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中医学的基础特点大全11篇

时间:2023-08-29 16:35:33

中医学的基础特点

中医学的基础特点篇(1)

    2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规律与态势研究

    2.1中医基础理论发展及其必要性我国的中医理论源于先秦医学,其基本理论体系发展成熟于汉代之前,是中国现代中医学的基础,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离不开对古中医学的继承与创新。中医主要关注人类活动,并对人类发展的身体技能与规律进行探讨总结,并在反复总结、论证、概括的基础上进行理论体系的构建。在中医基础理论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众多医学大家的医学理论探讨,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形成意义突出,也决定了我国中医理论研究的发展方向。中医基础理论作为中医发展与创新的核心,其中的认知思维与理论特点对中国现代中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中医的发展不能脱离中医基础理论框架,也不能进行中医基础理论的片面取舍,导致中医研究精髓缺失。2.2中医基础理论发展的规律研究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具有必然性与不可逆转性,现阶段的社会需求与疾病演变都对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大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并基于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规律不断在实践中创新应用,对推进中医基础理论的突破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现阶段,中医基础理论在发展与研究中已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规律性不断强化。中医学从产生之初便与其它学科相结合,并注重对生命与自然的整体性、能动性及发展性的研究总结,近年来更多的是与西方现代科学的结合。现阶段,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不断进行整理、吸收与改造活动,还充分运用各种创新思维方法进行理论研究与诊治技术创新。中医基础理论发展基于传统医学学术思想与临床应用的基础不变,又加入了现代科技因素,发展更具有能动性。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以临床应用为基础,但其对临床的依附性呈弱化态势。传统中医的发展都以临床需求为推动力,可以说中医理论是在临床应用中完善发展的,由此看来,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对临床需求过于依赖。中医基础仍与中医临床学科相结合,但发展已呈现出临床依附弱化的趋势。中医基础理论开始注重假说临床验证,这是中医的进步与创新。中医基础理论发展中假说量不断增加,迎来了新的发展高潮。近年来,中医不断与西方学说理论相结合,各种假说应运而生,如中医着重脏象学说中脏象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并就传统中医经典学说进行论证,这是对中医科学化水平的创新探索,意义重大。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还进行语言创新与规范。中医发展历史悠久,其中含有众多古言词汇,以致在使用过程中术语混乱,规范性缺失,且由于语言障碍,众多的中医理论不能被广泛解读与传播,影响了中医的可持续发展。中医基础理论的语言创新极大地提升了中医基础理论的严密性、准确性与严肃性。此外,中医基础理论语言规范过程中还进行了新的理论补充创新,剔除了中医基础理论中比较含混的理论词汇,推进了中医理论的系统发展。

    3中医基础理论创新发展途径

中医学的基础特点篇(2)

一、准确把握《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不同学科不同课程都有自己的性质和特点,教师的教学工作都必须符合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否则就无法胜任该课程的教学工作,更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了解本门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是推进教学改革的基本前提。

(一)认识课程性质,了解其重要性。中医基础理论是以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为理论渊源,融会了历代著名医家思想的一门课程,是研究和阐述中医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学科,是中医学的专业基础课。其内容包括中医学的哲学思想、思维方法和中医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和养生防治方面的基础理论和技能知识。作为中医药学各专业的共同基础课程,是在本科生在入学之初开设的。各学校基本上是把《中医基础理论》作为中医专业课程体系的主干课程和中医各专业的公共基础课及专业必修课,学好这门课程,将为学生学习中医诊断学、中药方剂及临床各科奠定坚实基础。因此,作为中医专业的入门课,《中医基础理论》在中医教学中拥有非常的重要地位。

(二)从课程特点看,《中医基础理论》具有极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特点。中医基础理论,是研究和阐释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一门学科,它的内容包括阴阳五行,藏象、经络、气血津液,病因和病机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可见,中医基础理论本是一门理论性极强的学科,其理论体系是经过长期临床实践,在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指导下逐步形成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思维方式形成的基础,说明中医的形象思维方式属于理性思维范畴,它植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因而不仅文字古奥,内容精深,而且使得其在认识论、方法论等方面均具有较强的思辨性和抽象性。同时,中医学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理论知识来源于临床实践,并用于指导临床实践。所以,只有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特点采取相应不同的教学模式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实际中,理论抽象,内容概括性强、带有哲学和方法论的特征,采取传统教学方法往往较为枯燥,使学生感到乏味而没有兴趣。由此,适应课程性质和特点创新教学方法一直是教学改革努力的方向。

二、明确教学改革的目标和使命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必须明确,否则没有方向和目标就是盲目的改革。教学改革,其主要目标在于提高教学质量,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果从最终目标来说,就是要让学生掌握好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并能够应用理论知识指导临床实践,从而为培养高素质的中医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一)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内容抽象深奥、难以理解,而教学方法单一、枯燥,课堂缺乏生机和活力。尤其是阴阳五行学说的内容和经络部分的内容都比较抽象,主要依靠教师单调的讲授,学生会觉得难以理解和接受。二是教学形式单调,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丧失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差,教学质量不高。三是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当前的学生学习信心不足,兴趣降低。由于没有兴趣导致有的学生上课做其他事情,或者只为完成学分任务要求,而勉强被动学习。四是忽视实验教学,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使得学生靠强记硬背地接受理论知识,不善于将理论应用于临床实践,而无法达到培养中医人才的目的。

(二)教学改革的必要。针对这些问题,教学改革非常必要,要消除学生学习中的消极现象,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1.丰富教学手段和内容,能大大强化教学的生动性,在教学中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形象直观的情境中理解、掌握理论知识。2.应用中医理论进行指导、解释实际现象,加深学生对有关理论和知识点的理解,从而强化课堂教学效果。3.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科研及创新意识,增强动手操作能力,为专业学习与科研夯实基本功。4.有效掌握临床思维方式,增强能力,为今后的临床实际工作打下坚实基础,达到培养实用型人才的目的。

三、善于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根据《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性质和特点,以及教学中遭遇的主要问题,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比较关键的方面。中医基础知识的学习是一个能动的过程,让学生主动地学习中医,并产生兴趣,才能进一步调动学习中医的积极性,这就需要采用灵活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中医基础理论的特点在于其理论性较强,概念过于抽象复杂,具有较强的思辨性,给初学者带来了一定难度。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以板书、口述为主,表达知识信息有限,无法展示动态的知识,既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不利于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实践证明,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情况会带来极大改善。多媒体教学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功能上有许多传统教法无法比拟的长处,但也不是万能的,它也有不足的地方,由于信息量大,有时反而不利于实现教学目标。这就需要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及时进行引导,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并恰当吸取其他教学方法的优点,才能有效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当今,现代教育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教学活动,不会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就不为学生所欢迎,被时代淘汰。据相关调查表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对中医学科多媒体教学持肯定和赞成态度。由此,教师不仅要学会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而且要善于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这是推进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四、创新教法,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主体性

课堂教学改革的大趋势是由“知识课堂”转向“生命课堂”,“课程是开放的、多元的、生成的;教师成为研究者,教师成为专业人员,教师的工作成为充满智慧的事业;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生命课堂’的教学活动是创造性的教学和有效的教学”[1]。只有提高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增强学生的主体性,这就需要教师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促进“知识课堂”走向“生命课堂”。传统教学模式弊端诸多,主要因为“课程内容与生活世界脱离,忽视了学生的真实生活体验,割裂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有机联系,使课堂教学丧失了应有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2]。实际上,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者,学生是认知活动的主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主体作用的发挥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

近年来的成果大都探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主要有:1.启发式。启发式教学是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主动性。这种启发式往往也是问题式教学,教师可把课堂提问穿插其中,同时增加讨论与议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能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2.互动合作式。有人提出组建合作小组,借助小组内不同素质的学生之间互动帮助、互相启发的合作性学习方法,让持不同见解的学生自由讨论。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及思维和自学能力等。3.PBL教学法。“PBL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医学教育,其核心是采用基础科学和临床实践结合起来的教学方法”[3]。王彤等人指出PBL打破了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模式,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良好方法。4.案例式。中医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特点,脱离临床实践的理论教学就会带来不良的教学效果,无法实现培养人才的目标。杨巧芳等人提出以讲述为主和以问题为主导引入案例分析,并结合进行以案例为中心组织小组讨论的案例式教学法。此法能促进师生互动交流,使学生在浓厚的案例情境中学习掌握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实验式。实验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方式,学生在实验教学中主动参与操作,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观察、思考及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又能提高学习兴趣。我们可根据需要吸收以上方法,并进一步创新方法。

