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业设计大全11篇

时间:2023-08-29 16:35:34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业设计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业设计篇(1)

不少教师在作业的布置上更多地注重基础知识、技能的训练而忽略了课程目标,使学生感觉没有成就感,很多只是机械地应付,甚至不完成作业。如果教师能精心设计作业,减少作业数量,难易适中,形式新颖,让学生感到新鲜有趣,这样不但不会使学生感到是个负担,反而会积极去完成,效果也会明显提高。作业设计是教学工作中的基本环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其研究对于小学教学实践的深化和教学理论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布置思维化作业

教师应遵循新课改精神,体现语文作业活泼多样化,布置一些学生内心真正喜欢,能提高学生能力的作业。

(一)想象性作业。儿童的天性是富于幻想,想象力的发展大大有利于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二)记忆性作业。记忆是成功之母,记忆的知识越多,“库存”也就越多,将来可提出的“货”也就越丰富。“死记硬背”显然是不行的,提高记忆力应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有些学生联想记忆好,能够做到由此及彼,只需记住头尾,便能记住整体;有些学生情绪记忆好,特别高兴或悲伤时记忆的东西就相当牢固。因此,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布置不同的记忆性作业。

(三)推理性作业。推理是有严密逻辑性的,根据线索推测下一步的发展。学生很喜欢侦探故事,教师可以借助惊心动魄的故事,告诉学生一般的推理方法,学着运用推理方法来指导新一轮的学习。如非常受学生喜欢的猜字谜、填成语等形式。

二、布置生活化作业

学生的学习特点决定了教师教学的手段、方法与过程。要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实践能力、概括能力等,教师必须努力创造条件,让言语实践活动在课堂中变单纯的问问答答为其他多种形式的学习。让作业回到生活,使作业变得亲切、生动起来,在生活中完成“作业”,也能达到获取语文知识的目的。

(一)“听”培养听的品质。听的品质对于一个人很重要,生活中有许多要求去听的事情。在生活中,可以布置学生认真听爷爷奶奶讲讲过去的故事,听一听邻里近期又发生了什么趣闻,然后讲给班里的学生听听。

(二)“说”训练说的准确性。学生在家里能无拘无束,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为此,在家里可以进行有目的的说话训练。学生往往愿意把在学校里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父母,基于此,老师可以通过家长会事前和家长交流好,提醒家长在孩子说话时适当指点孩子说话要通顺、连贯,有重点,用词恰当,等等,将语文学习融入生活中。

(三)“读”引导思的方向。一边读书一边思考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在生活中,学生不仅可以读书,还可以读标语牌,读小动物,等等,拓宽读的视野。认真思考标语牌的意思,仔细观察小动物的生活习性,等等,并在此过程中进行观察方法的指导,要求“读”出重点和特点。

(四)“写”真实的感受。在通过听、说、读的训练后,就可以要求学生把生活的真实感受用语言记录下来。

三、布置个性化作业

现代教育思想认为:成功的教学应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释放学生的创造,张扬学生的个性。语文学习原本就应该是一个动态的、充满灵气的个性活动,每个学生都是作为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参与教学活动的。语文作业在考虑共性的同时,也要兼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此还要设计一些符合学生个性的作业。

(一)独创性作业。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实践性、开放性的作业正好满足了学生这一强烈需要。所以,作业形式还应打破常规,鼓励学生展现不同的风采,培养敢于创造尝试的性格。

(二)注重趣味性作业。小学生最大的特点就是好奇心强,因此,在设计作业时我很注重趣味性,使作业题目一下子就能吊起学生的胃口,激发其求知欲。

(三)侧重实践性。实践就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做,这很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直接的经验,把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再用于实践,在进行实践性作业的过程中,有时可以通过大自然中的现象对课文知识进行验证。

(四)提倡开放性。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不少可以让学生发散思维的“空白”,我注意挖掘这些潜在的因素,设计开放性作业,让学生发散思维敢于提出各种问题。

作业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师应拓宽语文学习途径,凭借一定的作业形式和内容,伴随一定的学习活动,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全面发展。总之,在今天的语文教学中,我们不要纯粹地让学生做作业,而要为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还给孩子们一片自由、晴朗的天空。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业设计篇(2)

一直以来,作业的功能被定位在“巩固知识”和“强化技能”上,直接导致作业陷入了机械重复、单调封闭的误区。教师布置作业时总要贪多求全,生怕有遗漏,认为学生做得越多,记得越牢,将来学生的能力也越高。事实上,能力的高低与机械的记忆书写没有多大关系,小学语文要培养的是学生听说读写多方面的能力,那种机械的书写作业已达不到素质教育的要求。一些学生经常完不成作业,其实是那些单调的书写作业让他们对作业丧失了兴趣。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要求的特点,把作业设计得形式多样,争取让作业内容丰富而又不失创造性,让学生通过做作业全面训练听说读写的能力。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认知水平,可以设计出不同类型的作业,比如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说一说等实践性较强的作业。

