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金融危机的概念大全11篇

时间:2023-11-01 10:00:02

金融危机的概念

金融危机的概念篇(1)

从现有资料来看,国外学者对金融安全的概念尚无统一的界定。这表明,对金融安全的概念进行具体和明确界定较为困难。同时也表明,经济安全的内容涉及到与一国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众多的要素的安全,金融安全是经济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经济安全中金融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国外学者通常都将金融安全放在国家安全战略和国家经济安全的系统中来探讨。我国学者对金融安全的研究和探讨是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应当说相关的研究仍在起步阶段。我国学者对金融安全的界定主要有两种类型,即从金融的实质角度界定(王元龙,1998)和从国际关系学角度界定(梁勇,1999)。

1.从金融的实质角度界定

从金融的实质角度界定金融安全的观点认为,所谓金融安全,简而言之就是货币资金融通的安全,凡是与货币流通以及信用直接相关的经济活动都属于金融安全的范畴。一国国际收支和资本流动的各个方面,无论是对外贸易,还是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借用外债等都属于金融安全的范畴,其状况如何直接影响着经济安全。

对金融安全概念的上述界定,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首先,根据金融的实质对金融安全概念进行界定。金融可以理解为凡是既涉及货币,又涉及信用的所有经济关系和交易行为的集合。把金融安全的概念界定为货币资金融通的安全,并强调凡是与货币流通以及信用直接相关的经济活动都属于金融安全的范畴,这实际上是根据金融的实质对金融安全概念的界定。

其次,反映了金融安全概念的广泛性。要进行货币资金融通、从事信用活动,就需要有一个健全、完善的金融体系。金融体系是由五个基本的要素所组成:一是金融制度,具体包括货币制度、汇率制度、信用制度、银行制度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制度、利率制度、金融市场的种种制度,以及支付清算制度、金融监管制度和其他;二是金融机构,通常划分为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两类;三是金融工具,是指信用关系的书面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的契约文书等,其包括的范围极为广泛,从传统的商业票据、银行票据,直到期货、期权和种种金融衍生工具的标准合约,金融工具可以在金融市场上进行交易,是金融活动的载体;四是金融市场,是金融工具发行和流转的场所,金融市场主要包括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及衍生性金融工具市场;五是金融调控机制,是指政府进行政策性调节的机制,金融调控机制的内容包括决策执行机构、金融法规和货币政策。既然金融安全是货币资金融通的安全,凡是与货币流通以及信用直接相关的经济活动都属于金融安全的范畴,毫无疑问,在金融安全概念中理所当然包括了整个金融体系和金融运行的安全。

再次,将金融安全的概念置于金融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讨论。金融全球化的影响具有两重性,金融全球化在大大提高国际金融市场效率、有效配置资源、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众多负面影响,突出表现为加大金融风险和引发金融危机。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为人们重视金融安全问题不断地敲响了警钟,也为人们在金融全球化潮流中维护金融安全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经验教训。正因如此,从金融的实质角度界定金融安全概念时特别强调一国对外金融的安全,认为一国国际收支和资本流动的各个方面,无论是对外贸易,还是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借用外债等都属于金融安全问题的范畴,其状况如何直接影响着经济安全。需要指出的是,强调对外金融的安全,并不意味着忽略内部金融的安全,正如一些学者指出的:对目前的开放经济体而言,内外部经济往往是交织和融合在一起的。过分强调外部均衡的能力和状态而忽略内部均衡的状态来谈金融安全可能有失偏颇。其实,这种对金融安全概念的界定中本身就已经包含了内外部金融安全,因为货币资金融通既可以是在国内金融市场进行,也可能是在国际金融市场进行。

2.从国际关系学角度界定

从国际关系学角度界定金融安全的观点认为,从概念的源泉看,安全本来是国际关系学的概念,因此需要从国际关系学基本概念出发,结合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给金融安全下定义。抽象地说,金融安全是对“核心金融价值”的维护,包括维护价值的实际能力与对此能力的信心这两个紧密相关的方面。梁勇博士认为可以从三个层次来理解“核心金融价值”和该价值所维系的金融安全。

首先,“核心金融价值”是金融本身的“核心价值”,主要表现为金融财富安全、金融制度的维持和金融体系的稳定、正常运行与发展。这意味着金融安全是金融本身(当然包括王元龙所说的货币资金融通)的稳定和金融发展的安全,这也是对金融安全最普遍的理解和最常见的金融安全问题。

其次,“核心金融价值”是受金融因素影响的国家的“核心价值”,表现为国家的经济、政治和军事等领域的安全受金融因素影响(包括危害和维护两种情况)程度。这意味着金融安全是金融领域对国家经济、政治和军事等领域的安全的维护,即把金融的正常运行和发展看成是对国家安全的支撑。

第三,“核心金融价值”是国际金融运行中本国的“金融价值”,其内容除了避免金融财富外流、外来冲击危及国内金融制度与体系进而危及经济、政治和军事安全外,主要是“金融”。这种“金融”是控制金融体系的力量,保持对国内金融运行和金融发展的控制。这是前两个层次的自然延伸,既包括金融本身的安全,也包括金融对其他领域安全的影响。之所以在前两个层次之外特别强调对金融体系的外来冲击,这是在金融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外部因素冲击国内金融体系所产生的不利影响日益突出,并且金融全球化赋予金融安全以更大的紧迫性。

根据对“核心金融价值”的解释,这种观点认为,国家金融安全是指一国能够抵御内外冲击保持金融制度和金融体系正常运行与发展,即使受到冲击也能保持本国金融及经济不受重大损害,如金融财富没有大量流失、金融制度与金融体系基本保持正常运行与发展的状态,维护这种状态与能力和对这种状态与维护能力的信心与主观感觉,以及这种状态和能力所获得的政治、军事与经济的安全。

郑汉通博士和雷家骕博士对金融安全的概念也作了类似于从国际关系学角度的界定。郑汉通认为,所谓的金融安全,即一国金融利益不受侵犯,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转不受破坏和威胁,金融体系能抵御各种金融危机对其的侵害。反之,当一国金融利益受到侵犯,金融体系不能正常运转,面对各种各样的金融危机毫无抵抗能力,就是金融不安全。

雷家骕认为,所谓金融安全,主要是指金融领域能够通过利用各种手段抵御和消除来自内部及外部的各种威胁和侵害,以确保正常的金融功能和金融秩序。

3.对金融安全概念的再认识

从国内外学者对经济安全和金融安全概念已有的解释来看,要准确界定金融安全的概念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一是金融的含义与主要内容。金融是既涉及货币,又涉及信用的所有经济关系和交易行为的集合,金融运行需要有一个健全、完善的金融体系,而金融体系则是由金融制度、金融机构、金融工具、金融市场和金融调控机制所组成。

二是安全的含义。安全是指在宏观上不存在威胁,在主观上不存在恐惧。安全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行为,如安全措施与安全机构。

三是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对经济安全问题的研究始于冷战结束之后,而对

金融安全的研究和探讨是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金融安全观是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是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提出与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特别是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可将金融安全的概念进一步界定为:金融安全是指在金融全球化条件下,一国在其金融发展过程中具备抵御国内外各种威胁、侵袭的能力,确保金融体系、金融不受侵害、使金融体系保持正常运行与发展的一种态势。

二、金融安全概念的内涵

为了准确理解金融安全的概念,还需要进一步探讨金融安全与金融风险、金融危机之间的相关性及重要区别。

1.金融风险与金融安全

金融风险与金融安全有密切的联系,但也存在着重要的区别.金融风险是指金融机构在进行金融交易的过程中,可能遭受损失的危险性。金融风险通常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国家风险。金融风险是金融行为的结果偏离预期结果的可能性,是金融结果的不确定性。就金融风险的本质含义是指金融资产损失和盈利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伴随着一切金融活动之中。只要存在银行业的资金交易活动、存在证券市场的融资和资产价格的变动、存在保险业务,或者说只要有金融活动,就必然存在金融风险。显然,金融风险的存在是经济运行的常态状况。

金融风险与金融安全密切相关,金融风险的产生构成对金融安全的威胁,金融风险的积累和爆发造成对金融安全的损害,对金融风险的防范就是对金融安全的维护。但是,金融风险与金融安全又相互区别。金融风险主要从金融结果的不确定性的角度来探讨风险产生和防范问题,金融安全则主要从保持金融体系正常运行与发展的角度来探讨威胁与侵袭来自何方及如何消除。国内一些学者认为金融安全就是没有金融风险的状态,其实,金融风险不一定会导致金融的不安全。而现实的状况是如果对金融风险控制得好、运筹得好,那么在广泛金融风险中也有金融安全的态势。金融不安全并不等于金融风险。因为金融风险是与金融活动相伴生的。只要从事金融活动,就存在着金融风险。它的根源在于金融活动所必有的时间和空间的差异。因此,金融风险并不意味着金融不安全。

一般来说,在国际经济活动中,金融风险的大小与该国对外依存度的高低是呈正比例变化的,即对外依存度越低,则该国面临的风险就越小;反之,对外依存度越高,则该国面临的风险就越大,这是经济国际化发展过程中的客观规律,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然而,由于金融安全的概念是相对的,只能将一国抗拒风险、抵御侵害的能力作为衡量金融安全程度的标准,也就是说,金融风险的大小、金融安全程度的高低取决于该国防范和控制风险的能力如何,即如果防范和控制风险的能力越强,则该国面临的风险就越小、金融安全程度就高;反之,如果防范和控制风险的能力越弱,则该国面临的风险就越大、金融安全程度就低。显然,当一国的对外依存度提高、从中获得众多利益、促进其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意味着其防范金融风险、抵御外部冲击、维护金融安全的责任和压力的增加。

2.金融危机与金融安全

金融危机是指金融体系和金融制度的混乱和动荡。主要表现为:强制清理旧债;商业信用剧减;银行资金呆滞,存款者大量提取现钞,部分金融机构倒闭;有价证券行市低落,发行锐减;货币饥荒严重,借贷资金缺乏,市场利率猛烈提高,金融市场动荡不宁;本币币值下跌。

金融危机,即发生在货币与信用领域的危机。在西方经济学中,对金融危机的含义有多种表述,但最为代表性的是着名的《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对金融危机的定义:“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一短期利率、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一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金融危机的特征是基于预期资产价格下降而大量抛出不动产或长期金融资产,将其换成货币。这与金融繁荣或景气时的特征一基于预期资产价格上涨而大量抛出货币,购置不动产或长期金融资产一正好相反。金融危机可包括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金融市场危机与银行危机等具体的金融危机。

马克思认为金融危机大多都是经济危机的征兆,金融恐慌是经济危机的初始阶段。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制度,即生产的社会性与资本主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当资本主义的这一基本矛盾达到难以调和的地步时,就会以危机爆发的形式来暂时强制性解决,使社会生产力受到巨大的破坏。信用、货币和金融不过是其中的一个环节而已。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乍看起来,好像整个危机只表现为信用危机和货币危机。而且,事实上问题只是在于汇票能否兑换为货币。但是这种汇票多数是代表现实买卖的,而这种现实买卖的扩大远远超过社会需要的限度这一事实,归根到底是整个危机的基础。”“如果说信用制度表现为生产过剩和商业过度投机的主要杠杆,那只是因为按性质来说可以伸缩的再生产过程,在这里被强化到了极限”,“信用加速了这种矛盾的暴力的爆发,即危机”。

当然,马克思也并不否认独立金融危机的存在,这是因为货币信用金融活动对于生产活动有一定程度的独立性。信用的过度扩张、银行的迅速发展和投机活动的高涨,都可以导致危机的发生。因此货币危机可以单独发生,金融领域也有自己的危机。

