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生产管理的基本知识大全11篇

时间:2023-08-18 17:32:16

生产管理的基本知识

生产管理的基本知识篇(1)

二、R&D企业知识产权会计管理的误区

1.在现行会计管理中,一提到知识产权,就与无形资产相联系。一提到无形资产,就用资产的属性来要求和管理。在新会计制度中,把无形资产的一般特性列为:①没有实物形态;②能够在较长时期内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③持有的目的是为了使用、受益而不是为了转卖;④所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⑤是企业有偿取得的。对R&D企业的技术成果而言,其满足①、②、④、⑤条款,只是在“不是为了转卖”这一关键点上有出入。应该说企业所有资产应该都是允许以经营的观念来买卖,企业应从事其产品和资产的同时经营,这是现代企业经营的最大特征。

2.新企业会计制度中又设置了一个专有技术,即发明人垄断的、不公开的、具有实用价值的先进技术、资料、技能、知识等。实际上其中垄断性和不公开特点都不是其作为会计管理客体的条件,只有后面有实用价值、可为企业创利的特征才表明它具有会计管理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3.项目的研发阶段和应用阶段常常出现跨几个会计期间、分属不同科目管理的特点。如在日常运作中,会计按项目、合同分科目管理,作费用的收支记账,而某一成果的研发和效益实现通过不同的合同和项目,即合同无法与某一成果的全部研发成本和盈亏相对应,无法真正实现按技术成果核算。

4.技术成果是无形资产,具有无成本复制和多用途特性,无论是买来还是自创,其市场价值和企业价值应该是非线性变化的,且具有显著的时效性。其时效时间是不可以用合同期限来确定的,也无法用折旧方法管理。

5.现行的损益表中只有金融资本和实物资本的计量。而在某一技术领域知识产权的多少才直接反映了一个R&D企业的实力,其有形资产占有量仅仅是辅助因素。

实际上,R&D企业是知识的原创者,对它而言新技术成果类似于生产型企业的产品。一个产品的产出有资本投入、购进材料、加工半成品、装配成品、推向市场的过程,一个知识的原创过程也相似,它经历了资本投入、试验材料和设备购进、基础技术整合、成果物化的加工、推向应用的过程,只是往往它的投入过程与产出过程分离,且投入成本较大、时间较长,往往不能一次从交易中收回,要跨会计期间,通过许多次、许多年收回。如果用“产品”来认识,知识产权在经济活动中的关系会更加合理。只要改变对产品的认识方式,把一项研发项目看成为一次投入的一批产品,且不是通过一个合同在一个会计期间转换成利润,来代替目前把研发看成为单件产品的利润实现,突出产品的可多次买卖性、创利性,就可以把知识产权与产品的会计属性统一起来。这样一来也解决了企业知识产权与企业固定资产占比失衡的问题,用产出成本与销售价格的关系来解决作为资产类管理中出现的转出价格只可低于买入价格的矛盾。同时,消除了作为资产管理不可经常转卖的限制。脱去自创知识产权在价值转移的资产特性,体现知识产权的创利性、经营性等产品特性,也克服了自创无形资产的成本核算、认证支出和交易支出分开记账的成本核算难题。

但具体应如何制定R&D企业自身的会计政策和方法,以达到用会计信息真实、完整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的会计管理终极目的?在什么程度上与产品生产、工程、服务类企业的会计实务相一致?等等,这些是解决R&D企业会计管理的现实问题。

三、R&D企业知识产权的会计管理基础

在R&D企业的会计管理中把知识产权作为原材料和产成品,纳入成本管理,而不按无形资产管理。这样变化以后,与现行企业会计制度如何适应?

1.与新企业会计制度的基础一致性

①制定企业会计制度的目的很明确:“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真实、完整地提供会计信息。”是会计管理的终极目的。对R&D企业而言,会计信息应真实、全面、完整的反映其知识产权原创的全过程和市场交易盈亏、损益情况,此应为R&D企业会计管理的目的。

②新会计制度适用范围包括R&D企业,同时给出了根据企业具体情况进行会计调整,制定政策和方法,以适应企业内部实际会计管理水平、业务特征和管理要求,只要不有悖于相关法律、制度和企业会计规定即可。R&D企业与生产(服务)型企业相比的最大差异就是以原创知识产权为经营活动特征,这里只调整了会计管理对象,把研发的专有技术转变为产品进行会计管理。

③在企业会计制度中有四个基本前提、三个一般要求和十三个基本原则。对照会计主体来说,应以对R&D企业知识产权的价值转移过程中的各事项和交易等方面做会计记录为基础,用会计信息反映其原创、产品化和经营活动。且这种活动对R&D企业和现代企业资产经营来说都有持续性,并可以实现以交易合同和研究项目为核算实体的分期核算。对研发成本、合同价值等都可用货币计价。对照记账一般要求看,按材料成本管理处理知识原创成本支出,三个一般记账要求都能够满足。对照基本原则来看,只有对项目这种内部知识产权原创过程和合同这种知识产权交易及再创过程进行描述,才能实现对R&D企业科研、经营过程不虚、不歪曲、不失真的客观反映,这是真实性原则的前提,同时也是实质重于形式和相关性原则、一贯性原则、配比性原则、重要性原则的根本要求;也是可比性原则、及时性原则、相对性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谨慎性原则、实际成本原则等实现的基础。也就是说,对R&D企业和企业资产经营业务而言,把知识产权由资本性支出转变为成本性支出是合乎企业经营客观规律的,是“科研活动”实质重于“属性”形式的表现,是“原创经营”重要性的突出体现。总之,把R&D企业的知识产权按产品类做收益性会计管理是不违背会计制度的基本目的和原则的。

2.知识产权作为产品进行会计管理的基本认识

对R&D企业知识产权的原创过程进行财务管理,不能简单的用知识产权代替产品来进行会计管理。知识产权和有形物品一样是现实存在的事实,它与有形产品相比较有许多特性差异和相同点,这些异同点决定了会计管理方法的异同。

首先说明,这里一开始就用“知识产权”这个词,而不用自创无形资产、专有技术、科技成果等名词来作为管理对象,是因为“知识产权”具有产品与资产二重性,在使用方为资产,在原创方为产品,有别于自创无形资产;科技成果缺少社会承认和市场的产权交易特征,并且不具体,它是一个知识创新成果体的总和,也不包括相关研究方法创新;专有技术的面太窄,不可涵盖买来的专利、引进的技术成果、未货币量化的技术等。虽然以往知识产权的概念包括必须社会认证的条件,但是应该清楚地看到在产品交易过程中,未交易前的产品就已经具有了物权属性。同样知识在原创后就应具有产权属性,一定要社会认证后才有权力属性的传统条件限制应该取消。

知识产权不但在产权属性方面与产品可比,在成本与市场价格不完全相关这一点也与产品相同。知识产权的原创需要有办公费、材料、实验室租赁、设备购置、工资及福利等项成本支出,而其知识产权的市场价值也与原成本相对脱钩,以实际交易合同额计算,与成本之差为半纯收入。实际上产品本身的利润来源于有意识劳动,无论这种劳动多少由机器做,多少由设计者做,多少由直接劳动者做,多少由管理者做,都是脑力劳动的结果。知识产权与产品不同仅仅在于其无形与有形的差异,实质上产品是知识产权的一种物化形式,以产品实体结构、组成和功能体现知识成果,而著作、图纸、思想、方法、工程、服务为另一种表现形式。如设备折旧转买无利润,只有残值,而当其组成生产线转卖,就有技术含量,就有了创造利润的能力,就有了市场经济价值。

在会计管理中知识产权也不能简单的与产品划等号,它有其自身的特点。其一,知识产权的原创过程一般分为创意、实验、形式化、物化、价值转化等五个过程。在各环节中需要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支持。在会计核算时,应该注意到,在知识产权的原创成本组合中存在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种成分,前者是间接的有形实物价值转换成本,后者是无形的,不需要本期支出成本,是在以前工作或学习过程中已付出成本积累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在成本核算中应能够反映这种早期成本和后期收益的后效性特征。其二,一个知识产权包括了理论基础知识组合、技术方法组合、和如此结合实现特定功能的正确性肯定等三方面无形内容,不是单一知识的体现。如同产品由材料、零件、配件、套件等一级级组成,知识也有一级级知识元组合的存在形态。但是,每一个知识元都是一个独立的知识产权,在这次组合中它为产品,在另外一次组合中它为配件,在知识结构中有较复杂的结构关系网络,其关系的隶属层次不稳定。因此知识元的成本管理的账务结构不同于实物材料管理,对一个知识元会有多次收支记账,不同期间的收支不同。其三,知识产权不具有排他性,理论上可以无数次创利和衍生,只有当其生命周期结束时才以纯基础知识的身份存在。它不存在库存积压问题,其存量越大,R&D实力越雄厚,而越小越落后。这也是R&D创利能力大于生产型企业,资本经营创利大于产品经营的根本原因。在损益评价中,其库存越大,平均成本越低越好。在会计管理中应该反映这种沉淀成本和存量价值属性。

在库存积压问题,其存量越大,R&D实力越雄厚,而越小越落后。这也是R&D创利能力大于生产型企业,资本经营创利大于产品经营的根本原因。在损益评价中,其库存越大,平均成本越低越好。在会计管理中应该反映这种沉淀成本和存量价值属性。

四、知识产权的会计管理解决方案

知识产权的原创-推广的过程跨几个会计期间,分在不同的研发项目科目中。不像产品的生产-销售过程,随实物形态转移,价值转移。知识产权可无损复制,与价值转移不一一对应。所以存在一组知识产权产生一组新的知识产权后,要合理分摊原创成本的问题,这是其会计管理的基本特点。这要求RR&D企业的会计管理实务应以知识产权管理为中心,以项目成本核算和交易合同核算为基础,在现行会计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建立面向知识产权核算的会计管理体系。具体记账方式的原则如下。

1.科目归类

在建立知识产权会计管理体系时,要坚持以现有会计管理体系为基础的原则。在资本、负债、权益、成本和损益等一级科目中,知识产权从资本科目中移出,纳入成本科目中管理。其二级科目中包括商标、版权、商誉、专有知识等分类,专有知识又有按知识元分类,知识元细目对应原始凭证的序实号。不同的是专有技术的细目是变化的,是以知识本身的概念结构来编码的。在项目研发完成时随着新知识元的增加而增加,在年终知识库盘点中,删除丧失价值的知识元。

2.研发阶段

在原创阶段,知识创新过程是按项目管理。在一定研究目标下,具有特定知识基础的人组成一个研发实体开展工作。其工作中需要办公、调研、实验、资料、福利及工资等支出,一般对此采用分门别类的项目费用独立核算。当项目完成后,应把项目中新增设备以残值转入设备类固定资产,把项目收集的资料以残值转入图书类固定资产,把研制的产品化样机转变为产品,折价记账,最后核算研发项目总费用分摊计入各取得的新知识元中。

新知识元是把项目完成取得的创新点分解,逐项编制说明资料(包括实验成果和条件),注明可能的外推应用领域,会同总的研究成果资料一起入知识库。库中采用概念的结构化分类管理,并把剥离固定资产剩余的全部成本按各知识部分的价值评估,用系数分摊成本。

在评估中要注意,总项目应与各分项目分开评价,同时计算系数,并按系数分摊成本;评价中要考虑其可能使用领域、使用区域、使用时期和创新组合能力,以及成果中知识结构的复杂性;不要过分减少总项成本,加大分项成本。这样把原创项目成本分解成为各项知识产权成本。

知识元的细目编号不随部门和项目编号的注销而注销,独立存在。知识元的成本为企业或部门的沉淀成本,表示知识投入量。

3.交易阶段

R&D企业往往是以四技合同实现知识产权交易,这是知识显性化和创利润的过程。在完成合同的过程中,有直接材料、测试、整机实验、福利、工资、交易等项费用支出,形成有形产品成本。产品转移到对方企业,以合同额进入对方企业的固定资产账或费用账。如合同执行中购置的设备应折残值进固定资产,剩余资料折价进库存。特别是合同执行中的新创成果编入知识库中,按评估系数折成本计价进入知识库中成本记录,再扣除合同的各项其它费用,计算项目盈亏,结算合同利润;合同执行中使用知识库中成果和新创成果,都按原来成本分摊比例,分摊一定比例的利润,另外一部分利润由完成该项合同工作的人员或部门、对该项合同管理有贡献的部门分摊。其中知识产权和管理部分的利润记入企业盈利账中,而自创成果和正常工作创利为该合同利润,记入研究组创收。年终分部门形成盈亏核算结果。

4.知识产权的损益

在实物资本计算之外,从知识库的总沉淀成本中减去当期总收支和前期收入,得出当期知识库盈余;由项目所涉及知识元的收支核算中计算当前某项技术投入的盈余;由合同核算中计算部门知识产权推广应用的总盈余。期终在计算新增固定资产、管理收支结算、信贷收支、资产经营收益等,累计出本会计期间总收入之外,计入本期间知识产权投入、当前知识产权盈余;计算企业知识产权成本沉淀和累计收益,反映企业知识产权经营整体状况。再用现行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利税计算方法等计算总利润,随后划出各风险准备金,计算利润分成,完成期终会计结算,形成实物资本和知识产权两个经营报表。

综合分析上面四个过程,实质是在目前R&D企业进行合同、项目独立会计管理中间增加一个知识库管理环节;在项目完成决算时,对其成本和收入进行分摊;在会计期间对企业或项目进行损益统计。从而使会计信息能够及时跟踪反映研发过程中取得的成果和资金收支活动,分清了合同的获利属性与项目的投入属性的差异。实现了直接对各知识产权进行逐一经济核算,以及参考知识库的收益客观评价R&D企业经营状态的目的。五、以知识产权为中心会计管理体系建设中要注意的问题

在这一会计管理过程中还有如下一些问题需要明确:

①其知识库的各项知识产权不用折旧来摊消成本,而采用固定成本(最多加入二次开发、提高、改进、改正等成本),用收益分摊来自然折抵成本。从而解决了在知识产权多次无损复制和对外转移中存在的一事多计的会计管理难题,与一事一计原则相统一。同时解释了在会计信息中出现的知识产权摊消为零价值或过量摊消等客观现象。

②知识库中的各项知识产权管理按其生命周期,综合考虑其应用领域、地域、时期,以及作用关键性和相对独有程度来评价其理想现值,得出效用预测曲线。在企业作用市场,当该技术普及率达50~70%时,其理想限制为零,企业可停止使用该知识产权;在理想市场范围,当该技术普及率达70%时,该知识产权失效,理想现值为零。这种管理方式比以往采用专利有效时限、合同有效时限和无形资产10年等机械式的生命周期管理更客观,适应每年调整,甚至每季调整的实际需要。

③知识库的总成本减总收益为总盈余。其总成本反映开发投入历史,总收益反映创利能力,总盈余综合反映经营效益。知识库理想现值总和为R&D企业技术实力的综合反映。以此解决传统管理中出现无形资产过大、与固定资产比例失调的矛盾。另外对各相关知识方面的成本、收益和盈余进行会计核算,反映其技术创利水平、库存底蕴,预测发展重心偏差,发现技术应补充、均衡和重点攻关投入的方向,以及与实物资本、金融资本的配比关系。这样用会计信息客观、全面、完整的反映R&D企业知识产权经营的过程和状况,合理评价研发实力。

④知识库中对知识进行三维管理,一维为专业技术门类,二维为会计属性,三维为生命周期属性。生命周期属性是指按基础知识、初创成果、成熟技术、产品化技术、有用知识和废旧知识等分类,分别建账管理。对每个知识点都要反映出所包括的基础知识、方法和应用推广范围,以及成本、收益、原创项目来源、理想市场价值等属性。以及记录成本分摊、合同收益情况的分册名细账。当该人不在本企业,企业又无外来和内部接替掌握此知识,其产权即刻丧失。这反映知识所具有的人本特性。

总之,在现有会计制度下,从产品的角度认识企业所拥有的知识产权,采用以知识元为基础的会计账务处理和成本核算,实现对R&D企业知识产权经营过程的会计管理。这一企业会计管理形式的调整,与现行会计原则一致,且有利于实现对企业技术实力和知识产权经营做全面、定量、及时的经济评价,促进企业对知识产权的经营管理;有利于形成以会计管理为中心的企业生产、研发、经营、人力资源、情报资料、知识产权引进等职能一体化的管理体系。这是企业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改革的关键。当然,这仅仅是一个解决方案,还需要更进一步的深入讨论和研究才能达到实施程度,如变科目知识库结构、知识元的剩余成本结算方法、成本/利润分摊比例和方法、知识元理想价值的计算模型等等。这里提出解决方案供大家讨论。

[参考文献]

[1]企业会计制度研究组(编)。(企业会计制度)及讲解。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2]于玉林等。现代无形资产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2.

