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区域创新战略大全11篇

时间:2024-03-18 18:28:53

区域创新战略

区域创新战略篇(1)

迈向“柳州创造”的要旨是构建区域创新体系

传统制造业是柳州的支柱产业,“柳州制造”享誉国内外。一批知名企业、知名品牌在这里诞生,“柳工”、“两面针”、“金嗓子”、“五菱”等走向了全国。人们不禁要问:是什么理念、什么力量支持柳州催生了这样的业绩?比较起来,柳州缺少东部地区的开放政策和地缘优势,又受限于地处中西部地区的诸多不利条件。面对各种困难,柳州的政府、企业和民众没有气馁,而是上下求索、锐意创新,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这是一条“制造”与“创造”相结合的道路,在这里制造和创造互相融合。制造是创造的基础,发展制造业是柳州发展的基础和平台;制造又要建立在创造的基础上,创新是柳州制造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严酷的市场竞争中,柳州认识到了创新的根本意义。

及至今天,柳州的发展也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纵观中国,东部凭借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发展迈上了一个大台阶。在东部大量高污染、劳动密集型企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时候,中西部必须避免重走高消耗、高污染的老路。冶金、汽车、机械制造等是柳州的支柱产业,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市场的变化,再过五年柳州工业发展的空间将达到能源、资源、市场等承受的极限。柳州面临的挑战是严峻的。这时,必须转变经济社会发展理念和经济增长方式,创新就是一个不二法门。在对发展现实的准确把脉中,柳州提出了从“柳州制造”迈向“柳州创造”的战略思想。其要旨,就是建构区域创新体系。

建设柳州区域创新体系,积淀了柳州改革与发展二十多年的经验,包含着柳州人创造的激情与智慧,也预示着柳州发展的崭新时期。

坚实社会基础使区域创新体系春潮涌动

从“柳州制造”迈向“柳州创造”,构建有柳州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现实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建立在柳州生动的发展实践基础之上,扎根于柳州人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的文化精神中。构建区域创新体系不止是一个时髦的词语,对于柳州来说乃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行动方略。

柳州建设自己的区域创新体系有着坚实的社会基础。在过去的发展实践中,柳州政府、企业和社会自觉不自觉地走上了创新的道路。在这里,创新不仅是企业的行为,也是政府、民众的行为,到处洋溢着的创新热情,到处可见创新的行动,区域创新体系已经春潮涌动。2005年,柳州组织了“创意产品”展览,柳州人吃惊地发现,在自己的身边居然有这么多的创新!这次活动激发了市民的广泛关注和热情参与,创新、创意、创业,成为市民共同讨论的话题。创新的热忱在迸发,创造的思想在萌生,创业的激情在孕育,柳州人正在以前所未有的生命活力创造着一个新柳州。

在柳州迈向发展新阶段的时刻,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背景下,具有柳州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可谓水到渠成。这既是对柳州实践探索的总结,又是对未来发展的一种前瞻设想。在探索柳州未来的发展中这种理念逐渐形成。如果说物质是一个基础的话,那么,“柳州制造”和“柳州创造”中所蕴涵的柳州人的创新理念和思路,则是更重要的无形资产,这必将为建设“新龙城”注入新的活力。

立足制造业 柳州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步入快车道

作为中西部地区的一个区域中心城市,柳州在建立区域创新体系的道路上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并凸现了自己的特色。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不是一个响应中央决策的口号,而应是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和客观要求。作为一种客观要求,它成为不可阻挡的力量推动着社会的前进。也只有认识到了创新的现实价值,才能使建设区域创新体系成为自觉的行动。柳州是工业城市,传统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增加知识和技术的含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是致胜的法宝。柳州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们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并塑造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作为发展实践的一种根本要求,柳州的区域创新体系就找到了切实的落脚之处。

区域创新战略篇(2)

1 自主创新是化危为机的必然选择

进入2009年,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还处在深化和蔓延之中。为应对金融危机,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经济体,纷纷出台规模空前的经济救援方案。我国中央政府更是及时出台了投资规模达4 万亿的经济刺激方案,而地方政府的计划投资规模则达18 万亿之多。抵抗金融危机,抓住全球产业布局重新“洗牌”的有利时机,化危为机,实施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带来的经济格局变化,实现科学技术创新,加快发展区域经济,是现阶段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中国国务院出台十大措施,其中就强调,将加强自主创新作为刺激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落脚点。总理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指出,“我们将投入6000亿元来推进科技创新”。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科技事业蓬勃发展,科技成就巨大,科技实力大幅提升,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科技工作进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的召开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实施标志着我国科技工作进入了以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特征的新时期。在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如何化危为机,人们更加依赖和坚信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科技要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发挥重要作用,做出更大贡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强调。

2 全力推进自主创新战略的政策措施

科学体系的经济化和经济体系的科学化之间的互相渗透,企业主体、科研机构和政府三者紧密合作进入技术变迁的过程中,使得知识创新呈现出所谓“三重螺旋”的格局,也从而加深了技术创新对其所在的整体(而且主要是区域整体)环境的依赖。这一转化过程可以理解为创新的区域化过程,亦即区域创新体系的形成过程。为了充分发挥企业、政府和科研院所等创新体系相关机构的作用,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体系,应该积极实施以下创新措施:

2.1坚定创新发展观念,开启科技发展新思路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是集中了大批专家经验和智慧,经过缜密论证制定的,它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科技发展的目标、重点和政策措施,为我国的科学和技术发展指明了方向。落实好纲要,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至关重要。

2.2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壮大创新主体

企业是生产的主体,也是创新的主体,同时也是技术研发投入和技术进步的主体。在发达国家,研发投入资金和研发人才的70%以上集中在企业,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所有大中型企业都设立自己的研发机构,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不应低于3%,高新技术企业在10%以上。只有把大中型企业技术研发的巨大潜力充分释放出来,自主创新战略才能落到实处。

2.3构建科技发展强保障,营造创新环境

政府作为创新活动的重要参与者,除了在公共技术研发投入中发挥引导作用外,其最大的职能在于提供制度保障,营造创新环境。政府应该在法制规范、政策制定、舆论营造中发挥服务性作用,对创新行为进行鼓励和保护。

2.4推进教育创新,大力培育科技创新人才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发挥高校人才培育功能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实现实验室人才和创业型人才结合,培养一批既懂科技又懂市场的新型的创新创业人才,最终推动创新。并且要改革高校、科研院所的管理体制,激发大学与科研院所的创业动力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推进产学研密切合作的机制。

2.5提升高新区发展水平,优化科技资源配置

逐步增加科技投入,为自主创新提供良好的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创新需要有良好的空间载体和基地。发挥高新区的创新载体作用,需要实现增长方式上的粗放向集约转变、单一重项目引进向重环境和服务的转变、以政策优惠为主向制度创新为主的转变、创新方式上的单一模仿创新向模仿和自主创新相结合的创新方式转变。

2.6开拓创新合作方式,用好科技发展助推器

顺应科技社会化、专业化的时代潮流,灵活地采用各种方式,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利用国内外科技资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一是依托重点工程,通过国际招标、技贸结合,提升国内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推广“三峡模式”;二是通过国际并购,获取国外技术资源,如“联想模式”;三是通过国际合作进行技术研发;四是通过委托国外开发拥有知识产权,如煤炭直接液化技术的“神华模式”;五是自主研发设计,由异地制造或进口关键零部件,即“华为模式”。

2.7激发科技发展活力源,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知识和技术是社会的,创新产品是要进入市场的,现代的市场又是完全开放的,知识产权是对智力劳动成果价值的肯定,产权的保护又是技术创新产品发展壮大的重要手段。一要激励科研开发、激发人的创造智慧,下决心增加研发投入,创造自己的知识产权,培养企业的领域竞争能力。二要在全球范围内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严厉打击窃取盗取活动,保护知识产权,呵护智力劳动成果,充分调动全社会创新创造的积极性。

2.8大力弘扬创新文化,重塑区域经济文化

区域经济文化的核心是创业创新精神。区域经济文化能够通过创造、激励、渗透、整合、导向与规范等机制影响创新的制度安排路径。弘扬创新文化,实现从墨守成规、小富即安向勇于创新、大富思进转变,形成以追求卓越,鼓励冒险,宽容失败,重视创新为代表的开放价值观。

3 以结构调整优化来增强区域持续创新能力

完整的区域创新体系主要包括主体性要素、资源性要素及环境性要素等复杂多样的构成要素,同时要求这些要素在创新型区域建设过程不断优化并产生和发挥效能。随着区域创新风险不断提高、技术更新速度加快、市场竞争加剧以及创新要求的不断提高,整合创新要素的趋势日益显著,各主体性要素为追逐各自利益达成了合作愿望后,开始建立相应的关系链条,并通过其有效互动和相互促进,使资源性,环境性要素在流动中重新组合,从而保证区域创新活动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因此,创新战略必须通过三个“调整整合”来实现其运行效应:

3.1调整区域经济中主体性要素,形成优势互补

地域空间上接近的主体性要素可以频繁的和面对面的交流与合作,加之要素流动的双向性特征,使创新体系形成的整体创新活力和能力大大超过若干个主体要素的创新活动所带来的效果之和,从而产生体系协同作用。特别是核心主体性要素——企业,如果在区域内空间接近,不但可以共享基础设施,也容易形成创造性思维及技术信息在本区域的非正式交流,建立信任的氛围和相互依赖关系,促进区域性创新群的形成。

3.2调整创新体系形成的驱动力,打造特色“活力源”

创新体系的驱动力即一个区域独特的地理环境、资源优势和社会资本等生产性要素集合形成创新网络的推动力,即有地域特色的创新“活力源”。这样可以节约投入的成本及相关费用,特别是当企业需要获取高级、专业性资源时,从区域内获取资源产生的效率优势会明显高于从远距离的外部获取的。地方政府协调作用的发挥也有利于营造适合区域发展、挖掘区内潜在创新优势的环境性要素。同时也能有效的扩散和传播隐含经验性的知识,推动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的社会化,加快创新速度,促进区域创新活动的开展。

3.3调整推动性系统要素,形成“产业根植和异构效应”

推动性系统要素即在本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创新活动运行中起着推动作用的一系列软要素的总称。一是创新活动运行所产生的学习效应,推动知识、技术创新的不断提高,加快整个区域创新升级步伐。二是创新活动运行所产生的集聚效应能够吸引更多的创新资源进入本区域,增进本区域竞争力的持续积累。三是创新活动运行所产生的 “产业根植和异构效应”,推动创新从企业创新扩散到产业创新,从单个产业创新扩散到产业簇群创新,从而推动整个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促进本区域特色经济的形成。四是创新活动运行所产生的延展效应能够克服本区域条块分割造成的利益损耗,使区域内各组成部分相互取长补短,相互协调,形成合力效应,从而增强本区域整体实力和竞争能力。

“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我们必须更加依靠科技创新,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应对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路甬祥强调说。科技创新是一种变革时代的巨大力量,它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带动和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发展,显著提升了国家的综合实力。同样,科技创新也应该是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最有效的方式。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加快建设具有地域特色的创新型区域经济结构,以提升区域经济竞争能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区域的自主创新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自主创新之火将点亮区域经济“寒冬”,也将给整个中国经济带来春天。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2]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3]孙英兰.经济危机往往催生重大科技创新.?望(新闻周刊),2009,(3).

[4]辜胜阻.六大对策推进民营企业自主创新.中华工商时报,2006-10-27.

