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大全11篇

时间:2023-08-30 16:32:40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篇(1)

改革开放后,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我国经济发展处于越来越稳定的状态,各行各业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区域经济出现了不平衡现象,针对这种现象,政府必须采取措施进行改善与协调,促使区域经济发展得以平衡,并且深入总结区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外贸易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本区域经济的进步与发展。与此同时,也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要想使区域经济朝着快速、平稳的方向发展,就必须构建良好的对外贸易环境,促使对外贸易的积极性、活力得以调动,使对外贸易作用充分发挥。

一、区域经济发展、对外贸易两者间的关系

就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而言,对外贸易扮演了两个角色,一方面,对外贸易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对外贸易的产生导致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产生了较大变化。

1.对外贸易的负面影响

对于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而言,因各国家在经济发展方式上存在差异,极易受全球经济市场的影响,容易出现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上看,两者的产业结构有明显差异,导致两者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不平衡状态,区域对外贸易可能会发生两级分化。在发达国家中,对外贸易活动所占比例较大,然而发展中国家则大多使用高耗能能源,伴随时间的延长,高能耗产品会严重破坏区域环境,对现代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不良影响。

2.对外贸易的积极影响

对外贸易可分为两种,分别为进口贸易、出口贸易,在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分析时,需综合评判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人们必须意识到,对外贸易可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区域经济发展,随着外部市场的扩张,本区域经济能够得以带动,不仅能够促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升,而且能够改造、升级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模式,促使区域经济发展朝着科学、稳定的方向发展。其次,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进口贸易也占据了较重比例,市场需求对进口贸易具有刺激作用,可增加进口贸易,对新经济增长点进行培育。另外,进口贸易有利于引入外国先进技术,促使相关项目研发费用减少,使产品生产效率提升。利用进口贸易,能够同本区域经济产生竞争关系,采用优胜劣汰的方式,使区域产品尽快更新换代,促使产品设备变得越来越完善。通过制定合理、完善的发展战略,有利于使区域经济发展得以推动,对本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刺激作用,可使经济转型加速。

二、对外贸易、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策略

要想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就必须制定合理的发展方案,明确对外贸易区域经济发展特征,使区域经济发展得以平衡。

1.促使人力资本投入增加

目前,我国信息化进程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且工业发展迅速,若单纯凭借资金投入与劳动力,则难以使现代经济增长需求得以满足。从目前的经济发展情况上看,企业不仅要重视投入资金、劳动力等资源,还需进入先进的科学技术,并且合理应用新技术,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政府要制定明确的发展方针,以科教兴国作为发展目标,加大力度培养优秀人才,促使资金利用率提升。就区域教学而言,需转变传统教育模式,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多条件。除此之外,还要注重提升劳动者的专业素养,地方政府要采取措施,使医疗保险制度变得更加完善。

2.调整产业结构

因受到地域特征的影响,导致我国经济发展出现了不均衡的现象。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非常迅速,基础设施也逐渐完善,政府在相关政策上对东部地区的发展有所倾斜,基础条件较好,然而西部地区的发展却不够理想。上述原因的产生与政府在不同区域、不同阶段所采取的措施存在关联,目前,各地区的政府都已经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且开始采取措施,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进行扶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促使农村机械化水平提升,提高农产品生产效益,调整产业结构,促使工业化进程加速。

3.促使对外贸易机会变得更加均衡、平等化

目前,在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各区域经济发展都取得了一定成就,不过从实际发展情况上看,也存在差异。各区域在相关政策法规、基础设施上有明显差异,这会致使区域间贸易机会出现差异,各区域经济发展受到约束。为此,区域政府要采取措施对区域基础设施进行完善,并制定合理方案使相关法规变得更加完善,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三、结束语

在各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外贸易活动可起到很大推动作用,然而每个国家的不同区域在科学技术、基础设施等各个方面都有一定差异,区域政府必须意识到这一点,并采取完善措施,制定合理、科学的政策法规,使这种差异缩小。对外贸易中的作用机制会对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政府必须制定协调发展策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篇(2)

近几年特别是过去一年来,在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指引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国发展改革系统地区经济工作部门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地区经济工作迈上了新台阶,区域协调发展迎来了新局面。

过去一年地区经济工作的主要成绩与突出特点:一是立足于强弱并举,切实加强对重点地区的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二是立足于内外联动,不断提高地区经济协作和国际区域合作水平。三是立足于水陆统筹,积极推进国土空间整治和重点流域综合治理相关工作。四是立足于软硬兼顾,扎实打造地区经济工作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条件。五是立足于上下一体,大力促进地区经济工作系统的协调互动和自主能动

当前的经济工作形势表明,推进地区经济工作既面临难得的机遇,具有不少有利条件,也遭遇严峻的挑战,面对许多棘手的问题。一是从发展态势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困难不可低估。二是从现实基础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环境较为复杂。总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现实基础并不扎实,环境较为复杂,我们必须以更加科学的思维、更加高超的技巧和更加灵活的方式来应对复杂的局面,推进地区经济工作。基于以往的经验和现实的需要,从操作角度看,推进地区经济工作,还要紧紧把握如下两个关键方面。一是大力强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政策体系建设。二是加快实现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工作方式转变。2009年地区经济工作的具体任务与推进方式:

2009年对于地区经济工作来说,既是充满机遇、大有可为的一年: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良好氛围已经形成,地区经济工作基础已比较扎实,新一轮机构改革又赋予了地区经济系统更加丰富的职能。但同时2009年又是充满挑战、困难较大的一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着复杂的经济社会环境,进一步推进地区经济工作面临着较高的台阶,社会各方面对缩小区域差距的期望越来越高。我们要抓住机遇,正视挑战,创新工作方式,加强团结互动,更加全面、积极、深入、富有效率地开展工作,努力巩固当前的好局面,继续开创地区经济工作新的辉煌。2009年,要努力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继续做好区域规划的编制实施

这几年的经验表明,区域规划在推动资源要素优化配置、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009年要围绕已有规划的贯彻实施和具备条件地方规划的研究编制,扎实做好相关工作。

(一)加强已有规划的贯彻实施和督促检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在区域规划实施中具有重要示范作用,目前颁布已近一年,2009年要会同有关部门对规划所提出重点任务的推进情况进行全面跟踪检查,以保障规划的严肃性和实施效果。《珠江三角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等已完成上报或即将上报,一旦国家批准,要会同有关方面做好规划的宣传和实施动员工作,同时指导和督促有关地方制定具体实施方案,采取有效的组织措施和工作机制,推动规划分步实施。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经济司将采取多种有效手段,会同有关部门加强规划实施进度与效果的跟踪检查,及时协调解决实施中出现的难题,并在合适时机将规划实施的全面情况向上汇报。

(二)加快重点地区规划研究编制与论证上报。在现有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加快成渝经济区、江苏沿海地区、辽宁沿海经济带、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以长吉图为重点的中国图们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或合作开发规划的编制工作进度,力争2009年完成并付诸实施。选择一批符合条件的重点地区和城市群开展规划调研与编制工作,主要是组织开展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郑汴一体化等相关规划研究,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规划研究论证编制,启动淮海经济区区域规划的编制工作等。支持部分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区域一体化规划研究与实施,对一些地方基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一体化发展提出的编制相关规划的构想和要求,我们将给予积极的指导,鼓励地方结合实际自行探索。

(三)完成《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编制工作。《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是贯彻实施中央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大举措,对推进“三个基地、一个枢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要把规划的编制作为当前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我们将积极会同中部六省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快规划编制工作,力争在明年上半年完成规划编制并颁布实施。中部六省要抓紧开展规划贯彻实施的相关基础性工作,制定好具体实施方案,保障规划落到实处。

(四)积极稳妥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组织实施好主体功能区规划,是机构改革后地区经济工作系统承担的一项重要任务。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贯彻实施,关系到加快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大局。而规划涉及到的内容广泛,牵扯到的利益关系复杂,所面对的区域环境又千差万别,实施难度很大,要高度重视规划实施的困难并积极做好相关准备工作,一俟规划,积极稳妥组织实施。主要是:及早研究规划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并制定应对预案;加强相关配套政策的研究特别是财政转移支付政策、人口迁移政策、生态补偿政策、绩效评价办法等的研究;着手研究并推动建立灵敏有效的组织实施体系和运行机制;等等。

二、继续加强区域政策法规的研究制定

要立足于缩小地区差距,在服从国家整体布局和统一部署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强体现地区特点和优势的区域政策的研究制定与贯彻落实。与此同时,积极推进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实现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政策措施的法制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一)积极推动相关区域政策的贯彻落实。进一步做好《国务院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等重要文件的贯彻实施与督促推动,推进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等条件较好地区的开发开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做好国家关于支持新疆、、宁夏、青海等省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关文件的贯彻实施与跟踪检查,积极协调解决实施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继续做好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两个比照”政策的贯彻实施与调整完善,督促中部重点县(市、区)比照西部享受中央投资比例等关键性政策措施的落实,积极研究扩大中部地区“两个比照”政策实施范围问题和有关政策统一后进一步加大对中部地区支持力度问题。

(二)进一步研究制定支持推动重点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继续深化加快条件较好地区开发开放政策措施研究,尽早出台支持海峡西岸等地区发展的政策文件。抓紧研究制定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推动城市群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政策体系。加强支持和扶助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研究,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进一步开展促进有关省区经济社会发展政策措施的研究制定。积极支持各地方结合自身实际推动重点地区发展的战略思路与政策措施的探索研究。

近几年特别是过去一年来,在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指引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国发展改革系统地区经济工作部门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地区经济工作迈上了新台阶,区域协调发展迎来了新局面。

过去一年地区经济工作的主要成绩与突出特点:一是立足于强弱并举,切实加强对重点地区的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二是立足于内外联动,不断提高地区经济协作和国际区域合作水平。三是立足于水陆统筹,积极推进国土空间整治和重点流域综合治理相关工作。四是立足于软硬兼顾,扎实打造地区经济工作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条件。五是立足于上下一体,大力促进地区经济工作系统的协调互动和自主能动

当前的经济工作形势表明,推进地区经济工作既面临难得的机遇,具有不少有利条件,也遭遇严峻的挑战,面对许多棘手的问题。一是从发展态势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困难不可低估。二是从现实基础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环境较为复杂。总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现实基础并不扎实,环境较为复杂,我们必须以更加科学的思维、更加高超的技巧和更加灵活的方式来应对复杂的局面,推进地区经济工作。基于以往的经验和现实的需要,从操作角度看,推进地区经济工作,还要紧紧把握如下两个关键方面。一是大力强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政策体系建设。二是加快实现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工作方式转变。2009年地区经济工作的具体任务与推进方式:

2009年对于地区经济工作来说,既是充满机遇、大有可为的一年: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良好氛围已经形成,地区经济工作基础已比较扎实,新一轮机构改革又赋予了地区经济系统更加丰富的职能。但同时2009年又是充满挑战、困难较大的一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着复杂的经济社会环境,进一步推进地区经济工作面临着较高的台阶,社会各方面对缩小区域差距的期望越来越高。我们要抓住机遇,正视挑战,创新工作方式,加强团结互动,更加全面、积极、深入、富有效率地开展工作,努力巩固当前的好局面,继续开创地区经济工作新的辉煌。2009年,要努力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继续做好区域规划的编制实施

这几年的经验表明,区域规划在推动资源要素优化配置、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009年要围绕已有规划的贯彻实施和具备条件地方规划的研究编制,扎实做好相关工作。

(一)加强已有规划的贯彻实施和督促检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在区域规划实施中具有重要示范作用,目前颁布已近一年,2009年要会同有关部门对规划所提出重点任务的推进情况进行全面跟踪检查,以保障规划的严肃性和实施效果。《珠江三角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等已完成上报或即将上报,一旦国家批准,要会同有关方面做好规划的宣传和实施动员工作,同时指导和督促有关地方制定具体实施方案,采取有效的组织措施和工作机制,推动规划分步实施。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经济司将采取多种有效手段,会同有关部门加强规划实施进度与效果的跟踪检查,及时协调解决实施中出现的难题,并在合适时机将规划实施的全面情况向上汇报。

(二)加快重点地区规划研究编制与论证上报。在现有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加快成渝经济区、江苏沿海地区、辽宁沿海经济带、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以长吉图为重点的中国图们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或合作开发规划的编制工作进度,力争2009年完成并付诸实施。选择一批符合条件的重点地区和城市群开展规划调研与编制工作,主要是组织开展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郑汴一体化等相关规划研究,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规划研究论证编制,启动淮海经济区区域规划的编制工作等。支持部分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区域一体化规划研究与实施,对一些地方基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一体化发展提出的编制相关规划的构想和要求,我们将给予积极的指导,鼓励地方结合实际自行探索。

(三)完成《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编制工作。《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是贯彻实施中央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大举措,对推进“三个基地、一个枢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要把规划的编制作为当前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我们将积极会同中部六省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快规划编制工作,力争在明年上半年完成规划编制并颁布实施。中部六省要抓紧开展规划贯彻实施的相关基础性工作,制定好具体实施方案,保障规划落到实处。

(四)积极稳妥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组织实施好主体功能区规划,是机构改革后地区经济工作系统承担的一项重要任务。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贯彻实施,关系到加快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大局。而规划涉及到的内容广泛,牵扯到的利益关系复杂,所面对的区域环境又千差万别,实施难度很大,要高度重视规划实施的困难并积极做好相关准备工作,一俟规划,积极稳妥组织实施。主要是:及早研究规划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并制定应对预案;加强相关配套政策的研究特别是财政转移支付政策、人口迁移政策、生态补偿政策、绩效评价办法等的研究;着手研究并推动建立灵敏有效的组织实施体系和运行机制;等等。

二、继续加强区域政策法规的研究制定

要立足于缩小地区差距,在服从国家整体布局和统一部署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强体现地区特点和优势的区域政策的研究制定与贯彻落实。与此同时,积极推进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实现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政策措施的法制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一)积极推动相关区域政策的贯彻落实。进一步做好《国务院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等重要文件的贯彻实施与督促推动,推进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等条件较好地区的开发开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做好国家关于支持新疆、、宁夏、青海等省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关文件的贯彻实施与跟踪检查,积极协调解决实施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继续做好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两个比照”政策的贯彻实施与调整完善,督促中部重点县(市、区)比照西部享受中央投资比例等关键性政策措施的落实,积极研究扩大中部地区“两个比照”政策实施范围问题和有关政策统一后进一步加大对中部地区支持力度问题。

(二)进一步研究制定支持推动重点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继续深化加快条件较好地区开发开放政策措施研究,尽早出台支持海峡西岸等地区发展的政策文件。抓紧研究制定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推动城市群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政策体系。加强支持和扶助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研究,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进一步开展促进有关省区经济社会发展政策措施的研究制定。积极支持各地方结合自身实际推动重点地区发展的战略思路与政策措施的探索研究。

(三)加强经济特区和开发区发展政策研究。积极探索在新形势下支持经济特区发展、增创新优势的相关思路和政策措施,适时组织相关座谈会听取意见。加强促进开发区健康发展的政策研究,特别是加强促进异地联合兴办开发区、设立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促进区域间产业有序转移等的研究。

(四)加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法律法规建设。根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实际需要,切实把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放到突出重要位置上。2009年,要适时启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法》的基础性工作,并积极研究制定区域协调发展法规体系的整体思路。与此同时,结合相关规划和政策性文件的贯彻实施,探索建立相关法律保障机制。

三、继续拓展区域合作的广度深度

区域合作是促进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优化区域发展格局的重要手段。要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工作,努力拓展区域合作的广度与深度,推动国内外区域合作迈上新台阶。

(一)大力推进国内区域合作。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要求,从不同区域的实际出发,不断拓展合作领域。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地区及各种类型的试验区或示范区、联系紧密的城市群、经济圈和经济带等要以基础设施、要素市场和生态环境建设一体化为重点,推进各种形式的区域合作;中西部地区要抓住全球和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升级的机遇,通过资源要素交换、合作兴办示范区、企业联合协作等形式主动承接产业转移;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等要借助政策扶持、对口支援等途径,培育提升产业基础,改善拓展市场环境,强化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要以提升质量、增进效果为核心,不断拓展区域合作的形式、完善区域合作的机制。提倡紧扣核心地区、积极融入周边,开展大联合、大协作,广泛利用一切可能的资源与条件;全面运用市场交换、企业协作、园区共建乃至规划编制、管理一体等多种形式,推进区域合作向宽领域、深层次方向发展;建立健全区域间、城市间多层次、多种类的区域合作协调组织,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团体等共同参与、协作互动的推进区域合作的立体网络;广泛运用政府间定期协商交流机制及各种其他有效平台,协调解决跨区域合作中的重大问题,推进区域合作持续发展。要加强国家部门和地方间的沟通互动,探索建立适宜的管理体制与政策体系,不断改善区域合作的环境。着手建设区域合作统计制度,建立健全区域合作信息交流体系和制度;继续探索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管理体制,不断健全和规范区域合作组织机构;加强促进区域合作的政策措施研究,推进保障区域合作规范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二)务实开展国际区域合作。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尽快完成中国参与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的战略研究,提出下一阶段我国参与合作的总体思路和重点领域。努力提升合作机制的层次,抓紧合作开发规划的编制,充实完善专家咨询队伍,全面加强与俄、朝、韩、蒙等国家的合作交流,进一步发挥我国在东北亚区域合作中的重要作用。利用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平台,重点加强在基础设施、能源资源等领域的合作,促进双边贸易便利化。协同有关部门和地方,共同推进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国际合作和中欧区域政策对话机制,不断拓展合作领域与对话深度。直接参与各类国际区域合作的地区,要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全面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充分利用国际区域合作的平台,促进本地区域发展。国内其他地区也要积极采取措施,“借船出海”、“见机行事”,最大限度地争取国际合作利益。与此同时,我们将适时启动中国参与国际区域合作总体战略研究,较为系统地谋划我国同周边国家及其他地区合作的基本思路。

四、继续推动贫困地区加快发展

推动贫困地区加快发展,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地区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要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创造性地发挥地区经济系统扶贫开发的工作职能,全面开创扶贫工作新局面。

(一)努力扩大扶贫开发投入。加强资金投入力度,是促进贫困地区加快发展最直接的手段,也是有效创造和整合其他扶贫工具与机制的重要条件。今年,经过努力我委安排的以工代赈和易地扶贫搬迁资金达到近年来的最大规模。明年,我们要把握好中央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衡较快发展的机遇,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争取国债和财政预算内以工代赈资金规模、易地扶贫搬迁资金规模都有进一步的增长。与此同时,严格监督管理,切实用好扶贫资金。各地要健全管理制度、强化监管手段、加大检查频次,确保扶贫资金的拨付准确到位、使用优质高效。

(二)积极完善扶贫开发政策措施。根据当前区域发展的实际,要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加大对一些重点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革命老区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在国家的扶助下,这些年来发展状况有明显改观,但总的发展水平仍然较低,我们将在现有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深入调查研究,着手制定支持革命老区加快发展的相关政策思路。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经过在西部地区近十年的试点,效果显著,适应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需要,明年将把试点范围扩大到中部贫困地区,进一步探索全面开展易地扶贫搬迁的有效途径。与此同时,认真总结以工代赈的经验,进一步健全计划管理、项目建设、劳务报酬发放等方面的制度规定。

(三)加大扶贫开发重大问题研究。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的实施,扶贫工作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诸多因素对已有的扶贫方式提出了挑战。要正视形势和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深入研究扶贫开发的一些重大问题,从而革新工作理念,完善运作方式。主要是:关于扶贫开发范围的研究,如何解决当前存在的某些非贫困县比贫困县穷、富裕县因灾返贫和贫困标准提高后贫困县增多的问题;关于扶贫开发内容的研究,如何处理好集中连片开发和点线面的关系,处理好集中重点还是多方兼顾的关系,处理好解决温饱还是缩小差距的关系;关于扶贫开发方式的研究,如何把解决应急之需与消除致贫之根结合起来,把扶贫政策和其他政策结合起来,把政府推动和市场运作结合起来;关于扶贫开发机制的研究,如何解决约束机制缺乏,一些地方把争取贫困县“帽子”当目标,取得后不思“摘帽”的问题,以及扶贫开发机构统筹协调形成合力的问题;等等。

五、继续推进重点流域治理开发

重点流域治理开发,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的重要内容。要站在国家整体发展的战略高度,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继续做好重点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工作。

(一)积极推进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加强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充分发挥相关地区政府与社会的积极性,进一步落实责任,健全机制,细化措施,继续保障饮用水水质安全和不发生大面积水质黑臭,水环境治理取得明显成效。采取有力措施,有重点、分步骤实施《渤海环境保护总体规划》,力争2009年在点源治理、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继续做好“三河三湖”、松花江、三峡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工作,着手实施《黄河中上游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同时,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十一五”水污染防治规划的中期评估和考核工作,继续深化研究流域水资源、环境资源市场化配置的相关政策,推动建立流域有效管理的体制机制。

