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心理素养的具体表现大全11篇

时间:2023-12-22 10:09:50

心理素养的具体表现

心理素养的具体表现篇(1)

(一)旅游职业素养的含义和内容职业素养是一个内涵深厚的概念,专业是衡量的首要标准,但在专业知识之外,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更加重要,这在具体生活中表现为个体的综合素质,在职场环境下就体现为职业素养。所以,关于职业素养,可以理解为每一个体在社会群体活动中应该遵照执行的行为规范。每一个体的行为总和最终表现出个体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内在的,每一个体的具体行为是外在的具体表象。可见,每一个体职业生涯发展成败与否,职业素养是关键因素。概括地说,职业素养的内容体现在四个方面,分别是:职业操守、职业认知、职业行为方式和职业能力。旅游职业素养就是作为员工,在旅游企业服务和管理过程中应该遵守执行的从业规范和行为准则,具体表现为敬业乐业、遵章守纪、热情礼貌、团结合作等方面。

(二)旅游职业素养的相关要求

1.具备从业所需的高尚的职业道德从事旅游管理接待与服务的工作人员在具体的职业活动中,从内在素质到外在言行都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以及与社会环境相得益彰的思想品质、行为观念、品德情操等,共同构成了旅游职业道德。在我国,职业道德呈现出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内容,也体现出其基本原则:热爱并忠诚于社会主义的旅游事业,为中外旅游者全心全意服务;坚持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充分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履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这些基本原则,一方面展示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要求,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旅游行业范围里相关道德规范的实质。这是每一名旅游管理与服务人员内在道德品质的核心和外在道德行为的守则。

2.具备热忱的服务意识从事旅游管理接待与服务的工作人员在与旅游企业业务相关的个体或群体的工作往来中,展示出的对其做到积极、全面、热情服务的思想和行为,这体现为旅游服务意识,也表现为自发自觉的良好完成接待与服务工作的一种理念和欲望。它是发自接待与服务人员肺腑的,能够成为从业人员的习惯甚至于本能,这成为服务意识的核心内涵,可以借助用心培养,强化教育与训练的方式养成。

3.具备可贵的敬业信念古人朱熹说过,“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即我们今天所说的敬业,具体表现为对待本职工作严肃、尊敬、认真、态度严谨、专心致志,无私奉献、追求完美。这种工作方式凝练成敬业精神,就体现为每一个体在从事自我的工作过程时,表现出的鲜明的工作目标,恭敬务实的工作态度,朴实无华的工作理念,身心投入的工作情感。这种可贵的敬业精神是做好每一项工作的首要前提和坚固保障。

4.具备协作互助的团队精神每一个体所具有的大局观念、互助精神和服务理念等综合在一起,即成为团队精神。团队精神体现了个体意识与集体利益的高度统一,最终确保集体组织的迅速高效运行。旅游接待与服务活动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庞杂的过程,包含着吃、行、住、游、娱、购等多个方面,因此只有相关行业企业之间融洽的协作和无私的配合,才能确保整体旅游行为的顺利实施。这一过程中,旅游从业人员协作互助的团队精神就尤为重要。如果从业人员不具备良好的服务心态和全心全意的奉献精神,也就无法具备优秀的团队精神。

5.具备优秀的礼仪礼貌和道德修养(1)仪容仪表。每一个体的外在呈现和容颜相貌构成其仪容仪表。(2)仪态。每一个体在日常生活和具体工作中表现出的言谈举止、行为姿态构成其仪态。(3)礼貌。每一个体对待他人时内心恭敬、态度谦逊即构成其礼貌,这是旅游业从业人员最重要的职业素养之一,主要表现在两个具体方面,即微笑服务和礼貌用语。微笑是一名旅游业从业人员美好纯净心灵以高尚情怀的外在凸显,它表达了对客人的善意和欢迎,促进了旅游业从业人员和外来客人之间融洽和谐的关系。作为礼貌服务的具体表现,一句“您好”“谢谢”这样的礼貌用语,可以给客人带来内心的温暖和感受的温馨。在具体的服务过程中,客人可以理解旅游业从业人员技能和工作上的欠缺与不足,但几乎不能接受服务人员的傲慢、无礼和粗鲁。因此,微笑服务与礼貌用语就成为从业人员与客人之间心灵沟通、关系融洽的金钥匙。

二、加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

在国际旅游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能够决定竞争胜负与否的首要条件取决于旅游业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我国要想成为世界旅游大国,一个重要条件就是旅游类职业教育重视并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旅游类高职院校应该根据旅游行业企业的需求和实际情况,注重并加强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和养成教育,为社会提供大量的高素质、技能型的优秀旅游业人才。这当中提到的养成教育,并不是单纯体现在让学生在学校的课堂上学习知识,接受教育,而是要同时借助日常的校园生活和社团社会实践等形式,引导学生自发自觉的提升个人修养,体现为自觉的思想意识,自身的行为习惯,自动的言行举止,学校教育是重中之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秀的礼貌修养即为养成教育,最终让学生学会怎样做人。借助灵活高效的训练和实践,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礼仪礼貌行为,这构成了养成教育的基本内容和核心任务。

1.专业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榜样和表率作用党的教育方针是教书育人,这也是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根本要求。所以,专业教师对学生讲授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能的同时,更需要体现出育人这一本位,将升华学生的心灵和职业精神当做最重要的一项教学任务来实现。学生接触到的行业企业的第一人为旅游管理专业教师,教师的谈吐行为、气质风范、学识修养、综合素质等都是学生效仿的榜样,都会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一名教师气质粗俗、言语粗暴、态度冷漠,他又如何教育学生去礼貌热情、周到服务。因此,在传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专业教师更担负着培养学生良好职业素养的重要任务,教师个体要努力实现树立师德、为人师表、提升师能的自我修炼,最终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精湛的专业技能等优秀的综合素质。这样,无论是在日常生活,还是在具体工作以及传授知识的课堂上,专业教师都可以端庄整洁的仪容仪表,进退有度的行为举止,文明得体的沟通交流,以及高尚的道德操守、热情美好的服务意识和渊博丰富的知识存储,得到学生的认可,成为他们学习的榜样。

2.在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方面不断加强在国内客人面前,旅游从业人员是企业形象的代表,在国外客人面前,他们是国家形象的代表。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旅游业在不断吸收西方先进管理和工作经验的同时,某些腐朽的观念也会随之而入,左右员工的思想和行为。比如一些旅游业从业人员只追求金钱,缺乏工作责任感,片面讲究吃穿享受,这些不端的工作风气自然也会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在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得到重视和加强,引导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思想道德教育中,不能笼统抽象的讲枯燥的大道理,更需要结合青年学生的自身特点和专业特点,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做到言传身教,将思想道德教育和专业素养教育紧密结合,将教书和育人紧密结合,教育学生自尊、自爱、自强、爱国、敬业,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心理素养的具体表现篇(2)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标志着中学地理课程改革的深化,也预示着中学地理教学“话语体系”的整体转换。所谓的“深化”建立于第八次地理课程改革以来所取得成就的基础上,是继承性的深化;所谓的“转换”,并不意味着“转向”,而是在继承基础上,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直面课程改革实践中所暴露的问题进行的调整与提升,是发展性的转换。可见,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既有继承与保留,也有发展与创新。如今,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已然成为中学地理教学的热门词汇,教研评课中如果不说出“核心素养”这个词,似乎就意味着跟不上潮流。透过“核心素养”词汇本身,澄清其背后的深层理论结构与意义,避免其沦为“皇帝的新衣”,成为核心素养“落地”的基本前提。从继承与发展的视角出发,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性质进行探讨,旨在帮助广大地理教师理解并在教学实践中贯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一、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具有C合性

回顾我国地理课程的发展历史,经历了从 “双基”到 “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的发展历程。“三维目标”取代“双基”改变了过去过于强调知识与技能教学的传统,力图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等维度的全面发展。“三维目标”提出在过程中掌握地理学习方法,获取地理知识,形成地理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基于认知心理学提出的,由行为主体、行为条件、行为动词、行为结果等组成的目标陈述,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与实践性,受到广大地理教师好评,已经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得到普及。但是“三维目标”有其局限性,缺乏对学生应该具备的内在性、整体性、关键性素养的刻画与描述,无法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重要问题。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在特定情境下综合应用地理知识、技能和态度解决问题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因此它具有综合性,换言之,它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合为一体的整体表现。它描述了学生进行地理学习后应该具备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而能力主要包括知识与技能,品格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具体描述中采用地理主题+核心素养+表现水平+问题情境等几个维度进行综合呈现,相较于三维目标的陈述方式,核心素养陈述更为综合与完整。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既展现了地理学科对人的核心素养发展的独特贡献与作用,又体现了地理学科独特育人价值,从而促进地理教育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学科价值回归。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性要求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知识、技能与品格的关系。纯粹的地理知识灌输与训练是无益于核心素养形成的,只有将地理知识融入地理实践中,成为地理探究过程的对象,才能实现地理核心素养的有效发展。因此,探究性学习与合作性学习等注重地理实践活动的学习方式依然是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二、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大概念”

目前确定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可以看出,这些组成要素都是地理学科的核心概念,即学科的“大概念”(big ideas)。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地理知识更新与发展也随之加快,掌握所有的地理知识变得不可能,也不必需。学生已经通过媒体、家庭以及社会生活获得了大量地理信息,学校提供给学生的应该是超越生活常识的、具有结构性的地理知识,是关于地方与环境的强有力知识,缺乏这些知识的学生将被视为未接受过地理教育[1]。2014年英国国家地理课程标准就曾提出将地方、空间、环境以及地理工具作为地理课程的“大概念”,并依此统领课程标准的内容体系。如果用语言学习来比喻地理学习,学习单词就像学习地理的事实性知识,而学习语法就像学习地理的“大概念”。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作为“大概念”,就是用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作为“透视镜”与“语法”,去审视与串联整个地理学科内容,并以这些概念为逻辑起点,把握地理学科内容的内在结构与关联,从而梳理出地理教学逻辑结构,再以教学逻辑结构为指引,进行教学设计与组织。从作为“大概念”的核心素养出发,梳理教学逻辑,再指导教学实践,是核心素养“落地”的有效路径,可避免由核心素养直接到教学实践,导致教师面对核心素养无从下手的局面。理解核心素养的“大概念”,能够帮助教师在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中统领全局,进而将核心素养融入教学实践。