金融安全的反义词是金融不安全,但决不是金融危机的爆发。我国有些学者将金融安全的实质描述为金融风险状况,而金融不安全的表现主要是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实际上,金融危机是指一个国家的金融领域已经发生了严重的混乱和动荡,并在事实上对该国银行体系、货币金融市场、对外贸易、国际收支乃至整个国民经济造成了灾难性的影响。它往往包括全国性的债务危机、货币危机和金融机构危机等。这说明金融危机是金融不安全状况积累的爆发结果,它是金融风险的结果。

3.金融安全是动态发展的安全

世界上并没有绝对的安全,安全与危险是相对而言的。例如,对于市场基础良好、金融体系制度化、法律环境规范化且监管有效的一些国际金融中心来说,没有人担心金融工具创新会使银行处于不安全状态;而对于不良资产比例过高、十分脆弱的国内商业银行来说,新的金融工具带来金融风险的可能性就比较高。因此,金融安全应当是面对不断变化的国际、国内金融环境所具备的应对能力的状态。

金融安全应当是动态发展的安全状态。这是因为,经济运行的态势是一种连续不断的变化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金融运行往往处在一种连续的压迫力和惯性之中。在经济快速增长时期,银行会不断扩张信贷,其结果有可能导致不良资产增加;在经济衰退时期,银行经营环境的恶化迫使其收缩信贷,从而又使经济进一步衰退。这种状况可用现代金融危机理论中的金融体系脆弱性的长波解释。因此,金融安全是基于信息完全和对称及其反馈机制良好的运行基础上的动态均衡,安全状态的获得是在不断调整中实现的。

金融安全是特定意义上的金融稳定。由于金融安全是一种动态均衡状态,而这种状态往往表现为金融稳定发展。但金融稳定与金融安全在内容上仍有不同:金融稳定侧重于金融的稳定发展,不发生较大的金融动荡,强调的是静态概念;而金融安全侧重于强调一种动态的金融发展态势,包括对宏观经济体制、经济结构调整变化的动态适应。国外的学者在研究有关金融危机的问题时,更多地运用金融稳定的概念而较少使用金融安全概念。

4.金融安全问题是金融全球化的产物

金融安全问题的提出是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是金融全球化的产物,更确切地说,金融安全问题是应对金融全球化负面影响的产物。尽管金融全球化具有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积极效应,但不可否认,金融全球化也带来了众多负面影响,金融全球化蕴藏着引发金融危机的风险。在金融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与其相伴的蔓延效应使金融危机迅速扩散,产生巨大的波及效应和放大效应,国际金融动荡已成 为一种常态。因此,金融安全问题被作为应对金融全球化的一个重要战略而提出,它已成为国家安全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金融安全状态赖以存在的基础是经济独立。如果一国的经济发展已经受制于他国或其他经济主体,那么无论其如何快速发展,应当说金融安全隐患始终存在,也就无从谈起金融安全的维护。金融全球化加大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金融全球化的发展使国际社会日益重视统一标准的制订与实施,由于发达国家掌握了金融全球化的主导权,按发达国家水平制订的规则必然不利于发展中国家,使其难以获得所需的发展资金,从而进一步扩大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国际经济金融中存在着不平等的客观现实,促使一些国家开始关注金融安全。

三、影响金融安全的内在与外在因素

1.影响金融安全的内在因素

一国金融安全状况如何、其金融安全程度高低,主要取决于该国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的能力与市场的感觉与态度。这种客观上的能力与主观上的感觉与态度是以用于减轻与处理危险的各种相关资源为后盾的.也就是说,金融安全问题的国别差异使各国维护金融安全的能力与信心有所不同,从而影响各国金融安全的因素也就有所不同。但是,从整体上来看,一国维护其金融安全的能力至少受制于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的影响。

内在因素是指经济体系本身的原因引起的金融形势恶化,包括实质经济和金融体系本身。

首先,国家的经济实力。国际经验表明,如果一国发生金融危机,当局通常都是通过动用各种资源来控制局势、摆脱危机。可动用的资源有行政资源和经济资源。行政资源如动员社会力量、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等,但更重要的是经济资源,而且要动用大量的经济资源来进行救助。显然,救助能否顺利实施、信心缺失的弥补,都将取决于国家的经济实力。

其次,金融体系的完善程度。可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该国的宏观经济环境是否与金融体系相协调,即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行是否有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二是金融体系自身制度环境的完善程度,如金融机构的产权制度状况、治理结构状况、内部控制制度状况等。

2.影响金融安全的外在因素

首先,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一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极大地影响着其维护金融安全的能力。如该国的货币是否是主要国际储备货币,该国是否拥有制定国际金融规则的主导权。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它们不仅拥有相当健全的金融体系,而且在国际金融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从而对国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都具有极强的控制操纵能力,维护金融安全的资源极为丰富。在这些发达国家,即使金融安全发生了问题,通常也不会扩展为全局性的金融危机,金融仍可以维持稳定发展。与发达国家的状况相反,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领域处于劣势,无力改变甚至难以影响国际金融市场,而且其发育程度低的内部金融市场和脆弱的金融体系往往受到来自于发达国家的金融资本的控制。因此,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如果金融安全发生了问题,往往会危及金融体系和金融制度的稳定,甚至还会危及经济社会安全。

其次,国际游资的冲击。来自一国经济外部的冲击,特别是国际游资的冲击将有可能成为引发金融体系不安全的直接原因。从近年来爆发的金融危机来看,国际游资通常都是将已经出现明显内部缺陷的国家或地区作为冲击的首选目标,特别是那些短期外债过多、本币汇率严重偏离实际汇率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是首当其冲。国际游资通常采用的手法是:同时冲击外汇市场和资本市场,造成市场短期内的剧烈波动,实现其投机盈利。在国际游资的冲击下,市场的剧烈波动必然影响投资者的市场预期和投资信心,这样就有可能出现市场恐慌,出现资本大量外逃,其结果导致汇率和股票价格的全面大幅度下跌。为了挽救局势、扞卫本币汇率,中央银行往往采用提高利率的方式吸引外资,从而进一步打击国内投资、恶化经济形势,使本国经济陷入恶性循环。东南亚一些国家在亚洲金融危机中的情况基本上符合这一过程。

四、金融安全态势的监测与预警

1.金融运行基本态势判断

金融安全既包括金融体系的安全(例如金融机构的安全、金融资产的安全等),也包括金融发展的安全。金融安全所要求的是一种宏观整体上的安全、金融安全是动态发展的安全状态。正如有些学者指出的,如果有几家金融机构在竞争中破产倒闭就认为金融不安全;是以偏概全;如果在某一时点上出现了暂时的金融困难,就认为是金融不安全,也同样是小题大做。从金融运行来看,金融安全只是其中的一种客观状态和主观能力状态。金融安全的对立面就是金融不安全,临界于金融安全与金融不安全之间的就是金融基本安全,而金融危机则是金融不安全状况积累的爆发结果,参见表1。

表1金融运行的四种基本态势

金融安全

无明显风险

各项风险指标均在安全区内,金融市场稳定,金融运行有序,金融监管有效,金融业稳健发展。

金融基本安全

轻度风险

金融信号基本正常,部分指标接近预警值;不良资产占总资产比重低于10%;有正常的金融机构倒闭,但所占比重很小;货币有贬值的压力;金融运行平稳。

金融不安全

严重风险

大部分金融指标恶化;大多数金融机构有程度不同的不良资产问题,不良资产占

总资产比重超过10%;有较多的金融机构倒闭;货币较大幅度贬值;金融动荡、经

济衰退。

金融危机

风险总爆发

是金融不安全状况积累的结果,爆发严重的货币危机和银行危机,货币大幅度贬值、大批金融机构倒闭;金融崩溃、经济倒退、社会动荡。

金融运行的四种基本态势在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一是金融危机,在此期间印度尼西亚爆发金融危机,金融动荡波及到了政治领域,导致政局动荡、经济倒退和社会动荡。二是金融不安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的泰国、韩国和日本等国的金融运行状况就是典型的金融不安全。三是金融基本安全,在此期间我国虽然面临人民币贬值的压力,但经济金融状况基本良好。四是金融安全,在此期间美国经济运行保持良好态势,失业率、消费物价指数处在低水平,金融体系稳定。

2.金融安全监测预警系统基本方法

由于金融安全监测预警系统的研究有较大的难度,目前国内外尚无完整的、准确性较高的研究成果,初步的研究成果主要有:

(1)信号分析法。该方法主要是以金融安全状态转化的机理为切入点,研究影响金融安全的各种因素,考察其变化规律,分析导致一国金融不安全或金融危机的因素,据此制定应对策略和措施。

信号分析法首创于1997年,其后经逐步完善,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受重视的金融安全预警理论。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选择一系列指标并根据其历史数据确定其临界值,当某个指标的临界值在某个时点或某段时间被突破,就意味着该指标发出了一个危机信号;危机信号发出越多,表示某一个国家在未来24个月内爆发危机的可能性就越大e。

在信号分析法这类方法中,典型的做法是建立计量经济模型,试图用模型将金融安全状态的转化解释为一组变量变化的结果,并且认为可以找到不同的安全状态和这些变量之间的量化关系。典型的模型有Frankel等人的probit模型或logit模型,以及Sachs、Tornell和Velasco等人的横截面回归模型。由于金融系统本身的复杂影响关系以及经济结构的不断变化,使得传统计量经济学模型在预测方面的作用变得十分有限。就实际效果来看,这两套模型对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都没有做出任何预警。目前理论界已基本达成了共视,即用传统计量经济学模型预测金融危机的思路是无效的。我们认为,信号分析法能够在事后判断对一国金融安 全形成威胁的主要原因,从而有利于管理者制定相应的对策。但是,由于信号分析不能给出量化的标准,就难以预测危机何时发生。而且,市场信心在决定金融安全状态转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作用,同样的金融事件,由于人们的市场预期的差异,在不同国家很可能形成截然不同的结果。因此,信号分析法用于预测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

(2)概率分析法。该方法有两种类型:一是并不考虑促成金融安全状态转化的具体因素和机理,只是根据历史上各种安全状态下某些经济指标的表现,制定一套指标,并通过一定的方法构造出度量总体风险程度的综合指标;二是利用模糊类比的方法,通过与历史数据相比较,对现实经济及金融运行情况进行监测和预警。前者的代表是卡明斯基(Kaminsky),后者的代表是刘遵义。值得一提的是,刘遵义的模糊类比法(或称为主观概率法)因比较成功地预测了亚洲金融危机而受到重视。在概率分析法中,通常是根据一国的历史观察值或国际公认标准,拟定一系列安全状态临界值。对处于某个临界范围内的指标赋予相应的警戒值,并根据各个指标对一国经济安全的影响程度来确定权重。将所有这些指标的警戒值加权平均,即可以构造反映整体安全态势的综合指标。同样,由此可以得出综合指标的临界值表。根据计算出的综合指标,即可判断出一国金融体系的安全状态,并可借助一定方法计算出发生危机的概率。一种计算公式为:Pi=SUM(AiBi)。其中,Pj表示第j月发生危机的概率,Ai表示第i项指标的警戒值;Bi是该指标的权重。选择合适的指标是建立可靠的概率分析预警系统的关键。这些指标必须能对各种影响金融安全的因素做出迅速、准确的反应。传统的概率分析只借助可以量化的指标,所以在具体应用时,一般是与情况比较接近、并且发生过金融安全问题的国家进行比较。实际上,这种情况相似中包含了大量定性描述的信息。例如刘遵义就是在比较了亚洲国家和墨西哥发生危机时的10项指标之后(这10项指标是:实际汇率、实际GDP增长率、相对通货膨胀率、国际国内利率差、国际国内利率差变化、实际利率、国内储蓄率、国际贸,!易差额、经常项目差额及外国组合投资与外商直接投资比例),成功地预测了亚洲金融危机。概率分析法可以明确指出在何种情况下发生危机的概率有多大,可以及时发出预警信号。但是它也存在着缺陷,不能直接给出引致某些指标恶化的原因,难以据此提出应对策略;而且比较的标准是历史数据,对于新问题缺乏敏感性。尽管如此,由于概率分析法在量化研究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其成为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

