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经济基础知识课程大全11篇

时间:2023-11-27 10:12:04

经济基础知识课程

经济基础知识课程篇(1)

[作者简介]杨波(1969- ),女,辽宁海城人,鞍山师范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主任,副教授,主要从事经济法学方面的研究。(辽宁 鞍山 114000)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0-0139-02

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等经济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当突出职业性、行业性的特点;高职教育应直接为地方或行业经济发展服务,要面向地方区域经济的行业职业岗位的需要。把区域性作为高职培养目标定位的地方特色,因地制宜地确定培养目标;以就业为导向是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高职教育主要是面向经济产业和行业服务培养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的。高职教育只有紧紧围绕经济发展的产业需求和社会服务需求来培养人才,才能增强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才可能解决一方面高职学生就业难而另一方面很多专业领域又紧缺技能型应用人才的矛盾。

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等经济类专业开设经济法基础知识课程,并将其设为专业基础课正是针对以上培养高职高专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要求。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经济法基础知识始终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及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课程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各有关经济方面法律的条文规定并能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在专业领域中运用经济法律的能力,同时通过经济法基础知识重点课程建设,使学生在学习掌握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经济法学科的理论研究前沿和发展动态,掌握系统思维方法,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和创新能力。多年来根据课程特点和教学实践,经济法基础知识课程逐步发展出自己所具有的实践性、应用性等特色。

一、课程教学目标和意图体现高职高专的职业要求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重点掌握岗位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为适应各专业经济法基础知识课程的培养目标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课程教学应重视“经济法基础知识”中基本理论与专业实践的结合,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经济法理论观察、分析问题,最终达到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因此,把“教、学、做、练、用”定位为“经济法基础知识”课程教学的目标。

二、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务求符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1.理论知识教学以“必需、够用”为标准。“经济法基础知识”的教学内容占用学时为45学时,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部分,两者的比例为2︰1。理论知识教学以“必需、够用”为标准,“必需”是指理论教学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教会学生按照这样的层次递进式学习;了解法律规定—查阅相关法律规定—会解读法律规定—运用法律规定;“够用”是指要与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水平相适应和相关专业需要相吻合,以实际课程占用的课时要求为标准。因此在“够用”的标准下,教师“教”的内容要“精”“准”。“精”的标准就要求选取精当的内容,“准”指选准法律规定,同时教师的讲解也要“精”“准”。

2.实践教学在案例的选取上务求“新”“简”。积极选取最新的案例,跟踪经济法发展的前沿,力求做到与现实同步,充实教学内容。“简”是指选取的案例既要简约又要符合考核学生综合知识的需要,要选用有递进层次和层层深入性的案例。

三、教学内容应具有的针对性与应用性

针对不同专业设置不同的考核内容和考核方法。“经济法基础知识”会计电算化等经济类相关专业开设,由于每个专业面临的岗位关键技能不同,决定了每个专业的教学略有不同。会计电算化专业本课程作为会计资格考试课程之一,可以设计考试系统;其他专业在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相同的条件下,考核内容这方面就没有硬性要求而是主要采取了案例引导教学法。

针对课程性质不断增加新的教学内容。在完善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实践教学体系的同时,根据经济法律的适应经济形势需求不断变动修改的特点,不断增加新的教学内容。

针对高职学生就业需求重点讲解相关内容。为了使教学内容更精练、新颖,更能反映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更能适应学生,充分体现与时代同步的精神,比如,在内容选取上我们针对当前就业形势,对于个人独资企业法、合伙企业法和有限责任公司的相关规定详细讲解,为将来学生的自主创业做准备。

四、教学过程的层次递进性

“教”是指理论知识教学,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教会学生法律规定,解读法律规定,然后会查阅相关法律规定,即了解法律规定—查阅相关法律规定—会解读法律规定,采用这种方式理解和吃透教材的内容。

关于“学”,以前我们的教学方法是“教师教、学生学”,采用案例引导教学方法实现的目的是“教师教学生学”,这二者之间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完全不一样的。其实,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教师教会学生学”,当然我们的差距还是很大。

“教师教学生学”的案例引导教学模式即采用“任务驱动”方式。在讲解某一个章节内容时,流程如下:

经济基础知识课程篇(2)

关键词 经济学基础教学改革

一、前言

《经济学基础》(又称《西方经济学》或《经济学原理》)作为经济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我国各层次高等教育中具有广泛的教学基础,成为培养经济类专业人才不可或缺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但是,目前我国地方大专院校《经济学基础》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未达到该课程的目标。下面,笔者从自身多年的教学出发,对目前地方大专院校《经济学基础》教学的现状及改进教学提出一些思考。

二、我国地方大专院校《经济学基础》教学的不足

1.课时安排不够,影响教学质量。经济学属于理论性很强的学科,《经济学基础》课程旨在传授经济学理论,通过教学使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理论并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理论知识对社会政治经济现象进行分析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经济学基础》教学应当以使学生牢固掌握经济学基本理论为核心。要想学好《经济学基础》这门课,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而其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学生的基础比较差,接受理论知识的能力较弱,而《经济学基础》这门课程体系庞大、理论派系繁多、知识抽象难懂,因此,必须适当放慢教学进度,把课程内容讲细讲透,才能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从实际教学的情况来看,书本上的很多内容需要多次重复详细讲解才能使学生领悟,然而,当前我国大部分地方大专院校对《经济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安排为一个学期48个学时,这是普通高等院校的教学要求,相对地方大专院校来讲,要在48个课时内既要完成教学任务又要很好地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就存在一定的困难了。实际情况是老师往往迫于课程时间安排的压力,追求进度,因此,某些内容重复详细讲解难以做到,学生就理解不够,如果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消化所学知识,就会渐渐的失去学习的兴趣,教学效果就可想知了。

2.教材内容偏难,不利于学生自学。要学习好经济学,光靠老师上课讲是不够的,还需要学生课后的学习消化。目前地方大专院校教学用的《经济学基础》教材的内容基本都是定义概念、数学公式、假设、模型以及结论,属于纯理论性的知识,高度抽象,晦涩难懂,这些对于基础较好的普通高校的学生来讲自学已经有难度,而地方大专院校学生普遍基础较差,面对数学公式、推理等往往束手无策,无法自学,甚至老师讲过多遍的知识点都不能很好地在课后消化吸收,学习效果就打了折扣了,最后的结果是教学质量提不上去。

三、提高认识,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经济学基础》课程发展

1.提高认识。首先要认识到《经济学基础》这门课程的培养目标是通过教学使学生牢固掌握经济学基础理论并能很好的用来分析所遇到的经济与社会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经济学基础》教学中最要重的是使学生牢固掌握经济学基本理论,只有掌握了理论知识,才能更好的运用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地方大专院校在制定经济类专业课程教学计划时,应围绕《经济学基础》课程目标进行。首先是加大该课程的教学课时,将教学课时安排为64课时以上,有了时间教师就能较好的教课,把理论讲细、讲透。课程安排中,以56个课时内将课程知识讲授完毕,剩余课时用于开展教学实训、课题研讨或校外调查,培养学生以经济学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其次,鼓励教师大胆创新,打开经济学教学的新局面。可以适当给予教师授课一定程度的自由,在保证知识系统性的前提下允许教师适度合理调整教学内容,并适当的允许教师在课堂上讲授自己的观点并与学生交流,加深学生和教师学习经济学的兴趣,也加深学生对经济学理论知识的理解。这样不仅使《经济学基础》教学质量得到保障,而且有利于地方大专院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2.改革教学模式方法,积极拓展《经济学基础》教学视野,培养学生学习《经济学基础》的兴趣和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学好经济学,就要激发起学生的兴趣。通常,现实中发生的事情总是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因此在《经济学基础》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理论结合实际,把高度抽象的概念化成实际可捉摸的东西来讲。因此,应广泛运用案例教学、互动讨论、情景教学、启发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紧密结合我国当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通过对当前特定经济现象的介绍、分析将学生引入经济学的知识殿堂,有目的地将经济理论知识融入对当前经济现象的分析当中,引导学生主动去分析、解决经济问题,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经济思维和分析、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比如,在讲授到供求理论时,可以结合2010年上半年我国出现的“蒜你狠”、“豆你玩”等物价非正常增长的经济现象,可以采取课堂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行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作物减产导致供不应求价格飞涨还是游资炒作导致农产品飞涨或是还有其他原因呢,再由教师最后做全面的总结,通过这样的讨论式教学引入供求理论及相关知识,可以很好地拓展学生学习的视野,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另外,在日常教学中应注重整合网络、电视等媒体教学资源,比如在讲授完通货膨胀这一章节后,可以通过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期专门介绍我国当前物价形势的经济类电视节目,使学生更直观的理解所学的知识和社会经济现象。