[3]武晓玲。会计学。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2.

[4]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国审计出版社,1999.10.

[5]李寿德,万威武。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影响因素的哲学思考。理论与方法,1997,8.

[6]袁健红。论企业内知识资本评估。中国科学论坛,2002.43-47.

生产管理的基本知识篇(2)

生产进度管理是大型制造企业生产管理的首要内容,其目的是在既定工期内完成客户所需的产品。大型制造企业具有生产规模大、产品结构复杂以及经营管理复杂等特点,因而其生产进度管理也比一般企业困难。

在实际的生产进度管理工作中,常用的方法有网络计划技术、甘特图、s型曲线比较法和香蕉型曲线比较法等。但是这些方法只能够反映实际生产进度与计划生产进度的比较信息,而不能回答诸如如何才能缩短生产周期、如何操作才能避免返工情况的出现等问题。这些问题是生产进度管理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知识管理的目标就是力图能够将恰当的知识给最恰当的人,使他们能够做出最好的决策。因此,有必要探索研究以知识管理为基础的生产进度管理模式,将这两者的管理过程进行整合和优化,形成一种高效的生产进度管理模式。

1知识管理的基本概要

1.1知识管理的基本原理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资本形态,且比其它生产要素具有更高的生产率和创造性,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知识管理肩负着企业发展的重要使命,正在日益成为当代企业管理工作的重心。

国内外有关知识管理的研讨日益频繁,但管理学家对知识管理的定义有着不同的看法。最常见的观点是:在适当的时候把相关的信息和知识传达给适当的人员,使其能够有效地利用信息与知识,采取行动,产生效益。概括起来,知识管理的基本原理为:以知识作为知识管理的研究对象,研究的内容涉及到对知识的生产、组织、转换、获取、传播、共享等活动的各方面,这些活动的开展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环境的营造、学习与激励机制等密切相关,其特点是以知识为中心,以人为本,以信息工具为辅,通过知识的开发、组织发展、分发、使用等步骤,改进传统管理模式,促进企业绩效逐步改善。

1.2知识管理实施的关键

对于企业来说,知识管理是一种促进企业审计、获取、生产、吸收、应用、保护知识以获得竞争优势与实现竞争目标的组织能力。在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做好以下关键工作。

(1)知识管理与业务流程的融合

知识管理不能独立于企业的业务之外单独存在,必须与企业的业务有机结合才能发挥功效。知识管理是企业一种有意识采取的战略,它保证能够在最需要的时间将最需要的知识传送给最需要的人,最终达到提高组织业绩的目的。脱离企业业务的知识管理是无效的,也不会给企业带来效益。

(2)知识的转换

这里主要是指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相互转换。显性知识是以文字、数字、声音等形式表示的知识,可以很方便地用形式和系统的方式传递给他人。隐性知识是一种难于编码和度量、存在于个人头脑与各种组织中的属于经验、诀窍、判断、直觉、灵感以及组织惯例的那部分知识,具有高度的个人化,深深根植于个人的行动和切身经验以及价值观或情感中。

在知识管理领域,关于知识转换比较有说服力的理论是日本学者竹内弘高和野中郁次郎(1995)提出的seci模型,如图1所示。

模型中知识的转换由四个环节不断循环完成。社会化是通过共享经验产生新的隐性知识的过程,完成隐性知识向隐性知识的转换;外化是把隐性知识表达出来成为显性知识的过程,完成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换;综合是将显性知识组合形成更为复杂、更系统的显性知识体系的过程,完成显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换;内化是一个将显性知识形象化和具体化的过程,将综合产生的新的显性知识被组织成员吸收、消化,并升华成他们自己的隐性知识。国外的一些研究发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内部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转变速度往往决定了企业的竞争力,企业的管理者必须考虑如何使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转换达到良性循环。

2大型制造企业基于知识管理的生产进度管理模式

2.1基于知识管理的生产进度管理模式

生产进度管理是大型制造企业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的一般过程是:信息资料的收集、产品结构分解、生产加工时间估算、生产进度计划编制、生产进度跟踪、偏差分析、进度调整,同时通过规范标准的方法对进度状况等信息进行沟通和文档化记录。目前大型制造企业对生产进度管理方法大都是一种基于过程控制的方法,它们主要侧重于对生产进度管理过程的不同阶段、步骤进行标准规范且细致的控制,来实现生产进度管理的目标。

同上述基于过程控制的生产进度管理方法不同,基于知识的生产进度管理更侧重于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来重新审视以往的进度管理过程,通过对影响生产进度的知识因素进行分析,形成生产进度知识的运行过程,同时与生产进度相关知识库进行集成(如图2所示)。

生产进度知识运作过程包括:生产进度知识沉淀、生产进度知识共享、生产进度知识应用和生产进度知识创新四个相互关联的过程。其中,生产进度知识创新是生产进度管理的目的,即产生新的生产进度控制的思想、方法、技术,从而能够更有效地实施生产进度管理。实现这一目的的关键在于隐性生产进度知识显性化和显性生产进度知识内部化,而生产进度知识共享促进隐性生产进度知识显性化,生产进度知识沉淀、应用促进显性知识内部化。因此,生产进度

知识沉淀、生产进度知识共享、生产进度知识应用是实现生产进度知识创新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通过生产进度知识运作,产生新的生产进度控制的思想、方法、技术和体系,不断补充完善生产进度知识库。基于生产进度知识库,企业中各部门、人员就可以共享一致的生产进度管理术语、指导原则、技术知识以及进度的控制过程等,实现企业生产进度管理过程的重组与优化。

2.1.1生产进度知识沉淀

生产进度知识沉淀是指新的生产进度知识和新文化在大型制造企业扎根,内部化为企业知识和员工个人知识,并形成企业文化的过程。这一过程的结果导致企业员工隐性生产进度知识的扩展。生产经营过程中,大型制造企业不断地吸收外界新知识、新文化,同时在生产知识创新阶段,企业内部也会产生大量新的生产进度知识,这些新知识、新文化是大型制造企业改进生产进度管理的关键要素。如果新知识得不到有效利用,那么这些知识只是短暂地留在企业。学习是实现生产进度知识沉淀的重要手段,企业员工是大型制造企业生产进度知识的主要载体。为了使新的生产进度知识和新文化能够较好地在企业沉淀,大型制造企业必须建立相关制度,鼓励员工学习新知识、新文化,建立良好的企业学习氛围。

2.1.2生产进度知识共享

生产进度知识共享是指通过企业员工之间共享交流个人的隐性生产进度知识,并以文字等,方式记录在企业的生产进度知识库中,生产进度知识共享实现了隐性生产进度知识向显性生产进度知识的转换。在大型制造企业内通过交流,实现生产进度知识的共享。生产进度知识不会因为共享而减少,却能使整个企业的集体智慧增加。若只是强调个人知识的增长,无法最大化企业整体的竞争优势,也无法将专家头脑中的隐性知识转换为企业的知识资产,并长久保留下来;相反,强调成员的协作,实现成员的知识共享和流动,就能快速提高企业的知识总量和集体智慧,增强企业生产进度管理的能力。

在实际生产进度管理过程中,由于隐性生产进度知识是高度个人化和难以规范化的知识,存在于个人脑海中;而且隐性生产进度知识能够衡量自身的价值,如果把知识传授给他人,就会影响他们的个人利益。因此,建立生产进度知识的共享激励机制非常重要。例如,麦肯锡公司为了促进知识和信息在组织内的充分共享,打破了以往建立在客户规模和重要基础上内部科层组织体系,取而代之的是以知识贡献率为衡量标准的评价体系。这样组织内的每一个部门和每一个成员都受到知识贡献的压力,企业可以使用物资和其他激励措施,来奖励那些将自己的知识共享给企业知识库的员工。

2.1.3生产进度知识应用

生产进度知识应用是指大型制造企业利用生产进度知识库中的显性生产进度知识去解决生产进度管理问题的过程,也是显性生产进度知识内部化的过程。这一过程的结果导致员工隐性生产进度知识储备的扩展。随着员工把企业生产进度知识库中的显性生产进度知识运用到进度管理工作实践中,并得出相应的体会和经验,显性生产进度知识便被内化为隐性生产进度知识。知识管理促使大型制造企业重新思考,如何整理起零散的知识更有效地实施生产进度管理的问题。知识管理把生产业务流程与知识应用结合在一起,更加强化个人经验的迅速产生和快速积累,这实际上是对生产进度知识编码化、隐性生产进度知识和显性生产进度知识的升华,从而提高了大型制造企业生产进度管理的能力。

2.1.4生产进度知识创新

生产进度知识创新是指大型制造企业基于已有的生产进度知识,包括企业的显性生产进度知识和储存在员工大脑中的隐性生产进度知识,提出生产进度管理的新概念、新思想、新体系的过程,实现企业生产进度知识储备扩大的目的,它是前述三个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

生产进度知识创新是大型制造企业生产进度管理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直接影响大型制造企业生产进度管理的水平。它具有多个侧面,有技术知识、管理知识、市场知识、组织知识等方面的创新,不仅包括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新工艺的创造应用,而且包括管理模式的变革、组织机制的重构等诸方面。

2.2支持环境

生产进度知识沉淀、生产进度知识共享、生产进度知识应用和生产进度知识创新四个过程的有效运作离不开大型制造企业的环境支持。大型制造企业的支持环境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许多相关领域和内容。

2.2.1高层管理者的支持

如果缺乏企业高层管理者的支持,生产进度知识管理注定要失败。得到最高管理层的支持,使得成立一个跨越各个部门的核心团队成为可能,同时使生产进度知识管理更容易得到员工的认同。大型制造企业高层管理者在生产进度知识管理中起着引导和推动生产进度知识管理的重要作用。

2.2.2信息技术平台

大型制造企业基于知识管理实施生产进度管理离不开一种有效的信息技术平台。通过信息化的手段,使得信息系统提供的文档管理、知识地图、专家地图、协作空间、全文检索等功能实现了生产进度知识由数据、信息到经验、知识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这样不仅能够完成基于二维综合知识地图的生产进度知识管理,同样也能够对大量的一般生产进度知识,包括隐性生产进度知识进行集中管理和多维度分类,并利用协作空间、知识社区等功能完成对从隐性生产进度知识到显性生产进度知识的转化过程管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加速交流,提高生产进度知识收集和利用的效率。

2.2.3激励机制

为了保障生产进度知识管理的实施效果,大型制造企业需要制定一系列的激励措施。对于大型制造企业来说,生产进度意味着效益;而生产进度对于员工收益没有太大影响。因此,企业应建立与生产进度相关联的员工激励机制,鼓励员工积极投入到生产进度知识管理中。另外,在知识共享阶段,员工一般不愿将其个人所掌握的隐性生产进度知识与他人共享,企业可以采取压力和奖励并举的措施,促进员工隐性生产进度知识的共享。

2.2.4企业组织结构

生产进度知识管理要求企业结构的扁平化和开放化,改变传统的层级结构,有利于实现相关人员的交流与合作。现代工程项目正朝着大型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项目的复杂程度较之以往大幅增加,生产进度需要通过严格的监控和管理才能得到保证。这些客观现实要求大型制造企业必须向知识型组织转变,积极构建生产进度知识管理体系。

2.2.5生产进度文化

生产管理的基本知识篇(3)

通过对文献的回顾,我们发现对知识产权管理的研究,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得到不同的理解,比如从资源观、资产管理和战略管理等角度进行分析。本文认为知识产权管理活动与企业价值创造和增值的过程密不可分,知识产权管理的过程就是将知识产权转化为有价值的产品传递给消费者。知识产权管理就是通过对知识产权实施动态管理、法制管理和市场管理,从而提高企业运营知识产权的水平,强化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和发挥市场竞争优势。知识产权的开发、运营、利用、保护等都是属于知识产权价值链上的环节,因此本文从价值链的角度,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分为知识产权取得管理、开发管理、运营管理、维护管理和组织管理五个维度进行分析。

1、企业价值链

价值链的概念是迈克尔.波特在他1985年出版的著作《竞争优势:创造和保持卓越绩效》中首次提出的,他认为企业就是一个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产品生产过程中进行种种相互联系而又相互分离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都可以用价值链来表示。企业的价值创造和增值是由一系列活动构成的,它涵盖了商品或服务在创造过程中经历的从原料到最终消费品的所有阶段,由5项基本活动(内部物流、生产经营、外部物流、市场销售和服务)和4项辅助活动(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设施建设)组成。这些活动互不相同又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企业价值创造的过程,即价值链,如图1所示。

图1 企业价值链模型

2、知识产权管理价值链模型构建

向子梦(2005)构建了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提出知识产权创造、知识产权利用和知识产权保护是构成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最主要的三个子系统。柴金艳(2008)提出了知识产权价值链的概念,将知识产权管理与价值链的概念有机结合,它是知识产权管理的全过程,包括辅助活动:知识产权结构和制度、知识产权人员队伍建设、知识产权保护;基本活动:知识产权信息收集、知识产权开发、知识产权产品化、知识产权市场化和知识产权服务。

因此综合波特的价值链理论以及已有学者对知识产权价值链的研究,本文提出,企业知识产权资产价值链的基本活动分为:知识产权取得知识产权开发知识产权运营知识产权维护。成功的知识产权管理不仅在于对资产价值链的各个环节进行管理,而且在于认清各环节在整个价值链中的地位与作用,厘清环节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从而不断优化环节之间的联系,加快知识产权的生产与流动,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源源不断地提供能源与动力。因此,我们建立知识产权资产价值链模型,如图2所示:

图2知识产权管理价值链模型

知识产权管理的价值链包括知识产权取得管理、开发管理、运营管理和维护管理者四项基本活动,这四项活动构成了知识产权管理价值链模型的主体。而知识产权的组织管理为整个价值链系统提供支持与辅助。知识产权价值链是一个知识产权管理的全过程,存在着上下游的互动关系,具有内在的不可分割性。从整体上将知识产权体系内的各种机构和制度有效组合起来,以增强整体的知识产权管理能力,是实现知识产权价值的重要途径。同时,知识产权价值链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强调分工协作与系统的优化和整合,它将相关的知识产权环节连接起来并将各相关要素组织起来,通过协调互补、沟通合作,协同提高知识产权创造的整体效益,从而实现将知识转化为有价值的商品。

3、基于价值链的知识产权管理各维度相互作用关系分析

基于上述模型,我们知道,基于价值链的知识产权管理包括5个维度,分别是知识产权取得管理维度,知识产权开发管理维度,知识产权运营管理维度,知识产权维护管理维度和知识产权组织管理维度,下面分别阐述各个维度的具体内容,在此基础上分析各个维度间相互作用的关系。

(1)知识产权取得管理

知识产权的取得方式多种多样。企业可以通过创造,购买、收购与兼并、合作开发,风险投资等途径获取知识产权。但总体来说,知识产权的取得途径可以概括为两种方式,一个是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创新获得,一个是企业通过市场交易获得,包括购买、收购与兼并、合作开发,风险投资等。相应的,知识产权管理也分为自主创新过程中的知识产权管理和基于市场交易获得的知识产权管理。

