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研究生经济管理大全11篇

时间:2023-06-16 16:56:11

研究生经济管理

研究生经济管理篇(1)

一、引言

根据教育部、人事部综合提供的统计数字显示,2003年我国大学毕业生超过212万人,2004年达到280万人。2005年达到338万人,2006达到413万,2007年预计达到495万人!然而,据统计,按照历年的就业率,截至2000年6月,我国各类高校毕业生中待业人数有30万人左右,2001年超过34.5万人,2003年52万人,2004年75.6万人,2005年达到98.2万人,2006年达到123.9万,2007 年将达到148.5万!

有关部门的统计显示,目前我国每年新增就业机会大约为700万至800万个,而每年大学毕业生平均人数则大约在300万左右。就这一数字对比而言,大学毕业生理应有比较大的就业空间。但无良好的职业管理意识,不能充分根据社会需求来规划管理自身大学生涯,正是造成现今就业难的罪魁祸首!

2004年4月,北森测评网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新浪网联合进行的《当代大学生第一份工作现状调查》表明,在找到第一份工作后,有50%的大学生选择在1年内更换工作;两年内,大学生的流失率接近75%,比例之高令人震惊;33%的大学生“先就业后择业”,第一份工作仅仅是由学校到社会的跳板;16.3%的人“没有太多考虑”就“跟着感觉走”选择了第一份工作。

一项针对北京市人文经济类综合重点大学在校大学生的调查表明:62%的大学生对自己将来的发展及工作、职业生涯没有规划,33%的大学生不明确,只有5%的大学生有明确的设计。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初步的结论,当代大学生面对的问题关键不在于就业,而在于如何去谋职,即通过尽早对自己的大学四年职业生涯进行管理,从而在进入社会时能顺利实现社会需求的对接。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研究现状及理论

1.美国的职业生涯规划学说

美国最著名的职业生涯管理研究专家当属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研究院的E.H.施恩教授。1978年他出版的《职业的有效管理》率先从职业发展观出发,勾勒出了个人与组织相互作用的基本图式,为我们认识个人成长和发展,组织发展与变革,管理角色与管理功能等领域的一系列问题提供了有效的工具。由于他在书中首次提出职业锚的要领而成为职业生涯管理的经典著作。

美国著名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专家、尤他州立大学管理学系教授布鲁克林.德尔1986年出版的《管理新职业者―当代工作者的多种职业生涯成功向导》论述T职业生涯的多样化,将职业生涯定位分为进取型、安全型、自由型、攀登型、平衡型五种类型,并对这五种类型职业者的特点及其管理进行了研究。

2.法国的职业生涯规划学说

让.M.普雷地教授在1990年出版的《人力资源》和1995年出版的《人力资源管理》两书中都发表了同样的论述:企业中的职业生涯首先表现为一系列工作职位,而职业生涯规划则是指企业结构中一个员工过去、现在和将来的职位连续。这种对职业生涯规划及管理的定义在1995年出版的里昂高等商业学校教授F.丹尼所著《干部管理》一书中被称为传统定义而受到批判:职业生涯的概念不应仅局限于它的客观含义,还应包括个人对其职业生涯发展的见解和期望。职业生涯开辟了实现可以令一些员工满意的职业生涯发展的新道路。他们要面临各种不断丰富自己知识的职业尝试,其职业生涯与他们和客户关系的发展而非和他们的新职业紧密相关。可见,职业生涯规划及其管理在法国得到重视和积极研究,其定义和内涵的不断更新,向侧重于人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转化。

3.中国的职业生涯规划学说及管理理论

在中国,职业生涯管理的研究基本还属于引进、介绍阶段。台湾人力资源管理专家、中山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所长黄英忠教授在1997年出版的《人力资源管理》专著中论述了职业生涯开发管理的意义,职业生涯规划与人性需求的关系、开发的阶段、影响职业抉择的因素、职业生涯管理等内容。张添洲著的《生涯发展与规划》对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问题进行了研究。可以说,这是中国学者中对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研究的开创之举。

我国的职业生涯管理理论以厦门大学廖泉文教授的“三三三”理论为代表,“三三三”理论将人的职业生涯分为三大阶段:输入阶段、输出阶段和淡出阶段,每一阶段又分为三个子阶段;适应阶段、创新阶段和再适应阶段,而每一个子阶段又可分为三种情况:顺利晋升、原地踏步、降到波谷。按照她的观点,大学阶段的职业生涯管理应该属于输入阶段的关键部分,是输入信息、知识、经验、技能为从业做重要准备的;认识环境和社会,锻造自己的各种能力的关键时期。

三、浙江省人力资源的社会需求趋势

2006年,作为国家“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浙江人才市场大盘较为稳定,人才供需良好。从省人才交流中心2006年度人才交流统计数据来看,共有2.8万家(次)单位招聘信息,累计各类专业岗位70余万个,有近300万人次求职,供求比例为4.2:1。岗位对学历的要求为:大专学历的占41.0%;本科学历的占22.3%;高中、职高、技校的占14.1%。

2007年浙江地区五大热门行业人才需求强劲。据业内人士预测,2007年根据浙江省经济发展特点和产业布局的总体需求,将有五大行业成热门:计算机行业、金融投资行业、信息管理咨询行业、新型能源行业、高科农牧行业。

根据省人才交流中心的报告,技术型人才需求量有持续增长的趋势,就业歧视现象不断变化出新形式,但总体有所减少。但企业对大学毕业生的职业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顶替工作经验的重要形式,大学生职业素质的训练应该引起更多高校的注意。

同时,专业加外语等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多,这也要求大学生要注意学好专业同时,加强另外一个关联知识的学习,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复合型毕业生.特别作为经济管理类学生,在专业之外,加强外语和计算机能力训练,使自己成为一个复合型管理人才,真正具备管理者的职业素质。

四、基于社会需求的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模型

按职业生涯阶段理论,大学四年处于职业生涯准备阶段,也即是尽量吸收各种知识,信息和技能,为未来的职业做好充分的准备的时期。

从大学校园的一名学生到作为独立的成年个体加入社会之中,这一人生巨大的变化是每个大学生都必须面对的。埃里克森将这一变化称之为“危机”,即发生必要变化的时间。他认为成年期的任务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这一危机的处理结果。在大学阶段职业选择在学校经历中占据越来越重要地位,大学生采取何种方式加以应付未来将向何处去的问题,实际上就取决于大学生如何理性的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进行管理,如何去完成自己的职业目标。在学习期间,大学生对个人的发展计划并不明确,而职业生涯管理理论能够指导学生规划未来的人生发展方向,督促学生提前准备,准确定位。

我们从职业素质培养这个核心出发,建立一个基于职业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模型。把大学生的大学职业生涯分为四个阶段,个体职业分析、职业认识培养、确立阶段职业目标和职业实践,而职业素质的培养贯穿始终,作为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必备内容。

大学四年的职业生涯管理模型

我们知道社会对经济管理类大学生的需求中,以职业素质为最重要,职业素质包括熟练的读、说、写能力,应用型计算机、外语能力、敬业素质、团队精神等。因为管理类工作是实践性十分强的职业,在笔者的一次关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工作需求调查中,47家企业要求工作经验的占了38家,占总数的八成以上,其中人力资源专员平均要求2.1年,人力资源副主管平均3.2年,人力资源主管平均4年。而不做工作经验要求的企业对职业素质的要求非常高。因此把职业素质培养做大学职业生涯管理的核心的基于社会需求的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必然要求。

1.个体职业分析

从高中选专业是已经初步进行了个体职业分析,但是这还显粗略。进大学后,可以基于学校或社会的专业测评或咨询机构和人员,对自己进行更为专业的个体职业分析,掌握自身的各种信息,了解自己的特质并重点发展,为接下来培养自己核心职业能力打下基础。

2.职业认识培养

在充分掌握自身信息的基础,也已调整好自己的专业及方向后,可以就目前的专业或方向进行了解,收集相关知识,咨询相关人士,形成对自己将来职业的一个完整直观的认识体系,开始有目的的重点学习相关知识技能。

3.确立阶段职业目标

在了解自己将来职业信息的基础上,有了职业方向就可以确定职业目标了。根据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需要进行目标划分阶段,先进行自己个人的职业SWOT分析,根据社会需求,首先确立短期职业目标(即大学毕业时要达到的目标)。

4.职业实践或深造

确立职业目标后,就要针对性地训练自己的职业素质,按照工作的胜任力模型,有目的参加相关培训和实践,形成自己的核心职业竞争力,以顺利进入社会,融入职业环境。或者感觉知识储备不够,需要进一步充实则可以选择深造。

当然,职业实践是一个过程,不是短期的事情。大学整个期间都要求进行不同形式的职业实践,这即是职业素质培养,需要贯穿整个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的始终。

五、总结

大学生职业生涯处于人的整个职业生涯的准备阶段,也是各种知识信息输入阶段。基于社会需求的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模型的核心是职业素质的累积,以至形成个体核心的职业竞争力,顺利从学生的角色转变成职业角色。作为职业生涯关键阶段的大学四年,有目的地合理进行管理,充分利用和整合校园和社会的资源,为自己的打下坚实的职业基础,才能真正的实现职业目标,迈向职业成功。

参考文献:

[1]廖泉文:《人力资源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27-234页

[2]杨河清:《职业是生涯规划》,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版163-164页

[3]汪长江:2007浙江人才市场五大行业成热门,浙江日报-浙江在线,2007年02月07日

研究生经济管理篇(2)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a)-0070-01

1 调研内容

大学生创业意识是指在创业实践活动中对大学生创业者起动力作用的主观思维倾向,它包括创业的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等要素。大学阶段三、四年级是大学生对自己未来职业进行规划选择和准确定位的关键阶段,通过对在校的大三和大四的学生对创业的看法进行认真的走访和问卷调查后,认真回收问卷并初步整理的数据根据不同的题目和选项进行整理和分类并制成表格。使用了Excel等办公软件进行分析,对实际数据所反映的事实加以说明,辅以百分率的对比与直方图、饼状图等图表形式,更加客观地体现现实情况,通过对问卷的数据的分析,实现对样本创业意识现状和存在问题情况的掌握。

2 调研结果分析

2.1 当前大学生创业认知多样化,但是不够深入

通过认真分析调查资料和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于创业的概念认识和理解存在一定的差异。随着社会不同领域行业的兴起,创业的方式和渠道也变得多样化,所以创业的选择不是过去的独资或合资开一间公司这样单一的方式了,可以融入更多的各人思想和选择。但是与此同时,大学生对于创业的认识还不深刻,大部分都是比较抽象的创业,相比其具体的开办企业和开发技术这方面内容比较浅,这是意识的不够深入,主观性过高。

