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农业信息化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时间:2022-07-31 03:08:06

农业信息化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农业信息化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浅析农业信息化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摘要:随着我国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技术渗入了各行各业,给行业带来了新的变革。农业信息化建设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其产生的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实现农民收入增长等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本文将简单介绍当前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对农业信息化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进行探讨,并对其重要性进行分析。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建设农村经济发展 作用 重要性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社会进入了高度信息化的时代。实现农业信息化,是我国实现农业经济增长的最新举措,使我国农业吸收了新的思想及知识,对传统的农业科技进行创新和变革。我国的农业要实现现代化的生产和生产力的大幅提高,就要从农业信息化建设入手,通过对信息技术的运用来达到增强生产力、提高农业经济收入的目的。

当前主要运用的信息化技术简介

气象遥感技术

气象遥感技术是通过遥感卫星或者飞行器对地面、海洋、空气等农业生产所需要的自然环境进行长期监测的新技术。我国从八十年代开始就采用遥感技术来对洪涝灾害进行控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遥感数据传输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且图像处理的技术也日益成熟,更好的实现了对自然环境的监控,及时对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进行预测与警报,防止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及时对灾害进行处理。

卫星定位技术

全球定位系统即我们常提到的GPS,是本世纪七十年代由美国首先开始研制的,最终实现了能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GPS最大的特点是全天候、高精度、自动化、高效益,取得了广大气象监控者的信任,并且在大地测量、航空摄影测量等工作者成功的实行应用,在农业生产中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农业地理信息系统

农业地理信息系统,是利用多种现代技术,实现对农业地理空间关系进行模拟的信息系统。通过对农业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可以有效的对森林资源、土地资源、水体等进行立体的、全方位的表述,并且为农业环境形成一张立体的农业地图,便于对农业地理信息的掌握和控制。

农业自动化技术

农业自动化技术来自于计算机对农业生产系统中信息的采集和处理所得到的的对系统中的环境、设备、设施等进行全方位的监控,最终实现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自动检测、记录、监控、报警等。

农业信息化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简析

1、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农村信息化建设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措施,首先,农业的信息化从经济调节的角度入手,能够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良好的调整,并且将提高农民的收入,同时,同公共服务上可以看出,农业信息化的建设也有利于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和推进。

其次,由计算机对农村的教学进行辅助,实现了多媒体教学、远程教学等现代教学手段的实施,能够更大程度的促进了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最后,通过对互联网络技术的应用建立了农村疾病防控信息系统,并且建设了农村广播等工程,极大的丰富了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增强了农民的文化素养水平,也改善了农村的医疗卫生条件,最终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尤其是经济方面的进步。

建设农村小康社会

实现农业信息化建设是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必要环节。党中央对农村小康社会的建立也是非常的重视,而目前我国的城乡差距过大,农村发展缓慢,迟迟无法实现小康家庭在农村的覆盖率。并且,当前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还处于调整转型,农村不管在经济、文化、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发展都相对落后,严重阻碍了农村小康社会的建设。农业信息化建设,对消灭城乡差距、缩小城乡差别起到了推进作用,成为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有效手段。

发展农村市场经济

许多农业生产的经营主体还是个人,存在着生产力低下、分布散等劣势,与农业市场脱节,不利于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从宏观的角度来看,目前农业结构调整较难,农产品商品率较低且农业竞争力较差;从微观的角度来看农产品销售较难,农民虽然增加了产量,但是销量一直无法相应增长。所以,通过全面推进农业信息化,实现农业信息服务水平的增高,使农民群众和企业以最快的速度获得农业营销方面的知识和市场行情,及时的对生产方式和方法进行调节,并对市场商机进行把握,有效的避免了交易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同时也能有效的对土地、人力、资金、设备等资源进行了配置,增加农业交易市场的繁荣,也增加了农民群众和企业的收入。

自从我国加入国际世贸组织之后,我国的农业国际化进程也进一步的加快,又重新赋予农业信息化以新的定位。现在,农业信息化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对其进行良好的建设,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就会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增加农民收入

