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传统经典文化大全11篇

时间:2023-12-22 10:09:50

传统经典文化

传统经典文化篇(1)

弘扬传统文化主题的经典演讲稿

中国传统文化,最具魅力的莫过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经过几千年的延续和发展,形成了我泱泱大国的民族精神,并倍受世界各民族的推崇。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具有不朽的地位,有着光辉的作用。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人们正确对待人与人,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善于区别真、善、美与假、丑、恶,并能作出正确评价与判断;培养爱科学、爱劳动、守纪律、有礼貌、诚实、勇敢、尊师敬长、孝敬父母、团结友爱、助人为乐、勤劳节俭、见义勇为等优良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的埃及,虽然历史比中国早一些,但先后被波斯、罗马、阿拉伯帝国所征服,其文化也被阿拉伯文化所代替;古代印度,其本民族历史的文字记载早已丧失殆尽;古巴比伦,作为一个国家的名称早已在历史上消失,其文化也被中断。人类文明的四大发源地,有三个都先后衰落了,或者分裂成许多国家,唯独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发展绵延不断,经久不衰,世代相袭,至今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延续力,这是什么道理?原因方方面面,但其中有一个重要的根由,就是中国不仅有着共同祖先遗传下来的血统,而且有着共同的优秀文化和美德传统。就是这血统与传统,繁衍、培育、造就了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就是这两统影响着、凝聚着人口众多的中国社会的稳定运行,维系了社会和谐;就是这两统的凝聚性与延续性,使中华民族祖德与祖魂代代相传。

传统美德教育是前人经过五千多年不断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结果。

我国是有几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刻苦耐劳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创造了人类。古往今来,涌现出多少勤劳向上的名人,成为世人学习的楷模。

但据调查,现在的中小学生,爱劳动、有较好劳动习惯的约占1/3,另外的2/3是不爱劳动或不太爱劳动的。有些孩子,懒得铺床叠被,懒得洗袜子、洗手绢,懒得收拾书包、收拾桌子,甚至于懒得洗脸、洗脚,连喝水也懒得自己倒。过去的公子哥儿、娇小姐什么样,他们也差不多了。

事实上,家长重视对孩子从小培养热爱劳动品质的并不多。现在,我国几千万个独生子女家庭中,有不少家庭把独生子女视为“小太阳”,凡事都围着独生子女转。现在的青少年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处于幸福家庭,优越的生活环境,祖辈父辈们过多的照顾、宠爱、放任和袒护,致使独生子女从小就以家庭“小皇帝”自居,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不良习惯,产生了父母宠爱自己是天经地义、本该如此的错误思想。而一些学校为了迎接科技挑战,只顾传授科技知识和能力,却严重地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与民族道德素质的培养。结果,智能上去了,德能下来了。一些青少年思想品质出现问题,见利忘义、骗财害人,不讲人格、不顾国格;自私自利、损害公德;虐待父母、不讲孝敬的非道德现象时有发生,民族形与民族魂,遭到严重的扭曲。要遏止和消除这些社会的非文明、非道德现象,除采取综合治理的办法外,还必须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而传统美德的教育除了家庭、学校的教导以外,更需要整个社会的配合。

二十一世纪,人类第三次站在了世纪的起跑线上,未来的中国面临严重的挑战,迎接跨世纪的挑战,关键在于人的素质。试想一下如果未来的接班人连修身也做不好,更不用说什么“齐家、治国、平天下”了。

所以,应当站在培养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和理解开展传统美德教育的重要意义。提高学生道德认识,使他们知道懂得什么是美德,什么是非美德,从中能正确分辨真与伪、善与恶和美与丑,知荣辱、明爱憎,让学生实践良好的道德行为,引导学生勇于实践,着力实践,真正按着道德准则,规范自己的行为。

弘扬传统文化主题的经典演讲稿

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宏人。”曾子说:“士不可以弘毅,任重而道远。”然而,在这所谓的道义背后,在一桩桩英雄事迹之中,始终有一个千年不变的精神内容存在,这便是—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在民族适应环境,改造世界,形成自己特有语言,习俗和人文传统的长期发展历程中,表现出来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先有孟子的“养浩然之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后有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洪精神,等等一切为祖国,为人民勇往直前,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精神,无疑更具有现实意义。

__大报告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加以强调是对民族精神内涵的发展,也是对文化建设理论的深化。培育民族精神应该从大小环境做起,大小年龄进行普及教育。大的环境,国家应该倡导,鼓励这种精神,使国民具备这种精神,并使其变为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动力。而从小的方面来说,应该在各类教育中渗透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大力发展教育从而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教养。

当前,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首先要培育与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知难而进、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清正廉洁、永不自满,乐于奉献等的民族精神,不落于时代而不断发展;不囿于陈规而勇于创新;不敢于骄傲而奋发向上,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振兴中华的民族精神。今天的伟大变革和新的伟大实践,正是孕育新民族精神的最佳时期,我们要抓住机遇,反复提炼,不断总结,为民族精神的宝库增光添彩,这既是民族精神发展的攻坚战,又是民族精神前进的光辉点。

仰望中华世纪的圣火我们感到中华民族正闪耀着我们民族特有的坚忍不拔,不畏艰难的伟大精神。而且,正是这种不屈的民族精神,使古老的中国从落魄中重新崛起,并再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为祖国后代的我们,所要做的是同先辈们一样把个人的命运同祖国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真正地做到:弘扬民族精神,立志报效祖国。这不但是每个中华儿女实现自己人生价值根本途径,更是祖国对我们的要求。

让我们一起为中华传统文化这颗长寿树浇水、施肥吧!

弘扬传统文化主题的经典演讲稿

今天站在这里,我感到既惭愧又兴奋。惭愧的是,我从十岁开始背诵《三字经》到现在接触传统文化也不过区区十年功夫,和真正的大师相比,是蜉蝣和大鹏鸟的差别。然而令我兴奋的是,年轻的我尚有充足的精力和热情去恣意遨游,在传统文化的精神海洋里乘风破浪。

我非常感谢首都师范大学给我们这样的大学生提供了十分舒适的环境和便捷的渠道,北一区的图书馆可能没有想象中那么宏伟,但是你一进去,首先引入眼帘的就是一排排厚厚的《传世藏书》,满满排了三个柜子。

我认为“典籍”便是传统文化走进校园,走进我们大学生活的第一通道。我专门了解过身边的同学对于传统文化的一些看法。有的同学会直接将“传统文化”等同于“文言文”。其实这也是我小时候的想法。这种理解看似简单粗暴,但其实有一定的道理。没错,进入大学之前的我们,基本上都是从课本教材里面学习一些零星的传统文化文本,为了应付考试也根本无暇思索背后的精神内涵。而一旦进入大学,也有不少同学对“之乎者也”的古文嗤之以鼻,总想赶紧摆脱。

面对这样的现象,有人痛心,也有人痛斥,但我觉得,时代的浪潮会把所有的泥沙都淘洗干净,只要是金子总会发光。只要有像在座各位一样热爱传统文化的人存在,我相信我们的民族精华就有希望薪火相传。我身边就有一个非常典型的榜样,他是我们文学院师范班的同学,熟读四书五经,信手拈来完全不是问题。

一开始大家会觉得他就是个书呆子,平常也不怎么说话,走路飞快,人称“小马达”。但是在我和他交流,或者说“辩论”之后,我就完全被他的修养所折服了,这个看起来瘦瘦弱弱的书生完全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抱负和气魄。也是因为他,让我对传统文化有了新的认识。它不是我们学习中的垫脚石,而是不可或缺的,值得我们反复咀嚼的精神食粮。

除了文化典籍之外,“活动”是传统文化走入大学校园的另一个重要的渠道。相比于高小的学生而言,大学生无疑有更多可以自由利用的时间。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一些亲身经历。除了参加一些校内组织的活动之外,通过老师的介绍,我还参加了一些社会上的有关传统文化的活动。比如说书院中国的一些有关茶文化、古琴文化的雅集和四维通慧书院的讲座和游学。现在社会上传播传统文化的法人组织有很多,“四维国学”是我个人认为当中做的最得比较成功和有特色的。

它不仅有联合北京高校的支教活动,而且还会资助大学生组织传统文化游学。去年暑假,我个人担当了第五届“瞻礼圣王”游学的领队,和刘宏毅老师一起去河南游学,收获颇丰。这些社会活动可以帮助大学生走出校园,去更广阔的天地,获取到更多优秀的文化资源和更高维度的能量。归根结底,其实这些社会活动是为了帮助我们建设更美好的精神花园,也有利于传统文化更好地走进校园,走进我们的生活。就首都师范大学而言,本身就有非常优厚的文化资源。

文学院就有鹿鸣演颂社和鹤鸣吟诵社,两个社团都已发扬传统文化精神作为自己的宗旨,并在此方向指引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作为鹿鸣演颂社的社长,我十分荣幸接触到著名演颂家胡乐民老师,在他的指导下,我们演颂社蓬勃发展,先后出演了二十几场大大小小的活动。比如说4月23号的世界读书日,东城区第一图书馆邀请我社参加读书活动,我社社员集体表演了《光的赞歌》。对处于这个阶段的我们来说,学习传统文化,老师的带领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

胡乐民老师正是这样一个具有强烈责任心的能给我们很多帮助和指引的老师。胡老师为人十分随和,每次他出差回来都会和我们同学交流心得。最近他去成都参加中国影视高考培训联盟会议,他将所思所得分享在我们的微信群里,足足有一个小册子那么长,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在鹿鸣演颂社里,同学们不仅能原创古诗,还能将之生动地演绎出来。

此外,我本人还在鹤鸣吟诵社担任骨干,参演过一些吟诵节目,比如说《木兰辞》、《木瓜》等等。主要是我个人比较感兴趣,吟诵是古代读书人学习与交往的基本方式,优美而高雅。古人三五知己,怡然唱和,旗亭画壁,流觞曲水。