(二)进一步做好流域治理规划的编制与修订。抓紧修改完善巢湖、滇池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做好实施的相关基础性工作。配合做好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珠江、松花江与辽河、太湖等重点流域综合规划的修编,积极推动加快实施。指导完善湖北大东湖水网构建总体方案,督促推进水网连通和污染控制第一阶段相关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完成《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指导地方和流域机构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指导编制完成与《全国城市饮用水安全规划》配套的水源地安全保障、水源地环境保护、供水设施改造和建设及卫生安全保障四个专项规划,采取有效措施推动贯彻实施。

(三)切实加强建设项目的审核和管理。指导各地扎实开展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积极搞好项目储备。严格项目审查程序,积极发挥相关部门作用,切实做好2009年度投资计划的编制和下达工作。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项目的管理办法,加强对在建项目的监督检查,严格执行项目进展情况定期报告制度,确保工程进度按投资计划要求如期推进。适时开展对已建成项目后评价工作,促进提高投资决策水平和投资效益。

(四)深入开展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各项活动。以区域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为重点,探索推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积极研究建立区域流域资源、生态补偿机制,选择若干重点地区和流域开展相关试点,积极推进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建设。开展促进可持续发展国际事务,积极跟踪国际可持续发展领域最新动态,进一步加强同有关国家沟通与合作。认真组织我国出席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第17次会议筹备工作,做好参会对案准备。认真做好中英可持续发展高级别对话机制第四次部长级会议及高官会筹备工作,完善相关工作机制,推动深化合作领域。继续做好中日绿色援助计划的培训工作,推动完成相关示范工程建设。

六、继续抓好优化国土开发相关工作

要立足于统筹陆海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实现科学发展,进一步拓展地区经济工作领域,着力做好土地利用管理、海洋开发保护、地质灾害防治等国土开发与整治有关工作。

(一)加强土地管理与政策研究。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认真做好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的制定与下达,进一步加强土地计划管理,密切跟踪监督计划执行情况,及时协调解决突出问题。进一步深化土地利用管理和集约节约政策研究,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和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需要,及时提出加强土地管理和调控的政策意见与建议。

(二)积极推进地质灾害防治和防震减灾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做好重点地区、重点项目地质灾害调研、论证与防治工作,积极探索建立突发事件应对体系和处置机制。认真总结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经验教训,继续做好有关后续工作,积极研究提出地质灾害防治的总体思路、重点任务和具体措施,推动建立地质灾害防治长效机制。积极参与地震灾区重建规划实施工作,配合做好防震减灾各项工作。

(三)大力促进海洋事业全面发展。进一步强化《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和《全国海洋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实施力度,抓紧制定有关配套文件,建立健全工作责任与推进机制。加快出台《进一步加强围填海管理的意见》,推进围填海行为规范管理和海洋资源合理开发。推动有关部门加快编报《全国海岛保护与利用规划》和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加强海岛保护、利用、开发与建设。积极维护与拓展国家权益,加快推进国际海底区域、极地等事业发展。

(四)努力拓展国家测绘事业。深入开展基础测绘发展方向、工作领域、服务手段等重要问题研究,探索参与宏观调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做好基础测绘计划编制下达和管理工作,切实加强执行情况的跟踪检查。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篇(3)

关键词:金融危机 区域格局

自改革开放以来,在鼓励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的不均衡区域发展战略指引下,区域差距持续扩大。东部地区的率先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更深入地参与全球分工合作,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要素配置。较高的资源配置效率使得中西部地区的生产要素也向东部地区流动和集聚,进一步强化了地区差距。参与全球分工程度不同的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之间差距的持续扩大,已成为区域经济协调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现阶段经济不景气的机理阐释

现阶段我国经济面临的困难主要由两方面因素导致:一是起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外生冲击;二是我国经济恰处于经济运行周期的下行阶段。二者相互叠加使得经济形势显得更加艰难。但也对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及协调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和可能。

金融危机的外生冲击和经济处于运行周期下行阶段相互叠加的影响促成了现阶段我国经济的不景气。但在中央政府强有力的刺激举措下,经济运行已逐步走出低谷。从表1可以看出,自2008年7月份以来,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一直在低位徘徊,但到了2009年3月份后开始持续上升。

经济增长是消费、投资和净出口三者合力的体现。从经济增长的驱动力方面比较,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存在明显区别。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在参与全球分工合作程度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无论是吸引的FDI,还是外贸依存度,东部当前和中西部地区都存在着显著差别。如果把参与全球分工合作程度较深的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模式看作“外向型经济增长”模式的话,则中西部地区由于参与国际分工合作程度低,其经济增长主要得益于国内市场的驱动,可看作由“内向型经济增长”模式引致。

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属于外生冲击,主要是通过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国际金融等途径传导。因此参与全球分工合作程度较高的东部地区受到的冲击显著地高于中西部地区。“外向型”的东部地区经济增长能否迅速回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需能否及时回升,而外需取决于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但目前国际经济环境前景尚不确定,外需再次大幅下滑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中西部地区“内向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对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依赖性较低,其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消费和投资驱动。当前的经济下滑主要源自恰处于经济运行周期的下行阶段,以及受到金融危机的间接影响。国内需求不足是导致其经济下滑的主要原因。扩大内需是刺激中西部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有效途径。显然,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经济下滑的机理存在差异。

政府应对措施对区域格局的影响

扩内需、保民生的政策措施对“内向型经济增长”的中西部地区来说,更具有针对性,有利于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的更快增长。

(一)扩大投资

在拉动经济增长的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当中,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直接,也最容易见效。投资的地域分布变化将促使区域经济发展格局随之改变。由表2和表3可以看出,在固定资产投资额和新开工计划的总投资方面,中西部地区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东部地区,这将对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产生持久效应。促使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发生变化的几率加大。当然,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具有一定的滞后期。

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的加大将大大提升其自我发展能力,并借此加强自己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能力和水平,为产业“北移西进”的依次梯度转移夯实基础。东部地区“低成本增长模式”增长空间日趋缩小,和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条件逐渐改善的相互结合,降低了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交易成本,有力地保证了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强劲增长和持续发展。正因为如此,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湖南、江西、广西等中西部地区省份的经济表现一枝独秀。

(二)启动消费

通过扩大投资刺激经济增长最为便捷有效。但如果不能够有效地促进最终消费需求的增长,通过投资刺激的经济增长很难持续。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消费率和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持续、大幅度地下降。消费率从1991年的62.5%下降到2007年的49%,同期的投资率从34.9%上升到42.5%。从贡献率看,投资贡献率迅速回升,消费贡献率则持续下降。这一时期投资贡献率平均为50.5%,其中固定资本形成贡献率为49.0%,消费贡献率为36.9%。但是,通常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难以解释我国消费率持续下降的情况。就我国而言,消费率的下降取决于储蓄率不得已的提高。沉重的住房、医疗、教育负担和脆弱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得消费者普遍的心理预期是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和支出的确定性,这种预期在很大程度上扭曲了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尤以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承受能力偏弱的中西部地区为甚。居民很难有意愿提高消费支出。

“保民生”目标的提出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来的。启动消费,促进消费增加必须解决支撑消费需求的根本问题: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诸多学者在研究我国居民消费和储蓄行为问题时,都认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扩大内需的必须途径。相对于发达的东部地区而言,中西部地区在医疗、养老和就业等方面面临着更大的压力,需求程度也更为迫切。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扩大内需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内需。为“保民生”采取的一系列调节收入分配和加强社会保障的措施,强化了居民对未来收入的确定性预期,减少了支出的不确定性预期。尽管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都面临着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方面的问题,但低收入居民往往有着更高的边际消费倾向,其增加收入中会有更多的份额用于消费。从边际的角度看,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方面的改革措施将会促进中西部地区内需的更快扩大,刺激其经济增长,有利于地区差距的缩小。

结论

总之,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外生冲击,以及处于经济运行周期下行阶段的叠加影响所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将对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进一步协调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甚至某些临时性的应急机制也将对区域格局的调整产生持久性效应。金融危机对调整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促进区域间协调、可持续发展实质上起到了促进作用。我们应该抓住机遇并迎接挑战,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格局朝着协调、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同时使得我国经济增长建立在内需和外需并重的坚实基础上。

从长期来看,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在集聚经济、技术创新以及空间交易效率的差距难以在短期内快速缩小,东部地区产业结构的成功升级和转型将会再次拉大区域差距。从这个意义上看,调整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缩小地区差距的确任重而道远。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篇(4)

去年年底,总书记视察广东并发表重要讲话,对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给予充分肯定,强调指出:“推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对各方都有利,要搭建并利用好这个平台,注意搞好战略规划,务求实实在在的成效。”海关总署和广东省委、省政府对于加强泛珠三角区域内的海关合作十分重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同志批示海关:“建议海关广东分署认真研究海关系统在推进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中如何发挥积极作用”,并指示要“从具体项目做起”。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在综合调研和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海关积极参与和推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十项措施》(以下简称《十项措施》)。牟新生署长对广东分署提出的《十项措施》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批示:“泛珠三角是发展区域经济的大战略、大决策,海关应全力支持、热情服务。总署授权广东分署负责全权协调、处置围绕泛珠三角的所有海关工作……重大事项报告总署党组决策。”总署党组的决定,充分体现了海关积极适应新形势,坚决服务于国家经济发展大局的决心,标志着泛珠三角区域海关合作的正式启动,掀开了泛珠三角区域海关进一步整合、创新和加强把关、服务能力建设的新篇章。

今年2月,经海关总署批准,首次“泛珠三角区域海关关长联席例会”在广州召开,并向社会正式公布《十项措施》,标志着泛珠三角9省(区)16个直属海关的区域合作机制正式启动。《十项措施》的核心理念,一是协调简化通关手续,提高通关效率,二是整合创新通关模式,营造守法便利的通关环境。《十项措施》旨在简化泛珠三角区域海关进出口通关环节的有关手续,全面提高口岸通关能力和效率,增强区域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进一步为泛珠三角地区间货物运输的快速便捷通关提供有力保障,有利于泛珠三角物流业的发展和进出口货物快速转关通道的建立,这对于促进9省(区)与港澳之间的经贸合作,保持内地与港澳共同繁荣稳定,并带动全国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广东分署副主任 南:

2003年7月,根据中央提出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广东省率先提出了推进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的战略构想,得到了中央的大力支持和内地八省(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积极呼应、主动参与。经国务院批准,2004年6月,广东、福建、江西、湖南、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9省(区)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共同签署了《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9月,在广州举行的首届“泛珠三角省会城市市长论坛”又签署了《泛珠三角区域省会城市合作协议》。两份协议的签订,掀开了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序幕。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有利于落实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实现东、中、西部经济互联互动、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有利于“9+2”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区域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有利于进一步落实CEPA,促进港澳繁荣稳定;有利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和亚洲合作的发展。

