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旅游经济效益大全11篇

时间:2023-12-17 15:14:20

旅游经济效益

旅游经济效益篇(1)

旅游的经济效益

法国的国际旅游收入1993年总计1325亿法郎,1994年超过1375亿法郎,比过去十年翻了一番。

1993年法国旅游收支平衡顺差增长,达600亿法郎,1994年的初步目标为640亿法郎。然而,法国境外旅游率比预计的增长的快,在国外旅游的支出的增长高于国际收入。

考虑到在近几年不同的政治和经济发展,诸如1991年的海湾战争,和随之而来的世界性的经济衰退,法国旅游业的运行一直是相当好的。举例,1991年和1992年的增长率平均约10%,尽管这个增长伺后就急骤下降。

法国旅游业近期运作值的称赞的另一个原因是:从90年代开始以来国内物价比较平稳,法郎在其使用国坚挺。

英国货币1994年已由1英磅:9.23法郎下跌至12%至1英磅:8.30法郎,仅1993年就下跌12%,美元1991年~1992年大幅度波动,接近1:5.70,现在徘徊在1:5.30。

与此同时,西班牙的比塞塔,意大利的里拉大幅度贬值,1993年的跌幅20%。这导致了1993年和1994年普遍取消到法国的假日旅游和商务旅行。

根据1994年头八个月的统计,法国旅游收支平衡中主要资金来源对象的西班牙、德国、荷兰、摩洛哥和突尼斯略有下降,而日本、美国、意大利(尽管美元和里拉贬值)非常看好。

游客

1989年,依据《边境调查》法国登记的国外来客人数为49.5百万,过夜数为371.3百万。这与1988年的结果是无法比较的。

从1989至1994年,海外游客增长率约28%。而过夜的增长率稍低,在19.3%。

1993年登记的游客增长率要比过夜率或收入都高,整个平均逗留的时间缩短,使

得年床位率一直低于游客数的增长。

主要市场。根据官方的统计资料,许多市场情况不好,在法国名列前一位的游客来源中,差不多半数以上的国家从92到93年的到客率呈下降趋势。还有一些国家的来客率在1991~1993年这两年间也呈下降趋势。这些是:意大利-4.5%,西班牙-1.5%,澳大利-15%,和瑞典-18.4%。丹麦市场呈停滞状态。德国、荷兰和比利时游客的到客率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1993年英国市场到客增长率为4.9%,尽管到法国旅游的支出下降2%(不包括交通费用)欧共体12个市场占了整个到客率的82%。

近几年东欧到法国,尤其是到巴黎的游客增多。打算到国外去旅游的东欧人大多把巴黎作为梦想的目的地,他们中的许多人还第一次出国旅行。但是,大多数东欧人至少要在他们的旅行客车上度过两夜,并随身带了许多食物,因此他们的化费在国际旅客收入中是最少的。

1994年增长预测。根据法国马松的市场研究,1994年法国国际到客率增长。在94年的头几个月欧洲和北美市场的旅游业务有明显的复苏迹象,预计美国、英国、荷兰和斯堪的纳维亚的到达增长率超过10%。其他的欧洲市场除西班牙以外,预计增长在2%~5%。法国马松打赌,预计到94年12月初英国的游客达9百万(法国的第二大市场)。由于庆祝6月D-DAY和英、法欧洲星号的英吉列海底遂道列车开通,英国游客到法国的增长率比去年高的多。从多佛尔港入境的人数增加约12%。法国马松把这个趋势归结于去传统地中海阳光和海滩胜地的复苏。国内旅游业。1994年夏,法国的旅游业给人以深刻的印象。由于法国国内旅游的增长,各类假日旅游景点在高峰季节的旅馆客房率和餐厅生意都有了实实在在的增长,约增长6.5%。这种增长对法国国内的消费市场是如此的重要。在法国,休闲旅行接近60%,假日过夜的60%在法国。1993年总计7.42亿夜,即56.4百万天假日和34.6百万度假者(这些总数不包括不足四夜的旅行,商务旅行或出差)。

平均逗留的时间。正如已指出的那样,在过去几年中,到法国的外国游客逗留的时间似乎已在缩短;目前只有国内游客的一半时间。但各个市场是不同的,远程市场通常在法逗留时间最长;德国游客高达平均9.4天,西班牙游客逗留时间最短,平均为4.4天。

旅游的季节

对于法国旅游业来说,旅游的季节性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这主要是在国内市场,而不是入境市场。据欧洲旅行监测,整个入境法国旅行,在七、八两个高峰月约占44%,而整个出境到欧洲的旅行占34%,至于5~10月这五个月出境到欧洲旅行占69%。有趣的是入境到法国的旅游占75%。全年中都有短期的停顿,在夏季的两个高峰月约为20%。绝大部分商务旅行在3月—7月和10月—11月。然而商务旅行不会产生其它一些能力问题。由于大量国外来法国商务旅行主要是到巴黎,因此在工作周供应能力常常是不足的。

旅行目的和类型

1989年的《边境调查》表明,到法国度假的入境旅行占43.6%,探亲访友或探亲访友与度假相结合的旅行约占16.9%。据1992年的年统计分别增长了47.9%和18.5%。商务旅行,商务和游玩相结合的旅行分别增长15%到16%。和乡村和山地旅游一样,三年来海滩旅游部分比例在增加,而旅游观光部分却显著的下降,从25%降至12.3%。

法国马松的有关资料表明:德国游客最可能到法国度假旅行,他们的旅行69%是闲暇旅游,其次是丹麦占65%。葡萄牙到法国的度假部分占27%,形成鲜明对照。除葡萄牙以外,市场显示最高的商务旅游部分是美国和西班牙。

1994年第三期《旅行和旅游》分析:指出,1991年到法国山区旅游胜地的外国旅游游客总计6.2百万,每平均逗留8.7天。这些数字是整年的,冬季部分不只是和滑雪或冬季运动有关,在不同的游客中他们偏爱到山区度假。

在法国山区景点平均逗留最长时间的是德国,其次为英国和爱尔兰。欧洲人占压倒多数,占了约96%,美国人占1%。

法国马松在1993—1994年的一项研究,欲就主要的来客市场对法国1992年国外来法滑雪的游客人总数作一估计。除了像斯堪的纳维亚(北欧地区),美国、日本等那样的较小市场外,计达1.3百万。1993冬季整个到法国滑雪胜地的游客旅行人数计达1.5百万,与之比较,国内到客约5.4百万,1.8百万当日滑雪旅行,这不包括离家一夜的数目。

主要问题之一是绝大部分到法国的国际滑雪旅行业务集中在阿尔卑斯山脉的北部,这是整个行业收入的78%。

经过几年因雪的情况不好的困难后,去年冬运季节(1993/1994)许多景点都是打破记录的一年。虽然取得好的结果的一个原因是瑞士景点价格的冻结,以及法国旅游项目的较大灵活性。换名话,客人宁可选择一些旅游胜地的基本设施,而不是一切包括在内的价格。

其他一些法国注册的或宣布已注册的入境旅行社啬的营业额在20%~60%。法国滑雪旅游收入上升8%—10%。

主题乐园。法国大约有35家游乐园和主题乐园;这些乐园的年收入约在1亿法郎。由于这些乐园大多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开张的,他们经营的都要比预计的差,许多乐园已被迫关闭数年或停业清理。其中四个大乐园仍开放着,三家最终似乎可以走出困境。

欧洲迪斯尼(已改名为巴黎迪斯尼乐园—它更紧密地与法国首都联系在一起,因而招来了很多的本国和外国的旅游业务)从开放以来一直不景气。以1993年为例,纯亏损高于收入。该乐园有六座宾馆,有5200多个床位。到2011年该乐园可全部竣工,那时可发展到18000床位。进一步实施计划取决于经营的改善。该乐园经营的第一年中,游客达11百万,94年从前些年的9.8百万降到了8.8百万。同时收入减少了8亿法郎,降低了83.7%,为41亿法郎。目前迪斯尼乐园经营状况有所改进,似乎已走出了80年代末所处的困境。菲切斯考赫乐园收入1993年增加了71%,去年再增加43%,收入增加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改善了经营,增加了乐园开放的天数。并降低管理费用,提高效益。

阿斯特里乐园在1994年首次获利,收入增加了37%。法国的瓦利比乐园尽管还不明确未来到底能获利多少,但通过严格管理,增加了收入。

入境旅游机构

这三、四年来,法国旅游贸易已开始向入境旅游盈利。习惯上许多对入境旅游业务不感兴趣的旅行社已转向到入境旅游业务部分,不管是业务市场,还是娱乐市场。外国到法国的旅行仍以单个的旅行者为多,占了旅游人数的50%。在1993年法国商会的一个报告中指明:旅游界早已知晓,法国的旅游业务量不大。除英国市场外,有三分之二的旅游是自行组织的,而不是由旅行社组织的。然而,从英国组织到法国旅行的这部分已表明,似乎正在增长。至少野营和短期的城市旅游市场是确实在增长。研究表明,1992~1993年,总共有300家英国旅行社经营法国游,250家计划夏季法国游,80家冬季法国游。而经营德国游的是200家。

法国的大部分旅行社仍比较小和专业化,很少有接待能力大于10万的。这包括欧洲野营地,汤普森度假村和巴黎旅行社,据英国旅行局统计,法国只吸引了3%的英国野营市场。

德国是法国野营业务的最大经营者。法国旅游的人中有6O%是进行野营度假的。虽然他们倾向于单独旅行,但他们还是愿意通过旅行社和旅游经营者安排他们的食宿。

荷兰最大的法国旅游经营商是费里杰·尤伊特,代办食宿,不包括交通工具的野营旅游。1991年的经营超过162,000人次。

意大利组织到法国的旅游人次也再增加,1992年计30万人次。

旅游者的食宿

食宿。尽管区域性游客增多,仅法国的八个地区就占了整个已售床位的75%,

这八个地区中有六个是沿海地区的。虽然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旅馆的客房和其

他注册的招待所大量增加,还是会发生接客容量不足的问题。

据有关资料表明,外国游客热衷于的二星级旅馆食宿吸收的旅客量最高;1993年为11.6百万,逗留24.3百万夜,平均每个客人2.1夜。法国市场的二星级食宿数据分别为:293百万和51.5百万夜,每人平均1.8夜。1993年三星级宾馆接待外国客人9.5百万,逗留19.8百万夜—平均每一个客人2.1夜。滞留时间最长的,目前是住四星级宾馆和豪华宾馆的外国客人,3百万客人,计7百万夜,平均每个客人2.3夜。

法国旅游业最新资料表明,市场的外国客人部分,最尤为重要的是4星级和豪华旅馆。日本和美国市场占了法国豪华旅馆过夜率的最大部分。美国人和日本人不大住四星级宾馆。

巴黎旅馆客房率下降呈现出了相同的情景:日本人和美国人住豪华宾馆的比例更多一些。而欧洲市场主宰着各类旅馆,就市场占有率而言,法国过夜旅馆的整个过夜率的60%是来自于非欧洲市场。

国家旅游观察1993年的调查结果表明,旅馆业务整个在下降,主要在国外市场。外国客人过夜下降了11%,而国内市场下降5%。只有五月和十一月是增长。

然而,1994年的头几个月显出了复苏的迹象。目前经营最好的是三、四星级宾馆。床位占用率进一步增高,但旅馆业主还是不愿持乐观态度。

外国旅游者到法国采用的一些普遍食宿方式也包括野营地。最近六年来,野营地的床位率增加了20%,10,000野营地,2.5百万床位。外宾约占1/3。

青年和家庭旅馆的床位数继续下降,而假日野营地激增。外来居民增长约25—3O%。法国分时租房专营户说五年来,法国分时租房业和法国客户以两位数速

度增长。

交通工具

1989年边境调查结果表明,整个在法国境内旅游的外国游客中有50%用自己汽车。火车占7.5%,大客车占20%,飞机占4%,这些数字并不说明整个情况。然而,这仅说明在法国境内的情况,并不说明外国游客是怎样进入法国的。没有人会怀疑从90年代起航空旅行在过去的十多年中激增。在1994年的最后七个月里,仅英国到法国的航空业务量就激增,主要是因为开通了飞巴黎的直航。由于交通量的复苏,客座系数增加的要比预计的快的多。据统计,航空旅行占了1992年外国旅客抵法的20%。

