教程》、《会计实训教程》、《计算技术实训教程》、《办公自动化实训教程》等,填补了中等职业教育金融专业实训教材的空白,促进了学校金融专业建设。

五、研究成果的社会影响

(一)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全面提高了教师和学生的素质。

(二)激发学生学习活力,促进学生“低负、高效”的发展。

(三)形成“社会、家庭、学校”的教育网,营造学生成才的和谐氛围

通过改革,在全国中职学校中树立优势地位,形成特色品牌。学校建设的金融实训基地得到高等院校教授、专家的高度赞誉,学校金融事务专业建设和发展为沈阳市、东北地区乃至全国的相关专业建设提供了人才支持。

参考文献:

[1]刘福寿,李习华.一般院校经济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质量保证问题研究与实践.北京:高教出版社,2004.

金融法专题研究篇(7)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3-0209-03

依据《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研究生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主要途径,要求其培养模式改革必须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而为达到这一目标,其培养方案需要围绕解决实际问题和培养良好职业素养而展开;课程设计需要更多考虑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着重于案例教学、模拟训练等教学方法的创新运用;其培养过程需要立足于互动式、探究式的教学,更多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一、金融R邓妒颗嘌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人才是金融发展的关键。而在我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高层次应用型金融人才的短缺现象正日益严重,依据《金融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 ( 2010-2020年)》,未来金融人才需求的重点将逐步从数量转向质量,拥有研究生以上学历人才占比、拥有高级专业技术资格或职业资格人才占比将大幅提高,而那些同时具有扎实的金融学理论功底和对金融市场实际运行有深刻理解的高层次应用型金融人才将成为相当长时期内市场追逐的焦点。金融专业硕士理应存在着广阔的市场需求。

但从现实看,金融发展创新步伐的加快正和高层次金融人才的供应之间出现日益严重的结构性错配,国内高校培养的金融专业硕士并不能有效满足金融机构对高层次金融人才的实际需求。这不仅反映于实际教学内容往往与金融市场操作实践相脱节;也体现在无法更好映射不同地区不同方向金融专业硕士培养的独特性,无法培养出能够真正立足于本地实际需求、符合现代金融业发展要求的人才;更体现在无法围绕金融市场创新加速和互联网化的新趋势,无法培养出涵盖金融产品研发、金融风险管理、金融分析与理财、信托与资产管理等不同领域的高层次应用型金融专业技术人才。所有这些,实际上都已经成为制约金融专业硕士教育发展的重要障碍,并成为国内金融学高等教育的重要瓶颈。

相对于法律和会计等专业硕士,金融专业硕士培养面向的是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其创新速度明显高于其他领域,对学生培养模式的动态调整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无论是投融资模式的创新、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还是金融机构的融合与变迁,都会深刻影响其教学培养内容,也使得其培养过程需要与外部资源进行更加广泛、深入、积极的互动,更由此使得相对于其他专业领域,金融专业硕士和学术型硕士培养在目标、原则和方法上存在着更加显著的区别。如何基于金融市场的创新变化以及应用导向的内在需求,使金融专业硕士的培养模式既符合金融业创新趋势,又符合金融发展的现实目标,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现行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我国金融专业硕士学位教育始于2011年,总体仍处在探索阶段,所以现有的对于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改革的相关研究成果相对较少。王琦(2011)对中外金融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进行了比较;曹伟(2011)对高校如何培养高素质金融专业硕士进行了初步探讨;吴晓求(2012)对我国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进行了初步思考;孙龙建和辛清(2014)发现金融专业硕士培养尚无法对接新兴服务业发展;周春喜(2014)以浙江工商大学为例对现行金融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概括;李国义(2015)认为我国的金融专业硕士培养尚未与学术型学位研究生培养进行清楚明确的区分。

由于长期以来高校研究体系和金融实践体系的相对隔离,使得当前国内学术型硕士和应用型硕士的培养存在着较为明显的趋同现象,而因为金融学本身的应用性学科特征,上述缺陷在兼具较强专业性和较高变化性的金融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也造成当前的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无法匹配不断创新的金融市场,无法适应金融领域变化的新趋势,也由此无法满足现实的人才培养需求,甚至导致供给和需求的错配,问题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

一是课程设置与教案更新滞后于实践变化,且存在较为严重的同步性问题。虽然针对金融专业硕士培养的独特要求,现有培养方案都进行了相对差异化的课程设置,但各培养单位在师资使用上基本都和学术型硕士存在明显重叠,由此导致相应的教案更多是基于较长时间前的通用教材,不仅无法满足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本身的实践要求,也与金融市场最新情况存在较为明显的脱节或滞后。

二是培养方案的体系性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欠缺。相对于学术型硕士,专业型硕士理应在基础理论学习之外,重点突出以下实践性内容:第一,涵盖股票、债券、商品等不同类别的金融市场介绍;第二,对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对冲基金、共同基金等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进行全面比较分析;第三,对ETF、REITS、场外期权、结构化产品等不同的创新金融产品进行全面梳理和总结;第四,让学生能够真正有效地学习了解资产配置和资产定价的方式方法,并具有一定的微观市场结构认知。但是,现有培养方案在这种整体性设计上存在明显不足,既缺乏对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产品的介绍总结,也无法通过DDM模型、有效市场假说、微观市场结构理论等金融学基础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让学生真正了解金融运行的本质,进而掌握理论到实践的基本技能。

三是教学的互动性和实践性存在明显的不足。受制于师资力量的背景约束,现有的金融专业硕士教学更多聚焦于单纯的理论知识传授,而针对实际案例的具体分析和介绍存在明显不足,或者是引用的实际案例与金融市场最新实践存在明显的时间差,也缺乏组织学生形成有效课堂互动的形式和方法,而所有这些都会对学生的兴趣培养和实操能力的提升造成一定的拖累。

四是外部资源的整合流于形式,实际利用明显不够。虽然目前国内多数的培养单位均已在金融专业硕士培养的过程中引入了外部导师制度,但现有的外部导师选聘更多只是考虑声誉因素,而没有考虑其对硕士生培养过程的实际投入能力;外部导师在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多数限于面上的一对多交流或是偶尔的公开讲座,在教学环节的融入度明显不够,且缺乏明确稳定的机制保障;外部导师的领域配置与专业培养的目标和方向的实际契合度并不高,更多是为了选聘的门面工程,由此影响到外部专家资源在金融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的实际利用效果。

