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文化校园创建规划大全11篇

时间:2023-12-21 10:29:19

文化校园创建规划

文化校园创建规划篇(1)

当今社会办学条件越来越好,校园扩建、重建、新建已相当普遍,校园的规划与设计至关重要,它是校园建设的灵魂和条件,也是一种艺术的创作过程。正验证了唐代画家张彦远的诗句:“书画之艺,皆需意气而成……意奇则奇,意高则高,意无则无,意深则深,意古则古,庸则庸,俗则俗矣。”这项工作做得好,可以缩减资金投入,提高校园功能和利用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规划是设计的奠基石,它以人为本,创造和谐

校园的规划就好像一副画的构图一样,要认真研究校区周边的环境,熟悉校园布局的规范和要求,首先要体现以人为本,要让师生有充足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空间,生活区、教学区、体育场区合理分布,避免房改后对校园正常的教学次序产生负面的影响。规划本身是一种创作,是创作就要追求创新,应该具有独立的个性,别具匠心。学校及建设处领导去国外考察比较有名的院校,吸百家之所长,形成一整套理念,再根据新校区的环境,最终生成“湿地书院”的校园文化理念,使我们的校区建设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特色。

二、规划先行,谋定而后动

校园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从广义来说,它包括学校的软件建设(如学科建设、师资建设、文化建设等等)和硬件建设(如基础设施建设、技术设备建设等等)。从狭义来说,校园建设就是学校的基础硬件建设。无论是狭义还是广义的校园建设都包含丰富的内容,需要系统考虑、统筹安排。如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就包括建筑布局、建筑单体建设、景观、道路、河流等内容,要考虑环保、人防、消防、交通、生态、人文等因素。这些内容和因素本身又包含很多子项目。所有这些项目和子项目既自成一体又相辅相成相互影响。这些都决定了校园建设不能走一步看一步,要运用创新发展的理念,系统的观点,通盘考虑、预先规划。

更重要的是,学校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有机体。如斯坦福大学,1920年还只是一所“乡村大学”,但到了1985年就已成长为全美大学的第一名。立志做东方斯坦福的杭师大也在过去的100年里经历了飞速的发展,从师范类专科学院成长为综合性大学也仅仅用了不到30年的时间。在新的100年里,我校也将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将成长为一所“省内来自国内一流综合性大学”。这就要求学校建设既要立足当前,更要放眼未来,要着眼于校园将来发展需要,具有超前性和前瞻性。斯坦福大学仅用了100多年的时间就迅速成长为世界一流大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具有科学的发展规划理念。我校要实现既定的发展目标,也离不开科学规划的作用。需要用“大气的规划、大手笔的建设”来“请大师、造大楼”,确保校园建设100年不落后,建设成果既能满足当前使用需要,又能适应学校将来发展需要。

近十多年里,国内高校普遍经历了一场空前的建设热潮,包括老校区的改建、扩建,异地分校、新校区的建设。近年来,我国许多高校重新反思校园建设,逐渐认识到科学合理的规划对学校建设的突出重要性。“规划先行,以科学的规划指导校园建设”已成为高校的普遍共识。

三、设计创作人性化,且适度超前

设计是在规划的基础和范围内对校区设施的创作过程。首先做到功能满足需求,符合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文、理、化、艺术等教学类分区,多媒体教室、报告厅、演播厅、舞台设计等细化功能用房,校园一卡通、广播网、监控等智能化系统。大到建筑单体,小到建筑和装修节点,我们层层把关,制定设计要求细则,把校园功能要求放在首位,把设计细则反映的图纸上,最终实现校园更具人性化的建筑特点。建设一所新校的目的是改善教学环境,使校园的环境成为无形的教育者。学生走进校园,便有一种潜移默化的感染。因此校园的设计是“美”的创作过程,首先体现的是艺术美,建筑物、溪流、山丘、草坪、小桥、雕塑、树林等构筑了一副美丽的画面。

四、设计的重要性

方案设计是整个设计工作的前奏,是一个从有到无的创意设计过程。需要大量的理性分析、收集整理和沟通工作,建筑的总平、空间、立面、外观效果、内部装饰效果等设计,它是建筑设计的灵魂。设计的好坏,成败主要取决于这个阶段。目前设计招投标形式主要就是方案设计招标,投标单位方案设计出彩、功能考虑细腻、经济实用、符合专家及业主的规划理念,最终取得中标。实现施工图到最终建筑实体的延续。说的透彻点,方案设计是设计成果的必备条件也是必经之路。建筑设计方案根据规划要求,还有城市文化、校园文化、空间舒适度、历史因素、生态环境、城市交通等的影响。

设计贯穿建设工程的规划阶段、方案设计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阶段、工程建设阶段、竣工阶段以及后期安全使用阶段,周期较长。工程项目的设计阶段对整个工程的质量、投资、进度等方面都会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大量的事实说明,把好设计这一关,是提高工程投资效益,保证工程质量,缩短 极为关键的一环。一座好的建筑物能延续数百年上千年,它蕴含着设计者和建造者的结晶。可以说设计是建设项目的灵魂和导向,项目资金的投入和设计分不开的,项目投资目标是通过设计得以实现的。

建筑外形的恢弘、亮丽,建筑品质的体现,质量的保证,节能环保,合理的内外部交通组织,各种功能的合理布局是通过设计来达到的。一座建筑不论外形还是内部功能所具有的设计思想先进性、创新性和唯一性以及建筑风格突出、艺术价值高和地标性,那么这座建筑则是成功的建筑,甚至数年后,它的品质都会得到延续和继承。

五、规划和设计的关系

文化校园创建规划篇(2)

2高校规划建设创新设计思维的人文价值体现

大学自创始之初就作为传播知识和传承文化、培育人才的圣地,除了具备普通意义上的人文价值之外,更高层次所追求文人的内在气质和文化的根本价值的才是大学真正传授给学生的终身目标,所以,要在校园内处处体现出匠心独运的规划设计思维[2]。人文价值,又称人文精神,作为文化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同社会的成员共同拥有的、超个人的。从行为学的观点看,文化是群体(民族、部落、社区)的成员的行为或共同依据的准则。文化既是行为的产物,又是行为的制约因素。例如在校园中规划的一幢单体建筑,它是校园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栋建筑的位置、功能和体量都必须与园区的整体设计还有周边建筑的风格相一致相融合,在这里融合不单指统一,对比也是手法的一种,包括新与旧、中与洋、材料色彩、风格的对比。唯一要遵循的原则是校园的主体文化氛围和精神气质要贯彻始终,如此才能产生凝聚力,在校园中工作和学习的师生都会接受,长此以往,还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所有高校校园都是具有生命并不断成长的,所有优秀高校的校园都是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发展时期,才积淀出现在的模样。这种处处透出历史文化气息的校园环境能影响师生敬畏历史、尊重文化,同时对科学教育有着实事求是的内在作用,高校园区历史文化环境的规划建设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具有实际意义,也能增强校园的识别性和归属感,一举两得。由此可见,在规划建设时,深入了解校园发展的历史背景,调查研究基地建设演进情况具有实际的人文价值和意义。

3高校规划建设创新设计思维的社会价值体现

教育改革之后,高校的经费竞争日趋激烈,学校愈加强调工作成效和责任。开源和节流应该同时进行。增加资源收益、特别是来自校友和赞助人的支持成为学校和图书馆获取资助经费的首要渠道,而在设计规划中体现节约的思想也是一大进步。紧凑型的布局可以节约用地,更好的朝向规划可以节约电能,实验室的废水可以提供热能节约了消耗能源,这些创新思维的运用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和公益效益。人才的培养、传授知识是一方面,更重要的一方面是让学生具备追求真理的信念和精神。追求真善美不单纯体现在追求外表的华丽,更要追求外表与内心的统一和谐。就像艺术的实质是探寻在科学的法则背后隐藏的世界的真实规律,只有真实的才是唯美的。要表现真实,唯一的办法是认真、严谨、实事求是,这实际上就是一种科学的态度。而大学最要紧的任务是把这种精神传播到社会中去,是当下浮躁社会的一剂良药,设计师也要牢牢坚持住实事求是的原则来进行规划设计,力求在细节和形式上体现出来。

