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简述素质教育观大全11篇

时间:2023-12-06 10:59:14

简述素质教育观

简述素质教育观篇(1)

《吾国教育病理》是北京大学教育社会学系郑也夫教授又一力作,出版于2013年9月,直至现在,短短半年时间已印刷六次。正如此书扉页所写:《吾国教育病理》一反时下不涉病灶、不究病理,治标不治本的教育论述。直指中国教育的病因,直陈其解决之道,言辞犀利,一针见血,穷根问底,论据详实。既呈现了对教育病理的追问,也体现了对当下国情的关怀。笔者通读之后,认为此段按语十分中肯。下面笔者首先概述其主要内容人,然后简评其主要观点。

一、内容概述

本书共分两编,上编名为分流,下编名为放权,上下编各七章。上编:第一章空洞素质论,第二章教育与发展,第三章德国教育的分流制,第四章中国职业教育的困境,第五章中国传统分流的终结,第六章官员的学历,第七章复习与复读。下编:第八章学校教育模式批判,第九章知情志,第十章兴趣,第十一章创造力,第十二章科目,第十三章选材,第十四章行政专权:单一化的根源。可以说,分流与放权是本书的两个核心词汇,也是作者想表达的中心思想。上编讨论的主要是中国教育的一些现状,例如素质教育的空乏、学历竞赛、高校扩招引发的乱象,等等。下编主要是针对上编提出的问题进行反思以求解决之道,讨论的主要是中国教育的生态,其特征是行政放权,其后果是多样性的全面流失。分流意识的缺失以及放权道路的艰难,两者共同摧毁着中国教育。

二、简评观点

作者在前言中说:“写作这本书的动力是愤懑,一个超龄愤青的双重愤懑之情。”在笔者看来,本书写作绝不是作者的一时兴起,更不是简简单单的情绪波动,而是一个深谙中国教育现状,一个有良知的教育家的内心哭诉与呐喊。正如李公明所言:“也夫对中国教育的积弊与癌变的批判一剑封喉,令人有掩卷拍案之痛。作为行走在学术研究与社会思考之间的思想者,强烈的情感动力、深刻的认知追求、睿智的情理论辩和脚踏实地的实践探索是也夫最可贵的个人特色,所有这些在本书中再次鲜明地体现出来。”本书中有很多观点以及论述都让人醍醐灌顶、振聋发聩,如对全社会性的“学历军备竞赛”的剖析、“消极教育观”的阐述以及对学校科目设置的建议等等。下面笔者主要按本书编排顺序拣每章要点进行简略评论,顺道也浅谈一下自己的感受与思考。

简述素质教育观篇(2)

培养小学生怎样的数学素质?怎样来培养这些数学素质?正是我们作为教育者要探讨的内容。

二、小学生数学素质及培养

本着上述的理念,笔者认为,21世纪小学生的数学素质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从观念层面考虑,应具备自觉的定量、定量化数学意识。

2.从能力层面考虑,应具备问题解决的数学素质。

3.从语言层面考虑,应具备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信息交流的数学素质。

4.从思维层面考虑,应具备数学推理能力。

5.从心理层面考虑,应具备良好数学心理素质。

简言之,数学素质是多层次、多侧面的,对数学素质的探讨也可从不同方面来进行。

(一)培养定量化和定量思维的数学意识。数学意识是指用数学的观念和态度去观察解释和表示事物的数量关系、空间形式和数据信息,以形成量化意识和良好数感。北师大严士健教授曾谈到 “虽然我国的数学工作取得巨大的成就,但是至今数学并没有真正融入我们的文化传统,人们的数学意识一般还相当淡薄。”这一问题对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来说应认真反思。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接触的大部分是规范的数学问题(如归一应用题、归总应用题等),这些问题对于学生学习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必要的。但让学生形成一种定势,似乎学习数学就是解决现成的数学问题。学生永远体会不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数学学习的真正价值。

针对以上现状,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并将其惯穿于整个数学教育的过程,按照“问题情景——数学建模——解释与应用”的模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现实生活和实践中的数学问题(如估计同学们去秋游,要如何租车;购物中的数学问题等)使学生意识到在他们周围的某些事物中存在着数学问题,养成自觉地用数学的思想、观点和方法观察事物、解释现象、分析问题的习惯,并步学会把简单的实际问题表示为数学问题,并用数学式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二)培养数学的推理意识。所谓推理意识是指推理与讲理的自觉意识,即遇到问题时自觉推测,并做到落笔有据,言之有理。推理意识包括归纳推理、类比推理在内的合理推理(似真推理)与演绎推理(论证推理)。演绎推理是一种必然性推理,它的结论绝对可靠,合情推理则往往是从经验事实中找出普通特征,或从类比中启发出新的认识。

在信息时代,信息量多,工作量大,处理程度复杂。对信息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在分析和评判问题、选择解决方案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更值得我们关注。严密的推理能力并不能靠向学生输一些法则,然后让学生通过死搬硬套的模仿(尽管模仿是必须的)法则而得到培养。数学教学中,逻辑、思维、推理与猜测总是相互伴随。首先,教学新知识时,在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推理经验的基础上,教师可用通俗的语言告诉学生数学推理的实质。例如教学加法运算定律时,告诉学生:通过对多个具体例子的分析、比较、反思、发现了规律,归纳出加法运算定律(归纳推理),定律应用于简便计算(演绎推理)。又如教学乘法运算定律时,可由加法的运算定律类推出乘法的运算定律(类比推理)。通过不断的潜移默化,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能自觉地运用数学推理获取知识,培养推理能力。其次,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理解推理的实质并体会推理的价值,最后,在推理过程中,要随时指出推理中的错误。

(三)培养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并用于现实。数学教学的大众化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解决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数学问题能力和可以用数学解决的其它问题。简言之,就是运用“数学化”的思维习惯去描述、分析、解决问题。

我们所面对的学生不是一张白纸,他们有着丰富的日常生活体验和现实知识积累。这其中包含大量的数学活动经验和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生活环境、家庭教育,从而导致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策略。我们的小学生有扎实的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但是,缺乏数学与社会、数学与实际的联系。学生认为数学就是计算,不知道购物时可以运用四则混合运算;更没想到生活中可以用数学知识来解决最优化问题等等。

简述素质教育观篇(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02-0015-03

《义务教育 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正文首句为:“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的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这是“化学”概念定义的一种新表述。它与2001年版《全日制义务教育 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原课标)的表述――“化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侧重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能的关系,以及物质转化的规律和调控手段”相比较,已有了较多的变化与差异;然而,它与2003年版《普通高中 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的表述――“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分子和创造分子”相比较,则基本一致。围绕新课标定义“化学”概念的新表述,有许多值得我们深入探究、认知的问题。这是完整解读、深刻领悟新课标的应有之义。

一、“化学”概念定义的教育价值与教育实际

纵观我国中学化学课程历来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及教材、教科书,都有重视“化学”概念定义教育的传统。新课标也反映了化学课程的这种历史惯性。这是因为通过定义“化学”概念,不仅可以揭示化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基础、研究价值及学科地位等本质特征,以阐明化学课程的基本方向和基本任务;还可以揭示化学与物理学、生物学等其他基础的自然科学的本质区别,以探求适合化学特点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方法。

