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大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性大全11篇

时间:2023-12-21 10:29:18

大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性

大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性篇(1)

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不仅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孕育着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宝贵契机。因此,做好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努力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造就一代适应新时期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显得尤其重要。

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等一系列重大战略中,高校承担着培养大批创新型人才的重任。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在高等教育日益大众化的今天,就业对大学的导向性作用更强劲,学生的个性化成才意识和竞争意识更强烈。这些因素既有积极的一面,也在客观上滋养了一种与创新型人才培养不相适应的负面影响,功利性的学习目的在某种程度上冲击着高等教育,大学的培养观念和方式面临着挑战。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障碍因素

教育因素。我国高校存在不利于创新意识培养的诸多因素。除了传统教育的以书本中心、以课堂中心、以教师中心的影响之外,新形势下又出现了一些新问题。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一些高校急功近利的倾向明显,比高楼、比规模、比指标成为一些高校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不仅忽视了学生德育、智育的发展,而且不利于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推进。另外,随着学生就业竞争的加剧,一些高校和不少学生,热衷于研究生考试、各种业务考证,以另一种方式陷于应试教育。为此,高校必须改变传统教育观念,解决新问题,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学生自身因素。自主创新心理主要由创新欲望与创新情感两个部分构成。创新欲望是一种求索进取、探寻新知的内在渴求和需要,它的最大特点是求新求异,厌弃陈腐观念,充满探索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中未知领域的巨大好奇心、求知欲。创新情感是创新主体对创新活动的主观体验,它贯穿于创新活动的始终。当前国内高校部分学生缺乏大胆求新的精神,局限于书本知识所教授的定理规律而不思破旧立新、深层次探索,很大程度上局限了创新能力的提升。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

其一,大学生要注重自己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是在大学生学习、实践、生活的过程中自觉形成,体现在知识水平、思维方式和个性特点之中。

知识、能力水平是影响自主创新意识的前提条件。知识因素不但指知识的量,还包括知识的质,没有较深厚的知识文化底蕴,以及对知识的获得欲望,要在较高层次的水平上创新是难以实现的。但只有知识还不够,还需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辨别、判断和选择的能力。实际能力在创新意识形成中,往往比知识更重要。

思维方式是创新活动的工具,不同的思维方式影响着创新意识的形成。我国漫长的农业社会给人们留下了守成、稳健的心理积淀,冒险、开拓、创新精神不足。这种客观环境养成了复古、唯书、崇尚权威的思维,失却了质疑、反思和批判思维。自主创新要有开放性思维而不是封闭性思维、批判性思维而不是复制性思维、人文性思维而不是经验性思维。

个性特征是指个人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包括气质、性格、智力、情感、兴趣等方面。一般说来,个性特征直接影响创造性,个性特点鲜明的人富有创造性,而个性平淡的人,则缺乏创造性。知识水平、思维方式和个性特点,都需要大学生自觉学习、锻炼,没有主观因素的培养和提高,自主创新意识将难以形成。

大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创新;创新意识;重要性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高等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责无旁贷地担负着培养创新人才的神圣使命。高校肩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大学培养学生的任务之一是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核心,它维系着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未来。

一、创新意识的含义

创新意识是指人们在社会实际活动中,主动开展创新活动的观念和意识,表现为对创新的重视、追求和开展创新活动的兴趣和欲望。它是人类意识活动中的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是人们进行创新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唤醒、激励和发挥人所蕴涵的潜在本质力量的重要精神动力,与创新能力一起贯穿于人的创新活动的整个过程。

二、创新意识的内容

1.强烈的创新动机。创新动机是创新意识的动力源,是形成和推动创新行为的内驱力,是引起和维持主体进行创新活动的内部心理过程,也是创新才能得以施展的能源。人的每项创新活动、每个创新意识都离不开一定创新动机的支配,创新动机明确并且强烈的人,他的创新活动的希望就越大,创新动机肤浅的人,他的创新活动成功的希望就小。

2.浓厚的创新兴趣。创新兴趣是指人们从事创新活动投入积极情绪和态度定向。它是创新动机的进一步发展。创新动机来源于对创新的浓厚兴趣。产生创新动机不一定有创新兴趣,而一旦形成创新兴趣必然伴随着创新动机。创新兴趣是人们从事创新实践活动强有力的动力之一。

3.健康的创新情感。创新过程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它还需要引起、推进乃至完成创造性活动的创新情感。首先稳定的创新情感。现代创新者只有在稳定的创新情感支配下,才能提高自身创新敏感性,及时捕捉有用信息,对与创新有关的事物充满浓厚的兴趣。其次积极的创新情感。现代创新者积极的创新情感,可以极大地激发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敏锐性,充分调动自己投身于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再次深厚的创新情感。创新热情是一种稳定深厚的创新情感,具有持续性。它是一种能促进现代创新者形成强烈的创新意识,并展开创新活动的心理推动力量。

4.坚定的创新意志。创新意志是在创造中克服各种困难,冲破阻碍的心理因素。首先是创新意志的目的性。现代创新者对自己的行动目的有明确的认识,才能按既定的目标去行动。其次创新意志的顽强性。科学创造是一种艰苦的劳动,是要探索前人没有走完的路,要产生前人没有产生过的成果。在创造过程中成功与失败并存,只有意志顽强的创造者才能在挫折与失败中不断进取,从而把失败引向成功。创新意志的顽强性指人们在创新的过程中能精力充沛,坚持不懈地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取得创新成果。

三、增强大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性

1.是当今信息时代国家创新体系持续发展的要求。在科技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里,高科技产业成为社会的主导产业,科技人才是经济发展的关键资源,对富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科技人才的培养是当今知识经济背景下科技进步的要求和科技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

“国家创新体系是与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构成的网络体系,其主要成分是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等。”国家创新体系是一个目标明确、组织比较完备的网络系统。这一体系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期积累发展的过程,需要一代代人艰辛的努力,也需要持续不断的创新型人才,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国家的科技竞争力,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

创新型人才就是具有强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具有敏捷的创新思维和很强的创新能力,从而能获得创造性成果,成为有所建树的人才。国家自主创新的关键在人才,创新型人才是国家创新体系赖以维系的根源,创新型人才是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主导力量和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国家创新体系的每个构成要素都需要创新型人才发挥科技中坚力量。因而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创新型人才是国家创新体系持续发展和永葆生机的需要。

2.是高校教育发展的需要。高校的人才质量标准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高校良好的社会声誉要靠自己培养出来的优秀人才和取得的丰硕科研成果来赢得。高校人才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取决于学生的创新素质高低,创新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其在未来的市场中的竞争力,那些培养出很多高素质竞争人才的高校在社会的声誉与日俱增,学校的生源也就必然会增加,这样必然促进学校的发展。因此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创新人才是直接关系到高校的生存与发展。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一种认识、人格、社会层面的综合体,涉及人的生理、心理、智力、人格等诸多方面,是人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的外在表现。一方面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人才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低。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大学生素质中所必备的成分,因而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所在。另一方面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随着社会和现实需要的发展而发展的,以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创新观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时代扩充,因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重要任务和内在要求。

3.是高校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马克思关于认为人的全面发展表现为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需要的多方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和发展以及人的个性的发展。从这一理论来看培养创新意识是实现高校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准备和必要保证,是高校大学生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陈旧周期不断缩短,知识的增长率加快,知识转化的速度迅猛增加,高校大学生想要在这种情况下成才就需要掌握包摄面广、潜移性强、容纳度高、概括程度高的“核心”知识,需要高校大学生有忧患意识,主动发挥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想在就业饱和的状态下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有创新的意识和能力,这需要大学生树立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利用所学的知识,敏锐地观察就业趋向,并把自己武装成与众不同的创新人才,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陶红.论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J],广东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大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性篇(3)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3-0019-02

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自主创新成为社会进步的内在需要,创新型人才成为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大学生作为社会建设未来的生力军,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创新意识已成为其综合素质的重要组织部分。如何进行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马克思主义认为主体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发展人就要发展人的本质属性。以主体性的视角探讨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为教育、管理、教学等方面的实践提供新的理论指导。

一、主体性和创新意识的基本内涵

主体性是人作为社会活动主体的本质属性,它是在人作为活动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中体现的,具体包括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等基本特征。首先,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自主性是主体性的首要表现。人的自主性是指主体在主客体的对象性活动中自己主宰自己的本质力量,自己选择客体以及发展方向,体现着主体对自身及客体的支配权。“主体性本质上是主体在与客体的关系中所呈现的能动性”。其次,主体性是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能动性。能动性是指主体在对象性活动中能够自觉、积极、主动地认识客体和改造客体,对客体发挥作用和影响,而不是消极、被动地认识和实践。如果说自主性侧重于主体权利,表现为主体对活动诸要素的占有和支配,那么能动性就侧重于主体能力,表现为主体活动的自觉选择和能动改造。再次,主体性表现在主体的创造性。创造性是能动性的最高表现,正是人的创造性活动,使人成为活动主体,且与动物分离开来,也正是有了创造性,人的主体性才显现得越来越强。

