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经济发展对国家的重要性大全11篇

时间:2023-07-30 10:16:46

经济发展对国家的重要性

经济发展对国家的重要性篇(1)

引言

国家的出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一定范围内的人群所形成的共同体形式;国家经济安全的思想源远流长,自从国家诞生之日起,只要涉及维护国家经济利益的思想或行为,都被认为是国家经济安全思想的萌芽;国家经济安全的由来是国家安全演进,是国家安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国家安全的延伸和发展,也是当代日益突出的新主题。对国家经济安全的有关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首先使用“经济安全”概念的官方报告是1980年日本政府的《国家综合安全报告》,在该报告中经济安全与军事安全等并列为国家安全的组成部分。美国首先明确把经济安全列为美国外交政策的三大支柱之一。继美国之后,俄罗斯、日本和欧盟等国家也纷纷调整了国家安全战略,加强对经济安全的维护。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与世界各国的交往逐步加深,经济安全这一有关国家发展、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其不可或缺性日趋凸显。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国家经济安全进行了一些卓有成效的研究,并引起高层的重视。党的十五大报告和十六大报告分别提出:“正确处理对外开放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在扩大对外开放中,要十分注意维护国家经济安全”。2007年9月28日进行的十六届中央政治局最后一次集体学习的题目是“扩大对外开放和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在十七大报告中论及“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时,特别强调要注重防范国际经济风险。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作为一个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的经济大国而言,经济安全问题将在未来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伴随我国经济发展,被经济学界和政府部门所关注。对于国家经济安全相关问题如什么是国家经济安全、我国是否存在经济安全问题、我国经济安全问题存在于哪些经济领域、解决或缓解这些问题需要通过怎样的手段等,无论理论界还是行政部门都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争议。笔者通过研究发现:国家经济安全问题在世界范围内尤其是世界主要经济体均被广泛关注,是因为缺乏安全的经济体尤其是大的经济体,其经济发展质量将存在严重的问题。对于国家是否存在经济安全问题其衡量标准虽大体相同,但根据时间、空间、重点领域之差异,国家经济安全的内涵、外延、评判标准亦在发生着丰富与发展。

经济安全的基本内涵

当前学术界对我国国家经济安全问题的研究存在较大差异,概括起来有三类观点。第一类是悲观论,认为中国的经济很不安全;第二类是乐观论,认为中国的经济安全无忧;第三类是中间论,认为中国的经济存在部分隐患,但总的来说是基本安全的。通过对文献的阅读研究发现,对我国经济安全现状的争论就本质上来讲与对国家经济安全问题的判定以及对国家经济安全内涵的理解不同有关。在理解国家经济安全的基本概念以及研究方向上学术界存在着诸多问题,一是将经济安全问题的泛化,认为凡是威胁到国家经济稳定与经济发展的因素都属于国家经济安全问题的研究范畴,使得对国家经济安全的研究难以深入且容易导致研究成果与实际情况发生偏差;二是国家经济利益泛化,把许多产业、企业层次的利益都看成是国家经济利益,导致不同利益集团把本领域的问题上升为国家经济安全问题,使得国家经济安全的研究不能得到准确的反应国家经济问题的信息,甚至会对国家经济安全产生破坏作用;三是生硬的照搬而不是有效的借鉴其他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国家经济安全体系,缺少对我国特有国情合理的理解和观察,使得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合理性被严重削弱;四是注重了经济安全的具体研究与抽象研究,但缺少具体与抽象结合起来的综合研究,比如如何提升、通过怎样的手段提升国家经济安全的研究偏少。诚然,学术研究与争论不可避免,且在某些时候在某种程度有助于探求事物的本质与真相,但是在理论界定上过多的不确定将不利于对实践的指导,将不利于通过必要而有效的手段使我国经济安全在重点领域乃至国家层面上的提升。对我国国家经济安全的研究应选择符合我国时代背景的国家经济安全的内涵为研究的切入点,通过分析和研究对我国的国家经济安全内涵内容进行界定,选择必要的手段提升国家经济安全,界定其重点领域以期达到经济安全之目的。

国家经济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代背景和发展趋势,其在国家安全中所处的地位和内涵是不同的,所以,国家经济安全是国家性和历史性造成的,同时各国的经济安全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共性是指各国都存在的,个性是指对每个国家的影响是不同的;只要国家存在,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国家经济安全的个性就大于共性,所以讨论和研究国家经济安全的提出就不能脱离国家的现实经济制度和所处历史阶段。所以,国家经济安全应该包括两个最基本的因素:一是国家的经济不受侵犯;二是导致经济危机的经济风险处于可控制的状态。

中国经济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经济全球化使得我国无法回避经济安全问题,对外开放是顺应国际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战略措施,应对经济安全问题也只能以继续对外开放和深入参加经济全球化为前提,不能因为对外开放可能产生经济安全问题就简单排斥对外开放,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做旁观者。对外开放与国家经济安全并不总是对立的,对外开放从根本上是有利于国家经济安全的。但当对外开放和国家经济安全之间产生冲突,原有的开放具体政策和措施损害国家的根本经济利益时,对外开放应该服从国家的根本经济利益要求做出调整。调整对外开放的措施和具体政策,不等于回归到闭关自守的状态,也不等于排斥对外开放,而是为了更好地在对外开放中维护国家根本经济利益。国家经济安全研究着眼于国家根本利益,着眼于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为国家制定国家安全战略服务。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是发展中国家,是发展中大国,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目前尚处于工业化中期水平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起步阶段,“入世”以来对国际市场形成了较高的依存度,使得我国既不同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也不同于其他发展中国家,也使我国对外开放风险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处于较高水平。对于我国这样“入世”过渡期已经结束,正在进入全面对外开放的大国来说,国家经济安全的外源性风险大于内源性风险。所以影响中国国家经济安全的因素主要来自市场、企业、金融和信息四个主要方面,具体表现为:

跨国公司利用雄厚资金实力和先进技术挤占了我国市场,会威胁我国产业安全,尤其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关键产业;国际游资和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不成熟的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的冲击,加大了我国金融风险存在的威胁;许多国家使用所谓的贸易壁垒政策和措施遏制我国,这将在很长时期内对我国的贸易安全构成威胁;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深刻变化使得国家安全的内涵出现了新变化,国家经济也在潜移默化中发生转移,加大了国家经济安全的任务;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对我国先进制造业、战略资源等的安全都能构成巨大的威胁;信息是一个特殊的因素,尤其是经济信息,一旦在传递过程中出现异常,就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将会对国家经济安全产生巨大的危害。

综上所述,为提高国民经济的抗风险能力和保证国家经济安全创造有利条件,必须加快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步伐,提高民族企业国际竞争力和发挥自身潜在优势。

我国经济安全的重点问题领域分析

为了能较全面地反应我国经济及其相关领域的发展现状和变化趋势,评价指标的选取要具有规范通用、采集便利和统计持续的特点,所有指标都能够在统计、经济和相关部门中采集,要选择一些对经济安全运行有重大影响的前瞻性指标,特别是要选择一些反映国家经济安全可持续发展的指标,数据采集、测算方式和评分标准在操作上简单可行,便于进行评价,从多个维度着手,既有客观评价以保证评价的公正性,又有主观评价以准确把握国情,可二者结合以保证分析评价的层次性和全面性,来确定我国国家经济安全的重点领域。

国家经济安全在内容方面包括产业安全、能源安全、贸易安全、粮食安全、金融安全、财政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地区安全等。通过对国外法、专家法和指标评定法的综合,本文认为:我国国家经济安全的重点领域目前是以贸易安全、能源安全、财政安全、金融安全、产业安全为主,科技安全、粮食安全次之,地区安全、信息安全最后。

贸易安全的重要意味着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与国家之间的分工合作即已成为无法回避的事实,贸易安全关系到我国国家发展和经济发展,是经济安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能源安全的重要意味着能源在国家发展的过程中、在国家经济安全保障方面已经起到并且在相对较长的时间里起到不可替代的催化剂作用,能源安全日益成为国家生活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隐患和瓶颈;财政和金融安全是国家实现职能的需要,是国家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和再分配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与各有关方面之间的分配关系,财政和金融安全直接关乎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大局,关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产业安全的重要意味着国家的发展和国家经济的安全离不开支柱产业的支持,国家的支柱产业是国家经济活动的命脉,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来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全面、稳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借鉴美、俄、日、印等国经验,本文建议国家应成立经济安全专门委员会,委员会由政府部门、研究机构、有关专家和行业协会商会及民间机构等方面代表组成,统筹贸易安全、能源安全、财政安全、金融安全、产业安全、科技安全、粮食安全、地区安全、信息安全等,负责危害国家经济安全的日常监督和审查工作,制定和运行国家经济安全战略和国家经济安全的监测预警系统,完善国家经济安全的法律法规体系,依法将国家经济安全战略贯穿于国家经济安全的监测评估与预警系统之中。

参考文献:

1.叶卫平.国家经济安全的三个重要特性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11)

2.高昊,张一弓.国家经济安全和国家经济发展比较探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0(2)

3.张一弓,高昊,崔俊富.中国国家经济安全战略的演进及内涵[J].财经问题研究,2010(3)

4.高昊.国家经济安全的制度分析述评[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9(S1)

5.尹正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安全问题[J].当代财经,2002(4)

6.徐开金,严岭.国内经济安全理论研究综述[J].经济学动态,2002(11)

7.顾海兵,沈继楼.中国经济安全分析:内涵与特征[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3)

经济发展对国家的重要性篇(2)

论文关键词:开放经济,国家经济安全,经济发展

国家经济安全的思想源远流长,自从国家诞生之日起,只要涉及维护国家经济利益的思想或行为,都被认为是国家经济安全思想的萌芽。国家经济安全问题伴随着主权国家的诞生而产生,且作为国家安全的一部分,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代背景和发展趋势下,其在国家安全中所处的地位和内涵也是不同的,所以说,国家经济安全是由国家性和历史性造成的。开放经济条件下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使得国家间的相互交往增加,彼此依赖加深,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地位显著上升,以经济和科技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竞争成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大国之间竞争的焦点,同时经济风险也在国与国之间传递,经济因素成为影响一国安全的关键,使得国家经济安全问题日益凸显,由此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许多关于国家经济安全的基本概念和范畴的学术成果,在战略、政策、制度方面提出了许多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政策建议。但是现有的许多研究成果都没能把国家经济安全、国家经济发展和国家经济稳定明确区别开,致使国家经济安全问题研究泛化,认为凡是威胁国家经济发展和国家经济稳定的因素都属于国家经济安全问题的研究范畴,把国家经济安全、国家经济发展和国家经济稳定相混同起来,使得国家经济安全的研究成果就会成为无所不包的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总报告。本文针对学术界对国家经济安全研究泛化的问题,比较分析了国家经济安全、国家经济发展和国家经济稳定,并结合我国实际分析了影响我国经济安全的主要因素。

一、国家经济安全的基本内涵

国内学术界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基本内涵集中于两类。一类是状态说;郑通汉(1998)[[1]]、江勇、章奇等(1999)[[2]]、张幼文(1999)[[3]]、尹正萍(2002)[[4]]、聂富强(2005)[[5]]等都认为国家经济安全是指主权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利益不受外部和内部的威胁而保持稳定、均衡和持续发展的一种经济状态。它具体表现为国家经济主权独立,国家支柱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经济发展所依赖的市场和资源供给得到有效保障,经济发展的进程能够经受国内外经济动荡的冲击。第二类是能力说;赵英、胥和平等(1994)[[6]]、雷家骕(1997)[[7]]、文军(1999)[[8]]、徐会琦(2000)[[9]]、周肇光(2005)[[10]]等都认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经济向全球化、国际化发展进程中,国家经济安全是综合本国经济因素抵御国内外风险的能力。就能力说和状态说而言,状态是主权国家客观上的反映,是直接关系到国家战略利益的经济状态;能力是经济竞争能力主观的反映,是状态的体现。国内学术界在研究国家经济安全问题时,较为一致地都是在民族国家的层面上而言的,所以国家经济安全是国家性和历史性造成的,这点理论界已形成一致。国家经济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一部分,都是针对民族国家而言的,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代背景和发展趋势,国家经济安全所处的地位和内涵是有差异的,这是由国家经济安全的国家性和历史性造成的。各国的国家经济安全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共性是指各国都存在的,个性是指对每个国家的影响是不同的;只要国家存在,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国家经济安全的个性就大于共性,所以研究国家经济安全就不能脱离国家的现实基本经济制度和历史阶段。国家经济安全关注外来的挑战、对抗和不确定性。当国家经济利益受到某些事件威胁和影响的时候,国家加强或保卫自身经济利益的能力,保障一国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保障国家未来的经济达到人们可以接受的期望值,这些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目标。

