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林业生态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2-08-31 22:36:10

林业生态论文

林业生态论文篇(1)

2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重要意义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类和多种生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8]。林业生态工程是指根据生态学、林学及生态控制论原理,设计、建造与调控以木本植物为主体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工程技术,其目的在于保护、改善与持续利用自然资源与环境。开展林业生态工程研究一方面偏重于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有利于实现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和环境污染的治理(土壤污染、大气污染、水体污染等)。Landell-Mills等[9]对林业生态工程的可持续经营及其未来的可能变化、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强调林业生态工程在可持续发展中的物质基础作用、环境基础作用和能源主体作用。另一方面,林业工程是一个包含着“社会-经济-自然”符合生态系统全部内容的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考虑各种有关产业的生态经济同步发展与生态环境脆弱地带的治理、保护、开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10],注意从环境资源属性入手,保护、开发和利用林业生态工程,寻求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结合,根据林业生态系统多功能的特点,以生态效益为主,注重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协调[11]。

3我国六大林业重点工程概况

1998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林业局根据林业大工程带动林业大发展的思路,决定对原有十大林业工程进行重新整合,在一个时期内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建设、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六大工程(表1和图2)。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主要解决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和其他地区的天然林资源保护、修养生息和恢复发展的问题;退耕还林工程是改善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需要调整农村的产业结构,改变农民传统的耕种习惯,是最大的强农惠农项目,不仅对现阶段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促进国家文明发展和人民殷实小康、实现中华民族长远发展和子孙后代繁荣富足具有十分深远的历史意义;三北和长江流域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是我国涵盖面最大、内容最丰富的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为了从根本上改变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地区以及长江中下游流域等地区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的状况;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是北京乃至我国的“形象工程”,也是环京津生态圈建设的主体工程,主要解决北京周围地区的风沙危害问题;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是一个面向未来、着眼长远、具有多项战略意义的生态保护工程,主要解决基因保存、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保护、湿地保护等问题;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是我国林业产业体系建设的骨干工程,主要解决我国木材和林产品的供应问题,也是推进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和其他生态建设工程顺利实施的根本保障。六大林业工程的成败和绩效直接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生态安全体系和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范围覆盖我国97%以上的县,总计划投资将超过7000亿元。工程范围之大、规模之大、投资之巨为历史所罕见,成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和我国新世纪再造秀美山川的伟大壮举[12]。六大林业重点工程的开展使我国森林在长期投入不足和面对人口增长、经济增长对森林资源巨大压力的情况下,仍然保持较快发展,对促进我国森林面积增长和提高森林覆盖率发挥了重要作用。按照截至2013年的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2009~2013年)结果,全国森林面积有208万km2,森林覆盖率从20世纪90年代的16.55%增至21.63%,活立木总蓄积量164.33亿m3,森林蓄积量151.37亿m3。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分别位居世界第5和第6位,人工林面积仍居世界首位[13]。截止2006年底,全国林业部门建立和管理的自然保护区已达1740处,面积达121万km2,占国土面积的12.60%。各类保护区中85%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85%的野生动物种群和65%的高等植物群落得到有效保护[14]。与此同时,林业工程的实施促使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水土流失、土壤侵蚀、荒漠化、生物多样性降低等环境问题有所缓解,发挥了较大的生态效益。全国有近10%的沙化土地得到初步治理,重点治理地区的沙化扩展趋势得到有效缓解,局部地区生态得到明显改善,毛乌素、科尔沁两大沙地治理取得突破性进展。宁夏、山西、吉林等省区沙化土地开始逆转,内蒙古赤峰、陕西榆林的局部地区已基本实现山川秀美,人民的生产生活空间得到扩展[15]。

4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林业生态工程的开展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带来了一定的生态效益。但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生态退化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现象仍未改变,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4.1林业生态建设缺乏对自然地带规律的认知

林业生态工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缺乏对自然地带规律的认知,不仅增加成本开支,而且会引发新的环境问题,造成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化。如热带的乔木移植到温带,要么是死亡,要么建设暖房并符合热带乔木所需要的热量条件。前者是失败,后者则成本加大数倍乃至上百倍。又如有些地方的林带要靠人工浇水才能维持,也应属于失败。有学者根据干旱、半干旱区自然地带特点提出应当重新审视三北防护林建设问题[16]。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大规模营造防护林既不利于防患沙尘暴,也不符合水资源短缺的客观现实[17],完全违背客观的自然地带规律。

4.2工程规划布局不合理

规划布局的不合理一方面体现在由于工程覆盖范围极大,林业工程区相互重叠程度高,且各项工程主导功能不同,建设期限与资金投入水平有差异,造成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混乱。如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与速生丰产用材林工程在东北地区大部分重合,也就是说该处不仅是天然林保护的范围,也是我国用材林建设基地,但无法明确具体实施过程中应该以哪一个为重点进行建设,这种现象极有可能造成2个工程在该地区都难以充分发挥效益。另一方面,工程范围划分存在一定争议,如天然林保护工程在东北地区主要是以大小兴安岭为主体进行建设,但二者北部交汇处却并未被划入工程区,而该地区气候条件适合植被生长,且有天然森林分布,应纳入天然林保护范畴。

4.3工程质量评判指标单一,“一刀切”现象严重

目前林业工程主要以森林覆被率作为主要评判指标,是值得商榷的。以我国西北干旱区为例,适宜森林生长分布的区域面积有限,目前一些省区的森林自然覆被率多在5%以下。如果要求这些省区大面积植树造林,以达到对湿润、半湿润地区要求的相同的森林覆被率指标,是不符合自然规律的。因此,半干旱、干旱气候下各省区环境与发展的协调应尊重自然,既应保证较高的森林覆被率,也不应片面追求不切实际的造林指标[18]。

4.4工程管理不规范,体制机制不完善

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一方面表现在工程建设缺少生态补偿等激励机制,工程区相关利益群体对工程建设成效不够关心;工程统筹规划有待改进,工程计划资金管理与工程组织实施相脱节,工程投资水平低、到位难、随意性较大等。另一方面,长期以来我国对公益林和商品林没有严格区分,未真正实行分类经营管理,林业生产关系无法理顺。许多地区仍未依法确定山林属权,承包者对林地承包经营权缺乏法律规范和保护,势必在一定程度上对林业工程的开展造成影响。

5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对策与建议

5.1林业生态建设应以全国主体功能区划为核心,合理进行统筹和规划

主体功能区划是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的重要载体,具有综合性特征。林业生态建设要根据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进行合理统筹和规划,构建以青藏高原生态屏障、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和南方丘陵山地带(“两屏三带”)以及大江大河重要水系为骨架,以其他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为重要支撑,以点状分布的国家禁止开发区域为重要组成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青藏高原生态屏障要重点保护好多样、独特的生态系统,发挥涵养大江大河水源和调节气候的作用;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要重点加强水土流失防治和天然植被保护,发挥保障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生态安全的作用;东北森林带要重点保护好森林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发挥东北平原生态安全屏障作用;北方防沙带要重点加强防护林建设、草原保护和防风固沙,对暂不具备治理条件的沙化土地实行封禁保护,发挥“三北”地区生态安全屏障作用;南方丘陵山地带要重点加强植被修复和水土流失防治,发挥华南和西南地区生态安全屏障作用。

5.2尊重自然地带规律,科学开展林业生态工程地带性建设

自然地理要素(水文、土壤、气候、生物、地貌等)及其综合体呈现强烈的地带性分布规律,不同的自然地理要素类型适合不同植被群落的生长,形成不同的植被分布。林业生态建设要注重对自然地带规律的认识,秉持“宜林则林、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宜荒则荒”的科学原则,切忌以森林覆被率作为我国各个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指标。必须把地带性原则作为林业生态建设的基本原则,尊重自然地带规律,否则产生更大的生态问题。在受季风作用影响的我国东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温度水分条件好,有天然森林分布,林业工程应遵循森林分布地带性规律进行植树造林。在我国最北部———北纬50°以上的大兴安岭北部地区应以种植寒温带针叶林为主;在东北东部的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区应以温带针阔叶混交林为主;在辽东半岛与华北地区应以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在秦岭、淮河以南以及南岭以北的西南、华中、华东与华南北部的辽阔地区应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在广东、广西、云南、台湾诸省(区)的南部以及东喜马拉雅南坡地区应以热带季雨林、雨林为主。在西北部半干旱、干旱地区,植被类型以草原(荒漠草原)、荒漠为主,仅在山地的适宜部位有森林分布。林业工程建设应以恢复草原和荒漠植被为主,局部地段可植树,但不宜大面积造林。

5.3建立森林生态服务收费制度,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生态恢复和建设的投资主体是政府,但同时应多渠道筹集补偿基金,建立林业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按照“谁收益,谁补偿”、公平合理的原则,一方面受益方向森林生态服务提供方直接或间接地提供经济补偿。凡受益于公益林或依靠森林资源从事各种生产经营活动而有直接经济收入的单位(农业、水利、水电、旅游等部门)和个人均属被征收对象,都必须缴纳森林生态效益价值补偿费用。另一方面,通过立法形式设立生态税。为避免开征新税难的问题,由政府职能部门出面,采取在增值税和营业税中附加的形式收取费用,为森林生态服务补偿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

5.4规范林地流转制度,提高林地使用效率

林地是林业再生产最根本的资源,是林业可持续经营的基础。林地合理流转是发挥林地效益、改变我国林地效益低下问题的根本途径。随着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不断深入。首先,尽快制定相关法律规章,确保林地流转的公开性、公平性和合法性。逐步取消对林地流转的种种限制,并从流转范围、形式、程序等方面进行合理规范,确保林地流转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其次,依托市场,建立完善的林地价格体系。应按照市场规律,尽快研究建立林地市场价格体系,积极推行征占用林地按照市场价格进行补偿的新机制。再次,加强对林地流转的监督管理。对于可进行林地流转的商品林地,针对林业生态服务与社会服务功能,林业主管部门应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法对林地的保护、利用、归属等进行组织、协调、控制和监督等职能活动,监督林地是否改变用途,生态环境是否遭到破坏。同时,建立更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林地使用权流转方式,经营模式由单一形式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属于家庭承包经营的林地由承包者依法自主决定采用转让、转包、出租、互换等方式进行;属于集体经济组织的林地主要采用拍卖、招标、公开写上的方式进行流转从而激活林地市场。

5.5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提高生态保护意识

林业生态建设是我国生态建设和保护的主体,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主阵地。要响应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宣传教育、制度法规约束等手段切实提高全社会生态保护意识。杜绝“边治理、边污染”等现象,严禁以牺牲森林资源为代价来换取粮食增产、经济增长,防止林地大量流失,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林业生态论文篇(2)

