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艺术领域教育建议大全11篇

时间:2023-11-19 15:59:55

艺术领域教育建议

艺术领域教育建议篇(1)

(一)直属艺术院校的划转与共建工作的启动

2000年4月,根据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文化部完成对所属9所高等艺术院校的管理体制调整,中央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央戏剧学院“以独立建制划转教育部管理”;中国音乐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北京舞蹈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和中国美术学院,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院校划转后,文化部克服困难,积极转变工作思路,主动做好共建工作。2001年文化部办公厅专函教育部办公厅,商讨共建问题,提出了在艺术人才培养、文化科技和艺术科学研究、学生艺术实践等方面开展共建的建议。2004年,文化部组织对原部属艺术院校共建工作进行实地调查研究,重点了解近年来的办学情况、存在的问题和对共建工作的要求,并分别与北京市、上海市、浙江省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部有关部门进行座谈,征求对文化部共建工作的意见。2004年9月。文化部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会同教育部共同签发《教育部、文化部关于共建中央音乐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的意见》,从此形成了文化部与教育部、文化部与地方政府共建原直属艺术院校的格局。

(二)艺术教育共建工作的成果与缺憾

10年来,文化部以行业管理职能为出发点,在专业艺术人才培养、文化科技和艺术科研项目的立项、本科教学评估、搭建教学成果展示平台、推动艺术硕士专业学位在我国的设置、提供文化交流项目、促进共建院校与艺术职业院校间的合作等方面开展了许多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成果。院校划转后,文化部积极支持中国戏曲学院承办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并继续主办了第四届、第五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5届研究生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90%优秀学员活跃在我国的戏曲舞台;为了使我国的声乐教学尽快与国际接轨,文化部教科司与上海音乐学院联合举办声乐大师班,在业务能力和学历层次上为优秀声乐艺术人才的培养搭建了平台;为了解决高等艺术院校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遇到的困难,协调教育部召开“高等艺术院校共建工作――本科评估指标补充说明研究会议”,专题研究并制定了艺术、体育类院校评估指标补充说明;为了解决本科后艺术教育的瓶颈,满足我国艺术事业对高层次、应用型艺术人才的需求,完善艺术教育体系。在我部努力下,中央音乐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北京舞蹈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等共建院校成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下发《艺术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中首批获得招生资格的试点单位。此外,管理体制转变后,文化部在文化科技、艺术科研的研究规划和课题指南的制定、科技成果鉴定等方面最大限度地吸纳了原直属艺术院校专家参与,支持和鼓励原直属艺术院校参与文化部文化科技立项和艺术研究课题申报,并给予了项目咨询、技术指导以及课题经费的保证。在对外文化交流方面,文化部组织部分院校师生参加了在华沙举办的第三届国际戏剧学院艺术节、在德国举办的青年欧洲古典一欧洲夏季音乐节,不仅拉近了国内艺术院校与世界舞台的距离,而且进一步提高了共建院校在世界的知名度。2006年、2008年、2009年由文化部人事司牵头,教育科技司、艺术司共同组织召开了三届艺术院校、艺术院团长座谈会。在充分尊重院校主管部门和教育部门的指导地位、院校依法自主办学权利的基础上,就如何充分发挥艺术院校在人才培养、艺术创新理论研究和科技进步上的优势,以促进共建院校的改革与发展为核心,加强文化部与艺术院校在专业建设、对外交流等方面的共建进行了较深入的研讨。应该说,共建格局形成以来,文化部努力做好服务工作,在一些方面促进了文化部与艺术院校的沟通,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共建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由于对共建工作认识比较单一,强调人才培养时忽视了人才走向,没有将共建工作放置于艺术教育、文化产业、文化市场、文化遗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交流等整个文化建设体系巾去思考,导致共建工作的许多缺憾,比如没有更加深入研究共建工作如何建立优势互补、友好配合的部际协调机制,如何将艺术高校教学、科研、创作三大突出功能有机结合,如何创新科研组织模式并推进与文化企业相互开放,如何建构文化部与高等艺术院校间的用人育人直通车机制,如何搭建文化资源与艺术教育相互融合的平台等,共建工作没有取得应有的更大的实质性进展。

二、“十二五”艺术教育共建工作展望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推进文化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这是对艺术教育提出的未来发展的要求,更是对艺术教育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课题。我国艺术教育正处存一个关键性的历史发展阶段,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艺术教育管理需要适应这种变化的环境,面对我国社会发展的深刻变革,了解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的形势,研究预测未来发展的趋势。不仅要正视艺术教育尤其是基础性、早期性、适用性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而且要重新审视过去艺术人才培养、艺术人才使用的模式和机制,更要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加快转变观念,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艺术教育管理必须创造性地开展新时期新的“共建”工作,才能正确指导各类各级艺术院校的全面发展。

(一)“十二五”艺术教育共建工作的指导思想

近时期,党和国家颁布了一系列规划纲要和建议,《同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及刘延东国务委员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十九次全体会议、第二十次全体会泌上的讲话,特别是总书记在全围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教育改革与发展、文化体制改革以及文化发展走向做出了重大决策,当成为“十二五”艺术教育共建工作的指导思想。“十二五”艺术教育共建工作必须把握总书记讲话中提出的“坚持改革创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消除制约教育发展和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全面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全面建设小康礼会目标相适应的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教育 体制机制”,“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和出名师、育英才”,“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着力加强和改善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提出实施方案,加强领导,明确目标,制定措施,及时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等一系列教育工作要求,并作为艺术教育共建工作的方针,努力实现艺术教育共建丁作的新气象。

(二)“十二五”艺术教育共建工作的促进思路

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落实,随着义化大发展大繁荣,掀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事业的步步推进,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新时期的艺术教育共建工作,需要赋予新的内容,承担新的使命。刘延东国务委员曾指出:“一些原属中央部门管理的大学,行业背景突出,某些学科优势明显,长期以来在为行业服务中发挥了龙头作用。在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重点行业振兴的新形势下,这些学校完全能够发挥其独特作用。文化、艺术、医学等领域的大学也都是国家宝贵的高教资源,发展空间是很大的。要继续推动教育行政部门与行业部门共建学校,支持这些大学更好地为行业和地方及区域经济礼会发展服务。”这不仅肯定了共建工作的积极作用,同时也为我们今后的共建工作指明了方向。深入拓展“共建”的功能,发挥“共建”所涵盖的院校、院团、义化企业在教育、科研、艺术创作及艺术实践、演艺等不同领域的优势,给予“共建”更多的关注,突出共建领域中的艺术院校、艺术院团、文化演艺企业在推动文化事业发展中的领军地位,从而逐步形成不同类型艺术院校与艺术院团、艺术院校与文化演艺企业间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良性机制,实现新时期艺术院校教育目的明确、人才培养突出、艺术作品丰富、办学特色鲜明的根本转型,实现艺术院团队伍优良、根基稳固、资源充足的根本转变,以此推动文化演艺事业、演艺产业健康发展。

(三)“十二五”艺术教育共建工作的基本定位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儿代人的不懈努力,我国基本形成了集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专科教育、高职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及专业学位教育为一体的完整的艺术教育体系。但长期以来,得天独厚的艺术教育资源由于没有得到科学的整合和规划,全国艺术院校、艺术职业院校办学定位与日标的同质化现象突出,教学观念陈旧落后,专业设置相同,教学模式同步自封,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而且使许多艺术院校所拥有的优势领先地位逐步丧失。出现了艺术教育规模盲目扩大、生源抢夺愈演愈烈、教学质量日益下滑、学科优势不明显、服务方向不明确、管理模式滞后、区域特色不鲜明、人才出口拥堵不畅等不良发展势头。新时期的到米,文化发展形势、教育改革形势发生了根本转变。实施艺术院校共建T程,就是要实现面向市场、合理布局、资源共享、彼此互补、建立机制、共同促进的目标。因此,艺术教育共建的定位应该是:面向全国各级各类高中等艺术院校、艺术职业院校实施办学教学、艺术创作、艺术实践、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就业指导、服务社会等全方位共建,实现文化部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文艺方针政策,建立并完善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文化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艺术人才培养体系。

(四)“十二五”艺术教育共建工作的机制建构

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共建工作必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注入新的活力,才能实现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突破,推动各项工作全面发展。艺术教育共建工作要充分考虑艺术院校、艺术院团、文化演艺企业的条件和需求,也要考虑艺术门类的特点,有分类,有侧重,既要有共性的思考,又要有差异的区分。艺术教育共建工作的重点是通过共建,搭建文化部与地方人民政府间,不同类不同层次艺术院校间,艺术院校与艺术院团之间,艺术院校与文化演艺企业之间相互合作的桥梁,最大程度实现优化组合。一是要继续实施文化部与教育部及全国地方省市的高等艺术院校共建;二是要建立文化部或文化科技司与全国部分艺术院校、艺术职业院校的共建机制;三是要通过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建立艺术院校与艺术院校之间、高等艺术院校与高等艺术职业院校之间、艺术院团与艺术院校之间、艺术院团与艺术院校艺术团之间的共建机制;四是要建立文化部文化科技司与文化企业(包括文化演艺企业、文化媒体企业等)之间的共建机制。

(五)“十二五”艺术教育共建工作的具体举措

1、完善文化部与原直属9所高等艺术院校的共建。

原直属9所艺术院校具有人才培养、艺术创新、艺术创作、艺术科研方面的优势。在总结10年来共建工作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实质性地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加强艺术院校间的相互交流,以分主题、分课题、分项目等形式由9所艺术院校分别承担年度工作会议,不断丰富共建联席会的内容,共同研究9所艺术院校如何携手共享教学、研究、创作、交流、演出等资源;探讨我国艺术教育高端教育与国际间的交流合作;合作建设一批国际联合艺术科研实验室、研究中心等,充分发挥高等艺术院校的人才、科研和创作优势参与重大文化项目,达到促进9所艺术院校协调发展的目的。