随着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进入农民的农业生产、生活中,农村的信息渠道得到了发展,农村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也得到了重新的规划和调整,这样能够有效的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发展需要的地方,增加农民的收入。通过农业信息化建设促进农民收入增加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农业信息化能够有效的提高各种资源的使用效率。农业信息化将信息和知识等资源要素,融入到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之中,对传统农业生产中的各项要素如土地、资金、劳动力、农业生产设备等资源进行了有效的调控和引导,使这些资源的使用效率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同时也提高了农业生产、加工等方面的科学知识含量,大大的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经营能力。

农业信息化的建设能够有效的提高农业生产水平。随着信息技术进入千家万户,农村的大部分家庭也开始利用计算机上网、搜索资料,利用在网络上学习到的最新生产技术、营销技术来出售农副产品,并且通过对信息的查询有针对性的进行种植和养殖,而不盲目的投入生产。随着信息化在农业中的应用,农业的生产效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农业信息化的建设能够有效的防止交易中的风险。由于农业信息化的建设为生产、分配和消费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手段,使得交易中的双方减少了其他流通环节进行直接的交流,从而节约了交易的费用,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农业信息化的建设能够有效的促进农业生产力的转移。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使用信息网络,很多农民从网络上掌握了全国各地的农业销售情况与生产情况,帮助他们更加了解各地的农业需求如何,是他们准确、及时的了解了农业供需信息,并及时的对国内农业经济形势进行分析,根据自己的发展需求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城市、岗位,实现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将更合适的劳动力输送到更需要的岗位上,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农业信息化的建设能够加快农业生产技术推广。通过对网络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和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多的专业生产技术迅速的传播到全国各地的农民手中,高效的实现了时间和空间上的传递,最大范围的提高了农民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水平、生产效率,整体的提生了农民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水平,直接的影响了农民的收入。

农业信息化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业信息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摘要:本文从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对农村经济稳定发展所产生的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合理看待农业信息化对农村经济的影响,保持农村经济稳定、高效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农村经济发展;影响;建议

引言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信息成为了继人才之后的又一重要市场资源。信息在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甚至国家竞争力,综合实力及国家安全等方面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作为世界上的一个农业大国及农业人口比重较大的国家,农业信息化成为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农业信息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来分析农业信息化的利弊,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农业信息化概述

较之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历程,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较晚。当美国的多数农民联上互联网,安装了GPS定位系统,用直升机进行耕作管理和打造出所谓的“精确农业”的时候,我国农业的信息化发展才刚刚起步。从新中国成立后开始,我国的农业信息化逐步发展,从最初的以设立统计局等方式带来的以信息采集对象单一、信息采集方式和渠道单一、信息服务对象单一及信息功能单一等为特点的农业信息化初始阶段发展为1992年党中央领导集体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的农业信息化迅猛发展态势。特别是近20年来,我国农业信息化进入飞速发展阶段,农业信息化在内容、采集形式、信息功能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基本形成了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农村信息体系,虽然我国的农业信息化较西方发达国家差距仍然较大,信息化本身也还有一些不足,但总体发展态势良好。

二、农业信息化的措施

随着农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我国有关农业信息化的研究近年来也比较多,隋艳颖(2006年)把农业信息化定义为“农业信息化就是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过程。它通过信息和知识及时、准确、有效的获取、处理、传播和应用,把农业信息及时准确地传达到农民手中,实现农业生产、管理、农产品营销信息化,加速传统农业改造、升级,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管理和经营决策水平,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1]农业信息化对实现农业结构改造,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管理和经营决策水平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对于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的稳定、高效、快速增长有重要意义。

在当代农业信息化的措施主要包括利用新型的科学信息技术如气象卫星技术、气象遥感技术、卫星GPS定位技术、农业专家服务系统、农业自动化技术、互联网、通讯技术等。[2]通过把这些先进的信息技术运用到农业经济发展中来对农业发展进行勘测、预测和科学指导,促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生产水平,使农民增收,从而实现农业的长远发展。

