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公共管理的基础知识大全11篇

时间:2023-08-17 17:42:40

公共管理的基础知识

公共管理的基础知识篇(1)

大学公共基础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革命史、法律常识、大学语文、大学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文化基础等。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邓小平理论旨在培养大学生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哲学、革命史这些课程旨在培养大学生观察问题的视角和方法;法律常识课旨在培养大学生在现代经济社会中所需的基本的法律常识和法律意识;大学语文旨在培养学生的美学和文学情操;大学英语、计算机文化基础旨在培养大学生信息时代生存的两大语言工具。所有这些课程在培养复合型、服务型的现代人才方面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但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的大学公共基础课程教学面临着危机。

一、大学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危机及表现

在文化多元化的信息社会,我国的大学公共基础课程教学面临着危机,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教师的教学危机、教学管理危机和由此引发的社会危机。

(一)教师的教学危机

学生的变化使大学公共基础课教师的教学面临最直接的危机,教师的“元话语”作用在消退。在传统意义上,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的言论占有绝对的权威,而信息社会使知识产生了裂变,电脑化、微型化、商品化概括了现代科学知识的特点。现代科学知识的目的不再是寻求真理,而是探究它的实用性和效率。从某种程度而言,现代科学知识已演变为一种生产力或资本流通过程中的一种动力,打上了商品的烙印。而大学公共基础课教学不仅仅是靠科学知识来培养社会精英,更多的是借助于现代科技手段来普及科学知识,从而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各种各样的人才。在大学基础课教学中,如果教师依然按照教材体系讲解背景知识、基础知识,而不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授课手段,就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如果教师依然沿用传统的“灌输式”和“填鸭式”教学,那么公共基础课程就会在学生中不被看好而形同虚设,最终被淘汰,因此大学公共基础课程教学面临着教学内容和授课手段更新的危机。尽管教育部门加大了对教育设施的投入,但教育投入的地区差异或院校差异依然较明显。西部地区的教学设施发展相对缓慢,使教学手段更新的危机依然存在。

伴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学生选课、选教师的学分制已成为大学课程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教授下岗已不是新闻。作为买家的学生需要的是立即能见效的、纯粹的实用技能。作为“知者”的教师,在信息时代常常感到所学知识不够用。教师本应是信息的编排者,但大多数教师对电脑、网络技术知之甚少,利用效率低,因此在信息社会里,教师面临着知识体系更新的危机。

(二)教学管理危机

教学管理危机主要体现在课程考核体系上,存在于学生和教师这两个方面。对学生的管理主要以课程考核来实现,对教师的管理以教学检查、专家听课评议、学生的评价来完成。而这些管理手段只完成了对课程体系的监控,它们的实际作用值得商榷。也许大学生都能通过学业考试,达到通过考试的目的,但这样的考试能使学生真正养成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吗?这样的考试能使学生具备高尚的情操并充满爱心吗?这样的考试能使学生运用法律基础知识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吗?这样的考试能使学生在今后熟练应用英语和计算机这两大工具吗?这样的考试能使学生具备汉语言的扎实应用能力吗?这样的考试能使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吗?所有这些问题的答案如果是未必,那我们的高等教育对大学公共基础课程的管理也存在危机。这种危机隐藏在教育繁荣表象的背后,现有的任何评估手段也许看不出它的存在,但它的确存在着。它的存在离不开我国的国情,离不开国际大环境。这种危机更离不开现代经济社会的土壤,这块土壤滋生了太多的物质欲和功利性。当管理者过多考虑市场效应,考虑学生利益时,对教师的过度监控、考核、评议必然引发教师的反感,引发对管理者的信任危机。尤其是学生评价教师的意见被管理者错误解读时,引发教师对管理层信任危机的可能性更大。

(三)社会危机

伴随着教师“元话语”作用的消退,大学公共基础课面临着更大的社会危机。社会是最大的买家和市场,在商品经济社会里,这些公共基础课是为其他专业技术课程服务的。在以发展经济为核心的商品经济社会中,这些公共基础课的命运各不相同。以大学英语课程为例,《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应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由此可见,英语教学服务社会的实用功能更加明显。此外,计算机文化基础课较为火暴,那是因为信息社会需要掌握计算机技能的人才,所以社会就是潜在的市场。当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敬业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不满意时,大学公共基础课程引发的社会危机的后果便初现端倪。

二、危机产生的原因

由于国内外大环境的发展使信息的传递方式、传递速度、传递内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使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潜移默化地形成了独特的个性、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20世纪80年代以后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深受信息全球化的影响,许多大学生在入学之前已经形成了对自我和社会的独特看法,养成了独特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他们对上大学有着较高的期望值。当他们真正步入“象牙塔”后,发现大学的校园生活与他们的期望值相差甚远。于是,大学生同居、结婚的多了,上网聊天、玩游戏的多了,打零工、买股票、合伙办公司、开饭馆、乱花钱的人多了。学生的变化使教师的教学面临危机,使学校的管理面临危机,使社会面临危机。所有这些结果又反过来加剧了学生自身的危机。因为目前的大学生达不到大学教师、教学管理者和社会所期待的培养目标和人才标准。

三、大学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创新的对策

面对此现状,大学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笔者认为,大学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创新应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完成:课程管理创新和教师自我重塑。

(一)课程管理创新

课程管理创新是大学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首要环节。先进的管理理念可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学公共基础课程的管理创新应落实在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首先,对学生的管理而言,应加大对学生实践环节的投入力度,并明确规定实践环节的经费数目、经费来源、实习时间、组织者及实践环节考核在总课程考核的比例等具体环节。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革命史、法律常识这些课程应开展案例教学,并适当组织学生参观革命老区,去贫困地区支教实习,并结合实践撰写与课程知识体系相结合的实践报告、实习日志或发展规划;对高等数学课程应加大数学建模实践的力度和范围;对大学物理课程应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理论分析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并建立以演示实验室为中心的专用物理教室;对大学语文的教学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多写观后感、书评、影评、小论文等;对大学英语课程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与国外留学生或专家交流的机会。所有这些课程应以培养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团队精神和敬业精神为最终目的。其次,对教师的管理要以人为本,营造可持续发展的教师发展氛围和机制,避免使教师对学校管理层产生信任危机。管理者应科学分析学生对教师的反馈意见,避免因分析反馈意见不当而挫伤教师教学积极性,影响授课情绪和效果。此外,管理者对大学公共基础课教师所承担的科研任务的规定不能等同于对其他专业课程教师的规定。这是因为大学公共基础课教师的授课任务非常繁重,不可能在科研方面有更充裕的时间和精力投入。

(二)教师自我重塑

面对大学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危机,教师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自我重塑:

1.教师应大胆地对教材进行加工和信息重组。公共基础课教材,内容庞杂,教师在教学中要大胆精简“偏、难、杂”的理论知识,保留必需的基础知识。公共基础课的讲解内容要按照“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来选定,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实际、实用、实践性”。

2.教师应该设法了解自己的学生。了解学生如同做市场调查,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及消费心理对商品的生产和销售至关重要。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策略,了解学生的个体学习差异性,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采用不断改进的教学策略更有效地组织教学。以讨论法教学为例,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最好提前给出关键词或提纲,讨论完毕应及时给予评点和总结,课后应该要求学生提交书面总结。给出提纲或关键词是为了激活学生的思维,为有效的课堂讨论打下心理基础。教师的评点进一步增强了学习者对相关内容的记忆能力。课后学习者写总结是一个利用已有的信息进行创造的过程,是对学习效果的一个反馈过程。教师可以根据反馈信息重新设置话题相近的讨论,将学生未能表达的信息用提纲或关键词的形式给出。

3.教师在公共基础课教学中要兼顾学生素质的培养。例如,大学语文课、大学英语课在教给学生语言文学知识、语言应用能力的同时,更要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教给学生受用终身的“做人”道理;法律常识课应培养学生基本的法律意识;数学课不仅要利用该课程知识逻辑性强、思维严谨、定量精确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计算机基础课程要培养学生在信息社会的信息检索能力、文字处理能力和基本的文字与图片合成技能。

4.教师要不断地汲取新知识,更新知识结构。以英语教师为例,他们不但要了解英语语言及其文化背景,还需要了解历史上曾经成功应用的英语教学方法,如自然教学法、听说法、交际法、沉默法、暗示法、社区教学法、活动法、折中法、反思教学法等。此外,在了解这些教学法的基础上,应结合国内外时事要闻,合理地加以利用,使之更好地为教学实践服务。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是让人生厌的,只有以多变的课堂应对万变的学生,才能吸引学生,成为赢家。

[参考文献]

[1]戴炜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一条龙”体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5):322-323.

[2]秦金华.关于高职语文教学独特性的再认识[J].教育与职业,2007(9):83.

[3]岳守国.任务语言教学法:概要、理据及运用[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5):364.