森林是自然界中的一个重要的生态系统。天然林是经过很长的历史阶段,经过反复的自然选择下的生存竞争而形成的一个和谐的森林生物与森林环境相互作用的整体。森林生态系统一般讲是一个稳定的、抗逆行较强的生态系统。但是,也不可忽视当外界干扰(如人类采伐、垦殖、病虫害大发生、火灾、大气候变化)强度超过系统承载能力的时候,这个系统也会崩溃。

造林绿化工作,从生态学角度来谈,实际是一个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或人工重建的工作。它的全部内容应当是包括建造森林生物群落,同时恢复森林生态环境,在大多数森林破坏历史较长的土地上,也可以说是在非森林环境中建立森林生物群落。因此那种“刨坑栽树”,栽上树就是建造了森林的概念是不完整的。

林业生态工程

是随着林业发展战略转移、国家生态环境工程建设需求而通过继承、交叉形成的一门新的工程,不仅是从单一的水土保持林草措施来研究水土保持的生物措施,而是从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研究林业发展措施,核心是在对生态理论充分理解的基础之上通过工程措施进行以生态环境改善为目标的林业生态建设,根据生态理论进行系统设计、规划和调控人工生态系统的结构要素、工艺流程、信息反馈关系及控制机构,以在系统内获得较高的生态与经济效益。

一、林业生态工程的概念

林业生态工程是根据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系统科学与生态工程原理,针对自然资源环境特征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所进行的以木本植物为主题,并将相应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群人工匹配结合而形成的稳定而高效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过程。它本身包括着传统的造林绿化内容,一些成功的单项造林技术与新技术的筛选与应用,但不是简单“相加”与“拼盘”;它的目的不仅只考虑经济效益,而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并重;它的全过程是配套技术合理组合的完整工艺流程。

林业生态环境工程在生态环境建设、流域治理、农村可持续发展中的位置与作用是无可限量的。其中包含的知识涉及中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与空间分布;我国的林业生态工程的总体布局与规划;六大林业生态工程的基本情况与特点;中国生态环境工程建设面临的问题与林业生态工程发展战略;立地划分与适地适树;树种选择与林分组成;合理密度与密度控制;整地与造林方法;幼林抚育;防护林的林分定向培育;不同区域山丘区环境、资源、水土流失及土地利用特点;以流域、水网、山系等为单元的生态防护体系的构成与特点;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农田林网、农林复合、灾害地植被恢复、河岸道路防护、海岸防护等防护林的配置与构建技术;干旱、盐碱、风沙、干瘠、钙积层等技术问题。

二、林业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1、系统论原理

人工生态系统的建造凋控是生态工程的主要目的所在。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教授给“系统”所下的定义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凡是一个系统它应具备如下特征。

1.1结构的有序性一个系统既然是一有机整体,它本身必须具备自然或人为划定的明显边界,边界内的功能具有明显相对的立性。一片果园、一个人工林它与相邻的系统是具有明显边界的,其功能与其他系统也是不同的。同时,每一个系统本身一定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组分所组成。系统内的组分之间具有复杂的作用和依存关系。作为人工林生态系统,本身就包括着森林生物和森林环境两大组分,而其两大组分又可以自成系统(子系统)。像森林生物要分成植物(林木与伴生植物)、动物(鸟兽、昆虫)、微生物(真菌、细菌);从环境角度讲+作为人工生态系统又应当分成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这些组分形成厂形成了复杂的水平分离和垂卣分离,

2系统的整体性为一个稳定高效的系统必然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各组分之间必须具有适当的量的比例关系和明显的功能上的分工与协调,只有这样才能使系统顺利完成能量、物质、信息、价值的转换功能。系统中某一个组分发生量的变化以后必然影响到其他组分的反应,最终影响到整个系统。林、眶生态工程设计、建造过程中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如何通过整体结构的建造而实现人工生态系统的高功能。

2、环境因子的综合性

自然界中众多个环境因子都有自己的计算单位,每个因子也都是对生物产生重大影响。在林业生态工程中要十分注意的是多项因子对生物群落的综合作用。这种综合影响的作用往往与单因子影响有巨大的差异。如何进行多因子综合评价对今后林业生态工程研究是十分重要的。

3、食物链原理

食物链与食物网是生态学的重要原理,食物链与食物网中的绿色植物通过叫·绿素使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于植株之中,所以,称绿色植物为“生产者”。绿色植物被草食动物所食,草食动物被肉食动物吃掉,这些动物中有的吃草,有的吃其他动物以维持其生命。植物和动物残体又可为小动物和低等生物分解、以这种吃与被吃关系形成的关系称之为食物链关系。后两者分别称之为“消费者”和“分解者”。

4、扩大视野,修正传统林业概念

多少年来我国大农业范畴一直存在着一个传统观念;农业就是粮食、林业就是“大木头”、畜牧业就是猪和鸡。林业建设几年来—直认为用材林才是林,造林就是刨坑栽树,农出防护林就是大小方田林网。林业越来越萎缩,概念越来越窄,专业越分越细,将-—个森林大系统分割得零零落落,把很多本来属于林业范畴的东西,如中草药、食用菌、野生动植物、野生花卉、香料植物甚至果树都拒之门外。这种观点对我国林业的发展是十分有害的。提出林业生态工程就是要归还林业的本来面目,把林业作为一个完整的大系统来看待,发挥林业的综合功能。

三、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林业生态论文篇(3)

构筑中原崛起的生态屏障,增加生态产品的有效供给,增强林业碳汇能力,满足第一人口大省经济社会发展对林业的强劲需求,是河南省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加快中原崛起的一个关键问题。党的十七大之后,中共河南省委、省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率先作出了建设林业生态省的科学决策。

一、林业生态省建设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河南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林业发展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扎实开展林业工程建设,林业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林木资源不断增加,森林覆盖率明显提高。全省林业总产值增长速度高于河南省同期GDP的增幅,每年向社会提供木材1400多万立方米,大枣、板栗、苹果及茶叶等林产品生产在我国具有重要的影响。河南省实现了林业用地面积、有林地面积、活立木蓄积量、森林覆盖率的“四增长”,“缺林少绿”的现象已成历史,生态环境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是,河南林业对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与人民群众喝上清洁的水,呼吸上清洁的空气,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工作生活的期盼相比,还存在薄弱环节。河南林业基础低,人口多,人均林木蓄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还有1100多万亩的宜林荒山荒地,4470万亩水土流失面积,802万亩平原区沙化土地。因此,必须站在新的起点上以全新的视觉,重新规划林业建设。

河南省地处中原,自然条件较好,南北植物并容,树种资源丰富,发展林业的优势和潜力较大。2007年,中共河南省委、省政府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站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高度,着力把科学发展观转化林业建设的正确思路、丰富内容、有效措施和实际效果,作出了建设林业生态省的科学决策,谋求林业更高水平、更快速度的发展,并通过林业减排作用拓展经济社会的发展空间,通过林业防护作用提高农业生产能力,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二、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的科学性

河南省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林业发展的思路与方法,关键体现在坚持以人为本,着眼发展,集中民智,调查研究,并科学编制了《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作为今后5年全省林业发展的总蓝图和行动纲领,使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基本要求切实体现在规划的目标任务、建设工程等具体内容当中。

1、规划程序的规范性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组织专家编制《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采取以县为基本单元,经过了自下而上、科学计算、逐级汇总、平衡优化、专家论证等环节,形成了省、市、县三级规划体系。对涉及到的林业与粮食安全、节能减排等重大问题认真进行专题调查研究、科学咨询论证,并及时吸收农业、水利、国土、城建、环保等有关行业的科研成果和业务规范。河南省政府邀请国内知名院士专家进行了论证评审,给予了高度评价。评审委员会认为“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指导思想科学,建设目标明确,切合实际,处于国内同类工作的领先水平”。院士专家的论证评审意见,为省委、省政府的及时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2、目标设计的系统性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生态省建设的目标任务充分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这一的基本要求。规划的目标任务既有总体目标又有具体目标,既有数量指标又有质量指标,既有造林规模又有效益价值。规划提出经过5年努力,巩固和完善高效益的农业生产生态防护体系,基本建成了城乡宜居的森林生态环境体系,初步建成了持续稳定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有林地面积达到546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1.84%,森林和湿地资源年固定二氧化碳能力达到8600万吨,林业年产值达到760亿元,林业资源综合效益价值达到5100亿元,使全省的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承载能力明显提高,初步建成林业生态省。到“十二五”末,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24%以上,林业年产值达到1000亿元,林业资源综合效益价值达到5700亿元。所有县(市)实现林业生态县,建成林业生态省。这些目标任务均经过集思广益,民主讨论,分析研究,科学计算,是科学可行的。

3、建设工程的合理性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坚持用统筹兼顾的方法谋划生态省建设工程。在山区和平原区,统筹安排部级工程与省级工程,统筹安排林业生态工程和林业产业工程,在突出宜林荒山荒地营造林木工程的同时兼顾城市林业生态建设和村镇绿化工程,在注重造林的同时兼顾森林抚育和低质低效林的改造。在规划继续抓好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重点地区防护林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等5个国家重点林业工程的基础上,计划启动8个省级林业生态工程和4个省级林业产业工程。5个省级重点生态工程规划总任务5151万亩,包括山区生态体系建设工程、农田防护林体系扩建工程、防沙治沙工程、生态廊道网络建设工程、城市林业生态建设工程、村镇绿化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森林抚育和改造工程。4个省级林业产业工程规划总任务324万亩,包括用材林及工业原料林建设工程、经济林建设工程、园林绿化苗木花卉建设工程、森林生态旅游设施建设工程。这些工程相互衔接、合理布局,形成了涵盖全省的林业工程体系。

4、保障措施的操作性

把良好的发展设想、科学的目标任务、合理的建设内容等变为现实,有赖于可靠的保障措施。为保障《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的顺利实施,河南省政府文件明确提出了操作性强的保障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目标责任,形成强有力的激励机制。规划执行由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和上级政府监督,严格考核。二是加大政府投资,拓宽融资渠道,确立林业投资机制。文件规定省本级财政对规划建设的投资,按照一般预算支出2%的比例列入预算。省辖市、县(市、区)分别按1.8%、1%的比例列入同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三是制定检查办法,强化核查稽查,完善工程管理机制。河南省制定了《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重点工程检查验收办法》、《河南省林业重点工程营造林作业设计编制办法》、《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重点工程稽查办法》等,把投资安排与《规划》实施情况和验收结果直接挂钩。改下达项目同时下达资金为检查验收合格后拨付资金,改单一的工程核查为核查与稽查相结合的复合型抽查,改林木休眠期核查为林木生长期核查。