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由于中医基础理论具有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特点,中医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是从实践中来的,并且其理论终归要应用于临床实践。一直以来非常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比如将LBL和PBL相结合,LBL是以课堂讲授为基础的传统教学模式,“LBL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学生,教师虽然可以主动地讲,但学生往往是被动地听”[4]。LBL模式其实就是一种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枯燥过程,不顾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而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不能完全舍弃这种传统的模式,有的基础理论比如古代哲学思想、阴阳五行学说、藏象、经络等基础理论还是需要教师传授和讲解的。采用LBL与PBL相结合的模式就能较好地实现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的紧密联系,从而培养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及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其实上面所列举的案例教学和实验教学法,二者不仅在强化学生主体性方面发挥较大影响,而且其本质就是一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依据中医学的特点,理论教学必然要与临床病案结合,是课程本身所提出的要求。所以,病案问题式教学法是近年来广泛推广的教学方法,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利用病案资料组织讨论,吸引学生更多投入和参与,才能使理论与临床实际更加贴近。巴哈尔・哈德尔等人认为“以病案问题作为素材,让学生处于当事人的位置,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思考和讨论病案问题中的各种疑难情节,逐步形成具有各自特点处理方案的教学。它能培养学生系统地掌握与应用专业理论,提高综合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开拓进取的良好品质”[5]。实验教学法也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方式。王朝阳等人指出实验教学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途径。因而,结合教材内容开展一些实验课是必要的。

综合以上几点看,《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改革应符合课程本身的性质和特点,明确教学的目标和使命,从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针对当前突出的问题要想方设法采取各种有效手段解决问题。当前教学存在的问题,还是部分教学内容难懂,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厚、主动性不强,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联系不够紧密等突出问题。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及创新教法,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都是有效克服教学中困境的方法。显然,我们努力的方向是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加强理论与实际的结合,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其应用专业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鉴.课堂重构:从“知识课堂”到“生命课堂”[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1):30-33.

[2]李金云.课堂教学改革研究30年:回顾与反思[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4):46-60.

中医学的基础特点篇(3)

2结果与分析

2.1总体情况

以立项年度为准,1998至2012年与中医药研究相关的“973”计划立项3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立项65项,两类项目(以下两类项目均指1998至2012年与中医药研究相关的“973”计划已立项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已批准重点项目,不再说明)共95项。

2.2项目承担单位情况

2.2.1各类承担单位承担项目情况按照项目承担单位性质,把项目承担单位分为医药类大学(含军医大学,以下不再说明)、研究机构(含军医研究机构,以下不再说明)、非医药类综合大学、中医医院、医药企业五大类。除1999年立项的“973”项目《方剂关键科学问题的基础研究》由中国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共同承担之外,独立承担的94项项目中,各类单位承担的项目情况见表2。其中,承担项目最多的前三家单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12项,包括14个二级院所)、上海中医药大学(8项)、中国药科大学(7项),三家单位承担的项目总数占比287%。

2.2.2各省(区市)项目的承担数从承担单位所在地域分析,“973”计划项目承担单位分布于全国10个省(区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承担单位分布于全国17个省(区市)。

2.3项目研究领域分布情况两类项目按照研究领域大致可分为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中药方剂研究、针灸穴位研究、科研方法学四大领域,其分布情况见表4。其中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包括基础理论的系统整理与框架研究、脏腑津液气血体质、病因病机、诊断研究、证候研究、治则治法六个小方向,各方向的项目数见表5。中药方剂研究包括中药资源、中药炮制、中药药性、方药有效成分及作用机理、中药方剂配伍、中药研究的新技术六个小方向,各方向的项目数见表6。针灸穴位研究包括经脉穴位研究、针刺治疗及作用机制、灸法研究三个小方向。

3特点与问题

3.1中医药整体的资助力度在不断加强表1中反映出1998至2012年两类项目的项目总数总体上是上升的;经统计,2005至2012项目总数是1998至2004年的3倍,可见中医药基础研究逐渐受到重视。从两类项目的导向上看,“973”计划中医理论专题强调重大理论问题的解决,提出源于实践、高于实践、指导实践的基本思路,结合多学科技术但坚持中医理论自身道路;国家自然基金重大项目针对重大问题,强调多种创新思路的探索,强调多学科新技术的应用,二者各有侧重和不同。

3.2医药类大学是中医药研究的主力北京、上海两地集中了中医药基础研究丰富的科研资源。两类项目中,医药类大学承担的项目总数超过一半,原因可能在于医药类大学集教育、科研于一体,有较为宽松的科研条件和优越的科研条件,为承担部级重大研究项目奠定了基础。同时,企业应该是医药研发的重要力量,企业的研发成果可以更快的促进中医药的产业化。医药企业在2005、2008、2011年分别承担1项“973”计划项目,显然离人们的期望有较大差距。从承担单位所在地域来看,北京、上海两地承担的项目占据总项目数的一半,说明京、沪两地集中了丰富的科研资源。而中西部地区承担项目数较少,此种情况与李氏等[4]从2005至2011年度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情况看中西医结合学科发展状况得出的结论类似,中医药的基础研究可能也存在地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3.3从研究领域分布看中医药基础研究的特点和热点1)整体来看,中药方剂研究是中医药基础研究的热点,且中药方剂研究吸引了更大程度的广泛参与。表4反映出中药方剂研究占据了中医药基础研究的主导,其项目数较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多出一倍有余。经统计,承担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21家单位中,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科研机构、中医医院共16家,比例为762%;承担中药方剂研究的56家单位中,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科研机构、中医医院共21家,比例仅为375%。其他承担中药方剂研究的单位中,不乏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985”“211工程”著名高校,中国医学科学院、哈尔滨医科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等著名西医院校/研究机构。可见,中药方剂研究比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吸引了更大程度的广泛参与。有学者[5]统计了2011年《中国医学文摘—中医》全年收录文章中基金文章的结果,得出了“在中医药研究领域,重视中药方剂的研究与开发,高于重视中医药的临床实用”结论,本文数据从一个侧面验证了此结论。2)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中,脏腑津液气血体质和治则治法是研究热点,证候研究和中医诊断研究项目数相对偏少。6项脏腑津液气血体质研究中,五脏相关的理论研究占据了4项,分别是2008年立项的“肺与大肠相表里”脏腑相关理论的应用基础研究、2009年立项的“基于‘肾藏精’的脏象理论基础研究”、2010年立项的基于“肝藏血主疏泄”的脏象理论研究、2012年立项的“脾主运化、统血”等脾脏脏象理论研究。治则治法中,主要集中于死亡率高、危害大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COPD、Alzheimer病等。在中医基础理论系统整理与框架研究方向中,广州中医药大学的邓铁涛教授负责的项目《中医基础理论整理与创新研究》于2005年获得“973”项目资助,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潘桂娟教授负责的项目《中医理论体系框架结构研究》于2012年也获得“973”项目资助。证候研究方面,辨证论治作为中医药特色之一,证候研究项目仅为4项,说明证候研究仍然是中医理论研究的难点,有待进一步加强。中医诊断研究方面,2004年由北京工业大学贾克斌教授负责的项目《中医关键诊断信息获取与处理理论与技术研究》是目前为止唯一的重大项目,这可能与中医诊断特有的抽象性、标准的多样性以及所需技术手段的多样性和多学科的交融性有关,该方面的研究还迫切需要加以重视。3)中药方剂研究中,中药方剂药效物质及其机理和中药方剂配伍是研究的热点,中药安全性研究逐渐受到重视。中医药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根本原因在于其在临床的有效性,但中药方剂组成成分复杂,确定中药方剂中的有效成分及其配伍规律自然成为研究的热点。同时,随着中药在临床广泛使用,中药的安全性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2002年批准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乌头类有毒中药的安全性研究》和2008年立项的“973”项目《确有疗效的有毒中药科学应用关键问题的基础研究》反映了此种趋势。4)针灸穴位研究中,针刺治疗及作用机制集中于针刺镇痛的机制,经穴特异性是经脉穴位研究的热点。与针刺镇痛有关的研究中,北京大学分别于2007、2012年获得“973”项目支持;在经穴特异性研究方面,成都中医药大学梁繁荣教授申请的项目获得2006、2011年的“973”项目支持,广州中医药大学的许能贵教授申请的项目获得2009年“973”项目支持。灸法研究中,上海中医药大学吴焕淦教授领衔的团队于2008年申请的《灸法作用的基本原理与应用规律研究》获得“973”项目资助,该项目标志着新中国成立后灸法首次作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立项。5)随着循证医学、统计学、临床流行病学等学科新思想、新方法不断应用于中医药研究,中医科研方法学研究逐渐得到重视,中医药疗效评价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两类项目中,与中医药疗效评价的方法学相关研究的项目有5项,其中2项“973”计划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但国内有学者[6]在总结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的现状和进展时谈到:“我国在研究中医药的临床疗效评价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着问题,至今为止未建立一套适合中国国情及传统文化的临床疗效评价体系,这在很大方面阻碍着中医药事业在国际上的发展,在这种医学背景下,如何健全发展中医疗效评价体系成为发展中医学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中医学的基础特点篇(4)