3.探讨开展实训拓展教学,切实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在教授基本经济理论知识之余,应积极探讨开展实训拓展教学。在这点上,需要院系给予支持,为教学班级提供创造条件。比如,在讲授厂商理论时,院系可以联系附近的一、两家企业,让学生了解企业的成本的构成、比例等情况,熟悉企业利润的构成等等。又比如,有条件的院系可以组织教学班级在假期开展社会调查,调查所在地区经济某一领域的发展情况,等等。

四、结束语

经济学属于社会学科,经济学领域并不存在绝对的权威,笔者作为一名经济学教师,同时也是一名经济学学习者。知识是不断进步的,经济学也会不断进步,要使经济学教学打开新篇章,就应该鼓励适度创新,鼓励思考和探讨,鼓励交流思想,促进经济学教学和研究的进步。同时,鼓励创新,能使教师在年复一年的教学中不至于疲乏,也能感受到教学相长的乐趣,学生也会更加有兴趣,其结果必然提高教学效果,达到甚至超过预定课程教学目标。因此,《经济学基础》作为地方大专院校经济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要想顺利达到教学目标,就要提高认识,创新教学,打开《经济学基础》教学改革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舒燕.刍议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6(2).

经济基础知识课程篇(3)

大多数学生对《经济数学基础》课程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由于数学知识自身的抽象性、逻辑性等特点,使得高职学生学习经济数学并不能像学习其他知识一样可以通过对内容的累积记忆达到掌握。大多数学生在对《经济数学基础》的学习过程中往往表现出一种学习无连贯性、无计划性等特点,甚至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会出现抓不住学习重点、难点的情况。其根本就是学生在如何进行《经济数学基础》这门课程的学习时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对于《经济数学基础》网络课程平台而言,因其对内容设计的层次性要求,使得知识点相对独立,这种无连贯性和无计划性的学习,往往造成的较为严重的后果。要么表现在仅对知识点本身的理解掌握,但缺乏全面的了解,造成不能灵活运用;要么表现在学完就遗忘,从而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严重的打击,认为数学过难,自身没有学习好数学的天份,表现出厌学、不学的情绪。平台资源还不够丰富,需要作更进一步的资源完善工作学生对《经济数学基础》网络课程学习的目的在于促使自己掌握和应用新的知识,这就要求网络资源平台能提供足够的、有效的相关资源,让学生能自主地进行选择性学习,从而培养相应的数学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资源的丰富与否,也是促使学生是否愿意进行《经济数学基础》网络课程学习的原因之一。丰富完善的《经济数学基础》网络课程资源建设,可以让学生对经济数学知识点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加深理解,从而做到理解掌握,灵活运用。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要求我们在现有条件下提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能让学生更好地利用《经济数学基础》网络课程平台进行学习。

重视《经济数学基础》网络课程平台使用培训工作,调整学生认知偏差认识一个新生事物,都有个接受过程。对习惯了传统“教师讲,学生学”教学模式的学生而言,更应给他们一个认识了解《经济数学基础》网络课程平台的过程,即培训过程。通过对《经济数学基础》网络课程学习平台的使用培训,可以让学生熟悉掌握平台的基本架构,从而做到熟练掌握“如何查找自己所需学习资源,如何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测和反馈等”。另外,培训过程也是一个让学生克服对新生事物的畏惧感并增进对《经济数学基础》网络课程的认识的一个过程,它能让学生的《经济数学基础》网络课程平台学习更具有目的性,从而达到对所学知识点进行补缺、补差的效果。对《经济数学基础》网络课程平台的熟练掌握,有利于学生对资源的选择性学习。教学内容、教学大纲等内容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对知识点间的联系有全局性把握;重、难点解析的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掌握。突出《经济数学基础》网络课程资源的结构性设计,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兴趣决定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何让学生对《经济数学基础》网络课程产生学习兴趣就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经济数学基础》网络课程学习平台是为面授教学进行补充或远程教育自主学习而作的数学数字化资源建设。因此,《经济数学基础》网络课程资源应充分体现其归纳性和层次性。归纳性强,有利于学生对章节知识的内容进行全局性把握,有助于了解知识点间的联系;层次性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逐步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增强学习兴趣。

学好经济数学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会归纳对比理解。因此,《经济数学基础》网络课程学习平台上对章节的归纳,可以更有效地让学生把类似概念、性质等作对比性理解,也可以让学生清楚地了解知识点间的关联,从而有助了发散式学习。考虑到认识事物由浅入深的思维方式和学生的数学基础等的差异性,在进行资源重构时往往要求把知识点进行层次性设计,如基础自测、知识拓展等栏目。这种层次化处理可以有效降低学生学习的压力感。以自测训练为例,自测过难很容易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而由浅入深的自测题设计,就可以有效克制这种削弱积极性的行为。“即学即用”形式的测试设计,其出发点在于对正在学的知识点进行不同角度的简单应用测试,往往只需直接套用公式、性质或进行简单变换就能得以解决,这种训练的设计可以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就感,从而增强学习经济数学的积极性。学生学习的一大目的是通过考试,因此,如果有设置例如考试重难点梳理、考试题型指导等栏目的设计,让学生学习更有的放矢,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学生对《经济数学基础》网络课程的学习将更具有主动性和积极性。

加强《经济数学基础》网络课程学习方法引导,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数学课具有的抽象性、逻辑性强的特点,决定了学生不能通过纯粹记忆来学习数学。因此,学好《经济数学基础》这门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如何有效地运用《经济数学基础》网络课程平台进行学习,也是学习方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数学课程本身而言,学习数学的关键在于对定义、性质、定理等的理解掌握。只有在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才能做到灵活运用,才能在解题技巧训练的学习过程中做到事半功倍。《经济数学基础》网络课程平台上每个相应的知识点都设有对应的测试题,通过对测试题的训练可以及时反馈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通过这种训练可以加深对基本概念、性质、定理等的理解。在经济数学基础网络课程学习过程中,要重视对章节知识点间的联系的把握,不能出现脱节式学习。要学会理清各知识点间的连贯性,这种连贯性的掌握一定程度上可以让学生对新知识点的理解掌握更为容易简单。学习过程中总会碰到一些难以理解或无法理解的知识点,这要求能提供一个及时反馈的平台,让学员及时地通过论坛或平台提供的反馈功能栏与其他学生或教师进行交流,获得解决。对于不能及时得以解决的,应建议进行搁置处理,对章节进行全面学习后再回顾思考。单个知识点的学习很容易让学生出现知识面的断层问题,打击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应指导学生充分学习平台教学大纲和重难点解析,从而对所学的知识体系有个整体性把握,明白“哪些需要重点学习,哪些只要理解性掌握”。进一步完善《经济数学基础》网络课程资源,增强网络平台趣味性和实用性一个好的《经济数学基础》网络课程平台,其判断标准之一就是其网络资源是否充足。现有的《经济数学基础》网络课程平台大都是以开放形式建立的,即随时可以对平台资源进行补充完善。资源的选择一定要具有典型性,典型的例题能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和掌握,从而做到灵活运用。当然,对《经济数学基础》网络课程平台而言,其资源本身不应仅仅是各经济数学知识点的介绍,或纯理论性的知识讲解,这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在资源建设设计时,应加入一些如数学故事、学习方法介绍、案例分析等栏目,让学生明白“怎样去学,为什么要学”,也能够增强《经济数学基础》网络课程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作者:余梦涛 吴润民 单位:四川广播电视大学

