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实施素质教育的内涵大全11篇

时间:2023-08-06 10:52:03

实施素质教育的内涵

实施素质教育的内涵篇(1)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教发[2012]9号)中提出,“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由此我们可以归纳概括出“高职人才培养规格”的两个明显要素:一是职业教育的基本人才培养目标,即“技术技能型”人才;二是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进一步增强服务经济社会能力的要求,即“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笔者认为,要实现后者对高职人才培养的要求,需要从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入手,树立基于“工具论”、强化“人本论”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理念,在强化技术技能训练的基础上,拓展高职素质教育的内涵与外延,提升高职素质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增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一、高职素质教育内涵界定及特征分析

1.高职素质教育的指导性特征。高职素质教育是高职办学理念的深化。“素质教育”是一种“观念体系”,也是一种“存在体系”。“观念体系”是一种指导实践的教育思想,“存在体系”则是指通过素质教育实践促进教育和社会的实际变革。观念是实践的先导与保障。高职素质教育是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办学理念的深层次认识和思考,从某种程度上是对高职教育办学理念指导下实践问题的反思与完善。据调查,近年来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大幅度提高,但包括就业对口率、就业离职率和就业满意度等多个指标在内的就业质量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甚至出现“高就业率”与“高离职率”并存的现象。尽管导致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从实施高职素质教育的途径来看,激活人才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具有发展潜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是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深化高职教育办学理念的重要举措。

2.高职素质教育的实践性特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高职素质教育的内在特征之一可以理解为在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框架下,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一种方法和手段。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有着丰富的内涵,依据时间、空间及其组织要素的不同组合为依据,可以从实际存在的众多模式中归纳为“学年分段”“阶梯分段”“半工半读”“弹性安排”“订单培养”“教学工厂”“场内基地”“行业主导”和“职教集团”等九种主要模式,如果加上针对专业素质和职业素质的渗透式、养成式、创新式教育,还会衍生更多的模式。这些衍生模式凸显了高职素质教育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实践性,具体表现为素质教育教学方式的实践性。通过对素质教育实践教学方式的深层次探索,全面渗透人文素养、科学精神等综合素质,挖掘专业技术课程中的素质教育要素并予以彰显,以实践性的动力促进形成高职学生应具备的深层特质,从而不仅将实践作为素质教育教学中验证理论的标准,而且体现了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辩证认识过程。

3.高职素质教育的综合性特征。高职素质教育是实践理性融入“多元价值观”的契合点。高职的技术技能教育与素质教育是无法割裂的。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有机综合。高职素质教育具有在实践理性中融入多元价值观的综合特性,除了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还强调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高职素质教育的综合性体现在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基础服务作用上。在与“两课”教育相结合的探索中,高职素质教育起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处理好人文文化的价值多样性与主流价值观的作用;在与专业素质教育的结合方面,通过人文素质精神渗透专业教育,挖掘专业技术课程中的人文精神并在专业技术教育中予以彰显并强化,进而达到在职业技术教育教学中渗入人文精神、在人文教育教学中渗入科学精神的目的。高职素质教育的综合性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价值功能。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高职素质教育的内涵界定是一种广义的素质教育观,就结构层面而言,应包括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两大范畴,进而可划分为职业道德素养、职业能力素养、职业理念素养、创新素质和劳动素养等几个范畴。职业理念素养是高职素质教育的基础,职业能力素养是高职素质教育的核心,职业道德素养是高职素质教育的重点,创新素质是高职素质教育的灵魂,劳动素养是高职素质教育的方向,以此形成了一个比较全面的高职素质教育内涵结构。就功能层面而言,一是高职院校的文化素质教育应在人文知识和专业知识两个领域内实施,培养学生有较广阔的文化视野。二是应重视以人文的感性思维补充职业技术教育中科学的理性思维,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三是应注重在实践教学中将科学的实证与人文的体验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辩证方法论素养。通过专业技术知识教学,培养学生求是、献身、创新、从严的科学精神;通过职业人文知识教学,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求善务爱、非智力情商等人文精神,以期实现教育对象的职业技术文化素质与职业人文文化素质的协调发展。

二、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实施的途径实现

1.推进课程体系改革,构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专业课程结构。一是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突出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 明确提高综合素质能力、促进全面发展的具体要求,旨在提升学生应具有的对职业工作、职业发展以及职业活动起关键作用的、非技能性的内在品质和能力。这种能力标准全方位服务于学生的就业、自主创业及未来职业的变化、发展需要,并将其落实到专业与课程设置工作的各个方面,不仅要满足现实岗位的需要,还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在强化操作技能训练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智力技能的开发和培养,即除体现相应岗位技能训练外,还应涵盖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和方法。二是充分开发各类课程的素质教育元素,发挥课程的素质教育功能。除了设计好必修的思政类课程以外,还要避免以思想政治课、法律道德教育等课程完全代替高职素质教育的模糊认识,应尝试通过学习、体验、内化的方法,把职业素质教育贯穿于高职课程体系的全过程,并融入实践讨论式、研究式、体验式等不同侧重的授课形式,在进行专业技能教育的同时,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使毕业生真正成为“企业家心目中的人才”。三是在进行教学单元的设计时,要注重设计的综合性,构建由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和隐性课程组成的,能充分体现素质教育功能的课程体系。高职院校应以学生现实能力为教学起点,通过构建灵活实用的课程教学单元,处理好知识、能力、素质三者的关系,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交流沟通、团队协作能力、就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将针对性、适应性有机融为一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深化职业素质培养,实现人文精神与职业精神的融通。高职教育既要传授技能和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最终目标是通过职业素质与人文素质教育的结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内化与养成。首先,加强人文教育与专业课教学的深层次融通,在注重专业技能教育、突出高职教育工具价值与经济功能的同时,还须强化教育的启蒙功能与陶冶功能。如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诸如文学、伦理学、心理学、道德修养、法律法规等知识要素,在基础理论课教学中加强相关专业理论知识的渗透,形素质教育和职业素质教育的合力。在推进学生人文素质与职业素质协同发展的同时,避免单一操作能力和就业能力的局限,合理整合知识、技能、态度、情感等能力指标,并综合为结构化的教育功能模块,达到职业精神与人文精神的高度统一,实现职业教育的最终发展目标。其次,创建校企合作的企业嵌入式模式。从某种角度讲,职业素质是企业对能够胜任内部工作岗位的员工的素质要求。因此,高职院校应将企业的入职标准、企业的技术规范、企业的培训内容、企业的规章制度、企业文化等内容通过合作协议的方式,直接嵌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使学生在接受学历教育的同时了解企业的需求、背景和文化,提前融入企业氛围中,增强学生对企业的认同度和忠诚度,使专业教育的针对性更强,进而实现与企业需求的“零距离对接”。

3.通过大学精神的传承实现高职素质教育的提升。大学精神的重要作用就是促进人性境界的提升和理想人格的塑造。高职教育要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强化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充分挖掘和分析大学精神对于促进高职院校素质教育提升的凝聚力、渗透力、驱动力、辐射力以及教化力等功能要素。高职教育应在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同时,充分发挥大学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对素质教育的引领作用,通过营造高职特色大学精神的文化氛围,重构基于素质教育理念的新型高职教育模式,在推进高职素质教育的方法中,融合企业精神中高度市场化的运作手段,吸纳本土化的国际先进办学理念,强化以人为本的学习主体意识,以全面的职业素质教育为出发点,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贯穿于高职教育的全过程,以职业素质的培养为核心来构架整个高职教育体系,实现高职院校大学精神对素质教育的“文化反哺”功能。此外,大学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对高职教育的渗透与教化,促使企业全面参与教学过程,将职业道德与行业操守指标作为高职人才培养的标准,进而有效融合校园文化与行业(企业)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重塑学生的核心价值,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4.加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人文素质水平。教育者职业素养的提升是开展高职素质教育的关键。教师队伍的人文素质发展程度与水平直接影响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质量与水平。第一,高职教育应加强教师职业人文素质培训,改革教师评价体系和办法。这要求教师不仅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和动手实践能力,还应具有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素养。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这些教师不仅能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还能用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优良的思想作风、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影响学生。第二,根据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建设一支专兼结合、质量和数量能够满足高职院校素质教育需要的教师队伍,以适应素质教育的长期性和渐进性特点。可以从其他高等院校、行业企业等相关部门以“外引”的方式引进具有教学能力的兼职教师,同时充分调动学校自身的师资力量,以人文社科团队教师为基础,鼓励开发特色人文素质课程。这样既能弥补素质教育师资力量的不足,又能拓展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空间。第三,为人文素质教师创造良好的教学科研环境和自身提升的空间,加强素质教育教师在专业建设、精品课程、科研项目等方面的进修实施力度,转变教育观念和管理模式,对素质教育给予组织和制度保障,如设立专门的素质教育课程管理和教学机构,在办学硬件建设、课程建设、科研项目和教师进修等方面给予充分支持。

三、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机制保障

1.构建基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高职素质教育保障体系。高职院校应从培养学生的职业创新动力与生涯发展能力的角度来构建高职素质教育体系。首先,应建立宏观层面的素质教育指导思想,在高职素质教育的“职业”与“人”之间建立一个有效的契合点,从而奠定高职素质教育实施的指导方向。其次,建立高职素质教育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这是以制度方法推进高职素质教育的钢芯结构环节,包括以建立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专职机构为基础,以契合高职教育的就业导向为原则,制定多角度、多层面的综合素质教育实施制度,如通过对素质教育内涵构成要素的分析,以党校学习制度、两课教学制度等建立思想道德素质制度体系,以助学贷款制度、勤工助学制度等完善素质发展推进制度,以职业规划与导师制、就业指导跟踪制等促进职业素质能力提升制度的形成等。最后,结合高职教育的类型特征,构建开放型素质教育平台。企业对人才培养提出文化素质、职业素养等方面的要求,并在合作培养中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空间,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机会。学校通过借鉴行业协会的指导意见,在人才培养规格、职业和职场素养要求、文化素质教育方案等方面进行调整,从而适应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

实施素质教育的内涵篇(2)

现代远程教育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其素质教育在实践层面上尚处于“试点”阶段,这不仅仅有一个实践滞后的问题,而且也是一个理论先导有待加强的问题。也就是说,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理论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实践问题也需要作进一步探索。本文从素质教育的涵义出发,结合现代远程教育的特征,就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作一初步探讨,并求教于众方家。

一、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基本理论及其探讨

(一)素质的涵义

要明确素质教育的涵义,首先要对“素质”概念有一基本的了解。

1.素质的涵义有狭义、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素质概念,指的是生理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即“遗传素质”。《辞海》认为,素质指“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

中义素质概念,是指“未来发展的主体可能性”,亦即“发展潜力”或“发展潜能”。

广义素质概念,也就是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则泛指整个主体现实性,亦即在先天与后天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身心发展的总水平。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认为,广义素质是指“公民或某种专门人才的基本品质。如国民素质、民族素质、干部素质、教师素质、作家素质等,都是个体在后天环境教育影响下形成的”。

2.素质教育范畴的素质涵义

“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指的是广义的素质概念,素质教育也就是提高主体整个素质的教育。概括地讲,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受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素质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通过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培养来养成并不断提高。各级各类教育素质的涵义有所不同,高等教育阶段的素质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体心理素质。

(二)素质教育的涵义

1.素质教育涵义的表述

关于“素质教育”涵义,原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对“素质教育”的涵义作了新的表述: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从《意见》和《决定》的表述可以归纳出,素质教育最基本的内涵,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素质教育的特征

通过分析素质教育的特性,可以进一步明确素质教育的概念。

(1)主体性。素质教育是充分弘扬人的主体性的教育,它强调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培养和形成学生的健全个性和精神力量,使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这也是马克思全面发展学说中的应有内涵——人的发展既是全面的,又是主动的,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2)全体性。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一种使每个人都得到发展的教育。

(3)全面性。素质教育要求全面发展和整体发展,要求德、智、体、美等方面并重,要求发展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

(4)发展性。素质教育不仅注重学生现在的一般发展,不仅重视学生现在一般发展对未来的发展价值和迁移价值,而且直接培养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让学生“会学”。

(5)创造性。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造就大批创新人才。

(三)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涵义

关于“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目前理论界尚未对它作出定义和界说。这里结合素质教育的涵义和远程教育的特征,提出个人的认识和见解。

1.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定位

远程教育是否有素质教育的要求,这在理论界和远程教育工作者中存在不同的认识和看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已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应当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远程教育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一种,它必然与其它教育一样,也要实施素质教育。从“远程教育”词义来看,它是一个偏正词组,由两个词义框架组成,但其中心词仍是“教育”。远程教育固然有其个性的一面,但它仍然具有教育共性的一面,一样需要按照教育规律的普遍要求,加强和实施素质教育。

2.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特性

远程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与远程教育的特征相结合,实现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其特性主要有:

(1)开放性。远程教育具有开放性特征,远程教育的素质教育必须实现教育对象、教育资源、教育时空、教学过程和学习形式的开放。

(2)终身性。远程教育是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的教育形式,远程教育的素质教育必须体现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要求。