近几年,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所招收的大多是初中分流的学生,其特点为:学习基础差、学习态度不明确、对学习缺乏兴趣。中医学习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语文基础,而这正是这部分学生薄弱的环节。再加之笔者学校中医学基础教学安排在第一学年第一学期,学生没有任何有关医学的知识,这就使本来就晦涩难懂的中医学基础的学习更加困难。比如在讲五脏的生理联属时,就要讲到大量的临床实例,学生听起来就感觉非常吃力。

二、明确中医学基础的教学特点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体会到中医学基础是非常难教、难学的课程之一,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内容抽象、复杂,难以掌握。如对阴阳、五行、气、精、经络等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中医基础理论,学生难以理解,但这些理论却贯穿于所有的中医课程中。二是思维差异。中医的思维方式与西医截然不同,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生要同时接受两种医学模式,这对于基础较差的他们来说是难上加难;且学生从小接受的思维模式更倾向于西医,对中医容易有排斥心理。三是内容容易混淆。中医学习和西医学习同时进行,学生很容易将两者混淆。比如肝的生理功能为肝主疏泄和肝主藏血,这和西医的解释有很大差别,学生很容易用一种观点来解释另一种观点。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明确要求学生用中医的理论来解释中医的观点。

三、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使教学内容形象生动

1.提问式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大纲和临床需要,在课程结束前对下节课的内容提出一系列问题。如在学习“气”时,笔者提出问题:“武打电影中常常出现元气大伤的情景,那么,什么是气?元气又是什么?气分为几类?其各自的功能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学生通过预习教材,对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有了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把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每组提出问题,笔者对问题加以解释,最后对本节课进行总结,找出理解错误的原因。这样学生不仅能牢固地掌握课程内容,而且能通过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脏腑学说与西医参比教学法

教师在中医学基础藏象教学中,讲授生理功能时,与西医的观点对照讲授。如心的生理功能为心主血脉和心藏神。在讲述心主血脉时与解剖学联系,可用血液循环途径及心脏的腔室结构来理解心主血脉;讲授心藏神时用日常与心相关的成语来理解,如用心想事成、三心二意等来说明心与神志有关。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收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3.触类旁通法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的特点之一,其中一个观点是人与自然界是统一体。自然环境与人的健康密不可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从感知周围环境入手,触类旁通地理解深奥的中医理论。比如六淫包括风、寒、暑、湿、燥、火,这些作为自然现象每个人都有感知,讲解时教师就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会区分自然现象与致病因素的不同,收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中医学的基础特点篇(5)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下文简称《基础》)课程是高职医学院的一门必修课程。2005年新课程方案颁布之后,《基础》课作为大学一年级新生接触的第一门思政课程,固然对大学生的政治素养、能力塑造等各方面起到综合化、一体化的教育。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快速发展,把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医疗卫生事业建设第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高职医学院校也应运而生。国发201419号文提出:高职教育要“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重点提高青年就业能力。”根据文件精神,《基础》课的教学内容自然要和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联系起来。也就是说,在教学实践中要把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定为《基础》课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把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的要求落实到《基础》课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高职学生找到自己的人生理想,规划前程,最终实现自身价值。

一、高职医学院《基础》课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的教学目标设定难以体现高职医学院的育人目标

《基础》课是高职院校普遍开设的必修课之一,所采用教材以国家统编为主。这种情况下,高校《基础》课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上往往比较统一,难以体现专业差别。然而,高职医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有其自身特点,这些设置不能很好地满足教学的需要。同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大体地出现同样的教学内容在不同专业间反复授课的情况,而没有因地制宜,按照不同专业的特点、就业方向,去制定不同的教案和内容。所有的这些情况,都会严重制约《基础》课的教学质量。所以,高职医学院要根据自身专业特点和培养方案,在不脱离国家对思政课程的总体要求的指导下,重新定位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以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为主旨,开展思政教育,并能体现自身的专业特色。

(二)课程的人文素质要求与学生重视不足的反差

医学这门学科跟有些学科相比,内容繁重而单调。这体现在,医学生要花不少的时间来记住大量的医学知识。比如,基础医学中,除了日常的多门医学课程学习之外,医学生还得花费不少的精力来做各种实验,参与见习和实习。在这种情况下,医学生没有更多的时间来投入到对人文素养方面知识的学习,如此长期下去,自然会出现对人文素养方面知识的匮乏,愈发觉得这方面的知识无关紧要,对《基础》课也愈发无趣,从而影响了课程的教学。但是“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其核心为基础能力、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大学生阶段对就业能力的养成起到重要作用,特别是人文素养方面的课程更是功不可没。所以《基础》课作为高职医学院面对大学一年级新生的第一门思政课,必须改革教学方法,自觉把促进大学生就业作为己任,在《基础》课的日常教学当中,要突出合理就业、科学择业的观念,转变高职医学生“就业靠关系”、“创业靠父母”的消极想法,使学生及早的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努力提高自己的素养和能力,为能顺利就业铺设好一切道路。

二、就业导向的《基础》课程建设的思考

(一)以就业为导向,将服务学生就业作为课程教育理念

现在许多高职医学院《基础》课仍然使用传统的教育方式来授课,即以传授知识为基础,以传统的理论灌输方式,教师的工作就是“传道、授业、解惑”。然而,现代教育的任务是培育具有与时代相适应能力的综合型人才。所以,学校教育更重要的任务是使学生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在学习中善学乐学,同时还要引导大学生发现自身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只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才是社会发展的最高目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性。”也就是说,高职医学院《基础》课也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教育全面协调观,以服务学生顺利就业为己任,遵循高职教育特点,使思政教育的出发点是服务于人的一切发展。

高职医学院的就业率越来越受到社会不同阶层的广泛关注,许多高职医学院都深刻地意识到,本校的医学生就业质量和数量已经成为社会衡量、评价本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影响到学校的办学声誉和前途发展,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在校生的学习状况,成为影响校园环境稳定的因素之一。面对如此形势,高职医学院《基础》课要一改过去纯粹理论灌输,要以服务学生就业为教育理念,进行全面的教学改革,即把有利于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课程资源挖掘出来,根据学生在成长成才过程中出现现实问题的需要,制定就业指导教学任务;指导学生将《基础》课的理论知识、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自身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能力三者紧密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进行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法制教育,全面地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总而言之,高职医学院《基础》课程必须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题,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根据大学生成长、长才的规律,教育、引导大学生培养、提高自身就业综合能力。

(二)突出课程重点,融入丰富的应用题材

《基础》课要重视大学生的就业需求,要突出就业指导,将就业指导贯穿于教学中,使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更能贴近实际,符合大学生的就业需求,也使课堂氛围变得更加充实、活跃。只有这样,《基础》课才能真正引起学生的兴趣,体现《基础》课的魅力,从而从被动学习向自发学习转变,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使《基础》课能起到正面的思政教育效果,使就业能力指导与《基础》课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笔者认为要注意以下方面:第一,和其他普通高等院校一样,高职医学院《基础》课的课程目标的确定必须与党和国家的政策和要求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必须以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作好大学生意识形态的引导,使大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使大学生自觉具备远大的理想信念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良好的政治素养;第二,高职医学院《基础》课还必须体现高职医学院的人才培养特点,坚持以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为自身宗旨,以培养服务于高技能高素质的人才为自身目标,引导高职医学院学生找到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与成才观,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总之,高职医学院《基础》课要在不脱离国家主体意识形态下,不违背国情和政策的情况下,进行具体教学活动时,要把学生当作即将走向医疗卫生第一线的社会人来对待,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同时根据高职医学院各专业的特点和就业所要求的素质能力,来制定《基础》课的课程目标,真正起到搭建产学平台,学以致用,减少学与用之间的差距,切实帮助大学生成才成长,顺利走向职场。

