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非遗文化市场大全11篇

时间:2023-10-18 10:08:48

非遗文化市场

非遗文化市场篇(1)

非遗产业化作为非遗保护与发展工作中的一种手段与途径无可非议,它为非遗传承与保护提供更为广泛的社会资源供给,甚至是提供了一种自我循环、自我发展的良性造血机制。对非遗产业化的简单否定不符合当前非遗传承与保护的现状、诉求及规律。当期需要规避的是非遗产业化的“越界”问题,即非遗产业化背离了促进非遗传承与保护的宗旨,走向了单纯发展产业化,以产业经营绩效、产业规模为评价指标的发展歧路,甚至是以稀释、伤害乃至牺牲非遗的物质形态与文化内容来谋取经济利益。比如非遗产业化侵蚀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思想与文化内涵,随意曲解非遗的文化典故、精神意蕴等,对非遗内在文化基因及精神脉流造成伤害;随意对非遗进行现代化改造、复制与规模扩容,造成原始非遗物质形态的破坏,把独占性、特色性的非遗手工艺简单扩充为规模化、机械化生产,借扩大影响之名伤害到非遗手工艺技术传承的“命脉”,忽视现实承载量,不设门槛,盲目扩大参观人流量,造成非遗难以承受人流、物流之重;个别非遗成为部分群体“圈养”的“私家庭院”,成为他们举办私家娱乐活动的场所,满足他们浮夸的文化心理,却从本质上改变和诋毁了非遗的性质及价值。非遗的过度产业化对非遗的物质形态及文化内涵造成了直接的伤害,严重影响到了非遗的传承与保护,这已经成为当前非遗传承与保护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非遗过度产业化问题的解决思路

非遗的过度产业化问题成因复杂。既有文化市场内在发育、产业竞合格局自我调适、文化市场环境自我净化能力相对欠缺问题,也有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非遗研究机构、行业组织等监管与引导不力的问题,它深刻附着了社会经济转型背景下,追求享受、崇尚金钱、利益至上等多元价值观念交错滋长的烙印,是新时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进程中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当前解决非物质遗产过度产业化的问题主要有三种思路。一是凭借市场的力量,通过发挥市场的自我感知、自我调适、自我净化、自我发展的功能,实现正向发展力量对非遗产业化进程中越界、过载行为的扭转与规制,并以市场化的机制与手段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调控机制。比如非遗过度产业化中所呈现的简单利用现代工业技术复制特色手工艺产品的问题,虽然在初始阶段可以凭借外在的形式类同获得市场青睐,为机器化生产、规模化发展提供市场空间,但在市场的深度接受过程中,机器化生产过程中所灭失的手工艺技艺对细节的打磨,特殊技法背后所孕育的文化风俗特色因子等越来越会显示出其对非遗产业化的内在支撑力。失去了特殊技艺及文化内涵的“类非遗”“机器化”产品将迅速被市场所排斥。这种市场发展的必然反映及内在规律促使相关企业在非遗产业化进程中更好地注重对非遗传统技艺的继承与发扬,沿着正常的轨道前行。正向产业的力量,市场的无形的手趋导着非遗产业化的方向、质量、内容与速度等。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市场的反映及导向规制效应的发挥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在市场经营主体发现非遗过度产业化的危害并加以整改时,往往已经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后果,这对有些不可复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将面临沉重的代价。同时当前中国正处于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市场经济体制、运行规则等仍有待完善,市场作用的彰显仍需要一个过程,同时在政府行政决策推进非遗产业化的背景下,市场的力量的发挥将受到更大的局限。二是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属性,将其从一般的文化资源开发中区隔出来,放弃市场化运行机制与体制,将非遗产业化严格纳入政府决策议题与监控程序。比如对非遗产业化项目的审核、产业化的方式、规模、运行机制、绩效评价等进行严格的行政规制。依托相关非遗专家、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对产业化的步骤、细节等进行微观掌控,建立常态化的动态监控系统,将潜在的过度化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其优点能够有效掌控非遗产业化的实施路径,深入落实政府对于非遗产业化的政策意图,实现可观、可控、可治,将非遗产业化的风险因素化解到最小。其缺陷是栓塞了市场资源进入非遗产业化的通道,切割了非遗与市场要素之间的关联互动关系,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非遗产业化的实施平台,消减了非遗产业化的内在动力。第三种模式是有限管制与有限市场的结合,实现政府有效指导下的市场运行模式。非遗产业化明显区别于一般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其发展逻辑应该与公益性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具有内在的“耦合性”。即在发展过程中,注重市场要素的引入、市场动能的激发、市场环境的营造、市场空间的拓展,但必须将市场严格纳入到政府调控的范围中,紧紧围绕“有助于非遗传承与保护”的议题,隔离反向作用因素,确保所有市场功能的发挥都服从与服务于这个主题。将市场从“主导力”、“指挥棒”的角色转化为“要素与资源的供给平台”,最大化地发挥好“计划”和“市场”两种方式、两种手段的功能与作用。当前,第三种模式是有效规避非遗过度产业化风险,趋利避害,实现非遗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三、非遗“过度产业化”的治理原则及治理机制

一是即行阻隔原则。非遗产业化和其他产业发展一样,经历产业成长与发展的过程,具有自我发酵、自我延伸效应,产业发展进程中涉及面广、影响力大,有些非遗项目在产业化进程中还涉及到较大规模的基本建设投入,涉及产业整体定位及对外形像建构等。面对非遗产业化进程中的越界行为,不能采取渐进性阻止或者包容性处理的办法,防止越界行为的持续发酵、不良产业效应的持续延伸,甚至以既成事实的方式,将过度产业化变为合理化、常态化。对非遗过度产业化行为,必须本着社会效益至上、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至上的原则,立即采取法律、行政、经济等综合措施加以果断制止,不留任何越界行为的后续施展空间。

二是综合处理原则。非遗产业化与区域旅游及文化市场的开发密切相关。非遗开发热,非遗过度产业化同样会累及服务业中介体系建设及配套环境营造、土地供给及文化投融资权益保障乃至基本建设的布局设计等,涉及多种要素、各个环节。所以在非遗过度产业化的治理中,必须始终坚持综合处理的原则,着眼全局,有效平衡非遗产业化所涉及的资金投入、土地使用、人员用工等方面的问题,尊重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兼顾各个群体的利益,努力形成一揽子的解决方案,使问题的解决与各个利益主体人接受度紧密结合起来。在这个过程中,尤其要强调的是,综合处理原则的建立旨在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在全局层面把握关键与疏通矛盾,形成整体性的解决方案。它并不排斥在具体工作推进过程中,按照从易到难的原则,建立梯级推进的路线图。

三是区别对待原则。非遗产业化项目存在多种形式,非遗过度产业化危害性质与程度也存在明显差异。要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的原则。对于严重损害文化古迹、文化遗存、恶意曲解乃至低俗解读非遗文化内涵的行为,要在立即制止的同时追究有关当事人及领导的责任,并责令其澄清影响,最大限度地恢复原貌,减少损失,要严格禁止出租非遗场所举办会所、从事商业活动行为。对于一些复制非遗历史古迹、借用非遗品牌,机器化、规模化生产“类”非遗产品的企业,则要严格规制其产品宣传界限,向受众讲清其产品性质,避免“类非遗”产品的蜂拥消减非遗的文化内涵、折损非遗的品牌效应。对于一些游离在合理“产业化”与过度“产业化”临界点的经营行为,要积极加以引导与管理,防微杜渐,花最小的代价避免问题的发生。

非遗文化市场篇(2)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是一种不可再生的稀有资源。然而,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一些依靠口传身授予以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刻不容缓。

全国非遗项目为数众多、排布过于分散,各省市在非遗保护方面的政策和客观条件不一,导致我国对非遗的整体保护与宣传的难度加大。另一方面,鉴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都是只能以口传身授的方式进行有效传承的传统技艺,失去了掌握技艺的非遗传承人就意味着失去了非遗技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实际上主要是保护传承人,以人为核心。而很多非遗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都年事已高,现今的非遗项且当中又极度缺乏能够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特殊优势,合理开发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和市场潜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项目,致使非遗技艺严重与市场脱钩,无法创造经济效益,无力吸引年轻人前来学习,很多非遗技艺目前都处于青黄不接的尴尬境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正面临着后继无人的严峻挑战。

2、非遗日话非遗,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不利

2011年6月11日,是我国的第六个“文化遗产日”。在年初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通过法律形式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的大背景下,可以想见今年的“文化遗产日”必定将会是一片呐喊声。上到省、自治区、直辖市,下到县、乡、村,各种级别、各种规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活动将会在这一天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将会在这一天迎来一个小小的鼎盛时期。

提及鼎盛,让人想起了每年3月5日的学雷锋纪念日。每到3月5日,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学雷锋的活动都会扎堆出现,让人目不暇接,而一年中除去这一天之外的364个日子,几乎没有人还能想得起雷锋来,更不用说组织学习雷锋的活动了。有一句玩笑话形容我国学雷锋活动的现状:“雷锋同志没户口,3月里来4月里走。”这句话虽然是个玩笑,却也生动地反映了现在各地学雷锋的活动严重流于形式,“做样子,走形式”的窘况。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应当竭力避免重蹈雷锋纪念活动的覆辙,真正做到把那些即将消失的珍贵技艺保留下来,让子孙后代还能亲眼得见这些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

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措施主要有拨付资金扶持、奖励非遗技艺大师、奖励非遗技艺传承人、举办非遗专题展览等。这些举措有的仍然是流于形式。要知道,光靠非遗宣传日时举办几个展览。国家倡议保护非遗时进行一点展示和宣传,绝对不能解决非遗保护的重大问题。象征性的资金支持只能说是杯水车薪,并没有找到问题的根源和解决的最佳办法,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非遗传承的问题。

举个鲜活的例子,在今天,一个普通的日子,如果您想要走出家门,去领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神奇造诣,您将会发现,跑遍全国各地也找不到一个可以集中展示一个地区、门类、种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的地方。试问,非遗不能随时随地展示给人们,不能够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更不能通过市场获得经济利益,解决传承人的生活问题。她又如何能够逃过被人们所遗忘,失去延续香火后人的命运呢?

