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康复护理的措施大全11篇

时间:2023-10-17 09:25:23

康复护理的措施

康复护理的措施篇(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7月~2018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面瘫患者128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男28例,女36例,年龄19~76岁,平均(46.34±7.28)岁。试验组男25例,女39例,年龄18~74岁,平均(45.17±6.59)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患者经静止检查、运动检查确诊;所有患者自愿加入本研究;该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面部外伤者;对艾灸过敏者;中途退出者。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办法,使用湿热毛巾对脸部热敷,每次敷15~20min,3次/d。使用红外线照射面部,灯头距离面部30~40cm,20min/次,2次/d。试验组采用中医特色护理方案,方法如下:①中药湿热敷。将马钱子、炒栀子、生姜、薄荷叶等中药置于布袋中,煎煮30min,取出布袋冷却至45℃~50℃,去除水分至半干,敷在患者面部,30min/次,2次/d;②穴位按摩。将手按于患者面部进行摩擦至面部发热,之后取穴阳白、承泣、迎香、地仓等,用拇指按压,每个穴位按压1min,2次/d[1];③面部艾灸。取艾条制成3cm小段,点燃,放入外部套有棉套的温灸盒中,冷却至不烫手后对患者面部施灸,取穴风池、太阳、下关,患者面部温热、发红后即可停止,艾灸时间约为20min;④耳穴贴压。使用75%的酒精对患者额、口、眼等结节反应点进行消毒,之后用玻璃探棒按压至形成小窝,将王不留行籽放于小窝内,并用胶带固定其位置,按压至患者出现麻痛感,每个穴位按压1min,3次/d。每天贴压一侧耳穴,隔日贴压另一侧;⑤康复指导。指导患者开展肌肉功能训练,以加快面部肌肉活动能力的恢复,训练包括:抬眉训练、闭眼训练、耸鼻训练、示齿训练、鼓腮训练等。每个动作重复10~20次,每天进行3次[2]。使用以上方法连续护理2个月。

1.3观察指标

使用面神经评定系统评估患者的面瘫程度,对比两组患者的恢复状况,并进行以下标准的评级:显效-患者口角下垂、眼裂扩大、表情肌瘫痪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有效-患者口角下垂、眼裂扩大、表情肌瘫痪等临床症状有所好转,但依旧存在面部不对称、大笑时口角歪斜等症状;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改善[3]。总有效=显效+有效。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估患者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满分100分。十分满意90~100分;满意70~89分;不满意<70分。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有效率对比

试验组护理有效率为93.7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2.81%,P<0.05.

2.2两组护理满意度

康复护理的措施篇(2)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1-0066-01

在现代社会中,精神性疾病已成为危害居民健康的较大的社会性问题,精神病患者患病的特征具有不稳定性,并且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复发可能性。所以,为了提高治疗效果和质量,以防病情的反复发作,现对我社区筛查出的16例精神病患者通过护理与管理取得的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的16例均为我社区筛查出的精神病患者, 男9例,女7例,年龄17~76岁,平均40.3±4.1岁。通过对所有患者的病理情况、生存质量水平等进行基线测量,然后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康复治疗。

1.2康复护理与管理措施: (1)药物治疗:在整个精神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必须坚持药物治疗,它在精神病患者的治疗中起着关键作用。所以作为社区医生需要按照相关规定,在规定时间去精神病患者家进行家访活动,与此同时给予药物的发放。在药物治疗之前,必须要向患者家属讲明药物治疗作用的效果,使他们认识到药物治疗的好处,这样在他们的帮助下患者才能良好的配合医生的治疗。要叮嘱家属监督患者的及时的服药,对患者藏药的现象给予及时的纠正。同时,社区要安排专门人员针对精神病患者的治疗定期进行家访活动,通过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和交流,了解患者的情况,使患者和家属认识到药物的一些副作用,同时叮嘱家属和患者不要随意对用药量进行更改,更不能随便的停止服药[1]。如果患者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形,要将患者及时的送到医院就诊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对患者情绪进行合理的调整,以防疾病的复发。(2)心理治疗: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要逐渐的树立患者的自尊自爱意识,积极的配合医生的治疗。在社区医疗机构设立心理治疗部门,安排心理医生定期对患者进行心理开导和咨询,使患者及其家属了解病人发病的原因,逐渐树立起患者治疗疾病的自信心,积极的鼓励患者与病魔做斗争。在治疗过程中,鼓励患者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可以让患者参与简单的劳动中,使患者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态。(3)工疗、行为治疗措施。在治疗的过程中,对于那些病症不是很严重并具备劳动能力的病患,可以在其家属的帮助下进行简单的劳动如养花或简单的家务劳动。此外,在整个社区中还可以建立工疗站,通过集体的培训改善患者的病症。(4)家庭护理措施:在家庭生活中,精神病患者可以在其家属的帮助下改善饮食结构、改变生活规律以及读一些具有愉悦身心的读物等,帮助病人恢复。患者家属可以通过专业人员的指导和培训,掌握一定的技术,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医院要针对不同的病例采用不同的方式,并建立康复记录。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采用x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为P

2结果

护理与管理前患者的病情改善率为25.00%(4/16),护理与管理后的病情改善率为56.25%(9/16),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将社区作为整个精神病患者治疗的基础工作点,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定期的培训,积极的寻找有利于精神病患者恢复的力量,为患者的康复创造各种条件。同时采取一定的方法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进行定期的康复治疗,减少患者身边的不利因素,提高患者的康复质量。据相关调查研究表明,精神病患者在病情的治疗过程中的恢复情况不仅与患者所使用的药物有关,其他相关人员在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态度也对患者病情的控制有着一定的影响。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相关资料以及各个医院的调查资料表明[2],现在社会中医院的专业化治疗措施不能满足医院中所有精神病患者的需求。所以必须在精神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设置专门的管理和护理机构,该机构最大的特点在于其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在社区参与的同时,相关专业人员还要与患者亲密接触,及时的了解患者的病况,在患者病情恶化时进行及时的治疗。

总之,在精神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管理和护理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精神病患者康复中起到良好的作用,改善精神病患者的病症,同时能够提高精神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提倡在各个医院中设置管理和护理精神病患者的专门措施。

康复护理的措施篇(3)

2 冠心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2.1 焦虑的心理护理 多见于冠心病初次发病的患者,而且可能通过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导致并发症和不良预后。?

由于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呈昼夜变化,患者对自己所患疾病能否治愈常常产生焦虑心理,特别当心律失常频繁发作时,患者顾虑重重,心神不定,焦虑不安,睡眠减少,情绪低落,使原有病情加重。针对这样的患者,要充分了解他们的个性,讲述有关本病的知识,给予耐心的心理疏导,稳定其情绪,使其正确理解护理要求,从焦虑状态中解脱出来,消除疑虑,自觉配合治疗和护理。?

2.2 紧张恐惧的心理护理 多见于再发性心肌梗死,心衰反复发作,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这类患者往往因病情反复发作,药物疗效差,对疾病的恢复失去信心,总感到身体不适,表现为抑郁、悲观、愁眉不展,对人冷漠。?