参考文献

中医学的基础特点篇(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中的一门公共必修课,旨在提高大学生道德素养和法律素养,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医学类学校的《基础》课不仅承担非医学专业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道德素养和法律素养等基本素质的教学,还承担医学生独有的人文素质培养,这正是医学院校《基础》课教学的最大特色。本文以湖南医药学院的《基础》课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创新医学院校《基础》课教学特色,使《基础》课教学与医学人才的培养更好地结合,真正培养出一批既具专业技术又具医生人文素养的高素质医务工作者。本文从教学目的、教学设计、成效评估三个维度探讨我校《基础》课教学特色,以求教于同行。

一、紧扣人文教育,把《基础》课的教学目的与医学模式的转型结合起来。

人文精神是在人文文化的创造、传播、解释、应用过程中形成的精神特质。人文教育的核心是人文精神,指的是以人为本、对人的关怀、仁爱精神、人道主义精神。医学人文是人文精神在医学领域中的体现,内涵是尊重生命,以病人为本。由于传统的生理医学模式,导致长时间内对医学生的培养只注重医学科学的培养,完全忽视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导致社会医疗纠纷事件数逐年攀升,也使医学发展的模式成为单向发展的畸形模式,向社会-心理-生理医学的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型是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模式不仅要求医学生具备精湛的科学技术,还要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在医学发展模式上实行医学科学与人文素养“两条腿走路”,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由此,医学院校的《基础》课的教学目的不仅是培养医学生的政治属性、社会属性,还应该与医学人文教育结合,注重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在教学理念上突出医学“仁爱”精神,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基础》课教学的始终,并把教学立足点放在以“人”为本上。

(一)在教学理念中突出医学“仁爱”精神。“仁爱”是我国传统医学人文精神的核心,医学院校《基础》课在教学理念上首要突出的是“仁爱”精神。孔子曰:“仁者,人也,”“仁者爱人,”“爱人”是一种“类”的自觉,它要求把别人当做自己或者亲人一样对待。历代医家强调医者要有一颗同情病人、真诚地为病人解除痛苦的“仁爱”之心。这种“仁爱”精神与融真、善、美为一体的《基础》课有着完美的契合之处,为两者之间的沟通架起了一座逻辑桥梁。近几年来,医疗领域内的医疗纠纷事件数不断攀升,据有关专家分析医务人员人文素养的缺失是导致医疗纠纷频发的主要原因,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在于很多医务工作者缺乏“爱人”的能力,从源头上培养医学生的“爱人”的能力即“仁爱”精神已成为《基础》课教学的当务之急,《基础》课在教学理念上应突出医学“仁爱”人文精神,这是医学院校《基础》课教学的重要任务。《基础》课的教学实质是培养学生真、善、美的品质,在培养医学生求真、扬善的“仁爱”品质上具有独特优势。

(二)把德育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德育是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根本,是《基础》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德育”一般视为道德教育的同义词,包括世界观教育、人生观教育、道德观教育及法制观念教育等,对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医学人文教育不仅要求医学生具备精深的知识底蕴、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而且能够积极正确应对医学与人文科学相互渗透、交叉带来的诸多尖锐而复杂的社会问题,尤其是医学伦理问题,加强医学人文教育必然要求加强医学生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是《基础》课的教学目的之一,这与医学生德育教育要求不谋而合,更凸显了《基础》课在培养医学生德育方面的优势。德育为医学人文教育之本,尤其在当今医学饱尝医学伦理道德逐渐萎缩之苦时,德育教育应该贯穿于《基础》课教学的始终。《基础》课的教学内容中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道德都成为医学院校德育教育的丰富养料。

(三)把教学的立足点放在以“人”为本上。以“人”为本是医学人文教育的核心,是医学院校《基础》课教学的立足点。人文精神在本质上体现为对个体生命和人类命运的关注和关怀,医学人文精神关注的是在病痛中挣扎的、最需要关怀和帮助的人。现代医学模式由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再发展到以人为中心,充分体现现代医学对人的尊重和对人的价值的肯定,医学人文教育应该回归到以“人”为本的教育,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基础》课作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浓缩版,不仅在教学目的上体现培养具有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完整的社会人,而且在教材内容中有关于对人和人生认识的完整章节,这与医学人文精神以“人”为本的出发点相契合。从这个意义上讲,医学院校《基础》课的教学立足点应该以“人”为本,这样既能达到《基础》课教学目的,又使《基础》课成为培养医学生人文素养的主阵地。

二、凸显实践环节,把《基础》课的教学设计与医学人文教育的普及相结合。

作为医学院校的《基础》课,对医学生人文教育的普及是该课程教学的特殊目的和使命。《基础》课的课程设计本身在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养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基础》课在对医学生人文教育的普及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我校在《基础》课教学设计过程中,不是采用通用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而是依循教材体系,在大纲规定的范围内,根据我校医学人才培养需要,在教学内容上,融入医学人文教育,充实教学具体内容;在教学形式上,体现人文精神,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就教学环节而言,我校更善于利用学校有限资源,凸显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基础》课对医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实效性。

(一)教学内容融入人文教育。在《基础》课的实践教学中融入医学人文内容,是增强医学院校《基础》课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实践教学是《基础》课教学的重要环节,通常采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目的在于通过隐性教育方式,达到“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的效果。我校《基础》课的实践教学注重与医学人文交融,从医学专业角度设计实践教学内容,使《基础》课的实践教学达到《基础》课教学目的与医学生人文素养提高的双重效果。

近年来,我校根据《基础》课教学大纲和医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了一系列实践教学。如大一新生刚开始进入新的人生阶段的时候,邀请优秀校友返校作“人生起航,放飞梦想”的专题讲座。通过这次讲座让学生与自己贴近的人进行一次心灵对话,让学生能尽快转变角色,设计未来的生涯。这次实践课帮助学生开启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其教学效果是理论课教学难以达到的。在进入“道德篇”教学时,设计了“我看校园之教育篇:校园观察系列活动”。此次实践课的目的在于通过观察本校园内一些学生的不文明行为,让学生意识到不文明行为的负面性,培养学生的公德意识,规范学生的行为。这次实践课是对学生基本道德素养的培养,是医学生必备的公德素质培养。为培养医学生的大爱精神,特别设计了“大医精诚”之教育篇:“医学精神”主题教育活动,目的在于培养医学生关爱生命,引导学生具备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感,明白“医乃仁术”的含义。此外,为普及我校学生的医学相关法律知识,我校专门设计了“医学生法律素质培养”专题讲座,邀请专家来我校讲座等。我校还根据现代医学发展情况,不断更新实践活动内容,适应社会发展对医学生的要求。正是这一系列实践活动,更好地发挥了《基础》课提高我校医学生人文素养的主渠道作用。

(二)教学形式体现人文精神。医学人文精神是一种人性教育,人文精神的养成一般要通过多种途径,利用外化和内化等多种形式进行渗透才能孕育人文精神的硕果。因此,实践教学还采取多种教学形式,通过生动活泼或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体现医学人文精神,达到隐性教育的效果。总结我校《基础》课实践教学形式,主要有以下四种形式:(1)专题讲座式;(2)调研考查式;(3)情景表演式;(4)演讲辩论式。下面分别对这四种实践教学形式如何展开进行详细介绍:

在“大学生涯之规划篇:我的大学我做主”的实践活动中采用“专题讲座式”的教学形式,聘请优秀校友返校作专题讲座,以他们成功的人生经历引导学生规划大学生涯或人生生涯,让学生尽快明确大学阶段的目标,适应新生活。在“我看校园之教育篇:校园观察系列活动”的实践活动中主要通过“情景表演式”的教学形式,请学生先仔细观察校园内一些不文明的现象,然后把这些不文明现象编演成医学话剧或小品,整个过程自导自演,既丰富了教学内容、活跃了课堂,又增强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这种教学形式很受学生欢迎,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基础》课的兴趣,同时通过这种情景表演的方式进行了对不文明行为的反思,达到了良好的实践教学效果。在“大医精诚”之教育篇中,主要采用“调研考查式”的教学形式进行,学生自行组成调研小组,到我校指定的医院、药企、养老院、孤儿院等实践教学基地,根据指定的调研题目,坚持调研过程分工协作、调研报告各自撰写。在这一过程中鼓励学生到实践教学基地服务,在实践中体验国情民情,体验患者的疾痛,在亲身实践中体验“大医精诚”的含义。最后,为活跃课堂,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方式,我们采用“演讲辩论”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形式灵活,可以在课堂上随机选取一些热门的社会话题进行演讲辩论,辩论结果并不重要,关键是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给予正确引导,加强学生人文素养教育。总之,我们通过一系列多样化的实践教学形式,让医学教学与《基础》课实践教学、医学人文教育尽可能完美结合,提高我校医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创新培养模式,把《基础》课的成效评估与医学生培养的科学性结合起来。

