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中医学与中医药学大全11篇

时间:2023-08-16 17:12:48

中医学与中医药学

中医学与中医药学篇(1)

中药和西药是于西方近代医药学传入我国后而出现的概念,西方近代医药学所使用的药物称为西药,我国原来已有的药物称为中药。而今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已非如此简单,存在种种误区。

(一)按产地划分

中药主要起源于中国,除了植物药以外,动物药如蛇胆,熊胆,五步蛇等,介壳类如珍珠,海蛤壳,矿物类如龙骨,磁石等。都是用来治病的中药,少数中药源于外国如西洋参。中国亦研制了很多首创的药物,如天花粉素,棉酚等天然产物药物以及一大批人工合成的药物也是西药,故此种划分不正确。

(二)按人工合成和天然产物划分

即人工合成的药物为西药,天然产物药物为中药,这种划分也不正确。现在所的西药如黄连素、地高羊、大量的抗生素类药物均是天然产物,亦有一些中药却为人工合成的,如中药冰片,现已有人工合成的龙脑供应。

(三)按组成成为为单体化合物和成分不清的混合物来划分

有的将单体化合物的药物称为西药,而将树皮、草根、全蝎等不纯的天然混合物药物称为中药,这种标准也不确切。如西洋参、洋地黄叶、大黄苏打片等西药,即为成分不完全清楚的混合物,而氯化铵、冰片砒石等中药却为成分清楚或单体化合物的药物。

(四)按剂型不同来划分

有的将现代制剂如针剂、片剂等称为西药,而将中国的传统料剂如丸、散、膏、丹、汤剂等称为中药。这显然也不合理。如桑菊感冒片、羚翘解毒片等是中药,却是现代剂型的片剂。而西药的一些合剂即与中药汤剂无本质区别,更有丸散膏丹等剂型。

(五)按使用人员划分

即中医使用的药物为中药;西医使用的药物为西药。笼统讲,似乎有一定道理,但细分析起来,亦不确切。如西医也使用甘草、大黄等,但并不能因此而简单地将它们称作西药;既使中医自服维生素丙,亦不能就此而称其为中药。

二、中药和西药概念内涵的确定。

中药和西药划分的基本原则,是不能离开相应的医药学理论体系、即概念的内涵―基本内容应适应医药学理论体系的要求,并据此而使用。故先明确相应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内容,才能确定药物概念的内涵。

(一)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内容和概念内涵

1、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内容: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应这样表述: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用脏腑、经络、卫气营血、三焦等表示机体的功能部位;以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来表示机体的功能状态;四诊的望、闻、问、切作为了解机体状况的手段;按辨证论治的原则,确定机体状况而采取相应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在诊治的全过程中,始终强调机体内因为主而不忽视外因作用的防病治病观。总之,具备如上基本内容的医药学理论体系即为中医药学理论体系。

2、中药概念内涵:中药应具备与中医药学理论体系基本内容相适应的特征,其具体内涵包括三方面:第一,药物性能的表达有性味,即四气(寒热温凉)五味(酸苦甘辛咸);归经,包括脏腑、经络、三焦、卫气营血等归经;升降浮沉。这些,有时又称中药特性,即狭义的中药药性。第二,药物功效以中医药学术语,表述,如解表、凉血、平肝、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活血化瘀等。第三,药物配合使用时,按君臣佐使关系配伍,使各味药共同构成一个功效整体与机体证相对应而发挥作用。简言之,以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术语表述药物的性能、功效和使用规律的药物,称作中药。

(二)西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内容和概念内涵

1、西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内容:西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应这样表述:以 现代科学的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为基础;用直观或解剖后所见(包括用各种放大倍数的显微镜)的实体来表示机体的部位。

2、西药概念内涵:西药应具备与西医药学理论体系基本内容相适应的特征,其具体内涵包括三方面:第一,药物本身性能以其物理和化学性质来表示,如是液体还是固体,是酸性还是碱性等,第二,药物功效以相应的病理、生理、生化等的指标和术语来表示,如抑制细菌、降低血压、升高血糖等。第三,药物配合使用时,考虑药物间的物理、化学、物理化、变化,如沉淀、分解等,而不是把各种配合使用的药物作为一个功效整体。简言之,以西医药学理论体系的术语表述药物的性能、功效和使用规律的药物,称作西药。此为西药概念内涵的第一方面,第二方面,具备如上内容的药物,并且只有按西医药学理论使用时,才称作西药。若按其它医药学理论使用时,还可不称作西药

三、中西药配伍合用

中药和西药如同兄弟俩,在治病这一目标上相配合,取长补短,往往会收到很好的甚至意想不到的资料效果。同时,在中西药配伍应用的实践过程中,对于不宜配伍的中西药也有所发现和认识,包括相互消弱药物性能乃至损害人体健康的不良后果等等。所以,中西药也不能盲目合用。

(一)因在胃肠道相互作用不宜同服

含朱砂(含Hg++)的中成药,如朱砂安神丸、人丹、冠心苏合丸等不宜与具有还原性西药,如碘化钠、硫酸亚铁等同服。因为它们在胃肠道中可生成具有毒性的溴化汞或碘化汞沉淀粉,引起赤痢样大便,导致药源性肠炎。

(二)因药物代谢方面的作用不宜同服

含有乙醇的中药风湿液、国公酒等药酒,不宜与西药苯巴比妥、苯妥瑛钠、D860、降糖灵、胰岛素、华法令等同用、因为乙醇是一种药酶诱导剂,能使肝脏药酶活性增强,使上述西药代谢加速,半衰期缩短,药性下降。

中医学与中医药学篇(2)

2从概念比较

中医药信息学是基于动态现象运动规律理论,遵循整体准则和动态准则,运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研究中医药学领域信息现象和信息规律,对中医药信息进行表示、管理、分析、模拟和传播,以实现中医药信息的获取、转化与共享,提示中医药信息的实质与内在联系的一门科学[2]。医学信息学是探讨生物学、医学或者更广义健康数据的采集、存储、交互和展现过程的科学,探讨如何利用信息科技来优化这些过程的科学,以及探讨如何利用这些数据实现信息和知识层次各种应用的科学[3]。

2.1研究对象不同中医药信息学以中医药信息为研究对象,强调以“人”为中心,包括健康的、疾病的及其相互转换的,并且是在时间、空间维度及背景方面的综合多维信息;医学信息学是以生物学的、医学的或者更广义的健康数据为研究对象,强调以“病”为中心,主要针对实验室疾病数据的防病抗病信息。

2.2研究内容不同中医药信息学以中医药领域信息动态现象运动规律为研究内容;医学信息学是以生物学相关领域的信息采集、存储、交互、展现及优化,实现信息和知识层次的各种应用为研究内容。中医药领域信息强调动态的天地人三才一体的整体观,说明中医药领域的信息主要反映人与自然、社会、人文及其相互关系的人体整体动态功能变化及其规律,所以中医药信息学与医学信息学研究内容有着根本的不同。

2.3研究方法不同中医药信息学与医学信息学研究对象、内容迥异,必然导致研究方法的不同。医学信息学以信息科学方法论为研究方法,运用信息观点分析和处理信息流程。中医药信息学也模仿和借鉴其研究方法,但中医药强调功能和整体准则,以中医药理论和经验作为分析和处理人体生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侧重人体解剖结构及其运动形态的改变。所以,在研究方法上需结合自身特点应用医学信息学方法并予以升华。如研究时需要中医药领域专业知识平衡语义关系存在用自然语言描述时的多义性与用形式化语言描述的确定性之间的矛盾;需要领域专家对知识的准确理解和内涵外延的精确把握;需要结合时间维度体现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文化背景的专业知识等。

3从知识框架比较

中医药信息学知识框架与医学信息学知识框架可概括如下。两图中从左至右分为四列,左起第一列为中医药信息或医学信息研究的对象,第二列为由基本信息转化专业应用领域的相关学科,第三列为两种信息学均由相关专业学科组成,第四列为两种信息学的知识结构,说明两者都是交叉学科,涉及到一些中间领域学科的知识门类。虽然二者构建模式相通,但研究内容不同,因此其研究领域及方向必然不同。