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具有相对性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具有相对性,核心素养的四个要素既有各自的内涵,同时又相互联系、相互交叉,要素两两之间都存在交集,不能绝对分开。从类型上看,“人地协调观”是基本价值观,“综合思维”与“区域认知”是基本思想和方法,“地理实践力”是基本活动经验,每个要素都有自己独有的内涵与作用。从相互关系看,“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是利用地理学特有的学科视角去发现、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用联系与区域的视角观察、解释世界。在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中就需要进行地理实践活动,使用地理技能与方法,动用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学生通过考察、调查、模拟实验等实践活动,能够更好地在真实情境中观察、感悟、理解地理环境以及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分析、认识和解决人地关系问题,促进“人地协调观”的发展。至于“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两个要素更是联系紧密。德国地理学家赫特纳就曾提出“作为地球表面区域科学的地理学”观点,主要强调两个层面,一是“地点和地点之间的差异”以及“毗邻存在事物的空间联系,即地理组合体和地理体系的存在”;二是“结合在同一个地点上的各个不同自然界和各种不同现象的因果联系”,他强调“地理学的本质在于运用这两种观点”[2]。可见,在认识地理问题的过程中,“综合思维”与“区域认知”是相辅相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四、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向概念”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向概念”,具体而言是指核心素养可以分级,具有阶段性、连续性。首先,核心素养可以分级。根据核心素养的维度、表现水平和问题情境,目前为止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将核心素养分为五级水平,随着水平层次的上升,问题的情境越复杂,对核心素养具体维度的表现水平要求也越高。从课程结构看,水平1~2级对应必修模块,水平3~4级对应选修模块Ⅰ,水平4~5级对应选修模块Ⅱ。从评价层次看,学业水平考试要求达到2级水平,高考则要求达到4级水平。其次,核心素养具有阶段性与连续性。随着学生思维的发展,其学习能力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与连续性,这就意味着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同样具有阶段性与连续性。阶段性是指不同学段的学生应该接受与其学习能力相匹配的素养教育,具体到地理学科,从高一到高三,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表现水平要求是逐渐递进的,如高一第一个学期对学生“综合思维”的要求是学生能从两个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地理事象,随着地理学习的深入,则要求从多个地理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角度,并能结合时空变化进行分析。连续性是指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学段上是一个整体,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基础。在教学实践中,应该遵循核心素养的层次性、阶段性与连续性,尊重学生的认知发展顺序以及核心素养的前后衔接,从而促进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五、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具有后天性

“素养”是在学校、家庭、社会等不同学习环境下获得的,具有后天性,并非先天具备的心理特征,而且素养的习得过程持续终身。作为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也非“天生”,并且不是“全面”的地理素养,而是地理素养中作为“关键少数”的、最为“核心”的素养。这些后天习得的素养能使学生在信息时代的各种挑战下,面对复杂问题情境时做出合理而富有创造性的判断、决策与行动[3]。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后天性是核心素养可教育、可习得的基础,认识这一基础对核心素养教学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核心素养的后天性要求教师创设有利的教学环境,特别是注重问题情境的设置与地理实践活动的M织,规避直接的、灌输式的“知识倾销”带给学生素养的损伤。其次,核心素养的后天性要求教师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某种程度上,素养教育与素质教育更容易被认同,是因为素质教育包括先天遗传性与非教育的因素,素养完全是后天形成的。因此,学生的地理素养都能靠有利的地理教育获得,学生个体间不存在先天性地理素养的差异。但同时,学生的素养习得水平却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教师应该在平等基础上,考虑学生个体学习水平的差异,进行针对性培养。

总之,地理学科素养的提出推动中学地理教育走向“素养本位”时代,是在十多年地理课程改革成果基础上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不仅是话语的转换,更是教育理念的更新与升级。最为重要的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由“理论”走向“实践”,由“应然”走向“实然”需要广大地理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心理素养的具体表现篇(3)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219(2020)17-0062-05

2019年10月,在全国中医药大会上指出,“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瑰宝,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1]高等中医教育肩负着传承中医事业、增进群众健康福祉、强化教育内涵的责任使命,是“健康中国”“高教强国”战略有效实施的重要赋能。“核心素养”是新时期人才培养的主题,建构中医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素养体系,对接基础教育改革,搭建一体化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将助力卓越中医人才的培养。

一、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核心素养的解读

2016年9月,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正式确立。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2]。核心素养是素质教育的延展深化,在广泛素质养成的基础上聚焦核心,使人才培养更具指向性、实效性。目前,基础教育的核心素养改革对于高等教育产生的是差序性影响,随着学生成长轨迹的发展延伸以及教育的一体化与连续性发展需要,核心素养必将会自下而上引发高等教育要素性乃至结构性的变革。高等教育需要对核心素养教育改革的前置性路向与结果,开展自觉性预判与主动性衔接,依托高等教育的专业核心素养实现立德树人。

在“核心素养”概念内核要义统一的前提下,高等教育领域专业核心素养内涵可以通过与“岗位胜任力”对比加深理解。岗位胜任力是指在一个组织中绩效优异的员工所具备的能够胜任工作岗位要求的知识、技能、能力、自我概念、价值观和特质[3]。以岗位胜任力为着眼点的人才培养,关照到了人才培养的职业性、社会性的服务面向。但随着信息技术的飞跃、知识更新速率的加快、岗位变迁更迭,将会引发“胜任力”的震荡与波动,导致人才培养目标设定的摇摆性、人才培养素养更新的迟缓性,降低了高等教育对人发展的促进力和引导力。专业核心素养将人才培养目标的“外置性”定位,回归教育本体视阈,既将学生发展置于素养培养的中心地位,也着眼于某一专业(职业)规约的关键性素养,是教育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的根本体现。

二、人才培养目标文本的选择与研究

(一)样本的选择

依据“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网站中“开设中医学专业院校”的链接逐一核查,截至2019年9月,全国开设中医学专业的院校共有55所,其中高等中医药院校24所、高等医科院校9所、综合类高等院校13所、独立学院9所,详见表1。通过对院校网站“招生专业”的梳理,剔除了成都体育学院中医学骨伤方向和湖北民族大学人才培养目标表述错误的2所院校,最终获得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有效样本53份。

(二)研究过程

首先,采用Nvivo12Plus外部数据导入功能输入53份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文本,对文本内容逐句分析进行一级编码,形成主要节点。其次,结合Nvivo文本搜索功能,对主要节点的相关核心词汇进行抽取,经过对一级编码的比较分析,从中总结出人才培养目标建构的12个范畴,即职业道德、职业责任、职业交往、专业基础、中医思维、科学研究、临床实践、文化传承、创新精神、终身学习、国际视野,形成二级编码。再次,对12个范畴进一步分析与归类,形成人才培养目标的三级编码体系。最后,在三级编码体系基础上,反复查询了主要节点和原始资料,梳理出人才培养目标建构的不同维度,详见表2。

三、研究结论

(一)人才培养目标文本的结构分析

通过对53份人才培养目标文本的分析,中医学专业按照职业性、专业性与发展性的原则与层级建构培养目标。职业性作为“首要”的强调,既有国家话语下职业责任的认同培养,也有对职业长期发展形成的道德与交往伦理的强调。在职业责任上,指出了中医学人才培养服务于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医疗卫生事业及人民群众健康的需求;在职业道德上强调了中医人才培养应该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道德品德高尚;在职业交往上注重沟通、协调能力培养。

专业性作为“重要”强调,涵盖了专业基础、中医思维、科学研究、临床实践与文化传承等方面,是“知识+能力+思维=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达成范式。知识方面需要有扎实的中医学知识、理论与技能,熟悉必要的现代医学知识、理论与方法;能力方面要有中医临床诊疗能力、现代科学研究能力、文化传承能力;思维方面则强调了中医思维的独特性。三者综合则表现为中医学人才应具有的人文科学素养。

發展性作为“必要”强调,关注到了创新精神、终身学习与国际视野的培养,其中基于职业特质,终身学习在主体发展维度中表达频率最高。创新精神层面要求创新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终身学习要求有自主学习能力,主动获取知识、掌握相关领域科技发展动态能力等;在国际视野上要求有跨文化素质、国家视野、掌握外语。

(二)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反思

1.人才培养目标的同质化倾向

“质”是指事物的内在本性。“同质化”是事物在内容、形式、结构等方面的相似或相同的发展趋势。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共性标准基础上,个性特质不足。53所中医学专业培养目标文本具有强烈的趋同与可替代性,人才培养的地域彰显性、办学理念突显性、院校人才培养差异性表现不足。一是地域彰显度上。中医学专业人才具有鲜明的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培养定位,为区域医疗、科技、教育、文化等事业发展服务。但是通过研究发现,只有2所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中具有地域性指向。云南中医药大学体现了服务“云南省医疗卫生发展需要”的目标指向,区域性表达明显。延边大学在人才培养要求上,体现了掌握民族医药“朝医”的素质要求,以民族性凸显了区域特质。中医学具有流派性、民族性、区域性的历史发展特点,中医人才培养也应该依托区域资源优势、吸收民族医药精华、借鉴学术流派思想,培养专业特色人才。二是办学理念突显性上。在53所院校中,仅有“福建中医药大学”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加入了办学理念与校训。办学理念是学校长期发展凝结的道路与经验,是人才培养指导思想与原则的重要折射,应该在人才培养“定性”上标识办学价值取向,在“定型”上立足办学发展方向。三是院校人才培养差异性上。中医学专业不仅在中医药院校广泛开设,医科类院校、综合类院校与独立学院都有设置。但是通过研究发现,院校类型的差异在人才培养目标中表现不强,不同类别的院校在育人目标建构中的独特性、内质性不足。如中医药院校人才培养的优势性、医科类院校人才培养的特色性、综合类院校中医学人才培养的复合性、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多样性都体现不足,人才培养中存在着“千校一面”的现象。

2.人才培养目标的主体表达性弱化

人才培养目标的“主体成长”维度,是教育本质性价值的凸显。中医学专业的“主体成长”维度虽然包含了创新精神、终身发展与国际视野的发展要求,但从文本的30%、54%和7%覆盖率看,“主体成长”维度的培养要求只是零散性的存在,缺乏一致性诉求。特别是对于“国际视野”的素养要求,在全国53所院校中,只有厦门大学、延边大学、重庆医科大学、河北大学4所院校对外语掌握、国际视野、跨文化素养均有所涉及,24所中医药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中均未体现。人才培养“国际视野”的强调,不仅因为随着中医国际化发展要求,需要对跨文化、对外交流的素养能力有所强调,更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立足学生成长的社会场域、文化境遇,需要有全球化的站位、多元化的视角来实现全面发展。

3.人才培养目标的素养达成性空泛

作为育人实践的指导性纲领,人才培养目标的话语表述应具有核心要义性、目标达成性与评价测量性。通过研究发现,目前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职业性”维度中的有着宏大叙事的索骥,特别是在“职业道德”方面,大多将其表述为“良好的职业素养,道德高尚,有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理想性的修饰语固然体现了职业道德的高标准,但也使培养目标陷入虚无与空泛,缺乏对“大医精诚”中厚德、至善、尚美等职业道德内涵规约性的深入挖掘。另外,“主体成长”维度中“创新精神”的培养强调,虽然契合了高等院校学生发展的普遍性要求,但对于中医学专业,在提倡“创新精神”的培养同时,更应该对其前设的“批判性思维”赋予话语表达权。批判性思维是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前提基础。在《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中,将批判性思维作为国际医学人才培养的必要要求,其目的在于“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有分析批判的精神、有根据的怀疑、创造精神和对事物进行研究的态度”[4]。中医作为民族智慧的伟大创造,批判性思维促进了学术争鸣、推进了真理发现、开启了创新之门,是医学生素养养成的重要之维。

4.人才培养目标的时代契合度不足

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性的长期工程,高等教育的专业性育人应该具有时代性。通过研究发现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贴合度不高。

一是体现在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要求上。2018年,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方针,将人才培养目标设定为“五育”并举,丰富了教育的内涵,夯实了人才全面发展的基础。在目前53所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上,还较多集中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四育”表达上,对于“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只有江西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甘肃中医药大学和延边大学有所遵循。中医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及时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要求,确保人才培养的内在连续性。