恐惧心理在临床上常常表现为紧张状态。冠心病患者常在夜间发作或夜间症状加重,有的患者每到晚上睡觉前即开始精神紧张,有的患者看到抢救别的患者而紧张恐惧,有的患者看到一些抢救仪器及吸氧的装置精神就紧张,促使病情加重。针对这种心态,患者入院后即以热情亲切的态度与之接触,主动介绍监护室的环境,用稳重娴熟的操作取得患者的信任。同时,运用暗示、说服、示范、诱导等方法,让患者学会放松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消除紧张心理因素,使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信赖感和安全感,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3 忧虑的心理护理 忧虑心理在临床上表现为对未来事件及其结果的担忧。多见于缓解和恢复期的患者,这类患者担忧冠心病复发,担心出院后病情发作得不到医护人员的及时治疗和照顾。有的患者愿意让一直负责他的医生治疗,担心更换医生后,不了解病情而延误治疗。针对这种心理,我们制定措施,加强有关疾病知识的宣传教育,让患者及家属了解掌握冠心病的发生机制、治疗休养中的注意事项及自我保健自我救护等知识。在患者出院前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表明患者病情好转,缓解期只要耐心坚持治疗,定期随诊复查,精神开朗,查明并避免诱发因素,就可减少或不再发作。?

2.4 否认的心理护理 有的患者不承认自己有病或病情加重,对可能发生的严重后果缺乏思想准备,相信自己的身体会抵抗所有疾病或者根本不相信以往健壮的身体会得病。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主动地、有分寸地把病情和医生的诊断告诉患者,使患者认识疾病的程度,通过一段时间的心理疏导,使患者承认患病,同时讲解病情,介绍当前冠心病研究的进展,明确指出冠心病不是不治之症,回避只能对自己不利。同时结合本病房一些冠心病治愈的实例现身说法,请病情缓解的患者介绍自己在治疗过程中的切身体会,以增强患者信心,使患者认清疾病,配合治疗。? 2.5 角色紊乱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 我们最常用的方法是介绍同种患者康复的病例,创造机会让患者与康复者见面,让他们之间直接交谈,进行双向信息交流。由于介绍者与听者之间相同的角色,患者心理容易接受,直观形象地看到疾病是可以康复的,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

2.6 满足患者对疾病有关知识的需求心理 给患者讲解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一系列变化过程。心绞痛的诱因、治疗药物的使用方法、作用、副作用。告诉患者每项检查的目的及注意事项,检查后及时将检查结果反馈给患者。?

3 冠心病康复护理

3.1 冠心病康复护理的目标:改善心脏功能,减少再梗和猝死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包括:①从冠心病有临床表现时就开始采取措施进行康复;②康复服务的范围包括生理、心理、社会和职业康复,并维持良好适应性;③对潜在的疾病过程,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推迟其发展。具体内容包括控制危险因素,增加患者相关知识,减少心理的焦虑和抑郁,进行医院、家庭和社区三阶段康复治疗,提高其再就业的能力。?

3.2 康复护理的具体措施:引起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血脂代谢异常、高血压、肥胖、糖尿病、肾脏病、静坐的生活方式、过多生活压力等。根据who调查报告显示,由吸烟引起的冠心病病死率约为20%,如果停止吸烟1年,冠心病发生率将减少50%,停止吸烟15年以上,引发冠心病的可能性将很小。?

健康教育的内容应包括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心绞痛发作处理、服用药物(如扩张冠状动脉药、抗凝药及抗心律失常药等)的注意事项及毒副反应、运动时选择运动种类、强度、频率、时间的方法、质量的技巧等。?

4 讨论

康复护理的措施篇(4)

综合康复护理措施是一种针对手术患者所进行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模式,具有综合性、全面性及系统性等特点,能够有效减少因手术给患者带来的强烈应激刺激,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快速促进患者术后康复[1-2]。随着现如今医疗护理模式的改进,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及家属对于护理服务的要求日益提高,因此综合康复护理措施也逐渐得到了广大医护人员的重视,也得到了患者的接受与认可[3-4]。而我院积极学习并总结了该护理模式的特点,在其基础上制定了完全符合我院当前护理条件的综合康复护理措施,笔者对2014年1月—2016年10月间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予以相应干预,并与传统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对照比较,旨在进一步探讨综合康复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及实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择上述时期本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66例,入院后均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术后病理及肠镜等检查确诊为结直肠癌,均未行放化疗治疗;肿瘤无远处转移。患者年龄≥18岁,无严重精神疾病,本人或家属签署了知情同意书,院内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排除CT等检查确证病灶已转移者;急性病发作或者有影响手术治疗的慢性疾病者;肠梗阻或者肠穿孔者。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33例,2组性别、年龄、合并疾病、TNM分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较高可比性。

1.2护理干预方法

1.2.1对照组给予传统常规围手术期干预。①术前给予常规宣教,在术前3d给予半流质,术前2d给予流质食物,术前肠道准备,可口服泻药、抗生素、灌肠清洁等,术前12h禁食、术前4h禁水;②术中注意补液,补液量约为2500mL,注意术中保暖;③术后患者恢复排气后,根据病情遵医嘱,可饮水,进流质,对于疼痛严重者可给予肌注镇痛药,术后患者排气可酌情拔除胃管,术后7d,若无吻合口瘘可拔除尿管及引流管,术后患者可根据情况适当在床上进行肢体活动。1.2.2干预组给予围手术期综合康复护理。①术前准备:向患者告知综合康复护理的具体计划,取得患者信任。积极与患者沟通,向其或家属发放宣教资料,进一步帮助患者了解疾病及护理流程,告知康复护理的重要性,帮助患者消除担忧、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从而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做好肠道准备工作,术前12h需禁食。②术中干预:注意保暖,体温36.0~36.5℃为宜。③术后康复干预:在术后要密切注意患者生命体征,加强心肺功能的监测工作,给予患者吸氧,做好血糖、血糖饱和度、动脉血气及心电监测,密切注意患者的排气状况。积极做好术后心理护理,减少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患者麻醉清醒6h后,护理人员帮助其调整,以半卧位15~20°为宜,注意2h换一次,从而缓解呼吸困难,也有利于腹腔与盆腔引流,降低切口缝合点的张力。对于出现意识障碍患者,可取平卧位,头稍偏向一侧,降低误吸率。此外要积极鼓励或者帮助患者进行早期的自主康复训练,在早期可进行翻身、坐起、伸髋或屈膝锻炼,逐渐到自行翻身或下床活动等,对于一些活动能力较弱的患者,为了预防深静脉血栓可使用压力治疗仪按摩腿部。术后还需注意输液管、引流管的引流通畅,对伤口要及时更换敷料,指导患者咳嗽锻炼,利用拍背、压迫气管或雾化吸入等方法刺激排痰。术后还可予以患者温和的中医康复干预,采取针灸穴位干预,选择不同的穴位如天枢、气海、足三里、中脘、巨虚、关元穴等,留针时间以30min为宜,1次/d,1周为1个疗程。患者转回病房,密切观察,待排气后并根据患者个人具体情况遵医嘱拔除胃管,若患者术后疼痛较重,可酌情使用止痛药,例如非甾体类的散利痛等。此外要密切关注患者排气情况,若术后72h无排气,可使用百普素600mL以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若患者耐受好且已经排气,可在术后4d改为半流食,若仍未见排气需继续使用百普素营养支持,直至排气为止,要尽快恢复饮食,鼓励患者少量多餐,在患者可进食后,以中医理论为依据,参照药食同源之法指导患者多食用高蛋白、低钠盐、低脂及高热量的食物,要指导患者科学搭配药膳,辨证应用,例如对于气血亏虚者,要多食用补气之食材,如龙眼等,脾气亏虚者则可多食用莲子或山药等健脾益气的食材。此外,要积极酌情尝试下床活动锻炼等。

