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艺术教育的发展趋势大全11篇

时间:2023-12-10 16:38:47

艺术教育的发展趋势

艺术教育的发展趋势篇(1)

多元文化艺术教育是指在多种族、多文化共存的社会背景下,在充分尊重和保障不同民族文化平等发展的基础上,丰富国家整体艺术文化的一种教育。多元文化艺术教育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并在之后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多元文化艺术教育的主要精神是允许文化艺术存在差异,并让学生对不同的文化进行科学的认知,进而产生对艺术的尊重。这种多元文化思潮对艺术教育的影响是巨大的,台湾学者郭祯祥就曾指出,艺术教育应该涵盖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作品,学生能够通过欣赏不同艺术文化的过程对不同的文化艺术背景及其社会价值进行认知。

二、我国高等艺术教育多元文化发展现状

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艺术教育相比,我国高等艺术教育有自身的特点。首先,在文化观念的认知上存在两极分化现象。由于我国加入全球化进程相对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校在艺术教育领域的发展也处在起步阶段,这种差距主要体现在文化观念的认知上。就整体状况来看,虽然我国在艺术教育的多元文化发展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依然存在两种现象:部分文艺工作者过度重视国外文化,认为国外文化才是最先进的;还有部分文艺工作者认为我国的传统文化才是最好的。这两种极端的一元文化论都是不科学的,会阻碍我国艺术教育的多元文化发展,使我国艺术教育缺乏多元化视角的创新精神,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复制品。其次,从另一个角度看,虽然我国高校在文化观念的认知上存在一些不足,但是整体的艺术教育多元文化发展意识在不断增强。我国与其他不同国家、地区日渐频繁的文化交流活动和各个高校举办的艺术文化研讨会,都能够充分体现出我国对多元文化发展的重视。这种多元文化发展意识的增强也符合我国高校艺术教育的教学宗旨。新课标的教学大纲要求学生以开阔的视野学习不同文化的精髓,逐渐形成平等、尊重的多元化文化观念,进而促进我国文化教育事业的繁荣。这对当前广大高校的艺术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所以当前我国高校艺术教育的多元文化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三、多元文化对我国高等艺术教育的影响

多元文化发展是当今乃至未来一段时间的主要趋势,其对于艺术教育的发展有着促进意义。从我国高等艺术教育的现状来看,多元文化所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促进以往教育模式的转变。多元文化的发展必然会冲击我国以往的艺术教育模式,由于受到多元文化发展的影响,无论是艺术教育的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式,都有很大程度的改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讲授丰富的知识内容,以符合当前艺术教育的发展趋势。只有改变以往的艺术教育教学模式,才能够培养出满足当前时代需求的艺术专业人才。

其二,有利于学生艺术情怀的塑造。美作为艺术教育追求的目标,学生通过多元文化的艺术教育,可以感受到不同艺术的内在魅力,这个学习的过程将极大地增加学生的审美体验。学生通过对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作品进行分析、学习,进而体会到不同的文化价值与时代特征,这对于学生的自身情感陶冶和艺术个性的塑造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其三,促进艺术与其他学科的交融发展。多元文化的发展对艺术教育所产生的影响还体现在促进艺术与其他不同学科的交融上。任何艺术作品都有其内在思想,涵盖了不同的创作历史、人文情感和地理风貌。如,要想理解长城的艺术价值,就要从其产生的原因、时代背景和所处的地理环境等多方面进行深入剖析,才能最终体会其所具有的艺术价值。对埃及的古建筑金字塔、巴黎的埃菲尔铁塔等艺术作品的理解同样要如此。只有将这些艺术作品还原到当时所创立的环境,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其艺术思想。艺术所具有的学科交融性的特点,在多元文化发展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

四、促进我国高等艺术教育多元文化发展的建议

其一,改善教学模式,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深入发展,以人为本作为重要的施教理念,在艺术教育过程中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学校应该改变以往教师作为主角的传授型教学模式,一切艺术教学活动的开展都以学生作为基础,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从学生角度展开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多元文化艺术的学习欲望,增强学生文化艺术学习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从主观意识上渴望追求艺术作品的内在价值,这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情操是极为重要的。

其二,重视本土文化,树立正确的艺术价值观。提倡多元文化的发展并不意味着要忽略本土文化,而是强调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的融合发展。我国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大国,本身的文化底蕴是非常深厚的,本土文化在艺术教育中的重要性也是无可替代的。本土文化作为民族文化情感和精神的凝聚体现,同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我国当前的一些艺术教育者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存在不足,对西方文化存在过度崇拜,这就要求高校艺术教育立足于本土文化,正确看待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的差异和价值,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认同价值观。

其三,创新艺术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艺术教育的本质是追求美,而美好的事物总是会让人浮想联翩。在丰富的想象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会得到极大的拓展,这也是获得艺术思维的过程,而创造能力的培养便是以这种想象力作为基础的,因而艺术教育在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上有着其他学科教育无法比拟的优势。鉴于此,在日常的艺术教育活动中,教师就要充分发挥多元文化艺术教育的魅力,创新艺术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文化差异所带来的情感认知,进而由抽象的艺术概念理解转变为具体的艺术价值领悟,发现新的规律和特点,促进学生创新。

其四,开放思维,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艺术的内涵不断得到丰富,外延不断得到拓展。这就要求在艺术教育中,教师要注重前沿知识的传授,设计出多元文化的艺术教学活动,使艺术课堂呈现出一种包容开放的姿态,从而提高学生接纳新鲜事物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地拓展思维和艺术视野,进而增加对艺术学习的激情。

艺术教育的发展趋势篇(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马克思曾认为,个人的全面发展正是共产主义者所向往的。所谓个人的全面发展,就是将自己培养成为一个具有优秀品质的全面完整的人。在现代社会,艺术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渗到了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接受艺术教育,可以使人们更全面、更具体地感受到现实生活的意义。

一、中国艺术教育的发展

在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便十分重视对于“诗”“乐”的学习。他把规范社会制度及伦理观念的“礼”和进行艺术审美教育的“乐”相提并论,共同置于学校教育科目“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的前列。他认为,礼可以安上治民,乐可以移风易俗。他非常重视艺术教育的作用,可见他已经自觉地把美育列为他所开创的学校教育事业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从艺术教育的发展史上看,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的论画文章,开创了中国古代艺术理论研究的领域。例如南齐画家谢赫,他创作了中国古代第一部对绘画作品作者进行品评的理论文章――《画品》。《画品》中提到的理论主张和品评体裁为后世所承继和效法,因此我们也可以认为,谢赫的《画品》不失为中国最早的艺术教育教材之一。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艺术理论体系的逐渐系统化,越来越多的画家涌现出来,这些优秀的画家以各自独创的图像样式,生动的艺术效果,吸引着周围的画手。同时画家把自己技术方面的经验,归纳为一些规律性的知识,形成所谓“手诀”以授予弟子,并且在绘画实践工作中,以合作的方式使弟子受到训练,这就形成为中国早期“师徒相承”的艺术教育形式,这种艺术教育形式直到现在仍然存在,尤其表现在民间艺术的传承方面。如唐代的吴道子,其独创的宗教图像样式,被称为“吴家样”,他与弟子王耐儿等人创作的许多绘画、雕塑等作品,其画风到宋代仍为许多画家所追逐向往,一直影响到元明以后,近代民间画工仍然奉他为祖师。至五代宋元时期,由于手工业和商业的发达以及统治阶级对美术的爱好和重视,美术在唐代雄厚的基础上获得了全面发展。宋朝则在建国之初就设立了翰林图画院,先后集中了社会上的名手及西粟南唐两地的画院画家。画家需经人推荐或经过考试进入画院,为更好地培养宫廷绘画人才,徽宗时还设立画学、人物山水等六科,画家们经考试入学后除学习绘画外,还要兼习《说文》、《尔雅》等古文字学典籍,以提高文化修养。

我国真正意义上的艺术教育系统化还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在社会性质上发生了重大变化。清朝末年,统治阶层在教育的体制上进行了改革,实行废八股、兴学堂,并因学堂的建立,对美术师资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专门培养美术师资成为社会的急需。在师范学堂里首先兴办起来的图画手工科,就是这种新型美术教育的雏形。我国最早建立图画手工科的是南京两江师范学堂和保定北洋师范学堂。进入了近代,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对艺术的普及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同时西方的新思潮开始快速向我国传播。蔡元培先生成为辛亥革命后第一任教育总长,他认为:“美育者,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 他寄希望于以纯粹之美陶养人们的感情,把美育作为改造国民精神的手段。并积极着手教育改革,把美育规定为教育方针的内容之一。此外,他还创办音乐、美术的专门学校,开设美学课程,聘请教师甚至亲自授课。在当时新形势的推动下,响亮地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鲜明地显示了他的美育思想的民主主义色彩。中国美术教育不同于西方国家之处,在于中国的美术教育从一诞生起就设立有中国画科目,聘请著名画家担任国画教学,使美术教育一开始就有了自己的民族特色。中国画教学由过去的“师徒制”转化为近代的学校制,逐步积累经验,形成自己的教学体系。后来在蔡元培兼收并蓄的思想影响下,中国美术教育中、西美术教育并轨开始实行。同时经济的发展也推动了艺术教育的发展,1911年在资本主义商业发达的上海首先建立起了第一所脱胎于旧式师徒制的私立美术学校,在此后创办的私立美术学校中,发展最快的是由刘海粟等人创办的上海美专,其发展迅速,培养了众多学生。在社会美育思潮的推动下,1918年建立了国立的北京美术专科学校,随后在苏州、武昌等地都开办了美术专科学校,以学校教学型的教育体制成为最主要的美术教育形式。