经济基础知识课程篇(4)

2.应用型本科专业基础课程的定位。专业基础课程是指某一专业的学生学习该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课程。其作用是为学生掌握后续的专业知识和专业及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应用型本科的特点是以应用能力为主,因此其专业基础课程也应该是基础理论与实践应用相互融合,以用能力为主。因此专业基础课程应该由由专业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理论课程两类构成。而现有的财务管理专业专业基础课程将经济学分成理论性很强的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来进行开设和讲解。以及仅将就涉及管理学的基本理论与原理的管理学作为专业基础课程进行开设。我院的财务管理专业自2009年设立以来也一直是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管理学作为专业基础课程。而对应用型本科的学生而言,仅掌握其管理学的一些基本理论是不够的,更需要去了解企业运行的一些管理知识。

3.从应用型本科的学生角度而言。应用型本科学生的特点由于应用型本科的学生大多数是三本院校分数录取的学生,其文化素养本身低于一本,二本分数线录取的学生。并且财务管理专业学生一般是录取的是文科出生的学生,其数学基本功底比较薄弱,综合抽象能力也不如一本、二本等院校的学生。但是现有的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课程的教材,一般多是复杂和模型的推理和深奥的理论分析,并且在理论的分析和阐述中,大多是将理论逻辑分析与数学推理相结合,即既有定量分析,又有定性研究。同时还有抽象的概念和形象的图标,[贾县民,应用型本科院校《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民办教育研究,2009年第1期]甚至有些还涉及到复杂的概率统计等数学方面的知识。而管理学但是该课程市面上已经出版的教材里面,大多是抽象的语言阐述和一些形象的图表进行论述。

二、专业基础课程整合的方法以及整合的内容

1.专业基础课程整合的方法。专业基础课程体系设置的首要原则,笔者认为所设置的专业基础课程就是结合专业设置的原则,构成对专业的知识基础内容体系。因此所设置的专业基础课程必须符合几个基本要求:一是所设置的某一通识课程必须能够给予学生最必备的某一方面专业基础知识或专业基本训练:二是所设置的某一通识课程必须是内容覆盖面较广的,能够大致体现某个专业知识体系的课程;三是所设置的所有通识课程必须能够构该专业学生最基本的,同时又相对完整的专业基础知识体系框架。而对于专业基础课程的每一门课程的课程内容的确定对于应用型的本科学生而言,作为其专业基础课程,学生只需要掌握经济学当中的一些基本结论,懂得如何去应用这些基本结论就行即可,知道如何应用这些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去分析现实中的经济问题,从而形成一个区思考问题的方式和方法。同时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对那些对经济学感兴趣的同学提供一个基础。因此需要将较为抽象的基础理论和理解较具体的形象的专业理论知识,按照应用型本科的“以应用能力”为核心的要求来进行.要针对课程整合的功能、结构和内容综合程度、课程整合方案的效果进行全方位的虑将多门学科整合成一门专业基础课。既要考虑学生对专业技能课学习的特殊性又要能体现促进学生发展.与应用型本科教育衔接,从而渗透到各个相关财务管理专业基础课程。

2.专业基础课程的改革。根据上述基本要求,我院在2014级级的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对专业基础课程按照上述原则进行了修订,取消了市场营销学、:国际贸易;将线性代数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作为放回学校统一经管类开设的公共课程;将原来作为专业课程的财务管理概论和基础会计学作为专业基础课课程开设,取消原来的统计学,改成经济统计学,增加34课时的EXCEL在财会中的应用,保留原来的经济法课程,课时由原来的68课时变为51课时。将管理学改为企业管理学,将国家税收作为专业课程开设。对于各门专业基础课程课程内容的确定中,根据上述的原则和要求,我院重点对经济学和管理学做了很大的调整。以下就这两门课程进行阐我院对2014级财务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的课程内容的改革。

经济基础知识课程篇(5)

一、调整《会计学》课程的教学内容结构

在经济管理相关专业完整的知识体系中,会计学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目前,许多高等院校的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的教学大纲都把会计学课程设为必修课。但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传统的对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采用简化会计专业教学内容的做法不能较好地满足非会计专业学生的需要,应该对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的内容进行调整,以适应非会计专业的专业特点,设置《会计基础》这门课。根据非会计学专业会计学课程的教学目的,笔者认为,会计基础课程的内容既不应是《初级会计学》的照搬,也不应是对《初级会计学》和《中级财务会计学》的简单组合形成的《会计学》,而应是对会计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新设计。会计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是会计教学的重要环节。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在学完《会计学》后掌握了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各种经济业务的核算。但这种教学只注重会计方法的灌输、会计制度的记忆、具体会计方法的详细介绍。即只侧重会计信息的数据来源,忽视了会计的实践教学环节。具体地说,教材内容以具体方法为主,面面俱到而太过细化,教师在有限的学时内难以完成教学任务,也很难结合经济管理类专业讲解透彻。学生完全建立在抽象理论基础上的理解也很难抓住重点。因此在对会计学内容讲解时,应结合经济管理类专业要求突出重点,调整《会计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同时加入简单的会计实践课程,形成《会计基础》这门课。

经济管理相关专业的《会计基础》课程应包含以下具体内容:第一章 概述:本章从会计信息对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性导出会计的概念、特点,会计对象和会计要素,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应遵循的会计原则、会计规范等会计基本知识。第二章 会计循环:本章主要对会计等式、会计循环的基本程序、会计科目与账户,会计凭证和账簿、试算平衡、结账进行介绍,使学生初步熟悉会计循环的基本程序,理解会计的思维方式和角度,对会计工作循环有初步的了解。第三章 结合专业特点的借贷记账法的应用:从各专业的特点出发,介绍用借贷记账法对各行业企业的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中的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核算,使学生能够根据记账规则对简单的经济业务活动熟练地进行账务处理。第四章 财务会计报告: 本章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使学生加深对各种会计报表的认识,理解各种报表对企业管理工作的独特作用,为下一步进行财务综合分析的学习打基础。第五章 实践环节:从经济业务发生产生原始凭证开始到会计报表的编制,进行一个会计循环的模拟实践,使学生在学习会计理论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对会计实务有一个全面而真实、形象而具体的认识,从而了解会计在所学专业中的作用。第六章 会计报表分析方法:介绍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三大会计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使学生树立会计报表分析整体性、综合性的观念,在理解财务报告编制的基础上,掌握财务会计报表的分析方法。

这样的教学内容设计,能够在有限的教学时数内,帮助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树立会计思维方式,了解会计工作实践,对会计理论及会计实务有一个清晰、完整的认识。全面认识会计与其专业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与其他职能管理的关系,达到为其专业服务的目的。