以这样一种真诚而高雅姿态生活怎么能不让人向往和倾羡?恰好学校也提供了非常优厚的吟诵资源,比如说像杨懿兰老师的讲座、徐建顺老师的吟诵课等这个暑假我们还将迎来第三届“中华吟诵周”,到时候名师济济一堂,场面会更加盛大。在这些活动中,我不仅能学会各种各样的朗诵、吟诵的技能,还亲身体验到一种更加自然而惬意的生活态度。所以,我认为,传统文化离我们大学生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遥远,反而可以说是触手可及的,我们要做的,可能就是用自己更多的身体力行去表现,去感染。但并非刻意地表现,唯有我们自己本人真正了解和受益于传统文化,我们才能将之发扬光大。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__在北大师生座谈会的讲话中提到“传统文化”四个字多达五次,所引用的传统文化文本更是超过二十余条。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这堪称世界上最难的三个哲学问题几乎都可以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找到答案。

我们本自具足如此优厚之文化资源,怎能坐而废弃?因此最后,我想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斗胆以鄙人之见阐述我对“传统文化走进校园”的四点建议:

第一,沉下来。我认为大学生首先要具有敏锐的眼光和前远的意识,这就要靠积累和沉淀,一边从阅读中积累,一边从活动经验中沉淀。从下往上打基础。也就是__所说的“勤学”和“明辨”。

传统经典文化篇(2)

一、“经典”的内涵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这些都反映出了我国素质教育的新方向。学校作为弘扬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应大力开展传统文化经典阅读。因此,我们首先需要清楚何为“经典”。

“经”指“作为典范的书籍”;“典”本义是特殊的简册,主要记载帝王之言行,后有“书籍、文献”的意思。由此可见,“典”与“经”在有关“重要的、典范的书籍”这一意义层面上是一致的。但是,并不是所有重要的书籍都能称为经典,《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商务印书馆)对“经典”的解释如下:1、指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2、泛指各宗教宣扬教义的根本性著作。3、著作具有权威性的。因此,“经典”是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著作。

二、传统文化经典阅读的价值

1、持久不衰的“经典魅力”。经典的魅力是持久的、永恒的魅力。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作过这样的描述,他说“经典是民族与人类文明的结晶,是历代前人智慧与创造的积淀。而真正的经典又总是超越民族与时代的,具有超前性。文、史、哲的经典更是关注人性根本,不懈地挖掘人的灵魂的深,具有永远的思想魅力。”因此,我们要诵读经典,与文本、作者对话,并从中汲取精神营养。

2、不可穷尽的“经典张力”。经典的世界往往都是不可穷尽、不可描述的形象世界、情感世界和意义世界,是一个扩大的、开放的、不断被读者所填补和建构的召唤结构。正如钱理群教授所说,“真正的文学作品总是具有极大的混沌性、模糊性,包含多重甚至是开掘不尽的意义,有的意义甚至是可以意会不能言传、无法明晰化的,作品的价值是要在读者的创造性阅读中去实现的。也就是说,文学的本性决定了对它的理解、阐释必然是多元甚至是无穷尽的,而且随着阅读对象、时间、空间的变化而不断发展。而文学阅读的魅力恰恰也在于此真正的文学作品总是常读常新,并且给阅读者带来真正的创造性发现的喜悦。”因此,我们在阅读经典作品的时候,要进行多元解读,获得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

三、传统文化经典阅读的教学原则

1、体验性原则。这就是说,经典阅读并非是一种认知活动,而是一种体验活动。那么,教师应怎样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体悟呢?一是应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做出有个性的反应。二是将阅读理解的机会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在阅读中发现真理,感受生活,亲自去文本中体验、感悟。

2、审美性原则。经典文本中包涵着语言、内容、思想、韵律等方面的审美因素,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美的享受。因此,经典阅读应在这一基础上,通过与文本的对话,进行美的享受和熏陶。具体而言,教师要从审美角度进行教学设计,处理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活动,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审美因素,创造审美的教学环境,唤起学生的美感情绪,使学生形成个人化的审美体验。

3、思辨性原则。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经典是人类思想的结晶,在经典阅读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和发展阅读者的思想深度和思维方式。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入手。首先是从宏观角度,将经典的作品放到整个文化思想发展史的历史视角或现实社会语境的共时视角来理解。其次要从微^角度,联系个人的思维方式、思考水平,找到这些经典作品中包含的伟大思想与读者实际思想状况的结合点,从而达到个人情感的共鸣和思想的启迪。

四、传统文化经典阅读的教学方法

1、整体阅读法。在深入研读文本之前,首先应该整体感知文本,即整体阅读。整体阅读就是师生在对文本通读的基础上,对文本有一个基本了解。这种基本了解应该包括:这篇文章写了什么?作者的思路是什么?作者要表达什么主旨或者要抒发什么情感?因此,我们在精读之前首先要整体感知,切勿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2、深层学习法。弗里德曼(Friedman M.)指出,当读者在阅读时将文章作为了解和获取信息的媒介,注重文章内容,并力图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意思,这样的阅读方法称为“深层学习法”(deep-level learning)。在传统文化经典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全篇内容着眼,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深层学习法”,认真讨论文章的内容,尤其是作者字里行间所要表达的气氛和内容,正确理解作者所要传达的思想。

3、“图式”法。语言学家们认为,阅读理解是一个复杂的作者的语言与读者的先验(prior background knowledge) 或记忆图式(memory schemata)相互作用的过程。根据图式阅读理论,读者的阅读能力由三种图式决定: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语言图式是指语言的难易程度;内容图式是指阅读材料涉及的背景知识;形式图式指所涉及到的篇章结构知识。

经典作为一种超越时空的文化存在,距离学生所处的时代比较遥远,会造成阅读障碍。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大量介绍文化背景知识,也可以让学生大量地阅读有关的文化背景和民俗习惯的书籍,以此来丰富学生的内容图式。

4、重点品读法。经典是民族文化的结晶,包涵着超越时空的“精神能源”,但是一般来说,经典原著的篇幅都比较长,而学生的阅读时间毕竟有限,因此,我们在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原著的时候,必须有所取舍,做到精读与略读的结合。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指导学生重点品读某一章节、段落或人物形象等。

5、“艺友式”合作活动学习。“艺友”这个词源于陶行之先生的《艺友制的教育》一文。它的内涵是:全体在民主、平等、和谐的群体关系中,形成学习信息的产生、、获取、交流的供求机制和运作网络,促进学习者的全面发展。在具体操作上,主要由三个步骤组成:首先是明确任务,信息;其次是浏览信息,结成艺友;最后是加工信息,共享信息。

传统经典文化篇(3)

中图分类号:G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2)06-0080-05

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课题(07JZD0003)。

作者简介:张淳(1971-),女,湖北武汉人,武汉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刘美玲(1986-),女,湖南衡阳人,华中师范大学外语学院硕士生。

一、引言

如果说经济实力是国家的物质基础的话,那么文化话语权则是国家精神的象征。文化话语权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该国在文化权益的主导性,因此,一个国家在重视经济建设的同时,也不能偏废文化话语权的建设。随着中国在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同国外交往的增多,中国英译产业正迎来一个黄金发展期。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力的不断增强以及全球文化的多元化,为弘扬中华文化提供了良好的先决条件。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英译恰好是将中国文化话语推向世界最有效的途径之一。2011年10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全面部署,并制定了今后十年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战略构想,将中华文化发展与弘扬提上了议事日程。这个“决定”为英译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条件。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孕育了中华文化深厚博远的内涵,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弘扬的文化。正如李(2000)所言,“上自古神话,下止清代学术,前后历数千年的重要作品,包含着中国文化遗产的全部精华。而如何更好地对外翻译这些中国文化典籍则是翻译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通过全面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英译的历史,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通过和谐的方式消除因世界文化差异所引起的冲突,从而促进全球可持续和谐发展。

二、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英译发展的三大历史阶段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一般意义上包括经、史、子、集四大部分。其中,经部由《诗经》、《尚书》、《周易》和《左传》等十三部构成;史部记载着中国历史,其中二十四史最为典范;子部涵盖了诸子百家的著作,如儒家、道家、法家、兵家和农家等;集部分为楚辞、诃曲、诗文评等五类,以诗词、散文、小说和文学批评等形式出现。纵观中西文化的交流史,可以将其分为三个阶段,从中也可窥见中华传统经典的英译发展进程。

(一)鸦片战争之前

中国与欧洲的交往可以追溯到公元前数百年,但是中国传统经典作品被译介到欧洲则始于近代。1590年,西班牙传教士雅各布翻译了《明心宝鉴》(Precious Mirror ofthe Clear Heart),这是从中文翻译为欧洲文字的第一本书。到1860年鸦片战争,西方通过各种途径带走的一些与中国有关的文化资料引起了西方对中国这个神秘国度的关注,但是这个时期对中国的了解是肤浅而不全面的,主要的交流工作是由西方传教士来完成的,翻译的作品也大都与宗教和西方的科学技术有关。晚晴时期,由于国门被迫开放,中西文化交流频繁起来,在外留学的爱国学者将西方的各种文学作品翻译成中文带回中国,让国人对西方的文化有更多的接触和了解,启蒙愚昧封闭的国民。与此同时,一部分中国古典文学《诗经》、《赵氏孤儿》、《灰栏记》等被译成西文传到海外。

中国的近邻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经济迅速发展,文化也空前繁荣,由于长期对中华文明的青睐使得中国经典文化的翻译外传日益繁荣,明清小说译本大量在日本出版。由于中西文化间的巨大差异和中国的相对封闭,西方人对中国传统文学经典的兴趣不是很大。

