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精准课堂教学大全11篇

时间:2023-07-17 16:29:39

精准课堂教学

精准课堂教学篇(1)

国内教育评价界认为:“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或教育目标,运用可行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地搜集信息、分析解释,对教育现象进行价值判断,从而为不断优化教育和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我们受市政府教育督导室的委托,开展对准备实施综合督导学校的课堂教学全面评价,主要是为克服以往综合督导过程中专家听课量偏少、覆盖面过窄导致的课堂教学评价不全面、不客观现象。2016年,在制定课堂教学评价方案时,我们强调了以下几点:①学科全覆盖。普通高中国家规定开设的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等13门学科;职业高中则涵盖语文、数学、外语、德育、体育与健康、财经商贸、电子电工、机电、土木水利、交通\输、旅游服务、艺术、信息技术、医药化工等更多学科及专业。我们的出发点是学校开设的所有课程都要有教师听课并做出评价。②教师广覆盖。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因其规模比较大,要覆盖所有教师难度较大,我们根据课表及任课教师情况,力争最大限度安排专家广覆盖听课,一般不得临时调课,专家听课尽量少重复。③班级广覆盖。活动当天,力争使所有班级都有专家到班听课,让每个班级、每位学生都知道今天上课有教师和专家来听课,把学生的参与热情也调动起来。

二、设计科学化,实现教育评价系统的完整构成

按照教育评价学的理论,教育评价必须构建一个完整的系统,才能使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达到教育评价的预期效果。

我们在设计综合督导课堂教学前期评价时,进行了完整的系统构建。首先,明确价值目标和标准。我们的价值目标是对学校常态教学情况下的课堂教学水平进行诊断,以促进教学的改进,正如美国教育评价家斯塔弗尔比姆所说:“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prove),而是为了改进(improve)。”因此,我们希望得到的是对教学常态的评价,不要求学校过早通知教师。备课组可以案,但不提倡教师像公开课一样借班试上,活动当天一般不得临时调课。至于教学内容,教师应该根据教学计划及进度,该上什么就上什么。同时,我们制定了“无锡市综合督导课堂教学评价表”,从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技能、教学效果等方面去评价教师的每一堂课。其次,建立组织机构和专家库。市教育评估院根据无锡市管办评分离改革的要求,接受市政府教育督导室的委托,专门从事教育评价方面的工作,由它来组织和实施学校综合督导的前期课堂教学评价是合适的。我们还与市教科院、各市(县)区教研部门协商,建立了一个覆盖所有学科的近400人的专家库,为开展此项评价活动做好了充分的人员准备。再次,思考评价方法和技术。开展课堂教学评价,需要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我们聘请的专家全部来自市县两级教研部门和学校一线骨干教师,对日常的课堂教学评价十分熟悉,所以,让他们按照教学评价表去评价教师的课,是很合理的。我们要求运用等级评价法、评语鉴定法、写实分析法三种方法展开评价。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我们还研发制作了扫描二维码进行评定的网络评价法,这样可以即时生成评价统计数据,既节省了时间,也避免了专家和上课教师之间因为人情或其他干扰因素而产生的“人情分”。最后,对评价对象和评价人员进行心理调控。我市开展了多轮综合督导,学校教师对综合督导已经习以为常,因此对开展全面课堂教学评价没有什么心理抵触或不良情绪。而评价人员方面,因为人员素质高,又是来自本市同类学校,加上前期开展培训和严格的分工组合,主体和客体的心理调控已达到相互心平气和的程度。

三、指向精准化,在细化分工的基础上达到预定实效

为了使课堂教学评价活动有条不紊地开展,我们在听课活动前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一是协商听课时间,主要是避开一些重大考试时间,避免干扰正常教学秩序,一般是提前一周发文通知。二是索要学校听课活动当天课表、作息时间表及教室布局平面图,目的是弄清当天学校有多少节课,每门学科(专业)要安排多少名专家到校听课。三是在专家库中遴选专家,确定学科组长和总组长。四是制定评价方案,落实后勤保障等事项。

在教育评价方案的编制和实施中,我们还遵循了这样几个原则:导向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公平性原则原则、互动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对学校开展几年一轮的综合督导,是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实施的一种具有一定强制性的监督检查活动。而由教育评估院实施的前期课堂教学评价活动,既是综合督导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有别于教育督导室的综合督导,其不同体现在制定教育评价方案的原则上。第一是导向性原则。通过教育评价(听课活动),传达给广大教师一个信息导向,实际上是给他们提出了课堂教学的目标和要求:你的课达到了什么水平,一堂好课应该怎么上。第二是客观性原则。我们在培训中反复要求听课专家实事求是,尽量客观地去评价教师的每一堂课,避免受主观印象的影响或跟着感觉走。第三是公平性原则。我们在选择专家和分组时坚持做到本区域(县、区)的专家不担任学科评价组的组长,总组长必须是师德和专业水平为大家公认的知名专家。第四是互动性原则。听课评课的目的是促进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所以我们规定,专家听完课,要将评价的口头意见与上课教师交流,同时要听取上课教师的课堂设想、设计思路,避免各行其是,专家没有摸清上课教师的用意,上课教师对专家意见不服气。第五是发展性原则。我们要求专家在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时,要把课堂评价和学科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结合起来,不仅要让被评价者了解自己的成绩和不足,还要为其今后的成长、发展指明方向。

四、追求可持续,对课堂教学评价的几点建议

课堂教学评价并不是全新的课题,但是要做好它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以往对课堂教学的评判不外乎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电子白板、备课系统的开发,现代教学技能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一个方面。经过多轮课堂教学评价活动我们发现,为了追求教学过程的完整,有的教师可能会无视学生最可贵的思维火花;又或者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教师恨不得像填鸭一样采用最原始的教学灌输法。所以,课堂教学又常常被称为遗憾的艺术。

有鉴于此,我们对课堂教学评价提出如下建议:

精准课堂教学篇(2)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0-0081-03

Abstract Coriolis force can be applied on many explanations, such as Foucault pendulum, trade winds monsoon, tropical cyclone, the influence of earth rotation to molecular spectroscopy, and so on. But, in the university physics class teaching, it is a difficult point out where the Coriolis force comes from. This makes the Coriolis force a difficulty to be clearly expressed in class. Mathematical language is famous for its accuracy. The appropriate use of mathematical formula and derivation in class teaching can sometimes produce unexpected good results. In this paper, we try to use mathematical formula and derivation in class in classroom teaching of the Coriolis force. During the derivation, we get the formula of the acceleration relative to the Coriolis force. This example also clearly shows the source and the physical meaning of the Coriolis force.