然而,在初中化学课程实施中,“化学”概念定义无论在教材还是在教学中都处于课程学习的起始阶段,学生此时对于化学的感性和理性认识还近乎于空白,教师很难给学生解说清楚“化学”的概念,学生很难真正明白“什么是化学”或“化学是什么”。这是“化学”概念定义的教育价值预期与教学实际长久纠结、矛盾且至今尚无法解决的问题。久而久之,很多教师对于“化学”概念定义的教学大多是浮光掠影,行色匆匆,故而对“化学”概念定义及其教学问题皆缺乏深入探讨、研究的兴趣和动力,对其中的许多问题都不甚了了。因此,当发现新课标的“化学”概念定义采用新表述时,顿感困惑与不解:“化学”概念定义难道能变来变去吗?新课标为何要采用“化学”概念定义的新表述?它比原课标的表述好在哪里?其实,这些问题也是我们在解读新课标中应该解决的。

二、“化学”概念定义表述的多样性

概念是人们在感性认知的基础上形成的意识,是反映事物本质特征的一种思维形式,是构成判断和推理的要素。因此,概念既是人们认知事物的总结,又是认知事物的工具。为了使人们能够正确地运用概念,必须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加以规约,即运用简明的词语对概念的本质特征进行表述,从而形成概念定义。显然,概念所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是固有的、客观存在的,但是,概念定义表述所选用的词语及其所表达的、倾向的思维、意识却无法超越人们主观因素的影响。因此对于同一概念往往据其运用的环境条件、预期目标、价值取向等的差异,而采用不尽相同的词语进行表述。由此,产生了概念定义表述多样性的现象。

概念定义表述多样性现象在基础教育各门课程中都普遍地存在着。对于学生来说,许多概念的学习认识与理解运用不是毕其功于一役,而要随着课程的进展不断发展、不断深化,在更高水平、更复杂情景中理解、运用概念。此谓概念学习的发展性与阶段性,是基础教育课程中概念教学的重要特征之一。像初中化学课程中的酸、碱、氧化、还原等一些基本概念,在课程进展的不同阶段会有不尽相同的概念定义,且一般是从感性定义(发生定义)向理性定义逐步发展、不断深化的。其目的是使认知概念的学习更加符合学生认知的发展规律,以促进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概念、理解概念和运用概念。否则,拔苗助长,欲速而不达。

在初中化学课程中,“化学”概念定义的表述问题不至于对学生学习课程产生直接影响,也没有发展性的设计。但是,这并不排除根据课程的基本理念、认知视野、价值追求的新变化和化学科学的新进展,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而对“化学”概念定义给予新表述。其实“化学”概念定义表述的多样性早已是不争的事实,只是有些教师对此缺乏了解,未曾思索,故而对“化学”概念定义的新表述颇感突兀、困惑。为了更加确证“化学”概念定义表述的多样性,现将我国中学化学课程指导性文件、教材和大学无机化学教材中若干有代表性的“化学”定义列于表1,作为佐证。

比较表1所列“化学”概念定义的不同表述,至少可以获得以下的重要信息:(1)在反映化学本质特征的前提下,“化学”概念定义可根据主观的价值追求与判断(甚至包括政治情势的影响)进行不尽相同的表述;(2)“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这里使用“性质”比“性能”似更准确,因“性能”的释义为“性质和功能”,而“功能”更准确地应归于“应用”范畴),是“化学”本质特征的核心,是“化学”概念定义各种表述中都不可或缺的、几乎恒定的词语;(3)新课标采用与2003年版高中课标“化学”概念定义趋于基本一致的表述,有助于消除二者过大的差异,为初、高中化学课程的顺畅衔接提供便利,更重要的是新课标的表述更有助于揭示化学科学的本质,更有助于学生理解“化学”概念。

三、“化学”概念定义新表述的解读

新课标对“化学”概念定义采用了有别于原课标的新表述(详见表1)。在学习、研究新课标中,我们很有必要探求“化学”概念定义舍弃原表述而采用新表述的缘由,解读新表述所蕴涵的新意。

(一) 新表述对化学的学科归属定位更加精准

新表述将化学归属于“基础自然科学”,有别于原表述的归属于“自然科学”。尽管二者的概念内涵相同,但概念外延有异。基础自然科学(简称基础科学)是“研究自然现象和物质运动基本规律的科学”[11],它只包含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和天文学等六大一级学科;而自然科学则是“研究自然界各种物质和现象的科学”[12],它包括基础科学的一级学科及其二级、三级学科等(如,化学――物理化学――化学热力学,化学――有机化学――有机高分子化学,就是化学的一、二、三级学科)其概念外延更加宽泛。因此,将化学归属于“基础自然科学”而非“自然科学”不仅是用词上更加精准,更为重要的是突出了化学在自然科学中的基础性地位。

(二) 新表述对化学研究物质的层次更加明确

新表述中“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明确地表明了化学所研究物质的层次,而原课标的表述并未涉及化学研究物质的层次问题。在“化学”概念定义中明确化学研究物质的层次,能更清晰地体现化学的本质特征、反映化学问题发展现状与趋势。研读表1资料还不难发现:从本世纪初开始,“化学”概念定义尽管仍有不尽相同的表述,但都不约而同地明确了化学研究物质的层次。这反映了化学科学自20世纪后期开始从宏观向微观研究发展的重要趋势(同时还有从定性向定量研究、从静态向动态研究的发展趋势)。当今,化学现象的解析、化学理论的创立、化学问题的解决、化学物质的创造等大都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进行的。这是现代化学区别于传统化学的重要标志。

(三) 新表述对化学研究对象、目标的描述更加简明

新表述对化学研究对象、目标的描述为“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其特征是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而原课标的表述则为“它(指化学)侧重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能的关系,以及物质转化的规律和调控手段”。显而易见,新表述的科学性、概括性和逻辑性都更胜一筹。其中,新表述中隐蔽了“规律”一词,这是因为化学作为一门科学,其研究“规律”已不言而喻地含蕴其中,毋庸赘言;新表述中使用“应用”一词的含义非常丰富,既包含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之间的相互关系,执果索因、依因导果都是“应用”,更包含从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去研究物质转化的规律和调控手段;新表述中强调“其(指化学)特征是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是对化学科学、化学研究本质特征的鲜明突显,是对化学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科学素养的明确引导,是对化学课程核心价值观的精辟概括。

新课标的“其特征是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与高中课标的“其特征是研究分子和创造分子”都是对化学本质特征及研究目标极为精炼的表述。二者虽有视角上的宏观、微观之别,但无实质性差异。因为,由原子组成的“分子”(应作广义理解)是组成化学物质并能保持该物质全部化学性质的微观基本单元(或称微粒)。因此,研究和创造“物质”的实质就是研究和创造“分子”。值得注意的是,“物质”是一个内涵非常宽泛的概念,其在“化学”概念定义中是指化学物质(不含场物质),包括自然界存在的和人工合成的天然物质(分子),还包括通过人工合成而创造的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分子)。依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新课标表述化学特征采用“物质”要比“分子”更易被初中生所接受。这是新课标对“化学”概念定义表述的创新。