(二)鸦片战争之后

由于中外关系深入和深刻变化,西方对中国文化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有所加强,相关研究涉及中国的政治、经济、宗教、文艺、语言文字、学术、风俗习惯及少数民族等各个领域。但是研究均带有较强的殖民主义色彩和种族主义偏见,从数量和种类上看,传统经典外传的力度有了较大的发展。一些名著如《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等先后翻译成英、法、德、日等语言介绍到西方,虽然翻译水平有限,且多是节选,但是让西方世界领略到了神秘东方的传统文化精髓,成为东西方文化沟通的一个重要渠道,其意义和价值是值得颂扬的。这个时期的翻译方法主要以归化为主,译者为了方便读者的理解和接受,对本族文化进行删减、置换,减少了异质性,不利于民族文化的弘扬,另外,在中译外时一味地屈从于强势语言,缺乏对自己文化的信心,不利于世界文化多元化的形成,也使得中国文化在交流中始终处于弱势。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经济落后,思想僵化封闭,迫切需要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知识和经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受到一些思想开放的知识分子的支持并为中华文化的外传和中西文化的交流与对话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最为有名的是王韬、陈季同、辜鸿铭等人。

(三)新中国成立后

新中国成立之后,由于经济和政治原因,特别是政治原因的束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传统经典英译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直到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经济的逐步发展,我国与世界各国交流日益频繁,这也为英译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我国翻译工作者将“四书”、“五经”等中国古代和近现代经典以及诗词典赋、小说、戏剧等各类文学名著,像《论语》、《道德经》、唐诗、宋词、元曲、《红楼梦》、《三国演议》、《水浒传》等等诸多经典翻译成英文,输送到世界各地。

近年来文化经典翻译工作正面临百年以来的最好机遇,具体说来有三个因素促成了这个机遇产生。首先,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为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英译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中国等国家的重新崛起,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世界新格局正在形成。如果说经济全球化是一个舍异求同的过程,一些国家、地区被迫放弃自己的某些利益诉求,加入世界经济的大循环。那么,文化多元化则是一个同中存异的过程。只有在全球化过程中保存和理解各种文化之间的差异,才能使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共存并荣,推动整个人类的进步。因此,正确处理全球化与多元化之间的关系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同样也考验着各国人民的智慧。相对于中国而言,这一过程中,传统经典英译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经济及其它方面的发展,使全世界的聚光灯投向了中国,为了进一步了解中国及其中国文化,传统经典的英译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次,中国提出了汉语推广的国际战略,并受到了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关注,他们对此均做出重要指示,这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关键的历史性意义。汉语的国际化推广本质上是对中华文化传播的促进,而语言本身就是推广和传播中国文化的有力途径,它可以使中华文化在文化多元化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可以说,传统经典英译是推广汉语或者汉语文化不可或缺的手段,它使众多的外国人对汉语及其中华文化产生更为浓厚的兴趣。此外,汉语的推广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为经典的英译队伍提供更为强大的后备力量。所以,这两者之间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第三,传统文化经典英译工作得到了政府高层前所未有的重视。2007年4月在北京召开的“中译外高层论坛”中,国务院新闻办主任蔡武出席并作了主题发言。部长级领导人参加翻译方面的工作会议,在新中国历史上是第一次,体现了有关方面对这一工作的重视。蔡武主任指出:“如果说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的百余年间,中国的知识精英通过译介西方文化思想和社会经济科学信息来促进中国的现代化,那么,当我们在新世纪迎接全球化的挑战时,作为国家对外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则应更加注重向世界介绍中国和中国文化。西学仍在东渐,中学也应西传。中国五千年悠久而璀璨的历史文化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中国理应对新世纪世界文化格局的形成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而要承担和完成这一历史使命,中译外翻译工作任重而道远。”这是我国对外传播翻译领域首次举行的高层次专业论坛。200多位中外翻译领域的专家、学者、国际译联、中国译协及国家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围绕如何提升对外传播领域的翻译质量,培养翻译人才,探索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创新之路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此外,2008年8月在上海举办的世界翻译大会的主题就是翻译与多元文化,这次盛会的举办表明中国不仅在国际译联历史上,也在全球翻译事业的发展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以上诸种条件共同促使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英译大步迈入其专属的黄金时代。

已故国学大师季羡林(1911-2009)曾在《中国翻译词典》(1997)序言中,将翻译视为“中华文明永葆青春的万应灵药”,他认为中华文化之所以能长葆青春,翻译之为用大矣哉。由此看来,我们要充分发挥翻译的文化功能和影响力,倡导文化研究乃至社会科学研究的“翻译转向”,把翻译的重点从外译中转变成中译外。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译者不仅需要更多具有开放胸襟和气象“拿来主义”,而且要有更多大胆的“送去主义”(季羡林语)把我们社会科学研究的新旧成果积极主动地翻译出去。让英语读者“知之、好之、乐之”,改变“拿进来的东西日益增多,而送出去的东西实在少得可怜”。同时,我们也不应该被动地等待西方学者来“发现东方”,而主动地实现中国的“文化输出”。目前,国家新闻出版署和多家大型出版社已经启动了《大中华文库》(国家“九五”、“十五”图书出版规划“重大工程”)的编译出版工作,选取了100余种最有影响、最具代表性的经典作品,上自先秦,下迄近代,内容涵盖哲学、宗教、政治、经济、军事、历史、文学、科技,力图全面展示中国文化的基本面貌和辉煌成就。《文库》首先以英汉对照的方式出版,目前第一、二辑(如《论语》、《老子》、《孟子》、《庄子》、《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牡丹亭》、《邯郸记》、《陶渊明集》等上百种)已经出版发行。据报道,王岳川等先生主编了中国20世纪重要思想家的“思想文化随笔大系”,还计划组织力量,重新翻译从孔孟老庄一直到红楼梦以来的100本古籍。海内外有不少有识之士都在进行这样的努力,如闵福德先生(John Minford)编著了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含英咀华集》),斯蒂芬·欧文(Stephen Owen)编译了Readings in ChineseLiterary Thought(中译本《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等等。季老曾提出“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东西文化互补论”等论断。他认为,东西方文化的未来不是西方文化被东方文化消灭,而是西方文化必须吸收东方文化的综合思维方式,以弥补西方以分析思维见长的形式。因此,我们必须注意到,21世纪不仅是东西方文化合流的世纪,也是从“以西方文化为主流”转向“以东方文化为主流”的世纪。

三、对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英译现状的审视

2005年9月15日,国家主席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讲话,他指出“应该加强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流,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努力消除相互的疑虑和隔阂,使人类更加和睦,让世界更加丰富多彩。”2007年10月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2011年10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一决定是党的十七大关于文化发展的重要部署。在当今的国际体系中,文化认同和文化吸引,已经成为维系国家之间稳定关系的重要保证。今天许多的政策误读、地区冲突和摩擦对抗。均能在文化上找到与之相应的因素。政治体制可能变动,经济份额可能涨跌,但是文化关系却是唯一能够长期影响两国彼此看法和交往途径的因素。推动文化关系上的深入发展,实际上也是政治和经济交往的重要补充,而且这种补充会更加稳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发挥创造性,增强整合性,使中华文化更加具有吸引力、感召力,更加多姿多彩,从而更好地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20世纪90年代初。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出版了《注定领导世界:美国权力性质的变迁》,并于同年在《对外政策》杂志上发表的题为《软实力》文章,在其中,他明确地提出并阐述了“软实力”(Soft Power)的概念。随后,“软实力”成为“冷战”后使用频率极高的专有名词。在他看来。“软实力”是一种能力,它是通过吸引力而非威逼或利诱来达到目的,是一国综合实力中除传统的、基于军事和经济实力的硬实力之外的另一组成部分。这一概念的提出。明确了软实力的重要价值,将它提高到了与传统的“硬实力”同等甚至更为重要的位置。硬实力与软实力,在许多时候是互为补充的——正如约瑟夫·奈所言。“硬实力和软实力同样重要,但是在信息时代,软实力正变得比以往更为突出”。

配合中国日渐提升的国际地位,专家们相信中国的软实力也会与日俱增。西方人将逐渐认识和熟悉中国的语言与文化,这不只是因为经济利益的趋势,也是因为其内在的文化价值。毋庸置疑。传播中国语言与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加大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英译力度,加强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

2004年,约瑟夫·奈在《软实力:世界政治中的成功之道》一书中指出,他既不看好也不强调中国的软实力,认为同美国相比,中国的软实力微不足道。然而仅一年后,他却在《华尔街日报》专文介绍《中国软实力的崛起》。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对美国都形成“咄咄逼人之势”,中国软实力增长,最直观的表现可能就是文化方面。近几年来,世界许多国家出现“汉语热”,在中国文化影响下,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在学校里把中文作为第二外语甚至第二语言。奈教授在2007年北京大学的演讲中阐释了软实力的内涵:“软实力即一个国家通过内在吸引力在国际上获得其渴望的利益,“软实力”主要包括国家的政治价值观、军事政策与文化吸引力三层内容”。他认为。“中国软实力的崛起”主要体现在弘扬传统文化、展现建设成就、改善国际形象三个方面,并驳斥了“中国软实力的上升会成为威胁”这一观点。现代英语中借用了许多中文的词汇,如“peaceful rise(和平崛起)、”harmonious world(和谐世界)等,以此也反映出中国文化影响力的提升。但是传统文化外传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英译的数量和质量有待提高

要实现与世界各国的平等交流就得扭转输入大于输出的局面。在当前的全球化语境下,我们应该把中国文化的精品,转译成外语,尤其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语言——英语。由于我国对翻译教学和翻译人才培训的滞后造成合格翻译人才短缺,翻译质量不高。翻译被称作是“带着手铐脚镣的舞蹈”,是一门艺术,是集语言、文化、艺术、社会等众多知识和学科为一体,对翻译人员的素质要求很高。纵观世界上著名翻译家无不是语言学,社会学家,作家、艺术家为一身。质量不高的翻译产品不仅造成外国人理解的困惑,甚至会产生曲解、误解甚至是思想冲突,极大地阻碍了中国文化的对外宣传。故而,在大学应该加强翻译专业的建设,鼓励翻译学的研究和理论构建,探索适合传统经典翻译的方法和策略,加强翻译教学和实践,培养合格的有国际视野的翻译人才。