(2)知识产权开发管理

知识产权开发管理也叫知识产权生产管理,是知识产权的产品化过程。这是产品从研制到形成批量生产投放市场所必需的过程,因此,存在着一个“时间差”,由此导致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创新产品被仿制和假冒。从维护创新者利益出发,企业在知识创新的开发阶段,需要对创新实施知识产权保护,进行知识产权的开发管理。

产品或者服务是知识产权的载体,在知识产权的开发管理阶段,首先要重视的是知识产权产品化的效率问题。技术或产品创新从研发阶段到生产阶段存在着实际的操作问题,知识产权的开发管理就是要将这一操作过程效率化、平稳化,保证所有的创新都落实到实处,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摩擦。其次,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还应协调研发部门及生产部门,以实现两部门之间的无缝对接,以利于知识产权的快速应用,减少知识产权闲置的成本。

(3)知识产权运营管理

    知识产权运营,是指知识产权的所有者或依法有权处分的组织和个人应用知识产权,谋求或取得相应的竞争优势或收益的过程。知识产权运营的主要途径包括产品的制造和营销,还包括防止竞争对手产品进入市场、发放知识产权许可、技术转让、技术合作开发、共建研发平台,利用知识产权改善商业伙伴关系、提高利润分享等。本文根据企业知识产权运营的具体模式建立知识产权运营管理的运营机制。如图3所示,将知识产权运营管理分为三个维度,分别为知识产权转移管理、知识产权扩散管理和知识产权自营管理。知识产权转移管理主要是指在通过授权、许可、连锁和转 让等方式进行知识产权运营过程中的管理。知识产权扩散管理主要表现在合作生产、建立知识产权联盟过程中的管理。知识产权自营管理则为企业自行销售或建立全资子公司或利用知识产权进行投融资过程中的管理。当然整个知识产权运营管理还包括选择何种运营方式的决策。

图3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机制

(4)知识产权维护管理

知识产权的维护管理是主要针对知识产权开发管理、运营管理而进行的技术服务、知识产权保护以及冲突管理。提供技术服务主要是对知识产权的运营进行巩固,进一步扩大知识产权运行的效率(如签订长期合作合同等);知识产权保护主要是指企业通过法律和管理途径,对自己的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冲突管理是对已经发生的知识产权纠纷进行处理,以保护自身合法的知识产权,其中知识产权保护是知识产权维护管理的主要方面。同时,企业要不断监控知识产权情况,防止被侵权。这项工作不是仅靠企业自身的力量就能够完成的,应与对侵权行为具有有效对策和对打击侵权有经验的专业律师事务所和公司广泛合作。当侵权行为已发生时,企业应运用法律手段,打击侵权行为,进行知识产权维权,维护企业利益。

(5)知识产权组织管理

知识产权组织管理是指权利人为了激励知识产权创造、促进知识产权开发、利用和维护而进行的组织构造、人员设置、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是企业知识产权价值链管理的载体。

① 知识产权管理组织建设

管理组织建设包括企业组织机构设计、职能部门划分及职能分工、人员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的安排等。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的设置,直接表现了知识产权在企业经营战略框架中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知识产权工作在企业技术研发、技术转移和技术扩散中的渗透能力,并从一个侧面反映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

② 知识产权人员的配置和培养

知识产权工作是比较专业而又综合的管理活动,需要配备一定专业的知识产权人员,并辅之以兼职的从业人员,才能起到良好的管理效果。还要对管理人员进行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职能划分、职责规定等,为不同的管理岗位配备适合的人才,同时实施必要的培训计划。

③ 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建设

在技术能力特定的情况下,制度的作用往往大于技术,恰当而有效的制度本身也能释放出强大的制度效应。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产权的归属、奖励机制、知识产权的运用、知识产权纠纷的处理以及知识产权教育、激励知识产权创造的制度、促进知识产权利用的制度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等方面。由于知识产权的产生、运用、转让等都有着不同于有形财产的特殊性,要使知识产权真正发挥作用,知识产权工作应贯穿于企业技术创新、生产、经营全过程。因此,加强企业知识产权的管理,必须要制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④ 知识产权文化建设

企业知识产权文化,是企业及其成员在企业成长过程中形成、积累和提炼而成的对于企业知识产权现象的一种态度、价值、信念和制度等。长期以来,我国绝大多数企业知识产权意识淡薄,知识产权文化缺失,导致“有制造无创造、有知识无产权、有产权无保护,有保护无利用”的现象十分普遍,各种侵犯知识产权的官司不断,这些都严重影响和制约着知识产权资产价值链的生成与运转,因此,加强知识产权文化建设,形成一种尊重知识、重视学习、鼓励创造、积极维权的良好环境,推动企业知识产权资产建设显得十分重要。

综上分析,知识产权取得、开发、利用、维护和组织管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知识产权取得是知识产权开发和利用的不竭源泉,也是知识产权组织管理和保护的基础;知识产权组织管理为知识产权取得、利用和保护提供组织保障和制度平台;知识产权利用是知识产权取得、组织管理和保护的目的和动力;知识产权保护为知识产权取得和利用提供制度保障,知识产权保护的水平直接影响到知识产权创造、组织管理和开发、利用的效率。总而言之,知识产权管理是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一项工作,它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是使得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向子梦.基于创新绩效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D].硕士学位论文,电子科技大学,2005

[2]柴金艳. 基于价值链的企业知识产权竞争优势培育——以华为公司的知识产权管理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54-56

生产管理的基本知识篇(4)

中图分类号:F061.2 文献标识码:A

新增长理论认为,一个经济系统要产生持续的增长,就必须克服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实现要素回报的递增,而要实现这一点,一个能带来经济增长可持续的机制就成为关键。正是在定义这样一个机制以及维持其运转所需的成本方面,新增长理论取得了重要突破。经济可以实现内生增长的观点是新增长理论的核心思想。罗默(Romer,1986)的知识驱动生产模型显然在整个新增长理论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开创之作[1]。罗默主要分析了研究技术产生的知识在整个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认为更加重要的分析方法是在厂商水平上的规模经济即内部经济方法,虽然外部经济分析法是有用的,在分析收益递增方面,但是不应当作基本分析方法。[2]本文认为实际上对于企业产出有重要意义的不仅是这种研究技术产生的新知识,而管理过程产生的知识或者说知识的管理过程对于企业同样非常重要。

基于内生增长理论,我们认为索洛余值法不足之处,主要在于在TFP的变动中不能进一步区分多大程度上由技术变迁引起的还是由改进管理方法、提高要素配置效率等其他因素的变动引起的。[3]罗默(1986)的增长模型尽管认为技术改进是知识溢出的结果,是私人企业为追求利润最大化进行自然投资的结果[1],但实质上并没有深入分析技术进步的微观基础。至于技术进步的微观核心问题如厂商的内部组织、技术进步效率以及厂商知识产权对技术进步的影响等更是未曾提及,其他大多数经济增长理论的生产函数甚至对微观厂商的技术进步行为及机理也避而不谈。鉴于此,本文为了分析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的微观基础,而尝试着把管理性知识纳入并改进罗默知识生产模型。

一、罗默模型及理论界对其的发展

罗默(1986)的模型在说明长期经济增长这一问题中,采用了知识的外溢与收益递增相结合的分析框架。罗默的知识生产模型主要包括三个部门,即新产品设计部门、中间产品部门、最终产品部门。罗默认为一定假设条件下,经济可能存在着竞争性均衡和社会最优。一般地,当竞争性均衡为社会次优,政府可以采用适当的补贴政策和税收政策刺激并提高经济增长率,以便经济可以达到社会最优。[1]

(一)罗默模型的假设条件

罗默(1986) 在解释经济增长中继承了Arrow的研究思路而使用技术外部性。罗默认为,以专业化和劳动分工为基础的收益递增的存在性被很多学者证明了,但严格地说,这些在生产组织上的变化不能当作技术的外部性。关于阿罗模型,罗默认为阿罗假定知识是一个有递增边际产品的资本品,当所有其他投入不变,消费品生产作为知识存量的一个函数被假定是全局凸的,而非凹的。知识通过把资源投入于研究中而得以积累。罗默认为新知识不同于物质资本可以由已有的产出生产出来,假定新知识是由具有收益递减作用的研究技术所生产出来产品,也就是说,给定某个时点上的知识存量,等倍研究投入不会带来等倍新知识产出的数量。此外自然的外部性存在于知识投资中。一个厂商所创造的新知识被假定对其他厂商可能的生产有一个正的外部影响,因为知识专利化或保密不可能完全。而且消费品在包括知识存量和其他投入的生产函数中表现出收益递增的特性,简言之,知识的边际产品可能递增。

(二)罗默模型的基本方程

其中,函数F关于k和h的产出弹性之和等于1,函数F关于k和K的产出弹性之和大于1。上述函数中,知识总水平K(t)假定不变,私人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不考虑K的变动,但知识总水平K对产出的贡献可以衡量技术的外部效应。而社会计划者在考虑了K的变化对产出影响的基础上而进行投资决策,对社会计划者来说,知识总水平是各个企业知识持有量的总和,即K=nk。私人企业的知识增长率受条件即用于生产知识的投资量I与知识产量的函数关系约束,也就是说,私人企业知识持有量的增长率是私人企业投资与私人企业知识持有量的比率的函数,这一函数关系可以表示为:

其中g是具有上界а的增函数,g(0)=0,g′(x)>0,g″(x)

(三)罗默模型的基本结论及理论界对罗默模型的改进

罗默赞同政府干预,他认为由于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均衡结果所表现的研究水平太低,而消费水平太高,政府可以通过宏观调控,引导消费品生产部门中的一部分生产要素流向研究部门,使经济实现帕累托改进。由此而来,经济的帕累托最优状态出现在当政府选择的税收和补贴使知识的税后私人边际产品等于知识的社会边际产品时。政府在一次总付税制下可以选择的补贴形式主要有:补贴生产者的知识持有量k、补贴生产者生产的知识,或者在补贴知识生产的同时向除知识之外的其他生产要素课税。[1]

罗默的学生谢丹阳(1991)指出罗默(1986)的模型不足之处在于资本的增长率必须集中于一个人为设定的参数,且没有考虑个人偏好的形式或政府政策的形式。[3]谢丹阳(1991)对罗默模型进行了延伸并且给出了一个特例:即一般地讲,动态模型中很难得到一个显示解,而此例中给出了一个很明显的表示经济最优发展路径的显示解,也给大家一个直观的工具用以分析赋税对增长的长远影响。[3]潘士远、史晋川(2001)认为,罗默的知识外溢模型没有考虑知识外溢所需要的基本条件,即知识的异质性和厂商对知识的吸收能力不同,从而通过加进这两个条件对罗默模型进行修正,强调了知识的外溢条件。[4]

二、引入管理性知识对罗默模型的改进

(一)管理性知识

自人类文明发源以来,人类几乎所有的重要进步都是以知识为基础的。18世纪和19世纪早期的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同样也是新知识扩散和扩展的结果。而企业的管理性知识是企业用来整合不同的活动、能力、资源于一体以达到某种目标的知识。这些知识作为企业独有的工作程序,是企业根据自身所处行业、资源状况等因素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作为对罗默(1986)知识生产模型的发展和延伸,罗默(1990)模型的一个基本假定即企业用来处理原材料的行动指南或活动手册是根本不同的,实际上这是强调这种独特的工作程序即制度性和管理性知识在模型中的作用。这种独特的工作程序,是企业在各自生产、经营和研发等实践过程中,归纳出来的可以程序化指导企业在相应运转过程中选择最优运作方式的知识。管理性知识对构建企业能力来说非常重要,管理性知识也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基础。同时,管理性知识的专用性很强,因此很难从一个企业转移到另一个企业,或被其他企业模仿。

(二)对罗默知识模型的改进

罗默知识生产模型区分了企业的私有知识和社会知识。如果各个企业的私人知识是完全不同的,社会知识总水平K也不可能简单地等于sk。实质上,社会知识总水平与私有知识产生的溢出效应,与企业和社会进行管理的能力紧密相关的,而企业和社会进行管理的能力由其拥有的管理性知识决定。据此,更为符合现实的知识总水平K的表达式为:

其中,其中n代表社会中私人企业的数量,k代表私人企业的知识,m代表企业和社会的知识管理能力,0≤m≤1。修正后的人为计划问题p∞(k)和社会计划问题ps∞可以分别表示为:

当m=0时,修正后的模型中知识的私人边际产品恰好等于知识的社会边际产品,说明完全竞争的均衡结果恰好满足社会最优。代表企业或社会管理能力的m为零,实质上表明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当不存在知识管理时经济是可以实现均衡增长。但在现代知识经济浪潮中,当信息化、全球化和工业智能化成为生产趋势的条件下,社会生产和经济活动不可能离开知识要素,也即管理性知识以及知识管理过程是客观存在的,所以一般情况下,管理知识m不可能等于0或1,因此,如果要使经济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其中最为关键的问题是管理知识(m)在企业和社会之间所起的作用。

罗默认为知识保密和专利化不可能完全,知识的社会边际产品大于私人边际产品的原因在于知识具有溢出效应和外部性。但实际上企业内部的管理性知识,对企业内私人知识的共享程度、企业决策的质量和水平、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程度等方面的提高都有显著促进作用。这些方面的提高越快,企业的生产率就会越高,知识的私人边际产品也会越大,从而有可能使知识的私人边际产品与知识的社会边际产品水平无限接近。从这个意义上说,良好的企业组织和企业管理是社会经济实现均衡增长的微观基础。知识要素的边际报酬递增性因为管理性知识的存在而得到加强,因此管理性知识和知识要素一起成为经济持续长期增长的内生因素。

三、结束语

新增长理论认为在长期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知识增长的作用非常重要,可是,相关理论对知识的增长贡献进行的研究还远不够深入,有关知识的界定尚显模糊。为了提高新增长理论对现实的解释力度,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知识的形式和作用。本文认为罗默(1986)模型作为一种创新理论,不足之处主要在于其关于知识的一些假定离现实还有一定差距,而知识作为模型的核心内容,他对知识的分析并不充分,例如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变、企业内私人知识的共享,可以通过管理性知识来实现,这使得在模型中加进管理性知识成为模型改进的典型事实。基于此,本文通过在罗默知识生产模型中加进管理性知识变量,重新求解罗默知识生产模型动态方程组。结果表明,企业内部的管理性知识对于提高知识的私人边际产品、提高企业决策质量和水平、促进知识条文的技术转化等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良好的企业组织和企业管理是社会经济均衡增长的重要微观基础。

参考文献:

[1] Romer P M. 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 Run Growt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86,94(5):1002- 1037.

