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市场经济的首要特征大全11篇

时间:2023-08-15 17:12:20

市场经济的首要特征

市场经济的首要特征篇(1)

摘要: 本文将商业模式热潮与新经济时代背景的复杂动态特征相联系,论证了商业模式的本质是企业在复杂动态市场结构中的角色,明确了微观立场和中观立场相结合的整合研究立场以及基于社会网的研究方法,揭示了商业模式的功能,并构建了基于社会网的商业模式结构模型。最后,基于社会网的商业模式模型,分析复杂动态环境下商业模式与企业战略之间的关系,并以小米公司为例,阐述了商业模式与战略的关系。研究表明,根据基于社会网的商业模式模型,掌握市场的运营规律,影响企业家的预见性,进而影响企业战略分析。

关键词 :商业模式;企业战略;市场角色;社会网

1、问题的提出

商业模式是近几年战略管理研究热点,商业模式的本质定义、功能、结构是重要的研究主题。在商业模式的本质定义方面,有影响的学说主要有故事说、总体逻辑说、关系说、规则说。故事说认为商业模式就是书写一个关于企业帮助客户创造价值的故事(Megreeta,2002)。逻辑说强调商业模式本质上是企业价值创造的总体逻辑(Charles Baden-Fuller & MaryS.Morgan,2010)。关系说侧重跨企业边界的交易结构(Amit & Zott,2010)。规则说将商业模式建构在企业的规则上(李东、王翔等,2010)。

转换机制说和情境说是两种主要的商业模式功能理论。转换机制说从技术创新与管理视角出发,将商业模式视为能够帮助企业释放并占有技术商业价值的转换机制(Chesbrough,2010)。组织情境理论将商业模式与战略联系在一起,认为商业模式比战略更抽象,是影响企业绩效的因素(Teece,2010);商业模式的蓄利功能,提高企业在不确定环境下的可预见性,成为影响企业战略的直接情境(李东、王翔等,2010)。

在结构方面,国际上认为商业模式由价值主张、盈利模式、关键资源以及关键流程构成的学说很有代表性(Morris,2005)。翁君奕提出商业模式由价值对象、价值内容、价值提交和价值回收活动构成,这一观点在学术界的影响较大(翁君奕,2003;2004)。魏炜等提出商业模式构成六要素,包括定位、业务系统、关键资源能力、盈利模式、现金流结构和企业价值;该学说在业界影响较大(魏炜、朱武祥,2010)。

纵观国内外对商业模式的研究成果,商业模式本质定义、功能和结构研究具有下列特点:首先,商业模式功能研究的新经济时代的复杂和动态特征模糊。在以互联网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商业模式研究受到学界和业界重视,表明新经济赋予商业模式以独特的意义和功能,但在研究中往往脱离具体的新经济时代背景。学者们已经开始重视新经济的时代背景(王学东、董大海,2012;张敬伟、王迎军,2011;李东、王翔等,2010),但是复杂与动态特征没有进入到研究视野中。其次,站在企业视角重视企业活动的微观立场占据主流地位(程愚,2010),忽视了对商业模式跨越企业边界的产业特征的中观研究立场。第三,商业模式与战略的关系问题尚未明确。由于商业模式的研究层次不同、研究立场不同,导致不同研究框架下提出的商业模式概念的内涵差异往往很大(郭蕊、吴贵生,2014;张敬伟、王迎军,2011);二者的对比研究中往往将内涵差异很大的商业模式概念与战略概念作为比较对象,难以对二者作出严格并且有意义的区分。

在上述三个问题中,忽视新经济时代的复杂动态特征是关键。经典的结构-行为-绩效(SCP)框架表明环境赋予企业行为以意义,只有突出新经济时代的关键特征对企业运营的影响,才能更精确的把握商业模式的本质,明确商业模式的研究立场,进而明确商业模式的功能,建立商业模式的结构。已有针对新经济时代的不确定特征进行的商业模式功能和结构的研究,对不确定特征进行了简化;针对新经济特征的复杂动态特征进行的商业模式研究尚未检索到,这将是针对商业模式结构和功能进一步研究的方向。目前缺少针对复杂动态特征的商业模式研究的另外一个原因,在于缺少处理复杂动态特征的工具;这也是面向复杂动态情境下商业模式研究的关键所在。

社会网理论是中层理论(middler angetheory),能够在宏观理论和微观因果模型之间建立联系。社会网认为经济行为是镶嵌在社会网之中的(Granovetter,1985),企业在社会网中的结构位置对网络成员的资源和权力取得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深深的影响着网络成员的行为(Burt,1992)。作为中层理论,研究企业在社会网中的位置、关系及其对行为的影响,是社会网理论与分析方法的长处所在。因此,有必要引入社会网理论,研究复杂动态市场的网络、节点、相互关系,构建基于社会网的商业模式模型。社会网是社会学与管理学研究领域处理复杂动态特征的重要工具,但是查阅商业模式研究文献,尚未发现采用社会网视角的研究成果。我们认为,建立微观立场和中观立场统一的研究框架是商业模式研究的发展趋势,也将为商业模式和战略的关系研究提供统一的研究框架,采用社会网视角非常有前景。

因此,针对商业模式研究的上述特点,本论文通过基于社会网视角的分析,提出关于商业模式本质定义,探讨了商业模式的研究立场、功能和结构的新理论,并澄清商业模式与战略的关系问题。

2、新经济时代的复杂和动态特征

新经济时代的基本特征就是层出不穷的不确定性。高速发展的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以及市场全球化,深刻地改变了企业的运营环境,其中复杂性和动态性是企业运营环境的两个极为重要的特征。

在系统科学中,复杂(complex)是与“独立自主”相对的,用于突出系统各节点间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应用,使得企业、合作伙伴和消费者之间的沟通更为容易,相互之间的关系更为错综复杂。在消费者市场中,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络建立“社区”,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联系,并形成“领导者”和“追随者”的互动关系,提高了消费者需求的演化速度。在供应商方面,互联网技术降低了公司与其合作伙伴的通讯成本,提高了沟通效率,因此公司能够尝试以不同的供应商网络形式创造价值。互联网也促进了消费者和企业之间的直接联系,消费者能够直接影响企业,企业也可以采取同样的直接联系方式来影响消费者。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既在不断地制造新市场和新机会,同时也在不断地破坏原有的秩序,形成“创造性破坏”。“复杂性”是企业运营环境的一个基本特征。

信息以及互联网技术支持的强相互作用下,企业运营环境的动态特征更为明显。首先,消费者间的相互作用导致市场的加速演化,需求更新迭代速度加快,产品生命周期短。其次,企业和合作伙伴的强相互作用,导致技术的发展日趋快速,供应商网络的重构速度也在增强。第三,消费者和企业的紧密联系进一步促进了市场和供应商网络的演化和重构。从时间维度来考察,这些演化就构成企业运营环境的动态特征。

3、商业模式的本质、研究立场和功能

对于企业运营而言,复杂和动态特征既带来了挑战,企业的角色难以确定。同时也给予了机会。一方面,市场的复杂动态特征加大了企业对市场环境的预见性问题。尤其是风险投资偏好的新市场开发上,消费者需求和供应商网络的复杂动态规律更为令人捉摸不定。另一方面,复杂动态的市场也给企业运营提供了新的机会。无论是风险投资人还是创业者,都需要提高对复杂动态市场环境的预见性。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商业模式才受到了学界和业界的高度重视。笔者认为,商业模式的本质是企业在复杂动态市场结构中的角色,包括企业在市场结构中的地位以及与之相对应的价值活动预期系统。市场结构与企业角色之间的相互互动,是市场结构与企业角色复杂动态特征的来源之一。从中观立场出发,商业模式描述的由消费者、企业及其合作伙伴这些角色互动而构成的市场结构,强调市场结构受到角色之间复杂互动的作用的动态特征。站在微观立场,商业模式表征市场结构中企业的角色,强调角色的互动受到市场结构的制约。中观层面的市场结构与微观层面的企业角色之间的互动作用是商业模式复杂与动态特征的又一来源。

由于企业的角色是镶嵌在复杂动态的市场结构中,因此企业的商业模式既需要基于企业的微观研究立场,同时也不可忽视动态的市场结构的中观研究立场。商业模式跨越企业边界,商业模式是利益相关者的交易活动,这些思路之中已经包含了商业模式具有网络属性的特征,并强调企业能够控制或者改变该网络。但这些研究没能强调商业模式所具有的复杂和动态特征。为深刻表征商业模式的复杂动态特征,本文采取微观立场和中观立场统一的集成框架作为商业模式的研究立场。基于微观立场和中观立场统一的研究立场,商业模式的首要功能是:表征市场结构与企业角色的复杂与动态特征,帮助创业者和风险投资人领悟复杂动态市场结构中企业的角色,提高对企业经营的可预见性。

4、基于社会网的商业模式模型

市场环境的范围很大,对企业而言最重要的市场结构是由消费市场和产业市场构成。其中消费市场是由消费者构成的,产业市场是由企业及其供应商构成的。从市场环境的内部考察,导致市场环境呈现复杂与动态特征的内在原因,正是由于消费市场内部的消费者之间的互动、产业市场内部的企业及其供应商之间的互动、以及消费市场与产业之间的相互作用。外部的技术因素、政治因素等等需要透过内因对市场起作用。这些内部互动一方面表现市场结构对企业经营行为的影响,企业经营行为受到市场结构的作用;另一方面,企业经营行为将影响市场的结构。这意味着市场环境是在内部的交互作用下不断变化,从而呈现出复杂与动态的市场环境特征。

4.1 消费市场网络

在基于社会网的商业模式中,消费者网络角色重要。首先,消费者网络将决定消费市场的规模以及消费市场的稳定性。对于风险投资人而言,关心的蓄利的池子就是消费市场的规模。一些商务模式研究提出定位的观念以表达消费市场,并将定位视为商业模式的核心内容之一。消费市场是产业市场的目标和归宿。

为了表征消费市场的复杂动态特征,本文参考社会学的扩散模型(Ryan&Gross,1930),将消费者网络的构成角色设定如下:创新采用者,早期使用者,早期大多数,晚期大多数,后知后觉者。其相互作用如下:具备冒险精神的“创新采用者”出于新奇的原因试用新产品,并且为能成为首先使用者而感到骄傲。随后他们影响“早期使用者”。作为社区领袖,“早期使用者”在观察与研究“创新采用者”的经历后大胆跟进。紧接着,“早期大多数”跟进,随后“晚期大多数”跟进,最后“后知后觉者”也跟进。但是随着加入者越来越多,使用该产品的冒险象征以及身份时尚象征的价值在衰减,创新采用者和早期使用者也在慢慢离场,市场在减小。“创新使用者”和“早期使用者”在期待新的产品或者新一代产品的出现,原有的市场在消亡,新的市场在萌生。

4.2 产业市场网络

从价值链角度出发,产业市场网络包括不同职能角色:各级供应商、分销商、合作伙伴。从结构洞理论角度出发,上述产业网络结构中可能存在一个跨越结构洞的“桥”的位置,使得处于“桥”点的企业角色具有丰富的信息与机会,并进而占据产业网络领导者的地位,而其它节点的合作伙伴居于网络追随者的地位。以波特的五力模型为例,其中的企业恰恰处于客户和供应商之间的节点结构洞位置。产业社会网络领导者,控制信息、资金、产品的流动,决定利润的分配,在具有这些优势的同时,也具有网络缔造者的义务。

4.3 消费者市场网络与产业市场网络的关联

整个市场中最大的结构洞恰恰位于消费者市场网络和产业市场网络之间;因此产业市场网络的领导者角色往往占据该位置,在消费市场网络与产业市场网络的互动中,起到桥梁纽带作用,从而成为市场的缔造者。该位置赋予领导企业能够敏锐地感知消费市场的趋势,把握消费市场的需求变化;将消费需求传递给产业网络,组织产业网络运作提供消费市场需求的产品;将产品传递给消费市场,满足市场需求,把控消费市场的需求演化。

4.4 基于社会网的商业模式模型分析

若消费者网络和产业市场网络已存在,即市场已建立的条件下,从治理层面讲,企业角色分为领导企业和追随企业。若市场不存在,也就是消费者网络或者产业市场网络有一个不存在的创业条件下,作为领导企业往往还要承担另外一个角色“市场社会网缔造者”,缔造消费者网络与产业市场网络。作为“缔造者”,既享有巨大的收益,同时也承担着巨大的风险。首先是战略上的风险:由于市场结构尚未形成,企业领导者的盈利模式往往尚未确定;在极端情况下,可能无法盈利。其次是实施上的风险:可能由于资源等条件限制,市场结构无法缔造成功。

5、复杂动态环境下商业模式和战略的关系研究

波特认为战略即创造独特而有价值的定位,涉及一套不同的活动。也即战略包括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独特而有价值的定位,以及创造该定位的一套与众不同的活动。首先,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定位是战略的基础。波特指出定位最主要的独立的来源是以产品种类为基础和以客户需求为基础。这两种定位基础实质上可以视作社会网结构上的节点:客户的产品需求网络中节点、客户产品需求网络。其次,战略的核心是企业创造有价值的定位的方案,是一套独特的价值活动系统。战略必须考虑当前的市场情境与企业的当前状态,设计企业由当前状态向有价值的目标定位状态跃迁的方案,以及到达目标定位的巩固与防守方案。

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是建立在稳定的市场结构的基础上。该理论假设,企业的行为不会撼动市场结构,市场结构决定了企业的行为。在这样的产业结构背景下,战略的重点放在了实现方案之上,忽视了现代市场的复杂动态特征。下面分析复杂动态市场结构下企业战略与商业模式的关系。

在复杂动态市场结构中,定位依然是战略的基础。但是市场结构的复杂动态特征给定位带来巨大的挑战,市场不再是稳定的。相反,因为市场与企业行为二者的互动,市场和企业都处于变化之中。掌握市场结构的生命周期以及各节点的基本运营规律,是战略制定的基本参考框架,如图1所示。

复杂动态市场中的定位需要集成商业模式的支持:确定市场主体结构的变化规律以及企业所处的节点的运营规律(节点企业的一套共同的活动)。简而言之,定位是确定企业在市场社会网结构中的角色及其活动模式。不仅有功能上的定位,还必须知晓治理上的角色:领导者,重要参与者与一般参与者。不仅要关注企业的角色,也必须关注市场的兴衰更替变化。

其次,战略的核心依然是企业创造有价值的定位的方案。这转化为动态社会网问题:市场结构是怎样建立起来的,企业的市场定位是怎样建立起来的。作为市场的领导者,在市场萌芽期,其自身角色的实现是建立在创立市场的基础之上,因此其战略的核心是市场结构的创建问题。作为市场参与者,则是研判在市场结构的不同时期的定位创建与维护问题。

