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数字化与教育大全11篇

时间:2023-08-14 16:50:53

数字化与教育

数字化与教育篇(1)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数字产品的普及,一股强劲的数字化浪潮正在向我们袭来,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在教育领域,数字化教育成为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潮流。然而我们在享受数字化教育福利的同时,也不得不注意数字化教育过程中人文意蕴的缺失。

一、数字化教育

在数字化浪潮推动下,我们已迈入一个崭新的时代――数字化时代。数字化技术成为新时代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数字化教育成为教育发展中的潮流。数字化教育包括非常丰富的内容,如数字化学习、数字化教学、数字化教育资源、数字化校园等等。具有如此宽广的范畴,我们无法用一个准确的定义去界定数字化教育,而仅仅是将数字化教育作为对数字化技术在教育领域中应用的概括。为了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数字化教育,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认识。

1.何为数字化

数字化原本是计算机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在计算机系统中,信息的处理加工、传输、存储都是以二进制数(即0和1)的形式来进行的,我们将二进制数的一个位称作一个bit(比特),并用bit来表示计算机所有的信息对象和计算机指令。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字化亦发生了新的变化。如今的数字化已不再是最初0和1组合的比特数据,它大大超越了静态、直观的数字符号的本意。0和1的不同组合,种种不同的0和1的字符串,在构造着生动、形象、更具仿真效果的世界图象。如果说通讯和交往工具是一个时代的主要标志,那么,数字化以其不同于农业时代的信鸽、驿站,工业时代的电话、电报等通讯和交往工具,引领着人类进入了数字化时代[1]。如今数字化时代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的推动下迈入了以数字化技术为核心特征的最新发展阶段,而数字化教育正是这一阶段的产物。

2.数字化教育的特征

(1)开放性

数字化教育的开放性,首先表现出来的是领域的开放性。现如今,我们谈及数字化教育,总是可以很容易地想到数字化学习、数字化教学、数字化教育资源、数字化校园等等。然而,数字化教育不仅仅只是教育某一领域的数字化,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几乎都被卷入数字化的潮流之中。其次是交往的开放性。数字化的语言,以其特有的便捷性,打破了地域的限制,拓展了空间的范围,不仅给教育中的人们提供了更多的交往机会,还将人们的交往范围无限扩展。除此之外,也使得教育自身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能够以更加自由便捷的途径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为丰富教育资源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再次是思维的开放性。数字化的巨浪帮助人们冲破了以往狭隘、固定、封闭的牢笼,摆脱了思维的桎梏,向每个人提供了一个开放广阔的平台。人们可以质疑、交流、学习,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去认识这个世界,获得更加长远的发展。最后是价值的开放性。置身数字化教育的人们,有着多样的信息获取途径,海量的信息资源,加之数字化教育下人们思维更加开放,使得人们对于同一事物的看法、观点、价值观念也随之变得多元化,而数字化教育以一个开放的价值态度允许多元化价值的存在。

(2)跨时空性

数字化教育的跨时空性,首先表现在促使时间因素与空间因素由教育发展的外部因素转变内部因素,成为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力量。无论是教育自身体制、政策的改革还是教育内部人们教与学方式的变化,其背后重要的推动力正是时间与空间因素的改变。其次数字化教育不仅仅只是数字化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更是一个对时空进行重组的进程。正是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创新,才使得数字化教育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拥有技术支持与保障,让教育全球化成为可能。最后,数字化教育并非是对传统教育的否定,而是在传统教育稳定结构基础之上,与现代数字化技术的融合,传统教育的生命在数字化教育的进程中依旧延续。

(3)虚拟性

数字化教育的虚拟性,表现为数字化教育营造的空间,不仅是实现符号流动、信息交换的场所,还可以满足教育活动的特殊需求。凭借数字化技术的支持,在网络空间虚拟出一个类似现实社会的生存空间。虽然只是一个由0和1数字符号编码交织而成的空间,但利用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却能够实现模拟真实世界的效果,使数字化教育中的人们足不出户,便可以体验到身临其境的感觉。

(4)符号性

数字化教育的符号性,表现在数字化教育为教育领域中的人们提供了一种数字化的教育生活,处于数字化教育生活中的人也被简化为其中的一个符号。如恩斯特・卡西尔在《人论》中提出,人是符号的动物,符号化的思维方式和符号化的行为是人类生活中最富于代表性的特征[2]。在数字化的教育生活中,人们作为符号动物充分发挥符号化的想象力和智慧,最大限度地摆脱物质现实的束缚,用新的符号组合表达个体内心的想法,不断扩展自己的思维,扩大和超越现实世界的有限性。

数字化教育的发展,让我们看到在数字化技术推动下教育变得强大起来,学习变得自由,思维变得开拓,教学变得轻松,资源变得丰富,环境变得智能等等。然而我们在享受数字化教育成果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数字化教育推进过程中,由于数字化教育自身的特征,极易造成教育人文意蕴的缺失,背离教育的宗旨。

二、数字化教育人文意蕴的缺失

我国关于“人文”的记载最早见于《易・贲卦・彖传》:“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3]而在西方,人文是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虽然没有完全与之对应的“人文”一词,而只有人文主义、人文精神等表达,但我们可以通过humanity之前的词culture和pedagogy发现,其含义就是指人经过培育而显现为人。教育学是育人之学,是以个体成人为根本指向的学科,人文品行理应是教育的基本品行[4]。因此教育中理应有着深厚的人文意蕴才可以充分实现对人的关照。然而,在数字化教育进程中却极易产生教育人文意蕴缺失的问题。

1.情感教育欠缺

情感是人类一项复杂的高级精神活动,对人的发展有着认知、动作技能难以取代的作用,所以在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当中,将情感目标列为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在数字化教育现实中却存在着情感教育欠缺的情况。首先,数字化教育中的教师可以凭借数字化技术轻松实现对学习者的知识传授,这种以数字化技术为渠道的教学虽然打破了传统面对面的现实课堂教学,但由于教育者与学习者置身虚拟的教学环境之中,缺乏现实情境中面对面的语言交流、动作交流、表情交流、情感交流,不免使得数字化课堂沦为只是对知识机械、枯燥的传递,忽略了对学习者的情感关怀,更难以达成情感教育的目标。其次,情感是人类一项复杂的高级精神活动,是难以实现显性观察、准确测量的,不像知识那样可以实现准确的编码、易于量化,实现数字化技术的传播。即使教师在数字化教育中有意识地实施情感教育,客观的现实困难也使得教师望而却步。最后,数字化教育营造的是一种虚拟化、开放式的教育环境,学习者是以独立个体的身份参与到学习中来,而不像传统教育方式那样,每个人都处于班集体之中。数字化教育环境下彼此独立的个体身份极易造成学习者之间的关系淡漠、情感薄弱,对于学习者之间的人际关系产生不利影响。

2.教育功能单一

数字化教育中存在教育功能单一化倾向。数字化教育中,技术的威力在不断地增强,借助技术,学习者可以轻而易举地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技术,学习者在不依赖教育者的前提下仍可能以便捷有效的途径获取知识、习得技能。这使得教育者的知识权威地位一落千丈,同时,对学习者在人格塑造、道德引导、文化熏陶、情感影响方面的作用也大大减弱。教育已不再是与人的精神相契合、追求智慧、传承文化的活动,而是逐渐演变成单纯的知识获取手段,技能的训练。教育对于个体发展的社会化、个性化、个体享用功能丧失,处于这样的教育之中,人也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

3.交往陷入困境

数字化教育中的人们在交往时常陷入困境。马克思在很早之前就已经指出对物的依赖所造成的新桎梏,然而,随着工具理性主义和技术理性主义的出现,技术环境下人的困境问题日益凸显。数字化教育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为学习者营造出一个广阔、丰富、多样、新奇的学习环境,这是一个由数字化符号交织而成的环境,环境中的人们不必考虑原有现实社会的利益关系、背景环境、规范约束,充分显示着公平、自由、平等,张扬了人们的个性。然而,这样的环境却让人们的交往陷入困境。一方面,自我约束能力较低的个体,容易在这样自由的环境中发生违反道德、法律的行为,造成一系列不和谐的音符,给自己与社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另一方面,对于控制能力较低的个体容易产生对这种环境的依赖,甚至沉溺于这种环境,导致个体在现实社会中的交往能力退化,甚至造成对现实社会的淡漠、麻木甚至厌倦、逃避。

4.个体异化

数字化教育中存在个体的异化现象。数字化教育的建设,其目的是为了利用数字化技术更好地发展教育,促进人们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但是,就当前现实状况而言,似乎有悖于数字化教育建设的初衷。首先是个体独立思维的退化。数字化的教育环境,为个体的学习提供着海量的信息资源,尤其是多媒体技术的出现,提供的资源不仅有文本,更有绘声绘色的声音、图片、视频等资源。加之电脑、智能手机等便携设备的普及,使得人们的学习发生了巨大变化。相对于纸质的文字读本,他们更青睐图片、视频带来的强烈刺激。相对于独立思考探索问题,他们更喜欢唾手可得的网络搜索。原本希望数字化教育能够给学习者带来更全面的发展,怎奈在数字化技术的包围下学习者异化为没有思考、只会搜索的机器。其次是沉溺于娱乐,难以自拔。数字化教育中网络学习、网络教学、网络资源等,无论对于学习者还是教育者都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是对于正在发展变化的青少年,原本是学习利器的网络,却变成了游戏欢乐的新天地,他们沉溺其中,被网络所“奴役”,严重影响着身心发展。最后是人们面临变为符号的危险。数字化教育是社会在数字化时展的重要进程,在这个由0和1数字符号编码的时代环境下,人们也在一定程度上被异化为符号。符号本是人们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创设的,但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下,符号却反过来成为控制人、奴役人的异己力量。如沉溺于虚拟世界而迷失真实的自我、真实的人性;又如虚拟与现实的混淆,造成主体的判断力缺失[5]。人们如同符号一般,迷茫地生活在数字化世界之中。

数字化教育中人文意蕴的种种缺失,既与数字化技术本身的不足有关系,也与人们应用的不恰当有关。既然发现了数字化教育建设过程中的不足,就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极力扭转,以确保数字化教育的发展不会背离初衷。

三、数字化教育人文意蕴的回归

教育是一项旨在培养人的事业,数字化教育中人文意蕴的缺失已不容忽视。以何种途径才可以促使数字化教育中缺失的人文意蕴早日回归?该问题解决的关键要落实到人,要对数字化教育中的人有一个正确的理解与合理的把握。

1.以人为本

无论何种形式的教育,其对象都是指向人,而优秀的教育更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人、爱护人,要充分地认识到,人不仅在身体、精神、理智、情感、情绪和感觉诸方面存在有机整体性,而且在有机体协调的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方面也达到和谐一致[6]。

(1)在数字化教育中确定人文教育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对主体的态度确立、行为的指引和调节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人文教育价值取向的确立是数字化教育发展中的必要环节。人文教育的目的在于唤醒和引导潜藏在学习者身上的人文需要,向他们传递一定的人文知识,培养他们对于自己、他人以及环境的人文理解、人文关怀意识和人文关怀能力,促使他们树立高尚的人文理想和人文信念[7]。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文教育价值取向,才可以确保数字化教育下教育者在传递知识的同时,也对学习者实施道德、精神、人格等方面的教育,真正实现教育的育人功能。

(2)要摒弃技术至上的理念

当今的数字化教育发展之所以会出现各种异化现象,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技术至上理念作祟。在这种理念的影响下,技术占据了教育的中心地位,人不再是教育的目的和主体,而成为附庸。因此,我们要让人重新回到教育的核心位置。在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知识传递的同时,更要注重如何利用数字化技术开发人们在知、情、意融合的高级智慧思维方面的潜力。

(3)在数字化教育过程中要创设具有人文关怀的教育环境

具有人文关怀的教育环境,应是以人为中心的,强调数字化教育服务的核心,是充分利用网络和各类开放式服务系统为学习者提供学习生活的平台,满足学生和教师多方面精神生活的需求[8]。

2.回归现实生活

虚拟的数字化环境不是我们的家园,现实的生活世界才是我们最根本的生活家园。数字化教育面对的人是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人,任何脱离生活的教育都无法真正实现对人的发展。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曾经明确提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9]。我们在教育中既要认识到人的个体性的存在,更要认识人的社会性的存在。因为人类真正的学习活动是发生在他所参与的社会生活中的,其最终的目的也是要服务于个体的社会生活的。

回归现实生活并不意味着数字化教育就要抛弃虚拟世界,彻底地回归到生活世界,而是要求数字化教育中的虚拟世界与现实生活世界保持合理的距离,既不要模糊了彼此之间的界限、混淆在一起,又不要完全地对立隔绝。教育回归生活世界与数字化教育都是教育发展的潮流,现实的生活世界不仅奠定了人类个体存在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数字化教育发展壮大所要牢牢抓住的坚实根基。我们的数字化教育发展之所以会陷入当前的尴尬境遇,其原因是我们没有妥善处理好现实与虚拟两者的关系,没有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

