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统计学读书笔记大全11篇

时间:2023-07-16 08:31:14

统计学读书笔记

统计学读书笔记篇(1)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4)01-0119-08

引言

随着云计算与移动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电子书阅读器、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便携式终端设备的普及,移动阅读己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也逐渐改变了人们的思维习惯与学习方式,形成了从电子学习到移动学习,再到泛在学习的发展变革。

电子书是电子阅读环境中知识内容的承载者,也是构建新型数字化学习环境的重要内容保障。深入研究与探讨电子书的格式标准、设计开发、阅读软件与平台服务等一系列问题,构建基于云服务平台与数字化学习终端的电子书学习系统,是电子书和电子教材应用与推广的前提,也是促进电子阅读与数字化学习融合的重要环节。

一、电子书格式标准与EPUB3.0阅读软件

1.电子书格式标准与电子教材出版

电子书是指以数字形式制作、出版、存取和使用的出版物,通常需借助一定的阅读软件和电子设备进行读取。新媒体联盟(NMC)的The 2010 Horizon Report与The 2011 HorizonReport两个报告都指出电子书将在未来2~3年发展成熟并深刻影响教育领域。电子教材是一类遵循学生阅读规律、有利于组织学习活动、符合课程目标要求、按图书风格编排的电子书或电子读物。相对于传统的纸制教材来说,电子教材具有易于保存、更新和传输的优点。

目前,国内外电子书格式多达数十种,比较常用的格式包括PDF、KF8、CEB、AZW、UMD、PDG、MOBI、CAJ、VIP、iBooks、EPUB等。其中,以PDF为代表的面向印刷流程的固定版式电子书标准,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原文档的格式、字体、版式和图片等要素,但不支持自动排版,缺少文档逻辑信息和富媒体、强交互特性,并不适合新型电子教材出版。随着跨媒体出版的兴起,尤其是目前电子书的载体逐步向移动媒体终端过渡,许多大型IT公司都推出了基于XML并能支持HTML5、CSS等Web技术的新一代电子书格式标准,如亚马逊的KF8、苹果的iBooks及国内方正的DPUB等。这些新格式标准能够有效满足新型电子教材在多种终端上的应用需求,但不同企业出于保护自身商业利益与内容资源等因素的考虑,各自所支持的私有格式之间难以统一和兼容,导致内容资源和阅读系统重复开发问题严重,也严重制约了电子教材的发展与普及。同时,各公司通常将其私有格式电子书与阅读软件、阅读器硬件终端及数字内容平台关联绑定,形成一个极为封闭的系统,难以适用于数字教育出版的发展与应用需求。

2.EPUB3.0标准的功能特性

EPUB是国际数字出版论坛IDPF(International Digital Publishing Forum)的电子书开放国际标准,自以来得到了众多终端厂商、平台开发商及主流出版商的支持与认可,已逐渐成为开放电子书格式的主流标准。IDPF自2006年以来先后了多个EPUB版本,其中,EPUB2.0得到了以E-Ink技术为基础的专用电子书阅读器的普遍支持。专用电子书阅读器的主要优势是低功耗和视力保护,但同时存在不能支持动态媒体格式、翻页速度慢、交互性不强等缺陷。随着平板电脑等新一代数字化学习终端的快速发展,其良好的动态富媒体支持及自然人机交互体验对电子教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祝智庭等认为新型电子教材应该具备开放性、关联性、互动性与富媒体性。面对终端设备和Web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IDPF于2011年了EPUB3.0标准。EPUB3.0支持丰富的数字化媒体、多样的内容布局与呈现方式、深度用户交互以及动态驱动和响应,能更好的满足新型电子教材的出版需求。

(1)富媒体性

EPUB3.0标准支持在电子教材中嵌入音频、视频、SVG矢量图以及基于MathML语言的数学公式。此外,EPUB3.0标准利用同步多媒体集成语言SMIL(Synchronous Multimedia IntegrateLanguage)能够将音频剪辑片段与文本对象关联,实现电子教材中文本对象的点读功能。

(2)强交互性

基于HTML5、CSS及JavaScript脚本语言,EPUB3.0电子教材内能够嵌入和集成各种交互性的教学活动,包括互动教学游戏以及单选、多选、填空等多种客观题型的评测与反馈。

(3)关联性

EPUB3.0标准在元数据中引入链接元素“link”,能够引用和关联与电子书相关的各种资源。此外,EPUB3.0制定了一套片段标识符规范CFI(Canonical Fragment Identifier),用于描述电子教材中任意内容的标识和链接方式。学习者可以将学习过程中的生成性信息与电子教材中的各种对象进行精确关联,实现学习资源的动态生成和进化发展。

(4)开放性

EPUB3.0作为一个开放的国际标准对任何个人与组织都是透明和免费的,它不但支持如HTML5、CSS3、DAISY等开放技术和标准,同时也支持如SVG、OGG、WebM等开放、免费的媒体文件格式,从而为电子教材的制作与开发提供了一个自由开放的环境,有利于EPUB3.0格式电子教材的推广普及与内容互操作。

3.EPUB3.0电子书阅读软件的现状

随着EPUB3.0不断推广普及,其逐渐得到了许多知名阅读软件的支持,如Adobe公司的Adobe Digital Editions,苹果公司iPad上的阅读软件iBooks,索尼公司的Sony Reader等。此外,一些公司与机构也都推出了专门支持EPUB3.0的阅读软件或系统,如IDPF开发的开源软件项目Readium,InfogridPacific公司开发的AZARDI,AEL Data公司开发的Lektz eBookReader,Bluefire Productions公司开发的Bluefire reader以及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开发的ASTRI-Bee等。尽管以上阅读软件能够支持EPUB3.0标准,但难以满足云端环境下电子教材的应用需求。首先,依据美国图书行业协会的最新调查报告“EPUB3 Support Grid”,大多数阅读软件对EPUB3.0标准特性的支持还不全面;其次,以上阅读软件不能够提供完善的学习辅助功能与服务,包括笔记记录与分享、文本内容标注、测评与反馈等;第三,一些国外公司虽然提供了包含内容服务平台在内的商业化整体解决方案,但不能综合考虑泛在学习情境下电子书的内容设计与整合,构建功能完善的电子书学习系统。

二、EPUB3.0电子书学习系统设计

1.系统设计要求

电子书学习系统的设计应充分考虑系统的硬件特性、网络环境、应用情境等因素,构建一个功能完备、界面友好的数字化学习环境,以有效支持学习者泛在情境下的自主探究学习,具体要求如下。

首先,随着终端设备性能的不断提升,新型数字化学习终端通常具备强大的芯片处理能力和高分辨率彩色显示屏。学习系统中资源内容的设计与展示应充分发挥终端设备的硬件优势,不仅局限于图像、音频、视频等媒体内容,还可以引入3D图形、全景图等新的知识内容呈现形式。此外,学习系统的交互方式设计也应充分利用学习终端的多点触控屏幕、摄像头、麦克风等硬件模块,为学习者提供更加自然和谐的人机交互体验。

其次,由于无线网络范围无法有效覆盖、网络带宽不足等制约因素,云端网络环境难以确保学习者随时随地访问与获取学习资源。因此,电子书学习系统应尽可能实现学习资源的本地化,以支持离线状态下学习者的自主探究学习;同时,学习系统应该具备资源下载及数据交换的自动化、智能化特性,以支持学习者的在线协作学习与社会化学习。

第三,学习者在移动环境下通常难以连贯、系统地进行学习,因此,学习系统中内容资源的设计应具备资源内容片状化、资源形式特殊化、内容呈现简洁化等特性。

2.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

国内外研究者针对新型电子教材的功能特性与应用需求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陈桄等认为应该从结构化呈现、媒体可操控性、笔记功能、作业功能及管理功能等五个方面对电子教材的功能进行考察。Wolfgang Beer等认为一个具有情境感知功能的交互式电子书阅读系统应该具备多媒体内容、多终端应用、易于分发、情境感知和可离线应用等特点。INTERACT(IntegratedModel of MultimediaInteractivity)是一个针对交互式多媒体教学提出的应用模型,它包含用户、学习环境以及学习者心理模型等学习变量。Yueh-Min Huang等引入该模型,从情境化、个性化、社会化三个方面设计了电子书学习系统功能模块。如图1所示,基于电子书学习系统功能模块与INTERACT的映射关系,本研究认为EPUB3.0电子书所具备的功能特性能够有效支持学习者的情境化、个性化和社会化学习活动,并提出了EPUB3.0电子书学习系统的具体功能需求。

(1)情境化学习支持

根据INTERACT理论,基于学习者需求创设特定的学习情境有助于认知活动发展,进而影响学习行为活动。EPUB3.0电子书支持音频、视频及文本同步发音等富媒体形式学习内容,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加深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为主动学习创造条件。此外,在电子书学习环境中引入用户控制的交互活动能够形成信息环路,有助于学习者主动参与到知识建构的过程中,提升学习者的学习体验和沉浸感。基于EPUB3.0标准的强交互性支持,在EPUB3.0电子学习系统中能够实现各种交互活动,如教学互动游戏、试题评价与反馈等。

(2)个性化学习支持

学习行为活动作为一个独立元素能够有效促进学习者认知活动的发展。在基于资源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行为活动将会产生大量的生成性信息,这些生成性信息与学习资源紧密相关,形成了个性化的学习资源。为满足学习者个性化学习需要,电子书学习系统应支持生成性信息的记录与存储,包括文本标注、笔记记录、答案信息记录、书签设置等。基于EPUB3.0标准的关联性,电子书学习系统能够实现生成性信息与学习资源之间的精确链接,将生成性信息独立存储于云平台,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的获取个性化学习资源,确保了学习过程的有效性与延续性。

(3)社会化学习支持

根据维果斯基的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社会化学习能够将学习者在泛在学习情境下的思考与感受外化并进行分享,从而增强学习者的社会交互性。基于EPUB3.0标准的开放性,在电子书学习系统中设计支持社会化学习的功能,可以利用云存储服务实现学习笔记、试题答案等信息的分享;此外,还可以借助于微博、短信等第三方应用实现电子书内容的分享,从而帮助学习者获取更加全面的知识,以完成有意义的学习。