由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现代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医学生的培养模式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IIME)制定了医学教育的国际标准,提出医学院校以文化素质教育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本质上就是通过人文素质教育的多样化途径,推动医学模式观念和实践的转变。我校经过长期的探索初步形成医学人文这一医学生创新培养模式。医学人文的创新培养模式即医学科学与医学实践通过对“人的病理学本性”的关怀,使人的身体与精神达到舒适、健康与和谐的状态,其目的是按照医学教育规律从专业本身开掘其内在的人文意蕴,并在与实践的结合中不断养成专业技能、高尚精神与世界眼光。医学生是否具备相应的医学人文素养,如道德素养和法律素养是可以通过《基础》课实践教学的成效评估考核的。以科学的考核体系推动医学生培养的科学性是我校创建医学人文培养模式的创新性尝试,基本思路是创建以医学人文为重点的考核体系,构建以人文诉求为核心的医学价值观,并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人文精神。

(一)创建以医学人文为重点的考核体系。《基础》课的考核方式因校而异,创建以医学人文为重点的考核体系是我校培养医学生的重要手段。随着医学人文素养在医学生培养模式当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医学院校的《基础》课把医学人文素养纳入其考核体系是必然趋势。《基础》课的教学目的不仅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更促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内化为自身的素质和修养,并最终体现在行动上,做到知与行统一。我校《基础》课根据教材大纲要求结合我校医学生培养模式和医学生的特点创建了一套以医学人文为重点的考核体系。该考核体系的主要特点是把医学人文素质作为一项硬性指标纳入考评体系,具体考核方式量化到实践课考评中,强化实践课的考核功能。一要增大实践成绩比例。实践课成绩占考核总成绩的1/5~1/3(具体比例,每年略有变化,按学生素质情况而定)。二要完善考核评价内容,包括实践教学的参与情况,实践报告是否按时按质完成。三要完善考核评价方法,采用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相结合,师生评价与社会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并对平时表现突出的优秀学生实行免试制度。还要提升考核评价效用,一方面,把实践成绩合格作为《基础》课人文素质合格的必备条件,另一方面,把人文素质测评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考评体系。实践证明,这套考核体系一定程度上发挥了考核的督促作用,对调动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对提高我校医学生的人文素养有很大帮助。

(二)构建以人文诉求为核心的医学价值观。构建以人文诉求为核心的医学价值观是我校培养医学生的关键。价值观是指关于价值观念的完整系统,是人们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在改造世界、创造和享用价值的过程中形成并确立的相对稳定的观念模式,是人们以价值关系为反映对象,对人们的价值活动起导向和规范作用的社会意识。传统的医学价值观主要指研究医学行为的价值,这一价值是建立在科学判断基础之上的,它以客观的方式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得出个人及人类生命与健康的事实。这种典型的实证主义医学价值观使医学的发展陷入狭隘的境地,也是导致医患关系不和谐的主要因素之一。因而,在整个社会追求“人”的意义和价值时,以提高人类生命质量为目的的医学必然呼唤以人文诉求为核心的医学价值观,这一价值观必然要求医学院校培养出的医学生不仅有精湛的医术水平,还要有高尚的医德素质,才符合医学生培养的科学性。从这个意义上说,构建以人文诉求为核心的医学价值观是科学培养医学生的内在要求。《基础》课在成效评估这个环节上起着根本的导向作用,换句话说,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的《基础》课的价值取向决定了医学生培养的根本价值取向即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以人文诉求为核心的医学价值观是其必然价值取向。

(三)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人文精神。社会实践是医学生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基础》课实践教学的主要途径。医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在于巩固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更在于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人文精神,将《基础》课中以人为本的思想转化为行医过程中的人文关怀理念。宫福清等人提出:“培育医学人文精神要比传授医学人文知识复杂而艰巨得多,它是一种培养正确认识形成的过程,是培育医学生的行动自觉。”①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医学人文精神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校《基础》课的实践教学开展的是与医学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把人文价值与医学知识相结合,加深学生对医学人文价值的理解,再通过社会实践的作用,逐渐将人文知识、人文价值转化为内在人文精神,为服务社会树立正确的医疗观。实践活动的价值在于推进医学生对医学的理解,将对医学的理解通过实践再认识,从而把握医学专业学习发展的价值理念,并内化为医学人文精神。通过这样一个“实践―认识―实践”的认识过程,实现医学生对医学人文精神的把握,提升医学生的精神境界,培养出现代医学需要的医学生,这是科学培养医学生的一条必经之路。

注释:

①宫福清,戴艳军.我国医学生总体培养目标定位的思考.医学与哲学,2012,5,VOL33(5A)总第452期.

参考文献:

[1]张会萍.试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党的文献,2012(6).

[2]刘长庚.高等医学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方法探析.医学教育探索,2008,VOL7(10).

[3]熊佳.具有中医特色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效性研究.科技视界,2012(15).

[4]田丰.医学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教学改革探索.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3(2).

[5]张飞.医学生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培育模式探讨.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7).

[6]李耘,白浩鸣.医学生的培养应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需求.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2(12).

[7]武玉梅.医学人文―医学生创新培养模式的标志成果.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研究生论文专刊,2008(3).

中医学的基础特点篇(7)

    中医药学术要在21世纪获得重大进展离不开一批完整掌握中医药理论精髓,且具备现代科学知识、技能的中医药人才,而这种人才培养成功与否的关键在现代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中药学》是中医药教育的重要课程,培养21世纪合格的中医药人才,教学和教材的改革是关键,基础中药学和临床中药学分段教学能使学生更好地将中医药理论与临床实际衔接,也有利于大学后的继续教育,并有利于中药学科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各科应用的研究和发展。本文中所述的教学模式适用对象是中医医疗专业、中西医结合医疗专业本科或本科以上的学生。

    一、《中药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第一版全国统编教材《中药学》至今,《中药学》的教学基本上是在《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诊断学》后开始,学生尚未接触到中医经典著作和临床学科的学习,对中药的临床应用基本上不能理解,尤其是对《温病学》、《伤寒论》、《金匾要略》和临床各科中的病名及术语不能理解,如桂枝治疗奔豚气、半夏治疗心下痞、葛根治疗项背强几几、燕白、瓜篓治疗胸痹、柴胡治疗少阳病、黄荃治疗湿温病等,因而学生对掌握各味中药的适应症有较大困难,影响《中药学》教学的质量。而对研究生或大学后的继续教育,目前的《中药学》教材和教学模式又不能满足较高层次的需求。

    二、《中药学》分段教学的意义

    寻求《中药学》教学模式的突破,提供中药教学和教材改变的成功范例:现行的《中药学》教学模式基本上是采取课堂满堂罐的教学模式,不管学生是否理解,而且从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衔接情况看,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一般要间隔一、二年甚至更长时间。而《中药学》分段教学就是指将《中药学》的基础理论部分在临床课之前进行;在教学过程中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等基础理论与中药学基础理论有机地衔接起来;在专业基础课《温病学》、《伤寒论》、《金匾要略》及临床课学习后,进行临床中药学的教学,使学生能顺利地过渡到临床中药学的学习,并为临床实习毕业后的临床工作打下良好基础。两者结合起来学习,还可减少知识的遗忘,节省教学时数,提高教学效率。

    培养高质量适合现代中医药发展的中医药人才,适应医药卫生改革的要求:现行《中药学》教学模式由于其与中药学术特点、学术水平存在相悖现象,在中药理论与临床应用教学方面都存在不足,学生在学习《中药学》时,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试连常用中药的药名、基本功效和临床应用均忘记的现象普遍存在,更谈不上在临床上得心应手地使用中药。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转变以及医药卫生制度改革的深入,中医药在我国医疗卫生市场将有更大的需求,通过《中药学》教学模式的突破,培养高质量的中医药人才,也有利于《中药学》学科的发展研究,有利于推动中药学术的发展。

    三、《中药学》分段教学的依据

    1.《中药学》的学科特点、发展趋势

    中药学是以研究中药基本理论、中药性能与临床应用为主的一门学科,属中医药专业中重要的基础课。它既是中医学理、法、方、药体系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大中药学学科中的核心和基础,既属药,又属医;既是基础课,又具临床性质。