泛珠三角9省(区)面积占全国的20.9%,生产总值、财政收入、进出口商品总额和实际利用外资等指标占全国的比重均超过30%,加上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泛珠三角区域在全国的经济地位十分突出。 泛珠三角内地9省(区)依托港澳,以地理上的优势,在全国对外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据统计,2004年泛珠三角区域内地9省(区)的进出口总值为4334.6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37.5%。其中,出口2366.1亿美元,占全国出口的40%;进口1968.5亿美元,占全国进口的35%。2004年泛珠三角内地9省(区)与港澳贸易总额达到823.2亿美元,占9省(区)外贸总额的19%,占全国与港澳贸易总额的72%,由此可见,泛珠三角内地9省(区)与港澳的贸易往来十分活跃。

根据总署党组的决定,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在2004年牵头组织泛珠三角区域内16个直属海关开展了为期5个月的专题调研,并组织专门的工作班子研究拟定海关积极参与和推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实施措施。在借鉴近年来广东海关探索构建“虚拟大关区”模式的实践经验和吸收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反复酝酿并向区域内省区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广泛征求意见后,经历了“初步构想和探讨”、“方案设计和研究讨论”、“方案确认”三个阶段,最终形成了《海关积极参与和推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十项措施》, 于去年年底报请海关总署批准同意,并在首次“泛珠三角区域海关关长联席例会”上正式向社会公布实施。

广东分署副主任 沙少娟:

《十项措施》公布实施后,广东分署和泛珠三角区域海关将在海关总署正确领导下,进一步加强与9省(区)地方政府的密切联系,加强与港澳海关的协调配合,齐心协力、互相尊重、合作互动、优势互补,共同务实地推进泛珠三角区域海关合作工作的深入开展。

我们将本着“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原则和求真务实的精神,从具体项目做起,逐步扎实地推进各项具体工作,务求实效。在首次“泛珠三角区域海关关长联席例会”上,通过了落实《十项措施》的主要项目,提出了详细的工作思路和实施方案,同时将《十项措施》分解为年内可以启动并适时推广的实施项目和需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明确需求和实施方向后组织实施的调研项目,其中既有短期计划,又有中长远目标。年内准备实施的项目包括:逐步推行“多点报关、机场验放”的海关监管新模式;进一步简化铁路转关作业手续;加大泛珠三角区域水运监管改革和网络建设的力度;推动区港联动工作,增强区域物流服务功能;以粤港快速通关系统为核心,推进9省(区)与港澳间的贸易便利化;简化企业异地备案等相关手续;明确企业生产设备搬迁或结转办理手续;加大整合泛珠三角海关关税资源区域的力度;建立并完善泛珠三角区域进出口贸易统计通报机制、缉私部门配套工作机制及海关单位之间的协调配合机制。

考虑到区域内海关的业务现状,我们确定了各有关项目的牵头单位和参与单位,提出了“既要改革创新,又要求真务实,体现把关与服务的统一,并尽可能在现有法律框架内实施”的要求。推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是一项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相信,有总署各司室的指导和支持,有区域内各个海关的共同努力,《十项措施》必将得到深入全面、扎实有效的贯彻落实,必将有力地促进区域内物流和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可以预言,未来的三、五年内,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效益将在中国乃至亚洲经济发展的大格局中显现。

广东分署业务处处长 王侃:

《十项措施》的内容非常丰富,涵盖了海关业务的多个方面,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类:

第一类措施是提高通关效率,加速泛珠三角区域物流发展,促进货畅其流。对泛珠三角区域内企业途经新白云国际机场的出口货物,实现在所在地海关就近办理报关手续,直接经由新白云机场出口,以减少企业往返报关次数,进一步降低企业通关成本和物流成本;逐步将广州海关试行的“多点报关、机场验放”通关模式推广到泛珠三角区域9省(区)省会城市及厦门,使进出口货物跨省区流转手续更为简便;以新白云机场航空枢纽实施“多点报关、机场验放”通关模式为契机,充分发挥9省(区)机场与港、澳机场航空资源的互补作用,为三地机场跨境货物通关提供便利;简化泛珠三角区域之间铁路转关作业手续,加快铁路运输货物的流转;加大泛珠三角区域水运监管改革和网络建设的力度,逐步将来往港澳小型船舶中途监管模式改革推广到南宁等关区。

第二类措施是深化业务改革,支持促进区域外源型经济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的功能,积极推动深圳盐田、厦门东渡的“区港联动”试点工作;推动在进出口物流发展枢纽地区设立“保税物流中心”的工作;采取措施引导区内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产业转移和调整,推广加工贸易联网监管,便利企业办理备案和纳税手续等。

第三类措施是认真落实CEPA,促进9省(区)与港澳之间的经贸合作。进一步加强与港、澳海关的合作,统一并简化粤港、粤澳进出境监管单证,促进贸易便利化,认真配合深港“西部通道”建设,积极参与“泛珠三角横琴经济合作区”和珠澳跨境工业区建设等措施。

第四类措施是建立健全泛珠三角区域海关合作平台和联络机制。建立和完善泛珠三角区域海关协调配合机制;加强统计分析工作,探索建立泛珠三角区域海关数据分析平台,为9省(区)政府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建立区域内缉私部门的配套工作机制;加大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力度。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篇(5)

一、前言

水土流失已经成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水土流失影响导致土壤贫瘠肥力下降,土壤生产力受到限制,进而对于农业生产造成一系列不利影响。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目前我国较多地区出现水土流失现象的产生,将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水土保持,实质上就是指对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导致的水土流失采取相应的预防与解决措施。水土保持的措施主要包括:蓄水保土耕作措施、工程措施以及生物措施。水土保持对于我国山区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是我国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长期坚持的一个重要事项;因此,地方政府要充分重视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针对水土保护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

二、分析水土保持与山区经济发展的关系

从理论层面上来看,水土保持就是引进信息、能量、物质,在山区生态环境治理中引进林草类的绿色植物,使山区生态环境由生态失衡、破坏的恶性循环转变为生态平衡的良性循环,它是一种有序化原则。水土保持是维持山区生态环境与促进经济发展的基础,是修复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山区生态环境平衡与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的主要目标就是促进山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水土流失地区是其主要应用的范围。

1、加快水土保持建设步伐是促进山区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

水土保持是预防与治理水土流失,改善与保护生态环境,发挥水土资源综合效益,提升土地生产力,实现水土资源循环利用而实施的预防措施、保护措施、保土耕作措施、工程措施以及生物措施等一系列措施的总称。《国务院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是山区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的根本所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我国各个山区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依赖于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水土保持实质上就是循环利用水土资源。

2、加快水土保持建设步伐是促进山区经济发展的基础

水土保持是预防与治理水土流失现象的主要措施。兴修水利工程、建坝系、修梯田等一系列水土保持措施,能够有效的改善干旱地区的自然生产条件,增强农业生产过程中对于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农业生产是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相互结合而形成的,水土保持有效的调整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使两者之间保持一个和谐的状态,一同进步与发展。通过对水土流失的治理,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生态环境,为农业生产创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自然条件,有机的结合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这是推动山区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因素。我国各个山区的经济发展,在客观上就要求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必须处于一个协调统一的状态,而加快水土保持建设步伐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山区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有机统一。

3、加快水土保持建设步伐是促进山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能够有效的恢复与重现退化现象的生态系统,能够有效的保持动植物的多样性,尤其是能够对山区经济发展过程中所依赖的可再生资源进行循环利用,使山区生态系统处于一个平衡、稳定的状态。山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又能够促进山区水土保持工作的建设。

三、加快水土保持建设步伐,促进山区经济发展的对策

1、加强水土保持法制宣传,防止人为水土流失

国家十分重视水土保持工作,水土保持作为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2010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更加完善了水土保持工作,使水土保持走上了法制轨道。2011年中央1号文件对水利的夸越发展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中央高度重视水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继续把水利摆在重要位置,充分肯定了近年来水利工作取得的成绩,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田水利建设、节水灌溉、农村饮水安全、水资源节约保护、水土保持等水利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指出: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减轻水、旱、风、沙灾害,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生产。这是相互关联、依次递进的四个层次,最终是为发展生产,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是水土保持的最基本任务。水土流失、水环境的恶化已对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危害,我们要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的宣传力度,除了在有关水利工作会议上进行传达贯彻,还通过张贴水土保持宣传画、报纸、电视、散发传达、巡回演讲等形式,开展广泛的宣传,广大人民群众的水土保持法制意识得到了加强,同时通过执法监督,取得了显著成绩,防止新的人为水土流失的产生。

2、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强领导干部对水土保持工作的认识

我国山区的发展应当重视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改善农业基本条件,在山区应改良耕作措施,调整农作物生产结构,农作物生产结构的调整要遵循科学、因地制宜的原则。合理调整农作物生产结构也是治理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应积极推动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立足本地,面向全国,考虑国际。既要适应农产品市场的现实需要,又要研究和预测潜在的、未来的市场需求趋势,以满足社会对农产品的数量及多样化、多层次、优质化和动态发展的需求。正确处理好生产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正确处理好项目开发建设与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样才能够有效的保障山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水土保持工作能否有效的开展,关键在于山区领导干部对于水土保持工作的认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自然修复,是山区经济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事项,是山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基础,山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实质上就是对于山区农业生产力的保护,山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实质就是发展山区农业生产力。地方政府应当将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以及小流域综合治理作为山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措施,根据水土保持工作开展的实际状况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工作实效进行检验,将其作为各级组织是否具有战斗力与各级干部有没有为人民办实事的检验标准;地方政府还应当将水土保持工作作为山区经济责任考核中的重要内容,对于不重视水土保持工作的领导干部,实行一票否决制。山区在春季造林与秋季梯田建设过程中,地方政府中的领导干部应当在流域治理现象进行指导,严格的督促与检查,根据流域治理的实际状况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对于水土保持工作的认知,这样才能够保证水土保持工作的正常开展。

3、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治理水土流失基础

小流域综合治理过程中,应当采取农耕措施、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相结合,对25°以上的坡耕地应退耕还林,25°以下的坡耕地应梯田化改造,工程措施应当采取骨干坝系建设,植物措施应当结合立地条件及植被特点采取适地、适树的造林原则,采用适宜的配置技术、育苗技术、旱地造林技术以及集雨节灌技术等一系列科技成果的推广力度。在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实施过程中应实行利、权、责相结合制度,制定科技人员责任制,地方政府部门负责制,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与奖金挂钩,完成任务并保证质量的科技人员实行奖励,完不成任务的科技人员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科技责任制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科技人员在水土保持工作中的积极性,规范科技人员在小流域治理中的工作行为,使相关人员按照相关技术规定进行运作。

