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工程管理行业现状大全11篇

时间:2023-08-01 17:06:40

工程管理行业现状

工程管理行业现状篇(1)

1.1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工商行政部门针对企业进行一定的行政管理监督。此类行政管理监督在实施的过程中,具备一定的强制性。此类强制性,主要为法律方面的规定。通过法律规定,赋予工商行政部门的监管权力。通过此类措施,强制性的进行企业发展的监管。实际落实的过程中,此类强制性适应于任何性质的企业。以此体现,法律的全面性和公平性。 

1.2具有行政处罚的权利 

工商行政管理在发展的过程中,除去行政监管权力外,还具备一定的行政处罚权力。此类处罚权力,主要包括缴纳滞纳金、罚款,性质严重可移交司法部门进行处理。因此实际落实的过程中,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处罚权力,也为主要的作业特点之一。此类权力在应用的过程中,有效地促进了工商行政管理的实际落实效果。 

2.新时期工商行政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新时期背景下,我国整体的经济发展现状较为良好。为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以及实际发展中存在的策略性问题,起到了良好的改善作用。并且对于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例如:平衡经济的发展、确保企业经营的合法性、引导提升企业的发展方向、确保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加强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针对此类作用,笔者进行简要的分析介绍。 

2.1平衡经济的发展 

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区域环境现状,经济基础现状等。实际发展的过程中,经济总量的差异度较大。在此现状下,为了有效地改善此类现状,并且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均衡性。工商行政管理在发展的过程中,通过相关政策的调整。针对企业开办的优惠政策,进行有效的改善。最终实现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目的,保障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并且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有效地改善了我国宏观经济的稳定增长。 

2.2确保企业经营的合法性 

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企业的实际收益现状以及经营现状,对于后期的稳定发展意义重大。因此部分企业在为了保障自身收益,在实际经营的过程中,出现了较多的违规作业现象。针对此类现象,工商行政管理能够有效地确保企业经营的合法性。通过针对企业运行现状的监管,以及相关的年审计划。有效的监管企业的经营合法性,保障企业的稳定发展。以及法治社会的稳定推进,保障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合法性。 

2.3引导提升企业的发展方向 

市场在发展的过程中,除去因市场自身需求变化产生的影响。实际发展的过程中,政策类的变化对于企业的发展影响也较多。市场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企业内部决策等方面的影响。部分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对于市场变化的反应度较差。无法有效地跟进市场的发展,最终造成了企业发展缓慢,甚至面临市场淘汰的现状。工商行政管理,作为政府部门在此现状下,通过有效的行政引导监管。能够有效地改善企业的发展现状,并针对企业的改革升级,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使得企业在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稳定性。 

2.4确保经济发展的稳定性 

经济的发展由若干企业的发展组成,因此实际发展的过程中,企业的发展现状一定程度可以体现经济的发展现状。因此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工商行政管理能够有效地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通过企业的稳定发展,确保经济的稳定发展。使得企業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决策现状具备较强的准确性。 

2.5加强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 

我国在市场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整体的发展现状较为良好。但在细节方面,由于法律监管落实的问题,部分企业还存在违规作业,违规经营的现状。最终造成了区域市场经济发展的合理性,存在较大的问题。针对此类现状,工商行政管理通过宏观监管调控,有效地保障了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并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对违规企业进行处理。以此发乎监管法律的权威性,促进相关企业的正常经营,确保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 

2.6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企业的经营目的为盈利,盈利的主要对象则为广泛的消费者。在此过程中,工商行政管理在监管的过程中,通过对企业市场运行现状的监管。企业如在消费者消费的过程中,出现消费欺诈现象。消费者可通过工商举报的方式,进行欺诈或其他不良消费现象的举报。工商行政部门,则针对举报现象进行处理,最终保障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结束语 

新时期工商行政管理,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企业的稳定收益意义重大。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对于经济发展产生的作用则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具体分析,当前工商行政管理在发展的过程中,对于经济发展产生的作用,主要为经济平衡发展、经营合法性、市场良性发展、经济发展稳定性,以及保障消费者权益的作用。宏观分析,工商行政管理的发展对于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以及市场化的合理推进有着重要的作用。 

工程管理行业现状篇(2)

二、企业纪律检查工作的创新

企业纪律检查工作的创新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企业当前的发展过程中,应该要结合新的管理理念,对企业纪律检查工作进行有效地创新,包括管理观念、管理手段等方面的创新。第一,做好观念创新。纪检人员是与企业员工接触较多的人员,纪检人员的观念如果不能创新,如果没有意识到新的经济时代下纪检工作的重要性,则会导致企业纪律检查工作止步不前。在现代化管理理念下,应该要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对企业纪律检查工作的目的以及面临的问题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从而才能找对纪律检查工作的发力点,促进企业纪律检查工作的有序发展。第二,做到管理手段创新。企业纪律检查是为了对企业的发展进行规范,使得企业发展过程中避免出现一些违纪违规行为,传统的企业纪律检查,只是将日常工作中的一些琐碎的事情揭露出来,没有深入对企业的发展状态进行研究,所以采用的方法和手段比较简单。企业纪律检查是维护企业发展秩序的关键,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应该要积极做好管理手段的创新。

三、完善企业纪律检查工作的内容,提高管理质量

在现代化的管理理念中,应该要积极完善企业纪律检查工作的内容,使得企业纪律检查工作可以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可以对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进行监督和管理。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对于企业的纪律检查,应该要丰富内容,比如将企业员工的工作状态纳入到企业管理过程中来、将企业员工的日常表现纳入到企业的纪律检查管理中来,定期对纪律检查结果进行通报,使得企业的员工能够了解到企业的发展状态,并且能够从被通报批评的人的行为中学到一些知识,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规范,加强自我管理,从而促进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的提升。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应该要制定详细的管理明细,确保企业的纪检人员能够熟知自己的岗位职责和工作内容,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企业纪律检查。同时,在企业的管理过程中,应该要建立相应的竞争和激励机制,在整个企业范围内进行优秀员工以及团队的评选,对于选中的人员要进行一定的奖励,同时,要通过先进典型的宣传教育,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使得员工可以努力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规范,积极参与到企业的纪律检查活动中来,真正从根本上改变自己在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升自己的个人素养。

工程管理行业现状篇(3)

二、现代企业行政管理体制的完善与创新

(一)现代企业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

企业行政管理工作实施的前提是具备相应的企业行政管理体制,若缺乏行政管理体制那么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也无法得到有效的开展与实施。目前,我国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开展的并不理想,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与企业的行政管理体制有很大关联。当企业在制定行政管理体制时要根据企业的实际运营状况与发展状况以及企业员工的意愿来科学合理的制定,尤其是在企业员工的意愿问题上,企业应意识到被管理者是否能接受该企业的管理方式,意识到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行政管理工作能够更顺利的开展,这是制定企业行政管理体制的关键所在。考虑到行政管理体制与企业中各个部门人员的自身利益有较大关联,其企业在制定行政管理体制时应对企业各个部门员工的意向进行调查,确保该制度是在被各个部门员工所接受的状况下所定制的,做到以人为本为行政管理体制制定方向。

(二)重视企业行政管理工作。

现代企业行政管理工作之所以在实施过程中常常遇到问题其与企业的重视程度有很大关联,企业的重视程度决定着企业各个部门的重视程度。企业中的领导干部应明确的意识到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状况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整体发展与运营状况,这也是导致现代许多企业虽然完善了生产制度与调整了工作模式但其发展状况依然停滞不前的重要原因,因此,企业领导干部应重视行政管理工作,提高行政部门在企业中的影响力,让其它部门意识到行政部门管理的重要性。行政部门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应把各个部门人员的工作内容进行明确分工,并建立相应的责任制度,提高各个部门的责任意识,避免企业再次陷入无规章无制度的管理模式当中,提高企业各个部门人员对工作的责任意识,建立明确的工作制度与管理流程,让行政管理部门的每个成员都能够遵守管理体制来实施管理工作。

工程管理行业现状篇(4)

1拓展范围,完善标准化作业体系

精细化管理是用具体、明确的量化标准,取代笼统、模糊的管理要求,将量化标准渗透到管理的各个环节,以量化的数据提出问题、分析判断、考察评估,使无形的管理变为有形。致力推行标准化作业是近年来湖州电力局通信专业在强化管理上的重要举措。继全面开展通信设施巡视标准化作业取得初步成效后,为进一步拓展标准化作业覆盖面,提升通信专业整体运维能力,陆续在通信工程验收及通信日常检修等方面推行现场作业标准化,并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成效。经持续改进,不断完善,逐步形成了涵盖通信设施巡视、检修、验收3大类、7大项、85种作业指导书的一整套通信专业现场作业标准化体系。