Key words mathematical language; Coriolis force; college physics

1 前言

科里奥利力在大学物理课程中基本上是作为选读内容来处理的,学生最多是听说过而已,更不用说理解了。但是科里奥利效应却对人们的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在课堂上能够补充讲授科里奥利力方面的内容还是很有必要的。但对于非物理系学生来说,不能像对物理系的学生一样要求他们。如何让非物理系学生更易理解这方面的内容,以至可以对生活中一些现象作出解释,本文试图作一个试探性的研究[1]。

法国人科里奥利在1835年最先用数学方法描述了科里奥利效应,所以科学界用他的姓氏来命名此种力,而这种力的本质即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偏向力。从大学物理的学习中可以知道,对于物理问题的讨论通常是对于惯性系而言的,但是地球是一个转动缓慢的参考系,并不是严格的惯性系(由于宇宙空间中到处都存在引力,真正理想的惯性系是无法找到的)。讨论科里奥利效应时,就不能把地球看成是惯性系。但是对非惯性系来讲,只要加上适当的惯性力,牛顿运动定律的形式就仍然成立,这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另一种方法。惯性力是没有施力物体的,它不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地球的自转会导致物体的运动受到两种惯性力的作用:惯性离心力和科里奥利力。若将地球看成非惯性系,研究相对于地球运动的物体时,应加上惯性离心力和科里奥利力。

由于自转的存在,地球并非一个惯性系,而是一个转动参照系,因而地面上质点的运动会受到惯性力的影响。为了在惯性参考系中描述转动转体系的运动,需要在牛顿第二定律方程中引入一个假想的力,这就是科里奥利力。引入科里奥利力之后,人们可以像处理惯性系中的运动方程一样简单地处理旋转体系中的运动方程,大大简化了转动参照系的处理方式。

科里奥利力可以应用在许多现象的解释上,比如傅科摆、信风与季风、热带气旋、对分子光谱的影响等。在课堂教学中,一般的教材提到科里奥利力的时候只给出图1和公式(1)[2-3]。

如果角速度ω不是常数,非惯性力中还有一项不可以忽略,讲地球的角速度可以认为是不变的,所以一般教材上都把这一项给忽略掉了。

3 结语

采用不复杂的数学公式推导,给出转动参考系中的加速度,由此可以精确地说明科里奥利力的由来,使学生对科里奥利力的来源的困惑得以解决。

参考文献

[1]姚琴芬,蒋耀妹.谈谈科里奥利效应[J].物理与工程,

2006(5):59-62.

精准课堂教学篇(3)

一、数学语言

语言是信息的载体,是师生交流的主要途径,我们的课堂上始终弥漫在语言的环境中。在传统的、比较正规的课堂中,师生们完全靠语言交换信息,平均有70%以上的时间是教师或学生在使用语言,当然也包括数学课。事实上,数学教学中包含了各种形式的语言活动,例如讲授、解释、提问、问答、复述、阅读、书写、讨论等,语言始终伴随着教师和学生的数学教学活动。

二、现状

数学语言是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掌握数学语言:有助于发展逻辑思维能力,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前提、能激起学习数学的兴趣。如此重要的技能在我们数学教学中实际如何呢?通过调查邻近学校发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忽略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现象普遍存在,一些教师认为,数学教学的目的要使学生会计算,会解答数学问题,至于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那是语文老师的事”。长期以来,数学语言的教学在教学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很多老师对数学语言表达的教学地位存在片面性认识,认为语言表达教学应附属于识字、阅读、写作教学 ,并没有从思想上引起重视。

三、策略

那么,在数学教材中蕴藏着大量有利于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素材,数学教师应怎样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呢?

1.概念教学。首先,要引导好学生学会抓住概念、性质或公式中的关键词语,用数学语言描述,避免表述不全、分类错误甚至乱造术语、曲解概念,对于概念、性质中限定的话不能随意删减、添加。如积的变化规律不能说“在乘法中,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跟着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漏掉了“一个因数不变”这样的首要前提。其次,引导好学生判断一个概念正说与反说的正误。如“自然数都是整怠庇搿罢数就是自然数”的区分判断;再如“ 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是钝角”的概念教学中教师强调钝角必须满足两个条件:①要大于90°;②要小于180°。当学生遇到“钝角小于180°”这样的判断时,大多认为是错的,因为他始终想着需要两个条件。诸如此类的概念正、反说法判别能够加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认识,更是训练学生数学语言、数学思维的一个重要方面。

2.计算题教学。数学计算教学中“说算理”是一种训练学生数学语言的强有力手段。在教学中,根据一定的逻辑顺序,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逐渐使学生的思维具有一定的条理性。如老教师在教学“20以内的加减法”,要求学生说出每一道题的算理。就像4+5的思维顺序是:利用数的分解与组成来计算,因为4和5组成9,所以4+5=9,又因为9可以分成4和5,所以9-5=4,9-4=5。再如“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用“凑十法”来计算的:算7+9时,把7分成1和6,1加9等于10,10加6等于16。当然,也可以把9分成3和6,3加7等于10,10加6得16。按照以上的思维模式要求学生进行“说算理”的语言训练,可以使学生条理清晰更加深刻地理解口算的原理,从而达到牢固掌握口算方法的目的。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会越来越流畅,数学语言更为严谨有序,思维更为开阔。

3.文字题教学。小学数学中的文字题也是训练学生数学语言的手段之一。它是把式题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的一种形式,教师要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用多种方式来读题、译题,深刻理解文字题与式题的联系。比如除法式子:36÷9,简单的一步式题可以引导学生用以下几种方式表达:①名称读法:被除数是36,除数是9,商是多少?②直读法:36除以9得多少?9除36得多少?③意义读法:36里面有几个9?把36平均分成9份,每份是多少?36是9的几倍?已知一个数的9倍是36,这个数是多少?而这些数学语言抽象成数学式子就是36÷9。

又如(30+20)÷(30-20)我们在训练学生读算式时要求不读出“小括号”而读成“30与20的和除以30与20 的差,商是多少?”像这样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数学语言的训练,精心设计数学语言的阶梯,将“日常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再将“数学语言”抽象成为“数学式子”,以“说”促“思”,使学生的知识构建更为丰富、巩固,思维过程更加明确、深刻。

4.应用题教学。应用题的教学是训练学生用语言有条理的表达思维过程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提高说理能力,清楚表达解题思路,从而掌握综合思维能力。如:“某加工厂加工一批机器零件,2个工人3小时加工18个。照这样计算,4个工人9个小时加工多少个零件?”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说理:由果索因叙述为:要求4个人9小时加工多少个零件,必须知道每人每小时加工多少个零件?已知条件告诉了2人3小时加工18个零件,所以每人每小时加工零件的个数是可求的。