针对以上种种问题,部分培养单位已开始进行相关的积极探索,比如在课程设置上更多考虑我国金融体系的特色及金融实务的创新方向,通过开设更多的讲座,着力于培养学生的综合从业能力;同时也引入“双导师”制度,为学生同时安排校内导师和外部导师进行同步指导,并依据教学过程的互动需求设置导师和学生的“双向选择”机制,以此来满足个性化培养目标等等。但总体看,这些探索仍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金融专业硕士和学术型硕士培养的趋同性问题。完善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仍需要进行整体性的架构设计,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安排。

三、金融R邓妒颗嘌模式改革的目标方向

综合以上分析,相对于其他领域,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的改革研究具有更强的时效性和综合性,需同时考虑金融市场的现实变化以及培养体系的完整性和差异性。就时效性而言,金融市场变化和金融创新速度远快于其他领域,因此金融专业硕士的培养方案应当有更高的更新频率,在培养过程中动态反映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的最新变化尤为必要。就综合性而言,强化金融专业硕士培养的应用型特征,就必须在教案的及时更新、教学组织形式的创新、外部资源的导入优化等方面进行全面优化。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的改革应依据金融市场实际情况变化,在时效性和综合性两方面对金融专业硕士的培养模式变革进行全方位探索,通过重塑专业硕士的“应用型”内涵,使金融专业硕士的培养更多地与金融市场的最新变化相对接,更多地与学术型硕士培养相区别,进而推动金融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与实践需求变化的真正互动,全面提升金融专业硕士的培养质量。

具体而言,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改革应致力于完成以下几项目标:一是依据金融专业硕士的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构建一个更加契合于现代金融市场实践变化的课程体系,使得金融专业硕士的培养课程能够及时动态地反映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的最新变化,并与学术型硕士培养相区别;二是依据金融市场的最新变化对相关教案进行及时动态更新,完善实践性课程的教案内容,依据学生兴趣和课程教学实际寻找到能够有效提升师生互动的方式方法,使学生的实践能力能够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得以迅速提高;三是依据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对金融专业硕士的外部导师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利用,防范金融专业硕士外部导师选聘过程中的门面工程,使外部导师能够更多参与到培养的过程和实践当中,并对整个教学培养过程形成良性驱动。

四、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改革的具体内容

依据前述培养模式改革的背景和目标,基于应用导向的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改革应当立足于以下四点:第一,依据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的创新变化完善现有课程设置,使其更加符合现实需求;第二,让教案更充分反映金融市场的最新数据和案例,更好地满足应用型需求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第三,更好地在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和有序性之间实现动态平衡,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也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第四,让外部导师资源真正融入金融专业硕士培养的实际过程之中并发挥更大作用,避免外部导师更多充当门面工程而无法发挥实际作用的问题。

从实践角度出发,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改革应当重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一)对金融专业硕士培养的课程体系进行梳理并进行课程设置的补充

依据金融市场的最新变化以及金融机构业务类别的动态调整,对现有金融专业硕士培养的课程体系进行系统性梳理,对专业必修课和共同选修课进行相应的优化,同时对目前课程体系设置中的空白或薄弱环节进行补充。建议增设《金融研究方法》的基础课程,重点介绍金融学相对于其他学科的独特性以及资产定价和资产配置的基础原理和方法;增设《微观市场结构》的必修课,了解微观市场结构变化以及交易制度设计对于金融体系运行的影响;增设《现代金融市场》《现代金融机构》《现代金融产品》三个专题课,让学生能够真正了解和掌握金融体系的现实变化,并由此提升实践能力。

(二)对金融专业硕士培养重点实践课程的教案进行及时更新

为满足金融创新提出的新要求,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的改革应当对当前培养环节中涉及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的重点实践课程进行相应的教案更新,使理论传授更符合现实变化。建议对金融市场的历史变迁和未来趋势进行重点介绍;对金融机构的具体类别及其角色差异、金融机构的混业分业模式、金融机构的具体业务模式进行重点讲解;对金融产品创新的背后逻辑、基础方法论、现实变化趋势进行专门深入的探讨。

(三)推进教学组织形式的创新,寻找提升课堂互动性的方式方法

针对金融专业硕士培养的应用性要求,可以尝试通过情景模拟、案例剖析、专家讲解等方式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和提升课堂互动性,使学生能够提前熟悉机构路演、公司交流、投价分析等金融实践的日常情境,并能够基于课程教学的时间设置,适当安排对应实务界人士的对流,包括到对应金融机构的实地调研观摩等活动,通过教学组织形式创新真正提升学生的现实理解和应用能力。

(四)强化外部导师在培养环节的配置,优化其参与教学的方式和方法

现有金融专业硕士培养中的“双导师”制度多流于形式,核心问题在于两个方面:第一,外部导师的筛选环节过多注重岗位和职位,而缺乏对其覆盖领域的配置研究,使得外部导师的领域配置不尽合理;第二,外部导师更多只是挂名,而缺乏对实际教学过程的具体参与。建议依据金融专业硕士未来的就业方向和潜在岗位,对外部导师资源的配置进行系统研究,并由此进行合理配置。同时积极探索外部导师参与教学过程的有效路径,在外部导师选聘过程中不仅关注岗位和职务,更多关注实际的参与程度。

五、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改革的路径方法

综合上述分析,基于应用导向的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改革应当遵循以下思路:一是依据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的创新与变化完善金融专业硕士现有的课程设置,使其更加符合应用导向的实践需求,并与学术型硕士培养显著区分;二是让教案更充分地反映金融市场的最新数据和案例,更好地在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和有序性之间实现动态平衡,更好地满足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本身的应用型需求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三是让外部导师资源真正融入金融专业硕士培养的实际过程之中并发挥更大作用,拓宽外部导师选聘的范围,而不限于面子工程,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增加外部导师的教学参与度。

