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人才培养的意义大全11篇

时间:2023-11-27 10:12:04

人才培养的意义

人才培养的意义篇(1)

近年来,职业技能竞赛在全国范围的中职和高职院校中火热开展。作为竞技场上参赛者,无论是教师学生层面还是学校层面,大家都积极拼搏进取,不甘人后,力争上游,希望获得好成绩。通过这种良性竞争,参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激发,参赛学生自学能力和钻研精神得到很大的提高。参赛学生备赛中的积极学习、赛场上的奋勇拼搏、获奖后的兴奋自豪都会对其他同学产生正面积极的影响,起到带头示范作用。而指导教师也在竞赛指导和筹划准备过程中,学习了行业最新的知识和技术,提升了自身教学能力。技能竞赛增强了职业院校与企业的联系交流,企业通过冠名赞助技能竞赛获得知名度的提升和产品的推广,院校通过技能竞赛获得企业最新的技术支持,是一项双赢的合作。职业技能竞赛对人才培养的积极意义具体分析如下。

1技能大赛提高了学生职业素质

职业院校的办学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为社会建设和企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技术服务与技术支持。这些技能型人才工作在生产第一线,为了高质量的出色完成工作任务,除了需要娴熟的技术能力,还需要具备包括与客户与领导的沟通能力、团队共同协作的能力、吃苦耐劳的工作态度、刻苦钻研的精神品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等。而这些职业素质参赛学生在职业技能大赛中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大赛中想要获得好成绩必然需要学生们具备良好的各项职业素质,缺一不可。备赛过程中,学生刻苦努力,熟练掌握技能,与指导老师和企业多方位的交流沟通,比赛过程更是锻炼了学生应对大赛的心理素质,临危不乱,积极进取,以及培养了学生间默契的团队协作能力。职业技能竞赛是各个专业技术领域新技术的比拼,学生只靠书本学到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需要通过老师、企业、网络等多种渠道学习最新的知识和技术,并应用到实践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学生由被动式的课堂学习转变主动的探索钻研,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职业素质。积极主动地自学新理念新技术,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对将来学生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2技能大赛提升了学生就业能力

从多年的调查发现,参加过技能竞赛并取得好成绩的学生毕业后一般都能迅速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并且这些学生也获得了企业的一致好评。分析其原因,学生参加技能竞赛大大提升了自身的职业综合素质,而这些素质正是企业所需要的。技能大赛提升了学生就业能力的多个方面,除了工作更加积极外,还包括专业技术水平、团队协作能力等的提升。学生参加技能竞赛,备赛阶段经过了在学校的强化训练,参加各种技能培训,到企业参观,向企业一线的导师学习,去图书馆查阅各类资料,上网搜索最新技术等高强度的学习,参赛学生学到了其他同学要花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学到知识与技术,专业技术水平上胜人一筹,并且由于是向企业导师学习,学到了企业一线的技术,将来到了企业即可快速上手,无需长时间培训,企业自然欢迎这些技术能力过硬又能节约培训成本的人才。团队协作一直以来都是学校教育的短板,有些学生虽然自身能力很强,却性格孤僻,无法融入团队中,最终只能孤军奋战。而在企业中,任何一件事情的成功都是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缺乏团队协作能力就无法融入企业团队中,不受企业领导和员工的欢迎。职业技能竞赛很多赛项是团体赛,一般三人一组或五人一组,在这样的小团队中,需要有队长负责协调各个队员,队员间需要相互配合协作,服从队长的安排,任何队员间的内讧都会影响比赛成绩。因此经过技能竞赛的洗礼,学生会更加懂得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更懂得与人交流协作,这正是企业所需要的。

3竞赛学生所起到的带头示范作用

学生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社会团体,学生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参赛学生备赛中的积极学习、刻苦钻研,赛场上的奋勇拼搏、力争上游,获奖后的兴奋自豪都会对其他同学产生正面积极的影响,起到带头示范作用。其他未参赛的同学在这种学习竞赛的氛围下,也会对新技术新知识产生浓厚兴趣,继而向参赛同学学习请教,见贤思齐,共同进步。职业竞赛促进了良好学习风气的形成。

4技能大赛促进了教师自我能力的提升

职业技能竞赛中指导教师是很重要的角色,指导学生学习最新的专业技术,这就需要教师深入企业一线,紧跟产业步伐,将自身的专业水平提升到一定的高度,才能有效的指导学生学习。通过指导竞赛学生,教师除了可以巩固知识,还可以发现自身专业技术方面的不足,经过自我反省和知识更新,从而积累更多教学经验,为将来教授其他学生奠定基础。职业技能竞赛提供了院校间互相切磋互相交流的平台,通过竞赛教师与兄弟院校的教师们互通有无,可以发现自身教学教法上的缺陷,教学条件上不足,进而提升自我的教学水平,完善教学软硬件,为人才培养提供更好的条件。

人才培养的意义篇(2)

关键词 :创新 人才培养 GIS 实践

一、我国对GIS人才需求现状

我国的地理信息系统GIS产业发展迅速,经过几十年的时间已经渗透到我国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如资源调查、国土管理、灾害预测、环境评估、城市管理和建设、邮电通讯、智能交通运输、军事、公安、公共设施管理、农业、森林、统计、商业、金融等。

但是,我国的GIS产业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标准规范不齐全,GIS产业服务体系不健全,数据标准化工作有待完善,导致数据不能很好地共享,数据更新慢; GIS应用的服务性企事业缺少,有效的GIS产业社会支撑体系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GIS软件品牌较少,国际竞争力不足,GIS行业技术人员的研发能力薄弱等。

其中,对GIS人才的培养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GIS企业对GIS毕业生的意见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多数GIS企业缺少高水平的工程设计与管理人才,导致GIS项目不能成功实施。第二,学生在校期间实践环节较少或内容设置不当,实践能力普遍有待提高,很多毕业生编程能力较差,不能够规范使用对编程语言,工作初期独立完成公司交给的任务有难度,公司往往需要花费较大精力进行培训。第三,学生缺乏创新思维、逻辑思维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多数毕业生只能按照给定的任务一步步完成计划书的内容,无法自己去独立思考完成任务。另外,我国高校培养的GlS人才缺乏国际竞争力,缺乏将GIS企业做大做强的创新能力。

社会和企业的需求形势对我国GIS专业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GIS教育不能仅停留在理论教学和简单的GIS应用,而要为我国GIS产业的发展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特别是创新精神的实践人才。

二、GIS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从GIS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调查可以看出我国GIS专业的教育和企业的需求并没有实现很好的接轨,由此反映出我国高校的GIS教育存在一些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GIS人才培养方式不能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GIS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而国内GIS专业设置一般较为单一,其人才培养模式不能满足不同的工作目标和社会需求,如GIS开发、针对不同领域的GIS桌面平台应用、GIS制图、数据处理等,尤其缺乏既具有工程实践又懂得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第二,扩大GIS专业招生规模,注重GIS 人才的总量,但GIS人才的质量和人才结构往往被忽略。据统计,目前我国有上百所高校开设了GIS专科、本科或研究生专业,但是不同院校的GIS专业的师资力量、教学水平、软硬件设施和培养目标差别很大,很多院校培养的GIS人才能力欠缺。

第三,对专业实践动手能力培养重视不够。大多数高校实践教学时长相比理论课程较少,实践教学内容陈旧,与企业和市场上的需求有一定差距。

第四,本科教育中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不够。在我国各高校的GIS教育的培养方案中,通常都没有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培养方面的规定。

三、建设创新实践平台对GIS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是当今素质教育的重点。深化GIS专业的教学改革,必须强调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各门课程的教学方案中的实验、实习或课程设计环节、专业竞赛和各年级大学生创新项目,高校不仅要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更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一,剖析GIS专业现有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构建以创新能力训练为核心的一体化的实践平台,对GIS专业教学的深化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创新实践平台建设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基础理论知识的积极性,使学生对课堂教学的被动学习就可以变为有目的的探索式主动学习;有利于促进理论教育与技术教育的结合,锻炼学生的系统思维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第三,学生参与创新实践活动,可以接触专业最前沿的内容,同时又能了解一个GlS项目从设计、研发到应用的全过程,特别是在设计和研发时不仅仅单纯解决技术问题,还要考虑项目成本、软件销售、售后服务等多种因素,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

第四,GIS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要求学生合理分工,团结协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为今后融入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四、GIS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实践教学的发展方向

第一,GIS产业是一项高新技术产业,技术的创新是GIS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GIS软件技术创新重要的是GIS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要重视吸收信息科学和计算机专业人才,吸引越来越多的计算机编程人才加入到GIS产业技术队伍中,加速培养兼具地理科学、遥感、测绘科学、土地、林业等与GIS专业交叉的复合型人才。企业和相关单位应当根据需要建立技能结构合理的技术队伍。

