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有趣的数字教案大全11篇

时间:2023-06-25 16:10:34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有趣的数字教案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有趣的数字教案

篇(1)

我园实验班幼儿基本上在5周岁左右,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在认知发展上处于对图像、表象等事物特敏感、特感兴趣时期,而对枯燥符号认识和掌握有一定难度。如何在教学活动中把枯燥的数码与形码寓于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中有机结合,我们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及身心发展的规律,充分利用游戏形式使所学知识易于幼儿接受。我们的做法是:一是搜集、积累丰富的教学资料。系统地制定每一单元的教学内容、自制所需教具、分解教学重点难点、设计课堂活动内容等。二是以语言领域为基点,充分考虑了幼儿学习的特点,将相对枯燥的笔形、口诀及词组规则巧妙地融汇于儿歌、故事中,为幼儿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我们在开展纵横码笔形代码这节活动中,我们先让幼儿欣赏歌曲《大家来学纵横码》以此来激发幼儿的兴趣,启发幼儿说出自己都听到了什么?从而引出纵横口诀。然后再利用帮助数字宝宝找朋友的游戏帮助幼儿进一步巩固对笔形编码的记忆,最后将幼儿分成两组:数字组,笔形组,在找朋友的歌声中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三是贴近幼儿的生活。将教学与幼儿的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利用对话、练习、歌曲、游戏、区角活动等教学形式,让数字纵横渗透在幼儿自主活动中。如在玩《丢手绢》游戏时,我们特制了纵横码手绢;在《欢乐一家亲》活动中,我们在班级活动区角创设了纵横角,区角里除了投放数字宝宝、笔形宝宝、键盘、鼠标等与纵横码有关的教学材料外,还自制了许多精美的玩具,如会变的小人、有趣的鸡蛋等,在幼儿创造性游戏的时间供幼儿自主选择,幼儿在玩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掌握纵横规则。 四是利用形象生动的动画,配以动听的音乐,将听、说、读、输入贯穿起来,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最基本的纵横数字化信息。

2.用赏识教育,鼓励幼儿在纵横乐园里闯关

在幼儿熟记纵横码的笔形代码口诀后,当我们对幼儿进行单字取码教学时,幼儿接受能力很差。特别是刚开始接触单字取码,幼儿不能准确的找出四个角所对应的笔形,我们首先让幼儿知道取码不从中间取,并指导幼儿将口诀中的有关数字改成阿拉伯数字与键盘上的数字键一一对应起来,这样口诀中的基本笔形横、竖、点、捺等就与数字键形成直接联系,可使幼儿在第一时间内迅速做出反应。然后采用“儿童纵横码”软件,彩色有趣的界面很快就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虽然幼儿能够在电脑上进行笔形编码的输入,但由于每个幼儿的学习能力的不同,所以,我们根据幼儿的知识掌握程度安排其闯关内容,包括:指法练习、笔形练习、幼儿识字、汉字练习、简码练习等。在幼儿练习闯关时,教师细心观察、指导每个孩子的操作,对每个孩子细微的进步及时给予赞赏的目光和赞赏语言,孩子在关爱的氛围中快乐的操作,并且我们在每次活动结束都有些小礼物作为奖励,让幼儿看到成绩不断的提高,从中得到鼓励,体会成功的喜悦。以此也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3.以研促教,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篇(2)

1、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幼儿大胆进行推理与预测,初步感知概率,建立统计的概念。

2、愿意探索生活中事物之间的关系,体会数学活动的乐趣。

3、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活动准备:

PPT课件 一手一张统计表 铅笔 橡皮

活动过程:

一、引发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1、这是一家什么店?

2、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个有趣的故事《蜘蛛和糖果店》(让幼儿说说自己爱吃的糖果,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听故事根据线索预测不同人物喜欢的糖

1、来买糖,蜘蛛出示的买糖记录。

提问:你们同意蜘蛛的猜测吗?从记录中的哪里可以看出喜欢吃棒棒糖?都记录了什么?

2、东东来买糖,出示东东的买糖记录。

提问:东东来过几次糖果店?买过什么糖?这次要买什么糖?

3、羊羊来买糖,出示羊羊的买糖记录。

提问:羊羊买过几种糖?他来过店里5次,怎么只买了4种糖?这次羊羊要买什么糖?(幼儿操作记录表)

小结:要观察和多了解客人,把客人来的次数和买的名称记录下来,通过统计我们可以猜测出这个客人可能喜欢会吃什么糖?(从生活中的故事出发,以绘本为主线,让幼儿在已有的经验上,边看边推理,边预测边验证,训练孩子通过观察到进行推理到验证预测的思维能力)

三、最受欢迎的糖果

1、阿姨又准备进货了,怎样才能知道哪种糖果最受欢迎呢?

2、出示"糖果一周销售记录表"和"统计表",引导幼儿观察,理解。

3、幼儿人手一份操作统计表,找出最受欢迎的糖果。

小结:通过这个表格我们很快找到了最受欢迎的糖果,阿姨非常感谢蜘蛛的帮忙,平常在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通过这种方法帮助身边的朋友和爸爸妈妈,来统计看看他们喜欢的东西。

四、活动结束

课程介绍:

它的画面有的湿漉漉有的暖洋洋,有的栩栩如生有的惟妙惟肖,有的穿越时空直抵心灵有的精确严谨干脆是照片。它讲故事,只看图也让幼小的心灵感悟到世界的和美丽。

它的更大魔力在于,它讲的是世界万物的道理,讲的是世界万物的规律,讲的是孩子能懂秩序和方法,它讲的是数学。年轻的妈妈们一定困惑,怎么给讲时间呢?

篇(3)

小学生负担过重是长期以来困扰基础教育事业的顽症,严重阻碍着全面素质教育实施和党的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已经给小学生健康成长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社会上出现了“救救孩子”的呼声,青少年发出了“还我童年,还我青春”的强烈呼唤。那么该怎样减轻学生的过重负担呢?