2.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作业要体现层次性

(1)作业量的分层。

对作业量增减的依据是不同学生的发展水平和对其发展的要求。内容简单、容易掌握的就少布或不布,切忌重复布置简单重复性强的机械性作业,这会极大挫伤学生写作业的兴趣。对于学习能力强、态度认真、知识掌握较快的学生可以不留作业,给这些学生减负,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发展其他爱好,让他们有更多的自由发展时间和空间。对于学习能力弱、态度不认真、知识掌握不牢的学生,可适当增加作业量。这样,所有学生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发展。

(2)作业难度的分层。

作业的难度应略高于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遵循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原则,给学生一个可以选择的范围。能力强的可选做较难的,能力稍微弱些的可以选择简单的。由于小学生的好胜心较强,有些学生会知难而进,还有一些学生会在已有的知识水平上跳一跳,尝试“摘树上的果实”。这要求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根据不同类别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设计作业,作业要有层次、有梯度、难易有别。对于读书笔记这类作业,低年级应以摘抄为主,中年级要以概述为主,高年级以谈感受为主。因为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所以学习相同的知识会取得不同的效果。如果设计作业不考虑学生的差异性,结果往往是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而能力弱的学生“吃不了”,语文能力的发展都会受到限制。我在作业的设计中,撇弃了过去那种强制、命令式的作业布置方式,照顾到学生之间的差异,设计多梯级作业,充分给学生留出自主选择的空间,让优秀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满足,让学习能力弱的学生能承受,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

3. 作业设计要体现多样性

传统的作业读写训练量大,形式枯燥,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感,效率较低,不能全面地发展学生的各项能力。可学生的实际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教师要会在学生的活动中捕捉时机,设计灵活多样的作业。学生在形式丰富多彩的作业诱导下,必然会对做作业产生兴趣,学习积极性也必将大大提高。

(1)演说交际类作业。

可以是演课本剧,如学习课文《三顾茅庐》后,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排演课本剧,起到理解深化、巩固的作用;还可以设计一些辩论题,让学生通过辩论表达自己的看法,这种方式的作业可以让学生迸发灵感的火花,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可以让学生把口语交际课中的观点拿到生活中实践一下,学习与人交往,锻炼口语交际、待人处事的能力。这类作业真正让书本知识融入生活,让学生把知识放在生活中进行检验、进行思考,达到了活学活用的目的。由此可知,学习即生活,生活即学习。

(2)读写积累类作业。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业设计篇(3)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这充分说明语文教学要与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相结合,通过语文实践提高学生理解语文和运用语文的能力。

近年来,人们在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方面已有很大进展,但是,在学生作业练习方面,机械、重复的识记练习还大量存在。反复的听、读、写、练虽然能够识记大量语文课本知识,但难以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和语言实践能力,难以孕育实践的意识和创新的精神。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语文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如何使语文作业走出反复操练的泥沼,让它飞扬学生的个性?下面谈谈在实施实践性作业中的几点体会:

一、创造课本,开发创造智能

语文教材内容丰富,在阅读教学的基础上,笔者利用课文材料设计了一些课外练笔,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想象训练。这种凭借课文内容进行小练笔,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理解文章蕴含的丰富内容,还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诱发学生潜在的创造智能。

1.仿写。借助范文指导学生进行仿写,能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发展创造思维能力。在仿写时,要精心选择具有明显特征且具有价值的精彩片断。如《迷人的张家界》主要写了山野、水野、动物野、人野。这篇课文在构段方式上是从整体到部分,在写法上运用了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学文后,我要求学生按这种构段方式运用这两种描写方法来写一处家乡的美景。

2.续写。此举要求学生根据原文的叙述,合理推敲故事的发展趋向。这种形式的练笔,能够培养学生想象的完整性和完美性,把学生的想象引向纵深。如学了《去年的树》后,让学生想象写:化为了灯火的大树在听完小鸟的歌声后,心里会有哪些话想对小鸟说?你能代他说出来吗?请你以大树的身份给小鸟写一封信……以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二、超越文本,拓宽知识面

在教学实践中,应立足课内,注目课外,拓展性布置课外阅读作业,开阔学生视野,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1.预习性的课外阅读。这种阅读通常在课前进行,让学生围绕课文内容查找相关的资料,进行探究性的阅读。这样既可以提供背景知识,帮助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认识,又在阅读、加工、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参与了阅读实践。如上《猴王出世》一课前,由于课文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我就让学生选读《西游记》的有关章回。