三、林业生态省建设效果的综合性

林业生态省建设是林业系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通过认真实施《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加强资源培育、保护管理等各环节的工作,落实责任,改革创新,贯彻科学发展观,现已取得林业生态省建设阶段性、综合性的显著效果。林业在推动科学发展、加快中原崛起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1、生态建设协调推进,改革创新实现新跨越

按照《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全面启动重点林业生态建设工程,把国家重点生态工程与省级重点生态工程统筹设计、协调推进、一起安排、一张图纸、一同督查。突出抓好山区生态体系、生态廊道网络、城市林业生态和村镇绿化等4个林业生态工程。坚持改革创新,实行全过程的“阳光林务”,对年度计划、投资标准、核查结果、奖励资金等一律在河南林业信息网公开。把林权制度改革作为林业生态省建设的突破口,与林业生态省建设同步研究部署、同步落实责任、同步组织实施。对纳入2008年、2009年林业生态省建设任务的新造林地,及时明晰产权,颁发林权证。经过核查和稽查,2008年全省共完成造林合格面积601万亩,是2007年的2.2倍。2009年全省共完成造林合格面积715万亩,创历史最高。两年来,森林经营进一步加强,共完成森林抚育和改造460万亩,提高了森林生态质量和综合效益。有52个县(市、区)达到林业生态县建设标准。全省森林覆盖率已经提高到20.16%,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持平。加上灌木林、四旁树等林木资源,全省林木覆盖率达26.5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产业发展逆势而上,优化结构达到新水平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河南省立足区位优势、资源特点,着眼于实现林业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以市场为导向,逆势而上,优化结构,积极推进林纸林板一体化项目建设,重点培育了一批龙头企业,促进林业产业前伸后延,拉长产业链,加强管理和服务,增强林业企业的竞争力。近两年,每年完成以杨树为主的速生丰产林30万多亩,全省速生丰产用材林和工业原料林已达800多万亩。新发展经济林16.5万亩,全省经济林面积达1330多万亩,年产量670万吨。大力发展的苗木花卉总面积达85万亩。2008年全省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527亿元,同比增长21%,高出河南省生产总值增长速度8个百分点。农民来自林业的人均收入达762元,比2007年增长9.64%,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例提高到17.1%,在林业发展中得到了较大的实惠。2009年全省林业产业总产值突破600亿元。

3、生态文化异彩纷呈,丰富内涵彰显新魅力

依据河南省丰厚的文化资源和独具特色的森林景观,紧密联系河南省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的实现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奋斗目标,把生态文化建设作为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内容,并加快建设生态文化设施。2008年、2009年,新批建部级和省级森林公园4处,完成了5处部级自然保护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等活动;组织了以“健康的湿地,健康的人类”为主题的“世界湿地日”活动;以“繁荣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为重点的“爱鸟周”和以“倡导绿色生活,共建生态文明”为主题的“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等活动。牡丹已成为洛阳经济建设的友好使者,牡丹文化已经成为河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鄢陵县是闻名遐迩的花木大县,是“中国腊梅文化之乡”。国家林业局与河南省政府在鄢陵联合主办了中原花木交易博览会,参展客商650多家,参会客商2000多家,涉及全国20多个省(市、区)及美、日、韩、荷等国,既是我国中部地区最大的花木产业展示交流平台,也是国内外专家学者、花木经营管理者探讨生态文化、花木产业发展的高层论坛会。牡丹是中国传统名花之一,素有“花王”之称。洛阳牡丹花国色天香,雍容华贵,艳而不俗,柔而不媚,驰名中外。“洛阳牡丹花会”吸引八方来宾,以花为媒,文化交流,经贸合作,盛况空前,不仅是河南省确定的全省性重大节会,而且成为全国著名的地方节会之一。

【参考文献】

林业生态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0)10011202

1 引言

生态文明是在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的新论述,是继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后的一个新亮点,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为其中一项新的要求。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在调节人与自然和谐中起到关键和纽带的作用,它不仅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也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因此,应用现代林业理念构建生态文明建设。

2 发展林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

2.1 林业的决定性作用

林业不仅肩负了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使命,还担任了保护和拯救生物多样性、改善和治理荒漠生态系统的职责。被誉为“地球之肺” 、“地球之肾” 、“地球的癌症” 和“地球的免疫系统” 的分别为森林、湿地、荒漠和草原,它们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4个子系统,发挥着主导和决定性的作用的为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经科学研究表明,70%以上的森林和湿地参与了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对生物界与非生物界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维护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因此,林业不管在当前还是在今后,都将是一项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重要条件。

2.2 林业的推动潜力

森林生态系统由于其自身在运行过程中完全符合了“三R”原则,即降低资源消耗的Reduce原则、重新利用废弃物并使之资源化的Recycle原则、重新建立再循环的Reuse原则。并且森林生态系统所生产出来的产品不仅具有可再生性,还具有可降解性。从再生性来看,森林在支持经济发展中,是一项用之不竭的能源资源,被称为第4大能源资源。

2.3 林业的特殊任务

当前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和建设生态文明需要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就是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其中森林生态系统不仅为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其还是最经济的吸碳器。经科学研究表明,森林在光合作用下,其每生长11TI蓄积,就能将1.83t的CO2吸收,同时释放1.62t的O2。当前约有2.48万亿t碳储存于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中,其中在森林生系统中就有1.15万亿t。只有减少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才能维护全球气候安全。在《京都议定书》中就有明确规定,工业直接减排和森林碳汇间接减排是2条减排途径。森林碳汇减排与工业减排相比,不仅投资少、代价低,且综合效益大,为此,其成为世界各国的基本共识和共同选择,还被列为“巴厘路线图”的一项重要内容。

2.4 生态文明是林业生态建设追求的目标

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同时,不仅使林业建设和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也给林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全面实施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的过程也即建设现代林业的过程,为此,要用现代林业科技对植树造林的质量和效益进行全面支撑,对森林、湿地、沙漠等生态系统进行建设和保护,以此来提高森林整理质量和综合生产力水平,从而为建设生态文明奠定基础,最终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3 用现代林业理念构建生态文明建设

3.1 遵循自然生态规律

(1)坚持采用生态文明思维,对林业建设与发展进行谋划。

(2)在构建生态文明建设中树立生态生产力理念,以此人们协调、保护、适应自然和自觉遵循自然生态规律的能力有所提高。

(3)在生态合理性平台上对关系到林业建设发展的战略问题、重要决策以及重大项目进行认真的研究和探索。

(4)在资源和环境可承载与可恢复范闸之内进行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增加经济总量时杜绝单纯依靠资源投入来实现,避免出现耗竭资源、破坏环境的现象。要以自然生态规律为依据,以保持生态、经济、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

3.2 全方位开展节能降耗,加强碳汇工作力度

(1)建立和完善森林资源管理体系,探索以提高森林资源利用为目的的森林资源管理新模式。

(2)创新技术,大力推广新技术项目以使得木材利用率得以提高。对森林资源使用结构进行积极调整,以使得木材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

(3)尽快用新工艺与设备取代落后的工艺与设备,对粗犷型设施要加大对其维护,加大对更新项目的投资。

3.3 壮大林业产业实力

根据工业化、市场化、生态化的要求,并与林业资源利用现状相结合,因地制宜地调整林业经济结构,不断扩展林业发展空间,从而逐渐形成多业并举的发展格局。逐渐转变现代林业经济的增长方式,逐步由资源型林业转向生态型林业。推广林业特色产品的开发,不断扩大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产业的规模,向着循环经济的发展,以使得资源利用效益得以大大提高。

3.4 培育生态文明观念

要积极开展创建生态文明的活动,并组织开展对森林文化和生态文化工程的建设,要让生态文明观、道德观、政绩观和消费观牢固树立于全社会中,要让广大人民群众逐渐形成尊重自然和善待环境的良好习惯。此外,还要积极推广绿色教育的开展、绿色文化的构建、绿色经济的发展和绿色家园的建设,要使全民生态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得到大大提高,要让每个公民都能全身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

参考文献:

[1] 江泽慧.现代林业[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2] 张国庆.论和谐发展与生态建设[J].安徽农业,2003(1):17~18.

林业生态论文篇(5)

2一个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反思

如上所述,政策导向的“运动式”林业生态建设有着潜在危机,即丧失外在驱动力———执行力度会随着大政策的侧重变化而减弱。一个关键原因是,外在驱动力是地方建设生态林业的唯一动力。当外在驱动力减弱,林业生态建设的步伐自然减慢,甚至出现回流。而真正强有力的内在驱动力则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或曰“唯GDP论”。GDP始终是统领地方政策执行的原动力,任何不利于或无关于GDP增长的政策都不会被视为头等执行方向,除非在某一时期有着政策倾斜压力,如本文前述的“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不同于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林业生态建设在短时期会耗费大量政府财力物力及人力,却得不到有关GDP的回报———即投入产出比极低(或零)———因此造成内在驱动力的缺失。甚者,在我国社会发展的现阶段,林业生态建设与当地林业经济有着固有的张力:林业生态建设会阻碍林业经济的发展———投入产出比为负。林业经济发展主要还是粗犷型为主,在思维上没有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在技术上缺少生态经济的经验,造成了“要建设生态林业就会冲击林业经济发展,继而减缓GDP增长”的局面。在理性驱动下,衡量了短期的投入产出后,林业生态建设也就难以持之以恒。

我国的政治生态长期以来都是一种“晋升锦标赛”②模式,而“晋升标准”则以GDP占大比例。在晋升利益的驱使下,有限理性的地方政府在执行政策时不会关注长远收益———林业生态建设,而往往着眼于当前实际收益———工厂、交通。近年“,绿色GDP”的理念被提出,但却没有改变这一局面。“GDP”仍然是硬指标,而“绿色”所占的权重极少(就算有也不是“否定性”指标,不足以影响晋升结果)。于是,即使迫于压力在某一时期把建设重心偏向林业生态建设,地方在压力减少后仍会迅速回到“经济建设”上来,把之前的投资当作沉没成本(或继续建设生态林业,只是占据的比例会大大缩小),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生态林业建设10余年但成效却不甚理想。再者“,晋升锦标赛”是竞争性的,也就是“差额”晋升“,参赛者”在提高自身政绩的同时也会理性地削弱对手。林业是一个无边界限制的领域,要在建设生态林业的过程中必然会对周边地区产生正的外部性———等于帮助了对手的政绩,这是理性“参赛者”所不愿意的。

当大部分“参赛者”都选择理性时,便会使得生态林业建设变得艰难———一个公认的悲剧的形成。另外,地方领导班子是流动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一次博弈”的局面:官员在特定地方任职最多不过10年(由于调动,大多数时候不到10年),而在任期之后,官员与地方也就断开了联系(异地为官)。这种情况下,博弈规则的约束性相当低(“经济人”假设,不考虑法律制度约束),这可能会导致:(1)官员在任期内只完成执行看得见成效、且有利于政绩的政策,而生态林业建设恰恰是一项长期回报工程,其成果往往不归功于开展林业生态建设的人;(2)即使在政策压力下开展了生态林业建设,由于一次博弈的软约束,官员在建设过程中谋求的不是成本收益最优化,而会是成本最大化,这都不利于生态林业的有效建设。