对于创新意识,在相关资料中尚无完全统一的说法。综合各种表述,创新意识有驱使个体进行创新行为的心理动机的含义,是心理上的一种内在驱动力、推动力。有着求真求知的主动意识、追求新异事物和真知灼见的强烈欲望,大胆质疑、标新立异的思想观念,不满现状、勇于开拓的奋斗精神。与创新思维比较,创新性思维的本质在于由感性到理性的飞跃,而创新意识作为内在的驱动力,更多地处于感性阶段。另外,创新意识是引起创新思维的前提和条件,创新思维是创新意识的必然结果,二者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二、人的主体性与创新意识的关系

在分析创新意识和主体性两者内涵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看到,创新意识和主体性有着内在的一致性。

1. 确立主体地位是形成创新意识的重要基础

“人的发展必须先靠主体性的发挥来获得,人的主体地位也是在主体性发挥过程中呈现。”对于形成创新意识,确立主体地位是一个重要前提。当人们用已有的方法和手段仍无法使心理恢复平衡时,就可能寻找新的方法和手段或革新旧的方法和手段,这种意识就是创新需要的意识,即“问题意识”。它是创新的最初动因和原动力。岳晓东教授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中指出,当前学生创新中存在的两个主要障碍是思维标准化和知识无活动力化。特别是在我国应试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思维标准化的情况更加严重,思维标准化对学生的独立思考起到功能固着、权威迷信、思维惰性等负面影响。主体地位的确立,才能保障主体权利的实施,也才能保障主体性的发展。因此,在教育过程中确定教师、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教学的主人,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师生教学、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主体性的发展,为形成创新意识提供基础。

2. 形成主体意识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关键

主体意识是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主体的人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观念表现,包括自我意识和对象意识。只有当他能够自主活动并意识到自己活动所具有的社会意义时,他才最终成为主体。只有在这时,他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并不断学会按照自我的意愿,同时也按照社会的要求来设计自我、完善自我、创造自我、造福社会和人类,将自我变成真正的实践主体。主体意识越强,参与自我发展、在学习活动中实现自己的本质力量的自觉性就越大,从而在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力量,不断地调整、改造自身的知识结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从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内涵来看,没有主体意识,是不可能产生满足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而进行创新活动的内在动力,也不可能产生独立思考的主动意识、发表独特见解的意识。

3. 人的主体性发展促进创新意识的形成

人的主体性是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主体性发展好的人,就会做自己发展的主人,就会主动地发展自己。正是在主体性发展的过程中,人对自身逐渐有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并且进行自我改造;也是在主体性发展的历程中,人能动地适应、改造外在客观世界,而不是被动地受外在世界的支配。主体性的发展过程,就是在符合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对外在世界的改造过程,也是不断创新、突破的过程。主体性发展得好,就会主动关心自身、社会、外在世界的发展,关心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关心问题的解决,发扬对出现的各种现象质疑的精神,并产生解决困难的内在动力,这也正促进了创新意识的形成。

4. 创新意识是主体性发展的高度体现

创新意识作为驱使个体进行创新行为的心理动机,是与创新有关的一切思维与活动的起点。“创新意识的实质就是问题意识”,强烈的问题意识促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发现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创新。人的主体性具有一些比较稳定的外在表现,如人的自主性与能动性、创新性等,对学生来说,在学习活动中独立提出新问题、新思路、新方法,都是他们独立思考的一种创新,正是他们自主性、能动性、创新性的结果,也是他们主体性发展的体现。主体性的这些外在表现,与创新意识的实质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因此可以认为创新意识是主体性的体现。“创新是人对已有认识和实践的超越和突破,是人的主体性的最高体现,也是人之所以能发挥创造效应的深层根据”。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一项报告曾明确指出,个性的多样性、自主性和首创精神,甚至是爱好挑战,这一切都是进行创造和革新的保证。正是在创新的过程中,体现出创新意识是主体性发展的产物,是主体性发展的高度体现。

三、主体性视角下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以主体性的视角推进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不但需要形成一种以人为本、有利于创新意识培养的教育理念,更需要在教学方法、校园环境、培养平台等方面加以改进,以促进创新意识的培养。

1. 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主体性教育理念

要摆脱传统教育的弊端,首先必须确立主体性教育理念,明确教师与学生同为教育教学过程的双边主体。“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看,教师与学生同为教育过程的双边主体,这是毋庸置疑的”。教育教学活动实际上可以理解为是两个不同的认识和实践过程,教师和学生分别是这两个过程的主体。在第一阶段中,教育者为实践的主体,受教育者及知识要素属于教育者实践和认识的客体;在第二阶段中,受教育者是学习的主体,教育者和知识要素属于教育者学习的客体。在双边主体的教育理念下,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依靠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要发挥和发展教师的主体性,给教师更大的自,在遵循教育目的和遵守教育法规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主体能动性,来设计、规范教学,自主选择教材、教法、教学组织形式。

同时必须认识到教育的实质在于建构学习主体,授人以渔。特别在大学阶段的教育,要更加注重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的掌握,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创新。通过发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主体性的途径,实现教育过程成为建构学习主体过程,同时通过建构学习主体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

2. 保障学生主体地位,形成有利于主体性发展的良好校园环境

要促进创新意识的培养,就要形成一个有利于学生个性和自主性发展的良好校园环境。具体要从管理、校园氛围等方面入手,改变传统教育中束缚主体性发展的方面,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尊重并保护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得到发展。一方面,通过发展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制,允许专业转换,大力开展选修制、辅修制、导师制,不断减轻学业负担,创设自主学习的空间;另一方面,通过营造民主、开放的校园学术氛围,促使学生独立思考、自主钻研,从传统的继承性学习转向自主、研究性的学习;还可以依靠学生、服务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在管理中的主体。

3. 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对比我国与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的差距可以看到,发达国家在自主创新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极大地推动社会的进步。究其原因,与西方发达国家非常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注重启发式教学不无关系。如美国等西方国家虽然也采用讲授法,在课堂中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学生在讨论与思考中掌握新的知识。讨论课上学生与教授一起,就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教授只在其中起引导协调的作用。正是在讨论的过程中,思维碰撞、整合,极大调动了思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启发式教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课前预习,主动思考课程的相关问题;另一方面,教师在讲授过程中要突出重点,重视讨论与交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同时,结合不同的课程类型采用不同的方法,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如社科类课程可以通过搞调查、写论文、演讲、案例教学等方式,让学生在参与中掌握研究的方法,数理类基础课宜采用精讲多练的方法,教给学生推理方式和逻辑思维的方法。

4. 改革评价体系,鼓励自主创新而教

教育评价具有导向和反馈等重要功能。长期以来,高校评价普遍都是期末考试定结果,教师为考试而教,不顾学生个性的发展,“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教育评价不但要完善评价的内容,而且要完善评价过程及方式。首先,在评价内容上,不能只注重学业成绩,应该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其次,在评价过程中,必须将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有效结合。再次,在评价模式上,不但需要教师的评价,更需要自主评价。只有对自己的活动做出正确的评价,并善于分析自己活动的人,才能称得上一个有主体性的、会独立自主的人。

5. 打造培养创新意识的平台

通过完善培养创新意识的平台,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强化图变创新的意识。一方面,要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做好对实践教学的保障工作,完善实践教学的比重,构建开放式实训室,注重实践教学与自主探索相结合,重点放在研究方法的培养及实践能力的提升上;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研活动,使他们尽早熟悉科学研究的程序和方法,在动手动脑的科研活动中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特别是加强学生中学习型社团的培育,让学生在社团内实现自我管理、自我培训、自我发展,以此为平台进行专业技能训练和专业技能比赛;还可以推广研究性学习,在研究性学习中培养创新意识。研究性学习强调教师的“教”转变为强调学生的“学”,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为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提供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李为善,刘奔.主体性和哲学基本问题[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2]陈德.主体性发展与创新精神培育[J].中国教育学刊,1999(12).

