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新闻事件及观点评析大全11篇

时间:2023-08-16 17:12:48

新闻事件及观点评析

新闻事件及观点评析篇(1)

作为央视新闻频道唯一一档时事新闻评论直播节目,《新闻1+1》自2008年3月24日创办以来,不仅赢得了收视率,也赚足了业内的口碑,获得诸如“《新闻1+1》成为电视评论节目的旗帜”、“《新闻1+1》开创中国电视评论新范式”等赞美之词,其明确的“给您不一样的解析”的节目诉求,树立了新传播时代电视评论节目对第一解释权争夺的典范,为中国电视评论节目的创新提供了新的范式和改革思路。

新传播时代热切“呼唤”第一解释权

肖·阿·纳奇拉什维里曾在《宣传心理学》中说:“任何信息的报道,某些事实的描述,如果不加专门的解释和评论,对人们的定势是几乎不能产生影响的”。①在当今信息爆炸、资讯过剩的时代,解释比任何时候都重要。主流媒体想要发挥主流影响力,必须牢牢把握第一解释权。所谓第一解释权,不是传媒的一种权力,而是一种基于以往业绩所获得的公认判断,即受众心目中对一个传媒解释、分析、判断能力和水准的判断;也不是传媒的一种权利,而是因为一个传媒的解释、分析、判断与事件实质、历史走向的相互印证,在人们心中赢得的信服。②

伴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人类的信息传播历经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过渡到电子传播时代,而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的出现则将电子传播推向了更高层次,它们在促进传统传播媒体变革与转型的同时也改变了广大民众获取信息、接收信息、传播信息的方法和渠道。在新的信息传播运作机制下,一个媒介所赖以赢得竞争、赢得对手的主要因素,决不只是靠具有原创性的独家新闻,通过概念、判断、推理揭示蕴藏于事实中的真谛,以有形意见的形式告诉受众该事物发生的性质、原因、意义及发展的趋势,才是一个媒体在舆论引导和市场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

李良荣在2008年对我国重大新闻事件进行新闻学盘点时说,“这个盘点所显示的是中国新闻业新的传播生态。这个新的生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处在一个全球性的传播状态下;第二,处在风险的传播状态下;第三,处在网络化时代的传播态势下,人人都拥有传播平台。”③这三种传播状态,不仅对及时、真实、可靠的新闻报道提出了更高的诉求,也要求传统主流媒体凭借其权威性和丰富的资源,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作出第一解释,占领舆论高地,增强舆论影响力,只有这样才能在国际传播中争得话语权和主导权、在危机传播中消除恐慌稳定民心、在网络传播众声喧哗的信息证实危机中提供价值和权威。

《新闻1+1》对第一解释权的争夺

新闻评论是针对现实生活中各种重要的新闻事件和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直接做出规律性的认识、前瞻性的剖析和解释事理、发表意见,并意图深化为对哲理的某种感悟和提炼的文体或节目形式的总和,历来被称为媒介的旗帜和灵魂。而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由于采用视听结合的多感官符号共享的综合传播形式,运用“电视化”的表现手法,为意见性信息的表达创造出了更多更灵活的形式,构建了更为活跃的话语平台。④《新闻1+1》目前是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唯一一档“时事新闻评论直播节目”,每期节目从时事政策、公共话题、突发事件等大型选题中选取当天最新、最热、最快的新闻话题展开评论分析,深入解析新闻幕后错综复杂的背景脉络,还原新闻全貌、解读事件真相。其明确的节目诉求“给您不一样的解析”,展现了作为主流媒体对第一解释权孜孜不倦的追求。第一解释权,并不因为某个传媒历史悠久、地位重要就自然获得,也不会因为其曾经拥有这样的解释能力和业绩就永远拥有,需要通过传媒不断的努力和其实践效果来保持。

谁在解释?《新闻1+1》由白岩松、董倩联袂搭档主持,形成双人立体交互式评说模式。对于电视新闻评论而言,其最核心的价值应该是新闻评论员本身,而有声誉的新闻评论员,更是评论性节目中的无价之宝,其价值就在于不仅能敏锐地感受到新闻信息,而且能够接纳、吸收和解读信息,并创造出新闻附加价值。《新闻1+1》起用了资深记者出身的白岩松作为新闻观察员,他擅长通过专家一样的评论和学者一般的反问,最后引出自己独特的意见与思索。机敏和语言犀利是白岩松的优势,他主持的节目深刻而不呆板、活泼而不媚俗,风格自成一派。董倩作为一名从《焦点访谈》、《东方时空》、《新闻调查》、《新闻会客厅》等重量级节目中成长起来的主持人,她能对节目进行有效掌控,对新闻意见进行有益的补充和平衡,引导受众多角度思考问题,从而平衡整个话语场。一位极具个性的新闻观察员与一位有着丰富经验的主持人的搭配,足以在公众心目中形成某种期待和公正。同时在遇到专业性强的选题时,节目组对各个领域外援专家的火线引进,体现其在解释权威性上所下的工夫。比如北京大学法学教授王锡锌就是《新闻1+1》经常引进的特约评论员,他能在有关国家政策及与法律有紧密联系的议题上做出全面、准确和权威的解读。

解释什么?《新闻1+1》在节目内容上,每期节目“从时事政策、公共话题、突发事件等大型选题中选取当天最新、最热、最快的新闻话题”,致力于“还原新闻全貌、解读事件真相,力求以精度、纯度和锐度为新闻导向,呈现最质朴的新闻”。对于这三大类话题的解读,评述路径既有交叉,又有各自具体不同的侧重点。《新闻1+1》对时事政策的解读着重在对普通民众日常生活和民生、民情的影响力分析与专业化阐释,比如2010年7月13日的节目《地产调控:说得清楚,才调得明白》,面对被传得沸沸扬扬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即将面临调整的消息,公众只能无奈地选择雾里看花、水中看月。《新闻1+1》不回避敏感话题,通过对新闻背景、最新政策消息的展示以及与相关专家、学者、地产商的采访沟通,不仅从专业的角度阐述了政策误传背后的种种原因及房产调控的艰难与复杂,还道出了民众的担忧、恐慌和期待,并一再表明房产调控已不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民生问题,政府在这个问题上需要坚持,需要从政治性的方式逐步过渡到市场性方式;公共话题的解读着重分析问题背后的深层规律,撇开表象深入挖掘背后的本质和逻辑链条,主动充当话题的意见领袖;对突发事件的解读着力于深入拓展事件信息,对其未来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做出有根据的预见性前瞻。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发生后,《新闻1+1》连续推出了四期节目,通过与前线记者以及相关部门和专家沟通,及时详细地解析了灾区目前的状况、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救援的进展及遇到的难题,同时积极邀请专业人士预测可能发生的次生灾害,并提出未来除了生活的恢复外,更要思考在应对地质灾害方面如何进步。

如何解释?《新闻1+1》作为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在表现手法上,充分发挥图像评论的功能。节目常常采用的技术手段是1比1或1比2的双视窗来实现符号的融合,积极运用与主题相关的漫画来增强传播效果。同时运用人物同期声、画面、字幕、现场连线等多种方式,为演播室节目的观点提供论据。短片中也尽量通过镜头语言来叙事,解说词充当新闻意见,避免看图说话式的新闻叙述,从而在图像评论与口播评论中建构起一种令人信服的逻辑推理关系,使受众能对评论文本进行支配式解读。在节目形态上,《新闻1+1》开创了一种以主持人加观察员为主要形式的“二人转”式的新样态,两人分担不同的角色,主持人董倩不仅是一个提问者和串联者,而且会对节目观点进行宏观把控,对新闻意见进行积极的反驳或补充,引发公众多方面的思考。新闻观察员白岩松会运用极具个性化的语言及个性化的视角来深入解读新闻事件,点明事件本质。这样的方式有利于建立一个双向互动的舆论场。在评论策略上,《新闻1+1》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坚持“三贴近”原则,努力做到媒介议题与公众议题的重合,着力于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点进行探讨,充分尊重不同利益群体的情感诉求,同时在掌握翔实、准确的材料,对事件有一个全景式把控的基础上,采取电视直播的形式,力图在第一时间内做出客观、深入、精辟的第一解释权威。

解释的实践效果。《新闻1+1》自开播以来,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收视率,该节目2008年~2009年收视率比新闻频道平均收视率高出48%左右。与此同时,《新闻1+1》通常会引领其他传统媒体的关注热点,其观点也大量地被传统媒体通过文字或者视频的方式转载引用。在新媒体的背景下,《新闻1+1》的网络影响力非常巨大。在百度“新闻1+1”贴吧中,可找到相关帖子1253个。其中主题223个,帖子1030篇。新浪新闻中心有《新闻1+1》的栏目专题,土豆网和优酷网等视频网站也收集了大量的节目视频。在CNTV《新闻1+1》也有自己的栏目专区,供网民观看直播或点播。与此同时,还有相关的博客及论坛帖子,在这些自由的空间里,网民们抒发心意,留下了许多真实的记录。比如有网友如是说:“《新闻1+1》这期节目挺好,说出了一些问题。虽然国家不会很好地解决,但现在太多媒体不敢讲真话了。”

“2007~2008中国传媒百强年会”《新闻1+1》荣获栏目创新贡献奖;2009年6月,《中国电视网络影响力报告(2009)》中,《新闻1+1》也被评为了“中国最具网络影响力的CCTV栏目”之一;2010年1月腾讯网第二届“影响中国年度华语传媒盛典”,《新闻1+1》获“年度栏目”大奖;2010年3月,第11届“中国电视榜”,《新闻1+1》节目获得“最佳时评节目”,白岩松拿下了“最佳时评节目主持人”,这些奖项不仅仅代表着荣誉,也体现了社会和大众对《新闻1+1》的认可和敬意。