第二,为满足不同的GIS企业和科研事业单位的需要,要建立不同层次、不同方向的GIS专业教育计划。一方面要培养擅长GIS开发和制图技术的专业型人才,也要注重培养GIS专业毕业生具有测绘、地理信息等方面的政策、法律、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既要注重硕士、博士等研究型高端GIS人才的培养,也要注重本科、专科等应用型中低端人才的培养。

第三,各高校GIS专业应根据自身的师资力量、学科体系进行合理评估,在此基础上设置该校GIS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例如,研究性大学侧重在GIS理论知识的突破和新技术的研发,非研究性大学侧重在基于系统的GIS理论知识教学上,培养学生GIS开发和应用能力,而专科学校则可以侧重GIS应用技能的锻炼,适当减少理论课程并降低其深度。可以设置导师,引导GIS专业的学生在不同的学期重点学习内容和要达到的技能,减小学生的盲目性,可以在入学初由专业负责人进行专业介绍,告诉学生该专业的师资情况、国内外发展现状、应用情况、就业方向等,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第四,GIS专业应特别重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应改进原来“课堂理论+上机手把手引导操作”的传授式教学模式,将GIS创新实践活动在横向上分为应用类和开发类两个方向,在纵向上分为基础上级试验(课程中包含的上级学时)、综合实践(集中的实习或课程设计)和创新实践(校企联合培养、各类GIS大赛、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教师科研等)三层,所有的创新项目或竞赛在这两个大方向下进一步分类分层,进而构成一个有机的创新实践平台体系。

参考文献:

[1]邹艳红,陈东锋,刘兴权.GIS创新人才培养中实践教学模式与方法探讨[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3(4).

人才培养的意义篇(3)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3-0182-02

为适应社会对国际商务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国际商务人才培养体系,2010年,我国在参考和导入发达国家模式的基础上,设置了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MIB,Master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目前,国际商务专业硕士是我国唯一直接面向国际化的专业硕士学位,是针对我国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国际商务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一种专业学位类型。根据国家商务部对国际商务人才的分类,我国所称的国际商务人才,是指跨国经营管理人才、国际商务营销人才、国际投资管理人才、国际经济法律人才和国际商务谈判人才等五类专业人才。在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大背景下,能够迅速进入实践岗位的国际商务人才是当前最紧缺、最急需的人才类型之一。

在国际商务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强化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决策能力是教学的重要目标。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案例教学是一种很好的手段。

一、MIB的学科属性与定位

国际商务并非简单地将企业的商务活动扩展到国际空间,而是在全球性、区域性、国家、地区、产业与企业多个层面上开展货物与服务进出口、国际生产制造和对外直接投资的综合活动。因此,国际商务是一门跨学科、综合性、应用型的学科。它涉及面很广,与其他学科如经济学、管理学有很多交叉,其学科属性可定义为商学学科。

邓宁曾指出,“(国际)商务实质上是一个整合学科的知识体。确实,它的独到之处就在于整个知识体要大于它的每个单独部分知识的总和。实际上,虽然大部分的国际商务研究都要使用到各门学科的方法论,但商务学者的比较优势就在于他们意识到了单一方法论的方法具有局限性,并且尝试将自己的学术训练、倾向和学习经历与其他学科领域的学者相结合。所以在过去二三十年里,越来越多的学科范围都开始出现明显的相互交叠,例如组织学和微观经济学、管理学和产业经济学、地理和企业国际战略、商业历史和跨境企业的进入模式、公司治理及伦理和社会学、文化研究和国际关系、营销技巧和关于消费者偏好的人类学、外商直接投资及腐败和政治制度之间的相互渗透,这些也仅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因此,知识的宽广性和整合性是国际商务的学科特点,以整合和综合的方法,才能学好国际商务。

二、案例教学的特点

案例教学并非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但在实践中,因对其认识的不同,其开展的效果也大有不同。从“教”的角度讲,案例教学的本质特点是“问题导向”和“集成性”。“问题导向”是指教师通过案例,将所要传达的重要知识以问题的形式提出来,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完成教学的过程。“集成性”体现在一个案例往往涉及多个知识点,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可以促进学生综合运用很多相关知识,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理解和掌握。从“学”的角度讲,案例教学的根本特点是“情境化学习”(contextualized learning)和“主动学习”(active learning)。“情境化学习”是学生通过完整的案例故事,了解决策情境,结合所学理论和文献资料,并根据个人的经验,将自身置于情境之中,分析和解决问题,完成决策过程。“主动学习”是指学生为分析和解决案例中的决策问题,不断碰到新知识,需要带着问题学习,边用边学,养成一种主动学习的习惯,解决问题的能力也随之提高。

三、MIB人才培养的理念与目标

传统的教育理念重视知识的传播,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知识点的讲解为重点,考核也主要是测评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然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技术快速进步、知识更新速度加快,最新的知识可以随时随地在网上找到,传统教室里的教学也受到大规模开发在线课程(MOOCs)的冲击与挑战,以传授知识为主的课堂教学日益显现出其局限性,而另一方面,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无法得到训练,甚至越学越僵化,缺乏创造力。

新的教育理念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重心,越来越强调对学生分析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也越来越多地尝试各种方法,例如通过案例讨论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沟通能力,通过演讲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但在一般本科教学中,知识点的传授仍是主要方面,软能力的培养作为补充。

作为对国际商务人才的培养来说,能力培养是核心。除了具备相当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外,国际商务人才还应具备一定的决策能力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在考核方面,测评重点在于综合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沟通表达技巧等等,而不是考核学生的记忆力。在更高的层次上,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能力,从而提升其领导力和决策力,这是学生日后从事国际商务工作所需具备的根本素质。因此,国际商务人才的培养,就是要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逻辑分析、缜密决策的能力,以使其能够在知识快速更新的时代适应瞬息万变的国际环境。

四、MIB课程教学中开展案例教学的优势

案例教学的优势无需赘述,而前述分析也说明,国际商务需要整合多学科方法,以整合和综合的方法来学习,因此,案例教学自身所具有的特点恰好能够很好地满足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的需求。尤其是,在以领导力和决策力为最终目标的培养要求下,案例教学是最适合MIB课程的教学方法。

首先,案例教学“问题导向”和“情景化学习”的特点通过将学生置身于企业决策过程的真实场景中,通过模拟的管理实践,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综合运用所学来分析和解决贴近现实的、复杂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碰到知识链断裂、沟通不畅、观点冲突等问题,通过自主学习,学生可以修复自身知识链;通过不同观点的碰撞,学生可以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通过讨论,学生的沟通力和说服力也得以提升。总之,案例教学既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可以使学生自主地进行知识的深度学习,同时还可以充分地挖掘学生的潜力,使其发现自身的优势与劣势,有利于学生的全面锻炼和塑造。

其次,由于MIB学生已完成了本科学业,有些学生还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因此更适合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开展案例教学。MIB学生在本科学习阶段已积累了一定的基本知识,对案例的理解和分析往往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同时,MIB学生往往对自身具有较高的职业期待,其进一步学习的目的就是提升能力,增强职业竞争力,因此更乐于表现自我,也具备更强的表达能力,愿意通过师生的双向交流和同学间的互动思辨展现自己,这也更好地保障了案例教学的效果。

五、MIB人才培养中开展案例教学的难点

案例教学的成功受制于很多因素,其中最为核心的是是否拥有优秀的案例,以及教师是否能在案例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引导。由于我国于2010年刚刚开始设立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相比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MIB课程建设还在逐步完善中,MIB课程案例的开发才刚刚起步,适应教学内容需要的优秀案例,尤其是国内企业的优秀案例还非常稀少,而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和一定实践经验的MIB授课教师也十分稀缺。这都制约了MIB人才培养中案例教学的开展。为克服这些困难,MIB课程的授课教师首先需要投入时间与精力积极开发案例,编写案例,并做好案例教学设计,才能使案例教学达到良好的效果。

