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金融职业教育大全11篇

时间:2023-09-01 16:43:09

金融职业教育

金融职业教育篇(1)

目前社会金融行业快速发展,虽然为金融专业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平台。但对于金融中职院校来说,在专业教学当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职业道德教学没有达到标准,还需要进一步加以改善。从中职金融教学的传统观念来看,其主要就是让学生掌握专业的金融知识,对职业道德教育重视程度较低,这种教学观念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社会的实际发展需求,应从教学工作入手,积极培养金融专业实用性人才。

一、中职学校金融教学实行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

职业道德从基本素质方面看,主要就是指社会发展当中社会文明方面的内容,而从金融专业的职业道德方面来看,则需要工作人员遵守相应的工作原则,这让中职学校的职业道德教育有着重要意义,使得实际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职业道德与金融知识教学同等重要。其一,职业道德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社会的实际发展现状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已经成为社会各行各业中的基本要求,而因为中职院校学生与其他高校学生存在着一定差异性,他们在整体上不论是在掌握专业知识方面,还是在实际操作方面都有着差距,因此需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将其深入到金融专业当中。而在职业道德教育方面,其成为了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而职业道德也已经成为金融行业中所需要遵循的重要工作内容。其二,职业道德成为了提高工作人员素养的重要方式。金融行业的工作人员在自身素养方面不够完善,在职业道德教育方面,其不仅需要掌握到专业的金融知识,还需要培养他们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质。而在金融道德方面也要具有一定的修养,所以在中职院校当中,需要将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金融专业的整个学习过程中,这样等到学生进入金融工作岗位后就会真正认识到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二、职业道德教育在中职学校金融教学中的现状

当中职院校金融专业学生进入到工作岗位上时,由于其年龄学历较低,工作经验也不足,而若想在金融职场当中立足,就需要认真,并爱岗敬业。这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或概念,更需要的是一种行动,需要从事金融行业的工作人员都能够做到人人爱岗,人人敬业,从而让企业当中形成一种积极奋发向上的氛围,从而营造出良好的社会风气,并有效的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目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使得职业道德教育逐渐被重视,这需要学生严格约束自己,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中职学院职业道德教育中缺少良好的教材,现阶段中职金融教学中在学生职业道德教学方面的教材较少,大部分教师都没有新的教学方法来对教学内容进行规划,所讲解的知识,也与职业道德教育很难产生联系,无法让学生对职业道德教育与专业金融知识有效的进行理解。教师也只是利用简单的理论来对学生阐明职业道德的概念。另外,部分中职院校所开展的职业道德教育中缺少良好的氛围。中职学生思想较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所以就想为中职院校的职业道德营造出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氛围,但有较多中职院校并没有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氛围和环境,这就极大程度上的限制了学生形成职业道德水平的提升。

三、职业道德教育在中职学校金融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1.提升教师思想道德素养

中职院校的学生能否可以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这不仅与教师教学方法有着较大的关系,其还与教师的思想道德素养高低有着重要关联,为人师者的榜样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应树立诚信为学的理念,要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引导学生,以亲情与爱心去关心学生,以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与文明行为举止去影响学生,从而让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因此在中职金融学校中需要积极提高教师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使得教师能够充分发挥出以身作则的作用,为学生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并定期对教师实行培训,并将教师的思想道德素养作为考核的标准,对那些考核结果很好的优秀教师应给予奖励,这样能够有效的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从而做好自身的教学工作。例如,可以加入一些实际案例在金融教学中,而“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中,可以通过对光大证券在ETF申赎套利交易时的违法与违规过程、证监会对其的出发决定和实践后续发展情况,向学生介绍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让学生认识到自身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如何加强券商风险控制的措施,如此方可让学生对金融行业职业道德教育的记忆加深。

2.对实践教学加以重视

要利用好学生的实践环节,从实际角度出发对学生实行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是高度角色化与实践化的道德,其教育目标只有在职业道德训练与职业道德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得到实现,需要学生自己通过实践去领悟、体会与感受,从而让其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中职院校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不断增大,使学生养成了职业道德习惯。让中职院校实践教学话环节不断的加大,从而为学生的职业道德实践教育提供了较为客观的条件。这就需要学生充分利用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统筹安排、精心设计、分工合作、认真组织等,实现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一方面需要企业相应的管理人员或劳动模范人员为学生讲解岗位职业道德要求与规范。另一方面则需要有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在实践当中学生领悟良好的职业道德,这对企业的形象有着重要作用,这样能让教师从实践角度来对学生实行从业态度与职业道德教育,从而有效的推动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形成,让学生更加的团结、友爱、自强和向上。中职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是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中,不仅包括专业理论,还蕴含着专业的技能课程,这些都需要进行德育渗透的,教师也要紧密联系实践,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对职业道德工作的作用加以强调。学生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需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并通过各种活动,将部分道德要求转化为了学生自身的实际需求,进而促进学生整体职业道德素养的提高。

3.开展多元化教学活动

目前大多数从事金融行业的工作人员都没有参加过学校所举办的与职业道德教育相关的规范性活动,因此教师除了需要教学外,还应使用功能多元化且灵活有趣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到职业道德教育的要求与意义。比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开展与职业道德相关的竞赛,或者让学生出板报等活动,使得学生能够自主寻找一些与职业道德教育相关联的资料,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明白职业道德的重要性,还能让职业道德教育这一理念在学生中流行起来。例如,可以根据比特币的疯狂和中国利率市场化竞争这两篇案例为学生开展教学活动,通过对比特币的诞生过程、投资者如何取得比特币和比特币的高波动性,先向学生介绍比特币,并从比特币本质上是否为货币、比特币为何引起全球投资者的追捧和比特币是否为真正意义上的货币等三方面进行探讨,从而让学生加深对货币与货币制度的理解与掌握。此外,还可以引入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案例,通过上好银行间的同业拆解利率、存款和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让学生接受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并从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为突破口、利率市场化的关键条件和我国利率市场化中所需要面临的问题等三方面进行探讨,从而让学生加深离析与利率的理解,如此方可让学生能够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有效的让学生掌握到专业的金融知识,进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4.积极实行心理疏导工作

在中职院校中需要利用学生的实际心理因素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其中行为、认知、意识与情感等心理因素在职业道德教育中有着重要作用。行为是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所形成的动力定型。学生学习职业道德不仅仅只需要背会相应规范条例,而是需要将其转化为自身在职业上的行为习惯。认知则是实现职业道德教育目标的前提,人只有懂得了善恶,才能意识到自身的道德行为。为了养成良好的道德观念,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和丰富生动的教育内容提高学生自身对职业道德的认识,积极引导学生创建崇高的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精神,使得道德观念在学生自身的思想上扎根。而意识一直是实现良好职业道德素质的关键因素。而因为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使这些学生并没有经历过艰苦的生活,就需要有计划的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当中,利用寒暑假实践,组织学生进入到企业中进行勤工俭学,积极鼓励他们勇敢的面对困难并战胜困难。另外,情感则是激发学生领悟思想道德品质的内驱动力,可以利用专业人士讲座、演讲会或企业案例分析等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加热爱这一专业。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职院校金融专业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社会金融企业对外开展的业务能力,而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则与学校金融专业的教育教学相关联。在中职院校的金融专业当中,对学生实行职业道德教育显得十分重要,而中职院校金融教学若想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工作,则应提升教师思想道德素养,对实践教学加以重视,开展多元化教学活动,并积极实行心理疏导工作,从而培养中职学校金融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为金融企业提供更多的人才,进而为学生今后的工作与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蒋志耕,罗琴,万大华.中职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困境分析与路径思考———以武汉市财贸学校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000(032):27.

[2]刘春明.高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性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7,000(002):87.

