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医学信息技术在医学的应用大全11篇

时间:2023-11-11 09:08:23

医学信息技术在医学的应用

医学信息技术在医学的应用篇(1)

计算机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网络技术,主要是利用社会中相对分散的计算机,通过在各个网络、各个功能以及各个通信设备的连接实现的一种数据传输技术。计算机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也是一种通信方式,不仅能够实现较快的运行效率,还能建立可靠的通道设施。例如:他能对声音文件、图像文件、数据文件以及视频等多媒体文件进行传输,从而实现使用者的应用效率[1]。计算机技术在医学方向上的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它在信息的传输和储存上能够方便人们的共享和使用,也能使医院使用者及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从而实现医疗事业的较高水平。

1.2医学信息

医学信息主要研究的是医学方向上的内容和知识,是医学信息在运行和发展中的相关规律和应用方式。根据这种信息的储存和数据的传输,利用计算机的先进技术能够对医疗工作者提供相关的治疗信息和学术方法。在现代医院发展建设中,为了提高医院在社会中的竞争地位,也已经开始利用这项技术的适应,它的实施不仅能将所有病人的信息进行记录,还能方便医护人员的查询和使用,在处理医学信息方向上具有重大作用。

2计算机技术在医学信息处理中应用

2.1医学图像储存和传输系统

利用计算机系统在图像储存和传输上实现应用是医院发展系统化管理和现代信息化建设的主要趋势。这种技术在医学方向上的利用能够将一些医学影像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并在医院系统内部进行传输,从而建立信息量较大的数据库,不仅是医院实现信息技术的主要方向,也是实现高效管理的发展需要。在这种存取和传输方式上,方面医院对信息资料的管理和使用,为医护工作者提供了较大的时间来查询相关的医学信息[2]。图像储存和传输方式的计算技术是将图像资源识别成一种数据化的处理方式,在传统的系统中,它是一种比较低速的,只能实现CT、MT、静态超声图像以及X光线片等图像分辨率较低的储存和传输,该系统的建设是在电话网的基础上实现的。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实现了高速的远程放射系统,改变还传统利用公共电话网的传输方式,而是利用ATM、电信线路以及卫星线路作为主要的传输媒介,不仅提升了传统的图像储存和传输方式,也实现了多种方式和多种领域的创新和发展。PACS在原理和结构上的变化实现了计算机技术为中心的发展和使用,在信息获取方式上,它能够将CT、CR、MRT等数据传输到该系统中,不仅速度比较快,而且实现的精度也比较高。在图像传输过程中,它不仅能通过公用电话线进行传输,还能利用光导通信、微波通信将图像进行传输。

2.2远程医疗

远程医学是实现方式上是以计算机技术,卫星通信技术等多种技术为方式实现的,它在医学设备和治疗方式中具有较大的优势[3]。它能够对比较远的海上、地理位置比较差的地区实现远程治疗的方式,是一种超越空间变化的服务方式。远程医学在应用中主要是远程教育、会诊、保健、护理以及咨询服务等信息项目。它不仅能够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医疗信息,在通信方式上也建立良好的保障。但在传输过程中,如果计算机网络的传输效率比较低,不仅会阻断通信技术的应用,也会降低网络技术实施的质量,从而影响远程医疗的质量。例如,我国实现的无线远程传输在心电监护系统上的应用,利用无线网络,实现了更好的实时传输。在蓝牙技术、ZigBee、WiFi、3G等技术,在智能手机上研发了相关的APK软件,通过各个功能的连接实现了无线心电、血压、血糖等方式的监护,不仅在手机上实现了各个数据参数,而且也实现了远程端的服务器传输,不仅能利用短信的方式提醒患者注意一些事项,还能为医护工作者提供实时会诊的方便性。

2.3医学网络资源

在计算机网络中包含的医学资源也比较广泛,不仅有网络医学中文献的数据库信息、关于医学发展教育的信息,还有医学中各个研究病状的影像、基因数据库等,利用这些信息医护工作者能在计算机应用中通过检索等工作方便查询和了解相关信息。计算机在医学方面的应用创造了多媒体应用的创新,例如:实现远程医学、远程影响的治疗和发展,是网络技术的现实发展和应用,在医学教育方向上就有重大作用[4]。在医学实际教学中,要给学生展示人体的结构、相关疾病的发生条件以及各种疾病的发展过程等教学,传统的教学方式都不能实现,而计算机技术在信息处理方面上,已经将医学中一些图文、视听方面的信息保存下来,利用这些能清晰的了解医学中的主要信息。例如:实现计算机网络资源得教学由比较著名的美国在可视人体教学资源中的利用,这种可视人体主要将男性与女性的尸体在一定的距离之间进行切片,然后利用3D效果建立巨大的人体图像参考,从而使这种参考成为医学临床上的研究和应用。在这些资源信息建立的计算机网址中,还可以对人体结构的数据图像进行二次开发,但由于网络在传输方面的需要,在实际的图像传输过程中并不能保障一定的质量。在神经学临床研究中,哈佛大学将计算机网络中的大脑解剖图谱进行很好的利用,实现了较大的信息资源利用,不仅实现的图像质量比较高,系统的导航性能也比较完善。

3实例分析

3.1应用实例

计算机技术的实施提高了医学在信息处理方式上的效率,在医疗方式中获得较大的应用领域和创新,为医院实现系统化的管理和高效化的工作提供了现代信息技术的改造和应用。计算机不仅仅只是医疗上的利用,在医学信息上的资源、远程方式以及图像的传输和储存上都具有重要作用[5]。在这些应用方式上,不仅给医疗信息的处理带来较大的方便,在处理方向上也实现了科学性和高效性的应用。计算机技术在医疗应用方式上具有较大的影响,特别在信息处理方向上更能直观地表现出来。例如:在医院期间出现了一位冠心病患者,该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女士,年龄在80岁,在冠心病、心绞痛病史上具有10年的历程,在该院治疗期间,已经有两次治疗情况,最后一次的治疗为冠脉搭桥术,产生的治疗结果为良好。

3.2治疗过程

医院在治疗过程中,已经病人以及监护人员的统同意,在治疗方向和过程中进行了全部的实施和跟踪治疗。利用计算机技术收集了该患者大量的电子图像和文档信息,总的数据库信息达到3.234GB的空间储存,这些信息包括患者在实验室检查的数据资料、图像传输资料、病例的过程资料、护理的相关数据以及图像的相关信息等,在这些数据信息采集完成后,医疗工作者能利用计算机技术在整体方式上进行统一的分析和研究,并做好详细的记录和处理过程。在对患者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过程中,医院或患者的监护人在资料处理过程中就可以发现,计算机技术实现的变异性较大,所包含的种类比较多,不论是时间跨度比较大的,种类比较多的数据信息,还是一些不常见的病史或动态数据、三维图像的建立都能进行更方便的保存、查找和传输功能。而且医院的医护工作人员在计算机使用过程中不仅能够熟练地进行操作,在医护团队工作中做到细致的收集和整理,提高医院工作者的工作效率,而且在处理医疗方式中也能达到准确的分析,从而找出相关的治疗方式,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医学信息技术在医学的应用篇(2)

一、背景介绍

护理教学最终的目的是希望学生在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之上熟练掌握各种操作技术,针对于这样一种教学目标,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单纯只利用传统的讲授和操作演示的话,学生可能会因为课程本身的抽象或者是讲授过程的枯燥而无法全面系统的接受。多媒体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最为主要的特点就是能够充分综合利用图、文、声、像等因素,在先进计算机的辅助与控制之下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得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在中医护理教学当中应用信息化技术,不仅能够使得学习过程更加直观准确,还能够根据教学内容及目标来对教学媒体进行进一步的筛选,充分贯彻实施启发式教学,真正有效提高中医护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并结合这样一门学科的特点为今后教学工作的进行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二、多媒体技术等信息化技术在中医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优势分析