在案例开发方面,案例故事是关键。找到能够适应课程所需的案例线索及选择合适的议题,是案例开发的首要步骤。在选用国外企业的经典案例的同时,还应积极关注和选用我国企业的案例。当前中国企业的海外贸易与投资活动遍及全球各个市场,涉及各个产业领域,企业的国际市场参与程度和自身的国际化程度都逐步提高,因此可以开展相应的研究与跟踪,为课程提供越来越丰富的案例。一个优秀案例的开发很难由一人完成,如果能够组建案例开发的团队,充分发挥不同学科教师的优势,并通过不断积累经验,形成一个案例开发的持续机制,就可以为案例教学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在案例教学准备方面,教学设计是关键。案例教学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借由案例教学开展自主式学习,是案例教学的主角,但教师却承担引导与掌控的任务。为此,在开展案例教学前,教师需明确知识点、确定详细的教学方案,最好能够提前向学生发放教学案例,并布置阅读题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如何问问题,以及问问题的顺序,以便通过提出具有启发性、甚至争议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一步步展开思考,同时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看法,鼓励学生间的互动与争论,使案例教学课堂产生热烈的氛围。在问题讨论环节之后,教师应进行总结,一方面根据案例补充相关理论知识,一方面对学生的观点进行点评。总之,案例教学过程的课堂环节能否收到良好效果,既取决于教师自身的学识水平,也取决于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案例教学的经验。

参考文献:

人才培养的意义篇(4)

[作者简介]潘伟玲(1971-),女,上海,陈云纪念馆对外联络部主任,文博馆员,大学学历,从事文博社会教育和陈云生平思想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031(2017)01-0009-04

陈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一直都非常重视青年工作,特别对大力培养和选拔成千上万德才兼备的中青年人才是一个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全局的大问题,进行过深入细致的思考,有着全面系统的论述。重温陈云关于培养和选拔青年人才的思想,对于当前进一步搞好党的干部队伍建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与现实意义。

一、大力选拔培养党的接班人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的重大战略问题

“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1]一个政党,一个国家,要不断培养出优秀的领导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政党、这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青年人是中华民族伟大事业的接班人,是时展的生力军。随着我国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各个岗位上都在不断注入年轻血液。青年人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魄力,掌握着最先进的科学理论,有了他们才使得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实力不断增强。党历来重视选拔青年人才的重要性,陈云始终强调中青年干部有朝气,具备专业知识的一面,也主张要站在培养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高度来做好这件大事。建国之初,陈云就指出,我们的党和国家需要很多新干部补充到干部队伍中来,党的事业需要后继有人。比如,当时针对知识分子入党难的实际情况,陈云提出“这种情况必须坚决加以改变”。他认为“生产、科研、教育、管理部门的知识分子,是任何一个工业化国家最宝贵的财富。”[2]后,陈云就注意到,党面临的一个很大问题是干部青黄不接的现象。他强调:“我们党的干部队伍相当长时间以来就存在程度不同的老化问题,存在青黄不接的问题。这个问题现在不解决,或者解决的不好,共产主义事业在中国就有可能出现曲折。”[3]于是,他又强调,要“成千上万地提拔培养中青年干部,让德才兼备的中青年干部在各级领导岗位上锻炼”,“要提拔中青年干部,使我们党的事业后继有人”。[4]“培养这样的人,我看很有必要”。[5]此后,陈云等一批老干部身体力行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在新老干部交替的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事实也证明陈云的这些话和建议是完全正确的,正因如此,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极其重要的条件。

顺应时代的发展和改革开放事业的要求,青年一代肩负着党赋予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他们是国家振兴的动力,是推动社会蓬勃发展壮大的强大动力源。未来国家的兴衰荣辱寄托在青年人才身上,国家强大的真正宝贵资源是青年人才,是国家期望所在。国家正是凝聚了青年人的智慧结晶才有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让中国成为真正的“东方巨龙”。

二、培养和选拔中青年人才要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主”的原则

延安时期陈云就具体提出要按照“德才并重、以德为主”的原则,培养和选拔中青年干部人才,并要求将这条原则作为党一贯坚持的原则和标准。对此,他专门对这条原则进行了阐述:一是要“忠实于无产阶级事业,忠实于党”;二是要“与群众有密切联系”;三是“能独立决定工作方向并负起责任”;四是要“守纪律”。概括这四条标准,陈云所说的选拔干部要具备良好的政治品质,有一定的工作能力,有群众基础,还要有廉洁自律的要求。同时,陈云一直强调,反对只顾才不顾德,也反对只顾德不顾才。所说的德是指党德,要提拔那些有党德党性的干部。“为干部培养、选拔和任用提供价值依据。”[6]关于“德”和“才”,陈云特别指出,“德才兼备,才干固然要有,但德还是第一。”[7]“德才相比,我们更要注重于德,就是说,要确实提拔那些党性强,作风正派,敢于坚持原则的人。”[8]因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只有成千上万的中青年人才政治合格,才能确保坚持党的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如果选拔干部只注意才而忽视德,把干部选拨的标准降低到不违纪违法的低水平上,即使有工作能力,也不能坚持做到勤政、务实、为民的工作作风,那么党的事业就会停滞不前甚至倒退,就会误国误民。如果将“德”和“才”对立起来,就会在干部的选拔中出现“要才不要德、要德不要才、重才轻德、重德轻才、德才都不要”等五种错误倾向。这完全曲解了对德才兼备的干部标准。所以,陈云认为:“选干部,首先要看德,有才缺德的人不能用。德好,才差一些不要紧,放到领导岗位上锻炼几年,才干是可以锻炼出来的”。[9]

当然,干部的德与才应该是统一的。选拔干部必须“反对只顾才不顾德,也反对只顾德不顾才。”[10]如果选拔干部只注意“德”而忽视“才”,干部没有实际工作能力,就不能成为革命事业的骨干,“不能完成革命任务之德,是不完全的德。”德,应该包括工作做得很好。才,不是空才而须完成任务。陈云认为,青年人光德好还不够,特别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建设事业的后备人才,有德无才,在政治上虽然可以信赖,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文化知识、专业知识和决策能力、组织能力,也不能完成党和国家交付的任务,更难于开创新局面。为此,陈云对有德无才的人提出不能提拔,更不能委以重任的观点。陈云提出的德才兼备,以德为主的思想,至今对党的干部队伍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三、要在培养和选拔中青年人才过程中“树魂立根,以德树人”

陈云十分重视社会实践的锻炼作用。他指出:在选拔人才问题上,“真正政治上高明的革命家,只能在革命斗争中培养,不能专从学校里训练。”[11]政治高明是表现在人的思想上,而不是在其他身上。而思想上的高明和发展,是因为这个人丰富地接触了并且理性地认识了革命运动中的许多客观事物。“实践工作是重要的教育武器。实际工作的过程,就是教育干部的过程。”[12]学习和实践两个方面,彼此相互联系,缺一不可。对此,陈云认为:“没有工作经验的新干部只在学校中学习,要掌握理论是不可能。真正的理论,只有在实际工作中才能逐渐深刻地领会。”[13]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干部有错误时,就要及时提醒、教育、纠正,使他从错误的认知中得到教训和启迪,并将认知提高到一定的原则和高度。“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人才的培养和锻炼,就要鼓励他们吸取和正确地运用别人的经验,善于取长补短。陈云认为,通过这种锻炼――教育――再锻炼――再教育的方式,能使党员干部的德和才在各方面实践中获得进步。

陈云提出,让年轻干部挑担子,放到实际工作的负责岗位上去,是培养年轻干部的一项重要措施。在1979年主持国务院财经委员会工作时,陈云提出要“找一个,两个,三个,四个,或者五个年轻一些,四十五岁到五十岁的干部,到财经委员会来工作”,来当“后排议员”,让这些人参与讨论问题,参与决定大政方针的事。而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使他们在工作过程中获得实践经验。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陈云强调要成千上万地提拔和培养中青年干部,当有人指出中青年干部会有某些缺点,并且不成熟的情况存在。陈云指出,这些缺点和不成熟正是中青年人常有的现象,大家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不要只看到他们现在还缺乏经验。他还提出:我们应该自问,我们的经验是从哪里来的,还不是从实际工作中锻炼出来的。

“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砥砺品质、提高本领。”[14]这就要求青年干部的“德”与“才”素养要在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巩固,“德”与“才”水平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提升,从而在实际的领导岗位上成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这是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论在党的干部队伍建设中具体而深刻的体现,也是对陈云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关于德才观的继承和发扬。

四、“德才兼备”培养和选拔中青年人才的现实意义

“德才兼备”是陈云在选拔、任用青年干部路线方面一以贯之的工作原则和工作风范。“德才兼备,以德树人”的思想,更是他长期从事党的组织工作,从多方面总结了党长期以来干部工作的经验、教训,深刻地阐述了干部队伍建设的方针、政策,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干部工作思想理论。深刻理解和全面贯彻这一重要论述,对于新形势下更好地贯彻执行党的干部路线和干部政策,为推进科学发展、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十分深远而现实的意义。