4园区规划建设创新设计思维的可持续发展的价值体现

21世纪,人口、环境、能源是人类面临的三大问题。许多生态学者都提出了“拯救地球”“全球伦理”“可持续发展”等口号,揭示了人类文化的最新走向:由科学文化转向生态文化。“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发展战略,将取代工业社会的“技术至上”以及“无节制发展”等观念体系,成为建筑创作的基本原则。高校是教育的场所,要通过教育促进这种转型早日完成,将高校建设成可视、可感知的生态循环系统,提供良好的景观环境,充足的绿化,高效节能的建筑单体,人性化的室内空间和城市融为一体的生态循环系统,不但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还可以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促进生态绿化圈向外扩张[3]。首先,要节约土地资源。高校园区往往用地面积较大,而我国土地资源比较紧缺,因此,在高校园区的规划中设计者要高效利用土地,合理开发地下空间,保护土壤,以有限的面积提供更多的绿色空间。例如,哈工大二校区的设计中,为节约用地,将图书馆与主楼之间的广场和部分高层公寓下建成了地下停车场,既节约了用地,同时也解决了北方防冻问题。其次,要节约水资源。校园的用水量巨大,学生的生活用水、大量的绿化需要浇水,因此,建立整体节水系统势在必行。要贯彻“节流有先,活河为本,多渠道开源”的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对雨水进行收集利用,建立中水系统。最后,校园建筑要节能。建筑节能是指节约采暖供热、空调制冷、采光照明以及调节室内空气、湿度、改变居室环境质量的能源消耗,还包括利用太阳能、地热(水)能源的综合技术工程[4]。例如,在北方的哈尔滨,哈工大主楼建筑北部设计一个体积较大的绿化中庭。北方气候特点决定冬天室内缺乏绿色,学生缺少交流空间。主楼方案采用绿色共享大厅,提供交流座椅。冬日关闭门窗形成一个天然温室,提供舒适的交流空间。这个方案就充分地考虑了当地的气候条件,改善了北方冬季的单调情况。在高校园区的规划设计中,还应充分考虑学校师生的意图与使用要求,提高师生们的生态意识,为营造生态环境及后期维护与发展埋下伏笔。

文化校园创建规划篇(3)

学校是社会的育人之地,校园是整个人类社会的文化圣殿。校园文化从产生至今,唯一不变的是它的育人功能,从无意地形成的校园文化,到有意地建设校园文化,它所承载的功能和作用也越来越巨大。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生是校园文化的主体,教职员工是校园文化的主导者,领导是校园文化的倡导者。只有把三者协调起来,把主体与主导者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尤其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校园文化的建设之中,才会极大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校园文化的特点

校园文化反映了社会主流文化的基本精神,但由于学校组织目的是教育人,所以代表着健康向上的文化;其功能在于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态,其成员由学生和教师组成具有明显的传承性,继承的文化同时逐步形成新思想,具有极大的矛盾性,与外部文化充分接触又互相影响,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因此学校文化就是内部以及内外之间不断冲突和整合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被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正是这一过程推动校园文化不断变革和向前发展。

现代教育理论指出学生也是创造校园文化的主体,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的特点,作为学校德育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和重要途径,蕴含了无限的教育资源和丰实的内涵。正确的人生观、广泛的兴趣、高尚的道德、顽强的意志、健康的性格等都可以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培养和形成。相应地,一个优化的校园文化,可以从学生的一言一行,向人们展示一种思想、规范和价值标准。

因此,在科学建构的合理评价体系维护下,学生的发展理当一以贯之地从自主性、自立性、自觉性、主动性、创新性等原则出发,校园文化建设理当一以贯之地体现方向性、创造性、整体性、时代性、教育性、情境性、愉悦性、艺术性等特点,务必弘扬发展的理念,与时俱进。

二、校园文化建设应树立正确学校观

校园文化建设要重视以优美的校园环境陶冶学生。健全的物质环境主要是指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动态,如校容、校貌、自然物、建筑物等,是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优化育人环境既然是一种管理,更应该将它运用为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在校园环境建设中,宜以绿化工程为切入点,以美化校园为展开面,让有序的布置构成优雅靓丽的校园文化风景线。要使校园的每一处景点都有人文的内涵,使校园的每一块顽石都富有灵性,使每一面墙都会说话,从而保证校园处处是教育,学生时时受熏染。

校园文化建设要重视以人性化的管理制度规范学生。营造人性化的教育教学活动环境,不断完善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努力挖掘校内资源,有效整合条线块点的力量,落实具有激励性的可行性目标,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使之获得班级管理的体验,学会自我管理,促进自主发展。

文化校园创建规划篇(4)

对于一所高校而言,要建成一个理想的校园环境,就必须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辩证的认识和处理与校园规划相关联的各项重大问题和诸多内容,去科学合理准确的进行规划和设计,以保证校园规划和建设与学校的教育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等内在的统一协调发展。从这一科学发展观出发,现就高校校园规划设计理念、规划设计要点、规划设计的新趋势几个方面谈谈认识,供进行研讨和践行参考:

关于高校校园规划设计理念

——模数设计原则和多功能综合利用理念。从整体出发,系统地、复合地、动态地考虑问题。在高校的图书馆、教学楼、实验楼、计算中心、办公楼等实现模数式设计原则,创造普适性建筑模式,空间灵活,功能易于调整。综合利用体育活动、比赛训练、文艺演出集会、看电影的文体活动中心等场所有利于全方位培养人才。

——社会化、市场化理念。后勤建设和服务走向社会化和市场化是必然趋势,整合社会资源,吸收、引进社会力量进行学校建设与管理,社会设施服务于校园;学校设施推向市场,对外经营,校园设施服务于社会,形成互利互惠的双赢局面。

——智能数字化理念。校园规划考虑建筑智能化、校园网络化,充分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科学技术,保证校园信息畅通,进行数字化管理。

——可持续发展与优化生态理念;建设绿色校园,重视环境保护,努力节约能源,留有发展余地,注意保护现有的自然环境资源,尽量维持原有地形,保护现有植被,植物配置尽量采用当地植物,保留结构较好的植被,充分利用水系作为生态廊道,并将各个自然斑(板)块联系起来。实现统一、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于高校校园规划设计内容要点和原则

校园规划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适应人的需要出发,为育人服务,创造一个理想的育人环境,其内容具体体现在:①校园规划设计要富有人性化,考虑人的行为心理因素;②利用山坡地及周边自然环境营造建筑特体量美和内外部空间层次感;③创造空间以满足学生的沟通交往的需求,创造舒适的教育场所;④用途的多用性和灵活性,有效地组织学校交通流线及人流疏散,考虑师生进行大量研讨和交流活动的场所即考虑建筑用途的多元性和灵活性。为此,在校园规划设计方法上,要把握好以下原则:

——功能适当分离

人车适当分离、规划布局中教学、生活、运动区,宜适当分区。同时应考虑适度的模糊,适度的模糊是为日后变通提供可能,同时也创造更多的“灰”空间与中间场所,以利于学习交流。人车适当分离是以人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尽量减少车流对正常教学活动的干扰,解决好行车与停车问题,在校区规划建构安全而高效的交通系统。

——通用化,可变性设计

随着技术的发展,教育手段与教育内容的加速更新,大学校舍的使用结构与使用方式将发生很大变化,故当前规划设计应强调校舍设计的通用性与可变性,以保持足够的弹性,满足校舍的可持续性使用要求。

——环境塑造

人塑造环境,环境同样在塑造人。我们从古人“孟母三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等典故中,可知校园环境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通过环境设计体现对使用者的关怀,蕴含先进文化和人文精神,对学生本身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思想道德和人文主义教育。在环境塑造中应借鉴中外园林景观设计的先进理念与手法,将文学、艺术、建筑科学、环境科学综合运用来追求美好校园环境境界。

关于高校校园规划设计创新思考

——功能多元促进、内外开放与社区互动。大学应满足多元活动的要求,有利于师生共同成长和个性发展,增强师生的社会活动和内外交流,重视课堂教学之外的教育机会,推动学校与社会的合作。校园应具有向外、向内开放的意识。校园规划和设计要充分考虑社区的成人学习,并能方便地利用学校的图书馆资料,实验设备等有关的设施。大学的体育中心、礼堂、报告厅、餐厅及其它文娱设施,应兼顾校内校外的需要,加强与所在地区、城市联系,使校园与城市互动互利。

——布局关联性。校园总体布局在总平面上讲究构图艺术性和形式美,轴线对称逐渐减少,自由的几何形式布局相对增多。校园建筑布局趋向集中,形成讲堂群,建筑单体以模数化设计。相对集中的布局不仅节省用地,还符合科学发展的大趋势,当今的科学发展,高度重视新型学科、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极力增大学科的整合跨学科的研究。

文化校园创建规划篇(5)

1.大学校园绿化的基本原理

1.1园林美学与景观设计原理

中国园林美学主要是探索在审美客体与主体之间所构成的审美关系里,向主体提供符合发展的审美需要的客观条件,即创造出懂得美以及相应地接受了真善教育的主体。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最高境界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以园林绿化的手段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和谐的天人关系。大学校园绿地的景观规划与设计,就是要运用园林美学与景观设计学原理,科学合理组织各种景观要素,因地制宜,形成错落有致主次分明的景观体系。同时还要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创造出优美实用具有鲜明特色的大学校园环境。

1.2园林植物学与生态学原理

园林植物学是研究园林植物的种类、习性、栽培及应用的科学,是园林植物造景的理论依据。作为绿化的素材,园林植物科学合理的应用,不但能创造出优美的自然环境,还能创造出独特的人文景观,在校园景观的塑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生态学一词是由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于1866年在《普通生物形态学》一书中首次提出来的,从创建开始起,它就把生物与环境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为最主要的研究内容而一直延续至今。运用园林植物学与生态学原理进行植物造景,科学合理地创造出多层次、全方位、多色彩、生态型、园林式校园环境这是大学校园绿地景观规划与设计的重要内容。如耶鲁大学校园中,乔、灌、草科学合理地复层搭配,创造出相适的植物群落,同时植物季相变化明显,呈现出宜人的生态景观