(3)个体性。远程教育以学生为中心,提倡个别化自主学习,远程教育的素质教育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相统一。

3.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涵义

“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是一个整体概念,而不是“现代远程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简单叠加;同时,它又是一个特定概念,它的涵义既由它的构成要素所承载,更由它所产生的特定语义所决定。把握它的涵义时必须避免两种倾向:一是将基础教育中的素质教育的涵义简单移植,二是语义泛化,失去了其特殊规定性。转贴于

考察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首先,应基于高等教育来理解。目前,中国远程教育的主体是高等专科和本科教育,因而对学生的素质要求核心应是专业素质;其次,基于成人在职的特点,其素质教育必须适应成年人和在职学习的特点,符合在职成人发展素质的要求;第三,基于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其素质教育必须体现远程教育和开放教育的本质特征,以学生和个别化自主学习为中心,突出自主性、创造性和独立性。

基于上述分析,我认为,所谓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是指在现代远程教育条件下,对接受远程高等教育的在职成人学生所进行的以其专业素质的全面提高与综合为基础的,以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重点的,以身心健康的高素质人才为培养目标的现代远程高等教育理念和思想。在这一界定中,最根本的一点,是要把素质教育视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面向未来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思想,而不是一种教育模式,更不是某项或几项教育措施。

(四)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偏差与误区

由于理论与实践的欠缺与滞后,远程教育素质教育在实施过程中,程度不同地出现了一些偏差或误区。在论述了远程教育素质教育“是什么”之后,为了更好地矫正偏差,澄清认识,从而对远程教育素质教育有一个较明晰的认识,不妨打破习惯性的思维定势,变一个角度,即从远程教育素质教育“不是什么”、“不等于(≠)什么”来辨析素质教育的涵义,矫正偏差与误区。

1.远程教育素质教育≠德育

2.远程教育素质教育≠文体活动

3.远程教育素质教育≠课外教育活动

4.远程教育素质教育≠非考试教育

5.远程教育素质教育≠选修课

6.远程教育素质教育≠教育模式或措施

二、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实施

远程教育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是一个需要探索和实践的新课题。从素质教育的基本理论出发,按照现代远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规律,结合远程教育的实践,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和看法。

(一)确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素质教育理念

实施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观念的变革是先导。如果没有现代教育思想作指导,素质教育只能局限于实践探索层面,只能处于自发阶段,难以实现向自觉阶段的转变。如前所述,现代远程教育的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即它是以对人的关注为核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教育理念,而不是一种教育模式,更不是某项或几项教育措施。远程高等教育本质上是以培养高等专门人才为目标的社会活动,人居于这一活动的核心,而人的全面发展才是教育的目的。为此,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树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对社会有较大作为的高素质人才。再者,要把素质教育与终身教育有机统一起来。在一定意义上说,“终身教育是不断造就人,不断扩展其知识和才能以及不断培养其判断能力和行动能力的过程”。人的各方面素质的提高是终身持续不断的过程,素质教育将伴随人的整个生命历程。“唯有全面的终身教育才能培养完善的人”。作为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的现代远程教育,应当而且能够实现素质教育与终身教育的统一。一方面,现代远程教育要为终身教育服务,不断地提高国民素质,不断地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另一方面,远程教育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观念,让学生学会终身学习的本领,不仅对学生“授之以鱼”,更要对学生“授之以渔”。

(二)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重点

江泽民同志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并不只是通常所理解的灌输与管理,它的深层次的涵义应该是发现、发掘和强化学生的创造潜力,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造就大批创新人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远程教育也要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育过程的始终,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和支持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创造,积极主动地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要积极探索适应现代远程教育特点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践活动来促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现代远程教育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传播媒体,以学生和学生个别化自主学习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教育形式,其目标是“培养有自主学习能力的远程学习者”。因此,现代远程教育必须把培养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突出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技能。

(三)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远程教育的素质教育,应渗透在专业教育中,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始终,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方法的改革,通过教育过程的整体优化来实现。在这里,有三个问题值得我们关注:首先是要从人才培养规格入手,通过专才教育和通才教育的结合,克服以往过分专业化的弊端,注重人文素质教育,在坚持高等教育专业教育特性的基础上,将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确定与社会发展和人的自身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新型人才培养规格,作为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现实目标;其次是改革教学计划,注重提高人才素质的宽口径的专业教育,推进专业模块改革,改革课程体系,建立适应素质教育的课程结构模式,加强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培养基础较扎实、知识面较宽、能力较强、素质较高的专门人才。第三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遵循现代远程教育规律,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营造以学生为主体的个别化自主学习环境,由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基础以及自己的时间、精力自主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由学生自己更多地去感受、思考和体验,更主动地去建构知识,掌握所学的学科教学内容,建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四)改革考试评价制度与方法

推进远程教育的素质教育,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和方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评价观,远程教育与其它教育一样,也存在着应试教育的倾向和弊端。应当指出,远程教育的评价观应是“发展”而不是“选拔”。为此,要改变以往的“常模参照测验”为“目标参照测验”,用“达标程度”评价来替代“水平选拔”评价。其次,要改革考试制度和办法,改变以往的“一点式”考核评价为“多点式”考核评价,改变一次性考试的评价指标体系,加大形成性考核和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比重,把着眼点放在全面测评学生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提高素质上。第三,要尽量避免“教考分离”带来的“教考脱节”现象,在保证教学分离的公正、客观的同时,也要按照教育规律的要求,解决好“教考脱节”问题,使考试评价能够更好地促进教学改革,最终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实施素质教育的内涵篇(3)

现代远程教育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其素质教育在实践层面上尚处于“试点”阶段,这不仅仅有一个实践滞后的问题,而且也是一个理论先导有待加强的问题。也就是说,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理论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实践问题也需要作进一步探索。本文从素质教育的涵义出发,结合现代远程教育的特征,就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作一初步探讨,并求教于众方家。

一、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基本理论及其探讨

(一)素质的涵义

要明确素质教育的涵义,首先要对“素质”概念有一基本的了解。

1.素质的涵义有狭义、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素质概念,指的是生理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即“遗传素质”。《辞海》认为,素质指“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

中义素质概念,是指“未来发展的主体可能性”,亦即“发展潜力”或“发展潜能”。

广义素质概念,也就是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则泛指整个主体现实性,亦即在先天与后天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身心发展的总水平。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认为,广义素质是指“公民或某种专门人才的基本品质。如国民素质、民族素质、干部素质、教师素质、作家素质等,都是个体在后天环境教育影响下形成的”。

2.素质教育范畴的素质涵义

“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指的是广义的素质概念,素质教育也就是提高主体整个素质的教育。概括地讲,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受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素质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通过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培养来养成并不断提高。各级各类教育素质的涵义有所不同,高等教育阶段的素质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体心理素质。

(二)素质教育的涵义

1.素质教育涵义的表述

关于“素质教育”涵义,原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对“素质教育”的涵义作了新的表述: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从《意见》和《决定》的表述可以归纳出,素质教育最基本的内涵,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素质教育的特征

通过分析素质教育的特性,可以进一步明确素质教育的概念。

(1)主体性。素质教育是充分弘扬人的主体性的教育,它强调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培养和形成学生的健全个性和精神力量,使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这也是马克思全面发展学说中的应有内涵——人的发展既是全面的,又是主动的,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2)全体性。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一种使每个人都得到发展的教育。

(3)全面性。素质教育要求全面发展和整体发展,要求德、智、体、美等方面并重,要求发展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

(4)发展性。素质教育不仅注重学生现在的一般发展,不仅重视学生现在一般发展对未来的发展价值和迁移价值,而且直接培养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让学生“会学”。

(5)创造性。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造就大批创新人才。

(三)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涵义

关于“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目前理论界尚未对它作出定义和界说。这里结合素质教育的涵义和远程教育的特征,提出个人的认识和见解。

1.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定位

远程教育是否有素质教育的要求,这在理论界和远程教育工作者中存在不同的认识和看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已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应当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远程教育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一种,它必然与其它教育一样,也要实施素质教育。从“远程教育”词义来看,它是一个偏正词组,由两个词义框架组成,但其中心词仍是“教育”。远程教育固然有其个性的一面,但它仍然具有教育共性的一面,一样需要按照教育规律的普遍要求,加强和实施素质教育。

2.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特性

远程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与远程教育的特征相结合,实现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其特性主要有:

(1)开放性。远程教育具有开放性特征,远程教育的素质教育必须实现教育对象、教育资源、教育时空、教学过程和学习形式的开放。

(2)终身性。远程教育是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的教育形式,远程教育的素质教育必须体现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要求。

(3)个体性。远程教育以学生为中心,提倡个别化自主学习,远程教育的素质教育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相统一。

3.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涵义

“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是一个整体概念,而不是“现代远程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简单叠加;同时,它又是一个特定概念,它的涵义既由它的构成要素所承载,更由它所产生的特定语义所决定。把握它的涵义时必须避免两种倾向:一是将基础教育中的素质教育的涵义简单移植,二是语义泛化,失去了其特殊规定性。

考察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首先,应基于高等教育来理解。目前,中国远程教育的主体是高等专科和本科教育,因而对学生的素质要求核心应是专业素质;其次,基于成人在职的特点,其素质教育必须适应成年人和在职学习的特点,符合在职成人发展素质的要求;第三,基于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其素质教育必须体现远程教育和开放教育的本质特征,以学生和个别化自主学习为中心,突出自主性、创造性和独立性。

基于上述分析,我认为,所谓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是指在现代远程教育条件下,对接受远程高等教育的在职成人学生所进行的以其专业素质的全面提高与综合为基础的,以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重点的,以身心健康的高素质人才为培养目标的现代远程高等教育理念和思想。在这一界定中,最根本的一点,是要把素质教育视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面向未来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思想,而不是一种教育模式,更不是某项或几项教育措施。

(四)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偏差与误区

由于理论与实践的欠缺与滞后,远程教育素质教育在实施过程中,程度不同地出现了一些偏差或误区。在论述了远程教育素质教育“是什么”之后,为了更好地矫正偏差,澄清认识,从而对远程教育素质教育有一个较明晰的认识,不妨打破习惯性的思维定势,变一个角度,即从远程教育素质教育“不是什么”、“不等于(≠)什么”来辨析素质教育的涵义,矫正偏差与误区。

1.远程教育素质教育≠德育

2.远程教育素质教育≠文体活动

3.远程教育素质教育≠课外教育活动

4.远程教育素质教育≠非考试教育

5.远程教育素质教育≠选修课

6.远程教育素质教育≠教育模式或措施

二、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实施

远程教育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是一个需要探索和实践的新课题。从素质教育的基本理论出发,按照现代远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规律,结合远程教育的实践,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和看法。

(一)确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素质教育理念

实施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观念的变革是先导。如果没有现代教育思想作指导,素质教育只能局限于实践探索层面,只能处于自发阶段,难以实现向自觉阶段的转变。如前所述,现代远程教育的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即它是以对人的关注为核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教育理念,而不是一种教育模式,更不是某项或几项教育措施。远程高等教育本质上是以培养高等专门人才为目标的社会活动,人居于这一活动的核心,而人的全面发展才是教育的目的。为此,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树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对社会有较大作为的高素质人才。再者,要把素质教育与终身教育有机统一起来。在一定意义上说,“终身教育是不断造就人,不断扩展其知识和才能以及不断培养其判断能力和行动能力的过程”。人的各方面素质的提高是终身持续不断的过程,素质教育将伴随人的整个生命历程。“唯有全面的终身教育才能培养完善的人”。作为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的现代远程教育,应当而且能够实现素质教育与终身教育的统一。一方面,现代远程教育要为终身教育服务,不断地提高国民素质,不断地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另一方面,远程教育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观念,让学生学会终身学习的本领,不仅对学生“授之以鱼”,更要对学生“授之以渔”。

(二)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重点

同志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并不只是通常所理解的灌输与管理,它的深层次的涵义应该是发现、发掘和强化学生的创造潜力,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造就大批创新人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远程教育也要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育过程的始终,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和支持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创造,积极主动地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要积极探索适应现代远程教育特点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践活动来促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现代远程教育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传播媒体,以学生和学生个别化自主学习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教育形式,其目标是“培养有自主学习能力的远程学习者”。因此,现代远程教育必须把培养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突出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技能。

(三)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远程教育的素质教育,应渗透在专业教育中,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始终,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方法的改革,通过教育过程的整体优化来实现。在这里,有三个问题值得我们关注:首先是要从人才培养规格入手,通过专才教育和通才教育的结合,克服以往过分专业化的弊端,注重人文素质教育,在坚持高等教育专业教育特性的基础上,将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确定与社会发展和人的自身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新型人才培养规格,作为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现实目标;其次是改革教学计划,注重提高人才素质的宽口径的专业教育,推进专业模块改革,改革课程体系,建立适应素质教育的课程结构模式,加强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培养基础较扎实、知识面较宽、能力较强、素质较高的专门人才。第三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遵循现代远程教育规律,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营造以学生为主体的个别化自主学习环境,由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基础以及自己的时间、精力自主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由学生自己更多地去感受、思考和体验,更主动地去建构知识,掌握所学的学科教学内容,建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四)改革考试评价制度与方法