[3]李世海,高兆宏,张晓宜.创新教育新探[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大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性篇(4)

[作者简介]陈洪波(1975- ),男,四川西充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体育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运动心理学;李波(1974- ),男,河南镇平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陕西 西安 710071)

[课题项目]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课题“体育锻炼介入改善大学生心理困乏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k5051299013)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2-0188-02

“创新”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国外对创新的研究起源于德伯拉・爱弥顿的“知识创新论”和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进入20世纪70年代,美国、日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都主张一个人的开拓创新能力是面向21世纪的“三张教育通行证”之一。创造性思维之父爱德华特别强调“创造性努力”和“创造性态度”在创新中的重要性。这些都充分证明了创新意识与创造性、创新绩效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十六大报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只有大批创新人才的涌现,创新才有可能实施,创新成果才有可能实现。2006年7月12日,在上海举行的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以“创新与服务”为主题,高校如何能培养出创新人才从而更好地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服务再一次成为研究的热点。近年来,国内外教育界和理论界对创新人才的培养进行了大量研究和探索,积累了大量有价值的理论成果。

一、创新研究及其发展

有关创新,国外从心理学的角度对个体的“创造力”或“创造性”(creativity)研究最多。最早研究它的是英国心理学家高尔顿(Galton),在他1869年出版的《遗传与天才》一书中对“创造力”进行研究,他研究了977名天才人物的思维特征。这本书的出版,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兴趣。之后,1908年弗洛伊德出版了《诗人与白日梦》以及1930年心理学家华莱士的《思维的艺术》两本著作分析了艺术创作过程中创新思维的过程。20世纪4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克劳福德、德国心理学家韦特海默通过社会调查和实验研究对“创造力”进行了分析。到20世纪50年代以后创造力研究进入繁荣阶段:以吉尔福特为代表的一些心理学家开始对“创造力”给予足够重视,认为创造力对提高国家综合国力十分重要。70年代后,创新的研究更加受到心理学界和教育学界的重视,并将创新人才的培养提升到国家的教育议程高度上来。

我国较早关注创造性的是陶行知先生,20世纪20年代末,陶行知就发表了《创造宣言》,提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教育理念,那时他对创造性的理解还带有一些浪漫主义色彩。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家提出“素质教育”的目标。到1999年,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我国首次明确提出要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使命,同志指出:“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 21世纪的研究比较关注创新人格。

二、创新素质的核心要素

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创新的核心因素有所不同,目前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创新人才的核心要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创新能力。主要指学生求新、求异,善于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能力;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能够突破传统观念及定式思维,打破常规的束缚,善于提出新观点,运用新方法与新思路解决问题;具有善于综合与开拓新领域的能力;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创新方法并取得新成果的能力。

2.创新意识。创新意识被认为是个体对创新活动的认识和态度,是个体进行创新活动的内在推动力。许多研究者将创新意识作为评估个体创新水平的重要指标。例如,创造性思维之父爱德华(Edward)认为“创造性努力”和“创造性态度”在创新中占有重要地位,并认为创新意识与创造性、创新绩效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海勒(Heller)将测量创造性态度作为评估儿童创造性水平的有效工具。Schaefer研发了一套创造力态度测量(Creativity Attitude Survey)工具,我国学者周林对此量表做了标准化修订。巴塞德(Basaduer)与华德福(Hausdorf)设计了一系列创造性态度量表来测量商业领域内个体的观念偏好、产生新思想的途径以及评价手段优劣等。另外,我国许多学者采用思辨的方法对创新意识进行研究。

3.创新人格。创新人格是创新活动成功的关键。创新人格是创新的内在动力机制,也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个人心理层面的积淀。创新人格是从心理、环境、教育以及个体本身等多维度体现主体创新特征的概念。其研究始发于19世纪后期,早期侧重鉴定创造成就高低者的人格特质。20 世纪中期后,研究表现为创新人格外部特征的概念式描述,乃因人本主义心理学派倡导:创造性并非特殊天赋,而是普遍人性的基本特征的观念。在现今的研究中,阿比勒(Amabile)发现缺乏社交技巧会阻碍问题解决者的创造力发展。戈登(Gordo)认为外倾性性格的管理者在创造性上的得分高于那些内倾性性格的管理者。Stein、Lingeman、张庆林等指出,幽默感、活力等相关个性品质是影响创造性潜能发挥的重要因素。

三、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策略

根据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培育的思路应该以培育创新能力为基础,以培育创新意识为核心,以培育创新人格为目标。

创新的成功必须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和能力。Kessler和Alok整合了创新速度理论,认为创新能力决定创新速度,从而会影响大学生作为社会创新人才的最终成功。Robert D. Hisrich与Michael P. Peters认为,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技术技能、创新管理技能和创新个人能力技能。因此,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必须两手抓,一手抓专业技能的培养,一手抓管理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以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意识也就是要革新的心理准备。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成功,55%靠心理准备(即意识),10%靠积极暗示,35%靠行动。目前很多学生不能说不用功,但在创新方面却收效甚微,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可能就是习惯于做原来习惯做的事,因此创新的意识不是很强,而要培养创新意识,则需要培养学生超越自我。这就要求对自我过去的否定、现状的挑战、未来的向往。学习型组织理论倡导者彼得・圣吉提出五项修炼法,认为最核心的修炼就是“超越自我”。自我超越也是创新意识的实践。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在创新教育中,应把追求自我超越与社会责任感结合起来,个人在实现成就价值的同时,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因此,培育创新意识理应成为大学生创新素质培育的核心。

另外一些学者将创造精神称为“创造性人格”,斯坦伯格认为,创造性人格包括:忍受模糊的能力、克服障碍与挫折的意愿、敢冒风险以及自信等因素。一个人即使有创新意识,但其人格中没有忍受艰苦的耐力、克服障碍的意愿、敢冒风险的勇气,其创新能力培养往往也难有成效。当然,创造性人格特征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培养和锻炼才能逐步形成。因此,高校应将创新人格的培养作为大学生素质培养创新的目标。

四、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策略

创新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多层次的有效管理机制来保障实施。同时,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育策略,需要有科学的培养方案和独特培养模式的设计。首先,要充分认识大学生的人格成长规律及特征,确定创新人才的类型,探讨创新成功的路径。其次,设计开发有针对性的创新教育的课程体系,在专业课程坚实的基础上,体现出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创新技术与创新技能的综合把握等优势。最后,采用课堂知识传授与实践体验相结合的手段,通识教育与重点培养相结合,创新意识与创新活动相结合的开放式、体验式、互动式培养方案。

首先,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育方案总体上注意以下几方面。一个环境:营造一个适应多学科融合、进行创新教育的良好环境。二类基地:完善大学生校内创新实验基地和校外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三种能力:培育学生灵活获取知识、综合运用知识、创新扩展知识的能力。四维结合:完善专业教育与创新素质教育的结合、创新意识培养与创新人格的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的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的结合。在强化理论教学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培养基本技能、综合分析与综合设计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等,以内容更新和体系优化为重点,构建“一条龙、不断线”的实践教学体系。此体系包括:基础实验层、提高设计层、综合应用开发层、研究创新层,目的在于体现“发展个性、因材施教、分类培养、启发创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造条件。

其次,宽口径、厚基础的专业基础知识培养。创新的能力需要有一定的知识积淀,而专业知识的培养为后续创新教育的培养提供了稳固的基础。如今高校所涉及的各个领域都在突飞猛进的发展,为了使学生能够适应其发展,能够在专业所涉及的各个领域都能学有所用,在课程设置上高校应注重拓宽专业口径,淡化传统专业意识。另外,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基础。当然,在有限的学时条件下,宽口径与厚基础存在一定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高校应根据不同的专业培养方向,对一部分课程设置不同的深度,同时开设丰富的任选课程,以备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一步深造。与此同时,学校还可以按照“课程交叉渗透”的理念,以核心课程为重点进行课程重组与整合,包括横向整合与纵向整合,加强课程的相互衔接和统筹协调。设置总揽全貌的学科概论课、专业导论课等综合化课程,增设通识教育课程以及创新课程,拓宽学生的学科视野和创新意识,构建“大平台加多模块”高度综合化的课程体系,为学生创新能力的积淀提供一个更宽阔厚实的知识平台。

另外,注重多学科全方位综合知识与能力的培养。高校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时,要拥有国际化的视野和胸襟,这样不仅有利于博采众长,也有利于占据制高点。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应鼓励学生兼修一些理科和文科的课程,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善于综合、开拓新领域的能力,学习并掌握创新知识的方法论,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创新方法,取得新成果。

[参考文献]

[1]侯德伟,朱学义,董靖.论智力投资与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2).

[2]廖江华.创新教育理念下大学生创新人格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09(15).

[3]桑春红.创新人格是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人格[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4).

[4]王华.培养理工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J].江南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

[5]韦巧燕.论大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J].高教论坛,2003(1).

