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公共管理分析方法大全11篇

时间:2023-07-21 17:12:33

公共管理分析方法

公共管理分析方法篇(1)

Abstract: the reasonable putting public bicycle system is the effective operation of the foundation, this already need to consider the needs of people and urban traffic system by the constraints, therefore only considering the number of points and structure, each point bicycle capacity to be effective factors such as the configuration, so a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in the use of the public and convenience of travel. But, again the reasonable stationing cannot permanent solution of public bicycle supply and demand balance problems and other of the transportation problem with. In that case, the reasonable scheduling mechanism is public bicycle system development process are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then analyzes the operation rule first to be--from horizontal look at the main is a day flow variation law with time, from vertical to see need analysis, holiday season, the weather, the geography factors on the influence of the operation. And in not precise flow of rent car time-of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number of regression analysis is perhaps the best way to think of, combined with the correlation inspection may get more convincing regulation basis. Through the above analysis,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at can both networking technologies from the fundamental solution to rent car difficult problem, but also to hangzhou city traffic th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is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intelligent bus system.

Keywords: efficiency; Public bike; Time series; Regression analysis; Correlation inspection; Content networking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文献回顾

城市交通的合理规划和可持续发展是学者们永远的话题。他们多以提高城市交通的运载能力以满足人们需求,同时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合理利用资源为研究目的,从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资源环境的关系和城市交通各组成部分的内部关系这些角度中的一个或几个来展开研究并提出自身观点。

邹晶介绍了国外基于“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共生”理念下的几种典型的城市模型,说明了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一体化规划在中国国情下的借鉴作用。邹晶认为,明确城市交通与城市土地利用的关系是进一步探索适合于城市市情的城市交通的基础。[1]

加拿大学者Pascal Poudenx对全球12国(地区)的交通政策和汽车尾气排放、能源消耗进行了总额和研究。Poudenx认为,人们之所以选择私人小汽车出行是因为私人小汽车的可达性和舒适性。他研究说明了单纯抑制小汽车增加的交通政策,在人均收入不断增长条件下,并不能达到控制小汽车数量和良好地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及能源消耗的目的。Pouden提出,最佳的、旨在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和能源消耗的交通政策,应该更多得考虑如何增加公共交通的竞争力,同时提高其能源使用效率。[2]

在此之前,于一凡在讲述巴黎市区交通策略的发展与变迁时曾给出了与Poudenx类似的观点:“与上个世纪相比,现在的交通手段无疑更多样、更准时、也更先进。然而随着生活条件的逐步改善,人们对选择交通工具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讲究旅程中的舒适感,并倾向于以此为选择交通的主要依据。”他认为公共交通若想具有更强的竞争力,不仅需要“便捷舒适”而且需要“富有魅力”。文章还为我们展示了巴黎市政府五花八门但有计划的公交政策,其中包括“橘红车票”、“青年车票”等公交补助,加强安全防范,配备舒适的座椅,实施“公交无障碍改良”等行之有效的公交政策。[3]

李婧、谭清美、白俊红等人先以“各方式规划年交通周转量的加权和最大”为目标函数,以运输方式的运输能力、环境限制、能源消耗和土地利用这4点为约束条件建立数学模型。再以南京为例应用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其最优解最终由自行车所表现,数据还表明有轨电车将在未来的几年内超过公交车作为居民出行的第二大选择。文章最后得出结论,公共交通是城市交通未来发展的方向。[4]

公共自行车是城市交通中的一大热点,但程控化、集营式的公共自行车自概念出现以来仅不过五年。早在1995年,张颉、任福田、刘小明、施耀忠就已提出将自行车纳入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的设想。他们说明了“一般认为自行车最佳出行距离不应太长, 但如果公交服务水平很低。比如车速过慢、不准时、发车频率太低、过于拥挤等,自行车的优势就会突出, 使其出行距离增长。”并且认为目前的客观条件是公共交通不可能满足所有城市居民快速、经济、安全和舒适的出行要求, 因而自行车作为城市客运交通的一个重要方式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仍将发挥作用。因此,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特长,彼此协调,才是解决城市居民出行问题的现实办法。[5]

龚佳迪、朱忠东认为自行车的优势在于便利、经济、耐用、可达性好、节能、强身健体及无污染。他们也认为将自行车这种个体化交通工具实现(准)公共化运营管理,充分发挥其综合优势,对改善城市居民的出行状况,提供多样化的出行工具,减缓城市交通拥挤,促进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文章中还采用乐因子评价法来判断城市是否适合实施PBS(公共自行车),其评价因子包括降水量、气温和地形指标,评价过程采用加权求和。[6]

二、系统运行效率分析

(一)公共自行车的使用效率

1.数据统计

表1-1 关于样本自行车使用情况的统计

注:所谓“正常使用”包括租车状态查询报表中所指“2-顾客正常还车”及“A-租车异常恢复”;所谓“非正常使用”是指租车状态查询报表中除“2-顾客正常还车”和“A-租车异常恢复”以外的其他还车方式,包括“租车异常”、“仅有还车记录”“已租车(但当日没有还车)”等。

表1-2 样本自行车的使用情况分析与样本的标准偏差统计

注:标准偏差(STDEV)的公式为 ,其中 x 为样本平均值,n 为样本大小。

2.数据说明及分析

由表1-1及1-2可见:

(1)样本自行车每次使用的平均时间为21.37min,STDEV值为4.86min,因此每次使用的时间基本都在30分钟以下。这有以下几种可能的原因:

1-1:累进的收费制度对顾客使用公共自行车时间的约束力很强,能有效促进公共自行车的流通;

1-2:以公共自行车为交通方式只适合于顾客的短途出行;

1-3:顾客有这样的修养,使得他们认为应当及时归还自行车以免妨碍他人的使用。

为进一步分析原因,笔者做了如下的问卷调查:

表1-2-1现行收费制度的满意度调查1 表1-2-2现行收费制度的满意度调查2

收费制度对顾客自由使用自行车否造成了阻碍 对现行收费制度是否表示的理解

表1-2-3 现行收费制度的有效性调查1表1-2-4 现行收费制度的有效性调查2

累进的收费制度对顾客及时还车的促进作用公共自行车的使用费用调查

满意度调查显示:32%的人认为收费制度对其使用自行车造成了影响,但只有16.67%的顾客表示不能理解这种收费制度,可见收费制度对顾客使用公共自行车的时间具有一定的约束力。而人们的思想观念对于促使自身及时还车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否则,按照经济人的思维方式,应该至少有32%的人对这种收费制度表示不满。

有效性调查显示:收费制度对于顾客及时还车有较强的督促作用,83.64%的人都选择了在1小时内及时还车,这正是免费使用的时间;同时有70.37%的顾客每月使用费基本为零。这说明累进费用制度的设置既对顾客还车有督促作用,也保证了绝大多数顾客能在免费的前提下有效使用。

(2)样本自行车非正常使用的概率为2.60%, STDEV值为0.02,各自行车发生非正常租还车事件的概率聚集于5%以内,为小概率事件。

(3)样本自行车的平均日租用次数为4.62,STDEV值为1.88,说明日租用次数较低,因为以个人自行车为主要交通方式的上班族在工作日使用个人自行车的次数也不少于4次,而公共自行车作为公共基础设施其使用效率应该要较私人物品的高才有更充分的意义。

注:由于车辆不定期需要维护,又公共自行车公司会根据需求的变化改变投放公共自行车的数量(一次性投放的公共自行车量少于其总数)因此该表统计的“使用日期数”大于实际情况下每一辆公共自行车的使用日期数,相应的(从这一方面看)被其除得的数据要小于实际值,如公共自行车的日平均租用次数。但如果考察的对象是公共自行车系统的话,那么这样的处理或许更据参考意义,因为任一公共自行车都是系统成本的构成部分。

建议:

继续使用现行的累进收费制度

合理设置服务点及车辆数量,提高公共自行车的使用效率。就这一问题下文将进一步分析影响效率的原因,讨论,并给出更具体建议。

(二)服务点的设置有效性

1.数据统计

表1-3各区域服务点数据分析 2009年12月31日

表1-4各区域调运点数据汇总 2010年1月1日

表1-5 人工调运自行车的频率

2.数据说明及分析

(1)由表1-3可见西湖区使用率小于20%(异常状态-A:闲置)的服务点数占区域总服务点数的9.2%,使用率大于80%(异常状态-B:过载)的服务点占0.62%,西湖区整体状况良好;其他区域除上城区(异常状态>20%)与下城区(异常状态>15%)外处于异常状态的服务点数均小于10%。由此可见,服务点的设置需要改进,有可能是服务点本身锁子器数量设置的不合理,也有可能是区域中服务点在分布的不合理。

(2)由表1-4可见,1月1日有135个服务点发生调入或调出事件,占总服务点数的8%;由表1-5可见,正常使用下,顾客使用的自行车为调运来的概率为4.69%,即每150次中有7次使用的是人工调配的车辆。

注:表1-5是由抽样调查得出的,样本数为13辆自行车1-6月份的正常使用次数;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若本次自行车的出发地与上一次该自行车到达的目的地不同,则可认为此车在上一回被使用之后经人工调运到本次的出发地。虽不排除期间被多次调运的可能,但可能性较小而不被本次实验考虑。

上述分析表明服务点的设置(包括自身的组成结构和作为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任需改进。接下来本文就将探讨这一问题,进而给出具体建议。

(三)服务点设置有效性的研究及建议

1.数据统计

表1-6街区内服务点之间的自行车迁移情况

表1-7 区域间独立性分析

2.数据说明及分析

(1)由表1-6可见:

一个街区内服务点之间的自行车迁移在现有的人工管理和顾客流向与流量的双重影响下可以达到基本的平衡;

若一个街区的出入偏差为正,说明从长期来看这个街区的自行车流量“入”大于“出”,街区内总体自行车过剩,需要减少;反之需要增加。

建议:

将几个街区联合考虑,分区域实现平衡,如图中虚线边框所包围的区域,可以各自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进行自行车量的调配。

注:表1-6为对西湖区各街道的抽样调查,“西湖区-5***”表示一个街区(街道或小区等某一个连续区域),每一个街区包括一定数量的服务点。

(2)由表1-7可见:

服务点50009和服务点50010中自行车所去往的目的服务点和其来源地重合度很低,称50009和50010相互间的独立强,相应的,替代性就较弱。

建议:

在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的初期先设置独立性较高的服务点,再依据一段时间内获得的数据估计各服务点间的独立性,在独立性较高且客流量较高的服务点间设置新的服务点。这一方面可以吸收新的顾客群,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服务点间的替代性使客流量在服务点间分流,如此见缝插针,逐步完善公共自行车系统。

假如几个个服务点相互间的替代性较高且他们的客流量和的平均值小于正常状态下一个服务点的承受能力,则可以根据他们之间替代性的高低及其他具体情况削弱这个整体。

注:表1-7是对50009和50010这两个服务点中自行车所去往的目的服务点和其来源地服务点的统计;服务点50009和50010为西湖区两个相邻的街区。

三、租还车数量的时间序列

(一)选取样本

表1-2样本自行车的使用情况分析与样本的标准偏差统计

表中公式说明:若某一样本同时满足如下条件,则称其C.S值≤r(r为一个常数)

1.