由因导果叙述为:已知2人3小时加工18个零件,可以求出每人每小时加工多少个零件,已知每人每小时加工多少个零件,那么4个人9小时加工多少个零件就可以求了。

用假设的分析方法叙述为:根据每人每小时加工零件的个数是相同的,假设工作时间不变,本来是2个人种,现在是4个人种,人数增加了2倍,所做的零件数也应该增加2倍,工作时间本来是3小时,现在是9小时,时间增加了3倍,所做零件的个数也应该增加3倍,而问题是人数和工作时间都增加了,那所做的零件数应该是原来种的株数的2×3倍。

小学生的因其年龄问题,思维和应变能力较成人差,经常回问题形式的改变,就束手无策,这样我们可以从数学语言上多下功夫,扭转局面,提高教学效率。另外,可以经常性的开展数学阅读,让学生勤思多想,让学生逐步掌握严谨的数学语言。

参考文献:

[1]张乃达.数学思维教育学[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

[2]鲍建生.数学语言的特点及其对数学学习的意义[J].中学教研(数学),2000,08.

精准课堂教学篇(4)

实施新课程以来,精彩课堂的提法频频出现,在“中国知网”搜索到的文章就有千篇之多,但大多只是“冠名”而已,对于精彩课堂的内涵、研究价值、实施策略以及评价体系等问题,几乎没有涉及。这一方面说明精彩课堂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站在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阐释,而要对其进行全面界定是比较困难的。另一方面也说明精彩课堂是一种目标指向,是课堂教学所追寻的一种高境界状态。

一、精彩课堂的基本内涵

《现代汉语词典》对“精彩”二字的解释为优美、出色、绝妙,常用来指表演、言论、文章等有独到之处、不同凡响。相应地,精彩课堂指的是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师生感受到教学的精致美妙、富足幸福,是弘扬教学特色、关注师生生命成长的课堂,是超越一般、充满智慧、令人叫好甚至禁不住拍案叫绝的课堂。显然,追求精彩就是追求教学的高品位,追求真善美的和谐统一。其基本内涵可以从科学、艺术、人文和技术四个维度加以阐释。

(一)科学组织

精彩课堂要求在遵循教学活动客观规律的前提下,依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围绕课堂教学目标的落实,科学合理地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体现学科知识的科学性和教学组织的科学性,体现以学为主、以学定教的新课程理念,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精彩课堂的创意在教师,成就在学生。它不求形式上的花哨和表面的热闹,而是追求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主动探究,也就是将精彩的落点定在学生的学,积极主动地学、生动活泼地学、富有成效地学。课堂上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环节、每一项活动都凝聚着教师的智慧,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出色表现和收获,成就了课堂教学的精彩。

(二)艺术呈现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学的真谛就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精彩课堂讲究知识的呈现方式,艺术地展现化学学科知识的独特魅力,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欲望,让有趣和有价值的学习活动充盈于课堂的时间和空间之内。可以说,艺术性是精彩课堂的重要元素,缺乏艺术性就缺乏精彩感,精彩课堂就无从谈起。

(三)技术支撑

现代教育技术进入课堂,大大丰富了课堂教学资源,使课堂教学的手段和方法更加灵活多样,为精彩课堂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电子白板、PPT、教学视频、WiFi、Pad和电子书包的使用,从某种程度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虽然它们代替不了传统的化学实验,但作为一种教学辅助,却可以使课堂教学更加直观、信息传输更加便捷、学习效率更加提高。尽管传统课堂也有精彩呈现,但毕竟缺乏现代气息,数字化教学是时代的要求,是精彩课堂建设的技术支撑。

(四)人文实施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学生的发展水平是教学的出发点,教学必须符合受教学生的发展水平。”学生的认知起点和认知能力是有差异的,为此,精彩课堂的目标设定具有层次感和阶梯性,每节课的学习过程既有“规定动作”,也有“自选动作”,“规定动作”强调“实”,是学习的基本要求,是学习内容的底线,也是发展的最低目标;“自选动作”突出“活”,强调个性自由,注重自我发展。实活并济,演绎精彩。这其实也是中国古代“和而不同”“因材施教”思想在精彩课堂中的体现。同时,精彩课堂又强调预设与生成的协调。因为无论教师预设得多么充分,也难以预料课堂教学中的“节外生枝”,变动不居的课堂充满了不确定性,教师只有慧眼识珠,敏锐捕捉不期而至的生成点,应学生而动,应情境而变,才能让“优秀者更优秀,平常者不平常”,才能演绎出不曾预约的别样精彩。

二、精彩课堂的实施策略

精彩课堂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教师的教学功底和教学风格,体现出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智慧。虽然“课堂精彩”不等于“精彩课堂”,但是没有课堂的精彩也就难以演绎出精彩的课堂,它们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精彩课堂正是由无数个课堂的精彩片段组成,它们正如夜晚的天空,群星璀璨,使夜空无比美好。

(一)整体优化策略

整体优化既是精彩课堂的实施策略,也是精彩课堂建设的基本要求。必须凸显三个关键词:精准、灵动、优质。

所谓精准,是指课程标准把得准――认真解读课程标准相关的教学要求,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选得准――精心处理教材、精心设计问题、精心编制例题和习题。生情学情摸得准――根据学生的认知,面向大多数学生,合理确定教学的起点。教学目标定得准――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制定出具体、适切的学生课堂发展目标。教学方法用得准――注重教的方式与学的方式相匹配,站在学习者角度设计学生的课堂活动,讲练结合,收放有度。学生力所能及的,教师避之;学生力所难及的,教师助之;学生力所不及的,教师为之。教学评价抓得准――依据教学目标进行课堂教学评价,体现教、学、评的一致性,防止教的不考,考的没教,使教学与评价相脱离,评价落空。精准体现在教学环节上就是要目标精细、导入精妙、展开精当、训练精致、点拨精巧、小结精要等。当然,还要求教师的语言精练、板书精美等等。

灵动是指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敢于借鉴和创新,以开放的心态设计出灵活、动态、板块式的弹性“学”案,而不是周密细致、一成不变的线性“教”案。对于问题的解决多设计几种可能,加强教师的启发引导,关注课堂的动态生成。既心中有“案”又不拘泥于“案”,在围绕教学目标精心预设的基础上,依循学生的认知曲线、思维张弛以及情感波澜,以灵动的教育机智和开放的教学生态,随时调整教学进程和教学方法,让课堂教学充盈人文韵味。

优质是指教学目标达成度高,即课堂教学质量高,教学效益好。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课堂学习之后,其学习效果和行为表现能够达到预设的三维目标要求,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充分激发,并尽可能多地获得全面、自由与可持续的发展,能够满足家长的愿望和社会的需求。