由此继续思考下去。不能不让人为我国非遗事业的未来深深担心。现在在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中出现这样的不利局面,剖析其深层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重申办,轻保护

由于非遗项目普遍具有深邃的历史意义和高超的工艺水平,能够吸引游人慕名前来,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区往往能够名利双收,而官员也纷纷以成功申办非遗作为重要的政绩,因而全国各地都在争着申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然而,当申办宣告成功之后,很多地方官员就认为已经大功告成,却并没有意识到保护比申办实际上要重要得多,更迫切得多。态度上的轻视使得人们没有将足够的精力放在真正应该重视的保护与传承上,而实际操作中的一些难题与误区则给非遗保护工作雪上加霜。没有可以依据的保护条例;对如何真正起到保护的效果没有概念;保护工作中投入的资金没有持续性;没有真正解决传承问题;没有进行市场流通,缺乏以此获得的长期资金支持……有太多的问题使得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工作步履维艰。其中,资金的问题是重中之重,如何让门类如此众多的传统技艺全部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这是一个考验智慧和经验的大难题。

中华民族艺术珍品馆秉承“流通是对现代艺术最好的保护与传承”的先进理念,提出通过全面流通,让传统工艺的经济价值在大众收藏中得以体现的方法来彻底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不能只让艺术品待在博物馆里面,高束焉,庋藏焉,这样的观念是错误的。只有艺术走进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去,让大众热爱艺术,让现代艺术品流通起来才是正确的方法。现在的艺术品要流通,就必须进入市场,市场的需求决定了现代工艺品的价值,通过市场流通不仅产生经济效益,又起到了一个保护、传承传统文化的作用,从而使市场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因此,流通是对现代艺术品最好的保护和传承。

二、重形式,轻支持

每年非遗日的主题展览比比皆是。从国家文化部到各文博场馆非遗技艺和作品的展示。然而,值得特别关注与重视的是,非遗日之后就再也没有一个固定的场所能够长期接纳非遗展演了,非遗产品能够在市场上流通的也是凤毛麟角。没有人能够为非遗解决实际的展演场地和推向市场的问题。这使得传承人的手艺只能是内秀,没有合适的立足之地。

三、重形象,轻传承

正如前文所提到的,政府官员往往只看重政绩,看重政府部门的工作是否被领导所认可,为社会所传扬。如果达到了树立形象,宣扬功绩的目的,他们就鲜有进一步的实际行动了。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恰恰才是真正需要政府大力扶持和鼓励关怀的。现在新闻中报道的很多都是政府官员大张旗鼓地将扶持的资金送到非遗传承人手中,传承人 深受感动的场面。却很少有报道非遗传承人得到政府连续不断的支持而终于渡过难关将技艺传承下去的内容。恐怕真正做到这一点的政府官员为数并不多,这样做了且真的坚持到挽救了传统技艺的更是凤毛麟角了。

种种原因导致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现状不容乐观,面对严峻的形式,我们既看到了中华民族所面对的巨大挑战,同时也要认识到挑战必然伴随着机遇,机遇时时与挑战并存。如何化解危机,化挑战为机遇,这是当下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大问题。

非遗的保护与传承要和旅游业、工艺美术界、旅游纪念品行业等联合发展,利用旅游业的巨大客流资源,将引人入胜的非遗技艺与商品推向市场,利用非遗项目对游客的巨大吸引力开发我国潜力无限的旅游纪念品市场。要将非遗项目汇聚到一处共同发展,相互带动。用创造经济价值多的带动创造价值较少的,实现互利共赢。

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全力追求物质文明的今天,中华传统文化更要担起保护社会良知、建设精神文明的重任。我们应该将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推向市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文化的瑰宝在市场流通中发挥其非凡魅力,创造丰厚的经济价值,进而为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提供资金支持。让中华传统文化在流通的过程中为更多人所熟知,所热爱。总而言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出路在于流通,在流通中保存民族文化,在流通中发展民族文化。

3、目标明确,中华民族艺术珍品馆打造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心

中华民族艺术珍品馆作为20D8年北京奥运会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本着收集与展示中华民族珍品,保护传承中华民族艺术,挖掘和发展中华民族文化创意产业的宗旨,自开馆以来就投入到了保护和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第一线,以点带面地举办各种展览活动:点――“燕京八绝”的现场展演区域,举办东城区非遗传承成果大展;线――连续三年举办“中华民族艺术珍品馆春节文化庙会”,展示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就;面――连续三年举办“中华民族艺术珍品文化节”,率先举行全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

开馆三年来,中华民族艺术珍品馆在非遗保护工作中不遗余力,唤起了越来越多的人保护非遗的意识和行动。如今,中华民族艺术珍品馆响应时代号召,精心打造“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心”。该计划受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文化部、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心将集中全国三十四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台湾地区的特色非遗技艺。她们基本上都是早已蜚声在外的经典非遗项目,如山东招远的金石艺术、北京的景泰蓝技艺、青海的唐卡艺术等。向游客全方位地展示非遗作品从原料、工艺到成品的整套制作过程。以山东的黄金为例,在非遗传承中心内游客可以看到从金矿的原貌、矿石的样子、如何将矿石运到地面、打碎提炼、制作金条直至作出光灿夺目的黄金饰品的所有过程。

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缺少经济支持导致后继无人的窘况,中华民族艺术珍品馆秉承“流通是对现代艺术品最好的保护与传承”的先进理念,提出通过全面流通,让传统工艺的经济价值在大众收藏中得以体现的方法来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传承中心向游客收取参观的门票,并建立专门的非遗商品售卖区域,帮助非遗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获得经济收入,从而解决非遗生存和传承的问题。

与此同时,各国游客得以饱览非遗技艺的精彩展示,收藏蕴含中华文化深厚底蕴的非遗产品。来自全世界的游客携带非遗作品回家,在24小时之内就将北京文化乃至中国文化带到世界各地,为传播与发展中华文化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首都文化软实力。

“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心”的论证工作已经进入了重点考察阶段,几个备选地点所具备的区位优势令中华民族艺术珍品馆的专家组成员印象深刻。通州可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京作家具的所在地,弘扬中国古典家具文化,已经成长为一张极具宫廷特色的“文化名片”;昌平为数众多的旅游景点吸引了无数国内外游客慕名而来,游客的高度集中成为其最大的竞争优势;西城区天桥地区是老北京民俗文化的摇篮,这里传统艺术门类高度集聚、文化气息浓郁,也被认为是非遗传承中心落脚地点的理想选择……

中国非物质文化传承中心是一个能够将全国的非遗项目集中起来进行系统展示,还能够让其自身形成良性发展,同时推出具有民族特色和市场潜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场所。为了能够有效解决非遗项目集中难、宣传难、创造经济价值难的问题,传承中心的选址至关重要,这个地点既要有能够吸纳中华民族多种优秀文化的宏大气魄;又要能够代表中国的美好形象,吸引全世界的关注目光;还要拥有消费需求旺盛的巨大市场和强大的经济实力。

北京――中国的首都,一个全球瞩目的国际化大都市,一个拥有三千多年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古典与现代在这里交汇,传统与时尚在这里融合。北京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国际影响力在国内独一无二,无疑是向全世界展示中华民族五千年伟大历史进程的智慧结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佳地点。在北京建立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心。这既是进行文化传承,保护岌岌可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需要,也是发展北京旅游产业的一个绝佳选择。在不久的将来,游客到北京不仅可以徜徉在气势恢宏的故宫、祭天祈地的天坛,感受古代皇家园林文化所带来的震撼,更可以慕名参观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心。全面细致地了解中华民族艺术文化的伟大和神奇。古代的宏伟建筑与现代的超凡技艺共同构成了北京旅游的巨大魅力,两者都是北京的符号,齐头并进,缺一不可。

非物质文化遗产亟待保护的现实,既是中华民族所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却也未尝不可看成是新北京发展的一个重要机遇。如果能够在北京建立一座真正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弘扬于一身的非遗传承中心,无疑是在我国非遗保护事业的阵地上添加了一座坚固的堡垒,创造了我国非遗传承方式的先河。首先,从门票收入来说,北京的恭王府以不变的古建筑和故事每年门票收入能够超过2亿元。传承中心以100元票价计算,每年接待游客1000万,直接经济收入达10亿元,可以为非遗传承人提供稳定的资金收益。另外,从旅游购物消费来说,2011年春节文化部举办“我们的节日――百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迎春展示活动”,地坛迎春庙会,以及中华民族艺术珍品馆连续三年举办的新春文化庙会来看,观众兴致盎然,争相购买,场面火爆,是社会各界对非遗展示和产品迫切需求的生动写照。上到各国元首,下到游客百姓,常常是想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却苦于找不到专门从事类似展示与展卖的场所。因此,人们需要一个能够看到非遗 技艺和购买非遗产品的场所,保守估计传承中心年销售额不会低于3亿元人民币。丰厚的收入,可以使非遗传承人专心于艺术研究和培养接班人,打破依靠政府拨款才能生活的局面。吸引年轻人继承中华传统文化。

