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大全11篇

时间:2023-08-18 17:32:35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篇(1)

利用一定的道德规范和政治观点对成员施加影响,促使他们形成符合社会需求的思想品德,这样的一个过程被称为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农民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一、强化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首先,强化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途径之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加快,许多农民摆脱了传统的农业成产劳动,参与到城市建设的各阶层。农民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更加多元化,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健康发展,摆在我当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提高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基础较弱,为形成强大的人力资源优势,推进城乡一体化[1]。我们更加需要高学历、高技能的新型农民,为此,应充分发挥农民的创造性,让农民在各岗位发挥积极作用。

其次,强化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能一蹴而就,是一样长期的、艰巨而又复杂的工程。思想政治教育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教育内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样要遵循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价值,必须以马克思基本理论为方向指导。强化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正是马克思主义思想观念的教育过程,通过对广大农民进行价值观念等的教育,确保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统治地位,发挥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政治和思想导向作用,保障新农村建设顺利开展。

再次,强化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思想保障。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变革与转型的特殊时期,一些不稳定因素的出现影响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众所周知,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民人数众多。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原有的农村结构被打破,传统的人际关系、价值观念等受到冲击,各种矛盾日益突出。面对这一局面,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寻找化解农民群众矛盾的有效办法,建立公平、团结、诚信、互助的和谐氛围,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思想保障。

二、强化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紧迫性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紧迫性,这是由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的现状决定的。一方面,改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思想道德素质有了很大提升,树立了科学态度,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日渐凸显。另一方面,尽管我国农民思想素质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仍然暴露出许多问题。

其一,封建迷信思想仍未彻底根除。农村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宣传工作不足等,导致封建迷信思想仍然存在。生病不看医生、看风水等现象非常普遍。此外,聚众等现象也时常有见。封建迷信思想非常不利于农民素质的提高,严重阻碍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影响社会治安。其二,知识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普遍不高,虽然我国大力推行义务教育,但是农村中没有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人数很多。再加上多数农民对农村科技知识等没有系统的学习和培训,科技素质也普遍较低。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科技的应用迫切要求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进一步提高。其三,小农意识浓厚。小农意识在农村地区仍然盛行,长期以来,农民习惯了小规模的生产生活,他们更喜欢安于现状。农业生产过程中缺乏创新,受小农意识的影响,许多农民不愿意引进新科技,这种保守的思想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从当前农民道德素质的现实状况出发,强化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农民整体素质势在必行。

三、强化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建议

新形势下,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转变农民观念为先导,改变其小农意识、封建迷信等不良心态。为此,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势在必行。

首先,不断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离不开政府的重视和支持,用先进文化和先进的道德思想培育新型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对于农民的全面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重要作用,因此,各级党委政府应高度重视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并将其作为重要事宜提上日程。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其中树立全面发展意识、社会主义意识、集体主义意识是重要方面[2]。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要结合新农村建设的背景,创设良好和谐的氛围。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应是循序渐进的,不能一蹴而就,应有步骤地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不断引导农民走出狭隘、封闭的传统观念,树立新观念、新道德和新思想。

其次,引导农民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根本、最重要的内容。提高农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我们强化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其关键在于农民内心的价值认同。新形势下,农民思想趋向多元化,因此需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全面武装农民,指导农民树立建设共产主义的共同理想,在广大农民群众中宣传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引导农民坚定理想[3]。

再次,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教育方法是提高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的重要环节。传统的农民教育方式采取单向灌输的方式,效果不佳。为此,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点:一是加强与农民的交流,从了解农民出发。教育应是一个双向的互动过程,思想政治教育也不例外;二是教育与信息网络相结合,开展网上政工,推进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数字化和网络化。

当前,使用网络的农民人数不断增加,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应主动进入网络世界,积极开展网上教育;三是不断丰富宣传和教育资料,营造健康的农村文化。采用多媒体技术制作思想政治教育软件和资料,充分利用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推进农村文化建设。

总之,强化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是由农民道德素质状况的现实决定的,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党和政府的重视与支持,需要坚持“以人为本”指导思想,加强与农民的交流,不断创新教育方法。

参考文献: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篇(2)

一、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新时期农民思想观念的多元化是受其经济收入、文化背景、受教育程度、生活方式的影响而有所不同,从而导致他们的价值观念、利益诉求等差别也较明显。有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化素养有待提高,不能深入地了解农民思想和行为的活动规律,做到语言的通俗化。相关知识、信息和技能的更新比较缓慢,调查研究、学习文件的积极性有待提高,宣传普及活动的实效性不高,对政策作了片面理解大众传媒等教育载体的利用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不能有效团结农民群众,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帮助农民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对于农民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以及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的事情,解决的方式方法有待进一步改善。

在促进农村城镇化进程的新趋势中,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无法在当前的农村转型中发挥作用,农民的思想政治素质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较低的文化水平、思想道德素质低制约了农民自身的发展,改变农民身上的错误思想和落后观念。基于农民法律意识淡薄,不学法、不守法,凡事凭自己主观判断,缺乏用法律维护合法权益的现状,这将不利于村民自治和农村民主法律建设。

农村在建设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过程中对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降低也日渐成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再加之农民所处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地位的特殊性,农民的社会心理也日益复杂化,导致社会心态的失衡。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为新农村的建设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缺乏一套有效的监督评价体系,考核评比制度不够完善,不能及时将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和处理,将背离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衡量标准体系构建的科学性及实施效果,关系到加强和改进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力度和质量。根据实际情况对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进程进行调整,由于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方法、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创新方法以体现时代特点。为保证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率的提高,需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过程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高农民自觉理性的认识。

二、推进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对策

不同劳动方式、经济利益、思想观念、管理机制。目前农村经济关系、经营方式、利益诉求、农民身份、农民思想观念等出现的一系列变化,给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当前,尽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广大农民的思想道德观念和科学文化素质与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还存在很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重大,迫切需要采取相应的策略。

1、在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中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

在我国,传统的农民较少参与政治活动,基于有的农民的政治观念淡薄,缺乏正确的是非观念,还有甚者只顾一己之利而弃集体、大众的利益于不顾而产生了逆反心理和对立心态。对农民进行法律知识的普及将有助于加快民主法制建设的进程,使其自觉履行各项应尽的义务,维护集体利益,加大普法力度,搞好法制宣传,教育和引导农民增强法制观念,扩大法律宣传的阵地和影响,使广大农民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实行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2、积极开展文娱活动,加强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

形式多样的文娱活动,使农民通过各种形式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针对广大农民的文化需求和个性特征,并与社会习俗相结合,广泛开展类似志愿服务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如秧歌队、合唱队等具有自身特色的乡村文艺团体,既可以丰富广大农民的文化生活,又可有效地提高凝聚力,提升农民素质,引导农民形成丰富而且均衡的精神世界,逐步形成弃恶扬善、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先进文化潮流和教育氛围。

3、改进干部作风,推进基层组织建设

有的基层组织软弱涣散和有的基层干部思想政治素质不高、作风不硬,使得广大农民对基层组织、基层政府、基层领导干部产生了不信任感和疏远感,导致干群关系的紧张和基层工作开展受阻,产生出不良的社会影响。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应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亲身体验老百姓生活,以正确、正面、正当的内容与方法教育、引导农民,切实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多听取群众呼声、多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办实事,才能赢得群众的拥护和信任。

4、建立健全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在农村工作的生命线,把推进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党的先进性建设结合起来。通过不断完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各县制度可以帮助农民确立较强的集体主义观念,农村中影响社会和谐的各种矛盾才会迎刃而解。作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的特点,完善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加强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努力提高整体素质,加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组织机制建设,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监督机制,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各部门和工会、妇联等人民团体齐抓共管、各司其责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制和责任机制。

5、改善农村文化基础教育,缩小城乡差距

农村教育设施落后、教育岗位空缺,严重阻碍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加强农村的基础教育,确保农村儿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尤其要加强对其的理想信念教育,提高了农民认识世界、发展自身的能力,将农村的基础教育贯彻落实到实处,对促进农村文化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改变农民落后的思想观念,解放农民思想,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加快农民的先进性建设,响应党和国家的政策,提高农村孩子接受教育的比例,这也体现了我们国家坚持以人为本,树立正确民本理念的特点,农村的面貌将会有很大的变化。

6、培养创新意识,

传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方式产生于具有较强农业社会特征的生产环境,由于其思维方式的保守性、封闭性和单向性等,阻碍了人们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发展。增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必须创新思维方式,克服思维的惰性和呆板性,向农民广泛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现代农业生产知识、先进农业生产实用技术和技能,鼓励农民创业,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提供先导,促进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作者单位:中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罗一华.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农民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研究,2009(4):130.