二、外国艺术教育的发展

在西方,古希腊哲学家也早就开始关注美育的重要作用。外国美育的发展包含着实践与理论认识两部分,作为人类美育史的一份宝贵财富,其理论认识尤其值得我们珍视。其中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针对美育发表的各种理论,对美育的发展具有极大影响。他们的理论认识丰富和深化了美术教育思想,对美术教育的实践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明确地说:“音乐应该学习,并不只是为着某个目的,而是同时为着几个目的,那就是①教育,②净化,③精神享受,也就是紧张劳动后的安静和休息。……要达到教育的目的,就应选用伦理的乐调……”等,他认为儿童7岁以前应在家庭接受教育,并主张学校开设的课程为:阅读、书写;体育锻炼;音乐和绘画。他认为绘画能培养儿童对美的欣赏力和判断力,教儿童绘画不仅是“为防止其在购买中的错误,或者为了使他们不致在购买物品中受骗,并使他们成为人体美的判断者”。艺术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发展他们优美的感情。到了十八世纪,当美学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后,“美育”这个词也第一次被德国浪漫主义诗人席勒正式提出了。从1793年开始,他在给一位丹麦亲王写的二十七篇《美育书简》 中,正式把美育作为一个专门的独立的理论问题加以探索和研究。

古希腊是欧洲文化的发源地,也是西方美术教育较为显现的时代。古代希腊人在科学、哲学、文学艺术上都创造了辉煌的成就,对欧洲文化、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古希腊时期的雅典教育被后人称为“自由教育”或“完全教育”。这是一种对人进行全面教育的理想式教育。它重视培养人的素质,陶冶人的情操。古希腊雕塑、绘画和建筑艺术的繁荣与这种教育的实施有着密切的关系。古希腊人极力推崇精神性的脑力活动,而轻视体力活动。因此,哲学一直被认为是最高等的学科。但对于绘画、雕塑和建筑这些学科,人们的态度则显得较为混沌,一方面肯定它们在塑造人的精神和陶冶人的情操方面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轻视和贬低它们所具有的体力活动的性质。因此,当时一般学校并不将美术教育作为培养专才的教育,如果进行学校美术教育,其目的都不会是传授一种谋生的技艺,而是为促进儿童身心的和谐发展。古希腊哲人们将美术教育视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培养学生高尚情操的教育思想,对后世的美术教育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自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5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开始的这段时期被称为中世纪,后世又称其为“黑暗一千年”。基督教占统治地位,导致中世纪的美术教育几乎只是一种纯技艺性的工匠教育。当时的画家除了以个人身份服务于公侯外,其余均需加入同业公会,而且只有被公会证明为较优秀的画师才能开业授徒,雇佣流动工匠。学徒们在画坊从师学艺,目的仅仅是为了掌握某种技巧,以谋生路,学习的方式极为狭隘和机械。

到文艺复兴时期,这种单纯的画坊学习已不合时代要求,为了弥补画坊训练之不足,人们开始采用一些新的学习方式,如临摹名家作品及画模特。这时的艺术家才跻身于知识分子阶层,获得中产阶级的地位。而这一地位的取得,主要得益于美术教育思想和方法的改善,其特征是超出纯技艺的范围,而着眼于多方面的知识和修养的培养。

通过艺术家为争取地位所付出的种种努力,引起了人们对美术教育的重新认识。人们意识到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到如何通过形象的语言进行表达,需要一种充分而有力的教育,一种精心、系统和有意识的教育,这就是艺术教育。德国杰出画家丢勒曾认为:“画家是社会中极为可贵的人,从他出生开始就应考虑如何对其进行培养。首先要培养他们的兴趣,并保持其学习热情,不要使他们为学习而烦恼。要使他们善于用拉丁文读、写和讲”。 丢勒、达•芬奇等这些杰出美术家,不但使美术的地位得以极大提高,而且赋予了美术以智力性和科学性,为美术教育开拓了新的境界。其中达•芬奇等艺术家对解剖、透视和明、暗造型知识的卓越研究,为美术教育的飞跃发展奠定了技法理论和教育理论的基础。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美术学院相继诞生。1562年佛罗伦萨艺术家及理论家瓦萨利创办了第一所艺术学院――佛罗伦萨绘画学院,它标志着现代意义上的学院艺术教育的开端。1585年卡拉奇兄弟创立了波伦亚美术学院;1593年罗马成立了圣卢卡学院。这些学院由行会组合衍变而成,所以许多方面尚不完善。其后创立于1648年的巴黎皇家绘画雕塑学院则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组织形式,教学内容和方法趋于系统性,已具有现代美术学院的雏形,成为世界各国美术学院效仿的楷模。

三、中国艺术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艺术教育自1949以后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改革开放以来更是日新月异,但现代艺术教育中存在几个问题:一、如何进行“现代艺术”的教育;二、如何利用“现代艺术”的实践性对现代教育问题作出反省和策划。第一种的现代艺术教育在中央美术学院中率先实施,虽然这种教育在发达的现代化国家已是最基本的方法。但它在中国开始进行,象征着中国艺术现代化的进程又进了一步。在我国现行的美术教育中,还存在着教育滞后、教育方式贫乏和缺乏活力的弊端。对艺术教育的学院功能理解片面,在艺术教育中多重视艺术的技能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的艺术知识培养;重视对艺术教育中的单一问题的深入研究,忽视对学生进行艺术大环境的信息渗透及其他艺术形式的交叉渗透。在艺术教育中呈现对西方艺术教育断章取义的局面,使现有的来源于西方艺术教育的中国艺术教育呈现出与西方现代艺术教育没有太大联系、也和中国传统艺术也没有太大关系的尴尬局面。例如自85新潮美术后,中国当代美术已经取得相当大的学术成果和国际地位,而中国学院教育则处于相对古典的状况,和中国当代先锋艺术没有必然的关系。因此,中国艺术教育必须改革。在艺术中,有创新才有发展,艺术家应有自己的特色,这是艺术教育最根本的目标。如何使学生各具特色,首先是艺术观念的转变。 现代艺术没有固定的审美标准,而是由艺术创作者利用其独特的风格和方式,表达对人类社会的种种情感。现代艺术中只有艺术技巧的完满和对已有艺术风格的继承已不够,时代要求艺术家成为领导人们精神的旗帜,所以在文化的继承和个人修养之外,必须对传统进行再创造。当艺术的观念改变后,艺术教育就不再是灌输和训练,而是激发人的潜能和天赋。具体的教育方法就是“因材施教”。现代社会的物质和技术已使一般的社会成员接受了基础教育,并通过各种信息资源接触多样化的文化现象,因此对处于现代社会环境下的学生,教师的责任就是引导学生积极认真地独立思考和体悟,并提出问题,教师与学生进行深入地交流,互相砥砺,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刘叔成, 夏之放, 楼昔勇等. 美学基本原理[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7.

艺术教育的发展趋势篇(3)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自从我国实施素质教育以来,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学校对艺术教育日益重视,2002年国家教育部还专门颁行了《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和《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 2010年)》。在此背景下,近年来我国学校艺术教育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对于提高全体学生的艺术素养和综合素质,对于提升全民族的文化水平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毋庸讳言的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学校艺术教育也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为此,我们应给予充分的重视,并采取一些办法解决这些问题,引导新的发展潮流和方向。

1 我国学校艺术教育改革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在学校艺术教育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物力,艺术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至2012年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艺术课程开课率基本达到了《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的要求,学生按规定应修满艺术课程的学分;所有普通高等学校普遍开设了艺术类选修课程,并逐步纳入教学计划,计入学分。各级各类学校普遍成立了各种艺术活动小组和社团,定期举办综合性的艺术节或校园文化节。有条件的学校还积极开展了面向全体学生的经常性的丰富多彩的课外、校外艺术活动,并逐步使其规范化、制度化。学校艺术教育需要的器材和设施基本上达到了教育部规定的要求。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学校艺术教育也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应试教育影响着艺术实践的开展,艺术教育在中小学校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缺乏经费与师资。

在基础教育方面,由于艺术教育所涉及科目和课程并不属于绝大多数学生升学考试的范围,因此,艺术教育科目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地位较低,只有为那些报考艺术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辅导课还受重视一些。在许多中小学校,无论是课堂教学活动安排,还是学生的学习活动,都是围绕着应试科目展开。老师和学生们大多也认为艺术教育是次于语数外、数理化等主课的副课,投入的时间与精力较少。此外,要开展好艺术教育,必须依靠充足的经费投入和雄厚的师资力量,但目前大多数学校普遍缺乏必要的经费与师资。同时,艺术教师与主课教师相比,待遇明显偏低,也很难获得各种评优、评奖或被选送去进修、深造的机会。这些不公正待遇不仅挫伤了艺术教师的积极性,从而影响了学校艺术教育的质量,而且也对后续的师资供给产生消极影响,愿意从事学校艺术教育的优秀人才必将大大减少。