二是体现在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上。随着新医科教育建设目标的提出,对医科人才的发展素质与教育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医科一方面是教育对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应答,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的发展,传统医学将会向新兴智能医学发展。另一方面是对健康理念的丰富完善,使医学从以临床医疗为主到生命全周期、全过程的覆盖。对于中医学人才培养,新医科教育目标的落实既要在人才培养面向上体现“宽口径”,适应医疗、康复、保健、养生等多岗位的需要,又要在人才培养过程上体现“重素质”,将人工智能、信息管理、大数据分析等素养的培养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使人才更好地适应未来发展。

(三)中医学专业核心素养的内容与结构

高等教育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阶段,“核心素养”体系需要在人才培养目标中具有同一性,在素质要求上具有递进发展性。中医学专业核心素养的内容与结构必须以基础教育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参照,进行科学合理的继承与发展。

1.确定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作为核心素养体系的中心,“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目标在高等教育阶段需要有培养类型与培养层次的指向。在人才培养类型上,除了长春科技学院没有明确的培养类型表述外,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类型共计17种,大致可归纳为4类(见表3):单元性、二元组合型、三元组合型和四元组合型,院校覆盖率分别占66%、11.3%、5.7%、3.8%,其中的人才類型以应用型最多,参考点为24。

在人才培养层次上,中医人才培养体现了高级人才培养的质量意识,其培养层次定位的核心表述词有“高级”“高素养”“高层次”,甚至“优秀”“卓越”等。因此,将中医学专业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确定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人才”。

心理素养的具体表现篇(4)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1-0034-01

近年来因心理素质水平较低引发的各类社会问题屡见不鲜,心理素质正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心理素质是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通过个体与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形成的,在适应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基本的、稳定的心理品质[1]。心理素质作为一种心理品质,是一个逐渐养成的动态过程。心理素质养成的动态性就要求我们要对心理素质培养过程进行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比,过程性评价较难。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过程评价的难点并提出对策。

1 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过程评价的难点

1.1 心理素质特点导致评价难

1.1.1 内隐性

心理素质是素质的成分之一,具有内隐性的特点[2]。作为一种内在属性,心理素质主要是通过人的活动及其结果表现出来的,不能直接地被观察到。由于其具有内隐性特点,无法直接对心理素质进行测量,只能通过对心理素质的外在表现进行间接测量来推测心理素质发展水平。对个体外在表现进行评估首先要考虑个体的外在表现是否由其心理素质水平决定,个体的外在表现是否受到客观情境的影响。对个体外在表现和心理素质的相关性方面,缺乏相关的评估体系。这些方面导致了心理素质评价难。

1.1.2 可塑性和养成性

心理素质的可塑性是个体通过自身努力、接受教育和外部环境作用可以提高其心理素质。由于心理素质具有可塑性特点,个体心理素质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会发生改变。心理素质的发展受部环境的变化,有提高和下降两个方向。

心理素质的养成性指心理素质的养成是一个日积月累的内化过程,在个体的成长中不断变化[3]。心理素质发展的不稳定性和养成性要求我们对心理素质的评价要进行动态评价。动态评价也称过程性评价,动态评价需要对过程中的不同阶段进行评价,因而难度较大。

1.2 多样化的培养导致评价难

高校对心理素质培养方案在培养原则和培养目的上是一致的,培养方式上灵活多样。从培养内容看,既有专业知识的培养也有非专业知识的培养;从培养方式看,既有理论培养,也有实践培养;从培养主体看,既有学校培养,也有单位培养;从培养理念看,既有意志力为核心的培养理念,也有挫折承受力为核心的培养理念。培养方法的多样性要求心理素质评价模式多样化,为心理素质评价带来了难度。

1.3 评价体系有待完善

心理素质评价体系已较为完善,而心理素质培养过程评价体系尚不成熟。心理素质培养过程周期较长,对对人力、物力和财力消耗较大。高校心理素质评价体系也是参差参差不齐,心理素质的不完善性也给心理素质培养过程评价增加了难度。

1.4 心理素质各项要素所占权重模糊

心理素是由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人格特征和认知特征等构成的具有基整体性、层次性和交互性的综合心理品质[4,5]。心理素质各项要素所占权重较为模糊,导致对心理素质的测评以综合评价为主。综合测评能够测到大学生心理素质发展水平的综合状况,而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各个要素的测评不够清晰。模糊的心理素质各项要素所占权重加大了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过程的评价难度。

2 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过程评价难点的对策

2.1 针对心理素质特点制定相应的评估方式

2.1.1 创造条件让个体暴露其心理素质水平

由于心理素质的潜隐性,对心理素质的测量依赖于个体的外在表现。可以通过创造各种有利条件让个体充分暴露其外在表现,通过外部表现评估其心理素质水平,这样就降低了对心理素质进行评价的难度。

2.1.2 对心理素质进行动态评估

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水平受到环境和教育的交互影响,在不同的阶段表现为不同的特点。这表明大学生心理素质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评估应是一个动态的形成性评估和静态终极性评估的结合。

2.2 界定心理素质各项要素所占比重

心理素质是由认知、个性和人际适应等维度构成的综合体,心理素质各项要素的权重模糊就导致了难以对心理素质进行综合评价。因此,界定心理素质各项权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清晰的心理素质各项要素所占的权重有利于对大学生心理素质进行更好的评价。

3 结语

大学生心理素质评价体系的完善有利于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建立完善的心理素质评价体系,离不开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过程评价难点及对策的研究。摸清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过程评价的难点有利于寻求解决对策。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过程评价难点和对策的相关研究为素质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同时也应看到心理素质培养过程评价难点的存在。这些难点也推动着相关研究的深入。

参考文献:

[1]王韬.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及其发展特点的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2:48.

[2]赵琳.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理工大学,2007:8-10.

[3]王淑敏,张大均.关于心理素质训练评价标准的探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5(3):54-55.

[4]高野.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心理素质的构成――关于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6,24(10):1837.

心理素养的具体表现篇(5)

素养教育已成为21世纪国际教育发展的重大课题和紧迫任务。新一轮地理课程改革把地理素养置于地理课程目标的核心地位。因此,统一认识和准确把握地理素养的内涵与特质,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地理素养的内涵与组成

地理素养是指学习者经过地理学习后所养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品格,包括地理知识、地理观点、地理方法、地理能力、地理态度、地理情感等构成要素(见图1)。一般来说,地理素养表现在三个层面上:物质层面,指地理学习者在地理学习中表现出来的学习行为;精神层面,指地理学习者的个性特征和心理品质,包括地理学习动机、地理学习意志、地理学习态度等;社会层面,指地理学习者所带有的一定社会属性,表现为社会倾向、文化水准、品德素养等。

图1 地理素养的构成

图1可以反映出以下四方面内容。(1)地理素养的构成要素(地理知识、地理方法、地理能力、地理态度、地理情感等)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系。(2)地理素养是一个复合性概念,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任何一种尺度的划分都会破坏地理素养的整体结构。但为了说明问题的方便,笔者依据地理素养的内容,把地理素养分为地理科学素养、地理人文素养和地理技术素养三个部分。实际上,这三个部分也是相互包含的。(3)地理科学素养、地理人文素养和地理技术素养三个部分也都或多或少地包含地理素养的构成要素。(4)地理素养构成要素论其重要性并不处于同一层面之中,它们在构筑地理素养过程中的职能也不是完全等同的。

(一)地理科学素养

地理学是一门旨在解释地区特征以及人类和事物在地球上出现、发展和分布情况的科学。[1](290)它不仅包括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为核心的特有知识体系,也蕴涵有区域比较、区域综合与分析、观察、野外实践等独特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此外它还包含了地理学家在探索地球表层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因此,地理科学素养是公众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具备了公众科学素养的共性特征,也融合了地理学科的个性特征。笔者依据地理学科的特点、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未来社会的需求,把地理科学素养的构成划分为地理科学知识、地理科学能力、地理科学方法、地理科学品质和地理科学意识五个组成部分。[2]

1.地理科学知识

地理科学知识是地理科学素养的基础,是养成地理科学能力、地理科学方法和地理科学品质的载体。地理科学知识指以人地关系为核心的地理基础知识,如地理术语、地理概念、地理现象、地理空间分布、地理过程、地理因果关系、地理特征、地理规律、地理科学史等内容。总体来说,地理科学知识涵盖了以下几个问题的内容:“它在哪里?它是什么样子的?它为什么在那里?它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它产生了什么作用?怎样使它有利于人类和自然环境?”[1](290)

2.地理科学能力

地理科学能力是学生智力、能力与地理学科的有机结合,是地理科学素养的核心。地理科学能力既应该包括一般科学能力,也应该包括地理学科特有的科学能力。美国《国家地理标准》将地理能力目标确定为培养五项核心地理技能:(1)提出地理问题的技能;(2)收集地理问题的技能;(3)整理地理问题的技能;(4)分析地理问题的技能;(5)回答地理问题的技能。虽然这五项地理技能与地理学家的科学研究过程基本吻合,但应该说突出反映了一般科学能力,并没有真正体现地理学科特色。尽管地理思维、想象、观察等能力的培养要求已蕴涵在五项核心技能当中,但仍不利于突出地理科学能力的培养重点。我们试图依据《地理教育国际宪章》提到的地理学的几个核心问题,[1](290)对应给出具有地理学科特色的相应能力:(1)空间定位能力;(2)区域差异的比较与概括能力;(3)空间相互作用的分析概括能力;(4)空间分布格局的觉察能力;(5)地理过程的简单预测与合理想象能力。

3.地理科学方法

地理科学方法是人们在认识地理科学对象,以及作用于地理科学对象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途径和手段,地理科学思想方法是其核心。科学方法教育已经逐渐成为各国基础教育的重要支撑。地理科学方法教育是学生学习地理科学知识的必要条件,也是学生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必然需要,更是地理科学素养养成的重要基础。地理科学方法中包含了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如比较、分类、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等,但在地理科学素养的养成中,更要侧重培养具有地理学科特色的科学方法,如地理观察、地理实地考察或野外调查、区域综合分析、区位比较、地理实验等方法。

4.地理科学品质

地理科学品质包括地理科学精神、地理科学态度以及对地理科学的兴趣、情感和动机等。其中地理科学精神是地理科学素养的重要表现形式,它对学生从事地理科学认识活动起着指导和制约的作用,力图让学生领悟与感受地理学家在科学探索和科学研究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品质和崇高精神。地理科学精神是指在地理科学研究和交流过程中逐渐地、自然地形成的约束科学家行为的价值规范或准则,即实事求是,崇尚理性,尊重实践,不固守传统,不迷信权威,勇于探索,勇于创新,敢于坚持真理,谦虚、谨慎,不怕困难和挫折,善于团结合作,乐于思想交流,遵守科学的职业道德等。归纳起来,地理科学精神包括地理科学研究中的理性精神、求实精神、合作精神、批判精神、奉献精神和创新精神。地理科学态度是指个体对地理科学现象和本质作出的反应,它具有理智、情感和行为倾向三种成分。