[2]何文毅.关于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策略的当代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11(6):14.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篇(3)

“农民工是指具有农村户口,有承包土地,但不从事农业生产,主要在非农产业就业,依靠工资收入维持生活的人员。”[1]它兼有农民与工人二者的双重身份,主要指在第二、第三产业中务工的农民群体。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城乡教育的偏差,当他们面对他人的歧视时,思想上会出现一系列的波动,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

因此,新时期,新阶段高度重视农民工问题,不断加强和推进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二、 我国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早在1999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若干意见》中就强调“要十分注意做好下岗职工和进程务工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此外社会各界也给了农民工很大的帮助,新闻媒介经常报道维护农民工权益的问题,如农民工工资发放的问题,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权利问题等。这对改善农民工的物质生活和目前的境遇有很大的帮助,但物质生活单方面的提高并没有改变其思想政治素质的水平,所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必要。

但是,目前我国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尚处于探索阶段,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主要有:

(一) 社会关注程度不够

长期以来,以干部和青少年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点对象的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而且国家和政府对农民工的关注更多只是注重了其在经济增长方面的的价值,忽视了其作为人的自由发展的权利。

(二)教育主体不明确,缺乏专业性

由于农民工的流动性和暂时性特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难以有明确的负责部门来全权负责该工作,使得教育不到位,教育过程往往流于形式。[3]农民工出外打工,原来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很难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并且,由于农村户籍的限制,他们也很难真正融入到城市中,城市社区,工会等组织也对他们的思想问题置之不理。这样思想政治教育责任没有明确,使得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处于无人管的“真空状态”。

(三)教育目标异位、教育内容狭隘、教育手段单一

思想政治教育应以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目标。而现阶段对农民工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未体现这一目标,更多的是停留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低层次层面上。

列宁曾经指出:“改造小农,改造他们的心理和习惯,这件事需要花几代人的时间。”[4]对农民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选择上,应围绕如何解决农民工所面临的思想困惑和心理负担展开。而目前在对农民工进行教育的时候,一般只注重他们的技能的提高,较少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去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及精神状况。

狭隘的教育内容导致单一的宣传说教的教育手段,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教育环境恶劣

农民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特殊群体,基本上处于不公平的社会环境中。在城市里,城乡居民受到不同的待遇,同工不同酬,农民工干着最脏最累的活,但经济地位非常低下。并且,市民也对其存在一定程度的歧视和偏见。传统的户籍制度是造成农民工恶劣社会环境的根源,由于没有城镇户口而被排除在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体系之外。

三、加强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一)加强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稳定是社会发展的前提,没有稳定的环境,就不能实现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目标。但是,目前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社会的的排斥,农民工并没有真正的融入到城市生活中。当他们在城市中遭受到歧视和不公平待遇时,就会造成消极心理,从而引起一系列的失范行为,威胁社会的稳定。

(二)加强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提高其自身素质,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马克思指出,要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使他获得一定的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5]由于农民工来自于落后的农村,文化程度低,素质不高。因此,很难适应城市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很多好的工作也不能胜任,也很难摆脱城市“边缘人”的尴尬身份。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其素质,竞争、法制、社会公德意识,能使他们更好地融入到城市社会生活中,找到归属感。

(三) 加强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当前伴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的不断加快,城乡一体化也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在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能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到城市社会中,缩小城乡文化差距和心理差异,促进城乡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四、加强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加强党和政府的介入力度,充分重视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

要时刻关注农民工的思想动态和心理诉求,及时的发现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性强的政策。并成立相关的部门和机构,专门从事进城务工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部门和机构要及时的向农民工宣传国家大政方针,了解其思想行为,及时解决他们的思想问题。

(二)加强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能否收到好的效果,既要靠真理也要靠人格的力量。面对农民工这样的群体,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素质的要求就要更高一些。农民工来自农村,自身带有愚昧、落后的思想,对于他们的教育者除了要学会维护其合法权益,还要有爱心和耐心,当他们遇到困难时,能真心实意地为他们解决问题。

(三)要努力调整教育目标,丰富教育内容,优化教育手段

在教育目标上,要以提高农民工自身素质,实现农民工自身全面、自由发展为目标。

在内容上,首先,要对其进行“三观”的教育,并进行国家方针政策和集体主义教育。其次,把潜能开发和技能培训结合起来,让他们在学会、技能时候学会学习。第三,由于农民工从农村到城市,所以城市化适应方面的教育不可缺少。第四,法制教育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最后,社会公德、 职业道德、 家庭美德“三德”教育也应包含在其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之中。

在教育手段、方法选择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根据农民工自身接收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选择相适应教育手段和方法,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整个培训过程之中。

(四)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环境

首先,要优化农民工的经济环境。“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6]由此可见,经济关系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也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要试图提高农民工的经济收入,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改变不合理的同工不同酬的现象。

其次,要优化农民工的政治环境。“要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和参与机制,调动农民工政治参与的热情,让他们勇敢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像一个真正的公民一样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要规范其政治参与的方式内容,使其政治参与科学、可行”。[7]

最后,要下大力气来改造农民工文化环境。深入分析农民工在文化方面的需求,探索适合农民工的文化形式。并严厉打击文化违法经营活动,为他们提供健康的文化产品。

五、 结语

当前我国处于经济的高速发展期,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将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农民工对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产生重要影响,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农民工在城市中的生活状况并不尽如人意。这对我国社会稳定与农民工自身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我们要及时的发现问题,关注农民工的思想行为,创新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为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提高做出新的努力。(作者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刘怀廉.中国农民工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22

[2]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若干意见[Z], 1999 , (12).

[3]张彪.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对策[DB/OL].http:/ // gaojiao/ daodu1.asp?id=2511.