2.

3.

它表示组成样本特征的某几个要素与样本整体中相应要素的偏差的绝对值所占样本整体这一要素的比例都小于所给的值r。

根据这一公式可以选出在某几个要素方面与整体偏差程度都小于一定范围的样本。

通过对各样本C.S值的比较,选出在T.a、N.a、F.p这几个要素方面与整体最接近的一个样本――900112,满足C.S≤0.1。

由于本在最后一章中将给出较为具体的误差检验和误差来源分析,在此不对样本与整体的偏差做进一步的分析。

(二)900112号样本的时间―数量分布

1.数据统计

表2-1 900112号样本的还车时间分布

注:由于平均每次使用时间为21.37min,因此以每半个小时为时间区间分析公共自行车是使用时间分布(将还车平均时间提前21.37分钟即为租车平均时刻);由于二月份天数较少所以只考虑一、三、四、五、六月份。

图2-2 900112号样本各月份的还车时间-数量分布图

由表2.1及图2.2可见:

在A-E、E-H及X-e段区间内,样本还车时间-数量分布出现了类似线性的规律,由于对高峰时段租还车时间-数量分布的把握有助于服务点的设置和公车的分配,因此本文将对此进行回归分析。

(三)分段进行回归分析

1.变量选择、分段及赋值

(1)选取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的三段区间分别为A-E(6点-8点半),E-H(8点半-10点半),X-e(17:30-21:30)

(2)以6:00为起始点,没过半个小时增加0.5;即:A0.5、B1、C1.5…

(3)以时间为自变量,还车数量为因变量进行分析

2.回归分析

Anovab

模型 平方和 df 均方 F Sig.

1 回归 85.264 1 85.264 26.512 0.014a

残差 9.648 3 3.216

总计 94.912 4

a. 预测变量: (常量), 时间段。

b. 因变量: 月平均数

模型汇总b

模型 R R 方 调整 R 方 标准 估计的误差

1 .948a .898 0.864 1.79332

a. 预测变量: (常量), 时间段。

b. 因变量: 月平均数

系数a

模型 非标准化系数 标准系数 t Sig.

B 标准 误差 试用版

1 (常量) -3.720 1.881 -1.978 0.142

时间段 5.840 1.134 .948 5.149 0.014

a. 因变量: 月平均数

以上为A-E段的数据,它表明:

相关系数R=0.948表示因变量的变化有94.8%与自变量相关,说明自变量与因变量高度相关

回归的相伴系数Sig=0.014<0.05;常量Sig>0.05时间段Sig<0.05

常量|t|=1.978<3.1824、时间段|t|=5.149>3.1864

因此A-E段的回归方程的变量系数可信度高,而常量可信度低。

类似的对E-H段和X-e段进行回归分析,结论证明这两段回归方程的常量系数和变量系数都可信,也因此其回归方程可信度高。需要一提的是,由于常量在当日易于获得,并非需要预测得到,因此这三个时间段的回归方程都具有实用性,而关键在于对误差来源的控制。

三段时间分别的回归方程:

A-E段回归方程(对常量质疑):y=5.840*x-3.720

E-H段回归方程(可信):y=-5.480*x+25.660

X-e段回归方程(可信):y=-3.581*x+53.938

(四)检验样本与整体的相关性,分析用回归方程进行预测有效性

1.数据转换

表3-1 各样本六月份还车时间-数量分布

如表3-1所示:

为了易于比较整体在六月份的还车时间-数量分布与由900112号样本的时间-数量分得出的三段回归方程在相应时间区域的相似程度,将整体在六月份的还车数量按1:(166.4/128)进行转换。

2.数据分析

图3-2 各段回归方程和样本与样本整体的还车时间-数量分布图

相关性

样本900112 六月份数据

样本900112 Pearson 相关性 1 .850**

显著性(双侧) .000

N 31 31

六月份数据 Pearson 相关性 .850** 1

显著性(双侧) .000

N 31 31

**. 在 .01 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表3-2-1 900112号样本与样本整体六月份数据的相关性

如表3-2-1所示:

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这两组数据(900112号样本的时间-数量分布与样本整体的时间-数量分布)的皮尔森相关系数r=0.850,在显著性水平α=0.01的情况下显著相关。因此用900112号样本的数反应整体的时间-数量分布具有可行性。

如图3-2所示:

三段回归方程都良好的反应了整体样本六月份的时间-数量分布的走势。其中第二和第三段时间区间内的两条回归方程能较好的反映其数量,这与回归分析给出的结果相同;而第一段回归方程在数量上总低于整体的水平,而走势基本与整体一致,正如回归分析的结果所说明的那样――变量系数可信度高,而常量可信度低。我们可以这么认为,就是每日的租还车数随时间的分布结构基本相同,但相比较而言总客流量的变化却比较大。

建议:

总的来说,回归方程能较好的反应整体在六月份(在A-E、E-H、X-e段内)的还车时间-数量分布。根据这一方程,在定义区间内,可以在已知某段时间内还车量/租车量估计值的情况下预测下一段时间内(在方程的定义区间内)的还车数,并提早做好准备。但同时建议,不要做跨越较长时间段的预测,以上一个时间段预测下一个时间段是更为准确的。

对某一个服务点或某一个分区域的租还车时间-数量分布的把握,可以用于测试这个服务点或分区域的服务效率,假如客流量相对于其容量总是维持在较低水平则可以考虑对其进行削弱;如果总是维持在较高水平可以考虑对其进行加强;如果客流量不稳定,则需要进一步考虑,如改变服务点的设置以减小其独立性,增强周边服务点对其的替代性,相互分摊客流量,以使这一区域内的客流量与其容量之间达到均衡。

注:对于租车时间来说,由于用车平均时间为21.37min,且较为稳定(标准偏差为4.86min),因此其时间数量分布可以单独计算,也可以由还车时间-数量分布向左平移得到。

四、发展前景与建议

至此,本文已基本形成预测公车流量的方法,问题在于其实否具有实际可操作性以及公共自行车公司是否具有保障其实行的能力。笔者虽然用了大量的篇幅进行时间―数量分布的研究,也认为其具有一定的可靠性,但并不认为这是公共自行车最终发展的方向,其原因有三:一是各服务点流量的时间序列与总体的时间序列各部相同,若要进行点与点间的调度必须掌握各个点流量的时间序列,这在操作上具有一定的难度,并且作为一个单独的服务点其每日的流量变化是否大致相同是需要怀疑的;二是调度作为一种人为的操作,其存在本身就说明了公车系统的缺陷,一直依靠此方法难以从根本上提高公车系统的效率,并且增加了成本;三是调度作为营运方的主动调节与用户之间有着信息不对称的矛盾存在,使其效果大打折扣,甚至适得其反。究其根本原因在于难以避免试错行为的发生,用户无法事先了解信息以安排自己的行程。

基于以上诸因,笔者认为公车系统的改进需要大力发展物联网技术。从公车系统本身来讲,租还车难从其开始至今一直是最为人所诟病的问题,而其解决需要在公车系统中引入市场机制,因为有市场计划才能有依据。物联网技术可以随时向用户传递各租还车点的空满情况,而用户也可以通过手机等终端进行反馈,由此形成车供给方和需求方交换信息的平台,在此基础上无论供给还是需求都将更加灵活而有弹性,从而促进公车系统自身的良性发展。从杭州市交通规划及其发展战略来看,未来的发展方向是要实现绿色出行、智能交通与和谐交通。杭州市要打造一个集公交车、地铁、出租车、公共自行车与游艇于一体的智能的绿色的交通系统,物联网技术是必不可少的,否则就难以协调各交通方式,真正实现市民从离开家门到到达目的地全程换程的目标。因此,只有早日将公共自行车系统升级,发展传感技术和信息统计技术才能为将来成为杭州交通一体化的一部分做好准备,真正为市民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五、小结

本文相对于其他有馆公共自行车系统的文章最大的优势在于数据来源的精确性高、数据处理方式的多样化,结合问卷调查运用多种理论及分析工具,从而提高了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和实用性。文章力求脉络分明、逻辑有效。从数据处理开始,将公共自行车系统的运行的效率分为自行车使用的效率(包括周转率、使用时间、非正常事件发生的概率等科目)和服务点设置的有效性分类进行分析,从而得出主要问题所在――公共自行车的周转率过低及服务点设置低效(主要体现在有部分服务点过载的同时其他一些服务点闲置)。从这两个问题出发,再次以数据分析为依托提出具体的建议:对于服务点的设置,通过对区域间自行车迁移情况和区域间独立性的分析,本文给出了在初期设置服务点的思路,及后期区域内联合调配的方法;对于自行车周转率过低这一问题,笔者认为是由多方原因构成的,而服务点的设置是否合理就如同资源的配置是否有效一样对系统的效率有着先决作用。从上诉建议再次出发,本文后半部分重点研究了公共自行车租还时间-数量分布,得出了回归方程并进行了相关性的检验,基本明确了公车流量的时变化规律和预测流量变化的方法,在理论和实际运用方面皆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最后,笔者认为在交通物联网时代到来之际,公共自行车系统必将通过信息化手段融入城市交通体系,以此来调节供需矛盾,真正化解租车难与还车难同时发生的矛盾。届时人们将能够通过手机等物联终端接收各服务点的空满信息,并获得最优的路线和换乘建议,使得市民的出行更加放心和舒心。

参考文献:

[1]邹晶: “国外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关系研究”,《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 No.17

[2]Pascal Poudenx:” The effect of transportation policies on energy consumption and greenhouse gas emission from urban passenger transportation”,2008

[3]于一凡:“城市交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国外城市规划》,2004 Vol.15 No.5

[4]李婧 谭清美 白俊红:“可持续发展视角下城市交通结构模型研究”,《开发研究》,2009 No.3

[5]张颉 任福田 刘小明 施耀忠:“北京城市自行车与公共交通换乘研究”,中国公路学报,1995 Vol.8 Sup.No.1

[6]龚佳迪 朱忠东: “城市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实施机制”,《城市交通》,2008 Vol6 No.6

[7]Daly,HermanE.The Economic Growth Debate:What Some Economists Have Leareen But Many Have Not.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egement,1987,14(December).323-336

公共管理分析方法篇(2)

工商管理方法的对于盈利性组织机构进行经济管理的一门基础性理论学科,在当下环境中,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企业规模不断扩张,管理的复杂度随之增加,没有更为科学合理的管理决策依据,很难保证管理部门决策的实时更新以及更强的指导性。基于此,就需要利用工商管理方法对于企业及公共管理部门的财务、成本、人力资源、投资等方面进行科学有效的统计及管理指导,以保证在企业部门成长的同时,不断优化管理体系,充分煽动成员工作积极性,提高生产、经营等各部门效率。对工商管理方法合理利用,对于公共部门管理能力的提升的具有促进作用的,通过综合分析限制公共管理部门能力提升的约束性参量因素,建立相关模型,进行科学计算分析,便可以为管理部门提供实际的决策理论支撑。