其次,在实施艺术教育过程中,学校往往混淆艺术教育与德育,追求技艺传授而忽略艺术的审美作用。目前,在各级各类艺术课程的教学大纲中,德育都是重要部分。这就造成了在实际教学中,艺术教师为了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把德育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反而忽视了引导学生欣赏和领会作品的艺术价值。许多家长和学生也认为艺术教育就是德育。由于人们对学校艺术教育的性质、任务、内容、形式及规律等还缺少应有的认识,往往采用专业教育的要求来看待学校艺术教育,在实际工作中重视培养少数艺术尖子学生,忽视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参加各种艺术比赛以及成绩,忽视活动本身的育人目标;重视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忽视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质。毫无疑问,这些都违背了学校艺术教育的宗旨,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第三,学校艺术教育与家庭、社会脱节,没有形成合力。

艺术教育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教育,应该是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这样才能形成合力。但实际上目前的状况往往是相互脱节。家长送学生去参加业余艺术培训的目的多是将其作为孩子参加中、高考加分的手段,从而反映出家庭艺术教育的功利性。而目前的社会艺术教育也成为以流行文化和大众文化主导的教育,缺乏一个用高雅艺术熏陶孩子们的大环境,使得学生的审美水平停留在较低层次。

2 我国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趋势

学校艺术教育的兴衰与国家社会发展的程度紧密相连,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随着社会各界对学校艺术教育的日益重视,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将会出现新的发展潮流和趋势。

首先,学校艺术教育在国家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将继续得到提升。在普通高等学校和中小学艺术教育中,艺术教育将摆脱其他科目或专业附庸的地位,获得学科教育的独立性和主体性。艺术课程开课率不足、活动形式单一、教师短缺、资源匮乏等情况将得到改观。一方面,学校通过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创作,使他们乐于参加校内外的各种艺术活动,并展示学习成果和艺术才能;另一方面,家庭和社会也将趋于把艺术教育与学生的日常艺术生活有机联系在一起,从而改变传统的封闭式教学模式,采用学生探究、交互式学习和多种艺术形式交叉融合的开放式教学模式。

其次,艺术教师整体素质的高低是决定艺术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与其他学科相比,艺术教育更要依赖于优秀的教师充当美的启迪者和传播者。各级各类学校中的艺术教师不仅应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还应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具有一专多能和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因此,今后各艺术院校和师范院校应有针对性地培养优秀的学校艺术教师。同时,艺术教师的继续教育也将得到所在地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及学校领导的重视,通过多种渠道和多种形式优化艺术教师师资力量,从而不断提高学校艺术教育的整体水平。

第三,随着多媒体技术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学校艺术教育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将日益多样化。现代科学技术为艺术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从而弥补传统学校艺术教育资源严重短缺、教学形式单一、枯燥乏味的缺点。教师们将会更广泛地在艺术教育中采用计算机网络及多媒体技术的条件和手段,向学生提供与自己生活紧密相连,受他们喜爱的包括音乐、美术、舞蹈、音乐剧和音视频作品等在内的多种形式和内容,并积极探索教学新模式、新方法,探索网络资源及多媒体技术在艺术教育实践中的新途径。学生的发展将受益于大量丰富的、具有开放性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而言之,学校艺术教育对于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审美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各界对学校艺术教育功能和作用认识的深化,相信我国的学校艺术教育将会迎来又一个蓬勃发展的新阶段。

参考文献

[1] 郭声健著.艺术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 杨力,宋尽贤.学校艺术教育史[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2.

艺术教育的发展趋势篇(4)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2-0255-01

一、油画专业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观念上的矛盾、困惑

目前油画专业的基础训练课程已经基本成型,但学生创作意识的培养还不够重视。并且在油画教学中对创作的简单理解,使得完全丢弃传统教学模式,无视创新与传统的内在联系。

由于对创作的简单理解,为了让学生找到自己创作风格。教学中有的老师鼓励学生模仿国内外风格较有特色的艺术家。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看是有益处的,学生可以从这些作品中吸取一些自己所需要的养份,也可以通过对大师作品的临摹提高自己的油画技法。但学生缺乏适当的理论引导,学生对大师的作品从制作程序到内容、形式一律照抄,这样导致学生缺乏自我创新性,从而将自我个性转化为他人的自我个性。

(二)教学环节中的弊端

在现阶段我国的油画教学课程中,静物、人物等仍是油画教学的主要内容。虽然美术学院都专门开设创作课,但都是为了毕业创作所设计的课程,且创作课时太少,学生往往还没有进入情况就已经面临结课。

油画教学中一般把学生作品分为创作和习作两大类。这反应了在实际的教学中,训练扎实的表现技法是写生课来完成的,创作课所要完成的就是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由于平时没有创作意识,不注重创作素材的积累,学生对于创作课只能是无从下手。

(三)教学评价效能的低弱

在遵循以写生基本功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中,教学只能解决学生再现自然的能力。因此在评价学生的作品时,老师往往只注重学生技法方面的问题而忽视了学生作品中自我观念的加入。并且教学评价一般只在课程结束时开展,评价显得过于笼统,忽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具体问题的显现。这些具体问题在改进油画教学方面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此,教学评价结果在油画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

二、油画专业教育的改革

(一)教育体制的改革

专业教师应该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挖掘学生的潜力,抓住学生的创作欲望,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首先,学生创作的根本动力是对艺术的兴趣。要鼓励学生不能一味的照物写生,要对创作产生兴趣,不畏惧创作。现在的学生表现欲望很强,适时举办油画展可以激励学生对油画产生浓厚兴趣,使学生有平台展示自己的创作能力,这样能大大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其次,创作持续发展的保证是学生艺术修养的提高。学生对创作有了热情后,必须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使之能保障兴趣的持续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带动学生进行试验性创作,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加之艺术理论的支撑,才可能发展我们今天稍显滞后的油画教学。

(二)教学模式、课程方案和课程改革

在教学改革中我们应该抓住的是课程改革这一关键,课程改革的重点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模式要从原来的注重分数转变成为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思维的教学。这就要求老师教完理论知识后,学生的作业都要在老师的帮助下体现出创新性的创作,这也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一个根本性改革。

当然对于教师的备课,教学要求老师要深入研究新的教学要求,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当然我们目前还处在一个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的探索实践的阶段。在今后我们要有针对性的对每一门课程进行大胆改进,以达到每门课程都是启发式教学。

(三)美术教育意识的培养

美术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教育活动中培养学习者的艺术观念和审美趣味,增进学习者的美术知识和训练技能的活动。美术教育最重要的目的不是为了培养美术家,也不是画家,而是社会功用性为社会服务,对全体民众进行审美教育,提高民众的审美修养,培养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和趣味高尚、修养全面的公民,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三、结束语

艺术教育的发展趋势篇(5)

0引言

21世纪,社会进入大数据时代。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教育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张燕南、赵中建曾在《大数据时代思维方式对教育的启示》中指出,大数据时代下,教育的及时性、全面性,决策信息的可利用性等得到了有效提升。Schoenberg也曾在《与大数据同行:学习和教育的未来》中指出,大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教育决策与发展质量的改善。因此,对大数据时代高校艺术教育发展趋势与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大数据时代具有的特征

大数据是基于科学技术创新发展下,继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普及应用后的又一次技术革命。随着《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舍恩伯格与库克耶合著所著)的印刷,大数据得到了人们广泛的重视与关注。关于大数据、大数据时代的研究层出不穷。近年来,随着大数据研究的不断深入,大数据与教育发展、个人生活以及企业发展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由《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以及其他相关资料分析可知,大数据是借助科学技术分析而形成的数据集合体。加之随着信息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大数据时代具有体量大、类型多、价值密度低、处理速度快、线上获取等特点。[1]大数据为海量信息中有价值信息的挖掘与利用提供了支持,因此在大数据时代下,基于大数据挖掘技术,实现有用信息的采集与获取对信息决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大数据时代高校艺术教育的发展趋势

由上述分析可知,大数据不仅是一种资源、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技术、一种新的思维,它引导人类有目的地对海量数据信息进行分析、设计或创造,实现数据中有价值信息的挖掘与利用,为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提供依据。在这种思维引导与技术应用下,大数据在教育领域中应用重要性的研究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并在研究与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效。例如,美国麦肯锡全球研究院于2009年进行数据分析发现,美国教育信息系统的数据存储超过了260PB;2014年云图书馆、翻转课堂、移动设备、移动学习、基于信息技术喜爱的平等教育、创客等成为教育领域中最具影响力的教育技术。[2]而这些教育技术与大数据存在密切的关联性,大数据时代为教育领域的发展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就高校艺术教育而言,在大数据时代下,传统艺术教育理念与教学思维得到革新,人们对高校艺术教育教学目标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侧重于对教育本质的挖掘与回归。指出高校艺术教育对具备艺术创新创造能力、美术教育理论研究能力、数据应用能力、社会实践能力、艺术传播能力等创新型、应用型、综合型人才的培养。与此同时,在教学思维革新的基础上,人们开始利用大数据技术(如数学统计技术、大数据挖掘技术、数学建模研究方法、计算机技术)实现教育数据的采集、挖掘与学生学习数据的分析。在此过程中,人们对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教学行为、学习效果、学习内容、学习趋势以及学习者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认知与掌握。为高校艺术教育策略与方法的革新提供了数据支持,促进了艺术教育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基于信息技术应用下的多媒体课件教学法、创客空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微课教学法、立体化混合教学体系、多维教学评价系统等应用与推广,充分体现了大数据时代下高校艺术教育策略的改革与创新发展。