区域创新战略篇(3)

整个南岸区2011年户籍人口62.6万,其中农村人口7.41万,仅占11.8%,但农村地区的发展不应被忽视。2011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473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977元,为东部地区农村居民纯收入11593元的90.34%。城乡居民收入差率2.11,低于全国水平、中部地区水平和西部地区水平,但城乡之间2倍多的差距仍然不可小视,农村地区的发展更需加快。

区域创新就是区域主体运用继承的、引进的和原创的知识体系以提高区域劳动生产率并造福区域民众的经济行为。对于欠发达的农村,其区域创新主要是运用继承的、引进的知识体系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造福村民。农村区域创新的内容主要包括几个方面:需求创新、要素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及文化创新等2。

一、南岸区实施农村创新的主要障碍

2011年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总量434.2亿元,增速16.1%。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4亿,增速仅为4%。2011年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6亿元,其中农业产值4.1亿元,增长33.6%;林业产值0.1亿元,增长57.1%;牧业产值1.3亿元,下降3.1%;渔业产值1.1亿元,下降2.8%;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1亿元,增长3.5倍3。可以看出传统农牧业的增长空间遇到瓶颈,而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却有着成倍的增长,从中可以看出一些未来南岸农业经济发展着力方向。根据对南岸区的农村发展主要数据的整理分析,我认为,南岸区农村创新的主要障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要素障碍

农业生产率仍有待提高。南岸区地处丘陵地带,不适合农业大面积的机械化操作。近十几年,随着化工肥料的普及和农业生产运输过程中机械化水平的提高,耕地产量已有明显提高。但产量提高并不代表产出提高,并不代表农民农业生产的利润有显著提高。且南岸区处城市边缘地带,高学历人才几乎全部外流。技术人才的短缺,造成了农村知识流动与技术传播的阻碍,农村发展的速度远不及城市发展的脚步。

2. 组织障碍

在中国,乡镇政府是中国最基层的政权组织。南岸区的农村人口少,各方面的重视程度低。在农村地区缺乏对高度分散的农户的有效组织,主要表现在:农业生产仍多以家庭为单位,在乡村建设规划、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道路水电等公用基础设施建设、污染治理等这些需要政府干预的领域,仍未引起足够重视。

3. 制度障碍

现行户籍制度把国民分为非农户口和农业户口,两种不同社会身份的国民在经济待遇、社会待遇、文化待遇等方面差距悬殊,大多数农民因农业户口身份被长期束缚在农村土地上。土地承包使绝大多数农民脱贫而解决了温饱,并支撑了农村的初级工业化。但分散的土地承包制度却不利于实现农业的规模经营和集约化经营,难以带动农民走向富裕,难以支撑农村的现代化和城市工业化。

二、南岸区实施农村创新的主要举措

农村创新体系大致包括:在决定和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生产要素、组织、制度、文化等诸多因素中,推动这些因素发生系统的联动的革命性变化,从而提高农村村民利益。南岸区实施农村创新可以从以下几点展开:

1. 要素创新:将初级要素逐步提高到中高级要素水平,培养和引进乐于建设新农村的高素质人才,增强引进知识和技术的吸纳消化能力。重点培育和引进建设现代农业、生态农村的适用型人才,在全体村民中普及生态文明基础知识,这是实施农村创新战略的最重要的要素创新。积极发展农村地区教育资源,全面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和职业素质,从根本改善农村劳动力质量。

2. 组织创新:组织创新是农村创新的根本。创新家庭、村委会、镇政府等农村组织,使之成为区域农村创新的主体。通过学习、示范、交流、感召等多种方式,改造传统农村家庭,使其成为较高水平生产生活的新农村建设者,重点塑造致富示范家庭和学习型家庭。加强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建设,全面提高农村乡镇政府的管理权威和管理质量。重点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的领导和思想主导,选拔无私精英管理农村基层组织,提高村委会“村官”的综合素质。

3. 制度创新:以农民社会身份的转变和土地制度创新为突破口,制定并实施生态补偿制度,带动农村综合体制改革。制度创新是农村创新的加速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农村地区最大的制度创新应是逐步放开户籍制度对农民流动的限制,允许农民在省(市)内自由流动。通过这种流动,让农民公平地分享到与城市非农户口一样的就业、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的待遇。建立与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养老保障制度、最低生活费保障制度,为村民的生存解除后顾之忧。

区域创新战略篇(4)

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浪潮中,区域创新能力已日渐成为一个地区经济是否拥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在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布局下,如何创建中部区域创新体系,提升中部创新能力,已然成为中部能否从“塌陷”中崛起、促进中部地区经济发展以及与国家区域经济战略目标相协调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从中部区域创新现状出发,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从创新主体、创新机制和创新环境三方面提出了构建中部区域创新体系的相关政策与建议。

关于如何衡量及评价各区域创新能力,各学者纷纷运用不同的指标选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核算与考察。但最后的结果,从总体态势来看,基本相同,即:我国区域创新能力同经济发展水平相似是东强西弱,从东部沿海地区向西部内陆地区由高到低呈梯次分布;而从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指标的排名来看,这里选用科技部相关课题组的测算结果,2003年,中部六个省份综合排名除了湖北排名靠前外,其他五省除了高于西部几个省市外,与其他先进省市差距还很大。可见,中部六省区域创新能力在全国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与西部较接近,而和国内先进地区比,差距还比较大。下面我们具体从以下几个要素方面来考察分析。

(一)知识创造能力即不断提出新知识的能力

一方面,从中部R&D经费投入来看,2004年,中部地区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科技经费支出占GDP比重尽管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缩小,但仍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与上年相比,科技经费支出有所增长,但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下降了0.02个百分点。其中,中部科技投入中政府的R&D经费投入所占比重较大,平均为34.83%。另一方面,从科技产出方面来看,中部六省在国内期刊发表的科技论文总数为48855篇,占全国总数的17.79%;而发明专利受理量仅占全国总数的3.28%,而发明专利申请授权量更低,仅占全国的0.49%,明显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知识获取能力又称知识流动能力

中部地区知识获取能力的平均综合得分为18.2,与西部地区相差不大,而与东部地区38.63的平均得分相差甚远。将我国知识获取能力分为四个等级,2004年的报告显示,除中部的湖南排名较靠前外,其它省市仍处于第三、第四等级。这说明中部地区的知识流动性不强,合作程度不高。

(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中部技术创新综合评价远低于东部,尤其是突出表现在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上。企业的研究开发在研究开发投入中所占的比重是衡量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一个重要指标。但从中部创新的重要产出指标看,企业在其中的地位并不高,据《全国R&D资源清查工业资料汇编》数据显示,在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山西的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中,国有企业分别占47.05%、39.26%、41.16%、51.84%和35%。可见,中部几个省的工业企业中,国有企业是创新主体,而中小企业和外资企业地位并不高。而且从中测算出的技术创新的经济绩效来看,不仅东部远高于中部,甚至西部也优于中部。如效率指标中单位科技资金投入产生的发明专利产出、单位科技人员产生的发明专利以及新产品开发费占新产品产值,西部都强于中部。

(四)区域创新环境

一个地区创新的环境包括基础设施水平、市场的大小、劳动者的素质等硬环境,也包括观念、政策、文化、制度等为企业创新提供金融支持的软环境,这些都是制约创新的重要因素。从硬环境来看,中部信息化基础设施较好,但从2003年各个区域创新环境综合测评指数上来看,中部综合测评在区域创新发展水平方面不仅明显落后于东部地区,且全部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其原因不仅在于中部信息资源没有得到较好的开发和利用,更主要的在于中部的政策、制度等创新软环境严重落后。

中部区域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经济实力较弱且经费投入不足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GDP水平,直接影响其R&D投入强度、公共教育经费投入强度和区域创新能力。中部曾是我国的粮仓和现代工业的摇篮,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基础,目前正处于向工业化中前期阶段,但由于中部广大地区以农业为主,“三农”问题突出,因此,中部总体上仍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2003年,中部人均GDP为7810.67元人民币,按当年汇率折算为970.27美元。据统计,近年来中部R&D经费与GDP的比例平均维持在0.62%左右,而东部和西部的比例分别为1.18%和0.80%。R&D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中部只能走以使用技术和改进技术为主的技术创新道路,缺乏创造技术的能力。中部地区知识创造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研究开发投入低,而中部科技投入中政府的R&D经费投入所占比重较大,相对来说,企业经费投入不足。中部企业R&D经费投入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中部国有企业比较多,经营机制尚未转变;而中小企业发展不足,工业企业普遍效益低下,自有资金不足;缺乏有效的融资体制扶持,造成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筹措资金困难。因此,企业尚未成为真正的创新主体。

(二)产学研合作水平不高

中部区域创新系统的特点是高校、科研机构自办产业较多,与企业联手进行技术创新较少。从企业长远发展来看,企业与高校或科研院所的合作缺乏长期战略性合作的基础。这主要是因为:缺少激励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合作的联接机制。由于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各行其是的独立职能,加之它们在时间、空间上和职能上的界限,一方面延缓了高校、科研院所的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时间,使企业错失赢得竞争优势的良机;另一方面,由于高校和科研院所缺乏必要的资金和试验场所,使得许多创新不能得以实现。没有一套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来促进产学研合作,很难建立起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在“共赢”基础上的紧密合作。

(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落后

中部产业多属传统产业,产业重点多在化工、冶炼和交通设备等第一、第二产业,普遍存在人多、社会负担重、经营机制不灵活、技术创新能力弱等问题;由于中部尚缺乏有效的风险投资机制和高新科技园区,因此以计算机、光机电一体化、信息、金融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非常脆弱,不具有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优势,而且基础差,尚处于成长阶段,没有一批成熟的和独有的核心技术,在区域创新能力上表现为实力弱。

近年来,中部高技术产业规模在全国比重偏低,技术密集度不高。2003年,中部高技术产业的工业总产值为852亿元,在全国高技术产业的工业总产值15099亿元中所占比重为5.8%,较1995年的8.64%下降了2.8个百分点;中部R&D经费占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28%,低于全国4.96%的平均水平;高技术产业的人均增加值只有5.63万元,仅为东部10.24万元的一半。中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为5.73亿美元,仅为全国的0.51%,不仅远低于东部98.60%的比例,而且与西部0.887%的水平相差不远;同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国比重也有所下降。同时中部高技术产业的贸易额也远远低于沿海其它省市,并且贸易逆差大,贸易逆差与进口额比例高达-6.36,可见中部高技术产业还没有发展起来,国际竞争力非常弱。

(四)创新制度建设落后

尽管中部科研与创新的基础设施较好,但基于技术创新的制度建设落后,主要表现在:

从正式约束来看,推动技术创新的地方法律、法规和政策不健全。当前,中部有关技术创新的法律和法规以被动地执行全国有关法律法规为主,缺乏具有区域特色的地方技术创新法规体系,特别是在一些有关技术创新的重点领域,如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技术与人才市场的发展等方面政策法规不全,既不利于充分保障创新主体的技术创新利益,提高其创新积极性,也不利于维护技术创新的正常秩序,保证区域技术创新的效益。

从非正式约束来看,中部地处内陆,受历史因素及传统文化影响,总体上表现为社会封闭,意识落后,缺乏市场观念,创新文化氛围不浓;从政府的角度来看,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政管理方式没有根本改变,政府“等、靠、要”的传统思维固化,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弱,微观管理过多过细,对技术创新的认识不足,管理不到位,支持不够。各省无论从政府,还是从社会,都尚未形成一套有利于技术创新的非正式制度,创新软环境差。

