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印刷图文技术大全11篇

时间:2023-12-15 10:05:24

印刷图文技术

印刷图文技术篇(1)

但我们仍然不应就此满足,虽然我们并不能找到一个“一劳永逸”的定义,但探寻一个适合现有科技发展水平的定义,却是我们的责任,不然只会使大家失去前进的动力。因此,印刷工作者有必要经常审视新学科、新技术对印刷的冲击和提升,使印刷疆域不断扩大,让印刷定义不断更新。

对于上述定义,我们还应不断地进行推敲,以便使它更准确地涵盖印刷的特征,更迅速地反映印刷技术的新突破。

以下,笔者以开放性的心态重新审视这个定义,指出其中存在的一些缺陷。

印版、承印物

印刷的定义中出现“印版”、“承印物”是明显的硬伤。因为印版是用于传递油墨至承印物上的印刷图文载体,承印物是能接受油墨或吸附色料并呈现图文的各种物质。从中可以看到,印版和承印物的概念是建立在印刷的基础之上,是先有印刷,后有印版和承印物的,它们是从印刷中派生出来的概念。因此,用印版、承印物来解释印刷,就像用白马、黑马来解释什么是马一样,犯了定义的大忌。

也许我们可以用“固体物质的表面”来代替“承印物”,“印版”则留到下面再讨论。

使用印版或其他方式

“使用印版或其他方式”这个词组的潜在含义,笔者是这样理解的:印版在传统印刷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一时无法放弃,但除了印版方式外,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因为我们不可能在定义中列举出印刷中现有的所有方式,在未指明具体方式的情况下,就不能排除其中任何一种。这时,为避免定义可能把其他非印刷的复制方式包括其中,我们就必须搜寻有没有这样的方式,它是非印刷的,但也可以将原稿上的图文信息进行复制。的确有一如照相,以感光的方式将图文信息转移到另一个固体的表面。但印刷的定义如果不包含“印版”和“承印物”,是无法排斥照相技术的,这是不能容许的。但同时如上所述,“印版”和“承印物”这两个词不应出现在印刷的定义中。

既然不能使用“印版”,又不限定任何方式,就不如去掉“印版或其他方式”。那如何把印刷和照相区别开来呢?考查这两者的区别,可以发现,印刷的图文转移是有实体的物质转移(笔者以为,定义中疏忽了印刷的这一特征),而照相只是光或能量的转移,最后的成像物质是已有的相纸和底片,并没有实体物质转移。所以,可以加上“用色料的形式”,这样就把照相从印刷定义中剔除。

原稿

笔者对“原稿”的疑问类似于“印版”和“承印物”,因为它是印刷的原稿,是印刷所依据的实物或载体上的图文信息。不同的是,原稿这个词并非印刷所独有,在日常生活工作的许多方面也都能用到它,所以用它来定义印刷,并不像使用“印版”和“承印物”那样,使定义陷入明显的逻辑错误。

但是,问题出现在另一个方面,在印刷之前,是不是都有一个肯定存在的原稿?我们不否认,大多数情况下,原稿是存在的,甚至是有形的实体;而对于版面设计师来说,他可以运用各种资源,直接在电脑上制作出版面,他的原稿,只是头脑中出现的模糊的、不断调整的图景而已;另外,早期印刷工作者也可能通过直接在版材上描绘来制作印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要坚持原稿的存在,就显得有些牵强了。

所以,应该把“原稿上的”改成“所需要的”。

图文信息

“图文”,顾名思义,指图和文两方面,外延很广,但是加上“信息”二字之后,就显得有点“清高”,意欲排斥装饰印刷、织物印刷(染)、电路板印刷等印刷形式了。无论是在印刷教科书上,还是在现实生活中,这些印刷方式也确实或多或少受到排斥。如长期以来,织物印刷从来就不被承认为印刷业的一部分,而冠以“印染”之名,这个极大的偏见已经直接影响到印刷历史的溯源,使众多学者对织物印刷视而不见,而只将雕版印刷作为印刷的始祖了。

虽然任何图形图案都包含着某种信息,但是由于人们对这些信息的盲视和误解,所以建议取消“信息”二字。

工艺技术

“工艺技术”通常这是口语向术语定义的渗透,这种说法,可见于口头上,也可见于一般书面上,但是出现在严格的定义中,则是不妥的。

印刷图文技术篇(2)

按需印刷是近年来出现的全新印刷模式,无论对海图印刷还是海图出版发行都有重大影响,值得我们特别关注。

1.海图按需印刷

1.1海图的作用

海图是以表示海洋区域制图现象的一种地图。海图是船舶海上安全航行指南和必备的航海工具,其现势性是航行安全和正确、顺利地靠泊码头与完成装卸作业的基本保障。

1.2按需印刷的定义

按需印刷(on-demand printing,英文缩写POD),指按照用户的要求,依指定的地点和时间予以提供为目的,直接将所需资料的文件数据进行数码印刷、装订。它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个性化印刷要求的一种印刷解决方案。按需印刷是现代先进的数字化技术、通讯和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具有印刷即时性、数量可变性和内容个性化等特点。

1.3海图按需印刷的流程

海图生产部门在服务器端上载最新的所有海图出版数据;已授权的客户在服务器上下载所需海图出版数据,由客户端解密解压后驱动数码印刷机完成所需数量海图。已授权的客户配备的数码印刷机必须是大幅面彩色高速数码印刷机。

2.海图按需印刷的优势

2.1传统海图印刷的弊端

海图是一种更新速度非常快的出版物,因此海图更新一直是我国海图用户、生产部门和研究机构关注的重点和热点问题。海图是各类船舶航行的基本工具和法律依据,其现势性将直接关系到航行安全。

传统海图印刷采用平版胶印的方式,需要制版、胶印机印刷等环节。当印刷量少时,平均单张海图的印刷成本相对较高。传统模式是海图先印刷再出版,将产生两个方面的库存问题:一是必须对库存海图进行管理和维护,包括海图配送、销毁和作废等工作;二是在海图销售前,专业的技术人员必须根据改正通告将海图改正至最新,既影响图面整洁,还需耗费大量人力和时间,更可能出现改正错漏情况。这些正是造成海图生产效率低、成本高的主要原因。

2.2海图按需印刷的优势

按需印刷填补了传统胶印海图的不足,对海图出版全面进入数字化时代具有重要意义,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它与通讯技术、网络技术、数字印刷技术密切相关,具有其自身优势:

(1)按需印刷是在有了需求后再组织海图生产,一张起印,即需即印,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能源的节约性。尤其在多种不同海图、小印量时,成本大大降低,有效避免了海图印刷的盲目性。尤其对于再版周期长的海图,实行按需印刷,可以降低库存甚至达到零库存。

(2)按需印刷自动化程度高、人工劳动少,省去了传统的打样、制版、水墨平衡、印刷机准备等工序,缩短了印刷周期,提高了印刷速度,可实现即时印刷;且不存在成本分摊,它的第一张到无数张的单品耗材成本基本不变,可实现极少量的印刷。

(3)海图按需印刷对于实现异地销售也极为有利。它只需将可印刷的海图数据文件通过互联网传送到任何地方,在当地对海图进行印制销售,省去运输环节,从而减少运输邮寄等费用,避免了空间和资源占用以及运输过程中的能源消耗,真正实现高效快速。

(4)海图按需印刷带来了一种新理念。传统出版是先印刷再销售,通过按需印刷可以改为先销售后印刷,给海图出版注入了新的活力。

3.海图按需印刷的前景

3.1海图按需印刷的发展前景

与传统印刷模式相比,按需印刷所具备的种种优点,更使得其在海图出版方面前景一片光明。在未来的海图发行领域中,按需印刷将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1)按需印刷带来的出版新理念:先销售后印刷以及根据用户需要印刷。这些将对现在海图发行模式产生深远的影响。海图也是一种商品,大部分海图必须销售出去到达用户处发挥作用,解决了销售问题,就解决了海图的出版问题。

(2)按需印刷作为一门印刷出版新技术,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将作为海图传统出版的有利补充。

(3)按需印刷在海图的远距离销售上也将显示其突出的优点。最新的海图数据文件通过互联网就能传送到全世界的任何地方,在当地进行按需印刷,“即需即得”,省去了关税、运费、库存等费用,而且速度快、效率高。

(4)统一海图按需印刷所需的数字化格式,海图按需印刷将越来越普及。

3.2海图按需印刷发展的瓶颈

与传统印刷相比,按需印刷形成时间尚短,还处在摸索阶段,在目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会面临一些暂时的困难和问题。

3.2.1海图数据的安全可靠性

按需印刷通过网络平台提供服务,全部数据都存储在网络服务器上。而且整个工作流程都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有关,因此必然存在着安全方面的隐患。为了实现保密和版权保护,需要对海图电子文件进行加密传输和下载解密等安全措施。

3.2.2资金投入问题

是否能创造经济效益是海图供应网点选择按需印刷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海图供应网点为了实现按需印刷,必须在技术设备等方面投入很多资金。然而按需印刷的经济效益目前没有评估,资金投入也就成了发展的瓶颈之一。