4研究方向比较

中医药信息学研究范畴可概括以下3个方面:一是基础领域研究,如中医药信息论、中医药知识整合论、中医药信息学原理等;二是技术领域研究,如中医药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及输出等技术;三是应用领域研究,如中医药信息标准化研究包括信息表达标准化、信息交换标准化、信息处理及流程标准化等,中医药知识体系计算机表示与模拟研究包括功能诊断信息系统、整体数据处理系统、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等、医院管理系统、电子病历、图像处理等、中药质量控制、中药药效评价、中药优化设计与研发、中药知识发现与管理等,中医药数据分析与利用研究包括利用文本挖掘方法、关联分析方法、信息计量方法等对中医药研究中获得的数据与信息及科技文献信息进行分析与利用研究等,中医药文献信息资源研究包括中医药文献信息资源的获取、保护、存储、处理、传播等,中医教育科研研究包括多媒体教育、网上教育、远程教育等[2]。医学信息学研究范畴可概括以下4个方面:一是原始健康数据,如影像、微阵列、生理数据等。涉及到的研究包括数据采集和集成,如实时的生理信号分析、语音识别、传感器采集、条形码扫描等;二是从原始健康数据中分析出来的有组织的综合数据库,如基因分类及其外在表现形态。涉及的研究主要是数据整合及数据处理,如数据仓库、数据模型、语义网络、本体论、数据储存、提取、可视化及图像处理等;三是从数据库中抽象出来的知识库,如词表、术语学、本体库、语义网等。涉及到的研究主要是推理及知识管理,如自然语言处理、信息抽取、数据挖掘、文本产生、统计处理、自动学习及知识表达、知识模型等;四是从知识库中验证出来的可直接应用的知识结晶和理论,如协议、临床实用手册、概论等,涉及到的研究主要是知识获取及知识应用,如机器学习、文本解释、知识工程、决策理论及诊断、治疗、预防等。综上,中西医在对待临床信息的观念、临床信息的放置位置、采集内容、采集方法,尤其是临床信息模型以及信息分析方法等均有很大区别。目前中医药数据库系统广为应用,用中医电子病历来保存临床中医病案,用数据挖掘技术来整理及查询电子病历等。中医医院已经普遍吸纳了现代医学的诊疗方法,如电子病历在受到中医学自身发展规律的约束之外,也必然兼容有西医学的许多内容,体现着中西医的有机结合。当然还存在一些有待提升的空间,如中医专家系统进入了低潮期,中医的四诊信息还未达到客观化、规范化,对于人工智能的研究还在起步阶段等。

中医学与中医药学篇(3)

2教学模式不同

中国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模式、“填鸭式”教学方法,与各国留学生其所接受教育模式不同。现在国内本科教学中在逐步开展案例教学法、PBL教学法、讨论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因为语言障碍的存在,并未在留学生中开展或开展较少。在汉语水平较高的班级授课,很多学生喜欢提出问题,与老师讨论。但在汉语水平较差的班级,提出问题和讨论较少。

3留学生预防医学教学的改进办法

3.1加强中医药留学生对预防医学的认识

教师在第一次课,预防医学绪论的讲解中,通过案例讨论等,使学生认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与特点,与其他课程的不同。非预防医学专业学习预防医学这门课程是实现医学教育目的的需要,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也是疾病谱和死亡谱改变的需要[5];还是医学生向WHO五星级医生[6]标准培养的需要,即未来医生应具备五个方面的能力:卫生保健提供者、决策者、健康教育者、社区健康的倡导者、卫生服务管理者。在刚刚接触这门学科时,使留学生充分认识到预防医学的重要性,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相互结合,共同促进中医药留学生预防医学的教学工作。

3.2加强留学生的汉语教学水平

留学生在还未通过HSK5水平考试的情况下,就学习专业课程,有很大的难度。故应在留学生来华前期,先过语言关,再学习专业课程,否则严重影响教学效果。留学生来自各个国家,其英语水平也各异,采用英语授课更加增加语言障碍。或者按照留学生的汉语水平、英语水平等分班,来最大限度减少语言障碍在教学过程中带来的不便。若进行英语授课,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还要有较高的英语表达能力和听力水平。学校需要加强中青年教师的培养,为中青年教师提供更多出国交流,参加国外知名高校语言、教学培训或者访问学者的机会,鼓励有留学经历及国外生活经验的教师多承担留学生教学任务。

3.3改进教学方法,激发留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将在本科教学中应用成熟的新的教学方法,应用于留学生教学中。在教师备课时,充分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教学资源进行课前准备。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丰富的教学内容,调动留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加强与留学生的交流,课堂中教师要多借助手势、表情以加强沟通,课间及课余可以多了解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重视学生的反馈意见,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课后可以采用QQ、电子邮件等方式进一步与留学生进行交流,搭建师生互动平台[7]。

3.4积极发挥青年教师的优势

青年教师刚刚毕业不久,在校学习的知识和工作后所涉猎的知识与学生相近,思维方式与学生相近,英语水平和计算机水平较好。尽管在社会和文化背景等多方面存在着差异,但相对沟通起来要容易,通过接触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和习惯,我们能得到授课质量的反馈,及时调整授课方法,使课堂讲授更具有针对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8]。

中医学与中医药学篇(4)

(1)循证医学强调临床医学的实践和诊疗、医护决策必须建立在医生个人的优良临床知识、经验、技能与从系统研究中获取的最佳的临床证据的完善结合基础上[3]。从系统研究中所获取的证据,也称之为“外部证据”(Externalevidence)。个体的诊疗知识、经验与技能来源于医学教育和医学实践,同时必须在不断地学习和利用外部证据时得到充实与更新。从这一角度看,实施循证医学是医护人员终身自我学习的过程。为了改善对病人的诊疗结果,两者缺一不可。不从系统研究中获取最佳外部证据,诊疗水平无法提高,旧的、无用甚至有害的诊疗方法无以摒弃,新的、有益的诊疗方法无以应用;没有以个人的诊疗知识、经验为基础,易为外部证据所左右,因为即使是最佳的外部证据,也不一定适合某一具体病人。循证医学是“科学治病”(临床决策科学化)的医疗模式。

(2)系统研究包括基础医学研究,但更主要指的是临床上有关疾病诊断、治疗、预后、康复、预防措施以及卫生资源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循证医学强调应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开展上述的研究,以使研究结论建立在具有充分说服力的证据基础上,从而使研究成果具有可应用价值。对于防治措施的效果的评价,从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中所获取的证据被认为其真实性和可靠性最强,而来自应用Meta分析对多个随机对照试验的综合结论对比于单个的随机对照试验具有更强的说服力。下述关于证据的真实性级别的评定在国际普遍被采纳*。证据级别的评定(其真实性依次减弱):Ⅰ级,证据来源于所有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综述。Ⅱ级,证据来源中至少有一个试验应用了正确的随机对照设计。Ⅲ_1级,证据来源于设计良好的对照试验,但未用随机方法。Ⅲ_2级,证据来源于设计良好的队列研究或病例—对照研究,尤以多个中心或多研究组的为佳。Ⅲ_3级,证据来源于多个时间序列,或有干预或无干预措施;无对照组但效果显著的试验亦包括在此级中(如1940年青霉素治疗的结果)。Ⅳ级,有威望的专家基于临床经验的描述性研究或专家委员会报告的意见。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临床研究课题都必须是应用随机对照试验,应针对不同的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可应用的设计。例如,评价诊断方法的价值,通常应用的是横断面研究(Cross_sectionalstudy)。

(3)临床流行病学强调临床研究以人的整体作为对象,而不是人体的局部,更不是动物[1]。基于这一观点,循证医学认为从临床试验中获取的证据必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应将病死率、致残率、生存期以及心脑血管系统的重要临件如急性心肌梗塞、脑卒中、猝死、心衰加重等作为主要的结局指标(Primaryoutcome),并十分重视对病人主观感受、功能状态、生存质量(Qualityoflife)和卫生经济分析(Economicanalysis)的评价,而单纯的生物学指标包括实验室理化检测和体征发现诸如血脂、血糖、血压升高等被视为次要指标(Secondaryoutcome)或替代指标(Surrogateoutcome)。次要指标只有在被证实与真正重要临床结局具有相关性、并确定是由于治疗所带来的结果时才具有意义[1,5,6]。实践循证医学和临床流行病学这一理论,对推动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的建立具有积极的意义。