一、凸现新颖性和多样化的作业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推动力,兴趣是成功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就不会觉得自己是在做作业,是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而是在游戏、在玩。如:你想知道信封上的邮政编码的用途吗?邮递员是怎样进行分发信件的呢?就请你了解学校和家所在地的邮政编码。学校所在地的邮政编码,家所在地的邮政编码。去向邮局或向邮递员了解邮政编码的结构与含义。写出邮政编码四个部分各代表什么?用同样的方法调查电话号码、车牌号、身份证号、酒店房间号各部分表示什么意思?给自己班级里的17个学生编一个学号。思考:学号要分几个部分,每部分表示什么意思,每部分用几个数字表示?注意学号必须能清楚区分出每一个学生。这样的作业学生做的开心,又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充分体现了知识的内化。

二、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

1、高水平的教育教学知识是向45分钟要效率的强大后盾。“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这真是至理名言。作为一名教师,如果他们本身掌握的知识是贫瘠的土地,那么学生知识的幼苗又怎么能茁壮成长呢?所以我们要从以下几方面掌握高水平的教育教学知识。⑴经常学习教育理论,订阅各种教育刊物,从中获得教育新信息,吸收新营养;⑵多参加群众性的教研活动,从中吸取精华,摈弃陈旧落后的教学方法,吸取成功新颖的教学方法;⑶在实践教学活动中,要走特色之路,根据自己学生特点,结合自己教学特点,设计出新颖、富有活力教学过程。

2、高质量的教案是向45分钟要效率的基本保证。教学决不能打无准备之战,一定要备好课,高质量的教案是向45分钟要效率的基本保证。精心高质量的教案设计要达到以下目的:重点要让学生牢牢掌握,难点要能使学生彻底解决。比如我在设计《可能性》一课时,紧扣“猜测”二字,既突出了教学重点,又解决了教学难点。

三、布置作业时把握关键知识

研究发现,练习题量的多少并不是与学习成绩成正比的,如果学生内心反感,无论做多少练习题都是无效的。如果作业中许多都是机械重复的知识,做多了学生自然会失去兴趣,产生反感心理,影响他们正常掌握知识。可见,为学生布置作业未必“多多”就会“益善”,而是需要教师精心设计,精心选择,抓住知识的关键所在布置作业,做到精益求精,提高学生的作业质量而非增加数量。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心理负担过重,畏惧或厌烦学习,把学习视为一种迫不得已、很难接受的事情,就会出现明显的抵触“课业负担”的行为。教师在布置练习题的时候,事先――定要认真考虑,抓住每一个重点知识来选择需要布置作业的内容与多少。使学生认真做,仔细体会,从作业中感受知识的乐趣,从而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四、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学习数学

1、小学生比较好奇,新奇的刺激物能引起他们的定向探究活动,为此,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心理要求和知识实际出发,灵活组织、安排每个内容,力争使每堂课都有新鲜感。例如:我在讲完圆柱体体积公式的计算后,多数同学都能正确计算圆柱体的体积,可如果仅练习同类问题,就容易使学生厌烦,思维停滞,针对这种情况,我出了一道这样的题目:拿出一截圆木截让学生动手量出它的底面积半径和两个不同的高度,学生量得很认真,兴致很高。接着我提出:谁能运用所量数据计算出它的体积?大家都愣住了,此时,我又拿出一截和刚才一样的圆木截,假设它是原来一个圆柱削去一半以后所得的,你能知道它的体积吗?这时同学们思维活跃起来,很快想出了解答方法。这样既巩固了圆柱体体积的计算,又培养了学生空间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篇(4)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12-0081-02

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为了在短期内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在课堂上用乏味的讲解给学生灌输知识。这种“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严重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限制了他们对问题思考的空间,使课堂变得死气沉沉,沉重不堪。要改变这种状况,就需要给小学数学的课堂中注入活力,使学生的思维活起来,产生思考的火花,从而在数学的海洋中尽情遨游。

一、激发学生兴趣,给课堂注入活力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将征和身心发展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数学的魅力,给课堂带来勃勃生机。

1. 创设良好的情境

良好的情境,有助于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情境创设是否贴切,决定了学生是否能够真正联系生活,从而以纯真的情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结合自身情况,带着思维和情感慢慢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比死记硬背有用得多。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例如,教学“2-5的分与合”时,笔者用故事引入:“小朋友们,小猴子们去摘桃子去了,如何把树上的桃子分给两个猴子呢?你们愿意去试一试吗?”然后多媒体出示动态的情境:两只小猴子背着小篮子来到了果园里,看到摘下来的5个桃子很是为难,该怎么样分呢?这一问便带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他们跃跃欲试,拿出草稿纸演算了起来,积极投入学习活动中。

2. 联系实际的生活

现在的数学教学不像以前那么死板、僵硬,更加注重与生活的联系,强调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去,解决生活中的难题。运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难题,学生会觉得数学有趣生动,更有利于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教学《认位置》时,笔者引导学生通过太阳的东升西落来辨别东南西北;在教学《认识11~20各数》时,通过联想生活中遇到的11~20各种数字,如电梯上、公交站台上、红绿灯的计数器等,从而加深对这些数字的理解和感悟。联系生活实际,运用自己在课堂上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难题,能够使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有助于他们保持对学习数学的信心和热爱。

3. 开展知识竞赛

根据低年级学生表现欲强的特点,多举办一些数学知识比赛,最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平时的课堂中,老师面对的是全部学生,教授的都是比较系统、常规的知识,课堂是比较枯燥的。

为了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些有趣的竞赛环节。笔者常常在班级内举行“开火车”“接龙比赛”,表现优秀的孩子给予口头奖励或者是一些物质奖励,表现稍微欠缺的孩子也给予鼓励。这种有趣的环节能够活跃班级沉闷的气氛,也能使学生尽快融入到课堂中,给数学课堂注入新鲜的活力。