然而法国政府的保护主义政策为了保护法国航空集团的利益正在收回对法国航空的放开。如果欧委会坚持自己的意见,地方保护主义就不可能得以长久。完全开放市场将会满足到法国旅行的要求,尤其是地方上的空港的需求。

同时法国铁道公司正在扩建他们在法国的高速铁路网开通了新的线路使旅行者在不浪费时间经巴黎就可以从法国的北部到南部。

法国的海外促销

法国的马松旅行社在过去的六、七年中是信誉最好的国际旅行社。它已成为许多国家旅行社羡慕的对象。意大利,加拿大和美国都把它作为振兴本国旅游业的典范。

马松成功的一个经验是增加法国私有公司参与自己公司的业务,他们提供资金和联合行动。1987年会员只有70家,而现在已有900家,这显然引起了整个旅游行业的重视。

马松在其营业的第一年时,它整个预算的72%来自中央政府,仅有28%来自私人公司和地方政府,到1994年非中央政府资金的合伙经营部分别已到49%,绝对比例已达72.3%。

1994年分配给法国马松的总预算为352百万法郎,预计下降3.6%,预计政府方面的支持要少,3亿直接用于海外。招商和公众筹款约占2/3。然而,这不包括直接用于在27个国家中33个办事处的推销经费1.60亿法郎。

去年经营和管理的预算为29百万法郎,信息服务预算为82百万法郎(包括约8百万小册子的编印,发放)。2百万法郎的差额主要是用于促销旅行。本年度马松大约组织了6O次促销活动,以及参加贸易会和研讨会。

从成立开始就集中力量发展市场各个部分的确定产品,它显然已获得了成功。马松1988年采用的俱乐部形式,现已大大地得到了发展。每个俱乐部均通过像高尔夫球和航海这样的体育活动把对不同旅游产品的广泛兴趣以会议和研讨会带到了美食和文化旅游中。俱乐部,或通过俱乐部进行的市场研究的一个直接结果是各个不同的部门推出了新的旅游产品。

1994年马松为了降低成本,关闭了三个二级办事处——卢森堡、赫尔辛基、达拉斯,除台湾外,在短期内不再打算开设新的办事处。但是马松打算增加在香港的力量。香港的办事处将负责对中国大陆促销和销售活动。在今后五年马松还需要加强对亚洲的力量,以确保发掘这出境旅游快速增长区域的最大潜力。促销战略。虽然法国马松采用了年度销售计划以适应变化的市场条件,诸如通货膨涨,需要量下降,但它还是试图保持长期(至少五年)销售和促销战略。目前的目标是增加旅游流量——主要是改善季节(萧条期)和游客的地理上的分布——吸引旅游者在法国多逗留些时间,以此增加外国游客逗留的平均时间,增加每人每天的化费。

1994年马松再次决定把它的主要财力(67%)集中在它的四个市场—德国、英国、美国和日本——它们占了法国国际旅游收入的40%。正如法国国际旅游导报最近的一个报导指出,这种方法是一种目光短浅的方法。在1991年当马松采用这个方法的时候,这四个市场在国际收入部分多创了10个百分点。因此,这也将肯定因为不重视已进行的高投资,这些市场已失去地盘。

看来不可避免地他们还将失去潜在市场的地盘。这些潜在市场最终会产生相当大的赴法业务量。这是非常值的注意的,因此与其等待制定四年或五年计划,还不如迅速重新考虑目前的战略,为未来的增长寻求新的市场。

前景

马松主要致力于国家的多元化:自然地理风光、文化的多样化、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和其他活动,以及目的地高质量与物价的比例。就物价而言,由于价格信息不灵和法郎的坚挺使潜在的和事实上的游客认为法国的物价是高的,价格信息就不灵了。

需要作更多的分析来确定法国入境旅游贸易和接待部门所一直听到的抱怨是否有道理,或是否这些抱怨声只是对每一次机遇法国传统的沮殇态度。由于1994年国内市场在商业食宿和餐馆上的化费少(根据国家旅游局的统计)有一些不满意是可以理解。

同时,旅游管理局改组不稳定引起了诸多的关注,然而从长远来着改组是不合理的。

旅游经济效益篇(2)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9)01-0033-04

1 引言:单维二分法的困境

依照现行的旅游经济学教材,可以从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分析旅游开发的经济效益,这种划分是合理的,人们也希望计算出较高的直接经济效益,以说明旅游业如何重要,并指出1美元的直接旅游收入可带动相关产业增加2.5美元的间接收入。

然而,这种单维的二分法是为了判断是否要发展旅游而设定的,其实实践中很难找到决定不发展旅游的例子。为判断发展与否的直接与间接划分,不能与资源消耗形成直接的逻辑关系,那样就隐藏了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意义。在旅游经济效益分析中多达10余项的成本条目中,确实可以找到旅游企业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投入这样的表达,意味着旅游资源也就是占半个款目的分量。这也是不得已的做法,因为我们一般测度不出来消耗了多少旅游资源。

温泉地要发展旅游是不需判断的,至少温泉旅游学者与温泉地政府十分关心可归结到温泉资源消耗量上的经济效益状况,如果按照既有的直接与间接经济效益来认识温泉旅游,我们会立即发现在旅游的直接经济效益中存在着两个部分,一是消耗温泉资源所带来的效益,一是非温泉项目带来的效益。我们不能将温泉的经济效益湮没在旅游直接经济效益中,也不愿意将非温泉的旅游效益并入间接效益,即常规的直接――间接经济效益二分法在温泉旅游应用上出现了问题。

2 温泉:可测度耗用量的一种旅游资源

长期以来,学者一直没有将伴随资源消耗所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单独划分出来,那是因为学术上无法计算出资源的价值,学者能够做到的是将旅游产品分成资源依托型与市场导向型两类并对前者提出资源价值补偿概念,而补偿多少又是个未知数。与其说不知道资源价值量,倒不如讲我们无法计算出消耗了多少资源。然而,在众多的旅游资源中,确实存在着一类诸如温泉那样的资源,我们可以清楚地计算出消耗了多少温泉水,在实践中各地管理部门还明确规定了用水单价。也即在温泉旅游经济效益分析中,需要且也可以将原有旅游的直接经济效益一分为二,其一是消耗温泉的直接效益,其二是不消耗温泉的直接经济效益。

3 直接、必然、或然、间接四分法经济效益分析

为了更清晰地说明问题,本文选取旅游收入作为分析指标而基本上不再涉及其他经济指标。按照常规的观点,直接(基本)收入是指向旅游者提供交通、食宿、游览景点等旅游产品和服务所获得的货币收入的总和,间接收入是指在旅游活动中,目的地向旅游者提供医疗保健、邮电通讯、娱乐购物、金融保险等服务所获得的货币收入总和。然而,如此非常清晰的划分方式,当以温泉旅游为例进行研究时,一旦欲从旅游活动中挑出消耗温泉的收入项目,就不得不将原来的二分法视角变为三分法甚至是多分法视角,原因在于我们不能放着可以深入研究的机遇而不继续,不能为了维持旅游资源的共性而不研究各类独有性质。本文认为,非耗用温泉水的旅游收入必须要与耗用温泉水收入相区别,那样才有助于兼顾经济效益和温泉消耗的温泉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同时,也不能将非耗用温泉水旅游收入归并于间接收入中,那样会让旅游直接收入获得较低的数值,从而不利于做出大力发展旅游的判断,况且现实中我们经常低估旅游的经济效益,为此才有旅游卫星账户概念的出现。

首先,本论文将温泉洗浴、饮用(饮泉、品泉、矿泉水)以及将温泉水向外域出售(管道运输或罐载运输)等直接耗用温泉水活动所获得收入称为温泉旅游的直接收入,这个收入基本上是旅游直接收入的组成部分,但根据具体状况,温泉养鱼、温泉蔬菜等项目也可以包括在其中,它们可以是直接用于观光的农业旅游项目,也可以是不向旅游者开放但间接服务于旅游的项目,也即温泉直接收入强调的是消耗温泉水所获得的收入。

其二,温泉地素有宿城的说法,旅行者在选择投宿地之时如果知道附近有温泉地则一般不会错过,尽管大城市周边的人工温泉地已经开始成为一日游目的地,但这不妨碍我们对远郊温泉地坚持这样的看法。温泉洗浴是很消耗体力的一项舒适性旅游活动,可以认为餐饮是温泉洗浴必然的连带消费项目。随着旅游的不断发展,以旅游活动为核心而形成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关系的总和的旅游文化也必然逐步形成并固化在社会需求系统中,那样温泉旅游者将不会错过闲游温泉街区的机会,闲游过程中也必会或多或少消费。尽管目前在我国这样的逛街文化还没有完全形成,但观察世界著名温泉地会让我们坚信那只是时间问题,不然在旅游规划上也不会出现温泉步行街、温泉城、温泉小镇等概念。本文将通过住宿、餐饮与温泉街闲游所获得的收入称为温泉旅游的必然性连带收入,这类活动特点是与洗浴活动自然捆绑,表现为立即性和发生在温泉社区内。

其三,在温泉地的周边一定会存在某些观光资源,温泉地政府与居民自豪于并极力推介这些资源,度假旅游者、小团体(group)旅游者、团体旅游者很有可能在随后的滞留时间里选择这些资源作为观光对象,本文将温泉旅游者游览域外临近观光资源的收人称为或然性连带旅游收入,因为有的客人前往,但也有的客人并不去那里,这种观光需要额外付出且并不是必须的,这类活动并不消耗温泉资源。另外,交通是旅游者前往温泉地必不可少的环节,虽然由此带来的收入可以归类于必然性连带收入,但由于许多客人自驾车而来,或者由旅行社组织而来,这项收入落在温泉地的比例并不高,也可以归类于或然性连带收入。

其四,就是指传统意义上的间接收入,诸如税收、增加就业等具有社会意义的指标都可以包括在其中,间接收入可以与前三项收入加合,也可以不进行加合,因为温泉地的经济效益分析强调的是耗用温泉水所得的效益和给这个地区带来了哪些收入,二次分配、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收入当然可以考虑在其中,但有时因为存在着重复性计算现象而难以加合在旅游总收入之中。

本文认为,传统意义的旅游直接经济效益与间接经济效益划分方法不完全适合于温泉旅游,由于温泉旅游对温泉资源的消耗量是直接可以测算的,故此需要将基于消耗温泉的收入单独拿出来作为温泉旅游的直接效益,将扣除温泉直接效益后的剩余的旅游直接收入分为两类,一类是温泉活动必然性连带的旅游直接效益,另一类是温泉或然性连带的旅游直接效益即或然性连带效益,强调的是发生在温泉社区以外的观光收益,第四类为常规的旅游间 接效益。

4 辽宁弓长岭温泉旅游经济效益分析

4.1 概述

弓长岭温泉位于辽宁省辽阳市,俗称汤河沿温泉,其以八宝琉璃井为代表的医疗矿泉水的利用历史相传已有1500年,是我国著名的温泉疗养胜地。这里拥有冷暖天然泉眼各一,日允许开采量为6000立方米,实际日利用量为3850立方米,年接待旅游者约100万人次。自建国以来,弓长岭一直以铁矿开采为支柱产业,近年来区委区政府提出“水上弓长岭、绿色弓长岭、魅力弓长岭”的发展目标,确定了旅游立区的战略定位,主持了温泉旅游发展规划并着重进行了温泉旅游经济效益分析。