1.1巡视作业标准化通信设施的日常巡视工作是运行维护的基础。多年来,通信专业人员在日常巡视工作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艰辛,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照专业管理精细化和现场作业标准化的要求,还存在巡视内容简单、效率低下、质量一般,安全预控措施不到位等不足。为认真做好通信设施的巡视工作,推动通信运行维护向规范化、精细化方向发展,规范工作流程,确保管理到位、监督到位,2006年,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编制导则》的要求,开展了通信厂站和通信线路巡视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编制、试用、修改和完善,涵盖了所辖54个通信厂站(通信中心站、微波站、所有变电所通信站、部分直属单位通信站)、4类通信线路(ADSS光缆、管道光缆、普通自立杆光缆、与电力杆同杆架设普通光缆)的巡视现场标准化作业。通过执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完善了相应的安全预控措施,明确了作业人员的要求。针对现场作业对象进行了有效的危险点分析,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提高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实现了现场作业工作任务清楚、危险点清楚、作业程序清楚、安全措施清楚、安全责任清楚,保证了人员到位、思想到位、措施到位、执行到位和监督到位,真正做到安全生产的“可控、在控、能控”。

1.2验收作业标准化通信工程的验收把关直接关系到通信设施运行维护的质量。多年来,由于通信工程管理不够规范,缺乏明确的验收标准,工程验收也只能凭经验进行,给通信设施运行维护带来诸多不便。2006年,随着管理体制的改变,运行维护和工程建设实施分离。为进一步规范通信工程验收项目、内容和要求,提高通信工程验收质量,确保通信系统安全、可靠运行,开展了通信厂站及通信线路验收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编制、试用、修改和完善,涵盖了5类通信设备(传输设备、配线设备、电源设备、图像监控设备、防雷接地和环境)、7类通信线路(通信管道、管道光缆、架空光缆、ADSS光缆、OPGW光缆、局站光缆、光缆传输特性)的现场验收标准化作业。通过与工程施工部门、管理部门的协调合作,在各类通信工程验收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通信工程的标准化施工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1.3检修作业标准化通信设施的日常操作、测试等检修工作是运行维护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由于通信设备的复杂性和种类的多样性,通信专业人员熟悉设备的程度和操作设备的能力存在很大差异。通信设施检修作业缺乏专项学习和培训,作业人员对作业程序和各项安全、质量要求掌握不够,对标准、规程理解不深,导致作业质量一般,一次正确率低下,给运行设备带来安全隐患。为进一步提高通信设施的检修安全和检修质量,逐步完善现场标准化作业体系,在通信设施巡视及通信工程验收标准化作业的基础上,编制了通信检修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涵盖了通信传输设备、交换设备、网络设备、电源设备、光纤测试等5个方面的现场检修标准化作业。通信设施检修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符合检修实际,明确作业要求,统一作业标准,提高了作业效率。通过强化作业人员对检修作业的整体认识,提高了现有通信人员的作业能力,为提高通信设施的运行水平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同时该作业指导书已成为通信人员的学习和培训资料,有助于提高通信人员的技能水平。

2注重细节,扎实开展基础性工作

通信专业的日常工作是由基础性工作、临时性工作、阶段性工作、协工作等多种方式构成的复合体,湖州电力局通信专业本着“精细化”的宗旨,在实践中关注细节,扎扎实实地开展通信专业的基础性工作。

2.1运行分析制度化为加强通信系统运行管理,自2006年开始,坚持开展月度、半年度和年度运行分析活动,并制定了《湖州电力局调度所通信系统定期分析和统计评价制度》,对通信系统运行分析和统计评价的内容、形式、职责和周期作了明确的要求和规定。定期组织召开月度、半年度和年度运行分析会,对通信的传输网、信息网、交换网和各类支撑系统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对月度运行检修工作及相关技术改造、大修、科技和基建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汇总,提出下月度的通信工作计划及相关安全预控措施。通过缺陷统计分析,找出通信系统的薄弱点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方案和预防措施。总结每月通信设施的巡视情况,对巡视中发现的薄弱点进行分析并安排处理。在月度运行分析和统计评价的基础上,实行了通信系统安全运行情况通报制度,定期向全局各相关业务部门和单位发送。通过通信系统运行分析和统计评价活动,提高了安全生产意识,解决了通信设备运行维护中的疑点、难点问题,加强了专业部门之间的交流沟通,从而进一步确保整个通信网的安全可靠运行。

2.2缺陷管理流程化加强通信设施的缺陷管理,是提高通信设施运维水平、提升通信设施运行质量的重要环节。结合工作实际,重新修订《湖州电力局调度所通信设备缺陷管理制度》,明确了缺陷处理的职责、缺陷分类、缺陷性质、处理期限和管理流程。通信系统缺陷分传输设备、网络设备、交换设备、光缆线路、电源设备、网管系统、配线(布线)系统、图像监控、辅助系统和其他等10大类。结合通信专业的运行分析活动,对缺陷的处理情况和遗留问题按照缺陷的性质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提出相应技术措施,落实相关整改方案,明确消缺期限和责任班组。严格执行《湖州电力局调度所通信设备缺陷管理制度》,重点完善通信设施的故障预防机制,从建立完善“缺陷闭环”这一细节入手,对通信设施实行全面缺陷流程管理。加强通信设施的运行监控,使通信设施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保证了通信网的安全运行。

2.3设备定级规范化根据《湖州电力局调度所通信设施定级管理制度》,在深化缺陷分析、强化缺陷管理基础上,结合通信系统运行分析情况,对通信设施试行了定级管理,总结评估运行设备存在的问题,提出分析报告。根据近3年来通信设施在运行和检修中发现的缺陷,经综合分析,以年度中的最低等级进行评定,定级的112个通信站中,一级通信站70个,占62.5%;二级通信站37个,占33%;三级通信站5个,占4.5%;总完好通信站107个,完好率91.5%;定级的145条通信线路中,一级线路129条,占89%;二级线路7条,占4.8%;三级线路9条,占6.2%;总完好线路136条,完好率93.8%。通过对通信设施的定级管理,初步掌握了现有通信设施的健康状况,为下阶段开展通信设施状态评估和状态检修打下基础。2.4基础普查常态化根据通信设施年度巡检计划,结合通信GIS系统的维护要求,每年对通信设施的基础资料进行一次全面梳理,将通信设施基础资料普查纳入常态化机制。结合通信厂站设备巡检工作,及时对配线系统进行清理和核对,确保配线资料的准确性。结合通信线路的巡视工作,重点对光缆接续盒的位置进行定位和核查,并对普通架空光缆与主要道路、航道、铁路等重要交跨地段进行测量和记录。2008年共完成59条普通架空光缆线路的715处交叉跨越统计。结合通信光缆备用纤芯的测试工作,重点对备用纤芯的传输指标进行监测统计,全面掌握通信网架的纤芯可用率。通过对通信设施基础资料的普查,积累了大量的运行数据,确保了现场设备与运行资料的一致性,全面掌控了运行设备的动态情况,为通信设施维修和改造提供了理论依据。

3状态检修,促进专业管理水平提升

精细无止境,只有在持续改进、不断创新之中,精细化管理的作用才能充分体现。随着通信事业的飞速发展,湖州电力局通信专业面临专业人员配备不足,人员结构老化的问题。为使通信专业更好地服务于大电网、融入于大生产,提升通信专业的管理水平,2008年,在通信线路传统检修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推行状态检修的要求,参照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管理规定》,借助大量通信线路检修和测试等运行数据,借鉴湖州电力局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管理经验,提出了“电力通信线路状态检修”的管理思路。通过对通信线路单元状态量的收集,汇总了大量基础资料,在对多条典型通信线路进行状态评价试点的基础上,开始根据《架空输电线路状态检修导则》编制“电力通信线路状态检修细则”模板,依据通信线路的状态评价情况,制定初步的状态检修策略和实施计划,实施了《电力通信线路状态评价细则(试行)》和《电力通信线路状态检修细则(试行)》,开展了电力通信线路的状态评价,依据状态评价的结果,充分考虑通信线路风险因素,动态制定通信线路的巡视、检修策略,逐步形成了符合自身特点的“状态检修”模式。通过通信线路的状态检修,延长了通信线路的检修周期,提高了检修效率和运行可靠性,实现了通信线路设备“健康管理”创新模式,同时也提高了通信检修人员的技能水平和检修效率。

(1)以状态评价为核心。通信线路的状态评价是根据通信线路的特点,设定通信线路的线路单元及单元状态量,根据评价标准进行通信线路的整体评价,确定通信线路的健康状况。依据通信线路状态评价的结果,根据通信线路不同状态,充分考虑通信线路风险因素,按工作性质、内容及工作涉及范围,动态制定通信线路的巡视、检修策略。通信线路的状态评价是将通信线路功能和作用相对独立的同类设备分为基础、杆塔、线缆、光纤传输性能、金具、附属设施和通道环境共7个线路单元,再根据通信线路的原始资料、运行资料、检修资料及其他反映通信线路状况的各种技术指标、试验数据和运行情况等参数构成通信线路的状态量。根据状态量对通信线路安全运行的影响程度,从轻到重分为4个劣化等级,再根据权重系数设置状态量的扣分标准。通信线路的每个单元根据此标准进行单元状态量的评价,在此基础上再进行通信线路的综合整体评价,最终确定属于“正常状态、注意状态、异常状态、严重状态”中的何种状态。

工程管理行业现状篇(5)