1 约束性因素以及特征分析

1.1 约束性参量因素

要想建立公共管理部门的约束性参量模型,就需要从约束公共部门管理能力提升的因素着手,将人力资源、财务管理、物资管理等方面的因素归入,由于各方面的因素存在量纲等方面的差异,导致无可比性可言,因此需要先将各因素进行归一化处理,并计算出工商管理对公共部门管理能力提高的指数的协方差矩阵,如下式所示:

1.2 特征分析

在已建立上述约束性参数模型的前提下,采用递归分析的方法对公共部门管理能力提升进行分析以及特征提取。

首先在最佳管理决策函数下进行特征的分解,表达式为:

该公式中,只有当积累的贡献程度到达一定量,才能够对公共部门的管理能力的提高进行平衡管控,用定量递归分析的方法进行一系列优化和求解。

2 定量递归分析

在上述公管部门能力提升的参数性约束模型以及特征分析的前提下,利用定量递归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由欧式距离计算公共管理部门能力提高的递归特性差异,有:

从上述序列中能够准确反映出工商管理对于公共部门管理能力提高的促进作用。

3 仿真结果分析

为了对工商管理对公共管理部门能力提升的促进作用进行验证,本文进行仿真实验对比,通过MATLAB以及VC++软件进行编程计算,其中工商管理数据分析中所用到的OpenGL库就包括了opengl32.dll、glu32.dll,在该库中间就包括了比较多的成本、物资、财务、人力资源等方面管理的特征数据,通过本文建立的工商管理与公共管理部门能力提升的相关约束模型,对其进行定量递归的分析,并且以公管部门最终的效益为评价指数,得到本文模型与传统模型相对比下的结果。

通过图中分析,可知通过本文模型能够有效实现公共管理部门管理能力的提升 ,增加管理收益以及服务质量,为公共管理部门管理的实时性和指导性提供理论上的基础,为决策实现直接提供依据,并且仿真结果表示模型结果准确稳定可靠,对于传统模型,相比之下则逊色很多,精度不够高且模型鲁棒性不高。

4 结论

公共管理分析方法篇(3)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iscussion on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Public

Management Research Methods

SUN Yuantai

(School of Public Management,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He'nan 450001)

Abstract The maturit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ublic management research methods a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 management research methods more teaching policy and public management, clear teaching goal, perfecting the teaching system, enrich the teaching means learning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participation in public management, deep into the teaching process, expanding course learning goals, promote and apply ability in public management research method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to achieve teaching is learning, teachers and students as the main body of teaching process, and joint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 management research methods.

Key words public management; research methods; teaching and learning

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离不开研究方法的有力支撑,研究方法的独特性和成熟程度,是判断学科独立性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准。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的成熟与发展,直接影响着公共管理向科学性、合理性、现实性方向发展。近年来国内社会科学的规范性有所提升,但与国外相关研究成果相比,国内的科研水平仍有明显差距,其关键在于国内研究方法还较为落后。公共管理研究方法也不例外。“公共管理学科的方法论教育,并未获得应有的重视,这不仅影响了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质量,而且制约了学术研究成果的影响力,”①因此,从公共管理规范发展的视角出发,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的教育,有助于推动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的普及与发展。

1 多策并举: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的教

“工欲善其器,必先利其器。”公共管理学的发展依赖于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的进步。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的教育也有赖于用什么样的方法去教授学生。尽管公共管理学的肇端就伴随着对研究方法的重视,但对于国内而言,公共管理研究方法是一门较新的课程,因而需要去探索和总结如何更好地做好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的教学。

首先,明确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的教学目标。研究方法不同于一般的课程传授知识,其更多地是对思维模式的训练。因此,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的教学目标就不仅是让学生掌握知识,而是让其运用所学知识去研究现实问题。尤其是学生在学习了一些公共管理的相关理论之后,应该通过研究方法的学习,打通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断裂问题。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的教学目标定位:一是培养学生创造知识的能力。大学阶段的学习要从接受知识向创造知识转变,通过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的教育,让学生学会去分析和解释公共管理中的现象,从而验证已有的公共管理知识或者得出新的结论。二是让学生把握创造知识的逻辑。创造知识不是拍脑袋式的思辨,其依赖于一定的程序和手段,即科学研究的逻辑。公共管理研究方法无论是量化研究还是质性研究的教育,都要从科学研究的逻辑出发,让学生了解和遵循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三是让学生掌握创造知识的工具。面对公共管理实践中繁多的信息,知识创造要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公共管理研究方法重在方法,尤其是一些操作层面的分析技术,即整理信息的技术。公共管理研究方法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过程,使得公共管理实践中的信息成为公共管理知识。

其次,完善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的教学体系。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的教育与公共管理研究方法自身的发展是相适应的。“我国公共管理学研究方法经历了从演绎到归纳、从理论到实证、从定性到定量,研究规范性从不规范到逐步规范,数据分析方法从简单到复杂,统计变量从单元到多元,统计手段从手工到信息化的演进过程。”②遗憾的是,目前我国尚没有形成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的完整体系,教材之间的差异较大,尤其是一些教材简单照抄国外教材或者社会研究方法的教材。结合科学研究的逻辑,公共管理研究方法教学可以分为三部分:理论部分、实践部分和操作部分。一是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的理论部分。这部分主要解决公共管理研究方法论问题,即如何形成研究设计。理论部分具体包括三个核心问题:研究者运用什么样的知识观;什么样的研究策略贯穿研究过程;用什么样的资料收集和分析方法。③二是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的实践部分。这部分主要解决资料搜集的问题。公共管理研究常用的资料搜集方法包括实验法、观察法、访谈法和问卷法。每种方法都有一个完备的过程,在课堂上要把这些过程详细地说明,尤其是指出容易出现误差的地方。三是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的操作部分。这部分主要解决资料分析的问题。大致而言,公共管理研究搜集的资料可以分为质性资料和量化资料两大类型。质性资料和量化资料都有专门的分析技术,而且质性资料可以进行量化分析,量化资料也可以进行质性分析,这些都是操作性很强的内容。

最后,丰富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的教学手段。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的教学效果取决于使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如果在公共管理研究方法教育中依然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其结果是学生掌握了一些概念和原理,而思维模式的转换、创造知识能力的培养等目标则难以实现。因此,公共管理研究方法教学要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手段。一是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的互动式教学。这是通过营造多边互动的教学环境,在教学双方平等交流探讨的过程中,达到不同观点碰撞交融,进而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和探索性,达成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二是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的案例教学。公共管理学一向注重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改变了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把现实问题带到课堂、把理论变成解决问题的公开讨论。在研究方法教学中可以一方面选择公共管理研究中的经典案例进行剖析,另一方面让学生自己选择案例进行研究,伴随着教学的进度不断推进案例分析。三是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的分组教学。通过分组教学,让学生以分组的形式完成不同的研究,培养他们研究过程中分工与合作意识,塑造团队精神。四是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的操作式教学。如果学生很好地掌握了公共管理研究的方法论和基本逻辑,不能在操作层面有所突破的话,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的教学就是失败的。因此,公共管理研究方法应该坚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他们通过分析资料形成研究结论。

2 注重参与: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的学

在实践中很多学生认为,公共管理研究方法仅仅是诸多课程的一种,像学习其他课程一样学习公共管理研究方法,这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种误区,影响了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的学习效果。公共管理研究方法是打通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的有效手段。学生在学习公共管理研究方法过程中要以参与式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心智模式,运用公共管理理论去解释和解决公共管理实践中的问题。

首先,参与课堂,深度融入教学过程。在公共管理研究方法学习中,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处于主体地位,在研究方法学习中发挥着创造作用。基于教师与学生的主体间性,二者在教学过程中相互依赖。教师的教学效果取决于学生,学生的学习效果取决于教师。因此,学生要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参与课堂的互动,参与课堂的过程。如可以让学生在规定的期刊上选取一些文献进行分析,找出包括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研究结论在内的研究逻辑。

其次,参与研究,拓展课程学习目标。适应公共管理研究方法教学目标定位要求,学生的学习目标也要随之转换,即从获取知识到创造知识。学习研究方法,学生首要的是掌握研究设计的基本要素与研究过程,包括提出问题、综述文献、选择方法、搜集资料、分析资料、撰写报告等。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应利用所学的内容做出自己的研究设计。如可以结合当前高校开展“挑战杯”竞赛或论文大赛的实际情况,要求学生以公共管理实践中的某一现象或问题为研究对象,设计一个研究方案,开展公共管理研究。

最后,参与操作,提升学以致用能力。能否把搜集的资料进行分析,转换为公共管理的概念和语言,是公共管理研究方法学习的关键。公共管理研究方法是实现理论与实践有机统一的手段,其核心环节就是操作分析。一些重要的结论或重大的发现都是基于资料分析发现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演示的方式展示操作过程,但更为重要的是学生自己亲自动手操作。惟有如此,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资料的分析技术。在学生没有搜集资料的情况下,教师可以把学科领域一些典型资料或者自己的数据给学生,使其能够结合这些资料更好地学习公共管理研究方法。

3 教学相长中的公共管理研究方法

公共管理研究方法是一门新兴的课程,公共管理研究方法教学也是一个较新的过程。正因如此,公共管理研究方法要实现教与学的互动,教师与学生共同致力于公共管理研究方法教学效果的提升,在互动中创造着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的本体知识和教学模式。古语云:“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出自礼记)在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需要一种自反意识。“自我意识清醒的常规科学行为不仅会为我们带来更清楚的研究焦点,而且会让我们有更好的机会去认识新的、关键的、被错误忽视的东西。”④对于教师而言,公共管理研究方法本身不是一个完整和成熟的体系,自身对研究方法的掌握和运用也不是那么娴熟;对于学生而言,研究方法的学习有其独到性,不同于一般课程的记忆性学习。因此,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的教学对于教师的教学是一种挑战,对于学生的学习也是一种挑战。这就要求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打破二元对立,成为互为主客体的教学共同体。在这种新的共同体中,对于教师而言,要放低姿态注重自身的学习提高,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学生为教学过程的中心,而不是教材或者自身;对于学生而言,要突破思维定式转变学习模式,注重发挥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以参与式的学习模式创造关于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的教学知识和研究实践。

注释

① 李学.浅析公共管理定性研究方法教学中的问题意识培养[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9(5).