为了维护金融安全,需要先进的监测预警系统。因为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发展,金融市场日趋复杂,要从错综复杂的金融环境中理出对金融运行整体局势有决定性影响的因素及其脉络决非轻而易举。但是,目前的概率分析技术过多地依赖量化指标,不能包含充分的市场信息,而且对金融安全影响重大的诸多因素中,还有许多因素是无法直接量化的,例如文化、心理承受能力等因素。刘遵义教授的预测之所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是因为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开放程度与某些拉美国家有较多相似之处,许多定性指标能够用参照物替代。但是,在研究对象比较特殊的情况下,难以找到在各方面都很相似的参照国。例如,我国的经济体制与经济结构都处于转型阶段,如果单纯用量化指标就不可能对金融安全状态做出有效的预警。因此,在金融安全监测预警指标体系中引入更多的定性描述信息就显得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2.约翰·伊特韦尔等:《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3.王元龙:《我国对外开放中的金融安全问题研究》《国际金融研究》1998年第5期。

4.梁勇:《开放的难题: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安全》,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5.郑汉通:《经济全球化中的国家经济安全问题》,国防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雷家骕:《国家经济安全理论与方法》,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金融危机的概念篇(2)

2007年开始的美国次贷危机演变成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对当前世界各国经济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无论从波及的范围,还是从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看,这场金融危机都不亚于1929~1933年那场经济危机。这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和影响的文章非常多。而很多文章尤其是媒体报道中,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这两个概念经常混淆使用,甚至互为替代,这是不对的。搞清楚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对于深入理解当前金融信机的性质和影响是必要的。

什么是经济危机

当代多数中国人头脑中的经济危机概念基本上来自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经济危机指的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爆发的生产过剩的危机,是经济周期中的决定性阶段。自1825年英国第一次爆发普遍的经济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经济从未摆脱过经济危机的冲击,其表现为生产减少、工人大量失业、购买力和需求下降、通货膨胀等问题。

但现代意义上的经济危机其内涵要比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危机宽泛得多。从形成经济危机的根源来说,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危机主要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发的结果。爆发于1929~1933年间的美国经济危机,其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体制下的社会财富严重分配不公,使得社会贫穷阶层和人口不断扩大,从而制约了社会消费能力,导致了社会生产的过剩。而现代意义上的经济危机其根源是多方面的,并非单一的。有政治,经济、金融和贸易体制等多方面的原因。二战后,国家干预主义盛行,世界贸易一体化趋势加强,资本市场发达,金融领域创新活动频繁,各国经济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增强,虚拟经济超实体经济加快发展。这些因素虽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发展,但也为经济危机的爆发埋下隐患。

举例来说,1970年由石油危机引发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是由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两大利益集团的矛盾引发的;1996年亚洲金融危机则是由东南亚国家放松管制和过快的资本自由化、银行体系不完善、金融监管缺失,汇率制度僵化等原因造成的;2007年越南经济危机则主要是资本项目开放过早且金融体系不健全、监管不到位造成的;2007年美国金融领域中次贷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次级抵押贷款产品设计上存在固有的缺陷、国际和国内的流动性过剩等因素,深层上还有社会政治原因:政府长期以来为满足民众的愿望而偏好宽松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房贷政策。

什么是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金融危机具体表现在金融萎缩,股价下跌,资金供给不足,流动性低,并引发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经济萧条,甚至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动荡。

现代社会金融危机之所以频繁发生并迅速蔓延,这与发达的现代金融市场密切相关。由于实体经济迅速发展,货币制度硬约束的不复存在(即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电子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导致虚拟经济超常规发展。金融市场异常活跃,泡沫现象严重,这使货币流通速度加快,资本市场过度膨胀,流动性过剩加剧。同时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各经济体之间的联系紧密,某一国或地区金融领域出现问题,立即会波及到世界各地,世界经济形成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格局。这些因素就好像一把双刃剑,既推动了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也导致了金融危机的频繁出现。

金融危机的概念篇(3)

一、引言

自2007年延续至今的金融危机发端于美国,波及欧洲各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并且由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连带效应,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发展中国家也不能幸免。中国随着外向型经济的不断发展,与世界各国的经济依存度不断加深,因此,这次受到的影响也是前所未有的。中国的各种报刊杂志、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对金融危机的爆发、蔓延等发展阶段以及危机的背景、原因、影响等都做了大量及时、全面的报道。同时,众多学者专家也对金融危机的相关专题做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出版了大量论文和专著。这无疑是一个将相对专业的金融知识普及化、大众化的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此次金融危机涉及的重要机构、概念、产品等名词的英译汉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因此,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创新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国际金融界的一个显著特点,相应的新名词也大量涌现。而要翻译这些新词、新术语,也要有创新精神。下面这些例子充分说明了创新在金融危机新名词翻译过程中的重要性。在创新的过程中,还有个求同存异的现象。有些名词开始有不同的翻译法,经过运用过程中的优胜劣汰而达成了共识,其中简便易懂、雅俗共赏的译法被广泛接受,固定下来。还有一些名词则仍未完成这一过程,至今仍存在不同的译法,究竟哪种译法更佳,仍在探讨中。这一现象恰恰证明了专用名词的翻译并非易事,是一个值得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课题。

二、译法已经统一的重要名词

1.次贷危机:陌生到熟悉的核心概念

在演变成一次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全面金融危机之前,这次危机被叫做次贷危机。而次贷正是这次危机的一个关键词,它从一个让人感到生疏的概念变成了一个常用词,这个过程也是一个改进和简化翻译的过程。

次贷的英语概念是subprime mortgage loan。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与之对应的自然是prime mortgage,称为优质贷款,优质贷款的对象是收入稳定,负债合理,信用等级高的优质客户。相对于prime mortgage而言,subprime mortgage的客户则是收入不稳定、负债较重、信用等级较低的客户。实际上,subprime一词本身就是一个新词,几乎无法在任何现有的词典查到,这一概念是美国与房地产有关的金融市场创新的产物,prime一词的词义之一是最好的,而sub这一前缀的意思是次级的,因此subprime mortgage loan可以翻译成次级抵押贷款或次级按揭贷款。subprime mortgage crisis就翻译成次级抵押贷款危机,而为了简便,就简化成次贷危机。

2.房利美和房地美:音译与意译的完美结合

房利美和房地美是两家受到美国政府支持的房屋抵押贷款非银行金融服务机构。其中,房利美成立于1938年,房地美成立于1970年,这两家拥有数十年历史和特殊地位的公司,在美国的房地产市场和金融市场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在本次金融危机中也非常引人注目。因此,它们的大名频频出现在关注金融危机的人们视野当中,它们的名称由来和汉语译名耐人寻味。

房利美的全称是Federal National Mortgage Association,翻译成联邦国民抵押贷款协会,房地美的全称是Federal Home Loan Mortgage Corp.,翻译成联邦住房抵押贷款公司。房利美的英语全名Federal National Mortgage Association以首字母缩写为FNMA,如果将4个字母逐一念出仍然繁琐拗口,因此,倾向简化语言的美国人在辅音字母中加了原音,就把这一首字母缩写简化名异化成Fannie Mae。同理,房地美的全称Federal Home Loan Mortgage Corp.也简化成Freddie Mac。

按照标准的意译方法,Fannie Mae应该翻译成联邦国民抵押贷款协会,按照音译的方法,可以翻译成范尼梅公司,这两种译法都有其缺陷,前者过于冗长,后者反映不出公司的特点,而房利美这一译法则结合了音译与意译的优点,房利美的中文发音与Fannie Mae的英语发音非常契合,同时,“房”字反映了该公司的业务范围与房地产有关,同时,“利”字的字义有“利于”一义,也符合该公司促进房地产发展的作用这一隐含意义,而“美”字赋予该名称以美好的联想,符合取名的原则。同样,Freddie Mac也曾先后被译成弗雷德马克、弗雷迪马克公司等,与房地美一名相去甚远。曾经也有人将Freddie Mac译成房迪美,显然,房地美更接近该公司的本质,因此,房地美这一译法被固定下来,得到普遍的采用。房利美和房地美是音译与意译结合的完美典范,也是译者创新性的一个极佳见证。

同时,因为两家公司的性质和业务范围等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可以说是两家姊妹公司,经常被同时提及,都翻译成以“房”字开头的名称,方便了后来“两房”一词的产生。Federal National Mortgage Association和Federal National Mortgage Association演化成了“两房”,这充分说明了语言的创造性。

3.止赎权:简化到极致

Foreclosure是应用于房地产金融领域的一个法律名词,Merriam Webster’s Collegiate Dictionary给的解释是:a legal proceeding that bars or extinguishes a mortgagor’s right of redeeming a mortgaged estate.这个解释比较专业,不易理解。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给的解释比较浅显易懂,是对动词foreclose的解释:if a bank forecloses, it takes away someone's property because they have failed to pay back the money that they borrowed from the bank to buy it.用通俗的话解释一下,如果购房者向银行借款购房,并将所购住房抵押给银行,一旦购房者没有按照约定还贷,达到了合同中规定的期限和金额,银行将成为该住房的所有人,而原购房者则无权赎回房屋的所有权。这一概念还是比较复杂的,因此也给翻译提出了一个难题。《新英汉词典》给出的翻译是丧失赎取权。其他出现过的译法还有:丧失抵押品赎回权、取消赎回权、丧失住房抵押赎回权、了结抵押(抵押权人按规定拍卖抵押物以受偿)。这些译法都比较准确地表达了原来英语概念的内涵,但是如果一个概念经常被提及,成为一个常用概念,则以简略为佳,上述译法中要数“丧失住房抵押赎回权”最能准确全面表达愿意,但是它却有九个字之多,放在一个句子当中,就比较拗口拖沓。例如,A wave of foreclosures is damping consumer spending.如果翻译成“丧失住房抵押赎回权激增正在遏制消费者的支出”就有些头重脚轻。因此,应该将这一概念简化,其中“赎”字是必不可少的,无论是赎取还是赎回,这是一个关键字,那么是“失赎权”还是“停赎权”,最后换了一个字,“止赎权”一词逐渐被广为接受,得到普遍采用。这一用法基本已经简化到极致,一共3字,如果要找到两个字的译法,就省略掉“权”字,简化成“止赎”,但是,有些场合也不宜简化,还是要用“止赎权”一词。

三、译法尚待统一的重要名词

1.Government Sponsored Enterprise

在本次金融危机中,引人注目的房利美和房地美是不同于普通金融公司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其特殊性在于它们有联邦政府做坚强后盾,用专用表达法就是government sponsored enterprise(简称GSE)。而正是这一概念中的sponsor一词给翻译带来了困惑。Sponsor做动词用有多个意思,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给出的解释中主要有两条接近government sponsored enterprise中的意思,一是“to give money to a sports event, theatre, institution etc, especially in exchange for the right to advertise”;二是“ to agree to help someone or be responsible for what they do”。那么,政府究竟可以给“两房”什么样的支持呢?根据维基百科的解释,所谓的government sponsor就是一种“implicit guarantee”,也就是一种隐性的担保,投资人认为,这两家公司有联邦政府作为担保人,担保偿还其债务。虽然房利美最初是由美国联邦政府于1938年创立,但是后来在1968年改制成私有公司。房地美于1970年由联邦政府批准成立,1989年成为与房利美非常类似的私有公司。目前,房利美和房地美都是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两家公司并非国有企业,政府在一般情况下不干预其经营,只有在两家公司出现经营困难时,政府才会出手相救。从这一意义出发,GSE翻译成政府担保企业比较合适,但这一译法并不多见(雷曜,2008:10),其他的译法有政府赞助企业,政府资助企业,政府支持企业,或政府扶持企业,政府发起企业等。所以,GSE的译法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以达到统一。本文作者根据以上分析主张采用“政府担保企业”这一译法。