(二)英译中归化的策略采用过多

翻译中常用的方法有归化和异化,但目前英译汉普遍采用异化,汉译英则选择归化,导致这种翻译倾向主要的原因是为了方便外国人的理解、避免文化冲突。采用这种策略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和全球化的进一步加强,西方对中国的了解也逐步加深,其对异域文化的接受度也不断扩大,在翻译方法的选择上我们应该有所改变,异化和归化相结合,注重异化更能让西方人保持对东方文化的兴趣和阅读,由于中国经济的崛起,西方世界渴望了解中国,学习汉语的人数越来越多,国家也加大了汉语推广的力度,正对西方经济危机,陷入迷茫之际,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思想也许是解决西方困境的一剂良药。所以,大力加强经典外传,提升中国文化话语权正当其时,一定不要错过这一难得的机遇。

四、中国传统经典文化英译展望

中国传统文化英译工作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同时也面临一些具体问题和挑战。一方面,我们输出的文化产品质量不尽如人意,尤其是反映中国人核心价值观和精神风貌的文化作品有限,有文化内涵和思想深度的作品太少,能展示中华文化的内在魅力、代表国家形象的高端文化产品更是凤毛麟角;另一方面,传统经典文化英译工作缺乏战略性,缺乏有效的资源整合,缺乏现代化的包装,缺乏国际化的运作和推介,缺乏优秀的专业人才。21世纪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英译需要在理论研究方面打通学科的界限,进行跨学科研究,在发展规划方面要系统地通盘考虑,实现科学、长远、可持续发展。

在理论研究方面,进行跨学科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把翻译学和传播学、营销学结合起来,构建中国文化传播力非常必要。传播学注重对不同地区的受众提供不同的产品,以符合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文化心理。翻译策略的选择要因地制宜,充分展现中国文化的异域特色,尽量隐去双方文化中容易导致冲突的文化敏感部分,特别是在宗教势力强大的国家更要注意尊重当地的文化和习俗,寻找恰当的传播策略,使文化传播的效果最大化。同时将市场营销理念融入到翻译实践中,文化外传应该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市场行为,在翻译之前,仔细研究市场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国际营销战略。让翻译产品效益最大化。

在全球化时代,文化竞争日趋激烈,传播网络和传播手段决定着文化传播力的强弱。大力发展当代中国的文化传播力体现着国家文化竞争特点和中国自身发展的需要。如果我们把经典英译作为一个事业,作为提升文化传播力的重要手段,那么这就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应该进行统盘考虑并形成长远计划。笔者认为。这一巨大工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多出翻译精品

目前以《大中华文库》为代表的英译工程正进行得如火如荼,迄今已出版了若干种成果。但在为之叫好的同时,我们也听到了对其中一些译品质量不高的批评。因而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强调精品意识,应当提出一些原则,以供译者和批评家们考虑,做到精读、精选、精译、出精品。

(二)开展译品研究工程

如果中文原本的选择问题考验着译者的中文见识,则与此相关的便是外文的见识。即怎么看待译品,以及译品与译品的比较研究问题,特别是翻译方面对经典英译的比较研究问题。我们知道,诗无达诂,翻译作为改写,尤其不可能有定译。经典英译由于原文艰深、理解各异等原因,更是情况复杂。一部作品有十几、几十种译本是常事,如《老子》、《易经》、《论语》、《诗经》等,这些译本瑕瑜互见,各有长短。进行翻译的比较研究是提高翻译水平的好方法。但迄今为止我们还没有见到大规模、系统、全面和细致的译品比较研究。我们甚至根本上缺少对译品的批评研究。严格说起来,我国的经典英译工作刚刚开始,如果大家都只管翻译,没有人从事评论和批评,则译品的质量很难提高,也很难出现新的“大家”和名家。

(三)大力编纂相关的工具书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文化经典英译作为一项方兴未艾的工程,我们要做的工作很多,然而我们的“器”太缺乏。从事这项系统工程,现有的工具书、辞典大多不够用,为了把这一事业做大做好,我们不仅需要做好具体的翻译工作,搞好如《大中华文库》那样的工程,还需要组织力量编纂一些为之服务的大型工具书。这些工具书都将是很大的工程,远比翻译一本书难得多,但非有人做不可、非有组织有计划地做不可。既然这些工作迟早得做,我们希望能及早规划、尽早实施。并且及早列入有关部门的重大攻关项目,采用招、投标的方法,大张旗鼓地去做。

(四)培养合格的翻译梯队,实施翻译人才战略

在英译的人才培养上,要有新思路和新措施。会英语不一定会翻译,会翻译不一定就翻得好。这是个极大的认识误区。也是造成现在翻译人才质量不高的根本原因。可以说,当前存在的翻译质量问题很多不是出自外语,而是由于中文水平不高,尤其在从事英译工作,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翻译时更是如此。尽管我们大力倡导翻译要由中国人来做,但真正能够胜任,特别是中国古代文史哲典籍之英译的人才甚少,其原因就在于基于英语专业的单一人才培养模式。学习者几乎没有受过中文的系统训练。另一方面,中文专业的毕业生其古文水平也在下降,英语方面更鲜人有达到自如表达的程度。这个“两张皮”的现实状况既暴露了翻译人才的素质问题,也暴露了翻译人才的培养机制问题。根据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设立一个与传统单语性的外语专业或中文专业不同的双语性的翻译专业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基于翻译人才的双语性和双向性,我们需要打破翻译人才培养的固定化模式,改变只由英语专业培养人才的一元模式,采取以多种专业培养复合型语言人才的多元模式。有了培养模式,还要有体制加以保障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合格的翻译人才不但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熟悉掌握各种翻译技巧和策略,更重要的是从思想、观念和认识上重新审视翻译工作,创建良好的文化氛围和社会环境以及醋精翻译事业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机制。

(五)树立国际眼光,加强对外合作

当我们思考中国文化如何“走出去”的问题时,我们要冷静想一想,国外的文学和文化是靠谁译介进来的?是靠外国的翻译家,还是靠我们国家自己的翻译家?答案是很清楚的。事实上,国外有许多汉学家和翻译家,他们对中国文学和文化都怀有很深的感情,多年来一直在默默地从事中国文学和文化的译介,为中国文学和文化走进他们各自的国家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假如我们对他们能给予精神上、物质上、乃至具体翻译实践上的帮助的话,那么他们在翻译工作中必将取得更大的成就,而中国文学和文化通过他们的努力,也必将在他们的国家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从而产生更大、更有实质性的影响。

有鉴于此,为了让中国文学和文化更有效地走出去。我觉得我们有几件事可以做:一件是设立专项基金,鼓励、资助国外的汉学家、翻译家积极投身中国文学、文化的译介工作。

另一件事是在国内选择适当的地方建立一个中译外的常设基地,这种基地相当于一些国家的翻译工作坊或“翻译夏令营”。邀请国外从事中译外工作的汉学家、翻译家来基地小住一、两个月,在他们驻基地期间,我们可组织国内相关专家学者和作家与他们见面,共同切磋他们在翻译过程中碰到的问题。事实上,在中国文化走出去这件事上,全靠我们中国人不行,但全靠外国人也是不行的。

同时要大力加强与海外华文传媒间的交流与联合。中国传媒的一个缺陷就是其影响力只限于国内。缺乏遍布全球的传播网络,要建立像发达国家一样的传媒网络,与海外传媒合作是有效的途径,要充分挖掘华侨华人群体的中华文化传播功能,长久以来中国规模性的移民将中国文化带到世界各地,延续了传统文化,同时也具有很强的时代特点,他们成为中国传统经典外传的生力军,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捍卫者和保护者,充分团结海外华人群体的力量可以促进文化外传的可持续发展。由于现代科技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充分利用各种新媒体和社会媒体来传播中国传统经典文化也是有意义的尝试。应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和开发。

五、结语

传统经典文化篇(4)

经典是民族的符号,是一个时代的文化积淀,它蕴藏的是一种精神,一种价值,是文化的象征。而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生存数字化、传播信息化、网络虚拟化的新世界社会背景不断冲击着学生的精神世界,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其充满了功利性和实用性,冷落和疏远了对文学经典的阅读,众多的原因导致了学生精神的荒芜,产生精神危机。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学校教育的缺点之一,就是没有那种占据学生的全部理智和心灵的真正的阅读。没有这样的阅读,学生就没有学习的愿望,他们的精神世界就会变得狭窄和贫乏。”为此美国教育机构仅为高中学生求学期间列出的必读经典书目就有20部之多。

他们的这种做法很值得我们深思。相比之下,我国在阅读方面所做略显欠缺。一位中学生文学社的社长一语道破真谛:"我们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学的是如何进行语文考试。我们其实不会阅读,或者说,随着考试能力的增强,我们已丧失了阅读能力。"这实在是中学生最严重的问题之一。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国的很多有识之士作出了很多的努力。北京师范大学的齐大卫教授曾主持汇集了北京市学术界的20多位教授、11位副教授和一批优秀中学教师坐在一起,为中学生精心奉献了一套语文补充教材《阅读》。

此后,2002年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新语文读本》(小学卷),2006年6月全国第十六届书市开幕期间,很多作家呼吁学校要承担起责任,“希望在外界浮躁的时候,通过阅读让孩子们的心静下来,沉下来,由‘浅阅读’走向内涵丰厚的深入阅读,让孩子们的灵魂通过阅读高贵起来……有文学经典伴随的童年阅读,会给孩子的一生罩上诗意的光芒,使一个人的一生都相伴着一股温暖向上的力量。”

笔者现根据在南师附中任教多年的教学尝试和积累的教学思想,希望通过对本校的传统文化经典阅读课程在中学阶段的编选情况及教学方法的实践尝试的分析研究,形成一套能够符合中学生的实际状况,能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与人文素养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第一节 “传统文化经典作品”在中学阶段的教学现状