大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性篇(5)

一、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现实意义

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素质教育的现实需要,也是弘扬创新本性的需要。

1.提高当代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在经济发展日益加速、知识剧增、技术不断更新的现代社会形势下,对人才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当代人才必须具备学习、适应、创新和竞争的生存能力。因此,在这个竞争和发展的年代,创新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趋明显,其作用越来越大,已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要求与前提。所以,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培养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是现代社会对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是迎接新时代挑战的根本需要。

2.提高当代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现实需求。当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也是跨世纪教育变革的根本任务之一。早在1999年,我国就提出要“以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为指导,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手段,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和创造,使之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由此可见,在当代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我国教育改革的目标和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按社会教育学的观点来看,教育的过程,就是使人逐渐以生物实体转化为社会实体的过程,也就是逐渐使人实现社会化的过程,因此只有通过创新教育,才能使人由一定水平的社会实体转化为更高水平的社会实体,使人走向自我完善。总之,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表现,只有在当代教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才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其将来成为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基础;只有通过创新教育,才能培养出当代具有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人才。

3.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弘扬创新本性的需要。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创新是人类的最高本性。亚里士多德说:“求知是人类的本性。”德国人类学家兰德曼说:“如果人有某种不可改变的东西的话,那么这种东西就是人的创新本性。”由此可见,人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善于通过生产、活动、实践等获取经验与知识,从而发展自己、改造世界、不断进行创新。人总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总结经验,以求得新的生存与发展。当代各国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实质上就是创造力的竞争。因此,提高人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就成了时代对人的根本要求,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已成为个人价值的重要体现。

二、培养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1.要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努力培养与创新意识相适应的现代人才意识。①在现代教育中,探索全新的教育理念,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发展的重要价值体现。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早在1943年就提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创造性教育观点。因此,我们应善于利用这处处充满创造之力的“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体验,激发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欲望,让学生在自主中求创新、获实践,使其自身价值得以体现。从社会角度来看,创新与实践的价值观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体现,是超越自我、突破自我、实现创新发展的体现。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不仅是一个人的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精神状态、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从教育者角度来看,探索全新的教育理念,努力培养学生的全面创新素质是教育者的神圣职责,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发展的重要价值体现,教师只有结合具体教学实践,从各个不同方面努力探索培养学生创新学习的途径,探索其有效的培养方法,把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作为根本任务,才能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才能适应当今时展的需要。②树立创新教育观念是教育功能观念的重要体现。当代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要超越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教育功能,教师的根本使命和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只有通过教学实践,创新教育模式和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由此,在现代教育中,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创新教育观念,改变不适合时宜的传统教育观念,转变传统教学中由教师为中心的观念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树立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的素质、能力并重的教育理念,以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体思想,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有效构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的教育体系。创新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当前教育发展的主要特征。③树立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新的人才观的重要标准。在新时期的人才标准下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新的人才观的重要标准,人们对学生、教师、学校的认知与评价观念也实现了新的超越。尤其在创新教育模式上,注意保护和支持那些在学习上“爱钻牛角尖”和“爱耍小聪明”的学生,鼓励他们要敢于尝试、敢于标新立异,不怕失败,努力培养他们开拓创新的学习品质,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

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教育要发展,教师要先行,客观上要求教师对教学要标新立异,采用目标教学、民主讨论、问题讲座等形式,与学生一起实践、创新,实现教学相长。学校是在不断的创新中求发展的,不仅教学要创新,教学管理、决策也要创新,形成科学民主高效的管理决策机制。

2.要努力实现课堂教学理念的转变。①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创设问题情境。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大多数学生的问题意识比较淡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类:一是学生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二是学生不能或不善于提出问题。前者虽有一定的问题意识,但没有表现出来,呈潜在的状态,后者是学生因教与学等多种因素,不善思考,思维惰性大,不能提出问题或者是不善于提出问题,问题意识较少或没有。由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也是当前创新教学理念的重要任务之一。事实上,课堂教学是人的教学,教师如何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生动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也是当代教育者深入研究、实现创新课堂教学理念转变的重要任务之一。②改变教学方法,掌握创新与实践能力的方法艺术。教师是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发展的指导者,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形成与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起着决定性影响,由此,教师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将直接影响学生素质的高低,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培养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方法艺术,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素质以及学生之间的差异来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进程、改变教学方法,根据教学进程中的具体情况注重激励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操作能力的培养。③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深化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内容、方法改革。在教学模式上,请有科研经验的导师、教授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科研成果,讲授创造思想和方法,以此激发学生科学探索的激情,逐步形成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和运行机制。在课堂教学中,提倡启发式教学,坚持以学生为本,遵循让学生去发现知识,在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行思维创新的原则,让学生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融会贯通地掌握所学内容,给学生以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空间,注意激发学生多方面的思维智力开发,进而创造性地学习,不断提高实践能力,使其智力活动呈现多样化、丰富化的要求,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积极进取的教学气氛,引导学生以创新的精神汲取知识。

3.要努力营造培养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环境。①必须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教师则首先要具有勇于创新的品质,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抛弃教死书、死教书,整天拘泥于陈旧的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教学观念。必须创新教学模式,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教学活动真正成为活跃学生思维、启发学生思维和激发学生创新的过程。教师应该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探求知识的引路者,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已任,这是创新教育对教师素质和角色的新定位。②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可以说,没有个性就没有创新,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尊重和保护学生的个性,发挥他们的特长。在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必须转变教师的教育主导者的观念,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个性差异,因材施教,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培养,要为学生禀赋和潜力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学生只有具备热情奔放的心理状态,才能产生创新的意识和灵感,最终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③营造学校的创新环境。学校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不仅是传播知识的机构,更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以及创新个性的乐园。良好的教育环境,是高校培育创新精神的基础和前提,是一个学校体现时代要求的品位和格调,这就要求学校必须营造一种创新教育的良好环境和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成为一个真正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在教学中,就应不断更新观念,营造创新氛围、提供创造空间、引导学生想像、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才能把学生培养成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④营造有利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创新环境。学生参加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主要来源于学生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为此,学校要在改革课程体系和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的同时,高度重视学生的课外活动,要与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调动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活动中受益,在活动中提高,在活动中增强创新意识。

4.要加强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培养的机制建设。①建立健全创新与实践的规章体制。合理的创新机制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制度保障,除了社会、家庭、学校对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外,还要进一步依据学校和学生实际,加强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培养的制度建设机制,这样有利于实现教的创新与学的创新的有机统一,学科创新与活动创新的有机统一,校内创新与校外创新的有机统一,创新意识的培养与实践能力提高的有机统一。②建立有效机制,鼓励教学创新能力的发展。对于学校来说,要创立有效的奖励机制,逐渐形成鼓励创新、参与创新、发扬创新的良好氛围和风气。一方面要对师资队伍及骨干力量给予利益激励,让他们的创新成果得到社会承认和相应回报;另一方面,通过奖学金、创新基金、奖励学分、创新学分、素质拓展学分等多种措施激励学生开展创新活动,为学生的创新活动及导师专业辅导提供经费保障,以使创新融于教育教学当中,使二者有效结合,对于促进学生的素质教育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和意义。③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企业实践和实习环节。校企合作能产生共赢,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发展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由此,在与企业合作过程中,应从制度上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教师参与校企合作的热情,制订出相应的培养计划,通过采取项目开发、技术服务和企业实践等形式,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增强教师的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有计划、分阶段地组织专业教师深入企业实践,为教师真正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实践活动创造有利条件。④建立完善教学运行机制。建立和完善创新教学运行机制是培养更高质量的人才,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管理目标任务的根本保证。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只有建立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不断进行创新,充分有效地发挥其效能的保障、监督和约束机制,使其实现以人为本,挖掘人的潜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鼓励改革创新,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管理目标,为教学管理服务。由此,建立完善的教学运行机制,是新形势下营造良好的、宽松的育人环境的基本要求,是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质量人才的根本任务。

总之,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项艰巨的工程,创新、实践不仅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一种精神、一种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多种多样,笔者认为,只有不断地探索和研究,总会有一种适合于学校、教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参考文献:

[1]岳晓东,龚放.创新思维的形成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J].教育研究,1999,(10).

2]张飞.“提高职业学校学生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的研究”研究报告[Z].2009.

[3]郑金洲.审视创新教育:创新能力培养中的若干问题[J].教育研究,2003,(3).

[4]吕卫.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考[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增刊).

大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性篇(6)

当前,我国正处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关键历史时期,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及创新型国家的建设,都迫切地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应用型创新人才。然而,由于长期以来高等学校对培养造就大批应用型创新人才的认识和举措都不够到位,致使我国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匮乏,特别是本科层次这类人才的匮乏,严重阻碍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进程。因此,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研究创新人才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心理素质及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心理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创新心理素质培养的内容

创新是指“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的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意义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1]。在心理学界,创新和创造性或创造力被视为同义语。根据前人的研究基础,大学生创新心理素质应该包括创新意识或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人格三个内容。

(一)创新意识

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指大学生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激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是大学生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创新意识或创新精神主要包括好奇心理,探究兴趣,创新的动机和需要,对新异事物的敏感,对真知的执著追求,对发现、发明、革新、开拓、进取的百折不挠的精神”[2]。因此,在对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或创新精神进行培养时,应该具体把创新动机、创新兴趣、创新情感、和创新意志几个方面作为主要内容进行培养与发展。

(二)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泛指个人创造新事物、新概念、新产品的能力,是人类创造性的操作化、具体化和物质化[3]。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及其学生认为,发散性思维就是创造性思维,他指出发散性思维有三个特征:变通性(指对事物能够随机应变,触类旁通,不受各种心理定势的影响)、流畅性(指对事物反应迅速,在短时间内可以想出各种不同的念头)和独特性(指对事物能够有不同寻常的见解)[4]。由此可见,在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时应注重对其发散思维与辐合思维、辩证思维与批判思维、分析思维与直觉思维等进行培养,尤其是发散思维的训练与培养。

(三)创新人格

创新人格,是指一个人创新过程中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这些特征通常表现为创新个性特质,属于创新心理素质结构中的个性系统,主要包括独立性、批判性、洞察力、责任感、事业心、自信心等。林崇德认为创造性人格是一种非智力因素。

