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小学语文课后服务教学设计大全11篇

时间:2023-09-05 16:37:42

小学语文课后服务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课后服务教学设计篇(1)

一、背景分析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具备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属性,又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特色,使学生逐步具备未来职业岗位所需求的能力。高职教育不同于培养理论型、学术型人才的普通高等教育,也不同于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中等职业教育。高职教育旨在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向社会输送技能型人才。高职教育着眼于帮助学生解决职业岗位上的实际问题,因此,高职英语教学应在职业情景中开展,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将学生专业知识与英语能力相融合,加强英语教学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实践性。《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高职英语教学侧重培养学生在职场环境下的语言应用能力,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高职学生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是其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刘戴琳(2009)的调查结果也指出95%的学生认为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非常有用或也许有用。

我国目前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注重培养服务外包人才,这对高职服务外包英语教学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国务院关于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中倡导高校以人才需求为导向调整优化服务外包专业和人才结构,依照服务外包人才相关标准组织实施教学活动,进行课程体系设置改革试点。何芳,谢职安(2012)认为社会需求的服务外包人才应该是复合型人才,具备基本技能素质和专业技能素质,其中基本技能包括读写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计算机操作技能及书面沟通技能。《2007中国服务外包报告》指出,不同业务领域对英语语言的基本技能需求是流利的外语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演讲与交流能力。

高职服务外包英语教学既要满足高职教育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需要,又要满足服务外包行业侧重学生听说基本技能的需要。鉴于高职教育正在倡导工学结合、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育模式,英语教学要以职业教育为背景,将职业技能融入到英语教学中,建立以工作岗位需求和工作过程为基础的课程体系。

二、需求分析

教师应该展开行业需求分析,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在英语职业技能方面的具体要求。此外教师还需要对学生进行需求分析,通过调查学生目前的英语水平进行学情分析,总结出学生亟需提高的语言技能方面的能力。科学、客观、全面的需求分析奠定了我们进行高职服务外包英语课程设计与实践的基础。

根据用人单位对服务外包人才语言技能培养的需求,我们把英语教学的目标设定为提高学生在职业环境中的实际英语应用能力。英语教学要兼顾基础英语教学和专门用途英语教学(ESP,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s),致力于将基础英语教学与某一个领域某一个行业联系起来,将与具体行业主要职位工作过程相关的英语内容组织到教学过程中来,最大程度地体现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的一致性。通过学情分析,我们发现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较为薄弱,尤其是听说技能方面,学生普遍对英语学习缺乏信心失去兴趣。不同专业对学生的语言基本技能要求侧重点不一样,各系部的英语教学安排也不同。本文的课程体系设计以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金融管理系为例,指出高职服务外包英语教学应在基础英语教学后讲授专门用途英语,设置仿真的英语环境,设计真实的教学任务,实施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注重对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三、高职服务外包英语教学设计与实践

1.教学内容

英语教学首先要进行基础英语教学来巩固学生的语言基础,然后再讲授专门用途用语。英语语言能力是职业能力的辅助成分,而职业能力是非英语专业高职学生能力构成的主体。英语基本技能作为一种交流工具,只有在职业环境中才能发挥最大效用。基础英语教学重视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突出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而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根据学生未来职业岗位的需求,确定具体的英语交际能力。正如学情分析中指出的高职学生普遍英语基础较为薄弱,没有基础英语学习铺垫的专门用途英语学习成效缓慢。再者,在职业环境中,日常英语交流是经常出现的,而这仅需通过基础英语学习就可以获得基本的语言技能。由于在工作中要大量使用行业英语,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是必要的,而且应该是整个英语教学的重点。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是基础英语教学的延续,只有在学生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发展到一定阶段才能开展专门用途英语教学。

我校金融管理系英语教学采用基础英语和专门用途英语相结合。在第一学年,开设两个学期每周6个课时的基础英语课程,其中包括4个课时的综合英语,2个课时的英语强化(第一学期)或2个课时的基础英语写作(第二学期)。通过第一学年基础英语的学习,学习者巩固了语言基础,在听、说、读、写综合能力方面有一定的进步。在第二学年,开设两个学期每周6个课时的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其中包括4个课时的职业英语(第三学期)或4个课时的服务外包英语(第四学期),2个课时的职业英语写作;最后在第五学期,开设每周4个课时的职业英语体验课程。我们的教学目标是:通过专门用途英语课程的学习,学生最终可以用英语汇报项目、听懂英文会议、书写英文简历,读懂与专业相关的材料。

2.教学环境

建构主义理论提倡语言学习要创建真实的学习环境,这也是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核心理念。建构主义理论指出学生为认知和信息加工的主体,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进行学习,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在学生意义建构的过程中,教师不应该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而应该是学生意义建构的总设计师、指导者、帮助者、合作者和促进者。英语教学要在轻松的语言学习氛围中展开,努力设置仿真的英语工作环境,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真实工作场景下的英语使用环境,启发学生进行体验式学习。

我校教师在服务外包英语教学过程中,打破常规的教室座位排列,以小组为单位,共六组围绕教室进行U型布置。教师不单是在讲台上授课,更要在小组中对学生活动进行启发指导协助。这种座位布置能够有效地为学生创造仿真的职场英语环境,方便学生开展小组活动,进行小组活动成果汇报。在这种教室布置中,教师通常采用情景模拟、案例、微项目来组织教学,帮助学生体验英语在职场环境中的应用,彰显教学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实用性。在职业英语I第1单元的教学中,教师组织微项目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立自己的公司,其中包括公司名字,公司标识(logo),公司产品,公司组织架构以及公司经营方式。这个微项目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学生认真进行讨论,课后借助网络资源进行调研,最终展示了令人满意的微项目成果。尤其是公司标识那一部分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创造力以及想象力,学生对课程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参与积极性。

3.教学方法与手段

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比较薄弱并且用于英语学习的时间有限,教师应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组织课堂教学,使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能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得到最大化的实现与提高。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互动教学、多媒体教学、体验式教学、英语第二课堂等方法手段来开展教学活动。

教师在讲授课程内容时应该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从而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地进行语言学习。教师在启发式讲授的基础上,创造条件开展师生互动教学,进行课堂问答训练、听说训练、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教师应该开发网络资源,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并且创建网络课程,逐步引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仿真的职场英语环境中鼓励学生进行体验式学习,结合企业工作要求开展职场实训,真正实现校内综合集训与校外企业顶岗实践两个依托平台的有机结合。在课堂教学之余,教师要引领学生组建第二课堂,开展诸如英语角、英语俱乐部、口语竞赛、演讲比赛等活动,为学生提供拓展性学习的空间。

4.课程评价体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建立全面、客观、科学、准确的课程评价体系,这有助于教师适时得到教学反馈,及时改进教学管理,最终保证教学质量。赵应吉(2012)认为我们应该建立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做到评价对象、评价目标、评价标准、评价主体、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在对学生英语学习进行评价时,应该摒弃以终结性评价为主的考评,增加形成性评价在考评中的比例,建立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

高职服务外包英语课程摒弃了传统大学英语课程的考评方法,即平时成绩50%加期末成绩50%的评价方法。本课程对学生的评价是基于学生整个学期的学习表现,尤其基于整个学期的教学活动,包括小组对专题做口头调研汇报、微项目、小组讨论活动、每单元的听力测验以及课堂表现。英语教学采用多元化的课程考评方法,即小组对某专题做口头汇报10%+微项目10%+小组活动10%+听力测验20%+课堂表现10%+期末考试40%。这种多元化的课程评价手段确保课程教学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能力培养,尤其注重职场英语环境下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从而帮助学生毕业后顺利从事服务外包工作。

四、结论与展望

以上基于需求分析,从课堂内容、课堂环境、教学方法与手段和评价体系4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服务外包行业开展高职英语教学。教师可以开设诸如英语口语、英美国家概况等选修课程,拓宽第二课堂,为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提供有利条件。基础英语和专门用途英语的融合教学对英语教师是一个极大的挑战,需要教师努力成为复合型教师才能从容应对。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

[S].(国发[2014]67号).

[2] 何芳,谢职安.高校IT服务外包英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30).

[3] 刘戴琳,张剑宇.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现状调查与改

革思路[J].教学研究,2009,(6).