3.2.3与按需出版结合的问题

海图按需印刷尚未与海图出版特别是按需出版形成科学有效的结合,目前的海图印刷和出版发行还存在一些制约按需印刷发展的因素。

3.2.4印刷质量问题

海图出版部门对所发行的海图是负法律责任的;数码印刷和胶印印刷原理不同,数码印刷的海图不如胶印清晰。海图供应网点必须对海图出版数据和按需印刷的海图的质量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由于能够实现海图多点打印输出,海图出版部门必须对海图的打印数量和销售情况严格记录,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

3.2.5出台相关法律的必要性

印刷图文技术篇(3)

伴随着电子书媒介与“无纸阅读”方式的盛行,基于纸质媒介的印刷书与纸本阅读方式本身则成为了一种传统的文化现象逐渐引起人们的研究兴趣。作为造纸术和印刷术发明国的我国,对于印刷史的研究一直在不温不火地进行着,其中,图书馆界的研究者和印刷界的研究者成为两大学术主力。

1图书馆学界的“印书史”研究

图书馆学家们关注书籍的印制与形成是自然发生的研究缘起。以曾经在北京图书馆工作多年的张秀民(已故)老先生和钱存训博士为代表的一些学养深厚的图书馆学者们,把对印书史的研究扩展到对印刷史的研究,分别著有传世的关于印刷史研究的代表作。正如钱先生所说:“现代印刷并非单指印书,除用纸张印刷的纸币、纸牌等以外,还包括在纺织品、金属、塑料、皮革、木版、玻璃、陶瓷等表面上的各种印刷。但是一般学者对印刷术的研究,主要对象是书籍,因为文字和图画的复印乃是人类文化交流和知识传播的一种重要媒体,在文明史上自有其特殊的意义和影响。”…所以,被誉为“文明之母”的印刷术的发展历史在图书馆界的研究者们看来,就是一部书籍图文的印刷史。

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初为中国印刷史研究的成长时期,这个时期的书史研究与教学开始兴盛,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的图书馆学系都开设了中国书史课程,书史内容中融合了印刷史(主要是印书史)的内容,所以可称之为以图书出版印刷史为主流的研究阶段。

1956年北京大学和武汉大学两校图书馆学系都给新招收的一年级本科生开设中国书史课,并编出了新的书史讲义,其中以北京大学刘国钧先生的《中国书史简编》影响最大。

武汉大学皮高品先生也于1956年推出《中国图书史讲义》油印本,书中提出按社会发展的五种形态对中国书史进行分期,故在材料和观点上都有所创新和突破。1964年修订增补后铅印,1986年又以《中国图书史纲》为题由吉林省图书馆学会出版发行。

专门研究印刷史的当数北京图书馆张秀民先生于1958年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及其影响》一书。作者在广泛收集古今中外有关印刷术的文献资料和实物例证的基础上,提出雕版印刷发明于唐初贞观年间之说,论述了印刷术对亚洲与非洲、欧洲的影响,编制了“世界印刷术发展年表”,“朝鲜金属活字史料”等。

张静庐先生(1898—1969)历时20年苦心收集、精心整理、辑注,推出了七部专题出版史料,全书共250万字,收录了自1862年京师同文馆创立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87年间出版事业的重要资料。

除上述有影响的学术著作和大型史料集之外,这一时期还出版了一批有关中国出版史的通俗性普及性读物,如刘国钧著的《可爱的中国书》(1952年)、《中国书的故事》(1955年)、《中国的印刷》(1960年)、《中国古代书籍史话》(1962年),陈国庆著《古书版本浅说》(1957年),阿英著《中国年画发展史略》(1954年)、《中国连环画史话》(1957年)等。

这个时期突出的特点是出版史、印刷史的研究互相交叉融合,由于研究者都来自图书馆界、出版界等文史领域,所以印刷史研究实际上是着眼于图书文献范围,书史、出版史、印刷史研究融为一体。

20世纪60年代中至70年代是我国印刷史研究的萧条时期。除刘国钧、张秀民等又编写出几本有关书史、印刷史的通俗小册子,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内部编印几本“中国书史”讲义外,几乎没有出版印刷史学术新著发表。尤其是1966年至1976年间大陆内地的出版印刷史研究基本陷入停滞状态。

就在内地处于停滞状态之时,港台及海外学者没有停止出版印刷史的研究工作,编辑出版了一批著作和论文集,这一时期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是美国芝加哥大学东亚语言文化系及图书馆学研究院的名誉教授、兼东亚图书馆馆长钱存训先生撰写的《中国古代书史》一书。该书原名《书于竹帛》(WtittenonBambooandSilk)英文本完成于1957年底,1962年由美国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

20世纪80年代为复苏壮大时期,五年内出版了三部以出版史、报刊史、印刷史为名的通史著作,各具特色,均有建树,标志着这一阶段的高起点,也预示出版印刷史研究经长期蓄积、准备,盛期将临。这一时期国内也是以出版史研究为主流,但海外的钱存训博士为印刷史研究做出了卓越贡献。钱存训的《纸和印刷》(PaperandPrinting)是英国学者李约瑟主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ScienceandCivilisationinChina)第五卷“化学及相关技术”(ChemistryandChemicalTechnolo-gy)的第一分册。该书出版后在海内外影响巨大。

1987年,北京大学和武汉大学在中国图书史研究上又迈出新的步伐,郑如斯、肖东发编著了成套的教材,即《中国书史》、《中国书史教学参考文选》、《中国书史教学指导书》由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这三本书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图书馆专业教材,故发行量较大,被多次印刷,广泛流传。

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的教授谢灼华主编的《中国图书和图书馆史》注意从广泛的文化领域去说明图书出版、编纂和图书馆发展轨迹及相互关系,分析中国图书对世界文明发展史的贡献,局部理顺典籍发展的线索。

1989年最突出的成果是上海人民出版社推出张秀民的又一鸿篇力作——64万言的《中国印刷史》。该书详细、全面、系统地论述了自唐初贞观年间印刷术发明后,迄清末1300余年的印刷事业的源流演进。不仅广泛吸收前人研究成果,更有许多新鲜资料和独到之处,被美国印刷史专家钱存训称为“划时代的作品”。

20世纪90年代为中国出版印刷史研究的丰收时期。研究的深入还表现在一些学术专著视野开阔,角度新颖,富有论辩性。如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教授曹之先生的《中国印刷术的起源》一书是中国出版印刷史专题研究的新成果,开拓了研究印刷术起源的新思路,其方法是通过对各种文化现象的多角度扫描,全方位、多学科地论证“唐明说”。

220世纪后期“大印刷观”的印刷史研究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印刷工业界的一些学者专家们在对印刷史文化积累与保护措施的关注、印刷史知识的教学普及方面也有新动向,如1982年6月、王仿子先生联名提出《关于建立印刷技术博物馆的建议》,经过各方面的长期努力,1993年底举行了中国印刷博物馆奠基典礼,1996年6月举行了隆重的中国印刷博物馆落成典礼。1985年9月,北京印刷学院首次开设《中国印刷史》课程,由张树栋、张耀昆合编教材《中国印刷史(讲义)》。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印刷科技界专家对印刷史研究领域的加入,倡导“大印刷观”、从科技史角度研究印刷史问题的观念逐渐彰显,成为与传统的图书出版印刷史研究的观念相并列的另一流派。

1976年后,、王仿子、范慕韩等先生倡导建立“中国印刷博物馆”。在鼓励学术研究之下,印刷史学研究成果迭出,先后出版了多种重要的印刷史书,1993—1999年举办了6次印刷史学术研讨会(北京5次,台北1次)、百余篇,出版5册论文集等。

1991年6月南开大学中国古代史专业隋唐史方向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中国印刷术的起源》,赵永东著,作者从雕版印刷术的定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物质条件、古代社会技术发明的一般机制和雕版印刷术发明的技术背景等方面全面探讨了雕版印刷术的起源问题。1998年4月中国科技大学科技史方向方晓阳的博士毕业论文《中国古代特技印刷工艺研究》,从印刷工艺角度研究了古代的特技印刷。

1999年出版的张树栋等印刷科技专家合著的《中华印刷通史》填补了印刷史上的大部分空白,赢得了业界同行专家的高度赞誉。如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的肖东发教授盛赞该书是用大印刷史观、横跨中华各民族、纵贯历史五千年,视野开阔、有史有论、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该书后来又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简明浓缩的版本。

以上约10年之间,印刷史学之研究成果远胜往昔。呈现如下突破:①由书史、印书史向印刷文化史转进;②由印刷文化史向印刷科技史转移;③由传统印刷史观向大印刷史观转移;④由争论“发明”年代向探讨“起源”时间转进;⑤由唐初向上延伸至隋代、南北朝、新石器时代;⑥由清末向下延伸至当代;⑦填补历史空白的《中国印刷近代史》及《中华印刷通史》问世;⑧中国印刷史由1300年往上延伸5000年,往下延伸百年。由雕刻凸版延伸到雕刻孔板、由汉民族延伸到各少数民族、由印纸延伸到印织物;⑨确认了与韩国的雕版纸上印刷品的发明先后之争,及多项模糊不清的史实结论。

3印刷史研究的认识观和方法论

如前所述,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出版印刷史研究的学者大都来自图书馆界、文化学术界,对印刷史的研究其实是关于印书史的研究。钱存训《纸与印刷》、《书于竹帛》,从书名就可显示图书馆界的学者将印刷史视为印书史。张秀民、曹之等先生的研究也关注的是印书史。研究者们在历史唯物论认识观与方法论指导下,注重实物考证与史料查证,这也是出版印刷史学领域通用的研究方法。90年代后,随着“大印刷观”的推行,研究界开始扩展史料考证范围,并进行了工艺史、专题史研究。