金融职业教育篇(2)

现如今,社会金融机构的高效发展为金融专业的人才提供了较为广阔的就业平台。对于金融学校而言,学生们的职业道德都没有达到标准,还需要进一步地改进和完善。从传统的教学观念中可以看出,金融专业教学的主要观念就是只要可以掌握专业金融知识就可以,对于职业道德的重视程度明显降低。所以说,这种教学观念需要得到高效的改进,现如今的教学工作主要从这一方面入手,培养金融专业的实用性人才。

1 中职学校对金融职业道德教学的重要意义

职业道德从其本质上看主要是指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社会文明方面的内容,从金融职业道德方面上看,在工作中,从业人员需要遵守相关的工作原则,中职学校的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进行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们的职业道德和具体的金融知识的教学同等重要。

1.1 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从社会发展的现状中可以看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是各行各业的基本要求,由于中职院校的学生和其他学校的学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无论是在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还是在实践的操作能力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所以说,需要对职业道德加强重视,并且深入到金融行业的发展过程中。从职业道德方面上看,其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职业道德就是在金融机构工作中所需要遵守的重要工作内容。

1.2 是提升从业人员素质的重要方式

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在自身素质和从业素质上都需要进行不管完善。从职业道德方面上看,不仅需要对专业知识加强掌握,还应该培养自身的责任感。在金融道德方面要具有一定的修养。因此,在校园中,应该给学生们贯穿职业道德的相关内容。待学生们进入到工作岗位之后就会了解到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有意识地对职业道德进行培养。

2 中职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

现如今,我国在中职院校的金融专业中融入职业道德教育工作还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具体来说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 缺乏合适的教材

通过对中职院校金融专业教学工作进行调查可以得知,涉及到职业道德修养方面的教材还相对较少。很多教师拿着传统的教案来讲授金融专业的重视。相关的知识无法和职业道德相连接。另外,在谈及到职业道德的过程中,学生们的理解能力受到严重的限制。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无法将职业道德和具体的教学内容相统一,这完全受到教材的影响,所以说,应该从这种方面来进行改进和完善。

2.2 缺乏开展职业道德的良好氛围

从中职金融学生的学习环境上看,很容易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可见,创造一个相对比较稳定和谐的学习环境比较重要。要想培养学生们的职业道德,也同样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从这一点上看,中职教学工作所面临的环境现状比较明确,不仅影响到金融专业教学的水平,更重要的是影响到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

3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相关措施

从以上的介绍中可以看出,在加强中职院校学生们职业道德方面可以看出,职业道德教学的重要性比较突出,但是,各种影响因素比较复杂,所以,为了对这些环境进行改进和完善,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在深入分析金融职业道德教育所面临的难题的过程中,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进行改进和完善:

3.1 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

学生能否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不仅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很大的关系还与老师的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有着自、自、相关的联系,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有直接的影响因此,中职金融学校必须提高本校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让老师发挥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的作用,给学生起到很好的表率作用学校可以通过定期对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的结果作为优秀教师、年终奖评L匕的重要依据,通过该措施使教师热爱工作岗位,做好本份工作,积极进取,让学生在耳濡目染的同时还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3.2 开展丰富多元的教学活动

现在的许多从事金融工作的人员都没有参与过学校等机构举办的有关职业道德教育的规范性活动,所以,教师除了理论教学之外还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灵活有趣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充分了解、深刻认识职业道德的要求、意义比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举办职业道德相关的竞赛或者是让学生出板报等活动让学生可以自己主动找与职业道德相关的资料,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明白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又可以让职业道德这个话题在学生当中流行起来使学生受到感染和熏陶尸月。

3.3 步入社会,结合业务训练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这是一句至理名言,要想真正理解、做好如何遵守职业道德就必须要步人工作岗位,接受来自顾客的意见,全面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素质步人金融机构不仅可以让学生将专业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当中去,从而更好的理解理论知识,还可以让让学生接触到拥有高质量职业道德的人才,让学生不自觉的去向他人学校从而提升自己教师在假期时间应当鼓励学生大胆走进金融企业去看、去学习、去磨练、去成长,通过提高办理业务素质从而体现出高品质的职业道德水平。

结束语

总而言之,金融机构运行的好坏不仅跟金融企业对外开展业务的能力有密切关系,还与金融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中职学校中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尤为重要,这关系到金融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出发,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培养高质量金融人才。金融结构对员工的职业道德水平要求越来越严格,所以学生在中职时期能否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水平跟以后能否步人金融企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职金融学校应当有意识的提升本校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使之称为真正的社会性人才,能够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中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汪书祥.关于中专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几点思考[J].职教论坛,2003(14).

[2]兰娟.关于强化职校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J].职教通讯,2003(3).

金融职业教育篇(3)

二、金融与证券专业理实一体的项目化课程的设计要求及模式

金融证券专业是技术性、应用性教育,课程设置定位为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技术技能要求较高,专业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因此,对应目标可采取阶梯形课程结构模式。高职金融证券专业可按职业核心能力课程、行业通用能力课程、岗位特定能力课程、拓展能力课程四个部分构建。高职金融证券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见图1:金融与证券专业的课程体系与课程建设是以岗位工作任务为基本依据,按照企业各岗位要求,参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和专业课程标准,结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和职业素养为中心,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改革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制定以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三、金融证券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实践探索

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中,金融与证券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基于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企业的典型工作业务,从具体工作岗位出发(柜员、客户经理等),以岗位能力为核心,分析各岗位领域的职业能力和素质要求,结合金融与证券岗位群,确定典型工作任务、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和学习情境,构建基于岗位工作任务系统化的课程体系,着力培养学生的银行业务与证券职业技能,形成以岗位能力为核心,围绕岗位工作过程,根据不同岗位能力和素养分析的结果而设置的课程体系;根据行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与订单企业共同完成动态的课程体系调整机制,使之更符合社会需要。2012年,根据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更好地实现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更好地满足学生和社会需求,我们通过对北京市金融人才的需求供给状况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本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调整。新课程体系的主要特点是:第一,对知识目标所要求的理论知识和课程重新整合。金融与证券专业课程体系结合金融行业特点,强调金融产品营销、银行业务处理、证券业务处理等典型工作任务的学习与训练,突出诚信、严谨、创新、责任等职业素养。根据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职业岗位的定位主要是柜员和金融产品营销。在职业技能课程方面,围绕这两个岗位,对整个课程体系进行了调整。课程设置上,围绕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活动,对专业知识进行了重新整合,既有金融基础知识,也有金融专业知识,同时还有设有围绕金融所必需的财务、税务、法律等方面的知识。针对不同的岗位,学习训练的重点不同,以满足不同岗位对知识和技能的不同要求。其中,柜员岗,突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礼仪等方面的学习和训练;金融产品营销岗,除了突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礼仪等方面的学习和训练外,增加了市场营销、管理沟通等方面的知识和训练。第二,突出职业岗位的技能训练。在课程体系中,理实课程占有绝对比例。通过案例教学、课堂研讨、边学边做、模拟专项技能训练等方式,进行实践教学。在1976个总学时中,理论学时786个,实践性教学和训练1190个学时,达到总学时的60%。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的理论性、封闭性、单一性教学方法,形成新型的实践性、开放性、系统性、互动性的教学模式。第三,课证融合,实行双证书教育。作为资格准入的金融行业,学生能否获得职业资格将决定他们毕业后能否进入这个行业。我们一方面加强对学生考证重要性的教育,更主要的是在我们整个课程体系的设计中,将考证课程纳入整个课程体系,在日常教学中,使学生学练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能按照考证的要求进行学习和训练,顺利通过考证。第四,按照岗位职业能力要求,整合实践实训。根据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学生的就业岗位主要是柜员和营销。因此,本专业的实训依此展开进行,循序渐进,加强对这两个岗位的认知和技能训练。按照“金融企业与金融岗位职能认知—金融产品认知—金融产品营销训练—柜员技能训练—顶岗实习”校企零距离对接。由于金融业是资格准入行业,所以我们将从业资格辅导纳入实训体系,加大对学生的训练力度,提高通过率。课程项目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认真解决好项目设计开发和教学活动组织等基本问题,而且需要高职院校对现有的软硬件进行整合和提升,搞好相关的配套措施建设。我们认为,这其中应突出解决的是课程教材、教学基地和相关保障机制的建设问题。

四、理实一体项目化课程建设方案示例:

