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金融投资的方式大全11篇

时间:2023-11-15 11:06:31

金融投资的方式

金融投资的方式篇(1)

对于金融市场来说是一综合性的市场,主要是由证券市场以及债券市场等市场组合而成的。在金融市场运用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不能解释的现象发生,这样的情况给金融理论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而在行为金融学中给予这种金融市场异象做出相关解释。在整体上从人类行为角度为主体,同时以有限理性以及有限控制力为根据,针对金融中的现象进行解释,这样能够在真正意义上促进金融市场的良好发展。本文将针对行为金融视野下的证券投资风险以及相应O防控方式进行针对性的探究。

一、行为金融的相关概述

在二十世纪年代,在股票市场中出现了一些与市场理论不相适应的现象,为了能够彻底解释这些异常现象,在这样状况下行为金融学便应运而生。对于行为金融学来说是以心理学为基础,同时将行为学以及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结合开来,最终融入在金融理论当中席光城一门新兴的学科。在整体上主要通过对金融市场微观主体行为进行解释,例如:将心理动因以及社会动因等进行深入的分析,这样能够实现对金融市场一些异常现象进行解释。行为金融学在具体理论上主要是依据价值理论以及前景理论和行为组合理论等多种理论,在这些理论中前景理论在行对于行为金融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起到基础性作用,在自身核心中主要是以行动进而带给人一定的心理感受。同时在评价心理感受之前,主要通过决策分析等方式进而确定有效的行动,针对适合的参考点进而预测出能够产生的后果。

二、行为金融学视角下的证券投资风险以及投资行为

1.行为金融学视角下的证券投资风险

对于证券投资主要是指投资者能够将资金投入到股票以及相关债券中,进而能够获得较多的利润,最终达到盈利的投资活动。与银行存款相比,证券投资大多数时候能够取得较高的收益率,在一定程度上讲这也是促进证券市场活跃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区别于普通市场的重要因素。但是对于证券市场来说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进而导致政券市场面临着较大的风险,这种风险比银行存款中的风险更大,同时证券市场对于一些政策调控以及金融市场变化和经济形式波动等相关因素是较为敏感的。这些因素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将会为证券投资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进而增加了投资风险中发生频率。要想在真正意义上避免这种风险的发生,作为证券投资者应该采用投资的方式,即主要按照预定计划能够将资金分散到多个项目中,这样能够避免一次性投资带来的风险。在具体投资规避风险中,一些行为金融理论形成的多种投资策略,在很大程度上为投资者对规避风险提供了较多的支持以及相关的选择等等。

2.行为金融学视角下的证券投资行为

与标准中的金融理论观点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对于行为金融学中认为在证券市场中的投资者主要是指非理性人,在认知上存在着偏差,同时在具体行为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偏差,这样的形式最终使得投资者不能做出理性的判断以及投资效益中的最大化。在投资中非理还会降低实际中的市场有效性,最终导致在价格中出现偏移,投资自身存在着偏差源于自身过度的自信。经常将一些失败的原因归结于外部因素中,这样的后果是过度自信中的表现带来的后果。除此之外,还可能受到羊群效应,这种羊群效应主要是指受到其它投资者的影响,进而导致自身采取相同的投资策略,主要表现为其它投资者行为影响当前投资者的决策。

三、针对证券风险中的防控方式

1.动量交易策略

对于动量交易策略主要是对股票交易量以及股票收益等进行设定相关的过滤准则,当股票交易量能够满足实际中的过滤准则时,投资者能够将股票买入或者是卖出。在整体上主要是针对动量效应提出的一种投资策略,行为金融理论视角下,对于投资者对动量交易策略主要是采取应该以证券市场中的股票价格为主要出发点。

2.时间分散化投资策略

对于时间分散化投资策略,主要是伴随着投资期限中的逐渐延长,投资者自身承担风险能力在慢慢下降,这样的情况下,投资者年轻将适中的资产组合中较大比例投资股票,伴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应该增加在债券中的比例。这样的投资行为是金融理论发展中的产物,同时也是股票风险中较为分散的一种策略。行为金融理论主要利用股市风险进而为证券投资者提供相关的投资决策以及投资行为等。投资者在采用这种策略过程中进行投资实践时,在整体上应该避免频繁的交易,否则将会出现不理性O投资行为。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融合了心理学、行为学多种学科的行为金融理论不仅理论基础雄厚,还可以为金融市场和金融学理论发展提供相应理论支撑,而且能够为投资者投资提供更为科学、适用的投资策略。在互联网金融高速发展的新形势下,人们应加强对行为金融理论的研究和运用,投资者应依据自身实际和所投资项目对行为金融理论下的各种投资策略予以合理的选择,这对促进证券场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金融投资的方式篇(2)

[HJ1.8mm]

当前中国的改革开放逐渐进入到深水区之中,中国的金融投资环境也逐渐受到更多元素的影响和干扰,这也决定了当前的金融投资模式应该根据市场的变化状况进行调整,更好地适应当前市场的发展趋势。在新的历史时期之中,进行更加有效的金融投资,让金融投资模式纳入到科学的管理模式之中,实际上都是金融投资管理过程之中的重要一环。而科学的金融投资模式包括了企业的科学经营和管理,也包括了企业内部的优化和管理,这些都是基于市场的积极金融投资模式。特别是金融投资方,应该充分分析当前市场里面包括的各种不稳定的因素,特别是外部的市场因素和内部的市场因素,都应该纳入到投资研究与判断的体系之中,这样才能够真正意义上促进金融投资模式的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一、基于市场的金融投资模式概述

金融投资行为实际上是从金融市场衍生而来的产物,因为市场之中商品经济的贸易逐渐频繁,这也决定了当前的市场上不仅仅是有实体产品的交易,也有非实体的商品进行贸易,这一类实际上就是资金的流动和演进等。由于资金的流动本身也是市场重要的影响因素,所以在金融市场当中进行投资,实际上也是一种涉及到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行为。当前市场上的金融投资模式,其资金的主要来源是从信用贷款或者是有价证券的募资交易,由此可见,资金来源的多元性,也是当前金融投资复杂性的根源之一。因此,对于金融投资行为本身的复杂性上看,金融投资的主体如何选择合适的金融投资模式,特别是在金融投资的过程当中如何科学并且合适地分配相关的资金,则是当前基于市场分析的金融投资模式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不过,金融投资模式之中,对于投资对象的选择实际上是多面性的,也就是金融投资的主体无论是选择有价证券或者是进行直接生产投资,实际上都是金融投资的选择方式。不管是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基于市场的金融投资模式都应该包括以下的要素:

第一方面,金融投资主体应该对当前的市场进行更加细致的研究和分析,因为市场的各种因素都是不断变化而且正在发展的,这些因素都是金融投资主体需要进行把握的重要内容,投资方只有真正掌握到市场变化的状况,各种市场因素的演进状况,才能够真正意义上形成科学的金融投资决策,帮助企业实现盈利。

第二方面,金融投资主体应该分析自身的实际状况,联系市场的实际状况,科学地比较各种金融投资方式。正如上述分析,金融投资的方式是非常多的,但是无论是从实际的生产扩大化,或者是金融投资主体购买各类债券或者股票等,这些实际上都应该进行充分进行分析进行比较,这种比较的内容主要是对各类投资方式的成本、收益以及投资效率等方面进行纵向的比较以及横向比较等,为金融投资的主体决定一种更为科学的金融投资模式。

第三方面,金融投资主体应该充分考虑投资模式的组合方式,也就是形成真正性价比最高的金融模式,其最终的目的就是实现金融投资主体的投资利润的最大化,最终促进资本的增加。因为金融投资主体之所以对市场以及金融投资方式进行分析,实际上也是为了实现自身的利润最大化,所以,一切的金融投资分析,或者金融投资行为都应该围绕利润的实现和大小进行,这对于金融投资方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二、基于市场的金融投资模式的主要构成要素

从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金融投资的主体对于市场的分析、对金融投资方式的分析等,归根到底也是为了实现金融投资主体的利润最大化,所以金融投资主体在进行金融投资模式的优化过程当中,必然是包含一定的要素。这些基本的构成要素,其本质就是围绕当前市场的发展状况,以及金融投资主体的实际状况进行分析,以此综合研究和判断当前的金融投资模式的科学组合方式,真正意义上地帮助当前的金融投资主体实现投资模式的优化升级。从当前的金融投资模式的科学构成上看,其主要的金融投资模式构成要素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方面,对于金融投资的利润预期分析。因为所有的金融投资模式都是围绕投资方的利润来实现安排,这从本质上看,就需要金融投资的主体对于投资组合模式的利润进行预期分析,这种预期分析需要充分结合当前市场的发展状况,对于可能发展的投资项目进行市场优势和劣势的分析,才能够真正得出有效的融资手段。因此,有效的融资手段和模式,其实归根结底都需要金融投资的主体结合市场的具体状况进行分析,并且联系企业的实际状况进行有限度的预期衡量,才能够真正为金融投资主体探寻到一条真正科学的金融投资渠道,形成合理和科学的金融投资模式,帮助投资主体健康地发展。

第二方面,金融投资行为的运行模式完善化。当前金融投资主体的行为,如果没有真正形成科学的金融投资运行模式,那么其金融投资行为也是属于无序的状况,没有办法为金融投资的主体获取利润。金融投资行为的利润和风险都是并行的,如果金融投资的主体只是看到自身的投资利润,但是忽视了对于投资风险的评估和分析,那么可能会影响到金融投资主体的顺利过渡和利润实现。因此,金融投资模式当中对于投资模式的完善,主要是完善风险评估机制的形成和落实,特别是对于投资风险所涉及到的几项主要的关键点,如市场主要金融杠杆的分析,并且也需要根据可以估计的金融投资风险,更好地调整自身的金融投资决策,以此促进金融投资主体的健康发展。

第三方面,金融投资行为对于投资主体的评估与补充完善。因为金融投资主体本身在投资过程当中虽然是追逐利润最大化,但是也需要充分考虑投资主体自身的发展,特别是根据投资行为的有效性,进一步地优化自身的金融投资管理结构。比如对于金融投资方的优化,从注入资金方的人力资源、财力资源和各项硬件配套等方面入手,进行优化和培育。实际上,金融投资行为本身也是对投资方的一种优化,特别是投资者要充分考虑到自身的投资结构是否合理,以及再续的金融投资资金如何得到强化,这样才能够优化企业的发展环境,特别是为投资者赢得更为开阔的发展空间,对于可持续发展有着比较突出的积极意义。

第四方面,金融投资策略的调整和优化。实际上,金融投资主体在形成科学的金融投资模式的过程当中,其投资策略是否科学,是一个尤为关键的部分。而从当前来看,金融投资主体如要形成科学的金融投资策略,应该从强化金融投资的风险评估、壮大金融投资的管理人才规模、改善金融投资主体的资金与预算管理三个方面入手,推动企业的金融投资管理更加合理和科学。特别是金融投资主体的各类判断都应该和实际相符合,综合研究和判断当前企业的发展路向,真正意义上为金融投资策略的科学性和延续性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

因此,综合上述分析,金融投资模式要真正结合市场的基本状况进行调整的话,就需要充分分析自身的实际状况和被投资方的实际状况,特别是因投资的实际需要而定,调整好自身的金融投资策略。未来的市场变化因素将会更趋于多样化,金融投资方要从实际状况出发,分析好市场动态,才能够有的放矢地进行组合式金融投资,最终将金融投资行为作为一种投资方长效管理和发展策略的一部分。