1993年在全国第一次印刷史研讨会上,郑如斯教授《书史研究与印刷史研究的联系与区别》一文辨析了两门独立学科的相互联系与区别。她认为,书史与印刷史是交叉学科,两者研究的内容都涉及到图书的印刷。当然,两者研究的角度和侧重点是不相同的:在书史研究中,图书是主体。对印刷的研究是第二位的。在印刷史研究中,印刷术本身的发展变化是主体,图书只是印刷品成果之一种,对图书的研究是第二位的,透过图书探索印刷技术发展的成就和水平。

印刷的起源,历来是中外学者研究的重点。诸多论断,大都根据文献上的记载加以解释。大部分意见分歧,只是由于对早期文献中镌刻或印刷的关键名词解释不同。研究的方法在突破了印书史的套路后,强调探讨“起源”。中国是世界上发明印刷术最早的国家,但无法确切知道中国的印刷术是何时由何人发明的。它是一种经验的长期累积,是一种源流的演进发展。从横的方向看,是相互重叠、综合应用的工艺。所以,探讨中国印刷史的源流演变,可将其看作一条光谱的谱带,李兴才先生更确切地比喻为一条调子丰富的连续调灰色尺,它可以概分为暗部、中间调、光部三大部分,但无法截然地明确分界。张树栋先生在《试论中国印刷史的历史分期问题》中,主张将中国印刷史分为四个时期:准备与发明时期;手工刷印的发展与繁荣时期(古代史);近代印刷术的传人与发展时期(近代史);现代印刷术的兴起时期(现代史)。

印刷史研究中观点的歧义,往往源自技术分析的差异。由流溯源,使得近年来的印刷史研究更加倾向于技术的分析。如周广学、宋青梅整体勾勒出活字印刷的技术演进过程及变化的原因,并首次对不同阶段泥活字印刷技术进行了类型分析;而杨玲通过对宋代雕版印刷的基本要素纸、墨与基本工艺的考察,结合文献与考古资料,揭示宋代雕版印刷业繁荣背后的物质技术原因。

在实证研究方面上,北京印刷学院尹铁虎先生对毕升泥活字的仿真复原研究,是近年来我国在印刷史实证研究方面的一次方法创新。

从大印刷史观研究中国印刷史,即从整体的、全面的、全程的、全方位的角度来研究。

1996年6月1日中国印刷博物馆落成典礼之时,召开了第二届中国印刷史学术研讨会。落实论文49篇。论题进一步深化、细化、方位更广阔。会上延续了对印刷史研究的历史观、方法论的探讨。自然地显现出图书馆界与印刷科技界专家学者们研究的着眼点差异。

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学院的曹之教授《关于印刷史研究的几个问题》探讨了印刷史研究的关于“印刷术”的概念问题。曹教授列举古今中外的例子说明,认为印刷术不是印染术,适宜采用约定俗成的“印字术”、“印书术”。钱博士也认为,一般学者对印刷术的研究,主要对象是书籍,因为文字和图画的复印乃是人类文化交流和知识传播的一种重要媒体,在文明史上自有其特殊的意义和影响。

关于印刷术的起源问题,曹先生认为其发明时限范围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不可能有千年之久。不能把印刷术的发明时间同应用时间混为一谈。印刷术就是印书术,但在研究印刷术起源的时候,就不能从研究印刷图书开始。

对于“大印刷史观”,曹先生认为要从造纸史、制墨史、制笔史、藏书史、目录学史、教育史、抄书史、书业贸易史、图书亡佚史、佛教史、石刻史、外交史、篆刻史、拓印史、文字演变史、印染史、货币史等多方研究,全面考察。印刷史研究是一个巨大的综合工程,需要由一支考古工作者、印刷工作者、文献工作者等组成的一支“大”的队伍,要努力改变各自为战,信息闭塞的研究现状。

印刷工艺界人士与图书馆界人士的认识观与方法论各有特点。海外与内地的观点也略有不同。范慕韩先生的“大印刷观”和李兴才、张树栋先生的“大印刷史观”大同小异。“以印刷为伍,着眼点自然是印刷”,“对中国印刷历史的研究,理应、也只有沿着印刷工艺技术的发生、发展这条主线,顺藤摸瓜,才能逐步接近历史的真实,再现中国印刷术的发展过程。”印刷工业出版社的黄浮云、张子谦在《用大印刷史观研究印刷史势在必行》一文中指出,“印刷虽是以新闻出版为中心的文化事业的组成部分,但从根本上讲,它是工艺技术,是工业,它的起源和发展,是沿着印刷工艺技术发展这条主线进行的。”

印刷工艺界人士认为,印刷术的导源和历程,织物印刷的起源,套印术的肇始和发展,近代印刷术的传人和发展,以及印刷设备、器材、科研、教育等一系列与印刷相关的领域的研究和考证,都是印刷史研究的内容和对象,一个全面、系统、全方位多视角的研究中国印刷史的局面将会展现在世人面前。

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图书馆学界“大印刷观”的重点是强调方法论体系的博大,印刷工业界“大印刷观”的重点是强调研究对象范围的扩大延展。

4印刷史研究的现状和未来态势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出现了“盛世修史”的繁荣气象,印刷史研究也得到新的发展。笔者曾在2005年通过对国家图书馆的文献资料检索,得知馆藏现有关于印刷史方面的各类图书资料近30种,其中部分在2000年以后出版的专著举例如下:①中国纸和印刷文化史/钱存训著,郑如斯编订.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②简明中华印刷通史/张树栋、庞多益、郑如斯著.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8;③插图本中国图书史/萧东发、杨虎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④近代西欧印刷媒介研究——从古腾堡到启蒙运动/项翔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⑤古代版印通论/李致忠著.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0.11;⑥中国版本文化丛书/任继愈主编.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12。

印刷图文技术篇(4)

1 引言

传统印刷有凸印、平印、凹印、丝印四大印刷,先是凸印一统天下,后来演变为以胶印为主导的情形。胶印固然可以提供良好的质量和较短的生产周期,但仍存在很多不令人满意的地方;而数字印刷具有个性化强、按需印刷交件快、使用劳动力少、占地面积小、节约资源等优势。由于在数字印刷工作流程中无需胶片,甚至无需印版、润版液及显影液,所以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在图文转移时溶剂的挥发,有效地降低了对环境的危害程度[1]。

数字印刷这一新技术自1995年在drupa展览会上展出后,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热潮,而我国的数字印刷近几年也有了快速的 发展 。

2 数字印刷的概念及工作原理

2.1 数字印刷的概念到目前为止,国际上还没有对数字印刷(digital printing)的标准定义,主要存在两个观点,一个是 计算 机行业的观点,另一个是印刷行业的观点。计算机行业把由数据输出到纸上的技术过程均称为数字印刷,不管它是黑白的还是彩色的。因此也把这种意义上的数字印刷机称为打印机(printer)。而印刷行业则把由数字信息代替传统的模拟信息,直接将数字图像信息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印刷技术叫做数字印刷。

数字印刷是用数字信息代替传统的模拟信息,直接将数字图像信息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印刷技术,它将各种原稿(文字、图像、 电子 文件、 网络 文件)输入到计算机中进行处理后,无需经过电分胶片输出、冲片、打样、晒ps版等工序和时间,而直接通过光纤网络传输到cmyk四色数字印刷机上印刷或直接进行分色制版的一种新型印刷工艺[2]。

2.2 数字印刷的工作原理数字印刷系统一般由图文合一的印前处理系统与数字印刷机或照排系统组成。数字印刷利用印前系统,将图文信息直接通过网络传输到数字印刷机上,印刷出彩色印品。操作人员根据用户的要求及其所提供的原稿输入计算机(印前处理系统);在计算机上进行图文数据的处理,对图像进行色彩、阶调、层次等有益的调整,进行能满足用户要求的创意、修改以及文字合成等,再将图文信息进行编辑排版,最终将理想的图案、文字编排成用户满意的内容和形式。这些数字化的信息最后经过rip栅格化处理,生成相应的单色像素数字信号,然后将这些数字信息输出到电子数据控制中心,这样就可以进行分色制版;也可以将数字信号传送到印刷机的激光器上进行调制,发出相应的单色激光对印版滚筒进行扫描。由感光材料制成的印版滚筒经感光后就能吸附油墨或墨粒,这样就可把图文信息转印到呈印物上,完成印刷[3]。

3 数字印刷的关键技术

3.1 静电成像数字印刷技术静电成像(electro-photographic)又称电子照相技术,其基本原理是用激光扫描的方法在光导体上形成静电潜影,再利用带电色粉与静电潜影之间的库仑作用力实现潜影的可视化,最后将色粉影像转移到承印物上完成印刷,将小颗粒的粉末附着固定在纸上成像。打印的程序各厂牌虽有不同,原理则大同小异。通常是将打印的资料转换成小点之后,以激光把小点扫描到一个旋转的滚筒上(滚筒用对光高度敏感的材料制成,并带有正静电荷,被激光扫描到的部位则转为负静电荷);当滚筒转到粉末槽的旁边,粉末带正静电荷,所以立即附着在激光扫描的部位,即是要打印的影像;这时一张带负静电荷的纸在滚筒下方出现,所带电极强度较激光扫描到滚筒上的略大一些,于是滚筒上的粉末就被吸到纸上,加热固定之后,打印就完成。这一流程单色走一次,彩色要走4次(cmyk四色粉末各走一个滚筒)。成像的粉末非常细小,通常是固体粉状[4]。