三、EPUB3.0电子书学习系统的实现

1.学习系统整体结构

基于云端环境的EPUB3.0电子书学习系统包括EPUB3.0格式电子书、电子书阅读软件EPUB3.0 Reader、数字内容管理与云服务平台以及数字化学习终端四部分内容,系统整体结构如图2所示。

EPUB3.O电子书实质上是一个后缀名为epub的zip格式压缩文档,它包含了各种类型的学习资源以及与资源组织、描述和呈现相关的文档。数字内容超市中提供的电子书主要为以纸制教材为蓝本,以科学认知理论和教学理论为指导设计开发的EPUB3.0电子教材。

电子书阅读软件EPUB3.0 Reader是学习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包括java语言开发的Android应用程序和JavaScript语言开发的Web应用程序两个版本。EPUB3.0标准主要通过基于HTML5和CSS规范的xhtml内容文档对资源进行组织与描述,并且对HTML5进行了内容和语义扩展。因此,EPUB3.0 Reader的核心功能是调用浏览器引擎对xhtml内容文档进行解析、渲染和呈现,将xhtml内容文档中EPUB3.0的扩展内容替换为浏览器引擎能够识别和渲染的脚本内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现笔记记录与存储、学习过程跟踪、试题评价与反馈等学习与阅读辅助功能。

数字内容管理与云服务平台主要通过数字内容超市和云盘为EPUB3.0电子书学习系统提供支持与服务。数字内容超市主要提供包括电子书存储、管理、购买与结算在内的各种功能与服务。云盘存储服务则是通过与金山软件公司合作,将金山快盘整合到云服务平台中,利用金山快盘提供的OpenAPI进行二次开发,实现多终端数据同步及用户间的数据共享。

数字化学习终端主要为内容资源呈现与系统软件运行提供硬件支持,EPUB3.0电子书学习系统的硬件终端具备10.1寸多点触控屏幕,搭载Android4.0操作系统,具有强大的芯片处理能力及稳定流畅的操控体验,能够很好的支撑学习系统的运行。

2.学习系统的界面与功能实现

应用EPUB3.0电子书学习系统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可以进行字体设置、笔记标注等操作,主要应用界面如图3所示。此外,系统还能够实现文本点读、笔记分享、学习过程跟踪及自动测评与反馈等功能。

(1)阅读环境的设置

根据学习情境及个人学习风格的不同,学习系统支持学习者对字体大小、屏幕亮度、阅读模式等进行调整,以构建个性化的阅读环境。学习者可以根据环境光源设置阅读模式为“夜间模式”或“日间模式”,也可以自行定义文本的前景色与背景色组合模式。此外,学习者还可以对翻页效果、横屏锁定、行间距及字间距等进行设置。

(2)文本操作与处理

基于交互式电子书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文本内容是大多数学习行为活动的操作对象。在图3所示应用界面中,学习者在学习终端屏幕上长按某一文本对象将会弹出前后浮标,移动浮标可以精确选择电子书中的任意文本对象并进行笔记标注、分享、搜索、词典、复制、高亮标记等操作。

①笔记标注。利用新型数字化学习终端所具备的触控屏幕、麦克风、摄像头等硬件特性,学习系统支持虚拟键盘、拍照、录音及摄像等多种方式录入笔记信息,学习者可以根据需要灵活选择不同的笔记记录方式,实现多媒体笔记信息与选定文本的关联。

②分享。学习者可以借助于第三方应用程序将电子书中的文本内容以短信、电子邮件及微博等方式进行分享。

③搜索。学习系统支持对任意选定文本进行全书搜索和网络搜索。全书搜索将在电子书内容文档中查找并标记出与选定文本相同的所有内容,学习者可以逐条定位并查看;网络搜索则通过调用系统自带浏览器搜索相关的网络资源。

④词典。学习系统集成了英汉词典、汉英词典和新华字典数据库,学习者能够快速查阅电子书中任意文本内容的释意,有助于学习效率提升。

(3)文本点读与同步显示

EPUB3.0电子书可以利用SMIL语言将音频剪辑片段与文本对象进行关联。系统在解析EPUB3.0电子书的过程中,若检测到与xhtml内容文档关联的smil文档,将会自动激活文本点读功能。此时,若学习者单击电子书中某一文本对象,系统将会自动播放该文本的关联音频片段并同步改变其显示状态。此外,在学习系统中可以设置文本点读功能为连续播放模式,在这一模式下点击发音文本对象,系统将在当前文本关联音频片段播放结束后自动查找并播放下一个文本对象的关联音频片段,直至整个xhtml文档结束。

(4)笔记记录与分享

在电子书中进行笔记标注,首先需要对被标注对象进行标识与定位,并实现注释信息与标注对象的关联。EPUB3.0标准提供一种通用文件片段标识规范CFI,能够对xhtml文档中的文本、图片、音频及视频等对象进行精确标识。CFI不仅能够标识文本对象中任意字符的位置信息,还能够标识图片对象中的坐标点位置、音频对象播放的时间点以及视频对象某一时间画面中的坐标点位置。基于此标准,系统目前实现了文本对象的笔记标注功能,笔记注释信息可以是文本、图像、音频及视频四种媒体形式,并且支持对笔记内容进行删除、修改、导出和导入操作,如图4所示。

导出的笔记内容将会封装为一个zip压缩文档,该文档中包含一个基于CFI规范的xml文档,以及与笔记注释信息相关的图像、音频和视频文档。xml文档包含了电子书ID值、注释信息中媒体资源的存储路径、被标识对象的内容与定位信息等。其中,电子书ID值主要用于笔记文档与电子书的关联与匹配。系统将导出笔记的文档直接存储在云盘同步目录下,通过云盘实现笔记内容共享及多终端设备同步。学习者可以在同一电子书中导入并查看多个笔记文档信息,也可以选择性地导出部分笔记内容并分享给其他学习者。

(5)试题评价与反馈

EPUB3.0电子书学习系统支持基于QTI标准的客观题测评与反馈。QTI(Question&TestInteroperability)是一个关于测试的互操作规范,它由一系列的单个文本规范组成,主要用于解决不同考试系统之间的内容交互问题。利用QTI编辑工具能够制作并生成符合QTI标准的xml文档,文档包含试题类型、试题题干、正确答案及分值等元数据信息,可直接打包成为EPUB3.0电子书内容的一部分。

在图5所示的原理框图中,试题内容数据封装在EPUB3.0电子书文档内,而试题交互控制源代码存储在阅读软件中,能够有利于电子书的版权保护和控制电子书文件大小。当系统检测到xhtml文档中包含试题内容时,即在该文档的head标签中加入测评交互控制代码的引用链接。测评交互引擎从QTI标准文档中提取试题元数据并添加至xhtml文档中预定好的脚本模块内,结合CSS对试题内容进行排版布局,再由系统解析、渲染和呈现,最终实现与测评相关的各种交互活动。

试题交互引擎基于JavaScript及Jquery框架开发,能够支持单选、多选、填空、判断等多种客观题题型,并为每一个测验模块提供“检查”、“重做”、“复位”和“提交”四种操作功能,如图4所示。其中,“检查”功能能够检测并标识出答错试题,显示提示信息但不给出正确答案,而“提交”功能则直接给出了答错试题的正确答案。“重做”功能可以清除答错试题的作答信息,而“复位”功能清除整个测验模块的作答信息。

统计学读书笔记篇(2)

下午第二节课,学校教导处对本学期以来各班开展的课外阅读计划的制订和落实情况进行阶段性检查。

一年级:1.2班的开心故事会,学生“亲子阅读计划”,“亲子阅读记录卡”很有特色;1.3班的课外识字集锦,童谣集,绘画集很有个性;1.4班的小小手抄报,识字集也是硕果累累,尤其是他们设计的图文并茂的“亲子阅读计划”特别有创意。

二年级:2.1班的亲子阅读记录卡,小小阅读手抄报,观察日记让孩子们在课外阅读方面小试牛刀;2.2班的读书名言集锦,阅读手抄报,图文日记也很是惹眼,尤其是“读书的孩子是美丽的”这个阅读主题传递着老师对孩子的谆谆教导和殷殷希望;2.3班的开心阅读,“我会写、还会画”名人名言集锦,主题手抄报,学生小日记等展示看着也很过瘾,特别是他们的“好词佳句”阅读笔记如同一颗幼芽,让人真实地感知到孩子们在阅读的路上一定会有一个蓬勃发展的未来。老师的良苦用心让人感动。2.4班:开心讲故事,亲子阅读记录卡,小小阅读手抄报也赚足了观众的眼球。值得一提是:二年级孩子办的手抄报还有家长的鼎力相助,每份手抄报都是孩子和家长合作办成的,这才是真正的“亲子阅读手抄报”,这个点子好,招数新!