2.2 创业意愿强大,创业目标不清晰

目前大学生普遍都拥有创业的想法,但是大多数都是停留在想的阶段,无法真正付出什么举措,亦或是创业的目标不明确。

2.3 大学生对创业要素认识趋于理性,存在较强的独立精神

通过将“创业应具备的要素”设定为“资金、人脉、学历、个人能力、其他”五个选项后,对样本进行调研后得到结果,表明大学生对创业要素认识趋于理性。在面对创业初期所必须面对的问题时,他们大部分人可以理性的选择先就业解决温饱并积累资金,然后再开始创业。当然,还有部分学生选择向父母朋友借款来创业,这些都体现出当代大学生创业存在较强的自力更生精神。

2.4 大学生倾向于先就业再创业和采取合伙创业模式

大学生在创业和就业两者之间选择的时候,还是倾向于就业,不少的学生认为就业还是比起创业风险性要小很多,而且创业没有基础很艰难,他们更加倾向于想就业打基础再创业的道路,也有不少的学生举棋不定。当被问及“如果就业形势困难,是否会选择创业?”这一问题时,半数学生表示会考虑创业,可以从调查结果看出,学生将创业当成是就业道路被堵之后的退路,有想法有目标的创业大学生还是为数不多的,先就业再创业是多数大学生的想法。

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在众多愿意创业的学生当中,87%的学生选择合伙创业的形式,只有13%的学生选择自主创业。出现这种原因是因为他们之间存在不同的理念。选择合伙创业的人认为合伙创业可以充分利用团队的力量进行集资,并取长补短,是一种较好的创业方式。而选择自主创业的人相比与合伙创业的人来说个人需要付出比他们多得多的努力和代价,而且风险也相对较高。对于网络创业,有39%的学生表示是可以接受的,有17%的学生认为是不能接受的,更多人(56%)原因保留意见。这也说明,大学生对于创业的风险是有一定考虑的,尤其是面对新的创业模式。

3 大学生创业意识培育的对策与建议

3.1 改变传统就业观念,树立科学创业理念

对创业的科学认知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创业不是当前的一时冲动,也不是就业不成的退路,它应该是一种理念和想法,一种目标和动力,是和创业者自身的技能和特长联系在一起的,通过对市场的把握和研究来创作自己的成果,以此来满足市场需求,满足社会需求,将研究成果转变成产品,通过这样的途径来获取利益,这是大学生通过对知识的转变来获取财富的过程。创业思想的科学性在于并非盲目的跟从,或者将一些非典型事例当成典型事例来看待,过分的对于某些前景过于乐观的看待。

3.2 正确理解创业内涵,清晰规划创业目标

创业是一种将知识和能力转变成财富的过程,不是简单的出资、出力成为老板就代表着创业成功,这样的创业内涵过于浅显,不能够表达创业的全部。经济管理类大学生的创业道路需要有自身所学的知识来作为依托和支撑,通过对创业目标的制定来实现。创业目标不能具有盲目性和随意性,应该是经过研究之后表明确实是可以实现的,目标要和自身的条件相符合,和自身周围的可用资源相符合,能够明白现实对条件的约束力,通过努力来不断获得创业目标实现过程中所需要的各项要素。

3.3 理论教学紧扣实践,积极开展创业体验

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累的就是和企业经营相联系的知识,所以理论教学的大方向上会符合创业能力的需要,可是理论知识教学始终停留在理论的基础上,与现实社会的实践之间还是存在差距,因此,无法和创业实践需要紧密联系。因此,教学时除了注重对理论部分的深入学习,还需要加强实践部分的教学工作,鼓励大学生参与到实践教学中来,提升自己的创业实践能力。让大学生能够不被校园所束缚,走进社会,参与实践,积累经验。通过实践获取的经验和知识,可以为他们的创业提供更多的帮助。

3.4 培养良好理财能力,实现能力资源耦合

研究生经济管理篇(3)

一、相关理论概念

(一)职业生涯规划对于每一个个体来说,职业生涯是指其一生的职业经历,随着人的经历的变化、心理的变化、职业预期的变化以及行业技术的变化,职业生涯也必然会有相应的变化。职业生涯是每个人对于社会的价值体现,所以,客观的来说,职业生涯没有好坏之分,也没有成功失败的界定。而职业生涯规划是个人对于自身职业的定位,当然,也包含着企业对于员工的职业管理,一个科学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对于职业人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大学生来讲,职业生涯规划更像是某种目标的管理,给自己一个明确的方向,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度过自己的大学生涯,让自己的时间得到更加充分地利用。

(二)职业生涯教育职业生涯教育这一概念最早起源于西方,美国Marland博士最早在上世纪70年代提出了相关的理论,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一理论也是时展的产物。职业生涯教育的主体包含着方方面面,从学生有了清晰的职业意识开始,职业生涯教育就应该得到社会的支持与配合,但是从根源上来讲,高校是为学生开启职业意识这扇大门的钥匙,起着重要的作用,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特点

(一)相关就业范围广根据相关调查显示,经管类学生在就业时所面向的范围非常广。以财务管理专业为例,在就业时可以选择范围就包含了企业的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工作,会计师事务所,银行,金融证券公司,财会教育机构,以及国企事业单位的相关岗位。可以说,经济管理类学生毕业后可以选择的相关专业领域工作非常广泛。

(二)知识结构更新快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的专业知识范围比较广泛,一般包括经济学、管理学、财政学、金融学、会计学、法学等相关内容,这就要求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上加大力度。但我们都知道,经济管理学科受到经济形势的影响非常大,财政政策、法律条款、会计准则每年都会有所变化,所以相关知识的结构更新非常快。经济管理作为应用型专业,就要求学生对于前沿的相关知识有所涉猎,这无疑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三、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社会需求现状

职业生涯规划很大程度上要建立在用人单位的需求上,在调研了历届学生所在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以后,发现经管类学生社会需求主要集中于几下几点:

(一)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对于经管类学生来说,单一的专业知识已经不再能够满足企业的需求,除了扎实的基础知识外,企业希望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能够从实践中摸索经验,在熟悉企业操作实际过程的同时,能结合相关的法规,给企业提供可行的建议。除了自己本身的专业知识外,经管类学生应该掌握与学科相关的经济、税收、营销、财务分析等相关知识,经济管理类专业多为实践操作性较强的学科,因此,就需要这一专业的学生真正成为复合型、综合性、应用型人才。除此以外,自从我国加入WTO以来,越来越多的合资企业、外资企业进入我国市场,《外商投资法》的推进再一次促进了这一现象,作为走在经济形势一线的财经类工作人员,熟练掌握一门外语的能力也被越来越多的单位重视,尤其是英语,很多单位希望员工可以熟练掌握英语,这样在与外资合作的过程中,能够更好的发挥职业优势,此外,对于外文资料的阅读和使用也会更加熟练。

(二)具备相应职业资格对于财经类专业学生来说,很多专业类职称证书和职业资格准入证书都是用人单位的首要考虑因素,从调研数据来讲,用人单位对于会计资格证书、银行从业资格证书、证券从业资格证书、保险人证书、人力资源管理师证书、理财规划师证书具有相应的要求,这些证书大都是从事相关领域工作的基础要求,报考门槛相对来说较低,所以,一般企业希望学生可以具备相应的职业资格,这些证书大部分是理论知识和实操考核共同组成,也能从侧面证明学生具有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应用能力。当然,行业内的几大顶级证书的持证人才,更是各个单位争相抢夺的人才,例如注册会计师(CPA),特许金融分析师(CFA),特许公认会计师(ACCA)等。但是这些考试因为难度较大,很多也有报名条件限制,所以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讲,是不易实现的,但从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角度来讲,仍然是经管类学生应该努力去攀登的高峰。

(三)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前文中,我们提到了经管类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更新速度较快,那么就要求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其实这一点不单单是针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处在一个时刻变化的状态,就以最为典型的会计专业来看,从21世纪初到现在,短短的20年内,会计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经济情况千差万别,所以,会计工作,与计划经济条件下完全不同,财务的服务对象,核算原则,财务信息内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要适应这一特点,会计人员必须不断地学习和掌握现代经济学科分析方法和思维方式,改进自己的知识结构,丰富自己的头脑,更新自身思想观念。对于其他类专业学生来讲也是同样如此,职业生涯规划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都要适当的调整,我们鼓励学生提升自身能力,去建立更高的职业追求。

四、建议与对策

(一)对学生自我规划的建议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学生本人应该对自身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定位,常见的方法,是运用SWOT分析,发现自身的优势劣势,结合机会与威胁,将内外部因素进行结合,并以此为基础设立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同时,学生应该根据社会人才需求对于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作出适当的调整,根据社会需求培养自己的相应能力,关于这一点,更需要提醒学生的是,综合素质的形成离不开扎实的专业基础,很多工作能力突出的学生干部往往忽视了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这一点,就显得有些本末倒置了。除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外,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培养职业所需的实践能力,这些对于学生的自我规划,都必不可少。

研究生经济管理篇(4)

摘 要:《宏微观经济学》是高校管理类研究生的通开基础课,对管理类研究生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管理类研究生《宏微观经济》与经济学研究生的经济学课程存在显著差异。分析了管理类研究生《宏微观经济学》教学存在的典型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对策。

关键词 :管理类;研究生;宏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03.015

*基金项目:武汉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学科通开课《宏微观经济学》建设项目资助

收稿日期:2014-12-16

经济学在社会生活和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社会和市场中理性个体的行为和决策具有十分现实的指导意义。对于商学院的学生,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经济学(宏微观经济学)一般都被设定为必修课程,这一课程设置是非常科学合理的,对于学生未来的就业和职业发展,将会奠定坚实而持续的理论素养基石。武汉大学向来注重对学生的复合型培养,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上,鼓励宽口径、多学科、理论与实践并重,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作为管理类研究生(硕士)的通开课,《宏微观经济学》被设置为最为核心和基础的课程之一。这既是基于经济学这一学科的特征与功能的考虑,更是出于对当前社会及市场对研究生毕业生的学科背景需求的回应。《宏微观经济学》在武汉大学管理类研究生课程体系中开设已有较长时间,在给管理类研究生提供良好的经济学思维素养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方面的问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作者基于长期的教学经验及思考,结合研究生对教学效果的反馈,对管理类研究生《宏微观经济学》教学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的相关对策建议,以期促进本课程教学的改革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全国同类院校的教学改革产生些许启发。