所以,国家经济安全应该包括两个最基本的因素:①国家的经济主权不受侵犯;②导致经济危机的经济风险处于可控制的状态。

二、国家经济安全和国家经济发展比较

国家安全的诸多因素都密切相关,其中国家经济安全和国家经济发展最为密切。国家经济安全本身就兼安全和发展两方面,面对国内外威胁时能利用各种有效手段,捍卫国家的经济主权和利益,保障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和繁荣,使重大经济利益免受损失,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争取良好的外部经济环境。在国家经济发展中也必定会考虑经济发展的方向和经济系统内部的种种安全问题。

(一)国家经济发展的基本内涵

国家经济发展指一个国家随着其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而发生的社会经济多方面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包括:①经济规模的变化。表现为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或减少。②投入结构的变化,即生产中投人要素比例的变化。③产出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的变化。④一般生活水平和分配状况的变化。⑤卫生健康状况的变化。⑥文化教育状况的变化。⑦自然和生态环境的变化。这些变化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水平。国家经济发展表现为物质福利的改善,尤其是对那些收入最低的人,根除民众的贫困,以及与此相关联的文盲、疾病和过早死亡;改变投入与产出的构成,包括把生产的基础结构从农业转向工业活动;以生产性就业普及于劳动适龄人口不是只及于少数具有特权的人的方式来组织经济活动,以及相应地使有着广大基础的集团更多地参与经济方面和其他方面的决定,从而增进自己的福利。

国家经济发展体现为数量和质量的统一,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

决定和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分为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经济因素主要包括:自然资源、人口、劳动生产率、资本、科学技术和经济体制。非经济因素主要包括:社会文化、政治和行政管理等。国家经济发展要素和内涵赋予其包含着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多重目标,反映国家经济发展真实的状况与水平必须运用不同的经济指标,从不同角度来加以概括分析,应该包括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波动和周期以及经济结构的演进优化等方面。

(二)国家经济安全和国家经济发展的相同点

一国经济安全与否,从根本上取决于其自身的经济适应力与发展潜力,经济安全的保障根源在国内,在国内经济的发展与繁荣上。苏联的解体给我们最大的警示就是一个国家要发展、要进步、要强大,就要制定适应本国生产力的相应经济政策,结合本国国情,只要是符合“三个有利于”的就是好政策。一国经济安全与否,从根本上取决于其自身的经济适应力与发展潜力,经济安全的保障根源在国内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上。国家经济发展是国家经济安全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经济发展就不可能有真正可靠的经济安全,弱国无外交,弱国也无安全,国家贫弱是最大的不安全。

国家经济发展是经济安全的基础,国内社会、政治的稳定和正常的经济秩序以及良好的国际周边环境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没有发展就根本没有安全,尤其对发展中大国来说,第一位的需要是发展,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落后被动的局面,改变在国际竞争中的不利地位。必须牢记“发展是硬道理”,没有经济发展经济安全不仅失去了基础,它本身也就失去了意义。所以,国家的经济发展是国家经济安全的物质保证,没有国家的经济发展就没有国家经济安全。同时国家经济安全又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条件和保障,国家经济安全遭受到威胁和破坏,就有可能带来危机和动荡,使国家经济赖以生存、发展的内外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国民经济不可能得到持续健康的发展。

(三)国家经济安全和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同点

经济制度是经济关系的本质规定,反映了不同社会经济形态的本质区别,一定社会居于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经济制度直接与社会性质相联系,反映和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主要表现为两类,一类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制度;另一类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制度。当代世界现存两大经济制度,即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从经济制度的概念可以看出,经济制度是区别不同社会形态的基本依据,反映着经济最本质的社会特征。任何一个国家在一定阶段上建立的经济制度,都是由国家性质所决定的,正是由于经济制度在社会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是以宪法将国家的经济制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问题作为调整和规范的对象。国家经济安全是在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的框架下的经济安全。

国家经济主权是国家主权在经济领域的表现,国家在国际经济活动中有权选择国家经济制度,参与、协调国际经济秩序等重大经济问题上的最高独立决策权,具有对内的最高属性和对外的独立性。[[11]]对内的最高属性表现为主权国家有权自主选择自己的经济制度,自主决定自己的经济发展战略,自主立法建立本国国内的市场经济运行规则,自主开发和利用本国的经济资源。对外的独立性表现为主权国家无论是否参与国际经济活动,都有自己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主权国家可以自主决定是否参与国际经济活动;在承担国际经济规则的义务的同时,享有平等的权利;国家之间的经济交往以平等互利为基础,主权国家有权保护自己不受外来经济势力的掠夺和剥削。

国家经济主权主要内容包括:[[12]]①一国能够保证本国人民自主选择经济制度而不受外国干涉;②一国能够独立自主地决定本国的经济发展方针和政策而不受外国操纵;③一国能够有效地掌握自己的重要资源和战略产业而不受外国控制;④一国能够平等参与国际经济秩序的制定而不受外国排斥;⑤一国能够自由地利用国际市场和通道而不受外国封锁。所以说一个国家在经济主权受到侵害甚至失去控制的情况下发展经济,是毫无安全可言的。但国家经济发展对经济主权没有明确的要求。

三、国家经济安全和国家经济稳定比较

(一)国家经济稳定的基本内涵

稳定是一种状态,是指所处的环境或者心境在一定量的时间之内不会轻易变化。稳定和波动相对应,波动的意思是起伏不定、不稳定。经济稳定是宏观经济最重要的目标之一,是指使国民经济持续、平稳地增长,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经济增长率不发生重大的波动,失业率保持适度,不发生过度的通货膨胀,保持稳定的经济生活秩序,经济稳定并不排除经济的周期波动。一般而言,经济稳定包含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和适当的经济增长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它是在经济持续增长过程中的均衡性质,当均衡的增长被打破,可能由于某些经济活动的中断,或某些部门过渡繁荣引起瓶颈等等,就可能出现影响整个经济正常发展的因素,导致经济波动,影响人们正常的经济生活。

研究经济稳定的目的是要在时间序列上把握经济的持续性,在经济的结构上把握经济增长的均衡性。

经济稳定是包含多层面内容的趋向经济均衡的一种状态,是一种相对平衡,具有可变的区域范围,经济稳定是与社会稳定、政治稳定紧密相联的经济系统。[[13]]

国家经济的不稳定可以看作是国家宏观经济中“市场失灵”的不稳定现象,这种不稳定现象首先表现在社会总产量的波动上,其次表现在物价的不稳定上,再次就是失业方面,还表现在国际收支的不平衡。针对稳定性的政策也称反周期政策,当宏观经济出现衰退或衰退迹象时,政府采用扩大总需求的政策,当宏观经济出现过热或过热迹象时,政府采用减少总需求的政策,采用这种反周期的政策措施,以使宏观经济保持稳定。

经济稳定的制约因素有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经济因素主要有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国家经济体制、国家经济政策、收入分配、货币供给、劳动供给、产业结构、国内市场、国际市场等。非经济因素主要有国家政治体制、法制建设、民族关系、社会心态等。经济稳定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基础性条件,是实现政治稳定、社会稳定的基础,是保证经济长期顺利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需要。

(二)国家经济安全和国家经济稳定的相同点

一国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发展需要一个稳定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经济稳定是社会秩序安定的基础,没有一个稳定的经济环境,也就谈不上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发展。经济稳定是相对于经济波动而言的,实现经济稳定有助于国家经济安全,经济不稳定是小起小落,经济不安全是指导致经济危机的经济风险处于不可控状态,是超过临界值的大起大落,应对经济不稳定主要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经济手段,应对经济不安全主要是国家宏观调控的计划手段和行政手段。

经济波动是一个超越国家的经济体制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普遍现象,是一个确定的经济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发生的偏离其目标状态或长期趋势所呈现的起伏现象,是一种常态,一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总是伴随着经济波动。在一个宏观经济活动中发现的一种波动现象,它包括在许多经济活动中相同时间内发生的经济扩张、随之而来的经济衰退、经济收缩以及经济复苏,并重新进入下一个周期,这是经济周期。

经济稳定容许经济波动,容许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宏观供求关系的变化,即使增长率上下波动,宏观供求关系不断交化,只要增长中的波动与变化不会破坏宏观总量均衡与结构均衡,就认为该经济系统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仍是稳定的。所以说,经济稳定是容许一定程度小起小落的经济波动。一旦出现经济不稳定,就可能是由于重大经济风险或危机导致。国家经济部安全则表现为大起大落的经济波动。

(三)国家经济安全和国家经济稳定的不同点

从国家经济安全与国家经济稳定的基本内涵上来看,两者的阈值上有着明显的区别,经济稳定容许小程度、小范围的经济波动,国家经济不稳定的经济波动程度要大一些,其阈值表现为“小起小落”,国家经济不安全的阈值则表现为“大起大落”。

从两者的原因上看,导致国家经济不稳定的因素相对要多,但烈度要小;导致国家经济不安全的因素相对要少,烈度却要大许多。

在两者的应对手段上,应对国家经济的不稳定主要依靠宏观调控中的经济手段,而应对国家经济不安全主要靠宏观调控中的计划、法律、行政等手段。如果国家经济不安全涉及国家经济主权和国家经济利益等问题时,仅宏观调控是远不够的,还需要其他的应对手段。

在两者的职责机构上,国家经济稳定主要是宏观经济调控部门,而国家经济安全则不限于经济机构。美国总统通过国家安全委员会、总统经济政策委员会和外国投资委员会对经济安全问题进行指挥,并制定有关政策。俄罗斯设立了国家安全会议,由总统、总理、国家安全会议秘书、国防部长、外交部长、内政部长、对外情报局长等组成,负责综合处理有关国家安全的问题,在国家安全会议下设有“经济安全跨部门委员会”。日本具有以维护经济安全为中心的综合安全体制,由总理大臣、参众两院议长、外务大臣、大藏大臣、通产大臣、内阁官房长官、国家公安委员会委员长、经济企划厅长官、有关议员及首相指定的有关大臣组成的安全保障会议,从更广泛的范围内处理日本遇到的国际政治、经济、军事重大危机。

四、开放经济条件下影响我国经济安全的主要因素

国家经济安全研究着根于国家根本利益,着眼于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为国家制定国家安全战略服务。国家经济安全的国家性和历史性决定了我国现阶段国家经济安全问题的特殊性。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是社会主义大国,是发展中国家,是发展中大国,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目前尚处于工业化中期水平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起步阶段,“入世”以来对国际市场形成了较高的依存度,使得我国既不同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也不同于其他发展中国家,也使我国对外开放风险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处于较高水平。对于我国这样“入世”过渡期已经结束进入全面对外开放的打过来说,国家经济安全的外源性风险大于内源性风险。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尤其是我国完全融入WTO之后,影响我国国家经济安全的因素主要来自市场、企业、金融和信息四个主要方面,具体表现为:①跨国公司利用雄厚资金实力和先进技术的挤占了我国市场,会威胁我国产业安全,尤其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关键产业。②国际游资和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不成熟的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的冲击,加大了我国金融风险存在的威胁。③许多国家使用所谓的贸易壁垒政策和措施遏制我国,这将在很长时期内对我国的贸易安全构成威胁。④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深刻变化使得国家安全的内涵出现了新变化,国家经济主权也在潜移默化中发生转移,加大了国家经济安全的任务。⑤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对我国先进制造业、战略资源等的安全都能构成巨大的威胁。⑥信息是一个特殊的因素,尤其是经济信息,一旦在传递过程中出现异常,就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将会对国家经济安全产生巨大的危害。所以,为了提高国民经济的抗风险能力,为保证国家经济安全创造有利条件,首先必须加快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步伐,提高民族企业国际竞争力和发挥自身潜在优势。

借鉴美、俄、日、印等国经验,笔者建议国务院应成立国家经济安全专门委员会,委员会由政府部门、研究机构、有关专家和行业协会商会及民间机构等方面代表组成,统筹贸易安全、产业安全、能源安全、粮食安全、财政与金融安全、地区安全、信息安全等,负责危害国家经济安全的日常监督和审查工作,制定和运行国家经济安全战略和国家经济安全的监测预警系统,完善国家经济安全的法律法规体系,依法将国家经济安全战略贯穿于国家经济安全的监测评估与预警系统之中。

参考文献

1 郑通汉. 经济全球化与国家经济安全[N].东亚经贸新闻, 1998-12-28.