二、调整会计与财务管理知识体系

经济类(非会计学)专业对会计与财务管理知识体系掌握的深度和广度的要求有所不同。会计与财务管理知识体系包括的专业课程有:初级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学、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财务分析、会计信息系统、会计电算化、西方会计、非盈利组织会计、行业比较会计等。这些课程可以根据其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财务会计体系、管理会计体系和财务管理体系。财务会计体系包括:初级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会计信息系统、会计电算化、西方会计、非盈利组织会计、行业比较会计;管理会计体系包括:成本会计学、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体系包括:财务管理、财务分析。笔者认为,应该根据经济类(非会计学)专业的特点,对会计与财务管理课程体系重新设置。

首先设置会计学体系课程,会计学体系课程是奠基管理基础知识的课程体系。其内容主要包括:初级会计学、财务会计学、成本会计学、会计电算化、财务分析与企业业绩评价等。该课程体系包括了原有三个方面知识体系的基础部分,以经济活动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分析、决策为主线,阐述会计与财务的基本理论、方法;提供了认识、核算企业经济活动、看懂企业财务报告、分析企业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的知识基础与技能,为学生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其次是工商管理提高层,设置决策与控制会计、财务管理课程、其内容包括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学、证券投资等课程的主要内容。该部分以对经济活动的决策与控制为主线,阐述会计与财务应用在企业内部管理的理论与方法以及酬资、投资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经济类(工商管理类非会计)各专业可在学习会计学课程的基础上开设本课程。将会计与财务体系划分为两个层次、重新组织设置课程,与只开设会计学与财务管理两门课程相比更广阔地包括会计与财务知识体系的主要内容,使知识体系更加完整、科学合理。

调整之后的课程体系除初级会计学、财务会计学、成本会计的内容外,还包括财务报告分析与企业业绩评价等内容,并且更加注重市场经济中的主体――企业。会计必须满足企业经济决策的需求为经济决策服务的观念,吸取美国、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会计学教材的精华,使教学内容与国际相协调更好地满足培养经济(非会计)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需要。

三、实现会计学与经济类(非会计学)专业课程的交叉互补

经过以上会计学课程内容结构的调整和会计、财务管理知识体系的调整,在对经济类(非会计)专业开设课程时注意两类专业课程的交叉互补、融会贯通。

经济基础知识课程篇(6)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机制的创新,是本科层次的民办高等院校。近年来,独立学院立足于21世纪发展的要求,将学生培养目标定位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经济管理类学生既要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又能运用其分析、解决经济生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所以,“经济法基础”成为经济管理类专业必修课程之一。如何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标,是教学中亟需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一、“经济法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

“经济法基础”课程开设已有些年头,但是在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等方面还存在问题,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经济管理人才目标的实现。

(一)教学目标偏离

“经济法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旨在培养学生运用经济法知识解决经济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与案件的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偏重于灌输经济法理论知识,忽视了实践教学,偏离了教学目标。经济法理论和经济法具体适用两者之间存在一个过渡、转化过程,强调两者中一个方面忽视另一方面都将导致学生难以将经济法基础理论及经济法原则适用于具体的经济法案件中。

(二)教学计划安排不科学

1、缺乏先导性法学相关课程。尽管学生在学习“经济法基础”之前学习过《法律基础》课程,但这些法律基础知识远远不够。这使得学生学习“经济法基础”时较为吃力,教师在授课时也比为难。如《民法》中的基础法律术语“民事行为能力”,都需要老师从概念到分类进行一一讲解,耗费大量时间。

2、学时设置不够。“经济法基础”是一门体系庞杂的课程,涵盖的法律有十多部,教材书通常有十三至十六章,内容非常多。但是学校在课时安排上一般为32个课时。内容多而课时少,以及学生基础薄弱的特点,致使教师不得不花费一部分时间讲授各部门法中的概念、原则等内容,因而无法引入足够的案例教学,不得不忽视实践教学。导致教学枯燥、无趣,学生学习兴趣减弱。

(三)教学内容缺乏专业针对性

独立学院教师往往授课任务繁重,一个学期教学时数为216左右,所任课程在3-4门不等。巨大的工作量导致教师在教学内容安排上不尽合理,缺乏专业针对性。不同专业应该在授课内容上有所区别,但是繁重的工作量致使教师存在不同专业采用相同教学大纲,讲授相同教学内容的情况,没有根据专业差异进行不同教学内容的设置。

(四)教学考核方法单一

独立学院必修课的考核方法通常采用闭卷考试,辅之以平时成绩。即以70%卷面分加30%出勤及作业分的方式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简单考核。但是,“经济法基础”实际上是一门实务性很强的学科,现有的单一考核方式不能真实、有效的反映出学生运用经济法知识解决实际案件的能力。

二、“经济法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对策

(一)明确教学目标

“经济法基础”课程实际教学侧重理论知识讲授、忽视实践教学的问题导致学生难以将经济法基础理论及经济法原则适用于具体的经济法案件中。独立学院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决定了“经济法基础”课程不能类似于一本、二本院校偏重于理论学习,而应该侧重于锻炼学生分析案件的实际能力。所以,必须对“经济法基础”教学目标进行适当调整,明确教学目标。“

(二)调整教学计划

1、经济管理类学生应该在学习“经济法基础”课程前,学习《民法》课程作为先修课程。因为民法的许多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是经济法入门的必备知识。经济管理类学生学习“经济法基础”课程如果仅仅局限于部门经济法的具体内容,往往会导致其对基础概念难以理解,更难以将知识运用到具体实践中,难以保证教学效果。

2、增加教学时数。为了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分析案件的能力,增加教学时数是一个较为直接的办法,建议增加课时,48个学时较为适当。当然,可根据“经济法基础”课程在各专业的重要程度进行不同课时的安排。

(三)凸显各专业教学内容侧重点

针对课时量不够的缺陷,教师应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选择符合各自专业的教材,制定符合各自专业的教学大纲,设置有针对性、有侧重点的教学内容。做到“舍全求精”,凸显专业针对性。具体做法为:各经济管理专业以《合同法》、《公司法》为基本内容,其他内容则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需要有所侧重。如市场营销专业重点介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内容,财会类专业重点介绍证券法、会计法及破产法等内容,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则重点介绍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等内容。前文中还分析了教师授课内容专业针对性不强的原因还在于教师授课任务繁重。所以,教学改革中要凸显专业侧重点,减轻教师工作量也是必要前提。

(四)健全教学考核体系

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该更注重于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对概念的死记硬背。加之经济法基础又是一门实务性很强的学科。所以,现有的单一考核方式不能真实、有效的反映出学生运用经济法知识解决实际案件的能力。针对这个问题,在考核体系中可以增加以下考核方式:开卷考试(全部题目均为经济法案例);讨论热点经济法律问题;撰写经济法律论文。兼顾培养学生的不同方面,打破以往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建立多维度的课程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经济基础知识课程篇(7)

西方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如何高效配置各种资源的学问,它揭示了现代化大生产条件下各种经济活动的规律,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学习西方经济学对高职学生来说,一方面为经济管理类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课程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理解社会,理解经济、政治以及军事,此外,学习西方经济学有助于学生活跃思维,启发创新思考,所以,在高职教学中,西方经济学成为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重要基础课。

但是,在现实的高职西方经济学教学之中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教师自身的问题,部分教师仍然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被动地记忆知识,或者是学习内容选择不适当;其次,西方经济学课程本身的原因,它作为一门系统性很强的理论课,有时显得深奥、难懂,比如效用理论等,对同一个经济问题,不同的学派会有不同的观点,有时,其观点可能完全相左;第三,西方经济学理论知识更新太快使教师和学生很难处理其基础性和前沿性之间的关系;第四,基于高职学生的特点,西方经济学的实践教学容易被忽视;最后,根据学校的定位和学生的培养目标进行西方经济学教学有时显得较困难。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进行改革。