4.2 弓长岭温泉直接收入

弓长岭耗用温泉水的直接收入表现在洗浴、矿泉水生产和外运温泉水三项。温泉洗浴设施主要有两种,大中型温泉酒店8家与小型浴池18家,日接待能力为1500人。温泉酒店的洗浴门票为15元,小浴池门票为5元,以两者的平均价10元为单价,鉴于小浴池没有提供相应洗浴用品,故对总收入做10%的放大,则有年洗浴营业总收入1100万元的计算结果。

该区矿泉水开发始于1983年,日允许开采量为1420吨,其中如一、金枫叶、真牛等品牌在辽南地区已经享有一定的市场份额。现在,矿泉水生产达到了年产灌装水4万吨、瓶装水1万吨的规模,以罐装水每吨1000元、瓶装水每吨2000元销售价格计算,则有矿泉水销售收入6000万元。

当前的温泉用水量还没有达到允许开采量的限制,一部分温泉水被运送到温泉村以外的地段用于洗浴活动。在距离温泉村6千米的城区内有30余家高、中、低档洗浴场所,其依赖于车装温泉水经营,日运水量360吨,年均营业收入达到2530万元。

虽然以上三方面的收入有一部分落到了温泉村以外的地域,但投资者主要是弓长岭区当地人,且主要营业行为也发生在弓长岭区内,虽然诸如温泉养鱼、取暖等方面的收入尚未计算在内,但这些未计算在内的比例较小,故可认为上述三项收入之和9630万元基本上代表了弓长岭温泉水资源所产生的直接经济收入。

按照目前年利用温泉水140万吨计算,平均每位洗浴者用水1.22吨,显然这个数字过大,表明当前温泉水管理存在许多问题,敞流现象十分严重。如此计算,本文得出了1吨温泉水产生68.8元直接旅游收入的结论,然而其中洗浴收入只占11.4%,表明温泉洗浴虽是温泉旅游的核心活动,但并不是主要收入,应该做好与洗浴产品相关的纵深开发工作。

4.3 弓长岭温泉必然性连带收入

弓长岭温泉目前拥有床位数3100张,标准间价格不足百元,单床价位在15元左右,以一间夜30元为计算标准,并考虑到客人因住宿而对相关服务产品产生需求,进而每间夜增加20元的消费,则有住宿年收入3750万元的结果。

本地区的餐饮设施由3个部分组成,一是包括2家在建宾馆在内的10家大中型酒店,二是位于汤河镇柳河村(温泉村)的小型饭店,三是紧邻温泉村的汤河水库风景区道路沿边的以温泉鱼、水库鱼为主打料理的带有小型住宿功能的农家饭庄。来访者多是一间夜二餐的滞留方式,少数为洗浴加一餐的一日游方式,这里设定过夜游与一日游的比率为3:1,早餐标准5元,正餐标准为30元,则有3375万元的餐饮收入。

目前该区的街区闲游做得还很不完善,活动主要集中在泉源文化欣赏上。闲游带来了旅游者的温泉情绪,赏泉、品泉、参观社区、共有汤试浴等会带来一定的社区零售收入,本论文暂按餐饮收入与住宿收入之和的5%计算,则有356万元的收入,虽然这个数值很低,但却是将来温泉地文化建设的一个方向。

经过上述计算,弓长岭温泉旅游必然性连带收入是7481万元,这让每吨温泉水所产生的收入累计达到了122元。

4.4 弓长岭温泉或然性连带收入

在温泉村周边还拥有丰富的观光资源与设施。其中西北方向上的冷热地在概念上强化了温泉意念,但在功能上仍是一处观光景点。以汤河水库为主要依托的汤河风景区近在咫尺,早在1966年就与温泉区捆绑开辟为风景旅游区,1983年汤河风景区被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2年被评为国家AA级景区。位于温泉村东南的弓长岭温泉滑雪场是国家AAA级景区,位于北侧的朝阳洞朝阳古刹为省级风景名胜区。此外,这里还有汤河水库、参窝水库、姑嫂城、四方台、穆家坟等著名的自然景观与文化景观。

据2007年弓长岭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调查报告,弓长岭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达到了10208元,当地的休闲市场是不容低估的。本论文以过夜游客人均30元、一日游客人15元计算,则有2625万元的观光收入。

目前来弓长岭旅游的交通费主要由机构或车主负担,当然也有少量乘坐公交车来访或随旅行团来访的情形。就自驾车而言,交通费包括过路费、汽油费和停车费。总的来说,旅游者个人承担的情形所占比例较小。当然,交通收入的一部分落在弓长岭区外,主体还是留在了辽阳市。本论文以人均30元计算则有3000万元的收入。

4.5 弓长岭温泉间接收入

由于旅游间接收入的计算比较复杂,依据实地访谈的结果并结合当地政府的旅游年度发展报告,本论文确定了2200万元的旅游间接收入。从地域发展角度来看,税收与就业虽然属于旅游总收入的二次分配范畴,但也可以归为区域发展的收益方面,只是其不能作为旅游总收入的加合项目。据调查结果,弓长岭目前温泉产业直接就业人数为680人,这个数字对仅有1700人的温泉村而言是可观的。依据有关研究成果,在我国每增加1个就业人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间接就业人员4.9人,依此计算则有间接就业人员3332人,两者合计为4012人。

依据每吨温泉水单价以及参考3%营业税标准,弓长岭财政可获得245万元的资源使用费与748万元的温泉企业营业税,两者之和为993万元。

4.6 评述

依据前面的计算,本论文得出弓长岭温泉旅游经济效益的总收入为24936万元,很接近经验者曾估算的26000万元。更重要的是通过计算扬弃了既有的直接与间接经济效益分析框架,将这种分解更加具体化到了下一个层面的指标体系里,其更有利于针对资源的旅游经济发展的落实工作。通过研究,本文得到了旅游者人均消费为249.36元的数据,也得到了吨水(温泉)产生178.1元收入的数值,后者是以往研究没有涉及到的指标。

从表1也可以感觉到,弓长岭温泉目前旅游收入相当程度上依赖于消耗温泉水的项目开发,还有待于开展高附加值的旅游经营活动。

旅游经济效益篇(3)

一、旅游经济效益的内涵

明确旅游经济效益的内涵,首先应把握“效益”的内涵。效益,即效果与利益,是一个中性的概念,指的是某项目的投入与产出的比较。经济效益,则侧重于“经济”二字,一是强调与经济活动相关的效益比较,二是强调效益的积极方面,即以更小的投入带来更大的产出。[1]旅游经济效益,则把经济效益的评价限定在旅游业范围内,包括微观和宏观两大范畴。微观经济效益,即旅游经济活动对各类旅游企业和相关企业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宏观经济效益,即旅游经济活动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2]其中包括对市场规模、国民经济、就业等方面的影响。

二、滨州市旅游经济效益分析

(一)滨州市旅游市场规模分析

在接待国外游客方面,如表1所示,滨州市近十年来接待国外游客人数增长趋势明显,由2005年的3519人迅速增长至2012年的45774人,年均增长率44.26%,后有微量回落,并稳定在43000人左右,单从接待国外游客人数来说,滨州市近年来旅游业发展是十分迅速的,这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滨州市促进旅游业对外发展的一系列措施。

如表2所示,滨州市接待国外游客主要来源于亚洲、欧洲和美洲。近年来,欧洲游客数量增长迅速,但亚洲游客人数下降明显,这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导致了滨州市接待国外游客人数的整体下滑。

在接待国内游客方面,如表1所示,滨州市近十年来接待国内外游客数量持续增长,由2005年的241.07万人增长至2014年的1255.58万人,年均增长率20.13%,增长趋势向好,证明了滨州市近年来积极拓展国内旅游市场的行动和效果,因此应注重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旅游业跨越式发展指明道路。

(二)滨州市旅游就业效益分析

旅游业就业可分为直接就业和间接就业两部分,直接就业即在旅游业直接相关的旅行社、旅游景区就业;间接就业即在旅游业间接相关的餐饮、住宿、零售、交通等行业就业。[3]鉴于与旅游业间接相关的行业受多重因素的共同影响,难以从中剥离出仅受旅游业影响的部分,故选取与旅游业直接相关的旅行社就业为研究对象,做深入分析。

如表1所示,近十年来,滨州市旅行社总数整体呈上升趋势,由2005年的35家增长至2014年的56家,年均增长2家。与此同时,滨州市旅行社职工总数由2005年的318人减少至2014年的268人,峰值为2008年的484人,总体呈下降趋势。不难发现,旅行社职工总数并不与旅行社总数呈正相关关系,究其缘由,主要归结于滨州市不断优化旅游业从业人员结构,提高旅游行业进入门槛,完善旅游业淘汰机制,既增强了旅游业发展实力,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滨州市各行业人员结构调整,对于改善就业环境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滨州市旅游业对就业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亟待提高。

(三)滨州市旅游收入效益分析

如表1所示,最近十年,滨州市地区生产总值与旅游总收入均持续增长,旅游总收入由2005年的14.31亿元增长至2014年的93.4亿元,年均增长率23.18%。地区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667.27亿元增长至2014年的2276.71亿元,年均增长率14.61%,比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率低8.6个百分点,可见滨州市旅游产业发展迅速,总体发展趋势向好。

为进一步探求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还应结合滨州市旅游总收入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进行分析,由表1中数据可知,2005年,旅游总收入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14%,后两年连续下滑,2007年占比为2.02%,之后7年均呈现稳步上升态势,至2014年占比达4.10%,较2005年翻了近1倍。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滨州市旅游业总收入占全市经济生产总值的比重相对较小,但旅游业对经济收入的促进作用日益显著,体现了滨州市旅游业发展的经济效益。

(四)滨州市旅游创汇效益分析

在旅游创汇方面,如表1所示,滨州市国际旅游(外汇)收入总体走势与滨州市接待国外游客人数总体走势基本一致,可见接待游客人数是决定旅游收入的重要因素。2005年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为85.22万美元,2012年达到峰值1344.99万美元,之后稳定在1270万美元左右,增长了近15倍,可见滨州市国际旅游发展速度空前,潜力巨大。但从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占全市外汇收入比重来看,2005年占比为0.07%,2014年占比为0.34%,占比峰值为2012年的0.48%,虽然占比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增长幅度不大。

再进一步结合表1中数据进行分析,不难看出,滨州市国际旅游收入与国内旅游收入差距巨大,国际旅游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比重不足1%。综上可以得出结论,虽然滨州市国际旅游发展速度较快,但创汇效益并不明显,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三、滨州市旅游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业缺乏对外吸引力

对外吸引力,即对国外游客的吸引能力,通过上文对滨州市旅游市场的规模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国际旅游板块是滨州市旅游业发展的短板,国外游客规模远小于国内游客规模。从近两年情况看,亚洲游客的流失是导致国际旅游业整体效益下滑的重要原因。如何挽回亚洲游客对滨州旅游的热情,如何拓展欧洲、美洲、大洋洲旅游市场,如何深挖自身国际旅游潜力,都是滨州市应该思考的问题。

(二)旅游业对就业的促进作用有待加强

不可否认,旅游业对就业的影响是广泛的、深入的、细致的,是无法凭借单一指标来衡量的,滨州市旅行社职工数量的变化也只是反映旅游就业效益的一个指标,但透过这一指标,我们仍然可以看到滨州市旅游业对就业的促进作用并不理想,旅行社总数的增加反而带来了旅行社职工总数的减少,即使我们把旅行社职工减少看做是旅游业从业人员结构优化的必要成本,但仍旧改变不了旅游业对就业的促进作用有待加强的事实。如何以更低的成本创造更大的就业效益,如何带动更多的人进入旅游相关行业实现自身价值,如何将旅游业的经济效益辐射到更多行业,理应成为滨州市深入探讨的话题。