3.数字化人文资源的开发

数字化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善于利用它,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有利的一面。我们可以选取古代经典、区域文化、乡土文化以及现实生活中富有人文情怀的素材,利用数字化技术加以开发,成为数字化教育中宝贵的教学资源,更好地发挥育人价值。在确保数字化教学资源丰富性与多样性的同时,更要保证教学资源的人性化,不仅要有认知、技能的成分,更要有融合道德、情感、精神的元素。除此之外,选取的教学资源也应更多地贴近现实生活,能够让学习者在数字化教育中时刻认识到自己是现实生活世界的人,能够让学习者通过汲取数字化人文资源的营养实现自我的不断完善与发展。

4.情感互动的教学设计

以往的数字化教育实践,情感教育目标易被忽略或难以得到较好的实现。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一方面是教学设计者对情感教育因素的忽视导致设计不周;另一方面是对教学资源中的情感因素挖掘不够。在今后的数字化教育实践中,我们应当做到这样几点:一是要将情感教育目标纳入数字化教育实践的目标行列中去。二是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的有利条件,为学习者营造一个利于情感互动的学习环境。该环境不仅可以增加教育者与学习者之间的情感交流,更要增加学习者之间的情感互动,保证在数字化的环境下教育者与学习者都能获得现实般的情感体验。三是要挖掘教学资源中的情感因素。选取更多具备知识性、情感性价值的教学资源,在传递知识的同时也兼具情感教育。针对教学资源中不同的情感素材,采取不同的策略手段加以实施。开发智能型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使教学资源变得人性化、智能化,让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与教学资源进行情感互动。

数字化教育在我国发展得如火如荼,为教育带来了新面貌,为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前景。然而任何事物都不是完美的,我们应正视并妥善处理数字化教育人文意蕴缺失的问题,让数字化教育发挥应有的价值和积极作用,让技术真正起到推动教育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鲍宗豪.数字化与人文精神[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

[2] 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3] 周易[M].张善文,译.广州:广东省花城出版社,2001.

[4] 刘铁芳.教育研究中的人文意蕴[J].教育研究,2008(11).

[5] 鲁洁.网络社会・人・教育[J].江苏高教,2000(1).

[6] 张斌贤,褚洪启.西方教育思想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

数字化与教育篇(2)

教育信息化发展

从管理角度看,中国教育信息化当前发展的态势是:第一,《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已经颁布;第二,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已经召开;第三《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当前几项重点工作的通知》已经下达;第四,2013年教育信息化重点工作已经开始实施。在国家顶层设计完成,工程启动后,最需要的是各项工作的跟进。信息化装备环境无疑是先决条件,工作要先动起来。

200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后,绘制了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发展阶段图,将教育信息化发展分为兴起、应用、融合、革新4个阶段。目前中国处于这4个阶段中的应用阶段,而美国等发达国家处于融合阶段。正因为中国处于应用阶段,所以教育装备行业才会大热。2013~2015年,中国的中小学信息化教育装备要进行大规模的革新。根据这张国际信息化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发展阶段图,我们自己也绘制了一份中国的教育信息化发展阶段图,图中包含3个阶段,即现阶段、应用整合阶段以及融合创新阶段。教育部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中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就是教育信息化,因此我们要从现在开始,在7年时间里从发展阶段达到应用整合阶段,继而达到融合创新阶段,我们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

面对这样的发展任务,国家确定了教育信息化建设总体战略,即以优质教育资源、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学习、教育方式创新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和队伍建设为保障,坚持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的教育信息化建设。这些要点都源于国家颁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

教育信息化建设制定了32字工作方针,即“面向未来,育人为本;统筹规划,分类推进;应用驱动,共建共享;深度融合,引领创新”。其总体发展目标可归纳为“二基本,一接近”。展开来说,一要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二要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三要使教育信息化整体上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充分显现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支撑与引领作用。

现阶段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发展任务主要是:缩小基础教育数字鸿沟、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构建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提高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与之相应的是,建设信息化公共支撑环境,加强信息化队伍建设和形成完备的教育信息化运行体制机制。“中国数字教育2020”行动计划包括以下5项,即学校信息化建设与提升行动、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能力推进行动、教育信息化基础能力建设行动、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行动以及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行动。以上这些都是教育部正在做的工作,国家教育信息化部门正在集中力量,建立信息化公共支撑环境,抓紧队伍建设和体制机制建设。本次展会也是为这方面做出努力的体现,特别是解决基础教育包括幼教等有关方面公共支撑环境问题。

信息化公共支撑环境要求我们在两方面做出努力,一是建设教育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包括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二是建设教育云平台,包括教育云资源平台、教育云管理平台以及教育云基础平台。这里提到了云平台相关问题,云平台也是教育部所谓“三通”平台建设的基础。对于“三通两平台”的简要阐述是,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教育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宽带网络校校通问题更多的是需要国家、社会来解决的。本次展会展示的很多设备都是服务于教育资源班班通建设的。而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是我们下一阶段工作中要解决的要点。“人人通”问题如何从物理装备、网络体系上解决,是电教、教育装备工作者需进行研究的问题。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是由中央电教馆从国家层面上进行建设,这个平台已于2012年12月28日启动,正在加紧建设中。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则由教育部信息管理中心负责,为“三通”提供支持。

2013年国家教育信息化核心目标可归纳为5大项。第一,完成“教学点数字资源全覆盖”项目规划的6.7万个教学点。第二,实现全国50%以上的义务教育学校、80%以上的职业院校接入宽带网络,建成网络条件下的基本教学环境。第三,优质数字教育资源覆盖50%以上的义教学校。开设网络学习空间600万个,20%以上的中小学、20%以上的职校利用空间开展教学活动。第四,国家数字教育资源中心和公共服务平台初步完成一期建设。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实现100%的机构、学生及部分教师的数据入库。第五,对100万中小学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接入宽带的30%中小学教师具备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能力。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教育部提出开设网络学习空间600万个,这就要求我们条装、电教部门的同志认真研究,不仅仅关注网络空间建设的数量,还要思考以下几个问题:学习空间的开设要解决什么问题?学习空间架构应该是什么样的?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的学习空间建设如何分别开展?在这样的思考下就需要我们将人人学习空间建设从装备、网络、内部配置等多角度进行精细设计,使更多的学习空间能够有效开通。“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工作需开展,这3项工作的完成将标志着中国教育信息化基本格局的形成。

班班通建设

中央电教馆提出了“班班通”建设的基本构架图,其中包括硬件环境、教学资源、教学活动3个方面。在“班班通”建设中,要求条装、电教部门的同志协同合作,分别从环境建设和教育教学各方面完成中国教育信息化从物质装备到实现学习的过程。

首先,从硬件环境方面分析,将其通过终端属性分为4个类别,即移动网络教室、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以及简易多媒体教室。各学校根据自己不同的需求和特点装备不同的设备构建其硬件环境。以汶川等重建校区为例,多采用电子白板和短焦投影仪设备。“班班通”建设综合解决方案还设计了6种不同类型的专业教室。这4种类型的硬件环境和6种不同的专业教室就构成了对“班班通”建设在条件装备层面上的基本架构。

其次,从教学资源方面分析,中央电教馆等推广应用机构有责任汇聚优质教学资源,鼓励产生校本资源,设计资源配置和应用的案例。

再次,从教学活动方面分析,通过前两者的配合最终为实现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创造条件。当今教育发展重视应用结果,而应用就是由装备和资源的结合得到的。我们针对新的教学方式的应用,提出了若干建议。不同的硬件环境配合教育资源可以产生不同的教学方式,比如移动式学习、班级学习、小组学习、个人学习等。

数字校园建设

2012年年底,中央电教馆制定了《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指南(试行)》,阐述了关于数字校园建设的标准。数字校园建设是我们的工作重点,其中包括8项需要解决的问题,分别是建设目标、应用服务、建设原则、数字资源、建设内容、基础设施、师生发展以及保障机制。

数字校园的基本目标是实现校园环境数字化改造;实现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实现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以及形成具有示范意义的特色。

数字校园建设原则包括3点:一是突出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二是坚持以教育信息化应用创新为核心;三是强调教育云服务模式的应用与推进。这其中提到了云服务模式的推进,我们建议学校在数字校园建设中采用云模式,不再鼓励小而全地安装自己的数据中心,而是依托上级资源云的覆盖与支持及资源提供厂商的服务。

数字校园建设内容是以师生发展为核心,应用服务为窗口,数字资源为重点,基础设施为基础和外显形式进行建设。

师生发展是数字校园发展的原动力,其中学生发展包括学习态度与思想意识、学习方式与技能以及社会责任3方面内容;教师发展包括工作态度与思想意识,教学理念、方法与技能,社会责任3方面内容。

数字校园建设应用服务方面包括5部分内容,分别是统一认证与门户服务、教学应用服务、管理应用服务、教研应用服务以及生活应用服务。

数字校园建设的数字资源方面包括4种建设趋势、3种资源类别、4种资源来源以及10条建设要求。

数字化与教育篇(3)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强调,在实现高校政治教育过程中,各高校要全面加强校园网建设,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教育阵地,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目前,如何进一步探索高校网络平台的建设,主动占领和开辟网络新阵地,是现代高校素质教育的新课题、新任务,是新时期、新环境下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有益探索。 高校的素质教育必须适应扑面而来的网络和数字时代,抓住机遇,改革创新,深入研究大学生思想活动的新情况、新特点,充分利用丰富可用的网络数字资源加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和责任。

素质教育网络数字化就是在继承传统优秀思想和文化的基础上,通过网络平台的建设,实现对大学生素质的数字化测评,进而通过对测评信息的管理,实现教育主体之间,客体之间,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互联互通,发挥网络所具有的开放性、虚拟性、交互性为标志的运作模式,彻底改变以往教育中单向式、直排式灌输所引起的大学生强烈的逆反心理,为大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实现测评手段的革命,实现教育方式、方法、机制的变革。

1 建立适合网络平台运行的素质测评体系

总体来说,目前高校的综合素质测评体系都以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国家颁发的《大学生行为准则》、《普通高等学校管理规定》及《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水评评估手册》等作为测评指标的设计依据,基本上按德、智、体三个方面来考核,并根据各高等学校自身实际及新时期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注入了新的内容,如溶入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审美能力、心理素质等内容,使测评体系结构更趋合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了较好的导向作用。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等中央有关部委在开展的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活动中,把基本素质和发展性素质作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基本内涵。结合网络的特点,本文把德育素质、智育素质、体育素质和发展性素质作为大学生素质测评的主要内容。在智育素质和体育素质的测评方面,各学校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测评的方式方法都比较成熟,结果也比较客观,其成绩可直接参与测评信息的管理。在这里重点探索如何建立适合网络平台运行的德育素质和发展素质测评体系。

关于德育素质测评。德育素质主要考察的是学生的政治思想品德以及组织纪律等方面的表现,具体地说,应包含政治表现、集体观念、遵纪守法、道德修养等内容。德育素质分为有形行为和无形行为两个方面。有形行为是指可以用时间、空间、数量、形状来描述的、能够观测和记录的客观存在的具体行为,如出勤,劳动等;无形行为指无法观测和记录的,只能透过大学生日常的行为表现和语言交流展现出来的其内心的主观世界。所以,对有形行为我们可以采取定量测评的方式,既对学生的日常行为制定出具体的赋分标准,通过观测记录,给被观测者打出测评成绩。对无形行为只能采取定性测评,既透过被观测者的外在表现,对被测评者的内心世界做出的主观判断,并根据自己的判断标准给其打出测评成绩。定性测评由于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我们也可以称定性测评为模糊评价。

定量测评的内容包括:

1.1 学校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做到的行为;

1.2 学校提倡、鼓励学生做到的行为;

1.3 学校反对并予以纪律处分的行为;

1.4 学生在宿舍的表现。根据确定的具体内容和评分标准,制定出大学生素质定量测评细则,依据细则计算出素质测评成绩。定量测评成绩可根据需要分阶段进行总评。

定性测评的基本内容包括:“政治表现”、“集体观念”、“遵纪守法”、“道德修养”“劳动卫生”五个指标,每个指标各占定性测评成绩的20%。定性测评总成绩由同学互评,班主任辅导员评议,班委会团支部评议,任课教师评议四部分组成。每个部分占定性总评成绩的25%。其中每个部分的测评成绩公式为:同学互评成绩=[全班学生对该同学评议分数之和-(n个最高分之和)-(n个最低分之和)]÷[全班学生数-2n],其中n

=全班学生数×5%(取整数)。班委会团支部评议成绩=[班委会团支部对该同学评议分数之和-(n个最高分之和)-(n个最低分之和)]÷[班委会团支部-2n],其中n一般都取1,班主任、辅导员及任课教师的评议成绩=班主任辅导员及任课教师依据测量表对每个学生的评价分数。