《个人综合理财》《个人综合理财》课程以“课证融合”和“教学与服务相统一”为特色,与“国家理财规划师”和银行从业“个人理财”资格考证相融合,并适度丰富职业素养与职业发展教育。要求学生在全面客户分析的基础上,就人生规划、现金与消费规划、住房规划、保障规划、投资规划、税收筹划等进行全方位设计,形成可执行的综合理财方案。该课程以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客户理财岗位群工作为导向、以岗位群工作任务为驱动、以课证融合为指引,通过实施项目化教学改革和师生互动式教学组织,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将教学与社会服务相统一,彰显职业特色。该课程的设计理念与设计思路是:

(一)以就业岗位群为导向,以金融机构客户理财服务为主线进行课程内容设计

本课程首先服务于投资与理财专业、金融类专业群。因此,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与企业专家对该专业的岗位群进行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课程目标定位和教学内容定位;同时,以就业为导向,以金融机构客户理财服务为主体,按照高职学生认知特点,以业务操作流程的方式展开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构建相关的理论知识,培养和提高职业能力。

(二)课证融合的教学模式

本课程以课证融合的教学要求设计教学。本课程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国家理财规划师”和银行从业资格“个人理财”考证融合,在教学内容组织上与两大职业资格考试的核心内容相对接,同时兼顾学生的专业发展,将学生理财素质养成教育和岗位后续发展教育内容纳入课程教学中。

(三)项目实施的教学方法

以工作项目(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课程具体教学活动通过项目化形式展开,课程涉及的每一个任务模块都以当前个人理财市场的现实产品和业务要求为基准设计载体活动,并整合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本课程根据岗位需要设计项目,每个项目根据实际需要划分成若干个子项目。在考虑教学衔接的基础上,独立组织每个子项目的教学内容,进行独立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效果评价采用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于实践相统一的形式,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理财素质。

金融职业教育篇(4)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6.031

随着近几年中国金融业改革开放不断完善和发展,邮政银行专业金融业务当前应该更加重视提升人力资源的综合素质,这一点是提高金融竞争力的关键点。要更好的培养高综合素质的金融专业人才队伍,一定要在提高专业业务知识和技能素质的同时,还要重视以下几个点。

1 邮政银行专业金融业务人才整体心理素质的再提高

影响员工心理素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虽然目前基础高等教育中开设了心理素质教育。但在企业则普遍缺乏职业心理素质的培训和教育。邮政金融从业也是如此,较少有对企业金融从业人员进行行业心理素质疏导和培训。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提升金融企业人员的能力尤显重要。第一,这样可以增强员工的创造能力,有利于员工立足于本职工作基础上进行创造思维以及进行创造性工作;第二,既能增强员工的学习能力,能积极学习,善于学习,并且能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第三,能使员工增强协作能力,便于建立良好的企业人际关系和氛围。第四,能提高员工的抗挫折能力,具备良好稳固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具有拼搏的精神、较强的生存能力与顽强的意志能力。

2 邮政银行要重视改善金融人才在企业的内部、外部成长氛围

邮政银行要进行人力资源的综合提升,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与企业环境有一定的关系,简单的说其实就是一个潜移默化的环节。我们说的外部环境多指人才的基础教育、社会实践、家庭教育以及社会舆论监督等方面。金融人才成长中能否形成自立、独立的观念和意识,社会舆论及面对的市场能否及时监督到金融各个岗位的从业人员的行为,对邮政银行体制下的金融人才综合素质的形成具有很大影响。我们说的内部环境一般时候是指邮政银行企业内部对人才的重视程度,企业人才培养、成长以及选拔机制等众多方面。其中,邮政银行的高层管理是否真正重视企业人才问题对人才整体素质的综合素质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因为邮政银行的高层管理行为和理念直接影响着邮政银行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邮政银行这个企业自上而下影响着各条业务线和各部门对人才的培养方式以及人才理念。如果一个企业没有良好的外部环境,没有形成良好的人才综合基础素质,在这样的企业从业后就需要花费较大资源进行再提高、再塑造。如果没有良好的邮政银行内部环境,优秀的人才也可能被环境因素所贻误、所影响。这样就可能出现让精英人才变凡夫俗子的庸才的格局。

3 邮政银行要重视培养出高素质、高标准的金融从业的行为规范和职业操守

金融职业教育篇(5)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劳动就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国家考试制度。它是指按照国家或者行业协会制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通过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鉴定。①

在各行业推行职业认证教育,能够有效地推进各行各业从业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对于快速发展的金融行业而言尤为如此。金融行业在整个经济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金融业被称作现代市场经济的血脉,它对于促进资本在不同行业之间的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发挥着巨大作用。金融行业的重要地位决定了金融从业人员必须具有高度的专业化背景。推进金融职业认证教育势在必行。

1 金融职业认证教育发展现状

1.1 金融认证教育分为两大序列,即行政许可类和非强制性的认证教育。当前,金融行业的迅速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巨大,金融认证教育也获得迅速发展。总体来讲,金融认证教育分为两类,一类是行政许可类的从业资格证书,例如证券从业资格证书;另一类是由各类机构发起的非强制性的认证教育,这其中又分为国际认证和国内认证两类。

国际认证受到市场广泛认可的有CFA(特许金融分析师)、CFP(金融理财师)等。国内的各类证书中,有引进海外成熟的认证体系并完成本土化受到市场广泛认可的,例如AFP(金融理财师)、CFC(企业理财顾问师)等,还有企业自主研发的面向内部员工的认证证书。

1.2 大规模在线教育(简称MOOC)的迅速发展推动了认证教育的发展。MOOC的发展打破了受教育的时空限制,使人们可以不用在特定的时间、地点接受学习教育,而能够利用空余时间、碎片时间随时随地学习。MOOC的迅速发展对认证教育会带来一些冲击,但是长远来看,MOOC会有力地推动认证教育的发展。

2 开展金融职业认证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2.1 开展金融职业认证教育有助于为金融业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虽然各大高校目前都纷纷开设金融相关专业,但是,学位教育主要突出系统性、理论性,与金融行业实践还有很大的差距。学习金融类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会走向各类不同的工作岗位,这对于他们的从业资格有着不同于学位教育的、更加具体偏向实战的要求,职业认证教育满足了这一需求。另外,对于从事金融行业相关工作却不具备相关金融知识的非专业人员而言,金融业职业认证教育也满足了他们的需求。

2.2 前文提到,目前我国有CFA、CFP等国际金融认证教育。这些项目都是直接与国际对接,所学知识、所考的内容等都同国外从业人士保持一致,这将大大推动我国金融行业与国际化接轨的程度。

2.3 金融认证教育有助于推进相关业务向纵深发展。在我国金融行业处于快速发展过程中,新业务、新理念层出不穷,这需要从业人员加强学习。金融认证教育走在实践前沿,能够与时俱进地更新课程内容,完成学习的从业人员将推动相关业务的深入发展。

3 目前金融认证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

金融认证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如下:①金融认证教育行业整体上看比较无序,行业缺乏一个统一的监管服务机构,现有的认证由多个机构牵头,管理比较混乱。②从事金融认证的各类机构良莠不齐,有个别的机构在香港注册到内地开展培训认证工作,让人很难分辨出是不是国际上有声望的机构,这容易导致各类认证项目质量参差不齐。③从事认证教育的机构还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即考培不分离,出现既当教练员又当裁判员的现象,难以完全客观、公正地评价教育学习的结果。

4 推进金融职业认证教育发展的举措

为了更好地推进金融职业认证教育的发展,为金融行业培养更多合格、专业的从业人士,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建立金融标准委员会,由来自于金融监管、金融业界的专业人士组成,从专业方向上对目前的各类金融职业认证教育综合把控,引导建立金融行业国家标准。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参与其中,主要对从事金融职业认证教育的各类机构进行监督、评价,维护整个认证教育市场的有序发展。②大力发展MOOC等新技术手段,促进认证教育的快速发展。新的技术手段经历了对线下教育的短暂冲击后,长期将会促进教育的发展。认证教育可以探索将标准化、基础类的培训内容以在线形式进行,把专业性强的做成线下。③践行考培分离,保证考试的客观公正。开展职业认证教育,一定要实现考培分离,避免出现教育机构与考试机构不分家的局面。从事认证培训全面放开给各类培训机构,由专业、权威的机构专门做考试。未来,还可以探索将考试全部由线上进行,打破时间、地域限制,提高考试的灵活度和公正性。

注释: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网站。

参考文献:

[1]张晓棠,荆心.职业认证教育对国贸实务课程体系的借鉴研究[J].价值工程,2012(6):270-271.