二、鼓励学生提问,给课堂注入活力

在平常的数学课堂中,一般都是由教师对难题或者重点进行提问,而由学生进行解答。如果学生解答不出来,教师加以引导,从而获得问题的答案。然而,这种被提问的学习方法是比较被动的,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更别说给课堂注入活力了。

因此,我们要将提问的对象转化成为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对遇到的难题进行提问,而老师只是在学生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担当引领者的角色。这样,学习的主动权就在学生的手中。

1. 设置悬念,产生疑问

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提问,而且不能是毫无目的地进行各种无意义的提问,教师就必须担当指引者的角色。在老师的设置的悬念当中,学生会一步一步的提出自己的看法,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成就感,进而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例如,教学“认识物体”时,老师带来了一个袋子,告诉学生里面装了很多东西,让学生自己想办法猜猜里面有些什么。学生用手摸,用鼻子嗅,用耳朵听……争先恐后地说出自己的答案。这样悬念设疑激发学生进行积极地思考,踊跃发言,活跃了课堂中沉闷的气氛,为接下来的学习做了比较充分地铺垫。

2. 树立信心,敢于提问

在课堂中,虽然教师精心准备教案,创设各种有趣的情境,安排了很多有趣的环节,尽可能的激发孩子们对学习数学的兴趣。然而,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客观条件。要想真正使课堂注入活力,最主观的原因还在于学生的自信心。课堂中学生不敢提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学生比较畏惧老师,不敢提出自己的见解;②学生比较缺乏自信心,怕自己的见解是错误的,不敢在课堂中提出。

想要解决上述问题,不妨从以下几点做起:教师要努力成为孩子的朋友,尽可能地创造一种民主、平等的思维空间,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心中的疑问,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地学习数学知识。

三、加强师生互动,给课堂注入活力

1.让兴趣成为学习数学的动力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只能来源于自身的学习活动。试想一下:素质教育主战场的课堂上如果没有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合作交流的热情,哪来思维碰撞火花,谈何发展和创新呢?因此,让兴趣成为学习数学的不竭动力才是给课堂注入活力的关键。

2.让知识成为学习数学的养料

虽然现在提倡的是开放、灵活的教学环境,需要学生进行思维火花的碰撞。但是,这些知识的碰撞始终是要围绕书本上的知识点进行的,不能胡乱猜想。因此,教师需要担当的是指引者的角色,指引学生在正确的学习之路上,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丰富自己,提升自己。

3.让感悟成为学习数学的精髓

有感悟的学习才是有价值的,在每节课学习结束以后,让学生对本节课进行一个整体的总结,从中感悟真理,升华情感。

总之,要使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活泼,最关键的是在于教师的不断挖掘,学生的不断探索。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运用恰到好处的方法,就会给小学数学课堂带来勃勃生机。

篇(5)

“数的认识”是一个枯燥乏味的过程:在学生看来,就是不断地、反复地练习读数、写数;在老师看来,课本呈现的也就是一大堆没有生命力、毫无趣味可言的数。于是我大胆尝试,在教学中介绍了“罗马数字中为什么没有‘0’”“人体功能中有趣的数字”“回文数”等有趣的知识。有的学生课后还找来了有关的阅读材料,如寻找到了“回文算式”,知道了什么是“黑洞数”,了解了最简单的一种黑洞数——西西弗斯数等。整个学习过程突破了狭小的教室空间与短暂的课堂时间局限,将知识的学习从课内迁移到了课外,获取了教材以外的知识,起到了“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功效。

这种教学过程,使数学所具有的文化特征浸润于学生的心田,成为学生数学学习成长过程中的动力源泉,撩开了原来笼罩数学的阴影,让平凡的数学课堂鲜亮起来,还数学以文化之本来面目,体现数学教学的文化气息与韵味。

二、寻找数学文化的足迹

又是一堂数学发展题课。今天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学习怎样解答传统的“鸡兔同笼”问题。

例题:强盗与狗齐步走,数头共有七十五,数脚共有二百五,强盗与狗各几何?或许是因为“强盗”与“狗”这类词眼在数学课上出现的几率是“千年等一回”,当我在遵照教案预设的思路分析时,竟然有一位学生兴奋得离开座位,径自走到教室的后面表演去了,还吸引了不少学生的注意力。“课堂乱了套,这还得了,应该好好教育他们一番。”我思忖着。正想着如何对付这些人,有学生大胆地说:“老师,我们喜欢看他的表演。”难道是我……我搜索着可以说服自己的理由。

“我们先学顽皮小狗吧!”

“顽皮小狗听命令,全体起立!”

“变换身份!凶悍强盗听命令,全体趴下!”

过足表演瘾之后,在“强盗们,全体趴下!”“小狗们,全体起立!”的口令中,轻松解决了上面的例题。

粗略地看,在本节课中,教师只是利用学生的“违纪”现象,为教学服务。内容朴实无华,似乎感觉与“数学文化”相去甚远,也很难说这是一次具体体现数学文化的数学教学。其实很多时候,学生的这种“旁逸斜出”的精彩,是学生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等“儿童文化”的外显,是学生与文本碰撞的结果,已经生长出较“知识”更具影响力的一些东西,那便是一种文化。

三、走进数学文化的殿堂

教育的终极目标不是知识的简单叠加,而是文化的积淀。一个有数学文化积淀的人,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方式去思考问题。用数学的逻辑体察社会文化和数学文化之间的互动。以下摘自谢彬日记《体育数学》。

篇(6)

教育,自古以来就备受人们的关注。孔子在很早之前就阐述,教育轻松教学的特点,“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现代教育中,除了教学知识的重点内容外,还存在情感教学的特点。要知道教学活动的开展,是在知识以及情感两条主线上完成的。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使学生愉快的学习,同时可以消除学生内心紧张情绪,缓解学生学习中的疲劳,提高学生旺盛的精力与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开朗、乐观活泼的内心世界,提高学生的记忆力与感知力,这才是教学的最终目标。作为数学教师来说,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教学特点,设计好课程教案,给予学生轻松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提高学习知识的乐趣与经济性。

