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大全11篇

时间:2023-09-01 16:43:10

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

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篇(1)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7)02-0105-07

一、引言

2000年1月16日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成立,时任总理朱F基同志担任领导小组组长,西部大开发战略正式全面推行。作为部级战略,其主要目标是“把东部沿海地区的剩余经济发展能力,用以提高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巩固国防”。由此可见,平衡地区间差异以及提高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是其主要目的。在过去的16年间,西部地区经济实力得到大幅提升,基础设施得到显著改善,各项社会指标较以往取得较大进步。作为持续时间久、影响范围大的区域性战略政策,如何客观地评价其政策效果成为研究热点。西部大开发战略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究竟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是显著促进经济发展还是落入了所谓的“政策陷阱”?客观评价其政策效果不仅有利于未来完善西部大开发战略。同时也能为类似的区域政策提供借鉴。

本文首次利用重点县样本数据从微观层面分析西部大开发政策效果。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在2020年消除现有的近7000万贫困人口,全国所有的重点县要实现“脱帽”。所谓重点县是指部级贫困县。最初于1986年确立,以县为单位,1985年年人均收入低于150元的县划分为贫困县,而对少数民族自治县标准则有所放宽,共确立了331个贫困县。1993年国务院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依据1986年制定的标准,将年人均收入700元以上的县调出贫困县,将年人均收入低于400元的县纳入贫困县。进行大规模的重新调整后,最终确立的贫困县为592个,覆盖东、中、西部地区。2001年又出台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为了不引起歧义,统一将“贫困县”改为“国家扶贫重点开发县”。简称“重点县”。另外,该纲要将东部地区重点县全部调出,增加了中西部重点县数目同时保留总量不变,即仍然有592个重点县。2011年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将部分经济发展较快的重点县调出,同时将部分比较困难的非重点县调入,按照“一进一出”的规则,重点县总数仍保持为592个。

从重点县的改革历程来看,尽管经过两次较大规模的调整,重点县总数在1993年确定后就一直保持为592个。为了保持样本的连续性,我们选取了经过两次调整后一直属于重点县的子样本,共444个,其中288个属于西部,156个属于中部。利用2000年提出的西部大开发作为外生政策冲击,由于政策的地域指向性,西部地区重点县成为处理组,而中部地区重点县成为控制组。不同于以往文献中以省级政府或全国所有地市级政府来划分处理组和控制组,本文从重点县的角度进行研究使得控制组和处理组之间的可比性提高,能够较好地满足双重差分的应用条件。

二、文献综述

研究西部大开发以及重点县的文献较多,但是将两者联合起来的几乎没有,因而文献回顾从西部大开发和重点县两个脉络进行,并关注西部大开发的文献。关于评估西部大开发效果的文献,早期主要集中于定性研究,阐述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必要性以及应发挥的作用。强调西部大开发政策能够促进要素的合理流动,从而调动资源发展区域经济。此外也有部分文献从西部大开发的角色人手,详细阐述了政府、市场以及企业的主体行为,认为政府应该是引导和宏观调控的行为主体,市场是促进资源合理流动的主要机制,而企业则是西部大开发落实的主体。随着西部大开发第一阶段的完成,对其政策评价又重新成为学界的研究热点,程瑜和李瑞娥从制度层面进行反思,认为西部大开发不仅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同时也要探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赵曦等认为,在西部大开发下一阶段中仍要大力发展可能促进西部地区内生增长的机制,如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创新意识等。刘忠等则对第一阶段中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并结合实际进行了反思。

随着技术手段的不断提升。对于西部大开发政策效果的定量评估也逐步增多。不过大量的计量研究从单差法的角度进行衡量,即单一地就西部地区在实施西部大开发前后数据进行对比。或与中东部地区进行比较,如淦未宇等从宏观经济水平、工业化发展进程、居民生活质量和生态发展状况出发,对比西部大开发实施前后的影响,认为西部大开发全面促进了西部地区的社会发展。田双全和黄应绘从居民收入差距的视角出发,认为西部大开发有效遏制了城乡居民相对收入差距的扩大。李靖宇和王文凭也以西部大开发实施近10年的实践经验为分析背景,肯定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在实施期间对西部地区的显著促进作用。乔宁宁和王新雅发现自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后,区域经济增长由原来沿着均衡路径稳态发展转变为发散性增长,西部地区各省份经济增长也呈现较为明显的发散迹象。他们认为,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石清华也认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后西部地区的经济并不是收敛性的。而是发散性的。这些研究都在肯定西部地区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的经济显著增长,但是并未完全得到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政策效应,因为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即使不存在西部大开发政策,西部地区的这些社会指标也能够得到提高,而仅仅从单差法角度衡量,无法剥离其他的干扰因素。

对于如何有效地剔除干扰因素的影响,理论界逐步倾向于更为合理的估计方法即双重差分,由于西部大开发战略可以认为是一种准自然实验,因而可以利用双重差分来评估其政策效果。如刘生龙等发现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显著促进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地区间的经济存在条件收敛。毛其淋发现西部大开发战略显著地缩小了西部地区的收入差距。江明轩研究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税收优惠政策对外商投资的影响,他发现该政策能够促进外商在西部地区的投资,但是效果并不明显。邵帅和齐中英发现我国确实存在所谓的“资源诅咒”现象,即能源开发与经济发展负相关,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使得这种现象更加明显。但夏飞等得出的结论正好相反,他们发现,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前,西部地区存在着“资源诅咒”现象,但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后这种现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这些研究都以自然实验的方式剥离了干扰因素,分析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政策效果。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以双重差分为计量手段的文献,都是从省级层面来划分处理组和控制组,将西部地区省份作为处理组,将中东部地区省份作为控制组。除了从省级层面分析外,有O少数文献能够从较微观的视角入手,如刘瑞明和赵仁杰发现从地市级层面来看,西部大开发战略并没有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反而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缺失、扭曲激励机制等因素,西部大开发战略陷入了“政策陷阱”,其指出从省级层面来评估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政策效果并不满足双重差分的适用性条件,应采用PSM-DID即基于倾向匹配得分的双重差分来替代传统的双重差分进行政策评估。

本文的研究重点为西部大开发战略对重点县经济的影响,主要原因是不同地区的重点县同属一个类别。因而相对于全部县级政府而言具有更高的可比性。当前关于重点县研究的文献众多,主要集中于评价政府各项转移支付以及项目的绩效。MengTM]利用断点回归的方法研究了中国的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实施的效果,发现在1994-2000年,其能显著提高农民收入0.380%。Park等等利用倍差分研究分析了第一次扶贫攻坚计划的实施效果。增长模型发现。贫困县的收入增长率在1985-1992年为2.280%,在1992-1995年为0.910%。张彬斌和陈小利研究了重点县的扶贫政策对其人力资本形成产生的效应,发现政策实施对在校学生数和平均受教育年限为代表的人力资本存量显著增加,而对以师生数量比例关系为代表的教育质量的影响不明显。

综上,目前对于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重点县的研究是分割开的,然而,西部大开发战略势必会对西部地区的重点县带来影响。本文拟利用西部大开发战略作为外生变量,研究其对西部地区重点县经济发展的影响,相比已有研究而言,本文可能产生的创新点主要有:第一,首次从重点县层面进行研究,研究层面较为微观,所获得数据样本更为详细,能够较好地提高估计精度,并且相对于省级政府或地市级政府而言,能够较好地满足不同组别的可比性,当然在后文中进行了同趋势性检验。第二,从重点县层面出发,能够评价西部大开发政策对于地区内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县域的影响,而这一影响仅从省级层面或者地市级层面是无法得到的。

三、计量模型及相关数据处理

(一)研究设计

双重差分是一种项目评估的计量处理方法,来源于自然实验的思想,受启发于医学上对新药物疗效的实验,经济学家利用自然实验来对项目进行评估。理想的自然实验是指控制组和处理M的选择是随机的,而且两者在实验前具有相同的时间趋势。应用到经济领域,一方面,理想的自然实验受到多方面限制不容易实施;另一方面,客观存在一些天然的自然实验(如政策的改变仅仅影响部分样本等),一般将这些自然实验称为准自然实验。通过分析处理组和控制组在实验前后的变化,就可以捕捉政策带来的影响。

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天然形成的一次准自然实验,可以利用双重差分对其进行分析。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文献中极少数从较微观层面出发,如从地市级层面评估西部大开发政策,绝大多数文献均从省级层面考虑。认为西部省份属于处理组,而相应的中东部省份属于控制组。笔者认为这种处理有欠妥之处,主要原因在于使用双重差分的重要前提是实验组和处理组在实验前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而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差异明显,即使没有改革,其经济增长趋势也不尽相同,而且众多控制变量也无法消除趋势之间的差异。因而省级层面的数据无法可靠保证实验组和处理组的同趋势假设,并且在这类文献中也没有进行相关的同趋势假设检验。目前鲜有文献能够从微观层面来评估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政策效果。本文利用双重差分来评估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政策效果,不同于已有研究,将重点县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一方面,数据更为翔实,能够较好地提高估计精度;另一方面,由于重点县经济发展情况较为类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不同地区发展水平明显不同所带来的问题,相对于省级或地市级数据更容易满足同趋势的前提假设。

(二)指标选取及计量模型

本文将重点县的人均实际GDP的自然对数值以及实际GDP的自然对数值作为被解释变量。由于缺乏县级政府在各个年份中的价格指数,将县级政府所在省份的价格指数作为统一的衡量标准,将每年的名义GDP转化为以1997年为不变价格的实际GDP,另外根据县级人口数据,将其转化为人均实际GDP。其中,人口数据和GDP数据均来源于《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由于该数据只从2000年开始统计,因而我们也查阅相关省份的统计年鉴并补充了人口及GDP数据。

为了控制其他影响因素,参照刘瑞明和赵仁杰的研究,同时根据县级数据的可获得性,筛选出其他控制变量。本文选取财政支出占当地GDP的比重来衡量政府作用,选取人均基本建设支出的自然对数值作为控制变量。由于县级政府的经济结构对当地经济发展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分别控制了第一产业及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来捕捉经济结构变化产生的影响。目前,高储蓄率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而本文也控制了县级层面储蓄率。另外,地理位置对重点县的经济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分别将hill(是否为山区县)、minor(是否是少数民族县)以及border(是否是内陆边境县)作为地理位置虚拟变量。另外。本文亦包括了1999-2010年的10年时间虚拟变量。主要变量及计算方法如表1所示。

本文设计双重差分模型如下:

(1)

其中,Yit为第i个县在第t年的实际人均GDP自然对数值或实际GDP自然对数值。west-developit=westit×yearit,为两个虚拟变量的乘积,表示西部大开发战略变量。westit是二值虚拟变量,如果样本属于西部地区重点县,则westit=1;反之,westit=0。类似地,如果样本处于西部大开发当年及以后,即2000年及以后,则yearit=1;反之,yearit=0。X为上文所涉及到的控制变量,ui为不随时间变化的县级固定效应,ut为时间固定效应,εit为满足独立同分布的随机干扰项。系数λ表示为处理组在事件发生前后的差异减去控制组在事件发生前后的差异。即所谓的双重差分。与经典双重差分相比,本文采用的面板双重差分模型有以下两个特点:第一。采用面板数据可以消除个体的固定效应,如果采用混合OLS回归,由于个体的固定效应可能与控制变量有关,会导致估计的不一致。第二,面板双重差分模型中,传统意义上的处理组和事件组这两类虚拟变量,进入了模型中的控制变量和时间固定效应。