一些电力施工现场存在事故隐患,不能及时发现和消除,导致发生人员伤亡、电网破坏和设备损失的安全事故。一方面,由于施工现场是个动态的多工程立体作业,生产设施的临时性、作业环境的多变性、人机的流动性,形成了人、机、料的动态集中,导致安全隐患大量存在。另一方面,由于近年来电力建设的迅猛发展,建设规模日趋扩大,传统的安全工作方法由于不能掌握事故发生的内在规律和对事故进行预测,已很难适应现代安全生产及安全管理工作的要求,其结果是在施工建设中不断发生灾难性的事故,造成严重的人身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在施工实践中,我们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患措施,消除、减少、预防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做到生产全过程的安全。

一、电力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作为项目管理中的一个子系统,施工安全管理根据PDCA循环模式的运行方式,以“逐步提高、持续改进”的思想指导企业系统地实现安全管理的既定目标。因此,施工安全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完善的和自我调整的管理系统。建立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建立施工安全管理,能使劳动者获得安全与健康的保证,是体现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公正、安全、文明的基本标志。其次,建立施工安全管理,可以改善企业现阶段的一些不良现状,如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方法不适当、安全生产状况不佳等。第三、施工安全管理对企业环境的安全卫生状况做出了具体的要求和限定,从而使企业必须根据安全管理标准实施管理,才能促进工作环境卫生达到安全卫生标准的要求。第四、实施施工安全管理,可以促使企业尽快改变安全卫生落后的状况,从根本上调整企业的安全卫生管理机制,改善劳动者的安全卫生条件,增强企业参与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第五推行施工安全管理,是适应国内外市场经济一体化趋势的需要。

二、电力工程安全管理问题分析

近年来,由于电力建设、施工等单位的安全管理责任划分不明确、管理不到位的现象,重大、特大事故时有发生。

尽管事故的发生存在不同的客观原因,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在现场的安全措施没有得到执行落实,有的管理人员对安全工作只是浮于表面,没有做细做实,不是认真贯彻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工作规程、落实各项安全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以推动安全管理工作的全面发展,而是为了做样子,做给上级领导看,应付各种检查评比,其结果必然使安全工作流于形式。

安全生产是企业的最大效益,但有的管理者往往认识不够深刻,只看到安全工作需要大量的投入,而看不到做好安全工作给企业带来的效益,从而导致对安全工作认识片面。还有,一些安全管理人员存在浮躁思想,安全观念淡薄,平时不深入施工现场进行检查、监督,没有掌握第一手的、真实的、全面的现场信息,对现场安全防范措施是否准确有效,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不进行深入细致研究,而热衷于走过场、瞎指挥。这些存在的问题,往往就是导致各类安全事故发生的根源。

三、电力工程安全管理措施建议

1.落实安全责任制合理分解、控制安全目标,将安全目标合理分解到施工班组、分解到施工网络图中的关键项目上去。并制定实现安全目标的措施。建设单位分别与主体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签订施工安全责任书和施工安全监理责任书。并对安全目标责任书实行动态检查、考评,按月度、季度检查目标实施、落实情况,及时纠正落实过程中的偏差。

2. 加强安全防范措施为防止误操作事故和人身伤亡事故,必须严格遵守电气操作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健全和细化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和奖惩措施,制定详细准确的施工组织方案、技术措施作业指导书,规范员工作业行为,为安全管理工作提供统一、规范、切实可行的标准。加大对安全工作的监控力度,使安全工作更加规范化。

3.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施工素质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对其进行安全教育培训。通过开展各种安全教育与学习,如安全警示教育、事故分析等,让员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必须把安全教育培训同思想教育、技术教育、岗位专业培训相结合,把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同提高技术业务能力相结合,提高安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4. 加强施工过程安全管理既要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包括态度不正确、操作技能或技术素质差、健康或生理状态不佳等;又要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即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各类安全工器具、起重工器具的检查、维护、保养,并定期进行安全预防性试验,有效控制设备的不安全状态;更要加强现场安全监督,杜绝安全管理漏洞,这要求现场施工人员及安全员要对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指导,善于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对现行安全措施进行安全性评价,查找安全薄弱环节,并及时补充完善,堵塞漏洞,对重大危险源要进行重点控制,务必把事故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

四、加强电力工程施工全过程安全管理

首先要搞好施工组织管理,按照安全管理的人本原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基层班组和员工的潜能。改革工艺或减轻劳动强度,合理安排劳动和休息时间。严格执行《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化施工作业手册》、《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作规定》,强化施工现场标准化作业管理,提高员工的现场安全控制能力,实现安全目标管理。严格查处违章指挥、违规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三违"行为,实现全面、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

工程管理行业现状篇(6)

(①渤海造船厂集团有限公司,葫芦岛 125004;②渤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葫芦岛 125004)

(①Bohai Shipyard Group Co.,Ltd.,Huludao 125004,China;

②Bohai Shipbuilding Heavy Industry Co.,Ltd.,Huludao 125004,China)

摘要: 技术状态管理属于技术管理范畴,是产品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围绕技术状态标识、控制、记实和审核四项活动展开。针对如何贯彻新版国军标《技术状态管理》要求,结合企业技术状态管理实际,提出了探索性的思路和方法,阐述了技术状态项的选择原则、技术状态控制的关键要素和技术状态基线的具体内容。

Abstract: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is the realm of technical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which is mainly conducted from the four activities of the configuration mark, control, record and review. Combined with the reality of enterprise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this paper proposes exploratory ideas and methods on how to implemen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military standard of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elaborates the choice principles, key elements and specific content of baselines of configuration.

关键词 : 武器装备;技术状态管理;军工企业

Key words: weaponry;configuration management;military enterprise

中图分类号:C9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2-0176-02

0 引言

技术状态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涉及环节和内容众多,技术要求较高。因此,要想适应当前技术状态管理的实际需求,企业必须加快科技创新,积极运用各种高效化技术手段进行管理,以有效提升其管理效率和质量。所谓技术状态管理,就是指在产品寿命周期内,为确立和维持产品的功能特性、物理特性与产品需求、技术状态文件规定保持一致的管理活动,适用于各阶段武器装备的设计、试制、装配、使用、维修、排故等全过程。

目前,在武器装备研制生产及使用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许多是由于技术状态管理不到位、技术状态未完全受控造成的。因此需要全面梳理技术状态管理要素,建立技术状态控制网络,对关键环节进行重点控制,确保企业产品技术状态数据的唯一性、可控性、可见性、有效性和可追溯性,实现产品技术状态要素的有效控制,保障技术状态管理工作有效地开展,促进企业快速可持续发展。

1 军工企业技术状态管理现状

国内的技术状态管理起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军工产品质量管理条例》,该条例强调了对产品研制、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但没有相应的国家标准或军用标准支持。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核工业和舰船制造工业相继了行业标准,开始进行技术状态管理工作。1998年,国防科工委了GJB3206-1998《技术状态管理》,成为指导我国军工行业技术状态管理的基础性标准。

我国军工企业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虽然有了一定的经验积累与传承,但在型号研制生产过程中,从项目立项、研制计划下达、设计资料审查、工艺准备、生产准备、原材料采购、试制生产、技术问题处理、质量控制等每一个环节都是点状、分散式的单独管理,每一个环节都是执行现行的制度和企标等管理文件,在型号研制的各个阶段,缺少总的策划文件指导型号研制。

在技术状态管理过程中,客户关注的关键及重要产品不清晰,控制要素没有严格的界定,造成主次不分,技术、生产、质量、采购等某个环节,一旦出现问题,就会造成产品交付进度拖期、研制成本增加,甚至影响型号的整体研制进程。随着信息化管理方法的推进,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方法的需要,也严重地阻碍了向现代化企业跨越的步伐。

2 实施技术状态管理的一些探索

综上所述,进一步完善军工企业技术状态管理迫在眉睫,本文从以下两方面提出强化企业技术状态管理的建议与措施,以提高企业技术状态管理的有效性。

2.1 完善现有技术状态管理体系 企业内部要组织技术、生产、质量、采购等各部门具有一定技术管理经验的人员,专门成立技术状态管理文件的编制与研究小组,研读学习新版国军标《技术状态管理》的核心内容,将新版国军标内容纳入管理要求,修订制订《技术状态管理程序》,形成符合企业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的技术状态管理文件并实施。

2.1.1 技术状态标识

①技术状态标识的主要工作。确定技术状态项在不同阶段所需的技术状态文件,确保每个技术状态文件都有标识,标识号具有唯一性。应开展如下活动:选择技术状态项;确定不同阶段所需形成的技术态文件;标识技术状态项、技术状态文件;建立技术状态基线;发放确认的技术状态文件并保持。②技术状态项选则原则。一般选择军检项目涉及的产品;具有关键特性和重要特性的产品;采用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的产品;单独采购的重要产品;根据项目研制的实际情况确定。③技术状态项的选择时机。当设计单位给定时,按设计单位给定的技术状态项执行;当设计单位未给定时,在项目研制的方案阶段,由项目经理组织团队成员选择技术状态项,在项目的工程研制阶段确定技术状态项;若项目已经进展到设计定型、生产定型、批量生产等阶段,直接确定技术状态项。④建立技术状态基线。建立技术状态基线是技术状态标识的主要内容,也是技术状态管理的关键。当技术状态项选取后,要求列出技术状态项清单,与技术状态项有关的所有技术文件都是技术状态基线。技术状态基线可以看作是技术文件的一个集合,在建立技术状态基线之前,需要明确哪些技术文件可以纳入到集合里。技术状态基线包括功能基线、分配基线和产品基线,本文提出三种基线的内容,是企业作为承制单位需要建立的,如果有的产品需要外协、外委加工,则分配基线、产品基线会转化成为供应商相应的功能基线、分配基线。⑤技术状态文件和产品标识的具体要求按照企业的现行企标执行。