结语

新课标采用“化学”概念定义的新表述,反映了对化学(现代化学)的新认识,对化学课程教育的新要求,体现了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新追求。对于“化学”概念定义的教学应切实从学生实际出发,将其贯穿、渗透于初中化学教学的全过程之中,充分发挥其提升教师教育水平、促进学生学好化学与提高科学素养的作用。新课标中还有许多新表述、新提法、新措施、新思想,需要我们深入地研究、领会并创造性地实践,以更加高效地实现化学课程目标与价值。

参考文献:

[1]戴安邦,尹敬执,严志弦,张青莲.无机化学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

[2]中小学通用教材化学编写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初中课本・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8.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全日制中学 化学教学大纲[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4]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室.初级中学课本・化学(全一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5]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室.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化学(全一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 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7]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无机化学(上册,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 化学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9]宋天佑,程 鹏,王杏乔,徐家宁.无机化学(第二版)上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简述素质教育观篇(4)

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同样也是士官院校改革的主旋律。文化素质,是指人们在获得和应用科学知识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内在品质,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本文针对士官学员的特点,从以下几方面对如何培养其文化素质进行阐述。

1 加强科学方法教育

1.1掌握并应用科学的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中,只有掌握并应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员的思维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在士官教学中,应把科学方法论的教育放在高于传授知识的地位上。例如,在进行某规律的教学时,应将发现此规律的过程讲述明白,不应单纯讲述规律本身的知识。特别是在讲授习题时,应及时总结推导过程的逻辑关系,重点使学员掌握一系列的解题方法,不应以得到正确答案为唯一目标。常用的逻辑思维方法有极端思维法、类比法、逆向法、虚拟法、对称法、移植法等。这些重要方法掌握,能较大的提高学员的能力和优化学员的素质,为今后不断地去完成新的创造,发现新的事物规律创造条件。

1.2 提高学员的心理和思想素质

在讲课中结合正题,做些联系、比喻和引申的题外夹议,尽管是三言两语,都可以收到发人深省效果。议论的内容可以是学习方法、思维方法、人生哲理 、名人轶事、社会热点、价值观念、国内外大事、校园新闻、好人好事等等,无所不包。讨论应是有感而发,有兴而议,有分析、有批判的腑之言。如果议论的内容新奇有趣,特别是有些故事就发生在学员身边,与他们息息相关,这就能引起学员的关注和共鸣,产生强烈的震撼,在正反经验的无形薰陶中提高心理和思想素质。课堂上进行文化素质教育,语言要幽默诙谐,精炼简明,高度概括,突出重点,切忌节外生枝,离题万里,冲淡主题。

1.3 重视学生学法指导教育

在士官教学中加强教法研究的同时,加强学生学法指导。社会建构心理学的这些理论提醒教育工作者,在运用发现法、探索法时要对“何时用、怎样用”做深思熟虑的回答,而不是简单地提供自主探索、独立发现的机会。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已是科学教育公认的一条重要原则。美国一些州的科学教育标准中提出的指导原则之一是“学生的好奇和主动的参与应该在所有年级的教学中得到保持。学生要描述物体和事件,提出问题、作出解答,用不同的方式验证答案并同其他人交流他们的看法,这要求体力和脑力的共同参与……”这一原则要求把教学重点由教师单方面的传授知识转向通过学生主动的参与来学习。使学从单纯的“学”转化为“会学”。

2 加强配套实验的教学

在理论教学中应重视配套实验的教学,尽量增加学员视听观察和动手操作的机会。要重视演示实验、设计性实验,加强教员的演示实验和各种直观教具的运用,这样不断可以培养学员的实验能力,而且可以训练学员的联系实际的思维方法。实验能力一般包括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分析和自理实验数据的能力以及实验设计能力。

其中,观察能力是指有目的观察实验的基本仪器、装置设备;教员的规范化实验操作;实验中现象、数据、图表、模型等能力,是实验的基础能力。操作能力包括掌握仪器的操作规程、装配、测量,独立地进行实验等的能力。分析和处理数据的能力是指将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数据进行逻辑的分析、概括,得出实验结论。它是实验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实验能力的核心。实验设计能力是根据确定的实验目的,统筹考虑实验原理、方法、步骤、数据处理等实验因素,进行独立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它是较高层次的能力。

3 正确对待考试

不管怎么改革考试,都应以教学的健康发展为宗旨。1)考试形式多样化。加强考察学习的学习能力,问题分析、归纳、总结能力,甚至创新能力。可采用开卷式。2)适当控制考试的次数。原则上按单元或周期进行考核。3)正确处理考核评价。考试目的是对学员发展起激励作用,而不是损伤其自信心和自尊心。对考试成绩不佳的学员不冷落,对他们多一点帮助和鼓励,帮助其建立“你能行”的理念。

4 教员转变教育观念

4.1 转变教育价值观念

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士官人才,不仅需要良好的教育环境、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科学的教学内容,更需要转变教学观念。随着时代的进步、,新老教育观念正在更替中。从世界教育思潮的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文化素质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观念,是人类对知识的认识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引发的变革,是科技发展提出的新人才观的折射。

教员要顺应时代的要求,首先要转变教育价值观点。按照素质教育的原则,学员不仅要掌握教材上的基本知识,而且要学会自我增长知识,也就是要“学会学习”。这就要求教员注重知识点与科学技术、社会生活的联系,使学员从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联系与作用中建立良好的思维结构。

4.2 转变对待学员的观念

转变以往应试教育对待学员的观念,把学员视为教育的主体。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在教育过程上的本质区别在于:应试教育把学员视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和教学的客体,知识在实质上成为教学中心,获得知识是最高标准;而素质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把学员视为教育的的主体,以学员为中心,以学员形成具有发展能力的素质为最高标准。这要求教员在教学中发挥学员积极、主动的精神,挖掘和调动每个学员的内在潜能。所以素质教育要求教员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以学员为主体,大力改进教学方法,开创性地寻找走向素质教育的切入点。

总之,在实现从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教与学的矛盾十分突出,充分发挥教员在素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乃是至关重要的环节。而在课堂上如何完成对学员的文化素质培养,培养出基础牢、高素质、强适应性的士官人才,是每个教员应该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胡晓,赵俭,赵静等.信息化条件下的军队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海军工程大学学报,2008,13(5):53-55

简述素质教育观篇(5)

A.亚里士多德

B.弗兰西斯·培根

C.笛卡尔

D.康德

2.以探索和创新知识、扩展和完善理论为主要目的的研究是 ( )

A.基础研究

B.应用研究

C.发展性研究

D.预测研究

3.教育科学研究中选题的作用不包括 ( )

