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如何高效学习大全11篇

时间:2023-06-30 16:01:28

如何高效学习

如何高效学习篇(1)

二、不断激励学生在学习思考时发扬主动精神

激励学生在复习中发扬主动精神,笔者在实践中感到以下的运作比较成功。在基础复习的训练阶段,就穿插若干启迪思维的“踮脚题”,鼓励学生面对这些在化学之树上结得高些的果子,踮踮脚,跳一跳,把它摘下来,不要胆怯,更不要自暴自弃。开始时,可能多数学生无所适从,教师应先做适当提示,激励他们挖掘潜能,开辟思路。渐渐地多数人习惯了,发展到后来,一般学生提高了兴趣和信心,面对能力题会表现出跃跃欲试的局面。学生信心和兴趣的提高,重要的还应归结于教师坚持做到训练精选,每练必评,评讲时借助一些典型题目练习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类比、抽象等科学思维的方法,既强调学生对化学现象进行形象思维,又引导他们学会抽象思维,不断强化思维品质。日积月累,在潜移默化之中,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就会得到提高。

三、努力把握复习内容,构织化学知识的网络体系

复习伊始,我们就将复习计划印发给学生,这份计划确定了首轮基础知识复习的安排,以考纲规定的化学基础知识“五大块”为纲目,统摄各册课本,把各章分别纳入包容它的大块之中,形成知识构架编排复习体系,但仍以课本为依托按章复习。每章教材复习之初,又将考纲对该章内容规定的考点编织成教学目标印发给学生,使其成为贯穿全章复习始终的脉络。所谓难点,指的是学生在明确考点、掌握热点过程中所遇到的知识障碍、理解疑难和易混淆之处。考试复习容量大、内容广、时间紧,平均使用力量既不可取也不可能。因此,我们注意从学生认知的实际出发,舍得在热点里的难点问题上花时间、下功夫,以保证学生脑海里构建的知识体系脉络畅通,统摄自如,启动灵活。

四、精心设计,特别讲究复习策略

在复习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该处理好三种关系:落实知识与训练能力;统一要求与分层指导;广集信息与限量用题。

(一)正确处理好落实知识与训练能力的关系

在复习训练中,如何针对考试题的特点处理好落实知识与训练能力的关系呢?我们采取的策略是“知能兼顾,互相渗透,不同阶段,有所侧重”。在基础复习阶段,我们把复习重点放在双基知识的落实上。不过,每当要求学生系统地钻研课本时,很注意指导学生怎样自学:每当要求学生掌握知识要点和知识规律时,很重视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演绎的思维方法;每当要求学生掌握实验知识时,又强调学生对许多实验仪器、药品、操作的特点进行再认识。

(二)正确处理好统一要求与分层指导的关系

化学考试的考纲和考卷,对于每个考生的要求都是统一的,然而,一所学校、一个教学班里,学生的化学水平有高有低,因此考试复习不可能也不应该一刀切。对此,我们采取的策略是“整体要求,分层指导,抓住两头,带动中间”。每个复习阶段,每一知识单元,我们都提出教学目标,从中等程度的学生水准出发,安排复习时间和内容,规定训练题量;统一要求每位考生都用考纲来规范和检查自己,努力争取达到复习目标。然而,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对其达标程度和训练量,不作统一的规定:个别辅导时,侧重于抓强、弱两头的层次。

如何高效学习篇(2)

合作学习小组通常由6名学生组成,要使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正常运行,合作富有成效,就必须做好以下几件事:

1.选一名得力的小组长

组长是老师的小助手和代言人,应该具备以下条件:(1)有很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2)有很强的口头表达能力;(3)学习成绩优秀;(4)要有很强的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

2.起一个响亮的名字

通过小组讨论统一意见后决定。

3.编一个相应的代号

可以将6名小组成员按学习能力划分为AA、BB、CC三个层次,每个同学代号A1、A2、B1、B2、C1、C2。

4.有一个简单的组规章程,甚至可以有组歌、组徽、组旗

5.制定小组的共同奋斗目标

有了共同的奋斗目标,大家才有了方向和动力。奋斗可以是一年甚至三年的,也可以是每天的,甚至是每一节课的。

6.制定个人的奋斗目标

在共同的奋斗目标的指引下,每个成员制定个人的奋斗目标。同样的,个人的奋斗目标也可以是长期的和短期的。

二、如何培训小组长和小组

1.明确小组长的作用

(1)团结同学、帮助同学、组织同学,打造积极向上的小组学习团队,勇敢地担当起学习小组的学角色。

(2)组织小组成员进行一对一讨论或是小组内部三个层次间的研究解疑,确保每个小组成员实现高效学习,都达到“跳一跳够得着”的学习目标。

(3)及时检查小组成员课堂学习情况和每天学习内容的落实情况,学习内容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期,月月清。

(4)组织小组成员利用好自主学习,根据A、B、C分层完成训练学案,并及时收齐上交。

(5)负责维持本组同学的学习纪律。

2.培训小组长

首先,明确组长的责任和作用;其次,定期召开小组长会议。再次,给小组长加“自助餐”。小组长为同学服务,很辛苦,学有余力,必须有所回报。

3.小组成员的培训

(1)加强学生互助意识的培养,要让优秀学生明白,教会差生学习,把知识让差生也学得懂的过程,也是自己消化、提高能力的过程,帮助差生不但不会影响自己的学习,反而更能提高自己的水平。

