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医院药学学科建设大全11篇

时间:2023-12-23 15:51:50

医院药学学科建设

医院药学学科建设篇(1)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学科是高校的基本组成单位,其建设水映了高校的综合实力和总体水平,因而学科建设作为高校发展的生命线,受到普遍关注。学科建设是围绕学科方向、学科队伍和学科基地,通过硬件的投入和软件的积累,提高学术水平,增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综合实力的一项系统工程建设的过程[1]。目前,我国中医药院校的学科建设评价要素主要包括学术水平、学科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条件建设和管理水平等方面。作为中医药院校的基础医学院,近年来我们在学科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目前有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0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校级重点学科,实现了重点学科对所有学科的全覆盖。

1抓好学科队伍,注重人才培养

学科队伍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最重要的因素,是高水平学科建设最能动的力量和最关键的纽带[2],一个团结协作、结构(年龄、职称、学历、学缘)合理的学科人才队伍是进行学科建设的基础。学科人才队伍建设不仅需要引进、培养和选拔能够把握学科前沿动态、提出创造性科研思路和方法的优秀学科带头人,还需要加强对中青年教师的引进和培养,使其凝聚在学科带头人的周围,积极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根据医学专业特点并结合实际情况,我们为学科带头人,省级、校级中青年骨干教师聘请国内知名专家教授担任其校外导师,指导其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临床带教跟师制,遴选经验丰富的高年资教师在教学、科研、临床等方面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加强青年教师临床实践,提升其教学水平,培养其科研能力。此外,近些年我们通过组织教师参加高等院校精品开放课程建设、慕课及微课教学开发与应用、学科建设交流等各种研修班培训,举办教学大奖赛、实验教学大奖赛、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微课大赛、教学观摩等活动,定期邀请校内外专家开展科研学术讲座,提高学科教师的职业素养、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人才培养是高校的三大功能之一,人才培养必须通过学科建设或科学研究来进行[3],其质量间接反映了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的水平,因此,各高校都非常关注人才培养。我们根据不同层次(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完善教学大纲,选择合适的教材、教参及讲义,及时将学科最新研究成果纳入课程之中,积极采用微课、慕课、PBL教学和情境教学等方法开展教学,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对于本科生,我们为学生抽调相关专业优秀教师担任兼职班主任,提供专业知识学习指导。实施“本科生导师制”,让学生根据高年资教师的研究方向,结合自己兴趣爱好选择导师,鼓励、引导本科生积极参与到导师的科研工作中,撰写科研论文,培养其科研能力,增强其综合素质。创新开设跨中医、西医基础理论的《医学综合设计性实验》,以学生设计和操作为主,教师指导为辅,以学生小组形式独立设计并完成实验,加强本科生的创新性实验技能和科研思维培训。开展大学生挑战杯、创新学习等项目,培养大学生团队协作、锐意进取、勇于探索的精神。对于研究生,充分发挥“三级四导制”,加强学科和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依托学术沙龙、研究生论坛等交流平台,加强研究生综合素质。借助科研平台、科研创新团队和科研协作团队,提升研究生科研能力;开展道德讲堂等活动,加强研究生学风及学术道德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

2完善条件建设,增强管理意识

学科条件建设是决定学科科学研究层次和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好的学科条件是进行科学研究的有力保障。学科条件不仅包括实验室、仪器设备、图书信息资料等硬件,还应包括实验操作技术储备、数据统计分析能力等软件。近些年我们积极组织学科申请国家、省、校三级经费,投入到仪器设备、图书信息资料等硬件建设,根据学科研究方向建成了基础医学院科研实验平台。以我院基础医学学科为例,近3年共申请到国家、省、校三级经费765万,依据“结合实际、共建共享、系统配套、应用广泛”的购置原则,建成了细胞研究、蛋白研究、核酸研究和形态观察等四个科研平台。同时,整合优质资源成立“科研技术团队”和“科研协作团队”,为学科老师提供实验技术指导、数据统计分析等支持,进一步完善学科软件建设。此外,还积极推动学科与科研实验中心签署共建协议,以基础医学院科研实验中心已有设施和仪器设备为基础,吸引学科建设资金用于完善学科科研基地和科研中心实验室硬件建设,不仅为学科建设提供了有效的支撑,也提升了科研实验中心的科研服务能力。管理水平包括了目标管理、组织管理、运行管理和经费管理等多个方面,它决定着学科人员潜力发挥的程度、仪器设备和投入经费的使用效益等,是学科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保障。在学科建设过程中,加强工作人员档案意识的培养,重视原始资料的留存,全面施行痕迹管理,统一资料建档格式,及时收集、扫描、复印、归档个人的论文、论著、立项、鉴定、获奖、专利和学术交流资料,定期检查学科目标任务、建设经费、仪器图书购置等的完成情况。根据实际需要,我们适时举办了学科带头人和学科秘书培训班,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依据相应的规章制度,积极组织专家对学科中长期发展规划进行论证、修订和完善,并要求学科根据中长期规划做出年度工作计划,以保证学科有序、高效地运转,踏实走出学科建设管理的第一步。同时,有序开展学科建设年度计划完成情况督查、反馈和整改,落实组织管理制度和学科带头人责任,协调相关专业人员、职能部门服务学科建设,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为学科建设创造有利条件。

3加大科学研究,提升学术水平

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核心,在学科建设中处于主导地位。其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学科的水平和层次,也反映了高校综合实力的强弱。只有通过科学研究,不断探索发现学科新的知识,转化科研成果为社会服务,解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才能使学科保持生命力和竞争力。同时,学科建设也会为学科提供新的研究课题,使学科科研能力得到提升,研究资料得到积累,中青年教师得到培养和锻炼,这些均为以后的科研工作奠定基础,促进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同步协调发展。科学研究是一个团体性的工作,需要内部分工协作,学科带头人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对于提升学科科研实力至关重要,而学科中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决定了学科科研能否持续开展。为了培养中青年教师的科研意识和水平,我们积极邀请国内知名专家来校讲解学科研究现状、前沿及科研项目申报注意事项,组织学科教师参加实验中心新进仪器设备使用培训,开展不同科研团队间的学习交流活动。此外,相对稳定的学术方向在科学研究中尤为重要,我们要求各学科及时掌握本学科前沿动态,扬长避短确立自身特色;通过对自身情况的全面分析,反复思考、凝练、论证,最终确定或调整研究方向,学科不同研究方向各有侧重、彼此支撑,为学科科学研究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术水平的提高是学科建设的目的,而学术水平高低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的素质和科学研究的水平上,高水平的学科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和进行高层次的科学研究[4]。此外,学术水平还应包含学科研究方向的先进性和稳定性、学科内涵与外延的界定及学术名词术语的规范化、学科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情况、学术创新与特色、对社会经济科技进步的贡献和国内外学术交流情况。为了促进学术水平提升,我们坚持“请进来走出去”,借助学校的百家论坛和博士沙龙、基础医学院自身的仲景讲坛、博士论坛和研究生论坛等学术交流平台,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来校开展学术交流,同时鼓励学科老师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并进行大会发言,了解学科前沿动态,学习最新理论知识及实验技术,展示科学研究成果,扩大学术影响。综上所述,高校的学科建设即是围绕学科知识领域,通过硬件的投入和软件的积累,提高学科人员素质,完善管理水平,增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能力,创新知识,不断提升学科学术水平。作为中医药院校的基础医学院,我们遵循学科发展规律,形成了以“汇聚人才队伍、凝练学术方向、提升管理水平”为抓手,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科学研究水平”为目标,以“完善的教学科研平台、多样的学术文化交流”为保障的学科建设模式,我们将积极探索,不断总结,为中医药高等教育事业做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陆军,宋筱平,陆叔云.关于学科、学科建设等相关概念的讨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25(6):36-37.

[2]顾秉林,王大中,王劲松,等.创新性实践教育———基于高水平学科建设的创新人才培养之路[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31(1):63-65.

医院药学学科建设篇(2)

在中医药院校中,大多数的资源都安排给中医药学科,建立了以中医药学科为核心的学科发展模式,在此过程中逐渐扩展到药学、医学、生命科学等学科当中,最后才衍生出农学、管理学等新兴学科。所以在当前的中医药院校中,管理学科所受到的重视远远不足,很多学校在不同程度上追求大而全的效果,却忽略了学科特色的形成。就中医药院校的学科总体情况来看,中医药学科的主体地位逐渐受到其它学科的影响,但因为研究方向不明确等问题,也导致学科特色没有得到良好展现,管理学科的又是得不到展现。

(二)学科资源条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中医药院校管理学科因为其发展还不够完善,师资队伍等教学资源建设也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一般而言,师资队伍的建设直接决定了学生质量的高低。在中医药院校管理学科专业教师的引进方面还存在不少困难,较多管理学类专业的高层次人才都会选择财经类院校或一些综合类院校就业,很少有管理类人才愿意直接到中医药院校就职,这也大大增加了中医药院校管理学科建设资源的发展难度。

(三)专业建设基础薄弱

现如今,很多综合类大学的管理学专业已经有了较多的进展,因其起步时间较早,又有较多优秀的经验借鉴,所以取得了较高的成就。而中医药院校管理学科则因为其起步时间较晚,仅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历史,专业建设的基础性条件不能与其它管理学专业进行抗衡,所以其发展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

二、中医药院校管理学科建设与发展策略

(一)建设智库组织平台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互联网+模式逐渐成为了各行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医药行业也不例外。尤其是中医药院校作为培养中医药人才的摇篮,更是需要不断更新相关的学科建设模式,整体而言,中医药管理学科建设与发展要有充足的创新意识,在法律法规及相关策略的推动下,逐渐形成智库组织平台。这一平台要主要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战略探索相关政策,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选择,为政府和相关的社会组织提供稳定的人才资源。