1.3心理学与环境行为学原理

校园心理学和环境行为学对大学校园绿化的影响是无处不在的,恰当的运用环境行为学和心理学原理,分析大学校园师生的心理特征及行为与环境的关系,可以创造出符合大学教职员工和广大学生普遍心理和行为习惯的校园环境。

从生理的需要知道精神的需要,主体的数量呈现明显递减的“金字塔”形。在大学校园中,对于有着较高知识文化和审美标准的大学师生而言,安全、认同、自我实现、学习与美学的需要尤为重要,在校园绿地景观的规划与设计中就要以此为出发点,考虑大学师生的心理特点和需要,在空间的创建上要想方设法将这些抽象而迫切的心理需要,通过绿化的手段以软硬景观的物质形态得以物化,给予满足。

2.大学校园绿地的功能

2.1提高生态质量。

校园绿地的植被、水体能够以其所具有的自然性能,产生一定的生态效应,改善和提高校园的自然生态的质量。

2.2环境保护功能。

校园内的植物能够调节气温、湿度,防风固沙、净化空气、吸烟滞尘、杀菌防病、减弱噪声等功能。

2.3美化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绿地为校园景观平添无尽的色彩和意境,为师生提供清新、优美的自然氛围和休闲、娱乐的活动场所。

2.4起到隔离、保护作用。

校园内的花草树木,把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道路等各个不同的功能区域有机地隔离开来,提高了各个区域的安全度。

3.校园绿化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3.1存在的问题

3.1.1缺乏科学认识和长远规划

由于校园园林绿化建设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加上师生对校园绿化功能不可替代性的认识不够,校园绿化建设的作用和价值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校园园林绿化建设工作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校园园林规划设计与校园建设不同步,规划方案缺少前瞻性、长远性和可持续发展性。有些高校公共绿地反复多次改造,树种频繁更换,如此重复建设,造成资金浪费。

3.1.2缺少规划设计方案

校园文化氛围由于重视不够,有的高校在绿化景观规划设计上投资较少或不投资,只是简单地在建筑周围安置一些绿地或照搬照套公园绿化规划模式,没有体现自身的文化和美学内涵;有的高校盲目投资,在设计上过分追求新、奇等观赏效果,追求理想化的高标准设计,忽略了校园原有的经济、环境、文化等因素,没有把园林建设的基本规律与学校特点相结合,导致设计与操作脱节,不能体现校园文化特色,使得总体设计水平难以达到较高的层次。

4.2解决办法

4.2.1面向未来,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做好总体规划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人类在对信息技术发展美好憧憬的同时,更加眷恋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高校校园建设应遵循让信息化与园林化和谐并存的“信息园林”的建设理念,营造一个既具有传统文化氛围又富有时代气息的师生学居环境。应在学校总体发展目标指导下,顺应社会发展趋势,根据校园的实际情况,做好总体规划。

4.2.2合理配置植物

发挥植物群落的最大生产率,充分注意乔、灌、花草等对环境改善有益的植物群落的综合运用,以最大限度发挥绿地的生态效益。把握好树、草、花的比例,尽可能选择多种乔灌木和地被植物,利用植物不同冠型、色彩、质感,搭配成错落有致的生态植物景观。

4.2.3科学养护管理

保证校园环境可持续发展“三分种,七分管”,校园绿化建设必须遵循植物的自然生长规律,进行科学管理,才能达到良好的绿化景观。

5.结语

学校校园绿地景观规划设计应结合大学的性质、办学宗旨,通过充分研究大学的自然、历史、文化等方式,以绿化的手段塑造文化意境,体现大学独特的人文内涵,彰显独特的个性,游息于柳暗花明的绿色校园,品赏于人文浓郁的亭廊格架,冥想于水木明瑟的山石池泉,沉思于曲径通幽的静谧空间,师生自会感到清静闲适,悠然自得,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身心得以放松和自由——这就是大学校园应有的绿地景观和人文景观,也是大学校园绿化的最终目的所在。

参考文献

[1] 朱元恩.大学校园环境景观的概念设计[J].湖北农学院学报,2002,(5):406-409.

[2] 鲍新梅,杨金华.论高校校园树草配植艺术[J].湖北农学院学报,2001,(1):18-20.

[3]  雷泽湘,费永俊.高校校园绿化与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J].环境与开发,2000,(2):16-17.

[4] 沈济黄,叶长青.信息园林——构建新世纪信息化、人文化的景观大学城[J].新建筑,2002,(4):12-15.

[5] 关崇.大学校园绿地系统规划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

[6] 雷泽湘,费永俊.高校校园绿化与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J].环境与开发,2000,15(2):16-17

[7] 张江雪,李亮,王姣娥,徐伟.高校校园绿化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3,16(6):204-206

文化校园创建规划篇(6)

        随着大学校园建设量成倍增长,有关大学校园的研究也日益升温。因为大学校园具有两种基本属性:建筑性和教育性。所以,对它的研究也多局限在建筑学、城市规划和高等教育三个学科领域。

     一、建筑及城市规划界对大学校园的研究

我国的大学校园建设开始是以西方19世纪末、  20世纪初的校园规划理论为指导原则的。建国以后,根据经验,结合国情,确立了以功能分区为核心准则的校园规划理论和规划指标体系,指导了我国现有的绝大多数大学的建设与发展。然而,那些曾被奉为经典的校园规划理论和规划指标体系都是建筑、规划界的学者站在自己学科视野中的阶段性经验总结,是相当不成熟的,至今,这些欠成熟的校园规划理论仍是我国大学校园规划建设的根本依据。在理论欠缺的情况下,建筑、城市规划领域对大学校园的研究只能是实践走在理论前面。

随着近几年高教改革的深入,校园建设工程量比过去翻了几翻,建筑和城市规划界开始频繁关注大学校园建设的理论建构。2001和2002年在北京和台北分别举办了“海峡两岸‘大学的校园’研讨会”,在大陆和台湾的建筑规划界掀起了大学校园的学术热。与以往相比,两次会议的论文开始重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大学校园建设的历程,不再局限于校园工程的阶段性总结。

一些建筑学者开始关注高等教育思想对校园建设的影响,只是他们的观点阐述不太系统,只能说是一种“散见”。如:《大学校园规划结构的研究》一文认为“大学校园形态与大学当时的办学理念、教学制度和内容是一致的”。如中世纪的大学主要职责是培养神职人员和为王室服务的人才,大学校园必须是封闭的,能够使学院排除外界各种影响,完全服从教会,校园生活充满清规戒律。因此,校园多附属于教堂或修道院,或者以宗教建筑为样本进行设计建设。19世纪工业革命后,美国高校将学术自由理想和为社会服务的办学宗旨相结合,创立了独特的高等教育模式,也创立了影响全世界的开放式校园形态。20世纪后期,教育体制走向多元化,校园形态也越来越多元。这种对教育思想和校园建设关系的描述,虽然稍稍打破了一点建筑界习惯性思维的限制,但依然停留在对高等教育理论浅层次的理解上,并没有阐明在大学校园形态演变中表现出的教育与建筑之间的互动关系。

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一些建筑学者除了对校园形态的“过去时”进行归纳总结外,对于校园的当下形态和未来趋势也作了一定分析探讨。一部分人认为,大学城将是我国大学校园在新时期的某种发展趋势。“大学城”是国内近年来新兴的概念之一,至今并无确切定义。一些文献资料认为,“大学城”是一种特殊的城市化方式,其发展模式大致分为“传统学术型”、“商业创新型”,或介于两者之间。前者多起源于历史悠久、具有强大学术号召力的一所或多所大学,经过漫长历史时期,逐步形成了校城交融的自然环境,如英国的牛津、剑桥大学城,德国的洪堡大学等。“商业创新型”大学城起源于新兴的理工科院校,以科技创新与市场紧密结合,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如美国“硅谷”和斯坦福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关村则兼有二者的特征。

虽然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对大学校园建设起重要作用,教育界每一次大的运动都在校园形态上留有痕迹。但是多数情况下,建筑界与高教界的对话局限在建筑工作者面对高教体制改革所作出的单方面呼应。在现代教育哲学的指导下,现代大学不断构建着新的教育理论,这些理论虽然对校园建设有一定影响;可这种影响对建筑界来说是被动的,因为建筑界还没有系统地探讨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与大学校园建设的关系。凭着对教育思想一知半解的领悟,喊几句时髦的教育口号,校园建设只能停留在肤浅的、“闻风而动”的层次,不可能有深度。

    总之,当前建筑和城市规划界对大学校园的研究大部分是针对我国大学校园建设的实际问题提出的,研究思路也是围绕这些实际问题展开的。他们本着务实精神对教育界的热点理论进行可行性探讨,从建筑和规划的视角提出方案、进行实践,为新时期大学校园形态的发展作出有益的探索,也为下一步更深入系统的研究工作创造了氛围。

二、高等教育界对大学校园的研究

大学作为实施高等教育的主要机构,一直是高等教育学科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但长期以来,高等教育学科领域对大学的研究多集中在理念、制度、机构等非物质层面,很少关注大学的物质实体——校园,即使有所触及也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同大学校园形态有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校园文化”的研究领域。