一、“传统文化经典作品”在中学教材的编选情况

(一)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目录

第一册 第五单元 《论语》十则

第三册 第六单元 《买椟还珠》(韩非子)?摇?摇《滥竽充数》(韩非子)

第四册 第五单元 《公输》(墨子)

第五册 第六单元 《孟子》二章?摇?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第六册 第五单元 《鱼我所欲也》(孟子)

(二)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目录

第五单元 《论语》八则

九年级下册《孟子》二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

(三)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目录(新)

第一册 《论语》

第三册 《寡人之于国也》《劝学》

第五册 《逍遥游》(节选)

(四)苏教版·高中语文新教材

第一册 《劝学》(节选)

第四册 《季氏将伐颛臾》《寡人之于国也》

第二专题《逍遥游》(节选)

(五)苏教版选修教材

1.《史记选读》

2.《唐诗宋词选读》

3.《唐宋家散文选读》

目前,中学阶段正在使用的苏教版教材是最新的一套教材,它是新课程标准实施背景下的产物,编选的意图也正是教学工作者所要把握,学生所要接受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理念。

二、中学教师关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的讲授情况

中学阶段的文言文的阅读教学状况一直不太理想,不仅是因为一线老师及学生重视不够,更有人认为文言文与飞速发展的时代形势不太协调,尤其是今天,新课程标准虽已实施多年,但中学文言文阅读教学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枯燥无味。除了串讲、评点、诵读之外,严重忽视了对文章整体的研究与品味,忽视了学生的自身体验与欣赏过程,忽视了文言文对提高中学生素养的整体功能,难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理解只停留在最为浅显的字词的梳理与记忆,而作为文言文最为精髓的精神和思想层面的东西,则涉及很少。久而久之,学生厌,自觉不自觉地疏远了文言文,不愿读文言文。这也是导致学生产生“文言无用”思想的根本所在。

三、学生关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学习情况

当前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着一个普遍的问题,学生对文言文不感兴趣。受传统的教学模式影响,学习文言文就是要记住一些生涩难懂的字词,背诵一些根本不理解的文句,学生根本没有体会到文章中的思想精华和价值,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畏惧和厌烦心理。大部分中学生除了阅读课文中的文言文篇目外,一般不读其他的文言文作品。

四、“传统文化经典作品”对于中学教学的影响和价值

语文课本所选文言文大多是久经考验、文质兼美的名篇,许多文言文本身就是历史的见证或者历史生活的生动画卷,对学生了解祖国古代的社会风俗、人情风貌等具有现代文不可企及的真切感,在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力的过程中,可以扩大学生对祖国古代社会的认识,增强学生的爱国思想、民族自豪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优秀文化传统的感情,同时,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高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上,也促进了现代文的阅读能力的提高。

第二节 语文教育实践中经典教学策略的失误

目前,多媒体在中学教学中广泛使用,导致出现了“多媒体致使经典阅读脱离文本”的现象。多媒体以其丰富多彩的画面感,极富感染力的音响效果,以及极具时代气息的视频效果,吸引广大学生,激发他们的兴趣,然而多媒体永远都无法完全替代文本的阅读。过度依赖多媒体,导致学生脱离文本,使作品的“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韵味消失殆尽,从而让学生丧失了自我的感悟和思考。《红楼梦》的魅力是电视剧、电影永远都无法反映的,《论语》《庄子》也不是于丹侃侃而谈就能全部诠释的……

同样“用笔记代替阅读体验”、“用形象标签化取代学生自己的解读”,学习的过程中缺失了思考,没有了辩论,甚或一味模仿,如“私塾教育以及颇受争议的读经热”等,都不是真正的“阅读”。“阅读”永远是自身的感悟和理解,是自我的想象和延伸,是自我的收获和启迪,真正的“阅读”与模仿无关,与灌输无关,它是个人的独特的行为,是个人的意志行为,是个人的情感体验,所以它与操纵无关。

那么学生究竟应该如何阅读经典呢,南师附中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设计了阅读课的课程标准,并总结了四种阅读方法:

一、精读法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读好一本好书的办法就是精读、细读,反复地读,他还总结出精读的三个步骤:了解、批评、接受。这就是著名的"三步"精读法。这也就是说读书首要的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表达情感,然后在了解的基础上质疑,批判的接受,对作品进行消化吸收。

朱熹对于精读也有自己的理解,他认为:“为学读书,须是耐心细意去领会,切不可粗心。如数重物,包裹在里面,无缘得见。要是今日去一重,又见得一重;明日去一重,又见得一重。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如此,则得书之真髓矣。”这就是著名的“剥笋”读书法。精读,即精心、精确地去读。不但读懂字面义,还要读出潜台词与画外音。

二、研读法

研读,也称为精读,是阅读的另一种主要类型,它以研究为主。所谓研读,就是要对需要学习的教材、书籍、文章的内容,进行认真的阅读,并且要一边阅读一边思考、研究,必要时还要边读、边思、边作笔记。因此可以说研读与通读一样,是学习社会科学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三、诵读法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就是说在诵读的过程中所获得的语感与情感体验也是与众不同的。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在谈到指导学生读书时说:“他们(指前人)有个不二法门,就是熟读名文,读着读着,自己顿悟。……熟读名文,就是在不知不觉之中追求语言的完美。诵读的功夫,无论对语体对文言都很重要。”同时他又指出:“学习文言,必须熟读若干篇。……要养成熟极如流的看文言的习惯,非先熟读若干篇文言不可。”这段话表明了他对诵读的理解是“熟读”、“成诵”。

“口诵心惟”是传统的学习方法。也就是强调诵读的关键,不只是简单的朗读,还要注意思考。

四、其他,如讲座欣赏法、讲解评析法、辩论讨论法等等

这些方法更强调了他人的指导作用以及质疑、思考、讨论、甚至争论对阅读的巨大作用。这更能加深阅读者对文本理解的深度和广度,从而更好地进行思维的拓展和训练。

阅读的方法并不仅有这几种,学生阅读可以以其中一种为主,也可以几种相结合,关键在于个人的所得。

当然我们开展这项工作也有困惑。一是现在阅读量相当大,那么多名著阅读要完成,实属不易。但学生的阅读时间很难保证,时间太少;二是学生对阅读名著缺乏兴趣,反而倒是对一些肤浅的流行读物兴趣颇大,我们如何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三是在鼓励学生阅读的同时,如何保证教师的阅读时间。

方法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起到作用,因此南师附中还不断进行经典研读的实践尝试,包括开发校本课程、开设选修课、开展活动课程三个方面。

一、走进经典阅读现场

南师附中王栋生老师认为,阅读不会影响学习,因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情感体验明显优于读书少的同学,所以他们的各科学习往往很轻松,同时能够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这就是所谓的“精神底子”。人站得高了,天地才会变得更大。

基于此,南师附中开发了自己的校本课程——“走进经典阅读现场”,目前已经尝试教学三年多。我们不仅在学生的阅读现场提供了很多有效的建议,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保证,还编写了自己的校本教材,列出了《高中语文推荐阅读书目》。

二、开设选修课

阅读课程是“经典阅读”的第一保证,而选修课程则是校本课程的另一重要的形式。本校开设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选修课程。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兴趣爱好,在每个年级开设不同内容的课程。现选择较为具有代表性的课程举例如下:

三、开展活动课程

在我校的新课程体系中,语文组承担着三门校本必修课程,一是基础年级的“写字课”,一是所有年级的“课前三分钟演讲”,以及名为“走进经典”的课外阅读课。这三门课程,都是我校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而专门设立的校本必修课程,因为在学生的人生发展中,书写水平是人的素质的重要方面,口头表达能力更是一个人的人际交流能力的重要因素,而一个人的阅读量,阅读面,阅读习惯,更是一个人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的不二法门。

新的课改需要凸显学生的个性与提升学生的素质,老师必须通过不断学习适应新的教育教学形式,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此,我们开展丰富多彩且扎实有效的活动,可以充分彰显学生的个性,可以充分提升孩子的素质。

通过一系列阅读课程的开发实践,对我校的教学工作也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首先,开创出了高效生动的语文课堂模式,学校的新型课堂得到了很多专家首肯;其次,各种实践活动如火如荼地进行,且在省内外都产生了较为重要的影响;再次,课程建设初具规模,推出了“南京师大附中江宁分校推荐阅读书目”;最后,作文教学硕果累累,多次获得省市各项奖项,且高考成绩异军突起,多次有学生获得语文单科状元。

总之,这一系列的成绩跟我校的课程理念,跟学生的广泛阅读是分不开的。

结语

曾有家长问王栋生老师,为什么语文一直排在第一位?为什么还要背诵古典诗词,学习文言文?王老师无奈而痛心地说:如果数理化学不好,那仅仅会落后,如果母语学不好,缺少人文素养,那就是愚蠢了。如果在愚蠢和落后中间让你选一个,你选什么?进而王老师又说,人如果到了十七八岁,还不能认识到人文精神的重要,还没有独立思考的意识,指望上大学再修炼,性情、心灵和教养已经有很多补不了的空洞了。所以我们希望这些名家名作,这些“经典作品”,能让我们的学生有修养、有情趣、有思想、会生活,能给我们生活和人生的启迪,从而促进自身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记得《金蔷薇》中描述了一个普通而平凡的老兵沙梅,为了那朵金蔷薇,他是怎样地用碎屑来熔铸它。经典,就像那朵蔷薇,每一缕都是金一般高贵,每一缕都是一段传说,每一段都充满着甜蜜和悲凉……我们相信那些慰藉心灵的阅读就像那沙梅积储的“珍贵尘土”,总有一天它会在我们的心中绽放出最美的“蔷薇”,不仅滋养我们的生命,更能美化我们的人生。

参考文献:

传统经典文化篇(5)

一、为什么要诵读经典

“经典”是一个民族博大智慧和美好情感的结晶,折射着人文的光芒,其价值历久而弥新,任何一个文化系统皆有其永恒不朽的经典作为源头。一个人在他儿童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接触最具智慧和价值的经典,可以奠定他一生高远的智慧和优秀的人格的基础;成为他一生去不断消化、理解、受益的文化根基。

百年大计真的是教育,而语文教育又是重中之重,要使学生爱语文,爱自己民族的文化,树立理想,担当责任,造福一方,这些问题都是我们从事语文教学的同行应该思考的。带学生走一条学好语文最经济最有效,为一生奠定基础的路――国学经典诵读,通过这样的人文教育,通过那些千古名篇去体验和感知我们民族的伟大灵魂,培养那种巨人般的情感和胸襟,让学生从历史上那伟大的先贤圣哲的睿语壮行中感悟到:一个人,在一生中无论遭遇到什么,皆要做到宠辱不惊,笑看成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每一个教师要有古圣先贤的对祖国文化孜孜以求,发愤忘食,诲人不倦的精神。这是每一个中国人对中华民族、对人类历史和进步所应承担的责任,更是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所在 。

二、如何组织诵读经典

1、唤醒诵读潜能,调动诵读情感。

潜能,指潜在的能力,就是存在于事物内部的,不容易被发现或发觉的,能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童年时期是人的记忆的黄金时期,这时记忆的内容保持时间最久。小学生初中生正处于记忆发展的高峰阶段,机械记忆能力很强,大量的科学研究证明,让学生在一生记忆力最佳年龄诵读经典,将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通过轻松愉快的诵读活动,将使他们的识记能力得到锻炼,提高记忆力。

古诗文具有其他语言无法比拟的优势――节奏感强,琅琅上口,篇幅短小,韵味无穷。学生诵读的过程很简单,就是多接触,多诵读,熟读成诵。古诗的语言极富音乐美,它合辙押韵,本身的节奏、音律就给人以美的享受,琅琅上口。例如:唐朝杜牧的《秋夕》一诗,“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寥寥数语勾勒出一幅夏夜赏星的精彩画面,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人有景,叙事抒情……学生了解大意之后,非常喜欢这首清新的小诗,不到十分钟时间就可以背下来了。这说明,只要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体会诗的音韵节奏,领略诗的音乐美,并发挥想象,感受诗的意境,就会充分激发学生的记忆潜能,使学生有诵读的愿望、兴趣,不用老师督促,自然而然地背诵古诗,同时发展了记忆能力。

2、激发诵读兴趣,提高诵读认识。

兴趣是指人们探究某种事物或现象的心理倾向。兴趣进一步发展成为从事某种活动的需要时,就称为爱好。如果能够培养学生诵读古诗文的兴趣,使他们无论是对背诵的过程,还是对背诵的结果,都兴趣盎然,兴致勃勃,把背诵古诗当成一种爱好,那么背诵古诗将成为他们的主动的需要,而不是负担。

叶圣陶曾说过:诗词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象;如果抓住精要之处,指导一二句话就足够,不一定需要繁复冗长的讲说。让学生吟诗背诵,自读自悟、质疑问难,细细品味古诗文的韵律美、意境美、情感美、哲理美,是最能调动学生兴趣的了。因为我们引导学生诵读的都是古诗中的精华,这些诗词本身就蕴含着无穷的魅力,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像唐朝李贺的《马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中学生只要知道了“金络脑”的意思,就能大致了解诗歌意思了。老师只要再引导学生了解诗人生平,学生体会到诗人渴望为国家建功立业的跃跃欲试的情感即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突破理解了重点、难点,就一定会更加喜欢诵读。

传统经典文化篇(6)

目前,我们的初中语文教育越来越倾向片面追求分数。为了把分数提上去,讲课变得目的性很强,不管学生对文章诗歌理解的怎样,记住并能按出题者的思路答上来,拿到应得的分数,就是最重要,至于深层次的理解和共鸣,对于文中所涉及到的传统文化内容对学生极为重要的影响,教师是无暇顾及的,久而久之,初中语文教学就忽略了传统文化对学生的作用和重要的影响,学生整天学的很累,但却一天又一天的在远离我们的传统文化,远离传统文化的濡养。如何让传统文化回归我们的语文教学,并让它发挥应有的作用呢?我做了如下的尝试。

1.让经典回归初中语文课堂

让经典回归课堂,这要克服很重的功利心。因为经典,不是必考内容,不是那种立竿见影的得分法宝,让他们在课堂上占一定的时间,在有些教师眼里,无异于浪费时间。还不如拿时间用来让学生背背课下注解、必考诗歌篇目、必考课文呢。当务之急,还是做些立竿见影的事吧,于是,传统文化经典离初中语文教学越来越远,就算是有,也是应应景,应付一下上面的检查,检查过后,一切照旧。其实,我们的初中语文教育,就是这样一点一点的在偏离靠近传统文化的方向。越是对学生的性格、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越重要的做法,就越是看似可做可不做,因为考试不硬性要求,这不是衡量师生的硬性指标,但如果我们清醒一点,从学生从民族从文化传承上去看,让经典回归课堂,是多么的迫在眉睫呀。

2.选择恰当的经典。让学生知书达理

那么如何让传统经典回归课堂呢?首先要选择适合初中生又易于接受的经典。我选择的是《三字经》,这一经典,对学生的性格修养知书达理有很重要的作用。同时,这部经典也涉及一些基本的古文知识,教师可以一举两得,一方面将字面意思疏通讲解,让学生学习一些和课本相关的古文言知识,一方面,通过这部经典中丰富的典故、历史故事等潜移默化的给学生很好的影响,这种影响不是生硬的说教,而是一种引领,一种濡养。学生一边学,一边背诵,自然而然的就发生了变化,待人接物显得就懂事多了。例如:"父母教,需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四句是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聆听。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育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伤心。这几句经典为什么被我作为重点教给学生呢?是因为现在的初中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在家被娇生惯养,久而久之,就变得很不懂道理,父母不能批评,若父母说几句,他们要比父母还横,胡搅蛮缠,甚至绝食相抗。到了学校,对老师的批评也是不肯接受,这就是我们在小时就背离传统文化教育的结果,一味的西化,追求个性的解放,最后把我们最珍贵的传统文化都抛弃了。我为了避免生硬的说教,每四句经典,就结合一个古代的经典故事。我给他们讲了《孟母断机》的故事。孟子学习厌倦了,要半途而废,孟母就把自己织布的梭子折断后扔到地上。孟子一看母亲发火了,就问缘由,孟母就告诉他学习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孟子听到母亲的教诲,没有任性,恍然大悟之后,发奋学习,最终成为一代圣贤。

又如"出则弟"这一节中的"弟",就是初中古文知识中的一个通假字,应该是"悌"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这一节是讲兄弟姐妹要友爱恭敬,和睦相处,就是对父母的孝顺了。其实这也适合班级内同学间相处。因为独生子女很自我,在他们的成长中,没有亲生的兄弟姐妹,这不得不说是他们人生路上的一种缺失,但作为老师,我就将经典中的名句教给他们,让他们懂得怎样和自己身边的同学相处。互相谦让,互相尊重,互相照顾,像兄弟姐妹一样,自然他们为人处世的能力就会逐渐增强,举止变得很有礼貌。对老师对同学,不再莽撞冲突,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变得温暖融洽。这些好的品质的养成,胜过拿语文考试的高分一百倍。

传统经典文化篇(7)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2)03-0074-02

收稿日期:2012-02-08

作者简介:李颖(1973-),邯郸市图书馆馆员。1 儿童应阅读传统文化经典的原著

1.1 阅读原著有利于孩子们诵读

中国许多传统文化经典,尤其童蒙读物,句子短小精干,富有韵律,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非常符合儿童活泼欢快的天性,便于孩子们的记诵。如《三字经》、《千字文》、《声律启蒙》等儿童启蒙读物,句子充满音韵美,孩子们无论是诵读还是吟唱都会给人以美的享受。而删节后的经典版本,文章的整体节奏、音韵会遭到破坏,不如诵读原著那么顺畅富有情趣,对儿童的诵读兴趣和效果容易带来不利影响。

1.2 删减经典容易误导读者

一本好书,其中的字、句、段、节、章被作者巧妙结合成有机整体,每一个细微的改动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到书的整体结构甚至作者思想的表达。尤其像《论语》、《道德经》等传统经典读物,文字精练至极,对其中一些句子甚至一个字的删减,都容易使人产生歧义,错会作者的意图。在这场经典版本删节的争议中,一些网民指出不少经典被断章取义,造成对全社会的误导。一名大连网友说:以德报怨,本意并不是让你去做“受气包”,原句是子曰:“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看完以后,才幡然醒悟。类似例子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经典删节造成的影响对成人尚且如此,何况对于孩子呢?为使孩子以后能够正确了解作者真实意图和思想,减少断章取义之现象,我们还是应手下留情,还经典于真实面目,让孩子从小诵读原著。

1.3 诵读原著能够学习并了解历史

传统文化经典是对过去人们的思想、生活、社会制度等方面的真实记录。如:“资父事君,曰严与敬。孝当竭力,终则尽命。临深履薄,夙兴温凊”这短短几句话,再现了古人诚敬、孝养父母的态度和对君主忠心耿耿却又谨小慎微的样子。虽然“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君主专制与我们现行的自由民主制度相悖,但这是当时历史的真实记述,我们从中不仅能够了解到古人孝养父母、侍奉君主的态度和要求等方面的知识,同时通过对比还可以体会到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优越性,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我们从课本上了解到的历史知识,是专家学者通过对古代典籍的查阅、整理、考证后重新编译而成的,同样的内容放到教科书中可以名正言顺的让学生们学习并称之为历史,而孩子们直接从原著中看到却被一些教育者当做洪水猛兽一删为快,这到底是经典出了问题还是教育者出了问题?假如我们现在把所有体现“孟母三迁”的句子从书中删去,恐怕后人再也无法知晓孟母教子的故事了。所以笔者提倡孩子诵读经典要读原著,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加以适当的引导,对孩子有积极意义的内容让孩子学习,对于当今社会不适用的内容让孩子当做历史来了解当做知识来学又未尝不可,没必要大动干戈把经典肢解得面目全非。