(2)给差生更多的学习、答题、汇报、展示的机会,对他们的每一点微小的进步,都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赞扬,即使答错了,也要肯定他们的精神,一点一点地培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3)转变传统的学生评价方式。在学生日常管理中,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个人成绩不再凸现,以此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

4.深入研究指导学生搞好分层讨论,分层达标

坚持小组讨论“先一对一分层,再组内集体讨论”的原则,先让同层次学生AA、BB、CC进行讨论,然后小组对综合讨论中不会的问题及时反馈给老师。

三、小组评价策略

1.等级加分型

(1)小组的1~6号成员基本上是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从高到低的体现。这样,才能做到小组成员的公平竞争。

(2)回答问题时可实行抢答或小组轮流回答,小组的几号成员回答问题满分便是几分。如1号回答满分为1分,3号回答满分为3分,5号回答满分为5分。

(3)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准确程度进行赋分。

(4)每节课后由负责记分的同学记录好各小组得分。

2.学生自评

自评的过程就是一个反思的过程。通过自评,便于查找和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利于改进。

3.小组互评型

(1)老师在课前说明本节课采用小组互评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对自己展示或评价的题目进行讨论,以便明确答案、明确标准,使自己在评价时能够有所准备。

(2)评价时老师可以点评价小组的任意一名学生进行评价,以免出现评价小组只有一个人进行评价,其他人因为没有任务而导致懒散、走神的现象。

(3)评价小组先对展示小组进行展示的内容进行补充,再进行评价。

(4)评价内容:展示小组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条理性;声音洪亮、口齿清楚等。

4.教师评价

以鼓励为主要手段对学习小组进行评价。老师点名的时候可以根据问题来选择程度不同的学生回答,借机进行鼓励,使学生的自信心得以增强,从而增强了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积极性。

5.班级评价

每周对小组在一周内的成绩进行汇总,评出小组的等第,让每个小组都能明确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并根据小组的成绩采取不同方式的奖励和相应的惩罚,使学生对自己小组的成绩在乎

起来。

如何高效学习篇(3)

新的知识是原有知识基础上合乎逻辑的发展。一般说来,大多数学生对新的章、节的大部分内容可以完全看懂,即使对有些知识,在预习中怎么看也看不懂,也没有关系,这属于正常现象。课本中看不懂的地方,往往就是教材的重点、难点,或自己学习中的薄弱环节,也可能是自己不熟悉的思考方法或特殊解法等。弄懂这些不明白的地方,恰好是学习深入的关键所在。预习时可以把这些看不懂的地方记下来,上课时特别注意听老师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这样,听课的目的非常明确,态度积极,注意力也容易集中,听课效果肯定会好。

有的人认为,只有复习才是巩固所学知识的方法,其实,预习也有利于巩固所学的知识。首先,因为预习中独自弄懂的内容,经过了积极思考,就难于遗忘。其次,因为预习中没有弄清的问题,经过了一番思考,听课时豁然贯通,会使你产生强烈的印象,经久不忘。再次,因为预习中理解错误之处,听课中得到了纠正,有了正反两方面的对比,较之只有正面的认识,印象也会深刻得多。最后,因为如果预习没弄懂,课堂仍然没听懂,到专门请教老师时或复习时才彻底搞清楚的问题,经过三番五次钻研,花费不少心血,一般是很难忘却的。

学生之所以存在问题较多,主要是基础不牢,已学的知识没有及时巩固。因此,学习中难以跟上老师的思路。有效的办法,是争取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预习。经过预习,一方面,由于复习了新课需要掌握的旧知识,扫除了听课中的一些障碍,课堂上可以听懂了,或基本上能全部理解了,这就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另一方面,因为上课听懂了,课后用于复习的时间相应减少,做作业的速度相应加快。预习虽然用掉了一些时间,但从听课、复习和作业的效率上得到了补偿。长期坚持,就能赢得一定的时间,用在回头系统地复习过去学习这门学科时没有弄懂的地方,或遗忘了的地方,从而使学习逐步转为主动,学习成绩也相应会上升。

2 合理安排好预习时间

预习从时间和内容上划分,大致可以分为三类:课前预习——指上课前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阶段预习——用一个比较完整的时间,把下一阶段要讲的一章或几章的新课内容自学一遍。学期预习——指开学前,在假期中预习下学期的学习内容,这时往往需要浏览整本书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这种学期预习主要是要了解一下要学习的新知识体系,摸清自己的特点,并采取相应措施,以便使自己的学习可以站在全局的高度上来进行。这种预习一般利用节假日进行。

预习时间一定要安排好。什么时间采用哪种预习方法,每次预习要花多少时间,这两个问题不解决好,预习还是不会奏效。

一般来说,预习不可能把新知识全部理解,总会遗留下一些不懂的问题,盼着上课时解决。这样听讲目的明确,态度积极,注意力也容易集中,听讲效果好。比那些老师讲什么听什么、主观上没有思想准备、没有重点、没有具体目标的学生,要主动得多。当老师讲到自己预习时已经理解的部分时,就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要看老师如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拿自己的思路与教师或同学的思路进行比较,看教师或同学高明在什么地方,不足在什么地方,自己还有哪些理解不够的地方,取人之长,被己之短。如果不先预习,不管用哪种方法解,都认为对,不会产生上面的情感体验,印象淡薄。由于盲目地听课,听和记本来就够紧张的了,哪里还能够匀出精力去思考理解,更谈不上与教师和同学比较思路了。

3 合理安排预习步骤

如何高效学习篇(4)

要求:

1.以周计划为单元,周日不在计划之列,留作调控。

2.越临近考试,历史学习时间越应适当增加,可以每15天为一复习阶段调时。第一天预习,第二天精习,第三天复习,这种方法大大优于在一天中三者连续并举。

3.每天要保证有5~10分钟的时间回头复习近来复习过的内容,逐渐加快回顾速度,进行“滚雪球”式学习。

二、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

要求:研读目标:知晓了解、归纳、理解、分析、评价等行为动词的操作含义,细化背景、原因、内容(过程)、影响(结果、作用、意义)的知识层次。

三、采用实用的学习操作方式

(一)会看课本

我们每天都要读书,怎样读才能记得更多的东西,记牢更多的东西,这是一个必须解决的大问题。对于学习效率,读书声音的大小、速度的快慢不起决定作用,读书是心灵与文字的沟通、交流过程,是一种理性的活动。怎样读书,下面有一些好的建议,你不妨参考一试:

1.看书要眼到(注意力)、口到(念念有词)、心到(集中精神)、手到(划划、圈圈、标标①②③……,原因、目的、性质、内容、结果、作用、……不动笔不看书)。

2.注意:课本中每一目(或每一自然段)都有一个“中心”,抓住“中心”,并归纳多角度说明这一“中心”的知识点是我们读书的基本任务。如“布雷顿森林体系”这一中心包括①背景;②目的;③建立过程(有什么特点?);④内容(两个组织及区别);⑤作用。看书应做到条分缕析,标点划线。先一块一块“雕刻”,去粗取精,再组合起来,回应笔记中的知识体系,就能点面兼顾了。

3.看书要做到“全”“细”“准”。例如:

一战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迎来“春天”的原因

“全”――指各方面原因都能知道:①辛亥革命推动作用;②列强放松经济侵略;③爱用国货运动;④实业救国思潮;⑤民族资本家爱国心的驱使;⑥利润的刺激。

“细”――如:①中具体化还有:a.帝制;b.民族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地位的提高;c.民国政府采取了发展实业的措施;d.华侨投资;e.实业团体纷纷建立。

“准”――如:②准确掌握是“一战时期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是“欧洲的”“暂时的”“经济的”。

4.要养成“回忆”的习惯。看了一课或一单元,规定自己在某个时间闭目回忆。“短路”了就及时去翻一翻,再接着去“回放历史”。直至能将课本所归纳的(或笔记)内容“刻”在脑中。

5.学会变换花样学习。如专门看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比较看容易混淆的历史内容;纵向看某一国家的历史(在三本书中的体现),如英国、美国、俄(苏)国。

(二)会看错题

从每次做错的选择题,综合题的某一问中,针对性地具体地反思总结,从知识掌握角度(反馈到看书出了什么问题)、审题技术角度,写出10条8条,引以为鉴。

(三)抓点理线,将历史知识要点化、线索化

抓点:在夯实重点内容的基础上全面落实要点。

理线:将零散的知识串成线,形成链条,复习便可“顺藤摸瓜”。

例:《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线(藤)――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发展、辉煌、衰落。

点(瓜)――城邦建立、梭伦改革(内容、影响)、克利斯提尼改革(内容、影响)、伯利克里统治(表现)、民主制度的作用和形成条件、民主制度的局限。

(四)概括综合,将历史知识概要化、系统化

概括:把纷繁复杂的历史内容剪去枝蔓,拧干水分,析出学习内容的精华。用点时再舒张开来。

综合:把分布在不同章节、不同课本,互有联系的知识点混合聚拢,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例:《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概括:击匈奴、平南越、订秦律、一币制、一文字、统车轨,度量衡,修驰道,凿灵渠、筑长城、大移民。

综合:“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涉及3节内容,可分为“中央”――君权与相权的斗争(内容);“地方”――中央严格控制地方(内容)。

(五)联系比较,将历史知识网络化、深刻化

联系:以发展变化和普遍联系的观点来观察历史和分析历史。有横向(中外)联系和纵向(远近)联系。例:阅读必修(一)“编者的话”第一段文字,明确政治(必修一)经济(必修二)思想文化(必修三)之间的内在联系。

比较:揭示同类历史事件的异同,有效避免知识间的相互混淆,答题时的张冠李戴。

如何高效学习篇(5)

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引导学生认识数学学科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曾精辟地论述数学的特点:“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当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时代的日新月异,高科技产品已经出现在每一个人的生活当中。随着数字电视的推出,数学的概念再度被人们重新审视,人们开始注意到数字与高科技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在教学时要正确引导和点拨学生充分认识到学好数学的重要性。课堂教学应将数学渗透在科学、生产和生活中。例如,物理、化学、生物、医学、计算机、通讯以及日常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进而可以使学生明确数学在社会和现代科学发展中的作用,这样可以解决大部分学生认为学习数学仅仅是为了应付升学考试需要的片面认识,加深对学习数学重要性的认识,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利用情境教学提高学生兴趣

学生不喜欢枯燥乏味的教学氛围,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问题情境,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巧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是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它将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在迫不及待的情绪中去积极探索事情的前因后果以及内涵。例如在讲等比数列这节新课前,借用别人的一个故事:阿尔要求他父亲每星期给他一美元的零用钱,可是父亲对这种超过50美分的要求予以拒绝。他们争论了一会儿后,阿尔说:“我出个主意,爸爸。我们是不是这样办,今天是10月份的第一天,你给我1美分,明天你给我2美分,后天给我4美分。总之,每天给我的钱是前一天给我的两倍。”“给多长时间?”爸爸警惕地问道。“只是10月份一个月,”阿尔说,“以后我一辈子再也不向你要钱了。”“好吧,”爸爸立即答应,“就这样说定了!”同学们,你们想知道阿尔到底得了多少零用钱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这种紧扣教材且生动有趣的导言恰到好处地把学生引入到育人的知识境界,激发了他们求知的欲望。当然除了故事情境,也可以是问题情景、悬念情景、生活情景等等,根据情况选取不同的情景,都会达到良好的效果。

