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呼吸系统疾病病例分析大全11篇

时间:2023-11-01 10:00:01

呼吸系统疾病病例分析

呼吸系统疾病病例分析篇(1)

[中图分类号] R98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7(a)-0199-03

Analysis of antibiotics utilization in 3 036 respiratory system infection hospitalized children

ZHONG Chao1 HE Yejian1 LI Shuqing2

1.Department of Pharmacy, Guangming New District Pepole's Hospital of Shenzhen City in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518106, China; 2.Guangming New District Guangming Hospital of Shenzhen City in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518107,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use of antibiotics in respiratory system infected children, analyse the rationality. Methods Three thousants and thirty six hospitalized medical record of respiratory system infection children was reviewed, analyzed the diseases distribution, course of antibiotics utilization, variety, combination, DDDs and DUI. Results Pneumonia was the most cases of disease, among 3 036 children, the percentage of used antibiotics was 93.61%, the course of treatment was 7 days, the main species were β-lactam, cephalosporin and macrolides. The maximal DDDs and DUI was Azithromycin. Conclusion The course of antibiotics utilization and the variety structure are rationality, but the species and dose of antibiotics are irrational. It is very necessary to institute a standard which can judge the children's DDD.

[Key words] Pediatrics; Respiratory system; Antibiotics; Applied situation

抗菌药物是目前临床上使用数量最多,应用范围最广泛的一类药品,也是目前我国不合理用药的重灾区。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不但影响疗效,而且容易导致严重不良反应,并能引起耐药菌的大量产生。抗菌药物在儿科感染性疾病尤其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同时存在着一些不合理使用现象,由此造成儿童体内正常菌群失调、不良反应增加,并且不断产生大量新的耐药菌株[1]。因此,分析抗菌药物的使用状况,有利于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为此,笔者对本区两所公立医院3 036份住院儿科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抽取我区两所公立医院2010年~2111年9 723份儿科住院病历中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病历3 036份。患儿年龄46 d~14岁,住院期限最长23 d,最短2 d。诊断: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

1.2 方法

统计患儿的年龄、抗菌药物名称、抗菌药物品种数、使用时间、联合用药情况、使用频率等,分析其合理性。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的限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se,DDD)值计算各药品DDD值,并与用药频度(DDDs)、药物利用指数DUI(drug uvilization index)一起作为评价医院在用药剂量是否合理的指标。使用频率=某药使用例数/总例数×100%;用药频率DDDs=某药消耗总量/DDD;DUI=DDDs/总用药天数。以DUI≤1.0作为药物使用基本合理标准。

呼吸系统疾病病例分析篇(2)

[中图分类号] R5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05(a)-0111-02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环境污染程度也不断加重,导致近年来我国患有系统疾病的人数不断增加。经过研究发现,患有较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的人群为高龄病人,呼吸系统的各种疾病已经成为了我国的一种的常见病。目前临床针对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我国老龄病人发病率最高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为例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具有发病时间较长,不易治愈的特点,能够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3]。当前临床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药物有许多,例如糖皮质激素、抗氧化剂、免疫调节剂、支气管扩张剂等。但是常规诊治的方法并不理想,COPD还伴有呼吸衰竭的症状,病人的呼吸不顺畅及其痛苦,在临床当中使用有创机械诊治病人容易出现呼吸机依赖的情况,而无创机械通气方法能够有效的改善这一情况。同时近年来又由于我国的生产力大幅提高,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丰富,患有糖尿病的人数也不断增多,目前世界卫生组织经过调查发现,全有每年有9亿人患有糖尿病,每年由于糖尿病和糖尿病的并发症导致死亡的人数为7 000万人,所以糖尿病 在近年来已经成为危害全球人民生命安全的第一危害疾病。诱发糖尿病的因数有很多,包括不良的因数习惯,先天的遗传因数,后天的药物破坏,强烈的刺激等等,而导致病人出现呼吸系统疾病的因数也有很多,包括天气和气温的剧烈变化,外界强烈的刺激,机体内环境距离变化均能导致呼吸系统疾病[4-5]。近几年国外研究人员,通过大量的统计发现,患有不同程度的呼吸系统疾病的高龄病人中有很多人有糖尿病的病史。同时也发现由于呼吸系统疾病合并糖尿病导致死亡的人数逐年增加。所以该研究通过收集2015年2月―2015年7月到该院进行治疗患有老年呼吸系统疾病的病人50例高龄病人作为研究目标,在选择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病人50例中青年病人作为对照。整理病人分析两组病人的发病情况,发病原因和疾病分布情况。通过实验分析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高龄病人与2型糖尿病疾病的相关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5年2月―2015年7月到该院进行治疗患有老年呼吸系统疾病的病人50例高龄病人作为研究目标,在选择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病人50例中青年病人作为对照。整理病人分析两组病人的发病情况,发病原因和疾病分布情况。发现探究组病人有50例。所有研究对象年龄在60~83岁之间,所有研究对象的平均年龄为(73.73±8.91)岁,所有病人的体重在40.12~58.93 kg,平均体重为(51.58±9.25)kg,探究组所有研究对象的学历分别是,中专以下30名研究对象,大专以下12名研究对象,大学以上有8名研究对象,研究组所有病人患病时间在2~17年不等,平均间隔时间为(9.69±3.95)年。对照组病人中有50例研究对象,对照这种研究对象年龄在27~55岁之间,对照组中平均年龄为(41.98±11.92)岁,所有病人的体重在48.12~51.23 kg之间,平均体重为(48.92±4.65)kg,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的学历分别是,中专以下25名研究对象,大专以下19名研究对象,大学以上有6名研究对象,对照组病人患病时间在4~12年不等,平均患病时间长度为(5.4±3.76)年。所有研究对象均排除严重的心脏疾病,肾脏疾病和肝脏疾病。所有研究对象均满足我国最新出版的第八版内科书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2型糖尿病的判定,对所有研究对象的年龄,身高,体重,心率脉搏和其他疾病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两组病人基本信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实验方法

1.2.1 研究组 收集2015年2月―2015年7月到该院进行治疗患有老年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50例高龄患者作为研究目标,在选择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50例中青年患者作为对照。整理患者分析两组患者的发病情况,发病原因和疾病分布情况。针对研究组患者实施调查表法进行调查,再保证采用一对一单独填写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针对不能不识字的患者医护人员帮组患者进行问卷填写。填写完毕后总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患者患有2型糖尿病的联系。