这将会给北京未来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一针强心剂。要使这个美好的设想变成现实,就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政府的主导作用不仅仅是指要为非遗的保护提供资金和场地,更重要的是要帮助非遗项目进行宣传推广,树立品牌,打开市场,促进非遗产业化发展。事实上,非遗技艺与产品的巨大魅力中蕴含着极为广阔的市场前景。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利用好这一资源,积极向全世界宣传非遗项目;借鉴特殊的经营模式,向市场推荐非遗产品;对非遗产品进行严格监督和把关,树立非遗品牌诚信优质的正面形象。使非遗传承中心成为像故宫、天坛、鸟巢、国家大剧院那样的北京文化新地标,打造成为永不落幕的非遗展销盛会。

4、众望所归,非遗传承中心期待落户东城

在考察过程中,最为吸引考察人员眼球的当属中华民族艺术珍品馆所在的北京市东城区。东城区是北京历史文化遗存、胡同四合院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为密集的地区。未来二十年,东城区将把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作为第一任务,着力打造“首都文化中心区,世界城市窗口区”。根据区十二五规划纲要,东城将加强中轴线整体风貌的保护,以故宫、天坛两大世界文化遗产为核心,皇家、钟鼓楼、南锣鼓巷、皇城、前门、天坛周边、永定门等联动发展,打造纵横南北的“文化主脉”。同时,东城区拥有历史文化街区18.5片,三级文物保护单位165处,挂牌保护院落413处,部级和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4项。按照规划,到2030年左右,东城区具有鲜明特色的“首都文化中心区,世界城市窗口区”基本建成,成为在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文化名区”,成为“文化软实力强劲、服务经济发达、公共服务优质、城市运行高效、人居环境和谐”的国际化、现代化中心城区。

经过深入研究,前门地区最适合建设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心。前门大街,在经济和文化全球化发展的时代,不仅属于北京,更属于全国,属于全世界。它是面向世界反映中华民族文化的大舞台。将非遗传承中心设立在前门,就是为了植根于古都风貌,着眼于历史文脉的保护与发展,更深层次地认识到保护一个城市的记忆,做到城市发展与文化保护传承的双赢。以前门大街的辐射和影响力来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将进一步弘扬其文化优势。这也是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战略、实现自主创新目标的重要任务。

专家认为在前门古老的四合院保护区设立非遗中心,精心选取最具京味民俗文化韵味的院落,在每个院落里设置一个非遗项目的展示区域。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购票进入非遗传承中心后,可以享受到的服务包括观看非遗技艺展示、购买非遗产品、体验非遗技艺制作过程、享用北京老字号食品小吃等。五花八门,不一而足。惬意地走在最能代表京味传统文化的四合院里,轻松地品尝着时尚的星巴克咖啡,饶有兴致地观看甚至亲身体验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这样充满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意蕴全方位的享受相信没有人愿意错过,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心一定会令八方宾客陶醉其中,流连忘返。

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心的落成将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事业开创一座新的里程碑。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心的设立开创了非遗传承方式的先河,它既从根本上解决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乏力、后继无人的问题,又有力地促进了北京文化事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

5、成功探索,北京礼物旗舰店跃世而出

非遗文化市场篇(3)

中图分类号G122

将非遗文化保护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是近几年来呼声较高的议题。全国各地也纷纷开展各种形式的非遗教育进小学校园的活动。小学非遗教育是普及传统文化的重要领地,只要在小学生心中播下保护非遗的种子,传承民俗文化的样式,就能恢复非遗的文化土壤。因此将"非遗"的传承和保护融入小学素质教育意义十分重大。近年来,杭州市部分青少年第二课堂场馆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深受第二课堂场馆附近小学生们的喜爱。据调查统计几乎所有的小学生对以第二课堂的形式开展非遗教育活动表示感兴趣且有较为强烈的保护发扬非遗的责任意识,但目前杭州第二课堂非遗教育还未十分普及,只有部分第二课堂场馆涉及非遗教育,并且小学生的参与度欠高即还远未能达到在小学阶段普及的程度,另外学校方面也没有特别重视非遗教育,因此本文从政府、场馆和学校三个角度出发,为杭州市小学开展非遗教育提供几点参考建议。

一、政府应关注小学阶段的非遗教育

林秋朔[ ]指出各级政府要给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以足够的认识与支持。因此,政府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加大宣传力度和经济投入,采取一系列的实质性措施,完善并扩大青少年第二课堂场馆的非遗教育功能。

1、完善第二课堂行动计划

由于《杭州市中小学校实施第二课堂行动计划考评(试行)办法》只规定了小学生每学期到第二课堂场馆参加活动次数不少于3次,学校集体组织不少于1次,并未提及非遗教育活动次数。笔者建议教育部可通过决议,下发文件,规定小学生参与第二课堂非遗活动的相应次数。①规定每学期学生参与第二课堂非遗教育活动次数不少于1次,记入《成长记录手册》,并纳入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②规定学校每年两次的集体活动中至少1次以非遗教育为主题。此外可以以区为单位开展全区小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竞赛,鼓励全区小学参与,并评比最佳组织奖、最佳指导教师与学生个人奖励。③规定教师编写的活动方案中必须涉及至少一个非遗活动。杭州民俗文化[ ],悠久古老,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杭州有着极其丰富的非遗教育素材。因此组织教师设计活动方案或教案,要按学生的不同年龄段、立足于本区地域特色与优势,组织教师利用寒暑假踩点并编写的富有当地地域、文化和资源特色的第二课堂活动方案。

2、经济投入专款专用

给传承人提供技艺发挥的舞台,并给予传承人一定的政治、经济待遇。[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草案明确: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应当支持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保护属于该项目组成部分的实物和场所;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对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单位予以扶持。 杭州市政府可拨出部分资金作为第二课堂场馆非遗教育活动经费,用于场馆非遗活动的设备购置和人力成本等。聘用非遗传人为场馆非遗活动的指导老师,并给予其一定的经济补贴。

3、加大非遗基础知识普及

民俗文化是历代广大人民在长期生活和斗争中所创造、享有和传承的整个文化财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与民俗是不可分割的,结合杭州本地民俗对开展普及小学第二课堂内的非遗教育是十分有利的。①多关注杭州民俗文化,联合杭州市文化局、杭州市旅游局和教育部门通过对本地风景、民俗、历史等内容的多元化宣传开展小学生非遗教育活动。杭州市文化局和旅游局可结合家乡物质文化遗产制作相关宣传片及宣传册,由教育局下发至各所小学及第二课堂场馆,让学生以家乡为支点[ ]习得知识与培养素质,热爱非遗热爱祖国。

②根据《杭州市中小学校教师参与第二课堂行动计划评优(试行)办法》:有良好的业务素养,能通过学科统整、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对学生开展杭州人文乡土教育杭州民俗文化教育即非遗教育。因此,可在《我与杭州》等乡土教材中充实与公益性场馆相对应的历史人文知识与杭城传统民俗文化,进一步加大非遗教育对小学生的有益影响。

4、构建有效的非遗学习资料

专家学者认为非遗文化应列入中小学教材,引起全社会尤其是青少年的广泛关注。 因此杭州市教育局可以组织有关专家学者编写小学阶段的非遗读本作为小学生必读读物在杭州各个学校推广使用。此外,市场上适合小学阶段读者的相关资料也不多,结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构建多样化的非遗学习资料如非遗绘本、非遗光盘等也有利于非遗教育的普及。

二、第二课堂场馆应完善自身建设

“小学第二课堂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现状与思考” 一文的调查结果显示,杭州第二课堂场馆涉及非遗活动的程度存在三种不同的情况,因此笔者分别针对三类不同的第二课堂场馆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1、以非遗为主题并设有活动项目的场馆

(1)优化场馆自身建设。

小学生对可以自主参与、互动性强、生动活泼的活动比较感兴趣,建议第二课堂场馆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兴趣特点设计活动形式和内容。如引进先进设备,还原项目原始情景;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增强对小学生的吸引力。同时在活动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对家乡杭州的热爱。借鉴杭州历史博物的第二课堂活动雕版印刷和模拟考古,让学生们通过亲身体验、触摸历史、感受文化,充分享受了历史文化所带来的乐趣,也提升了其爱护和保护文物的意识。[ ]此外可制作宣传视频在馆内循环播营造氛围、每年推出一至两期大型的非遗成果图片展、增设一些家长与孩子可以共同参与的活动等来进一步推广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第二课堂活动点。

(2)拓宽思路,创新形式,走出场馆。

不要将活动仅仅局限在场馆之中,要拓宽思路,积极探索“走出去” [ ]的第二课堂教育模式。

①较普遍的做法是第二课堂进校园。杭州拱宸桥小学、杭州翠苑二小、杭州转塘中心小学分别与三个第二课堂点合作开展过彩绘体验活动、丝绸知识展览和雕版印刷活动,不仅拉进了馆校双方的距离,也让学生真正体验到了“有所乐,有所学,有所得”,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此外,上海市中小学将普遍推广非遗进校园活动,对中小学生开展相关的非遗教育,促进非遗的保护传承。[ ]因此杭州市第二课堂非遗教育活动可参考杭州市第二课堂进校园和上海市非遗教育进校园的有益经验,取其精华结合两者组织开展杭州市独特的第二课堂非遗教育。