2、建立文化部与综合性艺术院校之问的共建机制。地方综合性高等艺术院校具有地域优势、文化资源优势以及多学科融合的优势,已成为区域文化建设的主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一支结构合理的文化人才队伍。充分发掘综合性艺术院校的教育资源,建立和完善适应区域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对外文化交流的人才培养体系,探索立足区域,发掘区域本土文化资源,提升区域本土文化水平,坚持区域特色和民族特色办学取向是地方综合性艺术院校的发展之路。因此,文化科技司要分区域选择部分综合性艺术院校,依托其骨十学科、示范性专业、民族特色专业、传统工艺美术设计等项目开展共建,逐步打造一批为文化事业、义化产业培养特色高级人才的人才培养基地。

3、建立文化部与地方政府共建戏曲类艺术职业院校机制。我们国家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文化遗产各具特色,戏曲艺术只有根植于区域特有的文化土壤,定位于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石上求发展,使历史文化积淀形成的区域文化脉络得以传承,并使之成为区域不同城市的灵魂,才能得到弘扬和发展。地方传统戏曲特色文化是地域文化发展不可剥离的最有根基的组成部分,在塑造区域特色、提升区域文化生活品质、维护文化传承、保持代际延续性、促进区域文化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不同区域的戏曲艺术学校拥有丰富的戏曲艺术文化遗产资源,承担着传承和发展文化遗产的重大责任。实施文化部文化科技司与地方政府共建戏曲类艺术职业院校就是要从共建戏曲传承班人手,通过设立文化传承人培养教学基地等手段,逐步建设区域典型(特色)戏曲艺术职业院校,使其成为文化传承的品牌院校,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进程中获得新的生命力。

4、通过文化部或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建立艺术职业院校与文化演艺企业之间的共建机制。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文化企业驶上了发展快车道,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提出要培育骨干文化企业。着力培育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骨干文化企业,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重点文化产业中选择一批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文化企业或企业集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跨地区、跨行业联合或重组,尽快壮大企业规模,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促进文化领域资源整合和结构调整。艺术职业人才培养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根基,我们要紧紧同绕《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的部分重点工作来建立共建机制,着力扶持一批有实力有特色有潜力的艺术职业院校,指导艺术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与《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的主要发展方向对接,比如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产业等。努力实现艺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转型,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5、建立文化科技司与艺术职业院校、演出剧场之间的共建机制。高等艺术院校和艺术职业院校是艺术生产的重要基地之一,拥有各个艺术品种创作生产的丰富资源,近年来艺术院校和艺术职业院校创作、演出的优秀作品层出不穷,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的反响。然而,南于缺乏有效的集创作、生产、演出、宣传、展示为一体的共建机制,许多优秀艺术作品没有能产生更为广泛的礼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发挥行业优势,以“共建”为纽带,加强实践教学的建设和改革,是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要高度重视艺术职业院校的创作、生产及实践教学,结合周家重大文艺项日,引导和指导艺术职业院校文艺作品的创作与生产,并把实践教学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一方面要加强课堂教学与实践的结合,在课堂教学中反映经济礼会全面发展中文化提升的需要和成果;另一方面就是要通过创作、生产和演出加强实训和实习。实训是艺术职业教育学生能力培养的起点,是学生由书本走向实习和就业的接口,是学生养成良好职业道德、严谨作风和提高素质的重要平台。加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解决职业教育发展中诸多问题的突破口,更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突出实践教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落实学用一致,培养学生尊重劳动、尊重实践的职业素养的重要举措和必然要求。因此,建立文化科技司与文化传媒企业、艺术职业院校、演出剧场之间的共建机制,目的在于逐步建立全国不同区域风采各异的艺术职业院校艺术教育风采展示的专门演出场地,周期性地开展艺术职业院校剧目展示和比赛活动,这既是艺术职业院校间相互交流的平台,也是对外宣传艺术职业教育成果的平台,更是加强实训基地建设的良好举措。

6、由文化科技司牵头建立院校与院团合作共建机制。、文化部共同下发的《关于深化国有文艺演出院团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系统阐述了国有院团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明确提出了国有院团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和主要内容,指明了国有院团体制改革在宏观环境建设、政策支持、组织保障等方面的要求。《意见》中强调,要切实加强对改革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大力支持、行政主管部门具体实施、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文化体制改革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文化部直属艺术院团在体制改革的过程中面临着几大难题。其巾,人才问题是制约改革的重要瓶颈。艺术院团不仅存在演艺人员艺术生命周期短,一些演员三四十岁就面临着转岗和再安排等问题,而且缺乏善于经营、善于策划、善于管理的管理人才。艺术院团急需以培训、再学习的方式对部分在职人员进行对口专业教育,从而最大限度妥善解决转制院团人员安置问题。实施艺术院校和艺术院团共建,目的就是打破艺术院团长期以来自我封闭办用办院的传统模式,在艺术教育领域寻找有机的结合点,鼓励各艺术院团结合实际。面对市场,大胆探索,采取灵活多样的办法,通过共建,在从业人员学历提升、学习深造、转岗培训和艺术作品生产共享等方面积极稳妥地推进合作,拓展岂术院团的生存发展空间,为艺术院团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础。

7、逐步与我国西部各省区形成共建高等艺术院校和艺术职业院校的机制。落实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央新疆工作会议精神,加快缩小西部各省区艺术院校同东部地区艺术教育水平的发展差距,推动两部院校与东中部艺术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加快建设有民族特色的艺术职业院校。针对西部艺术职业教育的现状,继续努力协调有关部门和高等艺术院校统筹规划西部地区艺术职业院校的师资培养计划,引导西部地区艺术职业院校面向市场、科学设置专业,并采取艺术院团与艺术职业院校共建的模式,集中全国中高职具有办学优势、办学特色、人才培养质量突出的院校和部直属艺术院团在岗、转岗专业人员,通过讲师团等有效方式培训西部地区岂术职业教育师资队伍,促进西部艺术职业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帮助西部艺术职业院校加强专业建设、教材建设,使之成为培养文化艺术专业人才的基地,努力完成两部艺术职业特色院校建设的转型工作,构建符合西部特点的现代艺术职业教育体系。

8、建立文化部文化科技司与文化传媒企业之间的共建机制。加强信息交流、相互学习、资源共享、科学规划是艺术院校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长期以来,全国高等艺术院校、艺术职业院校自发组织了许多学术交流论坛。一些文化传媒企业积极参与并推动论坛不断升级。然而,由于缺乏政府主管部门的指导和引导,使得不同主题的论坛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建立政府主管部门与文化传媒企业之间的共建机制,共同组织有学术品位、有实质内容,又具导向性、权威性的高端艺术教育论坛既是广大艺术院校的要求,也是政府职能部门的职责。因此,要整合现有高等艺术院校领域、区域综合性艺术院校领域、艺术职业教育领域不同类型学术论坛,与文化传媒企业共同建设系列品牌论坛,为高等艺术院校、艺术职业院校搭建优质的学术平台。

艺术领域教育建议篇(2)

0 引言

文化支撑着一个民族的脊梁,能够为民族创建一个牢不可破的精神家园,促进民族血脉永续流传而不断绝。民族化、区域化已经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社会发展和教育事业的繁荣的同时促使艺术设计教育领域面临着新一轮的挑战和危机,如何在激烈的文化教育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培养与市场需求一致的实用型人才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这一时期艺术设计教育领域工作者们亟待解决的首要任务。在这一大背景下,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建设一个多元化、全方位、系统化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以强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实现中国传统文化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高效科学继承,为艺术设计教育领域提供更为丰富和精彩的创新源泉。

1 中国传统文化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运用现状

1.1 在艺术设计教育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高

中国艺术设计教育事业真正走向规范化和系统化始于20世纪初,各大工艺美术学院进行开办招生,引入国外艺术设计教育理念,以抽象的视觉符号和几何图形取代了中国传统的民族工艺手艺。在这一阶段,艺术设计教育工作者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不够重视,一度忽视了传统文化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且对技术因素的重视要远远大于艺术因素,盲目追求西方艺术设计技术上的高超而轻视传统文化的本源之力。这也使得艺术设计教育事业在长时期内缺乏创新的动力,在教育模式上也一度出现弊端和不足。

1.2 艺术设计教育中崇洋抑本风气的盛行

现阶段我国艺术设计教育领域仍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海外艺术设计教育理念的引进,这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并不利于中国传统文化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传承与运用。艺术设计教育具有非常强的综合性,能够将现代技术与其本身所根植的传统文化进行有机结合,将浓厚的东方古典韵味深入到艺术作品的设计中去,因此一味崇尚西方艺术设计教育理念会压抑原有的民族特色和区域性质,导致艺术设计教育易出现过度模仿而缺乏创新意识的局面。[1]

2 中国传统文化在艺术设计教育中传承与运用的策略

2.1 有重点地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艺术设计教育课程内容中

(1)古代文学在教学课程内容中的运用。为使学生能够积极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中汲取营养,发现灵感,从而进行独立的创新创作,艺术设计教育在教学内容中应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进行有效吸收。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大放异彩的珍宝,在艺术设计教育教学中也发挥了巨大作用,如在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之余同时开设古代文学课程,从而引导学生在四大名著以及诸多民间传说故事等此类文化艺术作品中发掘可以用来进行艺术设计的素材和灵感。除了文学作品,艺术设计教育还可以同时将古代文人、传说故事等与艺术设计教育教学有关的内容有机结合,提高学生对本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满足人民大众的欣赏力与娱乐需求的基础上,打造出更多具有创造力和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艺术设计作品。[2]