    《中药学》学科的发展已经是在朝着基础中药学和临床中药学的趋势发展,近年来,中药学基础理论研究受到重视,已经对中药的四气五味、归经、十八反、十九畏、中药配伍及炮制等理论进行了初步的实验研究;中药学基础理论的专著如《中药药性论》等,已有一定数量的论文;临床中药学的研究与应用也迅速发展,并向专科临床中药学发展,专科用药和合理用药成为中药学发展的重要方面,如雷载权、张廷模主编的《中华临床中药学》、赵学敏主编的中医药高级丛书《中药学》等。作为高等中医药教育,应根据学科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以及21世纪人才的培养需求,调整教学模式势在必然。

      2.临床中药学在中医药学科中的地位

      由于临床中药学主要是研讨中医临床各科所用药物的如何应用,所以,它又具有与临床学科密不可分的关系,它是直接根于临床。临床中药学这一学科在近几十年来,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其表现为:一是药物数量的增加及新药的不断涌现。自汉代《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后世历代不断增加,至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载药已达1892种。而《中华本草》收载的药物达8980种,总结了中国传统药学的成绩,集中反映20世纪中药学科的发展水平。二是新药的研制开发,许多按中医药基础理论组方研制的,如复方丹参片、丹参滴丸等;并对一些临床常用的老药,发掘出新的功用,如川苟用于治慢性肾炎氮质血症、新生儿硬肿症、功能性子宫出血;天麻治脑外伤综合征、神经衰弱;以及肉从蓉可治氟骨症、仙鹤草治肿瘤、白及治肺结核、砒霜治白血病等等。还有从中药中提取有效成分而制成新药者,如川芍嚓、青篙素、丹参酮、鱼腥草素、靛玉红(青黛中提取)、康来特(惹茵仁中提取)等等;同时对人参、黄蔑、麻黄、附子、大黄、当归、丹参、川芍等常用中药进行了系统的药理研究,揭示了传统功效活血祛疲、扶正补虚、通里攻下、清热解毒等中药功效的若干机理。临床中药学研究离不开临床学科,临床学科的发展促进中药学科的发展;临床中药学的发展又为临床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法。临床中药学的发展已经为基础中药学和临床中药学分段教学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四、《中药学》分段教学的模式探讨

    通过对基础《中药学》和临床《中药学》分段教学的试教和研究,摸索出分段开设该课程的最佳时机,以及实施的具体方案,实现21世纪中药学的教学模式新突破。

     1.内容

    基础方药学和临床方药学分段教学的教学方法研究、教学大纲的研究、教材编写的研究、教学课件、多媒体的研究等。

      2.方法

    (1)文献研究法:收集编写资料。

    (2)调查研究法:在充分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分析现行中药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广泛的调研。

    (3)实验研究法:通过对基础中药学和临床中药学分段教学实验班的研究,摸索出分段开设该课程的最佳时机,以及实施的具体方案。

      3.特色

    从中药学的学科特点探讨基础中药学和临床中药学分段教学的教学模式,寻找教学研究的突破口,该教学研究实用性强,有运用和推广价值。并结合现代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模式,从学科特点探讨课程和教材、教学方法、方式的改革,使教学真正与学生的知识发展水平相适应,有较强的创新性。

      4.教学模式探讨

      (1)基础中药学的教学模式:基础中药学是指中药学中的三基部分,即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体内容包括总论部分的中药的形成和中药学的发展、中药的名称和分类、中药的产地、采集和储存、中药的炮制、中药的作用、中药的性能、中药的应用等,重点是在中药的药性理论;各论部分包括概说部分(各章节的定义、性能特点、功效、适应证,分类、使用注意等;单味药物的性味、归经、性能特点、基本功效、主治病证等;基本技能包括常用药物植物、饮片的基本知识与识别。

中医学的基础特点篇(8)

随着我国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人民对医疗卫生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对高质量的药学服务需求越来越迫切,为满足社会的需求,近年来药学专业分支越来越细,对药学专业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无论是社会连锁药房、医馆、医药公司还是医院,都要求药学专业学生有一定的医学基础功底。医学基础课程是药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且是满足当前社会需要的重要内容,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高职药学专业非常重视医学基础课程。人体解剖学、病原生物学、医学免疫学等基础医学课程是药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课程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药学专业课程的学习,对学生就业有直接的影响。由于高职学生本身学习动力不足,学习习惯差、学习能力弱使得学生对医学基础课程缺乏学习兴趣,且部分学校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不高。为了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对高职药学专业医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提出一些当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单一、专业针对性不强

在大部分高职院校,药学专业与医学专业选用通用医学基础课程教材。这一类教材侧重于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联系,缺乏与药学专业的关联性,有些内容甚至已超出药学专业的实际需要。而药学专业需要的医学基础知识是需要与药学知识息息相关的,而不是单独的医学知识。如《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这一基础医学课程的教材中,没有药学专业对应的知识点,全部为医学通用的内容。如“药物制剂中常见的放线菌”、“医学免疫学与生物药物的关系”等。药学学生会误认为这些医学基础知识跟他们的专业相关性不大,从而出现对基础医学课程重视程度不够以及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

(二)教学过程缺乏与药学专业有机联系

专业基础课程一般都在第一年开设,医学基础课程基本都在大一开设。学生一开始就学习医学知识,由于医学基础课程按照医学专业内容讲解,故药学专业学生无法了解到本专业相关的药学知识,这就势必会影响学生对专业的认识,甚至学生开始厌烦这个专业。如人体解剖学,各种器官、组织的微细结构和各种生理变化的具体过程等具有抽象、复杂、难记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局限于理论的讲授,疏忽了将这些知识与药学联系和交叉渗透。由于大多数内容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且内容相对抽象,没有与专业挂钩,学生不太容易理解,造成学生对专业基础课失去兴趣。而学生为了拿到学分、开始应付考试,单纯的死记,学习效果较差。

(三)教师缺乏药学相关专业知识

目前,各高职院校中,进行医学基础课教学的老师基本上都是医学系的专业老师或者是医院聘请的临床教师,很少有专门的临床药学老师教医学基础课程。决大多数教师是从医学院校毕业就到高职院校教学,没从事过临床药学及其他相关药学工作,缺乏对医学知识在药学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故在教学过程中,难以把握药学专业学生真正需要的医学基础知识,按照医学专业的特点或者是在医学专业课的基础上机械的减少部分课时,就作为药学专业的基础课,这个与药学专业的需求脱钩,不符合药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特点。

二、针对以上问题应采取的对策

(一)选用合适的药学专业基础医学教材

为使医学基础课程更好的适用于药学专业的教学,坚持“以必需为原则、够用为度、岗位需求为标准”来选取药学专业相关的医学基础课程教材,如采用药学类专门的医学基础课程《生理学》《微生物》《人体解剖学》等教材。这样,既能方便教师按照专业人才培养需求设计教学,又可以增强医学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关联性和针对性,有利于学生对药学专业的认识和理解。

(二)联系临床实践,凸显基础医学的关键作用

药学学生学习医学基础课程,目的是让学生有一定的医学基础,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更好地做好药学服务。目前我国药学类专业普遍存在重专业课、轻基础课,重实践、轻理论的特点,如何提高学生对医学专业基础课的重视程度及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对于医学基础的授课教师而言,将基本原理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突出专业特点,提升学生对专业基础课的认知和学习兴趣是上好此类课程的重要指标,老师们可以采用案例法、讲述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來实现教学目标。

(三)综合运用CBL教学法与PBL教学法

运用CBL教学法,利用案例,将基础医学和药学有机结合起来,让同学们明白基础医学在药品销售、临床合理用药及药物制剂等方面的应用,既能加深学生对药学的认识又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更直观的了解如何将医学基础知识运用于药学工作中。PBL教学法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学生通过学习基础医学知识,自主进行专业课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然后通过老师来解决这些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知识。例如在讲授医学免疫学中的超敏反应部分内容时,教师可结合运用CBL教学法与PBL教学法,课前,老师通过教学平台向学生“药品配制过程中出现过敏性休克”的案例,要求学生自主分组,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发生此类情况的原因,并回答教学平台上的相关问题。课堂上,教师利用启发式教学讲授I型超敏反应原理,然后请同学在课上分享预习结果,从学生预习中的问题着手,围绕相关问题进行重点讲解。通过此次教学过程,学生在学习中起主要作用,老师起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从而突破重点和难点。