[2]何荣.资格认证:职业教育发展的路径选择[J].中国报业,2011(02).

金融职业教育篇(6)

一、引言和文献综述

金融新常态指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当前我国金融领域出现的新趋势和新特征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随着我国经济增长从高速转为中高速,金融业整体增长速度逐步回归正常;二是金融结构调整日趋频繁,开始进入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期;三是金融产品创新日趋多样化,金融脱媒、去实体化现象越来越突出;四是金融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步入快速通道,金融干预与金融自由化之间的博弈愈发激烈;五是互联网金融成为金融发展重要分支,发展势头强劲,被誉为下一个经济增长引擎。

在金融新常态下,金融风险犹存且呈不断放大态势,人为因素在金融风险诱因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此,在金融新常态下对金融从业人员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职业道德是金融从业人员必备的核心素质。金融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甚至决定其从业时能否遵守有关金融准则、是否善于规避风险、是否敢于承担责任、是否顾忌他人利益等,进而影响、决定金融风险或危机是否发生、金融风险或危机发生后是否能快速得以控制。从某种程度上讲,金融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是金融行业稳定与否的关键因素,更是金融新常态下金融能否稳健发展的决定因素。因此,加强金融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主动适应金融新常态,成为当前金融运行和发展的重中之重。

一般而言,金融职业道德有两种培育方式,即金融机构对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高校金融职业道德教育。高校期间是人一生中最关键的思想塑造期,是金融职业道德教育的初始阶段,也是最重要、最关键的阶段,将职业道德教育托付给金融机构是不可取的,因此本文着重考察高校金融职业道德教育。在金融新常态下,金融风险性越来越强,金融能否稳健运行的关键在于金融从业人员自身的职业道德。高校金融职业道德教育缺失会导致高校毕业生缺乏基本的金融职业道德,毕业走上金融工作岗位后对金融职业道德的概念和行为准则模糊,极易成为金融风险的爆发点。因此应该加强高校金融职业道德教育,主动适应金融新常态。

邹宏秋(2007)认为金融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和金融机构整体形象密切相关,因此财经类高职院校应加强金融职业道德教育,并提出高职金融职业道德教育改革思路。蔡庆丰等(2009)提出高校金融专业的毕业生是未来金融领域的主要从业人员,对其进行职业道德和风险意识教育及对我国金融业稳定健康发展意义重大。方建珍(2009)将金融专业知识教育比做“有形的手”,而金融职业道德教育则是“无形的手”,两者缺一不可,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侯定凯和李明(2009)认为目前财经类高校片面重视学生经济利益方面的教育,而忽视如何做人的教育,财经类高校应该将伦理道德教育和经济学基本理论知识相结合,促使学生的专业知识素养和职业操守素养同时提高。梁琪(2009)分析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学教育的影响,指出我国高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对职业操守教育重视不够,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将职业道德教育和专业知识学习紧密结合[1]。徐学锋和马欣(2010)指出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对金融行业及金融专业学生的就业影响重大,并提出我国高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2]。连英祺(2011)提出金融行业由于其特殊性,职业道德缺失的危害会被放大。高校作为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应该根据时代要求和行业特点,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安排相应的金融职业道德教育内容[3]。

二、高校金融职业道德教育现状

高校金融职业道德教育至关重要,但是目前我国高校在金融专业学生培养上往往忽视职业道德教育,造成职业道德教育缺失或者流于形式,难以达到应有的教育效果。

1.缺乏金融职业道德教育的专门课程

不是只有师范、法学和医学等专业学生在校期间才需要接受专门的职业道德教育,与道德紧密相连的金融专业需要职业道德教育,然而大多数高校都忽视这一点,片面重视对学生金融专业课程的教育和专业技能训练,认为高校金融职业道德教育可有可无,对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生涯影响不大,职业道德教育只是枯燥理论的灌输,而且教学资源有限,金融职业道德应该由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结合实际工作加以培育才能得见成效,于是将金融职业道德教育流于形式,甚至直接省去职业道德教育部分[4]。

2.金融职业道德教育的针对性不够

职业道德教育不仅是高职院校的需要,本科院校也不可缺少,因为不管是高职院校还是本科院校,金融专业毕业的学生最终都要走上工作岗位,都要成为金融从业人员,都需要具有良好的个人修养和职业操守。目前一些职业技术院校有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实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等类似课程,而本科院校一般只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者都只具有一些和金融职业道德稍微的课程,这些课程都是公共课,往往是一个年级同时上课,不分专业,从而造成金融职业道德教育缺乏针对性,这些公共课涉及的职业道德相关内容太少、太肤浅,而且偏重理论,难以达到教育效果[5]。

3.金融职业道德教育与金融发展现实脱节

金融职业道德教育与金融发展现实相脱节主要表现在金融职业道德教育局限于三字经式说教、缺乏金融职业道德案例教学、缺少具有实际金融工作经验的教育工作者等。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金融作为社会经济的核心,发展速度更是日新月异,高校金融专业知识教育很难跟上实际金融发展步伐,更不要说原本就落后的金融职业道德教育。金融职业道德教育仍局限于传统的一成不变的说教,相关案例短缺且陈旧不加以更新,同时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师资力量匮乏,难以将实际金融业务中需要的职业道德和书本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学生对金融职业道德的认可度和接受力无法提高。

三、金融新常态下加强高校金融职业道德教育的迫切性

首先,加强高校金融职业道德教育是时代需求。风险性是金融新常态下的典型特征之一,既有系统性风险,又有非系统性风险,系统性风险无法消除,而非系统性风险可以加以分散,道德风险是典型的非系统性风险,对金融经济的损害不可测。在金融新常态下,金融能否稳健运行的关键在于金融从业人员自身的道德素质,在金融新常态下应该加强对金融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关注。其次,加强高校金融职业道德教育是行业需求。金融行业是信息高度不对称、风险高度集中的行业,金融从业人员的道德风险引人注目,金融业对从业人员的道德素质和职业操守要求非常高。如果金融从业人员缺乏应有的道德素质和职业操守,那么将影响金融业的稳定健康发展,甚至引发金融危机。最后,加强高校金融职业道德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需求。目前我国高校金融人才培养普遍存在重金融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轻金融职业道德教育的现象,如此培养出来的金融从业人员是十足的“经济人”,忽视自己应有的“道德人”角色,虽然专业上过硬,但道德水平低下,能力越强的人犯的错越大,因此加强高校金融职业道德教育迫在眉睫。

四、构建主动适应金融新常态的高校金融职业道德教育体系的思路

高校金融专业学生是未来金融行业的主要人才,高校期间是培养金融职业道德的关键时期,在高校期间加强金融职业道德教育,促使其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规范从业后的自我行为,有助于适应金融新常态、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1.创新高校金融职业道德教育模式

(1)针对不同阶段学历教育进行针对性金融职业道德教育。

本专科阶段主要以行为金融职业道德教育模式为主,即侧重于金融产品投放和收回方面的职业道德教育。毕业后在金融机构工作的要做到吸收存款不欺诈,发放贷款不盲目,与企业实际需求相匹配;毕业后在企业投融资部门工作的要做到不盲目、不骗贷,合理规划投融资需求。研究生阶段主要以意识金融职业道德教育模式为主,即侧重于金融产品和制度研发时的道德意识性教育,降低主观因素对金融产品和制度开发的影响。金融产品设计要符合市场需求,风险控制制度要实际、有效、可操作,不能存在人为欺骗因素,更要减少或避免人为因素引起的金融产品或制度缺陷。

(2)侧重案例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金融职业道德的感知。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根据课程内容选择与金融实际工作相关的案例贯穿其中,引发学生对案例多方面地分析和思考,这样不仅使学生对金融实际工作中的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修养有更直观的了解,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理论和实践教学的统一。在案例教学中,选择的案例要具有代表性和启发性,以金融职业道德课程教学项目为导向,同时老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要明确,学生是主角,老师起引导作用,如此通过案例教学才能提高学生对现实金融市场的认识,提高学生对职业道德的感知[6]。