(二)造就教学科研精英队伍

针对中医药院校管理学科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要不断提升中医药院校对于相关管理学类人才的引进力度。在管理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和引进,以学科研究方向为基础,组建相应的教学科研团队。中医药院校管理者要更加严格地遴选、培养和引进学科带头人,明确学科带头人在中医药管理学科方向的重要责任。完善学校学科管理结构,注重师资团队年龄的结构化和稳定性,实现学科背景的多样性。

(三)凝练学科方向,合理配置资源

医院药学学科建设篇(3)

中华民族传统医药包括我国56个民族的传统医药。55个少数民族医药为其本民族的发展以及整个华夏儿女的健康生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近十年来,国家民委协调教育部、卫计委、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等管理部门,得到了各部门在“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对民族医药的大力扶持,民族医药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55个少数民族医药发展不平衡,特别是祖国边疆地区的广大民族医没有合法的行医资格和民族医学、民族药学正规的高等学历教育申请开办限制较多。党的“十七大”、“十”报告明确提出“坚持中西医并重”、“大力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发展”。2014年“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积极推进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中华民族传统医药的国际医疗服务中心将会扮演重要的角色;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明确规定“要发展民族传统医药”。2015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要求“办好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加快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2015年十八届五中全会工作报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在“三农”工作中要把扶贫开发作为重中之重,服务于当地民众健康的民族医药的发展是前提和基础。近10年来,国家民委协调教育部、卫计委、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等管理部门,得到了各部门在“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对民族医药的大力扶持,民族医药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55个少数民族医药发展不平衡,特别是祖国边疆地区的广大民族医没有合法的行医资格和民族医学、民族药学正规的高等学历教育申请开办限制较多。西南民族大学青藏高原民族医药团队基于对民族医药事业、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关心、热爱与情愫,对中国发展较好民族医的医疗机构、设置医学门类有代表性的部分大学开展实地调研与咨询,调查结果如下。

1教育部关于民族医、民族药学本科专业设置现状

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教高[2012]9号)文件精神,“一、基本专业”中医学门类包括基础医学类、临床医学类、口腔医学类、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中医学类(包括中医学、针灸推拿学、藏医学、蒙医学、维医学、壮医学、哈医学)、中西医结合类、药学类(包括药学、药物制剂)、中药学类(包括中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共一级学科;“二、特色专业”中基础医学类、临床医学类、口腔医学类、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中医学类、中西医结合类、药学类(临床药学、药事管理、药物分析、药物化学、海洋药学)、中药学类(藏药学、蒙药学、中药制药、中草药栽培与鉴定)共一级学科。

1.1国内医学门类大学(部分)的学院和本科专业名称设置汇总

1.1.1综合性大学:①北京大学医学部(教育部-卫计委):设基础医学院、药学院;②四川大学(教育部-卫计委):设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药学院、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③青海大学(教育部-青海省):设藏医学院(藏医学、藏药学)。

1.1.2医科大学(西医类):①中国医科大学(教育部-卫计委):设基础医学院、药学院。②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自治区-卫计委):设药学院、中医学院、蒙医药学院(蒙医学、蒙药学)、基础医学院。③新疆医科大学(新疆自治区-卫计委):设药学院、中医学院(维吾尔医学、维吾尔药学、哈萨克医学)、基础医学部。④乌兰察布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内蒙古自治区-卫计委):设临床医学系、蒙中医系、药学检验系。

1.1.3药科大学(西药类):①中国药科大学(教育部-卫计委):设药学院、中药学院。②沈阳药科大学(辽宁省-卫计委):设药学院、中药学院、制药工程学院。

1.1.4中医药类大学(中医、中药类):①北京中医药大学(教育部-卫计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设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院、中药学院。②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设临床医学院、药学院。③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设临床医学院、基础医学院、中药学院。④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设临床医学院、基础医学院、中药学院、民族医药学院(藏医学、藏药学)。⑤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设基础医学院、中药学院。⑥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自治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设基础医学院、药学院、壮医药学院(壮医本科)、瑶医药学院。⑦云南中医学院(云南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设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院、药学院、中药学院、民族医药学院—中医学(傣医学方向)。⑧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设中医临床学院、药学院、基础医学院、藏医学院(藏医学)。⑨藏医学院(自治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设藏医系(藏医学)、藏药系(藏药学)。

1.1.5民族大学类:①内蒙古民族大学(内蒙古自治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设蒙医药学院(蒙医学、蒙药学)。②中南民族大学:设药学院(药学、药物制剂、化学生物学、药物分析)。③西南民族大学(国家民委):设藏学学院(藏药学)、彝学学院-中药学(彝药学方向)、化学与环境保护工程学院(制药工程、药物制剂、中药学、药学)。④西北民族大学:设医学院(医学检验、临床医学、护理学)。⑤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设化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化学(民族药)、制药工程。

1.2与中医药及民族医药相关的学院名称,下设本科专业名称设置总体情况

1.2.1以西医药教学为主的大学:二级学院一般设置为药学院(下设药学一级学科的本科专业)。

1.2.2在学科分类上分为中医学(包括100501K中医学、100502K针灸推拿学、100503K藏医学、100504K蒙医学、100505K维医学、100506K壮医学、100507K哈医学)、中药学(包括100801中药学、100802中药资源与开发、100803T藏药学、100804T蒙药学、100805T中药制药、100806T中草药栽培与鉴定)2个一级学科。

1.2.3以民族医药教学为主的大学:二级学院一般设置民族医药学院,例如内蒙古民族大学二级学院设置蒙医药学院(下设蒙医学、蒙药学本科专业);内蒙古医科大学二级学院设置“蒙医药学院”(下设“蒙医学”、“蒙药学”本科专业),青海大学二级学院设置“藏医学院”(下设“藏医学”、“藏药学”本科专业);新疆医科大学二级学院设置中医学院(下设维吾尔医学、维吾尔药学、哈萨克医学本科专业);成都中医药大学二级学院设置药学院(下设中药学本科专业)、民族医药学院(下设藏医学、藏药学本科专业);广西中医药大学二级学院设置药学院(下设中药学本科专业)、壮医药学院(下设壮医学本科专业)、瑶医药学院(无本科专业);云南中医学院二级学院设置药学院(下设制药工程、药物制剂、药学本科专业)、中药学院(下设中药学本科专业)、民族医药学院(下设中医学(傣医学方向));甘肃中医药大学二级学院设置藏医学院(下设藏医学本科专业);藏医学院设置藏医学、藏药学本科专业。

1.2.4西南民族大学二级学院设置藏学学院(下设藏药学本科专业)、彝学学院(下设中药学(彝药学方向)本科专业)、化学与环境保护工程学院(下设制药工程、药物制剂、中药学、药学本科专业)。

2国内民族医、民族药学本科专业发展分析

根据目前国内传统医学(包括中医药和55个少数民族医药学)的发展状况分析,汉族医药为主的“中医药”明显比55个少数民族医药发展成熟,在学科分类上分为中医学、中药学2个一级学科;55个少数民族医药学内部同时存在发展不平衡的现状,理论体系完整的三大医药学,藏医药学分为藏医学、藏药学,蒙医药学分为蒙医学、蒙药学,维医药学分为维医学、维药学;壮医药学分壮医学,壮药学还没有列入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中;哈萨克医药学分为哈萨克医学,哈萨克药学还没有列入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中。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式批复执业医师开考的藏医、蒙医、维吾尔医、傣医、朝鲜医、壮医、哈萨克医7大民族医学中,傣医、朝鲜医仍然没有列入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中;而其他48个少数民族医药发展还不足以医、药分开进行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等,所以很多兄弟院校的二级学院设置“医药学院”也是这个现状的体现;医药难以分家,药学教学与建设离不开医学的支撑。

3关于中国传统医药学现代传承与高等教育发展的建议

3.1国家民委协调教育部、卫计委、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等相关部门加大对民族医药学现代传承的力度和制定具体措施。

3.2尽快解决依然承担着民族地区各民族人民健康保障的民族医非法行医的困境。对于发展比较成熟的瑶医、彝医等批准执业医师开考,放宽民族医执业医师开考的门槛,采取多种形式的执业准许模式;对民族民间具有特色医疗技法但是没有办法通过考试的人员,采取特殊政策给予行医地域限制的合法行医资格。

医院药学学科建设篇(4)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作为中医药工作的出发点,以实施中医药强市战略为主线,以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优势为重点,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积极推动继承与科学创新,促进中医中药协调发展,着力提高中医医疗服务水平和可及性。

(二)基本原则。坚持政府主导,鼓励各方面力量共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坚持中医中药并重、突出中医特色,促进中医药事业协调发展;坚持继承与创新统一,利用现代科技推动中医药的继承与创新;坚持科学规划、统筹兼顾,推进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全面发展。

(三)主要目标。从年起,集中力量建设中医药服务体系,不断扩大中医药服务城乡覆盖面,推动中医药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实施名医、名科、名院“三名”战略,全面增强中医药服务能力;做好中医药继承创新工作,加快培养中医药人才,大力提高中医药创新能力;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和中西医结合工作,进一步繁荣中医药文化;健全管理体制,形成以市级临床研究、教学和中西医结合基地为龙头,标准化县级中医院为主体,综合医院、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科(室)为基础,非公立中医医疗机构为补充,医疗、预防、康复、保健、养生功能齐全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实现中医药强市战略目标。

二、健全中医医疗服务体系

(一)大力推进中医院标准化建设

1、充分发挥中医学院和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的学科优势及辐射作用,以三原县中医院为基础组建市中医院,加快规划、选址、建设工作。按照国家市级重点中医医院建设标准,五年内市中医院达到省内先进中医院标准,成为我市中医医疗技术指导和基层人才培养中心。

2、按照国家《中医院建设指导意见》,推进县级中医院标准化建设,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建设、设备配置、人才引进和培训工作。各县市区政府及发改、财政、卫生、食药监、科技、人社等相关部门要以项目引导、专科支持等多种形式支持乾县、泾阳、彬县等县级中医院建设中医药区域副中心,在全市形成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为中心,东有泾阳三原、西有彬县乾县,一体两翼、共同发展的中医院格局。