由上面的讨论,可以得出,商业模式是定位,是战略的基础;一旦确定了定位,战略就成为商业模式的实施工具。商业模式的归宿是确定企业的市场定位以及一般活动模式。在确定市场定位后,战略的核心是缔造企业的市场定位。对于市场参与者而言,其角色往往比较明确,现有的战略研究适用。而市场领导者的战略重点在于缔造潜在的市场。

市场和企业定位越趋近成熟,企业的创造定位的活动越趋近于商业模式的运营规律。企业当前的状态与目标状态的距离越远,企业战略的价值活动与商业模式的价值活动差异越大。

6、案例分析

本文应用基于社会网的商业模式模型以及商业模式与战略的关系,将小米公司作为分析样例。小米公司正式成立于2010年4月,是一家专注于高端智能手机、互联网电视自主研发的创新型科技企业。主要由前谷歌、微软、摩托、金山等知名公司的顶尖人才组建。小米手机、MIUI、米聊、小米网、小米盒子、小米电视和小米路由器是小米公司旗下七大核心业务。“为发烧而生”是小米的产品理念。小米公司首创了用互联网模式开发手机操作系统的模式,将小米手机打造成全球首个互联网手机品牌。并通过互联网开发、营销和销售小米的产品。

商业模式本质上是复杂动态市场结构中的角色,小米手机的商业模式就是在包括消费者网络“米粉”和产业网络的市场结构中的领导者,如图2 所示。小米公司选择了“桥”点,既是米粉网络与小米手机产业网络的桥点,同时也是小米手机产业网络的桥点。作为该市场结构中的领导者,小米公司主抓“营销”与“设计”这两部分价值活动系统;其中营销,实质上表明小米公司是作为产业市场网络与消费者市场网络的桥点的职能,把控着“米粉”网络的演化与发展;“设计”,不仅是产业市场网络与消费者市场网络的关联职能,同时也领导着产业市场网络的发展。

在确定了小米公司的商业模式后,小米公司的战略就确定了,在创业初期,定位是“ 缔造者” , 实现路径是创建‘米粉’网络和小米手机产业网络,如图3所示。在创业完成后,其定位是“领导者”,在创建后的市场结构中维持其领导地位。从动态视角考察,小米公司作为市场缔造者,可谓任务艰巨:既要缔造“米粉网络”,又要缔造“产业网络”。在这里,前者是市场需求的创建,后者是产业解决方案的设计。为保持其价值活动“营销”职能的领导地位,采用了在小米的官网及社区论坛上,将“米粉”进行整合,交流小米手机的使用心得,各类小米手机的信息,举办各类活动;口碑营销、微博营销、事件营销等方式。为保持其价值活动“设计”职能的领导地位,塑造了核心的人力资源能力:小米优秀技术团队成员有原谷歌中国研究院副院长林斌担任公司总裁,原微软中国工程院开发总监黄江吉、原谷歌中国产品经理洪锋、原金山词霸总经理黎万强、原摩托罗拉北京研究中心高级总监周光平、原北京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主任刘德担任副总裁。

7、结论

本文研究了复杂动态环境下商业模式的功能和结构,认为商业模式的本质是企业在复杂动态市场结构中的角色,包括企业在市场结构中的地位以及与之相对应的价值活动预期系统;商业模式的首要功能是表征市场结构与企业角色的复杂与动态特征,帮助创业者和风险投资人领悟复杂动态市场结构中企业的角色,提高对企业经营的可预见性;建立了基于社会网的由消费者网络和产业网络构成的商业模式结构,表征复杂动态的市场结构。厘清了复杂动态环境下商业模式和战略二者关系:商业模式是定位,是战略的基础;一旦确定了定位,战略就成为商业模式的实施工具。商业模式的归宿是确定企业的市场定位以及一般活动模式。在确定市场定位后,作为市场网络领导者的战略核心是缔造市场结构,进而巩固领导者的市场地位。

参考文献

[1] 程愚. 商务模式原理[M].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0,第一版,北京:25-26.

[2] 郭蕊, 吴贵生. 商业模式理论辨析[J].技术经济, 2014,33(1):14-23.

[3] 王鑫鑫,王宗军.国外商业模式创新研究综述[J].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9,31(12):33-38.

[4] 王雪东, 董大海. 商业模式的学科属性和定位问题探讨与未来研究展望.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2,34(3):2-9.

[5] 张敬伟, 王迎军. 基于价值三角形逻辑的商业模式概念模型研究[J].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0,32(6): 1-8.

[6] Charles Baden-Fuller,Mary S.Morgan.Business models as models[J]. LongRange Planning,.2010,43(2-3):156-171

[7] Henry Chesbrough. Business modelinnovation: opportunities and barriers[J]. Long Range Planning, 2010,43(2-3):354-363.

作者简介:

市场经济的首要特征篇(2)

会展是城市经济的组成部分,一方面会展是城市经济的晴雨表,以城市文化传承和产业结构、消费结构为条件,准确反映城市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变化与兴盛;另一方面,会展活动带动的商品、物资、人员、资金和信息流动可以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重要的经济拉动效应和扩散效应,提升城市的国际影响力和增强城市竞争力。北京作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化大都市,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会展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是中国最主要的会展城市之一。本文从北京经济特征和北京展会特征分析入手,探讨北京展会与北京经济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辨证关系,试图为其它城市会展经济规划和会展活动策划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 北京经济的品质特征

1.首都经济特征。中国经济是政府主导下的经济,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十分明显。作为首都,中央经济在北京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资产规模看,2007年北京45万亿元经营资产中,376万亿元属中央法人单位资产,占北京经营总资产的834%;从增加值看,2007年,北京gdp达9 3533亿元,其中中央单位实现34591亿元,占37%;第三产业中,中央单位实现增加值2 701亿元,占401%;在金融领域,中央单位实现增加值9362亿元,占728%①。

2.总部经济特征。北京是各种类型总部的积聚地,因此具有了总部经济的特征。在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管辖的146家大型企业中,在北京的企业超过了100家,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石油、中石化、中国人寿、中国电力、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总行等全国性、垄断性大企业、大集团的总部都设在北京。仅北京金融街地区就汇集了1 500多家国内外金融机构总部和大企业总部,116家股份制银行、证券保险公司总部和分支机构。除此之外,大型国际跨国公司也都看好北京,他们或在北京投资办企业,或将地区总部或研发总部设在北京。据统计,世界500强企业有200多家在北京有投资,累计投资项目超过450个。北京经商务部认可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有20家,以研发为主的外资企业达到370家①。这些国际国内大型企集团和金融机构对北京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3.开放型经济特征。北京市场是一个开放型的市场,而且辐射环渤海地区,甚至面向全国的市场。北京市场买全国、卖全国,买世界、卖世界的特征十分明显。2007年,北京批发零售企业商品购进总额超过18 296亿元,其中564%从北京以外购进,111%属于进口;商品销售总额18 806亿元,515%批发到北京以外的地区,55%用于出口。其次,北京是中国主要商品进出口贸易集散地之一,大进大出的特征十分明显。据海关统计,2007年,北京地区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1 9294亿美元,占全国的89%,为全国第四;其中货物进口1 4402亿美元,货物出口4892亿美元。与全国其他地区不同,北京货物贸易进大于出,而且逆差很大,这进一步表明了北京国际采购中心、买世界、销全国的区位特征。

截止2007年底,北京货物进出口贸易连续5年保持20%以上增速,2008年,北京货物进出口再创新高,达到2 7171亿美元,增幅达到408%,其中出口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条件下仍取得了174%的增长速度。北京服务贸易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服务贸易进出口额约占全国1/5,其中出口约占1/4。通讯邮电服务进出口额占全国3/4,其中出口占4/5强;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进出口额约占全国40%,其中出口占45%。外商投资企业在北京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2007年,北京外商投资企业增加值达到2 2459亿元,占全市gdp的24%,纳税总额1 1448亿元,占全市税费收入(包括国税、地税各项税费收入)的26%①。

4.成长型经济特征。改革开放以来,北京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30年来,北京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6%。自1999年始,曾连续9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08年,北京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 488亿元,比上年增长9%,增速比上年回落43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gdp达到63 029元(按年平均汇率折合9 075美元),比上年增长52%,这些都得益于科学技术进步和首都经济的优势。

北京产业结构不断得到优化发展,高科技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速,比重增加。2007年,北京现代制造业实现增加值767亿元,占第二产业增加值的306%,比2005年提高17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实现增加值4 6729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0%。2007年,信息产业实现增加值1 5905亿元,占地区总值17%,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9962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06%,高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7251亿元,占78%。三项产业的比重分别比2005年提高050、04和05个百分点①。市场流通规模持续扩大,2007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从1978年的442亿元增加到3 8002亿元,扩大了85倍,年平均增速166%。2008年,北京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 589亿元,比上年增长208%,市场规模首次跃居全国城市之首②。北京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初级产品比重下降,工业制成品比重上升,高附加值的高科技产品出口快速增长。2007年北京地方企业机电产品出口占全部出口的比重达到74%,比2001年提高142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部出口的528%,比2001年提高87个百分点①。

5.服务主导型经济特征。由于首都经济概念的提出,北京服务中央、服务全国、服务世界的功能定位,导致北京第三产业发展迅速。1994年,北京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形成了现代化城市“三、二、一”的产业发展格局;1995年,第三产业的比重超过了50%,1998年超过60%,2006年超过70%。2007年北京第三产业比重达到721%,比全国平均水平(401%)高出3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23%,成为拉动北京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其中金融业、批发零售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实现增加值分别占全市gdp的138%、94%和9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205%、106%和114%。2007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为6537万人,占全市总就业人数的693%,比2001年提高149个百分点。2008年,第三产业增加值7682亿元,增长117%。北京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1:268:721变化为11:257:732,第三产业比重进一步提高①。

二、北京会展业发展特征

受北京经济特征和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北京会展业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面向全国市场需求,品牌专业展览会发展迅速。依托首都和总部经济优势,在北京举办的大型专业展览会面对的是全国的市场,甚至是亚洲市场。受亚洲,特别是中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和市场需求的刺激,近年专业品牌展会成长十分迅速,单个展会实现展出面积翻番,甚至连续翻番的展会不在少数。因此,北京展会统计表现为展览会个数增加不多,甚至还有减少,但展会面积和展览收入稳步增长。例如中国国际舞台灯光音响展览会,最初每两年举办一届,展出面积不到2万平米。现在每年举办一届,展览面积超过6万平米。中国国际服装博览会,由最初展出面积1万多平米,391家参展厂家到2008年发展到展出面积12万平米,1 000多参展厂商③,分别增加了12倍和256倍。北京国际印刷技术展览会第一届展出面积9 000平米,此后三届基本保持在20 000平米左右;2001年第五届展出面积达到45000平米,比上届翻了一番多,2005年第六届展出面积达到92 518平米,在第五届的基础上实现翻番④,这一展览会已经发展成为国内印刷界规模最大,展品水平最高,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展会,成为世界四大印刷展之一。

2.国际化程度较高,国际化趋向明显。这些得益于国际化大都市和成功申办和举办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影响。北京举办的会议和展览国际化程度较高,以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为例,该展会1993年就获得国际展览联盟的认证,为世界四大国际机床展会之一,是中国大陆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展览会之一。该展会第九届展出净面积中,境外企业为19 900平米,占总展出面积的507%;1102家参展企业中,境外企业607家,占5508%④。

3.与经济结构变化关系密切,全面体现产业结构升级趋向。北京会展业对首都经济具有明显的依赖性,全面反映出北京城市的产业基础、市场功能、贸易水平、消费水平、旅游资源等特点。2005年,北京举办的经济贸易类展览会263个,占总数的5346%;文教体卫类展览会呈现上升趋势,达到150个,占展览会总数的3049%,比上年增加136%①。2006和2007年,刘大可对北京主要展览场所举办的展会做了调查,发现这两年北京展会主要集中在三大领域:一是居民消费领域,涉及住房建筑、汽车交通、纺织服装、旅游餐饮等类展览会;二是加工制造领域,涉及能源环保、机械加工、生物医药等类展览;三是文化教育领域,以教育培训艺术类展览为主。这三大领域展会占北京全部展会的63%①。而2007年北京的产业结构为11:268:721,展会结构基本反映了北京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化。

4.政府主导型展会政策导向性强、产业引领作用明显。经过多年打造,北京形成了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旅游产业博览会和节能减排技术博览会等一批政府倡导,或有关政府主管部门发起,符合北京产业结构发展方向,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结合,具有一定市场生命力的展会项目。这些展会无论对本领域的产业发展,还是对北京会展产业的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发挥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展会对北京经济发展的促进

会展活动通过最新产品和技术展示和最新思想理念、信息交流促进商品、生产要素流动,促进新技术推广和生产效率提高,进而为会展举办城市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优化作出重要的贡献。

1.经济增长贡献。近年来,北京会展业发展迅速,成为北京经济中的增长型产业。2004年北京会展业实现收入508亿元,2007年北京会展业收入达818亿元,4年增长了60%以上,年平均增速在15%以上①。会展活动的经济效应不仅限于会展场所和会展主办方的收入。会展活动聚集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还会为城市的交通、通讯、旅游、餐饮、购物、娱乐,乃至金融等行业带来额外的收入。

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对2008年在北京新国展举办的汽车展、服装博览会和体育用品博览会进行了抽样统计测算⑤。据测算,汽车展、服装展与体博会展会收入分别为16 420万元、4 390万元和3 240万元,拉动北京市展会相关行业总收入分别为170 881万元、44 827万元、29 007万元,拉动系数分别是:1:1041、1:1021、1:895。综合拉动系数为1:985。

2.产业结构优化促进。展览会通过现金技术和产品的展示,可以带来技术的示范和模仿效应,可以促进优势生产要素的异地移动组合,提高生产效率,催生新的产业,加速产业化进程。

2005年底,北京市提出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2006年北京市贸促会策划筹备了中国(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第三届文博会有10余个国家和17个省市政府代表团1 370多家单位参展,接待观众19万人次;推出2 000多个项目,签署合作意向、协议292个,总金额468亿美元⑥。文博会对于展示北京文化创意产业成果,宣传产业发展政策,推介合作项目,吸引项目落地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四、几点认识与体会

1.会展经济属于城市经济的范畴,是城市经济的组成部分。作为一种部门经济是城市经济独有的产业形态,会展具有自己必备前提条件和自身的发展规律,不同的城市具有不同的会展优势和展览资源,不同城市因地制宜发展自己有特色的会展很有必要,但不必按行政区划成立机构,来规划、协调、管理会展行业。

2.会展基础设施是会展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举办大型会展活动没有大型场馆设施不行,但不等于有了大型会展设施就一定能推动会展经济发展。会议可以召开,节庆可以打造,但展会绝对难以打造。没有必要的经济、市场和产业支撑,展会很难打造,即使强力打造,也难以长期维持。因此,各城市在规划自己会展基础设施,特别是展览场馆建设过程中一定要量身裁衣,将建设规模控制在自己会展资源基础上,切不可将希望建立在所谓“招商引智”基础之上,栽下梧桐树,不一定引来金凤凰。巡回型展会资源有限,竞争激烈,每个具体城市可实现的机会有限,即使争办成功,也不知多少年才有一个轮回。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风险太大,客观现实地规划自己的会展经济,实事求是地建设会展设施,避免重复建设和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十分重要。

3.城市会展经济规模与城市经济总量、发展速度、市场规模、开放程度密切相关。一般条件下,市场导向型展会受制于城市经济规模与市场总量,城市经济总量、市场规模大,会展的规模就可能大。城市经济增长速度快,展会发展前景就好,城市开放程度高,展会突破区域限制可能性大,全国性、国际化程度就可能高。

4.城市产业结构和市场结构决定城市展会的类别构成。城市展会依托城市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而生存和发展。我们在策划或引进展会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当地的产业集群基础和市场需求基础,没有产业支撑,没有市场需求的展会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极难为继。

5.展会对当地经济增长的贡献和产业结构优化的促进,取决于当地城市经济技术消化吸收能力,展会对城市经济增长的贡献取决于城市整体服务水平的高低和展会服务体系的完善,展会对产业结构优化的促进作用则与城市发展硬件设施和软件环境相关,取决于城市经济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

注释:

①由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统计报告提供.