[4]列宁.列宁全集(第 4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53.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篇(4)

首先,在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党和国家对农民工的主要关注是在经济建设的贡献上,对农民工思想和心理上的困惑和问题关注较少,缺乏足够的重视,也没有出台对应的制度体系来督促管制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行。其次,我国农民工大多数在混合所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从事体力劳动。在企业看来,农民工的主要价值体现在保证企业运行,促进经济增长,企业单位只为追求更大的利益,忽视农民工作为一个全面自由发展的人而需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困难。再次,新生代农民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不属于城市里社区或者街道办,因此,社区或者街道办也不愿意进行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媒体多数只关注农民工在城市中的消极表现,没有尽到公众媒体追溯重视农民工消极表现的根源的责任。政府、企业、基层组织和媒体对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忽视直接导致专业的教育工作者不充足,工作队伍不到位。

二、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应明确教育主体,认清教育目标

政府应当提倡、鼓励企业和非政府组织承担起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新生代农民工受雇于企业,所以企业首先应当做好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了使企业不再只注重农民工经济建设价值,同时也注重农民工作为人独立全面发展的一面,政府部门也要从旁协助,帮助企业走好这一步。政府应通过实行优惠政策,减免一定的税收来变相引导企业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时,企业应提倡消除“同工不同酬”制度,多劳多得,平等对待农民工。完善工会组织,鼓励农民工敢于维权,支持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农民工综合素质。同时,非政府组织里主要代表有社区组织。农民工居住的社区组织要充分发挥其作用,积极开展农民工就业信息、专业技能培训、劳动法、合同法知识普及等主题的活动;建立公共图书角,给农民工提供学习充电的场所,满足他们的求知需求;鼓励社区其他居民对新生代农民工多点微笑,送点温暖,努力创造和谐社区,帮助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感和城市认同感。在明确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同时,还要认清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增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教育主要内容。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道德水平。

(二)完善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

结合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特点,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至关重要。教育内容的选定上,对新生代农民工专业技能培训内容必不可少,同时,科学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教育是基本内容之一。最需完善的是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的教育内容。新生代农民工和第一代农民工相比较,平均受教育程度更高,他们多数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部分观点和内容在新生代农民工学校读书期间接触和学习过。因此,加强教育内容的针对性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加强勤奋踏实,吃苦耐劳精神的教育。新生代农民工成长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父辈的辛苦打拼使他们没有温饱问题的困扰,生活环境相对优越。他们缺乏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品质,意志不坚强。要特别加强他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教育。其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新生代农民工多数是独生之女,具有心理脆弱,承受力差,易走极端等特点,对他们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缓解他们的精神压力,提高他们受挫能力,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加强城市适应感。最后,法制教育积极开展。普及劳动法、合同法等法律知识,使新生代农民工知法、懂法、用法,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坚持以人为本,创新教育方法。政府,企业、社区要高度重视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追求新颖独特的方法有效长期开展教育工作。政府集思广益,征集创新方法;企业工会建立科学体制方法引导农民工学习;社区和媒体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注重宣传农民工身上的闪光点,表扬农民工先进事迹。

(三)优化社会环境,加大社会支持

首先,加大政府对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经费投入,政府积极解决户籍制度带来的问题,企业改变“同工不同酬”的用工劳动制度,使农民工多劳多得,获得公平的劳动报酬,给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经济基础。其次,改善农民工政治环境。新生代农民工游离在城市和农村的边缘,其作为我国公民该拥有的权利常常受到威胁。政府、企业等应该设立有效的参与制度,积极鼓励农民工参与政治有关活动,行使自己的合法的政治权利。最后,营造和谐友善的人文环境。尤其改变市民对农民工歧视的眼光,宣传人人平等,客观评价农民工为城市建设做出的贡献,开展市民和农民工友好互动交流机制,了解农民工,认同农民工。社区组织、企业工会等在农民工居住的社区、工作的企业争取农民工进行文化活动的场所,开展多彩多样的社区活动,丰富农民工的生活。媒体舆论要提高对农民工的包容和认同,宣扬农民工先进个人或事迹。通过加大政府、企业、媒体等对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支持,帮助他们融入城市。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篇(5)

中图分类号:F272.9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014(C)-0040-01

农民工是为我国经济社会作出巨大贡献的特殊人群,其强大的创造力,成为了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然而这一“特殊群体”在给社会经济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却因为诸多的原因,使得这一人群的生活和生产得不到保障,其经济地位极其恶劣,从而就使得其更难以在这样一个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生存和发展,最终就导致在思想和心理等方面会出现了一系列的变化和波动,从而对社会发展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对于一线公路施工的农民工来说,其问题更加突出。为此,要重视施工企业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分析教育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解决措施,这对于促进社会和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育主体不明确

在当前,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上是出于一种无组织状态。到公路施工企业一线施工的人员大多数都是远离自己家乡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其离开家乡后,就使得其原来所在的农村基层部门无法掌握其各方面的状况,从而就更无法对其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当进入城市中的一些施工企业之后,其不属于任何一个机构、社区,由于这些施工企业只注重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对于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根本无法顾及,谁来负责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一主体仍不明确。

(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及方法缺乏针对性

这些农民工进入施工企业后,企业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基本上都是一些关于安全教育,以及对施工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关注。在其教育方法上,大多数都只是制定一些简单的规章制度没,农民工被动接受这些规章制度,对于部分规章制度有的农民工根本不理解,而只能被动地去适应、遵守该规章制度。只注重业务素质和技能的提高,严重缺乏对精神文化的追求。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过于单一,严重缺乏针对性。

(三)思想政治教育缺乏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认同率低

一直以来,城乡人口被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一系列制度分割成两个互相分离的部分,形成一种人为的制度壁垒,城乡之间的人口无法进行自由流动,城乡居民所受待遇更是不同。首先,农民工就业被歧视,工资待遇被歧视,使得其的经济地位极其恶劣。在这样一个不公正的经济待遇环境下,农民工失去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其次,农民工的政治环境也同样处于一种弱势地位,尤其是对于一线施工的这些农民工,其基本失去了作为公民最基本的选举权、被选举权,更没有参与企业管理的权利。最后,农民工缺乏和谐的人文环境。对于公路一线施工这样的的体力活,除了农民工会做之外,对于城市的市民们而言,其从未想过要去从事这样的工作,市民对农民工普遍都是一种歧视的态度。这些歧视就使得农民工与城市市民难以融合,同时也是的农民工更加无法享受到城市文明及先进的生活、文化设施。

二、加强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发挥工会优势,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农民工工会是负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机构,为此,要对工会优势加以充分重视和运用,采取多种形式对农民工的合法利益切实进行维护。一方面,工会要不断完善自身的制度建设和组织建设。对每一个农民工要采取一视同仁地的态度,为农民工办实事,真正维护农民工的合法利益。另一方面,各级工会对“千万农民工援助行动”计划进行认真研究并加以落实,因地制宜地进行各种援助行动的开展,解决当前农民工在就业和生活方面遇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确实成为维护农民工权益的“代言人”。

(二)优化教育环境

1、优化农民工思想教育的社会环境。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优化经济环境,而是要优化政治环境,三是要优化文化环境,从这三个方面确实改变农民工在经济上、政治上和文化上的弱势地位。2、优化农民工思想教育的社区环境。一是要将社区组织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提供便利以解决农民工的物质生活困难。二是居委会和农民工工会可以将文化馆、图书室等建立起来,组织并倡导农民工积极参与学习与娱乐。3、优化农民工思想教育的企业环境。一是企业要让农民工有一种“归家感”,让其感觉到在陌生的城市中有“家”的感觉,使其以主人翁的心态更好的融入到现代城市生活中来。二是要让农民工党员着实能够参与到正常的组织生活中来。

(三)着力提高农民工自身素质

要着力全面提高农民工素质,即提高农民工的业务技能素质、政治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首先,对农民工的教育和培训要予以高度重视,不断提高其业务技能。其次,积极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和普法宣传教育,使农民工成为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的合格员工,同时还使得其学会利用法律、并指导通过合法渠道来维护自身权益。最后,要积极进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开展,培养农民工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