3.2 喷墨成像数字印刷技术喷墨打印则采用不同技术,以小滴的墨水滴到纸上,组合成像,墨滴非常小。滴墨的位置靠喷墨头准确的精细移动,用多个不同彩色的墨水匣,可以打印出完全色彩的影像。一般要求油墨中的溶剂、水能够快速渗透进入承印物,以保证足够的干燥速度;油墨中的呈色剂能够尽可能固着在承印物的表面,以保证足够高的印刷密度和分辨率。因此,所使用的油墨必须与承印物匹配,才能保证良好的印刷质量。

按照喷墨的形式把喷墨成像分为连续喷墨和按需(脉冲)喷墨[5]。连续喷墨所喷出的墨流是连续不间断的,在压力的作用下通过细小的喷嘴,在高速下分散成细小的墨滴。当每一滴墨滴离开喷嘴的时候被充以静电荷,通过改变电场的有或无来实现在承印物上的印刷。按需喷墨也叫脉冲给墨,它是将计算机里的图文信息转化成脉冲的电信号,然后由这些电信号来控制喷墨头的闭合,即实现承印物上的图文区或是空白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喷墨技术要属压电陶瓷技术。

3.3 磁成像数字印刷技术磁记录成像技术与磁带的记录技术采用的是相同的记录原理,即依靠磁性材料的磁子在外磁场的作用下定向排列,形成磁性潜影;然后再利用磁性色粉与磁性潜影之间的磁场力的相互作用,完成潜影的可视化;最后将磁性色粉转移到承印物上[6]。

磁性色粉采用的磁性材料主要是氧化铁,这种材料本身具有很深的颜色,因此,这种方法一般只适合制作黑白影像,不容易实现彩色影像。

4 数字印刷的应用

数字印刷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商业印刷、情报印刷、包装印刷、报纸印刷、卡片印刷、制罐印刷、短版印刷、按需印刷等。由于数字印刷的特点,它已经在印刷业占据越来越多的份额,尤其在欧美市场,已经形成与传统印刷并驾齐驱的态势。

5 结束语

数字印刷技术以其不同于传统印刷技术的方式,越来越趋于成熟并引起广大关注。同时由于数字印刷开发的是以一个新的概念来开发的市场,与传统印刷业务也有本质的区别,所以随着我国印刷业务朝向短版、快速、个性化 发展 的领域进军,数字印刷将凭借其巨大的市场潜力,在我国得到飞速的发展。

参考 文献

[1]杨净.数字印刷及应用[m].北京:化学 工业 出版社,2005

[2]贝内特.数字印刷和可变数据印刷[m].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2008

[3]时永青.数字印刷及其与传统印刷之比较[j].印刷杂志,2004(2)

印刷图文技术篇(5)

 

1 引言 

 

传统印刷有凸印、平印、凹印、丝印四大印刷,先是凸印一统天下,后来演变为以胶印为主导的情形。胶印固然可以提供良好的质量和较短的生产周期,但仍存在很多不令人满意的地方;而数字印刷具有个性化强、按需印刷交件快、使用劳动力少、占地面积小、节约资源等优势。由于在数字印刷工作流程中无需胶片,甚至无需印版、润版液及显影液,所以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在图文转移时溶剂的挥发,有效地降低了对环境的危害程度[1]。 

数字印刷这一新技术自1995年在drupa展览会上展出后,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热潮,而我国的数字印刷近几年也有了快速的 发展 。 

 

2 数字印刷的概念及工作原理 

 

2.1 数字印刷的概念到目前为止,国际上还没有对数字印刷(digital printing)的标准定义,主要存在两个观点,一个是 计算 机行业的观点,另一个是印刷行业的观点。计算机行业把由数据输出到纸上的技术过程均称为数字印刷,不管它是黑白的还是彩色的。因此也把这种意义上的数字印刷机称为打印机(printer)。而印刷行业则把由数字信息代替传统的模拟信息,直接将数字图像信息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印刷技术叫做数字印刷。 

数字印刷是用数字信息代替传统的模拟信息,直接将数字图像信息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印刷技术,它将各种原稿(文字、图像、 电子 文件、 网络 文件)输入到计算机中进行处理后,无需经过电分胶片输出、冲片、打样、晒ps版等工序和时间,而直接通过光纤网络传输到cmyk四色数字印刷机上印刷或直接进行分色制版的一种新型印刷工艺[2]。 

2.2 数字印刷的工作原理数字印刷系统一般由图文合一的印前处理系统与数字印刷机或照排系统组成。数字印刷利用印前系统,将图文信息直接通过网络传输到数字印刷机上,印刷出彩色印品。操作人员根据用户的要求及其所提供的原稿输入计算机(印前处理系统);在计算机上进行图文数据的处理,对图像进行色彩、阶调、层次等有益的调整,进行能满足用户要求的创意、修改以及文字合成等,再将图文信息进行编辑排版,最终将理想的图案、文字编排成用户满意的内容和形式。这些数字化的信息最后经过rip栅格化处理,生成相应的单色像素数字信号,然后将这些数字信息输出到电子数据控制中心,这样就可以进行分色制版;也可以将数字信号传送到印刷机的激光器上进行调制,发出相应的单色激光对印版滚筒进行扫描。由感光材料制成的印版滚筒经感光后就能吸附油墨或墨粒,这样就可把图文信息转印到呈印物上,完成印刷[3]。

3 数字印刷的关键技术 

 

3.1 静电成像数字印刷技术静电成像(electro-photographic)又称电子照相技术,其基本原理是用激光扫描的方法在光导体上形成静电潜影,再利用带电色粉与静电潜影之间的库仑作用力实现潜影的可视化,最后将色粉影像转移到承印物上完成印刷,将小颗粒的粉末附着固定在纸上成像。打印的程序各厂牌虽有不同,原理则大同小异。通常是将打印的资料转换成小点之后,以激光把小点扫描到一个旋转的滚筒上(滚筒用对光高度敏感的材料制成,并带有正静电荷,被激光扫描到的部位则转为负静电荷);当滚筒转到粉末槽的旁边,粉末带正静电荷,所以立即附着在激光扫描的部位,即是要打印的影像;这时一张带负静电荷的纸在滚筒下方出现,所带电极强度较激光扫描到滚筒上的略大一些,于是滚筒上的粉末就被吸到纸上,加热固定之后,打印就完成。这一流程单色走一次,彩色要走4次(cmyk四色粉末各走一个滚筒)。成像的粉末非常细小,通常是固体粉状[4]。 

3.2 喷墨成像数字印刷技术喷墨打印则采用不同技术,以小滴的墨水滴到纸上,组合成像,墨滴非常小。滴墨的位置靠喷墨头准确的精细移动,用多个不同彩色的墨水匣,可以打印出完全色彩的影像。一般要求油墨中的溶剂、水能够快速渗透进入承印物,以保证足够的干燥速度;油墨中的呈色剂能够尽可能固着在承印物的表面,以保证足够高的印刷密度和分辨率。因此,所使用的油墨必须与承印物匹配,才能保证良好的印刷质量。 

按照喷墨的形式把喷墨成像分为连续喷墨和按需(脉冲)喷墨[5]。连续喷墨所喷出的墨流是连续不间断的,在压力的作用下通过细小的喷嘴,在高速下分散成细小的墨滴。当每一滴墨滴离开喷嘴的时候被充以静电荷,通过改变电场的有或无来实现在承印物上的印刷。按需喷墨也叫脉冲给墨,它是将计算机里的图文信息转化成脉冲的电信号,然后由这些电信号来控制喷墨头的闭合,即实现承印物上的图文区或是空白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喷墨技术要属压电陶瓷技术。 

3.3 磁成像数字印刷技术磁记录成像技术与磁带的记录技术采用的是相同的记录原理,即依靠磁性材料的磁子在外磁场的作用下定向排列,形成磁性潜影;然后再利用磁性色粉与磁性潜影之间的磁场力的相互作用,完成潜影的可视化;最后将磁性色粉转移到承印物上[6]。 

磁性色粉采用的磁性材料主要是氧化铁,这种材料本身具有很深的颜色,因此,这种方法一般只适合制作黑白影像,不容易实现彩色影像。 

 

4 数字印刷的应用 

 

数字印刷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商业印刷、情报印刷、包装印刷、报纸印刷、卡片印刷、制罐印刷、短版印刷、按需印刷等。由于数字印刷的特点,它已经在印刷业占据越来越多的份额,尤其在欧美市场,已经形成与传统印刷并驾齐驱的态势。 

 

5 结束语 

 

数字印刷技术以其不同于传统印刷技术的方式,越来越趋于成熟并引起广大关注。同时由于数字印刷开发的是以一个新的概念来开发的市场,与传统印刷业务也有本质的区别,所以随着我国印刷业务朝向短版、快速、个性化 发展 的领域进军,数字印刷将凭借其巨大的市场潜力,在我国得到飞速的发展。 

 