A.决定研究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B.决定研究的内容

C.规定应采取的方法和途径

D.提供科学的论证依据

4.为揭示教育现象与过程发展规律,选取的研究对象必须是 ( )

A.数量的

B.有典型代表意义的

C.不可控制的

D.不同性质的

5.历史研究的核心是 ( )

A.搜集史料

B.分析、鉴别史料

C.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

D.运用史学理论和方法

6.有严密的计划,有详细的观察指标体系,对观察情境有较严格的要求,这种教育观察研究的类型是 ( )

A.自然情境中的观察

B.实验室中的观察

C.参与性观察

D.结构式观察

7.全结构式教育观察记录表的编制要依据 ( )

A.观察内容的结构

B. 观察的场地和时间

C.观察的目的

D.观察的对象

8.按调查的目的来划分,除现状调查和相关调查外,还有 ( )

A.发展调查和预测调查

B.发展调查和测量调查

C.预测调查和测量调查

D.预测调查和访谈调查

9.测验对应试者的辨别能力,指的是测量工具的 ( )

A.效度

B.信度

C.难度

D.区分度

10.从一般教育活动的本身分化发展而形成的教育实验,相关的教育家除裴斯泰洛齐、福禄倍尔外,还有 ( )

A.梅伊曼和拉伊

B.桑代克和蒙台梭利

C.蒙台梭利和拉伊

D.蒙台梭利和杜威

11.较简单的单因素实验设计中,固定组比较设计的基本模式是 ( )

A.XO

B.O1X02

12.其内涵需要明确的概念,是定义的 ( )

A.被定义项

B.定义项

C.定义联项

D.定义的规则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标准预测试卷(五)答案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历史发展。笛卡尔被称为西方理性主义的创始人,倡导以数学为基础的唯理论的演绎法。

2.A【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基础研究。基础研究以探索和创新知识、扩展和完善理论为主要目的,往往与建立教育科学的一般原理有关。

3.D【解析】此题主要考查选题的作用。此题可用排除法,D项是文献检索的作用,而非选题的作用。

4.B【解析】此题主要考查选取研究对象的相关知识。为揭示教育现象与过程发展规律,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选取的研究对象必须有典型代表意义,这是教育研究中的抽样问题。

5.C【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历史研究。历史事件与历史过程发展规律的揭示是历史研究的核心。A和B是历史研究的基础。

6.B【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实验室的观察。实验室的观察有严密的计划,有详细的观察指标体系,对观察情境有较严格的要求,这种教育观察方法能够有利于探讨事物内在的因果联系。

7.C【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全结构式教育观察记录表。记录表要根据观察目的进行编制。

8.A【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教育调查研究的类型。按调查目的,教育调查研究可分为现状调查、相关凋查、发展调查和预测调查。按调查手段可划分为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测量调查、调查表法。

9.D【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区分度。区分度是指测验对被试者实际水平的区分程度,也就是测验对应试者的辨别能力。一般要求对一个测验的区分度应近到0.4以上。

10. D【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教育实验研究的历史发展。从一般教育活动的本身分化发展而形成的教育实验,这条线索的发展与裴斯泰洛齐、福禄倍尔、蒙台梭利和杜威等名字联系在一起。

11.C【解析】此题主要考查较简单的单因素实验设计。A项是单组后测设计,B项是单组前后测设计,D项是不等控制组设计。 来源:考试大

12.A【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定义在形式上的内容。定义在形式上一般包括被定义项、定义项、定义关联和定义的规则。被定义项如“教育”。

13.D【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演绎法。演绎法是从已知的一般性或普遍性的原理或结论出发,推论出个别或特殊结论的思维方法。演绎法分为公理演绎法和假设演绎法两种。

14.A【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归纳的类别。完全归纳法是指依据研究现象中的所有事实或个别部分归纳出对该现象的一般性结论的方法。完全归纳法的结论比较可靠,但由于个别事实繁杂,难以一一考察。

15. B【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数据资料的类型。等级数据资料仅表示研究对象属性的顺序,在统计中常用中数、百分位数、等级相关以及秩次检验等方法。

二、名词解释题

16.发展性研究主要目的在于发展用于教育进步和学校运行的有效策略,回答的问题是“如何改进”。 来源:考试大的美女编辑们

17.总体即研究对象的全体。凡是在某一相同性质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集体,当它成为统计研究对象时,就叫做总体,是一定时空范围内研究对象的全部总和。

18.教育实验研究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人为地变革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

19.教育命题是有关教育判断的语句,是对教育活动所作出的肯定或否定的思想。 考试大自考站,你的自考专家!

20.统计表是表达数据资料的一种重要形式,是用来表明统计指标与被说明事物之间数量关系的表格。一般由标题、序号、标目、数字、表注等部分组成。

三、简答题

21.简述教育调查研究的一般步骤。

答:(1)确定调查课题;

(2)选择调查对象;

(3)确定调查方法和手段,编制和选用调查工具;

(4)制定调查计划;

(5)调查的实施;

(6)调查资料的整理、分析,撰写调查报告。

22.简述教育调查表的编制及其基本要求。

答:(1)教育调查表的编制应抓好两个环节,

①明确研究问题;②了解具体内容。

(2)要编制好调查表,还要遵循以下基本要求:

②适用;②准确;③规范。

23.简述教育研究中定性分析的特点。

答:(1)定性分析目的在于把握事物的质的规定性;

(2)定性分析对象是质的描述性资料;

(3)定性分析的研究程序具有一定弹性;

(4)定性分析主要是对资料进行归纳的逻辑分析;

(5)定性分析对研究者及背景的敏感性。

24.简述影响教育统计分析方法选择的主要因素。

答:(1)研究课题的性质;

(2)数据资料的类型;

(3)统计分析方法的适用条件。

四、论述题

25.试述教育观察研究的主要特点。

答:(1)教育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搜集资料的活动;

(2)教育观察是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在对观察对象不加任何干预和控制的状态下进行的;

(3)教育观察的对象是当前正在发生的事实现象,具有直接性;

(4)教育观察是在一定的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其结果的解释也是以有关理论为前提的;

(5)教育观察总要借助于一定的工具。一类是人的感觉器官,另一类是科学的观察仪器与装置。

26.试述教育科学的理论研究的基本过程。

答:(1)确定理论研究课题。教育理论研究首选要确定选题,即明确理论研究要研究什么问题。

(2)收集和分析文献资料。这是教育理论研究工作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3)确定概念范畴并提出研究假设。

(4)形成理论体系并进行检验。对理论的检验可以分为两种,即实践检验和逻辑检验。

(5)拟定理论研究的论文写作提纲,撰写理论研究论文或研究报告。研究论文一般包括标题、问题的提出、论点、论据、结论等基本成分。

13.先假说,后求证,是从一般到个别,推论和判断个别事例的认识方法,这是逻辑思维方法中的 ( )

A.分析

B.综合

C.归纳

D.演绎

14.结论比较可靠,但由于个别事实繁杂,难以——考察,这是归纳法哪一具体方式的特点? ( )