②由北京市商务局提供.

③根据应丽君,“十五”期间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展览发展概况,《中国展览业发展报告》资料整理.

市场经济的首要特征篇(3)

会展是城市经济的组成部分,一方面会展是城市经济的晴雨表,以城市文化传承和产业结构、消费结构为条件,准确反映城市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变化与兴盛;另一方面,会展活动带动的商品、物资、人员、资金和信息流动可以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重要的经济拉动效应和扩散效应,提升城市的国际影响力和增强城市竞争力。北京作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化大都市,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会展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是中国最主要的会展城市之一。本文从北京经济特征和北京展会特征分析入手,探讨北京展会与北京经济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辨证关系,试图为其它城市会展经济规划和会展活动策划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 北京经济的品质特征

1.首都经济特征。中国经济是政府主导下的经济,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十分明显。作为首都,中央经济在北京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资产规模看,2007年北京45万亿元经营资产中,376万亿元属中央法人单位资产,占北京经营总资产的834%;从增加值看,2007年,北京GDP达9 3533亿元,其中中央单位实现34591亿元,占37%;第三产业中,中央单位实现增加值2 701亿元,占401%;在金融领域,中央单位实现增加值9362亿元,占728%①。

2.总部经济特征。北京是各种类型总部的积聚地,因此具有了总部经济的特征。在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管辖的146家大型企业中,在北京的企业超过了100家,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石油、中石化、中国人寿、中国电力、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总行等全国性、垄断性大企业、大集团的总部都设在北京。仅北京金融街地区就汇集了1 500多家国内外金融机构总部和大企业总部,116家股份制银行、证券保险公司总部和分支机构。除此之外,大型国际跨国公司也都看好北京,他们或在北京投资办企业,或将地区总部或研发总部设在北京。据统计,世界500强企业有200多家在北京有投资,累计投资项目超过450个。北京经商务部认可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有20家,以研发为主的外资企业达到370家①。这些国际国内大型企集团和金融机构对北京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3.开放型经济特征。北京市场是一个开放型的市场,而且辐射环渤海地区,甚至面向全国的市场。北京市场买全国、卖全国,买世界、卖世界的特征十分明显。2007年,北京批发零售企业商品购进总额超过18 296亿元,其中564%从北京以外购进,111%属于进口;商品销售总额18 806亿元,515%批发到北京以外的地区,55%用于出口。其次,北京是中国主要商品进出口贸易集散地之一,大进大出的特征十分明显。据海关统计,2007年,北京地区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1 9294亿美元,占全国的89%,为全国第四;其中货物进口1 4402亿美元,货物出口4892亿美元。与全国其他地区不同,北京货物贸易进大于出,而且逆差很大,这进一步表明了北京国际采购中心、买世界、销全国的区位特征。

截止2007年底,北京货物进出口贸易连续5年保持20%以上增速,2008年,北京货物进出口再创新高,达到2 7171亿美元,增幅达到408%,其中出口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条件下仍取得了174%的增长速度。北京服务贸易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服务贸易进出口额约占全国1/5,其中出口约占1/4。通讯邮电服务进出口额占全国3/4,其中出口占4/5强;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进出口额约占全国40%,其中出口占45%。外商投资企业在北京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2007年,北京外商投资企业增加值达到2 2459亿元,占全市GDP的24%,纳税总额1 1448亿元,占全市税费收入(包括国税、地税各项税费收入)的26%①。

4.成长型经济特征。改革开放以来,北京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30年来,北京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6%。自1999年始,曾连续9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08年,北京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 488亿元,比上年增长9%,增速比上年回落43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GDP达到63 029元(按年平均汇率折合9 075美元),比上年增长52%,这些都得益于科学技术进步和首都经济的优势。

北京产业结构不断得到优化发展,高科技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速,比重增加。2007年,北京现代制造业实现增加值767亿元,占第二产业增加值的306%,比2005年提高17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实现增加值4 6729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0%。2007年,信息产业实现增加值1 5905亿元,占地区总值17%,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9962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06%,高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7251亿元,占78%。三项产业的比重分别比2005年提高050、04和05个百分点①。市场流通规模持续扩大,2007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从1978年的442亿元增加到3 8002亿元,扩大了85倍,年平均增速166%。2008年,北京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 589亿元,比上年增长208%,市场规模首次跃居全国城市之首②。北京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初级产品比重下降,工业制成品比重上升,高附加值的高科技产品出口快速增长。2007年北京地方企业机电产品出口占全部出口的比重达到74%,比2001年提高142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部出口的528%,比2001年提高87个百分点①。

5.服务主导型经济特征。由于首都经济概念的提出,北京服务中央、服务全国、服务世界的功能定位,导致北京第三产业发展迅速。1994年,北京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形成了现代化城市“三、二、一”的产业发展格局;1995年,第三产业的比重超过了50%,1998年超过60%,2006年超过70%。2007年北京第三产业比重达到721%,比全国平均水平(401%)高出3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23%,成为拉动北京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其中金融业、批发零售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实现增加值分别占全市GDP的138%、94%和9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205%、106%和114%。2007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为6537万人,占全市总就业人数的693%,比2001年提高149个百分点。2008年,第三产业增加值7682亿元,增长117%。北京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1:268:721变化为11:257:732,第三产业比重进一步提高①。

二、北京会展业发展特征

受北京经济特征和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北京会展业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面向全国市场需求,品牌专业展览会发展迅速。依托首都和总部经济优势,在北京举办的大型专业展览会面对的是全国的市场,甚至是亚洲市场。受亚洲,特别是中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和市场需求的刺激,近年专业品牌展会成长十分迅速,单个展会实现展出面积翻番,甚至连续翻番的展会不在少数。因此,北京展会统计表现为展览会个数增加不多,甚至还有减少,但展会面积和展览收入稳步增长。例如中国国际舞台灯光音响展览会,最初每两年举办一届,展出面积不到2万平米。现在每年举办一届,展览面积超过6万平米。中国国际服装博览会,由最初展出面积1万多平米,391家参展厂家到2008年发展到展出面积12万平米,1 000多参展厂商③,分别增加了12倍和256倍。北京国际印刷技术展览会第一届展出面积9 000平米,此后三届基本保持在20 000平米左右;2001年第五届展出面积达到45000平米,比上届翻了一番多,2005年第六届展出面积达到92 518平米,在第五届的基础上实现翻番④,这一展览会已经发展成为国内印刷界规模最大,展品水平最高,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展会,成为世界四大印刷展之一。

2.国际化程度较高,国际化趋向明显。这些得益于国际化大都市和成功申办和举办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影响。北京举办的会议和展览国际化程度较高,以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为例,该展会1993年就获得国际展览联盟的认证,为世界四大国际机床展会之一,是中国大陆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展览会之一。该展会第九届展出净面积中,境外企业为19 900平米,占总展出面积的507%;1102家参展企业中,境外企业607家,占5508%④。

3.与经济结构变化关系密切,全面体现产业结构升级趋向。北京会展业对首都经济具有明显的依赖性,全面反映出北京城市的产业基础、市场功能、贸易水平、消费水平、旅游资源等特点。2005年,北京举办的经济贸易类展览会263个,占总数的5346%;文教体卫类展览会呈现上升趋势,达到150个,占展览会总数的3049%,比上年增加136%①。2006和2007年,刘大可对北京主要展览场所举办的展会做了调查,发现这两年北京展会主要集中在三大领域:一是居民消费领域,涉及住房建筑、汽车交通、纺织服装、旅游餐饮等类展览会;二是加工制造领域,涉及能源环保、机械加工、生物医药等类展览;三是文化教育领域,以教育培训艺术类展览为主。这三大领域展会占北京全部展会的63%①。而2007年北京的产业结构为11:268:721,展会结构基本反映了北京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化。

4.政府主导型展会政策导向性强、产业引领作用明显。经过多年打造,北京形成了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旅游产业博览会和节能减排技术博览会等一批政府倡导,或有关政府主管部门发起,符合北京产业结构发展方向,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结合,具有一定市场生命力的展会项目。这些展会无论对本领域的产业发展,还是对北京会展产业的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发挥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展会对北京经济发展的促进

会展活动通过最新产品和技术展示和最新思想理念、信息交流促进商品、生产要素流动,促进新技术推广和生产效率提高,进而为会展举办城市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优化作出重要的贡献。

1.经济增长贡献。近年来,北京会展业发展迅速,成为北京经济中的增长型产业。2004年北京会展业实现收入508亿元,2007年北京会展业收入达818亿元,4年增长了60%以上,年平均增速在15%以上①。会展活动的经济效应不仅限于会展场所和会展主办方的收入。会展活动聚集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还会为城市的交通、通讯、旅游、餐饮、购物、娱乐,乃至金融等行业带来额外的收入。

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对2008年在北京新国展举办的汽车展、服装博览会和体育用品博览会进行了抽样统计测算⑤。据测算,汽车展、服装展与体博会展会收入分别为16 420万元、4 390万元和3 240万元,拉动北京市展会相关行业总收入分别为170 881万元、44 827万元、29 007万元,拉动系数分别是:1:1041、1:1021、1:895。综合拉动系数为1:985。

2.产业结构优化促进。展览会通过现金技术和产品的展示,可以带来技术的示范和模仿效应,可以促进优势生产要素的异地移动组合,提高生产效率,催生新的产业,加速产业化进程。

2005年底,北京市提出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2006年北京市贸促会策划筹备了中国(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第三届文博会有10余个国家和17个省市政府代表团1 370多家单位参展,接待观众19万人次;推出2 000多个项目,签署合作意向、协议292个,总金额468亿美元⑥。文博会对于展示北京文化创意产业成果,宣传产业发展政策,推介合作项目,吸引项目落地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四、几点认识与体会

1.会展经济属于城市经济的范畴,是城市经济的组成部分。作为一种部门经济是城市经济独有的产业形态,会展具有自己必备前提条件和自身的发展规律,不同的城市具有不同的会展优势和展览资源,不同城市因地制宜发展自己有特色的会展很有必要,但不必按行政区划成立机构,来规划、协调、管理会展行业。

2.会展基础设施是会展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举办大型会展活动没有大型场馆设施不行,但不等于有了大型会展设施就一定能推动会展经济发展。会议可以召开,节庆可以打造,但展会绝对难以打造。没有必要的经济、市场和产业支撑,展会很难打造,即使强力打造,也难以长期维持。因此,各城市在规划自己会展基础设施,特别是展览场馆建设过程中一定要量身裁衣,将建设规模控制在自己会展资源基础上,切不可将希望建立在所谓“招商引智”基础之上,栽下梧桐树,不一定引来金凤凰。巡回型展会资源有限,竞争激烈,每个具体城市可实现的机会有限,即使争办成功,也不知多少年才有一个轮回。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风险太大,客观现实地规划自己的会展经济,实事求是地建设会展设施,避免重复建设和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十分重要。

3.城市会展经济规模与城市经济总量、发展速度、市场规模、开放程度密切相关。一般条件下,市场导向型展会受制于城市经济规模与市场总量,城市经济总量、市场规模大,会展的规模就可能大。城市经济增长速度快,展会发展前景就好,城市开放程度高,展会突破区域限制可能性大,全国性、国际化程度就可能高。

4.城市产业结构和市场结构决定城市展会的类别构成。城市展会依托城市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而生存和发展。我们在策划或引进展会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当地的产业集群基础和市场需求基础,没有产业支撑,没有市场需求的展会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极难为继。

5.展会对当地经济增长的贡献和产业结构优化的促进,取决于当地城市经济技术消化吸收能力,展会对城市经济增长的贡献取决于城市整体服务水平的高低和展会服务体系的完善,展会对产业结构优化的促进作用则与城市发展硬件设施和软件环境相关,取决于城市经济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

注释:

①由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统计报告提供.

②由北京市商务局提供.

③根据应丽君,“十五”期间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展览发展概况,《中国展览业发展报告》资料整理.