[4] 赵应吉.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质量多元评价体系探究――

小学语文课后服务教学设计篇(2)

一、任务型教学的理论基础

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approach)是一种以语言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任务型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有两个:一是学得,即通过教学有意识地学习语言;二是习得,通过交际无意识地接触语言系统而掌握语言。总之,任务型教学,是以任务为中心,以完成任务为目的,通过实践活动来学习语言,从而使得语言学习和语言运用达到和谐与统一。

二、职业学校专业英语的任务设计

任务的设计是任务型课堂教学所特有的教学环节,任务设计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任务的完成。职业学校的专业英语课的特点是,它与专业紧密结合,比如说,宾馆服务专业,在英语能力方面,该专业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宾馆服务行业的常用词汇和句型,并且能够在实际工作中,顺利地与外国客人进行沟通和交流,为他们提供服务。

三、教学案例的设计与分析

ⅰ.教学内容:《饭店情景英语》unit3 taking orders[2]

ⅱ.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掌握一些关于菜名的词汇和点菜的常用句型。

2.能力目标:①通过本课学习, 学生可以完成在餐厅为客人点菜的任务。②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现欲望, 让学生体验成功, 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觉得英语学习是一个快乐的过程。

ⅲ.教材重点和难点:

1.掌握一些关于菜名的词汇和点菜的常用句型。

2.完成在餐厅为客人点菜的任务。

ⅳ.教学媒体:blackboard, ppt, vcd

ⅴ.学生情况分析:

该班为宾馆服务专业二年级的学生,对于餐厅的基本职能、工作流程,在专业课——《餐饮服务与管理》中,已经学过,并能用中文为客人点菜。本课就是要求学生能够用英语在该情境中进行交际。

ⅵ.设计理念:本课教师以任务为主导,以活动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让他们通过完成“餐厅点菜”这一特定的交际活动,来获得和积累相应的学习经验,以几个有梯度的任务活动(相关性任务、拓展性任务、延续性任务)贯穿课堂,并延伸至课外,在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好奇心,以培养创新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ⅶ.教学过程:step1. pre-task

1. brain-storming(头脑风暴)

ask ss to say some words and phrases about food as many as possible

<设计意图>:

教师向学生提问:“what did you eat this morning? what is your favorite chinese food? do you know any western food and what are they? what do you like to drink? what kind of fruit would you like to eat?”这些问题是关于日常生活中学生最喜欢的食物,因而可以迅速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们踊跃回答,说出很多熟悉的食物。

上课伊始,通过头脑风暴,既可以激活、启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背景知识,又可以调动课堂气氛,让学生迅速进入角色。

2. learn some new words about food and drink

<设计意图>:

头脑风暴之后,教师把准备好的课件(ppt.)呈现出来。课件上有一些常用的菜名,其中有些菜名学生在头脑风暴中已经提到了,有些没有提到。在ppt的设计中,要注意图文并茂,比如说,在教“虾”的英文时,教师可以先呈现一幅食物的图片:一盘美味的大虾。然后问学生:“what’s this?”学生一定会异口同声地说:“虾”,接着问:“what’s this in english?”学生一定迫切地想要知道答案。这时教师清楚地说出:“this is shrimp”,然后让学生跟读几遍“shrimp”。生疏的单词和一盘美味的大虾联系起来,相信在学生脑海中的印象一定比单纯地讲授这个单词要深得多。

3. teaching aims(教学目标).

tell students that today we will learn “unit3 taking orders”. and then tell them the teaching aims, the importance and the difficulties of this class.

<设计意图>:

学生掌握了表示“食物”的词汇以后,教师用ppt.呈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unit3 taking orders”以及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这样可以使学生很快地把注意力集中于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明确本节课的任务,从而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更好地实施任务型课堂教学。

step2. during-task

task1: after learning some new words about food, ask ss to make a dialogue about taking orders, and then act it out.

<设计意图>:

围绕“餐厅点菜”这一中心任务,教师设计了三个小任务。第一个小任务是让学生运用刚学的关于菜名的词汇和头脑中的已有知识,以小组以单位,以餐厅点菜为主题,准备一段简短的对话,然后教师请几组学生上来表演。表演完以后,教师对任务的完成情况先不做任何评价。

task2: providing a model:

1. ask ss to watch the video (观看录像示范), and then answer some questions.

2. find some useful sentences in this dialogue.

<设计意图>:

第二个小任务中,首先请学生带着问题,看一段关于餐厅点菜的vcd录像,看录像的目的是给学生提供一个示范,让他们观察别人是怎么做“餐厅点菜”这件事情的。接着,请学生再看一遍vcd,找出完成“餐厅点菜”这个任务的有用句型。这时候,有的学生可能会在心里想:“啊!我怎么没有想到用这个句型呢?我要是用了这个句型,效果一定会更好!”这就说明学生在看完示范录像后,有反思了。

task3: act out their dialogues again

<设计意图>:

第三个小任务是修改第一个小任务并重新完成。这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教室座位排列的四大组为单位,每一大组派一个代表上讲台,完成任务,展示自己的小组成果。

step3. post-task

ask ss to make comments on the activities of each group, and then discuss who the best is, and who the second is.

<设计意图>:

各小组展示之后,请同学们积极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然后商讨、评选出“金奖”一名,“银奖”一名,“铜奖”两名。整个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让学生通过学习伙伴的合作、协商去完成任务。

step4. homework

task4: ask ss to write a dialogue on this topic in their homework books.

<设计意图>:

如果说task1、task2、task3是相关性任务和拓展性任务,那么task4就是延续性任务。设计task4正是对课内任务的延续。教师要求学生课后以作业的形式,在作业本上编写一段对话,是对课内任务很好的复习和总结,同时写作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的语言错误和语言方面的不足有更清楚的认识。

ⅷ.教学反思

这节课教师注重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了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同时考虑到教学过程中的梯度性,教学内容由浅入深,层层相扣,也注意到了学以致用的原则,设计了与专业有关的任务型活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及时激励性的评价给了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因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纵观整个教学过程(含课外拓展),本节课的内容学生掌握较好,但任务展示的形式可考虑多样性,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学法指导,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小学语文课后服务教学设计篇(3)

一、引言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推动学生主动学习是教师应该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任务型学习是近几年来交际教学思想的一种发展形势,该理论强调在“做”中学,体现了较为先进的学习理念,并在实际教学中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该理论认为:掌握语言大多是在活动中使用语言的结果,而不是单纯训练语言技能和学习语言知识的结果。本文将阐述任务型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并通过设计任务案例来呈现任务型外语教学模式。

二、任务型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1.任务型学习理论中的“任务”。任务型学习中的“任务”,不同于传统的以操练语言形式为目的的“练习”或“活动”,它具有特定的意义。Skehan(1998)对“任务型”中的“任务”做了五点定义:①任务以意义为主;②任务中要有问题需要通过语言交际进行解决;③任务与真实世界的活动有相似之处;④首先要完成任务;⑤根据结果评估任务。由此可见,这个“任务”既要具有真实性、交际性和目的性,又要能有意识地为某些语言结构的使用提供形式。

2.任务型学习理论的主要原则。任务型学习有以下几个主要原则:交际为核心,意义为灵魂,强调通过语言交流来学习语言;强调接触真实语言的机会, 将语言运用于真实情境的机会, 将真实的语言材料引入学习的环境,以及把课内的语言学习和社会的语言活动结合起来;强调轻松学习、快乐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和主动探究精神;强调通过教师与学生互动和学生与学生互动来完成任务。

三、任务型学习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1.任务型语言教学法。任务型学习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主要就是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这是一种强调“在做中学”的语言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以任务组织教学,在任务的履行过程中,以参与、体验、互动、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习者自身的认知能力,调动他们已有的目的语资源,在实践中感知、认识、应用目的语。

任务型教学法是应用语言学家和外语教学实践者被广为认可和接受的一种外语教学方法,也是教育部2001年制定的《英语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基本理念和教学途径。《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该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教师应该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交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由此可见,任务型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能使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目的,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鉴于“任务”的特定意义,教师在设计“任务型”教学活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并具有可操作性;2.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3.活动要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发展语言技能,从而提高实际语言运用能力;4.活动应积极促进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和联系,使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5.活动要能够促使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交流,发展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6.活动不应该仅限于课堂教学,而要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中。(《英语课程标准》,2001)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实施任务型教学要贴近学生的英语能力,既要有适当的难度系数又要有可操作性。对于“任务”,教师要慎重考虑,精心设计。

2.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在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多种模式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三阶段模式,即“任务前”、“任务中”和“任务后”阶段。Willis(1996)将这个三段式步骤解释为:任务准备阶段,包括主题和任务的介绍;任务执行阶段,包括任务、计划和报告;语言加强阶段,即语言结构的分析与实践。

在任务准备阶段,教师引入任务,与学生一起探讨话题,着重介绍有用的词汇和短语,并帮助学生理解任务指令和准备任务。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听、阅读、讨论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必要的、与任务有关的语言输入。

在任务执行阶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理解、交际,自然地、有意义地运用语言,增进目的语的习得。这个阶段可分成三个步骤:(1)任务:学生以对子或小组的形式来执行任务;(2)计划:各组学生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准备向全班报告任务的完成情况;(3)报告:通过小组向全班报告或小组之间交换书面报告的形式,比较任务的结果,教师可对报告的内容作出点评。在此阶段,学生不仅在学习语言本身,而且在学习信息、情感的交流方法。这是语言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语言加强阶段,学生分析其他各组执行任务的情况,然后由教师对汇报的内容进行评价。教师可将活动中突出的一些语言结构再次展示给学生,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句法、固定搭配和词汇,引起并增强学生对这些结构的注意,然后进一步设置与知识点相关的任务供学生练习,并巩固知识点的用法,以促进学习者系统性的语言掌握。

四、任务活动案例设计

本人以任务型教学理论为指导,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将《牛津初中英语》7AUnit6 Fashion的任务活动案例设计如下:

1.教学目标

(1)围绕本单元“时装”的主题,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激发学生对时装的思考,用英语表达个人观点,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

(2)每组学生合作设计一套时装,引导学生画出服装的图片,写出服装的介绍,讨论修改,制成一幅海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全班展出各小组的作品,并进行评比,选出最佳服装设计奖。

(4)本活动将英语学习和美学结合起来,使学生对服装形成正确的审美标准。

2.教学步骤

(1)任务准备阶段。教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呈现一段时装表演的录像,让学生识别每个模特身上展示的服装,并用已学的英语单词来描述它们。接着,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本上本单元Maintask部分的课文《My Fashion Design》,并尝试从款式、颜色和材质三方面来描述文中的时装。并向学生提问:是否想自己设计服装?由此引出本课的任务活动――谈论并设计时装。

(2)任务执行阶段

1)任务。在任务开始的时候,先把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并进行小组讨论。组员自由发言,发表自己对时装的看法,如:你喜欢怎样的时装?你想设计什么样的时装?不同服装的颜色怎么搭配?学生尽其所能用英语畅所欲言。由于学生各自对相同的问题有不同的看法,彼此都不知道组内其他成员的观点,正是这种回答的不可预测性导致了交流的需要,这与生活中的语言运用相似,保证了有目的、有意义的交际的发生。但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英语表达也许不规范,或多或少有些用法错误。此时教师不必及时纠正他们,而是允许犯错、鼓励多说。本阶段结束时,每个人都谈论了自己的观点,互相了解了彼此喜欢的时装类型。

2)计划。学生为全班汇报任务作准备。大家一起讨论设计什么服装,怎么设计,如何用英语描述自己设计的服装,如何把讨论的结果用文字记录下来,并附上图画,最后制作成图文并茂的时装设计的海报。大家围绕用词、句子结构等问题发表意见,征求教师的建议。教师可在教室里来回走动,及时给予学生必要的建议和帮助,加入学生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增强课堂的学习氛围。

3)报告。各小组选派代表在班里进行汇报,介绍本小组设计的服装。其他组员负责补充,同时向全班展示本组制作完成的海报,使得汇报更加具体形象,直观生动。在整个报告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用英语表达时所犯的语言错误要宽容对待,尤其要协助和鼓励内向型的学生参加报告活动,并根据个人的努力程度给予适当的鼓励,对于积极主动和富有创意的表现要加以赞扬。最后,教师对各组的作品进行点评,选出最佳的服装设计作品。

在这个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都得到了综合运用,贯穿始终的是学生对英语的积极体验、主动思考、主动实践, 以及师生和学生间的协商与互动。

(3)语言加强阶段。教师请学生分析一下其他各组报告的完成情况,例如在陈述中,是否有明显的语言错误,或者有什么值得学习的表达结构。然后由教师对汇报的内容进行评价。教师将活动中突出的一些语言结构再次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掌握句法、固定搭配和词汇,引起并增强学生对这些结构的注意。接下来,将书本上的课文《My Fashion Design》再次呈现出来,组织学生听录音、跟读课文,并注意文中出现的一些语言特点。读完后,教师对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讲解,加深学生的印象。在讲解完语言点后,教师进一步设置与知识点相关的练习供学生操练,以此来巩固知识点,从而更好地掌握这些短语或句型结构的用法。

五、结语

任务型学习理论是交际教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的学习理论。在英语教学中采用任务型教学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调动其积极性,有助于落实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有助于克服传统教学法中的诸多弊端。但是,任何一种教学法都不是完美无缺的,任务型教学方式也一样,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习者的知识水平和语言能力,合理地设计任务。也要从教材和实施条件的实际出发,保证活动的可操作性。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将任务型语言教学法与其他行之有效的教学法相结合, 博采众长, 将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作为衡量任务设计和实施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准,不断提高英语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课后服务教学设计篇(4)

一、任务型教学的定义

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倡导者认为:“任务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娱乐活动中从事的各种各样的有目的的活动。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核心思想是要模拟人们在社会生活、学校生活中运用语言所从事的各类活动,把语言教学和学习者在今后日常生活中的语言运用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在真实生活中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

二、中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社会发展对职业人才的要求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批外资企业落户中国,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加工厂”。目前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人才紧缺,有一定外语水平的技术人才更是“一将难求”。中职学生作为未来“蓝领”的主力军,各界对其外语水平尤其是口语交际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关键在于进行实践性的课堂教学的改革。

2.英语课程改革要求中职英语课堂教学的创新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此次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以任务为中心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思想。

为顺应英语课程改革的要求,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培养出更多合格的中职人才。改革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即用任务型教学模式代替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势在必行的。

三、任务型教学模式设计

1.设计原则

(1)语境的真实性

设计任务是要给学生提供明确的语言信息、真实的语言情景和正确的语言形式,使学生在一种自然、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景中体会、学习和使用语言。

(2)形式与功能相结合

在设计任务时,要注意语言形式和语言功能相结合。要让学生在掌握语言形式的同时,学会自我培养掌握语言的能力。

(3)任务链的阶梯性

任务设计应由简单到复杂,难度逐渐加深,承前启后,层层深入,形成由初级任务到高级任务,再由高级任务涵盖数个初级任务,并由数个微型任务构成任务链。

(4)在用中学

学生在完成具体任务中通过使用语言而学得语言。这样的学习使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

2.步骤

任务前:介绍任务目标。

(1)向学生介绍将要涉及的知识范围,让学生独立地或以小组的形式收集、准备相关资料。

(2)课前两分钟以回忆、检查的方式将目标语言提取出来。

任务中:任务的实施阶段。

(1)根据任务将学生结队或分成小组。

(2)布置和完成任务。

老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小组或学生,监督以确定每个学生都处于活动中。

(3)成果展示。

每一小组派代表在全班面前展示他们的成果。

检测评价:

检查任务完成情况,通过自评、同学互评或小组评议的方式对同学的表现给予表扬和肯定。

3.个案

下面以江苏省职业试用教材英语第一册第五单元的Listening为例来说明任务型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具体操作方法。

学习目标:

(1)帮助学生熟练掌握目标句型:

What would you like?

I’d like...

Would you like...?

What kind of...would you like?

I’d like to try...

Ok,any...?

Would you care for something to drink?

(2)了解不同国家人们的不同饮食习惯。

目标句型:

People eat...everyday for break/lunch/supper.

根据学习目标,本课设计是两个任务。

任务一:统计学生爱吃的食物品种和数量,为周末会餐做准备。

(1)任务前:

调查学生爱吃的食物。将调查表发给学生,告诉他们周末要举行会餐,现要调查每个同学爱吃的食物,以便准备足够的品种和数量。

师生利用Brainstorming回忆与本课相关的知识点,用PPT呈现各种食物,让学生说出其英文名字,并回忆初中学过的餐厅服务的用语。最后PPT上出现本课时的目标句型。

让学生取出调查表,4人为一小组,组成一个模拟餐厅,一人为服务员,另外三人为顾客,通过提问,归纳出本组成员爱吃的食物的数量和种类。

模拟餐厅调查气氛非常热烈,服务员彬彬有理,顾客满面春风。每人都认真地询问、作答、记录。服务员还建议顾客多吃健康食品,少吃高脂肪食品。

成果展示:

每小组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所在小组成员爱吃的食物数量和种类。在汇报中,学生们不拘形式,以自己的方式组织语言,使汇报语言更有趣和丰富多彩。

(3)检测评价:

学生对各小组代表的表现进行评价,选出最佳小组。

(4)任务的延伸:

由课代表汇总统计出数量和种类,交给生活委员作为会餐定菜的依据。

任务二:了解不同国家人们的饮食习惯。

(1)任务前:

将学生分成四人一组,分别代表日本人、美国人、英国人和澳大利亚人。要求课后查资料,上网了解各自国家居民的日常主食和饮食习惯。

(2)任务中:

课上,让小组各成员互相以提问的方式了解信息,共同完成表格。

根据表格回答问题:

Do people in different country eat different things?

The Japanese people eat a lot of ?摇?摇?摇?摇.

In western countries,the most important food is ?摇?摇.

(3)检测评价:

各小组出示调查表并汇报调查结果,师生共同评选最佳小组。

(4)任务的延伸:

为四位来自日、美、英、澳的客人各准备一份合适的菜单。

四、结语

在多次的教学实践中,我欣喜地看到了课堂教学效果的改善。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说英语的积极性都极大地提高了。任务型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之间的差别在于前者注意信息沟通,活动具有真实性,且活动量大。英语课堂教学中应具有“变化性互动”的各项活动,即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中进行对话互动,进而产生语言习得。为此,教师应在教学中大胆实践,精心设计各项任务,使各层次的学生都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扭转中职学生对英语惧怕、厌学的局面。

在教学中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如完成一项任务需要大量的课堂时间,所以教师在安排教学进度,如何正确处理能力培养和考试成绩之间的关系方面有一定困难。检测评价的方法相对单一,难以掌握分寸,不能起到激励作用。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多采取小组讨论形式,有部分学生习惯依赖口语好的同学,不利于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反思的地方。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级中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周济.职业教育怎样实现快速健康持续发展.2004.6.省略.