三、结语

当前金融投资行为的科学发展,离不开对市场的科学把握与研究判断。金融投资的主体应该充分结合自身的发展状况,贴合自身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实际情况,全面地帮助投资方进一步地抓住投资热点,挖掘更多的金融投资资源,促进自身的优化升级。金融投资作为一种金融手段,应该得到投资者的重视,只有科学的金融投资手段才能够促进自身的发展。未来中国的金融投资市场必然会受到更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中国在各种跨国的经济合作当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些都需要投资方注意并且全面分析,才能够为其未来的发展赢得更广阔的空间,科学的金融投资策略和对市场的把握永远是结合在一起的,这也是一切投资行为的发端和归宿。

参考文献:

金融投资的方式篇(3)

一、引言

我国经济发展模式逐步趋于多元化发展,信用风险管理是对金融投资前期、投资运行管理、投资决策中存在的风险实施前期评估,降低信用金融投资过程中的金融风险,推进我国信用投资管理的平稳运行。本文从行为金融学的基础概念出发,对行为金融学对信用风险管理研究,实现信用投资管理体系逐步完善。

二、行为金融学

(一)基本概念

行为金融学是基于行为心理学的基础上对金融投资市场的细微变化、金融投资者的投资心理实施细节把握的风险研究形式。简单来说,行为金融学以市场经济运行规律为基础,通过金融市场中细微的数据或行为变化,把握金融投资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对投资金融模式和投资资金数实施合理规划,实现金融投资合理运行。基于行为金融学对信用风险管理的研究,能够从市场经济变化中,合理调整者的投资心理,提高对信用金融投资风险预测准确性,保障我国金融投资风险管理体系逐步完善。

(二)基础理论模式

行为金融学的基本运行管理理论模式为风险管理理论、自信理论、羊群行为理论以及蝴蝶效应理论几方面。其一,风险管理理论。行为金融学的主要作用是对金融投资中存在的投资体系投资模式和投资运行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管理,也是行为金融学的基础性支撑理论模式,信用风险管理中应用行为金融学能够保障对金融操作双方的投资心理进行为分析,降低机金融交易中的信用危机;其二,自信理论。行为心理学的基础理论是对人的行为心理进行分析,行为金融学从人的自信行为心理进行分析,对金融运行双方在金融投资中表现出的自信特征判定信用投资风险管理,是保障金融投资保障,缓和经济投资金融曲线稳定运行,缩小风险管理差距的重要管理形式;其三,羊群理论是指投资者对投资管理项目的信息把握准确性较低,无法正确判断金融投资管理方向和投资数数额,最终结合多种理论决定信用管理方式,这种理论在行为金融学中的应用能够与行为心理学、经济管理学融合在一起,实现对信用风险运行层次性划分管理在,实现了行为金融风险管理逐步实现层次性管理;其四,蝴蝶效应理论,这种理论在行为金融学中的应用是信用风险管理人员能够对风险实施长远评估,对风险管理背后存在的问题深入挖掘,是行为金融学充分发挥对风险评估管理作用的重要理论依据。

三、当前我国信用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信用投资种类过于盲目

信用风险管理也称为违约风险管理,这种风险管理模式是对金融交易双方进行交易经济利益保障的有效途径,但当前信用风险管理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读一我国经济管理的弹性应用管管理水平依旧较低,对我国金融的长期运行带来阻碍,首先,信用投资种类过于盲目,投资者实施信用投资时,对信用投资中形式和存在风险的了解程度较低,但企业受于市场竞争压力和拓展企业发展蓝图的基础上,满目进行信用投资。一般而言,企业进行盲目信用投资的过程主要是是对金融市场中投资比重较大的一种信用投资产品进行信用金融投资,但由于缺乏对信用投资市场发展动态的合理把握,容易形成投资利益波动性较大,稳定性较弱,企业金融运行稳定性低,投资的风险增大,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

(二)信用投资心理均衡程度较差

其次,信用风险心理的均衡程度较差。投资者将固定资产或者金融资产进行投资过程中,对投资管理项目存在管理心理不信的现象的存在,导致投资者和管理者之间信息不畅通,管理者对金融管理的合理划分程度的信息应用情况受到阻塞,无法顺利开展信用投资资产规划,信用投资管理的风险性增大,甚至出现信用管理危机等现象,导致投资双方经济损失严重;另一方面,投资者对信用投资市场的把握不准确,管理者对信用投资市场的管理水平也处于信息滞后状态,这种信用投资虽然能够保障信用投资表面上“平静”,一旦,金融管市场中出现较大的金融波动,如:股票大幅度涨跌,信用投资资产会受到经济市场的影响,最终导致信用风险管理失去了实际风险评估的意义。

(三)信用投资结构分配不完善

再次,信用投资结构分配完善,当前我国金融管理就结构逐步趋于多样化发展,金融投资管理种类逐步增加,但信用投资分配格局的变化依据处于滞后的分配模式中,导致金融投资管理风险种类与管理形式之间的融合长度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管理断裂区,这种不完善的管理机构导致管理者的信用管理增加,对市场信息的准确性的把握程度降低;同时,信用风险管理体制的不完善,也会增加投资者的投资焦虑心理,不利于信用投资管理体系的长远发展。

(四)信用投资运管理风险分析不及时

最后,我国信用投资管理风险分析不及时也是当前信用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信用管理者对金融市场的投资管理情况依旧处于不断完善阶段,管理形式很管理理念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管理差距。一方面,投资者能够掌握大量的信用风险信息,但缺乏系统的管理模式,导致信用投资风险管理中缺少管理模式,对信用投资的风险分析不及时,增加了信用投资的风险性;另一方面,我国信用风险管理中管理者对交易双方的信用程度分析不够全面,信用金融信息交易准确程度较低,导致信用风险管理风险的分析实用性和实效性较低,信用投资存在信用危机。

四、基于行为金融学下的信用风险管理研究

(一)研究投资心理

行为金融学在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第一,研究投资心理。商业银行以及租赁机构为了降低信用风险管理比重,可以对投资者的投资心理进行分析,这种管理分析能够为管理者提供信用管理信息,积极做好管理模式规划,从而取得投资者对管理方的信任,实现双方开展金融交易,稳定信用交易的利益变化比重,是管理者能够合理做好金融管理分析。此外,管理者也可以通过对交易方的金融心理掌控,形成良好的交易模式,将信用交易把握在合理的运行范围内容,实现金融管理体系的合理掌控,成分发挥信用金融风险管理的意义。例如:商业银行作为信用投资管理投资方,对信用投资双方进行投资心理分析,促进资金管理水平和管理形式的准确应用。

(二)信用投资结构与风险管理

第二,行为金融学应用与信用风险管理中,实现信用投资结构和投资风险管理科学划分。应用行为金融心理学进行投资者投资偏好的分析,结合投资偏好的实际运行环境,推进信用管理形式和管理形式科学化发展。首先,结合行为心理学对投资者的投资体系分析,辅助投资者形成明确的投资目标;其次,应用投资管理注重对信用市场的格局变化进行把握,明确信用市场投资结构比重,确定信用投资的市场发展趋势;最后,形成完整的信用投资管理结构与管理模式,最好金融风险投资分析,促进我国管理水平和管理体制的综合性发展。例如:某商业银行为了进一步推进信用投资管理业务,合理应用行为金融对信用管理模式实施结构优化,充分发挥信用风险管理意义,是西安了金融投资的稳定性。

(三)信用决策的平衡划分

第三,行为金融学在信用金融风险管理中的应用能够实现信用投资决策平衡华分别。从我国信用投资的当前管理模式来看,我国信用投资中主要问题之一是信用投资信息畅通性较差,为了提高信用风险管理的准确性,应用行为金融学对信用投资的平衡性实施划分。从社会角度来讲,对信用投资风险管理中,积极结合市场经济管理模式和市场经济动向对经济发展曲线的波动实施科学划分;从投资者角度而言,从投资者的整体经济水平出发,做好管理规划,分析投资者的信用投资心理,把握经济投资的利益走向。例如:信用资金管理者对不同形式的信用投资企业进行资本投资管理,积极做好信用投资资本结构划分,并结合信用金融投资管理模式,明确信用投资决策资金投入比重,信用金融市场动向。

(四)信用运行风险管理

第四,应用行为金融学理念,积极做好信用运行管理,一方面,投资者可以应用行为金融学的相关理论,形成信用投资计划,注重把握信用金融投资投资管理信息的科学应用,从投资市场的中经济细微数据变化中,探索信用投资管理模式逐步完善,做好信用运行分先管理;另一方面,信用金融管理者应用行为金融学对投资市场交易环节、管理环节逐步完善,推进社会中金融管理模式和途径O进一步完善,应用行为心理学的分析基础上,完善信用金融交易体系,提高投资者管理者的信任程度,实现信用运行风险管理。

五、基于行为金融学下的信用风险管理研究的启示

基于行为金融学下的信用风险管理研究的启示的分析主要包括两方面,第一,投资者的启示,行为金融学中结合了行为心理学和金融管理学两方面的理论,积科学应用行为金融学理论知识,做好信用金融投资风险评估;第二,管理者的启示。管理者进行风险投资管理时,合理分析投资心理,把握金融市场投资动向,实现投资管理科学运行。

六、结论

行为金融学一种新型金融管理模式,在信用风险管理中对应用可以通过行为心理对金融投资市场波动、投资者的管理波动的精确分析,提高金融管理模式中的风险保障性,促进我国金融投资管理市场平稳运行。

参考文献

[1]封思贤,张谊浩.中国行为金融研究综述[J],生产力研究,南京大学,2014(6).

[2]孔炜,孔克勤.行为金融学研究的崛起与新发展[J],心理科学,华东师范大学,2014,27(4);997-999.

[3]郑小洁,郑玉波.行为金融学背景下的信用风险探究[D],天津,南开大学,2015(4).

[4][美]安德瑞・史莱佛.并非有效的市场――行为金融学导论[M].赵英军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5]李劲松.基于行为金融视角的普通金融投资者心理行为偏差的调适和矫正[J].经济天地.2010.

金融投资的方式篇(4)

一、 前言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公共品建设主要依靠政府动员财政性资源来应对市场需求的模式来实现的。尽管十几年来,我国城市公共品建设发展很快,但由于受到资金来源的限制,目前发展水平还有待继续提高。城市公共品建设形成巨大的需求。必须多方面拓展融资渠道,建立更加多元化的城市公共品建设投融资机制。目前中央政府只负责那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公共品项目建设,如铁路、国道等。大部分城市公共品要按“谁受益,谁投融资”的原则由各地方政府自筹资金解决。从不同的主体来看,中央预算资金或者地方政府的资金的比重会逐步的降低,而来自于企业的比重会逐步的提高;从融资的方式来看,对银行长期贷款的依赖程度会逐步降低,政府预算资金也会降低,通过长期的债券融资,通过股票市场的筹资,通过信托等其他方面的投融资,这种市场化的融资方式会迅速的增加。政府鼓励加快城市公共品建设成为城市公共品信托产品的发展基础。作为信托公司最具优势和最传统的城市公共品信托业务,与传统的融资方式相比,信托融资具有限制条件少,时间短,见效快,可以为城市公共品建设提供更及时、更灵活、更个性化的投融资服务等特点,该类产品以其信誉好、政府大力支持、政策优惠、风险可控、投融资者认同度高等特点。

二、 信托制度与城市公共品供给的理论分析

信托作为我国金融系统四大要素之一,与银行、证券、保险优势互补、协同配合,共同在促进金融资源向投资转化、优化资源配置机制下发挥支持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作用。利用信托关系“集合分享”的原理,通过专业化分工,可以使分散的金融资源形成优化的资本集成,使更多的普通民众能够分享资本要素的增值,体现社会制度和信托制度的双重优势。在市场效率方面,信托原理可以用于将国有资产现行的“行政”转化为“市场”,优化一股独大的专权,增加国资运营的透明度。信托机构能有效聚集社会闲散的金融资源促进金融资源的流动,比如通过项目专业管理能力识别具有较高收益生产规模较大的项目,有效地克服了投融资的不可分割性,避免使得生产效率高的项目可能由于得不到金融资源支持而流失的可能,从而提高金融资源整体的边际生产率。