推进远程教育的素质教育,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和方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评价观,远程教育与其它教育一样,也存在着应试教育的倾向和弊端。应当指出,远程教育的评价观应是“发展”而不是“选拔”。为此,要改变以往的“常模参照测验”为“目标参照测验”,用“达标程度”评价来替代“水平选拔”评价。其次,要改革考试制度和办法,改变以往的“一点式”考核评价为“多点式”考核评价,改变一次性考试的评价指标体系,加大形成性考核和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比重,把着眼点放在全面测评学生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提高素质上。第三,要尽量避免“教考分离”带来的“教考脱节”现象,在保证教学分离的公正、客观的同时,也要按照教育规律的要求,解决好“教考脱节”问题,使考试评价能够更好地促进教学改革,最终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实施素质教育的内涵篇(4)

学校是育人的地方,是培养和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场所。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即反映了学校教育的真谛。因此,学校的一切活动,都应紧紧围绕“教”和“育”这个基本内涵而展开。在物质层面,大到学校的高楼大厦,小到校园一隅的景观设计乃至一草一木,都要体现“教育”之匠心;在精神层面,大到一次集体教育活动,小到日常的爱花护草等都要蕴含“教育”之真谛。而学校的内涵则应包括办学理念、机制、人文环境等方面,为促进新时期学校内涵的可持续发展,可以概括为:统一“三点认识”,坚守“四项原则”,实施“五项工程”。

1 统一“三点认识”

为推进新时期学校内涵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应统一“三点认识”:

1.1 让“办学理念”成为学校内涵可持续发展的航标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一所学校要立自身的品牌,必然要求具有科学的办学理念。

学校内涵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从教育思想的源头抓起,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全体师生共同提炼学校的办学思想,形成“人本化、前瞻性”的办学理念,并发展成师生共同的愿景。“内涵式发展”的本质就是追求人的发展,人是学校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人是学校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学校教育的归宿。“内涵式发展”就是要把学校教育与学生的幸福感、自由感、尊严感、终极价值观联系起来,使学校教育真正成为育人的教育。

1.2 让“教师成长”成为学校内涵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教师的发展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基础,是促进学校和学生发展的关键要素。没有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教师的发展,学校的发展就会失去有形的支撑,成为空中楼阁。

1.3 让“特色建设”成为学校内涵可持续发展的亮点 学校特色建设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表现形式,同时它也为学校内涵的发展增添了亮丽的风彩。学校特色是学校突出的、个性化的办学风貌,是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对自己的优势不断提炼、不断升华的结果,具有相对稳定不可替代的风格。

2 坚守“四项原则”

为促进新时期学校内涵的可持续发展,应坚守以下“四项原则”:

2.1 以准确的定位引领学校内涵可持续发展 一个学校,一年、两年甚至几年成绩好并不能代表以后都好,要把目光投向学校的长远发展、可持续发展,必须确立先进的理念,准确定位内涵发展的办学方向。要真正落实办学方向,为内涵发展蓄势,领导的凝聚力是相当关键的。学校领导干部首先要努力做到“三先”:一是率先垂范,提高人格魅力;二是观念先行,提高决策力;三是敢为人先,提高执行力。

2.2 以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强化学校内涵可持续发展 学校内涵可持续发展,教师是基础。我们要力求通过文化的经营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做到以文化引领人,以文化滋养人,以文化激励人,构建提升内涵建设的“强力军团”。引导教师经历一个“学习感悟——自主实践——总结反思”的循环过程,让感悟与实践对接,把理论和经验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教育行为。

2.3 以细节教育的升级推动学校内涵可持续发展 细节体现品质,细节决定成败。走内涵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重视细节教育, 教育细节是实现学校内涵可持续发展的步步脚印。实现待人有礼貌,出入有秩序,卫生有档次,公物无损坏的管理风貌,继而形成制度规范行为——行为培育传统——传统积淀文化——文化润泽制度的管理文化链条。

2.4 以浓厚的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可持续发展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本质所在,学校的高楼大厦和管理的规范化并不能体现其存在的价值,其文化底蕴深厚程度及文明传承的历史才能真正体现出其存在的全部意义,也代表着学校内涵发展的历程;这好比一个健康的人,他不仅要有健壮的体魄,还必须有良好的精神风貌和理想信念,我们才说这个人有“内涵”。可见,我们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关键在于抓好学校的文化建设,在于铸造学校的“精神和灵魂”。要通过营造一种文化氛围,让师生置身其中,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感染;打造一种精神,让师生内化于心,成为不断前进的动力。

3 实施“五项工程”

为确保新时期学校内涵的可持续发展,应做好以下五项工程的实施:

3.1 实施学校管理创新工程 首先,以“人人都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为目标,建立完善有利于学校内涵发展的体制机制,积极构建新形势下的学校教育和师生管理模式;其次,全面加强教学过程管理,促进学科的和谐发展,切实提高教学和科研质量;第三,不断加强督导和考核,树立和宣传规范管理的样板和典型,从而较好地推动学校管理逐步走向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的轨道。

3.2 实施师资队伍提优工程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内涵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和关键,学校内涵发展的过程也是提升教师素质、打造名师的过程。因此,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一要坚持开展“正教风、守师德、树形象”主题教育活动,强化师德建设,塑造师表形象。二要积极开展“教学能手”和“教育名师”评选等活动,认真选拔名师培养对象,积极打造名师;三要努力为教师专业成长营造氛围,搭建舞台,通过网络研修、外出考察等途径,促进教师素质群体优化。

3.3 实施高效课堂引领工程 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的核心和永恒主题,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第一要务。应不断强化质量意识,始终把提高教质学量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积极探索提高教学质量的新思路、新途径、新举措。特别是要把打造高效课堂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来抓。可立足课堂、聚焦课堂,着力研究高效课堂的要素原则,着力探讨高效教师的行为特征,着力深化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以“品位课堂、品质课堂、品牌课堂”为目标,力争使学校尽快形成成熟的实施“高效课堂”的策略体系;使学科努力形成符合学科特点的课堂教学模式;使教师争取形成自己成功的教学风格。与此同时,还应积极营造科研氛围,努力转变研究方式,不断提高研究实效,以“课例研究”、“同课异构”、“网络研究”等为主渠道,扎实开展教研活动,不断深化教学改革。

当然,作为高校教育的话,除切实做好教书育人外、还应切实做好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方面的工作,彰显在内涵可持续发展中的引导力和推动力。

3.4 实施特色品牌塑造工程 坚持走有特色的教育发展之路,创建特色品牌学校,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应坚持“以质量立校、以制度治校、以品牌强校,以特色亮校”的办学理念,在创新上求突破,在特色上作文章,张扬学校个性,打造学校品牌。

3.5 实施校园文化建设工程 校园文化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要。为了进一步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应从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三个方面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应本着重在育人、循序渐进的原则,结合学校实际,精选文化主题,慧心巧思,统一设计谋划,精心实施打造,使学校楼梁、横柱、墙壁都能说话育人。如:可通过更新体现办学理念的教育文化;设制彰显学校特色的精品文化;设置昭示人生意义的哲理文化;塑造培养学生优良品质的行为文化;设置陶冶性情的艺术文化等。浓郁的校园文化建设,既能扮靓秀美的校园环境,又可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更能张扬人文精神,确保学校内涵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学校内涵的可持续发展应以先进的办学理念引领航向,通过以人为本的激励机制和个性化的创新管理,积淀厚实的校园文化底蕴,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在不断规划、实践、探索和总结中固化形成;在理念与实践的不断碰撞与对接中逐步升华,从而实现学校内涵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实施素质教育的内涵篇(5)

自1904年1月清政府颁布并实施《奏定学堂章程》,要求“各学堂一体练习兵式体操以肄武事”[1]算起,体育课程在我国已经有了一百余年的历史。然而,即使是在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已经进入到全面实施阶段的今天,人们对体育课程涵义的理解仍然歧义频生,似乎众所周知,却又似是而非。有人片面地把体育课程等同于体育课,有人简单地把体育课程归结为体育教材,还有人错误地认为体育课程就是体育教学,不一而足,却又难得要领。那么,体育课程的本质涵义究竟是什么?这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命题,同时也是一个亟需明晰的课题。

1见仁见智的体育课程定义

1.1课程涵义的多重性

之所以说“体育课程的本质涵义是什么”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命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课程是一个使用广泛而涵义多重的教育学术语。课程涵义的多重性甚至早在课程(Curriculum)一词出现的同时就埋下了种子。在西方学者中,最早使用课程一词的是英国教育家斯宾塞(H.spencer),他在1859年发表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首先使用了课程一词。Curriculum源自于拉丁语“currere”,意为“跑道”(race-course)。根据这一词源,最常见的课程定义是“学习的进程”(course of study),简称学程。斯宾塞将“课程”术语引入教育领域,并很快被西方教育学者所普遍采用。然而,在当代课程文献中,这种界说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甚至对课程一词的拉丁文词源也有不同的看法。因为“currere”的名词形式意为“跑道”,重点是在“道”上,这样,为不同类型的学生设计不同的轨道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从而引出了一种传统的课程体系;而“currere”的动词形式是指“奔跑”,重点是在“跑”上,这样,着眼点就应该放在个体对自己经验的重新认识上。[2]由此可见,甚至连选择课程的哪一个词根都反映了两种不同的课程思想,从而导致不同的课程实践。

总之,在课程论的研究中,关于课程的定义繁杂纷呈,从广义到狭义,从词语本意到引申义,从要素到功能,从课程设计者到实施者和受施者,从静态到动态,从过程到结果,从设计到评价,应有尽有。

1.2几种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体育课程定义

课程涵义的多重性及我国体育课程研究的滞后性,导致了人们对体育课程涵义理解的不尽一致。以下是迄今为止国内六种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1)体育课程是以发展学生体能,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的一种特殊的教育性课程,它与德育课程、智育课程、美育课程、劳动教育课程相配合,共同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是整个学校教育的一个方面的课程。[3]

(2)体育课程是指为实现学校体育目标而规定的体育内容及其结构、程度和进程。它包括体育课程目标、体育课程内容、体育课时分配、课外体育锻炼等。体育课程不是一门学科的课程,而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方面的课程。[4]

(3)体育是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体育课程是具有综合性的文化科学基础课程。[5]

(4)体育课程是指在学校指导下,为了使学生能在身体、运动认知、运动技能、情感与社会方面和谐发展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6]

(5)体育与健康课程是指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是实现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7]

(6)体育课程是增强学生的体能,传授体育的知识、技能,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基础的课程,它与德育课程、智育课程、和美育课程相配合,共同实现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目标,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必不可少的课程。[8]

上述六种体育课程定义分别有着各自的课程理论基础,有的把体育课程归属于“学科”,有的把体育课程归属于“活动”,有的把体育课程归属于“体育内容”,有的则直接把体育课程归属于“课程”。

2体育课程本质涵义的再认识

2.1课程涵义的新进展

事物总是发展变化的,对课程涵义的理解同样如此。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课程认识的深入,课程的定义也在不断地得以丰富、完善和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来,课程的内涵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呈现出如下六个趋势: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从强调教材的单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从只强调显性课程到强调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从强调“实际课程”到强调“实际课程”与“空无课程”并重,从只强调学校课程到强调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的整合。[9]上述课程内涵发展的六大趋势,对重新认识体育课程的本质涵义以巨大的启示:单一的、片面的体育课程定义不再适应我国体育课程发展的需要。

2.2重新认识体育课程的本质涵义

根据当今课程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和体育课程的本质特征,我们认为,体育课程的本质涵义是指在学校教育的环境中,学生主动地提高健康素质和体育文化素养,逐渐养成体育生活方式的一门课程。它是学校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社会和体育学科协调发展的重要媒介。

具体来说,体育课程的涵义应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

2.2.1体育课程涵义的整合化

把体育课程的上位概念定位于课程,符合逻辑学的就近原则。不过,这也衍生出一个新问题,那就是,这里的课程究竟是指什么?是指“学科”?还是指“活动”?抑或是指……从课程涵义的最新进展来看,无论是把体育课程归属到“学科”,还是归属到“活动”、“计划”、“内容”、“经验”、“目标”,都难以避免地存在着较强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建国以来,体育课程在我国被定位于“学科”,这在体现了当时社会发展的特征和提高了体育课程社会地位的同时,也抹杀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经历了半个世纪的摸索之后,有学者提出,要改变传统体育课程见“物”不见“人”的现象,要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把体育课程的出发点放在学生身上,实现体育课程从“物”到“人”的转变。无容置疑,这一观点彰显了课程改革的时代特征。然而,如果据此简单地把体育课程归属于“经验”或“活动”,姑且不说“经验课程论”是否已经过时和是否适合我国国情,只需正视这种课程观在实际活动中所带来的教育过程的随意性、内容的不系统性和评价标准的不确定性,就可认定片面地把体育课程归属于“经验”或“活动”是不可取的。总之,课程涵义的整合化,是重新认识体育课程本质涵义的基础。