(三)数据来源及处理

本文采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县(市)社会经济统计年鉴》,该年鉴从1999年开始进行统计,因此,本文选择样本的时间起点为1999年。我们将研究的终点设置为2010年,主要有两点原因:第一,重点县名单的最新调整是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而来的,部分发展较好的县已经退出重点县范畴,而又补充了部分发展不好的县,我们研究一直处于重点县的样本,能够较好地满足可比性。第二,西部大开发战略明确提出了三个阶段,而2000-2010年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奠定基础的阶段,本文旨在观察在这一阶段中其对西部地区重点县的影响。另外,由于《中国县(市)社会经济统计年鉴》从2001年后取消报告县级GDP数据,以及存在缺失部分统计资料,我们利用《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以及相关省份的统计年鉴对部分缺失值进行了补充。同时,为了避免极端值带来的干扰,本文利用winsor命令对各项指标剔除了1%的异常值,最终得到的数据为1999-2010年共444个重点县的非平衡面板数据,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四、结果分析

(一)适用性检验

在进行具体分析前,需要对样本是否适用于双重差分进行验证。理想的自然实验是指实验对于处理组和控制组而言都是外生的,不存在选择性偏误。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这一条件一般不易满足,因而在政策评估中,往往以准实验来代替自然实验。具体到本文的研究中,外生性是指能否成为处理组与回归的残差项是否相关,由于残差项无法观测。因而无法从技术上检验这一条件,但是如果控制了县级层面的不可观测效应,那么这一问题就会得到缓解。对于双重差分而言,还有一个前提假设为同趋势检验。因为只有保证了处理组和控制组在实验前具有相同的趋势,交互的系数才能捕捉到所谓的处置效应。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重点县,属于同一类别,相对于省一级或地市一级而言,样本间的差异程度能够得到一定的缓解。目前,对双重差分同趋势性检验的主要做法是在实验前重新进行双重差分,理论上讲,如果在实验前,交互项的系数就出现了显著性差异,那么说明处理组和控制组在实验前的发展趋势就不一样,后面得出的结论就不一定是实验所导致的。而如果在实验前其交互项系数不显著,则说明处理组和控制组在实验前满足同趋势的假设。但对本文的研究而言,这种处理方法的确有挑战性,由于主要数据来源于《中国县(市)社会经济统计年鉴》,但该年鉴只是从1999年才开始统计,本文无法得到相应变量在1999年之前的数据,而且由于分省数据统计口径的不一致性,缺失部分重要变量无法通过逐一查询来补充。最终,本文参照郑新业等同趋势性检验的做法,利用改革前一年即1999年的数据,用人均实际GDP自然对数值或实际GDP自然对数值的一阶差分作为被解释变量,核心解释变量为是否为处理组,检验结果表明无论采用哪种指标作为被解释变量,是否成为处理组对其影响均是不显著的,因此,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处理组和控制组在实验前已具有共同的时间趋势。

(-)估计结果

由于研究的样本属于面板数据,因而本文利用面板双重差分模型对式(1)进行估算,结果如表3所示。具体而言,模型1、模型2、模型3的被解释变量为人均实际GDP自然对数值,而模型4、模型5、模型6的被解释变量为实际GDP自然对数值。其中,模型l和模型4采用OLS模型,模型2、模型3、模型5、模型6为固定效应模型。模型2、模型5没有添加任何控制变量,模型3、模型6则添加了所有的控制变量。另外,由于固定效应模型无法估计出不随时间改变的地理位置虚拟变量,因而在模型2、模型3、模型5、模型6中,没有添加地理位置虚拟变量。

由表3可以看出,无论是采取OLS模型或固定效应模型,西部大开发战略对重点县经济的影响都是显著为正的。具体而言,在OLS模型中,西部大开发战略显著提高了重点县人均实际GDP自然对数值0.182%,显著提高实际GDP自然对数值0.542%。控制变量中,政府支出、第一产业占比以及储蓄率对重点县的人均实际GDP或实际GDP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逐一分析,财政支出占比越高,说明当地市场化程度较低,不利于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占比越高,说明地方经济对农业依赖程度较高,由于农业产品附加价值较低,不利于地方经济发展。过高的储蓄率反应出消费疲软同样不利于经济增长。基本建设支出和第二产业占比对重点县经济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一方面,基本建设支出的增加既可以直接增加投资,也可以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条件。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另一方面,第二产业附加价值较高,也能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给经济增长带来正向影响。考虑到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不可观测因素可能会对控制变量产生影响,从而造成内生性问题使得估计产生偏误,因而利用面板双重差分的方法进行估计,如表3中模型2、模型3、模型5和模型6所示。在模型2、模型5中。没有添加任何控制变量,只是控制了县级固定效应和时间固定效应,结果显示西部大开发战略对重点县的人均实际GDP自然对数值和实际GDP自然对数值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但是影响系数相比OLS模型有所下降。模型3、模型6中控制了所有的解释变量,实证结果显示调整后的R2有所提升,说明模型得到改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对重点县经济的发展影响显著为正,但系数进一步下降。具体而言,西部大开发战略显著提高了重点县人均实际GDP自然对数值0.061%,显著提高实际GDP自然对数值0.062%。各控制变量中政府支出、第一产业占比及储蓄率显著降低重点县的实际人均GDP和实际GDP,基本建设支出占比和第二产业占比则对重点县经济有着正向促进作用,但第二产业占比的正向促进作用并不显著。可见,西部大开发战略显著地促进了西部地区重点县经济增长,并没有掉入所谓的“政策陷阱”。

(三)稳健性检验

为验证上文结论的可靠性,需进行稳健性检验。一般而言,稳健性检验主要包括改变变量、改变估计方法及安慰剂检验等。考虑到本文的研究特点,主要从改变变量和改变估计方法两个角度进行稳健性检验。

首先,对于经济发展而言,除了利用人均实际GDP或实际GDP外,还可以利用经济增长率来表示。因而本文查询分省统计年鉴,补充了重点县1998年的实际人均GDP,计算出其经济增长率,以此为被解释变量评估西部大开发战略对其影响。另外考虑到经济发展水平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分别添加了人均实际GDP的滞后一期。可以看出,变换被解释变量后,西部大开发战略对重点县经济增L率的影响显著为正。各控制变量和表3类似。另外,新添加的人均实际GDP的滞后一期对其经济增长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说明重点县经济增长具有收敛性,与刘生龙等从省级层面得出的结论一致。

其次,考虑经济发展的惯性,本文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来评估西部大开发战略对重点县经济的影响。由于解释变量中添加了被解释变量的一阶限于篇幅,稳健性检验结果未在正文列示,留存备索。滞后,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内生性问题,使得原有估计方法失效。引入动态变化的模型一般是利用广义矩估计的方法来处理,包括差分GMM、水平GMM以及系统GMM三种方法。其中,系统GMM是将差分方程和水平方程作为一个系统方程进行GMM估计,在一定程度上融合了差分GMM和水平GMM,因而本文运用系统GMM进行检验。当引入动态模型后,被解释变量的一阶滞后均显著为正。一方面,说明了引入动态面板的合理性;另一方面,也符合现实,即经济发展具有一定惯性。对于系统GMM模型而言。还需要观察Arellano-Bond检验和Hanse检验。模型Arellano-Bond检验和Hanse检验均能通过,说明系统GMM是合适的估计方法。引入被解释变量的动态变化后,西部大开发战略依然显著促进了西部地区重点县经济的发展,具体而言,西部大开发战略显著提高了西部地区重点县的人均实际GDP自然对数值0.042%,显著提高实际GDP自然对数值0.113%。各控制变量和表3类似,即政府支出、第一产业占比以及储蓄率对重点县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人均基本建设支出和第二产业占比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篇(2)

1月7日,宁夏主席刘慧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将把宁夏建成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支点。

1月16日,河南、新疆、贵州地方两会召开,丝绸之路经济带也将进入议题。

去年12月14日,国家发改委和外交部举行的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座谈会上,有西北五省,以及西南四省市,以及东部五省参加。

西北五省,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南四省市包括重庆、四川、云南、广西等。这些地方对于丝绸之路经济带规划,均有强烈的期待。没有参与这次会议的中部大省河南,目前正在积极争取纳入国家拟编制的经济带规划。

西安交大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冯宗宪认为,迄今为止,国家没有公布丝绸之路经济带规划的范围,也没有对各地进行定位,这是各地出现各种表述的主要 原因。

丝绸之路经济带成热点

截至目前,宁夏、甘肃、陕西已经召开了地方两会,对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均提出地方战略定位。比如宁夏的表述是,高起点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把宁夏建成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支点。打好主动仗,下好先手棋,争取把试验区纳入丝绸之路经济带规划建设的整体 之中。

甘肃则表示,把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建设作为向西开放的重中之重,努力把甘肃打造成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

陕西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陕西将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加快建设内陆开发开放高地。

河南两会将于1月16日召开,丝绸之路经济带亦会是一个重要热点。

在去年12月23日到24日的河南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河南提出,将加快推进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建设,形成带动全省产业发展的发动机和核心增长极,争取构筑“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桥头堡。

至于新疆,多年前就提出了向西开放桥头堡的概念,其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桥头堡,可能仍会当仁不让。

针对这种概念比较多的提法,中国社科院工业所区域专家陈耀指出,各地表述不一,国家需要尽快定位。

原因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大陆桥有些重合,因此欧亚大陆桥的一些重要的结点城市应该包括进去,比如郑州、洛阳,因此河南纳入丝绸之路经济带是有道理的。至于桥头堡,作为发挥开放作用的意思,需要好好研究,看哪一个更合适。“像云南作为西南开放是一个桥头堡,往西也应该有一个省做为桥头堡。”陈耀说。

河南科学院地理所所长冯德显也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像一条弯曲的蛇,而郑州正好位于七寸的位置,按此看,郑州以及河南的位置非常重要。”

“往西开放的货物,郑州最多,往西的列车最早也是郑州开的。”冯德显认为,国家应该将河南纳入丝绸之路经济带规划范围。

西部开放步伐加快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之下,中西部省份对外开放步伐也在加快。

比如河南提出,加快推进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建设,搭建内陆省份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对外开放平台和参与国际经济循环的窗口。

甘肃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与中西亚国家在经济技术、教育文化医疗、商贸旅游等领域的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兰州新区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作用,推进武威保税物流中心建设,力促敦煌航空口岸对外开放。

陕西将推进“长安号”国际货运班列常态运行,研究开通西安至中亚旅游列车事宜。加大基地航空公司引进力度,拓展直飞中亚、西亚和欧洲的客货运航线。完善西安综合保税区功能,积极申报建设面向中亚的自由贸易园区。

宁夏则提出,高起点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进一步完善银川综合保税区功能,争取阿拉伯国家在宁设立领事机构,争取把试验区纳入丝绸之路经济带规划建设的整体之中。开辟更多国际航线,加快形成西向出境的空中走廊。

这些地区一般着眼于与中亚、西亚、中东的合作。

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篇(3)

今后5年,区域特色经济仍是地方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从衢州产业现状出发,筛选一批有地方生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加快基地建设,延展产业链,扩大专业化分工,着力形成集群优势,推动区域特色经济从“块状经济”走向产业集群,这是经济转型的关键。重点应着力培育“五大特色基地”:

1.加快特色制造业基地建设,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培育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应以制造业为主体。从衢州产业现状出发,加快建设特色制造业基地,构筑特色产业体系,培育特色产业集群。

2.加快绿色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增强农业市场竞争力。衢州农业的出路在于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和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绿色特色农业,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以工业化带动农业现代化,以大生产理念和方式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3.加快劳动力培训基地建设,积极发展劳务经济。把劳动力资源优势转化为劳务经济优势。深入实施“万名农民素质工程”,逐步实现“四个转变”: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从小低散型培训向基地化培训转变,从输出型向输出和本地转移兼顾型转变,从行政推动型向行政推动与市场运作并重型转变。努力提高劳动力就业技能,加快转移进度,不断减少农民、提高农民、富裕农民。今后5年争取每年培训农民10万人,有组织地就业转移6万人。

4.加快绿色生态休闲基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立足衢州“真山、真水、真风情”的生态旅游资源优势,牢固树立大衢州、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理念,加快建设绿色生态休闲基地,努力把旅游业培育成为三产龙头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是从观光游向观光休闲度假综合游转变。从“圣、神、奇、秀、谜、源”的区域个性、特色出发,开发一批“生态、休闲、养生”生态项目,发展特色旅游产品和服务,形成游、购、娱、食、住、行一条龙旅游产业链,使衢州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上海、长三角地区生态休闲、疗养度假的后花园,努力打造华东观光休闲度假旅游基地。二是从衢州游向扩大周边游转变。加强与黄山、三清山、千岛湖等周边景区的协作,完善旅游区域布局,精心设计旅游线路,扩大旅游半径,实现景点、景区的借力发展,使衢州成为周边地区游客的集散中心,成为出发地和居住地。三是从遍地开花向重点景区景点开发转变。目前我市旅游景点“星星多、月亮少”,资源整合力度不够,要加快高品位、高档次景区景点开发,依托“两子(孔子、棋子)文化”,把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有机结合起来,加大宣传、策划和促销力度,提高服务水平,打响“山水名城、神奇衢州”的旅游品牌。

5.加快建设四省边际物流业基地,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衢州历来是四省边际客货集散地,随着对外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要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努力使衢州成为四省边际商品、技术、人才、信息的集散地和交汇点。抓紧启动实施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优化现代物流空间发展布局和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积极发展直接为生产、流通企业服务的物流设施,建设和完善一批生产资料、消费品和特色农副产品加工批发市场,继续发展土地、劳动力、技术、信息等各类要素市场,特别是要重点扶持发展“地产外销型”工业品专业市场,提高物流装备技术。大力发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运用现代电子网络技术和现代交易方式,改造传统商品市场,提升商品交易市场的档次和水平。引导有条件的大型商品市场发展成现代物流中心,建立现代物流园区。支持商品市场实施名牌战略,不断提高竞争力。鼓励优势连锁企业、批发企业整合资源,采取加盟、特许等方式发展连锁经营。

(二)做精做特做美中心城市,带动市域协调发展

顺应群众生活质量提高、城市化加快发展的要求,集中精力抓好中心城市建设;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快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扎实推进生态市建设,保护好生态环境。着力加强“三统筹”:

1.统筹城市与农村发展,实行以城带乡、以乡促城。根据衢州财力的可承受程度,从促进城市产业、人口集聚做起,从群众要求最迫切、见效快的事情做起,从关系衢州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制度设计做起,统筹城乡发展,逐步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2.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推进社会各项事业。着力解决教育、科技、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滞后于经济发展的状况。一是确立教育优先的地位,加快教育事业发展。二是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战略思想,加快科技事业发展。三是完善公共卫生安全体系,加快卫生事业发展。四是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大力发展体育事业。

3.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加快推进生态市建设。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切实推进生态市建设步伐。高度重视环保工作,将环保设施和生态保护工程等建设纳入总体发展规划。抓好环境综合整治和工业污染防治,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净化、绿化、美化衢州,创最佳人居环境,打造“生态之都、长寿之乡、休闲胜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原则,在加快发展工业的同时,节约使用资源,减少废弃物排放,循环利用资源,尽可能提高资源生产率。培育生态文明,倡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弘扬生态文化,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按生态市建设“三步走”的要求,力争到2008年,把我市建成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为2015年全面建成生态市创造条件。

(三)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增强区域发展活力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和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区域发展面临许多新的课题,必须坚持以改革促发展,营造出有利于企业发展、社会发展和政府自身发展的全新环境,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增强区域发展活力。着力抓好“三个领域”的创新:

1.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根据市场经济对政府职能的要求,逐步调整和优化政府的机构设置,科学界定政府职能范围,更好地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投融资体制、财政体制、事业单位改革和城市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创新政府运行机制。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健全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听证制度、重大决策公示制度、新闻制度和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增强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提高政府绩效。

2.加快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积极探索建设面向区域特色经济的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特别是全市“四中心十基地”,每个产业都要争取有一个技术创新中心,开展重大技术攻关,为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研发和技术创新支持。探索建立高新技术风险资金的联合机制,做大做强市高新园区的孵化器,创造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条件。引导鼓励企业到沿海大城市设立研发机构,获取发达地区的资金、科技、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以民营科技企业为基础,大力培育和发展科技中介机构,不断完善科技信息服务网络。加快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促进产学研有机结合。

3.努力推进企业改革和制度创新。深化企业改革,引入战略投资者、民营资本参与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积极为推进巨化改革创造条件,努力形成“裂变效应”,推动我市经济更快发展。积极推进企业管理创新,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加快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进一步放宽民间投资准入领域,引导鼓励民间资本投向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和生态环境等领域,加快民营企业体制、管理和技术创新,推进民营经济大发展、大提高。

(四)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快融入国际化

今后5年,是衢州经济加速开放发展的时期。要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围绕提高经济社会现代化水平,加快与国际国内发达地区的对接步伐,着力提高开放发展的能力,提高我市经济的外向度、对外依存度和国际竞争力。突出3个重点:

1.大力推进招商引资。进一步树立由注重自我发展的内源性经济向主动承接产业转移的开放型经济转变的思想,借助外部力量开发资源,借助外部力量壮大经济规模,借助外部力量开拓国内外市场,实现借力发展。要创新招商理念,发挥衢州特有的优势,跳跃式对接发达地区,变承接产业梯度转移为主动参与产业协作分工,力争在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经济圈产业协作中占有一席之地。重点突出上海、珠三角、杭州、宁波、温州、义乌等对接点,积极构筑对接通道,大力引进大项目、外资项目、高新技术项目、成片开发项目,接轨大市场,开展多领域合作。

2.切实加强项目推进工作。坚持经济工作项目化,做到以项目促招商,以项目促投资,以项目促发展。每年排出100个重点建设项目、100个投资千万元以上的重点技改项目、100个投资千万元以上的招商引资项目、100个重大前期项目和10个方面为民办实事项目。要高度重视项目前期工作,搞好项目包装,做好宣传发动,做到规划一批、论证一批、实施一批、储备一批,力求在发掘项目、包装项目、推介项目、争取项目上取得新突破。

3.努力扩大对外贸易。以特色工业、块状经济为基础,积极培育外贸企业,推进外贸经营主体多元化,扩大企业进出口权,培植外贸出口增长点。积极调整出口商品结构,提高精加工、深加工和制成品的出口比重,不断增强我市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五)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今后5年,既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时期,又是人们需求多元化、社会深层次矛盾逐步显露的时期。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1.加快建设文化名市。以建设文化名市为目标,充分挖掘提炼衢州文化内涵,嫁接、融合外来先进文化,着力打造以古城文化为基础、“两子文化”为核心的衢州文化品牌,提升文化竞争力,促进文化与经济的融合。

2.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制度,建立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发展和完善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社会服务等各项社会事业。积极探索低收入群体、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险工作,多渠道筹集资金,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篇(4)

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既要体现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规律本质,也要体现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和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是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反映,这种结果也可以视为是二者有机互动的过程体现。不论是结果体现还是过程体现,都必须借助特定、固定的信息符号,这些特定化、固定化的信息符号之间的内在联系有限体现着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更多体现为一种客观的信息网络体系。这种信息网络体系的稳定性、科学性和合理性,直接影响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科学性,否则只能说明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不适合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首先要体现现代农业经济的地方特点,也就是区域性,没有区域特点的战略规划必然不会给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带来推动作用,其次要体现社会经济发展的动态性和背景条件,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保证和提高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科学性。值得一提的是,各地方社会经济环境较为复杂,组成经济环境的各种要素与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也具有复杂性,且各种经济环境因素之间又存在复杂关系,这就使得经济环境与现代农业经济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多元,只有系统梳理和规整这些复杂多元的内外环境关系,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才能实现科学化与合理化。同时,也要树立动态观点来考察和分析这种复杂多元的内外环境关系,通过考察和分析得出准确有效的环境信息,用于指导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

对于各个地方而言,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着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主要由地方经济环境条件的差异所决定,且这种差异又是别的地方所难以模仿的地方,可以说是特质,这种特质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特色和优势,能够给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带来竞争力,甚至塑造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品牌力。与企业组织相类似,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也拥有固有的资源,按照表现形态可以分为无形资源和有形资源,无形资源主要是发展品牌、发展理念、发展历史等,有形资源主要是人财物资源,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能够被量化。无形资源和有形资源紧密联系,形成有效合力,共同决定现代农业经济的存在和发展,甚至决定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目标取向、价值指向和行为方式。

尽管如此,无形资源和有形资源之间的关系并非总是相互支持的,也有的时候表现为相互妨害、摩擦和冲突。无形资源和有形资源之间的关系态势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对于现代农业经济发展而言,不论是难以量化的无形资源还是相对有限的有形资源,都会制约和影响现代农业经济的正常发展,必须要抑制各种资源的负向作用以及各种资源之间的负向联系,采取有效措施规避负面影响,保证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及其战略规划的制定。具体而言就是,在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过程中,必须要全面分析和系统研究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从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进而将这些信息转化为有利于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意见建议。尤其是对于领导者而言,这种转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这些意见建议很可能是战略规划决策的重要参考和依据。

2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实践指向

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篇(5)

中图分类号:F127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2)06-0039-03

一、河南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对特定区域内经济的长远发展所进行的全局性、方向性的谋划和决策。"经济发展战略"一词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艾伯特・赫尔希曼(A.OHirschman)于20世纪50年代率先提出。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发展条件和发展水平各异,因而实施了多种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比较有名、使用较多的经济发展战略,如由美国经济学家R・纳克斯(R.Nurkse)和保罗・罗森斯坦一罗丹・(P.NRosen Stein-rodan)等人提出的均衡发展战略、由艾伯特・赫尔希曼以及斯特里顿(P.Streeton)等人提出的倾斜发展战略、在美国经济学家亚历山大・格申克龙提出工业化"大突进"阶段理论的基础上而逐渐演进而成的赶超战略、由英国经济学家达・西尔斯(D.Seers)等人提出的协调发展战略等。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南的经济发展战略也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不断完善的演变过程。