三、鼓励学生积极求知

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效果最好。所以老师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在现代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需要做的是引导和规范。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全盘灌输,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高中数学课堂应多采用设疑的方法,利用高中生的好胜心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欲望,从中不断挖掘他们的潜能。经常组织学生讨论问题,并且不断增设重重障碍,为了抢先解决问题,碰到障碍学生往往会对新知识有所渴求,这样就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有了求知欲,对学习的兴趣也就油然而生。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想对未知事物的了解,就是激发学习兴趣的一个切入点。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从而使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四、营造快乐的学习氛围

如何高效学习篇(6)

1、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因此,在备课时要围绕这些目标选择教学的策略、方法和媒体,进行必要的内容重组。在数学教学中,要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技能、心理、思想品德等方面达到预定的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复数的引入》这一课是整个复数这一章的第一课,在备课时应注意,通过这一课的教学,使学生能利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解释复数的形成和发展,体会到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的解决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引伸到现实生活中,就是当我们遇到矛盾时,也要勇于面对矛盾,要有解决矛盾的决心和信心,促进矛盾的转化和解决,同时也就提高了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能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每一堂课都要有一个重点,而整堂的教学都是围绕着这个重点来逐步展开的。为了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重点、难点,教师在上课开始时,可以在黑板的一角将这些内容简短地写出来,以便引起学生的重视。讲授重点内容,是整堂课的教学高潮。教师要通过声音、手势、板书等的变化或应用模型、投影仪等直观教具,刺激学生的大脑,使学生能够兴奋起来,对所学内容在大脑中刻下强烈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

3、要善于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教师来说,掌握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现代化教学手段,其显著的特点:一是能有效地增大每一堂课的课容量,从而把原来四十五分钟的内容在四十分钟中就加以解决;二是减轻教师板书的工作量,使教师能有精力讲深讲透所举例子,提高讲解效率;三是直观性强,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四是有利于对整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和小结。在课临近结束时,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堂课的内容,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同时通过投影仪,同步地将内容在瞬间跃然“幕”上,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本堂课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板演量大的内容,如立体几何中的一些几何图形、一些简单但数量较多的小问答题、文字量较多应用题,复习课中章节内容的总结、选择题的训练等等都可以借助于投影仪来完成。可能的话,教学可以自编电脑课件,借助电脑来生动形象地展示所教内容。如讲授正弦曲线、余弦曲线的图形、棱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都可以用电脑来演示。

4、根据具体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每一堂课都有每一堂课的教学任务,目标要求。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要能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学对象的变化,教学设备的变化,灵活应用教学方法。数学教学的方法很多,对于新授课,我们往往采用讲授法来向学生传授新知识。而在立体几何中,我们还时常穿插演示法,来向学生展示几何模型,或者验证几何结论。如在教授立体几何之前,要求学生每人用铅丝做一个立方体的几何模型,观察其各条棱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各条棱与正方体对角线之间、各个侧面的对角线之间所形成的角度。这样在讲授空间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时,就可以通过这些几何模型,直观地加以说明。此外,我们还可以结合课堂内容,灵活采用谈话、读书指导、作业、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时,在一堂课上,要同时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教无定法,贵要得法”。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都是好的教学方法。

5、分发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围绕着学生展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让学生唱主角,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学习的领路人。

6、实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

众所周知,近年来数学试题的新颖性、灵活性越来越强,不少师生把主要精力放在难度较大的综合题上,认为只有通过解决难题才能培养能力,因而相对地忽视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学。教学中急急忙忙把公式、定理推证拿出来,或草草讲一道例题就通过大量的题目来训练学生。其实定理、公式推证的过程就蕴含着重要的解题方法和规律,教师没有充分暴露思维过程,没有发掘其内在的规律,就让学生去做题,试图通过让学生大量地做题去“悟”出某些道理。结果是多数学生“悟”不出方法、规律,理解浮浅,记忆不牢,只会机械地模仿,思维水平较低,有时甚至生搬硬套;照葫芦画瓢,将简单问题复杂化。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过于粗疏或学生在学习中对基本知识不求甚解,都会导致在考试中判断错误。不少学生说:现在的试题量过大,他们往往无法完成全部试卷的解答,而解题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熟练程度及能力的高低。可见,在切实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中同时应重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培养。

如何高效学习篇(7)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9-0302-02

学生学习氛围不浓,课上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果不佳,这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一线人员,有责任有义务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发挥辅导员的职能作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从而帮助他们成人、成功、成才。

一、树立良好学风,寻找问题来源

1.学生缺乏最基本的礼节

学生上课有时睡觉、玩手机,不能有效将注意力集中听课,做些与课堂无关的事情,教师每节课的辛苦讲解其实都是一种劳动成果,试问一个不懂得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人的人拿什么谈学习?如果学生不能清楚的认识到这一点,那么就应该首先追溯到做人的最基本问题,及学生的文明礼貌问题,应该让每一名学生清楚的认识到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也是对自己的一种尊重和认可。因此,要认真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当今高校辅导员首要任务,更是一种责任。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管理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应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正确的社会主义道德理想信念;做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帮助学生改变学习观念,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这是促进学习的第一步。