三年级:四个班级的步调相对一致,亲子阅读记录卡,阅读书签,阅读笔记,阅读手抄报,课外阅读评价表,书法作品集锦,学生作品集也同样内容丰富,尤其是他们设计的课外阅读评价表,分为爱读书、多读书、会读书三个梯度,有评价指标,有自评、组评、师评、家长评四个项目,表册学生填写的也很认真,值得大家借鉴学习。

四年级:四个班级的展示也是大同小异,亲子阅读计划,亲子阅读记录卡,阅读手抄报,优秀阅读笔记展评,走进《爱的教育》专题集是一个不错的亮点,老师给孩子们推荐的书籍让孩子们阅读进行的异常扎实,包含着老师的辛勤指导,折射着孩子阅读成长的智慧光环。

五年级:亲子阅读计划,优秀阅读笔记,学生作品集,阅读专题手抄报,其中“学生读书成长册”构成了他们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展示平台,也是整个级段各个班级的一大看点和精彩亮点。5.1班的“梦里花香、童诗飞扬”手抄报让人过目不忘;5.2班的“趣味语文”手抄报也让人一睹为快;5.3班的“循环日记”记载着班级的新人新事,透视着老师的教育思想;5.4班的学生读书成长册不仅遗传了传统阅读笔记的基因,还在形式上增添了图文并茂创新因子,记录着学生阅读成长的足迹,内容包括我的阅读计划,我的读书名言,好词佳句采撷,图书漂流花园,阅读亲子对对碰,我的阅读感悟,家长的鼓励等栏目。当然他们也有配套的评价机制,他们这种工作上的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效仿。

六年级:亲子阅读计划,阅读手抄报,优秀阅读笔记展评,每个单元的专题手抄报,名字优雅、充满诗情画意的个人诗集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很值得大家学习的是6.1班和6.2班的“我的读书计划”制定的非常详细,有指导思想、阅读目标、读书口号、实施方法、进度计划、自我评价、家长评价等项目;6.3班的读方法推介、个性化书签展示;6.4班的“好书推荐卡”让人眼前一亮,内容包括书名、作者、推荐指数、推荐人、推荐理由、故事梗概。六年级整个级段的手抄报,诗集,作品集质量上乘、形神俱佳。学生个人阅读笔记记录总量高达一万字以上。这些成果是老师指导的结果,是学生学习智慧的结晶,彰显着整个级段老师们团结协作、计划性强、扎实有效、按部就班、追求卓越的工作作风。

统计学读书笔记篇(3)

下午第二节课,学校教导处对本学期以来各班开展的课外阅读计划的制订和落实情况进行阶段性检查。

一年级:1.2班的开心故事会,学生“亲子阅读计划”,“亲子阅读记录卡”很有特色;1.3班的课外识字集锦,童谣集,绘画集很有个性;1.4班的小小手抄报,识字集也是硕果累累,尤其是他们设计的图文并茂的“亲子阅读计划”特别有创意。

二年级:2.1班的亲子阅读记录卡,小小阅读手抄报,观察日记让孩子们在课外阅读方面小试牛刀;2.2班的读书名言集锦,阅读手抄报,图文日记也很是惹眼,尤其是“读书的孩子是美丽的”这个阅读主题传递着老师对孩子的谆谆教导和殷殷希望;2.3班的开心阅读,“我会写、还会画”名人名言集锦,主题手抄报,学生小日记等展示看着也很过瘾,特别是他们的“好词佳句”阅读笔记如同一颗幼芽,让人真实地感知到孩子们在阅读的路上一定会有一个蓬勃发展的未来。老师的良苦用心让人感动。2.4班:开心讲故事,亲子阅读记录卡,小小阅读手抄报也赚足了观众的眼球。值得一提是:二年级孩子办的手抄报还有家长的鼎力相助,每份手抄报都是孩子和家长合作办成的,这才是真正的“亲子阅读手抄报”,这个点子好,招数新!

三年级:四个班级的步调相对一致,亲子阅读记录卡,阅读书签,阅读笔记,阅读手抄报,课外阅读评价表,书法作品集锦,学生作品集也同样内容丰富,尤其是他们设计的课外阅读评价表,分为爱读书、多读书、会读书三个梯度,有评价指标,有自评、组评、师评、家长评四个项目,表册学生填写的也很认真,值得大家借鉴学习。

四年级:四个班级的展示也是大同小异,亲子阅读计划,亲子阅读记录卡,阅读手抄报,优秀阅读笔记展评,走进《爱的教育》专题集是一个不错的亮点,老师给孩子们推荐的书籍让孩子们阅读进行的异常扎实,包含着老师的辛勤指导,折射着孩子阅读成长的智慧光环。

五年级:亲子阅读计划,优秀阅读笔记,学生作品集,阅读专题手抄报,其中“学生读书成长册”构成了他们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展示平台,也是整个级段各个班级的一大看点和精彩亮点。5.1班的“梦里花香、童诗飞扬”手抄报让人过目不忘;5.2班的“趣味语文”手抄报也让人一睹为快;5.3班的“循环日记”记载着班级的新人新事,透视着老师的教育思想;5.4班的学生读书成长册不仅遗传了传统阅读笔记的基因,还在形式上增添了图文并茂创新因子,记录着学生阅读成长的足迹,内容包括我的阅读计划,我的读书名言,好词佳句采撷,图书漂流花园,阅读亲子对对碰,我的阅读感悟,家长的鼓励等栏目。当然他们也有配套的评价机制,他们这种工作上的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效仿。

六年级:亲子阅读计划,阅读手抄报,优秀阅读笔记展评,每个单元的专题手抄报,名字优雅、充满诗情画意的个人诗集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很值得大家学习的是6.1班和6.2班的“我的读书计划”制定的非常详细,有指导思想、阅读目标、读书口号、实施方法、进度计划、自我评价、家长评价等项目;6.3班的读方法推介、个性化书签展示;6.4班的“好书推荐卡”让人眼前一亮,内容包括书名、作者、推荐指数、推荐人、推荐理由、故事梗概。六年级整个级段的手抄报,诗集,作品集质量上乘、形神俱佳。学生个人阅读笔记记录总量高达一万字以上。这些成果是老师指导的结果,是学生学习智慧的结晶,彰显着整个级段老师们团结协作、计划性强、扎实有效、按部就班、追求卓越的工作作风。

统计学读书笔记篇(4)

荀子曰:“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无书卷之气,自然难以厚积薄发领悟学科之妙趣要义,自然难以游刃有余体验课堂教学之酣畅淋漓”。通过读书活动提升师生文化素质,在全体师生中掀起读书高潮,不断更新观念,拓展视野,努力建设一支充满生机和活力、与现代化教育相适应的教师队伍,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意识和实际能力的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指导思想

创新是一个学校不断进步的灵魂,学习是不断创新的不竭动力,营建浓浓的书香校园氛围,是顺应时展潮流的必然选择,我们以提升师生的专业素养为重点,以营造浓郁书香校园文化氛围为目的,在学校形成读书热潮。引导广大师生“读好书,促成长”,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进一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逐步推进学习型校园建设,为学校建设增添活力。

三、活动对象:全校师生

四、阅读书目

校长室向全校学生和教师推荐阅读书目。推荐的书目中包括文学经典、思想修养、文学艺术、教师技能、现代管理等方面的书籍,推荐的书籍可以到图书馆借阅。

(一)教师阅读书目

1.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教材书目

2.苏霍姆林斯基论教育

3.有关成人教育、创建学习型社会、教师心理及其它有关成人教育教学等方面的书籍,如:《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作者:[美]彼得•圣吉上海三联书店;《学会宽容》作者:苏隶东中国民航出版社。

(二)学生阅读书目

《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严文井童话》《叶圣陶童话》《张天翼童话》《爱的教育》《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寄小读者》《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汤姆•索娅历险记》《西游记》《水浒传》《木偶奇遇记》《西湖民间故事》《调皮的日子》《丛林奇谈》《非法智慧》《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

五、学习形式

开展读书活动可采取自由结合或个人自学的形式,学生可按班级、年级组织学习,教师也可按年级组、教研组进行集体学习。

六、具体实施办法

书香校园建设,要服务于师生高质量的阅读需求,要将校园建设成对每一位师生开放的图书室:充分发挥图书室、图书角的阵地作用,在此基础上,加强对师生读书活动的指导,并将“阅读活动”纳入学校的课程计划,开设阅读课,制定阅读课的课程计划与课程目标及考评方案,使师生读书活动成为学校特色发展的基础工程。

(一)对学生读书活动的具体要求:

(1)一条主线---熟读经典诗词。

一年级:熟读背诵比较简单、易理解的诗词20首;

二三四年级:熟读背诵经典诗词40首;

五六年级:熟读背诵有一定难度的经典诗词80首;

并为学期末的经典诵读比赛做好准备。

(2)必读书目---根据新教育文库的推荐书目,组织学生开展“大阅读”活动。

一二年级:每生每学期必读学校推荐书目2本;

三四年级:每生每学期必读学校推荐书目3本;

五六年级:每生每学期必读学校推荐书目4本;

坚持写读书笔记,学期末举行读书笔记评比。

(3)充分利用好开方式阅览区,每个阅览区设立一个专门的负责班级,全部图书实行开放架管理,读者可以自行选书在区阅览,或到负责班级处办理借书手续。

(二)对学生读书活动的具体措施:

(1)通过开展读书日活动,全面推动学校读书活动的开展。

(2)图书室根据新教育文库推荐的书目,凭借我校图书室已有的图书,每月作好一期新书介绍工作,调动学生阅读兴趣。图书管理人员要积极做好每日的图书借阅工作,以确保读书活动的正常开展。

(3)认真上好阅读课,午间休息时间为学生读书时间,教师要严格控制作业量,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课业学习环境,学生阅读时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读书指导。

(4)建立班级图书角,引导学生将家中的优秀图书带到班级中,成立班级图书角,图书不得少于100册,专门配备1-2名学生作为班级图书管理员,负责班级图书的借阅、登记、归还等工作。

(5)每个学生都要拥有自己的读书剪贴本或读书笔记本,低年级的孩子主要是根据阅读主题自己动手制作剪报,中、高年级的孩子则是将自己的阅读感受写成读书笔记,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绘制精美的小插图。班级或学校将开展相关的评比、展览活动,使阅读记录真正成为学生阅读的拐杖。

(6)与大队部结合,充分发挥小红花广播的作用,开展“好书介绍”、“读书笔记活动”“读书小博士”等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7)学校教科室定期做好学生读书活动的检查工作,保证学生有计划有重点的读好每一本书,保证读书活动的实效性。

(8)学校将对各班的阅读标兵,不仅给以必要的表彰,而且还组织这些孩子到书店去,为学校购置书籍。这样做一是让孩子们可以购回他们自已想看爱看的书目,更是在学校中形成一种浓烈的阅读氛围。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让更多的孩子与书籍走得更近,更易形成一种健康向上的“阅读场”。

(9)每学期进行一次阅读考级,并颁发奖证。

(三)、教师读书活动的要求及措施:

(1)鼓励教师多读书,我们将举办购书活动:组织教师去书店购书。

(2)每年每一位教师必须认真阅读4-5本教育论著。

(3)每位教师根据每月校长室推荐的必读书目和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点滴故事,写教学随笔,以此回顾自己的教育生活,反思自己的教育片断。写的方式自选,可在教育在线书香世界中开个人主题贴,也可写在教科室统一的笔记本中。