1.3观察指标

①观察2组胃管放置时间、腹腔引流时间、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②统计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吻合口瘘、腹泻、腹胀、排尿困难等。③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采取本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0~60分为不满意;60~80分为基本满意;80~100分为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为总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珋±s)进行统计描述,予以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手术及术后康复相关指标比较2组患者手术均顺利成功,无一例死亡。干预组患者胃管放置时间、腹腔引流时间、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医疗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2。2.2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症治疗后均消失。见表3。2.3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3讨论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结直肠癌较为常见,随着人们饮食规律、生活作息的改变,其发病率呈递增趋势[5]。目前治疗仍旧以手术为主,而在围手术期,出现的强烈应激刺激会对机体的多器官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减少不良的应急刺激及手术创伤,促进患者术后康复一直是医护人员的关注重点[6]。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则属于一种全面系统的护理模式,强调以患者为中心,加强医护间的合作,提高护患关系,强化医护协作能力,从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7]。且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可提高医护人员的积极性,强化了以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优化了资源与流程,保障了医疗安全[8]。这种系统的模式也能帮助护理人员更加详细全面地掌握患者病情,更好地与医生进行沟通,抓住护理要点,并结合诊疗计划,充分全面实施干预,从而减少误差[9]。针对结直肠癌患者,在传统常规干预中,对于术前的肠道准备强调做充分处理,予以机械式的肠道准备处理,包括鼻胃管留置等,以清理肠道,为手术提供优质环境。但术前的肠道准备可能会加重患者的应激刺激,尤其是灌肠清理方式,很容易造成患者水电解质失调,甚至出现脱水,加大了麻醉低血压的风险[10-11];另外肠道准备也会破坏细菌平衡,会增加术后感染及吻合口瘘的概率。而相关研究显示,给予全面优化的肠道准备,未增加并发症发生率,且利于术后康复[12-13]。另外结直肠癌患者因手术后无法耐受疼痛或者担忧伤口破裂,传统干预不建议术后尽快下床活动;而相关研究也证实,给予综合康复护理,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积极恢复饮食,可缩短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也因此缩短了排气时间,进而首次进食时间也提前,通过早期活动、早期排气、早期进食从而促进了恢复,减少了输液量[14]。本研究采取的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包括术前宣教、心理干•6181•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ModernJournalofIntegratedTraditional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2017Jun,26(16)预、优化的肠道准备,术中的麻醉、保温,术后的镇痛、早期活动及进食等,同时加入中医康复干预措施。结果显示,干预后干预组患者手术及术后的康复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充分证实了结直肠癌患者予以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可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减少医疗费用,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说明综合康复护理措施是有效且安全的护理模式,可在实际临床中加以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王立凤,解晨.快速康复外科在腹部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22):2793-2795

[2]孔红艳.快速康复在老年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4,11(2):93-95

[3]黄希,高萍.加速康复护理在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1,32(24):5133-5134

[4]ChenZX,LiuAH,CenY.Fast-trackprogramvstraditionalcareinsurgeryforgastriccancer[J].WorldJGastroenterol,2014,20(2):578-583

[5]郭晓华,施正华,葛永盛.结直肠癌围手术期加速康复外科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J].结直肠外科,2011,17(5):286-288

[6]吴丽红,曹媛媛,黄益金,等.结直肠癌病人加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的护理[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1,18(5):319

[7]韩蓟.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实施快速康复护理的临床应用[J].黑龙江医药,2012,25(5):787-789

[8]LiK,LiJP,PengNH,etal.Fast-trackimprovespost-operativenu-tritionandoutcomesofcolorectalsurgery:asingle-centerprospec-tivetrialinChina[J].AsiaPacJClinNutr,2014,23(1):41-47

[9]叶丽群.快速康复护理对直肠癌切除术患者影响的临床研究[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5):1832-1833

[10]雷玉峰.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在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8):109-110

[11]张蕾.护理干预对直肠癌肠造口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1):115-116

[12]刘萍,杨之斌,程先硕,等.腹腔镜联合快速康复结直肠外科手术在老年人结直肠癌治疗中的近期疗效分析[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5,34(7):760-763

康复护理的措施篇(5)

[中图分类号] R4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5(b)-0153-02

中风是临床常见脑血管意外,发生率、致死率及致残率均比较高,随着临床治疗技术的提高,患者存活率明显提高,然而存活患者多伴随语言功能障碍、情感障碍、偏瘫等并发症,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同时患者可出现严重自卑、焦躁等心理障碍,临床研究显示,加强对患者优质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降低致残程度,为探讨中风偏瘫病人康复的有效护理方法及措施,该研究对该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间收治的90例中风偏瘫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90例中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男49例,女41例,年龄43~76岁,平均年龄(59.62±4.33)岁,所有患者均经MRI及CT等影像学检查,同时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订的脑血管疾病诊断标准,其中左侧偏瘫54例,右侧偏瘫3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5例。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静脉滴注神经细胞营养药物,同时给予患者有效康复训练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人性化护理干预,医护人员与患者家属进行充分有效交流,从心理护理、康复训练等方面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同时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从而为患者治疗方案提供有效参考,具体操作如下。

1.2.1 个性化护理方案制定 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的检测,同时加强对患者口腔,皮肤等基础护理;医护人员严格按照医嘱对患者进行治疗,根据患者不同时期的病程给予患者优质康复护理;医护人员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从而做好心理护理干预;辅助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康复训练。

1.2.2 心理护理 患者脱离生命危险后,生理功能的受损、活动受限等会导致患者出现强烈的自卑、焦躁等不良情绪,因此医护人员要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交流,对于出现语言障碍患者,医护人员要注意观察患者面色、熟悉患者手势语表达意思,保证患者正常生理需求的满足;对于不同心理障碍患者,医护人员要给予不同方式的心理护理干预,如害怕家人抛弃等情绪患者,医护人员要在对患者进行劝解同时与患者家属进行有效劝解,使亲人共同参与进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中;对于害怕成为家庭负担患者,医护人员要对患者进行正确的引导,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可寻找治疗后康复情况较好患者与患者进行面对面沟通,从而促进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患者康复训练时效果较好时,医护人员要给予患者真诚的鼓励,通过心理暗示等方法刺激患者康复信心。

1.2.3 功能恢复护理 早期功能恢复对于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鼓励患者进行早期功能训练,医护人员指导患者家属康复训练的一些基本方法,亲自示范给患者家属正确的摆放及翻身方法,使患者能够随时接受康复训练。在患者进行训练时,鼓励患者主动参与,对于一些简单动作,引导患者自己完成,减少其对他人的依赖性,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康复情况适当调整康复训练方案,在患者病情允许情况下可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协助患者下床、坐下或站立,开始下床时鼓励患者扶着床沿小范围移动;增强患者正立位置的耐受;对于病症严重患者,医护人员要帮助患者采取舒适的,缩短患者卧位时间,同时对患者进行桥式训练、被动训练,辅助按摩、翻身训练等,避免患肢肌肉萎缩及关节挛缩。为提高患者认知功能,刺激患者感觉器官,可采用读报、听音乐及看电视等形式对患者进行刺激,提高患者注意、记忆及思维能力等,在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时,严禁操之过急,根据患者康复情况循序渐进。