[4]崔少元.后现代主义与欧美文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公共管理的基础知识篇(2)

在文化多元化的信息社会,我国的大学公共基础课程教学面临着危机,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教师的教学危机、教学管理危机和由此引发的社会危机。

(一)教师的教学危机

学生的变化使大学公共基础课教师的教学面临最直接的危机,教师的“元话语”作用在消退。在传统意义上,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的言论占有绝对的权威,而信息社会使知识产生了裂变,电脑化、微型化、商品化概括了现代科学知识的特点。现代科学知识的目的不再是寻求真理,而是探究它的实用性和效率。从某种程度而言,现代科学知识已演变为一种生产力或资本流通过程中的一种动力,打上了商品的烙印。而大学公共基础课教学不仅仅是靠科学知识来培养社会精英,更多的是借助于现代科技手段来普及科学知识,从而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各种各样的人才。在大学基础课教学中,如果教师依然按照教材体系讲解背景知识、基础知识,而不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授课手段,就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如果教师依然沿用传统的“灌输式”和“填鸭式”教学,那么公共基础课程就会在学生中不被看好而形同虚设,最终被淘汰,因此大学公共基础课程教学面临着教学内容和授课手段更新的危机。尽管教育部门加大了对教育设施的投入,但教育投入的地区差异或院校差异依然较明显。西部地区的教学设施发展相对缓慢,使教学手段更新的危机依然存在。

伴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学生选课、选教师的学分制已成为大学课程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教授下岗已不是新闻。作为买家的学生需要的是立即能见效的、纯粹的实用技能。作为“知者”的教师,在信息时代常常感到所学知识不够用。教师本应是信息的编排者,但大多数教师对电脑、网络技术知之甚少,利用效率低,因此在信息社会里,教师面临着知识体系更新的危机。

(二)教学管理危机

教学管理危机主要体现在课程考核体系上,存在于学生和教师这两个方面。对学生的管理主要以课程考核来实现,对教师的管理以教学检查、专家听课评议、学生的评价来完成。而这些管理手段只完成了对课程体系的监控,它们的实际作用值得商榷。也许大学生都能通过学业考试,达到通过考试的目的,但这样的考试能使学生真正养成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吗?这样的考试能使学生具备高尚的情操并充满爱心吗?这样的考试能使学生运用法律基础知识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吗?这样的考试能使学生在今后熟练应用英语和计算机这两大工具吗?这样的考试能使学生具备汉语言的扎实应用能力吗?这样的考试能使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吗?所有这些问题的答案如果是未必,那我们的高等教育对大学公共基础课程的管理也存在危机。这种危机隐藏在教育繁荣表象的背后,现有的任何评估手段也许看不出它的存在,但它的确存在着。它的存在离不开我国的国情,离不开国际大环境。这种危机更离不开现代经济社会的土壤,这块土壤滋生了太多的物质欲和功利性。当管理者过多考虑市场效应,考虑学生利益时,对教师的过度监控、考核、评议必然引发教师的反感,引发对管理者的信任危机。尤其是学生评价教师的意见被管理者错误解读时,引发教师对管理层信任危机的可能性更大。

(三)社会危机

伴随着教师“元话语”作用的消退,大学公共基础课面临着更大的社会危机。社会是最大的买家和市场,在商品经济社会里,这些公共基础课是为其他专业技术课程服务的。在以发展经济为核心的商品经济社会中,这些公共基础课的命运各不相同。以大学英语课程为例,《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应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由此可见,英语教学服务社会的实用功能更加明显。此外,计算机文化基础课较为火暴,那是因为信息社会需要掌握计算机技能的人才,所以社会就是潜在的市场。当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敬业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不满意时,大学公共基础课程引发的社会危机的后果便初现端倪。

二、危机产生的原因

由于国内外大环境的发展使信息的传递方式、传递速度、传递内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使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潜移默化地形成了独特的个性、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20世纪80年代以后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深受信息全球化的影响,许多大学生在入学之前已经形成了对自我和社会的独特看法,养成了独特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他们对上大学有着较高的期望值。当他们真正步入“象牙塔”后,发现大学的校园生活与他们的期望值相差甚远。于是,大学生同居、结婚的多了,上网聊天、玩游戏的多了,打零工、买股票、合伙办公司、开饭馆、乱花钱的人多了。学生的变化使教师的教学面临危机,使学校的管理面临危机,使社会面临危机。所有这些结果又反过来加剧了学生自身的危机。因为目前的大学生达不到大学教师、教学管理者和社会所期待的培养目标和人才标准。

三、大学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创新的对策

面对此现状,大学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笔者认为,大学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创新应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完成:课程管理创新和教师自我重塑。

(一)课程管理创新

课程管理创新是大学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首要环节。先进的管理理念可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学公共基础课程的管理创新应落实在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首先,对学生的管理而言,应加大对学生实践环节的投入力度,并明确规定实践环节的经费数目、经费来源、实习时间、组织者及实践环节考核在总课程考核的比例等具体环节。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革命史、法律常识这些课程应开展案例教学,并适当组织学生参观革命老区,去贫困地区支教实习,并结合实践撰写与课程知识体系相结合的实践报告、实习日志或发展规划;对高等数学课程应加大数学建模实践的力度和范围;对大学物理课程应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理论分析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并建立以演示实验室为中心的专用物理教室;对大学语文的教学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多写观后感、书评、影评、小论文等;对大学英语课程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与国外留学生或专家交流的机会。所有这些课程应以培养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团队精神和敬业精神为最终目的。其次,对教师的管理要以人为本,营造可持续发展的教师发展氛围和机制,避免使教师对学校管理层产生信任危机。管理者应科学分析学生对教师的反馈意见,避免因分析反馈意见不当而挫伤教师教学积极性,影响授课情绪和效果。此外,管理者对大学公共基础课教师所承担的科研任务的规定不能等同于对其他专业课程教师的规定。这是因为大学公共基础课教师的授课任务非常繁重,不可能在科研方面有更充裕的时间和精力投入。

(二)教师自我重塑

面对大学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危机,教师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自我重塑:

1.教师应大胆地对教材进行加工和信息重组。公共基础课教材,内容庞杂,教师在教学中要大胆精简“偏、难、杂”的理论知识,保留必需的基础知识。公共基础课的讲解内容要按照“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来选定,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实际、实用、实践性”。

公共管理的基础知识篇(3)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0C-0035-03

教育部在1998年设立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以来,开设公共管理类专业的普通高校(含独立学院、职院)近千所,由于各高校的办学条件及资源的差异,再加上公共管理专业学科结构上的内在矛盾,因此,公共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方向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提出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如何在公共管理类专业大发展的前提下规范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标准,提高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同时,适应社会对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合理确定自身的人才培养方向和教育模式,必须根据当前政府改革的方向,进行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创新。本文在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长期教学与教学管理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公共管理类专业的特点,提出了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能力一需要—结合—转变”模式,谨供各位同行与专家探讨。

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能力—需要—结合—转变”模式,简单地讲就是指“一个能力本位”、“两个需要”、“三结合三转变”。具体内容是:“能力”包括专业理论能力、技术能力和实践能力;“需要”是指满足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要和满足学生就业和继续深造的需要;“结合”是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转变”是指人才培养由理论型人才向应用型人才转变、由知识积聚型人才向能力开发型人才转变、由传统型人才向创新型人才转变转变。

一、以能力为本位。促使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

“公共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学科”。公共管理工作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政府部门需要的是具有较高修养的、有较高政策水平的、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因此,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必须以能力为,促使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

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一个能力本位”中的“能力”包括专业理论能力、技术能力和实践能力。

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专业理论能力包括: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分析方法,掌握公共管理理论及分析方法。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专业技术能力包括:掌握和运用系统分析、统计分析、调查分析、计算机分析等科学方法或技术。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实践能力包括:掌握社会调查的方法,能独立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在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中,专业理论、技术和实践能力要具体转化成学生的实际能力,就必须有一个显性的衡量标准,这个标准就是指学生必须具备“动脑”、“动嘴”和“动手”的能力。“动脑”就是“脑瓜子”要灵,要政治可靠、思维敏捷、反应灵敏、创新意识强;“动嘴”就是“嘴巴子”要活,要有口才、具备较强的协调与沟通能力;“动手”就是“笔杆子”,要有文才、学术研究能力。

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包括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和土地资源管理四个专业的基础知识,以及包括行政管理学、公共管理学、公共事业管理学、土地资源学、土地经济学、土地管理学、地籍管理学、财政学、保险学原理、统计学、计量经济学、货币银行学、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概论、社会保险、政治学、法学、管理学、社会学、政府经济学和经济学等科目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