校园文化是置身于社会文化大背景中的一种具有自身特色的亚文化形态,它渗透到学校的各个方面,涉及到全体师生员工的观念和行为。高校校园文化是在“大学这一特定的环境氛围内生活的成员所共同拥有的校园价值观和这些价值观在物质与意识形态上的具体化。它的主体是包括学生以及教师、行政人员在内的大学校园文化群体;它的内容分为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两大层面: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深层文化,包括师生员工的价值观念、文化素养、心理素质及校风和校训、学风和教风、学校的传统习惯、校内文体活动等,物质文化包括校园建筑特色、文化活动场所和设施、校园绿化美化、学校的信息传媒等。校园文化的核心是校园价值观”。从这段表述中可以看到教育学者们倾向于把校园形态划分到校园物质文化领域。

过去,大学校园形态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一直被忽略着,被忽略的主要原因大概是大多数人认为:建筑与教育没有多大关系。是的,建筑没有以“知识”的身份、“课程(狭义)”的姿态进入人们的“学习”视野,但它对人的教化作用是“知识”和“课程”所不能给予的。这一点,中国古人深有体会:《三字经》的头几句,“昔盂母,择邻处”可谓家喻户晓。正是孟夫子本人,亲身体验到环境对人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作出了“居移气,养移体”  (《孟子·尽心》)的总结。中国古人早就懂得环境对人的“模范”作用,环境就是“模”,就是“范”;使用什么样的模范,就可能塑造出什么样的人物。英国首相邱吉尔也讲过“先是人创造了建筑,建筑反过来创造人”,非常准确地表述了建筑与人的关系,暗示了建筑的“育人性”。

当前,教育界在反思现代教育中的弊病时,把环境的教化作用提到了哲学的高度。金生在《理解与教育》一书中谈到“在科学技术和大工业生产的冲击下,现代教育本身也被工业化和技术化,学生被纳入教育生产的流水线,与日常的生活世界相隔绝”。面对这个现实问题,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呼吁到:“人类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以及教育的研究都来源于并且归根于实践生活世界的需要”,“对教育的认识并不是一种事实的因果关系分析,也不是把人和教育作为孤立的客观对象去解剖,而是在现实的‘生活世界’中理解和解释,也是‘同情’与‘参与’”。狄尔泰指出“理解和解释是贯穿人文科学的方法”。人文学的对象是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而生命总是具有意义并且要不断需求意义的,所以它就需要不断地理解和解释。这种方法把研究活动、研究过程看作是解释者和被解释者之间不断进行的对话,通过这种对话使研究者直观地体验和把握对象的内在精神。学生在校园中生活、学习的过程就是与周围环境不断对话的过程。大学校园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充满意义的“生活世界”,呈现出各种各样的“意义形式”,学生生活在其中,通过理解和解释与之“对话”、“交往”,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使教育不知不觉进入学生的精神整体。大学校园形态就是一种教育表达式。

对于大学校园具有的“教化”作用,教育课程理论也有所触及。在课程理论中,校园建筑、文化设施、绿化设施、文化生活、校风、学风、人际关系、环境氛围等都属于“隐性课程”,与其对应的“显性课程”是指学校规定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思想观点、行为规范等。同显性课程的明确性、强制性相对照,隐性课程的特点是:(1)潜在的规范性。无论是校园建筑、文化设施或校风、学风都潜在地蕴涵着一定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精神境界,使生活于其中的受教育者感受到应如何调节自己的心理和行为。(2)非强制性。不通过强行灌输、纪律约束,而是通过陶冶和感染,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思想、情感和生活,净化人的心灵。  (3)作用的持久性。即使生活环境变化或迁移,已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习惯仍能长期保持。我认为“隐性课程”也包括“隐性”和“显性”两个状态。校园形态属于“隐性课程”的物质方面即显性形态,而校园形态所构成的文化氛围,所凝聚的价值观念,所包容的文化生活则属于“隐性课程”的精神方面即隐性形态。对于隐性课程的规范系统的描述和研究以前在我国教育领域不多见。

最近几年,教育界的学者开始用跨学科的方法和视角研究“隐性课程”中的“隐性形态”,如南京师范大学的刘云彬博士进行的学校生活的社会学研究等。但是对“显性形态”——大学校园的系统研究一直被忽略着。

三、大学校园研究的紧迫性

就全球普遍的时代背景而言,世界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大学改变了以往作为社会产品和最终用户之间的中介身份,不仅承担着教学科研的基本任务,更成为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主要环节。大学为社会服务的意识越来越强,功能也越来越复杂,大学校园建设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我国大学校园的现状在数量、质量、规模上都相对滞后,极大地限制了我国培养高等人才的能力,大学校园建设  (改建、扩建、新建)工作迫在眉睫。

时代在变,大学的功能、职责、理念在变,校园建设的理论指导当然也要“与时俱进”。我认为,当务之急是高等教育界、建筑和城市规划界的专家学者打破学科壁垒,站在跨学科的视角对大学校园进行系统研究。因为理论的苍白将导致实践的浮躁,校园建设的失败必然会影响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希望高教界对大学校园的理论探索中多一点对物质形态的关注,改变一下教育研究者在校园建设中的“失语”状态;希望建筑界对大学校园的理论研究多几个视角,改变一下建筑人在校园建设中的“自语”状态。

参考文献

[1]姜耀明,王晓丹.大学校园规划结构的研究[J],新建筑,2002,(4).

[2]王吴.弹性与共享:大学城规划[J].规划师,2002,(5)    .

文化校园创建规划篇(7)

随着大学校园建设量成倍增长,有关大学校园的探究也日益升温。因为大学校园具有两种基本属性摘要:建筑性和教育性。所以,对它的探究也多局限在建筑学、城市规划和高等教育三个学科领域。

一、建筑及城市规划界对大学校园的探究

我国的大学校园建设开始是以西方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校园规划理论为指导原则的。建国以后,根据经验,结合国情,确立了以功能分区为核心准则的校园规划理论和规划指标体系,指导了我国现有的绝大多数大学的建设和发展。然而,那些曾被奉为经典的校园规划理论和规划指标体系都是建筑、规划界的学者站在自己学科视野中的阶段性经验总结,是相当不成熟的,至今,这些欠成熟的校园规划理论仍是我国大学校园规划建设的根本依据。在理论欠缺的情况下,建筑、城市规划领域对大学校园的探究只能是实践走在理论前面。

随着近几年高教改革的深入,校园建设工程量比过去翻了几翻,建筑和城市规划界开始频繁关注大学校园建设的理论建构。2001和2002年在北京和台北分别举办了“海峡两岸‘大学的校园’研讨会”,在大陆和台湾的建筑规划界掀起了大学校园的学术热。和以往相比,两次会议的论文开始重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大学校园建设的历程,不再局限于校园工程的阶段性总结。

一些建筑学者开始关注高等教育思想对校园建设的影响,只是他们的观点阐述不太系统,只能说是一种“散见”。如摘要:《大学校园规划结构的探究》一文认为“大学校园形态和大学当时的办学理念、教学制度和内容是一致的”。如中世纪的大学主要职责是培养神职人员和为王室服务的人才,大学校园必须是封闭的,能够使学院排除外界各种影响,完全服从教会,校园生活布满清规戒律。因此,校园多附属于教堂或修道院,或者以宗教建筑为样本进行设计建设。19世纪工业革命后,美国高校将学术自由理想和为社会服务的办学宗旨相结合,创立了独特的高等教育模式,也创立了影响全世界的开放式校园形态。20世纪后期,教育体制走向多元化,校园形态也越来越多元。这种对教育思想和校园建设关系的描述,虽然稍稍打破了一点建筑界习惯性思维的限制,但依然停留在对高等教育理论浅层次的理解上,并没有阐明在大学校园形态演变中表现出的教育和建筑之间的互动关系。

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摘要:一些建筑学者除了对校园形态的“过去时”进行归纳总结外,对于校园的当下形态和未来趋向也作了一定分析探索。一部分人认为,大学城将是我国大学校园在新时期的某种发展趋向。“大学城”是国内近年来新兴的概念之一,至今并无确切定义。一些文献资料认为,“大学城”是一种非凡的城市化方式,其发展模式大致分为“传统学术型”、“商业创新型”,或介于两者之间。前者多起源于历史悠久、具有强大学术号召力的一所或多所大学,经过漫长历史时期,逐步形成了校城交融的自然环境,如英国的牛津、剑桥大学城,德国的洪堡大学等。“商业创新型”大学城起源于新兴的理工科院校,以科技创新和市场紧密结合,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如美国“硅谷”和斯坦福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关村则兼有二者的特征。

虽然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对大学校园建设起重要功能,教育界每一次大的运动都在校园形态上留有痕迹。但是多数情况下,建筑界和高教界的对话局限在建筑工作者面对高教体制改革所作出的单方面呼应。在现代教育哲学的指导下,现代大学不断构建着新的教育理论,这些理论虽然对校园建设有一定影响;可这种影响对建筑界来说是被动的,因为建筑界还没有系统地探索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和大学校园建设的关系。凭着对教育思想一知半解的领悟,喊几句时髦的教育口号,校园建设只能停留在肤浅的、“闻风而动”的层次,不可能有深度。