(三)旅游业对经济的贡献率较低

从滨州市旅游收入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来看,近十年来,这一比重虽然呈增长态势,但始终没有超过5%,在2014年也仅仅为4.10%,可见旅游收入对经济总量的贡献并不突出,工业发展依旧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中坚力量。如何在现有的发展态势的基础上提高旅游产品的附加值,如何提高旅游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进而提高旅游业对整个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如何优化旅游产业结构提高旅游经济效益,都应是下阶段滨州市旅游发展的主攻方向。

(四)旅游业创汇能力不佳

国际旅游收入是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根据近年滨州市国际旅游收入来看,这一来源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国际旅游收入占滨州市外汇收入的比重始终没有突破0.5%,在2014年这一比重仅为0.34%,而同期济南市这一比重为2.81%,青岛市这一比重为1.80%,可见滨州市旅游创汇能力与发达旅游城市还有较大的差距。如何吸引更多的游客进入滨州旅游,如何提高国际旅游产品的单品值,如何提高国际旅游收入在整个旅游收入中的比重,都是当前滨州市旅游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滨州市旅游经济发展的改进措施

(一)政府要加强宏观规划和引导

立足滨州实际,加强宏观规划。滨州市政府应在充分把握滨州市经济发展水平、旅游资源水平、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以周边旅游发达地市为榜样,取长补短,制订适合滨州市情的旅游发展规划,以长远战略眼光描绘滨州市旅游发展的蓝图,充分挖掘滨州市旅游市场潜力,同时辅之以切实可行的行动规划,做到权责明确,任务搭配合理,调动各区县发展旅游产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及时查缺补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更好地配合旅游规划的实施,滨州市还应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当前制约旅游发展的基础设施问题主要表现在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布局不合理,需求旺盛与供给不足的矛盾突出。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游客在景区游览过程中因劳累需要休息时,景区没有足够的座椅且数量极少;游客拿在手中的垃圾需要丢弃时,步行几里找不到垃圾桶。这已不仅仅是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问题,更体现了景区建设缺乏人性化,没有充分考虑游客的感受。因此,应站在游客的角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游客的游览满意度。

坚持依法管理,加强法制建设。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旅游产业发展是关系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体现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方面。为了更好地推动滨州旅游产业健康发展,政府应注重旅游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的建设,剔除当前法律制度体系中有碍滨州旅游产业发展的条文款项,拓宽法律制度体系对旅游产业的覆盖范围,细化有利于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完善旅游相关监督奖惩制度,力争在旅游产业的各个领域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二)旅游企业要加强自身建设

明确自身定位,发挥桥梁作用。旅游企业是处于政府职能部门和旅游从业人员的中间部门,是建立政府与旅游从业人员关系的桥梁。因此,旅游企业应始终明确自身定位,发挥好桥梁作用,及时将政府的相关制度、文件、精神传达到旅游从业人员中,同时要及时将旅游从业人员的意见、现状、处境反馈至政府部门,为政府的未来规划作好铺垫,切实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

立足企业现实,加强人才培养。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是企业的核心资源。企业发展的目标是追求效益最大化,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旅游企业应认真审视自身发展的优势和局限性,把握好人才这一内在驱动力,不断优化自身人才结构,建立“比学赶帮超”的企业氛围,充分挖掘员工价值,同时为员工建立科学合理的晋升体系,提供全方位的福利待遇,促进旅游企业健康高效发展。

加强自省自律,提高制度自觉性。企业作为政府部门的直接领导对象,应该保持较高的制度自觉性,全面贯彻落实政府下达的各项制度文件要求,对于制度履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向政府部门反馈,坚持效益第一的原则。同时,企业应在政府文件精神的指导下,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特点的自律公约及监督机制,确保覆盖企业日常业务的各个领域,明确奖惩,以制度建设推动企业提质增效。

(三)旅游从业人员要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坚定发展方向,提高制度执行力。旅游从业人员是直接面向广大游客的第一面孔,再好的上层制度建设,倘若没有基层从业人员的执行都形同虚设。因此,旅游从业人员应心怀大局意识,明确政府、企业既定的旅游发展方向,在这一方向的指引下,严格遵守政府制定的各项法律制度及企业制度的各项内部约束,提高制度执行力,确保上层制度建设落到实处,以实际行动为滨州市旅游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树立竞争意识,提高行动自觉性。旅游从业人员身处旅游行业一线,面对形形的游客、同事,如若想在一线求得职业发展,创造自身价值,必须树立坚定的竞争意识,明确自身职责所在,争相为游客提供周到的服务,争相在企业中创造竞争动力,以高度的行动自觉性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在创造企业效益的基础上,实现自我挑战、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明确自身定位,增强服务意识。旅游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高质量的服务理应成为旅游业的核心准则。旅游从业人员作为旅游业的一线员工,应该把服务放在自身日常工作的首位,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加强旅游专业知识的学习温故,细细揣摩游客旅游的常规心理,始终围绕游客开展各项工作。对于服务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亦或自己在实际工作中总结出的意见建议,要积极通过各种途径反馈至上级部门,加快服务质量优化升级,提高游客满意度,为滨州市旅游业跨越式发展提供服务保障。

(作者单位为山东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旅游经济效益篇(4)

近年来,我国的旅游产业得到较快的发展,旅游产值逐年增加,出行人数也在快速增长,成功带动了我国包括酒店、餐饮、交通等产业的发展,为推动我国内需的扩大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我国地大物博,地形复杂且丰富,拥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加上我国的悠久文化历史积淀,使得我国的历史文化遗存数量也非常的丰富,将这些自然和人文景观有效开发,能够带动旅游产业的发展。从各种检测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的假期旅游消费数额逐年快速增长,出行人数和进入景区的人数也是呈现一种井喷式的增长。在假期的时候,很多网友甚至都调侃前往景区并不是去观看风景,而是去看人山人海的。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我国假期旅游的火爆状况,表现出国内居民对于旅游需求还是较为旺盛的,这为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大环境。

虽然目前我国国内旅游消费需求旺盛,但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也呈现出了很多的问题,阻碍了我国旅游行业的正常发展,从长期来看将会严重影响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例如,当前受到国民较为关注的云南旅游景区强制旅客消费的问题,使得国内居民对于前往这些旅游景区心生畏惧,严重影响了云南景区的发展,破坏了云南旅游在国内旅客心目当中的品牌形象。再如,青岛天价大虾的事件,使得青岛餐饮行业的不诚信经营抹黑了青岛的旅游形象,给希望前往青岛旅游的消费者再也提不起旅游兴趣。这些在旅游行业内部的管理缺陷,导致了我国旅游行业的健康发展受到阻碍。

二、我国旅游产业在创造经济效益中存在的问题

(一)假期经济的火爆只是一种集中消费,并不能够反映总体消费情况

虽然当前很多的消费数据表明,我国假期民众消费金额在逐年攀升,且上升的比例较大,但这只是一种集中消费,对于全年旅游消费数额的增长贡献乏力,导致了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缺乏动力。当前受到我国的休假制度的影响,民众出游大多选择在节假日的时候出游,但这些节假日是全国性的节假日,旅游需求在短时期内快速增长,当假期一过旅游消费再次陷入平淡。这种消费状况的存在,使得推动我国旅游行业快速发展的动力缺乏,不能够长久促进旅游行业发展,旅游产业存在着明显的淡旺季。一方面使得节假日旅游资源紧缺,难以满足所有的消费需求,对旅游行业的管理提出了重大挑战,而且旅游景区拥挤的现状使得部分消费者将旅游目光转移向了国外;另一方面节假日一过旅游资源处于?e置状态,不利于旅游资源的有效调控,提高了经营成本。

(二)旅游景区的不诚信经营,严重破坏了我国旅游整体形象

任何商业模式要想长期经营下去,都离不开诚信二字,当然包括了旅游产业。当前由于旅游产业快速发展,旅游规模快速膨胀的情况下导致了在旅游管理上出现了不诚信经营的现象。一方面在旅游景区出现没有明码标价的价目表,使得消费者在消费时不明所以,出现了众多的欺客宰客的问题,导致了旅游景区的整体形象严重下滑,不利于旅游景区的后续经营;而另一方面由于团购旅游等竞争激烈,导致很多低价团出现,而这些低价团为了收回经营成本,强制消费者在旅游景区消费,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会当地的旅游景区造成严重的信誉损毁,不利于长期的旅游产业经营发展。

(三)过分注重商业效应,过度开发景区,景区设施落后

为了获得更高的旅游收益,当前很多景区受到过度的开发,使得景区的生态环境受到人为的破坏,严重影响了当地旅游资源的持久性,不利于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例如,庐山、华山等著名景区,为了提高山顶的旅客接待能力,过多的建设旅馆、饭店,严重破坏了山区的自然环境,造成了当地环境的恶化。同时,一些商业垃圾逐步增多,一些素质低下的游客随手丢弃垃圾,也会对景区环境造成破坏。而且在一些景区为了降低经营费用,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如厕所之类的必要设施条件简陋,甚至容量不够,影响游客的旅游体验。

三、提高旅游产业经济效益的措施

(一)积极推动带薪休假的制度建设

为了避免假期过多的旅游需求,导致旅游资源短缺,积极推动带薪休假的制度能够将旅游资源的需求错峰,达到缓解节假日的旅游资源过度消耗而引发的旅游资源破坏的问题。同时,带薪休假能够缓解淡旺季的旅游发展难题,不仅能够让消费者好好享受景区带来的美景,也可以为旅游业带来稳定的消费流量。

(二)加强对景区商户管理,避免出现不诚信经营的行为

在提高旅游产业的经济效益时,需要加强对于商户的管束,避免商户出现欺客宰客的行为,从而导致旅游景区的声誉受到损害。对于景区商户的管理,一方面需要建立管理的条例和章程,对一些不诚信行为进行明文约束,让商户时刻警醒,避免出现有损景区形象的行为。同时,景区可以通过建立监督平台的方式,以群众监督为主,一旦出现游客举报商户不诚信行为,及时有效的处理,避免情况恶化。景区需要专门设立人员和机构定期巡查和访问游客景区商户的经营行为,一旦出现问题也会有专门的人员进行处理。

(三)加强景区基础设施建设

旅游业作为服务业的一种,最为重要的就是保障游客的旅游体验,而这些旅游体验上不仅包括景区风景的吸引力,也包括食宿等方面的配套设施是否完善,能否为游客提供良好的旅游感觉。因此,加强景区基础设施的建设,能够促进景区对游客的吸引,为景区创造经济效应。这些基础设施不仅包括餐馆、旅店等,还包括一些停车场、厕所等等公用设施,这些综合设施对消费者的体验都会直接导致长期旅游经济效益的好坏。

旅游经济效益篇(5)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7)04―0079―05

旅游业是市场前景广阔的朝阳产业,旅游活动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以及人们价值观念的转变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将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然而,我国现有的旅游企业无论在规模方面,还是在竞争力方面,都无法跻身于世界的前列,这就对我国旅游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重新界定我国旅游上市公司,依据旅游上市公司财务数据评价旅游企业,从而为有针对性地提高旅游企业整体抗风险能力和竞争能力提供参考。

1 上市公司经济效益评价方法综述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上市公司数量也显著上升,不同利益相关者对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指标的选择和评价方法也各不相同,如何科学合理地评价上市公司的经济效益,成为我国证券管理机构和投资者共同关心的重要课题之一。

EVA(Economic value Added),即经济增加值评价法,是由美国纽约斯特恩・斯图尔特(Stem &Stewart)咨询公司提出的。EVA是指企业资本收益与资本成本之间的差额,具体地说就是指企业税后营业净利润与全部投入资本(借入资本和自有资本之和)成本之间的差额。EVA是一种业绩评价与激励系统,其目的在于使公司管理者以股东价值最大化作为其行为准则,业绩以企业现有资产经济价值的增值为衡量标准。