1.3 观察指标

分别在护理前、护理后4个月后对两组患者ADL评分及HAMD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观察及评价。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

2 结果

两组患者相较治疗前ADL、HAMD评分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参考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DL、HAMD评分比较(x±s)

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前、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28.69±6.67)、(6.39±3.11)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中风是老年患者常见病症,随着老年化进程的推广,心肌梗塞、中风及癌肿等已经成为导致老年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中风后患者多伴随偏瘫等并发症,患者运动功能受限,进而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心理状况,患者社会交际能力明显下降,因此在患者康复期给予有效的康复训练、心理护理及生理护理等对于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对中风偏瘫患者进行康复时,医护人员的专业技术对于康复质量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医院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定期组织医护人员接受培训,对康复训练中常用知识进行讲解与培训,如患者采取、肢体训练、患者手语表达等,提高医护人员护理水平,从而促进患者康复。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中,可将一些简单已操作的基础护理方式告知患者家属,从而使患者在出院后亦可接受有效护理,从而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在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时,给予患者早期康复治疗,活化大脑休眠状态下突触,突触发芽并再生,从而促进患者大脑功能的重组,该研究中,两组患者接受为期4周护理干预后,患者ADL、HAMD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

[参考文献]

[1] 李慧,姜亚芳.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学杂志,2010,45(2):187.

[2] 陈丽仪,郭元琦,凌楠.针灸为主综合干预治疗中风偏瘫的研究[J].中医药学刊,2004,22(3):560-561.

[3] 王秀兰.中风偏瘫康复病人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J].中国民间疗法,2010,18(12):65-66.

康复护理的措施篇(6)

[摘要] 目的 提高青年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法,对我院30例青年乳腺癌患者进行心理、术后护理及术后化疗和患肢功能锻炼等方面的指导,并进行评价和总结。结果 通过对30例青年乳腺癌患者的整体护理干预,使患者的基本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并能积极配合治疗,增加了疗效。结论 重视青年乳腺癌患者存在的不良心身症状,采用积极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其躯体疾病的康复治疗进程及生存质量的提高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青年乳腺癌;护理;干预

我院2003年3月~2006年6月共收治的35岁以下青年乳腺癌手术30例,通过对术后患者进行行为干预和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3年3月~2006年6月收治的35岁以下青年乳腺癌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年龄25~35岁,平均30.0岁,左乳腺癌12例,右乳腺癌18例,Ⅰ~Ⅱ期患者20例,Ⅲ期患者10例,接受改良根治术20例,根治术10例;其中浸润性导管癌16例,小叶癌11例,髓样癌3例,全部病例均于术后第三周开始进行CAF方案联合化疗。

1.2 方法 随机抽样30例青年乳腺癌患者,在患者出院前发放调查问卷,观察其心理护理前、后的表现及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效果等。

2 护理措施和结果

2.1 患者的心理支持疗法 首先和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并对其心理动态进行了周密的观察和了解,坚持出院后的家庭随访,掌握患者在患病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对于不同时期的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1,2]。

2.1.1 实施保护性护理 在患者患病初期,不要急于纠正其否定心理,只对他们讲肿物性质还不能最后确定,需要手术后做病理检查确诊,这样缓解了患者的压力,情绪、饮食、睡眠就较为正常。以便手术顺利进行。

2.1.2 采取诱导和暗示方法做好术前心理护理 主动与患者交谈,用婉转和暗示的语言向患者介绍乳腺癌根治术及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同时,向她们介绍手术医生的精湛技术和成功病例,使之对手术充满信心。

2.1.3 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 在本组患者中有9例感到失去使她们很难堪,经及时开导帮助她们,向她们讲解救命第一,保形第二的道理,有意识地为患者做类似的填充物,放在胸罩内,弥补了外形的缺憾,使患者求美的愿望得到满足[3,4]。

2.1.4 取得配偶或恋人的支持 使患者感受到来自亲人的温暖和关爱。帮助其建立价值观,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家庭并没有把他们遗弃。将使患者的心态更加平和、更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2.2 术后护理措施 (1)术后患者回病房后应去枕平卧,每15~30 min监测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指征,平稳后每1~2 h监测1次,鼓励患者在术后24 h后下床活动。术后保持负压引流的通畅,及时有效地吸出创腔内的积血、积液,按时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每30 min一次由内向外,轻挤压创区,保持有效负压,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的变化并加以记录。(2)患侧上肢功能锻炼的护理、功能锻炼分三个阶段进行[5],术后至拔出负压引流管为第一阶段;此期间,患侧上肢采取屈臂内收姿势制动,可指导进行上肢肌肉的等长收缩,利用肌肉泵的作用促进血液、淋巴液的回流,减轻肢体的肿胀,指导患者进行屈伸手指、屈腕、旋转等腕关节运动。在术后7天左右进行肘关节运动为第二阶段;进行肘关节的屈伸旋转,可行患侧手洗脸、刷牙、拧毛巾、端碗等生活自理行为,此阶段应注意活动力度和时间,不要急于求成,要注意消除患者因锻炼可能出现影响切口愈合的思想顾虑。手术后15天左右,进行肘关节运动为第三阶段;进行前后左右摆臂、前臂上举、外展、摸对侧耳运动,两肘在前方开合运动等,爬墙运动可充分地锻炼患肢的伸展运动,部分患者因惧怕疼痛,而放弃此运动,应及时发现注意督促和鼓励,并坚持出院后继续进行此运动,以恢复到术前水平为远期目标[6]。

2.3 结果

2.3.1 青年乳腺癌患者心理支持治疗的效果比较 工作中我们了解到,乳腺癌患者特别渴望得到心理安慰和关怀。因此,我们对患者应多给予理解和心理上的支持,并通过康复期的行为干预和护理,教给患者有关行为和认知的自我管理策略,并鼓励其加以运用,使患者树立乐观向上的良好心态,取得理想的康复效果,创造生命的奇迹。另外,在整个护理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我们对患者的态度。

2.3.2 三阶段肢体功能锻炼的效果 30例青年乳腺癌患者术后,出院时25例上肢能抬高,肩关节功能无障碍,能独立完成吃饭、洗脸、涮牙等日常活动。4例上肢肩关节活动受限,日常生活活动部分需人协助。1例有程度不同的上肢水肿,生活大部需人协助。术后3个月复查全部达到术前水平无患肢水肿的发生,强化训练达到了明显的效果。

2.4 康复期的健康指导[7] 患者出院前,指导其对术后锁骨上及对侧的自我检查,应每日进行1次,坚持终生帮助患者继续坚持进行患肢功能锻炼计划并指导其出院后应注意的事项,避免在患肢进行医疗行为,预防患侧肢体水肿,继续做好心理安慰工作,强调化疗的重要性,使之减轻对化疗的恐惧及不安心理,从而完成化疗计划,建立长期的护患关系,随时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相应的指导。