2 掌握儿童诵读传统文化经典的原理和方法

2.1 儿童学习传统文化经典以诵读为主

首先,从生理角度讲,人的理解力随着年龄增长在逐渐增强,而14岁以后人的记忆力一般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渐呈减弱趋势。0~13岁是人一生记忆力最强的时期,称作记忆“黄金期”,而这一时期的理解力相对较弱,尤其是婴幼儿时期。根据这一特点,儿童学习传统文化经典一般提倡诵读,不要求必须理解经典内容。南宋思想家朱熹在《朱子读书六法之‘熟读精思’》中说:“凡读书…需要读的字字响亮…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因此,孩子们通过一遍遍的反复听读、诵读,自然达到背诵经典的效果。随着孩子慢慢长大,理解力增强,阅历日渐丰富,再去品味经典之内涵便会很容易了。因此在人类记忆力最强的儿童时期多诵读我国传统文化经典,不但能增强孩子们的文化底蕴,又能使传统优秀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

2.2 老师在指导孩子诵读经典时要掌握好三个原则

首先是快乐诵读原则。即引领孩子诵读经典时,要使孩子带着轻松

自然、愉快的心情投入到学习当中,这样能更好地发挥诵读经典的效用。其次是整读原则。即文章能整段读不要分句读,能整章读不要分段读,且读时要按书内容的次序,切忌跳章跳节。据试验,文章整读要比分读收效更好。再次是诵读时间原则。即经典诵读活动需要每天坚持,时间要相对固定,逐渐使孩子养成每日诵读的习惯。对于学龄孩子,由于学业较为繁重,为保证孩子能够每日读经且又能合理地安排时间学习功课,读经时间应采用离散式读经的原则,即把每天总的读经时间根据情况分成两、三次,一次学习时间约十分钟,每天学习时间约为半小时。

2.3 以多样化的形式促进孩子诵读经典

为提升孩子的诵读兴趣和保持良好的诵读状态,辅导老师在引导孩子诵读经典时要不拘形式,广开思路,大胆尝试。如:孩子在诵读经典时可分组诵读、领读、可和着音乐边诵读边变化队形、姿势等等。天津和平区二十中附小的学生每天早上一进学校,就在音乐中朗诵《三字经》,使孩子在读经的过程中保持较高的兴致。还可通过举办经典诵读比赛、讲座等活动来提高孩子们对经典的认识,增强他们经典诵读的积极性。我馆曾与丛台区十三所小学校联手开办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比赛,来提升孩子的阅读兴趣,吸引更多的孩子参与诵读经典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又如广州少儿图书馆举办的“儿童经典诵读与素质教育”讲座使许多家长认识到传统文化对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性,纷纷督促并能够和孩子一起投入到诵读传统经典中去。总之,儿童传统文化经典的诵读形式、方法、手段多种多样,只要辅导老师用心去琢磨、去摸索,孩子们会以欢快的心情愉悦的心态投入到传统文化经典的诵读之中。 2.4 适当讲解,活学活用

有些教育者认为: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内容带有轻视女性、轻视劳动、宣扬“三纲”等严重的封建思想,孩子们看了怕会影响他们的价值观。湖北黄冈市高中语文教师周洁说,“对孩子价值观的影响关键不在于所读的文本本身,而是正确的引导”。笔者很赞同周老师的说法,由于时间跨度比较大,传统文化经典中的一些内容对于现代社会来讲,看起来似乎“不合乎适宜”。而小学生也具备了一定的理解力,他们对事物已经有了自己初步的认识和看法,对经典中的一些字句会直接产生自己稚嫩的理解和判断,为避免学生对内容的理解产生偏差,辅导老师应对及时就容易引起异议的内容加以适当讲解和引导,比如:《弟子规》中“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告诉我们在古代,为表达孩子对父母思念之情和对父母养育之恩永记不忘的情怀,孩子在父母去世后,要到父母坟前守孝三年,且三年之内素衣素食。而我们现代的孩子要学习古人对父母的敬仰之情,并非要照搬古人的做法。又如“过犹待,百步余”。现在不少人认为:“这种不合时宜的繁文缛节,是对儿童天真活泼精神的扼杀”。按字面讲,这两句话是说长辈经过时,晚辈要等长辈走过约一百步后,晚辈才能离开。老师在指导孩子诵读时,应及时告诉孩子这是古代的礼节,表示晚辈对长辈的尊重,我们现代人也要尊重长辈,但见了长辈只要主动问好,分别时说再见就行了,并不需照搬古人礼节,等长辈走过百步之遥后才能离开。老师通过及时的引导和适当的讲解,能够使孩子们对经典的内容有一个正确的判断和选择,活学活用,从而使孩子在规范行为方面能取其长避其短。

3 结语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需要后人的不断继承和发扬,儿童学习和诵读传统文化经典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事,也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从小培养儿童阅读好书的习惯是图书馆的职责,引导孩子阅读传统文化经典是图书馆馆员应尽的义务,虽然在引领孩子们诵读传统文化经典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争议和困难,只要我们以正确的诵读理念作指导,运用善巧的导读方法,持久的把这项工作开展下去,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孩子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华夏文明会得以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 热议:删减《三字经》等经典是否因噎废食(图)[en/ol].(2011-01-04 )[2011- 06-04].http://hb.qq.com/a/20110104/001711_2.htm.

[2] 复旦教授钱文忠否认曾说学三字经吃亏 反对删减[en/ol].(2011-01-06)[2011-06-08].http://www.ynet.com/net/view.

[3] 孙文阁,梁莉.《弟子规》[m].内蒙古:内蒙古少年儿童出版社,2003.

传统经典文化篇(8)

毋庸置疑,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及电脑网络技术的高度发达,人们日益被大量信息冲击着,在获取丰富资讯的同时也被充斥的信息,特别是负面信息所困扰和浸染。高职院校的学生一方面具备上网的条件和环境,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开展学习活动,另一方面,某些高职学生由于自身学习能力、综合素养普遍不足,致使对于信息的筛选及辨别能力较弱,加之传统文化道德观念教育的缺失,其很难形成坚定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往往被网络乱象牵着走,迷惑而不知所措。小到穿衣打扮、生活起居,大至立身之道、处世之道,皆处于无知及懵懂之态。高职生这样的学习生活状况显而易见是不尽如人意的,甚或于社会也是不好的。

高职院校承担着为国家建设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比较注重学生的操作技能训练,强调适合行业具体岗位的职业技能的培养,目的在于通过社会职业技能训练,让学生毕业后顺利实现就业。但仅满足于让学生获得从事某个职业所需的实际知识和技能,以学生能否谋取职业为教育目标,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首先重视学生的德行教育。有了基本的德行教育,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团队合作精神、诚信意识、创新精神,以及针对某一职业特有的职业道德等都将自然树立,高职生在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才有可能实现。如《大学》所言:“德者本也,财者末也。”一味强调就业、赚钱这些观念,对于学生树立为社会服务的正确思想观念及人生观、价值观是有负面影响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坚持德育为先。加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2014年3月教育部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大学阶段要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使学生深入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引导学生完善人格修养。因此,在高职教育中渗透德行教育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德育既然重要,如何在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读本中寻找到适合现代高职生的,能给予其实实在在的、细致入微的正确引导的经典,并进行传播便是当务之急。

我们近年来在所在高职院校开展了多项有关传统文化的讲座及研习活动,在活动中意识到《弟子规》作为传统文化的经典基础读本,是可以在高职院校进行广泛宣传和学习的。

《弟子规》是清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的,后经乾隆年间贾存仁修订,全文共有360句、1080个字。分别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学文等方面列举为人子弟在家、外出、待人接物及求学读书时应遵循的基本礼仪与规范,细致而实用,是旧时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分、防邪存诚,养成道德品性的传统文化基础读本,不但对于从小缺乏规矩教育的“90后”高职新生有非常重要的引导教育作用,对于我们这些未经过传统文化熏习的现代人来说也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结合《弟子规》的具体内容及高职生自身特点,我们认为这篇传统文化教育的基础读本对于高职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助于培养高职生孝亲尊师的美德

《弟子规》开篇入则孝,教导我们:“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些生活中看似微小的行为规范,实则告诫我们,为人子女对父母要有最起码的爱敬孝顺,这是做人最基本的原则。父母对一个人来说,其恩是最深重的,一个人如果连自己最应该报恩的人都不爱,那爱师长、爱社会、爱国家便是奢谈。我们只有通过强化学生孝养父母的基本道德观念,才可能引导学生升起对父母的恭敬尊爱之心,才能加深学生对师长、社会、国家的恭敬礼爱之心,才不会出现一些伤害父母、师长及社会的极端恶劣行为。

二、有助于高职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弟子规》谨篇教导我们日常生活中“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这些细致入微的生活习惯原本是我们在人生初年便应当了然于心、自然践行的,遗憾的是学生并不能完全做到位。显然,这些良好的生活习惯仍需要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培养践行。