围绕上述思路及要求,建议在金融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重点推进以下改革和相关工作:首先,由培养单位组织对金融机构研究部门进行多层面的实地调研和交流,广泛搜集金融市场和产品的最新变化信息。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通过电话、微信、座谈会等方式对外部导师资源就调查提纲进行沟通和交流,探讨强化课堂教学互动性的方式方法以及外部资源融入课堂教学的具体方式方法。其次,可以基于上述对金融机构研究部门的成果收集和梳理,完成对金融专业硕士实践性课程教案的完善和更新,并将其与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通过图书馆、网络等阅读相关文献,收集整理和课程相关的案例,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升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并保障教案与现实金融市场变化的同步更新。再次,对实地调研和沟通交流的结果进行记录和汇总,对收集的文献资料进行系统性整理,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和归纳,并在培养单位内部组织相关讨论,达成思想共识,对金融专业硕士培养相关的课程补充、教案更新、教学互动等方面得出具体的操作建议,保障相关工作的正常开展。

综合上述工作,最终构建起更加契合于金融市场的实际要求并且能够真正和学术型硕士培养进行明显区分的金融专业硕士培养体系和模式,包括:使用更加适应现实市场变化的金融专题系列课件,丰富完善金融专业硕士的课程体系,并提升其与现实的拟合度;形成围绕金融市场最新变化、不同类型金融机构、不同类别金融产品的介绍与分析等一系列满足学生需求且具有现实可行性的教学和培养方法,补充核心课程的实际案例,提升课堂教学和学生培养过程的趣味性和互动性;针对性地优化配置外部导师资源,并保证其对金融专业硕士培养过程的实际参与度,积极提升外部资源对课堂教学和学生培养的贡献度。

参考文献:

[1]罗刚,李华.美国金融研究生的商学院培养模式及其启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9):73-76.

[2]罗春婵. “互联网+”背景下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转变探析[J].金融管理研究,2015(1) .

[3]陈红,杨鑫瑶.高等院校金融学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初探[J].金融教育研究,2011(6):68-71.

[4]封思贤,范存斌,肖泽磊.我国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模式比较及优化[J].江苏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12(11):51-53.

[5]贺强,李俊峰.金融学术硕士与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比较探究[J].时代经贸,2012(32):31-32.

金融法专题研究篇(8)

(一)“法规导向式”教学模式 审视我国金融会计教育现状,基本上仍然拘泥于“金融制度+会计制度+解释”的法规导向式教学模式,这与当前的金融自由化和会计改革环境极不相称。

(二)教材框架与应用型滞后,与实务脱节 金融会计教学内容大多以教材为主,而教材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很难及时随着有关金融市场的变化、金融产品的更新、会计法规、准则等的变化而进行相应的修改。如未考虑电子化对商业银行会计基本核算方法的影响,联行往来核算理论与实务脱节等,这就很难保证学生所学到的金融会计知识与实际工作的需要完全衔接。

(三)学生缺乏主动学习能力 传统的“知识传递型”教学方法下,教师大多数只是把“包装”、“封存”在课程计划和课本之中的知识原封不动地教给学生,学生不必独立思考与自主构建,只需接受、吸纳、牢记就行了。作业、考试也是封闭式的,有清晰准确的答案。教学内容局限于书本,教学方法局限于灌输,不利于学生会计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研究性教学模式在金融会计本科教学中的意义及构建思路

研究性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在独立的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的研究过程中,吸收知识、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一种教学方式。与“储蓄式教学”、“复制式教学”等传统教学模式不同,研究性教学具有教学的目的性与创新性,学生的主体性与主动性,学习的多样性和综合性,教学与研究、教师与学生的同一性等根本特征。

(一)研究性教学模式在金融会计本科教学中的意义 金融会计作为是一个实践性、逻辑性、综合性较强的专业方向,教学的目的是培养能适应金融行业的变化,具有创新精神的知识结构合理、专业过硬、懂国际惯例的应用型金融会计专门人才。这就要求金融会计教学应以金融学科体系为向导,充分发挥金融理论和金融实务研究以及教育在金融会计教育改革中的导向作用。应密切关注金融理论的最新发展,尤其是金融市场和金融工程的发展动态,在教学中着眼于金融理论和金融实务的讲解和分析,同时结合中外会计准则,让学生知悉和掌握金融会计的完整体系及其应用技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具体金融会计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理论的探讨和实践的训练,也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不能仅局限于传统的课堂灌输的教学方式,必须采用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研究性教学方法。在金融会计教学过程中开展研究性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现代金融会计的内容和方法在不断地更新和发展,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在大学不仅要学到知识,更要学会学习的方法,仅靠课堂讲授远远达不到提高学习能力的目的。金融会计教学改革为研究性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会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在现代社会中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精神,为其将来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研究性教学模式在金融会计教学中的应用是当代会计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金融发展对学生能力的要求。

(二)研究性教学模式在金融会计本科教学中的构建思路

首先,在课程设置上,要深入研究社会对金融会计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要求以及金融行业、金融学科、会计学科发展的需求,积极开发反映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的新课程。要将金融行业与产业形成的新知识、新成果、新技术引入教学内容,着力减少课程间教学内容简单重复的问题。紧扣国内外金融行业业务发展动态,增加公允价值计量、理财等新方法新业务的内容。增加一定量的金融学科课程,如《投资学》、《金融市场学》、《国际结算》、《风险管理与控制》等。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研究金融理论和金融实务,提升学生的金融会计实践能力和分析能力。其次,在教学内容上,增加教学内容的生动性,如在现金章节可增加一些假币识别方法,在支付结算部分可增加问题票据案例及识别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实用性。再次,在教学方法上,研究性教学应从创设问题情境出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激情,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体验知识的发生过程,还原科学思维活动,通过发现式教学、问题式教学、情境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合作教学、案例教学、随机访问教学等形式,鼓励质疑批判和发表独立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最后,在教材的选用上,鉴于金融改革和会计改革的国际化趋势,应积极引进流行的金融和会计教科书,开拓学生视野,优化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对国内的金融和会计教材选择,应选用高质量的并不断再版更新的金融和会计教科书。