作者单位:广东长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篇(6)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目前我国农村城镇化已进入了加速发展时期。前不久,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确定,2010年“三农”工作将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1]。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上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稿也明确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2]。农村城镇化在国家战略的指导下大力推进,因此我国广大农村社会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将必然处于一个转型时期,也随之产生大量因拆迁征地而失去土地的农民。面对失地农民这一群体,以往传统的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由于缺乏针对性,不能很好地适应城镇化新形势下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使得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失去其应有的效力。很多农民由于思想认识不够,对拆迁与征地这一政府行为理解不够,从心理上和行动上抗拒政府拆迁征地相关政策。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工作者必须与时俱进、积极探索,进一步改进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使其变得更具针对性和更好地适应当前城镇化新形势下失地农民这一特殊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加强失地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在城镇化飞速发展的新形式下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因此我们必须从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深刻认识思想政治工作在拆迁与征地工作中的重要地位。特别是在当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深层推进,广大失地农民的维权意识逐渐增强,以往的强硬式拆迁逐渐陷入困境,也同时给基层政治生活带来许多不稳定因素[3]。因此,如何从维护基层政治稳定的高度,探讨一条拆迁与征地工作向“柔情拆迁”、“和谐拆迁”转变的新路径显得尤为重要,而“柔情拆迁”、“和谐拆迁”的实现,加强失地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保障。一直以来,拆迁与征地问题都是农村城镇化建设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拆迁与征地工作涉及群众的切身与根本利益,是关系到农村能否长治久安的“民心工程”,也是新一轮农村城镇化建设能否取得突破的关键所在。而无数拆迁案例表明,思想工作是拆迁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拆迁户在拆迁前后的思想干预与教育是整个拆迁工作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对于失地农民这一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就成为当前形势下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所在。

社会转型时期必然也是一个社会利益群体多元化,社会矛盾凸显时期[4],而失地农民与政府、开发商之间的矛盾可以说是这些矛盾中的主要矛盾。随着失地农民这一队伍的日益庞大以及政府“硬式拆迁”步伐的加快,这一矛盾由双方共存逐渐向激烈对抗状态发展,并由此衍生了大量社会问题。暴力与自焚抗拆、群访与群体事件以及对政府的不信任与不合作,这些问题加重了政府行政成本,影响农村社会的稳定,滞缓了农村城镇化的脚步,甚至会阻碍和谐社会的构建。这些问题的解决光靠提高物质补偿也是行不通的,因此亟待找到一条把加强失地农民的思想工作与制订合理的补偿政策相结合的路径,才能使城镇化走出当前困境。

二、对当前问题以及背后所暗含的思想根源的阶段性分析

(一)在拆迁与征地之前,一部分农民守旧思想严重,对自家房子和土地有着强烈的依赖心理,“故土难离”和“金窝窝,银窝窝比不上自家的土窝窝”的思想就是其具体体现。同时,由于长期受农本位的封建思想影响,他们认为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务农是农民的本分,所以很大部分年纪稍长的农民不愿意离开也舍不得转让生他养他的那片土地,也不愿意搬到别的地方居住和尝试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于是乎,这部分农民打心底里很排斥“拆迁干部”的思想工作,对地方政府的种种拆迁政策更是嗤之以鼻。如果政府思想工作不到位,他们很容易转变成拆迁与征地中最顽固的一派,不管政府补偿多么丰厚,拆迁动机多么合理,死活守着那五亩田和三间房不放,甚至拿性命相威胁。还有一部分农户封建迷信思想严重,认为自家的宅基地是一块“风水宝地”,随意拆迁会给子孙后代带来厄运。在这种思想支配下,有的甚至还要求政府安置房的建设位置符合某种“风水标准”,当要求达不到时,就千方百计阻挠拆迁。另外,少部分农民由于其小农思想的立场不坚定性,受到西方资本主义“拜金思潮”的影响,以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为最高追求,缺乏大局意识,投机倒把,把拆迁与征地看成是千载难逢的发财机会,在与基层政府谈补偿问题时漫天要价,当其过分要求被政府拒绝时,就散播谣言,中伤政府的拆迁征地政策,甚至花钱雇用闲杂人员上街游行示威,借此给政府施加压力。这些行为损害了政府形象,增加了政府行政成本,在群众中造成恶劣影响,阻碍了拆迁与征地工作和城镇化的进程。

(二)在拆迁与征地之后,相当一部分农民在得到补偿款后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当地耕地和宅基地被政府征用后,许多农户获得几十万至几百万元的补偿金。而他们缺乏商业头脑和市场经济理念,不懂得如何去利用这笔资金。因此,不少农民因征地“暴富”后,开始互相攀比购买家用汽车、高级服装和金银首饰等,其中有些人还参与、地下和放高利贷等违法犯罪活动。这种炫富心理与炫耀性消费想象,实则暗藏着返贫隐患。当这笔补偿金被挥霍一空时,又没找到一条合适的致富门路,他们便彻底失去了住所与收入来源而成为社会闲杂人员,也同时成为威胁农村治安与稳定的“不和谐音符”。此外,还有一些农户在拆迁与失地后,由于土地价值差异和地方财政拮据等各方面的原因,导致其所得补偿款偏少。于是这部分农户不知所措,开始变得过分悲观起来,对前途感到迷茫,对“城镇化”信心不足。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人在土地上辛辛苦苦地劳作了半辈子,除了种田再无其他一技之长,当赖以生存的土地被征收时,会本能地产生一种对未来生活的担忧。如果政府不从思想和就业上加以引导,他们很容易将自身境遇的不利,归咎于社会的“不公”和政府的“不力”,进而走上一条长期和政府“对抗”、“专业上访”的道路。而且他们这种悲观的情绪,会降低整个失地农户群体对政府的信任度和对城镇化事业的信心,对整个农村的精神风貌也会产生消极的影响。

三、针对当前问题,加强拆迁与失地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些可行措施

(一)在拆迁与征地之前,思想政治工作要有效地针对当前农村广泛存在的以小农思想为代表的各种不良思潮。1)对于传统守旧思想严重的拆迁户,这一类拆迁户虽然顽固但本性善良,所以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和以说服教育为主,要以那些在城镇化当中思想觉悟比较高的先进农户为典型进行模范教育,要让他们认识到社区生活与工厂集体劳动相对于单家独户与家庭式耕作的优越性。另外,基层干部可以邀请那些拆迁农户当中的党员积极分子一同上门开展思想工作,要让他们认识到跟着党的政策走是没错的,要让他们放弃过时守旧的思想,要让他们意识到城镇化这一“新事物”蕴涵着强大的生命力是大势所趋,是先进生产力的进化方向。2)对于那些迷信思想严重的拆迁户,我们在尊重其某些合理的宗教信仰的同时,要大力反对封建迷信,可以联合其家族中一些受过高等教育的、思想开明的年轻人对其进行思想工作。3)对于那些拜金主义思想严重、漫天要价的拆迁户,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与道德法制教育相结合,要让他们懂得利用虚假宣传,弄虚作假,骗取国家补偿金的行为是违法的,也是要受到国家法律制裁的。对于个别极端分子,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学会运用法律的威慑力量,要让他们清楚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的后果。此外,我们可以运用道德舆论的监督力量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当他们因漫天要价、骗取政府补偿等行为受到父老乡亲和主流民意的谴责与质问时,自然就会主动放弃那些非分之想,也就会明白城镇化这个“大局”的重要性,对待政府拆迁与征地的工作态度也就会由消极转为积极了。

        (二)在拆迁与征地之后,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停滞不前,要进一步围绕培养进取精神,塑造“城市人格”而展开。一种思想体系的接纳,一种价值观的改造必定是一个长期且曲折的过程。因此对整个拆迁与征地农户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但具体到某一时期、某一特定背景下的某一项具体思想政治工作又有其独特的阶段性。所以我们在利用其阶段性对拆迁前后不同思想状态的失地农民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更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连续性,加强拆迁与征地之后的后续思想政治工作。一方面,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培养进取精神。针对拆迁农户用政府补偿金进行炫耀性消费的现象,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向其宣传科技致富的思想,大力宣扬国家的“三农”政策和“节约型社会”理念,鼓励他们合理投资,尽量选择风险性较小的实体经济领域,而不是炒股、炒房等泡沫经济行业,更不要涉足、“”和放高利贷等一些违法乱纪的“地下行业”;要让他们对城镇化有信心,有一种敢闯敢创新的精神,一种在城市开辟一片新天地的决心[5]。另一方面,进行人格教育,塑造“城市人格“,重视“精神上的城镇化”。有的拆迁农户虽然住进了小区,进了工厂,但是他们的心还是留在农村,没有社区理念,缺乏城市人格。所以,我们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者,也要跟着转变角色,可以试着把大城市的先进社区文化引进来,使拆迁农户摒弃原来在农村那套“家庭与宗族至上的封建观念”,并主动融入到社区大家庭当中去,积极参与社区文化活动,在创建和谐社区的过程中,逐渐完成由拆迁农户到城市新居民的转变。

