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公共管理原则大全11篇

时间:2023-08-17 17:42:25

公共管理原则

公共管理原则篇(1)

服务原则:公共行政管理视野下,政府服务的对象是公民,国家与社会。要为公民服务。依法管理原则:法治是一种特定的治理国家的方式,法律高于任何权威,国家公共事务的治理必须依据法律的规范进行,任何公共权力都在法律的轨道上运行。公开透明原则:政府机关的所有活动,从立法,执法,提供资讯,社会服务,以及政府所掌握的个人信息,除了必须保密以及涉及个人隐私的部分外,都有义务向社会公众开放。管理高效原则:公共行政管理要追求高效率,这里的效率指的是行政效率,它是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从事行政管理活动所得的劳动成果。勇于负责原则:勇于负责,即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权力,从事行政管理的过程中为自身行为的后果承担起行政责任。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

公共管理原则篇(2)

关键词:反倾销;公共利益原则;实施作用

公共利益是与私人利益相对应的范畴,是人们的一种价值追求和价值取向。从法理的角度讲,公共利益是指“涉及政治组织社会生活并以政治组织社会名义提出的主张、要求和愿望”。作为政治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公共利益是指“社会或国家占绝对地位的集体利益,不是某个狭隘或专门行业的利益”。[1]也就是说,公共利益是一种共同受益的群体利益,是全社会的整体利益和国家利益,不是特定的、部分人的利益。公共利益作为实施反倾销措施的一个重要要素,在国际反倾销实践中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反倾销的公共利益直接涉及一个国家的产品产业利益、贸易中间商利益、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等。从更深层次来讲,反倾销的公共利益还影响到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及整体经济的安全、贸易结构和水平,海外投资、贸易赢余与外汇储备,甚至还会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和发展战略。可见,公共利益在一定程度上来讲是指国家的长远利益,研究反倾销的公共利益问题,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反倾销争端问题,对一个国家经济的长远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一、公共利益原则概述

公共利益原则不是与反倾销制度一起出现的,从1904年加拿大颁布第一部反倾销法到1967

年GATT肯尼迪回合达成的《反倾销守则》,国际上都没有对公共利益的立法规定。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为了减轻通货膨胀的压力和增加就业,保持世界经济的复苏势头,促进各成员国经济繁荣发展和持续增长,GATT与OECD(经济合作组织)各自组成专家委员会,经过对大量的资料进行研究后认为,经济增长依赖于开放的世界贸易体系以及合理的政策制定程序,对已经采取或将要采取的一切政策性措施,都应该用成本效益法做出评估,从而对整个国民经济或民众福利的利弊进行权衡,切忌受制于本国某个产业部门和局部利益的驱使。两个专家委员会在研究结论中第一次涉及到了公共利益问题,从而也推动了国际社会对公共利益的评价和立法工作。

究竟何谓公共利益原则,由于各国贸易实践的差别以及对反倾销看法的不同,目前没有形成一个得到普遍认同的明确定义。公共利益理论认为,反倾销是对倾销的一种反制措施,是对市场失灵的一种干预,是对社会公共利益的一种再分配,其目的致力于维护贸易公平和社会整体利益及国家利益;[2]然而,反倾销措施本身是否能够达到其目的,一直受到法学界和经济界的质疑。

首先,认为反倾销是一种保护进口国国内产业、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的工具,以征收反倾销税等措施不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倾销的问题,相反,由于反倾销可能导致对方国家的贸易报复行为,会减少本国的贸易出口,起不到实现本国国际收支平衡的作用,甚至会加剧国际市场间的隔断,造成国际贸易秩序的扭曲,这与反倾销的目的和初衷以及WTO的自由贸易和公平竞争的根本宗旨是相悖的;因此认为,应以公共利益原则来指导反倾销行为,反倾销措施的实施需要考虑整个社会的利益,包括国内的和国际的,不能仅从本国的角度来考虑公共利益问题。21写作秘书网

其次,认为反倾销考虑的是倾销给进口国产业带来的损害,保护的是进口国国内厂商的利益,而没有考虑倾销给进口国消费者带来的好处,忽视了在实施反倾销过程中受到负面影响的利益方(如消费者)的权益。因此说,反倾销中引入公共利益原则,对于遏制反倾销措施的滥用以及平衡多方利益具有现实意义;同时,反倾销中强调公共利益原则,是对反倾销自身局限性的矫正,也是现代反倾销立法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向。

二、国外公共利益原则的立法实践

最早进行公共利益立法的是加拿大,1985年制定的《特别进口措施法》第45节规定,在作出最终损害裁定后,如果有充分理由表明反倾销调查机构按确定的倾销幅度征收反倾销税不符合公共利益,加拿大国际贸易法庭可以自行或依据利害关系人的请求发起对公共利益调查,纠正反倾销措施的不合理现象。

日本在《关税定率法》第9条第1款规定,在具备倾销、损害、因果关系三个条件之后,还必须有维护其产业必要性的确认才可征收反倾销税。这里的“必要性”,实际上就是对公共利益的要求。

韩国《反倾销法》规定,当局从受理申诉到最终征收反倾销税期间,都要重点考虑其行动和保护国内产业的必要性之间的关系。即使存在倾销,也因此造成损害,但如果没有保护国内产业的充分性和必要性,则可以不征收反倾销税。

欧盟第3283/94号《反倾销条例》首次对“欧共体利益”下了定义,指出欧共体利益包括国内工业、消费者和使用者三方的利益,规定各方的代表机构在欧共体反倾销调查中均享有提供情报、要求听证、发表意见的权利。该定义说明,欧盟是否实施反倾销措施,是以欧盟整体利益考虑为前提的。

WTO《反倾销协议》中没有明确规定“公共利益标准”,但鼓励成员国在反倾销调查时,给予工业用户和消费者组织提供相关信息的权利,采取“较少征税规则”,尽量减少对公共利益的损害,这为一国主管机关在实施反倾销措施时,充分考虑公共利益问题提供了依据。例如,WTO《反倾销协议》第6条第12款规定:主管机关应向被调查产品的工业用户,或在该产品通常为零售的情况下,向具有代表性的消费者组织提供机会,使其能够提供与关于倾销、损害和因果关系的有关信息;第9条第1款规定了“较少征税规则”,即在所有征收反倾销税的要求均已满足的情况下,是否征税以及征税金额是否应等于或小于倾销幅度,均由进口成员的主管机关决定,如反倾销税小于倾销幅度即可消除对国内产业的损害,则征税额最好小于倾销幅度。[3]

通过对上述国家反倾销立法的对比可以看出,现行的反倾销法规虽然考虑了多方的利益,但仍然是把进口国生产者的利益放在最优先的位置,主要还是为了保护进口国产业和增加进口国的就业。现行反倾销法规对进口国的进口商、工业用户和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的意义不大,公共利益条款只在极少的情况下才对这些利益相关者具有显著意义。

三、我国反倾销问题的“公共利益原则”取向

第一,强化反倾销中的公共利益意识。我国法律条款上并没有明确公共利益问题,但2004年新修订的《反倾销条例》第2节第33条规定:商务部认为出口经营者做出的价格承诺能够接受并符合公共利益的,可以决定中止或终止反倾销调查,不采取临时反倾销措施或者征收反倾销税;第2节第37条规定:终裁决定确认倾销成立,并由此对国内产业造成损害的,可以征收反倾销税,征收反倾销税应当符合公共利益原则。尽管条例规定只简单将公共利益原则限定在征税环节,对公共利益问题也未做出明确规定,但我国的反倾销立法在立足本国国情、借鉴国际经验等方面有了一大进步。

第二,增强反倾销应诉中对公共利益的抗辩力度。在反倾销应诉中,除了法律程序和会计证据的支持外,还应充分利用公共利益原则,加强与进口商、消费者的合作和支持。对于大多数国家不承认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我们应该鼓励进口商和消费者加入和协助我国企业的反倾销诉讼活动,这将大大降低我国反倾销诉讼胜诉的难度,使反倾销的最终裁决更加合理公平,有利于保护全社会利益和国家利益。

第三,做到保护国内民族产业与维护国家公共利益两者的统一。在对外产品的反倾销问题上,既要消除来自国外的不公平竞争行为,为我国相关产业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也不能忽视我国工业用户和消费者的利益。很显然,允许外国产品在我国倾销可使国内消费者获得廉价的商品,但会使我国相关产业受到损害;相反,阻止外国倾销产品的进入虽可使我国产业得到保护,却需要我国消费者为此付出代价。所以,必须在保障民族产业发展和保护消费者利益之间做出选择,把两者辨证地结合起来处理问题。

四、公共利益原则在反倾销中的作用

法律是“刚”,公共利益是“柔”,在反倾销行为过程中,如果把反倾销法与公共利益原则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刚中有柔、柔中有刚、以柔克刚、刚柔相济”,那么公共利益原则必将在国际反倾销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公共利益原则的政治作用