三、金融会计研究性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金融会计研究性实践教学应改变传统的按单门课程设置、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的实验教学模式,构建“单项实验――课程实验――拓展实验――基地实践”的金融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一)单项实验 单项实验是针对教学中的某些重点、难点单独进行模块实验,目的是解决金融会计专业课学习中某一方面的实务操作问题。 这一层次的实验应根据专业课的进度、难易程度以及教学需要,有选择地进行, 并贯穿于整个金融会计学习过程中。如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 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银行汇票、银行本票、信用卡、信用证等有关票据的基本构成和申请、流转程序等。

(二)课程实验 课程实验是为了全面掌握某一门专业课而设置的系统实验,具有完整性和系统性的特点,一般在理论课结束后开设。课程实验的目的是训练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核算技能,通过课程实验,使学生熟悉金融会计循环系统,了解金融会计工作的特点和流转程序,理解金融会计信息生成原理及内涵,如银行会计课程实验、保险会计课程实验、证券会计课程实验、基金会计课程实验等。开展课程实验,可以利用模拟银行实验室,采用与现代商业银行业务一致的模拟银行软件,使用凭证和票据,全程仿真模拟操作银行的存贷款业务、储蓄业务、信用卡等业务,并针对银行会计的各个岗位分别学习培训,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拓展实验 可考虑以下几种方式:

(1)金融ERP实验。ERP是“企业资源计划”,将金融企业搬进课堂是金融ERP实验的灵魂,将金融企业ERP管理搬入实验室,学生在学校期间就能到“真实的金融企业”工作,让学生将理论与实际更好的结合,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金融会计综合实验。综合实验是在主要专业课全部完成后,把相关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的一项实验,包括金融会计专业知识、财经法规知识和经济业务知识等。金融会计综合实验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与单项课程实验相比,它更系统,更有深度,内容更广泛。综合实验要充分考虑向核算内容之外拓展,其培养目标不只是核算技能的提高,而是注重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等综合能力的培养。

(3)金融会计专业教学案例。针对金融会计实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结合实际工作中的典型成功或失败案例,编写系列《金融会计专业案例分析》。为了增强案例的可读性,在编写过程中,要突出网络和多媒体,特别是编辑相关声像视频,给学生创造身临其境的感觉,引导学生思考。

(四)基地实践 积极建立学生金融行业的实践基地,加强与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公司等单位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学生社会实践实习教学基地,在用人单位考评的基础上,以实习促进就业,形成有相应特色的研究性教学实践模式。

(五)创新活动 大学生参与研究与创新活动是研究性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会计教学过程中应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外创新活动,注重金融行业的特殊需求,对知识结构的构造着重于金融学科的交叉,特别是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知识,投资理财、金融资本市场等学科知识的融合,关注金融会计与金融监管、金融会计与金融审计等方面的发展。教师在进行金融会计领域学术研究的同时,让学生做科研助手,直接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通过科研助手的锻炼,使学生有机会体验自身业务成长的过程,懂得探究学问的方法,学会数据采集方法和实验技术,培养初步的探索性研究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鼓励学生自主提出课题项目,包括研究性项目、创造性设计项目以及社会公众服务性项目等,借此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本科阶段得到创新性科学研究的锻炼,培养科研的能力和创新的兴趣。

(六)研究性教学的评价 学生学业评价和教师教学绩效评价是研究性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对学生学业成绩的构成要实行多元化,要将各种形式的平时考查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按一定比例综合成为课程总成绩,特别重视与评价学生的研究与创新能力及其成果。每门课程考核评价方案应在开课时公开地告诉学生,甚至引导学生参与方案的制订过程,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评价,及时了解其在自我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取得的进展和成功,又能真实地知晓其不足,找到进一步努力的方向,使考核评价成为一个继续学习的过程,充分体现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对于教师教学绩效评价,针对不同类型的课程和教学方式应有不同的评价内容,实现评价指标的多样化。评价指标的构成既要有课程组织、信息传递、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激发兴趣等常规指标,又要有展示金融会计理论发展前沿、评介不同流派学术观点、引入自己的最新科研成果等指标。同时应加大学生对教师教学绩效评价的力度,由于金融会计课程教学的学术性特点和教学质量评价的潜在性、滞后性特点,又决定了仅靠学生评价并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教学水平,需要开辟金融行业专家以及同行、领导参与评价,与学生评价一起按不同权重综合评分。

金融会计专业旨在培养植根金融土壤、服务金融事业的应用性金融会计人才,为了更好地实现培养目标,研究性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过程中,在培养能适应不断变化的金融环境的会计人才过程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系2010年教育部、财政部立项资助的第六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项目(项目编号:TS12057)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洪银兴、谈哲敏:《研究性大学的研究性教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王章豹:《高等学校教师教学科研方法》,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张建林:《大学本科研究性学习及其实施》,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胡田庚:《高校文科研究性教学的价值定位》,《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5]刘伟忠:《研究性教学中的难点与实施重点》,《中国高等教育》2006年第24期。

金融法专题研究篇(9)

金融行业的迅速发展对金融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需要全面掌握经济金融知识,还要能够熟练进行市场运作。因此,如何帮助学生构建扎实的理论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实现学生知识、技能与经济社会的融合是金融学教学担负的主要任务。现阶段,国内高校的教学通常能够完成理论知识的传授,却忽视了对学生研究能力、实践技能的培养,导致金融学专业的学生走入岗位后,所学知识无处可用,业绩不理想,创新意识不强,无法满足金融行业的人才需求。

(二)学科建设不完善,课程设置不科学

近年来,为适应社会对金融人才的大量需求,开设金融专业的院校纷纷扩大招生规模并进行专业细分,实际上很多细分出来的新专业都是出于包装需要,在教学内容上与传统的金融学并没有显著差异。然而,专业过度细分反而打破了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的完整性与系统性。简单的细化与分割,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变窄,一些专业基础理论在很多课程中都有涉及,却都讲的不透。金融学学科内涵与外延的划定及学科体系的建设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多数高校金融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仍偏重宏观经济理论、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等核心课程,对数理分析、计算机技术应用重视不够,比如像经济数学、计算机编程、数据库等能够辅助学生进阶的课程并未广泛开设;而公司理财、证券投资、财务分析、金融工程、基金管理、资产定价等与时展联系紧密的课程也未能实现知识与应用的互动。此外,金融学教学对国内外金融发展的动态追踪仍是一个薄弱环节,教材陈旧、内容良莠不齐的问题依然存在。近年来,金融体系一直在发生着新的变化,新问题的出现为教学和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比如,国际上新兴资本市场的崛起、金融危机的爆发、跨国并购、资产证券化等问题,以及国内的资本市场发展、汇率改革、人民币国际化、影子银行等问题,都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如果在教学中不能跟随社会发展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学生的认知跟不上时代变化,如此的教学效果必然是不达标的。