(4)循证医学强调诊疗效果(Effective-ness)和效益(Efficiency)的统一。循证医学的创始人英国流行病学家ArchieCochrane正是因其1972年发表论著“疗效与效益:健康服务中的随机反映”[4]而闻名的。自该文首次提出关于在健康服务中如何才能达到既有效果、又有效益的命题以来,对临床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持久的、广泛的革命性影响[7~10]。Cochrane在该文及随后的著作中,强调随机对照试验的重要性,提倡开展进行系统性综述(Systematicreview),指出系统性综述在临床研究结论和卫生健康服务的结果这两者间的连接中所占有的关键作用。1987年,也就是Cochrane去世的前1年,他提到有关孕妇和新生儿的医疗保健的随机对照试验系统性综述是“在随机试验研究的历史上和卫生健康服务评估中一个真正的里程碑”,并且建议其他专业也应遵照这样的做法[1]。Cochrane主张,这些有用的资源应该合理地被应用于卫生健康的服务中,担心这些资源不能为那些需要用它来进行决策的人们所利用,并猛烈抨击质量低劣的研究和过时的研究对健康服务决策带来的危害。20世纪80年代以后,Cochrane的主张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并推动着世界范围内临床医学的许多重大变革,多中心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得到普遍重视。国际性的医学文献系统性分析合作网络已经形成[9,10,12];不少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的防治方法得到重新评价,建立在循证医学基础之上的新的研究结论正在被应用于临床实践,改善了患病人群的预后[13~15]。获取最佳的外部证据,并与个人诊疗经验相结合,其最终目的在于合理地利用卫生资源,改善病人的诊疗结果,取得疗效与效益的统一。

2循证医学与临床流行病学的关系

循证医学与临床流行病学是关系十分密切的姊妹学科。临床流行病学一词的提出始于20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初期,临床流行病学发展为临床医学的基础学科。临床流行病学方法确立了以群体为研究对象的原则,以期全面、准确、系统地获取临床研究中的信息,并应用概率论和严格的逻辑推断,以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推导研究结论,使研究结论建立在严谨的科学基础之上。临床流行病学强调在回答临床问题的科学研究中,应用严谨的科研设计、合理解释研究结论,应用最佳证据指导临床决策,同时也十分重视临床医师对医学文献的批评性鉴定(Criticalappraisal)能力的培养。这些原则与方法都为循证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我们在谈及循证医学的时候,往往无法离开临床流行病学。循证医学与临床流行病学的关系可用图1表示。3中医药学临床研究的基本特点众所周知,中医药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其防病治病方法和理论在长期的临床实践和研究中得到了不断的发展。笔者认为,中医药临床研究的基本特点似可从下述几方面加以概括:

(1)在临床实践中提出并检验假说是中医药学临床研究的重要模式。对于假说的检验,以至于理论的产生、方法的形成都主要通过在人体身上的医疗实践而完成。因此,临床实践在整个中医药学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的构建和发展中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这一点与西医学从动物实验—临床研究的过程有着显著的差异。直接的临床研究结论避免了结论外推过程中从动物到人的种属差异,但同时由于研究因素不似实验研究中易于控制而可能增加人为的误差,也由于医学伦理的原因,有些从临床观察中提出的假说无法通过临床研究加以验证。由于临床研究的复杂性,科学的研究方法对中医学的临床研究和中医的学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中医药的临床研究以疾病防治与养生保健的方法、理论为重要内容。“辨证论治”集中体现了中医药学对人体生理、病理规律的认识和临床治疗水平,是有别于现代医学诊疗体系的一大特色和优势。“辨证”是论治的前提。“证候”是疾病(泛指非健康,不是单指西医学中的“疾病”单元)过程中某一阶段(时点)机体对内外致病因素作出的综合反映,在宏观上表现为特定的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的有机组合,是从整体观出发对疾病内在变化的概括。抓住“证候”这一关键环节开展临床研究,有可能带动临床其他领域的进展,并推动中医药学术的发展。然而,由于证候的判断(辨证)乃以症状、舌象、脉象等一系列软指标或定性指标为依据,并很大程度上还有赖研究者的个人经验。因此,证候研究的客观性成了亟待解决的难题。这一难题的解决仍有待于科学方法学的应用。

(3)中医药临床实践,历来重视人的禀赋、体质、心理活动(七情)以及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对健康与疾病的影响。中医临床不仅是以“病”为研究对象,更重要的是以患病的“人”作为对象,这就决定了“个体化治疗”成为中医学的重要医疗模式,同时也决定了中医对人的健康与疾病的认识规律,临床治疗学(例如,多种治疗方法的综合,复方的应用)等具有多维的性质和丰富的内容。因而对于人体的健康与疾病的衡量、治疗反应的评价上不应仅限定于生物学发病机理微观指标的改变,更应重视其自身整体功能的调节及对于环境(自然、社会)的适应能力。这些方面,反映了中医药临床研究的难度与复杂性;另一方面,也向现有的临床科研方法学带来了新的挑战。

(4)中医药学的传统研究方法对中医药理论体系和诊疗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传统的研究方法内容极其丰富,既有哲学方法,如归纳、演绎、推理判断、概念化等,也有一般的科学方法,如观察法、比较法、类比法、分类法、调查法、试错法等,也有自身独特方法。其中的许多方法也是现代科学方法论的雏形或者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正是中医学独具特色的思维模式和研究方法相结合的过程。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由于长期的封建统治,束缚了生产力和科学技术,许多已经萌芽或初步形成的方法没有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总的来说,中医药传统科研方法着重于宏观性、整体性和直观性,因而形成了宏观描述较多而精确量化较少、综合推理较多而具体分析较少、直观观察较多而实验研究较少的特点。“三多”是其优势;而“三少”却是劣势,它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医药学的发展。正确地应用现代科研方法学,合理地继承中医学传统研究方法,促进两者的有机结合,将对发挥中医药学的固有优势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4循证医学与中医药学

循证医学和中医学分别形成、发展于不同年代,并且有各自不同的哲学基础、思维方式和方法。它们之间是否互相冲突?抑或互有联系,或可相互为用和结合?循证医学的方法能否应用于中医学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这是值得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4.1循证医学与中医药学的若干共同特点

从上述关于循征医学基本特点和中医药学临床研究基本特点的讨论,我们不难看出,这两门学科有着许多共同点,可能也应该可以互用。有学者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循证医学无任何新意可言。虽然这个术语在20世纪90年代已经成为热门话题,但新东西仅仅是收集资料的标准、分析资料的工具以及资料得以使用的社会背景[7]。事实上,人类社会自从有医疗实践以来,就一直在寻找有关证据以揭示疾病与健康的规律,寻找和发现防病、治病的有效方法。中医药学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十分重视在获取临床证据的基础上,运用中医药理论进行思辨。中医学关于证候的理论和实践就是明证。“证”是“证据”、“证明”,“候”是外观、是表现。从四诊获取信息、证据,进而进行辨证、施治。中医学还十分重视医学文献的收集与整理,并强调历代医著在理论、实践上的指导意义。这和循证医学强调从医学研究文献所获取的系统信息指导临床决策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循证医学着重从人体对于干预措施的整体反应去选择临床试验的结局指标,和中医学关于人体生命活动的整体观,其思辨方式则几乎是一致的。中医药学的发展、循证医学的兴起,其目的同样在于提高诊疗水平、改善人群的健康状况。我们没有理由认为两门学科之间无法互相渗透。有学者认为,循征医学和传统医学并不是相互对抗的术语[16]。事实上,国内外应用临床流行病学、循征医学的方法开展传统医学的研究已取得了初步的进展,在提示和证明包括中医药、针灸在内的传统治疗方法的有效性方面做了极有意义的工作[17~21]。