3大数据时代高校艺术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由大数据时代高校艺术教育发展趋势可知,集智慧教学、服务型管理、个性化学习以及多元化评价为一体的系统化、科学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是高校艺术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必然趋势。但从大数据高校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现状而言,人才培养定位模糊、课程体系不健全、社会实践匮乏是多数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严重制约了高校艺术教育的优化发展。[3]对此,基于大数据时代高校艺术教育发展趋势,高校应结合自身的办学特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层次性、个性化人才培养目标,即将专业型人才、普通型人才以及精英型人才进行有机结合,实现“创新+应用+综合”三位一体的社会需求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践。同时,借助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实现课程教学方式与内容的创新,并以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为核心,实施开放式、服务型的教学管理,用以满足大数据时代高校艺术教育人才培养的相关要求。在大数据时代高校艺术教育人才培养中,教育工作者应注重自身教育理念的转变,在认知大数据时代高校艺术教育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依据现阶段高校艺术教育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改进。在此过程中,应把握信息技术在实践教学应用中存在的价值,依据教学内容构建教学资源库,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开放性。同时,借助在线远程教育,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借助大数据挖掘技术,探究具有社会实践价值的活动,为学生创设更多参与艺术实践的机会,从而提升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此外,在进行教学评价时,应从多个层面出发,实现对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评价,包括学生参与活动的情况、学习成绩、学习态度等内容,以及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同学评价等方法。

4结语

大数据不仅成为一种新型的社会能力,也是一种基于海量数据的分析与处理方式。在大数据时代下,高校艺术教育教学的改革已成为高校艺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运用大数据进行教育信息资源的挖掘与整合,实现了艺术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及时、准确确立,实现了教学策略选用的科学性,为学生个性化发展奠定了基础,推动了艺术教育教学中学校与社会、家庭的协同建设。

参考文献:

[1]李梅.大数据时代高校艺术教育发展趋势和人才培养模式[J].美术教育研究,2016(09):94-96+99.

艺术教育的发展趋势篇(6)

多元文化指的是丰富多样的文化。中国文化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底蕴非常深厚。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我国文化受到多种文化的影响。多元文化的发展,可以带动世界文化的交流,也可以为我国带来先进的文化教育理念,改善我国的艺术教育模式。在全球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我国应当及时吸收先进的艺术教育方法,提升我国艺术教育质量,在我国传统教育的基础上发展我国的艺术教育。

一、多元文化发展趋势下我国艺术教育的现状

其一,滞后的艺术教育文化观念。目前,我国的艺术教育观念与其他一些国家的艺术教育观念相比相对落后。一方面,我国因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对于文化知识比较重视,而对艺术教育重视度不够。在目前的教育系统中,仍有一些教育机构秉持以往的艺术教育观念,导致我国整体的艺术教育水平落后于其他国家。另一方面,目前的全球文化多元化发展,导致我国教育过于注重国外文化的教育,而忽略了本国文化的教育,有些人甚至认为外国的艺术教育才是先进的,因而选择学习、研究外国的艺术,不关注我国的艺术。这两方面原因使我国的艺术教育落后于世界上其他一些国家的艺术教育,也使我国艺术教育在全球文化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得不到进一步发展。其二,对多元文化艺术教育引起关注。随着全球文化多元化的发展,我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在与其他国家进行文化交流的同时,我国也逐渐重视艺术教育,逐渐改进艺术教育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效果,转变艺术教育机构的教育观念,使其正确认识艺术教育对我国与其他国家进行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全球文化多元化发展使我国对艺术教育引起极大的重视,认识到文化交流、融合是解决现代艺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的必要途径。其三,新课程标准的提出,压力与动力并存。社会发展对我国艺术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全球文化多元化发展的今天,理解多元文化,认识到艺术教育对我国多元文化发展的重要性,为我国艺术教育指明了新的教学方向,既要学习国外的文化艺术,也要深入钻研本民族的文化艺术,既要为全球文化多元化发展作贡献,也要积极弘扬我国的文化艺术。在新课程标准提出后,我国艺术教育压力与动力并存,需要积极响应文化多元化发展的要求,提升我国艺术教育的整体水平。

二、当代艺术教育多元文化发展的对策

其一,建立以人为本的艺术教育模式。众所周知,我国教育的核心理念就是以人为本,因此在全球文化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艺术教育应当秉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艺术教育的主体,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优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对学生的思想观念的教育,从而满足学生教育上的多样化需求。在艺术教育中,教师不能只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理论知识和技能,还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操。在外国艺术教育上,使学生充分地吸收外国文化的优点;在本国艺术教育上,使学生深刻地理解本民族文化的渊源和内涵。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使学生对艺术学习更有兴趣,还可使学生的艺术情操得到培养。其二,重视对本土文化的认同。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我国艺术教育首先要纠正学生错误的观念,提升学生对本民族文化艺术的重视程度,让学生在学习外国优秀的文化艺术之前了解我国文化艺术的起源和意义。首先,学生学习本民族的文化艺术,能够激发爱国情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继承和发扬我国的民族精神;其次,我国的艺术教育相对落后,因此在艺术教育上应当重视我国的艺术,只有先发展我国的艺术,才能够站在一定的高度欣赏其他国家的艺术,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全球文化多元化发展。其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在艺术发展越来越快的情况下,人们对艺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往的艺术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所以,在艺术教育过程中,我国应当在传授学生优良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给我国艺术教育带来新意。通过艺术教育,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可以使我国的艺术教育更上一层楼。

结语

随着多元文化的发展,我国艺术教育也不断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国艺术教育机构应当建立以人为本的艺术教育模式,重视本民族艺术文化教育,从而继承并发扬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我国的艺术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我国艺术教育只有顺应多元文化的发展趋势,才能使我国的艺术文化在全世界范围内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艺术教育的发展趋势篇(7)

关键词:大数据;影视艺术;人才培养

一、大数据带给影视艺术产业的深刻变革与长远影响

“大数据”是高科技时代的产物,是借助网络软件工具与高科技智能技术分析出复杂数据的集合群。它的强大功能和智能性不在于获得数据的表层信息,而是在对数据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获得数据属性的内在关联和隐含信息,通过专业化处理让庞大的数据群转化为我们所需要的有用的信息和知识。[1]互联网作为大数据发展的最大驱动力和平台,网络音频、视频、图像、数字和一些公共交互平台层出不穷,在国家“互联网+”的重点工作指引下,中国大数据时代已经提前到来,并正在服务于信息化时代下的现代产业。大量微量数据作为影视艺术的新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大数据时代的强大功能下,不断革新着传统影视艺术行业的制作模式,从而产生了一种全新的电影操作模式,即通过数据信息深入分析受众的需求,对市场进行充分预估,再以市场为目标生产和推广电影,进行衍生开发,实现产业价值。这种新型的制作模式是对传统制作模式的扬弃,是市场竞争发展的需求,也是未来影视产业发展的方向与生存根基所在。以网络电影制作为例,当下热门的网络大电影之所以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发展趋势持续增长,其根本原因在于抓住了现代人的心理需求,满足了现代网络社会和时代特征的发展趋势。从网络电影的制作过程来看,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根据大数据分析对电影进行的设计和生产。有数据表明,仅2014年一年,全网上线网络大电影450部,率先提出“网络大电影”概念的爱奇艺top20总分账票房601.6万。而到了2016年,网络大电影市场规模达10亿,爱奇艺top20总分账票房达1.98亿,在三年内增长了32.9倍。按照此增长趋势,预计到2017年底,整体市场规模或将达到30亿元。当今社会的发展已趋于媒介化,网络等数字新媒体的出现不仅拓展了影视艺术传播的途径和范围,也赋予了大众更多的选择自由,受众从大众化、被动的客体逐渐变为个性化的主体。尤其是互联网催生出的“网生代”,已成为当前中国电影市场的主体受众,由“网生代”受众的观影心理、观影趣味和观影行为集成的大数据,在电影制作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数据全面反映了用户导向和内容导向。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我们在关注大数据给影视产业带来颠覆性影响的同时,还必须客观的认识到,大数据的分析结果并不是万能的,只能作为创作生产和项目运营的参考依据,它解决不了影视创作中的艺术性问题。如何在结合“互联网+影视”背景下实现影视产业数据化、市场化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影视产业的艺术性和感染力,这对影视艺术研究和影视艺术教育提出了新的思考命题。

二、大数据时代影视艺术人才需求特征

目前,电视台、影视制作公司、网络媒体公司等影视产业对影视专业人员的需求非常大,市场十分广阔。但就人才需求的质量及拥有的技能和综合素质来看,仅仅掌握制作技术已无法满足影视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大数据时代需要能真正适应数据化发展与应用,具有运用大数据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以及独特个性的复合型人才,影视艺术人才在大数据时代呈现出以下特点:1.具有把控产业发展趋势,自觉开展自主创新的能力。在国家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号召下,“双创”工作正开展得如火如荼,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影视产业领域也不例外。影视产业的“双创”工作,科技创新和自主创新将成为影视产业发展的核心,在未来影视产业的发展中,具备自主创新思维和艺术创新、创造能力的影视人才,才能立足于激烈的市场竞争,拥有可持续的发展力。2.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与实践能力。影视作品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影视作品的创造必须兼顾艺术与科学,艺术专业理论修养奠定了影视作品的质量基础,而实际的作品创作,以及互联网时代媒介的技术性要求以及影视创作的经验性,需要这门学科不断通过实践提升专业技能,专业理论与创作实践的有机结合,这是对复合型人才的基本要求。3.具有宽广的多学科知识结构和多元文化背景。影视制作涉及多个专业领域,跨越多个学科。影视创作更是艺术的集体创作,打破“隔行如隔山”的传统行业模式,拥有跨界思维,掌握多学科知识,深入了解中西、地方、民族等深厚的社会文化背景,成为复合型人才的显要特征。[2]这也是影视创作的源泉和不竭动力。4.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和不忘初心的敬业精神。影视艺术作为传承文化形态的载体,必然要求创作主体具备相应的文化良知和文化使命感,并成为影视文化的生成者与建构者。因此,具有良好的媒介素质,恪守传播功能职责,担负起文化责任,是对影视从业人员专业素养的基本要求。影视产业的从业人员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不忘初心的敬业精神,这样中国文化才能得到大力传播,走向世界。