在德育素质测评中,有形行为和无形行为的权重分各占50%,用公式表示为:德育素质测评得分=定量测评成绩×50%+定性测评成绩×50%

关于发展性素质的测评。随着现代社会对什么是人才的重新定位,发展性素质成了大学生综合素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体现了学生在学校教育中形成的创造性和实践性素质。发展性素质包括创新能力、科学精神,组织管理能力、社会实践、职业技能、专业思想,职业道德,心理健康,诚信意识,文体艺术等指标。发展性素质的测评和德育素质的测评一样,也包括有形行为和无形行为两个方面,只不过所包含的内容不同。

发展性素质定量测评以学生实际参与的活动数量、质量,获奖情况,获得的荣誉、工作成绩等作为测评的指标,制定出具体的测评赋分标准。包括:创新能力。主要考核学生在学术研究、科技创新等方面的能力。采取写实方法进行考核,包括科技竞赛、学术论文、科技成果等;组织管理能力。主要考核在校院班级任职的学生干部、各级学生社团负责人、有关部门的学生负责人(如宿舍长,学习小组长,值日小组长等);社会实践。主要考核学生参加社会服务和实践等方面的情况。通常包含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与自身专业相关的实践活动、社区服务活动等;职业技能。主要考核与求职就业有关的公共技能以及与学生自身专业相关的特定技能。公共技能包括英语、计算机、求职就业基本知识与技巧等方面的能力。特定技能则由相关专业根据情况自行确定。职业技能的测评中也可以包括学生参加职业培训方面的情况;文体艺术。主要考核学生参加文艺、体育等活动的表现,包括参加校级以上(含校级)文艺、体育活动和其他相关活动(如校运会、科技文化节、社团文化节、元旦文艺会演等)获奖励或表彰、获得各类考级证书等。

发展性素质定性测评内容包括:学习态度,科学精神,组织协调、社会实践、专业思想,职业道德,心理健康,诚信意识等。其测评由同学互评,班主任辅导员评议,班委会团支部评议,任课教师评议四部分组成,其每个部分的测评及发展素质测评总成绩的计算方法与德育无形行为测评基本相同。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成绩的计算方法。我们将德育素质、智育素质、体育素质和发展性素质四项,各指标权重分别为0.2,0.5,0.15,0.15,综合素质总分=德育素质分×20%+智育素质分×50%+体育素质得分 ×15%+发展性素质×15%。

2 以测评体系为基础,开发科学系统的综合测评软件和网络运行平台。

在测评体系中,虽然涉及到德育、智育、体育、发展四个方面的素质测评,但智育和体育一般参考教学部门的考试成绩,所以在测评软件的建立过程中,以德育素质和发展素质的测评作为软件开发的重点,智育和体育成绩可直接参与测评信息的管理。

大学生素质教育网络数字化采用网络化管理,就是给每个学生建立电子档案,根据德、智、体和发展素质的权重,在反复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综合素质测评实施办法及配套制度和科学、合理的测评指标体系,并建立科学、系统的综合测评软件。根据综合测评网上软件系统中的指标体系,通过教育者和学生自我管理相结合的手段,采用互动式、网络化的管理方法,建立公开、公正、科学规范的操作规程,对于定量测评的内容,根据测评软件指标体系对学生进行动态观测记录,每周进行一次公示,每月进行一次数据输入,数据输入后,测评软件自动算出学生的德育、创新素质定量测评单向积分和综合素质积分。对于定性测评的内容,可按月或学期为时间段,组织相关人员集中进行测评。软件可对单项测评成绩和综合测评成绩随时进行班级和年级综合素质积分排名。同时设立素质教育文字影像资料库,储存学生个人,学校,行政主管部门,兄弟院校的素质教育相关影像、文字资料。建立起与家长、班主任、辅导员、任课教师、学生团体、学生个人及相关管理部门等教育主体之间的网络互通,通过登陆校园网或互联网可进行测评、查询、观看影像资料等。也可通过平台进行沟通,交流,信息传输等。

3 通过对测评信息的管理,实现素质教育网络数字化。

测评信息的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内容虽然包括德育、智育、体育、发展素质四个方面,但此方法在感性与理性、定性与定量、教化与生活相结合的原则下,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积极探索促进高校

大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方法的创新,也是对高校素质教育工作方法的创新。

3.1 通过对测评信息的管理,实现了教育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在以往的思维中,学生是教育的客体,学生是被测评的对象,而数字化的测评方式使学生也成为了测评的主体,学生参与测评的过程实际是对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是思想总结提高的过程,是对素质教育内容的学习过程。长期以来,高校素质教育工作重思想灌输,轻主体内化,以他律为主要教导模式,忽视了学生的自主选择与内心需求。因此,高校的素质教育要通过学生的自我认识和内化过程来显现和检验。通过数字化的测评,能很好地发挥测评过程、结果的激励和教育功能,因而对学生产生了良好的引导作用。这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了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主体作用,培养了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调控能力,积极引导学生树立自我教育的新观念。

3.2 通过对测评信息的管理,增强了思想教育工作的及时性和针对性。测评系统凭借网络平台的优势,将网络的便捷化、信息化、动态化溶入其中,能够及时地输入学生各方面的信息,便于对学生信息的增加、修改、删除、统计和分析,有利于长期的、动态的存储、快速检索、及时查看学生的各类信息,使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家长、教育主管部门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的情况,增强了思想教育工作的及时性,测评系统弥补了传统评价系统操作繁琐、耗时较长的缺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收集各阶段、各方面的信息,有利于进行阶段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而一改以往只作系统性、总结性评价结果存储的情况,及时发现德育工作中的优势与不足,加强对薄弱环节的领导,从而增强了思想教育工作的针对性。

3.3 通过对测评信息的管理,保证了评价工作的透明度,维护了评价的公正性。传统的综合素质测评系统中,大学生往往只知道自己的总体评价结果,而对具体细节和其他同学的评价结果无从所知。网上测评系统在程序设计上,遵循“实证性”的原则,对管理权限进行了限制性设置,所有的操作在网上一目了然,并可以随时查询,被测评者不再处于被动地位,可对测评过程进行监控和诊断,也可对测评结果提出质疑和申诉,杜绝了以往的人为因素影响,增强了测评的客观性和透明度, 有利于公正、准确地评价学生,为评定奖学金及评先推优提供客观依据;有利真正体现了“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这本身就是素质教育的隐性教育手段。

素质教育网络数字化是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和素质教育评价方式的有益探索,其目的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教育与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使高校培养的人才质量更加符合社会发展和时代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诸峰、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测评与内涵.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年8月第八卷第六期

[2]陶钦科.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几点思考[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5,(4):36-38.

数字化与教育篇(4)

1 高校教育信息化内涵

当今社会是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对教育思想、教育模式、教学手段以及教学评价等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所谓的高校教育信息化是指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高等院校根据自身发展的 需要,以教育技术为动力,全面推进高等教育系统的变革和发展,使之成为与知识经济相适应的新型教育形态。其具体表现为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构建数字化校园,从而提高教学、科研和管理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是知识经济时代高等院校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我国高校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的必由之路。

2 中外高校教育信息化的现状

美国高等院校是当代信息技术重要的发源地,其信息化程度、信息管理和应用水平堪称世界最高。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美国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创新的关键因素之一,信息技术应用已渗透到高等院校教学、科研和管理的各个方面。日本政府为了加快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步伐, 以培养更多的信息方面的专门人才,制定了相应的政策,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使高等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也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信息化提供了借鉴。新加坡主要是通过基础设施信息化、教学信息化和图书资源信息化来促进高等教育信息化。由于新加坡高校有先进的信息技术设施做保障,各高校都在教学中广泛采用高新技术,从而使学校的教学效率和质量不断提高。我国从1989年国家正式颁布《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规划纲要》算起,已经20年有余了。期间我国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速度之快是有目共睹的。但与此同时也暴露了一定的问题。

2.1缺乏优秀的教育资源、软硬件发展不均衡

目前,各高校在信息化建设上重硬件设备的投入、轻应用平台与软件的建设。因为硬件建设成效快,相对软件投入的财力、物力和人力都较低。这样的结果就导致了网络的利用率低,教学、科研和管理很多领域的相关功能都未能实现。这种不均衡不协调的发展既制约了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如图所示)。

2.2 缺乏有效的管理机构

目前,各高校均设有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在校园网硬件建设的过程中,领导小组的负责人均能发挥自己工作的优势,保证建设过程的顺利推进。但有时会出现对信息化建设的进度、规模和难度估计不足,对如何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实现 办公自动化、教学和科研管理自动化没有很成熟的考虑。导致信息化建设虎头蛇尾,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工作停滞不前、无从下手。

2.3 缺少各应用系统间的接口

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初期,随着校园网硬件铺设完成,以办公自动化系统、教务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为代表的各应用系统陆续建立并投入使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科研和管理的效率。但随着应用的进一步深化,这种各自为 战的局面已经成为目前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主要矛盾。由于各系统的开发商不同、所用的开发软件不同,因此数据标准也各异,这就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不但导致了校内大量的低水平重复建设,资金浪费严重,还给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带来了极大的麻烦。同时由于各应用系统缺乏统一的访问接口,对于不同的应用系统,用户需要在不同位置分别访问,需要使用不同的用户名和密码。使简单的应用变得异常的繁琐,系统的人性化大大降低。

2.4 缺少信息化人才队伍

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支撑要素。我们需要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建造人才、 各种管理软件的集成和开发人才、信息系统的维护和应用人才。而目前的现实是各种人才都很紧 缺,尤其是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又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更是缺乏。

3 数字化校园的内涵

数字化校园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对学校与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有关的所有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数字化;并用科学规范的管理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集成,以构成统一的用户管理、统一的资源管理和 统一的权限控制;把学校建设成面向校内,也面向社会的一个超越时间、超越空间的虚拟大学。

4 数字化校园建设

数字化校园可以理解为一个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有机结合的新型教育、学习、交流和研究的学校平台。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从而提升传统校园的教学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现就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目标、原则、内容等加以论述。

4.1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目标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目标就是建设一个以办公自动化、计算机辅助教学、现代计算机校园文化为核心,以现代网络技术为依托,技术先进、扩展性强、覆盖全校主要楼宇的校园网主干网络,将学校的各种PC机工作站、终端设备和局域网连接起来,可以在网上获取信息资源,并在此基础之上建立教学、科研和管理所 需的软、硬件环境,为学校的每一位师生提供充分的网络信息服务(如图所示)。

4.2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原则

4.2.1 数字化原则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最基本的原则就是数字化原则。在数字化校园的各个层次中,始终贯穿着资源的数字化。资源的数字化程度反映了一个学校数字化的程度,因此,在新平台的建设过程中,也要分步骤的将原有的非数字化资源不断的做数字化处理,不断提升校园的数字化水平。

4.2.2 标准化原则

数据信息的标准化是数字化校园的一个重要标志之一。各应用系统要遵循相同的数据标准,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数据共享。

4.2.3 统一化原则

为了便于各应用系统的集成,在各应用系统建设时要遵循统一的数据库平台、开发环境和运行环境。建立统一的数据字典,统一由网络信息中心或数字化校园管理办公室协调管理。

4.2.4 集成化原则

数字化校园庞大的数据应该是可以实现集成的。诸如教务系统、人力资源系统、科研管理系统、智能办公系统等各应用系统实现一定的服务,其数据资源通过数据仓库存储,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教学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为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

4.4 数字化校园的规划

通过校园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将校园网上信息进行更好的组织和分类,让用户在网上快速发现自己需求的信息,为师生提供网上信息交流的环境,让管理人员科学地、规范地管理自己的数据,并将这些信息很方便地出去,能够对学校所有信息资源进行统一的、科学的组织与管理,并以最有效的方式提供给更多的用户,达到数字化目的。

4.5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内容

数字化与教育篇(5)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学习方式等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信息技术应用到教育过程中,引起了教育环境、教育资源、教育方式都向数字化方向发展。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的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运用信息技术,构筑数字化教育社区(Digital Education Community,简称DEC),提供共享性资源,开展各种教育活动,构造终身学习体系,培养与未来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各类人才,是促进教育发展、提高全民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因此,开展构筑数字化教育社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正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部分区、镇(街)开展这一课题的研究。

一、研究的背景

关于发展社区教育、建立学习型城市的研究,在我国已有一些地区进行有组织的探索活动,如北京市西城区、上海市嘉定区、江苏省常熟市等都作了许多探索性工作。其他如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教委开展的“构建区域性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模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和青山区、荆州市沙市区和江汉油田等地区开展的“社区教育现状调查”和“社区教育模式与实验”研究,山东省青岛市洛阳路办事处开展的“社区调研”等,对于学校、家庭、社区教育互动的研究也进行了一些初步的尝试。但通过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研究内容主要是关于情况调查、模式归纳、经验总结等,缺乏科学研究方法的指导和应用。同时,关于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的协同发展的研究缺乏数字化环境和数字化资源的支持,教育资源无法共享,缺少互动机制,对数字化教育与学习方式的指导与实践运用不够。