②《全民健身计划》颁布后,文化部党组织强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紧密结合,推进非遗项目活动进社区、进校园。因此杭州市第二课堂场馆不仅可以走进校园也可以走进社区。况且杭州市“非遗文化进社区” [ ]是有前例的。

③除了“走出去”,场馆还可以“请进来”。非遗第二场馆可以与周围小学合作,培养一批义务小讲解员,并建立相关激励制度。

(3)培训传统手工艺传人的文化知识

鉴于场馆聘请的第二课堂活动指导老师一般为杭州传统手工艺人,其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在为参与活动的青少年做示范时很少言语,大大降低了非遗教育的宣传效果,基本达不到在中小学生心中播下一颗非遗的种子和非遗教育普及的目的。因此为这些馆内聘请的传人进行一定的文化培训,为其配备相应的文讲稿、PPT、视频等,以期更好地为参观者服务。

(4)完善高校志愿者体系

志愿者帮教是孩子们比较喜爱的一种方式,提高高校志愿者的非遗文化素质、增进志愿者的传统工艺技能以及完善第二课堂场馆的志愿者培训体系对小学第二课堂非遗教育的开展是很有利的。

第一,可与杭州地区多所高校建立长期固定合作关系即馆校合作。既有高校志愿者进馆服务,也有第二课堂场馆进高校宣传培训。确保每学年包括寒暑假都有部分志愿者进馆服务。

第二,固定每个非遗活动项目的帮教志愿者。现有志愿者流动性过大,每周每项活动的志愿服务者不相同。每批志愿者对其所需要宣传的内容、辅助孩子制作的手工艺相对生疏。志愿者自己都不了解,怎么去真正帮助来参与活动的孩子呢?所以笔者建议场馆可与高校青协协商固定每月或每半月相同活动点的志愿者。

第三,完善志愿者体系。场馆对志愿者要事先进行培训和考核。可以发放相关资料,请专门的指导老师给志愿者上培训课,使其具备一定的非遗文化素养和传统手工艺技能;定期对高校志愿者进行考核,若考核不通过者必须再学习后才能上岗;评选优秀志愿者并给予一定的奖励;组织相同活动项目的志愿者进行比拼,奖励优胜者。

第四,增加馆外活动合作,例如非遗文化进校园等可与高校志愿者合作共同开展。

2、涉及非遗却无相关活动的场馆

这类场馆泛指场馆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或场馆主题本身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但馆内没有开设相关活动或没有指出场馆内哪些项目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场馆。如中国茶叶博物馆,以茶文化为主题,茶艺等均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但馆内对此并没有作相关说明。笔者发现中国茶叶博物馆内有让学生体验茶艺的第二课堂活动,但学生却无法将其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联系在一起,对培养学生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在对于此类场馆中,笔者建议可以对馆内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进行系统的整理、编排,设立相应的说明,给参观者一个较为直观的印象。此外在让学生体验馆内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动时给予一定的讲解或说明,如让学生在亲自动手体验茶艺技术时可以让指导老师顺便讲解一下茶艺和非遗的关系,使其意识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广博精深。

3、没有任何涉及非遗的场馆

由于地域等问题,某些城区所拥有的可供小学生参观学习的非遗资源相对匮乏,较难组织开展非遗教育。针对此类场馆,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几下三点来改进:

第一,与邻区有丰富非遗资源的场馆进行合作,增设一些不需要大型设备和专业人员指导的较为简单的第二课堂非物遗教育活动。例如引进上城区杭州历史博物馆的“听听杭州的那些事儿”活动。此类场馆需要制作一些杭城历史视频,培训讲解员让学生们听着讲解陪着视频感受杭州的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还可以举办杭城历史故事比赛。

第二,主动“走出去”, 邀请非遗场馆工作人员一起到该区的小学开展开展杭俗、非遗文化活动。

第三,联合当地区政府一起举办类似 “童话杭州名人,寻觅少年知音——童版解说词” [ ]及其延伸 “童画杭州名人” [ ]活动。分别通过让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和理解来撰写解说词,并担任小小讲解员和用自己的创造力绘图的形式,让孩子们了解到杭州名人的故事和杭州历史文化,激发了他们积极性,拉近了当今少年和历史名人的距离。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艺术和文化双重熏陶。

三、学校应重视非遗教育

学校教育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其中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的最佳时期,因此小学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尤为重要。 学校应对非遗教育引起重视,通过多种形式,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教材、进入课堂、进入校园,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 ①在中小学的课程中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中小学的校本课程可以以家乡为非物质文化传承的支点,将民俗非遗文化与本校课程结合。如:把民族民间剪纸艺术文化与小学美术教学融为一体,即把民间、乡土文化资源与美术教育研究相结合,实现了民族艺术文化精神的活态传承。[ ]当然,小学音乐课、体育课及校本课程同样可以结合当地特色非遗教学。中小学生的感性思维优于理性思维, 但民族心理还不成熟, 民族价值观尚待完善。[ ]这样可使学生们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正确的民族观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加强其爱国精神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

②班级活动中融入非遗教育,增加学生第二课堂学习反馈。班主任老师可在班级活动中穿插相关内容,采取表演、竞猜、演讲等多种形式改善学生第二课堂非遗活动反馈情况,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让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活动氛围中体会非遗的魅力,加深保护和传承非遗的责任感。

参考文献

林秋朔. 抢救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言[J]. 民间文化论坛,2004,(5).

莫高. 新时期杭州民俗文化的演变[J]. 杭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3).

? ? 张智烽. 非物质文化视野下的杭州民俗体育研究[D]. : 杭州师范大学,2010.

? ? 李琦. 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支点[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非遗文化市场篇(4)

“非遗热”背后的三大隐忧

一些官员将非遗当作名利场?

过去那些跟不上现代文明步伐的文化一概被认为“落伍、腐朽、没落”,但当“非遗”成为公共运动和政绩名片后,被清除、遗忘的公众文化则获得新生。一些地方官员热衷于申报非遗,将本地有多少部级、省级非遗项目和传承人视为中心任务,希望上级部门资金扶持,提高本地的“知名度”,带动旅游业发展。更有甚者,有些官员和企业家登堂入室成为非遗传承人,据说是因为掌握了公权力和资本更有利于保护传承。

各地政府非遗申报热情高,保护意识强,值得肯定和鼓励,但是如果一味追求“重结果、重形式、重经济、轻保护、轻管理”,盲目性、功利性、凑热闹占据主导,真心落到保护传承上的实效自然有限。

变异的市场化?

非遗一旦不加区分地进入文化市场,迎合、贴合消费者的要求,作坊变成生产线,产品化、工业化只能传承手艺、技巧这个“形式”,而深刻的文化精髓却常常遭到遗弃,例如我们可以很轻易地买到四大名砚,但其背后的历史渊源、传奇故事又有几人知晓?那么,非遗市场化仅仅是生产了很多旅游商品而已,满足的是消费者的好奇心理,而不是唤起文化自觉。

非遗对应着当时的年代、人事,沧海桑田,物是人非之后,更多应是人类共同的“文化族谱”。抛开其时间性、空间性,企图从市场中分一杯羹,能和今天的消费者匹配么?例如,用一个故事、一首山歌去打造一个产业或者园区,多难以作为。

市场化能够促进非遗得到更广泛的社会关注和资金,是让包括政府、传承人、企业在内的利益各方更有内生动力的长效手段,也是考验非遗生命力的重要标尺,但过度开发利用也只能带来“一次性消费”,偏离了正确轨道。

精华、糟粕都是非遗?

非遗保护传承和政绩、商业利益结合在一起,必然过热。那么,一些地方只要是有点历史的,只要是民间的,都积极去申报非遗。例如有关县市纷纷举起“西门庆故里”招牌,将西门庆作为非遗传承开发,西门庆也被一改在传统文学名著中“大淫贼、大恶霸、大奸商”的艺术形象,华丽转身成为当地政府追捧的文化产业英雄。我国第三批部级非遗申报的数量为3000多项,最后只有191项获批,绝大多数项目并没有得到国家层面的民族文化价值和典范意义认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一般来说,一个国家每次只能申报一项文化遗产、一项自然遗产或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国际准则来看,并不是所有的文化遗产都值得保护,那些没有审美价值、历史文化价值、与主流价值观不符,甚至低级庸俗的遗存,属于自然淘汰之列,也是社会和公众自愿选择的结果。文化理所当然有精华和糟粕之分,也不能草率地否定或肯定,很多项目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判定标准,例如将风水拒于非遗之外就值得商榷。

非遗保护传承两个抓手:政府责任和产业开发

经过普查,全国非遗资源总量已达87万项,保护传承的任务相当繁重艰巨,所谓非遗大热也不过是将各方的视野聚焦过来。面对生存压力,年轻人对非遗传承已渐无老人们那种毫无理由的热情和喜爱,断代明显。非遗第一保护人应是政府,但是政府替代不了传承。非遗市场化能够用收益倒逼传承,更突出传承的价值,但是商品化就要服从市场规律,而不是文化规律,更不能实现充分保护。