统计学读书笔记篇(5)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4-0103-02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学到了写读书笔记的方法,那么在阅读实践中要注意运用,随时把阅读中学到的知识,如:好词好句,精彩片断等,产生的想法、体会,悟出的道理等记录下来,以便在今后的阅读和写作中运用。为了激励学生认真做读书笔记,教师要经常组织展览、评比、介绍经验等活动,鼓励学生长期坚持写读书笔记,这样更有利于形成习惯。

1.明确写读书笔记的意义

明确什么叫读书笔记。学生谈一谈自己对"读书笔记"的理解。教师展示以往学生的读书笔记本。明确写读书笔记的意义。在读书学习的过程中,把所读的书、文中,有价值的"东西"用笔记录下来,不但能够增强记忆,储存信息,准确地掌握知识,更能够积累丰富的资料。

2.写读书笔记的方法

2.1摘录笔记。摘录笔记就是把所读文章的好句子、好材料摘录下来的笔记。这种笔记有的同学做过,但是坚持下来的人很少。摘录笔记做多了,经常读一读,对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很有帮助,在作文时可以参考、模仿,有的甚至可以直接引用。

2.2提纲笔记。提纲笔记就是把所读文章的要点归纳记录下来的笔记。它对于我们阅读分析很有帮助,也有助于我们提高作文的构思能力。

2.3评注笔记。如果所读的书是自己的书,还可以在书的空白处写下自己看法、疑问、评论等,也可以做一些记号。这就是评注笔记。它会加强我们对文章的理解、记忆,作文时如果要参考、模仿读过的文章,有没有做过评注的,效果大不一样。

2.4心得笔记。心得笔记简单的就是扼要地写一写读书的心得,可以不过多考虑格式,把心得记下来即可。所谓找文章的"眼睛",实际就是一种心得,你把它记录下来,不用过多地展开议论,这就是心得笔记。

3.明确读书笔记的内容要求

在实际教学中, 一般是分为三步来进行的:

第一步:了解写读书笔记的内容及作用 ,由于我们是小学生,考虑学生的水平,我主要是把摘录笔记、提纲笔记、评注笔记、心得笔记四种做一个简单的结合作为本次研究的内容。即读书笔记的内容有:(1)摘抄喜欢的词(2)摘抄你喜欢的句子(3)写感受(3句话)。从二年级开始:分类摘抄喜欢的词、句,可以增加学生的词汇的积累,以便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使自己的作品语言生动、形象、优美。三年级:写感受。可以让学生针对某个问题或某一段落进行思考,联系生活体验写下自己的想法。为今后写作中运用,使自己的作品有真情实感。

第二部:教师以班级订阅的《个性化作文》为例指导学生如何写读书笔记:

作品名称:《个性化作文》

好词:红扑扑 水灵灵 红红的 闪亮闪亮 整整齐齐 樱桃小嘴

好句:她那红扑扑的脸蛋上,有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闪亮闪亮的,那小小的鼻子下面的一只樱桃小嘴红红的,在嘴上有两排整整齐齐的雪白的牙齿。

好段:我有个小妹妹,小名叫小听听,今年7岁。她那红扑扑的脸蛋上,有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闪亮闪亮的,那小小的鼻子下面的一只樱桃小嘴红红的,在嘴上有两排整整齐齐的雪白的牙齿,她一天到晚都缠着我,弄的连作业都写不了。

我的收获:——(预计三年级练习)

自我评价:——(预计三年级练习)

第三部:学生谈写读书笔记的感受是什么。相互交流心得体会。

4.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

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就是说读而不写,印象不深。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教师可根据不同的读物、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指导学生写简单的读书笔记。写读书笔记是提高课外阅读质量的有效措施。在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方面我的做法有五种:

4.1摘抄。如抄精彩词语,优美句段、格言警句等,为写好作文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例如《三亚落日》一文,作者对三亚落日做了细致的描写,文章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三亚落日的色彩美、形态美、意境美。文中有很多优美的词句,生动的句子,在教学时引导学生感悟三亚的美,就可以尝试让学生从课外阅读中摘抄一些描写景色的优美词句

4.2列提纲。如写出文章的要点、框架或故事梗概,便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总结概括能力。

4.3写读后感,指导学生写读后感,一定要联系原文的思想内容,联系社会实际和自己的思想实际。在写读后感时注意感受可长可短,只要表达学生的内心感受即可。

4.4写书评、如评价书中的人物和事件。如:在学生学完了《三克镭》之后,我除了在课堂上向学生介绍有关居里夫人的一些文字资料和图片外,还适时地向学生推荐了原三克镭著──《居里夫人传》。读完了全书,学生对居里夫人无私为科学献身的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然后我就试着让学生写出对书中主人公居里夫人的评价,写一写对《居里夫人》这本书的评价,通过写书评的练习,有利于提学生的认识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对写好书评至关重要,所以教师对书评的内容给予及时的点拨、发现书评内容中有不妥的地方,要马上纠正和指导。

统计学读书笔记篇(6)

二、书法艺术融入书籍设计课程的路径

目前设计教育比较重视专业课、软件课,而学科基础课的课时相对较少,尤其书法方面的学习,很多学校没有开设书法课程,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可以将笔墨意识培养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笔者以书籍设计课程为例进行了以下几方面尝试。

1.在教学大纲中增加书法学习方面的章节目前书籍设计教学大纲有些是64课时的,有些是40课时的,主要包括书籍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形式、书籍设计版式、印刷材料与装订工艺等内容,我们应提升书法艺术在书籍设计课程中的地位,增加“书法文化”部分,学生通过这部分学习,了解书法发展历史,对各个书体及特点有大概认识,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墨法学习和训练,对历代名家的作品进行临习,但这种临习和纯粹的书法专业学习有所区别,不完全追求技法方面的纯熟,而是掌握墨法的运用①。让学生在今后设计中有意识地运用笔墨元素,根据书籍内容,将笔墨元素运用于书籍设计之中,从而增强作品的民族文化内涵,与书籍内容相统一。

2.经典案例解析现代书籍设计中,很多设计师都运用书法元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们在书籍设计教学中增加经典案例解析,搜集一些运用笔墨元素的经典作品,如著名设计师吕敬人的设计作品《胡适全集》、《梅兰芳全传》、《中国记忆》,恰到好处地运用书法元素,很具文化内涵分量。书籍装帧设计师周晨的《阳澄笔记》,封面用隶书书写书名,隶书给人的感觉平稳端庄,使整本书更显清新淡雅。日本很多设计在笔墨运用方面非常成功,教学中可以选取一些经典案例进行讲解,让学生从中得以启发。

统计学读书笔记篇(7)

客观地说,语文作为基础性工具学科,想要学好是不容易。它体系博大内容浩繁,融思想、知识与艺术为一体,需逐步培训良好的感知与接受能力、但作为中学阶段的一般性学习,需要的是扎实的文字、语言功底,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顺畅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而达此目的、应该说是不太困难的,是有规律可循的。这里,首先需要端正一个认识,即语文成绩的提高有赖于语文素养的增强,是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语文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学习时间的长久性决定它不能一蹴而就,所以不能急功近利,为应试求成绩,而应扎实语文基础,将其作为一项立身处世的本领努力学习下去。

现代语文教育认为,阅读和写作是体现一个人语文能力的主要标志。大家在学习中要把握好这两点精髓。阅读是语文材料的主要来源,从小学高年级始,就应对一些名家名作进行有计划的阅读,不断扩展知识面。高中生已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要根据有关的阅读书目制定自己的读书计划,时代上分古典和现代,体裁上分诗词和散文。

语文学习中要用好三个本子。除了学校和老师要求的语文用本外、我们倡导同学手中还要备三个本:知识本、杂记本和随笔本。知识本是用来记录语言和文学方面基本知识的,可用于随堂笔记和个人整理。经过初中学习,绝大部分的语法知识和语言现象都有触及,但限于理解能力,许多同学是一知半解,支离破碎的。

语文学习的要义在于勤和恒。大家要五法并用,充分调动起眼、耳、口、手、心各感官,实现听、说、读、写、思诸种功能。如果说听和读这两种视听手段是吸收营养,是“进”的过程;那么说和写则是加工和生成的过程,是进行人际交流的必需。人在社会中能表情达意、交流思想、自如往来、充分协作、不正是语文学科最根本的目标吗?还有什么“成绩”的问题不能解决呢?想以此奉送给努力求知的学子们。

一、高中语文的基本学习方法

1.制定计划

计划是行动的指南,也是目标实现的基本保证。为了保证学习目标的实现,就必须制定学习计划。制定学习计划有利于增强学习的主动性,避免盲目性,从而增强有序性。只要我们能制定一份详细、周密的学习计划,并且按计划主动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主动预习

强调课前的预习,是学会主动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习的初始阶段。一般的预习要达到以下四个目的:

一是要对课文或下一课所学的内容及层次有大致的了解;

二是要巩围复习旧知识,理解新知识,能把新旧知识进行粗层次的有机联系;

三是要找出课文中的重点、难点和自己感到费解的地方,尤其对那些似是而非、似曾相识的知识要特别引起注意;

四是要了解课文后面的练习,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要做记号,等老师授课时注意听讲或提出。预习实际上是听课前在思想上、心理上及知识上的准备。

3.做好上课准备

课堂学习的准备工作主要有几个方面:

(1)确立明确的课堂学习目标。明确的学习目标对课堂学习有很强的导向和激励功能,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活跃思维,提高学习效率。

(2)调适良好的心理状态。一要有旺盛的求知欲:二要有乐观的学习情绪;三要有积极的思维定向。

(3)做好身体上的准备,为了保证有饱满的精神投入到课堂学习。

(4)准备好学习用具,同时注意把课桌整理得井井有条,以免课桌上东西零乱而影响你的学习情绪。

4.专心上课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学生在校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

5.及时复习

复习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语文学习成效的重要因素。语文复习必须要主动,可以运用以下几种具体方法:(1)系统整理,(2)独立作业,(3)分析错误,(4)系统小结。