2 江勇等. 经济安全及其评估[J]. 统计研究,1999,(9).

3 张幼文. 国家经济安全问题的性质与研究要点[J]. 世界经济研究,1999,(3).

4 尹正萍.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安全问题[J]. 当代财经,2002,(4).

5 聂富强. 中国国家经济安全预警系统研究[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4~5.

6 赵英等. 中国经济面临的危险——国家经济安全论[M].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 2.

7 雷家骕. 关于国家经济安全问题的思考[J]. 红旗文稿,1997,(17).

8 文军. 论国家经济安全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 中国软科学,1999,(7).

9 徐会琦. 论国家经济安全的表现形式及其特征[J].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0,(4).

10 周肇光. 谁来捍卫国家经济安全[M]. 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 230.

11 徐泉. 国家经济主权论[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7.

经济发展对国家的重要性篇(3)

中图分类号:D9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6)14-0106-02

现阶段,全球经济已经得到了非常快速稳定的发展,世界上各个国家为了寻找更好的发展来对资源进行过度利用,人们面临着逐渐严峻的环境方面的问题。现阶段,在二十一世纪当中,各个国家开始慢慢认识到环境与国际贸易这两者之间所存在的关系,应该对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严格遵循,对经济、环境以及资源三者之间所存在的关系进行更好的协调,在该问题方面,所有国家都应该参与其中,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需要运用积极主动的态度以及实际行动,真正的参与到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当中。所以,站在环境与贸易的视角,探讨以及研究国际经济法当中可持续发展原则,存在着一定的必要性。

一、对可持续发展原则和国际经济法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一)分析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国际经济法当中的体现

通常来讲,国际经济法在二战之后所得到发展的重点处理跨国商品的自由流动和资源利用等都与国际法有关联的一些问题,主要的目的是对国际经济关系进行协调,在该框架之下所制定出的有着普遍遵循意义的相关法律规范以及法律制度的总和[1]。在最近几年当中,可持续发展属于受到全球关注的一个全新概念,这个理论主要建立在人类的保护环境意识觉醒的前提之下,该理论的具体实施,一定会为人类的实际生存以及发展所处在的生态环境带来了非常大的改观,对经济和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进行有效促进,推进人类的快速稳定进步[1]。站在国际经济法实施的目的角度,本质是利用对国际经济关系进行一定的调整,进而来有效促进全球经济的繁荣富强,有效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可持续发展原则需要吻合,国际经济法在之后的具体实施过程当中需要对可持续发展原则进行严格遵循,结合其他原则来对发展进行有效的指引[1]。

(二)分析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以及可持续发展原则之间的关系

通常来讲,国际经济法需要严格遵循几个主要的原则,主要包括原则、平等互利原则以及共同发展原则,这是被国际社会所公认的,属于是对国际经济有着非常重要遵循意义以及指导意义的原则,上面所提到的三条基本原则已经构成了国际经济法的基础,属于国际经济法内涵的重要体现,具体的内容和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相关内容有着内在的联系,存在着互动性[2]。通常来讲,国家经济一开始的倡导是由发展中国家开始的,对于国际法当中的原则基本符合,对于世界当中各个国家的经济共同发展进行强调,站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若世界经济当中不存在发展中国家的积极参与,根本就不能够有效实现世界经济的共同发展繁荣[2]。一般情况下,国际经济贸易应该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之上进行,在地位方面,不管是大国还是小国,强国或者弱国都是平等的,然而,现阶段的国际经济法的框架之下依然有着非常多形式方面的不平等,可持续发展原则为了追求本质上的平等,属于是平等互利原则的一个全新的发展方向。国际合作求共同发展的原则深入表明各个国家之间增强合作的重要性,南南合作以及南北合作是现阶段国际合作的一个重要方式,可持续发展原则重点强调全球经济发展方面,所有的国家都需要积极参与其中,不可以独善其身,本质是共同发展原则的一个深化性的发展[2]。所以,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这两者之间属于是互动关系。

二、对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

现阶段,可持续发展是全球性的一个发展全新概念,已经深入到人心当中,已经得到了各个国家的共识以及政策。可持续发展原则完全不同于那些相对比较传统的发展观念,存在着独特的属性以及特征[3]。

(一)分析可持续发展原则所具有的发展性

在所有的国家以及地区,发展都是令人心动的一个字眼。从古代到现在,发展有着非常多的含义,在各个领域当中,人们对于发展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哲学家觉得发展是纯粹思维所规定的辩证演进,也就是将社会发展懒成是和辩证进展一致的发展。而社会家觉得发展指的主要是社会进步,经济家觉得发展在根本上来讲指的主要是国家、民族、地区怎样实现现代化的一个问题,也就是,发展属于研究寻找国家、民族以及地区的现代化过程当中遇到的理论以及实践方面的问题,主要有发展目标、模式、途径以及方式等所存在的联系[3]。可持续发展属于全新的一种发展战略,发展是最终的一种归属。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发展性属于根本性属性,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特征。

(二)分析可持续发展原则所具有的可持续性

通常来讲,可持续性是一种不同于相对比较传统的发展观的一个全新发展策略,主要的原因是可持续发展追求的是可持续性的发展,对于可持续发展原则来讲,可持续性是非常显著的一个特征,可持续发展觉得发展和环境保护是存在着紧密的联系的,构成了有机整体,重点强调发展持续性。通常来讲,可持续发展观念是在环境资源危机问题解决前提下发展的全新的一种发展理念,然而,它不仅仅局限于此,重点是寻找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因素间所存在的联系以及协调。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是社会持续性、经济持续性以及生态持续性,同时还追求这三种持续性间的和谐以及统一。除此之外,可持续发展是人们在社会发展过程当中的一个长期目标,有着一定的持久性与延续性[4]。可持续发展核心是能够有效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同时还不能够损害后代的实际需要的一种能力。

(三)分析可持续发展原则所具有的整体性

众所周知,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发展来源是人类解决环境资源的危机,然而,它不是单纯的局限在此,经过长期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有着非常广泛的涉及范围,是一个综合性的理论范畴,有着经济、人口、社会、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属性,该原则重点强调将这些存在着比较大关联的方面在一个相对比较大的系统当中进行有效的协调,实现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整体性指的是把资源环境的利用以及保护和相关的方面发展进行有机结合,实现环境和发展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实现各个相关方面的综合发展。可持续发展不会单纯片面的强调单一的方面,追求所有方面之间的结合以及协调,不可以用保护环境而对发展进行全盘否定,可持续发展所追求是的整体和谐发展,整体性在可持续发展当中属于是空间方面的要求,是其内在的一种属性。

三、对环境与贸易关系视角之下的可持续发展原则进行分析

(一)分析可持续发展原则对于国际经济法造成的影响

站在环境与贸易的角度,若把环境保护和开展自由贸易进行协调,本质就是有效促进资源利用,保证存在良好的利用率,保护环境和开展自由贸易本质上就变为了有效推进国际经济法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电,可以非常明显的发现,环境与贸易在本质上属于是相辅相成以及协调统一的,这两者属于国际经济法当中非常关注的一个重要性内容,而可持续发展原则对于环境与贸易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有着非常关键的指导意义[5]。因此,可持续发展原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国际经济法。现阶段,世界贸易组织已经把可持续发展当作指导贸易自由的一项非常关键的原则,随着可持续发展的深入发展,国际经济法一定会当作一项非常重要的原则,对于国际经济关系进行有效的指导。

(二)分析可持续发展原则指导之下的国际经济法的发展

通常来讲,在环境与贸易之间存在的关系当中,过分片面的强度单独一方的均不可能实现全球经济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环境与贸易两者间最佳的结合点进行准确的寻找是国际社会需要面对以及解决的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所以,存在着下面的几点建议:第一点建议是,在国际层面有效建立以及处理环境以及贸易之间关系的基本框架,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对国际经济法的内容进行一定的丰富,并制定出具有遵循意义的法律规范以及法律制度,进而来对国际经济关系进行有效的指导,保证全球资源可以实现优化性配置,经过可持续经济发展,进而来有效实现全球贸易的自由化,在该过程当中,应该始终坚持环境成本内化更加的符合各个国家经济长远发展的相关要求[6]。第二点建议是在国家层面上对共同发展以及有差别对待的原则进行严格遵循,因为发展中国家以及发达国家的经济有着不同的起点,同时还存在着不同的经济发展状况,发展中国家在实际的国际贸易当中处于劣势的地位,在共同发展的实际过程当中理所应当的需要对发展中国家的实际利益进行照顾,需要在国际经济法当中有充分体现[7]。第三点建议是应该有效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尽可能增强环境方面的立法,在本质上有效解决现在所存在的不平等的一些现象,对环境和贸易之间的关系进行更好的协调,对于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发展中国家经济得到科学合理的发展,才能够有效解决环境保护和自由贸易之间的关系,实现全球经济的繁荣富强,进而来实现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总的来讲,在现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应该对国际经济关系进行良好的处理,各个国家应该对国际经济法进行普遍的遵循,要想对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行有效促进,需要把可持续发展原则向国际经济法当中进行有效的渗透,目前,站在环境与贸易的视角,探讨以及研究国际经济法当中可持续发展原则所具有的现实性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媛.试论可持续发展原则对国际经济法的影响[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3:85-87+123.

[2]刘宏.以国际经济法的角度讨论全球化下的可持续发展[J].经营管理者,2010,09:69.

[3]刘媛.经济全球化下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以国际经济法为视角[J].法制与社会,2009,28:135-136.

[4]李屹东.国际经济法中的可持续发展原则研究———从环境与贸易的视角[J].现代经济信息,2014,21:345.

[5]曾婷.国际经济法中的可持续发展原则研究[J].品牌,2014,12:25.

经济发展对国家的重要性篇(4)

二、基于低碳经济发展中国际贸易内涵的拓展

现代化低碳经济的一种背景发展中,就要联系国际贸易的基本内涵,在内涵的拓展中,及时的转变传统的国际贸易内涵,实现碳金融理念的不断融合。碳金融的服务过程中,通过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逐渐减少,将人类社会活动对于环境的危害逐渐降低。基于低碳经济理念的发展中,国家贸易领域的发展,更是联系金融制度规范的相关标准,注重金融交易活动的充分讲解,在碳金融活动的基础发展中,实现资源上的有效分配,并在资金的不断配置中,做好排痰技术的不断支撑和应用,实现碳经济发展的一种有效保证。低碳经济的创新发展中,就要实现国际贸易内涵的不断拓展,在国际贸易服务内涵的广泛拖住中,结合国际贸易的相关参与者的动向,做好低碳性的环保,在碳金融发展价值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对更好的国际贸易发展方向有效性的追求。

三、基于低碳经济发展中国际贸易技术的创新

低碳经济的有效性发展中,联系低碳技术的一种技术支持,在低碳经济的全面发展中,实现低碳技术的不断开发和利用,在国家贸易的发展中,更要注重技术上的不断擦红心,将国际贸易的有效性发展全面实现。在发达国家的发展中,国家贸易商的发展中,就要结合发展低碳经济的技术特点,并在资金技术的过多投入中,实现技术上的不断革命和创新,在自身经济的低碳发展中,将经济的低碳发展综合性的实现,注重国家实力的不断提升,实现新技术革命的根本创新和发展。这种低碳经济发展理念的应用中,做好新一轮技术的有效性革命,在国家贸易技术的转移中,将国家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强,实现国家之间的有效性技术合作。低碳经济的有效性发展中,就要联系低碳经济的发展过程,在低碳经济的有效性发展中,注重低碳经济的单边贸易过程,避免各种贸易规则的产生,最大程度上避免贸易壁垒的产生。而低碳经济的发展中,一旦碳标签的出现,就要联系发达国家的相关发展过程,注重使用和推广的过程。碳标签在始终中,往往是结合相关产品的一种原材料制造,并注重制造储运相关发展中,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控制,在标签的形式分析中,对消费者告知。关于贸易壁垒的打破之后,就要结合低碳经济的有效性发展,在国际贸易的发展中,对碳关税措施制定,并将碳的排放量监督管理力度不断加强,做好碳排放量的根本控制。