(二)完善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

各县市区政府、市级各相关部门要重点加强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和中药房规范化建设。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设置中医科、中药房,配备中医类别全科医生,村卫生室应有1名中医或兼会中西医的乡村医生。各县市区政府要充分发挥县级中医院预防保健、基本医疗服务优势,开展中医药诊疗技术挖掘整理和适宜技术推广,加强对乡村医务人员中医药培训及业务指导,实现县乡两级双向转诊。

(三)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中医医疗机构

各县市区政府、市级各相关部门要在新增中医医疗资源中优先考虑社会资本,鼓励有资质的中医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名老中医开办中医医疗机构或中医诊所。要扶持基层符合条件的中医师带徒人员开办中医诊所或个体行医,实行中医师带徒从医准入制度,建立健全准入规范和标准。要对非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在医保定点、科研立项、职称评定和继续教育等方面与公立中医医疗机构享受同等待遇,在服务准入、监督管理等方面一视同仁,逐步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格局。

三、提升中医药发展水平

(一)实施“三名”战略,走名医带名科、名科促名院的中医特色发展之路

要培养一批名医,完善名老中医评选制度,开展市级名老中医评选活动,建立激励机制,强化名老中医学术继承工作,优化继承人队伍结构。要建成一批市级中医名科,加快中医专科(专病)建设步伐,形成中医药优势明显的专科群。市级中医院建成3-5个特色优势专科,县级中医院建成1—2个特色优势专科。5年内,全市要建成部级重点中医专科(专病)1个,省级重点中医专科(专病)5个、乡村中医特色专科(专病)15个。要创办一批名院,以创建示范中医医院工作为抓手,在抓好三原县中医院省级示范中医院建设的基础上,选择条件成熟的中医院开展示范建设,建成一批社会广泛认同、示范引领作用突出的知名中医院。

(二)加强中医药研究

1、以市中医院、县级中医院为基础,以重点学科建设和名老中医工作室为依托,搭建现代化的临床教学平台,开展临床教学路径和学科研究。

2、集中优势科研力量,加强中医药科研攻关,力争在常见多发病、地方病、重大疑难疾病等方面有新的研究突破。要加强与中药企业交流合作,积极推动研究成果的转化、推广和应用,增强技术辐射能力,引领全市中医药事业持续发展。

3、实施中医药人才培训计划,总结并推广临床教学、师承培训经验,有效提高中医药人才队伍素质。实施市级中医药临床研究基地项目,在全市各中医院中选择3家,每所中医院选择2—3个优势病种,以提高诊疗水平为核心,建立相应的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开展临床研究,着力推进优势学科、专科建设,促进全市医疗水平不断提升。

(三)强化中西医结合工作

要充分发挥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鼓励有条件的综合医院走中西医结合发展的路子,推进全市中西医结合经验交流和推广、提升中西医结合医疗服务能力,形成一批特色突出、区域优势明显的中西医结合专科名院。全市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要按照国家标准设置中医科、中药房,中医床位数不低于总床位数的5%,促进全市中西医结合学术水平和防病治病能力不断提高。

(四)提升中医药服务管理水平

1、卫生、食药监部门要加强各级中医院诊疗、出入院、用药、临床、服务质量等方面的规范管理,促进中医医疗机构因病施治、规范诊疗、合理用药。

2、卫生部门要促进中医药机构开展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加大重大疾病预防、亚健康干预、养生保健等方面的研究力度,扩大“治未病”试点范围,探索中医药“治未病”健康服务模式。各县级中医医疗机构要设立中医预防保健科室、配备专业人员,逐步构建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完善机构准入和人员技能鉴定制度,规范中医药预防保健行业及从业人员的行为。在公共卫生、疾病预防控制中鼓励运用中医药方法和技术。

3、食药监、科技部门要完善中药注册管理,加强对中药材、中药饮片的生产、流通和使用监管。强化对中医医疗机构使用中药饮片和配制中药制剂管理,鼓励和支持医疗机构研制、应用特色中药制剂,院内制剂按有关规定在对口支援单位之间调剂使用。

4、卫生、人社部门要建立以中医药临床实践水平为核心,以德、能、绩、识为主要指标的专业技术人员水平能力评价体系,并作为中医药类职称晋升和各项评优的重要评价依据。完善基层中医药人员资格准入、职称评聘和相关保障制度,提高基层中医药人员待遇,将农村具有一技之长的中医药人员纳入乡村医生管理,启动中医药行业特有工种技能鉴定工作。

5、各县市区政府要加强辖内中医管理机构建设,健全中医药行政管理体系,强化中医药基层管理职责。巩固和加强中医药专业学会和社会团体的作用,健全中医医疗质量监督管理制度。要创建中医医院信息化示范单位,推进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全市二级甲等以上的中医院均要建立以电子病历为基础的医院信息化系统和医生工作站。

四、加快中医药的继承与创新

(一)加强中医药传承

实施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建设项目,开展中医药古籍和民间医籍的普查登记工作,建立全市中医药综合信息数据库和珍贵古籍名录,系统整理历代秦地医家医案,研究总结前人学术思想、技术方法、诊疗经验。建设名老中医工作室、研究室,系统研究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临证经验和技术专长,支持名老中医著书立说、传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整理研究传统中药制药技术和经验,制定中药相关制药技术规范和标准,挖掘、整理、利用民间医药知识和技术。

(二)促进中医药创新

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科技创新体系、评价体系和管理体制,力争建设省级重点中医药学科1个。开展中医药基础理论、诊疗技术、治疗标准和疗效评价研究,加快研制中医特色诊疗仪器、设备,加强中医药机构及其他科研机构的联合攻关,加大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研究力度,推进中医原创思维、中药方剂和针灸经络基础的研究。鼓励创制中药新药、开发院内特色中药制剂,研究中药炮制工艺,并及时申请专利保护。在课题立项时充分考虑中医药特点,在申报数量、资助经费、成果评审等方面给予倾斜,扶持中医药科技创新。在中医药专业职称评审、科研成果评定、技术鉴定方面,实行专家同行评议制度。

(三)发展现代中药产业

1、积极保护开发中药资源,设立中草药资源保护区,建设市中草药种质资源库,建立资源监测体系和信息网络平台。开展珍稀濒危品种保护、繁育工作,选育优质高产中药材新品系和新品种,开发优质中药材。

2、大力推进中药材GAP基地建设和中药饮片生产企业GMP建设,建立现代中药产业制造基地、物流基地,打造一批知名中药生产、流通企业,创建知名中药品牌。

3、发挥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优势,出台有利于中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打造部级重点中药科技产业示范园区,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现代中药企业,加大对中药行业著名商标的扶持与保护力度。

(四)发展中医药文化事业

各县市区政府要把中医药文化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统筹规划,建立健全中医药文化发展平台,结合旅游开发和文化发展,打造我市特色鲜明的中医药文化品牌。要加强中医药文物古迹的保护。开展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编制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数据库,确定一批市级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要加强中医药文化交流与传播,深入开展中医药文化宣传普及活动,推进中医药知识进教材、进课堂,提高对中医药文化的普遍认同,营造中医药文化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支持有条件的中医药企业、医疗机构、科研院所和院校开展对外交流合作,加大中医人员在援外医疗队中的比重。

五、加快中医药人才培养

(一)强化中医药师承与继续教育。深入开展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完善中医药师承教育制度,执行国家师承培养与专业学位授予政策,扩大继承人选拔范围,培养一批基层优秀继承人,构建后备人才梯队,探索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鼓励无学历人员、西医人员通过师承和集中培训学习中医。建设一批中医药技能实训基地、继续教育基地和农村人才培训基地,健全继续教育网络,实行中医药继续教育规范化管理。

(二)大力培养基层中医药人才。实施面向基层的中医药人才招聘计划和农村免费培养定向人才计划,招聘20名中医执业医师,培养50名中医药定向生。为每个县中医院培养3-5名临床技术骨干,为每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服务中心培养1—2名临床技术实用人才,开展乡村医生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提高基层中医药人员学历层次和综合素质。鼓励各县乡医疗机构打破现有管理体制,以人事、同工同酬为核心,根据自身发展需要,招聘和储备中医药人才。

六、保障措施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经过长期生活实践检验的特色医学科学。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不仅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组成,更是关系到人民生活健康的德政,具有现实意义和发展潜力。各县市区政府、市级各有关部门一定要给予中医药事业应有的重视,将发展中医药事业作为民生工程来抓,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挖掘,大力扶持和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医院药学学科建设篇(5)

现场的中医药科普知识百米展廊吸引了群众的目光,富有传统色彩的文艺表演让现场掌声不断。而中医药谜语更是吸引了市民的参与。

据悉,辽宁省共将有14个城市举行启动仪式。中医大篷车将开赴沈阳新民、鞍山、本溪等地农村开展活动。全省各地将举办社区和乡村医生中医知识培训,向社区中医从业人员和乡村中医从业人员赠送《社区中医实用手册》、《乡村中医实用手册》等书籍。

中医药服务网络逐步完善

在活动期间,辽宁省卫生厅厅长姜潮向记者介绍,经过二十多年发展,辽宁省中医药事业(含中西医结合、民族医,下同)整体有了很大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多年来,辽宁省高度重视中医医疗机构的网络建设。在“七五”初期,就成为全国率先做到“县县有中医院”的少数省份之一。“八五”、“九五”期间,辽宁省在稳定规模、加强内涵、突出特色、深化改革的思想指导下,狠抓内涵建设,使中医工作整体水平有了一定飞跃。“十五”期间,随着人民群众健康理念的转变和对养生保健、生活质量需要的提高,特别是针对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重视乡镇卫生院中医药服务功能建设和中医药参与摄取卫生服务工作,形成了从医院到社区,从城市到乡村的纵深的中医药服务网络。