一、教师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创新教学方法

首先,教师要编制合理的教学计划,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要备课充分。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日渐发展,从产生到今天,修正、补充了很多内容,一般而言,教学计划的几十个课时根本无法详细讲授全部的经济学理论。所以,教师需要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专业,选择其相适合的授课内容,有些专业的学生应该侧重微观部分,比如市场营销、电子商务,而有些专业的学生应该侧重宏观部分,比如国际贸易实务等专业。因为西方经济学涵盖内容广阔,所以更加要求教师要备课充分,防止出现授课内容无核心,内容过于发散。

其次,教师要不断革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可以考虑采用参与式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可以采用课堂讨论的方法,使学生独立思考,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当众从容不迫阐述观点的能力。教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以点带面,利用现实中的经济案例,讲解理论,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深度。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和互联网教学,课件图文并茂,生动活泼,使学生看起来更直观,理解起来更深入。

二、要把西方经济学建设成一门基础的经济学课程

从本质上说,西方经济学就是一门基础的经济学课程,是为了研究社会经济的客观规律,因此在讲课过程中应该弱化数学推导过程,尤其是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更应该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可以考虑在讲课过程中多穿插一些实例,要联系社会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其感觉更直观。

从外在条件上说,西方经济学是以一定的数学工具和统计资料为基础的学科。在学西方经济学之前,学生首先要先学完微积分、线性代数、初级的概率论以及统计学课程,然后再学习西方经济学课程较好。如此,教师才能有时间培养学生定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利用西方经济学知识在处理经济问题时更有效。

结合生源特点选用教材。同一门课程,对不同生源的学生来说,授课内容要有所侧重,应结合学生特点选择适合的教材,不一定有名教师的教材就是最好的。对于理科生源学生而言,其数学功底扎实,逻辑思维较强,可以适当选用数学工具较多的教材,而对于文科生源学生而言,其思维较活跃、发散,可以适当选用数学工具少,但实例较多的教材。

三、要处理好课程内容的基础性和前沿性之间的关系

首先,任何一门学科都要强调基础性知识的重要性,西方经济学也不例外,应该在学生充分掌握基础性知识的基础上再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加入前沿性知识,这样讲授效果才好。

其次,从课程的基础性方面讲:要以教材为参考依据向学生介绍基本的理论基础知识和方法,并结合案例,使理论和方法更易于被学生接受。从课程的前沿性方面讲:有条件的院校可以邀请知名经济学家做一些前沿学术讲座,或者给学生介绍一些即时的经济专家网络视频资料与博客信息,使其有机会及时跟踪当前经济学的最新动态。

最后,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他们知识扎实,可以加快课程基础性内容的讲授,拿出一部分课时去讲前沿性的知识,而对于基础不太扎实的学生,课程内容要以基础性为主,前沿性的简单提一提就可以了。

四、要处理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

总体上讲,理论是基础,基础一定要扎实,这样才能够为实践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重视理论教学之外,也不能轻视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是比较重要的。因此,要把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这样培养的学生才能有竞争力,才能真正使学生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

从理论方面来说,理论基础特别重要,只有掌握了很好的理论,才能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比如,基本的供求模型非常重要,利用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之间的关系可以解决很多经济问题,这部分内容比较基础,所有的高职学生都应该掌握。但是,西方经济学中有些理论比较复杂,比如博弈论部分,它作为一种工具虽然能处理很多问题,可理解起来,较困难,对于基础一般的高职学生可以不做要求。

从实践方面来说,学以致用,最终学生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应用,学生只有以应用为目的,才能更好地高效率学习。2000年教育部《关于制定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要求,三年制专业实践教学一般不低于教学活动总学时的40%,西方经济学课程的特点也决定有必要进行实践教学,可以观摩、讨论高效率成功人士的人生效用最大化,可以参观优质企业如何达到利润最大化,使员工有最大的归属感,可以直接去海关学习进出口贸易部分等等。

经济基础知识课程篇(8)

关键词:工程管理;课程体系;课程关联性;课程交叉性

中图分类号:G423.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2909(2013)04000904

中国工程管理专业的开办可追溯到1980年,经过30余年的发展与演变,目前该专业的专业课程不仅包括工程技术基础知识,还包括经济、工程法律、项目管理等学科知识。中国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工程管理人才,因此,应积极推进工程管理专业教育的发展,进一步提升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科地位,建立完善的学科体系、知识体系和组织体系,对工程管理专业教学活动进行深入研究。

目前全国有近300所高等学校开设了工程管理专业,从专业开设基础来看有以下三种情况:一是普通高校在教育部 1997 年撤并部分本科专业过程中,把与工程管理专业方向相关的专业如建筑工程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管理、建筑技术经济和房地产经营与管理等进行重新组合,设立了工程管理专业;二是高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投资经济、建筑经济等原有专业的基础上,改设工程管理专业;三是少数高校在学科建设和师资力量并不完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考虑到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看好,市场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增加,也设置了工程管理专业[1]。由于这些原因,工程管理专业教育存在问题较多,特别是专业课程之间内容重复较多、关联性较差,造成本已紧张的课时资源的浪费。目前,中国关于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已有不少。陈建国[2]等从实践能力培养环节、实践教学的方式和实践教学的基本架构等三个方面,提出了针对工程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曾德珩[3]等提出了“技能—能力—创新”三个训练层次,并对实习、实验、设计等多个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了优化,提出了工程管理专业未来发展趋势的合理化建议。许娜[4]等提出了工程管理专业计算机类课程的培养目标及其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定位,提出“脉络式”与“自助式”的教学方法,并对案例教学的案例编制与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笔者主要就工程管理专业课程结构体系作了一些探讨。

一、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之间内容重复的知识点

招投标程序的相关介绍在建设工程招投标、项目管理中的采购管理、土木工程建设法规中的招投标法、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中招投标阶段的合同管理等内容中均有涉及。资金的时间价值在工程经济学、财务管理、建设项目投资与融资、工程造价管理、项目决策与评估等课程都有介绍。资金筹措与资金成本在财务管理、工程经济学、建设项目投资与融资、工程造价管理等课程中都有介绍。项目经济评价在财务管理、工程经济学、建设项目投资与融资、工程造价管理、项目决策与评估中的介绍内容基本一致。工程造价的构成在工程估价、工程造价管理中有介绍。项目投资的构成及投资估算在财务管理、工程估价、建设项目投资与融资、工程经济学、项目决策与评估课程中有重复。建设工程招投标的标价在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工程估价、项目管理中的成本管理、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中均有介绍。索赔管理在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工程造价管理、建设法规等课程中均有介绍。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在工程经济学、项目管理、项目决策与评估、工程造价管理等课程中的介绍是重复的。方案的评价比选在工程经济学、项目决策与评估、财务管理等课程中均有涉及。设备更新的相关内容在工程经济学、项目决策与评估中都有介绍。质量管理在项目管理、建设法规中均有涉及。安全与环境管理在项目管理、建设法规中均有涉及。建设项目成本管理在项目管理、工程经济学、工程估价、项目投资与融资、工程造价管理中均有介绍。风险管理在项目管理、项目投资与融资、工程经济学、建设法规(合同风险策划)、项目决策与评估中均有介绍。进度管理在项目管理、工程造价管理、施工组织设计等课程中均有介绍。

二、工程管理专业知识体系结构

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工程技术和管理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其知识体系的构建既要满足学生专业素养的要求,又要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围绕培养目标,形成工程管理专业如下五大课程模块[5]。

(一)公共基础课

公共基础课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基本技能的课程,它为学生学习专业基础课程奠定基础。总体上可以分为五大模块:(1)政治类基础课,如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课程;(2)数学类公共基础课,如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课程;(3)英语类基础课程,如大学英语等课程;(4)计算机类基础课程;(5)实践环节类公共基础课,如军事训练及国防教育等。公共基础课虽然不一定同所学专业有直接联系,但它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以及为进一步学习提供方法论的不可缺少的课程。