1、能够解决课堂难以表达的重点和难点

多媒体技术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能够将文字、动画、声音或者是图片等不同的媒体形式集于一体,这就使得在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的时候表现方式更加灵活多样,更是能够对现实状况进行相当准确的模拟和描述,清晰明了的表现出教室所希望展示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尽可能好的理解中医护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下,由于时间或者是空间的限制,难免会存在一些无法解决的难题,或者是学生难以进行直接操作的内容,这样一些状况的存在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而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与利用则正好非常完善了解决这样一些方面的问题。如教师在对《护理程序》进行讲解时就可以将理论与实物对照演示,并在讲授过程完成以后立即演示病区内护理为病人进行体检、护换交流、收集资料等的实景,这样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就能够增加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对理论知识向实践转化的理解。又如《口腔护理》部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下,由于口腔内部的空间比较狭小,口腔模型又不能够准确表示剖面,往往就会带来一些教学上的困难,但是现代多媒体技术就能够通过动画放大等手段清晰的将口腔内部的结构直接表示出来,这同样有利于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

2、能够增加单位课堂内的教学信息量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下,教师需要书写大量的板书,即便是教师本身的教学效率高,这样一些板书的书写也是需要耗费较长教学时间的,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同样能够较好的处理这样一些方面的问题。在利用多媒体技术之后,教师的板书就可以直接利用投影操作来予以取代,教师在课前就将需要使用的课件准备好,在这样一种状况下,整个课堂内的时间都可以看做是教师的有效教学时间,这样一种变化对于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的贡献都是非常之大的。尤其是对于中医护理教程而言,更需要教师在有效的时间内尽可能的向学生传授多的知识,尤其是一些临床护理的当前动态或者是最新的护理技术等,都需要通过足够多量知识的传输和储备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高职教育所面对的教学对象多是具有一定自学能力的,而且现代社会强大的工作压力也会使得他们有充足的理由和动力不断学习,因此一些学习软件的制作和投入使用就能够对学生的自学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为学生学习知识获取更大的时间和空间。如对于中医临床护理当中的一些基本操作,学生就可以通过对课件当中阐述的操作方法不断观摩和查看来进行熟悉和了解,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来对所学习的技能进行巩固,还能够对需要注意的事项多家熟悉。除此之外,多媒体教学本身固有的性质,也能够对学习的学习兴趣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4、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促进教师继续学习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本身就是一种相辅相成、共同学习和进步的过程,正是因为这样,在应用多媒体技术的过程当中,首先就需要教师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计算机技术,并利用这样一些理论和技术来进行课件的设计和利用。我们国家已经在绝大多数学校当中配置了功能相对齐全的多媒体教师,教学与学生都应当积极的参与到学习的利用的队伍当中来。

三、信息化技术在中医护理教学中应用的不足及对策

在上文当中详尽阐述了现代信息化技术在中医护理教学中应用的显著优势,但不可忽视的是其应用确实还存在着较多的不足之处,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必须客观的面对并采取良好的促使处理之,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到目前为止客观条件仍然受限制,具体来说,就是由于资金的限制,使得教学学校里的多媒体授课所需要的硬件设备配置不齐全,或者是仅有硬件而没有充分的培训使得教师能够胜任新的教学方式,针对于此,学校方面非常有必要抽取一定的资金来对硬件设施进行配置,并对学校教师的计算机水平进行必要的培训。二是学习在长时间的学习过程当中容易产生视觉疲劳,这主要是因为多媒体教室内的光线往往不太好,学生不方便进行记录,时间一长学生就容易产生不良的视觉疲劳。三是教学内容尚缺乏必要的整体性,这同样是因为教师没有能够充分的适应于这样一种教学方式所导致的。

结语:通过上文当中的说明和分析就可以看到,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进步与应用都为现代教育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对教学内容进行展示更是成为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它一方面能够显著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另一方面还能够加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使得护理专业的学生在毕业之后能够更加融洽的参与到工作当中去。

医学信息技术在医学的应用篇(3)

1概念

所谓医学信息,指的是运用科技手段将医疗资源信息化的形式,它包含了人类为了自身健康长寿,而同疾病进行长期抗争的各种经验和智慧。从专业医药学角度来诠释的话,医学信息则是指包括医疗、卫生、大众保健以及药物、用药等信息的全方位的信息。

2医学信息和医院管理的关联

2.1充足的医学信息是医院管理的前提对医院来说,主要资源无外乎人员、物资和信息资源。首先,各类人员进行的各种行动推动了医院的运转,同时人员培训计划还可以增强医院的技术实力,这些都可以转变为医院提升医院实力的资本;其次是物资,包括各种医疗器械和各种类型的药品;第三就是医院的各种数据信息。只有充分合理的利用信息,医院的管理层才能权衡利弊,下达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指令和计划,使医院管理更为有序。

2.2医学信息帮助促进医院的技术水平如今无论哪个领域,想跟上最新、最前沿的技术和理论都离不开信息的掌握,医学领域尤其如此,作为医院,应该为医护人员提供了解国内外最新医疗技术和最新医学理念以及各种经验教训等条件,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医院的整体医疗技术水平。

3将医学信息应用于医院管理当中

医学信息技术在医学的应用篇(4)

中图分类号:TP391.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6-0000-01

Computer Technology Applications in the Field of Medical Information

Cao Lei

(Tianjin Nankai Hospital,Tianjin300100,China)

Abstract:Computer technology in the field of medical information more widely,its value in medical research has also been recognized by the community.It is necessary to review the advanced computer technology in the field of medical information application status.On this basis,the direction of future development and prospects.

Keywords:Computer;Medicine;Information

伴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及知识的广泛普及,其应用的范围也愈来愈广,并且深入发展到科学计算、通信工程、人工智能和信息处理等各个方面。近年来,计算机技术在医学信息领域的应用,成为科研的热点领域,而且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

一、计算机技术在医学信息领域的应用

(一)医院信息系统。医院是为患者治疗和预防疾病的场所,同时还要不断改善医疗技术,提高自身科研水平。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处理大量的原始数据,以为下一步工作提供依据。现代化的医院信息系统指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软件,将各个医院部门的原始数据进行收集、处理、加工和维护,为医院提供科学合理的管理。与此同时要能积极响应所有授权用户对相关信息的各种功能的请求。在医学信息系统的建设中,首先计算机网络技术能够提供组网支持。把地理上的分散的各个医院部门的计算机联系起来,组成一个可以实现共享的整体。其次,计算机的数据库技术可以用来为医院数据提供储存服务。最后数据仓库和挖掘技术通过从数据库中发现有效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加工,为医疗机构的决策者提供决策支持。

(二)网络医学资源。现今在网络上各类的科研机构、高校以及图书馆将自己的资源供应给用户。网上的医学资源也成几何式的增长,社会越来越关心如何能够高效的利用网络获取丰富的医学信息资源。网络上的医学资源丰富,它主要包含两大类医学多媒体资源和医学CAI(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资源。前者指以多媒体的方式,把情景交融、视听结合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多角度的观察对象。同时学生参与性较强,主动学习,有利于形成学生新的认知结构。比较著名的医学多媒体教学资源有美国的国家图书馆的可视人体教学和哈佛大学的网络大脑解剖图谱。标准化的程序设计、改善的网络宽带和丰富的浏览器插件等技术的应用,必将深刻的改变医学管理模式。后者主要应用于医学教育中。网络CAI课件具有很好的界面,交互性强,容纳性好,而且能够适应网络传输的要求。这种课件以往由大学及公司投资完成,以致作为一种教学辅助工具,也只能在局域网使用。但是随着网络应用的发展,一部分的CAI资源也能够在网上使用。目前基于WWW浏览器,CAI课件在网络中的应用范围逐步扩大,网络提供的医用CAI课件种类愈来愈多,必将推动CAI的发展。比较著名的CAI资源有MARSHALL大学的交互病人系统、医学临床病例教学和内科临床病例教学。