公共利益的基本观念是立法应当反映“公意”,代表全社会和全体人民,反倾销立法的根本宗旨是维护贸易公平和正义以及社会公众利益。但反倾销法立法也可能“从维护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的神圣权利,变为侵犯人民权益的手段,从表达社会公平与正义的价值标准,变为立法者专横统治的工具”。[5]在这种立法“异化”的情况下,公共利益的价值观念及政治作用就显得更加突出了,它以政治领域(追求公益)和经济市场(追求私利)的严格区分为前提,通过民意调查、舆论监督和司法审查等民主形式的干预来纠正这种不道德的异化。

在反倾销调查中,进口商和最终消费者是影响调查机关作出相应裁决的重要力量。由于公共利益原则的压力,调查机关在实施反倾销措施时普遍存在一种矛盾心理,尤其在当前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和发生金融危机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因此,应积极协同进口商和最终用户,在国内的物价水平、就业机会、社会福利和民生等政治因素方面向调查当局施加足够的影响和压力,这样,可能使调查当局得出倾销没有造成损害的结论,甚至在立案调查前就将其分化瓦解。

(二)平衡不同利益集团的经济利益

首先,对各利益集团经济利益的影响。实施反倾销措施的背景是很复杂的,各利益集团不仅相互关联,同时利益也是存在差异的。例如,在一次倾销行为过程中,产品倾销商和产品进口商采取低价措施来占领更多的市场,以获取最大利润;同类产品或相似产品的国内生产商则将抵制这种倾销行为,目的是保障自己的市场份额和产品利润;对于工业用户和消费者来说,能在倾销行为中获得廉价的工业用料和廉价的商品消费。如何协调这些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冲突,就必须依靠公共利益原则来协调,从而使各利益集团在反倾销过程中都能进行全面衡量和换位考虑,权衡各方利弊,放弃眼前利益,着眼长远利益,舍小利求大利。

其次,对产业链条各环节利益的影响。在经济活动中,每一个产业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各个产业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使整个经济由一个庞大复杂的“产业网”构成,一个产业需要其他产业为自己提供各种产出,以满足自己的生产要素需求,同时也把自己的产出作为一种市场供求提供给其他产业;而实施反倾销措施对这种以供给和需求关系形成的“产业链条”产生的影响是链条中各环节利益的再分配,如钢铁产品,其上游产业有焦碳、能源、电力等产业,下游产业有建筑、机电设备、运输工业和家用电器产业等,一旦上游产业的价格上涨会给下游产业带来严重影响。如果忽视了公共利益原则,不可避免损害中下游产业、进口商、零售商以及消费者的利益。

(三)增加我国应对反倾销调查的灵活性

据统计,从1979年到2006年底,国外对华反倾销案件819起,涉及商品4600多种,导致我国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500亿人民币。由于我国处于发展中时期,工业生产能耗较高,污染较严重,产品环境成本缺位,同类产品价格和发达国家相比相对偏低,导致我国出口产品屡遭国际反倾销调查。[6]针对这种情况,我国在反倾销应诉时应充分利用公共利益原则,正视我国经济发展中带来负面影响的事实,强调任何国家在经济发展中都必须经历相同的阶段和过程,不要为了保护某一产业而损害国家利益和国家关系以及广大消费者的利益。这样,有利于提高我国在对外贸易谈判中的回旋余地,增加应对反倾销调查的灵活性。

(四)遏制反倾销措施的滥用

作为纠正不公正贸易、维护自由竞争市场秩序的一种有效手段,反倾销法在保护国内工业免遭国外倾销产品冲击方面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但是,对贸易利益的狭隘认识以及经济中政治因素作用的存在,往往使一些国家出于不合理的贸易保护主义动机,在合法的幌子下任意实施反倾销措施。近年来,国际贸易冲突日益加剧,反倾销形势愈演愈烈,其道德观和合理性正在遭到人们的质疑。很明显,实施公共利益原则将有利于遏制反倾销措施的滥用,对于改良现行反倾销规则,使之回归到反倾销的本质和初衷,真正做到有序竞争、公平贸易、正义往来、合作双赢,的确是很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廖加龙.关于公共利益的范围[J].人大研究,2006(7).

[2]刘重.论国际反倾销中的公共利益权衡[J].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5(4).

[3]吴华明.反倾销法公共利益条款析评[J].亚太经济,2005(6).

公共管理原则篇(3)

一、激励原则的涵义

众所周知人本原理是管理学四大原理之一。顾名思义,人本原则就是以人为本的原理。它要求人们在管理活动中坚持一切以人为核心,以人的权利为根本,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力求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其实质就是充分肯定人在管理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其实质就是充分肯定人在管理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同时,通过激励调动和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员工去实现预定的目标。

然而,任何管理理论的提出都有其阶级和时代背景,人本原理也不例外。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各个领域的管理哲学和管理实践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本原理也被时代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依据新人本原理的内容,可以延伸出如下几条管理原则: 激励原则、行为原则、能级原则、动力原则、纪律原则。

本文要论及的是激励原则。激励原则即激励――保健因素理论是美国的行为科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Fredrick Herzberg)提出来的,又称双因素理论。这是激励原则的理论根源。他告诉我们,满足人类各种需求产生的效果通常是不一样的。物质需求的满足是必要的,没有它会导致不满,但是仅仅满足物质需求又是远远不够即使获得满足,它的作用往往是很有限的,不能持久。要调动人的积极性,不仅要注意物质利益和工作条件等外部因素,更重要的是要从精神上给予鼓励,使员工从内心情感上真正得到满足。作为人本管理学的第一原则,讨论激励的机制和作用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二、激励的机制与问题

就人类单个个体即自身而言,激励是有效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自我激励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十点:(1)树立远景,它应是你人生的目标。(2)离开舒适区,不断寻求挑战激励自己。(3)把握好情绪,人开心的时候,体内就会发生奇妙的变化,从而获得阵阵新的动力和力量。(4)调高目标,真正能激励自身奋发向上的是确立一个既宏伟又具体的目标。(5)加强紧迫感,20世纪作者AnaisNin(阿耐斯)曾写道:“沉溺生活的人没有死的恐惧”。自以为长命百岁无益于你享受人生。(6)撇开朋友,你所交往的人会改变你的生活。(7)迎接恐惧,对于恐惧最可怕的莫过于双眼一闭假装它们不存在。(8)做好调整计划,实现目标的道路绝不是坦途,有起也有落。要留给自己调整的机会。(9)直面困难,如果学会了把握困难带来的机遇,你自然会动力陡生。(10)内省,不要从别人身上找寻自己,应该经常自省并塑造自我。

从管理学或者企业管理的角度出发,激励成为了一种管理艺术。当然,激励这个词更多地出现在一些管理学论著和企业的管理文件中,如各种励志书籍、员工激励、激励机制、激励政策、激励方案等等。的确,企业管理本身是一个复杂的活动,牵扯到方方面面的关系和利害,员工的性格、心理需求、爱好特点各不相同,各种状态胶合在一起,成了令管理者头疼的事情。不做激励,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能力强,工作努力的员工肯定不答应,凭什么自己干的多,干的好,却和其他人拿一样多的薪水,分一样多的奖金?市场经济也不会容忍平均主义存在,平均主义的后果只能是人才大量流失,企业面临人才瓶颈,闹人才荒的可怕局面。所以顺应潮流,本着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为了留住优秀人才和人才竞争的需要,各个企业都在搞激励政策,发展激励机制,想尽办法激励员工的积极性,留住人才,但是由于企业的能力的差异和努力程度大小决定了企业间的激励政策各不相同,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

关于激励的方法,专家的观点各不相同,有的主张高薪激励,有的主张感情激励,有的主张发展机会激励,有的主张股权激励或利益共享,等等办法,不同的企业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激励办法,选择一种或几种,但是这些办法的作用只是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上的,其局限性也是非常明显的,主要是覆盖面不够广,激励点单一,不具备长期性和持久性等。

三、什么样的激励才是有效的

在何种激励是行而有效的问题上,学术界可谓众说纷纭。笔者认为,人类心理学专家推崇的动机激励才是根本和有效的激励办法,因为动机激励是基于员工的需求,是完全发自人的内心,完全出于自愿,这也符合了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每个人的需求不同,所表现出的动机也就各不相同,针对不同人的不同动机进行激励更具针对性,更具效率和人性化。笔者比较赞同这种观点,这种激励机制乍看散乱无序,难于操作和管理,却是切中了激励的要害,只有出于动机的激励才是员工需要的,才会被员工接受,真正达到激励的目的。因此动机激励是一种更为有效的激励办法。

笔者认为将动机激励转化为管理者帮助员工进行自我激励,将激励的主动权下放,培养员工的自我激励意识和自我激励的能力,帮助员工发现自己的需求并进行有效的评估和激励,帮助员工进行自我管理,实现管理的良性发展,此不失解决激励难题的一个方法。

帮助员工自我激励不代表企业就不搞激励政策,把所有的激励责任全部推给员工,不是,相反,企业需要更加重视这项工作,提到相当高的高度,建立更加开阔、更加广泛和平等的激励平台,让员工在这个平台上,在企业可以允许的范围内自由活动,充分发挥自主性,努力展现自我,激励自我。