6.课外学习

(1)要尽可能与课堂学习内容相结合,有利于促进文化科学知识的学习和发展正当的兴趣爱好。

(2)课外学习活动的内容和时间要适当,不要影响正常的课堂学习和身体锻炼。

(3)在课外学习活动中,要尽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练结合,脑手并用。

(4)要争取老师的指导,提高课外学习活动的效果。

以上这些方法仅仅是语文学习、阅读的常用方法,远没有包括全部的学习方法。特别是朗读、背诵、摘要、笔记等重要方法都未列入。然而这些却又是极为重要的。我们应当在语文学习中全面、正确地运用,以求得自身的主动发展。

二、高中语文必须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

1.勤读课外书籍

语文学习最重要的内容是读书。要学好语文,光读几册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大量地阅读课外书籍,从书中获取丰富的精神养料。

2.勤做读书笔记

读书必须学会圈点勾画,学会做读书笔记,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3.勤查词典资料

读书要养成勤查词典资料等工具书的习惯。

4.勤于朗读背诵

朗读背诵是我国传统的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是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朗读要做到吐字清晰,音准气足,节奏停顿合理,要有抑扬顿挫的韵律美,准确地体现出作者的情感。

5.勤于独立思考

思考是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6.勤于求教探讨

要学好语文,就必须养成求教于人的习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凡是不懂的,有疑惑的、把握不准的,都应当勇于向别人请教。

统计学读书笔记篇(8)

2022年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和档案等事业。深入推进全民阅读”。这是自2014年起,“全民阅读”连续九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可见,全民阅读已达成社会共识。然而,我们又处在快节奏、高消耗的现代社会,很难拥有充裕的时间慢慢地消化经典。一方面是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另一方面是碎片化的时间对现代人阅读造成种种客观限制。这种矛盾促使读书笔记类图书兴起。所谓读书笔记类图书,一般指作者将经典作品拆解,并从自己的角度重新解读的图书。众所周知的有“文学讲稿三种”“世界名人书话”“大家谈大家”系列等。读书笔记类作品,能够在经典名著与全民阅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因为篇幅简洁、论述生动,让读者在品味阅读乐趣的同时又能获取知识。”[1]于是,读书笔记类图书逐渐在图书市场占据一席之地,成为大众阅读中不可忽略的亮点。笔者即以读书笔记类作品为例,探析经典大众化的出版路径。那么,在策划、编辑读书笔记类图书时,有哪些具体思路呢?

一、切中当下,回应经典

策划优秀的读书笔记类图书,笔者认为有两个层面比较关键。

(一)掌握大众心理,找准选题切入点

策划面向大众的读书笔记类作品,既要准确感知社会发展的脉搏,又要捕捉人性中永恒的课题。这样就能在经典作品中挖掘出“常”与“变”的因素,编辑既要鼓励作者以当代人的眼光洞察经典作品中曾经被忽略的细节与伏线,又要在作者的解读中提炼出与读者共情的市场卖点。在“不隔”的阅读体验中,读者才存在被启发的可能。如果麦文化出品的押沙龙新书《读水浒——人性的十三种刻度》,上市不久便好评如潮,当月在豆瓣读书平台跃升至“文学图书热门榜”前十位;3个月内,当当网累计有13447条好评。关于《水浒传》的读书笔记层出不穷,这本书之所以能脱颖而出,除了得到易中天的推荐以及收入陈洪绶《水浒叶子》中经典人物版画之外,也源于编辑对这本书亮点的精准提炼,宣传文案写道:“从人性的角度出发,抽丝剥茧地深入林冲、武松、宋江、鲁智深等主要人物,他们变成了一个个普通人,变成了普通中产阶级、小公务员,变成了我们身边的人。”以现代人的视角,重新观照几百年前的小说人物。作者从不变的人性出发,打通了今古之隔。这一类的读书笔记,自然能唤起读者广泛的共鸣。

(二)寻找助力,建立智囊团

编辑作为杂家,需要对各个学科都有所了解,但另一方面也存在局限,编辑往往不能像某个领域的专家那样深耕某个学科多年,充分了解学科概况和学术前沿情况。尤其是策划一套读书笔记类丛书时,编辑更需要整合各个学科领域的专家,组建智囊团,哪些权威的作者值得争取,哪些经典的作品值得挖掘,哪些前沿的方向值得探索?智囊团常常会给编辑提出理性而中肯的意见。这样选题策划至少在大方向上不会有太大偏差,也推动着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例如,由著名学者丁帆、王尧先生担任总主编的“大家读大家”丛书,便是广义的读书笔记。这套书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与译林出版社出版,邀请当今人文大家深入浅出解读中外名家名作,让普通读者也能在删繁就简的阅读引导下走进文学的殿堂。这些重量级作者均涉及不同领域,如毕飞宇属于小说创作领域、李欧梵主攻中国现代文学和文化研究领域、田晓菲来自中国古典文学领域等。编辑难以对每个领域都了如指掌,在这种情况下,丛书主编便在某种程度上担任智囊团的角色,他们所具有的创造力、教学经验与学科视野,对于选题策划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深入浅出,依托经典

读书笔记类图书须以经典作品为依托。其中包含以下两层意思。

(一)经典是可以再生的资源

读书笔记建立在对经典的解读中。它绝不局限于将“经典”重新说一遍,而是要融入作者自身的知识积淀与人生见解,为读者拓宽认知经典作品的维度,让经典作品重新焕发生命力。一部读书笔记是否具备上述能力也是编辑判断其优秀与否的关键标准。王安忆在《谈话录》中谈到对经典作品的理解,她认为,19世纪的作家好像银行,比如托尔斯泰,精神内涵是取之不尽、可以再生的。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中强调的是经典不断被认知的过程。纳博科夫在《文学讲稿》中更是强调:“聪明的读者在欣赏一部天才之作时,为了充分领略其中的艺术魅力,不只是用心灵,也不全是脑筋,而是用脊椎骨去读的。”[2]《红楼梦》《水浒传》《金瓶梅》是当之无愧的经典。历年来对这几部作品的读书笔记层出不穷。而优秀的作者,总能站在自己的人生阅历与学术视野上另开新见,如格非的《雪隐鹭鸶——<金瓶梅>的声色与虚无》、田晓菲的《秋水堂论<金瓶梅>》,即使前人的解读已经备矣,他们依然能让经典焕发生命力,成为大众读者敲开“红学”“金学”等的入门之书。

(二)读书笔记是经典导览图

精彩的读书笔记,就像一幅导览图,带领读者进入经典的幽秘空间。最典型的莫过于纳博科夫的《文学讲稿》,纳博科夫担任着世界文学的导游。对于读者来说,经典的诠释者与经典本身同样重要,生搬硬套的文学原理不足以被列入经典的行列,需要诠释者融入自己的感性与理性,甚至自己的创作经验,这样才能达到与经典对话与沟通的效果,才能如导游一般,带领更多读者领略经典的奥妙。上海译文出版社在编辑纳博科夫的《文学讲稿》时,点明了读书笔记的理想标准:作家解读作家,天才剖析天才,经典成就经典。近年来,国内比较典型的有“大家读大家”书系,作为多年来的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至今已经出版了四辑,陆续收入毕飞宇的《小说课》、田晓菲的《七发》等。“大家读大家”丛书包含两层含义:请当今的人文大家(包括著名作家)深入浅出解读中外大家的名作;让大家(指普通的阅读者)共同分享大家(在某个领域内的专家)的阅读经验。让前一个“大家”放下身段为后一个“大家”做普及与解惑的工作。换言之,也类似于导游的工作。这种互动交流的目的,就是想让两个“大家”合力推动全民阅读,使其朝着一个既生动有趣,又能轻松获得人文核心素养的轨道前行。在“读大家”的过程中,作者从另一个维度和视角带领读者游览中外文学经典这一座座知识的花园。

三、庄谐结合,重塑经典

读书笔记类作品的庄谐结合,主要体现在学术性与大众性的统一。它是轻学术图书领域的重要分支,以学术为根基,但不似纯粹学术图书般引经据典,正襟危坐,而是轻松简洁,娓娓道来,在不经意间把一些道理和知识注入读者心中。这也是读书笔记类图书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键,为实现两个效益的统一,编辑需要在内容和装帧两个方面下功夫。

(一)内容

1.编辑需要学会挑选作者。一方面,编辑选择的作者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既能够吃透经典文本,又要有深厚的文字功底和讲故事的才能,融合科技、经济、社会、历史等知识点,纵横捭阖,有血有肉,才能增加图书的可读性。对于学术专著,学者往往喜欢探幽发微,只关注一片树叶;对于读书笔记,则需要以小见大,关注一整片森林。因此,“绝非专业视角上的简单整理,而是一次跨学科的融会贯通,需要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的突破”[3]。另一方面,编辑需要建议作者,读书笔记的有趣好读必须建立在坚实的学术素养基础之上。如果没有轻松好读的阅读体验,就起不到沟通经典的作用;如果没有以扎实的学术素养作为基础,那么读书笔记就流于空泛与油滑。在这种情况下,参考文献就极为关键。读书笔记通常可以作为某部经典的入门指导,文后的参考文献则给需要进一步延伸阅读的读者提供了搜索线索。2.编辑需要对书稿进行再加工。读书笔记类图书,内在结构极其关键。这就要求编辑对书稿中相互独立的篇目进行整理,梳理内在的框架、贯穿始终的主题和逻辑线索。以笔者所编的《以读攻读》和《始于一次分神》为例,这两本书都是读书笔记,《以读攻读》作者但汉松,深耕现当代美国文学及批评理论多年,有极为深厚的学术素养。书名的字面“以读攻读”便是贯穿全书的主题,点明作者对经典如同攻城鏖战的耐心。此外,《以读攻读》篇目大部分聚焦在对西方经典的解读,编辑建议作者将这些相对独立的篇目整理出清晰的结构框架,于是,这二十几个篇目最终分为四辑,每一辑设立了一个辑名,分别是重量、影色、书人、短读,让原本分散的篇目形成结构严谨的阵型。《始于一次分神》是学者胡桑读书笔记的结集,该书涉及辛波斯卡、昆德拉、略萨等著名作家。作者解读的经典,散落在不同的时空。但全书依然有贯穿的主线,即作者对经典作品的解读与分析始终秉承“文本细读”方法;此外,还有一条暗线贯穿全书,即作者在自序中谈到,创作这些作品时的灵感都出现在日常“分神”的状态。于是,编辑与作者商定,将书名拟为《始于一次分神》,让这本读书笔记关联起日常生活某个灵光一闪的瞬间。