1 管理类研究生开设《宏微观经济学》的必要性

作为管理类研究生,系统学习《宏微观经济学》课程,其必要性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1 经济学的特征与作用

经济学,是经世济民的学问,对于科学揭示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内在规律和正确理解人们的行为,具有深刻而独到的指导作用。清华大学钱颖一认为,“现代经济学代表了一种研究经济行为和现象的分析方法或框架”。具体来讲,经济学研究的焦点问题主要是各种间接机制(如价格、激励)对经济人行为的影响,并从“均衡”、“效率”、“福利”等视角展开分析。这些分析视角与方法,能使学习者学会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保罗·萨缪尔森在巨著《经济学》中提到,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他们在不同的个体之间进行分配。另一位经济学大师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则认为,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财富的学问,同时也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因此,经济学对管理类研究生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对自己和别人作为理性个体的思考上,更在将来的工作实践中如何解决用稀缺资源满足无限的需求方面发挥重要的决策指导功能。

1.2 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关系

经济学与管理学之间的关系,也要求管理类研究生必须重视和学好经济学课程。尽管经济学与管理学表面上泾渭分明,在大多数大学的学科设置上都将两者分开(如设立独立的经济学院和管理学院),但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关系超乎了一般意义上的学科关联,其内在的学科精神与追求是一致的,即都致力于解决社会稀缺资源的利用和配置,更好地满足人的需求,为社会的发展服务。

一方面,经济学是管理学的基础,管理学是经济学的实践应用的产物。尽管现代管理学已经吸收了诸多学科的精华,成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但几乎所有管理学者和管理实践专家都认同经济学是管理学的学科基础,离开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管理学的学科大厦将不复存在。只有深刻认识经济学与管理学之间的密切联系,才能正确理解管理学中的许多理论与原理的真正内涵,也才能真正理解和接受管理学的实践行动要求,提升组织管理绩效。

另一方面,管理学是经济学实践化的产物。作为一门理论性的学科,经济学研究注重研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本原理和规律,重视解答“是什么”以及“为什么”的问题,而管理学研究的主要是“如何做”的问题,注重对实践问题的解决,而经济学更重要地具有指导作用。如经济学家探讨的问题更多的是经济运行规律、经济现实分析及发展趋势等,而管理学者和管理实践者探讨的是企业或其他类型组织管理者应该如何行动。但是管理学关注问题的解决时,又离不开经济学理论的支撑和指导,这是许多经济学背景的毕业生后来成为知名企业家的内在原因之一。

此外, 经济学还为管理学提供了分析方法借鉴。钱颖一提出,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框架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视角、参照系或基准点和分析工具。现代经济学理论的训练应从这三方面入手,而审视当前的管理学教学和研究, 也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这些分析方法和工具。只有掌握了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的研究生, 才能运用和拓展这些方法, 去分析和研究管理领域的问题。

所以,管理类研究生开设《宏微观经济学》,既有学科关联的要求,更有从理论到实践的必要,开设好这门基础课程,对于提升管理学研究生的培养水平,具有决定性意义。

2 当前管理类研究生《宏微观经济学》教学现状与问题

尽管国内绝大多数高校的管理类研究生培养体系中,基本都开设了《宏微观经济学》,但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和重视,也没有建立大致统一的教学大纲和考核标准。即便是管理类研究生群体,由于不同细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专业特征的差异,也并未形成对本门课程的统一理解。结合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管理类研究生《宏微观经济学》教学实际,发现在当前该课程教学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需要引起主讲教师与教学管理部门的重视。

2.1 过于注重经济学理论推导

正如上文所分析的,经济学的理论性较强,较为注重理论原理、公式、模型的推导和计算,而如果不注重这些方面的训练,似乎又很难让学生了解经济学理论内在的原理及其依据,不能知其“所以然”。所以,经济学的教材充满了各种图表、数据、公式、模型、方程等,具有典型的数理和工程特征,这与管理学科的相关专业课程相比,理论推导与数理计算的工作量所占比重高出许多,让部分管理类研究生无所适从,学习过程感觉较为困难。

2.2 忽视不同专业特征与要求

管理类研究生是一个包含多个专业的研究生群体,具体而言,包括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会计学、旅游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等专业。尽管都统属于管理类专业,但每个专业都有其自身的专业特点,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素质要求客观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也体现在《宏微观经济学》的学习方面,比如,财务管理、会计学专业对研究生的要求可能更多地涉及生产、成本、利润等方面内容,而市场营销、旅游管理等专业则对消费者均衡、市场结构等经济学内容较为倚重。在管理类研究生《宏微观经济学》课堂上,教师一般容易忽略也难以将这些专业差异体现出来,而是进行统一讲授,不能有针对性地引导各专业研究生打好相关经济学的内容基础。

2.3 忽略学生的本科学科背景

当前,高校研究生招生规模逐渐扩大,同一高校录取研究生的本科学校和专业背景差异也日渐突出。在管理类研究生中,本科背景的差异格外显著。根据教学经验发现,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管理类研究生的本科专业背景中,理工科占40%左右,经济学或管理学本科背景的研究生占50%左右。那么,不同本科背景,使学生形成了不同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模式,对经济学中许多概念和理论的理解视角及深度千差万别,而且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方法的掌握也有差距。当前的管理类研究生《宏微观经济学》教学,也基本忽略了学生的这种背景因素,采用统一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导致学生在接受程度和效果上参差不齐,甚至部分学生产生抱怨的现象。

上述问题,在管理类研究生《宏微观经济学》教学过程中较为普遍,并引起了相关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师的关注,但当前鲜有教师和教学主管部门采取行而有效的系统措施进行解决,因而成为困扰管理类研究生培养中的一大难题。

3 管理类研究生《宏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对策思考

3.1 科学设定教学内容

经济学内容丰富,涵盖广泛,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因此,传统的经济学教科书一般都包含从宏观到微观、从基本概念到原理和应用、从消费者到厂商的完整体系。而这些,对于管理类研究生教学来讲,并非都是直接相关的,不同部分的内容对于研究生的专业学习以及未来工作实践的指导作用也不尽相同。因此,科学合理地确定管理类研究生《宏微观经济学》课程内容,划分重点层次,并把握好不同部分内容的深度和详略程度,使得学生掌握本学科领域亟需的宏微观经济学理论知识,为专业学习研究和未来实践工作打下坚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比如,对于大部分管理类研究生专业来说,宏观经济学中的“国际联系”等内容就可以省略。

3.2 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

管理学与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管理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除了理论学习之外,管理类研究生的培养离不开实践的锻炼。这方面的要求对于管理类研究生的教学也同样适用。然而,现阶段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得管理类研究生难以真正通过参与组织管理实践,运用和检验所学理论知识,从而提升其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从这个角度来说,管理类研究生《宏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应该在强调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更加强调经济学理论与经济发展实践之间的紧密结合,通过理论学习分析经济实践现象,通过分析实践现象验证和强化理论知识,实现二者良性互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3 突出经济学的决策指导功能

管理类研究生学习《宏微观经济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运用经济学理论知识和逻辑指导个人和组织的决策。而经济类研究生学习经济学课程的直接目的并不在于指导决策,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进行经济问题研究。因此, 作为管理类研究生《宏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应在向学生清晰阐述经济学理论的来龙去脉和理论内容基础上,突出其在经济决策中的运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特别是决策原则和决策依据的分析。因为,正如赫尔伯特·西蒙所说,“组织管理的过程就是决策”,大部分管理类研究生未来工作都会是组织管理,因而对于决策的方法、过程要求较高,而《宏微观经济学》课程,则是其进行管理决策的工具。

总之,管理类研究生的《宏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面临着较为突出的问题,应该引起高校主讲教师与管理部门的重视,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切实提高管理类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研究生经济管理篇(5)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4)08―042―05

一、形相: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跨学科样貌

(一)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跨学科形相

随着1997年《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的颁发,“教育经济学、教育管理学正式并作为教育经济与管理学”,至此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诞生。在《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简介》中,对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学科概况介绍如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该学科对于研究教育领域中的经济、教育管理科学化等问题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简介》中也特别说明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学生可授予管理学学位或者教育学学位,这从政策层面展现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应有的样貌:跨学科。学界对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也都趋向于跨学科的定义。“教育经济与管理是教育学、经济学和管理学多学科交叉的学科。其特点是将经济学原理和管理学原理运用于教育管理过程之中”…。“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培养的跨学科人才的主要任务是探索教育与社会发展、政治经济之间的关系,并用管理理论分析教育系统运行机制,改革教育的管理体制,提高教育的资源配置,以揭示现代经济发展中教育与经济管理的运行规律及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规模、速度、效益之间的变化”。

两个政策性文件不管是从学科设置还是从学位授予方面都给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跨学科“合法身份”。

再从课程体系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跨学科形相。我们以北京师范大学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为例。作为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开设的先驱代表,它的课程体系也体现出跨学科的形相。如表1所示,北京师范大学根据每个学院的侧重点的不同,分别在教育学部、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管理学院等三个学院设置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力求运用多方面的资源优化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但有实力在教育、经济、管理学院均开设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学校并不多,但每个学校都在课程设置的时候考虑到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跨学科特质,通过基础课、选修课和讲座等形式丰富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

(二)学科点设置的跨学科形相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归属学科为教育学、经济学和管理学,而且可以授予管理学学位和教育学学位。因此,学界在专业点设置的时候,会根据大学的学科优势,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放在不同的学院或者强强联合,在不同的学院同时设置,这也体现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跨学科形相。

根据表2显示,在全国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点设置中,设置在教育学院的比例最大,为40%,设置在公共管理学院的比例为35%,另有25%的硕士点是根据高校自身的资源、特点分设在不同的学院,不过鲜见设立在经济学门类中的硕士点。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点设置的跨学科形象不仅体现在上述的分散性,也有多学院设置的情况。例如,学科发展较早且成熟的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等,都在不同的学院或研究院设置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力求从不同的学院、研究院的特点出发,发展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某一学科优势。

(三)导师队伍的跨学科形象

在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对设有教育经济与管理硕士点的“985”高校进行搜索,2009年到2013年共有612篇学位论文,根据选择的612篇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硕士论文指导教师排序,可以看到前十位的导师有教育学背景、哲学、管理学背景,如表3。这样多元化的教师队伍构成也体现出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具备跨学科形相。