公共管理分析方法篇(4)

关键词:人才培养;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教学

Key words: talent training;Public Policy Analysis;course teaching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14-0242-03

0 引言

政策科学是“一个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方法来研究政策系统和政策过程,探求公共政策的实质、原因和结果的学科”,而政策分析则是这一学科以量化分析为主导的政策研究领域。但在实践中,人们一般将政策、公共政策和公共政策分析等概念混同。因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不是本研究重点,所以在本研究中以公共政策分析指代研究政策系统和政策过程,探求公共政策的实质、原因和结果的学科而不特别加以区分。

目前对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教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两部分,而将其放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视角研究的很少。有少部分学者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进行了研究,如孙孝科(2010)认为人才培养目标是指人才培养意欲达到的规范和标准,公共事业管理是对于兼具公共性和非营利性两种特性,且从事涉及全体社会公众整体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一系列活动及其结果的相关组织的管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要与这种管理契合。

本研究的思路是,从梳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沿革出发,再探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然后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探索实现的路径。

1 专业与课程发展沿革

1.1 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

1997年云南大学和东北大学向教育部申请开设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1998年教育部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列入本科专业目录。从1999年秋季云南大学和东北大学率先在全国招收公共事业管理本科生开始,目前我国已有400多所高校开设了这个专业。

从已有文献看,国内学者普遍对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并未明确划分发展阶段,但基本认同其发展历经了“兴起”和“成长”两个过程,例如,陈振明(2012)指出到2000年之前只有少数几个大学在政治学和行政学系科中成立公共政策教研室或研究所,但目前大部分重点高校均开设了公共事业管理教学、科研机构。也有学者明确将其划分为“恢复重建”、“整合发展”和“优化升级”三个阶段,例如,杨欣昕(2015)认为,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分为改革开放后由大学管理学科的行政管理专业转变而来的“恢复重建”期、以国内行政学会建立事件为开始的“整合发展”期以及从2005年以国内政治体制为标志进行改革的“优化提升”期。

从专业发展特点看,由于建国后受前苏联高等教育办学思想影响,以及国内急需恢复生产等现实因素制约,公共事业管理一定程度上受到忽视,高校中也就相应没有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这导致了改革开放后,当我国高校开始开设本专业时,各高校基本上是依托自身原有学科基础、师资力量开办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专业发展方向上也基本按照教育部规定的文教、卫生、体育、环保和社会保险五个方向开设。

1.2 我国公共政策分析课程发展

公共政策分析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改革开放后一些国内学者和政策实践者注意到了二战后在国外兴起的政策科学研究理论意义和在实践中的作用,并将其介绍、引进并开展了初步的研究工作。1986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万里在全国软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作《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是政策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报告时提出要做“政策研究”,推动了我国政策科学研究逐步走上正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我国公共政策学”发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公共政策学的研究与教学逐步体制化,它作为我国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研究的新兴领域的地位开始受到重视”。①

2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2.1 前人的研究成果

从已有研究看,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的研究一般从“培养模式”视角进行。如李笑春(2001)认为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就是人才培养的“通才”和“专才”的矛盾。为此必须要求大力改变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方式,特别要加强联合培养方式。又如岑乾明、宋卫琴(2010)认为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生存与发展关键,指出应该突出强调以区域社会需求为主导,体现专业特色。龙兴武(2011)从专业方向、科学课程体系建设等角度指出地方性大学应用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2.2 教育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教育部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规定是“培养具有现代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2.3 本研究的观点

本研究认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应该从专业性质出发思考。在我国,除了学校、医院等传统意义上的事业单位以外还有一些组织例如自来水供应、电力供应、燃气供应以及邮政服务等等行业组织提供的产品也具有公共物品的特征,这些行业组织从事的业务活动也属于公共事业,相应的对这些行业组织的管理则应当属于公共事业管理。又因为国家行政机关供给的物品也属于公共物品,从而我们可以认为,公共事业管理的人才培养应该是为回应这些公共物品供给组织的管理人才需求进行的,这其中既包括这些组织内部的管理人才需求,也包括对这些组织进行管理的人才需求。所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要围绕如何适应公共物品供给组织进行管理所需要的人才进行。

3 当前我国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教学现状对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影响

3.1 教学活动中公共政策问题行政管理处理的误区

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教学目标应该是通过课程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公共政策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认识公共政策的构成与结构、本质与功能,认识公共政策系统的内部结构及其与政治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认识政策过程的环节、阶段以及各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及其对政策结果的影响,培养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公共政策分析知识的能力。

当前我国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显著问题之一是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教学的行政管理教学化误区,即把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教学内容、方法作为行政管理课程来进行教学。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与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社会管理实践有一定关系。改革开放初期强调行政系统对国家经济社会活动管理,随着改革开放实践深化、相关理论研究深入后发现对国家经济社会管理不仅仅是行政管理活动,而是供给公共政策这种特殊物品。但与此相对应的理论研究成果在教学活动中并没有普遍得到系统阐述,显著的表现便是在教学中不自觉地将公共政策问题当作行政管理问题处理。卢粉艳(2008)就指出,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引入市场机制,提倡社会参与,此类变化对我国政府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过去的行政管理理念和方法已不适应时展的要求。同时,西方发达国家重视和发展公共事业的理念和成功经验,对处于转型时期的我国公共事业管理无疑具有重要启迪作用。社会需求和外来思想的影响,使我国开始重视不同于“行政管理”的“公共事业管理”的研究与教育。但目前实践看,我国对公共政策分析课程的认识还不够深入,使得本课程在教学方法运用、教学内容选择等教学实践中不能够满足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3.2 教学方法仍然较单一

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教学目的是要帮助学生掌握公共政策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从而实现培养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公共政策分析知识的能力,本课程应该是与各阶段、各时期的政策实践密切联系的,要求学生在本课程的学习中有一定政策实践体验。但目前看,公共政策分析课程仍然大多停留在理论讲授的“纯理论教学方法”中,从授课程教师角度看,与实践稍密切一点的可能就是所谓“案例分析”了。

3.3 教学内容选择不够合理

当前我国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教学内容安排上基本体现三块内容,一是公共政策分析系统,二是公共政策分析过程,三是公共政策分析方法,也有的在教学中把公共政策分析的理论基础单独作为一块讲授,课程内容较大,但由于本课程学时一般安排五十四学时,很难把全部内容都教授完毕,只能选择其中一部分进行教学,但每个教师侧重点各不同;反映在教材上则是有的教材只体现公共政策分析过程,将公共政策分析方法融会进公共政策分析各环节中;有的则将上述四块内容划分为四个相对独立系统,将公共政策分析相关知识全部囊括进教材里,体系庞杂。而教师在教学内容上选择也基本是按所选教材内容进行,其结果是教学内容不利于实现本课程服务专业培养目标,例如有的教师弱化公共政策分析系统知识的教学,使得学生对政策活动主体、政策环境、政策工具以及决策体制等不了解。

4 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教学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两条路径

4.1 走出教学活动中公共政策问题行政管理处理的误区

课程教学要契合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适应公共物品供给组织进行管理的人才培养目标,首先要正确认识公共政策分析的本质,走出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教学的行政管理教学化误区,认识到公共政策分析的目的是要“提供政策知识,改善公共决策系统,提高公共政策质量”。具体到我国而言,需要做出公共决策,发现公共政策问题,比较、制定、执行、监督和评估公共政策的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行政、事业”类行政活动,而是包括了公共物品供给活动及其系统运行的全部活动,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教学活动也应该围绕提供这些相关知识进行。

4.2 重视实践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和运用公共政策分析知识

公共政策分析课程作为一门与实践紧密相联的课程,除了在有限课程教学学时里讲授基本原理与方法,运用案例分析方法讲解外还需在方法上有突破。纵观目前我国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教学,甚至包括其他相似公共政策课程(如农业政策学)普遍薄弱的环节不是对基本原理方法的讲授,而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周身政策实践活动的理解、分析和判断,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公共政策分析知识的能力。目前的教学手段可能不是实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掌握公共物品供给活动所需知识”的人才培养目标,反而可能是“远离”这一目标,因为如果学生在本专业课程学习中没有掌握这些必需知识甚至是错误理解这些知识,那么在将来的政策实践中错误运用公共政策分析知识的概率就很大。较好的方法是将学生带到政策实践中,让学生参与政策实践,教师从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政策知识。

参与政策实践的方式是多样的,可以让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活动,也可以建立实习实践基地向学生提供政策实践。在这些实践中学生可以进行公共政策执行情况了解,发现并界定公共政策问题,评估公共政策执行结果,提供公共政策建议。教师对学生的每个实践环节指导,尽可能地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使学生对理论知识有直观切身的体会。

注释:

①陈振明:《政策科学――政策分析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1页。

参考文献:

公共管理分析方法篇(5)

一、根据专业要求确立教学目标

公共事业管理于1998年被教育部正式列入本科专业目录,主要培养面向21世纪的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卫生、体育、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①公共事业管理指公共组织为了实现公共利益对社会公共事务所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及公共服务的提供等活动。公共事业管理任务的实现离不开对公共政策这一手段的运用。公共政策既是公共事业管理活动的基本依据,又是公共事业管理活动的基本手段、杠杆和工具。“公共政策学”课程的教学在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人才中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

一般而言,“公共政策学”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能够比较系统地掌握现代政策科学的基本理论,了解政策系统和政策运行过程,学会政策分析的初步方法。具体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公共政策学”的教学目标应定位为“四个一”,即培养一种习惯、理解一套理论、掌握一套方法、具备一系列的能力,从而达到改进政策系统,提升公共事业政策的质量和效力,提高公共事业管理水平,增进公共利益的目的。培养一种习惯,即培养学生关注现实政策运行的习惯,要经常关注国家出台和调整了哪些关于公共事业方面的政策,这些政策的运行情况和执行效力如何等,以提高学生的政策敏锐性和洞察力,为运用相关理论分析政策问题奠定良好的基础。理解一套理论,即理解公共政策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掌握公共政策的内涵、特征、本质、功能等理论,了解古今中外的政策思想和政策运行过程。掌握一种方法,即政策分析的方法,具体包括政策问题界定的方法、目标确立的方法、方案搜寻的方法、结果预测的方法、方案比较的方法、效果评估的方法。②具备一系列的能力,即培养同学们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和评估的能力,特别是公共政策的执行力。

二、根据专业要求安排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设计是教学的一项基础性和关键性的工作,内容安排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公共政策学”是一门综合性、跨学科的课程,教学内容丰富,信息量大,但实际教学中,限于教学时间难以面面俱到,这就要求任课老师根据专业要求精心设计、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公共政策学”的教材比较多,代表性的教材有宁骚的《公共政策学》、陈庆云的《公共政策分析》、陈振明的《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导论》、严强的《公共政策学》等。从教材内容看,有的侧重于公共政策系统和过程的阐述,有的侧重于公共政策的分析,有的两者兼顾。比如,宁骚的《公共政策学》侧重于政策本质、政策系统和政策过程的讲述。陈庆云的《公共政策分析》主要侧重于政策问题、议程、方案、效果等的分析。陈振明的《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导论》和严强的《公共政策学》基本实现了理论与分析技术、方法的兼顾。过去,“公共政策学”的教学一直注重于政策系统和政策过程的讲授,关于政策分析的方法和技术由于教材偏好、任课老师知识背景、涉及知识面宽、教学难度大等原因涉及较少。进入21世纪,公共事务日趋繁杂,对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策分析的功能日益凸显,它可以“应用人类社会一切可能的知识、理论、方法、技术以及直觉、判断、创造力等能力及潜能,帮助正确地制定公共政策和有效地执行公共政策”③。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公共政策学”的教学内容应当在讲授政策系统、政策过程等知识的基础上,增加政策分析的内容,让学生掌握政策分析的方法和技术,建构政策问题、确立政策目标、分析政策方案、预测政策实施结果、提出政策建议、监控政策执行过程、评价政策效果,以减少以后工作中政策制定的失误,提高政策实施的效能,提升公共事业管理水平。