(三)教学方法单调,对研究能力的培养重视不足

很多高校在教授金融专业课程时,仍以灌输式教学为主,在这种培养方法下,学生习惯了被动接受,为应对考试而强行记忆,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高。针对学生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是布置课程论文,由学生个人完成或者以小组形式完成。撰写课程论文确实是锻炼学生研究能力的有效方法,但实际效果却参差不齐,难免流于形式。在学生独立撰写论文时,如果缺乏指导,且不存在严格的外部监督,学生可能会在网络上直接抄袭他人已有观点,这不仅起不到促进作用,反而滋长了不诚信的学术之风。而在以小组形式开展学术研究时,往往出现“搭便车”的现象,无法保证每个学生都得到训练,单纯的分工再拼凑也严重损害了研究的完整性。在教学改革中,高校也在积极尝试新型教学模式,如案例教学、课堂讨论、实验模拟等,然而从长期禁锢的思维向发散创新的思维转变仍需要多年的教学摸索,相应的配套措施也需逐步完善。

(四)教师队伍素质仍需提高

作为教学的主要参与者与引导者,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是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国内金融学博士培养的跟进与海归博士的引进为高校的教学队伍补充了一大批高学历人才,较大幅度地提高了教师整体素质。然而,高校教师队伍在学术研究、工作经历、教学经验等方面还存在着结构性问题,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的分工与协调也存在脱节。针对教师个人而言,不合理的职称评定制度还会对其教学任务与研究任务的分配造成负面影响。

二、学术研究在金融学教学中的作用

在金融学专业教学中强调对学生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有助于提高教师队伍的教学与科研能力。

(一)学术研究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准确地理解

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多种能力主要表现在:

1.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实际运用能力。学术研究活动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成为主角,为他们提供足够的空间展示自己,可以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主动性。在研究过程中,学生将理论知识用于分析现实问题,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大大缩小了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距离。

2.锻炼学生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研究过程中,学生既要留心观察经济社会运行,发现问题,又要大量地阅读与思考,从实例中归纳分析出一般性结论,检验已有理论的正确性。通过对金融市场已经发生的或将来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可以启发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交流与讨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国外课堂常采用的小组讨论方式,近年来也备受国内老师追捧。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结合成讨论小组,根据班级的规模,每组可由4~8人组成。挑选经济热点展开讨论,针对不同的观点展开进一步的探讨、辩论。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参与问题的各个环节,教师可以通过适时引导、简单评论来参与学生的讨论与分析。这既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也有助于学生之间互相启发、取长补短,同时学生的表达能力与沟通能力也得到提高。

(二)注重学术研究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水平

在引导学生进行学术研究时,教师需要关注专业领域的前沿发展,收集、更新、整理数据及案例,这就对教师的授课水平提出了高要求。要想讲好金融学的课程,与同学形成良好互动,要求教师不仅要有广博而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了解相关业务的实际操作,同时还要密切关注国内外金融市场的风云变幻和理论研究前沿。另外,在科研工作中积累的素材也可用于编写教学案例,实现教学与科研的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可见,提高学术研究在教学内容中的比例,重视学术活动的开展,不仅能使教师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质量,而且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与研究能力。

三、在金融学教学中推动学术研究的途径

为了推进金融学专业研究型教学的开展,一方面,要转变教学观念,纠正师生“重应试轻学术”的观念,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深入开展学术思想的讨论与学习;另一方面,要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完善硬件设施的现代化建设,精心设计教学方法,抓住课堂互动、课外实践和评价反馈几个主要环节,积极推进研究型教学进程。

(一)试验研究型课堂教学

与传统的单向传授课堂不同,所谓研究型课堂教学,是指以学生为主体,研究理论形成过程为主的教学方式。金融学作为一种社会科学,与现实联系紧密,很多理论都可以通过观察总结得出,或者放入现实社会进行验证。老师可以通过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索理论知识的产生,还原经济学家们的思维活动,并鼓励学生质疑反思已有理论,发表独立见解。研究型的教学课堂有很多种实现方式,比如案例探讨,头脑风暴,问题情境,正反方辩论,小组讨论等,每种方法都有其各自的适用条件,可以根据具体教学内容进行选择。教师们通过掌握新型教育理念,就可以不拘于已有模式,根据课堂内容和学生特点,自主设计教学方案,借助多媒体和信息技术,开展研究型教学试验,提高教学质量。

(二)完善金融学学术研究方法

在传统金融学专业教学中,定性分析往往占主导地位,定量分析比重则十分有限。如果没有精确的数量分析,质的规范性就难以把握;但无视定性分析,单纯定量研究也会失去经济学意义。只有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得到更准确的结论,更好地揭示资金运作的内在规律。现代金融学的量化特征日益显现。定量分析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将理论模型化,即利用数学语言来表达某一理论的基本内容;另一种是实证研究定量化,即运用统计数据来验证理论的适用范围与正确性。近年来,西方国家的金融领域研究多数都是通过运用数学工具来研究。国内的量化分析仍处在起步阶段,可以在借鉴国外成熟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研发,但同时也要防止过度强调数量分析而忽视了经济含义。

(三)推动教学手段的信息化进程

网络通讯、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广泛使用极大地影响着教学模式,使得高等教育的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对于金融学专业教学而言,可以在教学中运用先进技术手段,如实验室教学、市场模拟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累市场运作经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学手段信息化不仅是对新技术与新资源的有效利用,最根本的是教学理念的变革。在信息化环境下,现代通讯手段实现了信息与知识的瞬时传递,彻底改变了信息获取、知识传递的路径,使得老师和学生能够及时获得市场动态。当代金融学专业的学生,不仅要熟练掌握理论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具备挖掘、运用、传播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可以运用科学方法从复杂的金融市场捕捉有效信息。