市场经济的首要特征篇(4)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9-0283-02

360与腾讯之间的大战自2010年开战至今,现已经打到了最高院。在360诉腾讯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一案中,案件的焦点问题即相关市场的界定问题。在反垄断案件中,相关市场的界定是反垄断办案与执法的第一步。因为,必须要弄清楚一个企业在相关市场中是否具有到一定的支配地位,而支配地位的确定的首要条件就是准确地界定相关市场界定的范围。在相关市场的界定中的首要问题又是相关产品市场的确定。在传统经济中,我们可以用传统的相关市场理论来对相关产品市场进行界定。但是,在网络经济的条件下,用传统的理论来对相关产品市场进行界定存在很多不合适宜的地方。

一、网络经济

网络经济是在网络技术高速发展下的产物,网络经济不同于传统经济。传统经济的市场结构比较简单,只存在简单的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并且买卖双方是在买方支付了相当对价的前提下,卖方让渡产品的价值。但是,网络经济是知识经济,是建立在计算机网络基础之上的高科技经济。在网络经济中,既有实体的商品也有虚拟的商品,比如游戏点卡、电子图书、杀毒软件序列卡等。同时,网络经济又有着与实体经济不同的特点。比如说用户锁定性、高渗透性、边际效益递增性、边际成本递减性等传统经济所不具备的特征。然而,也恰恰是这些特征让传统的相关市场界定理论在网络经济中界定相关市场面临困境。所以,我们可以将网络经济定义为是一种建立在网络技术的基础之上,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经济形态。它不仅包括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产业,也包括以现代网络技术为基础的整个高新技术产业和适用了高新技术的传统产业和经济部门。网络经济并不是独立于传统经济的,而是在传统经济的基础之上,因高新网络技术的发展运用升级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二、网络经济中传统相关产品市场理论在市场界定中面临的困境

首先,来看中国《相关市场界定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对于相关市场的定义,指明相关市场是指在特定的时期内经营者就特定的商品或者服务进行竞争的范围。对相关产品市场的界定主要根据以下几方面:商品的特性、用途、价格、与商品之间的替代性等。即与商品之间具有紧密的替代性是最基础的考虑因素。但是,这些的界定考虑因素是建立在传统的单边市场的基础之上,并不完全适用网络经济。

1.功能替代性标准的困境。在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之下,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快,产品的功能也越来越千变万化。可能很多产品组合才能够实现一个功能,也有可能一个产品可能同时具备很多功能。不同产品之间的功能可能会具有一定的交叉性,但是并不完全相同。对于这样的产品,无异于是模糊了产品的功能区分界限。同时,网络技术发展迅速,技术的创新使得产品之间的可替代性变强,可能之前看来完全不具有替代性的产品之间后来在技术的发展下,二者之间的可替代性变得越来越强。这为判定产品之间的替代性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在网络经济的效益下,用户会出现一定的锁定效益。即当一个新的产品出现,其在性能和价格上比网络用户现在所使用的产品更优,但是如果用户的转换成本要大于其转换后所获得的的利益。即使用户知道这样一个更优的产品的存在,用户也不会选择更优的产品。

2.价格判定标准的困境。在网络经济条件下,网络平台商普遍采用对网络用户免费的营销模式来获取较大规模的网络用户,而又基于其本身所获取得用户规模效应来吸引企业和广告商的方式来获取利润。在这样的一个双边或者可以说是多变市场的条件下,价格如何确定,竞争者又如何确定。网络企业面临的竞争并不仅仅只来自一方,而是可能是处于一边市场的企业或者是双面市场的企业,其所面临的竞争是很复杂的。在这样一个复杂的竞争环境中,而又对网络用户免费的条件之下,价格到底应如何确定?以哪一方为标准?还是综合考虑各方之后来一个折合标准?确定标准的依据又是什么?这一个个问题无不给网络经济中的相关市场界定带来了难题,确定的价格不科学,必然会带来相关产品市场界定的范围过宽或者过窄。

3.供给替代性标准的困境。中国《指南》中将供给替代也作为相关市场界定时应当参考的因素,供给替代主要考虑其他经营者进入该市场的投入、要承担的风险、进入市场的时间成本等因素。网络技术诞生中的产品并不像实体经济中诞生实物产品那样需要很多人力和物力和财力,它可能是灵光一现的产物,虽然耗费了人力和一定的物力和财力,但是不会像实物产品那样。而且生产实物产品的边际成本是递增的,网络技术诞生的产品的边际成本是递减的。可能就是发明产品之初需要耗费较大的物力、人力和财力,其后可以通过不断复制的方式来获得更多的产品。但是,实物产品却不是这样,要想获得更多的实物产品,只有不断地投入成本才可。

4.假定垄断者测试法(以下简称SSNIP测试法)的困境。假定垄断者测试的基本理念是“寻求假定垄断者能有利可图地实施涨价行为的最小产品群”。①假定垄断者测试是一种思想上的模拟实验,在实验的每个阶段都将那些最接近的替代品纳入到相关市场中来,直到最终形成一个产品组合。SSNIP测试法使用的首要任务就是要选取一个基准价格,其后在进行在其假设的候选市场范围内对产品进行5%~10%的涨价,看消费者是否在销售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转向了其他产品。之后,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数据分析看经营者是否有利可图。不断地重复进行测试,从而选取一个最优市场。但是,该方法在网络经济周边,首先要面临的难题就是基准价格如何确定的问题。先且不说网络企业的很多产品对用户来说都是免费的问题,网络经济中的市场是双边市场或者可以说是多边市场。双边市场或者多边市场的条件下,基准价格应该以哪一边的市场为准是个难题。其次,再说免费的问题,网络产品很多对于网络用户来说都是免费的。当在其他的同类产品都是免费的情况下,对某一原本也是免费的产品突然开始收费,即使收取的费用很低。但是,其他的产品都是免费的,在这种情况下,是完全可以想象到网络用户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更何况该产品小幅度的涨价是持续的。这样,测试出来的结果是否科学、可信是值得怀疑的。再者,涨价幅度的确定问题。因为涨价的幅度是可以在5%~10%的范围内选取的,那到底什么样的产品应该选一个什么样的幅度,这是带有很大的主观性的。这样主观选择的结果是否会导致测试的结果会被主观地放大或者缩小。最后,用SSNIP测试法需要在获得大量经济数据的基础上,然后进行经济学的分析。这对于法院来说,存在两个困难。首先,这个需要获得的大量数据在获取的过程中可能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司法成本过大;在对数据的获取过程中也会存在难度,因为每一次的测算都需要获取产品的成本数据,而网络经济中产品的边际成本是递减的,这个数据的获取存在困难。但是,成本数据的获取和测算又会直接影响到结果的测算。其次,即使法院获取了这样的大量数据,但是接下来的建模和测算也是个非常浩大甚至是难以完成的工程。在目前中国的司法状况下,SSNIP测试法的实际操作是存在很大困难的。

三、对传统相关产品市场界定理论改进的建议

1.借鉴国外,在使用SSNIP测试法的同时也引入新的容易操作的方法来改进改测试法所存在的不足。比如说共同分析法、临界损失分析法、UPP测试法等。SSNIP测试法只是众多测试法中的一种,并不是唯一。在反垄断的实践中,我们可能会遇到的相关产品市场存在很多的不同差异。对于这种存在差异的不同相关市场,如果我们采取只通用的SSNIP测试法可能是不科学的,也不一定能够测试得到合适的相关产品市场的范围,更何况是在网络经济这样一个多变和多样的经济环境下。因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显得尤为的重要。我们可以根据市场的特点来确定其相关产品市场界定可以适用的最优测试方法,这样测试的相关产品市场范围也是最优的。

2.考虑双边或者多边市场的特点,以及平台企业的盈利模式来对相关产品市场进行界定。在网络经济的环境下,平台企业之战可能更多的是网络用户的争夺之战。谁拥有的网络用户的资源越多,谁就是网络经济竞争中的赢家。为此,平台企业为了争取更多的网络用户会选择对用户免费的营销策略。而对于广告商和其他企业,则进行收费。这时,相关产品市场的界定应以利润来源为准。

网络经济反垄断中相关产品市场的界定是一切反垄断工作的基础,为此,必须要结合网络经济的特点以及平台企业的特点,并引入一些新的界定方法来更准确地界定相关产品市场。

参考文献:

[1] 蒋岩波.互联网产业中相关市场界定的司法困境与出路――基于双边市场条件[J].法学家,2012,(6).

[2] 余东华.反垄断法实施中相关市场界定的SSNIP方法研究――局限性及其改进[J].经济评论,2010,(2):130.

市场经济的首要特征篇(5)

湖南临空经济发展的竞争比较

1.经济带动强度比较

临空经济规模反映临空经济在当地区域经济发展中所处位置,彰显出当地临空经济发展水平;拉动系数反映了临空经济的发展速度及对区域经济产生的带动效应,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各大机场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见图1)

从广州、成都、长沙三大机场所在城市的经济总量来看,长沙市经济规模相对较小。2006、2008年分别为1790亿元和3001亿元,广州市同期分别为长沙的3倍、2.7倍之多;成都从经济绝对值来看,两年都多长沙近1000亿元,这在一定程度反映出长沙要成为中部省域的中心城市,发展壮大临空经济,做强做大长沙中心城市十分必要。从三大机场所在县区的经济总量来看,白云区经济总量较大,双流县、长沙县规模相对较小,在一定程度表明两地机场的临空产业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提升空间。(见表1)

从三大机场占当地市域经济比重来看,长沙机场2006年、2008年分别为12.84%、12.3%,高于广州机场的9.6%、9.5%和成都机场的8.4%、8.7%,既表明长沙机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也表明对长沙机场延伸临空产业链,加强其对3+5城市群的辐射提出了新的要求。从2006年到2008年机场对区域经济拉动情况来看,广州机场对当地经济拉动强度最大,比值达到11,成都机场紧随其后为10.6,长沙机场为8.6,位列第三,说明长沙机场对当地经济边际增长拉动效应有待加强,湖南临空急需合理产业配置,优化临空经济质量,以促进临空经济健康快速发展。(见表2)

2.产业支撑模式比较

按照航空运输和机场资源的需求和利用程度,临空产业可分为三种:航空核心产业、航空关联产业、航空引致产业三类。临空经济演进的动力机制通过产业链的上下游联系以及产业集群的聚集效应,驱动产业结构发生改变,导致不同阶段临空产业呈现出不同的结构特征,使临空经济形成期产业特征、临空经济成长期产业特征、临空经济成熟期产业特征与航空核心产业、关联产业、引致产业三者对应。

从四大机场产业现状表来看,长沙机场产业处在相对靠后的发展阶段,产业结构有待调整,产业支撑模式尚需合理创建。作为国际枢纽的首都机场和广州机场产业支撑模式较为科学合理,其中尤以首都机场体现得更为明显,航空核心产业标准化提升,关联产业高端化发展、引致产业深度推进,电子通讯,总部经济、会展业等产业在临空经济中快速发展,表明首都机场处于临空经济成熟期;广州机场高科技等关联产业及旅游、文化等引致产业发展壮大,然传统优势工业、化工的存在,表明广州机场处于成长完备并向成熟期转变期间;长沙机场以航空、钢铁、汽车制造业、服装加工业及化石、花卉等为临空主要产业,临空产业处于形成期向成长期转变特征明显,临空产业与首都、广州机场有不小差距,与成都机场也有一定距离。作为湖南临空产业的领头雁,长沙机场临空产业支撑模式表明湖南临空经济亟待提速,临空产业急需发展。(见表3)

旅客吞吐量、货物吞吐量、飞机起降架次是机场三大运输数据,既是机场生产和经济效益最为直接的反映,也是各大机场营运实力的象征。在三大数据中,对主业来说飞机起降架次是最为重要的指标;旅客吞吐量是机场商业收入的主要来源;飞机起降架次归根到底由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决定。

旅客吞吐量。从数据统计可以看出,2008年,长沙机场旅客吞吐量达8454808人,在全国排名14位,虽相比首都、广州、成都机场靠后,但在中西部内陆城市中发展基础和势头较好,另与自身货物吞吐量及起飞架次在全国排名20、16位相比,具有一定的内部横向比较优势。在全球经济危机大背景下,2008年旅客吞吐量与2007年相比,长沙机场同比增长4.8%,在四大机场中排名第二,仅次于广州机场,与同为中部区域作为国内大型枢纽机场的成都相比优势明显。表明长沙机场在旅客吞吐量方面基础较好,发展动力强劲,发展来势值得期待,随着旅游产业、商务会展、娱乐休闲等产业的发展壮大,有望成为中部人流汇集的国内大型枢纽机场。(见表4)

货物吞吐量。从数据统计可以看出,2008年,长沙机场货物吞吐量为71151.9吨,在全国排名20位,虽比2007年的68629.7吨略有增长,但在绝对值上与首都、广州、成都差距明显,仅为排在第三位的成都机场的1/5;从增速来看,2008年长沙同比增长3.7%,同为中部地区的成都机场增长达14.5%,高出长沙10.8个百分点。作为人流、物流快捷通道,长沙机场在物流运输方面与国内大型机场差距明显,与客运相比发展明显滞后,这既说明湖南机场依托航空运输的类如高科技制造等相关产业有待发展壮大,同时也表明湖南物流运输潜力较大,临空产业及临空经济既有做强做大的意愿,也有做强做大的潜力。(见表5)

飞机起降架次。从比较数据来看,2008年,长沙飞机起降架次为85339次,在全国排名16位,位列四大机场末位;从同比增长情况来看,长沙机场为4%,排在首都、广州机场之后,高于成都机场。表明在中西部地区,长沙航空需求稳步增长,临空经济提升空间较大。(见表6)

湖南临空经济发展的优势分析

机场是城市的形象和开放程度的标志,机场的禀赋和临空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一个城市的地位。湖南临空经济发展起步较晚,虽与国际国内大型枢纽机场相比有不小差距,与中部崛起需要和国际发展要求亦不相称,但从当前发展态势来看,湖南已具备较好的临空经济发展条件,有区位、产业、基础、市场四大大优势。

1.地域区位优势

地理区位优势。湖南地处中部腹地,北靠长江,南接两广,邻近港澳,地理区位优势明显。长沙、张家界、常德三大机场和永州、芷江两个支线机场的轮辐式结构,组成以区域性枢纽为核心、干(支)线机场同步发展、小型旅游机场合理布局、畅达省内、连通全球的湖南航空体系。黄花国际机场既是内陆通向两广和东部沿海及西南边陲的枢纽地带,又是长江经济带和华南经济圈的结合部。在全国航线网络中,已经凸显出其连接西南与华东、华北与华南、西北与华南的天然区位优势,湖南方便、迅捷的航空交通网络便于实现航空货运、物流的集聚和易于向经济腹地辐射,具有形成中转枢纽的基本条件。

2.发展基础优势

湖南省机场管理集团下辖5大机场,现有从业人员3261人,总资产28.5亿元。2007年。长沙黄花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808万人次,居中国中部6省首位,其中,境外旅客吞吐量是中部其他5个省份同期吞吐量总和的1.6倍;2009年,虽受金融危机影响,旅客吞吐量仍然节节攀升,11月19日突破1000万人次大关,居中部6省首位,从全国机场排名第14位,跃居到第11位,成为第11个跨入千万俱乐部的机场。

3.市场需求优势

2008年,湖南地区生产总值为11156.64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75万元,超过2000美元的水平,正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一方面是工业化和城市化产生的大量的物流、人流导致了对运输业包括航空运输业的巨大需求;另一方面居民消费产生了对旅游、休闲、文化娱乐等方面的需要,将形成对临空经济发展的强烈要求。从未来的湖南省发展趋势看,若“十二五”、“十三五”时期的GDP保持10%的增长率,到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可能达到7000美元的水平,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相当,这将为临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