姜潮说:“几年来,全省14个市的农村县和城区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这项工作都给予了高度重视,投入了极大的热情,纷纷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把创建先进县、达标县、示范区工作纳入到政府的工作目标。”

据了解,辽宁省共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市、区)6个,农村中医工作达标县4个,覆盖面已经达到23%,今年又有1个县申报“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创建单位,2个县申报“辽宁省农村中医达标县(市、区)”,到今年年底,辽宁省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和达标县的覆盖面将达到全省的30%。县级中医院100%是“新农合”的定点单位,有的县政府为了鼓励农民看中医,还制定了提高中医药报销比例的补助政策。在全省1071所乡镇卫生院中设有中医科的639所,占总数的59.66%,设有中药房的576所,占总数的53.78%以上的乡镇卫生院设有中医诊室或能够开展中药服务项目;90%以上的村卫生室能用中西两法防治疾病。

目前,辽宁省已经形成了以政府举办的省、市、县三级中医医疗机构为主体,农村和社区中医药服务网络,基本满足我省人民群众对不同层次的中医药服务需求。

全面提升了中医药服务能力

几年来,辽宁省紧紧围绕“创名院、建名科、出名医”的“三名”战略工作思路,并依托几年来发展的医院管理年活动,突出中医药内涵建设,使人才培养、专科建设以及医院现代化管理取得长足发展。据介绍,辽宁省共有中医执业医师近8000人,床位1.5万张,年门诊量达600万人次,收治病人22万人次,占全省10%的中医药人员和机构完成了全省14%的门诊人次和9.4%的住院人次。

姜潮说:“首先是以名院带医院,几年来我们创建了10所名院其中全国示范中医院6所、省级示范中医院4所(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重点医院建设单位2所)。全省34个中医院通过了等级评审,其中三级甲等中医院9所、二级甲等中医院19所。在管理年活动中,全部通过了甲等中医院的复核。目前,这10所名院和28所甲等医院已经成为我省中医医疗机构的龙头单位,起到了示范和带头作用。同时,我省还成立了以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为牵头单位的辽宁省中医医疗集团,共有23个成员单位。成员单位之间加强了学术交流,做到了优势互补和双向转诊。鞍山等市还成立了市级的中医医疗集团,成员单位的院内制剂可以在集团内部调剂使用。医疗集团的建立加快了中医院之间信息、技术、特色、管理等诸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提升了全省中医医疗机构的在整体水平和服务能力。其次,以名科带专科。几年来我们共创建中医名科48个,其中部级重点专科9个,省级重点转科39个。在去年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对全国中医重点专科的评审活动中,我省9个国家局重点专科中有4个项目被评为全国优秀单位,占全国评优单位的22.2%,创下了全国第一的好成绩,这些只能感到专科都具备了‘三专’的特点。即专病、专人和专药。同时,我省非常重视西医院中医科建设。2002年我们就下发了文件,在全省西医医院中开展‘创建重点中医科’活动。几年来,共有12家西医医院的中医科被确定为‘重点中医科’。通过创造名科,使我省的中医专科专病防治水平有了普遍的提升。最后,以名医带众医。我省从2002年开始实施‘名医’战略。当年我们制定了辽宁省首批中医评选办法。2003年该项目作正式启动,全省有215人报名。我们在国内聘请了9位专家。对申报的材料和病志进行了评审,最终评出了李玉奇中医的评审工作。在总结了首批名中医评审工的经验基础上,我们改革了评审办法,分三步进行评审,一是基层把关,全省共筛选出70人参加评选,二是专家把关,对70份申报材料进行综合评价,再筛选出50个入围;最后对这50人进行四大经典理论考试和专业知道答辩。综合三部分的成绩,最终在全省选出35名成绩优秀、德艺双馨者,命名为第二批‘辽宁省名中医’。辽宁省百名中医,是我省中医医疗战线的精英,是继承和发扬中医特色优势的大师,是传承中医药文化的使者。”

注重中医药人才培养

目前,辽宁省有独立的中医药科研机构5个,隶属于医院的中医药科研机构3个。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批以专职中医药科研人员为骨干的中医药科研队伍。中医药科研实验室是开展中医药科学研究的关键技术平台,只有加强中医药科研研究实验的规范化建设和科学化管理,才能确保实验过程、实验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和科学性、才能真正提高中医药科研实验的质量和水平。自2004年以来,辽宁省相关领导结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开展科研实验室等级建设工作,依托辽宁省专科专病优势,在中医药科研实验平台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截止2006年底,辽宁省建成部级重点学科1个(大连医科大学的中西医结合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4个(辽宁中医药大学的中医基础学、中药生药学、中医儿科学、中医肛肠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三级实验室13个,二级实验室31个。国家药物临床实验机构2个;科技部新药临床实验关键技术平台建设单位1个。这些项目的完成,极大的规范了辽宁省中医药科研实验室的管理,提高了辽宁省中医药科研工作的整体水平,为中医药科研立项和出成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科研工作的研究成效显著,姜潮自豪地对记者说:“辽宁省共完成省级以上科研课题622项,省级以上科技成果16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56项,其中周学文教授主持的《中药新药临床实验关键技术平台建设》获得了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填补了中医药科研没有一等奖的空白,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这些奖项的获得为我省中医药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持。课题和成果水平总体上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有的达到国际先进或领先水平,对增强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提高临床疗效,保障人民群众健康,起到了积极促进的作用。”

科教兴医,人才才是根本。除了现有的中医药大学1所,中等中医药学校3所。还有1所综合性大学和1所医学院校开设了中医类专业。共有博士后流动站3个,一级博士学位授权学科3个,二级博士学位授权21个。为了进一步加大中医药对外沟通,辽宁中医药大学设有国际教育学院,目前已与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比利时等17个国家和地区的69个大学或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及合作办学项目,已培养留学生5000余名。近年来,更是采取多种渠道和各种方法,培养了大量的多层次、多专业的中医药人才。如建立了完善的中医药继续医学教育制度扩大了继续教育覆盖率和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受教育率。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成立了辽宁省中医药继续教育基地,辽宁省肛肠医院被中华医药学会指定为全国中医肛肠继续教育基地等。目前,辽宁省中医药继续教育覆盖率和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受教育率已达到80%,县以上医疗机构已达到90%。几年来,辽宁省举办了13期县级中医院技术骨干培训班,共培养技术骨干216名,培训内容涉及了急症、骨伤、心血管、肛肠血栓病、糖尿病、针灸等7个专业。还举办了3期“乡镇卫生院中医临床技术骨干培训班”,共470人参加培训。连续3年开展了乡村医生中医中专学历教育项目,共招收学员1800人。同时,还开展了“中青年临床技术骨干培训”,并参与“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等工作,培养了一批中医拔尖人才,为辽宁省中医药事业发展积蓄了大量人才资源。

辽宁中医药发展的“瓶颈”

多年来,辽宁省由于受到历史原因的影响,一直没有独立的中医行政管理机构,制约了辽宁省中医药工作的发展。姜潮说:“为了改变这种被动局面,经过省卫生厅的积极争取和省编委的大力支持,于去年11月14日省编委正式批准成立了辽宁省中医管理局,并增加了编制。辽宁省中医管理局虽然是处级建制,但经卫生厅党组讨论,赋予了它相对独立的权限,应该说对促进我省中医药工作还是起到了积极作用的。但由于中医药工作繁杂,覆盖面广,所以工作压力大、任务重与人员少的矛盾仍然非常突出。特别是市、县中医行政管理机构尚不健全,全省14个市,除沈阳市成立了中医管理局外,市级卫生局设有中医科(处)的只有4个,其他市只在医政科(处)内设置了中医专职人员,且变动频繁。县级卫生局大部分没有设置专职人员,造成政令不畅,影响了基层中医药工作的开展。”

据了解,中医经费投入不足也是所面临的困难之一。辽宁省中医管理局成立后,即向辽宁省财政厅报送了要求增加省中医事业专项补助经费的报告。辽宁省财政厅对此非常重视,克服了财力紧张的困难,把辽宁省中医专款由原来的500万元增加到1300万元。虽说多年来政府不断加大对中医的投入,但是由于辽宁省中医医疗机构历史欠账太多,相当一部分中医医疗机构基础差、底子薄、功能不全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城乡差距大,中西医之间差距大,地区之间不平衡的现象仍然非常突出。特别是面对中医药现代化发展要求而言更感资金不足。而且,受市场经济因素影响,部分中医医疗机构没有把所握好“中医院要姓中”的真正内涵,盲目地追求设备的高精尖,而忽视了中医内涵建设,中医药特色优势不够突出,个别中医院出现了“西化”的倾向。这个问题不解决,既违背了政府举办中医医疗机构的初衷,也不能为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中医药服务。

姜潮指出辽宁中医医疗机构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还有待提高。他说:“大部分中医机构是‘’结束后建立的。建院时间短,医院管理干部缺乏经验,再加上个别管理干部把善于学习和总结,致使部分中医医疗机构管理水平不高,医院运转困难,举步维艰,有的甚至到了崩溃的边缘,整个中医药队伍还存在着继承不够,创新不足的问题,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

营造和谐的中医药环境

辽宁省中医管理局成立后,立即制定了《辽宁省中医药发展规划(2007―2010)》。力争到2010年,建成一所部级中医临床研究基地,抓好5个以上省、市级重点中医院和15个县级重点中医院的建设。兼程20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和40个省级重点专科。创建国家、省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10个。再建全国农中医工作先进县和省农村中医工作达标县5个。完成1个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急诊临床基地建设。建设2~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研究室、3~5个省级中医药重点研究室。挖掘、整理、筛选并向农村和社区推广20项符合我省不同地区和人群需求的中医药适宜诊疗技术。新增中医药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硕士点12个,研究生培养(在校生)达到2000人左右,其士生(在校生)达到250人左右。