结语

建立在以互联网和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上的话语权和主导权,既给传统媒体提供了有利的发展空间和手段,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就传统主流媒体而言,面对新媒体的海量信息、迅速及时、参与互动,很难说自己可以一直是第一报道者,而仅仅让受众“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在媒体竞争中也已经不具有优势。就受众而言,在现代信息社会里,面对被信息海洋淹没的危险以及频发的由于网络公信力缺失而导致的信息证实危机,他们不仅需要及时知道发生了什么,更想知道该事实发生的性质、意义和价值。正因为如此,不少媒体都在重视和加强新闻评论,推出了大量的评论专栏(栏目)、专版和专刊,力图做到“运用昨日之背景,分析今日之现状,预测明日之趋势”,及时对突发事件和社会热点,发出自己的声音,表明媒体态度,提供价值和判断,争得新闻第一解释权,通过对新闻事件在第一时间内做出解释和解析,来彰显媒体权威性、说服力、影响力和舆论引导力。

现阶段的《新闻1+1》不仅是对以往央视新闻频道言论类节目定位的匡正,打造出了央视特有的言论节目品牌,也树立了新传播时代电视评论节目对第一解释权争夺的典范。正如曹景行所说的,“当前不仅要做最重要的新闻,也要做最重要的评论,就是要拥有第一解释权。你不解释,人家解释;中国不解释,外国解释;官方不解释,老百姓自己会解释”。如何把评论做及时、做深刻、做权威,争夺第一解释权,《新闻1+1》给中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指明了方向。

注 释:

①肖·阿·纳奇拉什维里:《宣传心理学》,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27页。

新闻事件及观点评析篇(2)

二、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特征

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能达到提升自身竞争力与增强公信力的目的,主要是因为具有以下特征:一是新闻报道的时效性。新闻本身就具有时效性,但是深度报道的新闻取材于当下手争议的话题或重大新闻事件,以此作为切入点,对事件发生的始末进行详细报道,从而使得新闻事件更具有影响力。受众不仅了解了事件发生的缘由与背景,而且对事件的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了解。二是新闻报道内容的深刻性。内容的深刻是深度报道的灵魂,新闻报道不仅是事实本身,还包括一种新的认知,深度报道是通过事件来剖析更深刻的引人深思的本质与内涵,从而对受众具有一定的启发与感悟。三是报道的多样化。社会是复杂的,一个题材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思维进行报道,使得受众对事物具有更深的认识。四是新闻报道的科学性。深度报道的题材选于现实,这对于电视新闻工作者提出很高的要求,需要从宏观的角度来把握大局,从而做出具有影响力的深度报道。

三、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困境

(一)时效性与深刻性的矛盾。时效性与深刻性一直处于矛盾之中。新闻事件的发生需要及时的进行报道,然而深度报道需要探讨事件背后的内涵。深入报道需要足够的时间,尤其是调查类的深度报道,需要拍摄、采访等。不仅周期长,而且对技术要求高,具有较大的难度。通常来说,调查类的新闻报道要及时报道出来,很难做到深入剖析。新闻深度报道的广度与深度,是电视新闻工作者经常遇到的问题,因为时效性而对深刻性产生负面影响,或因要求深刻性而延误了新闻的及时播发。

(二)隐性采访与隐私权的矛盾。隐性采访又称为暗访,采访的结果更具有表现力与说服力。暗访是舆论监督类新闻中经常用到的方式,通常选择在当事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这就导致了侵犯当事人的隐私。暗访采用的方式、尺寸把握不当,容易给被暗访方造成一定的伤害。隐性采访与隐私权这一矛盾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一直存在,隐形采访的方式、尺度把握非常重要。

(三)新闻工作者的主观性与新闻的客观性矛盾。深度新闻报道不同于传统的新闻报道,传统的新闻报道,新闻工作者只是一个局外人,从客观事实对新闻进行报道,无需发表言论。然而深度报道需要新闻工作者参与到新闻的各个环节中去,在向受众展示新闻的事实的同时,又要对新闻进行点评,向受众揭示新闻事件背后的本质,对于受众具有一定的引导性。新闻工作者的评价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存在,与新闻事实的客观性存在一定的矛盾。这对矛盾体也不是对立与尖锐的,需要新闻工作者提升自身的素养,去合理的进行把握两者的关系。

(四)批评类报道居多,缺乏建设性的观点。在当前的深度报道中,舆论类新闻报道居多,一些新闻节目为了抓住受众的眼球,挖掘负面新闻,以制作爆炸性的新闻。新闻报道是还原新闻的真相,与受众公共了解并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批评类的报道应注意把握事件的尺,不能陷入恶性循环中。此外,深度报道缺乏建设性的观点,新闻工作者因为选题材或者其他原因,不能通过一个点来剖析一个面,不能对受众进行一定的启发与引导。这也是目前深度报道中面临的困境。

四、提升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策略

(一)做好新闻的选题。好的新闻题材,是深度报道得以传播的关键。在新闻选题上,要能把握受众关注的重点问题、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或者具有重大影响的事件。新闻选题贴近生活,与受众生活息息相关,才能引起反响。选题意义重大,一个好的选题,进行理性的分析,揭示某种社会现象,对受众具有一定的启发,才能引起共鸣。在选题的把握上,要有创新,可以选择别人未涉猎的题材,或者已有的题材但是要从新的角度进行剖析。

(二)做好新闻的策划。新闻工作者对于新闻的策划并不陌生,新闻提前策划很重要。把握目前的热点趋势、方针政策等,预测未来的某个时间点能够引起受众反响的新闻事件进行策划。对新闻的选题、拍摄、后期制作等都要进行精细的预测与安排。新闻工作者需要具备超前的思维与意识,能及时根据当前的形势把握新闻线索,并能预测新闻的发展趋势,提前计划好多种报道方式,并迅速的对后续工作所需要的人、财、力做出安排。只有全面的思维,才能缩短时间,做出有影响力的深度报道。

新闻事件及观点评析篇(3)

安徽广播电视台《第一时间》栏目,是全国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的代表之一。到2013年,它已经运行十周年了。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以平民视角、民生内容、灵活的叙事风格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并且迅速成为所在经视频道的收视增长点,多年来取得了傲人的收视成绩。然而不得不承认,在这个严重同质化的媒介竞争时代,面对越来越多同类型节目的竞争,《第一时间》压力巨大,寻求新的报道突破点迫在眉睫。而评论性内容的增加,成为近年来《第一时间》的创新尝试。

一、新闻评论节目尝试的必要性

新闻评论,是对新闻的深度解读,对报道中具有延展性的内容加以展开,对报道中没有得到及时阐释的地方加以丰富,联系时代、生活背景加以分析,树立新的观点,帮助观众更好地了解事件、行为的本质或者意义所在。

长期以来,《第一时间》的新闻报道,大多仅是报道事件本身,但是观众需要对报道所展示的信息加以分析和解读,希望听到观点,希望听到更深层次的对事件的概括和定性,希望听到栏目对事件的看法和立场,因此对新闻加以点评,这也是民生新闻栏目不断发展之后,在报道领域和体裁拓展方面的需要。针对新闻事实而生发出来的评论,在民生新闻节目不断丰富和完善的大背景下,越发成为民生新闻报道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二、《第一时间》中新闻评论的沿革

《第一时间》栏目从开创之初,就明确了播报方式的定位,是主持人说新闻。在报道大量短平快的消息类民生新闻基础上,以主持人即兴的小点评为主。这种 “短小、灵活、轻松、幽默”的点评,以夹叙夹议为特点,点评与新闻水融,表明媒体的态度,站在维护群众利益的立场上,抓住某个新闻点,做发散思考和点评,看似随意和即兴,但是只要点中要害,联想得当,会让观众会心一笑或者点头称是,得到观众内心的认同和共鸣。就某一新闻事件就事论事,不求说得深刻透彻,而是快言快语、短小精悍。在平民视角下,尽力展示主播的个性化评论风格。这样主持人在讲新闻、评新闻中也形成了亲切、幽默、犀利、调侃等个性十足的本色风格。当然,这种评论,是建立在主播对稿件内容的熟悉和直播现场灵活反应的基础上的。

随着《第一时间》栏目的发展,报道内容、体裁也不断升级,调查类的舆论监督、深入分析、主题策划类的长篇报道增加,对于这类重头稿件,栏目要求审稿主编必须撰写专门的编后,也就是配发新闻评论,以切中时弊为基本要求,评论不避锋芒。这时候的评论,是配合报道,在社会生活中发挥舆论监督作用,而往往此类调查报道,时长较长份量重,报道内容较为严肃,这就要求评论不仅“论事”还要“说理”,以报道为背景和由头,举事论理,通过简要的论述,表达一个观点,体现栏目的倾向和在事件中的立场,义正词严,直言不讳,大胆指摘。透过现象说本质,在深入分析上做文章,把观众从“事例”引入“事理”层面,把对事件的观察判断,引入更高的水平。这就要求主编要熟稔文稿内容,对报道所涉及到的现象有理性认识,对报道中所提及的内容有更高高度的把握,从而以编后式评论的形式,弥补报道中的不足,指出新闻事实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提出观点和意见。

三、新的评论节目的尝试

去年年初,《第一时间》陆续抽调资深记者,以主编牵头,启动了新闻评论节目的单条制作,探索评论类节目的采访统筹、表现样式、制作流程等。启动新闻评论类节目的单条试制,这是《第一时间》栏目丰富节目形态、拓展报道视角和广度、加大报道深度、锻炼和培养记者型主持人的尝试。