5.地理科学意识

地理科学意识指社会群体或个人对地理科学的思想认识和觉悟程度。它包括正确的地理科学观、地理科学技术观以及正确理解和应用地理科学与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等内容。地理科学意识是正确认识地理科学价值、合理运用地理科学技术的关键,因此是地理科学素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地理科学素养的上述组成之间并不是孤立的、分离的,各种构成彼此互相渗透、互相作用、互相联系,构成了地理科学素养的主体。其中地理科学知识和地理科学能力属于智力因素,而地理科学方法、地理科学品质、地理科学意识属于非智力因素。地理科学知识是地理科学素养的基础,也是地理科学能力发展、地理科学方法运用、地理科学品质养成的载体,地理科学知识的质和量决定着地理科学能力、地理科学方法、地理科学品质发展的深度和广度。地理科学能力是地理科学素养的核心,也是沟通和联系地理科学知识、地理科学方法、地理科学品质、地理科学意识的桥梁和纽带。地理科学方法、地理科学品质和地理科学意识是地理科学素养的重要表现形式,能够为地理科学知识的学习、地理科学技能的培养“解放思想”、导引方向。

(二)地理人文素养

地理人文素养主要包括人文地理知识和地理学科中的人文精神两个部分。人文地理知识主要包括人口、聚落、文化、宗教、经济、旅游、人地关系等相关内容。地理学科中的人文精神是指有关“人对自然的基本态度”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全球意识、“尊重自然、人要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人口道德”意识、“资源道德”意识、“环境道德”意识、国家意识、地理美等内容。(见图2)。[3]

图2 地理人文素养的构成

(三)地理技术素养

地理技术素养是指对地理技术的正确辨别、全面理解与综合应用的能力,它包括地理技术知识、地理技术能力和地理技术观点三个部分(详见图3)。需要指出的是,地理技术素养的专业性很强,对于不同阶段的学习者要求的广度与深度应有所不同。

1.地理技术知识

地理技术知识是地理技术素养的基础,也是养成地理技术能力和地理技术观点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地理学在工程技术领域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拓宽地理学应用领域的同时,也给中学地理素养教育增添了新的内容。地理技术知识主要包括3S技术,即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水土流失、沙尘暴、大气污染、水污染等环境问题的防治技术;景观生态设计;不同区域尺度多维要素的规划技术;地震、火山、台风、洪涝、干旱等灾害的预测、防治技术;地理多媒体教学技术;等等。

2.地理技术能力

地理技术能力是地理技术素养的核心,是对地理技术知识的深化与应用。图3地理技术素养的构成地理技术能力主要包括:(1)运用3S技术进行地理信息处理的能力;(2)运用区域规划知识进行城乡规划、旅游规划的能力;(3)对水土流失、沙尘暴、大气污染、水污染等环境问题进行防治的能力;(4)对地震、火山、台风、洪涝、干旱等灾害进行预测与防治的能力;(5)利用地理多媒体技术制作地理课件的能力;(6)正确选择并运用地理技术的能力。

图3 地理技术素养的构成

3.地理技术观点

地理技术观点是地理技术素养的重要表现形式,它主要包括:(1)知晓地理技术的正面和负面影响;(2)明晰地理技术与地理科学、社会的关系。

二、地理素养的特点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它的特点在于:具有广泛的研究范围、丰富的研究方法、综合性的研究内容,因此,从开始它便以其独特的研究视角赢得了广泛的生存空间。受地理学科性质的影响,地理素养与其他学科素养相比有共性也有差异。归纳起来,地理素养具有综合性、空间性、动态性、终身性、现实性和实践性等多方面的基本特点。

(一)地理素养具有综合性

综合性是地理素养的显著特点。第一,地理素养在内容上是综合的。地理素养不仅涉及了位置、地形、气候、动植物等自然地理内容,而且包括人口、聚落、工农业等人文地理的内容,还包括了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作用,更重要的是强调了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等密切关联的综合性内容。第二,地理素养在构成要素上具有综合性。地理素养的构成要素包括知识、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其中地理知识是养成地理素养的基本前提、地理能力能够促进地理知识的内化与迁移、地理方法和地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引导地理素养的价值取向。综上所述,在中学地理素养教育过程中要注意挖掘地理素养的综合性,以发展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二)地理素养具有空间性

从某种程度上讲,地理素养的研究范围具有三维的特点。地理素养中不仅包含空间分布、地理规律、地理特征等具有空间属性的地理知识,而且包含区域综合分析与比较、空间辨别力、空间想象力、空间观点等地理能力和观点要素。因此说,地理素养具有一定的空间性。

(三)地理素养具有动态性

地理素养的养成是一个动态实施的过程,这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发展性,地理素养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经由一个逐渐培育、逐渐养成的动态过程。虽然地理素养具有一定的阶段性特征,但任何一个阶段都不是地理素养培养的终点。二是过程性,地理素养与地理素质的一个主要区别在于地理素养更侧重地理知识、地理能力、地理方法等养成的过程,其次才是获取地理知识、地理能力、地理方法等的结果。这说明地理素养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渐进的动态过程。

(四)地理素养具有终身性

地理素养是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生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品格,对个体的终身发展具有独特作用。一方面,地理素养具有一定的长效性,能够长期对个体未来生活产生持续的影响。另一方面,地理素养具有一定的有用性,地理素养中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读图析图绘图能力、国家意识、全球意识、地理美感等对个体的终身发展有用。因此说,地理素养具有终身性。

(五)地理素养具有现实性

地理素养对个体的生活具有特别的指导意义。地理素养中不仅包含地理与民居、地理与服饰、地理与交通、地理与饮食、地理与旅游等方面的内容,而且包含了野外实践、实地考察等方面的内容,与个体日常生活密切联系,体现了一定的现实性。因此,在中学地理素养教育中要加强地理素养的培养,以加强个体对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

(六)地理素养具有实践性

野外实践和实地考察是养成地理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实践活动,个体可以亲身体验和感受自然界的和谐、感受各种生态问题,从而获得大量丰富的真实的可靠的感性材料和直接经验,进而加深个体对自然界的理解、人地和谐的认同及对各种生态问题的感悟。[4]因此说,地理素养来源于实践,又付诸实践,具有一定的实践性。

综上所述,地理素养是一个集成概念,同时也呈现出多元化特征。因此,地理素养的养成要综合考虑地理科学素养、地理人文素养、地理技术素养等多方面因素,[5]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养成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

参考文献

[1]国际地理联合会地理教育委员会.地理教育国际宪章[J].地理学报,1993,(7):290.

[2]梁英豪.科学素养初探[J].课程·教材·教法,2001,(12):59—63.

心理素养的具体表现篇(6)

一、音乐表演专业核心素养教学改革意义分析

(一)满足新时期音乐人才储备需求

核心素养作为素质课改背景下主导教学思想,在音乐表演专业所具有的内涵十分丰富,具体体现在学生音乐乐理知识储备、音乐演唱基础技能,综合表演能力以及心理素质等方面。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就音乐表演专业进行教学改革,所呈现的意义十分显著,能够切实满足新时期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储备需求。新时期社会背景下,针对音乐表演专业人才,提出全新素质要求,市场更加看重学生音乐表演实践技能以及综合素养,因此,学校有必要顺应市场环境变化,做好音乐表演专业教学改革。

(二)促进音乐表演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综合性培养学生专业品质,提高专业教学效率。教师基于核心素养导向考虑,对课程内容,以及教学方法进行优化和创新,能够构建全新的音乐课堂环境,让学生在良好的课堂环境下,积极学习音乐知识,提高学生课程学习效率,以及专业学习质量。因此,音乐教师应该针对具体课程内容进行教学理念、方法和渠道的创新。

二、音乐表演专业核心素养教学改革路径探究

(一)完善音乐表演课程内容体系

在核心素养教学导向下,教师要注重学生专业知识储备建设[1]。也就是说,教师需要根据音乐表演市场环境,搜集相关的专业资料,并进行课程内容有效整合,从而保证学生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更加丰富,更加贴近学生未来职业发展需求。首先,教师需要对学生音乐表演专业未来发展方向进行统计调查。之后,教师深入音乐表演市场环境,对该专业人才储备需求进行掌握。然后,根据音乐表演专业课程目标,对课程内容体系进行建设。比如说,教师可以将当今社会领域不同音乐类型,以及音乐发展理论研究,以及现实表现等资料展示到课程当中。同时,教师需要合理搜集民族音乐以及民间音乐,从而加深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知,培养学生形成规范的音乐表演思想认知。此外,音乐教师需要重点加强与学生职业发展相挂钩的课程内容发掘与探索。在设计课程内容之前,需要对班级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情况进行调查,全面了解学生对于音乐表演专业今后的发展规划。之后,根据学生具体的职业需求,合理设计职业课程内容。促使学生对音乐表演专业掌握,更加符合未来职业发展需求,全面提高学生音乐表演和实践能力。

(二)注重音乐基本能力培育

在核心素养教学导向下,音乐表演专业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需要重视学生基本能力培养。首先,教师需要重视学生音乐感知能力有效培养。在音乐课堂上,教师可以将音乐表演通过多媒体动画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增强学生的音乐学习体验。让学生在音乐表演学习的过程中,对高低音、音阶,以及和弦的乐器,形成准确的认知理解,从而保证学生在音乐表演专业领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更加全面、具体。其次,教师需要重视学生节奏感有效培养。在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具体的音乐作品进行节奏感知训练。根据自身对节奏的掌握,进行肢体协调训练,从而保证学生所掌握的音乐律动知识、技能更加科学、合理。在组织音乐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结合肢体动作进行节奏感训练。根据具体的音乐作品,所呈现的节奏和律动特征,合理地配合相关肢体动作,从而增强学生音乐表演的灵活性与感染性。同时,教师需要重视学生音乐表现力的有效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表演实践活动当中,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敢于表现自己,提升自己,全面提高音乐表演专业学生核心素养。在音乐课堂环境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表演与演出。如此一来,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学习体验,同时也能够形成良好的表演素养,为学生今后更好地利用音乐专业知识进行实践提供重要依据。

(三)强化音乐表演技能培育

在核心素养教学导向下,教师需要重点加强学生音乐表演技能培训[2]。根据音乐表演专业要素,就弹唱演导等方面进行能力培训,从而保证学生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技能更加丰富新时期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需求。首先,在弹奏技能方面,教师需要重点加强学生钢琴、手风琴等经典乐器弹奏技能培养,让学生能够拥有丰富的音乐表演技能,在乐器的伴奏情况下,整个音乐表演更加生动、鲜活。其次,在歌唱方面,音乐教师需要重点加强音乐歌唱技能,以及歌唱类型的讲解与渗透。让学生充分掌握民族、美声等多种唱法,从而保证学生所掌握的音乐演唱技能更加全面。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将音乐演唱与表演建立有效联系。将音乐与舞蹈相结合,参与音乐剧以及音乐舞蹈等活动训练。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能够对音乐表演专业技能,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全面提高学生音乐学习水平。此外,教师需要重视学生音乐表演专业范围内创新和创造能力有效培养。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学校组织的文艺汇演活动当中,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对文艺汇演进行编导,从而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形成良好的创新思维,以及创作能力。

(四)拓展音乐表演教学渠道

音乐教师为实现核心素养教学改革,需要针对音乐表演专业,对教学渠道进行创新与优化。首先,教师可以将课程内容整合成微课视频,以信息技术为载体,构建微课视频资源中心,为学生自主学习音乐表演专业知识,提供便利条件。例如,教师可以将音乐乐理知识,以及音乐表演方法以短视频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对课程内容进行自主学习,从而提高学生专业学习自主性。同时,音乐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自主下载音乐表演专业资料,丰富自身专业知识储备。或者,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与其他学校音乐表演人才进行沟通和互动,围绕音乐表演专业技能进行信息传递与共享,全面提高学生专业核心素养。