参考 文献  

[1]杨净.数字印刷及应用[m].北京:化学 工业 出版社,2005 

[2]贝内特.数字印刷和可变数据印刷[m].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2008 

[3]时永青.数字印刷及其与传统印刷之比较[j].印刷杂志,2004(2) 

印刷图文技术篇(6)

1引言

传统印刷有凸印、平印、凹印、丝印四大印刷,先是凸印一统天下,后来演变为以胶印为主导的情形。胶印固然可以提供良好的质量和较短的生产周期,但仍存在很多不令人满意的地方;而数字印刷具有个性化强、按需印刷交件快、使用劳动力少、占地面积小、节约资源等优势。由于在数字印刷工作流程中无需胶片,甚至无需印版、润版液及显影液,所以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在图文转移时溶剂的挥发,有效地降低了对环境的危害程度[1]。

数字印刷这一新技术自1995年在DRUPA展览会上展出后,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热潮,而我国的数字印刷近几年也有了快速的发展。

2数字印刷的概念及工作原理

2.1数字印刷的概念到目前为止,国际上还没有对数字印刷(DigitalPrinting)的标准定义,主要存在两个观点,一个是计算机行业的观点,另一个是印刷行业的观点。计算机行业把由数据输出到纸上的技术过程均称为数字印刷,不管它是黑白的还是彩色的。因此也把这种意义上的数字印刷机称为打印机(Printer)。而印刷行业则把由数字信息代替传统的模拟信息,直接将数字图像信息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印刷技术叫做数字印刷。

数字印刷是用数字信息代替传统的模拟信息,直接将数字图像信息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印刷技术,它将各种原稿(文字、图像、电子文件、网络文件)输入到计算机中进行处理后,无需经过电分胶片输出、冲片、打样、晒PS版等工序和时间,而直接通过光纤网络传输到CMYK四色数字印刷机上印刷或直接进行分色制版的一种新型印刷工艺[2]。

2.2数字印刷的工作原理数字印刷系统一般由图文合一的印前处理系统与数字印刷机或照排系统组成。数字印刷利用印前系统,将图文信息直接通过网络传输到数字印刷机上,印刷出彩色印品。操作人员根据用户的要求及其所提供的原稿输入计算机(印前处理系统);在计算机上进行图文数据的处理,对图像进行色彩、阶调、层次等有益的调整,进行能满足用户要求的创意、修改以及文字合成等,再将图文信息进行编辑排版,最终将理想的图案、文字编排成用户满意的内容和形式。这些数字化的信息最后经过RIP栅格化处理,生成相应的单色像素数字信号,然后将这些数字信息输出到电子数据控制中心,这样就可以进行分色制版;也可以将数字信号传送到印刷机的激光器上进行调制,发出相应的单色激光对印版滚筒进行扫描。由感光材料制成的印版滚筒经感光后就能吸附油墨或墨粒,这样就可把图文信息转印到呈印物上,完成印刷[3]。

3数字印刷的关键技术

3.1静电成像数字印刷技术静电成像(Electro-photographic)又称电子照相技术,其基本原理是用激光扫描的方法在光导体上形成静电潜影,再利用带电色粉与静电潜影之间的库仑作用力实现潜影的可视化,最后将色粉影像转移到承印物上完成印刷,将小颗粒的粉末附着固定在纸上成像。打印的程序各厂牌虽有不同,原理则大同小异。通常是将打印的资料转换成小点之后,以激光把小点扫描到一个旋转的滚筒上(滚筒用对光高度敏感的材料制成,并带有正静电荷,被激光扫描到的部位则转为负静电荷);当滚筒转到粉末槽的旁边,粉末带正静电荷,所以立即附着在激光扫描的部位,即是要打印的影像;这时一张带负静电荷的纸在滚筒下方出现,所带电极强度较激光扫描到滚筒上的略大一些,于是滚筒上的粉末就被吸到纸上,加热固定之后,打印就完成。这一流程单色走一次,彩色要走4次(CMYK四色粉末各走一个滚筒)。成像的粉末非常细小,通常是固体粉状[4]。

3.2喷墨成像数字印刷技术喷墨打印则采用不同技术,以小滴的墨水滴到纸上,组合成像,墨滴非常小。滴墨的位置靠喷墨头准确的精细移动,用多个不同彩色的墨水匣,可以打印出完全色彩的影像。一般要求油墨中的溶剂、水能够快速渗透进入承印物,以保证足够的干燥速度;油墨中的呈色剂能够尽可能固着在承印物的表面,以保证足够高的印刷密度和分辨率。因此,所使用的油墨必须与承印物匹配,才能保证良好的印刷质量。

按照喷墨的形式把喷墨成像分为连续喷墨和按需(脉冲)喷墨[5]。连续喷墨所喷出的墨流是连续不间断的,在压力的作用下通过细小的喷嘴,在高速下分散成细小的墨滴。当每一滴墨滴离开喷嘴的时候被充以静电荷,通过改变电场的有或无来实现在承印物上的印刷。按需喷墨也叫脉冲给墨,它是将计算机里的图文信息转化成脉冲的电信号,然后由这些电信号来控制喷墨头的闭合,即实现承印物上的图文区或是空白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喷墨技术要属压电陶瓷技术。

3.3磁成像数字印刷技术磁记录成像技术与磁带的记录技术采用的是相同的记录原理,即依靠磁性材料的磁子在外磁场的作用下定向排列,形成磁性潜影;然后再利用磁性色粉与磁性潜影之间的磁场力的相互作用,完成潜影的可视化;最后将磁性色粉转移到承印物上[6]。磁性色粉采用的磁性材料主要是氧化铁,这种材料本身具有很深的颜色,因此,这种方法一般只适合制作黑白影像,不容易实现彩色影像。

4数字印刷的应用

数字印刷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商业印刷、情报印刷、包装印刷、报纸印刷、卡片印刷、制罐印刷、短版印刷、按需印刷等。由于数字印刷的特点,它已经在印刷业占据越来越多的份额,尤其在欧美市场,已经形成与传统印刷并驾齐驱的态势。

5结束语

数字印刷技术以其不同于传统印刷技术的方式,越来越趋于成熟并引起广大关注。同时由于数字印刷开发的是以一个新的概念来开发的市场,与传统印刷业务也有本质的区别,所以随着我国印刷业务朝向短版、快速、个性化发展的领域进军,数字印刷将凭借其巨大的市场潜力,在我国得到飞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净.数字印刷及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贝内特.数字印刷和可变数据印刷[M].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2008

[3]时永青.数字印刷及其与传统印刷之比较[J].印刷杂志,2004(2)

印刷图文技术篇(7)

数字印刷,是20世纪90年展起来的一种高科技印刷技术,广泛应用包装、商业等领域,是未来印刷产业发展的趋势。作为一个智力、技术密集,促进科研和生产结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综合性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将在产业调研基础上,重点发展数字印刷产业的高科技项目,促进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一、数字印刷产业发展现状研究

1.数字印刷产业概述

所谓数字印刷,是指将数字化的图文信息直接记录到承印材料上进行印刷,是一种输入的是图文信息数字流,输出的也是图文信息数字流的印刷技术。

数字印刷主要用于包装领域、标签领域、商业领域、按需可变数据/交易账单以及装饰、装修、防伪等特殊领域,已形成从内容制作、印刷到印品分发的全过程,包括了各种特殊装订、数据库管理、可变数据应用、创意活动支持、电子邮件营销、特殊承印物质开发、特殊应用开发等完全客户解决方案的实行,如:Xerox、Canon、Scitex、海德堡、曼罗兰等公司都陆续推出了各种类型的数字印刷产品,其技术已发展成熟。

目前,国内外数字印刷企业主要采用连锁经营与独立经营两种模式。除了众多独立经营的快印企业外,Kinko’s, Sirapeedy,时浪等国外著名品牌均已在国内开店,而国内一些数字印刷企业,如:恒晟图文、上海同昆、上海电脑打印公司、千面图文等都在不同的城市开设了多家快印连锁店。2004年7月,北大方正启动方正印捷数字印刷连锁体系,目前此项业务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发展势头良好。

2.数字印刷产业发展特点

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我国印刷市场已发生了潜在的变化,主要表现如下:

(1)在图书印刷市场,图书的品种越来越多,印数越来越少,书店销售速度加快,而要求图书印制周期越来越短。据有关方面统计,我国短版印刷将占书刊印刷的60%。数字印刷能适合这种快速、短版、按需印刷市场的要求。

(2)在办公业务印刷市场,机关、公司日常办公业务用的印刷品品种不断增加,印数少而要求印刷速度快。如简报资料、提案图表、可行性报告、快讯、通知、招投标书、评估报告、年报等等。数字印刷的业务量很大。

(3)在商业印刷市场,随着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开始发生变化,商业印刷比重上升,个性化、可变信息印刷在逐年增加。宾馆饭店简介、菜单、按个人喜好设计制作的个性化名片、结婚请帖、个人挂历、台历、贺卡、毕业纪念册、家庭画册、结婚画册、设计作品集等等都使个性化按需印刷市场越来越大。

而对上述个性化、可变信息印刷的崭新市场,传统胶印已无能为力,唯有数字印刷,才能满足这种日益发展的市场需要。

3.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数字印刷的发展仍很缓慢,部分企业经营状况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问题:

(1)数字印刷机价格昂贵。我国近年引进的Indigo、Agfa等公司产品售价高达数十万美元,使大多数企业无力投资。

(2)企业对我国按需印刷市场心存疑虑,对购买昂贵的设备,能否收回投资,提出怀疑。

(3)数字印刷产品生产价格较高。据了解北京某公司引进国外公司的数字印刷机,A3单面印刷,每张印刷费达6元,一张起印,收起印费120元。在广大消费者经济收入尚不太高的情况下,市场一些质低、廉价的印品仍为他们所欢迎。

(4)个性化印刷市场尚无力宣传,使老百姓不了解和接受。这是影响我国数字印刷发展的主要原因。

二、数字印刷产业发展趋势研究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数字印刷产业链的细化,新市场的开发创造了大量商机和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日益发展的市场需求,数字印刷将成为未来印刷产业发展的趋势。

(1)数字印刷在按需印刷市场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尤其是在当前互联网覆盖面不断扩大的情况下,网络印刷将会得到飞速发展,数字印刷所形成的按需印刷市场将成为诱人的产业;

(2)工业化数字印刷设备主要针对高端的客户群体、高档的质量要求、高数量的可变客户群体、高创造性的从业人员、高差异化的市场定位以及高特色化的生产领域。立足高端和差异化的高特色市场定位为印刷企业提高盈利开辟了新的途径,为数字印刷的发展创造了广阔的前景。

(3)增值服务将成为印刷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随着印刷企业由加工型向服务型企业转变,国内外的数字印刷者都已意识到印后加工的重要性。印后加工不仅是数字印刷走向商业市场应用的关键而且是数字印刷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因此,数字印刷企业不仅要精心选择数字印刷设备,也要重视选址印后加工设备及其增值业务的类型。

三、高新区发展数字印刷产业的切入点

高新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是指我国在一些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建立的发展高新技术的产业开发区。

按照《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2008版)》,目前国家重点支持八个领域的高新技术领域:电子信息技术、生物与新医药技术、航空航天技术、新材料技术、高技术服务业、新能源及节能技术、资源与环境技术、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这其中,印刷应用软件、印刷线路板生产、先进制造印刷技术等都是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高新技术。

基于上述研究,高新区适于引进数字印刷设备制造与销售项目、数字印刷服务项目与数字印刷增值服务外包项目。其中,

1.数字印刷设备制造、销售项目

数字印刷设备制造领域,主要包括彩色复印机/打印机控制装置、单色系统控制装置、控制高速可变数据彩色系统等。目前全球的数字印刷设备制造商主要有:Xeikon、海德堡、IBM、HP、奥西、施乐、Delphax、Nipson等,国内的主要有方正、奥西中国等。

数字印刷设备销售面对的客户主要有:数字印刷服务公司、广告公司、传媒公司、政府机关、国有企业、外企、装修装饰公司等。

2.数字印刷服务项目

数字印刷服务行业受众客户广泛,需要数字印刷、个性化、可变服务的各行业客户。此类公司发展前景良好。购买数字印刷设备与系统,承接数字印刷业务,提供数字印刷全面的客户解决方案。本领域项目满足高新区发展要求,且能够园区企业,如动漫游戏、软件销售公司等在包装、封装、制作、印刷上的需求,利于带动园区动漫产业的发展。

3.数字印刷增值服务外包项目

数字印刷增值服务外包领域,主要包括印后加工、广告策划宣传、直邮(各个行业――如服装、银行、金融保险、食品、电子商务等等)、数据库管理、内容管理、E-mail发送、快递邮寄等,就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本领域项目满足高新区发展要求,类似于服务外包类企业(业务流程外包、后台支持),属于现代服务业范畴。

参考文献:

[1]赵 伟:《数字印刷企业状况分析》[J].印刷工业,2009,9:57-59

印刷图文技术篇(8)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力发展节约型产业、实现经济结构转型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新任务,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包装行业发展提供了发展思路,同时基于“互联网+”行动的实施印刷由过去的粗狂型发展模式转化为个性化、精品化的方向。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印刷业的总产值仍然很低。基于社会对印刷行业的新要求,要求印刷技术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以此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1印刷的概述

印刷(Printing,Graphic Arts,Graphic Communications)是把文字、图画、照片等原稿经制版、施墨、加压等工序,使油墨转移到纸张、织品、皮革等材料表面上,批量复制原稿内容的技术。简单意义上说,印刷是使用印版或其他方式将原稿上的图文信息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工艺技术,也可以理解为使用模拟或数字的图像载体将呈色剂/色料(如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复制过程。

印刷技术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其代表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现存最早文献和最早的中国雕版印刷实物是在公元600年,即唐朝初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印刷技术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比较广泛,可以说各行各业都离不开印刷,总体来看印刷技术主要包括:平版印刷、凸版印刷(含柔版工艺)、凹版印刷、丝网印刷和数字印刷并存的结局。一般来说胶印工艺在我国印刷历史中的时间比较长,而且其因制作成本低廉,而受到实践的广泛应用,但是其具有高耗能的缺点,不利于我国当前大力发展节约型资源的经济发展要求。柔性印刷则兼具了许多印刷工艺的优点,柔性印刷在印刷的时候具有印刷压力小,印迹清晰的特点,尤其是印刷对象的广泛性,其不仅能够适应高质量的纸板,而且还适应于质量低劣的纸板,但是其版材比较贵,因此制造成本相对比较高,尤其是不适合小批量的生产;凹印工艺具有很强的印刷层次感,因此在印刷的过程中印刷墨色很容易干,因此凹印工艺适用于家居装饰产品,比如适用于实地印刷等等,基于该印刷技术不易产生印刷色差,因此其适合与大宗的印刷产品;丝印工艺顾名思义其印版是丝网结构的,通过刮刀的作用使液体的油墨透过网版图文版面的网孔后,渗透而移印在产品上,从而形成印刷的图文,其最大特点就是印刷墨层厚实,适合于印刷大面积的实地或线条版面的产品,但是,其产品复制的精度不如胶印、凹印或柔印工艺。凹印是印版耐印率最高的一种印刷工艺,其印刷速度也较快,产品复制的精度比较高;数码印刷是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产物,是当前印刷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数码印刷能够满足个性化印刷业务的需求,其主要是通过计算机将印刷产品直接印刷到各种制材中,数码印刷技术的应用对于传统印刷技术是一种突破,改变了传统印刷的落后工艺,满足了“互联网+”行动实施的要求。尤其是云技术的发展,带动了“云”印刷技术的发展,可以说大量的个性化印刷需求推动了云印刷技术的应用。与传统印刷方式相比,云印刷能够实现个性化定制、随时下单、快速交货,由于采用网络技术从而优化生产环节,降低了生产成本,可以有效的为客户节省纸张成本。

2印刷技术的发展现状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印刷技术得到创新性的发展,从2006年~2011年全球前12大印刷市场的图表来看,中国已经取代德国和英国成为第三大印刷市场。但是随着技术创新变革的发展,我国印刷技术的发展所取得成绩相比国外先进国家而言还有很大的差距:

2.1我国印刷技术取得的成绩

印刷业在我国的历史发展比较长,因此我国印刷技术相对比较成熟,我国的印刷技术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首先是我国数字印刷技术越来越完善。数字印刷实际上就是通过电脑通过打印装置,直接进行在线印刷的一种新兴印刷工艺,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数字印刷已经由简单的彩色打印机,向数字专用印刷机方向发展,印刷材料也由专用的打印纸向包装印刷材料方向转变,印刷幅面由传统的小规格向大幅面方向发展,从而较好地避免了打样与印刷不同工艺之间存在的误差,使包装印刷工艺水平也得到较好的提高。比如现在应用比较广泛的3D印刷技术(见图1);其次印刷设备的性能越来越完善。以半自动化和自动化的设备为例我们在2009年开发出数字压痕机,在接下来的两年中其在国内市场合计销售不超过10台,而2011年销售已超过50台,且之后销售量每年都在以翻番的速度快速提升;最后印刷技术一体化技术应用。D ICO w eb 机上制版商用轮转机特色: 无需印版一次影像成像便可不断重复印刷:模块化设计,可以多元化组合: 简单更换滚筒套和滚筒. 便能印刷一系列不同形式的尺寸和产品. 优点: 操作概念简单,只须很少人手. 综合式的数字印前流程。

图1:3D立体打印

图2:轮转印刷机

2.2我国印刷技术所存在的缺陷

(1)我国印刷技术没有实现绿色化。以凹版印刷为例,凹版印刷占包装印刷主导地位,因其承印材料范围广、印品质量高、高技术含量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烟、酒等行业的包装印刷,并与多项特种工艺相组合而被广泛应用于防伪商标、钞票、邮票等有价证券的印刷,产品与老百姓的生活密不可分,凹印呈现出较强的生命力。但凹版印刷的VOCs的排放严重污染着环境,需要从源头的印刷油墨及胶粘剂水性化、版材的生产制造、印刷生产中的过程控制、凹印设备改造、末端治理中回收装置一体化等方面提出技术问题并积极提出解决方案。

(2)产品性能结构不合理。纵观我国印刷设备的整体现状,目前存在高端设备缺乏、低端设备过剩的问题,这种局面只能会造成印刷行业出现结果不合理的现象,严重影响印刷行业的健康发展。