2.2.2体育课程本身是静态的,其意义生成的过程是动态的

美国课程论专家古德莱德(J.I.Goodlad)认为,课程可以分为五个层次:观念层次的课程、社会层次的课程、学校层次的课程、教学层次的课程和体验层次的课程。处于不同层次的课程,其涵义是不一样的。其中,前两个层次的课程属于课程计划、课程采用阶段,往往表现为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是一种静态的“文本课程”;后三个层次的课程则进入课程实施阶段,是课程意义生成的动态过程。

体育课程同样具有涵义不同的五个层次。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和课程专家倡导体育课程要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这是观念层次的体育课程。在“健康第一”思想指导下研制的体育课程计划、体育课程标准和体育教材,属于社会层次的体育课程。各级各类学校根据课程方案和体育课程标准开设的体育课和大课间体育活动等,属于学校层次的体育课程,而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和大课间体育活动等课程实施活动中真正实施和学生真正体验到的体育课程,则是教学层次和体验层次的体育课程。无论是观念层次的体育课程,还是社会层次的体育课程,只有学校真正知觉了,教师真正运作了,学生真正体验了,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简而言之,体育课程本身是一门静态的学科,是一种自成一体的目标体系和内容计划;但其意义生成的过程是动态的,着重关注学生的活动与体验及课程目标的达成。静态的体育课程只有通过动态的过程才能实现其价值。

2.2.3从“三位一体”之“和”走向学生主体发展之“谐”

这里的“三位一体”是指体育课程三种价值取向的融合。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向是人们基于对体育课程总的看法和认识,在制订和选择课程方案及实施课程计划时所表现出的一种倾向性,主要包括学科本位、社会本位和学生本位等三种基本类型。这三种价值取向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同时也各有其局限性。学科本位价值取向的体育课程,强调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课程内容主要是人类长期积累下来的体育文化知识和运动项目;但由于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可能造成学生简单模仿和机械训练,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去甚远。社会本位价值取向的体育课程,认识到了体育课程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作用;但过于强调课程的社会服务功能,必然会导致把学生作为工具来训练。学生本位价值取向的体育课程,强调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出发来编制和实施,有助于避免见“物”不见“人”的现象;但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过分倡导学生的自我学习和自我实现,容易滑向人本主义的误区。

事实上,学科本位、社会本位和学生本位的价值取向并非一种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向应注重学生的主体价值,关注学生的主体发展,在突出人本化倾向的同时,吸收社会本位和学科本位的优点和长处,弥补自身的不足,实现三种课程价值取向的有机融合,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3体育课程相关概念辨析

3.1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

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究竟是一种怎么样的关系?是体育课程内在地包含着体育教学,还是体育教学包容着体育课程?抑或是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既各自独立,又相辅相成?建国以来,课程在我国被理解为教学内容,是指学校教育科目及各科教材。受“大教学小课程”思想的影响,体育课程被归属于体育教学的下位概念,等同于体育教材。显然,体育课程绝不仅仅是指体育教材。与此相反,有学者认为,体育课程是学校体育的下位概念,体育教学的上位概念。学校体育课程在没有实施前,它只是以方案和计划的形式呈现给大家,此时它所涉及的问题实属体育课程范畴的问题。如果把课程计划付诸于实施就变为教学,在这一层次所涉及的问题实属体育教学范畴的问题。[10]这种把体育课程付诸实践的过程等同于体育教学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塞勒(Saylor)等人认为,以下三个隐喻可以说明课程与教学的关系:(1)课程是一幢建筑的设计图纸,教学则是具体的施工;(2)课程是一场球赛的方案,教学则是球赛进行的过程;(3)课程可以被认为是一首乐谱,教学则是作品的演奏。[11]这一观点把课程看作是静态的计划,而把教学看作是动态的实施过程,强调课程与教学联系的互动性。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并不是一种单一的线性联系,简单地把一种概念归属于另一种概念的认识是不合理的。一方面,体育教学是体育课程付诸实践的核心途径,但并不是惟一途径;另一方面,体育教学并不仅仅局限于学校体育的范畴,还广泛存在于社会体育甚至竞技体育工作中。

3.2体育课程与体育课

有学者经过计算,认为我国体育课程根本达不到发展学生身体健康的目标,因为按照有关规定,小学1~2年级学生每年在体育课程中的运动时间不到40h,平均每天不到7min;在3~9年级,学生每年在体育课程中的运动时间不到30h,平均每天不到5min。实际上,这里存在着一个似是而非的误区,错误地把体育课程等同于体育课。体育课是体育教师根据国家的有关法规文件,在规定的时间内,对相对固定的学生所实施的体育课堂教学活动。如果说体育教学是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核心途径,那么体育课就是这一途径的主要表现形式。

诚然,仅仅通过体育课确实难以实现发展学生身体健康的目标,这就要求切实加强课外体育活动。体育课与课外体育活动就像体育课程实施途径的“鸟之双翼,车之两轮”。体育课程内在地包含着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等形式,涵盖了显性体育课程和隐性体育课程,兼有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双重特性。

4结束语

虽然课程是一个使用广泛而涵义多重的教育学术语,但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课程涵义的理解日益呈现出整合化的趋向。根据课程涵义的整合化倾向和体育课程的本质特征,我们认为,体育课程的本质涵义是指在学校教育的环境中,学生主动地提高健康素质和体育文化素养,逐渐养成体育生活方式的一门课程。这一界定可以这样理解,体育课程是一种内在地蕴含着学生主体经验的目标体系和体育内容计划,体育课程本身是静态的,其意义生成的过程是动态的。

从体育课程的本质涵义来看,体育课程改革要避免见“物”不见“人”的现象,从严格遵循体育课程的学科特征转向密切关注学生的主体需要。需要指出的是,强身健体是体育课程的本质功能,体育课程改革要高度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掌握和学会应用运动技能是体育课程的独特目标,淡化运动技能的提法是不正确的。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学生的自我学习和自我实现,不能过分夸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不能过分夸大建构主义认识论的作用,体育课程的实施过程应是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促进学生健康素质的提高、体育生活方式的养成和生动活泼地发展,这才是体育课程的真义。

参考文献:

[1]张百熙,荣庆,张之洞.学务纲要.参见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212-213.

[2]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3.

[3]吴志超,刘绍曾,曲宗湖.现代教学论与体育教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312.

[4]杨文轩,陈琦.体育原理导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6:173.

[5]耿培新.关于体育课程的性质和体育活动课程的研究.参见《深化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87.

[6]毛振明,赵立,潘少伟.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36.

[7]教育部.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

[8]杨贵仁.中国学校体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19.

实施素质教育的内涵篇(6)

关键词:茶文化导入;大学生;思想教育;应用对策;价值理念

随着当前大学生思想教育活动不断成熟,如今丰富教学理念,完善教育元素已经成为学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内涵。传统茶文化体系作为整个传统文化体系的核心和关键,完善应用传统茶文化元素,不仅能够提升教学元素,同时更能为学生思想教育活动开展融入新的内涵,尤其是能够引导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因此,融入茶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教育活动开展意义重大。

1当前大学生思想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

随着当前高等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如今无论是具体的教学规模,还是整体教学理念都实现了系统性发展与完善,与普通教学体系所不同的是,大学生思想教育开展过程中,其并不是以知识教育为核心内容,更多是将学生综合技能培养和思想理念提升放在首要位置。但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教育活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其存在相应问题和不足,大大影响了整个教学活动开展效果,认知其问题和不足,就极为必要。具体而言,其问题主要表现为:首先,当前大学生思想教育活动未能与学生综合培养相结合。对于学生培养活动来说,其更多作为一项系统化活动,无论是学生培养的各项元素,还是时展对学生的具体要求,都有着实质性变化。但是,在当前大学生思想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其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思想教育活动与学生培养活动体系之间的脱节,限制了思想教育活动开展的效果。其次,现阶段大学生思想教育活动中,其缺乏时念和内涵的有效融入,因此,整个思想教育更多停留在表面阶段,其与实际需要之间存在极大差距。随着当前教学环境不断变化,如今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全新问题,尤其是在互联网时展应用不断成熟的今天,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元素更为复杂,而整个思想教育活动中,并未对该元素理念进行有效融入,从而影响了该思想教育活动的实施效果。最后,当前大学生思想教育活动在实施过程中,缺乏对传统文化等多项元素的有效应用。客观而言,大学生思想教育活动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更是一种教学引导活动,因此想要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不仅要充分注重教学内涵上的丰富和完善,更重要的是通过选择合适的教学元素,实现对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及时合理有效引导。我国有着丰富完善的传统文化资源,这些资源体系中,我们都能够从中寻找到很多可以被应用与当前整个教学活动中的元素内容,但是目前在大学生思想教育活动实施过程中,忽略了该元素的全面融入,从而限制了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效果。

2茶文化体系的具体内涵

我国有着丰富完善的茶文化理念,从唐朝开始,饮茶就已经发展成为社会大众的饮茶习惯,而随着社会大众饮茶理念不断成熟,整个茶文化体系就逐渐发展成为社会化习惯与整个文化体系相结合的具体内涵。可以说,茶文化体系是我国整个文化的核心与关键,同时更是当前学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想要对茶文化体系的具体内涵进行剖析,就必须选择合适其传承发展的时代元素。茶文化体系,具体而言,其从基础上看是与茶相关物质活动的综合反映。而从核心本质上看,茶文化体系的传承优势在于其中所包含的丰富的理念内涵和价值规范。在茶文化体系认知过程中,我们必须从茶文化体系中所具有的物质元素出发,比如茶具、茶叶等等都可以作为我们了解、认知人这一文化的重要元素,除此之外,茶文化体系中也包含了与茶相关的艺术元素,比如茶歌、茶乐和茶画艺术等等,这些以茶为基础的艺术元素中,丰富诠释了茶文化体系的具体内涵,成为当前我们了解传统茶文化体系的关键和核心。当然,整个茶文化体系中也包含了丰富完善的精神理念和价值规范,相对于传统单一的文化元素,通过对茶文化体系的具体内涵进行研究和剖析,可以看到其中包含了系统化的精神理念和内涵,尤其是茶文化体系中所倡导的精神内涵,能够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精神观念。尤其是在当前快节奏发展模式下,人们期待自身生活中能够融入和借鉴相应的精神原则。对于茶文化体系传承发展来说,其中所具备的精神内涵和价值元素,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同时更是解决当前各项问题的基础和前提。结合我国茶文化体系的传承发展要求,不难看出,完善的文化内涵和价值理念,能够为我们参与各项活动提供重要帮助。

3当前大学生思想教育活动开展的具体要求

随着当前高等教育机制不断成熟,如今关于大学生思想教育活动开展的具体要求也在进一步提升,尤其是在当前教育机制不断成熟背景下,如何实现大学生思想教育活动开展的理想效果,就极为必要。具体而言,其主要实施要求,表现为:首先,大学生思想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要充分注重将该活动与学生培养活动具体结合起来。思想教育活动是学生综合培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思想内涵,还是知识教育,乃至技能培养,其实际上都是当前学生综合培养的具体要求。其次,在大学生思想教育活动实施过程中,要注重将思想知识教育与学生学习习惯引导全面结合,大学生思想教育对于大学生培养活动体系化开展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作用,其不仅丰富了学生培养的具体元素,同时也实现了学生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的合理引导。通过对现阶段大学生培养状况的具体特点进行分析,不难看出,其思想教育机制中,未能融入应有的价值元素,尤其是未能将学生培养的关键点相融入,从而限制了大学生思想培养活动的有效实施,因此,结合当前学生培养不断成熟这一客观状况,创新教学体系,引入合适的教学元素,对于学生培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最后,在整个大学生思想教育活动实施过程中,要注重创新教学机制,丰富教学元素,完善教学内涵,尤其是要注重结合时代变化特点,构建新的思想教育机制。当前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其面临的环境更为复杂,尤其是西方文化、现代文化等多样元素融入其中,学生自身接触到的内容更为多样,在这一过程中,如果不能很好的引导学生以健康、积极的心态参与整个学习活动,就会影响其学习和成长,甚至影响其思想观念的有效培养。从当前大学生成长的具体环境看,无论是教学机制,还是教学元素都出现了全新变化,尤其是很多大学生自身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机制,想要实现整个思想教育活动的理想效果,就必须在丰富完善教学机制的前提下,融入时代新元素。

4融入茶文化实施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具体对策

结合当前大学生培养活动开展的具体要求,思想教育活动在实施过程中,想要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充分注重融入多样元素,完善教学机制,创新教学体系,结合茶文化体系的具体内涵,当前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活动时,其着重从以下视角出发:首先,剖析大学生思想教育活动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尤其是要将大学生思想教育活动开展的具体要求融入其中,通过从茶文化体系中值得被传承的价值元素入手,结合理念的系统化丰富和综合提升,进而创新大学生思想教育活动机制,从而确保学生能够在当前时代要求中,实现自身成长和发展。其次,要注重创新大学生思想教育活动体系,尤其是要注重将时代元素和价值理念融入其中,当前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尤其是各种新现象的出现,使得学生思想教育的环境更加复杂,而想要实现理想的大学生思想教育效果,就必须注重创新教学内涵,通过完善引导学生了解茶文化的具体内涵,进而帮助学生实现自身全面成长。总的来说,当前大学生在培养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全新问题,而其中大多数内容都是传统思想教育活动中所不具有的内涵,因此,想要创新教学机制,实现理想的培养效果,从而满足当前大学生思想教育活动开展的具体要求。最后,在大学生思想教育过程中,还要注重将学生的兴趣、教学活动的具体要求,以及整个思想教育活动的特点内涵融入其中,只有丰富教学机制,完善教学体系,才能实现茶文化体系与大学生思想教育活动融合、促进的最佳效果。茶文化体系不仅仅是一种物质元素,其中所具备的丰富的价值内涵是当前学生成长过程中所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而想要实现整个茶文化体系的最佳应用效果,必须从茶文化体系与大学生思想教育活动的融合点入手,通过探究合适的教学理念和机制,从而引导大学生自身形成全面、体系化的成长思路,进而实现大学生思想教育活动的理想目标。

5结语

我国有着丰富完善的茶文化体系,整个茶文化体系中所包含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不仅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同时还是当前学生培养过程中极其值得融入的内涵。无论是文化的价值元素,还是具体导向性,其中所具备的复杂内涵,都值得我们系统化研究。结合整个茶文化体系的研究状况,我们可以看到如果能够将其与传统文化体系相结合,其必然能够实现理想的应用效果。当然,将茶文化理念融入大学生思想教育活动中,其不仅是教学元素的丰富与完善,同时也是整个教学体系成熟发展的重要表现。

参考文献

[1]王宏军.流行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29-32.