(2)传统图形在教学课程内容中的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孕育了无数具有代表性的图形。从石器时代的彩陶纹饰、商周朝代的青铜器纹络到唐宋元明清的绸缎织物图案等,缤纷多彩、形式多样,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特个性和丰厚的文化内涵。传统图形在艺术设计中是可利用性非常大的素材,因此现阶段艺术设计院校在教学课程内容中可以积极使用传统图形进行艺术设计创作,将中华民族的审美个性以及文化精髓精确地表达出来。在艺术设计教育教学中还可以开设相应的传统图形教学课程,将传统图形如民间绘画、丝帛图案等图形样式、构成法则和色彩配置原则等等提取出来作为学生们的临摹材料和学习模板。[3]

2.2 加强艺术设计教育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力度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漫长的几千年时光里培育出了异彩缤纷的文化形式,如哲学思想、宗教道义、古代文学、艺术精神、刺绣篆刻、园林艺术、砖石雕塑以及音乐、戏曲等等,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积淀,也是艺术设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新源泉。现阶段艺术设计教育领域对中国传统文化不够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先进设计技术之间的关系难以把握,导致在艺术设计教育的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模式的建设方面出现不足之处。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力度,从学生到老师以至于艺术设计教育领域的所有工作者都需要不断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并将其运用到艺术设计中去,不断地将我们国家、民族所特有的文化所打造出来的艺术作品送到世界艺术文化圈中。

3 结语

文化是民族的,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艺术设计教育通过教育的方式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高效地传承与运用,能够保持民族文化常保活力,并通过艺术设计作品使民族精神逐渐具象化、视觉化,向全中国乃至于全世界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给艺术设计教育带来的无限活力和灵感。因此,艺术设计教育领域的工作者们以及社会各界都应当提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通过对传统文化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传承和运用现状的分析和研究,不断调整艺术设计教育方法,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中国现阶段艺术设计教育现状的教育模式,发挥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建设美好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 王虹.艺术设计专业引入传统文化教育策略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4.

艺术领域教育建议篇(3)

(1)影像创作(image-making)和批判(critique)是共生的。“视觉文化艺术教育”最重视的是批判理解能力及为学生赋权(empowerment),而非艺术上的表现。强调透过自由的影像创作探索其个人意义,批判的议题包括图像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阅听者的反应、媒体关系、多元主观的建构以及图像的本质,这些都在学生的创作活动中及议题讨论中形成。

(2)“视觉文化艺术教育”(VCAE)同样重视美感价值及社会议题。“视觉文化艺术教育”课程,虽将学习的内容扩张为视觉文化的视觉产物,其意并非将此课程带离艺术的审美领域,而是以融入文化社会观的方式,学习意识如何透过视觉、美感运作,或相反地美感如何推展意识,因此,“视觉文化艺术教育”(VCAE)同样重视美感价值及社会议题。

(3)“视觉文化艺术教育”(VCAE)深切基于历史:强调将影像放在其历史文本脉络中审视,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影像的历史,一如同视觉文化必须置于文化的脉络中审视,影像的历史是视觉文化艺术课程的重要构成因素。在具体“视觉文化艺术教育”教学过程中,现任国际艺术教育学会主席、美国北伊利诺斯大学道格拉斯?波顿教授(Prof.DouglasBoughton)提出:②学生必须更加“自主导向”,而不是像过去数十年来那样,完全由教师决定课程内容要学哪些知识,由教师安排成容易消化的单元,同一套教材按部就班教给所有的学生……视觉文化的艺术教育,让孩子创造自己的视觉文化,成为教学与创作的合伙人……因为孩子知道的视觉文化层面,也许比教师更多。

艺术领域教育建议篇(4)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01―0020―02

党的十报告中提出的“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总体要求中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之魂。“体魄强健”“审美素养”和“人文素养”三个要点则是通过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出发点和着力点。要深化学校体育艺术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努力使学校体育艺术教育成为立德树人的载体,切实发挥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在全面育人中不可替代的价值与功能,就应寻求体制机制上的重大突破,保障持续有效、高水平的投入,追求教育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和使用效益的最大化。这需要基层学校敢于挑战自我的勇气,也需要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更需要社会各界达成广泛共识。

一、当前我省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对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发展理念落后。总体上,教育改革发展的顶层设计与基层首创没能得到充分的结合,难以产生倍增效益。具体来说,对强身健体与人文素养、审美素养的目标及学生的技能培养训练之间的育人关系缺乏研究。体现在具体工作中,就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在思想上不予重视,在时间上就没有保证,在师资上就可以随意,对教学设备就不会在意。

第二,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偏远地区学校和农村学校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资源保障有限,体育与艺术教育专业师资量不足、质不高。体育艺术活动和教学场所严重不足,长期缺乏体育艺术教育的器材装备、专项资金和专用经费等,致使学校体育艺术教育不能正常进行。这也是当前我省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发展遇到的突出困难。

第三,教育发展的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受传统的关门办学思想的影响及封闭的体制机制桎梏,区域内教育资源没能得到盘活,对区域内教育资源的治理能力和利用水平低下,优质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地区教育发展水平和优质教育资源存量难以适应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出现了“既缺钱,又浪费”的怪现象,这是我省学校体育艺术教育改革的重要瓶颈。

二、体育艺术教育改革在省级层面和高等学校需要顶层设计

第一,根据国家相关要求,通过立法的方式推进地方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法制化,使得政府、社会、家庭和学校对这项工作的实施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形成完整的决策、执行、监督的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机制。

第二,增强高等学校在学校体育艺术教育领域的人才培养能力和办学水平,扩大办学自,通过自主、开放办学,促进相关资源有效整合,创新平台和集散载体(包括建设重点实验室、研究工程中心或兴办体育艺术产业),充分调动和发挥其支撑作用,使之成为引领全省学校体育艺术教育科学健康持续发展的“生力军”。

第三,创造条件,主动搭建政府体育、文化、卫生、广电、传媒及社会文化艺术团体、体育团队、知名人士、文化传承人士共同参与的学校体育艺术教育“立交桥”,将高雅艺术和竞技体育引入大学校园,进而扩展到职业学校和中小学校园,成为促进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发展壮大的重要力量。

例如,目前在西北师大建立的“青少年体质监测与健康促进重点实验室”和“甘肃省中小学艺术教育与研究中心”已经担负和发挥出了整合师大音体美舞和传媒五大学院专业力量面向全省中小学的技术支持团队作用;省文联主动深入学校调研,并邀教育厅开展“艺术家进校园”活动;省语委办组织的“语言文字文化大蓬车”,将朗诵书写、摄影欣赏和语言文字规范校创建等内容引入以中小学为主的边远地区;甘肃省舞蹈家协会通过“新农村少儿舞蹈美育工程”,对移民区民族乡镇中小学“少数民族舞蹈课堂”的农村教师进行技术支持培训。这些活动都为省级层面的顶层设计提供了思路和方向,作为教育职能部门,我们必须要有战略的眼光、敏捷的思维、开放的意识和宽广的胸襟,牢牢把握住历史机遇,抢占时展的快车道。

三、市县层面和中小学校是体育艺术教育深化改革的关键环节

第一,要本着“省市联动,以县为主”的原则,指导和支持县级政府真正承担起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体责任。在县域内促使教育与当地经济社会的改革发展“和谐共振”,真正盘活优质教育资源存量,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推动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在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中,要保障投入,完善基础条件,重视和发挥中小学校作为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主力军”和主阵地的作用。

第二,建设一支高质量、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施体育艺术教育的关键。首先,要调剂编制、放宽政策和调整结构,帮助并支持学校及时选拔和补充体育艺术类专业教师。其次,要科学统筹、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一方面实行“音体美教育资源纵向配置体系”,以生源供给的利益驱动方式,由高中向提供生源的初中,初中向提供生源的小学向下支持,通过“资源支持中心”和“训练活动基地”等方式和平台给予体育艺术教育的师资、教学和教研支持,以满足各类学校的体育艺术教学和活动需求。另一方面,实行“音体美教育资源横向配置体系”,即以行政推进的需求驱动方式进行横向交流,在城市和农村设立“学(片)区”,在教育行政部门的统筹调配下,将人、财、物的调配权限下放到学(片)区内,在保证专业教师隶属关系不变的前提下,使区域内体育艺术类课程统一安排,教师统一调配,标准统一考核,绩效统一评价。同时,提供专项保障和政策支持,依托母体学校为区域内具备特色专业技能的音体美教师提供发展空间(教师工作室、活动中心、俱乐部或训练基地),真正实现专业教师与学(片)区形成学校体育艺术教育的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四、教育行政部门要进行必要的改革实验

第一,要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组建一个由分管领导担任组长、专门处室具体负责实施、相关处室参与配合、各有关单位协调统一的专项工作指导小组,从顶层设计、省市联动、选择实验、科学指导和标准评价上为实验提供有效支持,充分发挥省教育厅体育和艺术教育两个指导委员会的助手作用。

第二,实行管、办、评分离,依托西北师大设立的甘肃省青少年体质监测与健康促进实验室和甘肃省中小学艺术教育与研究中心等第三方,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为改革实验提供实时的技术支持、研究报告;同时,依托甘肃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中心,对改革实验状况进行跟踪监测,提供分析、反馈和指导。

第三,由相关处室负责提交改革实验的方案设计,审核获准后,按规定程序提交厅务会审定实施。

1. 体艺处要深刻领会改革的精神,努力提升自主发展的谋划能力、协调配置的驾驭能力和抓主抓重的治理能力,真正承担起全省体育艺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参谋部”职能,调动起全体参与者的智慧和积极性,从多方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到计划制定、态势预判、资源配置和效能评价等方面进行整体设计并组织实施。

艺术领域教育建议篇(5)

美国多元文化艺术教育(MulticulturalArtEducation)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并逐渐形成了自身特有的艺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特色。如今,多元文化艺术教育已经成为美国后现代主义艺术教育潮流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并引起了世界其他国家的关注。