(3)聘请拥有实际金融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士进行兼职讲授。

高校金融专业应该和金融机构建立紧密联系,实行校企合作,开展各种主题教育活动,聘请金融机构的优秀员工作为校外兼职人员,举办专题讲座、座谈会等,对高校金融专业学生进行入职培训及职业操守教育[7]。聘请来的校外专业人士凭借其丰富的实际金融工作经验,将金融职业道德融于实际金融工作中,便于赢得学生好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金融职业道德规范的认可度。

(4)将职业道德教育全面渗透到金融专业课程教育中。

相比开设金融职业道德的专门课程而言,在所有金融专业课程中安排足够职业道德内容,用渗透、熏陶的方式加强学生的职业操守更可取[8]。高校金融职业道德培育不能依赖思想道德修养这门公共课,应该让所有金融专业课老师担负起金融职业道德教育任务,在金融专业课中将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紧密结合,将职业道德教育的原则和规范全方位、全过程融入专业课程中,并从教学大纲、课程安排、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予以贯彻落实,提高学生的金融职业道德境界,培养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金融专业人才。

2.丰富高校金融职业道德教育的内涵

(1)加强诚信教育。

诚信即诚实信用,信用既是道德范畴,又是经济范畴,金融职业道德教育必然包含诚信,诚信是金融职业道德的核心内涵。目前高校中借故旷课、考试作弊、剽窃论文、材料造假等诚信危机事件较严重,如果在校期间这些诚信缺失现象得不到有效纠正,那么从业后将会演变成职业操守问题[9]。而金融是典型的信用经济,诚信是金融的生命线,金融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缺失会增加金融风险,甚至引发金融危机。因此加强高校金融职业道德教育,如积极开展各种以诚信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建立个人诚信档案,在评奖评优中增加诚信比重,通过各种活动培养诚信意识,将诚信观念深入人心。

(2)加强相关法律教育。

法律和道德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一般来说,大部分人会通过道德教育实现自律,主动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而对少部分人来说,道德教育作用甚微,需要用法律强制约束其行为。因此如果要使金融从业人员保持良好的职业操守,仅靠道德教育是不够的,还需要加强相关法律教育[10]。金融类从业人员经常与钱打交道,面临的诱惑较大,如果从业人员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就能主动以法律自觉约束、规范自己的从业行为,经得住金钱和诱惑的考验。

(3)加强风险意识教育。

在金融新常态下,金融风险犹存且呈不断放大态势。金融风险不仅包括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信用风险,还有道德风险。金融业是以信用为基础的高风险行业,受人之托、代人理财,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如果人存在道德风险,那么委托人的利益将会受到损害,美国次贷危机的深层次原因就在于金融从业人员的道德风险[11]。高校金融职业道德教育重点加强风险意识教育,开设如金融风险管理的类似课程,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了解金融风险定义、分类及如何规避风险、减少损失,树立和强化金融风险意识。

(4)加强心理素质教育。

金融行业节奏快、压力大,良好的心理素质对金融从业人员来说至关重要。心理素质教育是高校金融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高校学生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在成长过程中没有经受过什么挫折,心理承受能力弱,心理素质薄弱。高校在加强金融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通过让学生参加模拟炒股大赛、银行技能大赛、保险竞赛、投资理财竞赛等,提高学生的适应环境能力、抗打击能力、心理调整能力等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梁琪.浅析金融危机对金融学教育的影响与启示[J].甘肃金融,2009(10):4-7.

[2]徐学锋,马欣.我国高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发展的建议[J].高等教育研究,2010(5):87-88.

[3]连英祺.高校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职业道德教育问题浅析[J].金融经济,2011(8):106-108.

[4]方建珍,杜伟岸.金融危机与金融教育的“道德奠基”――以CFA考试为鉴[J].理工高教研究,2009(8):5-8.

[5]何森林.高职专业职业道德教育缺失的成因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0(3):75-76.

[6]邹宏秋.加强高职金融职业道德教育培养高品质金融人才[J].浙江金融,2007(11):59-60.

[7]陈伟滨.金融专业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初探[J].思想理论教育,2012(12):90-92.

[8]郑晓丽.论高职学生职业道德人格培养[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186-190.

[9]王启亮,李六杏.金融专业人才职业道德培育探析[J].黑龙江教育,2011(1):61-63.

金融职业教育篇(7)

金融危机,冲击中国经济市场,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导致企业生产减缓、停顿,甚至倒闭破产。来势汹汹的金融危机也影响到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应该说金融危机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是直接的、严重的、深远的。

1.金融危机对高等职业教育投资环境的影响

1.1金融危机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引致需求

在市场经济中,各个高等职业院校对学生的需求情况直接受制于各个企业对各种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的需求情况具体说,如果市场和企业的发展环境好,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数量就大,这样就促进高等职业院校培养出更多适合各个技能岗位的优秀学生,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数量的需求也就随之良性地增大了;相反,如果市场和企业的发展环境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萎缩,失业人数逐渐增多,就势必加大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难度,这样学生对在校教育后就业的信心降低,从而使得高等职业院校对学生数量的需求也就随之不断减少了。

美国次贷危机导致全球金融市场混乱、企业破产、失业人口急剧增长、全球经济放缓,而外部需求的减少、产业结构的不合理等因素使我国经济也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企业对于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急剧减少,导致高等职业教育的引致需求降低,从而给高等职业院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wWw.133229.coM

1.2内涵发展与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效内需

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建设与发展.是指高等职业教育中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培养质量的提高及科研成果数量的增加。大力促进高职院校内涵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居民的生活日益改善,人们对优质高等教育的需求凸显,选择教育质量高、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好、动手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强、就业面广的社会心态剧增。面对这种情况,高等职业教育应作出内涵发展的应对,追求有品质的教育,发挥出先进的高等职业教育文化与特色,为企业和社会培养更适合的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

1.3金融危机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投资环境的理性预期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教育是一种投资,接受高等教育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形式,它具有投资的共性。从经济学角度看,这种投资是否值得,主要取决于教育的成本支付与教育未来预期收益的大小比较。首先,从成本角度看,我国高等教育实行成本分担制度,国家财政大约承担四分之三的培养成本,学生本人承担四分之一的成本。其中学费、书费、住宿费、生活费及上大学的机会成本构成了学生家庭投资教育的全部成本;其次,从收益角度看,尽管学生家庭负担了不菲的教育成本,但几乎所有家庭还是愿意花费这样的支出.这是因为教育作为一种长期投资,能够在未来的时间里在受教育者身上获得收益,这种收益包括受教育者在未来获得更多货币收入及非货币收入,后者如较好的工作环境、社会保障、较高的社会地位及个人可持续发展潜力、综合素质的提高等:最后,从风险角度看,教育投资与其他投资一样,依然存在投资风险。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风险、预期收入风险、专业风险等都是无法回避的客观事实。根据经济学相关理论,一切经济行为的目标是实现利益最大化,即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

在金融危机的世界背景下,一方面教育投资的绝对成本基本保持不变,但由于居民家庭预期收入下降而使教育相对成本上升。另一方面,教育预期收益发生了较大变化.由于经济危机带来的悲观社会心理预期,教育的预期收益在下降。同时由于金融危机,教育的风险成本在扩大。总之,金融危机使教育成本和风险增加、教育预期收益下降、教育投资最大化利益下降、家庭投资教育的热情与信心下降,大众对教育的消费将更趋理性,金融危机将使高等教育投资能力下降。

2.金融危机对高等职业教育文化环境的影响

2.1金融危机与高等职业教育的理性回归

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首次提出“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随着当年开始的全国高等院校大规模扩招,以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迅速增长为主要标志,高职教育得到了蓬勃发展。另外.同家已经启动了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决定重点支持100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目的就是通过示范建设.带动全国高职院校办出特色,提高水平。“十一五”期间.为社会输送1100多万名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得到’r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和称赞。

20世纪90年代的亚洲金融危机曾给我国高等教育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时至今日,我国高校在校生数增长了5倍,但历史不会重演。2008年9月开始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对我国高等教育又形成了巨大挑战。与10年前相比,我国社会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那时我国高等教育入学率很低.为高校扩招提供了很好的机遇,国家政策也支持银行大量贷款给高校建新校舍,以适应迅速膨胀的办学需求。现在.高等教育正处于发展过快、办学和教育经费紧缺、招生和毕业生就业比较难、社会需求又处于低迷状态的阶段,使我们对当下的高等职业教育有了理性的回归,不再一味地赞扬和保有乐观的态度,认清了金融危机下高等职业院校面l临的问题和挑战