4.2循证医学方法在中医药临床研究中的应用

总的来说,循证医学方法可广泛地应用于中医药临床研究的各个领域。从推动中医药学术发展的关键环节看,下述有关领域的研究,循证医学方法的应用显得特别重要。

4.2.1中医药治疗性研究文献系统性分析(Systematicreview)医学文献的系统性分析是医学科研的基础性工作,对指导临床医学的治疗决策也具有重大的意义。自1992年英国Cochrane合作研究中心成立以来,国际上对临床医学文献的系统性分析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形成了国际性的合作研究网络。在我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及卫生部的支持下,华西医科大学已加入该合作网络。我国中医药临床医学研究文献的系统性分析工作可以说还处于初始状态。医学文献的系统性分析不同于传统的描述性综述(Traditionalnarrativereview)。它是应用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方法对某一课题或项目所有的研究论文进行全面、系统的质量评估的定性分析,同时对符合条件的研究论文加以综合,进行定量的Meta分析(Meta_Analysis),以较全面准确地掌握该项研究的现状,研究结论的真实性程度及其可应用性,为临床决策或者为未来的研究决策提供依据。传统的文献综述是一种叙述性综述(Narrativereview)。其最基本的弱点在于没有规定系统的方法以获取原始数据或综合其发现,而是凭综述者的主观判断。这样,综述文章的质量和结论就无法得到恰切的评价;另一方面综述者没有通过定量方法来综合数据,当发现相同几个研究具有不同的结果时,综述者往往主观加以选择或摒弃、或无所适从[22]。应用临床流行病学、循证医学方法进行中医药治疗性研究文献的系统性分析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工作,至少将在下述几方面发挥其重要作用:①全面了解中医药临床科研方法学的应用状况、存在问题,对研究质量的总体水平作出评估;②对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的有效性作出较客观的评估以指导临床治疗决策,也可为患者、卫生管理部门、医疗保险部门及药品研制者提供有用的信息;③对未来的临床研究决策提供建设性意见;④为进一步开展中医药临床研究在方法学上提出指导性意见;⑤由于合理的治疗决策及研究决策的推行,将极大地提高对卫生资源利用的合理性,提高卫生经济效益;⑥由于文献系统分析法是国际医学界公认的研究方法,本研究将有利于与国际学术界进行交流,促进中医药走向世界。有关系统性分析、Meta分析的具体方法与评价在此不作赘述。

4.2.2探讨建立具有相对“黄金标准”的证候专家量表,推动证候的标准化和客观化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学的核心,是中医学有别于西医学的特色和优势。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医学的辨证体系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对指导临床实践和治疗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辨证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一定标准对于疾病或亚健康状态的思辨、分析、度量和归类的过程。从真正的科学意义上说,作为度量客观事物的标准,必需具备准确性和可靠性的特点。然而,由于学科的特点和历史的原因,中医学的证候标准在上述的两个特性上仍有相当的距离。50年代以来,我国卫生管理部门、中医药界在证候的标准化、规范化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由于这一工作的难度和研究方法学上的不尽成熟,还有许多问题尚待解决,有必要在原有基础上,选择若干中医学的“基础证候”或“基本证候”,在广泛分析文献的基础上,通过设立问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专家咨询(“老手法”)。并经过严格的数理统计分析,从效度(Validi-ty)、信度(Reliability)和反应度(Respon-siveness)加以评价[23~25],将有可能建立具有相对“黄金标准”的证候专家量表。证候的标准化和客观化不仅对于指导临床治疗、提高临床疗效有重要意义,同时,有助于国际医学界认识中医学证候的客观存在,对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也有重要的作用。

中医学与中医药学篇(5)

结果:基层医院中医药调剂人员药学理论基础薄弱,服务意识淡薄。受临床中医医师不合理的用药习惯或情面观念的束缚,中药药学服务均不够理想。

结论:加强基层中医、中药人员药学服务理论基础教育,培养药学服务意识,注重相互沟通、配合的服务方式,弘扬祖国医学,践行新医改惠民政策,体现中药标本兼治、宏观调控的施药理念。

关键词:基础医院 中药 药学服务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446-02

药学服务是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管理工作模式,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参与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药学技术服务,提高医疗质量[1]。是药师应用所知的药学专业知识向公众提供直接的、负责任的、与药物使用有关的药学技术服务,其主要内容包括:药学监护、药物监测、药物咨询、药学信息的收集和整理、药物治疗合理化方案的建议和设计、合理用药的疗效分析和成本分析等。中药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视患者的病情、体质等进行宏观调控、辩证处方,达到治标又治本的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基层医院的中药调剂监测、药学服务喜忧参半,甚至存在许多不尽人意之处。如热证用热药、虚证用攻下药等时有发生[1],近年来国内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道增多[2]。因此,我们认为中药药学服务应不容忽视。笔者有意对基层医院的中药药学服务工作进行探索与研究,旨在于能寻求其结症和解决的方法,实现安全、有效、经济的临床用药目标。

1 基层医院中药药学服务的现状

基层医院中药药剂人员是中药专业毕业生较少,多是西药药剂人员或非卫生技术人员兼职。其文化程度最高的也就是中专毕业。多数中药剂从业人员对要学服务的概念知之甚少,有少数人员有肤浅的药学服务意识,但受到环境的影响而逐渐淡化。一是为了减少与临床医师的矛盾,二是减少自己不必要的麻烦。“反正中药吃不死人,万一出现问题,病人也不找我们。而我们现在对医生开的方剂指手画脚,医生会对我们产生反感,甚至恨我们”。“在基层,医患之间多是熟门熟路,或是亲戚、朋友关系,他们根本不会听药学服务”。“一些师承的老中医师,接受师傅的一些错误理论,已是根深蒂固了,很难改造”。“说实在的,我们自己对中药也知道一些皮毛,毕业后,我们就没有机会出去学习,自学、考试是为了晋升晋级与业务关系不多”。

2 对策

加强对现有从事中医、中药人员的药学服务业务理论的教育,让他们知道什么是药学服务。具体的内涵、临床作用和意义。在他们脑海中烙印药学服务的概念。为临床实践奠定基础。也消除中药剂从业人员在临床医师面前“指手画脚”错误的理念。药学服务人员更应积极参与与配合,把药学服务工作提升到日常工作的最高层面上来,潜心研究怎么做?做什么?把所学的新知识、新理念能有机的灌输到日常工作中去。能顺利的把过去药剂人员仅仅局限于调配、制剂或后勤保障服务功能的活动转型成为患者提供技术服务为主的服务形式上来。

2.1 发挥门诊中药房窗口作用,从审方到发药及用药咨询,始终对患者药物治疗进行监督和指导。接到处方后,查对处方用药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诊断是否相符,以及有无十八反、十九畏、孕妇用药禁忌等问题[3,4]。发现情况,及时与医生联系更正。

2.2 门诊服务台增设中药咨询窗口,中药师在开展药学服务工作时,首先要从门诊窗口药物咨询工作做起,把它作为医院临床药学工作中的重要部[5]。其主要任务是发放中药,为医患解惑答疑。对使用中草药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和说明。如中药煎煮用的容器、水,煎煮的方法、取汁量、服用方法以及宜忌等;对需先煎、后下、烊化、冲服的药材一一交待清楚;在服用方法上需要注意的地方我们一一告知病人,从而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2.3 发挥桥梁作用,扮演好自身角色。因药学服务涉及到医生、护士及患者。所以,药剂人员在药事活动中,必须拥有扎实的临床药学知识,丰富的临床经验。还得具备有一定沟通技巧。充分发挥桥梁作用,密切配合好医护人员共同为病人的药物治疗承担责任。抓住每一个环节[4]。遇事多向临床学习,保持冷静的头脑,多思多想。认清自身位置,扮演好自身角色,做到不缺位不越位。更不能给临床医师造成一种“指手画脚”的错觉。努力推动基层医院中药药学服务工作的深入开展。

2.4 协助医疗科开展不合理用药干预。每一周或一个月定期抽取中药处方,把这些处方重新书写成文本形式,和临床中医师集体盲式点评。并将不合理用药的处方,及时反馈给临床医师。不合理用药包括:不辩证用药、超剂量或长期用药、重复用药、中西药混用产生配伍禁忌等问题[6]。

总之,我们认为新医改政策的出台,追求药品的经济价值的医疗行为已自然淡出历史的舞台,基层医疗机构应适应形势,不断探索,充分认识和理解药学服务的内涵,药师应积极参与临床诊疗活动,为患者提供个体化、规范化药学服务,弘扬祖国医学,践行新医改惠民政策,体现中药标本兼治、宏观调控的施药理念。保证临床用药合理、安全、经济、有效。

参考文献

[1] 付艳秋,姚志国,孙秀丽.对医院药学服务的认识和思考[J].中国医药导报,2007,18:115

[2] 马辉,金丹,耿凤英,等.1190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9,20(4):8-10