总之,当前建筑和城市规划界对大学校园的探究大部分是针对我国大学校园建设的实际新问题提出的,探究思路也是围绕这些实际新问题展开的。他们本着务实精神对教育界的热点理论进行可行性探索,从建筑和规划的视角提出方案、进行实践,为新时期大学校园形态的发展作出有益的探索,也为下一步更深入系统的探究工作创造了氛围。

二、高等教育界对大学校园的探究

大学作为实施高等教育的主要机构,一直是高等教育学科领域的重要探究对象。但长期以来,高等教育学科领域对大学的探究多集中在理念、制度、机构等非物质层面,很少关注大学的物质实体——校园,即使有所触及也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同大学校园形态有关的探究主要集中在“校园文化”的探究领域。

校园文化是置身于社会文化大背景中的一种具有自身特色的亚文化形态,它渗透到学校的各个方面,涉及到全体师生员工的观念和行为。高校校园文化是在“大学这一特定的环境氛围内生活的成员所共同拥有的校园价值观和这些价值观在物质和意识形态上的具体化。它的主体是包括学生以及教师、行政人员在内的大学校园文化群体;它的内容分为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两大层面摘要: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深层文化,包括师生员工的价值观念、文化素养、心理素质及校风和校训、学风和教风、学校的传统习惯、校内文体活动等,物质文化包括校园建筑特色、文化活动场所和设施、校园绿化美化、学校的信息传媒等。校园文化的核心是校园价值观”。从这段表述中可以看到教育学者们倾向于把校园形态划分到校园物质文化领域。

过去,大学校园形态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一直被忽略着,被忽略的主要原因大概是大多数人认为摘要:建筑和教育没有多大关系。是的,建筑没有以“知识”的身份、“课程(狭义)”的姿态进入人们的“学习”视野,但它对人的教化功能是“知识”和“课程”所不能给予的。这一点,中国古人深有心得摘要:《三字经》的头几句,“昔盂母,择邻处”可谓家喻户晓。正是孟夫子本人,亲身体验到环境对人潜移默化的功能,而作出了“居移气,养移体”(《孟子%26#8226;尽心》)的总结。中国古人早就懂得环境对人的“模范”功能,环境就是“模”,就是“范”;使用什么样的模范,就可能塑造出什么样的人物。英国首相邱吉尔也讲过“先是人创造了建筑,建筑反过来创造人”,非常准确地表述了建筑和人的关系,暗示了建筑的“育人性”。

当前,教育界在反思现代教育中的弊病时,把环境的教化功能提到了哲学的高度。金生在《理解和教育》一书中谈到“在科学技术和大工业生产的冲击下,现代教育本身也被工业化和技术化,学生被纳入教育生产的流水线,和日常的生活世界相隔绝”。面对这个现实新问题,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呼吁到摘要:“人类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以及教育的探究都来源于并且归根于实践生活世界的需要”,“对教育的熟悉并不是一种事实的因果关系分析,也不是把人和教育作为孤立的客观对象去解剖,而是在现实的‘生活世界’中理解和解释,也是‘同情’和‘参和’”。狄尔泰指出“理解和解释是贯穿人文科学的方法”。人文学的对象是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而生命总是具有意义并且要不断需求意义的,所以它就需要不断地理解和解释。这种方法把探究活动、探究过程看作是解释者和被解释者之间不断进行的对话,通过这种对话使探究者直观地体验和把握对象的内在精神。学生在校园中生活、学习的过程就是和四周环境不断对话的过程。大学校园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布满足义的“生活世界”,呈现出各种各样的“意义形式”,学生生活在其中,通过理解和解释和之“对话”、“交往”,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使教育不知不觉进入学生的精神整体。大学校园形态就是一种教育表达式。

对于大学校园具有的“教化”功能,教育课程理论也有所触及。在课程理论中,校园建筑、文化设施、绿化设施、文化生活、校风、学风、人际关系、环境氛围等都属于“隐性课程”,和其对应的“显性课程”是指学校规定学生必须把握的知识、技能、思想观点、行为规范等。同显性课程的明确性、强制性相对照,隐性课程的特征是摘要:(1)潜在的规范性。无论是校园建筑、文化设施或校风、学风都潜在地蕴涵着一定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精神境界,使生活于其中的受教育者感受到应如何调节自己的心理和行为。(2)非强制性。不通过强行灌输、纪律约束,而是通过陶冶和感染,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思想、情感和生活,净化人的心灵。(3)功能的持久性。即使生活环境变化或迁移,已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习惯仍能长期保持。我认为“隐性课程”也包括“隐性”和“显性”两个状态。校园形态属于“隐性课程”的物质方面即显性形态,而校园形态所构成的文化氛围,所凝聚的价值观念,所包容的文化生活则属于“隐性课程”的精神方面即隐性形态。对于隐性课程的规范系统的描述和探究以前在我国教育领域不多见。

最近几年,教育界的学者开始用跨学科的方法和视角探究“隐性课程”中的“隐性形态”,如南京师范大学的刘云彬博士进行的学校生活的社会学探究等。但是对“显性形态”——大学校园的系统探究一直被忽略着。

三、大学校园探究的紧迫性

就全球普遍的时代背景而言,世界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大学改变了以往作为社会产品和最终用户之间的中介身份,不仅承担着教学科研的基本任务,更成为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主要环节。大学为社会服务的意识越来越强,功能也越来越复杂,大学校园建设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我国大学校园的目前状况在数量、质量、规模上都相对滞后,极大地限制了我国培养高等人才的能力,大学校园建设(改建、扩建、新建)工作迫在眉睫。

时代在变,大学的功能、职责、理念在变,校园建设的理论指导当然也要“和时俱进”。我认为,当务之急是高等教育界、建筑和城市规划界的专家学者打破学科壁垒,站在跨学科的视角对大学校园进行系统探究。因为理论的苍白将导致实践的浮躁,校园建设的失败必然会影响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希望高教界对大学校园的理论探索中多一点对物质形态的关注,改变一下教育探究者在校园建设中的“失语”状态;希望建筑界对大学校园的理论探究多几个视角,改变一下建筑人在校园建设中的“自语”状态。

参考文献

[1姜耀明,王晓丹.大学校园规划结构的探究[J,新建筑,2002,(4).

[2王吴.弹性和共享摘要:大学城规划[J.规划师,2002,(5).

文化校园创建规划篇(8)

随着大学校园建设量成倍增长,有关大学校园的研究也日益升温。因为大学校园具有两种基本属性:建筑性和教育性。所以,对它的研究也多局限在建筑学、城市规划和高等教育三个学科领域。

一、建筑及城市规划界对大学校园的研究

我国的大学校园建设开始是以西方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校园规划理论为指导原则的。建国以后,根据经验,结合国情,确立了以功能分区为核心准则的校园规划理论和规划指标体系,指导了我国现有的绝大多数大学的建设与发展。然而,那些曾被奉为经典的校园规划理论和规划指标体系都是建筑、规划界的学者站在自己学科视野中的阶段性经验总结,是相当不成熟的,至今,这些欠成熟的校园规划理论仍是我国大学校园规划建设的根本依据。在理论欠缺的情况下,建筑、城市规划领域对大学校园的研究只能是实践走在理论前面。

随着近几年高教改革的深入,校园建设工程量比过去翻了几翻,建筑和城市规划界开始频繁关注大学校园建设的理论建构。2001和2002年在北京和台北分别举办了“海峡两岸‘大学的校园’研讨会”,在大陆和台湾的建筑规划界掀起了大学校园的学术热。与以往相比,两次会议的论文开始重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大学校园建设的历程,不再局限于校园工程的阶段性总结。

一些建筑学者开始关注高等教育思想对校园建设的影响,只是他们的观点阐述不太系统,只能说是一种“散见”。如:《大学校园规划结构的研究》一文认为“大学校园形态与大学当时的办学理念、教学制度和内容是一致的”。如中世纪的大学主要职责是培养神职人员和为王室服务的人才,大学校园必须是封闭的,能够使学院排除外界各种影响,完全服从教会,校园生活充满清规戒律。因此,校园多附属于教堂或修道院,或者以宗教建筑为样本进行设计建设。19世纪工业革命后,美国高校将学术自由理想和为社会服务的办学宗旨相结合,创立了独特的高等教育模式,也创立了影响全世界的开放式校园形态。20世纪后期,教育体制走向多元化,校园形态也越来越多元。这种对教育思想和校园建设关系的描述,虽然稍稍打破了一点建筑界习惯性思维的限制,但依然停留在对高等教育理论浅层次的理解上,并没有阐明在大学校园形态演变中表现出的教育与建筑之间的互动关系。