1. 信托功能比较分析。信托在金融资源投向领域、运用方式和安全性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其集合社会金融资源、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的能力更强,将金融资源配置到创业信托、中小信托和新兴产业的能力也更强,通过信托的的制度优势可是优化产融结合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部分解决金融资源融通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是微观经济主体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必然选择。信托公司为产融结合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可以充分发挥金融创新的功能,创造产融结合的协同价值。“产业结构反映了资源在不同部门的配置”。第一,金融系统通过集合社会闲散金融资源实现储蓄向投资转化,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充足的金融资源支持。第二,由于金融资源的稀缺性,投资者的投资收益要求促使金融系统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将金融资源投向优势产业和信托,使有效益、有竞争力的经济主体得到金融资源支持而成长壮大,反之,那些相对缺乏效益和竞争力的信托则由于无法得到金融资源支持而受到抑制。

(1)信托投融资模式的比较。什么是信托融资、信托融资方式有哪几种及信托融资与其它融资方式的优势是什么?信托融资融合了股权融资、债权融资及权益融资各自的优势,极大的促进了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概括起来,目前我国信托托融资主要有包括五种模式:结构化融资信托、融资服务信托、基金化信托融资、型融资信托及资产支持融资信托等。比如,运用股权+债权的方式组合运用等,另外,根据目前我国金融业分业监管的现实,通过信托制度设置嫁接各类型的投资者和融资方,比如通过设置私募股权基金(PE)与信托机制的结合方式,成立信托型PE,实现私募股权基金“阳光化”,对被投资企业实施并购,将所投资的企业股权转让给投资顾问,使其成为名义上的股东,代为持有并由投资顾问行使股东权利。

信托业和信托制度具有其他金融行业无法比拟的优势。从制度优势看,信托具有金融资源融通功能、风险隔离、权益重置等功能。“透过其独特的破产隔离功能,信托财产独立性、信托财产所有权、处置权、受益权分离特性,能以特殊的交易结构广泛灵活地满足社会需求”。“信托财产的多元化以及高度灵活性的运作赋予了信托制度巨大的弹性空间,决定了信托公司经营方式的多样、灵活和较强的适应性”。信托关系形成的信托财产具有形式多样性特征,包括动产、不动产、物权债权、有价证券等甚至包括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都可以作为信托财产,信托财产的多样性与信托公司自身横跨货币、资本和实业市场的优势结合,为信托公司开发多样化的金融产品服务提供了可能。

(2)信托融资、债权融资及权益融资的比较。

①信托融资由于其本身特具有的制度优势,信托机制可以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金融市场供需的情况,通过设置不同的金融工具,可以克服“债权融资在跨期风险处理上脆弱的的缺点,同时也吸收了债权融资在克服系统性风险的优势”。

②信托融资、权益融资和债权融资在信息产生及信息不对称的处理既能有共性的地方也有很大的区别,考虑到投融资关系人之间所掌握的信息的不完备性存在市场机制失灵的可能性,以及存在信息不对称可能带来如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一系列能导致资源配置无效率的问题。对信托融资、权益融资及债权融资在信息生产及不对称的处理上的比较,可以从两方面展开。

③金融系统中各类金融制度及金融产品的设置流程及金融监管等因素的影响,无论是信托融资还是债权融资及权益融资的运行成本都有所不同,成本控制一直是投融资者提高收益率的重要途径,利用权益融资和利用债权融资,由于是运行机制及业务类型不一样,其运营成本负担程度是不一样。对投资人来讲,利用权益融资首先要付出学习成本,其次要付出收集与加工信息成本。另外,权益融资的管理费用及税收成本等相对来说比债务融资要高一些,加总起来,权益融资的运转需要较高的固定成本。由于信托的制度优势在金融资源投向领域、运用方式和安全性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其集合社会金融资源、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的能力更强,将金融资源配置到创业初期的中小企业及新兴产业的能力也更强,通过信托的的制度优势可是优化产融结合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部分解决金融资源融通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是微观经济主体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必然选择。信托公司为产融结合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可以充分发挥金融创新的功能,创造产融结合的协同价值。

④公益信托是解决金融资源公平配置的重要功能,信托具有强大的社会公益福利服务功能。虽然债权融资或股权融资两种方式本身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但这两种资源配置方式对经济发展都有促进作用。相对于权益融资为主的市场融资模式先天具有逐利性的天性,“而从信托功能演变而来的信托融资模式对金融资源配置内在具有正的外部性,很好的化解两种融资模式对金融资源配置难以兼顾公平与效率的矛盾问题”。具有信托融资模式的公益信托,其公益功能是其它金融机构所不具体的功能优势,一直以各种权益融资对金融资源主要的市场配置模式,在金融资源配置过程中以逐利性为目的的方式,很难顾及公益事业方面的配置,信托机制的公益功能正好的解决以市场配置方式带来的市场失灵,导致资源配置的外部性问题。

2. 城市公共品投融资的特点。城市公共品从属于公共物品范畴,是国民经济各行业和社会各项事业赖以发展的条件,城市公共品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我国经济近年来保持高速平稳发展的状况,与城市城市公共品建设投融资活动密切相关。城市公共品建设投融资规模总量巨大、建设周期长、收益期更长、技术进步产生的无形损耗小、保值增值等特点,还往往具有超前的性质。城市公共品可分为经营性城市公共品和非经营性城市公共品。根据工业化国家的经验,城市公用设施的建设,应公开向社会招标选择投融资主体,鼓励社会资金、外国资本采取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参与投融资。在政府加大对城市公共品领域投融资力度的同时,必须促进市场主体在竞争性领域以市场手段进行投融资活动,依靠市场手段广开融资渠道和投融资方式。经过多年的改革,城市公共品领域融资从纯计划的融资方式逐步转向具备市场化的融资框架,融资方式转向以财政资金主导、市场资金配合,银行融资为主导,同时有资本市场、信托投融资和各种不同形式的地方投融资、中央政府投融资共同参与初步的多元化融资框架。利用信托机制为城市公共品建设提供投融资服务正成为重要的投融资方式之一。

三、 城市公共品供给信托业务运行模式和实现途径

1. 城市公共品信托。城市公共品信托,是指委托人将其资金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委托人意愿以自己的名义,将信托资金投融资运用于交通、通讯、能源、市政、环境保护、教育及医疗卫生等城市公共品项目,为受益人利益或者特定目的进行管理或者处分的行为。投融资方式多样,包括贷款、股权投融资、财产收益权、产业基金等等。

城市公共品信托一般以政府财政陆续到位的后续资金、所投项目公司阶段性还款以及项目预期收益形成的分红作为偿还保证。保障措施十分丰富,包括抵押、保证、质押、财政预算安排、商业保险、信托受益权分层设计、账户监管、现金流补充协议、风险补偿承诺、信用违约置换、信托财产置换、债务转移、资产远期出售协议、贷款承诺、银行保函、股东担保函、注资承诺等。因此城市公共品信托产品安全性较高。

城市公共品信托业务,可以充分发挥信托公司进行实业投融资融资领域的独特优势,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和重点建设项目的建设,是信托公司开展信托业务的传统优势领域。由于其风险的可控性、收益的稳定性、良好的市场信誉,近几年来一直稳居信托产品占比首位,具有广泛的市场空间和巨大的需求潜力。

2. 城市公共品信托业务的运行模式。

(1)城市公共品贷款信托模式。信托公司将信托资金以贷款形式投向信托文件中约定的城市公共品项目,并到期回收信托贷款本息。以贷款形式对信托资金加以运用,是较为常用的信托投融资手段。贷款类信托产品的最大优点在于其操作手法的常规性和对普通大众而言的易理解性,以及产品模式的易复制性。

(2)城市公共品股权投融资信托模式。信托公司运用信托资金以参股方式,与项目主办方联合发起设立项目公司或对已有项目公司增资扩股,充实融资主体的资本金,以吸引和带动其他债务性资金的流入。在此,信托资金以资本金的形式注入,增加了项目公司所有者权益,有利于降低项目公司的财务杠杆。在项目运行期间,信托公司通过派驻股东、参与经营决策等方式介入项目公司的日常运营。

(3)城市公共品财产权信托模式。政府部门或公用事业法人以特定的财产或财产权作为信托财产,委托信托公司作为受托人设立财产权信托,信托财产包括股权、土地、公路/桥梁收费权、公共设施门票收费权等可金融化的资产;政府部门或公用事业法人因设立信托取得信托受益权,为提高信托产品的信用等级,可以进行信托受益权的分层设计;信托公司接受政府部门或公用事业法人的委托,向投融资者转让其持有的信托受益权进行融资,投融资者交付转让价款后成为信托的受益人。

(4)城市公共品产业基金模式。城市公共品产业基金,是由信托公司通过集合信托计划方式发行信托单位,设立城市公共品产业基金,以产业基金的形式对城市公共品项目进行股权、债权或权益投融资,或采用混合融资的方式进行组合投融资。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信托公司负责产业投融资基金的运作,信托公司本着“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向投融资者提供主动管理服务,或委托投融资顾问共同管理信托资产,并由独立的第三方机构保管信托资产。随着信托公司业务模式的不断优化,城市公共品信托产品的基金化运作将逐步取代传统的针对单一项目的集合类信托产品。

城市公共品产业基金相对于传统的信托业务而言,在资金来源、投融资领域、期限和规模上有所突破:①信托公司作为产业基金发起人,凭借其资产管理经验参与城市公共品项目的运营管理。产业基金的规模相对大于集合类信托,其资金来源更趋广泛。除包括一般投融资者外,还吸引地方城建企业、专业投融资基金、保险机构等其他机构投融资者以及信托公司自有资金的参与,募集对象趋于多元化。②资金投向不再特定为单一项目。而是根据合同规定的投融资策略投融资于符合要求的若干同类城市公共品项目,同时在基金中留有部分备用资金用于投融资者受益权的定期赎回,这部分资金通过采用银行活期存款、国债投融资、国债回购、同业拆放等低风险、高流动性投融资的方式,实现组合化投融资。③信托合同期限适度延长或根据需要设立展期功能。产业基金采用开放式的设计思路,通过增设申购、赎回期,定期向投融资者开放,以提高其流动性。④设置“优先/劣后”的收益分层关系,满足不同风险偏好、不同层次的投融资需求。

参考文献:

1. 钟杰,赵嘉辉.信托融资、信托市场与金融资源配置研究——基于信托融资、债权融资与权益融资模式比较的视角.现代管理科学,2011-09-10.

2. 翟立宏.对中国信托业市场定位的理论反思.经济问题,2007,(2).