措施一:优先政府责任

非遗保护传承首先是政府责任,是公共利益的必然选择,也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内容。只有明确了地方政府的主体责任之后,再去有所区别地市场化,才是真正的保护之路。

一是将政府职责上升到法律责任。例如,《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2013年由省法制办,涉及到“代表性项目名录”、“传承与传播”、“利用与发展”、“文化生态保护区”、“保障措施”等非遗保护的方方面面,明确了非遗保护中政府应尽的职责,不仅非遗传承人将得到政府各种支持,就是学习非遗技艺的徒弟也将得到助学、奖学或者职业培训补贴。

二是有选择地申报非遗,避免盲目性。例如,长治市潞安大鼓、民间社火、上党梆子、上党八音会等14个项目先后入选部级非遗名录,长治县、黎城县、长子县南漳镇、襄垣县王桥镇还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同时,长治市通过举行非遗保护成果展、规划建设文化产业园区等一系列措施,使布艺黎侯虎、上党堆锦、潞州刺绣等一批文化产品赢得了市场。

三是设立区域引导型专项资金。例如,深圳市每年有200多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保护无法市场化的民俗、传说、歌曲等非遗,对可以产生市场价值的非遗扶持其开发性保护。

四是扶持非遗市场化。很多传承人是民间艺人,没有能力承担非遗产品的商业化运作,政府部门应成为非遗企业的智囊、顾问,为他们策划、宣传、推销产品提供帮助,例如山西各级政府部门推出了广灵剪纸、澄泥砚、双合成等多个非遗品牌,如今都在市场站稳了脚跟。政府部门可以将非遗产品作为对外交流的文化礼品,例如北京市旅游委连续十年开展了“北京礼物”评选,纳入了京绣、渔阳三烧等一大批非遗产品进入政府采购目录。各级政府还可以在政策上给予扶持,例如将非遗纳入文化产业扶持,引导银行优先给“非遗”项目提供贷款,向非遗企业减免税收,提供人才培训、对外宣传、国际交流、产品评估咨询等公共服务。

措施二:适度产业开发

一是打造非遗产业链。政府部门、非遗传承人、企业、金融资本要抱团形成合力,将非遗创意化、商品化、产业化,打造以非遗为核心要素的工艺品、旅游、培训、文博等多业态产业链。特别是将多种非遗项目向园区集聚,搭建产销平台,业已证明了较高成长性。例如,成都天府锦绣文化创意产业园以蜀绣、蜀锦年画、羌绣、漆器、竹编等非遗项目为基础,结合书法、绘画、川剧、文学、古董等艺术创意,形成设计、制作、展示、交易、收藏、推广和培训为一体的文化产业链。

二是搭建市场平台。通过培育非遗博览会、展销会、展馆、展区等市场平台,以企业、品牌的形象而非老艺人的个体形象,融入现代商业社会,走入寻常百姓家。例如,北京、深圳的文博会设立了“非遗”馆,全国各地有特点和亮点的非遗项目和产品纷纷在文博会上亮相,深受市场喜爱。

三是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既要保留传统的传承形式,又要以高新技术创新非遗的魅力,不断扩展其文化市场。例如,影视、动漫、游戏、软件都是非遗价值的延伸。通过开展大范围、高层次、多频率的知识产权保护和交易,拓展国际市场,成为海外的中华文化符号。

第四批申报部级非遗将迎来国考,显然非遗热在争议中将只增不减,而非遗不能单单归于公益性保护或者商业化开发。各地应本着“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抢救第一,审慎开发”的原则,实现主动保护与合理开发。

(本文系“文化部公共文化司2013-2014年度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研究课题和2013山西经济社会发重大研究课题成果”)

作者介绍

非遗文化市场篇(5)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7)06 ― 0066 ― 03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的活态文化遗产,既见证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和变迁,又体现了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艺术性和创造性。近年来,国家层面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门颁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等文件,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做出了全面规划和部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性造就了其具有旅游品牌、艺术、审美、体验价值,为延伸旅游产业链条、促进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潜力,适度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已成为其保护传承发展的有效途径。

承德有得天独厚的历史人文积淀和“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良环境,是中国各民族融合发展的聚集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作为承德支柱产业之一的旅游产业发展迅速。截止2017年4月,承德市拥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9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9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34项,分布广发,门类齐全,资源丰厚,逐渐营造出了良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相应旅游资源开发的氛围,日益成为承德经济发展的强进动力之一。

一、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现状

承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客源,2016年共接待入境游客3000余万人。目前,承德独具民族特色和多样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了源泉,呈现如下特点:

1.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目前,承德的各区县均有不同等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更好保护与传承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承德市政府、文化局到各区县文化馆、博物馆等部门,都制定了相关管理规范,增加了经费投入,并积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申报、保护等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奠定了重要基础。

2.已产出了较高旅游价值。在表演艺术类(如:承德避暑山庄皮影演出团、热河二人转、二贵摔跤、清音会等)、民间美术类(滕氏布糊画、丰宁满族剪纸等)、传统工艺类(山庄老酒传统酿造工艺、一百家子拨御面、平泉羊汤烧饼等)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方面形成了较好的产业规模,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3.开发积极性逐年提高。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将承德定位为“生态涵养功能区”、“国家绿色发展试验区”、“国际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助推了承德市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各级政府、企业及非遗传承人都希望借助旅游市场平台,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推广和创新,促进经济发展。因此,提高了他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积极性。

4.开发主体多元化。目前,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形式具有多样性特点,但主要有三大类:企业运作(如:山庄老酒集团、承德颈复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政府部门介入(丰宁满族吵子会、清音会等)和个体小作坊(杨茂昌根雕艺术、何清华剪纸等)等。

5.产出经济效益参差不齐。目前,承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因其发展历史、管理方式、开发模式、市场定位等存在较大差异性,产出的经济效益参差不齐。多数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项目产出的经济效益较低或几乎没有,只有少数精品的民间美术类(滕氏布糊画、丰宁满族剪纸等)和传统技艺类(山庄老酒传统酿造工艺、平泉羊汤烧饼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产业化和市场化的运作,获得了良好的旅游经济效益。

二、目前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存在问题

1.缺乏整体布局,资源开发较分散。目前承德市旅游管理部门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了相对集中、便于管理、较快产出经济效益的避暑山庄、外八庙、乡村旅游等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和开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缺乏系统整体规划和布局,资源开发较分散,基本上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或县区镇村等部门自行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览、展演等活动,人力、物力、财力及外宣工作投入不足,忽视了旅游市场结构分析和可行性论证,难以形成旅游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2.合作体制机制不够健全。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性、多源性和多样性特征,门类齐全,涉及文化、工业、艺术等众多行业领域。〔1〕承德市各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责任单位之间及资源开发企业期间缺乏联合和沟通机制,各自为政,未形成有效合力。同时,政府相关部门、资源开发企业、传承人、大众等利益主体关系不够和谐,信息资源共享力度不够,资源开发受阻,较难实现保护与开发的有效结合。

3.地方性管理体系不够健全。目前,承德在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如:避暑山庄及外八庙等)方面制定了较为完整、合理的地方性管理体系,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管理规范依然空白,没有结合自身区域特点建立起配套的地方性法规体系以保护承德市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因此,在传承人法律地位、资金投人、保护性旅游开发等方面缺乏明确的规范依据,限制了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

4.旅游资源开发特色不够突出,缺乏竞争力。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打造成旅游产品,需要灵活的商品市场化运作,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同时进行“商业包装”,树品牌,造精品。〔2〕目前,承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没有从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和特色上进行深入内涵挖掘,旅游产品品种单一且档次偏低,庸俗化、雷同化现象严重,缺乏特色和创新,市场竞争力偏弱,效益普遍较低。同时,相关部门及媒体的宣传推介力度不够,导致市民对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度和开发的旅游产品知名度较低。

5.部分传承人生存状况堪忧,资金投入不足。调查发现,85%以上的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仍生活在乡镇甚至偏远山村,能够享受到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的传承人数不足20%,多数依靠体力劳动维持生计,生活压力较大,加之部分传承人存在的文化自卑心理及观念,导致部分传承人生存状况堪忧,其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逐渐消失殆尽。同时,由于在产品开发、创新推广、宣传管理等方面的资金投入足,导致许多有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无法转化成旅游产品,目前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的数量仅在15%左右。

三、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建议

1.坚持“系统规划、统筹兼顾、整体开发”的科学发展理念。鉴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涉及行业和领域广,难度大,建议由承德市旅游局、文化局、规划局等相关部门和单位f调编制《承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专项规划》,在充分调研目前承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明确制定原则、目标、措施方法、重点项目规划、具体职责和协调机制,统筹兼顾,全面科学指导承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工作。将承德非物质遗产旅游资源开发的碎片化转变为整体性、标本化转变为活态性。

2.坚持“制度管理、以人为本”的原则。一方面,要做到制度先行,监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河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等管理制度的贯彻落实情况,积极探索制度保护与政策保障相支撑、政府保护与社会保护相结合、政府投入与社会力量相补充、原生态保护与开发利用相照应的科学、协调制度体系,制定《承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管理暂行办法》,为开发企业设“红线”,要求合法合理开发。另一方面,要做到以人为本,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承载者,是文化生态建设的主体,必须要保护好传承人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传承人生活社会保障制度,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活态有序传承;建立健全传承人和旅游资源开发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特别要保护好具有自主创新知识产权的旅游产品成果,激发旅游资源开发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传统文化焕发生机,服务社会,惠及大众。