生产管理的基本知识篇(5)

知识产权专业本科在争议声中终于尘埃落定。2012年10月12日,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布实施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知识产权作为新增特设专业出现在目录中,代码为:“二、特设专业0301法学类030102T知识产权”。虽然知识产权本科专业仍在法学类二级学科中,但是知识产权作为一个专业不再局限于知识产权法学,专业名称是“知识产权”而不是“知识产权法”,高校可以根据办学特色和市场需求自行设置知识产权本科专业。

一、知识产权专业本科教学现状

自2004年华东政法大学首次招收知识产权本科学生以来,上海大学、暨南大学等20多所院校先后开展了知识产权专业本科培养探索。严格意义上讲,目前知识产权专业本科还是知识产权法本科。绝大多数知识产权专业设置在法学院(即使部分高校成立了知识产权学院,知识产权学院与法学院通常也是两块牌子一套班子, 只有少数师资力量强、培养中高级人才的知识产权学院具有较高的独立性),其课程设置深深烙上法学教育的传统,学生获得的学位也是法学学士学位。

1,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

知识产权人才是复合型人才,业界早已达成共识。我国现在和将来最大量需求的是面向企业的知识产权应用型、实务型人才,因此知识产权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知识产权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包括知识产权法律人才、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和知识产权服务人才。

知识产权复合型人才必须具有跨学科的知识结构,应该与法学、管理学、经济学、科学技术等理工科多学科知识交叉融合。有学者将知识产权复合型人才分为“法律+管理”型、“法律+理工”型、“法律+管理+理工”型三种类型[1]。所有类型知识产权复合型人才知识结构中,法律基础知识、知识产权基础知识是必不可少的,在这些必备基础知识基础上再加上经济管理学知识或科学技术知识等,构成了不同类型的复合型人才。

为了达到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一般包括4大块,一是法学基础类课程,包括民法总论、物权法学、债权法学、商法学、民事诉讼法、刑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国际法概论;二是经济管理基础类课程,包括管理学原理、微观经济学等;三是知识产权课程,包括知识产权总论、版权法、商标法、专利法、专利文献检索与分析、商业秘密法、公平交易法、计算机软件保护、知识产权许可、知识产权管理、知识产权评估等;四是理工类课程:大学物理、大学化学、机械制图、现代生物基础等。具体的课程设置,各个高校根据自己的特色略有不同。

2.培养模式

目前高校知识产权本科生的培养模式有常规班、特色班和双学位或第二学位三种模式。

常规班就是高校招生时统一招收的四年制知识产权本科生,类似一般法学院本科生的培养,只是课程设置不同。华东政法大学、暨南大学等高校都是采用这种模式。特色班包括“2+2”或“3+1”两种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法学院(或知识产权学院)与其他院系结合,从其他专业的大二或大三学生中挑选部分优秀学生集中学习知识产权课程和相关法律基础课程。如重庆理工学院的“2+2”特色班。第三种就是双学位或第二学位教学,以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为代表。

二、知识产权本科教育培养模式比较

培养模式应该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以上三种培养模式各有千秋。

首先是常规班。常规班的知识产权本科专业一般设在法学院(或知识产权学院),学生能系统地接受法律理论的熏陶和知识产权理论的熏陶,学生毕业时的法律素养与知识产权素养较强。这类学生毕业后比较适合从事知识产权法律工作,或者进一步的深造,成为知识产权研究型人才。这种模式比较适合知识产权法律人才的培养。

一些高校课程设置中增加有管理学、微观经济学、知识产权评估、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企业战略管理等经济管理类基础课程,以期培养“法律+管理”类型的复合型人才。

为了培养“法律+技术”和“法律+管理+技术”型的复合型人才,一些高校在常规班课程设置中也增加一些理工科课程,比如,大学物理、大学化学、机械制图、现代生物基础、电学基础等。知识产权本科生招生文理兼收,增加的理工科课程对于文科生来说无异于天书,即使是理科生,因为没有系统接受某技术领域的知识熏陶,仅仅涉及皮毛,培养效果差强人意,有学者称其为“四不像”[2]。

其次是“2+2”或“3+1”特色班。四年本科中学生先后在两个专业(或院系)学习,前面2年或3年学习理工科课程,后面一年或两年学习法律基础课程和知识产权课程。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学生能系统学习两个专业的相关知识,熟悉两个行业领域,具备成为复合型人才的基本条件。

当然这种模式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这种模式培养的“技术+法律”型复合型人才,尽管能具备一定的理工科背景知识,也很难达到理工科专业毕业生的水准。由于学生仅仅经历了理工科第一专业的一、二年级的公共课程和一部分专业基础课程学习,尚未形成其第一理工科专业的全面知识结构,甚至连其第一理工科专业基础都未奠定就已经离开了其理工科第一专业。学习是一个系统工程,知识有它自身的内在联系。快餐式的学习,对缓解人才缺口较大、人才需求紧迫的困难是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培养的学生的能力还是稍嫌不够。另一方面,对于学生来说,获得的学士学位仍然是第一专业的学士学位,法律及知识产权知识的学习只能提供学习经历证明,这对于培养专业知识产权人才来说是不够的。

最后是第二学位和双学位模式。“法学(知识产权方向)”双学士学位培养是一种实用、高效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途径。它可以弥补现有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如时间长、集中在硕士和博士学位、其他专业知识和知识产权法律知识难以有效结合等),是现有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包括知识产权法学博士、法学硕士、法律硕士、在职法律硕士等)的有效补充,可望向社会及时输出既具各种专业技术知识、又具知识产权法律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优秀知识产权人才。但是双学位模式下,第二个学位仍是法学学士学位。

第二学位一般为4+2模式,学生在获得第一个学士学位之后再学两年知识产权课程和法律基础课程,获得的第二个学士学位是法学学士学位。 在现在知识产权硕士大规模扩招的背景下,知识产权第二学位已经不再具有明显优势。学生一般会选择六年制或七年制学士+硕士,而不愿选择六年制第二学位。北京大学于2005年停招知识产权二学位学生。

还有一种模式就是辅修,类似双学位模式,不再赘述。

三、知识产权本科教育培养模式建议

中国大学教育的特点决定本科教育培养的是基础性人才,主要目的是知识的传播、技能的培养和理念的熏陶[3]。由于学制和专业的限制,知识产权本科教学与知识产权复合型人才的要求之间存在固有的矛盾[4],这决定了不可能大范围推行知识产权本科教育,高校设置知识产权本科专业应当慎而又慎。

为了避免类似经济法、国际经济法等本科专业设置的失败教训,应尽量避免直接招收高中生的常规班的教学模式。因为这种模式下,对于“法律+技术”、“法律+管理+技术”型复合人才的培养,学生经过4年的大学本科教育,既不能获得系统的法学基础知识和知识产权知识,也无法掌握某一专业的自然科学知识,管理学的知识也只能是皮毛的。这种残缺不全的知识结构将严重影响学生继续学习的能力。知识产权法律人才的培养可以依靠法学院。

建议将知识产权专业作为一个特殊的、独立的项目进行管理。可以借鉴美国知识产权专业教育的经验。在美国,学生首先须获得一个非法律专业的本科以上的学位,再经过严格的法学院入学考试,才可以进入法学院学习知识产权法,学制3年。学生毕业后可获得法律本科学位,才可以从事法律职业。后来美国人把这种本科学位叫做“博士”,即JurisDoctor(J. D. )[5]。

将知识产权专业本科作为特殊的、独立的项目管理,要区别于常规本科教育,在学制和教学模式上都要突破现有机制。结合目前一些高校关于知识产权本科教学的实践经验,我们建议采用双学位和特色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简称为“3+1+1”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首先从其他非法律专业(特别是理工科专业)大三学生中挑选优秀的且有志于从事知识产权工作的学生。做法可以借鉴我国的研究生入学推免程序,或者设定专门正对非法律专业的学生的考试程序,学生经过严格考试选定。然后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训练。先用一年或一年半时间夯实法律基础知识和知识产权基础知识,然后再用半年或一年时间强化知识产权实务能力和应用能力。

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学习时间实际共有5年,先后获得两个学士学位证书即第一专业(非法律专业)学士学位和知识产权学士学位。

在这种模式下,知识产权本科成为了特殊的五年制本科。当然学生在第四年结束时也可以退出,仍然以第一学士学位毕业。

在这种模式下,首先确保学生系统完整地学习并掌握一门非法律专业(特别是理工科专业)知识,所以要从大三学生中优选,因为一般专业大四学生主要任务是实习和毕业设计。这样可以避免“2+2”模式中的学生理工科背景知识的不专业的缺陷。第二,这种模式确保学生系统完整地学习法律基础知识和知识产权基础知识,因先后有2年系统学习的时间,可以避免“3+1”模式中法律基础不够的缺陷。第三,这种模式与一般双学位模式不同。一般双学位模式下所有学生均可参与,而“3+1+1”模式下,只有大三学生中优秀学生才有资格(要么符合类似研究生入学推免条件的,要么通过考试筛选的),所以入学门槛高一些。另一方面,一般双学位模式下学生在四年的时间同时学习两个专业的课程,而在“3+1+1”模式下,学生先后两个时间段分别学习不同的专业课程,虽然毕业时都是获得两个学士学位,但是学习效果不同。

这种教学模式,最好与企业联合办学,如中联重工与华中科技大学合作、飞利浦与中国人民大学的联合办学等等。一方面可以为企业定向培养人才,另一方面可以将第五年的实践教学环节直接与企业挂钩,以便学生毕业就可马上进入工作状态,同时还可减少学生急于就业的心理压力。

这种教学模式,通常情况下是学生在本校内内两个不同专业(或院系)间学习。如果真正将知识产权本科专业作为特殊的、独立的项目管理,最好是能够跨越校际选择学生,这样可以发挥各高校的优势,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强强联合。比如,从某优势理工院校优势专业选择优秀学生到法律和知识产权优势院校学习法律和知识产权课程。同时授课老师也可以跨越校际选择。

当然,这种教学模式,需要教育主管部门政策支持和高校工作的创新,所以知识产权专业本科只能是有条件的高校才可设置的。设立知识产权专业本科不应是对法学本科专业的再细化,而应使之成为独立于法学之外的新的本科专业。

基金项目:本论文受国家知识产权局软课题“服务地区经济发展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专利工程师”基地建设为例”(编号SS13-A-16)支助

[参考文献]

[1]李国英.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J].高教论坛,2012(2):70-72

[2]王.论本科层次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模式[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10-113

[3]唐艳,苏平.知识传授、技能培养还是理念熏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版),2012(2):123-126

生产管理的基本知识篇(6)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客户需求多样化和产品生命周期缩短的背景下,激烈的市场竞争在深度和广度上推动了信息技术的应用,使企业组织向数字化、网络化、知识化、虚拟化和全球化方向发展。这些趋势对传统的经济管理理论提出了挑战:(l)在目标模式上,企业组织从单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济目标转向更注重创造客户价值等社会目标,承担企业组织的社会责任,实现双重目标的统一。(2)在组织模式上,精简管理层次,从金字塔式的纵向层次结构转向横向网络结构。(3)在效益模式上,从规模、质量型效益转向速度型效益。(4)在管理对象上,从有形生产要素为主转向更加注重无形生产要素的管理。(5)在管理方式上,从以前的“监督控制”转向为雇员提供合适的知识、数据和支持业务流程的工作环境,充分发挥雇员的创造性,最大限度利用其知识和专长,而不是强求雇员适合某些固定、僵化的管理模式(如表1所示)。

其中,管理对象上的变化尤其值得关注。很多资料表明,产品制造成本中原料和人工成本所占比例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如在传统的钢铁业,美国钢铁公司在1980年雇佣12万工人,到1990年时产量不变,但只雇用2万工人。另据统计,在高科技的集成芯片制造业属于原料和能源的成本只有2%,绝大部分属于研发投资。很多有实力的企业的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的比例达到2:1或3:1甚至更高。知识资产和无形资产等让很多企业短时间内创造了传统方式无法比拟的价值,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科技知识等无形生产要素对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

知识先导型企业,是指那些把知识看作获取长期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的企业。这些企业能清晰认识属于自己核心能力的知识、现有知识和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所需知识的差距,从而有意识地增强对知识的管理和培育,通过运用集体智慧提高组织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希望获得长远发展的企业都应该是知识先导型企业,通过知识的学习、创新和应用实现企业远景规划和长远战略。

国内外的管理实践都出现了这种趋势。有调查表明,1999年度《财富》杂志评选的全球500强企业有26%已设立知识主管(ChiefKnowledgeOfficer,CKO)职位,预计2~3年后这个比例会超过80%。这样企业管理层开始从传统的以交易过程、后勤统筹和工作流为主要核心的管理,转变为重点建设一个能支持沟通、建立人际网络、在工作中学习等知识管理内容的系统上来。国内以华为公司为代表的高科技企业也开始有意识地围绕知识组织管理。在进入第二次创业的时候,华为公司对过去10年的经营管理实践进行了总结,制定了指导公司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华为公司基本法》,“知本主义”的概念被明确提出并贯穿其中,这部公司法的基本观点包括:知识是高科技企业的核心资源和价值创造的主导要素,主张给创造价值的知识劳动以合理回报,通过知识资本化和知识职权化实现知识的价值等。

二、识管理的微观经济学基础:知识资本理论

罗默(Romer)提出的新经济增长理论,将知识作为一种内生变量引入经济分析框架,阐述了知识在宏观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反映了经济增长范式的转变。知识资本理论试图从微观经济层面上阐述企业组织内部知识资本化的过程,并以此为基础来解释一些知识密集型企业的账面价值和市场价值间存在的巨大差额。知识资本,是指“由企业拥有或控制、可用于获利的、不具有实体性的资本投入”。这个定义把知识资本从传统意义上的无形资产拓展开来,将员工创造力和素质、企业领导能力、企业形象、甚至企业文化等各种决定企业竞争能力的因素包括其中,因而也就能较好地反映企业经营状况和股东利益。

知识资本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财富》杂志的编辑斯图尔特和瑞典财务服务公司的艾德文森。前者很早就致力于知识资本理论思想的研究,并在1991年率先提出了知识资本概念,指出知识资本已经成为美国最重要的资产。随后又具体到企业,指出知识资本是企业最有价值的资产。他的主要贡献在于,将长期以来被大家忽视的知识资本及其重要性揭示出来。他认为微软、英特尔等知识企业的价值在于聘用的知识员工、企业内部机制以及这两方面综合形成的独特的识别市场和开发新产品的能力。艾德文森则从实践角度,提出了知识资本管理禾目评估模型。他在1992年提出了第一份资本报告,1997年发表了第一部关于知识资本管理和评估的专著,指出应着眼于顾客、流程、产品更新与开发、人力因素和财务等方面对知识资本进行动态评估。

总的看来,企业知识资本可分为四类:人力资本、市场资本、知识产权资产和其他结构资本。

(1)人力资本。体现在员工身上、能转化为市场价值的知识,即企业中每个员工优秀品德采购能力的总和。具体包括员工的技术专长、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管理层的领导能力和洞察能力、管理技巧和团队精神等。人力资本的价值主要体现在隐性知识上,这种知识很难交换和共享,不为股东掌握。传统方法采用教育程度评价的方法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组织人力资本的存量,但缺乏精度。实际上知识员工的工作业绩与其工作热情和满意度直接相关,在评估人力资本时必须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

(2)市场资本。企业通过其拥有的、与市场等外部环境相关联的、有助于企业获得潜在利益的无形资产的总和。这里的‘怖场”是广义上的市场,不仅包括企业的客户、供销网络,还涉及政府部门、专家网络等对企业经营存在重大影响的外界因素。这样,市场资本包括企业品牌价值与知名度、商誉、顾客信任度、客户满意度、供应商和分销商的关系程度、营销网络的规模,还包括与政府部门的关系、专家网络等。

(3)知识产权资产。包括商标专利权、版权、技术诀窍、计算机软件和商业秘密等。这部分资产在~定程度上受到法律的保护。

(4)组织结构资本。包括企业采用的技术、生产流程和用以保证企业正常运转的知识因素,如企业制度、组织结构、激励机制、企业文化和管理哲学、治理结构、信息系统和网络体系、财务结构和融资关系等。

从以上分析可看出,知识资本的管理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l)人力资本是最重要的资源。要改善人力资本,必须通过树立团队精神来提高企业整合知识的能力,同时改善企业集体运作环境和学习系统,形成“边干边学”的机制。

(2)企业不能独占人力资本和市场资本,而要与员工和顾客共享,形成利益共同体,追求同步发展、共同成长。

(3)结构资本和知识产权资产是企业完全拥有的无形资产,企业必须通过不断积累完善,适应环境发展。

知识资本理论的提出,为理解企业的知识活动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框架,为建立知识管理战略提供了理论基础。

知识先导型企业的管理与战略(下)

2001-08-20

三、知识管理的管理学基础:以知识为基础的企业理论

以知识为基础的企业理论,是在对传统管理理论的反叛中成长起来的一种新的企业观。

1.企业理论的演变

在分析竞争优势的来源上,不同学者、不同管理学派给出了不同的解释。以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为代表的传统管理理论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来自干行为结构和市场机会,也就是竞争优势外生论。随着时展这种理论逐渐暴露其不足,同一行业的企业往往面临同样的市场机会,但其赢利能力相差很大,有的相差3~5倍,这个差距还有变大的趋势。