2.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动力不足

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学生不爱学习、不愿意学习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学生在进入大学前都是家长根据当今社会就业形势或个人的看法来选择专业的,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这种定式的选择或是家长划定的发展空间铺好的道路,使学生误认为无需自己的努力只要是能顺利拿到毕业证,工作就有着落,所以他们没有远大的目标,不能根据自己的特点或是兴趣爱好,制定合理的职业规划,社会俗称的“吭老族”;其次,有的课堂老师只是被动、乏味、单一的说教,不能有效吸引学生,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热情。

3.学生不能有效合理的安排和利用学习时间

经过三年高中苦读,每个学生都对自己的大学充满憧憬,刚进入大学校园,对这里一切充满好奇,以为自己上了大学该放松享受生活了,不能将大学里丰富的资源和自己的业余时间紧密联系,合理制定学习计划,不能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自立能力较差、自控能力也不高。学生不能根据所学课程来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在繁重的专业课面前给心理照成极大的压力,最终学习效率不高、质量不好。

4.没有好的学习方法,学习效率自然不高

大学是学生们学习新知识的时期,专任课老师应结合自己所教课程、专业设置,传授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为高中阶段学生为了升学已养成了应试教育、不良的学习方法只会给学生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学习效率不高导致恶性循环。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团活动,放松大脑同时增长见识,是身心在愉快中成长,也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二、发挥自我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1、做好桥梁纽带作用,协调科任老师和学生关系

从进校那天起,面对有理想、有个性、有朝气的当代大学生,辅导员老师不仅要尽快让每个学生适应大学校园生活,还要了解每个学生的个人情况、家庭背景、特点等,以便于今后工作的顺利开展;还要经常性走进课堂、寝室,充分利用办公室、寝室、课堂等场所,真正走进学生日常生活中,,与学生进行良好有效沟通交流,逐渐了解学生想法,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将学生反馈的想法、思想动态与任课老师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以便任课老师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制定合理、科学的授课方法,针对班级存在的问题达成共识,从而起到桥梁纽带作用。

2.辅助学生制定好学习计划

每个人都有惰性,学生也不例外,学生有的时候不能很好地充分利用好学习时间,那么辅导员就要充分发挥辅助的作用,在刚入校的时候,不仅要做好入学教育,还要根据专业设置结合当今社会发展形势,今后能做些什么?充分利用各种班、团会,结合学生特点、课程设置,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动性、能动性,积极发挥主人翁精神,真正做到以自我为中心主动学习,才能真正起到好的学习效果。

3.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高校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借助各种宣传资料宣扬学习的重要性。定期开展各类型班、团会,邀请优秀学生从学生角度来传授自己的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习经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竞赛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邀请优秀毕业生、成功人士来学校讲解自己人生发展道路、职场变化等,用学生的案例来教育学生,产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充分有效利用网络资源

网络作为新兴媒介,已成为新一代大学生越来越推崇的一种沟通和排遣方式。大学生是一个充满青春活力的群体,远离家庭约束,繁重的专业课知识使他们内心承受着巨大压力,由于网络具有宽松、自由、无约束,以其丰富性、虚拟性、互动性,深受大学生喜爱。当代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有着鲜明的个性,进入大学后渴望交友,希望别人理解自己,但同时又不愿主动与同学交往,闭锁真情,在这样的矛盾心理状态下,网络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实践的舞台,他们可以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寻找着自己、倾诉自己。大学校园里很多的学生由于迷恋网络而导致辍学、降级、血案发生,这些案例无时不刻影响着我们、提醒着我们、教育着我们,如何使大学生远离于网络游戏、网聊、网恋,抵制网络不良影响的能力,不应是阻止学生上网,而是如何正确引导学生意识到网络给我们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上网学习、查资料来提升自己,丰富自己的知识。

三、师生共同努力,共同学习

1.与学生平等交流,共同学习

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管理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平时与学生接触时间多,也最了解学生的心理,学生更愿意和辅导员老师接触,所以在学习、生活中辅导员老师尽可能用自己的行动影响着每一名学生。辅导员应该深入学生中,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思想动态、在校表现,以便于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想同学之所想,解同学之所急。充分利用每次和学生接触的机会,与学生共同学习、探讨,用自己的言传身教感染周边每一名学生,激励学生学习,真正做到良师益友。

2.鼓励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鼓励学生参加英语演讲比赛、口语大赛、外文歌曲大赛、外语角口语角、主持人大赛、创业大赛、小品大赛、校园歌手大赛、辩论赛、专业知识大赛等第二课堂活动,积极为第一课堂服务,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比赛,将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集体精神、团队意识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为学生们做好就业、择业前的准备工作,为今后走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3.提高学生竞争意识

学习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因人而异,有很多的学习方式、方法,如何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性、外向型、竞争型的人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的今天,高校应该培养学生激烈的竞争意识。由于当代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抗压能力较弱,就应更早的树立竞争意识,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培养雄厚的竞争实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组织的重大活动,参加学校各种社团活动,有针对性的给学生提供一些参加模拟招聘大会的机会,这不仅给学生提早树立强烈的竞争意识,而且活跃校园文化,锻炼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其面对真实的现场招聘会多一份自信,发挥出真正的实力,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这对大学生在学校或今后步入工作岗位都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4.有效合理的定期考核