2.1.2 技术状态控制

①技术状态控制的主要工作。制定控制技术状态更改、偏离许可和让步的管理程序和方法,对技术状态更改、偏离许可和让步进行控制,并使已批准的技术状态更改、偏离许可和让步得到准确实施。②技术状态控制文件分为三类。技术状态更改:包括设计更改单和工艺更改单;偏离许可:包括设计单位发出的技术通知单、技术决定单和总师决定单等,制造单位发出的超越单、临时工艺规程、代料单和技术协调单等;让步:指制造单位办理的不合格品审理单。③技术状态控制的具体要求按照企业相关企标执行。

2.1.3 技术状态记实

①技术状态记实的主要工作。记录并报告技术状态项、现行已批准的技术状态文件及标识号;记录并报告技术状态更改从提出到实施的全过程;记录并报告所有偏离许可和让步申请的状况;记录报告技术状态审核结果;记录已交付产品的数据信息。②技术状态记实的内容。包括技术状态更改、偏离许可、让步、代料的记录及相应的零组件号、文件号、序列号、版次、发放和实施情况的记录、交付记录、鉴定审核、问题处理记录、零组件合格证明、质量证明记录等。

2.1.4 技术状态审核

①技术状态审核的主要工作是对每一个技术状态项进行功能技术状态审核和物理技术状态审核。②功能技术状态审核。为验证技术状态项的功能特性达到功能基线、分配基线规定的要求所进行的技术状态审核。功能技术状态审核主要由设计单位组织开展,与产品的技术审查相结合进行。企业目前把产品工艺性审查工作作为功能技术状态审核的内容。③物理技术状态审核。在为建立或验证产品基线,对技术状态项试制试产样品的完工状态、所依据的技术状态文件而进行的技术状态审核。物理技术状态审核一般在功能技术状态审核后开展,可与生产定型或设计定型相结合进行。企业目前把工艺评审、首件鉴定、产品质量评审作为物理技术状态审核的内容,同时要求职能部门按照项目形成汇总报告存档。

2.2 规范技术状态管理计划内容 新版GJB206A-2010《技术状态管理》中,首次规定研制项目应编制技术状态管理计划。技术状态管理计划应在项目研制的方案阶段编制,并按照项目的阶段进展进行更新,保证技术状态管理数据的唯一性、可控性、可见性、有效性和可追溯性,实现产品技术状态要素的有效控制。作为技术状态管理程序的支撑文件,要为项目的总体策划提供文件依据。

编写原则:①根据订购方的要求,技术状态管理计划应符合订货合同要求;②技术状态管理计划应确定技术状态管理的内容、目标和原则,供应商的责任,工作程序和方法,管理手段和资源等;③技术状态管理计划应在项目研制的方案阶段编制,并根据研制项目技术状态管理目标的调整,在项目的工程研制阶段、设计定型阶段、生产定型阶段和批量生产阶段,对技术状态管理计划进行必要的修订;④对于企业正在进行的项目,应按照项目所处的实际阶段,编制相应阶段的技术状态管理计划;⑤技术状态管理计划应提交订购方认可,同时按照订购方要求提供相应的报告。

3 结束语

技术状态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个体系,涉及面广。技术状态管理是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缩短产品周期、保证产品质量、减少费用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年,信息化对传统工作模式产生了深远影响,高科技复杂产品研制项目不断增加,生产数量不断增大,不少研制单位都在摸索更切合本单位的技术状态管理办法。但信息时代的到来将使技术状态管理的方法手段发生较大的变化,基于传统工程设计制造和信息技术相融合的技术状态管理模式将是今后的发展方向,同时也给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持续优化技术状态管理标准体系,编制需要的信息化管理标准。

国军标修订后,技术状态管理也纳入了二方审核及新时代认证审核的一项重要审查内容,如何结合企业型号研制的实际过程,实施技术状态管理,对产品过程实现分阶段规范性管理控制,从而降低型号研制风险,缩短研制周期,提高顾客满意度是一项长远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更多的技术管理人员参与研究、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工程管理行业现状篇(7)

        1  我国公路施工设备管理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公路施工中的设备管理还处于粗放型管理状态。施工企业将更多的精力关注在成本控制与质量控制上,忽略了设备管理的重要性及其对施工过程、施工质量的影响。多数施工企业的设备管理还仅停留在设备能源控制、设备维修层面。只要施工设备能够进行工作基本上不对其进行养护与管理。这也造成公路施工过程中设备经常出现故障,或隐性故障导致施工质量问题的发生。另外,在实际的施工中,对设备操作管理也不严格。常会出现非操作人员进行设备操作的情况出现。从而导致质量隐患及安全隐患的发生。针对这样的情况,现代公路施工企业必须重新认识施工设备管理的重要性,以现代施工设备管理理念指导企业施工设备的管理,促进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

        2  公路施工设备管理的改进与实施

        2.1 针对公路施工设备管理的重要性,构建完善的施工设备管理体系  针对公路施工设备管理的重要性,现代公路施工企业因构建完善的施工设备管理体系,以此使企业施工设备管理工作能够得到科学的管理,以减少由于设备管理不当对施工过程的影响。针对这样的情况,现代公路施工企业的设备管理体系应涵盖设备的选型、存放、养护、操作以及针对临时租赁设备的管理。通过对涉及施工设备各个方面的科学管理有效保障设备的完好,促进其在公路施工中作用的发挥。以此为基础,现代公路施工企业设备管理体系的构建应明确各部门的职责权限、明确设备养护管理部门的工作重点,并在工程开工前以科学的规划制定养护计划,有效保障公路施工设备的完善性,促进公路工程施工。

        2.2 以科学的选型促进工程的施工  不同的公路工程对设备的需求也不相同,这也使得施工设备管理工作也存在差异。例如:城乡公路与高速公路施工宽度决定了其摊铺机设备的宽度与压路机碾压压力的不同。而不同的设备在进行管理时其养护周期、成本也存在差异。作为现代公路施工设备管理的基础工作,设备的选型是公路施工企业设备管理的基础。公路施工企业必须针对公路工程的实际情况,科学选用设备型号,促进公路工程的科学开展。

        2.3 公路施工设备的存放管理  公路施工设备的存放管理对设备的使用、养护有着重要的影响,其是现代 公路施工设备管理的重点。公路施工企业应在工程开工前以工程场地规划、工程规划为基础,对施工设备的存放进行规划。以此使施工过程中减少设备存放地点与施工地点的行使成本。另外,存放管理还应针对设备的不同进行不同的管理。 

如: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小型设备或易受雨水影响的设备,应在每天的工程结束后运送至制定地点进行存放,以此避免夜间降雨对设备的影响,避免小型设备在施工现场的丢失。而对于大型压路机、摊铺机,其受雨水影响较小,可以存放在施工现场的制定地点,由专人进行管理即可。通过科学的存放管理能够有效减少存放过程中设备的丢失,减少降水对影响运行状态的影响。同时通过存放场地的科学规划还能够有效降低设备存放场地与施工现场间二次运输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4 公路施工设备的养护管理  现代公路施工设备的养护管理应在工程开工前及开始进行科学的计划与规划。根据施工进度、设备养护周期设计施工过程中的设备养护时间,以此确保施工设备使用处于完好状态,避免设备运行状态不良对公路施工质量、施工进度的影响。同时,施工企业的现场设备养护部门还应加大对施工常用设备的熟悉与分析,对其常见易损部件进行储备,根据每天设备运行的情况判断设备状态,及时对易损部件进行更换,保障设备的稳定运行。

        2.5 公路施工设备的操作管理  公路施工设备的操作管理是设备管理工作中的关键,其对施工质量以及设备的运行状态有着重要的影响。公路施工企业应加强公路施工设备操作管理的执行控制,严格执行设备操作人员定岗定员制度、严格执行设备岗位操作规程。严禁非设备操作人员对设备的操作,避免非设备操作人员操作设备造成的机械故障、质量隐患。通过严格的设备操作管理保障施工过程的操作安全与施工安全。

        3  临时设备的租赁管理

        由于公路施工企业自有设备不可能适用于各种公路工程,因此,在公路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需要进行设备的租赁。对于临时租赁设备的管理,公路施工企业也应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并与租赁方制定严密的合同,规定双方管理或养护职责,规定操作人员的职责与权限,以此保障施工过程中设备的完好、保障施工企业的经济利益。避免在出现设备故障或操作问题时,由于合同制定不严密造成的推诿现象。通过制定科学的、严密的临时设备租赁管理体系,以及在施工过程中对临时租赁设备的管理,有效保障临时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操作管理质量,为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4  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公路施工设备的管理还存在许多需要改进方面,其是现代公路施工企业管理工作改革的重要方向。公路施工企业应针对自身的设备情况、人员操作情况等构建完善的设备管理体系,并以公路工程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在工程开工前进行设备存放、养护的规划,以此保障设备施工处于完好装。另外,还要以严格的设备操作管理保障设备操作技术参数与工艺参数的吻合,保障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工程管理行业现状篇(8)