2.课文内容的课外阅读。这种阅读是在学生学完课文后,延伸性地阅读有关资料,参与语言实践。比如学习了《鲁滨逊漂流记梗概》后,学生被鲁滨逊的那种勇敢坚强、不怕困难、学会生存的精神所感动。教师抓住时机布置学生阅读语文选学读本中的《鲁滨逊漂流记》。读完故事,鲁滨逊的坚强意志、学会生存的事迹震撼了学生的心灵,从而使学生更全面、更进一步地了解了鲁滨逊 。再让学生深入到鲁滨逊的内心世界,写一写鲁滨逊在荒岛上会想些什么。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是从学生心理特点入手,将语言文字内化为自己的言语表达需求,使学生在阅读中产生强烈的表达欲,从而实现语言与精神共生的目的。这种创造性的拓展延伸,深化了课文内容,给课文教学增添了无穷魅力。

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业设计篇(4)

作业是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进行教学质量检测的重要手段,更是学生进行知识巩固的有效方法。提高小学语文作业的有效性,可以推动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更可以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得到更为深入的开发,提高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开阔学生的眼界,使学生找到小学语文学习的动力。因此,加强小学语文作业提高的有效性成为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要工作内容。

一、注重小学语文作业的阶段性

提起作业,似乎总会有一个“课后”这样的修饰词语,事实更是如此,许多教师比较注重课后作业的布置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一节课的内容进行巩固。但这样的作业方式过于单一,也使得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丧失了语文学习激情。因此在笔者看来应当加强对小学语文作业阶段性的区别,作业应当分为课前与课堂、课后三种,以此来实现作业有效性的提高。首先从课前作业来讲,其设置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熟悉没有学习过的语文内容,以此来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课前作业的内容大多以朗读课文、识记汉字与词语为主,简而言之,就是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从课堂作业来讲,就是教师利用课上时间对教学成果进行及时的检测。

学生在完成这类作业时,不仅充分学习了教材内容,还广泛涉猎与教材相关的文学、生物、绘画、历史、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走进社会生活。这样,作业就不仅仅是一个载体,而是一个极好的凭借,由此激发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感官体验,在愉悦合理的情境中利用熟悉的材料来挖掘和展示自己的潜能,与这些材料或环境不断产生互动,自然地显现出各自不同的智力类型和能力倾向,不仅获取了许多知识信息,锻炼了全面参与学习的能力,还得到了大量的愉快而难忘的体验。

二、“被动完成”变为“自主学习”

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必须尊重受教育者――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为此要尽可能的创造条件,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传统的语文作业无非机械、重复地抄写,令人头疼的背诵,题目陈旧的作文。学生犹如疲惫不堪的渔夫在无边的苦海漫无边际地漫游。为此,我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教完生字、新词后,不再让学生机械抄写,那些已经记住的生字、新词可以不抄写,难记的字就读一读,记一记,再工工整整地默写一次,布置作业时充分信任学生,承认学生学习的潜能,让学生自主学习。结果他们想方设法不抄生字,记生字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学习效率竟大大提高了。如有位学生记“赞”时说:“有两个先生家里有很多宝贝,我称赞他们真有钱。”字形、字意、运用全会了,我想这不得不说是“创新思维”帮的忙。

三、“整体统一” 变为“体现层次”

学生是有差异的。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这样,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发展就会受到遏制。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性,是主体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作业的设计和布置也可一改以往命令式、强制式,给学生的作业也开设一个“自助餐”,让学生有一个较为宽松的作业氛围,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较好地参与作业,培养语文能力。

四、“标准答案”变为“合理回答”

创新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创造想象能力的培养。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的学生都是不敢越“标准答案”一步。当作业“雪化了变成什么?”学生回答“变成春天”,如果我们用标准答案“水”来将他的回答一口否定,那么这位学生的想象力也将被我们扼杀了。

总之,我们必须冲破“标准答案”的樊篱,变“标准答案”为合理回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尊重个人见解,允许学生与同学争论答案,最后自己得出正确答案,而不是一味由教师下定语。

五、“单一评改”变为“人文互动”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业设计篇(5)

随着新课改的贯彻落实,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升逐渐受到重视,特别是对小学生而言。小学是学生学习生涯的起始阶段,也是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的重要阶段。作业设计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构成部分,为确保作业设计能够满足新课改的要求,让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巩固所学的知识,开展针对性的训练,语文教师应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个性特征,对作业进行个性化设计,以此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便据此加强对学生能力及知识掌握情况的训练。

1.小学语文个性化作业的设计原则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课堂教学是开展语文知识教学的重要途径,而语文作业也是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强化训练的重要载体。然而,在传统教学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师所设计的语文作业比较单一,缺乏对作业设计的创新认识,只是简单的将作业看作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而作业形式也大多是死记硬背与机械性训练,作业完成过程比较枯燥、无趣,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符合小学生的性格特征。针对这种现象,在新课改背景下,为更好地开展小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师应突破传统作业设计的局限性,依据趣味性、实践性、开放性、层次性等原则,对语文作业进行个性化设计,摒弃单调、枯燥、重复的作业设计内容和形式,创新作业内容,改善作业形式,增加语文作业的层次性,以使作业完成过程能够更有趣味,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训练,据此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以便为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升提供保障。