三、农业信息化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农业信息化是一把双刃剑,在对农业经济产生积极的影响的同时也给农业经济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如信息安全等,我们要在运用农业信息的时候注意方法和技巧,在发挥农业信息技术优势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同时注意避免农业信息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农业信息化对农业经济的正面影响

首先,农业信息化使农民种植的作为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疏通农产品与市场,提高农民收入,使农业生产变为目标式、导向式发展,与市场供需紧密结合。利用互联网,国家农业专家分析等信息手段是农民及时了解市场需求的农产品,进行针对性的生产或养殖,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降低交易失败的风险。农业信息化后农民的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的发展由以前的盲目性和滞后性转变为与时俱进,适应市场,从而大大提高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是,实现农民增收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的稳定。[2]

其次,农业信息化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产管理水平,运用新技术、新设备、新的理念去调整和发展农业经济,推动先进的农业生产、管理技术的推广,对实现全国农业经济快速、高效的发展有重要意义。目前一些农民自发的学习了一些先进的管理技术和发展农业经济的新思路,国家政府通过政策鼓励一些拥有专业水平的大学生深入到农村去发展农业经济及通过电视等信息化的大众媒体对农业生产的技术、市场需求及发展方向进行推广,让农民足不出户的学习一些先进技术、管理方法和手段等,使农民在农业生产和发展农业经济中可以在掌握市场或国际大环境的情况下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和理念来更好的发展农村经济,实现以农业信息化带动农村经济的快速高质量发展。

再次,农业信息化有利于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减小社会两极分化的现状,实现共同富裕的最终目标。建立农业信息化的平台,充分推广和利用农业信息化的先进技术如GPS定位系统、气象卫星系统、电视媒体等,努力使农民更加方面、快捷、及时的接收到市场的需求信息和国际国内的经济、社会大环境的信息,使农民对整个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有个宏观的认识,也使农民在这一接受信息的过程中不断成长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对于农民更好的发现农村经济发展机遇和契机有重要帮助,农村经济的发展科带动农民增收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实现公平,缩小两极分化和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稳定有重要作用。

最后,农业信息化进程也是促进农村和城镇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农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可以使农村和城镇之间建立一个互通有无的平台,利用大宗媒体、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等互相传递和交换信息,经济发展也可实现互同有无,资源的合理化配置,如只有城镇才有的先进的和现代化的科技产品可以到农村进行推广销售,相反只有农村才有的绿色无公害农夫产品可运输到城镇进行销售等。通过信息化建设互通有无,对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协调农村及城镇的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农业信息化对农业经济的负面影响

首先,由于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较差等原因使农民的农业经济发展受到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对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热情,对农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消极的影响。

其次,部分不良商家和不良分子利用一些农民信息的不畅通性、不完整性对农民进行敲诈,欺骗,对农民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对其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严重影响了社会安全和稳定。

最后,由于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较晚,基础设施不完善,部分省市政府对农民的信息需求了解不够透彻,有些时候提供给农民的信息并不能适应和满足农民当时发展农业经济的需要。

四、合理看待农业信息化对农村经济的影响,稳定、高效的发展农村经济

农业信息化直接关系到农业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虽然农业信息化过程中对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发展农业经济的热情产生了一些负面的而影响,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学技术的逐渐普及,农业信息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校级影响也会逐步的消除,因此,要争取合理的看待农业信息化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农业信息化对农业经济的影响利大于弊,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协调农村和城镇区域协调发展,缩小收入差距和实现社会公平有重要意义。(作者单位:云南省金平县财政局)

农业信息化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浅析农业信息化推动盱眙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摘 要:从江苏盱眙农业信息化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农业信息化是实现“小康盱眙”的客观需要,是实现“和美盱眙”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向上盱眙”的加速剂。最后强化顶层设计,加大政府农业信息化投入;完善信息服务体系,实现管理与服务相结合和突出农业信息技术人才作用,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三个方面谈实现农业信息化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农村经济发展;作用