金融法专题研究篇(10)

一、金融学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首先,金融资源的配置逐步市场化。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金融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不再是国家计划,而是市场机制。同时市场化改革也使我国的中小金融机构体系得到长足发展,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元化的金融格局,市场竞争不断加剧。

其次,金融创新迅猛发展。随着金融市场的逐步全面放开,金融创新工具不断涌现,改变了传统意义上以信贷、融资、货币等为主要特征的金融的概念,资产组合、创新工具交易与定价、市场营销等已逐渐成为金融业经营与发展的主要内容。

再次,金融活动的日趋国际化。这不仅意味着我国金融机构的经营业务将不断地突破国界走向世界,直接参与国际竞争,而且国外的金融机构与经营业务将大规模地进入中国市场,展开与国内金融机构的竞争。

从我国目前的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来看,无论是课程设置、学科建设、培养方式,还是学生心理素质、竞争意识的培养都与上述目标存在差距,并且现有的金融学科建设水平与世界金融学科前沿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扩大(黄达,2001),不能很好地适应我国金融业快速健康发展的要求,制约了金融业的进一步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从我国的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入手,推进金融学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学科建设,改善人才结构和人才的知识结构,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提高金融专业人才的国际竞争力,以适应我国金融国际化、现代化的需要,就成为当前我国金融高等教育亟待解决的研究课题。

二、当前我国金融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模式单一。目前,我国一方面高校金融学专业普遍存在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明确的问题,人才培养缺乏特色和个性;无论是在专科生、本科生的培养,还是在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培养上,培养目标过于宽泛而且大同小异,通常都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坚实广阔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的高级金融人才”,研究生无非多加了“具有独立从事科研工作能力”一条。该培养目标很难体现不同层次人才的区别,特别是硕士生与博士生的培养目标之间也没有明显差异。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随着我国本科教育的逐渐普及和硕士与博士研究生培养规模的不断扩大,本科毕业生已出现结构性过剩,不少本科生已面临就业困难的问题,在这种形势下本科生的培养目标仍定位为“高级的金融人才”是不合时宜的。另一方面随着国内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金融体系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使我国金融运行发生了巨大变化,金融机构进一步多样化、多元化,各种金融机构迅速发展起来,除需要从事金融研究及管理的高级人才,还需要大量从事实际业务操作的应用技术人才。

2.课程体系设置不太合理,有些教学内容陈旧。目前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1)课程设置重复,缺乏系统性。一方面不少课程的内容存在重复,如货币银行学与中央银行、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等课程的不少内容是重复的,往往会形成了授课内容的重复,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本科与研究生之间的专业课缺乏衔接,并且教学内容也存在重复,教学方法也没有显著的差异,造成了不少研究生的厌学情绪,直接影响了研究生的教学质量。

(2)侧重于宏观金融理论,微观金融理论的教学安排比较少。宏观金融理论的学习可以为学生全面把握国内外金融市场的运作、宏观金融形势与政策等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如果没有微观金融理论作为支撑,则显得比较空泛,对金融业的内在特征和运作机制很难有深刻的理解。

(3)教学内容老化现象普遍存在。目前一些传统专业课程(如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等)的教学内容仍停留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水平上,教材中的许多内容已不合时宜,与现实有一定差距。

3.教学方式和手段需要进一步改进。现在国外很多大学都采用了案例教学法,采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或者是项目课题研究教学法,效果很好。我国高校运用并不广泛,主要原因有两个方而:一是传统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以灌输为主的教学始终占有重要地位,导致学生的独立创造性被日渐消蚀,很多案例讨论课因冷场而不了了之。(刘明显,2008)二是教育经费的紧张与逐年扩大招生的现实矛盾使很多大学的硬件建设受到忽视,教学设施差,教室安排紧,导致教育手段、教学方式单一。

4.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师是教学的主体,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保证教学质量、培养合格金融人才的关键。我国金融学专业教师队伍中相当部分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高尚的敬业精神、扎实的传统理论功底,并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地提高理论水平,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具备了培养金融专业人才的知识和能力(曾康霖,马骁,1998)一方面在金融专业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情况下,教师的教学工作任务普遍比较繁重,加上职称评定的科研压力,使教师很难有时间和激励外出进修与参加社会实践(张亦春,蒋峰,2001),进行知识的更新;另一方面教学科研经费投入不足,教师的教学科研条件有待提高,不少教师忙于赚钱,到处兼职,忽略了真正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金融人才的培养。

三、新形势下对金融学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1.培养目标的调整。首先在培养目标的定位上,应坚持有利于培养出具有全球视角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金融人才原则,以中国经济的国际化、市场化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为背景(王广谦,2001;杨志坚,2002),明确各层次金融人才的培养目标。在金融本科生的培养上,以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复合型的通用求,使所学知识能够很好地运用到工作岗位中去。在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上,在继续扩大专业知识的广度的同时要突出专业特征,以培养对金融学专业知识及学科前沿有深入研究、能胜任金融及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及业务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同时还要培养研究生创新精神和能力。在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上,要求掌握坚实广阔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道德素养,使他们能够对较复杂的金融经济问题进行深入而全面的分析,成为能够把握金融运行规律与发展趋势的国际性专门人才。

2.加快课程体系的改革。合理的课程设置是培养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认知能力及较高科研质素的重要基础,也是各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宏微观兼顾,补充微观金融中的实用性课程我国高等金融教育的发展应该顺应金融理论发展的微观化趋势。为此,金融学课程体系应包括货币经济学和金融经济学这两部分内容,且二者应共同发展,总体思路是“宏微观兼顾,补充微观金融中的实用性课程”。由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模式决定了宏观调控不可或缺,所以货币政策、中央银行等“宏观金融”内容必须占据一席之地,同时需要充实“微观金融学”中实用性课程的内容。