1.2.2 对照组 收集2015年2月―2015年7月到该院进行治疗患有老年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50例高龄患者作为研究目标,在选择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50例中青年患者作为对照。整理患者分析两组患者的发病情况,发病原因和疾病分布情况。对照组患者整理患者分析两组患者的发病情况,发病原因和疾病分布情况。针对研究组患者实施调查表法进行调查,再保证采用一对一单独填写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针对不能不识字的患者医护人员帮组患者进行问卷填写。填写完毕后总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患者患有2型糖尿病的联系。

1.3 统计方法

将该实验的所以数据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 18.00 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所有计量数据使用均数±标准差(x±s)的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所有计数治疗进行t值检验。

2 结果

2.1 呼吸系统疾病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

经过发放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发现发现,高龄患者患有不同的呼吸系统疾病的高龄患者合并2型糖尿病的人数为46人,两种疾病并发率为92%。对照组患者中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合并患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人数为29人,两种疾病的并发率为58%,P

2.2 老年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情况

对100该研究进行探究分析的研究对象患有的呼吸系统疾病的种类进行探究发现,患有呼吸系统感染的人数为34人,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人数为42人,患有肺癌的人数为12人,其他疾病14例。所以发现呼吸系统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肺癌是本地区患者患病率较高的几种疾病。

3 讨论

患有较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的人群为高龄患者,呼吸系统的各种疾病已经成为了我国的一种的常见病。目前临床针对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我国老龄患者发病率最高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为例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具有发病时间较长,不易治愈的特点,能够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世界卫生组织经过调查发现,全有每年有9亿人患有糖尿病,每年由于糖尿病和糖尿病的并发症导致死亡的人数为7000万人,所以糖尿病 在近年来已经成为危害全球人民生命安全的第一危害疾病[6-7]。诱发糖尿病的因数有很多,包括不良的因数习惯,先天的遗传因数,后天的药物破坏,强烈的刺激等等,而导致患者出现呼吸系统疾病的因数也有很多,包括天气和气温的剧烈变化,外界强烈的刺激,机体内环境距离变化均能导致呼吸系统疾病。近几年国外研究人员,通过大量的统计发现,患有不同程度的呼吸系统疾病的高龄患者中有很多人有糖尿病的病史。所以本实验对2015年2月―2015年7月到该院进行治疗患有老年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50名高龄患者作为研究目标,通过实验分析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高龄患者与2型糖尿病疾病的相关性。

实验发现,高龄患者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人数和发病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综上所述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高龄患者常常合并患有2型糖尿病疾病,在治疗高龄患者的呼吸系统疾病时应该注意控制患者的血糖。

[参考文献]

[1] 刘琰.老年呼吸系统疾病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S3):60-61.

[2] 赵俊,陈敏,明凯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T细胞免疫状况及免疫干预[J].广东医学,2010(6):747-749.

[3] 李彦芳,沈小梅.老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1):1319-1321.

[4] 曾晓丽,汤旭磊,刘晓菊,等.老年呼吸系统疾病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7):3264-3266.

[5] 张化冰,向红丁,杨玉芝,等2型糖尿病患者呼吸及消化系统死因分析十五省市19912005年住院糖尿病患者死因调查[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1,19(9):2529.

呼吸系统疾病病例分析篇(3)

衡水市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是衡水市区惟一一个三级甲等医院,内、外科临床各系统专业分科较细,而贵宾病房(以下简称我科)是我院特设的一个内科综合科室,所收治的病例,其年龄、职业、社会地位、疾病分布均比较广泛,没有做出特殊的规定与限制。所以,对于区域性的疾病分布有一定的代表性。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6至2008年在我科所有的住院病例,共1 164例。其中男715例,女499例;年龄16~95岁,平均年龄63.76岁;<45岁168例,男77例,女91例;45~60岁254例,男151例,女103例;>60岁742例,男498例,女253例,城镇居民730例,农村居民434例。

1.2 方法 对入选患者按2009年世界卫生组织的年龄分期标准(即:<45岁为青年,45~60岁为中年,>60岁为老年)进行年龄阶段的划分。得出上述基本资料。同时统计和总结各年龄阶段的疾病分布情况。

2 结果

2.1 患者出院第一诊断疾病分布情况 前五位的系统疾病分布情况为:在<45岁的青年阶段,系统疾病所占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血液系统、代谢及内分泌系统、消化和泌尿系统;在45~60岁的中年阶段,系统疾病所占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代谢及内分泌系统;在>60岁的老年阶段,系统疾病所占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代谢及内分泌系统。见表1。表1 1 164例住院病例系统疾病分布情况(按第一诊断分类)

2.2 患者出院第一诊断和合并症诊断为依据进行分类,统计系统疾病总体分布情况 前五位的系统疾病总体分布情况为:在<45岁的青年阶段,系统疾病所占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呼吸系统、代谢及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血液系统;在45~60岁的中年阶段,系统疾病所占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循环系统、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在>60岁的老年阶段,系统疾病所占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循环系统、神经系统、代谢及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见表2。

2.3 患者出院第一诊断为依据进行统计,前十种疾病分布情况 前十种疾病:在<45岁,所占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上呼表2 1 164例住院病例系统疾病总体分布情况(按第一诊断吸道感染、糖尿病、肺炎、高血压、急性扁桃体炎、泌尿系感染、心肌炎、过敏性紫癜、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急性胃肠炎;45~60岁,所占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脑梗死、冠心病、高血压、后循环障碍、肺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癌、肝癌、急性气管炎、食管癌;在>60岁的老年阶段,所占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脑梗死、冠心病、高血压、肺癌、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后循环障碍、肺炎、泌尿系感染、肝癌。见表3。表3 1 164例住院病例前十种疾病分布情况(按第一诊断统计)

2.4 患者出院第一诊断和合并症诊断为统计依据,前十种疾病总体分布情况,前十种疾病:<45岁所占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上呼吸道感染、糖尿病、肺炎、高血压、泌尿系感染、急性扁桃体炎、脂肪性肝病、心肌炎、过敏性紫癜、巨幼红细胞性贫血;45~60岁的中年阶段,所占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糖尿病、血脂异常、后循环障碍、肺炎、肺癌、肝癌、急性气管炎;>60岁所占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糖尿病、血脂异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后循环障碍、肺炎、泌尿系感染。见表4。表4 1 164例住院病例前十种疾病总体分布情况