4.产业延伸优势

随着临空经济的发展,临空临空产业格局初步形成,旅游业、会展业、物流业、金融业、高科技产业等一大批相关产业不断发展,成为区域发展的巨大潜在动力,产业带动效应明显。2008年,会展直接收入13.8亿元人民币,拉动经济消费750亿元;临空经济的发展助推旅游产业壮大,旅游总收入连续11年保持20%以上的增幅,并跨入全国十强行列;综合科技实力居全国第六位;航空设备制造业在不断发展。湖南临空产业利用独特的辐射功能和通达效率,使临空产业链条快速延伸,正逐步形成一个经济实力强劲、发展速度加快的航空产业网。

湖南临空经济发展的问题解读

湖南临空经济发展既有着自身的发展优势,也存在阻碍临空经济进一步提升的制约因素。

1.临空产业指向性不够

湖南航空物流运输情况不甚理想,临空经济核心区内企业航空运输利用率较低,临空指向性不够显著。在浏阳生物医药工业园和高新技术产业园中,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之和占园区经济的80%,理应产业临空指向性强。然随着省域外通道武广高速铁路的开通和省内高速公路网络的完善,机场通关效率低、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使从本质属性上与临空关联紧密的产业在运输方式上出现与临空需求相悖的现象,采用航空运输的企业不足15%,阻碍临空产业运输业的发展和临空产业的壮大。

2.产业之间关联度不强

湖南临空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着湖南临空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以航空为纽带,以高新技术、旅游休闲、临空高端制造、空港物流、区域枢纽商务会展等为基础的临空产业网正逐步形成,然从产业集聚发展和产业规模效益来看,产业之间联系紧密程度不高。各临空产业产业之间与航空运输这一主线虽有一定联系,但产业之间纵向发展特征明显,横向交合实现产业联动发展的机制尚没有建立,产业做大做强基础不牢,整体提升后劲缺乏。

3.现代服务业相对滞后

据对湖南临空经济核心区的调查显示,临空产业所需的现代配套服务发展水平不高,商务环境有待改善,提供金融、信息、保险、财会、咨询、法律等服务型机构较少,拥有高级别酒店数较少,缺乏良好的配套商务环境,不能满足临空产业发展的需要,制约湖南临空经济进一步提升。急需建设一流的临空型现代服务区,作为湖南临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功能区。

4.产业布局规划随意

长沙机场的发展实践表明,湖南临空产业在空间布局之初缺乏长远、科学的规划,前瞻性不强。一是机场本身的发展规划过于着眼现状,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不够;二是对临空产业园区内产业布局规划引导不够,致使产业特色不显著,园区主导产业不突出,周边园区产业同构现象突出。产业布局前期规划的缺乏,致使临空产业管理不力,园区内产业集群规模效应不甚明显,影响了湖南临空经济的长远发展。

市场经济的首要特征篇(6)

随着中国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已经从传统的以供给决定需求的阶段转变为需求决定供给的阶段,尤其是当全球经济处于低迷时期,国内的需求更是直接影响着经济的健康运行。近年来,我国农民收入快速增加,隐藏着巨大的消费潜力,对于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城乡发展不均衡,农村消费市场发展不完全,农村的消费没有完全释放出来。因此,发掘农村的消费潜力,促进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对于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消费市场的特征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在向现代化转型过程中,采取了以城市和工业为中心的发展策略,从而形成“城市分割”的二元格局。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村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与高度发展的城市相比,农村仍然保留了很多传统的特征,从而使得农村消费市场有自己的特征。这些特征不仅制约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和转型,而且也是制定公共政策,促进农村快速发展的依据。

1、农村消费细碎而分散

由于自然环境、经济模式和历史文化等原因,使得我国农村居民分散在广阔的土地上,以自然村、湾、屯等小型聚落的方式存在。在历史的深化过程中,不同规模的集市,充当着乡村社会的物流中心。在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尽管农村的面貌有很大的改变,交通、信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农村的聚落依然众多而分散,没有也不可能形成像大城市一样的人口集中的社区,商品必须分割成无数的细小份额,导致农村消费市场数量极其众多,而且规模非常小,难以建立起集中的大型消费市场。

2、农村消费市场层次性强

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国经济发展非常不均衡,既存在城乡之间的差别,又存在区域之间的悬殊。这种不平衡,反映在农村消费市场上具体表现为:首先,农村消费潮流跟随而落后于城市。据相关专家计算,我国农村消费市场与城市消费市场存在十年的差距,一种商品在市场流行十年后才会成为农村的主力商品,商品潮流从城市缓慢转向农村。其次,因为特殊的经济发展政策和地理环境,我国经济发展显示出由东到西的渐次发展势态,农村消费市场自然也显示出相同的趋势。再次,农户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而且生产决定消费。因此,在消费时,他们将生产需求放在第一位,首先选择化肥、农药、种子、农用机具等;在消费需求时,物质性消费先于精神性消费,在保障基本的生活物品,如粮食、油、盐、衣物、电器以及建房后,才考虑精神消费。另外,我国农村消费市场还受地理环境和文化传统的影响,各地的消费观念、消费传统也有很大的差异。

3、农村消费市场季节性突出

我国农村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村可支配资金来源的形式和方式。正因为这种日趋多元的经济结构,农村消费市场的季节变动性更加鲜明。首先,不同产品有明显的淡旺季之分。春夏季是作物的生产期,家庭的消费都是围绕着生产展开,生产性消费挤占其他消费;在秋、冬季农作物已经收获,农村的婚嫁也比较多,这时农户有能力和精力去购买消费品,如添置家具、衣物、送礼、办酒席等。其次,春节集中了农村大部分消费。之所以如此,除了农村一直重视“过年”、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等因素之外,最根本的就是外出务工劳动力绝大部分都会返乡过年,他们带回来大量的现金,加上亲人团聚,使农村春节消费市场导致火爆,消费量占全年很大部分。再次,农村消费市场的季节性还表现为由于政策因素或者社会风气导致的潮流性消费,如家电下乡导致电器大量消费、建房潮等。

二、制约农村消费市场发展的因素

1、农民收入低制约消费能力

尽管自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取消农业税,国家实行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后,农业快速发展,农民的收入来源更加多元并不断增加。据统计,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919.01元,比2005年增长81.8%,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8.9%。其中,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10.9%。但是,近年来,农业生产成本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增长持续放缓。而且,相比于城镇居民2010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9109元,农村居民收入差距依然非常大。农民绝对收入低下,城乡发展不均衡,严重抑制了农民的需求,降低了农村的消费能力。

2、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抑制消费意愿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以城市为中心的社会保障制度,农村没有被纳入保障之中,由此形成社会保障的“城乡二元结构”。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国家近年来不断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建立了如“新农合”、农村养老保障等制度。但总体而言,我国农村的养老、医疗、子女入学、住房等问题仍缺乏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为了应对这些问题,农民只能不断压缩消费、增加储蓄,以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由于对未来预期支出不确定,大大增加了农村居民的消费心理障碍,普遍存在不愿消费、不敢消费的防守心态,从而降低了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影响农村消费市场的拓展。

3、农村市场体系不成熟限制消费行为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绝大部分农村长期处于自给自足的阶段,特别是在时期,农村交易被限制在最低范围内,市场体系极不发达。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村的集贸建设和商品流通有很大的发展,但是,农村市场体系仍然存在发展阶段,非常不成熟。具体表现为:首先,农村商品流通组织方式落后,目前我国农村商品流通主要依靠夫妻店、杂食店等组织方式,大型的连锁经营超市建设刚刚起步。其次,农村市场交易方式落后,我国农村绝大部分消费交易仍采取传统的货、款当面两清的面对面的交易方式,而现代化的电子交易、跨期交易还没有被采用。再次,缺乏有效的市场服务,现代化的商品售后服务、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制度缺乏,使农民对购买商品特别是耐用消费品顾虑重重,消费热情受到抑制。

4、农村消费公共服务不足影响消费意识

市场经济需要政府为其提供支持和保障,特别是对于农村这样的市场发育度低、农民消费保守的情况下,政府的公共服务更是必不可少。我国当前农村消费市场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政府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所致。首先,信借贷服务不健全。目前,农村的信用体系没有建立起来,农民很难从正规渠道借到款,而且信贷政策“重生产,轻消费”,生产挤消费现象十分普遍,农村消费始终处于紧缩状态。其次,政府市场管理不到位,由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作为,农村市场秩序较为混乱,假冒伪劣商品在占有很大的比重,以至于有人称农村市场为“假货市场”和“假货集散地”。再次,消费者权益保障不够,基层工商执法人员少,监管区域大,导致农村消费维权工作容易出现大量的盲区。农村消费市场的公共服务不足,使农村居民消费意识保守,因害怕权益受到侵害抑制需求。

三、促进农村消费市场发展的措施

在整个世界经济仍未走出低迷状况的情况下,为了保证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提高全社会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必须发展农村消费市场,激活农民的需求并将其转化为现实的购买力。为此,应该针对农村消费市场的特征,努力消除制约农村消费市场发展的因素,利用有效的公共政策,促进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和升级。

1、提高农民收入以增加农村购买力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增加农村的购买力当务之急是要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使农民有钱花。从当前农村的情况来看,应该从以下方面来提高农民的收入:首先,大力支持农业的发展,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依靠“科技兴农”的战略,通过发展“高产、高效、优质”农业,提高农业投资回报率和整体素质、效益以增加农民收入。其次,完善国家支农、惠农政策,加大对农业、农民补贴的力度,通过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和多种经营,拓展农民收入来源的渠道。再次,保证外出务工人员的权益,增加农村“打工经济”的收入。最后,对贫困地区、农户持续帮扶,通过扶贫开发政策,促进贫困地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提高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水平,以拉动其消费需求。

2、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增加消费意愿

农村保障制度能够有效的解决居民的后顾之忧,让农民放心消费。要促进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必须将农民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之中。在贯彻“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具体而言,首先,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制定适合农村特点的养老保障办法;其次,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力度,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再次,完善“新农合”医疗保障制度,使农民不担心看不起病、因病致贫,从而促进消费需求。除此之外,还必须完善农村的求助、优抚制度,解决农村特殊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保证他们的基本消费权益。

3、完善农村消费制度确保消费权益

实践证明,完善的消费制度能够消除消费者的顾虑,提高市场的需求,挖掘消费潜力。我国农村消费制度已经不适应形势的发展,需要下大力气建立和健全。首先,要完善农村消费信贷服务体系,国家应该支持各商业银行、金融机构在农村开展消费信贷服务,降低信贷歧视和限制;其次,拓展消费财政补贴措施,将“家电下乡”等政策的成功经验应用到其它大件消费品上,通过给农民实惠,拉动农村消费需求;再次,强化市场监管机制,把农村市场监管工作纳入到整个监控体系中来,工商、商务、质监、药监等部门要强化监督职能,强化对农村市场的监管力度,坚决打击不法行为,规范市场秩序;最后,健全消费者维权制度,通过制度建设和举办活动,切实保证消费者权益,杜绝假冒伪劣商品侵害消费者权益。

参考文献

[1]张俊峰.我国农村消费市场现状与营销策略.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2]刘广明.农村消费市场开拓的金融支持探析.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1(6).

[3]余红军.农村消费市场疲软的原因分析及路径选择――基于凯恩斯“有效需求不足”理论.中国商贸,2010(25).

[4]俞玮.促进农村消费市场释放潜力.中国金融,2010(22).

[5]高志敏.我国农村消费市场发展现状、影响因素与对策思考.商业时代,2010(24).

[6]唐正荣.试析农村市场的消费特征及促销策略.调研世界,2010(6).

[7]梁达.关注新形势下的农村市场与农民消费.中国财政,2009(7).

[8]吴孔凡.宏观调控一年来农村消费市场的变化及政策取向.中国财政,2009(23).

市场经济的首要特征篇(7)

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前期的爆发式增长后,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依然加速推进,而中国农业增长的步伐却逐渐放慢,特别是九十年代中期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缓慢,因土地制度引发的纠纷、冲突增多,农民负担日益沉重。针对这些问题,近年来关于“三农”问题的讨论十分激烈,作为农村经济基石的土地所有权制度一度成为争论的焦点,土地私有化、国有化的观点在学术界不断出现。此外,在集体外部,相对于国家公权力来说,由于国家对集体土地的种种用途管制以及征地制度的存在,集体土地所有权事实上已被架空,因此,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消逝无法回避。本项研究以城市化为背景,立足现实视角,着力探索非合法性实现形式合法化的有效途径及其保障措施,引导和规范集体土地所有权更好地实现自我,推动中国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而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合法、有效实现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集体土地所有权自身的改革之外,还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同步建设与改革。

1加速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剥离土地社会保障功能

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剥离农村土地社会保障功能的必要性制度安排,从而也是集体土地所有权更好的实现自我的重要

条件。

目前,在我国农村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已经具备一定的条件和可能。首先,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已有一定的基础,并非全新的建构性工作。其次,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经济条件。此外,将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形成的增值收益,作为建立无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以此为基础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也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因此,不能以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庞大财力需求难以筹集、国家财力支撑不起等理由来延缓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具体来说,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政府必须以统筹城乡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本着“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原则,弥补自己的职能缺位,缓解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缺失给土地调整带来的压力。这也是广大农民,特别是失地农民的心声。

其次,发展农村社区保障无疑是弱化土地保障、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现实途径。在国家一时无法向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大规模投入资金的条件下,通过推进社区保障建设可以弱化农民对土地的依赖关系,促使农民放弃土地。从对泰安地区的调查我们可以发现,解决失地农民的保障问题是泰安地区几乎没有发生土地大调整的重要因素。

最后,促进非农就业,增强自我保障能力。财富是影响人们对风险抵御能力的关键因素。因此,长期收入水平比较低的农民对土地依赖程度越高,越倾向于把土地大调整当作集体抵御收入风险的方法。在目前,工农业比较利益相差较大的情况下,通过发展二三产业、加强农民职业培训等方式增加农民的非农业就业机会,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自我保障能力,降低农民对土地的依赖程度具有显著作用。

2改革与完善现行征地制度

现行的征地制度模式产生于计划经济时期,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这种征地制度相对于保证国家获得必需的非农产业建设用地、降低建设成本以及建立城市土地国有制,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当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并且保护农地和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成为当前最主要的任务之一时,这种建设用地征地制度已经暴露出严重的不适应性,必须对现行征地制度进行改革与善。

首先。严格界定政府征地范围。明确什么项目可以征地,什么项目不可以征地,是征地制度改革的核心。

其次,完善土地征用补偿制度。被征农地按农地原用途进行补偿的标准,既不是地价,也不是地租,与土地市场价格毫无关系,完全是政府行为的结果。笔者认为,土地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土地征用的补偿费应与其市场价格相当。

再次,健全和规范征地程序。土地征用必须得到有关政府部门的批准并获得许可证,需要征地的政府机构组织应该与被征地的集体所有者代表进行谈判,听取被征地农村集体组织和农民的意见。

最后,改革完善征地补偿安置办法。土地被征用后,土地权属发生转移,农民丧失了土地的使用权,农民的就业应相应发生转移。因此,征地补偿安置办法应以农民的再创业、再就业为主,货币补偿为辅,以保障被征地农民的长远生计。

3加快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市场的建立与完善

目前,允许农村非农建设用地进入市场的时机已经成熟。事实上,农村非农建设用地进入市场的实践已经走到了国家法律和政策的前面。要加快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市场的建立要有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要使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市场健康平稳地发展,相关的立法工作刻不容缓。应按照同种产权同等对待的原则,通过加强立法,赋予农民集体建设用地集体所有权与建设用地国家所有权同等的权利,维护和巩固其作为所有权主体的地位。将集体建设用地纳入到正常的市场轨道,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农民集体作为土地的所有权主体,应与国有土地所有权主体一样,能够以平等的身份进入土地市场,任何超经济权利的介入,都会对市场交易的秩序构成破坏,影响市场机制的作用。.