林业生态论文篇(6)

森林是陆地生态的主体,关系到全球生态的状况,也关系到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要加快林业的发展,推进生态建设。2003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提出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林业工作,努力使我国林业有一个大的发展。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要赋予林业以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要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要赋予林业以基础地位。”林业建设要“确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建立以森林植被为主体、林草结合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文明社会”。由此进一步明确林业发展思路,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加快生态建设,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

1树立正确的林业发展观

1.1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发展林业要立足于增加资源、改善生态,满足全社会人们在物质、文化、社会等方面全面发展对林业的需要[1-2]。同时,在林业发展中要解决生产经营者的投入与收入问题,保护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要解决广大林业干部职工收入偏低的问题,改善生产生活的条件,特别要解决自主经营的林场、自然保护区内贫困职工脱贫以及生产、生活的设施建设问题。要让林业建设的主要力量也步入小康社会建设的行列。

1.2树立维护后代人生存发展权的道德观

当代人不能为了自己的发展,过度使用资源、破坏环境、造成资源枯竭,使后代人失去生存发展的基础。当代人在利用现有森林资源的同时,既要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又要不断培育新的森林资源,为后代人留下生存和发展的资源以及良好的生态环境。

1.3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

要改变人类主宰世界、征服世界的观念。纵观人类历史,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一个由原始和谐进入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时期,人类征服自然,对自然资源无节制地索取,造成环境的极大破坏,如果任其扩大和加剧,将必然导致文明本身的衰落甚至人类自身的毁灭。为了人类的生存发展,必须抛弃人与自然的冲突模式而走向融合,努力去探寻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在林业发展上,无论是造林、培育和采伐,都应当尊重自然规律,充分利用自然力,提高生产力。适地适树恢复森林植被,是充分利用自然力、尊重自然规律的具体体现,也是节约人力物力、求真务实的具体体现,应当作为林业建设最起码的评价指标来实施。应当用新的生态文明发展观指导林业建设,改善生态状况,实现山川秀美,推进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使人们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方面都与林业发展相适应,达到生态要求,实现经济、社会和自然的相互协调,在生产方式、消费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构建生态文明新的社会形式。

2推进林业生态建设

实现由以采伐天然林为主向以采伐人工林为主的转变[3-4]。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林业建设要承担改善生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责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必须实现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转变,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要加大对林业科技的研究和成果推广力度,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让生产经营者便利快捷地得到他们想要得到的各项有用的技术指导,新技术开发研究能够引领林业发展的技术潮流;形成适应新时期林业生产力发展的新型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发展模式。要加大人工林培育,实现由以采伐天然林为主向以采伐人工林为主转变的战略目标。采取强制性措施保护天然林资源,停止天然林的商品采伐,在加快生态建设的同时,重视商品林基地的建设。保护好我国的天然林资源,就必须对我国森林利用结构和发展模式进行重大调整,加大人工林培育,逐步实现由采伐利用人工林替代采伐利用天然林,解决木材供需平衡矛盾,切实保护好天然林。只要通过政府政策导向,结合市场选择,实施分类经营,鼓励私人部门的投入、大力发展工业原料林及其他速产丰产林,使林产品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3通过经济手段建立生态建设动态机制

据专家核算,森林提供的生态效益比其物质产品效益要大得多,森林的生态效益大于其自身经济价值的10倍以上,生态建设如果完全依靠政府投入,一是资金有限,二是投资效益往往不如私人投资效益高。必须采取经济手段,推动生态效益市场化、货币化。实践证明,造林和管护与人们的经济利益追求不一致,消极的保护和被动的建设,往往是低效益甚至是负效益的。

4加强宏观调控

生态建设是以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为出发点,遵循自然和经济规律,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等各种手段综合治理,建立各种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共存,生态的改善事关整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涉及全体公民的切身利益。由于生态建设不仅是社会公益性基础工程,具有投入高、规模大、周期长等特点,投资难以得到补偿,投资者一般不愿长期投入。因此,国家应当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和生态建设的客观要求,坚持政府投入的导向作用,建立政府主导、政策引导、宏观调控、市场运作的机制,调动全体公民和全社会共同参与。政府在生态建设中应当发挥重要的作用,使全社会投入到建设生态、美化环境这一宏大工程中来。

5结语

在现代林业发展中,应通过利益诱导,实现保护和发展资源的目的。使森林的培育获取较高的利润,保护林业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解决经营林业的激励机制,要规范市场行为,为林业生产经营主体参与市场竞争,创造公正、公平、公开和诚信的市场环境。主要是建立健全林地、林木流转和评估制度,按照有利于林业为国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的要求,把生态建设放到社会发展中的突出位置,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让全体国民都能享受到优美的自然生态,让子孙后代都能在和谐的环境中生存与发展。

6参考文献

[1]楼国华.推进林业创新创业努力建设生态文明[J].绿色中国:A版,2008(3):75-77.

林业生态论文篇(7)

森林是自然界中的一个重要的生态系统。天然林是经过很长的历史阶段,经过反复的自然选择下的生存竞争而形成的一个和谐的森林生物与森林环境相互作用的整体。森林生态系统一般讲是一个稳定的、抗逆行较强的生态系统。但是,也不可忽视当外界干扰(如人类采伐、垦殖、病虫害大发生、火灾、大气候变化)强度超过系统承载能力的时候,这个系统也会崩溃。

造林绿化工作,从生态学角度来谈,实际是一个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或人工重建的工作。它的全部内容应当是包括建造森林生物群落,同时恢复森林生态环境,在大多数森林破坏历史较长的土地上,也可以说是在非森林环境中建立森林生物群落。因此那种“刨坑栽树”,栽上树就是建造了森林的概念是不完整的。

林业生态工程

是随着林业发展战略转移、国家生态环境工程建设需求而通过继承、交叉形成的一门新的工程,不仅是从单一的水土保持林草措施来研究水土保持的生物措施,而是从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研究林业发展措施,核心是在对生态理论充分理解的基础之上通过工程措施进行以生态环境改善为目标的林业生态建设,根据生态理论进行系统设计、规划和调控人工生态系统的结构要素、工艺流程、信息反馈关系及控制机构,以在系统内获得较高的生态与经济效益。

一、林业生态工程的概念

林业生态工程是根据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系统科学与生态工程原理,针对自然资源环境特征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所进行的以木本植物为主题,并将相应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群人工匹配结合而形成的稳定而高效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过程。它本身包括着传统的造林绿化内容,一些成功的单项造林技术与新技术的筛选与应用,但不是简单“相加”与“拼盘”;它的目的不仅只考虑经济效益,而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并重;它的全过程是配套技术合理组合的完整工艺流程。

林业生态环境工程在生态环境建设、流域治理、农村可持续发展中的位置与作用是无可限量的。其中包含的知识涉及中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与空间分布;我国的林业生态工程的总体布局与规划;六大林业生态工程的基本情况与特点;中国生态环境工程建设面临的问题与林业生态工程发展战略;立地划分与适地适树;树种选择与林分组成;合理密度与密度控制;整地与造林方法;幼林抚育;防护林的林分定向培育;不同区域山丘区环境、资源、水土流失及土地利用特点;以流域、水网、山系等为单元的生态防护体系的构成与特点;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农田林网、农林复合、灾害地植被恢复、河岸道路防护、海岸防护等防护林的配置与构建技术;干旱、盐碱、风沙、干瘠、钙积层等技术问题。

二、林业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1、系统论原理

人工生态系统的建造凋控是生态工程的主要目的所在。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教授给“系统”所下的定义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凡是一个系统它应具备如下特征。

1.1结构的有序性一个系统既然是一有机整体,它本身必须具备自然或人为划定的明显边界,边界内的功能具有明显相对的立性。一片果园、一个人工林它与相邻的系统是具有明显边界的,其功能与其他系统也是不同的。同时,每一个系统本身一定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组分所组成。系统内的组分之间具有复杂的作用和依存关系。作为人工林生态系统,本身就包括着森林生物和森林环境两大组分,而其两大组分又可以自成系统(子系统)。像森林生物要分成植物(林木与伴生植物)、动物(鸟兽、昆虫)、微生物(真菌、细菌);从环境角度讲+作为人工生态系统又应当分成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这些组分形成厂形成了复杂的水平分离和垂卣分离,

1.2系统的整体性为一个稳定高效的系统必然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各组分之间必须具有适当的量的比例关系和明显的功能上的分工与协调,只有这样才能使系统顺利完成能量、物质、信息、价值的转换功能。系统中某一个组分发生量的变化以后必然影响到其他组分的反应,最终影响到整个系统。林、眶生态工程设计、建造过程中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如何通过整体结构的建造而实现人工生态系统的高功能。

2、环境因子的综合性

自然界中众多个环境因子都有自己的计算单位,每个因子也都是对生物产生重大影响。在林业生态工程中要十分注意的是多项因子对生物群落的综合作用。这种综合影响的作用往往与单因子影响有巨大的差异。如何进行多因子综合评价对今后林业生态工程研究是十分重要的。

3、食物链原理

食物链与食物网是生态学的重要原理,食物链与食物网中的绿色植物通过叫·绿素使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于植株之中,所以,称绿色植物为“生产者”。绿色植物被草食动物所食,草食动物被肉食动物吃掉,这些动物中有的吃草,有的吃其他动物以维持其生命。植物和动物残体又可为小动物和低等生物分解、以这种吃与被吃关系形成的关系称之为食物链关系。后两者分别称之为“消费者”和“分解者”。

4、扩大视野,修正传统林业概念

多少年来我国大农业范畴一直存在着一个传统观念;农业就是粮食、林业就是“大木头”、畜牧业就是猪和鸡。林业建设几年来—直认为用材林才是林,造林就是刨坑栽树,农出防护林就是大小方田林网。林业越来越萎缩,概念越来越窄,专业越分越细,将-—个森林大系统分割得零零落落,把很多本来属于林业范畴的东西,如中草药、食用菌、野生动植物、野生花卉、香料植物甚至果树都拒之门外。这种观点对我国林业的发展是十分有害的。提出林业生态工程就是要归还林业的本来面目,把林业作为一个完整的大系统来看待,发挥林业的综合功能。

三、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林业生态论文篇(8)