3、完善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制度,保证水土保持工作的实效性

建立健全的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制度,是有效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保证。在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的过程中,要对生产和开发建设项目进行严格管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的相关规定进行监督与管理,加强对生产和开发建设项目的实时监测。加强山区生态环境中植被的保护力度,坚决制止过度放牧、乱砍乱伐、不合理开荒以及毁林等一系列人为破坏山区生态环境的行为,在区域内水土流失严重地区植树造林,栽种牧草,禁止毁林、毁草,同时对沟、河、路、渠的堤岸坡面布设植被或砌护措施,防止坍塌和冲淤。地方水行政部门的水土保持机构要加强对生产和开发建设项目的监督与管理,严格落实责任制,最大限度地减少因人为因素导致新增水土流失现象的发生,最大限度地保护原生生态环境,保障山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

四、结语

加快水土保持建设步伐,是促进我国山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根据相关的数据调查显示,我国水土流失面积正在逐渐的扩大,很多地区还存在大量的重力侵蚀现象,针对这一实际状况,政府相关部门必须充分重视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策略,保证水土保持工作的实效性,以促进山区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谢艳艳.水土保持与甘肃山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耦合关系研究[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9(06).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篇(6)

2007年7月,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国发〔2007〕21号)下发,意味着区域经济政策的制订、实施将更有针对性,这也是2008年区域政策变化中最为重要的。

实施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实现主体功能区定位,相关政策就会调整完善,主要有: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完善中央和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重点增加对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用于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补偿的财政转移支付。逐步实行按主体功能区与领域相结合的投资政策,政府投资重点支持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区域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支持重点开发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研究提出不同主体功能区的产业指导目录及措施,引导优化开发区域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结构层次和竞争力;引导重点开发区域加强产业配套能力建设,增强吸纳产业转移和自主创新能力;引导限制开发区域发展特色产业,限制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产业扩张。

按照主体功能区的有关要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行差别化的土地利用政策,确保18亿亩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对优化开发区域实行更严格的建设用地增量控制,适当扩大重点开发区域建设用地供给,严格对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的土地用途管制,严禁改变生态用地用途。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调控人口总量,引导人口有序流动,逐步形成人口与资金等生产要素同向流动的机制。鼓励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吸纳外来人口定居落户;引导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的人口逐步自愿平稳有序转移,缓解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的状况。

根据不同主体功能区的环境承载能力,提出分类管理的环境保护政策。优化开发区域要实行更严格的污染物排放和环保标准,大幅度减少污染排放;重点开发区域要保持环境承载能力,做到增产减污;限制开发区域要坚持保护优先,确保生态功能的恢复和保育;禁止开发区域要依法严格保护。针对主体功能区不同定位,实行不同的绩效评价指标和政绩考核办法。优化开发区域要强化经济结构、资源消耗、自主创新等的评价,弱化经济增长的评价;重点开发区域对经济增长、质量效益、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以及相关领域的自主创新等实行综合评价;限制开发区域突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的评价,弱化经济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的评价;禁止开发区域主要评价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具体到各大区域,东部地区区域政策的着力点在全面提升区域产业结构和总体竞争力上,通过更为严格的土地政策和产业政策促使产业结构加快升级。中部地区区域政策的着力点放在优化总体发展环境上,进一步提升接受东部产业转移和外来投资的能力。西部地区区域政策的着力点放在稳步提高自我发展能力上,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和人才队伍建设力度,积极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东北地区区域政策的着力点放在区域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恢复上,抓好振兴装备制造业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

发展趋势分析与判断

区域的发展态势

京津冀都市圈机遇比较好,发展值得期待。国家“十一五”规划中的主体功能区规划将京津冀地区列入优化开发区域,其国家战略定位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区域,全国重要的人口和经济密集区,带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天津滨海新区和河北曹妃甸的发展被提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也为京津冀都市圈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增长点。而首都北京作为核心区是京津冀都市圈最显著的优势之一。独有的政治、信息资源,发达的总部经济,不断积聚的科技人才资源为都市圈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另外,2008年北京奥运会不仅为北京带来了发展新契机,也为京津冀都市圈带来了新的生机。在与奥运联系较大的高新技术、环保、旅游、金融、商业等产业的带动下,区域内产业升级和梯度转移将会加快。在奥运的带动下,区域内的合作将会增加,一体化进程将会加快,后奥运经济也将持续为区域发展注入动力。

长三角地区经济仍将保持稳步较快增长的态势。近年来,长三角紧紧抓住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新机遇,积极承接制造业研发、设计、销售等部分高端环节和跨国公司服务外包的迁移,依托产业带和工业园区,加快先进制造业发展,高度重视现代服务业进展,努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产业发展的协调性有了一定的改善。投资需求的理性化得到加强,收入和消费增长步入快车道,服务业发展进入提速期,消费扩大对经济增长拉动力将不断增强。在全球经济继续平稳发展的格局下,长三角经济稳步较快增长的总体趋势不会改变。

中部地区经济仍处上升阶段,增幅回落有限。中部地区作为中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农业人口比重大,社会事业发展欠账多,将会争取到国家更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不仅可以促进社会事业跨越式发展,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同时,中部崛起政策将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中部地区“3个基地、1个枢纽”在全国的地位。宏观调控政策继续以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主调,继续实行区别对待的调控策略。不管是有保有压的宏观调控,还是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中部地区受到国家鼓励和支持发展的概率比较大。同时,随着东部沿海生产要素成本和综合商务成本的逐渐走高,国内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进程明显加快。中部地区凭借要素供给充裕、综合成本相对较低、产业配套能力强、区位条件优越等诸多有利条件,将继续成为发达地区产业和资本转移的首选地区和重要基地。在外资外贸政策方面,国家将逐步引导和促进加工贸易向中部地区转移,引导国际资本流向中部地区和重点产业,着力提高中部地区对外开放水平,增强经济发展活力。总体看,2008年中部地区增长速度虽可能会有所放缓,但仍保持较高水平。

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在增强。2008年,国家在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的同时,将继续强化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各项政策实施力度。随着政策效应的显现,全国产业布局、投资流向都会出现新的变化,这为东北地区加快发展,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从其自身看,支柱产业高速发展的势头不减。当前乃至未来一段时期,国内外市场对装备制造业的产品需求依然旺盛、对原材料工业的产品需求也没有减弱,这将进一步提高东北地区重点产业的经济效益,发挥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特别是随着国企改革的逐步深入,东北地区企业竞争能力及适应市场能力不断提高,国企改革的成果逐步释放,将吸引众多战略投资者,有助于企业做大做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因素。

广东经济有望沿其内在惯性延续发展。尽管人民币升值和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效应对广东出口的影响将在2008年逐步显现,但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持续增加的城乡居民收入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为消费需求持续快速增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广东经济内在动力明显增强。虽然受金融房地产政策调整影响,广东第三产业增速可能有所放缓,但工业对金融业和房地产业的依赖程度较低,第二产业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势头。

西部开发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继续加强社会事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和人才开发等薄弱环节,促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把着力点放在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经济结构调整、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上。继续打好长远发展基础,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完善促进西部地区长远发展的资源开发管理体制、融资体制、公共财政体制、人才流动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继续加强东西互动,着力推动重点区域加快发展;注重节能减排和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保持西部地区又好又快发展势头。坚持重点突破,加大力度引导重点区域加快发展,积极推进成渝、关中―天水、环北部湾(广西)等重点经济区发展,使其成为带动西部发展的增长极。

区域发展特点

高新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增大。目前,大中城市已基本完成了部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初创阶段的主要任务,初步建立了适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经营管理体制和市场推进机制,奠定了产业发展基础,比较明显地体现了创新资源的聚集优势。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多数高新区已经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为培育所在城市的新兴支柱产业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国家鼓励自主创新政策的不断完善,高新技术区的扩散效应将进一步提升,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拉动力不断上升。

区域消费增幅基本相当。2008年,随着国家公共财政体制的基本建立以及相应政策措施的实施,从区域的角度看,最大获益者可能是中西部地区。这是因为,实行这一制度将意味着中央财政支出结构要调整为追求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从而使得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严重不足的贫困地区所获得的财政转移支付规模不断扩大。由于中央财政支出方向的调整,相对降低了不同城乡居民在人均享受公共福利水平上的差距,将促使欠发达地区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变相增长。这样,过去那种东部沿海发达地区领先增长的局面将发生变化,中西部地区消费增幅有望提升,各区域消费增幅基本相当,差距不断缩小。

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中部地区继续领先。2008年,随着国务院部门落实中部崛起有关政策措施,中部地区投资有望继续保持领先增长。比如交通部联合中部6省交通主管部门编制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公路水路交通发展规划纲要》,全力构建高速公路骨架网络。到2020年,中部地区铁路建设总规模将达4500亿元左右,新建铁路6500公里,“十一五”期间,中部6省省会城市机场将全部进行改扩建。商务部决定选择中部地区作为全国投资促进规划准备工作的试点地区,制订中部地区投资促进规划,从而在未来3-5年内在中部地区建立现代化的投资促进工作体系,探索和实施现代化的招商手段,切实改善本地区的投资环境,提高吸收外资工作的质量。海关总署也出台10条措施,支持中部地区的进一步扩大开放,以推动中部6省的经济发展。西部和东北地区受政策以及东部产业转移的影响,也会保持比较高的增幅,而东部地区受土地资源的约束,增幅会略低一些。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完善区域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区域经济的协调运行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规来保障,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进行区域管理的有关行为和地方政府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更是要在国家区域管理相关法律框架下进行,这是西方成熟市场经济国家进行区域管理的成功经验,也是中国区域管理制度基础完善的重要内容。

加快建立开放公平的国内市场。完善的市场机制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只有消除地区封锁,打破行政壁垒,建立国内统一开放的市场,促进各种要素流动,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各地区才能从全国区域分工中获得更大的规模效益。政府应通过建立统一的体制环境,取消阻碍要素合理流动的区域壁垒,使各个区域按照市场规律的要求,自主发展,公平竞争,依据比较优势合理配置资源,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局面。