小学语文课后服务教学设计篇(5)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043-02

一、当前酒店韩国语课程设置及教学模式、手段改进的必要性

目前,国内既懂韩语又懂酒店管理的韩语人才却相当匮乏,且开设酒店韩国语类课程的院校不多,在课程设置方面也都存在着实践类课程偏少、校企结合不紧密、普遍以理论教学为主、考核体系不完善等不足;在教学内容上存在教材单一、针对性和适应性存在偏差,教材内容脱离当前快速发展的酒店业,教学模式上以单纯书本课堂教学为主,教学手段单一等问题。

上述问题致使当前酒店韩语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滞后,也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及毕业生的就业前景,亟待改革。

二、酒店韩国语课程设置及教学体系的建立

(一)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酒店韩国语是一门集语音、词汇、语法、韩语文化、饭店文化以及饭店专业术语、饭店专业技能等多方面融合的专业核心课程。它要求通过课程的学习、能过掌握饭店韩国语视听说的能力,了解韩国饮食文化和饭店的文化、专业术语以及饭店的基本服务技能,具备初步的跨文化饭店交际能力为教学目的。课程设计秉承“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完成学习内容”的原则,将韩国语的实际运用能力作为最主要目标和任务。以任务驱动为手段,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设计学习情境,以实践带动理论知识的学习,形成包括实践知识、理论知识、职业态度和情感等内容在内的相对完整的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立足校企合作,建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职业素养养成体系

根据专业培养和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思路,构建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为主线、工作过程为导向、岗位需求为目标的模块化教学体系。本课程根据岗位群所需要的真实任务来确定课程的教学内容,根据语言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把饭店的真实工作划分为模块,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相结合组织教学,使学生能够在“听、说、读、练”的过程中,掌握饭店韩国的听说技能、韩国文化知识、饭店专业术语、饭店的基本服务技能。

(三)建立以情景教学与实地教学相结合的虚实教学体系

教学中,首先让学生明确实际岗位工作任务,根据工作任务所需,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然后让学生在实际或模拟情境中完成工作任务,并采用示范演示、角色扮演、模拟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四)建立目标明确、科学全面的考核体系

课程考核中,加大校内的实训成绩和职业素养的考核比例,实训的理论考试中实际的听说能力以及饭店的基本服务技能占综合成绩的50%,其中实训成绩由实训指导教师根据学生模拟工作过程中的表现的打分。

实训成绩=理论考试成绩(40%)+实际饭店韩语听说能力和饭店服务技能(50%)+学生平时表现(10%)

理论考试成绩(40%):包括饭店韩语的基本语音、词汇、饭店专业术语、饭店文化、韩国文化等方面的理论知识构成。

实际饭店韩语听说能力和饭店服务技能(50%):包括工作过程或模拟工作过程中的饭店韩语的使用情况和饭店基本技能的实际掌握。

学生平时表现:根据学生平时的出勤、作业、课堂表现、工作过程的表现、礼节等方面来评价学生。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方法的探索

(一)教学内容

1、教材建设及选用

加大教师团队对酒店韩国语类教材的开发力度,深入到酒店现场挂职锻炼,充分分析、理解当前酒店业现状,对教材内容进行改革,内容主要依据酒店的部门设置制定,与课程设计相符合,情境丰富,可令学生了解酒店服务的各个流程,同时又能使学生掌握酒店服务行业的韩国语表达方式,进而达到学习语言和掌握服务技能的双重目的。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

2

、为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开展提供充足的资料

建立课堂教学资源库、酒店情境会话案例库、针对每一工作模块和典型工作情境设计习题库,使学生课堂学习后能够及时演练,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同时可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使用在线答疑系统,师生之间进行交流,答疑解惑。

3、构建酒店韩国语视频资料库

收录相关的韩国动影像资料,使学生在知识的把握上有更加直观的印象,并增加学习的兴趣,获得身临其境的教学效果。

4、加强学生韩国文化的学习

语言的习得离不开文化的背景,服务业的优质服务是依托与尊重对方文化的基础上展开的。要更好的掌握一门语言,更高质量的服务于顾客前提是要掌握好对方国家的文化习俗。酒店韩国语教学内容上,适当增加韩国人的风俗礼仪、饮食习惯、各种禁忌的讲解。

(二)教学模式

根据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改变单纯的书本课堂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的活动教学模式和强调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相互影响和人际交往,着眼于人的社会性品格的培养的合作教学模式的启发,可采用带入情境-引发问题-寻求方案-实战演练-灵活运用的五阶段教学模式。即

1、带入情境

根据典型工作任务,设计出其下的多种工作情境,将学习环境由单纯的课堂变为课堂和工作场所的结合体,努力缩短理论和实践的差距,以图实现学校和行业的无缝链接,培育成熟的职业化人才。

2、引发问题

在仿真的工作情境中,学生会遇到书本上没有接触到的案例,产生一系列的问题,这与实践中问题的不可预料性是相吻合的,发现问题的过程本身对于学生也是一个激发主动思考的过程,也将促成学生接下来去寻求解决方案的行动。

3、寻求方案

发现问题,小组将开始分析讨论,这个过程十分重要,学生在这个阶段将回顾已经学习过的案例和解决方法,从中寻求答案,旧知识得到巩固加强;讨论的过程将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并且听取别人的意见后,加以辨别和筛选,重新整合思路,问题的解决方案基本形成。这个过程将加强学生的思考推断能力,并逐渐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和加快社会品格形成。

4、实战演练

经过讨论,小组成员将按照解决方案进入到工作情境中进行实战演练,演练过程中会检验方案的可行性,发现问题和缺陷,小组成员需要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再次讨论,修正和完善解决方案,并在演练中进行验证,这与项目教学法的研讨-实践-反思的过程相符合。

5、灵活运用

经过实战演练,针对特定工作情境的问题处理方案已为小组成员所掌握,接下来需要进行总结评价,以便面临类似工作情境时,可以做到及时采取的恰当的处理方式,以不变应万变,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至此结束。

(三)教学手段

为了加强教学效果,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有更直观的感受,组织学生亲临酒店参观考察,在现场对即时情景进行分析讲解。学生在变化后的学习环境中遭遇问题更多,主动思考行为增加,认知更迅速。为此,可以采用情景模拟法、任务驱动法、分组讨论、视频资料讲解等多种实践性教学方法。

1、情景模拟法

对于典型的工作任务,在讲授结束后,设计数个情境,让学生分组讨论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模拟演练。一方面提高学习兴趣,一方面反复加深印象,增进了学习效果。

2、任务驱动法

典型工作任务的设计和解决过程贯穿于开课学期始终,不仅最后有期末的考核任务,每个工作模块后有模块内工作任务,每个典型情境之后也会有分组任务需要学生去思考解决,并且每个任务都会和学生的成绩关联。

3、分组讨论

将学生编成数个小组,课程周期内都以固定的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活动和演习操练,在接到每个任务时,都需要集中小组智慧和力量,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对于学生的团队性和合作性方面的素质培养有相当的积极意义。

4、视频资料讲解

为丰富教学内容,增加学习兴趣,穿插一些动影像资料,在课堂即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观看和学习。

四、当前教改面临的问题

(一)资料

酒店韩国语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相关书籍、视频、教材等资源都不足,这给教材的编写和教学内容的组织都造成了很大的阻力。另外,怎样将酒店专业知识与韩国语基础

识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是对专业教学的更高要求。

(二)实践类教学的资金

酒店韩国语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它需要教师和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去体验工作场景,更好的去理解记忆工作环节和流程以及灵活应对在工作场景中遇到的各类突发事件,模拟工作场景和去酒店直接实习需要大量资金作为支撑,才能完美的完成教学任务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专业人才的缺乏

目前酒店韩语类人才在市场上相当匮乏,从事韩国语教学的教师大都不懂得酒店相关知识。精通酒店知识的教师也不懂得韩国语,这给这门课程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教学效果也很难保证。

五、优化酒店韩国语课程设置,建立完善教学体系的重要意义

(一)凸显特色,力塑综合,实施“语言习得+酒管素养+文化认知”课程教学

酒店韩国语必然包含应用韩国语和酒店管理两个层面的内容,而对韩国文化的深层认知,又是提升课程学习效用的要素。因此,在组织教学过程中,把文化认知作为潜在的主线进行培育,使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文化内涵的体验同步,进而促成了三者相互促进、有机融合的功效。

(二)教习同步,知行合一,推动酒店场景授课

拥有完善的酒店管理实训设施,这是推动场景授课的有利条件。对酒店韩国语课程内容作针对性调整,教学内容可以在特定场景中真实体现。从实际效果而言,作为一种酒店实物的直观切入和现实场景的有效模拟,酒店场景授课充分地实现课程教学与学生练习的统一。

(三)增强互动,丰富活动,促成课堂教学与课余研习的有机结合

提倡互动性教学,挖掘教师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养成浓郁的教学相长氛围。形成课堂与课余有机互补,教师与学生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全国花.酒店韩国语[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12).