(三)基层政府党政干部作为推进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群体,更要重视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打造一支针对失地农民的高素质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一方面,培养服务意识,尊重失地农民的城镇化主体地位[6]。拆迁与征地工作中政府与拆迁农户的种种矛盾都是干群关系疏远的直接反映。所以基层干部在开展拆迁户的思想工作时,要时刻谨记自己是人民公仆的一员,要把拆迁与征地工作看成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大好机会。比如有的地方乡政府定期举办“拆迁小组专训班”,着重培养拆迁人员与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服务意识。只要服务意识加强了,干群关系理顺了,拆迁户把党和政府当成了自己的“亲朋好友”,就会更加积极地配合工作,甚至不需要干部做他们的思想工作,也会自己主动拆迁。另一方面,强化廉政意识,杜绝拆迁与征地中的腐败行为。拆迁与征地往往涉及政府公共权力与民间资本的密切交流,因此一直是腐败问题的“高发之地”。拆迁与失地农户为了公共利益和顾全城镇化的大局,本来就对自身利益做出了一些暂时性的牺牲。基层干部在拆迁与征地中的腐败行为,将直接导致干群关系高度紧张以及农户对政府拆迁与征地工作的强烈对抗。针对这一情况,基层政府可以对拆迁与征地相关干部和工作人员开展“拆迁征地廉政集训班”,利用拆迁与征地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反面教材开展警示教育,对他们工作中可能滋生腐败的环节“打预防针”。

参考文献:

[1]段羡菊.迎接一亿新生代农民工的到来[j].半月谈,2010,3:4-6.

[2]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建议[n].人民日报,2010,10(28):01.

[3]秦润新.农村城市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18-27.

[4]石云霞,陈曙光.如何做好返乡农民工思想政治工作[j].政工研究动态,2009,4:17-19.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篇(7)

一、当前农民的思想概况

当前农民的主流思想呈现出健康向上的态势,大多数的农民都能积极地了解和拥护党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但是农民的综合素质偏低,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只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化素质普遍较低。通过对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仲宫镇和济阳县太平镇共计100名农村劳动力的走访调查发现,在这100个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有83人,其中文盲12人,小学文化程度的有35人。文化素质偏低,严重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制约了农村的发展,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二)道德水准不高,集体主义观念缺失。受到小农思想和封建残留思想的影响,多数农民的道德水准不高,如看病不找医生反而求神拜佛,村里修路建桥不积极,反而对捐款修庙非常踊跃。集体感薄弱,只关注自家事务,对于集体的事业则表现出冷漠的态度。

(三)目光短浅,不思进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普遍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由此也暴露出一个新的问题,即许多农民满足于现状,小富即安,不求上进。

二、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思想因素

(一)内在因素:1.当代农民普遍文化素质不高,思想观念落后,对于新技术、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差,使得科技农业的发展受到阻碍。2.封建迷信在一些农村地区盛行,突出表现在红白喜事活动上,烧香拜佛,修庙建寺,浪费了大量的物力和人力,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3.受小农意识的影响,许多农民小富即安,不思进取,农闲时打麻将,打牌,甚至聚众,既不利于农村的安定团结,也制约了农民收入的进一步增长。

(二)外在因素:1.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滞后,基层干部素质不高,教育内容比较陈旧,教育方式也比较简单,注重物质生产而忽略了精神文明建设。2.当前,许多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氛围不浓,而一些不良的行为作风蔓延,农民跟风、随大流的特点使他们易于受到外部不良环境的冲击,从而影响生产,影响经济发展。

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对策分析

(一)加强农民的政治理论教育,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加强政治理论教育,为的就是提高农民的政治觉悟,使农民明确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明确党的惠农政策,同时向农民宣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弘扬真善美的核心价值理念,提高农民总体的思想道德素质,使农民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农村建设中来。

(二)加强农民的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农民的集体主义观念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团结一心的旗帜,同时也是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工程。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广大农民的物质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与此同时,很多农民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意识却渐渐薄弱。因此,必须要加强农民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使他们认识到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一致性,认识到集体利益是个人利益的有效保证。

(三)加强农民的革命传统教育,增强农民的艰苦奋斗意识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以勤劳勇敢而著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路线也明确提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针对当前许多农民中所出现的小富即安,不思进取的问题,应对农民进行广泛而深入的革命传统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励广大农民发扬我国的优良传统,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四)加强基层教育人员的业务培训,优化思政队伍的建设

当代农民普遍文化素质不高,这就要求有一只高水平的思政队伍来为广大农民服务,引导农民了解党的方针政策,及时的解决农民的思想问题,从而促进生产的发展。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基层干部素质不高,已经成为非常普遍的问题。这严重影响了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因此,应加强基层干部的培训,提高基层教育人员的业务水平,优化基层教育队伍,保证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运行,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篇(8)

一、新农村建设时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一)思想政治观念淡漠,思想道德素质不高。社会转型期的农民因影响思想观念的渠道增多,价值取向趋向多元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遭到严重动摇。市场经济在带来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条件改善之余也使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在部分农民中滋生,使他们只关注自我,对国家大事,国家政策漠不关心,甚至对基层党组织,政府和领导干部产生不信任感,持否定态度。由于受我国传统历史文化的影响,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普遍不高。为了个人利益,一些农民忽视集体利益,甚至在经济活动中不遵守诚信原则,以次充好、期满顾客;还有的农民为小事与邻里打骂,使邻里关系紧张。这部分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亟待提高,否则将阻碍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二)科学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当前我国农民受教育的人口偏少,程度偏低,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比内陆地区高。部分农民对教育的理解存在偏差,认为教育只是学习文化,对技术、专长不重视;有的农民目光短浅,认为不上学同样可以挣大钱;还有的因为经济条件不能接受良好的教育。科学文化水平低,使得农民在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认识、接受和内化方面都存在不小的困难,这严重影响新农村新农民的培养。

(三)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不健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陈旧、形式单一。目前我国缺乏一套健全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具体方案,这使得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运行无序、效率低。相当多的基层干部只注重经济发展,忽视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法达到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当前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几乎是一个空白,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依靠基层干部,而基层干部普遍本身政治素质不高,再加上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有限,这使得许多农村的思想政治教育仍然唯经验是从,只注重单向灌注,忽视双向交流,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流于形式,针对性不强,难以取得好的效果。

二、现阶段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薄弱的原因

(一)农民受封建传统思想影响较深,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消极态度在部分农民中根深蒂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各种腐朽思想也乘虚而入,各种复杂的社会问题的出现,对农民产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影响,这使得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艰巨而复杂。此外,建国后我国工作重心主要转移到城市和经济发展上,在农村也主要集中在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上,这也给腐朽落后思想提供了发展空间,使农村发展出现不平衡的状况。

(二)农村相关投入不够,教育文化事业落后。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经济的保障,而当前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投入不足。一些地方政府认为经济工作的解决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忽视农村教育的重要性,造成农村教育投入不足,教育工作的开展困难重重。此外,当前我国对农村的政策主要侧重于普及农村义务教育,而对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计划、实施,目标等缺乏细致明确的规定。