2.5 出院的第一诊断和1种及1种以上合并症者 一体多病发生率(构成比):在<45岁占16.67%(28/168);在45~60岁占57.87%(147/254);在>60岁占56.47%(419.742)。

3 讨论

近些年,随着人们物质水平的大幅度提高,疾病构成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为了了解和掌握衡水市区域的疾病流行病学状况,故进行我院综合内科病房病例疾病分布情况的统计和分析。在<45岁的青年阶段:系统疾病分布情况中,以每份病历的出院第一诊断为依据进行分类,呼吸系统疾病居第一位;以每份病历的出院第一诊断和合并症诊断为依据进行分类,仍以呼吸系统疾病居第一位;以每份病历的出院第一诊断为依据进行统计,前十种疾病分布情况,上呼吸道感染居第一位;以每份病历的出院第一诊断和合并症诊断为依据进行统计,仍以上呼吸道感染居第一位。这表明,在青年阶段,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及住院率高,这符合年轻人的内外环境特点。所以,年轻人要以预防呼吸道疾病为主。

在45~60岁的中年阶段:系统疾病分布情况中,以每份病历的出院第一诊断为依据进行分类,神经系统疾病居第一位,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疾病构成比相近;以每份病历的出院第一诊断和合并症诊断为依据进行分类,循环系统疾病居第一位,神经系统、代谢及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疾病构成比相近;以每份病历的出院第一诊断为依据进行统计,前十种疾病分布情况,脑梗死居第一位,冠心病发病率与之相近;以每份病历的出院第一诊断和合并症诊断为依据进行统计,高血压居第一位,冠心病、脑梗死、糖尿病构成比相近。这表明,中年时期发病情况较青年阶段分布广泛得多,以神经系统及神经系统中的脑梗死(17.72%)、循环系统及循环系统中的高血压(38.19%)和冠心病(25.59%)、代谢疾病及代谢疾病中的糖尿病(15.75%)和血脂异常(13.39%)。以上反映了中年时期即已经以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血脂异常等慢性疾病为主,故中年人群的疾病预防即应以这些慢性病为重点[1]。同时,呼吸道疾病也不容忽视。

在60岁的老年阶段:系统疾病分布情况中,以每份病历的出院第一诊断为依据进行分类,神经系统疾病居第一位,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疾病构成比与之相近;以每份病历的出院第一诊断和合并症诊断为依据进行分类,循环系统疾病居第一位,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疾病构成比相近;以每份病历的出院第一诊断为依据进行统计,前十种疾病分布情况,脑梗死居第一位,冠心病与高血压构成比相近;以每份病历的出院第一诊断和合并症诊断为依据进行统计,高血压居第一位,冠心病、脑梗死、糖尿病构成比相近。这说明,老年阶段的疾病系统和病种分布,与中年时期发病情况相近,均以神经系统及神经系统中的脑梗死(25.61%)、循环系统及循环系统中的高血压(40.03%)和冠心病(30.46%)、代谢疾病及代谢疾病中的糖尿病(23.72%)和血脂异常(11.05%)。由此可见,老年时期疾病分布可能是中年阶段疾病分布的继续,即仍以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血脂异常等慢性疾病为主,同时,呼吸道疾病也不容忽视。所以,老年人群的疾病预防即应以这些慢性病为重点,同时也提示我们,老年期疾病的防治重点要做好中年时期疾病的防治[2]。

呼吸系统疾病病例分析篇(4)

重症监护病房在临床上对于危重患者来说是重要的急救场所,这是因为大多数的患者都呈现明显的呼吸衰竭,因此对于有创呼吸机的应用概率也非常高,这也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患者应用有创呼吸机情况下感染下呼吸道疾病的几率[1]。本文对可能诱导重症监护病房当中应用有创呼吸机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疾病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80在重症监护病房应用有创呼吸机患者,其中,男性46例,年龄2~80岁,平均年龄为43.5岁,女性34例,年龄2~72岁,平均年龄为44.9岁,对所有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患者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80例患者中引发下呼吸道的可能因素进行研究。对所有患者在整个过程中实行全方位护理,跟踪观察并记录相关数据。

1.2方法

1.2.1研究方法 将所有重症监护病房应用有创呼吸机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整理、分类,以感染下呼吸道疾病的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相关诱导因素,排除无关因素,找出各个因素与呼吸道疾病感染几率之间的关系。

1.2.2感染下呼吸道疾病的确诊标准 患者使用有创呼吸机时间在48h之内便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疾病,为时间标准;将机械通气过程前后的胸片进行对比可以发现,通气之后的胸部出现新浸渍的阴影区域[2];白细胞所占有的体积分数显著提高,乃至大于10×109/L;患者开始出现性肺部音、炎性支气管分泌物及肺实变等症状,这些都是发生肺部实质性感染的有力症状;另外,在对痰进行培养实验中发现了病原菌的存在或在已知的病原菌基础上又发现新病原菌的存在都可以作为确诊感染下呼吸道疾病的标准[3]。

1.3统计学分析 将所有临床术后数据输入电脑,建立Excel表格,整理数据库。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的临床术后数据进行t检验,对应用有创呼吸机患者与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疾病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2结果

2.1应用有创呼吸机患者感染下呼吸道疾病的情况 经过数据记录、统计发现,在选取的80例应用有创呼吸机患者中,有26例患者发生了下呼吸道感染疾病,概率在32.5%,有11例因医治无效而死亡,死亡率在42.3%。

2.2机械通气的持续时间 经过数据分析可知,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几率会伴随机械通气时间(即带机时间)的增长而显著提高(P

2.3发生基础疾病的数量 经过数据分析可知,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几率会伴随基础疾病数量的增长而显著提高(P

2.4插管方式 在详细数据统计之后可以发现,在重症监护病房中应用有创呼吸机的患者来说,插管方式对于下呼吸道疾病的感染也有一定的影响。在80例临床资料中,经鼻腔插管及经口插管的患者共有50例,而感染下呼吸道疾病的患者有18例,发病几率在36.0%;对于30例进行气管切开再插管的患者来说,共有19例患有下呼吸道疾病,所占比率高达63.33%。很明显,采用气管切开后再插管方式的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几率高于前者(P