首先,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强调全面评估。“全面估计”是陈云德才观一个包含丰富辩证法思想的原则。陈云认为,要用好人必须先了解人,就是要对一个人的“德”与“才”有全面的了解和估计。“如果你要提拔这个干部,首先就必须全面地估计他的政治品质和能力,看他各方面是否合适,要详细考虑一番。”[15]一个人的“德”与“才”往往有着复杂的表现形态。他说:“一个人的长处里同时也包括某些缺点,短处里同时也含着某些优点。……天下没有一个人是毫无长处、毫无优点的,也没有一个人是毫无短处、毫无缺点的,所以我们说,在革命队伍里,无一人不可用。”[16]陈云批评了这个问题上存在的几种错误倾向,就是“只看人家一面,不看全面,不能面面都看到”;“只看到这个人今天干了什么,没有看到他以前干些什么”;“只看到他本领的高低,没有看到他本质的好坏”。这些错误归根结底都是“只看一时,只看一面”,即缺乏全面估计的态度。此外,要正确处理好“才能”与“资格”这样一对矛盾因素,“使用人才的原则,是用人唯贤。要注意用人之才,不能只考虑是否是党员或党龄之长短。按才能排位置,不按党票排位置。”[17]同时,将“用人唯贤”和“量才使用”结合起来,陈云提出了在干部提拔问题上的既要坚持台阶论,又不唯台阶论的重要原则。“能力大小和工作历史必须符合于位置,即工作称职。”[18]他认为,要根据干部德和才的实际水平来安排其职位。

“全面估计”在今天仍然是干部队伍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正如所说:“要坚持全面、历史、辩证看干部,注重一贯表现和全部工作。”[19]每一个党员干部都是一个鲜活而复杂的个体,长处与短处,好与坏,经常是相互交错地体现在一个人身上,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同时,一个人的昨天和今天、过去和现在,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变化发展着的。而从德与才所指内容来说,本领的高低和本质的好坏在一个人身上也是有区别的,也不能够把它们混为一谈。

其次,要注重学习和教育,强调保鲜保质。今天强调“立德树人”,仍然是要回答和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落实“立德树人”,最根本的是坚持把科学精神、思想品德、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着力培养和提高中青年人才的社会责任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使命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简单来说,就是要达到陈云一贯强调的“政治、能力”全面发展的标准,“两者不能缺一,以政治为主”。

学习主要包括理论学习和各种专业知识和技术。“每个共产党员要随时随地在工作中学习理论和文化,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和文化水平,增进革命知识,培养政治远见。”[20]陈云多次强调在干部别是在领导干部中提倡学哲学的重大意义,指出:“要把我们的党和国家领导好,最要紧的,是要使领导干部的思想方法搞对头,这就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21]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陈云认为主要是掌握其立场、观点、方法,而不是背诵教条。他要求各级党校都要把培训“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党政领导骨干”作为“迫切任务”。“党校学员既要学习马列主义、思想的基本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此作为主课,又要学习一些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必要的专业知识,以提高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22]如果对辩证唯物主义一窍不通,就总是要犯错误。

新中国成立后,陈云及时提出要学习经济管理,要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干部管理国家、领导经济建设的水平,不能总是当外行,“不学习,经济建设一窍不通,那就搞不成。”[23]在“”后期研究外贸问题时,他就要求金融部门要培养懂金融、会外语的人才,研究当代资本主义;改革开放以来,针对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他提出要培养一批技术干部到各级领导机关里来;出于对新时期党的理论建设的重视,他又强调必须培养能写文章的人;根据国家经济宏观调控部门的性质和作用,他还提出在计委等机关要有“踱方步”考虑战略性问题的专家,等等。

再次,要讲究方法和途径,形成规范和制度。培养和选拔中青年人才,仅有科学的理念和正确的路径还不够,还需要通过不断完善的体制机制来规范流程,保障延续性和持久性。陈云长期担任党的组织和纪检系统的领导人,善于从程序化和制度化等长远角度思考问题,并进行了持续的探索和实践。他清醒地看到“我们党内有大量德才兼备的中青年干部,问题是我们没有去提拔,去培养”。[24]在延安时期,陈云探索选拔任用干部制度、建立教育、关心干部制度、创立合理的甄别、审查干部制度,在选拔任用原则、资格、程序、方法和监督等制度化规范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在不断提高干部综合素质,保障党员队伍的纯洁性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改革开放时期,陈云建议中共中央组织部成立中青年干部局,各级组织部门也要成立专管中青年干部的机构,自上而下、上下对口地设立辅助工作机构和辅助人员,并形成制度,使那些有专业知识而又年富力强的干部能被及时选拔到合适的工作岗位上来。为了使干部“基础扎实,本领全面”,他还支持邓小平提出的既大胆提拔干部,又要有台阶的做法。在组织保障上,陈云强调要靠党的组织部门去做,但主要的是要靠各级领导干部大家动手去做,从基层单位直到中央,都要一齐动手。如办公室、秘书处、研究室等机构及相应人员,“让中青年干部在这些机构中工作,给他们接触全面工作的机会,让他们随时了解工作中的问题。凡属向党委提出的问题或方案,先由上下各级的这些辅助机构中的中青年干部经过研究,提出可供选择的几种方案、办法,提供党委参考”。“只有这样用大批真正年富力强的干部组成一支庞大的队伍,在工作岗位上调查情况,研究问题,提出方案,才可以减轻各级党委的工作,而且可以培养出大批中青年干部。”[25]

与此同时,陈云积极支持废除干部终身制,指导做好干部的新老交替。他说,要解决干部队伍的交接班问题,首先是老干部要陆续从领导班子中退出。他提出,老干部应该以党和国家的事业为重,热心主动地退出工作岗位,让大批中青年干部在实际工作岗位上挑起重担。老干部还要随时向这些中青年干部提出建议,给予帮助。

应该清醒地看到,当前社会科技发展一日千里,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世界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资源、人才资源的争夺日趋白热化。早在21世纪初,就提出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科学论断和人才强国战略。之后,又指出:“青年人才队伍建设决定着整个人才队伍的前景。要下大力气抓好青年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各类青年人才工作制度,支持优秀青年脱颖而出”。现在,又强调:“要树立正确人才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由此可见,加强优秀青年人才培养工作是一项紧迫而且事关全局的战略性任务,是一项事关和谐发展的系统工程。

[注释]

[1]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07:526.

[2]陈云.陈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05:312.

[3]陈云.陈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05:314.

[4]陈云.陈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05:293.

[5]陈云.陈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05:257-258.

[6]严爱云.陈云与中国共产党的制度建设[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07:70.

[7]陈云.陈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05:359.

[8]陈云.陈云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05:277.

[9]陈云.陈云文集(第3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05:498-499.

[10]陈云.陈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05:214.

[11]陈云.陈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05:250.

[12]陈云.陈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05:216-217.

[13]陈云.陈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05:252.

[14]十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09:342.

[15]陈云.陈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05:119.

[16]陈云.陈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05:111.

[17]陈云.陈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05:247.

[18]陈云.陈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05:215.

[19]十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09:343.

[20]陈云.陈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05:142.

[21]陈云年谱(下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01:404.

[22]陈云.陈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05:322.

人才培养的意义篇(5)

一、创新人才的内涵及基本素质

所谓创新人才是指那些具有自觉的创新意识、缜密的创新思维,能够充分挖掘自身创新能力,致力于追求和探寻真理,在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创新实践取得的创新成果,为人类不断认识和改造世界,为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人。

那么,创新人才具有哪些基本素质呢?我们认为,总的看来,创新人才的素质主要由创新知识体系、创新能力体系和创新人格体系三大部分组成。其一,创新知识体系,它是创新能力的基础和源泉。那么,创新人才应具有哪些创新知识体系呢?1)要有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形式逻辑、辩证逻辑、情感逻辑和数学逻辑等四种;2)有精深的专业理论知识;3)有广博的专业学科知识。其二,创新能力体系,人的创新能力是智能、技能等智力因素和动机、意志、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总和,包括:创新感知能力,表现为感知敏锐性没能见微知著,深刻洞察;创新记忆能力;创新想象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其三,创新人格体系。它是整个创新能力的动力系统,创造性高的个体一般呈现乐观、自信、独立,富有好奇心、冒险心、责任感、竞争力,并且有坚定的毅力和顽强的意志。创新人格体系有四个方面构成:兴趣和好奇心;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坚忍不拔的顽强意志;科学的世界观和高的责任感。那么这三种要素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呢?一定的天赋能力,是掌握知识、培养技能和健全人格的前提,知识是人类智慧的凝结物和载体,也是能力提高和人格健全的基础;创新性人格是创新知识和创新能力不断发展的动力系统。

有人认为,既然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提出培养创新人才是不是期望值过高?其实,创新是对各类人才的共同要求。技术创新涉及社