医院药学学科建设篇(6)

县位于河北省中南部,面积778平方公里,辖5镇4乡,309个行政村,全县人口26.9万。县是华夏医祖扁鹊行医采药的地方,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中医院始建于1984年2月,1994年被评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医院先后经历2次迁建,3次易址,规模逐渐扩大,功能趋于合理。目前,医院新院址占地面积达50亩,建筑面积近20000平方米。共有干部、职工149人,卫技人员占职工总数的90%。全院具有中级以上职称人员50名(其中副主任医师职称人员13人)。业务技术骨干均省级以上医院专科进修。

医院编制床位150张,设有内、外、妇、儿、急诊、皮肤、眼耳鼻喉、口腔、麻醉、针灸理疗康复、骨伤、肛肠等12个临床科室。中风专科、皮肤专科、疼痛专科、肛肠专科被邢台市卫生局确定为市级中医重点专科。设有高血压糖尿病、睡眠障碍、脾胃病、哮喘病、不孕症等专病门诊。设有心病、脑病、外科、创伤、妇产、儿科等6个病区。以及化验、病理、超声、心、脑电图、胃肠镜、高压氧舱、放疗、CT、放射、中西药房、消毒供应等20多个医疗、医技科室。

医院拥有全身螺旋CT机、钴60放疗机、彩色B超诊断仪、肺功能测试仪、彩色经颅多普勒、心电工作站、电子胃镜、电子结肠镜、500毫安高频遥控胃肠光机、C型臂光机、体外冲击波碎石机、高压氧舱、全自动5分类血液分析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凝仪、血流变仪、血液灌流机、过敏反应测试仪,化学发光仪、骨质疏松测试仪、特定蛋白分析仪、24小时动态心电血压监测仪等大中型现代化医疗仪器设备。2010年门诊工作量8900人次,收治住院病人7900人次,业务流水收入2140万元。

我院是全市中医系统首家二级甲等医院,被上级确定为河北医大、河北工程大学、邢台医专临床教学医院,连年被评为市、县文明单位,被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授予“三星级文明服务窗口单位”;被省卫生厅授予“河北省深化改革、优质服务百佳医院”、“河北省示范中医院”;河北省医德医风建设先进单位;被中华医学会授予“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

二、主要成效

近年来,通过开展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进一步增强了了全院广大干部职工对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意义的认识,进一步端正中医医院办院方向,中医药特色优势进一步发挥,临床科室建设、人才培养得到了加强,中医护理、中药药事管理不断规范,中医药文化氛围深化浓厚,基本达到了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工作的要求,有力的促进和推动了我院工作的不断发展。

(一)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措施得到落实。在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中,把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作为重点内容来抓,制定了以中医为主的建设发展规划,明确了发展方向,并逐项加以落实,在年度工作计划中,制定突出中医特色指标和措施,并将中医药特色优势相关指标列入医院综合目标考评细则,定期对科室进行检查考评,每月通报点评并与奖金分配挂钩,严格奖惩。此外,落实专人负责基层指导工作,积极开展对口支援工作,院长与卫生局签订目标责任书,纳入医院年度工作重要内容,按照相关任务要求与受援单位签订对口支援协议书,积极开展农村适宜技术推广培训与基层指导工作。

(二)人员配备合理,积极开展技术培训。认真贯彻落实“关于中医医院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加强人员配备通知”的要求,全院中医类别医师占医师比例达到68.9%;中药人员占药学人员比例达到81.8%;护理人员接受中医药知识技能岗位培训达93%;领导班子中中医药人员比例达66.7%;职能科室负责人中医药人员比例达66.7%;临床科室主要负责人执业医师资格或系统接受中医药培训两年以上比例达75%;妇科等11个临床科室负责人基本符合临床科室建设管理指南相关要求。此外,对中医药人员队伍建设及技能培训有规划、有制度、有考核并积极抓好落实。

(三)临床科室建设步入正规。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规范中医医院与临床名称的通知”的相关规定,认真进行自查自纠,科室命名符合规范要求。同时认真学习贯彻临床科室建设管理指南(试行)的相关要求,认真抓好科室设置、特色服务项目开展,强化临床病例辨证施治,病例讨论及继续教育工作,制定了24个常见病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并在临床中应用。认真执行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中药处方书写规定,实行了电子病历,配备中医诊疗设备38种,开展非药物中医治疗项目64个,门诊处方中中药比例达65.6%,饮片比例达34.8%。

(四)重点专科建设明显加强。重点专科建设列入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皮肤科、疼痛科、肛肠科、中风科被市卫生局命名为市级中医重点专科,各专科均制定了3个重点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并定期评价分析和优化总结,探索试行中医临床路径的应用。目前,4个重点专科依托专家以及专科项目支持,医院给予人员培训、设备购置等重点倾斜,目前在当地已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形成初步规模。

(五)中药药事管理逐步规范。根据中药房基本标准要求,扩建了中药房,调整了煎药室、库房设置,药库、药房面积设施达到相关要求,适应工作需要。中药房、煎药室负责人具有主管中药师资格并有2人取得高级中药鉴别师资格。认真执行中药采购制度、饮片验收制度、质量管理制度,引进使用免煎中药200余种,严格进货渠道,落实煎药室管理规范,制定煎药室工作制度和煎药操作程序,按要求煎、煮,定期清洁消毒。

(六)中医护理质量不断提高。制定并落实中医护理工作指南(试行)计划和措施,明确各级护理管理人员的职责,制定不同级别护理人员培训计划,每月一培训,半年一考核,床位护士比例1:0.4,各临床科室开展中医护理项目2个,按照医院综合质量考评细则,每周检查,每月考评,根据不同科室特开展专科专病特色护理,每个病区3个病种并提供健康指导,护理人员基本掌握本科常见

病的中医护理常规。

(七)中医药文化建设进一步加强。认真贯彻中药文化建设指导意见和“指南”,制定了中医药文化建设方案及医院宗旨、医院发展战略、医院院训、医院经营服务理念、医院奋斗目标、医院院歌(正在谱曲中)、医院院徽(正在征集中)等体现医院中医药文化价值观念,总体形象定位。制定了以规范员工服务理念、诊疗行为、服务用语、着装规范等为主要内容的“员工手册”并进行培训。为搞好中医药文化的宣传工作,我们在庭院内塑造了扁鹊像,将“大医精诚”雕刻在门口影蔽墙上,医院走廊、候诊区挂有宣传中医药知识的牌匾,院内橱窗有特色专科介绍,编印《新中医》医院院报十期,5万余份,编辑中医药养生保健手册2期,1万余册,医院内庭院筹建中草药种植园,部分病室安装闭路电视播放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宣传片,制作6个中医专科专病电视片于电视台播放,大力宣传普及中医药知识。

(八)中医预防保健服务起步运行。制定了医院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工作计划,开展常用中医预防保健技术,初步开展了中医药养生保健咨询、体质辨识、健康指导工作。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强化“活动”工作保障。为加强对中医院管理年活动的领导,明确任务、落实责任。一是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各副院长为副组长,各职能科室为成员的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领导小组,明确了分管领导,落实了责任人员,为活动开展提供组织保证。二是明确目标任务,定期督导调度,将八项重点工作层层分解至相关领导和科室,利用质检日、院周会进行督查考核,及时发现问题,限期整改落实。三是完善制度、严格标准。在医院管理年活动中,建立完善各项工作制度,修订医院综合质量考评细则、员工手册、印发各项“规范”“指南”加大各项培训考核力度,实施质量监督,促进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顺利开展。

医院药学学科建设篇(7)

中医药是一个宝库,是我们中华民族在长期劳动和与疾病斗争的实践中形成的独特而系统的科学理论和诊疗方法,为人类防病治病和医学科学的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20**年中医药在防治**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西医结合防治**取得了积极成效,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做出了中医药防治**是“安全、具有潜在效益”的评价,再次证明了中医中药的重要作用和不可替代。而**市中医院发挥龙头作用,积极组织中医药界力量积极参战,制订中医药防治**型肺炎措施,组织力量编写《中医药防治**型肺炎》宣传册,创制中药“防感汤”系列处方制剂应用于防治**型肺炎,在全市及香港用量超过120万剂,并多次在报纸、电视台进行广泛宣传中医药防治**型肺炎知识,毫无保留向社会公开“防感汤”处方,受到市民及政府的充分肯定,大大提高了中医药在社会上的声誉,为**战胜**,取得“发病率低,死亡率低,治愈率高,医务人员零感染”的佳绩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受到省、市的表彰。

古往今来的无数次实践,证明了中医药是人类抗病防病的重要手段。做好继承和发扬中医药的科学内涵、学术本质和特色优势,是我们当代中医药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继承好中医,才能保持特色,中医药事业才有根基,有底气,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才能体现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变化与要求。继承和创新,是中医的根和中医的魂。

二、坚持“两个拳头”的发展思路,做到“四个要”,即急诊要强,诊断要明,治疗与服务要有中医特色,中西医结合要有优势。

中医院首先要姓“中”。首先是中医药确有疗效,有些疗效还是现代医学所替代不了的,病人需要中医院,需要能治本的、毒副作用小的、针对自身疾病有效的治疗,因此,中医有自己的市场;中医院的其中一个“拳头”,就是突出中医特点、专长,也就是我们的特色所在,通过重点专科、名中医、特色治疗等手段,强化理、法、方、药每一个环节的“质量”概念,临床思维突出中医的辨证论治精髓,来体现中医院的与众不同。