(三)电子病历。传统的病历是采用纸质记录病人的健康状况和疾病信息的。这种方法有很多的缺点:医生用笔书写会受到很多主观因素的干扰,影响书写的质量;纸张容易受到损坏,不易保存,查找不便;传统的病历不能由许多人同时阅读,不易实现共享。借助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起来的电子病历则可以改变这种情况。它通过电子设备输入、保存数字化的医疗信息记录。它的主要优点是:电子病历能够储存在海量的计算机空间中,便于保存和携带;医护人员可以利用电子病历,获取患者的信息,在此基础上开展科研,极大减轻工作的力度;计算机网络支持许多家医院在同一时间对同一患者做出诊断,对患者病情进行讨论与研究。

(四)远程医疗。远程医疗是指应用通信和信息处理技术,跨越空间的限制,远距离地传递声音、数据、文件、图片的医疗系统,形成了集医疗、保健、教学、科研、信息一体化的网络体系。当前远程医疗技术包括最初的电话远程诊断、电视监护到通过应用高速的网络技术实现图像、数字和语音的传输,进而可以进行实时的语音和清晰的图像交流。其实远程医疗学从20世纪60年代就诞生了。现在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则使其服务的范围更广,质量更精。远程医疗网使得偏远的人们接受相同的服务,不需要长途跋涉,就能够咨询专家。不同地区的医生依据远程网络的信息可以对患者病情进行会诊,制定精确的方案。而且这种方式能实现远程家庭监护。

二、计算机在医学信息领域的展望

虽然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医学信息领域的应用还是有限的,但是我们看到其前途是光明的。在未来,计算机和医学的联系必将更加紧密,将会产生更多有价值的应用。

(一)人工智能。这里的人工智能指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数据挖掘和机器的学习帮助医疗研究人员分析数据,在制定数据挖掘规则和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按照需要来生成数据信息。由于医院信息系统中储存着大量的原始数据,对研究者进一步做好医学信息研究工作具有重要价值。实现人工智能,帮助研究者从海量的信息中挖掘出有意义的数据就成为研究的重点。

(二)生物芯片。生物芯片指采用光导原位合成或微量点样等方法,将人量生物分子,如核酸片段、多肽分子等有序地固化于硅片、聚丙烯酰胺凝胶等载体的表面,组成密集二维分子排列,然后与己标记的待测生物样品中的靶分子杂交,通过特定的仪器检测分析,从而得到靶分子的数量。在临床疾病的诊断、环境的监测、新药的研发等方面生物芯片有着广泛的应用。

(三)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是医学信息领域的关键环节,它主要包括图像分割技术和三维重建技术。计算机在断层中的应用是其重要的一个方面。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指计算机技术与断层摄影的结合。医生可以通过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精确的将心脏多个断层切面重建影像,图像清晰,密度分辨率高,并能获得三维空间信息。

三、结语

计算机技术在医学信息网络领域的应用是我们的历史机遇。计算机网络将会给我国医疗信息工作带来新的活力,将会促进我国医疗信息工作新的发展,沟通国内外医学信息的交流,继而促进医药卫生事业新的发展,为维护人民身体健康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医学信息技术在医学的应用篇(5)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现代信息技术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数字化信息存储、传输和互动交流等一系列软硬件技术的综合。目前,现代信息技术正带动医学教育技术进行革新,已发展成为当代教育的热点问题。现代信息技术对医学教育尤其是基础医学教育有何影响,现代信息技术如何与医学教育整合,以及信息化的医学教育应该有什么样的标准化体系?这些问题值得深入探讨。对于广大教师而言,不是是否选择而是如何面对的问题,并且要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在医学教育中的作用,并不是配备先进设备,开设信息学讲座和信息技术培训就是信息化了,而是要系统地对教学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最终使信息技术成为辅助学生学习的高级认知工具,并带动教育的全面改革。本文从数字化人体三维模型、数码显微互动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网络在线课程平台、立体化教材、微课制作等方面介绍了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院校基础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1高职院校基础医学课程的特点分析

高职医学教育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教师服务于高职教育,首要任务是明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即高职院校应该为社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不能简单地模仿和套用普通教育的教学体系,也不能成为岗位职业资格培训的附庸。高职医学教育具有技术性、实用性,其主要目标培养的是数以千万的高素质技能性专门医学人才。同时,又具有较强的学科综合性和交叉性,将教育学、医学两门截然不同的学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其社会期望值更高,任务更加艰巨。因此,高职医学教育对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等方面的要求更高、更全面。

我国的《科学技术辞典》将医学定义为“医学是旨在保护和加强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科学知识体系和实践活动。医学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医学所研究的是与自然和社会相互联系着的人。”这一定义充分体现了现代医学模式的特征,反映了当今医学领域的内涵与发展。经典的医学科学主要由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两大部分构成。相对于临床医学而言,基础医学主要包括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内容,是研究人体和疾病现象的本质及其生理病理规律的科学体系,是医学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整个医学发展的基础。基础医学课程肩负着引导学生进入相关医学殿堂领路人的角色,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后续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教学效果。

2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院校基础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2.1数字化人体三维模型(数字人)

尸体解剖和标本观察是解剖教学中最重要的实验手段。但是,随着现代医学教学模式的转变,尸体标本来源匮乏,库存不断减少,学生参与尸体解剖和实物标本观察的机会逐渐减少。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解决解剖教学中的这些矛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成为当前解剖学教学手段变革的重要问题。传统的系统解剖教学通过制作尸体标本供学生观察,标本在使用过程中受场地和时间等条件限制。为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利用计算机三维模型技术辅助解剖教学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数字化人体计算机三维模型是在连续薄层断面图像精确配准数据分割基础上用计算机三维重建软件构建的虚拟模型。可在计算机显示屏或虚拟现实环境中交互显示。在三维模型上可从多角度观察解剖结构的空间位置关系,还显示了一些在标本上不容易立体展示的结构。所重建的结构可以用伪彩色任意搭配显示,可任意旋转观察或录制特定角度旋转的视频。数字化人体三维模型应用于解剖教学中有助于学生在三维空间观察人体器官结构的形态及位置关系,学生还可在课后自主地观察学习,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加强与临床的关系,体现基础医学课程服务于专业的理念。

2.2数码显微互动实验室

传统的病理学实验教学主要是肉眼观察标本和显微镜观察组织切片,这种实验教学方式存在着一些难以避免的缺点。多媒体显微教学互动系统可以避免传统实验教学的缺陷,并具有诸多优点。集电脑、高级显微镜、摄像机、语音系统及网络为一体的显微形态互动多媒体教室可以实现图像、语音的网络互动。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控制一台电脑,可以投影教学;可以直接使用课件进行课堂教学;也可以对采集的显微图像实时观察,观察到课堂上每个学生的显微镜画面,及时发现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导学生改正,有效实施动态分析和讲解。学生可就所观察的病变图像及遇到的疑问通过系统及时主动地与老师进行交流,通过人机对话、师生对话实现教与学的互动。除此之外,还可以实现图片的远程共享和远程教学。显微互动教学与病理网络教学相结合,既达到资源共享,又有助于加强实验课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在教与学的互动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数码显微互动系统强化了实验教学的目标意识,淡化了学科意识,在今后的病理学实验教学中成为了一个重要辅助手段。