三、根据专业要求改革教学方式

公共事业管理是一个实践性、针对性很强的专业,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公共政策”的教学培养学生对现实的关怀意识和分析政策问题、解决政策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改革过去“重知识、轻能力”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在课堂讲授的基础上,注重案例教学、情景模拟教学、研讨式教

转贴于 http://

学、实践教学等各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1.优化案例教学。公共政策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公共政策学之父拉斯韦尔将它界定为“解决社会问题,特别是那些结构和关系都很复杂的社会问题的工具”④。公共政策因公共问题的存在而生,其立足于社会公众实际生活,以解决社会公共实际问题、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保证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为目的。小劳伦斯指出,在政策分析中运用案例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养成在政治和官僚制生活领域中的分析习惯;增长学生们运用有助于分析政策问题的、特定的分析概念和技巧的能力;让学生们熟悉公共政策形成的知识和背景知识”⑤。为提高案例教学的效果,一方面要选择合适的案例,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公共政策”的教学中,尽量选取真实的、学生关注的、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教育、养老、环境保护等涉及公共事业管理的案例,以激发同学们探讨的热情。另一方面,任课教师应熟练运用案例教学的方法,实现案例和理论的融通,真正起到以案例消化理论、通过案例锻炼能力的目的。

2.注重情景模拟教学。情景模拟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设计情景,并让学生扮演情景角色,模拟情景过程,让学生在高度仿真的情景中获取知识和提高能力的教学方法。⑥情景模拟教学有较强的趣味性、操作性和实效性,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研究欲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和设想,发展学生的创造和思维能力,达到教育与现实需要的接轨。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公共政策学”教学中,可以选择合适的主题,通过公共政策方案论证会、公共政策方案听证会、政策新闻会等形式,让学生进行实战模拟。通过角色扮演,一方面,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政策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让学生体会政策出台的不易以及作为政策制定者应承担的责任,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现实关怀意识。

3.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强实践教学。公共政策是一门与实践密切联系的学科。现实公共政策的实践,可以为公共政策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料。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各种政策资源,增强同学们的感性认识,了解我国政策运行的实际,提高认识、分析、解决政策问题的能力。如组织同学们参与政策听证会,感受和了解政策听证的过程;让同学们利用假期参与政策宣传、政策执行活动。通过参与,让同学们充分了解政策运作细节,了解我国转型期公共政策的特点,以更全面、更客观、更理性地认识和解决政策问题。此外,学校可以选择一些事业单位、优秀的非营利组织或社区作为教学实践基地,有针对性地安排学生进入社会实践基地,体验真实的公共事业管理和政策运行过程,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巩固、发展和修正理论,提高技能,为日后进入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公共管理分析方法篇(6)

引言

管理定量分析是公共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公共管理专业培养的是具有并掌握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和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程的高级专门人才。在公共管理专业开设管理定量分析课程的基本宗旨是使学生学会使用系统论的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掌握多种定量分析方法,能利用数据信息通过定量计算得出正确结论,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该课程能帮助管理者科学地分析复杂市场的动态,准确把握市场变化的基本规律,制定正确的决策,有效地管理企业和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然而,管理定量分析课程不同于传统课程,传统课程强调的是某一门知识的系统性和基础性,与其它课程之间联系相对较少,而管理定量分析课程更强调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管理定量分析课程的特点决定了其教学内容和方法上也应做出适应性的调整。但是,目前高校本科专业的管理定量分析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设计尚不完善,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提高。为此,本文结合公共管理专业的特点,从管理定量分析课程的教学现状出发,找出在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探讨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

一、公共管理专业管理定量分析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不合理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和依据。公共管理专业管理定量分析课程的内容应该根据该专业自身的特点进行合理设置,而目前针对管理定量分析的教材内容大多篇幅较长,内容倾向于大而全,未能与专业需求有机结合,造成了“所学非所需”。而且,目前的教材的内容安排大多缺少丰富的与实际管理决策相结合的生动案例,内容体系相对陈旧刻板,降低了教材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影响了学生对该课程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教师的能动性。此外,公共管理专业属于社会科学领域,其管理决策问题往往同时涉及定性与定量两类变量,需要将两类处理方式有机结合才能得出科学、合理的决策,而目前的教学内容大多只重视定量方法的讲解,忽略了定性问题定量化求解能力的培养。

(二)前置课程设置不合理

管理定量分析是以社会生活中的实际管理决策问题为背景,以数学模型和定量分析方法为主要工具,其核心思想就是为管理决策提供定量化的依据。由于该课程自身的特点,在学习该课程之前需要具备一定的相关学科知识,例如:高等数学、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相关统计软件的应用,并且最好熟练掌握一种计算机编程语言。因此,针对公共管理专业的管理定量分析课程一般安排在大学二年级下半学期或者三年级。需要强调的一点是统计软件的熟练使用对学好该门课程至关重要,因为大数据时代,信息量呈爆炸式增长,如何在繁冗的数据中寻找到需要的数据,并进行合适的预处理对于后续定量计算过程的正确性将起到重要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单一

尽管管理定量分析课程以定量分析为主要工具,但其最终目的却是通过这一工具来解决实际管理决策问题。而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仍有部分教师按部就班,平铺直叙,课堂教学方法几乎全部以讲授为主,完全不注重教学方法的适应性调整和综合运用,使得学生觉得管理定量分析与运筹学、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一样,学习起来不但困难重重,而且枯燥乏味,从而使管理定量分析课程失去了的其本质特征。

(四)实践性教学不足

公共管理专业是应用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更强调学生具备过硬的实际操作能力,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更应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形成较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然而,目前高校管理定量分析课程的教学大多重理论,轻应用,缺乏对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只会求解题目,对社会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却束手无策。

(五)考核方式单一

目前,管理定量分析课程的考核方式大多为考试课,考核形式一般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考核内容主要是课程的基本理论点和基本知识。这种考试方式侧重于对学生基本理论和知识的考核,无法考核学生利用基本理论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得考核方式与教学目标脱钩。

(六)教学效果缺乏反馈

目前,管理定量分析课程的教学效果检验方式过于单一,主要采用学生考试分数来检验课程的教学质量,缺乏有效的反馈机制。我们对我校两届公共管理专业毕业生关于其在大学二年级所学管理定量分析课程在其工作中的应用情况的调查显示,60%的人认为所学非所用,30%的人感觉所学的方法之间不能有机结合,无法满足实际管理决策问题的需要,70%的人认为所学的理论与实际脱节,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公共管理专业管理定量分析课程教学问题的对策

(一)合理设置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设置应充分考虑到公共管理专业的特点和社会需求,应当考虑到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的联系起来。由于管理定量分析课程的多学科特点,在编写或选用教材时,应充分听取管理学、运筹学及统计学等相关学科专业教师的建议。此外,由于公共管理领域日益增多的复杂管理决策问题,管理定量分析课程的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不断革新,保证理论与实际的紧密联系。为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应在教学内容上合理安排丰富且能反映实际问题的教学案例,增加教学的趣味性。

(二)合理设置前置课程

为了便于管理定量分析课程的顺利开展,应将管理学、运筹学、统计学和线性代数等前置课程的教学通过必修或选修的形式安排在管理定量分析课程之前完成。而且在开设该课程之前,还应安排学生进行一次认知实习,其目的是了解相关的实际管理决策问题,知道解决这些问题所需要的一些理论和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目的性。因此,管理定量分析课程一般应安排在大学二年级下学期或者三年级。

(三)丰富教学方法

加强各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例如,互动式教学、案例教学、分工式教学、分组讨论等等,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程教学,增强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交流,变学生的被动为主动,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可以将学生分组,并通过“角色互换”将一部分教学任务或者实际生活中的管理决策问题下派给各个小组,驱动学生一起合作,互相讨论,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加强实践性教学

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管理定量分析是公共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为该专业学生提供了大量解决实际管理决策问题的工具和方法,要求学生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因此,应该适当加大实践性教学的份量,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动手寻找并解决一些与定量分析有关的课题,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分组,并安排各个小组调查在校学生对各种电脑品牌的满意度。在学生进行调查统计时,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讨论并对比各种抽样方法,并分析各种抽样方法所得出结论的正确性。通过这种与实际相结合的案例讨论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开阔思路,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邀请政府和企业等管理决策部门走进课堂,为学生系统讲述与定量分析相关的一些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进一步拉近理论与实际的距离。

(五)丰富考核方式

由于管理定量分析课程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因此,单一的考核方式无法反映其教学目标。为了突出该课程应用性的特点,应该将平时作业、实践性训练、课堂讨论、认知实习、撰写论文和闭卷考试的方式结合起来,其中闭卷考试中应着重突出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以便综合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建立多渠道教学效果评估机制

为了准确、客观衡量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仅应该改革教学过程中的考核机制,而且要对公共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工作情况进行追踪,分析毕业生所学到的工具与方法能否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据此对教材内容、授课方式、考核方式等进行适应性的调节,避免“闭门造车”式的教学,实现“学以致用”。

三、结束语

随着管理理论实践的不断深化,定量分析方法在公共管理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从而促进了管理定量分析课程的快速发展,使之成为一门高校公共管理专业普遍开展的核心课程。本文根据公共管理专业的特点从教材内容、前置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践性教学设计、考核方式及教学评估机制六个方面系统地分析了公共管理专业管理定量分析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并给出了相应的改革对策,为提高管理定量分析课程的教学效果提供了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陈娟.定量分析方法课程在公共管理专业中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改教法,2013,261:92-93.

[2]邓淇中,周志强.管理定量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5(4):92-94.

[3]顾剑华.关于工商管理专业管理定量分析课程建设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9,2:127-128.