从实施机制来看,现有的政府管理体制和市场秩序对技术创新管理和保护不力,缺乏区域技术创新顺利进行的有效保障机制,制度实施的效率极低。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科技型企业产权不清,现代企业制度尚未得到根本确立;知识产权保护不力;投融资市场混乱;人才的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人才政策未落到实处;产、学、研各自为政,缺乏相互合作的条件和环境;社会信用水平较低,技术创新的风险较大。

尽管近年来,政府及有关部门在科教兴国的战略指引下,制订和实施了不少促进技术创新的政策法规,可是都因缺乏一种较好的实施机制,致使制度执行的效率低,未能充分发挥出其应尽的职能。

(五)对外开放程度不高

中国科技创新中心的研究报告认为,外资的大量引进及与其他地区特别是发达地区的经济联系对本地区创新能力有重要影响。

外资及先进地区的技术转移对一个地区创新能力的带动是多方面的,如在新产品开发能力的提高上,很多创新能力强的地区获得很高的外国直接投资或其他地区的技术转移后,往往转化为新产品。例如广东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已经超过上海居全国第一位,之所以如此,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广东作为全国对外开放的窗口,从境外吸引了大量投资,并由此引进了具有相当水平的先进技术,从而直接促成了广东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这种情况说明,对于中部地区来说,外资对于提高地区的创新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中部由于地处内陆,至今仍处于一种较为封闭的状态,地区经济的开放度较低,各省之间及与其他省份间联系不够。虽然改革开放后,开放力度逐渐加大,但与沿海地区相比,对外开放程度仍存在很大差距,由此影响了区域创新能力的发挥。

构建促进中部崛起的区域创新体系

(一)培育区域创新体系的行为主体

区域创新体系包括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系统、以大学和科研院所为主体的知识创新系统、以政府为主体的制度创新系统以及以中介机构为主体的服务创新系统。因此,要实现中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要培育企业在技术创新系统里的主体地位。长期以来,中部区域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较大,企业长期处于被动从属的地位,要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必须不断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新型的、贴近产业的“市场导向一企业主体一企业研发中心”的技术创新机制,引导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确立创新战略、品牌战略,努力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和关键技术,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掌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提高核心竞争力。

要培育大学和科研院所在知识创新系统里的主体地位。重点大学和实力雄厚的科研院所是中部区域的主要知识创新源,是中部区域发展知识经济、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策源地。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因势利导,鼓励和支持大学开展具有世界前沿水平和较大应用价值的基础研究,重视科学技术导向性创新,并推动研究成果的运用及产业化。同时,要解放思想,放宽政策,在有条件的大学建立大学科技园,聚集科技、资金、人才资源,形成创新、创业基地。对于科研院所,应根据不同科研院所的特点和优势,帮助其明确发展方向,给予分类指导。

培育政府在制度创新系统中的主体地位。中部区域政府应加强创新工作的使命感和紧迫感,把创新工作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根据中部区域实际,加快研究制定区域创新体系的总体战略和重大政策,协调解决创新工程的重大问题,推动创新工作的顺利实施。当然政府宏观调控职能的发挥,应剔除过度的行政干预以有效拆除创新的行政壁垒,政府在创新系统中的角色定位应主要围绕着培育创新主体、塑造良好环境、引导产业发展方向来进行。

要培育中介机构在服务创新系统中的主体地位。首先,应建立和完善中介机构的组织制度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整合中介结构,发挥集群优势,以开放交流规范、发展为宗旨,建立中部区域创新中介机构发展信息网络,作为中部区域进行中介机构管理和提供创新中介服务的综合性平台;其次,要促进技术创新中介服务活动的社会化和产业化,发展民营服务体系,以企业孵化器为主要方式,完善创业服务;最后,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使中介机构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逐步建立以产业与区域特色相结合的中介服务体系。

(二) 打造区域产业集群并建立区域联动机制

目前的中部地区合作现状表明,对内形不成凝聚力,对外形不成竞争力,对上形不成注意力,对下形不成号召力。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区域创新集群网络和区域协调联动机制,来打破地域、部门分割,促进中部区域创新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发展产业集群与城市集群是促进中部区域创新体系形成的有效载体和实现路径。一方面中部地区必须围绕各省的主导产业,建立有中部六省参加的集聚工业产业,培育和集聚具有部级导向的产业集群,如能源产业群、冶金产业群、汽车产业群、农业机械及生产资料工业产业群、农产品深加工产业群、旅游产业群、物流产业群、服务和金融产业群等;另一方面,应尽快建设大武汉城市经济圈,建立以武汉为中心,向外辐射长沙、南昌、合肥、郑州、太原的环状经济区域,从而提升圈内各城市的竞争力和整体经济实力,进而以各大省会城市带动小区域内城市发展,以达到集聚经济效应,实现区域经济发展。

而这一切的实现必须建立在有一个很健全的协调联动机制的基础上。各省应在协调领导小组统一规划指导下,制定发展蓝图,建议由中部六省(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山西)一市(武汉市)组成“6+1联席会”,加强区域内省与省、市与市之间协作与联合,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改变目前中部六省争做龙头难以协调发展的局面,逐步形成群龙共舞、百舸争流的发展格局。

区域创新战略篇(5)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国、各行业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大力发展,区域创新和产业集群已成为经济当前发展的主要趋势。因此,要增强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就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促进区域创新和产业集群发展。而区域创新和产业集群发展深受知识产权的制约。故而,对区域创新、产业集群发展及其知识产权战略进行分析已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区域创新和产业集群与知识产权间的关联

所谓“区域创新”是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通过将新要素引入到生产体系中或者实现要素的新组合来促进资源有效配置的一种新手段与能力;主要由非技术性变化的组织创新和区域技术性变化的创新组成。而产业集群是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也是一个特殊的创新系统;它是指集中于一定区域内特定产业的众多企业与其发展有关的各种行为主体,通过相关的网络关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空间集聚体。据相关文献研究可知,区域创新和产业集群之间有着较强的关联性。这种关联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地域关联、构成主体关联以及功能关联。一方面,产业集群是区域创新的主要载体;另一方面,构建主体间的联系机制是区域创新和产业集群建设的共同点。同时,两者发展的本质功能均是进行并促进新知识、技术的生产、扩散以及应用。此外,据相关文献资料研究可知,区域创新和产业集群与知识产权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同时,知识产权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要素之一,它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基于此,对区域创新、产业集群发展及其知识产权战略进行探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发展区域创新与产业集群的知识产权战略对策

由上文可知,从知识产权的角度来发展区域创新与产业集群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它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与方式。因此,必须对区域创新和产业集群发展的知识产权战略进行分析。笔者根据相关的文献研究资料并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共总结出以下几点对策,以此来为业内人士提供相关的参考。

1.实施的思路

从知识产权角度来看,区域创新和产业集群的发展应紧密结合基础性条件(如,区域本身的资源条件、产业发展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等),并遵循相关的战略管理步骤。其具体步骤如下:第一,应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战略目标和构建战略方案;值得注意的是,在对战略目标进行确定时,必须先充分对区域的创新资源基础进行考虑;在构建战略方案时,必须充分对区域政府的管理能力进行考虑;第二,在实施战略的过程中,必须把握好战略的重点;同时,政府与企业必须明确各自的智能;此外,为了确保战略的顺利推行,还应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

2.具体对策

由于区域创新和产业集群发展的知识产权战略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因此,要推动区域创新和产业集群的发展,就必须对其有效实施节能型对策性思考。其具体对策如下:

(1)充分发挥政府的战略规划能力

对于区域创新与产业集群发展而言,政府是其整体战略的规划者。因此,要促进区域创新和产业集群的发展,应先必须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的战略规划能力。首先,应采用行之有效的措施来培养和提高其战略决策与执行能力。其次,还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构建并完善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环境。最后,还应根据区域创新与产业集群发展的规律来对知识产权运行的机制进行构建,并不断对其进行完善。

(2)构建知识产权创造的机制与企业平台

由于企业在区域创新和产业集群发展中发挥着执行主体的职能;因此,要促进区域创新和产业集群的发展,还应对知识产权创造的机制与企业平台进行构建。首先,应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的作用来构建一个创新平台,以此来为区域创新和产业集群发展提供相关的知识产权战略。其次,从创造和运用区域内产业集群的知识产权为出发点,以此来构建一个将企业作为主体的知识产权创造联盟。

(3)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

要促进区域创新和产业集群的发展,还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首先,应建立并优化政府、企业以及行业协会的专门智能部门,以此来提高对其知识产权的管理力度。同时,还应采取有效对策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尤其是知识产权战略管理能力。例如,鼓励知识产权咨询机构的成立等。其次,还应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知识产权人才队伍。一方面,应从整体上对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进行规划;另一方面,还应对其培养环境进行优化。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知识产权直接影响了区域创新和产业集群发展。因此,我国必须对发展区域创新和产业集群的知识产权战略进行分析,以此来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又由于本文篇幅有限,必然存在不足之处。故而,这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对区域创新、产业集群发展及其知识产权战略进行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区域创新战略篇(6)

一、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原则

基于产业集聚的区域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构建所要秉承的原则是:

1.遵循市场经济规则。要立足于企业创新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合作各方的共同利益,通过平等协商,建立有法律效力的联盟契约,对联盟成员形成有效的行为约束和利益保护。

2.满足产业发展需求。要有利于掌握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有利于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有利于形成产业技术创新链,有利于促进区域支柱产业的发展。

3.发挥政府引导作用。要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发挥协调引导作用,营造有利的政策和法制环境,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推动重点领域联盟的构建。

4.鼓励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及其他组织机构,从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遵循市场经济规则,积极构建联盟机制。

5.围绕产业技术创新的关键问题为核心,开展技术合作;建立公共技术平台,实施技术转移,加速科技成果的商业化运用,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二、基于产业集聚的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构建

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在特定的经济区域内和特定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各种与创新相关联的创新行为主体、对象要素及环境要素构成的网络。创新行为主体以地区内的企业为核心,包括高校科研机构、金融机构、政府和各级中介组织。而联盟创新绩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行为主体在体系中的相互作用。产业集聚战略为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构建提供了有力的途径,为形成产业集聚和联盟的互动机制,战略联盟的定位必须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而落到具体的产业集聚的优势上。这一互动机制经过绩效的检验,可以实现联盟的实施目标即在实施中无论是环境的营造、目标的制定、过程的执行,都必须面向联盟的绩效,也就是说必须通过联盟的发展,提升联盟内部的自主技术创新能力,从而促进产业集群的扩张、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最终达到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目的。

基于产业集聚的区域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基本框架如下图所示:

该联盟基本框架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目标层次。战略联盟由企业、政府、高校和科研院所、金融机构和中介机构五大创新行为主体构成。战略联盟是有明确产业导向的联盟,是以实现产业集聚优化升级为主要目标的联盟。这一层次体现联盟构建的指导思想:以国家战略产业和区域支柱产业的技术创新需求为导向,以形成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企业为主体,围绕产业技术创新链,运用市场机制集聚创新资源,实现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等在战略层面有效结合共同突破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

第二层次是联盟实现层次。战略联盟的实施必须充分考虑区域产业规划结合联盟主体特点,运用产业集聚策略,规划产业发展,取得产业竞争优势,因地制宜的活运用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形式来实现产业政策目标。

三、结论

产业集聚战略以其特有的优势在区域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构建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产业集聚不仅加强了联盟中行为主体的相互合作,扩大了基于区域创新能力的竞争优势, 还大大加快企业、高校以及科研院所的技术创新步伐。联盟中各行为主体,以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为基石,结合联盟主体特点,运用产业集聚策略,规划产业发展,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由于联盟产业发展的合理分工,使需求和供给有效的集聚起来,形成一种规模效应和范围经济,促进了效率的提升和经济的发展,形成良好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金荣学.推进我国企业技术联盟的对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

[2] 张晖明,丁娟.美国企业技术战略联盟发展新动向与启示[J].世界经济研究,2006.