三、影视艺术教育的创新实践

数据技术加速了影视行业的改革,面对影视艺术瞬息变化的技术更新和产业环境,高校需要更加冷静地思考什么样的专业人才能真正适应时代需求。影视艺术教育要在遵循影视艺术自身特点和人才培养规律的前提下,找寻与时俱进的新理念、新模式、新平台,探求有实际意义的创新。

(一)树立大学科意识,实施跨专业教育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使多学科交叉融合、综合化的趋势日益增强,打通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影视艺术教育必须转变教育理念,打破学科框架,树立“大学科”意识,以新的思维方式、新的知识结构来拓展影视艺术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在学科设置上由艺术学向哲学、经济、人文、科学等相关学科范畴拓展,充分发挥交叉学科的作用和效能,完善影视艺术教育学科体系,有助于学生储备丰富的学科知识和专业理论,加强人文修养和文化内涵的培养。传统影视专业课程设置的缺点是过于单一,影视艺术教育应逐步实施跨专业模式,在教学和实践内容结构的设计上趋向综合、融通与互补的特点,加强专业相关课程的联系性,科学设置学科体系,构建科学合理的影视教育课程体系。[3]目前我国影视艺术教育单位多为综合类大学,学科设置完整,有助于扩宽影视艺术专业通识平台的基础课程,实现专业内外的跨专业教育,如对广播电视节目的课程设置应结合新闻学专业的基础知识,影视制作、编导、摄影影像等专业要实现知识融汇贯通,音乐、舞蹈、美术、传媒等艺术学科可互选课程。

(二)探索项目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项目合作能有效整合多方资源和力量,在影视艺术人才培养上具有突出优势。第一,项目机制立足合作企业,按照市场的标准对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提出要求,有利于学校明确影视艺术人才的培养目标,有针对性的实施教育教学,促进专业的建设和发展。第二,项目合作将学生从传统的教学环境中释放出来,为其提供了多维度的实践空间。与企业进行项目合作的过程能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调动学生的创作灵感,促进其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真正缩短学生与社会的对接周期,从而为培养市场所需的复合型人才储备力量。第三,项目合作不仅让学生参与进来,还能让更多的专业教师参与进来,在实施过程中强化教师的启发引导作用,不断提高其对影视艺术教育的认识,促进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第四,高校通过项目合作机制与企业积极互动,能建立有效的大数据交流平台和数据资源库,提高双方资源的利用率,从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数据时代拉近了市场与高校的密切联系,影视艺术教育应当积极地与业界对接,面向社会、面向产业,走进老百姓的生活。为此,学校需要加强校企合作,加大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进一步探索项目建设机制。学校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共同制定教育教学项目计划,通过搭建平台,整合资源,共同努力完成项目的制作,促进教学成果的快速转化与推广,帮助高校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企业可以对学校的项目提出要求和建议,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和行业背景,不断拓宽的市场为学校提供支持,通过深度参与项目掌握和对接人才的情况,吸纳优秀的人才为企业服务,有效地推动企业发展。[4]

(三)加强与产业互动,注重应用性培养

影视艺术教育要密切关注社会发展,了解行业前沿动态,根据影视的高新技术、艺术创新和产业发展趋势,及时调整专业课程建设,更新教学实训内容。寻找更多与业界沟通的渠道,如到企业参观、访问、座谈、实习,加强与产业的互动,以产业需求带动教学,让教学更加贴近市场。现代化影视教育不仅要求全面的知识结构,还体现在技术手段上,要让学生掌握先进的影视技术,就要加大影视设备投入,整合教学实验资源,为师生提供良好的教学条件,强化学生对影视制作、数字影像拍摄、网络音视频采集等相关专业技术的掌握。当然,影视艺术的应用性不能局限于专业技能训练,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作能力的培养,艺术修养和文化责任的提升,甚至大数据时代的新运营方式都应该在教育教学中体现,才能满足影视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四)关注技术革新,构建新型平台

在数据技术时代,教育方式不再局限于学校教育,获取知识的路径也不再局限于课堂,网络媒体和在线教育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选择,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与学习将成为今后主要的教育方式。教师必须转变教学思维,学会使用网络交流评价工具,更多地获取在线电子资源与社会信息资源,找到适宜每名学生有效学习的方法和手段,为学生定制出更符合个性化发展实际的教学策略和措施。大数据技术也会为教师提供关于学生的性格特质、学习习惯等信息作为研究依据,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实施针对性教学,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教育技术的革新不仅影响着知识传播模式和学习方式,还会带来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学模式、人才培养过程等方面的深刻变化,而微课、慕课(MOOC)、翻转课堂、创客模式的兴起,使得“没有围墙的校园”成为可能。在大数据的推动下,高校将进一步向社会组织和企业开放。如何运用广博的数据信息和资源,加速对学生个性化教育目标重构,深化教学改革;如何实现与企业无阻交流,协同创新,构建新型的教育平台,影视艺术教育还面临着很多实践性的问题。大数据时代为影视艺术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将影视艺术教育带入一个全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1]李梅.大数据时代高校艺术教育发展趋势和人才培养模式[J].美术教育研究,2016(09).

[2]喻琢,万丽.全媒体环境下高等影视艺术教育的技能缺失及其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13(4).

艺术教育的发展趋势篇(8)

引言

艺术设计是一项具有综合性、实用性、交叉性等显著特征的复合型社会活动,从内涵上说就是从技术的、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角度出发,以功能效用与宜人性为目的,利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工艺技术,运用一定的艺术手段,按照美的规律进行构想策划,使之转化为具有特定使用功能、外在形态、人机关系以及文化意味的实用品的创造性活动。艺术设计的外延较为广泛,涉及衣、食、住、行等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与各个层面。从其功能与审美并重的根本属性看,它既包括功能性较为突出的实用品的设计,也包括审美性较为突出的观赏品的创作;从其艺术与技术相统一的发展属性看,它既包含以手工艺为媒介的传统型设计,又包含以工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现代型设计1。因此,艺术设计教育即是通过有关艺术设计基本理沦、基本知识的传授,通过艺术设计能力、设计意识的培养,通过艺术设计方法、设计技能的训练,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具备创新素质与持续性发展潜力,能够胜任艺术设计各环节工作的专门人才的培养形式。

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雏形的生成可追溯到19世纪中叶,虽不能与国外众多发达国家的悠久的艺术设计教育历史相比,却也不同教育层次上经历了一百多年的积累。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以其鲜明的特点推动者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事业的发展。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讲,艺术设计作为一项极具时代特性的复合型社会生产活动,其教育并不局限于以某一阶段、某一行业的划分为基础的功力性教育,而是一种建立在感性与理性协调发展的人格教育的基础之上,以现代工业生产和传统工艺美术生产中设计活动的艺术内涵、科学内涵、文化内涵的实现为主线,以人的创造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的综合素质教育。

一、当代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现状

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的雏形产生于19世纪中叶的工艺教育,其后随着洋务运动、“五四”运动等一系列破旧迎新的社会运动,使中国教育迎来了拂面的春风,艺术设计教育也随之扬帆起航。然而,究其艺术设计教育的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具备现代性特征的艺术设计教育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虽然,我国的现代高等艺术教育起步较晚,但在社会经济高速前进的浪潮下,发展迅速,特别是近十年的发展更为迅猛。

从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体系看,艺术设计教育分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专科教育三个层次,其不同层次对于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所承担的任务也不尽相同。另外,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学科建设上,各个院校都争先恐后的开设艺术设计专业。据不完全统计,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科的建立自1998年开始,急速扩张,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井喷状。面对看似一片生机的向荣景象,其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教育缺失问题,并已逐渐凸显于世。高职职业艺术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以社会需求为目标、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设计教学体系和培养方案,以产、学、研为基本途径,承担着不同于本科和研究生层次的特殊教育功能。然而,在现实情况中,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却存在着诸多问题,并没有切实承担起其应有的教育功能,而是在式的教育革新与构建中迷失了方向。通过对当代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现状的调查分析,不难看出其大多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应以培养符合社会需求,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它相较于本科和研究生教育,重点在于培养技术应用性,而非研究性人才。然而,当前大多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学科并没有切实的贯彻这一方针思想,没有构建与之配套的课程体系。使得其在一个近乎混乱的状态下游离与技术与理论之间,期以二者兼顾却无一落实的尴尬局面。

2.教学模式不清晰

由于没有一个清晰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在教学模式上也存在模糊不清的现象。其中,延续本科教学模式中重理论教育,轻实践能力培养的现象较为严重,这也严重违背了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初衷。此外,以美术教育为蓝本,模糊艺术设计的概念,也是当前各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在教学模式上存在的重要问题。