首先,随着报道内容的完善和调整丰富,作为安徽最大的一档民生新闻栏目,报道题材领域和以往相比,近年来大大拓宽,不仅是和安徽有关的事情,对于国内的舆情热点、社会热点,《第一时间》也不断涉足,以满足观众对信息资讯的需求。而大量的丰富的资讯和热点信息动态,需要得到解读和分析,需要评论的跟进;第二,随着栏目的成熟,专题类报道、调查类报道日渐增多,深度分析问题之后,需要得到及时的响应、呼吁,把报道引向深入,把对事件的看法引导到正确的舆论方向;第三,在新媒体环境下,观众和栏目的互动需要新的平台,观众的表达欲望需要及时释放,这些都为《第一时间》推出评论节目的尝试提供了机会和理由。

从去年2月底到4月底,《第一时间》评论节目试制小组制作22条报道,报道的形式是记者型主持人的出像加专家访谈与对话,全部双机位拍摄,以单条的面目在《第一时间》栏目中播出。《第一时间》对已播出的21条评论节目,进行了收视数据统计和简单的对比。

有5条报道,收视率低于当天《第一时间》平均收视率,分别是《解读总理首次记者见面会:城镇化或将推动我省大发展》、《改革应有基本共识〈关于高校去行政化〉》、《如何看“第一夫人”的“着装秀”》、《蒙冤十年的背后》、《徽派建筑,是否就该留在徽州?》;有9条报道,收视份额低于当天《第一时间》平均收视份额,分别是《出租车多了能缓解出行难吗?》、《种下一千万亩树林 造福六千万安徽人》、《城管执法 不能无法无天》、《解读总理首次记者见面会:行大道 民为本 利天下》、《解读总理首次记者见面会:城镇化或将推动我省大发展》、《改革 应有基本共识(关于高校去行政化)》、《如何看“第一夫人”的“着装秀”》、《徽派建筑,是否就该留在徽州?》、《关注芦山地震:我们该如何增强抗震减灾意识》。

从报道的标题,也就是选题内容来看,收视表现不佳的单条报道具有共性,即题材静态,时效性不强,访谈评论内容偏专业化,切口选取得比较生硬和学术化,有点偏离了社会的一般关注度。当然,这些收视低于当日《第一时间》平均值的评论性试制报道,收视不佳或许还有其它原因,比如具体制作上的欠生动,形式上的沉闷,画面上的单调等。

从收视看,配合《第一时间》当天或近期报道的评论,对国内社会热点事件的及时评论,收视表现都不错。而对静态的,纯话题类的题材,评论访谈做起来有硬凑的感觉,呆板单调,语言生硬,不能激起观众的反应、共鸣、会意。如果归纳的话,今后对评论性试制报道题材的选择,有几个关键词可以初步提炼出来,那就是“社会”、“热点”、“及时”。

当然,社会热点的发生,很多是不可预见的,对此评论报道小组如果没有把控能力,有时会显得被动,但从这项工作的长远可持续性角度来说,评论报道小组应有节目选题的储备。作为一档日播节目,选题就更得有规划,团队也应制定应急机制、具备应急能力。

四、《第一时间》评论内容发展设想

新闻评论,既是民生新闻报道有益和必须的补充,又可以与民生新闻报道保持相对的独立与完整,并且将在今后呈现越来越明显的细致分工。即新闻评论的多种形态都将出现在民生新闻栏目当中,按照不同的报道风格、题材,有合适的评论类型与之搭配。对于一般性的投诉、动态类消息,评论依然要以轻松、短小、诙谐为主,发挥主持人的个性表达特色;对于深度报道、舆论监督报道,评论要以厚重风格的述评为主,彰显立场、明确是非;对于广泛的舆情、社会热点或者事件,评论要以专门的一个或者多个评论员、专家分析为主,通过对话解读事件表象,深入剖析根本,揭示内在本质,而这一类型报道的前景就是专门的新闻评论节目。

因此,在做好民生新闻评论的过程中,应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避免新闻评论用语模糊和程式化。在对时效性的要求下,很容易发生评论的程式化思维,如动不动就批评政府部门,把各类问题归结于制度层面,以至于不同评论,角度、方式雷同相似。而在用语方面,民生新闻评论的力度,在于言辞犀利直白,忌讳语焉不详。比较典型评论用语就是“我们希望相关部门如何如何”。相关部门是哪个部门,在评论中要尽量避免这类表述,点评必须切中肯綮,亮明观点,涉及到的人、部门不能遮遮掩掩,要明确指出。

二是克服新闻评论中的急躁情绪。和新闻报道一样,评论也需要冷静、客观、周详。这是媒体社会责任的体现,也是评论风格的基本要求。江苏台《南京零距离》前主持人孟非在一次电视访谈中提到新闻评论,他认为评论不必求快,尤其是对一些社会热点。因为一些社会热点事件刚一传播,很多信息不明,甚至是不实的,需要评论者更认真广泛仔细地搜集相关的报道和信息,甚至是自己亲自求证,获得第一手的资料。而“等一等再评”,一方面是那时候热点事件的面目越来越清晰,材料更加充分,事实更加准确,同时也会有相关的评论言论已经出来了,这既为评论者提供了多种言论、立场、观察角度的参考,也是对创新评论的更高的要求。

三是重视网络环境下,新媒体的渠道运用和内容运用。论坛、贴吧、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工具近年来高速发展,用户量惊人,其中很多内容是和新闻评论有关的,而这些海量的网络评论都是普通受众发出的,其中既有金玉良言,也有牢骚怪话,需要评论节目精心选择、巧妙运用,并在节目中加以展示,使其成为评论内容的一部分。这种做法可以增加节目与观众,尤其是与年轻一代观众的互动,强化亲和力和影响力,增加节目的评论范围和广度,拓展评论的角度。

同时,如何利用好来自普通观众的评论,使观众能够适时地发出声音,也成为今后评论节目需要考虑的课题。比如浙江台《新闻深一度》节目,就有专门的“公众评论员”点评环节,栏目选定和联络好的一位或多位观众通过网络视频在线的方式,使其适时地参与到节目的讨论或者评论当中,增加了观众的参与感,丰富了言论的来源,及时反映民意和民声。

四是要培养和塑造有观点的评论员和记者型主持人。评论节目的主播、主持人,必须是优秀的评论员和评论引导者,这就需要他对新闻事实有判断,有观点,有感受。引进或整合各地、各媒体平台的优秀评论员,固然是评论节目发展的一个步骤,但是评论节目的核心,还是得有自己的评论员、观察家。他首先是资深的记者编辑,熟知新闻采编流程和业务,不仅熟悉社会了解事实,还同步提供观点,是对社会事件观察的先锋,是引导受众、专家表达的发问者,也是必要情况下独立完成评论的支撑者。

新闻事件及观点评析篇(4)

事实上,关于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定义在国内一直存在着争议,因为包括“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称谓都是在我国电视事业发展的幼年时期,即电视作为一种独立传播系统或方式的地位确定以前,沿袭了纸质媒介的传统分类方法而形成的一个概念。因而国内有些学者很早就提出用“电视新闻言论节目”的说法来代替“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并指出“电视新闻言论是极具传统媒体特色与电视视听语言相结合的一种产物。”①而曾做过央视新闻评论部主任的孙玉胜则在其著作《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中提出,评论只是作为电视新闻节目的内容存在,而并非一种独立的电视节目形态。虽然目前对于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还没有精准的范围界定,但其已经发挥的巨大社会影响力则是有目共睹的,因此一些比较中立的观点都集中在对电视新闻评论的效果与作用等方面,指出它所体现的本质特性,即依据新闻事实,就实论虚,以深刻尖锐的剖析阐明媒体的观点和立场,是一种具有鲜明针对性和指导性的论说性新闻体裁。②

在这里,我们采取广义的理解,在大范围形态上把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视为区别于消息类新闻和直播报道新闻以外的专题类新闻样式。从中国电视新闻发展的实践来看,电视新闻评论已经作为一种栏目化的节目形态运作了近30年。1979年央视成立了专题部,以1980年7月播出的“观察与思考”为标志,中国正式出现了一种新型的、独立的新闻评论体――电视述评。1988年7月,央视重新组建评论组,将“社会t望”与“观察与思考”合并,加强了新闻评论节目,后更名为“观察思考”,这标志着我国电视新闻评论性节目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993年底央视在原有的“观察思考”节目组基础上组建了新闻评论部,并于次年推出了新的电视评论栏目“焦点访谈”,由此进入了中国电视新闻评论的黄金时期,在此基础上又出现了形式多样、各具评论特色的新闻专题样式。

按照各节目出现的形式内容来把现阶段央视新闻频道专题类的评论节目进行分类,可以大体归纳为四类:一是以“实话实说”为代表的话题类评论节目;二是以“焦点访谈”、“新闻调查”为代表的调查类评论节目;三是以“面对面”为代表的人物访谈式的评论节目;四是以原“央视论坛”现在的“新闻1+1”为典型的纯观点解析式的评论节目。显然我们可以看出,解析式的观点评论节目在目前的新闻评论格局中仍处于较弱的发展趋势;而另一方面,调查类的舆论监督栏目却趋于饱和,“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共同关注”、“时空连线”、“法治在线”、“新闻会客厅”等都属于这一类,新闻媒体报道信息的功能已经被无限放大了,而最能代表一个电视台形象与权威地位的言论解析节目却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这种现状在一定程度上也促使了央视“新闻联播”在2008年初开播30周年之际的改革,把突出“新闻联播”的言论性改革放在重要地位加以强调。而新闻频道“新闻1+1”节目的开播则可以说是央视对新闻言论的重要性问题的集中聚焦。