2.5疾病严重情况 通过数据统计可知,下呼吸道感染疾病的几率随着疾病分级的升高而增加(P

3讨论

人体呼吸道的主要部分为鼻腔、咽喉、肺泡、气管、支气管等构成,其中鼻腔当中的主要结构鼻甲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将人体吸入的气体进行异物净化、加湿、加温等,这是通过鼻甲中富含的丰富粘膜组织,血管、黏液等完成的[4],在这一过程完成后,下呼吸道便能够免受有害物质及各种微生物的侵害,得到一定的保护,才能维持正常的功能。在建立人工气道工作过程中,人体的上述各项生理功能由于外界强力的侵入而受到了破坏,细菌便很容易入侵呼吸道,并滋生、繁殖,最终引发下呼吸道感染等危险。在临床上,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由于经常会应用有创呼吸机进行通气,因此很容易诱发下呼吸道感染类疾病,经过相关数据调查发现,这类疾病为常见的并发症,发病率高达50%~70%[5]。有研究证实,侵入性的操作能够带给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高系数的呼吸道感染,属于独立高危因素。

本研究对重症监护病房当中应用有创呼吸机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疾病的各种影响因素分析和探讨,发现机械通气的持续时间、所患基础疾病的数量、插管方式及疾病严重情况都能够显著诱发下呼吸道感染类疾病,机械通气的持续时间越长、基础疾病越多,气管切开后插管的插管方式及高危疾病状况都会提高下呼吸道感染类疾病的发生几率。在临床上尽量采取最合适的医治组合,及有效的干预措施,尽可能降低感染几率,以增加治疗的安全系数。

参考文献:

[1]刘冰,贾淑梅,徐修礼,等.ICU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血清分型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1(03).

[2]周田美,董晓勤,余道军,等.重症监护病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10).

呼吸系统疾病病例分析篇(5)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217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3691-01

血气分析能够很好的检测机体的呼吸以及代谢功能。随着社会的进步,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动脉血气分析已经成为危重患者检测的重要内容之一。呼吸系统疾病可以引起患者体内酸碱失衡以及低氧血症。研究表明,动脉血气分析对于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1]。本次研究,本着就对我院的部分呼吸系统重症疾病患者进行动脉血气分析,现将部分研究资料整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研究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1年2月确诊收治的78例呼吸系统重症患者,其中男40例,女38例,患者年龄22-85岁,平均年龄(63.2±2.2)岁。按患者的疾病类型分为支气管哮喘组(16例)、呼吸衰竭组(23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组(19例)以及晚期肺癌组(20例),并将30例同期无任何护理疾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照组。所有患者在年龄、性别、入院时间以及病理状况等方面相比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1.2研究方法抽取血液样本前让所有患者卧床休息5-10min,进行一定的心理护理消除患者心中的负面情绪。取一次性2ml的注射器,使用肝素钠液湿润整个注射器后排尽其中的空气,按照动脉采用的步骤进行消毒穿刺采血,动脉穿刺见血后抽取血液样本,排除空气后立即插入准备好的橡皮塞内。样本抽取结束后就采用血气分析仪对样本进行全自动的动脉血气检测。

1.3统计学处理研究选用合适的统计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分析结果采用均数以及标准差的形式进行检验,P

2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的pH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尤其是危重患者的体内常常会发生酸碱失衡等血气变化,不同的呼吸系统疾病造成的酸碱失衡的不尽相同[2]。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气道一般较为的狭窄,以中小气道阻塞为主,当支气管哮喘患者的PaCO2低于45mmHg时,常常会表现出碱中毒,是病情逐步恶化的主要表现;呼吸衰竭患往往会出现缺氧和代谢障碍,患者体内的pH以及PaO2会显著下降,PaCO2会显著上升,常常表现出呼吸性的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往往伴有一定程度的气腔膨胀以及气道壁破损,患者的pH以及PaO2会显著下降,PaCO2会显著上升,常常表现出酸中毒;晚期肺癌患者的发病后期常常会表现出不同类型的酸碱失衡。

综上所述,机体内部的酸碱平衡是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一旦酸碱失衡将会有可能威胁患者的生命,是导致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鉴于不同呼吸系统疾病所造成的酸碱失衡类型的不同,采用动脉血气检测对于呼吸系统重症患者的诊断治疗具有极为重要的临床价值,能够起到较大的指导性作用。

呼吸系统疾病病例分析篇(6)

【摘 要】目的:探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用于呼吸系统疾病中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108 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4 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在治疗的同时给予一般护理,治疗组给予有针对性的整体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3% 显著高于对照组79.6%,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同时给予有针对性的整体护理,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 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呼吸系统疾病;护理对策

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多属慢性炎性反应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咳嗽、咳痰、气促、呼吸困难等。该种疾病与大气污染、吸烟等因素密切相关。据有关统计显示,呼吸系统疾病在城市的死亡病因中占13.1%,在农村占16.4%[1]。就目前来说,治疗该种疾病的主要方式是药物治疗。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主要通过把药物溶液雾化成细小的雾粒,在患者吸气的过程中进入患者呼吸道和肺部,从而达到消炎、祛痰、镇咳的目的。本研究中,我科在采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同时,给予有针对性的整体护理,有效改善了临床症状,提高了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本科自2013 年10 月至2014 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当中选取108 例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54 例。治疗组患者中,男30 例,女24 例,年龄18-51 岁, 病程1-5 年; 对照组患者中,男29 例,女25 例,年龄21-56 岁,病程2-8 年。通过对比,两组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保持病室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定时通风、消毒。嘱患者多饮水,饮食以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

(2)雾化吸入前的护理:雾化吸入前要做好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工作,指导患者正确使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器,宣讲雾化吸入的优点,消除患者的误解,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此外,在雾化吸入前要全面检查雾化吸入所用的各种管道、仪器。

(3)雾化吸入中的护理:雾化吸入时间应以饭前或饭后1 小时为易,雾化吸入前要保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以坐位为主,在雾化吸入期间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各项指标进行监测,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要立即停止雾化吸入。