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改变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授课模式,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推行老师授课与学生讨论相结合、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基本原理与学科前沿相结合的灵活的教学模式。有条件的单位应普及多媒体、网络化等先进手段的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还应该注意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发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这需要进一步改进我们的考试制度,一方面要通过课堂考察与期终考试的结合,客观地评定学生的成绩,可适当增加课堂考察的次数及其在成绩评定中的权重,避免不少学生在考试时“临时抱佛脚”,不求平常努力、只求考试过关的死记硬背式的应试方式,减少学生对期末考试的投机心理(曹廷贵,2002);应该根据不同课程和学历层次采用导学式、互动式、研讨式、案例式、情景式等多元化和复合式的教学方法,合理使用双语教学,充分运用电子化与信息化手段提高教学技术,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考核体系,确保教学质量。(赵 汕,2008)

4.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与水平。要培养出高素质、国际化的金融专业人才,还必须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升整体水平。这一方面需要各高校对目前的人事制度及用人机制进行必要的改革,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更加灵活的用人机制,形成教师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另一方面为教师的培训提供更多的机会、更便利的条件,而不是制定许多条条框框去限制教师的进修、深造。可以通过不断提高教师福利待遇的同时,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工作业绩考核体系,在此基础上按贡献大小进行奖金及其它收入的分配,拉开教师的收入差距,避免“大锅饭”造成的奖金福利化及其激励不足。

对教师的职称评定及其聘用应采取灵活的政策,不应设置工作年限等方面的限制,应根据教师的工作业绩来确定,并且评定标准也不能简单化地规定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多少论文,还应该进一步看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否则就会造成教师在研究上“短、平、快”现象(杨胜刚,乔海曙,2001),使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难以得到提升。鼓励并资助中青年教师到国内外名牌大学进修或攻读学位,或参加各类全国性和国际法的学术会议,使他们能够及时了解国内外学科建设水平及学术动态,及时进行知识的更新。总之,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现我国金融专业高等教育走向现代化和国际化的重要条件,也是适应金融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要引进海内外杰出人才,通过他们高水平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提升师资队伍水平。

5.强化实践教学。各种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尤其重要。要推进实验内容和实验模式改革和创新,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要积极改革实验教学内容,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加强教学实验室建设,提高实验设备的共享程度和使用效率,给大学生创造更多动手操作的机会;要继续通过与社会、行业以及企业合作,巩固、扩大和发展校外实习、实践基地,下大力气巩固现有的校内外各类实习基地,并不断扩大和发展新的实习基地;要倡导产学研结合,积极拓展校企之间、校际之间、高校与科研单位之间的合作,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创造条件,为高校建设大学生教学实习和社会实践基地提供有力支持;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制定合理的实践教学方案,拓宽实践教学范畴,整合实践教学资源,保证实践教学时间,加大实践教学的经费投入;要根据金融学科专业的特点和条件,建立有效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和新型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教学评价上既应重视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也重视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既重视理论知识考试,也重视实践动手能力考核。

参考文 献

[1]黄达.金融.金融学及其学科建设[j].当代经济科学.2001(7)

金融法专题研究篇(11)

1、项目教学与分组教学的结合问题

项目教学法是基于项目的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也被称为研究性学习方法。项目教学法是任务导向的教学组织方式,始于杜威的设计教学法。在项目教学中,通过特别的项目工作设计,师生共同以项目为导向进行教学活动。项目本身是基于现实的问题,而围绕现实问题展开的项目研究是贯穿课程学习全过程的“发现问题——找寻解决方法和工具——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项目教学法本身是以与专业教学内容相关的现实问题为核心,形成研究项目,在研究和推进项目的同时,引发学生的观察和思考,并激励学生在项目研究过程中的知识学习热情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动手能力。然而,项目教学法在项目推进过程中,会遇到学生组织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方面的瓶颈,这就需要引入分组教学法进行匹配。

与项目教学法相匹配,分组教学法在我国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各个阶段都有广泛运用。分组的目的是运用学生小组来完善自我管理和自行组织,解决单一个体学习无法解决的学习问题。而在具体实施分组教学法时,基础公共课老师往往会将学生根据其专业知识水平或能力进行分层编组,按照不同的能力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本文研究的项目分组教学法,更注重将不同专业水平能力的学生,按照其对问题的兴趣归集成不同小组,即形成所谓分组合作学习教学。在分组中,不同能力水平和不同能力发展方向的学生能进行分工互补,完成自身在小组内的工作角色定位,通过小组内互相交流,互相帮助,实施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组织协同达成小组项目目标。

2、教学设计与课程分组

以往,分组教学法在高等教育中主要出现在公共基础课领域,比如体育课的训练分组,英语课的口语练习分组。这样的分组在经管学科的专业课中很少使用,而项目教学法往往是经管学科的高年级专业课上常见的教学方式。本文以《网络金融》课程教学为例,分析问题导向式的项目研究与合作分组教学结合,展开高年级专业课程教学活动的实际做法。

首先,项目分组教学法建立在课程设计与课堂教学实施的问题导向上,要综合考虑经济管理专业高年级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项目教学法的特点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课堂学习内容的选择权,这种选择权的授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开始之初,就能对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产生积极的兴趣,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应对考试。《网络金融》课程作为金融学专业和电子商务学专业的本科生专业方向课,首先在课程教学目标上要贯彻项目教学的问题启发式研究思路,将课堂学习的内容从书本知识转向现实问题。高年级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不再仅限于课堂本身,更不限于教材本身,他们对社会热点问题和专业发展趋势的热衷,往往高于对经典理论和传统知识的学习。

其次,项目分组教学法应该强调分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项目教学中的问题研究,是团体行为,而不是个体的独立学习活动。在《网络金融》课程教学中,我们设定了分组的方式和分组原则,鼓励学生在小组内的特长互补和分工协作,通过团队合作完成任务。在分组方式上,“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教师应鼓励学生按照自身社会关系亲疏进行小组组合,并针对对具体问题的兴趣来招募和发展小组的组员。在分组的内部管理上,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予自行管理的权力,组长自行产生,项目选择和团队内部分工在组长的组织下进行小组内部协商。在组与组的竞争与合作关系上,既要鼓励竞争,通过小组名称自行命名,并按照项目完成情况给予课堂平时分奖励的方式,来赋予小组荣誉感;也要强调组与组之间的合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形成良性发展的态势。