2.3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医学实验教学中许多昂贵的实验试剂、仪器设备,由于受价格和自然条件的限制无法普及。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建立虚拟实验室,可以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操作虚拟仪器,观察实验结果。虚拟仿真实验既减少了耗材,又不受场所等外界条件限制,而且还安全可靠。其中模拟仿真教学法在临床医学教学更是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一个合格的医生的培养,必须经过严格的、反复多年的临床基本技能实践操作,但是由于医疗对象的特殊性,许多临床操作不可能让每个学生都在病人身上进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通过仿真人进行模拟实验,替代真人进行基础实验研究,为医学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提高了教学效果。

2.4网络在线课程平台

在教学中,依托网络在线课程平台,坚持“边建边用,以用促建”的原则,根据教材编排,组织章节架构,每节设置《知识要点》(知识卡片)、教学课件、测验及扩展阅读等栏目,每章设置章节练习、案例讨论等内容。在网络在线课程平台建设中,(1)突出临床医学专业特色,(2)从学生出发,精简精致,吸引学生。兼顾了学生专接本及临床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需求,在章节内容及测试练习难度上有一定加强。每章设计案例讨论,将学生由基础引导至临床,也将基础生化与临床实践联系起来。同时充分考虑学生的上网时间和学习兴致,课程内容、栏目设置力求精简、有吸引力,把学生在线课程的学习计入平时成绩,以资鼓励。在实际应用中,也指导学生怎样用,并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及时沟通,在应用中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这对后续课程的学习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

2.5立体化教材

立体化教材就是立足于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平台,以传统纸质教材为基础 ,以学科课程为中心 ,以多媒介 、多形态 、多用途 、多层次的教学资源和多种教学服务为内容的结构性配套的教学出版物的集合,并以满足教学需求和教学能力为目标,促进教学改革的发展。我国在2002年首次提出立体化教材建设的理念。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曾经指出 :“立体化教材是一个新事物,它不仅作为高科技时代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标志,更重要的是实现教学信息化、网络化的途径。立体化教材作为一种新型的整体教学解决方案,将为构建人才培养创新机制提供良好的条件 。”立体化教材的内容包括主教材 、教学参考书 、学习指导书 、电子教案 、电子图书 、CAI 课件 、网络课程 、试题库和资料库等。

2.6微课制作

现代社会科技日新月异,医学的发展也十分迅速,基础医学课程注重知识的灵活运用。基础医学课程本着为专业课服务的原则选择教学内容,推动课程间的交叉、渗透和链接,力争用有限的教学学时,向学生传授尽可能多的知识,使学生能听得清楚、学得明白,能做到知识内容的融会贯通。因此,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入手,结合日常生活,将一些抽象、难理解的知识点,一些与临床关系特别密切的内容,如“高血压”、“痛风”、“原发性肝癌”、等疾病制作成微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基础医学与R床应用的联系,便于学生更好的掌握疾病的发病机理、诊断及治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按需选择学习、反复随时随地学习,既可查漏补缺,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重要补充,收到了更好的教学效果。

3结束语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院校基础医学教学中的应用已经十分普遍,它不仅可以改变传统的医学教学模式,催化教育革新,也可以提高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促进医学教育现代化建设。现代信息技术,利用数字化的信息处理手段,实现了教学环境虚拟化、教学信息网络化、教学信息显示的多媒体化、信息处理智能化。这样高职院校医学生借助有效的信息工具,利用网络环境下丰富的资源探索信息、发现知识和建构知识,主动设立学习目标,使用多样的、有效的信息工具寻找学习资源,并与教师和同学进行实时的交流,学习的主动性大大改善,学习效果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 温洪波.谈现代信息技术对中医院校教学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1(8):113-115.

[2] 刘光久.数字化人体图像和三维模型在解剖教学中的应用[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1(2):210-211.

[3] 郭蕊.数码显微互动实验教学在组织学与胚胎学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4(12):1086-1088.

[4] 方政.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医学形态学实验教学实效[J].西北医学教育,2012(8):661-664.

[5] 卢琼.医学网络教学的应用与反思[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39):255-257.

医学信息技术在医学的应用篇(6)

中图分类号:C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2)34-8219-02

1 概述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卫生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也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同时,信息安全也成了医疗卫生行业不可忽视的方面,加强信息安全不仅要依靠安全产品,更要依靠专业人员进行合理的规划和科学的管理。但目前医疗卫生行业往往忽略了信息安全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调查显示,我国医疗行业专职信息技术人员呈现人员比例小、人数少、学历低、知识结构不合理等特点[1]。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与医学信息管理专业每年的毕业生规模有限且实践能力欠缺有关。因此,对于开设医学信息管理专业的高校来说,要想培养出更多符合实际需要的专业人才,如何根据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充分整合教学资源,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将使其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2 医学信息管理专业概述

医学信息管理专业以医学信息为背景,兼顾医学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学等学科的学习,主修信息技术类、管理类、医学类、图书情报类的主干课程[2]。以某医学院校的医学信息管理专业为例,其主要学习的课程有: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库原理、C++程序设计、VB语言、管理学原理、医学信息概论、信息组织、信息检索、主题标引、信息分析与研究、知识产权、管理信息系统、医院信息系统等。通过该专业的系统学习,旨在培养具有医学专业知识、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知识、信息科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这类人才既能满足医药卫生领域对信息服务、信息研究与咨询的独特专业需求,又能适应其他各类信息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的信息部门对信息人才的需求。

因此,医学信息管理专业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较强,在信息技术类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往往会需要不同的硬件要求和软件环境,并要求学生掌握根据不同的环境处理各类问题的能力。但目前多数高校的现有的软硬件配置达不到学生实践的要求,特别是在涉及计算机的实验教学中更是经常会遇到此类问题。如何能在不投入更多的硬件和软件的情况下解决这些类问题,虚拟机技术则是一个不错的应用选择,且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该技术的应用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 虚拟机技术及其在医学信息管理专业相关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3.1 虚拟机技术

所谓虚拟机就是在计算机硬件基础上通过软件技术模拟出来的具有完整功能的计算机系统。通过虚拟机软件,可以在一台物理计算机上模拟出一台或多台虚拟的计算机,这些虚拟计算机拥有自己的CPU、内存、硬盘、和网卡等硬件设备,就像物理计算机一样工作。可以给虚拟计算机硬盘分区、安装操作系统、安装应用程序、访问计算机网络等,且不会影响真实硬盘上的数据,甚至可以将多台虚拟机连接成一个虚拟的局域网[3]。实现虚拟机技术的是虚拟机软件,目前常用的虚拟机软件有VMware和Virtual PC[4]。利用虚拟机技术的上述特点,可以利用高校目前有限的计算机设备,完成更多的信息技术相关的实验教学,并能确保教学质量,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现结合医学信息管理专业的计算机相关课程的实际实验教学工作,对虚拟机技术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

3.2 虚拟技术在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⑴存在的问题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计算机实验室为保证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一般都安装有硬件保护卡来维护。在计算机机房的管理中,一般不允许学生对计算机进行BIOS 设置、硬盘分区与格式化、各类操作系统安装及比较等实验。