金融投资的方式篇(5)

金融投资是一项重要的理财手段,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投资方式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银行储蓄、股票、债券、基金都属于金融投资的主要手段。金融投资的主要特点就是风险与收益并存,且收益越高,风险越大。人们在使用投资产品,选择投资方式时应谨慎为之,力求金融投资活动在承担最小风险的同时获得最大收益。

一、金融投资风险与收益的关系

(一) 金融投资风险

投资者在开展金融活动时可能获得利润,也可能遭受损失,这是由于金融风险存在正负两方面的作用。因而投资风险并非仅是损失的代名词,它同样可以为投资者带来收益,而在金融投资风险的作用下能否获利也受到很多外在因素的影响。利率风险和证券市场风险是投资者需要面对的主要风险类型,两者分别通过利率变动和证券价格起伏来产生风险,使投资者获益或承担损失。

(二) 金融投资收益

通过金融活动获取收益是金融投资的主要目的,投资者的共同目标就是通过投资来获得最大收益。不同的投资方式带来的收益率存在较大差别,月收益率、年收益率是主要划分方式。高收益的投资方式也必将带来较大的风险,需要投资者在风险与收益当中进行权衡,选择科学的方法来有效规避风险,获取最大收益。金融投资切忌盲目,否则只会使损失风险进一步加大。

二、金融投资风险与收益的特点

(一) 时限性

金融投资的风险和收益在不同的时间内会呈现不同的形态,损益程度会受到经济环境、金融利率、产品样式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不同的时间段内可能呈现风险大而收益较小、风险小而收益偏高等不同状态,随时间改变而产生损益变化,这就是风险与收益的时限性特征。

(二) 客观性

金融投资的风险与收益是投资本身的属性,受客观因素的影响呈现不同的变化,它们始终与金融投资活动并行,是客观存在的。金融投资的风险与收益并不受主观意志的控制,不会随投资者的意志发生转移。

(三) 损益性

金融投资存在的风险可能使投资者承担投资损失,也可能带来大小不同的收益,金融投资的收益则会让投资者的资本增长,获得利润。金融投资的风险与收益同时具备损益性的特点。

(四) 不确定性

金融投资的风险和收益变化决定了投资活动结果的不确定性,投资者不能确定投资损失的多少,也不能确定会获得多少利润,资本的变动始终难以确定,这就是金融投资不确定性的表现。

三、规避风险,提高收益的措施

(一) 加强金融活动监管

为了保持金融市场稳定,提高金融投资者收益,相关部门必须发挥监管职能来对金融活动进行调控。首先,监管部门应该在金融投资相关法律的指引对金融市场进行把控,确保所有金融活动的开展都符合法律要求。其次,金融机构本身也需要采取一定的经济手段来监督金融投资活动,防范投机行为,在维护金融市场稳定的同时,降低投资者承担的金融投资风险。另外,自律机构也应采取行政措施来对投资者的金融活动进行管理,发挥投资者的主观能动性,引导投资者正确看待投资收益,规范自身的投资行为,共同打造一个稳定、和谐的金融投资市场。对金融活动进行监管是规避风险、提高收益的必要手段,只有创造出规范、有序的金融市场,才能确保金融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 正确选择投资产品

投资产品的选择是否正确将关系到投资者的收益高低。投资者在确定投资方向前,除了科学分析投资产品的优缺点之外,还应对经济大环境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具体来说,投资者首先要对自身的经济状况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然后要对金融投资产品进行分析,看自身的经济状况适合选择风险大、收益高的产品还是收益低但风险小的产品,在金融投资技巧的辅助下权衡利弊,谨慎确定投资方向。同时,经济大环境对金融活动的影响不容小觑,投资者必须将国家及地区的经济政策、发展状况等纳入考虑,重视其对投资收益可能产生的影响。以银行储蓄这种投资方式为例,投资者在选择前应对CPI指数的变化给予关注,以求投资可以取得更高收益。

(三) 科学进行投资决策

投资者想要获得更高收益,就应掌握更多的技术分析方法,科学地进行投资决策。投资者积极汲取成功者的经验是提升决策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如企业通过借鉴巴菲特的零投资理论,在开展投资分析时,将企业内部的资金状况、经营特征、购买能力、管理水平等统筹起来进行考虑,然后出具科学合理的投资决策。另外,道氏理论也是股票投资者应该学习借鉴的重要理论,要求投资既要活在当前,又要关注未来,通过对股票市场的日常分析来获知未来发展趋向,通过长期投资的方式来获取最大收益。向成功者学习是投资者必须要做的工作,从前人经验中汲取营养,吸取教训,从而对市场的风险情况有更明确的了解,为实际投资活动提供指导。

(四) 选择多种投资方式

“不能把鸡蛋放到同一个篮子里”是对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形象比喻,一旦投资者选择的金融投资方式出现风险,那么投资者的损失将十分惨重。这就要求人们在进行金融投资时,应经过科学的分析,选择几种最合理的投资方式,将资金分别投入其中,如可以同时选择银行储蓄、购买基金、购买保险等。即便其中一项投资出现问题,投资者仍可以借助其他投资方式获取收益,继续发展,从而降低投资风险,避免出现因投资不当而引发破产的情况。选择多种投资方式不但可以有效规避风险,而且在多种投资方式中可能会出现带来很高收益的投资产品,使投资者获取高收益的机会大大增加。

结束语:

金融投资活动中的风险与收益是相互联系的,存在辩证关系。作为投资者需要理性看待金融投资的风险和收益,把握其内在特点,进行科学决策,选择合适的投资产品,在借鉴前人成功经验的前提下做出理性投资。力求最大限度地规避金融投资风险,获取最大收益。

参考文献:

金融投资的方式篇(6)

一、前言

居民金融投资受多方面的影响,从居民个人上看,年龄、收入甚至是受教育情况都会影响着其金融投资方式,并呈现出非常不同的结果;由于金融投资产品本身的问题也会影响其投资方式;发展状况也使得居民的金融投Y有着不同的表现。互联网的出现也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金融投资行业,新产品不断出现,网络支付不断升级,线上线下金融投资摩擦时有发生。下面将为读者进行相关分析。

二、居民金融投资的关系

1.居民年龄、收入的影响分析

在相关调查中我们发现,居民的年龄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金融投资的水平。对于年轻的居民,其投资方式更多的会选择多种渠道,而年纪大一些的人则会更愿意在银行储蓄上做金融投资;同时也发现,青年人会选择更加多元化的投资方式,不单纯的依赖银行储蓄,同时他们还可以接受更加高风险的金融投资产品,相比之下,老年人的投资相对比较单一,非常依赖于银行储蓄这种金融投资方式,非常的保守。家庭收入也影响着居民金融投资水平,家庭收入较高的家庭在金融投资方面所采用多元化投资所占的比例非常大,远远高于收入相对较低的家庭,其愿意承担高风险,例如购买基金、股票等理财产品;对于收入较低的家庭在金融投资方面采取保守的银行储蓄投资的方式占的比例要远高于高收入家庭,其接受风险能力比较差。

2.金融产品的种类与性质的影响分析

金融产品种类复杂繁多,大多数人对金融产品并不了解,也不能进行足够的认知,无法进行挑选或者是感到产品是不适合自己的,这是种类过于繁多导致的一些劣性问题。由于这种问题导致的结果就是,使得购买者在不能够深度的情况下购买了一些金融产品,但导致最后购买者不满意的情况,而且从现在的情况上来看,大多数人都只知道人民币理财产品这也是比较不利于金融投资市场的。从性质上国家的政策是有所限制的,比如国债发行的商业银行机构已经撤销了县级以下的大多数营业机构,这就导致有些性质的产品不会使得一些居民接收到,会使得差异化的出现,其中不可忽视的一点就是我们在购买金融产品时后的便捷性的问题,对于城乡来说差距很大,乡下人相对不容易购买更多性质的金融投资产品,而城区居民比较便捷的可以买到,这也影响了差异化。

3.互联网金融模式分析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步入了第三次工业革命,信息革命,在次之中互联网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涉及到各行各业,金融投资利用互联网,发展迅速。随着国家发展富强,我国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的增长,对于居民多出来的可支配收入,很多人选择了金融投资。绝大多数的居民对于互联网有所了解,有六成以上的人会经常接触互联网,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在网络上的金钱主要用于消费,很少部分人会选择网络基金产品;对于选择网络金融投资产品的居民来说,主要是小额的金融投资,并以阿里等大牌公司的金融投资产品为主要产品进行金融投资。总的来说互联网金融投资占居民总投资的小部分,而且有很多居民持有观望的状态,互联网金融投资有很大的前景。

三、 结合政策解决居民金融投资问题

1.从服务和知识上可引导居民金融投资

为了解决上述矛盾问题,我们应该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满足那些有想要多元化投资的居民,顺应国家政策与社会多元化金融投资发展趋势,完善各种制度和相关管理结构,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进行知识普及,可以定期开展知识宣传讲座,传播正确的投资方式,让居民们都能够了解各种金融投资方式,例如股票、基金、保险等投资行为,引导和树立好正确的投资理念,正确的投资观,通过金融投资增加自己的收入,同时也促进了社会向多元化金融投资的转变,再结合国家给予的政策进行更加优化的实施方案,事半功倍。

2.从创新和环境修缮上可增强居民金融投资

国家大力支持互联网加的发展,借此机会,不妨可以创造一些新型的金融投资方式,进行新型金融投资产品的研发,做好产品宣传及维护工作,结合互联网,同时发挥两者的共同优势,促进我国社会的多元化投资方式,让居民享受到多元化投资方式给自己带来的投资回报,精确把握市场及机会,及时有效的推出新研发的金融产品。在金融投资环境上,我国城乡差距也是比较大的,要进一步提高乡下金融投资水平,改善投资环境,为社会的多元化金融投资方式做好基础工作,同时要严厉打击非法举动,维护金融投资和社会环境。

3.结合互联网进行金融投资活动

结合互联网进行金融投资活动是在很多方面影响着居民的金融投资。互联网金融投资已经对居民理财投资意识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其中对中年人的影响最大。随着互联网金融投资产品的飞速发展,对居民的金融投资多元化和接受风险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积极影响,虽然还有很多居民持有观望态度,但是其主要目的是想了解网络的安全性,用来保证居民本身的资金安全;对于居民的金融投资产品分布也是有极大的影响的,改变了金融投资消费比例,越来越多的人熟悉并使用网络支付,节约成本的同时促进了内需的增长,加快了互联网金融投资的发展;互联网金融投资降低了居民在金融投资产品的单位时间,增加了居民浏览产品的机会,提高了买卖效率,同时也节约了成本,这些与传统的金融投资相比有很大的优势,也有很多可以开发的方向。

金融投资的方式篇(7)

券商融资模式比较

全能银行融资模式

德国、瑞士采用了全能银行融资模式。这两个国家实行的是混业经营,因此其投资银行实际上仅仅是所属的全能银行的一个附属机构,而不是独立存在的。在这种混业经营的体制下,银行一方面作为商业银行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另一方面又作为投资银行开展证券承销、证券经纪以及自营等业务。其投资银行的资金来源其实就是其所属的全能银行的资金来源,是通过开展商业银行业务,吸收活期、定期和储蓄存款,以及通过发放银行储蓄债券和银行债券等方式来获得资金。这种融资模式的特点是资金来源范围广泛,因此银行资金实力十分强大,这有助于其开展包销承购等投资银行业务。

证券金融公司融资模式

日本证券公司的资金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通过部分开展商业银行的储蓄业务从货币市场取得资金;二是通过短期借款、抵押贷款以及证券回购等方式从银行或其它金融机构获取贷款;三是通过证券金融公司进行信用交易融通资金。从各渠道获得的资金规模看,向证券金融公司融资是日本证券公司获取资金的主要方式。这一融资方式又可以细分为股票融资融券贷款、债券抵押融资贷款和短期抵押贷款三种方式。

在这种专业化的信用交易模式中,证券金融公司充当了沟通货币市场和证券市场的主要桥梁。在日本,一方面一般的投资者不能够直接从证券金融公司融通资金,而必须通过证券公司充当中介统一进行;另一方面证券公司的大部分资金需求是通过向证券金融公司申请贷款获得的。在日本的融资制度下,证券金融公司仅仅为证券公司服务,而不直接面向一般投资者。台湾与之不同的是采用了证券金融公司同时面向证券公司和一般投资者的“双轨制”制度。台湾的215家证券公司中有60家具有开办融资融券业务的资格。这些具有融资融券资格的证券公司可以向一般投资者进行融资融券,然后再向证券金融公司申请资金和证券的转融通。而其余没有融资融券资格的证券公司只能接受一般投资者的委托,代其向证券金融公司申请融资融券。这样,证券金融公司既为证券公司办理资金和证券的转融通,又同时为一般投资者提供融资融券服务。