3 讨论

3.1 青年乳腺癌患者心理支持的重要性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临床疾病治疗过程中,单纯临床症状的缓解或消失,只能作为疗效评价的一个方面,患者心理状况的改善和恢复也成为评价疗效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了解和重视青年乳腺癌患者不良心理状况,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其躯体疾病的治疗和术后生存质量的提高,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2 患肢功能损害对青年乳腺癌患者康复的影响 青年乳腺癌患者因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活动较多,在心理上常将上述功能损害视为致残,因此患肢功能的恢复情况将直接影响到青年乳腺癌患者康复效果及以后的生活质量。

3.3 青年乳腺癌患者康复过程中的健康指导 在宣教中,应指导其对自查目标、随诊时间及内容等有所认识,加强对疾病的警惕性,形体重塑的问题常常是患者比较关心的问题,在指导中应帮助其选择合适的配体,有条件的可进行再造术。

【参考文献】

1 左文述,徐忠法,刘奇.现代乳腺肿瘤学.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

康复护理的措施篇(7)

神经源性膀胱的病因主要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包括脑血管意外、小脑共济失调等;周围神经系统疾病,主要包括糖尿病、椎间盘疾病、骸骨发育不全、直肠癌根治切除术及根治性子宫全切术;感染性疾病,如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疤疹、脊髓灰质炎、梅毒、结核病等。杨伟东等在此基础上进行更加详细的划分,分离出先天遗传及医源性两个方面,并且把酗酒和药物滥用归类于外周神经系统疾病。

正确的诊断是对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进行康复的前提。首先是病史采集,尤其注意排尿功能的异常;其次进行神经系统查体,包括意识、精神状态、运动、感觉及反射功能检查;最后采用相应的辅助检查如X线、CT、超声、膀胱造影、尿流动力学等进一步明确诊断。膀胱造影能客观反映膀胱和膀胱颈部的改变,确定是否有输尿管反流及肾积水现象。

一,神经源性膀胱的康复措施

1,神经肌肉电刺激

盆底肌电刺激:盆底肌群影响尿液的储存与排放,尤其是膀胱。传统方法采用小腹放置电极片,目前多采用经或阴道置入电极,通过刺激阴道粘膜或直肠壁间接刺激部分盆底肌群。盆底肌电刺激因其操作简便,未见不良反应在临床应用广泛,但应注意其适应症以及电刺激的输出频率及刺激时间的不同导致治疗效果差异。

骸神经刺激和骸神经调节:等研究显示骸神经刺激可以显著改善部分患者尿频、尿急症状。骸神经调节用较低强度的电流持续刺激骸神经的传入纤维,经脊髓和脑皮质反射后再作用于排尿器官,改善排尿功能障碍-急迫性尿失禁和尿储留。

经尿道的膀胱内电刺激:经尿道的膀胱内电刺激主要用于膀胱收缩功能低下或膀胱感觉功能障碍的不完全性神经损伤患者,它能够诱导和改进膀胱感觉。

神经调节:神经由起自S2-S4神经根的体神经纤维组成,是支配盆底肌、外括约肌、尿道外括约肌与盆腔器官的主要神经。国外对于其应用于神经源性膀胱的研究较多,而国内相关报道鲜见。

2,膀胱功能训练

膀胱功能训练是一个系统的康复训练治疗,是根据学习条件反射理论,通过患者的主观意识活动或功能锻炼来提高或恢复高级中枢对膀胱的控制及调节从而改善膀胱的功能,使下尿路功能部分恢复,减少其对机体的损害,包括饮水计划、排尿习惯的养成,膀胱训练,盆底肌训练等。

饮水计划:临床应用中由于患者要进行康复训练,很难严格保证每2小时饮水,而且输液量的不同及患者个人饮水习惯的不同饮水量也存在明显差距,需要制作个体计划。

排尿习惯训练:苏善英等将“运动想象”理论应用于留置尿管患者取得满意效果。具体方法为置患者于安静的环境中,全身放松,想象自己试图排尿,同时由他人缓慢开放导尿管,也可仅有想象而不开管。该方法因其简单便于操作适宜在临床康复护理中广泛推广。

膀胱训练:常保东等研究显示,综合性膀胱训练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恢复膀胱控尿能力。由此可见神经源性膀胱的膀胱功能训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并且依然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因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应尽早开始膀胱功能训练。

盆底肌训练:研究报道多配合电刺激、生物反馈、针灸治疗效果明显。由于此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安全、不受场地局限等优点,从而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其治疗效果无具体数据支撑,还需进一步研究。

二,神经源性膀胱的康复护理措施

1,导尿护理

导尿方式从传统的长期留置尿管转变为间歇导尿,现阶段无菌间歇导尿逐步被清洁间歇导尿取代。

留置导尿:留置导尿的目的在于解除尿储留,适用于原发神经系统疾病急性期,生命体征未平稳时,短期内留置尿管是安全的,但若长期留置增加感染风险。黄瑞瑜等回顾性分析62例脑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发现留置导尿管4周内发生尿路感染45例,感染率达到72.7%。

无菌性间歇导尿:国际尿控协会推荐治疗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首选方法为间歇导尿,分为无菌性间歇导尿和清洁间歇导尿。何莉等对64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实施无菌性导尿,观察结果显示治愈率为67.1%,好转率25%,感染率为1.25%。虽然无菌性间歇导尿弥补了留置导尿的许多不足,例如降低感染率,提高治愈率等,但它不是最完美的方法,有关导尿频次对尿路的影响、尿管的选择等需要进一步研究,还有实际应用中的人为因素,因此在临床工作中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再做判断。

清洁间歇导尿:清洁间歇导尿属于间歇导尿的一种,是在清洁条件下而非无菌条件下,主要由患者操作间歇导尿的方法。Moore等对照实验表明患者采用清洁间歇导尿与采用无菌性间歇导尿最终尿路感染率无差异。因此只要掌握具体操作,患者可自我清洁间歇导尿,而提高患者依存性则需要医务人员向其做好宣教,让患者了解并掌握清洁间歇导尿的每一个细节。

2,护理管理工具的应用

随着护理技术的发展,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方式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方式,各种护理理论开始应用于临床实践中。王桂荣等通过路径化健康教育提高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间歇导尿的自我护理能力,使患者的平均住院日显著降低。艾艳等对65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路径也取得了满意效果。刘文伟等运用PDCA管理模式对患者实施个体化膀胱功能训练,训练组残余尿量少80m1者4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1.4%;训练组尿路感染率4%,对照组46.4%。可见,应用护理工具来管理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对膀胱功能的恢复有积极作用。

3,心理护理措施

林艳等对34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进行常规各项治疗的基础上,每人每天给予两次呼吸放松训练,每次训练1Omin-20min,治疗组与观察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冯仕娜在其研究中将心理护理作为重要部分鼓励患者,疏导其不良清绪。因此,心理护理在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护理中是必不可少的。

此外,针灸治疗是我国传统的疾病治疗方法,对于多种疾病有其独特的功效,多位学者在实践中运用中医学的知识对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采用针灸刺激特定穴位治疗取得显著效果。目前,针灸治疗又分为电针疗法、单纯灸法或针灸结合,由于在取穴、疗效判定等方面无统一的标准,并且不同学者持有不同的观点,所以急需进一步归纳、整理一套行之有效的规范,积极在临床推广。

康复护理的措施篇(8)