(二)专业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是为专业课学习奠定必要基础的课程,是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必修的重要课程。该课程内容覆盖面较广,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知识广度,往往是专业课的理论基础。根据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专业基础课包括以下四大类:土木工程技术类、管理原理类、经济学基础类、法律基础类。

(三)专业课

专业课是根据培养目标所开设的有关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课程。 专业课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了解该专业的前沿科学技术和发展趋势,培养分析解决专业范围内一般实际问题的能力。 专业课的设置要坚持总体优化原则,精选课程内容,合并内容相近的课程。工程管理专业是管理学科和工程学科的结合,因此专业课应兼顾管理类课程与工科类课程。根据专业课与基础课相对应的特点,专业课同样应包括四大类:土木工程技术类、管理类、经济学类、法律类。

(四)专业实践类课程

专业实践类课程的设置,旨在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与理论知识的学习不同,实践类课程培养的是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要求理论知识的学习与专业实践相结合,围绕能力培养目标对实践教学内容进行系统设计。工程管理专业实践类课程主要包括:工程管理专业认知实习、制图实习、测量实习、施工组织设计实习、生产实习、工程概预算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五)选修课

选修课可以分为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两类。限定选修课主要体现专业特点,加深理论基础,体现本学科与相邻学科的关系,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自由选修课主要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满足学生个人兴趣和爱好需求,以发展和完善学生个性为目的。

以上五大课程模块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具体结构图如图1所示。

三、工程管理专业课与专业基础课之间的联系与结构

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的是具备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和土木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理论、方法和手段,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根据工程管理专业的这一培养目标,该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可具体划分为如下四大知识体系[6]。

(一)工程及技术知识体系

建筑识图、AutoCAD制图、工程测量是工程类专业课程的共同基础,房屋建筑学、建筑力学、土木工程材料、建筑结构、施工组织设计是专业理论基础课程,为土木工程施工及施工技术提供理论支持。它们将土木工程类的专业知识整合起来,为工程造价、土建装饰及安装工程概预算做理论与技术准备。

(二)管理学知识体系

管理学原理、统计学、运筹学等课程是对管理学理论知识的普及,为工程项目管理的学习做理论准备,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管理及建设项目招投标与工程合同管理是普遍管理学在工程管理专业领域的深化与拓展,研究如何运用管理知识和手段使工程建设增值。

(三)经济学知识体系

以财务管理为基础,掌握财务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建筑领域,对工程成本会计进行研究,支持可行性研究的财务分析。工程经济学是工程学和经济学的交叉学科,掌握这一知识有利于进行工程投资与融资分析,进而开展可行性研究与建设项目评估的经济评价环节。

(四)法律知识体系

以经济法为基础,在延伸过程中逐一细分,从体现专业性的建设法规到工程合同管理,研究内容层层深入。

专业课与专业基础课的课程结构如图2。

四、结语

通过整理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以及专业课与专业基础课之间的结构,尽可能地查找各课程之间重复的知识点,以理顺专业内不同课程之间的关系,从而优化课程内容,避免专业知识点的重复,更好地利用教学资源,使本来有限的课时得到合理利用。

参考文献:

[1] 杜小武,胥卫平.石油类高校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0(27):280-281.

[2] 陈建国,许凤.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0,19(1):89-94.

[3] 曾德珩,曹小琳.工程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11(1):119-123.

[4] XU Na, WANG Li, WANG Wenshun.The 3rd International Annual Conference on Teaching Management and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C].Hu Nan: China academic journals electronice press, 2012: 144-147.

[5] 王晓燕.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02 (4): 21-23.

[6] 王立国,高平.关于工程管理专业课程整合的思考[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7(3):92-94.[ZK)]

Research on the curriculum system structure and the correlation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

ZHANG Mingyuan, GAO Ying, YUAN Yongbo

(Faculty of Infrastructure Engineering,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alian 116023, P. R. China)

经济基础知识课程篇(9)

高职教育以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应用性人才为目的,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突出实用性,基础理论教学强调“必需、管用、够用”的原则,经济基础理论课也概莫能外。但是在实际的高职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过程中,经济基础理论课的定位存在一种两难的困境:一种倾向是将高职高专课程设置为“压缩本科”,过分的强调课程的理论性,教学内容过深过难,使得学生难以接受并且也脱离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另一种倾向是将高职降格为技工,完全忽视理论课程的学习,片面强调学生的职业技能。从有关学校对经管类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来看,一方面学生对在校经济基础理论课的学习感到困难,另一方面从毕业生到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经济基础理论知识不够用 。针对这种两难的困境,系统研究经济基础理论课在经管类高职教育中的定位问题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在这方面已经有学者针对某一门课程展开了有益的研究。如徐美银副教授研究了经济学原理课程的课程定位,认为经济学原理课程是经济管理学科所有专业的基础课,在教学计划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应当具有应用性、实践性、实证性和时代性的特点 。邢淑清副教授认为,经济管理基础课首先应当定位为高职高专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它主要讲授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基础知识,该课程对其他各门具体专业课应当起到指导性、统驭性作用 。吴亚曼副教授则研究了财政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指出财政学课程是高职财政专业的主干课,也是其它财经类基本理论素质课或岗位技能拓展课 。

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试图从综合化的角度,不再局限于某一门课程,而是将经济基础理论课(包含经济学、管理学、财政学、国际贸易、金融等经济知识,下同)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以会计电算化专业为例,探讨其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定位和综合化问题。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经济基础理论课的课程定位

高等职业教育是为学生提供未来职业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培养其“工作能力”、“业务素质”、“职业品质”的教育。因此,作为职业教育的课程,要解决学生“学什么”的问题,应该从工作过程入手,归纳出典型的工作任务(行动领域),进而向学生的学习领域转换。

根据有关学者的调查 ,目前企业会计工作过程主要涉及两大工作过程:会计核算过程和财务成本管理过程。从这两大工作过程中,我们可以归纳出以下典型的工作任务:

会计核算过程主要是进行传统的会计工作,典型的工作任务有:应用财务软件,记录企业供应、生产、采购、分配各个业务过程的经济业务,进行分类核算,并提供会计报表等。

财务成本管理过程的典型工作任务有负债、利润、现金流量等表格的分析,财务预测、筹资、投资、资金日常管理决策和短期经营决策分析等。

按照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基于工作过程的研究思路,至此就应该由典型工作任务和行动领域,推导出学生的学习领域,进而研究课程定位了。但是,就我们研究的经济基础理论课来说,这样的思路却并不合适。主要的原因在于,经济基础理论课作为一门理论性的课程,与会计技能的课程不同,并不具体的对应于某一项典型工作任务,因此也就无法按典型工作任务推导行动领域进而学习领域这样的研究思路来确定它的课程设置。这种思路上的差异也是导致在目前的课程设置中,经济基础理论课位置尴尬、定位模糊的重要原因。针对这个问题,笔者决定采用反事实假设的研究方法,先假设学生没有学习过经济基础理论,来考察他们在工作中会遇到哪些困难。

如前所述,现代企业的会计工作主要包括会计核算和财务成本管理两个工作过程。会计核算的工作比较类似于传统的会计工作,由此导出的学习领域基本上是传统会计电算化教育的各种会计技能课程。但是财务成本管理过程对会计电算化的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不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理论知识的话,很多典型的工作任务都是无法完成的。前辈学者的研究已经详细的概括了这一工作过程的典型工作任务 ,在此基础上,笔者以其中几项为例,分析一下如果没有经济基础理论知识,会给毕业生的工作带来什么困难。