(一)1978年以前的赶超战略

建国后,河南曾开展过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问题的讨论,这场讨论曾涉及到经济发展战略问题。从"一五"计划开始,河南始终贯彻"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思想,把发展重工业作为经济发展中的重中之重,产业结构调整也开始向重型化方向迈进。由于受"左"的思想的影响,经济建设脱离客观实际,片面追求高速度,提出了"超英"、"赶美"的赶超战略目标。为了实现此战略目标,采取了大炼钢铁等战略举措。加上众所周知的多种原因,造成国民经济结构严重失调,经济发展严重受阻。河南如若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新的经济发展战略,可以会使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但是河南并没有这样做。"三五"期间,河南对轻工业投资2.52亿元,对重工业投资18.36亿元,而对农林牧渔业投资仅0.91亿元。"四五"时期,河南对轻工业投资3.40亿元,对重工业投资47.04亿元,而对农林牧渔业投资仅081亿元,农轻重比例为1∶4.20∶58.07。

加速发展工业,特别是加速发展重工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河南建设资金主要是通过征收农业税和利用工农业产品价格间的"剪刀差"等渠道筹集的,这必然要损害农民的利益,并严重影响农业的持续发展。河南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战略是在闭关自守、与国际经济几乎没有联系的基础上进行的。该战略的主要特点是:(1)采用计划经济体制模式,政府对经济采取集权式控制;(2)强调高速增长,不重视资源的合理利用,忽视投入产出的效益;(3)集中有限的人、财、物建设重点工程,忽视经济与社会之间、三大产业之间、工业内部行业之间的协调 发展,形成了一些严重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产业,并使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明 显提高。

(二)1978~1990年的倾斜发展战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河南的经济发展战略由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战略逐步向倾斜发展战略转变。河南实施倾斜发展战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产业倾斜和地区倾斜。在产业倾斜方面,为了较快地发展制约性产业,并把河南建成全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河南以能源、交通、原材料为重点, 加大投资力度。河南煤炭工业的开发建设以京广线以西、伏牛山以北的豫西、豫北以及豫东的永夏矿区为基地,重点建设平顶山、郑州、鹤壁、焦作、义马、禹州、永夏7大矿区,形成了国有重点矿、国有地方矿和乡镇矿并存,以国有煤矿为主的快速发展态势,年生产能力6000万吨以上。电力工业也充分发挥河南资源优势,重点发展火电,有计划地开发水力资源,重点建设了姚孟电厂、焦作电厂、首阳山电厂等,形成了以火电为主、水火并举的电源发展格局。交通基础设施经过不断地建设和完善,逐步形成了以郑州为中心,面向全国的以铁路、公路运输为主,水运、航空、管道运输为辅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在地区倾斜方面,以建设省会郑州和各市(地)区域中心城市为重点,城市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远远高于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河南的资金比较紧缺,但每年用于城市建设的投资年平均达25亿元左右。

(三)1990年以后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

1991年10月,中国统计出版社正式出版了河南省经济发展战略规划指导小组编著的《河南发展战略》一书。该书第一次对本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进行系统地研究,并提出走优势资源开发和深度加工增值的经济发展道路,全面实施"强农兴工,以城带乡,全方位开放,高起点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该发展战略的提出,对当时河南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1996年2月,河南省八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河南经济和社会发展应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牢牢把握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基本方针,积极实施"科教兴豫、开放带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豫、开放带动、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战略系统,它是在充分考虑河南经济发展的现实基础、阶段特征和发展环境而制定的,比较好地解决了河南的发展动力和发展方式等问题,为河南国民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起到了指导作用,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二、河南经济发展战略的最佳抉择--跨越式发展战略

河南经济发展战略是对河南特定区域经济的长远发展所做的全局性的谋划和决策。为了使河南经济发展战略具有客观性、全局性、指导性、可行性,制定河南经济发展战略应依据下述原则:(1)实事求是原则;(2)持续发展原则;(3)发挥优势 原则;(4)系统科学原则。

根据经济发展战略选择的原则、河南的省情以及河南外部发展环境,跨越式发展战略是河南经济发展战略的最佳抉择。跨越式发展是指经济上的后进地区追赶发达地区的一种经济发展过程,它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后进地区为了在经济发展方面 追赶先进地区而进行的一种全局性谋划。其基本内涵包括几点:(1)它建立在后发优势的基础之上,以经济跳跃式的发展为特征,表现为较高的增长速度和较高的增长质量;(2)这种跨越是理性的长期的跨越,局部的跨越,而不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式的"跨越";(3)它应以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为驱动源,通过区 域竞争力等综合指标和现代化指标来检验。

河南实施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技术、体制和管理创新为动力,以提高河南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实现长期理性的跨越式发展。

河南实施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国民经济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和较高的增长质量;2010年,努力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河南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2020年,力争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再翻一番,基本赶上全国平均水平,河南的综合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2050年,力争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跨越式发展战略的重点是经济结构调整。经济结构调整是经济发展永恒的主题。许多区域经济发展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与教训都证明,一个区域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能否不断提高,关键在于经济结构能否不断地调整与优化。在我国已经加入WTO、经济全球化浪潮一浪高过一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形势下,调整经济结构显得特别重要。可以断言,不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河南经济就无法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就无法实现"两个较高"。因此,以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为目标的经济结构调整,是河南今后较长时期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是实施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重点。河南的经济结构调整应侧重于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所有制结构、人才结构的调整。

河南选择跨越式发展战略的主要原因:(1)河南的经济发展与经济发达地区和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而要缩小差距,需要选择跨越式发展战略;(2)该战略符合邓小平提出的在21世纪中叶赶上中等发达国家的战略构想; (3) 河南经济具有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机遇,能够为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提供各种有利条件。

21世纪对于河南来说意义重大。如果河南在21世纪追赶不上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世界中等发达国家,反而与其差距进一步扩大,那么河南也许就永远失去了追赶的良机。因为河南在发展,经济发达地区和国家也在发展。如果河南不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河南经济不能够在较长时期内保持"两个较高"‘那么河南与先进地区和国家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大,甚至会陷入永远并且更加落后的恶性循环之中。

1987年4月30日,邓小平在会见西班牙工人社会党副总书记、政府副首相格拉时,全面阐述了分"三步走"的战略思想。"三步走"战略思想不仅注意到了经济发展的速度,而且也注意到了经济发展的质量,并以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为落脚点。邓小平认为,加速发展未必一定以牺牲经济效益为代价,提高经济效益也未必一定要降低发展速度。他指出:"现在,我们国内条件具备,国际环境有利,再加上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在今后的现代化建设长过程中,出现若干个发展速度比较快、效益比较好的阶段,是必要的,也是能够办到的。"河南选择和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符合邓小平的战略思想。

河南也具有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的内外部条件。例如,河南国民经济正在持续快速的发展。从1996年到2001年,5年平均增长9.1%,比全国同期的增幅高1.6个百分点;2001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5908元,5年平均增长8.2%。河南具有许多比较优势。河南是中国第一人口大省,人力资源丰富,具有较丰富的种植、养殖经验和技术,且目前高考入学率达50%以上,人口素质正在逐步提高;河南农产品和畜产品多,成本低;铝土、煤炭等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并拥有一定的加工能力;河南是华夏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文物资源居全国前列。河南充分利 用其比较优势,会较快地提高自己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和竞争能力。河南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结合本省情况,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借鉴先发区域已有成果和经验,引进技术发明国的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加速体制、管理和科技创新,河南一定能够越过某些发展环节和过程而实现跨越式发展。

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也给发展中的河南带来了很多的发展机遇。例如,经济全球化可以使河南更多地利用外资和更便捷地对外投资;能够比较容易地猎取新技术和新知识,加快河南技术知识的更新;能够在更广阔的领域运用河南的比较优势和各种禀赋资源,参与国际和国内分工;能够加快河南经济结构调整步伐,为河南经济快速发展创造更多的商机。但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它在给河南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会带来诸多问题。例如,发达国家凭借其资本、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和经济实力,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掌握着"游戏规则"的制定权,因而也是主要获利者,并可能出现滚雪球式的发展效应;而河南等发展中地区以及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较弱,在"游戏"中就可能处于不利地位,并使自己同发达地区和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加入WTO,对于河南来说,也是有利有弊。选择和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能使河南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和加入WTO之后处于更加有利地位,获得更多的利益。

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有许多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成功的案例。例如,日本是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明治维新之后虽然经济发展较快,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经济遭受严重创伤。日本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实施以经济现代化为目标的跨越式发展战略,经济高速增长。1955年至1973年的18年间,年均经济增长率达98%。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日本相继超过英、法和联邦德国,80年代又超过当时的苏联,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1997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达47723亿美元,人均产值37850美元,是世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和债权国。韩国在20世纪中叶以前是工业基础十分薄弱的农业小国。20世纪60年代中期,韩国利用美国、日本经济结构优化调整之机,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经济高速增长。1960年至1990年30年中,年均经济增长〖JP3〗率在8%以上,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四小龙"之一,发展中国家的后起之秀。〖JP〗

河南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需要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要科学地制定经济发展的分战略。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系统的科学体系,跨越式发展战略也需要有众多的分战略作支撑,如河南过去实施并行之有效的科教兴豫战略、开放带动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城市化战略、启动内需战略、人才工程战略等。二是需要科学地制定一系列的战略措施,如发挥比较优势,优化经济结构;利用后发优势,加速科技创新;科学构建产业链,加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应用区域输出基础理论,加大对外开放力度;采用增长极模式,加快城市化进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开拓富民和扶贫路经;进行制度创新,优化发展环境等。三是要有卧薪尝胆、不怕挫折、积极进取、善于开拓的精神。河南属于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只有全省人民共同刻苦自励,发愤图强,充分利用国内外一切有利条件奋力拼搏,并顺应历史潮流大胆改革,才能真正落实跨越式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朱传耿,沈山,仇方道区域经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 1

[2]金明善,车赶超经济理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3]李京文,钟昌标,葛新权2l世纪的中国经济发展战略[M]北京:中国城 市出版社,2002

[4]黄继忠区域内经济不平衡增长论[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5]关于河南"十五"经济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N]河南日报,2001-05-29

The Evolution and Selection of Henan Economic Development St rategy

CHEN Hong-bin

Abstract: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y is a scientific sys tem project. This ess ay undertakes an analysis on the connotation of great-leaped development strateg y and explains the reason that it is selected by retrospection on evolution and discussion about the established principl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y.

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篇(6)

中图分类号:F03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2)03-0015-03

On the method of strategic burgeoning industry

Yuan Guang-ji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Harbin China 150030)

Abstract:The outbreak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around the world recognize the importan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strategic burgeoning industry, not only beneficial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mod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promotion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restructuring but also be able to drive upgrading of traditional industries, which could get new vitalit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notation of the strategic burgeoning industry, characteristics, as well as the significance of developing China's strategic burgeoning industry.