公共管理分析方法篇(7)

《公共管理的技术与方法》是http://行政管理专业的方法类课程,该课程将公共管理与定量分析方法有机结合、将spss和excel等软件与公共管理实务操作有机结合、将内容安排与公共管理定量思维逻辑有机结合、将案例分析和理论阐述有机结合,较为系统地介绍公共管理中定量分析方法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本文通过构建启发创新思维的创新性教学体系,重点解决《公共管理的技术与方法》教学过程中的三个短板,即忽视培养学生对公共管理的技术与方法的灵活应用能力;忽视培养学生的数据收集能力;忽视培养学生的研究设计能力,以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同时,借助例题解答克服理论教学中重“数理推导”,轻“实际应用”的倾向,帮助学生克服对“数理推导”的畏难心理,增强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

一、创新性教学体系建设

1.梳理理论教学体系,重点着墨于“实际应用”环节。《公共管理的技术与方法》理论教学中容易出现重“数理推导”,轻“实际应用”的倾向,学生通常认为“很难”、“不易掌握”。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在于,《公共管理的技术与方法》的理论学习和实际应用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为了弥补这一差距,课程通过对取材于实际公共管理领域的例题的解答,总结学习该课程的基本技术与方法。wWw.133229.COM理论教学部分包括:测量与调查方法,定量分析基本方法,统计分析初步,统计推断方法,假设检验方法,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方法,定量决策分析方法等模块。理论教学内容将巧妙地避开各种方法的数理推导,介绍基本理论后,通过70多个例题,逐渐展开《公共管理的技术与方法》这门看似深奥的课程,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直接将理论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

2.构建启发创新思维的实验教学体系。近年来,一方面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另一方面社会却普遍存在人才缺乏的问题,尤其是行政管理人才状况令人担忧。面对行政管理人才供需矛盾的现状,我们意识到:必须高度重视实验教学质量,彻底改变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模式。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使学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从2009年开始,笔者在《公共管理的理论与方法》课程的教学体系中增加了占学时一半以上的实验教学内容。以往的课程教学中没有设置实验环节,学生很难做到“知行合一”。2010年,人文学院公共管理实验室的建立为实验课程的开设提供了软硬件条件。在设计专项实验的过程中,课程组发现,大多数学校的专项实验主要是借助宏观统计数据开展统计表和统计图的制作、集中趋势分析、离散趋势分析、相关和回归分析、假设检验和时间序列分析等实验模块。

这种实验教学体系存在三个突出的“短板”,一是公共管理技术与方法的独立模拟和训练;二是实验数据由教师定制,学生缺乏数据收集能力;三是忽视培养学生根据特定研究问题,设计研究方案及操作步骤,选择恰当的研究方法的能力。创新性实验教学体系建设希望通过在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整合设计性实验以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具体来说,一是增加综合模块以增强学生对研究方法的灵活应用能力。二是增加社会调查模块以增强数据收集能力。配合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的内容,把学生分成不同的调查小组,就同学们感兴趣的问题进行问卷调查,最后整理调查数据以备实验之用。三是增加研究设计模块,使学生能够通过社会现象发现一个“好的问题”,制定探索特定问题的研究方案及详细的操作步骤,选择恰当的研究方法以及选定时间框架等一系列训练。

实验教学体系包括十个实验项目:统计图表的制作;数据的描述统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的综合应用;研究设计与评价。最后三个实验项目是针对克服实验教学中的三个短板设计的。

二、创新性教学体系建设框架和主要措施

1.建设框架。《公共管理的技术与方法》创新性教学体系建设框架(如图1所示):

2.主要措施。首先,不断提高理论精讲水平。通过大量社会调查案例分析和例题分析,促进学生对于理论问题的消化吸收,增强学生的形象理解。在教学中适时开展课堂及课后讨论,建立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机制。其次,不断改革教学内容结构,注重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理论与实验相结合方面,授课时数与实验时数比为1∶1,也就是说,课程总时数的一半是安排学生在实验室,由老师辅导、学生实验完成的,提高学生对调查资料的处理能力。

在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方面,除了在课上融入大量的调查案例和例题以外,在讲授完公共管理的技术与方法后,让学生自选课题,设计总方案;让学生对已选课题自己设计问卷;让学生深入社会中,亲自调

转贴于 http://

查和收集资料;让学生自己整理、分析资料;由学生自己完成研究报告。老师在每个环节就共同存在的问题在课上指出、分析和纠正。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调研,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和实践经验。http://

公共管理分析方法篇(8)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2-0071-03

公共政策学是教育部公共管理教学指导委员会要求开设的所有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的四大平台课程之一,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在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开设,现有行政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城市管理等四个专业,且公共政策课程均已在上述四个专业开设。因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是我校唯一拥有经济学和管理学两大学科交叉优势的学院,教学研究覆盖区域经济和公共管理两大学科,因此本文拟在此学科交叉背景下,针对《公共政策学》的课堂教学思路进行探讨,以期为公共政策课程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提供参考。以1887年伍德罗·威尔逊(Woddrow Wilson)提交关于行政研究的论文开始,美国公共行政学科方始建立。1951年美国政治学家勒纳和拉斯维尔共同主编《政策科学:视野与方法的近期发展》一书,该书第一次对政策科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内容、发展方向作了详尽的论述,被人们认做是公共政策学诞生的标志[1]。中国公共政策学科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引进西方政策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目前已成为中国公共管理学科乃至整个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极为重要且富有活力的一部分。由于在我国发展较晚,还属于一门新兴学科。总的来看,公共政策教学的专业化人才缺口较大,高校教师在公共政策教学过程中偏重理论,在关注社会公共政策现实、提出政策解决方案等方面较为欠缺,从而使这门课一定程度上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末”[2],在课堂教学上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案例教学和社会现实的结合不够紧密。由于选择合适的案例开展教学,有助于学生从“课堂学习”到“政策实践”的转变与体验,因此案例教学也是公共政策学发源地美国的MPA、MPP教育的基本工具和方法。针对以上问题,本文试图结合我国高校公共政策学的课堂教学情况,谈谈目前存在的现状和问题。

一、当前公共政策学课堂教学主要方法

近年来,各高校《公共政策学》任课教师针对公共政策学学科的复杂性、多样性特征,加强理论研究和探讨,不断探索新教法。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济南大学等高校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公共政策课程组为例,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有[3]:

1.教材讲授法。多年来公共政策学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一般涵盖西方公共政策学介绍、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理论模型、公共政策概念、功能、类型和公共政策系统、公共政策价值、公共政策环境、公共政策的决策体制、政策议程和制定模式、政策工具以及公共政策的执行、评估、终结等分析过程。教材讲授法,一般会梳理上述基本理论。在讲授中,首先介绍公共政策学的历史起源;其次介绍公共政策所研究的理论体系;再次介绍公共政策分析过程和具体分析方法。通过教材讲授,让学生熟悉公共政策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脉络,了解公共政策的主要理论规范和一般研究方法。

2.案例教学法。在一般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案例教学,是公共政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授课方式。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来加深对公共政策学原理的认知,来实现对现实问题更加规范深入的分析,这是任课教师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解决途径之一就是案例教学法。公共政策学教材内容有大段理论阐述。虽然我国公共政策研究起步较晚,但丰富的政策发展现实使得可供用以教学的公共政策案例俯拾皆是。教师可以通过实践案例,引导同学们用所学理论指导与分析实践,在实践分析中总结鲜活理论,提高公共政策实践模拟的能力,从而不断提升理论分析水平和公共政策视野。每堂课可以穿插一到两个案例。一般在上一次课结尾让学生们了解素材,然后分组、分班级或指定几个人准备,在教师讲解的基础上引导重点发言和集体讨论,其他人可以发表意见。根据教学内容逐次展开分析。逐日积累,可以整理形成案例库。一般来说,准备的同学都能充分搜集整理相关资料,阐述时能做到逻辑清晰,观点独特、立场鲜明,课堂气氛一般较为活跃。

3.时事解读法。公共政策的重要范畴之一就是国家每次召开重要会议出台的重要文件。一方面,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朝气蓬勃、对社会满腔热情、忧国忧民,关注时政、关注国家发展;另一方面,限于知识、阅历、经验,大部分学生对当前的热点政策问题一知半解、跟风赶潮,没有自己独立的观点和见解,思考问题和社会现实结合不够紧密,容易陷入“空谈误国”的群体氛围,急需老师引导。为让学生及时了解和掌握国家重大方针、政策,把握时政动态,公共政策学课程组根据国家重大和主要会议精神,专门制作专题讲座课件,让学生了解前沿政策。在解读时事政策时,任课教师还补充讲解公共政策基本理论知识,用理论原理来解释时事政策,用当前政策来验证理论原理。

二、当前我国高校公共政策学课堂教学突出问题及创新思路

虽然可以较为深入地讲解教材、较为生动地分析案例,较为鲜活地结合时事,但综合来看,当前我国公共政策学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理论发展滞后实践,难以和政策现实对接。公共政策学教学中,理论和实践的脱节现象较为普遍。面对丰富的政策现实案例,却常常发现难以和社会的现实政策实现无缝对接。原因在于:一是教学中的教材理论有余而实践不足。限于我国公共政策研究的深度和公共政策学教学的历史,虽然《公共政策学》等众多高校的教材不断更新引用最新的社会政策案例,辅之以专题讲授和案例教学,但是理论为主、实践为辅的根本格局没有变,教材中大段的理论叙述和现实常有脱节现象。公共政策学的核心特征——实践应用性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二是理论与现实差距巨大。讲解理论基本上是从科学性角度来阐述,把标准化、系统化、理想化作为常规思维来对学生进行引导教学。但是现实、实践又是零散、复杂、多样、丰富、变化、普遍联系的,因此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时间差距、现实差距、情况差距都很大,难以即时跟进,超前预期。

2.教学内容方法单一,难以和社会发展同步。一方面,教学内容基本上都是介绍公共政策的概念、学科对象、性质、范围,讨论公共政策的特征、类型、功能,介绍政策主客体、环境、公共决策体制和公共政策分析方法的应用等内容,且常年不变。面对不断变化的情况、质疑能力不断提升的学生、政策分析不断发展的现实,常年不变或极少改变的教学内容难以满足不断发展的政策现实。

另一方面,虽然近年已经改观很多,但公共政策研究领域重规范分析、轻实证研究、重定性分析、轻定量研究的倾向仍然大量存在,特别是跨学科研究、比较研究和系统分析、统计分析和历史分析等方法的运用较为欠缺。较为单一的教学和研究方法偏重于灌输理论知识,使得深入、丰富的研究方法和课程教学的结合在很大程度上脱节。

从上述问题中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高校公共政策学课堂教学仍旧没有脱离照本宣科的窠臼,并没有紧紧联系丰富的政策现实实践,从根本上进行课堂教学创新。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怎么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从而在鲜活的政策现实中有所启发、有所收获,才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所在。

三、改变思路主要有两个方向

1.注重交叉学科知识渗透,锻炼政策仿真实施能力。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具有跨学科、边缘性、实践性的显著特征,公共政策又具有复杂性、尖锐性、普遍性、专业性、变化性和发展性等特点,公共政策学的课程内容关联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公共管理学、法学、系统分析与运筹学等学科。[4]因此,交叉、综合、多学科知识的渗透和相互联系教学就显得非常必要。通过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不同学科的知识背景和学科视角,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公共政策的基础理论,更加深入地把握政策对象,不断增强公共政策的制定、实施、评估、分析等综合创新能力。在这一方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具有天然优势。我国绝大部分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公共政策的着力点都放在城市,且均以经济管理为主,通过经济管理手段推进国家进步和社会发展。因此,以经济学和管理学为基础的交叉学科教学具有学科优势。在学生逐步熟悉公共政策学的基本理论框架知识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课堂仿真模拟教学,通过当前我国现实政策问题的模拟和解决,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主动性,模拟现场情况,进行实时点评。

2.创新案例教学方法,还原政策发展情景脉络。从国内来看,目前公共政策学的案例教学,或者如前所述以专题讲座法形式出现,或者以典型案例形式进行,均存在着不够系统、脱离实践、单向讲解等弊端,不能真正把公共政策学的原理应用于实践而又能高于实践——即通过学习理论知识来拿出解决现实政策问题的办法。

为实现课堂教学和现实情况的无缝对接,应给同学们以公共政策实践的机会来深入了解。这一机会可以从到公共政策制定相关部门参访、请国家机关有关领导或相关人员讲座、通过课题研究复证公共政策产生流程等三个方面着手,不断锤炼学生的政策分析和思路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陶学荣.公共政策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2]王筱静.2011年MPA系列讲座——公共政策学的引进及其中国化[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