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一些建筑学者除了对校园形态的“过去时”进行归纳总结外,对于校园的当下形态和未来趋势也作了一定分析探讨。一部分人认为,大学城将是我国大学校园在新时期的某种发展趋势。“大学城”是国内近年来新兴的概念之一,至今并无确切定义。一些文献资料认为,“大学城”是一种特殊的城市化方式,其发展模式大致分为“传统学术型”、“商业创新型”,或介于两者之间。前者多起源于历史悠久、具有强大学术号召力的一所或多所大学,经过漫长历史时期,逐步形成了校城交融的自然环境,如英国的牛津、剑桥大学城,德国的洪堡大学等。“商业创新型”大学城起源于新兴的理工科院校,以科技创新与市场紧密结合,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如美国“硅谷”和斯坦福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关村则兼有二者的特征。

虽然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对大学校园建设起重要作用,教育界每一次大的运动都在校园形态上留有痕迹。但是多数情况下,建筑界与高教界的对话局限在建筑工作者面对高教体制改革所作出的单方面呼应。在现代教育哲学的指导下,现代大学不断构建着新的教育理论,这些理论虽然对校园建设有一定影响;可这种影响对建筑界来说是被动的,因为建筑界还没有系统地探讨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与大学校园建设的关系。凭着对教育思想一知半解的领悟,喊几句时髦的教育口号,校园建设只能停留在肤浅的、“闻风而动”的层次,不可能有深度。

总之,当前建筑和城市规划界对大学校园的研究大部分是针对我国大学校园建设的实际问题提出的,研究思路也是围绕这些实际问题展开的。他们本着务实精神对教育界的热点理论进行可行性探讨,从建筑和规划的视角提出方案、进行实践,为新时期大学校园形态的发展作出有益的探索,也为下一步更深入系统的研究工作创造了氛围。

二、高等教育界对大学校园的研究

大学作为实施高等教育的主要机构,一直是高等教育学科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但长期以来,高等教育学科领域对大学的研究多集中在理念、制度、机构等非物质层面,很少关注大学的物质实体——校园,即使有所触及也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同大学校园形态有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校园文化”的研究领域。

校园文化是置身于社会文化大背景中的一种具有自身特色的亚文化形态,它渗透到学校的各个方面,涉及到全体师生员工的观念和行为。高校校园文化是在“大学这一特定的环境氛围内生活的成员所共同拥有的校园价值观和这些价值观在物质与意识形态上的具体化。它的主体是包括学生以及教师、行政人员在内的大学校园文化群体;它的内容分为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两大层面: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深层文化,包括师生员工的价值观念、文化素养、心理素质及校风和校训、学风和教风、学校的传统习惯、校内文体活动等,物质文化包括校园建筑特色、文化活动场所和设施、校园绿化美化、学校的信息传媒等。校园文化的核心是校园价值观”。从这段表述中可以看到教育学者们倾向于把校园形态划分到校园物质文化领域。

过去,大学校园形态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一直被忽略着,被忽略的主要原因大概是大多数人认为:建筑与教育没有多大关系。是的,建筑没有以“知识”的身份、“课程(狭义)”的姿态进入人们的“学习”视野,但它对人的教化作用是“知识”和“课程”所不能给予的。这一点,中国古人深有体会:《三字经》的头几句,“昔盂母,择邻处”可谓家喻户晓。正是孟夫子本人,亲身体验到环境对人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作出了“居移气,养移体”(《孟子·尽心》)的总结。中国古人早就懂得环境对人的“模范”作用,环境就是“模”,就是“范”;使用什么样的模范,就可能塑造出什么样的人物。英国首相邱吉尔也讲过“先是人创造了建筑,建筑反过来创造人”,非常准确地表述了建筑与人的关系,暗示了建筑的“育人性”。

当前,教育界在反思现代教育中的弊病时,把环境的教化作用提到了哲学的高度。金生在《理解与教育》一书中谈到“在科学技术和大工业生产的冲击下,现代教育本身也被工业化和技术化,学生被纳入教育生产的流水线,与日常的生活世界相隔绝”。面对这个现实问题,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呼吁到:“人类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以及教育的研究都来源于并且归根于实践生活世界的需要”,“对教育的认识并不是一种事实的因果关系分析,也不是把人和教育作为孤立的客观对象去解剖,而是在现实的‘生活世界’

中理解和解释,也是‘同情’与‘参与’”。狄尔泰指出“理解和解释是贯穿人文科学的方法”。人文学的对象是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而生命总是具有意义并且要不断需求意义的,所以它就需要不断地理解和解释。这种方法把研究活动、研究过程看作是解释者和被解释者之间不断进行的对话,通过这种对话使研究者直观地体验和把握对象的内在精神。学生在校园中生活、学习的过程就是与周围环境不断对话的过程。大学校园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充满意义的“生活世界”,呈现出各种各样的“意义形式”,学生生活在其中,通过理解和解释与之“对话”、“交往”,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使教育不知不觉进入学生的精神整体。大学校园形态就是一种教育表达式。

对于大学校园具有的“教化”作用,教育课程理论也有所触及。在课程理论中,校园建筑、文化设施、绿化设施、文化生活、校风、学风、人际关系、环境氛围等都属于“隐性课程”,与其对应的“显性课程”是指学校规定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思想观点、行为规范等。同显性课程的明确性、强制性相对照,隐性课程的特点是:(1)潜在的规范性。无论是校园建筑、文化设施或校风、学风都潜在地蕴涵着一定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精神境界,使生活于其中的受教育者感受到应如何调节自己的心理和行为。(2)非强制性。不通过强行灌输、纪律约束,而是通过陶冶和感染,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思想、情感和生活,净化人的心灵。(3)作用的持久性。即使生活环境变化或迁移,已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习惯仍能长期保持。我认为“隐性课程”也包括“隐性”和“显性”两个状态。校园形态属于“隐性课程”的物质方面即显性形态,而校园形态所构成的文化氛围,所凝聚的价值观念,所包容的文化生活则属于“隐性课程”的精神方面即隐性形态。对于隐性课程的规范系统的描述和研究以前在我国教育领域不多见。

最近几年,教育界的学者开始用跨学科的方法和视角研究“隐性课程”中的“隐性形态”,如南京师范大学的刘云彬博士进行的学校生活的社会学研究等。但是对“显性形态”——大学校园的系统研究一直被忽略着。

三、大学校园研究的紧迫性

就全球普遍的时代背景而言,世界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大学改变了以往作为社会产品和最终用户之间的中介身份,不仅承担着教学科研的基本任务,更成为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主要环节。大学为社会服务的意识越来越强,功能也越来越复杂,大学校园建设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我国大学校园的现状在数量、质量、规模上都相对滞后,极大地限制了我国培养高等人才的能力,大学校园建设(改建、扩建、新建)工作迫在眉睫。

时代在变,大学的功能、职责、理念在变,校园建设的理论指导当然也要“与时俱进”。我认为,当务之急是高等教育界、建筑和城市规划界的专家学者打破学科壁垒,站在跨学科的视角对大学校园进行系统研究。因为理论的苍白将导致实践的浮躁,校园建设的失败必然会影响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希望高教界对大学校园的理论探索中多一点对物质形态的关注,改变一下教育研究者在校园建设中的“失语”状态;希望建筑界对大学校园的理论研究多几个视角,改变一下建筑人在校园建设中的“自语”状态。

参考文献

[1]姜耀明,王晓丹.大学校园规划结构的研究[J],新建筑,2002,(4).

[2]王吴.弹性与共享:大学城规划[J].规划师,2002,(5).

文化校园创建规划篇(9)

一、建筑及城市规划界对大学校园的研究

我国的大学校园建设开始是以西方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校园规划理论为指导原则的。建国以后,根据经验,结合国情,确立了以功能分区为核心准则的校园规划理论和规划指标体系,指导了我国现有的绝大多数大学的建设与发展。然而,那些曾被奉为经典的校园规划理论和规划指标体系都是建筑、规划界的学者站在自己学科视野中的阶段性经验总结,是相当不成熟的,至今,这些欠成熟的校园规划理论仍是我国大学校园规划建设的根本依据。在理论欠缺的情况下,建筑、城市规划领域对大学校园的研究只能是实践走在理论前面。

随着近几年高教改革的深入,校园建设工程量比过去翻了几翻,建筑和城市规划界开始频繁关注大学校园建设的理论建构。2001和2002年在北京和台北分别举办了“海峡两岸‘大学的校园’研讨会”,在大陆和台湾的建筑规划界掀起了大学校园的学术热。与以往相比,两次会议的论文开始重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大学校园建设的历程,不再局限于校园工程的阶段性总结。