如何利用数字化环境和资源构建学习社区,近年来海外有一些数字化教育社区的研究个案,如1999年新加坡肯特岗数码实验室(KRDL)开发Common Town虚拟社区作为学习平台,并在亚太经济国家的部分学校开展实验,介绍各国的文化、传统、饮食、风光等专题内容,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2000年台湾中央大学的陈德怀教授等人,创建“亚卓市”虚拟社区(educities.org.tw),用于人们在网上进行学习、工作和生活。这些个案,通过利用网络技术、引进数字化教育社区的思想与模式,对促进学校、家庭、社区协同发展摸索了一些经验,但有关数字化教育社区的理论模型、应用平台、互动机制、评价体系等许多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索解决。为此,本课题的研究从如下两个基本点出发:

1.转变观念,树立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构建学习型社区的观念

转变过去只重视学校教育和青少年教育的狭隘教育观,树立学校、家庭和社区教育并重的大教育观以及青少年教育和成人教育并重的终身教育观。

2.发挥信息技术的支撑作用

关于学校、家庭、社区教育协同发展的研究必须与教育城域网络技术相结合,创建数字化教育社区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研究的意义

1.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学习型组织,反映现代生产力对社区组织的内在要求。学习型组织是当今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时代涌现出的一种组织形式。它与以往单纯进行学习培训的组织不同,是借助先进的城域网络和共享的数字化资源,通过不断学习进行自身改革的组织。它要求社会成员全身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通过学习创造自身,强调学习不仅导致知识、信念、行动的变化,还增强了组织的革新能力和成长能力。它的出现反映了现代生产力对各类组织的内在要求。

2.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社区的各类教育的整合,实施学习创新行动。数字化教育社区是利用城域信息网络系统,把一个社区的各类教育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放在社会的大环境中,通过一定的组织机制,全面管理,统筹协调,使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互结合,相互衔接。它不仅是中小学教育,也不仅是校外教育、成人教育、社会教育、幼儿教育、家庭教育等等,而是社区所进行的各种教育因素的整合,是促进社区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根本途径。

3.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社区成员的素质,促进社区的发展。在社区发展中,人的因素是最重要的因素。构建学习型社区,是提高人口素质的根本保证。社区成员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决定了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而提高社区全体成员的文明程度是提高人口素质、促进社区发展的基础。利用数字化教育社区平台,通过各种形式与内容的社区教育,不仅为人们提供学习各种知识、充实与完善自我的机会,也提高社区成员的科学文化水平,增强他们的民主、法制观念,把现代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有机融合起来,从而提高社区成员文明程度。利用数字化教育社区可以把特定地域空间的人形成社会共同体,使之成为社区成员终身学习的载体。因此,数字化教育社区平台可以成为人们更新知识、提高文化层次、增强工作能力的首选方式。利用数字化教育社区平台营造学习型社区环境,可以满足广大社区成员日益增长的终身学习的需求,为社区发展提供必要的保证。

4.利用信息技术,通过数字化教育社区的应用实践,发展教育技术基础理论,建立关于数字化教育社区的理论模型与评价体系,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有关学校、家庭、社区教育协同发展的模式与方法。

三、研究的内容

1.构建数字化教育社区,进行学习型组织的理论研究

关于数字化教育社区的研究,在国外只有一些研究案例,在国内才刚刚起步,缺乏系统理论与丰富的实践经验,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建立一套系统的理论体系。这一体系包括三个不同的层面:

第一层面:利用数字化教育社区平台,建立学习型组织的规范操作程序。

建立学习型组织是建设学习型社区的重要步骤之一,而如何建立学习型组织又取决于其操作程序的规范性。所谓规范的操作程序,应该有两个基本要求,即建立学习型组织操作程序的指导思想和建立学习型组织各主要阶段详尽的操作程序细则。

第二层面:利用数字化教育社区平台,构建社区终身教育体系。

终身教育强调教育制度应提供个人终身参与组织化学习活动的机会。这种教育不再是简单的学校教育、成人教育、社会教育等的叠加,而是利用建设学习型社区的理念,对以培养创新精神和现代人文精神为重点的高等教育、以素质教育为重点的基础教育、以继续教育和岗位教育为重点的成人教育进行整合。社区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与教育理念的形成是本课题研究的重要内容。

第三层面:利用数字化教育社区平台,构建社区终身学习体系。

终身学习是终身教育的发展,是终身教育要达到的目的。终身学习是一种社会行为,是人们的一种生存方式,它为人的发展与完善提供一种新的选择。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侧重研究如何使学习者个人内部发生变化,如何培养学习者具有终身主动学习的能力与习惯。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实际上就是要建立解决社区成员“学什么”和“怎样学”等问题的学习体系。它贯穿于学习的各个层面、各个角落,不仅拓展了学习的内容范畴与时间范畴,同时也拓展了学习的空间范畴,使学习者真正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创造,从而使人的智力、体力、人格、情趣和社会性等方方面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2.学校—家庭—社区的整体教育互动、协同发展的机制和活动模式研究

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和数字化教育社区的主导部门的不同,我们可以把学校—家庭—社区的教育整体互动、协同发展的机制和活动模式分为如下四类:

模式一:行政主导型模式,即以社区基层政府职能部门(如乡、镇、街道的教育办)为中心进行的连动型数字化教育社区发展模式。这类发展模式的特点是:政府职能部门作为数字化教育社区的组织者、实施者、监督者、协调者,以社区服务、社区文化、社区职业教育为着眼点进行各种社区教育活动。此模式带有较强的行政管理色彩。它将作为社区行政职能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纳入工作目标体系并借助行政手段推进。通过行政力量动员社区各界参与社区教育,有利于发挥社会各界(尤其是学校、青少年宫、图书馆、读书会、市民学校等)的资源优势。

模式二:学校主导型模式,即以社区所在的中小学校为主体进行的活动型数字化教育社区发展模式。此模式的特点是以社区内的某所中小学作为数字化教育社区的组织者、协调者,利用自身办学资源和优势,通过校外活动发展社区教育。它是由学校牵头组建数字化教育社区协调委员会,定期研究学校课外教育工作,参与学校课外活动协调与管理,并向社区居民开放校内数字化学习设施和学习资源,充分发挥资源共享的优势。

这类模式能够较充分地利用中小学校办学资源,教育行为较为规范。但是,学校在调动和整合社区资源方面力量受到限制,社区居民将以学校名义开展的社区教育活动往往定位在课外活动层面上,难以真正达到终身教育的目的。

模式三:社区网校主导型模式,即以社区网络学校为载体进行的综合型数字化教育社区发展模式。此模式的特点是在社区利用网络系统建立区域性的社区网络学院(校)作为数字化教育社区的龙头单位,通过专业开发、课程开发、项目开发等多种手段组织教育教学活动,通过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手段进行文化性、职业性、专业性社区教育。

此模式可以形成一种以社区成人居民(在职或转岗从业人员)为主要教育对象,可以为其提供区域性、多层次、开放式、综合性、大众化的集区域高教、成教、职教等为一体的新的大教育模式。此模式提供多层次、多类型、多样化的教育活动。将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职业资格证书教育与休闲文化教育、企业项目教育与居民自主学习融为一体,使社区网校成为一种新型的前途光明而又与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不同的社区教育办学实体。

模式四:企业主导型模式,即以在社会中有影响的企业,尤其是信息产业牵头,组织社会力量形成社会参与式自治型数字化教育社区发展模式。此类模式的特点是由社会中有影响的、热心教育的企业界牵头,与其他社会各界共同组成数字化教育社区协调委员会对本社区教育进行总体协调和具体策划。由于社区中各界参与建设,社区教育意识较强,社区居民具有较强的终身学习意识。但是如果组织松散,便难以形成持久而有效的核心和合力。

以上是对各种数字化教育社区实践模式的概括和分析,可以成为深入剖析数字化教育社区发展模式之逻辑起点和思维取向。

3.数字化教育社区平台研制和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开发

以Internet网络通讯技术为基础,对社区教育信息化中的教育管理、教育资源开发、教育研究及远程教育进行全方位的探索;通过Web化的各种软件技术,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区教育融为一体,重点解决的技术关键问题包括:教育信息化的软件体系模型及支撑平台,教育过程中各种教学信息、教学资源信息编码的标准化,教育管理部分与学校、家庭间的远程通讯,教学信息资源库的建立与应用,教育数据仓库挖掘等。

4.建立1~2个数字化教育社区实验示范区

我们将广东省南海市和广州市部分信息化基础设施较好的镇(街)区为实验区,建立数字化教育社区,由当地政府部门进行统筹,以学校作为主体和基础,依托家长学校,整合所在社区的少年宫、体育馆、文物古迹、社区(居民)学校等机构,开展数字化教育社区实验研究,探索学校、家庭、社区教育协同发展的模式,为其他社区开展相关研究和活动提供示范性经验。

5.数字化教育社区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方法与步骤的研究

包括数字化教育社区建设管理工作的评价、社区服务工作的评价、社区成员的评价、社区教育效益的综合评价等。数字化教育社区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包括指标项系统(含一级指标和二、三级指标)、权重、标准、等级分值、评价依据和方法等,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进行数字化教育社区的效益评价与分析。我们参考多种文献资料,初步形成的一级指标的基本框架如下,更详细的体系结构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1)规划与计划,包括整体规划的制定和年度计划的编制,要求是目标明确、措施具体可行。

(2)组织与管理,包括组织机构建设、制度建设、队伍建设。

(3)网络与资源建设,包括教育城域网系统建设、应用平台和学习工具的开发、教育资源库的建设等,充分利用有线广播电视节目网及计算机网络建立社区远程教育网络。

(4)基地建设,包括完善社区教育培训体系、建立社区教育中心、建立社区教育体系,包括社区内的教育培训机构的整合和利用(普通中小学、幼儿园、成人学校、职业学校、民办学校)等,并面向社区开放。

(5)实施与成效,包括学前教育、青少年教育、成人教育、老年教育、外来人口教育以及学习型组织建设等以及数字化教育社区如何发挥作用和发挥了哪些作用。

(6)保障措施,包括宣传、动员,经费保障,理论研究与咨询服务和检查与评估。

(7)特色与创新,包括数字化教育社区平台的应用所形成的显著特色,以及理论、模式、方法等的创新点。

6.数字化教育社区理论的推广与应用机制的研究

在试点单位取得一点经验后,可以考虑在教育城域网建设基础较好的省市、地区,通过各省电化教育馆等教育部门,选择有条件的社区开展数字化教育社区的建设与实践研究,进一步完善有关创建数字化教育社区的理论与方法。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1.研究思路

(1)利用华南师范大学和所处地区优势,开展数字化教育社区探索研究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的教育技术学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是部级重点学科,也是“十五”期间“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在国内教育技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迅速,重视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特别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基地——广东省南海市,具备开展数字化教育社区研究的条件,政府部门也认识到研究的必要性和急迫性。本课题负责人长期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中小学为研究基地,与许多学校建立了良好的关系,研究工作得到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

(2)发挥技术和资源优势,开发数字化教育社区平台

本课题组所在单位拥有一流的开发设备,课题组主要成员熟悉多媒体和网络等技术,开发研制了“数字化教育社区(DEC)”平台,已在一些实验区试用。本课题组的主要成员承担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如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研制开发与应用”03、04子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研究”、基础教育司重点科研项目“中小学学科‘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研究”等,通过这些研究,开发了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为课题研究提供了资源基础。

(3)合理组织研究队伍,保证研究顺利进行

本课题的研究人员由教育技术专家、教育学专家、学科教学专家、教育行政领导、中小学校长与研究生组成,专业领域、年龄结构合理。本课题研究以大学的教育技术研究所为核心,以广东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典型社区为研究基地,以所在社区的中小学校为主体,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4)加强培训,选择部分实验区,制定实施方案,并依托有关学校,对社区干部、教师及其他有关人员进行理论、技能和研究方法的培训。

2. 研究方法与研究手段

(1)研究方法

在现状分析和典型社区调研时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网站、虚拟社区进行分析;在实验区建设时采用行动研究、实验研究等方法;在对“数字化教育社区(DEC)”平台的评价修改、实验区工作与效益评价时采用评价研究方法。

本课题的部分研究内容采用质的研究方法。

(2)研究手段

本课题研究采用计算机作为辅助手段,如SPSS工具、网上测评工具等。

探索构筑数字化教育社区的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它是教育技术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开展这项研究,不仅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学习型社会开辟一条新的途径,也将对教育技术学科的理论体系的发展起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克东。数字化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A].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M].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2001.

[2]谢幼如。网络时代的教学模式与教学设计研究策略[A].第六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论文集[C].2002.