中外大量研究表明,创新不仅是一个能力开发,而且是一个特质培养。正如马斯洛所说:“创造性首先强调的是人格,而不是成就……自我实现的创造性强调的是性格上的品质,如大胆、勇敢、自由、自主性、明晰、整合、自我认可,即一切能够造成这种普遍化的东西,或者说是强调创造性的态度、创造性的人。”因此,创新人格的培养是大学生创新心理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

二、大学生创新心理素质培养的障碍

应用型高校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必须先扫除几个摆在眼前的障碍。

(一)缺乏对创新的大众化认识

许多人一提到创新,就会把它与科学家的科学研究和创造活动相联系,认为创新只存在于高科技等领域,并总将创新代表人物与学界、政界、商界的名人,比如爱因斯坦、爱迪生、牛顿、比尔盖茨等联系起来,这是缺乏对创新的大众化认识的一种表现。

其实,创新应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呼吁,人们不要将创造力当做少数人具有的特权,而应该将其视为人类普遍具有的一种特殊品格加以研究[5]。

(二)应试教育造成的标准化思维

思维标准化泛指思维方向、方法和技能的规范化和模型化。学生从小接受应试教育,思维标准化的情况比较严重,一个人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要参加成百上千次大大小小的考试,如此“身经百战”之后,习惯了凡事均按照标准答案思考和解答,原本有的一些灵感、悟性、想象力等都被消磨殆尽。学生思考的独立性、灵活性、独创性、答案多样化、答案新颖性、求异心等均遭破坏。

根据岳晓东的研究,一个人的创造力发展大致会经历扼杀期―标准化期―非标准化期,扼杀期主要在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期间形成,标准化期主要在中学教育期间形成,进入大学后,由于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改变,这一创造力下滑的局面开始有所回落,思维开始走向非标准化期[6]。由此可见,大学期间是大学生摆脱标准化思维,重现创造力的重要时机,但由于前两个时期的影响,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将面临极大挑战,必须冲破思维标准化的障碍。

(三)所学知识的无活力

知识无活力化指学生所学的知识很少或不能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实质上是知识吸收的僵化[7]。知识无活力化的概念借自于英国哲学家怀特海的“知识价值论”,它泛指那些在教学过程中“仅仅被吸收而不被运用、检验或重组的概念”。与此相反,美国社会学家华尔德曾提出“有活力的知识”的概念,它强调实践效用正是知识的价值所在,也就是说,知识活力化的基础是提高知识的运用及其价值。

知识无活力化会导致学生缺乏综合联想能力,所有的知识吸收都是独立而互不相关的。学生会机械片面地看待各科知识的结构,不善于加以相互联系,融会贯通,甚至有的学生还会对自己专业以外的知识持漠视态度,对跨专业的理论设想嗤之以鼻。当学生吸收到的知识是死的,了无活力,感觉知识也毫无用途时,学生就会很快淡忘自己所学过的知识,也会使他疏于学用结合的练习,终而增强思维的惰性。

(四)重知识教育,轻人格塑造

人格是心理素质中最深的一个层次,它的形成是长期而复杂的。从教育层面分析,这与我们的教育一贯重知识教育而轻人格培养有很大关系。从小学到高中,绝大多数的学生和家长的目标都是考上一所好大学,在现行高考制度下,分数成了衡量的重要标准。学校的课程开设与安排都围绕高考的指挥棒进行,鲜少有中小学配备心理健康教育及思维训练等课程。许多学生参加奥数班、课外兴趣班等也都是从功利角度出发,为升学多添一份筹码。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的途径

尽管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心理素质面临各种障碍,但大学四年是重新激发学生创新意识,训练学生创新思维、塑造学生创新人格的重要时期,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肩负培养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重担,必须结合学校实际,采取一些适当措施。综合分析,至少有以下几种途径。

(一)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心理素质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渠道,因此,可以通过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心理素质。林崇德等人的“思维型课堂教学理论”[8]给了很大启发。该理论强调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和因材施教;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特别是内在的学习动机,以保证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思维;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联系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创设一些能够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的“两难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教师和学生之间及学生相互之间要多互动;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经验教训等进行总结和方式,以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同时,要重视把所学知识和方法迁移到日常生活、生产实践、本学科和其他学科中,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在科技学术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心理素质

仅有课堂教学的创新心理素质培养还不够,我们应该开辟使学生创新心理素质深化发展的园地,使学生在实践中检验、补充、调整、完善、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不管是校内还是校外,科技学术活动都是学生课外活动中与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发展关系最密切的一项活动。科技学术活动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其对新知识的探索欲望,增强其自学能力、研究能力、操作能力、组织能力与创新能力。目前,社会上经常开展诸如科技大赛、技能大赛、智力竞赛、语言竞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许多高校都在举办科技学术节、鼓励学生申报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等,如果组织学生集合专业特点和技能特长参与其中,则必然会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此外,可以吸收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收到创新思维的影响和熏陶,而且可以从中受到创新思维能力的锻炼。

(三)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心理素质

林崇德教授等人通过研究发现,大学生的创造力与心理健康存在显著相关,心理健康水平高的大学生,其创造力水平也高[9]。研究者们还通过各种形式与方法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发现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能促进其创造性思维的提高,以及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能改善学生的创造性人格。这些研究结果向我们展示了一条全新的创新心理素质培养途径,即通过对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其创新心理素质的发展和创新潜力的发挥。因此,我们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具体可以将以下几个方面作为突破口:培养大学生学习和探索新事物的兴趣、促进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协调发展、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等。

参考文献:

[1]林崇德.教育与发展――创新人才的心理学整合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俞国良.创新教育理念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科学研究,2002(1).

[3]岳晓东,龚放.创新思维的形成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J].教育研究,1999(10).

[4]Guilford.J.P.The nature of human intelligence[M].New York:McGraw-Hill.1967.

[5]岳晓东,龚放.创新思维的形成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J].教育研究,1999(10).

[6][7]岳晓东.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J].高等教育研究,2004(1).

大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性篇(7)

一、创新意识的基本内涵

创新意识首先是一种动机,是在面对未知的问题、未知的领域时所产生的解决问题和探索究竟的冲动,并能够在这种动机的引导下发挥潜在的能力解决问题或者创新方法。所以创新意识是人类进步离不开的意识行为,因为只有对未知的探究和解密才让人类获得了更多的知识和经验,才让文明得到了进步。所以创新意识归根结底是人类不安于现状的进取精神。

广义地看创新意识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发现问题的意识;另一方面,是发明创造的意识。发现的意识是让人类能察觉问题和新的事物,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意识的重要基础。发明意识是人类创造新的事物、方法来解决问题的动机和行动,这是对发现意识延续,形成完整创新意识的另一个重要步骤。从狭义的角度看,创新意识还可以理解为:问题感、问题意识、创新意识、方法创新、发明的创新、评价的创新等。无论是从广义和狭义的角度看,创新意识都需要具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新时代大学生创新意识缺失的原因

1.发现问题的动力缺失

在传统教育方式的教导下,大多数的学生都以学会为首要前提,再加上考核制度的单一,就导致了学生过度的依赖课本、依赖教师、依赖课堂,而且满足于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和理念,主动探究的兴趣日趋淡化。缺乏主动学习和探究愿望及能力的大学生即使掌握了网络技术也不能利用资源进行主动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更谈不上创新意识了。这种创新意识的丧失是在发现问题阶段上出现了根本性的缺失,是导致大学生缺乏创新意识的根本原因。

2.提出问题意识的匮乏

目前在大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很少能够出现学生打断教师授课并提出问题的情况,尤其是与课本相违背的问题更是没人提及也没人敢提,因为一旦提出问题就会出现两种状况,其一,自己的知识储备不足以保证问题的准确性,一旦出现错误怕出丑的心理往往占据了上风;另一方面,一些教师因为准备不足,对提出的问题不进行当即的解答,将问题冷处理,这样就严重地损伤了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在提出问题后真正得到解决的少之又少,学生当然不愿意挑战课本和教师提出不同的意见。这就使得学生渐渐失去了质疑的能力,也就失去了问题意识,创新意识也就没有了出发点。

3.探究进取的意识丧失

创新意识往往需要人们具备强烈的探究和进取意识,对大学生而言需要具备求知欲、好奇心、进取心。但是新时代的大学生却普遍存在兴趣局限、好奇心不强、不思进取等。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就是长期的课业压力,导致了思想活跃性的下降,高考、就业的压力让他们无法顾及自身的兴趣和爱好,更谈不上好奇和广泛的涉猎了,所以逐渐丧失了探究和进取意识。

4.害怕失败的思想突出

生活条件的改善让新时代的大学生在成长中很少遇到困难和挫折,一路走来听到的都是鼓励和赞扬。害怕失败是当代大学生的突出思想意识。这种意识对创新显然是极为不利的,因为害怕失败就不会尝试,没有尝试当然也就没有创新的成功,所以这种思想是导致大学生创新意识缺失的诱因之一。

三、培养创新意识的措施

1.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作为教育目标

影响学生的思想意识的主要因素就是教育的方式和方法,要培养创新意识就要首先改变教育的思想方针,把素质教育推向更高的层次,从学生的智慧潜能入手,重视大学生的精神层面的教育,从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引导其主动地学习、主动地思考、主动地提问、主动地解疑,由此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并建立起创新意识。