所谓的激励平台就是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哲学和企业文化建设,涉及到企业怎么看待人力资源的问题,企业的用人哲学是什么、员工的职业生涯如何规划等。它需要企业管理者改变观念,重新认识管理者的角色和责任,将员工看成社会人、文化人,而不是简单的被管理的对象,更不是管理者赖以使用的工具,管理者也不仅仅是所谓的权利人,更多的是辅导员和教练的角色,作为员工的工作伙伴和支持者,帮助员工进步,帮助员工提高绩效,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它要求企业管理要以人为本,进行人性化管理,重视人力资源,开发人力资源,企业的管理者不再是挥舞大棒的监督者和发号使令的指挥者的形象,而是更多地当起了啦啦队长、支持者、鼓励者,不是依靠权力管理,而是凭借着因与员工共同进步、对员工指导帮助和公平公正的形象而获得的威信来帮助员工工作,通过员工的进步实现自我的价值,并推动工作朝积极的方向发展,以此来推动组织目标的实现,使公司价值得到提升。

这些都对管理者的素质和管理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管理者不仅具备很高的个人修养,更要具备现代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技巧,需要在努力工作的同时不断学习提高,改善知识结构,改进管理技巧。

管理者需要进行充分的授权和沟通,并有责任唤起员工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激励的意识,让员工意识到企业给了自己发展的空间,员工自己要有意识地对自己的发展负责,独立工作承担责任的同时,也独立承担自我发展的责任,对自己进行激励和提高。管理者定期不定期和员工进行沟通,让员工知道管理者期望自己能够很好地进行自我激励,获得更大的发展动力。

企业集团或者社会组织不能因为组其自身的某些方面的因素造成了有些员工产生消极情绪,降低了工作绩效。只要建立积极的工作环境、领导风格和开放的沟通渠道,员工都愿意积极工作并追求进步,员工在发展方面的要求远远超越了对薪水福利的要求,仅仅将员工当作经济人看待是不全面和缺乏远见的。只有将员工看成社会人,认识到员工的被尊重、被认同和实现自我的需求,管理者才能更好地行使自己的管理职能,更直接地帮助员工进行自我激励。

公共管理原则篇(4)

充分发挥政府的公共管理能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建立和谐社会的前提要件是全体社会成员对公共价值观的认同。这里所说的不是平均主义和以牺牲效率的公平,而是在整个社会中,使个人在国家整个社会变化中自我的发展得到实现,个人权益有所保障,国家经济得以持续健康的稳步发展。然而当前在我国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市场经济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对市场的规则制度却仍然没有建立和完善起来,这就会对人民应有权益的获得上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在这种情景之下,政府在公共管理层面上面对的不仅是引导和规范社会组织的任务,而且还需要在各种社会组织与公民个人的交往行为中承担起维护社会公平和社会公正的角色。建立和完善一个能够使政府、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都能够有效地发挥和遵守的制度框架,显然,对于促成这一制度框架不是任何一个社会组织和部门所能够做到的,只有掌握公共权力的政府才有能力建立和完善这一制度框架。换句话说,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促成必须在政府的主导下才能够实现。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容的公共管理价值

和谐社会的美好蓝图———一个“公平正义、民主法治、安定有序、诚信友爱”的社会。这个美好蓝图从伦理学角度来看,展现出伦理学在当今政府实现有效管理中的重要意义。

1.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美好社会的永恒主题,也是当今我国政府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所在。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关键在于如何妥善处理和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以及如何合理的分配社会利益,这种情况下就要求作为公共权力主体的掌握者在管理活动中将公平正义自觉地从外在的约束内化为自身认为合理和应当具有的伦理道德品质,自觉地树立作为政府公共权力掌握者的公平正义形象,主动地承担起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责任,公平处事、平等待人、妥善协调好社会各个组织利益的关系,营造出和谐的社会组织成员氛围。进而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

2.民主法治

民主体现的核心内涵就是:“保障人民的各项权利与自由的实现”。使民主观念内化为自身的道德意识并有效付诸实践,公共管理者要以民主观念来保证公众民主意愿有畅通的表达渠道,以使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得以实施,这就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终的实现打下根基。法治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没有法治就不会实现社会的和谐。从伦理学讲:法治是一种他律。在当今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形式下,使法治的他律最终内化人们自身具备的道德意识,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3.安定有序

一个动荡不定、各种矛盾凸显的社会,是无法实现人们之间和睦相处,整个社会的和谐局面也就无法建立与完成。从另一个角度说,一个和谐的社会,必然要有条不紊的社会生活秩序和安宁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社会是不是安定有序,与掌握和实施公共权力主体的道德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公共权力主体所具备的行为道德是社会的主体道德,在社会中有着极强的示范效应。“官德好,则民德好”。表达的意思就是整个社会如果有了优良的道德意识基础,社会就会安定有序,就会长治久安。所以说没有共同的价值理念,没有优良的道德意识,在社会和谐上是无法得以实现的。

4.诚信友爱

宋学家朱熹认为:“诚者,真实无妄之谓。”要求人们修德做事,必须效法天道,做到真实可信。简言之就是:说真话,做实事,反对欺诈、虚伪。程颐认为:“以实之谓信。”可见“,信”不仅要求人们说话诚实可靠,切忌大话、空话、假话,而且要求做事也要诚实可靠。而“信”的基本内涵也是信守诺言、言行一致、诚实不欺。一个优良的政府信任关系对社会成员之间的诚信友爱品格的养成占据着重要地位。由于政府的独特作用使它更有利于赢得公众对政府的广泛信任;有利于社会成员之间信任关系的确立;有利于感召和引导社会公众自觉塑造诚实信用的品质,进而推及到整个社会诚信友爱氛围的形成,以最终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终极目标。所以说:掌握着公共权力的政府主体要在构建政府信任关系的主动性、自觉性、积极性,强化合理行使权力社会道德意识上下工夫,为建立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信任关系方面要做到率先垂范。

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公共管理价值原则

“政府追求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人民提供最大的幸福”,体现出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本质要义。因此在以人为本、和谐原则指导下构建的社会应是一个人性化的价值载体,无论是在目的性管理价值、还是在手段性管理价值上,都是以人的需要即满足人的需要为指归,通过加强政府公共管理能力和制度创新与设计为和谐社会的构建与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因此,面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和转型期的社会现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政府公共管理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和谐的公共管理价值要求与原则,具体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公共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我国政府所进行的公共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政府确立的公共管理———“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就是一切以全体人民群众的福祉为指归。其出发点就是强调: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根据以人为本的宗旨意义,政府所进行的公共管理要本着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断地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以及不断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2.公共管理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和谐与秩序原则

社会的有序与和谐,是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人类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要件和依托的保障。同样任何一个具体的人,如果不能得到社会政府组织的支持,想获得常人的生活就很难以实现。所以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就在于人具有社会性。人所具有的社会性离不开组织性。社会政府的公共管理的价值就体现于优化资源和利益的产出与分配社会。正如英国社会学家科亨所概括所反映出的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等方面的有序与和谐:一是人们的行为具有相互吸引相互补充和配合的互动特点因而是有序和谐的;二是社会生活的稳定性,政府的公共管理持续的维持某种状态的过程;三是社会公共活动的各种因素是可测的;四是社会的可控性,即社会体系中存在着各种调控因素,包括限制和禁止性因素。总之,维护社会有序与和谐,是政府公共管理的基本价值诉求与和谐社会目标的统一。

3.公共管理必须坚持社会公平与正义原则

公共管理原则篇(5)

(一)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新影响

当前是传统的公共图书馆向现代公共图书馆过度阶段,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在公共图书馆中的应用越来越深入,极大地推动了公共图书馆自动化、数字化及网络化的建设和发展。公共图书馆面对着许多新的服务和技术难题,传统的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体系目前已不能适应公共图书馆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需要,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的新模式还没有形成,这就要求我们分析、修改制定新的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建立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体系。从目前我们了解的情况来看,公共图书馆对现代图书馆管理制度体系模式进行专门研究的还很少。一般公共图书馆管理规章制度还主要沿用老的制度,只有少数公共图书馆较为系统地修改、制定了新的规章制度。因此,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的新模式还未形成,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体系创新研究则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又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课题。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体系的创新是不可避免的,传统图书馆管理制度体系必须向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体系模式的趋势发展。

(二)现代开放性信息服务管理实施的新影响

在加强公共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的建设中,新的现代开放性信息服务的管理实施,使公共图书馆服务的项目增加,服务的时间延长,服务的领域拓宽,服务的管理增大,这就需要图书馆在管理上应有新的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来保证其顺利实施。公共图书馆必须尽快创建一套新的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建立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体系。目前,通过实施图书馆舍改造工程和自动化建设工程,进一步加强了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步伐,已经实现公共图书馆业务工作的计算机化管理,正在全面推行“藏、借、阅、咨询一体化服务”新的开放性管理机制。在新的现代开放性服务管理模式的实施中,我们急需要有新的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来加以保证。所以,在网络环境下,现代公共图书馆制度体系模式的构建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

二、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的关键问题

在从传统图书馆向现代公共图书馆转变过渡的阶段,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体系模式构建面临着新的主要问题是:

(一)公共图书馆传统管理制度体系的创新与突破问题

在传统公共图书馆向现代化公共图书馆过渡中,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体系模式如何更好地适应由传统公共图书馆向现代公共图书馆转变的过程,通过对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体系的构建研究,进行分析与比较研究,从中找出传统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体系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补充、修改与完善传统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体系。通过建设研究,使传统的图书馆规章制度部分更加完善,发挥其作用。