一、多元文化艺术教育出现的时代背景

美国多元文化主义的兴起及广泛影响是多元文化艺术教育产生并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时代背景。美国多元文化主义最早可以追溯至19世纪初,直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黑人民权运动大范围爆发,多元文化主义再一次被世人广泛关注并波及到政治、经济、教育等各个领域。多元文化主义具有多种功用,既是一种教育思想、一种历史观、一种文艺批评理论,也是一种政治态度、一种意识形态。它们之间的共识可概括为:美国是一个多元民族和族裔构成的国家,美国文化是一种多元的文化;不同民族、族裔、性别和文化传统的美国人的美国经历是不同的,美国的传统不能以某一个民族或群体的历史经验为准绳;群体认同和群体权利是多元文化主义的重要内容,也是美国社会必须面临的现实。[1]据此,多元文化主义论题频繁出现在美国教育领域,旨在促使学生从基础教育阶段起就增加对不同文化和自己文化传统的理解。在美国国内不断强调关注种族多元化、追求社会民主化的社会时代背景下,多元文化艺术教育紧随多元文化主义教育开始盛行。相同的社会议题同时出现在艺术及艺术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在艺术领域,出现了对不同身份艺术家待遇不公的纠偏,尤其关注不同种族、性别艺术家获得机会和待遇公正等问题。在艺术教育领域,带有多元文化价值观念的评论人士不断质疑,当时美国的艺术史、美术馆以及艺术教育课程体系通常反映的是以欧洲中心主义为主体的价值观念偏见,将其他文化群体排除在外。后现代文化主义理论的兴起及蓬勃发展促使相关学者越来越密切地关注此类社会文化现象,纷纷阐释并批判这些现象背后所暴露出的带有偏见且扭曲的文化历史观念。相关领域学者更加力求还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学校、博物馆展览及历史课本的真实性。针对社会中广泛存在、并直接表现在艺术及艺术教育领域的种族、阶层不平等等现象,一些学者开始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将艺术教育价值的追问转向如何实现其社会建构功能,即艺术教育如何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增进学生文化自尊及对其他文化群体的理解?艺术教育如何在社会变革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多元文化艺术教育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特点。

二、美国多元文化艺术教育的理论基础

美国多元文化艺术教育的兴起与广泛推广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主要表现为艺术与儿童文化意识发展的关系、艺术教育社会重构作用的基本立场两个方面。

(一)艺术与儿童文化意识发展之间的关系

艺术本身所具有的文化性特点能够对儿童形成文化意识、进一步理解多元社会起到促进作用,这是多元文化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首先,儿童具有获得文化知觉和意识的潜能。Smardo与Schmidt指出,儿童到了五岁就已经形成对自己、对同伴的态度,而且开始发展出文化知觉,也开始学习社会流行的对族群及其他不同文化的态度。[2]根据Parsons的研究发现,儿童的观点虽然非常个人化,但对文化却是开放的,他们对艺术持着非批判非偏见的观点,对于源自儿童生活社区及儿童自身经验艺术的学习都是儿童进一步获得文化概念的良好起点。[3]这些研究成果都表明,儿童具有获得文化知觉和意识的潜能。其次,艺术所具有的文化特性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文化意识的获得、文化理解能力的发展。Freedman指出儿童从很小就能够开始学习艺术与社会生活的相关性,这是了解一件艺术作品为什么被珍视的重要步骤。他认为小学阶段的孩子开始学习分类、差异和推理,而且能够辨别艺术作品的风格、主题、形式、意义和目的。在这个层次上儿童开始了解为什么不同的个人和文化团体会创造出不同的表征来代表相同的主题(如人、动物、事件等)且能抓到这些不同表征的价值。Freedman特别指出,因为外表相同的艺术品可能在意义和目的上有很大的不同,在比较来自不同文化的艺术品时,教师若能敏感地指出这些不同就能帮助儿童看到一个事实,即对艺术的了解需要突破仅仅对它表面形式及呈现内容的研究。[4]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获得探究技巧和视觉敏感性的发展,自身文化意识以及文化理解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

(二)艺术教育社会重构作用的基本立场

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著名艺术教育家JuneMcFee就在其著作中指出,通过人类学方法研究文化获得的结论表明艺术及其实践被不同的文化群体所划分成不同的小组,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组群也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保持着自身独特的文化认同。[5]可见艺术本身就带有鲜明的文化色彩,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不同文化族群个体都有其特有的文化特点,并直接显现在他们的艺术观及艺术实践中。[6]承认艺术是文化的产物、重视文化在审美议题讨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被广泛认可。在此基础上,艺术教育除了能够促进学生审美能力发展以外,通过专门的课程设计还能够达到促进学生获得不同文化认同和理解等一系列文化效应,突出表现为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多元文化、多元种族的社会,使学生在主流或者非主流社会形态下发展出积极的自我身份认同,最终学生能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不同时代文化群体价值系统所运用的艺术符号中认识到艺术形式的多样性,进而能够整合相关信息并进一步达成对这种多样性的认识与思考。[7]艺术教育使学生成为具有分析与批判能力的思考者,能对自身生活环境与社会阶级加以审视,进而使用社会行为技巧参与自身命运的塑造与掌控。这是艺术教育反对精英主义、努力去除精致——大众艺术界限,进一步促进社会民主变革,以达成社会重构目的的直接表现。据此发展起来的文化多元主义艺术教育理论与课程实践具有坚实的基础。

三、多元文化艺术教育的基本特点

(一)以培养学生理解不同文化及社会意识为主要旨趣的目标定位

与传统艺术教育将培养学生艺术能力及创造性为主要目标不同的是,多元文化艺术教育将目标定位在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及社会意识的培养。多元文化艺术教育的提倡者认为,在不断变化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文化提供了基本的信念、价值观以及赋予生活以意义和结构的基础模型,它使个体成为多样社会群体组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在其中发挥着自己的功能。因此,了解文化及其多样性在当代社会生活中显得尤其重要。[8]多元文化艺术教育将学生审美经验的积累建立在世界范围、多个民族文化群艺术经验的基础之上,更加强调对艺术作品、艺术史等艺术现象社会文化背景的关注,关注学生在丰富的社会背景及文-38-《外国中小学教育》2016年第9期化意义的层面上进行艺术学习和分析,目标旨在通过艺术教育促进学生对不同艺术形式所处文化的理解。不仅如此,通过多元文化艺术教育的实施,学生能够感受到不同文化群体所拥有的特别的文化艺术传统,接触不同文化价值下的艺术设计和媒介表达方式,对于艺术问题的思考直接将学生引向对特定文化群体相关社会议题的思考,使学生关注到不同文化群体特色及其文化价值观,在种族平等、社会公平的基本立场上消除文化群体刻板印象及社会偏见、进一步探讨社会道德和民主责任,对这一系列问题的探究进一步上升为学生社会意识的形成。所以多元文化艺术教育的目标不再仅仅是教授艺术以提升学生的艺术能力,而是将艺术教育的功能进一步扩展,凸显艺术在现代人类生活中的文化意义及社会功能。

(二)突出多元文化议题的艺术教育内容

基于多元文化艺术教育特有的理论基础及目标定位,研究者和实践者倾向于突出多元文化议题的艺术教育内容。首先,多元文化艺术教育内容更多关注能够反映多元社会文化的艺术形式。例如能体现多元文化价值的通俗艺术、民俗艺术、边缘艺术、本土艺术等,这些艺术形式包含大众文化、民间习俗、两性平权、人权平等、种族歧视等当代社会议题。需要强调的是,这些内容不再仅限于西方主流文化的精致艺术,而是扩展至能够反映不同种族、文化和性别等团体的概念和议题。使学生在接触各类艺术形式的同时体验、理解它们所体现的文化价值及当代社会议题。其次,多元文化艺术教育增加了能够体现全球性议题的艺术教育内容。随着网络、信息科技的快速进步,地球村上各个国家彼此的关系更为密切。多元文化艺术教育内容增加全球性议题主要包括能体现政治、经济、科技、人权等交错关联的艺术内容及形式。教育内容不仅强调世界各个民族的共通之处,同时也关注不同文化之间,尤其是主流文化和次文化之间的差异。体现全球性议题的艺术教育内容使学生了解并欣赏全球范围内多样的艺术形式,以多元文化社会和地球村的公民自居,适应地球村时代。最后,多元文化艺术教育内容强调基于文化议题的学生艺术表达和创作。主要包括基于本土题材的艺术表达和创作,研究不同社会群体的历史和社会背景并进一步探讨不同群体如何通过艺术创作表达自己,比较东西方及其它文化的艺术表达方式,不同文化群体学生的集体创作等等。此类艺术教育内容能够使学生认识并尝试不同文化艺术表达与创作风格、分析研究各文化如何演变及发展、探讨社区如何透过艺术建立归属感等等。一系列相关的艺术表达和创作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理解艺术表达创作过程,同时也使学生逐步建立起社会批判意识及公平审视、对待文化差异的社会责任感。