Key words:strategic new industries; connotation; characteristics; choose the standard

纵观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历次重大的经济危机都催生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并依托战略性新兴产业使经济走出低谷,走向蓬勃发展的道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世界各国经济都受到了猛烈冲击,我国通过实施一揽子计划,制定相关政策措施,使经济呈现回升向好态势。但金融危机的阴霾仍未散去,消除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这种背景下,战略性新兴产业被世界各国赋予了摆脱经济危机、引领科技革命的历史重任,成为新一轮投资发展的重点。我国已明确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把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但是,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作为国家战略提出的时间还不长,因此这方面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尤其是如何理解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学内涵、特征,确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标准和培育准则,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探讨。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与特征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在我国经济领域出现的新词,社会各界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倍加关注,但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界定上尚无科学权威的统一界定。因此,厘清战略性新兴产业概念,深刻把握其科学内涵,不仅是深入贯彻中央精神的认知前提,也是保证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理论基础。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

总理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1]。冯赫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产业中能够成长为先导产业或支柱产业的那一部分[2]。胡昱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新能源为动力,以新材料为原料,使用智能技术或生物技术的产业,它可成为一个国家未来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战略地位,对经济社会发展与国家安全具有重大和长远的影响[3]。朱瑞博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未来经济持续增长的先导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具有促进和导向作用,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引导科技进步的能力,关系整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和产业安全[4]。万钢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同于传统产业,首先,它在国民经济中具有战略地位,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大和长远影响; 其次,这些产业是着眼未来的,它必须具有能够成为一个国家未来经济发展支柱产业的可能性[5]。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定义为:以重大技术突破和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具有引领带动作用,具有知识技术密集度高、成长潜力大、物质资源消耗少、综合效益好等特点的产业[6]。

综合已有研究成果,笔者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对人类社会进步、国家未来综合实力发展具有根本性重大影响,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并正在快速成长的新产业领域,它以科学技术的重大新突破为基础,能够引发社会新需求,引领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对其内涵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首先,从需求角度。战略性新兴产业应该是在工业化的进程中,能够代表经济社会发展特征的全局性、关键性、战略性产业,其战略地位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要影响,对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具有重大作用。其前景需要符合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要求;其次,从可行角度。“新兴产业”是一个相对于“传统产业”的概念,针对于技术的新颖性和市场的可开拓性而言,代表着科学技术产业化的新水平和正处于形成发展初期阶段的产业。它具有潜在的市场需求、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和持续的产业竞争力,并且能够促进内部结构优化升级的成长性产业;最后,从构成角度。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既代表科技创新方向,又代表产业发展方向。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

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风向标,备受瞩目。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突出的特征,来进一步认识、鉴别战略性新兴产业。

1.战略导向性。首先,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自身具有很强的发展优势,对经济发展具有重大贡献,而且直接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对带动经济社会进步、提升综合国力和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其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具有信号作用和导向作用,它意味着未来的经济发展重心和政府的政策导向,是引导资金投放、人才集聚、技术研发、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最后,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产品、市场、就业、技术等方面有巨大的增长潜力,而且这种潜力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是全局性的,并长期、稳定和可持续的。

2.科技创新性。以科技创新为主要驱动力,以原有技术创新和重大技术突破为基础,具有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综合效益好等特点的产业,其发展应建立在科技创新及其成果应用基础之上。一方面,在科技创新、产品创新、工艺创新以及市场创新等方面,将成为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牵引力;另一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又为各种创新的深度应用和产业化提供平台。

3.“高新技术产业”性。(1)多重风险性: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同于一般传统性产业,最明显的特点体现在创新层面上。创新的风险主要包括技术、市场、利润的不确定性。各国都在探寻技术的创新。技术创新必须要迎合市场需求,一项产品的研发只有推向市场,被市场所接受并且带来可观的利润才是最终目的。再者,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尚不完善,发展中常常会受到旧体制、旧规范的约束。(2)外部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属于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由于知识产品的公共属性,新产品进入市场后内置其中的新知识和新技术随之扩散,并在全社会范围内产生极为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种现象会将复杂的技术创新变为单纯的技术模仿。而当个人利润小于社会利润时,会削弱企业对创新活动的积极性.

4.低碳环保性。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气候条件恶劣,在此背景下,低碳经济应运而生。我国积极提倡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低碳、环保成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关注的焦点和核心。把低碳、环保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一方面是人类生存环境压力所迫,另一方面,当前的经济条件、技术条件已初步具备了发展低碳、环保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础。因此,低碳环保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风向标。

5.产业带动性: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自身具有很强的发展优势,而且同其它产业的关联度高、渗透力强、辐射面宽,对一国的传统产业具有较大的影响和改造作用,能够与其它产业之间相互促进、相互渗透,带动相关产业共同发展。

二、当前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意义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应对金融危机、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当今世界,面对全球金融危机,主要国家都把争夺经济科技制高点作为战略重点,大力关注对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具有重大影响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并作为寻找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动力。国际经验表明,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了未来产业和科技的发展方向,是一国提高产业竞争力和总体经济实力的关键。针对我国而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虽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金融危机的阴霾尚未散去,全球经济尚未企稳,因此,我们要抓住机遇,积极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及技术升级。只有这样,才能尽快提升我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切实增强我国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的产业竞争力,从而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主动权。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转变、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

目前我国国内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日益强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创造了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高增长的世界奇迹。但是,这种依靠高投入、粗放式、外延式的发展道路,严重的制约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已刻不容缓。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注重节约资源,减少对高投入、低产出、低效益发展模式的依赖,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因此,我国迫切需要通过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走出一条技术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综合效益好的经济发展道路,从拼资源、拼环境转变为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经济正向转变、经济结构优化升级,适应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的需要,以此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科技制高点的战略契机

当前主要发达国家重视发展实体经济,提出了“再工业化”、“智慧地球”、“低碳经济”等新的理念,加快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环保等产业,这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和影响。我们只有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才能在世界竞争中占据主动。目前,我国在部分新兴产业领域的研发技术已经与国外同步,甚至超过国外。只要我们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完全可以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占据主动地位,抢占科技制高点。

(四)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占有资源量少,生态环境不堪重负。要想实现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意味着我们要以世界上人均最少的资源、最薄弱的生态环境承载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口和规模最大的经济社会活动。为实现这一历史重任,必须通过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来减轻资源、环境、人口的压力,努力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密切关注世界各国科技发展趋势,争取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掌握主动权。面对金融危机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有忧患意识,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明确发展重点,采取有效措施,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位置,为推进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重要支撑。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标准

界定和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础和前提,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总理反复强调,产品发展前景好、具有稳定的市场需求,具有良好的技术经济效应,能带动一批产业兴起是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最重要的科学依据[7]。结合学理的讲话,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标准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立在科技重大突破基础上,符合科技和产业发展方向;二是应具有知识密集度高、创新活跃度高、发展潜力大、带动力强、环境友好、发展迅速等特征;三是具有比较优势,有条件发展成为支柱产业;四是综合效益好,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五是对推进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我国产业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和全局引领作用。

按照标准,现阶段我国选择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可包括四大方面、七大重点产业:第一方面,以解决国民经济发展迫切需求、缓解资源与环境瓶颈制约为重点,优先发展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第二方面,以加快推进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为重点,大力发展新兴信息产业;第三方面,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为重点,加快发展生物产业;第四方面,以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突破薄弱关键环节为重点,积极发展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产业。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依据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国经济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它既要对当前经济、社会、国家安全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更要引领未来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笔者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准则:一是国家意志准则,反映一个国家的意志和战略,代表一个国家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和可率先突破领域。二是产业关联准则,应具有很强的带动性,能够带动一批相关及配套产业。三是市场需求准则,具有长期稳定而又广阔的国内外市场需求。四是技术自主准则,掌握行业的关键核心技术,具有良好的经济技术效益。五是资源环境准则,具有对资源消耗低、对环境污染少、绿色低碳的特点。六是就业带动准则,具有强大的劳动力吸纳能力,能创造大量就业机会。

四、结 语

值此关键时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产业发展的重大战略抉择,是有效解决我国当前资源约束、激发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是走出金融危机、实现新一轮经济社会繁荣的根本途径。我们一定要站在战略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性,切实增强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与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升我国的综合竞争力紧密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 .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EB /OL].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10-02-04.

[2] 冯 赫.什么是战略性新兴产业[N].人民日报,2010-12-28(14).

[3] 胡 昱.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要突出先发战略[N].学习时报,2010-11-01(7).

[4] 朱瑞博.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及其政策取向[J].改革,2010(3):19-28.

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篇(7)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历代领导集体以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中国国情为基础,根据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目标、发展机遇,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进行了长期探索和科学创新,一方面,遵循“均衡——非均衡——新的均衡”的全球性的经济发展规律;另一方面,探索出“平衡发展——开放发展——协调发展——统筹发展”的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道路。本文是笔者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四个战略阶段做的分析与概括,求教于同仁探讨。

一 第一个战略阶段:平衡发展与重点发展相结合的阶段

建国初期,我国经济在历史上形成了一种不合理的状况,整个国家处于农业经济发展阶段,没有完整的工业体系。而国家的经济比重70% 在沿海,30% 在内地;沿海地区的工业基础相对充实,内地广大地区工业基础非常薄弱。如何进一步发挥沿海工业基地的作用,如何加快内地工业基地与基础设施的建设,如何把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捍卫国家安全和独立自主的能力,成为新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课题。

高度重视新中国经济基础的建设,高度重视国家工业化的发展,高度重视新中国的经济布局。1956年4月,在《论十大关系》中,进行了系统的思考与论述,其一,提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这个战略思想;其二,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内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其三,使工业布局趋于平衡,并且有利于备战;其四,沿海地区的工业基地必须充分利用,以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其五,沿海也可以建立一些新的厂矿,有些也可以是大型的;其六,沿海工业的发展,可以使我们更有力量来发展和支持内地工业。

根据“平衡发展”的战略思想,中央把战略目标定位在建立分布均匀的独立的工业体系上。就全国来讲,要平衡发展;就内地来讲,要重点发展。平衡是大局,平衡中又有重点。中央在大规模的工业投资与基础设施建设上,以内地为投资重点,以建立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与工业基地为重点。1956年6月,中央工作会议做出战略部署:决定在全国建立七个新的大型工业经济中心,使之成为七个相对独立完整的经济区域,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华北、西南等内陆地区。我国“一五”期间将有694个投资千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中的472个分布在内地。“二五”期间,内地基建投资占全国的53.9%,交通投资占60%,资源投资占75.5%。

20世纪60年代初,中苏关系开始全面恶化、美国介入越南战争,新中国的外交战略、国家安全战略开始重大调整,经济发展战略也随之调整,决定加快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步伐。1964年5月,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做出了重点加强“三线”建设的决策。“三线建设时期,内地基建投资占全国的53.5%,达2000亿元,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军工、机械、电子、化工、交通、能源、钢铁、有色金属等部门,建成国营企业29万个。到1975年,全国1500个大型企业中,西部占40%,三线地区基本上成为工业门类齐全的地区。”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中期,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建立了近代工业的基本框架和生产体系,这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史无前例的成就。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第一个战略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的基本特征是:国际战略环境,前期是苏联援助,国际形势温和,开放型发展;后期是外部封锁,国际形势险恶,全封闭型发展。战略目标—建立国民经济体系、平衡工业发展布局。战略思路是以工业化为主导,平衡发展与重点发展相结合,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相结合;战略特点全国一盘棋,重点在内地;战略成果—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形成了相对平衡的工业发展格局,有力的保障了新中国的国家安全,独立自主。

二 第二个战略阶段:开放发展与倾斜发展相结合的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的经济战略思想主张对外开放,建设和发展开放型的经济体系。认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循序渐进地开放。要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对外开放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贯彻在经济、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因此,开放发展就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邓小平在《办好经济特区,增加对外开放城市》的讲话中指出,特区是技术、管理、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因此,特区要“成为开放的基地。在这个思想指导下,我国区域经济又实行了向东部沿海地区的倾斜战略。

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篇(8)

中图分类号:F120.4 文献标识码:A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成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抓住机遇,明确方向,突出重点,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点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要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发展的先导性