[2]孙茂玲.青年亚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51-52.

[3]张继艳.大众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5(5):213-215.

实施素质教育的内涵篇(7)

中图分类号:G64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254(2014)01-0082-05

一、问题缘起

MBA教育从1991年至今在中国已经发展了22年,目前有273所大学被授权进行MBA教育培养。随着被授权招生MBA的高校数量增加,MBA如何提升教育质量内涵,以增强各院校的差异化竞争优势,成为社会、MBA院校和考生共同关注的问题,也成为各高校间招生数量、学费等差别化的评判关键。

MBA教指委秘书长仝允桓教授指出:MBA教育发展要注意突破招生瓶颈,保证基本规模,理顺体制机制,建设师资队伍[1]。张跃华(2009)从整体MBA教育现状和问题分析,提出了科学构建评估指标的建议。国辉(2003)在确保MBA教育质量的问题上,提出了构建科学评估指标体系的理论原则。章达友(2010)从中美MBA教育对比中,提出了构建符合社会需求的培养目标。文献梳理表明:在已有的MBA教育研究中,对如何达到MBA评估要求的方法和手段的研究较多而对质量内涵提升进行评价和分析的则较少。对已经颁布的MBA评估指标分析,评估的内容涵盖了MBA培养的过程,评估的分值比例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侧重点。但从已有的研究文献和目前使用的评估指标分析,问题集中在指标的数量多、部分分值不能判断出关键指标及指标的相互影响关系。这对各个MBA院校发展特色化和差异化的战略,避免同质化、无序竞争而言没有帮助。我们还需要深入地对影响MBA教育质量内涵因素进行识别和分析,找出提升质量内涵的关键点,为各MBA院校如何发挥各自特色优势提供方向性建议。

二、MBA教育质量内涵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根据需求-供给理论,企业需求和学生需求决定了MBA院校的有效供给。

从图1可以看出,MBA院校从需求出发进行相关的培养目标设定,应当包含7个要素。本文从“提升MBA教育质量内涵”的视角出发,依据2009年版《中国高校MBA教学合格评估方案》[3],结合上述培养目标及研究生培养过程、环节,将评价指标体系分为目标指标、过程指标和输出指标来研究。从目标评价出发,根据目标指标、过程指标、输出指标相结合的评价理念初步构建了MBA教育质量内涵提升的评价指标体系。其中,有六个维度、二十二个子因素,从左到右依序编号为F1~F22,具体指标如图2所示:

MBA教育质量内涵提升评价指标体系中各影响因素间的关系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共同对MBA教育质量内涵提升产生影响,理清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提升MBA教育质量内涵的基础与前提。

三、MBA教育质量内涵提升评价体系因素分析模型

DEMATEL(Decision 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决策试行与评价实验室)是由美国学者提出运用图论和矩阵工具进行系统因素分析的一种方法,是在深入研究系统各要素之间逻辑关系的基础上构建直接影响矩阵,并通过矩阵的相关运算,计算出各因素对其他因素的影响度和被影响度,以及算出各因素的中心度和原因度,从而确定各影响因素间的因果关系和在系统中的重要程度。

DEMATEL通常采用的0-4标识,但此数据区间表示各因素间相互影响关系时过于笼统,有失偏颇。为了提高其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本文拟采用更加精确的0-9标志来标识[4]。其中,0表示两个因素之间没有相互影响关系,9表示二者之间具有极强的相互影响关系,因素之间关系的强弱从0至9逐步递增,如此得出直接矩阵Y(因素i对j的影响程度用矩阵中的元素Aij加以表示),将直接影响矩阵Y标准化为X,即对Y每一行的行元素求和,将Y除以最大的行和,公式如下:

X=1max1≤i≤nnj=1AijY

将此矩阵标准化,并据此求出综合影响矩阵T=X(I-X)-1以及每个元素的影响度、被影响度、原因度、中心度。同时,也可得出矩阵中各元素所对应的影响因素所属的种类,即其为原因因素或结果因素,影响度与被影响度之差为该元素的原因度。如果原因度大于0,表明该元素对其它因素影响大,称其为原因因素;如果原因度小于0,表明该元素受其它因素影响大,称其为结果因素。

根据上述步骤的计算,可以计算出每个因素的影响度、被影响度、中心度和原因度,以此来判断各因素在整个指标体系中的重要程度和与其他因素间的相互影响关系[4]。

据此我们提出MBA教育质量内涵提升评价指标体系的模型,如下图3所示:

(一)原因因素分析

由表3可知,课程设置的原因度最大。可见,合理的课程设置有益于MBA教育质量内涵提升。MBA人才的培养主要是通过教学来实现,课程则是教学活动中内容及实施过程的统一,是实现MBA教育培养目标的主要途径。MBA课程设置结构是否合理,课程质量的高低,其实施是否有效,都直接关系到构建MBA人才合理知识结构和培养必备能力素质的实现。因此,是MBA教育质量内涵提升的最重要的环节。从原因因素分析的因素顺序,对各MBA培养院校的启示是很明显的。如果在有限的能力、精力、财力和资源或其他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可以依据原因因素的分析顺利,有重点有步骤地逐步提升MBA教育质量内涵,尤其是若依据各自学院的特色和优势,结合原因因素的顺序分析,对提升学院MBA教育质量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结果因素分析

结果因素是由于受到别的因素影响从而对MBA教育质量内涵的提升产生影响。因此,应该找出最原始的影响因素来加以改善,从根本上提升MBA教育质量内涵。由表3可知,教学管理是最大的结果因素,高效合理的教学管理为MBA教育质量内涵提升提供了良好的内部环境。但这个因素又受到培养目标、教学设施与设备、师生比、人员管理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要通过控制原因因素对教学管理这个因素的影响,保证为MBA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管理环境,为MBA教育质量内涵提升服务。对于剩余的结果因素也可作类似的分析,但是最终都归结于原因因素的影响。

(三)各因素的中心度

根据原因结果图中各元素的中心度可以看出,MBA教育质量内涵提升的关键切入点主要集中在几方面:

1.培养模式与课程设置。这个模式不完全是指现有的全日制和半脱产的时间模式,而更多的是指“贴近实务,注重实践”的培养方式。这个方式区别于以往传统的本科或者其他类型研究生的培养方式,更强调应用性创新,实现从实践中提炼理论,从理论中演绎实践的目的。为达到此目的,科学借鉴国外相对成熟的MBA教育课程设置的经验,合理设置课程结构与时长、制定适时适校的教学计划,成为提升MBA教育质量内涵的第一步。

2.学生满意度。根据MBA教指委的评估标准,其中学生满意度的评估主要体现在对任课教师的测评和结果反馈。从企业需求和学生需求的角度出发,这个满意度的测查不能全面涵盖培养的整个环节,而仅仅是课程目标的测查。这就需要各MBA院校,依据自己开展的培养内容,设计更加全面的测查指标,以实现整体满意,从而提升MBA教育质量。

3.教育特色与创新。一个系统能够持续发展,在于系统内充满生机与活力,在于不断实行制度创新,以适应生存环境的变化[5]。从MBA教育的主体特征来看,特色教育主要体现在特定目标人群的选择、特色课程的开发、特定目标人群的不同能力培养等方面[6]。学校作为教育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可以在中心度分析的结果中,从办学定位、培养方案、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开发到学员联系等指标方面考虑,找到对传统的教育模式进行特色创新的点,以求突出特色教育的系统化和专业化,从而为MBA目标人群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学习教育。

五、结论

随着MBA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为了形成和保持竞争优势,谋求长期生存和发展,MBA教育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各要素进行质量控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相对而言,一些要素,如课程体系构建、师资队伍建设等的质量控制做得较好,达到了基本的要求;而一些要素,如质量评估、教育特色化和国际化方面,还有待改进和完善。只有各要素的质量都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才能从整体上提高MBA的培养质量,从而使我国MBA教育在未来保持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仝允桓.认识MBA教育[Z].2010-10-22.

[2]东方慧博.中国MBA现状调查报告[EB/OL].(2007-03-13)[2013-05-06].http://.

[3]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中国高校MBA教学合格评估方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38-41.

实施素质教育的内涵篇(8)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6)07-0005-05

美国著名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教授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精英、大众和普及高等教育三个阶段不同层次的数量标准,认为在三个不同阶段高等院校在管理决策、价值观念、招生和就业政策、教学以及学术活动的形式与标准等层面普遍存在明显的特征差异。他进而提出,假若高等院校只是简单地追求数量递增而忽视了内在质量的话,那么将因不能有效地解决数量递增带来的一连串问题而陷入困境。

高等职业教育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型,不仅仅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的选择,更是一种战略思维和价值理念的转型。当前,我国的高职教育正朝着全球化的方向发展。内涵式发展模式不仅适合了时代需要和新型技能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更满足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参与国际化人才竞争的需要,对于实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界定

党的十以来,中央进行了一系列的新常态建设部署,在高等教育领域,高瞻远瞩地确立了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整体思路,让我们对高等教育有了更高层次的认知。

教育部于2012 年3 月颁布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若干意见》,明确要求高等学校要“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为了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内涵式发展道路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这既是一种理性的回归,同时也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充分体现了一种“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

我国高职院校自上世纪80年代诞生以来,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经历了起步阶段、调整阶段和快速发展阶段等三个阶段,目前正从数量增长向内涵发展转变。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其办学理念不同于普通本科高校或研究型院校,所以,对于高职院校的内涵式发展也必须加以明确。只有更清晰地了解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实质和特点,才能增强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自觉性和能动性。

内涵式发展与外延式发展对于我国的高职院校来说是两种不同的发展结构模式。外延式发展模式是以事物的外部因素作为发展的主要依赖条件;而内涵式发展模式则重点强调以内部因素和资源作为发展动力。“高职内涵式发展”的内涵就是要求学校积极地挖掘现有的资源和潜在能力,在保证规模稳定和教学布局科学合理的基础上,实施制度创新和结构优化,按照社会和区域经济对新型技能人才的倾向性需求对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创新改革,全方位提升办学质量和效益,实现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重点应体现三个方面的发展趋势:首先,内涵式发展必须是凸显办学特色的发展,可以从校园文化、高效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体现自己的独特性。只要有特色就能在生源竞争中取胜;如果内涵式发展没有特色,就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其次,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要素之一。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所高校品牌影响力和软实力的关键标志,也是对一所高校进行科学评估的重要指标。虽然说拥有了一定规模才能考虑质量提升、特色打造,但只有规模扩张而没有质量提升,则是一种粗放的发展模式。只有提升了质量,规模发展才更加具有效益和竞争力。再次,内涵式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发展,凡事必须从长远、大局出发,从制度建设入手,营造有利于内涵式发展的高职院校办学环境。

内涵发展的基本要义是发展,但是这种发展是基于质量保障之上的,忽视办学质量的发展只能是一种泡沫式的发展,难以维持长久的生命力。所以,加强教育质量管理,选择内涵式发展模式是我们全面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经之路。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截止到2012年,全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达1288所,已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伴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区域性产业结构的转型,整个社会对操作技术人才的需求表现得日趋强烈。高职院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肩负着为产业经济领域培养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历史使命。目前,推进内涵式发展已成为高职教育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优化升级的现实需求。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本身就是一个很科学的历史概念,在高职教育的各个发展时期学术理论界给予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探索,但是对高职教育本质的认识观念却存在差异,甚至是截然不同。当前,学术界对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内涵式发展概念的沿革