二、解析类新闻评论节目的发展概况

解析类新闻评论节目在中国最早可以追溯到凤凰卫视的“时事开讲”,这是一个新闻类型的纯时事分析节目,采取主持人与评论员谈论的模式,每天谈论的都是当天发生的事情,给观众提供即时性的新闻评论。③1999年8月22日开播的这个节目开创了当时电视新闻界一个时事分析的风气,也开了中国电视台的个人化新闻时事评论节目的先河。时至今日,“时事开讲”依然作为凤凰卫视的品牌新闻资讯节目而不断推陈出新、活力十足。究其成功的原因,不仅因为它锁定了明确的受众群体,即那些对时事十分关注的知识分子和白天没有闲暇收看电视节目的商人、干部等。另外能够将获取来的信息做有价值的加工和处理,提供更多的背景分析和解释说明等,使单条新闻的信息量加大,提高其含金量是“时事开讲”制胜的另一秘诀。

2008年3月24日22:00,电视新闻分析和言论性直播节目“新闻1+1”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亮相。该节目时长30分钟,“1+1”即一位主持人加一位新闻观察员,二人在演播室展开双人谈话模式,围绕“时事政策、公共话题、突发事件”等三大类选题进行言论的探讨与话题的剖析,并配以短片、现场报道、电话连线等基本形式,力求观点明晰、言论有理、论证有力。“新闻1+1”节目形态的出现及其明确的“给您不一样的解析”的节目诉求,弥补了现阶段央视新闻频道纯观点新闻评论栏目的空缺,也是对央视新闻频道“节目精品化、栏目个性化、频道专业化”设置的有机补充,促使频道栏目的优化重组。

“新闻1+1”节目的前身“央视论坛”是在央视新闻频道开播之际推出的一档纯粹的评论性栏目。它不采集新闻,在开播之初的定位是对各种媒体提供的新闻事实中最引人注目、最具谈论空间的内容进行评论、分析和解读,以求能够做到“透过现象说本质”。但实践证明,“央视论坛”播到后来已经背离了它的栏目宗旨。有学者做过相关方面的定量统计,至2006年6月停播前,“央视论坛”虽然将其触角较为平均地延伸到了国内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层面的热点新闻、热门话题上,但是总体上又出现很多言论节目致命的弱点,如“述的部分远远多于评的部分”、“政治话题多为政治文件解读”、“言论一边倒,难以使话题深入”、“时效性不强”等,④这极大地削弱了作为一个部级大台所应具备的鲜明、独特、深刻的引导社会舆论导向的言论地位。

紧跟其后出现的“360度”也是央视重磅推出的一档标榜“重量级主播对当天新闻进行全景式、多方位深入报道与解析”的新闻评论节目,然而这档节目时长50分钟,横跨晚间8:00到8:50这一大段黄金时段,其内容包罗万象,更像是一个加长版的“新闻联播”。以2008年3月20日该栏目停播前一期的节目为例,“360度”所涉猎的内容包括了当天国内外数条短消息报道、黄河发生溃堤险情的前方连线报道、奥运会火炬传递方案与安检情况、伊战五年的纪念性评论等。一档栏目里同时包含了多种新闻报道方式,名为时事解析,实际却贪大求全,没有明确的栏目定位是其生命力不能长久的硬伤所在。

三、“新闻1+1”节目特点分析

对该栏目自2008年3月24日开播至2008年4月18日四周内共播出的19期节目进行内容统计,可以看出其话题分布情况如下表所示。

可以发现“新闻1+1”作为一档新闻评论节目,真正突出了其“言论”的重要性,每期一个话题,节目主持人董倩提出问题、引发思考,新闻观察员白岩松则旁征博引、深度解析,具体来看其节目呈现以下两个主要特点。

⒈ 时效性强

从目前的19期已有节目看,所涉及的话题都是新闻发生当天或至少是短期内的社会热点评论,贴近时政、贴近社会生活,如奥运火炬传递、华南虎照片事件、拉萨事件、清明公祭、东航返航事件、人民币升值等等,其中对于重大事件还进行了迅速、及时的后续追踪关注。由于处于“奥运年”的特殊情况,关于时政新闻的评论显然占据了数量上的优势。如其中有五期节目是关于这一时期内大众比较关注的分子破坏奥运会圣火采集与传递事件的评论,主题当然都是“让政治远离奥运”,但每期节目却有不同的侧重点,《请摘下有色眼镜》评论的是西方媒体对于拉萨事件的歪曲报道,《让圣火穿越干扰》围绕的是圣火在巴黎、伦敦遭遇的阻挠事件,《佩洛西:世界的良心?》则重点剖析了美国的众议院通过的涉藏反华决议案。总之,对于这一时期全民乃至世界人民所关注的奥运与事件,“新闻1+1”的评论及时、有力,它不仅发出了央视言论正义、权威的声音,也代表了中国媒体敏锐的洞察力与强硬的态度。

⒉言论突出

“新闻1+1”提出的栏目宗旨是“给您不一样的解析”,可见新闻评论的角度与深度代表了其节目的灵魂诉求,要形成自己的言论立场,也要有效地引导社会公众的思考才是其最终的目标。在《改判重塑法治正义》一期节目中,围绕“许霆案重审”这一问题,主持人与新闻观察员不仅详细地对比解读了两次审判的判决书,而且进一步讨论了媒体在此次法律重审过程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以及由个案进一步推导出如何加强司法运行与权威树立的问题,对“许霆案”所引发的社会各方面的反响进行了理智的推敲与解读。

对于时政问题的紧密关注也是国家电视台的重要职责,能在第一时间对于时事要闻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阐明独特的见解与态度,是扩大央视影响力的有效渠道。以往的新闻评论在发表对于政治话题的解读时多容易陷于政府政策与精神的传达上,而忽略言论观点的表达与碰撞。“新闻1+1”很好地注意到了这一点,在《春回两岸 “复谈”可期》这期节目中,虽然围绕的话题是当天国台办新闻会的内容解读,但却没有仅仅停留在事实的陈述上,而是进一步预设、思考了该会提出的一些政策出台后的影响,对“台湾政党轮替对此是否会起到加速度作用?”“在前进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障碍?”“台湾民众对此有哪些期待?”等方面都进行了论证,结合这项政府决策在实践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与探讨,有利于从多方面帮助大众对于这一时事要闻的深入理解与思考。

四、解析类新闻言论节目的发展加速了频道专业化和系统化进程

“新闻1+1”的开播不仅是对于以往央视新闻频道言论类节目定位的匡正,弥补了目前纯观点解析类新闻评论节目的缺失,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它的出现也完善了频道专业化运营的进程,促成了以频道为单元的整体统筹局面。

从国际上来看,频道化运作的新闻频道其在栏目设置上都有一个共同点,即采取点、线、面结合的设计方式。点,即深度访谈、谈话、辩论类栏目,提供新闻背景并分析综述以增加新闻的深度与广度;线,即全天候滚动播出的整点新闻栏目,突出新闻的主要地位和实时报道的优势;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点和线的相互照应才能形成相对完整的频道“面”的单元。从目前央视频道的栏目设置来看,全天候滚动播出的整点新闻栏目相互之间能够形成相对的线形流动关系,问题就在于“线”的许多“点”往往与整点新闻栏目内容无关,一些新闻专题和舆论栏目的内容时效性不强,自说自话,难以成为整点新闻内容的有机延伸和深化。因此,“新闻1+1”这样的时效性极强的新闻评论节目的出现,就有机地整合了频道的系统化联动,自然地形成了新闻主题与栏目形式的双重流动。比如,在4月2日美国财长保尔森访华和4月9日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访华两件大事上,新闻频道中午12点的“新闻30分”都分别进行了第一时间的消息报道,对于不太了解政治的人来说,这也许和其他一闪而过的社会消息没有什么差别。但是经过晚上10点“新闻1+1”相关节目的深层解读,观众会发现原来这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两国领导人的仪式性会面,隐藏在其背后的是许多饶有趣味的、值得探讨的非政治性话题。

言论立台是扩大央视部级电视台影响力的核心举措,也是其完善频道专业化、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步骤。“新闻1+1”的开播时间虽短,但从它身上却折射出了多年来央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发展状况,也可以进一步看出其在新闻频道系统化进程中所具有的不可缺失的重要地位。现阶段的“新闻1+1”具备了解析类新闻评论节目的要素,很好地发挥了节目的优势;从长远来看,应该继续增强此类节目的影响力,以打造出央视特有的言论节目品牌。

注释

①严三九:《应用电视新闻学》,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2:110

②刘东华:《当代电视报道理念与技巧》,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新闻事件及观点评析篇(5)

1.追求强烈的时效性

体育新闻报道讲究及时性,而传统的新闻评论对于时效性并不苛求。如今,体育新闻评论的时效性就是评论的生命,体育新闻评论本身所具有的影响人们思想、行为的力量,与时间是成正比的。时效性对于引导舆论至关重要,也是争夺“眼球”的法宝,追求时效本身已成为体育媒体竞争的主题。新闻性要求体育新闻评论与体育新闻报道一样,讲究时效。

网络媒体的迅猛发展使得体育媒体在新世纪更为重视体育新闻评论的时效性。为了加强时效性,许多体育报纸开辟了评论员专栏或专版。这些言论是对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体育新闻事件、现象、问题进行评论,言论与新闻常常是同步见报。而网络上的体育评论其时效性就体现得更为突出,往往是比赛一边进行,网络们的评论就已经“出炉”,不受刊发时间和版面的限制。

2.讲究现实针对性

新闻竞争已由独家新闻之争进入到独家观点或独家视角之争的态势,言论已经成为提升媒体品位,打造传媒竞争力的力点之一。“体育时评”盛行,是体育新闻评论讲究现实性的一大表现。一些市场化报纸如《体坛周报》等新能取得成功,体育新闻时评功不可没。