一、导入课程,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对于数学教学来说,较为枯燥无趣。这对数学教师教学来说,要从课堂的实际性出发,为学生设计一堂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尤其是在教学环节的设计,将问题设计成有趣的形式,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理解学习数学的乐趣,全面增强课堂的氛围,带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学生在加减法训练时,学生的心理活动是比较枯燥无味。教师正好可以利用有趣的故事来继续课程,这样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影响力。提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其实数学本身是比较有趣的,只要教师引导学生,给学生足够的自由空间。其实,在数学的百花园之中,有趣的问题很多。比如我国成语“韩信点兵”以及“三人分钱”等,都是可以进行轻松教学。轻松教学,全面提高课堂的教学问题,带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精心备课

每一位数学教师都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在保证新课程标准落实之下,将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环境的空间,促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可以丰富发展情感以及自身态度价值观念。在教学中,恰当的风趣幽默,可以带动课堂氛围,达到教学的作用。对于很多有经验的数学教师来说,在上课的时候时常出现开怀大笑,同时又保证秩序井然的教学氛围,这就是教学中幽默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充分的利用各N资源,在备课的过程中,数学教师可以进行公开讲课、听课,针对班级学生的情况,不断推敲出精彩的案例。明确分工合作的备课方式,不仅能够照顾到各班实际情况,同时也有利于教师之间的优势互补,可以全面的提高教学环节的质量。

三、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课堂氛围

对于教师教学来说,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可以促进课堂氛围的愉快进行。这种关系存在于课堂,但是建设于平时。对此,数学教师在日常的生活与学习之中,必须爱学生,才可以促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对于教师自身来说,在平时的生活中,不断培养自身良好心理素质修养,加强职业道德素质,全面的提高政治业务素质。

其次,自主探究,合作教学。在教学中通过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学生可以看到不同的思路。对于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可以最大限度促进学生参与到学习之中。学生之间的合作,有利于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能力与竞争意识。在合作过程中,因材施教弥补教师面向有差异学生教学的不足,可以实现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全面发展。对于教师自身来说,必须要融入到学生小组讨论之中,了解每一组的合作效果与情况,可以灵活的调动学习环节。

师生之间的互动评价,可以让学生客观的认识自己优点,树立学生自信心。在进行小组互评的过程中,可弥补自身的不足。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同时这也是一个相互学习的机会。学生可以从客观评价别人,学习别人的优点,取长补短。

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对于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来说,具有求新好奇的心理特征。设计有趣的问题导入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在设计教学模式的时候,要针对学生思维进行设计,全面增强教学的主动性与形象性。比如,在学习到能被3整除的数特征时,教师揭开课题。在黑板上写出515,这个数字能不能被3整除?这个时候学生经过计算就会肯定的回答。而这个时候教师可以说和学生比赛,看谁不用计算就可以迅速的判断任意一个自然数可以被3整除。当然比赛结果是老师获胜,而这个时候学生更像知道老师是怎么样判断的。有利于学生对数学产生很强烈的学习欲望,促进学生学习乐趣。

课堂教学应该松弛有度,有利于学生思维集中。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冷静对待,及时提醒学生注意知识的难点以及细节。当学生情绪低落时,教师应该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有利于唤起学生自信心,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难题。教学内容必须适合学生实际需求,主次分明,教学节奏快慢得当。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及时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带着学生轻松学习。

篇(7)

一、营造课堂动态生成,随机应变抓重点

在课堂上,虽然教师在上课之前就已经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较为全面和详细的预设,但是仍然避免不了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应该尊重学生的主动权,不能因为学生的思维与之前的已备教案相冲突而阻止学生的思维生成,教师应该打破传统教案坐阵的观念,对于既定的教案应该及时修改和调整,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如,教师在讲解苏教版“三角形”一课时,首先请一位学生在黑板上演练习题:如下图,已知CD=BD,∠CDE=∠BDE,求证:∠B=∠C(该学生板演过程略)

老师:同学们请看××的解答是否有什么问题?

一位学生举手指出了一处错误;

老师:对。其他地方还有吗?

此时,又有另外一位学生举手指出了另外的一处错误。教师接着说了一句:对了,还有这个。这是一个很好的随机应变的例子,既保护了学习的自尊心,又告诉学生一道题可以有很多种解题方法。通过这个小插曲必然会让学生对此解题方法印象深刻,还能够构成互动的教学平台。

二、抛砖引玉,寻找关注点

虽然在课堂上总会有这样那样的意外发生,比如学生出其不意的想法以及独特的解题步骤,这些都存在着多处值得关注的地方,蕴含着丰富的教学资源。倘若教师能够从学生的这些意外之中发现一些值得运用的关注点,将这些动态生成的瞬间进行有效的利用,那么整个课堂将会保持着生动、有趣的氛围,也能够达到一种高的教学效益。

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幂的运算”相关知识的时候,笔者设计了这样一道题:

我们来观察下列式子:

①4×6+1=25

②6×8+1=49

③8×10+1=81

……

(1)同学们发现有什么规律吗?你们可以自己写出第n个等式?

(2)自己检查一下写出的等式成立吗?这是为什么?