谨篇同时对穿衣饮食也做了明确的指引:着装贵在整洁淳朴而非华贵奢侈,要循乎自身的身份和家道;对于饮食不可偏拣挑剔,亦不可食而过量;年轻人切不可饮酒,饮酒至醉,形态最为丑陋。学生普遍来自农村,家境并不宽裕,然而学生中却存在吃穿攀比的不良风气,偶有聚众饮酒的行为。显然我们可以通过《弟子规》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谨篇还对行住坐卧、步履神态做了要求:走路时步伐应当从容稳重,不慌不忙,不急不缓;站立时要端正有站相,须抬头挺胸,精神饱满,不可以弯腰驼背,垂头丧气。问候他人时,不论鞠躬或拱手都要真诚恭敬,不能敷衍了事。进门时脚不要踩在门槛上,站立时身体不要站得歪歪斜斜的,坐的时候不可以伸出两腿,腿更不可以抖动。这些生活中细致入微的规范让我们明白感受到了古人行住坐卧间的君子之风,为当今我们这些自由散漫成风的现代人提供了绝佳的榜样。

三、有助于培养高职生诚实守信、内省自励的性格品质

《弟子规》信篇“凡出言,信为先。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规劝我们:开口说话,诚信为先,答应他人的事情,一定要遵守承诺,没有能力做到的事不能随便答应。任何事情在没有看到真相之前,不要轻易发表意见,对事情了解得不够清楚明白时,不可以任意传播,以免造成不良后果。这些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宝贵指导意义的做人原则显然对于高职生的人际交往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告诫我们:看见他人的优点或善行义举,要立刻想到学习看齐,纵然目前能力相差很多,也要下定决心,逐渐赶上。看见别人的缺点或不良行为,要反躬自省,检讨自己是否有这些缺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古圣先贤这种见贤思齐、躬身内省的品质显然对于现代学生形成对待善恶行为的正确观念有着极强的正面引导作用,可以有效抵制嫉妒、愤恨等对待善恶的不良情绪,有利于学生内省自励有效品格的养成。

“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即每一个人都应当重视自己的品德、学问和才能技艺的培养,如果感觉到有不如人的地方,应当自我激励,奋发图强。至于外表穿着,或者饮食不如他人,则不必放在心上,更没有必要忧虑自卑。这种朴素的重视内在德学修养的观点对于当前社会及校园中普遍存在的吃穿享用攀比之风盛行问题显然具有鲜明的拨乱反正之功效,可为迷惘不知所向的高职学生指明努力方向。

四、有助于高职生树立与人为善的人际原则

《弟子规》泛爱众篇指出:“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即只要是人,就是同类,不分族群、人种、,皆须相亲相爱。同是天地所生万物滋长的,应该不分你我,互助合作,才能维持这个共生共荣的生命共同体。这是一种宽广博大的对于整个人类的爱,这种大爱在学生心中的滋养对于同情心、同理心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高职生人际关系的和谐具有积极的意义,显然有利于杜绝目前社会上偶发的学生间的恶性伤害事件。

《弟子规》指引我们在具体人际交往中做到“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即别人的缺点不要揭穿,对于他人的隐私切忌张扬。遵循这样的处事原则,不仅人际间的关系将更默契和谐,个人的修养德行亦将日渐深厚,对于高职生的日常人际交往及个人素质提升显然非常积极有效。

“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即受人恩惠要时时想着报答,别人有对不起自己的事,应该宽大为怀把它忘掉,怨恨不平的事不要停留太久,过去就算了。至于别人对我们的恩德,要感恩在心,常记不忘,常思报答。这样的解决恩怨的方法对于高职学生培养良好的心态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一方面可以化解学生心中的怨恨,排解学生的不良情绪,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知恩图报的传统美德。

五、有助于高职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弟子规》余力学文篇指出,“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即不能身体力行孝、悌、谨、信等本分,一味读书,纵然有些知识,也只是增长自己浮华不实的习气,变成一个不切实际的人。反之,如果一味地做,不肯读书学习,就容易依着自己的偏见做事,蒙蔽了真理。这里首先指明了学文与力行之间的辩证关系,有利于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知行观。

具体到学文的方法要领,提出:“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即读书方法要注重三到:眼到、口到、心到。三者缺一不可,如此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研究学问要专一、要专精,才能深入。这显然对于高职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具有积极的意义。

“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告诫我们并非传述圣贤言行的著作及有害身心健康的不良书刊,都应该摒弃不要看,以免身心受到污染,智慧遭受蒙蔽,心志变得不健康。这条建议显然对于当前某些高职生中沉迷网络游戏、网络文化快餐等一系列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引导意义。

总之,经典传统文化的传播是引导高职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最重要和最有效的途径。《弟子规》作为传统文化的经典基础读本,有利于培养学生孝亲尊师、诚实守信、与人为善的道德品质及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是可以在高职院校进行广泛宣传和学习的。

参考文献:

[1]钱文忠.钱文忠解读《弟子规》.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8-1.

[2]姚颖麒,李姝睿.传统文化对教学的影响探析[J].时代教育,2014(1).

传统经典文化篇(9)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贯彻落实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提出的“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的重要指示精神,引导青少年从小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学校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中,以红色经典诵读比赛的方式,开展“诵读红色经典 党的故事我来讲”朗诵演讲比赛!在此,我谨代表校党委预祝本次大赛成功举办,并对组织大赛的各位工作人员表示诚挚的问候!

中秋节是最有诗意的节日,是中国人最喜爱的传统节日之一;而国庆节是最有力量的节日,能在一瞬间凝聚起中国人的家国情怀。而今我们既能吟中秋,感受浓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又能诵国庆,深切感受民族国家的富强,实乃一大幸事!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汉语言文化博大精深,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优秀文章浓缩了汉语韵律、词章之美,寄寓着中华民族传统的价值追求和审美理想,闪烁着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主义光辉,展现出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高尚情怀。这些经典是我们民族文化的典范,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是启迪一代又一代人的中华智慧、丰富我们情感世界的精神源泉。

我校自2015年提出:“德育为首,健康第一,发扬个性,全面促进内涵发展”的办学理念。多年来,一中人追求卓越,不断开辟新的领域,着力给同学们提供张扬个性、提升自身核心素养的平台。这不仅是我校办学理念的集中体现,更是为了让我们了解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在全校营造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

同学们:“腹有诗书气自华,唯有读书方宁静”。

背诵经典,我们能积累知识;感悟经典,我们会涵养品性;吟唱经典,我们会滋润心灵;演绎经典,我们会增加智慧。让我们沐浴中华经典,传承中华文明!

传统经典文化篇(10)

在经济全球化、异质文明相互激荡的今天,重视本土文化的新发展是摆在世界各国各民族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传统文化,体现的不仅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还有文化自信。浙江省各大高校的经典诵读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但如何深入该项活动,并使学生能从经典文化中获得更大收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阅读则成为必不可少的一环,应把提倡和引导大学生阅读文化经典作为“长线”工作,常抓不懈。

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的应试导向,使很多大学生带着严重的文化缺憾走进了大学校园。步入大学以后,由于专业方向的不同和学习环境的宽松,很多大学生忽视了对传统经典的补修。针对这种种情况,学校不仅应增设以文化经典导读为主要内容的通识课,还应在课程的质和量上予以制度化、规范化。指导学生围绕经典阅读开展有计划、有步骤的读书活动,如:校园读书文化节、读书沙龙、诗会、征文竞赛等,以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与。

浙江省高校的基础通识课主要有英语、体育、计算机应用基础、军事力量、法律基础等必修通识课程,课程结构也相对稳定,但却没有学校建立起能够体现自身办学特色的核心通识课程体系。

从国外大学比如哈佛大学的教育实践看,稳定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是成功实施通识教育的基本保证。因此,对高校来说要结合自身的优势、特色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尽快建立起有大学自身特色的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这一体系的建立应由若干大的课程模块组成。在每一个模块中,以重大问题为中心形成相互关联的若干子模块,再在子模块中精选若干具体课程。各模块之间,各模块内部具体课程之间,再按照一定的比例安排课时和学分。

配合如今在浙江省高校的经典诵读活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个重要的领域可以在通识课程体系中作为一个大模块出现,下面可以设置很多个子模块,如中国文明史、中国人文经典与文化、传统艺术与文化等。在每个子模块中开设一系列具体课程来支撑。在课程设计和讲授方面,将阅读少而精的经典著作摆在首位,尽可能摆脱“概论”的模式。例如,开设一个学期的课程,集中深入阅读《庄子》,因为经过一个学期深入阅读经典,培养起学生的阅读、思考、写作等能力,他们也因此掌握了读其他典籍的方法。

通识教育理念的内化不仅需要体现在课程设置上,更需要体现在课堂教学模式上,理念如何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才是关键。首先,可以尝试改变教学地点。传统的教学地点是教室,但是可以根据课程不同而进行变化,比如参观博物馆与文化基地。其次,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专业背景设计教学内容。通识课有自身的特点,上课的学生来自不同专业并且有着各自的文化背景,因此老师的教学内容也应区别于专业课。如原典阅读课程是为了达到让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目标,这就需要老师对整门课的授课方式进行深入思考并制定出符合非专业学生的授课内容。再次,可以开展研讨型学习,促进教学方法多样化。通过教师设计和布置课程讨论题目,指导学生收集资料、进行写作,既可以提高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又可以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通过研讨型课程不仅可以加深理解、相互启发,还可以为将来进一步的学习和生活做好准备。

传统经典文化篇(11)

把经典诵读纳入教育教学计划,让国学经典更好地引领学生健康成长,让学生通过诵读经典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人文素养。组织学生每天坚持阅读半小时国学经典,每学期组织开展一次国学经典诵读比赛活动。加深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增强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责任感、使命感。

二、扎实推进戏曲进校园工作

传承戏曲文化精粹,充分挖掘本地戏曲资源,因校制宜、重点突破。从培养中小学生对戏曲兴趣爱好入手,普及戏曲基本知识,欣赏和学唱经典曲目唱段,逐步形成戏曲普及传承与学校美育教育相融合、课堂教育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衔接的戏曲传承和发展的新机制。开设戏曲课程,把戏曲艺术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内容;组织戏曲知识讲座,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更好地发挥戏曲艺术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彰显主流价值追求、涵养学生道德品质、提升学生审美素养、培育校园特色文化中的独特作用。

三、持续开展书法教育进校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