EVA评价方法在计算之前要对会计信息来源进行必要的调整,以便尽量剔除会计失真对评价的影响,增加了计算的复杂性和难度;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理论上要求所有者将其决策权下放给经理层,而在中国这种管理理论、技术、市场、竞争环境均发展不够成熟的情况下,并不能很好地解决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协调问题,也不能很好地反映企业经营业绩所涉及的各个方面的问题[1]。由美国的詹姆斯・都德(James Dodd)和陈世民(Shimin Chen)对1983―1992年间的566家公司经营业绩进行的一项实证研究的结果并不能证明EVA提供比其他指标更多的信息,也就是难于证明EVA强于其他指标[2]。

20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罗伯特・卡普兰(Robert Kaplan)和大卫・诺顿(David Norton)创建了用于绩效评价的平衡计分卡(balanee score card),简称为BSC。该方法是站在企业战略规划管理的立场上,从企业的财务、客户、内部经营过程和学习与成长4大方面来综合衡量和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非财务指标难以量化是平衡计分卡法的致命缺陷;平衡计分卡只是提供了一种思路、构建了一种理论框架,不是一种普遍适用的评价体系。企业在应用时都须根据自身战略管理的要求及外部环境的特点来选取不同的角度和指标进行平衡计分卡的设计,确定指标权重和业绩评价标准;4个方面的评价标准缺乏共同的尺度;指标不仅需要收集大量信息,还要经过充分的加工后才有实用价值,对企业信息传递和反馈系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平衡计分卡只具有相对的准确性[3]。

在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评价方面,目前国内享有较高声誉的是中国诚信证券评估有限公司与《中国证券报》合作推出的“中国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综合排序”,该排序自1996年以来每年都在《中国证券报》公布。其评价方法为:选择“净资产收益率”、“资产总额增长率”、“利润总额增长率”、“负债比率”、“流动比率”、和“全部资本化比率”作为评价指标,每家公司的每项指标的评分乘以该指标的权数后相加则得到总得分。加权加法评分合成法是综合评价中常用的一类方法,但这种方法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权数选择的主观性;同时这种方法未能考虑各指标间的相关程度,即各指标提供信息的重复程度,而实际中的各种指标间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

因子分析法是从研究相关矩阵内部的依赖关系出发,把众多关系复杂的观测变量进行结构化处理,并最终归结为少数几个主因子(不相关)的高效统计分析方法。其基本思想是根据相关性大小把变量分组,使得同组内的变量之间相关性较高,不同组的变量之间相关性较低。每组变量代表一个基本结构,这个基本结构称为公共因子或主因子。

设p个可观测的指标为x1,x2,…,xp,m个不可观测的因子为F1,F2,…,Fm。则因子分析的数学模型可表示为:

Fj(J=1,2,…,m)是公共因子,且两两之间正交。

εi(i=1,2,…,p)是特殊因子,只对xi起作用。

aij是公共因子的荷载,是第i个指标在第j个因子上的荷载,或者说是相关系数。荷载较大,说明第i个指标与第j个因子的关系越密切;荷载较小,则说明第i个指标与第j个因子的关系越疏远。因子分析法的目标就是要求能够控制原始指标的因子变量Fij,让其尽可能多地包含原始指标的信息,从而达到明确观测内容、简化观测系统的目的,从而来克服传统评价分析中存在的指标相关性和人为赋权等缺陷。

因子分析法利用数据本身得到各个指标在综合评分中的权重,很好地体现了经营业绩评价的客观性和公允性。虽然,选取时期的不同、样本的不同以及样本所处行业的不同会影响到最后的综合评价函数,但却不会降低在同一样本或时期公司经营业绩的可比性,这也是对传统评价方法中“权重一旦确定便很少变动”缺陷的克服。因此,利用因子分析法进行上市公司经济效益评价,无论作为单独的评价方法还是作为其他评价方法的参考和补充,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4,5]。

2 我国旅游上市公司的范围

我国证券市场建立初期,相关部门没有对上市公司进行统一的行业分类,上海、深圳交易所根据各自工作的需要,分别对上市公司进行了简单划分:上海交易所将上市公司分为工业、商业、公用事业和综合等四类;深圳交易所则分为工业、商业、公用事业、金融和综合等5类。沪深两市过于简单的划分结果

3.2 实证分析

本文选择了旅游板块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从样本容量上来看,样本数(共32家)远超过指标数(10家),符合因子分析的基本要求。此外,由于是同行业的公司,没有行业因素的影响,也使得业绩评价更加科学、可靠。所有指标来源于各公司2004年年报。在所建立的指标体系中,除了资产负债率为成本型(即越小越好)指标外,其他指标均为效益型指标。因此,需要进行趋同化。为了保持数据间的线性结构,以资产负债率的相反数代替原有指标,其他指标不变,由此得到趋同化后的原始指标矩阵。

3.2.1评价指标标准化处理

为了消除各项指标由于量纲单位不同所带来的不可比性,利用公式 成分线性表达式,得到各主成分的得分,再根据综合评价指数表达式(*),得到综合评价指数。显然指数越高,企业的经营业绩越好,相反,越低则企业的经营业绩越差,将其按从高到低进行排序。

从得分分布来看,最高为丽江旅游,最低为S*ST一投,业绩基本上是呈正态分布的。从排名情况来看,一些效益好、财务结构合理、运营稳定的企业明显排在前列。

4 结论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我国旅游上市公司的经济效益存在较大的异质性,我国旅游上市公司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资本运营、资产整合从而增加企业价值的能力尚不成熟。规范旅游上市公司治理机制,改善财务状况,完善内部控制制度,通过重组介入利润高增长行业,完善投资决策的科学性,是实现旅游上市公司持续健康发展之路。

[基金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城市游憩地空间特征研究》(400-2006092380)

[收稿日期]2006―10―11;[修订日期]2007―02―09

[作者简介]刘立秋(1965―),女,天津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技术经济分析,E-mail:;赵黎明(1951―),男,天津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企业管理、市场研究;段二丽(1982―),女,天津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项目投资决策研究。

[参考文献]

[1]白华.EVA评价方法的几点思考[J].科技与管理,2003,(2):44―45.

[2]Chen S,Dodd J L.Economic value added(EVA TM):an empiricalexamination of a new corporate performance measure[J].Journal ofManagerial,Issues,1997,(9):318―333.

[3]董理.民营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因子分析评价法及实证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5:6―12.

旅游经济效益篇(6)

一是旅游资源开发要实现新突破

抓紧建立旅游大省建设的目标体系,细化量化目标任务,建立健全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体系,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推动旅游资源开发,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加大旅游产品宣传推介力度。

二是旅游产业优化升级要实现新突破

推动旅游产品供给从一元化向多元化转变,推动旅游资源开发从低水平向高水平转变,推动游客在黔旅游从过路游向深度游转变,推动旅游产业发展从单要素向多要素转变。

三是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要实现新突破

当务之急仍然是要突破交通瓶颈,进一步提高旅游景区的可达性;特别是要在加快快速铁路体系和高速公路网络建设的同时,使交通运输体系进一步向旅游景区延伸,完善景区景点连接高速公路的旅游公路网,同时要大力加强景区公共服务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扎实抓好旅游城镇规划建设。

四是旅游与文化产业结合要实现新突破

切实把文化变成旅游产品,使文化成为旅游的灵魂,借助文化宣传推介旅游。

五是旅游改革开放要实现新突破

大力推进旅游业对外开放,创新投融资机制,推进旅游企业运行机制改革,改革景区管理体制,探索旅游资源一体化管理。

旅游经济效益篇(7)

引言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地方政府对旅游的认识和定位,大体经历了从隶属于外交政治事务的政治事业,到独立于外事业务的政治与经济性并重的新兴经济产业,再到各地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最后到现在各地的新支柱产业、三产的龙头产业、优势产业或先导产业,这样一个产业地位日益突出、功能日益重要的发展过程。“十一五”规划中,河南省省委、省政府将旅游业作为河南重点培育的七大优势产业之一;2008年,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更是把这种重视进一步提升到“旅游立省”的高度。但是,与一些旅游业发达省份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因此,本文采用描述统计、多元线性回归等统计分析方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河南旅游市场的实际情况,研究河南省旅游业的经济效益,找出影响河南国内旅游收入的影响因素,以期望为相关管理部门和企业做出决策提供依据。

一、河南省旅游业发展现状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河南旅游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已开始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强省挺进。河南实现旅游强省、旅游立省的跨越发展,既有一定的基础和条件,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存在一定的差距。

首先,丰富的旅游资源、完善便捷的交通设施以及不断壮大的旅游产业集群赋予了河南旅游业很大的优势。河南地处中原,历史悠久,远古时代就是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之地,旅游资源类型多、数量多、品位高,文化底蕴深厚、自然风光秀美。先后有20多个朝代在此建都,在河南广阔的土地上,点缀着嵩山、云台山、白云山、伏牛山、鸡公山、尧山(石人山)、太行山大峡谷、牛尾山(伏牛山之尾)等名山大川,绽放着洛阳牡丹和开封等奇花异草。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交相辉映。此外,随着旅游业快速发展和市场运营机制的不断完善,河南旅游产业不断壮大,逐步走向了规模化、规范化的发展道路,呈现出全方位、多元化的格局。

当然,河南旅游业尚存在的劣势也不容忽视。观念的落后导致很多丰富的旅游资源因当地政府财力有限而未得到重视,旅游资源开发也很有限,河南旅游企业整体规模小,综合实力不强,融资能力较差。就旅行社而言,小、弱、散是其显著特征。

2006年国务院发出通知明确提出“加强黄河中游、长江中游等集中连片旅游区的规划,推进跨省区旅游合作”。面对这一机遇和挑战,2008年,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更是把这种重视进一步提升到“旅游立省”的高度。近些年来,寻根旅游兴起,到河南寻根谒祖的海外友人络绎不绝。河南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主要在于如何充分发挥地方特色,确立发展方向。旅游所呈现的区域性特征是明显的,江南秀色、沿海风光、西部荒原、冰城奇观,周边旅游省份对游客的分享,也要求河南以更高的姿态、更好的服务来吸引、招徕游客。

二、河南省旅游业经济效益分析

旅游业经济效益是指旅游经济活动中旅游产品的实现所需投入与产出的比较。作为经济活动,就是研究用较少的资源占用与劳动耗费来获取较多的产出,但旅游业作为一项综合性的产业,还需考虑其间接经济效益,即旅游业的发展对相关行业部门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

对河南旅游业经济效益进行研究的目的在于从根本上认识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找出影响旅游产业经济效应应发挥的因素,为河南的旅游开发工作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旅游业对河南经济发展的效应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旅游业收入效应分析

旅游业对河南省经济的直接作用(见表3-1)。1997年,旅游收入占河南省GDP的比重为5.64%,占第三产业的比重为19.45%;2008年,旅游业的总收入占到了GDP的8.65%,是当年第三产业增加值的30.20%;除2003年(受非典影响)外,总的来说,从1997-2008年12年间,旅游产业蓬勃发展,旅游收入在河南省国内生产总值和第三产业增加值中所占比重稳步增加。旅游业已成为拉动河南经济社会增长的重要力量,可以说,已经成为我省国民经济中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

(注:1997-2004年旅游外汇收入按1:8.2的汇率折算成人民币;旅游总收入=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国内旅游收入)

(二)旅游业就业效应分析

旅游业作为一项综合性的服务行业,其产品的绝大部分是以劳务的形式体现的,为旅客提供面对面的服务,手工劳动所占比例较大。在安排和解决就业问题上,和其他行业相比,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2000年河南旅游业的直接从业人员约为21817人,需要说明的是,这一数据的统计口径是相当小的,它只是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没有包括旅游区附近摊点的从业者,所以,建立在此数据基础之上的分析,也只反映出旅游业就业效应的一部分。到2006年末,这一指标总数已经达到了73528人,其中,星级饭店50693人,旅行社12117人,其他旅游企业10728人,比2000年增长237.02%。河南省2006年年末从业人员合计为5719万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为1318万人。从数据上看,河南省旅游业对全社会从业人员的贡献是很小的,只有0.13%,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农村大量隐性失业人员也被统计在全社会从业人员之内,所以这一数据不能说明太大的问题。而从旅游业对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贡献率来看,这一数字是0.56%。当然,这只是就业的一部分。