(二)创设亮点策略

亮点就是精彩点,是教学的特色与魅力所在,反映了教师的教学艺术和教学智慧。亮点之处就是最引人深思或最吸引学生的目光之处,学生聚精会神,全身心沉浸在学习之中。这样的课堂是学生主体参与的课堂,是师生生命成长的课堂,也是引人入胜成就精彩的课堂。

例如,教学“氮的氧化物”一节内容时,可以利用网络和实验来创设3个亮点。

亮点1:网络学习闪电概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或学生用Pad)以“闪电”为关键词进行百度搜索,就会出现大量的闪电概述、产生原因、发生频率以及伴随的化学反应等内容,精美的闪电图片让雷雨交加的情景再现在学生脑海里,学生在阅读相关文字时,还惊奇地发现“雷雨发庄稼”。从而,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这样创设问题情景,方便快捷,现场感强,体现了“从生活走进化学”的新课程理念。

亮点2:“模拟空气中的闪电”视频

闪电稍纵即逝,伴随的化学反应更是难以观察。为了增强N2与O2在放电条件下反应的直观性,我们尝试演示实验,但耗时太长,而改用播放“模拟空气中的闪电”实验视频,这样反而更便捷、直观和高效,也体现了教学资源的丰富性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亮点3:氮氧化物的转化系列实验

用圆底烧瓶和塑料瓶组装成类似喷泉实验的装置,只需将其中的滴管改为配有乳胶管的短导管即可。将一束铜丝置于圆底烧瓶内,塑料瓶(配单孔塞和长导管)内装满水,夹住乳胶管。

①制取NO2 用针筒从短导管内注入一定量的浓硝酸,即可观察到铜与浓硝酸剧烈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气体。

②NO2转化为NO 用针筒从短导管内吸出烧瓶中的溶液,夹住乳胶管。打开长导管的止水夹,轻轻挤压塑料瓶,待水进入圆底烧瓶后立即松开,形成美丽的喷泉。

③NO氧化为NO2 将瓶内溶液放出,将长导管的乳胶管夹住,从短导管内注入一定量的O2,瓶内气体立即变为红棕色。

三个实验用同一套装置进行,实验的连续性强,密封性好,现象明显,而且还可以进一步拓展,进行氮氧化物与碱反应的演示实验。实验设计巧妙,其中还可穿插少量的学生分组实验,教学效果显著,令人难忘。

(三)关注细节策略

细节即细小的环节和情节,教学细节是构成教学行为的最小单位,是教学行为的具体分解。“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细节虽小,却能透射出教育的大理念、大智慧。细节显示差异,细节彰显品味,细节决定成败。关注细节,才能提升教学的智慧;关注细节,才能预约与演绎课堂中的那份精彩。

例如,教学“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时,问一问“为什么说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分子中的氢原子还能减少吗?”“甲烷为什么是正四面体结构而不是平面正方形结构?”又如,学习铁与氯气反应的性质时,让学生比一比“铁与盐酸反应生成什么物质?”再比如,书写乙酸的结构简式时,让学生辨一辨“乙酸的结构简式可以写成CH3-CO-OH吗?”还有,在分析了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图后,让学生想一想“需要加热的反应都是吸热反应吗?”等等,这些问题虽小,却很容易滑过,在教学中只需教师适时提醒或强调一下,就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避免了学习中的“夹生饭”现象或错误的发生。

也许,细节无需做大,但细节必须做细做实。一滴水可以映出太阳的光辉,欣赏细节,雕琢细节,就能使课堂魅力无穷。

(四)举一反三策略

学离不开考试,考试是目前无法替代的一种重要的学习评价方式。精彩课堂不是花架子,没有必要也无法回避考试问题,但可以通过精准、灵动和优质的教学,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达到教得愉快、学得扎实、考得满意的目的。举一反三是精彩课堂的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

举一反三,是儒家的教学思想之一,是指从一事类推而知其他事,由某事物而推知同类的其他事物。举一反三,在心理学上称为迁移,指遇到问题时善于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解决,去探求未知的领域,以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首先,举一反三中的“一”与“三”必须存在必然的内在联系,“一”应该是“三”的典型,“三”必须是“一”的泛化,因而“一”的典型性和“三”的全息性必须存在着天然的适应性。否则,举“一”不可能反“三”。其次,“举”的方法和过程必须是科学的。我们不但要研究“举”所反映的“一”是否符合其内部特点,还要研究向学生“举一”时是否切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能力;同样“反”的过程和方法也应该注意这两方面的问题,与“举”相对应。“举”的本质是科学地解读“一”,“反”的本质是灵活地悟到“一”并联系到“三”。精彩课堂要求的“精准”,某种程度上就是关注“举”的典型性、适切性,“灵动”就是关注“反”的发散性和迁移性。化学教学中,举一反三的例子可以有很多,这里不再举例。

精彩是相对的,也是无限追求的。没有穿越时间和空间的永恒的精彩,精彩课堂建设永远在路上,离我们很近,又离我们很远。只有把精彩装在心中,在课堂教学中坚持让精彩继续,精彩课堂就会渐行渐近。正如泰戈尔诗云:不是锤子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使得鹅卵石日臻完美。

[参 考 文 献]

精准课堂教学篇(5)

高效课堂建设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终极目标,为了追求理

想中的高效,领导、老师趋之若鹜,对全国现行的各种高效课堂模式竟相移植、模仿,建设高效课堂的热潮轰轰烈烈。然而,审视目前我们走过的课堂教学改革之路,高效课堂建设并没有总结出多么

优秀的教学模式,而在于施教者对教学环节的精雕细琢。高效课堂要在精细处见成效。

一、课前准备要精当

精心的课前准备是上好课的前奏。高效课堂的打造,必须做足课前功夫,做好课前文章,精心的课前准备就如同战前的备战。只有做到“知己知彼”,才能达到“百战不殆”。课前准备包括教师的备案、教学具的准备、课中相关资料的收集。其中,备课是课前准备的重中之重,不管是当前流行的哪种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都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没有精心预设的课堂必定是杂乱无章的,更谈不上高效。备课不是简单地誊写教案,更不是对优秀教案、教参的照抄照搬,备课要做到“三备”,即备教材、备方法、备学生,三者缺一不可。备教材是上好课的前提,备学生是上好课的核心,而备方法是上好课的关键。因此,教师备课时,不仅要精心研读教材和课标,准确把握教材的知识点,而且要利用多种资源,查阅相关资料及其他版本教材对本节内容的要求等,吃透教材,理解教材;不仅要依据内容教学目标的要求、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认知能力等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与方法;而且要通过网络借鉴优秀教师的教学设计中的先进理念、精彩环节,去粗取精,合理设计教学活动;不仅要潜心琢磨突破教学重难点的“切入点”,而且要精心预设学生在课堂中认知上的偏差点;不仅要专心设计高质量、层次性强的课堂练习,而且要用心设计简洁明了、重点清晰的板书。只有这样全方位地精心预设,才能形成课堂中师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赏心体验。其次是教师要认真研究课堂教学过程中所需的教具、课件、学具等,精心准备直观明了、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手段,督促学生准备好教学所用的学具。最后做好与本节内容相关的资料收集。