(五)健全音乐表演心理素质

在音乐表演专业领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决定学生专业品质建设的关键[3]。因此,音乐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需要重点加强学生心理素质建设,从而实现学生音乐表演专业核心素养有效提升。首先,在教学领域,教师需要向学生渗透与心理调节有关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在音乐表演之前,能够有效调节自身心态和情绪,从而保持良好的姿态,保证音乐表演活动进行的更加顺利。其次,教师需要积极组织规模性、规范性的音乐表演训练活动,引导学生端正音乐表演活动的训练态,和表演习惯。让学生参与多次的表演实训,进一步强化心理素质。让学生能够像对待正式演出一样,积极参与到音乐表演活动当中,找寻音乐的表演的自信心。同时,教师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正规的音乐表演活动。让学生在实际表演过程中,形成正确的心理认知和思想认知,从而以端正的心态,面对音乐表演和演出,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表演综合素养,让学生在舞台表演过程中能够临危不乱,从容淡定。此外,针对音乐实际表演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音乐教师应该合理地渗透给学生。并在音乐课堂上合理地进行案例分析,情境演示。引导学生当遇到演出或者表演事故时,应该做怎样的专业处理。如此一来,如果学生在真实的表演过程中,遇到突发事故,也可以利用自身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技能,合理地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全面提高学生专业综合素养。

(六)建立科学、合理评价体系

在音乐表演专业教学领域,教师为实现核心素养教学理念有效贯彻,需要加强评价体系创新。在评价思想上树立科学发展观,重点关注学生音乐学习综合表现。其次,教师需要重点强调评价方法创新。将学生音乐表演活动表现制作成视频,站在专业角度为学生提供指导,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自身具体的学习表现,以音乐表演学习缺陷进行分析,总结学习经验。同时,教师需要贯彻全过程评价模式,从学生音乐表演专业学习态度、演唱技能、表演形象以及临场应变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性评价与评估,保证评价结果更加全面、具体,为学生自我反思和总结提供重要依据。再者,音乐教师不妨创新教学评价载体。教师可以将学生平时在课堂当中,在训练中以及在比赛中的音乐表演,通过视频的方式记录下来。然后在教学评价活动环节,清晰、直观地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对自身在音乐表演过程中的表现,以及临场反应能力进行评估与分析,然后,将自身的表演情况与其他同学进行对比,分析自身在音乐表演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与缺陷,并积极学习其他同学的优点,从而不断提升自身音乐表演能力。此外,音乐教师为保证所获得的教学评价更加科学合理,不妨利用的信息技术,构建学生专业学习电子成长档案,将学生在不同时期专业领域的学习进展,以及所取得的专业成绩进行数据统计,通过数据分析判断学生在音乐表演专业领域的发展情况。之后,音乐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分析当前音乐表演专业教学的优势和不足,然后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对教学体系,教学模式进行优化与创新,从而保证音乐表演专业教学更加有效。

三、结语

综上,在核心素养教学导向下,音乐表演专业教师需要重视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调整与创新。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音乐表演学习环境,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表演学习动力,健全学生专业学习品质,提高音乐表演综合素养。

心理素养的具体表现篇(7)

阅读是人类获得文化知识,进行信息传递,参与社会交流的重要方式和媒介。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信息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社会知识总量极速增长。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素养显得尤为重要。目前,阅读素养的研究已经成为国际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际教育成绩评价协会(IEA)等国际组织及欧美发达国家非常重视阅读素养的研究与测评,并对学生的阅读、阅读素养发展进行周期性的评估。那么究竟什么是阅读素养?为什么要研究阅读素养?阅读素养的表现形式有哪些?这不仅是语文学界,更是教育学界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吸收国际著名阅读及阅读素养评估项目和国内相关的研究成果,首次尝试从语文核心素养、个人素养和社会文明的视角,结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的要求,基于教育专家、语文及其他学科专家、小学语文教研员、一线教师及管理者的调查,探究小学语文阅读素养的内涵、价值及表现形式,以期推动我国阅读素养研究的发展。

一、小学语文阅读素养的内涵阐释及重新认识

关于“阅读”的内涵有多种阐释,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阅读是从阅读对象中获取意义的过程[1]。《教育大辞典》认为是从书面语言获取文化科学知识的方法、信息交流的桥梁和手段。《中国大百科全书》认为阅读是从符号、文字、图表、公式等书面材料中获得信息的过程。可见,阅读活动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阅读材料、读者和意义建构。

关于“素养”的说法也不一致,《辞海》界定为“修习涵养”。《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的释义为“平日的修养”。素养的培养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在日常修养中逐渐形成发展。综合国外教育文献,与素养有关的词语主要有四个,即“competence”“ability”“literacy”和“skill”,其中“competence”的表述较为全面,更贴近中文里“素养”的含义[2],是指个体为了健全发展,必须适应生活情境需求所不可或缺的知识和能力或技能和态度[3]。鉴于此,素养是一个“全方位”的概念,是知识、技能与态度的综合。

当前,国际著名教育评估项目PISA、PIRLS、NAEP等都重视对阅读素养和阅读的评估。关于“阅读素养”,“学生能力国际评估计划”(PISA)认为是“对书面文本的理解、运用、反思并积极参与阅读活动的过程,以增进知识,发挥潜能,参与社会,实现个人的目标”[4]。全球学生阅读素养进展研究(PIRLS)将阅读素养界定为:读者出于社会或个人的需要,理解并运用书面语言。具体包括能够从各种形式的文本中建构意义,能从阅读中学习,参加学校及生活中阅读群体活动,从中寻找乐趣。[5]“美国国家教育进展评价”(NAEP)将阅读看作一个极其复杂的动态过程,包括文本感知、理解文本和运用文本信息满足特定目的和语境的需求等。有研究者在对PISA、PIRLS和NAEP阅读素养概念述评的基础上提出:阅读素养是“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和良好的读写态度、习惯和策略,为当下和未来生活提供帮助和准备”[6]。还有人认为是“对书面文字、图画、表格以及电子语言材料组成的文本进行解码,并整合、推论、评价信息,提出新想法;积极参与相关活动,与师生、家人、社会人士交流,体验阅读的乐趣;积极反思,运用阅读所得信息解决现实问题”[7]。综上所述,阅读素养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强调主体的能动性,通过与阅读材料交互作用,获得知识、能力及情感体验,从而不断完善自己,为未来生活作准备。

国内外对阅读素养内涵的理解并不一致,我们认为,阅读素养是指个体运用识、记、读、说、思、写等方式对阅读材料进行阅读感知、阅读理解、阅读评鉴和阅读表达所需具备的知识、能力及品格的综合表现。通过阅读,个体不断获取阅读知识、习得阅读技能、享受阅读乐趣,并运用阅读信息解决现实问题,为未来的生活与学习奠定基础。

小学阶段是阅读素养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阅读素养大多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培养形成,小学语文阅读素养是阅读素养在小学语文课程学习领域的体现,是指小学生运用识、记、读、说、思、写等方式对语文学科的阅读材料进行阅读感知、阅读理解、阅读评鉴、阅读表达所需具备的知识、能力及品格的综合表现。

阅读有多种,既有直观材料阅读和非直观材料阅读,又有粗读、细读、精读等多种形式,但不论何种形式的阅读,都需要识、记、读、说、思、写,都需要从阅读材料中提取信息、理解主题并进行表达思考,这是各类阅读共同的基础。小学语文阅读作为基础教育阶段抽象文字识别、阅读、思考与理解的起点,是开展其他形式的阅读、提升阅读素养的基础。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小学语文阅读素养水平越高,人的阅读素养整体水平就越高。[8]

二、小学语文阅读素养的个体学习和社会发展价值

小学语文阅读素养不仅是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具有个体学习和社会文化价值。正如朱永新教授所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可见,小学语文阅读素养的意义和价值是十分明显的。

(一)小学语文阅读素养是小学语文学科学习和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支撑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核心,是小学语文学科学习和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支撑。《课标》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精神增长。大量教学实践证明,阅读是母语学习的核心环节,是提高儿童语言能力的基本途径。[9]小学语文阅读素养不仅能让小学生认识并记住字音字形、巩固识字、丰富词汇、发展语言,还能为写作奠定基础。[10]一开始小学生的阅读信息不那么丰富,阅读表达内容生硬、感情干瘪;随着年级增高及阅读量的不断扩充,小学生识字量日渐增加,积累的词组、短语、句式随之增多,小学生能够更加自由、随心选择合适的阅读表达方式,准确、流利地进行表述,口语能力和写作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同时,会接触到更多优秀的作品,思想水平和文化修养也随之提高。此外,小学语文阅读素养还有利于促进小学生的精神增长,促使小学生思考和想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增强情感认识体验,形成人文素养,促进小学语文学科的学习和发展。

小学语文阅读素养体现了正在研制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语言构建与应用、思维发展与提升”的要求,小学语文阅读素养中的识、记、读、说、思、写表现形式正是语文核心素养“语言构建与应用、思维发展与提升”的重要支撑。

(二)小学语文阅读素养是个人学习能力和终身发展的重要基础

小学语文阅读素养是小学生必备的重要素养,是个人学习和终身发展的重要基础。主席说:“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1)苏霍姆林斯基说:“不是补习,不是没完没了的‘督促’,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能在学习困难的学生的脑力劳动中起决定性的作用。”[11]大量研究也表明,学生的阅读素养与学习成绩及未来发展具有较大关联性,80%学习成绩不优秀的学生都表现出阅读不佳[8],阅读素养不佳的学生无论在升学还是在谋求更好的就业机会时均面临较大困难[12],国内外大量例证说明阅读素养的培养与发展对个人学习能力和终身发展作用重大,而阅读素养的形成从小学开始,并主要在小学形成,因此可以说小学语文阅读素养对个人学习能力和终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阅读素养,尤其是从小学培养形成的小学语文阅读素养是人生学习的基础,是沟通个人主观与客观世界联系的重要纽带,使人们不断认识丰富多彩的外部世界,接收信息、增长见识;阅读素养是提高智力水平的基本手段,使人们通过阅读训练思维、深化理解、启迪智慧;阅读素养是养成良好品质和健全人格的有效途径,在阅读中丰富体验、陶冶情操、享受乐趣;小学语文阅读素养为学生的学习能力、创造力和未来发展奠定基础,随着知识的扩充、智能的发展以及人格的健全,学生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随之增长,使其在成年后能迅速参与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小学语文阅读素养为个体发展提供的各种软实力,其实质是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形成的,小学生应广泛涉猎各类书籍,从中发现自己的兴趣,沿着兴趣不断向前深化发展。[6]

(三)阅读素养是国家社会文明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阅读力即国力。[13]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实质是人力资本的竞争,语文阅读素养作为国人接收母语信息进行学习的基础,属于国家软实力的范畴,是国家社会文明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正如李克强总理所强调的书籍和阅读是人类文明传承的主要载体,全民阅读量逐年增加是社会进步、文明程度提高十分重要的标志。(2)“如果意识不到阅读的必要性,就会忽视阅读的各项优势,从而最终丧失在人类种族中的地位。”[14]