公共管理分析方法篇(9)

新兴的政策科学家们乐观地认为,政策分析将成为政府中的一项新职业,因而,政策学院及政策研究必须以培养政策分析员为己任。(1)不过,人们很快就发现,政府工作在性质上只有很少_部分属于分析工作,绝大部分都属于行政或者说管理性质的。因而,即使政策分析能够成为—项政府职业,其“市场”规模也是非常小的,如果这些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的政策学院都致力于培养政策分析员,那么,供过于求的必然结果就是,其中的很多政策学院很快就会被市场所淘汰。因此,政策学院必须将重心重新调整到行政或者说管理的方面上来。如此一来,政策学院和政策研究又与传统的公共行政学院及其研究有何区别?如果没有,它们将如何证明自己存在的合理性?在这些现实的追问下,公共管理的概念成了这些政策学院既强调行政管理的内容又与传统公共行政学院及其研究保持必要距离的两全选择。事实上,正是借助于这些政策学院的影响,20世纪50年代之后一度走向沉寂的公共管理概念也得以重生,并最终在20世纪90年代的“新公共_、起源于公共政策学院的‘‘公共管理”

 

在20世纪40年代“公共管理”的概念曾一度流行过,但是,学者们并未赋予其不同于公共行政的独特含义,所以,50年代以后,这一概念在学术文献中的出现频率明显下降。当然,由于1926年由《市政经理杂志》更名为《公共管理》的刊物一直存在,也就使公共管理这一概念没有消失。事实上,弗雷德里克森在《通向一种新公共行政学》中就使用了这一概念,而在明诺布鲁克会议之后,弗雷德里克森还多次在《公共管理》杂志上发表过介绍新公共行政思想的文章,意欲表明新公共行政运动在当时并不排斥公共管理的概念。不过,从理论上看,作为一场旨在维护公共行政概念的运动,新公共行政运动与公共管理的概念之间是存在着冲突的,尽管它没有对这一点加以论述。20世纪80年代公共管理概念的再度流行是与新兴政策学院联系在一起的,或者说,这一概念的流行是政策学院发展的一个结果。这就是哈格罗夫(ErwinC.Hargrove)所说的“‘公共管理’是各公共政策研究生院与APPAM(公共政策分析与管理协会)所使用的一个专门术语,其所指的是过去被称作‘公共行政’的东西。

 

如果哈格罗夫的说法是准确的,如果这些政策学院所使用的公共管理概念所指的就是公共行政,那么,为什么又不直接叫它公共行政呢?对此,波兹曼的分析是:“政策学院过去所着重的是正式的定量分析,尤其是应用经济学。不过,它们开始日益认识到了一种严重的局限:公共部门对于正式定量分析或政策的‘宏大设计’的需求极小,而其对于管理的需求则是很大的。政策学院需要某种类似于公共行政,但又不属于这一‘老式的'手艺导向的东西。于是,公共管理就作为一种解决方案而被发明了出来。1970年代中期,公共政策学院的教员们开始使用公共管理的概念,并开始构想(如果还没有开始实施的话)公共管理的课程了。威尔达夫斯基也看到“有些学院(如哈佛的肯尼迪学院与马里兰大学的公共事务学院)开始更加强调管理的重要性。目前来说,这意味着在常规课程之外少量增加公共部门会计与财务(征集收入、借款、还债、投资、以及通过支出分配控制内部运作)的课程。通过置换一个词语,即从‘行政’到‘管理'公共行政的旧世界在‘公共管理’的新名号下得到了复活。〔5〕在这两段话中,波兹曼与威尔达夫斯基都指出了公共管理概念从政策学院中兴起的事实,但他们对于这一事实的看法则不尽相同。威尔达夫斯基倾向于哈格罗夫的观点,认为这种变化只是“新瓶装旧酒”,并不包含内容上的进化。因此,所谓公共管理其实也就是公共行政。但是,根据波兹曼的分析,政策学院所采纳的公共管理概念则是与传统的公共行政概念有所不同的。尽管他们对公共管理这一概念的认识不同,但都把这一概念的使用与政策学院联系在了一起,这应当是合乎客观事实的。实际情况正是,公共管理的概念是被作为政策量化分析不足的补充而被提出来,并加以使用的视角。所以,阅读这一时期的文献,可以发现,公共管理的概念是经常性地出现在政策分析的文献中的,代表了一种不同于完全量化分析的政策分析途径。

 

1979年,APPAM正式成立,1981年,该协会将旗下两大杂志《政策分析》与《公共政策》合并为《政策分析与管理学报》,无论在职业团体还是在专业杂志的名称上,“政策分析与(公共)管理”都成了一种习惯性的表达。1982年,在新的《政策分析与管理学报》上,APPAM主席、兰德公司公共政策研究生院院长沃尔夫(CharlesWolf)发表了题为《政策分析与公共管理》的文章,提出了“政策分析与公共管理是一个新领域”的观点,认为这一领域“有六大特征可以把我们的领域同与其相近并对其发展作出了贡献的其他学科和专业区分开来。……第一,政策分析比经济学或操作研究更加关注更为广泛的政策问题,因此也更关注分析的跨学科方面。……第二,政策分析比政治科学或公共行政学更具有定量性、统计性与更加数学化。……第三,政策分析与公共管理比系统分析和操作研究更加关注政策的执行和管理,视其为好的分析的入门与构成部分。……第四,政策分析比经济学更加关注规范性问题、客观职能的替代性说明、公平(包括其极其广泛的解释与标准)、伦理以及道德困境。……第五,政策分析与公共管理经常并日益与涉及工艺学、工程学以及自然科学的问题和选择联系在了一起。……最后,政策分析已经与编程实验建立起了紧密的联系。〔6〕在这段话中,政策分析的出现频率显然比公共管理要高,且公共管理总是尾随政策分析而出现的。这表明,公共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只是政策分析的一个途径,或者说,政策分析是当时政策学院研究与教学中的基本内容,而公共管理则是从属于政策分析需要的另一项内容。不过,在稍后一段时间内,公共管理与政策分析的从属关系开始发生变化,开始获得了不同于政策分析的管理内容,再到后来,公共管理与政策分析的关系甚至出现了颠倒。总的说来,公共管理这一概念在政策学院中的成长和发展经历了一个从属于政策分析到作为政策分析之补充再到包含了政策分析的过程。

 

在政策学院的教学与研究体系中,公共管理作为一部分重要的内容也体现在政策学院的课程设置中。比如,在杜克大学的公共政策硕士(MPP)项目中“其核心课程包括政策过程、微观经济学、分析方法(决策分析、数据分析、评估)、伦理学、宏观经济学以及一个政策分析研讨会。在这些核心课程中增加了一门一学期的公共管理调查课程,此外,学生们还被要求从一份包括高级调查课程、预算或财政管理的选修名单中选择一门额外的公共管理课程。哈佛的MPP核心课程包括公共政策的哲学与实践、政治与组织分析、决策分析、经验分析(数据、研究设计)

 

以及一个政策研讨会。这一核心课程也被加上了_门_学期的公共管理调查课。此外,学生们还可以选修大量更加专门化的公共管理课程,包括核心调查的进级课程。在埃尔默尔(RichardF.Elmore)看来“使管理与政策分析杂交,制造出了_种显著不同于公共行政的混合物。这些差异可以被总结为以下三点。第_,由于其与经济学理论的原初‘契约'政策分析对政府干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偏见,CharlesSchultze称之为一种‘可辩驳的假定'即‘实施经济与社会活动的理想模式是通过……私人性质的志愿安排——简言之,就是‘私人市场'政策分析大体上就是在‘界定使这一假定真正可以辩驳的条件'……第二,政策分析是规定性的和政策驱动的。这种对于好的决策及围绕它的分析框架的专注,意味着公共管理更有可能将管理者视为决策制定者,并告诉学生,他们作为管理者的职责就是分析与决策,或是作为那些分析与决策的人的下属。……第三,政策分析与政策一行政二分没有任何关系。……通过将学生视为决策制定者,或决策制定者的咨询对象,而不是决策制定的观察者或对象,公共政策项目表达出了一种政府就是政策制定的观念。……换句话说,管理就是政策制定。正是基于这些认识,作为一个主要在政策学院中得到使用的概念,公共管理被赋予了强烈的政策内涵与市场属性,在这一点上,它有着不同于公共行政概念的内容,至少“‘公共管理’思想中不存在传统公共行政思想中极为常见的政治与行政的二分。

 

当然,正如公共行政学者在公共行政的概念上也不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和解读,政策学院中的那批学者们在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的关系问题上,也有着彼此不同的看法。尽管如此“产生于1960-1970年代的美国的新的公共政策研究生院(尤其哈佛肯尼迪政府学院)将‘公共管理’引入了它们的课程安排之中,正是这_举动使这一概念变成了现代意义上的通货,并引起了_场新的学术运动。这场运动将其自身与在前一个时代成长起来的公共行政学院以及大学中流行的正统的政治与社会科学研究途径区别了开来,正如15、16世纪的新教教会将它们自己与旧的教会体制区别开来一样。到了1980年代‘公共管理’的概念已经约定俗成地可以同时用来指称一种活动与一个研究领域,尽管它相对于公共行政与一般管理科学的独特性仍然是难以捕捉的。作为一个概念,就像之前的公共行政一样,由于被用于学院及其课程中,由于频繁地出现在期刊与书籍中,由于一些会议机构用来命名,公共管理日益为人们所熟知。”‘‘在1980年代,在关于公共部门的著述中,公共管理倾向于取代公共政策分析而成为一个支配性主题。可见,通过这些影响广泛的公共政策学院的活动,在公共行政研究史上一度流行又一度沉寂了的公共管理概念不仅得到了复活,而且被深深地嵌入了既有的大学体制与社会科学体系之中。

 

二、作为研究主题的‘‘公共管理”

 