(四)提高医学基础课程课堂教学质量

课堂质量是一门课的根本所在,医学基础课程理论偏多,学生听起来往往较为枯燥,且记忆内容较多,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提升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对这些课程的吸收。课堂质量是由授课教师的自身专业素质和对课程内容的把握来决定的,课堂教学应该系统而有计划地进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起主“导”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1.教师提供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医学基础教学现代教学手段多样化、教学方法也不断更新,特别是3D技术在教学上的运用,很大程度的将难以观察和触摸的东西具体化、形象化,给了学生视觉、听觉上的冲击,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目前,随着教材的不断更新,数字资源越来越丰富,许多教材自带数字资源,如果老师能根据自身教学特点,吸收网络优秀课件经验,借鉴同行优秀作品,可以制作出内容丰富、正对性强、系统性强的课件。

2.活跃课堂气氛。对于基础医学的教学,由于理论性较强,教师容易走入“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因此,教师可以采用混合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利用现代教学平台,采用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同时,引入课堂思政,以相关科学家背后的故事来提高学生对学习该理论的欲望,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课堂上,鼓励学生按小组上台分享课前预习成果,并充分调动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和交流的积极性,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然后教师根据问题来讲解相关知识。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强互动与交流,充分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五)提高教师的药学专业水平

首先,学校应该积极鼓励医学基础课程老师去临床锻炼,充分了解行业、积累实践经验,为药学专业的教学做准备。其次,加强药学基础课程与药学专业课之间的集体备课,修订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难点。鼓励年轻教师跟师学习。再次,医学基础课程教师应该与专业课老师共建网络在线开放课程、专业实践课程等,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将基础课与专业课充分衔接,并将好的教学资源放入课程平台,供學生自主学习或者教学使用。最后,教师应加强信息收集,利用网络、实习检查、下线学习等机会,充分收集当前企业所需要的相关医学知识的案例,利用真实案例教学,既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对接企业,让学生获得更大的收获。

三、总结

随着我国人民对高质量药学服务的追求,医学基础课程成为现代药学类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如何让药学类专业学生学好医学课程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同时,如何做好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的衔接,也是非常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教师,应该不断在实践中探索教学方法和改进教学手段,让药学专业学生真正地将医学知识更好的运用到专业中去。

【参考文献】 

[1] 杨淑婷.中职药学专业医学基础课程的教学问题及解决途径探微[J].课程教育研究,2020(03):247. 

[2] 朱宁伟,李宏伟,俞淑芳.医学基础课程在高专药学专业教学中的研究与探讨[J].科技经济导刊, 2017(02):158+140. 

[3] 吴诗媛.中职药学专业医学基础课程的教学问题与对策[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5(01):94-96. 

中医学的基础特点篇(9)

2科学研究

2.1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核心动力,是重点学科的主要工作内容,也是推动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最活跃的因素[3]。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载体,也是新兴和交叉学科发展的源泉[4]。2.2结合学科发展的学术动态,追踪国际国内的中医药基础研究和发展的前沿,凝练出有特色、有优势和较稳定的四个研究方向:“辨证论治相关研究”,“藏象学说相关研究”,“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相关研究”,和“民族医药基础研究”。体现了学术发展的创新性和前瞻性。2.3随着学科发展的不断深入,利用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人才的契机,注重加强基础性研究人才的组合,不断配置和整合研究团队,将具体的研究重点放在与中医四部经典著作相关的辨证论治实验研究,藏象理论的实证化研究,苗医药基础理论以及利用贵州小型香猪复制中医症候动物模型研究等,更加具有中医特色和地方优势,成功实现部级重大课题立项突破。这些研究项目的特色和优势在于既重视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也重视与辨证论治和临床的关联研究;既有基础性研究,又有多学科参与的综合性研究;具有强烈的综合性基础研究和地方民族医药的创新性研究,使科研水平有了较大提升并达到了新的高度。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计划重点攻关等多个项目,并且获得了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多项。2.4学术专著是学科学术发展的载体和体现,它映射着学术发展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浸透着学者们的心血和汗水。多年来,学校大力支持教师们主编、参编各种专著,及时地反映学术成就,丰富和传播中医药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学术动态。2.5高等医药规划教材是我国医药院校培养各类人才的基本手段之一,教材建设和编写直接关系到学术水平、教学质量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学校各级部门都极为重视教材建设,而且把它列为科学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鼓励教师竞争部级规划教材的主编或副主编等。先后有十余位教师遴选为国家教育部、卫生部和中医药管理局“十五”、“十一五”和研究生规划教材的主编、副主编和编委,主编和参编部级、卫生部等本科生、研究生规划教材。2.6学术论文能够及时地反映学术研究的动态、趋势以及最新成果。科学研究是对新知识的探求,创造性是科学研究的生命,学术论文的创造性在于作者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能提出新的观点、新的理论,是学科建设源源不断的新思想的来源。

3科学管理

3.1学科建设的总体管理思路以中医中药基础理论研究为突破点,结合贵州地方文化和民族医药科技特色,紧密联系贵州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核心,以科研平台建设为契机,以全面提升科研能力和水平为重点,形成具有中医药基础研究和民族医药优势和特色的学科。学科建设不仅需要学科自身努力奋斗,也需要加强领导,强化管理[5]。学科建设是学校的一项根本性建设,涉及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需要调动全校资源[6],为此,学校出台了学科建设和发展总体规划,重新整合教学、科研、医疗以及人才资源。2005年颁布了《贵阳中医学院学科建设与发展“十一五”规划》,基础医学院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具体措施,并且挖掘自身优势,结合民族医药特色,凝练学科研究方向,明确发展目标,建设一支人才结构合理、科研平台共享、坚持地域特色,逐渐承担国家和省市重大项目的重点学科。3.2学科建设的重要举措3.2.1学科建设的管理结构建立和完善学科建设的管理体制是实现学科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组织保障。2005年重新组建了由院长担任组长,两位副院长担任副组长,部分职能部门及系部主要领导共同组成的新一届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基础部也成立了有基础部主任担任学科建设管理小组组长,由分管副主任具体负责,由首席学科带头人具体实施的三级负责制,即院学科建设领导小组-系部学科建设小组-学科点的三级模式。3.2.2学科建设的规章制度完善的学科建设规章制度是学科健康发展的政策保障。因此,学校高度重视重点学科建设管理机制的建立,先后颁布了多项管理办法,使学科建设和发展进入了健康发展轨道。3.2.3学科建设的人才制度人才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核心问题,为加快我院的学科建设步伐,制定了我院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加大了对高学历人员的引进力度,有力地改进了人才结构。3.2.4学科建设的经费制度同时,学科建设经费遵循“突出重点、保证必需、避免重复、注重实效”的使用原则,力争多渠道筹集学科建设经费,保障学科带头人在学科建设经费使用上的充分自。

4未来发展

4.1坚持中医药基础的传统研究中医药基础理论起源于中国哲学、天文学、数学以及人文科学,从本源上挖掘、阐明和揭示中医药基础理论的内涵和科学理论,仍然有漫长的路要走,同时又要借助已有的学科优势和擅长,保证中医药基础理论研究的继承性和独特性。高等中医药院校是中医药文化传承和创新、展示和传播的重要场所,大力研究、践行和弘扬中医药文化是高等中医药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7]。4.2创新中医药的纵深研究对中医基础理论中热点问题的研究之中,追踪现代科技的发展前沿,充分利用分子生物学、分子免疫学、分子药理学等学科的理念和方法,突破经方的药效学机制与辨证论治的关系,取得了较大成就,例如“抗郁散的药效学系列研究”等都是利用了多学科人才的优势,联合攻关,从多靶点、多层面和多路径去揭示中医基础理论的科学内涵,在原有研究成就的基础上,加强对经典著作、经方的现代研究,从分子水平上阐明中医药的基础理论,实现对中医药基础理论研究的发现和创新。4.3拓展中医实验动物模型的研究长期以来,探索如何用动物复制人类疾病模型,一直是国际性的难题,尤其是能够寻找到接近人类的动物。我校首先利用贵州独特的小型香猪资源,研究和复制中医证候动物模型,先后得到了国家科技部重大攻关立项支助和贵州省科技厅多次立项支助,在设计复合因素复制中医证候动物模型上处在全国领先地位,并且还得到了日本等外国专家的肯定和好评,产生了一定的国际影响。贵州小型香猪已经成为一种可供选择实验动物之一,今后的研究思路主要在于揭示小型香猪模型与人类疾病之间的深刻关系,拓展新型、复合型中医证候动物模型,为中医基础理论的客观化、实证化、标准化研究做出积极的贡献。4.4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医药体系结合我省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优势,充分地挖掘、整理、提高苗族医药基础理论和临床经验,厘清了苗族医药的发展历史,整理了一系列的苗族医药验方、疗法和技法,概括出较系统的苗族医药理论,并且编辑出版了一系列苗族医药教材,使我省苗族医药的研究和成就处在全国领先地位。今后在已经具备独特地域民族特征的苗医药系统理论的基础上,有序地再次拓展、深度挖掘、整理提高苗族医药基础理论、临床疗法和特殊技法,制定培养苗族医药基层人才的规划和实施方案,改进苗族医药研究生教育计划和培养模式,扩展高级人才的培养规模,建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苗族医药体系。