会生活、社会生产的方方面面,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在应用技术领域有许多需要创新的东西,需要工作岗位上每个人都具有创新精神。这种创新,主要是贯穿于工作中的新理念、新概念或新创意。

二、我国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现实意义

(一)契合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之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是顺应时代潮流、应对时代挑战、回答时代课题、面向我国经济社会当前和今后长远发展需求所作的重大战略决策。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个命题的提出是新中国几十年来自身建设经验教训的总结。在现代化征途中,我国是后发型追赶型国家,尽可能从发达国家引进先进技术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改革开放30年的事实证明,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是花钱买不来、市场换不来的,引进技术只能是辅助的,在现代化的道路上,中国要么永远操之他人之手,要么走自主创新之路,把自己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除此外没有别的坦途。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新时代,任何国家都有所创新,但有所创新并不等于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国家必须具有以下定性特征:其一,创新意识成为民族文化的基本成分;其二,形成国家意志;其三,创新型国家成为系统。其中,重守成、轻创新,鄙视和嘲笑标新立异,是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消极因素。创新型国家亟待清除这种保守意识,代之的是既重守更重创新,敢于标新立异的民族文化。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核心是培养创新型人才队伍。技术创新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标志,也是我国成为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所在,与之相适应的创新型队伍既需要高层次人才,更需要加快培养能够解决生产难题的复合型、知识型高技能人才。同志曾明确指出,高技能人才是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创新人才是创新型国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是国家创新体系的主要执行主体,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解决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

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是大学生本身或大学的事情,而且是一个国家和整个社会的事情,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也关系到我国社会和谐稳定的战略性问题。因为,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特别走向普及化,越来越多的人和家庭成了高等教育的利益相关者,而大学生就业问题也就成为越来越多的社会群体关注的问题,成为了一个直接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甚至成为了一个根本性的政策性问题。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到2020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与普通高中大体相当,在校生达2350万人,占高中阶段在校生总数的50%,以目前近1.5万所中职学校计算,校均规模将达到约1600人;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将达到1480万人,接近普通本科在校人数,占高等教育在校人数的44.85%。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80%左右,2011届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半年后的而就业率为89.6%,还有不少高职院校毕业生难以找到一份工作。而高职院校创新人才的培养,可以有效地缓解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因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可以让高职院校毕业生毕业后可以进行自主创业,也可以在厂矿企业以及公司进行顺利就业。创新人才的创新能力是这些地方求知若渴的。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中指出:“在‘学位=工作’这个公式不再成立的时代,人们希望高等教育的毕业生不仅是求职者,而且也是成功的企业家和工作岗位的创造者。”1998年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则进一步强调:“为方便毕业生就业,高等教育应主要培养创新技能和主动精神;毕业生将愈来愈不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应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在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高职院校创新人才的培养,可以有效地解决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人才培养的意义篇(6)

医学伦理学是近些年兴起的一门学科,其以“病人利益第一、尊重病人、公正”为基本原则,具有“实践性、继承性、时代性”的特点,该学科的发展对护理人才的培养,提高护理人才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与理论指导意义。

首先我们分析下当前护理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流失率高

我国人均护士的比例只有发达国家的五分之一,由于近年来全国各大医院为了压缩开支,临时招了大量护士,这些人员在医院的地位低下、待遇低、劳动强度大,造成整个医疗护理质量严重下降,大量护理专业人员流失。同时,部分护士,因为在此项工作中,所学知识不能充分利用,才华不能得到展现,自身认为此工作没有前途,而导致心理上的不平衡,进而工作倦怠,不能安心工作,最终导致产生离职的愿望而离开工作岗位。护理行业的高流失率成为制约医院护理质量提升的主要问题之一。

二、地位较低

因为世俗的偏见,护理工作不能得到应有的承认,在一些医院,有时还存在患者辱骂、殴打护理人员的情况,医生与护士同样为病人服务,可护士却不能换来别人的尊重,甚至在一些医院里医生也瞧不起护士,这些严重打击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缺少职业荣誉感,所从事的工作又异常繁重、劳累,工作强度大、劳动时间长这些共同造成了当今护士的地位不高,这成为护理行业吸收人才的一大瓶颈。

三、文化素质不高

当今,由于学科规划和行业发展的历史与现实原因,护士从业着学历普遍不高。更有甚则部分护士的成长成材完全是经验性,缺少必须的文化理论知识指导,也影响了护理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四、社会形象需要重新打找造

最新新闻也爆料了个别医院护士恶劣对待病人的新闻,甚至一些论坛也爆料此类新闻,如前段时间论坛里一位镇江病人去镇江人民医院看病,按铃紧急求救,却被护士搁置一边的事情,这些都着实让病人感觉生气,所以提高护士自身素质也成为了一个重大问题。

针对目前护理行业的状况,我个人觉得,加强医学伦理学的意义重大。

医学伦理学的第一原则“病人第一”,此直接要求护理人员要从主观上、动机上,要在客观上、行动效果上对病人有发自内心深处的关怀、照料,即有义务不去有意地或因疏忽大意而伤害病人,也要对病人采取积极有效地护理措施。这些要求对于护理人才的道德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想要不伤害自己,首先就是不要伤害别人,护理人员如果能够从病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或许很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

医学伦理的第二、三原则“尊重病人”、“公正”。这两个原则看似简单,做则不易。但是,无论在何处,尊重人是必要的要求,即使是身患重病、传染病等疾病的病人,同样有自身的人格尊严,在任何时候,作为护理人员都不应践踏他们的自尊,以尊重、公正的态度对待每一位病人是每个护理人员的必要条件。护理人员的素质一旦提高,很多社会问题则可迎刃而解。目前,随着整个社会的发展,物欲横流、道德沦丧,但是从人的本性来说,关心、尊重、公平,这些基本的道德还是急需的,而护理人员,由于工作的特殊性,由于承担着和医生一样,救死扶伤的责任,所以更需要具有“尊重病人”、“公正”待人的情怀。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广大护理人员还需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履行职责的能力。

当然随着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大众对护理人员的认可与评价也将普遍提高,护理人员的地位以及收入更会有相应的增加。这些不但是行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同时也是每一位护理人员得到社会认可必经之过程。那么医学伦理学的灵魂思想将有助于护理人员素质的普遍提高,最终成为一个合格、甚至优秀的护理人才。

加强护理人员的伦理道德教育应立足于医德意识教育与药德行为教育。建议通过医学伦理理论研究与舆论监督与教育,培养护理人员遵守社会公德,遵守行业纪律和规范的意识。在实践中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使之热爱药学事业,努力学习护理的新理论、新知识,掌握现代最进步的专业知识,实现病人与护理人员之间的和谐沟通。

参考文献:

[1]钱聚标,朱永湘,王华,邱,何博华,陈晓鹤.医学伦理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探索[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5(04);

[2]罗秉祥.传统中国医疗伦理对当代美德医疗伦理学可作的贡献[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0(04);

[3]况成云,王明华,马菊华,孔祥清,王建平,兰明银.基于医疗情境的医学伦理学教学模式改革探讨[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9(11);

[4]梁金婵,尹卫东,尹奋勤.对成人教育医学伦理学教学改革的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4(04);

人才培养的意义篇(7)

中图分类号:G473 文献标识码:A

1高校招生机制概述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各方面都得到了迅速地发展。尤其是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使国家间联系不断加强的同时,社会经济各方面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作为经济发展过程中最主要的主体,人的能力和素养会对经济发展各方面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为了应对当前挑战,为我国经济发展增添新的活力,国家制定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发展战略,力图为我国经济发展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摇篮之一,各大高校的招生机制受到了国家教育部门以及其他单位的热切关注。

所谓高校的招生机制,就是指各大高校的招生目的、招生政策、招生相关办法等结合形成的体系的总称。作为高等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招生机制会对一个国家的专业人才培养和选拔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同时,高等学校的招生机制是国家教育制度的重要体现,反映了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特点。由于各国历史发展状况、政治发展状况等各方面都不相同,因此,各国的高校招生机制也不同。但有一点我们必须清楚地把握:只有合理的招生机制,才能为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由此可见,高校的招生机制与优秀人才的培养工作是密不可分的。

2高校招生机制对优秀人才培养的意义

国家之所以重视高校的发展,是因为高校是我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力资源基础。高校招生机制是连接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的重要工具。合理的招生机制,可以为高校选拔更加优秀的人才,为更多的优秀人才提供就学机会,对国家发展以及个人的全面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2.1高校招生机制是中等教育的重要“指导者”