这种专业化的融资模式具有三个优点:首先,能够有效降低证券公司融资过程的系统性风险,从而比较好的解决证券公司的资金融通问题。便于监管部门对融资活动的监管。由于证券金融公司的业务单一,仅仅从事融资融券活动,并且是货币市场和证券市场之间的阀门,所以监管部门可以通过证券金融公司来了解和掌握整个市场的融资融券以及资金使用情况,并指导其融资融券服务的开展。最后,有利于国家的宏观调控。证券金融公司作为专营机构需要经过批准才可以设立,国家可以将其数目控制在少数的几家,并由中央银行等注资建立。在这种专业化的融资模式中,证券金融公司是信用交易中证券和资金的中转枢纽,所以中央银行只要控制证券金融公司,就可以调控信用交易放大作用中的基础货币量,从而防止信用交易的过渡膨胀,减少价格的波动幅度。

投资银行融资模式

美国投资银行的融资渠道比较广,大体上可以按照资金的使用方向划分为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两大类:

股权融资 美国的投资银行可以通过发行上市、收购兼并、增资扩股和收益留存四种方式来筹集或扩充其股权资本。其中,发行上市是美国投资银行筹资自有资本最基本的方式。1971年美林证券率先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之后帝杰、摩根斯坦利等投资银行陆续上市。20世纪90年代美国金融业掀起了一股并购浪潮,通过收购兼并和增资扩股,美国的投资银行的业务范围大大扩展,资本规模也迅速扩张。除此以外,美国投资银行良好的收益也是其权益资本的重要来源。

债权融资 尽管股权融资是美国投资银行资金筹措的主要途径,但是由于这一方式筹集的资金是投资银行的资本金,不能满足其开展包销承购、自营等投资银行业务的资金需要,因此还必须综合运用各种债权融资方式。美国的投资银行一般采取高负债的经营方式来获得开展投资银行业务所需的资金。下面,对美国投资银行使用的债权融资方式介绍如下:

债券融资。债券融资即通过发行债券的方式进行融资。债券可以分为抵押债券和无抵押债券(信誉债券)两种。由于美国的券商一般没有太多的有形资产可以作为抵押但又拥有良好的信誉,因此多采用发行无抵押债券的方式进行债权融资。

向商业银行贷款。美国的投资银行可以通过中长期贷款、循环信用协议等向银行融通不同期限结构的资金。其中,采用循环信用协议方式融资十分灵活,使得投资银行可以按照包销承购业务的需要安排资金,因而是美国投资银行融资的重要方式之一。

吸收存款。1999年美国废除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实施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这为美国的金融业实行混业经营提供了法律上的保障。在这之后,美国的金融机构纷纷向全能银行过渡,其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相融合,可以开展全面的融资业务。美国投资银行吸收的存款可以分为储蓄存款、经纪存款和其它定期款项。由于美国投资银行吸收存款的历史不长,其通过这一途径融得的资金量并不大。

回购协议和证券质押贷款。回购协议和证券质押贷款原理和过程十分相似,其区别就在于回购协议是证券公司将证券卖给商业银行或其它金融机构获得资金,而证券质押融资则是将证券作为抵押品来融入资金。回购协议和证券质押贷款是美国投资银行常用的融资手段。

其它融资方式。除了以上的融资方式,美国的投资银行还可以通过发行商业票据、融券以及使用特殊款项的方式获取资金。其中,美国投资银行的特殊资金来源包括投资者的部分保证金,应付给投资者、经纪人而未付的买卖证券的收入、股息和利息,以及进行做市商交易或进行套期保值时剩余的证券空头头寸。

相较于以上两种融资模式,美国的市场化融资模式也有其自身的优势:一是融资方式多元化。从融资结构来看,既有股权融资又有债权融资;从融资期限看,既有中长期融资也有短期融资。融资渠道的广泛使得美国投资银行资金实力雄厚,国际竞争力较强。二是有利于降低融资成本。美国的投资银行有多种融资方式可以采用,因此他们常常根据资金的规模和期限的需求精心设计融资方式组合,从而在达到融资目的的同时使融资成本最小化。三是有助于控制风险。美国的投资银行在融资时还考虑融资结构与资产结构相匹配。这样能够保证各种到期债务能够得到及时的偿付,从而使流动性风险降低。

我国券商融资模式的选择

通过对以上三种证券公司融资模式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各种融资模式各具优点,不过每个国家都是从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制度等自身情况出发选择融资模式的。考虑到我国的情况,我国在开拓证券公司融资方式时可以参考如下步骤:

短期内,可以考虑通过建立证券金融公司解决证券公司融资问题,证券质押贷款可以成为证券公司融资的主要方式。从我国货币市场的发展情况看,还存在着交易工具种类少,交易规模偏小的问题,养老金、保险金等机构的发展也还处于初级阶段,不能成为市场的主要参与者;从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情况看,市场的运行机制仍不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也不够完善,市场参与者的自律意识和自律能力不高。因此无法直接采用市场化的融资模式,而应该采用证券金融公司融资模式作为过渡。而且,目前我国的银行存款已超过7万亿元,还以每年8000亿元的增幅不断增长,能够作为证券公司资金来源的保障。尽管证券抵押的资产价值不够稳定,具有一定的市场风险,但如果能较为合理地将抵押证券折算成最低担保品价值,便可以有效控制风险。而且证券资产流动性强,只要定价合理,将有利于银行系统控制坏账和呆账,从而促进证券质押贷款的开展。

长期来看,应该逐步向市场化融资方式过渡,创造条件让证券公司综合采用各种方式融资。从德国、日本、美国的情况看,回购协议正逐步代替传统的证券抵押融资方式,成为证券公司融资的一个越来越重要的渠道。从银行融资转变为公开货币市场融资正逐步成为证券公司融资的发展趋势。因此,我国应着力改善证券公司的融资环境,促使其通过公开上市、发行债券等市场化方式进行融资。

参考资料:

金融投资的方式篇(8)

建立和壮大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是各地区参与区域间合作与竞争的重要举措。借鉴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探索政府投融资平台在地区发展和产业政策调整中的作用,设置可行的融资模式,对抓住发展机遇,落实国家产业调整政策,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现状,从股权融资角度对融资模式的设计进行探讨,以促进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健康发展。

1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现状。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是指地方政府主导组建的包括城市建设、城建开发、城建资产经营等不同类型、不同产业领域的企业,或是政府通过划拨土地等组建资产和现金流基本可以达到融资标准的企业,必要时辅之以财政补贴,以融入资金重点投向市政建设、公用事业等项目。

自2008年以来,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数量和融资规模呈现飞速发展的趋势。央行的调研结果显示,截至2009年5月末,全国共有政府投融资平台3800多家,总资产近9万亿元,负债5.26万亿元,平均资产负债率约为60%。其中,很多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审计署向全国人大所作的2010年审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底,地方政府性债务达107174.91亿元,高速公路、地方所属普通高校和医院的债务较高;审计还发现,部分地区和行业偿债能力弱,存在风险隐患,从地区看,有78个市级和99个县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率高于100%,分别占两级政府总数的19.9%和3.56%,而且,部分地方的债务偿还对土地出让收入依赖较大,至2010年底,地方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余额中,承诺用土地出让收入作为偿债来源的债务余额为25473.51亿元,共涉及12个省级、307个市级和1131个县级政府。

从宏观层面看,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为我国应对金融危机和扩大内需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从微观层面和中观层面看,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带来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1融资能力较弱。

平台过多过滥、资本实力太弱、融资能力不足。资本金不足、不实、不优等问题限制了这些平台企业的负债规模。同时,一些投融资平台企业为了满足建设资金需要,不顾自身的资本金现实,无限放大融资规模,有可能造成平台的持续融资能力不足和融资功能的充分发挥。

1.2还款能力不强。

目前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企业融资后关注的是道路、政府工程项目、公共设施等领域,加之部分投资项目的选择受到多种条件的制约,且非市场化因素干预较多,使得整体投资收益不高,难以保证通过项目投资收益来偿还银行贷款。

1.3社会风险。

一些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企业,特别是县级平台公司最主要的资产往往是政府通过“画圈”注入的土地资产,为了保证这些公司具有良好的融资资质,地方政府客观上就需要为之注入大量的土地或尽量维持土地高价,且就可能面临强行拆迁和征地不到位的问题,为维持土地高价就需要尽量维持房价泡沫,这两者都可能成为社会不稳定的诱因。

1.4过度依赖于债务。

大多数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主要是以土地收入来平衡资金的投入,而土地收入的多少取决于当地房地产业的发展情况。房地产业已经发展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中土地出让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在20%左右,而某些城市土地出让收入甚至超过50%。在各地房地产企业发展过程中,其主要的融资渠道主要依赖于债务融资。在某种程度上,我国大多数地方政府都在运用高债务杠杆进行投融资平台的建设。可见,改进目前过多依赖于债务融资的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建立风险和收益对等的风险分散和补偿机制,优化地方政府投融资资本结构,显得尤为重要。

2搭建地方政府股权投融资平台的现实作用与意义。

一方面是找不到投资渠道的社会资金,一方面是急需融入资金的企业,这对矛盾一直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各项产业政策的落实。究其原因,主要是资金渠道受堵,投资者和融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传统的投资—融资运行模式如图1所示。

 

传统的投资—融资模式中,社会资金和待融资企业/项目之间是通过资本市场或消费品市场建立联系的,两者之间缺乏有效的直接联系。如何改变这种状况,使社会资金和待融资项目能直接对接,且发挥财政预算资金的重要作用,撬动社会资金流向国家支持行业是目前研究的重点。笔者认为,地方政府可以通过搭建地方级别的股权投融资平台,设置合理的投融资运行机制,对社会资金流进行合理引导,促进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且改进后的投资—融资运行模式不会增加债务,还可以优化平台资本结构,对于使用好国家财政预算资金、切实履行国家宏观调控职能、推进行业改革和产业升级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改进后的投资—融资运行模式如图2所示。

3地方政府股权投融资平台设计。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地方政府必须对金融的发展具有前瞻性认识。

地方政府融资规模大小不是问题的根本,关键在于是否有一个运行高效和风险可控的投融资机制。现行的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是典型的中国式PPP模式,即公共部门与私人企业合作模式,是基于地方政府掌控的大量公共资源基础上形成的政府力量与市场力量有效结合的一种方式。

 

3.1关于建立地方政府股权投融资平台的整体构想。

 

3.1.1以政府风险投资基金为主,设立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带动社会资本,放大整个社会的风险投资资本规模。

政府设立的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即为“母基金”。

如苏州工业园和国家开发银行合作,设立了一个20亿元的政府引导基金,在此基础上,政府可以广泛吸引其他民间资本、海外资本,将20亿元的引导基金与其他资本合作、合伙,分成10到20个新子基金,让这些子基金广泛参与项目的直接投资。天津滨海新区、上海浦东新区都有政府引导风险投资基金的模式。上海浦东新区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设立于2006年10月21日,引导基金以不高于1∶3的比例与海内外专业机构合作,并通过优先受偿、优先退出、让利于民等方式,把项目的政府受益部分奖励给合作方,引导更多的民间资金关注并进入创新型企业的发展。上海先后成立了上海科技投资公司、上海创业投资公司等风险投资机构,累计投入资金12亿元,带动近60亿元的社会资本,放大的效应是1∶5。