A.完全归纳法

B.简单枚举法

C.科学归纳法

D.因果联系归纳法

15.仅表示研究对象属性的顺序的是 ( )

A.计数数据资料

B.等级数据资料

C,等距数据资料

D.比率数据资料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6.发展性研究

17.总体

18.教育实验研究

19.教育命题

20.统计表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21.简述教育调查研究的一般步骤。

22.简述教育调查表的编制及其基本要求。

23.简述教育研究中定性分析的特点。

24.简述影响教育统计分析方法选择的主要因素。

简述素质教育观篇(6)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06-0065-03

线描(又称白描)是中国绘画中出现时间最早、发展最为成熟、造型技法最为简练的艺术表现形式。线描画作只运用单色线条简括地描绘其所表现的自然或臆想物象形体结构的造型轮廓,以表达画者对于物象的心理感受与精神追求。如从美术发展史来考察,绘画艺术皆起始于表现物象的轮廓线,中西方的绘画概莫能外。现仍散落在世界许多角落的人类史前重要文化遗存——岩画就是很有说服力的实证。岩画是原生态的线描艺术创作、是线描艺术的先驱。“存在决定意识。”由于人们生存的地域环境、社会演进、民族沿革、、文化习俗等差异,中西方对于视觉形象的表现、造型艺术的追求形成了不尽相同的审美观念与审美情趣。西洋绘画沿着更趋向于写实、更追求逼真的艺术路径发展。其在长期创作实践的积累中,逐渐寻觅并形成表现物象真实感的素描的绘画艺术风格。中国绘画则沿着更趋于写意、更追求神似的艺术路径发展。

线描人物画虽是中国绘画史上最早出现、最先发展成熟的一个画科,但它至今依然充满着蓬勃生机和创新活力。线描人物画实际上是一种富于中华民族审美观念和艺术特色的人物素描。它所表现的人物造型并不拘泥于具象,其采用的观察、表现方法与西洋人物素描有所不同,更倾心于放笔直取、直叙胸臆、抒感、彰显个性、追求神似。它以简练的艺术线条勾勒所表现人物最基本、最特征、最本质的形体结构造型,使人物形象不仅简洁、自然,而且灵动、传神。这些已经凝结成为中华民族线描人物画传统的审美观念与审美情趣。许许多多的考古发现和历代传世及现代创作的线描人物画作,都印证了这种审美传统的形成、传承、发展与创新。线描人物画不仅善于简括地表现人物主体的形体结构造型,更擅长表现人物的精神、情感与情韵,既简约概括又变化万千,充满着有形与无形的强劲、深邃、神妙的艺术张力,饱含着传递情思、诱发共鸣、教化精神、净化心灵的正能量,蕴涵着非常丰富的美术教育价值。这是美术课程改革中颇值得深入研究与探讨的课题。

一、欣赏价值

美术欣赏能力的强弱、水平高低及情趣取向是反映一个人美术素养的重要标志,也是美术教育重要功能与价值之所在。《课程标准》开宗明义,指出“美术以视觉形象承载和表达人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和审美情趣,丰富人类的精神和物质世界”。在其“课程性质”中阐明了“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的课程性质,以及“凸显视觉性”、“具有实践性”、“追求人文性”和“强调愉悦性”的课程特征。在其“课程基本理念”中进一步提出美术课程要“关注文化与生活”,让“学生了解人类文化的丰富性,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并逐步形成热爱祖国优秀文化传统和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价值观”。在其“课程目标”中明确要求美术课程要指导学生“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学会多角度欣赏和认识美术作品,逐步提高视觉感受、理解与评述能力,逐步掌握美术欣赏的基本方法,能够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基于此,《课程标准》将“欣赏·评述”设定为义务教育美术课程四个学习领域之一,既贯彻了美术课程理念,又满足了美术教学要求。

线描人物画作为中国绘画的成熟画科,其构图简括、运笔传神、刻画灵动、意蕴丰赡,而且历史悠长、画作丰富,是美术课程中进行“欣赏·评述”学习颇为理想的素材、载体。例如,湖南长沙考古出土的战国(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帛画,以线描为造型基础,线条流畅、有力,人物刻画生动、概括。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帛画,构图繁复,色彩绚丽,人物神态自然。东晋(公元317~420)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列女仁智图》画作(现存皆为后世摹本,藏故宫博物院),线条紧劲联绵、循环超忽,犹如春蚕吐丝。唐代(公元618~907)“画圣”吴道子曾在长安(今西安)、洛阳等地的宫殿、寺庙中创作300余壁画作,其“变相人物,奇踪异状,无有同者”,造型准确、生动,如灯取影,逆来顺往,旁见侧出,线条刚劲、挺拔、飞动,雄居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巅峰,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宋代(公元960~1279)兴起纸绢人物画创作,其造型基础的线描更加变化自由,线条蕴藉含蓄,柔中有刚,凝重洗练而雅致。元、明、清三代人物画名家辈出,传承不已,创新不迭,直至清末任颐融合线描和水墨技法,笔力遒劲而轻快活泼,标志着现代中国人物画的开端。

线描人物画创作追求形象、笔墨、神韵的完美融合,以形写神,着力于画作“意”的造型与表现,即师法自然又不为其所制,形神兼备中更突显神韵,追求笔墨情趣的艺术感染力。因此,线描人物画欣赏教学的目标与重点应聚集于对画作的“会意”,即参透其意境、意韵、意蕴、意旨。例如,唐代周昉的《挥扇仕女图》揭露了宫庭中贵妇空虚、苦闷、寂寞与无聊的生存病态。五代(公元907~960)时期顾闳中的《韩熙载夜晏图》则淋漓尽致地揭示了不同身份人物的性格及其在特定场合下的表情与内心活动。宋代李唐的《采薇图》突显了伯夷、叔齐在艰困的逆境中所表现的坚韧、刚毅、不屈精神。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场景恢弘,人物众多,动感十足,栩栩如生,反映了北宋安澜而繁闹的市井生活。现代线描作品《刘胡兰》以人物双眼怒视、双拳紧握、迎风屹立的形象,表现了宁死不屈、视死如归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等等。

在“欣赏·评述”的美术教学活动中,可以引导学生观赏不同时代、不同题材、不同主题、不同风格及不同流派线描人物画的代表性作品,求索、了解其中人物的生活、历史、情思及其与文化的关系,多角度认识作品内涵,积累并提高视觉感受、理解与评述能力,感悟在文化情境下欣赏线描人物画的基本方法,发展审美判断能力。

二、学习价值

《课程标准》依循“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义务教育美术课程要达到的总目标,即要使学生通过美术课程学习“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为达成课程总目标,《课程标准》具体地设定了“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课程学习领域。其中,“造型·表现”领域的学习对学生提出的目标是:“观察、认识与理解线条、形状、色彩、空间、明暗、肌理等基本造型元素,运用对称、均衡、重复、节奏、对比、变化、统一等形式原理进行造型活动,增进想象力和创新意识;通过对各种美术媒材、技巧和制作过程的探索及实验,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敢于创新与表现,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线描人物画是义务教育美术课程颇为理想的学习媒介、载体。