小学语文课后服务教学设计篇(6)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043-02

一、当前酒店韩国语课程设置及教学模式、手段改进的必要性

目前,国内既懂韩语又懂酒店管理的韩语人才却相当匮乏,且开设酒店韩国语类课程的院校不多,在课程设置方面也都存在着实践类课程偏少、校企结合不紧密、普遍以理论教学为主、考核体系不完善等不足;在教学内容上存在教材单一、针对性和适应性存在偏差,教材内容脱离当前快速发展的酒店业,教学模式上以单纯书本课堂教学为主,教学手段单一等问题。

上述问题致使当前酒店韩语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滞后,也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及毕业生的就业前景,亟待改革。

二、酒店韩国语课程设置及教学体系的建立

(一)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酒店韩国语是一门集语音、词汇、语法、韩语文化、饭店文化以及饭店专业术语、饭店专业技能等多方面融合的专业核心课程。它要求通过课程的学习、能过掌握饭店韩国语视听说的能力,了解韩国饮食文化和饭店的文化、专业术语以及饭店的基本服务技能,具备初步的跨文化饭店交际能力为教学目的。课程设计秉承“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完成学习内容”的原则,将韩国语的实际运用能力作为最主要目标和任务。以任务驱动为手段,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设计学习情境,以实践带动理论知识的学习,形成包括实践知识、理论知识、职业态度和情感等内容在内的相对完整的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立足校企合作,建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职业素养养成体系

根据专业培养和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思路,构建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为主线、工作过程为导向、岗位需求为目标的模块化教学体系。本课程根据岗位群所需要的真实任务来确定课程的教学内容,根据语言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把饭店的真实工作划分为模块,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相结合组织教学,使学生能够在“听、说、读、练”的过程中,掌握饭店韩国的听说技能、韩国文化知识、饭店专业术语、饭店的基本服务技能。

(三)建立以情景教学与实地教学相结合的虚实教学体系

教学中,首先让学生明确实际岗位工作任务,根据工作任务所需,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然后让学生在实际或模拟情境中完成工作任务,并采用示范演示、角色扮演、模拟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四)建立目标明确、科学全面的考核体系

课程考核中,加大校内的实训成绩和职业素养的考核比例,实训的理论考试中实际的听说能力以及饭店的基本服务技能占综合成绩的50%,其中实训成绩由实训指导教师根据学生模拟工作过程中的表现的打分。

实训成绩=理论考试成绩(40%)+实际饭店韩语听说能力和饭店服务技能(50%)+学生平时表现(10%)

理论考试成绩(40%):包括饭店韩语的基本语音、词汇、饭店专业术语、饭店文化、韩国文化等方面的理论知识构成。

实际饭店韩语听说能力和饭店服务技能(50%):包括工作过程或模拟工作过程中的饭店韩语的使用情况和饭店基本技能的实际掌握。

学生平时表现:根据学生平时的出勤、作业、课堂表现、工作过程的表现、礼节等方面来评价学生。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方法的探索

(一)教学内容

1、教材建设及选用

加大教师团队对酒店韩国语类教材的开发力度,深入到酒店现场挂职锻炼,充分分析、理解当前酒店业现状,对教材内容进行改革,内容主要依据酒店的部门设置制定,与课程设计相符合,情境丰富,可令学生了解酒店服务的各个流程,同时又能使学生掌握酒店服务行业的韩国语表达方式,进而达到学习语言和掌握服务技能的双重目的。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

2

、为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开展提供充足的资料

建立课堂教学资源库、酒店情境会话案例库、针对每一工作模块和典型工作情境设计习题库,使学生课堂学习后能够及时演练,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同时可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使用在线答疑系统,师生之间进行交流,答疑解惑。

3、构建酒店韩国语视频资料库

收录相关的韩国动影像资料,使学生在知识的把握上有更加直观的印象,并增加学习的兴趣,获得身临其境的教学效果。

4、加强学生韩国文化的学习

语言的习得离不开文化的背景,服务业的优质服务是依托与尊重对方文化的基础上展开的。要更好的掌握一门语言,更高质量的服务于顾客前提是要掌握好对方国家的文化习俗。酒店韩国语教学内容上,适当增加韩国人的风俗礼仪、饮食习惯、各种禁忌的讲解。

(二)教学模式

根据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改变单纯的书本课堂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的活动教学模式和强调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相互影响和人际交往,着眼于人的社会性品格的培养的合作教学模式的启发,可采用带入情境-引发问题-寻求方案-实战演练-灵活运用的五阶段教学模式。即

1、带入情境

根据典型工作任务,设计出其下的多种工作情境,将学习环境由单纯的课堂变为课堂和工作场所的结合体,努力缩短理论和实践的差距,以图实现学校和行业的无缝链接,培育成熟的职业化人才。

2、引发问题

在仿真的工作情境中,学生会遇到书本上没有接触到的案例,产生一系列的问题,这与实践中问题的不可预料性是相吻合的,发现问题的过程本身对于学生也是一个激发主动思考的过程,也将促成学生接下来去寻求解决方案的行动。

3、寻求方案

发现问题,小组将开始分析讨论,这个过程十分重要,学生在这个阶段将回顾已经学习过的案例和解决方法,从中寻求答案,旧知识得到巩固加强;讨论的过程将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并且听取别人的意见后,加以辨别和筛选,重新整合思路,问题的解决方案基本形成。这个过程将加强学生的思考推断能力,并逐渐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和加快社会品格形成。

4、实战演练

经过讨论,小组成员将按照解决方案进入到工作情境中进行实战演练,演练过程中会检验方案的可行性,发现问题和缺陷,小组成员需要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再次讨论,修正和完善解决方案,并在演练中进行验证,这与项目教学法的研讨-实践-反思的过程相符合。

5、灵活运用

经过实战演练,针对特定工作情境的问题处理方案已为小组成员所掌握,接下来需要进行总结评价,以便面临类似工作情境时,可以做到及时采取的恰当的处理方式,以不变应万变,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至此结束。

(三)教学手段

为了加强教学效果,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有更直观的感受,组织学生亲临酒店参观考察,在现场对即时情景进行分析讲解。学生在变化后的学习环境中遭遇问题更多,主动思考行为增加,认知更迅速。为此,可以采用情景模拟法、任务驱动法、分组讨论、视频资料讲解等多种实践性教学方法。

1、情景模拟法

对于典型的工作任务,在讲授结束后,设计数个情境,让学生分组讨论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模拟演练。一方面提高学习兴趣,一方面反复加深印象,增进了学习效果。

2、任务驱动法

典型工作任务的设计和解决过程贯穿于开课学期始终,不仅最后有期末的考核任务,每个工作模块后有模块内工作任务,每个典型情境之后也会有分组任务需要学生去思考解决,并且每个任务都会和学生的成绩关联。

3、分组讨论

将学生编成数个小组,课程周期内都以固定的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活动和演习操练,在接到每个任务时,都需要集中小组智慧和力量,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对于学生的团队性和合作性方面的素质培养有相当的积极意义。

4、视频资料讲解

为丰富教学内容,增加学习兴趣,穿插一些动影像资料,在课堂即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观看和学习。

四、当前教改面临的问题

(一)资料

酒店韩国语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相关书籍、视频、教材等资源都不足,这给教材的编写和教学内容的组织都造成了很大的阻力。另外,怎样将酒店专业知识与韩国语基础

识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是对专业教学的更高要求。

(二)实践类教学的资金

酒店韩国语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它需要教师和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去体验工作场景,更好的去理解记忆工作环节和流程以及灵活应对在工作场景中遇到的各类突发事件,模拟工作场景和去酒店直接实习需要大量资金作为支撑,才能完美的完成教学任务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专业人才的缺乏

目前酒店韩语类人才在市场上相当匮乏,从事韩国语教学的教师大都不懂得酒店相关知识。精通酒店知识的教师也不懂得韩国语,这给这门课程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教学效果也很难保证。

五、优化酒店韩国语课程设置,建立完善教学体系的重要意义

(一)凸显特色,力塑综合,实施“语言习得+酒管素养+文化认知”课程教学

酒店韩国语必然包含应用韩国语和酒店管理两个层面的内容,而对韩国文化的深层认知,又是提升课程学习效用的要素。因此,在组织教学过程中,把文化认知作为潜在的主线进行培育,使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文化内涵的体验同步,进而促成了三者相互促进、有机融合的功效。

(二)教习同步,知行合一,推动酒店场景授课

拥有完善的酒店管理实训设施,这是推动场景授课的有利条件。对酒店韩国语课程内容作针对性调整,教学内容可以在特定场景中真实体现。从实际效果而言,作为一种酒店实物的直观切入和现实场景的有效模拟,酒店场景授课充分地实现课程教学与学生练习的统一。

(三)增强互动,丰富活动,促成课堂教学与课余研习的有机结合

提倡互动性教学,挖掘教师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养成浓郁的教学相长氛围。形成课堂与课余有机互补,教师与学生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全国花.酒店韩国语[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12).