(二)公共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技术管理体系的制度创新问题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等现代化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现代公共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技术管理制度的创建是当前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体系建立的非常重要的问题。如:现代公共图书馆计算机网络管理、数据库建设与管理、网络信息资源建设与管理和电子出版物的收集与订购、分类与编目、利用与管理等制度。只有结合公共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技术应用的情况,制定新的现代公共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建设的管理制度,才能适应现代公共图书馆的发展。

(三)公共图书馆传统管理制度与现代化管理源的优化配置问题

公共图书馆传统与现代化管理制度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是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体系模式构建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分析与研究,不断优化与创新,使公共图书馆传统的制度资源与现代化制度资源优化互补,形成特色,实现优化配置,加强公共图书馆制度资源建设。

三、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体系构建

(一)公共现代图书馆管理制度体系的构建原则

从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体系模式研究的整体上看,构建原则主要有:科学原则、系统原则、完整原则和实用原则。

科学原则是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体系模式构建的主要原则,是实现公共图书馆制度创新,优化配置公共图书馆制度资源,营造现代公共图书馆制度管理环境,建立现代公共图书馆新的管理规章制度体系的关键。为此,要坚持科学原则,认真总结公共图书馆改革与发展中的新经验,新问题,建立新的规章制度,不断加强现代图书馆制度资源的建设。

系统原则是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体系模式构建重要原则。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在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规章制度体系模式的构建时,我们应以系统论的观点为前提,自觉地坚持系统原则,体现系统性的新的基本要求,进一步使新制定的公共图书馆规章制度更加全面与系统,形成体系。

完整原则是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体系模式构建的原则之一。建立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规章制度体系,研究制定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要结合公共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建设的实际情况,注重完整原则的研究,建立制定、补充和完善图书馆规章制度,逐步建立一整套完整科学的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适应公共图书馆“藏、借、阅、咨一体化服务”管理的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体系。

实用原则也是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体系模式构建的重要原则。新制定的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要体现实用原则。是否实用?我们认为,要在实践中进行,不断改进、完善和发展,通过实践检验新制定的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是否具有实用性。公共图书馆规章制度来源于公共图书馆的工作实践,因此,我们构建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体系模式时,一定要坚持实用原则。

(二)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体系的特点

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体系的构建研究在要以科学性、创新性、目的性、连续性和可行性的特点为核心,努力实现公共图书馆的制度创新。加强和促进公共图书馆的现代化管理。

科学性是说公共图书馆现代管理必须要有一系列科学的现代化管理的规章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构建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体系,作为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行为规范的指南与工作实施的准则,是公共图书馆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保证。

目的性是在制定新的公共图书馆规章制度中,我们要有明确的目的,紧紧围绕着公共图书馆发展的总目标,规划与建立公共图书馆新的规章制度。通过对公共图书馆规章制度的制定与实施,确保公共图书馆各项工作顺利进行,逐步实现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连续性是要注意结合工作实际情况,在总结原有的公共图书馆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基础上,分析比较利与弊,改进不足的方面。通过进一步地修改与增补,使新制定的公共图书馆规章制度,更趋于完善与合理。

可行性是指制定新的公共图书馆规章制度要符合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的客观规律,适应公共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建设的发展,要有利于推动公共图书馆的各项工作,具有可操作性。

(三)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体系的基本架构

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包括公共图书馆行政管理制度体系、公共图书馆传统服务管理制度体系、公共图书馆文献管理制度体系及公共图书馆现代服务管理制度体系。

(四)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体系的建设实践

公共管理原则篇(6)

在2l世纪,面对社会经济全球化、网络化、数字化信息环境,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面临着新的调整和机遇。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在公共图书馆中的应用,使传统公共图书馆工作方式、文献资源建设、管理手段、管理范围、模式、服务理念等方面都发生了重要的变革。随着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传统的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体系必然向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体系方向发展。

一、意义

(一)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新影响

当前是传统的公共图书馆向现代公共图书馆过度阶段,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在公共图书馆中的应用越来越深入,极大地推动了公共图书馆自动化、数字化及网络化的建设和发展。公共图书馆面对着许多新的服务和技术难题,传统的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体系目前已不能适应公共图书馆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需要,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的新模式还没有形成,这就要求我们分析、修改制定新的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建立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体系。从目前我们了解的情况来看,公共图书馆对现代图书馆管理制度体系模式进行专门研究的还很少。一般公共图书馆管理规章制度还主要沿用老的制度,只有少数公共图书馆较为系统地修改、制定了新的规章制度。因此,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的新模式还未形成,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体系创新研究则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又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课题。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体系的创新是不可避免的,传统图书馆管理制度体系必须向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体系模式的趋势发展。

(二)现代开放性信息服务管理实施的新影响

在加强公共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的建设中,新的现代开放性信息服务的管理实施,使公共图书馆服务的项目增加,服务的时间延长,服务的领域拓宽,服务的管理增大,这就需要图书馆在管理上应有新的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来保证其顺利实施。公共图书馆必须尽快创建一套新的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建立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体系。目前,通过实施图书馆舍改造工程和自动化建设工程,进一步加强了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步伐,已经实现公共图书馆业务工作的计算机化管理,正在全面推行“藏、借、阅、咨询一体化服务”新的开放性管理机制。在新的现代开放管理模式的实施中,我们急需要有新的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来加以保证。所以,在网络环境下,现代公共图书馆制度体系模式的构建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

二、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的关键问题

在从传统图书馆向现代公共图书馆转变过渡的阶段,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体系模式构建面临着新的主要问题是:

(一)公共图书馆传统管理制度体系的创新与突破问题

在传统公共图书馆向现代化公共图书馆过渡中,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体系模式如何更好地适应由传统公共图书馆向现代公共图书馆转变的过程,通过对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体系的构建研究,进行分析与比较研究,从中找出传统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体系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补充、修改与完善传统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体系。通过建设研究,使传统的图书馆规章制度部分更加完善,发挥其作用。

(二)公共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技术管理体系的制度创新问题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等现代化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现代公共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技术管理制度的创建是当前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体系建立的非常重要的问题。如:现代公共图书馆计算机网络管理、数据库建设与管理、网络信息资源建设与管理和电子出版物的收集与订购、分类与编目、利用与管理等制度。只有结合公共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技术应用的情况,制定新的现代公共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建设的管理制度,才能适应现代公共图书馆的发展。

(三)公共图书馆传统管理制度与现代化管理源的优化配置问题

公共图书馆传统与现代化管理制度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是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体系模式构建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分析与研究,不断优化与创新,使公共图书馆传统的制度资源与现代化制度资源优化互补,形成特色,实现优化配置,加强公共图书馆制度资源建设。

三、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体系构建

(一)公共现代图书馆管理制度体系的构建原则

从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体系模式研究的整体上看,构建原则主要有:科学原则、系统原则、完整原则和实用原则。

科学原则是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体系模式构建的主要原则,是实现公共图书馆制度创新,优化配置公共图书馆制度资源,营造现代公共图书馆制度管理环境,建立现代公共图书馆新的管理规章制度体系的关键。为此,要坚持科学原则,认真总结公共图书馆改革与发展中的新经验,新问题,建立新的规章制度,不断加强现代图书馆制度资源的建设。

系统原则是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体系模式构建重要原则。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在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规章制度体系模式的构建时,我们应以系统论的观点为前提,自觉地坚持系统原则,体现系统性的新的基本要求,进一步使新制定的公共图书馆规章制度更加全面与系统,形成体系。

完整原则是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体系模式构建的原则之一。建立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规章制度体系,研究制定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要结合公共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建设的实际情况,注重完整原则的研究,建立制定、补充和完善图书馆规章制度,逐步建立一整套完整科学的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适应公共图书馆“藏、借、阅、咨一体化服务”管理的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体系。

实用原则也是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体系模式构建的重要原则。新制定的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要体现实用原则。是否实用?我们认为,要在实践中进行,不断改进、完善和发展,通过实践检验新制定的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是否具有实用性。公共图书馆规章制度来源于公共图书馆的工作实践,因此,我们构建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体系模式时,一定要坚持实用原则。

(二)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体系的特点

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体系的构建研究在要以科学性、创新性、目的性、连续性和可行性的特点为核心,努力实现公共图书馆的制度创新。加强和促进公共图书馆的现代化管理。

科学性是说公共图书馆现代管理必须要有一系列科学的现代化管理的规章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构建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体系,作为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行为规范的指南与工作实施的准则,是公共图书馆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保证。

目的性是在制定新的公共图书馆规章制度中,我们要有明确的目的,紧紧围绕着公共图书馆发展的总目标,规划与建立公共图书馆新的规章制度。通过对公共图书馆规章制度的制定与实施,确保公共图书馆各项工作顺利进行,逐步实现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连续性是要注意结合工作实际情况,在总结原有的公共图书馆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基础上,分析比较利与弊,改进不足的方面。通过进一步地修改与增补,使新制定的公共图书馆规章制度,更趋于完善与合理。