(三)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低没有从根本上获得解决。受教育程度是文化素质的重要衡量标准。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差距很大,农民的农业生产技能素质和农业发展的要求也存在较大差距,大部分农民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农业技术教育,只是通过长辈的言传身教和自己经验的积累,农村发展的重要障碍就是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低。

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加强农村基础文化教育建设,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举措是大力推进农村文化建设。首先,要确保国家的教育政策在农村的落实,确保农村儿童享受九年免费义务教育,贯彻落后地区国家优惠政策。其次,加大农村教育投入,确保农村基础教育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提高农村基础教育的办学条件,引进更多优秀的人才到农村从事教育工作。再次,要通过教育逐渐改变一些农村地区的“重男轻女”现象,改变女孩上学没用还不如打工赚钱的陈旧落后观念,使农民从思想上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

(二)完善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建设,才能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落到实处。要在农村设立专门的机构和专职人员,深入调查农民的思想政治状况;要完善农村的基础教育设施并建立规范严格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监督管理机制;要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合理设置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同时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手段,采取多样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农民思想政治素质;还要逐步建设一支政治强、作风正、业务精、专兼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才选拔任用机制,只有这样,农村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有序规范的进行。

(三)丰富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随着社会的发展,要更多的利用现代传播载体包括电视、网络、手机、微博、QQ等,传播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进而增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此外,还要加强对农村文化市场的监管,制定相关法律加以保障,以净化农村文化市场内容,加大力度促进城市优秀文明成果向农村的转移,实现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协调发展。

农村工作的成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要培养新型农民。我们必须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促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新型农民,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芳,汤雯.新农村视野下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篇(9)

(二)科学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当前我国农民受教育的人口偏少,程度偏低,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比内陆地区高。部分农民对教育的理解存在偏差,认为教育只是学习文化,对技术、专长不重视;有的农民目光短浅,认为不上学同样可以挣大钱;还有的因为经济条件不能接受良好的教育。科学文化水平低,使得农民在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认识、接受和内化方面都存在不小的困难,这严重影响新农村新农民的培养。

(三)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不健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陈旧、形式单一。目前我国缺乏一套健全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具体方案,这使得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运行无序、效率低。相当多的基层干部只注重经济发展,忽视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法达到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当前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几乎是一个空白,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依靠基层干部,而基层干部普遍本身政治素质不高,再加上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有限,这使得许多农村的思想政治教育仍然唯经验是从,只注重单向灌注,忽视双向交流,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流于形式,针对性不强,难以取得好的效果。

二、现阶段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薄弱的原因

(一)农民受封建传统思想影响较深,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消极态度在部分农民中根深蒂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各种腐朽思想也乘虚而入,各种复杂的社会问题的出现,对农民产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影响,这使得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艰巨而复杂。此外,建国后我国工作重心主要转移到城市和经济发展上,在农村也主要集中在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上,这也给腐朽落后思想提供了发展空间,使农村发展出现不平衡的状况。

(二)农村相关投入不够,教育文化事业落后。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经济的保障,而当前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投入不足。一些地方政府认为经济工作的解决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忽视农村教育的重要性,造成农村教育投入不足,教育工作的开展困难重重。此外,当前我国对农村的政策主要侧重于普及农村义务教育,而对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计划、实施,目标等缺乏细致明确的规定。

(三)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低没有从根本上获得解决。受教育程度是文化素质的重要衡量标准。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差距很大,农民的农业生产技能素质和农业发展的要求也存在较大差距,大部分农民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农业技术教育,只是通过长辈的言传身教和自己经验的积累,农村发展的重要障碍就是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低。

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加强农村基础文化教育建设,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举措是大力推进农村文化建设。首先,要确保国家的教育政策在农村的落实,确保农村儿童享受九年免费义务教育,贯彻落后地区国家优惠政策。其次,加大农村教育投入,确保农村基础教育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提高农村基础教育的办学条件,引进更多优秀的人才到农村从事教育工作。再次,要通过教育逐渐改变一些农村地区的“重男轻女”现象,改变女孩上学没用还不如打工赚钱的陈旧落后观念,使农民从思想上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篇(10)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7-100-02

目前,在清华大学饮食中心,所有工作人员在编制上分为合同工和正式工两部分;而在身份构成上,分为城市工和农民工两种。最近两年,合同制员工中农民工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已经达到了90%以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农民工已经越来越成为了我们学校饮食水平提高和服务质量进步的主力军和重要影响因素。同时,由于农民工大多来自偏远地区和农村,普遍受教育水平较低,导致了农民工的文化素质良莠不齐,而且在教育和管理上的难度加大。尤其是农民工在高校工作、生活过程中,一定程度地存在自身素质与校园要求之间的差距,由这种差距而导致的冲突也给高校农民工及校园发展带来了一些现实问题,这也使得加强中心员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在一定程度上落在了加强中心农民工教育上。因此,深入探讨农民工的思想需求状况和当前的工作生活现状,思考中心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办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现时代农民工的概念与心理特征

思想政治工作,是运用科学理论和正确思想培育人、引导人,进而提高人们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充分调动人们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做农民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就要从他们的需求心理出发。针对他们的需要,选用不同的方法,才能产生实效。因此在深入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办法之前,了解现时代农民工的心理特征和需求方向,是我们能否分析出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办法的关键之所在。

从目前较为流行的观点来看,农民工的范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农民工,一般指跨地区流动的进城务工人员,既离土又离乡的农民工。广义的农民工,既包括跨地区外出务工人员,也包括在县域内二、三产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显然,我们中心的农民工为狭义范围的农民工。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民工群体内部发生了代际更替。不同的出生年代,意味着不同的人生体验和生活机遇,而这可能会使他们的思想意识发生变化。目前学者们一般把当下时代的农民工的特征归纳为“三高一低”,即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值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工作耐受力低。这种描述只是对当前时代的农民工的一种概述性的特征总结,并且隐含有歧视性的观点。具体到心理和思想层面,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新时代农民工的特征可表述如下:

1.自我意识的日益增强。作为现时代的农民工,在大众教育的不断发展下,他们整体的自身素质不断提高,成为了一个朝气蓬勃、年富力强、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强、富有挑战精神的年轻群体。这一年轻群体与以前老一代的农民工相比,他们的思维和价值取向更加多元化。与此同时,他们的自我意识也在逐步彰显。喜欢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情感等在思维领域和社会生活中进行主观认识和选择。更强调以自身的需求为出发点,进行自我设计、自我规划,积极追求个人的价值、利益和尊严。在外出动机上,他们已经由单纯的“经济需求型”转向“经济需求型”和“发展需求型”并存,“发展需求型”某种程度上来说变得更加主导。可以说,生存方面的需求导向已经让位于发展自身的需求导向。

2.身份认同的日益模糊。对于农民来说,土地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希望,他们对土地怀着深厚的感情,真正意义上来说,他们不愿意背井离乡、四处打工游荡。但是在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下,不断扩大的城乡差距,以及在城市中农村无法比拟的较好发展机遇,又激发他们去城市追寻发家致富的梦想。在常年的打工过程中,他们慢慢地适应了城市人的生活和工作,具有了“准市民”的特征。他们既想在城市谋求发展,又割不断自己与农村、农民千丝万缕的联系,于是就产生了非常强烈矛盾心理。这种经历和矛盾心理让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双重边缘人”,即除了城市“边缘人”外,他们也成了“农村边缘人”。对城市生活的向往使得他们对农村和农业的依恋在减退,很多人不愿再回到农村经营耕作,只能在农村和城市之间作“候鸟型”的循环流动,呈现一种“钟摆”状态。作为“边缘人”,他们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都找不到归属感,对于“我是谁”这个最简单的问题却没有明确的答案,无法对自己进行明确的角色定位。他们不希望自己再做农村人,但作为“城市人”的梦想却又如此遥远。于是,身份认同出现了危机。