从评论的题材上看,触及现实是体育新闻评论的生命力之所在。体育新闻评论的存在价值和社会作用取决于它与现实生活联系的紧密程度。人们对于“高、大、空”的体育评论兴趣不在,需要的是针对现实社会中的新鲜的、敏感的、热烈讨论和大众关心的体育事件与话题进行评说。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生活领域的巨大变化,社会现象的复杂性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使人们迫切需要了解新闻背后的缘由和体制因素;迫切需要传媒去伪存真,帮助受众梳理与解析体育事件。

3.“新闻性信息”与评论相结合

随着新闻观念的发展变化,体育新闻评论和体育新闻报道正由各自独立呈现出相互结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把传播“意见性信息”与“新闻性信息”有机地结合。

在版面编排上,体育新闻评论常常与体育新闻报道同时见报。言论与新闻同步见报,说明体育新闻评论突破旧新闻观,重视新闻性信息对评论的作用与影响,重视意见性信息与新闻性信息的结合。体育新闻评论依托体育新闻报道而发表,如时评、评论员文章、按语等,以发掘体育新闻背后的深层价值和意义,从而提高体育新闻传播的影响力。

在写作手法上看,报纸体育新闻评论常常在写作中直接输入作者所见所闻的新闻性信息和事实,以此作为立论的由头和依据,缘此引发议论。体育新闻评论运用事理交融夹叙夹议、边述边评的手法。这种难度较大的论述方法在体育新闻述评等评论写作中常用。有时很难区分新闻稿件与评论的界限。

二、“多元化”趋势明显

体育新闻评论的多元化特色具体表现在:

1.体育新闻评论的话题广泛,“评论员”身份“多元化”

现在体育新闻评论的话题不仅有体育赛事方面的,还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法律、医疗、保健、娱乐等等内容。评论员队伍除专业人员和学者外,还会邀请名人,明星或者业余撰写评论。同时注重吸引体育迷参与评说,各媒体也把受众参与作为刺激销量的重要手段。

2.体育新闻评论的角度和意见呈现出多元化的特色

各种各样的选题立论敢于面对众所关注的各种的话题,进行释疑解惑的积极引导。有正面的,也有批评谴责的,既有阐释说明的,也有建议、探讨、争鸣、商榷和研究的。思想活跃,观念多元,倍受受众欢迎。三、“专业化”与“平民化”的体育新闻评论各行其道

如今,新闻媒体面对的是越来越成熟的公众,面对的是越来越多样的媒体群。这对体育新闻评论写作者的专业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专家型”的评论员是各大体育媒体竟相争夺的对象。“专业化”程度高的体育新闻评论是体育媒体的标志和旗帜,也是体育媒体树立“品牌”的重要手段。

“专业化”与“平民化”的体育新闻评论并存是体育评论的一大特色。两者的目标受众群并不重合,传播目的也不相同。体育专业人员,专家,职业记者所做的评论针对的是资深的体育迷和体育专业人士的受众群体,目的是体现媒体的专业水准。,而“平民化”甚至“娱乐化”的体育新闻评论针对的是更为广阔的普通受众和市场,目的是为了普及知识,培养受众以及增加评论的趣味性,开发体育新闻评论的多样价值。许多大型赛事举办期间,报纸都会策划风格各异,适合不同层次读者的评论专栏。专业人员侧重理性分析,而非专业人员的“感性宣泄”也会获得很多读者的欢迎。

四、“解读”趋势——深度评论发展迅速

新闻信息已经由“传播”时代进入“解读”时代。解读,就是媒体分析、说明、解释新闻的意义。即对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重要新闻事件,或社会现象,或问题,或政策法规等进行针对性地解读——在评论中对于新闻事件进行切中时弊、鞭辟入理的分析,并提出独到的深刻的见解。深层解读与提供观点相结合,是新世纪体育新闻评论突出的特点。观点深刻、公正与否,解读深入、准确与否,决定着评论的成败优劣。例如,

“对艾东梅不得已出售体现自己过往人生价值的奖牌一事,公众普遍表示了同情。不出意外,艾冬梅将能赚到她所预计的租个柜台卖童装的启动资金。……

然而,此事虽然有光明的一面,更多的却是带给人们的沉重思考。目前我国注册的专业运动员约5万人,在非奥运年有近万名运动员退役,奥运会年的退役规模则更大。但得到“妥善安置”的却仅有千人左右。其他都只能进行所谓‘一次性补偿’,补偿金额由各地方体育局自己做主。……可以说,艾冬梅的境遇很有代表性。许多运动员在“举国体制”下也面临着同样的困难。”(《由艾冬梅卖奖牌谈“举国体制”》2007年04月12日,来源:新华网)

这篇评论由一个运动员的经历,引申到对于我国体育体制的探讨,对于事件发生的根源和造成个人境遇的时代背景进行了深入分析,观点深刻且独到。

新闻事件及观点评析篇(6)

笔者对《新闻1+1》2013年3月25日至4月8日的11期节目的选题进行分析,发现全部都是当天最热门的新闻事件或者新闻话题,包括主席出访、杭州叔侄冤案、景区涨价等等,这说明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对选题的时效性的重视程度大大增强,这一改变可以有效的增强电视评论节目的时效性,激起观众的兴趣引起共鸣。电视新闻评论节目通常立足社会热点问题比如民生问题等,它的切入口很小,一般不会选择宏观的或者全局性的问题进行评述,而是采取由小及大,由微观到宏观的一个层次梯度进行评述。比如《新闻1+1》,它为日播形式,每天都会对当天的或者近期的某个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如2013年3月30日播发的《这个错判,今天是否还会发生》,4月12日播发的《活禽市场,关?还是管!》等,都是普通民众十分关心的热点问题也都是切入点很小的话题。

2、新闻评论有声有色

主持人是评论节目的核心人物,是整个节目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对于整个节目的质量和传播效果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所以评论节目十分重视新闻主持人的选拔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一般选择有实际报道经验的优秀记者作为主持人。主持人不仅是一个提问者和串联者,而且对节目观点进行宏观把控,对新闻进行有益的平衡和补充,把选题的思考空间留给观众,在每个“关节点”发出疑问,防止受众落入窠臼。②对新闻事件进行合理而全面的解读,积极有效地引导社会舆论,保证舆论的正确走向。以《新闻1+1》为例,该栏目最初的模式是两个主持人白岩松加董倩,现在改为单一评论员,由董倩和白岩松轮流主持。这两名经验丰富的主持人,用深刻、理性、犀利的语言对于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积极有效地掌握节目调度,把握节目的整体风格、评论的倾向和节奏,协调可能在评论节目中出现的当事方和第三方评论的关系。在近些年的新闻评论节目中出现的另一个特色就是,大量的画外音评论的使用,现场记者不再出现在镜头当中或者并没有栏目记者出现在新闻现场,而是使用了大量的已有的音视频素材。这样的评论形式,既可以弥补现场感的不足,做得声画对位使得画面富有真实感,也避免了人为主观因素介入过多的嫌疑,给切实的画面添加文本解读和观点评述,在不知不觉中将栏目的意图和观点传递给受众。如《新闻1+1》、《新闻周刊》中的视点栏目、人物栏目都大量的使用了画外音评论。在以往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如《焦点访谈》等节目都极少使用第三方评论,但在这些新式的评论节目中第三方评论被大量使用。第三方评论一般都会请在社会中有影响力的专家,他们具有着较高的权威性。第三方事实上与新闻事件相关方没有直接关系,新闻评论栏目可以借用第三方之口表达自己的观点意见,这样可以避免预设立场之嫌;多种声音的加入,也可以拓展节目的层次和深度以及节目的丰富性,对于整个节目的节奏也有影响,第三方也可以很好地同节目主持人进行互动和交流,把自己的观点摆出来,双方合力制造舆论场。

二、新媒体时代新闻评论的风格变化

1、深度报道与新闻评论相结合

在新媒体时代,由于时效性等因素的影响,传统的电视媒体已经不再是信息的第一者,所以目前存在着传统媒体由事实的者逐渐向观点的者转向的趋势。早期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往往都是摆事实,给出明确的意见和观点,存在着重事实轻评论的现象。当下的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会对新闻事件或者热点问题进行深入的挖掘,分析事件发生的机制,分析事件的前因后果,并将事件放入整个社会的全局进行考虑,新闻评论节目已经不再满足于单纯的摆事实讲道理的模式。我们试比较央视的新闻评论节目《焦点访谈》和《新闻1+1》。两个节目存在着明显的差别,《焦点访谈》更类似于一种新闻监督报道,通过记者深入现场挖掘事实,最后由主持人来评价事件,营造社会热点话题,着重对于事件本身的展现,如在1997年播出的《罚要依法》的节目流程是:问题的举报———新闻记者调查揭示事实———节目主持人评述,这是一种线性的模式。《新闻1+1》是关注当下已经存在的热点问题,不断深挖事件发生的内在逻辑机制和事件的影响,它采用的模式是对于社会热点事件的追踪调查,配合演播室的评论解析,穿行,是一种非线性的模式。它是一种事实与评论并重或者是评论分析重于事件本身的结构。例如《新闻1+1》在4月17日的《修路不能靠暴力开路!》,它并没有单纯地指责施工单位的野蛮行径,而是针对这种暴力打斗行为延伸到了中国目前存在的征地问题,归纳其中的原因,延展出转型期中国的错综复杂的利益矛盾交织的现状,再依靠评论员和第三方评论对事件进行梳理和评价,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2、电视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