3.1.2政府可以根据优势产业发展方向和总体规划,合理布局母基金,引导风险投资的产业投向。

市政府在设立母基金后,可以根据优势产业发展方向,合理布局,设立不同投资方向的子基金,引导海内外社会资本。如母基金可以根据装备制造业、汽摩产业、软件信息、集成电路和信息业产业的发展需要,引导海内外社会资本,成立不同的子基金,让这些子基金相对固定地投资于这些产业领域,从而合理引导子基金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3.1.3引导吸收海内外社会资本,广泛参与风险投资基金。

以政府资本设立母基金,引导和吸收社会资本广泛参与,这本身就是一个积极的政策,将给市场释放强烈而积极的信号。但主动招商引资仍是不可不做的工作,招商引资的对象应当包括除国有资本以外的其他广泛的社会资本,包括海内外的私募股权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国家主权投资基金、国外的养老基金、社会保障基金、民间游资、企业资本等,吸引其参与风险投资。

3.1.4在发展多层次风险资本中,充分关注企业并购交易。

虽然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为风险投资的退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在国际上仍有风险投资培育的大量的中小企业不是通过公开资本市场退出,而是通过并购交易退出的。

这就需要政府在引导风险投资,引导设立不同的子基金时,鼓励各种子基金形成相对固定的投资领域,形成在种子期、成长期、成熟期等不同时期的投资领域,各投资领域的子基金之间可以根据自己的资源优势进行并购交易,例如种子期的项目可以与成长期的风险投资进行交易,让种子期的风险投资顺利退出,以便寻找更好的项目;而培育成长期企业的风险投资将以自己的资金或者资源优势,培育企业进一步成长,待企业进入成熟期,又可以与投资成熟期的风险投资进行股权交易,顺利退出;而投资成熟期企业风险投资将凭借其资源优势使企业在主板上市或者发展成为跨国企业。

3.1.5将融资模式本土化运用,推动债券融资与股权融资的结合。

当前很多国家都把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当成现代经济新的增长点。

我国更是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绿色经济发展的产业政策。而节能环保型企业或项目大多规模偏小,但高风险、高收益,按照传统的银行运作机制,银行只能获得贷款利息,承担了企业的高风险,却很难享受高收益,这使得风险和收益不对等,使得各种小企业很难获得银行贷款。在这一点上,地方政府可以借鉴成都高新区的经验,推进债券融资和股权融资的结合。具体来讲,可最初由VC/PE、银行、企业签订三方协议,约定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银行就可以把所持债权以一定的价格转化为风投的股权。

3.2地方政府股权投资基金融资模式。

因我国政府的财政拨款或补助资金非常有限,且现阶段我国地方政府在采用直接投资中面临的问题是资金难以监管,且资金投入具有短时性,对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很不利。故构建地方政府股权投融资平台显得尤为重要。在实际操作中,地方政府股权投融资运作平台多通过股权投资基金模式实现。

对于如何建立地方政府股权投资基金,其关键是设置一个合理的融资模式。政府、风险投资机构、社会游资、银行等出资机构按照一定比例出资,可以形成一个股权投资基金,也就是所谓的母基金(严格地说,政府的股权比例不可过大),其中银行可以是以股权出资,也可以是以提供贷款方式出资。此母基金又可分成相关的子基金,总资金以股权形式对子资金控股,子资金也可继续引进风险投资基金或者社会游资。由相关的子资金对子产业进行专项投资,可以以股权方式或提供贷款方式投资。为了分散风险,本模式还建立了保证基金,由母基金按时定期存入佣金,为以贷款方式出资的资本方提供担保。地方政府股权投资基金融资模式见图3。

 

4相关建议。

由于地方政府在股权投融资平台中占有一定的股份,使得此投融资平台以及此平台下的多支产业基金也具有很强的行政色彩,因此,理顺与其他出资机构、职业经理人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

4.1严格执行信息披露制度,建立相关责任制度。

加强各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建设,推动地方政府把投融资平台上形成的隐形负债公开披露,转变为合规的显性负债。推动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融资行为市场化。积极创造条件推动市政债券等的发展,鼓励地方投融资平台发行企业债券,也可创造条件申请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开发区或科技园,还可尝试运用更市场化的投融资方式来经营基础设施项目公司,主要包括资产的证券化和更灵活的融资结构安排。此外,还要建立地方政府投融资责任制度。

4.2适应投融资的要求,转变政府角色、观念。

政府应由直接投资者转变为间接投资者,不再直接投资设立风险投资公司,而是设立政府引导基金,引导更多的资金进入风险投资领域,进而引导这些资金的投资方向。伴随着政府角色的转变,在观念上,要由原来的基金管理者变为引导者,从原来的注重收益转变为更重视市场化运作、财政资金杠杆效应和扶持作用,优化地区产业结构,发展地区规模经济。

4.3政府应重“引导”

轻“管理”,引导民间资本合理流动。

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政府引导基金应从“管理”

中退出。

政府创投机构通常机制不够灵活,直接从事创投业务,往往会暴露出很多问题;引导基金则不同,它不参与创投机构的直接管理,却可以发挥杠杆效应,使民间资本跟随其流向相应的领域与项目,体现出吸引创业风险投资资本集聚的作用。

4.4政府应加快征信体系的发展。

征信系统的建立有利于信用担保体系的发展。

由于我国企业征信系统统计的信息较为狭窄,征信系统对企业的评价并不能得到银行的认同,因此银行在对中小企业发放贷款时往往并不采用征信系统的信息。

这一方面影响了中小企业的信贷可获性,另一方面增加了银行和企业的成本。

因此,加快征信体系的建设对提高中小企业的信贷可获性有重要意义。

4.5采用电子政务打造网上平台。

政府可把信息资源开发与地方经济发展密切结合,通过电子政务建设为企业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主要包括:打造网上政务平台、企业服务平台、网上招商平台、为民服务平台等。

4.6发挥政府对企业之间、企业与银行的协调、交流作用政府手中有大量的企业信息,政府可以向银行推荐企业,也可以为企业筹划合适的融资渠道;可以把企业、银行、信用担保机构经常组织在一起,为其提供交流、沟通的机会,促进他们之间的相互合作;还可以把大量的企业组织在一起向银行申请贷款,节约银行的放贷成本。政府与企业共同搭建技术平台,帮助科技企业实现产业转型和结构优化升级。

参考文献。

[1]陈百可,等。三峡移民基金组合模式探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2(1):10-13.

[2]肖玉香。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设立股权投资基金的可行性 探 讨[J].云 南 师 范 大 学 学 报(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版),2010,42(1):97-100.

[3] 贾艳利,等。产业投资基金———投资与融资的新渠道[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75-79.

[4]张力军,等。中国产业投资基金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金融投资的方式篇(9)

一、前言

企业投资融资是企业经营运作的两种不同的形式,目的都是通过投资融资活动,壮大企业实力,获取企业更大效益的方式。在我国的传统企业中,投资与融资活动往往是由不同的人来完成的。一般地,投资行为被认为是企业战略的一部分,属于重大事项,因而其责任归于企业高层管理者如总经理。而融资行为往往等同于跑贷款,主要是与政府、银行打交道,因此,多由会计部门来完成。近年来,在我国一些积极寻求变革的企业中出现了投融资经理这一新兴职位。这些企业已经认识到,资金是企业的生命链,有效的资金投入、可靠的融资渠道、快速的资金周转,是保证企业正常运转的基本条件。目前,国家对个别行业采取了一系列的调控措施,这就对企业的资金状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投融资人员的职责和地位也就变得更加重要了。指派专门的人员或设立单独的部门来负责企业的投融资决策并予以实施,正是顺应了当今企业发展的要求。

二、企业融资

企业融资是以企业为主体进行资金募集和融通的经济活动,是指企业从自身生产经营现状及资金运用情况出发,根据企业对未来经营与发展需要的科学预测,通过一定的渠道与方式,利用内部积累或向外部的资金盈余者筹集资金,以保证企业正常的生产和经营活动需要的行为和过程。

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现代企业越来越多的通过对外融资来获取资金,用于支持日常的生产经营以及对外的规模扩张。在市场经济中,企业获取资金的渠道一般包括两种: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内源融资是指企业将通过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留存盈利和折旧等资金储蓄又重新投入生产经营的过程,也是企业挖掘内部资金潜力,提高内部资金使用效率的过程。内源融资来源于企业的内部资金积累,自主性强,是企业获得资金来源中成本最低、风险最小的融资渠道;外源融资则是指具有资金需求的企业通过一定方式向企业以外的其他经济主体(包括企业投资者和债权人等)募集资金的融资方式。外源融资方式主要包括金融机构借款、发行股票、发行债券等。这两种融资方式中,内源融资应当是企业的首选方式。事实上,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中,企业也主要依赖内源方式进行融资。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仅仅依靠内源融资已很难满足现代企业在迅速壮大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资金需求,外援融资也随之成为企业获取资金的最重要的方式。

在外源融资方式中,根据融资活动是否有金融媒介介入又可以分为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直接融资是资金的供给方和需求方在没有金融中介介入的情况下通过特定的金融产品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的融资形式。在这种融资方式下,资金供给方直接与资金需求方达成协议,或在金融市场购买资金需求方所发行的有价证券,将资金提供给资金需求方使用。在直接融资行为中,金融中介的作用仅仅是协助资金供给者与资金需求者之间形成债权债务关系。企业发行的股票和债券、商业票据,以及企业之间、个人之间的直接资金借贷等均属于直接融资。间接融资指资金供需双方通过银行等金融中介间接实现的资金融通行为。在间接融资的过程中,资金的供需双方之间不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我们所熟识的银行贷款、银行承兑汇票、存单等均属间接融资的工具。人类自发的直接融资活动起源于人们实物与货币等值交换过程所产生的资金需求,从时间上要远远早于间接融资。

目前我国企业的对外融资主要采用银行借款等间接融资方式,但是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金供给行为受到严格管制,信贷融资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宏观环境。例如,在银根收紧的形势下,企业获得信贷资金的难度和成本都将显著增加,而通过发行债务融资产品进行直接债务融资,可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降低对银行贷款的依赖程度,提高企业融资行为的灵活性和资金筹措的总体效率。直接融资的成本相对于银行借款等间接融资方式要低,特别是具备较高信用级别(一般认为是AA级及以上级别)的企业,直接债务融资对融资成本的节约效应更加明显。直接融资与银行贷款等传统的间接融资方式相比,无论是融资规模、效率、成本,还是在市场影响力和市场化程度方面都有显著的优势。以银行间债券市场为例,2005―2012年共有19个行业的1035家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债务融资工具。行业范围及涵盖了工业制造、原材料加工等传统行业,也包括生物医药、计算机、媒体等新兴行业;既包括了了市场化程度较高、资金周转较快的消费品行业,也包括了投资回收期较长、具有一定公益性质的基建行业。从企业类型上来说,既有传统的国有企业,也有集体企业和基建企业,甚至包括部分外资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因此银行间债券市场目前已成为企业直接债券融资最主要的市场。

企业发行直接债务融资产品,需要有具备评级资质的评级机构对发行人进行信用评级。信用评级等级越高的债券,越容易获得投资者的信任,树立良好的信用形象,能够以较低的利率发行。

从表1中可以直观的显示信用评级对利率的影响。一般而言,有信誉卓著的第三方担保或以企业自己或第三方拥有的财产作抵押担保、质押担保,可以增强债券的信用级别,有助于降低发行利率。