[3] 袁兢业.基于技术创新联盟的企业竞争力构建[J],改革与战略,2005.

区域创新战略篇(7)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1-0143-03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重视和加强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是一项事关国家昌盛、民族兴旺的基础性、战略性、长期性任务。建国以来,中国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人均占有粮食和肉类量比建国前分别提高了两倍和12倍,小麦、稻谷、肉类、水产总产量居世界首位,满足了人口由5.4亿增长到13亿的需求和人民营养水平提高的需求,以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1%的人口[1~2]。在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农业现代代的过程中,更有效地依靠科技,提高资源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成为推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大问题。本人以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较为发达的江苏省南通市为例,探讨农业科技创新的战略问题。

一、南通农业及其发展的主要特征与优势

南通市属长江下游、东部沿海地区,地处北纬31°41′06″~32°42′44″,东经120°11′47″~121°54′33″,东濒黄海,南临长江,滨江临海,素有江海门户之称。属亚热带温湿季气区,全年平均气温15℃左右,全年降雨量在1 000mm~1 100mm,常年平均雨日110d~130d,江、海、河贯通,水系发达,灌排方便。温光水土等自然资源适宜多种作物生长,极有利于农业生产。南通农业具有集约化、高产出的农作特点,又有着滨江临海、毗邻上海的区位优势,更面临着沿江、沿海联动开发的发展机遇,从而形成了农业科技创新的功能、目标等方面诸多更迫切的需求。

(一)具有高度集约、多元高产的农作特点

南通人多地少,是全国人地矛盾最为突出的地区之一。总人口约770万左右、耕地约710万亩左右,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92亩左右。南通市的东部沿海区域为旱作地区,西部沿江和里下河区域为稻作区,该地区适宜种植的作物类型多样,总体上呈现出多元多熟集约化的生产特点。它既是我省的优质稻米、双低油菜、弱筋小麦和高品棉等大宗型作物的优势产区,又是中国的蚕豆、蚕茧和花木等特色作物的优势产区,同时也适宜多个类型与品种的特粮、特菜、特经及其果蔬作物的生长。通过精耕细作、间套复种等方式,农田的复种指数、耕地的产出率高[3]。蚕茧生产遥居全省领先水平,全市的蚕茧产量为5.34万吨,占到了全省的43.44%。以多元多熟为特点推进集约化种植的同时,南通市的畜禽养殖业也呈现集约化规模发展的态势,牧业总产值在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了1/4。畜禽养殖业的发展,主要通过规模养殖的途径,近年来畜禽规模养殖和养殖小区的建设有了较快的发展,涌现出年饲养50万羽蛋鸡、200万羽肉鸡、20万羽肉鸽、10万头生猪的规模养殖场。据初步统计,全市生猪规模养殖户7 500户(规模占比达到45%),肉鸡规模养殖户6 050户(规模比重达到84%),蛋鸡规模养殖户12 600户(规模比重达到80)。土地的集约化利用技术开发使其单位面积的产出显著提高,占江苏全省9.89%的耕地产生了占全省的11.36%的农业总产值。人多地少、而产出和产品要求又很高,突显出农牧业集约化生产、协调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科技需求。

(二)具有滨江临海、毗邻上海的区位优势

南通处于沿海经济发展轴和沿江经济发展轴“T”型结构交汇点和长江三角洲的北翼,滨江临海的区位优势,使得南通具有着丰富的沿海土地资源、渔业资源、风力资源和水资源(长江年均提供淡水达50余亿t),全市的海岸线433Km,其中江岸线227Km、海岸线206Km,分别占全省的28.1%和21.3%。海岸带面积13 240平方公里,其中潮上带面积近30万亩、潮间带270万亩(含0m以上的辐射性状沙州近100万亩)、潮下带(-15m等深线内浅海)400万亩。在长江入海口有永隆沙、兴隆沙两个岛屿,面积30.31 Km2。全市沿海有近海鱼类约130多种,多获性鱼类75种,优势种有七至八种,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虽然天然苗种优势已不复存在,但人工繁育成为新的优势。滩涂贝类资源仍居全省沿海各市之首。适宜藻类生长的面积有30多万亩。海岸带内还有较为充足的林业资源,野生植物资源有14科48种之多,栽培植物及药用植物有100多种。森林覆盖率4%~5%,林木蓄种量达10万m3,其中防护林占28.6%。南通与上海隔江相望,具有上海经济向北辐射的巨大市场空间和发展经济的广阔腹地,随着沿江三大过江通道的建设,使南通与上海、苏南的联系更加紧密,特别是苏通大桥的建成,一个小时的车程将使南通融入上海一小时都市圈、一小时产业圈和一小时核心圈,使地理优势突变为市场经济发展的优势。必须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资源,瞄准把南通建设成为上海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和旅游休闲基地的战略目标,突显外向型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科技需求,找准资源型特色农业与外向型农业的连结点,在海洋渔业、滩涂农牧业、鲜食果品业、创汇蔬菜业、畜牧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以及生态旅游业等方面谋求技术突破。

(三)具有沿江开发、沿海开发的发展机遇

2003年江苏省委、省政府实施新一轮沿江开发战略,南通市区和如皋、通州、海门、启东4个县(市、区)拥有长江岸线的沿江地区成为江苏沿江开发核心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江苏省省委、省政府启动实施沿海开发战略,前不久国务院第六十八次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随后国家发改委正式印发,标志着江苏沿海开发开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并付诸实施。南通位于长三角北部沿海经济带,作为江苏省的海洋大市(6个县市中除如皋之外的5个县市具有沿海岸线),其独特的优势决定了南通在江苏省沿海开发和“两个率先”中的重要战略地位,沿江、沿海开发的战略布局,给通江达海的南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此同时,农业将面临着新的问题并承载着新的功能。在人口不断扩张的同时,农村人员将向非行业转移,导致务农人口减少、素质下降;以耕地为主的农业资源将减少,在农产品数量和质量不减少的情况下(甚至还要求持续性的提高与改善),对土地产出的要求越来越大;生态环境将面临着来自非农和农业内部两个方面空前的压力,来自工业和生活的点源污染可能引起面源化,而农业面源污染(化肥、农药因素以及秸秆、畜禽排泄物等废弃物)势必不断加剧。农业不仅具有食品保障功能,而且具有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功能,在南通快速推进“大港口、大产业、大园区、大城市”发展形势下,农业在就业增收、农民致富中的作用越来越小,实际功能越来越偏向于食物安全、能源安全、社会和环境的安全保障作用。必须注重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延伸,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在开展基于经济快速增长过程中农业功能拓展领域的技术创新有迫切的现实需求。

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农业科技创新需求分析

(一)新农村建设对农业科技创新的需求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党中央根据中国城乡关系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开展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是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迫切需要。以科技进步引领农村建设,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农业作为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不仅具有经济功能,而且还具有生态与社会功能。由于农业科技战略重点一直集中在提高粮食产量和保障粮食安全方面,而对农业生产发展至关重要的整体技术和基础环境条件创新投资不足,致使目前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田水利、农机等配套率不高;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生产成本高、产品质量差的问题也十分严重。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中青年劳动力向城镇的大规模转移,土地锐减和劳动力质量下降已成为当前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瓶颈。必须发展多路径、多层面的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现代化以打造新农村建设的坚实基础。

(二)提升产业质量对农业科技创新的需求

当前农民增收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增产不增收,农产品品质低、品种单一、加工转化率低、产业链条短是导致农业效益低下的关键性因素,农产品加工业技术落后、产业不发达是农民增产不增收的一个主要原因。一些专家测算,价值1元的初级农产品经加工处理后,在美国可增至3.72元、日本为2.20元,而中国只有0.38元,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大多在(2.0~3.7)∶1以上,中国在2002年该比例才达到0.60∶1。从一定意义上讲,目前中国农产品供给过剩乃是农产品结构趋同和精深加工不足而引起的结构性过剩,市场对高质量、高水准的新型农产品仍表现出旺盛的消费需求。2007年7月产自日本新县的“越光”和宫城县的“一见钟情”大米在北京、上海销售,两千克包装的售价分别是198元和188元,可视作一个例证。而有赖于粮棉油等传统作物的生产格局,适应市场的能力弱,种植效益难有突破与提升,以南通如皋等地为例,通过对如皋的17个行政村、总面积11.07万亩农田的调查显示(2006年),水稻、小麦、油菜、棉花、大豆、玉米、花生等作物的效益处于较低状态,上述一茬作物每亩净收益分别为450.4元、338.3元、328.9元、674元、366.6元、426.5元和490元,而桑园、花卉苗木、蔬菜等作物效益较高(净收益均在2 000元以上),分别达2 902.4元、2 864.3元和2 228.6元。因此,要实现农民增收,仅靠传统式的稻麦棉油等作物的增产是远远不够的,要加大区域优势高效作物的规模化种植,延长农业生产的价值链,建立起“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和食品安全供应体系。

(三)改善生态环境对农业科技创新的需求

农业生产长期以来高度依赖资源的高强度开发和化肥、农药等生产要素的高强度投入,结果以沉重的资源和环境为代价解决了10多亿人的温饱。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大量的化肥、添加剂、塑料薄膜等被投人生产过程,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处于优势产业和主柱产业的畜牧业,在迅速发展过程中相伴随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畜禽粪便总排放量逐年增大,在非用肥季节随意露天堆积,臭气四溢,蚊蝇乱飞,导致疾病传播。作为农业生产主要副产品的农作物秸秆,每年大量地就地焚烧,造成资源浪费,严重地污染大气,危害人体健康。工业化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深入,新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出现,土壤环境污染物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土壤环境污染不断加剧。由于上述诸多因素,农民居住环境和生产环境渐趋恶化。据叶飞、卞新民等(2006) [4] 对江苏省农业非点源污染地区差异评价结果,南通的非点源污染源的等标排放量分别是化肥污染2.304万m3、畜禽粪便2.222万m3、生活污染1.741万m3、精养鱼塘1.740万m3,可见化肥污染、畜禽粪便和生活污染是制约南通农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关键污染源,农村现代农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多种有助于各类农业要素投入的平衡的技术创新和成果扩散,以迅速遏制农业生产环境和人居环境恶化的势头,为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优良的生态环境条件。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新能源开发利用以及人居生活环境和生产环境的改善等都迫切需要大量的、不同层次的农业科技创新,特别是污染土壤的修复、农业废弃物无公害与资源化利用及其各类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技术创新。

三、策应经济快速发展的农业科技创新领域与重点

(一)动植物新品种研发领域

重点研究具有区域特色的动植物遗传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技术,应用常规技术、转基因技术、分子定向育种技术以及航天诱变育种技术等进行培育(或是引进筛选)动植物新品种。对于优势农作物,如迟熟中粳稻或早熟晚粳稻、饲用或青鲜食特用(糯、甜)杂玉米、双低油菜、春性弱筋或中筋小麦、转基因杂交抗虫棉、大粒型蚕豆等应注重高产、优质、多抗等性状的协调;应注重特粮、特经、特菜等作物地方优异种质保纯、新品种引进和新种质的创制;对于出口创汇型经济植动物,高效外向型的果蔬、桑蚕、花木以及适于滩涂等边际农田生长的盐生作物、能源作物等,应注重新品种引选和种质创新;应注重猪、羊、禽等畜禽和水产等优质品种的引进和培育。