(三)注重学生群体文化特点的民主教学方法

多元文化艺术教育的方法尤其注重教学过程中民主精神,直接体现为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群体的文化特点,使来自不同文化群体的学生在学习不同文化背景艺术的经验中理解自己群体文化、尊重他人文化。[9]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要点。第一,教学方法以社会学、人类学为基础,尤其关注文化本质属性及文化过程的相关议题,重点引导学生思考所属某一文化群体的人是如何形成并建立自己的价值体系的。带着这样的经验学生进一步关注艺术作品及其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在社会文化脉络中学习艺术领域相关知识并进行深入的文化内涵探讨。第二,以此为基础的教学方法中,教师首先要承认教育是一种带有文化性、社会性的干预,必须要正视自己的文化社会偏见,时时察觉而不影响教学方法的民主性。第三,教学活动坚持以学生及其所在社区文化为中心的特点,教师注重运用学生及其所在社区的文化价值观及基本信念来设计并实施教学活动。第四,教学强调运用人类学方法辨识文化团体及在其价值观与实践影响下的审美表达与创作。在研究学生所处的文化团体艺术时,注重搜集关于他们所处的动态文化社区环境的信息,以此作为分析其艺术品及艺术实践的依据而非仅仅依据主流的文化意识形态。在研究非学生所处的文化团体艺术时,教师和学生通过诸如搜集各种书面、影像材料及个人史料等,获得一系列有价值的人类学数据信息,进一步理解艺术乃是一个社会整体中的有机构成部分,而不能脱离其社会文化土壤来进行解读和分析。第五,提倡不断挖掘并谨慎地使用反映文化的教学法,这种教学法能够更民主地呈现教室、社区乃至国家中的社会文化与种族多样性。最后,教学方法时刻关注学生生理与心理的发展特点、性别、年龄、社会阶层、政治、宗教及种族等因素所造成的人际互动的高度复杂性,努力寻求一个更民主的方式,使弱势群体能有机会融入艺术教育过程并表达意见,也使优势群体能检视出自己文化中所习以为常的偏见。

(四)强调学生文化群体特点和师生合作的人类学评价方法

多元文化艺术教育中的评价与传统评价方式的不同,更加重视来自不同种族、民族、社会阶层学生的学习风格差异对于学生学习成就及课程实施的影响。对于学生学习成就,相关研究者提倡评价过程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和成果,尤其要将学生所在文化群体特点纳入评价考查范围之内,鼓励采用人类学的方法,如访谈、观察、问卷、记录、日记等方式完成对学生的评价。[10]对学生学习成就的评价一方面是考查、记录学生参与多元艺术教育课程过程中其艺术能力、文化理解力、社会意识与责任的发展进度和水平。另一方面更是要在多元文化艺术教育过程中建立带有文化群体特点的学生成长档案记录,力求无论学生来自何种文化群体,都能够获得平等的文化身份,接受公平的教育待遇。多元文化艺术教育对课程实施的评价多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除了验证学生学习成果之外,确认教学过程中权利和资源分配是否公平也是课程实施评价的重要目的。因此,形成性评价构成了课程实施评价的主体部分,尤其关注教学情境中包括教师和学生在内的所有成员及他们之间的合作状态。在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特别重视多元文化艺术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共同调动知识并将其带入教育过程中的能力、共同合作形成一个具有文化应对特色教育环境的能力,同时他们是否能够在此基础上产生进一步影响经济、政治及社会机构的思路及设想也是评价关注的一个方面。非正式的师生课上讨论评估,学生分析学生访谈艺术家的情况、对当地社区的调查、撰写课堂行为评估报告,都是教师、学生和社区能够共同参与的过程性评价的方式。可见,人类学的方法不仅能够提供实施多元文化艺术教育的手段,同时也是进行教育评价的重要途径。[11]

艺术领域教育建议篇(6)

艺术管理专业最早是在20世纪西方艺术教育中提炼出来的,这与西方国家政府的艺术政策和管理体制密切相关。自从美国的耶鲁大学戏剧学院1966年成立研究生剧团管理专业,创办了西方国家第一个艺术管理的大学专业后,许多西方的综合性大学都开设了艺术管理专业,如加拿大的约克大学、英国的伦敦城市大学、南澳大利亚大学等。①目前,美国的艺术管理教育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艺术管理专业教育内容由最初的艺术教育领域发展为与艺术相关的多学科领域教育,如:艺术娱乐、传媒管理、艺术法律研究、艺术行政等。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相继有部分高等院校开设了艺术管理专业,但正处于起步阶段,就本学科教育体系的科学性、规范性和系统性而言,与西方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一、艺术管理教育的必要性

艺术管理既包括艺术行政管理又包括艺术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管理,在遵循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对艺术产品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管理。在管理的过程中,不仅要满足最终消费者的需求,同时要满足艺术产品创作者的需求,只有达到二者的相对平衡,才会使整个艺术生产过程达到最优化。

1.艺术生产理论决定了艺术管理教育的必然性

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认为,“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定的基础。”②艺术生产过程是艺术劳动者的劳动与艺术生产资料相结合,创作生产艺术产品的主客观相统一的过程,是艺术生产力与艺术生产关系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过程。在人类的生产劳动中,艺术生产是精神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也要遵循最根本的生产规律。

对艺术生产过程进行专业化的管理,是在学习和掌握了一定的艺术理论知识基础上,遵循经济规律,按照管理理论对艺术领域的精神产品进行专业化的管理。因此,需要培养艺术理论与经济管理理论相融合的复合型管理人才。

2.艺术市场的高度专业化要求专业的艺术管理人才

面对竞争激烈的表演艺术市场,专业艺术团体的管理应是将艺术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过程和机制,不应成为“体制改革”的对象,因为艺术院团亏损大多是经营性的亏损而非体制性的亏损。如能先解决好院团的管理问题,那么体制改革的绩效也就充分地体现出来了。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艺术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一个组织发展潜力的大小,甚至决定其生死存亡。

目前表演团体的管理人员主要由专业艺术工作者转行担任,由于缺乏必要的现代管理知识(特别是营销方面)的培训和实践,院团管理人员缺少必需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培养,对管理的认识大多还停留在传统的“管人、管事”层面,对现代管理的战略意义和基本内容缺乏足够的重视和了解,无论在对内的财务、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方面,还是对外的市场开拓、公共关系方面,都难以承担起推动整个院团发展的重任。

无论是表演团体还是演出经营机构,艺术管理人才都是其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前提和有力保障。

二、艺术管理教育的特点

作为我国新兴学科的艺术管理专业具有自身的教育特点。在结合艺术知识和管理知识的基础上,将感性教育与理性教育融合,充分利用课堂学习和社会实践两个平台,为培养高层次、复合型的艺术管理人才提供最广阔的发展空间。

1.理性培养与感性培养的统一

艺术是感性意识的融合,管理是理性思维的归纳,若想将二者有机结合,就要运用理性思维去客观认识感性的艺术及艺术形态,在理性、客观、规范的管理体系中融入艺术的个性化、专业化、多元化、抽象化的表现形态,这样才能在感性认识基础上附加逻辑的理性规范。艺术管理专业恰是将感性的艺术与理性的管理相交叉,找到二者的相交部分,在共有的知识内容下寻求针对艺术市场的动态、规范、秩序的管理研究体系及教育体系。这就是艺术管理专业所要研究的内容之一。在艺术市场运行中,将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管理策略、管理程序等施之于市场运作的各个环节,使得整个项目进行得专业、合理、有序、规范、系统,这就是艺术管理教育所要完成的人才培养目标之一。

2.管理知识与艺术知识的融合

在我国,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信息管理、经济管理等专业领域的教育教学逐步与国际接轨,将其最前沿的管理知识带入了中国的管理教育中。艺术管理专业所要考虑的是如何将管理的理论融入艺术的知识领域里,不能按部就班、生搬硬套,更不能张冠李戴、不懂装懂,以管理领域的资深学术资格充当艺术管理的学科前沿专家。艺术管理学科要有一定的艺术专业鉴赏与研究的理论深度,同时要成为能够统筹、管理、组织、计划、领导、控制各种艺术活动的管理人员,这才能真正做到管理知识与艺术知识相融合。

3.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的平衡

这个学科特殊之一是因为它是一门交叉性的学科,特殊之二是因为它仅通过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理论知识只是艺术管理专业学习的一个必备基础,社会实践的广泛参与和学生组织与策划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才是其教育的关键所在。实践教学通常是辅之以课堂学习,但艺术管理专业却是并驾齐驱、双管齐下、缺一不可。因此,有可能在学生入学的第一堂课就会让他们去体验艺术市场,感受那种个性的竞争和形态的多元发展。实践与课堂教学始终是两条并行轨道,在艺术管理教育的探索之路上不断延伸、不断拓展。也只有在这种双轨支撑下前进的学科才能逐步走向完善和成熟,真正通向国际化的教育平台。

三、对艺术管理教育体系的架构分析

艺术管理教育在我国刚刚起步,从我国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大发展的需求出发,立足国情,面向世界,以开放的思维、科学的视角,构建艺术管理教育体系是一项十分紧迫而又意义重大的任务。笔者以为,艺术管理教育应以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实战派艺术管理人才为目标,坚持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 构建以艺术类公共基础课为主体、以管理类经典版专业课程和经济类经典版专业基础课程为两翼的理论教学体系,强化实践、实战,着力培养组织协调、营销策划和项目管理三大能力。

第一方面是理论教学。在课堂教学这一环节中,应牢牢把握艺术管理专业本身的特性与本质。在这里,可以将艺术管理专业的课堂教学内容分为三大类。

1.艺术类

这是艺术管理专业教学的公共基础课程。艺术的领域很广,可以根据不同院校所针对的教学方向而定,如:音乐表演艺术、绘画艺术、舞蹈艺术、传媒艺术等。而后在各自领域再开辟新的分支课程,增加史学类研究、鉴赏类评论和美学类认知等。

2.管理类

这是艺术管理专业教学的专业课程,也是所有管理专业的学生所必修的通识类课程,包括:管理学、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学、企业文化学、战略管理学、营销策划学、项目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等。

3.经济类

这是艺术管理专业教学的专业基础课程,包括:经济学原理、文化经济学、艺术经济原理、文化筹资学、资本运作、财务会计、统计学等。

这三类学科是一个整体的循环体系,在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基础上,根据学生各自发展方向的不同再进行散射性的延续。

第二方面是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分为实践写作和实践管理两方面。实践写作包括:项目策划书、计划书、可行性报告、调研报告、商务议案、财务报告、融资策划书、演出合同、协议拟定等方面;实践管理则包括表演团体调研、演出场馆调研、演艺机构调研、演出市场调研等方面。