中图分类号:U224文献标识码: A

一、输变电设备检修的意义

1、更加准确与及时的对设备状态进行掌握

随着设备检修工作的日趋发展以及带电监测设备与在线监测设备的应用,其有效的使设备状态把握的及时性与准确性得到了增强,并大大的降低了停电次数。

2、有效的使设备检修的及时性与针对性得到了提升

状态检修的本质单一的对检测预试周期进行延长,因为每年需要两次的时间对设备状态进行评估,临时的发现设备缺陷以及新投入的设备等现象都会被及时的录入到相应的系统中,并不定期的对其进行评估,所以,与传统的定期检修进行对比,状态检修对于设备状态的掌握程度则显得更加具体与全面,而对于一些存在问题的设备,根本不会到达下一检修周期则可以得到检修,所以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输变电设备在进行运行过程中发生障碍的可能性。

3、有效的使现场工作量得到降低

状态检修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使检修人员工作的工作强度得到了降低,并有效的使检修工作的检修费用得到了降低。此外,还可以使设备运行的可靠性以及可用系数得到了提升,并且获得了更高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从而使现场工作具有的安全系数得到了提升。

二、输变电设备检修的现状

1、设备检修不及时或过剩,风险较大

由于状态检修在实施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不能及时发现系统故障。受长期计划管理体制的影响,设备检修安全系数较低。由于不同阶段的输变电设备不能同时进行检修,因此检修期间无法实现完全断电,这就要求检修人员必须在带电的情况下进行检修,具有很大风险。具体表现为:由于带电区和非带电区的界限不明显,工作强度大,因此很容易导致检修人员由于操作失误而触电,威胁生命;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易受到环境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避雷针或互感器爆炸,直接威胁到检修人员的生命。系统保护装置为联切回路,易出现自动跳闸问题,而非全停式电路检修所需时间过长,使得其安全性降低,从而很难实现电网运行方式的调整。

2、检修效率较低

随着国家电网的发展,状态检修这一先进的模式得以推广和使用。但就目前来看,我国输变电设备检修存在不少问题,如检修报告存在漏洞、电网系统的逐渐庞大使得人工操作的效率低下、检修时间过长等,严重制约了电网的正常运行。为了提高其可靠性,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是关键。当然,管理级别不同,产生的报表也不同,如采用人工操作,则很难实现格式之间的转化,这样就会使操作人员的压力过大。但就目前形式来看,检修管理无法完全实现智能化,在年度检修中缺乏必要的信息系统来支撑。而在电网日益发达的今天,经常会出现多个技改和抢修计划同时进行的现象,如果仅依靠部门之间人工汇报,效率低下,且无法确保信息的准确性。此外,在人工操作的情况下,生产计划等信息也无法实现透明化,无法及时传递,这样施工人员无法及时对问题作出判断,导致检修管理效率较低。

3、状态检修计划无法实现

以月度检修为例,刚性检修计划过少。不同于年度和季度检修,月度检修计划制定的影响因素较少,但是对现代供电部门或地方政府来说,不能及时提供检修场所,就会导致检修计划被推迟,甚至无法进行。另外,电网修建过程易受到环境、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施工计划经常调整,导致输变电线路刚性检修计划无法实施。事实证明,缺乏必要的刚性检修计划会导致一些计划无法实施,这是造成电网安全隐患的主要原因,与管理人员的疏忽、对现场施工缺乏实时监测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的优化方案

1、树立管理科学及时有效性的观念

管理是为了维护秩序执行电力企业的发展目标,鉴定电力企业的发展核心,从而不断地提升电力企业的实际收益度。输变电设备全过程的检修管理观念,能够针对专业管理的目标进行及时和有效的更新,并利用专业管理的理念和要求维护电网的建设。管理科学性是因为实施对于电力企业管理事宜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的围绕企业的发展核心要求进行电力资源的集约化、精益化、标准化的基本要求,全面的保障电网安全运行和供电质量的可靠性。实施变电设备的全过程管理能够按照公司的制度,实施以安全为目标的生产和运营,能够及时的落实安全责任,强化设备运行的监管和运行状态的分析,从而提高设备的检修、维护工作的及时性和高效性。

2、建立输变电设备状态运行的指标体系和目标值

企业的电力系统建设要树立输变电全过程的管理,就需要实力管理的范围要求和目标定位。电网工程的建设以及进行全过程的管理要进行安全管理的定位,电网的状态要以企业的安全、环境、效益等为基础,通过对输变电设备的状态评价、风险分析、检修决策等手段开展对于电网输变电设备的检修,提高输变电设备的应变能力,以及工作效率降低企业的检修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的收益才是输变电设备状态运行的指标体系和目标值。

3、进行专业管理的分责

电网工程中的输变电设备的检修全过程管理,要积极有效地开展就需要进行电网管理中的责任化和责任落实,从组织体系和管理制度的组建、技术标准的要求、电网设备和工具的管理中不断的落实专业管理的责任分化,将电网内部的管理体系进行完善,形成管理体系、技术体系、以及执行体系,有效结合的状态。整个电网运行管理过程要进行状态检修工作的管理,明确各个工作阶层之间的组织机构和职责,从而形成各个阶层之间的工作联系明确,职责明确的模式。并且建立检修技术体系,能够直接的减少工程管理过程中额外的工程投资,在工程设备状态检修和试验规程中,进行检修的导则、实验规程的实施、落实相关专业化的电网维修和运行的技术规范,从而才能有效地发挥技术检修制度的作用。建设的状态检修工作的执行体系,能够加强流程化的管理,给电网工程的建设提供更加完善的状态评价,针对电网运行中出现的故障也能够进行计划性的解决措施,从而及时进行现场的施工检修。依据制定的管理体系进行设备检修方式和维修管理责任的落实,从而保障输变电工作的全程检修工作管理被准确的落实。

4、实施输变电设备检修全过程的监督制度

监督是为了更加全面并具有针对性的进行对输变电设备进行维护,在输变电工作中前期会投入较多的资金和设备,因此为了确保设备和检修工作的全面开展和有效进行,就需要扩大监督管理的力度。监督是为了带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及时性,避免电网故障受到更大的破坏,从而造成电力企业的直接经济损失。在监督制度下才能将电网工程的开发提升到更加具有价值的阶层,因此在输变电设备投入后的检修全过程管理中,才能提高检修的工作效率,并对系统中的故障产生及时的消息收集和信息分析,确保电网工程的建设具有良好的运行环境。

5、及时的进行电网工程的养护

电网工程的规模不断的扩大,扩大养护力度是必须的,因为在电网工程的养护中能够提前发现电网工程中的问题,将故障及时的排除。在电网工程承载的电力系统负荷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开展对于电网的养护是电力系统的运行质量进行最直接有效地方式维护方式。从电网设备、到电网系统再到施工人员的素质管理上都要进行电网养护工程的全面改革,形成从人、制度、设备等全面联系的电网检修管理现状,从而提升电网工程的运行有效性。

结束语

输变电设备的可靠性关系着电力系统及其设备的全面质量的管理和运行过程的安全问题,是电力企业实现现代化管理,实现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电力事业的迅速发展与一系列变革的实现,整个电力行业都开始重视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加大对输变电设备的管理,加强生产全过程的管理控制,以提高输变电设备的可靠性水平为目的,保证供电稳定和电网的安全,实现企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工程管理行业现状篇(9)

摘要:根据OSA-CBM,合理地划分了航天发射场地面设备健康管理系统的层次,描述了数据采集层、数据处理层、状态监测层、健康管理业务层和表示层;设计了状态监测、过程控制和管理运行等主线业务;说明了航天发射场地面设备的分系统,设计了分系统的基本架构。设备健康管理系统方案设计对于实现科学的设备维修管理具有重大作用。

关键词 :健康管理;基于状态的维修;航天发射场;原型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4-0139-03

基金项目:总装某部科研资助项目(2010SY4308002);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资助(2005038514)。

作者简介:夏良华(1970-),男,江西新建人,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装备健康管理理论与应用。

0 引言

航天发射场测试发射地面设备是遂行各项试验任务的重要保障,特别是关键设备一旦发生故障,势必影响整个试验任务的顺利完成。建设航天发射场地面设备健康管理系统,可以有效地解决当前航天发射场设备管理中存在的三个方面问题,即设备管理知识与设备技术知识的融合问题,信息系统和技术设备的信息获取及融合问题,以及不同厂商的技术设备的信息融合问题,从而达成更全面的互联互通、更完整的信息获取、更深入的智能决策[1],并实现全方位的设备健康管理目标。

1 原型系统的层次设计

1.1 原型系统的层次划分 根据OSA-CBM(Open System Architecture for Condition-Based Maintenance)的要求,融入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信息化手段,论文采用从下至上(Down-Top)分层方法来设计航天发射场地面设备健康管理系统方案[2][3[4],将航天发射场地面设备健康管理系统划分为五个层次,从下至上分别是数据采集层、数据处理层、状态监测层、健康管理业务层和表示层,如图1所示。