[3] 何丽君,陈豪.浅谈中药师如何做好门诊用药咨询[J].海峡药学,2008,20(8):197-198

中医学与中医药学篇(6)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各种学科之间的联系增多,数学方法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如今面对医学领域的国际化趋势,中医药学也需要用精确的方式表达和描述,随着西药的出现和西医行医理念在全球建立,固守了几千年传统的国粹中医药正遭受国际医药市场的猛烈冲击。毋庸置疑,如何破解制约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的“瓶颈”,实现中医理论数学化已成为中药产业走出困境、走向繁荣的关键。

伟大的数学家迪卡尔说过:“科学的本质是数学”,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教授曾多次强调数学学科的重要性,他指出任何一种科学,无论它多么源远流长,无论它曾起过怎样的历史作用,但如果不数学化,至少也是不完善的,据统计,现在有60%~70%的科技问题要转化为数学问题进行研究。虽然相当水平的数学已开始在生物医学领域中显示出来,数学和中医药学之间还有较大的鸿沟,数学在中医药学中还远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如今中医药及相关研究正处于发展时期,如果中医药不能数学化,不能将计算机技术和数学理论进行融合,必将影响我国中医药的健康发展和发扬光大。

那么如何将数学方法应用到中医药学研究领域,实现不同学科的融合呢

1将中医药学数量化

所谓将中医药学数量化,尤其是将中医证候和中药方剂研究数量化,可理解为在一定时期内随着时间的变化运用具有某些数量关系的多个函数来描述那一时刻的个体机能状态和用药状况。例如利用数学方法将人体内在的或外表的种种表现性状,依据性状本身的中医药学意义,用适当的数值予以描述。

中医药发展缓慢也许有千般原因,但它始终没有迈出数学化的步伐,无疑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因为没有数学化,许多概念都变得说不清道不明。且不谈什么脉沉脉浮、阴阳五行这样一些听起来都比较玄的东西,就连“发烧”这样简单的概念,其描述也是很难让人把握的,而西医只要有一个体温计加上一个数字“37”,便准确得一清二楚了。因此,笔者认为中医药应当尽快插上“数学翅膀”,使中医药早日实现从经验科学向实验科学、从定性研究向定量研究的转变,跟上科学发展的潮流。

2将中医药学模型化、函数化

现代数学模型是为了研究的目的而建立,它能够表现和描述真实世界某些现象、特征和规律的现代数学系统。数学模型能定量地描述人体生命物质运动的过程,一个复杂的中医药学问题若借助数学模型将能转变成一个数学问题,通过对数学模型的逻辑推理、求解和运算,获得客观事物的有关结论,达到对中医药学领域进行研究的目的。

随着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发展,使一些生物数学的求解成为可能,生物数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到7O年代,数学与生物学、药学相结合形成了许多新的边缘学科,如数量遗传学、数量分子生物学、生物统计学、药物动力学、理论流行病学等。生物医药学向数学提供了无数的研究课题,使之对生命现象的描述、生物过程特性的刻画中都有用武之地。例如,生物细胞中各种酶的动力学特性可用常微分方程表示;生物体内各种液体流动及胚胎学中成功地描述了不连续的生命现象;模糊数学可以解释衰老、细胞变形和染色体变形等现象。现在数学在生命科学的园林中已结出累累硕果,像糖尿病诊断的周期模型、主动脉血压的理论模型,血红细胞沉降模型、血吸虫病的年龄分布模型,人口增长与疾病流行双阶段模型等,另外30年代 Weiss , Blair等人研究神经兴奋理论,运用微分方程使医学问题数学化,获得了神经刺激理论模型,无一不是数学方法和医学实践相结合的结晶。

3将中医药研究方法多元化

世界上一切物质的运动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中医药学理论表现得尤为突出,片面的、孤立的、机械的研究方法不能满足中医理论发展的需要。多元统计分析是应综合分折的需要,从经典统计学中分化出来的一个分支领域,它是从统计学的角度进行综合分析的数学方法。对中医进行多元分析法可综合考察现象和本质、原因与结果、主体与客体、输入与输出间的作用和联系,从而赋予中医学更强的生命力;同时利用电子计算机其容量大、计算快速准确、便于统计分析等优点来整理和研究中医,可使中医从定性描述向定量分析和数学推衍方面发展,实现诊断治疗标准的规范化、定量化,并进而达到中医科研的科学性;计算机模拟专家系统的建立也可使老中医经验永久保存。另外,由于中医理论中模糊性的大量存在,使精确数学无法揭示其本质,而模糊数学法则为其定量研究铺平了道路。

另外,要实现中医药数学化还要改变人的观念,改变中医药长期与数学不沾边的状况。首先我们要改变中医药大学不开设数学课的现状,让大学生学一点现代数学,掌握一点现代数学知识,并在今后的工作和科研中加以运用,逐步提高数学化的程度。此外,要提倡数学、物理、化学等多门现代科学向中医药的渗透,共同促进中医药现代化、数学化。当然,要实现中医药的现代化不能指望一蹴而就,必须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有可能。我们只有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才有希望,要不然,中医药的发展将无从谈及。

中医学与中医药学篇(7)

关键词:  中医药;科学数据

1  科学数据共享工程  

美国政府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科学数据方面实行了“国有科学数据完全与开放共享国策”,联邦财政设立专项资金连续支持数据中心群的建设,利用法律手段保障其信息畅通。据有关资料统计,在数据共享国策实施的10年间,美国平均年经济增长率后5年比前5年增长了1.1%,其中0.5%是由于数据和信息的流通和应用所产生的[1]。    目前,我国由各行业部门产生和积累的海量科学数据,得不到有效共享和利用,制约了我国科技创新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面对中国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需要,2002年,我国开始实施“国家科学数据共享工程”。科学数据共享工程是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统一规划、政策调控和相应法规的保障下,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离散的科学数据资源,构建面向全社会的网络化、智能化的管理与共享服务体系,实现对科学数据资源的规范化管理及其高效利用,从而为科技进步与创新、政府决策、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提供科学数据资源的强有力支撑。它具有公益性、基础性、持续性和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数据内容服务的明显特征,是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创新体系中急需发展的现代科技基础设施之一。

    国家科学数据共享工程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围绕全面提升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国家目标,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需求为导向,以政策、法规为保障,充分发挥国家长期布局的数据采集系统和各类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产生与积累的科学数据资源优势,构建面向全社会的共享服务体系,实现科学数据资源的规范化管理与高效利用。以共享促进应用,最大限度地发挥科学数据的潜在价值,强化对科技进步与创新的支撑能力。

   

医药卫生科学数据共享网在国家科技部统一部署下,由四个主管部门联合推荐,六大科研院所联合申报,2003年在科技部立项,2004年4月正式启动。其总体目标是建立一个物理上分布,逻辑上高度统一的医药卫生科学数据管理与共享服务系统,为政府卫生决策、科技创新、医疗保健、人才培养、百姓健康和企业发展提供数据共享和信息服务。科学数据中心是数据集汇交、储存和提供数据共享服务的物理中心,到2006年已经启动的4个数据中心和依托单位分别是:基础医学科学数据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所、临床医学科学数据中心——解放军总医院和北京协和医院、预防医学科学数据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医药科学数据中心——中国中医科学院。

2  中医药科学数据中心的现状

    中医药科学数据中心是国家医药卫生科学数据共享网的成员单位之一。自科学数据共享工程实施以来,围绕构建国家科学数据管理与共享服务体系、制定和完善科学数据共享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增强中医药科学数据资源积累,促进中医药科学数据增值的整合体系的目标,坚持“统一领导,统筹规划,统一标准”的指导方针,确定以中医药科学数据资源的规划为出发点,将资源的组织、分析、获取、调度、整合和共享服务工作贯彻工程建设始末。

2.1  顶层设计

    以医学卫生科学数据共享网为依托,在中医药科学数据汇交平台基础上研制中医药科学数据共建平台与中医药科学数据规范标准平台,整合与建立中医药科学数据主体数据库群,形成中医药科学数据共享平台,提供优质的中医药科学数据服务。全体系需要科学数据共建与共享的运行机制与管理;全工程需要信息网格的技术支撑。见图1。