2.2金融危机对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的反作用力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基本动因源于改革开放过程中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但最直接的动力还是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的调整。金融危机背景下,国家加大了对经济、社会生活的调控力度,政府先后出台了两年内四万亿的托动内需计划为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及经济振兴的要求,政府提出要“优化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由此可见,存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为了早日实现经济复苏,解决事关民生大计的就业问题.政府无论是从政策,还是从舆论导向.以及经费投入上.都会给予高等职业教育以更大的支持,以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师资队伍、示范专业建设和开发、课程细化调整、职业发展规划拓展教育、校园先进设施设备、虚拟化网络教学平台等文化领域的建设。

2_3金融危机对高等职业教育文化发展的影响

2008年下半年爆发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对高等职业教育文化方面发展的影响非常大,归纳起来有这样几个方面:

2.3.1对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的影响。金融危机的蔓延,使得当下企业的需求更偏向于高技能和实用性的人才,这就对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各个高校最缺的是应用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即应用型教师。

2_3.2办学模式的转变。金融危机下高等职业院校应从单一办学向多元化发展办学模式转变。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以学养学的模式难以支撑高职院校的发展.因此从单一办学向多元化发展的转变成为一种必然,以提高高职院校的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2-3_3专业调整和课程内容改革问题。这些年来.我国许多高职院校几乎都设置了一些热门专业,如财政金融、会计、外语专业、工商管理等。金融危机中,首先受到冲击的就是金融人才,下岗最多的恐怕也是金融人才。对此,我们需要重新考虑专业结构的调整。除了专业方面的调整外.高职院校还要对教学内容、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材内容等进行相应的调整,以培养金融危机环境下社会所紧需的人才。

2_3.4学生职业发展能力欠缺。目前,我国职业发展教育还处于初级阶段.学生们对自身的职业发展往往缺乏科学合理的认识及整体规划,由此出现了盲目报考高校、盲目就业等一系列现象。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形势下,我国大学生就业难、择业盲目的问题尤为突出。

3.金融危机对高等职业教育招生和就业环境的影响

3.1金融危机对高职院校招生环境的影响

金融职业教育篇(8)

一、全球金融危机下职业教育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

当前,职业教育面临着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尤其是最近美国的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世界经济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并将给我国的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而职业教育因为与经济生产的紧密联系,必将受到较大的影响或冲击。

就国内而言,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国家经济体制的转型,劳动力市场的变化,知识在经济增长和社会变迁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我国的社会经济正从劳动力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变,这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更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近年来,国家经济进入快速增长期,并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升级转型,急需大量的经过专业培训的熟练技术工人,这种改变推动了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但职业教育的发展步伐仍然跟不上社会的发展节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

二、金融危机形势下我国职业教育的挑战和机遇

1.职业教育面临诸多挑战

随着金融危机纵深发展,将使职业教育面临更严峻的考验,主要表现为:

(1)金融危机导致生源流失。首先,金融危机使得打工子弟生源回流:实体经济受冲击,打工子弟学校生源回流家乡,总学生数减少估计会高达20%左右;其次,金融危机致使继续留在外地的外来务工家庭,或当地原选择高端民办学校的生源,受实际收入减少影响,会使学生转读下端相对低收费的学校或转向公办学校就读;第三,美元、欧元等货币对人民币的汇率不断下降,留学费用降低,吸引更多的已有支付能力的人选择出国留学,国内的学校生源受到影响。

(2)就业形势更为严峻。经济增长速度趋缓,对就业的拉动能力减弱,一是企业新增用工需求减弱,现有岗位流失,二是劳动力市场饱和,劳动力供大于求。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发展势头减弱,甚至不少的企业倒闭或进行裁员,就业岗位大大减少,部分外贸出口型企业由于对外依存度高,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较大,出口的减速将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2008年11月5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显示,1~8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达18.3%,劳动密集型、出口型企业所受影响最大,电力、纺织、有色金属行业亏损严重,珠三角、长三角及中西部地区部分中小企业出现停工、停薪酬福利现象。进入12月份,珠三角、长三角等企业密集地区,大量的电子厂特别是OEM类型的工厂,由于海外订单的减少,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经营困境,有的取消了今年的招聘计划,有的甚至已经开始大量裁员。内地一些企业也出现了减产、停产、裁员等现象。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具有人口过剩、产业结构不合理和就业压力大等特点。由于企业深化改革,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导致失业人数不断增加。近几年,随着高招规模的扩大,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学生就业高峰与社会的就业高峰重叠,学生就业压力开始凸现出来。

(3)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会受到一定影响。由于政府财政收入的增速大幅度降低,政府用于职业教育的投入肯定会受到影响。

2.新时期职业教育的机遇

(1)政府大力推进职业教育。金融危机给职业教育带来一次极好的发展机遇,着力扩大职业教育规模,无论是对迟缓就业时间、错开就业高峰,还是扩大对学生、教师的职位安置,或是维护社会安定,都是一项非常有效的重大举措。总理主持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将如何改革职业教育发展模式,调动行业、企业兴办职业教育积极性,解决职业教育规模数量、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相吻合的问题列为重要题目进行研究,表明了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

(2)深受金融危机影响的我国经济,比以往更为迫切需要转型升级,而经济转型升级,一要靠科技,二要靠人才,所以对技术水平的提升和职业技能的要求将更为迫切,这需要大量的操作型、技能型的人才,职业教育所培养的技能型人才将更有竞争力,更受欢迎。

(3)经济波动是经济运行的规律和正常现象,是经济运行中的自我调节,也是就业调整的过程。经济调整过程中既潜藏着失业风险,也存在就业机遇。一些岗位被淘汰,一些人会失业,但同时也会产生新的就业机会,这为职业学校调整专业设置、改变办学模式提供了机会。

(4)受金融危机影响,一些不注重教学质量、不注重学生技能培养、没有办学优势的学校,很可能被淘汰,但一些办学灵活、紧跟市场、具有特色的学校会脱颖而出,得到大的发展,从而改变中职教育良莠不齐的现状,推动职业教育健康有序的发展。

三、应对措施

针对目前这种局势,职业教育如果想尽快摆脱困境,就应当采取必要的对策,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改革,有所发展,有所创新,而不能停留在传统教育模式上。

1.转变社会上对职业教育的传统观念

近年来,职业教育被边缘化,老师与家长的眼里没有职业教育,用人单位的眼里没有职教毕业生,单位的职称评定中职教毕业生也总是吃亏,连职教学校的学生自己都不自信了,感觉自己接受的是“二流的教育”,抬不起头来,导致职业教育总体上在一个低水平的层面上恶性循环,因此,要改变职业教育的现状,首要的是要改变社会上对职业教育的传统观念。

一方面我们要研究具体的引导办法,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包括加大职业教育投入,逐步对农村职业教育实施免费政策,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和收入,合理确定中职和高职的比例,做到合理、适度、协调、可持续。另一方面职业教育想方设法,充分调动行业、企业、学校兴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2.把发展的眼光聚焦在市场上,研究市场,把握市场规律,审时度势,及时调整办学思路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想,确立学校教学工作与市场紧密联系的办学方向,增强职业学校适应社会环境变化的能力。

职业教育跟市场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它的专业设置、课程设计,都跟市场需求密切相关,面对世界金融风暴带来的经济危机,就要对企业倒闭、裁员等带来的就业需求变化进行分析。

要关注国家经济发展形势,依据国家“增大投资”、“拉动内需”的政策,关注国家投资方向,分析市场,研究企业,深化与企业的合作,特别加强与企业高层的联系,与企业建立更为牢固的合作关系;

适时调整学校专业设置,从新整合、分配校内教育资源,淘汰没有竞争优势、不适应市场发展的“过时”专业,大力发展符合当前经济发展、就业形势好、竞争优势明显的专业,向受危机不大的服务性行业或就业相对容易和技术性强的专业倾斜。针对学校优势专业,可以尝试兴办小型企业,让学生得到实训并培养师资,化解专业调整与教育资源紧张之间的矛盾。