对于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本质的研究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经历了两个截然不同的发展阶段,在这两个不同的阶段,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本质是有区别的。

1.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概念的提出(1985―2003)

这一时期,在我国的教育界和学术界出现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与外延式发展的提法。但很多学术成果基本上是对高等院校的办学效益进行认知和强调,这与当时衡量高等院校办学质量主要是以学校的办学规模以及师生比例等硬性指标为主有关。在这个阶段,无论是政府机构,还是该领域的研究者,都高度关注高等院校的规模化扩张这个论题。傅兴国认为,我国的高等院校主要是依托两种发展模式实现办学目标:其一是以追求单纯的数量增长为目标,充分以事物的外部因素作为发展的动力以及实施资源整合的重点;其二是将办学效益作为办学目标模式,该模式充分以内部因素作为发展的动力,核心的层面是有效地挖掘自身优势,进而形成具有显著竞争能力的发展机制。从整体上看,在2003 年之前的研究探索我国高等院校内涵式发展的一系列学术观点中,无论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还是高等教育的外延式发展,其内涵的立足点都在于规模化的扩张模式,仅仅是提法不同而已。

2.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概念涵义的重新提出(2005至今)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阶段过渡到大众化阶段,高等院校规模发展的压力日趋变小,但提高办学质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流,整个社会对高等院校的办学质量渐渐给予了高度关注。此时,高等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概念涵义又有了新的注解。归入这一类的研究有很多,基本观点相对一致。王洪才认为,高等院校内涵式发展的核心即办学质量,应该与以往大力倡导的外延式发展有着根本的区别,切勿混为一谈。同时,对于内涵式发展模式开始明确提出应重视大学制度和校园文化建设。在实施内涵式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应大力提倡大学管理制度创新,为教学、科研以及师资建设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以实现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大学对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应给予终极关怀,提升现代大学的价值。

(二)对内涵和实质的理解

谢仁业提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一种以事物的内部因素和资源作为动力的发展模式类型。学者王洪才强调新形势下的高等院校内涵式发展主要是将办学质量作为发展的核心,对教学质量和内部效益高度重视。他还认为,内涵式发展也是对以数量取胜的客观纠正,当然这并不能说明高等院校的规模建设就可以停下来,而不过是把办学重点放在质量和规模、结构以及效益的均衡上。可以说,新的内涵式发展概念指的是一种均衡、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韩震认为,内涵式发展的实质是科学发展,并不是不要外延式发展,而是让内涵和外延相互促进,从而为高等教育事业注入一种具有鲜明内在特点的创新发展价值理念。

对于内涵式发展的实质已形成共识:内涵式发展并非是对外延式发展的全面否定,而是要在规模扩张的过程中将质量作为核心任务,实现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的均衡发展,即实现高等教育外延式和内涵式的协调发展。

(三)推进内涵式发展战略的路径选择

王战军则对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不同阶段的特征进行了归纳。他认为,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作为一种发展模式而受到重视,到本世纪初作为一种理念存在,现在已升级为国家教育发展战略。对于如何有效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研究者们从内涵式构成要素分析、高校发展定位、高校管理体制等角度,强调应从关注硬指标的显性增长转向致力于软实力的内在提升,如进一步弘扬厚德博学的治学精神,积极构建新型校园文化,立足以人为本的视角方向,积极推进内涵式发展战略的对策构建等等。

房剑森指出,推动内涵式发展主要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立足社会和经济领域的发展需要,科学合理地对办学规模进行定位;其次是立足院校的管理和运行实际,科学合理地控制招生规模,保证招生数量的相对稳定;再次就是全面改革教育教学的内容结构;又次就是对院校内部结构进行合理调整,在专业布局上突出特色;最后是升级改造办学条件,整合各种教育教学资源,根据市场需要加快紧缺型全能型技术人才的培养,对学校的科研和创新能力进行全方位的提升。学者杨理连认为,内涵式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教育体系的各个环节,他将内涵式发展分成了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并着重从微观层次提出了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途径。刘新华认为,内涵式发展战略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实施内涵式发展战略必须狠抓四个重要环节:一是围绕观念更新,积极构建当代的大学教育教学制度;二是在优化师资力量的基础上构建新型的人才培养平台;三是努力提升办学实力;四是在提高教学质量上下工夫。谭秋浩分析了当前高等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途径,即准确定位,彰显办学特色,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也有学者言简意赅地提出推动高校内涵建设就是要找准定位、提高质量和办出特色。

以上对策大多集中在专业设置和学科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建设高质量的师资队伍、进行科学管理、形成和发展办学特色等方面。以下观点和对策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搞好顶层设计,解决办学目标和战略这个根本问题。就是要求重视高校领导班子宏观决策能力建设。围绕规划,细化目标,确保行业特色高校顶层设计。另有学者提出要有效规避和化解财务风险,确保高等教育持续稳定发展。一份关于我国高校财务状况的统计报告显示,目前我国一部分高职院校在财务管理上存在风险,这些风险如果得不到有效的防控就可能引发一些社会问题。学者张梅颖就这个论题进行了方向性的研究探索,进而认为一些高职院校所存在的信贷风险主要是因为盲目扩招后学校的资金资源优势不足和政府机构的投入支持力度不大导致。很多学者也提出我国高职教育走内涵式发展之路, 必须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实现高端发展。拓展人才培养的规模与战略策划,力争通过跨区域和国际化的战略化协作办学来建立新的突破点,使我国高职教育融入国际教育的大环境之中, 充分利用国际教育的优秀办学经验和各种资源, 提高学校的国际声誉。

(四)影响内涵式发展的要素

通过文献分析发现,国内专家对于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侧重点有不同的阐述,对高职教育内涵建设比较权威的描述进行分析,能够帮助我们把握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关键点,从而更有效地推动内涵式发展的进程。学者谢仁业沿着体制和机制制约这个方向进行了客观的归纳总结,认为行政性干预和控制、不开放的师资运行机制以及定位不准确是主要的制约因素。鲁武霞、马建富面对高等教育改革的新一轮推进,提出高职院校要实现内涵式发展就要提升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能力、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适应市场变化的教育资源整合运作能力以及遵循高职教育发展规律的院校管理能力。这四个方面的能力提升是影响内涵式发展的关键因素。

从总体上来讲, 内涵式发展过程中的学科结构、管理运作模式等一系列内在的动力因素与政策机制保障、教育消费需求、市场资源配置等外在的动力因素,都会以不同形式、不同力度对高等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的发展构成直接的作用与影响。面对众多因素,我们很难明确地分辨出哪些是影响内涵式发展水平的因素,哪些因素是内涵式发展的结果。在高校发展过程中,这些要素都是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的,但这些构成要素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作用和影响却是各有侧重的。正是这些核心要素的相互作用和持续运行,构成了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基本力量,形成了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基本运行模式。

三、国内相关研究评述及未来趋势展望

通过研究发现,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核心是质量提升。我国2010―2020年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对此进行了部署,强调在未来的十年内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就是提升办学质量。而质量的提升依赖于质量评价系统的完善,在这一背景下,我国教育评价界出现许多基于不同关注视角的高校内涵式发展水平的评价,如张耀嵩从内外部教育质量和保障体系出发的质量评价,谢南斌、田金信提出专门考察办学效率与效益的效能评价等。应该说,这些研究虽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这些质量评价在突出内涵式发展特色上有了很大的突破。楼世洲、宁业勤在“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的课题中提出了学校内涵式发展评价准则指标体系,评价领域包括内涵式发展条件、内涵式发展动力和内涵式发展结果,体现了教育质量评价是过程质量和结果质量评价的基本假设。杨理连把内涵式发展作为一个完整的模式体系,从系统分析的视角提出了内涵式发展的三个评价维度:基础建设评价标准、隐性能力评价标准和核心成果评价标准。从高职教育质量观的发展趋势看,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生在大学影响下的实际收获将成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方向。总之,随着学术界对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进一步关注,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评价问题将成为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

综上所述,国内关于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研究涉及的范围比较广,但从目前的研究成果看,还存在着诸多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探讨的问题:一是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相关文献显示,对于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过程中对策建议方面的研究相对集中,学者们都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一些关注的核心要素和方向,但这些建议缺乏有力的依据和支撑,而且与其他教育类型的区分度不明显,今后需要进一步提炼体现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核心因素,科学地确立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点和特点。二是之前的研究对于内涵式发展的实质具有比较缜密的分析解读,然而对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重点内容的研究不够明晰,这一点不利于实现对内涵式发展的评价和推进工作。只有各高校和教育管理部门清楚了解内涵式发展的内容和方向,才能通过机制创新以转变传统的资源配置方式,实现教育发展模式的成功转型。三是从研究探索现状来看,对高等职业院校内涵式发展的实证研究成果不多,大多数研究是关于经验描述的一些理论探讨,很多政策性建议和导向缺乏科学性和说服性。一些研究成果中虽然提出了评价指标的构建思路,但没有应用具体的评价模型与实证分析来支撑评价系统。实证研究探索方面严重不足,这与我国高等教育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密切相关。而且不同地区的高职教育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所以学者所采用的论据体系往往难以覆盖各个地区的高职教育发展模式,这些都有待于在以后的研究探索中加以解决。

参考文献:

[1]董刚,杨理连,张强.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5):192-197.

[2]杨理连. 系统理论视角下的高职内涵式发展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27):14-16.

[3]张德祥,林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本质的历史变迁与当代意蕴[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4(11):3-8.

[4]傅兴国.论我国高教发展模式的转变[J].高等教育研究,1988(1):79-81.

[5]王洪才.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J]. 教育发展研究,2006(7):14-17.

[6]傅笑然.“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概念的解读与审理[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9.

[7]谢仁业.中国高等教育内涵发展: 价值、问题及趋势[J]. 教育发展研究,2006(7):7-10.

[8]王战军.推进内涵式发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J].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3,27(2):2-5.

[9]房剑森.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政策选择[J]. 教育发展研究,2006(7):1-5.

[10]谭秋浩.浅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J].中国电力教育,2013(10):1-2.

[11]来俊军.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路径探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35(1):227-230.

[12]浦玉忠.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内涵式发展的路径选择[J].教育探索,2011(12):92-93.

[13]周雪梅.内涵式发展高职教育发展的现实选择[J].教育探索, 2013(8):25-26.

[14]陈娜,刘文超.河北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动力机制研究[J].教育教学研究,2012(4):60-62.

[15]徐木兴,刘朝马.论高校内涵式发展模式与运行策略[J].辽宁教育研究, 2008(6):34-38.

实施素质教育的内涵篇(9)

素质教育与传统应试教育相对应,是指以提高受教育者综合素质为导向的教育模式,全面兼顾个人能力、身心健康及思想道德层面的教育。素质教育包含内在及外在两方面。顾名思义,外在素质指的是人们所具备的行为、办事能力等;而内在素质含义丰富,指的是人们对周围环境、对人和事物的态度和看法,上升至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等。

二、农村初中素质教育现状

国家针对素质教育的实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但其落实情况并不乐观,这在农村地区尤为明显。农村地区师生的观念仍然没有从传统应试思想中挣脱出来,而政治课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却得不到师生的重视,在政治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也成为口号和形式。此外,教学改革虽然实施了很长时间,但政治课的固有教学模式仍然没有跳出传统教学的束缚,教师陈旧的理念不能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这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这些问题都与实施素质教育的初衷相背离。

三、在农村初中政治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对策

1.教师要不断更新理念,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教育理念影响着教师对素质教育的定位,教师具有的价值观念,对待素质教育的态度,对待人才培养的看法等都将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师要积极充电,与时俱进,认真学习、贯彻落实相关文件精神,为素质教育在政治教学中的实施提供理论向导与理念支持。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先决条件,而思想政治课体现了多学科内容,这就要求政治课教师要勇于实践,不断创新,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水平和业务技能。以高尚的思想道德水平为学生树立楷模,以自身的人格魅力使学生信服,从而使学生思想受到熏陶,自发提高道德修养。

2.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适应实施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妨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要采取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而不是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师要深刻领悟到素质教育的内涵,引导学生多渠道掌握外部信息,对丰富的感性资料进行理性思维整合。充分利用投影仪、录像机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教师要勤于积累素材,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引入内涵丰富的素材,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3.改革教学模式,积极开展课外活动

实施素质教育所要采取的教学模式与应试教育是完全不同的,在政治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就要改革教学模式。新课标也提出初中政治教学要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活动为辅。这就要求在实践中,实施素质教育不能只局限于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开展课外活动,把政治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实效性。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引进时事,将近期国内外发生的大事引入课堂,这样就可以将枯燥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从而更好地理解原理及观点,使自身的思想得以升华。在课外活动中,可以根据某一论点展开辩论。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嵌入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事例,围绕实事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表达能力,逐渐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实施素质教育的内涵篇(10)