其次,中医院必须完善中医院的综合服务功能,体现与时俱进,满足患者来医院的服务需求,这是中医院的另一个“拳头”。病人来中医院,首先是冲着“治病”来的,患者最先想到的,就是能把病治好;其次是冲着“医生”来的,患者相信你这个医生,认为你技术高明,妙手回春;最后才是病人选择医院的问题,患者选择中医院,也许是因为是中医院的“邻居”,也许是因为相信中医而专程来看中医,在这几个层次中,“疗效”是关键,是试金石。因此,中医院必须做到“急诊要强,诊断要明,治疗与服务要有中医特色,中西医结合要有优势”,尽量满足患者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诊疗需求,才能在竞争中胜出。“两个拳头”的发展思路,即中医院要具备综合服务的功能,又要保持中医的特色不能丢,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才是现代化的中医医院。

三、用科学发展观审视现代科学技术在中医领域的应用。

首先我们要解决两种不切实际的思潮。一是“中医院西化”的说法,动辄把先进科学技术归纳到“西医”那边的观念;二是认为中医只能传统,不能进步,“三个指头一个小枕头”才是中医的观念。我们认为,中医院应在坚持中医办院宗旨的前提下,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增强中医院的实力。现代化诊疗设备是人类文明的发展、现代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技术进步的成果,是全人类共同拥有的,中医院引进“西医”(确切地说,是引进现代科学技术)内容,不但不会降低中医的威信,而且还丰富了中医诊疗的手段,是中医望、闻、问、切的延伸,可以更好的保证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我们要以科学的发展观来衡量,中医从来都不拒绝进步,手段现代化不等于就是‘西化’,关键是要看内涵,中医药人员辨证论治的思维模式不能西化,要根据病人情况和中医优势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法,从实际出发,做到“能中不西、先中后西、中西医结合”。

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要主动跟上现代科学技术进步步伐,同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丰富和发展中医药理论及技术,不懈地推动中医药理论创新和中医药的现代化、加速中医药国际化。

四、加强中医内涵建设,是我们今后若干年工作的重点。

加强中医内涵建设,我们所采取了五个主要举措:一是落实中医院的“固本强基”工程:加强对中医基础理论的深入学习,特别是对中医四大经典著作的学习,开展“中医四大经典温课”学习活动,提高高年资中医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临床应用水平;加强中医学术继承工作,做好人才培养和人才梯队建设,切实实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名中医师承工作和临床医师导师制度;开展全国名医论坛,发挥名医号召力,促进学术百花齐放;开展中医基础知识竞赛,促进青年中医生学好基础,练好基本功,巩固中医专业思想,形成牢固的中医理法方药思维体系。二是加强“名中医、名科、名院”建设、提升中医药服务水平。目前,**市中医院有国家高级师带徒专家3名,有**省名中医5名,有**市名医6名;现有部级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单位1个;省级中医重点专科4个及建设单位2个;市级重点医学专科4个,有国家二级实验室一所。此外,有8个中医专病专科被市卫生局确认为**特色中医专病专科。20**年,医院的肝病专科在全市重点医学专科中期评估中获得总分第一名,在全国中医肝病重点专科建设单位综合评估中,总体实力位于全国第三,其学科带头人周大桥,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名医、名专科、名院”建设,是中医院特色建设的关键,也是中医院竞争力的核心体现。三是落实“人才强业”战略,重视人才培养和专业技术人才梯队建设,每年用于人才梯队建设、外派进修学习费用超百万元;我们要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热爱中医药事业,具有良好医德医风、丰富的学识、高超的技术、勇于进取、开拓创新的中医医疗和科研队伍,亦即培养“与时俱进的铁杆中医”,巩固好中医药人员的专业思想,让中医的灵魂深入到中医师临床时的自觉行动中。人才培养和专业技术人才梯队建设,为中医药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四是积极开展富有中医特色的、适宜的、价格合理的、效果显著的检查治疗手术项目,提高中药饮片使用率。其中,推广使用针灸、推拿、拔罐、中药熏蒸、理疗等中医适宜技术进病房工作,丰富了治疗手段,突出了中医特色,广受患者欢迎。而中药介入治疗肿瘤、多学科联合治疗肝胆结石、微创技术在中医领域的成功运用,成为中医医院的“独特武器”,如我们脾胃专科开创的微创内镜结合中医治疗胆系疾病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五是要有创新意识,落实“科教兴医”战略,大力开展高水平的中医科研,挖掘中医药宝藏,推进中医药的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加快中医药现代化进程。目前我院在研各级课题100余项。先后中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研课题5项、**省自然科学基金科研课题2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4项;近10年来获得各项科技进步奖19项。作为广州中医药大学首批非直属附属医院,承担临床教学任务,有3位博士(后)导师、31位硕士生导师,有20多个临床教研室,已形成博士、硕士、本科、专科、自考等多层次的教学体系;在对外交流上,医院与美国ThomasJefferson大学开展科研协作,先后与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院、香港浸会大学中医学院、香港中医学会会立中医学院、香港国际针灸学院等建立了固定的教学协作及学术交流关系。

五、加强中医传统医德教育和中医文化建设,树立“大医精诚”和“不为良相,愿为良医”的坚定信念,以人文关怀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做“苍生大医”。

在中医千百年发展的长河中,无数前辈医家成为我们的楷模,作为中医药从业人员,必须秉承中医文化,树立“大医精诚”和“不为良相,愿为良医”的坚定信念,以人文关怀促进医患关系和谐,以对中医拳拳赤子之心,做“苍生大医”。要重视行风建设工作,医德医风常抓不懈,这是我们的优良传统,也是医院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亮点。我们把每年的8月份定为医院的“文明礼貌优质服务活动月”。到今年为止,此项工作已经连续开展了8年。我们将医德医风建设纳入科室综合目标责任管理,严格执行《医德规范及实施细则》,落实《窗口优质服务具体要求及语言规范》,按照《医德医风工作目标质量管理考核标准评分表》进一步加大制度管理与监督力度,并根据《工作条例》要求建立快速的投诉处理机制;建立和健全“为民、利民、便民”措施,制订公开的服务承诺,公开办事(诊疗)程序等。医德医风抓到了实处,服务质量稳步提高,促进医患关系和谐,树立优良的社会形象,百姓就会发自内心的喜爱中医院,支持中医院。

六、充分发挥中医的“简、便、验、廉”特点,抓“质量”、“服务”、“费用”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

“简、便、验、廉”是中医的特点,是长期医疗临床实践积累下来,为人民群众认可的,是我们中医最好的“口碑”。中医独特的诊疗手段,千百年来为百姓乐于接受。**市中医院建院31年,这31年的快速发展,也是特区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目前**市中医院年诊疗人次已经突破130万,连年诊疗人次和住院病人呈两位数增长,医疗质量控制达到或超过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指标,连续十年无重大医疗差错和事故发生,连续四年在全市近百家医疗服务质量整体评估中获得第三名;而且合理控制医疗费用增长,多年来,每诊疗人次费用控制在120元左右,每住院平均费用控制在6000元左右,在**处于同级医院中最低水平。**市中医院,以“医疗质量高,医德医风好,医疗费用低廉”得到市民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认可,先后被评为“**省百家文明医院”、“**省文明中医院”、“**市卫生系统行风建设先进单位”,连续7年被授予“**市卫生工作先进集体”。**市中医院以“精诚自强,继承创新”的精神,通过抓管理,抓质量,抓服务,控制费用,打造出特区中医强势品牌,在缓解看病难、看病贵方面做出有益的探索,为保障特区人民健康提交了一份较为满意的答卷。

医院药学学科建设篇(8)

二、加强医院管理,提高中医医院服务能力。

按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特色年”要求,在各级中医医院继续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认真落实《中医医院管理评价指南》,加强中医医院内涵建设,突出中医特色的办院方向。依据《**省中医医院管理评价指南实施细则及评价考核评分办法》和《**省中医医院中医特色考评办法》,加强对全市中医医院督导检查和综合评价,命名表彰“**市示范中医院”,争创“**省示范中医院”。对忽视中医特色的中医院给予“黄牌警告”。

巩固“二甲”中医医院等级评审成果,提高医院科学管理水平。对未上等级县(市)中医院,要加大督导力度,年内力争要有1-2所医院达到“二甲”标准。

继续落实卫生部等七部委“打击非法行医专项整治方案”、“**市打击非法行医专项整治方案”,结合我市中医医疗市场的现状,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进一步加强中医医疗市场监管,重点对虚假医疗广告、聘用非卫生技术人员、擅自扩大诊疗科目、对外承包科室进行严厉查处,营造良好的中医医疗市场环境。

整顿和规范中医医疗性保健按摩、中医美容市场。

三、强力推进专科建设,努力形成学科优势。

进一步加强重点中医专科(专病)建设,做好重点专科发展规划,加强中医优势病种研究,优化诊疗方案,探索单病种管理规范,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费用。扶持发展势头好、中医特色浓的省级重点专科,打造中医品牌。

四、积极开展“农民健康保健工程”和中医药进社区工作。

认真贯彻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中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的意见》,认真落实“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增强对口支援的实效。结合中医工作先进县建设、中医药进社区、农村,万名医生志愿支援农村,多种形式开展便民、惠民活动,在县级以上中医院按5%的床位比例开设惠民病房,开展“流动医院”下乡活动,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扎扎实实开展好“农民健康保健工程”。认真研究并逐步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推广新市区全国中医示范社区创建工作经验,深入开展“省级社区卫生服务中医药特色示范区”创建工作,积极探索中医药融入社区卫生服务的途径和方法,不断丰富中医药服务项目,强化中医药服务功能,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为广大社区居民提供简、便、验、廉的中医药服务。

五、完善中医药服务网络,整体推进农村中医药工作。

以建设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市)为载体,县抓中医院、乡抓中医科、村抓中西结合方法,积极推广实用技术。认真按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的指导意见》、《**省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发展规划》中医药工作指标要求,保证乡、村卫生组织中医药人员比例和中医药业务开展。结合落实《乡镇卫生院中医药服务管理基本规范》,完善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功能,提高中医药服务水平。

加强农村卫生室建设,做到人员、房屋、设备、管理四配套。使80%乡村医生能中会西、能西会中以及采用中医药适宜技术开展中医药服务,用简、便、效、廉的方法为人民群众防病治病。