一些建筑学者开始关注高等教育思想对校园建设的影响,只是他们的观点阐述不太系统,只能说是一种“散见”。如:《大学校园规划结构的研究》一文认为“大学校园形态与大学当时的办学理念、教学制度和内容是一致的”。如中世纪的大学主要职责是培养神职人员和为王室服务的人才,大学校园必须是封闭的,能够使学院排除外界各种影响,完全服从教会,校园生活充满清规戒律。因此,校园多附属于教堂或修道院,或者以宗教建筑为样本进行设计建设。19世纪工业革命后,美国高校将学术自由理想和为社会服务的办学宗旨相结合,创立了独特的高等教育模式,也创立了影响全世界的开放式校园形态。20世纪后期,教育体制走向多元化,校园形态也越来越多元。这种对教育思想和校园建设关系的描述,虽然稍稍打破了一点建筑界习惯性思维的限制,但依然停留在对高等教育理论浅层次的理解上,并没有阐明在大学校园形态演变中表现出的教育与建筑之间的互动关系。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一些建筑学者除了对校园形态的“过去时”进行归纳总结外,对于校园的当下形态和未来趋势也作了一定分析探讨。一部分人认为,大学城将是我国大学校园在新时期的某种发展趋势。“大学城”是国内近年来新兴的概念之一,至今并无确切定义。一些文献资料认为,“大学城”是一种特殊的城市化方式,其发展模式大致分为“传统学术型”、“商业创新型”,或介于两者之间。前者多起源于历史悠久、具有强大学术号召力的一所或多所大学,经过漫长历史时期,逐步形成了校城交融的自然环境,如英国的牛津、剑桥大学城,德国的洪堡大学等。“商业创新型”大学城起源于新兴的理工科院校,以科技创新与市场紧密结合,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如美国“硅谷”和斯坦福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关村则兼有二者的特征。

虽然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对大学校园建设起重要作用,教育界每一次大的运动都在校园形态上留有痕迹。但是多数情况下,建筑界与高教界的对话局限在建筑工作者面对高教体制改革所作出的单方面呼应。在现代教育哲学的指导下,现代大学不断构建着新的教育理论,这些理论虽然对校园建设有一定影响;可这种影响对建筑界来说是被动的,因为建筑界还没有系统地探讨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与大学校园建设的关系。凭着对教育思想一知半解的领悟,喊几句时髦的教育口号,校园建设只能停留在肤浅的、“闻风而动”的层次,不可能有深度。

总之,当前建筑和城市规划界对大学校园的研究大部分是针对我国大学校园建设的实际问题提出的,研究思路也是围绕这些实际问题展开的。他们本着务实精神对教育界的热点理论进行可行性探讨,从建筑和规划的视角提出方案、进行实践,为新时期大学校园形态的发展作出有益的探索,也为下一步更深入系统的研究工作创造了氛围。

二、高等教育界对大学校园的研究

大学作为实施高等教育的主要机构,一直是高等教育学科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但长期以来,高等教育学科领域对大学的研究多集中在理念、制度、机构等非物质层面,很少关注大学的物质实体——校园,即使有所触及也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同大学校园形态有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校园文化”的研究领域。

校园文化是置身于社会文化大背景中的一种具有自身特色的亚文化形态,它渗透到学校的各个方面,涉及到全体师生员工的观念和行为。高校校园文化是在“大学这一特定的环境氛围内生活的成员所共同拥有的校园价值观和这些价值观在物质与意识形态上的具体化。它的主体是包括学生以及教师、行政人员在内的大学校园文化群体;它的内容分为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两大层面: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深层文化,包括师生员工的价值观念、文化素养、心理素质及校风和校训、学风和教风、学校的传统习惯、校内文体活动等,物质文化包括校园建筑特色、文化活动场所和设施、校园绿化美化、学校的信息传媒等。校园文化的核心是校园价值观”。从这段表述中可以看到教育学者们倾向于把校园形态划分到校园物质文化领域。

过去,大学校园形态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一直被忽略着,被忽略的主要原因大概是大多数人认为:建筑与教育没有多大关系。是的,建筑没有以“知识”的身份、“课程(狭义)”的姿态进入人们的“学习”视野,但它对人的教化作用是“知识”和“课程”所不能给予的。这一点,中国古人深有体会:《三字经》的头几句,“昔盂母,择邻处”可谓家喻户晓。正是孟夫子本人,亲身体验到环境对人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作出了“居移气,养移体”(《孟子·尽心》)的总结。中国古人早就懂得环境对人的“模范”作用,环境就是“模”,就是“范”;使用什么样的模范,就可能塑造出什么样的人物。英国首相邱吉尔也讲过“先是人创造了建筑,建筑反过来创造人”,非常准确地表述了建筑与人的关系,暗示了建筑的“育人性”。

当前,教育界在反思现代教育中的弊病时,把环境的教化作用提到了哲学的高度。金生在《理解与教育》一书中谈到“在科学技术和大工业生产的冲击下,现代教育本身也被工业化和技术化,学生被纳入教育生产的流水线,与日常的生活世界相隔绝”。面对这个现实问题,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呼吁到:“人类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以及教育的研究都来源于并且归根于实践生活世界的需要”,“对教育的认识并不是一种事实的因果关系分析,也不是把人和教育作为孤立的客观对象去解剖,而是在现实的‘生活世界’中理解和解释,也是‘同情’与‘参与’”。狄尔泰指出“理解和解释是贯穿人文科学的方法”。人文学的对象是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而生命总是具有意义并且要不断需求意义的,所以它就需要不断地理解和解释。这种方法把研究活动、研究过程看作是解释者和被解释者之间不断进行的对话,通过这种对话使研究者直观地体验和把握对象的内在精神。学生在校园中生活、学习的过程就是与周围环境不断对话的过程。大学校园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充满意义的“生活世界”,呈现出各种各样的“意义形式”,学生生活在其中,通过理解和解释与之“对话”、“交往”,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使教育不知不觉进入学生的精神整体。大学校园形态就是一种教育表达式。

对于大学校园具有的“教化”作用,教育课程理论也有所触及。在课程理论中,校园建筑、文化设施、绿化设施、文化生活、校风、学风、人际关系、环境氛围等都属于“隐性课程”,与其对应的“显性课程”是指学校规定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思想观点、行为规范等。同显性课程的明确性、强制性相对照,隐性课程的特点是:(1)潜在的规范性。无论是校园建筑、文化设施或校风、学风都潜在地蕴涵着一定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精神境界,使生活于其中的受教育者感受到应如何调节自己的心理和行为。(2)非强制性。不通过强行灌输、纪律约束,而是通过陶冶和感染,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思想、情感和生活,净化人的心灵。(3)作用的持久性。即使生活环境变化或迁移,已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习惯仍能长期保持。我认为“隐性课程”也包括“隐性”和“显性”两个状态。校园形态属于“隐性课程”的物质方面即显性形态,而校园形态所构成的文化氛围,所凝聚的价值观念,所包容的文化生活则属于“隐性课程”的精神方面即隐性形态。对于隐性课程的规范系统的描述和研究以前在我国教育领域不多见。超级秘书网

最近几年,教育界的学者开始用跨学科的方法和视角研究“隐性课程”中的“隐性形态”,如南京师范大学的刘云彬博士进行的学校生活的社会学研究等。但是对“显性形态”——大学校园的系统研究一直被忽略着。

三、大学校园研究的紧迫性

就全球普遍的时代背景而言,世界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大学改变了以往作为社会产品和最终用户之间的中介身份,不仅承担着教学科研的基本任务,更成为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主要环节。大学为社会服务的意识越来越强,功能也越来越复杂,大学校园建设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我国大学校园的现状在数量、质量、规模上都相对滞后,极大地限制了我国培养高等人才的能力,大学校园建设(改建、扩建、新建)工作迫在眉睫。

时代在变,大学的功能、职责、理念在变,校园建设的理论指导当然也要“与时俱进”。我认为,当务之急是高等教育界、建筑和城市规划界的专家学者打破学科壁垒,站在跨学科的视角对大学校园进行系统研究。因为理论的苍白将导致实践的浮躁,校园建设的失败必然会影响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希望高教界对大学校园的理论探索中多一点对物质形态的关注,改变一下教育研究者在校园建设中的“失语”状态;希望建筑界对大学校园的理论研究多几个视角,改变一下建筑人在校园建设中的“自语”状态。

参考文献

[1]姜耀明,王晓丹.大学校园规划结构的研究[J],新建筑,2002,(4).

[2]王吴.弹性与共享:大学城规划[J].规划师,2002,(5).