3.软硬件设施薄弱

艺术设计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对实践操作的要求很高,专业技能课程基本上都需要通过一系列实践动手环节完成。学科教学的特殊性使得其对软硬件设施的要求也相对严格。那么,针对高职艺术设计学科在教学中所需要的软硬件设施并非只是简单地专业教师加电脑教室、多媒体教室、专业画室这一原始模式,而应是符合时展需求的崭新面貌。目前,我国高职艺术设计学科的软硬件教学设施的缺失已是不争的事实,以不能满足专业教学的需求,并严重阻碍了其适应社会需求的发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国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在软硬件设施的配备上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高职艺术设计学科开展综合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国家教育部提出“学校教育要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使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由此可见,开展综合素质教育是当今高职教育改革对艺术设计学科提出的新要求,是高职艺术设计学科人才培养职能的外延。

1.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伴随逐年递增的艺术设计专业扩招幅度,社会市场对于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趋于饱和,已显现出结构性疲软的态势,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面对日趋复杂的人才需求形势,往日单一陈旧的人才培养模式无疑已于社会脱节。由此可见,我国当代高职艺术设计学科教育尚存许多应改革和完善的方面。艺术设计教育的服务对象是现代经济和市场,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市场对设计人才需求的不均衡,设计教育的培养目标也不同,艺术设计教育模式呈现出动态的特征,其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艺术设计学科的构建,势必要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探讨出适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综合素质教育体系,以推动现代设计更好的为经济发展服务,这无疑是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职艺术设计学科教育改革的客观要求。

2.自我实现的内在要求

在市场多元化的今天,对设计人才和从业人员的需求愈发趋向多元化和复合化。面对日趋严峻的就业环境,为避免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局面出现,高校学生大多都具有强烈的求知欲。陈旧单一的学科教育以不能满足大学生对于提高自身素质的需要,并迫切希望获得更为广泛、多元的学科知识和技能,以此提升其自身素质和综合竞争力。在这一趋势下的高职艺术设计学科的教育目标,应超越过去以工业与企业为主的物质经济和竞争逻辑为基点的教育,应重视知识价值为基础的精神与物质、人性与社会环境价值之间的有机联系,不断探索并创造出和谐的人类生活环境。即设计教育要使设计人员明确个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共意识,让他们更多地思考如何通过设计活动为社会取得很好的社会效益,为所服务的对象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设计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是当代高职艺术设计学科教育的必然趋势,是对受教者实现自我内在要求的满足。社会的发展决定了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有思想文化情操,懂得社会和市场经济的高素质设计人才,是合乎社会发展趋势的、感性与理性协调发展的创造力的培养,符合人才自我实现对于综合素质提升的本质要求。

三、高职艺术设计学科实施综合素质教育的战略路径

艺术设计学科逐年增长招生数,成就了一个事实上的设计教育大国。但是,我们需要明确的认知到,设计教育大国并不等同于设计教育强国,两者之间有着明显差别。当前,我国的设计艺术教育规模扩张而质量下滑趋势是不争的事实,这不仅不利于其自身的成长,相反,这将会成为我们实现“设计教育强国"的最大阻碍。鉴于当今社会发展趋势和既有教学现状,开展综合素质教育无疑成为高职艺术设计学科人才培养的重点。面对严峻的现实境况,笔者认为,切实实施高职艺术设计学科的综合素质教育应从如下方面着手:

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学校对于培养对象的预期展望,它指明了将要培养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和素质的人才。高职艺术设计学科要想有效的实现综合素质教育,势必要先明确其人才培养目标。当前高等教育,尤其是各层次教育对于其自身人才培养目标模糊不清的现状,急需得到有效的解决。针对高职教育的特殊社会职能,切实落实教育部关于其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这一要求的人才培养目标,应清晰明确的与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区分开来,以实现其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在总体教学目标的指导下,力图结合区域市场经济现状和发展趋势,依托有利的地域经济、文化资源,开展相应的高职艺术设计教育。

2.优化教学模式

高职艺术设计学科综合素质教育的构建需要一系列适应社会需求,科学合理的配套教学模式作为支撑。传统意义上的灌输式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的培养着实与社会脱节,尤其是针对高职艺术设计学科而言,亟待进行整体性的教学优化和模式选择。针对当前社会发展趋势和对高职层次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笔者认为,在教学模式上应以理论知识教学为基础,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和交叉学科知识的补充,同时应重视传统文化教育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大量推进专业工作室建设,切实有效的开展项目化教学设计,并积极拓展校企合作,进而多轨道的进行高职艺术设计学科教学模式的优化,以期为实现其综合素质教育提供有效的支持和保证。

3.加强教学资源建设

教学资源是开展教学活动的物质保证,对于教学结果的好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于高职艺术设计学科教学资源的建设,应从两方面入出,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教学资源的建设,一面方面是硬件设施,即教学场馆、实训基地、教学器材、教学资料等资源的建设;一方面是软件设施,即教师资源的优化,适当的选聘具备丰富实战经验的企业技术人员和具有深厚艺术素养的艺术家作为外聘教师,对于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提升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袁熙吻.艺术设计教育与相关历史概念的辨析[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0(4).

艺术教育的发展趋势篇(9)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人们与艺术之间关系的改变,促使艺术教育本身不断向综合方向发展,形成了各艺术学科之间相互交叉、渗透和综合的趋势。不断建构多样性、立体式的课程与学习模式已成为国际艺术教育发展的趋势。2000年以来,我国开始了一场全面深入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次课程改革的新亮点,即在艺术教育改革中,增设了一门综合性的“艺术课程”,亦称“综合艺术课程”。这门新课程带有21世纪国际艺术教育的特色,也充分说明了我国艺术教育内部正在进行更新调整。

当前高师艺术教育的任务是:从实践出发,思考如何适应时代与艺术教育发展的需要,实践新课程理念,更好地推动基础教育的发展,积极发挥自身的作用,解决综合艺术课程实施中的各种问题,为基层输送合格的综合艺术教育师资。基于此,高师艺术教育应该不断调整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构建新的师资培养模式,更好地发挥教师教育的“母机”作用。

一、构建高师综合艺术师资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在实施综合艺术课程的过程中,综合艺术课程、基层艺术师资现状与综合艺术师资培养之间的矛盾非常突出。归根到底,这一矛盾不是简单的师资配套问题,而是由不同阶段教育之间的矛盾所引发的深层次的师资培养问题。高师艺术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一部分,必然要参与我国艺术教育改革。因此,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构建高师综合艺术师资培养模式,是高师艺术教育推动我国艺术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

1.高师艺术教育承担着培养艺术师资的任务。综合艺术课程是我国教育文化与世界多元的教育文化相互交流的产物。综合艺术课程的实施,不是简单地在基础教育的课表中增添一门课程,而是对高师艺术教育的挑战。教育系统内部只有自上而下地更新观念,才能从根本上保证艺术教育的持续发展。高等师范院校是国家教育发展的原动力,也是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坚实后盾,它必然要与世界教育文化进行多层面的对话。在新的教育变革时期,高等师范院校应该及时做出回应,以更好地推动国家艺术教育的发展。所以,构建综合艺术师资培养模式不仅是当前实施综合艺术教育的需要,更是高等师范院校艺术教育所面临的一个新任务。

2.综合艺术课程的师资匮乏。综合艺术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强调艺术教育的综合性,即广泛利用音乐、美术、戏剧、舞蹈等多种艺术资源开展艺术教育,不断提升学生的艺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综合艺术课程表现出的音乐、美术、戏剧、舞蹈这些艺术之间的联系与联通,是一种统合人的听、视、动、言语等器官和感觉的方式。总之,这门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以及学习方式上,均与传统艺术教学显著不同。但是,目前这门课程的师资力量匮乏,最直接的表现是:一线的艺术教师只能适应原来的单科艺术教学,在综合艺术教学中显示出诸多的教学能力缺陷。在综合艺术的教学中,师生双方不仅要注重艺术技艺表层的教学范式,更要注重艺术与文化、生活、情感等多领域之间的关系,注重艺术作品的文化内涵。进一步说,综合艺术教师需要有丰富的艺术体验,需要有通过艺术统合人的各种感觉并让人获得智慧的能力。综合艺术教师应该是兼具综合艺术能力、人文素养、创新教育能力的教师。目前,从事艺术教育的教师所接受的都是单科艺术教学范式的师范教育,再加上多年来一直从事单科艺术教学,所以他们的教学理念、知识结构、教学经验、教师素养等都不能适应综合艺术课程的教学要求。

3.高师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缺陷。虽然我国的高师艺术教育在长期的发展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办学模式,但由于在教育理念、学科设置等方面与国际艺术教育发展趋势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导致我国高师艺术教育自我更新速度很慢,缺乏综合的学科结构,还属于单科艺术教学范式(美术、舞蹈或音乐专业)。这种课程结构很难使高师艺术教育在知识技能的学习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之间找到平衡点,削弱了艺术教育的人文内涵,所培养出来的仍然是适应单科艺术教学的师资人才。加之我国高师艺术教育对基础艺术教育的发展需求关注不够,导致高师艺术教育很少能够从基层教育的角度出发审视自身的办学体制、办学方向等诸多问题,在师资培养上形成了供需不对称的尴尬局面。

二、构建高师综合艺术师资培养模式的思路

许多综合艺术教育发达的国家都拥有科学、人性化的艺术师资培养体系。课程体系的建设是构建师资培养模式的核心任务。我国高师综合艺术师资培养模式的构建,是以形成一套充分体现我国艺术教育先进理念的综合艺术师资培养课程为标志的。笔者认为,我们可以尝试优化传统的高师艺术教育单科设置的课程体系,使高师艺术教育具备培养综合艺术师资的功能,从而构建高师综合艺术师资培养模式。