中等教育在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等教育是我国教育工作中最基础的部分,对于提高我国的国民素质、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起着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但纵观我国中学教育情况,不难发现,大部分的教学目的、内容、策略等都是以高校的招生办法、考试内容、考试形式等为参考制定的。中学教师们要根据高校的招生机制适当调整自己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学生们要在高校招生机制的指导下进行系统的学习,中等教育的整个过程都是在高校招生机制的影响下顺利进行的。由此可见,高校招生机制是我国中等教育工作的重要“指导者”。

2.2高校人才机制是人才资源配置的重要工具

高校的招生机制会影响我国高中生的分流与配置。随着社会的发展,部分高校会对自己的考试门类、内容进行适当地调整,改变考试的条件。所有这些都会对地区甚至全国人才分布、人力资源结构和配置工作产生重大影响。在高校招生之前,国家教育部就出台了相关政策,各个高校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制定合适的招生计划。高校招生机制中的招生计划会对一个地区的考生学校报考工作以及高校录取分数线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人才的区域流动。如果高校的招生机制不合理,很有可能导致高校丧失许多获得优秀人才的机会,导致生源质量下降,这会对一个地区的人才资源积累产生不利影响。

2.3高校招生机制是高校进行人才筛选的重要工具

招生机制设立的目的,主要是为我国高校选拔更多的、合格的人才。为了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大部分高校都进行了招生机制的改革,其招生方式也在不断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自主招生的规模与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大。这极大地提高了我国高校招生机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为优秀人才的选拔奠定了基础。过去,高校往往将成绩作为选拔、录取学生的主要方式,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考察。高考成绩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学生是否有资格进入高校学习,这种招生机制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与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初衷大相径庭。各大高校必须从国家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出发,把握自己学校的特点和办学理念,形成最合适的招生机制,“招揽”更多的优秀人才。

3当前我国的高校招生机制现状分析

高校招生机制对优秀人才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就目前我国高校实行的招生机制来看,很多招生机制都不合理,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招生机制重视知识记忆的考察,轻视能力素质的考核。大部分学校在招生过程中都把注意力放在了学生基础知识的考察上,当然这能充分体现出学生的记忆能力的高低,但在这种招生机制的“压迫”下,各中学教育工作者过分强调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压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挥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第二,高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国家发展培养和输送更多的人才,但纵观我国目前的招生机制,大部分机制的设立都是为了选拔人才,而不是为了培养人才。不合理的招生机制,为我国应试教育的存在提供了“沃土”,导致我国素质教育工作难以推进。

总之,我国高校目前的招生机制与国家人才培养的根本目的是不相符合的,国家教育部门及高校自身应该采取各种积极的措施改进招生机制。

4创新我国的高校招生机制,做好优秀人才培养工作的对策

我国教育部门及高校工作者必须采取各种措施创新高校的招生机制,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首先,高校应该改革自己的考试制度,改善考试内容,在注重学生知识掌握的同时,也要注重其综合素质与能力的考核。各大高校应该严格贯彻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培养专业基础扎实、综合能力较高的人才为目的,设立科学的教育机制。其次,高校招生机制必须朝多元化方向发展,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使通过招生选拔的人才更优秀,选拔方式更合理。

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一方面要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另一方面还要考察其学科综合能力、综合素质包括其人格素质的高低等。另外,高校不应该实行“一考定终身“的招生机制,根据学生的一次高考成绩就给学生进行定位,极大地束缚和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各大高校应该进行多次选拔性的考试,采用最公平的方式选拔优秀人才。

总之,我国各个高校必须从国家教育发展的要求出发,坚持发展的理念,进一步改革其招生机制。只有这样,高校的招生机制才能重新焕发活力,更加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各方面发展的需要,才能为我国的国家建设、经济发展等提供强有力的人力基础。

参考文献

人才培养的意义篇(8)

近年来,职业技能竞赛在全国范围的中职和高职院校中火热开展。作为竞技场上参赛者,无论是教师学生层面还是学校层面,大家都积极拼搏进取,不甘人后,力争上游,希望获得好成绩。通过这种良性竞争,参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激发,参赛学生自学能力和钻研精神得到很大的提高。参赛学生备赛中的积极学习、赛场上的奋勇拼搏、获奖后的兴奋自豪都会对其他同学产生正面积极的影响,起到带头示范作用。而指导教师也在竞赛指导和筹划准备过程中,学习了行业最新的知识和技术,提升了自身教学能力。技能竞赛增强了职业院校与企业的联系交流,企业通过冠名赞助技能竞赛获得知名度的提升和产品的推广,院校通过技能竞赛获得企业最新的技术支持,是一项双赢的合作。职业技能竞赛对人才培养的积极意义具体分析如下。

1 技能大赛提高了学生职业素质

职业院校的办学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为社会建设和企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技术服务与技术支持。这些技能型人才工作在生产第一线,为了高质量的出色完成工作任务,除了需要娴熟的技术能力,还需要具备包括与客户与领导的沟通能力、团队共同协作的能力、吃苦耐劳的工作态度、刻苦钻研的精神品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等。而这些职业素质参赛学生在职业技能大赛中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大赛中想要获得好成绩必然需要学生们具备良好的各项职业素质,缺一不可。备赛过程中,学生刻苦努力,熟练掌握技能,与指导老师和企业多方位的交流沟通,比赛过程更是锻炼了学生应对大赛的心理素质,临危不乱,积极进取,以及培养了学生间默契的团队协作能力。

职业技能竞赛是各个专业技术领域新技术的比拼,学生只靠书本学到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需要通过老师、企业、网络等多种渠道学习最新的知识和技术,并应用到实践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学生由被动式的课堂学习转变主动的探索钻研,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职业素质。积极主动地自学新理念新技术,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对将来学生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2 技能大赛提升了学生就业能力

从多年的调查发现,参加过技能竞赛并取得好成绩的学生毕业后一般都能迅速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并且这些学生也获得了企业的一致好评。分析其原因,学生参加技能竞赛大大提升了自身的职业综合素质,而这些素质正是企业所需要的。技能大赛提升了学生就业能力的多个方面,除了工作更加积极外,还包括专业技术水平、团队协作能力等的提升。

学生参加技能竞赛,备赛阶段经过了在学校的强化训练,参加各种技能培训,到企业参观,向企业一线的导师学习,去图书馆查阅各类资料,上网搜索最新技术等高强度的学习,参赛学生学到了其他同学要花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学到知识与技术,专业技术水平上胜人一筹,并且由于是向企业导师学习,学到了企业一线的技术,将来到了企业即可快速上手,无需长时间培训,企业自然欢迎这些技术能力过硬又能节约培训成本的人才。

团队协作一直以来都是学校教育的短板,有些学生虽然自身能力很强,却性格孤僻,无法融入团队中,最终只能孤军奋战。而在企业中,任何一件事情的成功都是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缺乏团队协作能力就无法融入企业团队中,不受企业领导和员工的欢迎。职业技能竞赛很多赛项是团体赛,一般三人一组或五人一组,在这样的小团队中,需要有队长负责协调各个队员,队员间需要相互配合协作,服从队长的安排,任何队员间的内讧都会影响比赛成绩。因此经过技能竞赛的洗礼,学生会更加懂得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更懂得与人交流协作,这正是企业所需要的。

3 竞赛学生所起到的带头示范作用

学生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社会团体,学生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参赛学生备赛中的积极学习、刻苦钻研,赛场上的奋勇拼搏、力争上游,获奖后的兴奋自豪都会对其他同学产生正面积极的影响,起到带头示范作用。其他未参赛的同学在这种学习竞赛的氛围下,也会对新技术新知识产生浓厚兴趣,继而向参赛同学学习请教,见贤思齐,共同进步。职业竞赛促进了良好学习风气的形成。

4 技能大赛促进了教师自我能力的提升

职业技能竞赛中指导教师是很重要的角色,指导学生学习最新的专业技术,这就需要教师深入企业一线,o跟产业步伐,将自身的专业水平提升到一定的高度,才能有效的指导学生学习。通过指导竞赛学生,教师除了可以巩固知识,还可以发现自身专业技术方面的不足,经过自我反省和知识更新,从而积累更多教学经验,为将来教授其他学生奠定基础。

职业技能竞赛提供了院校间互相切磋互相交流的平台,通过竞赛教师与兄弟院校的教师们互通有无,可以发现自身教学教法上的缺陷,教学条件上不足,进而提升自我的教学水平,完善教学软硬件,为人才培养提供更好的条件。

5 技能大赛促进了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的意义篇(9)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2-0018-02