小学语文课后服务教学设计篇(7)

经济全球化和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现实要求高校要培养大量既具有扎实全面的专业知识又具备熟练的专业外语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的国际专业人才。在信息技术类专业课程中实行双语教学,能够使学生掌握大量专业外语词汇,提高运用英语进行专业技术交流的能力。因此,在当前新兴的软件服务外包教学中,创新的专业技能教育联合双语教学,可以提升软件外包人才培养质量。

1实施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近年来,软件产业已经发展成为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目前,印度是国际软件服务外包市场中最大的软件外包承接国,占全球市场总额的65%,因为其有人力资源优势。而我国的软件服务外包产业虽然处于高速增长期,但每年至少存在20万的人才缺口,人才瓶颈已成为我国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

作为山东省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的地方高校,我校积极响应教育部、商务部关于加强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指示,建立了山东省首个“软件服务外包”专业。软件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需要根据市场需求灵活制定培养计划,其中一项重要原则就是提高双语课比例,培养既精通专业,又具有与世界交流能力的国际软件外包人才。

2高校双语教学模式的探讨

我国双语教学的起步较晚,应该借鉴国外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在美国和欧洲,基于内容教学理念的各种教学方法都以学科知识为背景,注重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注重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实现学科知识和语言能力的共同提高[1]。其次,我国包括英语在内的其他语言教学通常情况下只能称为TEFL(Teaching English as Foreign Language),而只有当目的外语逐渐成为日常交流用的语言之一,双语教学才能称为ESL(Teaching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2]。

就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来说,高校和各种培训机构中出现了三种双语教学模式:① MIC全浸入模式;② 双语混合模式;③ 汉语为主模式。

2.1全浸入模式

全浸入模式是我国双语教学的最高层次。教师采用全英语或接近全英语的形式授课,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都非常高。笔者的观点是,全浸入式双语课应该尽量安排在大三之后,大三之前给学生进行一定的双语训练,并将本专业的专业英语课程作为前置课。

2.2双语混合模式

双语混合模式是当前高校采用最广泛的一种模式。教师采用英汉结合方式,先用英语讲解重点和难点,再用汉语解释。这种模式在一定的课时内用两种语言重复同一知识点,必然会影响正常进度。笔者的观点是,为保证教学内容,应该适当增加双语课的课时。其次,老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再决定是否用汉语解释。

2.3汉语为主模式

以汉语为主教学是一种最初级的双语教学模式。教师主要使用汉语讲授内容,重点是介绍专业英语词汇。这种模式主要应用在没有专业英语基础的低年级课程中,比如我校在大一开设计算机文化基础,增加学生的专业词汇,为全浸入式双语课作准备。

3软件工程双语教学的实践

2007年,笔者担负的软件工程双语课经过层层筛选获得了校级双语课立项,每年在大三的四个专业班级中选出一个作为该课的双语班。在几轮课程的尝试过程中,笔者大胆借鉴了国外大学的“双向交流型”课堂模式和培训机构的项目实战作业方法,在下列几个方面摸索得到了一些适合软件工程特点的双语教学经验,特别针对新的软件服务外包专业改革了实验环节的双语教学,获得了学校和学生的肯定。

3.1教材和参考书的选择

高水平教材是一门课程成功的基础。相比普通课程,双语教学中学生更加依赖教材。为了保证学生在获得前沿专业知识时又能掌握最标准的专业英语,我们坚持选择英文原版教材,在课堂中引入原汁原味的英语表达方式和学科知识。同时,为了协助学生理解英文教材,我们给学生指定了涉及该领域的多本中英文权威书籍,激励学生多读参考书。

3.2双语授课方式的探索

在选择双语授课方式时,我们考虑在提高课堂英语讲授比例的同时更加重视使学生听懂,能消化吸收。因此,我们采用“渐进式”双语穿插模式授课,要求学生会用汉语解释关键内容,课程后半段基本用全英文授课,并通过提问来确定学生接受情况,随时灵活调整。例如:在讲白盒测试时,对最简单的覆盖方法“Statement Coverage”,会完全使用英语讲解,并让学生分析该方法的缺陷,而对比较复杂的“Multiple Condition Coverage”,则用部分汉语辅助讲解,以保证学生对难点的正确理解。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还要精心设计课堂提问,避免“Yes or No Questions”式的问题,因为这样的问题,学生即使不明白,也会大声说“Yes”,也没有得到任何锻炼口语的机会。笔者增加了因果式和假设式提问,引导学生积极用英语思维,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在课堂提问中真正学到知识,并能运用于实际,获得成就感。

此外,根据软件工程服务外包的教学要求和课程特点,我们在通用的双语教学基础上进行改进,增加了下面的双语互动环节,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锻炼了学生的专业英语表达能力,达到了非常好的双语互动教学效果。

1) 内容回顾 (Recapitulation)。

作为一项作业,笔者要求学生坚持用英语写“课程日记”(Course Diary),即课后用英语对每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每节课开始时,我们会开展一个“Recap”(内容回顾)环节,由学生用英语对课程内容进行总结。这项作业首先使学生将听到的内容进行梳理,并总结为自己的知识体系,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其次养成了其主动应用专业英语写作的习惯;最后锻炼了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2) 自主阅读检查(Self-reading Review)。

通过“Self-reading Review”(自主阅读检查)环节,教师检查学生的课前预习效果。每次课后作业,教师会给学生指定独立阅读内容,让学生总结预习过程中碰到的专业英语词汇,针对学生总结的内容,教师再进行补充和针对性的讲解。这项内容虽然会占用课堂时间,却为后面的英语讲课扫清了障碍,突出了重点,大大提高了讲课效率和学生水平。

3) 双向互动(Two-way Interaction)。

中国的大学课堂一般为气氛严谨的“单向传授型”模式,教师处于传授知识的主动地位,而学生成为接收知识的被动者,课堂很少有交流,即使有也是学生被动接受老师提问。在笔者的课堂中,任何时候有问题,学生可以举手直接发问,教师得到及时反馈,学生及时弄懂问题,更好地理解后续内容。

4) 小组陈述(Group Presentation)。

软件工程包含了很多理论,如果使用“填鸭式”方法,学生根本无法消化吸收。因此,笔者对一些重点理论加入了案例讨论内容,这些讨论有时在课程开始,从而引出核心理论,也可能在课堂结束,通过案例让学生体会所学理论的实际应用,并引出对本次课程的总结。例如:在讲授“软件过程模型”时,通过一个实际失败项目,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项目失败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每个小组使用提前准备的幻灯片用英语陈述,其他小组对其解决方案进行质问。最终,大家讨论得到项目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过程”出了问题,从而引出课程的核心内容“软件过程模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从实际问题中体会到理论的重要性,并学会了用英语来分析、思考、阐述、讨论和总结问题,提高了学习热情,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

3.3双语多媒体幻灯片的设计

多媒体幻灯片主要依据授课计划和原版教材设计,并针对双语教学和课程特色进行了改进。首先,以中英文结合的方式设计幻灯片,对于复杂和核心的内容辅以中文解释。其次,配合双语授课模式,每节课开始的幻灯片都归纳本次课涉及的专业英语词汇,利于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最后,幻灯片中尽量多采用各种图表结果和设计图,利用多媒体直观形象的特点增强教学效果。

3.4综合性实验项目的设计

对比程序设计课程,软件工程中增加了很多理论性内容,学生只能先获得一个感性认识,而后通过实践才能深入体会。因此,在实验课中,我们参考了一些IT外包项目和培训机构的案例,精心设计了两个实战项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组成开发团队,在两个实战项目中分别选择担任不同角色,根据项目特点选择不同的开发过程,最终提交各阶段英文设计文档。在每个阶段,每个团队都要制作英文幻灯片并派出代表陈述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获得了很多课堂无法涉及的开发细节经验,熟悉了开发过程和角色责任,锻炼了撰写英文文档和英文口头表述能力,对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起到了巨大作用。

3.5课后作业和考核方式的改革

课后作业是巩固课堂教学效果的另一个重要手段。对于软件服务外包的软工双语课,我们注重的不是作业的数量,而是作业体现的教学效果。作业主要有“主动作业”和“被动作业”两部分。“主动作业”是和课堂教学环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是“复习”,二是“预习”。“被动作业”包含两部分,一是根据需要布置的笔答题,二是实战项目需要提交的英文报告。经过几届学生的实践,笔者发现,“主动作业”在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提高外语技能上的效果出人意料地好,许多学生不再害怕查阅英文资料和撰写英文报告,对今后的深造或工作都有很大信心。

在考核中,我们加大了平时学习表现和实验成绩的比例,作业占5%,课堂表现占15%;实验占20%;期末考试占60%。期末试题和答题采用英语形式考试。由于平时课堂、课下和实验都营造了良好的双语学习环境,学生能够轻松地应对最终考试。

4结语

相比普通的软件工程课程,软件服务外包方向的软件工程双语教学必须突出两个特色。第一,培养软件外包企业需要的“适用性”专业人才;第二,培养具有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的“国际化”人才。为了突出以上两个特色,我们在实践中摸索得到一些经验,在双语授课模式、实验教学、作业和考核的各个环节进行了改革,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专业英语的应用能力与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感到双语教学在高校仅处于起步阶段,提高双语教学质量仍是一项长期工作。改革不能仅仅局限于高校,还应该在整个教育体系的各个阶段全面展开,使学生能尽早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无障碍地学习和思维,成为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亚能,张秀峰. CLIL学习理念对双语教学的启示[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11):161-162.