中国的大学属于严进宽出的政策,每个高校学生素质不同,表现出来的状况也不同,如何能使学生真正投入到学习中去而不浪费时间光阴,给大学教学敲响了警钟。当今的大学校园学生的学习状态不是很好,可以总结为“平时松散不抓紧,考前一周点灯熬油”,很多学生平时不努力学习,这是对当前高校考试制度漏洞的一种投机取巧。由于平时对学生的考核很少或者是没有,所以学生也不紧张更不了解自己对知识掌握的程度,而期末的临阵磨枪恰恰可以顺利地通过,或是考高分,对于学生而言,何乐而不为呢?学校只有将专业设置合理化,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才能更吸引学生前来,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只有定期的检验,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不仅让学生了解自己知识掌握的情况,更让任课老师对自己的教学效果有足够的认识,这样有利于学生学,也有利于老师在教学中总结经验,改进方法,真正做到教与学。

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是一项很有深度、有困难也充满挑战性工作,作为高校学生管理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抓好学生的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营造良好的学风建设是我们工作的重点。

当今社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社会,人们思想观念也在发生变化。社会上一些错误的说法不仅在流传更在误导一些人的想法。有的人说“文凭不重要,能力才重要”,在当今社会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更有甚者说“学习没有用”,那请问没有高水平的学历如何拿能力来证明自己,让别人信任你?只有通过你自己勤奋努力的学习,掌握一定的知识水平,才能展现出一定的修养,这才是能力。一个没有知识的人谈何能力?作为教育战线最前沿的我们,必须坚定自己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信任,发挥一名高校辅导员应有的作用,有权利也有义务帮助学生处理好学习上的问题,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有质量有保证地学习。同时,坚持“专业为主,实践为先”的教育教学理念,注重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着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在注重学生专业素养的同时,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面向国际化的外向交流型人才。

参考文献:

如何高效学习篇(8)

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后,由于学习环境、教学因素及教学内容均发生了变化,在这样的新环境中,学生要学好数学,必须转变旧有的学习观念,改进学习方法。高中数学是初中数学的巩固和延伸,初中数学的教材多采用形象通俗的语言,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而高中数学的教材则多采用较为抽象的语言,逻辑性强,知识也显得更加连贯和系统,重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因而,还用原有的学习观念及学习方法去学习高中数学,结果必然是事倍功半。

首先,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学习中存在的困难,正视学习中出现的新问题。高中数学的学习难度较初中数学而言,有了很大的提升。对此,要让学生树立一种“越挫越勇”的坚强信心,因为在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中,困难是必不可少的。切不可任由问题堆积,学生要及时调整自己来适应教师的教学方法。应通过老师的指导及他们自身的探索,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发扬“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善于调控自己适应教学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通常会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后,结合自身对教材的理解及知识结构的分析,再融入自身的教学经验及能力品质等因素,形成自己特有的教学风格。

二、重视课堂训练,加强课后复习。

新知识的接受,数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在课堂上进行,所以要特别重视课内的学习效率,寻求正确的学习方法。上课时要求学生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展开思维预测下面的步骤,比较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教师所讲的有哪些不同。特别要抓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课后要求学生及时复习不留疑点。在做各种习题之前将老师所讲的知识点回忆一遍,正确掌握各类公式的推理过程,应尽量回忆而不采用不清楚立即翻书之举,培养学生认真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引导学生进行整理和归纳总结,把知识的点、线、面结合起来交织成知识网络,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三、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首先,改变教师为中心的学习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起引导作用,必须让学生自己学会知识而非教师教会知识。这就需要教师组织教学的时候,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他们善于发现并解决问题,积极主动地开展思维活动去进行学习,而不是一味地跟着教师的思路走,被动地接受新的知识。

其次,养成良好的预习和复习习惯,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教师通常都会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预习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习惯。若学生真正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了预习,就会发现有些问题是无法通过自学弄懂的,从而在教师授课时就有针对性地认真听讲,这其实就是一个由“生疑”到“释疑”的过程。预习越充分,听课效果就越好。若持之以恒,一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树立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增强学习兴趣,加强独立思考能力的训练等,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

再次,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多的是体现在成绩上,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良好的答题习惯包括以下几点:1.认真审题。审题是答题的关键,对于步骤严密的数学题尤其如此,不认真审题,往往导致“一招不慎,满盘皆输”的局面。2.认真演算及验算。在答题的过程中,有的学生不够细心,经常在会做的题目上丢分,这就是因为他们在演算及验算时不够认真。因此在做题时,必须确保认真演算和及时验算。3.善于沟通交流,及时更正错误。学生在答完题后,要善于与其他同学进行沟通交流,在此过程中发现并弥补自己的不足。同时,在找出错误后及时更正,便于及时掌握正确的答题方法。4.解题后及时进行反思。培养学生养成解题后及时反思的良好习惯,在反思的时候认真分析题目中出现的困难并找出解决的方法,还可以思考是否还有更加简便的解题方法。

最后,养成勤奋学习、善于思考的习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告诉我们,养成勤学善思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高中生较之初中生而言,独立思考的能力更强。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更要引导学生善于学习,善于思考,能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来发现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四、课堂精讲例题,加强习题训练。

把课堂还给学生,腾出时间让学生多实践。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要求,教师要精选例题,可以从例题的难度、结构特征、思维方法等各个角度进行全面剖析,不片面追求例题的数量,而要重视例题的质量。解答过程视具体情况,可以由教师完完整整写出,也可部分写出,或者请学生写出。关键是讲解例题的时候,要能让学生也参与进来,而不是由教师一个人包办,对学生进行满堂灌。