⑵解决方法

利用虚拟机技术可以在物理计算机上模拟出一台或多台虚拟的计算机(虚拟计算机拥有自己的CPU、内存、硬盘、和网卡等硬件设备)的特点,学生可以在一台安装有虚拟机软件的计算机上很方便地完成BIOS 的设置、硬盘分区与格式化等实验内容,同时在安装有虚拟软件的计算机上可以同时安装各种操作系统,如Linux,Windows 系统,OS/2,Solaris,Apple OS 等,学生可以很方便的在多个操作系统间切换,实现各个操作系统的应用比较。这样通过虚拟机技术的应用,可以在计算机基础相关课程的实验教学中给予学生更多的动手机会,有利于其实践能力的培养[5]。

3.2 虚拟技术在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⑴存在的问题

在计算机网络的实验教学中,以太网的组网、IP数据包的截获分析、网络中操作系统的综合安全设置、网络安全攻防等相关实验教学内容,经常需要多台计算机组合。且在上述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需要改变计算机、交换机等设备的配置,可能导致计算机实验室的网络出现问题或是瘫痪,从而影响其他实验课的正常进行。目前,高校的计算机相关的实验课一般都是人手一台计算机,且实验用机也不允许学生对其进行综合配置,更不可能让学生对实验室中的交换机进行配置,因此,不利于上述实验课内容的顺利开展。

⑵解决方法

利用虚拟机能够提供逼真的硬件环境的特点,针对以太网的组网、IP数据包的截获分析、网络中操作系统(Windows NT/ Server 、Unix、 Linux 、NetWare)的综合安全设置、网络安全攻防等相关教学内容,可以在安装有虚拟机软件的计算机上演练,使虚拟机之间甚至与所在网络中的其他机器之间进行通信。在计算机网络实验课中,可以把学生们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通过在安装有虚拟软件的计算机上设定不同类别的MAC地址和子网掩码来模拟多种网络环境;同时可以分工合作配置各种服务器,实现网络中不同的服务角色;也可在一台安装有虚拟软件的计算机上安装多个操作系统组成一个虚拟的网络环境。

3.3 虚拟技术在程序设计与数据库相关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⑴存在的问题

在程序设计与数据库相关课程的实践教学中,往往需要把程序设计与数据库结合在一起进行实验,且一般需多次连续开关计算机进行实验,但因高校机房内的计算机大多都安装有硬件保护卡,重启计算机后,之前所做的程序设计与数据库设计的数据会全部丢失,这样不但能保证实验的连续性,并且每次实验都需要重新配置测试程序与数据库的连接,不但浪费了学生的实验时间,也为教学的顺利开展带来许多不便。

⑵解决方法

利用虚拟机软件容易备份、易安装的特点,通过备份当前的实验状态来保存已完成的实验数据,可以方便地把已完成的实验备份拷贝到自己的移动存储中,下次实验时再拷贝至实验用机上,这就实现了实验的连续性,也不必每次进行程序与数据库配置测试。同时,学生课余时间也可以利用自己的计算机把移动存储中的备份拷贝下来,有利于进行实验的复习与回顾。这样既达到了实验的目的,又节约了实验时间,为相关课程的教学带了许多的便利,增加了学生进行有效实验的时间和机会。

3.4 虚拟技术在信息系统教学中的应用

⑴存在的问题

信息系统相关课程的实践教学一般都要涉及到信息系统的搭建和功能操作演练,例如医院信息系统(HIS)、电子病历系统(EMR)、医学实验室信息系统(LIS)、医学影像信息处理系统(PACS)等,其系统结构一般是C/S或B/S结构,这两种结构信息系统的模拟都需要硬件配置和软件环境的调试。

⑵解决方法

采用虚拟机可以模拟所需要的硬件如服务器、医生工作站、护士工作站、交换机等设备的特点,无需购买服务器、交换机、工作站等硬件设备,即可以完成这些模拟实验的教学,又给予了学生实际动手完成信息系统的搭建和演练的机会,从而达到了实验教学的目的,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4 总结

通过把虚拟机技术引入到医学信息管理专业计算机相关课程实验教学中,模拟出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一些硬件配置和软件环

境,减少了实验课程中对物理设备的依赖。虚拟技术的应用不仅使相关的课程的教学内容更加直观生动,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真正实现个性化的实践操作,锻炼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其毕业后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打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杜方冬,孙振球,饶克勤.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水平的实证分析与发展对策探讨[J].情报杂志,2009,28(5):42-47.

[2] 张利江,张帆.医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课程设置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2):128-130.

医学信息技术在医学的应用篇(7)

R-4;TP3-4

计算机技术是一种新型网络技术,主要是利用社会中相对分散的计算机,通过在各个网络? 各个功能以及各个通信设备的连接实现的一种数据传输技术。在现代医学处理过程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信息处理的主要手段,计算机技术的有效应用提高了医疗单位的工作效率,计算机应用技术既有较大的存储能力和传输能力,还能保证医疗工作的准确度,具有较高的记忆能力?

一、《医学信息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随着新医改制度的施行和医院信息化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医学信息化人才被医疗卫生部门所需要。医学卫生单位从事医学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并不多,而计算机类信息人才需要很长时间的熟悉和m应过程才能融入到医疗卫生行业之中。目前,在我国既懂IT、又懂医学以及医院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十分缺乏,现有的专业技术人才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不能满足需要,所以,在医学院校中培养出一批既熟悉信息系统,又掌握医学专业技术、了解医院业务情况的复合型技术人才,是国内和国际医学发展的需要。除此之外,加强高职院校医学类专业《医学信息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教学对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还有助于新医疗改革方案的推行实施。

二、高校《医学信息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医学信息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授课教师大多是出自计算机专业,并未受过医学信息学的相关培训,授课教师对医学信息技术缺少深层次的理解,导致其教学方法和视野受到一定的限制,医学信息教育一直停留在计算机操作和一般软件应用上,不能与专业实际需要有机结合在一起。医学信息专业教师与医学教师之间沟通不够,使得各个学科之间不能够有效的融合在一起。除此之外,实践教学得不到应有重视、教学设备单一、教学效果检测方法单一、缺少实验环境、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不足、资金投入不足等是各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

三、医疗信息化背景下的《医学信息计算机应用技术》教学研究研究

1.以需求为导向,结合职业资格认证开设课程

加强学校、医院和企业之间的共同合作,对课程进行不断开发与建设,使医学信息学课程教学内容更满足实际需要。根据学生职业取向的调查和用人单位的需求进行分析,对医学各专业的计算机课程进行改革,开设了《医学信息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课程设置中包含了医学信息基础、医疗服务信息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卫生管理信息系统、远程医疗、信息系统安全、临床信息系统和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学习该课程,可以让学生掌握医疗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有助于学生参加各种职业资格考试,使学生不仅获得学历证书,还能获得多种技能认证,满足了就业多样化的需求,增强了学生的岗位竞争力。

2.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学生实践能力

作为职业院校,在塑造一名合格的技能型人才的过程中,实践教学尤其值得重视。多年来,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坚持以理论教学为基础,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努力构建多角度、多层次的综合实践培养体系。高校应拥有设备先进、配置合理的计算机实验室和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拓宽学生校外实践渠道。在进行时间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对医学信息系统有全面的认知,有效的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在一起。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服务于医疗单位,高校应努力培养出既具备医学知识又熟练计算机操作医学信息系统的综合型人才,从而才能体现出高校“以服务为目的,以就业为导向”的特色。

3.改革考核方式,保障教学效果

考核是教学工作非常重要的环节,有效、科学的考核办法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的有效手段。为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重视日常知识的积累和操作训练,可采取以下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的方式,具体有:①平时学习表现和平时实训;②章节测试;③创新设计,通过实例,可以做到举一反三。④利用网络构建自动化考试平台进行期末综合考试,这种考核方式可以有效的考察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