[2] 杨矫,赵炜. 在高校双语教学中探索针对学科特色的教学方法[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297-298.

[3] 盖兴之. 双语教育原理[M]. 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7.

Special Bilingual Teaching Model to Cultivate Software Outsourcing Talents in Universities

HAN Ting-ting

小学语文课后服务教学设计篇(8)

我国目前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注重培养服务外包人才,这对高职服务外包英语教学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国务院关于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中倡导高校以人才需求为导向调整优化服务外包专业和人才结构,依照服务外包人才相关标准组织实施教学活动,进行课程体系设置改革试点。何芳,谢职安(2012)认为社会需求的服务外包人才应该是复合型人才,具备基本技能素质和专业技能素质,其中基本技能包括读写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计算机操作技能及书面沟通技能。《2007中国服务外包报告》指出,不同业务领域对英语语言的基本技能需求是流利的外语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演讲与交流能力。

高职服务外包英语教学既要满足高职教育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需要,又要满足服务外包行业侧重学生听说基本技能的需要。鉴于高职教育正在倡导工学结合、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育模式,英语教学要以职业教育为背景,将职业技能融入到英语教学中,建立以工作岗位需求和工作过程为基础的课程体系。

二、需求分析

教师应该展开行业需求分析,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在英语职业技能方面的具体要求。此外教师还需要对学生进行需求分析,通过调查学生目前的英语水平进行学情分析,总结出学生亟需提高的语言技能方面的能力。科学、客观、全面的需求分析奠定了我们进行高职服务外包英语课程设计与实践的基础。

根据用人单位对服务外包人才语言技能培养的需求,我们把英语教学的目标设定为提高学生在职业环境中的实际英语应用能力。英语教学要兼顾基础英语教学和专门用途英语教学(ESP,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s),致力于将基础英语教学与某一个领域某一个行业联系起来,将与具体行业主要职位工作过程相关的英语内容组织到教学过程中来,最大程度地体现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的一致性。通过学情分析,我们发现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较为薄弱,尤其是听说技能方面,学生普遍对英语学习缺乏信心失去兴趣。不同专业对学生的语言基本技能要求侧重点不一样,各系部的英语教学安排也不同。本文的课程体系设计以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金融管理系为例,指出高职服务外包英语教学应在基础英语教学后讲授专门用途英语,设置仿真的英语环境,设计真实的教学任务,实施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注重对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三、高职服务外包英语教学设计与实践

1.教学内容

英语教学首先要进行基础英语教学来巩固学生的语言基础,然后再讲授专门用途用语。英语语言能力是职业能力的辅助成分,而职业能力是非英语专业高职学生能力构成的主体。英语基本技能作为一种交流工具,只有在职业环境中才能发挥最大效用。基础英语教学重视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突出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而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根据学生未来职业岗位的需求,确定具体的英语交际能力。正如学情分析中指出的高职学生普遍英语基础较为薄弱,没有基础英语学习铺垫的专门用途英语学习成效缓慢。再者,在职业环境中,日常英语交流是经常出现的,而这仅需通过基础英语学习就可以获得基本的语言技能。由于在工作中要大量使用行业英语,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是必要的,而且应该是整个英语教学的重点。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是基础英语教学的延续,只有在学生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发展到一定阶段才能开展专门用途英语教学。

我校金融管理系英语教学采用基础英语和专门用途英语相结合。在第一学年,开设两个学期每周6个课时的基础英语课程,其中包括4个课时的综合英语,2个课时的英语强化(第一学期)或2个课时的基础英语写作(第二学期)。通过第一学年基础英语的学习,学习者巩固了语言基础,在听、说、读、写综合能力方面有一定的进步。在第二学年,开设两个学期每周6个课时的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其中包括4个课时的职业英语(第三学期)或4个课时的服务外包英语(第四学期),2个课时的职业英语写作;最后在第五学期,开设每周4个课时的职业英语体验课程。我们的教学目标是:通过专门用途英语课程的学习,学生最终可以用英语汇报项目、听懂英文会议、书写英文简历,读懂与专业相关的材料。

2.教学环境

建构主义理论提倡语言学习要创建真实的学习环境,这也是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核心理念。建构主义理论指出学生为认知和信息加工的主体,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进行学习,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在学生意义建构的过程中,教师不应该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而应该是学生意义建构的总设计师、指导者、帮助者、合作者和促进者。英语教学要在轻松的语言学习氛围中展开,努力设置仿真的英语工作环境,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真实工作场景下的英语使用环境,启发学生进行体验式学习。

我校教师在服务外包英语教学过程中,打破常规的教室座位排列,以小组为单位,共六组围绕教室进行U型布置。教师不单是在讲台上授课,更要在小组中对学生活动进行启发指导协助。这种座位布置能够有效地为学生创造仿真的职场英语环境,方便学生开展小组活动,进行小组活动成果汇报。在这种教室布置中,教师通常采用情景模拟、案例、微项目来组织教学,帮助学生体验英语在职场环境中的应用,彰显教学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实用性。在职业英语I第1单元的教学中,教师组织微项目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立自己的公司,其中包括公司名字,公司标识(logo),公司产品,公司组织架构以及公司经营方式。这个微项目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学生认真进行讨论,课后借助网络资源进行调研,最终展示了令人满意的微项目成果。尤其是公司标识那一部分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创造力以及想象力,学生对课程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参与积极性。

3.教学方法与手段

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比较薄弱并且用于英语学习的时间有限,教师应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组织课堂教学,使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能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得到最大化的实现与提高。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互动教学、多媒体教学、体验式教学、英语第二课堂等方法手段来开展教学活动。

教师在讲授课程内容时应该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从而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地进行语言学习。教师在启发式讲授的基础上,创造条件开展师生互动教学,进行课堂问答训练、听说训练、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教师应该开发网络资源,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并且创建网络课程,逐步引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仿真的职场英语环境中鼓励学生进行体验式学习,结合企业工作要求开展职场实训,真正实现校内综合集训与校外企业顶岗实践两个依托平台的有机结合。在课堂教学之余,教师要引领学生组建第二课堂,开展诸如英语角、英语俱乐部、口语竞赛、演讲比赛等活动,为学生提供拓展性学习的空间。

4.课程评价体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建立全面、客观、科学、准确的课程评价体系,这有助于教师适时得到教学反馈,及时改进教学管理,最终保证教学质量。赵应吉(2012)认为我们应该建立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做到评价对象、评价目标、评价标准、评价主体、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在对学生英语学习进行评价时,应该摒弃以终结性评价为主的考评,增加形成性评价在考评中的比例,建立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

小学语文课后服务教学设计篇(9)

在当前形势下,越来越多的高职=}酉店管理专业将酒店英语课程列为必修课,酒店英语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普遍性的问题,教学效果不理想。

1.1学生英语基础弱,整体学习气氛差。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偏弱,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差。语法的掌握不扎实,发音不正确。课堂上很难开口,表达能力不强,课后遗忘速度陕。从整体环境看,高职院校的英语学习气氛不浓,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理想。

1.2师资队伍薄弱,培养跟不上。酒店英语教学的师资配备不顺畅。从事公共英语课教学的教师英语功底好,但是对酒店专业所知甚少,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在设计教学项目上与专业联系不紧密,对于专业词汇不熟悉或不理解,也很难营造正确的工作情境,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从事酒店专业课程教学的教师,英语水平又稍显不够,多采用中英文结合的双语教学,不能营造纯英语的教学环境,不利于营造学生的口语练习情境。

1.3教学条件陈旧,教学手段单一。高职院校酒店英语的教学条件跟不上,硬件设施不配套。教学手段陈旧,往往局限于课堂教学。在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沿用传统的讲解词汇、翻译段落的教学方式,课堂显得枯燥乏味,学生机械、被动的接受,教学效果不理想。

2酒店英语教学的改革思路

2.1提高重视,调整课程设置。在制定培养方案时,尽早开设酒店英语课程,增加酒店英语课时,延长开设学期。新生入校后的第一学期一般只开设为了帮助学生考级的大学英语课程,尽早嵌入酒店英语课程,能增强学生语感,有助于英语考级。同时,英语考级的大环境也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风气。在教学开始前,向学生介绍清楚该课程的开设学期、课时、课程的作用、教学目标、作业形式、考核方式等,由于是多个学期的连续授课,帮助并且要求学生对酒店英语的学习定下明确的目标,每个学期结束后对学生进行评价,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2.2基于工作岗位和项目流程设计教学内容。2004年国家教育部颁发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明确规定,英语教学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这就要求酒店英语教学将语言基础能力与工作岗位英语使用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设计教学内容时,以工作岗位和项目流程来设计教学项目。例如,根据酒店的四个一线营业部门一前厅部、客房部、餐饮部、康乐部的服务功能将酒店英语分为四个学习模块:前厅服务、客房服务、餐饮服务、康乐服务,再根据各岗位的服务流程,设计教学内容。