如何高效学习篇(9)

高中数学作为一门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有机结合的学科,具有独特的艺术性和思维创新性。对于高中数学的有效学习,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更要给予高中生必要的学习方法指导。如何教会高中生更好地学习高中数学,是广大高中数学教师必须用心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对于学生来说有一个正确的学习方法,可以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促进他们学习的进步,成绩的有效提高。而对于学生来说他们不能只掌握学习内容,还要学会检查、分析自己的学习过程,更要对如何学、如何巩固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校正、自我评价,换言之就是要学会学习。所以我们要朝着最大限度地调动高中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培养他们学习能力的方向而不断努力。

那么怎样才能教给高中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呢?我认为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同时要采取合理的步骤和措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主动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一点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因为高中阶段是学生一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时期。初中与高中的学习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有很多初中生数学学得很好,可是到了高中变得不理想,学习信心受到打击,究其原因是由于初中生对于高中的学习不太了解,尤其是学不得法。针对这种情况,高中数学教师要积极地采取必要的措施,教给学生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为此广大高中数学教师有必要对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的特点进行研究,找出学生成绩下滑的原因。

一、针对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变化的探究

1.语言上的变化,使学生不适应。对于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从语言描述的风格上发生很大的变化。高中数学的语言描述更倾向于逻辑思维的严谨性,不少学生对于集合、映射等概念难以理解。初中数学主要以形象、通俗的语言方式进行描述,而高中数学则增加大量的抽象性语言,使得学生表现得很不适应。

2.思维更理性,更具抽象性。高中数学相对于初中数学思维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在初中阶段,很多老师为学生将各种题建立统一的思维模式,如解方程分几步,因式分解先看什么,再看什么,即使是思维非常灵活的平面几何问题,也对线段相等、角相等分别确定各自的思维套路。因此,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已习惯这种机械的、便于操作的定势方式,而高中数学在思维形式上产生很大的变化,数学语言的抽象对思维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对学生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某些学生一时很难适应,使成绩不断下降。所以高中阶段是学生发生思维变化极快的三年,我们要帮助学生适应这种变化,促进学生思维方式的成长和进步,跟上高中数学学习的节奏和步伐。

3.知识量剧增,教学节奏加快。高中数学相对于初中数学一个明显的区别就在于知识量的巨量增加,继而带来的是教学和学习的节奏加快。很多学生不适应这种节奏上的变化,在学过的知识还没有来得及消化,新的知识已经展开,使学生感觉应接不暇,再加上高中阶段大量的练习几乎塞满学生的所有时间,使学生很难顾及学习方法的调整,这就要求教师做好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教育学生第一要做好课后的复习工作,记牢大量的知识;第二要理解掌握好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使新知识顺利地同化于原有知识结构之中;第三要因知识教学多以零星积累的方式进行的,当知识信息量过大时,其记忆效果不会很好。让学生学会对知识结构进行梳理,形成板块结构,这样学生才能跟上高中的学习节奏,不至于掉队。

二、高中生学习心态的变化

1.学习心态不能及时调整。初中阶段,学生学习数学还具有很强的依赖性,依赖于教师的种种提携和引导。而高中阶段,由于教学任务的繁重和教学知识量的激增,以及教学节奏的加快,学生依赖性的前提不复存在,学生的依赖性心态如果不能及时地调整,就不能适应接下来的学习。

2.思想的调整。高中阶段,是非常考验学生的调整能力的,特别是学生思想的调整。由于高中阶段,学习任务重,教师对于学生的思想关注有所减少,很难有精力顾及每个学生的思想变化,这就要求学生有很好的抗压和思想调适能力。

如何高效学习篇(10)

一、讲勤奋更讲兴趣

我们一直要求学生学习必须勤奋、刻苦,学生在学校的学习,除了讲责任就是讲义务,从小就背上了“学习”这一沉重的负担。但是当我们看到一个游戏爱好者,因为被游戏中环环相扣的谜团而困惑和通过自己努力把谜底揭开(取得胜利)带来的成就感所吸引而毫无怨言地几天几夜不停息时,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学习”就那么没有吸引力呢?我们承认做不到游戏的那种程度,但是这多少给我们一些启发,引导我们去思考,我们的教学是否可以更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勤奋、刻苦得到更多兴趣的引领。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我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一,教学设计必须讲究“设疑”,就是让学生感受到问题的驱动。

第二,及时反馈,新知识的学习给学生带来哪些认知方面的变化,解决了哪些实际问题?能够解决那些原来不能解决的问题?能够简化那些原来处理比较繁琐的问题?一句话,就是带来了哪些好处?例如(1)学习了集合的有关知识后,就可以把问题简洁地表示出来,以前是一个一个地认识事物,学习了集合以后,可以一类一类地认识事物;(2)需要几张光片可以确定患者体内钢针的长度?学习了三视图后,就可以通过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确定;(3)学习了向量知识以后证明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就非常简单等等。

第三,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在某些情况下被视为学生对老师的挑战也是弥补老师甚至教材的不足)。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可以带来几方面的好处:(1)思考,因为只有思考才能生疑;(2)矫正,错误的认识通过辨析才有机会得到纠正;(3)愉悦,在感受与体会数学研究的历程中感知数学的魅力。

讲兴趣并非否定勤奋,建立在兴趣基础上的勤奋是快乐的、持久的。许多事业上有一番成就的人都是从兴趣开始的。

二、讲接受更讲探究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还应倡导主动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