世界发达国家对阅读高度重视并注重小学阅读素养的培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5年将每年的4月23日确定为“世界读书日”;20世纪70年代,美国就开始了国民阅读运动,1998年,《阅读卓越法》的签署确立了国家拨款支持阅读的体系,《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的颁布大大提升了儿童的阅读水平;英国借助基金会推进全民阅读,实施“阅读起跑线计划”;从20世纪末起,日本先后颁布《关于儿童读书年的决议》《儿童读书活动促进法》《推动儿童读书活动基本计划》《关于国民读书年的决议》等法律法规,极大地推进了国民阅读活动实施;为唤起民众阅读热情,韩国颁布了《图书馆及读书振兴法》《阅读文化振兴法》,实施推进国民阅读五年计划。可见,阅读素养是国家社会文明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正在成为共识。小学阶段是个体语文阅读素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良好的个人语文阅读素养的形成有赖于小学阶段语文阅读素养的发展和阅读习惯的养成。小学语文阅读素养发展得好,个体阅读素养则相应提升,全民阅读素养的提升,会为社会文明程度和综合国力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近年,我国开始重视公民阅读素养的提高,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开展全民阅读活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倡导全民阅读”,随着《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征求意见稿)》的出台,不少城市积极响应,举办了形式各样的阅读活动,但我国全民阅读还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还缺乏具体可行的有效措施,全民阅读更多停留在理想、愿景层面。“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7本,远低于韩国11本,法国20本,日本40本,以色列64本。”[15]可见我国成年人均阅读量和阅读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公民的阅读习惯尚未养成。因此,我国要大力提升文化软实力,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增强综合国力,必须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阅读素养,尤其是小学语文阅读素养的差距。

三、小学语文阅读素养的表现形式

NAEP认为阅读活动始于对阅读材料的感知,NAEP和PISA、PIRLS对阅读过程的归纳存在诸多相似之处,均从浅层理解到深层理解,进而进行评价、运用信息文本。[7]中国阅读学研究会原会长曾祥芹教授从本体论的角度出发,认为基础教育最基本的阅读能力可分为认读—解读—赏读—评读—应用能力。[16]我国《课标》对小学阶段阅读的总体要求是:“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借鉴PISA、PIRLS、NAEP等国际著名评估项目及国内关于阅读和阅读素养的研究成果,根据《课标》对小学生阅读的要求,基于小学语文学科课程教学实践,结合对高校、教科院所25名教育专家和京、渝、川、鲁、鄂46名教研员、328名一线语文教师的实证调查,综合分析可将小学语文阅读素养的表现形式概括为:识、记、读、说、思、写(见表1)。

四、小学语文阅读素养的相互关系

“识”“记”“读”“说”“思”“写”六者紧密结合、相辅相成,交织构成小学语文阅读素养的完整表现形式。其中,“识”和“记”是小学语文阅读素养的基础,“读”和“说”是小学语文阅读素养的重点和主要内容,“思”和“写”是小学语文阅读素养的进一步巩固、发展和提升。

(一)“识”和“记”是基础

“识”即认识、识别、辨识。“识”侧重于对事物的整体感知,了解其外在的轮廓及大致,但并不一定是精确的、准确无误的。“识”是小学语文阅读素养的基础,阅读活动起始于“识”,首先是对单个字符和音节的“识”,一字多音、一字多义,然后扩展到对词语、句子、段落和篇章的感知、认识、识别。就小学语文阅读素养“识”的对象而言,不仅包括书面文字符号、图表表格、图画图片等,还应该包括由各种电子语言材料构成的阅读素材。《课标》就明确提出了“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认识课文中出现的标点符号”等要求。

“记”即记忆、记住、记牢、记正确,“记”是“识”的巩固和深化,在熟悉程度、掌握正确性上比“识”的要求又高了一个层次。《课标》中“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突出了读的正确性和熟悉性,必然是在记住、记牢的基础上进行的;而背诵是不看原文凭借记忆回想起所阅读过材料的一种读书方法,其实质要求是正确的记忆,“背诵优秀诗文”正是正确记忆的具体体现。此外,“记”还应包括阅读过程中对阅读到的信息的记忆,只阅读不记忆等同于没有阅读,这就要求读者理解记忆、不死记,掌握记忆的方法和技巧。

“识”和“记”侧重于语言的感知和积累,是“读”这一行为发生的基础,没有“识”和“记”,阅读活动无法开始,小学语文阅读素养更无从谈起,“识”“记”得越精确、越牢固就越有利于提升阅读的流畅性,促进快速阅读。

(二)“读”和“说”是重点

“读”即阅读,是小学语文阅读素养的中心内容。《课标》对学生“读”的要求分为朗读、默读、略读和诵读四类,其中“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阅读的基本要求;默读是不出声地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阅读形式;略读比默读的难度更高,要求快速跳读、浏览并提取有效信息,由于小学低年级学生不具备略读的能力,故从第二学段开始对学生进行要求;诵读则要求大声地读出来,多指诵读诗文,重在通过高声朗读获得语感和内在的情感体验。此外,《课标》还专门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作了要求,即第一、二、三学段分别不少于5万字、40万字和100万字,这就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大量课外阅读,其目的在于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说”本意即用话来表达意思,是小学语文阅读素养的重点,是阅读素养“输出”的重要方式。在《课标》中,“说”可以概括成为交流而说、为复述而说和为提问而说三种。为交流而说目的在于让学生养成乐于表达的兴趣和习惯;为复述而说目的在于锻炼学生的记忆、思考和表达能力;为提问而说目的在于让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提出看法进行事实或价值判断。

“读”发生在“识”“记”的基础上,又进一步为“说”“思”“写”奠定了基础,成为小学语文阅读素养内部联系的纽带和中心,从而构成阅读素养读说结合、读思结合、读写结合的多个方面。“说”是阅读素养重要的外在表现形式,“说”是更直接、更常用、更具生活化的表现形式。一方面,小学生所“识”、所“记”、所“读”、所“思”的内容大都需要通过说来表达;另一方面,要想“说”得好,小学生需要在“识”“记”“读”“思”上多花费心思,尤其在“读”上多下功夫。

(三)“思”和“写”是发展

“思”即思考,是思维的内在探索活动,是阅读主体对阅读材料进行加工的内在表现形式,是阅读素养的深化与发展。想象是思考的一种重要方式,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17]思考与想象同其他心理活动一样,其形象在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都有其现实依据。有鉴于此,“思”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建立在对材料“读”的基础上,基于思考,改造旧表象、创造新形象。充分发挥小学生的思考力和想象力,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加深对阅读文本的理解。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延伸,是知识积累程度的重要反映。学生既可以摘录阅读到的精彩文章、片段,又可以记录自己的日常见闻、感受,将所思、所想、所感、所悟以书面的形式呈现出来。形式本身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在于实质[18],在于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热爱生活并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掌握简单的实用文体。

“学而不思则罔”。阅读的过程是个体进行学习、信息加工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思”伴随着“读”出现,对阅读材料进行内部加工,分析、比较、概括、综合,加深理解。“思”是读的深化,重在强调在语言建构与应用中获得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思考得越透彻明了,越有利于“读”得深入、“说”得清楚、“写”得连贯。“写”和“说”一样,均属于阅读表达的范畴,但是“写”是一种更偏正式的、书面的表达形式,更倾向于文字的表达与应用,“写”需要建立在“识”“记”“读”“说”“思”的基础上,边读、边思、边写也是一种常用而又重要的阅读方法。可以说“思”和“写”是对小学语文阅读素养的巩固、发展和提升。

五、小学语文阅读素养认同度调查及研究思考

心理素养的具体表现篇(8)

中图分类号:G45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06)09-0119-02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现代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对学生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料,而是教师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人文修养,尤其是教师的教育观、教学观、质量观。就一所学校的发展来说,制约的因素很多,但教师的素质是关键因素。有了高素质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一、体育教师素质的含义

所谓体育教师素质,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心理品质的总和。根据教师素质的这个定义,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一是教师素质是教师这一职业特殊和独特本质的反映;二是教师素质是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三是教师的素质是一个系统结构,各成分之间是密切联系的;四是教师的素质是结构和过程的统一,动态性是其精髓。

二、体育教师素质的特点

1职业性。任何职业都要求其从业人员具有与其相适应的素质。体育教师的性质、职能、对象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殊性,因此对体育教师素质就有不同于其他职业特点的要求。体育教师的劳动是一种以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以培养人、塑造人为目的的特殊劳动。尤其是人才培养是一种周期长、见效慢、没有时空限制的劳动,这就需要教师具有对学生未来发展认真负责的精神,创造奉献精神,团队合作精神。由于教师对学生影响的全面性,决定了教师需要具备思想品德、职业理性、知识结构、教育教学能力、人格特征和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全面素质。

2创造性。体育教师的职责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面对千差万别、千变万化的学生,要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作为教师,必须因人而异,因时而宜,创造性地安排处理体育教学内容,拟定适合学生心理需要的教育教学程序和方法。教师的创造性工作贯穿于整个学生的发展过程,教师始终处于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创造状态。另外,现代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创造性的人才,而创造性的教师是创造性教育的前提条件。要培养创造性的人才,教师自身也需要有创造意识、创造能力和创造个性特征,要能突破传统的教育方式方法,改革教育教学内容,为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和发挥创造条件。

3复杂性。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师不但要高效高质地传授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还要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不但要培养学生的能力与创造性,还要促进其个性和谐健康发展,要在学生的思想、学习、身体、生活等方面成为导师。此外,还要参与学校管理,关心学校工作。作为体育教师,首先是一名人民教师,必须同时承担若干种不同的社会角色。

4高标准性。体育教师承担着培养祖国未来人才的神圣使命,高创造性和复杂性的工作特点,都要求体育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在品德修养上,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责任感,能为人师表;在学识上,要精通专业的知识,具有广博的知识结构,具有较高的教育修养和理论水平;在能力上,需掌握教育和教学的艺术,具有解决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能力;在个性方面,应有良好的个性修养和较完善的人格特征。“做经师易,做人师难”,也意味着做教师的艰难与非凡。

三、体育教师素质的内涵

1体育教师素质的灵魂――师德素质

传道之人,必须闻道在先,教师要教好学生,必须具备高尚的思想品德。首先是事业心和责任感,其次是热爱学生,再次是要以身作则、以身立教和为人师表。教师必须忠于职守,爱生敬业,始终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己任,把自己的职业当成事业,时刻充满着爱。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时所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的总和。体育工作者应该懂得自觉遵守体育职业道德,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勤学苦练、顽强拼搏和尽职尽责。当教师难,当体育教师更难,由于体育教学工作环境和条件较差,日晒雨淋,因此体育教师更应具备崇高的职业道德,才能自觉抵制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并能自觉抵制经济浪潮中所出现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潮的干扰。

2体育教师素质的核心――业务素质

(1)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体育教师的科学文化水平主要取决于教师的知识结构,主要包括精深的体育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两个方面。