(二)优质高效安全生产的研发领域

重点突破(引进集成)并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农产品和环境中化学污染物快速在线检测等检验检测技术。以农产品的优质、安全为目标,引进筛选或研制生物农药、新型肥料、生物饲料添加剂新产品,研究以“阻隔、诱杀防虫和设施避雨、控湿防病”等为途径的无害化生产关键技术和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开发沿海、沿江和里下河三大生态区农业生产物质要素、技术优化组合及科学配置模式及基于主要农作物和特色农作物优质、安全、高产、高效、生态的栽培技术体系。研究设施连作障碍治理技术。研究开发不同饲养规模畜禽和水产高效健康养殖模式与技术体系。研究开发养殖高效节粮、节能减排新技术。

(三)农产品精深加工研发领域

研究新型高效分离、分级、杀菌、防腐、保鲜、干燥等农产品精细加工技术,引进(或开发)利用酶工程、生物工程、现酵工程所开发的新型、高附加值工业产品和医药中间体、功能性健康食品和配料等,引进(或开发)超高压加工、脉冲电场杀菌、微波真空干燥、超微粉碎等新型加工设备,促进食品加工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四)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研发领域。

注重研究和推广节约型(节水、节地、节肥、节能、节工)农业技术,保护性土壤耕作技术,高效施肥技术,病虫草兽禽害综合防治技术,秸秆粪便安全资源化技术。集成和推广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模式,农牧农渔农林结合的立体农业模式,秸秆粪便安全资源化的产业化开发模式,高效高产优质生态化农产品(无公害、绿色、有机)生产模式。探索基于基地和信誉的安全农产品销售模式,加快推进生态农业的标准化、产业化和区域循环经济建设,建立农业生态环境动态监控体系和农产品安全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发展特而专、新而奇、精而美的各种物质、非物质产品和产业,推进以生物能源、生物基产品和生物质原料为主要内容的生物质产业发展,拓展农业功能,促进资源高效利用。

(五)农业装备研发领域

引进或开发园艺设施用微型耕整机械,开发渔船节能机械、助航、捕捞等关键技术及装备,加强对水产品加工和船网机具修造耗能设备节能技术改造。注重引进和开发在主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畜禽养殖、设施农业、设施渔业、渔业节能、农产品加工与贮运等成套技术装备。

(六)农业信息技术的研发领域

引进或集成研发动植物虚拟表达和数字化设计、作物生命过程信息探测、农业遥感等数字农业核心技术以及一批农业信息采集、农情监测、耕地质量测定、农产品质量检测等软硬件产品,逐步形成并完善我市主导性农业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三大环节的数字农业技术和应用体系。

参考文献:

[1]郑建初,高旺盛.现代农业与农作制度建设[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4.

区域创新战略篇(8)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资源的核心因素是知识产权。在《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出台后,尽快制定并实施地方知识产权战略,对于新疆这样一个地处西部相对欠发达的省区,不仅有利于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而且

有利于新疆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一、新疆知识产权战略定位

(一)新疆知识产权战略是区域知识产权战略。“知识产权战略”一词通常指一个组织关于知识产权的长期性、整体性、全局性的政策和行为。从知识产权战略主体角度看,可分为国家、地方、行业、企业知识产权战略这样四个层次。其中,区域知识产权战略介于国家战略和行业、企业战略之间,既要体现宏观性,又要解决本地区重要产业、重点企业面临的共性问题。发展和利用具有区域特色的知识产权资源既是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又是整合区域知识产权资源,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区域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区域创新系统的形成和优化,而区域创新系统作为国家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成为国家创新系统的有力支撑。

所谓区域创新系统,是指一国之内的一定地域空间,将新的区域经济发展要素或者这些要素的新组合引入区域经济系统内,创造一种新的更为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实现新的系统功能,从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形成区域竞争优势,促进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因此,区域知识产权战略以发展和提升区域竞争力为主线,以运用知识产权制度和知识产权资源为手段,着力激发全社会的自主创新活力,将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为自主知识产权的创造和运用能力。

(二)新疆知识产权战略是对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衔接和实施。新疆知识产权战略作为区域知识产权战略是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在于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指导本区域今后一个时期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工作,促进国家和地方知识产权战略的协调和衔接,使国家和地方知识产权战略形成有机整体,共同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小康建设服务。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涵盖了专利、商标、版权等七个领域;突出了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四个方面,拓宽了知识产权工作的广度;提出了九个方面的战略措施,增加了知识产权工作的深度和力度。新疆在制定和实施地方知识产权战略时,应当实现和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无缝衔接,应当全面体现和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所涵盖的内容。这是制定和实施地方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前提。当然,地方知识产权战略并不只是对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简单重述,而要实现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与区域优势和区域发展的有机结合。

相对于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新疆知识产权战略属于中观层次的子战略,是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和在新疆的深化与具体化。地方知识产权战略的首要任务就在于保障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然后才谈得上因地制宜,突出和体现区域特色。地方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性就在于把宏观性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与本地区的实际结合起来。

(三)新疆知识产权战略是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是国家运用知识产权制度,促进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和社会进步的国家总体发展战略,从根本上确立了知识产权工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地方知识产权战略是对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衔接和实施,因此,地方知识产权战略必须与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协调起来,并成为其组成部分。

知识产权战略具有科技文化属性,所以知识产权战略与科技政策、文化政策等息息相关。在构建新疆知识产权战略时,就不能不考虑科教兴新和人才强区战略、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等内容,并力求保持统一协调。如,2005年6月的自治区中长期(2006~2020年)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强调:新疆要坚持实施面向优势资源转换的科技创新战略,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全面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坚持优先发展面向优势资源转换的科学技术;坚持实行常规技术与高新技术相结合的产业技术发展路线;坚持技术引进和技术创新相结合,加快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对统筹发展的科技支持;进一步扩大科技合作与交流。

在构建新疆知识产权战略时,不是要另起炉灶,而是要整合和嵌入,即首先要把现有的规划或措施整合起来,突出知识产权制度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其次是要把地方知识产权战略所涉及的目标、任务、内容、措施等有效嵌入现有的规划或措施中,并使之保持协调一致。

二、新疆知识产权战略主体和战略重点

(一)新疆知识产权战略主体。与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宏观性和政策性特征不同,区域知识产权战略侧重的是为了促进区域内优势产业的发展而进行知识产权发展谋划。区域知识产权战略突出的是区域内相关企业总体知识产权能力的增进,以及多元主体运用知识产权制度工具能力的整合和提升。

区域知识产权战略主体要素呈现“全社会”特征,即地方政府、司法机关、企业、知识产权中介组织等都成为区域知识产权战略的内生变量,而不再作为环境变量来考虑,具有更强的自主性和参与性。这些主体在区域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和实施的不同阶段,其作用和功能都是不同的。因此,在构建新疆知识产权战略时,除强调政府主导外,还应当有各相关主体的广泛参与。

区域知识产权战略是综合性、跨部门的政府战略,为了实现多主体的协同效应,在制定和实施新疆知识产权战略时,首先,应当有一个具有执行力的,起领导、统筹协调作用的类似于战略小组的机构。一般认为,“战略小组”是战略管理的协调者与指挥者。由其负责建立区域知识产权战略组织,组织、协调组织成员的活动,并对组织成员拥有控制权、奖惩权,以保障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和实施的有序开展,如上海市《关于本市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强调:强化市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功能,充分发挥市知识产权联席会议的领导、统筹协调作用;其次,应当重视企业、高校、研究机构、行业协会、中介组织等在区域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和实施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上海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提出:“利用本市知识产权学院、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的资源优势,在高校开设知识产权与理工科专业的双学位制和本、硕士连读制,在本科专业特别是理工科专业和研究生中开设知识产权基础知识课程。”最后,区域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不是政府部门的孤军奋战,而是需要借助各种社会力量来共同完成的系统工程。借助各种社会力量共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手段就是战略工具。这些战略工具一般包括:家庭和社区、自愿性组织、私人市场、信息和劝诫、管制、公共事业和直接提供等。由此可见,新疆区域知识产权战略的有效实施不仅需要利用多种战略工具组合,而且需要诸多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的广泛参与。

(二)新疆知识产权的战略重点。到2010年,新疆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接近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位居西部地区前列;到2020年,把新疆建设成为我国西部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这是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确定的两个阶段性主要战略目标。要实现这一令人振奋的目标,就必须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优势资源转换战略,推进重点优势资源的开发利用,并充分利用制定和实施新疆知识产权战略的契机,综合运用专利、商标、版权、地理标志、植物新品种等知识产权制度工具来优化区域创新系统,增强区域竞争力。

新疆知识产权战略重点应当与优势资源转换战略保持协调统一,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和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1、推进新型工业化。重点发展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产业,加快培育高新技术龙头企业,大力发展中小型科技企业。围绕产业核心技术的集成与突破,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群和产品群。

2、改造提升传统工业。利用高新技术、信息技术、环保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纺织、建材、轻工、化工、机电、冶金等骨干企业,打造品牌,提高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品市场竞争力,形成一批以改进发明专利为核心的知识产权。

3、发展可持续农业和特色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以先进技术装备提升产品档次和质量,大力扶持、提升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辐射带动力强的农产品加工业。引导具有一定产销规模和地方特色,尤其是具有原产地地理标志特征的农产品申请注册商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大力发展以商标为纽带的订单农业和农副产品深加工业。选育具有地方特色和产业优势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动植物新品种。

4、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在新兴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中,扶持发展具有新疆地方特色的传统服务业老字号品牌,加快培育一批国内、乃至国际知名的服务业品牌。继承和弘扬民族民间文化,加强新疆传统文化的版权意识,并尽可能使之知识产权化。支持以特色旅游商品为主的民族特色产品和工艺美术行业的发展,重视知识产权在其中的运用,扩展其品牌效应。

三、新疆知识产权战略保障机制

(一)形成一个起领导、统筹兼顾作用的决策组织。知识产权战略具有公共政策属性,在其制定过程中需要多主体的广泛参与,以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在其实施的过程中,也需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以保证决策的客观性和适应性。而且,当前的知识产权管理体制是一个“多龙治水”的格局,难免存在“政出多头,各自为政”的问题。因此,在实施国家和地方知识产权战略时,需要有这样一个决策组织(战略小组)来发挥领导、统筹兼顾的作用,把推进知识产权战略作为政府的长期职能。

(二)加强知识产权联合行政执法。知识产权的创造、利用,离不开公权力对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在我国,一直沿袭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并存的模式。当前,我国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的职责和职权分散在多个部门,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的分散和不统一,没有形成“合力”。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发挥行政保护在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中的作用,应当加强知识产权行政保护领域的联合行政执法,把分散的行政保护资源整合起来,调高区域知识产权行政保护效能。

区域创新战略篇(9)

近年来,世界各国相继制定其创新战略,如美国《创新战略》、欧洲《欧洲2020战略》、日本《数字日本创新计划》、韩国《2025年构想》等,以期提升其国家经济发展持续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作为国内创新驱动战略先行省份的江苏,一直坚持把科技进步与创新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并把创新驱动战略确定为“十二五”核心战略,推动了全省创新发展水平。2015年江苏全社会研究与发展(R&D)活动经费1788亿元,占全省GDP的255%;R&D人员71.14万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6.1万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销售收入达4.5万亿元,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0.0%。根据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5》,江苏区域创新能力连续七年位居全国第一。但在江苏经济、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一方面仍存在创新能力还不够强、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还不够足、创新仍然是发展“软肋”的状况;另一方面存在新兴产业规模相对较小、产业分布南北不均衡、产业链前端的新产品少、产业集聚度弱等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江苏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为此,就需要研究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的互动机理,找出关键影响因素,提出技术创新和发展新兴产业的对策建议。