二、形相与价值的分离: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生跨学科培养的困境

(一)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价值的困境之一――不足以称为学科

在谈教育经济与管理的学科价值之前,有必要先厘清学科、专业及其之间的关系。

从词源上来看,“学科”一词来自于英文中的diseipline,它最初的概念与知识和学习有着紧密的关系。伯顿・R・克拉克认为,“一门门知识则称作为‘学科’”,“学科活动的‘共同内容是知识操作’,其本身是‘发现、保存、提炼、传授以及应用知识’”。

而“专业”在《教育大辞典》中的解释是:我国高等教育培养学生的各个专门领域,相当于《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中的课程计划(program)或者美国高等学校的主修(major)专业。专业指向的是职业,它是基于劳动分工而产生的,在大学中它是指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人才培养基本组织单位。

学科和专业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知识领域和组织实体两个方面。第一,在知识形态中,学科与以科学知识为基础,与门类清晰的知识体系相对应的;而专业则更多地体现在社会劳动分工,并根据分工的不同划分相应的门类。第二,在组织实体中,学科的是由学科的使命、学术信息和相关的学科物质支持资料等要素构成。学科力求的是知识的发展和创新,通过学科发展的力量带动知识的进步;而专业的构成要素则对应的是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等。

在厘清学科和专业之间的关系后,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之所以不能称为学科的原因也逐渐明朗。从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产生的背景来看,社会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具有综合性,这也成为跨学科研究兴起和发展的第一推动力。跨学科人才的培养,特别是跨学科的研究生教育问题也逐渐进入学者们的视线。国家学位目录先后经过了1990年、1997年、2009年、2011年四次修订,通过四次修订我们可以看出,学位目录设置正在满足面向社会需求改进。在这样的大环境背景之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在1997年的学位目录修改中应运而生。

由此可见,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出现披上了浓厚的人为色彩,人为的力量大于学科内部的张力,它意在将教育作为公共事业,以教育问题为中心,整合管理、经济、教育的知识,解决教育的问题。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普遍现象,可以从不同的学科进行研究,而且事实上,很多学科的学者都在基于自己的学科研究范式研究教育问题,而教育的研究范式也在广泛借鉴其他学科的精华。因此,主观上以教育问题为中心力图为适应社会需求,“造出”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专业),似乎本身就不必要。学位目录中即使没有这个学科,不少经济学、管理学的学者也自发地研究教育问题。

从上述内容可知,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设立缺乏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作为一个学科的学科知识发展内在张力。“学科的制度化指的是那些处于零散状态且缺乏独立性研究领域向独立的、组织化了的学科转变的过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是否能够转变为一门独立的、组织化的学科,我们可以从学科组织和学科文化两方面情况进行分析。

学科组织是学科制度化的物质外在条件。“其标志有:①在大学里设立一些首席讲座职位,以保证学科教学、研究的权威性;②在大学里建立一些相关学系并开设学科课程,以保证学科知识的传承;③大学颁发学位证书,尤其是博士学位证书,以保证学科教学和研究的质量标准;④按学科建立各种学会(先是全国性的,然后是国际性的),以保证学科的群体知识消费性;⑤编辑学术期刊,以保证学科知识生产的前沿性和成果交流;⑥建立按学科分类的图书收藏制度”¨J。

对于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学科组织中,目前,鲜有院校开展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首席讲座职位,教学多数以班级制度展开,学科的影响力有限;成功地在大学中建立相关学系并开设课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可授予管理学学位和教育学学位,但全国范围内的博士点较少;在全国学会组织中,已经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教育经济学会、中国宏观经济管理教育学会,但教育经济与管理目前没有独立的学会;和没有独立的学会一样,教育经济与管理也没有自己的学术期刊以及专门的图书收藏制度,这都导致教育经济与管理目前的学科内部张力不足。

学科文化指的是“学科在发展的过程中积淀形成的价值观念、语言符号及成员之间特有的精神风貌以及相应行为准则的总和。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特有的知识传统――即思想范畴――以及相应的行为准则。刚刚进入不同学术专业的人,实际上是进入了不同的文化宫,在那里,他们分享相关的理论、方法论、技术和问题的信念”。教育经济与管理目前依然是一个很“年轻”的专业,在短时间内很难沉淀出学科共同的价值观念、学科文化、行为准则等。

由此可知,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不论从“形而下”来看,还是从“形而上”的学科来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目前仍不能完全称为学科。

(二)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价值的困境之二――跨学科知识整合的艰难

曼西利亚(Ver6nica Boix Mansilla)曾提出:“跨学科的三个特性:意图性、学科性和整合性。首先,跨学科是有意为之的活动,其目的在于拓展对某个问题的认识并不是为了去终结它,即提高我们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其次,跨学科研究需要基于学科得知识,不仅是学科研究的成果还包括该学科思维模式的特点;再次,跨学科研究的侧重点在于整合,而不是去并列各种学科视角,需要达到部分之和大于整体的效果。”

由于发展的时间短,学科本身的不成熟,研究学者群体较为单一,除了部分教育学科内人士对其的研究,无法引起更多相关背景的学者关注,这对于一个具有跨学科性质的专业来说,是极为不利的。

根据曼西利亚提出的跨学科的意图性来说,跨学科需要我们提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在实际上“跨”的时候,各学科之间的融合的程度,“跨”的宽度和深度也都受制于这些所指向问题的限制。这是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跨学科的第一个难点,前面说到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创建之初,人为的力量大于学科本身的内在张力,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从建立至今对其的研究相对于其上位学科、平行学科来说可谓少之又少,更谈不上解决问题的创新性和前瞻性。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跨学科知识整合的难点在于学科性、整合性。由于发展的时间短,学科本身的不成熟,研究学者群体较为单一,除了部分教育学科内人士对其的研究,无法引起更多相关背景的学者关注,这对于一个具有跨学科性质的专业来说,是极为不利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目前的学科知识多数还是以教育学为基础,如何更深入地和管理学、经济学融合,吸引相关背景的专业人士共同发展学科,并借用其思维模式的特点进行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这对于目前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来说是难点,也是亟须解决的问题。

(三)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价值的困境之三――跨学科知识创新与研究生培养在实践上的“两张皮”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跨学科的实践最终还是要落实到人才培养之上。人才培养是否真的能够体现跨学科的特性,我们可以从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学位论文来看。学位论文在人才教育培养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作为人才培养的一种物化形式能够综合体现研究生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系统知识和学术科研能力。教育经济与管理作为一个具有跨学科性质的专业,无论是在论文的选题还是研究方法的选择上,无不应该体现出跨学科的特性,学位论文质量的好坏也直接反映出人才培养的优劣。

在通过上述提到的612篇学位论文,进行关键词统计,得到图1。

通过关键词频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所选的612篇学位论文中,大多是对高等教育、高校出现问题进行一些定性的分析和提出对策。在这些定性的分析中,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引用文献等方法进行研究的占多数。只有接近十分之一的论文使用了不同程度的定量研究和实证分析,例如,统计测量、实证实验、因素分析和模型建构及经济学分析等研究方法。

从人才培养的成果上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人才,无论在论文的选题还是研究的方法上,还没有真正体现出跨学研究的特性,研究的问题主要还是集中在教育领域,且单是教育领域自身即可解决的问题,无须使用经济、管理的理论和研究范式来解决,跨学科研究的整合性较差,更谈不上所需解决问题的前沿性和研究成果的创新性。

这样的人才培养结果是目前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真正跨学科程度的体现。学者们目前的科学研究跨学科本身的难度较大,因此,人才培养知识体系也难以真正跨学科。按照目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机制,学生只有三年的时间进行学习,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内要掌握三个学科的知识根本不可能,延长学制明显也不可行。同时,跨学科知识创新与人才培养在实践上的“两张皮”现象还受到组织阻隔的强化。没有哪个学校真正是将教育经济与管理作为独立组织单位设置,其中的导师和课程授课教师都分属于不同单位,这是几乎所有跨学科作为二级学科的尴尬。

如上所述,正是由于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学科发轫的内在动力不足,几乎不能称之为一门学科。而知识逻辑的延伸和跨学科知识整合的艰难,直接导致无法为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提供真正“跨”起来的知识体系,因此,纵然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具备较为完整的跨学科形相,但研究生培养的结果无法达到跨学科人才的要求。

三、价值提升: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生跨学科培养的优化途径

(一)内部求突破:找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核心价值及学科定位

“从学科系统形成的角度上看,全部学科可以分为两个系统:其一以对象为中心建立起来的学科系统;其二则是以问题为中心建立起来的学科系统”。以对象为中心的学科系统通过经验归纳和理论演绎力求去解释世界是什么,而以问题为中心的学科系统则是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去力求去改造世界。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设置是人为的事,旨在面向社会需求,设置这个专业(二级学科)的核心价值应当是整合知识和培养复合型人才,属于典型的以问题为中心的学科,而非以对象为中心的学科。

普朗克曾在《世界物理图景的统一性》一书中说道:“科学是内在的整体。它被分割为单独的部门是取决于人类认识的局限性,而不是取决于事物的本质。”我们知道学科之间呈现出彼此分割的独立性,而科学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而社会问题和需求也是一个复杂体,单个的科学研究和复杂的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和错位,为跨学科研究创造了条件,而这也正是教育经济与管理的核心价值的体现。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应该走以问题中心的科学发展路线,以问题为中心产生特有的学科规训,以此建立一个有跨学科特色的知识、制度、规范及组织机构共同构成的完整体系。因此,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发展应该以问题为中心产生新的知识增长点,更密切地联系社会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将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的科研成果更多地转化为现实的价值,让科学为实际工作服务。

(二)外部求生存:建立学科点建设评估和动态调整制度

硕士点作为专业学科实现教学的实体组织,既能体现出专业自身的发展成熟度,也能体现出教育界对于学科的重视程度以及社会经济对专业的需求度。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自1997年开办以来,随着研究生招生的不断扩招的大环境以及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自身的发展,教育经济与管理学专业的硕士点也在不断增加。在全国主要省份已有的94个硕士学位点中,师范类院校有27个,占比29%;非师范类综合院校有67个,占比71%(见表4)。

随着2002年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二级学科专业工作的开展,大量二级学科由学校自主设置。而目前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办学水平参差不齐,要求发展首先必须规范学科点的设置,引入学科评估和动态调整的制度,对学科点优胜劣汰。

通过对教学水平、教学成果和科研水平、科研成果两个维度对学科点的建设进行评估,对于无法通过评估的学位点勒令整改,无法在整改期限内再次通过评估的学位点撤销其办学权限。