4.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医学信息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的课堂教学模式应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采取案例教学、问题教学、深入研究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的利用多媒体先进技术手段,结合有关案例,有效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实施项目化教学,达到最理想的教育效果。教师在授课方式上,应采取现场提问、亲自演示、及时指导以及实际操作等方式,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理论知识有着更深的理解,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实际操作技能,最终实现“收益于课堂内,受益于课堂外”的效果。

5.新课程改革成绩显著

在新课程改革中,学校注重实践培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组织学生实验,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利用最短的时间学习到非常实用的专业技能,除此之外,还可以让学生从理论上深入了解医疗信息学的重要性。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认为有效的结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和MILC课程,收获非常大,充分认识到考核、拿到证书不是目的,学到有用的知识、过硬的技能才是真正的目的,为MILC全国医学信息技术考试的组织、考核鉴定及在学院各专业全面推广等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四、结语

随着计算机的不断普及和应用,在医学信息处理方式中具有决定的重作用?目前,在医疗实施过程中,医疗方式中获得较大的应用领域和创新,为医院实现系统化的管理和高效化的工作提供了现代信息技术的改造和应用?医院的医护工作人员在计算机使用过程中不仅能够熟练地进行操作,在医护团队工作中做到细致的收集和整理,提高医院工作者的工作效率,而且在处理医疗方式中也能达到准确的分析,从而找出相关的治疗方式,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医学信息技术在医学的应用篇(8)

    2加强临床医学生医学信息学教育的必要性

    2.1加强临床医学生医学信息学教育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临床医学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医疗预防的基本技能;能在医疗卫生单位、医学科研等部门从事医疗及预防、医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要求学生学习医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对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作出分类鉴别的能力。因此,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是我国医疗卫生工作的主力军,其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我国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信息社会对从业者的信息素养要求普遍提高,随着医疗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医疗卫生行业的各项业务工作中,各医疗卫生部门已经很难离开信息系统的支持,如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临床信息系统、卫生管理信息系统、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系统、远程医疗、远程医学教育、医疗保险系统、社区医疗保健系统等对现代医疗卫生工作有着深远的影响,对医疗卫生工作者的信息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临床医学专业的毕业生,面临着巨大的职业技能新挑战。作为未来的医疗卫生工作者,临床医学生必须熟悉其即将面临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流程,掌握常用医学信息系统的基本知识和使用技能。为了适应这种新的挑战,培养出优秀的临床医学人才,必须加强临床医学生的医学信息学教育。

    2.2加强临床医学生医学信息学教育是国际医学教育的要求

    国际医学教育学会(IIME)制定的医学本科教育“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GMER),对医学本科教育的最低基本要求就包含了信息管理(ManagementofInformation)[5],它要求:医疗实践和卫生系统管理有赖于有效的源源不断的知识和信息,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进步对教育、信息分析和管理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和手段,因此,毕业生必须理解信息技术和知识处理的优势和局限,并能够在解决医疗问题和决策中合理应用这些技术,毕业生应该能够:①从不同的数据库和数据源中查询、收集、组织和解释健康和生物医学信息;②从临床数据库中检索特定病人的信息;③运用信息和通讯技术帮助诊断、治疗和预防,以及健康状况的监控;④理解信息技术的运用和局限;⑤保存医疗记录以便分析和改进。由此可见,加强临床医学生的医学信息教育是全球医学界的共识。临床医学专业作为医疗工作的主干专业,加强其学生的医学信息学教育,对于推动医学信息化,促进医学技术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3加强临床医学生医学信息学课程教育的建议

    3.1重视临床医学生的医学信息学课程教育

    信息学与医学交叉融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共同发展,信息技术在现代医学中起着非常重要作用[6]。医疗实践、医药卫生行政管理、医学教育、医学科研等工作均离不开信息技术这一有效工具的支撑。CT、MRI、超声诊断设备、医院信息系统、临床信息系统、电子病历、数字人体等都是医疗信息化的结果。这些成果的有效应用,既需要医学知识,也需要信息学知识。因此,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机构应该重视临床医学生的医学信息学教育。从发展的角度,加强医学信息学教育,有助于提高临床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临床医学生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促进临床医学的发展,从而提高我国医疗卫生水平。

    3.2积极开展医学信息学课程教学内容改革

    在课程教学方面,应该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深入改革,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以满足社会的需要。随着我国中小学生信息教育的普及,计算机基础知识在中小学阶段已经掌握,没有必要在大学阶段进一步开展计算机基础知识教育。因此,可以考虑将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的内容从大学课程教学中剔除,以免产生知识重叠和教育资源的再浪费。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可以把学生的计算机知识结构从计算机应用水平提高到医学信息处理技术的层面[7]。目前,我国医疗卫生的信息化正从简单的费用和行政管理向临床信息管理转变。临床应用的普及,要求医学信息教学内容和方法要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发展不断调整。通过课程教学,要让学生了解当前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的现状,熟悉信息化环境下的工作流程,掌握基本业务系统的操作技能,提高对信息化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在临床中的深入应用,也需要医疗卫生工作者的参与甚至指导,从而推动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的持续发展。对于临床医学生,可以考虑强化信息获取和应用能力,向应用型、研究型转变,强化医疗信息系统相关知识的教育。笔者认为,在保留原来信息检索课程和数据库技术课程的基础上,可进一步增加数字化医疗方面的教育,如医院信息系统、临床信息系统、电子病历、健康档案、区域医疗信息共享、医疗决策支持系统等内容。根据教学目的的不同,可以将课程内容归纳为以下四大块:信息获取。即当前开设的信息检索课程,通过这一块内容的培养,让学生了解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掌握常用医学数据库的使用,以培养学生自我获取信息的能力。信息获取是信息社会中人人必须具备的一种技能,因此,不同层次的临床专业学生均应该开设这一内容,以满足今后自我发展的需要。信息系统应用。这一块内容主要是针对医疗信息系统的应用,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常用系统的操作技能,主要内容应该包括医疗领域关键信息系统的应用,如医院信息系统、临床信息系统、PACS、LIS、电子病历、社区医疗信息系统、健康档案、远程医疗与医疗信息共享、决策支持系统等系统的应用,同时应该介绍信息安全与保密方面的相关知识,增强学生的信息安全与保密意识。这一部分内容可根据授课对象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应用系统进行培养。例如专科学生的毕业去向主要在基层医疗机构,因此,社区医疗信息系统、健康档案、远程医疗、医院信息系统等内容应该作为这一块的主要内容。数据处理。这是对临床医学生更高的要求,通过这一部分内容的培养,让学生了解数据库技术的基本知识,熟悉医疗数据处理的基本技术及医疗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方法,熟悉医疗卫生信息的相关标准与编码,HL7、DICOM、ICD、UMLS、SNOMED-CT等,使学生能够在更深层次使用医疗数据,具备参与医疗信息系统建设的能力。决策支持。这一块是对临床医学生的更高要求,涉及的内容包括智能信息处理技术、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决策支持系统、模式识别等。主要介绍如何用信息学的方法发现关于疾病过程及其新的知识,从而为开发医学决策支持系统奠定基础。

    3.3按授课对象分层次开展教学

    医学院校的信息知识教学体系必须适应本行业应用的要求,根据不同层次的临床医学生,设计不同的课程内容要求。当前,我国普通高校临床医学专业教育,可分为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及以上三个层次。三者的培养目标有所区别,专科主要是培养适应基层、社区医疗卫生机构的实用型医学人才,毕业后主要从事全科医学实际工作,要求能够较为全面地胜任临床医疗、疾病预防、卫生保健、康复医疗、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等工作。因此,这一层次的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应该具备信息获取的能力,能够熟练操作常用的医疗卫生信息系统,能够应用辅助决策工具进行医疗决策。主要教学内容应该包括:信息检索、社区医疗信息系统、健康档案、电子病历、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的应用等相关知识。本科生面向的中层医院,除了需要具备信息获取能力外,常用医疗信息系统的应用是其重要培养内容,同时还应该具备一定的信息处理能力。研究生及以上层次的临床医学生主要是培养临床方面的高级人才,对其信息素养也要求更高。在本科生层次的基础上,还应该具备决策支持系统的相关知识,为更高层次的医学信息应用打下基础。