新媒体发展势头迅猛,因此电视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已经是大势所趋。在新闻评论节目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融合形态。如央视的《新闻1+1》、《新闻周刊》等栏目都在新浪微博中设置了自己的公共账号作为与网友和电视观众交流互动的平台,且在电视节目的播出过程中也会大量使用来自网络的信息包括网友的评论等,其关注的焦点问题大多数也是来源于网络的。同时,电视屏幕和电脑屏幕的重叠,评论类节目在电视上播出的同时也可以在网络上收看,而且随着视频网站的大量出现,受众不再限于电视媒体的线性传播,可以自由的在网络上寻找自己关注的节目反复收看。

新闻事件及观点评析篇(7)

新闻评论的功能,在西方一言以蔽之是“为受众服务”,在我国则把“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作为根本任务和最大追求。舆情评论的立场离不开对评论基本功能的坚守,同时又暗含对评论功能的进一步细化。它要求评论作者一方面掌握新闻媒体的特点及读者的新闻消费需求,进而在浩瀚的新闻信息里,准确发现公众诉求;另一方面,又要具有政治、经济、历史、法律、社会、哲学、环保等专业领域的积累,从专业的角度来解读公共政策。

南方日报“麦牙堂”时评专栏在“开篇语”中说道:“在互联网影响力日益扩大的今天,各级党政机关越来越重视对网上舆情的监测、研究和引导。南方日报与暨南大学舆情研究中心拟共同打造‘麦牙堂’专栏,作为政府社会治理与建设效果的参照系之一。”以舆情为观察点,呈现舆情整体态势,挖掘舆情焦点诉求,分析影响舆情走势的本质因素,在此基础上结合舆情中的合理智慧以及作者本身的学识积累,为舆情建设提供智慧,正是舆情评论应有的立场。

舆情评论的选题

从深圳八毛门事件、公务员擦鞋事件,到广州地铁故障回应风波、珠三角用工荒现象,再到广东省掀起的网络问政、网络反腐热潮,南方日报“麦牙堂”专栏每次选题无一脱离“广东”这一事发空间。此外,新闻事实的重要性——关系公共利益、国计民生;时新性——“麦牙堂”是周末专栏,一般以本周发生的事为评点对象;冲突性——舆情倾向与公共决策导向不符,政府、媒体的舆情建设初衷与效果冲突,舆情本身存在的正反两方面或多元化倾向不利于社会良性发展;网络性——舆情发端、发酵于网络,通过网络广泛传播并逐渐影响到社会现实,均是“麦牙堂”在选题时主要考虑的因素。

在以上主要选题标准下,“麦牙堂”的选题类型可总结为新闻事件、公共话题、热点现象三种。

新闻事件,指已经成为新闻的事件,即当前社会中已经被各种媒体报道或传播的新近发生的事实。往往由连续的单个新闻事件组成,通过连续的、立体化的事件性新闻还原事件的整体面貌和来龙去脉,展现社会事件的真实状态和矛盾构成。②这一类型在“麦牙堂”专栏中最为常见。如《地方民意缺席,暗合公众偏见》,以深圳公务员上街为市民擦鞋引发的一系列新闻事件为案例,包括该志愿活动中刻意强调公务员身份的诸多细节、深圳方面对舆情反应的后续回应、媒体对事件的报道缺乏客观调查和现场还原等,从中梳理如何疏导舆情的智慧。

公共话题,是指一定范围内为人们所广泛知晓、关注和热议,并与社会公众利益紧密相关的话题。对公共话题的评点较为强调舆论传播研究。《舆论喧嚣后的一场“误伤”》围绕“房婶”这一话题,通过对身处舆论场中的政府、媒体、房婶个人、普通公众各方的舆情表态、心理、利益诉求的分析,系统阐释“房婶”这一话题如何得以构建,以从中找到舆情疏导的突破口。

热点现象,可分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两个基本方面。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发展中的问题和矛盾经公众关注、讨论之后,往往上升为种种社会热点现象。③在舆情选题的三大基本类型中,热点现象是从不同的社会科学视角,描述和概括社会发展中亟待认清和解决的热点问题。不同于单独的新闻事件,热点现象一般是一系列事件所体现出来的。而和强调舆论传播研究的公共话题相比,热点现象更强调了舆情监测与分析人员善于发现社会问题、分析社会问题、研判舆情走势和研究应对方案的主动性和科学性。《网络问政期待“制度化力量”加入》,围绕网络问政这一热点现象,结合对地级市书记、市长开始在问政平台上实名回复网民,广东酝酿建设“省市一体化网上办事大厅”平台,地级市建立个性化的地方“网络问政门户”,汕尾市陆河县非法砖厂经网友多渠道发帖投诉后被取缔又再次“复活”等系列事件的分析,为如何实现网络问政制度化提出科学化建议。

舆情评论的论证方式

所谓论证就是把材料和观点统一起来,组成一个完整的说理体系的过程,也就是摆事实、讲道理,分析问题的过程。论证是新闻评论写作的重要环节之一,评论如何展开,论点如何得到阐释,文章结构如何安排,如何把自己的观点论述得无懈可击、令人信服,都要靠严密充分的论证来实现。④

“麦牙堂”评论的论证方式较为灵活。常见的两种论证方式,一是遵循“舆情整体趋势及其热议焦点、原因分析、处置建议”的论证方式,二是针对某一问题直接亮出观点,继而用材料层层加以证明的论证方式。前者的逻辑是从事实的呈现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后者则是“说服”的理念——“我这样说是对的,我拿证据来说服你。”文无定法,无论选择何种论证方式,关于舆情的整体态势的研判、舆情关注焦点、影响舆情走势的原因、舆情建设的建议等几大核心问题都会融合其中,这是“麦牙堂”舆情评论的主要论证逻辑。

其论证严密性则主要体现在:

围绕一个中心,聚焦论证。《用工荒中应有不慌智慧》,集中论证广东面对用工荒难题,如何做到“不慌”——媒体、政府应有效引导舆论,疏导舆情;《科学决策需要听取民意更要争取民意》,集中论证公共决策中如何在听取民意的基础上争取民意,论证争取民意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媒体舆论未成合力,供暖议题难产智慧》,直指媒体未能充分发挥“社会协调者”功能,致使“议题”缺乏黏性与合力,难以产生公共智慧。

材料与观点紧密结合。对舆情的宏观基本面及其关注焦点的研判,并非出自作者主观臆造,而是建立在客观的舆情言论抽样统计、分析的基础之上;探寻影响舆情的本质因素,需要将孤立的舆情事件置于社会系统和矛盾运动的结构中深入思考,除了着眼舆情事件本身的细节,还需从相关、类似舆情案例中寻找佐证或启发;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需要紧密结合舆情诉求,从中寻找智慧。此外,所提方案的可行性,又常需要历史的、类似的解决方案做支撑。

以理服人。以充分的事实、周密的论证、严谨又不失生动的表达,呈现真实的舆情面相,剖析舆情事件本质,寻求舆情建设的方法。说服他人的方式,靠循循善诱的说理过程,不靠简单的是非论断和“提要求”、“发命令”式的观点推销和灌输。

值得注意的是,从2011年8月创办以来,“麦牙堂”评论的论证方式处于不断探索、成长之中。从最初百字以内的舆情点评,到千字文的舆情评论,再到“新闻报道+舆情评论”专题打造,其舆情评论的中心论点越发聚焦、说理过程更加充分、舆情建设的建议更趋专业化。“麦牙堂”正在探索一种属于自己的论证风格,这也是舆情评论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必然要经历的成长过程。

注释:

①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1~52页

新闻事件及观点评析篇(8)

案例分析:哈尔滨电视台《时事盘点》

从《时事盘点》栏目的定位上来看,这个节目立足都市,以剖析世界的眼光,对众多的国际新闻资讯进行整合、梳理、解读、点评,满足观众在最短的时间了解到国内外最重大最新大事的需求。

一、内容解析:版块化突出“编辑思想”的深刻性与独特性

《时事盘点》每周的二、四、六播出,时长为40分钟。在当下资讯极大丰富的大环境下,如何让观众喜欢看电视新闻杂志节目,如何能让观众对这类节目有认同感和忠诚度,最为重要的是要突出“编辑思想”。从下面《时事盘点》的版块设计中我们不难看出编辑思想在节目制作中的运用。

《时事盘点》分为五大板块:热点、扫描、现场、人物、视点。热点版块主要关注当天发生最吸引眼球的热点话题,由在现场的本台评论员和电话连线重量级专家学者共同评论新闻事件走势,突出时效特色;扫描版块是快速浏览当天重要新闻资讯,在最短的时间内给受众整理最多的新闻,突出快捷特色;现场版块是电话连线我台世界各地特约记者,让他们带来事件的最新进展,突出直击特色;人物版块是选出近期给世界带来震动的具有代表性的人,从新闻事件谈起,以人物的表现来突显事件的内涵,突出个性特色;视点版块选取经过了一段时间发酵的新闻事件,由我台评论员发出本台评论的声音,突出独家特色。按照这样的版块设置,使整个节目条理分明,重点突出。

另外《时事盘点》节目的导视力度很强大,热点、现场、人物、视点等版块都制作各自的导视,提高了节目的可视性。同时在节目播出中大量使用双视窗、三视窗形成了空间感,整个节目突显大气与洋气的特点。

二、传播特点:信息整合梳理的强大力量

“要使信息被有效地传播,有效地获得,必须要对处于弥乱状态的众多信息进行有针对性的整理和整合。”《时事盘点》的一个重要的传播方式就是对海量国际时事新闻的有效整合。这种整合体现在以下方面:

筛选热点议题、提炼有效信息。作为盘点型的新闻杂志节目,《时事盘点》在选题上具有十分鲜明的价值取向,即选取并展现关系足以影响全世界各国的有重大影响的事件,但不是简单地报道事实,而是把新闻事件由主持人与现场评论员及电话连线重量级专家学者,对国际新闻事件进行深入探讨,抽丝剥茧,旁征博引,让观众深入了解事件带来的影响及未来走势,引发人们的深入思考。力求以独特的方式来解读新闻事件、热点话题,用个性的点评语言来体现客观公正的媒体态度。

突出重点报道的连续性。常看《时事盘点》的观众会发现,经常能看到对一重大新闻事件的连续报道。例如有关利比亚的报导,《时事盘点》节目从3月3日到4月9日先后在热点版块播出了:《卡扎菲不惧怕与西方开战》、《联合国通过在利比亚设禁飞区》、《卡扎菲反攻 欧盟加大制裁力度》、《多国联军:肢解利比亚进行时》、《战火中的卡扎菲依然坚挺》、《利比亚陷入血腥沼泽》、《卡扎菲:你的出路在何方?》《卡扎菲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利比亚:反对派腹背受敌》。通过以上话题的探讨,从利比亚战事的酝酿开始一直到战事的展开,全方位、客观、立体的展现给观众整个利比亚事态的发展,使观众对利比亚战局的发展有了深入的了解。而这样的连续报道也培养了观众对节目的忠诚度与期待。

三、节目编排:良好的节奏感引人入胜

《时事盘点》在节目的编排上突出的特点是用节奏来调整总体节目的风格。节目所设的五个子板块全部由主持人将其串联起来,贯穿始终。“扫描”板块节奏较快,能够很快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而“热点”、“视点”、“人物”则属深度报道,节奏自然放慢,给予观众思考的余地。在“热点”与“视点”版块还有评论员的点评,更能通过主持人与评论员的交流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而加深观众对节目的理解。“现场”版块由世界各地的特约记者发回电话报道,以现场报道的形势对新闻进行整理,增加了新闻的真实感,还原了新闻的本源。这种编排方式,使整个节目内容层次分明,节奏错落有致,增强了节目的立体感和受众的兴趣感。

新闻事件及观点评析篇(9)

案例分析:哈尔滨电视台《时事盘点》 

从《时事盘点》栏目的定位上来看,这个节目立足都市,以剖析世界的眼光,对众多的国际新闻资讯进行整合、梳理、解读、点评,满足观众在最短的时间了解到国内外最重大最新大事的需求。

一、内容解析:版块化突出“编辑思想”的深刻性与独特性 

   《时事盘点》每周的二、四、六播出,时长为40分钟。在当下资讯极大丰富的大环境下,如何让观众喜欢看电视新闻杂志节目,如何能让观众对这类节目有认同感和忠诚度,最为重要的是要突出“编辑思想”。从下面《时事盘点》的版块设计中我们不难看出编辑思想在节目制作中的运用。

    《时事盘点》分为五大板块:热点、扫描、现场、人物、视点。热点版块主要关注当天发生最吸引眼球的热点话题,由在现场的本台评论员和电话连线重量级专家学者共同评论新闻事件走势,突出时效特色;扫描版块是快速浏览当天重要新闻资讯,在最短的时间内给受众整理最多的新闻,突出快捷特色;现场版块是电话连线我台世界各地特约记者,让他们带来事件的最新进展,突出直击特色;人物版块是选出近期给世界带来震动的具有代表性的人,从新闻事件谈起,以人物的表现来突显事件的内涵,突出个性特色;视点版块选取经过了一段时间发酵的新闻事件,由我台评论员发出本台评论的声音,突出独家特色。按照这样的版块设置,使整个节目条理分明,重点突出。 

    另外《时事盘点》节目的导视力度很强大,热点、现场、人物、视点等版块都制作各自的导视,提高了节目的可视性。同时在节目播出中大量使用双视窗、三视窗形成了空间感,整个节目突显大气与洋气的特点。

二、传播特点:信息整合梳理的强大力量

 “要使信息被有效地传播,有效地获得,必须要对处于弥乱状态的众多信息进行有针对性的整理和整合。”《时事盘点》的一个重要的传播方式就是对海量国际时事新闻的有效整合。这种整合体现在以下方面:   筛选热点议题、提炼有效信息。作为盘点型的新闻杂志节目,《时事盘点》在选题上具有十分鲜明的价值取向,即选取并展现关系足以影响全世界各国的有重大影响的事件,但不是简单地报道事实,而是把新闻事件由主持人与现场评论员及电话连线重量级专家学者,对国际新闻事件进行深入探讨,抽丝剥茧,旁征博引,让观众深入了解事件带来的影响及未来走势,引发人们的深入思考。力求以独特的方式来解读新闻事件、热点话题,用个性的点评语言来体现客观公正的媒体态度。

    突出重点报道的连续性。常看《时事盘点》的观众会发现,经常能看到对一重大新闻事件的连续报道。例如有关利比亚的报导,《时事盘点》节目从3月3日到4月9日先后在热点版块播出了:《卡扎菲不惧怕与西方开战》、《联合国通过在利比亚设禁飞区》、《卡扎菲反攻 欧盟加大制裁力度》、《多国联军:肢解利比亚进行时》、《战火中的卡扎菲依然坚挺》、《利比亚陷入血腥沼泽》、《卡扎菲:你的出路在何方?》《卡扎菲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利比亚:反对派腹背受敌》。通过以上话题的探讨,从利比亚战事的酝酿开始一直到战事的展开,全方位、客观、立体的展现给观众整个利比亚事态的发展,使观众对利比亚战局的发展有了深入的了解。而这样的连续报道也培养了观众对节目的忠诚度与期待。

三、节目编排:良好的节奏感引人入胜 

    《时事盘点》在节目的编排上突出的特点是用节奏来调整总体节目的风格。节目所设的五个子板块全部由主持人将其串联起来,贯穿始终。“扫描”板块节奏较快,能够很快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而“热点”、“视点”、“人物”则属深度报道,节奏自然放慢,给予观众思考的余地。在“热点”与“视点”版块还有评论员的点评,更能通过主持人与评论员的交流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而加深观众对节目的理解。“现场”版块由世界各地的特约记者发回电话报道,以现场报道的形势对新闻进行整理,增加了新闻的真实感,还原了新闻的本源。这种编排方式,使整个节目内容层次分明,节奏错落有致,增强了节目的立体感和受众的兴趣感。

新闻事件及观点评析篇(10)

1.附着在新闻资讯后面的短评。这类评论篇幅较短,字数较少,与前面的新闻信息互为一体,互相补充,是对前面新闻资讯的深入剖析和解读,起到一语中地,画龙点睛的作用,并具有鲜明强烈的观点,入情入理的分析,正确及时引领舆论的作用,向社会传递主流媒体的声音和正能量。比如,我们现在经常可以听到,在中央人民电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里对一些能够引起听众强烈反响的新闻事件,都要及时的配发短评,引导舆论,弘扬主旋律。但直到目前,有些地方台播出的这类短评,仍然无法做到生动晓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教成份严重,明显有报纸遗风,这种广播评论方式是比较传统的新闻评论方式之一。

2.以整档广播节目为主的新闻评论栏目。以评说社会上新近发展的新闻资讯为主。在这样的新闻评论节目里,主持人的话语代表媒体的声音,对在受众引起强烈反响的新闻事件进行评说。一般先由主持人叙述新闻事件原形,然后再对新闻事件进行简短的、富有特色的点评。比如我们呼伦贝尔人民广播电台推出的一档新闻评论节目《大飞说事》,主持人大飞首先对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资讯进行叙述,然后再运用具有个性化的口吻进行简短评说,以引导舆论。由于整档节目定位为新闻评论的风格,所以这是一档以主持人的声音传递媒体思想的广播新闻评论性栏目。

3.新闻调查式广播评论。广播记者对一起广受关注的新闻事件进行采访、调查、追踪,如剥洋葱皮一样,层层拨开新闻事件的迷雾,还原事件的真相和本质,然后再配以新闻记者鲜明的观点和对事件真相的解读,让听众随着记者采访的脚步,步步深入,对事件的来龙去脉有了清晰的了解和把握,对于新闻事件的是非曲直形成自己清楚明确的分析、判断,达到让受众了解新闻真相和本质,以正视听的目的,这类的广播新闻评论,大多是调查、监督类的报道,采取的是边叙述边评论的方式。

4.专家点评。专家点评式的评论节目可以说是近年来才出现的。现在我们每天都可以听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中国之声,以及一些省市台的广播新闻节目,都有大量的评论员的声音,这些广播媒体都培育并拥有一支自己的新闻评论员队伍,在新闻发生的第一时间,立即到场,阐达对新闻事件的看法、态度和观点,引导舆论,告诉听众新闻事件的本质真实。听众对专家的解读更加信服和有说服力,从而增加了媒体的权威性和舆论引导作用。虽然经过几代广播人的不懈探索和实践,广播新闻评论正在日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色,但是距离让广播新闻评论真正能够成为媒体的号角、旗帜、灵魂的目标还是有一定的距离,这就需要我们在广播新闻实践多思考,多动脑筋,在撰写评论的过程中,更多的、创造性地展示广播媒体的特色和优势,让广播新闻评论更加鲜活生动,达到受众入耳入心的目的。在这里让我们共同探讨一下广播新闻评论的特点,广播新闻评论依赖广播媒体而生,所以,广播新闻评论离不开广播具有的鲜明的优势和特色,由此,广播新闻评论大致可用四个字来概括,就是快、新、活、短。