2.小学语文个性化作业的设计策略

2.1语文作业的设计要有趣味性

小学生的性格是活泼好动、好奇心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于语文作业的设计,语文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性格特征,并依据教学内容,对语文作业进行创新设计,增加作业的新颖度,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通过完成语文作业,巩固并真正理解所学的语文知识,据此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确保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能够得到全面提升。基于这种考虑,语文教师可依据教学材料及学生的语文基础和学习能力,设计个性化的语文作业,如绘画式作业、表演式作业等,即要求学生根据某篇课文的某个段落绘制一幅相应的图画;或者教师提出一个话题,让学生根据该话题设计一个表演节目并进行演练,在下次课上表演。通过这种方式设计出个性化的语文作业,可以让学生对语文作业产生兴趣,有利于实现对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全面培养与提升,这也为学生未来学习更高层次的语文知识奠定了基础。

例如,针对情境性、故事性等课文的教学以及相应作业的设计和布置,如二年级语文教材中的《小马过河》、五年级语文教材中的《天涯情思》等课文,语文教师可设计表演式作业,让学生扮演文中的角色,对课文内容进行表演,以此让学生实现与文中人物的对话,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及含义。此外,古诗是一种语言精练且具有较强概括性的语文知识,因与如今的语言环境有一定的差异,所以学生学习和理解古诗的难度相对较大。在这种情况下,为确保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古诗的相关知识点,在完成古诗教学后,如《咏柳》这首诗的教学后,语文教师可据此设计绘画式语文作业,让学生根据这首诗创作一幅画,画中要包含这首诗的意境,以此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语文知识的记忆。

2.2语文作业的设计要具有实践意义

从本质上而言,知识的学习是为了服务于实践,而实践的目的是对知识的准确性进行检验,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设计作业的时候,应根据教学内容,创新作业形式,设计个性化的语文作业,如调查式作业、搜集式作业等,以使语文作业更有趣味,让学生通过完成作业,更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进行全面提升。

例如,在对《我家门前的小树死了》这篇课文进行教学时,语文教师可依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个课题“小树死因调查”,让学生在课后开展调查,分析导致小树死亡的原因,并以此创作调查报告,促使学生能够将知识理解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据此增加理论知识与实践的联系性,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篇课文及其相关知识点。

2.3语文作业的设计要具有层次性

因受生活环境、性格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小学生的个体发展存在很大区别,这也代表着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基础、兴趣爱好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针对这种现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确保语文作业能够真正发挥强化训练的作用,对于语文作业的设计,教师应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语文作业进行层次化设计,分层设计作业内容,以此调整作业难度,让学生根据自身的能力,完成基础性作业、自我挑战性作业等不同层次的作业。对于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教师可要求其在完成基础性作业后,多涉足具有挑战性的作业;而对于学习能力和成绩有待提升的学生,教师可只要求其完成基础性作业,对具有挑战性的作业不做强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能够自主选择语文作业,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去完成作业,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语文知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作业的设计是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为确保语文作业能够真正发挥强化训练作用,语文教师应依据实践性、开放性等原则,在充分考虑学生实际能力的基础上,对语文作业进行个性化设计,分层设计语文作业,对作业难度进行分级,促使Z文作业能够带有实践意义,以便确保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业设计篇(6)

作业设计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到教育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教学环节。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在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等方面都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作业设计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也要进行相应的改革,从而发挥作业在提升教育教学活动效果和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方面的作用。

一、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主要原则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小学语文作业布置和设计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原则。首先是适度性原则。过去在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小学语文教师往往会布置大量的作业,小学生大部分的精力用于应付课后作业,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而且大量的作业并不能体现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需要结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注重作业的适量性,精选例题,激发兴趣,强化作业的知识巩固效能。其次是开放性原则。这主要是指在新课程理念下,作业设计要符合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充分结合小学生的实际,引导小学生进行开放性学习,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真正实现作业延伸课堂教学的作用。最后是灵活性原则。它也是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主要原则之一,具体地说就是作业设计形式要多元化、灵活化,要从阅读、听力、书写等多个方面对小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切实全面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二、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和优化的策略和途径