为了解释这些问题,对传统理论修正就产生了资源学派,基核心观点是企业的竞争成势来源于其拥有或能支配的资源,如土地、设备、资本、人力等,不同企业占有不同规模、不同组合的资源,就产生了不同的经营规模和效益,这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竞争战略理论的不足。但市场发展越来越完善,在理想的完善市场中土地、设备甚至人力资源等都可借助资金通过等价交换获得,由此可见竞争优势和对企业具有普遍意义的资源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透过资源这个表面现象,我们可发现实际上是企业配置和利用资源的能力给企业带来了竞争优势,这就是企业能力理论。

追踪溯源企业的能力,根源于企业拥有的知识,包括发现市场和识别市场机会的市场知识,开发新产品满足市场需求的科研开发能力,将个人创新整合到新产品中去的能力,将企业生产的知识产品推向市场、传播知识的能力。这些知识和能力的组合,就构成了企业的核心能力。也就是说,知识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企业现有的知识存量决定了企业发现市场机会和配置资源的能力,拥有自己核心能力的企业不易被竞争对手仿效,从而形成独特、持久的竞争优势。

2.企业知识理论的基本观点

企业知识理论是近年产生的一种新思想,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框架。但它对企业的基本特征和行为提出了全新的解释,并试图对主流企业理论没能解释的问题给予说明。

企业知识理论是从分析知识的特性开始的。一般说来,知识具有以下特征:默会性、可共享性、分布性和可占用性。知识的这些特征和企业使用知识的方式,能很好解释企业理论所关心的问题。

(1)企业的存在。企业知识理论将企业看作知识一体化的组织。企业生产要投入设备、土地、人力,其中最重要、最能决定产品价值的是知识。但知识是由个人所掌握的,并专注于某些特定领域,知识的专业性决定了生产活动需要拥有不同类型知识的各类专家的共同协作和努力,组成按“团队生产”的组织形式。企业要顺利维持生产,就需创建并维护一种环境,让不同知识背景的员工集中使用各种专业知识,实际上就是一种知识交流、转移和共享的环境,创造产品价值。企业组织就是一种能满足团队协作的经济组织。

(2)企业之间的异质性。企业各不相同就是企业的异质性。企业知识理论认为,企业的异质性来源于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知识积累和知识水平。由于各个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吸纳具有不同知识背景和不同性格的员工,这些员工的交流时间和交流方式不同,将个人知识转化为组织知识的多少和有效程度不同,企业的知识积累数量和方向不同,导致企业使用和配置资源的方式不同,于是生产成本不同,利润也不可能一样。有些企业能有效利用、集成员工知识和创新形成独具特色和市场前景的技术和产品,并与质量管理、营销体系、售后服务等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在市场中逐步成长壮大。

(3)企业的协调。传统的企业管理理论,倾向对分散组织成员的目标进行折中而产生的合作问题。企业知识理论认为,除了协调企业成员统一工作目标和减少机会主义外,更多协作体现在知识的一体化合作上。企业维持正常的生产和服务,需要各种知识专业人士的知识共享、交流和流通,即便是他们的目标一致,也有共享和交流的知识愿望,由于知识本身的默会性和分布性,有效进行知识一体化也是相当困难的,这就更需要协调,并提供一种良好的机制(包括企业文化和相应的辅助工具)让每个知识员工贡献自己的力量。

3.基干企业知识理论的知识管理方法论

企业知识理论将企业的竞争优势,归因于企业拥有和应用的知识。从这个角度出发,能增加企业知识、为企业提供学习指导就是知识管理的方法论,例如基准管理和最佳实践、知识联盟等。

(l)基准管理,也称标杆管理,核心是向业界或其他行业最优秀的企业学习。具体地说,基准管理是企业通过寻找最佳实践,并与自己的经营管理方式进行比较,找出自身不足,学习他人长处,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和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应付市场风险的能力、提升企业竞争力。从知识管理角度看,基准管理要求组织敏锐地挖掘外部市场和企业自身的知识,特别是工作流程中的隐性知识,为组织提供了获取、应用外界知识的工具和手段,为管理和应用知识找到了目标。因此,基准管理就能成为推动管理进步和组织进化的阶梯。

(2)知识联盟,是企业联盟的一种新形式。随着经济中知识的含量逐渐增加,企业联盟成员间的知识交流也越来越频繁。常见的知识联盟有:技术互换、许可证授权、客户一供应商联盟、合作开发型联盟、共同投资联盟等,从前到后知识交换的含量越来越大,交换的内容也从显性知识向隐性知识发展。

在技术密集型行业,几乎没有一家企业有能力垄断、开发赢取竞争优势的所有技术。充分的市场竞争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企业可通过直接购买、获取授权、合作联盟和自主开发等形式提高企业知识和技术能力,提供具有市场生命力的产品和服务。比较而言,自主开发的技术易转化为产品,但投入较大。而合作联盟不失为一种好形式,既能通过市场分摊高额开发费用,有效降低市场风险,又能缩短上市前置期,扩大企业在同行业的影响。深层次联盟甚至会产生企业文化的碰撞促进管理方式的进化和变革。

基于这样的优点,对于成长中的中小型企业,一种有效策略是紧跟国际潮流,瞄准先进技术,以市场为导向,在开发自主版权的核心技术的同时,积极跟代表市场发展方向的大企业结盟,向企业联盟成员学习,通过有效知识交叉,加速企业知识创造和进化,培养核心竞争力。作为大企业则要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并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将一般性的工作外包给其他小企业,将主要资源集中在虚拟价值链和知识链的关键部分,主导技术进化,保持企业联盟中的核心领导地位。要通过合作性竞争把握市场机会,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深化技术创新,同时要与价值链的上下游企业保持紧密的合作关系,加速产品进化和知识传播,增强企业价值。

四、知识先导型企业的战略

1.战略的特征

知识先导型企业把知识看作产品和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认识到对知识实施有效管理将对企业赢利产生直接影响,因此会全力推行知识管理战略,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l)在投资战略上。从过去主要投资于厂房、设备等有形资产转向投资于人才培训和创新激励,为员工创造良好的知识信息工作环境,形成“在于中学、边干边学”的机制;再分配向知识工人倾斜,提高员工满意度。

(2)在竞争战略上。注重知识产权的获取和保护,把蕴藏在产品和服务中的知识量作为竞争中取得优势的关键,注重了解客户需求,推动知识传播,承担企业组织的社会责任。

(3)在成长战略上。从以经济规模和产品质量取胜转向依靠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的创造和增值来实现企业成长,依靠信誉的增强、创造更多客户价值吸引客户,培养客户忠诚度。

这些知识管理战略以推动知识的创造、传播和应用为目的,采取有效的整合手段,使技术、组织结构、人力资源、企业文化更好地适应于知识管理体系的要求。从这种意义上说,知识管理战略,是企业对核心业务活动实施知识管理的指导纲领。

2.战略的实施

如图1所示,实施知识管理必须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特别是知识资产重要性的凸现,进行组织结构重新设置、企业战略调整和企业文化的重定位,满足知识管理的需求,最终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

(l)企业战略的转变是实施知识管理的前提。战略的转变要求领导转变观点和做事方法,为知识管理战略的实施提供物质基础和精神动力。知识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建设企业知识库。传统文档形式的知识,不利于共享、重用和保存。实践证明,计算机网络环境是知识共享和交流的有效工具,高层领导的支持首先表现在信息基础设施上的大量投资,建设信息技术平台、数据库和图书馆等,通过知识仓库、知识地图和检索系统来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高层领导的支持,还表现在对知识工作的承认,知识提供者在与他人共享知识的同时期望能获得合理的回报,领导肯定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有了领导的支持更容易创造知识共享环境。

(2)组织结构的调整为知识管理战略提供了组织保证。知识具有专业性和分布性,要建立一套有效的组织体系以支持企业的知识管理活动。在这一体系中,一是要有负责知识管理活动的领导人,承担制定管理计划和协调企业的各种知识活动。二是成立专门的小组完成与知识管理活动有关的任务。企业内部的“非正式团体”和“实践社区”是知识最密集、应用最有效的形式。三是组织结构的调整还表现在成立专门组织,负责开发支撑知识管理的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英特网和企业内部网技术,是知识管理活动的催化剂,为知识的识别、获取和利用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只有专门组织才可能建立起支撑知识管理的基础设施。

生产管理的基本知识篇(7)

随着知识管理研究的不断发展,知识管理逐渐与质量管理融合起来。有了知识管理的融入,6o质量管理就被注入了活力,使得6o质量管理十分顺畅,6o质量管理中的诸多先进技术及理念有了数据的保证,管理效果也有了根本的变化。

1. 6o质量管理下的知识分类

知识分类对于知识的积累和沉淀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对知识进行合理的分类、结构化管理,才能被流畅地应用于知识管理。一般说来知识分为可以编码或度量的显性知识;explicitknowledge),以及属于经验、灵感、规则的隐性知识tacitknowledge)两大类。根据6o质量管理知识衍生过程,结合面向内部客户及面向外部客户的管理特点,将6o质量管理下的知识按其被表述的方式及其性质分为记忆性知识、理解性知识、技能性知识和推理性知识四类。

1) 记忆性知识:合格产品满足的基本参数,如合格产品的外观颜色,不合格产品的外观颜色;原料的基本物化性质;中间产品具有的特性;客户的基础资料;客户的反馈的直接信獄不需要进一步分析就可以得到的信息)等。内外部客户的各类基础资料库及企业管理中各类陈述性表观性知识构成了记忆性知识库。

2) 理解性知识:产品生产过程的原理和规律;各子系统的工作原理;产品及半成品的质检原理;为什么生产功序不能省略、顺序不能颠倒等。这类知识需要进行深入的理解才能被掌握。在生产过程这类知识可以被用来培训知识型人才,提高面向内部客户管理的质量。

3) 技能性知识:包括设备如何使用;原料如何加工;如何直观地就可以判定产品的质量;如何仅靠听听声音就可以判定设备的好坏;在掌握了原理下如何可以顺利地进行实际操作等。这类知识诸多具有经验性,要靠生产过程中经验的积累才可以得到。技能性知识在一个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决定了生产的顺利进行,是一个企业生产操作的灵魂。

4) 推理性知识:推理性知识是基于记忆性知识结合理解性知识及技能性知识采用各类工具而得到的知识。如通过结合CRM系统对外部客户直接反馈信息和间接反馈信息如客户的流失)进行推理演绎得出有利于改变生产策略促进生产的知识等。推理性知识是知识形成的高级阶段,需要通过对知识的学习、消化,采用合理的科学手段来获得。

由上述分类可以看出记忆性知识和理解性知识可以采用信息技术进行编码化管理属于显性知识,技能性知识一般存在于有经验的员工头脑中,推理性知识则需要经过前三类知识推理演绎而来,所以技能性知识和推理性知识属于隐性知识。建立合理的记忆性知识、理解性知识、技能性知识和推理性知识的知识分类是实现知识管理下知识组织、存储和的前提,以满足6o质量管理对知识的顺利提取与应用。

2 基于知识管理的6o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评价从根本上应该是客户的评价,基于知识管理的6o质量管理以“客户”为核心,从两个“面向客户”来解决质量管理中的内外问题。一,面向内部客户(面向质量);二,面向外部客户面向顾客)。

2.1面向内部客户的管理

面向内部客户的6o质量管理要实现内部客户之间彼此互相满足,根据产品质量的形成过程,从产品决策、产品设计、产品改进(包括工艺上的改进)、成品测试、生产、包装质量检验等多个阶段来实施6o质量管理,结合不同阶段的知识管理达到对6o质量管理的促进与协调作用。

1) 产品决策阶段:产品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企业的兴衰成败,这个阶段确定了产品制造的可行性,质量方针的制定,质量目标的确立,客户群体的需求,质量方案的规划等内容。决策阶段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方向及战略目标,知识管理中的记忆性知识及推理性知识是主要的需求类型,特别是推理性知识为产品的决策提供决定性支持,这是知识应用的高级阶段。

2) 产品设计阶段:产品设计阶段是决定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设计决定了产品的“先天质量”,产品设计质量不仅会影响产品质量本身,还会直接影响到生产秩序,并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设计直接决定了生产计划的制定,原材料的采购,工艺流程的难易,设备的种类和加工精度,质量等级的高低等。在这个阶段,记忆性知识及理解性知识是主要的需求类型,如属于记忆性知识的所需原料的主要物化性质,属于理解性知识的产品生产原理,原料的配方如何决定了产品的质量等。

3) 产品改进阶段:产品改进阶段一方面指企业本身的决策变化对产品的某些性质给予改进,另一方面指由于内部客户和外部客户对产品质量的反馈而引起的改变需求,目的是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外部用户需求。对于这两个方面来说都主要需求推理性知识、理解性知识和记忆性知识,如通过对客户反馈信息进行总结、推理演绎而来的对企业决策提供决定支持知识属于推理性知识,对产品质量改进则需要理解性知识和记忆性知识。

4) 产品测试阶段:产品测试阶段是对新开发出的产品或改进后的产品进行全方位的测试。这个阶段质量测试执行的力度直接影响到投入生产后的产品质量,因此6o质量管理要求在这个阶段要100%准确、完备。知识管理中的记忆性、理解性知识在此被提取使用。

5) 生产阶段:设计出高质量的产品并不能代表生产出高品质产品,产品大规模生产过程中的多工序,工艺复杂性,生产过程多变性,生产环境的不稳定性,人为操作存在的失误性决定了产品质量很难达到设计的质量水平。基于知识管理的6o质量管理根据产品生产的阶段性将生产过程分为多个阶段,从上至下每个阶段之间互相监督,产品质量要互相达到最满意程度,从知识管理系统中提取的记忆性知识、理解性知识和技能性知识被广泛地应用,使得生产过程的员工具备知识型的头脑,保证了产品形成后质量的完美性。

6) 检验阶段:产品质量检验阶段是总结产品质量的最佳时机,这个阶段的严格性决定了出厂产品质量的o值。检验阶段一方面采用了记忆性知识、理解性知识、技能性知识和推理性知识,另一方面通过综合对前面所有工序的归纳总结,得出各工序同产品质量的相关性,形成了新的推理知识。

在前面所阐述面对内部客户的六个阶段中,分类后的知识一方面被顺利流畅地采用,增加了企业内部的信息沟通;另一方面各个阶段中也是新知识不断地形成过程,实现了企业知识的不断积累。

2.2 面向外部客户的管理

以顾客为核心是6o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6o是客户驱动的改进模式,“以顾客为中心”的思想贯穿了6o质量管理,面向内部客户的管理是在产品出厂前企业自身对质量要求的一个实现过程,其最终的目的还是在满足客户的需求下获得最大的利益。在面向外部客户的管理过程中,知识管理成分与CRM(客户关系管理)相结合,知识管理系统通过学习吸收由CRM系统产生的推理性知识及记忆性知识,及时反馈给企业决策层以及时调整或改变生产策略,改善产品质量,改变营销策略,一方面获得了顾客对企业的忠诚度,另一方面实现了对顾客需求的满足及自身成本的保证。

基于知识管理的6o质量管理在面向外部客户方面主要目标是通过知识管理的途径有价值的客户隐性或显性反馈的信息,不断地改进产品质量,改善营销策略,提高客户满意度,降低客户流失率,加强客户对企业的忠诚度,赢得更多客户信赖,扩大市场。

3 知识管理对6o质量管理的促进过程基于知识管理的6o质量管理体系下,知识是如何来促进和改善产品质量的呢?6o质量管理体系下质量知识链的形成是知识可以被采用的前提。

3.1 6o质量管理体系下质量知识链的形成

1) 6o质量管理体系下质量知识的获取:基于知识管理的6o质量管理一方面从内部客户获取知识,另一方面从外部客户获取知识。内部:从六个阶段获取记忆性知识、理解性知识、技能性知识;外部:结合CRM系统获取记忆性及推理性知识。

2) 6o质量管理体系下质量知识的组织和存储:通过采用知识的分类,各类知识进行组织和存储,形成各类知识库及模型库决策库,实现知识的结构化存储。

3) 6o质量管理体系下质量知识的与共享:组织和存储过后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只有经过共享和才能体现其在质量管理中的价值。