2黎平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和自然生态平衡的脆弱性分析

黎平县位于清水江和都柳江的分水岭两侧,北纬25°44′~26°31′,东经108°37′~109°31′,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水充沛,土地肥沃,树种组成丰富,植物区系成分交叉荟萃。全县总面积为44.41万hm2,林业用地34.05万hm2,有林地面积29.88万hm2,森林覆盖率为70.51%。黎平是山区县,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90.5%,有“九山半水半分田”的特征。低山面积较大,占全县总面积的55%,多为杉、松、阔等乔木生长地;低山丘陵占总面积的34%,多为常绿乔木及针阔叶混交林。全县年降雨量1200~1800mm,年蒸发量在1000mm以上,相对湿度为83%,年日照时数为1100~1400h,全年无霜期为280~300d,年积温5600~6100℃。这些条件对多种乔木生长发育极为有利。在地球的南、北15~30°的纬度带内,由于受副热带气压的控制,雨水稀少,大部分地区沦为不毛之地,属干旱沙漠带。唯独我国长江中下游流域、珠江流域和东南沿海广大地区,虽然也处于北纬15~30°的纬度带内,由于夏季湿润季风带来的丰富雨水,又有占土地面积50%的森林卫士保护,使之成为风调雨顺的大绿洲,生物资源十分丰富。仅木本植物就有7000多种,其中乔木树种2800余种。而与我国纬度相似的美国只有乔木870种,整个欧洲仅有250种。因此,世界公认我国长江以南是“亚热带的绿洲,树木的宝库”。黎平县恰好位于亚热带的轴心线上,南岭西端与雪峰山南端、苗岭山脉的交接区域,贵州高原向湘西山丘和广西盆地过渡地段之中,清水江与都柳江的分水岭两侧。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特点和境内有数条东北至西南走向的山脉,阻隔着西伯利亚寒流的袭击,而东南季风又可顺长江、珠江水系深入腹地,因而冬无严寒,夏无酷署,雨量充沛。相对高温和多雨季节的一致,对植物生长发育特别有利,是一个从事林、农种植业的得天独厚的好地方。以低中山为主的群山地貌,海拔多为400~800m,优越的板岩和页岩地质结构和母质,宜林的气候特点,决定了黎平的林业资源优势,也决定了黎平林业发展的巨大潜力。黎平县的孟彦、罗里、敖市、高屯、德凤、坝寨、茅贡、九潮、岩洞、口江、双江、中潮、德顺、洪州、永从、肇兴、水口、龙额、地坪等乡镇,气候温和,雨水丰富,乔木树种生长快,再生能力强。群众有经营人工林的悠久历史。黎平的杉木和马尾松,早已驰名中外,别国已绝迹而我国独存的活化石树种水杉、银杏在黎平均有自然分布的合抱粗古树。优越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决定着占全县土地7%的平原和占4%的江河水库自然成为鱼米的重要生产基地。占55%的低山土地必然成为林业生产基地,责无旁贷地为国家的繁荣富强,人民的富裕幸福提供众多的生物量。同时维护这片大绿洲的生物兴旺,也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贡献。然而,全县山地面积大(中、低山占65%、岩溶地占10%、丘陵占15%),坡度陡,降雨多(年降雨量为1200~1800mm)且相对集中(4~6月降水量占50%)。一旦土地失去植被保护,极易水土流失,造成水患灾害,生态平衡十分脆弱。据初步统计,水土流失面积已占全县总面积的18%,每年冲走表土100万t,黄泥水危害稻田近万亩。黎平的大部分区域属长江水系,部分为珠江水系,全县每年流入江河水库的泥沙量达100多万t,使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地区河流每年淤高2cm,长此下去,40、50年后,如双江电站、八舟电站等,水电站将不能发电,必须清除河底淤泥,这将耗费一笔巨大的资金。由于天然林逐年减少,水土流失加重,河床普遍提高,进一步抬高了洪水水位,减少坝内汛期的调蓄能力,使得沿河两岸的一些农田被水淹没,一遇大雨便泛滥成灾。一旦久晴,便出现旱灾,有的年份,不少地方连群众饮水都出现困难。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和自然生态平衡,它们之间有着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一面,也有相互矛盾的一面,我们的任务在于扬长避短,因势利导,发展林业生产,促进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

3深刻理解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矛盾性和协调性

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和生态平衡的脆弱性,决定着黎平发展高位芽植物生产的必然性和必要性。然而,林业怎样发展才能既为全县建设提供大量的生物量,将山区的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又能发挥森林在治理国土,改善生态条件,维护自然生态平衡的生态效益?纵观世界各国林业的发展,大体上存在着3种方式。第一是木材经济效益方式。以生产最大限度的木材或林产品作为发展林业、经营林业的主要目的,用生产多少木材或多少林产品作为估量森林价值的主要依据。至今在许多国家仍采用这种方式。第二是生态效益方式。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由于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环境质量日益下降,植被破坏后大自然的报复接踵而来,森林的生态效益论便应运而生。他们主张发展林业经营森林的主要目的在于生态防护,以提供多少生态效益作为估量森林价值的主要依据,对森林的生态价值定量化。例如日本1972年对森林的生态效益估量为一年内涵养水源2300亿t,防止水土流失57亿m3,供给氧气5200万t,栖息鸟类8100万只,一年的森林生态效益高达12.8万亿日元,相当于同年国民生产总值的13.8%,农林渔业产值的2~6倍。1998年第二次评估中,加入了保健、疗养、保护野生动物、防治大气污染等,所有生态效益合计75万亿日元,相当于日本的国家预算总额。芬兰估量森林的环保价值相当于木材的三倍。瑞士已将全部人工林天然化,不求生产木材,只注重生态效益。显然,森林的生态效益远远超过直接的经济效益,这说明森林的主要功能是保障国土生态安全,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健康。第三是森林效益协同论方式,主张林业建设应为治理国土、维护人类美好的生活环境以及整个国民经济服务。发展林业、经营森林应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使它们协同一致。称之为森林效益协同论。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既是矛盾,又具有统一性,对于当今的林业可持续发展理论,正确认识到发展经济和提高生活质量是人类追求的目标,在由经济与环境所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中,坚持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观点,坚持正确的发展道路那么就一定能取得经济、生态效益的最大化。森林效益协同论方式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并在逐步实践中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在“协同论”方式内部现在已出现“最佳结合理论”、“多用途森林利用理论”、“木材培育理论”等林业发展模式。在宏观控制上以及在林业中等发展水平的国家对木材培育理论模式越来越容易接受。因为,在同一地段上既要发挥森林的最大生态效益,又要发挥森林的最佳经济效益,本身是矛盾的。在一般的生产技术水平下,大面积实施是困难的。如果在林业用地和现有森林中,划出一部分立地条件最好的地方发展木材生产,施行集约经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用少量的地生产出大部分木材。而其它的大部分林业用地和森林主要作为生态效益林,只生产少量木材,这样在具体地段上将生产木材和生态防护分离开来。在大范围内使生态效益和生产木材协同起来了,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解决了木材生产。新西兰采用这种木材培育理论模式,只用了全国林业用地10%的土地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实行高度集约经营,生产出全国所需木材的80%以上。而将占林业用地80%以上的森林列为生态效益林,仅生产少量木材。党的“十”报告中关于“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提出: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生态产品是“十”报告中提出的新概念,为百姓提供更多生态产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源、宜人的气候、舒适的环境,这些都是生态产品,都与林业发展息息相关。为此,必须加快扩大全县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覆盖率,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生态保障,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生态产品,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要创新经营机制,大力发展承包经营、农户联营、公司加农户等多种造林组织形式,鼓励和引导广大企业、农民和社会各界组织投入营造林之中,在指导思想及战略措施上为黎平县林业的发展指明方向。

4黎平林业的振兴应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协同发展的方向

黎平林业的发展应立足长远和未来,强化资源优势,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林业的经济社会竞争力,构建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主体、功能完善、系统稳定、空间布局合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生态环境。深化林业改革,坚持科技兴林,实施森林分类经营,在加强生态公益林体系建设的同时,积极推进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机制建设,明晰产权,强化森林资源市场配置,加快商品林基地建设,放手发展非公有制林业,建立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促进林业在山区经济发展中发挥主体作用,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带动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同时要制定和实施森林经营方案,严格控制木材采伐量,以保持森林资源年消耗量低于生长量。要大力开展科技兴林和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大力发展“两茶”产业基地建设。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提前做好战略规划和准备,全力以赴,精心组织,超前安排。根据全县《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要求,黎平林业的发展,既要凭借地理位置的优越性,认真建设好速生丰产林基地、“两茶”产业基地、珍贵树种基地和特色经济林产业基地,生产出大量木材和林副土特产品,将山区的自然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让人民富裕起来。又要考虑黎平自然生态平衡的脆弱性,在各大江河、水库的周围建设好生态防护林,发挥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环保功能。同时,要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和森林旅游业,使黎平这颗位于贵州东南部的绿宝石,能为全省生物的繁荣,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发出更灿烂的光芒。所以,黎平林业应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协同发展的路子,应朝着这一方向发展。具体来说,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4.1借鉴木材培育理论,认真建设好速生丰产林基地

黎平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乔木生产快,又是贵州省特有的速生丰产、优质用材树种杉木的中心产区,是发展速生丰产林的好地方。贵州省委、省政府已将黎平列为全省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的主产区之一,全县的杉木年产量约占全省的1/10。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是加速该县林业发展的重大工程,其目的在于尽快扩大森林资源,为国家提供商品木材,缓和木材供需矛盾,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效益。它是通过良种壮苗和集约化经营措施,定向为制浆、造纸、人造板等林产工业和建筑、家具、装修等行业提供原料或大径级用材的林分。速生丰产用材林与一般的人工林相比,在经营目标、资源投入和经营方式上有根本不同,它具有单位面积投入高、木材培育周期短、单位面积产量高、经济效益显著的特点。要选择最好的立地条件和最适宜的优良树种,营造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要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实行定向培育、集约经营,缩短林木生长周期,提高单位面积的森林蓄积量和经济效益,建成可靠的商品林基地。速生丰产用材林原则上年蓄积生长量应达到15m3/hm2以上。从全县大力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的情况看,1976~2010年35年间,该县共建成万亩以上基地林16片,千亩以上基地林105片。“十二五”期间,黎平县将在建设好生态公益林的同时,大力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等商品林基地。实行定向培育,加大引进外资和积极争取信贷资金建设商品林基地的步伐,建设以杉木、马尾松等树种为主的工业原料林基地。按照该县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总体布局,速生丰产商品用材林建设实行人工造林与培育相结合,建设工业原料林基地总规模2万hm2,其中:新建0.67万hm2,现有林培育1.33万hm2。安排重点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的乡镇有:孟彦、高屯、德凤、九潮、双江、中潮、德顺、洪州、水口等15个。