一、目前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现状分析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及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然选择。国务院2014 年6月22日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 号)提出,要牢固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发挥高等职业教育在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中的重要作用,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在现代化生产的今天,一个人的技术能力的发挥,不仅仅是拥有单一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更需要有思想、精神、情操、意志、动机等人文素质的支撑。高职院校有的学生在人文素质方面略显不足,表现为责任感、文明礼貌缺失,不讲礼仪、不懂“规矩”,举止失体;公共意识淡漠,公众场所大声喧哗等;诚信判断力降低,考试作弊、论文抄袭、网上散发虚假信息;个人意志及心理素质较为薄弱,重物质享受,轻精神追求,价值取向功利性等行为,极大地影响了学生成长成才的目标。学生学习做人与学习知识技能二者合二为一,德才兼备才算得上是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二、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

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及传统优良的文化。这些文化根植于诸如民间美术、民间信仰、民间礼仪、民间音乐、民间节日、民间故事等丰富而独特载体的沃土之中,它们不仅凝聚、保留和传递着民族的历史记忆、情感、经验和智慧,也是人类的思想、才智和感情,是构成民族精神家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成为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更是衡量国家综合国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和谐与包容”的核心价值特征。从中华民族历史上看,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旋律,长期以来都在释放着博大宽容、和谐统一的信息。《易经》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地之大德日生”,体现了“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宗旨。《尚书・尧典》上提到“协和万邦”“和为贵”“和而不同”。《周易・系辞下》说:“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都是这一宗旨在族群关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等方面的表现,体现出了中华民族宽阔的胸怀。厚德载物的兼容精神及和谐共生的理念伴随21世纪中国的和平崛起。同时在多种文化的碰撞中,中华民族不断地吸收其他民族、其他国家的优秀成果,为己所用,体现出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非凡的文化融合力,维系了中国文化脉络的绵延不绝。

(2)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延续发展的思想基础,也是中华民族永不衰败的精神动力。中国古代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历史不胜枚举。《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而这些精神激励着中华民族锐意进取,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精神,孕育了人的自信、自尊、自立、自强,在遭遇人生挫折时不轻言放弃、奋发图强、持之以恒。

(3)身体力行的求真务实精神。中华民族的产生、发展,求真务实的实践主义精神自始至终都贯穿其中。历代智士先贤都非常重视实践在认识和教育方面的作用。“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学而至于行而止”。 (《荀子・儒效》)“君子之学,贵乎行,行则明,明则功。”(宋代・程颐)。“夫习练也,试验也、探索也,冒险也,之四事者,乃文明之动机也。”(《孙文学说》)进入现代,面对时代赋予的使命,中华民族继承求真务实、行知统一的优良传统,坚持不懈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出发,把科学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以实践检验的原则开展振兴中华的实践活动,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求真务实的精神。

(4)天下国家为己任的爱国精神。每一个民族都有权利维护民族利益,鼓励并宣传国家荣誉至上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民族精神,没有国家荣誉至上的意识和精神支撑的民族,必将是一个没有精神、没有力量、没有希望的民族。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强调把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放在首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位卑未敢忘忧国”这种爱国主义情怀深深积淀在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之中,是维系中华民族和国家利益的最为可贵的精神纽带。几千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将其传承至今,为了祖国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奋斗不息,甚至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首首爱国主义的赞歌,体现了报国报民为人生最高价值的崇高思想境界。

三、优秀传统文化对育人的积极作用

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是将中华民族精神渗透到人内心的灵魂,形成意识理念并作用于人的行为规则当中。通过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人、塑造人、培养人, 影响个体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对个体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等方面起到培养、磨炼及指导作用,是提升人全面素质的过程。

(1)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推动了各国的联系和交往,伴随而来的各种思想、文化、价值观等信息也迅速传播及渗透到各地。西方国家凭借经济实力上的优势,推销自己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实行“文化霸权”“文化侵略”。互联网的发展,一些有害信息泛滥,对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产生强大冲击。有的学生沉溺于网络的虚拟世界,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人格扭曲,人情观念淡漠。部分学生在追求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中,个人功利主义抬头,出现偏重个人利益、贪图享受的短视行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减弱,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均受到不良影响。在传授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学生需要建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构筑起道德防波堤。高校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正式的、有效的主阵地。中国传统文化在几千年的积累和沉淀中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稳定体系,民间美术中有寄寓中华民族向往和平美好和吉祥如意的民族情感,民间工艺有表达中华民族勤劳智慧和深沉含蓄的博大之爱,民间建筑有崇尚节约俭朴和道法自然的民族精神及情理与人伦并重的伦理精神,民间文学中追日射日神话、部族战争神话、家庭故事等都体现出集体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勤劳质朴的民族精神及劝善惩恶的民族情感等。这些世代相传沉积下来的民族思想精髓、文化理念、心理结构、气质情感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和实现至关重要。它们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人生目的,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实施有益的社会行为,让学生在心理意识深处形成一种较为稳定的价值系统和文化认同,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将以振兴中华为己任的价值观潜移默化到行为规范中,从而保证了个体与社会和谐相处的平衡机制,为人类社会生活的平稳运行提供基本秩序和保证。

(2)有助于学生建立顽强进取、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学生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尤为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的实现是一个长远而艰难的过程,挫折和失误难免,过程中需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坚强的意志力和自制力,挫折面前树立顽强进取、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经受得起失败的打击和考验,成为一个人格健全、意志坚强的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顽强奋斗,自强不息的例子不胜枚举。如民间文学中《三女找太阳》《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民间神话、传说无不蕴含着坚忍不拔的意志。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在五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历经挫折而不屈,屡遭坎坷而不馁,靠的就是这样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它将激励着当代大学生发愤进取,不懈奋斗。

(3)有助于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下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及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都明确指出,高校素质教育是文化素质教育的基础,人文素质教育是重点。高职院校要求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作任务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强调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科学精神、人文素质、创新意识是现代技术技能人才的必备素质,这些素质是社会实践的需要,也是当前学科体系发展的要求。科学精神和人文素质是创新的前提,而创新又是灵魂。要使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必须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优秀传统文化形式多样、内容广泛,绘画、雕刻、制瓷、陶土、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都是提高大学生艺术修养的优质资源。流传至今的各种民俗文化也都展现着古代人们高超的艺术水平,挖掘传统民艺资源,不仅能丰富大学生课余生活,提高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激发大学生对传统艺术的热爱之情,还能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水平和艺术修养。传统文化中独特的技艺技能可用以传授,丰富教育活动。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让学生近距离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和风采,一方面学生动手动脑,提高艺术素养,拓展视野;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及增强民族情感,对传统文化树立科学的价值观。作为高职学生除了掌握一定的技能和技术外,同样需要培养学生的自我完善和创新能力,在创新教育中,应坚持不懈地向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才能面对现实继而走向未来。

四、结束语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一体化和中国社会转型的现阶段,面对西方文化的不断渗透及我国社会发展带来的种种挑战,高等教育作为各国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应坚持不懈地向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学习,坚守民族文化自主性,通过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形成育人精神作用于人才的行为规则当中,形成共同认可的价值体系,维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抓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民族之根本,将有力促进高等教育的多元化和本土化,是素质教育及人才成长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沈瑞云.中国传统文化十讲[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2]戴琳.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产业的制度环境[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

人才培养的意义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8-0194-02

一、钱伟长教育思想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内涵

1.坚持教育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学是实现教育目标和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而课堂教学则是教学过程的重要部分。课堂教学质量对于人才培养从教学环节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钱老认为:大学教育,要把一个需要教师才能取得知识的人,培养成一个无师自通、其毕业时不需要教师也能获得知识的人。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上海大学在培养研究生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开设文献阅读课,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也锻炼了学生的沟通和交流能力。文献阅读课主要是破除了传统的学生听讲、教师授课的模式,改为教师提供本学科领域内的最新研究进展、学术动态和先进科学实验的学术专题,让研究生本人针对某一专题,调查研究、查找资料,然后在课堂上为大家解读,并与大家展开讨论。通过这种模式,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研究能力,同时也达到了钱老提出的:培养研究生在未知领域内探索真知的教育理想。

2.坚持产学研结合,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民族的兴盛需要创新精神,创新也必须建立在实践基础上。我们在培养创新精神的同时也要注意创新能力的养成。钱老一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主张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这就要冲破学校范围,打破社会和学校的隔阂,拆除社会与学校之间的墙,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社会中去。这是钱伟长教育思想的核心,即“拆除四堵墙”之一。在钱老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上海大学围绕上海重点产业的发展要求,构筑开放平台,倡导产学研结合,加速产业化和科研创新步伐,先后建立了一批跨领域的科研中心。

二、构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制度和机制平台

钱老在上海大学率先建立培养创新人才的机制平台,在教育改革中创新实施并推行“三制”教育,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效。