积极引导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中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布局主要是在东部地区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广大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来就业。但目前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已经出现劳动力供应紧张甚至短缺的状况,而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虽拥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但就业岗位十分缺乏。因此,要解决这种劳动力与就业岗位分布之间的严重失衡状况,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应适时调整国家产业布局战略,着重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和就业机会,推进其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实现各地区工作岗位与劳动力分布的相互协调和匹配,促进其经济发展与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样,就应出台相关政策措施,鼓励沿海经济核心区加快产业升级,对到中西部和东北投资的外资和沿海企业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如土地、财政贴息和税收刺激等,积极引导沿海地区产业转移。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篇(7)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动,我国的国民经济水平在逐步稳健的发展,而县域经济联系着我国城市经济和农村的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其体现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水平,是我国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的判断标准。如果能实现财政职能与县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科学处理,以及发挥财政职能在县域经济中的影响,能够促进我国社会经济水平健康、稳定的发展。笔者通过分析财政职能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探讨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

一、财政职能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具体思路

2015年 4月2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主办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协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重大成果会:《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2015》”在北京举行。报告首先对根据GDP、地方公共预算收入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目三项指标遴选的全国400强样本县(市)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年度回顾。指出:伴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向“新常态”的迈进现在我国的社会经济在不断的发展,国民经济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但是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发展不均衡,区域差异性非常的大。尤其在我国一些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和当地经济的发展水平存在严重的滞后性。并且财政的职能与紧急的发展存在很大的矛盾,以及财政的收支情况很多时候过于依赖当地经济的的发展。所以充分发挥财政的职能,实现政府资源的优化配置,才能促进县域经济得发展。

县域财政也要转变支持经济发展的思路,采取是一个当前经济发展趋势的财政调整手段,来促进经济的良性发展。并且要建立相关的监督检查机制,加强对县域政府的经济行为的监督力度,然后政府要制定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状况的税收政策,为县域企业创造良性发展的环境。以及政府对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资金的支持,例如对其实行低息贷款或无息贷款的措施,解决县域财政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县域政府要展开对国家相关优惠政策的分析和研究,根据其中的内容来保证经济发展措施的落实。

二、财政职能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

(一)改革财政体制,完善对下转移支付制度

现在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存在很多的问题,直接限制经济发展的问题是县域政府对财政的职能不明确,财政权责的问题比较模糊。所以导致政府财政和当地经济的发展产生矛盾和冲突。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进行财政体制的改革,增加完善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完善对下的转移支付制度,以及专项资金配套办法等。把财政的权利真实的归还与下级政府,让政府能够宏观的来参与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运用科学合理的经济手段来调控当地的经济。在进行政府财政职能的改革过程中,要取消与当前市场经济发展不符合的财政职能,建立能确保新的职能体系的保障制度,使县域政府在当地经济发的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当然,要建立相关的体制来对政府财政职能进行约束,保证政府不滥用自己的财政职能,而影响当地经济的发展。

(二)落实财政政策,优化投资发展环境

县域经济的发展,一定要符合我国当前的总体经济发展的环境。通过一些财政的手段,例如,增加财政的投入,调整税率等手段,来刺激内部的消费状况,调整社会供给的平衡,更好的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在我过的西部欠发达地区,在经济的发展上与东部发达地区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必须认真的贯彻中央的财政政策,科学的发挥政府财政的职能,加快当地基础设施的建设,为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提供硬件的保障,从而为县域的投资创造良好的环境。通过硬件基础的建设还可以促进当地经济与外部环境的联系,促进投资产业的交流,带动经济上的发展。

(三)政府财政引导民间资本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在进行经济发展建设中,资金的投入是不能缺少的。但是政府财政资金投入是有限的,所以政府要充分发挥财政的职能与作用,吸引民间资本的投入,以积累经济发展的资本。具体措施有:首先,要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的措施,如,政府财政直接投入资金,降低税率等。然后进一步完善政府的财政运行的相关机制。其次,就是要增强政府的经济调控能力,协调当地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工作,对市场的运行进行监督,为民间资本的投入创造良好的环境。

(四)推进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建立城镇互动机制

现在我国很多乡镇的劳动力转向城市,直接制约了乡镇经济的发展。解决现在状况的主要措施就是政府把资金和项目向县级镇重点倾斜,引进适合在当地发展的企业,缓解劳动力流失的状况。加强乡镇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能力,不断的推进相关企业与乡镇农业相结合的经济发展模式,打造农村经济市场体系,促进当地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其次,政府的优惠政策是乡镇建设的重要措施,政府通过相关政策的落实,不断推进农村的经济建设,解决好进城农民及其子女的教育、就业、社保、医疗等突出问题,实现城乡的协调发展,以促进县域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县域经济是我国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连接点,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政府要根据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具体情况,来调整政府财政体制,落实相关的财政政策,积极引导各方面的有利因素建立县域城乡互动机制,充分发挥政府财政的职能,以促进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篇(8)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一些区域为了能够进一步促进其发展,往往会采取区域合作的形式。通过采取区域合作的形式,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为了促进区域合作的顺利开展,就要充分发挥公共管理职能作用,从而促进区域内经济的迅速、健康发展。

一、目前我国区域合作与公共管理的现状

所谓区域合作,就是为了能够促进经济迅速发展,在某一区域内进行合作。在区域合作的过程中,往往还存在合作中的对弈关系。因为各个地区都是为了实现其自身的利益,并同其他的地区一起形成共同的利益联盟。就我国目前的区域合作情况来看,已经逐渐形成了一些区域经济合作区,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长江三角洲经济合作区、环渤海经济合作区等。近年来,区域合作组织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其中包含的业务更加广泛,其覆盖面积也在逐渐扩大,其合作也不断深入,对该区域内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是,在区域合作的过程中,由于各地都为了能够实现其自身的利益,就容易忽视区域合作整体的利益以及其他地区的经济利益,使得区域合作中还存在一定的矛盾。其本质原因就是公共管理质量较差,尚未形成完善的公共管理体系。所谓公共管理,就是在某些特定的时间段,为了向一定的经济、政治、社会生活提供服务,从而在公共政策理论的基础上采取的一些政策与措施。公共政策理论对公共管理质量会产生直接的影响,这也是现代社会管理中的重要理论。近年来,随着区域合作组织的数量迅速增长,在发展的过程中,区域合作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对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阻碍,这就需要不断加强区域合作中的管理。公共管理职能对于规范区域合作组织中开展的各项活动有直接的影响,这也就促使加强区域合作的组织管理中能够充分地发挥公共管理职能的作用。为了能够对区域合作进行管理,并促进其经济迅速、健康发展,就要充分利用好区域公共管理和区域合作。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不同与当地的特色,结合区域合作的公共政策,从而选择适合其经济发展的模式,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减少在区域合作经济发展中的阻力,也能使区域合作更加深入,从而促进区域合作经济迅速发展。

二、如何有效地加强区域合作中的公共管理职能的具体措施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加强区域合作对促进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区域合作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对经济的发展还缺乏实质性的推进作用,还尚未形成统一、公正、和谐的公共管理制度,其区域合作中公共管理职能还尚未发挥其作用。为了能够加强区域合作中的公共管理职能,制定以下具有针对性的措施。首先,需要中央政府能够对区域合作进行积极的引导与支持,这也是实现加强区域合作中的公共管理职能的重要基础。区域合作的过程中,进行区域合作一方面是该区域内经济发展需要,区域内的各地存在共同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需要中央政府进行积极的引导与鼓励,可以对一些区域合作实施政策的倾斜等,从而能够鼓励区域合作,促进经济不断发展。其次,在区域合作的过程要逐渐形成与构建系统化、制度化、科学化的地方政府官员绩效评价体系。通过该绩效评价体系,能够帮助地方官员树立起正确的绩效观念,也能使其传统的绩效观念中的地方保护主义得到有效抑制,能够实现合作区域内的经济资源等公平发展。最后,还需要建立制度化的区域合作协调机制。这样就可以较好地协调“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二者之间存在的矛盾。对二者进行协调,并不是单方面的地方政府对当地经济效益的追求进行抑制与抹杀,而是要在区域合作协调机制的基础上,能够充分发挥整治协调的作用。在满足个体理性的基础上还能够实现集体理性,从而使政治协调与公共管理职能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实现区域经济发展一体化。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区域合作是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区域合作的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需要充分发挥公共管理职能,从而使区域合作促进经济发展。相关的官员与管理人员在区域合作中要认识到发挥公共管理职能的重要性,并能将其落实到实处。

作者:刘琪 单位: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篇(9)

一、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发挥的作用

区域物流的内涵是一个动态的范畴,它侧重于城乡之间、城市之间和城市内部、各类开发区以及各个企业之间的从供应地到需求地的物品(原材料、半成品、制成品等)的运输与集散一体化过程。区域经济,是自然形成的经济区域,主要是依托地理位置、交通运输条件、民族习俗和文化、资源状况、经济基础理论、人才技术等各种因素自然形成的区域经济带和区域经济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我国加入世贸的新形式下,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必须大力发展区域物流,突破区域自然壁垒,实现区域资源的有效合理的配置,人才合理流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区域经济得到延伸。因此,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进程中,合理的物流系统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一)降低运行成本,改变区域经济增长方式

由于物流合作伙伴之间经常沟通与合作,可使搜寻交易对象信息方面的费用大为降低;提供个性化物流服务建立起来的相互信任和承诺,可以减少各种履约风险:即便在服务过程中产生冲突,也会因为合同时效的长期性而可通过协商加以解决,从而避免仲裁、法律诉讼等行为所产生的费用。

(二)形成新的产业形态,优化区域产业结构

区域产业结构的发展方向是合理化和高度化,使其发挥整体优势和规模效益,促使区域物流业形成并向专业化、合理化的方向发展,物流产业的发展将对第三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此外,现代物流业将进一步带来商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的集聚,以及交通运输业、商贸业、金融业、信息业和旅游等多种产业的发展。现代物流还有利于对分散的物流进行集中处理,量的集约必然要求利用现代化的物流设施、先进的信息网络进行协调和管理。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推动、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既解决了当地的就业问题,又增加了税收,促进了其他行业的发展。

(三)促进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市场形成和发展

一般来说,城市是商品集散和加工的中心,而且物流设施和基础建设齐全,流通人力资本高,消费集中而且需求量大,交通与信息发达,城市与周围地区存在不对称性,在这种非对称结构中城市扮演着“中心地”或“增长极”的作用。现代物流对于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的促进作用表现为:促进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经济形成,促进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经济结构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有利于以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区吸引外资,有利于以城市为中心的网络化的大区域市场体系的建立,有利于解决城市的交通问题,有利于城市的整体规划,有利于减少物流对城市环境的种种不利影响。