数字化与教育篇(6)

中图分类号:TP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13)002019703

0 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等数字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人类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不管是在认识世界的角度上,还是在探索自身发展问题上,尤其是在教育领域。数字技术作为发展的手段,作为人类表现意识的工具,具有不同于传统形式的有形化方法,如数字媒体。与数字媒体相对应的数字化内容,是数字媒体所表现出来的数字化艺术,这是数字技术所能表现的内容,在教育领域有不同的教学数字艺术,包括内容艺术、交互艺术以及结果艺术等,这也是数字媒体给教育带来的数字化革命。

1 数字化技术

数字化就是把客观事物和想象的事物通过数字的形式表达出来。以后的艺术将由多媒体数字化的影音视听与网络传输的艺术形式所替代,数字将成为通用的语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不仅从观念上影响人们对现代艺术概念本身的理解,而且将成为人们沟通方式的一种应用工具。数字化技术作为一种信息传播所依赖的物质媒介,因为应用方式的不同,人们对其期待也在逐渐加强,更多的是通过突破媒介的依赖,打破时空界限,缩小文化差异。教育领域中的数字化技术应用更是令人振奋人心,随着新技术的参与,受教育者和教育者将形成新的交流和沟通方式,更加自由,更加具有积极付出的欲望。

(1)数字化技术的内容。从广义上说,数字化技术所能表示的内容很广泛,如各种技术所蕴含的功能性和工具性,这是技术化内容中最普遍的领域;从狭义上说,数字化技术的内容包括数字技术的工具和技术内容,数字化技术工具最突出的是数字媒体,它包括媒体功能的内容,而技术内容则是关于数字媒体的发展和技术水平。

在教育领域中,不仅仅是技术内容推动教育的变革,更是数字技术的工具内容所引起的。数字媒体功能的内容包括数字媒体的特定技术应用,以及与信息有关的获取、处理、传递和使用等。这也是教育变革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的一部分。数字化技术的内容包含的数字技术的工具和技术内容这两方面也是数字化技术内容的特点所在。

(2)数字化技术的形式。数字化技术的形式是指技术内容所能表现的意义。数字化技术形式一方面利用数字处理优势得到前所未有的效果,如艺术欣赏、教育目的和社会问题冲突等,另一方面拓宽了人们理解事物的角度以及处理客体的方式和手段,把技术看作是展现方式,因而也参与了现实的构成。数字媒体的内容所带来的形式包括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媒体艺术,不同的数字媒体作品所带来的艺术感受和价值不仅仅带有主观性,更主要的是数字媒体的技术手段达到的内容表达使得作品更加神奇。

传统的教育更多的是教材中内容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主体用技术丰富知识的能力,教育变革就是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内容的编辑和交流,教师更多的是更好地说明教学目标、学生最终要实现的要求以及怎么引导学生使用学习策略和各种学习媒体。数字媒体艺术是潜在地传递的教学内容,一方面学生感受教学内容的价值,另一方面,学生自我有了艺术感染,因而能促进自我表达以及和其他人的交流。

2 数字媒体交互艺术

交互是经验,这暗含着在时间和空间中发生的经验累积。它往往和激起、选择性注意、感知等这些词有关,这些词与行为有关,伴随着情感的变化。因此,在教育过程中,随着学习者的动机和情感参与,交互性过程开始从技术交互和交互环境转变为情感交互。数字交互不仅让人体验日常的经验,而且让人能够体验生与死,探索生命的边缘和宇宙的断裂地带。数字交互从行为出发,塑造经验,创造境界,一种以往任何方式所不能给予的境界,因此,数字交互甚至比真实交互走得更远。Ske Dinkla在《交互艺术的界面历史》中认为:游戏赋予玩家个性,并强调合作和团队精神。根本上,技术运用于对话彻底改变了图像的传统。因此,艺术家主要关注彼此的对话和界面的设计,这关系到最终呈现给大众的内容和形式。交互艺术的产生和存在伴随着内容的呈现和结果的展示,因此交互艺术的载体离不开内容和结果。交互、内容和结果在教学过程中同样是不可忽略的。

(1)数字媒体的内容艺术。教学媒体的内容艺术是指利用数字媒体将教育内容用更丰富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内容艺术就是体现出内容形式和含义符合教学性以及突出学生主体意识和参与性,更多的是能引起学生对内容的思考和反思,对他们以后的学习产生影响。数字媒体艺术拉近了创作者与受众之间的距离,综合形成了一个很强的载体,使它成为独立的艺术形式。当今教育,计算机和网络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但是至今没有给教育者和学习者带来革命性的影响,信息的数字化是数字媒体最核心的特征,所以一方面,教学内容上突出的是教育内容的符号化,其次是信息化,然后是内容的艺术性,教育变革不能单单只从内容上来行动,还要从方法上。

(2)数字媒体的方法艺术。数字媒体的方法艺术是指怎么样利用数字媒体艺术的特征实现教育手段的变革,更多的是教学观念上的变化,数字媒体艺术特征中的互动性是教育改革一个重要的突破口。数字媒体艺术是以新兴媒体为载体、依托和手段,具有不同于传统艺术特色的、集艺术与科学技术于一体的艺术形态。媒体和艺术之间的差距首先来源于艺术理解的不同,其次是由于技术手段的表达不利于真正的现实和理想的结合。媒体艺术对技术手段的依赖,本身已经被限定在了手段之中,常常成为一种技术能力的运用和展示,成为人对技术特性的理解的展示,因而弱化了艺术本身的目的性,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使艺术原有的内涵发生了变化。然而,从教育理论中得到,反馈是必须的,因此,在形成媒体艺术时,要突出其互动价值。

(3)媒体艺术的互动性。互动性是数字化艺术在创作与接受之间,作者与观众之间,过程与结果之间所表现出的一种角色换位,互动沟通、共同参与,共同分享的艺术模式。例如,互动性的数字创作平台,给予观众对作品享有更大的选择权利与修改权,每一个观众都能以个人的方式,找到有共同点的作品样式。观众阅读他人的故事之后,又以“媒体艺术家”的高度在个人意念的支配下对作品做出回应和新的探索,主动的参与创作,在互动式的沟通中,真正实现艺术家与观众,艺术创作与接受的换位思考与真诚的对话。观众在分享作品中,得到切身的精神满足与情感的陶冶。

数字媒体的结果艺术。数字媒体的结果艺术不同于是数字媒体的内容艺术,更多的是数字媒体以及其艺术影响以后带来艺术作品,或者说是通过各种形式包装艺术产品。数字媒体艺术运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在资讯、传播、图像、生物科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艺术创作的形成与过程。包括:①数字图像,包括数字矢量图形艺术作品、数字绘画、数字摄影等;②只读光盘艺术,即基于CD-ROM、DVD-ROM的多媒体艺术作品;③虚拟现实艺术作品,如基于VR技术的电脑游戏、基于VR技术的场景展示等;④网络艺术,即基于Internet或其它信息共享网络的数字艺术作品等。

教学领域中,学生的学习结果应该更注重学习作品,如作业或者是学生个人思想变化和提高。数字技术和网络平台为人们创作和发表自己的艺术作品提供了可能,个人表达与个人创意已经由艺术家延伸到了观众,艺术创作不再是少数艺术家的特权而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不断地建构起一个图像化的生活世界和文化世界。这时,艺术家的任务不再是自我创作,而是设计环境,空间,构造框架,让观众能参与其中,任由观众在其中创造自己的世界。在网络时代,各种理念也相继产生,如凡客体的背后是一种自由表达理念的支撑,这对于教育的变革也是很有价值的,凡客体可以促进学生的自我表达。

3 数字化教育中的启示

数字时代将人自身数字化,将自我意识数字化,从而形成外在于自我的数字自我,使人的身份和自我认同得到新的实现。麻省理工的马文・明斯基在《心智的社会》中提出,把意识移至到机器内将可能实现。还有人提出,可以存在一种不依赖于具体的人的“网络智慧”。 “数字化生存”成为数字时代个体和社会生存方式、发展模式的典型概括和表达。

学习者需要学习多媒体信息,同时用多媒体作品来反馈自身的学习效果,使教学结果更有直观性,有利于促进学生对学习目标的完成程度。计算机网络媒体能够提供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如互助学习、个别学习、ELearning和远程学习等。

(1)数字媒体的教育大众化。数字艺术作为最普及的艺术与现实关系的媒体,始终与大众媒体携手共进。从当今“第四媒体”的网络艺术而言,其中的交互性及双向互动传播而论,如开设电子论坛(BBS)、公布记者电子邮件、在每篇报道之后设置评论区等手段与途径,给学生提供一个交换意见和发表评论的场所,使进入网络的人们能够直接参与作品和新闻报道。这不仅做到了媒体原创,还实现了受教育者之间的沟通,从而真正使媒体与学生融为一体,真正实现了数字媒体成为教学“学生的代言人”。但是,教育功能是否可以达到提高学生公共的参与性的水平,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2)教育媒体内容和形式如何统一。数字技术对艺术创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艺术活动由一种美的艺术变成了后审美的艺术,前者是指本身具有审美属性和自主性外观的艺术,后者则不具有这种直接的审美属性和自主性外观,它的审美属性是间接而来的,其存在也不再是自主的,而是依附在数字技术的展示价值上;二是人们对艺术品的接受由凝神专注式向消遣式转变,这对教育也提出了挑战。内容艺术、方法艺术(互动等)以及结果艺术是数字媒体艺术在教育变革中所能体现的三方面,这也是数字媒体给教育带来的数字化革命。但是在用数字媒体变革教育内容时,若达到内容艺术实现的同时不能达到教育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那么还有必要为了数字技术的艺术形式舍弃内容吗,还是根据实际教学内容来决定呢?这是值得思考的,也是教育变革中应该处理好的问题。

(3)教学互动的意义。交互是人与机器的共同参与,让世界改变。教学作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能够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实现对可视的和可听的实际教育内容进行操作。在计算机科学领域,交互是衡量计算机是否更为人性化的一个标尺之一。人性化教育是可以通过艺术互动来说实现的。交互艺术可以认为是一个过程和选择媒体的一种方式,以及使用媒体的一系列准则,通过那种媒体所能够表达的一系列价值,即信仰、观念、感觉或者一种感觉。特里・威诺格拉德把交互设计描述为“是人类和交互空间的设计”。交互艺术是艺术家与作品、参与者之间的交流,它时常强调交流、过程和知觉的建造。

教育领域中,学生与内容交互,与教师交互,与其他学生交互,无时无刻都在交互环境中,因为交互,使得学生不再限制在课桌上,不再限制在安静地放好双手,不再机械地接受着教师的灌输,更不在学校中受到学习的限制。由此,数字媒体为学习开发了具有艺术性和互动性的学习环境,这为教育的数字化革命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例如,日本京都ICCNTT Inter Communication 博物馆 “生命的空间”的互动场景,用户与网络用户通过Email 传来的文字创造的生命产生互动。

4 结语

学习方式的转变在计算机网络媒体发展下具有多样性,而转变的直接目的是让学生去接触教学媒体,与其发生交互,要发生交互行为,一方面在于学生的主动参与;另一方面,就必须要了解人类学习的认知过程,依据人来设计教学材料,如视频材料、多媒体课程等等,才能更有效地将教学信息传递给学习者。计算机网络媒体提供了强大的资源,又可以实现信息共享,并能满足学习者进行交互和沟通。

多媒体学习方式是个笼统的概念,具体来说是抛弃学习依赖的想法,自主地寻找学习资源,不要只靠别人提供的资料,而是要在知识世界中有目的、有意义地形成自己的知识概念和结构,并通过各种渠道完成学习任务。

参考文献:

\[1\] 杨虹.数字媒体艺术的呈现浅析\[J\].电影评价,2008(4).

\[2\] 杜卫民.浅析数字艺术的产生与发展\[J\].艺术理论,2007(5).

\[3\] 李于昆.从膜拜到展示――对数字艺术中的数字技术之解读\[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7(4).

\[4\] 曹田泉.数字艺术的交互本质与特征\[J\].艺术与设计,2007(1).

数字化与教育篇(7)

一、数字化资源建设与应用的必要性

安全教育校本课程数字化资源的建设与应用,是发挥和放大安全主题教育课效应的最好办法。现代安全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数字化资源建设,数字化资源可以满足知识的泛化、碎片式学习。

利用数字化资源进行优化、组合,易于安全课程的重组和构建。安全课程可以突破时空限制,实现教师授课、学生学习和师生互动。从教师的角度讲,通过资源建设便于知识积累,为将来备课、授课提供丰富的素材,而且可以提高安全教育成效,不局限于课堂。从学生的角度讲,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利用网络来观看教师提供的优质安全教育资源,了解安全知识,掌握安全技能。可以使学生结合自身认知情况掌握安全课程内容,以满足个性化学习的需要;通过数字化资源在线学习、考核,可以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的公平性与公正性;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更值得一提的是,学生通过接触数字化安全教学资源,不仅可以获得预防危险的能力,而且还能得到信息素养的培养。微课、慕课等数字化资源的使用,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和安全自救能力等方面发挥着更大作用。

但就安全教育校本课程数字化资源对学生的作用而言,笔者发现:从学生角度出发,他们期待安全主题教育课堂上可以使用数字化资源进行教学,并且认为数字化资源教学对自己的学习效果有着积极的影响。所以,笔者也认为,该数字化资源教学在安全主题教育课堂中的实施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针对小学低、中年级学生,更能凸显数字化资源教学的优势。

二、课堂上如何有效利用数字化资源

在安全教育校本课程教学实践中,教师怎么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数字化资源的潜力呢?