经济发展对国家的重要性篇(5)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经济法中公平原则的重要性日益显著,当前,在国际经济法中公平原则的内容主要体现平等性与合理性两方面。现阶段,国际经济法中的公平原则作为基本原则有着积极的意义与深远的影响,它利于维护国与国的公平,利于推动世界经济的稳定与和谐发展。

 

一、公平的概况

 

(一)公平的概念

 

在法律中始终追求着公平与正义,但关于公平的概念,在经济学、法理学与政治学中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经济学方面,公平主要是指平等的分配结果。通常情况下,经济学家对公平的阐述是借助蛋糕的等份分配实现的,此时社会主体均获得了同等的利益,公平具有一定的算术意义。在经济学中,此类公平难以在现实生活中实现,但在法律领域中有所运用,如:民法中的赔偿制度,利用公平的方法对责任主体的赔偿数额进行了分担。在国际经济法中,分配结果中难以体现平等,主要是由于国际经济交往中各个国家的国力存在差异,因此,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其权利、义务与影响等各个方面的差距是明显的。在政治学方面,公平主要是指平等的获取机会。政治学理论中的平等具有几何意义,此时的公平主要体现在社会主体的财产与荣誉等分配和其地位与贡献等保持着正相关。

 

在法理学方面,公平主要是指自然人与法人拥有平等的法律地位,此时,在实体法与程序法中均拥有同样的待遇。在国际法方面,公平主要是指反对文明国家对其他国家的公然歧视,对于任何主权国家而言,其地位是平等的、独立的、排他的,在国际关系中,任何国家均没有特殊待遇。虽然,该理论为国际秩序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利于公平、有序国际秩序的建立,但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公平仍未能实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二)国际经济法中公平的概念

 

在国际经济法中的公平主要是指在国际经济法律关系中,主权国家拥有平等的地位,各个主权国家均可以参与国际经济法的制定、保持国际经济关系的交往与涉外经济活动的自主管理。在世界范围内,国家间开展经济活动过程中,国际经济法规定所有主体是平等互利的、公平互惠的。

 

(三)公平原则的分歧

 

目前,国际经济法中公平原则作为其基本原则存在争议,不同学者根据不同角度、依据为国际经济法基本原则的价值、构成等进行了阐述,具体的观点如下:

 

一种观点为公平原则应作为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学者对国际关系的演变进行了研究,殖民体系与后殖民体系是导致发展中国家经济恶化的历史原因,因此,发达国家要对发展中国家提供相应的支持,此想法合情合理,符合法律的基本价值目标,体现了公平与正义。

 

另一种观点为公平原则主要是对国际经济关系中的各方主体间的关系进行调整,并保证其法律地位,但国际经济法中不能将公平原则作为基本原则,主要是由于它对国家间的经济关系进行规范缺乏可行性。

 

二、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公平原则

 

(一)构成条件

 

国际经济法基本原则主要是指对国际经济关系进行调整的最基本法律原则,此时的原则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它作为特殊形式表现在国际经济法中。国际经济法中的基本原则,其构成条件如下:

 

首先,彰显国际经济法的基本精神。法中所体现的基本精神可以称之为立法者的价值取向。在国际经济活动中,国家作为重要的参与者,它参与着国际经济法的创设,因此,国际经济法的基本精神便是参与国际经济活动国家的价值取向。国际经济法的基本精神主要内容为:在国际经济关系中,明确国家的主导地位,强调国家主权的平等性、神圣性,构建国际经济的秩序,承担条约义务等。

 

其次,适用性。国际经济法中的适用性主要是指在国际经济交往活动中,国际经济法在任何领域均可以使用,此时的基本原则从整体上把握着国际经济关系,借助国际经济法,对经济关系进行着方向性的引导。

 

再次,稳定性。国际经济关系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国际政治与经济环境等,使此关系具有动态性、复杂性与多样性等特点。同时,在稳定时期,国际经济法均有所发展。对于国际经济法中的基本原则而言,虽然它在逐渐变化,但在理论支持与实践验证的基础上,基本原则均彰显着法的基本精神,引导着法的稳定发展,因此,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最后,强制性。国际经济法的效力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在国际经济关系中,法律法规对特定活动进行着强制的调整,在此基础上,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作用得到了发挥。在国际经济关系中的各个国家,要遵循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进而其基本精神将得到实现,同时也能够保证公平与正义目标的实现。

 

(二)主要依据

 

1.体现着国际社会的公理。公平原则彰显着国际经济法的法律内涵,表明了国际社会创设国际经济法的价值取向。在一定的时期内,国际经济法的主体仍为主权国家,并且主权国家的经济制度直接影响着其对外的经济活动;同时,主权国家的国际经济活动目标为实现国际收支的平衡、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福利的增长等。公平原则的确定直接决定着国际经济关系,是其可靠的基石。在现代社会,无论是国际法,还是国内法,均要体现公平。因此,公平原则为国际经济法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2.拥有一定的历史渊源。目前,世界体系中的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二者面对的国家环境存在差异,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在殖民地获取了大量的原材料,并对劳动力进行了剥削,在此基础上,实现了财富的积累,进而促进了工业化的发展,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其面临着恶劣的环境,此时的发展中国家均曾是殖民地,在政治与经济等方面均被控制过,在现代国际社会中,世界体系虽然被建立,但在全球化的环境下,发展中国家的自决权仍相对较少,在经济、政治等方面受到发达国家的影响与控制。因此,发展中国家在独立后,其发展速度较为缓慢,为了实现国家的富强与繁荣,要求构建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制度,并打破旧的国际经济秩序。发展中国家对公平有着实质性的要求。

 

3.具备合理的价值支撑。国际经济法中的公平体现着双重的价值,一方面,关于公平的概念要坚持历史的观点,保持历史的连贯性,将历史与现实进行有效的结合,此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交往中,要对二者的差异给予考虑,并为后者提供相应的优惠待遇与发展机遇,具体的有贸易倾斜、技术支持与资金援助等;另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与一体化的环境下,国际经济交往要坚持公平互惠,发展中国家要拥有一定的发言权与决策权,在此基础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才能够实现共同繁荣。

 

4.涉及国际经济法的各个方面。在国际经济法的各个方面均要体现公平的理念,通过国际条约与国内法的制定,体现发展中国家的要求与意见,同时发达国家要对发展中国家提供关税优惠待遇、咨询服务、资金支持与技术转让等。

 

三、 国际经济法中公平原则的重要性与实践

 

(一)公平原则的作用与意义

 

在发达国家发展过程中,借助发展中国家的资源与劳动力,实现了发展与壮大,此后,发达国家借助自身的优势再与发展中国家进行竞争,此时的竞争虽然坚持了公平原则,但在实质上却体现着严重的不公平,违背了公平原则。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要积极利用公平原则,对发达国家的潜在剥削进行停止,并争取实质性的平等,在此基础上,世界经济的发展才能够趋于健康与稳定。

 

公平原则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它指导着国家主体对法律法规进行有效的运用,面对新的情况,它弥补着法律规则;同时,它规范着国际经济活动,对不平等的贸易往来进行着纠正,进而逐渐形成了合理的经济关系。公平原则对于法律的运用与世界经济关系的规范均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公平互利是最佳的状态,利于实现双方利益最大化的目标,但如果双方过于关注自身的利益,则会制约经济的可持续与长远发展。

 

当前,国际交往日益紧密,为了保证交往的高效性与合理性,要确定国际经济法原则,以此规范国际交往,公平原则作为其基本原则,利于维护世界经济的健康、良性发展,利于控制世界经济的风险;同时,公平原则体现着公平互利的道德理念。在经济全球化与一体化的背景下,公平原则的重要性日益显著,在当今的世界经济中,公平原则的运用具有广泛性与普遍性。

 

(二)公平原则的实践

 

1.普惠制。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发展中国家面对着复杂的环境,为了实现公平原则的落实,利用《各国经济权利与义务宪章》对该原则给予了肯定,在国际经济合作过程中,发达国家要为发展中国家出口的产品提供优惠的关税制度。

 

在普惠制中,给惠国为发达国家,受惠国为发展中国家,该制度主要是指受惠国在销售产品时,给惠国要接受更为优惠的价格,在此基础上,实现本国经济的发展,并推动国际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给惠国的优惠方案制定依据为本国国内法,因而拥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虽然普惠制规定给惠国要为受惠国提供关税优惠待遇,但并未规定给惠国必须履行此项义务。在国际经济交往过程中,给惠国的关税优惠待遇均以自身利益与政治需求来制定,普惠制的形式化较为明显,它逐渐成为了发达国家的政治奖惩方法。因此,在国际经济法中要坚持公平原则,进而使普惠制发挥其积极的作用。

 

2.S&D条款。S&D条款主要是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它对互惠进行了阐述,即:互惠互利安排。此条款的法律依据为公平原则,其内在精神也为公平原则,表明了公平原则的重要性。

 

根据S&D条款,发达国家要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一定的优惠待遇,但在WTO体制下,优惠待遇受到了限制与转化,因此,发展中国家要坚持公平原则,以此维护自身得到合法与正当权益。

 

综上所述,在国际贸易不断扩大的背景下,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的竞争日益激烈,为了维护自身的权益,要坚持公平原则。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公平原则是重要的,它是世界经济健康、良性与有序发展的重要保障,同时利于维护国家主权的平等。相信,随着公平原则作用的有效发挥,国际经济、国际关系也将更加和谐与稳定。

 

作者:胡启琛 来源:法制与社会 2015年21期

 

经济发展对国家的重要性篇(6)

我国经济管理水平在整个开放的国际经济大环境中是低水平的,这严重制约着我国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成功转型,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向开始转变管理方式方向变化。在经济管理方式转变的过程中如何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管理思想成果以及良好的管理模式,在变革中实现创造性的发展,又如何充分发挥管理这支有形的手把外界市场商品内化成经济主体可控的生产要素组合,以实现良好的经济管理效益,这是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值得深思的问题。

新经济周期中世界经济管理的变革

经济周期又可以称为商业周期,主要是指在整个世界经济运行过程中经济扩张、收缩相互交替、循环的一种周期性现象。从微观角度分析某个国家的经济周期主要是指该国家的总体收入、总体支出以及总体就业情况的循环往复。一般包括四个环节:经济扩张、经济发展巅峰、经济衰退以及经济发展跌入谷底,如图1所示。从经济周期的视角看这是一个市场变化动荡起伏的过程(袁健,2012)。

在新经济周期世界经济管理变革中,为了更好地顺应时展的需求,经济管理发生了重大变革。第一,国际社会中各个国家政府之间的共同协调管理市场的作用加强。从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的政府开始以更强的力度干预金融资本市场,与此同时也开始注重加强和世界其它国家的政府联合应对经济危机,以加强合作协同性。如召开20国集团会议、成立各种国际经济组织,这些作为协调国际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开始发挥积极作用,以有效控制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冲击(孙晓娟,2012)。第二,预期经济管理系统更加严密、更加具有实用价值。在总结以往应对经济危机的经验基础上,西方发达国家开始更积极的财政金融政策,遵照经济周期的规律,构建了预期经济管理平台,突出政府和市场中各经济主体的管理分工和协调。加强对重要的微观因素的预警管理,加大对难以预测的非周期性因素进行深入理性分析,建立了应对非周期性经济波动的政府反应模型,从而大大增强了政府应对突发危机事件的能力。第三,跨国公司开始发挥超越国界限制的管理作用,成为世界经济管理变革的主要推动力。

我国经济周期的特征

我国第一次经济周期发生变动是在1977-1981年期间,历时5年,其中经济增长率呈现扩张上升时间为2年,经济增长率呈现周期性回落时间为3年,经济平均增长率达到8.1%,这个经济波动周期适逢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整体经济保持中位运行,经济平稳发展,波动较缓和(陈思,2012)。第二个经济周期在1982-1986年期间,历时5年,其中经济增长率呈现扩张上升时间为3年,经济增长率呈现周期性回落时间为2年,经济高位运行,经济发展顶峰较高,经济发展谷底较浅,经济整体波动不大。第三个经济周期在1987-1990年期间,历时4年,其中经济增长率呈现扩张上升时间为1年,经济增长率呈现周期性回落时间为3年,经济波动幅度很大,经济增长质量很低。第四个经济周期在1991-1999年期间,历时9年,其中经济增长率呈现扩张上升时间为2年,经济增长率呈现周期性回落时间为7年,经济平均增长率较高,经济扩张能力较强,整体经济运行平稳(郑新立,2010)。第五个经济周期在2000-2008年期间,这次经济周期至今还未结束,但从最近几年的经济发展情况来看,我国经济综合增长率较高、经济运行很稳定。如表1所示。