实践教学的成败关键在于其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发挥作用确立的好坏。找到学生研究方向与实践载体相吻合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不容易的,因此,要通过长期的揣摩和历练,才能探索出符合研究方向且有利于教育教学本身的特色实践教学模式。

艺术管理专业正在蓬勃发展,在英国、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艺术管理教育也有其渊远的发展历史,植根于整个国家文化发展的沃土中。现在,我们国家刚刚种下了稚嫩的种子,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专业的教学滋润、特色的艺术滋养,这一粒粒种子将会厚积薄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磅礴的发展态势。

现在,我国艺术管理学科已向国际化看齐,积极探索先进的教育模式和教学理念,在专业的学术研究支撑下,培养学生的统筹领导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沟通管理能力、语言文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随机应变能力、计划安排能力、甄别分析能力等各方面。相信在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里,艺术管理专业定会整合资源、构架合理学科布局、建立专业学术梯队、搭建一流教学平台,进一步推进我国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艺术领域教育建议篇(7)

袁贵仁强调,201 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推动学校美育工作要重点抓好以下5方面工作:

1.积极构建科学的美育课程体系,开齐上好美育课。要构建以艺术教育为主体、大中小学相互衔接、课内课外相互联系、校内校外相互促进的美育课程体系。保证各级各类学校美育课时。探索简便有效、富有特色、符合实际的美育教育方法。

2.创新活动内容与形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美育活动。要将课外美育活动纳入教学计划,建立学生课外艺术活动记录制度。努力实现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参加至少—项美育活动,培养一两项艺术爱好。活动内容要贴近校园生活,为学生所喜闻乐见。坚持因地制宜,形成本地、本校学生美育活动的特色和传统。

3加强区域内统筹力度,多渠道解决美育师资短缺问题。要努力配齐配好专职美育教师,重点补充农村、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学校教师。“国培计划”增加美育教师培训比例。充分依托高校、艺术院团、艺术家、民间艺人等多方力量。

4.整合各类教育教学资源,形成推进学校美育改革发展的合力。要联合和依托各级文化部门开展“结对子,种文化”活动。指导学校充分利用当地各种文化艺术场地资源,开展艺术教学和实践活动。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开放灵活的艺术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5.建立评价制度,促进学校美育科学发展。要建设—批学校美育改革实践基地,开展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建立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自评公示制度和学校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制度。

艺术领域教育建议篇(8)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13)06-39-03

一个国家的经济基础,并不只是金融等所谓的虚拟经济和服务经济。制造业,尤其是高端制造业,是社会健康经济真正坚实的基础之一。这里的高端,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产品质量上的高水平,二是科技含量上的尖端性,而这要求公民的科技素养。我国正处在社会发展的转型期,社会建设者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培养是亟待全社会着力解决的问题,教育行业必须直面严峻的发展挑战。

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从古代的朦胧一体逐渐分化为分科的学问,经由分科,深化了对自然的认识。然而,自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学者们发现,自然规律并不是封闭系统决定论所说的可逆过程,而是开放系统于开放的环境中,在混沌的边缘,经由主体自组织发展的不可逆过程。分科的学问渐渐走向融合,整体性的视野成为我们认识世界、顺应规律发展的重要方式。

STEM的由来与内涵

STEM教育源自美国。上世纪80年代,美国认识到科技教育的滑坡将造成人才严重短缺,富有创见地提出了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学科集成战略[1],旨在大力培养训练有素的数学家、科学家、工程师、技术人员和具备科学素养的美国公民。近30年来,美国政府和一些科研机构、高校、基金会,通过立法、拨款、专门项目等方式推动着STEM教育不断深化。2012年,奥巴马签署了《总统2012预算要求和中小学教育改革蓝图法案》,决定斥资2亿美元推进STEM课程实施,并将在两年内招聘1万名STEM教师,10年内培养10万名STEM教师[2]。

STEM领域建立在与其他学科融合的基础上。STEM的教育宗旨是“以设计和探索为目的,并对技术问题解决进行科学的探索”。其课程目标中包含了科学素养、技术素养、工程素养和数学素养等方面[3]。STEM课堂上,围绕一个真实问题,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参与到小组中开展研究,期间有可能通过面对面或者网络的方式与学习伙伴开展交流。在学习与研究的过程中,学生应使用技术搜集、分析数据,设计、测试和改进一个解决方案,并与同伴交流研究成果。

STEAM比STEM多了一个A。这个A,指的是艺术。狭义上指美术、音乐等学科;广义上则包括美术、音乐、社会、语言等人文艺术[4]。STEAM的课堂常常是基于真实问题解决的探究学习、基于设计的学习。它强调让学生在看似杂乱无章的学习情境中发展设计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因为真实的问题是劣构、错构的问题。STEAM的学习包括两个基本循环:探究学习循环和设计制作循环。探究学习循环从学生源自真实世界的兴趣和困惑出发,到问题澄清、假设检验,再到交流分享。设计制作循环同样从学生的兴趣和困惑出发,到分析解释、建模检验、设计制造,再到交流分享,最后作用于真实世界。每个循环都涉及写作、反思与公开展示,以帮助学生阐释经验,澄清所学的知识,并将行动与目标联结起来。在两个循环并行或串行展开的过程中,学生逐步完善设计方案,进而提高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充分发展实践与创新能力。

在中小学,STEAM的践行离不开课程这个概念,主要涉及数学、科学(理化生等)、技术(通用技术、信息技术)、艺术(语言、音乐、美术)等四大领域的核心课程,并包含了各类丰富的相关选修课程。

美国学者桑德斯曾指出,在实施STEM和STEAM教育时,技术和工程应必选其一,再综合科学、数学及艺术方面的内容,构建相关选修科目。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技术”,主要是指人与技术手段的相互关系,而在我们此前的研究中[5],“技术”一词的界定已经包括了此处狭义的“技术”概念与“工程”概念。

STEM、STEAM思想在大陆的实践反映

尽管STEAM这个名词是舶来品,但是它所蕴涵的思想和实践一样在大陆有所反映。

1. 政府决策与国家层面关于青少年创新能力的项目

我国政府一直重视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在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并实现五个“改变”:课程结构走向综合、均衡、选择;课程内容关注学习者的经验与终身发展;课程实施倡导探究学习;课程评价更注重发展;课程管理变国家统一为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基础教育要着力提高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职业教育要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高等教育着力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在普通高校,国家层面开展的科技竞赛至少有22项,平均每年举办17项左右。其中,“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教育部、全国学联和地方政府共同主办。如今,每年有1000多所高校、200多万大学生参与竞技,是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平台。竞赛获奖者中已经产生了两位长江学者,6位国家重点实验室负责人,20多位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教育部发起的,专业覆盖面最广、参赛选手最多、社会影响最大、联合主办部门最全的部级职业院校技能赛事。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共同主办。大赛的竞赛系列活动包括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和优秀科技教师评选两项内容。大赛的展示系列活动包括优秀科技实践活动展览、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绘画获奖作品展览等。

普通高校科技竞赛的组织一般是“国家-院校”两级机构,职业院校一般是“国家-省市-院校”三级机构,K12学段则一般是“国家-省市(教育行政+省市青少年科技中心等校外教育业务机构)-区域青少年科技中心-学校”四级机构。我国关于STEM领域通常以“科技创新”、“创新能力”、“实践技能”等为关键词。国家在该领域的决策过于原则,系统思考不明显、行动细节不够清晰;工作策略上则主要以赛促教。就基层实践的角度来看,拔尖的功能更强于普及功能,没有从课程建设的关键点聚焦、着力。K12领域中的青少年科技竞赛有功利主义的苗头,普及性远远不够;业务管理归属区域校外教育机构,没有深度渗透到课程建设与实施的核心业务流程中。

2. 高校、地区、学校的行动

华东师大、华南师大、广西师大等高校从课程建设的角度关注这一领域,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也有相关的研究,研究成果比较丰富。但是大陆就STEM为主题的研究总量远远不够,论文大部分发表于2010年以后,篇名、关键词中含有“STEM课程”、“STEM教育”的相关文献仅有20余篇。以“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为关键词的文献不少,但是能够系统性思考课程的建设与实施,能够提出系统行动方案的不多。

在各省、市、自治区政府中,北京市金鹏科技团项目、上海市创新实验室项目是较为突出的两项。金鹏科技团项目始于1998年,为发挥其在中小学科技教育中的引领和龙头作用,北京市教委于2005年、2010年两次深化项目的推进工作。目前,在北京市中小学形成了近50个金鹏科技团。早在2007年,上海市就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进一步加强创新人才培养的若干意见》。2010年,上海市市教委决定在部分高中开展“学生创新素养培育实验项目”,并同期推出了创新实验室建设项目。学生实践和创新基地建设工程列为《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年之前启动实施的十项重点发展项目[6]。

各地的示范性、实验性高中的特色科技实验室和特色校本课程建设,内容非常丰富,领域相当广泛。而小学学段的校本科技课程,据笔者了解,深圳南山实验学校麒麟部的游戏化小学低段科技课程、北京东城区东四九条小学各类科技实验校本科目、上海虹口区曲阳第四小学虚实融合的小学科学校本课程等是较为成型的案例。

此外,也有以科学技术为主题的学校,如上海市徐汇区康宁科技实验小学,邀请了多位中科院院士担任名誉院长,将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深圳科学高中是中国第一所科学高中,旨在培养以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见长的创新型高中学生。

3. 教师个人自主的探索与民间的创客运动

每个时代,能动进取的教师总是会顺应社会发展,主动变革教学。围绕STEM教育理念,依托综合实践课程,北京的吴俊杰老师研发了《人工智能》、《Scratch编程》课程,广州吴向东老师和武汉毛爱萍老师依托Scratch软件,研发了《儿童数字文化创作》课程。常州管雪沨老师研发实施了《小学生趣味编程》课程,温州谢作如老师依托Arduino、Scratch软件开发并实施了《互动媒体技术》课程。在传统科技创新领域的教师,如上海复旦大学附中吴强老师,在自己的学科领域做出了独立思考与主动探索。