四、动态调整: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生跨学科培养的推动力量

动态调整分为国家和学校两股力量,推动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发展。

(一)从国家的力量来看,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设置为一级学科

通过国家学位目录先后四次修订过程可见,2011年的学科目录只设一级学科,二级学科不再出现在学科目录中。国家正在以二级学科设置为重点向一级学科设置为重点的变化,相应的管理和资源配置会越来越向一级学科倾斜。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位于公共管理的一级学科之下,与之平行的二级学科还有行政管理、社会保障、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土地资源管理以及其他新兴的二级学科。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在这些平行的二级学科中,无法在资源再配置的过程中获得优质资源,在这样夹缝中生存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转为一级学科必然能带来更多的优质资源,通过这些优质资源来发展学科内部知识创新和外部组织建设,以此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

(二)从学校的力量看,优化课程体系与教学资源条件,建立多元化的师资结构

根据以问题为中心的学科发展路线,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如下:力求培养以熟练掌握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基础原理为基础,灵活运用相关理论解决实际各级各类教育活动中出现的问题的实践型跨学科拔尖创新人才。

课程设置根据我们的培养目标而设定,而目前大多数学校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并没有体现出其应有的跨学科人才要求,或是侧重于教育学原理,或是侧重于管理学原理。培养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跨学科人才首先要打破传统教育学院(系、研究院)课程体系,拓宽专业基础面,提高管理学和经济学专业课程比重,促进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有利于解决日益复杂的教育问题。

根据上述的经济与管理学科的硕士论文指导教师排序可以看出,教育学背景的导师占大多数。由于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开设时间较短,本专业出身的优秀博士研究生从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教育的导师很少,就目前看来只有浙江师范大学的杨天平教授是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背景的博士。目前,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的导师大多从事与教育学相关的领域研究,有经济学、管理学背景的导师较少,这显然是不能满足教育经济与管理跨学科人才培养需求的。

因此,我们应该建立多元化的教师队伍。加强学科建设,吸引更多管理学、经济学背景的导师,为加入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的队伍注入新鲜的血液。同时聘请相关学科教授通过定期举行报告会、讲座等形式进行知识的碰撞,拓宽研究思路。

参考文献:

[1]杨天平.关于加强教育经济与管理重点学科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浙江教育科学,2003(1):55―57.

[2]姜海洋.论教育经济与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J].经济论.~r,2011(7).

[3][关]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M].王承绪,等,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4]顾明远.教育大辞典[K].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136.

[5]李铁君.大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论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6]树春.从就业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J].职业时空,2008(12):170.

研究生经济管理篇(6)

一、引言

经济管理类专业是我国高校中开设最普遍的专业大类之一。在持续的高校扩招及2007年以新世纪金融公司破产为标志的次贷危机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下,与理工类专业相比,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就业呈现出形势更为严峻、压力更为突出的局势。高就业率、高就业质量是每所高校的办学目标之一,学生能否顺利就业不但关乎其自身的前途与命运,还关系到高校的发展以及社会、国家的稳定。独立学院,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就业情况是其生源的重要保障,切实抓好经济管理类专业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则是大力推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二、独立学院经济管理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

本文通过调研笔者所在学校――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经济管理系09、10、11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并进行相应分析,进一步了解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从而提出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对策和建议,以期让学生综合社会需要、所学专业、个人兴趣和特长对自身的职业生涯进行科学地规划,在保障学生就业数量的基础上提升学生就业的质量。

本次调查的对象为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和资产评估8个专业的学生,共发放调查问卷600份(占学生总人数的32.14%),回收有效问卷548份,回收率91.33%。调查样本中男女生的比例为1:1.6,江西省学生和省外学生数的比例为1.4:1,来自城镇和农村的学生比例为1:1,且学生干部的比例为58.98%。调查问卷共设计16题,包含学生的自我认知、专业和职业认知、职业生涯规划认知及意向性调查、职业定位和职业准备、学校职业生涯课程及辅导现状调查和建议等内容。

(一)自我认知情况

问卷调查显示,对于“是否了解自己的个性和兴趣”,表示“非常了解”、“比较了解”、“不确定”和“没考虑过”的比例依次为15.16%、34.55%、43.99%和6.3%;对于“是否了解自己的能力和特长”,相应选项的比例依次为30.12%、46.86%、18.35%和4.67%;对于“自我认知的方法和手段”,36.03%的学生表示“来自于自己的体会”,35.39%表示“来自于家人、老师、亲朋好友等的评价”,28.58%表示“来自于心理测试和专业机构提供的测评”。

由此可以看出,被调查的学生中,仅小部分未考虑过自我的“个性和兴趣”、“能力和特长”,大部分对后者的了解更甚于前者,其中,女生、省内学生、农村学生和非学生干部对自我的认知稍欠缺;在自我认知的过程中,学生更多的是凭借主观感受,而非科学、客观的评价,农村学生、女生较多是通过自身体会,学生干部较多是通过他人的评价,选择专业测评的多为省外学生、男生。

(二)专业和职业认知情况

根据调查,对于“高考填报专业的依据”,46.12%的学生表示符合自己的兴趣、性格和特长,22.38%的同学是遵从父母的意见,19.19%为老师、亲友的推荐,12.31%认为就业好;对于“就读专业的满意程度评价”,回答非常满意的是7.84%,满意的是46.87%,一般的是40.06%,不满意的是5.23%。对于“是否了解专业对口的就业范围及其工作内容”,8.25%的学生表示“非常了解”,64.15%表示“了解一些”,27.6%表示“不了解”;对于“了解职业相关信息的主要途径”,67.48%的学生选择网络搜索,28.37%选择老师或高年级学生,26.13%选择父母及亲友,17.36%选择报刊杂志,还有2.57%的学生选择其他途径。

根据调查可知,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满意程度较高,这与较高的自我及专业了解程度不无关系;从专业选择依据和职业相关信息了解的渠道来看,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很强,能够在父母、老师、亲朋好友的指导下,加以网络、报刊杂志对自己的专业和职业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从专业上来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对专业的了解和满意程度偏低,近50%的学生迷茫于职业发展的方向。

(三) 职业生涯规划认知及意向性调查

根据调查显示,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53.2%的学生认为很重要,30.65%认为比较重要,16.15%认为一般重要;对于“是否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过规划”,23.11%的学生有着自己的中长期职业目标,48.26%有着自己的短期目标,20.89%没有仔细考虑过,7.74%从未想过;对于“所能接受的专业职业咨询价位”,投资意向为200-300元的人数比例最高,为29.13%,其次为100-200元的24.51%,而0-50元、50-100元、300-500元的比例不相上下,均在14%-16%之间。

由此可见,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有普遍的认同感,却多数止步于短期目标,仅少部分放眼于中长期目标。男生和城镇学生对中长期目标的设定较多,非学生干部多数徘徊于无规划状态。在专业职业咨询的价位方面,学生的选择呈现出中间多、两头少的形状,这大多出于对时下专业咨询的认可不高和“便宜无好货、好货不便宜”的认知。

(四) 职业定位和职业准备

对于“大学毕业后的打算”,58.12%的学生选择直接就业,28.46%准备考研继续深造,13.42%想自主创业;对于“理想的工作岗位”,46.83%的学生选择公务员或事业单位,31.63%选择外资企业,12.06%选择私营企业,9.48%选择其他;对于“选择职业时最看重的因素”,20.41%的学生看重兴趣,38.12%看重职场发展空间,27.89%看重工作的稳定性,13.58%看重工资。

从专业来看,金融专业学生大都选择毕业后从事银行、证券等相关的职业,国贸、资产评估专业学生更倾向于工资较高、福利较优厚的外资企业,工商和会计专业学生青睐于稳定的国家单位或事业单位,而电子商务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则较多选择考研。

(五) 学校职业生涯课程及辅导现状调查

问卷显示,“对于我院职业生涯课程的满意程度”,表示满意的学生比例为8.36%,而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为21.47%,几近前者的3倍。究其原因,在于该课程采用大班授课的形式,且授课教师多为辅导员,专业教师少,缺乏对授课技巧和侧重点的驾驭能力。

“对于我院引入的CareerSky职业生涯测评系统的满意程度”,满意比例高达86.31%,其余均为比较满意和一般满意。有不少同学表示,这是第一次接触专业的测评系统,对自我和所适应的职业有了更进一步、更深一层的认知。

“对于我院举办的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从初赛的职业生涯规划书筛选到决赛的PPT主题陈述、职业角色模拟和现场答辩,学生们最期待的是答辩环节评委席上人力资源经理们的精彩点评以及中肯的建议,给他们指引了前进的方向,离梦想又进了一步。

三、 建议

(一) 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师资队伍建设

我院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开设于大一上学期,意在让职业规划的意识深入学生心中,并使其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为了达到良好的预期效果,学院应尽可能实现小班教学,建立起一支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师资队伍。一方面,学院应对授课老师进行专业培训,对其心理咨询、职业发展测评及沟通能力进行强化;另一方面,还应定期举行课程讲授研讨会,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筛选出精益求精、与时俱进的授课内容,挖掘出独具特色、重点突出的授课技巧。

(二)建立教研室老师专业导师制度

教研室老师是全院对专业的职业生涯有较深入了解的人群,他们不仅仅能承担专业课程的讲授,还能为学生提供较为实用的专业技能培训。大一上学期专业介绍时,可以向学生初步展示专业的研究方向、所需技能和就业前景。大一下学期,再以教研室各老师的研究方向为导向,让学生自行选择导师,做到学有所长、学有所用。而后的学习中,导师可以设定学期读书、考证、实践计划,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与专业能力。

(三)拓宽职业生涯规划咨询与辅导渠道

职业生涯规划不仅需要理论知识的支持,还需要实训和实践环节。目前,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主要由学院招生就业办承担。一方面,招就办应设立专门的职业咨询和指导室,选拔具备相关资格的老师作为咨询、指导人员,在部门网站上特设“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在线预约”窗口,为学生提供免费或适当的有偿服务;另一方面,招就办应多邀请各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和SYB毕业班成功学员参与“金沙湾讲坛”,并提前在校内做好主题宣传,让有兴趣的同学及时索票参与讲座,多角度认识和思考自我的职业生涯规划。

参考文献:

[1] 宁春花,张康德.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分析――以常熟理工学院为例.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1,(12):34-36

[2] 韩艳君.大学新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基于北京石油化工学院2010级学生的分析.价值工程.2012,(08):265-266