2.mortgage backed securities

mortgage backed securities也是本次危机中经常被提及的一个重要概念,它目前出现的译法有按揭支持证券,抵押支持证券,以按揭贷款做抵押的证券,房屋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住宅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等等。为什么有如此多的译法呢?它的实质是什么呢?Mortgage backed securities是asset backed securities的一种。Asset backed securities可以翻译成资产抵押证券,是指发行人以特定的资产组合为抵押发行的债务证券(常巍,薛誉华,2009:17)。这种特定的资产通常是规模小、流动性弱的资产组合或称资产池。维基百科对mortgage backed securities给出的定义是an or debt obligation that represents a claim on the cash flows from mortgage loans, most commonly on residential property.通过这两个概念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看出,mortgage backed securities就是一种以房屋贷款所产生的现金流为抵押和收益来源的证券。那么,为什么英语中同一个概念会有数个译法呢?首先,mortgage一词的译法就没有定论。目前,常见的译法有抵押、抵押权、受押人对抵押品的权利、按揭、按揭贷款。它的意义就是借款人将对特定资产的所有权抵押给放贷人以获得资金的一种方式。它最普遍的应用是在房地产领域,而在mortgage backed securities一词中,mortgage通常指的是住房。因此,可以将mortgage译成住房贷款,简称房贷。而另一个关键词“back”也比较棘手,看似简单却不容易准确表达其含义,作为动词其主要意思之一是给与资金的支持,如The scheme has been backed by several major companies in the region.在mortgage backed securities一词中,它的意义应该是以房贷作为收益来源和抵押。据此笔者认为,mortgage backed securities比较准确的译法应该是房贷抵押证券。

四、结语

金融英语原本就具有专业术语多而专的特点,而因为此次金融危机是在金融行业迅速创新和扩张的背景下产生的,相应的新词大量涌现,有些则成为金融危机相关报道的常用词和关键词。如何将这些金融危机相关的英语新词、新术语翻译成对应的中文术语是一个棘手的难题。对此探讨也远未结束,笔者挑选了几个重要名词,讨论了其已经被接受的译法以及一些仍需探讨的译法,希望与本次金融危机相关的重要名词术语有比较恰当和统一的译法。

参考文献:

[1]常巍,薛誉华.金融危机再思考.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2]次贷危机研究课题组.次贷危机正在改变世界.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

[3]广天响石.直击华尔街风暴.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8.

金融危机的概念篇(4)

一、引言

财务报告中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的概念和运用已经有相当长的历史了。在20世纪80年代,公允价值概念被广泛应用在收购会计中,作为所购资产入账价值分配的基础。然而,尽管有诸多此类经济现实的复杂性,早期的财务会计还是以多种计量属性共存为特征的。原因在于像公允价值等一系列现值计量方式的应用非常分散,而准则制定者们所坚持的原则却是实用主义。尽管学者们都普遍认为历史成本计量具有缺陷,会使得会计账面净值与市场资本化价值之间存在很大差别,但对于一个独立完整的计量体系的呼声却日渐减弱。

2007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使得人们将危机的发生迁怒于公允价值,使得公允价值再次成为政策制定者、学者们的讨论热点。然而,尽管许多部门都对公允价值的实施持有强烈的反对意见,如欧洲银行为了保持关键领域财务报告的谨慎而反对,但是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看似还是有蓄势待发的能量并会变得更加制度化。

在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的状况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公允价值得到了广泛的重要认同,但同时公允价值在财务会计政策程序范围内也成为一个具有争议性的话题。实际上,公允价值不仅仅是一种价值计量惯例,对于它的支持者们来说,公允价值还代表了一种全球都期待的变化趋势,并且公允价值越来越反对多种计量属性共存所产生的内在不一致性。

二、公允价值和可靠性

众所周知,在会计计量中可靠性是一个重要的原则,但是在公允价值讨论中它被各方都认为是毫无争议的。然而,进一步的分析表明,人们对不同可靠性概念的反应是不同的。

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概念很早就出现在财务会计中并在理论上被接受,但经过很长时间之后它才成为分析和讨论的主题(Bromwich, 2007)。此外,公允价值不是一个单独的计量方法,还包括许多对脱手价值进行估计的方法。因此,支持或反对公允价值使用的理由没有得到证据的有力支持也就不足为奇了(Laux and Leuz, 2009)。然而,准则制定者们相对缺乏辩解理由,这也解释了公允价值会计在讨论中成为焦点的可能性。

尽管公允价值的不同概念存在细微的区别,但是从长远来看,它们是相似的。FAS 157(FASB, 2006)把公允价值定义为:“在有序交易中,市场参与者之间在计量日进行资产买卖或债务转移的价格”。IASB (2009)后来又重新把它作为一个核心的原则。然而,公允价值同时也是一个观点和假设的复杂混合体,指未来在市场中所接收到的价格的估计值,公允价值的使用有特定的假设条件。于是,一些学者便对公允价值的“虚构”的成分和“想象”的成分进行了评论,他们认为公允价值太主观并容易纵和歪解。

会计上公允价值的支持者们常常会呼吁如实反映经济交易的本质及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他们将公允价值运用于养老金会计领域或者金融行业,在这些领域,公允价值会促使人们更早发现潜在的不良问题,因此公允价值在这些领域的使用有助于修正决策者的行动。然而,客观地来说,公允价值并不是糟糕的资产质量的罪魁祸首,它仅仅是充当了一个信息传递者的角色,我们不应当杀死糟糕资产质量的“送信人”。但是公允价值的批评者们却不这样认为,他们认为金融危机证明了公允价值的顺周期,因为在严密的监管体系下,对于流动性不强的资产按照市值计价会使得会计计量信息不可靠,尤其是对那些想长期持有的资产来说。

根据Laux和Leuz (2009),关于公允价值的讨论不应当极端化。公允价值在会计计量中的运用既不是金融危机的元凶但也不是完全无辜的。再者,反对公允价值的理由也不应当成为支持历史成本会计的理由。有关资产现值的信息、对现值的最佳估计的信息以及许多其他的信息,都对管理层和市场分析师是有用的。在危机到来时,契约和合同对资产按市值计价的策略是高度敏感的,此种情况下,争取喘息空间减少波动性才是最优选择。

公允价值会计被广泛使用的一个明显动机是公允价值能够最小化操纵会计数据的空间(CFA, 2007)。从定义上来讲,基于市场得到的价值信息,是一个非管理基础的衡量指标,恰如在审计上,审计证据质量最高的证据是那些既独立于被审单位又独立于审计师的审计证据。因此,公允价值概念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建立不同于实体的价值观,使得会计可靠性尽可能地依据市场的集体判断。

在早期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内(FASB,1980),可靠性是一个基本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然而会计数据的可靠性却不是给定的,而且会计可靠性的涵义可能会随着时间而改变,具有相对而非绝对的意义。Barth (2007)挑战了交易基础的可靠性观点,他认为,可靠性不再等同于可证实性,但本质上与忠实表达有关:“只是因为一个能被精确计算的数值,不一定是一个它意在表达的真实世界经济现象的忠实表达”。这种观点及其他类似的论述,形成了对可靠性概念的重构,尤其是将可靠性浓缩为相关性。与交易为基础的可靠性概念相反,Barth的可靠性概念将可靠性的重心转移到了市场和由市场产生的价值方面。

新的会计可靠性概念认为可靠性的标准是最透明有序的市场,即这种透明有序的市场所产生的那些估值方法通常是比较可靠的。这种新的可靠性标准,与它所体现的可靠性概念,已被扩展到了使用“通用经济方法”来模拟市场价格的类推和模型中――所谓的公允价值估值体系的第二层次和第三层次。对于那些必须依靠训练有素的估值专家的会计师事务所和那些认为必须要指导会计从业人员寻找可靠的估值证据的会计监管机构来说,如何在公允价值的第二层次和第三层次上进行可靠的会计估值,这确实是一种资源和专业技能的挑战。公允价值第三层次的模型估计向那些信任并依赖估值模型的审计师也提出了知识挑战(Humphrey et al., 2009)。

总之,人们已经认为,到底什么会计估计是最可靠的概念,引起了公允价值的讨论。后面的分析主要不是为了宣判公允价值的正确或失误,而是更多地探讨公允价值被广泛使用的可能深层条件。从这点来看,会计中公允价值的使用代表了会计实践生产的一个新基础,如我们看到的那样,是基于金融经济的兴起。

三、金融经济与信息使用者

会计中公允价值计量的出现是在金融市场和金融知识体系发生巨大变革的背景下。Whitley (1986) 分析了美国企业融资到金融经济形成的转变,这是二战后经济扩张和科学化的一部分。随着从描述性学科到使用先进统计技术的转变,金融渴望成为新的分析式经济学的一部分,该分析式经济学主要研究完美市场理想背景下的资产估值。根据Whitley,由于具有理想型的性质,这种金融分析性研究的不确定性比较低,但是它面临着内在本质与外部经验询问并不相一致的问题。

Whitley不是唯一一个认为有效市场假说只是表面上可解释的。比方说当前市场价格提供了证券公允价值的最佳估计,实际上并没提到实际的市场。它“只是根据反映可用信息的预期收益搞清楚了市场平衡发生的条件”。

相应地,Whitley同时也认为,与实践联系密切的更多的是关于金融经济是一个众所周知的知识系统,在该系统内金融知识的成长源于实践和实际运作机构的复杂性。实际上,纯粹的学术知识一直在职业界起着一个重要的作用,提供实践需要的合理的理论化解释。金融经济几乎是这方面的完美例子。金融危机提供了对金融和经济学科的广泛的批评机会。

不管人们对金融经济批评还是表扬,它将继续成为一种高度发展的知识体系。例如,随着金融计量方法的使用而发展的财务会计主导的研究惯例之一,需要调查证券价格对会计信息的反映。许多年来这种市场基础的研究被认为是远离会计政策的,甚至学者们都抱怨它与政策制定者不相关。

所有的学科和专业都需要在它们的知识基础上有一定程度的抽象。但是财务会计一直是一门混合型的学科,抽取并使用了法律和经济学的特别元素,因此财务会计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金融经济系统的树立。

四、衍生品:公允价值催化剂

会计和经济学之间的关系已经不是一个新的话题,已在不同的国家被讨论。然而,公允价值的广泛兴起,计量衍生品和其他金融工具的挑战,表明了两者关系当中的一个特殊方面,即“财务会计的金融化”。

“财务会计的金融化”源于金融衍生品的出现,衍生品自身的性质向会计计量提出了一个巨大的挑战。主要是因为大家一致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的历史成本与它们的价值是无关的。此外,还存在一个基于管理层持有意图的金融工具分类的问题,是划分为持有至到期的金融工具还是划分为交易性的金融工具?这样,衍生品和其他金融工具的会计计量就为会计政策制定者们提出了一个重大难题。

在2000年,由IASC领导的国际准则制定组织联合工作组(JWG)了一个金融工具征求意见稿,“金融工具公允价值的可靠估计对于财务报告的目的来说是可获得的……如果一个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不能基于可观察的市场价格,那么应当使用估值技术来估计,这种估值技术与公认的经济定价方法是一致的。”

计量衍生金融品的挑战在公允价值的历史发展中也是一个关键的催化剂,JWG集中研究了金融资产和负债在有序运转的市场上公允价值的使用,因此JWG的工作过程是公允价值构建的一个重要阶段。

衍生品对公允价值会计应用的催化作用只是部分地与某些相对重要的衍生品,或者与某些特定机构资产负债表中的金融工具有关。此外,它只是部分地与使用估值模型作为在资产负债表上计量和报告流动性差的金融资产的基础有关,尽管这毫无疑问已经成为金融危机的热点。

总之,公允价值的支持者都认为使用公允价值来进行会计计量对会计信息使用者们具有更大的相关性,在金融经济的支持下,他们也重新定义了公允价值的可靠性概念。此外,衍生品会计虽然有其粗糙的一面,但是它也进一步体现了公允价值会计作为市场“镜子”的原则。

五、结论

本文讨论了公允价值会计为什么及怎样得到重用的问题,主要集中于公允价值兴起的可能内在条件,即金融经济的兴起和衍生品会计问题的必要性。这两方面有助于解释公允价值在面临重大反对和批评时仍然得到应用的必要性。

金融危机当然增加了公允价值讨论的赌注,但至目前为止FASB和IASB关于公允价值未来的方向仍然是不确定的。毫无疑问,金融机构利用这场危机的到来强烈反对公允价值在会计上的使用。

【参考文献】

[1] Bromwich, M. Fair Values, Imaginary Prices and Mystical Markets[R]. London, 2007: 46-68.