所谓的“快”,在各媒体对新闻争夺激烈的今天,广播评论要做到第一时间发声,第一时间解读,每一时间表态,以便吸引更多的听众,及时引导舆论。广播人要对于社会上形成的新的热点资讯,在百姓莫衷一是,难辨真伪的时候,告诉受众新闻事件本身的真实情况,以及新闻事件所产生的社会意义和价值。广播新闻评论能够做到快字,就会很好的契合听众的心理需要,去伪存真,解疑释惑,让受众明辨是非,以正视听。

新闻事件及观点评析篇(11)

中图分类号:G2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2-0025-02

语言是说话人所谈事件的集合,是活动的方式,是做“事情”的方法。语言表达说话人的观点、感情和态度。在评价系统理论中,语言作为一种“手段”,通过分析语言本身,可以评价话语人对事件的立场、观点和态度。作为功能语法理论中人际意义资源部分的拓展,评价系统理论中的评价意义,其主观和具有价值负荷的特点能够帮助我们识别什么样的语言资源才是具有评价意义的,因此也更加有利于我们对语篇进行解读。本文分别选择若干关于2016年3月发生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爆炸袭击事件的中英新闻报道文本作为分析对象,在“主观性”这一大框架下,根据评价系统理论探讨新闻语言中的主观性,对比分析中西方媒体对同一新闻事件的不同报道。希望对大众在新闻文本的解读上,以及对今后的主观性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语言的主观性

Z言的特性之一就是“主观性”,说话者“自我”的成分多少会在话语中有所表现。换句话说,说话人在说出一段话的时候,除了话语内容本身,说话人会不自觉地在说出的话当中传达自己对这段话的立场、态度和情感,由此,说话人的“主观”认识便会在话语中留下印记。

以往的“主观性”研究方向主要有三个,分别为说话人的视角、情感,以及认识。其中,视角就是说话人观察客观现实的角度,或是说话人对客观情状进行叙说的出发点。看待问题的视角不同,说话人大脑中的对事物的成像也就不同。即同一客观现状在不同的人看来会有不同的理解。说话人的语言,经前人研究表明,包含作者主观情感态度的语言表达式存在于语言表达的每一个层面。在新闻报道当中,新闻作者对新闻事件的立场、观点、情感等会通过这些语言形式传达给读者,报道者总是倾向于在新闻文本中注入自己对新闻事件的主观评价。语言研究者和读者通过对评价系统理论原则的学习和研究,能够对新闻语言中的主观性成分进行分析。

二、新闻语篇的主观性

新闻报道是大众了解时事消息的重要渠道。社会性灾难新闻的传播更是会对社会的稳定性有明显的作用影响。新闻报道者通常试图避免在新闻写作中流露主观情感态度,但是由于新闻由人写成,新闻话语中无可避免会体现写作者的主观性,因此分析此类语篇的主观性具有深刻的意义,同时也具有较大的挑战性。

评价理论认为可以将语言作为一种“手段”,研究者可以通过对语言的分析,评价话语者对事态的立场、观点和态度。评价理论包括三大子系统:介入,态度和级差,其中,态度次系统化为情感、判断和鉴赏。本文对新闻语篇的主观性研究,即从态度系统的三个方面着手。

(一)情感

情感是态度系统的中心,制约着其他两个系统。情感可分为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悲伤或快乐,自信或焦虑等。

1.比利时法语国家电视台网站及社交媒体上的照片显示,大批旅客慌忙逃出机场大楼,机场内冒出浓烟,多扇窗户碎裂,棚顶被部分炸塌,地面上散落房顶碎片,现场一片混乱。

在截取的这段《环球时报》的报道中,带有感情的词汇如“慌忙”“一片混乱”等,体现了语言的人际功能,这些词汇都带有明显的主观性。使用这些带有感彩并且主观性倾向明显的词汇,报道者明显想要表现出该次爆炸对民众造成的影响,对恐怖袭击持批判态度,通过对爆炸现场的描述,运用带有感彩的词汇试图引起读者的共鸣。

2.BRUSSELS -- Explosions at the Brussels airport and a downtown metro stop rocked the city Tuesday, killing more than 30 people, and wounding dozens.

而通过分析《今日美国》的报道可以发现,报道者更倾向于客观描述一个事件。所运用的词汇并没有任何情感色彩。相对应的,报道者运用数据来叙述爆炸造成的伤亡情况使得该段新闻报道的客观性更加凸显。

(二)判断

判断以社会准则为依托,对人的行为以肯定、否定,表扬、谴责等方式进行评判。从语言层面上来说,判断分为两个方面,分别为显性和隐性。在评价理论体系中,显性判定通过词汇手段进行表达,而隐性判定通过标记进行表达。标记作为对价值的判定,通常由代表中性的表意手段表示。在新闻报道中,为了表现其新闻语篇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新闻写作者常常运用引用或转述他人话语的方式。然而新闻报道的主观性会受报道者本身拥有的文化和意识形态背景影响,通过用词的选择、隐性判定等方式在文本中有所体现。

1.一名受伤男子在医院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心有余悸地说:“当时地铁刚进站,我就听到一声巨大的爆炸声,震得我耳朵发聋,我匆忙逃出车厢后回头发现我前面有一节车厢整个都被炸毁了。”

《环球时报》的这段新闻文本中,报道者选取了“心有余悸”一词来表现受采访者的心理状况,非常明显地表达了自己对该次新闻事件的态度。同时,通过对受访者话语的引用,其中“震得发聋”“匆忙”“毁”等用词,均表现了该次事件给民众造成的恐慌感,利用说话人本身的主观态度来引起读者的共鸣,引用话语文本本身体现了报道者对爆炸袭击的批判之情。

2.A journalist for Sky News who was in the duty-free area of the airport at the time of the explosions told the British broadcaster: "There was panic, people trying to find shelter where they were after we heard those two explosions. I could feel the building move. There was also dust and smoke as well.”

在《今日美国》的新闻文本中,报道者同样试图通过引用转述的方式评价新闻事件,利用说话人本身的主观态度来引起读者的共鸣,从而降低报道者自身的主观性。然而引用文本当中”panic” ”shelter”等具有显性判定的词语明显表明了说话者对该次爆炸事件的批判态度。因此,在该段新闻文本中同样体现了报道者的主观态度。

(三)鉴赏

鉴赏是依据某一领域的价值标准(主要对象不是人的行为,而是无生命的物体),对语言符号或自然现象进行价值评判。该系统分为三个子范畴:反应、构成和价值。

其中,价值,是指站在社会的角度来解读文本时,判断其重要性及价值,如:“vital”“essential”“fundamental” “considerable”“crucial”“worthy”“dangerous”…这些带有感彩的人际词汇的出现使得新闻报道带有明显的主观性。

1.爆炸发生后,布鲁塞尔街头到处是军人、警察和反恐人员。在欧盟总部附近,不断有警车呼啸而过,警笛声大作。每个十字路口都可以看到持枪的警卫人员严阵以待。

《环球时报》第一时间联系到中国驻比利时大使馆,大使馆方面表示,目前暂时没有收到中国公民伤亡的消息,不过由于当地信息比较乱,使馆方面正在密切跟踪,有最新消息会及时。

以上截取的啥巍痘非蚴北ā返男挛盼谋镜敝校“到处”和“严阵以待”表明了该次爆炸事件的严峻;“第一时间”“密切”这两个词汇的选用则表明了新闻事件的紧急性。整段话语整体上看是对新闻事件的客观报道,然而通过词汇的选用,报道者将自身的看法融入到了新闻文本中,其潜在的主观价值判断在潜移默化中对读者造成了一定影响。

2.Two explosions occurred during morning rush hour Tuesday at the airport in Zaventem and one at a downtown metro station near European Union buildings. Belgium's federal prosecutor confirmed the blasts were terrorist attacks. Authorities raised Belgium's terror threat to its maximum level. The Islamic State has claimed responsibility for the terror attacks, according to SITE Intelligence Group.

相反,《今日美国》的这段文本中并没有出现带有感彩的人际词汇。单就这段新闻文本而言,其主观性的体现并不明显,对事件的叙述相对较为客观。

三、结 语

通过以上分析发现,新闻语言文本当中,由于新闻报道者在写作过程中主观意识的注入,会体现其个人潜意识的主观性态度,而这种语言当中的“主观性”必然会影响新闻的态度导向。而中西方媒体在对发生在非本国的社会性灾难事件的报道上,其主观意识的倾注也有较大的不同。通过两则新闻文本的分析,可以看出《环球时报》的新闻语篇中其报道者的主观情感有较为明显的体现;而《今日美国》的叙述以客观报道为主,其主观性较不明显。由于新闻话语中无可避免会体现写作者的主观性,因此为避免对大众读者造成导向性的结论引导,分析此类语篇的主观性具有深刻的意义。希望本文的分析能有助于读者对新闻语篇的解读,在阅读中西新闻文本时对其主观性有更好地把握,从而能够以更加客观的角度来看待新闻事件本身。

参考文献:

[1] Lyons, BJ. Deixis and Subjectivity:Loquor, ergo sum[M]. New York: John Wiley, 1982.

[2] Lyons, BJ. Deixis and Subjectivity[M].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 2010.

[3] Finegan, Edward. “Subjectivity and Subjectivisation: An Introduction” In Subjectivity and Subjectivisation, edited by Dieter Stein and Susan Wright[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

[4] Martin, J.R. and David Rose. Working with Discourse: Meaning Beyond the Clause[M]. London&New York:Continuum, 2003.

[5] 高贝,黄安琪.中美报纸中灾难性新闻报道的语言特色对比分析―――以China Daily 和Washington Post 对马航客机失联事件的报道为例[J].怀化学院学报,2015(34).

[6] 高晴. 英语新闻语篇的主观性[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外语研究,2010(25).

[7] 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李战子. 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8] 胡壮麟.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社会语言学渊源[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