1文献综述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刘峰(2010)认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速度、规模以及竞争力受到牵制的主要原因是国内缺少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和技术创新能力水平较低[1];于晓曦、孙英隽(2011)认为技术创新可以推动新兴产业部门的出现和成长,改变各支柱产业的地位,从而引发主导产业的更替,产生新的增长极[2];蔡乌赶(2012)研究了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产业系统发展的协同度及螺旋演化关系,构建了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3];李东华(2012)认为技术创新是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产业发展又使得技术不断进行跨领域、多角度的交叉融合与革新[4];吕月英、邸泽(2013)认为技术创新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机制的关键推动力,其水平表现能够反映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状况与竞争实力[5];曾繁华、王飞(2014)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分析了技术创新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跃迁的机理[6];王宏起、李力、王珊珊(2014)根据设计与技术双重驱动的创新模式要求,提出了新兴产业创新链重构的定位与策略[7]。王斌义(2010)基于改进的AU模型,从物联网产业演变的全过程考察了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的内在关系,探讨了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物联网产业的跨越式发展[8];王欢(2012)选择日本、欧盟以及美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实情作为研究背景,在总结分析其产业发展规律后,认为技术创新是产业成长过程中的关键推动力量[9];卢文光、关晓琳、黄鲁成(2013)分析了技术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互动耦合发展关系,构建了两者间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统计数据,计算了技术创新与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耦合协调度[10];李煜华、王月明、胡瑶瑛(2015)构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并结合问卷调查结果验证了政府干预、企业协同创新、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参与、产业内组织单元的互搏意愿、关键资源、运营管理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具有显著影响作用[11];胡永平(2015)以重庆大中型工业企业2000—2011年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差分GMM和系统GMM方法研究了自主研发与技术引进及其交互关系对生产率的影响[12]。上述研究对技术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关键因素进行了分析,但关键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和作用机理分析还不够深入,因此本文研究具有新颖性。

2技术创新与新兴产业发展互动关系模型的构建

综合上述研究成果,我们将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的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有机联系归类为区域资本投入、区域研发人员投入和区域金融与环境三大部分。

2.1区域资本投入方面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投入。区域资本投入方面包括区域R&D投入强度、高新技术产业投入、规上工业企业R&D经费规模和技术引进费用等。R&D投入强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核心指标之一,世界主要国家全社会R&D投入强度大多在3%左右,日本、韩国、美国和德国2013年全社会R&D投入强度已分别达到3.47%、4.15%、2.73%、2.85%。高新技术产业投入不仅能优化投资结构,也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转型与升级,有效地促进企业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规上工业企业R&D经费规模的大小,不仅反映出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程度,也体现了企业开发新产品的主动程度;企业要想在市场上保持竞争优势,只有不断创新,开发新产品和发明专利。2013年美国制造业企业R&D经费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已高达3.8%,而江苏规上制造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不足1%。技术引进费用体现了企业对外技术依存度。虽然技术引进费用越高,对企业技术进步和新产品生产有利,但随着区域创新水平的提高和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增强,企业技术引进费用将不断降低。

2.2区域研发人员投入方面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员投入。区域研发人员投入方面包括区域R&D人员总量、区域R&D人员全时当量和人均R&D人员全时当量等。区域R&D人员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其总量不仅是区域和企业科技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而且影响区域和企业科技质量、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因而R&D人员总量是区域发展的一项战略性资源。区域R&D人员全时当量和人均R&D人员全时当量等体现了R&D人员科研活跃度,其值越大越能体现R&D人员技术和科研创新的积极性越高,其值越高不仅促使发明专利数越多,而且增加企业新产品的数量。区域发明专利数的规模,体现了区域技术创新水平,对创新驱动发展起“龙头”作用;企业新产品的数量体现了企业产品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程度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3区域金融与环境方面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金融支撑与环境。区域金融与环境包括科技服务体系和科技减免税政策等。科技服务体系通过组织各种科技资源和科技力量,为创新活动提供技术、知识、信息、管理和投融资等服务,对推动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促进创新资源合理流动、提升科技创新效率产生深远影响。技术交易市场额的规模大小,不仅反映出企业获取新技术和新产品的途径宽窄和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水平,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科技服务体系对创新的支撑能力。科技减免税是我国支持企业新产品研发与生产的一项优惠政策,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越高,所获得的科技减免税越多。综上所述,区域技术创新与新兴产业发展互动关系机理见图1。

3江苏技术创新与新兴产业发展互动关系的实证分析

3.1数据收集

为了进一步验证区域技术创新与新兴产业发展互动关系及图1所示的模型合理性,我们依据《江苏统计年鉴》《江苏科技发展公报》等收集了2010—2015年江苏区域经济与科技发展数据(见表1)。

3.2指标之间相关性分析

根据2010—2015年江苏区域经济与科技发展数据,基于图1所示的指标之间的因果关系,利用SPSS软件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见表2。根据表2相关分析结果,我们发现,江苏技术引进费用占R&D经费比重指标变量对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作用程度不大,这一状况反映出企业新产品多为国内R&D人员研发,江苏区域创新能力增强;其次,江苏R&D人员人均全时当量、科技减免税占新产品销售收入比重之间呈正相关,但与其他指标之间负相关,反映出R&D人员活跃度不够高,科技减免税政策作用有限。

4江苏技术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解释结构模型

矩阵的建立依据图1所示的因果关系有向连接图和指标变量之间的相关分析,江苏技术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解释结构模型根据解释结构模型(ISM)建立的步骤,对上述可达性矩阵进行区域划分和级间划分后,形成的递阶解释结构模型如图2所示。从图2可以发现,影响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根本性因素分别为区域R&D人员数、区域全社会R&D经费、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和企业R&D经费,因此,要发展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需从上述关键因素入手。

5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策

5.1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从政府产业主管部门角度,要进一步研究江苏区域产业发展趋势及互补性,选择具有较强技术关联性的产业,促使江苏区域创新要素的有效集聚和各产业创新链的不断完善;其次,要进一步改善江苏人才发展环境,培养、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领军人才,建立与产业相关的人才跟踪与评价体系,为后续人才培养与引进提高指导,完善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作用、流动配置和激励保障机制,建立全省人才引智平台和人才库,统一协调全省人才跟踪、资金配套、绩效评价等工作;再者,引导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加强与大学、科研机构的联系,深入进行新技术和新产品研发工作,并开展科研成果引进、筛选、评价、孵化、落地等服务,并完善科技服务体系,促进高校与企业产学研合作,形成创新产业链、协同链和价值链,提升江苏科技资源利用水平、集成创新和原始创新能力。此外,要进一步调研和分析各类高新技术产业及其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规模与产值的比例关系及发展态势,制定江苏产业链完善和创新要素布局匹配等江苏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大高新技术产业投入力度和全社会R&D经费投入强度。

区域创新战略篇(10)

关键词:区域循环经济; 空间组合战略模式; 优势导向战略模式; 技术创新战略模式

一、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模式

(一)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空间组合模式[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生产综合体模式具有很大局限性,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组合战略模式主要包括增长极模式、点轴发展战略模式和网络发展战略模式。增长极模式的基本思想是经济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和部门,而是首先集中在某些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和主导产业部门,这些部门通常集聚在某个地方即增长极(城市、经济特区、资源密集区和开发区等)。增长极既包括产业增长极,也包括空间增长极。增长极具有支配效应、乘数效应、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是区域工业化初期阶段所采用的一种空间结构模式。在传统线性经济模式下,增长极推进型企业的选择所依据的产业关联包括前向关联、后向关联和旁侧关联等,主要强调“生产者” 企业与“消费者” 企业之间的关联,忽视了企业“废物”的循环利用即“分解者”企业与“生产者” 企业和“消费者” 企业之间的关联,是不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结构模式。

为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必须用循环经济理念将传统增长极改造成循环型增长极。循环型增长极与传统增长极的主要区别如下[2]:

1.传统乘数效应向产业生态联系乘数效应转型。传统增长极的乘数效应指增长极中的推进性企业与其它产业之间的垂直联系和水平联系,忽视了“生产者”企业、“消费者”企业与“分解者”企业之间的联系。为实现区域循环经济效益最优化,循环型增长极中的推进性企业与其它产业之间必然要建立产业生态联系,因此,传统乘数效应必然向产业生态联系乘数效应转型,产业生态联系乘数效应是循环型增长极的重要作用机理。

2.循环经济效益是循环型增长极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的重要动力。与传统增长极一样,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是循环型增长极的重要作用机理,但与传统增长极仅追求经济效益不同,循环型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必须遵循循环经济规律,追求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最优化。由于集聚循环经济效益的存在,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均随距离的递远而衰减 。

3.根据李小建和苗长虹提出的推进性产业的性质和相关指标[3],作者认为区域主导循环型工业选择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较强的创新能力,尤其是工业循环经济技术创新能力;(2)强产业生态关联性,能促进循环型产业综合体的形成;(3)较高的需求收入弹性,产品市场广阔,市场扩张和生产发展速度快;(4)较高的发展速度或潜在发展速度,能带动循环经济整体快速发展;(5)较高的比较循环经济利益,能充分发挥区域比较循环经济优势,发展潜力大;(6)具有较大的规模,只有这样才能主导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方向;(7)动态更替性,不同发展时期,主导工业不同。组成区域循环型主导工业的若干关键企业或潜在关键企业是该工业的推进性企业,推进性企业的区位集中地便是循环型增长极。

4.循环型增长极对地区生态环境发展的带动作用往往较大。一方面,具有生态联系的企业往往更倾向于空间上互相接近,产业生态联系更多地发生在区内;另一方面,由于在产业系统中增加了“分解者”企业,从而提高了产业关联度,因此,循环型增长极对地区生态环境发展的带动作用往往较大,而传统增长极忽视“废物”循环利用,缺少对地区生态环境发展的带动作用。

5.循环型增长极有利于其与地区的协调发展。循环型增长极的选择遵循产业生态联系原则,增长极与地区之间形成了错综复杂的产业生态联系网络,二者互相利用“废物”,既节约资源又可减轻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促进增长极与地区的生态经济协调发展。

点轴发展战略模式的基本思路如下:(1)点轴发展战略模式的几何构成是由点和轴(线、带)两大部分有机组合而成。(2)点轴系统既具有集聚效应,也具有扩散效应。(3)点轴发展战略模式中的轴线走向与自然轴和人文轴的实际走向吻合一致,轴线具有不规则特点。(4)点轴发展战略模式具有等级层次性。

循环型点轴发展战略模式是在循环型增长极模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循环型空间结构模式,由循环型增长极和循环型轴线有机组合而成,循环型增长极沿轴线形成复杂的产业生态联系,与传统轴线相比,循环型轴线增加了“废物”的运输功能。循环经济效益可分解为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因此,与点轴发展战略模式一样,循环型点轴发展战略模式也具有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循环型轴线走向与自然轴(流域轴、海岸轴等)和人文轴(铁路轴、公路轴等)的实际走向一致,或由自然轴与人文轴共同交叉复合组成复合轴线,是区域循环经济的空间组合战略模式的中间存在形式。循环型网络发展战略模式由循环型增长极和相互交叉的循环型轴线共同构成,具有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但以扩散效应为主,以区域循环经济均衡发展为目标,是以循环型点轴发展战略模式为基础的高层次终极发展。