[2] Laux, C., Leuz, C. The Crisis of Fair Value Accounting, Making Sense of The Recent Debate. Accounting, 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J]. 2009,34(6/7): 826-834.

金融危机的概念篇(5)

雷曼兄弟公司倒闭,美国华尔街出现危机,这些实际影响的是金融领域本身,而对美国实体经济以及整体实体经济的影响并没有那么大。

之所以说夸大了次贷危机的影响,主要是从两方面来说的。一方面是对华尔街自身影响的夸大,华尔街把这个事情看重了,超过了实际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对全球金融业影响的夸大,而我们可以说是目前将影响夸大最严重的。

如果我们近期关注美国破产倒闭的金融机构,那么可以发现,此次破产倒闭的都是规模较大的“百年老店”,它们一旦倒闭,影响必然很大,也必将引起广泛关注。但是,这些金融机构的破产倒闭,并不能说是实际意义上的破产倒闭,我认为,这只是一个重组的概念。

举个美国银行收购关林的例子来说,当时美林在市场上的股价仅17美元,但最终美国银行却以每股29美元的价格对其实施收购。为什么美国银行要这样做呢?因为其中有很大的价值匹配战略在里面。往来的资金,暂时流动性成问题,对企业公司而言都比较麻烦,但不至是说这个钱就没有了。所以这是个重组的概念,并不是破产就啥也没有了。应该说,“金融危机”这个词、这个事件,我认为在中国的整个教育中,在我们读的书当中,包括我们当学生期间,被夸大了。

金融危机本身是自我调整的方法,并不是灾难性的。譬如1929年大危机,不过是从1925年、1926年,特别是1927、1928年股价涨的保障,在1929年底的时候,忽然连续跌了大半年,又跌回了原来的水平。在这个危机中最严重的问题不是股市的大跌,1929年大危机最严重的是失业,也就是说,金融危机里面并没有大了不起的事情,而是大量的工厂失业,带来很大的危机。

当然,此次金融危机和美国次贷危机给我们未来的经济发展敲了一次警钟,对美国未来经济发展也敲了一次警钟。现在的金融,已经演变成一帮人在自己炒作,意思就是美国的市场已经很发达了,投资消费已经到了一个很发达的社会层面。它不再搞社会实业,热衷于在资本的层面虚拟的做。那么,它一定存在危机,但没什么损害,也不会有更大的问题。

美国市场现在已经很发达了,投资消费水平也很高。美国发展到今天出现金融危机,可以说是美国社会调整的一个过程,它像发高烧一样,还不能说美国社会现在整个就不行了。这还不是拐点,美国还是很强大的“经济”。

金融危机的概念篇(6)

一、金融宏观审慎管理背景、概念及在我国的进展

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形成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深化以后,并将其用来作为讨论危机的原因之一。2009年年初,国际清算银行(BIS)提出用宏观审慎性的概念来概括导致危机中“大而不能倒”、顺周期性、监管不足、标准不高等问题。此概念开始并不是太流行,但后来慢慢为大家所接受,并逐步被二十国集团(G20)及其他国际组织所采用。在G20匹兹堡峰会上,最终形成的会议文件及其附件中开始正式引用“宏观审慎管理”和“宏观审慎政策”的提法。在G20首尔峰会上,进一步形成了宏观审慎管理的基础性框架,包括最主要的监管以及宏观政策方面的内容,并得到G20峰会批准,要求G20各成员国落实执行。中国作为G20的重要成员,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形成的决议文件中,明确提出要“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同时在年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再次要求。

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框架,其主要目标是维护金融稳定、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其主要特征是建立更强的、体现逆周期性的政策体系,主要内容包括对银行的资本要求、流动性要求、杠杆率要求、拨备规则,对系统重要性机构的特别要求,会计标准,衍生产品交易与集中清算,以及信用评级、银行业务模式和“影子银行”等等。

就目前而言,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人民银行正在研究加强系统性风险防范、构建逆周期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的有关工作,重点是建立逆周期信贷调控机制和强化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宏观审慎管理。作为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应在总行的统一安排和部署下,深入学习领会有关金融宏观审慎管理的理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找准切入点,积极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和运用。

二、准确理解金融宏观审慎管理的内涵和实践意义

(一)金融宏观审慎管理是过程管理而非单纯的结果追求。理论层面已经对金融宏观审慎管理作了初步的概况和归纳,并在不断的总结和完善过程中。宏观审慎强调系统性和风险防控,所以它只能通过过程管理去实现终极目标,没有扎实的过程监督、风险提示、预警和防控机制,最终的结果也很难确保理想。另一方面,如果只追求结果而对过程重视不够,由于宏观审慎管理效果的评估滞后性,其结果往往可能表现“良好”,而其中的风险也许正在积聚甚至一触即发,所以必须强调过程管理。

(二)金融宏观审慎管理是系统管理而非单纯的功能监管。从我国的金融管理体制看,到目前仍然实现分业经营和分业管理,对金融机构的微观监管或者说微观审慎管理的职责很明确。但具体到整个金融体系或者系统性金融管理,《中国人民银行法》的定位和表述已经很清楚,央行应承担更多的职责和具体工作。人民银行作为宏观审慎管理的具体推动者和实施者,必须以系统性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健全完善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识别、判断、分类、计量和处置机制,这样才有可能及时有效地避免整个金融体系或较大区域金融风险的积聚、爆发和蔓延。功能监管无论从口径、手段还是具体的方式方法和操作工具看,其都有很强的边界范围,但系统性风险往往“无的放矢”,所以它的要求更高、任务更重,客观上要求实施者必须保持不间断的警觉。

(三)金融宏观审慎管理离不开微观层面的技术支撑。由于我国的金融管理体制还在不断的改革完善过程中,金融活动仍在深化当中,加之区域经济发展的较大差异,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在深入研究领会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基本理念的条件下,在区域层面做出最积极最努力的探索和实践,包括在技术层面对管理手段的探寻,等等。换句话说,还没有统一的工具服务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只能在大的政策框架下,探索适合区域经济金融运行特征的具体宏观审慎管理方式方法,这样才能有效应对各类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从而推动金融稳定工作的细化和深化。

(四)金融宏观审慎管理是后危机时代金融管理的主流趋向。全球金融危机爆发至今,对危机产生的原因众说纷纭,但在金融监管层面的共识还是取得了较大共识,那就是必须加强金融宏观审慎管理,推动构建逆周期的政策框架体系。我国也在这方面做了具体的部署和推动,作为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也必须在金融宏观管理理念更新、手段创新和步伐跟进上做出实实在在的举措。尤其在民间融资和金融行为活跃的地区,探索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很有意义、很有必要,人民银行要做的工作很多、内容很丰富,加之实践对象相对全面,还能在培育人才、锻炼队伍和扩大影响等诸多领域和方面产生积极效应。

金融危机的概念篇(7)

 一、论文拟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及意义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从整体经济到实体企业的发展都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和世界经济形势的风云变幻带来的严峻考验,出于保障经济形势平稳的需要,中央政府已经习惯于在宏观层面对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各项政策调控,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的特殊形势下更会采取强有力的政策调控措施支持企业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各地方政府如何结合地方实际情况,正确贯彻落实好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将其快速转化为可操作的具体措施,从微观层面直接帮助企业克服各种困难,创造和抓住机遇,使企业在确保生存的同时取得进一步的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最紧迫和实际的课题。

本论文试通过研究分析在金融危机形势下,T市H区政府如何贯彻中央各项宏观调控政策,采取符合自身实际的政策措施直接扶持企业发展,及其取得的经验和效果进行概括总结,力争具备一定的指导性。

研究解决上述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在现实意义方面,一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经济越来越融入世界经济,全球性大范围的经济波动对我国的影响将越来越大,地方政府如何应对金融危机等特殊形势,采取何种政策措施帮助企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将会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对其进行研究总结尤其重要;二是中国幅员辽阔、国情复杂、地方差异巨大,中央政府的决策部署必然突出指导性和原则性。当中央宏观调控政策逐级传达到地方后,地方政府在实际落实上级指令的过程中,必然会结合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成文或不成文的制定适应自己区域特定情况的操作办法,调度区域经济,在金融危机等特殊形势下直接扶持企业发展。那么,总结概括一套符合地方实际、适应地方政府操作的有效的直接扶持企业发展的操作办法,现实意义十分巨大。

在理论意义方面,我们可以发现,研究国家层面经济调控政策的研究非常集中,而对地方政府如何在微观层面扶持企业发展进行分析研究的不多,更没有形成一套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地方政府扶持企业发展的相关理论。本文即尝试从上述角度进行研究,力争为相关理论的形成做出一些贡献。同时,金融危机形势下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及其指导下地方政府扶持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很多是应对危机的非常举措和直接干预手段,政企在金融危机特殊情况下联系十分紧密,明显有别于我们普遍倡导的政企分开等发展方向,由此将会引出金融危机形势下对政企关系的重新界定。

 

二、论文基本理论、核心概念及相关文献综述

由于本文所研究的问题,必然从政府财政分配及其提供公共服务职能角度出发,因此本文以公共经济学、政府经济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相关理论为支撑,并作为概念框架来分析。

本文研究的基本范畴是由政府经济学研究衍生的,具体指金融危机特定经济形势下地方政府如何从微观角度发挥服务企业职能。核心概念包括:政企关系、地方政府、扶持企业等。

通过有目的地查阅相关文献,我们认为,国外与国内从宏观角度研究把握政府与企业关系的文献比较丰富,成果比较丰硕,特别是从宏观角度研究分析社会转型期如何理顺政企关系的文献很多。同时,结合地方政府职能和施政特点,从微观角度研究其施政过程中如何具体为企业发展服务的文献较少见,更少有对社会主义国家地方政府如何采取非常措施扶持企业发展的研究,没有一套具备较强操作性的规范实施办法,更没有形成具备一定借鉴意义的相关理论及概念。对此,本文在克服相关文献较少的困难,尽量搜集查阅相关资料的同时,更多地采用联想推理、逻辑判断、数字比较等方法对涉及问题进行原创性思考和分析研究。

   

三、论文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可能的创新

    本论文研究思路(逻辑进程)主要是:首先,概括总结金融危机形势下国家采取宏观调控政策的背景和方法。其次,结合上述背景分析,以T市H区政府为实例,综合分析研究基层政府直接扶持企业发展所采取的各项政策措施的目的、实际操作办法及其效果。最后,试归纳总结出具备一定借鉴指导性的、符合地方政府施政特点的金融危机等特殊形势下地方政府直接扶持企业发展的思路办法。

本文的研究方法,除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方法论外,主要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实证分析与规范经济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历史分析与逻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具体包括定量统计分析法、试验方法等研究方法。对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实际困难进行调研,掌握企业需要政府提供的服务其生产经营的政策措施,并通过准确的统计数据分析,对企业在接受政府直接扶持后生产经营效果变化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得出结论。