可行性是指制定新的公共图书馆规章制度要符合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的客观规律,适应公共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建设的发展,要有利于推动公共图书馆的各项工作,具有可操作性。

(三)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体系的基本架构

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包括公共图书馆行政管理制度体系、公共图书馆传统服务管理制度体系、公共图书馆文献管理制度体系及公共图书馆现代服务管理制度体系。

(四)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体系的建设实践

在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体系的构建中,结合公共图书馆的实际情况,认真落实“公共图书馆应不断更新管理思想,完善管理措施,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制定业务工作规范,明确岗位职员,规定考核办法,保证贯彻执行”的精神,采取措施.保证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体系的构建实施。

四、结论

通过现代图书馆管理制度体系的探索与研究,我们深信,一个适应现代化公共图书馆“藏、借、阅、咨一体化服务”管理理念的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体系的构建,将为图书馆争创一个信息资源丰富,自动化网络化系统先进,管理水平优良的现代化公共图书馆,提供更坚实的制度体系保证。

公共管理原则篇(7)

一、公共管理中的人格化现象

公共管理中的人格化现象是指与封闭性的、小群体性的农业文明社会相对应的,以“人情一身份”关系为隐性规则,建立在特殊主义取向的制度基础之上,缺乏明确的、显性的理性规则,或即使具备一定的明确规则,但在真实的管理过程中由于“熟人社会”的影响力而导致理性规则失效的现象。公共管理中的人本文由http://收集整理格化现象具有明显的非理性、不确定性、无序性。公共管理中的非人格化是理性的,以效忠组织或国家为基础,个人的服从对象是个人拥有的特定职务;入职分离,个人只是某一特定职位的责任人,个人手中的权力只是公共权力在其身上的一种体现。而公共管理中的人格化是非理性的,以效忠某个特定的人为基础,即个人的服从对象是拥有特定职务的个人人、职不分,职位的公共权力被异化为个人的私权,用来为个人、谋取私利。

在人格化的公共管理模式中,官员的任免和升迁是由统治者个人的意志决定的,官员为了获得和维持手中的权力,会竭尽全力地效忠和讨好统治者,由此形成对统治者的人身依附关系,沦为统治者的统治工具。公共权力在行使过程中,时常受到血缘、地缘和人情关系的影响,导致法规制度的执行因人而异。wWw.133229.CoM因此,公共管理就会呈现出非理性和不稳定性,主要表现为理性规则的缺失和理性规则的失效。目前,人格化现象在我国公共管理中普遍存在。例如,国家以惠民为目的的保障性住房政策,执行下来却被披露存在大量以权谋私现象,很多保障性住房被一些官员或者官员的亲戚和朋友非法占有;看病就医等公民理应享有的权利,却因为没有“熟人”操办也许很难实现;购买紧俏商品、分房、申领中意车牌、违章处罚等,甚至在法律执行过程中都存在着因人而异的不公平现象。

二、公共管理中人格化现象的负面影响

(一)独断专行

由于人格化的公共管理实行集权化的领导和专制化的决策,独断专行的情况变得非常普遍。一方面,官员的角色身份是统治者进行统治的工具,无条件地依附于统治者,是他们获得和保存权力的前提条件。另一方面,官员的权限难以受到限制,官员占有职位和实际的行政管理资源为自己和统治者谋取利益。

(二)管理随意

由于缺乏理性规则和有效制约,人格化的公共管理中充满了随意性和不稳定性。机构设置存在随意性,人员使用存在主观性,规则稀缺;职责一权利一义务关系不明确;公共管理中血缘、地缘、人情关系时常支配着公共权力行驶的方向,致使法律、规则因人而异;小团体主义盛行,部门主义、地方主义、个^、主义、本位主义泛滥。

(三)法制缺位

由于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法律执行过程中统治者将个人意志凌驾于法律之上,加之特殊主义取向使得法律法规的执行结果因人而异,人格化公共管理中的不公现象突出,法制严重缺位。

(四)效率低下

由于官员的任免是依靠人情关系,并不考虑实际能力的,因此官员普遍缺乏行政管理知识和技能,加上小团体主义盛行,官员为了一己私利各自为政,导致资源浪费和管理效率低下。

(五)腐败滋生

权力的高度集中,使官员手中垄断着大量的公共资源,加上法律监管和道德约束的双重缺失,导致公权被私用,腐败滋生。

三、公共管理中人格化现象负面影响的防治措施

鉴于上述负面影响已经严重妨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国家民族的发展,探讨如何防治公共管理中的人格化现象的负面影响就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考虑相应的防治措施。

(一)培育公共理性精神

要防治公共管理人格化现象导致的公共管理的随

意性和不稳定性,实现由人格化向非人格化转化,需要在公共管理中培育公共理性精神。公共理性精神体现在民主、法治、规范、高效、普遍主义、实事求是和轻人情重契约的价值取向上,具体表现为公共管理制度的规范化,公共管理行为的专业化和中立化,以及官员任免和升迁的功绩主义原则等。

(二)构建市场化公共管理模式

传统的政府单中心治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今复杂多变的环境,它还为公共管理的人格化提供了体制土壤。因此,需要在契约精神的基础上,构建由政府、社会、企业、公民组成的多中心的市场化公共管理模式,在原有治理手段的基础上借助包括私域治理工具在内的各种手段,以应对各种公共难题,增强公共管理的合法性和科学性,从而达到有效防治公共管理中人格化现象负面影响的效果。

(三)完善公共管理组织结构

新公共管理学理论所提供的组织理论,对于完善我国公共管理组织结构有一定启发:由金字塔结构向扁平结构转化,由权力中心主义向服务中心主义转化,由集权向分权转化。按照任务目标原则,专业分工与协作原则,指导统一原则,有效管理幅度原则,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稳定性和适应性相结合的原则,精简机构的原则等组织结构设计原则,努力理顺各公共管理组织的组织结构和各岗位职责,合理分工,明确职责。

(四)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必须坚定人民是国家的真正主人的信念,坚决把人民利益摆在第一位,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公职人员应该正确认识和摆正自己的位置,真正成为人民谋福利、为人民服务的社会公仆。强调依法行政,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通过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以立法的形式明确各级公共管理组织和各级工作人员的责权利,制定各项日常工作制度和行为规范,大大降低公共管理中的随意性。通过完善人员编制法、行政程序法等控制机构膨胀,解决公共管理中程序缺失的问题。

(五)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公共管理原则篇(8)

二、公共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应构建完善的读者服务体系

公共图书馆的主要服务对象为广大读者。但是考虑到公共图书馆读者群体成分复杂的特点,不同读者对图书馆服务质量有着不同的诉求,导致了公共图书馆现有的管理模式难以满足实际需求。因此,公共图书馆在管理模式创新中,应重点构建完善的读者服务体系,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正确了解读者的需求。

鉴于公共图书馆读者诉求不同的特点,只有正确了解读者的需求,并对读者进行分类,才能保证公共图书馆掌握读者的需求信息,为公共图书馆的管理模式创新提供有力的支持,保证公共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获得有力支持。

2.根据读者的需求建立服务响应机制。

了解完读者的需求之后,公共图书馆应根据读者的种类以及具体需求,建立读者服务响应机制,更好的满足读者得实际需求,使读者的诉求能够得到有效解决,为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提供重要帮助。因此,建立服务响应机制十分重要。

3.在服务响应的基础上构建完善的读者服务体系。

考虑到公共图书馆的作用及服务属性,公共图书馆在建立了服务响应机制之后,应将主要精力放在构建完善的读者服务体系上,使读者服务体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保证公共图书馆服务质量得到全面提升,提高管理模式创新的整体质量。

三、公共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应积极应用现代化管理手段

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手段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公共图书馆在管理手段上获得了更多的支持和参考。基于公共图书馆的实际需要,以及管理模式创新的现实需求,积极应用现代化惯例手段,是公共图书馆惯例模式创新的重要着力点,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积极应用网络管理技术。

考虑到公共图书馆的特点,以及管理过程中的现实需求,在管理模式创新过程中,积极应用网络管理技术,构建先进的网络管理系统,并提高网络管理系统的适应性,对提高公共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2.构建完善的电子管理系统。

在公共图书馆内部管理中,为了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难度,实现管理成本得持续降低,在具体管理过程中,就要构建完善得电子管理系统,并对电子管理系统的功能进行合理设定和补充完善,使电子管理系统更好的为公共图书馆服务。

3.优化管理流程,实现网络资源共享。

在具体的管理模式创新中,利用网络技术全面优化管理流程,并实现网络资源共享,是解决公共图书馆管理服务问题的重要措施,同时也能提高管理模式创新的整体质量。因此,利用网络技术优化管理流程,对公共图书馆管理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四、公共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应把握正确的创新原则

结合公共图书馆管理得实际需求,以及公共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的现实需要,只有把握正确的创新原则才能提高公共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的整体效果。为此,公共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应把握以下原则:

1.公共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应把握实效性原则。

为了保证公共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取得积极效果,在管理模式创新过程中,英把握实效性原则,并根据公共图书馆管理的现实需要选择有利的创新手段,提高管理模式创新的整体效果。因此,把握实效性原则,是公共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的关键。