一是微课点缀,助力学生个性化学习。鉴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和对学习内容期待度的不同,教师在课前可以针对安全教育课中的知识点,制作相关内容的微视频,力求短小精悍,选取的知识点要形成一定的梯度和坡度,尽量满足不同学生的期待。让学生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方式,在课前预习相关学习内容,形成自己的思考和感性认识,然后带着问题走进课堂,从而在课堂上对自己存有困惑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最终形成自己的理性认识,完成个性化学习过程。这样不仅能让接受能力弱的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也能让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获得成功的满足感。

二是创设情景,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安全教育校本课程数字化资源运用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激发,使其产生要学习的心理需求,进而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在安全校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通过微动画、微视频把教学内容演示“活”了,让学生也学“活”了,从而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如在教授“放学路上自己走,我能安全回到家”一课时,笔者根据安全教育校本课程数字化资源中现有的动画交通知识,设计游戏抢答环节,让学生根据画面中出现的情境猜出这是什么标志,说出它们具体表示什么含义。抢答题的答案被设计成果子,题目内容变成篮子,抢答题则变成了摘果子的游戏。对这些有趣的抢答,学生思维敏捷,精神集中,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课堂气氛轻松活跃,伴着悦耳的音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

三是师生互动,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数字化资源教学具有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等独特功能和综合优势,可以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

如在教授上述的“放学路上自己走,我能安全回到家”时,当出现一个交通标志后,教师就可以按下其中的一个键让动态画面停止,接着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然后让不太会的学生来回答。回答对了,动画视频中的交通警察就会说一句“你答对了”或“你太棒了”;说错了,动画视频中就会发出“你说错了,再试试看”的评价。这样,每位学生都跃跃欲试,渴望为自己赢得表扬,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是有效设问,提升学生的安全学习效率。《礼记・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安全教育校本课程数字化资源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数字化资源能否发挥有效作用,关键在于针对数字化资源的问题设计是否有效,即问题能否成为数字化资源与教学目标之间的桥梁;能否让学生的思维由感性上升为理性,从表象探寻到本质,由情境过渡到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对呈现的资源,多追问几个问题,或增加几个“假如”式的问题,不仅可以增加所呈现的数字化资源信息量,还能增加学生对问题思考的广度和深度。教师若围绕一个核心目标,一路追问下去,整个教学过程完全可以不用其他教学资源,也能有效实现教学目标,而且,学生获得的知识、能力与情感体验更为深刻和丰富。更重要的是,教学过程中所有数字化资源的选取、目标落实,都应指向教学目标(足见问题设计的重要性)。

数字化与教育篇(8)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5-0000-01

Special Education School"Digitalization Campus"Meaning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Innovation

Zhang Feibiao

(Ningbo Yinzhou Special Education Center,Ningbo315000,China)

Abstract:The article first describes the special education school"digital campus"mea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ve ideas,put forward,such as multimedia,digital resources,construction,and network platform to build such detailed ideas,but for special education the special nature of students defect compensatio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and school management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application of innovation,with a view to special education schools,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played an active role.

Keywords:Digitalization Campus;Special education;Informatization technology

一、引言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教育信息化也不断的发展,而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效果,“数字化校园”已经成为了现代校园建设和发展的方向。“数字化校园”是指在数字化信息及网络技术的基础上,对管理、科研和教学过程当中所产生和所需的各种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存储、传送和应用等,确保实现教学信息的最优化配置。由于特殊教育学校具有其自身的特征,包括:首先,特殊教育学校的管理和日常办学方式等方面和普通学校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别,因此在数字化环境的建设和设置等方面都应该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其次,由于身体方面的缺陷,包括视障、听障和智障等残疾学生对于信息的需求比正常学生的欲望更加的强烈,而信息技术的采用在很多方面将能弥补他们在这方面的缺陷;再次,特殊教育学校具有自己的授课体系,不可能与普通教育的课程同步。因此,积极的开展特殊教育学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在特殊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对特殊教育进行一定的弥补,对于特殊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特殊教育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创新思路

(一)建立起信息技术环境之下的教学评价体系。评价是教学的指挥棒,在新的特殊教育课程设置的理念之下,要对传统的单一教学评价方式进行改革,积极的引导特殊教育朝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将信息技术巧妙的运用到教学评价体系的分解和建设当中。

(二)将网络融入到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当中。学校在管理的过程中,除了要对信息技术和学科的教学整合之外,更应该重视在教学活动课程当中充分的利用和发挥出信息网络资源的作用。就特殊教育学校而言,可以在高年级中积极的开展“我的理想职业”等类似的主体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积极的借助网络工具,诸如在网络上收集、观看、阅读资料,让学生了解历史上和当代残疾人自强不息的动人事迹,然后通过网络论坛进行交流,在论坛上学生能畅谈自己的理想与人生,对自己的职业进行积极的定位,进而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达到特殊教育的根本目的。

(三)开展合作建设资源的方式。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复杂程度也在加深,同时还考虑到合作低成本方面的考虑,特殊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建设开始趋于以合作的方式来进行开发。学校作为技术需求方,可以和相关的行政机构进行管理合作,与相关的研究机构进行技术合作与资源共建,共同来开发特殊教育资源,促进资源的建设和发展向更加科学、系统与合理方向发展。例如,学校可以联合多所同类型的学校建立“聋校双语教学研究”为主体的网站,在其中提供各个参与学校所能提供的相关优秀资源,展示最新、最先进的教学研究成果。通过这种方式能有效的促进各个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学习,促进相互发展。同时,还可以联合政府部门,诸如教育部的基础教育司等机构,合作开发聋、盲、培智学校的教学资源库。

三、“数字化校园”建设应用创新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应用,实际上通过应用的方式来促进建设的发展也是“数字化校园”创新建设的一种方式。

(一)融入到网络教研,给教师的成长服务。特殊教育学校应该建立起以网络为平台的学校教研交流舞台。例如,开展网读活动,开展分学科的方式,由各个学科的学科带头人提供和推荐相关的文章,之后确定研究和讨论的主题,将之及时的到平台上。这样既能丰富教师的阅读内容,同时还可以拓宽教师的学术视野与思维空间,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间接的促进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当然,还可以积极的开展诸如网写的活动,教师将教学过程中的诸多教学体会等到论坛或者是自己的博客当中,供素有的教师交流。

由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研究活动具有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同时可以撇开一些不必要的约束,容易形成学习团体,实现同伴互助,专家引导,有效的促进了教师自身专业水平的提高。

(二)融入到办公环境,提高管理效率与质量。数字化技术不仅给教学带来了变革,同时还给学校的管理工作和办公带来了同样程度的改革。例如,学校可以在既有的校园网基础上,开发诸如Active Messenger类似的实时信息交流软件,实现管理团队之间的即时信息交流,提高管理效率与效果,进而形成一个快、易、好、省的办公网络体系。而针对于专项的事务管理,可以引进专业的电子管理软件来实现。诸如学生学籍管理系统、教师档案管理系统和财务管理系统等。软件智能化的服务将能有效的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给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一个基本的教学基本环境和保障。

(三)融入专题研究,补偿学生的缺陷。特殊教育学校信息化建设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要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来给残疾学生的缺陷进行补偿。例如,在教学的过程中,针对聋生的书面语言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难点,是整个特殊教学业界教学质量提高的难点。而学校可以通过积极的寻找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与学生课外阅读之间的完美结合点来加以改善。例如,开发一种双语视频的阅读资源,教学过程中利用专业制作软件来制作出一种图文配手语的故事及科教视频资源,并将之存储到视频点播系统当中。学生只需要一台电脑就能进行自我学校,多语言、多信息的环境支持下感受到轻松欢乐的阅读学习。

数字化与教育篇(9)

2012年以来,我县逐渐地开始关于数字化校园的探索与建设,目前城区7所学校,已经有三所申报了省市级数字化校园示范建设校,并基本都完成数字化校园硬件部分的建设,校园数字化应用平台也有了一定的雏形,尤其是在资源整合、校务管理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以我县城西小学为例,该校自主开发的校园综合管理平台,将学校的教学活动、教务管理、绩校考核等业务全部纳入到管理软件当中,并进行细分,鼓励每个老师都参与学校管理,分工合作,实现教学与管理的同步化。然而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存在的问题更多。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整体设计存在缺陷。主要集中在软件开发与数据库设计两个部分。依然以城西小学为例,整套管理软件是基于C/S模式开发的,在这里并不是说C/S模式就一定比B/S模式差,但是作为动态的管理平台,简单方便操作界面更容易被接受,我们知道C/S模式下需要客户端安装,对安装环境要求很高,其次对于软件的更新也不方便,因此导致老师只能参与到固定的几个功能中,一些年老的、或者缺少电脑操作经验的老师对基于此套软件的使用缺少动力,而学校的技术人员也为了解决不同主机带来的安装使用问题费了不少心思。数据库方面的缺陷主要在于对后期加入的数据类型缺少预判,导致很多功能的开发无法深入实现。

(二)、存在重复设计的问题。我们发现各校在开展数字化校园建设时,有很大一块功能其实是差不多或一样的,比如校务管理,学生信息、设备报修等。但是由于学校各自开发,或各自与不同的供货商的联系,总是需要重复建设其他学校已有功能模块,导致建设资金浪费。

(三)、始终没有建立统一的多用户管理平台。统一的多用户管理平台,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基础,但不少学校的校园网站、校务管理平台、设备维护平台都是相互独立的,不仅造成了教师登录方面的复杂化,更使得后台管理、后期综合考核无法实现。

(四)、安全性无法得到保障。对于一些核心数据的管理,学校没有充分的技术力量去保护其安全性,一旦受到内外部的网络攻击或发现服务器故障,很多数据都将被窃取甚至损毁,导致整个平台出现不可逆的错误。

(五)、缺少推广和应用价值。独立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由于其需要高额的资金投入以及一定的技术支持,在城区学校符合条件的学校便已不多,一些中小型校园,尤其是农村学校,很难有机会去实现校园的数字化管理,从而提高设备使用效率,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二、区域性数字平台建设的策略选择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有必要建立县级层面的区域性教育数字平台来加以改变目前的状况,其包括以统一的多用户管理为核心,并拥有一定数量的、可共享使用的、跨平台操作的教学管理应用模块。

当然,在讨论如何架构之前,笔者还想指出,这里所说的区域性的教育数字平台,与我们以往所提及的以数字云或大数据为背景的大型综合性数字应用平台有本质上的区别。我们都知道,目前随着云技术的不断成熟,许多地区都在开展教育云的建设,不可否认,教育云极大的改善优质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促进整个地区的教育均衡发展,但是,这种区域性的教育云也存在其局限性,就我县目前实际状况来说,也不适合建立教育云,首先,其需要投入的资金巨大用作架构云框架以及后期的设备维护资金,但我县每年财政对县级教育装备的全部投入为200万元左右,资金缺口巨大。使用效率与投入不成正比。其次,技术难度要求高,需要专门的技术团队来管理整个云的建设和运行,目前,在这方面的技术人员严重不足。最后,后期维护服务难以跟进,云技术发展很快,后期的服务项目,需要有独立开发和管理的能力。正因为如此,笔者觉得通过教育云的方式来解决区域性教育数字应用平台,在像云和的小县开展并不合适。那么平台的硬件部分该如何去架构呢?