1.2 原型系统的层次描述 设备健康管理原型系统设计方案由传感器信号处理器健康状态评估服务器设备综合健康管理机等组成设备健康管理系统。具体如下:①首先利用各种传感器(例如压力传感器、电流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对各个分系统的组成设备进行数据采集。②利用信号处理器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③处理之后的数据再经过健康状态评估推理机进行诊断推理。④如果设备的健康状态恶化严重,将触发健康状态报警装置,产生设备维修管理需求。这主要是实现OSA-CBM的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状态监测三层的功能,而且每个设备的这三个功能都相对独立。⑤然后从状态监测层输出的数据经过交换机输入到设备健康管理系统中,在这个业务层里,结合历史数据信息、知识数据信息等,对设备进行剩余寿命预测、维修决策等,实现设备的健康管理功能。⑥表示层是直观展现给设备操作人员、维修人员、管理人员等的设备的各种信息,包括设备基本信息、健康状态信息、剩余寿命信息、维护信息等。

该方案的优点是:一是采用这种方案开发出来的设备健康管理系统,可靠性、可维护性以及可测试性好,这对于设备健康管理系统的有效运行非常必要;二是该方案不严格区分各个分系统的诊断和预测方法,各个诊断和预测方法都是以组件形式提供的,这样整个设备健康管理系统的规模将大大减小,提高了整个系统的效率;三是该方案可以实现设备状态信息数字化、设备健康管理现场清晰化、设备故障诊断智能和设备维修智能化等。

2 原型系统的主线业务设计

航天发射场地面设备健康管理系统设计方案中的五个层次(数据采集层、数据处理层、状态监测层、健康管理业务层和表示层),可以设计成由状态监测、过程控制和管理控制等主线业务贯穿而成。

2.1 状态监测业务设计 航天发射场地面设备健康管理系统的状态监测层由传感器信号调理器数据采集器作业平台等构成。状态监测业务主要是运用传感器对航天发射场地面设备进行在线监测或离线检测,提取有效的设备健康状态数据。在状态监测层,在线监测业务应该做到:①实时监测设备关键部件的主要参数,实时掌握设备的健康状态,从而建立预知性维护模式、减少突发生性故障发生,提高设备可靠性,降低维护成本;②异常自动申报并触发任务,将任务推送到维护人员的交互界面,改变以往被动的工作模式;③通过对关键部件的实时监测,大幅减轻点巡检的工作量。

状态监测业务可以运用数据分析软件对获取的数据进行状态分析,得到比较准确的分析结果,对地面设备的运行状态整体掌控,为地面设备的维修、保养提供有力依据。状态分析应该做到:提供设备状态分析工具,通过时域图、频域图、过程数据帮助技术人员分析设备劣势倾向,从而进行针对性的维护、维修,将故障消除在萌芽状态。

2.2 过程控制业务设计 过程控制业务主要是对两大类过程进行控制:一是管理过程;二是执行过程[1]。

2.2.1 管理过程控制 管理过程控制的主体是相关部门负责人和设备管理人员,目的是及时掌握地面设备健康状态、维护保养情况及相关反馈信息。在管理过程控制中,相关部门负责人和设备管理人员可及时、直观地监控地面设备的运行状态,并通过图表直观地分析备劣化倾向及设备效能变化,为设备使用、维修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及时掌握现场作业人员的设备操作、检测、维护保养等情况及相关反馈信息。可在管理过程界面选择所需要的信息(如:油液信息、振动信息),及时掌握地面设备的最新状态,并可通过图形分析工具对设备状态进行分析,以便快速作出正确的决策。

2.2.2 执行过程控制 执行过程控制的主体是设备操作人员、设备监(检)测人员和设备维修人员,目的是直观、及时、高效地发现和解决地面设备出现的健康状态问题。在执行过程控制中,对于操作人员来说,应该工作任务一目了然(例行保养、试验任务)、作业标准化、操作信息与管理层对接、操作进程实时显示等,特点是:直观、标准作业化、工作进程目视化;对于监(检)测人员来说,应该点检任务清晰展示,通过在线监测设备重点部位大幅减少其工作内容,岗位工作能力要求可降低、工作周期可延长,特点是:直观、简单、精简人员配置;对于维修人员来说,应该工作任务实时更新,工单现场录入,提高工作效率,执行结果及时反馈,特点是:简洁、直观、智能。在执行过程控制界面,不同角色的操作者以刷卡触发的形式,进入各自的任务界面,根据系统提示的工作内容进行实际工作。在页面中操作者可查询调用到工作需要的指导性文件,也可查询工作进度和历史记录,当工作中发现异常情况时可及时利用所设置功能进行异常报送。各类作业平台,应方便各岗位工作开展,建立有序、标准、便捷、高效的现场作业模式,同时将现场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与知识体系紧密融合,为航天发射场设备健康管理系统过程控制获取有效的基础数据。

2.3 管理运行业务设计 管理实施业务的主体是高层管理者和系统设计人员,目的是通过信息技术,构建有机、集成的航天发射场地面设备健康管理信息体系,将设备健康管理所涉及的计划、标准、安全、关键资源等航天发射场管控关注的对象统一管理[1][4];全面掌握航天发射场地面设备的基本现状和使用情况,规范并加强设备基础管理,促进设备健康管理经验的积累与交流,同时支撑和实现设备管理绩效评价,为航天发射场地面设备健康管理的科学决策提供信息依据。

管理运行业务主要包括:再造与优化设备健康管理流程,达到设备健康管理流程标准化、规范化和精细化,提高设备健康管理效率;建立设备健康管理基础及其过程数据库,实现信息共享,便于查询、统计和分析,避免因人员变动等造成的资料和数据的缺失;提高设备可靠性和可利用率,减少设备故障停机时间,提升设备的综合效率;合理整合与配置航天发射场技术资源、人力资源、资金资源、备件资源等,达到资源利用最大化,提高维修工作的效能;借助信息系统及工具加强现场工作管控,实时掌握设备健康状态,全面跟踪记录维护维修过程,为设备健康管理提供准确及时的维护维修信息分析;利用信息系统实现备件库存预警机制实现采购——库存——消耗联动,降低备件库存及其备件成本;利用信息系统的数据处理能力,为航天发射场高层管理者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对设备健康管理业务体系内容进行分析,配置航天发射场设备健康管理门户,设计管理导航舱,展示工作流程,图形化工作指引等;提供数据建模工具、流程管理工具、功能开发工具、报表设计工具、系统集成工具等。

3 分系统的方案设计

3.1 分系统描述 航天发射场地面设备由许多子系统组成,子系统在功能上彼此相对独立,因此,可在每个子系统内部署单独的设备健康管理分系统,各分系统都与上层的设备健康管理系统有统一的接口。这样的设计可以隐藏各分系统的细节,使得设备健康管理分系统在“检查”各子系统的健康状态时,不必关心各子系统的内部机制。而各子系统内部的结构或健康管理算法发生变化时,只要保持接口不变,就不需要更改设备健康管理系统的软件程序。通过接口,这些分系统可以综合成一个整体,这种设计方法将设备健康管理系统的变化隔离到了各子系统的内部,对于不同的设备子系统来说,其健康管理分系统还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分离。

3.2 分系统基本架构设计 参考OSA-CBM思想,航天发射场地面设备健康管理系统的各个分系统按模块化思想设计基本架构[5][6][7][8],充分考虑分系统与主系统、分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预留通信接口。各个设备健康管理分系统基本架构包括传感器信号采集层、数据处理转化层、状态信息融合层和决策支持层,各层都能通过表示层显示相关内容,如图2所示。

设备健康管理分系统从下至上传递的是数据流,各种原始数据被逐渐抽象和融合后形成了可代表系统健康状态的信息;控制信号从上至下传递,用来获取越来越具体化的健康信息,以及在出现故障时,依照健康管理相关算法产生的或管理人员输入的维护策略对系统进行维修保养。

图2中,传感器1~传感器n位于子系统的各关键部位,用于采集环境温度、湿度等外界信息,以及电压值、电流值、功率值、振动、加速度、油液等内在信息。这些信息通过定义好的接口送至数据处理转化层,该层将不同传感器的原始信号进行转换与处理,并通过数据处理转化层提供给状态信息融合层。每一个传感器对应一个对象,我们用类和属性的方式来表示,系统通过相应的接口进行访问。当传感器更换或布局变化时,只需修改相应的类对象即可。在状态信息融合层中,封装各种不同的故障诊断、信息融合、健康状态评估、和剩余寿命预测等算法,算法的输入为通过处理与转化后的传感器数据,输出为经过推理计算后得到的当前设备部件的健康状态。状态信息融合层只向上层提供算法结果,至于具体的算法实现方法被隐藏在了对象内。当算法进行更改或调试时,只需要修改或重写相应的状态信息融合层中的类对象即可,不会影响到设备健康管理分系统的其它方面。

决策支持层根据当前的健康状态和剩余寿命预测信息来产生维修方案,如果在自主维修可以解决问题的范围内,则发送控制信号进行自主维修,如隔离故障点、启动冗余设备等。若故障程度已经危及任务的完成和人员的安全时,必须立刻发送信息通知操作人员,同时采取启动应急措施以最大程度地保证人员安全。

表示层不同于其它层,它可以与各层直接通讯,这样的好处是操作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获取各种原始的信息,并直接对各层发送指令。为保证当各层数据结构出现变更时,表示层代码不改变。

航天发射场地面设备系统由各种不同的设备子系统组成,可以根据各设备子系统的健康状态来确定当前整个地面设备系统的健康状态。各个分系统中的决策支持层负责与设备健康管理总系统进行通讯,发送本分系统的健康状态,并接收总系统的维修指令。在数据交换时,系统采用XML对数据进行格式化,以确保数据的平台无关性。

航天发射场地面设备系统的各个分系统进行健康状态评估和剩余寿命预测时,还要构建CDatabase类和CKnowledge-base类来访问知识库和经验库,然后通过封装好的算法类进行整个地面设备系统的健康状态评估以及剩余寿命预测,并分析任务完成可能性和操作人员安全风险性,最后将评估、预测和分析结果发送到航天发射场地面设备系统的决策支持层,辅助高层管理者判断决策。

4 结束语

随着航天发射场发射任务的增多,设备健康管理的精细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设备管理部门必须在航天发射场的统一战略部署下,建立适合航天发射场自身特点的设备健康管理系统,使设备健康管理从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实现航天发射场设备管理更高的安全性、可靠性。航天发射场地面设备健康管理原型系统的层次设计、主线业务设计以及分系统的方案设计,对于实现和优化设备健康管理活动、辅助维修决策以及推进航天发射场设备管理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韩水华,傅元略.企业设备资产综合管控理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1-27.