老师给出例子和问题,其目的就是要使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数量之间存在的关系,然后归纳出规律并通过代数式来进行表示,同时还要对自己得出的结论进行简单的说明。

在归纳、观察的过程中,学生对题中的式子进行变形得出如下的式子:

4×6+1=25=52;

6×8+1=49=72;

8×10+1=81=92;

……

从变形后得到的式子中发现规律:两个连续偶数的乘积与1的和是这两个偶数中间的奇数的完全平方数,然后归纳出式子2n(2n+2)+1=(2n+1)2,并最后对自己所得到的结论进行证明。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抛砖引玉”对培养学生良好的独立思考的能力意义重大。它让学生通过观察具体实例以及亲自动手操作来引出定义;利用观察、想象、动手操作等方式对数字规律进行探索从而得到它们的性质、规律。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加深印象,还能够让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适当运用错误生成,让学生发现问题

1.创造错误情境,培养学生的反应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板书或者在讲述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故意出错,让学生发现这些问题的存在,并及时地进行纠正,学生发现错误之后,教师应对其进行道歉,表示对这个错误的重视程度,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2.善用讨论生成,提高学生的参与力度

在课堂上,老师应该偶尔提出一些值得讨论的问题,让学生对其进行大胆讨论,老师不应该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没有老师的约束,学生会讨论得更加全面、到位、领略到谈论的积极性,从而发现最终的正确答案。

例如,老师向学生提出字母b的绝对值是多少进行讨论。这时学生纷纷对其进行讨论,有的学生说b是正数的情况下,它的绝对值就是b,老师对结果不要马上发表意见,然后又有些说要是b是负数的话它的绝对值也是b,有的说要是b是0的话,绝对值就是0,由此得出几种不同结论。

3.妙用尝试生成,鼓励学生创新

教学课堂中有些资料中的答案往往具有一定的错误观点和理论,这时教师应该对这些从无进行尝试性的解答,以便他们能够进行有效的创新,从而达到提高课堂实效的目的。

由此可见,数学课堂是充满活力与激情的,只要教师在与学生无形的互动中进行有效的生成,那么数学课堂的实效性将能够逐渐得到提高,并取得一定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张良强.动态生成的数学课堂的基本特征[J].数学教学研究,2006(6).

[2]唐金海.有效引导:数学课堂的点睛之笔[J].小学青年教师,2005(2).

篇(8)

我的课堂上不只是有兔子,还经常有其他稀奇古怪的东西,比如苹果,在每个学年的第一堂课上,我会从伊甸园的苹果一直讲到乔布斯的苹果;又比如金字塔,我设计了一个要用画图软件解出答案的金字塔旋转谜语;再比如魔法,可以让星号无端消失,可以让数字唱歌,还可以在记事本里播放动画片。只要学生惊讶地问:“咦,为什么呢?”他们就会很主动地去探索现象背后的秘密,并且也亲自去试着做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出来。

有时候我自己也觉得奇怪,仿佛世界上充满了乐趣和灵感,并且似乎随手就能用到课堂里。回忆起来,所有这些有趣的事情应该有一个发端,不过,这个发端一点也不有趣。

大概在五六年前,我身体的某个部分出了问题,不仅影响身体的具体机能(比如,体重降到50kg内,血压超过170mmHg,心率达到140次/分),而且还影响到精神状态――我很难长时间专注于某一件具体的事情,尤其是在定期服药的情况下,思维会很散漫地从一个地方游走到另一个地方,注意力经常会像浮云一样渐渐飘散……我几乎不能编完一段稍微长点的程序代码。实际上,我还不得不将一长串的“不能做”清单始终放在脑袋里,比如饮茶、喝咖啡、吃海鲜、激烈运动……虽然根据医生的建议,身心放松有益于身体恢复,不过其实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在无所事事的时候,我的大脑就好像一个高速空转的马达,充满着令人焦虑的噪音(很难向没有类似经历的朋友描述出这种难受的感觉)。

我必须找出一些轻松愉快的事情来做。

我找到的第一件轻松愉快之事,是散步。一开始只是绕着学校操场走路,但很快就不满足于固定的空间和景色。不久后,我开始寻找校外的散步路径,但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要寻找到一条能避开主干道上尘土飞扬和汽车尾气弥漫的步道,绝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于是,我在电子地图、虚拟三维城市、GPS系统和真实的街巷之间来回穿梭――规划线路的时间往往要长于真正散步的时间。有意思的是,这件事产出了一个副产品,我制作了一个“数字毅行”的活动规划,可以带上十几个学生,一边走路,一边上信息技术课。不久以后,这个规划真的在一次实践活动中派上了用场。

第二件轻松愉快之事,是走进大自然。经历过许多次在自然中的漫步之后,我发现只要静下心来细细观察,每一个角落都充盈着生命的气息,四季更替时每一处细微变化都那样美妙,在许多的时候我感觉仿佛自己是一个婴儿,重新开始认识这个世界。我买来望远镜,白天观察野生鸟类,晚上仰望星空,探索一个又一个银河系外的深空天体。逐渐地,兴趣就扩展到气象、野生植物、地理地貌等不同领域。虽然不可避免的,有人会说我不务正业,然而,慢慢就有越来越多的学生愿意聚拢到我周围,听我讲述这个奇妙的世界,我的话题会从DNA穿越到M13球状星团,连接两者的是阿雷西博望远镜发射的二进制编码信息;也会从四片叶子的车轴草(就是幸运三叶草)穿越到相思鸟,连接两者的是搜索引擎和维基百科;还会从马赛克镶嵌艺术穿越到天空中的云朵,连接两者的是自相似或分形系统。有时候,学生在上课前就会问我,这节课打算穿越到哪里?