研究生经济管理篇(7)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33-0062-02

1 前 言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推进,数字化医院也是应运而生,不断发展壮大。医院进行信息化的管理,有利于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医院经营战略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近些年来,我们国家很多医院都是紧密结合网络的飞速发展,依托于信息化平台,并兼顾我国卫生经济管理的特点,通过不断探索、实践、总结和完善,逐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数字化医院卫生经济管理模式。实践表明,由“可视化”、“精细化”、“数字化”、“智能化”、“一体化”等优势聚合而成的管理新模式,有利于提高我国医院经营决策的能力和经济管理水平,也可以促进我国医院数字化的可持续发展。

2 数字化医院卫生经济管理模式的研究背景

我们都知道,在数字化模式推行以前,单纯的粗放式卫生经济管理模式不仅理念陈旧方法单一,而且效率低下。对于医院卫生经济管理事业发展存在不利的影响。医院的改革与创新给医院卫生经济管理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数字化医院的推行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到90年代末数字化医院得到了一个快速的发展。近些年来,诸暨市第三人民医院也是贯彻执行“以跨越式发展引领信息化技术革新,以信息化管理模式推进医院现代化管理的进程”的理念,大力推进诸暨市第三人民医院的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建设,范围广,覆盖面积大,涵盖了医疗、科研、教学、后勤等各个部门,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在此基础之上,医院也是以国家所要求的医疗卫生体制与保障制度的改革作为数字化建设发展的依据,创建了数字化医院卫生经济管理模式下的新管理方法,主要是医疗和护理分开进行核算、全天候的数字化医疗服务、多维全过程后勤保障等为主要内容的卫生经济管理的新模式,同时包括绩效管理、成本核算等一系列配套措施也在积极地开展之中。如何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卫生经济管理中去,需要医院建立借鉴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管理体系,利用现代化的手段解决医院的战略决策和医疗服务的问题,深入把握自身框架结构,建立完善的数字化现代管理模式。

3 数字化医院卫生经济管理模式结构具体分析

在医院卫生经济管理中运用数字化信息化的技术,实际上就是一个技术创新、体制改革、管理模式创新的过程,随着我国数字化医院建设的推进和信息化的改革深入,在数字化的背景下,数字化医院的卫生经济管理模式具体结构主要是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3.1 患者医疗付费和服务评价的一卡通服务

该模式的推行,主要理念就是“患者不动,信息流动”,从而更好地提高医院挂号和门诊等的运行效率,缩短患者的就诊时间,方便患者就诊。另外,也根本上简化了就医流程,提高了医院整体的工作效率和医疗资源利用效率,提升了医院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患者可以根据就医情况,通过电子数字化系统对医生进行服务的评价和打分,从而为绩效考核确定一个基础和参考对象,也对广大医疗工作人员起到鼓励的作用,是医院、银行和患者多赢的局面。

3.2 物流资源的可视化管理

可视化的目的就是医院通过网络数字的可视化管理新模式来加强医院每年大量物流资源的管理。管理者通过信息系统能对物力资源的整个流程状态、库存状况了如指掌,对问题针对性的采取控制措施,并对每项控制措施的实效进行评估、不断优化,明确告知工作人员应该做什么,做到早期发现异常情况,使检查有效;防止人为失误或遗漏,并始终维持正常状态;通过视觉,使问题点和浪费现象容易暴露,事先预防和消除各种隐患和浪费。减少了中间环节,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误差,强化了监督机制,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3.3 成本控制的精细化

成本的核算是医院卫生经济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成本核算主要的功能就是根据医院的战略目标,清晰准确计算出医院的各项工作的成本情况,通过建立系统科学的成本核算方案,落实全面的成本核算。对于科室的所有成本要严格预算管理,加强预算的约束,争取在支出之前就精打细算,立足现有的财力物力,处理好重要和一般的关系。科学合理的控制成本的变动,以及成本和收益率的控制,实现医院的“精细化”管理。

3.4 绩效考核的数字化评价

绩效工资的考核方案应该是根据医院的不同发展时段处在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中,在对于绩效工资考核的全过程的跟踪评价过程中,及时修正考核的方案,才能使得考核方案更好地适应医院的发展需要,形成“数字化的绩效考核”体系,这符合现代医院发展的要求。科学完善的考核体系是医院绩效工资考核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和基础。管理人员和考核体系制定人员要充分考虑到医院的战略目标,并将其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一个具体责任人的身上,从而更好地确定每一个职工的具体责任和绩效目标,将其量化,并制定科学的审核方法,对各个科室和各个岗位进行科学合理、公正公开的考核。

3.5 经营决策的智能化

主要就是建立数字化的信息平台,对于卫生经济管理进行数字化的处理,利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可以实现轻轻松松掌握医院的投入、产出、效益、效率等情况,提升辅助决策的水平。

3.6 卫生经济管理一体化

管理信息化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提高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而是建立一个高度集成的管理信息系统,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诸暨市第三人民医院将先进的数字化管理和现代化管理模式结合,将卫生经济与医疗活动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将医疗、供应、耗费、财务等各子系统进行有效集成,把有限的实物活动转变成资金活动,提升诸暨市第三人民医院卫生经济管理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提升管理水平。

4 数字化医院卫生经济管理模式评估

4.1 信息化和现代管理的结合

医院的信息化管理和现代管理的改革是相辅相成的,现代化的改革离不开数字化的发展,数字化的发展最终也要落实在对医院管理模式的改革上。离开医院的现代化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就没有用武之地;离开了信息化的发展,医院的现代化的发展也就没有了基础。

4.2 数字化卫生经济管理模式的效能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管理体制的改革不断的深入,现代医院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首先就是要针对目前自身管理上的问题,对症下药,做出相应的改进方式,努力提升自身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完善相应的制度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现代医院平稳健康的长远发展。精细化、网络化、系统化是数字化的管理模式的核心思想,只有多种思路手段的紧密结合,才可以为医院的现代化改革和发展提供更加准确、及时、系统的信息,提高医院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和能力性。

参考文献:

[1]张英丽.如何加强医院财务管理研究[J].财经界,2011(2).

[2]梁万年.卫生事业管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3]朱丰根,徐新隆,严志汉.论信息技术优化医院药品管理流程[J].中国医院,2007(10).

[4]李卫平.我国医院成本核算研究方法比较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07(3).

研究生经济管理篇(8)

随着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改革和高校的扩招,不少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比例达到甚至超过了在校学生数的20%,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己成为一个政府与学校高度重视、社会与家长、学生密切关注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当前,国家相关部门虽然已制定出一系列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方面的政策,全国各高校也己初步建立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但是部分高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尚不完善,大多只停留在表面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及简单的经济层面的资助,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因此,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及管理工作就显得相当的重要,建立并完善科学的认定模型和构建动态管理信息系统也就显得非常必要。

1 研究意义

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管理工作的信息以数字化、科学化形式加以整理、归纳、运用和共享,从而构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可推进高校学生资助的工作、满足社会需求、真正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同时,有利于更好的完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有利于解决真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之所需的问题;有利于高校之间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更便捷地交流;有利于社会各界更加了解、关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问题,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有序进行,形成适合中国国情的高等教育理论以及实践体系。

2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现状分析

社会的发展变迁导致社会阶层的变化,同时造成学生家境困难的原因呈现出多样性。经济原因、环境因素等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性格形成、心理发育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有调查发现,70%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为,由于经济困难使他们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和心理压力;23.6%的学生认为经济困难牵扯了他们大部分精力,很大程度上影响学业[1]。同时,由于经济困难,他们只能将自己限制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小圈子里,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很少参加社交和娱乐活动。还有少部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能正确面对现实。在看到巨大的贫富差距后,产生了“仇富”心理,认为社会“不公”,对现行制度不满[2]。面对经济的窘困和生活的压力,每个学生的态度都不尽相同,有的学生每次遇到困难时,都想“天将降大任于我也”,鼓励自己战胜困难。但是,学生中也有一部分同学因无法面对经济困难,懒惰、自卑、意志消沉,甚至出现悲观厌世情绪和更严重的心理问题。

3 建设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管理信息系统的必要性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资助。特别是2007年5月,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教育部、财政部等部门在此《意见》指导下出台了相应的配套措施和办法。至此,在高等教育阶段,我国形成了以国家“两奖一助”、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等方式相结合的多元资助体系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大学提供了政策支持和经济保障。

显然,如何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扶贫助学政策,真正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就读期间解除经济困难,是摆在我们面前严峻的课题。多年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经验告诉我们,准确、翔实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成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保证。若能建立既包括生源地认定信息系统,又包括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系统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加强高校与生源地政府部门的联系,及时、有效地加强沟通,准确、充分地交换信息,取得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及学生第一手资料,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提供真实可靠、及时有效的信息,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建立起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管理信息系统,才能够切实做好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调查、认定、跟踪、管理及资助等相应工作,推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工作的更好开展。

3.1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管理信息系统有利于资助给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

通过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管理信息系统,有助于全方位地、动态地、时时地了解任何一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情况,同时引入基于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层次分析的认定模型,根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家庭状况、民主认定、消费情况、所受到过的资助等情况转化为客观性量化数据,通过管理信息系统的后台数据库计算的实现,我们可以通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管理信息系统中清楚明了地看出学生们的家庭经济困难程度的排名,从而我们可以把最大额的资助给予经济困难程度排名高、最困难的学生,把中等额度的资助给予经济困难程度排名中游、较为困难的学生,且不会出现把国家、学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给予经济困难程度程度排名最低、甚至不困难学生的情况。同时,当只有一份资助(如社会团体或者个人设立的助学金只资助一名学生),但受资助备选人有两人以上且来自不同院系、经济困难程度较为相同时,我们可以根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管理信息系统计算出的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程度排名来将此资助给予备选中排名最靠前、最为困难的学生,从而真正达到把最相应的资助给予最需要被资助学生的工作目标。

3.2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管理信息系统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很多方面存在的特殊原因,如部分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产生了自卑心理,不愿与人交往,导致交往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欠缺等,表现了来的综合素质相比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相对较差,如按照传统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管理模式进行管理,既不利于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的保护,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然而,建立家庭经济困难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时时对学生的各项信息进行数据库的动态管理,更为重视学生的全面考核和发展,重视学生在获得资助后提升其能力和素质的提高,重视其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使之与国家、社会要求相一致,与素质教育精神相吻合,并以此推动学校的其他各项管理制度的健全和完善,提高学生档案的真实性、准确性、全面性和教育性,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3.3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管理信息系统能大大提高提升学生管理的工作效率