典型工作任务一: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已经成为现代化企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管理模式。它通过业务、资金、信息、人才的整合,来实现企业的资源合理配置并真实的反映出企业的实际需要,进而对作业协同、战略贯彻、经营现状与价值增长等方面的最终决策提供支持。是会计将企业内部的管理灵活运用于预算管理的全过程。

经济基础知识课程篇(10)

一、高职《经济学基础》教学改革的迫切性

自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作出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决定后,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形成了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完善了高等教育体系结构。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级能人才的使命。2015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突出强调以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核心,加大实践性教学,推进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产教深度融合。这无疑对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

《经济学基础》是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目的是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经济学基础知识和原理,具备对经济问题分析解决的初步能力,同时为学习其他经济管理类的专业课打好基础。高职层次的学生,本身学习主动性差、基础欠缺、知识储备不足,出现学生学得难、教师教得更难的困境[1]。所以,进行《经济学基础》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高职《经济学基础》教学现状

(一)《经济学基础》教学调研情况。

笔者通过对新疆地区几所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整理数据,得到以下信息:

1.刚开始学习该课程的兴趣较高,但随后下降。通过与学生的访谈,学生刚开始对该课程有兴趣,是因为该课程一般开设在大学一年级,由于刚进校对所有大学的事物及课程都有较强的好奇心,并且经历高考填报志愿,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知识储备有了重新定位,想好好学习掌握技能,为今后就业打好基础,同时由于这门课是专业基础课,将为学好后续课程做准备,学习开始兴趣浓,也较为主动,但随着课程的深入,知识体系严密,概念难理解,公式计算画图等逐渐增多,学习渐渐困难起来,随后便失去了学习的兴趣[2]。

2.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

近一半学生认为学习该课程没有用,主要因为与今后的工作内容不直接相关,并且没有与学生报考的各种职业资格证挂钩。近一半学生在学习该课程没有明确目标,还有近30%的学生学习《经济学基础》课程只是为了应付期末考试。

3.授课方式单一,教学效果有待强化。调查结果显示,近一半学生认为教师授课方式单一,超过50%的学生都认为教师讲授该课程的方式需要改变,73.25%的学生认为教师侧重知识本身的传授,而忽视了能力培养和训练。通过学习,仅仅是记住了几个概念,会做几道计算题,不能运用经济学的思维和方法处理现实问题,解释经济现象。

(二)《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背离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教高[2006]16号文件指出: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社会的高级人才分为学术型和应用型两大类,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学术型人才,注重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强调学科体系的系统性与严密性,强调其理论形态;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利用已经发现的规律、定理为经济社会提供直接服务[3]。目前高职《经济学基础》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教学目标是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与知识,为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好理论基础,与高职教育的目标背离,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更重视理论知识的讲授,忽略了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培养。

2.教学过程不符合高职教育要求

高职教育教学过程要凸显“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 目前《经济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上沿用本科院校《西方经济学》的构架体系,理论性、技术性非常强,有很多抽象理论、公式推导、图表分析等,只不过对这些内容进行简单的删减和压缩。而高职学生本身学习能力及知识储备欠缺,这些内容的讲授使得学生无法理解从而丧失学习兴趣。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大多以理论讲授为主,教学形式单一,教学资源匮乏,没有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学生参与度低,降低对学习的兴趣[4]。

3.教学考核方式不能体现高职教育理念

高职教育教学倡导校企合作办学,以工学结合模式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但《经济学基础》考核方式仍然采用传统的试卷进行考核,试卷内容也不外乎概念的记忆、公式计算、画图、难点辨析等。这种考核方式仅仅是对该课程内容理论知识的考核,最后得分并不能判定学生的真正能力。同时,这种考核方式使得一些学生平时不学习,考前临时突击,用记忆和生搬硬套等方式轻松地通过考试,大大降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大了平时教学的难度。

三、《经济学基础》教学改革思路及对策

(一)《经济学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体现能力与技能的培养。

《经济学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不仅要有知识目标,而且要增加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经济学基本知识和原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还要使学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掌握科学思维、科学分析的能力,能够运用经济学基本知识和原理对企业、消费者、政府等行为作出合理分析,能够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客观地分析市场经济中出现的各种经济和社会现象,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提高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沟通能力。

(二)《经济学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体现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1.教学过程要体现实践性

经济学研究的是人类经济行为的学科,其中供求理论是经济学的核心内容,通过不同经济主体的供求分析为主线选取教学内容,用工学结合的课程模式,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项目引入、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设计“任务”,创设情境,让学生如临其境,教师引导、帮助学生完成任务。通过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创新,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教师的角色由理论讲述转变为参与指导、提供帮助,将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同时,通过任务的探究和完成,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将理论知识与实践锻炼结合在一起,突破了以往课堂讲授从概念到原理的内容体系,凸显了高职教育的特色。

2.教学过程要体现开放性

要利用好现代化手段,运用网络教学辅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微课、慕课等多种形式开展《经济学基础》的教学工作,利用校园网建立学生学习平台、师生互动平台,开辟出有别于传统课堂教学的新领域,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提供桥梁,使学生更为直观、快捷、广泛地获取经济学课程知识,与此同时发挥图书馆和校园网络的作用,为高职学生打造开放式的教学环境资源。

3.教学过程要体现职业性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经济学基础》课程面对所有专业,采用的是相同的教学内容和方式。但是在不同专业对经济学课程内容所要求掌握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比如国际贸易专业可以侧重宏观经济方面的货币政策、国际经济基本知识的讲授;而会计类专业,应侧重微观经济尤其是生产与成本理论的教学……总之,不能将高职《经济学基础》内容讲成本科院校《西方经济学》的压缩版。对于《经济学基础》教学内容的选取,可以通过“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的思路,加强教学的针对性,使学生的学习直接与今后的工作内容对接,体现高职教育的职业性[5]。

(三)《经济学基础》课程的考核方式体现高职教育理念。

单一的考核方式不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某些高职院校对试卷有题型、分值等要求,这些刻板的出卷要求使老师们不得不将整个课程体系割裂开来,最后考查到的仅仅是对概念、原理等的记忆,而学生只需通过临时性的记忆和生搬硬套就能完成课程考核,不能体现出学生的实践水平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目前高职教育虽然提倡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但并没有与毕业证挂钩,也没有与所开课程联系,《经济学基础》可以为考取经济师资格证书奠定基础,但很少有学生考取该证书,导致《经济学基础》的学习与职业技能相脱钩。所以,在《经济学基础》教学改革中,一定要以考核方式的转变推动教学过程的改变,鼓励企业参与考核,以多种形式进行考核,突出能力与素质的提高,侧重过程考核。

参考文献:

[1]廖波光,张慧敏.高职教学改革现状分析及趋势展望[J].职业技术教育,2010(19).

[2]朱沁夫.《经济学基础》教学内容与考核方式改革及其效果[J].经济研究导刊,2008(9).