4.2加大“两茶”产业基地建设步伐促进林业快速发展

近年来,黎平县加快了茶叶和油茶基地的建设速度,每年发展茶叶基地0.13万hm2,油茶基地0.1万hm2、油茶低改0.04万hm2。

4.2.1茶叶基地建设概况及发展规划

茶叶种植从1975年开始集中连片发展,到2013年全县有茶园面积1.6万hm2,其中:幼龄茶园0.71万hm2。主要品种为:福鼎大白茶群体、福鼎大白茶无性系、安吉白茶、铁观音、黄金桂、龙井43号、龙井长叶等。孟彦、高屯、德凤、茅贡、岩洞、洪州、雷洞等乡镇的土壤含硒(Se)量较高,土地肥沃、土层深厚、生态植被良好、无污染,是发展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有机茶生产和含硒茶开发的最适区。黎平生态环境优越,茶叶品质优良,春茶上市时间早,名优茶外销市场空间大。按照高标准、规范化的要求,建设无性系良种茶叶生产基地。引进适宜发挥本地产品特色的无性系良种,重点推广福鼎大白茶、龙井系列等部级良种,扩大本地特色良种种植规模。加快良种的引进、培育和推广,全面推进茶叶良种化和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种植工作。开展“无公害生产示范基地”创建活动。由茶叶产业局和农业局专人负责,加强对农药、化肥和植物激素等投入品的管理,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建立无公害、绿色和有机茶生产基地,并使这些基地成为区域产业带的核心和品牌依托、技术示范基地。预计到2020年,全县茶园种植面积将达到2.53万hm2。

4.2.2油茶基地建设概况及发展规划

油茶是黎平主要的食用木本油料树种,全县有油茶林近1.41万hm2,集中分布在南、北两个片区,北片区为高屯、敖市两个镇,东南片区为肇兴、水口、雷洞、龙额、地坪五个乡镇。北片区属丘陵,地势平缓,是培植和扩展油茶林的理想地带;东南片区属低山,气候温和,全县油茶林70%的面积集中在这个地区,增产潜力大,而且又是田少人多的少数民族人口聚居的贫困乡村。近年来,黎平县高度重视油茶的发展,加强了对低产低效油茶林的改造和科技栽培示范基地建设的工作力度,有效地推动了油茶的良性发展。2000年随着天保、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在科技支撑单位南京林业大学的协助下,从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科所油茶实验林场引进油茶优良品系:长林3号、4号、21号、26号、40号、53号、56号等13个品种,引进湖南省茶科所选育的优良品系和本省(地)的优良品种,已在全县推广栽培试验示范,栽培面积0.04万hm2。采穗圃也进入了采穗期,每年可提供优质穗条数百万支。2012年,在全县油茶林发展规划中,对低产油茶林改造,提高油茶产量进行了部署,并要求在此期间每年完成0.1万hm2的新建高产油茶林、0.04万hm2的油茶低产林改造。采取向国家申报立项、银行贷款、地方、个人、企业等多方筹措资金的方式实施。预计到2020年全县油茶林面积将发展到2.13万hm2(其中:新造1.29万hm2、低产低效林改造0.67万hm2)。

4.3加快珍贵树种发展是维护木材供应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重大举措

黎平县是“国家珍贵树种培育示范县”,境内自然分布的乔木树种共有87科近500种,其中珍贵树种有42种之多。由于珍贵树种其材质具有硬度高、密度大、颜色深和纹理美观的特点,木材材质优良、具有特殊用途、市场上稀有、经济价值高,可用于制作高档家具、高档乐器、高档工艺品等实木制品及高档装饰、装修材料。该县具有优越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种质资源,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林地广阔,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雨热同季,干湿季分明,无霜期长,植物生长快,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林木生长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5~2倍。适应人工栽培的珍贵树种有近百种,珍贵树种资源丰富,许多珍贵树种都有发展成大产业的潜力。从2001~2013年全县通过国家重点工程造林项目营造珍贵树种人工林总面积达0.33万hm2。与煤炭、石油等资源一样,珍贵用材树种资源也是关系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战略资源,而且珍贵木材是唯一可再生的战略资源。目前,黎平县珍贵用材树种的资源主要依靠采伐天然林,人工培育珍贵树种资源的工作从2001年才开始启动。人工栽培的主要珍贵树种有:楠木、荷木、香樟、含笑、红豆杉、黄柏、檀木、桂花、银杏、柳杉、厚朴等。珍贵树种是城镇绿化、村寨绿化、公路绿化及单位园区绿化的主要推荐树种。为提高全社会对珍贵树种基地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充分调动广大群众造林育林的积极性,利用报刊、有线电视、各种会议等媒体开展宣传活动,并发放资料宣传珍贵树种的经济价值和发展潜力,激发广大群众的栽培热情。通过宣传发动城镇居民和乡村农户在房前屋后零星种植珍贵树种,20、30年后经济效益一定相当可观,种植珍贵树种就是培育“绿色银行”、“藏富于林”。加快发展珍贵树种是调整林业产业结构、促进山区经济发展、帮助山区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重大举措,要不断强化组织领导、统筹安排、合理布局、抓好示范、循序渐进,积极鼓励种植珍贵树种。充分发动群众利用自留山、自留地或“四旁”地种植观赏价值、经济价值高的珍贵树种,带动产业发展。预计,到2020年全县的珍贵树种造林面积(含零星栽植按1500株折算1hm2统计)将达到0.53万hm2。

4.4加强特色经济林产业基地建设,促进林农脱贫致富

黎平的经济林建设,除调整巩固原有的茶叶、油茶、油桐、楠竹等基地外,要借鉴水果之乡从江、榕江等县的经验,既发展板栗、茅栗、核桃等干果类,又要发展柑桔、椪柑、杨梅、桃梨、葡萄、枣、柿、蓝莓等水果生产,使一年四季均有新鲜果品上市。尽可能地利用山区得天独厚的的生态环境和生物资源,发展五倍子、天麻、杜仲、茯苓、金银花、金钩藤、太子参、桔梗、百合及香菇、木耳、玉兰片等名、特、稀林产品,使山区的林农迅速地富裕起来。只有充分利用该县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物种资源,建设特色经济林产业,才能为实现绿色经济强县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物资基础。该县绝大多数林农生活在山区半山区,靠山、吃山、养山,希望在山、致富在山,有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强烈愿望,发展特色经济林是实现摆脱贫困,达到富裕的有效途径之一。这充分说明,只要开发和发展全县的经济植物资源,就可以尽快将山区的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使偏远山区的人民迅速实现脱贫致富。

4.5运用森林的次生演替规律,建设以天然林为主体的生态防护林

4.5.1大力恢复和营造水土保持林及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是为防止﹑减少水土流失而营建的防护林。是水土保持林业技术措施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作用表现在:调节降水和地表径流。通过林中乔﹑灌木林冠层对天然降水的截留﹐改变降落在林地上的降水形式﹐削弱降雨强度和其冲击地面的能量。黎平县处在一个特殊的地理位置,清水江(属长江水系)和都柳江(属株江水系)的分水岭两侧,雨水十分丰富。因此,应在育洞河、孟彦河、八舟河、亮江河、双江河、洪州河、南江河以及各大、中型水库的集水区,划出一定面积为水源涵养林,河流两岸的山坡应划为水土保持林。采用造、封、改、补等措施,恢复和扩大森林植被,提高生态防护效益和林分质量,遏制水土流失,改善区域自然生态环境,打造河流两岸水资源保护绿色生态屏障。以防止水土流失及水源减少等现象,即建立完整的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体系。

4.5.2建设好自然保护区,繁荣亚热带的生物种源按森林生态系统的观点,森林是以木本植物为主体的一种生物群落,有着丰富的生物资源。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研究自然资源的重要场所,是人类认识自然、拯救和保存某些濒于灭绝的生物物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科学基地。它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防风固沙、改善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黎平地处典型的中亚热带,在僻远山区,还零星保留着一些常绿阔叶林的顶极群落或原始天然次生林。这些森林中的每一个生命类型,都经历了漫长的发生、发展和演替序列才形成了向今天这样一个高度复杂和多样化的森林群落,并达到了与周围环境的相适应、相平衡的状态,它们的面积仅为全县山地面积的0.5%,却保存着数百种高等植物,几十种哺乳动物和几十种鸟类以及10来种古老孑遗植物,是国家资源中的宝贝,应列为保护区,严密地保护起来。它们是南泉山风景林、太平山楠竹林、乌嘎冲鹅掌楸天然林及弄相山原始森林等,都是保存得较为完整的原始天然次生林。现已列为全县的重点保护区,禁止砍柴、守猎,禁止挖坡种地。其目的就是为了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4.5.3建设好生态防护林生态防护林是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为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减少污染所经营的天然林和人工林分。它是以防御自然灾害、维护基础设施、保护生产、改良土壤、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等为主要目的的森林群落。黎平广大山区以木本植物为主要家用能源,森林资源消耗量大,然而,全县山区溪流峡谷,坡降大,具有丰富的水利资源,是发展小水电的好地方,宜建立以林蓄水,以水发电,以电代柴,以电促林的良性循环,改变山区的能源结构。生态防护林应以封山育林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为主,人工造林与天然更新相结合,尽量少动土或不动土。亚热带季风湿润地区树木生长快,生物再生能力强,只要健全封山育林制度,运用森林的次生演替规律,进行适当的人工促进,森林恢复是很快的。

4.6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早在退林还林工程实施初期,黎平县便开始着手森林复合经营模式的探索,并以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为契机,大胆进行了“林-茶”、“林-竹”、“林-药”、“林-菜(森林蔬菜)”、“多树种混交”等5种复合经营模式的尝试,并获得成功,林地增效明显。这5种成功的造林模式,2004年被省林业厅录入《全省典型的退耕还林治理模式》一书,在全省进行推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农民参与林业建设的积极性进一步高涨,对森林、林地的经营性、整体性、效益性和长远性的意识逐步增强。为提高单位面积林地产出,缩短林业经营周期,实现远近结合、以短养长的目标,部分具有一定市场经济观念、思想认识先进的农户开始积极主动探索立体、复合型林业经营模式,大力发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部分种、养殖具有一定规模的农户在项目、资金、技术上得到林业、农业、扶贫等部门的积极扶持,少数已成为发展林下种养殖经济的示范户和典型户,通过示范和典型的辐射带动作用,有效推动全县林下种养殖经济的整体发展。据2012年统计,全县共利用森林资源发展林下经济面积近1.33万hm2,实现林下经济收入4.5亿元,带动农户受益近5万户。按照“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分区布局,突出特色,发挥优势,讲求实效”的原则,认真做好全县林下种养殖经济的发展规划,积极引导林下种养殖经济向“一村一品种、一乡一特色、一区一优势”的方向发展,明确思路、确定目标,因地制宜,宜养则养、宜种则种,多角度、深层次地发掘林下种养殖经济的发展潜力。下一步主要规划在三个方面:一是林下养殖:利用黎平县丰富的森林资源发展林下养家禽(鸡、鸭、鹅)、牲畜(猪、牛、羊、兔)、蜜蜂、蚯蚓、珍贵野生动物(野猪、蛇)等及其产品初级加工。林下养殖可重点推广“茶-鸡”模式,利用茶叶林面积1.03万hm2,油茶林面积1.2万hm2。通过茶叶、油茶与鸡共生关系,促进生态经济双丰收。计划从2013~2020年,每年发展规模60万只(头)。二是林下种植:利用林间空地和林下土地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用林间空地发展种植中药材:百合、太子参和丹参等;发展林下薇菜、折耳根等野生疏菜种植;发展林下野生茶叶种植;发展林下香菇、平菇、木耳、松木菌等菌类栽培。计划从2013~2020年发展规模达到1.33万hm2。三是林下采集:开发利用县境内近0.67万hm2竹林资源,计划从2013~2020年实现年采集竹笋3000t,并引进龙头企业加工带动,产值达1亿元。