3.坚持“打特色,创精品”的原则。特色游、精品游已成为各地开发旅游资源的重要原则。推进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研究基地、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民族传统节日保护示范地、民俗街、民俗村、民族镇建设等工作,树立典型,建设代表区城的非物资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体验区、聚集区和示范区,深入挖掘各民族文化特色,推广生产性保护先进经验。针对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小、散、弱”的特点,通过文化创意、艺术包装、打造品牌、市场营销等方式,不断培育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产业群或产业带,助推地方经济发展。把双桥区、丰宁县、平泉县等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资源丰富、项目数量多且旅游发展基础良好的区域作为开发试验区,重点建设成承德特色文化旅游的理想目的地。承德市旅游局和县区旅游、文化管理部门及企业联合设计一批精品文化旅游线路、推出一批精品旅游商品、推介一批特色演艺场所、打造一批文化特色小吃等,从而打造文化旅游特色产业聚集区。〔3〕

4.坚持“保护第一、适度开发”的原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属性决定了承德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必须坚持“保护第一、适度开发”的原则。第一,全面开展遗产普查工作,运用大数据、互联网、VR、软件开发、数字化等技术等现代技术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分布及保存现状进行收集整理和分类,根据类别进行体验项目、创意产品、文化演艺、展览展出、医药产品、饮食等项目开发。第二,增强群众、传承人、管理人员、旅游资源开发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营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氛围,创设环境,科学决策,自觉树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一体化观念。第三,针对出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过度开发现象,建议承德市政府必须强化管理,对于民俗类、节庆类等具有较深文化蕴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保护性开发策略,重视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历史文脉,留住传统文化的根和魂。

5.坚持“加大投入,市场运作”的原则。首先,鉴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严重流失、资金投入不足的现状,承德市相关政府部门应给予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基地、研究基地、传承人和相关的企业必要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推动以市场化运作模式配置社会资源,调动社会各方面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积极性,最终促使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产业实现自我造血、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目标。其次,加强市场宣传,迎合现代市场需求。在今后的承德旅游市场开发中,应借助承德避暑山庄及外八庙等物质文化遗产的知名度,将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实现有效结合,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旅游者体验承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魅力,提升城市旅游吸引力。第三,拓展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需求群体,实现客源市场多元化。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爱好者、观光游客的不同需求,开发产品,打造项目,尤其要重视开发潜在市场人群,这一群体更易于被这些有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吸引。

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至今还在民众中流传的“活态”文化,具有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4〕承德作为一个知名旅游城市,应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开发资源。在坚持“保护第一,适度开发”的原则基础上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有助于弘扬承德地方民族传统文化,有利于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带动承德旅游产业及其他产业的快速发展。

〔参 考 文 献〕

〔1〕郑晓东,等.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萃〔M〕.北京:团结出版社,2012,(09).

非遗文化市场篇(6)

首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于2007年5月23日至6月10日举行。据统计,参会国家、国际组织和国际民间组织68个,国家有关部委9个,国内代表团68个,参加各种演出活动的表演队伍100余支,共开展了11类270项节会活动。

首届非遗节以“传承民族文化·沟通人类文明·共建和谐世界”为主题,各项活动紧紧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开,内容丰富,精彩纷呈。开幕大戏“天府大巡游”组织了11支国际、21支国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原生态表演队伍,2100多名表演人员在市中心载歌载舞,把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个性魅力演绎得淋漓尽致;主题晚会《守望家园》的11个节目包括了我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4个项目,是一场部级水准的张扬民族文化个性的文化盛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园举办的非遗节博览会有4个国家和国际组织、23个省区市和84个单位布展,111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布满了3万平方米的展场,特别是236个项目传承人的现场展演,以及由四川省各市(州)、成都市各区(市)县每天轮流组织在公园主题广场开展的60余场主题日演出活动、在公园剧场每天上演的戏曲曲艺演出以及闭幕式晚会《天府的记忆》,使博览会动静相济,成为了一个荟萃人类文化多样性的活态精神家园;成都市各区(市)县的8个分会场活动、12个配套活动,市内各剧场、舞台的113场优秀剧目演出活动,5场古琴艺术进校园活动,11场深入社区、学校、SOS儿童村、荣军院的慰问演出活动,使非遗节广泛地融入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有63个国家、国际组织和国际民间组织派出200余名代表出席的特别会议,和有10名国际专家,30多名国内专家参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论坛——成都论坛,有力地提升了非遗节的国际性和学术性。

第二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于2009年6月1日至6月13日举行。这是自“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在四川省举办的首个大型国际活动。据统计,参会国家41个,国家有关部委8个,国内观摩代表团127个,参加各种演出活动的表演队伍190多支,参加表演展演活动人员7000余人。

第二届非遗节以“多彩民族文化·人类精神家园”为主题,围绕展示个性魅力,增进交流合作,推动传承发展,特别结合四川实际,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展示灾后文化重建成果,展示灾区人民真诚的感恩情怀和重建美好家园的坚定信念,推动灾后重建特别是文化重建。此次节会举办了开幕式暨天府大巡游、国际论坛、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优秀剧(节)目剧场演出和慰问演出、主题分会场活动和系列配套活动、闭幕式晚会等6大类370多项活动,内容丰富,参与广泛。

来自31个国家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驻成都的各国领事馆领事,国家有关部委领导,全国各地、四川省各市州127个代表团,以及5万多名各界群众出席开幕式,观看天府大巡游。13支国外、32支国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态表演队伍,3000多名表演人员。通过《神州风采》、《异国风情》、《华夏奇葩》、《天府情韵》、《蓉城锦绣》五大篇章,倾情演绎了绚丽璀璨的民风民俗,充分展现了四川和成都文化的个性魅力,淋漓尽致地诠释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中华文化的丰富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公园举办的博览会上,1678个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布满了3万平方米的展场。有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90个项目;有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有26个省区市进场布展;有630多名代表性传承人现场展演,博览会重点突出了四川省“5.12”汶川大地震6个重灾区市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成果和闽南、徽州、热贡部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保护成果。31个国家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使和40余名国内专家学者参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论坛,围绕“灾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题,集思广益,形成并向国际社会发表了《成都共识》。6月13日,《成都共识》刻碑永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公园。成都市各区(市)县的5个主题分会场活动、16个配套活动,市内各剧场、舞台的56场优秀剧目演出活动,19场深入社区、学校、SOS儿童村、荣军院的慰问演出活动,使“非遗节”广泛的融入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参加第二届非遗节的31个国家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使一致认为,非遗节已经成为国际间推进非遗保护,增进国际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鉴于两届非遗节的圆满成功,建议非遗节永久落户成都。2009年,经文化部正式行文批复,成都取得非遗节的永久举办权。

第三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于2011年5月29日至6月11日举行。此届非遗节是在我国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于2011年颁布实施的背景下,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永久落户成都之后首次举办。据统计,有来自72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多名国际嘉宾和表演人士参与。

第三届非遗节以“弘扬人类文明,共建精神家园”的主题,开展了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论坛、传统戏剧精品剧目展演、中国古琴艺术大展、分会场和惠民慰问演出、闭幕式晚会等七大类286项活动。来自国内外的7000多名代表,1900多个非遗项目参加了本届非遗节。

非遗成果与特点

在首届非遗节平台上,国际国内1000多个项目参加非遗节博览会,100多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表演队伍参加各项演出活动,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国际民间组织的政府代表和专家学者齐聚成都,展示、沟通、分享各民族文化智慧和文明成果。

非遗节作为国际上首个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宗旨的节会活动,其定位及时准确地把握住了当今世界的文化脉搏,“传承民族文化,沟通人类文明,共建和谐世界”的节会主题,表达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尊重文化多样性,建设各种文化和文明平等交流,互相促进,和谐相处的世界,这是许多国家和民族的共同心声,引起了国际国内的积极响应和广泛参与。此届非遗节紧紧抓住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真形态,突出原生态和活态特点,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得到了生动呈现。除了剧场演出的戏剧曲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专业演员演出外,其他表演队伍基本上都是天然去雕饰的原生态,90%的表演人员是农民。在非遗节博览会,最受欢迎的是传承人现场展演和主题日演出活动的原生态表演。

在努力组织开展各种面向广大人民群众的节会活动的同时,首届非遗节把特别会议、成都论坛和主题晚会、闭幕式晚会作为另一个重点,努力追求节会的群众性、艺术性和国际性的和谐一致,有力提高了节会的学术品味和文化品味。

四川省是多民族文化资源大省,通过非遗节,全面生动地展示了全省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和保护成果,有力的宣传了四川,提升了四川的文化形象,对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现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奠定了成都打造具有影响力的部级国际文化品牌的坚实基础。

第二届非遗节可谓是高规格、高标准、国际化的。此届非遗节注重展示四川震后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和文化重建成果,举办了以“灾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主题的高规格、高水平的国际论坛;把“5·12”大地震重灾区非遗抢救保护成果展作为博览会的重中之重;在地震重灾区的崇州、都江堰设立非遗节分会场;组织来自地震重灾区的表演队伍和节目参加巡游表演和各种演出活动。

非遗文化市场篇(7)