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特点分析

(一)我国经济波动周期时间延长、波动系数降低

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我国经济周期波动平均时间为4.6年,呈现周期性经济上升时间约为2年,周期性经济回落时间约为2.6年,上升时间略短于回落时间,具有明显的短暂回落的形态,说明我国经济持续性、稳定性较差。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出现的两次经济周期持续时间增长,并且最末一次的经济周期仍旧保持不断增长的趋势,经济周期的波动系数大幅度降低。这表明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经济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而政府对国家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逐步增强,但是直接干预经济的影响能力变弱。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市场对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强,要求经济管理方式进行相应的变革。

(二)我国经济周期变化和世界经济周期变化关联性增强

1977年我国经济发展出现逐渐增长的趋势,此时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正处于第一次经济危机中,但是当20世纪80年代世界经济呈现平稳的增长发展趋势时,我国的经济却呈现出大起大落的发展特点。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经济周期变化逐渐和实际经济发展周期的关联性增强,很明显的一点就是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此次危机降低了全球各个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同样也严重影响到我国经济周期的波动变化,直至1999年我国经济增长率回落到第四个经济周期中的谷底数值。从目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形势看,我国将会越来越受到国际经济发展的影响。比如最近美国的金融危机直接导致我国的GDP增长率从2007年的11.4%下降到8.4%。

我国经济管理抉择的思考

如果根据波峰年的经济增长率计算,我国从1978年以后经历了三个经济周期,从2008年开始进入第四个经济周期。这个经济周期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和2008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密切相关,这说明我国经济管理和世界经济的发展联系越来越紧密。而现阶段世界经济处于第五次下降时期,这个时期预计到2035年结束,随之在新技术革命的诱导下进入第六次上升时期,在未来世界经济发展中,也将迎来我国经济管理发展的关键阶段。我国经济管理作为世界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经济周期中的世界各个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引起的经济管理变革,必将对我国的经济管理产生重要的影响。并且在新一轮经济周期中世界经济管理结构的变革对我国经济管理的一个重要信号是:在越来越开放的国际经济环境中,必须转变经济管理方式,重新构建我国经济管理体系。

(一)重新构建政府经济管理体系

政府进行宏观的经济管理的主要作用不是取代中观行业管理、更不是对市场上各个企业“无微不至”的管理,而是对行业和企业的宏观管理。所谓的宏观管理和传统的政府层面的宏观经济管理有所不同,而是在全球经济环境中统观经济社会大景象,从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制定出明确的国民经济管理目标。在经济管理过程中,从国家利益出发,努力在国际重大的经济问题中赢得合理的话语权和决策权;增强国家应对突发的国际经济管理事件、严重自然灾害的能力以及对反经济周期的风险管理能力;进而在主动参与世界经济竞争中提升全球性的经济管理效率、与不断变化的国际环境相协调。

(二)提高中观行业管理协调能力

中观行业进行经济管理的基础是市场中的大型企业,主要是一些重要的行业协会。而要想让行业协会演变成真正的行业协会,必须找到独属于自己的行业协会职能。要尽最大限度发挥我国行业协会的组织协调功能,改善中介组织参与经济管理比较弱的情况,完善产业的动态调控管理机制,提高中观行业对战略型新兴产业的导入功能以及对金融行业的综合监督管理作用。挖掘出全球化经济环境下中观行业的跨行业经济协调管理功能。

(三)重视维护国家利益

要从我国的国家利益出发,站在国土安全的角度上思考如何加强对跨国公司的投资审查、管理。同时,要积极鼓励我国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巧妙运用东道国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指导我国企业在跨国界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维护企业的合作权益,取得东道国国家的认可与支持。革新传统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促使企业加强对社会责任以及公共利益的管理,并使之和企业的社会性、社会责任管理相符合。此外,还用重视保护激励民营经济发展的创造力和活力,使国营大型企业和民营企业同步发展,形成各种不同性质的企业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

(四)增强网络防范与安全规制管理

目前,世界各个国家共同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进行有效的网络规范与安全规制管理。在我国一些企业的网络安全意识很弱,且防火墙管理方面存在严重的不足,防范管理能力很差,在网络管理的综合系统配置和系统相矛盾的问题比较严重。例如网络技术和网络管理未充分融合,且技术方面的软件、硬件使用不配套,网络管理综合性较强,缺乏条理性等各种问题;与网络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现有网络企业的经济管理制度都不完善,这就很容易被一些掌握先进技术的违法分子钻空子,利用非法手段窃取商业机密、破坏企业网络、或者盗取网络银行密码等。鉴于这种现状企业必须:第一,根据我国经济和国际网络联系越来越紧密的情况,设立公共组织结构和政府经济管理相结合的机构,在技术方面进行深度防护,形成网络运营商、网站、主营机构以及网络用户之间联合防护管理的协调制度。第二,提高社会中各企业的网络安全意识,构建完善的网络技术与网络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按照法律的规定进行有效监管。第三,从国家经济管理的层面思考,根据网络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分级管理相关企业对网络的依赖强度、受到网络安全的威胁等。利用掌握用户成分情况、网络安全事故控制情况、网络风险管控、以及控制威胁对象等,构建统一协调的安全网络管理体系。第四,按照网路技术和网络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构建网络安全防范管理机制,让网络常规保护和国家的应急保障体系有机结合。实际上我国的网络经济发展史,也可以说是不断加强网络经济管理的历史,要想彻底解决我国网络安全问题,必须建立健全从社会公众、政府组织机构到政府各个层级的动态网络安全管理体系。第五,加大力度管理网络技术人才,进行网络人才系统化管理,进一步提高整个社会的网络安全管理。同时还有善于借助整个社会的力量构建和谐的网络家园。

总而言之,在未来国际互联网盛行的时代,各个国家的经济管理必然会凸显出网络特点。进行经济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大幅度地提高经济效益,但是和企业管理效率的好坏取决于企业管理模式相同,国家进行经济管理效益的好坏同样也取决于其经济管理模式及管理行为。在新经济周期中世界经济管理效益的变化是促使各个国家经济管理变革的重要依据,我国只有顺应世界经济管理的变化,同时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适时转变经济管理方式与理念,重新构建政府经济管理体系,提高中观行业管理协调能力,以及增强网络防范与安全规制管理,才能和跨行业的国际经济管理相适应,进而获得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袁健,郑英隆.新经济周期中世界管理变革与我国管理选择[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6)

经济发展对国家的重要性篇(7)

1 早期发展经济学关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的相关论述

20世纪50~60年代,在发展中国家纷纷走上独立之路后,谋求经济的发展以捍卫经济和利益成为其首先面临的重要任务。发展经济学理论受命于危难之际,以研究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为己任,试图通过揭示经济发展的途径和规律,为发展中国家设计出合理的经济发展战略和发展道路。在研究该论题的过程中涌现出众多的理论观点和流派,其中的一些理论观点不同程度地蕴涵着有关经济安全的理论分析。在这一时期的理论纷争中,许多经济学家在探讨经济发展理论的同时也涉及到国家经济安全和经济利益的研究。

根据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等学者的观点,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和不安全最典型的特点就是普遍存在着明显的刚性结构,这种结构刚性不仅表现在经济结构方面,同时也表现在社会结构方面,为了克服结构刚性,发展中国家必须加快工业化进程。而在推进工业化过程中,受国内市场机制不完善的制约,发展中国家必须注重发挥政府在制定经济计划和推进工业化中的宏观调控作用。经济学家丁伯根等曾详细论述了在发展中国家实施经济计划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认为发展中国家只有在政府主导下践行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和经济增长模式,以资本积累等核心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为驱动力不断推进工业化进程并最终实现经济增长,才能更好地维护经济自和经济利益。因此,在本国经济资源、尤其是储蓄和资本积累不足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应积极引入外资,通过利用外资弥补资本不足的缺陷。其中,最有影响的理论是美国发展经济学家钱纳里提出的双缺口模型,该模型曾就发展中国家引进外资的必要性进行了相当经典和深入的分析,其中心论点是发展中国家为实现经济发展目标所需的资源投入与国内有效供给之间存在的缺口只有通过引入外资才能得到有效填补。他认为,外国直接投资的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当地的资本积累并促进经济增长,而且能够带来较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改善当地的就业水平,从而增加发展中东道国的经济利益和经济安全。在上述理论的影响下,发展中国家普遍沿袭了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道路,实施了以工业化和资本积累为主要内容的经济发展战略。针对发展中国家经济滞后急需实行大规模的经济变革和重大结构调整的现实,上述的研究思路提出了一些具有操作性的建议和措施,从而使发展中国家在短期内取得了一定的经济绩效。如建立了独立的、全面的国民经济体系,在增加资本积累的过程中,注重通过引入外资为民族经济发展服务。从20世纪50~60年代开始,大量的外资涌入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拉美和东亚地区,促进了其国内经济发展和增长,并使经济的自主性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不容忽视的是,这种唯工业化的理论和战略在总的经济绩效尤其是经济安全方面却收效甚微,不仅没有达到改变结构刚性的预期目标,反而恶化了经济结构的畸形发展,甚至出现有增长而无发展,失业率上升,贫富分化和社会矛盾加剧等局面,从而严重影响到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发展,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发展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不断扩大,并且前者对后者的资金、技术以及市场等方面的依赖性也在不断加大,经济安全问题不断凸现并且深深困扰着发展中国家。

2 早期发展经济学在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方面的局限

发展经济学的终结目标是推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并维持国家的经济利益和安全。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外部环境也随之发生了根本变化。发展中国家在独立之初,各国经济相关度相对较低,其时,经济全球化进程严重受制于冷战格局,从而使进口替代的保护政策和内源式的经济增长成为发展中国家维护经济安全和促进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与之相应,发展中国家开始从自身条件出发研究经济问题,逐渐形成发展经济学的理论范式,并一度成为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实践最受欢迎的显学。与增长理论、新自由主义理论、制度主义理论等以西方经济社会发展经验为范本进行的空洞说教和令人沮丧的结论相比,发展经济学的根本特征在于能够立足于发展中国家的实际,而不再以西方较为成熟的市场经济和基本完成的工业化为背景和依据,深刻地认识和分析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所面临的主要任务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因此其所提出的各种建议和构想,即使不能完全满足指导发展中国家经济实践的需要,至少也为满足这种需要提供了现实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思路。其时,虽然传统的发展经济学己开始涉及经济安全问题的研究,但是,在解析经济安全问题方面仍存在着一定的局限和不足之处。

2.1 对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严重忽视

冷战的终结为蓄势已久的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提供了历史性契机,从而使发展中国家的外部经济环境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在相当程度上,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既往通过进口替代“自力更生”维护经济安全的思路陷入困境。尤其是国家间经济相关度的迅速提高使发展中国家对外部市场和世界整体经济环境的依赖日益加大,对外部因素可能导致的经济风险和危机的敏感性也明显增强,而其本身在资本积累、市场环境、制度设施、技术构成等方面的总体劣势使其脆弱性日益凸现,如何规避风险、顺利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而不因噎废食,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重大历史课题,换言之,如何维护本国经济安全从而确保自身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顺利发展是当前发展中国家面对的当务之急,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一系列经济危机和波动促使这一历史课题成为影响发展中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关键环节。但是,面对研究对象内外部环境和条件的深刻变化,传统的发展经济学却仍以民族国家为限,忽视了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经济的影响,这种脱离实际的研究理路使传统的发展经济学难以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问题包括经济安全做出合理科学的解释,由此导致其理论价值的削弱甚至一度走向了衰落。对此,著名经济学家.pkrumgna提供的解释是形式化分析模型的滞后。实际上这只是结果而不是原因,究其实质,原有分析模型滞后的关键在于外部环境的彻底改变。由于原有的精制模型本身或多或少地受困于新古典经济理论中的数理统计与数学模型,从而导致其在全球化背景下无法继续利用相对封闭的研究体系阐释开放环境中存在的重大的经济问题并陷入理论的困境。