农业信息化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为农业产供销及相关的管理和服务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并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力和经营管理效率。“十二五”时期,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夯实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加快信息技术武装现代农业步伐、助力农业产业化经营跨越式发展、推进农业政务管理迈上新台阶、开创农业信息服务新局面等五项主要任务。

一、盱眙农业信息化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1.盱眙农业信息化取得的成效

一是开设农业电视专栏。盱眙电视台2套专门开设专门栏目《田野四季风》,每天在黄金时段反复播出。二是设立咨询服务热线。利用12316热线,为农业生产、经营者提供生产技术、市场信息、农业政策等信息咨询和农资打假等投诉服务。三是建设盱眙农业网。盱眙农业网设立植物保护、农作物生产、林业管理与生产、渔政与水产养殖、生产动态和科教培训栏目,提供农业信息,指导全县农业生产。四是进行农民创业培训。采取能力模块结构的培训模式,实行集中学习、实践考察及跟踪指导服务相结合的培训方式。2013年,盱眙县共培训600人,其中种养大户100人,农民经纪人100人,农业经济合作组织负责人100人,村组干部、乡村农技人员200人。

2.盱眙农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盱眙县现辖14镇5乡,78万人,面积2483平方公里,人均面积居江苏省之首,素有人均“两亩耕地一亩山,一亩水田一亩滩”之称。情况差异较大, 农业信息化 基础设施、信息资源、信息服务等诸多方面都有不足之处。一是农民文化素质不高,农业信息化意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不强。二是网络普及率不高。由于农村大多数青壮年外出务工,农村家中配备电脑不多,难以获取更多的农业信息。三是农业技能培训的短板效应。培训模式传统理论指导的多,实践操作的少,有时为了应付上级考核,完成任务。培训往往是依靠上级主管部门和政府自上而下的途径开展,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不高,造成了培训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农业信息化在促进盱眙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农业信息化是实现“小康盱眙”的客观需要

“十二五”以来,盱眙县委、县政府自加压力,高标定位,提出“苏北争第一、全国进百强、小康高标准、开启新征程”口号,特色发展力争将盱眙建设成为创业创富、宜人宜居的“淮安先行区、南京后花园、江北新天堂”。激发崛起核动力,实现宏伟新蓝图。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县的小康。农业信息化正是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

2.农业信息化是实现“和美盱眙”的有效途径

农业市场存在风险大多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引起的,盲目种植,导致滞销。2011年,盱眙县淮河镇大白菜喜获丰收,原本指望大赚一把的菜农遇到了大白菜2分一斤无人问津。农业信息化就能够让农民充分掌握市场,一方面可以避免盲目种植,另一方面收获后可以使市场交易双方直接联系,减少了流通环节,直接与所需地进行交易,能够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综合劳动技能和市场营销能力,实现农民收入增加。

3.农业信息化是实现“向上盱眙”的加速剂

盱眙用“向上盱眙”方针引领农业现代化建设。没有农业的信息化,就没有全县农业的现代化。有了“向上”文化引领的农业的信息化,广大农民能够迅速了解市场需求,会按照“市场需要什么,我就种植什么”,而不是一味地跟风。让农民了解科技信息、销售信息。农民便会根据活得的信息自觉优化农业资源配备,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三、农业信息化在盱眙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途径

1.强化顶层设计,加大政府农业信息化投入

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的意见》指出:各级农业部门要将推进农业信息化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举措,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牢固树立信息化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观念,切实将推进农业信息化列入重要工作议程,将信息化贯穿于农业部门履行职责任务的全过程,贯穿于为“三农”服务的全过程。盱眙政府部门要加大投入,充分利用现有各类资金渠道开展行业信息化建设。设立信息化专项工作经费,确保信息化推进工作正常开展。

2.完善信息服务体系,实现管理与服务相结合

农业生产者的信息需求各种各样,这就需要有多元信息主体和提供丰富的服务内容,并采用多样化的信息服务形式。建立健全农业综合信息服务体系,打造县、乡、村三级综合信息服务收集网络。以12316服务热线为依托,构建村有信息点、乡有信息站、县有服务中心的“三农”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将农技推广、兽医、农产品质监、农业综合执法等与农民生产生活及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行业管理系统植入12316服务体系。