目前的高师艺术教育课程基本分为专业技能课程、艺术理论课程和教育理论课程。这三类课程能够满足培养综合艺术师资的需要,但在课程结构上,没有体现出综合艺术课程及综合艺术教育思想的特征;在课程组合上,没有使艺术学科与文化学科、教育学科形成“综合”系统。由此可见,我们只需要重塑传统课程形态,重组已有的课程资源。因此,重新优化单科艺术教育的课程体系,最大程度地改善单科艺术课程的内部结构,使其由线性结构变成网状综合结构,是构建高师综合艺术师资培养模式的思路之一。

本科教育的不断扩招,使得更多的艺术人才能够接受高等艺术教育。但是,急剧增加的艺术类毕业生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因此,高师艺术教育同样也面临着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如果高师艺术教育能够关注综合艺术师资匮乏这一实际困难,转换办学思路,增强办学功能,那将能够给艺术师范类毕业生创造很大的就业空间,同时大大提高办学效益。

目前我国不少高等师范院校的艺术专业正在进行管理层面上的重组,设置人文学院或者艺术学院。这种包含着学科整合、人力资源整合、教学管理优化的理念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正朝着综合的趋势发展。学科的优化从某种程度上说更是一种新型的教学管理优化。这种整合发展过程为艺术教育课程资源重新配置奠定了基础,为优化单科艺术课程创造了可能。

总之,通过优化传统单科艺术课程体系,构建高师综合艺术师资培养模式是具有可操作性的。

三、优化高师单科艺术课程体系的原则

在优化传统单科艺术课程体系的过程中,要使其在艺术技能与人文教育之间找到平衡,实现通过艺术联通人文与教育,成为培养未来教师艺术教育能力的课程,应遵循以下原则:

1.强调文化基础学科的重要性,增强艺术教育的适应性。优化课程要以艺术本体内容的融合为基础,同时实现文化、情感、生活、教育四个领域的联通。这种人文性和艺术性的相互融通,能够使该课程充满活力,从而推动课程资源的重组,形成适应综合艺术教育的文化视野。

2.以培养综合艺术能力为核心,整合专业技能知识,使学生的知识、技能和人文素养得到发展。优化课程要强调艺术是融听觉艺术、视觉艺术、戏剧艺术、舞蹈艺术、影视艺术等为一体的综合形态。艺术范围的扩大扩展了课程内容,进而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艺术知识与教育知识,使其艺术技能不断提高并获得综合艺术能力。

3.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体验式艺术学习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独特的艺术思维能力和教育精神。重组后的高师艺术课程体系特别强调学习过程中的经验积累和艺术创造力的开发。因此,这种学习过程将为学生提供开放的艺术教育体验平台,使课程向更广阔的文化领域辐射。

4.强调教育技能课程的综合性,注重以多种形式培养教育技术,从而生成综合的教育能力。优化课程不仅要给予未来教师艺术技能和教学技能,还要使其具备课程资源开发能力等。这些教育能力是通过丰富的教育课程不断生成的,教育课程的实践性能够最终使未来教师获得全面的教育技能。

四、高师综合艺术师资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形态

高师综合艺术师资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应该呈现出“综合”形态。

1.这种课程形态是培养未来教师艺术能力的土壤。具有“综合”形态的高师综合艺术课程体系能使艺术哲学与艺术各学科之间、艺术与教育之间、教育与文化之间实现最佳组合,形成一种互生、互补、持续发展的学科系统。进而真正做到培养学生的综合艺术能力,使其成为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的教师,并进一步推动具有民族性与国际性的综合艺术课程的发展。

2.这种课程形态有利于培养综合艺术教师的教育能力。虽然高等师范教育与基础教育的教育对象和教育目的存在差异,但高等师范教育也是学生完善人格、培养创造力、提升人文素养的关键阶段。从受教育者自身来讲,其双重身份决定了高等师范教育不仅影响着受教育者自身的发展,同时影响着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传统的艺术学科课程容易使学生形成狭隘的文化视野,不利于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具有“综合”形态的高师综合艺术课程体系则有利于未来艺术教师人文素养和艺术教育能力的全面发展。它能使学习者洞悉世间万物的彼此关联,继而对已有的经验进行重组,构建新的意义。它也能使学习者体验与理解艺术的真谛,从而获得强大的艺术教育能力。因此,高师综合艺术课程体系的生命力就在于其鲜明的“综合”形态。

艺术教育的发展趋势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8-0257-02

0引言

进入21世纪后,我国高等教育呈现出快速发展的状态,招生数和在校生规模持续增加,大众化趋势日益明显。根据教育部公布的相关统计数据,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15%,2009年的毛入学率超过24%。按照国际口径,我国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不再是精英教育的象牙塔。去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目标,使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2020年毛入学率将达到40%。当下,艺术设计教育作为具有德、智、体、美的综合大学的一个重要学科分类,已经成为各大工科院校和社会关注的热点。如何贯彻纲要精神,整合本校资源,探索一条具有专业和自身特色的艺工结合之路,构建工科院校艺术设计教育规模化可持续发展体系,是摆在高等教育者面前的重要问题。

1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趋势

1.1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内涵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提法来自于美国加州大学著名的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早在1970年,马丁・特罗就通过对欧美等国高等教育不同发展阶段规模变化的研究,提出了著名的“三段论”学说。他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标准将其分为英才、大众和普及三个发展阶段。根据这一理论,毛入学率达到15-50%时即表示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发展阶段。我国2009年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为24%,这标志着我们的高等教育也已进入大众化阶段。但是,我们不能简单的以数量来认识和理解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众化阶段比精英化阶段的入学人数有很大提高,这是它的外在表现,其本质和内涵的发展变化才是我们要关注和研究的重点。高等教育观念、教学内容、培养形式、学术标准、管理决策及高等教育的功能模式、教师聘用和招生就业的政策等变化是高等教育大众化与精英化之间的本质区别。

1.2 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我国艺术设计教育规模化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的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其发展速度之快,举世瞩目。目前已有1300多所高校设立了艺术专业,在校生超过110万人,其中尤以各类工科院校的增幅为最大,在高等艺术教育规模上取得了相当的成绩,成了全球规模最大、数量最多,而且发展最快的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大国。艺术设计教育应该规模化发展还是内涵化发展是近几年大家一直争议的一个焦点,这其实是一个自然的递进关系,它与我国的具体国情密切相关。艺术设计教育的规模化趋势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经济增长和全球化的必由之路。经过近几年的规模发展,我国艺术设计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在优秀人才培养和教育体系上差距依然明显。另外,规模化的艺术设计教育会导致教育质量、学科结构和招生就业等一系列变化,要保持规模、质量、结构、效益之间持续、稳定、和谐发展。因此,结合艺术设计教育的成绩和经验,反思不足与教训,探索大众化背景下工科院校艺术设计教育规模化发展体系,对于我国艺术设计教育今后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大有裨益。

2工科院校艺术设计教育规模化发展的问题分析

工科院校虽说有深厚的工科背景和实践教学经验,但与专业艺术院校相比,其开展艺术设计教育的时间普遍不长,在快速规模化发展的过程中暴露出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①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与内涵质量发展后劲不足的矛盾比较突出;②对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缺乏整体或长远规划,专业方向的增设比较盲目、随意;③原有的工科教学与评估体系对艺术设计教育的良性发展有一定的束缚,难以形成良好的艺术教育氛围;④教学理念滞后,人才培养模式借鉴或照搬的痕迹明显,缺乏特色,对本身工科的学科优势利用不足;⑤学校对艺术社教育的整体重视程度不够,师生的边缘化感觉比较强烈,教与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够强烈。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培养的学生专业水平相对较差,创新和实践能力欠缺,不具备市场意识,与市场需求相脱节。

因此,工科院校的艺术设计教育要尽快对其规模化发展体系进行探索与思考,认真研究大众化背景下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趋势,结合自身工科特色,重新思考和解决规模化发展中的艺术设计教育办学理念,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工科特色艺术设计培养模式建设等一系列问题。

3工科院校艺术设计教育规模化发展措施探索

20世纪初我国高等教育迈入大众化的门槛,随之而来的高校调整带来了设计学科新的发展机遇,工科院校纷纷加入艺术设计教育的行列,使得艺术设计教育也很快进入大众化阶段。据报道,西安美术学院院长杨晓阳最早在1995年提出了“大美术、大美院”的观点。这种规模化的发展思路,既是学院自身发展的需要,更多的可能是教育政策和社会需求压力下的正常应对措施。所以我们无需多谈规模化的诸多弊端,因为这是国情和时代所共同造就的教育现状。我们要做的是面对它、正视它,从而建立一个良好的艺术设计教育规模化发展体系。这个时期的中国高等艺术设计教育是量变开始引发质变的时期,真正起作用的不是人数的增减,而是观念的更新。

3.1 强化内涵质量建设,突出工科院校艺术设计教育办学特色

办学特色是一所学校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历史积淀,是根据学校办学的总体概念,包括学校现状、地域特点、培养模式、学生教师的实际情况等和对教育做出的理性思考,反复提炼形成的某种优势。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工科背景的院校正逐步朝综合性大学转变,其最初的设计系也已基本扩大为艺术设计学院,多涵盖视觉传达、环境艺术、工业设计甚至多媒体动画等系,规模化办学的格局已基本形成。但其中大部分院校限于其原有狭窄的专业背景,普遍表现出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