    本文具备以下特点:一是选题原创,比较符合时势,具备较强现实意义,创新性总体较强;二是论文纵向跨度较大,从宏观经济走向、中央政府调控到地方实体企业发展形势、地方政府措施都需要阐述,从政府经济学相关理论到地方政府对促进经济、服务企业的施政尝试都需要分析研究,分析的层面、角度较多;三是研究方法涵盖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四是以顺应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形势的有代表性的地市级行政区为研究实例,采用资料真实客观、鲜活;五是提出观点、得出结论在当前具有较强的借鉴性、实用性、推广性。

 

四、论文基本框架结构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第二节 选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理论贡献

1.2.1选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2选题研究的理论贡献

1.2.2.1金融危机特殊形势下对政企关系的新界定

1.2.2.2对地方政府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操作办法进行总结

第三节 选题研究的创新点和下一步研究方向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整体架构

第二章 政府与企业关系概述

第一节 研究政企关系重要性

2. 1.1 研究政企关系的理论意义

2.1.2 研究政企关系的现实指导意义

第二节 政企关系基本概念和理论

2.2.1 政企关系研究的历史脉络和趋势

2.2.2 政企关系核心概念和基本理论

第三节  我国政企关系特点

2.3.1 我国政企关系的复杂多样性

   2.3.1.1政府与国有企业的关系

   2.3.1.2政府与三资企业的关系

   2.3.1.3政府与中小企业的关系

2.3.2 我国政企关系的发展变化性

   2.3.2.1改革开放前政企关系发展特点

 2.3.2.2改革开放后政企关系发展特点

   2.3.2.3金融危机特殊形势下政企关系特点(比照美国凯恩斯主义)

2.3.3 改善我国政企关系的途径

第三章 中央政府应对金融危机的宏观调控政策分析

第一节 中央政府宏观调控的方式

3.1.1 政府宏观调控的历史演变和现实必要性

3.1.2 中央政府宏观调控的方式

3.1.3 中央政府宏观调控的趋势

第二节 21世纪初全球性金融危机及其对我国企业发展的影响

3.2.1 21世纪初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到来

3.2.1.1 金融危机的起因及发展趋势

3.2.1.2 各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政府直接干预经济)

3.2.2 金融危机对我国企业发展的影响

3.2.2.1 金融危机对我国企业发展的不利影响

3.2.2.2 金融危机也为我国企业发展带来了机遇

第三节 中央政府应对金融危机的宏观调控政策

3.3.1 金融危机形势与我国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背景分析

3.3.2 中央政府应对金融危机宏观调控的具体政策(财政、就业等)

3.3.3 中央政府宏观调控的效果及发展趋势

第四章 金融危机形势下地方政府直接扶持企业发展的实例分析—以T市H区为例

第一节 地方政府施政特点概述

4.1.1 地方政府施政环境特点

4.1.2 地方政府施政方式特点

4.1.3 地方政府落实中央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方式及效果

第二节 T市H区区域发展背景概况

4.2.1  T市H区区域发展的战略定位和规划定位(具备滨海新区特殊背景)

4.2.2  T市H区区域快速发展的趋势

第三节 金融危机形势下T市H区政府直接扶持企业发展的实践

4.3.1 金融危机对T市H区企业发展的影响

4.3.2  T市H区政府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直接扶持企业发展的具体实践

4.3.2.1 扎实开展基层调研并制定落实中央调控政策的实施方案(从政府的经济调节职能角度,结合区域发展规划)

4.3.2.2 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从政府经济调节职能角度)

4.3.2.3 努力扩大内需消费(从政府经济调节职能角度)

4.3.2.4 潜心打造促进企业长远发展的公平环境(从政府市场监管职能角度)

4.3.2.5 全力保障企业人员就业、分配和生活水平稳定(从政府公共服务、社会管理职能角度)

4.3.2.6 利用政府优势直接扶持企业发展(分为正常服务和特殊政策措施方面)

4.3.3  T市H区政府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过程中的特点和创新

4.3.4  T市H区政府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效果观察

第五章 结论

第一节 地方政府直接扶持企业发展措施的归纳总结

5.1.1 地方政府直接扶持企业发展的遵循原则

5.1.2 地方政府直接扶持企业发展的具体操作方法

第二节 地方政府直接扶持企业发展相关问题展望

5.2.1 地方政府直接扶持企业的发展趋势

5.2.2 地方政府直接扶持企业的相关理论研究

金融危机的概念篇(8)

一、公允价值会计对金融危机的影响

纵观历次经济危机,分析其原因时,多少会有会计的因素,只不过不同的学者认为会计承担经济危机的责任权重不同。1929至1933年的经济危机中,人们认为松散、不规范的会计实务是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之一。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人们认为各国遵循的会计准则不统一, 会计信息披露混乱、不充分, 导致决策失误和信贷关系紊乱是触发经济危机的重要因素。2008年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会计准则成了受攻击对象,备受争议,甚至被认为是导致危机的主因。目前对于公允价值会计与此次金融危机关系的讨论,主要分为以下几种观点。

1. 公允价值会计引发金融危机

该种观点认为公允价值会计的不当使用是导致此次金融危机发生的主要因素,需要为金融危机承担主要责任。次贷危机的爆发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在众多次级贷款债券投资中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有用性没有得到体现的直接证据。以公允价值反映计量日相关资产或负债项目,并将计量形成的差额计入损益,无疑将影响利润的质量,使利润信息的相关性降低,因为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损益是得不到现金流支持的。在经济繁荣时,资产往往被高估,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利润同样被高估,甚至成为进一步推动金融投机的催化剂。当泡沫破灭后,资产回归正常价值,公允价值计量使企业资产大幅缩水,利润大幅度下降甚至出现严重亏损,金融危机由此产生。

美国金融巨头们指责说,按公允价值对资产支持证券、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和抵押债务债券等次债产品进行计量,导致金融机构确认未实现且未涉及现金流量的巨额损失。这些“账面损失”造成投资者恐慌性地抛售持有次债产品金融机构的股票。这种非理性的投机行为,反过来又迫使金融机构不惜代价降低次债产品的风险暴露头寸,在账上进一步确认减值损失,这又加剧了次贷危机。公允价值会计的这种“反馈效应”所产生的恶性循环在次贷危机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 金融危机的发生与公允价值无关

该种观点认为,金融危机的发生并非公允价值惹的祸,不管是在金融危机发生前还是危机发生以后,公允价值计量都为投资者及时提供了最透明的信息。这种信息的提供在危机发生前,有助于投资者更好地了解金融衍生品的投资价值;在危机发生以后,同样帮助投资者更及时有效地了解金融危机的严重性。

以FASB和IASB为代表的会计界指责金融界抨击公允价值会计完全是为自己激进的放贷政策和失败的风险管理开脱罪责。FASB主席罗伯特•赫兹就是一位坚定的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支持者,但强调它在一个正常的市场里才是应用得最好的。他说明FASB完全是应投资者清楚而明确的要求才规定金融资产应当按公允价值进行计量。他们认为公允价值向投资者提供了衍生金融工具基础资产更加透明的信息,让投资者和监管机构及时了解金融危机的严重性。并表示,公允价值会计虽然不是完美的,但在危机下要求回到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并非理想的替代方案,而是因噎废食的倒退。另外,代表信息使用者的财务分析师协会也态度鲜明地捍卫公允价值会计模式,指出公允价值比历史成本更加透明,几乎以实时的方式高效地让投资者了解金融危机的动态、规模和影响。

我国著名会计学者黄世忠教授认为,金融界制造了房地产泡沫,并通过不受监管、不透明的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创新手法放大金融资产泡沫,才最终酿成灾难深重的金融危机。会计界并非金融危机的罪人,而是揭开金融危机面纱的功臣。会计界借助公允价值模式,及时、透明、公开地揭露金融资产泡沫,促使金融界、投资者和金融监管当局正视和化解金融风险。倘若没有采用公允价值会计,投资者可能永远被掩盖在金融界创设的虚幻泡沫中。所谓的公允价值“反馈效应”是本末倒置的逻辑。

3. 公允价值会计并非源头但放大危机

该种观点认为,公允价值虽不是这次金融危机的源头,危机的起因是利率调高所引起的房地产价格下跌,及由此导致的次贷违约,再进一步传导至股市和债券市场。但公允价值计量对危机起到了放大的作用。公允价值的优越性体现在它的相关性,即是指公允价值是与市场最相关的计量属性。金融危机发生后的恐慌性抛售,使得金融机构持有的金融资产市价大幅下跌,而公允价值会计要求按照这种不合理的跳楼价来计提损失,就造成了比实际损失更大的减记损失。这些减记损失还没有引起现金流的流出,是企业的未实现损失,但它会引起市场的进一步抛售,放大市场的损失。因此公允价值会计在危机中也暴露出使用过程中的缺陷,需要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美国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主席保罗•肯乔斯基在一次听证会上明确表示“这种会计准则会将问题自我放大。它已经产生巨大的、让人完全没有预期到的影响,恶化了现在正在发生的这场经济危机”。肯乔斯基声称,“我们相信逐市计价原则不是本次危机的始作俑者,并且修改这一条款也不会结束这次危机。但在目前的金融危机下改变一下这个会计准则,会有一个很大的扭转作用。”

二、金融危机对公允价值会计的影响

会计制度的改革是建立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客观要求之下的,而经济的发展是一个从不完善到完善的动态过程,因而从理论上说,会计制度应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改革和完善,以适应经济发展各个阶段企业经营的特点。尤其是经济危机会对会计制度建设造成冲击,纵观历次经济危机,每次的经济危机过后,会计制度总会有改变。公允价值会计的产生及改革都与经济危机有关。

1. 80年代金融危机促使公允价值会计产生

80年代美国发生了严重的储蓄和贷款危机,一些储蓄及住房贷款机构利用会计手段掩盖问题贷款,美国境内2000多家金融机构在没有预警情况下的破产,在联邦储蓄保险公司无力赔偿的情况下,联邦政府动用1000多亿美元联邦储备基金予以补救。社会公众开始对美国银行体系可靠性产生担忧,对历史成本计价使用产生疑问。职业团体与管理机构认为历史成本会计信息缺乏价值相关性,不能预防、反映以及化解金融风险。危机使FASB相信,公允价值为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了更相关和有用的信息,因此一反以往审慎的态度迅速做出反应,于1984首次将公允价值运用于金融工具会计并了关于远期合同会计的第80号公告。随后几年支持者从理论方面、实证方面以及审计实务等方面论证了公允价值计量在提高信息质量方面优于历史成本计量,但以联邦储备委员会、财政部和金融界对公允价值会计一直持反对态度,认为公允价值会计不仅缺乏可靠性,还将会导致金融机构的收益产生巨大波动,并会促使金融机构的贷款决策短期化。之后,公允价值经历了从表外披露到表内确认的过程,FASB也了一系列旨在推动公允价值应用的会计准则,从1990年12月至2006年9月的55份财务会计准则公告中直接涉及公允价值的约占75%,这个由美国储蓄和房屋贷款危机而引入的“公允价值”概念已被会计实务所采纳。

2. 2008年金融危机引起公允价值会计修改

2008年10月4日,在各方压力之下,美国参众两院表决通过的救援法案中,赋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可以在不损害公众和投资者利益的前提下放弃使用公允价值计价方式,同时要求SEC在90天内提交相关调查报告,以决定是否中止公允价值计量会计准则;并了《在不活跃市场下确定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允许不具备市值计价条件的企业采用自己的模型和假设参数来估算金融资产价值。SEC随后进行了近三个月的紧张调查,于2008年12月30日向国会提交了关于公允价值会计的报告,正式提出反对废止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并提出改进现行惯例的建议。迫于政治的压力,FASB在2009年4月2日投票决定放宽按公允价值计价的会计准则,给予金融机构在资产计价方面更大的灵活性,金融机构在使用公允价值方法对金融资产进行估值时可拥有更大的自主判断空间。在金融危机中争议最大的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终于成了平衡美国各方利益的牺牲品。