    3.4开课时机与开课方式

医学信息技术在医学的应用篇(9)

1.资料

1.1三维CT成像与医学影像信息学

医学放射成像技术能够简单、直观的反应患者身体内部脏器、骨头等病变情况,极大的提高了临床诊断准确度及精密度。20世纪80年代以来,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计算机存储量大、分析速度快等特点逐渐应用于医学放射成像技术,医学放射成像技术与医学影像信息技术的结合促进了医学放射成像信息的数字化转变,简化了医学影像分析难度,提高了图像分析的准确度,同时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放射成像图片的质量,并且有助于医学影像图像数据的系统化管理,降低了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同时有助于医学信息系统化管理[3]。

具体应用实例包括三维CT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其图像分辨率、数据采集速度、射线利用率、人体射线吸收剂量分别向着更高、更快、更高、更低的方向发展,现代临床应用的锥型束螺旋CT即随着平板(2D)检测器的发展,影像学的发展逐渐解决了传统医学放射成像不能解决的全身或者较长身体部位的检查问题,锥型束螺旋CT重建算法极大的提高了医学影像质量[4]。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与发展,实时X线平板(2D)检测器技术逐渐成熟,克服了传统组合断层成像数据采集速度慢、噪声干扰和几何失真等问题,获得高质量的实时数字X-线图像,丰富和发展了临床数字放射摄影和真三维CT图像信息采集[5]。

1.2多源螺旋CT成像检测技术与医学影像信息学

传统螺旋CT成像检测技术受信息采集时间、螺旋速度等限制,很难对运动心脏的临床数据进行采集。计算机软硬件、多媒体以及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促进人类生活方式及生活水平不断发展的今天,患者及临床医学对医学影像的需求及要求不断增长,这些均在极大的程度上促进了科学工作者对医学影像技术的改革,为了克服传统螺旋CT成像检测技术的上述不足,科学工作者逐渐将医学影像信息学技术应用于医学成像领域,2005年SOMATOM Definition双源螺旋CT检测器应用而生,该检测技术解决了单源螺旋CT检测器不能解决的心脏及冠状动脉情况的观察,但是双源螺旋CT则不存在精确重建的算法,为了克服这一技术问题,多源锥束成像装置应用而生,这一技术发展得益于医学影像信息学的发展实现了快速、精准控制多个X射线管,进而实现了同时获取多投影角下的投影数据信息,这重建[6]。医学影像信息学的发展促进了医学放射成像技术向着更加快速、精准、方便的方向发展,同时还增加了医学影像信息存储量,同时能够实现影像信息的远程分析。

1.3电子扫描CT与医学影像信息学

电子扫描CT是采用扫描电子束X射线进行医学影像信息采集的医疗器械,该设备依靠阴极X射线管发射的电子束沿轴线加速与聚焦进行的顺序触发式扫描,能够应用于动态心脏检查。但是传统电子扫描CT成像检测器上不能装防散射栅叶片,因此不能保证医学图像质量由于散射而受到影响,同时检测器上香蕉形的放射剖面严重降低了系统的几何剂量效率,此外传统X线管的功率比较低,一般不适用于大体形的病人应用,受环境影响较大[7]。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逐渐克服了电子扫描CT的上述不足,综合了锥束螺旋CT与电子扫描CT的共同优点,对电子扫描CT设备进行改造,设计了一个供小动物成像用的电子束微型,并改进了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有效地克服了传统电子扫描CT图像质量差、几何效率低、信噪比大等缺点。电子扫描CT的发展同时刺激了椎束变螺旋CT理论的发展。

2.讨论

医学影像信息学的不断发展,实现了对医学放射图像的数字化分析与存储,这一改变在一定程度上极大的节省了医疗成本,同时数字化医学影像信息存储节省了存储空间,提高了临床工作效率,而且克服了传统图像储存存在的图片因长时间存放而褪色、失真等问题,降低了医院信息管理费用,而且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导致了医学放射成像技术的发展导致的工作效率的提高,极大的增大了医院的经济收益。医学影像信息学的发展,简化了医生的工作内容,有助于提高医院的诊断水平及准确度的提高,而且有利于医院对典型病理信息的收集、存储及管理,同时实现了全面的医疗技术交流,有助于医学技术的成熟与发展。

综上所述,医学放射成像与医学影像信息学间相辅相承,共同发展。医学影像信息学的发展一方面无形的促进了医学放射成像技术的发展,进而促进了医学影像信息学的逐步完善;另一方面医学放射成像技术以及医学影像信息学的不断发展,促进了计算机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实现了医学技术的快速、精准、方便、廉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振国,徐崇强.数字化X线成像在临床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工程,2011,19(12):113-115.

[2]曹厚德.医学影像网格技术―医学影像数据共享的新动向[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7,41(2):115-116.

[3]李小虎,束宏敏,李晓,等.医学影像学科学研究的特征及发展变化方向[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4,3(10):30-36.

[4]张建年.多层螺旋CT在鉴别新旧胸腰椎压缩骨折中的应用[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1,27(1):142-143.

医学信息技术在医学的应用篇(10)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1-0351-01

1 简述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简称IT,英文全称为Information Technology,其主要是用来处理和管理信息的,一般被应用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的设计、开发、安装以及实施信息系统和其它的应用软件,通常也被我们称之为信息和通信技术,信息技术当中所包括的技术有: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1]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普及以来,信息技术开始普遍的被使用在生产、处理、交换和传播各种形式的活动当中。对于医疗来说,信息技术体系结构是一个称谓战略目标和发展信息的综合结构,它能够是医疗服务自动化,给患者和工作人员都带来更好的体验。

2 信息技术在医疗自动化服务当中的应用

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在在医院建设当中信息化成为了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主要原因是:将信息化技术广泛的使用在医院建设,能够在保证医院医疗服务水平的情况下还能够有效的降低医院的运营成本,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2]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信息化技术成为其必不可少的竞争能力之一。那么信息技术主要应用在医疗服务当中的哪方面呢?其主要应用在医疗管理和医药系统这两个方面。

2.1 信息技术在医疗管理方面的应用

首先是医疗管理这方面,对于医院来说,其能够成功运作是完全离不开信息化技术的。在医疗管理方面,信息技术主要应用在:业务信息、病案信息、医技信息、院内信息和行政信息这五个方面,下面将简单从这五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首先是业务信息方面,在这一方面,信息技术主要是将医院的门急诊挂号、收费、出入院、病区护理、医生站等等医院各个部门的业务信息进行管理和处理,以此来实现院内工作资源共享,可以有效的方便医务人员的工作。[3]在就是病案信息这一方面,在这一方面信息化技术主要是将病人在医院内部所有的病案信息进行集中保管和处理,其中这些信息包括病人的病历、各项身体检查结果和医学图像等等,对其进行集中管理是为了能够方便医护人员对该病人的病案查阅。在医技信息这一方面,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其将科室管理业务当中所处理的所有信息进行收集和管理,其中这些信息包括医院各个科室的手术灯、放射等各种医学设备的检查资料和医学图像资料,将这些资料进行收集和管理也是为了方便医务人员未来的查阅。再就是院内信息方面,在医院内部经常会有一些内部信息需要通知到全体医务人员的,对于大型的医院来说,这类通知较为繁杂,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在其中,医院可以以互联网为平台,快速的将院内信息下去。最后就是行政信息方面,在这方面信息技术的应用主要是将各行政科室的管理信息和整个医院的信息进行收集管理,这样能够方便人们的查阅,以致来对整个医院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2.2 信息技术在医药系统当中的应用