2.2 对经济安全问题的深入研究明显不足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的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最大的外部问题已不再是资本的匾乏,而是如何因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及时地抓住经济全球化所提供的发展契机,顺利地融入这一进程并实现经济发展和经济安全的平衡。因此,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经济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必须正视和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而传统发展经济学的理论范式虽然认识到经济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并对一些具体领域的安全环境和战略等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和分析,但始终没有根据全球化发展的需要对经济安全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与之相应,对其做出的理论回应和解释也相当有限和贫乏。

2.3 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状况缺乏深刻认识

传统的发展经济学虽然存在流派之分,但很多发展经济学家仍主要以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和分析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问题,其所倡导的研究路线在一定程度上依然是以西方的经济发展为模板,对发展中国家后发外生型的具体国情以及与发达国家完全不同的国际经济环境和初始条件认识不够。因此,当发展中国家照搬发达国家的理论和经验时,不可避免在实践中纷纷遭遇碰壁。一些有远见的经济学家曾对此做出了精辟的论断。如缪尔达尔指出:只要这些理论的使用限制在西方世界,这种假定为普遍适用的理论可能就没有什么危害,但是,用这些理论来研究诸如南亚等欠发达国家一一这些理论并不适用于这些国家,后果就严重了。总之,传统的发展经济学理论主要以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历程解读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致力于找出经济发展的共同特征和决定因素,他们秉持内部结构决定论的观点,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不发达和经济不安全根源于其内部因素,如资本匾乏、工业化滞后。因此,这些国家要实现经济发展,维护和拓展经济安全时,必须革故鼎新,效法发达国家经济发展道路并接受其指导。’而事实证明,由于这种经济理念没有充分认识到发展中国家经济状况的特殊性,因而在指导实践时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弊端。

参考文献:

经济发展对国家的重要性篇(8)

一、问题的提出

低碳经济是以低排放、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的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日益严峻的全球气候问题正在不断地被人们所认识,发展低碳经济是改变目前这种局面的重要途径①。目前,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共识,众多专家、学者都把研究的目光转向如何发展低碳经济上。但首先我们要弄清低碳经济的外部影响及其所涉及的利益主体问题,这样才能更有针对性、更有效地研究低碳经济的发展途径。作为一种有别于传统的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低碳经济更具有外部性,是一种国际性和区域性的公共产品,其应用涉及到整个人类社会的利益。一场以低碳经济为核心的产业革命已经出现,世界各发达经济体都把发展低碳经济,把发展新能源、新的汽车动力、清洁能源、生物产业等作为走出国际金融危机新的增长点。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的作用显得尤为突出,如何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发挥政府的调控职能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研究低碳经济的利益主体及其外部效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的政府调控问题。

二、低碳经济的外部效应分析

外部性问题是一个广受关注的问题,所谓外部性,也叫外在效应或外在性,它是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或消费者带来的非市场性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有害的。根据作用效果可以把外部性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两类。其中,正外部性是指某一经济主体的生产或消费使另一经济主体受益而无法从后者获取报酬;负外部性是指经济主体的生产或消费使另一经济主体受损而后者无法获得补偿。

低碳经济旨在围绕整个经济活动,在生产和消费的各个环节全面考虑温室气体排放,主要体现在对能源生产和消费作出更加有效率的选择,以求达到最小的温室气体排放量②。低碳经济是通过系统地调整体制从而激励节能技术创新、低排放技术应用、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进而逐步减少单位GDP的碳排放量,打破传统经济增长与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之间的旧的高度相关关系,建立新的低碳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低碳经济也存在外部性,例如:植树造林可以增加碳汇,降低大气中的温室气体,这就是正外部性;与之对应,一些生产企业向大气中释放温室气体,产生的温室效应降低了社会整体的福利,这就是负外部性。

(一) 资源环境的外部效应分析。

低碳化是全球趋势,也是中国目标。能源的转型是国家经济转型的关键环节,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因此实现低碳化的、有序的能源结构是中国能源战略定位的根本。然而,中国的自然资源禀赋就是高碳、以煤为主的能源,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在一次能源消费中,像中国的煤所占的比例如此之高。在传统经济形态中,以煤为主可能有成本优势,成为贸易中的比较优势,但在低碳经济中却变成了比较劣势。因为低碳工业必须是建立在低碳或无碳能源基础之上,而新能源的基础设施建构不仅需要巨额资金的投入,还需要有较长的建设周期。因此传统的能源结构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也很难有颠覆性的改变。③低碳经济在注重开发新能源的同时,把能源结构的调整与提高能源效率的方法相结合,采用低碳技术、节能技术和减排技术,逐步减少传统工业对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努力提高现有能源体系的整体效率,遏制化石能源总消耗的增加,限制和淘汰高碳产业和产品,发展低碳产业和产品。发展低碳经济能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这是低碳经济正外部性的表现。

(二)国家政府的外部效应

全球气候变暖影响人类的生存发展,对世界各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挑战。作为低碳经济的最大利益主体,各国政府越来越认识到发展低碳经济、减缓气候变化对其现实经济利益和发展权益意义非凡。特别是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他们早已认识到高能源、高排放的传统工业化道路给本国的资源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变革经济发展方式是必然趋势。国际上围绕低碳经济的能源和产业新技术开发和应用,无疑会有助于改变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有利于缓解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从这个角度来说,低碳经济对国家政府具有正外部性。

但是,目前全球重化工业等高碳产业在发展中国家的集聚度在不断地提高,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日益成为世界工厂,而发达国家掌控着高新技术产业、低碳能源产业、生产性服务业等的技术、设计、标准、专利、品牌等主导权,掌握着金融、保险、物流、销售网络等低碳经济主要领域。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高碳产业,为其发展低碳经济提供了空间,而发展中国家在承接高碳产业转移后的20-30年,将背负高碳经济所带来沉重的资源环境负担。因此,围绕碳排放权和经济发展权问题将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博弈的焦点。④这是发展低碳经济负外部性的表现。

(三)企业的外部效应

从长远来看,企业在中国的低碳经济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企业向低碳发展战略转型,将影响到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从而对公众、地方经济产生广泛的影响。作为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利益主体,企业的外部性表现主要从两个角度来讨论。

一方面,中国是正处于工业化发展中期的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本身就意味着对能源的依赖程度较高。长期以来,我们主要依靠发展高能源、高排放的产业来拉动经济发展,这些企业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如何提高效益、效率的问题上,它们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将外部成本转嫁给社会,而忽略了经济发展对环境的严重影响。发展低碳经济势必要对这些传统工业产业进行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这就有可能提高企业成本、增加企业运营风险、影响企业整体利益。从这个角度来说,低碳经济的发展对企业具有负外部性。另一方面,从长远来看,中国的低碳经济发展必须要解决产业结构转型和调整的问题,产业因素可谓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础。低碳产业孕育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良性的产业发展不仅能够解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产生的资金成本问题,同时,一些经济实力雄厚、在低碳环保方面发展较快的先锋企业更承担了探索和表率的作用。这是低碳经济在企业方面的正外部性表现。

(四)公众的外部效应

民众是低碳经济发展最庞大的利益主体。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资源消耗迅速,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资源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在时间层面上,属于人类的那部分自然资源其实也并非完全属于我们这一代人,它同样也属于我们以后千千万万代的人。人类对资源的肆意掠夺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高能耗的企业排出大量温室气体,其产生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异常,严重威胁全世界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低碳经济的发展可以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降低异常气候影响、保障民众身体健康。此外,发展低碳经济还会对公众消费产生巨大影响。 低碳经济能优化消费结构,给消费带来正的外部性,具体表现在消费的重点将由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向环保型产业转移;消费者的偏好也将随生产的布局变化而变化,更加青睐于低能耗的产品。随着低碳经济的提出和发展,通过对消费需求以及消费方式的影响,也将改变消费者现有的观念,在工业社会下形成的“快捷消费”、“一次性消费”、“炫耀性消费”等消费观念及习惯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学习性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等消费观念将逐渐形成,以追求健康消费作为消费的倾向,追求消费有利于自身健康的同时也有利于大自然的健康。⑤

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低碳经济在这些方面都能够带来资源环境以及人们消费方式的改善,产生较高的社会价值。但是这些改善需要投入一定的成本,而资源环境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使投入的成本无法通过市场来充分补充,各行为主体的行为具有明显的外部性。因此,低碳经济发展中存在着“市场失灵”现象,这就需要政府明确角色,强化职能。

二、政府在低碳经济发展中的职能定位

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社会各种力量的共同努力。政府、企业、社会公众是最基本的行为主体,他们的选择和偏好就决定了低碳经济发展的成效。⑥但是,由于目前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处于起步阶段,社会公众参与意识还比较低,对发展低碳经济倡导低碳生活不够积极,所以社会公众在低碳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较小。因此,低碳经济的发展关键主要取决于政府和企业两大主体力量博弈的选择。其中,企业发展低碳经济具有非常明显的外部效应,其生产创造的经济收益不可能完全归企业所有,相当一部分转变为社会收益而溢出。政府在低碳经济发展方面社会收益明显高于政府投入,能够产生社会净收益。低碳技术不仅能够带来经济效益,它还对经济具有正外部性,因此低碳技术具有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的双重功效。政府针对低碳经济的发展力度、发展途径所制定的政策将会对企业的发展方向、公众的消费方式和身心健康产生巨大影响。碳排放负外部性的存在使得低碳技术的研发投资具有正外部性,一方面私人部门对低碳技术研发投资的收益常常低于其成本,而另一方面,低碳技术的研发投资给全社会带来的效益又往往大于私人部门的成本,这就使得政府在低碳经济发展中应发挥重要作用。

(一)树立低碳经济的战略意识

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它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是一致的,与当前大力推行的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密切联系,是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途径。⑦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对人类发展的影响是长远的。低碳经济要求进行能源消费方式、经济发展方式和人类生活方式经济一次全新变革,是人类调整自身活动、适应地球生态系统的长期的战略性选择,而非一时的权宜之计。目前我国面临社会经济发展与节能、气候变化的多重任务,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仍存在问题,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中国向低碳发展模式转变的一个长期制约因素,环境污染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生态安全形势严峻。因此,国家政府对低碳经济的认识一定要提升到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各级政府要切实转变观念,把发展低碳经济纳入到地方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中。⑧

(二)加强企业激励机制建设

由于企业生产收益和社会收益的不一致,致使企业对发展低碳经济积极性不高。目前,企业作为发展低碳经济的主体,应对其建立激励机制,激励企业进行低碳科技创新。⑨激励机制是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内因和直接动力,是政府引导企业从发展低碳经济中得到经济效益的方式和手段。政府可通过诸如价格、税收、信贷、收费和保险等的手段激励企业进行低碳生产,例如在具备条件能够明确界定产权的地区、领域,政府可以推广完善符合中国市场特点的排污权交易制度,即在实施排污许可证管理及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前提下,激励企业通过技术进步和污染治理节约污染排放指标,这种指标作为“环境容量资源”、“有价资源”或“储存”起来以备企业扩大生产规模之需,或在企业之间进行有偿转让,⑩激发企业参与低碳经济实践的积极性。

(三)坚持国家利益

正确评估中国温室气体减排的义务和责任。要把中国特定发展阶段所产生的“生存和发展排放”的客观必然性与发达国家的排放相区别,减少中国在减排温室气体上面临的国际压力,避免陷入发达国家借气候问题给中国设计的陷阱。(11)同时,在进行低碳经济的国家合作中,要坚持严格的可持续发展标准,对技术和项目严格把关,并准确合算减排成本,增强碳排放交易的透明度,防止清洁发展机制等项目成为发达国家廉价的减排工具。

(四)提高公众参与低碳经济的积极性

发展低碳经济需要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如何激发公众参与低碳经济的积极性,这是政府的一个重要职能。政府一方面应充分利用媒体等宣传工具,加强低碳经济理念宣传,提高人们的资源意识、生态意识和环境意识。另一方面政府通过普及教育、培训、论坛等方式促使各级政府和民众认识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的重要性,认识到低碳经济能够实现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不断提高,认识到反正低碳经济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

注释:

①刘伟力.低碳经济时代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J].辽宁建材,2009(11).

②柏林.低碳经济辨析[J].企业技术进步,2009(12).

③鲍健强,苗阳,陈锋.低碳经济: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变革[J].中国工业济经,2008(4).

④鲍健强,苗阳,陈锋.低碳经济: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变革[J].中国工业济经,2008(4).

⑤陈春晓,张喜辉.浅谈低碳经济下的消费引导[J].消费经济,2009(4).

⑥沈金生.循环经济外部效应与政府定位[J].生产力研究,2007(3).