第三件轻松愉快之事,是痴迷音乐,虽然我自小就是西方古典音乐的发烧友,但在看到著名乐评家辛丰年70岁自学钢琴的事迹后,就想拿他当做自己的榜样,不嫌内行笑话,下决心自学乐理,胡乱弹琴。先是为求身心放松、继而感到好玩、后又自我陶醉,到现在,就干脆把原来开设的电脑音乐制作课程,彻底改成了电子音乐创作。虽然寥寥数字之差,含义大不相同,原本只是借用电脑的MIDI软件输入乐谱,现在却是从声波、合成器、MIDI、乐理一路讲下来,有点冒充音乐老师的感觉了。话说回来,诸如在音乐老师面前讲信息技术,在信息技术老师面前讲音乐这样的事情,一贯是我的长项。

篇(9)

【基金项目】海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 (QJI12503); 海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项目 (Hyjg2011-5)。

【中图分类号】G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122-02

目前,在高校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长,高校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变得紧缺的情况下,基于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教学模式应然而生。各高校纷纷利用多媒体与网络技术进行教学,并对大学英语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于是,从过去普通课室里的一本书+黑板+粉笔的课堂教学模式,到现在的多媒体演示型课堂教学模式;从纸质的教师参考书到电子教案;从学生戴耳机(无电脑)式的语音实验室,到现在的全数字化网络电脑学习中心;这些设备上的更新的确让教师感到现代科学技术完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但是,多媒体外语教学也和其它事物一样有利有弊。

1.多媒体外语教学的优势

无论哪种教学模式都应该有利于相应的最基本的教学目标,即:培养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和提供语言的交际实践机会;帮助学生获得学习策略和帮助学习主体解决学习中的困难。

1.1课件设计形象生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外语课堂教学电子课件的设计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在知识、技能、人格、心智的全方位发展。演示型多媒体课堂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文件设计内容丰富、外观大方、形式生动的演示课件,从而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有趣的环境下习得语言,最大强度地降低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产生的“情感过滤”,提高学习英语的效率。电子课件学习资源丰富,课堂活动设计合理有趣,通过视频、录音、影视片段等展现与课文相关的背景知识和文化知识,有利于课堂教学多方位立体输入,使学生能够多通道、多元化地理解学习内容,课堂还通过导入性的问答活动、讨论、辩论等形式保持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充分体现了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中“多重感官同时感知的学习效果优于单一感官的学习效果”这一观点。

1.2加大和丰富课堂教学输入,提高教学效率

在传统的非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中,教师要花去大量的时间板书和讲解,课堂上学生的信息量得不到满足,课堂教学无法保证学生摄入足够的语言输入。而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模式下,教师在拥有电子教案、课件、电子教材和网络教材的条件下,完全可以实现非在线性教学,共享优秀资源的教学成果,大大扩大了单位时间内的授课信息量,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效率。

1.3帮助学生获得正确的学习策略

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有利于正确引导学生对有关语言学习的本质的理解,有利于帮助学生正确掌握学习方法和策略,让学生明白使用语言的技能要通过实际的交际活动而获得,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不会自动转化为语言技能。课堂上所掌握的语言知识要通过不断训练才能成为记忆的一部分,但要将其转化为语言技能,还需要通过观察和体验实际的交际活动而获得,通过真实的交际活动才能“找到感觉”。

1.4 为个性化学习、自主学习提供了条件

在多媒体和网络用于大学英语教学的环境下,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学习要求以及认知方式实施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没有教室的时空限制,没有被动的学习顺序,没有被动的进度要求,语言学习可以建立在学习外语的特点和规律上,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进度,选择学习方法和技巧,增强学生学习的广度和深度,扩宽学生的英语知识面,同时也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探索性、参与性与自主性。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为语言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提供了重要条件。

2.多媒体外语教学的弊端

2.1 教学观念的更新跟不上信息技术的步伐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外语教学形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思想的改变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但是,长期以来,外语教师缺乏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对技术认识不足,利用多媒体教学的理念不强,较为习惯于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粉笔-黑板-磁带-教科书”。老师们注重语言点和语法知识的传授,而忽略文化、学习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

2.2 教学模式未能从实质上改变

目前我国出版的外语教材已经从纸质平面教材向以多媒体网络为依托的立体式教材方面发展,每本纸质教材配备教学光盘,每本教师参考书配备电子教案和电子课件。但这种教材物理概念上的变化并不意味着传统教学模式的改变。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大多数教师还是以课本为中心,以传授语言知识为重点,以考试为目标。课堂上,教师控制讨论的话题、内容、甚至时间,学生没有被给予足够的思考和发言的机会,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机会大多局限在与教师的一问一答的形式上。可以说,在以多媒体为辅助的教学模式中,教学的手段、形式、环境改变了、现代化了,但是教学理念和教学过程的本质没有变,课堂上仍然是教师对学生的单项知识灌输。

2.3媒体外语教学的班级人数过多,不利于以学生为主体

高校外语教学大多是大班上课,人数过多,不利于以学生为中心,不利于课堂活动的展开。

在多媒体课堂教学模式中,由于学生人数过多,实际课堂还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是课堂教学步骤和教学内容的决定者和执行者,由教师来决定和控制讲授的进度和过程,决定采用什么教学方法和方式上课。在课堂上,学生扮演的完全是被动的听众角色,即使是在“输出”(production) 阶段,学生也没有多少自由发挥的空间,只能被动地按照教师的指令进行操练。由于班级人数过多,操练的形式一般都是集体为主,教师很少有时间关心和指导个别学生练习,也没有时间和学生进行相互交流。

无论是读写教学还是视听说教学,班级人数过多就意味着学生发言表达的机会少,师生交流也会困难。因此而缺乏人文情感关怀,使学生在课堂上产生焦虑感,失去参与课堂互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种轻视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方法与语言习得的客观规律显然发生了矛盾,达不到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目标。

2.4过分依赖多媒体,忽视教师“讲课”的作用

在新的形势下,教师们开始逐渐地使用多媒体辅助外语教学,但不少教师对于课件和多媒体设备的使用仅停留在一个较低的层次上,甚至让多媒体设备限制了个性化教学的发挥。授课过程难得有机会走到学生中间,只是坐在控制台前忙于点击鼠标,使得教师和学生的距离拉开了,大大减少了师生情感间的交流。授课过程不是“讲课”,而是“读课件”。

2.5学生在大量信息中迷失方向

在多媒体和互联网提供的大量资源环境中,学生常常会迷失了方向,不知道该学什么,该记什么,不学什么,不记什么。在浩瀚的信息海洋里转来转去,最后所获甚微。

2.6电子教案的设计未能充分体现新的教学理念

目前,许多电子教案设计的本质仍以学习语言知识为重点,以培养阅读能力为主,大多数内容在于课文和语言点的讲解,不够重视开展学生自我发挥方面的设计,未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学光盘、自主学习中心、校园局域网或各种教学辅导用书学习相关内容。在课堂上重复教授同样的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没有生机。