其次,在教学中应当注意学生的心理素质的提高,因为害怕失败的思想是阻碍创新的最大障碍。所以在教学中应当注意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教会学生用良好的心态来面对失败和挫折,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敢于提问、敢于解疑、敢于创新。同时这样的心理素质将伴随学生进入到社会中无疑有利于他们的工作和生活。

最后,还要着力提高教师本身的基本素质。因为没有高素质的教师是很难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的。尤其是大学教师一定要具备更加广博的知识基础、精湛的专业知识、良好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换句话说也就是教师应首先具备创新意识才能引导学生一起来进行创新。

2.鼓励学生进行创新

创新的欲望是创新意识培养的基础,只有愿意创新才能形成创新的意识。所以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时候,要鼓励创新,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首先,要从教学中对一个问题进行多角度的解决,教师应多提问,鼓励学生多质疑,从而形成良好的课堂环境,鼓励学生创新。其次,要让学生可以充分地展示自己,无论结果是正确还是错误都要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优点并加以肯定。最后,要鼓励学生发挥自身的特长,利用解决实验难题或者课题的机会,提倡分工合作,鼓励团队的创新和合作,以此让学生树立信心和发展自身的优势,以此鼓励学生进行创新。

3.在教改中调整知识结构力求全面而合理

创新意识的形成实际上是一种知识的应用能力的形成。创新的初级阶段就是,学生利用自身的知识储备,发现问题并能够解决问题。试想,如果学生连知识基础都没,当然不会发现问题,谈不上解决问题,而创新更是虚无缥缈。所以创新需要学生具备更加全面而合理的知识结构。针对这一问题,在教学改革中应当强调知识的全面和合理,全面主要就是指要将知识进行整合,并且用一个主线贯穿起来,以此让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基础,做到学的全、学的广。另外,在合理性上,要注重知识的关联性、专业性、实用性,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学到的知识是可以应用到创新中的,而不是空中楼阁式的理论堆砌。所以在教学上应当注意精难搭配、文理综合,让学生不仅具备完整的专业知识,也可以具备广博的知识储备,这样的知识结构让学生能够看到问题的更多层面,无疑增添了创新的信心和能力,当然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十分有利的。

四、总结

创新意识的内涵包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两个层面,发现意识需要的是探究的主动性,解决问题的意识则需要综合素质全面提高。所以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就需要从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开始,并使其全面合理地掌握知识和技术,这样才能使得大学生既有发现意识又具备创新能力,这样才是真正的具备了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潘立达.以创新教育平台的创新型人才培养[J].黑龙江教育研究,2009,(3).

[2]王惠兰.创新教育的内涵及途径刍议[J].山东大学学报,2009,(4).

大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性篇(8)

正文:

在创新已无可厚非地成为时代主题的社会背景下,如何运用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已经成为各类教育和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重要课题。笔者作为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一线教师,深知小学教育对学生形成创新思维的关键性和重要性。

意识是指人的头脑对现实的反映能力,创新意识则指这种能力达到有创见的新水平。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的关键是人才的开发。创新人才的培养要从基础教育抓起,从小学生抓起。创新是中国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敢教,老师才有了创造性教育。敢说,学生才能有创新意识,才有创造性思维的学习。

一、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是教育和教学场所,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和最终任务。

(1)小学,要注重品德教育,克服重智轻德的倾向,学校要坚持把德育工作摆在创新教育的首要位置,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把德育教育落实到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2)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如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呢?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在于课堂的教育和灌输,实践能力在于实验和社会大课堂。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使学生具有科学的学习态度。(3)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环节。在小学教学中教师要因地制宜,结合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已有教具或制作的教具,演示和让学生亲自操作等手段,为学生尽可能多的提供参与的机会,达到使学生眼看手动,思维和动口相结合。

二、推行“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是创新教育的关键

创新教育要实行平等教育,要走出考试“指挥棒”的怪圈。(1)“以学生为本”要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教育发展的目标。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民主化。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机会、资源。(2)“以学生为本”要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主动发展的教育思想在古今中外教育发展史上一直存在,如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也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促进学生主动发展,要特别关注学生发展的内发性和能动性。所谓“能动性”,是指学生在发展中表现出创造性。我们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会学生自己获取知识,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不但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自制能力以及自觉性、主动性等品质。(3)“以学生为本”,同时还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三、创新源于心理安全

一个人的创新精神只有在他感觉到心里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所谓“心理安全”是指,不需要任何戒备心,不担心别人会指责、批评自己,有一种安全感,即使回答错了,教师也不会批评,学生也不会嘲笑,这样才能无所顾忌的发挥,充分展现一个人的聪明才智。创新需要兴趣和好奇心。好奇心是对新事物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如果学生的好奇心成功的转移到探求科学知识上,这种好奇心就会升华为求知欲,成为主动进行创新思维,追求知识的强大动力。

四、创新教育的基本要求

创新教育需要创新,需要创造性人才,需要创造性教师。要创设好的教学环境和好的教学情景,在教育教学中就要有一种创新教育至臻完美。(1)联系实践,唤起创新欲望。在教学中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体验现实或某个典型角色,通过身临其境来获得对实际的真实感受,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的创新意识,主动获取知识。(2)重视质疑,培养创新意识。“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质疑,并应该热情的鼓励。(3)求异思维,开发创新潜能。求异思维是指对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方面去思考,而是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设想,使之有所发现,有所创新,这样才能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五、创设情境,培养创新意识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要为人师表,并关爱每一个学生,抓住小学生爱说爱动、尊师好奇的特点,培养和加深情感的交流引导与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推动学生探求新知识和调动学生大胆创新思维,开发思维,允许学生大胆想像,通过讨论开阔视野得取结论。讲课时要来源于课本但不拘于课本,使学生开阔了视野获得新知,懂得解决问题可从多方面去想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与最好方法。 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有助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之,在小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势在必行。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变学生适应性发展为创造性发展,真正为培养在知识经济时代具有创造性的人才打好坚实的基础。众所周知,每届世界奥林匹克的数理化比赛中,我国派出的选手们总是不负众望――包揽全部的金银牌,而在诺贝尔奖项中,却和我们失之交臂。这与我国的教育观念密密相关,在我国的大部分学校中,尤其是小学,学校更注重的是学生的基础教育,往往忽视了对其探索未知的培养,阻碍了大多数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创新的精神。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创新离不开教育。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在教育。教师如何挖掘学生身上隐藏的无限创造潜能?首先,是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实施开放式教学,质疑是培养创新的基石,评价是培养创新的动力。在不懈的探索中,为学生创设了主动探索、求导创新的教学环境,学生心中的创新之火更加炽热,思维更加敏捷。

大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性篇(9)

世界范围内的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特别是创新人才的竞争。但事实表明,我国的创新型人才尤其是女性创新型人才尚为不足,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对人的素质和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缺乏的不是女大学生,而是优秀的特别是具有创新能力的女大学生。因此,把培养当代女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造就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举措,这对实现创新型国家战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当代女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

所谓创新能力,是指人们在学习和继承前人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新概念、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新设计等独特的见解和完成创造发明的能力。[1]近些年来,虽然我国女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有所提高,她们渴望通过自身努力来提高能力,从而获得社会的认可,不愿被社会视为弱势群体,多数女生也能够认识到创新能力培养对自我成长成才的作用。但是根据近几年来全国大学生科技展的科技成果统计,我们发现女大学生的创新成果远远落后于男大学生。通过邓德球等人对广州、河源等地的十所大学的500多名大学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创新能力优秀的学生中男性大学生占89%,女性大学生只有11%,在这些女大学生中理工类专业的女大学生占93%,文科类专业女大学生只有7%。[2]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女大学生创新能力远远低于男大学生。因此,我们不得不承认,作为女性高级人才主要来源的女大学生们,她们的创新能力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问题意识不强、动手能力较差、学习的主动性不强、创新思维能力较差等主要问题。

二、影响当代女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因素分析

1、女大学生自身条件的制约

事实表明,很大一部分女大学生心理素质较差,常常表现为自信心不足、情绪情感比较脆弱、依赖感强、对新事物的积极主动性不够、抗挫折能力较差等。情绪波动大,常常使女大学生心神不宁、无法集中注意力,难以进入严密的思维状态,因而也无法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及创造性的活动;部分女大学生思考问题时总是优柔寡断、患得患失、不敢挑战“权威”、害怕失败,因此就抑制了她们创新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其次,很多女大学生成就动机水平较低,成就意识淡薄,往往满足于现实生活与工作的安定,而缺乏拼搏进取的精神,这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了她们对成就的追求,降低了成就目标,从而阻碍了创新能力的提高。另外,在思维方向方面,女大学生偏向于求同思维,求异思维相对薄弱,因而思维的选择性较少,很难做到灵活变通各种办法;在逻辑思维方面,往往具体形象思维较强,如语言表达能力较强,但抽象思维较弱;在思维空间方面,女大学生的思维不够灵活,比较习惯于定向思维,这就是她们的思维空间往往局限于条条框框之中。