二、课堂氛围要愉悦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曾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赖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在大力推行实施高效课堂的过程中,建立和谐、愉悦教学氛围尤为重要。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打造高效课堂的一味良药,学生课堂中情绪激昂、精神愉悦,就会以百倍的热情投入学习过程;相反,如果学生情绪低落,对学习有抵触情绪,就是教师投入百倍的热情也调动不起学生的参与激情。“亲其师,信其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一双“慧眼”,用欣赏的眼光调拨学生参与的心弦。“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作为教师要积极锤炼自己睿智的语言,对课堂中反应快、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学生,要在肯定表扬的同时给予其希望;对课堂反应慢、回答不着边际的学生要及时予以点拨、扶正,要心平气和地寻找赞许的切入点,要予以期望;对上课举棋不定、不敢发言的学生,要予以鼓励、指引,要予以期待。同时,教师要有一颗“慧心”,要有一颗包容之心,以开放的、阳光的心态容纳来自学生的不同声音,接纳学生的齐思妙想、异想天开。用真情尊重每一个学生,努力创设一个融洽、和睦、协调的课堂氛围。以生本理念搭建学生乐学、好学的平台。在课堂中,教师要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多用启发式、合作式、自学式的方式,放手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不断地领悟、体会、探究、创造,充分地给学生搭建自我展示的平台,营造师生之间民主、平等的对话氛围,使学生在愉悦、积极的心态中接纳新知识,这样的学习才显得丰满、有活力。关爱每一个学生,在教学中创设轻松、活泼、平等的师生关系,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并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调控要灵活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课堂上,如何实现“生本理念”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达到理想的教学境界,需要教师适时地优化教学结构,灵活处理课堂中的各种突发事件,适时地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调控,做到收放自如。(1)要准确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课堂中的前10分钟和课结束时的第25至35分钟的10分钟是学习的最佳状态。因此,教师要合理地驾驭课堂40分钟,课堂进程要速度适宜,为学生所承受;教学方法要动静相生,为学生所喜爱;教学内容要深浅兼容,为学生能掌握;教学气氛要轻松活泼,为学生能适应。当然,教学节奏的把握还要依据教学的内容、教学环节与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能力综合考虑,合理安排,做到节奏错落起伏、张弛有度、流畅自然。

(2)善于调控学生的注意力。小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如果学生在课堂上思想老开小差,课堂教学的效果则很难有保证。因此,有经验的教师总是想方设法地调节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常用的提高注意力的方法有:(1)旁敲侧击,加强信息的反馈。(2)声东击西,引起注意。(3)出其不意,稳定注意。参与,是学习的关键,不管课堂铺设得多好,如果学生不能真正参与,所有的工作都是徒劳,所以培养学生的注意力非常重要,作为老师在课堂上要随时调节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的思绪及时牵到学习的快

车道上来。

精准课堂教学篇(6)

准确把握好提问的时机非常重要,何时提问,提问什么内容,教师课前一定要设计好。若能在恰当的时机和火候提问,能够起到非常好的效果。例如在教学“万以内数的加法”时,万以内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在教学设计上,我先通过习题引入,由易到难,学生的积极性逐渐高涨,这时我及时提问:“如此简单的加法计算看来我们已经轻车熟路了,那位同学说说到底如何进行加法计算呢?加法计算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学生由于刚刚计算,并且还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思维相当敏捷,各抒己见,既表达了计算方法,还发现了应该注意的问题,起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二、要注意课堂提问的“精”与“准”

所谓课堂提问的“精”“准”是指教师设计的问题要精确、准确。实践表明,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多做提问设计的思考,并以此作为问题设计的依据,使设计的问题既简明准确,又能突出重难点。在关键性的问题和小结性的问题设计上更要斟字酌句、反复推敲。

1、要把握问题的难易适中。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问题既不能太难又不能太易,尽量设计让学生“跳一跳能够着”的问题。因为问题太易会使学生提不起数学的兴趣,问题太难又会使学生失去信心,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记得在教学“长方形的周长”时,当时全班同学已经知道了长方形的计算方法,且课堂气氛很活跃,这时我设计的一道应用题是给周长和长求宽,本意是让课堂知识得到延伸,然而一下子课堂沉寂了,这时我才考虑此类问题应该在学生熟练掌握了周长意义和方法后再提出,此时学生还定位在刚才的顺势思维当中,显得问题太难而影响学生的积极性。

2、要注意提问语言的精确。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这就要求教师课堂提问语言不仅要讲求科学性,还要讲究艺术性和准确性。教师要善于精心设计和提炼富有启发性、准确性、挑战性的数学语言,提问语言要严谨、简洁、精巧精致,不能含糊不清。

3、要注意提问的“数量”。

实践中我们经常发现部分教师的提问过于频繁,尽管有的问题设计的还比较好,但由于太密集太频繁,学生不能静下心来做深入的思考和交流,效果当然不佳。我们学校在组织的一节听课活动中,有一位年轻教师,可能也是习惯吧,一堂课下来,我注意数了一下,将近30多个提问,且大多是“好不好”、“行吗”之类的无效提问,弄得整个课堂显得毫无重点,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教学中避免问题过于直白、密集,提高提问的密度与效度,达到以“精问”促“深思”的目的。

精准课堂教学篇(7)

结构框架,主要是突出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在对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理论的学习、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对所在区域历史课堂教学现状的分析和反思,以“学习金字塔理论”、“高效课堂三要素:精练的讲授、恰当的练习和有效的指导”的主张和新课堂教学十大原则作为支撑,初步建构了中学历史“讲练导”课堂教学模式的结构框架:即精练讲授、精准练习和精心指导。该模式的提出虽然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框架中在组成部分、顺序安排和时间分配等方面的不足,但模式中缺少了教学目标和教学反馈的环节。我们知道教学目标是教学要求的具体化,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对教学具有指向性的作用;教学反馈是实施教学活动和完成教学任务的目标达成,对教学具有对调控的作用。基于上述的认识,我们对该模式进行了完善:提出了中学历史“讲练导”五环课堂教学模式的结构框架:即精确目标、精练讲授、精准练习、精心指导和精简反馈。这一结构框架的完善,既能确保了“讲练导”的教学过程基本环节,又能为“讲练导”基本环节的教学实施提供目标方向和目标达成的保证。