2.2 中心建设

    按照科学数据共享工程的建设规则,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承担中医药科学数据共享与服务的物理中心。依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献检索中心机构基础与国际互联网,在全国选择与建立了若干个分中心,形成了中医药科学数据建设虚拟专业队伍。到2006年底,由全国中医药院校与研究单位组建了20余家分中心,专业人员约300余人。物理中心与虚拟中心共同承担了中医药科学数据中心的建设。

2.3  建立快速高效数据集成平台

    为适应中医药信息化、数字化的需求,中医药主体数据库群组必须向多类型、多结构、快速信息存储与高度集成方向发展,最终形成全方位的系统工程。在不同优劣硬件设备上,利用同样的软硬件环境、建立统一的加工界面、采用一致的加工方式,整合来源统一,这样即保证数据信息的正确统一,又大幅减少重复劳动、节约信息采集费用,实现高速率的数据集成。所有成员单位基于统一平台,实现无障碍的所有数据信息交流与共享,信息及时存储与获得更新;数据加工采用统一格式,避免管理方式多种多样,节约大量的信息格式转换费用;所有参建单位基于相同的信息质量控制平台进行项目管理,极大缩短参建各方的技术水平差距,提高整个项目的管理水平,同时降低对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利用数据共建平台,实现了中医药科学数据的快速集成。

2.4  建立主体数据库

    主体数据库是中医药科学数据中心的基本任务,是提供权威、可靠的数据内容服务的基本单元。它是通过整合集成科学数据资源和整合改造已有数据库而构成的。中医药数据库资源的主体数据库分为中药数据体系、中医数据体系、针灸数据体系与古代文献数据体系。目前,中医药科学数据中心数据存储量约120 G,现代文献数据库收集年代跨越50年。

2.5  标准和规范研究

中医学与中医药学篇(8)

1  科学数据共享工程   

美国政府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科学数据方面实行了“国有科学数据完全与开放共享国策”,联邦财政设立专项资金连续支持数据中心群的建设,利用法律手段保障其信息畅通。据有关资料统计,在数据共享国策实施的10年间,美国平均年经济增长率后5年比前5年增长了1.1%,其中0.5%是由于数据和信息的流通和应用所产生的[1]。    目前,我国由各行业部门产生和积累的海量科学数据,得不到有效共享和利用,制约了我国科技创新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面对中国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需要,2002年,我国开始实施“国家科学数据共享工程”。科学数据共享工程是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统一规划、政策调控和相应法规的保障下,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离散的科学数据资源,构建面向全社会的网络化、智能化的管理与共享服务体系,实现对科学数据资源的规范化管理及其高效利用,从而为科技进步与创新、政府决策、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提供科学数据资源的强有力支撑。它具有公益性、基础性、持续性和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数据内容服务的明显特征,是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创新体系中急需发展的现代科技基础设施之一。

    国家科学数据共享工程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围绕全面提升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国家目标,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需求为导向,以政策、法规为保障,充分发挥国家长期布局的数据采集系统和各类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产生与积累的科学数据资源优势,构建面向全社会的共享服务体系,实现科学数据资源的规范化管理与高效利用。以共享促进应用,最大限度地发挥科学数据的潜在价值,强化对科技进步与创新的支撑能力。

   

医药卫生科学数据共享网在国家科技部统一部署下,由四个主管部门联合推荐,六大科研院所联合申报,2003年在科技部立项,2004年4月正式启动。其总体目标是建立一个物理上分布,逻辑上高度统一的医药卫生科学数据管理与共享服务系统,为政府卫生决策、科技创新、医疗保健、人才培养、百姓健康和企业发展提供数据共享和信息服务。科学数据中心是数据集汇交、储存和提供数据共享服务的物理中心,到2006年已经启动的4个数据中心和依托单位分别是:基础医学科学数据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所、临床医学科学数据中心——解放军总医院和北京协和医院、预防医学科学数据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医药科学数据中心——中国中医科学院。

2  中医药科学数据中心的现状

    中医药科学数据中心是国家医药卫生科学数据共享网的成员单位之一。自科学数据共享工程实施以来,围绕构建国家科学数据管理与共享服务体系、制定和完善科学数据共享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增强中医药科学数据资源积累,促进中医药科学数据增值的整合体系的目标,坚持“统一领导,统筹规划,统一标准”的指导方针,确定以中医药科学数据资源的规划为出发点,将资源的组织、分析、获取、调度、整合和共享服务工作贯彻工程建设始末。

2.1  顶层设计

    以医学卫生科学数据共享网为依托,在中医药科学数据汇交平台基础上研制中医药科学数据共建平台与中医药科学数据规范标准平台,整合与建立中医药科学数据主体数据库群,形成中医药科学数据共享平台,提供优质的中医药科学数据服务。全体系需要科学数据共建与共享的运行机制与管理;全工程需要信息网格的技术支撑。见图1。

2.2 中心建设

    按照科学数据共享工程的建设规则,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承担中医药科学数据共享与服务的物理中心。依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献检索中心机构基础与国际互联网,在全国选择与建立了若干个分中心,形成了中医药科学数据建设虚拟专业队伍。到2006年底,由全国中医药院校与研究单位组建了20余家分中心,专业人员约300余人。物理中心与虚拟中心共同承担了中医药科学数据中心的建设。

2.3  建立快速高效数据集成平台

    为适应中医药信息化、数字化的需求,中医药主体数据库群组必须向多类型、多结构、快速信息存储与高度集成方向发展,最终形成全方位的系统工程。在不同优劣硬件设备上,利用同样的软硬件环境、建立统一的加工界面、采用一致的加工方式,整合来源统一,这样即保证数据信息的正确统一,又大幅减少重复劳动、节约信息采集费用,实现高速率的数据集成。所有成员单位基于统一平台,实现无障碍的所有数据信息交流与共享,信息及时存储与获得更新;数据加工采用统一格式,避免管理方式多种多样,节约大量的信息格式转换费用;所有参建单位基于相同的信息质量控制平台进行项目管理,极大缩短参建各方的技术水平差距,提高整个项目的管理水平,同时降低对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利用数据共建平台,实现了中医药科学数据的快速集成。

2.4  建立主体数据库

    主体数据库是中医药科学数据中心的基本任务,是提供权威、可靠的数据内容服务的基本单元。它是通过整合集成科学数据资源和整合改造已有数据库而构成的。中医药数据库资源的主体数据库分为中药数据体系、中医数据体系、针灸数据体系与古代文献数据体系。目前,中医药科学数据中心数据存储量约120 g,现代文献数据库收集年代跨越50年。

2.5  标准和规范研究

    规范化、标准化的建设是科学数据共享的前提,不仅可以保证工程建设伊始就能够自上而下地遵循规范化途径有序进行,还为科学数据的高度共享及其与其它应用系统的高速通信、联网创造必要的条件。中医药科学数据中心研制中医药语言系统,集成中医药术语近11万条;修订了中医药主题词表8千条;研制了共建平台固化的标准词表29张。同时,制定了中医药卫生科学数据共享元数据标准与中医药科学数据分类标准。

2.6  数据与共享体系

    以多个大型数据库群与数据检索、统计能力为支撑,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构造了一个能够在internet环境下融合各个自治、异质异构的中医药数据资源的,并能为用户提供一个统一的全局范围内数据检索环境的信息共享平台,以支持数据库资源的共享、综合利用与开发。支持数据库共享的主要数据为中药、针灸、突发公共卫生、古代文献等主体数据库群。其中中药数据占本领域数据量的80%以上。中医药科学数据中心可以实现的服务功能包括:对分布式数据库和数据集的统一管理、目录服务、数据服务、延伸服务等。

    数据管理是利用分布式数据库技术、数据仓库管理技术、元数据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以分布式为主、集成式为辅的数据管理系统,开展数据汇交、整理加工、存储和数据更新,实现对科学数据资源的有效管理。

    目录服务是以元数据为核心的目录查询,它将通过元数据标准的核心元素将信息以动态分类的形式展现给用户。用户通过浏览门户网站提供的元数据摘要可以快速确定自己所需的信息范围,然后要求门户网站在该范围内进一步搜索。

    数据服务是在目录服务基础上的数据内容服务,所提供的数据类型是多样的,能够对各种空间、非空间数据以及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提供浏览、查询、下载和脱机服务等多种功能。