根据旅游组织资料介绍,旅游部门每增加1个直接就业机会,社会就可以增加5个就业机会。因此,按照这个比例计算,河南省2006年旅游业的直接从业人员约为7.4万人,那么间接就业人数将是37万人,所以,河南省旅游业总的从业人员为40多万人。因此分别占到了当年河南省全社会及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例的0.77%和3.35%。

(三)旅游业创汇效应分析

依据旅游收入来源不同,可以将旅游收入划分为国内旅游收入和国际旅游收入。国际旅游收入或旅游外汇总收人,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入境游客在旅游目的地国家旅行、游览过程中用于交通、参观游览、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方面的全部花费。通常,国际旅游收入都以美元表示。国际旅游收入的高低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的收汇能力和对该国国际旅游收支贡献的大小。

如表3-2所示,河南省旅游创汇从1991年以来高速增长(平均增长率23.2%),使得河南省旅游创汇在2008年达到了3.7443亿美元,虽然这个数字还不够大,但对一个内陆省份来说,旅游业能有这样的创汇额实属不易。

由于受时空距离及各种因素的制约,在外贸出口额方面,虽然在总量上增长较快,但与全国相比,河南省的增长速度还没有跟上全国出口增长的节奏。

三、河南省国内旅游收入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分析河南省1997-2008年旅游收入的数据发现,国内旅游收入在河南省旅游总收入所占的比重一直在95%以上,而且这些年来国内旅游收入的年均增长率(19.5%)明显超过了国际旅游收入的年均增长率(13.3%)。因此,为了更好的发展旅游业,有必要对影响国内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因素进行研究。

(一)数据的选择与处理

1.影响因素的选择

影响国内旅游收入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国内旅游收入人数、居民人均花费及包括交通条件、服务设施、接待机构设施在内的旅游基础设施等。经分析,考虑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国内旅游人数(X2/万人次),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X3/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X4/元),并以公路里程(X5/公里)和铁路里程(X6/公里)作为相关基础设施的代表。为此设定了以下形式的计量经济模型:

Y=+X+X+X+X+X++

其中,Y为第t年河南省国内旅游收入(亿元)。

为估计模型参数,收集到了1999~2008年关于河南省旅游业的统计数据,如图4-1所示。

2.模型的估计

利用Eviews软件,采用这些数据对模型进行OLS回归,结果如下:

t=-461.0832+0.072X2+0.5067X3-0.0060X4+0.0608X5+

0.00000103X6

3.模型的检验

由于R2较大且接近于1,而且F=1256.999>F0.05(5,4)=6.26,所以国内旅游收入与上述解释变量间总体线性关系显著。但一方面样本容量为10,引入了5个解释变量,所以模型的估计结果可能并不可靠,过高的拟合优度可能提供的是虚假信息,有待于进一步分析;另一方面由于t0.025(10-6)=2.776,不仅X3、X4、X5、X6前面的系数估计值未能通过t检验,而且X4、X5系数的符号与预期的相反,这表明解释变量之间很可能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此外,DW=2.2054,根据DW检验,因模型包含变量较少,无法确定模型是否存在自相关现象。

由相关系数矩阵可以看出,每个要素都与国内旅游收入Y具有较高的相关系

数,而且各解释变量相互之间的相关系数也较高,证实确实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

(二)消除多重共线性

消除多重共线性的方法有多种,包括逐步回归法、岭回归法、增大样本容量法,本文经过选择,将采用逐步回归法来修正多重共线性。逐步回归的基本思想是将变量逐个地引入模型,每引入一个解释变量后,都要进行F检验,并对已经选入的解释变量逐个进行t检验,当原来引入的解释变量由于后面解释变量的引入而变得不显著时,表明可能出现引起严重多重共线性的变量,应经多方面对比,保留最优的变量,而将其他引起多重共线性的变量剔除。逐步回归法的好处是将统计上不显著的解释变量剔除,最后保留在模型中的解释变量之间多重共线性不明显,而且对被解释变量有较好的解释贡献。

其具体步骤如下:先用被解释变量Y对每一个所考虑的解释变量X2、X3、…、X7做简单回归,然后以对被解释变量贡献最大的解释变量所对应的回归方程为基础,再逐个引入其余的解释变量。经过对各个引入新变量模型多方面的综合比较,保留2改进最大,且不影响原有变量显著性。经逐步回归,使得最后留在模型中的解释变量既是重要的,又没有严重的多重共线性。

最后修正多重共线性影响的回归结果为:

t=-149.0336+0.0726X2+0.0213X3

(27.5295)(0.0046)(0.0086)

t=(-5.4136) (15.6383) (2.4821)

=0.998656 2=0.998272 F=2600.823 DW=1.7696

(三)结论

这说明,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当国内旅游人数X2增加1百万人和城镇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X3增长1元时,国内旅游收入Y将分别增长726万元和213万元。因此,为了加快河南省国内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政府部门应积极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扩大旅游消费需求。

四、进一步发展旅游业的建议

综上分析,“旅游立省”战略符合河南资源、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内外部环境的实际,实施“旅游立省”战略是实现我省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针对目前河南省旅游业的发展现状,结合以上分析,对现阶段河南省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几点措施和建议。

(一)加强政府引导

旅游业是一种涉及面极广、关联度极高的综合性产业,需要社会各方面的配合和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在旅游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政府主导”不是“政府主干”、“政府主财”,也不是“政府主宰”,更不是事无巨细全由政府进行管理。在行使职能的范围上,应由微观管理为主转向以宏观调控为主,把握好干预范围和干预程度。在行使职能的性质上,应由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真正实现由人治行政到法治行政的变革。

(二)打造人文旅游精品,突出河南旅游特色

旅游产业在开发过程中如果面面俱到、产品雷同、缺乏特色,就不会引起游客的兴趣,影响旅游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河南文化底蕴深厚,比如以少林武术文化为特色的少林寺和以太极拳为代表的温县陈家沟、以佛教文化为特色的龙门石窟和洛阳白马寺、被联合国评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安阳殷墟、享誉世界的历史文化古都开封、寻根问祖为特色的新郑黄帝故里等。这些旅游景区已经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影响力,河南应紧紧抓住这些中原文化特色,加大对这些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推介,力争创出河南知名品牌,从而推动河南省整个旅游产业的发展。

(三)抓住机遇,加大宣传力度

重视旅游宣传尤其对主要客源国的宣传,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旅游宣传推广,扩大游客对旅游景点的认知度,提升其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首先,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旅游宣传推介长效机制,把旅游业的宣传推介活动当作一种长期的、重要的工作来抓。其次,河南旅游相关部门应建立一个旅游营销推介的专门组织,形成一个科学有效的旅游产业营销网络。再次,河南省旅游宣传应突出中原自然和历史文化特色,塑造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主题,使“中华民族之根”、“华夏文化之根”、“中华之源,锦绣河南”等河南旅游主题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宁泽群.旅游经济产业与政策[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DB/OL].

[3]河南省统计局.河南省统计年鉴[DB/OL].

[4]宋子千,廉月娟.旅游业及其产业地位再认识[J].旅游学刊,2007(6).

[5]薛宝琪.河南省旅游产业关联与波及分析[J].河南科学,2009(11).

[6]袁绍斌.河南旅游业经济效应分析及对策研究[J].经济经纬,2003(6).

[7]周志宏,贺德红.基于回归模型的国内旅游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商贸,2009(17).

[8]黄金红.对影响国内旅游收入因素的实证分析[J].全国商情,2008(14).

[9]卜付军,赵红玲.信阳南湾风景区旅游经济效益分析[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

[10]刘定平,赵乐东.统计学教程[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

[11]胡国强,于向英.投入产出法[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旅游经济效益篇(8)

一、互联网+思维的内涵和特点

1.互联网+思维的内涵

总理在2015年3月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提“互联网+”以来,全社会掀起了“互联网+”的热潮,越来越多行业和企业正加速实施互联网转型。当今人类已全面步入“万物互联互通”的互联网时代,大数据、云计算、自媒体和无线移动等已成为“智慧社会”的重要工具。互联网正在改变着人类生活和工具的模式,改变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传统规律,正在从一种工具演变为一种思维方式,在这种背景下互联网+思维应运而生。互联网+思维就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用户、产品、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的融入速度正在不断加快,2015年9月22日,国家旅游局了《实施旅游+互联网行动计划的通知》,指出要利用互联网推动旅游业产品业态创新、发展模式变革、服务效能提高,这为加速旅游业和互联网的融合提供了契机。

2.互联网+思维的特点

第一,用户至上。人是一切社会活动的主体,企业所做的任何努力都应以客户为中心,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每个人都是一个自媒体,可以在网上自己的真实感受,一次失败的客户体验,甚至可以让企业损失大量的现有客户和潜在客户。《哈佛商业评论》曾指出客户满意度如果提高5%,企业的利润将加倍。第二,建立平台,使整个产业链中的各个利益相关方共赢。运用互联网+思维最大的特征即是运用平台的思想,通过对运营模式和盈利模式的创新,实现利益相关方共赢的产业链。全球最大的100家企业里,有60家企业的主要收入来自平台商业模式,如苹果、谷歌等。第三,开放思维。事物之间具有相互的联系,开放性思维,要求通过观察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创造性应当是人类思维的本性,是人类思维得以发展和进化的内在活力和内在根据。第四,免费思维。传统的观念中产品收费天经地义,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种APP、杀毒软件甚至手机、可穿戴设备等都开始免费赠送,以此,迅速扩大市场份额,形成品牌效应,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增值服务来实现盈利。

二、互联网发展所引发的旅游业之变

1.线上平台和无线移动端取代现场销售

随着70后、80后成为旅游市场的主体,市场需求发生了质的变化。旅游已经不单单为了开阔视野或增长知识的方式,一场说走就走的旅游寻求的不仅仅是心里层面的满足,旅游已经进入了情怀时代。随着旅游目的地已经不再是首要的目的,心灵旅游正在成为一种时尚。伴随着心灵旅游越来越普遍,游客的旅行计划和旅游需求就会变得更加灵活、多变,线上旅行社和移动端取代现场销售将成为必然,尤其伴随着我国网民的高速增长。据CNNIC统计2016年底中国网民达7.31亿,新增4299万人,互联网普及率53.2%,较去年增2.9个百分点。

2.互联网营销取代传统营销模式

与传统媒体相比,互联网媒体具有即时性、互动性、便捷性等多种优势,使得其在旅游营销中广受欢迎。如今的营销环境基本上可以用“移动化、碎片化、场景化”三个词来总结。大家已经不再局限于每周或者每月的固定时间里,在固定的购物场所消费。而是能够实现全天候、多渠道的消费,客户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通过任何方式消费。因此,互联网营销已逐渐取代传统营销模式。

3.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将引领区域新局面

旅游业是世界公认的资源消耗低、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和可持续性强的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也日益凸显。旅游目的地作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在互联网+产业融入推动下将会显露出更加丰富的内涵,旅游目的地酱油封闭是的旅游自循环向开放式的“旅游+”融合发展进行转变。借助于互联网的带动作用,旅游业将会形成产业内新的竞争优势,促进区域内经济和社会资源全方面的升级,主推旅游业走向全区域、全产业、全民众的综合协调发展。

4.移动大数据将加速旅游创新和服务升级

依据eMarketer的统计显示,2016年全球智能手机用户数量将超过20亿。伴随着手机用户的不断增加,基于智能手机所产生的图片、文本、GPS和音频数据等类型的大量数据将极大完善和充实旅游研究的数据源,奠定了深入研究旅游业的数据基础。国内外旅游互联网巨头依据这些数据将能够推断出旅游群体的消费兴趣和消费需求,进而优化产品和服务内容,并创造出巨大的商业机会和价值。随着我国旅游基础数据库和旅游互联网大数据的发展,旅游创新与服务将率先得到提升。