4.7利用林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

林业生态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8-0032-01

一、引言

现代林业发展不仅能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还能够有力的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为人们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环境保护意识增强,生态文明建设观念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不仅要加强环境保护,还要重视现代林业发展,从而美化环境,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下面将对该问题进行探讨分析。

二、现代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要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遵循规律,重视科学技术的运用,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建立起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最终形成和谐共生良性状态,推动人类社会和谐发展。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必须注重采取多种措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其中采取措施促进现代林业发展是其中的一项重要策略。现代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现代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林业是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主体,恢复生态环境,治理荒漠化、水土流失等问题,都离不开现代林业建设。建设现代林业能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防风固沙、美化环境,为人们生产生活创造良好环境,进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推进创造有利条件。

2.现代林业是生态产品生产的主要阵地。由于受到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科学技术等方面制约,生态产品存在短缺现象,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日常需要。而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加强生态产品建设工作,必须注重采取措施进行造林绿化,加强现代林业体系建设,美化环境,保护周围生态安全,从而推动生态产品生产建设,提高生态产品生产能力,进而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动力。

三、推动现代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

正因为现代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如此密切的联系,因而今后在实际工作中,应该认识二者的密切联系。并采取相应措施,推动现代林业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具体来说,笔者认为今后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采取相应的对策。

1.重视林业资源的保护与管理。近年来,在各级林业主管部门的努力下,森林保护管理工作不断增强,森林面积出现增加趋势,森林质量也出现稳步提高的情况,这些成绩的取得,不仅推动了林业的发展,还为生态文明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城市化进程中,森林破坏,森林面积不断减少的情况依然存在。一些地方在进行工程建设中,非法占用林地,改变林地用途,破坏森林资源,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影响林地发展,还对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产生阻碍。为此,必须转变这种情况,认识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工作。对建设项目使用的林地,应该严格按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方案进行,严格控制用地规模。对毁林开荒、非法占用林地的行为应该进行严厉的打击,对破坏林地的行为应该责令当事人恢复。扎实推进地方政府林地增长指标年度考核工作,将森林数量的增减、质量升降、管理好坏等纳入目标考核内容,明确各部门责任,确保森林保护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将森林资源保护作为现代林业建设与发展的中心任务,提高森林资源保护水平,有力的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2.加大对现代林业发展的投入。发展现代林业,离不开资金的投入,因而必须加强政府资金投入,确保生态工程建设配套资金落实到位,从而顺利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首先,要建立林业生态建设投入保障制度。中央和地方政府要加大对林业生态建设资金投入,并做好预算工作,确保资金稳步增长,满足林业生态建设需要。其次,加大林业基础设施投入。包括林区部门机构、道路建设、饮水设施等建设的资金投入。将林木种苗、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等纳入规划建设体系,并在资金上予以倾斜,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最后,建立生态补偿和商品林补贴制度,安排专项资金,促进生态公益林和沿海防护林建设。完善现代林业发展市场体系,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现代林业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3.重视现代林业科学技术运用。加强林业科学技术攻关,着重加大对生态建设、资源高效利用、林业生物产业、林业生物能源等关键技术研究,为现代林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其次,提高科技成果应用水平。建立林业技术推广体系,完善各级推广机构,建立完善的林业技术推广服务网络,为林业更好的发展提供保障。最后,重视林业科技服务平台和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林业实验室、质检中心、新品种测试基地建设。建立林业示范园、示范基地,推动林业科技进行,促进现代林业建设与发展。

4.注重环境保护与环境污染治理。发展林业过程中要重视环境保护工作,避免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出现。对出现的环境污染也要及时采取措施处理。促进现代林业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创造有利条件。

四、结束语

总之,现代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今后在实际工作中,应该认识到它们之间的密切联系,并根据具体工作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重视现代林业发展,从管理、资金投入、科学技术运用、环境保护等方面采取有效对策,有力的促进现代林业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赵树丛.中国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J].国土绿化,2013(7),5-8

林业生态论文篇(10)

农林复合经营虽然具有悠久的实践历史,但真正从理论上对其展开研究却是最近数十年的事。最早提出“农林复合经营”这一专业术语并被广泛接受的是国际农林复合经营系统委员会首任主席King,他于1979年将其定义为:一种采用适于当地栽培实践的一些经营方法,在同一土地单元内将农作物生产与林业和(或)家畜生产同时或交替地结合起来,使土地生产力得以提高的持续性土地经营系统。在此之后,大量的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角度提出了各自不同的定义,如在1982年的《农林复合经营系统》的创刊号中就列举了多达12种定义。〔4〕这些定义尽管不尽相同,但它们都反映了农林复合经营的一些共同特征。首先,其表现形式为复合型的农业生产系统。与常规农业生产经营对象单一不同,农林复合经营是以多年生木本植物为基础,同时还包括农、牧、渔等一种以上成分,从而在同一土地单元上构成了一个多组分、多层次、多时序的复合生产结构。这一系统不仅产出第一性农业生物产品如粮食、蔬菜、药材、食用菌等,还产出第二性产品如家禽、家畜和水生生物等。同时,还能收获相应的林产品如木材、薪材和水果等。其次,其实质是对土地单元综合和可持续的利用。农林复合经营系统根据生态学原理,将不同的动、植物科学地组合在同一土地单元上,充分地利用它们之间的互利共生性来实现系统内资源和能量的循环利用。如胶-茶-鸡复合系统就是利用橡胶树保障了茶树的喜荫性,通过鸡群啄食害虫,鸡粪给植物增加有机质营养,树下成为鸡群良好的活动空间等,从而维护了整个生产系统的稳定性,实现了单一土地资源的综合和可持续的利用。最后,其目的是为了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农林复合经营系统是一个人工生态系统,其最终目的是为人服务的,所以追求良好的经济效益是其应有之义。该系统利用各组分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区别与联系,最大限度地追求系统产出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同时,该系统通过系统内资源的循环利用实现了“无废弃物的农业”的目标,从而很好地维持了生态平衡,并实现了地力常新。

2.中国农林复合经营的发展历程

中国农业生产有着悠久的农林复合种植的传统,形式多样的林粮间作、林牧结合、桑基鱼塘、庭院经营等类型散布于全国各地。这些传统的农林复合经营模式无一不凝聚着先民的智慧,蕴含着朴素的生态农业思想,成为今天我们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宝贵财富。归纳起来,中国农林复合经营大致经历了原始农林复合经营、传统农林复合经营和现代农林复合经营三个发展阶段,在此过程中农林复合经营经历了由自发向自觉、由依据传统经验向依据科学的生态工程进行建设的变化过程。特别是建国后,科学化、有组织的农林复合经营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区域,其建设的侧重点也各有不同,地区性特色明显。50年代初华北地区营造防护林带和林网建设拉开了我国有组织的宏观层面农林复合经营系统建设的帷幕,70年代我国正式开始进行三北防护林体系、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沿海防护林体系、平原绿化工程和治沙工程五大生态工程建设,成为农林复合经营系统在宏观水平上的著名范例,被列为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八项生态工程之一。这些工程把林业和农业、生物技术和工程技术、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很好地结合起来,实现了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70年代以来,在平原区以发展起来的林粮间作最为成功和普遍。初步统计,在林粮间作中采用的树种达150余种,其中以泡桐、枣树、杉木和杨树为突出的代表,特别是农桐间作,不论是其应用范围还是研究深度都达到了相当的水平。林粮间作在河南、河北、安徽北部等地较为普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而在海南、广东、广西等热带地区,则以林-胶-茶人工群落为典型代表,成为农林复合系统的成功模式之一。自80年代开始,我国农林复合经营经历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以江苏里下河的沟垛系统和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态系统为代表。在江苏省里下河地区,滩地开发上实行开沟筑垛,在沟里养鱼和垛上造林,进行林农间作,林牧结合,构成农林牧渔复合经营的沟垛生态系统,提高了土地等资源的利用率,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形成了一个美丽的水乡文化景观。而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和蔗基鱼塘则是湿地农林复合经营的典型,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本世纪初,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持续推进和国务院鼓励发展林下经济的背景下,全国各地因地制宜地掀起新一轮林下经济发展的热潮,林下经济包括林下采摘、林下种植、林下养殖和林下旅游四方面,这其中以林下种植和养殖为典型的农林复合经营形式,2011年全国林下种植和养殖的产值规模达到2134亿元,并且有不断扩大的趋势,这成为我国农林复合经营发展的一个新亮点。此外,我国农民自古就有利用庭院房前屋后的空隙地、自留地进行综合种植和养殖的传统和习惯,他们充分利用庭院的立体空间,进行多级开发,生产多种农产品,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综合利用。当前我国庭院经营发展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种植—养殖—果树”模式、庭院加工业模式、集约化生产经营模式和旅游观光模式等,它们使我国现有约667万公顷的庭院土地成为农村家庭生活和生产的重要补充,与田园经济一起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农户经济。