高校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由于各项工作的实施时间不一致性(如困难学生认定工作、贷款工作、奖助学金评定工作和勤工助学岗位申请实施时间均不相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据库的动态性、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贷款的流程复杂性以及勤工助学岗位需求和学生变化的流动性,导致了在日程管理工作的琐碎、繁杂、工作缺乏效率性及系统性。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恰恰将日常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管理工作模式由办公自动化提升为到信息网络化。通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管理者可以通过系统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信息进行查询、管理和修改工作,可以直接通过系统管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国家助学贷款、奖助学金发放、勤工助学、学生社团活动等各项工作,并能方便快捷的通过系统进行各项数据的查询、统计、汇总制图及导出工作,而学生也可以通过登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很方便的进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国家助学贷款、奖助学金、勤工助学、家教、学生社团活动的申请和信息查询、修改,从而免去了繁琐而又大量纸张的事务性工作,确保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管理工作的高效有序运行。

结束语

随着国家、社会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工作的高度重视,多渠道的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相关工作。许多从事相关工作的学者和老师相继展开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工作如何管理的系统研究,但是,大多数仅仅是实现在线查询功能,即通过Excel表格的形式进行统计,然后导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系统,系统的实用范围十分有限,仅是简单的查看,而且每次信息的汇总流程十分复杂,给管理者带来极大的不方便。如何建立更为科学化、合理化、信息化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管理信息系统,为从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管理的工作者提供数据支持、提高办公效率显得尤为重要[3]。■

参考文献

研究生经济管理篇(9)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1-0166-02

现在环境因素已成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新要素。现代中小企业如果仍然只考虑经济效益,而忽视消费者和社会的长远利益,不重视生态效益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增强,就必将走向衰亡。因此,中小企业必须从经营理念上高度认识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企业能够长期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措施。

一、中小企业的生态经济管理

所谓中小企业生态经济管理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追求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按照生态经济规律和生态系统的高效、和谐、优化的原理,运用生态工程手段和各种现代化先进技术,采用集约、高效无害、无污染或少污染的生产方式,对自然资源充分合理利用,对废弃物循环再生以及能量的多重利用,最终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社会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效益有机统一的一种经营理念和所实施的一系列新型的管理活动。

二、生态经济管理融入中小企业的意义

(一)实施生态经济管理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外在要求

任何企业的发展都以各种资源为基础,而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对资源的需求量很大。传统的增长模式,即“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式直线过程意味着企业创造越多的财富,就会消耗越多的资源,产生更多的废弃物,对环境资源自然会带来更大的压力,这无疑制约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想改变这种状况,中小企业必须加快经营模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生态经济发展的道路,成为环境友好型的生态企业。中小企业个体小,运行机制灵活,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见效快。中小企业实施新的生产方式,即“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这种循环流动的经济增长模式能够大大降低自然资源的消耗量,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二)实施生态经济管理是实现中小企业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

从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看,一方面,中小企业是各种资源的消耗大户,而可供企业消耗的资源越来越少,这必然制约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中小企业数量又多,是产生污染的源头,传统经营模式下的企业对资源的利用是粗放式的和一次性的,是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必然导致许多自然资源的短缺与枯竭,酿成灾难性的环境污染后果,而这种灾难性的后果也必然制约中小企业的发展。因而中小企业应依据生态经济学的原理,运用生态规律、经济规律和系统工程的方法,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以资源节约、产品对人和生态环境无损害或损害轻、废弃物多层利用等为特征的现代化中小企业管理模式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把企业变成生态企业,使中小企业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企业在当今激烈竞争中取胜创造优越条件。

(三)实施生态经济管理是中小企业参与国际化竞争的前提条件

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生态经济的发展已成为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必然对我国中小企业的经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与世界经济的发展接轨,如果不顺应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就会在世界经济中无立足之地。在这种态势下,我国中小企业如果不能迅速地转变成生态企业,致力于发展生态经济,也将在当今企业的竞争中无一席之地。近几年来,绿色壁垒日益凸显,国际生产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标准生产。主要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利益,提高其产业与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都制定实施了标准化的发展战略,不遗余力地参与制定和修订国际标准,力争使本国的标准成为国际标准,以确保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地位。这些对发展中国家发展对外贸易,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我国中小企业想要融入世界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必须加强企业的生态经济管理,开发生态产品、绿色产品,才能有助于我国中小企业打破一些发达国家设置的贸易壁垒,融入到国际竞争的队伍中来。

三、中小企业实施生态经济管理的任务与内容

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状况及其基本特点,决定了在我国开展生态环境管理的根本任务。简而言之,即在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保护自然资源并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生态建设发展的基础上,为人类的生存创造一个清洁、安静、优美、生态健全的生态环境,保证人民的身心健康和维护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中小企业,这个根本任务的体现,就是要求在保证企业经济发展的同时企业生态经济系统运行的每个环节、每个部分和每个阶段, 都要考虑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处理和协调好企业生产经营和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发展关系,使生产经营管理和生态环境管理紧密结合起来,有效改善生态环境,使企业外部经济性转向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内在化,达到企业内部经济性与外部经济性的有机统一,走出一条协调互促型的现代企业生态经济发展的新路子。这是中小企业生态经济管理的根本任务。

四、中小企业实施生态经济管理的有效途径

(一)树立中小企业的生态经济经营思想和理念

中小企业的经营思想和理念是指企业在经济活动中的指导思想。树立生态经济的经营思想和理念就是指中小企业将可持续发展观作为自己的经营指导思想,即在企业的发展中以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既满足当代人的要求,又有利于后代人的生存,在人、自然资源和科技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费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式直线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为以依靠生态型资源的“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反馈式经济增长模式来发展经济。这是中小企业发展思路的创新,也是中国企业稳健成长的关键。

(二)加强中小企业生态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

健全和完善生态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是中小企业实施生态管理的必要前提。因为这既可为中小企业进入市场设定环境准入条件,又可为中小企业创造公平的环境竞争机制。在鼓励中小企业实施生态管理的过程中,既要贯彻执行已有的法律法规,又要制定促进生态经济发展、推动中小企业实施生态管理的专项法规;同时,要强化监督检查,坚决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将中小企业实施生态经济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

(三)强化中小企业生态经济管理制度

在我国中小企业实行生态环境目标责任制,建立和完善微观生态经济管理制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实施企业生态环境目标责任制,作为考核企业经营管理状况的重要指标,并作为厂长、经理任期目标之一,成为考核其政绩的一项内容。

2.在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过程中,把企业生态环境目标达到的情况作为企业上等级、评选先进单位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条件。

3.在改革企业管理制度过程中,把企业的生态环境责任和生产经营责任有机地结合起来,将生态环境保护指标同生产经营指标一同纳人目标责任制和经济承包合同,实行统一考核。

4.建立地健全生态环境管理经济责任制,将其与企业领导者、管理者的经济利益直接挂钩;设立生态环境保护奖励基金。

5.建立健全企业生态环境考核制,作为强化企业生态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

(四)完善中小企业的清洁生产模式

所谓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改善管理、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等措施,从生产源头上削减污染,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或者避免在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清洁生产的最终结果是企业管理水平、生产工艺技术水平得到提高,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环境得到根本改善,减少企业生产费用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在加强产品竞争力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中小企业完善清洁生产模式的工艺主要有:(1)调整产品结构,生产清洁产品;(2)改革工艺,由排废工艺改革成少废或无废工艺;(3)改进生产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原材料利用率;(4)现场循环回收和利用, 建立生产过程中的废物循环系统;(5)加强厂内的生产全过程管理。

(五)完善中小企业生态经济管理手段

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小企业必须有效实行各项生态环境经济政策,切实贯彻各项生态环境法规,及时运用各种管理手段防治污染、保护环境、改善生态、建设自然,使生态经济管理纳入企业经济运行的轨道上来。

1.运用经济管理手段。通过经济措施和经济手段来调节企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各项经济活动,促进中小企业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可以运用经济杠杆,如根据经济规律的要求和经济核算的原则,利用罚款、收费、税收、奖励等,对员工损害与破坏或改善与保护生态环境的经济活动进行规范。

2.运用法制管理手段。通过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标准,来调控企业包括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在内的各项经济活动,加强立法对损害与破坏生态环境的经济活动施加影响,促使企业的经济活动不损害社会和公民的生态环境权益。生态经济管理一定要以生态环境法律、法规为依据,对人们在经济活动中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从各种社会关系上加以调整,在各个有关的环节上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才能有效地行使监督权,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3.运用行政管理手段。中小企业通过行政力量来调动和促进企业各部门对生态环境进行管理,诸如颁发公告、通告、 通报,下达有关规定和文件通知,制定规划和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等。

4.运用道德管理手段。通过加强企业的环境意识和提高生态道德水平,来协调企业的经济活动同生态环境的发展关系。主要是采取生态化宣传和生态化教育以及互相监督相结合的办法,对企业损害与破坏或保护与改善生态环境的经济活动施加影响,提高企业各个阶层对生态化的认识,培养企业员工的高度责任感和企业精神,增强其生产经营和生态管理的技术素质,在维护生态环境的条件下获得高效的经济效益。

五、结论

如今,工业现代化与城市生态化正融为一体,21世纪的主题是构建绿色家园。中小企业面临时代的发展趋势,要担当推动社会进步的生力军,就更应当慎重考虑如何协调生态与经济的和谐发展。只有实现了这一突破,人类才能幸福地生活,社会也才能健康地运行。中小企业推行生态经济管理的任务艰巨,但是将生态经济管理融入到中小企业经营管理的活动中是现代中小企业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只有这样,中小企业才能更快更好地发展,社会也才能健康持久地运行。

参考文献:

[1] 杨晓慧,金胜江.浅析生态经济管理的原则[J].财经研究,2009,(19):19.

[2] 常伟玄,王亚平.浅析发展生态经济的必要性[J].北方经贸,2003,(6):126.

[3] 王干梅.生态经济理论与实践[M].成都:四川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

[4] 谢钰敏.循环经济与企业生态管理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5,1(19):44-46.