2、学校、家庭教育的影响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缺乏创新教育,教师比较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却忽视了对学生创造了的培养,对学生的考核也是以对知识的了解和熟悉程度为主。教师在教授中,重照文理解,轻怀疑求新;重逻辑推理,轻发散求异;重概念内涵,轻形象直观;重知识积累,轻心理素质;重师道尊严,轻环境培育。[3]这种教育模式使女大学生们增长知识的同时,使她们的思维机械化,也降低了她们的创新欲望而不愿主动去探索,最终导致毕业论文水平不高,创新成果贫乏。另外,我国高校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所开设的课程也大多是无差别教育,而很少有适合女大学生身心特点的课程,并且缺乏创造性思维训练。从家庭教育来说,家庭是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第一个场所,女孩子却是父母最容易呵护、溺爱的对象,因而使部分女大学生从小就养成了依赖他人、动手能力较弱的特点,甚至有一些家长认为女大学生“学得好不如嫁的好”,根本不会重视对她们创新能力的培养。

3、社会文化的负面影响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形成了一系列以男性为中心的传统观念,“女子无才便是德”、“男尊女卑”等观念早已根植于很多人的头脑中,许多女大学生深受此影响,这不仅不利于女大学生的个性发展,也淡化了她们的创新意识。其次,社会对女大学生的角色期望过低,传统观念认为,男性比女性聪明,进行创造性活动是男人的事,而女性应该在家相夫教子,做一个贤妻良母,“男主外女主内”、“男强女弱”可以说是社会对女性最典型的角色期待了。这种角色定位往往使她们表现出温顺、依赖、柔弱的性格特点,无形中就会导致现代女性的成就动机受到压抑,造成部分女大学生成就意识淡薄,从而影响了创新潜能的挖掘,阻碍了她们的成长成才。

三、加强当代女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对策

1、以培养创新意识为切入点,提高女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培养创新型女大学生就是要培养女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越强,创新思维越活跃,然而,创新思维品质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后天训练而形成的。因此要想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女大学生,就必须加强当代女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训练,一方面,要开设《思维科学》、《创造学》、《科学史》等课程,有意识地培养女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充分挖掘她们的创新潜能,不断培养其发散思维、联想思维、批判思维及逆向思维;另一方面,要改变传统“注入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实施探究式教学方法,把教学看作是“老师教”和“学生学”相结合的互动过程,即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个体发现、探究的过程,也是学生根据自己现有的需要和价值取向、现有的认知结构和认知方式,能动地对认识客体进行选择、加工和改造,并最终以自己的方式将知识客体吸取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来的过程。[4]这就要求女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始终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怀有质疑精神并不断尝试、探索,善于思考,有自己独立的见解,敢于质疑前人已有的结论,培养思维的独创性。此外,要善于观察,注意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抓住事物的本质,培养思维的敏锐性。同时,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不得弄虚作假,一步一个脚印,真正做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从死记硬背和对教师讲解的过分依赖中解放出来,从而提高我国当代女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以弘扬“四自”精神为着力点,完善女大学生的创新人格

“四自”精神即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所谓自尊,是指尊重自己的人格,维护自己的尊严,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侮辱自己。这就要求当代女大学生珍爱自己,不卑不亢,敢于向“权威”挑战,始终保持自己独立的创新型人格;所谓自信,就是女大学生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充分认识并发挥自己的优势,不妄自菲薄。它激励女大学生摒除“女子无才便是德”、“男优女劣”的错误思想,确立男女平等的现代性别意识,真正成为社会的“半边天”。只有自信,当代女大学生才敢于拼搏、勇于创新;所谓自立,是指树立独立意识,反对依附顺从。女大学生只有学习并掌握一定的知识与技能,具有独立自主的精神,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才能真正自立于人群;所谓自强,是指顽强拼搏,锐意进取,是一种自励自进的精神气质。作为当代女大学生,必须具有艰苦奋斗、拼搏进取的精神,才能凭借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弘扬“四自”精神有利于当代女大学形成独立的人格和正确的成才观,从而达到超越自我。

3、以参加各种活动为突破点,提高女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要培养当代女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加强创新实践,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能够为女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广阔的空间,使她们可以将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运用和发挥,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首先,我们要为女大学生提供创新实践的机会和平台,开展学术讲座、女大学生研讨会、女大学生修养、女大学生成才知识讲座、女大学生创业竞赛等以女大学生为主体的学术科技创新活动,鼓励她们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新观点与新见解,并邀请一些女性专家与学者来给她们做学术讲座与经验交流,这不仅可以激发当代女大学生的创新热情,还可以锻炼她们的思维能力。同时,为了调动女大学生的科研积极性,我们要对有发明创造和科研成果的女大学生给予奖励;其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因而我们要加强对女大学生的实践观教育,使她们正确认识社会实践对其成长成才的重要性,尤其是对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更重要的是,要鼓励女大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积极投身于社会调查、自主创业、科技文化服务等各种社会实践当中,让其在具体的实践中锻炼自己的创新能力。

4、以优化环境为增长点,营造女大学生创新的良好氛围

良好的创新环境是潜在创新能力形成及充分发挥的客观条件,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外在基础。[5]当代女大学生是我国女性创新型人才资源的主要来源,对环境有更高的要求,因此,要提高女大学生的创新,必须为女大学生营造一个民主、自由、平等、开放的环境,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更有利于使女大学生产生创新欲望,敢于探索新知,正如陶行先生知所说:“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数人之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6]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校园里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新的氛围;其次,学校要开设与女性相关的课程,将男女平等观引入各类教学中,帮助女大学生从社会性别的角度去认识女性及与之相关的社会现象,使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性别观与成才观;再次,学校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创新素质建设,培养一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师,教师是否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直接关系到女大学生创新水平的高低,如果教师的创新素质不高则很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第四,父母要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平等地对待和信任女大学生,经常与她们进行沟通、交流,尊重其想法和意见,并有意识地培养她们的兴趣。实践证明,成长于民主、和谐、温馨、愉快的家庭氛围中的女大学生,往往具有健全的人格,成就欲望较强。

【参考文献】

[1] 彭宗样,徐卫,徐国权.大学生创新创造读本[Z].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2] 邓德秋.女大学生创新能力素质培养途径研究[J].科技资讯,2014(14).

[3] 吴永光.论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当代教育论坛,2013(4).

[4] 胡龙华.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创造力培养价值[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5] 赵艳红,张海钰,周燕.女大学生创新能力调查分析[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

[6] 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755.

大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性篇(10)

[摘要] 材料类专业是一个很传统的专业,作为引领时展前沿的专业,材料专业的学生具备良好的创新创业意识。材料类专业相关教育者应充分发挥其专业优势,以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提高材料专业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第一课堂专业基础教学平台、共青团第二课堂育人平台、社会资源综合平台”为实施载体,以引导材料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公、人公我恒”为主要教育方向,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意识培养环境,最终构建一个针对材料专业的立体化创新创业意识培养体系。

[

关键词] 材料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47.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5)04?0047?04

一、材料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一)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内在需求

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在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是教育系统深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1]。实现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首先要从学生的思想意识教育入手。学生的创新创业思想意识的培养能够使更多的学生通过学习挖掘出创业潜力,在思想意识中为学生种下一粒创新创业的种子,再通过不断的引导和辅助渐渐使学生在未来创业中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达到更多学生能够自主创新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目的,最终目的是建设具有年轻活力的创新型国家[2]。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社会对高校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3],同样对材料专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创新创业意识培养是材料学生专业学习的前提和动力源泉

材料专业学生不但要学习传统的理论知识,还要在此基础上延伸,把创新精神融入到专业知识的学习中,如若不能灵活地为自己创造更多的未来发展机会,那么所学的知识将无用武之地,所以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是材料专业学生学习的重要前提,要先赋予学生利用知识的能力,再使其拥有知识。同时通过培养,学生具有了创新创业的意识,那么他将有方向地吸取专业知识以达到有能力和知识完成创业的目的,这样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就成为学生学习专业的动力。意识的培养和专业的学习相辅相成,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国家需求的具有科研创业主观能动性的新时代大学生,培养出顺应当代国情的综合能力强的大学生。

(三)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可以提高材料专业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

面对大学生失业率问题的严峻性,要从根本上缓解这种就业压力,我国高校教育必须坚持走创新创业意识培养之路[4]。针对高校学生实施创新创业意识的灌输,有利于挖掘大学生创新创业潜能,激发其学习专业的动力和了解课堂之外的兴趣,更加有利于推进大学生由知识的拥有者变成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创业者!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对于材料专业学生成长成才更加具有基础性的指导作用。

创新思维是材料专业学生就业中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创新意识不足就会导致材料行业的发展停滞不前,因此行业和从事行业的人是紧密连接的。要想使材料专业学生在现阶段就业压力巨大的环境中更具有独特的竞争力,就必须从创新意识的培养着手。意识在就业竞争中起着重要作用,具有超前的、创新性的意识会增加发展空间和竞争能力,甚至能弥补其他方面的不足。这对提高学生就业率发挥出重要作用。