1.实施学分制。钱老倡导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实践,实行学分制。20世纪80年代中期,钱校长提出:高等教育要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必须进行改革,各种改革的关键是要废除学时制,实行学分制。他还提出:学时制改成学分制非常重要,学分制的优点在于可以因材施教,好学生可以多学一些。从1986年开始实行“学分制”起,上海大学已经形成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模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学分制体系。“学分制”量体裁衣、因材施教,充分彰显了学生的个性,这也是创新教育之关键。

2.推行选课制。钱校长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实行选课制。20世纪80年代中期,钱校长在上海大学实施了与学分制相适应的“选课制”。“选课制”冲破了旧有的教学模式,为培养创新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学术环境,使学生拥有更大的自去选科、选师、选课、选时。其中,推行选课制的好处有两层:首先,因为选课制,可以多选课,就使学生拥有了更多的学习自和自由度;其次,选课制可以活跃学生的学术思想,因为学术思想只有在讨论热烈的环境中才能渐渐达到更高境界。通过这一自由的学术氛围能形成一种创新品质,从而也培养了创新精神。

3.实行短学期制。钱校长还力挺加快培养节奏,强化实践环节,推行短学期制。他倡导大力实行教育改革,实行一学期十周的短学期制,他想用短学期制来克制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问题。这些都是钱老教育实践中的创新之处。目前,上海大学还一直推行着短学期制,即把一学年分为“秋、冬、春、夏”四个学期,前三个学期为理论教学学期,而“夏季学期”为实践教学学期,因为“秋、冬、春”三个学期相对较长,夏季学期相对较短,所以短学期制也有“三长一短”的说法。实施短学期制促进了教材和教学内容的更新,缩短了课程教学周期,使教师讲课更为精炼,把重点转移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上,更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夏季学期,加大了实践教学的环节,有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适应社会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重视教师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中的作用

1.教师最终任务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关于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任务和作用,钱校长指出,教师的最终任务是要培养有创造力的未来接班人。因而,就要研究“如何培养”创新人才的问题。钱校长的一贯主张是所有教师都应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和创造性工作,离开教师也能学习。知识复制的教学模式不仅扭曲了教育的本质、功能和价值,还不利于知识创新,以及学生创造性思维和个性的发展。正如钱校长所指出的,我们教学中常犯的错误,就是教师一教,学生就懂;教师不教,学生不会,这样的教学模式是严重扼杀学生创造性的。教师不是要学生懂得,而是让学生记得知识。钱校长鼓励学生要创造性的学习,而不是一味的继承和接受。青年人应推动历史的车轮,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创造性地前进。

2.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以教师的科研创新意识及能力为前提。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力,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和综合素质的基本保证。钱老曾幽默地说,如果我们的教师队伍里照本宣科的人太多,学生的创造力就无从培养,我们需要有思想的教师,才能引导学生学会创造。他认为一个教师如果没有科研,就不会有大胆的创新,也不会有独到的见解和新的发现。做科研的教师与不做科研教师的区别,就在于做科研的老师能时刻提出和发现问题。所以强调教师必须要进行科研。只有参与科学创新、进行科学研究的人,才能理解创新精神,从而在教学中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

3.建设一支具有创新和高度奉献精神的教师队伍。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是建设一支高水平、结构合理、具有高度创新和奉献精神的教师队伍。钱校长一直强调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要言教、身教、教书育人。教师要和学生站在一起,建造一个良好的校风环境。教师应敬业奉献、热爱学生、忠诚于教育事业。教师应开阔视野、善于引导、勇于创新。因而,钱伟长重视培养和造就一支教学效果好、学风严谨、学术造诣高、结构合理、又红又专的教师队伍。同时,通过教师使学生得到有创造性的学习和锻炼,满足时代要求,培养出一批创造型人才。除此以外,钱校长还坚持从抓住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从创新教育观念入手,以教育创新实践来推动创新教育的发展。特别是在构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机制平台和制度时,营造文理渗透、理工合一的创新教育环境,在加强基础、拓宽学生的创新发展空间等方面都进行一系列的理论创新和改革实践。

人才培养的意义篇(11)

1.问题的真实性、开放性和跨学科性

PBL要求学生面对现实中的真实问题进行探究,目的是寻找对真实问题的真正解决,因而具有明显的真实性;问题的答案可能不是唯一的,具有开放性;PBL的问题来源于实践,具有明显的跨学科性,尽管问题可能是以某一学科或某一知识点为中心而设计的,但是与问题有关的知识呈横向、交叉状态,实际问题在研究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来理解和分析。

2.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建构性、自主性和合作性

PBL学习模式给学生提供了一种学习经历,学生在确定问题、寻求解决方法、选择信息、分析信息、合成信息的过程中能够建构自身的知识;由于PBL的问题来源于现实生活和职业实践,含有许多未知的成分,带有一定的复杂性,有时问题本身甚至具有不确定性,无现成答案可循,学习过程要完全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学生需要自己去搜寻和发掘有关资源,需要自己整理和分析有关信息和材料;问题是开放的、真实的,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工合作,共同分析问题,共同承担责任,相互交流想法,相互鼓励和沟通,形成学习共同体,成员之间是一种密切合作的关系。

PBL的实施步骤

1.创设问题情境

根据教学内容,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和职业实际的事例,以图文并茂、形象生动且利于学生内心体验的表现手法,向学生展示具有疑、趣、难等特征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在认知结构上产生知与不知的矛盾,激发学习兴趣。问题情境的创设,应符合学生的心智水平,可以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应体现出多样性、实用性、开放性、挑战性等特征。情境中的问题既要适合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又需经过一番努力才能解决,以“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为适度,从而使学生形成对未知事物进行探究的心向。

2.分析讨论

启发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情境,自主搜寻有关信息,然后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提炼出与问题有关的信息,提出初步的探究问题的方案、思路和计划。这一过程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引导学生利用各种信息资源自主探索,如理论分析、实验探索、网上查询、社会调查、参观实习等,确定研究的课题、研究的任务和研究方案。

3.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是PBL的核心,根据问题的性质,把学生分成异质小组;也可以让学生进行自由组合,教师鼓励和引导学生去收集充足的数据并进行有关的实验,以假设和解答的形式开始为问题提供解释,并思考他们的假设和解答的合理性以及所收集信息的质量。在学生提出多种探究方案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各种方案进行积极探索,开展生生间、师生间的合作交流,并从多种探究方案中,寻找或优化组合最佳方案,通过分析、总结、归纳,使问题得到最终解决。

4.评价反思

评价反思的过程既是丰富和完善个体问题解决图径的过程,也是深化和提高知识概括性,将特殊情境中获得的知识推广到更加一般情形中去的过程,是PBL的重要一环。这一阶段的活动旨在帮助学生分析、反省和评价他们的思维过程,评价的内容有课题的选择、学生在小组的表现、研究方案的确立、结果的表达等,通过评价反思,使学生进一步明确问题的意义,促进知识的迁移和技能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在分析、解决原有问题的基础上,引发、延伸出更多的新问题,使教学中每个问题的结束成为新问题的开始,为终身学习和技术创新奠定良好的基础。

PBL模式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借鉴意义

1.问题是学习过程的出发点和基础

首先,问题与学生所学领域相关的概念原理应当密切相关。其次,问题应该具有足够的复杂性,与真实的复杂问题情境接近。教学中要尽可能创设真实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使问题的形成将学习内容与专业实际结合起来,围绕问题情境,引导、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形成自己的问题、研究项目或课题建议,教师只在适当的时候给予点拨指导,真正做到引导而不牵着走,鼓励而不压抑,启发而不代替,使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得以充分发挥。

2.围绕不同的问题,倡导合作与竞争

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倡导合作与竞争,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竞争意识。PBL学习模式要求学生针对现实生活和职业实际中的问题进行探究,问题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需要相互依赖和协作,职业活动中不仅需要竞争,还需要主动合作的精神,有竞争才会有压力,有动力,也才会有发展和进步。团队学习将大多数学习过程安排在小组或团队中,所有参与者都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个人能力与合作技能在团队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提升。

3.大力提倡和推广参与式、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式

教师要树立用教材教的教学思想,除了根据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的要求对教材内容及时进行适当增删外,要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归纳分析”的思路设计教学步骤和教学方法,探索以问题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中以某一知识点或某一岗位(群)的需要为切入点,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不同方位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使学生有可能跨越传统的学科边沿和方法,对所选择的复杂问题的形成有深入地了解。

4.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实施“任务驱动、案例分析”的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使之面向市场,适应不同行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定期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实地调查和实习,促进教学更好的与就业市场接轨,使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前就充分了解职业情境,积累职业经验,为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