3.对策

3.1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

在课堂上,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把传统的“替代性教学模式”改变为“生成性教学模式”,其教学策略倾向于建构主义学习的理论观点,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对教学意义的生成起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

3.2普及泛在学习(Ubiquitous Learning)

随着无线网络覆盖率和无线网络传输速率的极大提高,人们的关注点也逐渐从移动学习向泛在学习转变。泛在学习(U-Learning)就是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提供一个可以随时、随地以任何方式使用手边可以取得的科技工具来进行学习活动的3A(Anyone,Anyway,Any device)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理论体系,泛在学习的实现需要数字化技术环境、数字化学习资源、复合教学模式和灵活学习支持服务等多方面资源的支撑。

3.3引进ESP(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s)课程

目前,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要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对有一定专业知识的复合型、应用型外语人才的需求不断上升,通用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教学已经难以满足社会对于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需要。而ESP 是指与某种特定职业和学科相关的英语。它是按照学习者的特定需求来开设英语课程,如法律英语、医学英语、金融英语、商务英语、新闻英语、营销英语、旅游英语等。

3.4关注学生情感

外语的学习效果除了涉及学习环境、教师水平等客观因素外,还涉及到学生本身的情感因素。语言输入必须通过情感过滤才有可能变成语言的接受。教师要努力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发扬民主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坚持用微笑面对学生,增强自身的亲和力,信赖每一个学生,并以一致的态度对待不同起点的学生,充分发掘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参考文献:

[1]莫锦国. 大学英语多媒体课堂教学课件开发的原则及实践[J]. 中国电化教育,2005(2):78-81

篇(10)

【分类号】G43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新的媒体也在发生变化来适应新的教学要求。微时代让课堂的变革形式多样,形成了百花齐放的新格局,微课就是在这种环境下油然而生,很多教师都欣赏、制作、研究过微课的方式、方法以及制作工具等,但是他们在认识中与微格教学却发生了理解矛盾,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清二者的相同与不同。

一、 微课教学与微格教学

微课已成为我们教学教研中常用的形式,但是很多老师认为,微课就是把课堂教学中的小现象、小故事用PPT做成数字故事,这些只是微课给表现出来的具体表象,其实他是教学方法的一种。他的教学方法就是录音、手写、编辑,然后上传,供学生在线浏览、讨论和练习。微课实际上就是教学设计中的一种,主要运用了数字化传播技术,目的是方便学生预习和自学。这种设计之所以有效果,关键就是借助数字传播技术,用了视频技术,而且视频时间在10分钟左右,视频里老师不出现,让学生预习、自学,当堂练习,学生搞懂一个问题后继续往下学习。这是先学后教理念的反映,也是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反映,因此课堂的主要时间是留给学生自学的,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难。而我们原有的课堂是教师在场先教,学生跟着教师的教听课、记忆和理解。这种教法改变了课堂结构,也就被形象地叫做翻转课堂――让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向教师和同学请教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使得教师的角色转变为辅导员、助学者、引导者。

微格教学是一种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来培训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教学技能的系统方法。

二、 微课教学与微格教学设备条件

微格教育的制作一般要求有主控室和微格教室两部分。

主控室可以控制任一微格教室中的摄像云台和镜头,可以监视和监听任一微格教室的图像和声音。并可随时受控暂停在某一个微格教室与之进行电视讲话,也可以对微格教室播放教学录像与电视节目。可以把某个微格教室的情况转播给其它的微格教室,进行示范。可以录制某个微格教室的教学实况供课后讲评。主控室的主要设备包括计算机、主控机、摄像头、录像机、VCD、监视器、监控台等。

微格教室中的设备主要包括分控机、摄像头及其它教学设备。在微格教室中可以呼叫主控室,经并与主控室对讲。微格教室中可以控制本室的摄像系统,录制本室的声音和图像,以便对讲课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 分控机可以遥控选择主控室内的哪一台录像机、VCD机等其他影像输出设备并能遥控自己选择的设备的播放、停止、暂停、快进、快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的微格教学系统应运而生,它是一个集微格教学、多媒体编辑、影视音像制作、多媒体存储、视频点播、数字化现场直播为一体的数字化网络系统。在这里,观摩和评价系统均采用计算机设备,并通过交换机连接校园网或Internet。信息记录方式采用硬盘存贮,或刻录成光盘,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或光盘进行点播、测评与观摩。

微课的制作要简单得多,他要求制作人员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对课件制作软件,屏幕录制软件,录音软件以,图形处理软件,几何画板以及白班工具简单的熟悉,根据自己要制作微课的内容,设计出脚本,一个人都可以完成微课,所以微格教育就逐渐的被微课所代替,主要是体现在他的设计简单,制作简单以及简单,他的目的是为了处理或者解决某一个问题或者知识点设计的一个环节。

三、 微课教学衣微格教学的作用

微课教学主题突出、内容具体。一个课程就一个主题,或者说一个课程一个事;研究的问题来源于教育教学具体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或是生活思考、或是教学反思、或是难点突破、或是重点强调、或是学习策略、教学方法、教育教学观点等等具体的、真实的、自己或与同伴可以解决的问题。

微课教学草根研究、趣味创作。正因榭纬棠谌莸奈⑿。所以,人人都可以成为课程的研发者;正因为课程的使用对象是教师和学生,课程研发的目的是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手段紧密地联系起来,是“为了教学、在教学中、通过教学”,而不是去验证理论、推演理论,所以,决定了研发内容一定是教师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有能力解决的问题。

微课教学成果简化、多样传播。因为内容具体、主题突出,所以,研究内容容易表达、研究成果容易转化;因为课程容量微小、用时简短,所以,传播形式多样(网上视频、手机传播、微博讨论)。