[5] 刘思华.可持续发展经济学[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

研究生经济管理篇(10)

【论文摘要】 当代大学生面对的问题关键不在于就业,而在于如何去谋职,即通过合理地对自己的大学四年职业生涯进行管理,从而在进入社会时能顺利实现社会需求的对接。基于社会需求的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模型的核心是职业素质的累积,以至形成个体核心的职业竞争力,顺利从学生的角色转变成职业角色。 【论文关键词】 大学生 职业生涯管理 社会需求 一、引言 根据教育部、人事部综合提供的统计数字显示,2003年我国大学毕业生超过212万人,2011年达到280万人。2005年达到338万人,2006达到413 万,2007年预计达到495万人!然而,据统计,按照历年的就业率,截至2000年6月,我国各类高校毕业生中待业人数有30万人左右,2001年超过 34.5万人,2003年52万人,2011年75.6万人,2005年达到98.2万人,2006年达到123.9万,2007 年将达到148.5万! 有关部门的统计显示,目前我国每年新增就业机会大约为700万至800万个,而每年大学毕业生平均人数则大约在300万左右。就这一数字对比而言,大学毕业生理应有比较大的就业空间。但无良好的职业管理意识,不能充分根据社会需求来规划管理自身大学生涯,正是造成现今就业难的罪魁祸首! 2011年4月,北森测评网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新浪网联合进行的《当代大学生第一份工作现状调查》表明,在找到第一份工作后,有50%的大学生选择在1年内更换工作;两年内,大学生的流失率接近 75%,比例之高令人震惊;33%的大学生“先就业后择业”,第一份工作仅仅是由学校到社会的跳板;16.3%的人“没有太多考虑”就“跟着感觉走”选择了第一份工作。 一项针对北京市人文经济类综合重点大学在校大学生的调查表明:62%的大学生对自己将来的发展及工作、职业生涯没有规划,33%的大学生不明确,只有5%的大学生有明确的设计。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初步的结论,当代大学生面对的问题关键不在于就业,而在于如何去谋职,即通过尽早对自己的大学四年职业生涯进行管理,从而在进入社会时能顺利实现社会需求的对接。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研究现状及理论 1.美国的职业生涯规划学说 美国最著名的职业生涯管理研究专家当属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研究院的E.H.施恩教授。1978年他出版的《职业的有效管理》率先从职业发展观出发,勾勒出了个人与组织相互作用的基本图式,为我们认识个人成长和发展,组织发展与变革,管理角色与管理功能等领域的一系列问题提供了有效的工具。由于他在书中首次提出职业锚的要领而成为职业生涯管理的经典著作。 美国著名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专家、尤他州立大学管理学系教授布鲁克林.德尔1986年出版的《管理新职业者—当代工作者的多种职业生涯成功向导》论述T职业生涯的多样化,将职业生涯定位分为进取型、安全型、自由型、攀登型、平衡型五种类型,并对这五种类型职业者的特点及其管理进行了研究。 2.法国的职业生涯规划学说 让.M.普雷地教授在1990年出版的《人力资源》和1995年出版的《人力资源管理》两书中都发表了同样的论述:企业中的职业生涯首先表现为一系列工作职位,而职业生涯规划则是指企业结构中一个员工过去、现在和将来的职位连续。这种对职业生涯规划及管理的定义在1995年出版的里昂高等商业学校教授F.丹尼所著《干部管理》一书中被称为传统定义而受到批判:职业生涯的概念不应仅局限于它的客观含义,还应包括个人对其职业生涯发展的见

研究生经济管理篇(11)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17-0086-02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家对于高校大学生资助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自2007年至2012年,国家及地方政府相继加大了各类奖助学金的覆盖范围和资助力度,使越来越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获得了资助,解决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困难。以新疆师范大学为例,2012年,新疆师范大学在校生总数约为13402人,其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约占在校生总数的65%,约有6674人次获得各种形式的经济资助,受奖助资金达约四千万元,达到了学校有史以来资助范围最广,资助资金额度最大,受奖助学生最多的局面。面临着资助资金不断扩大的情况,如何加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资金的财务管理,使其有效的发挥资助效用,是高校资助财务管理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资金现状

(1)国家、地方政府及高校奖(助)学金。国家及地方政府奖(助)学金主要指由中央、地方政府设立的奖励品学兼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各类奖学金和助学金。以新疆师范大学为例,目前,部级的奖助包括国家奖学金,每人每年8000元,国家励志奖学金,每人每年5000元,国家助学金,分为三个等次,一等每人每年3000元;地方政府级的包括新疆政府助学金,也分为三个等次,一等每人每年4000元。校级奖学金主要是学校设立的奖励优秀学生的奖学金,校级一等奖学金每人每年3000元。

(2)勤工助学。勤工助学是高校资助的一种重要形式,学生在课余时间通过参与学校及社会部门的辅助工作获得劳动报酬,发挥助岗助研的作用。勤工助学工资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拨予高校的专项资金,但目前,学生勤工助学报酬不是很高,以新疆师范大学为例,一个学生每日平均工作2小时,每月工资报酬300元左右。

(3)各项学生生活困难补助。新疆师范大学的学生生活困难补助主要包括临时性困难补助以及特困学生家庭经济困难补助,主要用于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校期间临时出现的生活经费困难,比如因为突发事件住院、家庭遇到大的变故、天灾造成的损失等,这部分资金也来源于国家拨付学校的专项资金。

(4)国家助学贷款及生源地助学贷款。国家助学贷款是以银行贷款的形式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在校期间学费和住宿费的一种资助形式。学生申请贷款金额每人每学年不超过6000元,目前新疆师范大学成功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人数不多。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银行类金融机构向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和在校生发放的、在新生入学前户籍所在县(市、区)办理的助学贷款。学生和家长为共同借款人,共同承担还款责任。自2012年起,新疆师范大学开始在新生入学时进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

(5)各类社会及个人资助。各类社会及个人资助主要是由社会团体及个人出资捐赠,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形式。目前,新疆师范大学的社会及个人资助项目主要有“应善良助学金”、“小海鸥助学金”、“新长城助学金”等,受助学生占全部贫困生的5%左右。

2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资金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困难,资金难以真正被贫困生利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指在学校中的学生本人及家庭的收入难以支付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大学生。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出台了《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财[2007]8号文件),自文件下发后,各高校十分重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相应制定了认定细则,但是认定工作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困难。主要集中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标准难以科学合理界定,认定工作的原则不清晰,认定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程序过于简单,缺乏规范性。由此出现了很多学生为了获得资助,伪造贫困证明,但难以核对查实;学院通过班内选举的方式推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很多学生拉帮结派,通过拉关系获得选举成为贫困生;认定工作没有连续性,对于学生是否经济困难并未做跟踪调查等,这样使真正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未获得资助,而家庭经济相对较好的学生占用了资助金。

(2)资金开支不完全用于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随着高校不断的扩大发展规模,构建硬件设施,扩建校区,很多高校在资金方面出现了短缺的现象。部门高校出现了不顾及国家相关政策,擅自挪用国家和地方政府拨发的资助专项资金的情况,由于一部分资助金又来源于学校资金部分,所以这部分资助金很容易被开支挤占,使得资助资金没有真正用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上,没有发挥资助育人的作用。

(3)受助学生资助资金使用缺乏监管。高校资助评定工作是经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各种奖助的评定、公示,最后发放资助金等一系列过程,但是高校在受助学生获得资金后如何使用资金这个环节相对不够重视,比较薄弱,一般缺乏相应的跟踪和监督。导致很多学生没有合理使用资助金,任意挥霍,过生日请客吃饭,购买奢侈品,有的学生很快就花的精光,没有真正用在学习和日常基本生活上。监管的缺乏,容易造成资助资金的浪费,使用效用低下,并且很多学生连续几年都获得资助,对资金去向的不了解,使得学生养成了等靠要的思想。

(4)简单资金赠予模式难以实现激励作用。目前,随着国家、政府和社会资助力度的不断加大,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获得资助的覆盖面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以新疆师范大学为例,只要成绩合格,家庭经济困难,班中一半学生都能获得各项资助,资助金额度也越来越大。但是以勤工助学等其他方式获得资助的资金却不能同日而语,所以很多学生容易产生坐等帮助的心理,认为享用这些资助金是应该的,很多情况下都是不劳而获,慢慢不愿意参与其他有益的劳动,通过自己的双手获得劳动报酬。因此,资助资金赠予模式难以起到提升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积极性,很难更好的发挥激励作用。

3完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资金财务管理

(1)优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是高校开展资助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优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首先,学校层面上,应建立健全专门负责学生资助工作的组织机构,从学院开始成立认定工作小组,年度认定评议小组,出台认定工作细则,制定合理科学的评议标准,明确认定原则,严格执行认定程序。同时,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档案库,跟踪调查家庭经济情况,对于弄虚作假的学生严肃处理。其次,地方民政部门层面,严格把关,认真审核填写《家庭经济状况调查表》,确保原始资料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最后,教师层面,作为教育管理者尤其是班主任。应了解班中学生的家庭情况,家庭经济来源以及学生每个月的消费开支,以便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

(2)完善资助经费保障机制,把经费落到实处。高校应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经费保障机制,科学编制预算。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资金安排列入年度财务预算管理,严格按照比例提取。高校财务部门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专项资金进行管理时,设立专门的账户单独存储,由专人负责管理,做到专款专用,禁止以其他任何方式挪用资助专项资金。同时,建立内部监督审计制度,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资金使用效益进行跟踪审计,根据审计结果适当调整财务预算。

(3)健全监管机制,保证资助资金的安全性、可控性与实效性。学生资助工作是一个长期及连续性的过程,并不是评定发放完毕就可以彻底结束,它应该贯穿于受助学生整个四年的大学生活。学校应对受助学生使用资助资金的状况进行监督和引导,及时发现资助评定中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补救,为下一年的资助工作开展提供更加充分的信息,不断提高资助工作的合理化水平。在监督学生资助资金使用的过程中,发挥班干部、舍友、同学等反馈作用,通过各种途径了解资金去向,班主任应多关心多了解受助学生的心理和生活状况以及家庭情况,鼓励他们利用资助金缴纳学费,购买学习书籍、用于基本生活所需,参加学习培训等有益的活动,发现铺张浪费的现象,应进行教育引导,帮助受助学生合理的使用资助金。

(4)改变单一的赠予资助模式,加强勤工助学发展式资助。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最主要的目标就是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困难,发挥育人的作用,帮助他们成长成才。因此,资助应与育人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发挥资助的实际效用,实现资助的根本目的。目前,简单的赠予模式早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当下的大学生是富有激情和活力的一代,他们渴望被认可也不拒绝参与各项活动,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因此,学校应该加大勤工助学工作的力度,开发多种途径和渠道,为学生搭建实践的平台,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自己的双手解决学习和生活困难,这样不仅解决经济困难,而且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拓展学生素质,为毕业后就业奠定一定的基础,这样比直接的获得受助资金更能体现育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