4) 6o质量管理体系下质量知识的创新:通过检索各类知识库和模型库,经过计算、推理和总结形成新的策略和新的知识,质量知识创新不仅包括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的创新,还包括质量管理能力,质量改进能力的创新,质量知识的创新实现了知识的不断增长。

3.2 知识管理对质量的改进与创新

生产管理的基本知识篇(8)

[分类号]D923

在市场经济中,知识产权的作用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而显得日益重要,它已经成为现代企业最重要的资产要素。企业资产的构成比例将发生变化,企业的关键资产将不再是固定资产和金融资产,而是知识产权资产。当知识产权的重要性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知识产权管理逐渐取代知识管理成为学者和企业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关于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研究,宏观上集中于战略思考,微观上分散于体系建设、制度完善、手段丰富以及具体权利管理等方面,而对知识产权作为一种资产自身的形成过程缺乏一种系统的流程式思考,基于此,借助价值链理论,本文构建了一个知识产权资产价值链模型,借助该模型对知识产权流动机理及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寻求更加有效率的企业知识产权运行机制,不断创造和维持企业竞争优势。

1 文献回顾

价值链概念是1985年由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所著的《竞争优势》一书(夏忠华译,1988年)中首次提出的。波特认为,企业就是一个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产品生产过程中进行种种相互联系而又相互分离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都可以用价值链来表示。

波特的价值链通常被认为是传统意义上的价值链,起初主要是为了分析企业自身的各种价值活动提出的,使用范围也主要局限于企业内部实物价值的转换。随着社会的发展,波特的价值链理论和实践有了新的发展。新的价值链观点把价值链看成是一些群体共同工作的一系列工艺过程,以某一方式不断地创新,为顾客创造价值。它认为企业的发展不只是增加价值,而是要重新创造价值。在新价值链系统中,不同的经济活动参与者(供应商、企业合作者和顾客)通过协作共同创造价值;而且,价值已不再受限于产品本身的物质转换。

在传统的价值链中,企业的基本增值活动主要是指一般意义上的生产经营环节,其他相对于实体产品比较虚化的且无法加入到生产经营环节的要素,被波特统称为辅的增值活动。在价值链的分析过程中,基本增值活动往往都是关注重点。当信息技术的发展展示了获得竞争优势的新领域,价值链被看成包括信息的创造和利用。在波特的价值链中信息只是被看作是一系列价值增值活动中的支持元素,信息技术只是产生的辅助因素,而其本身不是价值的来源,然而在新的企业价值链中,价值链环节的划分摆脱了实体的价值,转向信息、知识的价值,研发设计和配送等以知识、信息、速度等为衡量标准的环节也进入了企业的核心价值环节,甚至专门有学者提出了“知识价值链”的概念。

知识链的观点最早出现在企业资源计划实施中,其目的是试图通过对企业知识流的有效管理来促进资金流和物流的顺畅流通,并最终实现企业价值的提升。知识链概念为知识管理理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指名了方向、具化了内容。国内外关于知识链的主要研究如下:美国学者c・w・Holsapple和M・Singh仿照波特的价值链模型在2001年提出c・w・Holsap,pie知识链模型;Ching Chyi Lee等也模仿波特的价值链建立了自己的知识价值链模型;陈永龙构建的知识链整合模型由知识投入、知识活动和产出价值三部分构成,该模型表明了知识的增值过程。Daniela Carlucci等运用知识过程论和知识资产地图来描述知识管理。国内的清华大学刘翼生教授在c・w・Holsapple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知识链模型;徐建锁、王正欧针对显性知识和隐形知识应该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对前人的知识链模型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还有何柳、聂规划将知识链与企业日常业务流程相结合起来,并根据基于工作流程的知识管理思想提出了一种改进型知识链模型。纵观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不难发现,知识链模型的研究起点均源于C・w・Holsapple知识链模型。而国内知识链的研究思想几乎都没有脱离其知识链的基本思想,只是从过程特性、流动特性、价值特性、网络特性、动态性等视角加以改进。

2 知识产权资产价值链模型

然而,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全球化的浪潮,传统价值链方法局限于企业内部的实体分析,已经无法适应新经济时代的要求,价值链理论重心开始不断转移,信息革命、知识经济、全球一体化等趋势使价值链的分析重心呈现出从有形到无形,从内部到外部,从微观到宏观等诸多变化。

知识产权资产价值链不是一个标新立异的概念,它基于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成为企业最为重要的资产要素这样一种认识,关注企业知识产权生长环境,引用波特的价值链理论思想,对企业知识产权生产环境、关键环节、影响因素以及生产流程等进行研究,以期揭示其成长规律,指导企业知识产权生产。

从波特的价值链理论可以看出,一个企业的知识产权资产的生产与流动也存在一条价值链。企业知识产权资产价值链的基本活动分为:技术设想一检验论证一风险投资一产权保护一商业化开发。知识产权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产,它的生产、使用和流动伴随着企业的成长与发展,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实质就是对知识产权资产价值链进行管理,降低企业知识产权风险,创造更多企业价值。成功的知识产权管理不仅在于对资产价值链的各个环节进行管理,而且在于认清各环节在整个价值链中的地位与作用,厘清环节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从而不断优化环节之间的联系,加快知识产权的生产与流动,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源源不断地提供能源与动力。根据波特的价值链模型建立知识产权资产价值链模型,如图2所示:

3 知识产权资产价值链分析

3.1 基本活动

基本活动分析包括各阶段的参与者、主要活动内容及其相互关系等。

3.1.1 技术设想知识产权资产价值链是从技术设想开始。在此阶段,各种可能的创新主体,包括企业内部的研发实验室、投资者、管理者以及企业外部的某些教学或研究机构受各种创新因素的驱使,对有关科学前景、生产方法、技术方案、商业方法等进行的一种初步的新设想与新构思。这种创新的火花可能来自研发人员大量反复试验,投资者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也可能来自管理者之间的思想交流与碰撞以及大学或研究机构大量知识和信息的收集、分析、整理与提炼。这些新思想、新观点、新构思、新发明可能还很粗糙,需要进一步检验论证、丰富完善,但却是弥足珍贵的,它是知识产权产生的源泉。

3.1.2 检验论证 对于第一阶段产生的种种创新思想火花,是否具有科学和市场价值,有无进一步研究开发的必要,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分析、检验、论证,主要包括技术实现的可能性、产权获得的可能性、技术商业化前景等,具体工作涵盖技术产品化试验、相关现有技术文献的检索比对以及相关产品市场调研与预测,排除那些没落技术、公知技术以及不可能实现的技术。这一阶段主要参与人员多为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人员、技术研发人员和战略顾问。经过系列检验论证后,可能会形成各种技术秘密、商业秘密或其他具有商业价值的文献等。技术设想和检验论证是知识产权产生的前提与基础。

3.1.3 风险投资在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下,所有的投资都是有风险的,而知识产权的风险显著高于物质资产。一项新技术或新工艺等在获得知识产权及实现商品化前需要经过一系列的试验,试验成功之后进行大规模的正式生产之前一般还要进行试产,这是由于技术的成熟过程和生产实现的客观过程所决定的,而这一切都有待于大笔资金投入来得以实现,并且能否实现预期目标充满变数,因此,技术的价值评估与风险资金的筹措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其中价值评估是风险资金筹措的前提。这个阶段的主要参与者包括风险资本家、战略合作伙伴、无形资产评估公司等。风险投资是企业知识产权资产得以实现的重要物质保证。

3.1.4 产权保护经过技术设想、检验论证、投资试制之后,产品方案、技术方案、商业方法等已经比较成熟和稳定,应当积极申请知识产权法律保护,获得专利权、版权、商标等授权或登记,(不包括商业秘密,因为其不必经过该程序)。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是保证技术创新成果权利化、资本化、商品化和市场化的基本前提之一。技术创新成果需要知识产权的保护,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完善反过来又大大激励和推动了技术创新。在产权保护阶段,主要的参与者包括企业自身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和企业外部的专利机构、专利律师等。产权授权与登记是大多数知识产权正式形成的标志(商业秘密等除外),但不是知识产权资产价值链的终点。

3.1.5 商业化开发保护知识产权不仅在于鼓励发明创造、技术创新,更在于推动发明创造的运用,促进科学技术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因此,智力成果一旦获得授权,就应在企业总体战略的统领下,在有效时间内充分和有策略地利用,努力将各种知识产权资产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充分发挥知识产权资产的延伸、融资和扩张等功能,在自身使用生产知识产权商品的同时,还可以考虑许可、投资、合资、参股、控股、兼并以及战略联盟甚至于转让等多种形式来为企业谋求竞争优势和更多利益。但由于竞争性知识产权交易市场的缺失,严重影响知识产权资产的市场流动,因此还应当采取积极可行的措施规避知识产权资产的经营风险。此阶段的参与者包括企业高层决策者、知识产权管理者、知识产权服务中介机构等。根据知识产权资产价值链模型,一条价值链始于技术设想,终于商业化开发,但这仅仅只是一个阶段性循环的结束,竞争的压力,技术的发展以及知识产权商业化带来的巨额利润都会促使企业进行新一轮的知识产权生产,于是,新的知识产权资产价值链又将展开,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

3.2 辅助活动

辅助活动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管理、知识产权文化、信息技术以及组织构架等。

3.2.1 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知识产权资产价值链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各类人才的参与和贡献,这其中除了技术研发人员以外,还包括知识产权法律人才、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及知识产权事务性人才。他们不仅在各自的业务范围内为知识产权的产生、管理、保护和运用贡献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聪明才干,而且更多的时候,需要他们组合成工作团队,从战略、技术、市场、法律、财务等综合视角来做出行动判断。因此,各种知识产权人才的引进、使用、培养和激励对知识产权价值链的生产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某种程度上说,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就是对各种知识产权人才的管理。

3.2.2 知识产权文化 企业知识产权文化,是企业及其成员在企业成长过程中形成、积累和提炼而成的对于企业知识产权现象的一种态度、价值、信念和制度等,长期以来,我国绝大多数企业知识产权意识淡薄,知识产权文化缺失,导致“有制造无创造、有知识无产权、有产权无保护,有保护无利用”的现象十分普遍,各种侵犯知识产权的官司不断,这些都严重影响和制约着知识产权资产价值链的生成与运转,因此,加强知识产权文化建设,健全和规范各种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充分发挥这种“软”力量的作用,形成一种尊重知识、重视学习、鼓励创造、积极维权的良好环境,推动企业知识产权资产建设显得十分重要。

3.2.3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关于信息的产生、存储、传递及信息载体的技术,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指数据的处理与传输技术。企业知识产权信息管理主要包括信息收集、信息选择、信息分类、信息指引、信息存储、信息检索、信息咨询、信息传播、信息开发利用等环节。网络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从本质上改变了传统知识产权信息管理与信息服务的业务手段。企业通过网站建设技术、搜索引擎技术、网络数据库技术,还有各种专利统计和分析软件等手段或工具,为研究开发人员、管理者以及全体员工收集、整理、加工、处理、分析、共享、利用各种有用的知识和信息创造了条件、提供了便捷,提高了效率。

3.2.4 组织构架 我国绝大多数企业的组织结构采用的是直线职能制,这种组织构架,过分拘泥于部门利益,本位主义思想严重,不利于横向沟通与合作,不利于知识与信息的传递与共享。与此同时,在传统的组织结构中,既没有知识产权管理这样的部门设置,又没有相关的人员配备,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果常常处于无人管,无部门管的状况。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传统的组织结构正逐步发生改变,部分企业开始设置专业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并配备一定的人员,但这种部门在组织构架中的地位仍然很低,从业人员也多由技术人员兼任,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钳制了企业知识产权的建设,知识产权价值链的有效流转。

在知识产权资产价值链主要的辅助活动中,人才是根本,组织是保证,技术是手段,他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

生产管理的基本知识篇(9)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客户需求多样化和产品生命周期缩短的背景下,激烈的市场竞争在深度和广度上推动了信息技术的应用,使企业组织向数字化、网络化、知识化、虚拟化和全球化方向发展。这些趋势对传统的经济管理理论提出了挑战:(l)在目标模式上,企业组织从单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济目标转向更注重创造客户价值等社会目标,承担企业组织的社会责任,实现双重目标的统一。(2)在组织模式上,精简管理层次,从金字塔式的纵向层次结构转向横向网络结构。(3)在效益模式上,从规模、质量型效益转向速度型效益。(4)在管理对象上,从有形生产要素为主转向更加注重无形生产要素的管理。(5)在管理方式上,从以前的“监督控制”转向为雇员提供合适的知识、数据和支持业务流程的工作环境,充分发挥雇员的创造性,最大限度利用其知识和专长,而不是强求雇员适合某些固定、僵化的管理模式(如表1所示)。

其中,管理对象上的变化尤其值得关注。很多资料表明,产品制造成本中原料和人工成本所占比例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如在传统的钢铁业,美国钢铁公司在1980年雇佣12万工人,到1990年时产量不变,但只雇用2万工人。另据统计,在高科技的集成芯片制造业属于原料和能源的成本只有2%,绝大部分属于研发投资。很多有实力的企业的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的比例达到2:1或3:1甚至更高。知识资产和无形资产等让很多企业短时间内创造了传统方式无法比拟的价值,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科技知识等无形生产要素对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

知识先导型企业,是指那些把知识看作获取长期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的企业。这些企业能清晰认识属于自己核心能力的知识、现有知识和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所需知识的差距,从而有意识地增强对知识的管理和培育,通过运用集体智慧提高组织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希望获得长远发展的企业都应该是知识先导型企业,通过知识的学习、创新和应用实现企业远景规划和长远战略。

国内外的管理实践都出现了这种趋势。有调查表明,1999年度《财富》杂志评选的全球500强企业有26%已设立知识主管(ChiefKnowledgeOfficer,CKO)职位,预计2~3年后这个比例会超过80%。这样企业管理层开始从传统的以交易过程、后勤统筹和工作流为主要核心的管理,转变为重点建设一个能支持沟通、建立人际网络、在工作中学习等知识管理内容的系统上来。国内以华为公司为代表的高科技企业也开始有意识地围绕知识组织管理。在进入第二次创业的时候,华为公司对过去10年的经营管理实践进行了总结,制定了指导公司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华为公司基本法》,“知本主义”的概念被明确提出并贯穿其中,这部公司法的基本观点包括:知识是高科技企业的核心资源和价值创造的主导要素,主张给创造价值的知识劳动以合理回报,通过知识资本化和知识职权化实现知识的价值等。

二、识管理的微观经济学基础:知识资本理论

罗默(Romer)提出的新经济增长理论,将知识作为一种内生变量引入经济分析框架,阐述了知识在宏观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反映了经济增长范式的转变。知识资本理论试图从微观经济层面上阐述企业组织内部知识资本化的过程,并以此为基础来解释一些知识密集型企业的账面价值和市场价值间存在的巨大差额。知识资本,是指“由企业拥有或控制、可用于获利的、不具有实体性的资本投入”。这个定义把知识资本从传统意义上的无形资产拓展开来,将员工创造力和素质、企业领导能力、企业形象、甚至企业文化等各种决定企业竞争能力的因素包括其中,因而也就能较好地反映企业经营状况和股东利益。

知识资本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财富》杂志的编辑斯图尔特和瑞典财务服务公司的艾德文森。前者很早就致力于知识资本理论思想的研究,并在1991年率先提出了知识资本概念,指出知识资本已经成为美国最重要的资产。随后又具体到企业,指出知识资本是企业最有价值的资产。他的主要贡献在于,将长期以来被大家忽视的知识资本及其重要性揭示出来。他认为微软、英特尔等知识企业的价值在于聘用的知识员工、企业内部机制以及这两方面综合形成的独特的识别市场和开发新产品的能力。艾德文森则从实践角度,提出了知识资本管理禾目评估模型。他在1992年提出了第一份资本报告,1997年发表了第一部关于知识资本管理和评估的专著,指出应着眼于顾客、流程、产品更新与开发、人力因素和财务等方面对知识资本进行动态评估。