精深的体育专业知识。首先,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应该“实”。教师应该全面系统钻研并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做到踏踏实实、扎扎实实。其次,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应该“深”。人们常用“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应有一桶水”来比喻教师专业知识的深广度。教师在专业知识方面确实应该比学生高出几筹,深入几分,对教材以及与教材有关的知识,不仅要广泛涉猎,而且应该深入研究,不仅要“深进去”知其然,而且能“跳出来”知其所以然。再次,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还必须“活”。只有那些真正理解、消化了的知识,才能成为教师自己的知识,转化为智能为教学服务。

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要使专业知识“活”起来,就要求体育教师具有快速接受新知识、应用新知识的能力。具有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有利于增强教学效果,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才能有效地把握教学的全过程,才能更好地从事科研和创新。为此我们体育教师应该掌握培养创造性人才方法的知识,确立培养目标,不断地学习新经验、新方法,并自觉地用之于实践;掌握现代化教学媒体的实用知识、方法和手段,具有较强的演示能力和操作能力,以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的体育教学的要求。

(2)全面的能力素质。新时期的教育是创造教育,教师的劳动是创造性的劳动,教师的能力素质是学校体育教育、教学任务得以完成的重要保证。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表明,人的能力可以分为两种,即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包括观察能力、注意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等。一般能力的五大要素是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一个有机整体。体育教师必须全面具备这些能力,这是从事学校体育工作的能力基础,也是充分发挥能力的前提条件。但只具备一般能力还不够,体育教师还必须具备开展学校体育工作所需要的一系列特殊能力,这些能力是提高体育教师工作成效的先决条件,主要有:体育教学能力、运动训练能力、组织竞赛和裁判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社交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与他人合作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等。

3体育教师素质的基础――身心素质

(1)优良的身体素质。身体素质是在遗传变异和后天获得性的基础上人体所表现出来的机能和形态上相对稳定的特征。这些特征表现在体格、体能、机能、适应能力和精神状态几个方面。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首先必须具备全面发展的体能,力量、速度、灵敏、柔韧、耐力素质良好,走、跑、跳、投、攀登、爬越、负重等基本能力和运动能力强;各器官系统的机能良好,具有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精力充沛,能坚持长时间工作,疲劳消除快,生命力旺盛。体育教师良好的身体素质,直观上是体育生物效益的客观再现,是对体育健身功能的一种宣传,这对激发学生体育兴趣具有积极的诱导作用。

(2)良好的心理素质。要培养心理健康的学生,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是心理健康状态的表现。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的心理状况,包括良好的社会适应状态,稳定的情绪,正常的自我评价,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工作能力,完整的人格以及合作精神等。体育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由其劳动特点和其所承担的职责所决定的。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总是主动地向学生施加影响,而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知识的传授上,更为深刻的是对学生个性的影响。教师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提高体育教学效果,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实现教师自身事业的成功均具有重要的作用。心理素质的基本内容包括:正常的智力,正确的自我意识,积极稳定的情绪,和谐的人际关系,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健全的意志和良好的适应能力等。

4体育教师素质的追求――教师人格

教师人格,是教师道德品质、学识才能、为人处世、心理品格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品格特征,是教师素质的集中体现。提倡人格教育,是现代教育思潮的突出特点,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健康的人格是人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未来体育教师的健康人格特征应表现为:为人师表,热爱学生,热情开朗,坚定果断,勇于开拓,多才多艺,沉着自制,吃苦耐劳,乐于奉献,勤奋好学,知识广博,团结合作等。体育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是健康的象征,因此体育教师的健康的人格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手段,它会对学生的理想、信念、兴趣、能力、性格等方面产生直接的影响;体育教师崇高的人格魅力和感召力会使学生产生敬爱感、信赖感,从而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保持乐观的情绪,促进身心健康。体育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加强自我教育,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格修养,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健康人格素质的人。教师人格主要内容包括:积极的工作态度,丰富的知识经验,较强的工作及科研能力,高尚的道德品行,良好的气质和性格,坚强的意志品质,和谐的人际关系,正确的自我意识,端庄的仪表风度等。

参考文献:

[1]杨明,等论小康社会高校体育教师素质的构建[J]体育文化导刊,2004(6):51-52

心理素养的具体表现篇(9)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现代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对学生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料,而是教师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人文修养,尤其是教师的教育观、教学观、质量观。就一所学校的发展来说,制约的因素很多,但教师的素质是关键因素。有了高素质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一、体育教师素质的含义

所谓体育教师素质,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心理品质的总和。根据教师素质的这个定义,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一是教师素质是教师这一职业特殊和独特本质的反映;二是教师素质是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三是教师的素质是一个系统结构,各成分之间是密切联系的;四是教师的素质是结构和过程的统一,动态性是其精髓。

二、体育教师素质的特点

1职业性。任何职业都要求其从业人员具有与其相适应的素质。体育教师的性质、职能、对象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殊性,因此对体育教师素质就有不同于其他职业特点的要求。体育教师的劳动是一种以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以培养人、塑造人为目的的特殊劳动。尤其是人才培养是一种周期长、见效慢、没有时空限制的劳动,这就需要教师具有对学生未来发展认真负责的精神,创造奉献精神,团队合作精神。由于教师对学生影响的全面性,决定了教师需要具备思想品德、职业理性、知识结构、教育教学能力、人格特征和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全面素质。

2创造性。体育教师的职责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面对千差万别、千变万化的学生,要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作为教师,必须因人而异,因时而宜,创造性地安排处理体育教学内容,拟定适合学生心理需要的教育教学程序和方法。教师的创造性工作贯穿于整个学生的发展过程,教师始终处于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创造状态。另外,现代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创造性的人才,而创造性的教师是创造性教育的前提条件。要培养创造性的人才,教师自身也需要有创造意识、创造能力和创造个性特征,要能突破传统的教育方式方法,改革教育教学内容,为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和发挥创造条件。

3复杂性。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师不但要高效高质地传授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还要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不但要培养学生的能力与创造性,还要促进其个性和谐健康发展,要在学生的思想、学习、身体、生活等方面成为导师。此外,还要参与学校管理,关心学校工作。作为体育教师,首先是一名人民教师,必须同时承担若干种不同的社会角色。

4高标准性。体育教师承担着培养祖国未来人才的神圣使命,高创造性和复杂性的工作特点,都要求体育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在品德修养上,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责任感,能为人师表;在学识上,要精通专业的知识,具有广博的知识结构,具有较高的教育修养和理论水平;在能力上,需掌握教育和教学的艺术,具有解决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能力;在个性方面,应有良好的个性修养和较完善的人格特征。“做经师易,做人师难”,也意味着做教师的艰难与非凡。

三、体育教师素质的内涵

1体育教师素质的灵魂——师德素质

传道之人,必须闻道在先,教师要教好学生,必须具备高尚的思想品德。首先是事业心和责任感,其次是热爱学生,再次是要以身作则、以身立教和为人师表。教师必须忠于职守,爱生敬业,始终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己任,把自己的职业当成事业,时刻充满着爱。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时所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的总和。体育工作者应该懂得自觉遵守体育职业道德,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勤学苦练、顽强拼搏和尽职尽责。当教师难,当体育教师更难,由于体育教学工作环境和条件较差,日晒雨淋,因此体育教师更应具备崇高的职业道德,才能自觉抵制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并能自觉抵制经济浪潮中所出现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潮的干扰。

2体育教师素质的核心——业务素质

(1)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体育教师的科学文化水平主要取决于教师的知识结构,主要包括精深的体育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两个方面。

精深的体育专业知识。首先,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应该“实”。教师应该全面系统钻研并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做到踏踏实实、扎扎实实。其次,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应该“深”。人们常用“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应有一桶水”来比喻教师专业知识的深广度。教师在专业知识方面确实应该比学生高出几筹,深入几分,对教材以及与教材有关的知识,不仅要广泛涉猎,而且应该深入研究,不仅要“深进去”知其然,而且能“跳出来”知其所以然。再次,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还必须“活”。只有那些真正理解、消化了的知识,才能成为教师自己的知识,转化为智能为教学服务。

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要使专业知识“活”起来,就要求体育教师具有快速接受新知识、应用新知识的能力。具有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有利于增强教学效果,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才能有效地把握教学的全过程,才能更好地从事科研和创新。为此我们体育教师应该掌握培养创造性人才方法的知识,确立培养目标,不断地学习新经验、新方法,并自觉地用之于实践;掌握现代化教学媒体的实用知识、方法和手段,具有较强的演示能力和操作能力,以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的体育教学的要求。

(2)全面的能力素质。新时期的教育是创造教育,教师的劳动是创造性的劳动,教师的能力素质是学校体育教育、教学任务得以完成的重要保证。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表明,人的能力可以分为两种,即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包括观察能力、注意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等。一般能力的五大要素是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一个有机整体。体育教师必须全面具备这些能力,这是从事学校体育工作的能力基础,也是充分发挥能力的前提条件。但只具备一般能力还不够,体育教师还必须具备开展学校体育工作所需要的一系列特殊能力,这些能力是提高体育教师工作成效的先决条件,主要有:体育教学能力、运动训练能力、组织竞赛和裁判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社交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与他人合作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等。

3体育教师素质的基础——身心素质

(1)优良的身体素质。身体素质是在遗传变异和后天获得性的基础上人体所表现出来的机能和形态上相对稳定的特征。这些特征表现在体格、体能、机能、适应能力和精神状态几个方面。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首先必须具备全面发展的体能,力量、速度、灵敏、柔韧、耐力素质良好,走、跑、跳、投、攀登、爬越、负重等基本能力和运动能力强;各器官系统的机能良好,具有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精力充沛,能坚持长时间工作,疲劳消除快,生命力旺盛。体育教师良好的身体素质,直观上是体育生物效益的客观再现,是对体育健身功能的一种宣传,这对激发学生体育兴趣具有积极的诱导作用。

(2)良好的心理素质。要培养心理健康的学生,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是心理健康状态的表现。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的心理状况,包括良好的社会适应状态,稳定的情绪,正常的自我评价,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工作能力,完整的人格以及合作精神等。体育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由其劳动特点和其所承担的职责所决定的。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总是主动地向学生施加影响,而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知识的传授上,更为深刻的是对学生个性的影响。教师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提高体育教学效果,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实现教师自身事业的成功均具有重要的作用。心理素质的基本内容包括:正常的智力,正确的自我意识,积极稳定的情绪,和谐的人际关系,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健全的意志和良好的适应能力等。

4体育教师素质的追求——教师人格

教师人格,是教师道德品质、学识才能、为人处世、心理品格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品格特征,是教师素质的集中体现。提倡人格教育,是现代教育思潮的突出特点,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健康的人格是人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未来体育教师的健康人格特征应表现为:为人师表,热爱学生,热情开朗,坚定果断,勇于开拓,多才多艺,沉着自制,吃苦耐劳,乐于奉献,勤奋好学,知识广博,团结合作等。体育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是健康的象征,因此体育教师的健康的人格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手段,它会对学生的理想、信念、兴趣、能力、性格等方面产生直接的影响;体育教师崇高的人格魅力和感召力会使学生产生敬爱感、信赖感,从而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保持乐观的情绪,促进身心健康。体育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加强自我教育,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格修养,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健康人格素质的人。教师人格主要内容包括:积极的工作态度,丰富的知识经验,较强的工作及科研能力,高尚的道德品行,良好的气质和性格,坚强的意志品质,和谐的人际关系,正确的自我意识,端庄的仪表风度等。