3.突出农业信息技术人才作用,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目前,我国从事农业信息服务的人才严重不足。农业信息人才结构不合理,素质有待提高。要选拔优秀的农业人才充实农业信息化队伍中来,创设人才发挥作用的良好外部环境,最终实现农业信息人才“留得住、用得好”。针对不同的培养对象制定不同的培养模式,要考虑全面,有步骤、分阶段推进农业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工作。

(作者单位:江苏省盱眙县渔政监督管理站)

农业信息化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论农业信息化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摘要:随着我国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技术渗入了各行各业,给行业带来了新的革新。农业信息化建设处于起步期间,可是其产生的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实现农民收入增加等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这篇文章将简略介绍当前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农业信息化建设对乡村经济发展的效果进行讨论,并对其重要性进行剖析。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作用;重要性

一、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农业信息化即是使用最新得出的科学、信息、技能等方面的成果,将其运用到乡村经济建设中,推进农业极速安稳的开展。使用农业信息化的建设,可以使得农民及时有效地获取有关农业生产的信息,而且使用信息化技能进行农业生产的现代办理,可以极大地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晋级改造,前进农业生产功率,而且有效地加强了农业经营办理水平。所以,加强乡村信息化建设是推进乡村经济开展的必经之路。农业信息化建设与乡村经济的开展休戚相关,一方面,农业信息化建设在推进农民收入前进,加强农产品的竞争力,建设乡村小康型社会和构建调和乡村等方面表现着重要的效果,另一方面,农业信息化还可以加速农业增加方法的改变,加速农业科学技能的前进,而且推进生产结构改变,前进农业生产归纳才能。因而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对推进乡村经济开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农业信息化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简析

1、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开展

乡村信息化建设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开展的重要措施,首先,农业的信息化从经济调理的视点下手,可以推动农业和乡村经济结构进行杰出的调整,而且将增加农民的收入,一起,同公共服务上可以看出,农业信息化的建设也有利于乡村社会工作的开展和推动。

其次,由计算机对乡村的教育进行辅佐,完成了多媒体教育、远程教育等现代教育手法的施行,可以更大程度的推进了乡村教育工作的开展。

终究,经过对互联网络技能的运用建立了乡村疾病防控信息系统,而且建设了乡村播送等工程,极大的丰厚了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增强了农民的文明素质水平,也改善了乡村的医疗卫生条件,终究推进了乡村社会的全部进步,尤其是经济方面的进步。

2、建设乡村小康社会

完成农业信息化建设是建设乡村小康社会的必要环节。党中央对乡村小康社会的建立也是十分的重视,而当前中国的城乡距离过大,乡村开展缓慢,迟迟无法完成小康家庭在乡村的覆盖率。而且,当前中国的农业和乡村经济还处于调整转型,乡村不论在经济、文明、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开展都相对落后,严重阻止了乡村小康社会的建设。农业信息化建设,对消除城乡距离、减小城乡差别起到了推动效果,是建设乡村小康社会的有用手法。

3、开展乡村市场经济

许多农业产出的运营主体仍是自个,存在着产出力低下、散布散等下风,与农业市场脱节,不利于乡村市场经济的开展。从宏观的视点来看,当前农业结构调整较难,农产品商品率较低且农业竞争力较差;从微观的视点来看农产品出售较难,农民虽然添加了产值,可是销量一向无法相应添加。所以,经过全部推动农业信息化,完成农业信息服务水平的增高,使农民群众和公司以最快的速度取得农业推广方面的知识和市场行情,及时的对产出方式和方法进行调理,并对市场商机进行把握,有用的避免了买卖中可以出现的危险,一起也能有用的对土地、人力、资金、设备等资本进行了配置,添加农业买卖市场的繁荣,也添加了农民群众和公司的收入。

自从中国参加世界世贸组织以后,中国的农业世界化进程也进一步的加速,又从头赋予农业信息化以新的定位。如今,农业信息化已经变成中国经济开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假如对其进行杰出的建设,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就会发挥出无穷的效果。