作为着眼未来、超越传统的新经济形态,其深度融合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体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一是引领发展趋向。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新能源为动力,以新材料为原料,应用智能技术或生物技术,更加注重循环利用和生态环保,为绿色、低碳、智能、普惠发展提供物质技术条件,能有效破解能源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瓶颈制约,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相协调、人与自然相和谐。二是代表科技前沿。战略性新兴产业既源于当代最新科学发现和技术进展,又为科技创新成果的深度应用和产业化提供平台,其竞争空间一定是全球范围,核心技术一定是世界前沿。当今世界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以纳米、生命、信息、环境和认知科学相融合为特征,集中在能源、环境、健康等最有可能取得突破的领域,代表了未来科技创新方向。三是引导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产业中能够成长为先导产业或支柱产业的那一部分,具有强烈的信号指示作用,反映未来的发展重心和政策走向,引导资本关注、研发投入、人才集聚,推动淘汰落后产能、改造传统产业,促进存量升级、增量上档,重塑产业格局,提升经济发展层次和水平。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全局的带动性

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现了国家战略需要,不是一般的产业概念,而是为了解决重大紧迫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而科学选择的特殊产业,“正外部效应”明显,超越经济意义,带动全局、影响社会。一是关联度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多突破现有技术体系,交叉融合多种科技要素,与上下游产业关联度高,具有很强的前向效应和后向效应。其产业链条长,带动系数大,不仅包括由重大技术发展形成的最终产品,也包括围绕重大技术而形成的产业链条体系,对相关产业发展具有巨大带动作用。二是渗透性强。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进入市场,内化其中的新知识和新技术随之溢出和扩散,往往会引发诸多产业的技术更新。既带动传统产业升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经济整体效率,又促进相关产业共同创造就业机会、提高社会消费水平,渗透于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三是辐射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扩张力强、辐射面广,关系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促进消费升级和民生改善,带动生产体系的变革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影响思维方式和伦理道德,甚至改变整个社会面貌。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创新的内驱性

创新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源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既没有定型设备和标准体系,也缺乏显性需求和配套政策,无论技术工艺还是产品市场,都需要从头做起、“无中生有”,特别依赖创新驱动。一是依靠重大技术突破。与需求拉动、资源供给和区域转移等形成的产业相比,战略性新兴产业由核心技术的突破诱发产生,是从“凝聚物质资源”到“凝聚知识技术”的根本性转变。其核心技术占据产业链的高端、控制价值链构成,决定着产业发展的方向、水平和效益。二是需要体制机制变革。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的生产力,需要新的生产关系与之适应、新的体制机制与之匹配,有赖于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作保障,完善经济、科技、法律等相关制度,健全人才、市场、金融和考核评价等体系。否则,技术创新的种子难以破土成长。三是要求商业模式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供给创造需求的特点,能否走过技术发明、成果转化、产业兴起的发展阶段,最终取决于消费者的认知水平和市场的接受程度。这就要求从研发、设计、管理和营销等各个环节加强创新,发展有利于扩大需求的商业模式,积极引导大众体验和消费,努力培育和占领市场。同时要看到,“创新”常常伴随“风险”,“新兴”往往比较“脆弱”,战略性新兴产业集高科技、高投入、高风险于一体,发展中可能面临较大的技术选择风险、成果转化风险和市场竞争风险等,需要以科学审慎的态度来对待。

(四)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快速的成长性

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良好的经济技术效益和长远盈利特征,产业成长性强,在市场需求、增长速度、经济效益等方面大大超出行业平均水平,发展前景远大。一是市场空间大。战略性新兴产品科技含量高、应用范围广,随着营销渠道臻于成熟、营销方式不断完善、产品的公众认知度提高,消费需求快速增长,市场空间十分广阔。二是发展速度快。战略性新兴产业既有以创新为动力的良好基因,又有较大利润空间的吸引,还有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具有快速成长的内在因素和外部环境。其投资规模、产出份额、产业增长率等均高于一般性产业,呈现出非线性发展态势。三是综合效益好。战略性新兴产业既可在技术垄断和供给不足情况下,通过控制生产要素和产品流向、掌握产品标准和商务规则,又可通过不断技术创新、缩短产品更新周期、始终占据高端领先地位,保持较高利润水平。同时,还能够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实现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选择

从党的十二大提出要“把全部经济工作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到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实行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性转变,再到党的十七大正式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表明我国政府一直很重视经济增长的结构和质最问题。但我国经济增长过度依靠资源、资金和物质投入带动的状况仍然没有改变,因此,2010年年初中央又提出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关键是要在‘加快’上下功夫、见实效”。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对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资源和环境约束决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期。面临着能源资源生态环境的巨大压力。2009年,我国消耗了世界钢铁、水泥总产量的一半以上,能源总产量的18%,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排放量居世界之首,水污染、“垃圾围城”等问题相当严重.但我国的CDP总量仅占世界总量的9%左右,因此发展方式粗放问题突出。要破解资源环境瓶颈的制约,就要求我们必须改变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和传统的工业化道路,高度重视资源的接续能力、生态环境容量。为此,我们必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培育和发展知识密集度高、资源消耗量少、环境友好、效益明显、且具有较强成长潜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带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决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

由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品牌。我们只能依靠大量消耗能源和原材料发展加工制造业,部分企业充当了别人的加工基地。而高附加值环节发展缓慢。在全球产业分工中居于价值链的低端。因此,只有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才能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增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真正形成长期的竞争优势。

(三)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决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

当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已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面对当今科技经济发展的总体态势,世界各国把程技创新作为国家战略,超前部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这种发展模式下,后发国家既可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跃升,也可能拉大与先进国家的发展差距。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多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由于市场潜力巨大。已成为各国角逐的重点。谁掌握了核心关键技术,谁就会在竞争中处于主动。我国在这些领域的研发启动较早。有的与国外同步,甚至先于国外。只要我们战略对头、行动有力,完全可以抓住经济危机带来的产业变革和科技变革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只有转向创新驱动型的发展才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共同规律。也是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选择。

(四)我国面临的产能过剩、动力不足的问题决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

这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导致我国外部需求急剧减少。且在相当长时间内也很难恢复到危机之前的水平,由此导致的产能和动力问题都决定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必要性。首先。我国应对金融危机的一些措施在客观上加重了部分产业的产能过剩问题,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进程。因此需要通过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其次,虽然我国是受金融危机影响最小的国家之一,但要认识到经济发展动力的缺失问题将困扰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政府。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先导产业,其发展能够极大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因此,经济发展动力问题也在客观上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了重要依据。

(五)后危机时代的新支柱产业缺失决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

从本质上理,这次金融危机属于世界产业周期的危机。综观世界经济发展史,经济危机往往催生重大科技创新突破乃至科技革命,一些新兴产业应运而生。特别是具有广泛影响和带动作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得以萌生和发展。例如,1857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以电气革命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二战后以电子、航空航天和核能等技术突破为标志的第三次技术革命。2000年美国的高科技泡沫破裂后。标志着IT产业作为推动美国与世界经济增长引擎时代的结束.此后缺乏新的支柱产业跟进导致产业空洞的形成,在高科技时期形成巨额剩余的资本开始流向房地产业与金融业。形成了支撑经济增长的畸形支柱产业——虚拟经济。从这个角度来说。此次金融危机本质上是由于缺乏实体支柱产业所产生的危机,因此后危机时代,不但需要重建金融新秩序,更重要的是要再造实体产业动力。而战略性新兴产业具备经济的未来支柱性、产业的辐射带动性、发展的可持续性以及政策的导向性等特有属性.使得后危机时期的新支柱产业可以且必须是战略性新兴产业。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当前,世界经济格局出现新变化,创新和产业转型处于孕育期。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科技、经济制高点,不仅对提高我国的核心竞争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能引导产业高端化转型,优化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优化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一个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未来产业发展方向。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都占据价值链高端,市场前景广阔、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且综合效益好。将它们列为经济发展的重点,淘汰产业层次低、缺乏竞争力的产业,增强二三产业的实力,同时带动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相配套的研发、设计、物流、信息服务、电子商务、服务外包和现代金融业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有助于促进三次产业在更高水平上协同发展,全面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强化自主创新,可以调整要素结构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需要强有力的科技支撑,自主创新是关键。准确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和产业变化方向,明确主攻重点,加强基础研究,重点突破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有助于带动产业转型和技术升级,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为经济发展开辟新的更为广阔的空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示范和引领作用,能引导创新要素向高新技术企业集聚.使企业真正成为研发投入主体、技术创新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为企业资源互换、技术合作、委托研发、成果出让创造条件,谋求经济长远发展主动权,争刨国际竞争新优势。

(三)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可以推进节能环保,增强经济内生动力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节能增效和生态环保提出了较高要求,战略性新兴产业能大幅度改善经济增长过度依靠资源、资金和物质投入带动的现状,将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转到集约型的良性轨道上。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都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节能减排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清洁煤炭技术及核能技术,大力推进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加快构建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建筑、交通体系等,不仅可以给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还能带来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参考文献:

[1] 陈月生.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J].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5).

[2] 邹德文, 姜涛. 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J]. 理论月刊, 2011(1).

[3] 龚慧群等.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规律、培育经验及启示[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12).

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篇(9)

关键词:区域循环经济; 空间组合战略模式; 优势导向战略模式; 技术创新战略模式

一、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模式

(一)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空间组合模式[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生产综合体模式具有很大局限性,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组合战略模式主要包括增长极模式、点轴发展战略模式和网络发展战略模式。增长极模式的基本思想是经济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和部门,而是首先集中在某些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和主导产业部门,这些部门通常集聚在某个地方即增长极(城市、经济特区、资源密集区和开发区等)。增长极既包括产业增长极,也包括空间增长极。增长极具有支配效应、乘数效应、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是区域工业化初期阶段所采用的一种空间结构模式。在传统线性经济模式下,增长极推进型企业的选择所依据的产业关联包括前向关联、后向关联和旁侧关联等,主要强调“生产者” 企业与“消费者” 企业之间的关联,忽视了企业“废物”的循环利用即“分解者”企业与“生产者” 企业和“消费者” 企业之间的关联,是不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结构模式。

为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必须用循环经济理念将传统增长极改造成循环型增长极。循环型增长极与传统增长极的主要区别如下[2]:

1.传统乘数效应向产业生态联系乘数效应转型。传统增长极的乘数效应指增长极中的推进性企业与其它产业之间的垂直联系和水平联系,忽视了“生产者”企业、“消费者”企业与“分解者”企业之间的联系。为实现区域循环经济效益最优化,循环型增长极中的推进性企业与其它产业之间必然要建立产业生态联系,因此,传统乘数效应必然向产业生态联系乘数效应转型,产业生态联系乘数效应是循环型增长极的重要作用机理。

2.循环经济效益是循环型增长极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的重要动力。与传统增长极一样,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是循环型增长极的重要作用机理,但与传统增长极仅追求经济效益不同,循环型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必须遵循循环经济规律,追求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最优化。由于集聚循环经济效益的存在,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均随距离的递远而衰减 。

3.根据李小建和苗长虹提出的推进性产业的性质和相关指标[3],作者认为区域主导循环型工业选择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较强的创新能力,尤其是工业循环经济技术创新能力;(2)强产业生态关联性,能促进循环型产业综合体的形成;(3)较高的需求收入弹性,产品市场广阔,市场扩张和生产发展速度快;(4)较高的发展速度或潜在发展速度,能带动循环经济整体快速发展;(5)较高的比较循环经济利益,能充分发挥区域比较循环经济优势,发展潜力大;(6)具有较大的规模,只有这样才能主导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方向;(7)动态更替性,不同发展时期,主导工业不同。组成区域循环型主导工业的若干关键企业或潜在关键企业是该工业的推进性企业,推进性企业的区位集中地便是循环型增长极。