FASB对该项准则做出了两方面的明显改变。一方面是允许金融机构在证明市场不流动价格不正常的情况下,用其他合理的价格估算方法来估算自己的资产价格。此项改变,实际上是对那些有价无市、甚至是无价无市的金融资产,给予了有别于“公允价值”的另一套定价准则,从而使这部分资产不至于因为股价模型导致的价格偏低而造成过多的资产减记。另一方面,FASB同时表示,如果一家机构认为自己持有的资产只有在资产到期后才会出售,而不会用作交易来投机,那就不需要根据“非暂时性损失”原则来进行减记。根据这一规定,银行可以通过预估持有的这些资产的时间长短来进行价值评估,如果不需出售这些资金融危机与公允价值计量产,则不必进行非暂时性损失减记。这样在金融危机中价格大跌之时,银行可以通过认定部分资产为持有至到期资产,而避免用市值计价,以避免大规模减记的发生。因此新准则将有助于金融机构确认的资产损失减少,但对改善银行的实际盈利能力却没有什么意义。

FASB对会计准则做出修改,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金融危机。给了金融机构重新调整和喘息的机会。今后一部分交易性资产和持有至到期投资,将不会以目前不断下跌的价格计价,对资产大幅减记的风险得以控制,并大幅降低了由此引发现金流枯竭的风险。资产负债表的改善将提高资本市场中的贷款意愿和风险承受能力。从较长时间影响看,会计准则转变的结果最终会传导至银行信贷市场和直接融资市场,这些转变连同美国政府的种种经济刺激措施,或将使得美国经济恢复的时间大为提前。

三、金融危机下对会计准则制定的反思

1. 需要客观看待会计准则在金融危机中的作用

不可否认的是,会计准则会对政府、投资人和债权人的决策产生影响,这些决策行为反过来又会影响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完全无偏的准则是不实际的,会计准则的改变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经济危机。2009年3月12日,美国众议院听证会伊始,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主席保罗•肯乔斯基说,“之前我的想法是国会不应该介入这么具体的会计准则的讨论,但是我们拒绝不了已经发生的事实――就是这种会计准则会将问题自我放大。这个准则已经产生巨大的、让人完全没有预期到的影响,恶化了现在正在发生的这场经济危机。”适时地调整准则可以在危机中提振市场信心,有助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当然,会计准则并不是导致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所以不可能靠它解决经济危机。正如80年代银行危机出现时,许多人认为这是70年代的会计准则15号公告的后遗症,它并未消除危机,只是延迟了危机。

2. 需要在危机中发现会计准则的缺陷

准则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危机使人们重新认识会计准则的局限性。如前所述,20世纪80年代的金融危机之后,公允价值被认为比历史成本更真实和迅速地反映金融机构财务状况。但30多年来,关于公允价值是否客观真实,会计理论界与实务界之间,在会计准则制定者与相关监管机构之间,始终存在着激烈的争论。在这一轮次贷危机中,这一缺陷暴露无疑。金融业的利润在经济形势好时,由公允价值计量的利润被高估,夸大了对经济的乐观预期;经济形势不好时,资产的市场定价往往被低估,以公允价值计量的盈余数据被低估,以公允价值计量反映的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不高,这误导了投资者,使他们对低迷的金融环境更加悲观。因而,公允价值会计只是通过财务报表提供公司各项资产要素的公允价值信息,而不是提供整个公司的公允价值信息,这意味着公允价值会计反映的公司价值也是相对的。

相比其他计量属性来说,公允价值仍然是目前更优选择。但金融危机的爆发也是对它的一场考验,说明它在运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修改,使之更完善。经济与会计准则本身就是一个相互影响的过程,一个更相关和适合的会计准则能更好地促进经济的发展,市场运行过程中与之出现的各种摩擦反过来又促使准则的反思和完善。

3. 需要构建更严密的会计概念框架

会计准则实质是为了保护投资人利益的,而在危机中准则制定机构的立场很可能屈从于政治需要。为了防止在危机中出现“救火式”的准则,需要构建一个严密的会计概念框架并作为准则制定的理论基础,使具体的准则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一致性,有助于FASB更能体现公众利益。从理论上讲,通过CF的研究,逐步确立了会计准则制定的科学化思想,并使现有的会计理论研究更加系统化,财务会计理论研究的内容也更加集中,这样也避免了在每次经济危机中,会计准则都成为危机“替罪羊”的尴尬局面,帮助会计准则赢得广泛的信任和权威。FASB于1978年至1985年期间陆续颁布了6辑财务会计概念公告,形成了较为完整CF,但其并没有像人们预期的那样完美、有效,依然存在内容不完整、缺乏逻辑一致性和重要概念模糊的严重缺陷。进行深层次地分析可以发现,CF内部的一贯性的缺乏是对现行实务遵从的结果,概念框架体系内容上的不完整以及重要概念模糊主要是为了避免与实务产生冲突。这导致在具体准则的制定和解决有争议的会计问题上,CF未能发挥预期的作用,正因为如此,需要构建更科学和严密的CF。

参考文献:

[1]赵鹏飞.次贷飞机对公允价值计量应用的启示[J].财会月刊•综合版,2008,(9):22-25

[2]黄世忠.次贷危机引发的公允价值论战[J].财务通讯•综合版,2008,(11):11-15

[3]邢精平.公允价值会计:美国的经验与教训[N].证券市场导报,2009,(l):16-19

金融危机的概念篇(9)

最终贷款人的理论分为四类:古典主义、货币主义、新古典主义以及自由主义。古典主义理论认为,应直接慷慨地对缺乏流动性的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但需要使用惩罚性利率,这一派的代表包括巴林爵士、桑顿以及巴杰特。之后的货币主义否定这种直接干预的方式,因为干预成本高且不公平,认为即使是在危机时期,也只能通过公开操作方式对市场而不是向特定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这一派的代表人包括古德弗兰德、保度、考夫曼以及斯瓦茨等,主要是美国经济学家。新古典主义认为不仅要救助缺乏流动性的而且要救助没有清偿力的银行,代表人物包括汉弗莱、弗里德曼等。自由主义则认为任何政府机构都不能成为最终贷款人,将支持公共最终贷款人的理论都推倒,认为银行恐慌产生的唯一理由是对银行系统存在的法律限制,如果没有这些限制自由竞争的市场就会自动产生一个防恐慌的银行体系,代表人物如塞尔金,属于最终贷款人理论中的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提醒学者尽量减少市场干预,采取对市场影响最小的方式。四种理论派别和道德风险之间的联系不尽相同。货币主义只支持以公开市场操作的方式提供高能货币,为整个市场提供流动性,反对直接干预特定金融机构,不直接资助或干预某个金融机构,不可能使商业银行产生隐性担保预期,在理论上和现实中都没有道德风险存在的机会。自由主义从根本上反对公共机构提供最终贷款,所以该学派支持的政策不可能产生道德风险。新旧古典主义两种理论都赞成救助特定金融机构,区别在于:古典主义认为要救助缺乏流动性但有清偿力的银行,新古典主义认为对无清偿力的银行也要救助。

所以笼统谈论最终贷款人道德风险存在理论误导,可能是这种原因造成了“最终贷款人必然导致道德风险的”概念误导。

最终贷款人道德风险原因

(一)新旧古典主义的理论缺陷――手段劫持目标

在澄清了最终贷款人道德风险概念误导后,检讨新旧古典主义理论本身并同货币主义理论比较以寻找道德风险原因。

新旧古典主义学者支持救助特定银行,危机期间的政治和经济压力导致救助几乎成为政府甚至是社会唯一选择,而救助前后,关于最终贷款人道德风险的讨论就不绝于耳。学者们早就对最终贷款人道德风险提出警告。桑顿指出,中央银行救助将鼓励这些机构管理的“闲散”和“懒惰”行为。巴杰特则认为,如果不采取预防措施,对坏银行的救助都将阻止将来好银行建立。索洛认为,救助会带来一定的道德风险,银行会因为最终贷款人的隐性担保而热衷从事高风险投资,公众也丧失监管银行的动力。金德伯格则指出,如果一家银行或公司知道自己会从自己所干的蠢事中得到解救,会促使它沉迷于蠢行。

但理论界对于最终贷款人为什么会为商业银行提供潜在担保并没有提供很令人满意的分析,而道德风险如不能妥善解决,最终会影响最终贷款人功能的合法性(杜金岷、危勇,2007)。

最终贷款人的目标是宏观的,应对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桑顿认为最终贷款人的功能是对整个市场而言,而不是针对某个银行,只救助那些有清偿力的银行,而不救助那些大而不倒银行。巴杰特则论证最终贷款人是在危机时干预并拯救整个货币体系。汉弗莱总结前人理论,认为最终贷款人的责任不是为了避免危机的发生,而是为了缓解金融冲击的影响;防止恐慌的蔓延,而不是去拯救破产银行。尽管学者有不同争论,但在最终贷款人目标的宏观性这一判断上还是比较统一的。

在最终贷款人实现手段上,新旧古典主义理论出现较大分歧。巴林认为一切有清偿能力的银行可以在危机时向中央银行借款。桑顿则认为最终贷款人是为市场提供流动性,任何情况下不得维护无清偿能力的银行。巴杰特则表明,最终贷款人只能向陷入流动性危机而不能向破产的银行提供贷款。费舍则认为最后贷款人可以向市场也可以向机构提供贷款。最终贷款人实现手段的争论,也体现在实践中。针对金融市场出现的危机,可以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方式干预宏观市场,减少恐慌蔓延;也可向银行提供贷款,来干预银行。从理论上看,如果最终贷款人采用非直接干预特定银行的方式,应可消除商业银行的救助预期,避免道德风险。现实是,理论上的不统一和实践的实用主义使央行面对货币紧缩时用尽各种手段。因此,索洛提出银行只要出现危机,最终贷款人都应进行援助;古德哈特认为在危机期间最终贷款人很难有足够时间来评价资产状况和偿债能力,无法判断是流动性不足还是偿债能力缺乏,而倒闭比救助的社会成本要大得多,因此都需要进行援助。

货币主义和古典主义最终贷款人的理论结构如下。货币主义最终贷款人理论结构为:目标(宏观,系统性风险)――手段(宏观,公开市场操作),即宏观-宏观结构;古典主义为:目标(宏观,系统性风险)――手段(微观,救助特定银行),即宏观-微观结构,两流派界限明确。但现实是实用主义的,央行在同一时期往往混合使用两种理论,比如三十年代大萧条、亚洲金融危机、次贷危机期间的救市行为,趋向于后者,救助特定银行,提高了商业银行对最终贷款人的预期。危机时最终贷款人选择的现实主义和唯一性、公众对救助特定金融机构的关注,完全掩盖了货币主义和新旧古典主义之间的斗争,市场参与者包括金融机构、存款人、投资者以及评级机构都对救助的产生必然预期,可以将这种理论斗争和实用主义之间的矛盾所导致的商业银行的救助预期称之为最终贷款人理论的形式性误导。因此重新梳理最终贷款人有关理论会发现其一直存在的形式性误导,即最终贷款人目标的宏观设定和手段的微观体现之间存在的某种结构性紧张或者冲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这种紧张进一步将其放大,很多时候存在手段劫持目标的嫌疑和结果,这种误导是最终贷款人制度为商业银行提供潜在保险的原因。

只要理论上存在目的和手段的矛盾,大型金融机构就会运用自己的巨大经济影响,扩大这种紧张或者误导,支持公共机构对金融机构的救助实践,实际上最终贷款人的手段劫持其目标。