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接受式学习就是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的学习,探究式学习就是主动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和阅读自学的学习。作为学生,接受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就象前进中人的两只脚,交替向前。但是,无论是从目前的教学现状还是从学生的终身发展考虑,新课程改革中都应当更加重视探究式学习。

知识不可能自然而然地在学生的头脑中“生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是有一定的知识准备的,不可能是一张白纸。因此,无论是接受式学习还是探究式学习,都不会是无条件的。新知识的接受、新问题的探究与学生原有知识准备的正相关度越高,学习者的参与度、学习效果就越好,教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是(1)如何最大限度地唤醒学生原有的知识;(2)如何最大限度地将新知识的学习与原有知识建立联系。其实,新教材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几乎每一个单元后面的习题部分都有几道探究性的问题,这其实就是在接受基础上的探究。教学实践表明,这些探究性问题对提高学生数学探究能力、拓展其数学视野、激发其数学学习兴趣大有好处。

有接受才有探究,在接受基础上的探究,就像站在了巨人肩膀上飞翔。从这个层面上理解接受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对于搞好我们的数学新课程改革是有益的。

如何高效学习篇(11)

化学实验在高中化学的新课程大纲中被认定为进行科学探究的重点手段,新课程大纲提出“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独立进行实验操作、并认真观察、记录现象、通过对数据的处理获得结论的过程中,不仅能获取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探究能力,还能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主旨。下面则从化学实验的基本内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该如何提升学习效果三个方面谈下我对化学实验课堂的认识。

一、化学实验的基本概念

化学实验相比传统的灌输知识的方法则显得更加生动、有效,并且检验化学原理就是以化学实验为客观标准,它还可以促进化学学科和化学工业的快速发展。因为这些原因,化学家才认识到实验是化学的灵魂,可以激发人们不断产生探求化学奥秘的欲望。另外化学实验对提高我们高中生的科学文化素养也起着很大的作用,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产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还通过创建学习情境,来塑造我们科学的思维、态度和价值观。

二、化学实验课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同学们学习积极性不高

现在我们用的教材中实验部分是根据集中和分散两种方法来布置的,通过对各个模块设置专门或者独立的实验来强化化学学科特征;有时候还会借助实验探究等其他形式,实现在化学与生活等的相互渗透。现如今的教学方式一般就是学习本章节新课之后,再统一进行好几个实验。这种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很多,无法充分调动我们的学习积极性。

2.不能有效增加我们的实际能力

开设化学实验是为了让我们掌握基础概念,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等。科学研究很大程度上是依赖思维能力的,从以前的科学报道中可以知道,我们只有秉承正确的思维,才能有新发现。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化学实验课上往往只是老师在给我们演示实验,然后我们在下面按着老师的步骤一步步操作,并不能开发我们相应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我们只是照葫芦画瓢而已,所以化学实验课并没有有效地开发我们相应的能力。

3.课堂混乱,实验课教学效果不高

我们在上实验课的时候,实验室里充斥的往往都是一些明星八卦,欧洲杯等等的与实验内容无关的声音,让想学习的同学也学不到知识;还有部分学生,对实验目的、内容、操作步骤不明确,实际操作的时候手忙脚乱,甚至摸不着头脑,实验进行不下去;还有的是实验过程中发现缺少必备的实验装置或者实验装置有破损,就只能临时中断实验去找老师要

三、提升学习效果的策略

1.激发自我的学习兴趣

以前我们进行的化学实验都是对已学知识的正确性进行验证,非常呆板和枯燥。我们没有丝毫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进而造成我们对化学实验没有兴趣的现象。对于这样的情况,多观察、设计和进行趣味性实验就可以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例如水中花园、冰棍燃烧等,我们就认识到奇妙的化学知识,进而对化学的求知欲望会愈发炽热。另外,还可以充分挖掘化学之美,化学主要是研究客观世界,在化学实验过程中,有五颜六色的物质和晶莹剔透的化学仪器,千变万化的化学反应且不同元素的组合会产生形态、性质 、颜色等各不相同的物质,这些现象无不体现了化学的形象美;另外元素周期表也体现出了化学的和谐之美。总而言之,化学实验中处处有美的东西,将化学的美挖掘出来,就可以激发我们对化学知识的渴望。

2.自我设计与创新实验

实验探究是化学学科的基本特征。在新课程的要求下,需要边理解边实验,将过去的验证实验转为探索性实验,如在原电池实验中,我们应该试着将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相结合,认识并分析在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过程中,该怎么设计方案?铜电极上为什么会有气泡?通过设计这些问题,可以推动我们积极动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问题,进而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也可以促使我们更易理解和掌握相关的实验知识。

3.做好课前预习,合作互助

课前准备工作主要有充分准备好仪器、药品和器材,并将仪器、药品等放置有序;提前了解实验成败的条件和关键步骤;并且适当地加入学习小组,实现合作学习。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我们应该在化学事宜按过程多多观察别的同学是如何操作的,是如何记录实验现象和分析实验结果的,并且对于别的同学不懂的地方进行指导,同学间互帮互助,共同提高,共同进步。

四、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高中化学实验课堂的开设有着重大的作用,但问题也有很多,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着我们的学习能力;对于这样的情况,在新的时代、新的时期需要对高中化学实验进行改革和创新,适当地增加探究式性实验,以此来提升我们的学习积极性。只有这样我们的学习效率和质量才能得到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