其次,建立与完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市场的运作机制。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设计。一是明确流转条件。二是规范流转形式与程序。三是合理确定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价格。四是合理分配土地流转收益。

4 总结

综上,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合法、有效实现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集体土地所有权自身的改革之外,还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同步建设与改革。

参考文献

[1] 柳琳.论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性质.广西:广西社会科学,2005.3.

[2] 黄涛.论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之完善.甘肃: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1,6.

[3] 聂佳.中国农村土地所有权配置的实证辨析.商业研究,2005, 312.

[4] 陈鸿彬.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制度改革.改革与战略,2004,7 .

[5] 陈志新.城市化背景下农村集体产权的界定.江苏农村经济,2006.1.

[6] 党国印.论农村集体产权田,中国农村观察,2008.4.

[7] 丁关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性质的探讨.中国农村观察,2009.7.

市场经济的首要特征篇(8)

房地产经济既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也是支柱性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拉动作用。房价关乎国计民生,更关乎千家万户的利益,直接影响到和谐社会的建设。近10年来,我国商品房售价一路攀高,为此国家和各级政府多次出台一系列调控政策以遏制过快增长的房价。重庆是西部唯一的直辖市,同时也是首批实施房产税的试点城市,以重庆为例考察当前我国房价现状,实证分析近年来尤其是2008年以来国家及地方政府出台的各种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政策效果及政策问题,提出政府宏观调控策略对于促使房价理性回归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房价运行与调控现状

1.房价高位运行且涨幅大

据统计,从2003年至今,除2008 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房地产的价格稍有回落外,十年间全国城镇平均房价从2381元/猛涨到5791元/,房价上涨143%,年均递增10.3%。房价收入比是房价是否合理最重要的衡量指标,世界银行认为合理的房价收入比应该是3-6。最新数据显示,从2002―2012年我国房价收入比在6-8的区间波动,2012年达到7.3。对照世行指标中国房价远超于国际合理房价标准上限,处于过高的水平。

2.房价上涨区域分化加剧

通过比较大中城市房价涨幅大致可以分析房价上涨区域分化。十年房价上涨最快的是北京市,涨幅高达365%,其他一线城市涨幅排名依次是上海341%、广州261%、深圳233%,均远超于全国平均水平;南京、天津、杭州、重庆等重点二线城市作为区域中心,房价也呈现较大幅度上涨,并由这些中心城市向周边地区辐射。从目前全国楼市看,一线城市及重点二线城市由于过度集聚了教育、医疗、就业等优质资源,房价上涨压力依然突出。相对而言,供应充足的三、四线城市价格也出现稳定涨幅。而其他中小城市和供应不足的一些城市和地区的房价上涨速度趋缓。随着房地产调控的持续,不同区域、城市分化不断加剧。

3.房价调控难度加大

从2004年底年开始,国家开始把对房价的调控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2004 年8月实施了831土地政策,从源头上规范土地市场;10 月央行提高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首次通过经济手段来调控房价;2005 年3 ―5月,连续出台了“旧八条”和“新国八条”,旨在从房价、供应结构、消费观点、市场监测等多方面切入稳住房价;2006 年5 月,出台了“以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国六条”,并要求地方对其做出细化规定后实施。2007 年8月,要求“以城市低收入家庭为对象, 进一步建立健全城市廉租住房制度,改进和规范经济适用住房制度,加大棚户区、旧住宅区改造力度”;2009 年12 月―2010年1月,接连提出了“国四条” 和“国十一条” 总体而言是化解供量、投资、消费、监管和平抑房价的矛盾;2011年实施“新国八条”,提高二套房贷首付比例、贷款利率,并启动房产税第一批试点城市上海和重庆;2012年完成全国40个城市的个人住房信息系统的建设,四大银行合理定价首套房贷款利率;2013年2月出台了“新国五条”,具体包括:完善稳定房价工作责任制、坚决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增加普通商品住房及用地供应、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规划建设、加强市场监管等。据媒体统计,从2003―2013年国家接连出台的相关调控政策达43次,房价却随之上涨超过10倍,陷入了一个房价边调边涨越调越涨的怪圈。房价的持续走高,也使市场对不断加码的调控政策效果产生了质疑,2013年08月5日出版的《人民日报海外版》更是直言:“政策未中靶心”。当前房价调控任务难度不断加大,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房价上涨不断由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蔓延,房价涨幅不断扩大;二是“新国五条” 和房产税调控效力渐被弱化。

二、当前重庆市房价运行特征及趋势分析

重庆地处长江上游经济带核心地区,腹地辽阔,资源丰富,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科技教育力量雄厚,工业体系完备,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在过去十年我国房地产市场迅猛发展的热潮中,重庆市兼有二线城市普遍的市场特征,伴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三峡工程的建设和城乡综合改革试验区的设立,同时作为首批实施房产税的试点城市,重庆房价市场也形成了鲜明的城市特征。

1.从长期看(2003―2013年),十年间重庆房价涨幅远超全国平均水平。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重庆房价从2099元/上涨到6682元/,十年疯涨了223%,房价逐年涨幅详见表1,从图1可以看出重庆房价在全国大中城市房价增长中有较为明显的增长趋势;

2.从短期看(2008―2013年),一方面是在经济增长放缓、经济结构调整以及房价持续严厉的调控背景下,重庆房价仍实现持续增长。(如图2所示);另一方面是一定程度上存在房价不合理增长和泡沫化隐患。关于房地产泡沫的界定,按照国际上常用销售收入比例模型分析,根据这一计算公式,销售价格与收入的比值应该处于百分之0.81-6.63之间,才是楼市价格与消费者收入相协调的水准。从表2可以看出,重庆2008―2012年的销售收入比都远高于0.81-6.63这一合理区间,近年来楼市售价更是远高于这一模型表明的2646元/的合理区间。另图2也显示,2008年7月―2013年7月重庆房地产需求量走势高于供给量走势,反映出重庆房地产供量大于需求;再据图3分析,在全国主要大中城市对比中,重庆的房价与成交量均处于中等发展阶段,但是其房价增长的速度较为显著。由此可见,楼市的定价在重庆已经超出合理定价水平,逐渐显现房地产泡沫的一些特征。但应该看到:首先,这种泡沫化特征很大程度上和当前重庆房地产市场高端住宅投放量过大,而造成的投资结构不合理有关;其次,目前重庆的城市化程度是47%,按照重庆市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城镇化率达到60%,尚有13%的增长点,同时也为房地产市场提供巨大的市场需求;第三,资料显示2012年12月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9715元//,而重庆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7202元/低于全国平均值,这也反映出持续到2012年上半年重庆房价仍是处于一个相对低位,可以预见重庆房价格增速明显的趋势会持续保持一段时间。总体上,目前重庆房地产处于一个新的活跃上升周期初始阶段。

三、当前政府宏观调控房价的主要困境

政府宏观调控房价,核心目的在于合理控制房地产市场交易行为,引导房地产消费及供给结构调整,逐步降低房价。当前政府调控房价面临的主要困境主要存在以下五个方面:

1.以抑制需求为代价降低房价的合理性不足

经过对表1相关政策的梳理,可以看出2010-2013年最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都存在显著的以抑制需求为主的调控手段,这对于真正改变由于房地产市场供给产生的供求失衡和价格增长问题效果并不大。同时,单纯的抑制需求实际上是不利于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反而可能给一些中低收入的购房者带来新的购房压力,其效果可能适得其反。

2.以调整土地供应政策为主的楼市新政在执行中存在困难

土地供应是2013年之前房地产调控的重要策略,在2013年的最新调控方案中对其也有一定的提及。但是,土地销售收入是地方政府最主要的收入之一,在此情况下严格控制土地供应的调控政策往往较难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其效果也就相对有限。

3.当前政策难以迅速发挥作用引导房价回归到合理水平

首先,国家调控政策在宏观上把握房地产政策的方向,地方版的调控措施还需要融入各城市的实际情况,关键性政策应更具有实际操作力;其次,房产新政的内容中主要从合理增加投资性购房和房地产企业不正常开发完工等情况的收税和加强财政向保障性住房倾斜,则需要财政收入支持和极强的财政控制能力,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难题,而财政资金也未必能充分保障对保障性住房等方面的投入需求;第三,房产新政更侧重于房地产市场供给和需求的关系,而相对在土地供应环节的调控内容不足的情况下房价并不能因此出现大幅度回落,新政的短期效应就相对有限。

4.刚性需求的影响下房地产市场价格下调持续时间较短

目前房地产市场仍存在着较为旺盛的刚性需求,尤其受来自于的土地所属观念和“先买房后结婚”这些传统观念影响,大多数具备稳定收入的城镇居民还是倾向于选购房地产而不是租赁房子等获得需求满足。可以预见的是随着80后青年人对婚房需求旺盛,这个刚性需求还将会逐步释放。在此情况下,居民很可能因为对房地产调控下房地产市场价格等因房产税而增加等进行提前消费,促使房价短期内增长。实际上,在2013年3月房产税政策刚刚出台后,国内主要城市的房价迅速上涨和二手房市场转向火爆,这也说明在旺盛的需求刚性下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效果持续时间可能较短甚至可能引发短期的价格增长。

5.依赖房地产市场的经济增长模式难以长期遏制房地产投机行为

目前房地产经济发展对于我国整体经济发展的影响较大,房地产市场投资在我国整体投资中占据40%以上的比重,大量的银行信贷及居民资产等主要集中在房地产市场,尽管经济增速对房地产市场的依赖度开始下降,但房地产仍然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长此以往,房地产市场在较高的经济地位基础上依然会是投资投机行为的首选市场,因投机行为引发的价格上涨问题在相关政策调控下不会得到有效解决。当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进程中,从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未来一段时间经济下行的压力逐渐显现,市场上对于政府可能放松房地产调控的预期有所增强,预示着政府未来重码调控房地产的可能性不大。在主要经济指标均回落的大背景下,今年上半年房地产市场依然呈现一派涨势。这种过度依赖房地产市场的经济增长模式短期内难以遏制房地产投机行为。

四、 政府调控房价的策略选择

1.合理推进房产税改革发展

促进房地产市场价格理性回归,首要考虑的是利用房产税引导房地产市场供给结构调整。作为房产税实施首批城市重庆,于2011年1月颁布并实施《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行对部分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改革试点的暂行办法》,面向独栋别墅高档公寓,以及无工作户口无投资人员所购二套房征收房产税,并将把征得税收全部投入公租房建设。开征房产税虽然有效地遏制了重庆房价尤其是高档商品房价格的快速上扬和投机行为,但由于重庆商品房的刚性需求依然很大,“重庆版”房产税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较为温和,房价也没有因此出现大幅下降。事实上,房产税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完善财税体制、调节居民收入分配,为地方政府创造重要且稳定的财政收入来源。房价涨跌终归是由市场决定的,从抑制房价的角度讲房产税的作用将不会是长期的。

市场经济的首要特征篇(9)

(一)邮轮经济的概念

邮轮经济具体指的是主要以邮轮旅邮为中心,进而可以带动其他关联的产业的不断发展。邮轮经济的发展方式主要是大力建造沿海港口,这样就可以促使邮轮的停放。而邮轮经济所带来的经济收入主要是邮轮在港口停靠的过程中,给周边的城市带来的经济效益。而邮轮旅游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往往是间接的,是邮轮公司为了正常的经营而向提品、服务的公司或者是企业购买其产品或服务。这种间接效益是通过上下级的产业关联紧扣在一起的。

(二)邮轮经济的发展历程

邮轮经济最早出现在20世纪的60年代,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邮轮行驶的目的地是加勒比海地区,自此以后,加勒比海地区主要经济收入主要是来源于邮轮经济所带来的利益。在最近的几年时间,世界上的邮轮经济有了飞速提高,国际中的一些大都市也纷纷加入了“邮轮经济”的行列,例如,新加坡,在2001年的时候就有1000多艘国际上的邮轮停靠,邮轮产业成为了新加坡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方面。

二、邮轮经济的特点

(一)集中性特征

邮轮旅游的聚集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第一,相联系的各个产业都会聚集在港口的附近,目的就是为了给邮轮乘客提供更方便的服务,也带动了港口城市的经济发展,不断的促进港口城市产业的优化升级;第二,优质的港口可以吸引更多的邮轮前来停靠,邮轮数量的增加又带动了本地的邮轮经济发展,从而为城市带来更多的升值空间。

(二)明显的规模经济特征

邮轮经济所具备的规模经济特征主要体现在一艘邮轮的规模经济和一个船队的规模经济上。一艘邮轮的规模经济主要是指邮轮的体积越大、运输的乘客越多,则成本就会越小,在市场中,进行价格竞争的能力就会增强。而船队的规模经济主要是指船队的规模越大,分到每一艘邮轮上的成本就会越小。

(三)垄断市场的特征

由于建造邮轮的成本相当高以及使用的专业性也比较强,所以,经营邮轮旅游的公司少之又少。所以,邮轮经济又具备垄断市场的特征。这种较强的垄断结构使邮轮在进入时面临一个很高的壁垒。这就造成了邮轮在其运营过程中,要不断的调整船票的价格和船上商品的销售价格,船票的价格在不断下降,但是船上所经营的消费产品的价格却不断提升。

(四)邮轮产业发展的区域不平衡

邮轮产业的发展不平衡首先是市场的开发利用不平衡,邮轮的经济运营活动往往是在比较有市场潜力的地区发展。因为美国属于发达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较高,所以具备世界上最大的邮轮开发市场。其次是邮轮航线具有一定的集中性,邮轮旅游活动的航线主要集中在地中海、南太平洋等沿海地区。最后是邮轮的港口分布不平衡。