(4)雾化吸入后的护理:雾化吸入后给予拍背帮助患者排痰,并对痰液性质、颜色、量等进行观察和记录。其次要叮嘱患者做好排痰后的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

(5)其他的护理注意事项:在各项操作中应严格按照无菌技术操作规范执行,每个雾化器均做到专人专用,防止交叉感染。

1.3 评价标准

显效:呼吸道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有效:呼吸道症状体征得到一定改善,部分指标恢复正常;无效:呼吸道症状体征以及其他的各项指标都未改变。总有效率=(显效+ 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利用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16.0 对相关数据展开统计学分析,对计数数据进行χ2检验。当结果满足P<0.05 时,二者对比具有显著差异,且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治疗以及一段时间的护理之后,治疗组中,显效39 例,有效13 例,无效2 例,总有效率96.3%;对照组中,显效19 例,有效24 例,无效11 例,总有效率为79.6%。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多属慢性炎性反应性疾病,主要病变在气管、支气管、肺部及胸腔,病变轻者多咳嗽、胸痛、呼吸受影响,重者呼吸困难、缺氧,甚至呼吸衰竭而致死[2]。引起该种疾病的主要原因是大气污染、吸烟等因素。这种疾病的病程比较长、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很大威胁,对此,要加强防范和治疗措施,就目前来说,治疗该种疾病的主要方式是药物治疗。

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法主要是通过将空气压缩后形成高速气流且以此为动力,将药物溶液雾化成细小的雾粒,在患者吸气的过程中进入患者呼吸道和肺部,从而达到消炎、祛痰、镇咳的目的[3]。

通过本文的研究,两组患者均采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在治疗的同时给予一般护理,治疗组给予有针对性的整体护理,治疗组总有效率96.3% 显著高于对照组79.6%,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采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同时给予有针对性的整体护理,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因此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卢庆松. 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护理分析[J]. 吉林医学,2013,34(06):1185-1186.

呼吸系统疾病病例分析篇(7)

中图分类号:U5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7-0359-02

引言

呼吸系统疾病主要包括上感、支气管炎、肺炎等,在呼吸道疾病中易感人群居多的是小孩其次是老人。这些疾病的产生或复发都与气象因子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杨宏青,陈正洪,肖劲松,等.呼吸道和心脑血管疾病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及其预报模型[1]等,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1-6]。为了进一步探讨气象因子变化与常见病的关系,本文通过大量病例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变化进行单相关分析,找出影响疾病发病的主要气象因子,进而为预防疾病的发生提供有利的气象依据。

1.资料来源与处理方法

1.1 医疗资料和气象资料

本文选用2011-2014年近4年的博兴县2家医院提供的病案室住院资料, 呼吸道疾病共有3408例,其中上感528例,支气管炎936例,肺炎1944例,以及同期博兴县气象局的月平均温度(T)、月平均最高气温(TM)、月平均最低气温(TN)、月平均气压(P)、月平均最高气压(PM)、月平均最低气压(PN)、月平均相对湿度(U)、月降水量(R)等气象资料。

1.2 统计方法

对博兴县出现的呼吸道疾病的月、季发病规律进行描述性分析。

将4年内的9项气象因子分别与同期呼吸道疾病的月、季发病人数进行单相关分析,公式:

2.呼吸道疾病发病人数的月、季节分布特征

呼吸道疾病病例共3408例,其中上感528例,支气管炎936例,肺炎1944例,上感发病人数占呼吸道发病人数的15.5%,支气管炎发病人数占呼吸道发病人数的27.5%,肺炎发病人数占呼吸道发病人数的57%。逐月分布如图1所示,上感发病冬季、春季、夏季和秋季分别为131、107、162、128例,分别占上感总发病人数的24.8% 、20.3% 、30.7%、24.2% ,从上上数据可知夏季与冬季为多发季节,春季为低发季节;按月分布则8、9月多发,5、10月为低发。支气管炎发病冬季、春季、夏季和秋季分别为412、186、172、166例,分别占支气管炎总发病人数的44% 、19.9% 、18.4% 和17.7% ,可知冬季为多发季节,秋季为低发季节;按月分布则1、2月多发,7、10月为低发;肺炎发病冬季、春季、夏季和秋季分别为748、388、354、454例,分别占肺炎总发病人数的38.5% 、20% 、18.2% 和23.3% ,同样可得冬季为多发季节,夏季为低发季节;按月分布则12、1月多发,5月为低发。

从以上分析可知,呼吸道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仍存在明显的季节分布特征,冬季为其多发季节,但上感夏季比冬季的发病人数还要多,冬季次之。

3.呼吸道疾病与气象因子的相关分析

3.1 上感与气象因子的相关分析

从图1与表2中可以分析出上感在冬季一月份发病率最高,一月份是博兴县的最冷的月份,这说明在冬季低温是影响上感的主要气象因子。从表2中可以分析出在春季随着气温的上升上感发病人数减少,分析春季的统计资料可以看出气温在15-20度之间时上感与气温变化负相关。上感在夏季与湿度呈正相关,从表1与表2中可以分析出随着湿度上升上感发病人数增加。在秋季上感与湿度呈显著负相关,从统计资料中显示在秋季湿度小于60%时上感的发病人数明显减少。从表1中还可以分析出影响上感的最主要的气象因子是湿度,而且上感与湿度呈正相关,这说明在湿度上升会导致上感的发生。

3.2 支气管炎与气象因子的相关分析

从表2中可以分析出支气管炎在冬季一月份发病率最高,一月份是博兴县的最冷的月份,这说明在冬季低温是影响支气管炎发病的主要气象因子。在春季支气管炎与气温呈显著负相关,从表2与有关统计资料中可以分析出在春季气温在15度以下时支气管炎的发病人数明显增加。通过对表1与表2的资料数据分析得知,在夏季支气管炎随着气压的上升发病人数增加。在秋季与极端气温、呈负相关与气压呈显著正相关,表明在秋季极端气温下降与气压上升时对支气管炎的发病均有明显的影响。从表1中还可以分析出影响支气管炎主要气象因子是气温与气压,就每个月来说支气管炎与气温呈负相关关系与气压呈正相关,这与马玉霞、王式功[3]分析的慢性支气管炎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及其预报模型支气象管炎与气温、气压的相关关系一致。这说明在气温下降与气压上升时均会导致支气管炎的发生。