首先,线描不仅是具有艺术表现功能的独立画种,更是各种造型艺术技法的根基,因而,也是学生学习、训练艺术造型基本功的必由之路。学生学习中进行的艺术造型活动,无论是速写、素描、色彩画、中国画、版画、油画、年画、漫画、硬笔画等各种画作,还是刺绣、纸剪、泥塑、柳编、竹编、草编等众多传统民间工艺作品,对于它们的欣赏、学习与创造都离不开线描这个基础。

其次,线描人物画是高品级、高品位的线描画作,尤其是在其优秀的代表性画作中,有对具象静态特征造型的勾勒,更有对人物动态韵律与内在情感、气质、精神的表征,因此,能较为集中地显现线描的基本技法和基本功能。故此,线描人物画可以当之无愧地成为学生学习艺术造型基本技法的一种理想范本。线描人物画造型笔法凝练、刻画形象传神,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造型艺术兴趣与热情,有利于创设观察、认知与理解线条、形状、空间、肌理等基本造型元素的学习情境,增进学生想象力提升和创新意识培养,发展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再者,在线描人物画的许多经典画作中都蕴涵着诸多或褒或贬、或乐或悲、或喜或忧、或巨或细、或长或短的人物故事、典故,既能满足学生好奇与求知的心理需求,又能给予学生潜移默化的教化与影响。义务教育是培养和提高现代社会公民素养的普及教育,其美术课程并不要求、也不可能把学生都培养成为美术专才。毋庸讳言,义务教育美术课程实施中,教师应努力发现、发掘和培养具有美术潜能、天赋的学生,更应竭诚普及美术教育,培养和提高全体学生欣赏与表现人物形体、活动与精神的造型技能、文化素养。因此,运用线描人物画进行美术教育要重视对画作“故事”及其教育价值的发掘,避免陷入单纯追求美术表现技法的肤浅、功利窘境,要深入研究和探究画面所表现人物及场景的来龙去脉和画家的情感、精神追求,从而使学生热爱生活、享受生活,唤发对于美好人生的热烈追求。唯有如此,才能实现“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真正落实素质教育。

三、美学价值

美学是研究自然界、社会和艺术领域中美的一般规律与原则的科学。它探讨的主要课题是美的本质,艺术与现实的关系,艺术创作的一般规律等。而美育则是以培养审美的能力、美的情操和对艺术的兴趣为主要任务的教育。美育是义务教育各门课程都不可或缺的任务,只是美术课程的美育任务更加明晰罢了。美术课程以多种艺术形式的视觉形象承载和表达人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和审美情趣,有效地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和人格品位。

简述素质教育观篇(7)

2教学效果评价

我们对上述“软件辅助的项目教学模式”进行了近三年的教学实践,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根据我们的实践与跟踪观察,在知识学习、技能实训、教学组织、难点突破、能力塑造等各个方面,相比传统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软件辅助”的项目教学模式都体现出很大的优势,实现了质的提升,具体表现如表1所示。学生通过独立自主地学习实践,其观念意识逐渐改变,比如,学习观念的转变,独立意识的养成等。这些改变促使学生发现了自身潜力,意识到自身素质的提高,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其自觉性、自我期许感、自信心等进一步得到发掘,通过反馈效应,将更利于其整体素质的培养和进步。与此同时,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显著提升。这里的综合能力表现为很多方面,比如独立行动能力、独立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等等。总之,多媒体教学软件成为一把“金钥匙”,通过我们的精心设计和在教学中的配合应用,解决了我们多年传统教学存在的困难和弊端,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效果。从测试和反馈效果来看,学生在知识、技能的学习中切实做到了“深厚扎实”、教学效果、效率大幅提升,同时,学生也逐渐养成了独立自主学习的意识和探索求知的内在动力。需要着重提及的是,多媒体教学软件在此过程中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成为深受教师和学生喜爱的助教助学的得力助手。

3“软件辅助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

除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更重要的是想说明,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这种信息化教学手段开展的上述教学模式,在素质教育中具有更为深远的示范应用的价值和意义。针对我们的具体教学实例,我们认为有以下两点重要的价值体现。

3.1有效实现“任务驱动、学生主体”的行动导向教学的实施

首先,软件紧密契合课程教学内容和目标,设计了完整丰富的“学习─训练─答问─测试”一体化教学功能,充分有效地实现了“运筹电脑荧屏,决胜课程学习”的功能,形成了“学习助推力”;其次,通过五个教学功能模块,借助教师“我要问”─学生“加油站”功能创意,有效引导学生的知识学习,实现了“学习驱动力”;再次,结合高职学生身心特点,界面简洁实用、活泼有趣,文字图片卡通化、幽默有趣,通过“过关斩将”的功能创意,摆脱呆板单一的考核功能,将测试考核“过关游戏化”,寓学于乐,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形成了“学习吸引力”。总之,作为替代教师功能的媒介,软件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引导、驱动学生独立自主地按照任务程序进行课程的专业综合学习(“先期学习”),成功实现了“行动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开展,改变了原来教师讲解、讲授造成的“教师主动、主体,学生被动、客体”的学习模式。这为学生素质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素质教育必须以人为本,将学生提升到主体地位。

3.2改善传统实训模式,塑造学生“知行合一”的学习品质

传统的实训模式有很多弊端,如效率低、效果差:学生在实训室不易组织,教师需要讲解和示范,耗费时间和精力,效果反而并不好。而更严重的缺陷是“知、行脱离”:学生在实训室仅仅是动手操作,没有将知识和技能紧密衔接,形成了盲目动手,“手、脑分离”的不良学习品质,这对学生素质教育目标背道而驰。而采用如上所述的“实训准入制”模式,通过多媒体软件中的模拟仿真功能设计,可以模拟实训现场中实训装置的技能操作,同时和专业知识紧密融合。学生通过仿真训练后通过过关测试,在知识和技能综合考核合格的情况下,再进入实训室独立操作,既解决了“执行脱离”的弊端,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能力迁移”──从电脑荧屏上的“仿真模拟”到现实装置上的“动手操作”之间的行为转换,这一行为转换本身就是对学生能力素质的一种培养和锻炼。

简述素质教育观篇(8)

自然界中,归纳起来“美”有三种基本形式:自然美、艺术美和科学美。所谓科学美就是在科学活动中,体现着人类提示、改造和征服自然的崇高理想而显示出人的本质力量的一种属性。物理学中蕴藏着特有的科学美。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不但给人以圆满、协调、自洽等逻辑美的感受,而且极有对称、和谐、简洁、奇异等形式美的特点。因此,物理学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具有审美价值和美的旋律;物理教育科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经验和审美情趣,即物理教学具有特殊的美育功能。所以,作为物理教师,有意识的将美育素材挖掘出来并融合于物理教学之中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阐述 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实施科学美教育。