(五)邮轮运营具有季节性特征

邮轮公司在设定邮轮航线的时候,都会按照该地区的地理特征及季节变化做出统一的规划,在特定的区域并对该区域的气候、温度、洋流进行深入的研究,以确定该区域在什么季节适合开展邮轮旅游,什么季节不适合开展邮轮旅游,进而使邮轮公司获得更大的利益。

三、邮轮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法律构建问题

(一)邮轮港口在规划时的法律问题

邮轮港口在整体的规划过程中要遵照港口法的相关规定进行建设规划,另外,还要在细节中协调各个方面的关系。然而现阶段,我国在开发建设港口时往往只是按照《港口建设管理规定》,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开发、建设体系。

(二)运送旅客时的法律问题

针对旅客在出海旅行的休闲娱乐的过程,目前我国的法律并没有对这方面进行任何的制约,所以,邮轮在运输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法律漏洞,不能很好的适应我国邮轮经济的发展需要。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邮轮不能直接销售自己的船票,必须由旅行社代办。

(三)旅客通关涉及的法律问题

在目前阶段,对于国际邮轮的关口检查管理采用的仍然是一般的管理程序,没有一套专门的关口管理程序适合邮轮经济的发展。另外,每个港口的通过程序各不相同,造成了乘客通关检查的时间太长,浪费了时间。

市场经济的首要特征篇(10)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农村经济也加快了从不完全市场经济向完全市场经济的转换,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碰撞在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过程中日益突出。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相适应的分散、独立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不仅使农民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还阻碍了农业生产要素的合理优化配置,使农业生产的集约化和规模化经营难以实现。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立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不仅能够实现农村小生产和大市场的链接,还可以帮助农民化解市场风险,提高竞争力,实现农业的商品化经营。可以说新型农村合作组织是农村经济市场化的产物,从形成到运营都具有市场经济主体的特征,与以往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具有本质的差别,如果只强调新型农村合作组织的合作性而忽视了其市场性特征,就难以真正发挥其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桥梁作用,也不利于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健康有序发展。

一、我国新型农村合作组织的含义及性质

(一)我国新型农村合作组织的含义

所谓农村合作组织是指农民为保护自身利益主体、在自愿互助基础上联合起来、按照合作原则展开自我服务的经济组织形式。我国的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泛指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解决农业分散经营的弊端而涌现出的大量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当前我国农村的专业合作社、社区合作社、专业协会、各类经济联合体、合作社联合体等组织的总称。其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的萌芽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只是在资金、技术、农产品购销等方面的简单联合,存在着自发性、盲目性的特点,合作关系也比较松散,规模及影响范围都比较小。第二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的初步建立阶段。在这一阶段中,由政府引导在农村建立了以村委为主的,县、乡(镇)、村农业部门为依托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农村基层政府开始介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其形成组织的自发性,管理也趋于规范。但是,这一时期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主要承担着农村社会化服务的功能,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政府农村公共管理职能的延伸,其市场性还不明显。第三阶段是21世纪以来的较快发展和提高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伴随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日趋完善,农民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碰撞凸显,农民因自身掌握的市场资源、信息资源等极其有限,在不对称的市场价格关系中,承受极大的风险和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广大农民产生了自我组织的冲动,在政府的大力引导下,由农民自愿组建了大量的农村经济组织,使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这一时期获得了快速发展。可以说在这一时期,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形成动机是市场化,因而在发展中为了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其运行管理也日趋体现出市场性特征。

(二)我国新型农村合作组织的性质

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在其发展历程中主要体现了两个方面的性质特征,即合作性和市场性。首先,合作性是新型农村合作组织的首要特征。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群体性互助协作是一种社会现象,只要人类存在,合作行为就会存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单个农民既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又要面对来自自然和市场竞争的双重风险,农民之间互助合作,可以有效抵御风险,提高市场竞争力。但是,新型农村合作组织的合作性与20世纪50年代的农业合作化有本质的区别。农业合作社本质是对生产资料进行改造,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把个人家庭所有变成集体所有,取消农民的财产权和身份自由,其目的是为了实现集体化和公有制。新型农村合作组织所倡导的合作是在不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充分尊重农民财产权利基础上的一种互助行为,其目的是提高农民收入。其次,市场性是新型农村合作组织的核心特征。新型农村合作组织的“新”主要体现其市场性上。如果新型农村合作组织的目标仅限于合作的话,就难以实现农村小生产和大市场的链接作用。新型农村合作组织通常以某一产业或产品为纽带,以增加组织成员的收入为目,通过资金、技术、生产、购销、加工等方面的互助合作,实现收益最大化。其治理结构不同于一般性的市场经济组织———企业。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偏重于资本,按出资多少享有权利。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内部治理结构偏重于人,组织内成员平等地享有权利。

二、我国新型农村合作组织的市场性体现

(一)有效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

如何在既定的生产技术条件下做到成本最小,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参与主体必然考虑的问题。首先,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在生产过程中进行的种子、化肥、农机等农业生产资料的集中采购合作,有效地降低了农业生产投入的单位成本,这也是促使农民愿意加入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基本动因。其次,降低农产品的交易环节发生的成本,是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发挥市场性作用的关键环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参与市场交易发生的成本主要包括信息成本,即搜集、处理和传播信息发生的费用;谈判成本,即农产品交易过程中发生的谈判、签约及合同监督等的费用。除此之外它还包括交易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生产服务的费用。新型农村合作组织能有效地推动规模经营,降低农产品的单位成本和销售成本,使农民通过降低的成本、较快捷的方式整体进入市场,最终使农民增收。成本最小原则是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与农民的共同追求。

(二)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经营目标

亚当•斯密认为追求利益最大化是人的经济行为动机根源。因此,作为市场经济的参与者,无论是个体农户,还是农村经济组织,都把实现利润最大化作为经济活动追求的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说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是一个盈利性组织,其经营的目标和其他市场经济组织一样都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但是,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获得合作组织的经营利润最大化目标;一个是合作组织通过为其成员服务,使参加者从合作经营中获取最大利益的目标。两个目标层次并不冲突:一方面,如果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不能够在经营中获得最大利润,不仅合作组织自身经营活动难以维持,其发展壮大更无从谈起,而且会损害发起者和组织者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合作组织的成员如果不能从参与中获得利益,就会失去其参与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动机。所以,追求利益最大化是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目标导向,这个目标不是单一的合作组织的目标,是包含了合作成员利益共享的复合型目标。

(三)实现农村市场供需双方的有效对接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使农民成为生产的主体,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分散的生产经营方式造成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分割,使农民难以成为市场的主体。一方面,面对市场需求的千变万化,农民处于从属、被支配、无奈的地位,作为生产者对于生产什么无法作出有利的选择;另一方面,市场面对千家万户分散经营的农户也难以有效地组织资源,降低了市场效率。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实现了农民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的有效对接。首先,农民不是以单个身份而是以合作组织的身份进入市场,依靠集体的力量,以较高的质量和稳定的批量供货赢得了客户,提高了农户购销行为不可预测性和有序性,改变了农民在市场中的被动地位。其次,市场面对的供给方是具有规模生产和供应能力的合作组织,也可使加工企业和市场得到数量充裕、质量上乘的产品。也就是说,新型农村经济组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使农业生产的供需双方成为两个对等的谈判主体,从而有利于双方作出理性的选择和判断。

(四)畅通农业生产的融资渠道

农业生产资金不足是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农业生产资金不足并非来源匮乏,而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的融资渠道不够畅通造成的。目前农业资金投入主要有三个来源渠道:一是国家的政策扶持资金;二是金融组织的信贷资金;三是民间资本。对国家的政策的扶持资金来说,面对千万单个农户难以进行有效投入;对金融机构来说,与单个农户之间缺乏互信机制而难于放贷;对于民间资本来说,对单个农户进行投资难以实现资本的规模收益。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获得农业资金投入方面就具有了松散农户无法比拟的优势。

(五)促进农业实现区域经济合作

市场经济是开放型经济,客观上要求经济活动的主体积极地对外开放合作。同时,由于农业生产具有极强的地域性特征,这就要求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合作范围和领域不能仅仅局限于本地区的生产和销售,而要积极拓展自己合作的范围,开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之间的跨区域合作,促进农业生产要素的区域间流动,优化提高农业资源的配置效率。这就要求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要有市场经济的开放性特征,成为推动农业生产要素和资源在区域间流动的主体,拓宽农业区域合作的领域和范围。

三、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市场性的国际比较及借鉴

农业合作经济起源于西欧,迄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已经比较成熟和完善,其中美国的农场主合作社、日本农协组织对我国具有比较典型借鉴意义。美国地广人稀,在由小农经营阶段走向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也曾遇到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碰撞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美国选择了由农场主组成合作社的办法。为鼓励成立合作组织,1922年美国政府专门立法,给予美国农场主法定基金,以便联合起来,组织和经营种植以外的业务,以改善种植业的收益,而这种联合不受反托拉斯法的约束。美国农场主合作社市场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参加的农户绝大多数不是自给自足的农户,而是主要从事商品生产的专业农户。从经济角度上讲,这样的农户有内在的合作要求。从这点看,美国的农业合作社不需用行政推进,便能沿着市场经济轨道运行。二是合作社作为一种竞争力量进入市场,抗衡了工商资本对农业的侵害,缓和了供求矛盾,推动了农业生产的顺利发展。日本人多地少,农业生产经营的特点是土地零星分散,私人所有,小规模家庭经营。农村经济组织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克服小生产的局限性,整合农业生产资源,使农业生产经营融入到整个市场体系中。日本农协模式市场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一是其组成形式是根据协同组合原则及其组合原理设立的,主要功能是利用流通过程的合作化来节省中间费用。二是其组织由三级农协构成,即基层农协、县经济联合会、一个中央联合会,三级农协组织构成联合的力量,为农民提供生产经营、农产品销售、信用合作共济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服务指导,提高了农业生产的市场竞争力和农业经营效益。美、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共同点在于都有政府的政策支持,都有严密的组织体系,都有立法保护。但是政府在发挥自己职能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政策法规引导,而不是作为一个参与主体介入其中。我国应探索适合国情的对农民进行经济扶持的农业经济合作方式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模式,制定一些利益引导机制的法规,引导提高农民主动参与、建立农村经济组织的积极性。

四、实现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市场性的障碍分析

(一)对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市场性认识不足,合作基础薄弱

1.地方政府部门对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存在的认识误区。一是一些地方政府低估了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认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民为适应市场经济自发组织起来的民间组织,属于扩大了的“个体户”,没有从发展商品农业,提高农民参与市场提高市场竞争力角度去组织、支持和帮助。二是一些地方政府充分认识到了农村经济组织在市场中的重要作用,但是在具体组织支持过程中没有遵循市场规律,不是通过降低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经营成本、提高收益角度去引导农民参加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而是用行政命令的办法搞“拉郎配”,把农村经济组织搞成了集体经济组织,使其无法承担市场的功能。三是没有把握合作经济组织“民办、民管、民受益和互助”的基本原则,政府行政方面对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或包办过多,无所作为。2.农民自身对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作用和性质认识模糊。一方面由于农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影响了农民对合作经济组织基本知识的学习和了解;另一方面也缺少对农民进行合作组织相关知识的辅导和培训,以至于大多数农民对相关知识极度缺乏,从而造成合作意识淡薄,没有意识到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对于自身融入市场推动作用。相当多的农户不懂什么是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把农村经济组织混同于早期的合作社,对发展这种组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知之甚少,小农经济的思想意识难以融入现代市场经济。

(二)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内部治理结构缺乏真正的市场利益联结机制,阻碍了其市场性的发挥

所谓市场利益联结机制就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内部要建立起利益分享和风险分担机制。目前一些由龙头企业和能人创办的专业合作组织,把追求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利益最大化作为唯一的目标,把农民合作组织当作自己企业延伸、扩展的一部分忽视合作农民的利益目标,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经营目标的要求没有得到体现,农民没有从合作中获得利益分享,参与的动力不足,影响了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壮大。与此相对应,一些由农民自发创办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合作关系又过于松散,许多社员只顾眼前利益,遇好则合,遇险则散,具有不稳定性,制约了自身的发展。由于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利益分享机制,因而也就难以形成风险共担机制,使得新型农村经济组织抗风险能力弱,在发展中短期行为明显,缺乏长远发展的基础。

(三)新型农村合作组织缺乏运营的外部市场环境,使其市场性难以体现

新型农村合作组织缺乏运营的外部市场环境主要包括制度环境和经济环境。由于市场经济体制在城市的发展已经相对完善,其所形成的价格机制、竞争机制等已经对乡村经济形成一种倒逼,所以,新型农村合作组织面临的是一个相对比较成熟的经济环境,制约其市场性发挥的主要是制度环境。目前除了2007年7月1日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外,有关农村合作组织成立发展的过程中的一些专门性法规缺失,同时在政策环境的构建上对新型农村合作组织还存在过多限制,诸如在注册限制、入社条件等方面还没能形成一个相对宽松的政策环境。

(四)相关制度配套改革滞后,使新型农村合作组

织在引导资金进入农业生产的导向作用难以发挥首先,金融部门的贷款门槛过高,条件过于苛刻,导致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即使诚信等方面都运行良好也很难获得贷款,只能靠民间高息借贷,严重制约新型农村经济组织的发展,也难以在农户和金融机构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其次,现行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制约土地的规模化经营,抑制了市场资本对农业投入。再次,现行的以土地承包者为标准的农业补贴政策也使农村经济组织很难获得政策资金的直接支持。

五、实践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市场性的对策

(一)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和培训

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是市场条件下连接农民与市场的重要纽带,是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重要途径。各级农村基层政府要充分认识农村经合作组织在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中的重要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与培训,提高基层管理人员和农民对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认知水平。首先,通过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等方式对合作经济组织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内部管理水平;其次,利用农闲时间对农民集中进行教育培训,提高农民对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的认知水平;再次,加强与国内外合作经济组织的交流与合作,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二)建立合作组织内部的风险共担机制

只有保障参与合作组织农民的根本利益,才能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同时也只有保障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利益所得,才能使其进一步发展壮大。因此要建立健全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利益分配制度和组织管理制度,引导和帮助其在分配机制上处理好积累与分配的关系。同时要引导和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内部监督机制,对财产状况、合作业务的整体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健全契约和民主管理约束机制,以此规范组织及成员的行为。

(三)完善法律法规,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首先,建立和完善扶持政策,规范对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组织指导,政府要做到扶持而不干预,引导而不强迫,参与而不包办,推动发展而不放松规范,有针对性对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的薄弱环节加以扶持。其次,严格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结合地方实际,推动地方相关法规或法律实施细则出台,研究和制定促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配套政策。第三,深化农村经济体制的配套改革,真正发挥农村经济组织的市场桥梁作用。

(四)建立起多功能、多层次、跨地域、全方位、开放型的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

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合作既是贯穿整个农业生产过程的合作,也是一种全要素的合作,全要素合作从本质来说是要实现各种要素的共享与互助。所以,建立起多功能、多层次、跨地域、全方位、开放型的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是实现农业生产资源合理有效配置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邵喜武,海青,王海艳.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服务模式及其运行机制研究———以吉林省为例[J].社会科学战线,2010,(5).