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素质包括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人文素质是指具备人文知识(如历史知识、文学知识、艺术知识、哲学知识、道德知识、语言知识、政治知识、法律知识等)、理解人文思想(核心是基本的文化理念)、掌握人文方法(人文思想中所蕴涵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遵循人文精神(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产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基础,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人文思想、人文方法)。科学素质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科学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一个学科和专业是由该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构成的,其规范性的集中表现就是基本课程体系。基本课程体系的建立表明基本知识与技能的系统化、集成度和学科的成熟程度”。因此,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计划要设置知识模块、能力模块和素质模块。知识模块包括公共基础理论知识、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能力模块包括理论能力、技术能力(包括专业技术能力及综合技术能力)及实践能力;素质模块包括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每一个模块自身都有各种课程支撑,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能力培养体系。

二、以社会需要为导向。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宽出路”的办学原则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公共管理类人才存在大量缺口,尤其是政府部门缺少既懂管理又懂经济又能熟练操作计算机的人才,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就业呈“多方向的市场特征”,但公共管理人才需求以政府部门为主,所以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应从政府职能的特征出发,从职业要求考虑,体现跨学科、复合型、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特点。因此,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要以社会需要为导向,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适应知识经济时代政府管理人才的需求。公共管理学既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社会科学学科,又是一门交叉性很强的应用社会科学学科,“这些学科的知识在不同的公共管理实践中被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用”。因此,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应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宽出路”的办学原则,以需要为导向,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要和学生就业与继续深造的需要。

“厚基础”就是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基础面要宽,既有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要有反映本学科发展动态的课程,如公共管理前沿、公共管理专题研究等;“宽口径”是指公共管理类课程设置要体现不同学科交叉、渗透、融合的学科发展趋势,如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高等数学、统计学等学科的交叉渗透融合;“宽出路”是指本专业学生就业门路要宽,能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要求;同时,也能满足不同兴趣爱好、有能力继续深造的学生继续深造学习的需要。

三、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与学生成才成长规律。抓好“三结合三转变”

《纲要》提出人才培养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因此,只有遵循教育教学与学生成才成长的规律,才能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进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体现能力本位,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在教学实践中要自始至终地抓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三结合”,促使人才培养由“理论型向应用型转变、知识积聚型向能力开发型转变、传统型人才向创新型人才转变”的“三转变”,从而为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保障。

(一)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设置课程体系

公共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学科,与法律、教育、管理、规划、建筑等基本属于同一类型的学科……它既是一种研究,也是一种实践”。因此,必须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在精简、强化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设计并安排实验和实践课程体系。实验课程体系主要包括行政管理、公共政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人力资源管理、公文写作、社会调查与统计、土地测量、公共财政、公共政策听证程序设计、学术论文写作方法、计算机理论与数据库应用技术等课程实验。实践课程体系包括社会调查与考察、认识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在基本课程相同的基础上,各院校都要极力突出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力求提供独具特色的课程体系。

(二)坚持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的原则,实践“开放式”教学法

《纲要》要求“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因此,应结合公共管理类专业特点和学校实际,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同时,“注重学思结合”,采用“开放式”教学法,改革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单一教学方法,按照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模式,鼓励教师更多地采用问答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技能模拟训练教学法等,积极实行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研究式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开放式”教学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变单向灌输为师生协同互动,既改革“教”的方法,又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和“思考方法”,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坚持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原则,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开门办学,充分发挥校内与校外两种教育资源的作用,促使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由理论型向应用型转变、知识积聚型向能力开发型转变、传统型人才向创新型人才转变,要在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实践中,坚持以学校培养人才为主体、以社会育人为依托,建立校内校外实践、实习基地。

公共管理的基础知识篇(4)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11-124-02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的现状与原因

(一)课程体系设计的现状

1.理论课程体系不够合理。主要表现在:一是课程设置特色不鲜明。虽然同一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必然会存在共性,而且应以共性为主,但也应与各高校特色相结合,在求同存异中彰显特色。二是课程设置缺乏柔性,不能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适时进行调整。三是课程体系过于追求理论的系统完整,偏离实践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四是课程设置与学生的个性特点、志趣、需求相脱节。

2.实践教学环节缺乏。当前高校教育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成绩、轻素质的问题。这种问题同样存在于对实践要求较高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基本文档缺失、实践教学内容设置较为狭窄、毕业实习基地建设落后、教师实践能力较弱,制约了学生理论知识的提高与处理问题思维的发展。

3.教学方法落后。教师还在运用“填鸭式”教学方式,不与学生交流,不了解学生需求,完全按自己的主观意识,结果是学生不愿学,老师不爱教,产生恶性循环而不是良性互动,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原因分析

1.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培养目标是专业培养计划的“灵魂”,它指导着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规定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要求,也决定了人才培养的方法与途径。不少院校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本专业培养掌握系统的、科学的公共事业管理理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具有现代化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文教、体育、卫生、计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试想仅凭本科四年教育,就能把学生培养成管理类的高级专门人才,那么研究生和博士又该如何定位?可见,这一培养目标定位不够准确。各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结合本校特点和新的形势有所调整。

2.教师团队素质有待提高。主要表现在:第一,学缘结构不合理。在许多二类本科院校中,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教师大都来自同一重点院校的同一专业,出现了“近亲结婚”的问题,知识结构、理论体系、学科思想等方面都惊人地一致,缺乏新意。第二,国外理论体系了解较少。一部分教师满足现状,或由于英语的局限,对国外文章阅读较少,缺乏对国外最新知识的了解,无法把最前沿的学科知识教授给学生,使学生知识面窄,对国外管理理论知识了解较少。

3.缺乏支持环境。比如整个高等教育观念仍未真正走向素质教育,一些新的观念受到排斥;又比如,社会对于高教实践教育缺乏了解。这样就很难联系实习机构,或者是实习机构从领导到员工在接待实践实习学生时都不太重视,且因忙于业务而缺少对学生的指导,使得学生并未达到实践目的,无法学习相关知识与经验。

二、“211”模式的内涵、特点及其指导作用

1998年,教育部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龚怡祖教授认为: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含培养规格)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某种标准构造式样和运行方式,它们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定的风格或特征,具有明显的系统性和范型性。王为一教授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应包括“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创新‘知识结构’的配置,创新‘教学组织’的实施,注重学科专业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对接,注重人才培养模式的配套措施”七个方面的工作,阐释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涵义。具体来说,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目标、专业结构、课程结构、实践方式、教学方法、技术手段、教学组织与管理等的统一体。

襄樊学院按照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要求,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个性发展需求为导向,积极实践“21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即实行“二年基础,一年专业,一年实践”的人才培养方式。努力解决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知识灌输与能力培养、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之间的矛盾。按照教育部关于本科教育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人才的总要求,确定“211”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构建“通识教育”、“学科专业基础教育”、“专业方向教育”、“实践与创新教育”、“四类教育模块”。“二年基础”主要是在大学四年中用两年左右的时间采用通识教育模块和学科专业基础教育模块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和学科专业基础教育。通识教育模块指全校学生必须共同修读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代历史、大学语文、法律基础、大学英语、大学体育、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襄阳文化、大学生学习生活概要、综合素质拓展等课程。学科专业基础教育模块主要设置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包括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课程),属于同一、二级学科门类的专业应在前四个学期开设相同的专业基础课,不属于同一学科门类但专业基础相近的专业,也应当尽可能地开设统一的专业基础课。“一年专业”主要是在大学四年中用一年左右的时间采用专业方向教育模块对学生进行专业方向教育。专业方向教育模块是各专业根据自身特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自主设计的专业必(选)修课程。专业必(选)修课程既要反映本专业的最新发展成果,体现科学性、前沿性和专业特色,也要考虑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同时,对学生提出一定的专业选修课程学分要求。“一年实践”主要是在大学四年中用一年左右的时间采用实践与创新教育模块对学生进行实践与创新教育。实践与创新教育模块是为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开设的必修课程。学校通过建立校外分校区落实“一年实践”教学环节。各学院根据自身专业特点构建各具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211”人才培养模式的几个环节既具有空间上的相对独立性,又具有实际操作上的相互依赖性。它们相互依存,共同作用于学生的健康发展过程。

“211”模式是襄樊学院办学过程中的一次重要创新,必将对学校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这不仅表现在对学校的整体的改革的方面,对各个专业自身的建设,如对各个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也起着一个指导作用。这种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所谓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来讲,就是不做超越现实许可的事情,包括认识到我国高等教育整体上仍处于探索阶段,认识到高校资源的有限性,认识到高等教育本身的局限性等等。二是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精神。学生始终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也是高等教育的根本,在当前倡导素质教育和教育产业化趋势的大背景下,以学生为本显得尤为重要。主要表现在着眼学生的实际特点,着眼学生的需要和利益以及着眼学生的就业等三个方面。三是坚持创新的精神。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当前高等教育面临一个发展瓶颈的时期,创新对于各项改革要取得有效成果显得尤为重要。创新主要包括创新意识、制度创新、方法创新等。