(一)建立层次性作业体系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育要面向所有的学生,在这个理念指导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优化要体现层次性,也就是说作业设计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体差异特点出发,针对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建立层次性作业体系。具体地说,在作业设计的时候要根据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基础、综合能力、兴趣爱好以及学习习惯等相关学习因素对学生进行分层。一般情况下,将语文基础学习好、认知能力强和综合能力强的学生放在一级学习层面;基础、认知能力和综合能力普通的学生放在二级层面;将基础较差、综合能力和认知能力较差的学生放在三级层面,然后结合语文教学内容和目标设置的三个层次的作业,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符合自身层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和提升能力。例如,对《难忘的一天》这篇课文布置课后作业时,一级学生的作业可以设计为让小学生写自己难忘的一天;二级学生的作业可以设计为根据课文中的句子展开联想,并且写下来;而三级学生的作业可以设计为抄写经典语句等等。

(二)基于学生的兴趣进行作业优化创新

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认知发展的初级阶段,具有活泼好动、兴趣广泛、好奇心强的特点,教师要充分把握小学生的群体认知特点,在小学语文作业布置和设计方面强化和体现学生的兴趣,增加课后作业的趣味性,以小学生的兴趣为基础和出发点,对语文作业进行创新优化。例如,教师可以将画图想象作为作业的一种方式,很多古诗的学习要求是学生能够体会其中的意境,为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后将诗词中描写的场景画下来,这种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在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方面也能够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设计生活化作业

新课程理念要求小学语文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开展生活化教学。因此,在语文作业布置方面,教师要注重从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设计生活化的作业方式,这样不仅能够拓展语文学习的内容和途径,还能够引导小学生更好地将语文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语文学习的有效性。教师也可以结合语文教学内容,布置走访调查、社会观察等生活实践作业,强化语文教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作业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对小学语文课堂进行拓展以及提升和巩固小学生语文学习效果的重要部分。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要从层次性、兴趣性和生活性的角度出发,对小学语文作业进行优化和创新,提高作业布置和设计的有效性,充分发挥作业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强化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全面提升小学生的语文能力。

参考文献:

[1]孙建军.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刍议[J].赤子(中旬),2013(7):214.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业设计篇(7)

语文作业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2001年公布实施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从教育学、心理学角度看,学生能力是有差异的,对作业的要求自然也应该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必须重视语文作业的个性化设计。换句话说,语文教学以及语文作业的设计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而语言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提升其意义不仅在于教学本身,更在于学生将来长大成人和走上工作岗位以后综合能力的体现

二、小学语文作业个性化设计的面临的困境

相对于传统作业的单一形式而言,作业个性化仍然要以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为依据,综合利用相关资源,从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多载体、多类型、多评价为特征而设计作业。多元化语文作业的设计能较好地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拓展学生思维的求异性和开放性,培养学生学习的创造性,进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但是目前小学语文教育,尤其是课程作业方面普遍存在作业设计机械、量大,单一性强,个性化差的问题。大多是为了满足应试教育的要求而设计的作业,既枯燥乏味,又缺乏方对学生的个性化关怀,每天的作业内容大多是抄写字词或做习题,学生疲于应付。语文作业常常除了抄、背、默以外,也就是预习、查一查资料或字典而已,其他更为丰富的形式应用得较少。在巩固一些语文知识的时候,为了避免回生,让学生重复抄写的时候,有的学生已经达到了要求,但由于老师布置,仍不免要完成。

这种传统和懒惰的作业设计模式忽视了对人的发展的教育激励功能;忽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创造性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忽视人的主观作用的弊端,严重地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和语文素养的提高,缺少学生、教师与作业的情感态度的真实的互动;更重要的是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小学语文作业多元化设计策略探索

面对目前语文作业设计的现状,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开展小学语文作业多元化设计。

一是推动小学语文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教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导者,作业作为小学语文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设计的科学合理与否,关键在于教师。而要真正做到语文作业个性化的设计,首先需要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育人理念,进而改变其作业设计理念。

二是开展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内容、形式的个性化研究。主要是为不同学段的学生设计丰富、有趣、契合的课内外作业,打造具有学校个性特色的小学语文作业多元化设计体系。要有效整合学生课内外作业,使学生作业保“质”减“量”,让学生有时间从事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充分发挥孩子的天性,锻炼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是重视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内容的多样化。只有内容的多样化和丰富化,才有个性化。除了书面作业外,还可以有多种作业内容。比如:实践性作业、体现生活的生活性作业等。教师不应局限于设计基础性和巩固性的作业,可以设计多种的作业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拓展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业设计篇(8)

自主性作业

在作业设计方面,教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选择权。在作业布置和完成上面教师需要一改以往的专横和严厉的态度,取而代之的是给予学生自由,教师应当把做作业的选择权交还给学生,按照学生自己的意愿选择是否完成作业。而这一切也完全凭借幼儿自觉性。

例如:在学习古诗词之后,为了让学生了解相同类型诗句的不同表达形式。教师可以布置一道课下作业。即学生在课下收集和寻找与本节课主题和题材都相似的几首古诗词。这种作业设计方式比起让学生抄写课本当中的诗句要更有效果。这种作业设计方式给予了学生更多选择,这也让原本接受作业安排的学生们具有了选择作业内容的权利。