三、区域性数字平台的实践与探究

笔者认为解决问题基础,在将当前的实际状况分析透彻。目前,我县人口只13万,因此区域性的教育规模偏小,通过相关的统计,我们发现城域网终端在网络高峰时段,也只有2000个左右,而对于一些城域网络应用的访问量,如教育网、研训平台,数字图书馆,每天平均在300-600人次左右,因此服务器的数据流量,网络核心设备的负载能力的需求不高,简单的服务器群加数据存储的方式便可用作数据应用平台的硬件支撑体系。

(一)硬件平台

因此根据以上分析,我们首先架构起两台高性能应用数据服务器,主要用作搭建数字应平台主体部分,如统一用户管理、网站群集等以及对重要数据的存储管理,将它们设置成主从关系,并通过相关软件完成双机热备。使两台服务器的数据实现相互备份以及访问的负载均衡,服务器的磁盘阵列可以设置为RAID1或RAID5,然后架构一台以存储为主的虚拟化服务器,通过一核一应用的设置,建立各类模块化的辅助平台如数字图书馆、资源中心等,以及对大型数据,如视频、电子图书等数据的管理。这种架构的特点,一方面在于高效、管理方便,可以针对特定的功能模块进行独立建设,又不影响整体使用,切换过程对应用程序无影响,无需重新启动或登录,做到无人值守。另一方面在于数据管理的安全性较高,尤其是重点数据不仅在服务器内部可以实现硬盘间备份,服务器之间也可以完成实时更新对接,当遇到访问激增或受到泛数据攻击时主从服务器的相互配合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二)软件平台

通过上面方式,我们基本搭建起了平台硬件支撑体系,而对于应用平台的软件部分,笔者根据相关功能模块的重要程度又将其分为三大部分,即基础数据库、站群服务平台、校园公共服务平台,来分步实施。具体架构方式如下:

1、基础数据库。为什么要把数据库作为建设的最重点部分,这是由数字校园基本内涵来决定的,数字校园是以数字化信息和网络为基础,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上建立起来的对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生活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和应用,使数字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的一种虚拟教育环境。从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应用平台的建设都是围绕数字化的信息资源展开的,而这些信息资源一部分存在于网络中,另一部分就存储在我们的数据库中。就拿我们一直在强调的统一用户管理平台来说,抛开桌面化的设计,其主要部分就是数据库建设。

对于数据库的架构,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开展建设,首先,是稳定性。可以通过采用window server 2008+SQL server 2005以上的版本来建立基础数据库,主要是由于两者共同使用的案例较多,而且设置便携,技术成熟,网上对这种数据库架构方式的介绍资源很较多且已经过不少实践测试,非常适合向我县这种中小型数库据库的开发使用。其次,是兼容性。必须建立起两大基本数据库,一是建立以我县教师培训平台为基础教师用户管理数据库,二是建立无缝对接浙江省中小学学生电子学籍系统的学生用户数据库。这两大数据库建立后,后期的其他模块开发,都将以这两大数据库为基础,进行再优化配置,尤其是针对全县教育系统内的统一用户管理平台,便是建立在这两大基础数据库之上。最后,是安全性。即通过数据库内部及服务器间的热备设置好数据的备份管理。

2、站群服务平台。这个部分是整个项目的核心。主要采用面向对象组件化设计,采用B/S 模式架构起“主站+分站”,具体功能及组织形式如下:

首先是建立起以云和教育网为中心的主站,以中小学校园网站为依托的分站。城区大型学校的每个分站点都可以启用独立的域名、独立的数据库、独立的空间,而农村学校,可以主站的平台下以二级域名的形式,建立起具有各自学校特色的校园网站。

其次,建立以主站数据库为基础的统一用户管理体系,实现统一用户身份认证和权限控制体系,对用户身份信息和系统控制信息进行有效组织管理,提供高效安全的目录访问,为各应用系统提供身份管理平台和权限控制的支持,确保用户的跨平台操作,如实现在主站后台便可直接管理所有分站,也可以通过在主站的登录,直接跳转至其他功能平台。

再次,完成独立分站与主站数据库在相关应用数据方面的对接,实现站点间互通数据、数据共享,主站可以群发通知给所有分站,分站也可推送新闻信息给主站,帮助实现学校细致的信息化布局,降低建设维护成本。

最后,为其他辅助平台,提供好数据接口,确保整个系统平台的统一管理。

3、校园公共服务平台。主要是指以云和教育为核心的,以研训综合平台、教育技术管理平台、远程教育直播平台为依托,包括办公协同系统、教学质量评价系统、数字图书(馆)管理系统、网上阅卷系统、教师博客系统的数字化网络架构,即我县十二信息化规划中的重点项目,一网三平台五系统。目前,除研训综合平台、教学质量评价系统还在建设当中,其他数字化应用模块均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这些面向全县学校,资源共享、数据互联的综合应用平台建立,主要用于解决好在全县教育信息化推进过程中,出现的使用盲点,重复建设效率整合等问题,为实现真正优质网络资源共享,服务全体师生架构体验平台。这些模块在可视化界面中,是相互独立,而在底层数据结构却又相互联系。比如,以研训平台与教育技术管理平台,两者是针对不同教学应用及管理而定制开发的服务平台,虽然安装在一起,但经过服务器虚拟化后有各自不同的域名或物理地址,但是他们底层的数据是互通的,首先,用户不仅可以从各自平台登录,也可以直接就教育网的首页登录;其次,是数据方面相互的调用,如,我们可以利用办公协同系统来对学校的教师进行绩效考核,这时就有可能利用到研训平台中质量评价系统中的相关数据,不需要再进行重复的登记录入,极大提高了办公效率。

数字化与教育篇(10)

昌邑市共有8处镇、街道,695个行政村,总人口58万。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17处,在校生73319人,教职工5385人。近几年来,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推动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的开展,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完善”的建设思路,采取得力措施,扎扎实实地开展了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提高认识,增强做好数字化学校建设工作的紧迫感

在新世纪,以网络通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在社会许多领域中正在引发各种深层变革,从而加速了人类迈向信息社会的步伐,也引起了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建设数字化教育,促进教育的科学、均衡发展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1.发展数字化教育具有现实迫切性

信息化带动基础教育现代化是教育实现现代化,教育走向未来、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信息技术、通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对教育产生了史无前例的巨大冲击,从教育环境、教育模式到教育理念、教育目标,都在这场冲击中发生着变革。建设数字化,应用数字化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2.在教育信息化建设实践中,构建数字化学校成为实现学校信息化的主要内容快速

随着认识和实践的进一步深入,我们发现:硬件加软件的校园信息化模式远远不能发挥校园的优势,更不能实现教育信息化所要求的对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对全新教育模式的构建。要想发挥基础设施的作用,促进信息化设施的有效利用,实现学校的统一协调发展,就必须建设数字化学校。即:配齐计算机,建成校园网仅仅是为数字化学校建设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构建数字化学校成为实现学校信息化的主要内容。

3.数字化学校建设是提高教育信息化应用效益的有效措施

近年来,我市教育信息化发展很快,特别是在信息设施建设、信息化配套项目、信息技术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当前严峻的现实是:信息化设施建设的高投入,并没有带来教育效益的高产出。数字化学校建设正是从改善信息化建设投资结构、加强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适用的教育资源、建立效益评估长效机制以及建设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等方面入手,是适合我市解决教育信息化应用问题的最佳方案。为此,我们进一步增强了做好数字化学校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采取切实措施,扎扎实实做好工作。

二、采取措施,加大力度,扎实做好数字化学校建设工作

数字化学校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做到统一规划,分步实施。一是要从长远着想,制定一个长远而系统的整体规划。二是要把数字化学校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来抓,分步、分层次逐步实施,逐渐完善。三是要全体师生积极参入,通力合作,密切配合。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1.加强设施建设,为数字化学校建设和应用奠定基础

从2001年下半年开始,我市从4个方面,加强了教育信息化设施建设。一是计算机的配备。通过政府投入、社会各界赞助和厂校共建等方式,在不到两年的时问里投资4000多万元,配备计算机11000多台,基本实现了专任教师人手1机,学生近10人1机。二是“校校通工程”。从2002年开始,全市共投资近1000万元建设了市教育信息中心和46处校园网,并借助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采取“村校”联建的形式为所有农村中小学建设了现代远程教育系统,2005年我市就高质量地完成了“校校通”工程。三是多媒体投影教室建设。到目前为止,我市共投资近1000万元,先后建起了300多个多媒体投影教室。四是加强软件建设。借助电教教材收费政策,先后投资500多万元,为教育局信息中心、学校校园网配备了办公平台、信息平台、教育教学资源库及资源管理平台、数字图书馆等软件,建起了全市视频会议系统。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我市教育信息化设施建设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也为数字化学校建设搭建起了较好的软、硬件平台。快速

2.强化队伍建设,为数字化学校建设和应用提供保障

数字化学校建设是一项综合工程,需要全体师生员工积极参与、通力合作。为此,我们通过建立有效运行机制,强化队伍建设。一是建立领导机制。教育局成立了以分管局长为组长的项目领导小组,负责数字化学校工作的领导、组织、管理与协调。二是建立工作机制。市里成立技术保障和建设应用两个项目组,建立了以相关业务科室为第一责任人的项目小组责任制。技术保障组由电教站技术人员和各学校网管员组成,负责网络的安全、维护、更新及软件平台的开发、应用和培训等,为其他科室和学校的数字化建设与应用提供服务。建设应用组由教研室、普教科、政工科、职教科和装备站等业务科室组成。教研室负责教研网站的管理及各学科网上教研工作:普教科主要负责网上学籍管理、中考招生录取及昌邑德育网管理;职教科开展了网上教师学历进修、业务技能培训;装备站开展了信息技术学科网上教研。三是建立培训机制。为抓好全方位的培训工作,我市依托教研室成立了教学研究培训中心:依托装备站成立了信息技术培训中心;依托进修学校成立了教师专业技能培训中心。各培训中心在每学期的开始,通过教育网本学期培训菜单,教师可以自主选择培训内容,通过面授或网络课堂进行学习,每学期完成60课时的学习内容。在搞好本市培训的同时,我们还组织大量骨干教师参加上级业务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和技能培训,参加网管员培训100多人次,计算机制作培训200 多人次,机器人教育培训100多人次,信息学奥赛120多人次,教材培训l100多人次。另外,每学年我市都要组织一次全市教职工教育信息化技能大比武,比武分教育行政干部、学科教师、信息技术教师和网管员4个组别,内容涉及数字化管理与应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件制作、网站建设、常用软件的使用等内容。通过培训,提高了教师的信息素养和应用能力,为数字化学校建设和应用提供了保障。

3.狠抓设施应用,增强数字化学校建设的实效性

以数字化学校建设为抓手,本着“边建边用,以用促建”的原则,在抓好信息化常规应用的同时,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主题资源网站建设与应用。采取“面向一线教师,立足教学实际,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建设思路,成立了由装备站、教研室和学科骨干教师组成的资源建设工作小组。装备站负责主题网站建设软件、网站系统的培训、资源建设任务的分工、收集及合格资源的编目、入库和。教研室负责主题资源内容的审查和评比。骨干教师负责组织本学科教师根据新课标要求制作主题资源。运用阶段性评价和重点点评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完善主题资源网站建设与应用。先后多次召开点评会和研讨会,解决了栏目设置不科学、资源内容不全面、网站整体质量不高的问题,使主题资源网站建设工作达到了较高水平。在完成建设任务的基础上,狠抓了主题资源网站应用工作。大部分教师利用主题资源网站开展了集体备课活动,中青年骨干教师利用主题资源网站进行了常态课堂教学,许多学生借助主题资源网站进行了网上自主学习,发挥了主题资源网站在教育教学中作用。快速

(2)扎实做好网上教研工作。我市在2005年就依托教育信息网建设了教研网站 ——“昌邑教研在线”。开通了校园网的学校也建立了校本教研网站和学科教研专栏。各学科教研员都建有本学科教研专栏,通过专栏宣传学科课程标准,报道学科教研活动,展示共享教学方法、教学论文、案例、课件、优质课等教研成果。所有教研员和部分教师建立了博客网站,开设网上专题研究,实现了教研员与一线教师之间的随时随地沟通,使上级的教育教学方针、政策能够及时贯彻到基层,同时教研员也能得到来自一线教师的教学信息反馈,发掘教育教学中先进的教学模式、教学理念,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加以推广或纠正,弥补了传统教研模式的不足,提高了教研工作的时效性,促进了教研员和一线教师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高。

(3)开通视频会议,实施网上办公。我市在所有市直学校和乡镇驻地小学开通了视频会议系统,利用该系统召开面向全市的各种会议,有计划地组织了示范观摩课、研讨培训等活动。实行网上办公。教育局所有公文、各科室的通知和有关报送的材料都通过网络进行传送,方便了基层,节约了经费,提高了办事效能。

(4)抓好教育技术软件的管理与应用。在征订方面,分学段、分学科成立了由学科教研员和骨干教师组成的教育技术软件征订专家组,每次征订之前,先由专家组成员组织本校本学科教师,通过目录和公司网站了解软件性能,根据教学实际,提出实用的软件推荐意见,由教育局汇总后形成我市的推荐意见。然后由学校根据推荐意见和上级有关要求,结合本校实际,自主征订。对于大型软件,采取“先试用,后征订”的办法。在管理方面,实行县、乡、校三级管理体制,各学校都建立电子音像室,做到专人管理,专橱存放,制度健全,账目清楚,账、卡、物相符。对教育技术软件的管理使用实行过程性评价,促进了软件的日常管理与使用。

(5)积极开展机器人教育活动。我市专门设立了机器人教学教研组,由机器人教育教研员和部分学科骨干教师组成,负责组织、指导机器人实验室的建设和教学工作的开展。先后共投资120多万元,建成7处机器人教育实验室,6处机器人教育示范校,20多所学校共配备机器人100多台。开展了全方位培训,并按要求开设了机器人教育课程,机器人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先后有96个代表队分别在国家、省、市获奖。