4.循环型增长极对地区生态环境发展的带动作用往往较大。一方面,具有生态联系的企业往往更倾向于空间上互相接近,产业生态联系更多地发生在区内;另一方面,由于在产业系统中增加了“分解者”企业,从而提高了产业关联度,因此,循环型增长极对地区生态环境发展的带动作用往往较大,而传统增长极忽视“废物”循环利用,缺少对地区生态环境发展的带动作用。

5.循环型增长极有利于其与地区的协调发展。循环型增长极的选择遵循产业生态联系原则,增长极与地区之间形成了错综复杂的产业生态联系网络,二者互相利用“废物”,既节约资源又可减轻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促进增长极与地区的生态经济协调发展。

点轴发展战略模式的基本思路如下:(1)点轴发展战略模式的几何构成是由点和轴(线、带)两大部分有机组合而成。(2)点轴系统既具有集聚效应,也具有扩散效应。(3)点轴发展战略模式中的轴线走向与自然轴和人文轴的实际走向吻合一致,轴线具有不规则特点。(4)点轴发展战略模式具有等级层次性。

循环型点轴发展战略模式是在循环型增长极模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循环型空间结构模式,由循环型增长极和循环型轴线有机组合而成,循环型增长极沿轴线形成复杂的产业生态联系,与传统轴线相比,循环型轴线增加了“废物”的运输功能。循环经济效益可分解为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因此,与点轴发展战略模式一样,循环型点轴发展战略模式也具有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循环型轴线走向与自然轴(流域轴、海岸轴等)和人文轴(铁路轴、公路轴等)的实际走向一致,或由自然轴与人文轴共同交叉复合组成复合轴线,是区域循环经济的空间组合战略模式的中间存在形式。循环型网络发展战略模式由循环型增长极和相互交叉的循环型轴线共同构成,具有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但以扩散效应为主,以区域循环经济均衡发展为目标,是以循环型点轴发展战略模式为基础的高层次终极发展。

(二)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优势导向模式[1]

传统资源导向战略模式基本特点即:(1)把区域内部丰富的自然资源作为区域主导优势条件,资源储量、种类、品位、空间组合状况及开发利用难度等直接决定着区域内部支柱产业的选择、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形成,以及区域在全国乃至国际劳动地域分工中的地位。(2)资源导向战略模式是各类优势导向战略模式的最初存在形式,但非最终形式。随着区域内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加大,可供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逐渐枯竭,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资源导向战略模式将逐渐被其它优势导向战略模式替代。(3)资源导向战略模式适用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4)区域内部自然资源空间分布格局决定着资源导向战略模式应用范围的空间配置格局。

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资源导向战略模式具有以下新特征:(1)在自然资源稀缺和生态环境恶劣的时代,丰富的“废物”(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环境成为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主导优势条件之一,“废物”(资源)再利用和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成为资源导向战略模式的重要内容。传统资源导向战略模式仅强调自然资源如煤炭资源优势,忽视了“废物”和环境资源的价值。(2)资源(含“废物”和环境资源)导向战略模式可贯穿于区域发展全过程中。传统自然资源导向战略模式是各类优势导向战略模式的最初存在形式,而非最终存在形式。但随着自然资源日益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如垃圾发电)和环境资源密集型产业将成为朝阳产业,在“废物”集中地区如大城市可采用“废物”导向战略模式,在环境资源丰富的地区可采用环境资源优势导向战略模式(如利用优美的自然环境发展旅游业,在空气质量优良的地区发展对空气质量要求特别高的高新技术产业),资源导向战略模式可发生在区域发展的较高阶段,并可贯穿于区域发展全过程中。(3)区域内部自然资源、“废物”和环境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共同决定着资源导向战略模式应用范围的空间配置格局。贵州省开阳县磷煤化工(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基地发展战略模式是典型的资源导向战略模式。

根据区位论,优越区位是决定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一定阶段可成为主导因素,形成区域发展的区位导向战略模式。其基本特点:(1)优越区位是区域发展的主导因素。(2)区位导向战略模式中的区位由自然区位和人文区位两部分构成。(3)区位导向战略模式是区域发展战略模式的中间形式,而非最终存在形式。区位优势的动态转化导致区位导向战略模式向市场导向战略模式的转化。循环经济遵循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因此,区域循环经济在一定阶段应采用区位导向战略模式,但除考虑传统的区位因子外,还要重视“废物”的运输成本、“废物”运输中的环境污染、集聚循环经济效益等因子。区位导向战略模式是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模式的中间存在形式,而非最终存在形式。

我国目前的生态工业园规划,往往强调自然资源优势和政府的重要性,忽视企业区位因子如市场区位、交通区位等的重要性,提高了企业的产品运输成本、劳动力成本等,降低了企业利润,不利于调动发展循环经济的积极性,更不利于自然资源短缺而区位优越的地区发展循环经济如发挥交通区位优势、集聚废旧金属发展金属再生利用产业,影响了循环经济的合理布局。在我国未来的循环经济发展中,要加强与市场经济的融合,在区位优越地区发挥区位优势集聚生产要素,加强对传统经济的循环经济改造和促进全新型、虚拟型循环型经济地域结构类型的形成。

区位动态转化导致区位导向战略模式向市场导向战略模式转化,市场导向战略模式的基本特点即:(1)市场是决定区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2)竞争机制是区域发展的主要驱动力。(3)市场导向战略模式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一种模式,也是区域发展战略模式的最终存在形式。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市场导向战略模式具有新的特征:(1)产品或服务只有在被最终消费后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因此,绿色市场是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2)国内外实践表明循环经济必须与市场经济相融合,因此,竞争机制是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其前提是建立完善的绿色市场经济体制。(3)绿色市场导向战略模式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模式,强调一切从绿色消费市场出发,有市场就生产,无市场就转移。

(三)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技术创新模式[1]

传统区域发展的技术创新战略模式的基本特点是: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区域发展的主要推动因素,技术与知识密集型产业是区域发展的主导产业类型,区域内部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研制与市场化是区域创新的标志,区域内部的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大学与科研机构是区域发展的技术创新模式得以实施的重要依托。

按照区域发展初期技术创新过程形成的机制不同,可将技术创新区域分为自主创新型区域和引进创新(模仿创新)型区域两大类。技术创新战略模式在一切战略模式中处于核心地位,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创新战略模式具有以下新特征:(1)循环经济技术创新是区域技术创新战略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技术创新战略模式强调先进科学技术是区域发展的主要推动要素,技术与知识密集型产业是区域发展的主导产业类型,忽视了资源再生技术、资源节约利用技术等循环经济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循环经济技术不一定是高技术,但确是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带有很强公益性质的技术,因此,循环经济技术创新应是区域技术创新战略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2)根据循环经济理念,“污染”的技术与“绿色”的技术不再是严格意义上对立的概念,技术的选择应在整体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要把所有减少物资消耗、封闭物质流、使能源脱碳的技术进行系统化思考。突破单一的、狭隘的观点,从整体的角度把各行业的创新技术统一起来,以追求最佳效益[4]。(3)资源节约利用技术、资源再生技术、相关产业链接技术和闭路循环技术等成为区域技术创新的重点。根据循环经济的6r原则,为节约资源和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除以前的高新技术外,资源节约利用技术、资源再生技术、相关产业链接技术、闭路循环技术和生态系统恢复技术等成为技术创新的重点之一。(4)企业网络技术创新的地位更重要。循环经济强调企业之间“废物”的相互利用、企业因产业生态链断裂的风险大,企业之间的联系更复杂,因此,更需要企业之间加强技术创新的合作,企业网络技术创新的地位更重要。(5)政府在区域循环经济技术创新中的作用更明显。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大学和科研机构是技术创新的源泉,中介服务机构是技术创新的桥梁,政府是技术创新的航标、且通过改变技术创新活动资源配置来影响技术创新的速度、方向和规模,而循环经济技术是带有很强公益性质的技术,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因此,政府要加强对区域循环经济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不断提高区域的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5]。

二、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的选择原则

(一)战略重点领域的选择原则

目前如何选择中国现阶段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领域的研究成果较少,主要有以下观点[6][7]:(1)高耗能、高污染的工业行业和废弃物再利用、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置产业是我国循环经济的近期战略重点产业。(2)中国近期发展循环经济的优先领域应遵循以下原则:①市场效益、就业、循环利用资源与环境保护“四统一”原则。②治理“双高行业”即高污染排放和高原始资源消耗行业原则。③在总体污染排放中所占比例较大、资源消耗多的行业优先原则。④抑短原则,即抑制资源短缺程度最大而进口难度高的资源使用原则。⑤成熟技术原则,即加速推进已经具有成熟循环利用资源技术、资源再生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扩散原则。⑥规模经济原则,即推进企业规模生产和区域循环经济网络原则。我国的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生态环境质量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性大,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领域的选择必须因地制宜,而不是复制全国的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领域,因此,以上原则在应用于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领域选择时,需进一步修正。

1.区域总体污染排放、生态环境破坏中所占比例较大、资源消耗多的产业和短缺程度大而进口难度高的资源利用量大的产业优先原则。选择该产业作为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产业,可有效节约资源和减轻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迅速提高区域生态经济效益。

2.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原则。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选择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产业,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优化,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遵循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原则即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与生态化的融合原则。首先,要在符合区域产业结构高级化、合理化、生态化和国际化的前提下,优先选择近期在区域产业结构中比例下降不太大或不变和上升的上述产业作为区域循环经济近期发展战略重点产业。否则,该产业在区域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消耗总量中的比例迅速减少和资源短缺数量迅速减少。其次,要鼓励企业从生产优先向服务优先的转变,优先发展区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总量中贡献大(含潜在)的产业即主导(含潜在)循环经济产业和支柱循环经济产业如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和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产业的发展。将制约区域生态经济效益的“瓶颈”产业作为进行循环经济改造的重点产业,有利于区域生态经济效益的提高,但忽视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大(含潜在)的产业对区域循环经济效益的贡献,该类产业符合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应该是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产业。正如在区域经济中将“瓶颈”产业、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含潜在)同时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产业一样,本文将制约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瓶颈”产业和主导(含潜在)循环经济产业、支柱循环经济产业同时作为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产业,二者并不矛盾。

3.区域产业合理布局原则。如果新建产业是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产业,要重视建立产业之间的生态联系及其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生态联系,根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最优化原则(如考虑“废物”运输成本、生态成本)进行合理布局,要重视集聚循环经济效益,引导循环型产业集群的形成。已建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产业,必须根据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优化原则,依据循环经济理论,进行布局调整。如在坡度较大地区发展种植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必须退耕还林还草。

4.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制约原则。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在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如贵阳市,可采用跨越式发展模式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但国内外实践表明,循环经济必须与市场经济相融合,追求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优化,因此,总体上看,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要受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制约。

5.可持续消费原则。循环经济包括整个社会生产领域,其中,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社会消费行为会引导生产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在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消费模式比生产模式更重要;中国目前虽然处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初级阶段,但已普遍出现高消费和不合理消费的倾向,造成比较严重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因此,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领域的选择必须遵循可持续消费原则,消费领域是大多数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领域。