3.实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切实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

因为职业教育的特点是不但给知识,还要掌握技能,不但会说,还要会做。光懂理论,不会做,这样的职业教育是失败的,要手脑并用。所以职业教育更要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真正做到手脑并用,既有知识,又有技能。

这要求职业教育要从“选拔适合教育的学生”转为“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树立“一切为了学生成才”的教学理念。要尊重学生独立性,以培养和提高学生自我意识、认知水平和精神丰富性为目的。实行以人为本管理。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学生的成才为前提。学生不仅是学校教育的对象,更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发挥学生的个性,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的潜质。

4.针对失业人员,开展特色培训

由于金融危机,导致部份人员失业,要针对这部份失业人员开展一些技术培训,提升他们的知识结构和技能,以促使他们再就业,要开展调查研究,摸清失业人员的培训需求,有针对性设计课程。每一次都将面临经济的转型和升级,面临着新一轮的经济增长。经济危机导致的失业为职业教育带来了大量生源,因此面对金融危机,职业教育开展一些短期教育、特色教育大有作为。

5.更新培训的内容和方式,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金融职业教育篇(9)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以来,人们才意识到,就算是华尔街的企业精英,若无足够的危机管理意识,也无法很好的挽回金融危机对企业造成的影响。而在我国当前的工商管理教育中,基本都是针对发展已经相对成熟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进行研究,而没有对企业创建初期所遇到的困难和解决对策进行学习,更没有对企业面临破产清算时如何尽量减少企业经济损失的应对措施进行探索。这就体现出了我国工商管理教育内容的确实,容易使学生在面对金融危机时不知所措,难以力挽狂澜,减少企业的经济损失。为此,我们应该积极改革工商管理教育模式,从创业教育、危机教育、实践教学等层面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管理能力。

1、当前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教育内容的缺失

在对目前我国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进行分析后我们可以发现,教学课程的内容基本都是围绕企业经营战略制定以及企业内部行为管理这两个方面开展,却很少有涉及到创业初期的管理内容,如注册、登记、报税等事宜;也没有针对企业濒临破产时所做的危机管理教学内容,这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来讲是极为不利的。因为所有的事物都是在不断产生和灭亡中得到发展,企业自然也不例外。而现有的工商管理教育却将企业发展的几个阶段割裂开来,只研究企业运营阶段的管理,而没有对企业创业阶段与破产阶段的管理进行研究。这种教育模式下的企业管理者在面临金融危机时,完全不懂得应该如何应对。而当企业倒闭后,只能加盟其他公司,或自主创业。而在此情况下加盟其他公司势必要面临更激烈的竞争,而想自主创业,又没有接受到相关的教育和培训。这样就会使其陷入两难困境,给其未来的发展造成很大不便。

除此之外,当前的职业技术学院的工商管理教育内容中,还存在一种缺失现象就是企业管理之间的联系都被阻断。也就是说,目前的教育内容是将企业各个管理活动一一分解开来,如战略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等等,这固然可以学生更深入的了解某一个管理环节,但是却使其成为了孤立课程。也就是说,学生仅仅只学会了企业管理的某一个环节,却不知道这个环节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以及与其他管理环节之间的联系,导致学生在处理企业管理事务时,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各项职能管理无法共同发挥作用,企业管理水平自然也很难得到提高。企业一旦出现金融危机,不能相互配合、共同作用的各个职能管理只能会加快企业破产的速度。

2、金融危机下工商管理教育的改革措施

作为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本身在人才市场中的竞争力就比高等院校学生略差一些。若在工商管理学习中只是紧跟高等院校的工商管理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自然很难提高其所具备的竞争力。基于此,笔者认为,应该在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教育方面进行一定的改革,从金融危机的角度来培养学生对危机的应对能力。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2.1引进大学创业教育

一是关于创业教育,主要包括创业理念和创业家精神,创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创业企业管理等。考虑到大学创业教育应当尽早进行,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依次开设相关的创业课程。对于创业实践类课程组织编制指导手册,指导学生处理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与此同时,辅之以创业管理案例,分析创业企业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二是创业教育培训,可运用仿真计算机平台,通过应用软件模拟创业过程中的创业者测评、创业项目论证、创业过程管理、创业风险管理等,尤其是全面模拟真实企业的创业运营管理过程,让学生在虚拟商业社会中完成企业从构思、规划、注册、创建、运营、管理等所有决策,将所学转化为实际动手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与创业能力。三是创业教育实践。在前期学习和培训的基础上,通过组建创业专家支持团队,评估大学生有潜力的创业项目,并尽可能提供智力帮助,孵化创业项目。

2.2引进企业危机管理

面对不确定的内外部环境,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总是面临各种各样的危机和风险,特别是此次金融危机引发了我们更多的思考。如何识别风险、评价风险、承担和转移风险等,是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为此,在工商管理教育中,一是要强化企业风险意识,引导大学生居安思危,随时分析和判断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现和评价各种现实的和潜在的内外部风险因子;二是学习和运用风险管理相关知识和手段,合理分解或化解风险,防患于未然;三是学习掌握与破产清算相关的知识,在企业经营极端不利的情况下,争取企业相关利益者的最大收益,直至化“危”为“机”,为企业寻找新的出路。

2.3整合课内外实践教学

一是加大课堂教学实践力度。在传授基本知识点的基础上,教师可通过案例讨论、情景仿真、角色扮演、视频教学等手段,让学生切身体验到真实的商业环境。根据工商管理教育实践指向的特点,加大课内实践教学力度。建议可用三分之一的时间开展实践,一方面让学生理解消化知识,另一方面促进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学习。二是积极开拓第二课堂。目前各个学校设有相应的学生社团,他们在培养学生或者独立形式,或者以团队形式开展管理工作的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专业学习。他们会带着问题思考研究,直至找到满意答案。三是社会实践。如果说第二课堂还多数局限于校内的话,则社会实践则更多地将课堂延展到了社会。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通过其自己的亲身经历,对国家、对社会、对民族有了更深更真切的体验,能更好地理解学校传授的知识和理念,这无疑有助于增强公民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反过来,它又促进了学生的专业学习和第二课堂实践,便于今后更好地与社会对接,大大缩短进入社会的磨合期。

3、结语

总之,在当前的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教育中,我们必须要积极引进危机教育和创新教育内容,加强对学生的实践培训教育,使学生掌握更多企业管理技能,以更好的应对未来职业生涯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提高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竞争力。■

金融职业教育篇(10)

2008年起世界经济经历了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危机危机对全球劳动力市场产生了巨大冲击,企业纷纷大幅裁员,数以千万计的劳动者加入失业队伍作为与劳动力市场关系最为密切的教育类型,我国又是农业大国。在这一背景下,农业职业教育受到了怎样的影响?其在应对经济危机促进经济复苏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怎样通过职业教育为未来经济发展培养技能型劳动力,增强国家的人力资本存量?这些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制定应对策略中的重要议题各国经验表明,世界经济危机在对各国职业教育发展带来众多不利影响的同时,也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加强投资改革、扩大招生规模、更新培训内容已经成为各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共同战略。虽然世界经济正在走向复苏,但世界职业教育发展仍然面临很多不确定性的挑战,从实现未来经济可持续发展角度,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形成更广阔的职业教育理念,推动职业教育体系的创新,将成为未来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

一、国际金融危机给我田农业职业教育带来的影响

(一)家庭教育经费的短缺

首先,在职业教育中,选择与农业相关专业的学科学习的学生大都来自农村。这些学生之所以选择农业学科,主要是基于有乡土情节,愿意学习到实用的农业知识,并为农村的农业生产服务;也和国家倾向农业的政策密不可分,国家和地方政策并重复制农业:和农业、农村市场潜力巨大息息相关。

其次,农村学生上职业学校的费用,一部分来自国家、地方财政补贴,一部分来自学校经费支持,但在生活中主要的生活费用还是家庭给予。在全球遭遇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很多在外务工的农民工父母遭到停薪或者失业的危机。外出务工的农民多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突如其来的失业,可能致使家庭陷入“财政危机”。最直接的可能就是职校生遭遇退学,因为社会观念和金融危机的出现,目光狭隘的农民可能会陷入“读书无用论”。