加速康复外科是遵循循证医学证据,在围术期实施一系列优化措施,以减少患者生理、心理的创伤应激,达到加速康复之目的[1]。我院在近年收治的胆囊切除患者围术期实施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本文将结果报道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外科2010年8月~2013年7月收治的胆囊良性疾病患者127例纳入本研究,均经B超检查证实,同意接受胆囊切除手术治疗。研究对象剔除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心肺功能不全、控制不良的高血压、糖尿病、上腹部手术史、恶性肿瘤、精神异常、智力低下、严重听力或语言障碍者。

根据就诊顺序奇偶数法分组,奇数者归为对照组,共计64例,其中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31例;年龄25~68岁,平均年龄(42.35±5.26)岁;体重48~85kg,平均体重(60.33±4.60)kg;胆囊结石伴胆囊炎28例、胆囊息肉样病变15例、慢性胆囊炎21例;文化程度包括本科5例、大专19例、高中25例、初中10例、小学5例。

偶数者归为实验组,共计63例,其中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29例;年龄23~65岁,平均年龄(42.62±5.30)岁;体重49~86kg,平均体重(60.45±4.71)kg;胆囊结石伴胆囊炎30例、胆囊息肉样病变14例、慢性胆囊炎19例;文化程度包括本科4例、大专20例、高中23例、初中11例、小学5例。

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发现其在性别、年龄、体重、胆囊病变类型、文化程度等方面,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方法 围术期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术前完善各项常规检查,告知患者手术和麻醉的流程和配合要点,指导患者术前12h禁食、4h禁水。术中、术后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常规留置腹腔引流管。术后禁食至排气后,从流质饮食开始循序渐进地过渡为正常饮食。术后在护理人员的帮助下下床活动。疼痛剧烈者给予镇痛剂[2]。

实验组患者实施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术前完善各项常规检查,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以缓解或消除其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术前6h禁食、2h禁水,术前2h给患者服用5%葡萄糖注射液400ml。术中采用加热毯帮助患者保持体温,输注液体时使用加热输液夹,保持手术室室温25℃左右。术后6h开始少量饮水,待排气后进食少量流质,遵循少量多餐、逐渐增量的原则。术后6h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抬臀、肢体运动等,术后第1d协助患者下床活动。应用自控式静脉镇痛泵联合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口服,以减少阿片类镇痛药物的用量[3]。

1.3数据处理 本次研究中所涉及的有关数据均录入SPSS17.0统计学软件,数据处理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

2 结果

与对照组对比,我们发现实验组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较短,住院费用较低,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

3 讨论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是一种贯穿于患者住院全过程的优化护理理念,围术期通过各种优化措施以减少患者机体的应激反应以及由此产生的负面效应,以加快患者从手术创伤中康复[4]。

在对胆囊切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中,加强术前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有助于患者了解手术操作流程、各阶段的要求,以便其做好准备和配合工作。术前2h饮用5%葡萄糖溶液,有助于缓解患者术前口渴、饥饿感,降低术后胰岛素抵抗,使患者处于更好的合成代谢状态,对减轻术后应激反应具有一定的帮助[5]。术中做好保温措施有助于保持患者的正常体温,减少因低体温引起的凝血机制损害、白细胞功能异常,避免引起术中出血、术后感染、心血管不良事件等并发症。术后合理使用自控式静脉止痛泵有助于帮助患者缓解疼痛,促进其早期下床活动,有助于帮助患者增加肌肉强度、增强肺功能和组织氧合,并促进胃肠道蠕动和功能恢复,也减少了发生下肢静脉血栓、胰岛素抵抗等风险[6]。

当患者口服镇痛药物可良好控制疼痛,已正常饮食,无需静脉输液治疗,可自由活动时即为出院标准。本研究中实施加速康复护理措施的患者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护理者,提示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因此其住院费用也低于常规护理者。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在胆囊切除患者围术期实施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有助于加速康复进程,减少医疗费用,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倪建琴.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在胆囊手术患者围术期中的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8):113.

[2]朱平,杨惠,韦文萍,等.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胆囊切除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1,25(1):140-141.

[3]王君慧.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老年胆囊切除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求医问药,2012,10(7):755.

康复护理的措施篇(9)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2-201-1

随着我国经济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患者作为特殊群体,发病后常因年龄大,体质差,各器官功能和精神处于劣势状态,加上工作、生活、经济条件及社会地位等改变给老年患者造成许多特殊的心理障碍。使广大医务人员意识到老年医疗护理风险无处不在。为了控制或消灭潜在的危险因素,尽量避免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了解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解决他们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和治疗,对缩短患者病情,提高疗效具有重要作用。

1老年康复的风险因素

1.1社会方面的因素部分媒体对医务工作的负面影响,医患之间被人为划成对立的两面,当今媒体报导有关医疗纠纷时多从患者出发,常常忽视医疗这个特殊服务行业的复杂性和高风险性,由于公众对医学知识的相对缺乏,加上部分媒体片面的把医患关系矛盾点理解为商业流通中的消费行为关系,强调患方的弱势群体地位。社会各层对医护人员信任度降低,要求更高。家属认为看病花钱了就应该满足其所有要求,无论其要求是否科学合理或符合医疗规范。

1.2治疗风险因素老年人由于器官功能衰退,对温度感觉下降,有的存在语言表达或认知功能障碍,在物理因子治疗治疗过程中常用造成深部组织灼伤、过度刺激现象[1]、过敏反应等现象发生。另外由于老年人体质差,在床上变换,穿、脱衣服等过程中,容易突发性低血压、眩晕和身体控制失衡,从而导致坠床。老年人因心、脑血管疾病,易形成深静脉血栓,在做各种电刺激治疗时,易使血栓脱落,造成肺栓塞。在运动疗法中,由于老年人常伴有其他器官病变和功能障碍,运动负荷突然加大,可以造成身体的过分应激,从而威胁患者的生理机能,在训练中随时都会发生意外。

1.3护理人员因素①工作态度不严谨,欠缺慎独精神:个别护理人员随意简化操作流程或不遵守规章制度,“三查七对”未落实或者流于形式化、机械化,操作技术不精湛,经验不足。②技术因素:个别护理人员动、静脉穿刺技术不娴熟,导致穿刺失败。③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护理文书是医疗活动的客观反映,可供患者复印及医疗事故鉴定时必须提交的鉴定材料。护理记录不全面,与实际操作有出入及有主观成分、欠缺连贯性,未能如实反映患者病情及治疗效果或未能动态反映病情变化等情况,均存在纠纷隐患。

1.4环境设施因素①床栏设置有缺陷:床栏空隙太大,有坠床的危险。②用热设备标志不明显:热水管标识脱落或住院环境介绍不到位,容易出现烫伤的危险。

2防范措施

2.1加强媒体的正面报道医疗卫生是特殊的职业,高风险、高压力,应给医护人员多些鼓舞和理解,从而更有利于在医疗质量、医护规范操作等环节得到提高和加强。

2.2加强护患沟通改变护理理念,增强服务意识信任和谐的护患关系是护患双方良好行为的基础,护理人员要真正树立“病人至上”的意识;治疗中,多与家属沟通,采取换位思考的方法,减轻家属的焦虑,使其理解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增进他们的信任感,建立良好的互支关系,从根本上杜绝纠纷的发生[2]。