3.3 肺炎与气象因子的相关分析

通过对统计资料的分析,肺炎在秋冬季没有与之相关的气象因子。从表1中可知,在春季肺炎与降水量呈显著负相关,从表1与表2中可以看出与气温呈负相关与气压呈正相关,说明在春季降水量偏少,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均有利于肺炎的发生。从表1与表2中可以分析出,在夏季肺炎与湿度呈正相关,这说明在夏季湿度上升有肺炎发病率上升。从表1中还可以分析出影响肺炎发生的主要气象因子是气温与气压,就全年来说肺炎与气温呈显著的负相关与气压呈正相关,这说明在气温下降与气压上升时均会导致肺炎的发生。

4.结论

(1)呼吸道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存在明显的季节分布特征,冬季为其多发季节,但上感夏季比冬季的发病人数还要多,冬季次之。

(2)湿度、温度、气压、降水是影响呼吸道疾病的主要气象因子,这与董蕙青、字春霞[8]分析的南宁市呼吸道疾病预测研究一文中的影响一致。

(3)上感最易在湿度上升时发生,支气管炎最易在气温下降气压上升时发生,尤其是在春秋两季表现最为明显;

(4)肺炎最易在气温下降与气压上升时发生,这与马玉霞和王式功[3]分析的慢性支气管炎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及其预报模型肺炎的气象发生条件一致。在春季降水量减少也容易发生。

参考文献

[1]杨宏青,陈正洪,肖劲松,等.呼吸道和心脑血管疾病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及其预报模型,气象科技,2001,29(2):49-52

[2]宋文燕,刘新华,呼吸与循环系统疾病的发病与气象要素关系的分析与预测,中国医院统计,2006,9(2):81-83。

[3]马玉霞,王式功,慢性支气管炎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及其预报模型,环境与健康杂志,2005.22(6):462-464。

[4]李永红.气象因素对南京市居民健康影响的初步研究,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5]董蕙青、字春霞等,南宁市呼吸道疾病预测研究结论一致,气象科技,2005,33(6):559-564

呼吸系统疾病病例分析篇(8)

在儿科中, 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为一种在冬春季节常见的疾病, 其主要出现在幼儿和学龄前的儿童群体中, 且具有病情发展迅速的特点, 咳嗽、喘息、呼吸困难和缺氧等为该疾病的主要临床症状, 给患儿正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在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临床上雾化吸入方法具有一定效果, 其对患儿临床症状具有良好改善作用。针对该种现象的出现, 作者为进一步了解分析雾化吸入配合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疗效, 特从本院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患儿中选取74例进行研究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3月~2013年2月收治的74例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患儿, 并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其中, 治疗组37例, 男25例, 女12例;年龄3~8岁, 平均年龄(5.51±1.04)岁;病程为3~6 d, 平均病程(4.43±1.01)d。对照组37例, 男24例, 女13例;年龄为4~7岁, 平均年龄(5.03±1.11)岁;病程4~7 d, 平均病程(5.05±1.21)d。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74例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患儿入院后均采用补液吸氧、祛痰止咳和抗感染等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对于出现体温>38℃的患儿, 应采用降温方法对其进行处理, 同时对其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在此基础上, 治疗组患儿采用万托林雾化吸入治疗, 对照组患儿采用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 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1. 2. 1 对照组患儿采用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 患儿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AstraZeneca PtyLtd, 批号为301846), 1次/d, 0.5~1.0 ml/次。

1. 2. 2 治疗组患儿采用万托林雾化吸入治疗, 患儿雾化吸入万托林(西班牙葛兰素史克集团公司, 批号为J20110040), 1次/d, 0.5~1.0 ml/次。

1. 3 疗效判定标准[1] 显效:患儿实施临床治疗后, 其咳嗽、喘息、呼吸困难和缺氧等临床症状同治疗治疗前相比消失或是基本消失;有效:患儿实施临床治疗后, 其咳嗽、喘息、呼吸困难和缺氧等临床症状同治疗前相比出现减轻;无效:患儿实施临床治疗后, 其咳嗽、喘息、呼吸困难和缺氧等临床症状同治疗前相比没有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对临床治疗过程中收集的相关数据资料加以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 治疗组患儿采用万托林雾化吸入治疗后, 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7.30%, 对照组患儿采用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后, 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仅为78.38%。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采用万托林雾化吸入治疗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采用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患儿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2 对比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 治疗组患儿实施临床治疗后, 未出现气闭、气促、烦躁和胸闷等不良反应;对照组患儿实施临床治疗后, 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达18.92%(7/37), 其中, 1例为气闭、1例为气促、3例为烦躁、2例为胸闷。对比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在临床上, 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给患儿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不利于患儿健康成长。基于小儿呼吸系统中的各个器官发育不成熟, 具有黏膜较为柔软、气管狭窄、血管丰富和黏膜纤毛运动差等特点, 因此, 患儿在出现咳嗽症状时极易出现黏膜充血肿胀症状, 使其呼吸道狭窄, 影响患儿呼吸。针对该种现象, 医护人员应采用相应治疗措施对患儿进行治疗, 改善其呼吸状况。雾化吸入治疗方法效果显著, 雾粒直径仅为1~5 μm, 便于被患儿肺泡和小气道吸入, 且该种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含水量, 便于湿化患儿呼吸道, 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 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促使患儿健康成长[2]。万托林属于选择性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其可在短时间内发挥作用, 药效持续时间可达4~6 h。该药剂主要是作用在位于支气管平滑肌上的β2-肾上腺素能受体, 进而改善患儿临床症状, 对患儿生活质量具有显著提高作用。

综上所述, 在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临床上万托林雾化吸入方法效果显著, 本次研究选取的74例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患儿中, 治疗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 万托林雾化吸入方法值得在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呼吸系统疾病病例分析篇(9)

郴州市处于五岭山脉交接地带,季节、气候、地域有其特点,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儿童各类疾病的发病率常与当地的气候、地理特点有关。为此,以郴州市各级医院(市级、县级、乡级)0~16岁住院儿童为研究对象,对郴州市住院儿童的病种分布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资料与方法