多层次、多类型作业

作业的存在是为了巩固学生课堂学习过的知识点。基于这个问题教师在设计作业时需要挑选学生感兴趣的作业内容。单一的书面形式的作业会让学生失去做作业的动力,学生经常采取同一种作业完成形式也会对此感到厌烦。兴趣是支撑学生完成作业的动力。学生只有先对作业设计形式产生学习兴趣,学生才能在兴趣的驱使下完成教师设计的作业。为了达成这个教学目标,语文教师在进行的作业设计之前不能拘泥于传统的作业设计形式,而是大胆突破、敢于创新的通过设计多类型的作业形式来增加作业的趣味性,由于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爱好都各不相同。在作业设计时除了要考虑作业的趣味性和多样性,同时还要考虑到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这样才能鼓励学生投入到作业学习探索当中去。

实践性作业

作业设计需要遵循一系列教学计划,在设计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时,因语文教学就有实践性的特点,导致小学语文教师在布置该作业时需要考虑学生的自身理解能力。语文作业设计要打破传统书面作业的束缚,转而采取实践教学与理论化教学促进的作业设计形式。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抽象和复杂的语文知识点。在进行作文设计时,要求教师在讲解语文知识点时,为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学习各种广告词和宣传标语的用法,这类构建实践性语文作业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好的巩固学生语文知识点,进一步加深人们对于中华文化的认识。

探究性作业

自新课程政策理念推行和实施以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提高小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和自主探究能力的重要性。小学语文教材重视学生情感的表达和培养,同时小学语文也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为了加强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某单元文章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这里的问题主要是围绕本单元主题的内容和情感,这项作业十分考验学生的归纳概括以及总结能力。在学习语文知识点时,教师要用开放性的问题来引发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又如在学习春联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改变传统教学计划,在保留春联知识点教学的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着去模仿去自己编写春联。除此之外,在分析文章感情色彩时,教师也可以提示学生哪些语句,之后让学生自主思考,并让学生说出句子当中哪个词语是情感的体现,并让学生在练习作文时尝试着使用学过的情感表达的词语或者句子。

分层性作业

面对需要背诵的课文时,小学语文教师要依据学生的能力和特点。对于记忆力较好的学生,可以要求学生背诵全文,在学有余力的同时可以适当增加学生的任务量,而对于基础薄弱、记忆力较差的学生而言,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背诵重点的段落。分层作业模式让整个语文教学变的更加高效。

学生参与作业批改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业设计篇(9)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和发展,当前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也慢慢随之变化和发展。在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作业的优化设计越来越重要。作业的设计布置是巩固和拓展语文课堂知识的表现和手段,是培养和提高小学生语文技能的基础。小学新课程改革从各个方面提出了关注小学生的成长和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全新理念和观点,所以小学语文作业的优化设计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和创新。下面就针对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做了探索和实践的讨论。

一、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的原则

1.趣味性原则

小学教育是以儿童为教育对象的工作,所以在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方面应该充分体现出趣味性和活泼性。因为,现在的小学生大部分都有着活泼、热情、好奇心强等心理特点,所以在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上要充分体现作业的趣味性来激发小学生对语文作业的兴趣,以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的思维能力。但是,现在传统的作业设计都是一些呆板、枯燥、趣味性低的机械式的抄写内容,有的还是一些脱离现实生活,没有一点意义和价值的题目,导致很多小学生对这样类型的题目没有一点兴趣。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设计小学语文作业时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心理,站在小学生的思维角度去设计,尽可能地设计出新颖、科学、趣味性强的题目。如人教版新课标小学一年级课文《哪座房子最漂亮》的作业设计,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画出心目中最漂亮的房子,并写清楚你为什么觉得它是最漂亮的,最后和同学分享。这样,小学语文教师就可以通过画画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自己的故事体现它的意义所在,并且学会和同学分享自己的乐趣。

2.主体性原则

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所以教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和重视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和差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都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对什么事情都充满着好奇,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激发他们对语文的求知欲和学习语文的兴趣,让他们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型的学习方式。在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上,要符合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和差异,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水平,设计出不一样的作业内容,让所有的小学生都能在作业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乐趣。如人教版新课标二年级《古诗两首》的作业设计,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掌握程度设计作业,针对基础比较扎实,理解能力比较高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比较难的题目,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针对一些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设计一些简单易解的题目进行巩固和提高,对古诗背诵时间的限制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来制定。这样,就能很好地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的方法和途径