直接债务融资工具有超短期融资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公司债、企业、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企业资产证券化、资产支持票据以及中小企业私募债权等。自从2011年银行间交易商协会推出定向债务融资工具以来,“企业累计发债规模不得超过净资产40%”的“天花板”限制已经逐步得到突破,以非公开方式发行的债务融资产品,如资产支持票据、中小企业私募债券等发行规模均不受净资产40%的限制。与此同时,我国直接债务融资市场在促进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方面的功能也作用凸显。2012年,民营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的直接融资规模达到了1.854.5亿元。直接债务融资市场的蓬勃发展也反过来推动着债务融资乃至整个金融体系创新的步伐,通过不断的创新产品,满足企业多元化的融资需求,进一步完善我国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

三、企业投资

投资指的是用某种有价值的资产,其中包括资金、人力、知识产权等投入到某个企业、项目或经济活动,以获取经济回报的商业行为或过程。投资是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动力,也是公司财富创造的驱动力。

企业投资可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两种。直接投资一般是把资金投放于生产经营环节中,主要为企业设立、购置各种生产经营用资产的投资,以期通过对企业的投资获取投资收益。这种企业经营性直接投资,在总的投资中所占比重较大。间接投资又称金融投资或证券投资,是指把资金投放于证券等金融性资产,以期获愿股利或利息收入的投资。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完善和多渠道筹资的形成,企业的间接投资会越来越广泛。

投资现实中,企业能否抓住有力投资机会创造价值,会受到资本市场融资约束的影响,为减少这种影响,企业的应对之策是主动保持财务弹性,以求抓住投资给予,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所谓“财务弹性”,是指企业调动其财务资源以便采取预防或投机性措施,及时应对未来不确定性,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能力。财务弹性的目标是能降低成本及时筹集资金,避免陷入财务困境和丧失投资机会。财务弹性最主要的来源是内部现金和借债。企业现金持有与现金流动性及投资机会正相关。资本市场摩擦越大,企业持有现金越多;多元化经营企业现金流波动性越小,所持现金越少。企业持有充分的现金储备会提高企业的投资水平。当企业面临外部负面冲击时,充分的现金储备可有效减少冲击对企业投资的影响。企业持有现金可有效节约融资成本、应对财务危机、抓住投资机遇的益处。2008年金融危机,许多企业应声倒地;2011年国家宏观调控,引发了多起所谓的“老板跑路”事件,均为缺乏财务弹性,在危机来临时资金链断裂,陷入困境。我国金融市场存在信贷歧视,资本市场不发达,为数众多的民营及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而国有及大型企业却可以轻易融到资金。一方面,民营及中小型企业应注意保持财务弹性,以求生存与发展;另一方面,应关注国有及大中型企业的财务弹性,防治内部人假借财务弹性之名,行过度投资、奢侈消费之实。任何财务弹性都是有成本的,甚至很高的成本,因此应适度减少其财务弹性,适当提高债务融资比例,增加“内部人”财务约束,最终提高企业投资效率。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投资环境具有构成复杂、变化较快等特点。这就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在投资决策分析时,必须熟知投资环境的要素、性质,认清投资环境的特点,预知投资环境的发展变化,重视投资环境的影响作用,不断增强对投资环境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和利用能力,根据投资环境的发展变化,采取相应的投资策略。

投、融资是现代企业资金运动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由此,投融资决策就构成了企业的两项基本财务活动,融资决策拟解决的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资金来源问题,投资决策则强调企业资源的有效配置,它们既相互独立,又休戚相关。一方面,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必须充分考虑自身的融资能力,在融资能力许可的范围内进行投资项目的选择;另一方面,企业融通资金的有偿使用性,要求企业融资必须以投资的有效需求为依据。融资决策与投资决策已成为各企业在当今的经济热潮中进行理财活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融资与投资既是彼此独立的两个方面,又是息息相关的一体。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无论是在理论界,还是在实践当中,人们并没有过多关注融资和投资之间的相互关系,而是更多的关注于它们各自的独立面。而在目前的企业理财中,融资与投资的关系是决策者们在进行投融资决策时必考虑的重要方面。在企业的投、融资关系这一领域西方学者已做了相当多的具有理论价值的研究。但是他们都是在相对成熟的市场经济前提下进行研究的,其理论成果是否适用于解释我国上市公司的相关投资行为,还需要实证的检验。国外的部分学者通过研究认为在成长性较高的企业中,负债融资不会降低企业的投资支出,而在成长性较低的企业中,负债融资对管理者过度投资的治理作用则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国内的学者们也从不同角度对企业的投融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论大多与国外学者们一致。那么基于理论的我国上市公司中融资与投资具有怎样的关系,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探讨与研究对企业的投融资决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金融投资的方式篇(10)

[关键词] 农业投资融资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加强“三农”工作,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增加农业投入是建设现代农业、强化农业基础、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因此开辟新的农业投入渠道,逐步形成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已迫在眉睫。目前我国农业投入不足,许多好的农业项目缺乏建设资金,大量发展态势良好的农业企业融资困难。而另一方面,在“三农”方面有投资意愿的一些投资机构又找不到合适的投资项目,鉴于此,在增加“三农”投入的同时还应不断创新农业投融资机制,构建新型农业投融资的模式。

一、当前我国农业投融资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1.农业投融资力度不大,主体缺乏

(1)从我国农业投融资的现状来看,政府对农业的投融资力度不大,满足不了农业的资金需求,政府农业资金“非农化”现象严重,使用效率不高。

(2)农村金融机构不健全。集体经济、个体经济和农户从金融机构融资的数额小,难度大。据统计农业银行全部贷款只有10%投向了农村,而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这个比例是98%。农民从非正式金融市场获得贷款的数量已经超过了从正式金融市场获得贷款的数量。国家统计局农调队调查显示,农民从非正式与正式金融市场获得贷款的比例是1∶3,国际农业发展基金的研究报告为1∶4。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由于利益的驱动设在农村的分支机构相当一部分被撤消,除农村信用社外,在乡镇一级有金融机构的已经不多了。由于农村金融机构不健全,农业投资就没有资金来源。

(3)我国农业利用外资的规模小,分布不平衡。调查显示我国农业吸收外商投资项目数占外商投资项目总数的比重不足3%,投资额还不足2%。另外由于农业生产投资周期长、见效慢、风险大,工商企业对农业的投资积极性不高,严重影响了农业的产量和效益。

2.农业投融资方式单一

当前中国农业的投融资方式多采用间接支持的方法,如补助流通环节(1998年以来,我国每年用于粮棉流通补贴的资金达600亿元以上)、提高粮食价格等方式。这样由于中间环节过多,农业资金的投入效率非常低,而且资金的截留、挪用情况严重。从我国未来农业的发展来看,当前的农业投融资方式过于单一。一些市场化的方式更是发展滞缓。资料显示,中国证券市场发展10余年,上市企业已逾千家,而“农业板块”企业尚不足40家。

3.农业投融资投向不合理

当前我国农业投融资投向不尽合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投资中用于流动资金的多,用于基本建设的少;用于非农生产的多,用于农业生产的少;用于经营性的项目多,用于农业科技的投入少;一般性项目投入的多,技术含量高的深加工项目少。由于农业投融资投向的不合理,致使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农业生产效率不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档次较低,不能满足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需要。

二、构建新型农业投融资机制的建议和对策

1.加大农业投融资力度,促进农业投融资主体多元化

(1)增加信贷资金的投入。虽然近几年来政府对农业的投融资数额加大了,财政投融资的方式也在不断创新,政府投融资机制也在不断完善,但是相对于农业资金的整体需求来看,政府对农业的投融资还远远满足不了,供需缺口严重。而政府资金有限,政府对农业的支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只能起到“输血”的功能,要想真正发展农业,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发挥各方面的力量,健全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鼓励信贷资金对农业的投入,加强农业财政与金融部门的结合和同步增长,为信贷资金在农业领域的投入提供可信任的主体,这样不仅可以改变了农业投入对财政资金的过多依赖和以贴补为主的方式,也可以实现农业资金由“输血”向“造血”功能的转变。

(2)积极引导农民资本对农业的投入,真正发挥农户的主体作用。由于农民实际收入增长缓慢、农业投资收益率低、外在的投资诱因不足,致使农户对农业投入的热情趋于下降。今后应积极利用政府资金引导农民增加农业的投入:第一,建立财政支农周转金制度,取消对农业生产的直接拨款的制度。第二,利用匹配投资法,引导农民进行生产投入。匹配投资法是以政府资金为引导,按一定的比例由集体和农民匹配投入,组成对特定农业生产建设项目投资整体,从而形成政府、集体、农民多层次的农业投入机制。第三,实行以奖代补和以工代赈,鼓励农民投入。

(3)设法吸引外资投入,即吸引外资投向我国农业。我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个机会。要大力发展、开拓现有多边和双边的外资利用渠道。①重点引进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跨国公司的投资项目一般规模较大,而且能带来最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和出口市场。②大力进行国际证券融资。如可以利用农业高科技企业搞境外直接上市或造壳上市,以此充分利用我国自己的某些先进农业技术,直接寻求国外资金的合作。还可以借鉴BOT等当前国际先进的融资方法。③继续并致力扩大国际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迄今为止,我国已成为亚洲开发银行的最大受惠国之一,但对世界银行、国际开发协会、国际金融公司等国际金融机构的资金利用显然不足。

总之,通过各方力量尽快在我国建立一个市场配置与政府引导相结合,以财政资金为导向、“三资”(个人、企业和外资)为重点、信贷资金为补充、农户和企业投入为主体的新的多元化农业投融资机制。

2.农业投融资方式多样化

我国的国情和农业的特殊情况决定了我国农业投融资的方式应多样化。第一,政府在农业资金的投融资方式上要灵活。当前以政府为主体的投融资方式有五种模式:政府投资―政府管理模式;政府投资―金融机构介入模式;政府补助―乡村组织管理模式;政府补贴―商业银行介入管理模式;政府补贴―保险公司介入模式。第二,发挥农村金融机构的作用。发挥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农业银行的作用,保证其信贷资金向农业倾斜,同时通过有效的贴息方式引导其他商业银行信贷资金对农业的投入。第三,运用市场机制,例如股票、债券等方式增加对农业的融资途径。鼓励农业类公司的上市、为农业类上市公司通过股票筹措资金提供政策优惠和支持。比如近几年试点的财政投资参股经营就是利用了股票融资的优势。另外随着债券市场的发展鼓励以债券为中介为农业发展融资。比如当前一些地方政府就通过发行农业债券,为农业项目注资。这种筹资方式以政府的信誉及当地税收作为还款保证,一方面可以解决我国农业投入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在为当地民间游资找到增值渠道的同时,有效地降低这些游资图谋增值的风险,可谓“一箭三雕”。

3.找准农业投融资的方向

(1)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由于农业基础设施是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证,因此采取措施鼓励农业投融资运作的方向向农业基础设施倾斜。而在投融资方式上,农业基础建设可以实行资金的有偿使用和设施的有偿服务,采取以水养水、以堤养堤等方式,按受益者合理负担的原则,鼓励各项资本的投入。

(2)加大农业科技投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技术进步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方面。我国农业科技水平比发达国家落后15年~20年,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只有30%~40%,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只有30%。如果我国的农业科技储备增加、成果转化率提高、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上升,那么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多地少的农业大国而言,农业潜力将会得到进一步的释放。政府对农业科技投入的主要方面,是增加对农业基础科技研究及其推广应用研究的投入,特别是对农业的生物工程等基础研究及应用应当加大预算资金支持力度;对一些未来可盈利的项目,可用贴息贷款和减免税收的办法进行扶持。

4.健全农业投融资保障机制,优化农业投融资环境

健全的政策法规是增强农业投融资吸引力的重要保证。当前应尽快制定《农业投资法》,明确确定各级政府的农业投融资职责,为农业投融资提供良好的保障机制。同时,还应全方面优化农业投融资环境。