(二)装帧

与内容相比,装帧同样重要。读书笔记的装帧设计应有较高的市场识别度。一般来说,读书笔记较宜在学术类图书简洁大气的风格上添加趣味性的点缀。比如上海译文出版社的《文学讲稿》三部曲,即以作家的手写稿与插图铺满封面,这是一种贴近读者的设计,还原了这套书系的故事场景与时代氛围;再如《始于一次分神》,编辑特意邀请插画师绘制了一个脑洞大开的小女孩,暗合书名“分神”二字,使这本读书笔记变得生动有趣,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又如《以读攻读》,封面虽然没有插画元素作为点缀,但是设计师巧妙地运用了书名文字的编排,将书名和辑名各自拟了一个英文标题,布局在封面各处。让这本引经据典的硬核读书笔记显得颇为洋气与雅致。

四、多元营销,分享经典

策划编辑读书笔记类图书的过程就像一场需要打满90分钟的足球赛,新书摆上货架并不意味着编辑使命的结束,而是代表比赛下半场开始了。如果期待这本书被更多读者翻阅,必然需要继续跟进营销。关于读书笔记,编辑也采取了多元化、立体化的营销方式,多管齐下,更加灵活,适应于当下的融媒体时代。简言之,营销方式可以分为线上营销、线下营销以及与作者联动。

(一)线上营销

线上营销拥有见效快、传播快、流量大等优点。随着读书笔记推向市场,渐渐形成口碑,引发书评人和读者在豆瓣、当当、凤凰网、亚马逊等相关社区进行热烈的讨论。通过网络传播,建立起一个更高效的图书传播渠道,实现以点带面的营销效果。反过来说,读者通过网络反馈的建议和想法也可促进编辑产生新的策划思路。

(二)线下营销

与网络营销相比,线下营销探讨的主题更为集中,能引起读者深入的思考。比如思南经典诵读会,是很适合读书笔记线下营销的场地之一。首先,因为在场的听众多为年轻人,他们对人生的困惑、对未来的思考更敏感,在新书的诵读与理解中,作者、听众和读书笔记之间形成相互解惑的场域。其次,现场诵读、提问、答疑的方式,让经典以及经典的解读呈现丰富意蕴,也让一本读书笔记的内涵实现更多元的延伸。

(三)与作者联动

编辑在策划选题时,最好能让作者尤其是有影响力的“网络大V”作者参与选题策划,通过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与读者建立立体化的营销传播组织架构。作者吸引读者成为粉丝,粉丝在参与主题策划的同时,也实现了图书的后期营销[4]。此外,读书笔记的作者往往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和网络流量。在豆瓣、微博、知乎、微信公众号均积累了数量可观的读者粉丝,并且与相关的阅读公众号有合作。与作者联动,读者定位比较准确,易于实现精准营销。比如《始于一次分神》,营销始终围绕作者活跃的几大平台,策划一系列线上线下活动,在有赞平台推出了作者限量签名本,200本签名本在一夜之间售罄。

五、结语

随着全民阅读深入推进,大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读书笔记能够在经典与大众之间起到关键的领读与沟通作用。同时,大数据时代信息传播方式多元化,大众阅读选择面更广,对阅读对象更加精挑细选。因此,越来越多的读者信任经历过时间淘洗的“源头”作品,即经典。在这样的背景下,读书笔记成为叩开经典的不二之选。它不仅成为近年来图书市场上的一个新兴品种,而且将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依然存在丰富的可开拓、可挖掘的空间。它依托经典,又重塑经典。它在对经典的诠释中,自身也会成为经典。

参考文献:

[1]罗秋香.开放智性资源,促进大众阅读:关于“轻学术”类图书编辑工作的几点思考[J].编辑学刊,2019(2):74-77.

[2]纳博科夫.文学讲稿[M].申慧辉,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5.

统计学读书笔记篇(9)

经过校领导和骨干教师、教研组长、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等几次的研讨论证,我们在XX年年末确立了创建“书香校园”特色学校的整体构想:

1、成立专项工作小组,从创建“书香校园”的相关理念的培训和统一,相关措施的出台和实施进行整体谋划。

2、在教师层面实施“读书伴我成长”的校本研修的基本方案。使教师“在读书中丰富自己,在读书中成长自己,在读书中悦纳自己”,关注更多的教育类专著,不断地用专家的思想引领自己的业务,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计划在两至三年内,使学校有充足的教师业务类藏书,在教师群体尤其是中青年教师群体中形成广泛阅读的氛围,创建“读书-实践、反思-提高”的教师校本研修的基本模式。

3、在学生层面实施“我读书,我快乐”的活动。运用多种方式,开辟多种渠道,使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开展一系列的读书活动,提高学生的读书兴趣。

围绕以上的整体思路,我们开展了创建“书香校园”的各项具体工作:

(一)注重硬件建设的投入。

1、学校在XX年年末开始先后几次投入资金近万元,为学校教师分几次购入教育教学类专著图书500余本,大厦书系的绝大部分书、目前各位教育名家、名师出的各种教师们爱看、看了有帮助的书我们力求都为老师准备到。与此同时,建立完善的图书借阅制度,安排专人负责图书,报纸,杂志的管理,合理安排学生的借阅时间,使这些图书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学校更加注重更新校图书室的藏书和增加校阅览室的报刊杂志。学期初由区教育局统一为学生购进5000余元图书,调动图书管理员和年轻教师,在休息日里加班加点,短期内把全部新书上架,并全天借阅,方便学生阅读。此外图书室还在每班指定一位图书管理员,统一完成班级图书角的主题借阅工作,以便协助各年级的主题阅读开展。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完善各个班级的图书角,采取让学生自带一些,学校图书室借一些,让图书更接近学生生活,使学生更加方便阅读,班级图书角由班级图书管理员管理,每班根据自己班级的特点制定自己的班级图书管理制度,鼓励学生借阅图书,教育学生读书、爱书。学校还计划在2010年暑期,为学生、教师再次购入图书,此次购书由各年级、各教研组上报所需书目表,经审核后统一购入,计划投入资金近3

万元,同时为各教研组配书架,建立办公室图书角,方便教师闲暇时间阅读。计划投入资金1万元。此项工作计划在20XX年暑假完成。

2、加强校园墙壁文化的建设,营建书香校园的氛围。在校园公共墙壁(各班级门口的指定位置)及教室的显著位置统一装饰精心选择的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使学生时时刻刻与文化相伴;在每个班级的整理橱内,规划读书角阵地,用于摆放班级图书和学生的读书日记等资料,同时在班级门口布置学生展示台,用来展示学生的读书感想、读书日记……鼓励学生乐于读书,勤于读书,读有所思,读有所感;与此同时,我们还号召各班重视黑板报的文化阵地建设,在每一期的黑板报中设立读书专栏,向学生介绍优秀书籍,刊登学生的读书感想。这样学生有书可读,有平台可展示,得到认可,更加推动其读书的热情。二年级二班的小郭宇是个坐不住的淘气包,可是在“书香校园”特色校创建的一系列活动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他便了,下课很多时候叫不动他,因为有书在吸引他,像小郭宇这样的孩子越来越多,从另一方面让我们感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相应的措施保证

统计学读书笔记篇(10)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1B-0068-07

一、调查目的、时间、对象、方法

本调查的目的是了解我市小学教师读书现状,发现存在问题,探讨解决对策,以达到让更多人正视教师的读书危机,改善读书缺失,加快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的目的。本调查于2014年3月开始,随机抽取我市4所小学各学科、各年龄段、各专业成长层次共计400名在岗教师为被试,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70份,其中A校50份、B校74份、C校88份、D校58份。

本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辅以访谈法。按照相关原则与方法设计了调查问卷,共49个题目。内容围绕读不读、怎么读、读什么、读书效果这四个主要问题设计。问卷由五点矢量表题、单选题、排序题、简答题组成。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读不读

所谓“读不读”,是指当下教师有没有从自己专业成长的角度来读书。可能影响该问题的因素包括有读书观念和读书行为,而读书时间和读书数量可以对“读不读”进行标准和量化。

1.读书观念

一件事成功与否首先要看人们对其观念如何,即是否正确的认识并重视。读书也是如此,调查教师“读不读”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个观念上的认识,即教师是如何看待“读书”的?是否有正确的读书观?是否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

我们大多数的教师是如何看待“读书”的呢?如下图:

如上D所示,绝大多数教师对“读书”不排斥,77.33%的教师认为“读书使人快乐”,81.25%的教师认识到“读书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很有帮助”,82.43%的教师认为读书“对教师专业发展有促进作用”,78.53%的教师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必须阅读一定的经典名著”,同时有83.85%的教师认同“今天,获取知识的途径很多,但读书仍很重要”,79.2%的教师认为“学校开展读书活动非常必要”。对读书相关知识比如知道“世界读书日”及其意义的教师也过半数。说明教师对读书的观念是正确的,认识是到位的,对读书给自身专业发展带来的重要意义是认同的。

除了有关“读书”的观念性认识,在本次调查中,还考察了教师对“阅读量多少”的认识,统计如下:

以“一个人平均每年读十本书”为参考,衡量教师的阅读量大小。通过调查发现:57.45%的教师认为平均每年读十本书的这个阅读量很大,只有6%的教师认为不大。这反映出大多数教师对读书量的认识有偏差。究其原因,是由于教师自身读书量低造成。同样相关的问题“认为同事的阅读量很大”和“对自已的阅读量满意”这个判断也说明了这一点。

教师对“读书”有愉悦的感受和正确的认识,意识到“读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但对读书量的认识则分歧较大。