[2]刘婷,刘含海.影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形成的因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23).

[3]荣容,李俊凯.政府在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中的角色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1,(8).

市场经济的首要特征篇(11)

一、 引言

旅游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广泛引起国人关注,起始于1978年10月到1979年7月邓小平就我国旅游业发展问题先后作的5次比较集中、系统的谈话。之后相关谈话内容形成了邓小平旅游经济思想,成为指导我国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思想。长期以来,我国旅游经济过分注重总量的提升,对结构问题有所忽视,具体表现在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实践上表现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经由数量矛盾转变为结构矛盾。理论上表现为有关旅游经济结构的理论研究存在明显不足。

基于此,本文尝试从经济结构出发,界定旅游经济结构的内涵和构成维度,探讨旅游经济结构基本特征,并剖析旅游经济结构的内在机理,为旅游经济领域落实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其他发展战略提供理论参考。

二、 旅游经济结构内涵

1. 经济结构内涵。目前学术界关于经济结构的定义尚未达成一致。一般来说,经济结构是指经济系统中各个部门、各个地区、各个领域和社会再生产各个方面的组成和构造,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国外对经济结构的代表性观点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可计量的经济结构。佩鲁将经济结构界定为“表示时间和空间里有确定位置的一个经济整体的特性的那些比例和关系”,丁伯根认为:“经济结构是对有关经济对某些变化做出反应的方式的不可直接观察到的特征所作的考虑”,他强调的是经济不可直接观察到的特征,是只能通过使经济功能形式化的系数体系来间接反映经济结构关系的(皮亚杰,1978)。第二,以生产力二元结构为核心的经济结构。刘易斯(1989)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是一种由资本主义部门(即现代部门)和非资本主义部门(即传统部门)组成的二元经济。第三,以产权为核心的经济结构。诺思(1994)指出:“‘结构’是指那些我们相信是决定实绩基本因素的社会特征。在此,我把一个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制度、技术、人口及意识形态都包含在内”。

国内对经济结构的概念探讨起步较晚,对经济结构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概括而言,以生产力角度的界定为主导。如张雄龙(1997)认为“经济结构指社会生产的合理结构,包括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及技术结构等方面,是制约社会再生产是否顺利进行和实现的一个基本前提”。曹新(1998)认为“一般意义上的经济结构通常包括产业结构、收入分配结构、人口结构、生活消费结构等方面”。杨伟民(2009)在阐述我国将于“十二五”期间对经济结构进行重大调整时指出,经济结构调整的首要方面是“以增强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为目标,推动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的全方位调整”。

综上,经济结构是指与经济系统紧密相关的所有重要因素在一定时空上、层次上的构成形式及相互关系。

2. 旅游经济结构内涵。依据经济结构的概念,旅游经济结构是指旅游经济系统各组成部门的比例关系及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形式。对旅游经济结构的理解需要结合旅游经济的基本特点进行。

旅游经济是指以旅游市场有效需求和旅游产业供给为基础,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经济、技术、自然、政治、法律等环境下,游客在由客源地往返目的地之前、之中和之后的整个过程中,出于满足旅游需要的目的而与各类旅游从业者发生各种交易的现象与关系的总和。理解这一概念要把握三个关键词:“市场有效需求、产业供给、往返”,它们分别体现了旅游市场、旅游产业和旅游区域空间三个核心方面,是旅游经济的内生变量;而社会文化、经济、技术、自然、政治、法律等则是外生变量。

综上,旅游经济结构至少包括旅游市场结构、旅游产业结构、旅游区域结构三个维度,如果考虑旅游经济系统的外生环境变量,那么旅游经济结构类型将会非常广泛。

3. 旅游经济结构类别。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旅游经济结构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如依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观点,旅游经济结构也可以分成旅游生产力结构和旅游生产关系结构两大类。其中,旅游生产力结构主要包括:旅游产业结构、旅游就业结构、旅游产品结构和旅游技术结构等,旅游生产关系结构主要包括:旅游行业(企业)所有制结构、旅游投资结构、旅游消费结构、旅游收益分配结构和旅游产品流通结构等。从旅游经济运行层面考察,旅游经济结构不仅是旅游产业结构、旅游地区结构、旅游行业结构、旅游产品结构、旅游企业组织结构等,还可以按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分为旅游生产结构、旅游交换结构、旅游产品或收益分配结构和旅游消费结构等。同时上述结构还可以进一步分解为各种子结构,例如在旅游产业结构内部还可以再分为旅行社结构、星级饭店结构等。

旅游经济结构完全可以认为是一个完整的经济结构系统,而且旅游经济结构的构成内容十分丰富,对旅游经济结构的研究需要首先把握整体性的性质,才能得出全面的结论。但如果对旅游经济结构的研究,不能深入到其构成要素,则会使旅游经济结构的研究显得空泛。然而,要对旅游经济结构的构成要素进行全面地分析和深入地探索,往往因涉及范围过广而无从下手。因此,如何兼顾旅游经济结构的整体性和可操作性,合理选择旅游经济结构的研究视角,成为研究旅游经济结构的首要问题。

本文针对旅游经济结构系统中的关键环节,结合旅游活动和旅游经济的基本特点,从旅游经济的三个内生变量出发,选取旅游市场结构、旅游产业结构和旅游区域结构三个子系统,有侧重地解决了当前旅游经济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抓住了旅游经济结构的核心。

三、 旅游经济结构基本特征

旅游经济结构系统是国民经济结构大系统的子系统,与整个国民经济结构和其他部门经济结构(如农业经济结构、工业经济结构等)相比,既有一般经济结构所具有的共性特征,也具有个性特征,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整体性与多元性。旅游经济结构的各组成部分围绕满足游客需求而组合起来,各组成部门之间互异,不能互相取代,也不是单个部分的简单相加,而是根据各组成部分之间内在的联系和规律,形成合理的比例及构成状况,从而使旅游经济结构具有高度的整体性。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旅游经济结构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因此又表现出多元性特征。

2. 层次性与功能性。旅游经济结构包含了不同程度的层次类型。例如,根据不同的地理空间可以划分为不同的旅游区域结构;从旅游需求角度划分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旅游市场需求结构等。旅游经济层次结构决定旅游功能,旅游功能又促进旅游经济结构层次的变化,不同的旅游经济结构层次会产生不同的旅游功能。例如,上海传统旅游经济结构是以都市观光型旅游为主,其属性和功能都是与都市观光型旅游相适应的。近年上海都市旅游发展内涵不断丰富,度假、娱乐和各种专项旅游等更高层次的旅游需求不断发展,必然要求对旅游经济结构进行调整,以提供满足人们新需求的功能。  3. 动态性与协调性。旅游经济结构的动态性体现在量变和质变两个层面。量变表现为规模的增长和各种比例关系的变化,旅游经济结构的质变主要表现在旅游经济的效益和水平上,并通过各种量的指标反映出来,最终表现为旅游业发展质量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提高旅游经济结构各构成维度之间的协调性,促使其协调发展,成为旅游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的重要内容。

4. 关联性与外向性。从旅游经济结构内部看,旅游经济结构区别于国民经济结构和其他部门经济结构的最大特征在于旅游经济结构是相关行业以满足游客需求为中心而构成的结构,因此关联性较强。从旅游经济结构外部看,旅游经济结构调整必须以它所服务的游客需求为导向。从长远来看,与其他产业结构相比,旅游经济结构将最先与国际标准接轨。

四、 旅游经济“三维”结构耦合协调机理

“耦合”(Coupling)一词最早应用于物理学,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系统或运动形式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的现象,在各子系统的良性互动下,而呈现的一种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动态关联关系。旅游经济结构系统耦合指旅游经济结构内部各子系统之间通过相互作用,彼此影响,形成的新的、更高一级的结构功能体。若将旅游经济结构看作一个系统,根据前文对旅游经济“三维”结构的界定,旅游经济结构系统则是由旅游市场结构子系统、旅游产业结构子系统和旅游区域结构子系统三个子系统构成有机整体,三个子系统通过各自的耦合元素彼此相互影响、共同发展。旅游经济结构耦合协调发展机理表现在“三维”结构与旅游经济结构之间的作用机理以及“三维”结构之间的耦合协调发展机理两个方面(图 1)。

1. “三维”结构与旅游经济结构的作用机理。

(1)旅游市场结构为旅游经济结构调整指引方向。目前国内外旅游业已经全面进入买方市场发展阶段,旅游市场结构通过以下三个方面为旅游经济结构调整指引方向:第一,旅游市场行为特征结构决定旅游经济结构类型。任何类型目的地不可能完全满足所有类型旅游市场的需求,必须依据最基础的客源市场游客特征结构进行市场细分和定位,选择某一细分市场为自己的主要目标市场。第二,旅游市场时空结构体现旅游经济结构的成熟度。旅游市场时间结构主要体现在客源市场的年际结构变化和月度(季节)结构变化两个方面,旅游市场空间结构主要体现在客源市场的地理集中度和市场吸引力半径两个方面,上述时空结构指标体现旅游经济结构的成熟度。第三,旅游市场竞争结构体现旅游经济结构的竞争力。客源市场亲景度和竞争态是反映旅游市场竞争结构的两个指标。亲景度指标反映了某个目的地(如上海)相对于更高层级目的地(如全国)对相同客源市场的吸引能力。旅游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之一就是使目的地在更高层级目的地体系中处于竞争优势地位,并发挥增长极作用,带动旅游经济的全面发展;旅游市场竞争态能够反映不同客源市场在同一目的地内部的竞争和发展,为优化市场结构指出了具体方向。

此外,随着全球化不断推进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及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际客源市场日益广阔,但同时各类目的地都在努力营造良好的区际、国际旅游经济联系,积极发展旅游业。世界范围内来看,对旅游客源市场的竞争程度日趋激烈,因此,准确把握旅游市场需求变动趋势成为目的地应对激烈竞争的关键。长期来看,旅游市场需求具有一定发展规律,如旅游产品消费类型趋向于度假休闲产品、旅游组织方式趋向于散客方式等等,这同样为旅游经济结构优化调整指出了方向。

(2)旅游产业结构为旅游经济结构调整提供产品和服务基础。第一,狭义旅游产业结构是旅游经济结构调整的首要抓手。旅行社、星级饭店、旅游景区(点)、其他旅游企业是旅游特征产品和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它们之间的产业经济水平、产业关联水平、产业结构变动度、产业结构效益水平以及产业专业化率等反映出来的技术经济联系和比例关系又决定了旅游特征产品和服务的类型、数量、质量、结构等属性。旅游经济结构调整首先要调整的便是狭义旅游产业结构。第二,广义旅游产业结构开阔旅游经济结构调整思路。广义旅游产业结构将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联系起来考察,体现了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相互关系,调整旅游经济结构除了紧抓狭义旅游产业结构外,还需要平衡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系,如增强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间的关联效应、波及效应等。

此外,产业政策(制度安排)通过下列两种方式对旅游产业进行调整,确保与旅游经济结构调整方向相一致:第一,提出战略性支柱产业、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发展战略,同时倾斜配置资源或出台优惠政策措施,鼓励旅游业发展;第二,不断完善产业自我调整机制:一方面通过提高市场竞争度,确保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另一方面健全市场制度,加强市场和行业管理。

(3)旅游区域结构确保旅游经济结构调整落地。旅游活动和旅游经济的首要特征是具有区域空间属性。旅游活动和旅游经济具有区域散布而非集聚的特点,导致旅游市场需求和旅游产业供给在区域空间上处于分散状态,与金融等产业高度集聚的特点形成鲜明对比,这也是为何旅游经济在区域经济中显得“小、散、弱”的原因之一。

旅游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就是以旅游市场结构为方向,通过将旅游产业在区域空间层面合理布局,充分发挥各类旅游生产要素(旅行社、星级饭店等)、旅游资源的功能,引导游客在区域间合理分布,实现区域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的过程。因此,对旅游区域结构进行研究,将旅游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与旅游资源、其他生产要素(旅行社、星级饭店等)、旅游产业政策等因素结合起来考虑,必然有助于将调整结果合理落地,实现实效。同时还将促进旅游经济协调发展。

2. “三维”结构之间的耦合协调机理。

(1)旅游市场结构与旅游产业结构间的耦合协调作用机理。旅游市场行为特征结构、旅游市场时空结构、旅游市场竞争结构反映的旅游市场结构对旅游产业结构的发展、调整起到需求引导作用,决定了狭义旅游产业结构和广义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方向。反之,旅游产业结构决定了旅游产品和服务的类型、数量、质量、结构,为旅游市场结构提供供给支持。旅游市场结构与旅游产业结构两者互相协调、共同发展。

(2)旅游市场结构与旅游区域结构的耦合协调作用机理。旅游市场结构为旅游区域结构提供需求导向,对旅游资源开发建设、旅游企业布局、旅游产业政策制定起到方向性指引作用。旅游区域结构是旅游市场结构的空间载体,旅游资源禀赋、旅行社、星级饭店等旅游基础设施、发展旅游产业的政策规制等是吸引客源市场游客的基础,旅游经济总量区域结构是旅游市场结构和旅游产业结构在区域空间上共同作用的结果。

(3)旅游产业结构与旅游区域结构的耦合协调作用机理。旅游产业结构为旅游区域结构提供供给支持,狭义旅游产业的四大核心行业——旅行社、星级饭店、旅游景区(点)、其他旅游企业具有区域空间散布的特点,在区域范围内向游客提供产品和服务;广义旅游产业同其他产业之间存在产业关联等结构关系,促进旅游区域结构发展。旅游区域结构是旅游产业结构的空间载体,旅游资源、旅游企业(旅行社、星级饭店)等狭义旅游产业必须依托一定的区域空间才能进行正常运行,提供以旅游市场结构为导向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不同区域的广义旅游产业结构具有不同的特点,即广义旅游产业结构具有目的地间差异;同时,区域旅游产业政策深刻影响旅游产业的空间布局。

参考文献

1. 皮亚杰. 结构主义.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78:72.

2.(美)威廉·阿瑟·刘易斯. 二元经济论. 北京: 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989: 149.

3. (美)道格拉斯·C·诺思. 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 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3.

4.张雄龙. 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 理论与当代, 1997,(12):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