第一,为农业投融资提供全程服务。包括投资项目评价与分析,融资途径介绍与分析,投资过程监督和支持,投资风险管理与防范,为农业投融资项目提供全程服务。

第二,为农业投融资提供政策优惠。通过政策倾斜和优惠,鼓励各个主体对农业的投融资。

第三,为农业投融资提供舆论支持。通过报刊、广播等媒体介绍农业投融资的实施情况,宣扬为农服务的观念,引导农户的投融资行为。

参考文献:

[1]王俊籽:《构建我国新型农业投融资体制的设想》,《山东财政学院学报》[J],2004年第4期

[2]高玫:《建立多元化的农业投融资体制》,《经贸纵横》[J],2003年第7期

金融投资的方式篇(11)

文章编号:1003―4625(2006)09-0007-03 中图分类号:F832.45 文献标识码:A

一、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REITs)

(一)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的含义和起源

REIT是英文“Real Estate lnvestment Trust”的缩写,国内理论界和房地产界一般译为“房地产投资信托”或“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其复数形式为REITs。它是一种集合不特定的投资者,将资金集中起来,建立某种专门进行房地产投资管理的基金或机构,进行房地产的投资和经营管理,并共同分享房地产投资收益的金融工具,是信托制度在房地产金融领域的应用。

房地产投资信托(REITs)起源于美国。其正式发展从20世纪60年代算起,距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据统计,截至2004年1月31日,美国REiT行业的总市值已经达到2390亿美元,其中权益型REITs的市值为2190亿美元,约占总市值的九成:根据NAREIT的统计,全美REITs拥有的商业类房地产价值超过4000亿美元。在机构持有的房地产中,REITs占到10%-15%的份额。136只REITs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总市值为2310亿美元。

正是鉴于REITs对美国房地产行业的推动作用,其他国家从20世纪后期开始效仿美国在本国的金融市场中引入REITs,如日本和我国台湾省的“不动产投资信托”;我国香港特区的“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因各国房地产行业的用词习惯不同各自名称有所区别,但在实质上都是一种投资于房地产的信托投资基金。戴德梁行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05年12月亚洲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数量已经增加到45家,总市值超过355亿美元。从2001年11月到2005年12月的4年时间里,亚洲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数量增长了21倍,市值增长了17倍。亚洲已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HEITs市场。

近年来,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逐渐与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发生各种业务关系。比如2005年新加坡的房地产信托墓金――凯德置地(Capitaland)斥资约18亿元人民币购买北京中环世贸小心:2005年下半年,小国香港地区连续推出三只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领汇信托,泓富信托、越秀信托。尤其是由广东越秀集团发起设立的越秀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在联交所上市的示范效应,使得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成为中国内地房地产行业极为关注的投资方式。

(二)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的基本运作模式

美国是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的起源地,其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的发展具有代表性。美国的REITs足一般采取公司或者信托的组织形式,集合多个投资者的资金,收购并持有收益类房地产(如公寓、购物中心、写字楼、旅馆和仓储中心等)或者对房地产进行投资。美国人部分REITs采取公司形式,其股票――般在证券交易所进行交易。其基本运作模式见下图。

(三)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REITs)的属性与特征

1.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的资产证券化属性

从理论上进,REITs,可以属于是房地产资产证券化产品 其中抵押型REITs是房地产债权的证券化产品;权益型REITs是房地产权益的证券化产品(见下图);

2.REITs的合作性和信托性。

资本市场中分散的中小投资者在储蓄方式之外,可以将资金投向利润较高的房地产领域。但个人单独进行投资势单力薄,风险较大,于是投资者们将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采取签订信托契约的形式,或类似股份公司的形式成立某种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委托对房地产市场具有专门知识和经营经验又可以信赖的人从事这方面的投资:

(四)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REITs)的种类

按照不同划分标准可以将REITs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一般地,以组织形式的特点标准,可以将REITs划分为公司型和契约型两种;按照交易方式不同,可以划分为封闭式和开放式RE-ITs;按照REITs的资金募集和流通方式,又可以将其划分为私募和公募两种,其中公募REITs又分为上市交易和非上市交易两种;从盈利模式的区别,可将其划分为权益型、抵押型和混合型三种:

二、金融发展与创新的相关理论

(一)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深化理论

1973年,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小麦金农和爱德华・S・肖在先后出版的《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和《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两部名著中,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辩证关系作出开创性的研究,提出了“金融抑制理论”和“金融深化理论”。他们认为,金融抑制是这样一种金融现象,即由于政府过分于预金融市场和实行管制的金融政策,以及未能有效地控制通货膨胀,使得金融,”场特别是国内资本市场发生扭曲,利率和汇率不足以反映资本的稀缺程度。

他们认为金融抑制现象在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其主要表现形式为:

1.社会经济货币化程度低,发展中国家经济一般呈割裂状态,大量经济单位之间相互隔绝,各种资产(金融资产或实物)报酬率相差很大,缺乏一个完善的市场机制使之趋于一致。

2.储蓄转化为投资过程缓慢。在发展中国家,大量的中小企业和居民被排斥在资本市场之外,致使这些企业融资困难,不得不依靠自身积累的内部融资进行投资。

3.发展中国家政府对金融的干预,导致国有金融机构处于垄断地位,利率不能反映资本的稀缺程度,在资金使用成本极低、需求过盛和资金供不应求的情况下,金融体系只能在政府控制下,以配给方式提供信贷,这又导致金融业之间缺乏竞争,资金被企业低效甚至无效利用。

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深化理论的思想主要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利用金融中介(包括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的作用,扩大金融活动的广度和深度,让利率既反映资本的稀缺性,义反映资本的时间价值,以沟通储蓄与投资,挖掘社会闲置资金,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他们认为金融抑制现象的出现不是发展中国家政府的目标和主观愿望,而是其管制和干预金融的后果。发展中国家要使其金融和经济不断发展,就应该放弃所奉行的金融抑制政策,实行金融深化改革。

(二)戈德史密斯的金融结构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戈德史密斯通过对金融发展史和几十个国家的金融结构现状的比较分析,建立了研究金融发展的新理论――金融结构理论,并于1969年出版了《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一书。他认为,金融发展就是指金融结构的变化,研究金融发展就是研究金融结构的变化过程和趋势;而“金融结构即是

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共同决定的”,即一国现存的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之和构成该国的金融结构,包括“各种现存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的相对规模、经营特征和经营方式、金融中介机构中各种分支机构的集中化程度等”。他指出:“对于经济分析来说,最重要的也许是金融工具的规模以及金融机构的资金与相应的经济变量(例如国民财富、资本形成和储蓄等等)之间的关系”,他认为,金融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是通过为资本转移提供便利来提高储蓄、投资总水平和有效配置资金来实现的。金融工具的出现能使储蓄和投资分离成两个相互独立的专业化职能,并为经济单位进行储蓄和投资提供了一种机制,使分散的储蓄和投资得以重新有效地结合。因为如果没有金融工具的创造,每单位的储蓄就必须等于投资,投资者就难以摆脱自身储蓄能力的限制,而一旦金融工具出现,单位投资就可以大于或小于其储蓄。而金融结构越发达,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越多样化,为人们提供的选择机会就越多,人们从事金融活动的欲望就越强烈,从而可以有效地增加储蓄和投资的总水平。他还指出金融机构的创立导致金融资产范围的扩大,可以将既定的储蓄资金更有效地分配给收益率较高的投资项目。因为在一定的资金总量下,金融活动越活跃,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机制会引导资金流向高效益的投资项目上,从而资金的使用效率就越高,社会资金能得到更有效的配置。而且这种有效的资金配置对经济增收所产生的引致增长效应对储蓄和投资总量所产生的效果更有意义。

(三)关于金融创新理论

金融创新是金融发展的一种主要方式和推动力量,它表现为通过对金融要素进行新的组合来实现金融上层建筑的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根据熊彼特的“创新”理论,金融创新是在金融领域内经济主体为适应实体经济的发展要求和为了追求利润机会而进行的新的生产函数的创新活动,是各种金融要素的重新组合。它泛指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上出现的一系列新事物,包括新的金融工具、新的融资方式、新的金融市场、新的支付清算方式以及新的金融组织机构与管理方法等内容。

对于金融创新活动,经济学家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理论加以解释,如西尔伯的约束诱导理论、凯恩的规避管制理论、制度学派的制度变革理论、希克斯和尼汉斯交易成本理论和技术推进理论等。无论何种理论,从微观创新主体进行创新的内外动因的角度来看,金融创新都是金融家在逐利避害本性下的创新活动。从内因上说,创新主体有“获利性”需求因而会产生“获利性创新”;在逐利本性下,又会产生“避管性”创新;由于金融行业的高风险性,会诱发“避险性创新”;从外因上说,由于经济发展与市场的变化,金融主体内部竞争加剧,诱发“扩源性创新”。

二、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的金融发展与创新的理论解释

(一)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的发展是金融发展与金融创新的产物

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的发展历史表明它是在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在房地产行业的对资金的需求超过自身资金积累的能力,而以银行业为代表的传统金融业务又不能满足房地产行业资金的规模和期限结构需求的情况下,随着新的融资方式的出现和资本市场的深入发展而产生的,同时也是房地产金融领域为满足投资者对资金增值和分散投资风险的需要而进行的金融获利行为。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REITs)这样一种新金融组织机构和金融工具的创立也为储蓄转化为投资提供一种新的机制。

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REITs)本身是一种非银行金融中介机构,它的出现带来了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的多样化,改善了经济体系所原有的金融结构,提高了金融中介化比率。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REITs)将社会分散的资金聚集起来形成规模化的巨额资金,同时将那些流动性较差的房地产资产转化为更具流动性的证券,降低了金融交易活动中的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程度,减少了金融交易中的成本,增强了金融中介在储蓄投资过程中的媒介作用,促进了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提高于储蓄投资水平和资金利用效率。因此,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REITs)制度的产生,本身表现为金融深化过程和金融创新过程。

(二)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REITs)推动了金融发展和金融创新

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REITs)对金融发展和金融创新推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推动了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发展。REITs组织利用资金和技术优势为金融市场提供了不同风险收益特征的、多样化的房地产投资组合产品。RElTs更大的优势在于其将中小投资者原先难以涉足的规模化房地产投资通过小额金融工具而转化为一般投资者均可以参加的标准化产品,充分发挥了联系中小投资者与公司融资者的金融中介职能,吸引了众多的中小投资人参与房地产金融市场的投资,从而提高了金融市场的广度和深度。

2.促进了金融业的竞争,提高了金融体系的效率。REITs的出现和发展打破了传统商业银行在房地产金融业务中的垄断地位。在资金来源上通过开发对储蓄者更具吸引力的各种信托产品,与商业银行的储蓄存款相竞争,使信托凭证成为银行存款的极具竞争力的替代品。同时,REITs极大地活跃了房地产金融市场,使很多大型房地产公司在需要资金时不再单纯依赖于银行而转为直接在资本市场上筹资。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与商业银行的竞争,有助于提高金融体系的运行效率。

3.改善和优化了金融结构。从金融市场构成结构上来说,REITs机构已经成为重要的非货币性房地产金融机构。房地产金融市场呈现出商业银行、证券市场和投资信托同时存在的金融机构多元化格局。从金融资产结构上来说,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为适应资金供求双方的需要不断开发出新的信托产品,在使投资信托本身的信托资产多样化的同时,也促使资本市场、货币市场、保险市场的金融工具多样化,商业银行也为应对挑战而不断开发出各种金融工具,从而促进了金融资产多样化局面的形成和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