(二)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优势导向模式[1]

传统资源导向战略模式基本特点即:(1)把区域内部丰富的自然资源作为区域主导优势条件,资源储量、种类、品位、空间组合状况及开发利用难度等直接决定着区域内部支柱产业的选择、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形成,以及区域在全国乃至国际劳动地域分工中的地位。(2)资源导向战略模式是各类优势导向战略模式的最初存在形式,但非最终形式。随着区域内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加大,可供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逐渐枯竭,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资源导向战略模式将逐渐被其它优势导向战略模式替代。(3)资源导向战略模式适用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4)区域内部自然资源空间分布格局决定着资源导向战略模式应用范围的空间配置格局。

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资源导向战略模式具有以下新特征:(1)在自然资源稀缺和生态环境恶劣的时代,丰富的“废物”(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环境成为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主导优势条件之一,“废物”(资源)再利用和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成为资源导向战略模式的重要内容。传统资源导向战略模式仅强调自然资源如煤炭资源优势,忽视了“废物”和环境资源的价值。(2)资源(含“废物”和环境资源)导向战略模式可贯穿于区域发展全过程中。传统自然资源导向战略模式是各类优势导向战略模式的最初存在形式,而非最终存在形式。但随着自然资源日益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如垃圾发电)和环境资源密集型产业将成为朝阳产业,在“废物”集中地区如大城市可采用“废物”导向战略模式,在环境资源丰富的地区可采用环境资源优势导向战略模式(如利用优美的自然环境发展旅游业,在空气质量优良的地区发展对空气质量要求特别高的高新技术产业),资源导向战略模式可发生在区域发展的较高阶段,并可贯穿于区域发展全过程中。(3)区域内部自然资源、“废物”和环境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共同决定着资源导向战略模式应用范围的空间配置格局。贵州省开阳县磷煤化工(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基地发展战略模式是典型的资源导向战略模式。

根据区位论,优越区位是决定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一定阶段可成为主导因素,形成区域发展的区位导向战略模式。其基本特点:(1)优越区位是区域发展的主导因素。(2)区位导向战略模式中的区位由自然区位和人文区位两部分构成。(3)区位导向战略模式是区域发展战略模式的中间形式,而非最终存在形式。区位优势的动态转化导致区位导向战略模式向市场导向战略模式的转化。循环经济遵循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因此,区域循环经济在一定阶段应采用区位导向战略模式,但除考虑传统的区位因子外,还要重视“废物”的运输成本、“废物”运输中的环境污染、集聚循环经济效益等因子。区位导向战略模式是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模式的中间存在形式,而非最终存在形式。

我国目前的生态工业园规划,往往强调自然资源优势和政府的重要性,忽视企业区位因子如市场区位、交通区位等的重要性,提高了企业的产品运输成本、劳动力成本等,降低了企业利润,不利于调动发展循环经济的积极性,更不利于自然资源短缺而区位优越的地区发展循环经济如发挥交通区位优势、集聚废旧金属发展金属再生利用产业,影响了循环经济的合理布局。在我国未来的循环经济发展中,要加强与市场经济的融合,在区位优越地区发挥区位优势集聚生产要素,加强对传统经济的循环经济改造和促进全新型、虚拟型循环型经济地域结构类型的形成。

区位动态转化导致区位导向战略模式向市场导向战略模式转化,市场导向战略模式的基本特点即:(1)市场是决定区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2)竞争机制是区域发展的主要驱动力。(3)市场导向战略模式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一种模式,也是区域发展战略模式的最终存在形式。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市场导向战略模式具有新的特征:(1)产品或服务只有在被最终消费后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因此,绿色市场是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2)国内外实践表明循环经济必须与市场经济相融合,因此,竞争机制是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其前提是建立完善的绿色市场经济体制。(3)绿色市场导向战略模式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模式,强调一切从绿色消费市场出发,有市场就生产,无市场就转移。

(三)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技术创新模式[1]

传统区域发展的技术创新战略模式的基本特点是: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区域发展的主要推动因素,技术与知识密集型产业是区域发展的主导产业类型,区域内部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研制与市场化是区域创新的标志,区域内部的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大学与科研机构是区域发展的技术创新模式得以实施的重要依托。

按照区域发展初期技术创新过程形成的机制不同,可将技术创新区域分为自主创新型区域和引进创新(模仿创新)型区域两大类。技术创新战略模式在一切战略模式中处于核心地位,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创新战略模式具有以下新特征:(1)循环经济技术创新是区域技术创新战略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技术创新战略模式强调先进科学技术是区域发展的主要推动要素,技术与知识密集型产业是区域发展的主导产业类型,忽视了资源再生技术、资源节约利用技术等循环经济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循环经济技术不一定是高技术,但确是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带有很强公益性质的技术,因此,循环经济技术创新应是区域技术创新战略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2)根据循环经济理念,“污染”的技术与“绿色”的技术不再是严格意义上对立的概念,技术的选择应在整体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要把所有减少物资消耗、封闭物质流、使能源脱碳的技术进行系统化思考。突破单一的、狭隘的观点,从整体的角度把各行业的创新技术统一起来,以追求最佳效益[4]。(3)资源节约利用技术、资源再生技术、相关产业链接技术和闭路循环技术等成为区域技术创新的重点。根据循环经济的6R原则,为节约资源和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除以前的高新技术外,资源节约利用技术、资源再生技术、相关产业链接技术、闭路循环技术和生态系统恢复技术等成为技术创新的重点之一。(4)企业网络技术创新的地位更重要。循环经济强调企业之间“废物”的相互利用、企业因产业生态链断裂的风险大,企业之间的联系更复杂,因此,更需要企业之间加强技术创新的合作,企业网络技术创新的地位更重要。(5)政府在区域循环经济技术创新中的作用更明显。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大学和科研机构是技术创新的源泉,中介服务机构是技术创新的桥梁,政府是技术创新的航标、且通过改变技术创新活动资源配置来影响技术创新的速度、方向和规模,而循环经济技术是带有很强公益性质的技术,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因此,政府要加强对区域循环经济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不断提高区域的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5]。

二、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的选择原则

(一)战略重点领域的选择原则

目前如何选择中国现阶段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领域的研究成果较少,主要有以下观点[6][7]:(1)高耗能、高污染的工业行业和废弃物再利用、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置产业是我国循环经济的近期战略重点产业。(2)中国近期发展循环经济的优先领域应遵循以下原则:①市场效益、就业、循环利用资源与环境保护“四统一”原则。②治理“双高行业”即高污染排放和高原始资源消耗行业原则。③在总体污染排放中所占比例较大、资源消耗多的行业优先原则。④抑短原则,即抑制资源短缺程度最大而进口难度高的资源使用原则。⑤成熟技术原则,即加速推进已经具有成熟循环利用资源技术、资源再生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扩散原则。⑥规模经济原则,即推进企业规模生产和区域循环经济网络原则。我国的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生态环境质量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性大,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领域的选择必须因地制宜,而不是复制全国的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领域,因此,以上原则在应用于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领域选择时,需进一步修正。

1.区域总体污染排放、生态环境破坏中所占比例较大、资源消耗多的产业和短缺程度大而进口难度高的资源利用量大的产业优先原则。选择该产业作为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产业,可有效节约资源和减轻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迅速提高区域生态经济效益。

2.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原则。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选择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产业,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优化,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遵循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原则即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与生态化的融合原则。首先,要在符合区域产业结构高级化、合理化、生态化和国际化的前提下,优先选择近期在区域产业结构中比例下降不太大或不变和上升的上述产业作为区域循环经济近期发展战略重点产业。否则,该产业在区域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消耗总量中的比例迅速减少和资源短缺数量迅速减少。其次,要鼓励企业从生产优先向服务优先的转变,优先发展区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总量中贡献大(含潜在)的产业即主导(含潜在)循环经济产业和支柱循环经济产业如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和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产业的发展。将制约区域生态经济效益的“瓶颈”产业作为进行循环经济改造的重点产业,有利于区域生态经济效益的提高,但忽视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大(含潜在)的产业对区域循环经济效益的贡献,该类产业符合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应该是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产业。正如在区域经济中将“瓶颈”产业、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含潜在)同时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产业一样,本文将制约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瓶颈”产业和主导(含潜在)循环经济产业、支柱循环经济产业同时作为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产业,二者并不矛盾。

3.区域产业合理布局原则。如果新建产业是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产业,要重视建立产业之间的生态联系及其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生态联系,根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最优化原则(如考虑“废物”运输成本、生态成本)进行合理布局,要重视集聚循环经济效益,引导循环型产业集群的形成。已建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产业,必须根据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优化原则,依据循环经济理论,进行布局调整。如在坡度较大地区发展种植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必须退耕还林还草。

4.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制约原则。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在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如贵阳市,可采用跨越式发展模式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但国内外实践表明,循环经济必须与市场经济相融合,追求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优化,因此,总体上看,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要受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制约。

5.可持续消费原则。循环经济包括整个社会生产领域,其中,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社会消费行为会引导生产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在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消费模式比生产模式更重要;中国目前虽然处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初级阶段,但已普遍出现高消费和不合理消费的倾向,造成比较严重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因此,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领域的选择必须遵循可持续消费原则,消费领域是大多数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领域。

6.生态系统恢复与建设原则。广义循环经济包括生态系统恢复与建设,在目前生态环境普遍恶化的背景下,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领域的选择必须遵循生态系统恢复与建设原则,生态系统恢复与建设是大多数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领域。

7.区域成熟循环经济技术原则。理论研究和实践表明生态环境和知识是21世纪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因此,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循环经济技术在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加速推进区域已经具有的成熟循环经济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扩散,可以发挥循环经济技术的比较优势促进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提高区域的综合效益。

(二)战略重点空间的选择原则

循环经济的发展最终必须落实到空间上,但当前关于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空间选择的理论研究滞后,导致在实践中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空间选择存在很大的盲目性。目前,中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空间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

1.可持续协调布局原则。可持续协调发展包括非均衡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两层含义,符合目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21世纪初期中国区域发展的主旋律。可持续协调布局是可持续协调发展的空间侧面,包括非均衡协调布局和可持续发展两层含义。循环经济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在中国21世纪初期,其空间布局必然遵循非均衡协调布局和可持续发展原则即可持续协调布局原则。

2.在区域总体污染排放、生态环境破坏中所占比例较大、资源消耗多的地区和短缺程度大尤其是通过进口难以解决的资源利用集中地区优先原则。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目的是节约资源和减轻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区域总体污染排放、生态环境破坏中所占比例较大、资源消耗多的地区和短缺程度大尤其是通过进口难以解决的资源利用集中地区优先发展循环经济,可以有效地提高区域生态经济效益。

3.因地制宜原则。循环经济存在空间差异规律,主要理由如下:第一,循环经济依赖的自然禀赋的地区差异性。循环经济依赖于自然禀赋,而自然条件具有地区差异性,自然资源具有稀缺性,生产要素具有不完全流动性和分布不均衡性。第二,规模循环经济效益和集聚循环经济效益。循环经济改变了物质的流动方向,但不会消除经济本身的趋利性和节约性;具有生态联系的企业集聚可以减少废物排放、存储、运输及其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因此,存在规模循环经济效益和集聚循环经济效益规律。第三,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循环经济包括企业内部、企业之间、企业与社会之间的物质循环,循环经济各环节之间的距离是无法完全消除的,存在距离成本的地区差异。第四,技术空间差异。循环经济发展依赖于循环经济技术尤其是循环经济高新技术的发展,而循环经济技术水平存在空间差异。第五,绿色消费市场的空间差异。消费在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产品或服务只有在被消费之后,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循环经济依赖的绿色消费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消费需求,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成正相关,反映在空间上必然形成区域绿色消费市场。因此,推进循环经济模式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空间的选择,必须遵循因地制宜原则。