[2]满强.装备健康管理理论与应用研究[D].石家庄:军械工程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10:23-40.

[3]吴波,装备健康状态评估及应用研究[D].石家庄:军械过程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9:17-23.

[4]满强,夏良华,王亚彬,徐英.复杂装备健康管理模式综述[J].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2009,24(2):92-96.

[5]茹常剑,景博,张劼,等.直升机健康管理系统体系结构研究[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1,19(9):2252-2255.

工程管理行业现状篇(10)

由于我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日常居住和生活的建筑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建筑物的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必须保证人们在建筑物内进行日常生活的安全,因此,必须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才能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中不仅是要将建筑工程质量作为工程施工管理的重点工作内容,更重要的是要对是工人的专业施工技能加以培训,提高工人的综合素养,积极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采购和应用先进环保的施工材料,明确各个工种之间的责任,相互配合,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减少偷工减料现象的发生,如此才能保障施工现场管理稳定有序,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以保障建筑物的质量。

1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分析

1.1建筑工程管理意识淡薄

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房地产行业成为当前拉动国家经济增长点的重要行业,那么与之相匹配的建筑行业也以乘风之势成为当前十大热门行业中的一员,建筑行业发展态势愈加迅猛,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之一,但是在建筑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依然存在建筑工程管理意识淡薄的现象,建筑工程企业相关领导人员对施工人员的实际情况没有充分了解,漠不关心,将所有的注意力都投放在施工加快施工进度上。认为只要有施工人员、技术核心就完全可以保证建筑工程的最终质量,商人逐利的心理使得建筑工程管理者往往将企业的利益放在了核心的地位,而对于工作人员的心理变化以及生理变化都予以不同程度的忽视,呈现传统的“重效益、轻管理”的经营理念。这样的管理方式,在实际管理中只能对施工人员采取强硬的方式来管理,不能使施工人员心悦诚服的认可管理者,无法提高工作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

1.2缺乏健全的建筑工程管理体制

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施工管理中,由于建筑企业领导人员的建筑工程管理意识淡薄,建筑工程管理体制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没有建立系统完善的建筑工程管理机制自然也就不会对建筑工程中的内容加以明确要求,加强规范,使得施工现场无法提高施工的监管力度,在现场管理中为了节约人力成本将现场施工人员随意调动,出现一个人极有可能从事多个岗位的现象,增加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使得施工人员身心俱疲,无法将注意力投入到某一建筑工程具体工作中,降低工作效率,影响施工进度。不利于建筑企业工程建筑质量和建筑效率的提升。

1.3缺乏专业的建筑工程管理人才

截至目前,我国大部分建筑工程管理人员都是从基础岗位升上来,要么是小学毕业,专门学习了某一门手艺经过多年经营逐渐成为管理人员,但是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缺乏管理能力,要么是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亲戚在从事管理岗位。总体来说,建筑工程管理人员专业能力素质较低,缺乏专业的建筑工程管理人员。这些管理人员在实际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之中,对一些材料的管理工作缺乏必要的认识和重视,甚至对于建筑工程中一些专业术语和整体规划和布局等各个项目的缺乏统筹观念,当遇到质量问题或出现临时状况问题时不知道如何下手,缺乏专业建筑工程管理人才使得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无法顺利开展,很难满足建筑企业的实际要求。

1.4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监管存在问题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质量对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都非常重要,但是从当前建筑企业对施工现场的监督和管理效果来看存在较多的问题,由于建筑企业领导人员对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因此,对于建筑工程管理措施的建立也缺乏必要的重视,使得建筑施工监管力度不足,还没有制定一系列的监督管理体系,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监管存在问题。没有对建筑施工人员的工作流程和工作内容规范程度进行有效监管,在工作中可能存在很多不良的工作习惯。极有可能为建筑工程带来安全隐患,这样不仅会导致建筑工程质量难以保证,使得工程进度被延误给建筑企业和投资方都带来经济损失,更是有可能对在施工现场工作的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同时还会为建筑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损失。

1.5建筑工程科学信息技术应用不足

由于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不断发展,移动设备和互联网不断普及,现在已经普及4G网络,5G技术和5G网络也已经在局部地区取得良好的应用,但是由于建筑工程施工地点不确定性,很多建筑工程是在相对落后偏远的地区开展的,对于信息技术应用了解不足,还停留在能够满足基本的日常交通沟流性能的需求。缺乏相的科学信息技术对施工现场和建筑工程管理,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排查,缺少,相应的信息反馈机制,信息沟通效率较低。建筑工程管理中科学信息技术应用不足,没有与时俱进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无法有效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效率。

2建筑工程管理的控制措施

2.1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意识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建筑工程建筑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筑企业为了提高自身企业在整个建筑行业市场占比份额,提高建筑工程核心竞争力,建筑工程企业必须加强对其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提高管理水平。为此,首先要从管理层的人员的思想意识如数,要着重提升建筑企业领导者对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领导者能够重视工程管理,那么其在做决策和检查工程建设情况时也能够及时的发现这方面的问题,以上带下提升整个企业对于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视。建筑工程管理水平越高越有利于加强对建筑工程现场的管理、对人员的管理、对于所有物料质量的管理,有利于促进建筑企业质量不断提升,工作效率不断提升,极大的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2.2建立和完善建筑工程管理制度

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为了切实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不仅需要提高建筑企业领导人员的建筑工程管理意识,更重要的是需要结合我国现行的相关建筑法律法规建立和完善适合建筑企业实际经营状况以及工作人员工作方式的建筑工程管理制度,对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加以规范化管理,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效率,让建筑工程在建筑行业中始终保持优势提高核心竞争力,从而促进建筑工程顺利开展,推动我国建筑行业良性竞争。

2.3建立科学的建筑工程管理人才培养计划

专业的事情由专业的人来做才能保障工作效率不断提升,保障工作的质量和工作效率不断提升。这句话同样在建筑行业中也一样适用,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只有专业的建筑工程管理人才才能对所有建筑工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事项和专业的建筑工程术语以及整体布局规划进行统筹,提高建筑工程整体工作质量和效率,最大限度保障施工进度,保障每一个施工项目之间的吻合度和契合度。由此建筑工程企业应将培养高素质的给管理人才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柱,建立完善的建筑工程管理人才培养计划,直接招来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的大学生研究生或博士生,这类人才具有较强的理论技术知识,但是缺乏一定的工作经验,这时需要建筑企业为其提供专业的、有计划的行业培训,让这部分管理人才既有理论基础知识又具有建筑工程管理经验,当他们走进施工现场时,能够顺利的接手相关现场管理工作。

2.4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

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对施工现场的各项管理工作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具有复杂性、多变性、工作量较大、涉及管理人员较多,具有很大的难度。我也是,建筑企业应重视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要求,做好施工现场的监督和控制工作,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工作人员工作能力和技术水平,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操作规范和准则,提高施工现场管理水平,科学合理的安排各项施工进度,保障施工进度始终在可掌握的时间范围内,对其加以适当调整,保证各个施工项目之间的吻合度,最终能够如期交工。

2.5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信息技术的应用

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内容十分多,任何一项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都有大量的建筑材料、施工人员,面临的是复杂的工程项目和无数的潜在风险,任何一项管理工作没做好都有可能给企业也带来巨大的打击,因此,要切实的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加快施工进度以及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力度,为此建筑企业管理人员应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信息技术应用的使用力度。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积极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施工管理能够有效提高信息更新效率,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合作,利用时间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提高监督管理效率,提高监管水平。同样也可以将建筑工程信息技术应用到造价管理中,对建筑工程现场物料选购进行科学合理的计算,提高成本预算水平,提高建筑企业经济效益。

3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为了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满足现今人们随着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建筑工程质量的新要求,保证居民人身财产安全,应不断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以及管理意识,科学合理的设计管理人才培养计划,制定一系列监管措施,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加强对施工现场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信息更新效率。通过以上方式,切实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水平,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提高对施工细节的关注程度,加强现场管理,从而真正解决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方文康.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8(50):108-109.