二、区域物流现状和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国区域物流配送总体能力有了一定的改善,特别是在需求较大的商业领域,如大型连锁企业、大卖场等新型商业业态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一些机制灵活、经营规范的第三方物流配送企业也纷纷崛起。在社会化物流配送方面,少数国有商业批发企业和大型零售连锁企业正在积极地探索和尝试开展社会化物流配送服务。我国区域物流配送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主要业务仍停留在传统领域,在物流配送体系中占主体地位的物流配送企业主要是一些原来的国有大型仓储运输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但从总体上看,这些企业条块分隔严重,整体经营形势不容乐观,如大多数现有的物流配送基础设施只能满足低水平、低效率和小范围的物流配送服务。目前我国区域物流配送设施虽然数量多,但总体水平不高,绝大多数企业物流配送结点的布局、规模和配送服务范围不合理,配送中心在物流领域新技术、新设备应用也相对较少,技术装备水平还很低。

此外社会化的配送中心尚处于发展初期。随着连锁商业的发展,配送中心的建设逐步受到重视,一些较大型的连锁公司已在建设自己的配送中心,甚至店铺数量少、规模不大的中小型连锁企业也在筹建自己的配送中心,以期实现100%的商品由自己的配送中心配送。由于缺乏社会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的物流配送企业,而一个功能完善的社会化的配送中心的投资相当巨大,配送量过小会造成负债过多、回收期长,反过来又影响连锁企业的发展;同时,社会上又有相当数量的仓库、车辆等设施在闲置,形成了投资上的重复、浪费等,导致社会化配送中心建设发展相对滞后。

企业配送中心的信息网络建设滞后,不能为经济辐射区域开展物流配送网络化服务提供有力支撑。许多配送中心作业缺少电子扫描装置,配送中心内部的数据采集、配送中心与外部的接口系统如eos、eol、eft等在大多数企业还没有建立起来。虽然一些配送中心采用了计算机管理系统,但其计算机的应用也仅限于配送中心内部业务、事务管理,对半程序化的问题决策。

三、解决方法

要提升对区域经济的作用,必须完善中部地区区域物流配送体系,应主要抓住三方面的内容:

(一)物流配送网络的建设

物流配送网络的建设主要包括配送结点的建设和配送通道的建设两个方面,而每一个配送结点既是集货、保管、分拣、加工、送货的物理结点,同时也是一个收集、和处理信息的信息结点,因此,物流配送网络的建设应是物理网络和信息网络建设的统一。

1.区域物流配送服务圈

物流配送服务圈的构筑应以中心城市及其经济影响或辐射范围为重点,以社会化的物流配送结点为依托,以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主体,以服务于该范围内的各类制造企业、各类商贸企业、各类开发区、各类贸易批发市场等为主要服务对象,构筑高效的物流配送网络。

2.物流配送通道的建设

物流配送通道与通常所说的一般货运道路有所不同,它是指连接配送中心与其它主要物流节点(包含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大型交通枢纽站场等)的货运道路。物流配送通道网络就是连接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之间,以及它们和外部交通基础设施之间的货运道路系统。物流配送通道网络规划的主要目的是构建快速畅通的货运道路体系,保证配送中心与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等各结点之间的各项物流功能顺利实施,达到货畅其流的目的。

物流配送通道的建设包括两个方面:总配送中心与经济辐射区域各其它城市配送结点之间的中长途配送通道,主要立足于中心城市与区域内其它城市之间的综合运输网络干线;总配送中心与各城区配送中心以及各城区配送中心向终端客户配送的短途配送通道。

(二)物流配送企业的培育

合理和高效率的物流配送体系离不开信息化、专业化、规模化和社会化的现代物流配送企业,物流配送企业的培育主要是组建现代化的物流配送企业,组建的方式主要是对现有的从事物流配送的企业实施整合改造,改造中要充分发挥现有的运输、仓储、批发类和连锁类企业等潜在的资源和网络优势,以整合、改造为主线,发展壮大一批现代化的第三方物流配送企业。采取的措施包括选择现有相对具有较强实力的传统运输、仓储、批发类和连锁类企业之间采取兼并、联合、联盟、入股、控股等资产重组方式调整经营结构和经营方式,通过增添集装箱牵引车辆、冷藏货物配送车辆、散装货物配送车辆和专门运送液态、气态、颗粒状货物的特种专用车辆,提高配送车辆种和专用车辆的比例,加快实现配送车辆的厢式化进程;加强配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通过物流配送管理信息系统完善储存、分拣、装配、条码生成、挂标刷标、集货配送等功能。在整合现有物流配送企业的基础上,再通过合资、独资等形式积极引进一批高水平的国内外第三方物流配送企业,逐步发展信息化、专业化、规模化和社会化的现代物流配送企业。(三)物流配送政策措施

制定物流配送政策的主要目的是为物流配送网络建设和物流配送企业培育提供政策保障和支持,以便保证物流配送网络建设和物流配送企业培育的顺利实施。

1.支持物流配送网络建设的政策

物流配送网络建设的政策保障措施包括配送结点建设的政策保障措施和配送通道建设的政策保障措施。其中,配送结点建设的政策保障措施主要包括确定建设主体和投融资体制、确定建设配送结点的有关优惠政策、确定建立物流配送标准化体系的有关措施等;配送通道建设的政策保障措施主要是配送通道建设的有关优惠政策以及交通管理组织和优化

2.支持物流配送企业培育的政策

物流配送企业培育的政策保障措施主要是建立规范的物流配送市场管理体制。在物流配送向现代化发展的趋势下,原有市场管理体制已经存在与现代物流配送发展不相适应之处,制约着物流配送企业的健康发展。建立规范的物流配送管理体制的手段包括直接管理和间接管理两种方式,直接管理包括鼓励政策、限制政策、准入政策等,间接管理包括各种金融政策、税收政策等宏观调控手段。由于我国现阶段物流配送还处于起步阶段,对物流配送企业的准入管理应以限制为主。如在美国,物流配送业的发展以及物流配送企业开展配送业务方面大体经历了管制到放松管制,然后发展到企业自行选择三个阶段。借鉴国外物流配送发展的经验,我国物流配送市场准入中应加强技术资格的要求,如注册资本要求限制、技术人员要求限制等,以改变物流配送市场在低水平服务的层次上恶性竞争的局面,给资质等级较高的配送企业创造发展的利润空间,促进物流配送企业开展增值性的物流配送服务。

参考文献:

[1]陶经辉.区域中心城市物流配送体系建设研究物流技术[j].2006,(3).

[2]刘春,朱俊林.武汉市区域物流中心的构建开发研究[j].2004,(6).

[3]文杰.区域经济发展与现代物流中国流通经济[j].2002,(1).

[4]海峰,武兰芬,张丽立.发展区域物流推动区域经济.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9).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篇(10)

区域发展不平衡是世界范围内的常见现象,各国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区域差异。一定范围内的区域差异可以促进竞争与分工,也可以促进合作与交换,使国家经济协调发展。但如果差距过大,会扰乱市场运行,国家经济发展和竞争力也会受到影响,甚至导致民族与阶级矛盾,加剧地区冲突,危害国家与社会稳定。因此,世界各国都积极采取措施,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我国正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也应借鉴国外不发达地区发展的经验与教训,促进我国经济均衡持续发展。

一、美国西进运动

美国是世界开发西部最典型并取得巨大成功的国家。美国西进运动是长期持续发展的过程,可分三个时期:以农业为主的初步开发时期、以工业为主的综合开发时期、以高新技术为主的深度开发时期。第一时期从独立战争结束到南北战争,采取的政策措施主要有:

1、土地政策。首先,颁布在西部建州的程序和规定。其次,颁布居民可以获得土地的政策。农民取得土地和进行农业开发有了制度与政策保障,美国迅速成为农业大国。

2、移民政策。1787年土地法令规定,人们可向西部自由迁徙,促进移民向西部涌进,为西部开发提供廉价劳动力。

3、基础设施开发政策。铁路修建采取“多修铁路多得益”政策。公路建设上,鼓励私人投资。加强水运建设,使美国成为当时世界运河最发达的国家,为西进运动提供便利。

4、扶持教育发展。1785年土地法令规定,西部地区的每个州如果兴办一所公共学院就可以获得一片土地。于是州立大学在南部和西部各州建立,并开展免费教育。

第二时期从独立战争结束到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政府采取的政策更加优惠:

1、吸引外资建设基础设施。为了吸引外商投资建筑运河和铁路,政府采取更加优惠的补贴措施。

2、吸引国外优秀劳动力。移民重点是采取优惠措施吸引国外优秀劳动力。

3、重视环境保护和科技运用。政府调整土地政策,重视保护环境,重点是保持水土和保护植被。

4、重视东西部工矿业均衡发展。这一时期西部工矿业得到发展,但仍落后于东部老工业区。1930年后,政府开始注重东西部工矿业平衡发展。

第三时期从二战结束到现在,政策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1、利用风险投资机制建立高科技园区。斯坦福大学及周围地区是美国科技革命的发源地,并在加州产生举世瞩目的“硅谷”。不仅传统工业被高新技术改造,许多新兴工业部门也相继出现,使产业结构得到调整。

2、利用区域经济管理政策促进西部开发。加大财政对西部地区的投资力度,鼓励企业向西南部迁移。

3、利用市场力量促进落后地区经济发展。在市场经济作用下,经过长期发展,实现东西部经济发展一体化。

二、前苏联西伯利亚开发

西伯利亚是苏联乌拉尔山脉以东至太平洋沿岸之间的地区,现俄罗斯面积的70%,自然资源丰富,分布比较集中,而且大型矿床较多。前苏联开发西伯利亚地区时,没有采取像美国复杂而全面的政策,主要有两方面:

1、工业东移。分两步进行:第一步为建立铁路和公路网络,将部分工业从欧洲迁往东部。第二步从第二个五年计划开始,加大对西伯利亚地区的投资,首先发展重点地区重点行业以带动周围地区发展,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2、发展教育和科技事业。制定一系列重点发展教育和科技的政策,如规定每年输送科技人才和大学生到东部地区。1944年苏联科学院西伯利亚研究所建立,1957年苏联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建立,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著名的新西伯利亚科学城建立起来。

三、巴西中西部和东北部开发

巴西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幅员辽阔,但是区域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相对发达,尤其是圣保罗、里约热内卢、贝洛奥里藏特等地,但是拥有广大面积和丰富资源的中西部和亚马逊河流域经济却十分落后。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巴西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区域经济平衡发展,在落后的中西部和北部地区兴建大中城市。并运用发展经济学的“增长极”原理,将重点放于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上。通过提高城镇化水平促进落后地区的工业化水平增长。60年代,新首都巴西利亚在内地建立,周围又新建了许多中小城市,它们以发挥资源优势为目的,形成内陆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带动内陆地区经济发展,缩小了内陆地区与东南沿海的差距。