总的看来,企业知识资本可分为四类:人力资本、市场资本、知识产权资产和其他结构资本。

(1)人力资本。体现在员工身上、能转化为市场价值的知识,即企业中每个员工优秀品德采购能力的总和。具体包括员工的技术专长、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管理层的领导能力和洞察能力、管理技巧和团队精神等。人力资本的价值主要体现在隐性知识上,这种知识很难交换和共享,不为股东掌握。传统方法采用教育程度评价的方法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组织人力资本的存量,但缺乏精度。实际上知识员工的工作业绩与其工作热情和满意度直接相关,在评估人力资本时必须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

(2)市场资本。企业通过其拥有的、与市场等外部环境相关联的、有助于企业获得潜在利益的无形资产的总和。这里的‘怖场”是广义上的市场,不仅包括企业的客户、供销网络,还涉及政府部门、专家网络等对企业经营存在重大影响的外界因素。这样,市场资本包括企业品牌价值与知名度、商誉、顾客信任度、客户满意度、供应商和分销商的关系程度、营销网络的规模,还包括与政府部门的关系、专家网络等。

(3)知识产权资产。包括商标专利权、版权、技术诀窍、计算机软件和商业秘密等。这部分资产在~定程度上受到法律的保护。

(4)组织结构资本。包括企业采用的技术、生产流程和用以保证企业正常运转的知识因素,如企业制度、组织结构、激励机制、企业文化和管理哲学、治理结构、信息系统和网络体系、财务结构和融资关系等。

从以上分析可看出,知识资本的管理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l)人力资本是最重要的资源。要改善人力资本,必须通过树立团队精神来提高企业整合知识的能力,同时改善企业集体运作环境和学习系统,形成“边干边学”的机制。

(2)企业不能独占人力资本和市场资本,而要与员工和顾客共享,形成利益共同体,追求同步发展、共同成长。

(3)结构资本和知识产权资产是企业完全拥有的无形资产,企业必须通过不断积累完善,适应环境发展。

知识资本理论的提出,为理解企业的知识活动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框架,为建立知识管理战略提供了理论基础。

知识先导型企业的管理与战略(下)

2001-08-20

三、知识管理的管理学基础:以知识为基础的企业理论

以知识为基础的企业理论,是在对传统管理理论的反叛中成长起来的一种新的企业观。

1.企业理论的演变

在分析竞争优势的来源上,不同学者、不同管理学派给出了不同的解释。以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为代表的传统管理理论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来自干行为结构和市场机会,也就是竞争优势外生论。随着时展这种理论逐渐暴露其不足,同一行业的企业往往面临同样的市场机会,但其赢利能力相差很大,有的相差3~5倍,这个差距还有变大的趋势。

为了解释这些问题,对传统理论修正就产生了资源学派,基核心观点是企业的竞争成势来源于其拥有或能支配的资源,如土地、设备、资本、人力等,不同企业占有不同规模、不同组合的资源,就产生了不同的经营规模和效益,这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竞争战略理论的不足。但市场发展越来越完善,在理想的完善市场中土地、设备甚至人力资源等都可借助资金通过等价交换获得,由此可见竞争优势和对企业具有普遍意义的资源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透过资源这个表面现象,我们可发现实际上是企业配置和利用资源的能力给企业带来了竞争优势,这就是企业能力理论。

追踪溯源企业的能力,根源于企业拥有的知识,包括发现市场和识别市场机会的市场知识,开发新产品满足市场需求的科研开发能力,将个人创新整合到新产品中去的能力,将企业生产的知识产品推向市场、传播知识的能力。这些知识和能力的组合,就构成了企业的核心能力。也就是说,知识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企业现有的知识存量决定了企业发现市场机会和配置资源的能力,拥有自己核心能力的企业不易被竞争对手仿效,从而形成独特、持久的竞争优势。

2.企业知识理论的基本观点

企业知识理论是近年产生的一种新思想,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框架。但它对企业的基本特征和行为提出了全新的解释,并试图对主流企业理论没能解释的问题给予说明。

企业知识理论是从分析知识的特性开始的。一般说来,知识具有以下特征:默会性、可共享性、分布性和可占用性。知识的这些特征和企业使用知识的方式,能很好解释企业理论所关心的问题。

(1)企业的存在。企业知识理论将企业看作知识一体化的组织。企业生产要投入设备、土地、人力,其中最重要、最能决定产品价值的是知识。但知识是由个人所掌握的,并专注于某些特定领域,知识的专业性决定了生产活动需要拥有不同类型知识的各类专家的共同协作和努力,组成按“团队生产”的组织形式。企业要顺利维持生产,就需创建并维护一种环境,让不同知识背景的员工集中使用各种专业知识,实际上就是一种知识交流、转移和共享的环境,创造产品价值。企业组织就是一种能满足团队协作的经济组织。

(2)企业之间的异质性。企业各不相同就是企业的异质性。企业知识理论认为,企业的异质性来源于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知识积累和知识水平。由于各个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吸纳具有不同知识背景和不同性格的员工,这些员工的交流时间和交流方式不同,将个人知识转化为组织知识的多少和有效程度不同,企业的知识积累数量和方向不同,导致企业使用和配置资源的方式不同,于是生产成本不同,利润也不可能一样。有些企业能有效利用、集成员工知识和创新形成独具特色和市场前景的技术和产品,并与质量管理、营销体系、售后服务等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在市场中逐步成长壮大。

(3)企业的协调。传统的企业管理理论,倾向对分散组织成员的目标进行折中而产生的合作问题。企业知识理论认为,除了协调企业成员统一工作目标和减少机会主义外,更多协作体现在知识的一体化合作上。企业维持正常的生产和服务,需要各种知识专业人士的知识共享、交流和流通,即便是他们的目标一致,也有共享和交流的知识愿望,由于知识本身的默会性和分布性,有效进行知识一体化也是相当困难的,这就更需要协调,并提供一种良好的机制(包括企业文化和相应的辅助工具)让每个知识员工贡献自己的力量。

3.基干企业知识理论的知识管理方法论

企业知识理论将企业的竞争优势,归因于企业拥有和应用的知识。从这个角度出发,能增加企业知识、为企业提供学习指导就是知识管理的方法论,例如基准管理和最佳实践、知识联盟等。

(l)基准管理,也称标杆管理,核心是向业界或其他行业最优秀的企业学习。具体地说,基准管理是企业通过寻找最佳实践,并与自己的经营管理方式进行比较,找出自身不足,学习他人长处,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和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应付市场风险的能力、提升企业竞争力。从知识管理角度看,基准管理要求组织敏锐地挖掘外部市场和企业自身的知识,特别是工作流程中的隐性知识,为组织提供了获取、应用外界知识的工具和手段,为管理和应用知识找到了目标。因此,基准管理就能成为推动管理进步和组织进化的阶梯。

(2)知识联盟,是企业联盟的一种新形式。随着经济中知识的含量逐渐增加,企业联盟成员间的知识交流也越来越频繁。常见的知识联盟有:技术互换、许可证授权、客户一供应商联盟、合作开发型联盟、共同投资联盟等,从前到后知识交换的含量越来越大,交换的内容也从显性知识向隐性知识发展。

在技术密集型行业,几乎没有一家企业有能力垄断、开发赢取竞争优势的所有技术。充分的市场竞争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企业可通过直接购买、获取授权、合作联盟和自主开发等形式提高企业知识和技术能力,提供具有市场生命力的产品和服务。比较而言,自主开发的技术易转化为产品,但投入较大。而合作联盟不失为一种好形式,既能通过市场分摊高额开发费用,有效降低市场风险,又能缩短上市前置期,扩大企业在同行业的影响。深层次联盟甚至会产生企业文化的碰撞促进管理方式的进化和变革。

基于这样的优点,对于成长中的中小型企业,一种有效策略是紧跟国际潮流,瞄准先进技术,以市场为导向,在开发自主版权的核心技术的同时,积极跟代表市场发展方向的大企业结盟,向企业联盟成员学习,通过有效知识交叉,加速企业知识创造和进化,培养核心竞争力。作为大企业则要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并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将一般性的工作外包给其他小企业,将主要资源集中在虚拟价值链和知识链的关键部分,主导技术进化,保持企业联盟中的核心领导地位。要通过合作性竞争把握市场机会,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深化技术创新,同时要与价值链的上下游企业保持紧密的合作关系,加速产品进化和知识传播,增强企业价值。

四、知识先导型企业的战略

1.战略的特征

知识先导型企业把知识看作产品和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认识到对知识实施有效管理将对企业赢利产生直接影响,因此会全力推行知识管理战略,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l)在投资战略上。从过去主要投资于厂房、设备等有形资产转向投资于人才培训和创新激励,为员工创造良好的知识信息工作环境,形成“在于中学、边干边学”的机制;再分配向知识工人倾斜,提高员工满意度。

(2)在竞争战略上。注重知识产权的获取和保护,把蕴藏在产品和服务中的知识量作为竞争中取得优势的关键,注重了解客户需求,推动知识传播,承担企业组织的社会责任。

(3)在成长战略上。从以经济规模和产品质量取胜转向依靠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的创造和增值来实现企业成长,依靠信誉的增强、创造更多客户价值吸引客户,培养客户忠诚度。

这些知识管理战略以推动知识的创造、传播和应用为目的,采取有效的整合手段,使技术、组织结构、人力资源、企业文化更好地适应于知识管理体系的要求。从这种意义上说,知识管理战略,是企业对核心业务活动实施知识管理的指导纲领。

2.战略的实施

如图1所示,实施知识管理必须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特别是知识资产重要性的凸现,进行组织结构重新设置、企业战略调整和企业文化的重定位,满足知识管理的需求,最终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

(l)企业战略的转变是实施知识管理的前提。战略的转变要求领导转变观点和做事方法,为知识管理战略的实施提供物质基础和精神动力。知识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建设企业知识库。传统文档形式的知识,不利于共享、重用和保存。实践证明,计算机网络环境是知识共享和交流的有效工具,高层领导的支持首先表现在信息基础设施上的大量投资,建设信息技术平台、数据库和图书馆等,通过知识仓库、知识地图和检索系统来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高层领导的支持,还表现在对知识工作的承认,知识提供者在与他人共享知识的同时期望能获得合理的回报,领导肯定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有了领导的支持更容易创造知识共享环境。

(2)组织结构的调整为知识管理战略提供了组织保证。知识具有专业性和分布性,要建立一套有效的组织体系以支持企业的知识管理活动。在这一体系中,一是要有负责知识管理活动的领导人,承担制定管理计划和协调企业的各种知识活动。二是成立专门的小组完成与知识管理活动有关的任务。企业内部的“非正式团体”和“实践社区”是知识最密集、应用最有效的形式。三是组织结构的调整还表现在成立专门组织,负责开发支撑知识管理的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英特网和企业内部网技术,是知识管理活动的催化剂,为知识的识别、获取和利用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只有专门组织才可能建立起支撑知识管理的基础设施。

生产管理的基本知识篇(10)

澳洲莫纳什大学的杨小凯教授1994年发表了“企业理论的新发展”的论文[1],比较详细地描述了自科斯1937年的经典到90年代初这段时期内企业理论的发展,并着重探讨了“剩余权”的理论含义及其对中国改革的意义。毫无疑问,杨小凯的这篇论文对企业理论是一个很全面的概括,并指出了其前沿所在,这对于了解企业理论的新进展的确很有帮助。但是,近些年来,企业理论又有了很大的发展,许多学者相继提出了基于知识的企业观点,逐步形成了基于知识的企业理论,这是一种建立在不同的假设条件下,走出理论体系相似的企业理论。因此,现在看来,虽然不能说杨小凯所归纳的企业理论新发展已经过时,但是对其进行补充是必要和有益的。

一、企业理论的演进过程

企业理论是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它的历史可追溯到古诺1838年的论文。一百多年来,企业理论的演进过程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两大阶段,即新古典企业理论和现代企业理论。下面就是对这两大阶段的简要回顾。

1.新古典企业理论

新古典企业理论的基础是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由于新古典微观经济学利用最优决策理论进行了经济分析,它的假设是完全理性和利润最大化,在这种假设下,企业内部的运行被视为一个黑箱,企业唯一的功能是根据边际替代原则对生产要素进行最优组合,从而实现最大的产量或最低的生产成本[2]。企业为了实现最大利润,必须按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原则进行单一产品的产量和价格决策。

新古典企业理论实际上不是真正的企业理论。因为它没有回答有关企业的一些基本问题,例如企业为什么会出现,企业内部是如何运行的,企业是选择生产还是从外部市场购买,它仅仅是利用局部均衡分析方法预测企业在输入市场的购买决策和输出市场的供应决策。

由于新古典经济学在本质上是一种静态优化理论,它隐含地假定人的利益是和谐一致的、产权界定清晰、零交易成本、人具有完全理性等。这些隐含假定决定了新古典企业理论存在一些缺陷[3],它无法解释企业内部组织及企业范围的整体布局;无法解释企业中的一般契约关系;也无法解释企业绩效与国家经济效益之间的联系。总之,新古典经济学的传统理论假设前提阻碍了企业理论的发展。

2.现代企业理论

一般认为,科斯(RonaldCoase)在1937年发表的经典论文——《企业的性质》标志着现代企业理论的诞生。在该文中,科斯利用交易成本的概念解释了“企业为什么出现”这一被新古典经济学家所忽视的简单问题。科斯认为,市场和企业是两种不同的组织劳动分工的办法,二者具有互替性,企业的存在是由于它能节约市场的交易成本,所以交易成本的差别是企业出现的真正原因。但是,企业不能完全代替市场,也不能无限扩大,企业的边界是由企业内部行政管理费用与市场费用相比较来决定的。遗憾的是,从3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几十年内人们对科斯的这种新观点“引而不用”,企业理论未能得到实质性的进展。

80年代以后,科斯的交易成本理论出现了两个明显的分支,一是威廉姆森(OliverE,Willianlson)借鉴有限理性的假定,假定人具有机会主义倾向,提出了资产专用性概念,证明事前的合约是不完全的。二是张五常、杨小凯加以发展的间接定价理论,张五常在1983年发表的论文中指出,企业并不是用非市场方式代替市场方式,而是用劳动市场代替中间产品市场。因为中间产品直接定价和直接交易会产生极高的交易成本,而劳动市场的交易成本相对较低,企业的出现就在于用交易成本低的要素市场代替交易成本较高的中间产品市场,中间产品通过企业获取的收益相当于对其进行间接定价[2]。

以阿尔钦(AmnenAlchian)和德姆塞茨(HaroldDemsetz)为代表的产权理论主要是分析企业内部的激励结构问题[4],它是科斯在产权、交易费用和外部性等方面研究成果的发展。该理论认为,企业的实质是一种团队生产方式,在团队生产中,一个人工作的努力程度会影响他人的效率,因而一个监管生产的人成为必要。在这种背景下,他们提出了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的“剩余索取权”的概念。

现代企业理论除了上述核心内容,重要组成部分还包括企业契约理论和委托——理论等。

二、基于知识的企业理论的主要观点

近年来,现代企业理论随着知识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作用的日益提高,逐步出现了新的发展。这一新发展得益于把企业看作是一个知识库的重要命题[4],也就是说,出现了基于知识的企业理论。它来自技术管理、创新与信息经济、基于资源的理论和组织学习等最新研究成果。在理论层面上,潘罗斯(E·Penrose)、阿罗(K·Arrow)、哈耶克(F·A·Hayek)及其他学者的知识中心论,由于演进经济学家尼尔森(R·Nelson)与温特(S·Winter),以及认识论学家波兰伊(M·Polanyi)等人的贡献而得到极大的丰富[5]。

基于知识的企业理论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与新古典企业理论和现代企业理论根本不同的解释[6]。

·企业为什么存在;

·企业的边界是如何决定的;

·企业中协调的本质是什么;