    延伸服务是为用户提供一系列工具,以便在众多来源的海量数据中进行数据搜索、多源数据整合、数据挖掘,及时发现所需要的知识,提高科学数据的利用率。针对自身的优势,构建其有特色的服务体系,例如专题查询、统计分析等等。

2.7  共享策略与运行机制

    本着共建共享的原则,建立中医药科技数据的分布与集中管理方式,合理划分共享数据的有偿与无偿。逐步制定数据开发与管理分级制度。

3  中医药科学数据中心的发展

    当代科学技术突破频频诞生于学科交叉的前沿领域表明,科学技术向着多学科综合交叉的方向发展,而学科交叉与渗透需要多学科领域的知识、信息和数据的支持。在工程项目深入发展与技术需求强烈时,提出了若干值得思考的问题。

3.1  中医药科学数据中心的功能扩充

    中医药科学数据中心的定位决定了应该具备的功能。国家共享工程基础目标是现有的数据资源尽可能的实现共享与利用。但是,随着中医药信息资源的累积与增加,数据需求从量变发展到质变;从单纯的数据发现转变为知识发现,从数据应用到创新集成应用;这给数据中心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国家“十一五”、“973”等重大科学研究项目,对于知识发现与挖掘的需求更加强烈。这种需求变更不仅是中医药科学数据中心面临的问题,而且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问题[2]。

    科学数据共享中心功能细化为三个方面:一为资源整合管理,包括数据资源调查、汇交整合与共建管理;二为技术研究,包括信息标准与语言系统研究、数据分析与挖掘研究、计算机技术研究;三为服务管理,包括数据利用与服务研究、网络平台服务以及共享分级研究。

3.2  中医药科学数据中心的工程技术

    中医药科学数据中心的功能实现,离不开工程技术的支撑,主要是计算机技术与信息工程技术,从数据资源整合与共建,到数据存储、服务、传送的全过程,需要完整的、流畅的工程技术保障。领域专业人员与专职计算机人员的紧密结合是工程实施的必要保证。

3.3  优质品牌数据库的建立

    当越来越多的系统建立起来的时候,可能并不是越多越好,反而会导致信息重叠、资源浪费、结果不统一,甚至相互矛盾。

建立数据库评价体系,科学评价数据库与数据质量,促进优质品牌数据库的建立,是解决数据有效应用的关键。提倡共建与联盟也是科学数据合理分布、有效管理的方法。中医药数据中心需要建立优质数据库与优质数据质量的评价方法与机制。

   

在建立优质数据库的评价体系的同时,应该建立科学数据共享平台评价体系,包括从共建、共享、服务、应用、发展等多方面进行科学评价。

3.4  科学数据汇交机制

    科学实验与科学研究的有效数据汇交是一个大问题,需要依靠政府与制度的保障,同时也需要科学数据中心对科学数据有效评价与认定。科学实验数据汇交与提交级别的认定、不同研究专业提交数据的具体原则,都是数据中心需要认真研究的,需要最大限度保障数据提交,又严格审查数据质量,有效筛选。

3.5  促进全球科学数据共享

    空间因素对信息资源共享活动的根本制约,诱发了人们利用信息资源观念的深刻变革,标志着中医药信息资源共享建设时代到来。中医药科学数据的共享目标与共享范围的设定直接影响共享的分级。在保证我国科研人员充分利用科学数据的同时,也为全球科学数据共享做出贡献,需要建立一种崭新的共享管理理念。

中医学与中医药学篇(9)

1 系统生物学与中医学

中医学是生命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以整体观、辨证论治、方剂干预为鲜明特色,是一门应用信息进行调控(通过测定和改变系统的输入和输出来调节系统的状态),并将其作为主要医疗手段的医学[1]。中医对接诊的患者首先采取以外揣内的方法,通过四诊获取人体处于何种状态的信息,再通过各种辨证方法对这些信息加以分析,最后按照中药性味及方剂中最佳配伍的信息组合进行组方,用以调动机体这个复杂系统的自修复能力,把人体不平衡的病理状态调整到平衡的最佳状态,抵御外部入侵,从而使之向健康状态转化。这种“整体观”、“动态观”、“辨证观”是中医理论的特色,与系统生物医学有着共同的哲学基础,研究思路也不谋而合。因此,中医的发展可以借鉴系统生物医学等现代生命科学成果,从更高层次的信息流上去开展研究。

中医学的整体观虽然具有系统科学的思想,也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但在几千年的自身发展过程中,仍驻足于哲学和经验的层次上,以阴阳、五行、气血等概念阐述人体生理病理变化,并未“自上而下”地继续下去,缺乏物质作用基础的局部分析研究,属于“黑箱操作”,在它指导下的整体调节也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过程,没有揭示事物的内在本质,无法解释系统内部组成成分和动力学过程。而系统生物学“系统整合”的观点与中国传统医学的“整体观念”,在核心思想上具有高度相似性,但系统生物学研究仍以还原论为主,是从最简单的系统,如单个细胞入手进行研究,再将多个简单的系统通过研究网络,“自下而上”地构建出完整而复杂的人体生命系统,把人体生物系统化为“白箱”,不仅要了解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而且还要揭示出系统内部各组成成分的相互作用和运行规律。因此,系统生物学的思路恰好能够弥补传统医学的缺陷,以促进传统医学的完善并向真正系统医学方向发展。

2 系统生物学与中药

2.1 中药的系统性

中药作为一个复合体系,多是配方使用,作用靶点多,涉及多个基因和细胞,从整体上调节人体的平衡和内环境的稳定。其有效性的物质基础是其中所含的化学成分,也正是这些同类及不同类的化学成分(或组分间)相互作用、相互配合,才表现出了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等药性。中药组方后,单味药的活性成分重新组合,或生成新的有效物质,或相互协同而增加疗效,或相互拮抗而降低疗效,或减小毒性,或增加毒副作用等,从而构成了新的更高一层的系统,并在与人体作用时,其活性成分与靶系统之间发挥强大的系统与系统的作用。

正是中药的这种系统性决定了仅以提取有效成分、以单体疗效来评价中药整体疗效或复方研究的只拆不合的方法,必然无法得到其本质属性。所以,中药既需要研究单味药及复方中各化学成分的理化性质及生物活性,又需要研究化学成分间的反应规律及与人体作用的靶系统和其协同作用方式。西方医学对中药复方的研究方法往往是采用“解剖麻雀”的方法拆方试验,以期最终找出作用明确的活性成分,但不能反映方剂中药物的君臣佐使配伍规律。因此,中药要想继续保持强大的生命力,既不能囿于“整体观”而拒绝发展,也不能仅停留在提取、提纯有效成分的水平上,而应该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借助现代生物医学的研究方法,上升到对中药系统性的研究,以建立一个全新的与现代学科同质的理论体系。

转贴于

2.2 中药复方

中药复方体现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想,对药物的合理选择体现了君臣佐使等配伍理论,通过综合调节机体的机能和平衡,祛邪扶正、标本同治等发挥作用。但临床使用的多数中药及中药复方不被西方医学界认可,而这些中药复方又是中国传统医学中的精髓。中药复方药效成分群与人体之间存在非线性的复杂作用关系。中药复方作用机理和配伍评价的研究必须牢牢把握中药复方作用的整体性特征,这种整体性本质上体现为中药与人体两个复杂系统的相互作用,并形成一个更高级的系统整体。只有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深刻地揭示这两个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才能全面深入地阐明中药复方配伍理论、作用机理及其药效物质基础。

中药复方的作用是由多种活性成分分别作用于不同器官和不同靶点,相互协同,对机体从生理病理上进行调理,经整合调节而发挥复方的综合疗效,因此,复方中药应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为了建立能评价复方中药质量的新方法,我们有必要引入化学物质组学理论,因其可以从分子水平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层次揭示中药复方配伍规律,来开展方证相应的中药复方配伍研究。通过化学物质组学表征药物干预系统的组成及相互关系,通过系统生物学刻画生物系统的应答过程,进一步整合分析两个系统间的交互关系,即系统揭示化学物质组的变化与生物系统应答的时空响应的相关性,实现方-证信息的关联。