患者家属与护理人员之间要建立互动关系,进而增加他们对护理工作的理解和配合程度。

2.3重视职业素质教育加强护理人员素质教育护士不仅要认真遵守临床“三查七对”制度、交班制度,工作中还要有严谨的作风和慎独的精神,不分人前人后,都要有科学地按程序一步一步完成,严格完成每一次操作,遵守每一个操作规程。

2.4规范化培训加强护理人员专业技术与知识的培训、加强病案书写规范学习护理病历书写要求从法律角度进行规范,遵照科学性、真实性、及时性、完整性与医疗文件同步的原则,禁止错、漏、主观臆造。责任护理人员每天查对,护士长每周检查护理文件质量并签名。

2.5加强护理人员法律意识,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在护理医疗活动中,不重视履行告知义务及签字手续,导致发生医疗纠纷时举证不利。医院应经常开展医疗卫生法制宣传教育,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要求广大护士增强法制意识,尊重患者生命与健康,保障监护人自与患方知情权。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谨慎从事技术操作,严防护患差错、事故的发生。

2.6改善环境及设备设施保持安全性及可用性做好警示标志并定期检查设备的运作性能,以保证应急使用等。

3讨论

老年护理人员应有强烈的责任感,爱护及尊重患者,具有丰富知识和熟练的技术操作能力,同时掌握一定的人际沟通技巧。护理管理者应坚持严格事前控制,严肃事后处理的原则,加强对护理危险因素和差错事故隐患的管理。安全、有效的护理可促使老年患者疾病痊愈或好转,护理安全是衡量医院护理管理乃至整体医疗水平高低重要标志,必须引起护理工作人员及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康复护理的措施篇(10)

Research of the influence of humanized nursing management measures in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FU Xuemei1 ZHU Ying1 XU Yunhua2 SHENG Jiuling3

1.Department of Medical Business Office, Pinghu Branch Hospital of Chongqing Three Gorges Central Hospital, Chongqing 404000, China; 2.Department of Prevention and Health Section, Pinghu Branch Hospital of Chongqing Three Gorges Central Hospital, Chongqing 404000, China; 3.Department of Psychosomatic Rehabilitation, Pinghu Branch Hospital of Chongqing Three Gorges Central Hospital, Chongqing 404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humanized nursing management measures in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Methods 120 cases of schizophrenia from February 2012 to June 2013 in Pinghu Branch Hospital of Chongqing Three Gorges Central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randomly with 6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humanized nursing management measures,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nursing measures. The curative effec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hen hospital admission, 2, 8 weeks after hospital were assessed and compared by BPRS, SDSS, SCL-90 scales. Results ①The differences of BPRS total scores and each component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hen hospital admission and 2 weeks after hospital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 scores of anxiety-depression, lack of vitality, disturbance of thought, hostile suspicion, total poi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8 weeks after hospital were all low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 = 6.88, 6.97, 8.27, 7.39, P < 0.01). ②The differences of SDSS scale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hen hospital admission and 2 weeks after hospital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 SDSS scale scores in observation group 8 weeks after hospital were all low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③The SCL-90 scores of somatization, compulsivity,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depression, anxiety, paranoid factor in observation group 8 weeks after hospital were all low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Humanized nursing management measures can improve the illness state of schizophrenia,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Schizophrenia; Humanized nursing management measures; Influence

人性化护理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实践之中,成为区别于常规护理措施的重要区别之一,并为广大医护人员及患者所了解[1]。人性化护理措施的精髓是在临床护理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整体把握患者的躯体、心理、文化等多个方面的需求,而不是仅满足患者疾病的治疗及护理等基础要求,避免传统上的“只见器官,不见个人”的缺点。精神科疾病的护理更是需要人性化的理念及措施[2],为此,本研究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给予人性化护理管理相关措施,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年2月~2013年6月在重庆三峡中心医院平湖分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均为男性。入选标准为:①患者诊断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中关于精神分裂症的确诊要求;②除外其他精神类疾病及肝肾功能不全等严重的器质性病变;③精神分裂症病情有效控制,除外阳性的精神症状,均行系统的抗精神病治疗,目前为康复期,以阴性表现为主,阴性症状评价表(SANS)得分>48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4~51岁,平均(28.12±7.51)岁;病程为6个月~22年,平均(2.45±1.21)年;住院时间71~175 d,平均(88.52±25.67)d;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26例,高中及中专22例,大学及以上12例;职业分布情况:务农20例,工厂工人16例,干部及事业单位10例,在读学生14例;药物使用剂量[折算为氯丙嗪等效效价(256.37±10.16)mg]。对照组患者年龄20~55岁,平均(29.60±7.58)岁;病程为4个月~21年,平均(2.20±1.01)年;住院时间67~160 d,平均(89.78±27.55)d;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30例,高中及中专24例,大学及以上6例;职业分布:务农22例,工厂工人18例,干部及事业单位12例,在读学生8例;药物使用剂量[折算为氯丙嗪等效效价(256.35±10.64)mg]。两组患者性别比例、年龄、教育程度、病程、药物用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给予精神科常规的护理措施管理,密切注意患者病情变化,给予生活护理等。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管理措施。具体包括:①整理病房环境,营造温馨、舒适的居住氛围,可在病房的角落上布置鲜花或植物;勤于打扫,保持地面、门窗玻璃、床椅等的干净及卫生。②要求护理人员着装整洁、态度友善、热情,举止稳重、大方,进行护理操作时要轻柔;主动对患者将患者当做亲人般关心,交流时要求文明用于,充分尊重患者的人格及尊严等。③健康宣教。由主管护士利用病房宣传栏或发放精神类疾病宣传品向患者及家属宣讲精神卫生疾病相关知识、心理问题咨询等方面的专业精神、心理医学知识。④人性化心理辅导与护理。患者住院期间,每周按时举行医护-患者交流会,解答患者及家属在日常治疗中遇到的相关问题。⑤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关心患者。除在日常起居上的给予细心照料,尤其对有胃肠不适、纳差甚至恶心呕吐的患者,酌情给予额外的照顾及护理措施,如根据不同患者的口味调整饮食、水果等搭配,向家属了解患者日常喜爱的食物种类,并积极提供等。⑥情感帮助。定期家属探访,由医护人员向家属介绍患者现阶段病情的变化,除此之外,详细交代接触患者时注意的方面,指导家属探访的技巧,帮助患者尽快康复,如与患者交流时言辞需柔和,多使用理解和鼓励的语言等。⑦文化娱乐的护理。由主管护士向患者介绍日常娱乐相关规定及在院期间娱乐生活相关要求,使患者保持愉悦的心情,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甚至可以定期或不定期举办由医务人员和部分患者组织的文艺表演会等[3-4]。

1.3 评价标准

由2名职称、资历相当的精神科医师分别独立进行评价,评价者不参与本研究中的人性化护理管理。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等采用简明精神疾病评价量表(BPRS)[5]、社会能力缺陷调查量表(SDSS)[6]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7]进行评价,评价的时机选择在患者入院时、入院后2、8周时。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7.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重复测量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BPRS量表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在入院时及入院后2周时BPRS量表总分及各分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入院后8周时,观察组焦虑抑郁、缺乏活力、思维障碍、敌对猜疑、总分等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 = 6.88、6.97、8.27、7.39,均P < 0.01)。见表1。