另外,我们已经进入后4%(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后“两基”时代,中央、社会乃至教育系统内部,对教育改革的期望越来越高。这是我们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的优势,同时也是巨大的压力。

因此,基础教育今后的改革,应坚持尊重基层首创精神、遵循教育规律、让人民满意的原则。按照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要求,顶层设计、突出重点,提出具有战略意义的总体改革部署。

一、适应时代需要,树立新的基础教育改革观

深入领会中央精神,今后推进改革,至少要把握三点:一是改革没有退路,要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二是改革要有系统思维、战略思维,要从散点式改革转向协同性改革;三是改革要抓住根本问题、重点突破,遵循规律、科学推进。

基础教育当前最根本的问题是什么?第一,促进公平,第二,提高质量。党的十报告对这两者着墨甚多,《教育规划纲要》更是提出,促进公平是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提高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促进教育公平,不仅是世界教育发展的大势,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提高教育质量,是基础教育的永恒主题,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百姓对教育的期盼、需求被大大激发、释放,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与需求强烈之间的矛盾,将是我们今后必须长时间面对的大问题。

对此,我们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解决公平问题,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解决质量问题,以综合改革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但是,这些措施并没有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主要原因是:第一,改革缺乏系统的衔接、联系,缺乏上位核心概念的引领,共识不够明晰,力量无法凝聚。第二,对改革的深层次问题认识不足,导致改革目标与群众需求不尽吻合,改革效果打了折扣。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例,目前各地的做法主要是在硬件设施等方面着力,以为只要硬件上去了,校舍漂亮了,设施完备了,均衡就实现了。岂不知在全面实现“两基”后,群众对教育的需求已从“温饱型”转向“小康型”,外在的低水准的教育公平已不能满足他们的期望。于是,一方面,各地教育公平稳步推进;另一方面,“择校”热屡禁不止,农村向县城、教育质量比较弱的地区向教育水平高的地区“教育移民”现象,也蔚为风气。

这警示我们,传统的以硬件指标为主的均衡发展观急需改变,单纯的外延式教育改革急需改变。基础教育的未来发展,应树立起新的改革观,走“内涵式综合改革”之路,即以质量提升为核心,以综合改革为抓手,实现基础教育高水准公平发展。这样,公平与质量便有机联结起来了。实际上,教育公平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质量问题。没有质量的提升、内涵的丰富,教育公平往往容易流为空谈。

二、以县域教育改革战略为支撑,积极推进内涵式综合改革

基础教育走“内涵式综合改革”之路,实施县域教育综合改革战略是支撑,建立教师(校长)定期流动制度是基础,特色发展、课程改革和教育文化精神培育是核心。

(一)实施县域教育综合改革战略,促进区域教育科学发展

区域改革是教育改革的落脚点。“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强则国家富。”教育也是如此,县域改革是区域改革的基础、关键,最可能取得大面积突破,并形成战略性影响。当年湖南泪罗经验,就直接引发了后来在全国推广的素质教育改革。目前教育改革缺乏活力,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县域改革不够活跃,基层改革的积极性和创造活力还没有被充分调动、激发起来。今后基础教育的改革策略,当以县域改革战略为支撑,以县(市)为单位,进行综合改革实验,取得突破性经验后,再大面积推广。

实施县域教育综合改革战略,与国家推进的“省直接管理县(市)财政体制”改革相呼应,与城镇化发展重大战略相适应。可以预见,随着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化、城镇化速度的加快,以县(市)为单位的教育改革,将会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教育改革不能滞后于这一形势,尤其是基础教育,可率先提出并实施县域教育综合改革战略。

实施县域教育综合改革战略,符合基础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符合尊重基层首创精神的原则,自下而上“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容易闯出一条新路。

推进县域教育综合改革,至少应当包含以下内容:

第一,坚决落实政府责任,激发县域改革自觉性、主动性。有人以为,落实4%之后,政府对教育的责任就完全兑现了。这种认识是片面的。教育是百年大计,是系统工程,怎一个4%了得。把教育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什么位置,决定一个区域的发展后劲。各地党委、政府都应树立起一种意识:教育是一个地方的核心竞争力,是区域发展最亮丽的“名片”,要争当教育书记、教育县长(市长)——这才是长远的、真正的教育责任担当。也唯其如此,县域教育综合改革才会有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

第二,树立新的区域教育发展观,把课程教学置于改革的核心。当前,教学质量或课程教学改革,已经上升为国家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课程教学改革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微观问题,更是关乎教育改革成败的宏观问题。因此,区域教育改革的重点应从学校硬件建设转移到学校内涵发展上,树立起新的区域教育发展观。新发展观的要义,就是把课程教学改革置于区域教育发展的核心地位,或者说,课程教学改革应成为一个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乃至当地党委政府关注的核心和焦点。

需要强调的是,行政关注课程教学,不是要直接插手学校的教学改革事务,而是要以推动学校制订中长期发展规划、进行教育综合督导评估等方式引导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同时尽可能提供各种条件和舞台,促进教师尤其是校长把主要精力放在潜心育人、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提高专业素养和教学质量上。

第三,自觉依法治教,厘清行政与学校的关系。政府该承担的责任要百分之百地担起,比如教育经费投入、学校设施配备、教学人员配置等,应由行政做好保障,从而解放学校。该还给学校、校长、教师的教育教学自要不折不扣地放还,厘清行政与学校的关系,还校长、教师专业本色,激发学校自主发展、内涵发展的动力。

第四,以县域为主实现高水准教育公平。一方面,按照目前的管理体制,县级政府要对基础教育负主要责任,尤其是在教育质量方面;另一方面,与外延式发展不同,内涵发展必须从学校实际、师资状况、地方经济社会条件等出发,不可能也不应该用统一的标准模式推进。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即使在某个省份内,市与市、县与县之间,教育改革发展情况也不尽相同乃至迥然有别,大面积统一推进教育内涵发展,是不现实的。因此,基础教育的内涵式发展,高水准教育公平的实现,应以县域为主,因地制宜创造性推进。如果全国大部分县(市)在课程教学、学校管理、教育科研等内涵改革方面,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式,那么,基础教育的质量、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都将会跃上一个大台阶。

不过,必须指出的是,以县域为主实现高水准教育公平的前提是县域财政充足,可确保教育经费投入;如不能做到,则需省级政府在经费上加强统筹,切实解决县域教育改革的后顾之忧。

第五。以省为单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承认,考试尤其是高考,直接影响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实施。高考招生是以省为单位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也应以省为单位推进。如果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认识到位、行动到位,素质教育就不难推进,否则便举步维艰。现实中不乏这样的例子:某市或某县尝试进行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改革,但所属省份内其他一些地区仍搞片面追求升学率,其结果,很可能高举素质教育大旗的受“伤害”,不得不走回头路。相反,有的地方下决心在全省范围内强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建设合格学校,全面贯彻国家课程方案,全面培育合格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健康还给学生,把能力还给学生,家长叫好,学生受益,成效显著。近20年来,全国上下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取得了巨大成绩,但不时出现“回潮”现象,“负担重”至今仍是基础教育的顽症,从体制上看,根本问题就在于没有充分明确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主管责任。今后,应在国家层面,逐步建立健全素质教育省级政府负责制、问责制,国家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实施素质教育状况的监测、督查,并将监测、督查结果在全国性媒体上公布,切实督促各地推进素质教育,让每个孩子健康幸福成长。

(二)稳妥推进教师(校长)县域内定期流动,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夯实制度基础

“择校”说到底是择校长、择教师。义务教育最大的不均衡,是校长、教师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没有优质的师资,就没有优质的教育。学校的标准化建设,只是实现均衡发展的基本条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要促进每所学校硬件、软件(主要是师资)条件的基本均衡,而根本在于软件均衡。硬件均衡是相对容易实现的,只要政府有决心,而软件均衡则是一个难题。根据国际经验,推进教师(校长)县域内定期流动是一种比较好的选择,比如规定在同一所学校任教超过一定年限的教师、校长,必须交流到县域内其他学校。当然,建立县域内教师(校长)定期流动制度,不但要在如何流动、教师(校长)权益如何保障等细节设计上周密考虑,同时还需人事等其他相关制度配套改革为保障,稳妥推进。目前,国家有关文件已提出要推动教师流动,但尚缺乏具体操作层面的制度性规定。各地的主要做法也多停留在支教层面,或建立优质学校帮扶薄弱学校的松散联盟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均衡发展,但难以根本解决问题。在国家尚未明确建立教师(校长)定期流动制度之前,可在总结一些地方教师流动经验的基础上,把好的做法制度化,鼓励更多地区在县域内朝着教师(校长)定期流动制方向迈进。当然,在推动教师(校长)定期流动的同时,我们要尽量避免学校文化的传承受到影响,避免造成新的“千校一面”。

(三)推行特色学校发展战略,形成基础教育生动活泼的发展局面

差异、特色,是基础教育生动活泼发展不可缺少的元素。均衡发展、教育公平不是搞“大锅饭”,而是承认差异、多样。均衡发展不是把千万所中小学办成“一所”学校,而是要办好每一所学校,即在硬件、软件都达到一定水准的基础上,实现学校个性化发展。一个区域内的每所学校都有了自己的“个性”,才能在整体上满足群众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教育需求,才能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这就要实施特色学校发展战略。特色发展不是简单的差异发展,而是在承认学校差异的基础上实现高质量的优势发展;也不是特色项目发展,特色项目可以作为特色发展的切入口、突破点,但“点”不能代替“面”。特色发展是以特色办学理念为核心、引领,逐步形成学校的特色课程、特色教学、特色教研、特色管理等,最终要培育出成熟的、独特的学校文化精神。如果拥有相当的教育教学改革自,并具备一定的教育自觉,每一所学校都可以实现特色发展。特色发展,将为教育改革尤其是县域教育改革注入强大的活力。

特色学校发展战略的精髓,是要推动学校自主发展。如前所述,“内涵式综合改革”的核心任务,是提高教育质量,改革重心从硬件资源配置转向教育系统内部改造和学校自身转型,从外延式发展转向内涵式发展。因此,教育改革发展的主体,就不再局限于政府,学校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学校将从依附于政府的被动发展转向自身的自主发展。特色发展,就是要激发和保护学校的自主性、创造性,尽量推动每一所学校自主制订中长期发展规划,自主明确学校发展方向,自主凝练学校发展特色,自觉传承或培育独特的学校文化,全面提升学校教育质量。

(四)深化课程改革,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在基础教育阶段,课程改革是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要载体。新课程实施以来,从课程管理体制到教材编写机制乃至课堂教学,都发生了很多积极的变化,尤为重要的,是解放了校长、教师、学校。许多地方、学校在课程教学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有益探索,涌现出了一批有理想并勇于改革实践的教师和校长。这在课改以前是不可想象的。当然,课改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改革的重心有时偏移,过于关注教学改革,以致有人认为“课改”就是“改课”;支撑课改深入推进的理论准备还不充分、全面,以致一线教师缺乏方向感,并容易引起人们对课改的误解;一标多本的教材多样化编写机制尚需完善,等等。

课程改革不存在要不要继续进行的问题,而是如何进一步深化的问题。今后,课改应在以下几方面大力推进:第一,回归课程本位。科学把握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的界限,把重点、重心放在课程改革上。引导大家认识到,“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在修订好课标的基础上,如果我们能推动各学科研制出一批科学的、优秀的高水平教材,那么课改就成功了一大半。第二,健全教材多样化编写机制。可探索建立一支高度专业化的各学科教材编写“国家队”,同时鼓励其他有资格、有实力的出版社参与竞争。这样,保证至少有一套高水平的教材作引领,以激发真正的竞争,从而有力促进教材的多样化。第三,下大力气开发课程资源。课改把校本课程的开发权赋予了学校,鼓励教师成为课程开发者。这为一些学校、教师提供了“用武之地”。但我们也要看到,还有许多学校、教师限于自身条件、能力,难以履行开发课程的职责。教育部门应组织有关方面,大力开发、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以保证每所学校都能真正开设充足的校本课程。否则,随着课改的推进,校际之间的差距可能会进一步拉大。第四,给予学校更大的课程开发、设置空间。课程多样化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根本。在实施国家课程方案的基础上,鼓励每所学校都建设自己独特的课程体系。现在,有的中学开设了极为丰富的选修课程,让每个学生都能拥有自己的课程表,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这样的学校多了,基础教育就充满生机活力了。第五,进一步厘清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教学性质,保证课改继续沿着科学的方向迈进。一方面要面向世界,全面、系统、科学把握世界教育改革大势和先进教育理论(既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也借鉴发展中国家的有益探索;既及时吸收当代国际教育改革思潮的养分,也潜心研究国外古代、近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另一方面要面向历史和本土,继承优秀传统,立足中国土壤,这样才能总结、提炼出能有效指导课改的教育教学理论。第六。以课改为抓手促进高中优质、多样化发展。可探讨如何赋予普通高中更大的课程设置、开发权,大力提高校长的课程规划、领导能力和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增加每所学校课程的丰富性、可选择性。