郴州市城区2个区、下辖9个县及临近郴州的耒阳、赣州、乐昌、蓝山等各级别(一、二、三级)医院2008~2010年16岁及以下住院儿童的病例资料,共收集202 551例患者的相关资料。

调查方法:疾病诊断参照ICD-9国际疾病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将所有内容建立出院病人数据库,疾病名称按输入先后自行编号,并转换为ICD-10标准码分类统计,对疾病名称不统一或变迁者,在分析时加以合并。所有调查数据经核对整理后按数据格式输入,用SPSS16.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结 果

住院儿童疾病类型主要集中在呼吸系统疾病(46.2%);其次为消化系统疾病18.2%;新生儿疾病7%;五官科疾病5.8%;感染性疾病5.6%。22个系统疾病的排序构成详情,见表1。

表1 郴州市及周边地区住院儿童疾病构成排序

讨 论

在郴州地区2008~2010年的202 551例住院儿童中,各系统疾病的构成以呼吸系统疾病居儿科住院患者的首位,这与国内相关研究报道一致[1,2]。呼吸系统疾病占住院儿童总人数的46.2%,其中肺炎占呼吸系统疾病的64.6%,其次为支气管肺炎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各占呼吸系统疾病的15.9%和13.6%。郴州地区是矿资源极其丰富的区域,大量的矿资源开采,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呼吸道疾病极易受空气的影响,再者跟郴州的气候因素也有着密切的关联。排在第二位的是消化系统疾病,占整个系统疾病的18.2%,该系统疾病以小儿腹泻为主,占消化系统疾病的52%,小儿腹泻发病高峰期在秋季,其次是夏季、冬季、春季;主要是因为夏秋季节温度较高,雨水充足,适合霉菌、细菌的滋生,食物容易受到细菌的感染,儿童食用后引起胃肠炎,导致腹泻的发生,这与婴儿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机体防御功能差有关。消化系统疾病有“病从口入”的特点,因此,要注重指导家长合理喂养,改善环境卫生条件以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排序三、四、五位的疾病系统分别为新生儿疾病7.0%、五官科类5.8%、感染性疾病5.6%。新生儿疾病以早产儿多见(36.4%),新生儿窒息23.1%;五官类疾病排序为:扁桃体炎50.3%,急性咽喉炎10.1%,腺样体肥大4%;感染性疾病中手足口病39.6%;与其他研究略有不同的是感染性疾病排列在疾病系统的第五位[3],这与2009年的手足口病的爆发有着莫大的关联。总之,加强儿童常见疾病的防治,仍是疾病预防和临床工作的重点。

参考文献

呼吸系统疾病病例分析篇(10)

临床资料

采用“甘肃省卫生系统疾控进医院信息平台”统计2011年全县医疗机构门诊患者初步诊断进行疾病分类统计,对病种按疾病分类系统、排列前三的单病种进行分类排序统计分析。

结果

全县所有医疗机构门诊患者按疾病分类结果:门诊患者前三位以呼吸、循环、消化系统疾病为主;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居第八。呼吸系统疾病以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气管炎为主;循环系统以高血压、冠心病、心脏病NOS为主;消化系统以胃炎、慢性胃炎、消化不良、肠炎为主。见表1。

表12011年清水县门诊患者前十位疾病顺序

疾病分类系统例数构成比呼吸系统3156638.57%循环系统1325216.19%消化系统1213814.83%肌肉骨骼系统和

结缔组织疾病829910.14%泌尿生殖系统疾病59737.30%临床与实验异常

不类于他处者26713.26%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17072.09%传染病和寄生虫病13481.65%神经系统疾病10511.28%皮肤和皮下组织疾病10281.26%

门诊患者单病种构成分析:门诊患者前三位为上呼吸道感染、感冒、胃炎,发病率分别为4%、3%、2%。见表2。

表22011年清水县门诊患者单病种前十位疾病排序

疾病分类系统例数构成比上呼吸道感染1816722.20%感冒885410.81%胃炎44295.41%高血压41995.13%腰痛NOS26843.28%附件炎(输卵管

和卵巢炎)26203.20%低血压NOS22982.81%慢性胃炎21232.59%冠心病21002.57%关节炎NOS17682.16%

单病种排列前三位的疾病(上呼吸道感染、感冒、胃炎)年龄分析:上呼吸道感染和感冒主要患者为0~5岁儿童,胃炎主要分布于45岁以上年龄段。见表3。

单病种前十位疾病性别差异分析:上呼吸道感染男性居多,低血压女性居多,其余各病男性稍多。见表4。

表42011年清水县门诊患者单病种前十位

疾病性别差异

疾病分类系统总计构成比(%)男女上呼吸道感染1816765.7934.21感冒885453.5746.43胃炎442956.4843.52高血压419953.6046.40腰痛NOS268453.5446.46输卵管和卵巢炎26200.00100.00低血压NOS229840.7659.24慢性胃炎212351.5148.49冠心病210048.4551.55关节炎NOS176852.1347.87

讨论

呼吸、循环、消化三大系统疾病是清水县的是常见病和多发病,约占70%,这与相关文献报道一致[1]。小孩老人应特别注意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是上呼吸道感染和肺炎)的预防[2],老年人还要注意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发生。医疗机构在制定疾病防治策略、建立专科特色、引进人才方面,针对呼吸、循环、消化系统疾病,建立专业性较强、技术力量较高的人才梯队,加强宣教工作,健全体检机制,做到预防在先,防治结合。重视心脑血管疾病的防研究,提高心脑血管疾病的医疗诊治水平,宣传和普及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知识,是保障身体健康、提高人类寿命的主要环节。

性别构成男性发病明显多于女性,可能与清水县人口性别构成比男性较大、吸烟、喝酒等生活习惯、饮食不规律、劳动强度及心理压力较大等有关。因此,要重视男性青壮年的卫生保健,严格执行各种危险性职业的操作规程,改善工作环境;开展健康教育,建议他们定期体检,有助于降低男性患者的发病率。

威胁老年人的主要疾病是消化道疾病、心血管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抵抗疾病的能力也在下降,各种原因造成的损伤也日渐增多。在考虑对疾病治疗同时,重视健康教育,指导人们保持良好的个人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从青少年时期开始就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期到达预防和减少老年疾病的发生。