三、互联网+思维下旅游经济开发获利与效益提升策略

1.借助互联网技术打造电商平台和APP客户端

目前,很多大型的旅游公司拥有自己的专业网站和APP,为消费者提供了产品介绍、预订和支付,但是很多受限制企业规模该类服务多存在于大型企业中,而且各个旅游企业之间缺乏协作和共享,往往导致信息不全或有偏差。因此,各个地区应借助互联网平台打造旅游电商平台和APP客户端,供旅游企业再次平台上运作,进而形成产业集群效应,使得特定地区的旅游更具特色、效率和规范。

2.开展全域旅游,以“旅游+”形式增加旅游有效供给

目前,以传统的抓点方式的景点旅游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大旅游发展的需要,旅游业已进入全民旅游和自助游、个人游为主的新阶段,全域旅游即将一个区域作为功能完整的旅游目的地来建设运作,实现景点景区内外一体化。全域旅游要求突破固有的门票思维,引入互联网+免费思维的观点,以免费模式创造客流量,从而带动地区整体旅游经济的发展。开发“旅游+养生”、“旅游+体育”、“旅游+购物”等旅游产品,有针对性的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实现旅游产业的服务升级。

3.借助互联网营销实现更好的到达率、好感度与转化率

所有的营销都是为了实现三个层次的目标:到达率、好感度和转化率,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实现这三个层次即提供机遇又提出了挑战。首先,利用互联网宣传时要考虑消费者需求、兴趣点,通过制造新奇和悬念来提高顾客到达率,其次从受众的利益出发,真心实意地为对方的利益着想,为游客提供了良好的旅游体验以及安全、方便和合理的性价比,赢得顾客好感。最后从顾客角度出发,一站式解决产品预订、购买的相关服务手续,同时尽可能地做出方便受众参与旅游活动的行程安排,积极的与顾客沟通,变单向营销为双向营销,加深受众的理解和信任,进而提高转化率。

4.政府出台相应政策,促进旅游信息化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及移动4G网络和WiFi的普及,使得手机用户能够实现实时信息的在线化,企业能够随时随地的为消费者提供服务。处于“互联网+”时代,旅游行业的信息化水平会严重影响产业融合的广度以及深度,同时也会影响旅游者对于个性化和独特旅游的满足感。因而,政府应出台相关措施,鼓励、支持和促进旅游产业的信息化水平,打破局限旅游产业深度融合的技术障碍,实现旅游消费者数据在线化,满足精众化旅游消费者的个性需求。

参考文献

[1]陈晓琴,苗圃.互联网思维下常州市旅游供给侧改革的探索[J].经济研究导刊,2016(21):168-169

[2]胡世良.互联网+转型的十大思维[J].通信管理与技术,2016(1):36-39

旅游经济效益篇(9)

2010年兴凯湖就被国家确立为了黑龙江省的12个知名旅游小镇之一,迎来了一次全新的发展契机。通过崔长杰——兴凯湖的管委会负责人介绍可以得知,鸡西市政府以及市委非常重视保护和开发兴凯湖,管委会就按照高标准、高质量、高起点的要求制定几个像《兴凯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兴凯湖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和《兴凯湖精品景区旅游规划》等的相关规划,科学合理地保护及开发兴凯湖。

二、旅游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的宣传力度小

2003年,兴凯湖主要接待的国内及国外的游客仅仅156万人次,这其中包括了仅仅8万多的外国游客,旅游的总收入仅仅3.6亿元而已。虽然这个数字和上世纪相比已经是大大的增加了,但是与旅游业发达的城市相比,依然是属于落后的,即便是牡丹江市也远远大于兴凯湖。姑且不论国外,即使是国内,依然有很多人根本不了解兴凯湖的地点,具备了怎么样的旅游资源,对于旅游资源发展方面,具备哪些优惠的政策及开发的优势,有怎样的可以观赏的旅游景致和可以消费的旅游产品、商品。这样不仅严重影响商家到兴凯湖的有关旅游投资,同样影响了游客到兴凯湖的观光旅游。

(二)旅游设施落后,交通不便

鸡西市只有一条国道,无国际机场,而且铁路也只是单线的,提速空间的能力低。即使是将来真的建立国际机场,也可能会面临亏损的巨大压力。我国一共38个支线机场,仅仅1个可以赢利,短时间很难改善交通条件。兴凯湖的接待能力太小,鸡西全市只有40家旅游企业,但仅仅11家有星级以上接待力的宾馆,但是规模较小,所以接待力也有限。没有多少个集吃住玩一体的景点,非常难满足游客需要。很多景点及景区的通讯、电力、交通、供水、排水等都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三、发展旅游经济效益的措施

(一)转变传统理念,拓宽新思路

着重打造“生态旅游基地”。坚持多产业并举、多项目并进、多层次开发原则,树立以城市促游、以旅游带城的理念,围绕着库、山、江、河、湖自然资源,大力发展观山赏石、游江游湖、漂流、采摘、休闲度假、特色饮食、生态园林的城镇观光以及现代农业等相关的旅游项目。最好每个农场都要突出至少1-2个重点建设的项目,追求最大化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平衡。通过特色养殖、特色种植以及土特产的销售,发展农家餐饮等家庭宾馆,做大做强旅游经济。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要依照“合理保护、永续利用、科学开发”方针,开发经营旅游要在遵照旅游规划前提下实行,促进旅游环境和资源保护的作用。推动直达重要旅游景区的公路建设,增设直达重要旅游景区的客运班车,构筑完善的三位一体式的交通体系。积极发展、科学布局不同层次的餐饮和宾馆服务基础设施,提高景区的承载能力,尽量满足大部分游客需求。加快景区的给停车场、排水、交通标识系统、供电以及通信等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提供优质、便捷、丰富的服务给出游游客。加大主要旅游项目的建设力度。尽量提高旅游项目建设开发的水平。

(三)因地制宜,做强做大旅游产业

依托兴凯湖富足的旅游资源,深入地发掘当地优美的环境、怡人地貌以及得天独厚资源潜力,在“奇、土、美、新、净、”上下功夫,充分展示兴凯湖、北大荒的特殊魅力。黑龙江省东部主要旅游景区的目标是以北大荒的文化作为底蕴,休闲度假以及构建观赏为主的旅游作为核心内容,提高旅游业于经济发展之中的地位。一步步构建起游、娱、购、吃、住、行齐全的,日益完善的旅游产业化的格局。全力构建中俄边境观光区、生态农业的观光区、北大荒的风情园区、大白鱼的繁育基地、湖滨鹿苑、兴凯湖的娱乐休闲区,这六个重要的旅游风景区。

四、结语

兴凯湖的旅游资源相当丰富,应大力发展当地的旅游业,这对于鸡西市对外开放的扩大,城市转型的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劳动就业率的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社会稳定的保持,皆具重大意义。鸡西市政府足够重视旅游业的发展,不单单把旅游业作为今后鸡西市发展经济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实行重点开发,还实施了很多旅游业发展的措施和政策,明显已经收到了效果。相信兴凯湖今后的发展将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于文涛.兴凯湖春季鸟类迁徙监测分析报告[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6(02).

[2]王波.中国旅游景区供给的制度经济学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

[3]林明太.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地质公园管理运营模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

旅游经济效益篇(10)

摘 要:随着人们对海洋认知程度的不断提升,以及陆地资源开发的局限性日趋显现,海洋经济逐渐成为经济研究的重要领域,其中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为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条重要的途径.海洋旅游资源的开发要建立在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并存的基础之上,实现经济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海洋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如何客观有效的度量旅游可持续发展状态,通过定量分析的方式评价其经济效益,成为海洋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关键.本文结合温州海洋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 :海洋经济;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经济评价;旅游价值

中图分类号:F59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7-0082-03

进入21世纪以来,旅游业成为当今世界做大的产业集群,并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着旺盛的发展态势,甚至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从目前人们多样化、多元化的旅行需求来看,旅游资源不仅局限于陆地的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而且还应保护广阔的海洋生态旅游资源,并且海洋旅游资源以其巨大的发展潜力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世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生态率开发需要设计多个方面,不仅要保证其最根本的生态效益,还要求在可持续生态发展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因此针对海洋生态旅游资源的多层次经济评价至关重要.

1 海洋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理论基础

海洋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理论体系是实现海洋生态旅游高品质、快速化发展的基础.在以往的相关理论研究中,人与自然关系理论、旅游系统产业学理论、生态景观理论是生态旅游的主要理论基础,但随着海洋生态旅游的快速发展,这些理论已经不足有支撑和构建其发展研究的理论框架,必须因素其他相关学科或延伸学科的理论进行吸收和贯通,比如环境经济学、环境生态学、海洋旅游经济学等交叉学科.

在旅游系统理论中,环城游憩带理论雷普尔旅游系统观使其代表性理论[1].北大教授吴必虎首次提出环城游憩带理论,他认为在大城市郊区200公里半径以内均可成为城市居民度假游憩的休闲空间,且十分适合短假期或周末出游.雷普儿的旅游系统模型同样建立在旅游空间结构上,与吴必虎的环城游憩带理论具有相通之处,其更考虑旅行成本因素在旅游系统中的影响.

景观生态学理论与海洋科学理论是有力支持海洋生态旅游的理论之一.景观生态学是现代生态学的一个活跃的分支,它强调空间异质性、尺度性与生态整体性[2].对于海洋生态旅游资源而言,首先应尊重海洋景观的固有资源与结构,在此基础上完成自然性、异质性的开发,注重可持续性,避免认为加工造成的生态质量退化.

生态承载力理论是海洋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自然与经济和谐发展的研究理论基础,其一方面在旅游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上进行理论阐述、另一方面对海洋生态资源的旅游承载力进行深入研究,进而达到生态可持续发展与经济效益最大化之间博弈均衡.

2 温州海洋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2.1 海洋生态旅游资源概况

温州是浙江南部的海滨城市,是浙江省沿海大市之一,具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其中海洋面积1.1万平方公里,几乎与温州市陆地面积相当.在温州市的县区地理位置分布中,全市11个县区中9个为沿海县区,其中还包括一个海岛建制县——洞头县.洞头县有100多个岛屿组成,具有丰富的海洋植物、海洋动物资源,各种海洋文化景观、海洋自然景观、海洋人文景观遍布在这些岛屿上,这共同构成了丰富的海洋生态旅游资源.从海岸线的长度来看,全市岛屿海岸线长度达567.9公里,总共437个沿海岛礁,据统计,其中约有42个岛屿与大陆滨海区具有旅游开发价值[3].在较为成熟的海洋旅游资源中,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南麓列岛、国家4A景区洞头百岛、世界古航标·中国诗之岛江心屿、苍南渔寮大沙滩、鹿城七都岛、乐清沙门岛等,都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资源优势.

总体来说,温州市海洋旅游资源中具有一定知名度且发展较为平稳的资源中,有3个部级风景名胜区、10个省级风景名胜区、5处部级森林公园、9处省级森林公园、2个省级旅游度假区,并且超半数以上分布在距海50公里的沿海区.

2.2 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虽然具备丰富的海洋生态旅游资源,但总体开发程度、层次性不够,多数景区还处于粗放型的开发阶段.一方面造成知名旅游景区品牌不足,另一方面造成海洋旅游资源保护力度不够,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人为破坏.比如洞头岛、西门岛、南麓岛、大鱼湾等资源基本处于培育与成长之中,开放层析较低,没有系统的规划.其次,海洋旅游衍生产品开发力度不够,没有形成具有地方特色、海洋特色、地方品牌的旅游商品,尚未打造出特色鲜明的海洋旅游项目,没有发挥出温州市海洋海岛旅游的特色与优势.再次,海滨旅游基础支撑力不足,缺乏海洋旅游开发投入,以及旅游资源开发规划与管理制度,造成开发模式多为粗放型,长期来看容易造成资源破坏.此外,基础设置建设落后,资源整合不到位,严重缺乏海洋旅游专用码头、游艇等设施,接待客容量及接待能力有限.