⑦金乐琴,刘瑞.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J].经济问题探索,2009(1).

⑧沈金生.循环经济外部效应与政府定位[J].生产力研究,2007(3).

⑨谢军安,郝东恒,谢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思路与对策[J].2008(12).

⑩曹明德.排污权交易制度探析[J].西北政法学院院报:法律科学,2004,(4):102.

(11)金乐琴,刘瑞.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J].经济问题探索,2009(1).

:

[1]刘伟力.低碳经济时代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J].辽宁建材,2009(11).

[2]刘华,杜金梅.循环经济的外部经济效应[J].经济论坛,2004(23).

[3]柏林.低碳经济辨析[J].企业技术进步,2009(12).

[4]邵伟.低碳经济: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新课题[J].金融与经济,2009(2).

[5]鲍健强,苗阳,陈锋.低碳经济: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变革[J].中国工业济经,2008(4).

[6]陈春晓,张喜辉.浅谈低碳经济下的消费引导[J].消费经济,2009(4).

[7]沈金生.循环经济外部效应与政府定位[J].生产力研究,2007(3).

经济发展对国家的重要性篇(9)

1.农业产业化与政策性金融服务的内涵

农业产业化的内涵。农业产业化是指以市场经济的发展动向为导向,以生产基地为发展基础,将市场经济与农村用户相结合,形成规模较大,经济发展带动作用强,能引导农村用户生产、深化加工、服务基地及开拓市场等产、销一体化的农业活动[1]。也就是说,通过采用产、销一体化的农业经营模式,并运营现代化管理手段,实现农业规模性生产,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农业产业化能有效的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强农产品承担市场风险的能力,减少农村劳动力的大量流失情况,是农产品进入经济市场环境的纽带,是提高农村经营生产的水平的重要手段。

政策性金融的内涵。农村政策性金融是指在国家和政府的扶持下,以国家信用为基础,通过采用各种特殊的融资手段及优惠存贷利率措施,以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建设为主要职能,严格按照国家政策标准,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扶持农村经济建设的一种金融活动[2]。农业政策性金融服务包括农、林、牧、渔等各种农业领域,农业政策性金融服务体现出国家和政府将扶持农业经济发展建设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同时,也体现出国家和政府对农业发展商业性金融的补充。

2.农业产业化中的政策性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研究

我国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的主要金融机构为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为代表的政策性金融,以农业银行为代表的商业性金融及以农村信用社代表的合作性金融机构等。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市场还存在诸多问题。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为代表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存在的问题主要表述如下。

政策性金融服务不能充分满足农业产业化资金需求。由于农业政策性银行不允许农村用户办理储存业务,使农业政策性银行集资方式较少,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总第528期2013年第47期-----转载须注名来源农业政策性银行通常依靠银行发行的金融债券和央行借款来集资,导致金融机构承担较高的负债成本,因此,政策性金融服务不能充分满足农业产业化规模发展的大量资金需求。

农业政策性银行资产与负债在期限结构上失衡。农业政策性银行基础设施建设贷款期限长,贷款金额较大,并且贷款的效率较低,因此,金融性机构对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风险较大,然而农业政策性银行负债通常表现为短期性,导致农业政策性银行资产与负债在期限上严重失衡,从而影响农业政策性银行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求[3]。

农业政策性银行收益低。由于农业政策性银行不允许农村用户办理储存业务,农业政策性银行的集资方式较少,加上农业政策性银行贷款期限长,贷款金额较大及贷款的效率较低,导致农业政策性银行收益较低,甚至会出现经营性亏损,直接影响农业政策性银行的生存和发展。

农业政策性银行未能提供农业产业化服务的有力支持。目前,农业政策性银行未与农村用户及农业产业化建立直接或间接的资金借贷关系,导致农业政策性银行发展缓慢,金融机构经济效益较为低下,因此,农业政策性银行也不能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服务支持。

3.农业产业化中的政策性金融服务对策分析

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为代表的农业政策性银行,农业政策性银行不仅要加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服务,更要加强自身发展,才能保障农业政策性银行对农业产业化的有力服务。其对农业产业化中的政策性金融服务对策分析如下。

创新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央行要加强对农业政策性银行的贷款支持力度,发展小额信用贷款,从而增加农村用户的基础货币,拓宽货币政策的倡导渠道。其次,农业政策性银行要加强推进市场利率化,在农业产业化中实行以风险为标准的利率浮动政策,利用利益驱动的手段使其它商业性银行能加大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支持,准许商业银行对农业产业化实施更高的贷款利率浮动幅度,从而使农业政策性银行形成利率与风险信贷的激励机制[4]。再次,央行要发挥其指导发展的重要职能,引导货币政策流动方向。

加强农业政策性银行内部改革。农业政策性银行首先要明确自身业务发展方向,坚持国家和政府政策性发展的方向,严格遵循市场缺陷原则,配合国家农业和区域发展政策,合理配置资源,推动农业经济发展建设。在信贷上坚持国家和政府的政策,加强传统的粮棉油购销储业务,并且重点扶持水利建设、土地综合整治及环境治理等与国家经济发展相关的项目,同时可以选择较有发展潜力的中小型农业企业,以提供企业科技创新支持,从而提高自身经济效益。其次,要扩大自身业务服务范围,不要仅仅局限于农业生产、加工等项目,还可以通过开办投资和咨询业务、与其他银行联合服务及服务农业高新科技企业等项目,从而降低银行信贷风险,提高银行贷款担保的信用和资产质量。再次,农业政策性银行可以根据贷款风险与补偿形式将贷款业务分为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并区别对待各类业务,从而促进促进银行自身发展。

经济发展对国家的重要性篇(10)

一、发展经济学的产生

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谈到一个国家如何由穷变富的问题,实质上已涉及到发展经济学的研究主题。亚当•斯密关于经济发展的构想是: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是一个宏观经济问题,是国民财富和社会财富的集聚与增长。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和劳动力人数的多少决定了国民财富的增长。这是发展经济学的雏形。但是,发展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则产生于二战后。当时一些国家为摆脱殖民压迫,纷纷独立,迫切需要发展经济。当时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遇到的问题主要是:在实践上,一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二是当时战败国的经济复苏问题;要么对原有理论加以改造,这比较容易,要么建立新的理论,这相对困难。一些学者深入研究各发展中国家之后发现,其环境与发达国家最初完全不一样,传统理论无法复制和拷贝到发展中国家。西方国家的经济增长理论由于条件不同、问题很多、相去甚远,也无法照搬到发展中国家。所以当时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迫切需要一门新理论,由此发展经济学诞生了。早在1939年,克拉克(Clark,C.G.,1939)就出版了《经济进步的状况》一书,对后来经济发展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20世纪40年代出版的《落后地区的工业化》和《东欧与东南欧工业化问题》是发展经济学的开山之作,在发展经济学的发展中具有引领性和开创性的历史地位,是发展经济学的标志性文献。

二、发展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发展经济学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根据其政策演化和发展思路的差异性,发展经济学家将发展经济学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40年代末到20世纪60年代末的结构主义发展阶段;第二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末到20世纪70年代末的新古典主义发展阶段;第三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后的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发展阶段。

(一)第一阶段。

发展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的第一阶段是20世纪40年代末到20世纪60年代末的结构主义发展阶段,其结构主义思想,是这一时期的主导思想,后来也成为发展经济学的主流学派。二战结束后,很多发展中国家取得了政治上的独立地位,经济发展成为发展中国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着诸多阻碍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如:经济发展水平低、发展滞后、经济变量弹性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为明显的刚性结构。因此,结构主义认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现实完全不同,市场不完善是发展中国家的普遍现象,价格刚性,有时还会出现市场机制的失灵,经济在没有外部因素的影响下难以达到均衡状态。因此,结构主义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不是静态资源的重组和优化配置,而应建立在动态调整可投资资源和保证供给增长的前提下,使社会经济结构作出相应的调整。

(二)第二阶段。

发展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的第二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末到20世纪70年代末的新古典主义发展阶段。结构主义发展思路使许多发展中国家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经济社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但是,结构主义还存在理论上的缺陷和实用上的局限性,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新古典主义“复活”而成为发展经济的新的主流思想。概括起来,新古典主义的主要观点是:一是社会的发展应是综合的发展,满足人的基本需要是经济发展的目标;二是重视人力资本,纠正唯物质资本的缺陷;三是强调对外贸易在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发展的显著拉动作用;四是新古典主义突出了市场机制、资源优化配置、微观经济基础等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三)第三阶段。

发展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的第三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后的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发展阶段。同样,由于新古典主义在实践中和理论上也存在诸多缺陷,于是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开始盛行,新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发展经济学思想表现在如下:一是可持续经济发展观念的产生;二是新增长理论的快速发展;三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

三、发展中国家发展的不平衡性

从世界范围内来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普遍存在着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即都存在着发达地区和和相对落后的后发展地区。发展经济学主要讨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我国是发展中大国,发展中大国又具有不同于一般发展中小国的特征。现有的研究已经表明发展中的大国发展经济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发展中大国人口数量众多,消费需求旺盛,市场容量的绝对数相比较发展中小国要大。第二,发展中大国人口基数大,幅员辽阔,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和实现产业的集聚、调整、优化,必须建设与之相适应的庞大的基础设施,同时满足不断增长的庞大的国内需求,需要资金数量大,依靠外援或外资几乎不可能解决问题。第三,由于发展中大国在工业化起步阶段缺乏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动因,实现的是内向型发展的政策,工业化起步阶段建立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也就是必然选择。第四,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资源丰腴是发展中大国良好的资源禀赋,国内市场规模大,但是,发展中大国在经济发展中也存在如下难题:一是遗产和文明传统的重大影响;二是沉重的人口压力、严峻的就业问题和低下的经济效率;三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四是落后农业与工农业协调发展问题;五是内部发展与对外开放的适度选择。发展中大国与发展中小国相比较,其工业化过程亦不同:一是资本积累。发展中小国既可以自身积累,也可以依靠国际资本。而发展中大国则不行,尽管利用外资绝对量不少,但所占比例有限。二是产业结构。发展中大国的产业结构要求门类相对齐全,这是由发展中大国的资源状态和国内需求状况共同决定的。三是国内市场与国际贸易。发展中小国幅员小,国内统一市场较易形成;发展中大国幅员辽阔,建立交通和通讯网络需要巨额投资,且耗用时间长。所以,发展中大国不同于发展中小国,发展中大国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更为严重,更为棘手。比如中国,存在三大经济地带,经济发展水平东部、中部、西部依次递减,处于末端的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差距大。发展中大国的发展存在不平衡性、层级性。

四、发展经济学适用于我国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与其他国家的后发地区相比较,我国西部地区在自然环境、经济发展、历史条件等方面都具有某种程度的相似性。第一,我国西部地区自然环境相对恶劣,自然资源丰富。第二,区域经济基础薄弱,二元结构典型。第三,教育科技落后,基础设施差,社会发育度低,资本形成能力弱。第四,西部民族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集中分布的地区。发展经济学致力于推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为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产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如今,作为发展中大国的中国内部,亦存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进地区和落后地区,即存在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和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后发展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学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问题探索了良好的范例,提供了成功的借鉴,那么用它来解决一国内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也是可行的。这是因为一国内部后发展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条件和现实情况与世界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情况类似,所以,发展经济学完全可以用来解决中国后发展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发展经济学在中国的后发展地区具有普适性。

五、发展经济学视角下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发展中国家要发展经济,就必然要走工业化道路。但是,对工业化的理解不同,就会导致不同的结果。结构主义和激进主义所采取的工业化,既忽视农业的发展,又只采取单向的工业品导向,虽然使工业获得较大的发展,但也导致了经济社会的二元结构。不但农业发展严重滞后,而且工业发展亦后劲乏力。张培刚教授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曾指出,完整的工业化是包括农业发展在内的工业化。后来发展经济学之所以陷入危机,是因为发展经济学没有完成使命,广大农村依然贫困,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二元结构依然存在。如今许多发展中国家开始重视农业的发展和农业与工业的协调。我国后发展的民族地区与东南沿海地区的差距,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类似,作为一个整体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而民族地区又更为落后,暂时还不具有全面进行工业化的现实条件,发展中国家在由传统的农业化国家向工业化国家转化时,应具备较强的物质资源的储备,包括:数量庞大的、可使用的资本储备,劳动技能较高的、符合现代工业发展需要的劳动力资源储备;先进的科技发展水平、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良好的基础设施等。显然,西部民族地区在整体上还不具备这些条件。从资本资源来说,西部民族地区资本形成能力弱,资本使用效率差;从适合现代工业发展所需要的劳动力资源来说,西部民族地区科技教育水平低下,具有一定人力资本存量的劳动力资源稀缺、素质差;就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与先进的现代管理制度的适应性来看,就连东部沿海地区目前都还不够成熟,何况西部民族地区;从基础设施建设来看,西部民族地区由于地势地貌和气候和水资源等特征,其基础设施相当落后,其基础设施建设也相当困难。因此,西部民族地区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应该是这样的路径选择:一是继续做好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工作。因为一个民族、一个区域如果还没解决温饱问题,怎么奢谈现代化。二是在国家扶持下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关”———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现代化工业建立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三是调整产业结构,形成一批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西部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不能搞重复建设,要从自身特点和优势出发,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有潜力的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四是发展科学技术,注重人才培养。实现西部民族地区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化,毫无疑问应是后发展的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主题。