1.提高小学语文作业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以前,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只是单一地对课堂课后习题的补充和抄写,作业的内容也只是乏味无趣,没有联系生活实际,过于形式化。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学生对重复的题目产生了厌倦和排斥,很多小学生为了完成任务也只是盲目地抄写作业,并没有主动去思考和探究。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设计语文作业的时候要充分体现作业的趣味性,符合作业设计的原则,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主动完成并且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人教版新课标小学语文三年级课文《我们的民族小学》的作业设计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去收集关于每个民族小学的生活和特点的作业,让学生体会每个民族小学生活的乐趣,激发、巩固和提高他们对课本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2.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深化每一个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作业的设计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小学语文教师在设计作业的时候,要充分考虑每一个学生的差异,注重每一个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作业中要充分融入学生的思维和观点,设计出创造性和开放性的习题。如人教版新课标小学语文三年级课文《玩出了名堂》的作业设计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先去玩自己认为有趣有价值的游戏,然后再想想自己这个游戏有什么值得探索的,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业设计篇(10)

新一轮课程改革稳步推进,传统的课程资源、教学方式、教育策略等都在新教育理念支持下逐步发生改变并走向完善。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中的基础课程,教学的方方面面也得到关注并取得发展。作业设计作为教学的一部分,可以进一步巩固和拓展课堂知识、培养和提高实践技能,也可以作为教学效果的反馈,作用不可忽视。笔者根据对于新课程理念的认识和自身的教育实践,对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提出以下看法,以期与同行进行交流,互相学习。

一、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的理念

新课程改革主要是在倡导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同时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了学生以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提倡“自我探究式”的学习方法,给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激活了以往僵化的课堂学习氛围。无论在怎样的教育背景下,教育活动面对的始终是人,离不开对人的关注和对人的培养。新课改提出:“基础教育要以人为本”。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也应该关注学生的成长,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基本理念,改变过去写写生字、抄抄句子、默默词语、读读课文等内容枯燥、形式单调的模式,注重作业形式的多样化,注意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发挥。

二、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的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新课改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在教学中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在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时候,教师也要注意学生主体性发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对于学习的不同需求,控制好作业的量和难度,作业内容也要注意启发和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在作业中获得轻松愉快的心理体验。

(二)趣味性原则

小学生活泼好动,倾向于形象思维,传统的小学语文作业大多内容枯燥、形式呆板,学生疲以应付。因此,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的时候要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兴趣爱好,尽可能将作业设计得更有趣味,更加新颖,更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例如,例如学习完课文《田忌赛马》之后,可以让学生对课文进行改编,以小品的形式表演出来。

(三)开放性原则

语文学习具有开放性,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的提高往往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更多是在课外的阅读之中、在现实生活之中。所以,教师在设计课外作业的时候,也要树立开放性的原则,作业不局限于对课文内容或者是课本知识的巩固和加深,而是充分利用学生在社会、家庭中可以得到的资源,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知识。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对当地的民歌收集整理,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知识和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民间语文的发展。

(四)人文性原则

语文同时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语文作业的目的也不仅仅是巩固知识、训练技能,还要体现人文化的功能,要围绕一定的情感态度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进行精心设计,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无形的得到情感熏陶。在作文训练中,教师可以留给学生具有一定情感倾向的作文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观察、体悟到生活的美好、情感的真挚,并用语言的形式表达自己的真切感受。

三、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的基本策略

根据新课改的理念及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提高语文作业的实效,改进语文作业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主要有以下策略:

(一)作业设计的形式应多样化

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应改变过去以书面作业为主、形式单一的作业形式,设计形式多样、灵活多变的作业内容。新的作业设计不紧急培养学生书写的能力,也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表达、思考等各方面的能力。在形式上,可以有实践性的作业如饲养、观察小动物,并及观察日记;成立活动小组,让学生进行表演、讲故事、考察、竞赛等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个方面的能力。

(二)作业设计的内容应趣味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趣味性的作业能够吸引学生自觉认真的完成作业,并取得良好的作业效果。小学语文作业的优化设计,应突破过去进行知识巩固和技能强化的误区,避免机械性的重复,确保设计的作业灵活新颖。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富有趣味的课外作业,让表演、绘画、观察等都可能成为语文作业。例如课文的续写、课本剧表演、课文配图,形式多样,富有趣味,同时能够达到很好的作业效果。

(三)作业设计在要求上应层次化

不同学生的性格特征、认知水平各不相同,语文学习能力程度也会有所不同。“一刀切”的作业可能会让有的学生“吃不饱”,也会让有的学生“吃不了”。承认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作业优化设计也应针对学生的不同程度分层布置作业,一般可以设计预备练习、基础性的作业、巩固性作业和拓展性作业,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有所侧重。比如可以让掌握程度降低的学生先做预备练习再做基础性作业,选作巩固性作业;掌握难度较高、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在做完基础性和巩固性作业之后,再做拓展性作业,激发其通过努力进行纵深学习。