3 海洋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定量评价

3.1 定量评价体系构建

随着海洋产业发展的多元化,以及行业对资源评价研究的深入,海洋生态资源评价模式已由传统的单因子模式转变为多因子模式,更多的将社会因素、文化因素、经济因素、旅游因素、生态因素等考量进来,形成系列化的指标评价模型[4].由于海洋生态旅游资源中的诸多因具有异质性和不同的经济意义,使其你具备一般可比性,这就需要对这些因子进行无量纲化处理,然后才能确定其在整体中所占的权重,进而计算综合评价分值[5].对海洋生态旅游资源进行无量纲化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阙值法,也叫临界值法,是借助最大值、最小值、满意值等特殊指标与实际值相比而得到评价值的方法,正指标计算函数为:

其中xij,opt为该指标在所有时间取值中的最优值.

(2)标准化方法,在存在多个变量时,为是各变量指标存在可比性,先对不同组数据标准化,进而通过标准化后的数值进行比较,从而确定指标的综合评价值[6].通常来说,标准化方法能够有效的消除数据量纲的影响.标准化计算函数为:

(3)比重法,即指标的实际值在指标总之中的比重,其计算函数为:

3.2 评价方法的选择

由于海洋生态旅游资源涉及到很多非量化指标,而在经济评价值中必须将这些指标进行量化,常用的量化方法有层次分析法、模糊赋分法、FUZZY综合评价法、德尔菲法等几种[7].在我国海洋生态旅游资源经济指标评价中,较常用的方法有层次分析法与德尔菲法,这些方法能够有效的解决海洋生态旅游资源经济评价中一些无法完全量化的因子,解决问题的本质是将这些无量化的因子赋以相应权重来表示其在综合指标中的重要性与地位.

(1)德尔菲法,也称专家咨询法,是利用行业专家的意见来确定指标因子的最终权重.德尔菲法通常需要集中多名专家的意见,并且要求专家给予较为专业的评价,并且还要根据专家的领域地位给予专家评论结果相应的权重,然后通过整理并不断的修改和反馈,最终得到满意的结果.

(2)层次分析法.对于海洋生态旅游资源的经济评价而言,层次分析法能够有效、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分配各因子的权重,并且其能够灵活的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海洋生态旅游资源的特点使得层次分析法在其经济评价中较为适宜,能够系统性、可靠性的识别问题,提高评价的简便性与准确性.层次分析法的一般步骤为:建立层次分析模型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层次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3.3 综合指标合成

在对各指标进行权重分析与量化处理之后,还需要在此基础上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和综合评价模型,对多指标进行合成.一般而言,多指标合成的方法有线性加权和函数法、乘法合成法等.线性加权和函数法的计算公式为:,其中f(x)表示综合评价分值,wi表示评价指标i的权重,xi表示评价指标i的无量纲化值,n表示所有指标个数.

乘法合成法的计算公式为:,其中x;j表示逆指标,m表示逆指标的数量.

结合我国海洋生态旅游资源特点,以及上文的权重确定、无量纲化分析、综合指标合成等分析研究,最终选择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海洋生态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进行综合评价,一般步骤为:确定评价指标集确定各指标层的权重确定评价的评语集D和其分值确定模糊评价矩阵对目标层X进行模糊综合评价计算结果归一化与评价.

4 温州市海洋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战略建议

4.1 开发原则

海洋资源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之一,在对其进行开发时必须坚定的遵循一定的开发原则,这样才能确保海洋生态旅游资源在不遭受认为破坏的前提下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结合温州市海洋生态旅游资源的特点,以及其目前的资源开发现状与政府规划,在开发中需要遵循的原则有可持续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生态性原则、层次性原则、保护性原则、特色性原则等.

4.2 战略取向

前文分析可知,温州市具有广阔的海洋生态旅游资源,并且这些丰富的资源多处于开发或初步形成阶段,因此后续的开发应建立在现状的基础上,并且合理规划,在政策引导下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博弈均衡.结合温州市目前的海洋旅游资源开发现状,以及各部分资源的经济价值评价结果,所采取的战略取向有:(1)由近至远的开发战略;(2)城乡互动的开发战略;(3)差异化开发战略;(4)面向市场的开发战略;(5)环境循环发展战略.

4.3 温州海洋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主要战略

从政府层面,建立政府主导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在温州市海洋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的主导作用,联合其他相关部门,实现社会参与的产业融合,打造现代化的海洋旅游发展格局.从市场层面上看,重视城乡部门在温州市海洋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城乡统筹、上下一体的机制,实现资源共享、市场共赢的整体市场运作机制.此外,还要建立产业开发要素互通、功能互补、市场互享、利益互增的跨区域联合网络,以及建立自然、经济、社会和谐进步、可持续发展的海洋生态旅游系统.

参考文献:

(1)孙玉琴.基于DEA的滨海区域生态旅游效率评价及优化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

(2)贾欣,莎娜.海洋生态损失过程中的群体经济行为分析[J].中国渔业经济,2014(8).

(3)胡念望.温州海洋文化旅游发展战略与保障措施研究[D].浙江海洋学院,2014.

(4)李晓通,张予云,张成胜.资源生态化开发作为西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政策的人类学思辨[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5(1).

旅游经济效益篇(11)

引言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地方政府对旅游的认识和定位,大体经历了从隶属于外交政治事务的政治事业,到独立于外事业务的政治与经济性并重的新兴经济产业,再到各地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最后到现在各地的新支柱产业、三产的龙头产业、优势产业或先导产业,这样一个产业地位日益突出、功能日益重要的发展过程。“十一五”规划中,河南省省委、省政府将旅游业作为河南重点培育的七大优势产业之一;2008年,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更是把这种重视进一步提升到“旅游立省”的高度。但是,与一些旅游业发达省份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因此,本文采用描述统计、多元线性回归等统计分析方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河南旅游市场的实际情况,研究河南省旅游业的经济效益,找出影响河南国内旅游收入的影响因素,以期望为相关管理部门和企业做出决策提供依据。

一、河南省旅游业发展现状

(三)旅游业创汇效应分析

依据旅游收入来源不同,可以将旅游收入划分为国内旅游收入和国际旅游收入。国际旅游收入或旅游外汇总收人,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入境游客在旅游目的地国家旅行、游览过程中用于交通、参观游览、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方面的全部花费。通常,国际旅游收入都以美元表示。国际旅游收入的高低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的收汇能力和对该国国际旅游收支贡献的大小。

如表3-2所示,河南省旅游创汇从1991年以来高速增长(平均增长率23.2%),使得河南省旅游创汇在2008年达到了3.7443亿美元,虽然这个数字还不够大,但对一个内陆省份来说,旅游业能有这样的创汇额实属不易。

由于受时空距离及各种因素的制约,在外贸出口额方面,虽然在总量上增长较快,但与全国相比,河南省的增长速度还没有跟上全国出口增长的节奏。

三、河南省国内旅游收入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分析河南省1997-2008年旅游收入的数据发现,国内旅游收入在河南省旅游总收入所占的比重一直在95%以上,而且这些年来国内旅游收入的年均增长率(19.5%)明显超过了国际旅游收入的年均增长率(13.3%)。因此,为了更好的发展旅游业,有必要对影响国内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因素进行研究。

(一)数据的选择与处理

1.影响因素的选择

影响国内旅游收入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国内旅游收入人数、居民人均花费及包括交通条件、服务设施、接待机构设施在内的旅游基础设施等。经分析,考虑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国内旅游人数(x2/万人次),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x3/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x4/元),并以公路里程(x5/公里)和铁路里程(x6/公里)作为相关基础设施的代表。为此设定了以下形式的计量经济模型:

y=+x+x+x+x+x++

其中,y为第t年河南省国内旅游收入(亿元)。

为估计模型参数,收集到了1999~2008年关于河南省旅游业的统计数据,如图4-1所示。

2.模型的估计

利用eviews软件,采用这些数据对模型进行ols回归,结果如下:

t=-461.0832+0.072x2+0.5067x3-0.0060x4+0.0608x5+

0.00000103x6

3.模型的检验

由于r2较大且接近于1,而且f=1256.999>f0.05(5,4)=6.26,所以国内旅游收入与上述解释变量间总体线性关系显著。但一方面样本容量为10,引入了5个解释变量,所以模型的估计结果可能并不可靠,过高的拟合优度可能提供的是虚假信息,有待于进一步分析;另一方面由于t0.025(10-6)=2.776,不仅x3、x4、x5、x6前面的系数估计值未能通过t检验,而且x4、x5系数的符号与预期的相反,这表明解释变量之间很可能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此外,dw=2.2054,根据dw检验,因模型包含变量较少,无法确定模型是否存在自相关现象。

由相关系数矩阵可以看出,每个要素都与国内旅游收入y具有较高的相关系

数,而且各解释变量相互之间的相关系数也较高,证实确实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

(二)消除多重共线性

消除多重共线性的方法有多种,包括逐步回归法、岭回归法、增大样本容量法,本文经过选择,将采用逐步回归法来修正多重共线性。逐步回归的基本思想是将变量逐个地引入模型,每引入一个解释变量后,都要进行f检验,并对已经选入的解释变量逐个进行t检验,当原来引入的解释变量由于后面解释变量的引入而变得不显著时,表明可能出现引起严重多重共线性的变量,应经多方面对比,保留最优的变量,而将其他引起多重共线性的变量剔除。逐步回归法的好处是将统计上不显著的解释变量剔除,最后保留在模型中的解释变量之间多重共线性不明显,而且对被解释变量有较好的解释贡献。

其具体步骤如下:先用被解释变量y对每一个所考虑的解释变量x2、x3、…、x7做简单回归,然后以对被解释变量贡献最大的解释变量所对应的回归方程为基础,再逐个引入其余的解释变量。经过对各个引入新变量模型多方面的综合比较,保留2改进最大,且不影响原有变量显著性。经逐步回归,使得最后留在模型中的解释变量既是重要的,又没有严重的多重共线性。

最后修正多重共线性影响的回归结果为:

t=-149.0336+0.0726x2+0.0213x3

(27.5295)(0.0046)(0.0086)

t=(-5.4136) (15.6383) (2.4821)

=0.998656 2=0.998272 f=2600.823 dw=1.7696

(三)结论

这说明,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当国内旅游人数x2增加1百万人和城镇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x3增长1元时,国内旅游收入y将分别增长726万元和213万元。因此,为了加快河南省国内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政府部门应积极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扩大旅游消费需求。

四、进一步发展旅游业的建议

综上分析,“旅游立省”战略符合河南资源、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内外部环境的实际,实施“旅游立省”战略是实现我省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针对目前河南省旅游业的发展现状,结合以上分析,对现阶段河南省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几点措施和建议。

(一)加强政府引导

旅游业是一种涉及面极广、关联度极高的综合性产业,需要社会各方面的配合和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在旅游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政府主导”不是“政府主干”、“政府主财”,也不是“政府主宰”,更不是事无巨细全由政府进行管理。在行使职能的范围上,应由微观管理为主转向以宏观调控为主,把握好干预范围和干预程度。在行使职能的性质上,应由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真正实现由人治行政到法治行政的变革。

(二)打造人文旅游精品,突出河南旅游特色

旅游产业在开发过程中如果面面俱到、产品雷同、缺乏特色,就不会引起游客的兴趣,影响旅游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河南文化底蕴深厚,比如以少林武术文化为特色的少林寺和以太极拳为代表的温县陈家沟、以佛教文化为特色的龙门石窟和洛阳白马寺、被联合国评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安阳殷墟、享誉世界的历史文化古都开封、寻根问祖为特色的新郑黄帝故里等。这些旅游景区已经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影响力,河南应紧紧抓住这些中原文化特色,加大对这些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推介,力争创出河南知名品牌,从而推动河南省整个旅游产业的发展。

(三)抓住机遇,加大宣传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