前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一笔巨大精神财富,是一种社会公共资源,是特定国家、民族或者人群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当中积淀而成的,反映了特定国家、民族或者人群的历史与现实的社会状况,是特定国家、民族或者人群的特征的文化表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社会、文化和政治作用,既是人类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也是人类活文化的一部分。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实物和资料得不到妥善保护,一些珍贵实物资料流失海外;一些民间文学和工艺美术被盗用或掠夺式地粗暴使用;许多传统科技被国外无偿使用,甚至有的被他人在国外申请了商标、专利保护,反过来限制我国的正当使用。这就对人类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造成极大的破坏。因此,最好的方式就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合理、有效的产业化经营,使其走向市场,为更多的人所了解。

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特征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无形性、传承性、实践性、活态性、开放性的特征。无形性,它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占有任何具体的物理空间,看不见,摸不着,只能被人们的感觉所感知,从而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特殊性。传承性,它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由各个群体或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传承积淀下来的。具而言之,一种具体的文化形式,只有经过历史的演进,承载了人们厚重的精神寄托和文化品格,才能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此种特征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就是要为其传承创造良好的氛围,保持其原生态环境,使之能够延续、传承。实践性,它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们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和表达其喜庆、欢乐、悲哀、痛苦等情感的形式,其中凝结着各个群体或者团体的文化旨趣。此项特征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须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相联系,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应以实践为基础。活态性,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特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在历史演进过程中创造的文化成果,它依附于特定的国家、民族、族群、地区或者个人而存在和发展,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延续首先需要最大限度地保护其赖以生存的文化环境,其次是最大限度地保护其赖以传承的文化生态土壤,使之在这样的土壤上、这样的环境里延续下去。开放性,它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延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而不断丰富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2、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产业化经营的必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上述各项基本特征,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必将面临诸多困难。因此,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既有利于维护国家和文化,也有利于促进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包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确认、立档、研究、保护、保存、宣传、弘扬、传承和振兴等。但最有效的发生就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产业化经营,这样可以避免遭到破坏。

3、产业化的含义

“产业化”的概念是从“产业”发展而来的。产业,是对能够带来增加值(附加值)的社会经济的总称,是国民经济的载体。产业化,即指如何将一种理念、想法、需求、价值、观念转化为一种产品,然后进入市场,拥有买方市场,进入营销体系,实现利润的过程。产业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简单而言就是全面的市场化,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点:市场化经济的运作形式;达到一定的规模程度;与资金有密切关系;以盈利为目的。如提到文化产业,不再是指阅读小说、欣赏影视作品等文化形式本身的内容,而是指通过小说、电影的市场运作来实现利润的过程。

4、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产业化经营的效果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产业化经营,可以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与创新。要保持传统,最好的方式莫过于发展传统。传承是一个有机的生命链,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以及文化遗产得以存在、延续与发展的必要机制。然而,从历史的发展规律来看,传承并不意味着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味性、原生态。因为在现代生活中,作为文化资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实现了资本的物态转换,在当代背景下有效发展,才能延续和提升自身的文化价值与身份,并有效拓展自身的作用空间。只有创新,才能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随时展的步伐不断创新,才能永葆生机,静态的保存方式无法体现它的文化内涵,最终只会让它在无声无息中消亡。通过开发再利用,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实现管理、开发、保护一体化,将会极大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避免遭到破坏。

5、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的途径

非遗文化市场篇(8)

首批山东省传统技艺大师师徒精品展有11名传统技艺大师各带2名徒弟参加,分别是:杨家埠木版年画――杨洛书、高密剪纸――范祚信、莱芜锡雕――王千钧、济南面塑――何晓铮、聂家庄泥塑――聂希蔚、临沂徐公砚――姜书璞、鲁绣――徐秀玲、青州花边――卜范增、淄博刻瓷――李梓源、淄博内画――张光忠、潍坊风筝――韩福龄,展览内容图文并茂,详细介绍传统技艺大师师徒的传承成就及项目保护情况,并通过实物陈列、师徒现场表演及互动的方式进行,展出师徒1000多件精品力作,是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成果的集中展示。为增强传习效果,师徒们都纷纷亮出绝活,其精湛的技艺让现场的观众再次领略到齐鲁文化的博大精深,参观者络绎不绝。

非遗文化市场篇(9)

无论如何这都是一种略显悲凉的方式。第一批51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迎来了它们自己的“晚年”,悲愤和凄凉的晚景也许是人们参观图片展后的最大感受。

广场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董永传说是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项,董永故里湖北省孝感市是其申报单位,现在人们只是靠孝感麻糖和聚集在北京小商品市场里卖塑料用品的孝感籍商贩认识武汉这个卫星城市,却很少有人知道它还是董永的故乡。类似孝感这样的众多二线城市纷纷打出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张牌,重要的是.观众买不买账?

鄂尔多斯婚礼、刘三姐歌谣、白族扎染技艺分别是内蒙古鄂尔多斯、广西宜州、云南大理的城市名片,它们沾上当代各种媒介的光,《印象・刘三姐》才可以成为一场宏大的城市秀。那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处境如何呢?

它们没有那么幸运地获得城市运营商们的青睐,或者它们本身就不适合现代媒体形式,不适合作为一种营销手段。它们土生土长、土里土气,如唢呐艺术、汉剧、川江号子,它们的土壤没有了,又没有借尸还魂的能力,它们只有活在老人们的记忆里。

“令我感到悲哀的是。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兴趣的是那些老年人,他们拿着小本子认真地记着,在广场上一呆就是一个下午”,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公室的尹艳杰说,她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国巡展的发起人和负责人。

中关村广场是这次巡展的一站,尹艳杰对中关村广场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她对这个展示平台非常满意。中关村广场步行街原来是具有a00年历史沉淀的皇家御道,当200块1.6米宽、2米高的展板上冷冰冰的巨大照片横亘在这历史的街道两侧,鄂尔多斯婚礼、木偶戏、蒙古族长调民歌、马头琴、古琴、昆曲、这些曾经让我们骄傲的物事在现代媒介的衬托下很刺眼、很突兀,如同回光返照般。

非物质文化遗产何以沦落街头

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教授高丙中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内还只是一个服务于“申遗”的项目(工程)概念。

今年2月13日,农历正月十五,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专场晚会在民族文化宫大剧院上演,新华社当时的报道是:一场民族传统文化“团圆”盛宴。

尹艳杰向《新周刊》透露,那台晚会加上首都博物馆的展览,文化部大概投入了700万;而这次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国巡回展,文化部没有投入一分钱,开幕式是正北京城中轴线的最南端――永定门城楼下举行。

2001年;月,起源于江苏省的“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首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003年“中国古琴艺术”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6年江苏省在全国率先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行立法,人们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情如梦初醒。

由于国家没有拨款,这次巡回展过程中常常捉襟见肘,原定的现场鄂尔多斯婚礼和马头琴表演由于费用问题被迫取消。

非遗文化市场篇(10)

这彰显了“非遗”拍卖的价值所在。

多地试水“非遗”拍卖

如果算上不久前南方文化产权交易所的“非遗”拍卖,目前国内已经有北京、成都、上海、广州、武汉等多个地方开始了对“非遗”拍卖的试水。

而这其中,上海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拍卖会是今年较早探索“非遗”拍卖的主题拍卖会。在该届拍卖会上,紫檀雕刻的《达摩祖师》最终以260万成交,成为全场价格最高的拍品。除此之外,拍品中其它很多部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的最终成交价格都十分不错。

拍卖会共上拍114件拍品,涵盖了朵云轩木版水印、海派剪纸、嘉定竹刻、紫檀雕刻、曹素功墨锭、鲁庵印泥、连环画、金山农民画、上海细刻、三林瓷刻、海派紫砂、海派玉雕、中式盘扣、三林刺绣、民族乐器、海派石雕等16个部级和市级非遗项目。其中有些项目大众知晓度高,但也有的连艺术圈中人都未必了解,因此价格也出现较大的悬殊,有高达数百万的,也有低至数百元的。

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拍卖结果真实地反映了海派“非遗”各项目的现状,此次拍卖是对“非遗”拍品行情的一次调研。

市场行情尚待提升

“有人愿意来买我的艺术品,这说明‘非遗’是有市场的。”某“非遗”拍品的藏家表示。

上海“非遗”拍卖的主办方、朵云轩党委书记崔晓力也十分看好“非遗”的市场,他说:“春拍书画专场成交率多在50%~60%,本次‘非遗’拍卖会近90%成交率,成交价比估价高出20%,代表了市场的态度。”

而去年在成都的一次“非遗”拍卖中,23件拍品共成交17件,成交总金额约99.7万元。从各地拍卖的数字来看,市场前景远大。

拍品自身工艺价值和市场定位被认为是两大重要因素。

首先,很多“非遗”拍品都属于孤品,且有的拍品的制作工艺面临失传的境地,如银花丝的制作工艺,其以高纯度白银为原材料,全手工制作,一件作品往往需要数月至数年才能完成。如今会这门技艺的人越来越少,甚至面临失传的危险,因此每件面世的作品都弥足珍贵。

其次,现在市场对于一般名家书画类、瓷器等大类,其价格目前已经被炒作至高位,虽然从去年秋拍以及今年春拍的情况来看,价格出现一定的回落,但是好的书画作品依旧处于高位,如此高价使得一些想要投资艺术品的普通买家望而却步。因此,门槛较低的“非遗”拍卖能够让这些买家在其中找到自己喜欢的拍品。