经济基础知识课程篇(11)

我国几十年来职业教育发展速度清楚表明高职业教育已然成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主要依赖的人才培养教育类别,然而高职教育的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却存在严重的结构失衡,关键是规模庞大的高职类院校陈旧的教育教学理念,导致高职教育中基础和核心内容的课程教学仍停留在学科知识体系的传授阶段,背离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因课程项目化教学模式突出能力本位,强调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恰好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契合,引发了我们对课程项目教学改革的思考。但是,因经济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特点使其项目教学改革出现了困难,有必要结合此类课程特点实施项目教学改革。

一、经济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特点

从项目化教学改革实践看,成功的项目化教学改革的课程基本属于工科专业的课程,如电子、通讯、机械、计算机类等课程,因为这些类别课程的项目化教学比较直观,对学生的技能训练及考核有实物感、趣味性,能让学生产生成就感。经济类专业有的课程(会计、统计、市场营销等)岗位归属较明确,有的课程岗位归属却不明确。如《金融学基础》课程对应的岗位非常宽泛,金融领域中每个主体的岗位任务的完成都离不开对本课程知识的应用,因此必须明晰此类课程的特点:

1.此类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居基础地位。我们强调高职业教育“三对接”,课程与具体岗位对接也是专业与行业对接的具体。专业基础课程一般是专业的统帅性基础课程,在专业与行业对接及课程与岗位对接中占据重要地位。以《金融学基础》课程为例,此课程在高职的经济类多个专业都居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地位。以《金融学基础》为基础的课程包括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开设的《国际金融》《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个人贷款》《公司信贷》《金融服务营销》等课程;证券专业的《证券投资分析》《金融市场》等课程;投资与理财专业的《个人理财》《公司理财》《信托与租赁》等课程;保险专业的《保险理论与实务》课程等等。

2.此类课程岗位对应有特殊性。专业基础课程的知识在岗位实际应用性方面有一定特殊性,因为它可以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宽口径的就业领域。使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中能够完整地完成岗位工作任务,如《金融学基础》就面对着很宽的工作领域,包括金银行金融机构的大堂经理、综合柜员、公司客户经理、个人客户经理和贷款主办等;非银行金融机构(证券、保险、信托机构等)的业务员、客户经理、市场策划、风控经理、投资顾问等岗位。另外还包括非金融机构中的理财咨询机构和工商企业的理财经理、投资顾问、营销经理、市场调研和财会岗位。

《金融学基础》只是专业基础理论课之一,很多的专业基础理论课都具有这样的特点。如果对此类的课程所阐述的基本理论和实务没有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了解,就影响学生利用专业基础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其实践工作也只能局限在点而不是某岗位工作的全部,有岗位直接对应性课程的实践操作也仅仅局限于一个环节的操作。

3.经济类专业基础课程有较强抽象性和理论性。此类课程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容易进入两个误区:一是陷入案例分析代替理论讲授的教学模式。出于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考虑,教学设计难以摆脱以案例导入阐述理论内容的思维,最后形成了由传统的就理论讲授向以案例分析阐述理论的转变。二是本课程内容与专业课内容界限模糊。在对专业基础课进行能力目标分解时,很容易将项目设计与专业课程中的某些项目类似,如《金融学基础》课程围绕银行问题设计的项目就难以区分本课程与《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课程的项目设计,其实其他专业基础类课程的教学改革项目设计也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

二、经济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

高职教育的几十年,产生了许多教育教学改革模式的创新。回顾成功的创新形式不难发现,大多数都体现在工科类院校的工科类课程,经济类的课程几经变革一直没能走出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专业基础类课程因上述的特点更增加了改革突破的难度。在《金融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偿试中我们发现,专业基础课程改革存在着共性问题:

1.课程教学改革以教材导向实施教学活动。传统的课程教学主要是围绕学科知识体系进行课程讲授。我们不否认,近年来一些操作性强的专业课通过模拟其明确对应岗位的工作过程设计科学的、合理的学习情境,对学生专业能力训练和提高方面所收的效果,然而专业基础类课程的教学改革却难有突破。比如《金融学基础》作为高职金融类院校多个专业的基础课已经进行了十多年的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曾采用过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情境化教学等丰富的教学模式,但始终没能消除传统教学的痕迹,在教学程序安排及教学实施方面仍然凸显与现代教学理念的偏离。

传统教学程序安排一般是:选定教材――根据教学时数选择教学内容制定授课计划――按计划实施教学。这样的程序产生教学设计的缺陷及后果是:第一,教学过程与职业需求分割。第二,以教材为核心的知识传授注重知识体系完整性,淡化职业能力培养。第三,重视以卷面形式考试评价学生能力而忽视对学生的技能考核。第四,对教师评价维度的单一和形式化。

2.课程的教学改革在时间限制下安排教学。因为专业基础课程一般涵盖的知识面广,需要通过专业课深入学习基础上对专业基础课程知识的运用,所以其实践训练期不同于专业课程。就《金融学基础》课程而言,一般都安排在新生入学的第一或第二学期,一是时间节点上处于学生由高中向高职学习的思维转换期,对新知识的学习已经形成了应考式的机械式学习习惯;二是本课程的理论内容抽象、深奥、全面复杂,学生很难与微观与宏观经济生活联系在一起;三是本课程作为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实务性差,找不出明确对应的专业岗位。这也是大多专业基础课程存在的问题。

三、经济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项目教学改革思路

因为专业基础课程是为专业奠基的,它包含的内容丰富,涉及的知识点繁杂,以传统的章节划分进行课程知识传授一般不会产生疏漏,而项目化教学改革一旦走偏,不仅打破了专业基础类课程完整的知识体系,也容易产生学生只能简单并单一的运用有关理论知识而缺乏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同时还容易使高职培养的人才能力与中职、技校等同现象,因此对此类课程的项目教学改革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一)课程内容整合中注重学生持续的职业能力培养

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衍接对持续的职业能力培养起重要作用。对于有岗位直接对应性的专业课程,通过学生的“做中学”与“学中做”,能够实现学生毕业后的岗位工作对接。但是却存在一个本质的问题,即岗位工作的操作环节完成与但保证不了工作的完整性。工作的完整性即项目的完整性离不开前期的计划和后期的分析总结,这正有赖于专业基础知识支撑,同时职业能力的持续性也需要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功底支撑。

(二)课程要应以工作任务设计作为实施教学的载体

对于大多数经济类的专业课程来说不适宜以项目载体,因为对经济类专业的专业课程的知识运用结果并非生成一个产品或完成一个生产工艺,充其量是运用相关知识,经过一定的流程,完成一项工作任务,专业基础课程更是如此,所以要以工作任务而非项目为载体,先设计工作任务,然后确定学习任务,再通过设计若干个学习情境完成任务。以《金融学基础》为例,可以设计“对××分析评价”;“××政策意图解读”等工作任务,实施学生能力培养和训练。

(三)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应去形式化

由追求形式化的理论与实际一体化教学改革向真正意义的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转化,是当前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需要跨跃的障碍,目前课程教学改革存在的形式化倾向缘于人的因素较多:

首先,课程的教学团队项目化教学改革能力弱。目前,若以学科知识体系讲授标准衡量教师教学能力,大多数高职院校教师队伍比较强大,且在学历、学缘、年龄结构基本合理,但是实践教学经验丰富者却少之又少,尤其是一些高学历者根本没经过行业、企业的实践学习过程,只能就教材讲教材,实践教学能力明显欠缺。

其次,高职学生现状影响项目教学的顺利实施。项目化教学需要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积极配合。然而高职学生学习能力先天不足,大多数是因为厌学才进入高职,调动其自主学习的热情实属不易。

再次,对于《金融学基础》这类的专业基础课程设计的工作任务激发不出学生参与的兴致。工作任务的完成不能带给学生如同“平衡了会计账表”、“铸成某种模具”的,实践学习也同样会产生消极情绪。

专业课程的项目化教学设计要化解上述问题最好的方式是项目教学实施的组织与考核相结合。如《金融学基础》课程可以按照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和素质目标要求设计教学项目,要求学生参与到项目的任务组,最后根据小组完成过程和结果给出量化的评价。如:根据课程内容设计“分析我国当前××”项目,再将学生分组并确定不同角色,由小组在规定时间共同完成分析报告。项目教学实施中,教师要根据项目内容设计不同的学习情境,借助语言、文字、影像、案例载体阐述知识并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最终由教师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对小组评价和学学生相互评价,督导对教师做出评价。

通过上述过程就能引导、约束学生积极参与工作任务中,进入学习情境中,达到实践训练的目的,保证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祁丛林.高职课程项目化教学整体设计要素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

[2]刘波,赵洪江,曾勇.《金融学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3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