1.抓住教材内容中体现出和谐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和谐是指事物和现象的各个方面的配合和和谐,多样化中事物特殊的统一。物理所研究的内容从宏观多微观、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多本质提示的规律是和谐、统一的。对教学内容的审美把握一方面要求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恰当充实并艺术化地展现教学内容。如教师在讲述原子结构时,可把原子比作一个体育馆,而原子核就像挂在中央的一个玻璃球。这种形象描述生动地展示了原子核与原子关系的图景,另学生理解更容易,记忆更深刻。另一方面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挖掘,提示各种知识的美的信息,使学习内容成为审美对象。如在讲授“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时,教师可以简介迈尔是从哲学观点出发,表达了物理、化学过程中能量守恒思想;亥姆霍兹是从生理学问题开始对能力守恒定律进行研究的;焦耳的关于热功当量的测定,是确定能力守恒定律的实验基础,这三位科学家分别从不同角度研究建立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进而让学生体会物质歼充满协调的统一性。

物理教学中,具有和谐美的素材比比皆是。只要教师有意识地将这些素材挖掘出来并将美有效地传递给学生,就可以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认识物理学体系的美学因素,并在其中感受美、鉴赏美,进而培养学生自身的审美情趣。

2.把握试验中体现出的奇异没,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物理教学实验为学生学好物理学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创设良好的物理环境,而且在实验过程中形象、声音、颜色等各种奇异现象都以其变化刺激和吸引着学生,给学生以启迪,诱发直觉思维,引起学生的审美感受,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奇异是一种美,奇异多极度更是一种美”,物理实验中体现出的奇异美主要体现在色、形、声三方面。

2.1 “色”:雨过天晴,长虹一贯天空,七彩斑斓。这种现象的奥秘可以由白光通过三菱镜发生色散得到解释。还有在做白光的干涉试验中,出现均匀分布的彩色条纹……

2.2 “形”。在讲述晶体时,由于晶体都具有规则的形状,可以让学生观察几种晶体。如食盐晶体是正方体,冰的晶体为六角形等。还有简谐振动的图像是正弦曲线,体现出“蛇行线”的线条美。

2.3 “声”。如弹吉他,拉二胡发出的声音。还有“闻其声不见其人”的现象,正好说明声波与光波传播时的奇异性,即因声波波长较长,易发生衍射:而光波波长极短,已发生衍射的结果。

3.运用物理定理、定律形式中体现出的简洁,调动学生的审美思维 简洁是物理学朴素美的重要标志。尽管物理世界千变万化和错综复杂,但在本质上可概括为几条基本的物理规律,这使物理学的理论体系呈现出高度的间接美。爱因斯坦说过:“我们的外在世界的图景愈简单,那么它所包括的论据愈多,它愈能在我们的脑海中鲜明的反映宇宙的融合与一致。”爱因斯坦自己也曾努力追求简洁美,他的质能关系式E=mc2,公式简洁得让人难以置信,极简单的几个字母符号却把质量与能量关系的认识推向更高领域,公式中隐含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具有划时代意义。物理学的每一分支科学中都有几个基本的规律支配着整个内容。如力学中的牛顿运动定律,其中牛顿第二定律是经典力学的核心,它将力与质量两个基本概念紧密联系起来,其定律表达形式E=ma更是简洁、明了,给人以简洁美的享受。物理定理、定律在形式上是主观、抽象的,在内容上是客观、提供动力。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双方都要倾注感情,即对物理知识引起感情倾泻,才会是学习者自身产生心理上的共鸣,从而产生一种美的冲动,进而增强思维的灵活性与敏捷性,达到了调动学生的审美思维,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的目的。

4.利用物理学中的对称美,启发学生的审美联想 在美学中,“对称”是形式美的表现,指整个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称或对应。在中学屋里教材中,对称美遍及整个内容。现列举比较明显的几例:

4.1 时空对称 如物体竖直上抛和斜抛运动的上升过程与下降过程的时空对称。

4.2 时间对称 如地球自转、公转带来的白天、黑夜与年复一年的周期与节律。

简述素质教育观篇(9)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210015

美育不单是审美教育,美育是结合了多种美学元素的一种教育理念,其对学生可以起到整体性教育作用。美育的实质是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目的,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利用教学内容陶冶学生情操,将学生的智商发展与情商发展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另外,美育作为学生追求真善美的导航,注重个体性发展和自身素质的提高。因此,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将美育理念贯穿于教学始终。

一、以言简意丰的语言特色,引导学生追求散文的语言美

在古代文学中存在两种重要文体:散文与诗歌。其中,古代散文主要是以简单凝练的语言来表达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言简义丰的语言特点,往往会让读者在阅读时感受简洁有力、畅快淋漓的美感。高中古代散文大部分选用了名家的代表作,如《稚子候门》《松菊犹存》《僮仆欢迎》等,充分体现了古代散文语言的简洁性和情感的丰富性。另外,高中语文古代散文言简义丰的语言,为教学提供了十分丰富的启示:由于在生活中,常常会遇到说话嗦、词不达意的人,这类人语句条理不清,难以为人们所理解,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利用古代散文这种“言简义丰”的语言特色,引导学生主动追求散文的语言美,抓住说话重点,并通过简单的话,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进而在生活实际中表现出来,增强自身的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二、以灵活多样的修辞手法,使学生学会充实写作技巧

古代散文中,作者为了丰富作品内容,增添文章色彩,往往会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一方面可以为文章润色,吸引读者,另一方面往往能够凸显所描绘事物的生动性和形象性。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利用灵活多样的修辞手法,让学生感受修辞手法的魅力,掌握修辞手法的使用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其中,修辞手法包括:对偶,可以使句子对仗工整;设问,可以引起读者的好奇心;比喻、排比、夸张等,可以生动形象地描绘场景和事物,有利于突出主题和表达情感。基于此,高中语文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学习古代散文中的修辞手法,通过深入研究修辞手法的应用技巧,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另一方面让学生掌握相应的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从而为学生提高创新能力奠定相应的基础。

三、以真情实意的情感特点,带领学生体会和追求情感美

由于学生之间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性,不同的学生对古代散文作品有不同的审美感受和不同的审美观点。高中语文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独特情感体验,以引导者、组织者等角色灵活转换,带领学生体验和追求情感美。抒情类古代散文,拥有极其丰富的情感和浓厚的思想,而作者通过描述场景或事物的方式,向读者传达自己最真实的情感,以引起读者的共鸣。例如,在《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并没有直接抒发自身情感,而是通过描述场景的方式,表达自己热爱自然,追求自由的高尚情操。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学习古代散文时,从作品文化背景、作者生平以及作品内容中,深入了解文章背后所表达的真情实意,从而学习其高尚品质,不断完善自己,发展自己。

简述素质教育观篇(10)

1.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教育)

2.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实施顺序是(视具体情况,可又多种选择)

3.实行饥饿纪律教育的社会是资本主义社会

4.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实际锻炼法)

5.提出"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的教育家是(马卡连柯)

6.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平行教育影响"的德育原则是指(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这句明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榜样示范教育法)

8.我国中小学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方法是说理教育法

9.中小学德育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是(教学)

10.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二、辨析题

1.德育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活动。

错误。德育是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所谓品德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政治准则、思想观点、道德规范来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哪些经常而稳固的倾向和特征。因此,品德包含的范围较广,而道德只是期中一部分,故不能以偏概全。

2.德育过程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

错误。德育过程是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其主要不同在于三点:其一,范畴不同。德育过程属于教育活动,思想品德形成过程属于素质发展范畴。其二、影响因素不同。其三、结果不同。

3."一个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方向性原则。

错误。体现的是因材施教的原则。

4.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矛盾。

错误。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现又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三、简答题

1.简述德育的重要意义。

1)德育是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

2)德育在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条件

3)德育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保证。

2.中小学德育的具体任务有哪些?