【参考文献】

[1]张培刚.新发展经济学[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

[2]谭崇台.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3]郑长德.世界不发达地区开发史鉴[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经济发展对国家的重要性篇(11)

(二)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是基层审计机关的法定职责 《宪法》第九十一条规定:“国务院设立审计机关,对国务院各部门、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对国家的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2006年新修订颁布的《审计法》规定:“为了加强国家的审计监督,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国家财政经济秩序”与“廉政建设”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方面,“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关系到国家成本与国家效能,对国家经济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的基础条件就是国家经济安全,因此,基层审计机关的一个重要的职责就是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基层审计依法负有认真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维护经济秩序,保障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任务,只有基层审计机关正确履行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职责,才能促进国民经济的有序、平稳、高速、健康地发展。

(三)国家经济安全离不开基层审计机关的监督 随着我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我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然而,处于对外开放中的我国仍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各种机制并不健全,在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必然存在一定的风险以及对于我国的国家经济安全问题应日益受到高度关注,因此,要保障和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必然离不开基层审计机关的监督;另一方面,金融安全作为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是指有货币资金融通的安全和稳定的金融体系,基层审计机关的审计监督可以披露真实、客观的金融运行信息,为金融管理部门的决策提供信息服务,基层审计机关通过对审计暴露问题的分析,评价金融安全的程度,发挥审计免疫系统的功能,并且建议管理部门及时调整金融政策,降低金融风险,从而避免金融危机的发生。

(四)国家经济安全为基层审计机关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国家经济安全为基层审计机关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如果国家经济安全能够得到有效地维护,并且有一个稳定、和谐发展的社会环境,基层审计机关的外部环境才能得以优化,反之,基层审计机关的外部环境得不到优化,也不利于促进审计事业的发展,可见,只有国家的政治、经济安全得到维护,基层审计的环境才得以优化,才能更进一步地促进审计事业的发展,形成良好的互动,保持社会和谐健康的发展。

(五)基层审计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防火墙” 基层审计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防火墙”,因为基层审计具有“抵御功能”,是国家经济安全、社会安全的屏障,能够自动隔断、拦截、缓释风险的侵袭力和影响度,防御风险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运行的袭扰、腐蚀和侵害,保护经济社会肌体健康,保护社会经济秩序稳定,保护国家利益不受侵害,依据《审计法》,基层审计机关充分履行其职责,监督国家经济安全的运行,基层审计通过其职能作用的发挥,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为国家经济安全提供了有效的防范和纠偏保证。

二、基层审计机关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作用

(一)有利于维护财政资金的安全使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基层审计机关通过审计工作,可以揭露各种弄虚作假行为和重大违法违规的问题,也可以通过进行财务数据分析,降低决策失误给企业造成的损失浪费,基层审计机关正式通过查处一系列大案、要案,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另外,国家审计机关也可以通过进行经济责任审计,使干部队伍的责任意识和管理水平提高,从而预防和治理腐败。

(二)有利于抵御国家经济安全的风险 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可能是完全顺利地发展的,必然存在来自危害国家经济安全的风险等诸多方面,基层审计机关通过对政府部门财政财务收支、国家预算执行和国有企业的审计,使国家经济的运行得到进一步规范;基层审计机关也可以通过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和效果审计来抵御风险的发生或继续蔓延,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对于可能存在的引起国家和社会不稳定的重大风险,基层审计机关可以通过对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和资金的审计等来预防这些重大风险的发生。近年来,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在不良资产剥离、管理、处置等环节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如审计署以审计结果公告等方式向社会提示了银行承兑汇票、城市建设贷款、关联企业贷款、消费信贷、担保公司贷款业务、高校贷款、公路贷款、委托贷款等银行业务存在的风险,揭示了金融企业基层分支机构在管理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因此,通过基层审计,可以揭露金融机构在风险、管理、效益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金融运行机制的建立健全以及高效、稳健的发展,维护国家的金融安全。

(三)对国家经济安全具有信息监测和预警作用 基层审计机关是国家经济的监督者,各地区、各部门、以及各行业所关系到的国民经济中所获取的经济信息和其他相关信息,既有宏观的信息,也有微观的信息,并且这些信息具有真实性、权威性和可开发利用性,基层审计机关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系统性、专业性和综合性的分析评价,可以发现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及经济发展态势等方面的问题,也可以监测威胁国家经济安全的各种因素,此时,基层审计机关通过公布或通报审计的结果,以对国家经济安全各种不利因素的产生起到预防和警示作用,或者基层审计机关将对这些信息分析评价的结果,提供给不同的管理层和决策机构,使其能及时发现和调整偏离目标的行为,提高决策的正确性。

(四)有利于维护民生安全,抵御民生风险 当今,各种危害国家民生安全的现象时有发生,如:、挪用或挤占民生资金、过度投资等,针对这些现象,基层审计机关可以通过审计民生资金和重大民生工程,查处、损失浪费、挤占挪用、虚报冒领、破坏资源环境和严重污染等问题,也可以查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资金、县乡医疗服务体系建设、饮水用水安全、政府投资建设保障性住房情况等方面的投资和管理状况,基层审计机关通过审计,可以揭示对国家政策落实不到位、政策目标未实现以及严重影响和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从而有利于促进各项国家民生政策落到实处,为国家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五)有利于加强环境资源审计,抵御生态风险 虽然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带来了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的现象,如:为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一些地方政府部门非法使用土地、乱挖乱采稀有矿山资源,建设污染严重的产业等等,基层审计机关可以通过审计国土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揭露存在的一些问题,向政府提出好的政策和建议,采取有力的措施,使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得到维护,从而有利于促进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六)通过内部控制审计,确保区域内部控制制度安全有效运行 作为一种控制机制的内部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经营好坏,它已经受到了大多数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内部控制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基层审计机关可以通过内部控制审计,对各地各部门现行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找出内部控制制度的漏洞或管理方面的不足,提出改进建议,有利于促使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减少因内部控制制度在设计或运行方面的不足而产生的管理风险,以确保区域内部控制制度安全的有效运行。

三、基层审计机关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具体途径

(一)关注地方财政安全,防范财政风险 国家财政安全在国家经济安全中处于重要地位,而基层审计机关要维护地方财政安全,就必须以抓住财政预算执行为中心,开展财政审计工作,要全方位的审计地方财政资金的来源、运用、债权债务,对于大笔单项财政专项资金,要搞清楚其可行性、工程进度、完工验收、效益效果,确保有限的财政资金恰当运用。基层审计机关要通过财政审计,了解政府担保债务、外资借款、县市、乡镇、村、各级学校以及行政事业单位的债权债务等情况,尤其是要弄清楚地方融资平台情况和问题,进行偿债能力分析,向各级政府提供真实,准确的财政资金信息,保证各地财政资金的安全运行,从而防范财政风险。

(二)关注国有资产安全,防范国有资产流失风险 基层审计机关要在财务收支真实性审计的基础上从机制、制度和管理层面发现深层次问题,防止国有资产的严重损失,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基层审计机关要重点审查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和各种重大经营决策的科学性、合规性、民主性和效益性,如:重点了解国有企业的经营现状,国有资本金的利用效率,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情况;重点审计监督国有企业的资产保值增值情况,减少国有资产在产权交易中严重流失;对于境外国有企业,要充分关注资本的来源和转出情况,防范国有资产流失风险。

(三)关注区域金融安全,防范区域金融风险 金融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安全的第一道“防火墙”,金融安全审计是基层审计机关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职责内容,基层审计机关要搞好区域金融审计,必须抓住金融企业的资产负债损益重点,对同行间拆借、投资、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债券、票据、存款证明等)、流动性管理、利息管理等进行审计,了解金融企业的不良资产及所占比重,特别是要弄清楚违规贷款和不良贷款数额占总资产的比重,分析资本充足率,以风险导向审计为基础,对重要账户、敏感业务、异常事项等重大项目进行详细的实质性测试,防范区域金融风险。

(四)关注信息安全,防范信息风险 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使国家的经济安全也越来越依赖于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程度,必然要求基层审计机关深入探索信息系统审计,在审查和评估信息系统产生的信息的同时,还要对信息系统的完整性、安全性、可靠性进行审查,将审计业务范围和内容从传统的财务报表等有形信息,扩大到信息处理系统的完整性、安全性及其内部控制等无形信息。

(五)关注民生安全,防范民生风险 基层审计机关要以树立民本审计为理念,加大对民生资金的审计监督力度。基层审计要重点审计民生资金和重大民生工程,重点关注种粮直补等支农资金、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资金、县乡医疗服务体系建设、饮水用水安全、政府投资建设保障性住房情况等方面的投资和管理状况,重点查处、损失浪费、挤占挪用、虚报冒领、破坏资源环境和严重污染等问题,重点揭示对国家政策落实不到位、政策目标未实现以及严重影响和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促进各项国家民生政策落到实处,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六)关注环境安全,防范生态风险 基层审计机关在关注环境安全方面,要从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治理这两大方面着眼,以重点区域环境保护投入和重大环境保护项目为切入点,逐步推进全方位的包括生态、资源、环保等在内的环境审计,促进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七)关注内部控制制度审计,确保区域内部控制制度安全有效运行 内部控制制度是政府内部各种形式管理控制的总称,内部控制设计和良好运行有助于在合理的程度上提高政府各部门的业绩,保护国家资产,确保财政策略的可行性以及法律法规的遵循,然而,当今一些基层审计机关的内部控制的意识比较薄弱,以及组织机构设置也不够合理,制度不健全等一些问题的出现,使完善内部控制成为必须,在企业内部设立内部审计部门和专职的内部审计人员,可以促进内部控制的完善,基层审计机关应深入分析各个机构存在的内部控制薄弱的症结所在,并通过内部审计的检查和评价不断促进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完善,因此,基层审计要加强内部控制的意识,建立内部审计部门,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促进我国政府管理模式的完善。

四、维护区域经济安全是基层审计机关与国家经济安全联系的桥梁

国家经济是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主体,是各区域经济的总和,国家经济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各区域经济的好坏,各区域经济产生的风险,也可能引起宏观经济的风险,当今,经济面临的多元化,以及复杂的竞争环境,使得世界经济风险越来越大,不安全因素也越来越多,如:前几年亚洲的金融危机、美国的次贷危机,现阶段欧洲债务危机等表明世界经济在动荡中,中国经济也受到了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为确保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举全国之力,齐心协力,共同奋斗。作为维护国家经济发展的基层审计机关,就必须利用自己的职能,搞好审计监督,在维护区域经济安全运行、促进区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以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充分发挥“免疫系统”的功能。

对于基层审计机关而言,通过发挥审计“免疫系统”的功能,维护好区域经济安全,就是为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做出了贡献,具体而言,基层审计机关要着力防范的风险包括地方金融机构风险、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中央调控措施不能切实执行的风险、财政风险转化为金融风险、地方产业安全问题等,要从区域经济安全的角度,通过审计监督,构建科学、协调、高效的工作机制,增强地方经济实力,以完善内部机制、体制来强化抵御各种经济风险的能力,将增强经济实力视为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坚实基础,以增强地方经济实力作为地方审计维护经济安全的着力点,基层审计机关通过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抑制过度投资,防止经济泡沫,增强地方经济实力,维护好区域经济安全,才能使国家的经济安全得到保障,因此,维护区域经济安全是基层审计机关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切入点,即维护区域经济安全是基层审计机关与国家经济安全联系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