继续深入开展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建设,制定创建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规划。各地要按照省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标准积极创造条件,列出计划,全力争创。年内在**、**等县开展省级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创建工作,年底力争达标。**,**开展“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创建工作,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加强人才培养、制度建设等基础性工作。争取早日通过国家验收。

六、加强人才培养,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按省中医药管理局的要求,成立中医药继续教育办公室,启动“杏林311工程”。大力培养中医药合格人才。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的需求。

做好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加强中医药继续教育基地建设,促进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实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培养项目”和“3515项目”,抓住“读经典、做临床、拜名师”三个关键环节,培养高级中医临床型人才。

深入开展中医药师承教育,做好全国第三批和省级第二批师承的结业出师考核工作。

加强管理人才培养,通过举办中医院院长培训班等形式,建立一支懂经营、善管理的医院管理人才队伍,努力提高全市中医医院管理水平。

开展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工作,积极创建省级、部级重点学科,培养学科带头人。

进一步加强农村中医药队伍建设,重点加强乡村两级卫生技术人员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继续实施乡镇卫生院中医临床技术骨干培训项目和乡村医生学历教育项目,努力提高农村中医药队伍的学历层次和技术水平。做好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工工作。

七、注重继承创新,提高中医药自主创新能力。

加强中医药科研实验室规范化建设,加强对中医药科研课题的在研项目管理,保证研究工作按计划实施。精心组织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专项和省科技计划课题的申报,继续开展科研培训,提高中医药队伍的科技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县级以上中医院要制定科研计划,年内力争市级以上科研立项30项,科研成果不少于10项。各单位要设立科研专项奖金,鼓励中医药人员开展中医药临床科研工作。

八、进一步做好中医药信息和新闻宣传工作

医院药学学科建设篇(9)

1.凸显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原则束缚了人文社科教育的发展突出中医药特色的优势初衷虽好,但实践中往往许多中医药院校陷入只向中医学科倾斜教育资源而忽略其他学科发展的窘境中,人文社会科学必然成为营养不良,先天不足的“豆芽”学科。此外,虽然许多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的两个原则是医学与人文并重、基础与临床结合,但为突出中医药特色而增加中医药课程的设置比重,导致这些院校人文轻,中医重;专业课程繁冗,学生不堪重负;人文课程数量有限、质量有待提高。在以往实践中,大多数中医药院校人文社科课程内容缺乏中医特色、实效性和针对性,也使得人文科学与中医学实践脱节,教育效果差强人意。

2.学科建设中的“为”与“不为”的原则制约着人文社科教育的发展中医药专业是中医药院校的核心专业之一,常被学校当作优势专业争取国家和地方资源投入的重量级砝码,所以进行学科建设时,中医药学科建设往往首先得到积极回应,学校常常积极解决诸如人才引进、资金投入、硬件设施配备、图书设备采购等要求。而人文社会科学则经常属于“选择性作为或者零作为”的领域,这些其实极大限制了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发展。

3.不合理的课程设置制约着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发展绝大多数中医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尚未形成医学人文社科教育的多级学科体系,很多还只是单纯讲授思想政治理论,甚而简单地用政治理论课代替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这往往使得医学生知识广度狭小,专业深度不够,道德意识淡薄,创新精神匮乏。另外教学形式的单一、方法的落后、考核评价体系滞后等因素也极大地影响了人文社科专业教师的积极性、师资稳定以及优秀人才引进,人文社科教育的发展自然很难“更上一层楼”。

二、新时期中医药院校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发展建议

新时期中医药院校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是一个整体系统工程,非朝夕之功,只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敢于实践,中医药院校就有能力为繁荣和发展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做出贡献。

1.促使观念更新,提高对发展人文社会科学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中医药院校的管理层应该摒除以下几种观念:①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干扰了中医药特色和优势。②人文社会科学对于培养现代中医医药人才作用不大。③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就是只要把政治理论课上好就行。④人文社会科学应该为中医药学科服务,处于从属地位。中医药院校的中医药教育,既是传授医学知识,又是传授民族传统文化知识,既有普通专业的普遍性,又具有自身独特的人文特征。所以,要把思想意识提升到人才素质的培养上来,要从培养新型的中医药人才上看待人文社会科学对中医药院校发展的重要意义。

2.突破建设重点,重视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中医药院校可以采取重点突破,以特色求发展,选择性地建立一些与中医药相关的交叉性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创设较多的综合性课程,培养学生文学艺术修养,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此外在管理模式建设方面,中医药院校可对人文学科与中医药学科进行整合创新模式管理,并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合作,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努力塑造富有中国文化底蕴的现代中医药院校的人文精神。

医院药学学科建设篇(10)

以点带面

促进中医药发展

x省x州x市卫生计生局坚持“以点带面”方式,促进中医事业和中药产业发展,中医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中医药文化特色不断彰显。

以提升服务能力为“着力点”,强化中医药体系建设

x市按照“强龙头、壮枢纽、固网底”的发展思路,强化市、乡、村三级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形成了以市民族中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网底,涵盖市级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私立医院和私立诊所的中医药服务网络体系。

一是强化“龙头”建设。将市民族中医院作为全市中医药工作的“龙头”打造,突出专科专病建设,医院设有36个临床医技科室,其中部级重点中医建设专科1个、省级重点中医专科5个、州级重点中医专科4个,是x省中医住培基地和x市中医药工作的医、教、研中心。

二是强化“枢纽”建设。全市14个乡镇卫生院均规范设置中医科、中药房,并建立了14个古色古香的国医堂,连接上下,作为中医药“枢纽”服务力量不断强大。

三是强化“网底”建设。全市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作为“网底”单位,完善硬件设备,均建立标准化的业务用房,中药饮片配备在100种以上,中成药配备在50种以上,基本满足了农村群众对中医药防病治病的需求。

以深化医改为“关键点”,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

一是同步推进公立中医院改革。将市民族中医院纳入医改试点范围,与综合医院改革同步推进,严格落实各项医改政策,完善调整中医医疗服务收费项目和价格,积极探索适合中医院特点的支付方式和薪酬改革制度。

二是积极参与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建立中医药优势资源上下贯通的考核和激励机制,推动中医优势资源下沉。市民族中医院牵头3家乡镇卫生院组建了医共体,鼓励市民族中医院的医师到基层多点执业或对口帮扶,鼓励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全科医生积极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高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

三是贯彻发展中医药的医改政策。落实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中药饮片加成销售、医院中药制剂和中医药非药物疗法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将中医院中医门诊诊疗服务纳入首诊范围等政策,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可持续发展。

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支撑点”,促进中医药学术进步

一是建立人才培养机制。采取师带徒、进修学习、集中培训、远程培训、自学考试、学历教育等多种形式和渠道加速人才培养。实行优先落实基层中医药人员编制备案管理和职称评聘;优先安排新进编基层卫生院的中医药大学生享受大学生补助等政策。

二是建立名医评选机制。开展市级“名中医”评选,推荐市级“名中医”参加州级“名中医”评选,成功申报了13个x省知名中医工作室。

三是建立学术研究机制。加强中医药学术研究和交流,鼓励撰写学术论文及开展中医科研项目,编撰完成部级科研课题《x医药学概论》,填补了x州无部级科研课题空白。

以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为“创新点”,实施供给侧改革

医院药学学科建设篇(11)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中西医并重方针,以继承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推进中医药科普化进程,合理配置中医药资源,探索建立符合中医药事业自身发展规律的体制机制,健全完善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体系,加快中医药现代化建设步伐,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需求,为建设富强文明和谐的现代化新服务。

(二)主要目标。争取用5年左右时间,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特色突出、与人民群众需求相适应的中医药服务网络。重点建设3-5所中医“名院”和20-30个中医“名科”;培养造就一批中医优秀人才;加快推广10-20种“名药”;打造1-2家中药制造“名厂”和2-3处中药经营“名店”;规划设置30-50处中医“名所”;建成10处左右综合医院示范中医科;争取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设置标准化中医科和中药房,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均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逐步建立中医药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的有效机制,打造中医药文化品牌。

二、建立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

(三)优化中医药卫生资源,完善中医医疗保健服务体系。完善区域卫生规划中的中医机构设置,合理配置中医药资源。到年,逐步建立以市级中医医院为龙头,以县级中医医院为骨干,以各级综合医院中医科为基础,以纯中医诊所为补充的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继续抓好政府主办的中医医疗机构建设,制定中医医院建设发展规划。各级政府要逐步增加投入,重点支持开展中医药特色服务、公立中医医院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建设以及中医药人才培养。市、县分别办好一所中医医院,对现有中医医院不得随意撤销、合并。加强各级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和中药房建设。提高乡村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积极吸引社会资金,促进民营中医医疗机构健康发展。5年内,各级政府要按照国家中医医院建设标准完成县级中医医院的房屋改造和设备配置,改善就医环境和设备条件。综合医院要按照国家标准设置中医临床科室和中药房,配齐服务设施、设备和人员。中医床位数不低于总标准床位数的5%,三级医院门诊开设中医专业不少于3个,二级医院不少于2个。开展综合医院示范中医科创建工作,创建10处左右综合医院示范中医科。

积极开展中医“治未病”工作,探索建立中医药预防保健体系,加快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鼓励、支持中医医院和城市社区、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开展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鼓励、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兴办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机构,加强引导,依法管理,满足人民群众不同层次的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需求。

(四)促进中医医疗机构改革发展。遵循公益性质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深化公立中医医院运行机制改革。积极开展试点,通过采取适当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增加政府投入、改革支付方式等措施完善公立中医医院补偿机制,逐步解决“以药补医”问题。建立和完善公立中医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改进内部管理,优化服务流程,规范诊疗行为,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完善非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准入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中医医疗机构。鼓励有资质的中医人员特别是名老中医开办中医诊所或个体行医。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开符合条件的药品零售企业举办中医坐堂医诊所,方便群众就医。非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在医保定点、科研立项、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和继续教育等方面,与公立中医医疗机构享受同等待遇,在服务准入、监督管理等方面一视同仁。