4、添加农民收入

跟着信息技能和信息资本进入农民的农业产出日子中,乡村的信息渠道得到了开展,乡村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也得到了从头的计划和调整,这样可以有用的使乡村劳动力搬运到开展需求的当地,添加农民的收入。经过农业信息化建设推进农民收入添加的效果首要表如今以下几个方面:

农业信息化可以有效的进行各种资本的运用功率。农业信息化将信息和知识等资本要素,融入到农业产出的各个环节之中,对传统农业产出中的各项要素如土地、资金、劳动力、农业产出设备等资本进行了有效的调控和引导,使这些资本的运用功率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也改进了农业产出、加工等方面的科学知识含量,大大的提高了农业产出的运营才能。

农业信息化的建设可以有效的进行农业产出水平。跟着信息技能进入千家万户,乡村的大部分家庭也开始运用计算机上网、查找材料,运用在网络上学习到的最新产出技能、推广技能来出售农副产品,而且经过对信息的查询有针对性的进行栽培和饲养,而不盲目的投入产出。跟着信息化在农业中的运用,农业的产出功率得到了大幅度的进步。

农业信息化的建设可以有效的防止买卖中的危险。因为农业信息化的建设为产出、分配和消费供给了强壮的技能手法,使得买卖中的双方减少了其他流转环节进行直接的沟通,然后节约了买卖的费用,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农业信息化的建设可以有效的推进农业产出力的搬运。跟着不断增加的农民运用信息网络,很多农民从网络上把握了全国各地的农业出售状况与产出状况,协助他们了解各地的农业需求怎么,是他们精确、及时的知道了农业供需信息,并及时的对国内农业经济形势进行剖析,依据自己的开展需求选择合适的城市、岗位,完成了乡村劳动力的搬运,将更合适的劳动力输送到更需求的岗位上,添加了农民的收入。

农业信息化的建设可以加速农业产出技能推广。经过对网络计算机技能的运用和对多媒体技能的运用,不断增加的专业产出技能迅速的传播到全国各地的农民手中,高效的完成了时刻和空间上的传递,最大范围的进步了农民的产出技能和产出水平、产出功率,全体的提生了农民的科学技能和文明水平,直接的影响了农民的收入。

三、进一步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1、加强培育乡村信息人才,进步农民信息认识

一直以来,中国传统乡村经营产出主要是采纳种啥,怎样种,何时种都依托祖辈积累的经验来进行产出。因为农民对信息的注重和认识程度的不足,信息获取不畅,使得农民未有效的承受和运用现代化乡村产出经营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农产品的栽培产出。信息认识的滞后也将会导致举动的滞后,所以,终究阻止了农业信息化的推动。因而应尽快提高全民的信息认识和自觉运用信息、依托信息的积极性。要特别注意培育广大农民重视信息,运用信息的习气,努力使他们在推动信息化过程中看到效益,得到实惠。要大力培育农业信息人才,建立专业化、结构化的乡村信息效劳工作部队,进一步进步农业信息人员素质。

2、加强农业信息资源开展,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

丰厚的信息资源是农业信息技能的关键。据有关部门统计,中国现有的数据库中记载不足1万条,而且信息效劳项目单一,不能满意底层对农业信息的多方面需要。所以中国农业信息资源建设任重道远,不光需要扩展现有数据库数量,还要完善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的质量,完成资源共建同享。一起还要发掘各种信息资源,把农业信息视界扩展到农业及其有关范畴,广泛地收集各方面的信息,建立大型归纳农业数据库,以便更好的满意不一样层次、不一样目标的需要。

结束语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社会进入了高速信息化的时代。实现农业信息化,是我国实现农业经济增长的最新举措,使我国农业吸收了新的思想及知识,对传统的农业科技进行创新和变革。我国的农业要实现现代化的生产和生产力的大幅提高,就要从农业信息化建设入手,通过对信息技术的运用来达到增强生产力、提高农业经济收入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