(3)混合印刷技术应用水平不高。混合印刷技术是未来印刷技术发展的趋势之一,国外先进国家的混合印刷技术已经非常的成熟,但是我国的混合印刷技术还不成熟,尤其是缺乏一个完整的印刷数字生产链。另外我国相关方面的人才也不足,人才不足直接会导致印刷企业发展受到较大的影响。但是当前的高职院校所培养的人才也无法满足此类需要。因此需要国家、高职院校以及企业共同建立共享机制,满足这方面人才的要求。

3我国印刷技术的发展趋势

基于我国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印刷包装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要求,结合当前国内外印刷技术的发展现状,我国印刷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呈现出以下趋势:

3.1高度自动化

自动化是融合“互联网+”战略的具体体现,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很多新型的印刷设备已经具备了技术的自动化处理,比如电脑自动技术控制、无轴技术以及光纤传导技术等等。传统的印刷企业车间由于印刷纸张原理材质的问题导致在印刷的时候因为受到环境潮湿的因素而导致印刷工作受到影响,因此印刷厂房除湿机的应用则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实现了对厂房温度的自动控制,当厂房内的湿度以及温度超过预定的温度之后,该设备就会自动停机,同样当实际湿度低于预定的设备之后,该设备就会自动开机,实现了对印刷流程的自动控制。由于该设备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印刷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2联动化

印刷技术的高端技术带动了印刷设备工作流程的联动化,联动化主要是以模块化、流水化的运行模式进行。尤其是数码技术的发展带动了印刷技术的联动化,实现了印前、印刷、印后各个环节的综合,比如为解决数码印刷后期的连接工作需要,MBO digital 所有规格的印后模块均可以流畅地直接整合到同一个生产流程中,可直接同数码印刷设备连线生产或者连接一个开卷单元离线生产,产品更加符合客户的实际需求,可为客户提供创新高效的完美解决方案。

3.3智能化

智能化是印刷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也是现代数码技术发展的主要象征,智能化是基于互联网技术发展而产生的,其打破了传统的以手工运行为主的模式,实现了无需制版就可以印刷的工作需要。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我国印刷智能化技术发展的劣势,即食品智能包装有待开发,其结果直接会影响到食品的安全。

3.4绿色环保

坚持绿色发展。绿色环保是“十三五”期间印刷业的工作重点之一。我们要努力达到国家倡导的生产过程的绿色认证标准,在促进印刷业节能降耗,发展绿色环保经济上下功夫。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全面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大力发展废气、废水和印刷固体废弃物的循环综合利用。印刷技术的绿色环保发展趋势主要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印刷设计方面呈现环保理念,很多印刷企业在设计时强化外在的东西,而忽视了环保的理念,结果导致出现过度污染,为此当前的印刷设计体现了环保的理念,在设计创意的时候呈现了以满足客户需求、降低环境污染的特点;二是体现在印刷过程中,我们知道传统的因素过程容易产生各种形式的废液,这些废液对环境的污染是巨大的,因此基于环保任务的要求,绿色技术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是加大对废液的回收力度,另一方面是提高加强技术创新,积极采取先进的辅料,生产出较为先进的油墨,实现油墨结构的环保化。

结语

随着我国“互联网+”行动的实施,印刷技术通过与互联网技术的结合,促进了印刷技术的快速发展,因此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构建节能型产业的背景下,如何实现印刷技术与现代技术的结合,借助我国现有传统印刷基础条件,实现更合理的数字印刷体系的构建,为企业创造出更大的利益,是我们必须要关注也必须要解决的课题。这就要求每一个从业者贡献自己的精力,致力于更高效、品质更高的印刷技术研发中去,真正让我国成为印刷强国。

参考文献

[1]邓桂芳.聚焦包装印刷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和新商机[J].印刷质量与标准化,2014,11期.

[2]薛金萍.苍南软包装行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专访苍南县印刷包装行业协会秘书长陈后强先生[J].今日印刷,2014,06期.

印刷图文技术篇(9)

中图分类号:TS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3-0230-01

1 引言

如今,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对吃这个问题越来越讲究。不止讲究食物的营养搭配,还讲究吃的艺术。告别过去的大盘粗碗,换成了一件件精美的瓷器,光彩夺目,跃然桌上。这些精美的花纹,栩栩如生,让人爱不释手。实现这种装饰效果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技术,称为陶瓷印刷技术。

我国是陶瓷技术与陶瓷艺术的发源地,印刷技术应用于陶瓷领域,极大的提高了陶瓷装饰的效率与质量。传统的陶瓷印刷技术,长期以来一直使用的方法是吹喷、手绘,橡皮印,以及贴花纸转印。随着陶瓷印刷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也推动了现代陶瓷技术的发展。随着建陶工业在我国的兴盛,陶瓷印刷技术主要经历了三次历史变革。第一次是陶瓷贴花印刷技术,第二次是辊筒印刷技术,第三次是喷墨印刷技术。而喷墨印刷,是完全不同于以往的非接触印刷方式,为陶瓷印刷带来了勃勃生机。这些技术的应用,不止用在日用陶瓷制品上,也广泛应用于建筑陶瓷制品上。

2 不同印刷方式简介和特点

2.1 陶瓷贴花印刷

陶瓷贴花纸印刷,俗称特转移印花,是一种基于普通印刷技术的特殊印刷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应用传统的印刷技术(主要是平印和丝印),把需要的图文信息印制在特殊的纸张载体上,再利用热转移的技术把图文信息转移到陶瓷上。这种方法效率高、成本低,能达到很强的艺术感染力,目前,该技术的发展已经很成熟。

陶瓷装饰主要分为釉上彩和釉下彩。釉是瓷坯表面的一层很薄的覆盖层,主要有软质釉、硬质釉和珐琅釉,能改善陶瓷制品的使用性能,提高其艺术价值。在瓷器上釉之后进行图文装饰的称为釉上彩,上釉前进行图文装饰的称为釉下彩,对应工艺成为釉上贴花纸工艺和釉下贴花纸工艺。应用于花纸印刷的油墨,是用特殊的陶瓷颜料和不同粘结料轧制而成的陶瓷油墨,这些成分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和温度下在承印物上固化,具有色泽鲜艳,经久耐用,耐高温的特点。

常用的花纸有青花、釉下五彩、釉里红、釉上专色、釉上四色、粉彩等花纸,从目前陶瓷花纸发展的态势来看,中国香港和西方国家的印刷技术更为精湛,值得借鉴和学习。花纸的构成主要分成几个部分,釉上花纸主要由封面油、图文层、水溶性胶和纸基构成,釉下花纸主要由封面油、图文层、PVB图层、氯乙烯粘合剂和纸基构成。对于花纸的印刷,主要采用的是丝印,因为其他方式印刷的图案厚度很难达到要求,而丝印的印刷厚度高于其他的传统印刷方式,能达到较好的立体感。

釉上贴花纸时,首先将底纸与印有图案的PVB薄膜分离,将PVB薄膜浸润后转帖到陶瓷器皿釉的表面,经过780~830℃烧结,PVB薄膜炭化分解,就只留下图文层部分在陶瓷器皿上,完成图文转移。釉下贴花纸转印时,要先揭去纸基,浸润后把花纸贴在陶瓷器皿坯上,再涂布一层透明的瓷釉,然后在1350℃下烧结形成彩色图文。陶瓷贴花工艺质量的好坏,除了印刷花纸、贴花纸、烧结等工序的控制之外,还应注意花纸原稿的设计,好的花纸需要优秀的设计师设计。陶瓷贴花印刷是一项发展空间很广的技术,陶瓷贴花纸也是前景广阔,需要不断研发的精细产品。

2.2 陶瓷辊筒印花技术

陶瓷辊筒印刷技术是在平面丝网印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把平面丝网的单张间歇印花变成连续印花。上世纪中期辊筒印花技术就已经发明,但是我国在90年代末期才引进该项技术。由于设备和使用成本较高,国产技术不够成熟,引进初期,辊筒印花技术在陶瓷行业中未能有效的普及起来。2005年以后,随着胶辊印刷技术的不断改进,开始在建陶行业中扩张起来,主要应用在建筑陶瓷的印刷中。

陶瓷辊筒印花机是一种新型的陶瓷印花设备,主要采用的是胶辊,是由一种特制的有弹性的耐磨的硅胶制成,其制作原理是设计师设计好的图文内容,将其输入到电脑,然后通过电脑控制激光束雕刻,直接将图文雕刻在硅胶辊筒的表面。雕刻时,根据图案的分辨率和纹理选择不同的雕刻方式,网孔的形状也可以根据图案的纹理和实际需要采用不同的网点形状。这种激光雕刻的方式能够在胶辊表面雕刻出分辨率很高的图案,甚至超过700dpi,一般情况下,要求网点目数在220目以上,就能符合印刷需求。对雕刻好的辊筒,使用印花釉填充辊筒表面的网孔,印刷的方式相当于传统的柔性版印刷,胶辊在转动过程中与瓷面接触从而传递图案。

辊筒印花技术制版精度高,可以在瓷砖的表面实现凹凸印刷,且能实现全面自动化操作。印刷品表面层次丰富,纹理清晰,色彩鲜艳,效果逼真。但是也存在一些缺陷,比如,胶辊印刷的陶瓷制品常常面临色差问题;不同批次的印花效果稳定性较差;由于印刷压力的原因导致的瓷制品破裂等现象。