第三,家庭教育经费的短缺,可能会致使心理脆弱的学生丧失在校学习的信念。中国传统孝道观念在这个时候会羁绊学生产生退血情绪。

(二)职校农学专业就业压力大

局部较发达地区已经出现小规模返乡问题,主要原因是受金融危机影响,沿海一些农副产品生产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甚至关闭状态,农学专业从业人员的生活就业受到了严重影响,外转劳动力返乡的相对较多,未返乡的部分劳动力也面临着减薪的压力,甚至有被裁员的可能。

如果粮食价格持续低迷,农业比较效益不能抬头走高,将使学农业出生的毕业生积极性受到打击。加之畜牧经济、特色经济、劳务经济的萎靡,将使农业相关产业持续增收受到较大影响。

历经金融危机,对于农业职业教育来说,既是危机也是机遇。关键是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如何应对:

二、农业职业教育应对措施:

(一)加大财政对农业职业学校的投入,着力推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农业职业学校在应对学生就业还显疲软[3],还难以承担巨大的教育成本投资,而政府作为教育投资、公益性投资的主体,是农业投资中最稳定的资金来源,其投资行为具有较强的引导和示范带动作用。中央和各级财政要继续加大对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力度,提高农业职业教育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并且要进一步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加快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有效保障农业生产稳步发展;要继续推进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搞好水污染治理工作,切实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快实施农村道路改建、农网改造、农村通讯、农村饮水安全等民生工程,有效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以基础设施的投入带动农业职业学生的就业。

(二)积极转变社会政府职能,着力促进农业劳动力就业

首先,要通过积极发展农业农村经济扩大农村就业容量。采取以奖代补、以工代赈等方式,组织农业劳动力参加水利、道路、造林等政府公共工程建设,这既有利于把财政投入直接转化为农村现实购买力,又有利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

其次,要继续实施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

(三)以市场为导向,着力增强农产品的技术竞争优势

要适应国内国际市场的需求,逐步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加强质量型品种的培育和现有品种品质提高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争取在农作物、畜禽和水产品的优良品种选育上实现重大突破。要加强农产品产后相关技术,特别是对畜禽、水产品、水果和蔬菜以及粮油精深加工等发展周期较长行业。

(四)改善农业投资环境,拓宽农业利用外资渠道,拓宽农业就业途径

第一,要改善我国农业投资环境,政府和农业部门要制订切实可行的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规划,完善农业利用外资的政策,改革对农业外商直接投资使用土地的审批、收费及管理政策,对于那些大型的农业开发项目、引进先进技术和优良的项目、投向基础设施、回报期较长的项目给予一定的税收和信贷政策的优惠;逐步放开对外商投资所需的农业生产资料的进出口管理。进一步向外商放开农产品市场,允许外商从事包括农产品的仓储、运输、销售等活动。

第二,要不断拓宽农业利用外资渠道。积极争取世界银行、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国际组织的贷款和援助,用于农业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以及帮助特困地区消除贫困。

参考文献

[1]陈劲松,2008年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2009年展望[j],中国农村经济,2009,(02),

[2]余丰慧,积极化解金融危机对农业的影响[j],金融博览,2009,(02)

金融职业教育篇(11)

2008年起世界经济经历了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危机危机对全球劳动力市场产生了巨大冲击,企业纷纷大幅裁员,数以千万计的劳动者加入失业队伍作为与劳动力市场关系最为密切的教育类型,我国又是农业大国。在这一背景下,农业职业教育受到了怎样的影响?其在应对经济危机促进经济复苏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怎样通过职业教育为未来经济发展培养技能型劳动力,增强国家的人力资本存量?这些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制定应对策略中的重要议题各国经验表明,世界经济危机在对各国职业教育发展带来众多不利影响的同时,也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加强投资改革、扩大招生规模、更新培训内容已经成为各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共同战略。虽然世界经济正在走向复苏,但世界职业教育发展仍然面临很多不确定性的挑战,从实现未来经济可持续发展角度,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形成更广阔的职业教育理念,推动职业教育体系的创新,将成为未来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

一、国际金融危机给我田农业职业教育带来的影响

(一)家庭教育经费的短缺

首先,在职业教育中,选择与农业相关专业的学科学习的学生大都来自农村。wwW.133229.cOM这些学生之所以选择农业学科,主要是基于有乡土情节,愿意学习到实用的农业知识,并为农村的农业生产服务;也和国家倾向农业的政策密不可分,国家和地方政策并重复制农业:和农业、农村市场潜力巨大息息相关。

其次,农村学生上职业学校的费用,一部分来自国家、地方财政补贴,一部分来自学校经费支持,但在生活中主要的生活费用还是家庭给予。在全球遭遇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很多在外务工的农民工父母遭到停薪或者失业的危机。外出务工的农民多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突如其来的失业,可能致使家庭陷入“财政危机”。最直接的可能就是职校生遭遇退学,因为社会观念和金融危机的出现,目光狭隘的农民可能会陷入“读书无用论”。

第三,家庭教育经费的短缺,可能会致使心理脆弱的学生丧失在校学习的信念。中国传统孝道观念在这个时候会羁绊学生产生退血情绪。

(二)职校农学专业就业压力大

局部较发达地区已经出现小规模返乡问题,主要原因是受金融危机影响,沿海一些农副产品生产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甚至关闭状态,农学专业从业人员的生活就业受到了严重影响,外转劳动力返乡的相对较多,未返乡的部分劳动力也面临着减薪的压力,甚至有被裁员的可能。

如果粮食价格持续低迷,农业比较效益不能抬头走高,将使学农业出生的毕业生积极性受到打击。加之畜牧经济、特色经济、劳务经济的萎靡,将使农业相关产业持续增收受到较大影响。

历经金融危机,对于农业职业教育来说,既是危机也是机遇。关键是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如何应对:

二、农业职业教育应对措施:

(一)加大财政对农业职业学校的投入,着力推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农业职业学校在应对学生就业还显疲软[3],还难以承担巨大的教育成本投资,而政府作为教育投资、公益性投资的主体,是农业投资中最稳定的资金来源,其投资行为具有较强的引导和示范带动作用。中央和各级财政要继续加大对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力度,提高农业职业教育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并且要进一步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加快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有效保障农业生产稳步发展;要继续推进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搞好水污染治理工作,切实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快实施农村道路改建、农网改造、农村通讯、农村饮水安全等民生工程,有效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以基础设施的投入带动农业职业学生的就业。

(二)积极转变社会政府职能,着力促进农业劳动力就业

首先,要通过积极发展农业农村经济扩大农村就业容量。采取以奖代补、以工代赈等方式,组织农业劳动力参加水利、道路、造林等政府公共工程建设,这既有利于把财政投入直接转化为农村现实购买力,又有利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

其次,要继续实施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

(三)以市场为导向,着力增强农产品的技术竞争优势

要适应国内国际市场的需求,逐步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加强质量型品种的培育和现有品种品质提高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争取在农作物、畜禽和水产品的优良品种选育上实现重大突破。要加强农产品产后相关技术,特别是对畜禽、水产品、水果和蔬菜以及粮油精深加工等发展周期较长行业。

(四)改善农业投资环境,拓宽农业利用外资渠道,拓宽农业就业途径

第一,要改善我国农业投资环境,政府和农业部门要制订切实可行的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规划,完善农业利用外资的政策,改革对农业外商直接投资使用土地的审批、收费及管理政策,对于那些大型的农业开发项目、引进先进技术和优良的项目、投向基础设施、回报期较长的项目给予一定的税收和信贷政策的优惠;逐步放开对外商投资所需的农业生产资料的进出口管理。进一步向外商放开农产品市场,允许外商从事包括农产品的仓储、运输、销售等活动。

第二,要不断拓宽农业利用外资渠道。积极争取世界银行、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国际组织的贷款和援助,用于农业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以及帮助特困地区消除贫困。

参考文献

[1]陈劲松,2008年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2009年展望[j],中国农村经济,2009,(02),

[2]余丰慧,积极化解金融危机对农业的影响[j],金融博览,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