(五)加强基层中医药建设,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实施中医“三进”战略,推动中医药服务和中医药知识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加强各级中医医疗机构间的沟通与合作,市级中医医院要对口帮扶县级中医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县级中医医院要对口帮扶乡镇卫生院。公立医院中医医师经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后可到执业注册地点外的社区、农村开展医疗服务活动。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中医科、中药房建设。5年内,争取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设置标准化中医科和中药房,配备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基本中医诊疗器具和必备中药。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至少有1名中医执业医师,每个村卫生室至少有1名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乡村医生,并配备必要的中医诊疗器具,为群众提供基本的中医药服务。创建10-20处中医特色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鼓励支持乡村中医药技术人员利用当地中草药资源,按有关规定自种、自采、自用中草药。对祖传或确有一技之长的民间中医,经过考核可纳入乡村医生的范围进行管理,通过有关培训、创造条件后,鼓励其参加执业医师考试。

三、实施中医药“五名”战略

(六)加快培养一批“名医”。发挥高层次人才优势,大力推进名医战略。继续开展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尊重保护老中医,继承发扬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成立名老中医工作室或“国医堂”,配备相应助手,协助其整理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高度重视高层次中医临床优秀人才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有计划、有重点的培养一批学科带头人,形成一支中医功底扎实、现代知识丰富、创新能力较强、专业技术精湛的中医药团队。5年内,至少评选20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30名市级名中医,30名优秀学科带头人,20名高层次优秀临床人才。

(七)加快建设一批“名科”。进一步加强重点中医专科建设,着力培养一批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疗效显著的中医名科。加强国家、省、市级重点中医专科和特色(优势)专科建设。5年内,在现有专科基础上争取再建成1个部级重点中医专科、2-3个省级重点中医专科、10-20个中医特色专科和中医优势专科。逐步形成一批代表我市发展水平的中医重点专科和特色(优势)专科群。

(八)加快建设一批“名院”。加强市级中医院建设,使其成为中医特色突出、综合服务能力强、专科优势明显的综合性中医医院,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县级中医医院要按照“小综合、大专科”的办院方向,建成布局合理、特色明显、综合服务水平较高的中医医院,发挥其对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业务指导和技术培训作用。各级中医医院要坚持以中医药为主的办院方向,采取有效措施,在学科发展、人才培养、技术进步和服务功能等方面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努力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5年内,争取建成1-2处部级重点中医医院,1-2处省级重点中医医院。开展市级重点中医医院创建工作,重点扶持建设1-2处高水平的市级重点中医医院。

(九)加快推广一批“名药”。加快中药产业发展的统筹规划,推动现代中药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建设步伐。制定有利于中药产业发展的扶持及优惠政策,突出自主创新和体制创新,促进中药产、学、研结合。涉及自主创新所取得的新药,使用的新工艺、新技术,符合申请专利条件的,应及时申请专利,以取得自主知识产权。加强中药工业技术改造,改进传统生产工艺,提高中药纯化和提取水平。疏通流通渠道,加快建设我市现代中药产业制造基地和物流基地,打造一批中药制造“名厂”和中药经营“名店”,培育大型中药制造企业集团和中药经营企业集团,形成中药的“大品种”、“大品牌”。

(十)加快建成一批“名所”。鼓励公立医院承办或社会资本举办中医特色突出的纯中医诊所,充分发挥其便民、利民优势,为群众提供中药饮片和中医适宜技术等中医药服务。争取5年内在全市范围内建成30-50处纯中医诊所,在其建设运行、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财政扶持和政策支持。

四、推进中医药继承与创新

(十一)切实做好中医药继承工作。依托现有中医医疗机构,系统整理研究历代医家医案及当代名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技术专长。对传统制药技术和老药工经验进行挖掘整理,形成规范,传承推广,并注重对中医传统医术以及相关技术秘密的保护。有计划地对民间医药传统知识和技术进行系统挖掘、整理和研究。5年内,依托市、县两级中医医院,设立3-5处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研究室,系统整理老中医药专家优秀学术经验,并给予政策和财政支持。

(十二)加快中医药理论与技术创新。支持中医药理论与技术创新和中医药新产品的开发。组织搞好民间中医独特诊疗技术和单方、验方的筛选、评价、开发工作,保护和利用民间特色疗法。积极开展常见疾病中医药诊疗方案、非药物疗法及名老中医经验方、民间单方验方的研究与推广,努力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调整优化各类专项资金,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技术、疗效评价、中医传承等研究和中药新药以及中医诊疗仪器、设备研制的资助比例和额度。县级及以上公立中医医院和市级综合医院要按照年业务收入的1%设立科研基金,用于中医药科学研究。建立多领域、多学科相结合的中医药研究队伍,加强对常见病、多发病和重大疑难疾病的中医治疗研究,提高中医临床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加强中医药自主知识产权保护,强化中医药行业技术研究、产品开发、产品出口中的知识产权管理。

(十三)加快构建中医药现代产业体系。推进中药现代化进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加强机制和体制创新,加快产业升级,培育现代中药企业,形成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现代化中药科技产业。加强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和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的规范化管理,促进中药技术现代化、质量标准化、工艺程序化、操作规范化和产品规模化。建设一批符合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和中药生产基地。严格执行中药饮片炮制规范,规范中药饮片的生产,提高中药饮片质量。大力推进传统中成药的二次开发和现代化进程。加强企业、医院、科研机构联合攻关,促进医院中药、医院制剂深入研究和转化。

(十四)加强中医药宣传教育工作,推进中医药传统文化建设。加大中医药宣传和中医药知识普及力度,推进中医药宣传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提高群众对中医药的认知率和应用率,营造有利于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充分挖掘我市中医药文化资源,积极发展中医药文化事业。全面整理现存的中医药文献资料,重点做好我市历代名医著作及民间中医药资料的搜集整理、研究出版工作。结合旅游开发和文化发展,加强具有中医药文化内涵的景点景物建设。加强各级中医医院文化建设,在办院理念、医院管理、人才培养、诊疗活动、建筑风格和服务等方面体现中医药文化特征。积极开展多渠道、多层次的中医药交流与合作。

五、完善扶持中医药发展的优惠政策

(十五)建立和完善中医药事业投入和补偿机制。各级政府要按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坚持政府在中医药事业发展中的主导地位,根据事业发展需要,逐步增加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继续支持市中医院做好国家重点中医医院建设,确保按期完成建设任务。将县级中医医院纳入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并重点加强建设。公立中医医院的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和补贴政策性亏损等原则上由本级政府承担,其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等任务应给予相应补偿。有条件的县(市、区)要设立中医药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中医药特色服务能力建设、重点专科发展以及人才培养等。

坚持公立中医医院的公益性质,落实政府补助政策,并在投入政策上优先向中医医院倾斜。研究制定有利于发挥中医药作用的政府补偿办法和倾斜政策,激励医疗卫生机构积极开展中医药服务。根据中医药服务特点,建立科学的服务价格形成机制,及时调整和合理确定中医医疗服务项目和价格标准,体现中医医疗服务的成本和技术劳务价值,鼓励发挥中医药服务的特色优势。对公立中医机构业务用房基本建设项目,在土地及基本建设项目各项收费中实行优惠政策。

(十六)制定鼓励中医药服务的保障政策。在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建设中,研究制定引导参保人员有效利用中医药服务的政策措施。将符合条件的中医医疗机构纳入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社会救助定点医疗机构范围。将中医诊疗技术、中药饮片和中药制剂纳入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支付范围,并适当提高报销比例。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使用中医药治疗的,其医药费用报销比例要比使用其他治疗的提高10%以上,对住院病人采取针灸治疗的报销90%。在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中,对全部使用中医药治疗的门诊慢性病和住院参保人员,其医药费用报销比例至少提高5%。不断完善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医疗费用结算办法,通过实施总额预付、单病种结算以及人均定额结算等复合式结算办法,鼓励定点医院充分使用成本低廉,利润率高的中医药服务。

支持中药制剂的研发和使用。鼓励将名老中医经验方开发为使用方便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处方在本医疗机构使用5年以上,并能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的,依法简化制剂审批程序,加快审批。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法批准,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可以在技术协作、对口支援的医疗机构调剂使用。

(十七)坚持中医药同行评议。遵循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和特点,在中医药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科研立项、成果奖励、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等评审或鉴定方面探索实行同行评议。

(十八)健全中医药人才培养机制。探索多种途径,采取综合措施,建立完善评选和培养中医名医制度,逐步探索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中医药师承教育模式,丰富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方式和途径。鼓励和支持继承人员积极参加国家设置的各种学历与学位考试及相关课程学习,获得相应学历与学位。积极开展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做好中医经典著作学习,重视中医药管理型、外向型、实用型和复合型人才培养。建立激励机制,对在中医药工作中有突出贡献、有创新发展、有科研成果的中医工作者,给予必要的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制定中医药人员职称晋升的优惠政策,适当增加中医聘任岗位名额,对业绩突出者,单位内部可试行“低职高聘”。从人事管理、中医药人员就业、中医带徒、名老中医评选等方面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与帮助。

六、加强中医药工作的组织领导

(十九)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坚持“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中医药工作政策,切实履行保护、扶持、发展中医药事业的职责。建立相应的中医药工作协调机制,加强对中医药工作的宏观指导、政策制定、部门协调和组织推动。市政府建立由市卫生、发改、经贸、教育、科技、财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农业、法制、物价、药监、宣传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市中医药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每年至少召开1次专题会议,研究、协调、督导中医药工作。各县市区也要建立相应工作制度,把中医药工作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政府考核目标,积极推动本地区中医药事业发展。