儿童患病主要是呼吸道疾病。儿童抵抗力差,容易患细菌性及病毒性感染的疾病。学校及家长应该注意儿童的卫生习惯,鼓励儿童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从而减少儿童疾病的发生。

本文为了解清水县2011年门诊常见病、多发病的患病情况,掌握门诊患者疾病年龄构成、疾病谱构成的规律和特点,采用“甘肃省卫生系统疾控进医院信息平台”统计2011年全县医疗机构门诊患者81847人次资料,采用LCD—10进行疾病分类。结果发现,疾病分类系统前三位以消化、呼吸、循环系统疾病为主,累计发病占全年疾病的69.59%;单病种前三位是上呼吸道感染、感冒、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前十位累计占全年疾病的58.00%。疾病控制的重点以消化、呼吸、循环系统为主[3]。

参考文献

呼吸系统疾病病例分析篇(11)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3-0203-01

新生儿呼吸困难是常见的新生儿危重症,主要是呼吸系统、心脏病、神经系统疾、代谢性疾病等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急促、节律不整、吸气与呼气不协调[1]。患儿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酸中毒,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处理,会威胁到患儿的生命安全[2]。为了进一步研究该疾病的发病原因,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呼吸困难新生儿70例进行分析,具体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我院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呼吸困难新生儿70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32例;胎龄在30―42周之间,平均39.5±0.4周;体重在1.5―4.3kg之间,平均2.8±1.0kg。足月儿(37周以上)52例,早产儿(37周以下)18例;第一胎41例,第二胎20例,第三胎9例;出生Apgar评分3分以下25例,3―7分31例,7分以上14例。所有患儿均符合新生儿呼吸困难的诊断标准[3]。

1.2 检查方法 对70例患儿进行常规检查,包括血常规、胸部CT、血电解质等,部分患儿进行头颅CT检查。

1.3 呼吸困难原因分析 经统计分析可知,肺部疾病是导致新生儿呼吸困难的主要原因,占比57.2%。其余因素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颅脑疾病(21.5%)、先天性疾病(4.3%)、其他疾病(17.1%)。结果见表1。

1.4.1 肺部疾病 患儿症状表现为体温升高(37.9―39.5℃)15例;全身紫绀11例,唇部和肢体紫绀9例,阵发性紫绀13例;呼吸浅促15例,呼吸深快13例,频发呼吸暂停1例,呼吸4例,呼吸不规则1例;咳嗽12例,呼吸音增强或降低37例,音22例; X线或CT显示胸部纹理增粗38例,纹理减弱或消失2例,片状阴影16例,斑点状阴影13例。

1.4.2 颅脑疾病 患儿症状表现为阵发性紫绀5例,唇部和肢体紫绀16例;呼吸浅促2例,呼吸深快5例,频发呼吸暂停6例,呼吸4例,双吸气2例,不规则呼吸1例;肌张力改变18例,其中增高7例、减弱11例;嗜睡6例,昏迷4例,惊厥3例,容易激怒5例。

1.4.3 先天性疾病 患儿症状表现为全身紫绀3例,唇部和肢体紫绀5例,阵发性紫绀2例;呼吸浅促5例,呼吸深快5例;喂奶后呕吐2例,腭裂1例,胸廓饱满2例;肺部呼吸音减弱或消失2例,心脏杂音2例,肠鸣音4例;转院后随访心脏彩超检查显示心血管畸形2例,胸腹部X线检查显示含气肠管1例。

1.4.4 其他疾病 患儿症状表现体温升高(37.9―39.5℃)5例;全身紫绀2例,唇部和肢体紫绀11例;呼吸浅促3例,呼吸深快9例;心音减弱6例,肺动脉音增强或杂音1例;昏迷2例,黄疸2例,脾脏增大3例;转院后随访心脏彩超检查显示肺动脉高压1例。

2 结果

70例呼吸困难新生儿的发病原因包括肺部疾病、颅脑疾病、先天性疾病,其中肺部疾病为主要原因。

3 讨论

新生儿呼吸困难是新生儿建立正常的呼吸后,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呼吸异常,临床表现为呼吸不规则、紫绀、肺部杂音、三凹征、鼻翼煽动等。由于病因诊断错误而引起的新生儿误治或死亡,也占据一定比例。本次研究中,肺部疾病引起的呼吸困难所占比例最大,为57.2%,这是因为气体交换弥散障碍,以肺炎(包括吸入综合征)居多。一般存在明确的吸入羊水、胎粪,并且伴有发热或咳嗽的症状[4]。另外,肺透明膜疾病常见于早产儿,治疗关键是要应用肺表面的活性物质。颅脑疾病中,胎儿常出现嗜睡、昏迷、易激怒、抽搐等表现,同时伴有反应迟钝、肌张力改变症状。缺氧缺血性患儿有宫内窘迫病史,窒息会损伤大脑皮层,使呼吸中枢抑制,导致呼吸困难,反映在临床表现就是呼吸不规则、节律改变[5]。颅内出血患儿会有双吸气、抽泣样呼吸。本次研究中颅脑疾病病因占比21.5%。先天性心脏病不容易发现,需要辅助检查才能确诊。其中,心脏病会导致血液分流异常,引起紫绀和呼吸困难,即使吸氧后紫绀也不能缓解。膈疝是腹腔内的脏器压迫到肺组织,导致呼吸困难,患儿胸部隆起,在X线检查下确诊。颅面畸形会导致呼吸道病变,从而致使呼吸困难,一般情况少见[6]。本次研究中,先天性疾病原因占比4.3%。

综上,呼吸困难新生儿的发病原因包括肺部疾病、颅脑疾病、先天性疾病,其中肺部疾病为主要原因。临床上首先明确呼吸困难原因,确定呼吸困难是上呼吸道阻塞引起,还是肺部疾病所致,其次要注意先天性心脏病或膈肌疾病,然后检查是否伴有低血糖、低体温等困难导致呼吸困难的因素,才能针对病因及时救治。

参考文献

[1] 黄召金. 新生儿呼吸困难胸部X线平片分析[J].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4(05):23-26.

[2] 王新华,殷殷,卢宝祥. 新生儿呼吸困难78例临床分析[J]. 新医学,2013,10(21):648-650.

[3] 金汉珍,官希吉,黄德珉,等. 实用新生儿学[M]. 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0(21):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