“创客”一词来源于英文单词“hacker”,它并非指电脑领域的黑客,而是指不以赢利为目标,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克里斯·安德森新近提出的概念是“Makers”。他指出:驱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是一群叫创客的人,他们运用互联网和最新的工业技术进行创造,引领了个体制造时代的到来[7]。李大维是这本书中提到的中国创客。他创立的新车间位于上海,是中国第一个创客空间,成立于2010年9月。李大维曾经从事Facebook社交应用开发工作,现在正推动着中国民间创客文化的发展。创客空间是一个人们能分享兴趣(多数是电脑、技术、科学、数字或者电子艺术)、合作、动手、创造的地方。目前,大陆在上海、北京、成都、南京、深圳等地已经成立了创客空间。

STEM、STEAM在大陆可能的实践路线

1. 宏观层面:国家、高校、科研机构

在国家层面,建议重新开展对技术类课程的深度研究,以期推出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中小学技术类课程标准、技术类课程教师职前培养方案、技术类课程教室装备标准、技术类课程师资配备的人事编制方案等工作,并建议国家通过立法制定规则,以激发社会各界参与课程建设活动的内在动力。同时,建议对修订数学、科学类、艺术类等核心课程的标准开展预研究。

建议各类科研机构、社会机构与企业组织,通过各种方式支持相关领域的分项研究,通过各个侧面的努力,丰富完善整个STEM、STEAM教育实施系统所需要的认识与探索。

囿于K12师资成长周期的限制,除了高等教育需要为培养STEM教育合格师资作出努力以外,建议各类高校开设周末与暑期STEM科目,一是缓解师资匮乏的困难,二是能够更好地推进STEM教育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基础教育需要调整选修课认定方式,以容纳相应的课程实施新形态。

艺术领域教育建议篇(9)

当下社会文化出现了视觉转向,表现为以下两个特征。第一,许多重要的信息资料都是透过视觉图像来接收。人们获得资讯的方式不同了,电视新闻从一小时缩短为半小时,内容也着重于政坛、经济、娱乐和天气等。我们的社会已经变成视觉导向的社会,所以我们所见、所闻、所感有时都脱离了真正的问题。第二,由媒体产生的影像、音效、动作,却被人视为真实。当代青少年是在视觉媒体产生的影像、音效、动作这些新的语言模式影响下而成长的,更重要的是他们都受这种新式语言操控。

我们再来思考这个问题,是什么将艺术(美术)带进当代年轻人的生活?是流行文化,结合了媒体影像、音乐动作的流行文化。现在很少有人专门去美术馆或音乐厅欣赏艺术。但由于传播方式的改变,现在的孩子可以很便捷地直接从数字电视、互联网上取得数字音乐,任何地方都可以变成音乐厅,卫星可以传送几百个频道和高品质的数位音乐。视觉影像亦然,我们的社会已经受影像所主宰。日常生活中无处不是视觉影像,甚至电脑也变成以影像为基础,各种小小的图示取代了以往动辄几百页的使用说明;随便翻开各大报刊,都可以证明视觉图像在我们生活中有多重要。互联网让孩童可以即时得知偶像的最新动态、演唱会时间地点;各大美术馆的艺术图档,也都能在家里联网欣赏。由此,我们进入了一个由模拟(simulations)和拟像(simulacra)组成的“超现实”的时代。

如上所述,在我国美术教育中开展影像教学是十分必要的。但在视觉文化背景下怎么样进行美术教育的理论研究方面,国内基本处于刚起步的阶段,其湾地区对于此领域的研究略有成果,有专门的论文和专著。而在美国,已于上世纪后期开始对美术教育怎么面对视觉文化进行研究,提出了视觉文化艺术教育的理论,并在实践、开始摸索,并总结了一些经验。鉴于我国大陆地区,缺乏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所以有必要向美国和台湾地区借鉴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以促进我国在影像教学方面形成自己的体系。

一、美国视觉文化艺术教育理论和实施状况

在面对视觉文化占主导地位的当今社会,美国学者提出了“视觉文化艺术教育”(Visual Culture Art Education, 简称VCAE)。美国学者认为美术教育是社会机构,会随着每一个新时代而产生新课程为社会提供再次重新建设的机会,且广义的视觉文化教学应是学生从生活经验中透过视觉对象探索、理解、批判和统整自身与社会文化的学习,因此,“视觉文化艺术教育”就是学习有关视觉艺术的一切。美术教育者在面对时代转变时,试图响应视觉文化在日常生活的重要性,视觉文化对艺术教育的重要启示,在于其内容构成的选择,在于取得文化与社会意义,并从视觉文化图像的学习汲取一套探索、研究与批判人类所生产的视觉产品的方法。

有关“视觉文化艺术教育”的课程,这种课程是新范式,是跨文化的。美国学者的观点是将历史的文本脉络、社会与文化的观点,带入艺术教育之中,透过社会学、文化学、视觉分析讨论生活中的影像议题及影像创作( image-making),培养学生的批判理解能力( critique understanding) 与为学生赋权( empowerment) (邓肯Duncum, 2002)。邓肯(2002)在Clarifying Visual Culture Art Education一文中提出更深入的说明:①

(1)影像创作( image-making)和批判( critique)是共生的。“视觉文化艺术教育”最重视的是批判理解能力及为学生赋权(empowerment),而非艺术上的表现。强调透过自由的影像创作探索其个人意义,批判的议题包括图像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阅听者的反应、媒体关系、多元主观的建构以及图像的本质,这些都在学生的创作活动中及议题讨论中形成。

(2)“视觉文化艺术教育”(VCAE)同样重视美感价值及社会议题。“视觉文化艺术教育”课程,虽将学习的内容扩张为视觉文化的视觉产物,其意并非将此课程带离艺术的审美领域,而是以融入文化社会观的方式,学习意识如何透过视觉、美感运作,或相反地美感如何推展意识,因此,“视觉文化艺术教育”(VCAE)同样重视美感价值及社会议题。

(3)“视觉文化艺术教育”(VCAE) 深切基于历史:强调将影像放在其历史文本脉络中审视,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影像的历史,一如同视觉文化必须置于文化的脉络中审视,影像的历史是视觉文化艺术课程的重要构成因素。

艺术领域教育建议篇(10)

为期两天的第六届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马上就要落下帷幕了,两天来的工作繁忙而充实,大家辛苦了!我代表主办方中国文化传媒集团艺术教育杂志,向两天来认真准备、精彩演讲的专家学者,向近两个月来为了论坛的成功举办而付出辛勤劳动的论坛组委会全体成员,表示衷心的感谢,正是有了你们的参与、支持和付出,才使本届论坛得以圆满成功,才使我们在美丽的春城昆明,留下了一段充满艺术气息的难忘回忆。

由中国文化传媒集团艺术教育杂志发起、全国各级各类艺术院校积极响应的“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到此时此刻,已连续成功举办了六届,回首过去六年,对艺术教育来讲,我们也看到了诸多令人欣喜的质变。而我们的高峰论坛活动,也记录了发生这些根本性变化的点滴积累。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的每一份努力和贡献,都是对我国艺术教育事业的努力和贡献;我们的每一次热烈的掌声,都应该送给蒸蒸日上的中国艺术教育事业!

从海河之滨――天津师范大学的胜利启程,到滇池之畔――云南艺术学院的美丽相聚,我们看到,每届论坛的主题都和艺术教育事业的现实发展紧密联系,参加的院校和专家越来越多,论坛的成果越来越丰富,这项活动已经成为艺术教育领域的一大文化品牌,受到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

参加本届论坛的近200名来自全国百余所知名院校的院长、专家学者,以及国外多所大学的专家学者,在分会场的讨论都有精彩的发言。在论坛的主报告中,仲呈祥先生以“讲真话、诉真情、求真理”的学术态度,向我们阐释了艺术学升格为学科门类对十七届六中全会所提出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呼应。

曹意强先生、周星先生立足艺术学提升为学科门类的独特背景,以切中要害的学术力道,向我们展示了当前艺术教育领域中“学科体系建设”“学科规范制定”“学术逻辑确立”“专业学科建设”等热点问题的来龙去脉和发展态势。让我们更加坚信,艺术不变,艺术认知多变,艺术精神永存。

在昨天下午和今天上午的分论坛报告环节中,数十名专家分为美术设计、音乐舞蹈、影视戏剧、艺术理论四个分论坛。专家们的主题报告和分论坛演讲,涉及的内容广泛而有深度,既有对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复兴、人文精神建构的宏观思考,也有对艺术学科升级为学科门类问题的政策解读;以及对艺术教育大发展背景下各类艺术教育发展的定位,学校在艺术教育发展中的具体实践及经验。其中,建构人才培养格局、提升艺术人才的综合能力、艺术学科定位及特色发展、艺术教育国际化、数字技术的发展对艺术教育的助推作用、少数民族地区艺术教育等成为热烈讨论的话题。大家一致认为,艺术学升格为独立的学科门类、十七届六中全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目标,为艺术教育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也亟待教育者开拓思路,应对挑战。报告和发言给大家传达了重要的信息,同时交流了各自的经验,使全国艺术院(校)长高峰论坛真正成为大家沟通交流的平台。

“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的创办与召开,为中国的艺术教育事业开启了一个特殊的交流平台和助推窗口。参加高峰论坛的专家学者,都是全国著名专业艺术院校的掌门人或者综合大学、师范大学里的艺术学院的领跑者,视野开阔,思想活跃,谈锋犀利,学术严谨……可以恰如其分地概括:每一次高峰论坛的议题,实际上都代表了中国艺术教育界所讨论问题的最高水准,越来越显现其在中国当代艺术教育发展当中的引领作用,以及对中国艺术教育发展规划、推进、调整和完善的促进作用。