四、德国东部开发

第二次世界大战打破了德国比较均衡的区域经济结构。1990年德国统一时,东西部的经济差距非常明显。所以,德国政府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加快发展东部地区,尽快缩小东西部的经济差距。政府将东部地区的五州全部划为“区域经济促进区”,并在其中选择了一些“重点促进点”,对其进行经济资助,在三个方面进行重点补贴:一是贫困地区;二是生产性基础设施;三是高技术职业位置。经过不懈努力,德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1990-1995年,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缩小了l/3。

五、日本北海道开发

60年代,日本就开始解决发展中的“过密”与“过疏”问题,其政策目标也提出要实现经济的均衡发展,开发北海道就是核心体现。北海道是占日本国土1/4左右的北方大岛,但经济却非常落后。为了开发北海道,日本政府采取了很多积极有效的措施。第一,专门制定北海道开发法。第二,在中央政府设立北海道开发厅。第三,单独设立北海道开发事业费预算。第四,实施补贴倾斜政策。第五,制订严密计划,在每一期开发计划中都设置一个重心,从第一期到第五期计划的重心依次是:资源开发与产业振兴;实现产业结构现代化;提高生产水平并建设社会福利设施;形成安定的社会经济环境;在国内外实现更强的经济竞争力。经过几十年的开发与建设,北海道为日本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长期并巨大的贡献,已成为日本重要的经济现代化地区。

六、意大利南部开发

多年来,意大利南北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造成人民在福利、心理等方面不平衡,引起社会不稳定,严重威胁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为缩小南北部经济差距,政府制定的促进南部经济发展政策的特点主要有:

1、非经济手段与市场机制相结合。首先,统筹调拨投资资金用于建设基础设施和开发自然资源;其次,运用财政与金融相结合的手段对南部新建企业进行补助;第三,对南部地区实施财政补贴并逐年递增;第四,制订特殊分配政策向南部输送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员。

2、培育南部地区的增长极和增长中心。国家通过财政拨款并颁布优惠政策,吸引私人企业到南部地区投资兴建一批大型骨干工业企业,使其成为南部经济发展的增长中心,并将这些企业逐步组建为工业园区,培育其成为南部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3、完善工业体系,使其健康发展。意大利南部地区的工业体系特色之一,就是基础工业、加工工业与重化工业几乎同步发展。但是70年代国内资源严重短缺的重要原因之一却是加工工业的过度膨胀。而重化工业的“早产”,其代价也是巨大的。这种片面追求工业体系的全面而忽略其健康发展与运行效率的做法需要我们引以为戒。

七、启示与借鉴

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提出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此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带动了全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同时缩小了我国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但是,东西部差距也迅速扩大。区域经济发展失衡引起负面效应,对国民经济长期发展不利,妨碍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自“九五”计划,国家就开始制订一系列方针、政策、措施以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开发。同国外欠发达地区的开发相比,我国的西部大开发虽然有不利因素,但也有有利条件。因此,我们要发挥优势,吸取国外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解决我国的区域不平衡发展难题:

1、强化法制管理,逐渐将西部地区的援助工作纳入法制轨道

应成立西部大开发领导机构,专门负责制定与落实与西部大开发有关的计划、项目、政策,协调东西部以及西部各省区之间的关系等。同时,强化执法管理,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考核并审计援助项目的执行情况与援助资金的使用情况,严肃查处违法行为,对有关人员和主管领导要追究法律责任。

2、大力发展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

交通运输业落后日益成为制约西部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因此,要大力发展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第一,搞好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第二,加大政府对西部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第三,政府实行优惠政策,通过政策创新,将东部资本与外资引进西部,发展西部地区的交通运输业。

3、大力发展科技文化教育事业,开发西部人力资源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科技的落后。因此,要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事业,走科技开发之路,提高西部劳动力资源的质量。首先,中央和地方政府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提高西部地区的基础教育与应用技术水平。其次,制定科研规划,增加西部大开发的科研立项,确定重点研究课题,组建科技研发队伍,加强科技普及工作,建立科技研究开发园区,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第三,通过增加收入、提供优厚的住房条件、改进工作和生活环境等措施,稳定西部人才,吸引东部乃至境外人才。

4、加强西部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西部地区是重要的生态屏障,因此,西部大开发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首先,树立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其次,加强生态资源保护,加强水土植被保护,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切实推行退耕还林和退耕还草政策。第三,对有污染的项目,必须具备治污条件,做到达标排放。第四,加大生态工程投资力度。

5、健全和完善西部市场运行机制

西部大开发要使外来投资者取得合理回报,健全和完善西部市场运行机制。首先,加快商品与要素市场体系的培育、市场规则的完善和市场秩序的建立,形成统一、规范、竞争有序的大市场。其次,培育多种开发主体。第三,积极发展对外经济贸易与合作。第四,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充分利用外资。

6、强化西部经济竞争优势,优化西部经济结构

西部开发要把提高经济竞争能力放在首位。首先,要实现从资源导向型战略向市场导向型战略转变,强化资源、资本、人才、技术、管理、市场等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和企业竞争优势。其次,要形成良好的产业结构和合理的生产力布局。采取点轴、点面发展模式,重点发展沿江、沿线、沿边地区,以带动经济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岚.中国区域差异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篇(11)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才的作用越来越显著,通过人力资源管理,能够对人才的分布、人才的素质以及人才的储量等进行协调管理,进而可以充分发挥出人才的作用,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力资源管理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保障。而区域经济的发展,又可以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和管理效果,二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一、人力资源管理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一)人力资源管理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区域经济是指区域内所有人口通过智慧和劳动所创造出来的综合经济。而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为了提升区域内所有人口所创造的综合经济,而合理分配所有人的力量,集中所有人的智慧和劳动,创造更多的综合经济。由此可见,人力资源管理与区域经济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只有合理分配所有人口的力量和智慧,才能创造更多的综合经济,才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人力资源管理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通过提升知识存量,可以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创新企业的发展,需要注重加强对劳动力与资本的利用。而在综合实力强的企业中便可以实现人口质量的强化。通常情况下,在人力资本丰富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研究结果会存在一定的差异,研究结果会呈多样化的趋势,通过人力资本丰富可以使资本投入和劳动力投入递减效应降低。这会促进区域内的发展效率,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除此之外,储存人力智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知识生产效率,促进发展效益与研究效益的提升。所以,针对产业中的培训对象,应尽量针对文化程度高的员工进行培训,以便实现人力资本的储存,提升知识生产效率。

(二)人力资源结构会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目前,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因此,我国劳动力资源呈现出了劳动力多的情况。另外,由于我国义务教育开展相对较晚,因此,大部分劳动力的文化水平不高,尤其在农村地区的劳动力资源,普遍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这使得我国劳动力资源也会呈现出质量差的情况。这种质量差主要表现在知识储备上的不足,同时在科技水平层面上的差距则更加明显。这种差距的存在,会影响到区域内部人力资源成本的积累量。人力资源差距越大,则区域内部人力资源成本积累量下滑的程度越明显,如果任由这种趋势发展下去,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这种情况充分证明了提升人力资源劳动力文化水平的重要性。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应给予提升劳动力文化水平以更多的关注,不断优化人力资源整体结构,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与帮助。

(三)人力资源管理有助于拉动区域消费的增长拉动内需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之一,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而言,拉动区域消费的增长也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可以提升人才队伍的整体水平,创造出更多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也可以带动区域的投资需求,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能够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增加人们的消费能力,拉动区域消费的增长。与此同时,人力资源管理不仅可以提升区域消费水平,而且还能推动区域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实现投资与消费的共同发展。人口消费能力的提升可以拉动消费增长,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发展,又可以提升区域人口的经济收入,增加区域人口的消费能力,进而会进一步的拉动消费需求。如此一来,便形成了良性循环,实现了人力资源管理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共同进步。

二、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人力资源开发意识不强,人力资源开发措施不合理我国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在此背景下,一些企业往往会错误的认为我国的人力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人力资源开发的意识不强,没有充分的认识到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这种错误的观点和想法会严重影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果,导致企业的人才队伍素质不高,并且长时间得不到提升,使员工的工作能力无法满足实际工作的要求,无法高质量的完成岗位工作,这必将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除此之外,即使一些企业认识到了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并且积极进行人力资源开发,但是所采用的开发措施往往存在很多不合理因素,很多人力资源管理措施得不到有效的落实,难以发挥出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导致人力资源开发效果不理想。

(二)人才结构不合理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人才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往,我国比较缺乏高素质的人才,因此会给经济建设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而随着我国“科教兴国”战略实施以来,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高等教育水平不断提升,使得高校每年都能够为社会输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这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对于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高校的不断扩招,使得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高校毕业生,再加之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量不断降低,导致人才出现了饱和现象。很多高素质人才得不到适合的工作岗位,转而从事一些要求较低的工作,造成了大量的人力资源浪费。除此之外,我国还面临着专业性人才不足的问题。很多高校毕业生在校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的工作岗位需求不符,并且在校期间实践经验不足,短时间内难以适合工作岗位的需求,这也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三)人才区域需求差异大在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由于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对人才的需求量较大,再加之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良好,更能吸引高素质的人才,这使得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人才比较密集。而对于经济发展相对比较缓慢的中西部地区而言,该地区的建设更加需要高素质人才的支持,但是由于受到经济等方面因素的限制,导致该地区的人才引进机制不完善,使得企业难以吸引和留住高素质的人才,导致高素质人才的流失。高素质人才的流失又会使该区域出现人才短缺问题,进而影响该区域的经济发展。如此一来,便会形成恶性循环,势必会给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三、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

(一)提升人力资源开发意识企业招聘优秀的员工并不等同于人力资源开发,人力资源开发的概念更加广泛。要想提升人力资源开发的效果,管理人员首先要充分认识到什么是人力资源开发以及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管理人员还应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综合分析企业现有的人力资源状况,挖掘企业现有人力资源的潜力,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开发方案,提升人力资源开发的效果。企业需要在引进高素质人才的同时,加强对内部人员的培训,帮助员工提升综合素质,促进企业人才队伍整体水平的提升。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企业的人才优势,使其更好的为企业发展服务,推动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使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只有企业得到健康发展,才能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改善人才结构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针对目前我国人才趋于饱和的状态,企业应积极引进专业性人才,这样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尤其要注重对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针对这种情况,国家应给予更多的教育经费支持,大力培养经济管理人才,提升经济管理人才的素质和专业水平,使其能够更好的为企业的发展服务,推动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除此之外,国家还应加大对职业院校的支持,加大力气培养技术型人才。这样才能使我国的人才结构更加合理,才能提升人才的利用率,做到人尽其才,实现人才结构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