2.读书行为

在访谈中,所有教师都表示平时有读书习惯。而如何保证读书的常态化与日常化,显然,制定科学有效的读书计划,设定符合自身的读书目的等正确的读书行为很有必要。

从表2、表3我们可以看出,只有四分之一多一点的教师有具体的阅读计划和明确的阅读目的。也有近四分之一的教师是毫无计划和目的,随性而至。这样就难以保证读书的质与量。在开放式简答题中,关于“您一周大约摘记多少字的读书笔记”,有55.7%的教师没有摘记读书笔记,23.9%一周摘记在500字以内(包括500字),摘记500―1000字的有13.6%,一周摘记超过2000字的仅有6.8%。在“您的阅读计划是什么”的回答中,只有38.6%的教师写出了自己的阅读计划,31%的教师明显表示没有阅读计划。

众所周知,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明确的目的,制定可行的计划,按照计划朝着目标努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读书也应如此,但从统计中可见,大多数教师的读书行为是无计划、无目的的随性而至,没有采用有效的读书方式、缺乏良好的读书习惯,读书效果难以保证。

3.读书时间

从表4我们可以看到,四所学校中,60.33%的教师平均每天读书的时间是低于1小时的。只有极少数的教师每天读书超过2个小时。将四所学校数据单列,可以说明这不是一所学校所存在的问题。虽然其中个别数据有相差,比如B校有20%的教师每天读书时间超过两个小时,但综合四所学校的数据,不影响我们得出教师平均每天读书的时间过少这个结论。这也呼应了前文教师阅读量低的现象。

在访谈中,不少教师反映当下工作压力大,日常需要处理的事务多,没有过多的时间也静不下心来读书。但表5所统计的数据似乎并不能说明这点。

上表中,我们发现不到一成的教师会拿出闲暇时间的三分之一来读书,多数教师用于读书的时间只是闲暇时间的五分之一甚至是六分之一。这说明教师并不是没有时间读书,而是时间没有用在读书上。在访谈中,也有一位教师这样表示:老师的时间紧,但还不至于没有读书的时间,关键看愿不愿意去读。从读书时间过少可以看出教师缺乏读书的自我意识,没有很好的分配、利用自己的时间在读书上。

4.读书数量

我们从2010年以来为一个时间段,统计教师平均每年的读书数量、每年购书费用以及个人藏书量:

表6告诉我们,把“教书”作为本职工作的教师,竟然有63.42%的教师平均每年读书量低于全国人均读书量――不足四本,8.81%的教师一年才读一本书。教师读书量过少,存在严重的读书危机。这一结论让我们震惊。表7、表8的统计结果也印证了这一结论:2010年以来70.16%的教师平均每年购书费用低于300元,按目前小学教师年均收入5万计算,7成的教师对于读书资金投入仅占年收入的0.6%。55.08%的教师个人藏书量不足百本。那么,是什么造成教师读书量过少的原因呢?

从表9不难看出,“没时间”和“缺少阅读氛围”是造成教师读书量过少的主要原因。在访谈中,许多教师也表示平时工作忙,心情浮躁,静不下心来读书。这一方面确实反映了小学教师工作繁忙、学习时间较少的现状,但也说明教师对自身的要求不高,对专业发展不够迫切,没有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综上分析,“小学教师读书现状调查”之“读不读”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读。多数教师对读书都有正确的认识,意识到读书对专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但实际读书情况不理想,随意性的不良读书习惯使读书无计划、无目的,直接导致教师的读书时间过少,读书数量过低。读书没有时间和数量上的保证,难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可谓是认识很到位,行为很苍白!特级教师李镇西说过:我们中小学教师往往是不读书的,正因为这样,我们的教师队伍素质在不断下降,不要说和解放前一些“大师级”的中小学教师,如叶圣陶、夏D尊等相比,就是和“”前的教师比,文化素养也是相对较低的。

(二)怎么读

所谓“怎么读”是指教师读书采用的方式。主要包括教师如何将书“读进去”和“读出来”两方面。读进去是指教师读书时采用的方式方法,比如泛读、精读、通读、跳读等,读出来是指教师在看书的过程中或是看完书后对书中内容是否能够与他人有效的进行交流、记录和应用。

1.读进去

读书有很多种方式,不同的读物、不同的读者采用不同的读书方式。基于专业成长的小学教师都是采用哪些读书方式呢?表10可知,泛读是教师主要读书方式,其次是仔细读但不作笔记或批注,少数教师能够精读。在开放式的简答题中,也有相关问题:您认为有效读书的方法有哪些?统计出了26种之多的读书方法,其中最多的是精读与泛读相结合,其次是做笔记、思考、交流。

上述统计反映出教师会读书,能够选择恰当的方式读书。但精读偏少、研读没有出现。这说明在世风喧嚣的信息时代中,教师也免不了心浮气躁,很难静下心仔细阅读教育经典,也很少有教主动摘抄读书笔记、撰写读书心得。这正是目前教师读书所缺失的重要组成部分。

2.读出来

在统计有效读书方法时,不少教师提出读书交流很重要。有37.78%的教师会选择在课余时间与同事谈论读过的教育专著,也有28.88%的教师表示不会在课余时间和同事谈论。有56.65%的教师经常与他人交流读书感受,其中最主要交流对象是同事(39.8%),其次是朋友(33.08%)

作为教师对读书成果的应用,笔者认为至少应包括对自身专业发展助力和对学生的成长助力两方面。在访谈时,不少有成就的教师谈到他不仅自己读,还会和学生一起读书,相互交流,与学生共同徜徉在书海中,共同嬉戏。这比教学生多认几个字、多做几道题更有意义。如果教师真正做到了这一点,那么他会是一位幸福的教师,他的学生也会是幸福的学生。但在表12中,只有7.5%教师选择与学生进行交流,绝大多数教师没有将阅读的魅力展现给学生,缺失或放弃了一个教育的主阵地,这不能不说是遗憾的。

在统计中,调查的四所学校教师对于读书现状的反映绝大多数是一致的,比如对读书的看法、选择读书的方式等,但也有个性的体现。如表13,在对教师读书交流的主要方式调查时,发现个别选项还是有差距的,比如A校和D校教师读书交流的主要方式是参加读书研讨活动,高于其他两个学校近10个百分比,说明两校经常组织教师读书研讨活动,这无疑是促进教师读书的良好举措。而B校则是偏重于组织教师写读书心得,有40.5%的教师以此为读书主要交流方式,远高于其他三校。读书交流能够促进教师更有效的阅读,学校的组织很有必要。

通过对“小学教师读书现状调查”之“怎么读”调查,可以发现教师能够掌握一定的读书方法和技巧,但受社会大环境影响,缺少读书的心境。很少有教师能够潜心精读教育经典,绝大多数选择泛泛而读,不会主动撰写读书笔记,读书交流不到位,特别是与学生的交流欠缺,使读书与教育本应相辅相承的育人途径相隔甚远。

(三)读什么

所谓“读什么”是指教师读哪些书。这里包括书的选择、书的来源、书的类型、读书的书目。当今社会信息膨胀,书籍的种类多得令人眼花缭乱,来源也丰富多彩,就连书籍的材质也不再单一,作为教师是如何在书海茫茫中寻找属于自已的书来读?

1.书的来源

从上表中,我们发现教师书的来源比较均衡。借阅占比重稍大一些,58%的教师认为学校图书馆现有图书种类齐全,55.38%的教师认为能够满足自身需要。除此之外,随着网络的普及,“网上寻找”也成为教师读书的重要来源之一。33.6%的教师最常用的读书途径就是网上阅读。

2.书的选择

在上表中的几个选项中,自己喜欢(35.2%)和公认经典(30.1%)是教师选择书籍的主要标准。而与专业有关的书籍并不是热选,这也说明当下教师的读书具有个性化色彩,选择的主观意识强,并不以专业唯上。

3.书的类型

关于教师读书的类型,问卷按三个不同的标准进行调查:教师最喜欢哪些类型的书?教师认为对专业发展起促进作用的书籍是哪些类型?作为教师,必须阅读的哪些类型的书籍?最理想状态下就是三者为一,这样读书既有了主观能动性,又能促进专业发展。但实际情况如何?见下表。

从上表中,我们能看出教师喜欢读的书和认为有用、必须要读的书不尽相同。最受教师喜欢的书分别是文学类、休闲类和科普类;而教师认为对专业发展起促进作用的书籍依次是教育经典、教育案例类和文学类;而作为教师,必须阅读的书籍教育类、文学类和传记类。只有文学类既是教师喜欢又是教师认为有用和必须的。在回答“你读过的书有哪些”时,教师列举出的绝大多数是文学类,其中大部分是文学经典名著、小说,也有童书,还有少量历史传记类。

但作为教师,在思想上还是认为自己应该读一些教育教学方面的书。在列举读过的教育专著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有《什么是教育》《给教师的100条建议》《爱的教育》《陶行知文集》《窗边的小豆豆》《教育是什么》《爱弥儿》等。

在访谈中也发现,在日常的生活中,教师阅读更倾向于文学类甚至是休闲类。他们会选择教育专业类书刊,但让他们喜欢、带给他们身心愉悦的还是前者。

4.读书书目

在统计教师读过的最有影响的教育专著时,我们发现老师们列举的书目中,既有教育经典名著,也有教育实践案例;既有文学巨作,也有文艺小说;既有,也有儿童读物,这正是教师读书的与众不同。但细细分析下来:从教师专业发展角度,读书缺乏有效体系,难以形成专业发展的知识建构;从文化积淀角度,历史、哲学、地理、军事、经济、励志等少有涉及,土壤丰沃程度不够,难以形成有效的文化生成;从兴趣涉猎角度:教师更爱阅读生活类的小说,或者是比较易懂、操作性强的教育著作,缺乏眼界宽度,更没有广泛阅读期刊杂志。比如《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这些必读的就不在列。

综上分析,“小学教师读书现状调查”之“读什么”,从书的来源,沿袭中国传统思想“书非借不能读也”――借阅读物是教师书的主要来源;选择的标准很多,但教师不会因为职业的关系完全选择教育类的书,自己喜欢的类型才是最想读的书。但教师又因为职业使然、专业需要,除了读自己喜欢的书之外,还是会选择与专业相关的教育类书来读。从数目的列举上,既反映教师读书较杂,也同时反映出读书没有体系,文化触觉不敏感,很少读教育理论前沿的书籍。因此,整体读书的内容是滞后的。