4.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优化原则。我国各地区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强度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区域产业结构与布局决定的,因此,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空间的选择必须遵循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优化原则。第一,要考虑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的动态变化,根据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优化的趋势,优先选择在总体污染排放、生态环境破坏中所占比例较大、资源消耗多的产业和短缺程度大而进口难度高的资源利用产业近期在区域产业结构中比例下降不太大或不变和上升的上述地区作为区域循环经济近期发展战略重点空间,否则,上述地区不再符合原则(2)的要求,又不属于区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总量中贡献大(含潜在)的产业集中分布地区,也就不再是区域循环经济近期发展战略重点空间。第二,要在循环经济网络基础较好的地区优先发展循环经济,以利于实现集聚循环经济效益。第三,区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总量中贡献大(含潜在)的产业集中分布地区是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空间。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总量中贡献大(含潜在)的产业是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产业,其集中分布地区如某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资源再生利用产业集中分布地区和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产业集中分布地区是区域中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贡献大(含潜在)的地区,是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空间。

5.可持续消费布局原则。在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消费模式比生产模式更重要;在中国已普遍出现高消费和不合理消费的倾向,消费集中地域如大中城市往往是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的地区,消费的分布直接影响着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因此,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空间的选择必须遵循可持续消费布局原则。

6.生态系统恢复与建设重点地区优先原则。在目前生态环境普遍恶化的背景下,生态系统恢复与建设是大多数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领域,但在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往往大大超过了生态承载力,导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严重失调,应优先进行生态系统的恢复与建设,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空间的选择必须遵循生态系统恢复与建设重点地区优先原则。

7.成熟循环经济技术地区优先原则。循环经济技术在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已具有成熟循环经济技术的区域,率先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充分发挥比较循环经济技术优势,迅速提高区域的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 方创琳.区域发展战略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2] 诸大建.中国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区域创新战略篇(11)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西部专项课题“西部民族自治地区知识产权战略构建与实施的法治保障研究”(08XFX024)及新疆自治区高校科研计划项目“新疆地区知识产权战略构建与法律体系的完善”(XJEDU2007S27)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一、国内外知识产权战略发展现状

(一)国外知识产权战略确立情况。知识产权战略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到特定阶段时所必须实施的发展战略,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知识产权竞争将逐步成为国家之间的主要竞争。美国从20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实行知识产权发展战略,一是产业结构的调整;二是相应的知识产权改革,制定法律,重新界定知识产权的权利归属和利益分配,包括知识产权的实施者和推动者及管理者的权益。在对外方面,谋求美国知识产权权利人在全球利益的最大化,推动《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的签署。日本于2002年提出了“知识产权立国”的口号,通过了知识产权基本法,并在内阁成立了知识产权本部。同时,近年来英国、加拿大、印度、希腊等国也纷纷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创新,如英国采取措施不断完善和发展知识产权体系,鼓励创新,推动技术转化;加拿大的知识产权政策突出两方面特点:一方面不断完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另一方面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总之,从国外关于本课题的研究情况以及各国所采取的具体措施来看,各国都非常重视知识产权制度的建设,并因此而推动了知识产权发挥对本国经济、政治、文化的促进作用。

(二)我国国内知识产权战略确立现状。我国关于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工作是从2005年7月开始的,国务院为此专门成立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制定领导小组,在全国各地进行了详细的调研。目前,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内容包括20项专题和1个纲要,即“20+1”战略,20个专题包括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大保护知识产权的执法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以及提高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意识等。我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于2008年4月正式。在国家制定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之际,国内各地如上海、福州、江苏、西安等地也都开始启动实施了相应的知识产权战略措施,如福州市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开始启动知识产权实施和产业化基地项目;上海2004年9月《上海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激发创新活力。同时,有学者还对统筹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与地方知识产权战略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以促进发挥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实现国家和地方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

(三)趋势。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最终确立和实施必然带动地区知识产权战略的确立和实施,这样基于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确立背景下的不同地区特色知识产权战略的研究及地方相关法律体系的完善必然成为此类课题进一步研究和思考的问题,这有助于挖掘并发挥不同区域的特色和优势。如青海出台的实施纲要即以发挥特色优势为基点。

二、民族自治地区知识产权战略的确立对促进区域发展的意义

(一)保证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最终确立和实施从宏观上确立了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基本政策,这必然带动地区知识产权战略的确立和实施,并起着指导和依据作用,而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推进要求各地区必须要从属和进一步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但是,由于各地区的差异,区域知识产权战略主要应基于地区区情为主,知识产权事业相对落后的民族自治地区需要在此背景之下结合自身的特色制定适合于自身地区发展的地方知识产权战略。

基于此种现状,为了能够有效地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充分利用地方特色优势,在对民族自治地区知识产权制度的确立、保护、实施的充分分析基础上,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管理、实施与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分析,构建适合区情的专利、商标、商业秘密、地理标志等方面的战略。因此,在新时期发展知识产权事业,构建区域知识产权战略就具有了必要性。

(二)促进地区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创新能力的提高。知识产权事业是民族自治地方实现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因此地方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对于促进民族自治地区的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完善,以及对于发挥地区的知识产权资源优势和促进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西部地区,尤其是民族自治地区,资源丰富,多元民族共存,有着发展知识产权事业的优势条件,但从知识事业发展现状来看,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因此,基于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确立之际,确立区域知识产权战略对促进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自治地区知识产权战略的确立和实施将进一步应对加入WTO后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面临的挑战,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在区域经济和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在民族地区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并有利于培育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产业和企业,有利于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完善,有利于提高民族自治地方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有利于维护民族的团结。

(三)实施品牌战略,带动区域发展。总体来看,民族自治地区缺乏全国驰名的品牌和企业。不少企业经营管理者商标意识淡薄,还未认识到商标在企业发展和社会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创立驰名、著名商标的积极性不高,没有使商标发挥出促进和带动企业和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区域知识产权战略的确立和推进工程,各区域将积极建设和实施区域品牌战略,这一方面将保证不断增加促进各地企业争创品牌,带动地方产业的发展,实施形成一系列区内著名品牌和全国驰名商标;另一方面将提升企业的商标意识,促进商标注册量、“中国驰名商标”和“地方著名商标”的数量的增加,从而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丰富的优势,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四)提高公众知识产权意识,保证战略的实施。战略的确立与实施将采取各项知识产权教育措施以提高公众知识产权意识。如进一步推进实施了知识产权万人教育培训计划,开展以“科技活动”等为主题的一系列知识产权专题活动,开展知识产权科普进课堂活动,进行知识产权初级、中级教育,有针对性地讲解知识产权制度、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现状、著作权法、打击盗版的意义、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等,从而使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机关团体及广大公众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明显提高。而公民知识产权意识的整体提高必将对知识产权整体战略的实施提供保证。

(五)促进地区优势发挥,提升地方企业创新能力,强化地方核心竞争力。地区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将促进该地区知识产权的管理、运行和保护,将推动地区经济、科技、技术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将促使地方加强知识产权的宣传,提高公众的知识产权意识。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地区知识产权战略的构建将促使企业提高知识产权意识,确立企业自身知识产权发展战略,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投入,强化核心技术的创新能力,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科技、技术,并加强企业自主品牌的发展,从而在深化企业发展的同时推动该地区经济的发展。因此,地区知识产权战略的确立将推动企业知识产权的管理、运用和推广,从而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并最终促进地方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地方知识产权战略的确立涉及专利、商标、地理标志等具体知识产权的管理、实施及相关知识产权成果的保护问题,尤其是关于企业知识产权问题,它的确立必将对企业和地区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六)促进地方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的完善。知识产权战略的确立将进一步促进知识产权制度的完善,按照著名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观点,“制度是决定发展,进而决定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加强地方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对提升地区经济、社会、科技可持续发展,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积极影响。事实证明,随着西部大开发及创新性国家建设等一系列战略的提出,自治地区知识产权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大幅度增长,这些都得益于地方政府的指导、支持以及地方法制建设的健康发展,得益于西部一系列创新政策和制度确立与实施。但从目前关于知识产权的相关法律规定来看,这些地区还缺少直接鼓励知识创新的法律措施,也缺少快速转化知识产权的法律措施,缺乏体现地方特色的地方立法和自治立法以及一些全国性法律的配套立法。因此,在知识产权战略确立之际,完善的法律体系对于保障区域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并针对区域实际情况,解决地区知识产权纠纷,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从而对促进地区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由此可见,及早制定体现区域特色的知识产权战略将是完善地区法律体系的需要,也是促进地方法制的建设、健全法制环境的的需要,是最终进行地方和谐建设的需要。

三、民族自治地区知识产权战略定位

(一)基本定位。区域知识产权战略应当是有别于具有宏观性质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同时又应当区别于体现微观性质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它应当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体现中观性区域知识产权战略,既不失宏观指导性,又有具体可操作性。因此,民族自治地区知识产权战略应以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为指导,结合区域具体情况,全盘规划,以发挥地区资源优势为基点,突出地方特色产业为重点,服务地区经济为目标的基本定位。地区知识产权战略作为区域知识产权战略要服从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约束与指导,同时在确立地区知识产权战略中注意统筹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与地方知识产权战略的关系和衔接,寻求地区知识产权战略的突破口,充分发挥地区资源优势,突出地方特色。

(二)基本战略目标。民族自治地区知识产权战略应选择发达地区转移出来的成熟产业作为自己的主导产业,同时根据本地区的优势资源形成优势产业,最终确立和实现以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相互促进融合的战略目标,并最终形成以营造区域知识产权发展的法制环境和市场环境,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加速知识产权创新成果转化,提升全区知识产权意识,加强人才培养及提升区域竞争力为基本战略目标。

(三)战略重点任务。民族自治地区拥有丰富的优势资源,因此战略重点应结合本地区资源特点、产业特点、科研水平,地区知识产权确立应以优势产业为突破口,有针对性地解决区域特有问题,搭建适合本地区的知识产权战略指标。

1、寻找地区战略突破口。由于各地区的差异,民族自治地区资源丰富,但知识产权意识和知识产权事业发展较为落后。因此,区域知识产权战略主要应基于地区区情,结合自身的特色,选择以优秀民族文化资源和优势产业为突破口,制定适合于自身地区发展的地方知识产权战略。

2、进行区域知识产权的SWOT分析。进行区域范围内的知识产权现状调查,考查地区知识产权成果、管理、运用和保护等现状,了解地区知识产权事业所具有的优势、劣势以及面对的机遇和威胁,然后结合现状进行战略组合分析,从而确立发挥地方优势的区域战略。

3、选择体现地区特色的重点领域,确立区域知识产权战略。战略任务应在坚持创造、运用、管理、保护并重的原则指导下,在现有的环境下,通过引进、转化、合作、自主创新等方式,选择体现地区特色的优势产业作为重点领域,如棉花、石油、矿产资源、旅游、民族医药、民族手工艺等为战略突破口,建立区域特色的知识产权战略体系。

(作者单位:新疆财经大学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