《艺术教育》杂志在今后的论坛中,拟申请增刊号,将我们每届论坛的优秀学术成果集中,以使我们的论坛成果惠及全国千千万万艺术教育工作者。本届论坛中,我们还特别制作了“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意见征集单”,目的是为了广泛听取广大参会代表的不同意见和建议,请各位代表积极配合,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以使我们更好地总结经验,使今后的论坛更能贴近广大艺术教育工作者,更好地为大家服务。我们衷心希望“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的每一次成功召开,都能对中国艺术教育发展的关心者、思考者和推动者有所启发与帮助,我们愿为之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将积极为全国艺术院校搭建产学研战略联盟及公共服务平台。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已建成的杭州创作交流基地,将通过“2012’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活动,为艺术院校战略发展提供平台支持,希望得到艺术院校的支持。

值此时机,也向大家通报,我们正在筹划参与CAA 年度会议。CAA艺术联盟成立于1911年,行政办公室位于美国纽约,其任务是通过实践和约定促进视觉艺术之间的理解。这次会议将于2012年2月22―25日在洛杉矶举行,将会密切关注CAA的百周年庆祝活动,会议上将有150多节课程、艺术家的采访及特别活动。CAA境外的理事已经准备欢迎并会见代表团,以协助他们为期4天的会议。因此,真诚希望各位专家及代表为我们提出宝贵意见,也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参与此次国际盛会。

艺术领域教育建议篇(11)

关键词:

科技;影像;美术教育

一、当代美术教育的新动向

进入21世纪,视觉文化的转型为美术教育带来了全新的教育思潮。科技媒介在艺术领域的不断渗透,为艺术创作带来了无穷的创意与可能,美术教育的目标、场域、方法、评价等也正发生深刻变革。这要求学生提高自身素养,以面对未来的社会生活,并兼具创造性思维、批判性视觉识读能力等。201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韩国首尔举办了第2届世界艺术教育大会,在《首尔议程:发展艺术教育的目标》中明确提出艺术教育要在运用和解读数字媒体中扮演重要角色。2011年,第33届InSEA国际美术学会世界大会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举行,与会专家、学者指出,美术教师在教学中要能够运用数字网络帮助学生对影像等艺术作品进行鉴赏和创作。2014年,第34届InSEA国际美术学会世界大会阐述了美术及其教育的多样性,提出新媒体艺术教学、当代艺术等重要议题。当代美术教育是一个多元的范畴,涵盖人文、社区、生态、科技等全方位的知识体系,应当以一种包含统整的方式进行认知。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中,“现代媒体艺术”学习领域强调学生能够运用影像设备与技术、计算机设备与技术以及互联网资源对影像、图像与符号进行解读与分析,并有创意地完成新媒体艺术作品。教育者应该在美术教学环节活动中运用科技与媒体,透过大众影像与符号,帮助学生感受视觉文化,理解社会与文化的关系,体会人类存在的多元意义。

二、当代美术教育的特性

1.主体性当代美术教育的核心是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应建立在平等共生的关系上。教师的角色是辅助者,引导学生根据自身能力、价值取向进行知识建构。科技的高速发展,使学生接收视觉文化的深度与广度已超过教师的设想,这便要求教师注重学生的情感需求,选取与学生生活有关的影像文化,增加体验式美术教学,强调学生自主接触并理解课堂内外的人、事、物与图像。

2.内化性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给美术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革新,它已经成为师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之一。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学生结合完整的知识脉络,进行选择、加工和组合,对视觉图像的意义进行全方位思考,不是一味经由视觉接受,而是融会贯通,在辨别、分析、反省、判断的内化中,构建起自身的知识结构体系,并能将其应用于其他领域。

3.多元性当代美术教育要求学生具有多元文化观、时代观和国际观。美术教育的主题除了各种动态、静态影像外,还应包括宗教、性别、人文等不同的文化议题。科技发展在为美术教育提供取之不尽的教学资源的同时,也使美术教学内容、方法和场域等悄然发生着变化,师生从阅读文字、图片转向阅读影像,从亲身经历转向以互联网为媒介的多彩世界,从课堂教学转向校外的社区和美术馆,从传统教学体系转向互动虚拟交流学习平台。

4.批判性当代美术教育不仅要求学生具备审美素养以认知和分析视觉对象,还强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视觉识读能力。通过学生批判性教学理论,学生掌握鉴赏视觉图像的方法和途径,能对创作特色、手法与原因提出质疑,主动探究影像符号背后的美学价值并分析其意义与目的,批判性地诠释意义与视觉再现的问题,培养自身的批判意识和理解力,在探究过程中获得启发。

三、当代美术教育的实施策略

1.围绕大观念设计统整教学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美术教育学系SydneyWalker教授指出,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层面讨论一个“重要概念”(BigIdea),强调美术学习与生活议题的结合。围绕重要概念设计统整课程,体现了以重要概念为核心,以此引出课程关键概念的连续性教学。因此,美术教学要将不同学科间的特性转化为有用的学习材料,将学习重心集中于人文、科技、生态等不同的议题,建立起对话与沟通的桥梁,使学生学会利用科技解读视觉文化,回归跨学科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

2.搭建传统与创新的桥梁在全球化浪潮下,开展传统文化的创意美术课程有助于继承并发展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在科学技术的影响下,传统艺术转向新媒体艺术体现在表现空间和展示空间等方面。在表现空间上,传统艺术表现形式转变为视觉影像等新媒体呈现方式,其是虚拟、互通和可动的;在展示空间上,新媒体艺术继承并打破传统艺术固有的展示形式,形成以影像为媒介的传播途径。在美术教学中,学生应了解传统美术、现代美术和后现代美术等不同观念和创作形式,利用手机、电脑等电子媒介,通过数字博物馆等艺术网站欣赏、学习传统美术知识,获取美术信息资源,以激发创意,运用数字技术呈现出新的艺术效果,获得新的美感体验。

3.建构主义学习方式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在社会文化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构建并持续发展的,这是一种内在建构。学习者在解释、理解外部环境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认知和知识,这是学习者个人的认识活动与社会文化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可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重视体验式、引导式的学习过程。教师要综合运用后现代的课程理念,基于教学目标设计并开展课程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广泛搜集资料,思考并探索相关概念和艺术观念,强调学生自主的知识建构,从而达到建构的目的。

4.构建多元评价体系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活动的有效测量,是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教师不断修正自身教学、教学活动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教学评价应与主题教学活动有机结合,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实际体验结合,不仅关注对学生知识技能、艺术能力的评价,还应注重对学生学习态度、情感体验、人文素质等方面的评价。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媒体技术推动评价的多元化,让每一位学生借助网络资源建立新个人信息档案,班级组建信息群,学校组建信息库,通过网络媒体使本市、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人参与学生美术学习的评价。

四、基于研究的影像课程设计

基于以上研究思路,笔者以“拥抱影像”为议题设计统整课程,通过作品介绍、视觉影像批判识读和视觉影像表现创作的教学,引导学生思考视觉文化资讯,批判性地进行识读,将所学知识融入新媒体艺术作品的创作。

1.作品介绍比尔?维奥拉的装置影像作品《救生筏》是为2004年雅典奥运会创作的,其灵感源于一则社会新闻。创作者用高速感光胶片拍摄,以超慢镜头在画面中缓缓地呈现出光影和颜色的细微差别,以及在突如其来的高压水流下每个人物形象的表情和姿态的变化。在水流袭击下,身份不同且互不相识的人们相互依偎,力求生存。当水流停止后,画面只留下了刚经历过一场劫难的惊魂未定的人们,没有人知道这个水枪从哪儿来,又代表什么,但面对它,人们团结、坚强继而战胜恐惧。

2.视觉影像批判识读视觉影像批判识读,重在以问题导向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视觉影像批判识读的世界,带领学生一步步思考相关问题。问题导向学习活动通过师生间对话,激发学生对视觉影像的好奇心,在互动教学中逐步激发学生对视觉影像意识形态的检视,连接起视觉影像批判识读与思考视觉影像所传达的文化意义。此课程阶段,教师以“同学们,观看了维奥拉的作品,你们认为这是艺术作品吗”这一问题导入课程,从内容、形式、过程、评价和拓展五方面展开问题导向学习活动(表1)。

3.视觉影像表现创作此课程设计基于上述视觉影像批判识读的延续,旨在探讨科技与艺术结合的影像电子海报的制作(图1)。课题:电子海报制作。适用学段:9~12年级。教学时间:1课时。设计思路:基于《救生筏》作品,学生进一步探讨作品主题。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电脑技术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掌握运用Photoshop软件制作主题电子海报的基本方法,体验制作海报的乐趣,获得视觉美感享受。教学设备:装有Photoshop制作软件的计算机、绘画工具。教学过程:首先,教师导入课程,带领学生欣赏优秀电子海报作品,提出“你喜欢哪一幅海报”等问题让学生回答,引出电脑技术运用于艺术创作的演变历程;接着,教师详细讲解电子海报的基本设计理念并在Photoshop制作软件中演示电子海报的制作过程,包括形式、色彩、软件工具使用等;然后,学生运用画笔在纸张上进行草图设计,运用Photoshop软件将设计草图制作出来;最后,学生阐述作品创作意图并在创作中感受,师生共同评价学生的电子海报。教学效果:通过电子海报的制作,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于《救生筏》作品的主题思考,体验Photoshop制作软件所呈现出的视觉画面效果,为学生的创造力发展提供无限可能性。

五、结语

数字化背景下的当代美术教育,需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媒体素养、计算机素养、视觉素养和视觉批判识读能力等。这要求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转变教学理念,设计以生活文化议题为内容的大观念统整课程,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注:文章系国家社科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国家一般课题(编号:BLA130105)“数字化时代下中小学生艺术学习能力测评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