三、“211”模式下重新构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思考

(一)修正培养目标,突出本校特色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结合本校特色,确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调整为:培养能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高、适应性强、富有创新精神和能力,具有公众服务意识的公共事业管理专门人才。具体培养目标为:在系统掌握管理、经济、法律等知识的基础上突出掌握管理所需的各项核心知识和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服务能力、深入研究解决社会公共事业部门实际问题的能力、领导能力、咨询决策能力,以及高度的社会责任心和公益心。具体而言,一、二年级传授基础知识,包括基础管理知识、基础经济知识、基础法律知识等,特别要树立学生学习好外语的理念;三年级培养专业基础能力,除了学校规定的学习外,提供自学的机会,补充知识;四年级培养专业实践能力,根据前三年的基础,要求专职职业规划教师,根据每一位学生自身特点设计职业规划,明确职业理想和职业目标,同时培养学生的服务能力、领导能力和咨询能力;并且根据职业生涯规划与学生的自我选择,培养运用能力,把基础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并提高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二)改革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

1.调整基础课与实践课的比例。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用人单位越来越要求学生“上手快”。根据这一特点,西安财经学院公共管理系采取“正餐”、“自助餐”和“加餐”相结合,增加实践课的比例,培养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正餐”即本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邓小平理论、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管理学原理等;“加餐”即为学生增设一些实践型课程,并增加实践型课程的课时。这些课程主要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围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开设,如团队建设、管理沟通、案例采编与分析、公共危机管理、就业观念与竞聘技能等,特别是借助模拟、仿真手段和虚拟环境应用,加强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自助餐”即选修课。襄樊学院的公共事业管理也可以借鉴这种方法,以优化课程体系的设置。

2.选修课程内容调整。构建科学、先进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要拓宽专业面,选修课为我们达到目标提供了良好的途径。选修课程主要是开设不同专业类型的课程、提供课外阅读参考书目、积极开展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特点,自己选择学习的课程,给学有余力的学生丰富与完善自身知识结构,以获得更大的学习选择权并拓展空间。

3.激活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采取如问题导向、案例剖析、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决策对抗、分组研讨、“今天我当老师”等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倡学生向教师、书本和权威挑战,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发表不同的观点和见解。让更多的学生品尝成功的乐趣,在各自优势领域发展更好,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性的发挥提供适宜的土壤和环境。这种教学方法的改革,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和创造意识、创新思维,在与以上课程改革结合后可锻炼并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文字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优化实习环节,强调实践效果

1.与实习基地联姻。按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习的特点,准确选择教学实习基地,可以联系市政府、市文化局、市公共事业局、市社会保障局、市人事局、市消费者协会、市下属区政府及其下属单位为学生实习基地,实行管、学、研相结合,共同培养实践型人才。

2.设立专门负责学生实习工作的管理机构。首先指定专人为学生提供实践指导;其次完善实习基本文档建设,规范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习的内容、目的与要求,编制出高质量的公共事业管理实纲,使实习有序进行,减少随意性。

(四)改善教师团队,提高教师素质

1.注重师资队伍的结构。师资队伍结构的主要因素有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学龄结构、专业结构等。而公共管理作为新建学科,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建构专业师资队伍。如可通过引进、培养和聘任等措施将国内外优秀公共管理教师吸收到教学实践和科研工作中来,使学科师资队伍建设得到稳步发展。

2.强化师资培训。通过在职短期培训、进修、自学学术交流等,提高现有在职教师的专业素质,更新知识,以适应培养实践型人才的需要。鼓励教师参加各种专业培训班、学术研讨会,积极向国内及国外名牌高校派送访问学者,借鉴学习国内外的教学经验,提高教师自身水平,达到解决教师团队现有问题的目的。

公共管理的基础知识篇(5)

一、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改革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的功能和定位有待明确。在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的功能和定位问题上,专业课教师强调公共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的功能,忽视了公共基础课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功能;而公共基础课教师强调公共基础课的系统性,弱化了为专业课服务的功能。一些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目标片面理解,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专业过窄、文化底蕴薄弱,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处于“弱势”。实际上,随着技术变革的步伐加快,职业的变换,跨专业领域的合作日益增多,单一的专业或职业能力已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人们在拥有合理的知识结构的同时,还要增强自己多方面的能力,如自学能力、职业能力、创造能力、开拓能力、相容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合作能力、承挫能力等等,而上述能力的提高更依赖公共基础性课程得以实现,这样学生才可在将来的工作中获得可持续性发展,从而为企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的课程设置需统筹重整,系统规划,以满足专业教学改革的需要

目前,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在不同的高职院校有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课程门类的设置和教学时数上,同时由于教育主管部门对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除思政课和体育与健康课外)又没有明确的指导性意见,所以各高职院校受多因素的制约(师资、实验实训条件、急功近利思想等),在公共基础课程的设置、教学时数和选修课上呈现出一校一模式现象。虽然要求各院校自创特色,但高职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一致的,人的基本素质要求应该是一致的,所以对公共基础课程的要求也应该是一致的(特别是同大类专业),因此,在工学结合条件下,进行公共基础课统筹重整,系统规划是一项紧迫的任务,也是摆在高职院校管理者和广大教师面前的一件难事。

内容基础性与专业针对性之间的矛盾。公共基础课内容的基础性决定了自身对学生能力发展的贡献不能立竿见影, 知识的连惯性和严谨的逻辑性使得公共基础课很难做到“断章取义”和“要什么、教什么”,这也不符合教育规律和人的全面发展;相反,高职教育的职业性特征往往要求学习者高效率地掌握实践技能, 要求学生能够迅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行为, 适应岗位需要, 因此高职教育课程的职业指向性明显。使得公共基础课难以适从,很多专业课教师在思想上对高职公共基础课存在偏见, 认为公共基础课与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距离较远, 在课程体系中无足轻重,可有可无。在这样的观念指引下公共基础课很难得到重视。所以加强公共基础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之间的沟通,在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基础上达成共识,提出合理的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体系,以满足公共基础课服务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服务于专业教学需要,服务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要求。

如何科学制定公共基础课的课程标准。以解决公共基础课为专业服务的度的问题是当前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研究中的薄弱点,当前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在强调打破学科教育模式,力主为专业服务的同时往往忽视公共基础课自身课程结构的合理性与完整性很多基础课教师迫于教学课时压迫,不得不打乱甚至违背教学规律,以短、平、快高效的手段塞给学生自以为必需够用的基础知识,有数学教师就指出不少高职院校在实用主义的影响下,忘记了数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只想给学生有用的东西,把数学知识的体系搞得支离破碎、学生学得似是而非、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根本得不到严格的训练。因此,如何避免把公共基础课当工具箱学生用什么就教什么的功利主义取向,科学制定公共基础课的课程标准成为当前迫切需求。

研究领域有待拓展。如今多数研究成果都集中于对公共基础课出路问题的探讨,并且最终都殊途同归,认为公共基础课走出困境的最佳方法就是把公共基础课教学与专业培养目标有机结合起来,至于两者之间在各门课程领域如何结合?怎样找到两者之间的最佳结合点与结合方式?目前仍处于摸索与尝试阶段,大多研究成果浅尝辄止、人云亦云,缺乏深入分析;在教学方法改革研究方面,研究成果也呈现雷同、表面化现象,如倡导开展案例教学,课堂讨论辩论,互教互学等。至于具体怎样开展?教学效果如何?每种教学方法的优势与缺陷又是什么?少有涉及。随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不断深入,为工作而学习、边学习边工作的教育理念将使高职教学过程向开放性、实践性、职业性特点转化,高职教学场所、教学内容、师资队伍、教学评价以及教学资源的构成等诸多方面逐步走向开放,这对于习惯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学院老师为中心、以理论教学为中心的公共基础课教学将带来哪些冲击,如何应对这些冲击、公共基础课如何改变昔日轻过程、重结果的评价体系,当下公共基础课教师除了必备的专业知识外,还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怎样培养这些素质,公共基础课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开展好自己的实践教学等都期待着进一步深入与拓展。

二、我院积极开展公共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的教学改革

通过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实现服务于全体学生专业学习的教学目标,以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为先导、以课程建设为基础、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以加强五阶段五主题教育财贸素养和职业技能为重点、以课程体系改革为中心、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手段的革新为突破口,力争使基础部成为拓宽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强化学生的基本技能的教学单位。

更新公共课教学观念。为贯彻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的文件精神,积极更新公共课教学观念,研讨把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真正落实到教学工作中。根据学院课程设置的状况,认为公共基础课教学要为专业课教学服务,公共基础课要根据专业课的设置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全体公共基础课教师要从全局出发,树立正确的服务理念,摆正公共课与专业课的关系,不断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改进公共课课程设置。课程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基本依据,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是教育思想和教育价值的载体,是学校培养人才的施工蓝图,合理的课程设置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根据行业、企业需求,调整课程设置。坚持教学以技能为中心,专业课、文化课教学为技能课教学服务,调整教学计划,突出实践教学加大实践教学比例。在课程的难度和广度方面,遵循“实用为先、够用为度”的原则;在教学内容上,删繁就简,面对实际,讲求实效。