4.实施课题带动,推动数字化学校的建设工作向纵深发展快速

“十五”期间,我市在22处市级以上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开展了校园网建设、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资源建设等方面的课题实验。“十一五”以来,又确立了以数字化管理平台、数字化教学平台、机器人教育、校园一卡通等内容的“十一五”课题实验项目,共立项国家、省、市级课题44个。在实验中学、第一实验小开展了“建立学生成长数字档案”的实验研究,便于家长通过网络实时查询学生的基本信息和在校学习情况,方便学校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评价。在第一中学、文山中学开展了“校园一卡通”实验研究,教师和学生可以用“校园卡”在学校内用餐、借书、考勤和身份识别,方便了学校管理。在外国语学校、奎聚小学开展了“家校通”实验,为学校提供了多样化的信息渠道,教师随时为家长各种信息和建议。90%的学科教师都确立了自己的实验课题,如:“信息技术与阅读兴趣的提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学生求异思维能力”“多媒体与问题情景设计”等,使全市上下形成了人人有课题,个个搞实验的良好实验氛围。通过课题研究,探索了数字化学校建设与应用的做法,形成了较为科学、有效、可操作的数字化学校建设模式和方法。

5.建立评价体系,为数字化学校建设增添活力

建立长效的评价机制是促进信息化设施管理与应用的关键,为此,我市在2004年制定了《昌邑市现代教育技术考核评价办法》,从“校园网的管理与使用”“资源建设与使用”“网络化办公”“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电教软件的管理与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建设”“计算机、多媒体的配备”“竞赛及成果”等几个方面都制定了详细的目标要求和评价标准。评价采取过程性评价、结果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评价结果计入各单位每年一度的综合督导成绩。从2006年开始,为推动创建数字化学校建设,又制定了《昌邑市数字化学校建设与应用评价标准》。从环境建设(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建设(图书、教学设计和课件等)到活动过程(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和办公等)几个环节实行了多元化评价,针对不同类别的内容分别设定了4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26个三级指标。一级指标包括领导与管理、环境与条件、应用与研究、成果与效益,每一个三级指标均对应一个工作点,都有相应的评估要点及打分办法。如:学校主页、班级主页、教研网页、教师博客和学生个人网页等采取评选的办法;教师信息素养通过技能比赛进行测试,学生信息素养通过信息技术抽考和计算机作品来进行评价。将数字化学校建设和应用工作也纳入了全市一年一度的教育综合督导评估。通过评价体系的建立,促进了信息化设施的管理与应用,激发了学校创建数字化学校的热情,为数字化学校建设增添了活力。

数字化与教育篇(11)

鲁伯特・默多克(Rupert Murdoeh),美国著名的新闻和媒体经营大亨,曾经在“教育:最后需要开垦的地方”的演讲中细数了近50年来社会的变化:“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当今科技发展是如此迅速。如果有一个50年前的人从沉睡中醒来,他将完全不能相信今天他身边发生的事情:

“医学领域,以前用着听诊器的医生绝对想不到今天的同行们正在使用CT扫描和核磁共振。

“金融领域,股票经纪曾经靠发放纸制的股票本票进行交易,这在今天都已经被网上交易所取代。

“就拿我自己的行业来说,曾经只靠纸制报纸出版的编辑们,也会对读者用平板电脑和智能电话来接受新闻信息的行为而感到惊讶。”

除了鲁伯特・默多克列举的这些领域之外,如果有人再仔细地扫描一下数字化社会的变化,他会发现更多令人震撼的事实: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的兴起,已经培养出了“低头一族”,即使在亲友相聚时也忙着发短信刷微博。以至天津一家餐馆为了让食客“好好吃饭”,推出每周一吃饭不玩手机,账单即打对折的举措。

而中国少先队事业发展中心第七次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态调查报告(2013)显示:六成以上未成年人在10岁前开始接触网络,其中23.8%的未成年人在6岁前开始接触网络。2012年时的数据却是:在6岁前开始接触网络的为17.5%。短短一年问,这一比例就大幅提升。

数字化悄无声息地入侵我们生活的方方方面。然而,令鲁伯特・默多克感到遗憾的是,教育界似乎还是这一时代的例外。“我们的学校是这场科技革命风暴没能席卷的最后一个角落。”他特别强调:“50年前沉睡然后醒来的那个人,他将看到今天的教室和50年前维多利亚时代的仍然一模一样:一位教师站在一群孩子面前,拿着一本书和一支粉笔,背对着一块黑板。”

为此,他大声疾呼:“在座的朋友们,这是我们一个巨大的失败。这是我们对下一代甚至下下一代的不负责任,对我们未来的不负责任。”

二、教育工作者的使命

2011年9月,美国联邦教育部长邓肯重复提出著名的“乔布斯之问”:为什么在教育领域信息技术的投入很大,却没有产生像在生产和流通领域那样的效果呢?邓肯认为,原因在于“教育没有发生结构性的改变”。

我国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2012年11月《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的讲话》中更为深刻地指出:“教育信息化正是在全球信息化的大背景下产生的,信息技术的全面渗透深刻影响着教育理念、模式和走向,教育发展必须适应信息化时代的特征。在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进程中,加快教育信息化既是事关教育全局的战略选择,也是破解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紧迫任务。”“中国曾数次与科技革命失之交臂,今天面对信息化的战略机遇,我们再也不能坐失良机!”

“‘慕课’是一场输不起的革命”,2013年12月12日在“2013年中国教育家年会暨2013年度中国好教育颁奖典礼”上,国务院参事汤敏先生以此为题进行了演讲。他认为,慕课不仅在推进教育公平方面效果明显,在提升教育质量上也有良好表现。但是,“到目前为止,最近一个统计,现在巴基斯坦和埃及上慕课、到慕课网上上学的人数都远远超过了中国。”他问道:这个对于我们是很大的压力,“我们能不能走出自己的一条路呢?”

三、C20的应答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2013年7月9日,在线教育发展(MOOCs)国际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会上,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C9高校及同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重庆大学等宣布:这几所学校将在“在线开放课程”标准与共享机制建设、课程建设、开展高水平大学间在校生跨校选课、探索基于“在线开放课程”共享的跨校联合辅修专业培养模式、实施“在线开放课程”资源向社会开放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在实现和完善“在线开放课程”共享的基础上,逐步将平台课程资源向国内外开放,扩大享受优质教学资源的群体范围,致力于引领中国慕课发展潮流。

与此同时,慕课在我国中小学也蓬勃兴起。2013年8月12日,由华东师范大学慕课中心牵头,中国20余所知名高中共同发起成立了C20慕课联盟(高中)。此后,9月7日,华东师范大学慕课中心再次牵头,会同全国20余所初中与小学共同发起成立了C20慕课联盟(初中)与C20慕课联盟(小学)。

此后,华东师范大学慕课中心与C20慕课联盟于2013年11月和12月分别在广东省深圳南山实验教育集团、上海市七宝中学、浙江省杭州市学军中学、江苏省镇江外国语学校、江苏省苏州国际外国语学校等地先后召开了19场“慕课与翻转课堂现场观摩与研讨会”,逾6000名中小学教师与会。这些活动受到盟校教师极大的欢迎。

2014年6月,鉴于更多的学校有志于从事慕课与翻转课堂的教学改革实践,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局、广州市教育局与苏州市教育局与华东师范大学慕课中心协商,联合发起成立C20慕课联盟(地市教育局)。该联盟旨在共同探讨“慕课+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以实现我国基础教育从知识本位向综合素质本位的转化,推动教育公平,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全面提升我国基础教育质量。该倡议很快得到了众多地区教育部门的响应。目前已有近20家地市教育局加盟,共同参与“慕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实验。

四、C20的追求

(一)C20的功能定位

C20慕课联盟以“孩子身边的名师”与“教师交流的平台”为己任,服务孩子的成长,满足教师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

(二)C20的价值追求

1.优质教育资源的全民共享

在今天没有人会怀疑,与古代的个别教学相比,产生于近代资本主义的班级授课制是世界教育史上的巨大革命。

班级授课制无疑是对分散的小农经济和封建隔绝状态下长期实行的混杂教学组织形式的否定。它顺应了当时社会要求把教育从少数特权阶级的手中解放出来,向国民大众开放的要求。

同时,班级授课制之所以能发展,还得益于那个时代给它提供了包括技术在内的各种支持。雕版印刷术的推广和以后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使读书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从而有可能把教育从少数特权阶级的手中解放出来。

如今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对教育产生着不可小觑的影响。“审视今日,慕课带来的是超时空的变革。不仅在全球各个角落我们都能学到优质的教育资源,而且还是移动的,可以走到哪学到哪,甚至可以反复学,十年二十年后再学。这就是一个巨大的变革,是‘继班级授课制以后最大的一次革命’,它使教育超越了时空的界限,使得优质教育资源全球共享、全民共享。”

2.助推教育公平

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再也没有什么比“公平”更让政府犯难,更受老百姓关注的了。教育公平,最困难的在于教师资源的公平。实践表明,优秀教师在区域内小范围流动尚且十分困难,要在全国流动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慕课的出现将使这一“不可能”成为“可能”。华东师范大学慕课中心和C20慕课联盟,正在组织联盟学校优秀教师,录制覆盖基础教育各学科知识点的慕课资源库,供全体学生共享。这对促进我国基础教育公平,提升中西部地区的教育质量,将会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3.推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

慕课往往以碎片式的知识呈现方式,出现在人们的移动终端上。它适应了工作在现代城市里白领们的生活节奏,无论是在地铁里,还是在大巴上,无论在机场的候机厅,还是在休闲的咖啡吧,有10分钟、20分钟,人们就能轻松地看上一段微视频,学习一堂微课程,更新自己的知识,开阔自己的眼界,而不必劳心费神地赶往遥远的大学。

有人质疑,即使在顶尖大学注册慕课的学生最终修习课程通过率也只有30%-40%。为此,他们追问:“慕课有用吗?”如果仅从通过率来看,慕课似乎是失败的。但是,学习的目的就在于获得一份课程证书吗?如果人们都能把零星的时间花费在前沿、高深知识的学习上,追求自身素质与能力的提升,这难道不是我们最想追求的“学习型社会”吗?事实上,一开始就有很多人并没有以获得证书为目的,即使有的人由于时间或能力的多种原因而未能获得证书,但他毕竟经历了这一学习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自己,这不正证明慕课对学习型社会形成的作用吗?

学习型社会是大多数人有愿望学并有机会学的社会。没有多少人愿意学或者有愿望但没有机会学的社会(比如跨入校园有很高的门槛或较高的费用)绝不是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社会是尽可能地开启人们学习愿望,并尽可能地为想学习的人提供机会的社会。它不以多少人获得证书为标准。学习型社会≠学历社会。慕课要推进的是学习型社会而不是学历社会!

上海交通大学张杰校长也认为:“这将是一场学习的革命,其影响绝不限于大学,对推动继续教育发展,打造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构建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也将具有积极意义。”“中国大学应以在线教育发展为契机,重新思考自身的使命与责任。”

4.让学生远离家教

在中国,或许还包括韩国等地,慕课还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让学生远离家教。网上或者下载下来的视频材料,可以方便地将世界上最优秀的教师最生动的课程带回家给学生学习。在有便捷网络的家庭里,学生学习或者做作业遇到困难时,可以随时请教老师或者寻找其他同学的帮助。如此,则可以免去家教带来的高昂成本和由各种原因(比如遥远的路途、滥竽充数的教师,甚至还有商业欺诈)产生的低效学习,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5.让教育从知识本位走向综合素质本位

有不少人一直在质疑:慕课是否适合中小学教育。在他们看来,中小学是孩子们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形成的主要阶段,虚拟的网络世界阻断了师生之间,甚至阻断了生生之间的面对面的交往,这种交往的缺失,必然会导致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教育的缺失。

事实上,在中小学,慕课一开始就是以“微视频+翻转课堂”为基本模式,这一模式为师生与生生之间进行更深入的交流提供了充分时间,为他们相互之间更深刻影响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在这种模式中,可以促进教育从知识本位走向综合素质本位,此时教育从以往只注重知识的掌握,走向既注重学生知识的掌握,也注重学生能力的养成,其中主要是学生高级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还可以更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以及学生身体与心理的健康。

正是由于这些优势,C20慕课联盟的工作得到了社会与教育界的充分肯定。2014年1月2日,《中国教育报》在“图说教育”中,将C20联盟(高中)与C20(初中、小学)与大学C9联盟并列称为中国慕课三大联盟。

2014年4月A刊,《上海教育》以“微课之探――慕课联盟推进慕课半年间”为题报道了C20联盟的相关工作。

《浙江教学》月刊2014年第2期在回顾2013年我国基础教育发展时,在列出的8项“关键词”中将C20慕课联盟工作列在“太空授课”之后的第二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