随着公共管理的概念进入了各大公共政策学院的核心课程,以公共管理为题的相关文献也迅速地增多起来,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戈伦别夫斯基从1960年代就开始出版的一系列著作、波兹曼出版于1979年的《公共管理与政策分析》以及佩里与克莱默(JamesL.PerryandKennethL.Kraemer)出版于1983年的《公共管理:公共与私人部门的观点》等。〔12)这些著作的出现标志着公共管理已经从—个学术概念变成了一个特定的研究主题。不仅如此,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公共管理开始越来越多地受到各种官方、非官方的研究机构的重点关注。1975年,美国管理与预算办公室下设的StudyCommitteeonPolicyManagementAssistance在一份研究报告中认为,将公共管理分为政策管理(包括资源分配的战略性问题)、资源管理(包括预算、人事等行政辅助职能)、以及项目管理(包括公共项目的日常运作与执行)三大范畴。这一三分法在吸引那些希望整合政策分析与公共管理的群体上是相当成功的。”〔13〕接着,1978年和1980年,GeorgetownPublicServiceLaboratory与国家公共行政学院(NAPA)分别进行了两项调查,欧弗曼(E.SamOverman)和加森(G.DavidGarson)在评价这两项调查时说:“乔治城调查将公共管理的要素分为:人事管理、人员规划、集体议价与劳资关系、生产率、组织/重组、财务管理以及评估研究。NAPA调查采取了一种更广泛的途径,只描绘了公共管理的三大要素:人事行政、生产率以及财务管理。〔14〕可以看到,这三份研究报告都提到了公共管理,并各自表达了对公共管理的认识。显然,1975年的报告对公共管理的描述反映了政策学院中的新情况,而1978年与1980年的两份调查则体现了更多传统公共行政学的特征。虽然在对公共管理的认识上还存在着诸多不同,但是,毫无疑问的是,公共管理作为研究主题与研究对象的地位已经被确立了下来,从而为其含义的进一步丰富和明晰打下了必要的基础。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三次调查都是由联邦机构资助进行的研究,也就是说,它们的研究对象属于官方机构的研究成果,所以,所呈现给读者的也是官方研究机构对公共管理概念的理解,至于学术界是如何看待这一重新流行起来的概念,在这三份研究报告中都没有提及。有鉴于此,1980-1981年,NationalAssociationofSchoolsofPublicAffairsandAdministration组织了一项新的研究thenationalpub-licmanagementresearchsurvey(NPMRS),对于学术界的公共管理研究做了一次系统的整理和调查。这次调查的最终成果反映在加森和欧弗曼的《美国的公共管理研究》(PublicManagementResearchintheUnitedStates)〔15〕一书中,他们认为“公共管理根源于公共行政的思想传统。〔16〕因此,要弄清当代公共管理研究的主题,就必须首先弄清楚公共行政学的基本历史脉络。为此,他们回顾了自古利克提出POSDCORB以来的美国公共行政研究状况,并发现,‘‘在一份完成于锡拉丘兹大学的先知性的博士论文中,华尔德(EmanuelWald)通过对整个美国的公共行政学者进行的调查而勾勒出了公共行政学在两个维度上的特征。华尔德所描述的关于公共行政学未来的意见模式,表明了一边是传统的公共行政学,另_边是管理与政策科学之间的分裂,并如他所说,反映了‘公共行政领域中行为主义与非行为主义的传统对立’。”17)“正是由于公共行政学两大传统的分裂,公共管理才搭着政策科学的顺风车而获得了独立的发展。政策分析将政府的政策与项目作为其分析单元,公共管理则聚焦于贯穿在各政策和项目领域的政府行政职能和过程。政策分析学者已经将其研究范围扩大到了把全部行政与管理问题都包括进来的地步,政策执行与政策效果等问题也在同等范围内被纳入到了公共管理的视野之中。”18〕也就是说,独立于公共行政学的公共管理研究从政策科学中产生了出来,并通过与后者的互动而开始了最基本的自我建构。

 

在对NPMRS调查的认真整理中,欧弗曼和加森总结出了当时公共管理研究的六大特征:

 

第一,“公共管理仍然与关于行政的科学管理传统有着紧密的联系。

 

第二“公共管理信奉关于公共行政的更为理性化和技术性的解释。……公共管理仍然代表着对于今天的公共管理和政策问题的以科学为基础的救治方案。大多情况下,公共管理回避了对公共行政所作的新自由主义解释。在所调查的公共管理研究中,‘新公共行政运动’所倡导的社会正义价值、公平与责任的标准等并没有一个稳固的根基,而是仍然局限于作为政治理论的公共行政探讨之中。很少有研究会认为公共管理最终是一个政治理论的问题。……公共管理研究通常所遵循的,是西蒙在1946年描述的作为一种行政理论之途径的理性方法论。

 

第三“公共管理以一套相对狭窄的评价标准反映了经典的行政原则。……古典公共行政的基础是采纳自私人部门的经济与效率的标准。行政诸原则——专门化、统_指挥、控制幅度——的目的就是最大化这些行政标准。……效能(effectiveness)是公共管理研究所使用的最主要标准,效率(efficiency)则远逊于此。在所进行的调查研究中,公平与责任的标准出现的极少。效能标准维护了事实与价值的区分,并通过衡量的与预先设定的目的和目标有关的管理效能而回避了规范性问题。对这些目的和目标的证明,更多属于政策研究和政治科学的范围。根据我们所使用的变量所展现的当前的公共管理研究,更多关注的是政策执行与影响的效能。

 

第四“公共管理不是关于与政治背景相分离的行政的研究。”

 

第五“公共管理在其方法与技术应用上与公共政策分析有着密切的联系。……对政策与管理研究的适当类比是经济学中关于宏观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分。政策研究所强调的问题多是处在一个更加抽象的宏观层面,而管理问题则主要处于组织或微观层面上。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研究的联姻不只是出于概念上的方便,而是包含了对许多技术的共享,诸如成本/收益和成本/效能分析、PERT、MBO、ZBB等等。

 

第六“公共管理是一种拥有多学科来源的以理论为基础的研究命题的应用社会科学。……作为一个应用性学科,公共管理从所有领域和学科中挖掘其理论,但与公共行政学一样,它现在也发展出了某些自己的理论。……然而,在大多情况下,也许是由于公共管理研究很少表现出理论检验性,本样本中各种研究背后的理论是模糊不清的。大多数研究都采取了案例研究或多案例研究的方法,这对于研究目的的应用性质和使研究与一种组织背景相关联的需要而言,是更为适当的。”

 

公共管理分析方法篇(10)

公共危机管理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问题。对其进行研究必然会涉及很多方面和很多学科。从国内外的研究情况来看,所研究的具体内容相当庞杂。甚至给人眼花缭乱的感觉,不同学术背景的学者都可以从自己的认识出发,结合自身的学科优势,对公共危机管理的某个侧面或某一具体问题加以研究。虽然涉及的内容庞杂,但归纳起来可以发现。对公共危机管理的研究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对公共危机管理的动态过程中的各个阶段的研究和对公共危机管理的静态系统构成要素研究。

一、公共危机管理的动态过程与静态要素

公共危机管理的动态过程可以根据不同的研究重点作不同的阶段划分,有时被划分得比较细,有时则划分得比较粗,如有三阶段、四阶段、五阶段及六阶段等划分方法。无论哪种划分方法,其共同之处是都以时间序列为基础,从前向后对公共危机管理的动态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加以分析。以四阶段划分法为例,可将公共危机管理过程分为减灾、预备、反应和恢复四个阶段。公共危机管理实施中的一些具体操作,如预案及计划的制订、危机信息的、应急决策、媒体管理、危机公关、应急场情景管理等内容,实际上都是整个危机管理动态过程中的某个侧面或片段。

公共危机管理动态过程中的每个阶段都需要以静态系统为基础。所谓“静态系统”是指危机管理系统中相对比较稳定、常设的部分,由各种静态要素构成,如危机管理的组织机构、人员等。公共危机管理中的静态系统与动态过程是同等重要的,也是不可分割的,静态系统为动态过程的运行提供了基础和保障,而动态过程则是控制危机事件的发生、发展和消除不良后果的直接手段。静态系统是为动态过程服务的,动态过程是否能高效率地发挥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静态系统的建设是否科学、合理。用一个可能不很恰当的类比,如果说公共危机管理的静态系统相当于计算机的硬件系统,那么公共危机管理的动态过程则相当于计算机的软件系统。

从以往的研究情况来看,公共危机管理的动态过程的研究相对比较成熟,大多数研究论著都以公共危机管理的动态过程的时间序列为框架展开,对危机管理的风险评估、预案的制订、危机预警、应急决策、媒体管理等具体操作内容的研究都比较深入。相比之下,对危机管理的静态要素的研究则比较薄弱。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是以往国内外对危机管理的研究中,对企业危机管理的研究起步更早,积累的研究成果更多。相对于公共危机管理,企业危机管理涉及的静态系统的要素要简单得多,因此对企业危机管理的研究中不可避免地会忽视对静态系统的关注。而对公共危机管理则不同,相关的静态系统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如果静态系统的建设不科学、不完善,那么再好的动态管理技术也将无济于事。

公共管理分析方法篇(11)

二、哈佛大学研究前沿与案例剖析

从西方公共管理研究前沿来看,GIS方法已经广泛地与公共治理学各子学科相结合,成为现代公共管理和科学决策的先进工具。“运用GIS方法来探索自然与社会科学,应在方法论上得到越明确的重视”[8]。笔者于2011年8月受邀到哈佛大学地理分析中心(CGA)学习和研究GIS方法。CGA创建于2006年,是当代美国大学GIS研究的重要基地,着力将GIS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相结合,运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地理空间信息比对(geospatial mapping)、遥感影像(remote sensing images)等技术开展公共政策、人口、疾病、环境变迁、地图绘制、历史、经济、政治等主题研究。CGA利用地理信息技术,支持哈佛大学跨学科的教学与科研,通过提供技术平台以整合社会科学诸学科的多元化空间数据。CGA也以跨领域、跨数据库的数据可互操作性(interoperabili-ty)为目标,与校内数据中心、地理空间图书馆等单位合作,共同推动哈佛大学丰富典藏、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和GIS相关资源的整合应用。CGA每年召开一次全球性“GIS与社会科学”年会,邀请全球社会科学各学科领域专家学者参会,运用GIS方法来研究政治学、公共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课题,使社会科学研究获得新的科学方法来源,使公共管理变成一门高度应用性的科学。CGA于2012年初开发创建了开放性网络GIS绘图平台———World Map(世界地图),用来整合、利用与推广GIS资源在社会科学中的运用,特别是在公共管理学科的应用。World Map平台既包括当代欧美国家公共治理的宏观与微观数据,也包括我国一定数量的有关社会发展的历史及当代数据。World Map平台的功能介于大型运用软件(如ARCGIS)与一些小型网络工具(如Google Maps and Earth)之间,以支持和满足专家学者的特殊研究运用需求。自从WorldMap平台创建以来,诸多社会科学领域的专家学者使用此平台进行GIS分析研究,从而在GIS与社会科学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GIS方法在西方公共管理学研究中已得到广泛运用。“GIS与社会科学研究的结合,将提供一种新的方法论与研究视角,它能更真实地检验与修正理论假设”[9]。用GIS方法来分析卢旺达(Rwanda)南部两区(Kayonza与Kirehe)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见图1)是这种方法的典型应用。图1是通过运用ArcGIS10软件制作完成,图中圈层中心的十字点代表区域内的公共医疗机构,图中圆点则代表该区域内各村庄分布,圆点面积大小与村庄人口多少相对应。以医疗机构为中心,以五公里为服务半径,进行GIS制图空间分析,绘出五公里服务半径的缓冲区(图中圈层)这样就可直观地反映出区域内公共医疗机构的分布与服务范围。该体系的研究价值在于具有极强的应用性,一方面,区域内居民可以发现距离自身最近的医疗服务机构,从而获得更快捷的公共服务。另一方面,公共医疗服务的管理者与决策者可以发现哪些村庄尚未被医疗服务所覆盖,从而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下一步工作规划,进一步完善与均等化公共医疗供给。由此可见,GIS与公共管理学存在天然契合,它为公共管理学诸多子学科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成为科学决策的必备辅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