(四)作业设计应综合化

作业是对教学内容的巩固,也是教学的延伸,教师可以利用设计综合性的作业扩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课堂之外继续学习语文。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可以将课内外联系起来,将不同的学科联系起来,将校内外联系起来,设计内容上、形式上都具有综合性、灵活性的作业。例如,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可以介绍学生读《安徒生童话》;学习了《赵州桥》,可以让学生了解赵州桥、与赵州桥类似的桥梁的知识,进一步了解现代桥梁的知识,增强学生的知识面和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的能力。

四、结语

新课改中的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和学习方式,在从内容和形式上精心设计,考虑不同学生的不同兴趣和不同认知能力,全面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为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着力。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业设计篇(11)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0-0100-01

近年来,关于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研究层出不穷,出现了很多优秀的理论研究成果。之所以产生这样的现状,其主要原因是传统的作业设计方法存在很多问题。机械、僵化、死板,无疑已经成为传统作业设计的鲜明标签。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影响下,近年来我不断地对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展开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受益匪浅。那么,应如何设计多元化的小学语文作业呢?下面,重点探讨几种非常有效的设计方式。

一、实验型作业的设计

所谓实验型作业,顾名思义是指通过实验的方式而完成的一种作业形式。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很多丰富的科学知识。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科学知识,适当设计一些实验型作业,则显得十分必要。例如,执教《乌鸦喝水》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型作业:要求同学们回家之后,寻找一些小石子和一个瓶子,然后依照课文所述的乌鸦喝水的方式进行实验操作,看看事实是否与课文所述相符。作业布置之后,同学们为了验证这一情况,积极地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乌鸦喝水》中乌鸦喝水的方式是可行的。通过这个实验型作业的完成,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可以说,实验型作业的设计对于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乐趣,更有助于学生理解相关的课文内容。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根据课文内容积极开动脑筋,为学生设计出更多具有典型意义的实验型作业,让语文作业设计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二、绘画型作业的设计

对于很多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在设计作业的时候,很难将绘画和语文联系在一起。事实上,绘画型作业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在小学生当中,绝大部分同学都喜欢绘画,而语文课堂正好可以给他们搭建一个展示的舞台,让他们在绘画的同时更加热爱语文学习。例如,执教《画鸡蛋》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绘画型作业:要求学生在一张白纸上画若干个鸡蛋,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将鸡蛋涂上颜色或进行其他装饰。然后观察一下在其所画的鸡蛋当中,有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第二天同学们将作业交上来,我审阅完大家的绘画作业后,发现同学们画的鸡蛋各式各样,五颜六色的。在完成这幅绘画作业的同时,同学们也理解了课文中所讲述的道理。绘画型作业的设计是小学生所喜爱的,在语文教学中完成绘画作业,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非常新颖别致的,在享受绘画的过程中,也体验到了语文学习的快乐。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学习上的“福音”。

三、制作型作业的设计

新课程改革标准要求教师要尽可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基于这样的教学理念,小学语文教学中也可以适时地设计一些制作型作业。制作型作业不仅需要学生进行动手操作,也需要学生积极地开动脑筋,这对于他们的综合素质发展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例如,执教《贺年片》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制作型作业:要求学生亲自动手制作一张贺年片。制作时,可以仿照现成的贺年片,也可以自由创作。在贺年片上需要配有图案和贺词。作业布置下去之后,同学们表现得非常积极。第二天上课时,同学们积极踊跃地展示和介绍自己制作的贺年片,整个过程中充满了欢声笑语。制作型作业的设计,可以有效丰富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形式,让语文作业设计不再那么死板、机械。所以,适当地设计制作型语文作业,是非常有益的。

四、活动型作业的设计

活动型作业,是指教师通过组织某项活动进而引导学生完成作业的一种作业设计形式。这种作业设计形式是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在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更好地与同学进行相互交流,还可以激发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例如,执教《植树的季节》一课时,正值春天,于是我要求同学们每人准备至少一棵小树苗,然后带领大家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植树活动。在植树活动过程中,同学们表现得非常积极,认真地植下小树,再精心地为其浇水,事后还经常护理、照看。看到同学们的积极表现,我也被大家的热情所感染了。事实上,活动型作业的设计并不难,只要教师肯花费时间、付出辛苦。但是这一点对于很多语文教师来说是很难做到的,很多教师认为这样的作业太浪费时间。对于这样的观点,我是持否定态度的。我认为,只要有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适当地设计一些活动型作业是非常有必要的。

五、结束语

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不仅要搞好课堂教学,也要搞好作业设计。殊不知高质量的作业设计,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对于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都是非常重要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不吝其行,积极地设计多元化的语文作业,让小学语文作业不拘一格,丰富多彩。如此,学生才能越来越喜欢学习语文,这也正是所有语文教师所期盼着的。

参考文献:

[1]黄伟,王国兵.让语文作业也精彩[J].科学大众,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