6.生态系统恢复与建设原则。广义循环经济包括生态系统恢复与建设,在目前生态环境普遍恶化的背景下,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领域的选择必须遵循生态系统恢复与建设原则,生态系统恢复与建设是大多数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领域。

7.区域成熟循环经济技术原则。理论研究和实践表明生态环境和知识是21世纪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因此,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循环经济技术在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加速推进区域已经具有的成熟循环经济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扩散,可以发挥循环经济技术的比较优势促进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提高区域的综合效益。

(二)战略重点空间的选择原则

循环经济的发展最终必须落实到空间上,但当前关于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空间选择的理论研究滞后,导致在实践中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空间选择存在很大的盲目性。目前,中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空间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

1.可持续协调布局原则。可持续协调发展包括非均衡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两层含义,符合目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21世纪初期中国区域发展的主旋律。可持续协调布局是可持续协调发展的空间侧面,包括非均衡协调布局和可持续发展两层含义。循环经济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在中国21世纪初期,其空间布局必然遵循非均衡协调布局和可持续发展原则即可持续协调布局原则。

2.在区域总体污染排放、生态环境破坏中所占比例较大、资源消耗多的地区和短缺程度大尤其是通过进口难以解决的资源利用集中地区优先原则。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目的是节约资源和减轻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区域总体污染排放、生态环境破坏中所占比例较大、资源消耗多的地区和短缺程度大尤其是通过进口难以解决的资源利用集中地区优先发展循环经济,可以有效地提高区域生态经济效益。

3.因地制宜原则。循环经济存在空间差异规律,主要理由如下:第一,循环经济依赖的自然禀赋的地区差异性。循环经济依赖于自然禀赋,而自然条件具有地区差异性,自然资源具有稀缺性,生产要素具有不完全流动性和分布不均衡性。第二,规模循环经济效益和集聚循环经济效益。循环经济改变了物质的流动方向,但不会消除经济本身的趋利性和节约性;具有生态联系的企业集聚可以减少废物排放、存储、运输及其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因此,存在规模循环经济效益和集聚循环经济效益规律。第三,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循环经济包括企业内部、企业之间、企业与社会之间的物质循环,循环经济各环节之间的距离是无法完全消除的,存在距离成本的地区差异。第四,技术空间差异。循环经济发展依赖于循环经济技术尤其是循环经济高新技术的发展,而循环经济技术水平存在空间差异。第五,绿色消费市场的空间差异。消费在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产品或服务只有在被消费之后,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循环经济依赖的绿色消费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消费需求,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成正相关,反映在空间上必然形成区域绿色消费市场。因此,推进循环经济模式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空间的选择,必须遵循因地制宜原则。

4.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优化原则。我国各地区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强度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区域产业结构与布局决定的,因此,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空间的选择必须遵循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优化原则。第一,要考虑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的动态变化,根据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优化的趋势,优先选择在总体污染排放、生态环境破坏中所占比例较大、资源消耗多的产业和短缺程度大而进口难度高的资源利用产业近期在区域产业结构中比例下降不太大或不变和上升的上述地区作为区域循环经济近期发展战略重点空间,否则,上述地区不再符合原则(2)的要求,又不属于区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总量中贡献大(含潜在)的产业集中分布地区,也就不再是区域循环经济近期发展战略重点空间。第二,要在循环经济网络基础较好的地区优先发展循环经济,以利于实现集聚循环经济效益。第三,区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总量中贡献大(含潜在)的产业集中分布地区是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空间。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总量中贡献大(含潜在)的产业是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产业,其集中分布地区如某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资源再生利用产业集中分布地区和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产业集中分布地区是区域中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贡献大(含潜在)的地区,是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空间。

5.可持续消费布局原则。在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消费模式比生产模式更重要;在中国已普遍出现高消费和不合理消费的倾向,消费集中地域如大中城市往往是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的地区,消费的分布直接影响着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因此,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空间的选择必须遵循可持续消费布局原则。

6.生态系统恢复与建设重点地区优先原则。在目前生态环境普遍恶化的背景下,生态系统恢复与建设是大多数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领域,但在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往往大大超过了生态承载力,导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严重失调,应优先进行生态系统的恢复与建设,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空间的选择必须遵循生态系统恢复与建设重点地区优先原则。

7.成熟循环经济技术地区优先原则。循环经济技术在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已具有成熟循环经济技术的区域,率先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充分发挥比较循环经济技术优势,迅速提高区域的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 方创琳.区域发展战略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2] 诸大建.中国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篇(10)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2)05-0153-03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各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抢占经济发展制高点的共同命题,也是未来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和任务。我国已经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列入“十二五”规划重要内容,并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但是,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在传统产业发展不充分的背景下提出来的,面临着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与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双重任务。如何处理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发展关系,实现两者的互动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需与传统产业互动发展

(一)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是对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审视和改进

从国际上来看,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和欧洲债务危机的蔓延,已经使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遭受了重创,抑制国外产品进口和向发展中国家施加节能减排压力成为了它们转嫁危机、维护本国市场的重要手段。西方发达国家为了巩固和强化其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领先地位,纷纷把经济发展的重点转向了依靠科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予以保障。就国内而言,长期以来实行的以破坏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以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为特征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使我国陷入了生态环境破坏、资源匮乏的发展困境。面对日益复杂的经济发展形势和节能减排压力,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必须向消费主导、扩大内需和低碳经济转型,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资源消耗低、综合效益好、发展潜力大和辐射能力强等特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必将成为我国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自主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进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吴晓青,2012)。实际上,我国已经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列人了“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并提出了到“十二五”规划末和2020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由现在的3%分别增长到8%和15%,产值由现在的1.19万亿元分别达到4.5万亿元和11万亿元的目标(吴金希,2012)。2012年,我国也拟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75亿元,支持自主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不能脱离传统产业而独立发展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在传统产业发展不充分的情况下培育起来的,面临着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与发展的双重任务。产业发展规律和经济发展水平共同决定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必须处理好与传统产业发展的关系。一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传统产业的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既需要传统产业为其创造条件,又必须以经济的稳定增长作为基础,否则,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就无法实现。实际上,传统产业仍然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保证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推动就业不可或缺的力量。据有关数据显示,传统产业企业数占据了整个企业数的2/3,其创造的产值占了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87%,约70%的国家财政收入也是由传统产业创造的。另一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可以为传统产业提供其转型升级所需要的科学技术,通过新技术、新知识、新成果的渗透对传统产业产生革新、嬗变、改造和提升,促使传统产业实现转型升级。从这个意义而言,战略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发展是相互交融、相伴而生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应该否定传统产业,更不能抛弃传统产业而独立发展。遵循产业发展规律,立足现实经济发展水平,相互协调,互动发展才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根本选择。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传统产业转型面临的困境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同构问题突出

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篇(11)

1引言

1958年美国发展经济学艾伯特·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率先提出“发展战略”这一概念,重点讨论发展中国家如何利用自己的潜力、资源与环境,谋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联合国先后制定了60年代、70年代、80年代三个10年的“国际发展战略”,它使得“发展战略”一词逐渐越出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范围,也广泛运用于发达国家。

2国外研究现状

2.1理论贡献。

(1)区域平衡增长论。

均衡增长的主要涵义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行业和部门相互协调、共同增长。主要包括赖宾斯坦(H.Leibenstein)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纳尔森(R.R.Nelson)的低水平陷阱论、罗森斯坦和罗丹(P.N.Rosenstein-Rodan)的大推进论,以及纳克斯(R.Nurkse)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

(2)区域不平衡增长论。

区域不平衡增长论认为增长过程在实质上是不平衡的。其代表理论有佩鲁(Perour)的增长极发展理论、缪尔达尔(GunnarMyrdal)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和赫希曼(A.O.Hirschman)的依附理论。

(3)区域阶段发展论。

倒U型理论(ReversedU-ShapedTheory)

1965年,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J.G.Williamson)把库兹涅兹的收入分配倒U型假说应用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提出区域经济差异的倒U型理论。他通过分析24个国家的国际横截面数据和10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认为国内不同发展阶段区域不平等的变化趋势,地区间收入差异的长期变动趋势大致呈倒U型。

(4)钟型发展理论(BellShapedTheory)

1980年。美国著名区域经济学家阿朗索(W.Alonso)提出了“钟型发展理论”,引入了描述经济发展过程的变化次序模式—钟型模式。在发展初期,国家的增长是不平衡的,存在富裕地区与贫困地区。即使在某一区域内,用各人口组所占财富比例来衡量,社会不平等现象也很突出。

由于某一个或几个城市增长很快,高速城市化是增长早期的特点。

2.2国外典型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战略选择案例。

(1)美国区域开发的“均衡”战略。

美国在开发不发达地区时,采取的是均衡战略,其有七个主要措施:

一是对不发达地区实现优惠税制;二是由政府出面组建经济开发区,帮助落后地区加快发展经济;三是以交通运输为重点,扶持经济落后地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利用财政金融手段,鼓励并引导私人企业向落后地区投资;五是优化产业布局,拉动经济增长;六是有意识提高劳动力索质,注重引导人力资源流向;七是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2)前苏联区域开发的“倾斜”战略。

与美国不同的是,前苏联在区域开发上采取的是“倾斜”战略,主要是通过建立一些科研中心来辐射周围地区,为周围地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技术、人才支持,以此来促进相应地区的经济发展。

(3)巴西区域开发的“发展极”战略。

巴西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采取的措施是在落后地区建立“发展极”并以此形成发展网络,带动整个落后地区的经济开发。巴西“发展极”的建立是通过设立专门的开发机构来指导、组织并实施的。

(4)日本区域开发的特殊战略。

60年代,日本政府为缩小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差距,缓解经济布局的不合理现象,先后制定了四次全面综合开发计划,采取了“据点开”、建设“定居圈”和“技术集成城市”等措施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3国内研究现状

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了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刘国光(1984年)在其主编的《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中提到,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在较长时期内,根据对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条件的估量,从关系经济发展全局的各个方面出发,考虑和制定经济发展所要达到的目标、所要解决的重点、所经过的阶段以及为实现上述要求所采取的力量部署和重大的政策措施;杨万钟(1999年)在《经济地理学导论》中提出区域发展战略是在经济区划的基础上对未来区域经济发展蓝图的总体勾画,是进行区域规划和产业布局的重要前提。方创琳(2002年)在《区域发展战略论》中提出,区域发展战略就是根据区域发展条件、进一步发展要求和发展目标所做的高层次全局性的宏观谋划;单于广(2003年)认为我国当前宜采取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他认为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指由于我国各地区发展同一产业或者同一产业投人产出效果不尽相同,在国家所掌握的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保证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国家必须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采取重点开发的方式,并在资源分配和财政投入对重点开发地区的重点产业进行倾斜,以此求得中西部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的共同富裕。

4结语

李奇泽、敖明山(2008年)在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化过程三个重要的阶段,均衡发展阶段、非均衡发展阶段、非均衡协调发展阶段后,作者指出区域统筹发展战略将是我国今后区域经济发展将选择的发展战略,他认为具有很强的统筹协调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关键点,区域统筹发展战略有强大的资源整合力,具有生态支撑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亮点,具有生态支撑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亮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理论和模式也应保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和完善,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新的、适应需求的区域发展战略将产生。超级秘书网:

参考文献:

[1]刘国光主编《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2]谭祟台等《发展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3]张培刚主编《新发展经济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

[4]杨万钟主编《经济地理学导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