二、中学历史“讲练导”五环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的研究与实践

活动程序主要是突出教学模式的程序性和操作性。在明确历史“讲练导”五环课堂教学模式的结构框架后,历史“讲练导”五环课堂教学模式操作程序的教学研究与实践就有了前提和基础。在操作程序中如何体现对学生人本的关注,特别是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至关重要。这主要有以下两点考虑:一是基于差异教学的考虑,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萨拉曼卡宣言———关于特殊需要教育的原则、方针和实践》中指出:“每个儿童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兴趣、能力和学习需要”。个别差异存在的现实性、普遍性要求教师教学要从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二是基于班级制教学的考虑,夸美纽斯曾说过:“班级授课制的最大优点在于其集体性”。然而如何正视在班级授课制集体性的现实下较好地实现个性化教学,是长期困扰我国教育界的一个共同难题,这也使之成为考量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高低和课堂教学是否高效的重要标志。下面以中学历史“讲练导”五环学案的教学设计为例,具体阐述中学历史“讲练导”五环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以及体现学生差异的研究与实践。

1.精确目标是“讲练导”五环课堂教学模式的指向

教学目标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指向。制订任务要求具体清晰且操作性强的教学目标,不仅可以突出历史学科主干和重点知识的学习,建构符合历史学科特质的学科知识体系;更能引导学生围绕重点学习内容进行强化认识与理解。基于上述理由,我们强调了精确目标在“讲练导”五环课堂教学模式中的指向作用。在精确目标环节,提出两个方面要求:一是教学具体目标,二是学生学习任务。

为了实现学生差异教学,我们突出了目标环节的精确性要求:一是要准确把握历史课程标准与教学内容。二是准确分析学情,找准教学起点。三是确立具体教学目标,并以分层次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以便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和操作,以迅速找准课堂学习的切入点。例,历史“讲练导”五环学案“精确目标”教学设计:

历史“讲练导”五环学案

年级: 课题: 学时: 课型:

上述精确目标的确定,既大体体现了三维目标的理念,又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任务与要求。

2.精练讲授是“讲练导”五环课堂教学模式的保障

大量研究表明:师生课堂最佳时间比为1:2。即,教师所占的是课堂总时间的三分之一,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与互助活动应总课堂总时间的为三分之二。这就从物质保障上实现了“课堂是学堂而不是讲堂”的本质特征。历史学科也要求教师“注重对基本史实进行必要的讲述”。基于上述理由,我们突出了精练讲授环节在“讲练导”五环课堂教学模式中的保障作用,在精练讲授环节中,提出了教师在讲授时的内容、时间和方式的要求。

为了体现学生的差异性,我们突出了讲授环节的精练性要求:在内容上,讲历史学科的重点、难点和易混淆点;在时间上,提出三分课堂,就是教师持续授课的时间不超10分钟;在方式上进行分段讲解等。例,历史“讲练导”五环学案“精练讲授”教学设计:

历史“讲练导”五环学案

年级: 课题: 学时: 课型:

3.精准练习是“讲练导”五环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

课堂教学的效果如何,决定于学生学习和掌握新知识的多少;而课堂教学的效益高低如何,取决于教师的课堂落实;课堂落实的关键,应落在对学生的训练中。只有足够的训练,学生才能获得继续学习的“五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习惯、基本情感。基于上述认识,我们强调精准练习在“讲练导”五环课堂教学中的基础作用,这也是高效课堂教的基本要求。在精准练习环节中,我们提出精准练习两个要求:一是学生层级,二是练习层次。

为了实现学生差异教学,我们突出了练习环节的精准性要求:就是精准地反映班级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结合学生的不同情况提供不同层次的练习。例,历史“讲练导”五环学案“精准练习”教学设计:

历史“讲练导”五环学案

年级: 课题: 学时: 课型:

4.精心指导是“讲练导”五环课堂教学模式的关健

在新课程理念中,教师的职能主要是“导”,这种“导”主要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的引导,以期实现学生的自主和主动学习。对此我们突出精心指导环节在“讲练导”五环课堂教学的关健作用,并提出了指导、引导和诱导的三方面主张:一是学习方法的指导;二是学习方向的引导;三是学习信心的诱导。

为了解决学生的差异化,我们突出了指导环节的精心化要求:在学习方法的指导上强调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强调指点、示范;在学习方向的引导上强调教师要针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学习进度与难度,忌一刀切;诱导就是强调学生学生学习信心的培养,不断保持学生的学习欲望,不至于过早产生学习分化。例,历史“讲练导”五环学案“精心指导”教学设计:

历史“讲练导”五环学案

年级: 课题: 学时: 课型:

5.精简反馈是“讲练导”五环课堂教学模式的调控

教学反馈是实施教学活动和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方式与重要手段。因而发挥好教学反馈的功能,才能对教学活动起到应有的反馈、调控和促进作用。基于上述认识,突出了精简反馈环节在“讲练导”五环课堂教学的调控作用。在精简反馈环节中,我们提出精简反馈环节的两个要求:一是反馈学生学习的薄弱点,二是反馈学生学习的共同问题。

为了实现对不同学生进行差异教学,我们在反馈环节中提出了精简性要求:针对性和代表性。针对性,就是针对不同学生学习的薄弱点进行反馈;代表性就是要挑取有一定典型性和“值得讲”的共同问题进行反馈。例,历史“讲练导”五环学案“精简反馈”教学设计:

精准课堂教学篇(8)

在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它是联系教师、学生和教材的纽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它不仅是重要的教学手段,更是一种精彩的教学艺术,设计得好,应用得当,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开拓学生的学习思路,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精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都有积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及教研活动中我们经常发现:部分教师课堂提问具有较大的随意性;不能很好地把握提问时机;提出的问题不够精准;缺乏提问的艺术和技巧;或者提出的问题价值不高;缺乏对生成性问题的预设;导致课堂“低效提问”的现象时常出现。针对以上现象,我认为: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准确把握n堂提问的时机和学生思考的时间

虽然一节课中提问次数没有确定,但准确把握好提问的时机却非常重要。何时提问,提问什么内容,教师课前一定要设计好。若能抓住恰当时机提问,能够起到非常好的效果;它能调动学生情绪、活跃课堂气氛、保证思维质量、提高教学效果等。还发现,课堂提问的时机通常产生于下列情况:一是学生学习中有所知、有所感、意欲表达交流时;二是学生学习中有所疑、有所惑、意欲发问质疑时;三是学生学习情绪需激发、需调节、意欲表达倾诉时;四是促进学生自我认知、自我评价、信心倍增时。教师若能准确把握好以上的提问时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将会大大提高。实验表明,如果教师提问后能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那么他们的课堂将出现许多有意义的变化:学生的应答兴趣就会加大,随意回答的情况就会减少,回答会更完整、更准确、更精彩,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也明显增强。