2.公共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应把握针对性原则。

基于公共图书馆的具体作用,以及公共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的实际需求,在管理创新中,只有把握针对性原则,并提高管理模式创新的针对性,才能保证管理模式创新取得实效,进而为管理模式创新提供有力的保障。

3.公共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应把握全面性原则。

在公共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过程中,既要注重管理模式的创新,同时也要将管理模式创新与图书馆的制度建立结合在一起,使公共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能够取得积极效果。因此,把握全面性原则,是做好公共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的关键。

公共管理原则篇(9)

一、中国绩效管理综述

随着世界各国对公共部门管理工作的研究不断的纵向化伸展,绩效管理的出现为公共部门工作提供更加直观的管理方式。绩效管理作为改善公共部门服务环境、提高公共部门服务质量的重要公共部门管理工具,其存在的意义是不容置疑的。绩效管理不仅成为了社会监督、了解公共部门工作的实际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的重要工具,还成为了规范公共部门工作的标杆和公职人员的行为标准以及调整社会与公共部门、公民与公共部门之间需求的重要工具。因此,规范绩效管理建立科学的法治化体系对于促进绩效管理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绩效管理法治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基本原则是我国绩效管理在法治化的基础上应该以何种条件来标准自己的基本方式之一。再明确基本原则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白绩效管理法治化的宗旨。因为在法治化建设之初就是包含了计划的整理流程和应对突发情况的紧急措施,旨在表明使公共部门成为一个良性工作的学习与服务环境。因此,提高绩效管理的效率就是绩效管理法治化建设的宗旨。再此基础上制定基本原则是绩效管理效率化和行政化的必要途径。

1.积极落实责任原则积极落实公共部门责任原则是建设服务满意型、责任建设型公共部门的基本前提,也是绩效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现代公共部门的本质都是责任型公共部门,而责任公共部门的建立就是就是对法治化设计负责、对法治化设计的机构负责以及对社会公众负责。简而言之,就是负责什么?和对谁负责?的问题。具体地说,公共部门要承担来自法治化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的责任,和向社会、向社会大众已经所代表的职能部门负责。

2.人民满意型原则建设人民满意型公共部门是绩效管理得以存在的现实意义和现实体现。党的再次强调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全面提高绩效管理,就是在告诉我们增强执政能力建设和全面实施绩效管理的双向配合才能稳固人民满意型公共部门的建设。人民的满意程度是检验公共部门工作指标的重要标准,在绩效管理法治化建设的实践中,坚持人民满意原则,有助于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引导广大公职人员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政绩观,增强人民满意观念。

3.公开透明原则建立公开透明的公共部门已成为全是世界创新公共部门工作的新潮流,也是绩效管理得以发展的重要保障。自20世纪70年代起西方发达国家在实施公共部门工作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都引进了公共部门信息公开的机制,这样有利于减少公共部门工作的阻碍,增强了公共部门工作的透明度和公开度。绩效管理的公开透明原则有助于在绩效管理的各个流程保证实施监控和信息公开,使得从各个角度都具有知情权。

4.科学指导原则坚持绩效管理的科学指导原则问题,就是实现绩效管理的科学化、系统化的问题。现代绩效管理体系应该是科学的且法治化化的系统。绩效管理法治化遵循科学指导原则,有助于提升公共部门工作的管理质量和良性绩效管理环境的产生;有助于尊重法治化建设中的规律,减少主观盲目性和随意性起到规范整体的作用;有助于在绩效管理实际工作中减少误差和进一步提高效率。可见,遵循绩效管理科学指导原则是绩效管理法治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二)我国绩效管理的法治化得实践阶段绩效管理的法治化得实施是在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甚至是新西兰都有不错的推广效果。在推广绩效管理的法治化规范上都各自有一定的经验和相关的方式总结。所以,我们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实际案例和有益的相关经验,结合我国绩效管理的实际情况,加快绩效管理法治化建设。

1.绩效管理主体法治化绩效管理的相关工作必须有规范的公共部门绩效主体执行才能保证绩效管理的顺利进行。在管理学中,管理主体的确定不单单考虑管理对象,还需要考虑职能来源的问题。绩效管理的主体多元化是现代公共部门工作的重要趋势。但是在发展绩效管理主体多元化的同时也会遇到一定的问题,同时在公共部门工作上也会存在一些误差。因为在设立绩效管理多元化主体的同时还要兼顾对实践的研究。同时,还有建立公共部门内部的自身、第三方评估机构以及社会公众主体的建设。

2.绩效管理评估指标法治化绩效管理评估指标的设立是对绩效管理进行实际操作的载体,也是绩效管理结果的现实表现。要正确运行绩效管理,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指标是前提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层级公共部门在以经济建设为基础的战略方针上严格制定各个评估指标。如今,标准且法治化化的评估指标已成为绩效管理的重要管理手段,在不断完善的评估指标体系上保持科学严谨的态度,使得评估指标的法治化化建设势在必行。

3.绩效管理流程法治化绩效管理流程是贯穿整个绩效管理的重要的存在。除了绩效管理的每个环节的基本程序外,连接各个环节也是机制也是流程的具体体现,不仅表现出绩效管理的整体连贯性,同时对与每个环节的紧密性也保持一定的联系。绩效管理流程的规范能保证最后绩效结果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因此,绩效管理流程的法治化是成就高效绩效管理的重要条件之一。

二、西方发达国家绩效管理综述

绩效管理的法治化化建设已经是西方发达国家在实施高效、客观的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要趋势之一。英、美、澳大利亚等西方发达国家在绩效管理上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治标准,以此来规范公共部门绩效的相关工作。通过法治标准的约束促进绩效管理的长效健康发展是提高公共部门效能、完善责任公共部门建设的必然趋势。

(一)美国绩效管理的法治化综述为了有效的监督绩效管理活动,作为一个法治化建设较为健全的国家,并且在公共部门活动和相关的绩效管理行为上都有一定的法治化规范指导的美国来说。在运行绩效管理相关活动的同时都会伴生出一些关于公共部门绩效的相关法律条例以此来规范绩效管理。其中,典型的法律条例就属在克林顿总统时期,在执政时期先后签署了约90个法律条令和50个左右关于公共部门工作的行政令,借以保证绩效管理的工作顺利进行。在众多绩效管理法案中影响最为广范的是《公共部门绩效与结果法案》(GPRA)。

(二)英国绩效管理的法治化综述英国的1982年是一个特殊的时期。随着《地方公共部门法》的颁布,地方公共部门工作发生了清晰可见的改变,同时将公共部门绩效的管理法治化提升到最佳,与中央公共部门绩效相呼应。此举标志着地方公共部门工作的进一步提升而且在绩效管理的法治化法案上得到了很好得完善,更是将公共部门绩效正是融入公共部门法案中不单单是管理得一种工具。1983年英国制定了《国家审计法》,授权审计长检查任何部门使用资源的经济性、效率及效果。这两部法律为英国国家审计署、审计委员会和其他各专业机构开展公共部门绩效审计和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

(三)澳大利亚绩效管理的法治化综述1994年澳大利亚通过对《公共服务法》修订和即刻的颁布,标志着澳大利亚公共部门正式将公共服务委员会和业绩保护与管理局两个部门正式合并为公共服务和业绩保护委员会,并且任命专业得技术员和行政人员进行督导和检测,借以协调在公共部门工作存在得一切绩效管理得问题,保证公共部门相关工作顺利进行,进一步加强公共部门工作协调性和绩效管理规范性得统一,保证行政环境健康发展。此外,同年还了《联邦公共部门服务宪章》,根据公众的需要为联邦公共部门各部门制定“服务标准”,作为绩效管理的重要依据。

三、中西绩效管理法治化的优势分析

一个国家绩效管理执行的好坏甚至说对公共部门工作的促进的程度完全取决于一项好的法治化建设。法治化建设属于上层建筑的一部分,一项好的法治化有利于公共部门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在处理公共部门工作避免人情世故的参与。

(一)西方国家绩效管理法治化的优势在西方发达国家中绩效管理的法治化设计是随着时代进化而不断地进行调整的。在美国,《公共部门绩效与结果法案》的确立无疑是标志着美国绩效管理的成功,85项立法的签订确保了美国在进行对各项工作和职能部门的绩效评估都有法律依据进行评估,确保了以立法的形式对绩效管理的监督权。在英国,在绩效管理初期凭借着雷纳评审的优势顺利通过了绩效管理的事先预案,并在《财务管理新方案》得到展示,并在在《地方公共部门法》和《国家审计法》中都体现了绩效管理的相关条例,并在之后的发展中不断的完善并加入新的条例使之规范化。同时,在审计工作的基础上也加入了绩效管理的评估方式。在澳大利亚,以1984年指定的财务管理新方案为基础加入绩效管理元素,同年通过了《功绩保护法》并相应的激励机制作为辅助条例实施。

公共管理原则篇(10)

    流派归类与公共管理理论的历史沿革

    (一)公共管理原则导向的流派

    White(1926)的《公共行政学导论》和Willoughby(1927)的《公共行政学原则》使公共行政学者都相信公共行政存在着指导行政现象的科学原则;Max Weber(1978)的《论官僚制度》探讨了现代组织原则与规范,发明了层级制。Gulick、Urwick(1937)等人的《行政科学论文集》,深入探讨了法约尔管理过程与管理原则。