第三,项目教学法选取的研究性问题,必须符合分组教学的客观需要。项目教学选取的问题研究,一定要控制在小组4到6名成员可以承担,并且要付出一定努力才能胜任的水平上。问题一定是基于社会现实观察的具体而微的问题。以《网络金融》课程为例,在课堂上我们确定的项目分组只规定人数上限和下限,而针对的特定研究问题就集中在金融类企业网站的客户访问体验方面。互联网经济是体验经济,而金融业的互联网化本身是一个改善客户金融服务体验的过程,通过学生项目小组自行选择分析具体的金融企业网站,课程的项目研究可以把问题细化到具体的企业怎么做,再通过银行类金融企业和非银行类金融企业的网站差异,找寻和归纳不同金融业态的企业网站设计规律,并对同类网站进行客户体验的横向比较,找到提升金融服务类网站客户体验的有效方法。这种从小问题出发,逐渐归纳总结到行业共性问题的研究推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具体动手能力和归纳能力。

第四,分组研究的项目必须有可比较性和可持续性。分组研究项目必须是与课堂教学内容的主脉相关,研究的问题具有贯穿课程活动前后,打通关键知识点的作用。以《网络金融》课程为例,选取的研究方向是金融类网站的客户访问体验,以此为核心,进行详细的问题分层剥离。首先安排学生项目小组选取目标企业,然后分析该企业网站的首页访问体验,形成第一个项目研究报告。在此基础上,继续研究网站的注册用户深入访问体验报告,体验金融客户的服务,形成第二个项目研究报告。跟进还会有同行业网站比较分析报告和网站Live chat、Q&A、论坛提问响应实验分析报告。通过若干实验和体验,让学生小组最后提交一份较为全面的目标企业网站客户体验分析论文,形成最终课程项目成果.t通过这种层层推进的问题研究和项目任务设计,学生可以由浅至深的运用自身知识和技能解决越来越有挑战的专业问题。

3、教师的角色定位与教学组织

教师的角色定位决定了项目教学与分组教学的实施能否有效,以及课程教学设计的效果能否最终实现,在考察教师角色的时候,我们更倾向于教师是活动组织者,思考的引导者。而教师在课堂讲授与项目分组教学的关系要注意课堂知识讲授和项目教学的差别和连贯性。

首先,项目分组教学法应该基于已有知识体系进行任务环境的布置和完成任务所需知识的准备。知识讲解节奏要跟项目任务布置进程相匹配,任务布置要在一定的学生课堂知识理解基础上进行实际安排。而后期的项目跟进,可以在前期项目推进效果良好的情况下,逐渐体现出一定的知识前瞻性,让学生主动去掌握完成任务的知识,而不是一步步等教师的课堂知识讲授跟进了才去解决项目问题。

其次,教学组织的安排要先明确课程学习的目标,让学生确认参与课程学习的现实收获。在独立学院高年级学生而言,学生多数是学习兴趣广泛,而学习意志和持久性不足的。表现在课堂上,会有较普遍的注意力涣散情况,表现在课堂外学习过程中,就是学习目标分散,学习计划缺失。对经管类高年级学生而言,课程学习目标本身只是自身大学生活努力目标群之一,他们还有相当多的精力分散到社会活动、感情、休闲娱乐等多个方面。而在高年级学生学习的目标贯序中,专业资格认证、英语、考研、国考等更得到社会认可的学习目标往往会占据前列,使课程学习本身落到后面去,成为被其他学习目标挤占的对象。那么,《网络金融》课程做为一门有实际应用性的专业方向课程,就要立足于实际,让学生看到书本之外的现实应用。让学生觉得课程知识本身和课程学习方式对未来就业有帮助,是吸引学生按照教学设计,积极参与到项目分组教学活动中去的根本原因。学生学习《网络金融》的现实意义有三个:一是能够在金融部门大力推动业务服务互联网化的趋势下,对加入金融行业的互联网事业部门进行知识和素质储备;二是通过课程项目实践,掌握运用专业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方式和诀窍;三是增强个人专业实践能力,通过课堂项目研究,增添自己贫乏的专业实习经历。将课程学习的收获与就业联系起来,可以使学生有更多的专注度和热情进行项目分组教学的参与。

第三,授课目标与考核标准的转换。《网络金融》的课堂教学一旦引入项目分组教学的设计,其授课目标就不能紧盯着基于知识记忆的考试成绩。必须看到学生在课本知识以外的专业能力进步和综合知识运用,特别是超出教学认知之外,但有利于学生自身能力发展,有利于塑造其就业竞争力的综合能力锻炼成果。通过教学实践,本文作者认为《网络金融》的授课目标应该定格在让学生具备网络金融服务创新的客户体验评估上,抓住金融服务业互联网发展的核心问题。而与此相对应,课程考核标准不再限于对课本知识的了解程度,而更多倾向于课程项目任务完成状况,具体说来就是在金融企业网络创新的客户体验评估过程中,能否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供解决之道。

4、授课效果评价

《网络金融》课程授课效果评价是基于两方面内容的,一方面是课程设计是否得到有效实施,课程目标是否实现;另一方面是课程项目小组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能力是否成长,团队合作是否有效率。

项目教学效果的评估是在课堂上通过小组PPT答辩完成的,其中答辩评价标准是由师生合议决定,包括选题的意义和研究的可行性分析,分析资料的取得与分析论证的可靠性,以及最终结论的合理性,PPT制作的水平和准备充分程度等。而在这个规则形成的过程中,教师不拥有评估答辩的表决权,而是充当仲裁人,并且对每一组答辩的内容进行合适的点评。

最终,在《网络金融》授课的实践中,学生对网络金融课程的理解包括但不仅限于书本知识的深入理解与知识迁移,而是更多的体现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比如敢于在小规模场合展开演讲了,PPT制作达到社会企业的基本要求了,学会记录、归纳和起草项目文件了,懂得用工作计划实现各个分段的项目管理了。这种努力,使学生把学习的外在动机统一到内在动力中来,将课程项目实践上升到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高度上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