二、提出的问题目的要明确,重点要突出

课堂提问是为达到教学目的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因此提问的目的要明确,应尽量避免与教学内容无关的信口提问。提问题要紧扣教材内容,围绕学习的目的要求,将问题集中在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以利于突出重点、攻克难点。如:在讲工程问题时,经常将工程总量看成一个整体“1”,根据”总工程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列式计算,这就是教材中的重点,也是难点。要使学生透彻理解,就要根据练习题中的变换、转化设计问题。例:煤炭产存有90吨煤,用甲拖拉机单独运需20小时运完,用乙拖拉机单独运需30小时运完,问两拖拉机同时运,需多少小时运完?同学看完这道题后就会很快列出:这时老师可以继续设问:这样解对吗?为什么?正确的解法究竟怎样列?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就可以加深同学对工程单位“1”的认识,同时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

三、要注意课堂提问的“精”与“准”

所谓课堂提问的“精”“准”是指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求精确、正确、准确,力求精巧、精致、不随意。研究表明,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多做提问设计的思考,并以此作为问题设计的依据,使设计的问题既简明准确,又能突出重难点。在关键性的问题和小结性的问题设计上更要斟字酌句、反复推敲。另外,课堂提问还必须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找准问题的切入点,要问到关键处,问到点子上,问出精彩来,问出实效来。为此,要实现课堂提问的“精”“准”,教师还要把握好提问的“三度”:即难(易)度、精(准)度、适(量)度。

1、要把握问题的难易,做到适合适中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问题既不能太难又不能太易,尽量设计让学生“跳一跳能够着”的问题。因为问题太易会使学生提不起数学的兴趣,问题太难又会使学生失去信心,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久而久之,还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要注意提问的语言,做到精确准确

教师要善于精心设计和提炼富有启发性、准确性、挑战性的数学语言,提问语言要严谨、简洁、精巧精致,不能含糊不清。

3、要注意提问的“数量”,做到精问巧问

教师的提问如连珠炮似地射向学生,问题的量多而散,尽管有的问题设计的还比较好,但由于太密集太频繁,学生不能静下心来做深入的思考和交流,效果当然不佳。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抓住数学知识的关键(重点、难点)与本质,运用归纳和综合方法,定位准的问题,避免问题过于繁琐、直白、密集,以提高学生思维的密度与效度,达到以“精问”促“深思”的目的。

四、提问也要紧扣知识之间的联系

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很紧密,每一个新知识都是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的,新知识是旧知识的延续和发展,旧知识为学好新知识起着桥梁作用。因此,以知识的联系设计好一些问题,能促使学生由此及彼、由未知转化为已知,牢固地理解和掌握新知识。

精准课堂教学篇(9)

课堂教学是教师完成其“传道”、“授业”、“解惑”任务的主要场所,是学生完成学业,发展智力,丰富情感,形成高尚审美情操的主要阵地。早在300多年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就指出:“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师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这种以“少教”达到“多学‘的愿望,是历代教育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目标,这种目标的追求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教学效率。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达成教学目标,又能让学生多学,这是我一直在探究的课题。我发现,保证课堂教学高效性的前提是教师要有精湛的教学技艺和科学的教学方法。近几年来,我一直从精心备课、有效提问、指导学法、及时反思、增大容量等方面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到了较好效果。

1 课前准备要充分

俗话说,不打无准备的仗。小学语文教学也不例外。我们每一位教师在上课前必须做好精细的准备工作,把准备的内容书面化,完成符合自己实际的教学设计。这样课堂上才能应用自如。大量的事实证明,凡是优秀的教师,在课前都会很认真的做好课前准备。有的反复修改教学设计方案,有的细细斟酌考虑。他们所做的教学设计方案,许多都成了青年教师学习参考的材料。反之,课前缺乏充分的准备,没有认真设计教学方案的教师,在课堂上或教学思路不清,或教学重点不突出,或教学方法使用不当,或学生的提问不能正确的解答等等。由此,教师课前要做好五大准备。①学生课前预习的准备。②教学理念的准备。③教学内容和相关知识的准备。④教学设计的准备。⑤教学和学具的准备。这五种准备中,其它四种准备是教学设计准备的基础。教学设计是课前准备的关键。进行教学设计要达到以下要求:①有明确的价值追求,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②要以“三维目标”为中心设计。③要重视双基,重视能够学生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④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习得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2 有效提问,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2.1 提问要有计划性。一堂课要提问几个问题,对于所提问题的切入角度都要进行精心的构思。先问什么,后问什么,教师要胸有成竹,精心策划。提问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步步深入。教师思路明晰,也对学生思维起着潜在的导向作用。

2.2 提问要有启发性。提问要促进学生思考,要减少或避免走过场的应答式提问——简单地问“对不对”、“好不好”这种应答式的提问,思维的含量很少,表面热闹,价值不大,而这样的提问在教师实际课堂教学中大有存在。

2.3 提问要难易适度。提问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不可过浅,以免走过场;又不可过难,以防学生茫然失措,产生畏难情绪。教师应把大的、难的问题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小问题,以减小每次提问的难度,减小提问之间的坡度,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

3 巧妙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良好的课堂气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求知欲,思维能力,有利于保持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潜能。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扬民主精神,融洽师生关系,教师把爱心带进课堂,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教师把信任留给学生,把温暖送给学生,形成平等、宽容、相互理解、尊重人格、民主愉悦的氛围,创设活泼、轻松、有趣、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产生最佳的学习心态,主动参与学习。从一个人接受信息的情况来看,有关专家测定显示:视觉的接受率为听觉的7倍多,对画面的接受能力是对有声语言接受能力的10倍多。由此可见,语文教师应要尽可能打破“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巴”讲到底的落后状况,多利用现代教具,如小黑板、挂图、投影仪、录音机等,这样既可节约板书、有关内容简介等课堂教学时间,又可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接受更多的信息,利于学生立体思维。其中教材上图文并茂的插图常是教师教学疏忽的一个地方,需要我们多加揣摩,多利用。可见重视教具及课本插图的作用,也不失为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手段。学生感知课文不是孤立地进行,总是跟课文相关背景知识相联系的,背景知识越清楚,对课文的感知也就越清晰,这就是感知的选择性。课件的优势,在于运用音乐、图画、动画、影视等手段强化感知,加深学生对情境的内心体验,采用这种感情强化刺激手段,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精准课堂教学篇(10)