1)培养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

2)引导学生逐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3)逐步使学生养成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法制观念和文明行为习惯

4)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良好的品德心理品质。

3.简述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具体内容。

1)爱国主义教育

2)理想教育

3)集体主义教育

4)劳动教育

5)自觉纪律教育

6)民主与法制教育

简述素质教育观篇(11)

(一)高等学校课程与课时教学目标某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案中的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确群体及群体心理的概念,理解学校群体的心理功能及效应;理解集体和班集体的概念和心理特点,掌握班集体形成的过程和班集体建设的措施,掌握班集体中非正式群体特点;理解人际关系的概念和重要作用,了解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某大学心理学课程教案中的教学目标[2],教师使用的是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理解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心理的实质以及心理学研究的任务,了解心理学研究的意义、原则,初步认识心理科学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心理的兴趣与愿望。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育心理学的教案[3]使用的是教学的目的:理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基本理论(学习理论、动机理论、学习的迁移理论等),了解本学科领域新近研究成果与发展趋势,能够运用人的心理与行为改变的规律,以及以本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观察、分析学校教育教学中现实问题,并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可行的建议。可是有一个管理心理学的教案使用的是教与学的目标[4]:准确掌握管理心理学的概念和管理心理学的理论体系,深刻领会研究管理心理学的意义,在一般意义上掌握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河北宣化师范学校申书景设计的教育技术学教案中的教学目标是[5]:(1)知识与智能:认识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了解教育技术学发展过程中,影响较大的学习理论;掌握各个学习理论的起源时间,代表人物及其基本观点;能够概括出各学习理论与教育技术的关系;能够理解信息技术条件下有效学习的特征。(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能够找出问题,并体验学习理论对教学的影响;能够仔细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有将查找的学习理论进行加工整理与其他同学共享或交流的愿望,体验写作学习的过程和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矫正学习观念和学习方法;能够在学习新知识中,感受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对学习的支持,制定出自己的学习方式。某大学人体解剖学的教学目标是:(1)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人体各大系统肉眼结构的总规律,正常、变异和畸形的概念,基本的描述方法,形态与功能的关系,形态结构与发生发展的关系、内部结构和体表标志的关系等;掌握人体各系统的组成、基本的形态结构特点及其机能意义,临床常用的骨性和肌性标志。(2)智能的培养:自学能力,人体解剖的主要教学方法是学生通过解剖实践和阅读教材,掌握要求的内容,教师只作少量的重点讲解。神经解剖学的理论性较强,故讲课内容稍多,但仍强调重点和难点为主,学生要掌握要求的内容仍然离不开实践和自学;基本技能,人体的检查,切开、剥离、暴露和检查器官的方法,正规和系统地观察和描述各器官肉眼结构和显微结构(神经解剖学)的正常形态。(3)通过有选择的病例讨论,初步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和了解人体解剖学与临床的密切关系。(4)组织学生参加课外读书小组,查阅有关文献并写读书报告,进行学术交流。(5)组建课外科研小组,指定有经验的教师进行指导,以培养学生的初步科研能力。(6)外语能力,七年制班要求教材、课程讲授和考试的论述题都用英语。其他班则要求熟悉常用的解剖学英文词汇及阅读部分英文参考资料。(二)中等学校课程和课时教学目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大道之行也》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要求[6]:反复朗读,借助注释读懂课文大意,理清课文层次;领会文章的丰富内涵,理解“天下为公”。再看中学教学目标设计。某高中化学教案第一节物质的分类教学目标[7]:知识技能,初步了解分散系概念,初步认识胶体的概念,鉴别及净化方法,了解胶体制取方法。认识胶体的一些重要性质和作用;能力培养,通过丁尔现象、胶体制取等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科学思想,通过实验、联系实际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依靠科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观点,教育学生关心环境;科学品质,培养学生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依靠科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观点;科学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归纳比较、逻辑推理等方法。某高中心理教育课程教案《让世界充满爱》[8]:使用的是活动目标概念:活动课的目的就是想通过该课让学生懂得助人为乐的美德。认知目标:认识到生活中友爱和互助的重要性;情感目标:使学生体验“助人自助”的快乐感受;行为目标: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学会主动对身边的人伸出友爱之手帮助他们走出困境。活动方式是游戏活动,讨论分享经验。人教版初三《数学圆柱和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教案[9]第一课时素质教育目标:(1)知识教学点:使学生了解圆柱的特征,了解圆柱的侧面、底面、高、轴、母线、过轴的截面等概念,了解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矩形;使学生会计算圆柱的侧面积或全面积。(2)能力训练点:通过圆柱形成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通过圆柱侧面积的计算,培养学生正确、迅速的运算能力;通过实际问题的教学,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能力。(3)德育渗透点:通过圆柱的实物观察及有关概念的归纳向学生渗透“真知产生于实践”的观点;通过应用圆柱展开图进行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向学生渗透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通过圆柱侧面展开图的教学,向学生渗透化曲面为平面,化立体图形为平面图形的“转化”的观点;通过圆柱轴截面的教学,向学生渗透“抓主要矛盾、抓本质”的矛盾论的观点。(4)美育渗透点:通过学习新知,使学生领略主体图形美与平面图形美的联系,提高学生对美的认识层次。(三)初等学校课程与课时教学目标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0]是:(1)在具体的情境中能熟练地认、读、写20以内的数,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位置与顺序,初步形成数的概念;在概念形成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抽象、概括的能力;在比较数的大小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符号感和对应思想。(2)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加减法的意义;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数的加减法;结合现实素材,进行初步的估算,形成估算意识。(3)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4)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比较和分类;在分一分、比一比的活动中,形成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5)通过简单的统计活动,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统计表,并从中知道简单统计的结果,初步了解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的方法,形成初步的统计观念。(6)在日常生活中能用20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了解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7)在与同伴交流认数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合作意识。培养学习数学兴趣,养成观察并提出问题的习惯。(8)在数学活动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人教版六年级第十一册《少年闰土》教案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是[11]:(1)预习课文,学会本课13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能够正确读写“碧绿、郑重、允许、仿佛、厨房、刺猬、畜生、胯下”等词语。(2)通读课文,从总体上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及文章的思路。(3)学习描写闰土外貌的部分,指导课后思考练习作业。(4)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是:从人物的动作、语言入手了解人物的性格、品质特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背诵第一自然段。

教学目标理论与课程教学目标的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