改进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公共课教师经常与专业教师积极沟通交流,了解专业培养目标,分析专业所需要的能力结构,详细了解专业教学计划、课程体系,了解该专业学生从事工作所需要的基本文化素质和基本能力素质,充分认识自己所授课程对专业能力和素质培养的作用,寻找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的结合点。在教学实践中将学生专业素质培养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针对不同的专业特点和知识需要对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和调整。这样既可以把学生从枯燥的公式、概念、抽象理论中解脱出来,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又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要指出在哪门专业课中能够用到这些知识,在什么实践环节中能够用到这些知识,做到有的放矢,做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时分配等更加合理,做到教与学的有机结合。

公共基础课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专业兴趣,稳定专业思想。步入高职院校的部分学生存在着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专业思想不稳定的问题。培养学生专业兴趣,稳定专业思想不仅是学生管理部门的事情,也是公共基础课教师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学生入校第一学期的课程大多是公共基础课,所以作为一名公共基础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稳定学生的专业思想。帮助学生树立专业观念,鼓励学生热爱所学的专业,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树立良好的择业观。另外,公共基础课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刻苦学习的精神和科学的学习方法,以便学生能更好地学好专业课程。

5.公共基础课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形成专业技能奠定基础,重组理论教学,加强实践教学。

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形成专业技能奠定基础是公共基础课的主要功能。基础课教学,要以为专业课服务为宗旨,淡化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的界限,调整教学内容,搞好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的衔接,使基础课的教学内容更具实用性和针对性,配合好专业课教学。要根据专业需要确定公共基础课的教学目标,制定授课计划,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公共基础课所涉及的知识点,要与专业课程中的相关知识联系起来,对与专业知识无关或关系不大的基础知识坚决舍弃。

三、公共基础课改革的发展方向

高职公共基础课程的培养目标和定位是“一主体两兼顾”,即以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为主体,兼顾服务于专业教学需要和兼顾服务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公共基础课作为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在高职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高职教育虽然重在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但任何一种技能的培养、发展和提高都是要建立在一定的文化基础之上的。作为高层次的职业教育,学生要学习掌握现代化的生产、管理或服务技术,需要在已有高中阶段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基础知识。在现代社会中,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变化迅速,职业和岗位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一个人终生只从事一项工作已变得越来越不可能。个人无法预知自己将来从事何种工作,如果只掌握一门相对固定岗位的专业技能,必然会使专业过窄,职业知识和能力受限,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就业市场。因此学好基础课,是将来转岗、创业立业的前提条件。

高职公共基础课程体系改革依据的原则是“必须、够用”。基础课程模式要确立质量、效益和发展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凸显基础性、综合化和服务于专业技术教育的课程功能。三位一体的以“必须、够用”为原则的公共基础课程教学目标,是课程改革的起点与归宿,实现“就业为导向”,公共基础课程目标明确,才能提高课程改革的效率,最终实现促进学生的专业学习,提高就业竞争能力。课程质量标准包含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反映未来职业岗位的需要,体现“优、实、新”的要求,即课程设置优化,适应并服务于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课程内容“实用”,突出理论的应用;课程能根据市场经济的需求变化,及时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竞争能力和应变能力。公共基础课程效益既包含满足就业需求和学生终身学习的社会效益,也包含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教学效益,使学生能更好地结合未来的职业岗位要求。公共基础课程的发展是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发展的统一,是理论联系实际,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基础教育与提高教育的结合。

继续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和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公共基础课程要改变单一的讲授法,提倡使用启发式、讨论式、辩论式、对话式等,任务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使公共基础课教学融知识性、实用性和趣味性为一体,以点燃学生学习兴趣的火种。并应确立学生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其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其创新意识。课堂教学还必须注重渗透职业指导教育,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结合就业形势,引导学生正视现实;从校外聘请人员作专题讲座,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正视现实,加强自身的行为修养,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加强教学的实践环节,使学生真正做到“明德厚学,知行统一”,通过参观、考察、调研,使学生了解国情、了解社会,在实践中消化、感悟、升华课堂所学理论知识。

推进公共基础课程考核评价方式的改革,从终结性评价转向注重过程和促进学生应用能力发展的形成性评价。一是教学过程中要渗透能力考核。在考试科目的成绩计算上,采取平时占40%、期终占60%(理论与实践)的方法。在考查科目的成绩计算,采取平时占60%、期终占40%(含面试、实验等)的方法。实行平时考查与集中考核相结合,学习理论与现实表现相结合,通过笔试、自学笔记、学习心得写作、专题研究报告、参与教学活动情况,综合考核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实际表现,不断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际运用能力。

二是要实行开卷考试与闭卷考试相结合,坚持“强化应用”的命题原则,着重考核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水平。

三是将社会考核要求和评价引进课程质量考核。要将公共基础课程参与社会竞赛考核成绩和教师个人考核挂钩,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推进高职公共基础课的课程体系朝项目化、模块化发展。组织召开院校交流研讨会,院系专业教师座谈会和企业、行业专家、技术人才调研会,重构公共基础课课程体系,将现有的必修课、选修课、五阶段五主题教育素质模块、徽商课等一并纳入,统一规划,统筹规范。形成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新的课程体系。彻底克服课程之间的交流与重复,开发新的学习领域,实现项目化、模块化。

公共管理的基础知识篇(6)

知识服务档案的构建和完善是促进社会进步,优化人类发展管理的主要措施。近几年随着信息技术的高效发展,电子管理模式成为企业、机构、组织管理创新和发展的关键技术。知识服务档案管理模式是在知识服务理论和档案管理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市场需求和管理需求而创新的一种档案管理模式,其能够按照人们的需求资源实施针对性的档案管理,以更有效的解决档案信息服务过程,为我国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无论是从显性优势还是隐性优势上而言对知识服务档案管理模式的理论实施研究均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社会发展价值。

1 从内涵出发确定知识服务档案管理模式理论

知识服务档案管理模式是运用知识编码实现档案的归类、整理,最终实现制度确定的一种方式[1]。在知识服务档案管理模式中主要是以知识服务为根本,从而根据用户和顾客的需求创新信息服务分类,实现档案管理服务效益,以不断的提高档案管理的质量[2]。知识服务档案管理与传统模式相比较,其在内涵上更加侧重的是实现资源分类,服务管理[3]。

2 从价值出发分析知识服务档案管理模式

2.1 具有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价值

从价值出发确定知识服务档案管理模式具有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价值。就当前我国企业、机构发展而言,为适应知识型市场经济模式,以服务为根本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优化具有重要的价值,也成为企业和机构创新发展的关键。而应用知识服务档案管理模式使得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利用知识服务的原则,实现企业档案工作的开展和优化,促进了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并且更好的为顾客提供了服务条件,在企业核心运转、流程衔接上具有重要的意义[4]。因此,具有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价值。

2.2 具有提升档案工作领导位置的价值

从企业发展价值上来看,知识服务档案管理模式具有提升档案工作的领导位置的价值。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在档案信息的基础上实现生产、营销、服务等各个环节操作。知识型服务档案管理模式以需求分类为基础原则,实现档案的后台切换和分类,从而充分的发挥了档案在企业管理中的辅助价值,进一步奠定了档案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领导地位,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因此,知识服务档案管理模式具有提升档案工作领导位置的价值。

2.3 具有优化公共档案管理理念的价值

知识服务档案管理模式以企业发展为基础,在我国企业管理中被广泛的应用。但是,近几年随着我国资本经济市场的确定,国家公共管理机构也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一些机构还存在着外来侵占和替代品竞争的劣势。因此,在此背景下企业知识服务档案管理模式的应用和推广为我国公共档案管理发展理念的完善奠定了基础。我国公共档案管理能够根据企业知识服务档案管理实施内部档案管理理念改革,最终实现公共档案管理知识积累、组织构建,系统框架完善等。因此,从价值角度出发发现知识服务档案管理模式具有优化公共档案管理理念的价值。

3 基于知识服务的档案管理模式推广应用对策

3.1 以理念为基础,以模式为根本,实现创新应用

针对当前我国档案管理模式的应用对其实施优化。首先,以知识服务理念为基础,实现知识服务档案管理模式应用创新。在知识服务档案管理模式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必须明确知识服务的“服务”理念,从而在此基础上不断的对档案实施创新组织,提高应用的灵活性。其次,以档案管理模式为根本,实现知识服务档案管理模式的创新应用。就当前我国档案管理模式框架为主,增加知识服务档案应用框架,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和多媒体技术实现档案信息层次分类,完成档案的自主生成、归档、控制。