(二)大而不倒主义与道德风险―手段目标化

从1984年美国伊利诺伊州大陆银行案开始,大而不倒主义开始成为金融监管中的重要议题。大而不倒主义,是指银行如此巨大以致于其倒闭可能引起银行市场系统性风险,因此在银行将要倒闭时政府就不得不进行救助(Carrington.U.S,1984)。该主张和新古典主义最为相近,两者都认为应该救助将倒闭银行。区别在于,新古典主义认为,在危机时期区分将倒闭金融机构是缺乏流动性还是没有清偿力,时间上是来不及的;而大而不倒主义则几乎不存在流动性与清偿力之争,只要银行规模足够大且可能倒闭就应该救助,将其判断标准集中在银行自身特征上。

从最终贷款人到大而不倒有一个演化的过程。最终贷款人理论开始就注意到大而不倒问题并持反对意见。桑顿认为在任何情况下,最终贷款人不能救助被认为太大而不能倒闭的银行。古德弗兰德和金、保度、舒瓦茨认为最终贷款人的支持对象应该是市场,这些资金支持只能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进行。但后来出现变化,古德哈特认为在危机期间最终贷款人没有足够时间来来判断银行是流动性不足还是偿债能力缺乏,再加上倒闭的社会成本要大得多,因此都需要进行援助。保度认为,最终贷款人救助银行危机的趋势是,无论危机银行是否资不抵债,最终贷款人都要提供无限的援助。因此,大而不倒主义是新旧古典主义形式性缺陷在逻辑上的逐步发展。

20世纪后危机频现,为挽救银行体系,欧美各国放宽提供最终贷款的条件,不仅为出现流动性问题的银行提供贷款支持,也为资不抵债的银行提供援助。各国金融监管纷纷引入大而不倒主义,扩大了最终贷款人功能中的形式性缺陷。大而不倒主义表现为当某银行出现危机,没有人讨论公开市场操作还是窗口贴现,及缺乏流动性还是清偿力的问题;直接转为,该银行规模是否足够大,其倒闭是否会影响银行体系的稳定性,即在符合大而不倒概念的情况下,不考虑是否救助,而是讨论如何救助。意思就是,如果一个银行规模足够大,其倒闭影响到银行系统的稳定性,那么该银行就可以挟“系统稳定性”以令“国家”,确立了必然导致道德风险的大而不倒主义。由此大而不倒成为商业银行奋斗的目标,因为整个银行市场参与者,商业银行、存款人、评级机构等都充分认识到,“国家必然要救助大而不倒银行”,这是新旧古典主义最终贷款人理论演化的必然结果。

最终贷款人制度中潜含的道德风险治理:制度回归

(一)从“最终贷款人道德风险”到“某些最终贷款人的道德风险”

最终贷款人道德风险这种说法,将本来只是其中部分理论派别的问题强加到所有最终贷款人理论派别之上,存在着以偏概全的概念误导。使得很多人误认为所有理论派别设计的的最终贷款人行为都会导致道德风险。这种概念误导有两个致命缺陷,首先在没有检讨最终贷款人理论本身缺陷情况下就开始设计治理措施;其次导致治理道德风险的设计关注于特定最终贷款人措施实施的程序。应回归最终贷款人理论本身,寻找道德风险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设计治理措施。

(二)从“银行的银行”到“银行市场的银行”

金融危机的概念篇(10)

――金融领域:“后危机”时代的金融体系不可能简单回归到危机之前,“新常态”下的金融体系代表着“更低的金融杠杆率与更多政府干预的结合”。经济学诺奖得主斯宾塞说:“我们将会有一个非常不同的金融系统,它的‘新常态’将是被严格地监管,资本需求会很高,银行系统会更有效。”

――商业领域:“后危机”时代的消费群体和消费观念都发生了变化,商业环境也将发生改变,全球企业界要在“新常态”中重新定位,以适应这种变化。

――宏观经济:“后危机”时代经济恢复缓慢而痛苦的过程被视为“新常态”,大多数美国人都会慢慢适应这种宏观经济的“新常态”。

在这次论坛上,也出现了对“新常态”概念表示异议的声音,如时任白宫首席经济顾问的萨默斯就认为:美国经济不会出现这种“新常态”,实现快速增长的可能性犹存。

由此可见,美国原创意义上“新常态”,本意是让人们对全球金融危机后的经济金融恢复不要抱过高期望,主基调可用“悲观”、“无奈”来概括。

对中国忽然被炒热的“新常态”,国外媒体将之称为“Pinormal”即“常态”。对于许多以中国经济为研究对象的外国专家来说,研究“Pinormal”就是一个雾里看花的过程,因为中国的“新常态”概念无论在内涵和外延都不同于五年前美国人提出的那个“新常态”。而中国的“新常态”概念流行的权威推动者本人也没有做精确解说,所以就任由专家和知识分子们各执一词,众说纷纭了。

《人民日报》在8月5日、6日、7日连续三篇的系列评论以《经济形势闪耀新亮点》、《经济运行显现新特征》和《经济发展迈入新阶段》为题,在形势分析的基础上具体阐释了“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内容和政策涵义,简单概括说就是:(1)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经济增速从高速转为中高速;(2)经济增长动力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3)具体政策意向是调结构、挖潜力、激活力、补短板、强实体。《人民日报》是第一党报,发出的肯定是权威声音,但《人民日报》不是学术报纸,而我们从学术上对“新常态”进行分析时,也可以自由发表看法。

有人认为:“新常态”就是经济再平衡,而《人民日报》总结的新常态的四个特征(“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别是“优结构”和“新动力”之说,恐怕只属于我们主观想达到的改革目标,能否实现还要看努力的结果。而《人民日报》所说的“多挑战”因为挑战不只是现在“新常态”下的独有现象,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期所遇挑战之烈尤甚于现在,所以也很难将之归纳为“新常态”的本质特征之一。由此可见《人民日报》的系列评论似乎有“为赋新词强说愁”之嫌(见《特供信息》2014.31第2页)。如果一定要总结“新常态”特征似乎可以从经济增长新阶段的事实中去总结,大体有三:一是推动经济增长因素中出口与内需的再平衡;二是投资比重下降,消费比重上升;三是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上升。这三个特点本质就是经济的再平衡过程,因此,可以将再平衡归纳为经济新常态的本质特征。

在经济学界还有一种更权威的声音,连续六次参加过中共全国党代会文件起草工作的张卓元老师近日发表看法,对通过“定向降准”等政策满足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支持其发展持赞成态度,但对有些地方又计划大规模搞“铁公基”建设,不考虑可行性和成本收益以政府投资促GDP增长这种做法,深表怀疑,他认为,最近在“微刺激”政策氛围下,一些地方政府又热衷于“大干快上”,继续追求短期GDP最大化,这是在走老路,这种提高政府对资源直接配置程度的做法,会加剧产能过剩和地方政府债务负担。因此,中国经济增速目前不必非得7.5%,低0.5个百分点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将GDP增长保持在7%左右就可以了,7%左右这就是所谓的“新常态”。

关于“新常态”的阐释和应用,我们还可以列举许多,例如,在发改委对一些跨国企业开出罚单后,一些人马上跟进说“反垄断就是新常态”,更有外交国际问题学者将中国同周边国家的摩擦及相应外交行动总结为所谓“中国外交新常态”。如此这般,不一而足。幸好,金融界的风派们尚未行动起来,否则,肯定会冒出无数个“银行新常态”、“股市新常态”、“理财新常态”、“互联网金融新常态”等等许多有如“天凉好个秋”似的东西来。

金融危机的概念篇(11)

一、引言

自2008年下半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政府为保持财政平衡、促进经济结构调整、防范经济危险,在税收制度上实施了一些具有长远意义的措施。同时金融风暴也使得政府性税收调整萌发出了新的机遇,重新认识和思考财政税收改革,积极探索财政税收的新模式,改变现有的税收管理制度,以适应外部经济环境的复杂多变。本文将对上述内容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策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

二、相关概念概述

1.金融危机的定义

金融危机主要定义为金融资产、机构、市场的危机,主要表现包括金融资产价格大幅下跌、金融机构倒闭或濒临倒闭等。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等类型。近年来金融危机呈现多种形式混合的趋势。

2.税制改革的定义与形式

税制改革指的是通过税制设计和税制结构的边际改变来增进社会福利的过程。

税制改革出现的形式有很多种,包括有税率、纳税档次、起征点或免征额的升降和税基的变化,又有新税种的出台和旧税种的废弃,还有税种搭配组合的变化。

三、我国财政税收改革的发展现状

1.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为实现确保增长、扩大内需这一目标,为应对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影响,我国推行了较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实行了一些以减税为主要目的税制改革措施,例如全面取消农民的农业税、提高员工的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免征额等。大规模的税制改革对于进一步优化税制结构,刺激经济增长,从而顺利地应对金融危机,发挥了重要作用。当然,应该看到,目前的税收制度仍然存在一些不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改革与完善。

2.改革存在的问题

(1)个人所得税制仍有不合理,不利于调节收入差距

税率模式较为复杂繁琐,边际税率也在一定程度上过高。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税率制度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税制的复杂性,同时也损害了我国的经济效率。个人所得税中的税率某些级也是形同虚设,没有太大实际意义,也不利于调整收入差距。

(2)传统的税收管理理念占主导,阻碍税收改革的正常运行

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是税收管理的重点,为了方便对纳税人的管理,制订较为严格的规章制度;指挥与服从管理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即传统的上级对下级的管理关系。这种陈旧的传统税收管理理念,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纳税人与税收管理者形成一种对立关系,严重影响了税收征纳关系和纳税人的纳税遵从度,从而造成了大量的逃漏税和税收流失。给我国的税收征管工作带来巨大的困难。

四、我国财政税收改革的探讨

根据我国经济在金融危机大背景下的发展现状,结合我国的实际发展情况,要促进收入公平与社会和谐,笔者认为既要改革税制,即提高个税费用扣除额并实行综合税制,也要加强制度建设,遏制权力寻租活动。这两个渠道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当前,加强制度建设比改革税制可能更为重要、更为迫切。针对上一章节介绍的问题,具体针对性策略探讨如下介绍。

1.改革税收体制 推进PPP模式

2014年9月23日财政部发出《关于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有关问题的通知》(76号文),进一步明确了新一届政府对公共经济领域中公私合作方向的重视与肯定,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并获取合理回报,大力推广项目融资的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模式。

从短期来看需要税收优惠政策与长期税制改革相配合,对于积极参与PPP项目的企业出台税收优惠政策,对于PPP项目下成立的公司出台诸如所得税“三免三减半”的税收优惠政策。运用PPP项目模式结合我国具体的政策措施,把公共基础设施和市政节能环保的税收政策结合统一起来。进而推动了社会资本投入诸如码头、航站楼、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2.运用现代管理理念,优化税收征管组织形式

现代管理理论认为,一定的管理理念总是基于一定人性假设之上的,管理者总是根据这些人性假设来确定他们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的。税收管理是管理的一部分,关于管理理念的理论同样适用于税收管理。一定的税收管理理念同样是基于对被管理者的人性和行为模式的假设基础上的。

创新税收管理理念,就是要在扬弃传统税收管理理念的基础上。树立适应现代税收管理实践的现代化的税收管理理念。树立系统综合管理理念。在信息化支持下的专业化税收征管模式,是―个不可分的整体,所有税务人员都应该树立系统综合管理的观念。要树立系统综合管理观念、自觉地把税收管理系统与整个国民经济管理系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提高税收管理系统的运行质量。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对财政税收改革进行探讨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仅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更能提高我国在世界中的地位。财政税收政策是我国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只有充分合理的对传统的税收制度进行改革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希望通过此文能够为我国金融危机背景下财政税收的改革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