2.3因材施教,注重学生听、说能力。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功底普遍偏弱、学习兴趣不高,这是不争的事实。针对这种学情,因材施教、在酒店英语教学中突出实用性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在工作中迫切需要掌握的是英语听、说的能力,因此,酒店英语的教学主要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为目标,注重正确发音,通过反复的强化练习,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弱化语法、写作教学,将这一块能力的培养,放到学生的实际工作当中。

2.4营造工作『青境,开展仿真教学。将现有的实训设施利用起来,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走出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将酒店英语教学课堂放到仿真模拟实训室,营造真实的工作.隋境,开展仿真教学,通过角色扮演法等教学方法,模拟睛境对话。教学内容围绕前厅服务、客房服务、餐饮服务、康乐服务等项目来设计,在仿真的实训室中,通过让学生扮演服务员、客人、观众的方式,开展隋境教学,既培养学生的FI语表达能力,又能与专业知识相结合,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小学语文课后服务教学设计篇(10)

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全面推进,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将构建以任务型教学为途径、以活动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呈现出课堂轰轰烈烈、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的情景,然而,我们可以发现,很多课课上热热闹闹,课堂气氛非常热闹,课后学生却一无所知或者是知识掌握不牢固。为什么会出现这些“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式活动呢?主要原因是我们的一些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只注重了活动的趣味性、活动的形式和学生的主体性,而忽视了活动的有效性,从而导致活动流于形式、表里不一。长此下去,不但学生基本能力得不到培养,而且教学任务也难以完成,活动设计一旦运用不好还会损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怎样才能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将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课堂活动设计要有目的性,形式要为内容服务

新课程标准倡导活动途径,通过表演、唱歌、游戏、竞赛、猜谜和画画等小学生容易接受的形式,来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初步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的能力。然而,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一堂英语课上学生又是说又是唱,又写又画又跳又演,有的老师玩完了这种乐器又去忙另外一种,忙得不亦乐乎,简直就是一场才艺大比拼。这些课看上去既不像音乐又不像美术,更不像英语课,这样的课能不能算成功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任何活动都应是为了学生获得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而设计的。如果采用的教学活动形式脱离了教学内容,偏离了教学目标,那么再好的教学形式也不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广泛采用贴近学生生活的、易于学生参与体验的任务型教学活动。例如,在教学PEP四年级上册Unit 5“What would you like?”Part A的教学内容时,教师设计“Menu”让学生“到餐馆用餐”的活动,让学生用画好的食物卡片练习食物的单词rice、fish、beef、soup、noodles、vegetable、juice、bread、milk、chicken、hot dog、hamburger。利用服务员进行招待、客人点菜的场景,练习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 Can I have some noodles,please? Sure. Here you are。这个教学活动教学目标十分明确,学生表述食品和要求食物的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这样的设计就是有效的教学设计。 转贴于

二、课堂活动设计要紧紧围绕主题,为教学目标服务

新课程理念下,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学生能够用英语做事情是课堂教学目标达成的主要体现。我们曾听过一些课堂教学竞赛活动,有些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得很好,每一个环节紧密相连,如行云流水,自然一气呵成,让人感受到舒畅的美。如:一位教师在教学My favorite season(我最喜欢的季节)时,课堂上不仅复习了颜色、衣服、水果等单词,还复习了一些活动,但是每一个活动都紧紧围绕season而进行,最后逐步展开到让学生练习写英文诗、朗诵诗,整堂课自然、流畅。

三、课堂活动设计要有次序展开,循序渐进

课堂教学准备活动时可利用English songs、chants、guessing games等活动来调动学生的情绪,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愉悦感,从而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的时候要注意活动的过程要有序地展开,注意每一个环节要层层递进,像波澜一样逐步展开。

如以上提到的一位四川教师在上My favorite season(我最喜欢的季节)时,在教学完四个季节后,设计看颜色猜季节名称进行复习,然后看图片猜季节、看短语猜季节、读句子猜季节,最后到学生自己写诗、朗诵英文诗,每个环节层层递进,由易到难,学生在不断获得新知和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中进步,这样的设计可谓匠心独具。

小学语文课后服务教学设计篇(11)

在App教学、“微时代”等教育环境下,“微课”已成为一个不再新潮但依旧盛行的教育理念。将微课、导学运用于化学、地理等各类实操性学科中的研究迅速发展。“微课导学”研究迅猛发展,获得成就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新问题:如何与实际教学有效整合;微课导学的系统应用研究几乎只见于化学等实操性学科等。戏剧教学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文化底蕴、语言实践能力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引起了广泛关注。国务院于2015年出台《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要求振兴我国戏剧文化。戏剧课本虽然一直占据语文课本的一席之地,但均以点缀为主,数量少、学习浅。教学中,师生也只是根据常用的散文、小说等分析方法进行“纯理论”学习,忽视了戏剧固有的舞台性和实操性。笔者根据戏剧的舞台性、实操性相对较强的特点,对既有的“微课导学”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戏剧教学的“微课导学”教学模式,希望实现戏剧教学的突围创新。

二、“微课导学”教学模式

“微课导学”可以为学生创设更多主动学习的机会,引导过程覆盖课前、课中、课后,有效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因此,根据戏剧的舞台性、实操性强的特点,在教学中有必要构建一种基于“微课”与“导学案”的戏剧教学模式。“微课导学”教学模式指“在实操型课程的课前预习、课中学习和课后复习三个教学环节中,利用‘微课’视频和‘研学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移动学习和个性化学习”[1]1。“微课导学”教学模式兼具“翻转课堂”和“研学后教”的优点,可以“节约师生时间、节省实操材料、提高教学效率,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动手实践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等”[1]2。

三、“微课导学”教学模式在戏剧教学中的应用

据笔者统计,本校使用频率最高的5册语文教材中,入选课文总共133篇,而戏剧文本只有4篇,其中还有2篇是非讲读课文。在实际的教学中,大多数教师考虑到职业学校的学生文化素养不高,讲解时也只涉及故事主题、人物形象、修辞手法等基本内容,未体现出戏剧文体的独特性。而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我们需要把戏剧教学落实到语文课堂中来。根据戏剧的舞台性、实操性等特点,戏剧教学除了要分析戏剧文本外,还应该加入设计制作道具、编写剧本、排练表演等教学内容,其教学环节包括文本解读、道具设计、剧本设计和排练表演等部分。而微课短小精悍、主题突出、可反复播放,非常适合道具设计制作、剧本编写等内容的教学。这里以《窦娥冤》的教学内容为例,介绍“微课导学”教学模式在戏剧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窦娥冤》的教学重点是对窦娥形象和写作意图的解读,难点是剧本编写。

(一)课前:教师准备,学生预习1.预习教师分析学生的戏剧知识掌握程度和窦娥冤的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设计“导学案”,搜集上传教学资源,制作微课视频,帮助学生自主预习。2.制作微课视频教师根据窦娥冤教学任务的需要,针对写作背景和历史上的孝妇形象、道具设计制作、剧本编写等学习内容分别录制3个“微课”视频。写作背景和孝妇形象用flash制作动画式微课视频,时间控制在5分钟内,旨在为解决课文重点做准备。道具制作主要包括服装、枷锁、砍头刀、白绫、雪花,要用到衣服布料(元朝衙役、刽子手服装)、剪刀、彩笔、白布、方形木板、长形木板、小木锯、铁链、白纸(雪花)等配件。道具的制作需要一定的想象力和技巧,其中服装的制作最难。为了帮助学生制作出罪犯、衙役、刽子手的简易服装,要将服装的设计和制作过程用录像的方法录制下来,做成微课,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剧本编写的微课录制,要用到舞台、台词录音、体式动作视频等内容,这部分也是本课的难点,要采用录屏的方法录制微课,时间控制在6分钟内。3.学生的准备学生在“导学案”的指导下,观看3个微课视频预习功课,熟悉写作背景和历史上的孝妇形象,了解道具设计制作和剧本编写的基本方法流程。学生借助“微课”和“导学案”自主预习,完成问答,记录疑惑。

(二)课中:学生探究,教师答疑1.课中任务布置教师准备好上课情境和道具配件,每人1台平板电脑,每组1本空白剧本,每组1套道具制作材料。教师布置任务,要求学生分组探究文本,解决本课重点——窦娥形象和写作意图,在此基础上,根据文本线索和导学案、微课提示设计制作道具,编写剧本。此环节中,教师是支持者和答疑者。2.学生根据任务进行组内分工学生根据任务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优势,进行组内分工,按步骤完成教学任务。文学素养高者,带领组员进行人物形象分析、写作意图探讨、写作手法研究等理论性学习;动手能力强者,负责道具的设计制作;写作能力强者,负责剧本的编写。这样,小组在整体把握文本的基础上,分工负责道具设计和剧本编写,达到效率最大化。在道具制作和剧本编写的环节,微课视频发挥了最大的优势,视频可以反复播放、逐帧观看,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及时在微课视频中找到解决答案,经过观看视频和小组讨论仍不能解决的,再请求教师提供帮助。学生在微课导学、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师生互动、挑战竞技的环境下完成文本解读、道具设计、剧本编写等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