3.对于机会公平的强烈渴求。强烈的被剥夺感是老一代农民工最为明显的心理特征之一。在这里,剥夺分为相对剥夺和绝对剥夺两种。相对剥夺是指在与其他地位较高、生活条件较好的群体相比较时,个人或群体所产生的一种需求得不到满足的心理状态。而绝对剥夺是指由于不公正的待遇,一些人群的最基本生活需求得不到满足的状况。老一代农民工大都遭受过形形的绝对剥夺,如超长的劳动时间、恶意拖欠工资等。现时代的农民工这方面的意识就比较淡薄,他们已经有了一套成熟的成功观,即认为别人地位和财力高于自己的原因在于别人的自身努力、智力水平、先天机会、家庭背景等多方面,而不是简单的不公平的剥夺和压榨。在新一代农民工的心里,这个社会是一个机会遍布的时代,只要是他们努力,只要是社会机会均等,他们就有可能翻身。因此,相对于老一辈农民工内心强烈的被剥夺感,他们有的是对机会不公的忧虑和不满。

4.农民工大都内心朴实,他们吃苦耐劳,待人诚恳,基本都有着良好的心理状态,但只是在城市生存巨大压力下,精神生活的严重缺失,较差的工作生活条件,这些都促使农民工在心理上有着非常强的矛盾特征。在工作上表现出不够大胆,有自卑感,缺乏自信心,不善于与人沟通等等。

以上是我们对农民工的概念和心理特征的分析,这些对于我们中心思考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改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但仅仅明了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经典理论的指导。因此,以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为指导,借鉴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合理成分,补充动机理论的有益观点,深入研究和把握当今时代的农民工的需要心理,对于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激发和调动其积极性,正确引导其行为,并且形成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对策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开展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路径思考

农民工作为社会的人,他们思想认识的变化,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与其需要有着密切的联系。马克思和马斯洛二人各自都有着一套完整的需要理论。马克思认为人的需要包括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三个层次。其中,只有发展需要才是人类生存的目的。而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概括地来讲,认为人的需要包括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大家都知道,这二人对需要的分层虽不尽一致,但基本都认同一点,即人的需要是有层次之分的。结合新一代农民工心理特征和身份特点的分析,我们对于加强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改进,已经有了非常明晰的方向。概括起来讲,就是立足基本需要,抓好发展需要,实现中心农民工安全、爱、归属、尊重以及自我实现的满足。

在这里,基本需要我们不必细说,发展需要指的是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工作能力和自身实力的过程。具体包括工作成就、工作激励、教育培训、工作报酬等方面。上文第一部分关于农民工心理特征分析的时候,我们提到了农民工在心理上存在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有效改善是他们最迫切的希望。具体来讲,根据需要理论,在改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上,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从制度层面而言,要调整中心的制度和政策,从各方面消除歧视和排斥农民工的制度、条例和观念,让农民工切身感受到政治待遇上的公平性;从情感呵护的层面来讲,中心领导要关心农民工的生活状况和现实需求,多给予指导、帮助和关心,让他们虽身处异地而有家的温暖;从生活层面来看,我们要形成教育合力,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效,同时从主体自身入手,引导当今时代的农民工学会调整、控制自己的心理和情绪,提高自身的认知能力。

1.制度层面:调整制度和政策,提升农民工政治待遇的公平性。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人的思想观念的形成是外部客观环境影响的结果,环境决定着人们的思想观念,环境的变化影响到人们思想的变化。而调整制度和政策,即是为当今时代的农民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在制度的支持下,充分调动农民工工作和生活的积极性。具体来讲,即要突出三个平等,一是政治待遇平等。这里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在人才的选拔和任用上要同等对待,机会平等,消除带有歧视色彩的农民工“打工仔”观念;在组织发展、优秀评选等涉及个人政治前途,以及个人声誉等方面也要一视同仁,做到公正、公平、公开;在单位管理的参与权利上,农民工应该和其他城市员工一样享有职工民主管理的参与权、建议权,享有通过有效途径维护自身利益、表达自己正当意愿与需求的权利。二是经济待遇平等。农民工进城务工的目的决定了大部分人的工作目标在于工资水平和收入水平,思想政治工作者应针对农民工的这一心理及实际需求,突出经济平等,做到同工同酬,以按劳分配为主、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科学、公平、公正地体现出每个劳动者的价值以及生产福利待遇等实实在在地维护农民工的切身利益。三是岗位培训机会平等。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不同岗位的人员选择往往依据于职工自身技能水平的高低。对于大多数农民工来说,由于缺乏各种生产技能,一般只能从事那些比较简单、粗重的劳动,参与各种岗位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尽快掌握生产技能,就成为农民工提高生存能力、改善生存质量的必然的心理需求,也成为他们提高自身价值,展示个人才华的重要途径。思想政治工作者应以此为着眼点,突出岗位培训机会平等,鼓励他们多学技术,尽快成为企业的生产骨干。

在这一方面,笔者所在的清华大学饮食中心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在经济待遇方面,大力推进同工同酬的改革,减少了经济收入上的不平等分配,使农民工的收入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政治待遇方面,我们不仅大力提拔农民工的骨干分子参与中心管理方面的工作,而且积极发展农民工中的优秀代表加入党组织。最近几年来,我中心已经有农民工党员十余人,在榜样的带动下,已经有几十人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这些举措有效地增强了农民工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

此外,一直以来,“育人”一直是我们最为突出的管理理念。我们经常不定期地邀请一些大师级的厨师和专门厨师培训学校的老师来为中心的厨师进行业务培训,并且积极创造机会把餐厅技能出色的厨师推送到国内的烹饪大赛上展现才艺,在让他们获得荣誉的同时,充分提高他们的个人技能,增加他们自我发展的机会。同时,我们还鼓励厨师们走出去自己去学。为了保证厨师自身水平提高的进度,我们定期进行厨师考核。有很多农村厨师拿到了技师等级证书。同时,我们充分给予每一个员工个人提高的空间,让他们真正学到一技之长,满足他们的自身发展的需要。这样,即使他们走向社会,也可以继续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2.情感层面:关切农民工疾苦,加强沟通、呵护和激励。开展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以情感人,必须细致入微地体察和关心农民工的工作和生活,了解他们的心理感受和需求,确实解决一些实际性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必须树立民主观、平等观,充分尊重农民工的人格、基本权利和尊严,摒弃以势压人、居高临下的工作作风,通过真情实感来打动他们,努力创造对城市农民工有积极促进作用的良性环境,消除恶性环境对他们的消极影响。同时,还要善于激励。激励就是激发人的潜能,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职工或其家庭遭遇困难的时候,中心都会及时伸出援助之手,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支持,如汶川地震时,中心对于家在地震灾区的员工及时下发相应的安抚资金,并号召大家捐款捐物,帮助来自灾区的职工度过难关。

3.生活层面:利用多种活动形式进行引导,形成教育合力,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效。为了树正气、树典型,中心不定期举办青年宣讲会,开展爱岗敬业职业道德学习,共青团支部组织知识竞赛等活动。同时,为了营造和谐温暖的工作氛围,增强农民工的集体归属感,中心还组织春游和秋游活动,并建立职工之家,在宿舍给职工配备了电视、书籍、体育用品等生活文化设施,丰富职工的学习和娱乐生活。