3 结语

中医学与中医药学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药理学以生命科学和化学的发展为依托,沟通医学和药学的最新成就,既是理论科学、又是应用科学。作为一门桥梁科学,与其他医学、药学学科密切相关。为体现民族院校的办学特色,提高办学质量,民族院校的办学宗旨是面向民族地区,培养新型创新型医药人才。对于民族高校的药学生来讲,药理学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因其不仅是其他临床课程的基础,而且在将来的工作中非常重要,故而其开设的药理学课程必须适应民族地区发展需要,充分体现民族特色。在对民族高校学生讲授药理学时,要考虑到其学科特点,和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应有所不同,笔者在教学中总结了以下经验:

1注重相关学科知识衔接,为药理学学习打好基础

由于受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的限制,民族院校药学专业学生对基础医学如解剖,病理,生化,生理学知识的掌握相对薄弱,也没有学习过相关临床知识。在学习药理学时,理解不透彻,相对吃力,表现得比较迷茫。针对这种情况,经过认真观察,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应强调医药学科的系统性,在讲授前应让学生们认真回顾复习相关的基础医学内容。在讲授时只有花一些时间把相关基础知识讲明白,才能便于学生深刻理解掌握相关药物的作用。与此同时,在讲述药物作用时,适当穿插临床应用案例,以加深学生印象,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可以提高学习的兴趣。

2优化教学内容,按系统讲授药理学时可与相应的中药民族医药理论进行对比呼应

民族医药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社会文化的产物,与当地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我校相当比例的学生来自于民族地区。他们中的很多人从小就都对当地草药有着深厚的感情和认同感,有些同学甚至来自于民族医家庭。将西医西药的知识与传统的中医民族医药知识相结合起来,阐明机理,在对民族院校学生讲授药理学可结合他们熟悉的中医民族医药知识进行阐述、对比,使其融会贯通,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述传出神经系统药物时,可以将温里药和寒凉药对传出神经的作用进行介绍;在讲述镇痛药时,可以将民族地区代表性的镇痛药如元胡、重楼等与课本讲述的吗啡、阿司匹林分别进行对比。通过比较学习,使学生对相应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并树立民族自豪感与使命感,为自己今后的从业方向打下坚实基础。

3通过药物的发现史学习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西药中很多药物的来源是从天然物质中提取分离来的,而这些天然物质很可能就是某一种中药,但二者是存在差别的。讲述过程中,将药物发现的过程编成小故事,讲授给学生,只需要2-3分钟,却可以大大提高民族院校药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感性认识。从而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如讲述解热镇痛抗炎药时介绍阿司匹林与柳树皮的故事;讲述抗疟药时回顾青蒿素的发现过程;讲述抗心绞痛药时介绍诺贝尔与硝酸甘油的故事等等。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加深了学生对药物作用理论知识点的感性认识。

4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本科生课外科研,引导药学生的民族医药研究热情

在学习过程中,部分同学因为对理论知识感兴趣而对科研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从而希望利用业余时间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去。笔者根据自身的研究进度,有选择地吸收优秀本科生开展课外科研工作,使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的教学与科研相促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方面,学生强化了药理学理论知识,对药物作用的途径及靶点进行探索,另一方面,对民族药物的研究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也能培养他们全面、综合、细致地考虑问题的能力,为将来工作打好基础。

5强化实验能力培养,为中药民族现代化打好基础

药理学是一门实验学科,是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很好机会。在实验课中要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能力,要让学生们知道,中药民族药新药是我国研制和开发的重点,民族医药要走向世界,首先必须解决好中药民族药现代化的问题。在实验课组织与实施过程中,适当通过对民族药学专业药理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探索知识改进,培养出更适应社会,更好服务于人民的医学人才。如在降压实验中,我们加入丹参提取物,让学生观察其缓慢持久的降压作用。在观察药物对胃肠蠕动功能影响实验中,我们也让同学们比较大黄提取物与西药的区别,增加了学生对民族医药的认同感。

中医学与中医药学篇(11)

中医药学科的教学中,包括中医骨伤等专业在内的实践性及操作性都特别强,但因为实习医院的床位有限以及中医院校不断扩招,以致学生并未在临床实践教学中得到很好的锻炼,此外,学生在实习期间由于缺少临床经验,很多患者也拒绝让实习学生对其进行治疗,这就大大减少了学生临床实习的机会。因此,中医药教学中面临的最严峻且一直存在的问题就是学生的实习问题,学生缺乏临床经验及临床技能就会一定程度地限制其就业及发展。但在临床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这种问题就可迎刃而解,通过多媒体技术模拟的诊断、治疗及临床训练等,学生可以了解各种病例并能熟练掌握相关的诊疗知识及诊断技能。

(二)信息技术与中医药教学有效整合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将信息技术应用于中医药教学过程中,可以改变学生在传统中医药教学中的被动地位,且多媒体技术的直观性、交互性、趣味性及灵活性等特点,也能激发学生学习中医药知识的兴趣。在中医骨伤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主观能动性,且学生作为课堂主人的教学效果也得以充分体现。多媒体技术具有的交互性特征,使得学生可参与处理、选择一些教学知识,特别是教师在设计课件时,教师可注解和编排一些学生提供的比较感兴趣的教学内容,这样就可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及学习兴趣,此外,多媒体较强的直观性、立体性以及动态性特征,使得中医骨伤教学不再是教师空洞说教、呆板讲解的过程,这就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学生在课堂上或对所学知识的厌倦感。例如,教师在讲解骨折手法固定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将手法的固定及注意事项直接呈现出来,使得课堂上的讲解更加形象、生动。

(三)信息技术与中医药教学有效整合可以提高中医药方面的教学水平

中医药学科一般包括临床经验、基础理论、临床案例等内容,这是在我国人们与疾病不断地斗争中慢慢总结出来的,因此,中医药学科的教学质量一直受到较难理解、深奥复杂等因素的制约。此外,中医药学科的传统教学中,相对单调、枯燥的教学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从感性方面认识、了解中医药知识的过程。不过,信息技术与中医药教学的有效整合,使得中医药知识可通过多媒体技术更加形象、直观地展现出来,这就让学生科更加具体、感性地认识中医药知识,也大大促进了中医药教学效果的提高。信息技术与中医药教学的有效整合的代表性事例就是中医药学科中的中医骨伤教学,在中医骨伤教学中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可打破中医药学科的传统教学界限,使学生在课外也能利用多媒体技术完成自主学习,且教师可要求学生在自主学习时,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不断调整学习进度,以保证中医骨伤教学能够实现现代化及个性化教学。

二、信息技术与中医药教学有效整合的优化措施

(一)将信息技术合理运用到中医药教学中

在中医药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虽然在教学方面有很多优点,但也不能用这种教学手段完全代替中医药学科的传统教学方法。假如,若在中医骨伤课堂上充斥着各种多媒体及计算机程序,活泼、和谐的课堂氛围也就不再存在,同时也体现不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教师也很难发挥其主导作用。因此,将信息技术融入中医药教学过程时,一定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并在传统的中医药教学中有效结合信息技术。教师将信息技术应用于中医药的实践教学时,应掌握以下内容:一是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转移新旧知识,由于学生普遍重视机械性记忆个体知识,以致中医药知识点被严重割裂,通过多媒体的超文本技术可将各知识点连接起来,并建立一定的联系,以引导学生在新知识中移入旧知识,并深入理解新知识;二是利用多媒体突破难点、强化重点,使得多媒体技术的形象性及直观性特征被充分发挥出来。

(二)不断提高中医药教师的相关信息素质

决定信息技术与中医药教学实现有效整合的关键因素是教师的信息素质,也就是说,在中医药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诸如在中医骨伤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师的信息素质是关键。因此,在教育信息化及现代化的趋势下,各中医院校应高度重视培养教师信息素养的相关工作。教师在信息技术与中医药教学整合的背景下,也已从传授知识、课堂主体的角色中转变成构建学习模块、提供信息资源及组织学习活动的辅助角色。此外,信息技术与中医药教学的整合中,各院校及教师需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各院校要实施听课的考核办法,以考核教师在中医药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的教学成果,并及时给予改善意见;二是各院校要定期培训教师的信息技术知识,并让教师讲述在中医药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的体会和经验;三是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并加强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不断学习现代化的教育理论,掌握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规律,然后再根据信息技术的各种教学功能及中医药学科的鲜明特点,推动信息技术与中医药教学的有效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