二、材料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的优势

(一)专业思想引领优势

专业思想引领是指针对学生的专业学习进行意识形态上的引领,通过思想教育,加强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和学习。创新创业意识的强弱与所学专业的可创业性关系重大。例如财税系统是国家机关,相关领域很难从事创业活动,而材料学科发展的一个重要核心精神就是创新,这种创新精神促进了新材料的发现和发展。当这种思想运用于创新创业方面也将起到重要作用。作为材料专业的学生,从踏入大学门口的那天开始就注定要求他们必须具备创新的意识,否则他们的专业学习就丧失了前进的动力;同时,作为材料专业学生要具有创业的精神,“创业”并不是一定要求学生去开公司,而是让学生围绕自己材料专业的兴趣点,以未来创业或者投入到行业研究取得成绩为目标,寻找心中对创业的那种渴望点,简单说就是“创业意识”“科研意识”。

(二)社会发展需求优势

现阶段社会发展走的是创新建设的道路,社会的各个层面都在寻求创新突破。在物质生活上,社会的发展需求也在不断追求新鲜事物。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材料专业学生所具有的创新精神以及其具有的创新型的知识在社会发展建设中可以起到重要作用,这是材料专业学生所具有的重要优势。同时,社会发展也会带来生活环境的破坏,需要有不断的解决问题的途径,例如雾霾问题已成为困扰世界的难题,这也给材料相关研究者提出了新课题,随着雾霾问题的愈演愈烈,“防霾口罩”、空气净化器等等新材料科技产品不断涌现,这就是社会发展给材料专业发展带来的机遇。

(三)社会创业资源优势[5]

社会创业资源是学生能够完成创新创业的重要保证,包括社会政策资源、信息资源、人力资源,等等,能给予学生创业正确的引导和更加广阔的市场和渠道,这是学生创业的后勤保障和辅助力量,使学生初出校门就能得到更多的创业保障,提高创业成功率。材料各类行业协会众多,各类材料行业展会、学术会议不定期召开,材料专业学生要主动走出校园放眼社会,充分利用这些社会资源开拓眼界。目前学生组织的各类社会化运作机构越来越多,学生组织拥有丰富的社会资源。材料专业学生可以通过其所在的学生组织、院内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见习基地等广泛地与社会建立联系,搭好平台,进而得到更多的行业信息,掌握创新创业的先机条件,争取社会的多方扶持,最终促进成果孵化等。

三、材料专业学生“一轴三维四翼”创新创业意识培养体系的构建

材料专业“一轴三维四翼”创新创业意识培养体系是指充分发挥材料专业优势,以“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提高材料专业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为轴心目标,以“第一课堂专业基础教学平台、共青团第二课堂育人平台、社会资源综合平台”为三维载体,以引导材料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公、人公我恒”为四翼方向,构成具有材料专业特色的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系,见图1。

(一)“一轴”是材料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体系的核心目标

“一轴”即以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提高材料专业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为轴心目标,材料专业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培养从本质上讲它是一种意识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以灌输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为主的教育,即让学生在训练基本的创业技能之前的心理准备,终极目标是通过意识灌输,提高材料专业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培养出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具有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二)“三维”是材料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体系的载体手段

1. 第一课堂专业基础教学平台

第一课堂专业基础教学平台主要是指专业老师在课堂、实验室授课的第一课堂教育。材料专业的创新性、可创业性特点会给该专业学生带来无限创新创业的可能,而专业基础知识是所有成功者的基石,抓好第一课堂教学会为材料学生打下良好的创新创业基础,可通过第一课堂老师在专业理论教育和实验实践环节穿插创新创业的相关案例让学生在第一课堂吸收专业知识的同时,萌发创新的思维和创业的意识。

2. 共青团第二课堂育人平台

从材料专业学生大一迈入大学校园开始,共青团组织开展具有普及性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活动,使大一新生初具创业精神、初怀创业品质、对材料专业初具自信心和自豪感。在大二至大四阶段,进入提升大学生创业才能阶段。要充分利用校内实验教学条件,开展各类创新性实验、创业模拟大赛;以科技立项活动和竞赛为实践手段,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与创业意识。通过组织材料专业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挑战杯”等国家科技创新创业类竞赛,提升他们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借助企业见习基地等第二课堂的社会实践活动,积累学生的实践经验。通过高校团组织的服务指导和政策资金扶持,充分发挥学生校园活动载体优势。例如挑战杯竞赛、创业俱乐部、优秀企业家、成功校友进课堂等活动,树立大学生正确的创新创业观,增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自信心,进而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共青团第二课堂要在日常的学生活动或竞赛过程中鼓励和推动广大青年学生参与科研科技活动,激发他们的创新创业兴趣,唤起大学生的创业主动性和自信心,进而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校园氛围。

3. 社会资源综合平台

充分利用材料相关行业协会提供的资源信息,例如行业展会、行业会议、行业资讯等,开拓学生社会眼界,不局限于校园环境,引导学生的“大环境意识”,即用世界的眼光观察行业发展,开拓思维,将青年学生的激情、创造力与大视角看问题的方法相结合,着重培养材料专业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增强他们的科研能力,挖掘他们的创业潜力。

(三)“四翼”是材料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方向

1. 人无我有

人无我有即创造,即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新颖性的成果。我们鼓励材料学生能够开拓创新,探索人类未知的领域,创造出有益于人类发展的新成果。

2. 人有我优

人有我优即革新,改变原有的材料性质、制备方法,变为更为优化的成果等。这要求材料专业学生不能满足材料现成的方法和答案,而是要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结合最新的社会发展要求,最终形成属于白己特色的观点和见解。材料专业大学生要想树立创新创业意识就必须不断地学习专业基础知识,拥有广泛的知识和宽广的视野。同时,材料大学生创业者需具备综合的能力结构,包括开拓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协调沟通能力和社会交往等多方面的能力。

3. 人优我公

人优我公即要求材料专业学生在科研、创新创业时候要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有“大公”精神,“急天下之所急”“忧天下之所忧”!怀抱全人类理想,能够具备一颗公德心,以一技之长解决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某项问题,立志成为“社会企业家”。以社会实践活动为依托,增强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动机与解决社会问题相结合的可能性。通过共青团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坚持把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创新创业意识培养教育融于其中,在实践中不断激发青年学生的公德心、社会责任感和创新创业热情,进而树立大学生的社会企业家精神。

4. 人公我恒

大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性篇(11)

中国分类号:G451

一适应知识经济时代,争做创新型教师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一个国家的经济能否跨越式的发展,最根本的原因取决于这个国家的教育发展水平。教师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民族兴旺和强盛的创造者,因此,教师必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优化知识结构,具备科学意识,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争做创新型教师。

(一)、创新型教师必须树立新的教育观

古希腊一位哲人说过:“人的大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被点燃的火把”。作为教师要想方设法点燃青少年心灵的火把,开发其潜能,激励他们立志从事科学创新的欲望和勇气。教师应该改变教育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学习能力,为今后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教师不但要向学生传授必备的知识,更应培养学生寻找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放弃自己的权威意识,宽容、尊重学生的不同观点和见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千方百计地使学生能够最充分地发挥创造力,达到他们可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二)创新型教师必须具备强烈的求知欲

知识经济时代,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教师肩负着传承人类文明的伟大使命,更应该及时、自觉地吸收人类文明的新成果,了解、熟悉和掌握各种新信息、新知识,不断地充实自我、完善自己。“为使学生获得一点知识的亮光,教师就应该吸进整个光的海洋。”教师不但要精通业务,而且对相关的知识尤其是科技,要有浓厚的兴趣和爱好,了解社会,了解世界,了解科技的发展动态,这样,有利于实施人才教育。知识是创新的基础,教师知识渊博有利于造就具有多种知识技能的人。

(三)创新型教师必须强化科学意识

知识经济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科技进步决定社会的进步、民族的振兴。实现知识经济一体化,必须培养和造就一大批从事科学创新的队伍;能够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善于发明创造,推动知识经济发展的科技人才。因此,教师迫切需要增强科学意识。目前,我国教师的科学意识不容乐观。大多数教师只重视传授书本知识,却忽略了崇尚科学坚持真理的教育,很难以自身热爱科学的形象去熏陶学生。因此,强化科学意识是当今教师的重要修养之一。

(四)创新型教师必须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

知识经济时代是个性化时代,它为每个人提供了充分发展才能的良好机遇。个性发展是创新的基础,我们要培养具有创造力的人才,就要发展学生的个性。教师必须把发展学生的个性列为重要的工作方向,善于发现学生内在素质的闪光点,因材施教,循循善诱,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

二 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创新型人才

(一) 培养学生适应并创造未来的能力

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需要大量的一批又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如果没有创新,社会的发展只能是简单地重复或机械的积累,如果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没有创新,就难以造就出创新型人才。可见,创新是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强大力量。“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已成为现代教育的目标,教师应该树立为未来培养人才的理念,重视教育教学的长远效应,改变急功近利的行为;具有超前意识,大力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 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能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