2.2 两组各时间点SDSS量表比较

观察组入院时、入院后2周时SDSS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入院后8周时SDSS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表2 两组各时间点SDSS量表比较(分,x±s)

注:与对照组比较,*P < 0.05

2.3 两组SCL-90量表评分比较

入院后8周,两组SCL-90量表中敌对、恐怖、精神病性及其他等项目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余各项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

3 讨论

随着社会发展及患者对医疗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上的护理观念及方法逐步被“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所替代。相应地,护理理论模式也取得了相应的进展,临床上的护理模式已由基本的执行医师医嘱转换为根据患者需求,采用综合性护理措施满足患者全方位的医疗需求。人性化护理管理措施秉承“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以患者的身心综合健康为核心,以恢复及增强精神疾病患者的躯体健康、社会能力为基本出发点的护理理念及方法[8-10]。

康复护理的措施篇(11)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10-0064-02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nursing measures on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large area burn.Method:78 cases with large area burn in burn surgery of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13 to July 2015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according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different definitions of nursing methods,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intervention group(39 cases,the implementation of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the control group(39 cases,the implementation of routine clinical burn nursing).The nursing effective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to improve the situation of the two groups were analyzed.Result:The total recovery rate of patients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94.87%,which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71.79%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

【Key words】 Large area burn; Rehabilitation nursing measure; Routine clinical burn nursing; Quality of life

First-author’s address:Affiliated Hospital of You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Baise 533000,China

doi:10.14033/ki.cfmr.2016.10.033

大面积烧伤者在创面愈合后,往往因新生皮肤的颜色变化、瘙痒、创面瘢痕增生以及痉挛等,给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甚至功能丧失,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以及身心健康。文献[1-2]表明,尽早实施正确、有效的功能康复锻炼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减轻创面瘢痕增生以及挛缩畸形率,从而减少整形手术,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患者生理和心理进行恢复,使其尽快的融入社会。本研究调查分析2013年

7月-2015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8例大面积烧伤后期患者接受不同护理措施干预后的护理效果,旨在探讨影响大面积烧伤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从而为烧伤患者的临床治疗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选2013年7月-2015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烧伤外科收治的78例大面积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实施护理方法的不同定义为干预组(39例,实施综合康复性护理干预)和对照组(39例,实施常规临床烧伤护理)。其中干预组男

23例,女16例;年龄20~56岁,平均(35.2±4.2)岁;烧伤面积为33%~92%体表总面积,平均(47.3±8.3)%;烧伤深度:Ⅱ度

15例,Ⅲ度24例。对照组男24例,女15例;年龄18~58岁,平均(36.1±4.5)岁;烧伤面积为35%~92%体表总面积,平均(46.9±8.5)%;烧伤深度:Ⅱ度17例,Ⅲ度2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实施常规临床烧伤护理,入院后主管护士负责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基本资料和病情,完成入院宣传教育,对用药知识进行讲解。按照医嘱完善相关检查,获取检验样本,配合医生对创面按时进行换药。

1.2.2 干预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以患者病情和身体状况为基础实施综合康复护理。(1)关节肌力活动护理:由医师对患者进行握力、捏力等测试,针对肌肉情况拟定康复护理方案。患者取平卧位,护士双手抬高患者伤肢,双侧踝关节被动内外翻、屈伸等运动,频率保持在10~20次/min,反复进行15次训练。对臀大肌、腓肠肌、股四头肌等部位按照从近心端向远心端的按摩,时间约3 min,反复进行10次。双侧膝关节做屈伸,频率为10~15次/min,反复进行15~20次,双侧交换进行。鼓励患者多进行腕关节、肘关节等部位的锻炼,频率为10~20次/min,放松1 min,反复进行10~15次。(2)心理护理:大面积烧伤疼痛剧烈,心理处于焦虑、恐惧、担忧的状态,对病情影响较大,恢复缓慢。故护士需对患者进行关心和疏导,提高安全感层次,帮助患者释放压力。(3)健康教育护理:大面积烧伤患者病情程度重,用药时间长。患者对病情认知不够,常会引起药物剂量不够或擅自停药,进而造成治疗失败。故护士需告知患者药物治疗的目的,同时告知其需坚持用药,出院后仍需要坚持治疗,消除患者对药物毒副作用的顾虑,增强其治疗的信心。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思维模式,减轻其思想负担。

1.3 观察指标

本研究调查工具采用美国躯体生活自理量表以及功能性日常生活量表,并根据量表的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3]。采用自制问卷实施不记名调查,对于存在功能障碍而无法书写者或不识字者,则由护理人员对问卷进行口述,指导并协助患者完成问卷调查。本次共发放问卷78份,全数收回,回收率为100%。本研究中量表包括两部分共14项内容。第一部分为患者的躯体生活自理量表,包括梳洗、穿衣、行走、进食、上厕所以及洗澡六项内容;第二部分为工具性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主要包括服药、备餐、洗衣、做家务、购物、打电话、使用交通工具以及自理经济共八项内容。评分标准(1~4分):评分共分为4个等级,1级为完全自理,2级为存在困难,3级为需要帮助,4级为完全无法做。结果评定标准:按照总分、各分量表得分以及单项得分进行判定,其中,高于20分表示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下降;在单项评分中,0分表示恢复好,1分表示恢复良好,2~3分表示恢复一般;4分表示恢复差[4-5]。总恢复=恢复好+恢复良好+恢复一般。

1.4 统计学处理

试验数据录入SPSS 14.0专业统计学软件完成分析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康复情况比较

干预组实施综合康复性护理措施后共恢复37例,对照组共恢复2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干预组护理后生活质量中各项因子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一般情况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大面积烧伤的患者病情程度均严重,疗程长,患者承受痛楚大,且费用也高,即便最终挽救了患者的生命,但是也不可避免地会造成功能、外貌损毁等严重的后果,因其受伤面积大,极易发生创面感染,对患者的康复极不利,故科学、严谨、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为病情的救治争取宝贵的时间,对病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6]。

相关研究表明,在患者住院期间,予以正确、有效的健康指导,并由专业医师指导其进行功能康复,在出院时,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自我康复训练的方法,可有效促进患者的功能康复[7-8]。本研究中,接受专业护理干预指导者的功能康复情况显著优于自我康复者,表明对大面积烧伤患者实施专业功能康复指导,可促进患者的功能康复。且干预组生活质量四项因子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大面积烧伤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性护理措施对患者的机体功能、健康、心理、精神、经济、家庭等方面存在的负面问题均有显著的改善作用,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质量,降低不利因素带来的并发症。

参考文献

[1]李文静.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对大面积烧伤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5(9):2260-2262.

[2]曾t玮.大面积烧伤患者康复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5):693-694.

[3]陈玉.综合康复护理对大面积烧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4):196-197.

[4]张媛.综合护理对大面积烧伤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疗美容,2014,15(4):150-151.

[5]刘敏希,曾洁梅,侯小妹.优质综合护理干预对大面积烧伤患者心理障碍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1):152-154.

[6]魏彩兰.护理干预对大面积烧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2):1606-1607.

[7]马桂芹.综合护理干预对烧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5):44-45.

[8]李莉.整体护理在大面积烧伤患者浸浴治疗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1):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