    首先为古典管理学派,该学派主要关注行政效率,寻求为行政管理提供一系列方法与技术,为提高行政效率而在操作层面上进行科学研究及组织工作。该学派为公共行政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Taylor将科学引入管理领域,提高管理理论的科学性。Taylor(1911)在《科学管理原则》中提出共同利益为基础的科学管理原则,并指出:“科学管理原则普遍适用于各种人类活动”。科学管理理论强化了人们对消除浪费和提高效率的关注,从而成为了公共行政的核心价值追求。

    其次为行政管理学派,该学派从管理实务出发,建立了一套管理理论和规则,作为管理者的行为准则。Henri Fayol的主要贡献是开创了组织研究领域,拓宽了科学管理的研究领域。Gulick对行政功能和组织的规范与实证研究,并提出了一体化组织原则与行政七职能理论。James D. Mooney提出了组织四大原则,即协调原则、层级链原则、职能原则和职员原则,结合组织与原则分析。

    最后为官僚制度学派,Weber的管理制度理论的产生与其历史时代有着直接的联系。Weber的官僚模型有着高度结构化、标准化、非人格化、理想形态等特征的行政组织体系,是强制控制的合理手段,能够达到最高程度的效率,因而是对人类行使权威的最理性工具。

    (二)公共管理“理性”质疑的流派

    20世纪30年代,传统的公共行政学派理论受到了挑战。传统的公共行政学把组织视为机械形式,把人当机器,只是片面的追求组织结构和法律、法规的遵守。这是传统公共行政学不可推脱的缺点。理性的挑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对“政治-行政”二分法的反对;二是认为行政原则本身存在逻辑矛盾。John M.Gaus(1950)在《公共行政》精辟地论述了当时的情形:“现时的公共行政学理论也就是政治学理论”。这把原本认为政治与行政分离的传统理论又纠缠在一起。

    社会系统学派从系统、整体性等社会学观点来研究管理,摆脱了传统行政管理理论的缺陷,并试图改造传统的权威概念、创造出一种协调合作精神。这个学派的代表人物Mary P Follett(1937)最早系统而深入地研究行政管理过程中人的问题,他通过对群体的心理因素的考察来分析作为民主群体基础的“协商一致”机制的性质。

    理性决策理论学派代表人物Simon(1988)把管理行为分为“决策制定过程”和“决策执行过程”,并把管理研究重点集中在“决策制定过程”的分析。既丰富了管理学的思想,也揭示了管理的本质特点。理性决策模式提供了分析决策问题基本思路,同时也强调“理性”是指最小化成本和最大化利益的理性。

    (三)公共管理多元化扩散流派

    20世纪60年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利用和发展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客观上造就了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理论的应用和发展,拓宽了管理思维,也促进了管理现代化,更是给行政科学注入了新血液。公共行政学的管理科学成为了一门融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理论、方法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公共行政学的研究也就从纯理论转型到结合应用的研究。

    系统论认为任何组织都同其周围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和发展,拓展了公共管理学的研究范围。公共管理对于公共性的理解也从官僚制度和政府机构发展转变为注重公共利益,即政府与社会其他组织之间的政治关系,以及注重组织工作环境对公共组织的影响力,政府被置身于社会外部大系统中,公共管理从制度定义发展为规范定义和组织定义。

    系统管理学派是以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自然、社会和思维领域中各种系统的运动规律并据此来认识和改造世界。其代表人物有L.V Bertalanffy、Talcott Parsons和James E. Rosenzwig等。其核心观点是不同变量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一个变量的细微变化可能引起其他变量的重大变化。这种非线性关系增加了人们对组织认识的复杂性。受系统理论的影响,任何组织都被视为相互关系之中,任何变量都可能对其他变量产生影响。行政组织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必须持续地与环境产生互动,并在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处于动态均衡状态。

    行政生态学派,借用生态学研究生命体与其环境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行政系统与各种环境变量间的相互关系。最早提出行政生态的学者是哈佛大学教授John M. Gaus。其追随者Fred W. Riggs10余年后提出了行政生态类型的发展连续体。行政生态学借用“结构-功能”方法来分析行政行为及其与环境的关系,为公共管理学开辟了新的领域,使其摆脱了那种抽象地讨论行政原则的纯理论作风,用生态观点来考察行政是正确的认识路径。

    (四)公共管理价值重塑流派

    历史与科学的局限性导致了传统的公共管理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迷信于管理的技术手段,而抹煞了人性存在的意义、价值、自由等内涵,也导致了公共管理学的价值危机。20世纪60年代,以Dwight Waldo等为首的新公共行政学派,除了致力于民主行政的推动,还大力提倡社会正义、自由、民主等价值,这也就突破了科学实证主义的限制,走向了人文精神与价值的复兴之路。

    Waldo(1971)在《走向新公共行政学:明诺布鲁克观点》的序言中指出,“新公共行政学产生于‘事态严峻、情势紧急’时代”,它的产生本身就是为了解决问题。新公共行政学派的主要观点在于:第一,由单纯的法理或制度性研究方法向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成果和研究方法转变;第二,抛弃“政治-行政”二分法,把政治或政策与行政看成是政府管理中的连续或交融过程,开始重视政府管理中的政策问题研究;第三,公共管理学由以效率研究为核心转向更关注公平、责任和伦理等行政民主性价值取向的研究。

    Gary Wamsley的《黑堡宣言》发表,奠定了黑堡学派的政府再造的独特观点。其强调,行政价值的重塑与社会变迁的推动都需要由“集体持有的价值、认知、态度以及行为等”改变,行政人员与官僚体系共同努力才能提高行政绩效。

    (五)公共管理思路创新流派

    任何思想流派的发生,除了寻找之身的历史、传统等渊源之外,时代的风云际会也可能成为其产生发展的土壤。公共选择学派、新公共管理学、新公共服务、治理学派等学派的出现与不断探索,极大丰富了公共行政学的内容和方法论。

    公共选择学派将经济学的理论用于非市场的决策之中,它认为国家机关亦会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参与利益的竞逐。公共选择学派以个人自由主义为基础,关注个人利益,将人类社会分割为两个市场:经济市场与政治市场,它们都有着共同的特点,都受自生自发秩序的制约。该学派对于公共行政的启示主要体现在:扩大公众参与;最大化行政职能分权化;简化行政程序与层级节制;彻底将公共行政经济化,并进行可行性评估,而不是以“公共物品”或社会公正为衡量基础;对于公共部门的扩张、行政裁量以及公共组织的目的进行严格的控制;削弱公共部门的领导角色,将其界定为专家或技术人员。

    20世纪70年代末期,新公共管理理论在受到公共政策学科范式和企业管理学科范式的影响而在新公共行政学的基础上形成。它更重视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公共管理问题,在重视定性分析的同时更强调定理分析。新公共管理以公共部门管理问题的解决为核心,采用经济学理论和私人部门管理方法,创立一个新的公共管理的知识框架。如:更加关注绩效-激励的行政模式,建立绩效导向型的制度、结构与管理等行政原则;建立了关于政府设计和行政改革的国际对话和比较机制;经济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以及其他先进概念框架的综合与启发性使用。

    新公共服务理论主张和现实求解,主要是针对新公共管理的缺失而提出来的一种理论。该理论指出,一味的放任政府治理走向市场化与竞争化将导致公共利益与公民尊严的丧失,并试图提出新的理论解释和实践工具来弥补这种趋势所造成的恶果。它提出通过由公民与政府双方的共同治理来提高治理的质量,并带给社会更高的收益,这些都体现了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思想进步。

    意义及启示

    公共管理流派纷争,其主线主要集中在下面三部分:

    (一)政治与行政

公共管理原则篇(11)

流派归类与公共管理理论的历史沿革

(一)公共管理原则导向的流派

White(1926)的《公共行政学导论》和Willoughby(1927)的《公共行政学原则》使公共行政学者都相信公共行政存在着指导行政现象的科学原则;Max Weber(1978)的《论官僚制度》探讨了现代组织原则与规范,发明了层级制。Gulick、Urwick(1937)等人的《行政科学论文集》,深入探讨了法约尔管理过程与管理原则。

首先为古典管理学派,该学派主要关注行政效率,寻求为行政管理提供一系列方法与技术,为提高行政效率而在操作层面上进行科学研究及组织工作。该学派为公共行政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Taylor将科学引入管理领域,提高管理理论的科学性。Taylor(1911)在《科学管理原则》中提出共同利益为基础的科学管理原则,并指出:“科学管理原则普遍适用于各种人类活动”。科学管理理论强化了人们对消除浪费和提高效率的关注,从而成为了公共行政的核心价值追求。

其次为行政管理学派,该学派从管理实务出发,建立了一套管理理论和规则,作为管理者的行为准则。Henri Fayol的主要贡献是开创了组织研究领域,拓宽了科学管理的研究领域。Gulick对行政功能和组织的规范与实证研究,并提出了一体化组织原则与行政七职能理论。James D. Mooney提出了组织四大原则,即协调原则、层级链原则、职能原则和职员原则,结合组织与原则分析。