3.2 以发展为需求,以行业为基础,实现创新制度

基于知识服务档案管理模式制度创新主要是以企业发展为需求,以行业发展为基础,从而结合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和发展需求创新其应用制度。例如,在制度创新的过程中创建档案业务创新,以业务拓展档案、业务市场档案为根本分类,实现业务档案服务制度,从而为企业的业务发展奠定基础。此外,在知识服务档案管理应用创新制度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根据档案材料,档案信息主次等制定档案风等级标准制度,进而实现档案管理工作和档案查阅工作的服务效率优化,促进档案工作的开展。

3.3 以水平为原则,以方法为依托,实现创新管理

实现知识服务档案创新管理需要以企业基本管理水平为原则,以管理实施方法为依托,这样才能够全面的实现知识服务档案创新管理。以日常工作维护基础,对档案信息的导入、归档进行统一管理,降低档案信息交叉处理的时间浪费和人员浪费。此外,还可以通过对档案管理方法实施改革,创建责任制知识服务档案管理,针对档案信息的查阅、外借等实施制度化管理,以管理方法为依托创新现有档案管理方法。针对知识服务档案管理内容、管理平台、管理门户网站等实施信息化服务管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手段实现管理创新,从而优化我国知识服务的档案管理模式推广应用,为我国档案管理的发展奠定基础。

4 总结

就当前我国资本经济体系的发展和构建,基于知识型文化的发展必将成为未来我国发展的主要市场方向。在此基础上基于知识服务的档案管理模式推广具有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档案工作领导位置、优化公共档案管理理念的价值。未来我国知识服务档案管理模式的应用可以从知识服务档案管理模式应用、制度、管理等方面对其进行推广和优化,从而促进我国档案工作的开展,为我国整体管理体系的构建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于洋.基于知识服务的档案管理模式的理探究[J].民营科技,2016,06(01):115.

公共管理的基础知识篇(7)

在理论界和实务界尚无一个完美的答案。类型学(typology),或称作分类学(taxonomy),指研究者结合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一维度的简单概念,然后由简单概念的交叉形成新的概念。本文从问题的定义———“某个给定过程的当前状态与智能主体(人或机器)所要求的目标状态之间存在的差距”———出发,根据“差距”的本质特征对问题进行类型化的划分。按照近代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DavidHume)揭示的事实和价值二分的原则,我们可以将问题中所含的“差距”分为“事实性差距”和“价值性差距”两个维度。可以用如下的坐标图定位公共管理问题的各种类型。(1)纵坐标所示的纯粹涉及价值差距的问题属于诠释类问题,对诠释类问题的解答,往往使用诠释主义的方法,形成诠释类知识。诠释类知识通过挖掘、阐发、建立和确证一种价值,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沟通。(2)横坐标所示的那些纯粹涉及事实差距的问题是科学发现类问题,科学发现类问题往往使用实证主义的方法,探索经验世界的状态、发展、变化,寻找经验世界中存在的联系。(3)横坐标和纵坐标构成的平面中的问题既含有价值因素又含有事实因素,可将这些问题分为技术设计类问题、批判类问题和评估类问题。

1.科学发现类问题。科学发现类问题是人类主观认知与经验事实之间的矛盾,以及由此引发的主观认知之间、客观事实之间的矛盾而引发的疑问。对科学发现类问题的回答,往往使用实证主义的方法论框架,最终将产生对客观世界描述、解释和预测的知识。提出科学发现类问题的途径包括:寻求经验事实之间的联系和一致的解释,证实假说和现象的可靠性、寻求理论体系内部的不一致性,解答多个理论和假设的不一致性,学科理论方法的移植等。

2.技术设计类问题。“实现特定目标的最优化方案、手段和措施是什么?”属于技术设计类问题。技术设计类问题包含事实前提和价值前提两个基本因素。技术设计类研究的目的是在既有事实前提下,确定合理的价值前提;或者在既定的价值前提下,寻求实现特定价值的优化方案。在公共管理研究中,往往需要在时间(时间段、历史、现状等等)和空间(国别、地区、部门等等)中进行目标比较、约束条件比较、环境参数比较、手段比较找出当前问题的特殊性,并“有的放矢”地提出战略与政策、体制与机制、措施与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3.评估类问题。该类问题与科学发现类问题的相似之处在于两者都是对事实、行为和态度的描述和解释。但不同的是,评估研究在对事实、行为和态度进行描述时,是建立在与特定标准进行比较基础上的描述和解释,比较的标准可以是客观的标准也可以是主观的标准。评估至少包括三个要素,即标准(criteria)、证据(evidence)和判断(judgment),评估类问题的本质是根据经验证据,寻求特定标准和经验证据之间的关系,并对这种关系进行评判。

4.诠释类问题。诠释类问题是阐发、确立和建构社会现象背后的价值和意义的问题。诠释研究尝试回答文化、价值和精神领域的“应该怎么样”的价值问题,与人的目的、自由和人际之间的共识和规则紧密相关。公共管理领域,人们一般通过公共管理的历史诠释、文本诠释、话语诠释和行动诠释来获取诠释类问题的答案。

5.批判类问题。在批判研究者看来,现实社会并不是实证主义所谓的纯粹的经验的堆积,而是主体被“异化”的世界,需要改变客观世界,将主体从“异化”中解放出来。批评研究以矛盾的观点和辩证的观点看待和分析现实,其目的是改变世界。批判问题的提出本身具有很强的社会行动取向,批判研究本身就是改变社会秩序的重要力量。公共管理问题类型的划分,是公共管理研究方法体系的基础和公约数。

二、以公共管理问题类型学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1.公共管理研究方法体系的维度。可以借鉴亚瑟·霍尔(ArthurD.Hall)提出的系统工程三维结构(时间维度、逻辑维度和知识维度)对研究的方法体系进行刻画。公共管理研究方法体系的时间维度即公共管理研究依次进行的过程,包括选题、文献综述、研究设计、研究实施和研究成果发表等环节。公共管理研究的逻辑维包括方法论、研究方式和研究工具三个层面。公共管理研究方法体系的知识维度是提出和解决公共管理问题的思维背景、认知背景和实践背景。凡是对公共管理问题解决有启发的知识都可以纳入这一维度,而不论该知识的学科界限。

2.问题是公共管理研究方法体系的公约数。从问题学的角度来看,在研究方法体系中,问题是连接研究逻辑维度、时间维度和知识维度的共通点。首先,不同的方法论流派对问题的性质、问题的地位、问题结构看法不同,就会形成研究过程的差异。比如:诠释主义将问题看做是意义呈现的过程,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交互作用贯穿在研究过程的始终;实证主义将问题看做是归纳和证实的过程,研究者对研究对象的中立观察是研究的起点,对结论的证实或证伪成为研究的终点;批判理性主义将问题看作是主观和客观的不一致,研究过程是始于问题,提出探索性答案,然后验证,再提出新问题的过程。其次,不同的问题类型对应不同的方法论框架。(1)对于科学发现类的公共管理问题,通常使用实证主义作为主导的研究方法论框架。(2)对于技术设计类的公共管理问题,通常运用技术设计所特有的最优化方法的逻辑,这种逻辑是“一种特别的命令逻辑。”“首先,考察满足外部环境限制的所有可能状态,然后,从此集合中找出满足目标的其它约束条件、又使效用函数最大化的特定状态。”这相当于把目标约束条件及最大化看作新的“自然法则”并把它加到其它自然法则上进行逻辑运演,运演结果中的值被看成“应当”取的值。(3)评估类公共管理问题会同时涉及价值因素和事实因素,在实际评估中,对事实和价值因素的处理方式不同会导致评估研究中实证主义、诠释主义和批判主义的分歧。(4)诠释学、现象学、建构主义、女性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非实证主义方法论是解决诠释类问题的常用方法论。(5)批判类问题则主要使用批判主义、批判实在主义、女性主义、后现代主义的方法论。最后,研究知识通过研究问题与研究逻辑紧密相关。研究知识只有与特定的研究问题相联系,才有可能纳入特定的研究活动。(1)背景知识驱动问题的产生,各学科知识为问题解决提供可能的答案,并促进新知识的产生。(2)既有的理论引导研究的进行。既有的理论在研究中不仅仅对问题的产生和问题的解答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还以理论框架、研究途径、研究范式等形式引导资料的收集、资料分析、假设检验、分析性归纳等过程。

公共管理的基础知识篇(8)

在1998年,曾有专家指出:“今后10年的一个最为火爆的题目就是知识管理。……最佳的公司是把知识管理作为一项战略目标来做的,……以使其符合他们知识管理的战略目标,……”[1]我们首先从对知识管理的发展战略同公共管理的关系考察开始。

美国生产力与质量研究中心(APQC)对在实施知识管理方面名列前茅的11家公司和组织进行调查,提出六种模式和实施方法。其战略模式为:

(一)将知识管理作为企业经营战略,是一种综合性战略计划。通常将知识视为产品,坚信对知识实施有效管理会对企业赢利甚至生存产生积极影响。

(二)知识转移和最优实践活动,是最普遍采用的知识管理战略计划。将知识融入产品和服务,以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成本和增加销售,鼓励知识转移活动。

(三)以客户为重点的知识战略,旨在通过获取、开发和转移客户需求、偏爱和业务情况等知识,提高企业竞争能力。这一战略要求对客户问题实施知识管理。

(四)建立员工对知识的责任感,使之认识到知识对其高度竞争性工作的重要价值,从而建立激励机制和纳入评估体系,并努力建设有利于知识管理活动的企业文化。

(五)无形资产管理战略,充分发挥专利、商标、经营管理经验、客户关系等无形资产作用,重点是无形资产的更新、组织、评估、保护和增值以及市场交易。

(六)技术创新和知识创造战略。通过企业基础和应用研究和开发,进行新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活动。要不断地发现和创造知识,明确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意义。

关于知识管理战略的实施方法是:

(一)构建支持知识管理的组织体系。要有领导人、专门小组和基础设施,如信息技术平台、数据库和图书馆等。

(二)加大对知识管理的资金投入。动员全企业从上到下为知识管理投资,以保证其管理活动正常开展。

(三)创造有利于知识管理的企业文化,包括职业道德、企业荣誉感和团队精神等。领导者的支持是成功的保证。

(四)开发支撑知识管理的信息技术。因特网和内联网技术是知识管理活动的催化剂,要开发数据库系统和其他信息技术。

(五)建立知识管理评估系统。研究建立无形资产评估体系,如无形资产组成指标法、计算知识管理的投资回报率等。

实施知识管理要取得成功,必须做到:

(一)建立递增收益网络。

(二)通过内联网把人们联系起来。

(三)承认个人在知识发展中的独特性。[2]

从以上各点不难看到知识管理与公共管理的联系,例如知识转移活动、对客户实施知识管理、专利、商标、基础设施等,均涉及公共管理领域尤其是有关政策、法律、法规。其中颇多属于政府行为。某些重大基础设施,亦非企业所能和所愿办理,因为投资既大,还要管理、维修、更新和向全社会开放。

知识更新的主要方法是建立国家创新体系,没有这一得力支撑,便难以顺利实现。原因是从各方面进行激励、协调,只有国家能够做得到,政府也有责任发挥其应有作用。根据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的意见,“国家创新体系是由一系列公共机构……和私营机构(企业)组成的系统和网络……活动和相互联系、作用和影响决定一个国家扩散知识的能力,并影响国家的创新表现。”[3]这些是通过政策、体制、机制和组织等方面来结合进行的。以下试以美、德、日三国为例,可见梗概。

美国国家创新体系的特征有:自由主义经济传统、崇尚创新、投资大、重培养新公司、实行间接投资,以免造成不平等竞争。

德国国家创新体系历史久,有优势,基础研究好,技术集中化程度高,七家大公司研发(R&D)投资达总额的31%。

日本国家创新体制中,政府和大企业作用大,背景为代表国家力量的大金融财团,以技术模仿为主,忽视基础研究,创新能力较差,导致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下滑。[4]

我国也有“知识创新工程”、“技术创新工程”等国家创新体系。

二、知识管理的发展环境与公共管理

个别企业要实施知识管理,必然会接触到公共管理领域的有关事项。仅就企业间的问题或纠纷而论,不少要依靠公共管理部门来解决或处理,还不说许多必备条件和整个发展环境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因素。

大环境如环境保护、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等,不仅国家要有措施,还要有国际协议来保证,不容许有转嫁污染等错误行为。

发展经济需要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这又是非政府不能承担的重要职责。跨国犯罪和国际恐怖事件,还需要国际协作去防治。

事关全局和根本、长远的特大工程和基础设施,是公共管理中经常性的或被看作是“保留”项目,如道路交通、能源电讯、网络等。

公共管理的基础知识篇(9)

公共管理类专业旨在为政府和非政府机构以及企事业单位的人事和行政机构培养宽口径、复合型、应用型的公共管理人才。随着新时代政府职能转变、社会治理理念不断推进以及社会组织的大量发展,我国对具备较强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专业能力的综合型公共管理类人才需求量不断扩大,但由于目前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特色不鲜明、专业设置基础薄弱等问题,导致公共管理类学生核心竞争力和专业社会认可度还有待提高。针对社会需求,在明确了公共管理类专业“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基础上,人才培养的重点就在于“怎么培养”,这就涉及到培养内容、培养方式、培养资源等诸多方面。

一、培养内容:“四位一体”课程设置

课程学习是培养本科学生基本素质的核心和基础,所以,不断完善课程体系设置是培养适应新时展要求人才的关键。新时代需要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公共服务意识以及扎实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同时还应具有较强的就业适应力。为培养学生具备以上能力素养,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设置应依据学校优势资源,兼顾通识基础课程、专业课程、职业拓展课程、实践课程四大模块。

(一)通识基础课程模块

此模块课程注重学生基础素质培养,重于“宽基础”。既包括思政课程、英语、计算机等基础课程,还应包括依据学校整体特色和优势开设的通识课程。如开设“人工智能基础”“互联网+大数据创新实践”“工程概论”“数据建模”“公共艺术与审美”“商业伦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系列通识课程,这样既使学生具有较宽广的视野和发展基础,提升学生多学科交叉创新能力,又能适应将来工作或深造需要,还能充分发挥各个专业资源优势从而促进相互交融发展。

(二)专业课程模块

此模块课程注重学生专业能力的塑造培养,重于“强专业”。包括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包括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公共经济学、社会调查与统计、公共管理法律基础等等,专业主干课程应根据公共管理类各具体专业来进行设置。如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主干课程包括公共政策分析、公共事业管理学、电子政务、非营利组织管理、公共关系学等课程,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主干课程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与救助、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劳动经济学等系列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使学生逐步具备公共管理类专业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

(三)职业拓展课程模块

此模块课程注重培养学生依托专业基础形成较强职业发展方向或技能。包括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公共项目评价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博物馆管理、社区工作实务、公管文秘与写作、公务员制度等。通过此模块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较为具体深入的职业发展技能,增强其多元就业竞争和适应能力。

(四)实践课程模块

此模块课程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升,主要包括与专业课程融合的课程实践和专门设立的实践课程两类。前者主要是指在专业课程理论学习后进行的实际操作训练,如电子政务流程模拟实践、社会调研与统计课程实践、人力资源管理情景模拟实践、公务员考试模拟实践、公共组织会计与财务管理课程实践,等等。后者主要包括依学期专门开设的专业导航、民生调研、专业演讲、职业人物访谈、学术论坛、创新创业训练、毕业实习等课程,课程开设内容可以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要而灵活开展。以上四种模块课程分别以必修或选修的形式,循序渐进分别开设于不同学期,在学生专业素养及实践能力的提升中起到各自的作用。

二、培养方式;“理论+实践”有机融合

由于公共管理类工作不仅涉及知识面广,还要求具备很强的现场反应和决策能力,相比较研究生教育,其更侧重应用型。所以,公共管理类专业应采取理论和实践并重兼顾的培养方式。具体而言,通过理论教学,培养提升学生宽厚的专业理论素养,通过实践教学和环节,培养提升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是将实践有机融于理论课教学中,如通过案例教学等方式,为学生搭建实践模拟场景,提升将来解决相似问题的能力。二是将专门开设的实践课程模块与理论课内容建立有机联系,如民生调研实践课程,可以针对理论课中的某个问题进行实践调研,学术论坛实践课程可以针对某个理论课中涉及的问题进行深入搜集文献资料并进行集思广益,充分交流。三是鼓励师生合作,依托专业知识,以参加各种部级、省部级或区市级的各种比赛和活动,如全国公共管理案例大赛,公益大赛,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志愿者服务为契机,组建专业或跨专业团队,使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及创新能力得到不断的锤炼。

三、培养资源:“硬件+软件”全面建设

培养高素质公管类学生,离不开各种培养资源全面建设。具体讲既包括实践基地、实训中心、案例库等硬件建设,又包括本导师制、师资挂职等系列配套制度建设。

(一)硬件建设

公共管理的基础知识篇(10)

教学课程的设置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也直接关系到大学专业人才的质量和能力培养的效果。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各个学科的知识不断的增加,教学内容交叉重复的课程越来越多,在对课程教学之间又缺少相互联系,导致学生的负担十分沉重,因此需要对课程进行教学改革,让课程更加合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对于公共卫生管理专业,要让课程教学体系整体化和科学化,以适应社会对公共卫生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推进公共卫生管理专业专业的顺利发展。

1、公共卫生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公共卫生管理专业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要对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等知识进行培训,能在文教、科技、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障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对于学生主要就是学习现代管理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接受基本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更好的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和技术方法,能够更好的从事公共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具有规划、协调和决策的能力。对于公共卫生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能力:(1)掌握管理科学、经济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理论和能力;(2)具有适应办公自动化、应用信息管理系统的必须定量分析技能;(3)还要对质量管理和数据收集处理的基本知识和能力进行掌握;(4)熟悉我国有关的法律规定和制度;(5)具有较强的社会调查和写作能力。