基于此,强化内涵质量建设,突出工科院校艺术设计教育办学特色成为首要完成的任务。工科院校在艺术设计教育实践中,应依托多学科资源优势,从学科规划、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等多方面着手,走有自身工科特色的艺术设计教育之路。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我国工科院校的艺术设计教育群体中不乏教学质量优良、专业特色突出者,它们能够发挥自身优势,在设计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融中寻找立足点,随着招生规模的逐渐扩大,其办学实力与社会影响力也不断增强。例如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清华大学后组成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新的办学环境下提出了新的科技与艺术共同发展的“艺术与科学”的学术定位,很快就形成了新的面貌。从国外的艺术设计教育分布来看,工科背景院校的艺术设计教育同样占有重要地位,例如麻省大学艺术学院、德州大学艺术学院、米兰理工大学工业设计系、千叶大学工业设计系、韩国科技大学的工业设计专业等。随着办学规模化的不断加强,教学质量的提升会变得愈发重要。工科院校艺术设计教育在规模化发展的道路上,应注重在交叉学科的高级设计人才培养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突出办学特色。

3.2 规划适合自身发展的艺术设计学科工科院校从开始艺术设计教育之初,就应结合自身实际进行艺术设计学科的整体规划,不能过度借鉴甚至照搬艺术院校的学科设置。因此,工科院校艺术设计教育要想另寻出路,办出声色,就必须因地制宜,紧密结合当前全国经济形势和学校背景资源进行深入分析,从自身实际出发,对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及现有师生等的优劣进行研究,找出一条工科特色鲜明的发展之路。

首先,要找准突破口,不能盲目跟风设置专业。在学科设置伊始就要积极走出校门,在社会上进行充分调研,全面了解国内外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学科情况、办学特色和存在优势。依据调研结果,结合自身的工科特色,避免与大部分院校已有的强势专业冲突,减轻招生与就业的压力,方能快速良性发展。

其次,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需要研究全国及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了解企业对于高校艺术设计毕业生的专业要求。通过了解对比,找出空白和盲点,结合工科院校自身的特点来设置艺术设计学科方向,凸显自己的特色,培养有工科院校特色、适合市场需求的艺术设计学生。

再次,在进行学科规划时,要对本校的办学特色和资源优势进行深入分析,吸取其它学科优良的、符合本校特色的办学传统,充分利用这些优势,通过学科之间渗透、交叉、融合来构建符合工科院校特点的艺术设计教育学科专业体系。如可以依托机械设计、工业工程专业开设工业设计专业,依托汉语言文学开设书法专业等。

3.3 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艺术设计教育的专业特点决定了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在整个艺术设计教育快速规模化的发展过程中,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教育教学得以展开的根本保证。工科院校要想建立一支高品质、高素质的艺术设计师资队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加大引进特聘教授、兼职教授、双师型教师等来校工作的力度;二是必须重点培养,产生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从而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三是积极从国内外招聘优秀博士毕业生充实教师队伍,尽快提升师资队伍的学历水平,增强教学科研实力;四是创造条件培养现有教师,使大家意识到面临“不进则退”的严峻局面,支持现有教师进修或在职或脱产攻读国内外博士学位。要充分利用本校其他学科的教师资源,为艺术设计专业开设课程。同时还应建立完善竞争激励机制,营造适应教师发展的环境。人性化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措施,能够创造融洽的教学氛围和发展环境,排除其后顾之忧。

3.4 构建富有工科特色的课程体系在我国,工科院校的艺术设计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绝大多数都是参照美术学院或老牌综合性大学的艺术设计专业。这样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很多工科院校的课程设置雷同或相似,有浓郁的艺术设计院校特色。这种脱离本校实际的课程设置所造成的直接后果是既没有把美院的艺术优势发挥出来,也没有发挥工科院校交叉学科的优势特点,从而造成人力、财力的资源浪费。

工科院校的艺术设计教育课程设置应该充分运用自身的工科资源,适当开设一些理工类任选课与公选课,使艺术与人文、管理、机械有机结合,达到学科之间的资源共享、互补,对学生和教师的发展都会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也可以通过和教师的科研项目、横向课题(即和企业合作的项目)、纵向课题(即政府课题,包括自然科学基金、社科基金、部委课题等)结合起来,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去适应市场,从实际出发,优化专业知识结构,培养出适应社会的学生,从而达到真正的有机结合。从而在确保人才培养的基础上,努力创建有特色的艺术设计课程体系。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背景下,工科院校的艺术设计教育已经进入了规模化的发展阶段。这既是机遇同时也是挑战。各院校应该充分运用自身固有的工科优势与积淀,遵循艺术设计类专业及专业方向的特点和发展规律,严格按照艺术设计教育教学规律的要求和社会经济、文化建设的需要,进一步明确工科院校艺术设计教育的功能和责任,准确定位、合理建设、加快发展,尽快构建与规模化发展趋势相适应的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教学质量体系,形成工与艺完美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的改革,以及培养出适应社会和市场需要的合格艺术设计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策略研究课题组.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策略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陈爽,李全生.对我国高等教育多元化筹资渠道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6,(3).

艺术教育的发展趋势篇(11)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0-0199-01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精神文明需求的提高,舞蹈成为了大众所接受的情感表达方式以及精神文化追求。舞蹈大众化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在这一背景下,普通高校舞蹈专业教学也必须改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与舞蹈大众化发展相适应,促进舞蹈教学的健康发展。

一、我国普通高校舞蹈教育模式

现阶段,普通高校舞蹈教学主要分为普及型舞蹈教育以及专业舞蹈教育两种模式。普及型舞蹈教育针对非舞蹈专业的学生,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大学生艺术创造力以及审美能力,是高校推行素质教育中的重要途径,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包括形体舞蹈课、瑜伽舞蹈兴趣课等等。专业舞蹈教育主要是为培养顶尖的专业舞蹈人才,主要出现艺术院校中,虽然普通高校中也开设有舞蹈专业课程,但无论是师资,还是设施,都无法与艺术院校相比。

二、在舞蹈发展大众化趋势下普通高校舞蹈教育存在的不足

(一)普通高校舞蹈专业的学生就业方面不具优势。艺术院校专业舞蹈教育以培养顶尖舞蹈人才为目的,各大艺术团体为其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市场。而普通高校舞蹈专业的学生在就业方面不具优势,由于高校舞蹈专业学生将学生审美能力以及艺术创造性作为主要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有一定的出入。

普通高校在开展舞蹈课程中,都是让学生及学习古典舞、芭蕾舞,又学习现代舞、民间舞等等,而且沿用传统的专业型舞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高校基本上实行学分制,专业课所占的比分权重很小,学生为了修够学分,往往专业水平不足,对自身今后的就业造成影响。

(二)普通高校舞蹈教育的方式单一。普及型舞蹈对于普通高校学生来说,具有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功效,但对于学生长远职业发展的帮助相对薄弱。现阶段,大多数普通高校都是通过开设公开课普及舞蹈知识,然后利用形体舞蹈公选课,提高学生对舞蹈的兴趣,灌输学生专业的舞蹈知识,并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然而,由于普通高校舞蹈训练房、舞蹈教师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很多非舞蹈专业的学生都望洋兴叹。

三、基于舞蹈发展大众化趋势的普通高校舞蹈教育措施分析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舞蹈种类和形式等都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这就要求普通高校舞蹈教育必须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具体措施包括:

(一)针对专业舞蹈教育,增设不同舞种的选修课程。对于普通高校舞蹈教育来说,应该开设芭蕾舞、现代舞、民族舞、古典舞等不同舞种的选修课,给学生更多的选择,弥补学生专业必修课中舞蹈知识的不足。同时,学校可以与校外舞蹈机构合作,开设舞蹈专业培训,帮助学生适应社会就业需要。另外,将舞蹈教学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在培养学生对舞蹈学习的兴趣同时,开展舞蹈表演、舞蹈比赛等活动。教师还可以带学生到广场、社区中进行舞蹈表演,鼓励学生到社会中的舞蹈机构实习,为今后的职业发展积累经验。

(二)简化普及型舞蹈内容,丰富普及型舞蹈教育的方式与内容。舞蹈大众化发展背景下,普及型舞蹈教育过程中,首先应该明确课程开设的目的,尽可能将教学内容丰富与简化,重视学生的兴趣。第一,在教学内容方面,坚持多元化发展。将古典舞、现代舞、民间舞教学与舞蹈赏析结合,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更多的优美舞蹈作品。第二,营造良好的舞蹈教学环境。普通高校舞蹈课一般都是教师言传身教,因此,教师动作的准确性、优美性对教学效果以及教学氛围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第三,开展各类舞蹈活动,让学生感受舞蹈的魅力以及感染力。同时,邀请舞蹈专家定期开展舞蹈专业课讲座,并由专业的舞蹈人士指导学生舞蹈动作,提高普通高校学生的舞蹈修养。

四、总结

综上所述,普通高校舞蹈教育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职业发展,鼓励学生参加社会舞蹈实践,加强对校外舞蹈机构的合作,帮助学生开阔舞蹈视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总之,舞蹈大众化发展,普通高校舞蹈教育应调整教育结构,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热爱舞蹈的人才,为舞蹈大众化发展起到推动的良性作用。

参考文献:

[1]马国权.普通高校体育舞蹈大众化实施途径探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2,26(2):25-26.

[2]胡波,姚永权.普通高校舞蹈教育发展的新趋势[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4,35(12):99-100.

[3]刘慧丽,王树立.关于我国舞蹈发展大众化趋势的研究[J].教育观察旬刊,2013,15(8):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