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指的是教师要在学生面前树立起自己的威信,与学生建立亲密的师生关系。学生亲近教师了,钦佩教师,才会进一步去学习他所讲授的课程。要构建高效的物理课堂,首先必须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务必要做个有心人,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努力创设充满激情的课堂教学氛围,鼓舞和激励学生勇于去实践和探讨知识,千方百计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才能快乐地学习知识,而不知疲倦。在具体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地相信学生,善于把课堂还给学生,激励他们快乐地投入学习,积极地去做课堂学习的主宰者,积极创建充满激情、魅力四射、精彩无限的高中物理课堂。

二、做好科学充分的课前准备

在新课改下,充分的课前准备是作为一节课是否成功的前提。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培育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的重任,肩负着千家万户的重托和希望。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成才”,工作的实施大多是通过课堂教学来进行的。新课改要求教师务必要精心备课,绝对不能“打无准备之仗”。就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来说,在讲授一节新课之前,教师务必要精心准备好教学预案,在进入教室之前对所讲内容“心中有数”,在提高课外自身素质上下功夫,努力提升自身教学水平和课堂魅力、感召力。物理教师在课前准备的过程中,要注重研究以下几个问题:①根据课堂所要讲授的知识,研究如何促使学生形成新的知识结构。②根据课堂所要讲授的知识,研究如何引导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课堂的“主人”。③注重采取形式多样、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教学方法,突出重点,研究细节,努力创建浓厚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兴奋点,最大限度提升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三、精心进行科学严谨的教学活动

精准课堂教学篇(11)

课堂教学内容就是每节课应学习的内容,是本节课的核心教学任务。它包括具体学习内容、应达成目标、达成过程及达成方法四个方面。

1.教学内容的有效管理

教师要准确、清晰地掌握课程标准对每节课具体内容的要求,要准确、清晰地知道本节课在整套教材中占有的位置和所起的作用,还要准确、清晰地知道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与应达成目标之间的距离,即“三准”。教师要在认真充分研读学科课程标准和整套教材的基础上,依据“三准”有效整合教学内容。

2.教学目标的有效管理

目标的有效管理要体现可操作的达成度。何为可操作的达成度?即目标的设定要有具体的检测标准,要有层次性,要有知识能力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具体体现,也就是“三有”。将这三方面的教学内容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使每一个学生在不同层面达到各自的目标,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

3.教学过程的有效管理

过程设计就是将教学内容按照一定的顺序,以一定的方式,用一定的方法呈现在课堂上,这应注意:(1)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2)循序渐进;(3)联系学生生活实际;(4)注重对学生情绪的精心导入;(5)注重对核心内容的精确讲解;(6)注重对所学内容的精实练习;(7)注重对所学内容的精练总结;(8)注重对各环节的时间管理。

4.教学方法的有效管理

针对所学内容,确定授课的形式。内容决定形式,内容决定方法,教学方法的确定要遵循三个依据:(1)依据教学内容确定;(2)依据学生特点确定;(3)依据现有条件确定。

二、课堂学习行为的有效管理是保障

课堂学习行为包括教师教的行为和学生学的行为。教师教的行为是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语言、举止、仪表等在课堂上表现出的活动,是一种极具影响力的教学资源。它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作为一名教师,要有意识地把握好自身的教学语言,做到既严谨、科学、准确又有幽默感和感召力,既有激情又充满鼓励,既体现尊重、理解又充满关爱,充分发挥语言的魅力,使课堂语言真正起到吸引、感染学生的目的。同时,要有意识地管理好自身的仪表、举止,做到着装得体、大方,仪表整洁、美观,动作优雅、规范,坚决杜绝衣冠不整、举止随意等现象的发生。

学生课堂学习行为是指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表现出来的活动。具体体现在学生在听讲时的坐姿、读书姿式、写字姿式、回答问题的方式、课前准备程度、实验操作、相互讨论、课堂检测与练习等方面。教师要有针对性地、主动地、严格地实施有效管理,规范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这是提高课堂质量的有力保障。正是基于此,我校建立了《满井中学学生课堂行为规范》:课前准备要规范,课上听讲要规范,回答问题书写要规范,课堂练习要规范,课堂小结要规范(即“五要”)。

在规范学生课堂行为时应做到:(1)全体任课教师达成一致,形成合力,营造氛围,统一要求;(2)将行为培养训练和管理作为提高质量的前提,确保课堂有序;(3)抓住细节,突出训练,严抓落实;(4)学习行为管理与学生学习状态管理有机结合,学习行为管理与知识性教学有机结合,学习行为管理与学习习惯培养有机结合,学习行为管理与学生意志品质培养有机结合,学生学习行为与教师教学行为有机整合。

落实课堂学习规范的具体做法:(1)学校做好充分动员工作,使每位教师、学生和家长充分认识到课堂行为规范对提高课堂教学、学习效率提升的重要性;(2)发动全体教师修改完善教师课堂行为规范要求和学生课堂行为规范要求,使师生达成共识,形成自我约束力;(3)全校干部、教师、学生形成管理合力,统一要求,既保证要求的一致性、统一性,不留死角,又形成整体氛围;(4)统一培训,确定目标,认识与行为达成一致;(5)落实到每节课中,常抓不懈,在实践中不断完善;(6)做到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密实施,严而有序。

三、课堂学习状态的有效管理是关键

课堂学习状态是指班集体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学习气氛,通常是指课堂上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如果说课堂学习行为的有效管理解决的是课堂学习的有序问题,那么,课堂学习状态的有效管理解决的就是课堂学习的有需问题,即通过教师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由兴趣产生学习需求。学习状态有消极、积极和对抗之分。积极的学习状态是指学生的学习状态恬静与活跃、热烈与深沉、宽松与严谨的有机统一;消极的学习状态是指学习状态紧张、拘谨、心不在焉、反应迟钝;对抗的学习状态则是一种失控的状态,学生过度兴奋,各行其是,故意捣乱,教师失去了课堂的驾驭和控制能力,有时不得不终止讲课而维持秩序。要保持学生积极的学习状态,教师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1.精心设计导入方法

精心设计与本节内容有关的课堂导入方法,充分考虑学生生活实际,关注的热点话题,心理需求及本学科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2.精心设计学习情境

学习情境的创设是学生学习状态得以维持的有效保障。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教学媒体,创设声像结合、图文并茂的教学情境,从不同角度刺激和感染学生。如将一些诗歌、成语、谚语、故事、名言等用于相应内容的教学,既丰富了教学语言,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使学生认识到学科与学科之间关系紧密,对学生学习帮助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