1.1医学课程设置所占比重过大。公共卫生管理专业在医学院校开办的过程中,为了突出医学的优势,因此在公共卫生管理专业专业课程体系中,认为医学课程设置尤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突出医学院校公共卫生管理专业专业区别于其他类院校公共卫生管理专业专业的特色,长期形成了“医+管”的课程设置模式,导致医学教育课程多,课时总量大的问题。加之过去公共卫生管理专业专业招收的是文科学生,学生学习医学课程的难度大,学习负担沉重。

1.2专业课程设置不尽合理。由于公共卫生管理专业发展时间较短,很多课程设置上面十分不合理,对于医学院校采用的“医+管”的模式,在专业课程上有很多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忽视各学科的内在联系和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教学的知识体系混乱;课程分类不准确,课程教学功能不明朗;对于教学的内容没有及时更新,在对社会上存在的实际问题不能很好的解决。

2、公共卫生管理专业课程设计思路与实践

2.1医学课程的整合

在对公共卫生管理专业课程设计中,要针对学生能力进行设计,很多学生从事卫生管理、卫生监督、预防保健、计划生育、疾病控制等方面的管理工作。要求学生更好的掌握自身学习的专业知识,对于以前学习的十多门课程,内容相对较多,教师在教学中很难把握深度,导致学生学习中不够重视,教学效果较差。为了让学生在不违背医学教育认知规律的基础上,依据专业培养目标,我们对医学课程进行了整合,采取与临床医学专业教学分离,设置独立的适合公共卫生管理专业专业的医学课程,即把医学课程整合为基础医学概论和临床医学概论两门医学课程,学时也做了相应的调整。

2.2管理专业课程的合理调整和整合

作为医学院校公共卫生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主要就应该以学生能力、素质作为卫生管理专业人才的基础,应具备卫生事业管理和研究的初步能力,并对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经济分析和预测。因此必须要具有扎实、广泛的人文基础和管理学知识,必须掌握和了解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国内外经济形势。在实际的学习中,需要制定符合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课程体系,还要明确管理的理论知识,要以医学为基础的课程建设思想。对专业课程设置进行了适当调整,增加管理专业课程门数及学时数,增设了符合市场需求的相关课程,如卫生政策研究、健康教育学、卫生管理统计等课程。对一些内容陈旧的课程则直接砍掉,如初级卫生保健。这样在总学时相对不变的基础上,精减了近 268 学时的空间来发展管理专业课程及基础课程教育。

3、课程整合的实施保障

在对课程整合中并不是简单的将几门课程柔和起来,这是需要我们对整个课程进行科学调查和分析,在实际的教学中应该有相应的机构和师资作为教学保障。具体说需要以下保障:

3.1需要有组织保障。学校应设置基础医学概论教研室、临床医学概论教研室等相关机构。

3.2要有专职教师。在教学中对教师进行统一培训,在教学中有统一的、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要对教学内容全盘把握,使相关学科的教学恰当的联系和衔接,避免重复、脱节,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3.3在课程整合中,要采取专家、教师、学生意见,及时了解课程整合教学反馈情况,以便及时调整课程内容,使之更好的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

3.4还要对渠道培养高素质的教师团队,例如,教学的经验和外出的进修等。在课程整合中对师资的要求高,这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加对专业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整合的研究。

3.5优化教材。教学教材是教学的重点,对于学生学习中至关重要,我们应该对教材实践案例进行精心挑选,保证教材的优越性。同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要对教材不合理的地方做出调节,对卫生改革的新思路、新理论、新做法,提出现实中出现的新问题和前沿讨论课题,弥补教材滞后的不足。

4、结束语

科学教育改革的新构想,其特征是突出科学、技术,新医改政策下,卫生体制改革的发展要求医学院校公共卫生管理专业建设要紧跟时代步伐,从事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的中医药高等院校肩负着卫生管理队伍建设的任务。

参考文献:

公共管理的基础知识篇(11)

    其次,传统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教育内容上存在问题。(1)专业设置不规范且有些雷同,人才培养特色不明显。公共管理专业英文名为PublicAdministration,在国内相关专业有公共行政学、行政学、行政管理学、公共事务管理学等。不同的名称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国内高校公共管理专业设置不规范的事实。现行本科教学设计中的“宽口径、厚基础”的特点又在客观上导致了不同高校人才培养的高趋同性。(2)课程体系不科学,专业内容比较狭窄。我国公共管理教育体系的建立时间较短,一些院校的公共管理类专业直接是从政治学、法学、哲学、经济管理等学科分化或转变而成。这导致其专业教育底蕴不足,学科基础薄弱,专业课程设置较乱。而且,传统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专业内容主要局限于培养政府管理人员,缺乏对非政府公共部门所需人才的针对性培养。(3)能力培养重视不够,专业技能训练不足。从目前国内公共管理本科教育的课程设置上看,基本原理类的课程所占的比例达50%~60%,而培养学生行政能力和技术方法方面的课程不到20%,后者比例明显偏小。

    再次,从教育方法上看,一方面,传统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重课堂理论教学,轻社会实践教学。应用性和实践性是公共管理专业的显着特点。然而,现有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性教学主体地位仍不突出,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得不到有效训练。另一方面,课堂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不理想。现行公共管理的课堂教育以抽象的理论讲解居多,优秀的案例研究和教学极为欠缺,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的单向沟通方式还十分常见。

    一、新形势下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原则与目标定位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归根结底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问题,即‘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的问题”。如何科学、准确地定位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构建合理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体系,搭建有效的培养平台,是现代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所必须解决的问题。构建新型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秉持几个基本原则。第一,必须真正适应社会的需求。建立高校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机制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前提。第二,以学科内涵为导向,遵循学科发展的规律。正确认识学科涵义与特点,充分利用学科优势,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拟定人才培养规格,是建立新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依据。第三,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与综合提高。在传授多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高,尤其要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第四,坚持因材施教的个性化原则。在努力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下,更加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尽可能满足学生不同的发展要求。

    在社会建设背景下,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要树立新的教育理念,瞄准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的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建构起一种新的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多层次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的目标定位于着力培养学生具有与时代精神相适应的公共管理理念、创新公共管理的知识素养、别具一格的公共事务管理运作技能,使他们成为能在政府机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非政府公共机构以及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相关管理工作的高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的本科专业人才。

    复合型人才的主要特征是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应用能力强,素质全面。复合型人才不仅要具有非常渊博的知识,而且还应具有很强的综合素质以及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专业技能。综合素质是指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维护正义、献身公益、服务公众的精神特质,以及健康的身体与心理素质等。基本能力是指文字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公关交往能力等。专业能力是指领导能力,政策规划、制定、协调和决策能力。以及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专业技能则包括计算机应用能力、调查研究和实证分析能力、文献搜集与处理能力、处理实际公务的操作技能等。

    培养应用型的人才,就是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以就业为导向设置应用型的学科和专业,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实践教学为手段,适应不同行业、岗位的需要。培养公共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关键在于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实际的需要,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其重要方法就是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型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可以通过对不同学科知识和能力的转换与融合,实现对自身原有知识和能力的超越,并能获得一种更新的思维、方法和技能,即能用一种全新的思维方法来应对所遇到的问题并提出新的解决方法。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就是要爱护和鼓励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鼓励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竞争意识和批判精神。

    需要说明的是,“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这三个词语所包含的内容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只是侧重点有些不同。比如,具有复合知识与能力的学生更容易具有创新意识;复合型的人才必须把复合知识与能力运用到实践中去,进而成为应用型人才;应用型的人才在实践环节中比较容易激发出创新思维。

    二、优化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途径

    在社会建设背景下,要培养出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需要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就必须优化人才培养的途径。

    1.优化培养方案,调整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也是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应突出公共管理的特点和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专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有机结合,知识、素质、智慧、技能与社会实际情况有机结合,理论和应用有机结合,富于启发与独立思考有机结合,有利于人才全面成长。公共管理学专业的课程设置还需要保持工具性课程与价值性课程设置的动态平衡。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必然要掌握和运用高精尖的科学技术和手段,但又不能片面强调效率导向的实用性的工具理性。因为公共管理专业承担社会管理的责任,须维护和坚持公民社会的基本价值,即自由、秩序、正义和责任。如果片面注重开设工具性的课程,不但误导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可能会导致公共管理内在价值的丧失。因此,公共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必须把握好工具性与价值性的适度平衡。“平衡”不等于课程的课时数量对等,而是把公共管理内涵的价值观念渗透到所有课程中,唤起公共管理者神圣的职业伦理,即通过“追求卓越的专业技术而服务于公共利益”。

    2.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