二、农林复合经营是中国生态农业发展的有效模式

1.农林复合经营契合了中国的基本国情

农林复合经营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农林复合经营给当地农民带来的收益是明显的。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面临着人地矛盾突出的问题。在广大农村地区,一方面,大量的农业劳动人口仍以小农经济的生产模式为主;另一方面,这些地区又面临着经济发展水平低、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而农林复合经营在契合中国国情和缓解这一系列问题时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应性。第一,农林复合经营有效地契合了中国人多地少的国情。我国耕地占世界耕地的8%,而人口则占世界的22%,是一个典型的人多地少的发展中大国。耕地资源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显示,截止到2009年12月31日,我国耕地面积为13538.5万公顷,居世界第三位,然而,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则位于世界第120余位,与此同时,我国快速发展的城镇化也在不断地侵占着宝贵的农地资源。因此,在粮食安全领域我们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土地资源约束。如何充分地利用既有的土地资源以最大程度地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同时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另一方面,农业生产在依赖于良好的农地环境的同时,其本身又在不断地破坏着农地环境,特别是随着化学农业在我国的快速发展,在提高粮食产量的同时也对我国的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损害。十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此背景下,农林复合经营以其在提高生产、改善环境和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方面的巨大潜力,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很好地契合了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第二,农林复合经营有效地契合了我国小农经济生产模式的国情。长期以来我国的农业生产维持着小农经济模式,可以预期,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们仍将保持着这样的生产模式。小农经济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土地细碎化,这导致无法充分发挥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益,效率的提高依赖于劳动力投入下的精耕细作,而这正是农林复合经营所需要的,我国丰富的农业劳动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这样的需要;另一方面,小农生产模式的抗风险能力较弱,而农林复合经营由于采用的是多种生物和谐共生的模式,本身就具有分散风险的特点。因此,正如《我们共同的未来》所提出:“农民可以用混农林业系统生产食物和燃料。在这样的系统中,一种或多种树木可以与一种或多种粮食作物或动物在同一块土地进行种植或饲养,虽然有时它在时间上可能是交错的。这种技术特别是对于小农经济和土地贫瘠的地区尤为适用。”〔8〕第三,我国拥有长期的农林复合经营的传统经验。我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农耕历史的国家,广大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创造出多种形式的农林复合经营模式,它们以林业为核心,把农业、牧业、副业和渔业生产结合在一起,充分利用生态工程的方法和手段建成一个个高效、高产、优质和持续的生产体系,实现了对土地、生产和生活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和最大化产出,同时也维持了地力常新和农业生态环境的平衡。在漫长的农林复合经营实践摸索中,我国先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成功的经验成为我们进一步发展现代农林复合经营新模式可资借鉴和利用的知识体系。

2.农林复合经营体现了中国生态农业的特点

我国农业生产经历了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精耕细作、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的传统农业和依靠化学能源巨大投入的现代农业这样三个发展阶段,现代“石油农业”一方面有效地缓解了我国的粮食危机,另一方面也产生了农业生态环境破坏和农产品品质下降等负面效应。在此背景下,生态农业的发展逐渐受到了重视。在1982年10月举办的全国第一次农业生态经济学术讨论会上,叶谦吉首次提出了“生态农业”的概念;此后,马世骏根据“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生态工程建设原理,阐述了中国生态农业的内涵,认为生态农业是因地制宜,应用生物共生和物质再循环原理及现代科学技术,结合系统工程方法而设计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对比生态农业和农林复合经营的概念,可以发现两者是相通的,农林复合经营很好地体现了中国生态农业“现代、高效、循环”的特点。第一,农林复合经营体现了中国生态农业现代性的特点。生态农业的现代性体现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的应用上。传统农业通过构建自身内部的循环系统,实现了“无废弃物农业”的目标,与此同时,它也存在生产力相对低下、农业生产主要依靠传统经验等不足之处。生态农业将现代科技、知识和信息与传统智慧相结合来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是对传统农业生产模式、技术和方法的扬弃。它一方面保持了传统农业的生态优势,同时又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获得更高的农产品产出。农林复合经营很好地体现了现代性特点,当前大量的生态学家和农学家在对传统农林复合经营实践总结的基础上,对农林复合经营系统的运行机理与作用关系、经济与生态价值评估以及农林复合经营的有效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为优化、改造传统的农林复合经营系统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使新时期的农林复合经营焕发出新的光彩。第二,农林复合经营体现了中国生态农业高效性的特点。生态农业强调要构建一个经济-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依据生态经济的系统性原理,全面组织农业系统内各种资源并使之合理配合,从而实现能量多级、高效的利用。其高效性体现在它关注的是整个系统生产力的提高而不是某一种产品的产出,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综合效益的提高而不是单一经济收益的获取,是要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农林复合经营通过空间层次的复合和时间层面的交错来实现系统的高效产出。空间层次上,利用不同物种间互利共生的关系,在横向和纵向空间上进行多种动植物的合理搭配;时间层面上,利用不同物种生长周期的不同,进行合理的交错种植和饲养。通过这样科学的复合种植和养殖,实现了对时间和空间的最大化利用,从而保持同一地块上农林复合系统的高效产出。第三,农林复合经营体现了中国生态农业循环性的特点。生态农业充分借鉴传统农业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朴素生态学思想,把现代科技与传统农耕经验相结合,全面组织农业内外部资源,充分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自我调控功能和物种间相生相克的原理,实现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达到物质的循环再生和经济与生态良性循环的目的。农林复合经营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强调系统内各物种的互利共生,这种互利共生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物质与能量的循环利用来实现的,一种物种产出的副产品或废弃物往往成为另一物种的能量和营养物质的输入,如在桑基鱼塘中就很好地实现了桑叶养蚕-蚕沙养鱼-塘泥肥桑的物质循环过程,从而既维持了系统的高效产出,又消除了生产中可能的环境污染隐患,保持了生态系统的平衡。

三、农林复合经营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1.加强现代科技在农林复合经营中的应用

农林复合经营模式与技术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我们在重视继承农林复合经营的传统知识和经验的同时,也要适时引入现代科学技术,如生物技术、精确农业技术、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等,对传统农林复合经营系统加以改造,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生态农业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为此需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第一,增加农林复合经营新技术的供给。我国地域广大,各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人文风俗习惯、耕作制度各不相同,这也决定了没有哪一种农林复合经营模式是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因此,我们需要根据区域农业生产条件的不同,因地制宜地研究开发与本地区相适应的农林复合经营模式;另一方面,由于农业科研的最终目的是将其成果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中,因此,在进行农林复合经营系统优化的研究中,要重视其适应性和可操作性,努力地使之成为一项农民易于接受的“傻瓜技术”。第二,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的建设。当前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部门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削弱,这对农林复合经营模式的推广应用,甚至对整个生态农业的发展都是不利的。我们在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研究的同时,更要重视相关科研成果的推广和应用,而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一头联结着科研机构,另一头则联结着广大农户,是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其至少可以发挥三方面重要的作用:其一,对新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产品品种的推广;其二,指导农户生产,随时帮助其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或者协助其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其三,向农户宣传新技术和新产品,组织农民培训,使之尽快掌握新技术的应用,降低其使用新技术的成本。

2.加强农林复合经营技术应用效果的评估

农林复合经营系统本质上为人工生态系统,由于有了人的参与和影响,其运转就可能会产生负面的效应。尽管农业科学家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所提出的最优化农林复合经营模式是完善的,但要想将这些实验田里的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最终还得依赖千千万万的个体农户来实现,而在这一过程中就有可能会出现偏离理想状态的情况发生。这种偏离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囿于农户的知识、能力和耕作习惯等方面的局限性所造成的无意识偏离。如在林-禽复合经营模式中,由于农户的知识和能力的限制而采用了粗放的经营方式,在过高的养殖密度下就有可能造成树根、动物粪便污染等负效应,这就严重地削弱了农林复合经营技术的应用效果。第二,农户为追求更高的经济收益而进行有意识的偏离。农林复合经营系统追求的是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而农户关注的通常仅仅是经济效益,这样一来,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农户就会进行“选择性复合经营”。如当树木收益相对较高时,林-粮间作中科学合理的林木间距和林粮间距就有可能被更高密度的间距所取代,甚至异化为“良田种树”,这就完全地背离了农林复合经营的初衷。为此,我们有必要加强农林复合经营技术应用效果的评估,随时纠正这些生产中的偏差,保证农林复合经营的健康和可持续地发展。

林业生态论文篇(11)

现代林业生态观念,其实质是根据所处地理位置的实际情况,依照自然发展的科学规律,建设并完善目前国内的林业生态系统。其管理过程中的生态观念,不仅体现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同时也在经济发展中有所体现。现代林业的生态化管理则是指运用管理学方面的相关知识,建立完善的、系统化的林业产业,使得林业能够具有生产的能力,同时也能够在平衡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2现代林业管理生态观念的内容

(1)在对当地的林业进行管理之前

相关人员应从全局的角度出发,对林业的管理进行整体规划,之后将其分为若干部分进行具体操作。有些管理部分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或者矛盾,而有些管理部分则并无明显的联系。这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对所划分的部分进行细致的管理,在注重生态建设的过程中,也要将经济效益考虑在内,对投入与产出比进行深入分析。

(2)在对整体规划进行合理划分之后

就需要工作人员根据各个单元的作用、重要程度等,对实施管理的顺序进行确定,从而能够提高现代林业管理的水平。

(3)对于不同地域的林业管理

其所使用的方法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因而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对当地的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全面而且细致的了解,其中包括植被的种类、当地气候的变化情况、温度湿度等。之后再综合各个方面的数据信息,选择合理的方式进行科学管理,在提升当地生态环境质量的同时,获取较大的经济效益。

(4)在进行实际管理期间

其管理方案往往不止一个。因而在对管理方案进行确定时,应根据已掌握的资料,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对生态建设的作用大小进行讨论,对经济效益的多少进行计算,从而确定最为合理的管理方案。

3现代林业管理生态观念的意义

第一,加大现代林业生态化的管理力度,能够实现对动植物的保护,最大限度的恢复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能够为社会提供更多的资源。第二,加大现代林业生态化管理力度,能够满足对环境要求日益提高的人们的需求,使得人们改变原有的消费模式,向着生态旅游、生态消费的方向发展。

二提高现代林业生态化管理的建议

(1)在进行林业生态化管理的过程中

应摒弃传统的粗放式的管理模式,坚持以人为本,吸收相关人才,增加管理中的技术含量,提升林业管理的竞争力。

(2)管理技术的创新固然重要

然而没有高素质的工作人员进行匹配,则其管理水平将依然处于滞后的境地。因此在实际管理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应重视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工作人员相关知识以及生态观念的培训,使其能够对现代林业生态化管理有着全新的认识、更为深入的了解,从而能够充分的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提升其工作效率,加速现代林业生态观建设进程。

(3)在对当地的林业进行管理之前

相关技术人员应对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其中包括当地的降雨量、植被种类、温度变化情况、土壤结构等方面。在综合各方面的数据信息之后,对管理模式进行最终确定。与此同时,相关人员还应对当地人口的数量、层次结构、受教育的程度等进行掌握,从而能够真正了解当地人们对林业的要求,提升生态林业建设的针对性。

(4)在林业的管理过程中

应对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避免造成资源的浪费。林业是其对生态林业进行建设与发展的基础,因而相关工作人员应在完成日常管理工作的同时,对林业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定期为其进行除虫工作,并注重火灾的预防,增加荒漠中植被的覆盖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