自信息技术应用到医药系统以后,门诊开始实行来了“开方―收费―取药”的自动化流程,自这一流程开通了之后,医生在对病人进行了诊断之后,医生所开的处方将会通过系统传至收费处,然后在收费处可以直接进行计价、收费,再将信息传送至配药房由配药房将药品配置好给患者,这样的做法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等待的时间,也有效的提升医院的工作效率,减少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4]在这方面,信息技术主要是在四个方面有所体现,这四个方面分别为:计算机网络安全、PACS系统、LIS系统和HIS系统当中,下面我们将针对这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是网络计算机安全方面,在这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应用的主要目的包括:对网络设备的安全配置确保,保证如果不是医院的授权用户是不能够访问医院网络的任何一台计算机、路由器的。这样的做法是为了防止他人接受医院的电磁信号,防止因他人将病毒带入医院的系统当中,导致医院系统因病毒而将电子病历等一些重要的资料丢失。将信息技术应用在网络计算机安全当中,能够有效的对网络计算机有外线的USB插口进行监控,以此来保证系统数据不会因为一些故障而导致数据流失或瘫痪。

其次是在PACS系统当中,PACS系统主要是负责对图像的存储和传输,其主要是应用在医院的数字医疗设备当中,例如:磁共振、 X光机、CR等等设备当中所产出的数字化医学图像信息,PACS系统就是对这类信息进行收集、存储、管理。P将信息技术应用在此当中,能够有效的减少医院的运营成本,节省了医院介质管理的费用。除此之外,该系统的运用也能够方便医生阅片,以此大大的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益。

再是LIS系统,这一系统主要为医院信息的检验系统,是医院信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在该系统当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该系统能够自动的接收、打印报告,保存系统检验的报告结果。除此之外,该系统由于其智能化,因此也被广泛的使用在实验室当中,充当辅助角色,这类系统的应用能够是检验数据更加自动化,以此节省报告结果的效率和时间。

最后就是HIS系统,这类系统是对医院管理和医疗活动当中的信息进行管理的,其所覆盖的是整个医院的业务信息,对于医院构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HIS系统的使用使医疗服务变得更加的便捷、智能化。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医疗自动化服务当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是十分广泛的。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仅方便了医务人员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医院的运营成本。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医院想要得到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医疗服务当中是不可避免的。信息化技术不仅仅提高了医生的工作效率,让医生能够为更多的病人服务,还有效的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减轻了患者的病痛。我相信在未来的医院建设当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

参考文献

[1]罗旭,刘友江. 医疗大数据研究现状及其临床应用[J]. 医学信息学杂志,2015,05:10-14.

医学信息技术在医学的应用篇(11)

卫生服务作为特殊的服务行业,其管理方式千差万别,但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卫生服务行业的管理模式正在趋于统一。作为卫生服务主体的医院等机构拥有大量的患者、医生、护士等工作人员,装备了大量的先进仪器设备,每天处理大批业务,产生了庞大的信息,医院一直是当前医学信息潮流中最活跃的领域。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性能的提高,计算机技术已经在卫生服务行业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尤其实在医院的医疗、教学、科研、管理、等各方面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医疗服务机构的医学信息化管理程度不断提高,三级以上医院全部实现了医学信息的计算机管理。各种卫生医疗机构和管理部门也都采用了对医学信息的计算机管理。

1.2教育特点

高等职业教育中,卫生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主要是使求学者获得卫生职业或职业群所需的实际能力(包括技能和知识等),提供通向医疗卫生职业的道路。因此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操作时培养的重点方向。实践技能不仅包括医学相关的实践技能,还包括对计算机技术的使用和医学信息计算机技术的熟练使用。而当下大部分卫生类院校没有开设专门的医学信息计算机相关课程,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前需要单独进行相关的岗前医学信息计算机技能的培训,才能进入工作岗位。由此可见在医学院校和卫生职业学院开设医学信息计算机技术课程已经迫在眉睫。

1.3计算机教学

卫生职业学院的计算机教学现今仍以计算机基础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一般学时为54学时,主要讲授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基础知识、Office办公自动化等方面内容。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发现许多学生在中学时代的计算机课程中已经学会了上述大部分知识,教学存在重复性,同时也无法突出卫生职业学院的特点,和医学专业的特点。不能实现与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岗位需求无缝对接。因此在卫生职业学院等卫生类院校开设医学信息计算机课程,已经成为了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医学信息计算机应用技术和医学信息系统

2.1医学信息计算机应用技术

医学信息计算机应用技术是一门以医学信息为主要探究对象,以医学信息的运动规律及应用方法为主要探究内容,以现代计算机为主要工具,以解决医药工作者在处理医学信息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为主要探究目标的一门新兴学科,是一门介于医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应用性强有不乏自身基础理论的探究。

2.2医学信息系统医学信息系统

涵盖整个与医疗、卫生有关的信息加工、传递、存储以及利用等相关的信息系统,包括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医疗服务信息系统(主要由医院信息系统组成),卫生行政管理信息系统所组成。

3教学计划和实施方案

3.1教材选择

医学信息计算机应用技术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目前可供选择的教材较少,推荐使用以下教材:(1)《医学信息计算机应用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该教材也是全国医学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工程教材、全国医学信息技术考试管理中心岗位技能考试的制定教材。(2)《卫生信息学》,卫生出版社。

3.2教师培训

原有的卫生职业学院的计算机课教师和实验教师可以参加全国医学信息技术考试管理中心的培训,考试后获得相关的从业资格。同时鼓励教师到医院等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进修,参观、学习,了解医学信息计算机技术的实际应用,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3.3教学计划在第一学年即可开设,建议设54学时,其中理论12学时,实践42学时。同时针对不同专业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

3.4教学目标及其具体实施方案

卫生职业院校开设的专业较多,以我院为例,开设了护理、口腔医学技术、医学检验技术、药学、康复治疗技术、医学营养、公共卫生管理等专业。不同的专业学生学习的专业课程完全不同,日常使用和管理的医学信息也不尽相同,可以针对专业开设不同的课程。如护理专业学生重点介绍门诊护士和住院护士的医学信息计算机技术的使用。药学专业学生重点学习药房(药局)的计算机管理系统。检验专业重点学习医学、卫生检验、检疫实验室的医学信息的管理。根据不同的专业突出不同的侧重点,在教学中可以分专业教学,从而达到医学信息计算机技术的学习目的。下面以护理专业学生为例介绍教学目标及其具体实施方案。护理专业学生可根据学习方向重点学习医院信息系统的门诊护理工作站、住院护理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卫生服务机构的医学信息管理系统软件的使用。以住院护理中心的计算机管理中,住院护士应具备以下医院信息系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如表1,表2所示。

3.5改变教学实施策略,改革教学方式

结合医学信息管理系统软件的操作采用以实训教学为主的教学、考核方式。改革考试方式,采用实践技能操作的考试方法,模拟医院的科室设置,安装医院信息计算机管理系统,同时设置挂号室、收款室、医生诊室、药局、门诊处置室等部门,由不同专业学生扮演患者、挂号护士、收款人员、门诊医生、药局药剂师、门诊护士,分组进行操作,完成整个门诊操作流程。同时鼓励参加全国医学信息计算机应用技术认证考试。使学生毕业时获得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