最后为官僚制度学派,Weber的管理制度理论的产生与其历史时代有着直接的联系。Weber的官僚模型有着高度结构化、标准化、非人格化、理想形态等特征的行政组织体系,是强制控制的合理手段,能够达到最高程度的效率,因而是对人类行使权威的最理性工具。

(二)公共管理“理性”质疑的流派

20世纪30年代,传统的公共行政学派理论受到了挑战。传统的公共行政学把组织视为机械形式,把人当机器,只是片面的追求组织结构和法律、法规的遵守。这是传统公共行政学不可推脱的缺点。理性的挑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对“政治-行政”二分法的反对;二是认为行政原则本身存在逻辑矛盾。John M.Gaus(1950)在《公共行政》精辟地论述了当时的情形:“现时的公共行政学理论也就是政治学理论”。这把原本认为政治与行政分离的传统理论又纠缠在一起。

社会系统学派从系统、整体性等社会学观点来研究管理,摆脱了传统行政管理理论的缺陷,并试图改造传统的权威概念、创造出一种协调合作精神。这个学派的代表人物Mary P Follett(1937)最早系统而深入地研究行政管理过程中人的问题,他通过对群体的心理因素的考察来分析作为民主群体基础的“协商一致”机制的性质。

理性决策理论学派代表人物Simon(1988)把管理行为分为“决策制定过程”和“决策执行过程”,并把管理研究重点集中在“决策制定过程”的分析。既丰富了管理学的思想,也揭示了管理的本质特点。理性决策模式提供了分析决策问题基本思路,同时也强调“理性”是指最小化成本和最大化利益的理性。

(三)公共管理多元化扩散流派

20世纪60年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利用和发展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客观上造就了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理论的应用和发展,拓宽了管理思维,也促进了管理现代化,更是给行政科学注入了新血液。公共行政学的管理科学成为了一门融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理论、方法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公共行政学的研究也就从纯理论转型到结合应用的研究。

系统论认为任何组织都同其周围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和发展,拓展了公共管理学的研究范围。公共管理对于公共性的理解也从官僚制度和政府机构发展转变为注重公共利益,即政府与社会其他组织之间的政治关系,以及注重组织工作环境对公共组织的影响力,政府被置身于社会外部大系统中,公共管理从制度定义发展为规范定义和组织定义。

系统管理学派是以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自然、社会和思维领域中各种系统的运动规律并据此来认识和改造世界。其代表人物有L.V Bertalanffy、Talcott Parsons和James E. Rosenzwig等。其核心观点是不同变量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一个变量的细微变化可能引起其他变量的重大变化。这种非线性关系增加了人们对组织认识的复杂性。受系统理论的影响,任何组织都被视为相互关系之中,任何变量都可能对其他变量产生影响。行政组织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必须持续地与环境产生互动,并在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处于动态均衡状态。

行政生态学派,借用生态学研究生命体与其环境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行政系统与各种环境变量间的相互关系。最早提出行政生态的学者是哈佛大学教授John M. Gaus。其追随者Fred W. Riggs10余年后提出了行政生态类型的发展连续体。行政生态学借用“结构-功能”方法来分析行政行为及其与环境的关系,为公共管理学开辟了新的领域,使其摆脱了那种抽象地讨论行政原则的纯理论作风,用生态观点来考察行政是正确的认识路径。

(四)公 共管理价值重塑流派

历史与科学的局限性导致了传统的公共管理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迷信于管理的技术手段,而抹煞了人性存在的意义、价值、自由等内涵,也导致了公共管理学的价值危机。20世纪60年代,以Dwight Waldo等为首的新公共行政学派,除了致力于民主行政的推动,还大力提倡社会正义、自由、民主等价值,这也就突破了科学实证主义的限制,走向了人文精神与价值的复兴之路。

Waldo(1971)在《走向新公共行政学:明诺布鲁克观点》的序言中指出,“新公共行政学产生于‘事态严峻、情势紧急’时代”,它的产生本身就是为了解决问题。新公共行政学派的主要观点在于:第一,由单纯的法理或制度性研究方法向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成果和研究方法转变;第二,抛弃“政治-行政”二分法,把政治或政策与行政看成是政府管理中的连续或交融过程,开始重视政府管理中的政策问题研究;第三,公共管理学由以效率研究为核心转向更关注公平、责任和伦理等行政民主性价值取向的研究。

Gary Wamsley的《黑堡宣言》发表,奠定了黑堡学派的政府再造的独特观点。其强调,行政价值的重塑与社会变迁的推动都需要由“集体持有的价值、认知、态度以及行为等”改变,行政人员与官僚体系共同努力才能提高行政绩效。

(五)公共管理思路创新流派

任何思想流派的发生,除了寻找之身的历史、传统等渊源之外,时代的风云际会也可能成为其产生发展的土壤。公共选择学派、新公共管理学、新公共服务、治理学派等学派的出现与不断探索,极大丰富了公共行政学的内容和方法论。

公共选择学派将经济学的理论用于非市场的决策之中,它认为国家机关亦会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参与利益的竞逐。公共选择学派以个人自由主义为基础,关注个人利益,将人类社会分割为两个市场:经济市场与政治市场,它们都有着共同的特点,都受自生自发秩序的制约。该学派对于公共行政的启示主要体现在:扩大公众参与;最大化行政职能分权化;简化行政程序与层级节制;彻底将公共行政经济化,并进行可行性评估,而不是以“公共物品”或社会公正为衡量基础;对于公共部门的扩张、行政裁量以及公共组织的目的进行严格的控制;削弱公共部门的领导角色,将其界定为专家或技术人员。

20世纪70年代末期,新公共管理理论在受到公共政策学科范式和企业管理学科范式的影响而在新公共行政学的基础上形成。它更重视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公共管理问题,在重视定性分析的同时更强调定理分析。新公共管理以公共部门管理问题的解决为核心,采用经济学理论和私人部门管理方法,创立一个新的公共管理的知识框架。如:更加关注绩效-激励的行政模式,建立绩效导向型的制度、结构与管理等行政原则;建立了关于政府设计和行政改革的国际对话和比较机制;经济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以及其他先进概念框架的综合与启发性使用。

新公共服务理论主张和现实求解,主要是针对新公共管理的缺失而提出来的一种理论。该理论指出,一味的放任政府治理走向市场化与竞争化将导致公共利益与公民尊严的丧失,并试图提出新的理论解释和实践工具来弥补这种趋势所造成的恶果。它提出通过由公民与政府双方的共同治理来提高治理的质量,并带给社会更高的收益,这些都体现了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思想进步。

意义及启示

公共管理流派纷争,其主线主要集中在下面三部分:

(一)政治与行政

公共机构的任务,即政策的制定必须由政治家来完成;而行政者则贯彻执行这些政策措施,即所谓的“政治-行政”二分法。尽管有学者对于政治与行政是否能分离表示怀疑,但二分法使得人们可以撇开政治条件与政治因素来把握行政的实质与意义,促成了对政治与行政边界的认知。20世纪80年代以来,公共部门改革发展使得政治与行政的边界日益模糊,主要是因为公共部门采用了众多的组织形式,政治势力日益渗入行政领域。政治与行政界限的模糊导致责任处于游离状态,使得传统的政治价值难以追寻,并产生了许多问题。

(二)公共与私人

在公共部门管理研究中,最基本的问题就是所谓的“划界问题”,如何选择属于公共、私人领域抑或公私混合领域,以及如何执行等问题的思考。在现实生活中,纯粹的组织形式是不存在的。既没有纯粹的公共组织,也没有纯粹的私人组织,构成了所谓的“模糊状态”。公共与私人边界移位使我们必须对传统公共部门原则进行重新思考,如公共权力与个人自由,资源配置问题、分配问题、所有制问题、官僚制问题等。公共部门管理创新,运用私人部门管理来提高效率、提高更优质的服务,这样可以减少成本,但也存在公共信任减少的问题。

(三)效率与公平

效率与公平是一对矛盾体,效率在生产力落后的时代其重要性被提高到了历史高点,而当社会矛盾渐露的时候,公平理念就会出现。效率注重规则、缺乏人性;公平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牺牲效率。公共管理理论引入了行政效率、经济人假设、私人部门管理等效率优先理论,也提出了政治价值、人性与公共服务等公平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主张公民与政府的共同治理,加强对话,消减矛盾,以克服公共管理理论一味强调的竞争化、市场化可能带来的恶果。其实,效率实际上是生产力的尺度,强调发展;而公平更多是价值观念,是社会稳定的心理需求,注重稳定。在稳定中求发展,以发展来谋稳定。效率与公平最终将在社会的天平中寻达到平衡。

参考文献:

1.[法]H.法约尔着.周安华等译.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2.Luther Gulick and L.Urwick(eds.). Papers on the Science of Administration[M].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Institut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1937

3.[德]马克斯?韦伯着.林荣远译.经济与社会(上、下卷)[M].商务印书馆, 1997

4.谭功荣着.西方公共行政学思想与流派[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5.[美]赫伯特?西蒙着.管理行为-管理组织决策过程的研究[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

6.[美]塔尔科特?帕森斯着.社会行动的结构[M].张明德等译.译林出版社, 2003

7.[美]徐中奇.行政生态学研究述评及其对我国行政改革的启发[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19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