[2]吴志凯,戴德意.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及控制措施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2(04):98-99.

[3]谢微.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及控制措施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1):274.

工程管理行业现状篇(11)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企业要想紧跟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必须不断调整自身的财务管理模式,对其进行创新、优化和改革,从而使企业在规范化管理道路上不断壮大自身的规模,确保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永葆生机。企业财务管理是维持企业经营规范化工作进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而纳税筹划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处于核心地位。纳税筹划在20世纪改革开放引入国内企业财务管理中,可以实现对企业财务进行统筹和合理分配规划,建立纳税筹划分级机制,对其进行有效分析和监督,从而避免企业逃税漏税行为的发生。

一、纳税筹划的内涵及特征

(一)纳税筹划的内涵企业纳税筹划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从本质来说是一种建立在既定法制土壤上的缴税模式,该工作模式凭借着对企业所进行合理的税收筹划,有效降低了企业的运作成本,使企业在市场经济的运作过程中呈现出生机活力。企业的纳税程序较为繁琐,尤其体现在营业税和增值税改革项目中,需要引入科学的统筹方法规划企业的纳税机制,优化纳税程序,避免纳税程序过于繁琐的状况发生。税收筹划涵盖避税筹划、转嫁筹划以及节税筹划三个方面,从根本上与偷税漏税的行为有所区别,是一种合理合法的企业财务管理方式。

(二)纳税筹划的特征纳税筹划具有专业性、合法性、筹划性等特征。与偷税漏税这种行为有着本质的区别,偷税漏税属于违法行为,给国家的财政税收造成了损失,并且大幅度扰乱了市场经济规律的正常运行秩序。纳税筹划是国内法制环境下针对企业在缴纳税额、生产、管理过程中所进行的合理调控税额,并且之后按照一定的比例逐渐降低缴税金额的手段,而不是通过违法途径修改缴费税额或者是不能缴纳足够的税款。纳税筹划只能在现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运行,纳税人或者企业通过对于生产过程所进行的规划和调节,合理有序调控税率,降低缴纳税费的金额,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准入度。纳税筹划在市场经济规律下的合理应用,具有统筹性和专业性的特质。它的筹划性指的是企业的纳税筹划属于一种预期实现的规划性模式,企业借助于纳税筹划对企业生产秩序、发展规模、发展方向、创新生产机制进行调控,及时调控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规范问题,使其管理和生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合理运行,提升企业的信誉。专业性表现在纳税筹划的过程中要对企业的整体生产运作状况以及税收模式熟悉,纳税筹划要从根本上同企业的发展情况相配套,这些前提的成立都需要企业财务管理机构对于企业的整体运作模式和税收政策有深度的认知。

二、纳税筹划与企业财务管理的关系

通过纳税筹划的调控历程可以促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有序运行,在探究纳税筹划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这个话题的时候,首先就要阐明纳税筹划和企业财务管理之间的关系。两者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水乳交融的关系,同时并不存在冲突和割裂。纳税筹划和企业财务状况注定着企业的生命力和发展方向,现代企业要想在市场经济轨迹上得到有效运行,降低管理成本,最大限度地获取利益,赢得更多的价格优势,就要借助于纳税筹划工作的开展有效调控企业的财务状况,使企业财务管理蒸蒸日上,焕发出持久的生命力。

(一)企业财务管理状况为纳税筹划提供运作环境纳税筹划工作的开展有赖于企业财务管理生态环境状况,纳税筹划工作必须契合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才可以促进自身的长远发展,良性运作的企业财务管理状况有助于纳税筹划工作的顺利展开,为纳税筹划营造出和谐的生态环境。纳税筹划工作历程的开启不能独立存在,必须结合企业财务现状的各个环节而展开。如果企业的财务状况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比如在固定资产管理、成本管理、折旧管理、现金管控、融资管控等方面运作状态良好,那么就有利于纳税筹划的顺利进行,使纳税筹划过程拥有了充足的环境支持,具备了良好的实践基础,财务管理工作者可以在现存的财务管理状况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财务环境,为纳税筹划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环境支持。

(二)通过纳税筹划机制优化企业财务管理状况纳税筹划工作的开启迎合了市场的发展规律,为推动企业现代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同时对于企业财务管理状况进行了优化。纳税筹划工作对于企业财务状况所进行的优化,可以有效调整企业财务的运作程序,为企业在决策、投资、运营、利润分配过程中提供精确到位的数据理论决策凭证。运作良好的财务状况是市场经济体条件下企业顺利开展的基础,财务状况决定着企业各方面的运作关系,科学、合理、符合市场规律的资产配置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生机,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全面提升,为企业谋取更多的生存之道,扩展企业的发展前景,使企业不断壮大,融入到市场经济的发展洪流中去。反之,如果企业的财务发展状况滞后,质量提高不上去,在财务数据用于决策、投资、运营的过程中就会使运行体制失灵,为企业带来沉重的负担,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纳税筹划的开启可以使企业财政状况充分改善,不断优化财务状况本身。因此迄今为止,纳税筹划已经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统筹工作项目,在国内各大企业运行过程中不断渗透,目前已经在企业内部全面普及,对于调整和优化企业的财务管理状况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使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路前行。

三、纳税筹划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纳税筹划在企业运行中的全部环节都可以体现到,可以从不同的视角来讨论,本文从包括筹划活动、投资活动、运营活动三个方法展开论述。

(一)纳税筹划在企业筹划活动中的应用纳税筹划在企业筹资活动中的应用是纳税筹划过程中的一环,在企业的筹资阶段,筹资模式和缴税方法及程序各有不同,借助纳税筹划可以把不同的纳税模式进行区分和规划。迄今为止比较常见的筹资活动涵盖债务筹资和权益筹资两种模式,两种筹资模式纳税方式各自迥异,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针对债务筹资的纳税模式,一般情况下在纳税前要扣除所支付的利息,以达到合理化的纳税行为。对于权益筹资状态下所作的纳税模式,一般情况下引入的是股份利息的支出,即针对企业税后利润所展开的支付模式,这种模式不可以抵税。在企业筹资活动开展的历程中,应区别不同的缴税模式,否则可能会引发漏税、多缴税款的情况。以上的论述仅仅是税收筹划在企业筹资活动中的个例,在筹资过程中还有其他的模式。纳税筹划工作的开启,可以更大限度地为企业获取优越的筹资项目,把企业的筹资风险降低到最低点。

(二)纳税筹划在企业投资活动中的应用纳税筹划在企业投资活动中的应用较为广泛,企业在投资历程中要受到各种客观条件的影响和制约,这些要素都具备不确定性,不可预测性。要想彻底摆脱这些风险,为企业带来广阔的发展前景,进行经济创收,就要做好投资活动中的工作。首先,在投资的初步阶段应该对企业纳税筹划进行合理的规划,纳税筹划在投资决策历程中的应用可以使企业在投资的历程中获取更多的资源。尤其是针对投资环境恶劣的企业,通过纳税筹划工作的开展,可以降低投资风险,抛弃风险大的投资项目,对于较为适宜的项目展开投资,使投资行为走向成功。其次,企业在投资初期,就要对投资过程中的各种类目、不同领域的税费政策有充分的认知,通过投资动向,精准了解国家的政策导向,从而选择迎合政府提倡的投资项目,再进行投资的合理布局。纳税筹划工作开启的历程中要提前确定好投资意向,为投资方案作出数据预测。再次,除此之外,纳税筹划对投资活动的调控还表现在对投资落实阶段所作出的调整,即在投资落实的程序中,将纳税筹划工作中涉及的税费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落实,在这样的基础上确保纳税筹划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纳税筹划在企业运营活动中的应用纳税筹划客观上体现出政府对于现代企业的政策引导方向,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财务系统,在企业进行缴税的环节可以有效缴纳税费。纳税筹划在企业运营活动中的应用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在采购活动,由于市场交易的模式各有不同,因此对于税费的缴纳方法也不尽相同,在交易活动开启之前要认真规划交易目标,协商制定出适宜的交易方案,以及对交易模式进行详细说明,提前公布交易需求。确保企业最大限度地获取所得利润,避免交易双方重复缴税行为的发生。其次,对于科技研发中所涉及的税费优惠政策的合理应用。在企业科技研发的过程中所带来的费用,应该凭借着国家优惠政策缴纳税费。优惠税费政策活动可以充分反映出政府对于企业研发项目的支持力度。再次,固有资产折旧方式的应用,固有资产折旧方式的计算模式各有不同,不同的计算模式对于企业现有资产的计算各有侧重,也能影响到企业的纳税数额。企业应该因地制宜,对于折旧资产进行实际的评估,投入到准确的折旧使用过程中,得出准确的资产估算数据,从而缴纳较为适宜的税费金额。最后,研发历程中涉及到税费优惠政策。企业在进行大型科技项目研发的历程中会带来费用,在这个背景下要学会合理应用国家的优惠政策项目,通过政府规定的相关优惠政策来缴税,我国一直对相关企业技术研发项目给予了一定的政策扶持,因此企业在研发过程中要学会享受政府优惠政策来调节税费,使自身的利益最大化。鉴于纳税筹划在企业运营的过程中涵盖的内容很多,不能一一论述,该项目为纳税筹划工作的重点内容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