参考文献

[1]杨明,等论小康社会高校体育教师素质的构建[J]体育文化导刊,2004(6):51-52

心理素养的具体表现篇(10)

1.宏观层面学科素养的概念界定

宏观层面学科素养的概念界定可以通过以下四种途径来进一步明晰:首先,要明确“素质”的内涵,培养学生的学科基本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点,其中学科素养指的是“关于各个不同学科相对应的‘四基’、‘四能’与基本思维形式和方法”。其次,学科素养所体现出的教育思想可以通过分析PISA2006、PISA2015对科学素养的定义重新进行归纳总结和升华。进一步可以得出,他们所侧重和关注的是如何应用知识,关注学生对于各个学科的投入状态和感兴趣程度。再次,要学会分析学生的学习心理并结合教师的实际教学,总结出学科素养指的是作为一名学习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逐渐培养并表现出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素质。最后,分析探讨学科本身的发展,归纳出学科素养指的是学生通过教师的教学习得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以及培养出的综合素质,其中包括学科基础知识、学科思维方法、学科素质等。以上四种研究尽管从不同的视角分析,但仍属于理论上的判断,不免带有主观性,最终都没有正式总结出学科素养的定义,其中须强调的是学科素养中的学科能力更加注重运用本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2.具体学科的学科素养概念界定与解释

其一,我们可以通过研究各个不同学科的特点,分门别类进行探讨。探讨不同学科的学科素养内涵主要包括能力说、素质说以及心理品格说。能力说即是指PISA对某些学科素养的定义;素质说即是指它主张素养是通过后天习得和培养出的;心理品格说即是指提出某个学科素养是学生经过长时间学习之后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格。其二,研究不同学科素养的构成要素。不同学科素养的构成要素大致包括学科知识、技能、方法、情感这四个维度。有学者提出每个学科素养都包括相对应的基本素养和核心素养。基本素养是对某个学科的知识、方法、技能、情感的综合体现,核心素养则是对这个学科的认识、理解与运用,两者是相互影响、不可分割的。

二、学科素养与课程设计的内在关联

要深入研究学科素养,首先需要对学科素养这一概念进行系统性的基本理解,其中包括学科素养的基本性质、逻辑起点、多样化的表现形式以及针对学科素养而构建的课程设计等方面,只有厘清本问题才能够顺利进入下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中。

1.学科素养的基本性质

首先,学科素养通常是学科目标之一。最近几年进行了关于学科素养的教育改革,强调学科素养的重要性并把学科素养作为学科目标。其次,学科素养具有综合性和广泛性。某个学科的知识和技能相较于学科素养显得相对零碎,但学科素养覆盖面相对较广,不仅仅包括相对应学科的知识、技能,还包括其方法、思维、情感等。学科素养的综合性还体现在解决问题方面,它表现出来的是一种综合能力,这也成为在进行教学评估时的侧重考查方面。最后,学科素养具有可教性和可学性。具体来讲就是教师通过不同学科的教学,在教学活动中不断传授学生知识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逐渐培养学生不同学科的学科素养。这些素养也会为之后其他学科的素养打下学习基础,因此,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过程。

2.学科素养的逻辑起点

学科素养在传统学科的课程设计中通常被局限于学科立场,其一般性操作包括以下几点:探讨和总结不同学科的特点、相关学科的专家和学者聚集起来讨论并发表意见、专门组织一次关于学科素养的研讨会、对研究结论进行下一步验证并在不足之处加以调整和改善等。美国国家教育进展评估(NAEP)针对学科素养重新制定,这反映出的问题是单纯站在单个学科的立场上来探讨学科素养是远远不够的,研究学科素养应该具有大局观,这种大局观指的是把教育的培养目标作为一个整体来认真对待,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使学习者通过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最终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这需要不同学科之间相互整合、相互联系。近年来各个国家和地区通常以核心素养为出发点来制定确立教育标准,核心素养成为学科素养的逻辑起点[4]。

3.学科素养的表现形式

在界定学科素养概念及明晰学科素养的逻辑起点之后,还须了解学科素养的模型。通过文献查阅及研读发现,学科素养模型在当下分为五大类型。第一种学科素养模型由学科主题和学科素养构成。比如数学素养包括数学推理、数学论证、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等等。第二种学科素养模型由学科主题、学科素养及认知要求三方面构成。譬如语文素养就通过语文主题、语文素养及解决语文方面问题的认知要求来综合描述语文素养模型。第三种学科素养模型由学科主题、学科素养及表现水平共同构成。第三种类型与第二种类型有很大程度上的相似性,共同包括学科主题和学科素养,且表现水平和认知要求都是关于解决问题的,区别则在于认知要求是内在的,而表现水平是外在的。第四种学科素养模型由学科主题、学科素养及问题情境构成。此类模型中的科学素养包含转化、推理和探究。第五种学科素养模型由学科主题、学科素养、认知要求及问题情境共同构成。以上五种学科素养模型有相通的地方,也有些许区别,通过综合认识并分析各种模型的特点能够加深对其的理解,以便进行下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

4.转向学科素养的课程设计

课程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包含着很多方面,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不同的学科课程。在不同的阶段人们关于学科课程的理解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两个目标,第一是学科知识与技能。在工业程度不高的时期,工作岗位需要的工人仅具备简单的知识与技能即可,这一要求反映在学校便是学校要以各个不同的学科课程为主,学生要能够掌握专业知识并提高专业技能。第二是学科素养。随着时代的发展,众多职业也相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的不仅是简单的单科知识与技能,而是需要职员对所学的学科进行综合整理以便面对日益复杂的问题。这一要求使得学校对学科课程目标作出一定程度上的调整。学科素养成为确立学科课程标准的重要依据,学科课程目标也在回应着社会的需要。这种转变不仅具有学术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三、基于学科素养的课程改革

核心素养的培养要通过具体不同学科的教学来展开,因为学科教学是提升学生能力、传授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最基本途径。由此看出,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在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两者是不可分割、相互紧密联系的。

1.明晰核心素养与学科素养的关系,发挥现有课程标准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须通过培养不同学科素养来实现,而上文指出不同学科素养的逻辑起点又是核心素养,因此需要将两者的关系进一步明晰,其中包括各自的内涵和外延以及两者是如何相互作用的。构建不同学科素养也同样须考虑多方面因素,诸如国际教育背景、国内教育背景和趋势、课程实施过程以及课程标准等方面的因素。由此产生的一个重要问题便是如何发挥课程标准的作用或者说如何使课程标准的作用最大化。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将不同学科的课程标准存在的隐性的学科素养显性化,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够在教学实践之前明晰须培养的学科素养有哪些具体内容,而不是仅仅依靠意会来领悟。第二种方式是整合所有学科的课程标准,并总结归纳出相同的学科素养,有些课程标准能够明确对应到学科素养,但有些相对模糊,相同的课程标准可能指的不是单一的学科素养,因此需要重整使得其能够一一对应。

2.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构架必须以系统科学理论为指导思想

目前我国的学生核心素养包括自主发展、社会参与、文化修养三大类素养,其中每一类素养又包含其他相关指标,比如自主发展素养包含自我学习、自我审视、自我提升和自我创造这几方面的指标。尽管每一项具体指标不同,但在本质上不外乎知识、技能、情感这三个方面,但需要注意的是,核心素养并不是简单各项指标的叠加,而是所有指标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形成的综合素养,最终实现“1+12”的效果。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不再需要单一素养和能力的人,需要的是能够将各种素养与能力综合起来发挥作用的人。各个不同的学科之间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因为不同学科的构成要素不同,但在本质上是相同的或者说是极为相似的。由此可以得出,核心素养是包括知识、技能、态度、情感等各个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复杂的、多元化的系统。

3.建构本土化的学科素养模型

心理素养的具体表现篇(11)

从专业角度上来看,学生的生理素质对歌唱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良好的嗓音条件、声带和喉部肌肉能力、共鸣腔体的解剖构造,都与歌唱相关联。优美的音色、宏大的音量、宽广的音域,这些条件是我们扩大、塑造声音的重要条件。而这些条件是通过科学的训练才能得到的。科学的训练在很大程度上是训练歌唱者的肌肉调节能力。美好的歌唱,还要求演唱者应具有良好的音乐素质和修养。这些音乐素质主要包括音准、节奏等等。音准、节奏是音乐素质的重要方面,音准、节奏是否正确,直接影响到歌唱者对作品的表达。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有的声乐爱好者、声音条件和生理条件都不错,但是音准、节奏很差,这就是很大的遗憾,当然我们可以通过视唱练耳做一定的培养和训练。音乐修养更包括对声乐艺术具有良好的审美力。声乐艺术中演唱的审美就是演唱者对美的感受。对于连接词、曲作者和欣赏者之间的中介和纽带的演唱者来说,演唱审美观念品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和决定了演唱者水平的高低,也决定了演唱这二度创作的成败。因此,演唱者必须了解对歌声的审美、音乐感觉的审美和情感的审美等方面所具有的不同特性。培养高品质的审美能力,以便更好的服务于自己的创作活动。

(二)心理素质的培养

作为一个优秀的声乐表演者,不仅要具有良好的生理素质以适应表演技能的需要,同时还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声乐表演是受心理活动支配的,从某种程度上讲,一个声乐表演者的心理素质完善与否,直接影响着它的艺术成就。人们常说声乐是表情艺术,因此,在声乐表演者的心理素质中,情感要素特别重要。在声乐表演过程中,人们所需要的是一种艺术化的情感,这种情感往往把现实、个人的、具体的情感升华为某种普遍的、可供大家共同感受的形式,在听众和声乐作品之间产生共鸣。作为声乐表演者,首先自己要有能力感受声乐作品所包含的这种深刻的情感因素,然后将这种因素化做自己的体验,再通过艺术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心理转换过程,只有有效地把握这一过程,声乐表演才能够做到声情并茂,产生动人心弦的效果。

除了情感方面的心理要素之外,声乐表演者还必须在意志方面接受良好的训练。意志是人们实施自我调节和控制行为的心理素质,在声乐表演领域里,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表演者的临场心理状态。有些演唱者虽然具有出色的技术,清醒的头脑,也能够充分地领会音乐的情感内涵,但是每次上台表演都要受到心情紧张的困扰,难以发挥应有的水平,久而久之,甚至形成心理障碍,严重影响正常的表演。因此,要想成为优秀的声乐表演艺术家,就必须加强意志上的锻炼,树立自信心,克服临场紧张。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并非轻而易举。一个人的意志并不是只在一项活动中得到培养的,它需要在生活中的许多方面一点一滴地逐渐形成。如果仅从声乐表演活动上看,对临场心理的控制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有意识的调节:

第一、要把注意力和兴趣投放到表演的过程中去,不要过分关心表演的结果及这一结果与自己切身利益之间的关系,全神贯注的进行音乐表现,即使出现些小的纰漏也要当作正常现象来看待,不要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第二、多参加演出实践,特别是在一些带有娱乐性的场合进行表演,在较为轻松的气氛和快乐松弛的环境中缓解表演者的紧张情绪。

第三、学习一些心理方面的知识,也可在专家的指导下发现自己紧张的原因,对症下药,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训练。

第四、加强技术实力,增强表演信心,俗话说艺高人胆大,只有在充分准备反复练习的基础上,对所要演唱的作品有了纯熟的掌握,害怕失误的心理才会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