(五)用文化“改造”学校,办有文化品位的教育

说起改造学校,我们一般认为,就是校舍的改造,设施配备的完善。这当然是必要的,但远远不够。实质上,一所学校的变化,往往不在于外观,而在于气质,即文化精神。可是,在“应试教育”的大潮中,一些人急功近利,把教育矮化为技术,甚至窄化为分数。有人感叹,我们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有能力没教养。文化的缺位,将危及教育的品质。因此,教育改革的一个重任,是潜下心来梳理、传承并酿造富有特色的区域和学校教育文化精神。一所好的学校,必然具有深厚、优秀的文化。南开之所以是南开,就是因为它形成了“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办学精神。同理,一个区域教育之优劣,决定于其教育文化精神境界之有无与高低。文化是一种风气。一个区域的教育系统有良好的风气,其教育质量就有最底线的保障;相反,则必将走向堕落。一个懂得珍惜、呵护优秀教育文化精神的区域,将会自觉以文化的眼光、文化的方式去“改造”学校,为学校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当地教育保留元气、增加生气。广大基础教育工作者,包括教育行政人员,应大力提升自身文化修养和文化自觉,把教育办得有文化品位、文化内涵和文化风骨。

三、建立健全保障机制,为改革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

推进基础教育“内涵式综合改革”,需要国家层面建立健全有关保障机制,为改革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舆论氛围。

(一)健全国家教育质量监测和督导评估机制,引导区域、学校注重内涵发展

推进“内涵式综合改革”,必须高度重视国家教育质量监测和督导评估的保障作用。

教育质量监测要重在引导各地和社会树立新的教育质量观。第一,监测的内容应包括学业水平,同时要包含学习能力、情感、兴趣等,尤其要有体质健康的项目。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可以学业水平、学业负担、体质健康等3项内容为主。第二,监测结果要及时向社会公布。借鉴公布各省学生体质健康数据的做法,择机在全国性媒体上公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学生学业水平、学业负担、体质健康状况。

督导评估要实现重心下移和由“硬”到“软”的转变:从督导评估省级政府为主到督导评估县级为主,促进县域教育改革发展;从关注硬件资源为主到关注软件资源、内涵发展为主(比如可以把学校是否制定、实施中长期发展规划,是否忠实实施国家课程方案作为督导的重点),尤其要把“人”(教师发展)放到督导指标的核心位置,比如可重点关注一个地区教育经费占当地GDP的比例,教师工资收入及培训、教科研经费占教育经费的比例是多少——内涵发展、质量提高关键在人、在教师。

(二)尽快建立现代学校制度,保护和激发校长、教师的改革积极性

推进“内涵式综合改革”,关键在于学校有改革发展的自主性、积极性,即要有教育自觉。如何唤醒学校的教育自觉?关键是要在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尽快建立起现代学校制度。现代学校制度的核心是处理好两种关系:一是处理好学校与外部的关系,即厘清学校与行政、社会的关系,重在明确学校的教育权利。二是处理好学校内部的关系,比如每所学校都要制订章程,重在保障教师的专业自和形成学校内民主的风气。只有建立健全现代学校制度,校长、教师的权责得以明晰,学校才可能成为教育改革最活跃的细胞,良好的教育文化精神才能逐渐形成并得到呵护。

当前,群众对权利保障和政治参与的需求在不断增长,反映在教育领域,就是家长对学校教育的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参与权有强烈的渴求,年轻教师、学生的权利意识、民主意识明显增强。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则可回应这一趋势,保护和激发校长、教师的改革积极性、创造性。

(三)以校长、教师专业标准为依据,改革教师培养培训模式

教育部已经颁布了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教师专业标准,教师培养培训将以此为依据作相应的调整。应尽早组织专家队伍,对标准细化进行研究,改革师范教育课程。

教师培养方面,在注重人文素养、学科素养的同时,应高度重视实践能力的锻炼,吸收中等师范教育的经验,把教学技能、教学组织能力置于教师培养课程教学的重要位置,突出师范性。

实施素质教育的内涵篇(11)

在整个体育运动开展过程中,其不仅需要注重创新运动技巧,同时也要注重完善教学机制建设。结合篮球体育运动开展日益成熟这一客观状况,如今在篮球体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要注重构建科学、合理的标准和方法。通过构建科学完善的标准方法,从而实现篮球教学运动系统化、体系化发展。

1当前篮球体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

在现阶段篮球体育运动项目教学活动开展时,需要充分注重完善训练要素,特别是结合篮球学员自身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全面融入,进而确保整个篮球体育运动能够实现相应发展。在整个篮球训练活动中,其作为系统化培养机制,想要实现理想的训练效果,就需要充分丰富培养元素,并且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其实际上也是优化篮球引动教学机制的基础和前提。当然,从篮球体育成熟发展视角看,要以篮球体育发展趋势为基础,确定科学教学的核心标准与方法,极为必要。事实上,在这一过程中,也引导我们准确认识到当前篮球教学运动开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确保整个篮球教学运动教学机制科学、合理构建,并且确保整个篮球教学运动创新发展。在篮球教学运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完善的教学机制,不仅是发挥学生自身基础素质的前提,更是篮球教学运动水平不断提升的关键和重点。结合当前篮球体育运动项目实际状况,现阶段篮球项目对教师的水平有着重要要求,同时整个篮球体育运动训练机制中,需要充分注重完善训练元素,尤其是要认识到篮球体育教学活动中文化元素的价值作用,通过界定篮球体育教学的核心标准与方法,从而推动篮球体育运动科学化发展。结合当前篮球体育运动开展实际状况来看,其训练水平实现了初步提升,但是其未能构建科学化、内涵化的教学机制,尤其是未能对整个篮球教学活动进行有效把控。因此,对于现阶段篮球体育运动教学机制构建来说,如何科学、有效制定教学思路,就成为篮球运动实施过程中的首要要求。当然,在整个篮球体育运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不能脱离篮球体育运动项目的特点和要求。通过构建合适的篮球教学方法,从而为整个篮球体育运动成熟发展提供有效帮助。因此,对于当前篮球体育教学活动开展来说,除了教学技巧的相对不足,更为重要的是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文化元素的相对缺失,也这成为影响篮球运动教学活动的重要因素。结合我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应用状况,可以看到传统文化元素,尤其是传统茶文化理念作为整个文化体系的核心与精髓,如果能够将传统茶文化理念融入到整个篮球体育教学活动汇总,其必然能够创新篮球体育教学活动开展思路,实现整个篮球体育教学活动的最大价值。

2茶文化理念的具体内涵认知

我国有着丰富完善的茶文化元素,经过几千年的成熟发展,逐渐形成了体系化的茶文化机制,通过对整个茶文化理念内涵进行分析,可以看到整个茶文化理念中包含了诸多元素内容,无论是具体的物质元素,还是相关精神内涵,实际上都是整个茶文化理念价值作用的具体展现。茶文化是饮茶习惯与我国传统文化体系相结合的发展诠释,而茶文化理念中所具有的价值元素,不仅为传统茶文化体系传承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同时更重要的是茶文化理念中所具有的多样元素,实际上也是整个文化机制时代化价值的重要表现。茶文化不仅是一种文化元素,同时其中所具有的积极价值和作用,也能够为整个茶文化理念应用提供重要帮助,结合传统茶文化理念的具体内涵,可以看到应用好整个传统茶文化体系,其能够为当前整个教学活动创新发展提供有效借鉴。结合当前篮球体育教学活动开展状况,可以看到传统茶文化理念,不仅能够丰富篮球教学理念的具体内涵,同时更重要的是其能够引导学生形成积极正确的学习理念和思维观念。结合传统茶文化体系的具体价值内涵,以及其时代属性,通过对整个茶文化体系的具体要素进行分析,可以看到整个茶文化体系中所具有的价值意义符合当前学生培养的具体要求,因此应用好茶文化元素,能够弥补当前整个篮球体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和不足,从而实现整个茶文化体系与篮球教学活动的有效融入。

3当前篮球体育教学活动开展的相关要求

当前无论是篮球体育运动的发展成熟度,还是发展内涵都相对较为薄弱,尤其是多数教练员将教学的衡量点放在了基础体能素质上,未能从整个篮球体育运动发展和开展的要求角度出发,制定篮球教学的核心标准与方法。结合篮球体育运动实际状况和具体特点,其自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要注重结合以下标准来具体实施:首先,要结合篮球体育运动的整体特点,细化要素分类,并且结合各个要素在整个篮球体育运动中的成绩影响状况,从多角度出发,制定多维度的教学标准。尤其是要充分结合篮球体育运动项目中的各项影响元素,构建完善的篮球体育运动训练机制和方案。随着当前篮球体育运动开展不断成熟,在教学与考核体系实施过程中,其标准也更加细致,因此,制定合理的篮球运动教学标准就极为必要。其次,要结合篮球体育运动的开展要求,需要细化标准机制,尤其是要针对篮球体育运动员自身的基本情况,确定篮球体育运动员教学活动开展状况。而对篮球体育运动来说,其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要将力量素质培养及训练放在首要位置,特别是结合运动员自身的力量素质状况,确定其训练方案。在篮球教学的具体方法确定时,应该注重动态化设置篮球教学考核机制,尤其是要将篮球教学的整体要求以科学化、数据化的理念来具体实施。当然,对于篮球教学来说,想要实现最佳效果,还要将教学机制、训练机制相结合,通过有效融入,从而实现篮球体育教学活动的最佳效果。最后,在开展篮球体育教学活动时,要将篮球运动学习的各个素养融入其中,比如运球、防守、挡拆、抢断等基础要素等各项内容,都应该纳入到整个篮球教学活动中。对于整个学前篮球体育教学理论应用活动来说,想要实现最佳效果,必须将篮球运动所涉及到的各项元素融入到整个教学活动中,特别是充分注重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基本功底。只有学生应用好这些技能素质,才能篮球体育运动活动开展提供基础和借鉴。

4茶文化背景下的篮球体育教学理论应用机制

当然,总的来说,在选拔人才时,要立足篮球体育运动的实际状况,来拟定具体的教学方法。不仅如此,在篮球体育运动训练项目教学过程中,想要实现准确了解,就必须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实际上,当前篮球体育运动项目训练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很多老师和学生都将重点放在了篮球项目的教学上,未能认识到寻找文化元素在整个篮球体育教学活动的必要性。因此,在整个篮球体育教学活动开展机制的认知上,缺乏完善的教学思路。客观而言,当前篮球体育教学活动作为整个体育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内涵,其对学生培养的要求也进一步提升,而想要实现最佳教学效果,就必须从文化内涵融入和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相结合。相对于传统篮球体育运动教学活动开展状况而言,可以看到,其使用的训练方案和机制,未能与篮球体育运动本身相匹配,尤其是其科学性、合理性存在较大不足。从当前整个篮球体育运动项目教学活动的具体实施状况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学生和老师的关注点在于对篮球运动项目的技巧展现,未能从篮球体育运动项目的发展趋势,以及其中所具有的文化内涵相结合,因此,结合准确认知,可以看到在整个传统篮球教学活动开展时,必须将传统文化元素内涵融入其中,特别是要将传统茶文化融入到整个篮球教学机制中,从而为整个篮球运动教学活动有效推进提供重要基础。茶文化理念是我国传统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整个茶文化体系中所具有的元素内涵,不仅是丰富篮球教学活动等教学元素内容,更重要的是其实际上是对整个篮球教学体系的创新与优化。总的来说,在篮球运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要充分注重将文化性元素融入其中,特别是对于该教学活动开展来说,其更注重的文化元素与实际应用的有效结合,也就是说,在开展该教育活动时,必须充分注重将文化元素内涵理念整体融入到篮球教学活动中。相对于以往整个篮球体育教学活动开展来说,其最大的问题和不足就是缺乏文化元素的有效融入,因此,在开展整个篮球运动教学活动时,要将篮球专业教学与文化性内涵融入相结合,特别是通过融入传统茶文化理念的具体内涵,从而满足篮球运动教学活动开展的最佳效果。

5结语

随着现代体育运动建设不断成熟,如今无论是具体的体育运动项目,还是整个体育运动的价值内涵都实现了成熟发展。传统茶文化元素的有效应用,客观而言,是当前注重发挥传统茶文化理念在整个篮球教学活动中价值作用的具体要求。通过融入传统茶文化体系的具体内涵要素,其能够在发挥传统茶文化理念具体价值的基础上,实现篮球运动教学理念的有效应用。结合传统茶文化理念的具体内涵,可以看到其中所具有的内涵要素,以及积极属性,能够为当前篮球教学活动创新开展提供重要支撑。

参考文献

[1]郭子良.拓展训练应用于篮球教学中的实践分析[[J].体育科研,2013(2):142-147.

[2]许宗祥.我国少年篮球运动员培养现状与对策研究[J].企业家天地,2014(13):151-153.

[3]郑新刚.现阶段福建省少年儿童女子篮球队员培养的调查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15(3):10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