中医学的基础特点篇(10)

    2地方医学院校基础医学学科建设的对策

    地方医学院校的基础医学学科优势相较于综合性大学或医科大学并不突出,以建设学科特色为发展途径能很好地解决地方医学院校的基础医学学科存量不足问题。地方医学院校应在现有基础学科的细节上下功夫,抓住重点,培养出与其他医学院校同类学科的特异之处,将其作为本院校该学科的特色发展;与此同时,地方医学院校必须加强建设重点学科建设,这是基础医学学科建设的根本出路,统筹全局,集中人力和物力的投资,形成优势,突出特色,使重点学科建设率先取得突破;再利用特色学科的优势和影响力,积极主办或承办国内外学术会议,支持各基础学科积极申请、参与国内外其他组织的科研项目,以推进学科与国内外优势学科共建协作平台。

中医学的基础特点篇(11)

作者简介:杨峰,男,1974-10生,硕士,副教授.;

转化医学(translationalmedicine)是近年出现并迅猛发展的医学新概念,是未来医学研究发展的主要方向[1,2,3]。转化医学研究在有效促进医学研究发展的同时也对现行的医学人才的培养体系和医学教育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基础医学教育阶段有目的、有步骤的培养医学生的转化医学研究意识和基本能力,使我们未来的医学工作者能够具备转化医学研究的基本素质,在未来的工作中适应并促进转化医学的发展,是目前基础医学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1转化医学概念的提出及其含义

转化医学是指能够快速有效地将生物医学基础研究最新成果转化为临床医学应用,以及把临床医疗的实际情况反馈给实验室并以此来完善相关基础研究并进一步开展新的研究的医学研究机制,即努力促进实现“从实验室到临床(benchtobedside)”和“从临床到实验室(bedsidetobench)”的双向通道研究[4,5]。它是一种强调实验室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研究双向转化的医学研究新模式。

1992年,science杂志首次提出了“从实验室到临床”的概念[6],1996年,Lancet杂志第一次出现转化医学这一名词[7]。2003年,时任美国NIH负责人的ZerhouniEA在NIH路线图计划(NIHroadmap)中正式提出把转化医学作为NIH未来工作的重要目标[8],它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打破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药物研发之间固有的屏障,在从事基础科学发现的研究者和了解病人需求的医生之间建立起更直接的联系,能将医学生物学基础研究的新发现和新成果迅速有效的转化为临床实际应用。

转化医学核心是推动医学科学研究理念的转变,即以患者为中心,依据临床医疗的实际需要来指导整个研究过程,迅速有效地将医学生物学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可在临床实际应用的理论、技术、方法和药物的医学研究机制[9]。其中心内容是试图在基础研究与临床医疗之间建立更直接的联系,缩短研究成果从实验室到临床应用的过程。

转化医学研究提倡建立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双向、开放的研究平台,倡导实验室与临床研究的双向转化。为实现实验室和临床之间及时有效的交流,需要建设强大的、稳定的研究平台。转化医学又是一个多学科的系统,涉及众多学科领域,强调多学科交叉性的课题攻关协作,力求实现多学科资源的整合和共享。

转化医学的实质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的联系,它强调医学研究要“来自临床,服务临床”,将成为现代和未来医学研究的主要模式。转换医学倡导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和提出问题,由基础研究人员进行深入研究,然后再将基础科研成果快速转向临床应用,同时,临床上出现的问题又能及时反馈到实验室,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这种良好的双向互动可推动医学全面、可持续性的发展。通过基础与临床科技工作者密切合作,以提高医疗总体水平。

2基础医学教育与转化医学之间的紧密联系

现行的医学教育和研究体制造成了基础医学研究的直接针对性和应用性不强,而许多临床上有价值的发现无法准确反馈给基础研究工作者。转化医学研究模式的提出很好的解决了这种临床和基础研究的割裂状况,顺应了现代医学发展的实际需求,为医学教育和研究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机遇。

针对性的基础医学教育是转化医学发展的良好基础。从基础医学教育阶段开始着手规划,培养出既懂基础研究又精通临床、有转化医学理念和能力、能较好结合基础与临床的高水平人才是转化医学研究开展和发展的基础和关键。2009年9月,在中国工程院与上海院士中心联合举办的转化医学发展战略研讨会上,提出了我国转化医学未来的发展战略重点应放在以医、理、工结合的方式培养临床医学科学家。

转化医学研究的开展离不开基础医学教育和科学研究的支持。在医学领域中,教育、研究与实践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而教育是指导科研与实践的基础。转化医学以促进科学发现转化为医疗实践并最终服务于病患为目标,其实现离不开基础医学教育培养的高素质的转化医学研究队伍。高等医学院校作为转化医学研究的主体之一,在基础医学教育阶段在保持注重学员对知识的掌握和探索、发现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同时,更应该有目的、有重点培养学员以临床实际需求为研究出发点的思维方式和基本科研能力,让学员在开始就建立基础医学研究来自于临床、根植于临床、服务于临床的意识,让他们认识到基础科学必须与临床医学结合,才有生命力。

转化医学所倡导的基础与临床相结合也是未来基础医学教育改革的方向和更好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基础医学教育阶段,如何把握教育、研究和实践三者的关系及其定位,通过教育弥补研究与实践之间的差距等问题是值得我们深思和探索的问题,必须认识到基础医学教育和研究必须与临床医学相结合才有生命力。只有以转化医学理念作指导,注重培养临床和基础一体化高水平研究人才,才能更好地推进基础医学教育和研究的发展。

3强化基础医学教育,促进转化医学研究发展

转化医学的发展对医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造成了基础医学研究和临床医学研究之间的脱节:临床医生不关心也难以理解相对深奥复杂的基础医学研究,而基础医学研究者对于临床病人的实际情况缺乏直观的认识和了解,研究工作难以切合病人的实际需求。在未来基础医学教育中,我们应该通过完善教学理念,加强学科建设,提高科研水平,加强科研反哺教学,进一步改善教学条件,大力促进转化医学的发展。

3.1完善基础医学学科建设,适应转化医学的发展

学科建设是医学院校和医院建设的重点和核心,建设适合转化医学特点的基础医学学科体系,促进新型转化医学研究人才的培养,是转化医学研究顺利开展的根本。完善基础医学学科建设,首先要根据转化医学发展要求调整基础医学课程教学理念,我们要以转化医学的思想统领医学学科建设,培养基础与临床工作紧密合作的意识,鼓励学员培养发挥各自优势相互协作的学习和研究习惯。其次要建立适合转化医学特点的基础医学理论课程体系,转化医学倡导多学科交叉融合推动医学的发展,在基础医学教学中,我们应注意对多学科知识的整合,增强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可有计划的新开设一些交叉学科前沿领域的新课程。还要建立适合转化医学特点的实验课程体系,特别是设立打破传统医学的学科分隔、能够体现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加强临床医学生的个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我校新近综合多个基础医学学科实验室,融合多学科特点而成立的实验教学中心,正是顺应这种要求而产生的,未来也将在转化医学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3.2提高基础医学科研水平,促进转化医学发展

基础医学研究是转化医学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证。转化医学的发展离不开基础研究支持,基础医学研究的水平是转化医学研究能力的重要体现。在近代医学发展进程中,医学基础研究进展迅速,而临床医学研究则相对滞后,转化医学概念的提出,搭建了沟通二者的桥梁,一方面促进医学基础研究的临床应用,提高临床工作者的科研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结合临床选题,为解决临床需要提供了迅速有效的途径。转化医学的发展要求重建注重基础医学研究的临床医学研究体系,一方面通过针对临床问题的基础科研水平的提高,实现转化医学的实验室与临床的双向转化作用;另一方面,建立科研反哺教学的机制,在基础医学学习过程中开展基于转化医学思路的课外科研活动,使课堂的理论知识和科学实践紧密结合,提高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基础医学科研水平的提高,可以优化先进技术的运用,充分利用空间及资源,将基础科研与临床紧密衔接,把医学研究实验室建成转化医学人才培养教育实践基地,不断培养优秀的青年转化医学人才,从而促进转化医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