(四)读书效果如何

所谓“读书效果如何”是指从教师读书可能会受到的客观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辅以解读名师在专业成长中对读书的感受,来解密基于专业成长的教师应该如何读书。

1.可能影响的客观因素分析

其一,读书氛围。

71%的教师认为“良好的读书氛围能促使我读书”。在之前统计“你认为阅读量过少的主要原因”中,除了“没时间”,30.88%的教师认为缺少读书氛围也是主要原因。

其二,配套资源。

55%的教师认为学校图书馆现有书籍能满足我的需要,而且认为现有图书种类齐全。还有相关学科会组织教师集体订阅和本专业有关的书刊杂志,比如数学学科会订阅《小学数学教学》、德育部门会为全体班主任购买主题书籍,比如《第56号教室的奇迹》等。但在访谈中,发现许多教师平时并没有到学校图书馆借书、看书的习惯。可见学校现有资源比较丰富,但教师并没有好好利用。

其三,I导重视。

从四所学校分别统计的数据来看,虽然各校的督促力度不尽一样,个别选项存在一定差距,比如“经常督促”百分比最高的是A校57.3%和C校51%,超过半数的教师认为学校领导经常督促他们读书;而“督促”百分比最高的是D校,督促的程度轻重与被问卷的教师主观感受有关,但整体上还是可以看出各校领导对教师读书的重视。在调查中,还有43.73%的教师认为“人都有惰性,阅读纳入教师考核制度能促使我读书”,但也有36%的教师不赞成。说明读书纳入考核还存在相当大的分歧,目前还是需要教师个体的自觉自动。

2.教师读书与专业成长

读书是一个持之以恒,积以时日,成效自见的过程。我们分析教师的读书现状,只是对教师专业成长可能性的一个横切面分析,并不能直接反映出教师专业成长的全部轨迹。但我们可以从已经成长起来的教师身上,看出读书对他们的影响。我们对江苏省特级老师、中学高级教师、连云港市333工程“模范班主任”、连云港市港城名师等优秀教师进行了访谈(访谈内容略)。从访谈内容中,我们总结出,所有专业有所成长的教师有以下几个共同点:(1)有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固定的读书时间;(2)在成长过程中,读书对其专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3)读书有计划、有体系、有想法。可以说,这些专业发展较快的名师们,他们都是一个读书人,一个会读书的人。

综上分析,“小学教师读书现状调查”之“读书效果如何”,我们从可能影响教师读书效果的客观因素分析,读书氛围对教师读书有一定的影响,而参测学校相应读书的配套资源能够满足教师读书的需要,学校领导也给予足够的重视。可以说,教师读书的客观环境较好。从对成长起来的名师访谈中,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对自身的读书自觉、自律、自省、自思则是成长的关键密钥。

三、结论与建议

1.教师对读书的意义理解到位,有正确的读书观,但缺乏良好的读书习惯,使得读书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导致读书时间过少,读书数量过低。建议学校应引导教师制定合适的读书计划,设定读书目标。帮助教师有计划有目的的读书。

2.教师掌握一定的读书方法,但由于读书目的不明确,读书整体处于快读和浅读状态,很少有教师养成自主撰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建议学校应引导教师针对不同的读物选择不同的读书方法,精读和泛读相结合。特别是一些教育经典,组织教师进行读书笔记的撰写,读后感的交流。

3.部分教师进行读书交流,而对象仅限于同事和朋友,与学生交流较少。应该引导教师把读书的交流对象指向学生,与学生一起交流,促进师生双方共同的读书活动。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读书实效,还可以推动整个社会读书。

4.教师读书“借阅”仍是较主流的书籍来源。这与当下社会、学校、网络相应的书籍资源比较丰富,能够满足教师的需要有关。但作为一位教育者,对一些经典的教育书籍还是需要收藏起来慢读、研读、多读,应引导教师树立这样的观念。

5.教师虽然会读促进专业成长的书,但更喜欢读文学类的书籍。倡导教师读书做一个“杂”家,但一定要有规划、有体系的选择书籍。引导教师既从文化积淀的角度广泛读书,又要从自身专业成长的角度读一些促进自己专业知识体系建构的书。

6.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科学合理地制定具有超前量的学期计划和活动,尽量减少突发检查和布置额外任务,让教师能够根据学校计划制定出可以实施的个人读书计划。学校要保证教师有较为整齐的时间段来看书,要努力在师生当中创设浓厚的读书氛围和读书交流氛围,切实打造书香校园。

7.学校相关部门要对教师的读书进行年度规划,在规划中给教师读书以时间和数量上的保证,同时引领教师接触教育的前沿理论,关注教育改革动态,打开当下教师过于狭窄的阅读面,并适时、定期组织教师进行读书笔记的撰写和交流,培养教师良好的阅读习惯。

8.读书是教师提升自我涵养、实现专业发展的必然途径。教师要强化自身的专业发展意识,提高工作的进取心,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少一分功利,多一分清高,少一分浮躁,多一分静心,从最基础的做起,扎扎实实多读一些好书。

参考文献:

[1]刘新.农村小学教师阅读现状的调研报告[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3(03).

[2]课题组.读书,教师的态度 上海市中小幼教师读书现状调查[J].上海教育,2014(09).

[3]袁蕊.中小学教师阅读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2014(06).

统计学读书笔记篇(11)

进入高一的学生已经有三年历史学习的经验和知识的积累,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和知识的接受能力都有了较大提高。他们思想活跃,喜欢追根溯源,这一时期正是历史学科培养学生阅读习惯,训练阅读能力的最佳年段。教师应抓住契机,有意识有计划按步骤地利用课堂教学教给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与技巧,并使之形成良好习惯,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这不仅能使学生从学习中得到乐趣,成绩提高,而且会终生受益。我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粗浅的经验是,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带着目标仔细读

课本本身有着非常明显的优点。章、节、目、段之间有着内在联系。指导学生认真仔细读课本是阅读的最重要的环节。阅读前教师应对课本进行深入钻研。根据教学目标要求精心巧妙地编选几个知识性、思想性都比较强,提纲挈领的思考题,课前写在小黑板上,或上课后迅速简要地写在黑板旁边,好让学生阅读时心里装着问题,有目标。可采用默读与朗读相结合的方法。因为长时间朗读会产生疲劳,影响读的质量。如果长时间默读,又往往会“一目十行”、“眼神不一”,有的同学会“走神”或搞小动作。随时抽一个同学朗读可提高读的效果。再者,朗读也可消除错字,不认识的字,难懂的词,可以及时指出和纠正。这种读法,既有学生活动,又有教师抽查,能使学生注意力比较集中。因为有思考题引路,绝大多数同学能及时准确地抓住课文的中心、重点、特点及难点。高一历史课本除正文外还有小字部分作为阅读材料,但不作统一要求,只要求学生明确正文与小字的关系,正文犹如筋骨,小字犹如血肉。

二、提问讨论受启发

在学生阅读完课文后,教师就前面给学生的思考题向学生提问检查阅读的初步效果。同时让学生就不理解的问题向教师提问,由教师解答。通过互问互答指导学生对带有一定难度的综合题进行梳理归类,找出解答问题的论据和方法。

对于有代表性的问题,让学生各抒己见进行讨论:讨论通常是前后四人结合起来分小组进行,讨论时间为10分钟左右。同学们结合课本内容讲自己的观点,大家摆事实,讲道理,进行比较深入的讨论,这样,开阔了思路,加深了对重要问题的理解和记忆。对于那些引起激烈争论的问题,教师可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引导学生课后再扩大阅读范围,自己去寻找答案。这样将课堂阅读自然延伸到课外,促使教与学进一步结合,深化了教与学的效果。

在提问与讨论中,教师的思维方法、看问题的角度,自然给学生以影响,讨论是建立在阅读基础上的,讨论中学生既动脑又动口,人人参与,加深了对阅读内容的理解,而且使综合学习能力得到锻炼。

三、思考归纳求深化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阅读”和“讨论”两个环节中学生接触和理解到许多课本知识,掌握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材料和方法。进一步提高,就要求学生对阅读了的内容进行归纳和综合,认识历史事件的本质和前因后果,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将知识的各部分按一定逻辑顺序归纳成系统的有机整体。这样,有助于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学生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化,巩固已掌握的知识。每节课都如此,会形成知识——方法——能力之间的良性循环,效率会越来越高。将来面对“会考”、“高考”,只不过是一个水到渠成的问题。“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阅读”这一最基本最简单的教学环节上多用些心思功夫,这应是一个最实际的考虑。

归纳一般也控制在10分钟左右,教师以启发、点拨、释疑、小结的形式和学生一起整理知识,“穿线织网”,归纳出教材知识结构和思想内涵。尽可能由学生归纳,一些难度较大的也可由教师归纳总结。教师的归纳要注意两点:(一)化:将基本的理论原理具体化,化为对人、事、制度的有血有肉的分析评价,切忌理论、史实的“两张皮”或生拉硬扯。(二)精:话要讲在点子上,有穿透力,切忌冗长,拖泥带水。这两点,高考题的“要求”和“参考”答案或“标准”答案值得反复揣摩,体会,烂熟于心,举一反三,加以运用。平常备课,就要用规范的最经济的书面语言把答案写出来,并反复修改、推敲,讲时“避免掺水分”。试看会考高考中,不少同学写了一大篇,却使人不得要领,找不出“关键词”、“得分点”,这个教训,从高一就要总结、汲取。

另外,教师归纳还要注意一点:用:即将“教书”和“育人”密切结合,善善恶恶,用历史的经验昭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当然,这样作,有个“度”,要注意自然而然地渗透,不要硬上。更根本的,则取决于教师自己的人格素质和道德涵养功夫。

四、读书笔记不可缺

法国思想家布韦说过:“读书不做记号等于不读书。”高一学生在课堂阅读的同时应认真做好笔记。课堂笔记由三部分构成,即书上划符号,书旁写评注,本上写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