文化校园创建规划篇(10)

中图分类号:P90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第一章 生态校园的概念

校园本身是最基本的环境单元,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是半人工生态系统—由自然生态系统和人造生态系统共同组成。广义定义是“生态校园就是运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及运行的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系统”。

第二章 大学校园景观环境设计的新观念

2.1科学与人文并重

大学校园的环境精神的融入都至关重要。其中,人文精神、科学精神是首先要考虑的两个必不可少的因素,人文精神可以折射出学校特色,科学精神可以显示出学校实力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辅相成、互为融合,共同构建现代大学精神这正是校园环境的精妙所在。

2.2物质与情感并重

好的校园环境,就是创造一种既能满足大学生的基本需要,又能激发精神增长的校园学习环境人创造环境,环境反过来也影响人任何场所的感染力都在于特征的刻画,,其实就是通过各种因素(功能、距离、尺度、性质、环境等等)组成的关系,各种环境(自然、人工)所强调的气氛,以及各种形体所塑造的个性,引起人们对其文化使命的联想;打造具有浓厚人情味,多元而不单一的好的校园环境。

2.3生态与环境并重

为了适应教育改革,在校园景观环境中体现生态与环境的新观念,体现大学校园应注重考虑以下方面:

1)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创建催人奋进的文化品位和人文气息。

2)全面规划,以发展变化的眼光营造校园景观环境。

3)效益优先,资源共享,新老校区协调发展。

4)空间可持续发展,为将来留有余地。

5)结合自然条件,创造良好生态景观环境。

2.4顺应时代呼唤,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大学校园规划设计与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密不可分当今教育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一种全面开放、教学互动的教育模式,提高学生素质,尤其是独立思考与动手能力,与人沟通的社交能力因而,校园环境应体现这种开放、自由、人文的“场所精神”,它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所谓空间关系、功能、结构组织的层面上,也不应到处都充满让人有相同体验的秩序,应在开放。

第三章 生态校园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生态与环境并重是当前形势下我们都应该认真研究的课题,为了适应教育改革,在校园景观环境中体现生态与环境的新观念,体现大学校园应注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3.1符合心理需求的设计

要建出大学生能够接受的环境。现代大学生对文化景观环境要求具有知识性、和谐性、对比性等一般审美范畴外,还要求有新奇性、丰富性和多样性。他们追求开阔视野、思想深化的东西,不能随便做个塑像就算环境建设,要使塑像与大学校园的氛围相适合,大小比例体现美感,并与周围环境相适应。

3.2节省高效的校园建设

要因财而建,量力而行,要根据学校的财力、物力来建设,不能因为追求美观而挤占教学、科研上的资金。有些大学为了追求新、大、特等要求,在校园内建设大广场,虽然环境景色壮丽,给人以冲击力,但壮丽的背后往往是造成了投资较大、维护成本过高的后果。校园是学习的地方,应注重浓厚学习氛围的营造。

3.3特色的校园景观

校园是教学和生活兼顾的场所,从功能上讲,这里是一个文化交流和学习的场所,依托校园自然及人文环境,充分利用现状,以植物造景为主,提高绿地率和功能作用,在丰富校园季相景观和总体景观的同时,为广大师生提供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休闭环境。景观力求做到造型新颖活泼,为环境增色。

3.4生态环境的感染力

注重立意,突出环境感染力“有意无景,形同说教;有景无意,格调不高”,对于校园环境来说,寓教于景、环境育人显得更为重要。中国古典园林非常讲究意境美,现代社会也公认园林是艺术与科学的结合,校园是育人的地方,具有特定的场所精神,而景观元素正是表达这种积极向上、富有朝气和带有启示性环境氛围的素材,创造人文与自然相结合的环境是校园休闲绿地设计的目标。设计时应从构思立意入手,创造能够产生积极作用的环境氛围,使广大师生从环境中也能受到教育和启迪,从而激发立志成才的信心和决心。

3.5绿色自然的主题

以绿为主,突出景观美,校园环境应当是满目苍翠、鲜花盛开,以宜人的景观来消除师生们的各种压力。创造宜人的室外学习环境离不开绿化,尤其是合理的配置,但要强调的是,校园休闲绿地在以绿为主的基础上还应注重体现艺术美、自然美和意境美,更进一步讲,在绿化配置上还应考虑能够体现四季常青的校园精神。

第四章 生态化校园的规划原则

4.1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

校园绿化是建设生态校园最传统的方式。它能使人从繁重的学业中暂时释放出来,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校园绿化首先是要为人服务,让人在繁杂的学习间隙享受到宜人的景观环境,身心得到休养;能过利用现状地形、配植色块及色叶植物,达到良好的视觉效果和环境效果,营造人性化的空间,体现“以人为本”的景观设计思想。

4.2适地适树,因地制宜原则

植物是生命体,每种植物都是进化的结果,它在长期的系统发育中形成了适应各自环境的特性,这种特性是很难改变的。我们应尊重客观规律,在适地适树、因地制宜的原则下,合理选配植物种类,避免种间竞争,避免种植不适应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应以本地树种为主,适当选用经过多年引种和驯化的外来植物品种。

4.3统一规划,合理安排原则

统一规划校园内绿地,每一个绿化区域,都是整个校园内绿化计划的一个部分,营造生态风景时要根据校园总体绿化的具体情况来安排布局。

4.4渗透文化,追求艺术

水域孕育环境和文化,成为园林发展的重要因素,自古以来,环境因水而发展,商贸因水而繁荣,建筑因水而灵秀,园林因水而旷幽。因此我们可以借用中国古典山水画的特色,在设计时追求意境,讲究品位,注重人文景观的开发。

第五章 结束语

大学校园生态设计是当前大学校园规划建设的一个新课题,要在不断探索中进行建设,而校园环境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加宜人的学习生活环境,使他们在这里学习的更加舒适、愉快,从而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虽然生态校园的建设还没在各个学校实行,但已经有比较好的例子,我们还要更努力,总结经验,摈弃不足,抓好生态校园的规划。

参考文献:

[1]黄世孟,台湾大学校园规划之经验与策略[J]城市规划2002

文化校园创建规划篇(11)

随着我国"科教兴国"战略决策的实施及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一大批新的校园正在规划或建设当中,掀起了高校建设新校园的热潮。而校园景观作为学校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社会对大学校园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美丽宜人高雅的校园景观不仅能表现出一个大学的精神风貌及文化内涵,而且有助于师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高综合素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等。因此,校园景观的构建直接关系到学校教学、研究、生活生产等各个方面。本文针对校园景观构建的作用及功能,对大学校园景观构建的意义及原则进行了阐述。

一、大学校园景观构建的原则

(一)生态原则:大学校园景观构建要在继承本校文化的基础上,以突出生态规划设计理念为主的设计思想,采用综合、完整的生态设计方法,设计时要考虑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协调,规划融合当前的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现代的生态观。在规划与建设中力求与自然和谐统一,要顺应原有的地形地貌,最大限度地将其保持下来,随形造景,创造极具当地特色的优美景致;坚持以植物造景为主,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美生态环境。

(二)可持续发展原则:校园景观的构建应充分考虑到未来的发展,使规划结构多样、协调、富有弹性、适应未来变化,满足校园建设的可持续性。校园景观构建的可持续性主要包括建筑绿色校园、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等。大学校园是-个城市的专用绿地,绿色校园的作用和地位对城市生态系统十分重要。所谓绿色校园不仅是对校园进行绿化和美化,最主要是要充分发挥高校的科技优势,利用新技术和新材料,在节能减排方面做出一定成绩,为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以人为本原则:学生和教师是学校的主体,在构建校园景观的时候要把这两者放在第一位,要清楚校园景观的构建就是为他们提供服务的前提。校园景观无论在整体规划,还是在细部设计方面,都应从使用者的实用性角度出发,充分把握师生时间性、群体性的行为规律,以人的行为规律与审美标准为基点,科学合理地确定学校的功能分区和结构形式,营造人性化的空间,体现"以人为本"的景观设计思想,从而创造方便、舒适、优美的校园。

(四)整体性原则:校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大学校园景观的设计应当遵循整体性原则。大学校园这一有机的整体包括气候、环境、地理、自然条件、历史、文化、艺术等多个方面,校园景观的构建应当在宏观控制的基础上,运用统一的设计语言和色彩体系,保持其完整性与整体性,在不同层面,不同区域构建相对统一的校园景观,使校园环境具有不可分割的整体性。

(五)体现校园文化特色原则:学校是人才培养的圣地,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本身就是文化继承与传播的场所,校园景观自然也就是为文化教育的传播提供物质基础。优秀的校园景观既要满足教学、工作、学习、生活等功能,更要满足培养师生品格与情操,规范师生行为,促进师生交流、激发灵感、创造智慧等功能。而校园景观的文化性是其区别于其它景观显著的特征,在校园规划设计中,应当传承大学的文化、地域特色,构建出能反映各自学校人文精神和特色的校园环境,充分挖掘校园环境特色和文化内涵,运用富有特色的建筑和植物来加强校园的文化气息。在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及构建中,应尽可能尊重和保护原有的历史文脉、生活方式等,让师生传承历史、把握现在、憧憬未来。

二、大学校园景观构建的意义

(一)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及工作环境:校园的景观规划设计是校园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起着重要作用。校园景观的构建包含生态、场所、功能设施等要素。在构建校园景观的时候要将这些要素进行合理的安排,要使环境合理、美观,具有人文气息和学术气息。因此,校园景观的构建对于改善学习生活条件,陶冶师生情操,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体现学校文化及精神: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在其发展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大学校园景观的构建应该建立在对校园使用者生活需求、精神需求的基础上,关注人与环境及自然,使用者的需求与体验以及精神与物质相互协调等因素,要以自然环境为出发点,以学校的历史人文为基础,对校园的物质环境进行继承和改善。校园景观不仅仅是景观的建设,更要强调人文历史,使校园景观对校园文化起到反映与烘托的作用。

(三)展示校园形象:随着人们鉴赏能力的日益提高,对于大学这样神圣而又充满生机的地方的环境景观要求更加严格。校园景观是影响大学校园品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而它又是大学人文精神最好的传达者,往往能够直接代表一个学校的整体形象。校园景观是一所高校的价值体系和人文精神的体现,同时,也是构建良好育人环境的物质基础。

三、结语

大学校园景观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应本着生态原则、可持续原则和以人为本等原则,突出大学特色,为师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工作、生活的场所,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