实际上,虽然市场前景实足,但对于“初出茅庐”的“非遗”作品,如何很好的走向市场,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高春明表示,这些手工技艺类“非遗”往往在艺术方面多有造诣,对于如何走向市场则显得力不从心。

显然,仅仅组织几场拍卖是不够的。

谨慎中走向市场

有艺术评论家认为,目前艺术的平民化时代已经到来,曾经的小众的精英艺术圈子正在逐渐扩大。当现有艺术品无法满足平民消费之时,就需要更多的艺术品来填补这个空缺。“非遗”正是能够填补这个空缺。

但将之推向市场,并非易事。很多人甚至于感兴趣的买家并不了解“非遗”拍品,同样很多没有理解其价值。对于传统的民间文化的认识缺失在中国比较普遍。

记者就在上海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拍卖会现场遇到过一个买家,从他举牌的次数来看,他对很多拍品都十分感兴趣,但是每件拍品其举牌不会超过2次,问其原因,就是拍品的价格已经超过了自己的心里价位,最终他也没有选到中意的拍品。

除此之外,作为“非遗”的传承人,这些艺术家也应及时把握市场的脉络,可以这么说,一旦艺术家把握了市场的脉搏,艺术也就成为跨领域的社会的共同财富,艺术就成为有价值的思想。

因此,如果市场没有形成双方的认可而一股脑儿的举办各种拍卖会,就可能会将“非遗”推入至一个怪圈,在价值未得到认可的前提下,其价格便会得到偏差,所谓的“非遗”传承人也不会再将作品拿出,那么所谓的传承传统优秀文化的初衷也难以达到。

对此,市场一种较为普遍的观点是,“非遗”固然有一定的市场潜力,对于买家来说,依旧是个新事物。

非遗文化市场篇(11)

Abstract: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lso known as "folk culture" or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ultural heritage, which contains the unique spirit of national values, ways of thinking, imagination and cultural awareness, is the basis for the maintenance of the national cultural identity and cultural sovereignty. Because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which represents a specific nation or group of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and cultural spirit, in a sense, it means the disappearance of national character, national character's demise, mean interruption of national culture gene and culture. Therefore, the prote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s to protect their own spiritual home.

Keywords: Reflections on the protection of cultural your heritage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保护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紧迫性

保护文化遗产, 就是保护一个民族文化的DNA,对于一个民族来说,以物质或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建筑、书画、习俗礼仪、手工技艺、表演艺术等以及与这些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元素,经过时间的千锤百炼存留至今,凝结着历史的必然选择,凝聚着人类的集体记忆,这些记忆有如固化的或活态的基因,历经沧桑而脉络不断,成为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底蕴,彰显着民族的文化身份和民族性格。正因如此,保持自身文化的多样性和民族的个性化,成为了各国极为重视的问题。2003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后,全球掀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热潮。2011年2月25出台的《非遗法》,6月1日起正式实施了。在我国,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是因为它是我们文化由来的根,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表征,更是当今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二、鞍山藴藏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鞍山市用了近3年的时间,对市内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全面的排摸调查,共走访7个县(市)区;调查106个乡(镇、街道);辐射1107个村(社区),走访了1000名民间艺人,采访登记了434人,建立了443份项目调查表,搜集到177条有效线索,建立起了36个项目档案。内容涉及15个门类,拍摄和整理图片1000余张,制作录像资料光碟70余张,确立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见证实物1878件,非物质文化遗产线索实物资料2000余件。其中传统美术、民间手工技艺类资源最为丰富,不少项目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带有鲜明的个性和地域特色;民间杂技、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民间信仰类资源十分稀缺。结合普查,确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目前,鞍山市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岫岩剪纸(中国剪纸)、岫岩皮影(中国皮影)2给项目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部级非遗项目8项、省级非遗项目7项,市级非遗项目19项,7位部级代表性传承人(已故1位), 6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现已故2位),57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现已故4位),市级以上代表性传承人共计70人。

三、对鞍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

上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不过是鞍山市众多遗产中的几个代表。如何进一步挖掘、保护和传承鞍山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很多工作要做,从非遗保护的基本要求看,当前地方政府需要扎实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全面、扎实地推进普查工作(此项工作己基本完成);二是认真做好第四批省级名录项目的申报工作,将名录体系建设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内容;三是加强对代表性传承人进行保护,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环节;并监督传承人履行传承人义务;四是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五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保护意识。

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时候,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分清两个主体: 一个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主体, 一个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体。“非遗传承主体”,指的是非遗传承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还存在着一个以政府为主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起着重要推动作用的外部力量。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掌握并承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和精湛技艺,它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宝库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的代表性人物。因此,对传承人的保护是“非遗”工作的重中之重。鞍山市近几年来在建立较完善的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体系的同时,特别注意了加强对传承人(传承单位) 的认定和培训机制建设工作,从而为全市传统艺术的规范保护和传承发展提供有力支撑。2007年6月,岫岩玉雕素活工艺的王云岫被公布为首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2008年2月,海城高跷秧歌的邢传佩被公布为第二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2009年6月,鞍山评书的单田芳、刘兰芳等5位被公布为第三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2008年11月,鞍山市又有刘吉英、王桂荣等5名艺术家成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至此, 鞍山市已有部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7名,省级传承人6名,市级传承人57名。

正是由于鞍山市大力加强了对传承人(传承单位) 的认定和培训工作,才使岫岩满族剪纸在有以刘吉英为代表的享有盛名的老一辈艺人之后, 又有王可满、任作福等屡获大奖的后起之秀出现,海城喇叭戏在面临独门绝技随着最具代表的张绍寅、赵有年老艺人离世濒临灭绝的境况下, 如今又有了肖杰、曹华等的继续传承。

为进一步系统展示、宣传鞍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出版了《鞍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览》一书,并配备系列DVD。北京奥运会期间,我市的玉雕、剪纸参加了奥运会“中国故事展演”,海城高跷秧歌成为首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以来,演出活动更加频繁,参加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演出,为宣传海城、打造鞍山的品牌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2009年12月,鞍山市建成了鞍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厅,展出多种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鞍山非遗文化“惊艳”世博会,海城高跷秧歌、海城喇叭戏、岫岩玉雕、岫岩皮影和岫岩满族民间剪纸5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亮相上海世博会辽宁周活动,2010年10月13日,部级代表性传承人、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为鞍山市铁东区青少年曲艺学校揭牌,并任名誉校长,铁东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现已是“鞍山评书传承基地”,为鞍山培养出更多曲艺人才。市非遗保护中心和鞍山市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承办了“中日民间文化交流展”,岫岩满族民间剪纸、岫岩满族民间刺绣、回族剪纸等10多个非遗项目现场展示,2012年岫岩玉雕素活工艺部级代表性传承人王运岫参加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大展”受到好评。海城高跷秧歌艺术团参加了山东省胶州市举行的第三届中国秧歌节,为海城争得了“中国秧歌之乡”殊荣。6月由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与辽宁省文化厅联合举办了的“2012年中国·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暨生产性保护成果展 ”,鞍山市岫岩玉雕等13个项目、22位市级以上传承人及44位民间艺人参加了现场展示。

四、对鞍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的思考

鞍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之时, 能否进行市场开发, 能否将它发展为一个文化产业。这个问题首先有必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相悖论之说作回答。2005年国发[ 2005] 42号国务院文件中指出:要“坚持保护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坚持依法和科学保护,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十六字方针:“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以此来看,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旨在将相关文化传统给予完全的、可持续的、可解读的保存,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则旨在将它作为一种商品或资产进行有价值的利用。

以海城牛庄馅饼等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 目前也面临着保护、传承与发展的问题。非遗需要广阔的舞台来展示独特的魅力,更需要主动融入市场寻求汲取旺盛的生命力。目前, 鞍山市纳入市级以上“非遗”保护名录的有36 项, 这些多是以民间音乐、舞蹈和传统戏剧为主, 属于表演艺术范畴的“非遗”项目, 如果不进行市场开发, 将它很好地展示给观众, 老是“养在深闺人不识”。最终将会像尚未出土的文物一样, 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小品大王赵本山不但把东北二人转带给了全国观众,还把二人转大剧院开到了北京,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文化产业,这在实践上也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之争作了最好的诠释。在保护中求发展,在发展中促进保护。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还要按照“抢救第一,保护为主,科学利用,传承发展”的基本要求,来创新思维,选好路径:

路径一: 举办好每年的“文化遗产日”。

将海城高跷秧歌、鞍山评书等品牌作为龙头, 集中推出一系列精心筹划的演出、展示、群艺、会议等活动,集旅游创收、“非遗”保护、城市推广和学术研究于一体。

路径二: 打造“评书之乡”。

鞍山评书的单田芳和刘兰芳等一批艺术家们,迎着市场经济的大潮,没有退却,以满足大众生活情趣为目标,适应市场需求为动力,在继承和发扬“鞍山评书”的表演形式和表演手段的基本上,创作出了新的作品。“鞍山评书”,赢得了市场的青睐,满足了大众休闲文化的需要

路径三:发展特色医药业

海城苏氏正骨有100多年的历史,它是中医治疗骨折、关节脱位等运动系统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医生通过拔伸、复位、对正、按摩等手法,最后用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病人的骨伤疾病。向3个省市相关12家医院传播技术,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路径四:发展特色餐饮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