·企业的组织结构意义,即层级和决策权分配的意义是什么。

1.企业为什么存在

德姆塞茨(1991)认为,企业的存在代表一种对知识经济学基本非对称的反应,知识获取比使用需要更强的专业化,因此,生产需对处理许多具有不同类型知识的个体专家进行协调。但市场不可能确保这种协调作用,因为市场无法面对:(1)稳含知识的不可流动性;(2)潜在购买者占用显性知识的风险。这样,企业作为生产产品和服务的机构而存在,因为这种机构能够创造使多个个体整合其特有知识的条件。

这种把企业的作用看作是整合知识的机构的观点与科斯-威廉姆森的交易成本企业理论是很不相同的,交易成本企业理论认为企业存在是因为它们能够避免同市场交易相关的成本;而基于知识的企业理论则关心与特殊交易类型(包括知识)相关的成本。然而,最根本的差别在于,基于知识的企业理论强调企业是管理团队生产的组织,而非交易的机构。Ghoshal与Moran(1996)认为,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核心优势不是简单地避免交易成本,而是以与市场很不相同的逻辑控制某种特定经济活动的独特优势[7]。

2.企业的边界

如果企业的存在是为了整合大量个体所拥有的特殊知识(因为这样的整合不能通过市场来有效地进行)。那么,由什么决定企业的边界呢。基于知识的企业理论根据知识利用的相对效率来分析企业的垂直和水平边界。

德姆塞茨在1991年解释了企业在垂直边界[7],如果市场能有效地转换产品而转移知识缺乏效率,如果在生产阶段B需要使用阶段A所利用的知识,则生产阶段A和B的垂直连接将被整合在同一个企业中。另一方面,如果阶段A和输出不需要使用阶段A所利用的知识就可在阶段B来进行处理,则阶段A和阶段B能有效地通过由市场界而相联系的独立企业来进行。

企业之间的水平边界出现在产品与知识群体的空隙中。许多知识并非要求产品的特殊性,而是要求范围经济。因此,有效的知识利用要求多产品企业和企业的知识领域与其产品领域相一致。一般来说,完美的一致性是不存在的,因为企业的知识领域并没有完全被其提供的产品所利用,反过来,产品生产所需要的知识也不可能全部从企业中获得。这样,为了实现知识的充分利用,经济中便出现了反映产业特征的产品——知识包(bundle)[6],其中小包表示个体企业,不同的产品——知识包决定了企业的水平边界。

3.企业中的协调

企业中的协调是企业理论的重要研究内容,基于知识的企业理论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对企业中的协调提出了崭新的观点。传统组织理论认为组织的基本任务就是协调多个专家的努力。基于知识的企业理论强调,实现有效的协调是企业的一个主要任务。在协调理论的研究上,劳伦斯和罗斯齐(LawrenceandLorsch,1967)把协调看成是组织内部目标冲突的解决[8]。

传统组织理论对于协调的研究着重于作为基础结构的层级,因为复杂社会活动的组织集中于权力关系,合作的实现是通过幕僚程序的垂直影响。基于知识企业理论已有的研究结果认为,如果大部分与生产有关的知识是隐含的,那么知识在组织成员间的转移将是极其困难的。如果生产要求整合许多个别的专家知识,那么效率的关键是在组织成员通过交叉学习使知识转移最小化的条件下实现有效的整合。基于知识的企业理论有希望作出较大贡献的就是对企业中协调的分析。

4.组织结构

上述把企业作为知识整合的机构的观点,对企业内部结构有重要意义,一是层级的作用;二是决策权的分配。

(1)层级的作用

组织的一个基本问题是在组织所包含的许多个体中实现有意义的、协调的行动。这个问题有二重性,一是纯协调问题;二是合作问题。即使协调的技术问题可以解决,分歧的个体目标应如何解决呢。层级就是作为有效地解决个体分歧目标的机制而出现的。层级对于协调一个包含多个特殊单元的复杂系统是一种有效的机制。

基于知识的企业观点认为,如果高层次决策依赖于低层不流动的知识,那么层级就会降低高层决策的质量。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如果生产(包括生产决策)需要许多类型知识,如果这些知识存在于许多个人之中,并且整合机制仅包含相当少量的个体,那么,什么样的组织结构是可行的。最近几年流行的基于团队的结构,实际上是对缺乏效率层级的一种改善,基于团队的组织的实质是通过直接接触个体专家能够最有效地实现协调。如果专家协调者(管理者)不能利用必需的专家知识,他们就无法有效地协调。

(2)企业中决策权分配的意义

企业中决策权分配的意义与层级在知识整合中的作用有关。传统的企业理论认为,企业的所有者拥有决策权,作为所有者的代表,董事会把决策权授予高层管理人员,然后管理者依次向下授权给各层级。基于知识的企业观点对决策权分配作出了新的解释。

第一,关于决策权与所有权的关系。如果企业的主要生产资源是知识,而且知识存在于个体雇员之中,那么雇员拥有大量的企业资源,企业同雇员签订合约是为了使用那些知识资源。然而,雇佣契约不像实物资产,它无法明确规定企业对雇员知识资产的所有权关系,如果决策权由所有关系授予,且如果企业资源由股东和雇员共同拥有,那么管理的决策权由股东或董事会向下授予,由雇员向上授予。

第二,关于决策与知识的关系。决策的质量决定于其所依据的相关知识。如果与某一特殊决策相关的知识能集中于组织的某一点上,那么集中决策是可行的,但转移与积累知识的能力由于知识类型的不同而不同,显性知识是可转移的,但不一定要集中于某一点上。特殊知识(包括无法以统计形式积累和分析的隐含知识与显性知识)是转移成本很高的知识。因此,即使决策所要求的知识是集中的,根据隐含性经验知识所作的决策可能是分散的。

三、组织创新与管理创新:企业竞争的必由之路

通过对企业理论演进过程的回顾,我们分析了基于知识的企业理论在一些关键方面与新古典企业理论及现代企业理论的重要区别。概括起来,基于知识的企业理论认为:企业主要是作为整合知识的机构而存在,它能把存在于个体中的特有知识整合成产品与服务,并降低知识交易的成本;知识利用的相对效率决定了企业的垂直与水平边界;协调是企业内部目标冲突的解决,企业的首要任务是为知识整合建立起必要的协调;层级对于协调一个具有多个特殊单元的复杂系统是一种有效的机制;有知识的雇员拥有大量的企业资源,决策权由雇员自下而上授予,决策的质量取决于作出决策所需的相关知识,知识的属性决定了决策是集中的还是分散的。

显然,基于知识的企业理论对新古典和现代企业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它必将引起企业管理的一场革命,企业管理将进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以拥有知识资本的人才作为管理核心的“知识管理”新时代。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组织创新与管理创新是企业对知识进行有效的管理、增强竞争优势的必由之路。组织创新就是要建立能有效整合知识的企业组织,这是一种把与企业有关的人和企业内部的人用网络联结起来的学习型组织,该结构能最充分地利用知识并再生知识,使企业具有活力。在知识经济时代,管理的核心任务是建立一种智力基础设施,使知识能够彼此联系并发生作用。所以,管理创新的目标就要建立适应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发展要求的管理体系,以知识为纽带,将人力资源、信息技术、生产过程、市场开发乃至企业的经营战略等协调起来,形成一种能够创造、使用、保持、更新以及转让知识(智力)的全新的管理模式,使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高效地运作。未来的企业将主要通过知识而不是有形的物质资源进行创新的管理来获取竞争优势,求得持续发展。新晨

四、结束语

基于知识的企业理论从理念上突破新古典主义的禁锢,把企业看作是整合知识的机构,从而为企业的组织创新与管理创新提供了理论基础。基于知识企业理论所包含的一系列新观点及其引发的企业管理革命,对我国的企业管理具有重要指导和启迪意义。当前我国企业正处于转型时期,普遍需要一种有效的管理新思维和新方法,从这个角度看,只有基于知识的企业理论才能满足这种需要。因此,知识管理是我国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进行管理革新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杨小凯.企业理论的新发展[J].经济研究,1994,(7).

[2]符正平.西方企业理论研究中的三大科学研究纲领[J].经济研究学术动态,1998,(3).

[3][丹麦]尼古莱·J·福斯,克里斯蒂安·克努森编,李东红译,企业万能:面向企业能力理论[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4]Alchian.A.A.andH.Demsetz.Production,informationcosts,andeconomicorganization[C].AmericanEconomicReview,1972,62:777-795.

[5]SpenderJ.C.andR.M.Grant.Knowledgeandthefirm:overview[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1996,17(WinterSpecialIssue):5-9.

生产管理的基本知识篇(11)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7-009302

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有利于解决我国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特别是企业所急需的具备理工背景又懂得知识产权的复合应用型人才严重匮乏等现实问题。但是,从当前已经开办知识产权本科专业的高校来看,存在知识产权法学教育与理工背景结合不紧;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结合不紧;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方法结合不紧;校内教育与校外司法实践结合不紧等许多问题。因此,加快知识产权本科专业建设,进行培养方式、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知识产权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1.1 学校类型多样、层次高,数量逐步增加

据统计,目前我国在本科教育阶段开设知识产权专业的学校主要有烟台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山东政法学院、上海政法学院、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重庆理工大学、中国计量学院、大连理工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南昌大学、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浙江工业大学、苏州大学、保定学院、武汉东湖学院等共计35所高校。从开设专业的高校层次来看有的是综合性重点大学,有的是地区重点院校。从学校的特点来看,开设知识产权专业的多为政法类院校和理工科大学,这也体现了知识产权专业的自身特点。从开设专业的学校数量上来看,开设知识产权本科专业的学校数量还不是太多,很多学校也是知识产权作为特设专业后才开始设立的,比如兰州大学。在35所高校里,武汉东湖学院是唯一的民办院校,表明知识产权专业本科教育正受到各级、各类学校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1.2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明确,突出实务复合性

当前,业界对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达成了一定共识:知识权人才是一种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理想的知识产权人才应当具备一定的理工背景和扎实的法学基础,并且掌握管理学和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开设知识产权本科专业的高校,在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均突出体现了这些要求。下面以几所高校为例:

(l)西北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理工科背景的,能够掌握知识产权经营与管理知识,熟悉知识产权法学原理和保护的实务知识,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和修养的复合型专门人才。毕业的方向是能够从事知识产权管理、中介和保护。

(2)杭州师范大学:该校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目标是“能主动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科技与教育发展需要,素养全面、有持续发展潜力并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法学专门人才”,毕业后的方向是能在国家机关、律师事务所等法律服务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法律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3)烟台大学:该校的专业培养目标体现在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知识产权专门学科知识,具有一定理工知识和经济、管理知识,系统掌握普通高校法律专业基础知识。就业的方向是能在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咨询服务机构、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机构以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知识产权行政管理、知识产权司法审判、知识产权法律服务和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专业人才。

(4)西南政法大学知识产权专门化班。该校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创新能力、能够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未来社会发展需要,能在知识产权相关领域从事咨询与服务、经营与管理、运用与保护、宣传与推广等工作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另外还提出了复合型知识产权应用人才应当具备的有关特质,比如:具有扎实的法学、管理学、经济学基础知识,外语水平较高,掌握一定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掌握本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从事知识产权实务工作的能力和适应相近专业业务工作的能力与素质等。

(5)湘潭大学知识产权学院。该校知识产权专业方向强调“以法学理论和实务为基础,强化知识产权理论与实务,以知识产权保护为指向,以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为目标”,培养具备知识产权法律、管理、中介服务等专业理论知识和实务能力以及实务能力的复合型知识产权应用人才。学生毕业后面向政府部门、司法机关、研究机构、科技创新型企业和社会中介等机构的。

由以上几所高校的培养目标可以看出,知识产权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是符合国家发展和社会对复合型应用型人才需求的。

1.3 结合实际,形成了多种具体培养模式

开设知识产权专业是国家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要。以往我国对于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大多集中于研究生阶段,即学生基本经过本科阶段的学习后,获得了相应的知识背景,尤其理工科知识背景后,继续在研究生阶段开始专门的知识产权学习。这也是如美国、日本的国家采用的培养模式。我国知识产权教育兴起20年来,除了法学院传统的法学学生培养外,也有一些大学开始知识产权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的实践。从目前来看,本科层次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主要形成了以下几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是以法学为核心,通过课程上的复合设计或者辅修课程的要求,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比如西北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设置的学科平台课程和学科方向课程,烟台大学法学院则侧重引导学生学习计算机相关课程,形成复合的知识结构。湘潭大学的法学专业(知识产权方向)培养要求为学生除完成法学(知识产权方向)主修课程外,还必须辅修一个理工类专业(化学、化工、机械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中任选一个),例如机械工程类专业。

第二种模式是知识产权双学位培养,简称“T+2”模式。北京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的双学位培养属于此种类型。这种培养模式的学制为六年,学生先修完第一学位后,知识产权法最为第二专业开设,和第一种模式中以法学专业为第一学位,辅修专业最为第二学位恰好相反。

第三种模式是培养知识产权法双学科生。这一类型实际上是对其他非法学专业,特别是理工科专业的本科生的第二专业(即知识产权法)课程教学;采用这种模式的主要有上海大学和重庆理工大学。以重庆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为例,该院从普通本科理工科专业学生中选拔部分学生转入知识产权专业进行2+2(2年理工科专业基础+2年知识产权专业,以下简称2+2)人才培养。通过两年知识产权专业教育,打造具有一定理工科基础和知识产权理论与实务水平应用复合型专门人才。最后,经过两年的学习颁发知识产权专业毕业证书,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2 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

知识产权本科专业的设置符合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从前面的人才需求分析可以发现社会对知识产权人才的需求有以下特点:

第一,工作岗位越来越细分。从目前企业对知识产权人才工作职责的划分来看,其趋势是职责明晰细分,职业设置上包括专利检索、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战略规划,综合管理等具体职位。知识产权工作的细化,这对知识产权人才专业化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从另一方面印证了知识产权人才的复合性要求。第二,与其他职业相比对学历的要求并不高。企业对知识产权人才的学历要求主要以本科为主,71%只要求本科学历,要求硕士以上学历只有12%,只要求大专及大专以下的比例占到了17%。因此,培养更多合格的,符合社会需求的知识产权本科人才已是大势所趋。

3 知识产权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从现状分析可以看出,目前的知识产权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尽管比较多样,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知识产权法学教育与理工背景结合不紧,知识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结合不紧,校内教育与社会需求联系不紧等问题,因此,知识产权本科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应在“反映现代求新、面向前沿求特、重在能力求实”的指导思想下,构建专业对接职业的能力培养,法律融合科技的知识培养,学校协同社会的合作培养的创新培养模式。

3.1 专业对接职业的能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专业对接职业体现的是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将知识产权工作内容分为四个大类:即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因此知识产权人才应当根据不同的社会需求对培养方向进行细分,实现多样化人才培养,主要方向可以划分如下:知识产权开发方向、知识产权运用方向、知识产权保护方向,知识产权管理方向。四个方向的人才培养可以有所区别:知识产权开发方向,以理工科为主,法学专业要求可以降低,深入学习专利检索、分析等专业技能;知识产权运用方向,以商科专业为主,兼修法学,理工科可以弱化,根据市场需求,该专业还可以进一步细分出“知识产权经纪”等专业;知识产权保护方向,以法学为主,学生最好是理工科背景,二学位或研究生学习法律;知识产权管理方向,该方向综合性要求最高,可以作为一个专业来开设。未来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可以根据地区或行业的实际情况加以规划,一方面有利于为社会输送实际需要的人才,另一方面也可以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专业与职业的对接能够更有针对性的提高学生的实务能力,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3.2 法律融合科技的知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当今社会,法律与科技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着的。当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特别是我国正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与法律密不可分,需要法律的保障。另外,我国正在实行“依法治国”战略,市场经济实质是法治经济,也需要法律作基础和保障。因此,在知识产权的人才培养方面,一方面应该以学习法律为主体,另一方面也要学习科技知识,将二者很好的融合起来。具体内容参见报告第二部分课程内容改革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