中心还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活动,加强内部文化建设,增强凝聚力。定期举行职工运动会、春节晚会、歌手大赛、各种球类大赛、看电影等一系列活动,不仅有效缓解了职工的工作压力,而且让大家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在每个职工的生日时,中心都会送上一个生日蛋糕,让农民工在中心都有一种归属感和家的意识。

三、结语

农民工的生活与就业有着很强的流动性,而且极不稳定。他们经常由一个单位流动到另一个单位,由一座城市流动到另一座城市,由一种行业流动到另一种行业。城市农民工这种流动性的特点,决定了高校后勤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必然是不稳定的群体。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中,要真正把农民工当成职工队伍的一部分,并制定与之相适应的长远培养使用计划,逐步提高和改善其待遇水平,才能使他们有温暖感和归属感。经验证明,单一的教育模式难以取得很好的育人成效,应改变在农民工管理服务中自立门户、分散运作的状况,灵活运用管理载体,将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科学管理紧密结合。通过党委树立教育导向、依靠工会搭建教育平台、依托行政各部门构筑教育网络,实现精神激励和物质奖励紧密结合,形成教育合力,才能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效,并在最大程度上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劳动热情,确实树立主人翁意识。

参考文献: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篇(11)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9-0257-02

在建党初期和大革命时期,党组织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并在运动中对农民进行了深入的思想政治教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总结这些经验,并探究其对今天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具有重要意义。

一、建党初期和大革命时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

“党建”和“大革命”是建党初期和大革命时期的时代主题,在该时期内,党进行了组织建设,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组织开展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推动国共联合战线的建立和进行反对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的国民大革命等一系列活动。这个时期也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开端时期,党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一)以思想理论为主要武器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1]9首先,党从思想上认识到农民问题的重要性,明确指出农民问题乃是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从“二大”开始,每次党代会的决议案都有关于农民问题、农民运动的论述。其次,重视思想理论对农民运动的指导作用。大革命时期,党的领导人注重对农村和农民问题的研究,发表了大量文章,如陈独秀的《中国农民问题》、邓中夏的《革命主力的三个群众―工人、农民、士兵》、的《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等。

(二)以农民运动为主要载体

农民运动不仅是建党初期和大革命时期的重要时代特征,更是党开展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将农民组织到农民协会、农民运动讲习所等机构里,积极引导农民参与到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中去,在斗争中提高农民的阶级意识和革命精神。从1921年的衙前农民运动,到海陆丰农民运动,再到湖南农民运动,在一次又一次农民运动中,党不断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农民运动为主要载体,党开展了广泛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如制定农民问题和农民教育的相关政策,开办农民夜校和农民运动讲习所,培养农民运动人才,创办报纸杂志等。以农民运动为主要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于启发农民觉悟,团结农民斗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以宣传鼓动为主要途径

宣传鼓动是在建党初期和大革命时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无论是开展农民运动、农民运动讲习所等大型的活动,还是出版农民读物、散发传单等小型活动,最终都要落实到宣传鼓动上。党特别重视这种途径的运用,在邓中夏、澎湃、等党的领导人的著作中,在“一大”之后党的历次代表大会的决议案中,都有对宣传鼓动的重要性及具体方法的阐释。由此可见,宣传鼓动是这个时期党对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

二、建党初期和大革命时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

建党初期和大革命时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在启发农民阶级意识、引导农民进行革命斗争等发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积累了宝贵经验。

(一)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首先,党从我国当时的基本国情出发,从农民出发。以农民为出发点,并选择能为农民所接受的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落脚点也是回到农民中去,解决农民的现实问题。其次,党坚持实事求是,在《反对本本主义》中,第一次明确提出思想路线问题,强调“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2]109。中共四大通过的《对于农民运动之议决案》强调“宣传农民组织农民的方法,自当从目前的实际问题人手”,“提出的口号须切合当时当地农民所可行的需要,并须于行动前有充分的宣传与预备。”[3]359

(二)坚持思想教育与物质利益相结合、与文化教育相结合

马克思指出“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4]187党在启发农民阶级觉悟的过程中,十分注意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满足农民的物质利益追求结合起来,注意在教育的过程中解决农民面临的实际问题,提出和实行了符合农民利益的口号和政策。在《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中指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5]37。1926年中共扩大会议通过的《农民运动议决案》指出:“一切宣传鼓动,当以农民实际生活痛苦为出发点,切忌广泛的宣传及机械式、讲义式的讲话。”[3]209

(三)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刘少奇指出:“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这一切,就是我们的群众观点,就是人民群众的先进部队对人民群众的观点。”[6]125在该时期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中,党非常注意启发农民的阶级意识,阶级觉悟,注意让农民自己教育自己。绮园在《第一届至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介绍》中指出“农民运动的目的,一方面固然要求农民了解本党之主义,使之起来参加国民革命之奋斗;而一方亦要使之明白自身阶级之利害,起作自身阶级利益之奋斗;盖比如是方能使之不断的努力,以促进国民革命运动之进行。”[3]359

(四)坚持为农民所通俗易懂、喜闻乐见

在该时期,农民群众文化水平低,小农意识浓厚,思想封闭落后,因而党在对农民进行宣传鼓动时,十分注重针对农民的这些特点,采用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方法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澎湃等早期农民运动的领导人在做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一方面都十分注重提高自身修养和人格魅力,另一方面对农民十分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在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上,也坚持为农民所通俗易懂、喜闻乐见。在韶山银田寺一代组织农民协会时,把打倒帝国主义通俗地解释为“打到洋财东”,并讲授“牛王庙、三薯加一米”这些为学生所熟悉却看不出道理的故事,可以说是运用这一原则方法的典范。

三、建党初期和大革命时期党的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对今天的启示

(一)要结合农民的实际和党的中心任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在该时期,党紧紧结合农民的阶级状况,并针对农民文化水平低、思想封闭落后等特点,开展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曾形象地说过“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打倒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绅,这几个政治口号,真是不翼而飞,飞到无数乡村的青年壮年老头子小孩子妇女们的面前,一直钻进他们的脑子里去,又从他们的脑子里流到了他们的嘴上”[2]34。正是因为紧密结合农民的实际和党的中心任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所以在建党初期和大革命时期,对农民的宣传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今天,党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必须紧密结合农民的实际和党的中心任务来开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致力于解决三农问题。在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过程中,才能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二)要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这是有效地开展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

列宁在《新经济政策和政治教育委员会的任务》中强调“只要我国还存在文盲现象,那就很难谈得上政治教育,这并不是政治任务,而是先决条件。文盲是处在政治之外的,必须先教他们识字”[7]590,由此可见,教农民识字,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建党初期和大革命时期,党根据农民文化水平低的状况,开展识字教育、开办农民夜校,教农民识字、学算术,这样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后,农民才能更容易接受党所宣传的一些革命道理,才能更容易接受党的思想政治教育。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我国农民的文化水平较之过去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总体来看,农民的文化水平仍然不高,文盲现象仍然存在。所以我们今天在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必须要注重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三)要改善教育者的形象,提高其人格魅力

思想政治教育要彻底说服人,一是靠真理的力量,而是靠人格的力量。在该时期,做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育者,比如、彭湃等人,对农民非常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彭湃甚至于被农民亲切的称谓“亚湃”“湃哥”,这时候的教育者一般都具有非常高的人格魅力,在农民群众心中也具有良好的形象。因此在他们对农民进行宣传鼓动的同时,他们自身的人格魅力也发挥了重要的教育作用。

今天,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在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也应该致力于提高自身的素质,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发挥这种身教的作用,用自身的模范行为去影响和感染受教育者,以促进其思想品德水平的不断提高,进一步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总而言之,在该时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并为今天开展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系统地总结这些经验,并指出其对今天开展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对我们做好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中共中央文卷选集:第1卷[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