2.3 陶瓷喷墨印刷

陶瓷喷墨印刷,颠覆了以往的陶瓷印刷技术,以其无可比拟的优势,代替丝网贴花印刷和胶辊印刷。喷墨印花和以上两种方式相比,是一种非接触式印刷无压印刷,能够在各种不规则的表面印刷不同的图文。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产品的个性化印刷,满足不同群体的需要,且操作过程简单方便,稳定性好,只需将电脑中存储的相关信息输入到喷墨印刷机中即可。原理类似于在纸张上进行喷墨印刷,只不过纸张喷墨印刷用的是有机墨水,而陶瓷喷墨印刷用的是无机材料合成的陶瓷釉料,需经过高温的煅烧才能成为最终的画面。

陶瓷印花技术引入到我国的时间还不长,最早是被意大利、西班牙等陶瓷强国广泛运用,直到2008年底才引入中国。目前,我国的陶瓷印花技术还不够成熟,需要进一步完善。

陶瓷喷墨印刷机主要由陶瓷输送机构、喷头系统、供墨系统、控制系统及操作系统、恒温恒湿除尘系统和喷头自动清洗系统构成,其中最主要的部分是喷头系统,是喷墨印刷技术的关键。通过计算机对喷头的控制,能够实现高精度的印刷,按需喷印,减少对墨水的浪费。在喷墨过程中,喷头和陶瓷墨水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喷头的孔径必须和陶瓷墨水的颗粒细度相匹配。因而,陶瓷墨水的质量对陶瓷印刷品的质量有着关键影响。陶瓷墨水的呈色物质主要是无机非金属颜料,要求其颗粒度小于1μm,颗粒之间不能团聚,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之前我国所采用的陶瓷喷墨墨水主要依靠进口,现在我国正大力致力于陶瓷墨水技术的研究,大量价格相对低廉的陶瓷墨水开始在市面流通。随着技术的成熟和喷墨设备价格的下降,陶瓷喷墨印刷技术将能够迅速扩大市场。

陶瓷喷墨技术污染少,节能环保,带来了技术工艺和产品花色的创新,使小批量、个性化定制成为可能。但是喷墨陶瓷产品要想成为市场主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 结语

印刷图文技术篇(10)

印刷厂的印前制作部门会把电子文档按照适合印刷的版式和规则进行排版制作,并利用计算机软件对文档中的图文信息进行符合印刷要求的处理。

怎样才算是符合印刷要求呢?印刷条件主要包括图像的分辨率和颜色模式。分辨率决定了图像细节的精细程度。通常情况下,图像的分辨率越高,所包含的像素就越多,图像就越清晰,印刷的质量也就越好。

在日常生活中,显示器的颜色模式为红、绿、蓝三色,被称为“色光三原色”,三种颜色通过叠加再形成其他色彩。而印刷品的色彩模式要达到黄、品红、蓝、黑(也就是CMYK)才能满足印刷,否则印刷出来的彩色图片会有偏色。

在排版以后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把文章打印出来和编辑部提供的清样进行核对,确保文字字体是否显示正常,彩色图片的颜色、图文的位置c清样有无差别,页码的顺序是否正确,有无错页等情况。

这时,《科学Fans》的文章内容还只是一堆计算机数据。想要对图像和文字信息进行保存并大规模复制,接下来的步骤就尤为关键了,这一步被我们称为印版制作。

第二步:可靠的印刷生产

现代大型印刷机是一种结构精密、功能复杂的设备,它的结构精密程度仅次机结构的精密程度,所以需要极其专业的人员才能操作大型印刷机。

印刷机又大致分为平版印刷机和轮转印刷机。由于技术限制,早期的印版是平面放置的,所以叫平版印刷。随着技术的发展,为了节省空间就把印版放到了滚筒上,但依然叫平版印刷。而轮转印刷的原理和构造与平版相似,不同的是平版印刷用纸是单张纸,轮转印刷机用的是卷筒纸。

由于纸张类型的限制,平版印刷适用于高档画册、书刊等。而报纸或低中档的印刷品则通常使用生产速度更快的轮转印刷机。

开始印刷之前,专业人员需要对印刷机的各个部件进行调试,才能确保正常的印刷。

第三步:缺一不可的印后装订

印刷出来带有图文的纸张还只能算是一个半成品。它们是一张张零散的纸,需要通过专业的机械对纸张进行装订加工。折页、装订、裁切,这一步还需要通过人工把书页堆砌到机器上进行。至此,一本完整的《科学Fans》就算是完成了。

在传统印刷的三大印刷流程中,印前制作是整个印刷流程的领头羊,如果印前制作对图文信息的处理出现问题,那么之后印刷生产和印后装订都无法进行。比如,在印版制作中,掉落一只飞蛾或是爬来一只“小强”,如果这样的问题没被注意,那么想必拿到书刊的千万读者们就会在这本书上看到它们的踪迹了。

印刷图文技术篇(11)

中图分类号:J0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3-94-1一、 印刷工艺和平面设计的含义

(一) 印刷工艺可以称作是在视觉效果、触觉效果信息的印刷复制的整个流程,包括印刷前、印刷、印刷后加工等。它是云集了摄影、工艺、美学、美术、电脑技术等学科于一体的技术,是通过统筹安排、摄影效果、文字修理和美术设计技术,对信息进行编辑、排版、设计、印刷、装订成册等加工需求批量的复制文字、图像的技术。其印刷技术主要有喷墨印刷、防伪印刷、标签印刷、金属制品和纸包装印刷。其印刷前有美工绘图、出菲林;印刷时有上墨、调色;印刷后则有烫金、压光等。

(二) 平面设计,原来称之为装潢设计,也叫做视觉传达设计,主要以视觉作为其重要的表现方式,通过多种方式制造符号、图片和文字,用这些要素相互结合营造出视觉表现形式,向人们传递信息。涉及到的重要工艺技术就是印刷。

二、 印刷工艺在平面设计中的影响

印刷工艺总是与平面设计有着息息相关的密切联系,从有活字印刷术开始,平面设计就充分利用印刷工艺,下面从这几个印刷术的时代印刷工艺对平面设计的影响进行解说。

(一) 雕版印刷时代

雕版印刷技术,使得人们对文字的需求方法相对原始方便一些。随着雕版印刷技术的成熟,当时人们对版式的要求也越来越重视,由博物馆的珍藏可以发现,中国现存最早的印刷体,上面刻有广告文字和图形等平面设计的要素,可见,平面设计在印刷初期便已出具规模了。

(二) 活字印刷术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降低了印刷的成本,也就使得书籍变得平民化,同时也使印刷出现了新的设计样式。平面的设计对于印刷的要求也就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不仅需要的数量加大,对印刷的样式美感也提高了要求。后来又出现了彩色的印刷技术,人们对于彩色的向往也就随之加大了。

(三) 机械印刷时代

机械的印刷将版面分为了几种不同结构形式,主要的是凸版和平版。19世纪中期的时候,大规模的彩色印刷手段将平面设计的进步,摆脱了文字的束缚,变得生动了起来。可以自由的印刷不同的版式和颜色,出现了大量精美的印刷制品,将平面设计推向了新的时代。

(四) 数码印刷时代

这种技术的出现,将平面设计变得更为方便、具有美感。创造了许多具有新时代气息的作品。将印刷工艺与平面设计完美的结合,成就了现代的平面设计,成就了平面设计的巅峰。

三、 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印刷工艺因素

印刷工艺主要由三个方面组成:第一是印刷版式的设计种类,第二是油墨的配色技巧的应用,第三部分就是印刷后的加工部分。

(一) 印刷版式的设计种类

常见的几种版式有凸版、凹版、平版、丝网版。

凸版主要是以网店的覆盖率大小和文字线条的粗细来表达图像和文字的层次。凹版则是在印刷时有下凹的部分,并且下凹的程度不同。越是凹陷下去,印刷的时候所填的墨就越多,通过墨层的薄厚程度来表现图像文字的层次,使层次丰富,效果明显。平版的实际就是通过摄影的方式,将图文印下来,制作成各种版式。丝网印刷相对于以上几种更为方便,迅速,这种印刷方式使用的范围较广,成本低。

(二) 油墨配色

所有的颜色都是由红、黄、蓝这三种颜色配制混合而成的,这在印刷颜色的设计中被充分的应用,可得到彩色的平面设计制品。

(三) 印刷后的加工

印刷后的加工的工艺,是完成印刷后的表面加工的技术,起到美化印刷的作用。包括激光雕刻、立体浮雕、覆膜、上光、烫电化铝、金纸磨砂等。下面主要介绍几种工艺手段。

1. 上光:上光是指无色的透明的油墨或者原料在印刷制品的表面涂抹或者印刷,过后进行干燥甚至进行压光处理等过程,将印刷品进行后期加工。上光过后的成品表面的光泽度较原来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

2. 凸凹压纹:就是在制作好的雕刻模型上利用压力将纸张的表面形成浮雕样式的效果,突出所要传递的信息的质感。这种效果看起来生动形象,具有触感,对视觉和触觉都有一定程度的刺激感。

3. 激光雕刻:这种工艺是运用激光技术,依据所做的矢量图进行镂空、模切等的加工技术。不仅仅是在纸张上,这种印刷工艺还可以在木材、皮革等材料上进行。主要应用于制作精美的平面设计的画册上。

除了详细介绍的这些,还有彩葱、珠光等工艺,数不胜数的印刷工艺因素的相互结合才能造就平面设计的工艺之美。

四、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