微课教学可分为专业成长类课程:为教师专业成长服务的反思性、研究性、典型性、策略性、成果应用和实践等课程。

微课教学可分为教学服务类课程:化解教学难点、突出教学重点;勾画知识体系、提高复习效率;拓展知识、深化思维;学习策略、教学策略、管理策略;。

微格教学的特点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训练课题微型化,技能动作规范化,记录过程声像化,观摩评价及时化”。“微”,是微型、片断及小步的意思;“格”取自“格物致知”,是推究、探讨及变革的意思,又可理解为定格或规格,它还限制着“微”的量级标准(即每“格”都要限制在可观察可操作、可描述的最小范围内)。微格教学就是把复杂的教学过程分解为许多容易掌握的单一教学技能,如导入、应变、提问、媒体使用、学习策略辅导、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等。微格教学信息反馈直观、形象、及时。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记录,能及时准确地获取反馈信息,可大大提高训练的效率。

微格教学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地发挥。微格教学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指导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的原则,这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微格教学的实施包括学习相关知识、确定训练目标、观摩示范、分析与讨论、编写教案、角色扮演与微格实践、评价反馈、修改教案等步骤。

微课程的研发主体是一线教师。让教师从习惯的细节中,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追问和思考;去发现和生成;去研究和变革。把自己从教育教学的执行者变成为课程的研究者和开发者;在可为的、有趣的、甚至简单的研究当中享受教育的乐趣和成长;在享受当中不知不觉地改变自己的行动方式,微课将在未来的课堂以及课堂下逐渐发展起来,更优秀的微课作品将展现在我们面前。

篇(11)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1(a)――0008――02

《数字信号处理》作为理工类本科院校电气信息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如何教好这门课程对学生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该课程具有理论性强,概念抽象等特点,如何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好地了解其工程应用背景,提高实际应用能力是进行课程改革的目的。因此迫切需要教师在全面考虑信号处理课程群建设的基础上对课程体系、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方法进行改革。面向实践的应用能力培养,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完善细致的人才培养方案,从而提升电气信息类专业本科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1 理论教学的改革

1.1 修订教学计划,优化教学内容

以信号处理课程群的建设为出发点,考虑各个专业的不同应用背景,对《数字信号处理》的教学计划进行整体规划,使之更加适合于各专业的培养目标。首先,以本课程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为点,去“繁”求“简”,将授课重点从复杂的公式推导转移到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物理意义、工程背景及实现方法的阐述上;其次,在课前收集与信号处理相关的资料和素材,在授课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与学生进行讨论式教学,使学生通过工程应用和生活实例来理解所学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用武之地”,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兴趣。如讨论语音的回声处理、图像处理、去噪处理等等,提高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由被动式学习转为主动探索;再次,紧跟本学科的发展动态,在授课过程中有意识地将学科的最新进展介绍给学生,在开阔学生的视野的同时,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

1.2 采用形象化教学手段,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特点是理论性强,抽象概念多,涉及到许多的数字知识,采用多媒体教学(CAI课件和电子教案等)和传统板书教学并用的教学手段,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手段的优势,同时用flas、Authorware等软件将课程中一些较抽象的理论内涵采用图形、动画等形式生动地展示出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增加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在课件中适当地插入由Matlab编程实现的系统各变换域分析,演示分析结果及波形,同时可直观地观察到各种参数对结果的影响,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1)MATLAB应用举例

采用窗函数法设计的滤波器性能取决于窗函数w(n)的类型及窗口长度N的值。设计过程中要根据对组的最小衰减和过渡带宽度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窗函数类型和窗口长度N,各种类型的窗函数可达到的阻带最小衰减和过渡带宽度。时汉明窗和布莱克曼窗的仿真结果。

让学生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进行数据分析,得出随着N的不同,所设计的滤波器的滤波特性变化的规律:随着N的增大,窗口函数可达到的阻带最小衰减变小;随着N的增大,窗口函数可达到的过渡带宽度变窄。

(3)LabVIEW应用举例

在课件中适当插入由LabVIEW编程实现的简单数字滤波器。设计合成信号作为数字滤波器的输入,在输出端观察其滤波前后的波形。图3、4分别为数字滤波器的前面板和程序面板。

2实践教学改革

为了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应当重视实践教学,加强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有机结合,注重能力培养。

2.1 实验环节

目前该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两个环节:一种是利用MATLAB语言进行软件实验,以及利用数字信号处理的开发平台CCS(Code Composer Studio)实现硬件实验。在实验指导书中,我们设计了验证性、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每个实验包含实验目的、基本原理、实验步骤和思考题,实验过程中采取互动式教学方式,利用启发、引导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布置任务,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为后续的课程设计环节奠定基础。

2.2课程设计环节

利用Matlab中的GUI开发出数字滤波器设计系统,进行有噪声的语音信号处理课程设计。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给学生设计一个有趣的课程设计环节。让每位学生带上麦克,在录制自己声音作为原始信号的同时,再敲击麦克作为噪音信号。将录制的语音信号作为原始分析信号,对此信号进行频谱分析,将被污染的语音信号(即噪音信号)进行频率分析,设计FIR和IIR数字滤波器,并对带噪声的语音信号进行滤波,分析滤波前后信号的时域和频域特征。在此环节中,不断地给学生设计和安排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查找资料、思考、设计,要求学生设计不同的滤波器进行滤波,分析其结果的不同之处以及各自的优缺点。

3结语

数字信号处理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节等方面进行改革,鼓励学生利用仿真软件进行辅助学生,提高编程能力的同时,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以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任淑萍,王欣峰,《数字信号处理》的优化教学研究,电力学报,2008,23(3),106――108.

[2]刘大年,史旺旺,孙贵根,吴桂峰,“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形象化教学方法探索,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6,28(4),104 ――111.

[3]张学敏,“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中国电力教育,2009(2),140 ――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